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

物理学习论文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学生在练习中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貌离神合的新模型与典型进行比较,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从而望题兴叹,无处下手。对此,教师应当通过组织有效的习题教学,帮助学生在形态各异的模型分析和对比中,抽象出共性,洞察共同的物理本质,从而跨越思维障碍,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

譬如: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课本中的典型模型多是以两个相互作用的小球为例来展开讨论的,但在设计试题时,却在不改变系统物理本质——动量守恒适用的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把球魔术般地演变为各种形状的物体。请看

例1A、B两小车质量都为m,它们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一质量为m的人先从A车跳到B车,而后又跳到A车,来回几次手,人又跳回A车,则此时

A.A车和人的动量大小等于B车动量大小。

B.A车和人的速率小于B车速率。

C.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量守恒。

D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能守恒。

在这里,习题所提供的模型与课本提出的典型小球相比,已面目全非。但我们若把题中A车与人视为甲球,把B车视为乙球后,就不难发现,人在两车之间尽管来回几次跳来跳去使人眼花缭乱,这不过是施行障眼法,借以扰乱你的视线,干扰你的定势思维。其物理本质是:人从两车间跳来跳去仍等效于两球的相互作用,仍未跳出动量守恒定律,照样适用这一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一旦明确了这一点,学生的思维就立即变得开朗流畅,其结论显而易见:A、B、C正确。

例2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滑快A以初速度V滑上斜面底端:

A.若能越过斜面,则它落地速度为V。

B.若B不能越过斜面,斜面速率小于V/2。

C.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速度与初速方向相反。

D.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斜面速度为V。

对于此题,同样地,我们仍可以把滑块A和斜面B等效为两个质量相等的弹性球相作用,它们遵从的物理规律(动量、能量守恒)仍不变,即二者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地传递着动量与动能,而系统总动量不变。由此,读者很快即能得到答案:B、D。

可以说,变式的运用几乎所有中学物理习题里都得到体现。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关于楞次定律的应用习题,其母式(典型模型)是以条磁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来展示其物理性质的。

例3如附图,闭合金属圆物从高为h曲面顶端自由滚下,又沿另一面滚上,非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环平面与运动方向均垂直于磁场,环在运动过程中磨擦阻力不计,则:

A.环滚上的高度小于h。

B.环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运动过程中环人有感应电动势,无感应电流。

D.运动过程中环内有感应电流。

上面例中,我们看不典型模型中的磁铁与线圈了,可谓面目全非。但我们把它与典型模型加以比较,对其进行去伪(表面形状)存真(物理本质)的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共同的物理属性而显示出其庐山真面目。在例3圆环从曲面自由滚下又沿另一曲面滚上的过程中,同样等效于一条形磁铁一端靠近或远离线圈的情形。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择引起感应电流磁场变化的阻碍作用。当它滚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必小于没有磁场时的速度;而在上升中同样受到阻碍作用,因而回升高度h′必小于h(若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考虑,其结果的产生更简捷,即mgh=mgh′+Q,所以h>h′)故正确答案是A、D。

限于篇幅,仅举以上几例。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1.1学生对物理化学实验重视不够有不少同学把物理化学看作“四大基础化学”中最难的,因此对物理化学实验也有抵触情绪,认为只是理论课的衍生物,没有认识到它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学生来做实验只是“走过场”,带有应付的心理,这也给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1.2独立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就是不独立难以规范,太独立又影响办学质量。还有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师资力量不足,需要向母校聘请一些教师和聘用刚毕业的研究生作为师资来完成教学任务,前者虽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经验丰富,但是思想保守,教学模式化。甚至有的教师没有合理地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来精减教学内容、改变原来给大一、大二学生上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听课像“雾里看花”,后者虽然活力充沛,思想新潮,但是教学经验不足,他们对部分仪器的工作原理都一知半解,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的积极性。

1.3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特点独立学院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物,学生的基础薄弱,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也相差很多。扩招的学生有高考失利的,有高考发挥好而实际学习水平不理想的;有知识面较广,但学习能力欠缺;也有一些偏科严重,这些就形成了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基于这一特点,独立学院以后的教学可以采取多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的应用人才”的办学目标[7]。

2自主学习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建立

2.1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建立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虽然也有不少的院校开设了综合性和探索性实验,但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一般都是基础实验的叠加,而且是按照实验教师的思路做实验。另外,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程不同步,有些实验课程早于理论课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过于依赖实验教材,比较被动,打击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8],教学效果不理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实验内容紧跟实验设备的更新。例如碳钢在碳酸氢铵溶液中极化曲线的测定实验,实验教材内容过于陈旧,而实验设备是新增的,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和所写报告都是按照实验教材进行的,以至于到课堂上再重新熟习实验内容,学生的自主性降低了。第二实验课程应与理论课程进度同步或者稍微滞后,使实验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课堂。从2013年,怀德学院就改进了部分专业的培养方案,将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同步,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之成为理论课程引导和深化的手段。第三对简单的验证性实验进行删减,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锻炼其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培养其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这一点也是怀德学院和其他独立学院在以后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应该重视和努力的方向。独立学院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9],相信学生的自主实验和学习能力,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意创设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实验的潜能和内驱力。同时,要求学生应具有自主实验的意识和能力,即将“要我做实验”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做实验”的自主性,不断提高自主实验的水平和能力,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2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的建立近年来,大学教育围绕着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中心,因此在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下,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思路也应该围绕这一主题,建立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这就要求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使学生深化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物理化学领域的基本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养和科研能力。在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下,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应该强调学生自主实验的主动性,将学生自主实验的学习能力也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项指标。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行制定实验的计划和进度,进行自我管理和评价。这样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占主导地位的弊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许物理化学实验课的前期教师讲得很生动形象,学生也产生了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如果后期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这种学习热情也会慢慢地减弱。就算教师讲了很多有关物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但是如果学生看不到物理化学实验在其专业中的作用,就会产生物理化学实验与其专业没有多大联系的想法,进而会慢慢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应付心理。因此,教师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拓展知识面,与时俱进,经常阅读相关的科技文献,根据各专业的特点,找出该专业与物理化学实验的契合点,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和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对其加以阐述,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2.3合理科学的实验成绩评定方法的建立为了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学生,达到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设定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那么在新的自主学习实验的模式下,新型物理化学实验成绩的评定方法也应该随之而建立。新型的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评定方法的建立应该灵活多样,我们对学生物理化学实验成绩评定由原来的单一实验报告百分制转化为采用多层次的五个级制。考核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考勤(10%)。要求学生至少提前5~10min进入实验室,不无故旷课和早退;实验过程中不大声喧哗,不玩手机,没有特殊情况不离开实验操作台。(2)预习报告(15%)。实验前,学生应该查阅相关资料和实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原理、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的思考题,并将这些写在实验报告上,教师实验前仔细检查并登记预习成绩。(3)实验操作(20%),实验过程操作应规范、正确,实验数据不弄虚作假,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数据认真详细地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实验结束由教师签字确认,实验数据不正确应重新实验。(4)值日(5%)。实验后整理自己实验台面的仪器,药品放回原处,擦洗台面,当天值日生要打扫实验室地面,由教师检查批准后方可离开。(5)实验报告(50%)。学生能够独立根据原始数据实事求是地处理,可以用一些常用软件,例如excel、origin等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绘图,并对思考题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3结语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求学网为您提供“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

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嵌塞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形象思维中的形象淡漠

形象思维在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对特定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在头脑中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不会利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就难以把文字叙述、数学表达式和现实过程联系起来,也就难以正确地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逻辑思维活动。例如:学生头脑中因为没有物质原子结构的初级模型的正确形象和电子运动的动态过程的正确图景,则对于摩擦起电的理解、对于电的中和的理解、对于带正电与带负电的理解都产生了困难;又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建立起光线的鲜明正确形象,没有建立起光的直线传播的物理图景,就难以理解和分析影子形成、小孔成像等许多具体的物理问题。

二、因果思维条件的制约

事物的因果联系总是受着条件制约的。对条件的认识是一种较复杂的思维过程,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难于进行这类思维;对教材不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学生也无法对一些条件进行分析和选用,从而使得在有条件关系的习题面前一些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如关于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流畅地表达出来,但解答具体问题时,很多学生又往往不自觉地把“在力的方向上”这一限制条件抛在脑后,从而出现错误。

三、逆向思维不知反其道而行之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一半以上的学生总认为抛出去的物体受到重力和抛力共两个力的作用,其原因除受“抛”字的干扰外,更主要的是不善于进行逆向分析或逆向论证,假如抛力存在,这个抛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呢?反过来想一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比较思维中的操作不当

比较思维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方式,按理说初中学生应能较好的掌握比较思维的方法进行比较推理、比较分析、比较论证。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调查表明近一半的学生在比较思维中不善于通过比较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的完全不理解两种事物的可比性,有的不理解比较的一般作用在解题中的特殊作用,不善比较两种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不善于舍同求异或舍异求同。如回答直流发电机与交流发电机在主要结构上有何不同时,很多学生先直接回答直流发电机的特点以后,再回答交流发电机的特点,而不去比较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同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不能区分相邻、相近的物理概念、物理量等。

如压力和压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功和功率,功率和机构效率,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等。

五、思维定势导致思维嵌塞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物理学习兴趣培养

正文:

兴趣指人经常趋向于某种事物,力求认识参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忙于脱身。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有机结合,是提高物理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整体基础较差的农村中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点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场白”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初一进入初二是知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某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师生见面的开场白上,多数老师都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对将来中考的影响,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但这样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处处小心,担心自己出错或学不好物理影响将来中考,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的。军事上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一游未尽。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的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二,上课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还要注意育人。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受,忽约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编写的一些科学家好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法国科学家安培好学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猛一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把脑袋中的问题计算起来,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一边跟着前移,一边计算着。渐渐的黑板移动更快了,这位专心的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的后背。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当然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备课,立足于课本,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课堂气氛要活跃,语言要风趣,幽默,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如以故事导学: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成像;用“阿基米德鉴定黄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测量实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还要讲究艺术,注意随机应变,临变不慌,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含糊其辞,敷衍搪塞,要么置之不理,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怒斥学生。转嫁危机,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问题复杂化,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一位老师在连电路时,连好后灯泡不亮,下面的同学都在嘀咕,而这为老师没有慌,而是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那里出了问题。结果这位老师熟练的找出了毛病,同学们也佩服的笑了。由于老师的冷静而生智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了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这一技能。

第二方面,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压不坏。在演示的时,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完成,让学生觉得实验的真实性。再解释其中的道理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原因。再比如说,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第三方面,对于学生实验更应该认真对待,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上串并联电路时学生就很感兴趣。老师在演示的时候,就伸长脖子在观察,如果让他们自己去连接电路,则一定会有很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解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时,一些老师是先总结了透镜成像的特点,再让学生去做实验,这样学生带着结论去完成实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上这一内容时可以调整一下,先让学生去完成实验,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样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用废牙膏皮来完成“核潜艇”浮沉实验。用气球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等。

第四方面,还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产”。廉姆杰尔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对于差生,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校某班有一位成绩差的学生,但对体育特别爱好,在一次运动会上为班上夺得了多项第一,老师发现后给与他肯定并说如果他把这种勇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放到学习上,那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迎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结果这位同学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后,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上升,后来考入了某重点体院。教师一句赞扬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颔首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一次低难度的考试,都可以使差生体会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从而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促使他们逐步转化。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我校06级二班试着这样实验了一个月,同时进行了一次检测,从分析看,根据我校情况,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的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同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针对整体基础差的学生,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一定能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石油工业出版社魏龙渝第九章154页

2《论语》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和实质

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习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的进行认识的实践的主体。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二、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和特征

1、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

(1)指导预习、讨论交流。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地看书,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共同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展自己的见解。

(2)定向思维、实验探究。选择核心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进行的,提出问题,猜想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等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3)导学导议、归纳新知。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开展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掌握重点。

(4)巩固应用、反思质疑。设计跟学生联系较密切的问题、练习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引起对知识的反思,提出质疑。

(5)课外延伸、自主发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做课外实验,以期获得对物理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这只是一般的结构,具体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2、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

(1)自主性特征。它是“自主学习”的最显特征之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性的探究,学生能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原理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重要标志。

(2)民主性特征。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不再是做报告者,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甚至争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3)过程性特征。“自主学习”的物理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4)应用性特征。新《课标》把知识的应用和学知识提到同样重要的地位,选取学生周围熟悉的事例理解物理概念、建立物理模型;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它,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真正有用。

(5)创新性特征。“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自我,个性具有鲜明特征,每个学生都是探究的主体,具有创新精神。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具有独特和创新性。

三、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1、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

转变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教师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由教学的主体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参与者,即教师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更新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知识不同于实物,可以由教师简单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公式、规律,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构建,并组纳入自己己有的知识结构中,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因此摒弃过去那种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器,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学生观,树立主体的学生观。其次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做得更好,在学识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传统的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了,而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生也有自己的专长,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加强物理教学的实践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途径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应当改变过去那种讲实验的状况,积极地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实验”等形式体代替“独角戏”式的实验模式,把总结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品尝成功的喜悦。

物理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物理习题的设计都应取材于学生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生有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归纳形成理性思维,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核心

学生的学习是由动机激起和推动的,它直接影响到自主学习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学习兴趣是内部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推动、激励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的意识,主动发展的精神,必须把激发学生自主探求的动机和兴趣放在首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首先教师应了解青少年一般心理特点,多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尽快掌握物理的思维方式,进入物理的“境地”。第三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第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培养学好物理的动机。

4、讨论、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

要解决过去模式中那种单纯灌输、严重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讨论交流,解放学生的身心去自我实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提昌“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8篇

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总是存有好奇心,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上好第一物理课,要精心准备,设置一些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去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给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提出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让学生看到现象的同时留下思考的问题;再有,用滚摆做能量的转化的实验,滚摆下降又能上升,为什么呢?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你能用手抓住空中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肯定说不能,可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飞行员就能像抓昆虫一样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这是为什呢?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欲,最后告诉学生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的物理课中得到解答,把学生真正带入学习物理这门课的热情中。

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有时他们的求知欲不如好奇心更强烈,他们往往对一些物理现象产生较强的兴趣,所以对教师来说,必须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带着问题形成积极思考的气氛,从而学到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液体的沸点和压强的关系时,我先做演示实验(同时强调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观察,而后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大小的关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单纯的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乐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三、重视运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类靠视觉感受到的东西比凭听觉感受到的东西在大脑中形成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据相关实验表明,听只能记住知识的15%,看可以记住知识的25%,听和看结合起来就能掌握知识的65%,同时记忆的保持率也明显提高。所以说,利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的手段,能生动、形象、具体地把所要讲述的内容展示给学生,由静态变动态,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的机械性记忆,因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软件,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这样既生动又直观,使学生对肉眼感观不到感应电流通过动态显现而产生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又易于“右手定则”的掌握。

四、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

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天真、活泼、好奇、敏锐的中学生,如果教师的语言风趣、讲解生动、精炼准确又带有幽默感,同时语速适中,那么学生就会愿意听,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师的语言规范、准确,又使得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结论似是而非,学生学的便糊里糊涂,因此做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不允许有半点的疏忽,必须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五、精心设计作业,还学生以自信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给学生留作业是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技巧、培养独立应用知识能力的一种形式,只有独立的完成作业,才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品质,所以教师要依据课堂内容精心设计课下作业,突出重点、有易有难,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到知识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自信心。其次留作业要讲究讨论,还可以给学生故意留下悬念。比如说,这道题真正能做出来的大约有40%—50%,你可以跟学生们说能做出此题的超不过15%—20%,结果25%—30%以外的那部分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也能做出此题而感到骄傲,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对自己能力的相信程度,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留作业一定需要严格控制数量,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多而全,因为那样学生会厌烦,所以就必须精心备课,甚至要根据学生实际自己编一些题。做到少儿精,少儿全,使学生既能独立的完成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意犹未尽的情绪中完成作业,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兴趣浓厚的状态,不愁学生学不好物理课。

【参考文献】

[1]袁吉光《初中物理与其他学科融合浅议》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8.5

[2]高海燕.物理学科与兴趣教学.素质教育论丛(上),2001年10月1日出版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模式课题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中。从狭义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生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于科研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们所指的“研究性学习”是广义的,是依附于高中教材知识体系进行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杭二中从99年开始招收省创新教育实验班,本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大胆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

在原有教育、教学条件下,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这种学习方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状况,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了组织、指导作用,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显然与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不同,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较为有利。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总的来说是以下五个:

1、综合应用所学物理知识

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阶段,培养学生充分和恰当地运用所掌握和理解有关物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2、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信息处理过程。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有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种科学信息,并能分析研究过程中的思想、

方法和结果,用确切的科学语言加以完整和系统的表述。

3、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用较熟练地运用一整套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并把整个过程中各种有价值的想法结合起来,体现对科学方法的应用。

另外,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等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4、使学生学会沟通和合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结合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是在合作讨论中进行,这样可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中认识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

5、掌握科学的技能

如自己设计和有条理地实施一个有效和简单的研究课题,研究中进行细致和有目的的观测,并能对这种观测结果做出有科学分析的评估。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目前,很多学校实施了教学内容主要以课外活动为主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我们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没有脱离课堂知识的教学,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学生的探究活动依附的知识体系是以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为主。

四、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流程如下: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我们的教学模式中,提出问题(课题)是由学生教师共同来进行的,因为我们认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开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要十分重视这种能力的培养。

五、研究性学习的课型实例

1、问题探究型

这类课型是非专题型的,是由学生在自学教材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完成研究性学习。

比如在学生自学完牛顿定律、动量及动量守恒定理后,让学生提出问题,沈学挺同学提出:动能与动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动量用mv而不用(mv)3表示?张宗杰同学提出:动量守恒定律是否在任何状态下适用?我认为并非任何状态下适用如:一对正电与负电子,作为一个系统,都有动量,但碰撞后湮灭,质量为0,动量也为0,动量不守恒,这如何解释?叶陶冶同学提出:是由动量守恒定理推出牛顿定律,还是牛顿定律推出动量守恒定律等等问题。

从这些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提出问题前,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也看过一些参考书(不是指习题集之类的参考书),对整个知识体系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认识,经过考虑,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张宗杰同学提出的电子湮灭事实,他知道电子有质量有动量,一对正负电子动量可以不为零,生成光子后,他了解到光子无质量,由此推出光子无动量,并由此推出动量不守恒,但是有的参考书上指出动量守恒定律在任何时候都是守恒的,他感到很矛盾。这一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开始讨论,最后,学生们认为:只有光子有动量和能量情况下,才能在这一过程中,动量动能都守恒。最后,我告诉他们:光子有动量,也有能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书籍,让他们有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

再看叶陶冶同学的问题: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动量守恒定律,还是动量守恒定律推出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看出,她在问这一问题前,已经对整个力学知识体系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她问的这问题,归根到底是力、质量重要还是动量更重要?她对此有疑问。这一问题其实涉及整个物理学的基本概念问题,在经典物理中,以物体质量、力来展开物理学知识体系,而从现代物理的角度看,在描述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时,动量、能量的概念要比力的概念基本得多。这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物理知识,介绍一些现代物理知识书籍给学生去钻研。同时,以动量、能量为基本概念来展开整个力学知识体系,并向学生介绍有关内容。这样一讨论,一方面可从现代物理学角度来看经典物理学,又为经典物理开了一个窗口到现代物理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类似问题还有很多。通过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讨论,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认识水平。

从实施的例子中,读者可看出实施的过程是:①布置自学②学生提问③课堂讨论④形成结论及评价。

这里涉及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可以这样评价:①看学生问题的水平。比如:动量与冲量的区别是什么?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就是低水平的。前面所讲:是牛顿定律推出动量守恒还是动量守恒推出牛顿定律?这应得到较高评价,因为这涉及到物理学基本量的问题。②看学生的认识有无提高,知识面有无扩展。

2、规律发现型

物理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物理学比作一幢庄严雄伟的大厦,那么物理定律就是这幢大厦中的一根根柱子。

物理定律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综合、类比、理想化、推理、演绎验证.图线探索等多种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提炼得到的对自然规律的描述。

每一个定律的得到,经历了许多艰苦曲折的过程,而中学教材中对定理教学处理过于简单,使学生认为定律得出很容易。这样的定律教学,使学生得不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溯源法”,在当年科学技术水平上,来学习和探讨某个定律是如何建立的,使学生在学习物理定律过程中,懂得如何用科学方法去探索无穷的新奥秘。

下面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两个教学实例。

(1)欧姆定律的教学

我们先把欧姆当年发明的电流扭力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看,过一段时间,在他们看懂了的基础上,拿出欧姆当年的实验数据(数据附后)给学生研究(即使此时学生已学过欧姆定律,给他们讲要研究欧姆定律,他们一般也不会想到要得出的就是,他们会认为另有规律可找)。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去研究这些数据的规律.一般的学生都能在给予足够长的时间里给出数据的规律。这时候,再让学生总结一些处理数据的方法:(1)画物理量之间的(x,y)图,根据图线规律,猜测y—x关系,(2)把估计的关系式化成线性关系,y=kx+b,根据代换后的变量数据作出y-x图,如得一直线,则就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不是直线则再试),(3)最后再求出斜率和截距,就可以得出y和x的确切关系。

(2)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从资料中查找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轨道半径和绕日周期等数据,再让学生找出它们的规律。有了欧姆定律的学习,学生在查到有关数据后,很容易得出了RT2/3

a1/R2(前者是开普勤第三定律,后者为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关系)。

通过这两个定律的教学,学生自然就明白了通常数据处理方法.以后碰到一大堆实验数据也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了,他们会很自信地去处理这些数据,并最终找到关系。

这种教学方法比单纯地从书本中得出物理定律,一方面学生会感到有趣得多,另一方面,学生在处理数据后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他门的学习兴趣.

3、实验课题研究型

实验课题研究对培养学生以创新能力的巨大作用,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知过程。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评价方式,实验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①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②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从实际中抽象出模型,并用一整套科学方法加以解决的能力。

③全面培养学生科学地收集、处理、分析和表述有用信息的能力以及相互交流协作的态度。

④培养学生对未知和不知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求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从中获得一种意志、个性上的自我完善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我们在创新班的教学中,也采用了这种教学方式。下面,就举一个例子,从中可以了解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自己讨论提出课题,在学生提出的课题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经过学生讨论,最后,确定研究课题。学生所选的一个题目是《在纸上划出的铅笔划线导电性能的研究》。单从课题来看,就是测划线的电阻,但是这个电阻是多少,如何研究导电性能的方案却不太好确定。我们先把课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讨论,以便确定实验方案。

过了几天,把学生的实验方案收上来。我们仔细研究了学生的实验方案后,发现学生的实验方案各组不尽相同,有的是研究铅笔笔芯划痕电阻与划痕长宽厚的关系,有的是研究其电阻的热稳定性,又有的是研究铅笔划线的电阻率与铅笔芯含碳量的关系,又有的是找出铅笔划线的平均厚度与铅笔划线电阻率的关系等。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目的,提出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找出所需实验仪器,并设计出实验方案。从学生的方案来看,学生是经过较长时间考虑的。接下来,让学生把每组同学的方案在班上进行讨论,接着再进一步完善。下面就两组学生的实验过程作一个分析。

甲组同学的方案及实验过程:他们取某一型号铅笔,先假设划线电阻及铅笔芯的电阻率与碳相同,然后估计划线的电阻,但他们在估计电阻时,发现很难确定划线厚度。所以,他们首先采用取一小段铅笔,测出这一小段铅笔芯体积,在一张纸上把这一段笔芯全部涂上,并认为划线密度与铅笔芯的密度相同,则估算出划线厚度为10-7m左右。这样他们就估计出了划线电阻。根据划线电阻,他们选择所需仪器.如电源、电压表及电流表等。接着他们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电压、划线宽度、厚度、长度和铅笔芯硬度来进行多次测量。得出各次测量电阻率在10-3——10-4国际单位左右,他们认为,他们已得出结论:对于铅笔划线,电阻定律也适用。

乙组同学的方案及实验过程

他们与甲组同学一样,先估计出划线电阻,再选择实验仪器。但他们与甲组同学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划线电阻太大,而造成电流表很难选择,而选用伏安法则难以避免系统误差,故他们选用电桥法,刚开始,他们对器件要求过高,但我告诉他们学校所具备的仪器,他们最终选择了惠斯通电桥法。接着估算划线厚度,他们假设划线电阻率与石墨相同,再测划线电阻及长度、宽度,再估算厚度,发现厚度只有10-8米左右,也就是只有不到100层左右原子厚度,这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接着他们经过调查,铅笔并不全由石墨构成,铅笔芯中还混有黏土,所以他们认为石墨与铅笔芯电阻率不同,因此他再次测铅笔芯电阻率,发现两者确实不同,故他们用测得的铅笔芯电阻率估算出了划线厚度。但他们还不放心:他们怀疑笔芯与划线电阻率不同。所以他们采用甲组同学方法测划线厚度。他们发现后来两次测得的划线厚度不一致,也就是笔芯与划线电阻率不同,而且划线电阻率比笔芯要大许多。他们采用不同型号铅笔重做以上的试验,划线电阻率总是比铅笔笔芯的电阻率大许多(1个数量级)。他们认为采用硬度大的铅笔,划线密度与铅笔笔芯的密度有差异,也就是电阻率有差异,这个结论可以理解,但采用比如6B铅笔笔芯,划线致密性与笔芯的密度相差不多,笔芯电阻率也应与划线相差不多,因此,他们想到导线与划线的电连接问题。所以,他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电连接处有电阻存在,如果考虑这一因素,电阻定律就能更准确得到验证。所以他们查阅有关电工学知识,发现两种材料在电连接时确有接触电阻存在,故此,他们恍然大悟,笔芯电阻率比划线的电阻率小是由于接触电阻的原因。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了,他们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估计出接触电阻为104欧姆数量级

从上面过程分析可以看出,实验课题研究的步骤如下:

①提出课题并对所需解决的课题进行初步分析。

②收集有关资料、信息。

③设计实验研究步骤。

④选取必要的装置器材。

⑤实施实验研究方案,保持观察记录,记下每个阶段的分析、思考,必要时对原方案进行修改。

⑥对实验结果进行最终的分析评价。

最后,这里还涉及一个评价问题:从学生的实验过程来看,他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对整个实验研究过程有了一个切身体会,对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调整实验方案等,有了一个很清楚的认识。这与原来的实验教学相比,无疑学生从中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对他们以后进行科学研究等实际工作有巨大的引导作用。当然,这两组实验也有不同之处,第一组只是验证了电阻定律,而第二组同学在验证电阻定律的基础上,还发现了接触电阻,并测出了它的大小。这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发现,因此,这一组应得到较高评价。

4、概念建构型

概念建构型学习方法主要通过理论性课题研究来建构概念。理论课题研究是我们最先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作为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从实验中得出一些东西,也不仅仅是从课本中学到一些东西。理论课题研究,可以提高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严密的理论研究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联想能力,查阅资料能力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我们做的第一个理论课题研究的题目是《摩擦力的本质》。有关摩擦力的本质,大多数课本包括大学课本都未涉及,所以大多数学生只知道摩擦力与电磁力有关,而确切的原因并不清楚。

这个研究课题布置后,教师先给学生几天时间,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电脑网络,新华书店等他们可以利用的资料来源,展开调查;另一方面,他们利用查到的有用资料,对摩擦力的本质进行思考推测想象。

在这期间,教师可以不定期向学生了解研究进展,如果有的学生找不到资料,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指导,并推荐资料给学生看。

当过去一段时间后,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让他们在组内进行讨论,并在一个组内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看法,每一个组再派一位同学为代表,在课堂上做专题发言。每一个同学发言后,其余同学可以提问,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等每一组同学介绍并讨论完后,教师可以作一个总结,而后布置学生写有关摩擦力的小论文。(附学生论文二篇)

从研究性课题实施以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可以从学生的小论文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对摩擦力的本质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在较高层次形成了摩擦力的概念,同时,学生也体验了理论研究的过程。

以后,我们又多次布置理论课题给学生做,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一定的时间内都能完成。这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

六、关研究性学习的两点思考

1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安排

课型实例中除第一种课型外,其它三种均带有专题性,是课题型的学习。把课题研究型学习融入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是当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难点。我们用结合知识的发展进程、采点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突破了这一个难点。从我们实践的结果来看,依附于教材知识系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完全可以实行的。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0篇

1.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生都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习保持新鲜的时间短以及情绪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是其固有的特点.教师要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分析,采用适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物理学科,因为物理是一门实践性以及动手性都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学生对于刚刚接触的物理都是抱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的,如何把这份兴趣保持下去,就是教师需要做的事情.

2.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的内容大多是与人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物理学科是极易引发初中生兴趣的学科,初中物理是比较侧重观察物理现象的学科,教师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除了安排学生做好探究实验,教师还可以适时随机地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也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相应的课外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思维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类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比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更能使大脑兴奋,从而人的思维会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物理是一门创造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营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4.重视对教学方法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

法物理是一门拓展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学习课堂上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就说明这一次的教学实践是成功的.如果学生普遍表示提不起兴趣或者在课堂上开小差,那就说明这次的教学实践还需要再改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实践中,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5.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也是在学习如何更好地学习.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加贴合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合理化设计,使学生独立地去思考和学习.

二、总结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感觉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得知,其实学生并不是真正讨厌物理学习,而是没有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应在物理教学中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做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物理成绩,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1、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积极参与带动理性思考。

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旧是不完善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感官认识,学生更为感兴趣的还是亲自的动手操作。因此在物理课上应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管开始的时候学生操作的目的性还不是很明确,但是我们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关键,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这样掌握的知识不仅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而且乐于参与这种有趣的课程。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自己不懂得事物存在好奇心,而且这种好奇心会伴随事物的惊险性刺激性而增加。例如在讲天体运动这一节课时,先通过多媒体放映一段发射神舟六号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录像,教师在提出相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先不给出正确解答,带着问题学习本节知识,学生为了满足其对事件的好奇心初中物理论文,会认真听讲并且认真思考,教师一定要在本节课给出问题的正确解释,否则学生的兴趣会打折扣的。

3、把物理实验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利用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同学不爱学习物理就是觉得物理没有用,和生活实际相差太远,这样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其进一步学习物理的积极性cssci期刊目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以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取得一定的实效性,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很有用自然会更加用心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我们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自家院子外安装一个门灯,但是门灯的开关却是问题。因为一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人走灯灭,晚上经常是摸黑开灯摸黑进院,造成一定的不方便。在电学的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楼道灯”原理的学习,了解到这种电路原理,对于农村的门灯同样使用。因此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家庭的门灯进行改装。这样自己的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好评,自然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而且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科目,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这既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同时也是物理学科的优势,我们应该深入挖掘这一优势,吸引学生投入到物理的学习当中。通过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对于物理兴趣增加了,自然物理的教学效果也会大幅提高。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2篇

(一)通过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好奇心都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一些新奇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授机械守恒定律时,我用了一个单摆做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课堂上用绳子吊起一个单摆,让一位学生站在指定的位置,我把单摆拉离平衡位置到那个学生的脸部附近,然后放手,单摆摆走以后马上又摆回来,向着学生的脸部摆过去。学生们都担心单摆会碰到学生的脸,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学生开始研究机械守恒定律,试图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趣味实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要形成开放式的物理实验室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实验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对某个物理概念有深刻的理解。物理教师应让学生常到实验室,给学生更多的动手锻炼的机会,以开放式的实验室,增强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物理小故事来激励学生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曲折的故事,如人们对于力的认识:最初是亚力士多德的错误认识统治了人们几千年,而后是伽利略和笛卡儿发现正确的线索,最终是牛顿给出了力的正确的概念。可见,在物理的发展史上,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会的问题、不懂的问题,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去攻克它,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可穿插这些有关物理学发展的小故事,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学们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增强学习的信心,产生攻克难题的决心,同时也可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关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充满期待,让学生能从教师的目光中感受到关爱,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主动学习,感受物理知识的美妙。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3篇

一、利用“开场白”揭示物理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向学生说明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物理和数学;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物理作为支柱。还要阐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地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

二、利用“开场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教师通过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场白”如结论或前言等及时给学生讲解。作为科学的物理尽管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当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努力,现在照样能学好。再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三、“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的趣味性。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四、利用“开场白”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课堂上要注意利用“开场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关怀、鼓励、启发、教导,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当众给以鼓励和表彰。对于进步显著的同学也不要忽视,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器重,信任和鼓舞,感受到欢乐和愉快的心境。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4篇

小学升初中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初一进入初二是知识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如何吸引学生,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某些老师认为树立威信最重要,因此在第一节师生见面的开场白上,多数老师都宣布了“铁”的课堂纪律,课堂上的要求,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和对将来中考的影响,也许这种方法保证了以后的课堂纪律,但这样必然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学生处处小心,担心自己出错或学不好物理影响将来中考,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堂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老师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而不是又凶又恶的“老虎”。师生之间应建立“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第一堂师生见面课的时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如作一些简要的自我介绍;简要的纪律说明,强调作业要求等;特别是介绍有关物理的一些趣事,例如筷子放入装有水的碗中看起来是弯折的,这是光的折射;“天狗吃月”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我国的万里长城以及埃及的金字塔的修建是用什么工具来运输此庞大的石头;死海不死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一颗子弹呢,你学了运动的相对性后,你也能像飞行员一样抓住一颗子弹的。军事上上使用的核潜艇,宇宙飞船,过山车等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以讲到下课铃响,让学生感到一游未尽。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认识到老师知识渊博,同时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自然会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觉得物理非常有趣,一心的想要学物理。“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已成功了一半。

二,上课之门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书,还要注意育人。而有些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受,忽约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物理课本上编写的一些科学家好学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如法国科学家安培好学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猛一抬头,发现前面有一块黑板,不由喜上心头,马上掏出一支随身携带的粉笔,把脑袋中的问题计算起来,这块黑板向前移动了,安培一边跟着前移,一边计算着。渐渐的黑板移动更快了,这位专心的计算者也跟着跑起来。当他实在跑不动而停下来时,发现这并不是什么黑板,而是马车的后背。他望着车背上的公式渐渐远去,懊丧地叹了一口气“唉!可惜还没有算完。”当然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教学“六认真”是必不可少的。除做好常规的教学外,针对整体基础水平差的学生,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上课前尽量了解学生情况,针对性备课,立足于课本,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课堂气氛要活跃,语言要风趣,幽默,提倡轻松愉快教学法。如以故事导学:用“猴子捞月”的故事引入平面镜成像;用“阿基米德鉴定黄冠”的故事引入密度的测量实验。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还要讲究艺术,注意随机应变,临变不慌,因势利导。有的老师遇类似情况就过于紧张,方寸大乱,不知如何是好,往往含糊其辞,敷衍搪塞,要么置之不理,消极回避:要么大动肝火,怒斥学生。转嫁危机,这些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倒使问题复杂化,并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一位老师在连电路时,连好后灯泡不亮,下面的同学都在嘀咕,而这为老师没有慌,而是说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电压表检验电路的故障,下面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检查是那里出了问题。结果这位老师熟练的找出了毛病,同学们也佩服的笑了。由于老师的冷静而生智及时调整了教学过程,不仅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在学生头脑中巩固了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这一技能。

第二方面,做好书上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人们拿着鸡蛋的时候都小心谨慎的,但如果将鸡蛋握在手中即使用较大的劲也压不坏。在演示的时,可以叫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来完成,让学生觉得实验的真实性。再解释其中的道理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的原因。再比如说,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支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第三方面,对于学生实验更应该认真对待,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上串并联电路时学生就很感兴趣。老师在演示的时候,就伸长脖子在观察,如果让他们自己去连接电路,则一定会有很高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讲解后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时,一些老师是先总结了透镜成像的特点,再让学生去做实验,这样学生带着结论去完成实验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上这一内容时可以调整一下,先让学生去完成实验,再和老师一起总结。这样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用废牙膏皮来完成“核潜艇”浮沉实验。用

气球来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等。

第四方面,还要注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莎士比亚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产”。廉姆杰尔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对于差生,我们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我校某班有一位成绩差的学生,但对体育特别爱好,在一次运动会上为班上夺得了多项第一,老师发现后给与他肯定并说如果他把这种勇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放到学习上,那你的成绩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迎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结果这位同学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后,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上升,后来考入了某重点体院。教师一句赞扬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颔首的微笑,一个肯定的动作,一次低难度的考试,都可以使差生体会到鼓励,信赖,满意的情感,从而树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促使他们逐步转化。

三:课后作业处理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布置作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必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我在我校06级二班试着这样实验了一个月,同时进行了一次检测,从分析看,根据我校情况,不能完全丢掉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因为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还不能完全丢掉课本,相反的在这方面还应加强。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为了避免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采取分层次布置作业,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作业范围,让学生在不同范围内自由选择,只限最少题量,而不作同一要求,分选做题和必做题。让有精力的学生做更富有个性的作业。要求基础差的同学记住书上的公式,定义等知识点。

针对整体基础差的学生,从以上方面进行加强,多花精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之以行,一定能启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的教学任务。

物理学习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兴趣;求知欲;能力培养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学科,它是学生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石。学好物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的其它学科将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普遍感觉物理难学,觉得“物理概念越学越多,定律、定理越学越乱,题目越做越难”,因此,有不少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若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消除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物理,会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去探索物理这个美妙的世界,从而为学好物理奠定基础并提供保证。

一、提高学生对物理的认识

翻开物理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作为人类探索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的最有力的工具,有着和为人类一样古老的历史。物理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及人类本身的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要让学生意识到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无一不闪耀着物理学的光芒,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必须敞开物理学的大门,树立学生学习物理学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单纯地学习一些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物理学,使自己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得到较好的训练,培养自己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唯物辩证观,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物理学,不仅能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为将来进一步探索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好奇”心理,激发求知欲,培养兴趣

中学生对成长过程中见过的很多新鲜事物和新奇现象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想寻找这些现象和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好奇心正是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动力和源泉。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仍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去探索。例如,大气压强这个概念,对中学生来说进比较抽象的,因而精心设计演示实验来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水杯厚纸片”的演示实验: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上纸片,将杯倒过来,放开手后,厚纸片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是不是受到一个向上的力?那么这个力是谁施加的呢?接下来教师再和学生共同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空心的半球合在一起,用两抽气筒抽出球内的空气后,请两个大个子学生用力往两边拉,结果两名学生滿头大汗,而结合在一起的半球并未被拉开。这是为什么?教师打开半球管子上的开关,嘶嘶声响过后,两手轻轻地就把两个半球分开,学生感到惊讶,充满了好奇。经学生们认真思考和热烈的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大气具有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在任何方向都存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愉悦,就会更加激发他们潜存的愿望,此时的学生思维就会十分活跃,教师这时应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这时学生们就广开思路充分想象:有的说,在喝汽水时把吸管插入瓶中,用嘴吸就能吸到瓶中的汽水,这个现象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有的说,用嘴吸空的塑料袋,就会看到塑料袋瘪下去,这也是由于大气压存在的缘故……这样,通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好动”特征,鼓励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基础上从科学实践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可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观察的发展。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在课内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使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独立探索物理世界的本质,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在课外,多开展活动,比如参观、访问、听讲座、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让学生不仅从课内学习物理知识,在课外也能增长见识和开拓视野、丰富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同时,还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四、注重师生的感情交流,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信息的传递,还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和情感两方面的动态人际过程。学生可能因为不喜欢老师而厌学,而学生的厌学情绪,往往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发挥,容易使教师在教学中产生急燥情绪,这样在学生中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要有充分的耐心,一定要擅于利用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很好地进行自我情感调控,使自己的情感一直处于饱满、愉悦、热忱的状态,以感染学生情绪,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对教材进行适当情感处理,避免学生学习时的枯燥乏味,并且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用情感迁移法、言语情趣法、拟人比喻法、轶事插入法等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高质量完成。教师还应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与培养,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关怀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谈心,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单独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提出其改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再者,教师还应该积极了解同学们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总之,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情感因素来教学,使学生爱上物理课,爱学物理。

五、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物理兴趣

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对物理兴趣很浓,而到了高中阶段却逐渐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学习物理。其原因是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层次、要求明显不同。初中物理以定性讨论为主,而高中物理以定量描述为主,学生对这一转变常常不习惯,出现所谓的“台阶过高”的障碍,尤其是由物理概念的定量化而引进较多的数学表述、数学测量和数学计算,进一步增加了物理学习的难度。正因为此,使学生学习起来颇感吃力,往往花了功夫却没有成效,从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足够重视,多了解、分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法降低台阶,适当放慢速度,逐步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加强理解和认识。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不应直接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而应首先从力和加速度的概念入手,讲清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的概念以及质量的概念,从而做好有关的知识铺垫,再引入定律的实验,最后进行理论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从而掌握好这一定律。总之,在实际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物理学习能力,使他们恢复自信,再次对物理产生兴趣并提高兴趣。

六、结束语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拓展学生思路,从而达到既让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有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国梁编,中学物理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张宪魁.物理科学方法教育[M].青岛:青岛大学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棣生.中学物理创新教法---45分钟优化设计[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