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讲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培养什么样的职业技能,没有学生的配合都会成为一纸空谈,这就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必须先端正教学态度,提高业务能力,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次要求教师要心系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替学生着想。只要教师真正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即使学生一开始不爱学习或者对老师的要求有抵触情绪,但慢慢的就会了解老师是真正为了他们好,就会接受老师的要求,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

二、以胜任力为本位开展课程建设

胜任力本位课程,可理解为“基于胜任力的教育”或“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是一种以核心胜任力为基础,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情操与提高胜任力为一体的整体化课程理念和模式。胜任力课程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技能、有情操、有工作胜任力的职业技术人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将这一目标贯穿于教学始终。

(一)加强胜任力课程编排,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既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更要综合运用适合于胜任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学习、合作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体验式教学、问题—讨论—指导式教学、讲解—演示—指导—评价四步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

(二)创建胜任力本位课程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实践的、人文的、工作现场学习的环境,该环境能够支持专业群的学习共同体;有开放的学习工具,技术、资源可供访问;能为小组和个人学习提供胜任力本位课程框架和内部计划;能够支持学习范围扩展及更多团体的国际化,包括面对面的和在线的方式。

(三)胜任力课程的改革要和专业改革相结合

以胜任力要求为依据,通过研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群的建设,优化通用胜任力、系列专业胜任力和专业与岗位胜任力“三圈层”课程体系。明确本课程哪部分是培养通用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系列专业胜任力的,哪部分是培养专业与岗位胜任力的。

三、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

(一)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

教师在讲第一堂课时,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性质和任务、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方法及模拟电子技术相关职业的全面介绍,加强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认知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模式

把模拟电子技术主要内容分解成几大模块,每一模块的知识都通过完成一个项目来学习,每个项目又根据需要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在进行每个项目之前,教师要事先制定出项目要求,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要求,并把每个项目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做简单介绍和讲解;之后学生按照项目要求逐一完成每个任务,教师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和答疑;最后教师对项目完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问题做进一步讲解,学生完成项目报告并提交作品。通过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大胆设计、寻求突破的创新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应在设计开始前编好课程设计任务书,并准备好必要的文献资料。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做好选题、分题工作;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要不断优化设计题目。教师要根据题目性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研究指导方法和重点。课程设计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采用启发方式,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参考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四)搞好实习、实训

通过参观实习与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教师应根据实习要求,选好实习场所。实习前由指导教师制订出实习计划书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教育。实习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学生要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保密制度。学生要按时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教师要做好成绩评定工作。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建立“模拟电子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经常举办一些和模拟电子技术有关的知识竞赛和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比赛,使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爱好、提升水平、增强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举办的职业技能考试,使他们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提高职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挑选一些能力极强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大赛,使这些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四、注重教学改革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目标更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应不断革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革新教材、革新教学手段、革新考核制度,切实推进教学改革。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通过到企业调研及对毕业生的追踪调查,进一步明确知识体系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核心能力。理论教学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实验教学采用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三阶段台阶式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二)教学过程注重定性分析

从工程思维观念出发,不过分追求理论分析的严谨。注重培养系统的观念、工程的观念、科技进步的观念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采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方法。采用讨论式、讲练结合式、启发式、演示式、理论与实践穿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总结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窍门,加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做好教材选择工作

每学期都要提前做好教材选择工作,不能长年使用一本教材,应及时更新教材,编写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型规划教材。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追踪新技术,增加新知识。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授课、网络教学及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肢体语言与声光电有机的结合起来,全方位对学生实施情景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五)改革考核评估体系

考核评估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建立阶段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文件符合课程标准并严格执行。健全备课、辅导答疑、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及考试阅卷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并认真执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机制,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教学、课程建设专题讨论会等教研活动。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法制教育;中职学生

一、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四大战略布局之一,由此可见依法治国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目前我国新型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而这些技工型人才大多出自于职业技术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其构成形式之一,因此,中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成效。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法律素质,使其自身意识到依法行事的重要性。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

2002年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全面重新定位,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随着高中教育逐年扩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面临着生源匮乏的尴尬局面,大多中职院校几乎是无门槛入学。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中职生中有近一半(44.65%)的学生没有养成基本的学习常规,对学习有比较正确心理的学生约54%,仍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能力较弱。[1]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职院校教师整体法律素质不高

中职院校教师大多数都是由德育教师或者辅导员兼任,其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法律知识无法讲透,法律要点不够精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往往是照本宣科,学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法律知识。即使学生产生法律相关的疑问,大多数教师往往无法给予学生有益的答复。因此,大多数学生开始不信任教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并且往往只是为了获得学分而死记硬背,这与法制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2]。

2.中职院校学生对法制教育缺乏热情

由于从小接受的是主科(数学、语文、英语)至上的教学理念,因此,对法制教育这一“副科”存有偏见。在大多数的学生眼里副课只是用来打发时间,凑学分的配菜,甚至有些人选择在副课上干私活,补睡眠。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不但达不到教学目标,同时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3.法制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

一方面,课程内容只有广度,缺乏深度,教师只是针对教科书的内容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了法律基础的主要内容,忽视了法制课的教学目的。使得学生只知有法,不知用法。另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法制课大多只是象征性的开设一学期,使法制教育缺少连续性与时效性。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中职学生不知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这就是法制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疏漏之处。

三、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的途径

(一)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观念

首先,要从意识上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比如可以在校园内定期开展普法活动,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参加到法制教育的宣传中来,潜移默化的提升中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其次,学校要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设立主管法制教育的副校长、聘请法律顾问、长期从事政法工作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担任法制教育辅导员,成立校园法律咨询中心。与此同时,制定法制教育的总体规划,编制目标体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在校期间学生法制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记录在内,从校规上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法制教育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校园秩序和中职学生的犯罪率。

(二)培养中职院校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第一,可以由校方组织开展法律学园活动。比如,分批次,分专业的组织学生旁听庭审,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并循序渐进的接受法制教育。第二,科学合理安排法制教育课程。首先,可以划归到通识课程中,使其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学期,而是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然后,根据学生的专业设置不同的法律专业课,比如,针对平面广告设计专业可开设,广告法、合同法、经济法、商法等实用性强的部门法。在学习相关部门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中职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院校学生年龄基本在15岁到18岁,从心理学观点,这一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但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在心理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他们较同龄的孩子更早的步入社会,其多表现为:1.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2.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3.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4.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要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使学生正视自己内心真实的自己,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适应社会的复杂多变,“心理咨询可以对法制教育进行有效的辅助,是深层化、科学化的德育。”[3]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加强我国法制教育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有目的的采取措施,切实加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相信,在我国对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一定会朝着健康、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为培养出具有一定法律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贡献力量。

作者:率婷 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徐丽春.中职生学习方式及状态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5(6):58-59.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文化建设

一、引言

自2010年国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以来,我国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中职示范校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形成一批代表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中等职业学校,大幅度提高这些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使其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然而,笔者认为,现今在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中职学校还停留在被动完成任务的层面,缺乏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思考与行动。而文化无疑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活力的源泉。因此,加强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现内涵发展,并且对于技术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巨大作用。

二、重视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因解析

实践证明,任何建设成果要真正固化和积淀下来,并产生质的飞跃,只有到达文化层面,才能实现。学校建设也是如此。因此,如何以文化建设的视角思考中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形成一种文化自觉,是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积极面对和解决的。这既是客观要求,也是提升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凸显办学特色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1. 学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会出现在师生的思想、感情中。

笔者认为,学校文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能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育性和选择性。学校真正的特色就体现在文化差异上。比如,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追求“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社会乐于用”的三乐文化,强调寓教于乐、寓工作于乐、寓培养人于乐的精神;而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则讲究“自强不息、德技立身”,突出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特色。总而言之,由于各校的历史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办学理念不同,各校文化也会有自己的特色,而这种特色一旦成为师生的共同信念,就会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其思想和情感中。笔者所在的深圳二职着力构建深圳最具幸福感的校园,致力于培养深圳最具孝心和爱心的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之下,校园中涌现了一批师生互相尊重、共同进步的优秀典型例子,教师头脑中没有三六九等的概念,学生也就懂得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处处维护学校。

2.学校文化中的制度文化能规范师生的行为。

夸美纽斯曾说过,“为建立规章制度而进行的斗争要比造几堵墙难得多……学校的安宁就在于认真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学校缺乏制度,就会杂乱无章、互相推诿;如果有执行良好的制度,学校办事就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中提到,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内在思想和情感,而制度则能将其体现在外显行为当中。在笔者看来,只要把握住这两者,任何类型的学校文化都是可以生成和实现的。那么,如何寻找学校文化中的制度?这绝不在于个人的主观臆断,二是需要在师生教与学的活动中、教育活动中,甚至是日常沟通交往中实践、总结、提炼。

3.学校文化构建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

有些人也许认为,学校文化是高不可攀的虚渺事物,是存在于书本中、文献中、词典中的概念,在真实的学校中不会遇到它。笔者认为,事实绝非如此,而且恰恰相反。试想一下,当你走进任何一所学校,看到这所学校的建筑,穿过校舍的走廊,听到教师、学生们在教室里的交流,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的驰骋,这些都会让你对这所学校产生直观、质朴的感受,而且这种感觉无处不在,这就是学校文化。再回忆一下,当你在一所学校工作数年之后,这所学校就使你变成了勤快、果断的教育从业者,或是懒惰、拖沓的教书匠;就使你变成了友好、合群的集体成员,或是消极、孤独的个体,这也是学校文化。由此可见,学校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内化了生活方式、支配了日常行为,它并不遥远,并不飘渺,因为它就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常规教学、研究事务之中。

三、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

1.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办学思想上。

“学校文化”这一范畴在教育领域中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却并不深刻,杨全印、赵中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学校文化的“疲态”完全是因为“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核心的东西, 就很容易在改革的大潮中迷失自己。”笔者认为,办学思想就是核心中的核心。一所中职学校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水平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师生关系上,它更体现在办学思想上。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制度文化和教与学的过程均出自于办学思想,可见,办学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笔者所在的学校以“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旨在使师生均能享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在这种理念指引之下,成功施行了校部二级管理制度,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动力,也造就了一批在不同领域卓有成就的学生,使师生都在各自的平台上找到了实现幸福的方法。

2.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生观、师生观上。

笔者坚持,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而学校领导者则对教师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在学校里,教师必须肩负起帮助学生健全人格、丰富学识、强健体魄、增加他们自我价值感和追求成功的责任。通常,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苛,这与教师自身的教育经历有关,对于职业院校尤其如此。但这种严苛一般仅局限于对知识的掌握和规章制度的依附上,这是因为,在一些教师看来这就是对学生全部的“爱”。而作为对学生生命体最基本的关怀和给予却成了学生的奢望,他们的需要、兴趣、情感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于是,厌倦、自卑、失落、紧张、压抑、憎恨这些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却逐渐在他们的心中生成。对于学生,除了在知识掌握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外,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灵,走近学生,走进学生,通过教育,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学校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并努力使他们成为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创造者。

3.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课程、教学上。

课程、教学与学校文化本就是息息相关的。“课程,就是文化的反映……课程的结构和功能就在于理解学校文化的最重要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组织和相互影响的。”举例来说,校本课程就是一种整合学校文化生成课程资源的典型。校本课程的设计既能够突出教育性,又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成为学校得天独厚的文化景观。校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而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在继承学校传统、弘扬学校精神、塑造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以“打造幸福课程”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将目标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过渡到更加关注学生的性格、人格的健全,将课堂有三声(即掌声、笑声、辩声)、三动(即身动、心动、思动)和三量(即信息量、训练量、思考量)作为评价指标,使上课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压抑、苦闷、痛苦的经历,而是一个充满愉悦、让人神往、魅力四射的乐园。

4.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后勤、管理上。

后勤作为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环境中产生的。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如何进一步发挥、是否能发挥学校文化的陶冶力、辐射力和推动力,也是极为关键的。笔者认为,应通过创新之路,创建后勤、管理的巨大影响作用,这对于促进稳定、化解矛盾、凝聚力量、树立形象、创建品牌、扩大影响、发挥优势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中职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的名片,又是学校的内涵,是其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和原点,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中职学校文化,需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将学校文化深深植根于职业教育的沃土上,充分运用示范校建设的广袤平台和历史机遇,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文化的激励功能、制约功能、教育功能、选择功能和创造功能,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以课程为载体、以后勤为保障,在办学实践中实现文化育人和文化强校。

(作者单位: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职成〔2010〕9号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

[2]任钟书.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杨全印,赵中建. 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6).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名称;概念;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孟景舟(1965-),男,河南科技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1-0004-04

“职业教育”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国家或社会,或者说在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于对这种复杂性的尊重,采取了一个折中的立场,将“职业教育”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职业教育概念在我国也素存争议。在我国职业教育制度创立以来近百年的时间里,曾经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名称之争,即20世纪初的“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20世纪中叶的“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20世纪末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争。可以说,一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职业教育名称之争的历史。每一次争论都是以一个术语取代了另一个术语,同时也就意味着在强化了一种内涵的同时,弱化了另一种内涵。然而,每一次用行政或法律方式从表面中止的名称之争,并不意味着这一争论的真正结束。例如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虽然重新确立了“职业教育”术语的官方地位,但是,在今天的职业教育学界,“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仍是两个常见的基本用语。也许结束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即用一种名称去代替另一个名称,并为此长期争论不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术语的处理办法,从行政上看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即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它并没有消减原来各术语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因此,从学术意义上讲,未必是科学的。尽管如此,它为我们处理此类问题带来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即:职业教育的各种名称是可以“共生共存”的。基于此,本文对职业教育各种名称的使用进行了思考。

一、关于职业教育各种名称的使用

(一)关于“职业教育”一词的使用

就像素质教育一样,把“职业教育”理解为一种教育的思想或观念,而不指任何一种具体类型的学校或教育,类似于美国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作为思想或观念的职业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要为职业做准备”,和普通教育思想相对,在一定程度上和专业教育、专门化教育同义。我们可以说职业技术学校是职业教育,也可以说高等教育是职业教育,还可以指和职业有关的课程,如职业道德课、就业指导课等,使职业教育从等同于“职业学校”或西方的“vocational education”的狭义化中解放出来,还其汉语的本来意义。

(二)关于“技术教育”一词的使用

技术教育一词,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在学科意义上,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使之成为该学科的名称和基本概念。二是在制度意义上,用“技术教育”涵盖原来的“职业教育”,其含义是指正规学制系统的、所有以培养各级各类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教育,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院、技术性的专门院校或者普通教育中的技术性科目等。

(三)关于“职业培训”一词的使用

“职业培训”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术语使用,和技术教育不同,它是指各种非学历的岗位培训,包括企业培训、社会培训和学校培训等。也可以和“技术教育”一起并列使用,指所有的以培养各种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政府文件或会议中,用“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代替“职业教育”,使之成为一个普遍的实践用语。

二、关于职业教育各种名称使用的理由

(一)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开使用,分别指“作为思想或观念的职业教育”和“作为制度或实体的职业教育”,这样做有利于我们正确继承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遗产,符合它自身的发展逻辑

我国职业教育在初创时期,主要受到两种模式的影响,一种是所谓的美国模式,一种是所谓的德国模式。美国模式的职业教育其实主要是一种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明确说是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而德国模式,则是具体的职业学校。因此,两种模式实际上代表着两个不同的范畴。按照德国模式,职业教育有着明确的内涵,而按照美国模式,则会使职业教育的内涵无限扩大,从而也就使它特定内涵淡化。在当时,许多争论都是由于我们无法用语言将两种不同范畴的东西表达清楚。这种语言上的混淆带来的争议,如关于高等教育是不是职业教育等问题,一直持续到今天。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分开使用,就可以结束这种无谓的争议。同时,也使“技术”和“职业”都成为一个连续体,消除西方阶级社会的残余影响,符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另外,随着高等教育专门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事实,整个教育也都具有了职业的性质。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如果说“职业教育”曾经作为一种具体的学校或教育类型的话,在今天,它越来越成为一种观念、成为一种教育的指导思想。因此,本文对“职业教育”一词使用的建议,符合它自身发展的逻辑。

(二)在学科上采用“技术教育”一词,是因为与现在的学科名称“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相比,它最能反映“职业教育”的本质,语言上最简洁、最少歧义

“职业教育”一词的歧义性已经反复阐述,在这里无需赘言了。“职业技术教育”一词,最少可以有三种理解:一种是理解为外来的翻译词汇:职业和技术教育;一种按我们汉语理解为:职业的技术教育;一种是按照德国文化理解为:职业性技术教育。且不用说这三种理解方法的涵义差距如何,单就一个词充满着如此不同理解方法本身讲,其作为一个学科名称或基本术语或基本概念,都不是非常合适的。因此,“技术教育”一词是最佳的选择。

(三)在制度上采用“技术教育”一词,能更准确反映国家的战略意图,更好地平衡技术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关系,避免两个体系问题的争论,符合世界民主化潮流

1.能更准确反映国家的战略意图。对事物进行分类,一个是为了研究需要,一个是为了现实需要。也就是说不存在为分类而分类。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王明达先生就主张“应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管理上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这种类型的人才为目标,来明确职业教育的内涵”。[1]我国当前之所以在教育中突出一种称之为“职业教育”的教育类别,是因为它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政府对这种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在文字表述上虽先后有不同,如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人才(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包括应用技术和技能型人才(2002年、2005年两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等,但这些人才实质上都是技术人才中的一类。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重视技能,重视技工,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尊重那些有理论素养的教授、专家,也要尊重那些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有发明创造的技术专家。”[2]因此,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意图,实际上就是培养各种技术人才。而“技术教育”一词,最能恰当地反映国家的这一意图。而许多围绕着职业教育概念和名称的争论,不问国家的用意何在,只借口历史或只借口词典或只借口外国,为分类而分类,为概念而概念,结果使“职业教育”一词走入虚幻,反过来又会误导实践。

2.避免两个体系问题的争论。将教育划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体系,即一个普通教育体系,一个职业教育体系,不符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演化发展的趋势。随着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观念的变化,现代教育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迹象,进一步发展的趋向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区别将逐渐消失”。[3]原来的片面的教育将变成“多种价值的教育”:“不同类型的教学——普通的、科学的、技术的和专业的教学——之间的那种严格的区别必须废除,而教育从初等阶段到中等阶段,必须同时成为理论的、技术的、实践的和手工的教育”。[4]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正是反映了这一趋势。我国的高等教育无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育,但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职业教育。可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一个同质的连续体。因此,所谓的“两个体系构建”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当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发展趋势要完全变成现实,还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格局还未打破的我国,在一定时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立的状况难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强调“普教教育职业化”,而且要强调“职业教育普通化”,以便使这两种教育朝着相互结合的方向发展。[5]如果认同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无论如何就不应该与此相反。

3.能更好地平衡技术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化之间的关系。如果认真检讨一下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制度,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丧失了原来技术教育的精英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不管职业教育的称谓如何,我们还是保持了一个相当完备的精英性技术教育体系。在中等教育阶段,有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标的技工学校,有以培养技术员为目标的中等专业学校,也有为就业作一般准备的各种职业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有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性大学。在当时,由于整个高等教育的精英性(而事实上中等专业学校是被纳入统一高招或者在中学阶段是经过专门选拔的,非但如此,就是技工学校在最初也带有选拔性),确保了整个技术教育的精英性。而到上个世纪末,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技术教育的精英性被瓦解了。在中等教育领域,首先中等专业学校被归入到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实际上和一般的职业技术学校没有任何差别了;技工学校由于广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这两种学校都只起到了分流的作用,而不再有任何选拔的意义。在高等教育领域,随着高校入学人数的急剧膨胀,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地位迅速下降,被与新成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归入一类。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中等教育领域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技术教育)都成了最末流的教育,都是那些学业最差的人在读这类教育。显然,技术教育不应该是学业最差者的代名词,而应该是对技术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集合体。学习西方的职业教育,我们往往只重视德国,而认为英国的职业教育落后。其实,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先进性首先在它有成熟而完备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而英、法等传统的欧洲国家,在确保技术教育的精英性方面,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英国的技术中学以及重视高等技术教育的传统、法国精英性的高等专科学校。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有利于我们在技术教育的大众化和精英化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4.符合世界民主化潮流。从政治意义上看,职业教育是等级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民主化的发展,它成了一个逐渐被淘汰的东西。如美国政府就采取“易名”的作法,来提高职教的地位和声望。1988年,美国教育部职业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教育处更名为职业技术教育处。该处处长W.沃特认为:“不改名就不能克服(公众对职业教育反应消极的)这种现象。”1990年《卡尔·珀金斯法案》要求实现实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助长了易名的趋势。至1992年,全美国至少有15个州(部分易名的州不计算在内)的职教机构(随后研究机构及学术团体)更改了名称,以“专业”或“技术”取代了“职业”二字。[6]发展技术教育是近十多年来世界教育出现的一个强劲动向。[7]从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的性质来看,目前两类学校在功能、目标趋于相同。[8]因此,用“技术教育”代替“职业教育”是一种符合潮流的选择。

(四)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视为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包涵关系,首先反映了在实践上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已经发展成了两个相对独立体系的事实。这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学校、社会和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不同职责

这一点对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我国是典型的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我们常常把“职业教育”和“职业学校”看作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等教育的一部分,有三方面的功能:就业准备、升学和公民教育。就业准备虽然是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但不是惟一的功能。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实际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普通教育筛选机器下的“收容站”。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在教育救国的迷梦中诞生的,曾经在解决民生方面,对它寄予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今天我们对职业教育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但是,仍然存在着过分夸大职业教育经济功能的现象。例如,媒体在报道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时,常常习惯从学校找原因。技能型人才的形成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在这里不好说清的问题,但技能型人才单靠学校是无法培养的,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9]因此,把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归咎于学校,不但有失公允,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事实上,正是由于我们把焦点集中在学校职业教育上,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和企业在培养技能性人才方面应该尽到的职责和义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和工业化水平,都到了要纠正片面重视学校职业教育,突出以企业和社会为主的职业培训的时候了。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列使用,也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需求。同时,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术语使用,可以使长期困扰我国职教界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变得容易,如:是采用大职教观还是采用小职教观?是以需求为动力还是以供应为目标?是“就业需求”第一还是“技术目标”第一?等等。首先,将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并列使用,就使“小职教观”的问题不攻自破。其次,职业学校或者技术学校无论怎样改革,都无法对生活作出即时的反映,而只能为就业做基础性的准备,具有“人才储备”的特性,因此,它应该是‘以供应为目标”,“技术目标”第一;而职业培训是直接面向岗位,它应该受制于劳动力市场,“就业需求”第一。

(五)本文对职业教育术语使用的建议,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和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大众传播和交流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狭隘化的过程。vocational education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它的贴切的名称应该是“技工教育”。[10]直到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仍然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理解为旨在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手工业者”的教育。[11]显然,如果我们把vocational education直译成“职业教育”,是在重复一个错误,也同时为“职业教育”歧义化并为此争论不休埋下了祸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概念问题,首先是一个语言逻辑问题,是一个如何将vocational education本土化或者中国化的问题。说得明确点,也就是如何按照汉语的语言逻辑规则,使“职业教育”的概念意义和它的语词意义相和谐、相统一。

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著名学者金岳霖先生曾作过精辟的阐述:

概念与语词是密切联系的......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与语词虽然是有密切联系的,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是人们认识的结果;而语词却是一些表示事物或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笔画,是民族习惯的产物,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相同的,但是不同民族用来表示同一事物的语词却可以是不同的。

由于语词与概念有密切的联系,许多语词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就是概念方面的问题。例如,语词应用的混乱,就同时也是概念的混乱;定义一个语词,同时也是定义一个概念。因此,形式逻辑要求概念的明确与准确,同时就是要求我们明确地与准确地应用词语。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就语言方面来说,同一律要求:如果一个语词(语句或一组语句)表达概念,它就必须表达这个概念。同一律要求语言(语词,语句或一组语句)有确定的意义。

利用语词歧义的诡辩、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等,都属于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错误。

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意义。但是,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如果一个语词同时表达了几个不同的意义,这就犯了语词歧义的错误。[12]

根据形式逻辑的以上要求,首先,“职业教育”一词的概念意义(技术教育或技能教育)与它的词语意义(为职业做准备的教育)发生了冲突。其次,也正因为如此,它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在同一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文对职业教育术语使用的建议,避免了这种逻辑错误,使各种术语的词语意义与概念意义相和谐,从而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语词歧义问题。

三、结语

关于职业教育名称的争论,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聊的文字游戏。它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同认识,而这种认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对于职业教育名称争论的思考,即便在现实行政上起不到任何影响,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它毫无意义。至少有一点价值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这就是促进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无论如何,职业教育毕竟已经成为在大学传授的一门学问,然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来说,却存在着严重的理论贫瘠。正如K.鲁宾松对成人教育学科所作的评价那样,[13]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研究生专业,同样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受到威胁。这样一个状况,最终势必要影响到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概念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对概念的争议,是所有理论生长的起点。任何问题的争论最初基本上都是概念之争,最终也还是概念之争。[14]正是围绕着概念方面的争论,构成了作为学科本身的知识。因此,对职业名称争论所作的思考,是形成职业教育学科知识,提高其学术品质和文化含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基本问题访谈录(I)职业教育是什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8.

[2]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http:///72340168526266368/20051113/1410685.shtml.

[3]查尔斯·赫梅尔著,王静,赵穗生译.今日的世界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17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37.

[5]涂艳国.走向自由——教育与人的发展问题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5.

[6]刘启娴.世纪之交的国际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7]李济英.世界教育发展趋势[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9.

[8]张国庆等.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英汉词汇[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136.

[9](日)细谷俊夫编著,肇永和,王立精译.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58.

[10]孙祖复,金锵.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30-4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9.

[12]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22,266.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学科框架

近来,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构建问题的讨论渐渐多起来,不断有高水平的论文和著作面世,这是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积极致力于学术自觉,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体系,开始走出低水平重复研究局面的可喜现象。但是,与职业教育实践以及其他教育理论分支学科相比,目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多数是普通教育学的翻版,缺乏自身特有的逻辑,“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缺乏有力的逻辑”、“缺乏系统的理论”,仍然处于“理论贫困”的境地。①本文拟就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以及学科框架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称谓与规范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tion)的称谓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国最早使用“职业教育”一词出现在1904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的公文中:“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职业教育为东西洋各国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需为用,阙一不可。”②自清末的“实业教育”以来,期间经历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和技术教育”(Vocation- s1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教育和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S)等称谓。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把“技术和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作为一类教育的一个综合性术语使用,其内涵包括技术和有关科学的学习,以及掌握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等。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受重视,生产实践中很少应用,农耕文化也不需要技能技巧,故中国正规教育长期没有教人谋生糊口的内容。当西方列强挟持“奇技淫巧”征服儒家文化时,同人逐渐对西学技术产生了顶礼膜拜,开始出现了传授这些技能技巧的广义职业教育。在清末,职业教育就是“西学”、“洋学”,就是掌握技术一类的“末”节,人们看重的还是学习道德修养的“中学”之“本”。民国时期,尽管许多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实业教育”、“生活教育”、“技术教育”、“大职业教育”等,但在动荡的时局和落后生产力水平的现实中,这些思想和实践也如昙花一现。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从身份确认上有其细微差别:前者培养“干部”,后者培养“工人”。

在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1999年 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将职业教育确认为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正式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

的称谓。1996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统统归并到“职业教育”范畴之中,《职业教育法》第1章第4条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培训就是“职业教育”。第2章第14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这说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含: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为了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的职业准备教育;作为继续教育一个方面的职业继续教育。但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体系的又—一次归类划分中,与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的内容,被划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与此前《宪法》、《职业教育法》中的称谓有些不同。

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艾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提法,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视为一个统一的连续过程,这说明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一百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今天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单纯指一个人就业前的教育培训,向在职培训、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渗透,成为了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将这种“职业教育”概念从“Vocational Education”拓展成“TVET”,职业教育内涵随着时展而不断演进充实的现象,称之为“大职业教育观”。③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概念包含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内容。④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素质中的“技术”含量往往是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就业的前提条件;二是教育过程与培训过程又有区别:前者偏重于学习一般生产过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业的原理讲解和理论阐述及受教育者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后者要求受训者掌握必要的谋生技能技巧,强调具体生产(服务)活动的实际体验;三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看,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由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包括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以上各个术语的含义,特别是与目前大量使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含义基本一致。因此笔者郑重建议,今后在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文件、报告、新闻和学术论文中统一使用“职业教育”一词。

二、职业教育学科的性质界定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I.Schemer)博士运用分析哲学方法,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教育定义的三种类型,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这三种定义的分类由其出现的上下文情景决定,同一定义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可能归属不同的类型。三种定义的功能各不相同,规定性定义的功能是交际,描述性定义的功能是解释,而纲领性定义的功能是陈述一种道德价值规范。

科学理论,如数学、物理等,一般按照逻辑规则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实践理论,如政治、经济,更多的是运用纲领性定义。这两种理论下定义的依据有区别:前者以观察数据、经验事实为根据,后者表述的不是已有的事实,而是“应有的”状态,即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许多不同的职业教育著作对同一概念(如“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所下的定义,多数不是真正的定义,而是关于某个职业教育问题(如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功能”与“培养目标”等)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理念”偷换了职业教育中的“概念”。

对事物的科学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科学实验或思辨允许将对象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而撇开其他对象,科学概念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就不一定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在实践中,客观事物的存在是错综复杂、交织纠缠在一起的,“科学的”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论下定义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别:前者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且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科学定义,后者因为涉及特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一般采用纲领性定义。如“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⑤这类定义告诉人们,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表达了下定义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典型的“纲领性定义”。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理论中的许多定义就因“人”而定了。目前数十本职业教育著作、各种权威的“辞典”,对“职业教育”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如《国际教育辞典》的定义是:“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当今则包括职业定向、特殊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等内容。”《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涵义有两个,一是“仅指培养技术工人类的职业技能教育”,二是“泛指为谋取或保持职业而准备、养成或增进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技能性、还包括技术性的”,与“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同义。⑥

除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概念、名词、术语大多采用纲领性定义之外,另一个不成熟的表现是“移植”、抄袭普通教育学的定义和框架体系。如对“职业教育学”的定义,干脆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移植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⑦或者“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揭示职业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⑧还有人按照教育学的学科框架映射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开列出“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师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⑨,似乎在教育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前面冠上“职业”二字就完成了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学正在重蹈教育学的覆辙,除了翻版普通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之外,几乎没有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和特殊问题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职业教育学基本上是一门“实践”的理论,而非“科学”的理论。可喜的是,笔者最近看见欧阳河等人所著《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突破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框架囿于普通教育学的壁垒,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像这种职业教育理论中的定义模糊和没有独立的学科体系等问题,从根本上说,与其母体教育学的性质模糊有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假定: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或者我们正力求使其成为科学。近代教育学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的:17世纪末18世纪初,继哲学与神学分离、自然科学萌动于实验之中时.人们谋求按照科学的先例建立人文科学,而为实践所迫切需要的教育学首当其冲。于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又与“教学艺术”有别的“科学教育学”建构起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就试图建立一种规范性、描述性的教育学陈述体系,他的“普通”是指教育的一般(普通)原理,而非“普通教育”之学。20世纪之后的教育理论家比以往更不满意于思辨哲学和狭隘经验性质的陈述,更加追求教育学的科学化,他们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实验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里进行了大量教育细节的实验研究、统计和测量。但是,这些成果离“科学教育学”还有一定距离,时常有一些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揭开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外衣,认为教育学仍然是以“教育科学”其名,行“实践教育”之实的学问。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十多年来有几百本教育学“原理”、“大纲”、“概论”等著作问世,但教育理论仍然被很多学科视为“非科学”。

三、职业教育学科框架的重构

严格说来,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对一些个别的、零散的、短期的问题有一些研究,至多存在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大同小异的框架,迄今尚未形成一种理论体系。这种模仿普通教育学框架的理论研究,对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职业教育理论缺乏学术声誉的重要原因。我们讨论的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框架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职业教育学的“学科”(discipline)定位问题,包括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基础(disciplines-basis)、研究领域(fields of research)以及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实际上,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比较准确地讨论职业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问题,也才能真正地思考这个学科变化中的实质因素。

职业教育理论近二三十年来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各个方面的迅速扩张,其结果既是这个学科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力的增长和对普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积极介入,也是它不断模糊的学术面貌和日益尖锐的身份危机所致。当所有“精英”教育之外的、业余的、劳力的、技术性的培训都登上了职业教育学的殿堂,当学者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巧和教育形式等专业技巧中脱颖而出,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理想、价值观等广阔层面上求索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意义,当技术手段、劳作研究、能力本位、双元制模式等内容涌人职业教育的研究视野中时,以其带有强烈工业革命色彩的教育挑战吸引了许多对“劳心式”教育不满的学者,以普通教育学理论为框架,以欧美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为主要概念的传统职业教育学开始被自我解构了。但解构并不意味重构,如果没有自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操作规则,职业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换言之,如果职业教育学仅仅成为“技能训练”(skill-training)、“素质本位”(quailty-based)、“就业导向”(employment-oriented)等不同概念的集合场地,而没有内在的框架和概念内涵作支撑的话,那它作为一个学科的身份也就瓦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开始逐渐重视、辩论重视职业教育学科的存在价值问题,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学”是否应该脱离普通教育学的框架,与“教育技术学”、“职业培训”等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

目前讨论的结果有两种观点:职业教育学这个学科并没有消失,许多大学开始主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系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纷纷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批准的第10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名单中,通过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如果加上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可以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则成遍地开花之势。学者们仍然不断发表职业教育学或原理的著作,仍然在培养新一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生。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基地,这些系、所仍然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转型期间。对学科建设有兴趣的学者仍在苦心思索新的框架,希望为职业教育学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涵盖范围和游戏规则。这种探求并不是纯学术性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如,一些大学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系对于教师配备的考虑相当简单,均以教育技术学为轴心,从IT技术手段、课程编排、电教设备运用到信息技术原理分成若干模块,大多招聘理工科出身的教师讲授各种技术原理及其运用。其他“次要”的非“教育技术”的内容理所当然处于边缘地位,尤其是理论探索处于中看不中用的境地。虽然这种状态在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但—个重大的变化是,没有人再敢于站出来宣称“职业教育学原理”和职业教育理论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实际上,大部分人感到,由于“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大,一个缺乏理论架构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已经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唯一的出路是构建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独立研究范围、个性化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理论框架,据此决定一个职业(技术)教育系的教学和研究重点。

那么可供选择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据笔者所见,目前尚没有一个在理论上有清楚明白表达与说服力且在学科框架上有独特实践特征的体系大全。但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大量素材,已经可以作为在中国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参考。总的说来,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既是实质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前提有两项,一是职业教育学科和理论探索的多元化,二是各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从此出发,一类理论思考集中在从其他领域,主要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领域引进新的概念系统,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型职业教育学”的架构。另一类理论思考则应该立足于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在“文化多元论”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史的地理和时间框架。可以预见的是,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将不再是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学原理的“复制”,而是在“职业(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教学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的选择性。

[注 释]

①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的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6.176.177.

③郭扬.“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J].职教通讯,2007,(15).

④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⑤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⑥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

⑦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8.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9823574 我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危机与调整 王星霞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8600字

19823575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展立新 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1期 22000字

19823576 上升期的中国职业教育及其制度创新实践 徐平利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577 整合:职业教育应然的思维方式 张健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78 “职业教育共同体”理论探究 赵军 马庆发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579 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历史沿革 丁留宝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9800字

19823580 21世纪初我国高职教育政策范式变迁——从技术理性到政治理性 黄文伟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81 高职教育类型定位的政策意蕴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2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和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583 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生均经费支出指标的分析 戴文静 《高教探索》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584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 张涛 等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585 职业教育生源分析与对策研究 黄文科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586 珠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吻合度研究 邓佐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587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 颜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588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性研究 李志刚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589 发挥天津滨海新区资源优势 探索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案例 姜媛 等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4600字

19823590 高职院校长质量文化领导力及其提升路径 王振洪 《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591 企业一线骨干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武蕴馥 董文达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1期 6100字

19823592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迁的制度分析 张孝理 陈宏图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7600字

19823593 创新企业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型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秦祖泽 等 《中国大学教学》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59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联盟:意蕴、属性及培育 董海燕 等 《江苏高教》 2013年第1期 5700字

19823595 探微与创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模式解析 郑若玲 朱贺玲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 9500字

19823596 抗争与彷徨:高职教育层次命题的时代境遇 张衡 《现代教育管理》 2013年第1期 15000字

19823597 基于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钱乃余 王家敏 《职教论坛》 2013年第2期 6100字

19823598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 赵志群 庄榕霞 《职教论坛》 2013年第3期 8100字

19823599 技术本科教育在“跨界”中寻求特色发展之路——技术本科教育发展论坛综述 易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6500字

1982360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其构建 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8000字

19823601 职业教育应对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及实施策略 蔡朔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2期 7900字

19823602 校企双主体共育SAP信息管理人才问题研究 范路桥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900字

19823603 改革开放30年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政策分析 查吉德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4 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 方翰青 谭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05 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潘望远 王旭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5300字

19823606 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高凡修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8800字

19823607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吴康宁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400字

19823608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性课程评价 肖凤翔 马良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09 高职院校专业与市场对接模式研究 许秀林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10000字

1982361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张天蔚 等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8600字

19823611 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责任 卢乃桂 王丽佳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9200字

19823612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孟庆国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8100字

1982361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董丽英 孙二喜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6700字

19823614 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 孙翠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15 运用六西格玛工具完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衔接 赵昊昱 薛叙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16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赵文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7000字

19823617 改革征地制度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彭干梓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期 10100字

19823618 社会转型时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探析 孙小会 沈亚强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5400字

19823619 江西省城市与农村中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调查分析 蔚丽娟 曹晔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3期 10500字

19823620 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质量纵论 郭荔宁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11400字

19823621 成人教育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 王美田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 4200字

19823622 论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 朱亚飞 等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8200字

19823623 信息化环境下继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李家强 《继续教育》 2013年第1期 6300字

19823624 社区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张永 等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5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李倩 汤光伟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9800字

19823626 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 方志刚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1期 17000字

19823627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方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2期 7300字

19823628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微型企业实践研究 杨波 冯悦旋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2期 6800字

19823629 职业心理资源开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 刘星期 等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5200字

19823630 文化管理视域下的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迷失与重建 叶小明 周红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1 高职生社会支持的特点研究 杨莉萍 刘甜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600字

19823632 杨卫玉职业教育思想探微 牛金成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3 中美两国中高职衔接机制比较研究 臧志军 石伟平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1期 10200字

19823634 国外企业大学E-learning对我国企业大学的启示 宋艳平 秦发盈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期 6600字

19823635 瑞士职业教育体系与管理体制 周红利 周雪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3期 8200字

19823636 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 王祥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期 10500字

19823637 波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柯政彦 朱迎春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期 6000字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职业技术在“”期间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们解放了思想,认识到“”造成的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使中等专业与国民需要严重脱节的状况。的重要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势。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初中级型的建设人才和技术工人,因此,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摆到了突出的地位。

当今国际的竞争,关键是技术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小平同志深刻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千百万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职业教育就是在小平的指导下,遵循三个面向,推动职业教育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主战场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职教发展道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教研究迎来了生机蓬勃的春天1、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早在1978年4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教育事业必须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要“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会议认为要研究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这是此后二十年中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改革和中等教育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先声。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报告提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的教育,改变高中阶段教育单一化的局面。二十年来,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中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宏观的调控和指导,即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宏观决策和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了依据,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中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与初等职业教育也有相应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初、中、高不同层次,又与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1980-1997年,普通高中学校数从31300所减少到13880所,学生数减少了119.72万人。而同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中等师范)的学校数则从9688所增加到17116所,学生数从226.3万人猛增到1089.51万人,增长4.8倍(增长情况见附图1),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3085万人。这十七年,普通高中学生数所占比例从81%下降到44%,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则从19%上升到56%。

2、建立机构、制订规划,职教研究逐步展开

“”期间,教育研究工作已完全陷于停顿。为恢复教育研究工作,教育部于1978年7月4日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重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请示报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重建后,所内设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及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该室于1986年改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及成人教育研究室。以后,部分省市及高校也先后建立起一些职教研究机构,至1986年,中央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有职教科研机构12个,高校建立的职教科研机构也有12个,各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还先后成立了职教学会、职教研究会等学术团体75个。

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职教事业的宏观调控,1991年建立了部级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1993年,原中央教科所职教研究室并入职教中心研究所。现在,随着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队伍也不断壮大,已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职教科研队伍。部级的职教科研机构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和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有些业务部委和行业也建有职教研究所(室)。独立设置的省级职教科研机构有上海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和湖南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各省级教育科学研究所(院)一般均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室所,一些高等院校如华东师大及某些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和职业大学、职工大学也设有职教研究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是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历史悠久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贯重视职教研究,有研究组织和专兼职研究人员,并出版学术刊物《教育与职业》。

一般的市、县及重点职业学校均建立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师资的培训工作。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相当数量和较高水平的职教科研队伍,他们为职教事业的发展,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着广泛和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据职教中心研究所最近的统计,现在全国共有中央级和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所、室)81个,中央级和省级专职研究人员约400人。

早在1978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教育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1979年1月,了《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年),在该纲要的研究项目教育制度重点项目内,提出了要重点研究建立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进行中学教育结构改革的实验研究以及高中设置职业课程与训练制度的研究。《纲要》在此把教育结构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摆在重要地位。

纵观20年来职教研究工作的开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介绍外国职教,研究我国职教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也还很年青,在我国该学科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各地学者纷纷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现状和体制、理论和模式、教学过程和管理,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鄙薄职业教育的陈腐观念。为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模式。此时,陆续出版了为数不少的一批译介国外职业教育的著作。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西德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学》、《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初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一批介绍国外职业指导的丛书。这些著作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理论、结构、体系、发展历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重新起步主要发生在八十年代初,实践中遇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全国各地许多从事职业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和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研究人员纷纷开展职教研究。这时,属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以应用为主,它与职教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研究成果多为论文,发表在各类报纸刊物上,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立足于基层的实际工作者的大量研究使职教研究有着广泛和深厚的基础,不仅成果丰硕,其中不乏颇有深度和较高水平的成果,也使全国性的职教科研规划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1983年开始实施的《全国社会科学“六五”规划及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83-85)有一项为《技术职业教育的研究》,由李蔺田等同志负责。研究成果为研究报告。报告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关建立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精神,提出了职教体系为“两大类型、多种层次、自成序列”的构想,报告还对职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的设想,对加强职教管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2)开展理论研究,进行学科建设

在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我国的许多学者也开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并不断有成果问世,陆续出版了一批专著。较早的是《职业教育概论》、《技术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全国教育科学“七五”规划安排看,理论研究的比例有所增加,部级部委级课题共129项,其中理论研究25项,占19.4%,应用研究仍占主要部分,有95项,占73.6%,实验研究9项,占7%。职教研究立项11项,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并有专门立项,如《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职业指导研究与实验》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职教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从事为数众多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包括课题规划以外的研究,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上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出版了一系列专著。主要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管》、《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撰写的专著问世。如《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中专教育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导论》、《职业技术教育学导论》、《职业技术教育新论》、《中国职业教育史》、《职业培训概论》、《职业技术教育学》等等。这批为数众多的学术专著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职教研究密切结合改革实践,为行政决策服务,推动职教事业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实践性强,职业教育又处于重大的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职教研究必须密切结合改革的实践,探讨和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推动职教事业的迅速发展.

(1)理顺管理体制、确立多元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适用人才,而中国的特点之一是人口多,职业教育底子薄,因此,办好职业教育就不是教育系统一家的事,需要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制度的改革也必然涉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改革初期,职业学校办学困难重重,资金设备严重不足,教师、教材缺乏,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和探索,各地兴起了校企联办职业教育新风,大力提倡企事业单位办学、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教育的大职业教育观,开始建立多元办学体制。在研究领域,“七五”规划中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政府出台了“先培训后就业”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办学资金设备不足、师资教材缺乏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职教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教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动,明确了服务方向。

(2)职教发展比例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明确提出的方针,职业教育在中等教育结构中,尤其是在高中教育阶段中应占多少比例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门、职教工作者和职教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教育结构问题涉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人才结构及教育投资结构问题.该问题在报纸刊物曾经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过职教发展的阈限.多数意见认为职教发展应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适当的比例范围,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使中等职业技术学鹇学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达到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

(3)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八十年代,职教事业迅速发展,事业的发展涉及人财物三个因素,即师资、经费和教学设施。当时职教师资十分紧缺,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制约着职教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此,教育科学“七五”规划有一个师资问题的立项,该课题工作结束后所提支的研究报告中对师资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建议。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召开过多次职教师资问题座谈会,各地的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于1995年8月24日发出了《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然后,国家教育委员会又了《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和进修基地,扩大了来源和进修渠道,职教师资数量基本满足需要,素质水平正不断提高。

(4)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问题

1993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农业类专业招生滑坡的现象,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与在校生数大幅度减少。全国招生数由92年的25万人下降至93年的16万人,减少34.6%,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密切关注。职教行政部门与研究机构曾作过多次联合调查,通过调查,认识到滑坡问题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经济有关。农业类专业招生数适度编减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此“急转直下”的趋势,则超越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范围,若继续高速下滑,势心使农村职业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形成新的不适应。我国农村情况千差万别应根据各地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同时,要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对农业类专业采取适当的扶持和倾斜政策,建设示范学校,全面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实施创业教育,使毕业生能够真正掌握致富本领,对此,原国家教委与农业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教职1996,5号),提出了应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目前,农业类专业滑坡现象已基本上得到遏制。

4、专、兼、群相结合,组成一支强大的职教研究队伍。

职业教育固然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然而更多的是职教实践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实际问题.可喜的是许多职教行政管理人员,包括一些长期从事职教管理、经验丰富的离退休同志参加到职教研究的行列,还有许多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他们与专职研究人员组成了一支专兼群结合的研究队伍.使职教研究与职教改革密切结合,改革又促进职教研究。这是职教研究的一项经验,也是职教研究的一个特色.

二、职教成果丰硕

20年来职教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学术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政策建议;研究手段与技术的化建设;扩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学术理论成果(1)、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

如前所述,“七五”、“八五”期间问世的学术专著颇丰,理论研究为学科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初步形成,这是职教研究的重大成果。职业技术教育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在世界上以及在我国还很年轻,很不成熟,其分支学科,如职业技术教育心、职业技术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等很难说已经成形,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职业技术教育史同职业技术教育学一样仍处于初创阶段。然而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成熟一般认为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随着技术、社会经济的变化其理论基础和学科体系也会不断发展和完善。毋庸置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与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步,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令人欣慰。

(2)、职教体系理论研究取得较好成果

“七五”单独立项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学制体系为主,选取机电、,铁路、商业、、卫生、各业以及一些开放城市作调查研究。其成果研究报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职教体系的若干原则,如职教结构必须与社会人才结构相适应;职教应与普教、职业培训沟通;文化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协调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等。报告提出了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方案。

对建立我国的职教体系,各地的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还发表了许多文章和专著,其成果大多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所采纳,如主要包括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三级分流的确立;实行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农业、与教育相结合;国家宏观管理、社会积级参与、学校自主办学;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职前职后衔接,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3)、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的研究勾划了我国职教未来发展蓝图

对职教发展规划的研究,“七五”,尤其是“八五”有许多立项,如2000年我国职教的发展战略、合理比例;区域发展规划如“老少山边侨”地区、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职教、西北五省区职教发展、农村职教的布局结构等。“九五”教育规划尚有多项发展规划的课题起步研究,如经济发达地区、中部农村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农村社区、经济特区、苏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等,这些项目的研究将把职教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有助于各地职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2、若干重大现实的研究和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职教研究也不断发展。职教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大量的问题是实际问题,职教研究更多的是研究。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专业研究机构和职教社团抓得紧,加上广大的职教实际工作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许多重大现实问题得到了及时的研究和解决。归纳起来,这些年来主要解决了以下一些重大现实问题:

(1)职教立法的研究为立法机构制订职业教育法提供了依据

早在《教育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草案)(1978-1985)中就提到了“教育立法问题研究”,虽然没有在科研规划中立项,但由于职教事业发展的紧迫需要,职教行政部门和职教研究机构对职教立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各地的学者和职教行政管理人员也在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对职教立法展开了多次的讨论,如《职教立法模式初探》、《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法的构想》、《国内职教立法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立法问题的探讨》、《加快民办学校立法,推动民办职教发展》等等。在各省市已制订的职教地规的基础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这一纲领性文件为职教立法奠定了政策基础和构建了总体框架,《职业教育法》最终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996年9月1日起颁布实施。

(2)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转变

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农村的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仍沿袭着传统的升学路子,教育未能密切结合农村建设的实际,为广大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职业中学迅速恢复和发展,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受到批判。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立足农村。

(3)职教研究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职业教育与生产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落实到适当的职业岗位上才能产生效益。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与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同步。对此,教育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的许多同志作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大量论文。立项研究的有七五全国重点项目《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相关劳动人事制度同步改革的研究》,研究报告为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了。

在劳动就业制度上的一系列改革,如“先培训后就业”“优先录用受过培训的人员”以及一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表明了行政部门吸取了研究人员和广大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又为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育过程、教学改革落实到对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上。

职业教育及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与教学实验和生产实习关系密切,我国的职业教育一向重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借鉴了前苏联的生产实习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徒工培训的经验和北美社区学院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经过职教研究人员和广大职教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应该说我国的广大职教工作者在教育思想上都认识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过去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转变到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正围绕着能力培养这一目标去进行,在理论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实践中取得了不少经验。

由于职业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全面素质,实施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课程开发,实施创业教育,这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也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和水平。

此外,对职业教育的评估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与部级的省级重点校建设相结合,职教行政部组织了几次评估、研究人员从理论上和评估指标体系上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经验,为今后职教评估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发展问题

以短期职业大学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兴起于八十年代初,当时全国陆续出现了一批市办短期职业大学,最多时达到128所。由于对兴办高等教育认识不尽一致,其管理归属、经费来源,毕业生的就业等也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职业大学发展迟缓。学术界对此极为关注,教育研究“七五”、“八五”规划均有立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途径及其特色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也不断组织学术研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专著和大量的论文,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发表了不少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章。短期职业大学和一批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及少数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在试办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从中取得的成果对我国高等职教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3、研究手段与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1)、信息库与职教的建设

职教信息与网络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是职教研究机构自身建设的一部分,也是职教事业的发展所必须,通过文献信息库和职教网络的建设(将来并入国家教育网并与国际互联网联网),为职教研究机构、职教行政部门及各类职业学校提供信息服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职教中心所已初步建成了如下5个文摘信息库:图书目录题录库、期刊论文题录库、期刊论文文摘库、政策法规资料库、省级职教研究机构资料库。对国内外有关职教的文献与信息,经过整理加工,现在以不定期的刊物《职教文献与信息》面世,至今已出版四期:《职教研究机构简介》、《教学文摘专集》、《外国职教文摘专集1、2》等。

对于职教信息网络的建设,“九五”教育科研规划已有立项:《建立全国职教信息网际网络的研究》。由职教中心所与地方的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实施,目前已建立职教主页。除机网络外,正在建立职教研究的“协作网”,开展信息的交流和研究的协作。

职教中心研究所从1994年起每年编制并定期《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有:一、综述;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三、师资;四、农村职业教育;五、职教经费。职教年度报告旨在反映该年度我国职业教育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概述已发生的重大事件,提出存在的重大问题,列出主要的统计数据和图表,为各级职教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经过提炼的信息。

(2)、传播媒体(报纸刊物)的建设和教学媒体的研制

报纸刊物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职教研究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信息也推广研究成果。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职教报刊60余种,(3)教学媒体的研制。随着音像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职业技术教育司和职教中心研究所编写出版了一些职校校长培训和师资培训教材,翻译出版了一些德国双元制的职教课程的教材,如《汽车基础教程》以及一批教学录像带(46个节目)。1997年10月,职教中心所组织召开了”职业教育教学媒体研讨会“,有11个省市的职教工作者及德国专家出席。

4、国际学术交流及合作

借鉴国外办职教的先进经验,发展有我国自已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体系是我国职教界的一贯主张。多年来,我们一直注意研究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等世界上较大的一些职教模式以及课程开发的方法。

我国与联邦德国在职教领域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我们派出多批学者和教学与行政人员赴德国访问或进修,在六个城市和某些行业实行“双元制”试点,在各地还有如天津的“中德培训中心”等二十多个职教项目在实施,

为博采各家之长,我们也借鉴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能力本位教育及课程开发的方法”,《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我国派出多批职教工作者赴加拿大考察进修,有数十所项目学校引进和试验加拿大社区学院的课程开发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1993年9月,由国家教委和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有20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世界银行的代表应邀参加了研讨会。这是一次由我国的专家学者和职教行政官员与国际众多职教专家与职教官员进行的深入的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我国与国际职教界的交流与合作,“职教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项目(UNEVOC),成为其成员,参与其学术交流活动,提交我们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报告,作出了我们应作的贡献。

与此同时,我国作为UNEVOC的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组织的课程开发,借鉴并推广"创业教育"的经验,并从信息网络中获取有关国家的职教信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的职教贷款.先后两期共计8000万美元.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训,对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评估表明世行职教贷款项目的实施是卓有成效的,令人满意的。

三、“九五”职教科研工作的新进展及期的展望

为过去,展望未来,更好地制订职业技术教育的“九五”科研规划,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994年冬委托职教中心研究所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研究状况进行调研,以便提高职教学科“九五”规划的整体水平,使之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促进职教研究的发展。

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对职教研究的研究,为此,由职教司与职教中心所联合组成了工作小组,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调查研究采取文献检索、成果、专家咨询(书面征询33名专家意见)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五”、“七五”、“八五”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所列项目及其成果作了统计和分析,对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应用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证和分析,最后提交了一份《职业技术教育“九五”规划学科调研报告》,报告对制订“九五”职教科研规划提供了建议。这是一项承先启后的工作,也是职教科研的一项重要成果。

我国的教育科研分为12大类,职业技术教育是其中之一。从以前的情况看,职教研究的立项偏少。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1990年的调查,八十年代全国528个主要教育研究机构承担的课题数达4337项,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类95项,占总课题数的2.19%,显然,作为12大类之一的职业技术教育所占比例偏低。

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类立项41项,其中部级重点课题2项,教委级重点课题22项,部委级重点课题3项,社会科学基金与青年社科基金课题6项,青年专项课题6项,一般课题2项。均超过“六五”规划(1项)、“七五”规划(11项)、“八五”规划(31项)。

从看,“九五”规划复盖面广,以区域职教及各类职教发展占多数,如发达地区、苏南地区、经济特区、中部地区、贫困地区、社区、三峡库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川藏边区,高等、中等、初等、残疾儿童的职业;职业指导;比较研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法与专业设置;职业资格与考核;职教信息;职教与劳动力市场;职教与普教的衔接与沟通;等等。研究范围侧重于中观和微观,研究领域趋向具体和深入。“九五”规划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在不同层次和特定地区的深入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职业技术人才是科教兴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事业的迅猛发展亟须加强职教研究工作和研究队伍的建设,为此建议增加职教研究的经费投入,扩大研究队伍,提高研究人员水平,以促进职教研究和职教事业的发展.为科教兴国,为实现现国家建设"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作出贡献。

主要资料:

1、《教育科研体制、规划与管理的研究资料》,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93年。

2、《教育科学研究概况》,王明达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3月。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19823778 论职业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贾宁 吴雨倩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7期 8600字

19823779 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刘新华 等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5200字

19823780 论产教联盟的本质属性、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机制 朱澍清 刘小华 《大学教育科学》 2013年第2期 9200字

19823781 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年第2期 11800字

19823782 试论基于实现“体面就业”的职业技能开发政策体系的完善 徐向平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13100字

19823783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 宋晶 周同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9800字

19823784 职业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赵志群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2300字

19823785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GDP4%后稳步提高保障机制 汪丞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8000字

19823786 地方行政领导者职教决策力形成背景与内涵特征研究 蒋旋新 蒋萌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3787 “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研究综述――从产学研结合研究出发 熊惠平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6600字

19823788 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 孙建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789 提升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关系的对策研究 姜颖 孙永波 贺启印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7100字

19823790 河南职业教育政策的生成路径依赖及类型 杜丙辰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5300字

19823791 我国职业教育的区域结构特征研究 王剑 吕一中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792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与区域经济人才需求对接性研究 王茂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6700字

19823793 试析高水平行业大学的学科发展路径 荀振芳 汪庆华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1300字

19823794 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孟源北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0200字

19823795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崔奎勇 《中国高教研究》 2013年第4期 12700字

19823796 基于内在生成理念的高职院校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尤玉钿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7400字

19823797 “校企合作”困境的社会交换论解释 王东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2期 8100字

19823798 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逻辑 唐锡海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7期 7300字

19823799 现代“游学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思考 王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800 专业群建设视角下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万军 胡宁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5100字

19823801 论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技能短缺问题 王雁琳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3802 体系竞争力视阈下后发展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系统化构建 苏敏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7900字

19823803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改革 何展荣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7900字

19823804 中国现代职业学校建设探索之路 邬宪伟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9800字

19823805 技术知识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路径探析 唐林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806 引进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高质量就业途径研究 李桂锋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0100字

19823807 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问题研究 高洁 《继续教育》 2013年第6期 6000字

19823808 美国批判视域下的课程领导:解读与启示 陈效飞 傅敏 《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8期 10300字

19823809 课程评价的三种取向及对我国高职课程评价的启示 肖凤翔 马良军 《江苏高教》 2013年第2期 6000字

19823810 论职业资格体系的高职双证课程再开发 刘明生 王玲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2期 5200字

19823811 试论高职课程国际化的内容与实现策略 付俊薇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10200字

19823812 论高职双证课程开发实践亟需解决的五个问题 柳连忠 王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13 高职院校智慧教学的异构云生态模式探索 叶娟 《高教探索》 2013年第2期 11000字

19823814 论教师培训的核心要素 朱旭东 宋萑 《教师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 7200字

19823815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状况与差异分析 周慧梅 吕霄霄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11600字

19823816 中职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研究现状与实践反思 陆俊杰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10100字

19823817 注重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 张德江 《中国高等教育》 2013年第7期 7300字

19823818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与本质特征探究 梁成艾 全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800字

19823819 基于职业特点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体系探究 赵士谦 史万兵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6900字

19823820 浙江省中职师资培养培训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 王向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21 论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原则及其实现 周国华 蒋国伟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2期 5400字

19823822 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探析 胡斌武 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19823823 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 张蕾 等 《职业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6700字

19823824 同平台不同群体的跨文化教育――关于“9+3教育计划”的调查 文艳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500字

19823825 国际成人教育共识与我国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谢国东 《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9300字

19823826 教育公平视角下成人函授教育质量问题探析 段恒胜 《中国成人教育》 2013年第7期 7200字

19823827 论民国时期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及其当代价值 李华玲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8800字

19823828 中国独立学院地方化发展战略――基于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理论的分析 张金波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3200字

19823829 我国民办教育产业战略研究 成刚 《复旦教育论坛》 2013年第2期 11300字

19823830 教育公平视角下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与资助政策研究 毕振力 《教育与职业》 2013年第11期 7900字

19823831 美国多校区大学系统对我国开放大学系统建设的启示 崔新有 许文静 《中国远程教育》 2013年第7期 7600字

19823832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前策略 王伟华 陈丽君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13100字

19823833 高职院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韩志敏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1期 5200字

19823834 简论苏区时期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熊标 刘东浩 《职教论坛》 2013年第10期 8100字

19823835 欧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新动向 罗志敏 夏人青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 8800字

19823836 中、韩两国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比较 王中 《职教通讯》 2013年第10期 6600字

19823837 教育政策比较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韩玉梅 李玲 《比较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8400字

19823838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问责和质量保证:2007年之后的新举措 陈欣 郝世文 《外国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11900字

19823839 欧盟2010-2020年教育发展战略及启示 孙江洋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7期 7600字

19823840 工作场所中的行动学习:国际研究回顾与趋势 王燕子 欧阳忠明 《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0期 10600字

19823841 依据美英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解读工作本位学习 龚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年第12期 8200字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业文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69-0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提高教师工业文化素质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必须研究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的现状

教师来源仍以应届毕业生为主 近年来,多数职校年轻教师学历较高,科研能力较强,但从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教师比例仍高于80%以上。我国传统学校教育在课程及教学活动中常忽视劳动教育和工业文化教育,使得毕业生理论水平较高,但由于其在成为教师之前一直在学校学习,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对本行业及企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管理现状不够了解。

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仍需提高 要培养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多数教师在入职前没有企业实际工业项目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由于教学任务重以及到企业长时间学习经济和精力方面的实际困难,无法迅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文化带入教学活动中。对工业文化和工作价值观了解不足,无法在教学中更好地与现代企业文化及生产技术相结合,从而将工业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

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产业结合度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形式上多数仍采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方式,教学方法上以理解为主,实践感受不足。教学内容仍以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为主,个别案例已与行业技术现状脱节较大,无法实现教学内容与当代工业发展水平同步,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感觉在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内容差别较大,不利于中高职学生初次就业时迅速融入企业。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的现状

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分工方面,高校具备高学历研究人员的学历、知识层次较高、创新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能力较强等优势,但生产经营和技术应用能力稍显薄弱;企业拥有工业化制造技术、与产业结合紧密、对技术和市场较为敏感等特点。在“做中学”及“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以市场为导向、基于岗位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职校教师是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最重要的环节,提高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可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程度。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是现场情境性很强的技术性、程序性知识,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产情境中的应用,即解决产业中某种具体技术问题的实用性知识和技能。企业利用技术进行生产并创造效益,获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生产管理一线,会碰到很多具体的实际技术问题,需要融合个人的技术经验和创新思想来解决,而这些都是传统的理论教育无法提供的。

职业教育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应来自企业的工作经历和产学研项目的工作实施过程,其表现形式是一种修养、认识和观念,如时间观念、市场观念和潜在消费者的需求观念等,这些不但要融入高新技术的研究过程中,更要在与企业的合作中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普通高等学校所培养出来的职教教师往往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就业初期无法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真实工业产品生产经验,逐渐与产业的技术发展相脱节。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技术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但仍然存在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关键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些方面通常与掌握的技术知识和技能无关,主要是学生在在校期间以及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与制造业产业具体结合的机会较少,不能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与现在制造企业发展中所需的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现阶段职业教育在与行业及产业对接的过程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前期在中、高职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两个阶段各自为战、对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情况缺乏沟通的现实问题,从而对正确理解在学校所学技能与企业实践及工业思想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利。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职业教育中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业文化教育水平,在提高人才队伍技能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工业文化思想教育,加强与行业协会、企业和市场的对接能力。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色,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关键。当前培养的职业教育专业理论教师实训实践能力普遍不强,缺乏企业工作经历,难以跨越教育与产业间的鸿沟,迫切需要一支具有现代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根据对中职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和分析发现,懂专业、懂教育、有理论、会实践是职教师资特定的职业要求,中职专业教师需具有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换言之,职业教育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技能、教学技能及相应的工业文化素质。

工业文化根植于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中,与科学技术的联系最为紧密,中、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是将教学、科学技术与产业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职教师资的工业文化素质,对于提高中、高职院校与产业结合的紧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

“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方法与途径

具有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方法与途径,是职教师资培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职教师资培养从生源、职前教育、职后教育以及“双师”技能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它以“双师型”职教师资评估标准为目标,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院校、中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以全面提高理论教学、实训实践技能和工业文化素质为纽带,最终实现技能素质和文化内涵的培养,如图1所示。

强化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课程,突出工业文化特色 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以“双师型”教师为主,教师要懂理论、会讲授、会实践、能操作,这些特点是职教教师的典型特点。现阶段,职业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仍然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师范技能及相关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需要改变仅注重学科系统性,忽视以企业文化和先进管理制度为代表的工业文化教育的现状。职业教育师范类的学生要同时具有专业技术和师范技能,要使学生认识到未来职业教育更直接面向产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需要满足未来职业教育教学岗位的需要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以及企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因此,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结合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训实践课程,运用大量的资料和案例介绍现代工业生产中理论和技能在实际中的应用,树立为现代工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将现代先进企业的技术经验和管理模式与实现工业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认识到工业文化的发展与产业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形成成熟稳定的工业文化思想。

整合工业文化载体,提升职业生涯教育水平 工业文化源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带来明显变化,而文化需要通过具体的物质和载体来体现。具体而言,教材、音视频资料、实训、企业管理制度及技能比赛等都是职业教育中常见的工业文化载体,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因为教学课程的设置、学制和经费的原因,这些载体往往很难形成系统性。工业文化思想不只是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包含团队合作、刻苦钻研等非工程的但在工业生产及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是工程思想的更高层次――工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与技术,并通过工程案例了解工业生产实际,这是学习最纯粹的工业思想,是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必备的专业知识。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在工业生产中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精神,能够在原先熟悉的技术基础上,很好地融入或带领一定规模的团队进行新技术的开发,并且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另外一些毕业生则很有可能因为安于现状或缺乏刻苦钻研的动力与能力,逐渐被身边的同事超越而影响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教师,要通过整合教学中的所有关键环节,通过学习各种技术如音视频资料感受技术、实训实践技术、技能比赛和企业实践工作应用技术等,更多地感受工业文化的价值观和内涵。在教学中,除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更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刻苦钻研创新等更高层次的工程思想,使其了解技术是安身立命的基础,要想人生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其他工作能力。

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有共同的目标与利益,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证。因此,应在现有的校企共建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通过开发学校与企业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课程及教学体系,在提升职业教育师范生的基础性能力、发展性能力、师范技能和实践技能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结合紧密的教学体系,突出工业文化,奠定学校与企业共同的文化基础,实现校企对接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文化层面的对接,构建具有技能型、实用型和工业文化特征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实施方面,要通过理论学习、参加企业实际项目和主动接受工业文化熏陶提高教师自身的工业文化素质,进一步拓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加强高校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真正深入了解企业技术水平与生产现状,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人员基础,不断提高职校教师的工业文化素质。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业必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劳动力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对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因此,必须建设一支高技能且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要从课程开发、校企文化层面合作、工业文化载体整合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较高工业文化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进而提高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培养水平和竞争力,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蓝欣.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7):73-76.

[2]王宪成.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5):70-72.

[3]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8(3):1-5.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从本世纪初到现在的十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报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高职院校对自身定位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高职学报没有同步,仍然停留在学科体制下的办刊套路中。“随着校企互动的频繁与深入……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建立”\[1\],国内高职院校将向着国外职业院校“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生产”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报已经感受到了自身的生存和价值危机\[2\]。因此,近年来已经有人开始探索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以期寻求在当前阶段高职学报的出路,本文拟对这些研究做一综述,并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研究的基本概况

校企合作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成为国内职业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了,并且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一直如火如荼,高职学报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中应该说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诸多高职学报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设立了相应的栏目,甚至有些学报的这一栏目在各种学报评比中还获得“优秀栏目”或者“特色栏目”的荣誉。但高职学报自身直到2008年才进入校企合作的研究视野。2008年10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付昌辉在《编辑学报》发表了《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紧随其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顾健在《科技与出版》发表了《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同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竺小恩的《高职学报服务地方经济的3项举措》中也有涉及学报和企业间关系的论述。至此,高职学报自身开始放下矜持步入了校企合作的大讨论中。2009年和2010年顾健又先后在《科技与出版》刊发了两篇相关论文,即《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与途径》。2011年,上海电机学院学报吴学军在《编辑学报》发表了《让学报走进企业 为科技创新服务――〈上海电机学院学报〉的办刊实践》,不仅谈到了学报走进企业的做法,还列举实例展示了取得的成效,这虽然是一家普通本科学报,但对高职学报校企合作的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2012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王丽婷在《编辑学报》发表了《充分挖掘企业资源 提升高职院校学报影响力》。2013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李艳发表《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韩翠丽发表《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同年,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在他的《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深入探讨了高职学报与校企合作之间的关系。2014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袁能先在《编辑学报》发表《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高职学报也终于展示了自身的实践经验,同年,韩翠丽发表了《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育》,王丽婷发表了《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

以上是近些年来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研究的绝大部分成果。可以看出,从呼唤高职学报面向企业到具体实践经验的展示,高职学报同仁在校企合作的大潮中是勇于探索和敢于实践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喜的。但从另一方面看,每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只能以个位计,说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发挥确实有限。

二、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1.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在校企合作讨论热潮中一以贯之发挥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精确搜索,有3万余篇论文,模糊搜索的话会有4万余篇,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高职学报上发表的,高职学报在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功不可没。但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高职学报的理论探索功能应进一步加强,对此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陈新文教授在他的《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中予以了深刻的论述。他认为“随着校企合作互动的频繁与深入,高职院校‘贴牌式’校企合作模式行将结束,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即将建立”\[1\]。而高职院校学报在这个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服务好行业企业,他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与宣传,推动校企合作理论的丰富与完善”;“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模式的创新研究,推动校企合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三是加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1\]。陈新文教授对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理论探索方面的认识无疑是非常深刻的。理论探索也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最能够发挥其所长的本职工作,因此发挥好理论探索的功能,引领校企合作发展的方向,因为高职学报重要的发展之道。

2. 技术研究

技术研究是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研究的重点。几乎所有的相关论文都提及技术研究的重要性。袁能先甚至进一步认为高职学报的发展方向应更多地侧重于“专业技术领域的理论探讨、工程实践以及应用性科技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方面,这样才能更好达到为本校师生教育科研和行业企业的广大技术人员服务的目的\[3\]。为此各高职学报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其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积极组稿,发掘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作者队伍。这方面,顾健、竺小恩、王丽婷、李艳等人的文章都分别有所论及有的甚至将企业专家聘为特约撰稿人。韩翠丽还专门撰文讨论《高职学报企业作者群的开发和培养》的问题。袁能先所在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是紧紧“依靠德阳市科协、德阳3大央属企业科协、中国二重的《大型铸锻件》《中国重型机械》、东汽的《东方汽轮机》、东电的《东方电机》编辑部”,与他们“达成了互通互换稿件协议”\[3\]。其次是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审稿人。这方面大家也都有谈到,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王丽婷在《高职学报编辑对企业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中有更为详尽的论述。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毕竟不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师,虽然他们“身处生产与管理的第一线,掌握着最新和最实用的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4\],可他们中的大部分在论文写作上还是新手,因此韩翠丽专门为此撰文《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以寻求有效解决途径。总的来说,高职学报要将技术应用研究发展壮大必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文化互动、人才互动”\[5\]。

3. 宣传窗口

企业技术应用文章的刊发本身具有一定的宣传、展示作用,是高职学报作为媒介的一项辅助功能。但这项功能在高职学报编辑的努力下获得了进一步的挖掘。付昌辉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条件下高职学报的功能》一文中提出“编辑应当发挥并利用高职学报的媒介功能,积极、真实、具体地介绍企业,宣传企业。可以利用封二、封三和封底,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报道合作企业的有关信息。内容可以是企业及其机构(部门)介绍、科研成果和产品展示,以及校企活动等;内文空白处可以用来刊登企业的科研动态信息、成果应用的追踪报道和企业科研人员优秀成果展示等”\[6\]。顾健甚至在他的《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中提到“以专栏的形式来反映企业家的声音,及时反映和展示新技术、新设备”。此外还有编辑提及企业及企业文化、企业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成果、校企合作优秀教师等方面的宣传。这些都是高职学报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但限于学报较低的发行量以及读者的小众,可能产生的影响力不会很大,这是目前不得不正视的实际情况。

4. 服务平台

李艳在她的《服务行业企业是高职学报的必然选择》中提出“高职学报服务行业企业是学院的办学定位所致”,“那种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一味模仿普通或重点高校办刊模式的做法”,“实是愚蠢之举”,她提出高职学报要为“高职学院发展和行业企业搭建交流平台”。顾健、王丽婷等人也有类似观点。综合来看,这个平台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涵盖了上述理论探索、应用研究、宣传窗口中的大部分功用,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袁能先提出“扩大学报在企业中的交流发行”,韩翠丽提出要将“企业普遍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刊登出来”等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校企联合办刊”。顾健在《论高职院校学报企业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和《高职学报服务社会的方法和途径》两篇文章中分别提到要“聘请企业审稿专家担任校企互动栏目的主持人或指导专家”、“联合开辟栏目”,但这两篇文章提到的合作办刊是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随着高职学报的发展,可能会有更加深入的合作办刊形式出现。

三、结语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大方向,同国外职业院校通过研发、创新带动企业生产的方式相比,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式技术含量明显偏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今后必将朝着“真正意义上的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对高职学报来说应该是个发展的好机遇。但是目前高职学报存在几个方面的制约瓶颈,严重影响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首先是高职学报内容上的大而全问题,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报都是综合性期刊,栏目众多,做好做精的却很少。这种格局对高职学报的影响力和发行量都是致命的,高职学报必须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之前解决好这个问题,否则校企合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其次,目前高职学报的期刊评价机制仍是沿用普通高校甚至重点高校学报的评价机制,唯影响因子独尊,这种导向异常不利于高职学报在校企合作中作用的发挥。从2012年始开始的学术期刊改制大讨论,虽然在学报界影响广泛,但是并未在高职学报中形成独有的发展与改革观点,高职学报在这场讨论中实质上是“失语”的。高职学报应该借助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学术期刊改革,提出并形成自身特有的发展思路,否则高职学报最终会在期刊改革和校企合作的大潮中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高职教育改革与高职院校学报转型\[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3-76.

\[2\] 李垣璋,石青青.“后改制时代”下高职学报的生存危机和价值危机\[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70-73.

\[3\] 袁能先.高职院校学报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4(01):69-70.

\[4\] 韩翠丽.提高高职学报企业作者论文写作规范化的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94-96.

\[5\] 顾健.高职院校学报也应面向企业\[J\].科技与出版,2008(11):33-35.

\[6\] 付昌辉.校企合作多元主体下高职学报的功能\[J\].编辑学报,2008(5):418-419.

Function of Journ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LI Yuan-zhang1, SHI Qing-qing1, ZHENG Yan-yan 2

(1.Section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2.Section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iyan 442000,China)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职称;工程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基于公司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职称评审在企业人才培养、员工激励、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公司的职称评审机构也在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严格审查程序等措施,不断加大职称评审的工作,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学历专业不符合要求、任职年限不符合条件、论文质量差、论文抄袭、论文与个人简历和工作业绩不相符等,针对以上现象,笔者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结合职称评审在公司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有效措施,以期在促进职称评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方面有所贡献。

一、近三年中、高级职称评审情况

2011-2013年,30人参加高级工程师评审,5人未通过,不通过率13%;183人参加工程师评审,22人未通过,未通过率12%。其中因学历问题未通过2人,论文质量差15人,论文抄袭8人,论文与个人从事工作不符2人。

二、职称评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参评人员对职称评审不够重视,上报材料不规范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符合职称参评条件,但本人认为待遇提高不多,参评比较麻烦,以各种理由推辞,放弃参评机会。公司多次催促才草草上报,上报材料不齐全,资料填写不规范,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

2、论文水平呈下降趋势

目前优秀的论文越来越少,论文质量差,有些技术人员平时在施工组织中不善于总结,临近职称评审了东拼西凑,照搬工艺和工法,论文质量一般,文不对题,有的在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上出现低级致命错误,甚至个别人员借用、抄袭别人的论文,助长了不良风气。

3、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

一部分人凭学历和年限,评聘了职称,职称与本人业务水平不相符,同样级别的职称,水平差别比较大,并且缺少常态化考核。还有部分人员技术水平高、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但由于学历原因,无法晋升高一级职称。

4、部分评委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

公司成立了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初评会前将论文发给各位评委评阅。部分评委投入时间、精力有限,审阅论文时不够认真,有的简单写几句评语了事,甚至连抄袭的论文也未能核实。

二、做好职称评审的主要对策

1、注重提高论文质量,严把抄袭关

在论方写作的内容、格式、技巧方面,要求参评人员加强与现场实际工作的联系,严格按照参评论文格式要求,加强提升论文写作水平,注重提高论文质量。初评会评委对论文提出意见让参评人员修改完善,对部分无工程实例泛泛空谈及大而全的论文或者直接照搬照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规范、技术交底及作业指导书的,初评会评审时不予通过,取消当年评审资格。

在论文抄袭方面,加大对参评论文的审查力度,今后打算各专业由一个评委总负责,避免公司内部之间抄袭。所有参评论文将采取抄袭网上查证,发现抄袭者,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后三年度的参评资格。

2、认真落实评审条件、严格审核评审材料和考核工作业绩。

严格按评审条件要求,从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技术成果和工作岗位等方面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评审。对毕业证、资格证书、任职时间、获奖材料进行审核,采用本人档案、历年人力资源部人事文件、网上学历查询系统相结合的办法,对个人上报材料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材料真实准确。

公平公正地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核,职评前,组织公司的各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对参评人员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要求参评人员所在单位领导对参评人员进行业务水平、能力的鉴定。

3、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评审前的组织工作。

由于参评人员较多,为促进评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评审前召开会议对评审工作进行布属,提前组织报名、填表工作。对申报人员进行条件、资历、继续教育等情况的评审前把关,对申报人填报的材料逐项进行检查指导;对业绩材料提出具体要求。由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忙,投入较大的精力对参评人员进行逐人指导,到填写规范、上报材料齐全。

4、建立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业绩档案,对因审查不严造成三人次评审重大偏差的委员,将取消初评委资格。对调离技术管理岗位或责任心不强、不称职的评委及时进行调整。

5、积极搭建职称评审交流平台,加强沟通

由于工程分散,导致参评人员很少有机会沟通、交流,建立了员工职称评审QQ交流群、初评会评委交流群,QQ群的建立,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联系,取长补短、齐头并进,共性问题可在群中讨论,也可以及时将公司政策及动态信息传达到施工一线。各位评委有好的建议或者方法,在群中分享,互相学习,极大地方便了职称评审工作。

6、提高有职称人员的待遇,并适当提高技术津贴的标准。

为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参评职称的积极性,在职务晋升、工资待遇、岗位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并提高在施工技术、经营、科技管理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补贴。

7、专业技术资格实行评聘分开,聘约管理。

对评审通过的人员,在聘任前把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提交公司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待岗超过三个月、擅自离岗、不服从公司安排、违纪或者有异议的员工,不予聘任。按照受聘的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人员从聘任之日起享受相关待遇。

8、大力抓好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考评,强化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增强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以公司统一组织的内部培训为主,辅以送培、委外培训、员工业余自学,注重培训实效性。定期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年一次,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依据。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技术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唐锡海(1966-),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学院、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张宇(1987-),女,河南渑池人,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05-05

在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技术是科学应用,技术只是对科学发现的被动响应,技术永远难以超越科学的主导位置。受这一模式的影响,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过程按学科化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的痕迹明显,致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学科教育翻版,缺乏自身的特色,被人诟病。随着对技术研究的加深,尤其是技术哲学和技术史学等领域的发展探索,人们发现,科学――技术的线性模式不过是一种幻想,技术知识有着比科学知识更丰富和独特的内涵和意蕴。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应充分运用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回归技术本源,按照技术知识的特性组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一、技术知识的内涵及特性

当前学术界关于技术知识的界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体来说,国内外学者主要从技术知识的产生及类型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张斌[1](1994)和宋保林[2](2010)等学者认为技术知识是人们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原理、技术规则、技能的综合,强调技术知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美国著名技术哲学家米切姆(Mitcham 2008)则指出“关于人工物的制作和使用的真实信仰可以通过技能、格言、法则、规则或理论的诉求来得以验证,并产生了各种不同种类的作为知识的技术”[3]。总的来说,技术知识是生产、制造、设计、发明或维修某种产品(及服务)时所需的知识,不仅包括用于理解技术过程的技术理论知识,如技术原理,也包括直接用于控制技术过程的技术实践知识,如技能等。技术知识不同于科学知识,其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属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不应盲目模仿普通教育的学科教学模式,而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性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第一,技术知识具有层次性和多维性。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可以发现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不同的生产环节与技术知识的相应层次相对应。“文森蒂认为技术知识是多层次的,存在层级。越高层级受社会因素影响越大,越低层级越倾向于纯技术问题。技术场域之内和之外的人注重不同层级的内容。层级越向下,方案越易确定,问题越集中明朗,技术行为越容易组织”[4]。从技术知识与生产活动开展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技术知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理论与原理。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具有与科学知识相同的普适性,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是任何技术活动开展都需要遵循和关注的。第二层次是技术规范和法则,涉及与技术运用相关的法律、伦理、道德和习俗等,对于受此类规范和法则制约的技术活动而言,具有普适的特性。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与生产服务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凸出的经验性,与实际的生产场景相关,情境性和个体性较强。这一层次的技术知识的选择则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的重要因素。

第二,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与科学知识的可编码,易于表达的特征相比,技术知识则具有较强的难言性和意会性。这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个体的观察、体验和洞察力等,是高度个人化的程序性知识,正如“技术史家福格森(E.Ferguson)则指出,技术是一种高度依赖视觉的活动,技术知识即使能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视觉形式而非以口述或数学形式进行表达的”[5]。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对技能和专业能力的表述并不能完全表达技术产生和运用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知识的积累更多来自实践活动,来自实际的操作、分析、设计和执行等,难以编码和言传。“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6],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ien)等哲学家都明确指出,技术知识涉及人类生存经验的广泛领域和历史,从社会实践到心领意会,从经验性技能到技术创造。随着人类的进步,意会知识逐渐转化为明言知识,但技术知识的难言成分永远不可能被完全形式化为可计算、可编码的数据。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根据技术知识的难言特性进行教学改革。

第三,技术知识具有嵌入性。技术知识的嵌入性是指技术知识产生与运用具有较多的附带条件,其迁移性和普适叉。在更多情况中,技术知识是与特殊的场景、个体和社会文化相联结,这也是技术知识难言性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中,技术知识的产生于个体自身的知识储备量、知识结构及当时的实践场景等密切相关,深深根植于行为本身和实际情景,个人化和情景化程度高,嵌入性较强,推广和规范的难度较大。可以说,技术知识的嵌入性对技术知识产生和应用的具体条件要求较高。作为以技术知识为核心和关键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应关注技术知识的嵌入性特征,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调整和完善。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定性表征

技术知识内涵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不仅规定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也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环境设计和教学评价方式选择。

(一)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从技术发展史来看,技术呈现出三相技术发展结构,使得技术知识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也不断拓展,促使职业教育层次不断高移、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古代社会以经验技术为主,呈单相技术结构,经验与技术主体融合一体,与之相应,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主要以学习经验技术为主。近代工业社会中,各种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使得技术知识主要以经验型技术和实体型技术为主,呈双相技术结构,与之相适应是中等层次学校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主要以掌握经验技术和操作型技术为主。随着技术发展,工作任务的技术含量增加,科技一体化趋势增强,现代社会技术结构呈现经验技术、实体型技术和知识型三相技术结构,技术理论知识在技术结构的地位逐渐凸显,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的教学内容。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应学习专业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具备理解设计师思想,并将其转化为实际技术和产品的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实践能力而且需要掌握一定技术原理。技术实践能力来自技术训练和经验累积,技术经验与技术原理正是构成技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然高等职业教育不能按学科逻辑组织教学。技术类人才培养必然遵循技术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技术知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教学内容。

技术知识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属性,不同的生产环节及工作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技术知识来满足其需求。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不仅要包括技术理论和原理,技术规范与法则等抽象化的知识,同时也应包括生产项目所需的技术技能等具象的知识;不仅包括导向性的技术原理知识,也包括操作性的技术实践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在个体技术掌握、操作、应用和转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不仅具有优先性,同时也可以指导技术实践活动,是技术活动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在高职院校,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原理、技术设计方案及操作规范后方可进行实践操作方面的练习与训练。可以说,技术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位置,是不可或缺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必要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法则等能够更好理解项目的设计意图,更准确有效地开展技术实践活动,避免技术实践活动中的失误或错误行为发生。同时,掌握技术理论知识也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实践知识是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亲身体验和操作,主要包括学生通过大量实践获得的难言知识,经验性技能和具体操作步骤等。从根本上说,技术实践知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理论知识的吸收和转化需要技术实践知识的催化和促进,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知识支撑其具体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可以忽略技术理论知识的地位,而是更加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应由“技术中心”和“任务逻辑”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即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具体工作任务来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和转化技术知识,提升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技术技能。

(二)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规定

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技术知识的学习、传递与积累的特殊机制,这一机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存在巨大差异。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受传统学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甚理解技术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多维性,忽视和轻视技术知识的难言属性和嵌入属性,不自觉地将技术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依旧按照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高等职业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决定技术知识不可能完全实现编码化和可言传化,其传递和学习机制不能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技术知识这些特性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需注重行动和实践,因此,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旨在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技术能力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其实质是行动能力,是技术知识丰富内涵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本身是技术知识的转化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技术实施能力,将技术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术操作过程,就是做的能力,职业教育教学实质就做中学。从技术知识的特性来看,难言知识是技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种难以用直接的标准化的方式来言传和表达学习的内容和技能,“干中学”、“用中学”、“学中学”就成为了获取难言知识的关键途径[7]。“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8]的教学主张,强调“做”是知识学与教的基础,只有以个人的经验(亲知)为根方可吸收人类的全体经验,才能实现“举一反三”、“以一知万”。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来说,技术知识是一个需要进行加工处理的对象,而不是现成的工具,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使其能够在不断操作和训练的过程中,将课堂中的技术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将在实践过程中的难言知识转化为明言知识。

技术知识特性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主体间性。技术知识的多层次、难言性和嵌入性意味着技术知识的传递、学习和积累不可能在单个主体间完成,而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对技术知识的本质、形式和特性进行正确认知,以准确地加工、整理、传递、表达或转化技术知识;对技术知识形成过程有深刻地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受教育者对知识理解和知识发展的阶段进行选择教育的内容、调节传递的速度和顺序;对技术知识有丰富的体验等。同时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技能传授等活动进行自我的意义构建,运用和转化技术知识。

(三)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

与科学知识不同,技术知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和个性化,对教育环境的要求较高。这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大力倡导现代学徒制的原因之一。从技术知识产生和形成的机制看,技术知识产生于生产实践活动,通过传授、学习、积累和转化等环节,最终应用于生产。但是从技术知识产生到应用的过程会面临一系列困难和变化,这就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提出诸多要求;从技术知识的特殊性看,技术知识具有难言性和嵌入性,需要借助一定的中介和环境方可达到技术知识转移、积累和转化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内涵和特殊性分析,技术知识获得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当中进行学习熏陶,强调建立“真实”生产环境。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环境是影响个体获得难言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个体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技术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积极的交流对话引导学生获得技术知识,更需要高职院校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实训环境和教室环境,把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实现优秀工业文化进校园、优秀企业文化进课堂,使学生在校园中便能够获得企业的发展理念与文化,获得与技术相关理论知识。

第二,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的情景化。教育环境的情景化是个体通过在场的直接经验获得技术知识,这与技术知识的难言性和嵌入性相吻合,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积累和应用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传统学科教学强调从情景抽象出来的概念性知识,但是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可能面临不同的变化和问题,具体的活动和感知更能够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所学知识和具体情境任务相联系,从而达到解决复杂情境下的具体问题的目的。从技术知识的特性看,“其意义建构、理解应用都发生在技术场域中,受场域要素支持和限制,不能完整、独立地从场域中‘抽身’而出,因而技术知识中相当分量的内容是植入、留存在场域内的,从而使场域内拥有足够丰富、足够数量的知识可被组织、规划,生成技术情境”[9]。

从技术知识的学习获得角度分析,特定的技术必然是镶嵌在具体且复杂的情境中,教师在传授技术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一项技术技能的全部信息,兼之,具体工作项目是由若干项复杂技术环节组成,如果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则技术操作便可能面临失败。兼之,技术知识蕴含诸多难言成分,地方性、情境化、个人特定性较强,难以进行完全的传达和编码,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环境进行情景化设置,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不断学习、尝试,进行知识的意义构建,提高技术知识学习效率。

第三,技术知识规定高职院校真实或仿真教学情境的安排。技术知识产生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也将最终应用于真实的工作场所。在校企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不断增强与企业的深度和全方位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所,使高职院校学生实现技术知识的积累和转换。与学科知识不同,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换更多的是个体通过自身实践和反思获得的,是个体在真实场景中意义构建的结果,是按照工作逻辑组织起来的知识类型。在真实或仿真的教学环境中,各种性质的零散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视觉、触觉和力觉上的反馈,并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意义构建,实现技术知识的获得、积累和转化,构建自身的技术知识体系,并灵活地应用到更多的情境中去。

(四)技术知识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的规定

技术及技术知识的独特性不仅规定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育环境,同时规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别于认知性质的科学知识,实践性质的技术知识是认知意向与操作、目的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掌握技术非掌握理论的过程”,因此,以技术知识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根据技术知识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评价。

首先,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内容多是对某一内容的单一化评价,过于强调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量化式或直观化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因此,依据技术知识的产生、传递和转化逻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摆脱学科评价模式的束缚,注重学生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运用,注重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的获取,注重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应根据具体工作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基于特殊情境的评价体系,从关注标准化、程序性的评价,转向融入情境化、个性化等因素的评价内容。

其次,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传统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是结果性评价,难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从技术知识的本源分析,技术知识源于人们对技术的认知。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行动化的程序性知识,技术过程是建立在对人工物的操作、运用和控制之上的感性活动。技术过程不同于理论、沉思的活动过程,“(技术活动)不是一种‘在手’的活动,而是一种‘上手’的活动,这种‘上手’的活动对世界的存在做出了‘客观的’、人们可以感知的改变。”[10]技术过程由技术活动主体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所决定,表现为活动主体的实践认知习惯。技术过程的特殊性将影响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认知习惯的形成。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的、动态的实践推理,综合整体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更新职业教育学习方式的空间,不仅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对技术过程的认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应注重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有序有效监控高职院校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应用、积累和转化,培养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最后,技术知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技术知识不使用,只能表现为静态知识,只有通过使用形成技术产品,才能体现价值,是否符合企业质量标准和社会的要求,由企业和社会来评价检验。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评价除学校评价主体之外,也需要企业和社会利益相关者作为主体参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1-29.

[2]李兆友,宋保林.论技术知识的生成与转化及其过程本质――基于技术创新史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9):24-28

[3]卡尔・米切姆.通过技术思考:工程与哲学之间的道路[M].陈凡,朱春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262.

[4]王丽.论工程技术知识[D].南京:东南大学,2009.

[5]王大洲.论技术知识的难言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42-45.

[6]Nils J Nilsson.人工智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8.

[7]Howells,Jeremy.Tacit knowledge,innovation,and techno-logical transfer.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J].1996,8(2):91-105.

[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42.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3篇

一、稿件内容

本刊特稿:国内外职教领域重大活动的深度报道、国家及各地区职教发展状况专题研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析、专家访谈等。

理论与应用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职教发展宏观问题研究、相关研究课题成果、其他重要选题研究综述等。

高职专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其他有关高职的选题研究等。

中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专题研究、其他有关中职的选题研究等。

师资培养: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理论及实际问题研究、职教教师成长问题研究、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研究、其他有关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选题研究等。

职教管理:中、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理论及实际问题研究(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学校经营等)、管理理念与管理策略研究、管理方式方法研究、管理队伍建设研究、其他有关管理问题的探讨研究等。

职业咨询:职业分析与职业指导、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其他相关热点焦点问题的专家透视等。

基础教学研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基础课程教材、教法研究。

专业教学研究: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教材、教法研究。

问题探讨:职业教育与培训及相关领域微观问题研究、问题争鸣与讨论及个人主张。

经验交流:具体经验做法介绍与体会交流。

实验实训: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验课程、实习课程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训练方法研究与探讨。

教育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探讨。

海外职业教育: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目前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管理体系、政策法规、措施方法、特点特色、发展趋势、相关案例等内容的研究与评介。

职业教育史料:中外职业教育发展史上思想、思潮、人物、事件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与评介。

二、稿件要求

内容字数:来稿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谨、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篇幅一般不超过6000字。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应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署名: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全称、单位所在地和邮政编码。(格式请参照本刊已发论文)

论文摘要:要用第三人称概括全文主旨,主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不加评论,也不使用“本人”、“作者”、“我们”等作为文摘陈述的主语,字数在100字左右。

关键词:论文应有3~6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作为关键词。关键词应简练、准确。

章节体例:文内章节层次标题应简练、明确。一级标题不编号,黑体居中,题末不加标点符号;二级标题分别以汉语数字外加圆括号顺次编号,题末不加标点符号;三级标题不编号,用楷体放在相应的文字段首,题末不加标点符号,正文空两字格接排;四级标题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外加圆括号顺次编号,标题及正文接排不分段。如果文章层次较少,标题可跳级使用。

专用符号:来稿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专业名词、术语、数字、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外文人名、地名和术语需译成中文,并符合国家标准;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必须书写清楚,要分清大小写;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符号位置必须明显准确。

图表格式:文中插图与表格放在相应正文之后,分别按出现次序顺次编号。插图的序号、标题及注释居中放置在图的下方;表格的序号及标题置于表格上方,表注置于表格下方。全文只有一个图或表时,图题或表题只标注“图”或“表”而不标序号。(格式请参照本刊已发论文)

正文注释:采用尾注形式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正文内顺次编号,并将注释号①、②、③等标在相应正文之后的右上角。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置于全文正文之后,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外加方括号顺次编号。(格式请参照本刊已发论文)

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出生年、性别、籍贯、职务、职称、学位和主要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作者须注明民族。

基金项目:属于基金项目或立项课题的来稿,请注明项目或课题全称和编号,名称和编号必须真实准确。

投稿请登录我刊网站省略或发电子邮件至;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全称、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15个工作日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终身教育;课程衔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3-0045-05

一、研究的问题和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上许多国家通过改革职业教育,建立和完善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机制。德国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法国采用课程分类法,以某类中职课程标准为基础设计高职课程来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英国通过统一制定5000个左右的标准教学单元并按程度分6个层次,实现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衔接;澳大利亚通过开发“培训包”,以资格中不同级别证书标准实现初、中、高级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衔接;美国主要采用“2+2”课程,即把职业高中课程(2年)改为高中后技术教育的准备课程,以此建立与社区学院、技术学院实用技术课程(2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统一制定和实施中高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达到中高职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目标。

我国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立项情况看,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是孟广平,他提出了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基本框架和思路;其后又有尚元明在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中,从学制和课程两个层面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各层次衔接的原则和方法;之后王炜波在其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对现有中高职衔接的各种模式,如:“五年一贯制”模式、“4+2”模式、“3+X”模式等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从教育制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三方面对衔接进行设计。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最成熟的是“五年一贯制”,已进入技术完善层面;其次是“对口单招”模式,相对于普招生职业教育衔接较好。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有如下几点不足[1]:第一,局限于职业教育体系内部谈衔接问题,研究的是狭义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学制衔接问题,没有将开放式的职业技术培训纳入整个职业技术教育衔接体系。第二,仅停留在“中职—高职专科”层面衔接,“中职—高职本科”层面衔接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没有解决好“中职—高职专科—本科”逐级晋升式的衔接问题,更没有将中高职衔接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背景下,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第三,在课程标准衔接上仍然没有摆脱学科范式,行业职业专业技术等级标准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第四,中高职课程衔接各自为政,全国没有统一的相互衔接的课程。第五,没有针对不同的入口条件、不同的职业和学历需求,采用不同的学制,相应制定不同的出口规格、不同专业职业等级、不同行业技术标准的对应课程和课程标准,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机制,造成课程设置重叠或脱节。第六,学分制在衔接式职业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分仅仅应用在各职业教育阶段的学历教育上,中高职课程之间没有互认学分。

(二)研究的突破点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体现在如下方面:

1.拓展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

课题中的中职生既包括通常的“三校生”:中职生、职高生、技校生,还包括往届生、社会青年和普通高中毕业生;这里的高等职业教育既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层次,也包括高职本科教育层次,甚至还包括研究生教育层次。所以,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是指从“中职—高职高专—高职本科—研究生”的贯通式衔接。

2.终身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理念

课题将学历教育标准与行业职业标准融合,让受教育者既达到学历教育素质,又达到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等级的职业标准。研究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相融合的衔接模式。

3.提出课程衔接的多种模式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入口和出口的规格标准,与现实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矛盾,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提出课程衔接的多种模式。

二、影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因素分析

(一)出口的影响——培养目标与规格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按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分为初、中、高三个技术等次,分别可对应于我国中职、高职、高职本科或研究生等职业教育阶段[2]。中职教育阶段一般强调一技之长,培养技能操作型技术员;高职高专教育阶段强调高技能,培养在某个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型人才;高职本科教育阶段则强化技术开发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研究能力、决策能力,一般培养学术研究型或决策型人才。

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与规格,通过不同的课程标准来实现,课程标准之间应做到相互衔接,体现人才培养的初、中、高三级递进态势,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确定课程内容的结点。

(二)入口的影响——生源差异

如果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决定课程衔接的结点,那么生源差异则是中高职课程衔接的起点,针对不同的入口条件,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应具有不同特色。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包括:初中起点的应届生、往届生或社会青年、普通高中起点的应届生或往届生等。假若顺序经过中、高、本三级职业培养阶段,最后达到一个规格即中级技术水平,其培养的路线有很大的差异,详见图1。

图1 不同的生源培养路线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应包括三方面内容: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我国高职高专的入口要求一般是普高的文化基础+中职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水平,高职本科的入口要求一般是普高的文化基础+高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初级技能水平。“入口一”要达到“出口二”的入口条件,必须在中职阶段通过桥梁课程补上普高的文化基础课程;若由“入口一”直接达到“出口三”的入口条件,那么在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之前必须先开设系列桥梁课程补习普高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中高职阶段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初级才能进入中级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入口二”达到“出口二”的入口条件,则只需在高职高专阶段通过桥梁课程补上中职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从业技能课程;若由“入口二”直接达到“出口三”的入口条件,那么在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之前必须先开设系列桥梁课程,补习中、高职阶段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使专业技能水平达到初级才能进入中级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的学习。

(三)学制的影响

职业技术教育由不同层次的入口到达不同层次的出口规格,其路径是通过学制实现的。如图1所示,从“入口一”到达“出口二”一般采用“五年一贯制”;从“入口一”到达“出口二”采用“3+3年制”;从“出口一”或“入口二”到达“出口二”再到“出口三”一般采用“3+2年制”;若由“出口一”直接达到“出口三”一般采用“4年制”。

(四)行业职业标准的影响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衔接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训相融合的衔接模式,各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除了受学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参考行业职业对某专业划分的技术等级,其既是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的入口标准又是出口标准,是确定中、高职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我国早在1999年就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劳动部门也在最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岗位技术标准,这些标准的制定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衔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如图1所示,中职教育标准达到从业技术水平,高职高专要达到初级技术水平,高职本科要达到中级技术水平,研究生教育要达到高级技术的决策水平。

(五)学历教育要求

我国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标准并轨制,学生在每个职业教育阶段的出口处除了获得一定等级的行业专业技术资格外,还应取得国民教育的学历证书。所以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要在体现专业技术等级的专业课程和技能上实现衔接,而且在文化基础、公共素质课程上也要实现衔接。

(六)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操作型、技术型和技术开发型人才,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有着非常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就业方式和就业结构都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社会与经济的需要成为中高职课程在进行衔接时所关注的焦点。在衔接时,中高职课程目标应重视学习者创新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技术与方法运用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终身教育视野下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模式

(一)“一站式”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

培养规格:文化基础课达到大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并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

课程衔接特点:将三年中职课程和二年高职课程统筹规划,制定“一站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文化基础课既要考虑初中起点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达到高职大专(出口)应有的文化素质,按知识的认知规律设置相关课程;专业课可按专业技术等级从专业入门至初级技师水平,递进式设置专业课程和技术操作课程。中职与高职课程之间不设置明显的“分水领”,而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这种衔接是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最好的范例。

衔接依据:培养的群体一般是初中毕业没有考取普通高中,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既没有受过系统的高中文化课教育,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和专业技术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出口规格只有一个。对于这部分基础薄弱的群体,采取“一站式”服务是最经济高效的选择[3]。

(二)“对口提升”式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对口单招生。中职起点,对口升入高职高专学习三年,即“3+3”;中职起点,对口升入高职本科学习四年,即“3+4”。

培养规格:“3+3”,即文化基础课达到高职大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3+4”,即文化基础课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以中职课程为基础,对口设置高职课程,中职课程的毕业标准就是高职课程的入口标准,通过全省统一的对口单招考试升入对口的高职专科或本科继续学习。

1.“3+3”对口课程衔接方法

中职文化基础课应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水平,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应达到本专业行业从业技能水平。三年高职阶段的文化课程主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文化素质课程和应用性公共基础课程,如:英语可开设商务英语、财经英语;语文可开设财经应用文;数学可开设经济应用数学;计算机可开设计算机软件等课程。

三年高职阶段的专业课和技能课则严格与中职对口开设,但必须体现级次的高低,可以行业职业等级标准作为参照进行课程整合,实行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式模块衔接方法,避免内容重叠。技能课程侧重于开设专业综合演练课程,特别强化社会实践活动。

2.“3+4”对口课程衔接方法

中职课程的设置同“3+3”,但进入高职本科后的课程在衔接时却要考虑诸多方面:第一,文化基础课既要考虑中职生与普通高中生的差距,适当进行补差,还要彰显普通高职专科职业文化素养课和应用性公共课的职业特色。另外,由于出口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生文化水平,还必须加入公共课等级考试课程,如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等课程,即将高职高专的应用性文化基础课程与普通本科公共基础等级课程进行整合。第二,专业课与专业技能课的衔接类似于中职与高职高专衔接。首先必须与中职阶段专业课程对口,同时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的层次递进要求。可以将高职高专出口规格课程标准与高职本科出口规格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在内容上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的递进式模块衔接。其次,要考虑设置专业领域拓展课程,培养中级技师在专业上的应变能力。

衔接依据:首先,接受教育的群体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熏陶和专业技术基础培训,专业已定型,达到了专业从业技术水平;其次,受教育者是经过全省对口高考统一录取的,入口规格整齐划一,但没有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水准,需要在高职阶段补习文化基础课;最后,受教育群体专业对口率达到100%,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一方面对其文化基础进行补差,提高其文化素养与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能力和技术操作水平,达到更高一级职业标准。基于此,中高职课程衔接应采用对口提升式[4]。

课程衔接措施:各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组织各专业大类联考委分专业负责制定全省统一的“3+3”和“3+4”对口单招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联考委必须对中职、高职、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组织中、高、本三级教育专家对三级职业教育培养规格与课程标准进行广泛交流、沟通与协调,在此基础上制定全省适用的对口课程衔接方案。

(三)“螺旋式”上升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选拔进入高职高专,三年后再经过“专转本”全省统一考试或“专接本”录取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两年,获得专科和本科毕业证书。即“3+3+2”培养模式。

培养规格:高职高专学习三年后,文化课达到高职高专毕业水平,专业能力与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转本二年学习后,文化课达到普通本科毕业生水平,专业能力与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其一,文化基础课以普通高中毕业标准为基础设置高职高专三年和本科二年的提升课程,课程内容呈“螺旋式”上升规律,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化素质和理论功底。其二,专业课和技能课以零为起点,设置从专业入门到初级技师水平直到中级技师水平的系列专业理论课程和技能操作课程,内容呈逐级递进式。

衔接依据:该部分受教育群体的最大特点就是接受“二站式”高等职业教育,第一站的“高中—高职高专”,第二站的“高职高专—高职本科”;两站之间的文化课衔接都有统一的入口标准,第一站的入口标准是全国普通高考统一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全国统考标准就是入口标准,第二站的入口标准是各省举行的“专转本”统一考试划定的录取分数线,入口标准就是专转本统一考试标准;两站专业技术课程入口标准不同,第一站的起点为零,第二站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水平已达到初级水平,由录取院校自主制定入口标准[5]。

基于受教育群体“二站式”的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无论是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课程都采用“螺旋式”上升衔接是比较合适的,其中高职高专与高职本科之间的专业课衔接是关键。

(四)“梯型递进式”行业职业标准衔接模式

适用对象:初中以上起点,有着不同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背景,但却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的群体。

培养规格: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具有从业技能的实际操作人员,文化课达到中职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从业技能水平;第二层次:培养具有初级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员,文化课达到高职高专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初级技师水平;第三层次:培养具有中级技能的研究开发人员,文化课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中级技师或工程师水平;第四层次:培养具有高级技能的高层决策人员,文化课达到研究生毕业水平,专业技术达到高级技师水平。

课程衔接特点:以职业生涯的4个由低到高的职业技术等级为标准设置相应等级的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内容呈梯型递进式,相邻等级的出口与入口在内容上相互衔接,每个出口都有等级考试标准及资格证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进行融合。4个由低到高的职业技术等级为从业技能课程(中职教育)初级技能课程(高职高专教育)中级技能课程(高职本科教育)高级技能课程(研究生教育)。

衔接依据: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Terminology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解释,即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培养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技术教育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科学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据此可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按岗位群工作的性质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技能型、技术型、工程型、学术型。每个层次可以由不同等级的职业教育完成。第一层次:技能型,主要由培养基本合格的技能操作岗位人员的中职教育来完成。第二层次:技术型,包括中层管理人员,主要由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专科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第三层次:工程型,主要由以“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为目标的大学本科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完成。第四层次:学术型,来自具有MBA或MPA教育背景并有若干年相关实践经历者,属于精英教育,主要由研究生教育完成。

参考文献

[1][3]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5-7.

[2]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层次与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13-16.

[4][5]唐国庆.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与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Research on Curriculum Linkage Mod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Lifelong Education

DAI Gui-rong, ZHANG Ze

(Jiangsu Institute of Economic & Trade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07, China)

中等职业技术论文范文第15篇

追怀十余年来在严老深刻启迪和亲切关怀下从事职教学术研究的历程,我深深感受到他老人家思想之深邃、情操之高尚、学问之博大精深。尤其令我感佩不已的,是他老人家那种矢志不渝的坚持和守望精神。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2012年3月20日的《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指出:“严雪怡同志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创造者、开拓者、建设者、守望者”。其中“守望者”一词,含意甚为深远。其实,严老不仅是上海电机学院的守望者,也是新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尤其是技术教育事业永恒的守望者。

寻访历史的足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近六十年的沧桑历程中,不论如何困难,不论面临多大压力,严老都始终坚守着技术教育的理念和阵地,引领和凝聚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团结奋斗,使这种教育从中专到高专、从高专到技术本科、专业硕士,不断发展、跃升。这是严老对我国教育事业最为突出的贡献。

我是1997年开始接触严老思想的。我原来学的是中文专业,曾攻读中国古代文学汉魏六朝方向,重点研究司马迁。分配到黄河水利学校后,才接触到职业技术教育,但只从事基础课教学,对这种教育并无研究。1997年,学校酝酿成立高职研究组,筹备者私下与我谈话,希望我能够积极参与研究,我才开始接触这方面的学术信息。但学海茫茫,无从下手。彷徨之际,在《机械职业教育》上看到了严老等前辈学者译介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两篇文献,感到茅塞顿开。

通过研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英文版摘译),我了解到该标准把正规、成型的教育分为A、B、C三大类,A类比较完整(0-6级),B类最高到5B,C类最高到3C。而在《刍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一文中,严老结合我国国情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指出 A类相当于普通教育,B类相当于中专和高职教育,C类相当于技工教育。这让我很受启发。

此前,严老等人的观点在《职业教育法》立法过程中已经受到否定。当年,围绕着教育名称问题,许多学者都主张修改“职业技术教育”的名称,以黄大能先生为代表的一派学者,主张继承黄炎培先生所开创现代职业教育的传统,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就不复存在,而归并到职业教育的大概念之中了(见《职业教育正名问题商榷》);而严老在《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一文中则主张采用国际通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这样,技术教育的独立性更为明显。双方的争论在《职业教育法》颁行后有了明确的结果,这就是《职业教育法》采用了黄老所主张的用“职业教育”来取代“职业技术教育”的说法,技术教育被归并到职业教育之中了。

而与此同时,技术教育、技术人才的说法还受到另一种说法的挤压,这就是职业教育不论层次、类型如何,都要致力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说法。这一说法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并且切实推行下去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明确区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知识和技能之间作了简单化的处理,否掉了中间的类型(知识―技能型、技能―知识型),认为普通教育就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这样,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所主张的“技术型人才”“技术教育”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在这一说法的直接驱动下,不仅中专学校,而且连高职院校都纷纷“易帜”,由声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改口为培养“技能型人才”。

面对上述种种压力和挑战,坚持技术教育的理念之难可想而知。我认为,严老等老一辈职教专家已经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种贡献已经汇入职业教育体系和更为宏大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对技术教育无需再作坚持。我甚至在一封信中如此真诚告白:“新中国职业教育事业正是由于有了您和杨金土、孟广平等前辈贤哲的杰出奉献和精神滋养,才产生了如此令人神往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令我们这些后生晚辈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由衷的崇敬和仰慕之情。这是一种对崇高事业、对可贵精神、对伟大人格的尊敬,它远远超出了学术观点乃至学术研究的范围。虽然我对您老人家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观点还是有所保留,而比较倾向于“职业教育”的观点,但是我仍然愿意在您面前称我们所共同热爱的这种教育为‘职业技术教育’,在世人面前称您老人家为我国卓越的‘职业技术教育专家’。”而严老尽管始终未能说服我,也未能从全局上改变对技术教育不利的形势,却仍然顽强地坚持这种理念,并且以“不信东风唤不回”的精神持续不断地发表文章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他所创建的上海电机学院,在技术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成为我国大陆技术本科教育的开拓者、先导者,并成功地举办了硕士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创造了技术教育的“上海奇观”。

严老不仅是技术教育的守望者,而且是新中国整个职业教育事业的守望者。他不仅高度关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技术教育,而且也密切关注着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技工教育、复合人才培养,乃至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的职业教育。

在与我的通信中,严老多次谈及技工教育,谈及操作技能的培养,认为这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教育,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人才培养应当由初级到中级、由中级到高级逐次推进,不可超越规律、急功近利行事,历史和现实的教训很惨痛。严老强调指出:“必须克服重读书、轻实践,重理论、轻经验的陈腐旧观念。这种旧观念已经统治我国几千年,解放前的幼儿读物公然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公然宣扬读书做官论。解放后旧观念一度得到抑制,但最近由于纠正‘’中兴起的‘读书无用论’,技术工人的待遇相对降低,强调提拔干部与学历挂钩,以致社会上不愿当工人的思想重新抬头,十分痛心。解决这个问题,应当呼吁改变不合理的政策。”“按照您的说法,技术工人所学的是‘术科’,不是学科,那么,技术工人应该有自己的‘术历’。要求全社会像重视学历那样,也重视‘术历’。”

技术教育与技工教育关系密切,相应的人才类型也呈某种融合状态。针对生产一线创新人才的这些特质,严老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剖析,鞭辟入里地指出:“当前社会需要一些既掌握知识理论又具有一定动作技能的技术创新人才。例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求既掌握高新科学技术知识理论,又掌握一定传统技能的人才,李斌和包起帆就是这种复合人才。他们二人都是既接受职业教育,又接受高等技术教育,并不是一类教育。”

而在严老积极进行创造性探索的同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和口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2年7月12日发表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其中显然浸润着严老所坚持的学术观点,这是历史对严老技术教育、技工教育和复合人才培养思想的庄重肯定。

由于我将艺术、体育等技能(我称之为“特殊技能”)引入职业教育体系之中,而传统的职业教育基本上不涉及这类技能和教育,严老在研读了《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之后,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我的通信中,严老多次谈及相关问题,如:“建议长期开展‘技能论’的研究,至今关心这个问题的人不多。这个技能不仅指技能型人才所掌握的操作技能,而是泛指各种人才(书画家,艺术家,运动员,医生,经验丰富的专家等等)所掌握的技能。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包括:技能的多种分类方法;技能与知识的关系;技能与感觉的关系等等。有些是科学研究的前沿。例如技能与感觉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音乐家能凭听觉判断歌唱或演奏的质量、艺术品鉴别专家能凭视觉鉴别质量高低和作品真伪……”“当一个钳工所使用的工具和雕刻家使用的工具类似时,他可以凭借朴素的审美观念制作一些艺术品;这是由于钳工的操作技能和雕刻家的艺术技能,有某些共同的普通技能。”但是严老毕竟年事已高,这一未知领域又很广阔、陌生,所以这位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思想巨匠在一番向往之后又不能不感慨岁月之无情,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说道:“我最近想到,有一批培养动作技能的高等院校,例如体育学院、戏剧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是否能向他们学习以下一些问题:如何既办成高等教育又突出培养动作技能?理论教学和动作技能实践如何结合?如何进行动作技能实践教学?有没有建立培养动作技能的学科?他们有哪些做法和经验能够引用到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实践中来?为了答复以上问题,必须广泛收集他们的教学计划和其他教学文件,必须深入访问,并向他们有经验的领导和教师学习。工程十分浩大。如果在二三十年前,我可能会进行这一工作,但按照当前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只能望而却步了。”反复回味,我觉得,严老在耄耋之年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职业教育界的人来说,如同“天问”一样深邃而高远,值得我们长期深入地去探索。

严老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守望者,而且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队伍的守望者。我国职业教育的队伍很庞大,有传统的中专、技校的教职工,有1985年以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职业高中”的教职工,有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出现、九十年代后期蓬勃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职工,也包括社会各界热爱、支持、关注职业教育的人们,其中有领导者,也有一线教师;有实践者,也有研究者。向大师求教,是许多人的一种向往。而我觉得,作为一代宗师,严老总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向他求教、与他探讨问题的职业教育界人士,平等、友好地与之交流,竭诚尽智为他们解疑、释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发展。对此,我有着深切的体会。

世纪之交,当我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职教研究者,怯生生地给严老寄出第一封信时,很快就得到了严老的回信,长达千余言,令我十分惊讶、喜出望外,读后受益匪浅。以后,严老每信必复,十分及时。偶尔因学校放假等原因迟复,严老还要说明缘由,其谦逊、认真的态度令人感动。在数年的学术交流中,每当看到我学术上有所进展,严老总是热情鼓励,然后指明方向;而当我遇到困惑止步不前时,严老又总是想方设法为我排忧解难,甚至寄来谜语、视频为我排忧。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关于技能问题的讨论。2007年,当我经过多年酝酿终于写出《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一文,并发表在《职业技术教育》当年第28期上时,严老立即予以肯定,指出:“文章第一部分很精彩,指出了当前问题所在。”同时又提出了一些问题:“关于技能的分类,我赞成分成普通技能和特殊技能两类;但这两类如何区分,个人认为最好再进一步作些研究,需要考虑以下一些问题:1.我赞成动作技能不仅指生产技能,也包括艺术体育等非生产性技能;不仅指动手的技能,也包括身体技能、器官技能。但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是否人体任何器官在反复实践中所获得的素养都可称为动作技能?……2.如果这些人(指文物、艺术品鉴定家,音乐家、歌唱家,品酒师、品茶师等――作者注)所掌握的都属于特殊技能的范畴,可能有些人不一定要以动手为主的操作技能为基础,这又如何解释?……3.生产工人以动手技能为主,但也有一些器官技能,例如,维修工人以听觉判断机器运转是否正常,炼钢工人凭视觉判断钢水的温度等,存在一些交叉。”最后指出:“技能分类是一个新问题,出现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必然的。”“要使技能分类的新观点得到社会承认,恐怕要经过多次反复,甚至和某些观点作必要的交锋,完全有可能。因此,我个人认为,您文章的发表只是一个开端(但是良好的开端,很大的突破);开花结果还要奋斗几年。这些意见仅供参考。”后来,关于“技能”,严老又提出了许多问题,逐步汇融成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体系,希望我能够致力于其建构;而对于我来说,技能研究积累不够,写出《技能分类若干问题新探》已倾尽全力,致使在这方面很长时间没有任何新进展,十分困惑、苦闷。严老觉察后,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特意给我寄来一个精心制作的ppt,里面有优美的画面、精彩的诗词和动听的音乐,他老人家对学术晚辈深厚的关爱之情洋溢其中,令我深为感动。严老在世的日子,我时时感觉到自己在职教学术探索的漫漫征程中何等有福气,因为无论自己的研究成败利钝,远方都有一双充满慈爱的深邃眼睛在关注着自己、指引着自己――那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学界长者正在默默守望着我所从属的这个职教学术群体。

2012年12月5日,在严老去世后8个多月,我有幸来到他终身工作的地方――上海电机学院闽行老校区,瞻仰了严老的铜像,进一步了解严老的生活和精神风范。徜徉在校园中,充满科技色彩的路名(如张衡路、詹天佑路、华罗庚路,居里路、爱因斯坦路、爱迪生路等),令人感奋的学校精神(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独具匠心的标牌、标语、口号(如“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创新高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现场工程师成长的摇篮” “明确定位,办出特色;强化内涵,服务行业”等),让人随处可以体察到严老的思想印记和心血结晶,使人真切地感觉到“他的心血浸润了每一棵草木,滋育了每一名莘莘学子”(见《沉痛悼念严雪怡同志》一文)的崇高境界,心灵受到洗礼。

逝者已矣,但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