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

店面设计论文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饭店行业实践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高潮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

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饭店行业 实践 理论研究 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高潮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

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饭店行业实践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高潮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酒店大堂;空间形态;原生态材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度假酒店的兴起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日趋平稳发展的大气候影响下,旅游业的发展有了迅猛的发展。例如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坎昆、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夏威夷的维基基、澳大利亚的冲浪天堂、日本荷兰殖民地风格的长崎岛、美国南加利福尼亚亨廷顿海滩等。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30年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旅游度假日益成为人们丰富生活的首选。

国内在度假酒店建设方面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近两三年呈井喷式的遍地开花。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消费者生活模式的改变,旅游度假无论从方式、内容、标准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度假已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常见的休闲生活模式之一。

世界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度假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度假酒店建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建筑类型,其根本功能是为旅行的人在提供不断改善升级的住、食、行的基础上,让人更多关注和体验当地文化、生态环境和其他有益的活动。

2地域文化对度假酒店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流的日益频繁,迅速的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性开始被削弱甚至消失,导致了设计风格的雷同,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种从古到今的文化沉淀。它不仅包含那些人们在特定地域条件下积累的科学知识、艺术内涵及它们间的结合,还包含那些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认识到的不同的艺术理念及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

度假酒店设计既有商业的需求,又有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需求。度假酒店在功能上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同地方的度假酒店的室内空间还应该体现其特定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对度假的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增加酒店的生命力。

3酒店大堂是度假酒店的核心区和第一印象

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是度假酒店中的功能流线核心和枢纽,是给客人留下最初印象的场所。因其造型的灵活性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复合性,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象征和精髓所在,它确定了酒店的风格和气氛,应给旅客已到达目的地的感觉。

度假酒店的大堂无论大小、风格各异,都在努力达成两方面的内容:舒适、轻松的空间氛围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美景致。

大堂是酒店的交通枢纽,是客人进出的必经之地,是客人办理手续的地方,也是客人进行交往的场所。习惯称谓的“大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客人到达登记区及前台办公区;另一是大堂休息区,例如:大堂吧等。

可以说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是整个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特色也一定要在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4举例分析

4.1印尼巴厘岛的阿曼酒店

酒店大堂

休息空间

很好的展现了东南亚酒店的风格。通透的建筑空间、开放的木构架坡屋面、本地石材和木料、凸现地域文化的浮雕景墙、样式休闲的家私以及暖色的主基调,营造出安静、闲适,充满传统意味的空间环境。

而开放贯通的传统空间形式、出檐深远的屋面为室内提供了良好的遮荫、流畅、凉爽的清风,创造出很好的小气候环境,人体舒适感很好。避免采用空调系统,节约了能源。大多数热带地区的建筑多采取此类开敞的建筑格局,面积规模或大或小,但总体氛围和形式没有多大差异。

4.2三亚喜来登酒店

酒店大堂入口空间

酒店大堂

位于中国三亚亚龙湾的喜莱登酒店,气势恢宏的酒店大堂一直为人称赞。酒店落客区、接待区、休息区、大堂吧、室外屋顶无边水景沿轴线顺序递进,覆盖在一个巨大、层级跌落的坡屋面下,空间序列感极强。旅客进门伊始就可以感觉到南中国海的壮阔美景,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吸引旅客迫不及待的奔向海滩。尤其是在大堂吧外结合屋顶设计的狭长的无边水景,水、海、天融为一体,惹人流连驻足。大堂室内装饰材料以木饰面和乳白色涂料为主,色调柔和轻快。酒店大堂从屋顶构架到栏杆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实木作为建材。木构架形成了开阔轻盈的大堂空间,活跃了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沉重空间氛围;同时木材自然而富有纹理的质感,也与度假酒店整体自然清新的风格相协调。大堂门前长长的落水景观,都是同自然、开敞的酒店氛围相适应的。

5总结——度假酒店的大堂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几点思考

5.1 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的提取

自然景观是游客度假意向的心理需求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地方和酒店特色彰显的自身需要,二者在酒店大堂空间内都要有所体现。对于自然景观的提取与运用,可以结合传统中国园林中的做法,如借景、障景、框景等等。同时结合不同垂直层次上的视觉变化,达到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而对于人文历史要素的提取,则可因地制宜,或应用在整体结构、或通过小处点缀,或通过特色活动空间的设置,都可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5.2 地域空间特色的营造

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是度假酒店常用的一种空间营造方法,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建筑材料、色彩的运用营造符合当地气质的建筑空间。但也可以借自然为主题,通过空间的曲折变换、高低大小空间感受的不同,让游客体会或新奇或变化多端或舒适自然的气质。

5.3 关于地域符号的点缀作用

酒店大堂作为公共性空间,其设计必定要以使用群体的利益和看法为出发点,使营造的空间中的地域性为他们所感知和接受。散布在各处的小空间、小装饰构件往往最容易被游客注意,因而对整体气氛的烘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种装饰必然是与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息息相关的,才不至于落人形式主义的俗套。

6 结束语

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作为一种大尺度公共建筑空间,在选址、功能、材料、建造等方面都比较复杂,在有地域化要求的时候更难于把握。在度假酒店大堂的设计处理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的表达使酒店有可识别性是较为适用的一种设计策略。只有对当地自然、人文、原生态材质等多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适用同时又不失地域设计元素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唐英 王葆华 浅析酒店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32)

金卫钧;张耕;孙勃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5(02)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酒店;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酒店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关于酒店业发展的研究成果丰硕,通过查阅和检索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前些年的研究主要局限于酒店服务的规章制度、服务标准、服务流程等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视角转向酒店发展的创新研究,通过知网文献词条搜索,酒店的研究高达330,363条,搜索关键词,酒店创新1804条。学者们对酒店创新的关注,很大方面原因得益于近些年酒店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这些研究角度转变不难发现,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高质量、高标准服务的竞争,而逐渐演变为酒店服务创新之间的竞争,因此对酒店业发展创新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些年学者提出的创新内容进行梳理,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创新、管理创新、设计与布局创新、酒店营销创新七个方面。

一、酒店产品创新

唐颖、徐洁(2015)提出超越基于顾客体验的创新产品,酒店产品的创新聚焦在如何为顾客提供惊喜。除了解决顾客的吃、住、行以外,度假酒店还需提供消遣、娱乐、矿泉养生、保健和健身中心等使人休闲、轻松、舒适的配套设施;李肖楠(2010)体验经济时代的酒店创新产品设计,提出了酒店提供DIY的产品服务;郭剑英(2007)提出了花卉在酒店产品创新中的作用。姜华(2008)酒店产品创新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开发过程。徐仰前(2008)从产品创新风险源、表征及原因分析入手,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风险防范对策。并通过对酒店业产品创新支撑条件、创新流程、创新评估体系及推广体系的构建来解决酒店产品创新的不良现状。沈涵(2007)根据顾客需求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产品因素的创新性组合的产品创新战略。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主要在于品牌的创新(卢昱霖2014、蔡安平2009);张数遥2013)阐释了中小经济型酒店产品创新模式;易小力(2012)阐述了主题酒店产品创新策略。

二、商业模式创新

易丽娟(2013)探讨了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并提出高档酒店可以开展体验经营业务、冠名权经营业务,实施长租和短租相结合、租赁和再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档酒店商业模式的创新;董博文(2015)指出了国内连锁经济型品牌酒店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构成要素创新、价值链创新、二者的混合创新;基于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果集中在易丽娟(2013)、王涛(2012)、畅婷婷(2014)、王宠(2014)、卢中友(2012)、张晶妹(2014)等学者的研究;在理论基础方面,张希(2007)从系统的视角解析饭店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提出饭店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因、时机与路径;黄婧萱(2008)提出基于信息技术变革的饭店典型商业模式;郭阳旭(2009)用商业模式理论引入饭店集团的战略管理分析,并根据价值连理论、企业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分析了国内外饭店集团商业模式的内部结构与逻辑关系;杜群(2011)提出酒店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盈利就得靠系统的安排和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黄丽莎(2009)指出以技术为驱动的网络酒店是经济型酒店商业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设计出基于网络的经济型酒店的商业模式。

三、酒店技术创新

李沐纯、魏卫、林爱芳、张海等(2012)阐述了基于低碳技术创新酒店业转型升级,并探究了升级的机制。周丹、徐红罡(2010)在文中探讨环境技术在酒店内扩散的影响因素;岳凤(2013)硕士论文从酒店智慧营销、酒店智慧管理和酒店智慧服务三个方面探讨酒店管理系统智能化在问题;唐建兵(2010)分析智慧饭店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智慧饭店建设常规设施和基本服务的内容,对智慧饭店智能系统、智能云服务和智慧管理提出解决方案;杨淑瑗(2015)针对互联网+时代酒店客房智能系统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酒店自助登记、离店技术方面在领先者Ariane系统方案公司的互动自助入住系统在波兰第一家普罗酒店安装;LINQ360酒店创新中心落成,酒店管理者能够在一个地方解决所有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技术升级应用,酒店技术创新是推动酒店发展的源动力。

四、酒店战略创新

刘静(2016)提出微创新战略,并构建酒店实施微创新战略的DID理论模型;金高军、杨保建(2006)结合云南省丽江地区酒店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酒店企业实施文化战略的必要性研究;唐玲(2013)通过创新战略成本管理连锁酒店竞争优势;刘亦杰(2015)以上海滴水湖皇冠假日酒店为例提出竞争战略选择;柴泽亚(2010)以SY酒店为研究对象,提出该酒店发展战略研究。李萍、胥清(2008)主要从战略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创新、酒店企业文化创新、酒店产品、酒店管理制度与服务创新、酒店人力资源等方面对经济型酒店的创新进行探讨。

五、酒店管理创新

刘力(2014)基于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创新;袁君(2013)新时期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进行了论述;金渝林(2012)主要分析了在新时期酒店的管理表现,提出要在服务质量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两方面进行创新;孙逸(2013)从酒店的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酒店组织机构的精简三个方面剖析了当今形势下酒店创新管理的内容;马永佳(2011)提出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举措;薛池宇(2014)提出新趋势下的融合创新,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李聪玲(2015)为顾客制定个性化服务,让顾客在满意的基础上感到惊喜;王丽(2015)、袁君(2013)、任涛(2016)、雷引周(2013)、范恒君(2008)、王吉荣(2016)等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酒店管理创新的途径;李挺(2016)、杨淑媛(2015)、向静松(2007)、虞丽(2015)、勾子涵(2016)、向梅(2016)等人酒店管理模式创新进行研究。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酒店设计;原真性;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旅游趋向于使世界变得具有相似性;旅游者试图寻求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也可能会携带自己的文化到所去之处,降低目的地的个性化特征,这就形成了旅游与其设计过程中的悖论。酒店设计亦是如此。标准化的设计代表了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连锁酒店品牌正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不断扩张和发展。企业自身发展希望通过标准化设计,以实现规模经济和经营管理的可控性。但是,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具多样性,这就要求企业要在注重标准化的基础上,寻求差异化,通过酒店设计的原真性来满足消费者寻求独特体验的需求,进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没有哪一种设计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游客体验到的关于文化的本质,受到现存观念的制约。为了把酒店美学价值转换成商业机会,酒店经营者(或投资者)应该去发掘顾客重视什么。同时需要在设计实施之前确定酒店的目标消费群体,确保消费者能够体验到原真的酒店文化和地方文化。

因此,目前酒店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既要满足某些酒店行业标准,或同一酒店品牌的集团标准,来达到统一服务质量、形象标准化的目的,以满足消费者对住宿功能的需求;又要增加设计感及地方文化特色,并将其传达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原真性在保持个性化、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方面起重要作用;而标准化的设计、生产和服务则影响着酒店的对客服务水平。那么,酒店设计过程中如何适应运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原真性与标准化这一对矛盾问题,通过设计大规模定制化的住宿产品满足旅游者复杂的旅游需求?通过发掘文化环境中的原真性特质,酒店设计可以获得兼顾原真性和标准化的好处。本研究在构建酒店设计的理论框架后,通过对几家酒店进行剖析,分析其原真性所在,并讨论酒店设计过程中的原真性与标准化的协调。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原真性的研究十分丰富。然而,原真性究竟是什么,学者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authenticity一词源于希腊语authentes,意为“权威者”或“某人亲手制作”,最初用于描述博物馆的艺术展品。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真实(reality)的表现”,或者说包括“真正的(genuine)”和“真诚的(sincere)”两个方面。它暗含着一种地方文化的内涵,指的是可以作为识别企业形象的标志性事物和身份。

麦坎内尔(MacCannell)将舞台化原真性(stagedauthenticity)概念引入旅游研究中。王(Wang)区分了3种形式的原真性:客观主义原真性(objectiveauthenticity)、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authenticity)和后现代主义原真性,并在后现代原真性基础上提出了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authenticity)。客观主义原真性强调对原作品本身真实性的认知体验,但在现实中并非只存在是与非,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建构主义原真性认为原真性是一种社会建构,是一种符号化的、象征意义的原真性;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客体原真性已不重要,在此之上王提出的存在主义原真性认为此与旅游客体无关,强调旅游者主体体验真实性。基于这一研究,贾马尔和希尔(Jamal & Hill)根据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原真性区分为客观主义(objective)、建构主义(constructive)和个人(personal)原真性3类。格雷森和马丁尼克(Grayson & Martinec)也区分了两种类型:指标原真性(indexical authenticity)和形象原真性(iconic authenticity)。指标原真性指的是某物非复制或模仿,这与王提出的客观主义原真性对应,形象原真性将个体认为真实的行为或表达视为原真,与王宁所说的存在主义原真性相对应。本文基于形象原真性展开,采用了建构原真性的观点,强调顾客体验对酒店设计的重要影响。在西方文献中,原真性已经运用至旅游体验的各个领域,包括对餐饮酒店企业的研究。而在国内,原真性主要用于遗产地的研究中,但近期也有研究将其应用到餐饮酒店领域。

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酒店只有通过最佳管理并提升品牌形象才能成功。全球化阶段对品牌化不断重视,但国际连锁酒店品牌的重复设计,不断复制,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劣势。因为顾客厌倦了标准“饼干切割机”式的酒店客房,这类游客希望追求差异化的体验,这有别于传统大众游客。设计能够创造出个性化氛围,使酒店具有吸引力,甚至成为独立的旅游吸引物。设计包括功能性的和美学的元素,如风格、陈设和建筑样式。酒店设计能够增强地方性,并且为顾客提供原真性的地方文化。酒店必须发掘当地文化特色,将环境、服务、硬件设施、装修、设计等与当地文化结合,实现原真性设计,以寻求自身与竞争者的差异化,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创新性酒店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因此,保持文化原真性,寻求差异化以获得新颖的设计感,这对酒店设计来说至关重要。

在酒店设计中,标准化的设计代表了一种全球化的态势。国际连锁酒店品牌正是在这种标准化的潮流下,不断扩张和发展的。为了满足顾客对形象识别、产品品质的基本需求,在酒店设计过程也需要实施一定程度的标准化。标准化是“对于某一特定问题,本着有益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构建和记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以期在某一时段内被重复和持续使用”。酒店设计标准化有益于各利益相关者。设计标准化可以为酒店带来效率、可预测性、成本节约和便于控制等方面的好处,大部分考虑都是出于规模经济和维护成本等问题;标准化可以提升产品形象识别、降低成本、增加顾客满意,并获取竞争优势;标准化往往还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很好的财务收益,并使得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许多酒店通过紧缩差异化改善经营业绩。

消费者对客房内部装修、装饰整体感觉较好,不仅凸显了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使用的舒适性、便利性也可以满足。比如蚊帐、空调、淋浴的设计很用心,可自行选择空调或者风扇,以及不同种类的洗浴方式,充分考虑到客人的实际需求和偏好。另外,在卫生方面,客人也很满意,整体洁净、清新。安全性、私密性做得也比较到位。对客房提供的客用品等,客人认为很有酒店自身特色,提供基本的一次性日用品梳子也是木质的,既能重复使用,符合环保理念,又在材质上与生态设计融为一体。浴室里小小的用品包,由印度手工纯棉布制造,而全套洗浴用品,与漫山遍野的竹海呼应,传扬生态、环保的理念。另外,为了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客房配置电筒、电吹风、电话、网线和无线网络等。

总体来看,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在设计上强化生态理念,各类生态建筑均使用了环境友好型材料,又充分运用当地客家文化,同时突显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给消费者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生态精品酒店,保有了独特的原真性,丰富了消费者的体验;另外,度假村充分考虑了消费者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以及管理上的有效性,兼顾了设计的标准化,可以说是一个设计的原真性与标准化有效结合的范例。

4.2 原真性设计

在原真性设计这一类型中,设计的原真性程度很高,但标准化程度较低,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可以认为是这一类型的酒店。长城脚下的公社(以下简称“公社”)原名为建筑师的走廊,位于北京市八达岭高速路水关长城出口,长城脚下8km2山谷内。

公社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展并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中国10大新建筑奇迹”之一。公社一期的11栋别墅和1栋俱乐部分别是亚洲12位优秀青年建筑师所设计(表1)。建筑师使用在中国当地可以找到的材料,将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

公社包括一期“核桃沟”11栋别墅及1个俱乐部,共46间客房,于2002年10月开业;二期“石头沟”31栋别墅,1个儿童公社(儿童俱乐部),1个Anantara Spa,1个健身房及会议中心,共190间客房,于2006年9月开业。公社2005年与凯宾斯基合作,由其管理。至今为止,公社共有42栋别墅,190间套房,11间总统套房,4个餐厅,1个AnantaraSpa,1个儿童俱乐部及1个户外泳池。

公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设计酒店的代表,以前卫、时尚为设计特点,11栋别墅将生活中的素材创造性地运用到建筑设计艺术中,每栋别墅都可以看到未经修复的古老长城,每一段线条和结构都浸润着设计师最朴素、最大胆的设计构想,设计的原真性从其获得的荣誉已有所体现。下面仅选取飞机场别墅进行原真性设计说明:

飞机场别墅由于所在位置人文与自然环境的特殊关系,对大地与历史的尊重是首要的考量,地景的融合以至于回归自然的生命体验应是建筑所应追求的。雨道嵌入山坡的石墙,与自由悬浮于复杂的坡地如同从石墙中穿出的一个个矩形的箱形空间,石墙表面由当地的石材所砌筑,除了与“长城”的历史意象呼应,此墙的构造有如生物的脊骨般支撑着衍生的空间,也如神经动脉般提供了基础的生活机能与流通的动线,而自由的空间由此向周围延伸而出,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然而,检视客房设计,可能做得就没有单纯只看设计作品本身那样专业了。尽管几乎每栋别墅都提供了24小时专业管家服务、各种用餐设施、私人聚会场所、会议场所,然而,在空间布局上多数地方忽略了标准化设计,比如飞机场别墅通往一楼的两个楼梯幽暗狭窄,给客人压抑的感觉。双兄弟别墅卧室有些幽暗,感觉压抑;客人还觉得两个体块没有任何连接,二层的大面积露天阳台,没有考虑北京多风寒冷的天气。森林小屋二层与餐厅相连的卧室在摆下一张床后,与墙壁间的距离不到半米,客人从中穿过时需要侧身;游泳池是室外的,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使用率较低。这些方面的标准化程度不够,导致了较多的经营问题。

针对这种原真性程度高而标准化程度低的设计,是否可以考虑利用软件服务来帮助消费者认识和感知设计的独特性、原真性,例如,对员工进行酒店设计理念方面的培训,用所掌握知识的标准化来帮助消费者理解设计,进而为酒店提高质量。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酒店作为住宿设施在其设计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设计师的创意,还需要与管理者协调,以完善功能设计。

4.3 标准化设计

这一类型的酒店设计,标准化程度很高,而原真性程度较低,酒店注重标准化经营,不断扩张,所有连锁店均按照统一的标准经营,几乎没有因为地域的差异而做出个性化、差异化改变,7天连锁酒店(以下简称“7天”)便是这一类型中的典例。7天创立于2005年,2009年11月20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第一家登陆纽交所的中国酒店集团,拥有分店超过1000家,覆盖全国150个主要城市。

7天作为经济型酒店,设计上并没有过多注重与地方文化的结合,而是坚持自身扩张的统一标准。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中大北门店为例。此店紧邻中山大学北门,去往珠江边、琶洲会展中心、国际轻纺城、中电数码城便利。酒店门口是下渡食街,有麦当劳、必胜客、真功夫等著名餐饮企业,酒店周边还有广东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酒店拥有各类客房,房间简约时尚,配有早餐厅。

首先,酒店外观保持统一,几乎所有7天酒店都是黄颜色的外观,无论身处北京、广州,或是香港,都可以看到一栋栋这种7天酒店。并且酒店内部也基本都保持了与外观相似的色调,白色、淡黄色、黄绿色、橘黄色等,给人温馨放松的感觉。其次,酒店注重满足客人的核心住宿需求,房间类型基本统一,简约时尚,采用标准配置。酒店床垫为专业定制,为客人提供星级睡眠;标准采用荞麦枕头,也有松软棉芯枕供选择;床上用品采用3s标准进行洗涤和管理,特选的星级1.8m大床;房间加装隔音设备,采用环保遮光窗帘等,营造舒适的睡眠空间。沐浴方面,10秒速热,恒温恒压,毛巾封包拒绝二次污染。提供营养早餐和睡前牛奶。

可以看到,7天在产品上仅选择了基本的住宿功能,并将此做到极致,来满足客人的基本需求,通过标准化经营、扩张,同样获得了成功。这一类型的酒店设计,虽然没有注重原真性设计,但由于其目标明确,消费群体明确,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设计合理,能够关注到消费者的最核心需求,并力求做到最好,对特定消费者市场同样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样可以获得持续竞争力。

4.4 市场追随者

这一类型的设计原真性程度很低,标准化程度也很低。一些没有品牌,甚至没有专门酒店名称的小旅馆,依托一定的地域优势,特定的市场群体,在住宿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属于这一种设计类型。广州市海珠区下渡路中山大学“小北门”附近就有许多这样的单体小旅馆,这些旅馆均位于中山大学附近,主要是利用一些民用住宅改造而成。这些旅馆会选择提供日租和月租,基本上每间客房都配备了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电视机、卫生间兼淋浴间(有些带有厨卫),而同一家旅馆的各个房间样式均不一,价格在50~90元不等。主要客源是中山大学的在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者,以及准备考研的毕业生等。这种产品在大学周边很受欢迎。但是,这样的旅馆有些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卫生、服务。这种旅馆除了住店前与老板谈价、住店后退房,基本没什么沟通和接触。这一类旅馆在设计上没有原真性和标准化可言。但这一类型的住宿设施在这种特定环境背景下,同样可以维持生存。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构建了基于原真性和标准化的酒店设计框架,并对4个案例进行了剖析。结论如下:

第一,酒店是为客人提供住宿功能的设施。酒店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等用来满足客人基本住宿、餐饮需求的项目是顾客关注的重点。这些方面必须达到酒店集团标准或单体酒店自身标准,是评价这些酒店设计很重要的部分。在酒店设计的差异化、原真性方面,消费者会对酒店设计的原真性有一定的感知,基本都能够充分理解酒店设计的独特性所在,并且以此作为自己体验差异性的来源。对有独特设计的酒店的评价中,设计本身和与设计相联系的内外部环境是顾客评价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酒店设计要与环境相适应,要与地方文化相联系。

第二,原真性设计是对酒店价值的提升,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用以满足客人居住基本需求的要素达到标准化,在此基础上的原真性设计才会增加顾客对酒店形象的感知和认同,才能增加客人独特的体验;如果只有原真性的设计,而忽略了酒店的实用价值,忽略了设施设备、服务流程等方面的标准化设计,那么原真性的优势也就无从谈起。

第三,从酒店设计前两种类型——原真性与标准化结合和原真性设计的分析中,不难发现,真正意义的设计酒店应该做到既具有设计的原真性,保持差异化,提升竞争优势,给客人独特体验,又可以达到企业或行业标准化,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客人基本需求。但是,从分析的案例来看,酒店本身的设计的确极具特色,但长城脚下的公社设计过程对顾客基本需求的关注度不够,需要酒店加强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得酒店的原真性设计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酒店形象,满足顾客差异化体验需求。

能够较好地协调原真性与标准化的酒店设计,无论在满足消费者基本住宿需求上,还是传递差异化设计上,都能做得比较好,可以给客人带来个性化的体验、基本需求的满足。与地方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将设计理念、酒店文化准确传递给消费者,同时注重基本住宿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这也正是今后设计酒店、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等特色酒店设计中应该强调的问题。与此同时,研究者发现,若选址和市场定位得当,放弃原真性和标准化的住宿设施也有市场空间。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度假酒店 景观设计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大部分都市人目前处在高污染的自然环境及高对抗的社会环境的双重压迫下,身心都极有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及《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实施,尊重自然,走进自然,缓解压力,身心健康已经慢慢成为人们追寻的目标。因此,外出旅游,走进自然,入住度假酒店,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伴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度假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对于旅游活动场所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普通的度假模式和度假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康体、娱乐等的要求,人们开始不满足传统旅游所带来的休闲体验。因此,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显的尤为重要。

1.传统度假酒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度假酒店的设计片面追求奢华,相互攀比,不以自身人文、地域和经济条件为基础,照搬国外豪华度假酒店[1]。从设计现状来分析,其间虽有不乏优秀的度假酒店,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问题有:度假酒店形式单一、档次不一、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雷同较多、特色性不强;部分度假旅游设施较差;都市休闲度假和生态度假的规模和档次不能满足现有需求等问题。度假酒店因旅游度假产品的过度开发而产生生态问题的案例也不在少数。郭静提出旅游扩大化会给旅游区带来水体污染、土壤板结、空气严重污染、生态多样性被破坏等生态问题,大兴土木,景观也被破坏[2]。

因此,如何通过设计主题的引导,较好地解决度假酒店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达到自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生态平衡,如何打造特色生态的度假酒店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相关概念及分类

2.1 度假酒店的概念

度假酒店的概念经常同度假村的概念混淆。国内很多度假酒店被用以度假村来命名,目前的度假村界定不清。

俞海滨,田玉堂等认为度假酒店与度假村的概念相同。他们都是在有旅游度假需求的环境下所产生的,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为适应度假旅游的需要,根据度假旅游者的心理要求,建设相应的度假场所,都承担着食宿功能,但是度假酒店和度假村的概念有着较大差别[3-4]。

度假酒店的概念比较明确,杨明涛,邢瑜,龚向群等认为度假酒店多建在滨海、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远离市区,交通便利,同时度假酒店设计风格上返璞归真,讲究人与自然融合,为游客创造休闲舒适的环境。龚向群认为度假酒店还应该具备阳光、沙滩、大海[5-7]。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度假村的定义是:为旅游者的较长时间的驻留而设计的住宅群。

因此,度假酒店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建在山川、湖泊、海滨等自然风景区附近,以短期出租床位的形式经营的以食宿功能为主的休闲度假酒店。主要特点是远离市区,交通便利;以食宿功能为主,部分服务设施为辅;需要借助其他产业增强酒店的吸引力吸引游客。

2.2度假酒店的类型

目前还没有针对度假酒店的权威的分类标准,诞生分类方法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表1 度假酒店不同分类类型[8-11]

分类方法 类型

按地理位置分 乡村度假酒店、城市度假酒店

按功能分 滨海型、湖泊型、山岳型、温泉型、草原型、沙漠型、特殊型

按经验模式分 康体型、娱乐型、会议型、复合型

按营业时间分 连锁经营、独立经营、分时度假

按娱乐设计用途分 全年营业、夏季营业、冬季营业

按自然环境条件和度假旅游内容分 山地度假酒店、滨水度假酒店、康体疗养型酒店、娱乐度假酒店、主题型酒店

上述分类方法包含了大部分度假酒店的类型,却有很难将度假酒店的特色体现出来。因此,度假酒店的分类很难区分开来,目前度假酒店一般都具有综合,包括会议功能和娱乐功能。笔者认为根据度假酒店的功能,我们可将度假酒店分为疗养型度假酒店、会议型度假酒店、家庭旅馆和综合型度假酒店。疗养型度假酒店是以康体功能作为主体品牌功能,提供丰富的疗养及医疗设施;会议型度假酒店以接待国内外各类会议客人为主,提供会议场所和会期间休憩、活动等主要设施;家庭旅馆是以优美自然环境为主,设施较少,提供简单轻松的服务;综合型度假酒店以大型、综合为主要特点的多功能度假设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3.国内外度假酒店概况

3.1国内度假酒店研究概况

由于我国的度假酒店起步较晚,其相应的研究在景观设计方面研究的相对较少方向,主要是集中在经营管理等方面。

3.1.1景观设计方面

针对专类型度假酒店有较为系统的研究图片方式进行介绍。以度假酒店为名的书籍较少,且书籍上一般通过案例介绍方式介绍案例特色,没有对相关的规划方法、设计手法、设计理念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主要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度假酒店环境的营造和度假载体的特色化设计手法。

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文献研究也不多,研究度假酒店的论文中,大部分也都是以图片方式为主。其中硕士论文的研究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如从建筑和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详尽的了研究地域性特征在度假酒店中的表现及其相关的设计策略[11],还有部分硕士博士论文有专门针对滨海度假酒店、山地型度假酒店、温泉度假酒店的设计进行研究,也有专门从古典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来分析和研究度假酒店的外部环境设计。也有部分对度假酒店设计理念进行研究,如许勇铁,许凌玲对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度假酒店设计的理念进行探析[12]。

3.1.2经营管理方面

经营管理方面研究相应的研究刊物较多,主要有中国旅游报、饭店现代化、旅游科学、城市建筑、旅游学刊、商场现代化等。可参考的书籍有《到酒店度假去》、《世界知名酒店导览》、《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服务管理》。此外,《现代旅游开发学》、《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度假酒店操作图文全解》、《酒店设计与策划》等书籍中则侧重营销策略、服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献研究中,标题为“度假酒店营销策略”的文献知网查询结果为98篇。

3.1.3在建筑科学领域

在建筑科学领域,主要针对建筑空间进行研究对旅馆建筑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主要著作有《旅馆建筑设计》,《旅馆建筑》。这些书籍主要研究旅馆的空间设计,功能布置等内容。此外,随着度假酒店形式的出现,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世界建筑、世界建筑导报等建筑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些特色的、创新设计理念的度假酒店设计介绍度假酒店建筑设计及空间室内设计实例的文章,其中有地域性和文化性方面的内容在许多文章中都有体现。

3.2 国外度假酒店研究概况

国外度假旅游的产生与发展较早,因此对度假酒店的研究在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方面有较全面和细致的研究。书籍方面,对度假酒店有较为全面研究的有英国弗雷德・劳森著的《酒店与度假村一一规划、设计和重建》。也出现了许多以图片为主的介绍度假酒店的书籍,如WORLD RESORT HOTEL、The Leading Hotel of the World 2003、Resort and Theme Hotels 等等。在建筑设计方面对度假酒店地域性方面也有一些设计的建筑实例较为成功,一些乡土建筑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杰佛里・巴瓦和查尔斯・柯里亚等,这些设计师的案例对我国的度假酒店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国外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投资、经营、发展、设计等多领域,同时对度假地深入研究的视角已延伸到度假酒店的开发营运与管理,如《度假饭店的开发及其管理》(Chuck Y Gee,2003)该书全面阐述了度假饭店之概念、历史与特点,度假饭店的规划,娱乐设施的开发,度假酒店的经营管理等内容,指出“度假酒店概念的核心就是创造一种能够增强幸福感和偷悦感的环境[13]。2002年,西班牙LOFT出版公司在其出版的《酒店设计与酒店设计师》一书当中,主要以例子说明的方式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酒店与发展。2003年,在英国著名学者弗雷德・劳森编著的《酒店与度假酒店的规划、设计和重建》则详细介绍了酒店与度假酒店的概况、特色、规划与设计。期刊方面有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同样也是主要针对酒店经营管理以及酒店行业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4.展望

目前国内外度假酒店的研究不多,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营策略方面。景观设计方面则涉及更少,且研究主要在地域性特色上。因此要加强对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的研究,并应该从设计理念、总体布局、植物空间、生态材料等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对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从而形成较为完备的酒店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的理论体系,这对酒店设计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熊博.舒适并非源自奢华――简析国内度假酒店设计中的误区[M].中外建筑,2008,(12):90-95

[2] 郭静.旅游扩大化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怀化学院报,2010,

[3] 俞海滨著.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

[4] 田玉堂.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6

[5] 杨明涛编著.Resort Hotel度假酒店[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6] 邢瑜,王玉红编著.宾馆环境设计[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7:96-98

[7] 龚向群.海南度假酒店景观与室内[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8] [美]布赖恩麦克多诺,约翰希尔等|译者:董晓莉. 酒店建筑[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01

[9] 俞海滨著.度假酒店(村)的开发与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6

[10] 陈方.滨水度假酒店设计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7:1-60

[11] 甘露.度假酒店的地域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10-13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酒店大堂;地域文化;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空间给予人最直接的是感官及视觉上的享受,现代高档酒店对此更为关注。利用空间创意去让顾客加强消费记忆,注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让顾客更多地体验当地文化及环境。

一、地域文化对度假酒店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流的日益频繁,迅速的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性开始被削弱甚至消失,导致了设计风格的雷同,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种从古到今的文化沉淀。它不仅包含那些人们在特定地域条件下积累的科学知识、艺术内涵及它们间的结合,还包含那些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认识到的不同的艺术理念及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

度假酒店设计既有商业的需求,又有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需求。度假酒店在功能上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同地方的度假酒店的室内空间还应该体现其特定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对度假的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增加酒店的生命力。

二、酒店大堂是度假酒店的核心区和第一印象

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是度假酒店中的功能流线核心和枢纽,是给客人留下最初印象的场所。因其造型的灵活性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复合性,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象征和精髓所在,它确定了酒店的风格和气氛,,应给旅客已到达目的地的感觉。

度假酒店的大堂无论大小、风格各异,都在努力达成两方面的内容:舒适、轻松的空间氛围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美景致。

大堂是酒店的交通枢纽,是客人进出的必经之地,是客人办理手续的地方,也是客人进行交往的场所。习惯称谓的“大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客人到达登记区及前台办公区;另一是大堂休息区,例如:大堂吧等。

可以说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是整个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特色也一定要在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举例分析

(一)印尼巴厘岛的阿曼酒店

酒店大堂

休息空间

很好的展现了东南亚酒店的风格。通透的建筑空间、开放的木构架坡屋面、本地石材和木料、凸现地域文化的浮雕景墙、样式休闲的家私以及暖色的主基调,营造出安静、闲适,充满传统意味的空间环境。

而开放贯通的传统空间形式、出檐深远的屋面为室内提供了良好的遮荫、流畅、凉爽的清风,创造出很好的小气候环境,人体舒适感很好。避免采用空调系统,节约了能源。大多数热带地区的建筑多采取此类开敞的建筑格局,面积规模或大或小,但总体氛围和形式没有多大差异。

(二)三亚喜来登酒店

酒店大堂入口空间

酒店大堂

位于中国三亚亚龙湾的喜莱登酒店,气势恢宏的酒店大堂一直为人称赞。酒店落客区、接待区、休息区、大堂吧、室外屋顶无边水景沿轴线顺序递进,覆盖在一个巨大、层级跌落的坡屋面下,空间序列感极强。旅客进门伊始就可以感觉到南中国海的壮阔美景,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吸引旅客迫不及待的奔向海滩。尤其是在大堂吧外结合屋顶设计的狭长的无边水景,水、海、天融为一体,惹人流连驻足。大堂室内装饰材料以木饰面和乳白色涂料为主,色调柔和轻快。酒店大堂从屋顶构架到栏杆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实木作为建材。木构架形成了开阔轻盈的大堂空间,活跃了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沉重空间氛围;同时木材自然而富有纹理的质感,也与度假酒店整体自然清新的风格相协调。大堂门前长长的落水景观,都是同自然、开敞的酒店氛围相适应的。

四、总结——度假酒店的大堂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几点思考

(一)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的提取

自然景观是游客度假意向的心理需求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地方和酒店特色彰显的自身需要,二者在酒店大堂空间内都要有所体现。对于自然景观的提取与运用,可以结合传统中国园林中的做法,如借景、障景、框景等等。同时结合不同垂直层次上的视觉变化,达到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而对于人文历史要素的提取,则可因地制宜,或应用在整体结构、或通过小处点缀,或通过特色活动空间的设置,都可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地域空间特色的营造

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是度假酒店常用的一种空间营造方法,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建筑材料、色彩的运用营造符合当地气质的建筑空间。但也可以借自然为主题,通过空间的曲折变换、高低大小空间感受的不同,让游客体会或新奇或变化多端或舒适自然的气质。

(三)关于地域符号的点缀作用

酒店大堂作为公共性空间,其设计必定要以使用群体的利益和看法为出发点,使营造的空间中的地域性为他们所感知和接受。散布在各处的小空间、小装饰构件往往最容易被游客注意,因而对整体气氛的烘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种装饰必然是与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息息相关的,才不至于落人形式主义的俗套。

五、 结束语

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作为一种大尺度公共建筑空间,在选址、功能、材料、建造等方面都比较复杂,在有地域化要求的时候更难于把握。在度假酒店大堂的设计处理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的表达使酒店有可识别性是较为适用的一种设计策略。只有对当地自然、人文、原生态材质等多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适用同时又不失地域设计元素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唐英 王葆华 浅析酒店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32)

金卫钧;张耕;孙勃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5(02)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饭店行业 实践 理论研究 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高潮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

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主题酒店;核心竞争力;差异化战略;蓝海战略;资源-能力理论

一、我国主题酒店发展现状

1.基础理论。主题酒店在国外推出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在我国,最早的主题酒店有1995年的玉泉森信大酒店、1997年的鹤翔山庄等。2004年11月6日,在成都京川宾馆召开了中国第一届国际主题酒店研讨会,标志着中国主题酒店进入有组织的发展阶段。2006年12月10日,国际主题酒店研究会创立大会通过了《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标志着主题酒店建设由此步入标准化进程。《主题酒店开发、运营与服务标准》对主题酒店的定义是:主题酒店是指以酒店自身所把握的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素材为核心,形成独具特色性设计、建造、装饰、生产和提供服务的酒店。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的定义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我国学者对酒店核心竞争力进行过分析与探讨,其定义大致有资源论、能力论、创新论、文化论、创新论、系统论等几种观点。然而也有综合性的观点,比如刘琳(2003)认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与技巧、管理体制、实物系统、价值观的综合体现”,并提出其构成要素。吉根宝等(2006)认为酒店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价值、可扩展性、独具特色性和持续学习几个方面。马博(2009)认为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资源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应变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而作为酒店的新形式,什么是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呢?根据蓝海战略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内涵,选择主题酒店就是酒店业经营者践行蓝海战略和差异化战略的表现。酒店业经营者从酒店业之外的产业开辟出一片“蓝海”,选择各种文化主题与酒店功能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这些独具特色资源就是竞争优势所在。而现代企业资源~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是拥有一组特定资源和特殊能力的组织结合体,因此,要使主题酒店的竞争优势转变为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很强的核心能力来将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本文就是立足主题酒店特有的资源,通过对其独到的能力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突破口分析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2.我国主题酒店的数量及分类

随着主题酒店逐渐被消费者了解和接受,全国各地主题酒店发展迅速,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图1是对各全国各省市主题酒店数量做出的初步统计。如果把这些主题酒店按照主题内容和选材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大致分为自然类、历史年代类、异域风情类、民族文化类、音乐戏曲类、体育类、名人文化类、影视文学类、宗教类、健康类、城市地方特色类、娱乐类、科技信息类、时尚艺术类等。图2是以此划分依据为基础对所搜集的484家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类型的分析,可见主题酒店的文化主题种类繁多,酒店经营者都在做尝试。

二、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分析

魏小安说主题酒店是“酒店”+“主题”。主题的引入使酒店的资源具有独特性,从而引起酒店理念、服务和管理方式等的改变。主题酒店的独具特色的资源主要包括独具特色的文化资原、人力资源和品牌资源,

1.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主题酒店弥补了酒店业长期以来缺乏文化内涵的缺陷,对各种类型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提炼出一个主题,将这个主题与酒店产品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这样既体现了文化的本质内涵,又与酒店的企业文化相融合,或是考虑到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地体现了主匦酒店的特色。比如,四川的饭店选择藏文化作为主题。藏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再加上酒店所在地一四川是一个藏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藏文化在这里有深厚的文比积淀。这种文化特色和地域空间的结合形成了酒店文化资源的独特性。饭店的“五星宣言”最能体现酒店打造全国首家藏文化主题酒店的理念:通过对藏文化的深入挖掘、提炼……把地域、城市等文化信息注入酒店的理念、意识、服务行为之中,对其建筑设计、环境设计、装饰用品设计、产品形态设计等方面能够表述一种统一的文化理念,并能够以具象的文化存在对服务对象产生一种精神感染力的酒店。再如,厦门的“音乐岛酒店”在融合中西文化、特别是巧妙融入本土文化内涵方面,作了积极尝试。“音乐岛酒店”原名“怡华酒店”,管理者借助1999年公司赞助厦门市爱乐乐团的东风,将酒店改名为“音乐岛酒店”;又借助厦门市举办“第四届青少年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契机,更换主题招牌,改造部分设施设备,注重渲染“音乐主题”文化氛围。

2.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

鉴于主题酒店的文化特性,从主题的构想与定位、装潢设计、产品研发到运营管理,各个环节都要恰到好处地体现主题文化,这就意味着需要通晓酒店主题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在一定意义上说,主题酒店人力资源是主题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比如文化主题酒店定位:要做的是让艺术家、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室内空间设计师、酒店配套同期介入,使之成为一座集建筑设计、空间设计、视觉设计、行为设计乃至音乐设计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主题酒店。这样的高要求恐怕不是一般员工所达不到的。主题酒店的员工,从一线员工到管理人员,都要具备除一般服务技能或管理方法之外其它的知识和能力;除了非主题酒店所需的人力资源外,还要有专门配套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和文化部。如鹤翔山庄聘请了四川大学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为酒店经营管理出谋划策:聘请民间道学专家作为顾问;还培养与主题文化相关的技能高手,如根雕艺术师、茶博士、太极拳师等。比如厦门如是酒店作为全国首家“禅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定期会邀请著名佛学者举办佛学讲座、国学讲座等。

3.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

主题酒店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表现为主题酒店的文化品牌资源和文化品牌的延伸。就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资源而言,如南充团结商务大酒店是以丝绸文化为主题;成都芙蓉丽庭酒店以荚蓉文化为主题等:曲阜阙里宾舍则运用了儒家文化作为品牌。虽然阙里宾舍的儒家文化晶牌本身没有专利性,但是如果别的酒店要拿来用的话却缺乏空间地

域这个优势。曲阜阙里宾舍的整个建筑紧挨“三孔”,采取中国四合院式的布局,组成几座院落,以回廊贯通,与孔庙、孔府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曲阜阙里宾舍成为典型的儒家史化主题酒店。而文化品牌的延伸就是要把主题文化转化到酒店的实体产品中,让主题文化“名副其实”。这是主题酒店品牌资源的主要方面。主题酒店是酒店业激烈竞争的产物,酒店的主题文化品牌确立之后,要想保持文化品牌的价值持续性,就必须进行史化品牌的延伸。比如四川雅安西康大酒店,是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酒店将国饮藏茶之极品与中国国粹文化有机结合开发出“茶之韵”牌藏茶工艺品,并且对藏茶内含有的特殊香气化合物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的藏茶产品,不断提升“茶之韵”牌藏茶的观赏性、医疗性、适用性和再循环适用性。这个酒店就是利用基础的文化品牌资源延伸出新的品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资源。

三、酒店的核心能力分析

1.主题酒店的资源转化能力。主题酒店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人力和品牌资源,只有对这些具有独具特色价值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才能使这些资源聚合成力量,形成酒店的核心竞争力。从主题文化到文化竞争力的转化工作比较复杂,成功的转化会产生吸引力、注意力、记忆力和竞争力。饭店将藏文化元素放入装潢设计中,藏文化就转变为硬件设施的一部分;把藏族的风俗习惯引入到酒店的迎宾服务,就形成了酒店别有特色的迎宾服务。鹤翔山庄对道家养生文化解读深刻,开发出一系列的养生产品,消费者可以品五行宴、饮五行茶、练五行功,此时的道家文化和品牌资源就转化成酒店的盈利能力。此外,主题酒店通过整体的主题文化塑造,使主题酒店从传统的住宿设施转变为“旅游景点”,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和旅游线路中体验文化特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鹤翔山庄就是在游客游完青城山之后深入体验道家文化的景点之一。

2.主题酒店创新能力。

主题酒店本身就是酒店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创新的表现。具体到酒店的运营,则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产品创新表现在一是将传统酒店的住宿餐饮产品赋予主题文化的内涵。如鹤翔山庄依托道家传统养生秘籍,顺应绿色食品消费潮流,经过精心设计出“长生宴”。如京川宾馆,将三国典故融入菜肴制作当中,创制出地方风味浓厚且富含历史文化寓意的精品川菜系列,如蜀宫宴、三国宴、关公赐福团年宴及三国风味菜等。二是以酒店主题文化为基础,整合相关市场资源,研发新产品并形成产业链。如以“国宾文化”为主题的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酒店的“国宾服务”形成了提供国宾车队、开餐仪式、茶艺表演、会展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酒店还开发了钓鱼台烟类、茶类、咖啡类、餐具、茶具、咖啡具类、文具类、皮具类、工艺品类、服装类等。产品创新丰富了酒店的产品体系,增加了收益,更强化了酒店的核心品牌。服务创新就是以酒店员工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服务和服务项目让消费者从简单地住宿转变为对某种文化的感受和体验。酒店设计的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相对于普通酒店的服务来说是个飞跃。如成都饭店晚间“欢乐时光”的活动,互不认识的海内外客人们在活动中会不由自主第站起来与服务员拉起手,轻欹曼舞。而许多西方客人会驻足观赏和体味热烈奔放地文化。藏式迎宾服务和原生态歌唱迎宾项目,也是对酒店前厅服务的颠覆。

组织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为了系统、清晰完整地展现酒店的文化,除了利用各种独具特色的人力资源之外,会在传统的组织体系基础上设立新的部门或办公室,为主题文化的研究和产品的创新提供组织保证。如京川宾馆特别成立“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常设办事机构文化部;鹤翔山庄设置了道家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部等日常运营部门,又设置了文化总监和文化专员等岗位。此外,产品创新得到的系列实体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资本,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商品部,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营销创新是指主题酒店与传统酒店在营销时宣传的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传统酒店侧重介绍酒店的设施设备、地理位置等。而主题酒店打出的是文化牌,通过文化营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酒店在消费者脑中的记忆力。如很多消费者不知道“京川宾馆”,却知道“三国宾馆”,这就是主题文化已经形成酒店标志的表现。此外,与传统酒店相比较,主题酒店以相似的价格却可以提供创新的个性的服务,为消费者带来传统酒店没有的体验,这是一种明显的优势。营销创新还体现在酒店可以通过合作营销,改变酒店单纯的住宿设施状态而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保证了酒店的客源。如京川宾馆与武侯祠的合作挖掘三国题材开发产品,充分利用宾馆内的“蜀汉文物陈列馆”,向顾客展示文物精品,扩大知名度;和康辉旅行社共谋打造“三国文化”游。

四、结论

主题酒店的发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消费者对主题酒店的接触也越来越多并开始有所了解。主题酒店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人力和品牌资源,还有将这些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以及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能力,主题酒店就是用自身的这些核心能力将酒店的独具特色资源进行转化和创新,整合凝聚成酒店不可战胜、不可模仿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吉根宝,郭海红.酒店核心竞争力国内相关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35):54~55

[2]刘琳.酒店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饭店现代化.2003(1):3l~33

[3]吉根宝,臧冬冬.我国酒店核心竞争力探析[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2):43~46

[4]马博.大连棒槌岛酒店核心竞争力建立与比较研究[D].辽宁:大连海事大学.2009

[5]张莞.试论主题饭店的文化定位和建设问题一以成都市京川宾馆为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2(11):11~13

[6]唐世珍.饭店五星宣言[OL].http://tan-gshizhen12.省略/archives/2008/8197html.2008.12.27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酒店;家具设计风格;发展趋势

2009-2012年酒店家具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2013-2015年的进入了行业低迷期,直到2016年才有些许回暖迹象。无论行情好,或者行情低迷,行业内的竞争从没有停止过。而多年激烈的行业竞争,也让国内的酒店家具业得到了洗涤和提升(图1-4)。在市场和营销的需求之下,酒店家具从以前的量产式粗放制造,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精工细作,重读工匠精神[1]。技术的提升和创新,使得有实力的企业或工厂越来越重视实力的打造,也自然而然参与到酒店家具行业的设计中来。目前,无论是在酒店家具设计的前期方案的优化服务,还是随后的酒店家具的进一步设计以及制造技术,甚至在酒店家具的设计和验收标准的制定上,都开始出现制造企业的身影,并获得业内同行的认可。

1酒店分类

随着市场发展的多元化与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现有的酒店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酒店家具根据其不同的氛围要求与酒店宗旨对家具的要求有一些不同。本文将我国酒店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经济连锁酒店、度假酒店、商务酒店、青年旅社、设计酒店。目前我国市场上较有活力的酒店类型要属经济连锁型酒店和高档豪华的度假酒店了.

1.1经济连锁酒店

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在规格上一般属于二、三星级,服务内容以“住”为主,一般不具有大型餐厅或娱乐空间,有的经济连锁酒店会提供小型的用餐空间。我国经济连锁型酒店以如家、七天、汉庭、锦江之星等为典型代表。2002年如家创办,注重扩张的速度,快速抢占市场,迅速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经济连锁酒店面对的人群主要为商务人员、一般旅行者和学生等,他们往往只要求干净、方便、舒适的住宿环境和经济实惠的价格,因此就要求酒店精简业务范围,走经济实惠的发展道路。

1.2度假酒店

度假酒店给一般多为5星级及以上,其提供的服务是多方面的,与经济连锁酒店不同,除了住的方面,还包括吃、行、玩、游以及交流,酒店注重人文关怀,给游客营造一种人文归属感。度假酒店是依靠着其自身特有资源吸引客人的,如环境、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氛围以及其他服务等。度假酒店最大的特点是要为度假客人安排酒店内的活动,因为度假客人与观光客人不同,他们会长时间在酒店内活动,所以对酒店的要求较高,因此酒店就要营造和安排放松、实用、有特色的空间氛围。

2酒店家具

2.1经济连锁型酒店家具

经济连锁酒店大都有很强的品牌观念,其主要体现在店面视觉上,除了统一的标志,还有大多全国门店统一的装修风格和室内空间中固定用色。以如家酒店为例,客房的色调多使用暖色调,淡黄色的吊顶、橙黄色的墙面、墨绿色地面、天蓝色窗帘,都成为了如家酒店的标志。在经济连锁酒店中,空间面积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同的家具就代表了不同的空间,除了卫生间作为独立的空间外,其他的家具都放置在一个空间之中,因此家具本身就代表了不同功能的空间。如床代表卧室,沙发与茶几代表起居空间,书桌则代表了书房等。其中,床的选择,是用户体验的主要因素之一,酒店一般多选用较厚的床垫,床的高度一般较为低矮,家具多为板式家具。根据客房的类型,一般有1800×2000mm大床和1200×2000mm的单人床,床的高度一般(包括床垫)450-500mm,还有的做到400-450mm。床的风格一般以简洁为主,有些酒店会将床设计为异形,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市场上也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形式,如将床设计为圆形,或者将床设计为船舱等形状。书桌也是客房中必不可少的家具,宽度一般在500-600mm,高度一般为700-750mm。储藏类家具一般置于门口处,放置于走廊的一侧,根据实地空间尺寸,有的衣柜进深500-600mm,衣服可垂直于墙面挂,也有一些进深300mm的衣柜,衣服平行于墙面挂[2-3]。

2.2度假酒店家具

度假酒店作为高档酒店其酒店整体的设计风格具有多样性,根据市场现有的度假酒店中,其设计风格主要以下几种:中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新古典风格、北欧风格、现代简约风格、地中海风格、田园风格、日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是要营造自然的氛围,使用木材等天然材料,如竹材、石材、藤条等。家具颜色主要为深棕色的木材,天然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混搭是东南亚风格度假酒店家具的主要设计手法,如柚木与草编、藤条与竹条、柚木与不锈钢等。新古典风格,沉稳简洁为其烘托氛围的大方向,因此次在家具的选择上大多以深色居多,木材为主要材质。家具造型上简洁大方,比例协调,修长优美,结构上常使用现代结构,较为注重舒适性。北欧风格无论是家具设计还是室内设计,都是目前非常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种风格。北欧家具形式较为简洁,尊重功能与传统,使用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材料来进行设计,带有深刻的文辉底蕴,用最简单的设计语言来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理念。度假酒店多种多样的设计风格,与当地的环境、文化与酒店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度假酒店的家具分为室内家具与户外家具,室内家具种类比经济连锁酒店家具的种类要多,包括沙发、茶几、床、衣柜、橱柜、餐桌、餐椅、躺椅等。室内家具除了对功能、舒适感的要求外,还要求家具更有设计感,与室内装饰相协调。户外家具应具备安全、舒适、艺术性、地域化等要求。有户外家具还要有遮阳的功能。

3酒店家具的特点

经过对以上两种类型酒店的家具分析,得出酒店家具设计的独特性:一是酒店家具的实用功能与舒适感受,家具是一种与人的各种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陈设,因此在家具设计中要反映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种实用性是设计师根据功用需求而为家具设计的;二是酒店家具的装饰性,家具具有烘托室内氛围和提升艺术效果的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家具不但能给人以身心的放松,还能让人感到家具在视觉审美上的美感。实用性和装饰性不是酒店家具仅有的特点,我们需要让其取得某种平衡,尤其是在公共区域,用不同的饰件、某种色调的配搭营造出不同的一个空间感受,或者一件家具纯粹的从个体上来看是特定的,当设计师赋予它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场景,家具会展现出有不同的效果与氛围

4酒店家具设计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酒店的翻新周期是10年左右,因此一个好的酒店家具的设计需要在这个周期内做到不落伍,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的检验和培育,经典的家具在未来的酒店设计中将依然大放异彩,如BAKER家具频繁出现在众多的酒店家具当中,足以证明其在如今仍然不会过时,并且具有其特殊的魅力与时尚感。所以,无论酒店家具的设计师是从其实用性出发来进行设计,还是从其艺术性出发进行设计,又或是从设计理论方法上进行分析家具的设计,成品的家具都应具有其出色的闪光点,并且要与相搭配的室内设计保持整体和谐,提升空间艺术性与实用性。只有将单纯具有实用性的家具加入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给其注入艺术的巧思,才能让家具不被不断更新换代的产品淘汰,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在之后一段时间的酒店家具设计的主流仍将是北欧风格、新古典风格,这两种风格是现在酒店家具的主流声音和方向。纯粹、洗炼、朴实的北欧现代家具与传承了古典的多变曲线造型和经过简化的新古典家具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它们代表了年轻、个性、时尚,家具的外形并不是简单的跟随时尚的步伐,而是不带有任何有色眼镜,来满足这个时代不断改变的需求。北欧家具的那种对天然材料的偏爱以及对家具表现形式和装饰的克制更是满足日益广泛的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与市场需求。新古典家具相对来说较为百搭,既可以搭配明快简洁的现代实用主义装饰,也可以搭配古典精致的饰品,营造出优雅的复古情怀。未来中国元素也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酒店家具的设计当中或渐成主流,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经典的中式家具,明式家具以其简洁、优雅的造型成为中国家具史中的巅峰之作,更受到现代消费者和设计师的喜爱,不仅成为中式家具的典型代表和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国内设计师现在也越来越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致力于将传统家具进行再设计,让家具既符合现代人需要的舒适感,又保留传统家具的美感。丹麦设计师HansWegner设计的椅子中有很强烈的中式风格,是将明椅中的美学在于现代设计中[6-7]。国内使用中式家具的酒店有:有武汉璞玉、设计大师JAYA的作品杭州法云安缦精品酒店、丽水民宿过云山居,其中都大量使用了重新设计的中式家具,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业界的一致认可。其中过云山居民宿只有八间客房,坐落于田野山间,中式的设计风格与中式家具的使用,使的整个民宿青山白云融为一体,成就了民俗的成功,人气非常的火爆,想要入住要提前很久预定,很多人因为过云山居的民宿才认识了丽水这个地方,由此可见设计的力量之强大[8-10]。

5结语

酒店作为一个游客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新家,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围绕“以人为中心”来进行设计,将酒店作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让每一个新来的客人都感受到新城市的温暖。酒店家具作为家具设计领域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从业者们的关注与重视。酒店空间提倡的“宾至如归”,在酒店家具的不断发展下大步向前。客房中的家具与宾客接触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其实用性、舒适性、美观性缺一不可。酒店客房的设计很大一部分即为酒店室内家具的设计,如果说墙面设计是用来看的,家具设计则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还要用来坐或卧,因此家具设计不仅更为困难,也更为重要。酒店家具设计对一个客房设计的成功与否,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具的不同附加功能也会让空间更为灵动、活泼,弥补空间的不足与局限性。一个好的家具设计,不仅能在形式上同空间风格一致,在内涵上也能与空间情感充分融合。

参考文献:

[1]唐开军.基于工匠精神的家具产品创新途径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4):11-13.

[2]乔善龙.经济型连锁酒店家具设计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3]杜彭,陈于书.板式家具色彩搭配方法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2):26-27.

[4]范建中.不拘一格的客房家具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2,(06):66-69.

[5]杨薇.酒店家具的风格与现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6,(09):20-23.

[6],丁芷琴,牛晓霆.明式椅类家具的线性艺术[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4):26-27.

[7]曾浈.论高迪建筑中的家具设计之美——以巴特罗公寓的家具设计为例[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2):14-15.

[8]孙艳君.中式风格酒店大堂家具与环境协调性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8.

[9]周景斌,刘玉虎.中小型酒店家具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6,(02):34-37.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旅游酒店;地域;文化;设计

引言

我国现阶段旅游酒店呈飞跃式发展,但是基本上所有酒店的外部和内部的环境都大体一致,这样没有凸显出具有特色的旅游酒店,对旅游酒店更没有加入具有地域性和文化象征。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在旅游酒店设计上加入地域及文化象征,希望对旅游酒店的发展能够起到作用。

一、旅游酒店设计的地域及文化象征所起到的作用

旅游酒店和其它普通酒店的相同就是:都是为消费者提供居住和用餐的场所,同时为消者提供一些娱乐场所。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普通城市酒店基本建在城市之内,而旅游酒店基本建在旅游景区附近,旅游酒店能够为游者提供旅游的相关知识。对于服务于旅游景区的专业性酒店,应该具备普通城市酒店基本功能之外,还要适应旅游景区发展特点和旅游者的要求进项创新和改革,旅游酒店要根据所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不同,设计出具有地方性和灵活性的旅游酒店。这样一来很多酒店设计师会在旅游酒店中加入具有本地旅游特色的地域及文化象征,来提高旅游酒店的特色,从而更加吸引游者光顾。加入地域和文化象征元素的酒店,能凸显旅游酒店的特色,增加旅游酒店的整体审美感,可以说是具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使游者在酒店之内就可以体验到当地风俗习惯,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游者都会前来消费。

二、设计旅游酒店地域及文化象征的主要策略

(一)旅游酒店整体构思设计

现在很多的建筑设计师把地域及文化象征运用到旅游酒店的设计当中之去。当游客在选择酒店时能够一眼就能看出区别,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旅游酒店整体构思设计时,尽可能的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地域及文化象征。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师要对旅游酒店所处的景区进行身临其境的研究,研究那些真实的自然景点和当地人们的风俗习惯,将这些和酒店设计融为一体,设计出景区自身特色的旅游酒店。比如说,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中的九寨国际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设计师在旅游酒店整体构思设计上采用了九寨沟景区的地貌特点,度假酒店中心和扇子形状相同,客房、餐厅和会议中心分别错落在山林之中,但是利用了回廊又都连接在了一起,这样一来,整个度假村的美感十足,游者入住后也变得更加方便。九寨国际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顶部是温泉中心,设计师将温泉中心用半椭圆型的玻璃罩住,这样能够让游者一边泡温泉一边看外面的九寨沟美景,感觉确实很惬意。

(二)旅游酒店设计原材料的选取

设计师对旅游酒店设计原材料的选取,尽量选取具有当地地域及文化象征意义的原材料。比如说,位于云南村落的少数民族中,旅游酒店原材料采用的是和当地居民居住房屋基本一致的石料、砖瓦和木料进行建筑,当游客居住进去就能够亲身体验到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再比如说,位于广东省的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所在的地区,大部分生活的都是客家,同时也是客家比较集中的文化地区,在那里居住的客家基本都是采用比较传统的建筑方法,用青色的砖瓦、石头、黄土和竹子来建筑居住的房屋。比较巧的是南昆山上的毛竹产量特别多长得特别茂盛,旅游酒店设计师利用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经过设计者和施工者的共同反复研究,将质量好的毛竹进行脱水防腐,将处理好的毛竹加在钢筋混凝土的外面,当游客去十字水生态度假村旅游时,在远方看去整个度假酒店就是一棵棵毛竹建造的,并与后面的南昆山森林公园相对应,确实能给游者带来舒服自在的感觉。十字水生态度假村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旅游酒店设计原材料的选取和当地旅游景区相适应,游者居住的时候能够亲身体验客家文化,所以来十字水生态度假村的游者非常多。

(三)旅游酒店设计色彩的应用

因为地理位置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区和民族运用的颜色也不尽相同。比如说,在我国西部的地区,的人们主要信仰藏传佛教,不管是他们居住的房屋还是平时穿的衣服,基本都是红、白、黑三种主要颜色,而位于我国北部的内蒙古地区,可能跟他们生活在草原有关系,性格相对比较豪爽奔放,在色彩的应用上也是比较开放的。所以说,在旅游酒店设计色彩的应用上要选取和当地地域和文化象征相对应的颜色。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具有“东方天堂”美称的香格里拉,因为香格里拉处于云南,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在香格里拉的仁安悦榕庄,那里主要是藏族居民,旅游酒店设计色彩的应用上与当地藏文化相对应,采用了很多的黑色和红色,地板上铺上了编织漂亮的地毯,墙上挂上了唐卡,外墙面主要选择了墨绿色,展现了大自然和人类的和平共处设计原则。当游者入住仁安悦榕庄,能亲身感受到浓郁的藏族文化。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为了能够开拓眼界和释放压力,更多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就带动了旅游酒店的飞速发展。旅游酒店应该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在旅游酒店设计上加入地域和文化象征的元素,建造出具有自身景区特色的旅游酒店,来吸引更多的游者前来居住,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以上是我对旅游酒店设计中加入地域及文化象征元素的认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要对旅游酒店的设计提高认识,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酒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薇.旅游酒店设计的地域及文化象征探讨.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李萝茜.藏东昌都地区山地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3]佘俊涛.基于地域文化的山地酒店设计研究及实践.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建博.基于地域特色的云南度假酒店设计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5]王琼.酒店设计中的地域性和文化性[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6):38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星级酒店,动态趋向,人性化的设计,可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饰业是从涉外星级酒店起步并随之发展的。酒店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则从一个侧面折射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着我国装饰设计思潮的转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表明,星级酒店的设计是一项动态、可持续的设计学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客源的调整,特别是酒店业主的变更以及管理模式的变化,必将对星级酒店的设计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另外,大量酒店都面临着周期性的更新改造,因此酒店的设计,应从更为综合、科学的角度,依据更为细化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在设计观念、理论基础、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各方面探索出新的变革。

1.星级酒店设计的动态趋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酒店的设计因经济环境、客源结构、管理制度等的转变而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呈现了动态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设计理念的变化

酒店社会形象由注重标志性而趋向社会服务性,其空间组织由封闭型趋向开放型,服务项目由综合性趋向特色与个性。。装修风格由单一趋向多元化,由只注重社会效益趋向更注重经济效益。

1.2服务项目的变化

1.2.1客房

作为酒店主要服务项目之一的客房,其类别由过去双人标准型客房为主趋向由含有单床间,双床间、灵活的三床间、商务套房等多元型客房组成,客房平面形状,面积大小也更趋多样化。。

1.2.2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是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酒店变化最大的项目。过去酒店餐饮主要以住店客人为主,并较多的考虑“涉外”因素,普遍要求咖啡厅、正式西餐厅,封闭式酒吧等设置,因此,脱离了中国日益开放的国情,影响酒店餐饮经济效益。

1.3服务功能的变化

星级酒店已脱离过去仅仅“涉外”的封闭状态,而面向全社会,其服务功能呈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向,酒店餐饮、通讯录 健休闲、娱乐购物等都有市民参加,市民的婚庆、高考、会友等光顾酒店客房也是常事,而酒店客人也常依托社会设施进行多样化消费,使之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另外,由于酒店客源结构的变化,不同客源需求不同层次的市场,要求市场定位和分工更加细化,使其服务功能更加专业化,服务功能多层次化。

2.星级酒店设计的基本理念

2.1人性化的设计准则是星级酒店设计的主要方向

酒店是当地社会和商业人士聚集的场所,表现地位,显示财富。在大量高档材料的堆砌之下,装修的豪华掩盖了对消费者身心的关注与呵护。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浮躁逐渐被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并势必成为星级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主要方向。。因此,酒店设计应为“舒适性设计”,满足客人的精神追求,营造更为温馨的环境氛围,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本性;摈弃繁琐奢华、彰显财富的设计手法,体现文化内涵,以更亲近自然的设计语汇体现设计文化,反映创新意识。

2.2体现生态价值观是酒店动态化设计的技术准则

酒店设计认真实行绿色设计的原则。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不可再生资源建立循环资源系统,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积极组织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加强天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发和使用真正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2.3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是酒店设计的生命力

概念是设计的原动力。时尚的设计则反映出时代气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设计行业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语汇;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继续运用反映着人类追寻渊源,亲近自然的情怀,金属和玻璃等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材料,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时代情趣,也传递着豪华、稳定、气派、永恒。

当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善着全人类的生活模式,而酒店设计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整体品质。

2.4寻求地域文化与国际审美情趣的有机结合是酒店设计的文化取向

酒店设计既是一项建筑活动,又以酒店形象反映一种文化气量。由于其存在于某一地域环境之中,主要服务于某一人类群体而呈现其地域性。设计中容入地域文化,追求个性化理念,彰显独特风格是做好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服务空间,在面向世界的社会环境中,建筑文化的外来元素逐渐渗透于传统文化内涵之中,并与其重新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国际审情趣;高星级酒店室内设计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当地潮流的一个领域,也成为时尚性的重要载体。

3.星级酒店设计的技术措施

3.1将星级酒店融入城市聚居的大环境

建筑学科涵盖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规划、室内设计等诸方面,是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的综合性学科。星级旅游酒店的动态设计需要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相结合,更需要立足于建筑学科进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要做好酒店的动态设计,需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去深入了解酒店所在城市的聚居总体环境,去研究酒店在这总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将来发展趋向,这是做好的酒店动态设计的关键。

3.2在星级酒店设计中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

追溯人类城市建设发展史,“城市广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今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使功能综合,设施齐全的酒店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酒店客人消费的多元化依托于社会环境的支撑,而酒店经营者也希望借助社会消费来提升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酒店设计的空间安排与人流组织上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在保证酒店客人活动相对独立的同时,公共活动空间向社会开放,组口血未干社会人流便捷地到达各个服务项目。另外酒店作业城市广场,应注重与城市大环境的“衔接点”与“绵延带”的处理。酒店的各种动线的出入口即是与城市环境的“衔接点”,而人们视觉上,心理上与城市空间的交流面即是“绵延带”。例如酒店客流,物流、服务人流的出入口位置合理,流线的便捷是保证酒店永久性正常运转的关键;又例如选择合理的朝向;为重要客人选择美好的室外视觉效果远比选择墙上一幅画要重要和永久。

3.3组织“可持续发展”星级酒店的空间构架

星级酒店作为一栋(组)建筑,在其物质生命周期中会发展、变化、其服务项目会有增减,服务内容也会有调整,各个装修周期中装修风格流派纷呈,作为星级酒店动态设计,必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首先以交通流线为脉络,动线即客流、物流、服务人员交通流线要分明且流畅;其次各功能空间按其内容和服务对象,组织各功能分区成为单元,要分区明确,布置合理。

参考文献

[1]苏志斌.五星级酒店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厦门和平里酒店(五星级)的建筑设计.福建建筑,2008,9.

[2]赵艳.凤凰帝豪五星级酒店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星级酒店,动态趋向,人性化的设计,可持续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饰业是从涉外星级酒店起步并随之发展的。酒店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则从一个侧面折射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着我国装饰设计思潮的转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表明,星级酒店的设计是一项动态、可持续的设计学科。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客源的调整,特别是酒店业主的变更以及管理模式的变化,必将对星级酒店的设计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另外,大量酒店都面临着周期性的更新改造,因此酒店的设计,应从更为综合、科学的角度,依据更为细化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在设计观念、理论基础、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各方面探索出新的变革。

1.星级酒店设计的动态趋向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酒店的设计因经济环境、客源结构、管理制度等的转变而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呈现了动态化、可持续的发展趋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1设计理念的变化

酒店社会形象由注重标志性而趋向社会服务性,其空间组织由封闭型趋向开放型,服务项目由综合性趋向特色与个性。。装修风格由单一趋向多元化,由只注重社会效益趋向更注重经济效益。

1.2服务项目的变化

1.2.1客房

作为酒店主要服务项目之一的客房,其类别由过去双人标准型客房为主趋向由含有单床间,双床间、灵活的三床间、商务套房等多元型客房组成,客房平面形状,面积大小也更趋多样化。。

1.2.2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是酒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酒店变化最大的项目。过去酒店餐饮主要以住店客人为主,并较多的考虑“涉外”因素,普遍要求咖啡厅、正式西餐厅,封闭式酒吧等设置,因此,脱离了中国日益开放的国情,影响酒店餐饮经济效益。

1.3服务功能的变化

星级酒店已脱离过去仅仅“涉外”的封闭状态,而面向全社会,其服务功能呈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向,酒店餐饮、通讯录 健休闲、娱乐购物等都有市民参加,市民的婚庆、高考、会友等光顾酒店客房也是常事,而酒店客人也常依托社会设施进行多样化消费,使之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另外,由于酒店客源结构的变化,不同客源需求不同层次的市场,要求市场定位和分工更加细化,使其服务功能更加专业化,服务功能多层次化。

2.星级酒店设计的基本理念

2.1人性化的设计准则是星级酒店设计的主要方向

酒店是当地社会和商业人士聚集的场所,表现地位,显示财富。在大量高档材料的堆砌之下,装修的豪华掩盖了对消费者身心的关注与呵护。随着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浮躁逐渐被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所代替,并势必成为星级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主要方向。。因此,酒店设计应为“舒适性设计”,满足客人的精神追求,营造更为温馨的环境氛围,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变的本性;摈弃繁琐奢华、彰显财富的设计手法,体现文化内涵,以更亲近自然的设计语汇体现设计文化,反映创新意识。

2.2体现生态价值观是酒店动态化设计的技术准则

酒店设计认真实行绿色设计的原则。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不可再生资源建立循环资源系统,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充分利用自然光、太阳能,积极组织被动式的自然通风,节约能源,加强天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积极开发和使用真正环保型的装饰材料。

2.3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是酒店设计的生命力

概念是设计的原动力。时尚的设计则反映出时代气息。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为设计行业追求全新的时代气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语汇;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继续运用反映着人类追寻渊源,亲近自然的情怀,金属和玻璃等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材料,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时代情趣,也传递着豪华、稳定、气派、永恒。

当今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善着全人类的生活模式,而酒店设计中智能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整体品质。

2.4寻求地域文化与国际审美情趣的有机结合是酒店设计的文化取向

酒店设计既是一项建筑活动,又以酒店形象反映一种文化气量。由于其存在于某一地域环境之中,主要服务于某一人类群体而呈现其地域性。设计中容入地域文化,追求个性化理念,彰显独特风格是做好酒店动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高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服务空间,在面向世界的社会环境中,建筑文化的外来元素逐渐渗透于传统文化内涵之中,并与其重新整合形成相对统一的国际审情趣;高星级酒店室内设计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当地潮流的一个领域,也成为时尚性的重要载体。

3.星级酒店设计的技术措施

3.1将星级酒店融入城市聚居的大环境

建筑学科涵盖了城乡规划、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规划、室内设计等诸方面,是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的综合性学科。星级旅游酒店的动态设计需要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相结合,更需要立足于建筑学科进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要做好酒店的动态设计,需在更为宏观的角度上去深入了解酒店所在城市的聚居总体环境,去研究酒店在这总体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将来发展趋向,这是做好的酒店动态设计的关键。

3.2在星级酒店设计中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

追溯人类城市建设发展史,“城市广场”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今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使功能综合,设施齐全的酒店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的组成部分,酒店客人消费的多元化依托于社会环境的支撑,而酒店经营者也希望借助社会消费来提升酒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酒店设计的空间安排与人流组织上引入“城市广场”的理念;在保证酒店客人活动相对独立的同时,公共活动空间向社会开放,组口血未干社会人流便捷地到达各个服务项目。另外酒店作业城市广场,应注重与城市大环境的“衔接点”与“绵延带”的处理。酒店的各种动线的出入口即是与城市环境的“衔接点”,而人们视觉上,心理上与城市空间的交流面即是“绵延带”。例如酒店客流,物流、服务人流的出入口位置合理,流线的便捷是保证酒店永久性正常运转的关键;又例如选择合理的朝向;为重要客人选择美好的室外视觉效果远比选择墙上一幅画要重要和永久。

3.3组织“可持续发展”星级酒店的空间构架

星级酒店作为一栋(组)建筑,在其物质生命周期中会发展、变化、其服务项目会有增减,服务内容也会有调整,各个装修周期中装修风格流派纷呈,作为星级酒店动态设计,必须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构架。首先以交通流线为脉络,动线即客流、物流、服务人员交通流线要分明且流畅;其次各功能空间按其内容和服务对象,组织各功能分区成为单元,要分区明确,布置合理。

参考文献

[1]苏志斌.五星级酒店的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厦门和平里酒店(五星级)的建筑设计.福建建筑,2008,9.

[2]赵艳.凤凰帝豪五星级酒店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店面设计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主题酒店;波特价值链;竞争力

随着酒店业供求关系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酒店已不能满足顾客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正如《酒店》杂志主编杰夫・威斯汀先生所说:“现在的人们不只是需要一个房间,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些新奇的享受和经历。”主题酒店作为国际成熟市场提高竞争力的必然产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种需求。

一、相关基础理论

1.主题酒店的概念及特征

主题酒店英文叫Themed Hotel或Theme Hotel,前者用的较多,主题酒店仅是独特概念酒店(Unique Concept Hotel)的一种,目前对主题酒店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概念相近的精品酒店研究比较多,如Blnak(1999)、Buamnan(1999)、Pearson(2000)、Hennessey(2000)、Miller(2001)、Higley(2001)等(引自邹益民、戴维奇,2003)。

国内对主题酒店的研究主要在概念和特征的探讨上,或对某个典型主题酒店案例的定性分析,对系统诠释主题酒店的研究相对较少。概念研究主要是从主题性、文化特征、酒店自身或顾客角度、体验性等方面进行的界定。如王奕(2003)、季哲文(2003)、何锋(2004)、李原(2004a,2005)、魏小安(20O5a)、王馨娜(2005)、袁世伟(2005)等。

国内学者对主题酒店的定义特征,普遍认同的是文化性、差异性、体验性。文化性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差异性是其优势,体验性是其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将主题酒店定义为:主题酒店是以某一文化素材为主题,以酒店为载体,通过酒店硬件和软件立体塑造,形成特有的主题文化。其中硬件是建筑、装饰、产品等有形方面;软件是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

2.波特价值链理论内涵及模型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竞争战略之父”――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第一次以战略管理的方法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从供应商到顾客终端是由一系列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组成的,每项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这些互不相同且又相互联系的动态组合过程,就是价值链。他将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

图1 波特价值链模型

资料来源:《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波特基于价值链理论提出了价值链分析方法,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等基础过程及辅助过程中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联系的活动。企业竞争不再是单一的环节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对企业每项价值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模型是对企业输入链、增值链和输出链环节进行分析的模型,只有基于战略环节的价值活动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优势,所以企业要提高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

二、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实证分析

目前,研究主题酒店的学者开始越来越多,主要是对国内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大型主题酒店的研究,如:成都的京川宾馆、鹤翔山庄等为例,对国内的新兴主题酒店关注较少,而从价值链角度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笔者基于波特价值链分析国内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来透视中国主题酒店业的发展。

1.深圳视界风尚酒店概况

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大剧院内,是国内首家建造于高雅艺术表演场所内的酒店,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真正意义上的时尚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酒店拥有108间客房,但却有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内部装修的风格丰富多彩,完全以独特的现代设计理念,按照四星级标准装修。设计灵感来源于当今“设计酒店”最为成功的典范的西班牙马德里Puerta America酒店,堪称为一座21世纪的设计文化博物馆。酒店除了极具特色设计元素的房间,还有餐饮设施、娱乐设施、会议设施和相关的特色服务等。

2.视界风尚主题酒店实证分析

基于波特价值链模型,仍将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的价值活动分为两大类:基础活动和辅助活动。如图2所示。

图2 深圳视界风尚酒店价值链竞争力模型图

(1)基础活动分析。本文将视界风尚酒店的基础性活动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内外部后勤,运作操作,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

内外部后勤。视界风尚酒店位于深圳的市中心,交通、物业、广场,各方面都非常便利,加上深圳大剧院本身就是底蕴高雅演出的殿堂,酒店又是具有万花筒般绚烂的艺术设计,二者相得益彰的配置关系,可以招揽二者都需要的非常有艺术感、有文化感的特殊消费人群。60种完全不同设计风格的房间、餐厅、spa会所和会议场所将欣赏艺术与文化巧妙的结合,打造风尚全新时尚文化。

运作操作。视界风尚酒店虽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首家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但其运作模式没有实现同步创新。仍以传统的私人运作模式为主,缺乏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管理团队,这样会引起两种不利酒店发展的情况,一是会出现酒店运营专业化程度不高;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会成为主题酒店产业化过程的瓶颈,并将制约酒店价值链的延伸及拓展。

市场营销。视界风尚酒店通过中央电视台2套财经频道的财富故事会这个栏目,为其讲述了酒店的成立过程、酒店全方位的展示以及其成功的结果。巧妙地利用媒体为其进行了正面的宣传,并且重新定位了客户群体,不单单是游客或是商务人士等可以入住酒店,作为本地人或没有公事外出的人们,也可以去享受欣赏艺术设计带来的喜悦。同时作为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酒店也通过网上预订以及网络团购的方式进行了营销和促销。但也有一些不足,没有处理好团购客户和酒店VIP享受价格的问题,使得VIP会员没有得到真正的优惠和保护,这也是后期还需完善管理之处。

客户关系管理。对主题酒店服务业来说,客户关系管理同样尤为重要。视界风尚酒店同样提供了免费服务项目免费早餐1-2份,免费茶水和水果,赠送2张酒店独家灌录的经典音乐CD,免费宽带上网,免费DVD租借服务,免费报纸阅读,免费擦鞋服务等等。酒店的服务可以说从前台开始的,对于这样具有设计多样化的酒店,顾客肯定充满了新鲜好奇感,介绍推荐服务工作就成为了挑战。但是,视界风尚酒店对顾客离店的满意度调查以及后期维护还很欠缺,尤其是对网上顾客的评论应该予以适当的解释和维护,这样可以能较好地控制顾客对酒店的忠实度问题。

(2)辅助活动分析。与基础性活动一样,同样将辅活动分为四大类:采购、服务类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设施。

采购(有形产品类)。采购是指购买用于企业价值链各种投入的活动,而不是外购投入本身。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艺术是无价的,这样打造出来的主题酒店成本当然也是非常高的。大到酒店的整体设计的材料,小到一盏台灯,一个烟灰缸的配置等,对其设计采购就决定了其成本地位的重要因素。例如,视界风尚酒店的大厅的天花板,换了多种材料实验,就花了半年的时间,一百多万元,才达到了现在的满意效果。对于采购成本来说,视界风尚酒店没有竞争优势,还出现了过度消耗。

服务类技术开发。对于服务类行业,技术性的开发,也是价值链中产生价值的重要活动之一。对于艺术设计型酒店,核心的技术就是艺术设计。通过艺术设计带来新的,视界风尚酒店就充分地抓住了现代设计的内涵,不断的开发设计新方案和新思路。与此同时,也吸引了婚纱拍摄、影视剧的拍摄、其他设计公司以及投资公司来进行合作。其中有些房间是没有窗户,空间和面积都很小,于是就非常大胆做成飞机舱式客房,这样本来是显而易见的劣势,因为这样设计的创新处理反而变成非常有特色的客房。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涉及招聘、雇用、培训、开发和报酬设计等活动。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对于顾客来说是很新奇的,这也免不了多咨询的现象,这样就要求酒店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有专业的讲解水平,能够把其内在的艺术内涵给予呈现。为了能够长期更好更大的发展,设计开发也要同时跟进,要求设计人员能够进行设计上的竞技或是后期的巧妙改造,才能更好的擦出设计创意的火花。

企业基础设施。视界风尚主题酒店缺乏系统的计划和设计方案,存在基础建设问题严重,盲目设计、不科学施工、资金链中断等原因,最终耗时一年半,耗资三千多万终于2008年11月底开业。但由于这种时尚设计型主题酒店带给顾客的全新感受,顾客个性需求的完美表达,使得开业三个月便基本达到了盈亏平衡,这也是当今酒店业需要深思的问题。

三、中国主题酒店的竞争力思考

差异化战略及满足个性化需求体验的产品是构建主题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酒店业大环境不是特别景气的情况下,这家主题酒店却逆势而上,从这点可以看出,充分利用差异化战略,在市场上难以找到可以媲美的相同产品或是同类型的替代产品;充分掌握了顾客个性需求的体验心理等都是让酒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中国主题酒店面临的重大问题是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差异化战略,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优势,从而带来高利润的回报率,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引来其追随者和效仿者。那么真正的主题酒店能够走多远,就成了问题。笔者认为,主题酒店可以从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进行发展,一方面就是加强文化内涵的结合,文化是主题酒店的灵魂,只要抓住了其核心,围绕其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更加强大;另一方面就是大力加强对主题酒店品牌的建设。

四、小结

主题酒店这样一个新兴的运营创新模式,要走的路还很长,从艺术设计型主题酒店来反观国内主题酒店的发展,通过波特价值链对服务业的运用,还有很多不足和完善之处,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主题酒店:时代的呼唤,市场的需要[J].北京:饭店现代化,2005.9.

[2]肖晓.主题酒店创意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张明,廖培.浅谈主题酒店及其体系建立―以京川宾馆、鹤翔山庄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4]彭雪蓉.基于顾客体验的主题酒店产品研究[D].浙江大学,200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