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于校本教研的课堂小实践与反思

摘要:美术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在开足开齐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本校、本地资源、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满足学生个性和多元化发展的美术课程。

关键词:校本 美术课堂 二课活动 学情 时令美术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对“校本课程”已不再感到新鲜,“校本课程”也不再是美术兴趣小组的时髦词,它的时代意义也远远超过了以前的任何活动小组和兴趣小组。

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具有特色的第二课堂,但是,第二课堂只能让少部分学生去体验和实践,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享受不了这种校本课程。因此,本文从课堂小实践中探索和反思,研究校本课程中的可行性元素,实现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和策略的创新。

一、针对初中学生学情的校本课程

初一的学生热情高,学习积极性强,酷爱漫画,卡通画,但是他们美术技能比较差,造型能力较弱,所以我适度的修改了教材《漫画卡通画》,设置成在简笔画里画卡通画,卡通画训练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简笔画直接伸向两个领域,一手抓兴趣,一手抓技术。如图:(学生作业)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思维的进步, 初二的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技能水平,同时,他们发现美、鉴赏美、追求美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因此,他们对美术课的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在15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美术博览与拍卖》一课中,我设计了一堂实践性很强的课《模拟拍卖会》,这需要学生在课前充分发挥他们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搜集很多的艺术品以及查找很多欣赏价值、商业价值高的艺术品图片,在课堂上,他们要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用最低的价格收购对手的艺术品,与此同时,他们也要用他们的美术鉴赏知识对艺术品进行描述,尽可能用最高的价格卖出自己的艺术品。

初三年级学生学习紧张、升学考试压力大,视美术课为 “调剂课”、“放松课”,淡薄的课程意识使一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艺术欣赏课程形同虚设。美术学科尽管是非考试科目,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课的认识是正确的、积极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针对初三学生的学情,开设符合他们欣赏水平、美术技能,以及激励他们上进、鼓舞他们士气的校本课程。而美术老师正是要通过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吸引每一个学生,打动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

初三17册的美术教材第一单元是《走进大师》,分别是齐白石、徐悲鸿、达芬奇、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介绍。《走近大师》分四个课时都属于欣赏课,学生从艺术大师那里学到的是他们“艺术的人生与人生的艺术”,但是关于“艺术作品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点学生缺少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让大师走进我们的生活——蒙特里安》,作业内容是利用蒙特里安的绘画风格进行生活中任意物体的外观设计。这课也作为骨干教师示范课,取得了预期效果。如图:(学生作业)

另外,据我观察,为了鼓舞学生的士气,很多班级都在班级里张贴了横幅,挂上了倒计时牌,我也为此设计了一堂校本课——《励志书签》,适时对学生进行了激励。如图:(学生作业)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课堂上的用心人”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小小要求。平常在办公室里经常有老师提到学生的书面和卷面就头疼,为了中考的卷面和学生长期的一个书写习惯我设计了一堂硬笔书法课。同时,当318班邀请贺可为老师讲解书法课的时候也去听课学习,对我的书法课也加以改善。因此,当初三年级举办“孝道”书法展的时候,学生的书法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图:(学生作品)

二、从二课活动课取经的校本课程

我们学校的二课活动精彩纷呈,每一位美术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都开设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二课活动。如:书法、国画、版画、陶艺、漫画、剪纸等,而且有专门的美术教师供师生学习,均可以接受二十个左右学生的学习。这种课时整合、师源共享的二课活动方式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课时整合

美术是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实践才能有所收获。我校的二课活动时间是根据每个年级的具体情况安排的。如:初一的周二、周四第八第九节,周三、周五第九节的时间安排了二课活动。周二和周四的这种双节连堂“课时整合”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和实践,有利于他们在艺术的世界中进行创造。

我们试想,以现在初中普遍运行的每周一课时的美术课程安排,除去繁重的学业任务,学生哪里有额外的时间去体验和实践呢?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短暂的美术课时安排就此割断了学生与大自然和生活的联系,剥夺了他们与纸张、笔墨和颜料亲密接触与熟悉的机会,让他们失去从生活和实践中吸取营养的能力,又拿什么在艺术的世界中去进行创造呢?

“整合课时”,就是改变以往每周一课时的美术课时模式,将两周的美术课时合并,这样,学校课程表就会出现隔周一次双节连堂美术课,这种课时方式不但能保证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落实,而且能适应新课改所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新课改所规定的授课内容大体都要经过背景知识的收集和探索、具体内容的落实和体验、知识的吸收、融会和扩展等几个阶段,这种过程在以往每周四十分钟的课时模式下是很难达到的,而且一个课业内容的学时如果过于分散,也会造成知识的不连贯性和学生探究积极性的降温。

“课时整合”的这种 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拉长了美术课的间隔时间,但是这种方式恰恰为学生收集材料、体验分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小组的形成和巩固,还有利于个体和集体探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并且,这种课时模式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美术课空周的失落,而且还能让学生始终贯穿在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并在探究课题任务的氛围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保证了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从而真正达到理想的美育的效果。

如:初二16册第三单元《点与线的魅力》课时整合的长期作业:如图:(学生作业)

2、师源共享

二课活动最大的亮点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二课内容,没有级组、班级、老师的任何限制。同时,对自己从未涉猎的知识也可以很好的去了解和学习,这样的二课活动,可以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美术技能有全面的提高,同时,美育效果也会更理想。但是,我们现在的课堂模式是级组负责制,即一个美术老师负责一个级组的美术教学工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取美术知识的途径受到了限制,美术老师的专长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而“师源共享”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师源共享”是指打破原来的级组负责制,根据美术教师的专长并结合教材内容编排教师任课表,在考虑课时负担均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对师源进行优化配置,各级组的美术课教学由多名美术教师穿插任教,虽然这种方式未必能达到完全的取长补短,但在课改倡导下能做到校内师源共享,最大限度使现有师源学有专攻、教有所长。对于这种“师源共享”的教学模式还有待实践。

三、符合时令的校本课程

“时令”美术是指:以四季更替为时间轴,从社会时事、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学生身心发展、传统节庆假日等方面展开研究。挖掘其中的“不仅新鲜而且营养价值高”的“时令”美术资源。”

1、反映校园文化、传统与现代节庆假日的“时令”课程。

比如孝道文化、艺术节、校庆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设计美术字、设计板报、设计校徽等,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切事件,表现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经常让学生关注校园的特色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如图:(学生作业)

2、反映社会时事的“时令“课程

关注当前国家时事、社会热点的“时令”课程可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如:环保日、地球日、奥运会、5.12大地震、世博会……还有反映“未来城市”、“新型社区”等的科幻绘画。如图:(学生作业)

3、反映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的“时令”课程。

美术课程,也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要迎合学生青春期发育的审美心理要求,同时,在开学初、考试前后,学生情绪浮动比较大的阶段,都要有这样的校本课程出现。比如:《用画写心情》,如图:(学生作业)

四、在实践中的反思

有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是学校迎接新的十年的挑战的一种自觉行为,是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建设。

在几年的校本课程实践中,当看到其他学校其他老师成功的例子时,我颇受鼓舞。为什么我们的美术校本课程还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呢?这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需要全员参与,针对课题要求,认真备课、说课、上课、评课,还要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引领作用,重视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断积累校本研修的经验。

当然,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符合当地学生的成长特点,着手对当地进行美术校本课程资源调查,然后设计相应的教学设计,所编的课程和教材都要进课堂进行教学实践,反复修改,不断完善,才能开发出合适的美术校本课程。另外,建立完善的美术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也是完善美术校本课程的重要举措。

时代在进步,校本课程的内容也要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紧密结合。以上的课堂小实践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校本教研实践体验,如果要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要让我们的校本课程更精彩,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更有魅力,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李宗乐 陈实 邱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__-11-1

《学校课程开发》 姜平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5-1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课程,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这不是可笑致之。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1.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这不是误人子第吗?所以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 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 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大家一直都在谈: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是一个引导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可往往在课堂中难以人为,于是苦思冥想,最后不了了之。那究竟怎么转换呢?

1. 班级授课制从西方传入中国已一百多年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我在讲授《我喜欢的交通工具》一课时,设计制作了一个样图游戏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拼出交通工具,要求与众不同。最后,学生都拼出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从而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又讲到《帮小鸟找家》一课,我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树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没有树,小鸟就没有家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新鲜了,良田就会变成沙漠……然后,组织学生表演短剧——“帮小鸟找家”,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德,学会关心别人,关心生存的环境,加强孩子们的责任感。

2.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三.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新课程的实施不得不改变一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不过适应不了这个前进的社会。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 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

跟时代节奏。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眼光”。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于是我就自学了几个制作课件的软件,实现自己能亲自制作,如我制作的《卡通画》、《千变万化的线》、《想象中的船》等课件,在运用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让我明白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讲授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所需。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使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信息来自各方面,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2、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表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避免简单的缺少学生参与的师讲生听和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

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数学课中最常用的,美术课不需要这种方法,其实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在《美丽的热带鱼》、《树叶贴画》的课中,让学生根据制作图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尝试,可培养其独立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3、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在教学漫画中让学生有 4个作业选择,分别是:(1)根据生活中的趣事画一张漫画;(2)为理想中的自己画一张漫画;(3)为喜爱的卡通动物或者人物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卡通画并且临摹一张。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4、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怎样结合呢?A,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传统的美术教育对此还重视的不够。B,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良好的行为,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甚至对学生未来的生活都有着深远意义的影响。

综上所述,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经验,要让美术新课程真正能够体现课程的“新”,让美术教学不断的“新”,自己还在探索的初级阶段。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研究性的美术教师,就凭认真上好课,研究教材等是远远不够的。应总结每一节课所给自己带来了什么;与同组的教师进行诚恳的交谈,计讨论课堂中细节问题,订出一个解决的方案;在网上查阅有关的材料,特别是在教育网上与同仁们来讨论有关美术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应大量的推广,在整个美术教学中会形成一个研究体系)等手段来促成自己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美术教师进入新课程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再怎么改,再怎么“新”,也不能脱离了教师这一最基本的要素。如果教师没有具备一个教师的素质,怎么能进入课程,又怎么能去实施新课程呢?就不可能发挥新课程所带来的优势,这不是可笑致之。特别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作为课程改革中的美术教师基本素质面临新课程的挑战。

1.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教学比较习惯于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组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我小时候美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让你一味的去临摹。但在如今的新课程下能行吗?这不是误人子第吗?所以美术新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内在的发展需求和美术教学相吻合,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2. 构建超越学科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美术教师大都具有美术专业知识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强调学科知识的常规教学胜任自如。美术新课程却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强调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培养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等等这些要求促使我们美术教师要紧随社会发展,学习与美术课程相关的其他新技术、新知识,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人格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开放状的生态型知识结构,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3. 掌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在美术新课程中由于贯彻新的教育理念,格外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带来美术课堂丰富多彩的互动教学。为了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互动教学活动将不断促使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新课程中,教师将是一个开拓者和创造者,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要求使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为自己走进新课程提供最基本的、最有利的保障。与新课程同行的美术教师将拥有和展现教学的青春活力。

   二.美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大家一直都在谈:教师不再是一个主导者,是一个引导者;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既要做“严师”又要做“人师”。可往往在课堂中难以人为,于是苦思冥想,最后不了了之。那究竟怎么转换呢?

1. 班级授课制从西方传入中国已一百多年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都扮演“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表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主观上重视教学的结果,在教学方法上重视讲授法、谈话法,师生交流的方式是单向的,缺乏师生互动的交流过程。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将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经常走下讲台、走出教室,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我在讲授《我喜欢的交通工具》一课时,设计制作了一个样图游戏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拼出交通工具,要求与众不同。最后,学生都拼出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从而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又讲到《帮小鸟找家》一课,我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树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没有树,小鸟就没有家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新鲜了,良田就会变成沙漠……然后,组织学生表演短剧——“帮小鸟找家”,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德,学会关心别人,关心生存的环境,加强孩子们的责任感。

2.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基本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应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

三.改变教学方法

一个方法得体会让人终身受用,一个方法的失败会让人遗憾一辈子。新课程的实施不得不改变一些已有的教学方法,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不过适应不了这个前进的社会。于是把原先的一些较好的教学方法保留下来,但必须补充新鲜的“血液”。

1、 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必须紧跟时代节奏。鉴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的局限性,教学手段需要更新,现代媒体教学融入课堂已成为必然。一方面,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为主。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时代在发展,需要有“发展的眼光”。运用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示方法反映美术教学过程,多媒体教育已越发显得重要。它通过利用现代媒体的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富于变化的优越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多媒体教育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只须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于是我就自学了几个制作课件的软件,实现自己能亲自制作,如我制作的《卡通画》、《千变万化的线》、《想象中的船》等课件,在运用中使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让我明白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讲授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所需。而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的动态选择性和时空的可变性等优势,使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信息来自各方面,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2、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如在讲授《水墨画的笔墨技法》时,对于课中涉及到的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内容,单单通过口头表述恐怕学生难以领会,只有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同时伴以适当练习,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避免简单的缺少学生参与的师讲生听和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

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有的教师认为这是数学课中最常用的,美术课不需要这种方法,其实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在《美丽的热带鱼》、《树叶贴画》的课中,让学生根据制作图自己动手操作,教师的指导贯穿在学生动手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尝试,可培养其独立能力。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3、 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适应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如在教学漫画中让学生有 4个作业选择,分别是:(1)根据生活中的趣事画一张漫画;(2)为理想中的自己画一张漫画;(3)为喜爱的卡通动物或者人物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卡通画并且临摹一张。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注意基础素描教学理念的探索: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在课程开始阶段就应通过鉴赏、研究、分析优秀素描作品等手段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决不可重实践而轻理论;要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要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练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锤炼艺术语言,提高造型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来讲,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工作,素描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曾指出:“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渊源和灵魂.”19世纪俄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契斯卡柯夫曾说:“素描是一切的基础,是根基,谁要是不懂得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

素描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具有单独作为一种绘画方式的另一面,自成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学院美术教育中,素描因为其基础性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存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基础,不利于学生创作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不足甚至认为素描枯燥乏味,教学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对各个层次、不同专业的美术人才的需求激增,美术教育急速扩张,从而人校新生的总体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基础素描课程的课时量有所缩减,教师在学生个体上花费的教学时间明显减少.面对这样的困境,当务之急是对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进行调整,拓宽现代基础素描教学的思路,给乏味的基础教学增添活力,使素描能和别的画种一样成为独具特色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素描架构起良好的知识体系.这是构建现代素描教学模式的根本.

1、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技能的获得不再是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素质教育成为主流.为了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教师可以打破教学常规,从源头文化开始,把学生原本需要在素描学习中获得的对审美思想、美学思潮、艺术发展规律、艺术创造的特点的认识,提前到学习的初始阶段或与学习过程并进,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能目的明确地进行学习和研究.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一部分,其底部应该由人文学科来支撑.学生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很大程度上需要眼界的开阔,基础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宽广的美术层面上找到一个可以依托的“点”.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艺术理想的实现不能只依靠技能,还需要艺术理论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深厚积淀.

2强化基础理论教学,变“技入道转”为“由理入道”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往往无所适从,只好迷失于画面中,依葫芦画瓢,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对画面没有控制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从而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全国各大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教学体系与课堂气氛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又导致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

(2)内容不协调

近年来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各大高校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突出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分离,具体来讲就是,在现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整体形式是与现代美术教学改革要求一致的,可其本质其实是教学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

2.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

从我国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使得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理念

其实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贯穿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我国的整个美术教学中,它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却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以教学改革内容为标准,并结合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进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加强教学思路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情况,而老师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重视教学思路的设计,不可马虎了之。详细说起来,就是教学设计要以课本为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熟知课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时代进步,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将课题制教学模式引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老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得到正确结果。它应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过程及成长历程,及时调节和反馈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结束语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喜欢接受动态的、变化的知识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能力。”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看得见、摸得到的美术知识,这要比单纯的讲解、记忆效果好得多。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实现美术知识的动态化呈现,通过色彩的变化、多种素材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能力,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进行“多变的大自然”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自然变化图片,如油画作品南海的太阳。尤其是夕阳西下时的晚霞满天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多学生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被这美丽的自然风景吸引了。又如,有松花江畔的雾凇图片,满眼的玉树琼花让学生目不暇接,有种身临其境之感。还有愤怒的火山图片,爆发的岩浆让学生对大自然的神奇惊叹不已。这些奇特的自然景观令学生着迷,很快使学生进入了学习状态,调动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校园的每个角落,利用网络学习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小学生更喜欢利用网络接触外部世界。尤其是美术教学,利用网络知识可以使课堂更充实,让学生了解了更丰富的美术知识,拓展了美术视野。利用网络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学习,落实教学的主体性原则,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多彩的民族服饰”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族服饰,并将自己浏览到的图片保存下来,课上利用多媒体进行交流。很多学生搜集到了苗族的服饰,从花色、选材、工艺、图案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还有的学生展示了藏族的服饰,这种服饰厚重保暖,大襟束腰,前边有一个突出的空隙可以留作存放物品之用。学生展示的民族服饰都突出体现了各民族的民族特点,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及精神风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堂信息量,既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科学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作等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作等能力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美术教师必须科学整合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动手、动脑、创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美术实践技能,综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我们小学美术教师应在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知识的体验中感知美术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鉴赏和创作等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比如,在进行“巧手穿编”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麦草、不同颜色的纸条,上课时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织。学生兴趣很浓,积极动手操作,有的学生用麦草编织菠萝罐,有的学生用纸条编织向日葵、茶杯垫、帽子等。学生在编织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编制安全,指导编织思路和技巧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悟到经纬概念的含义,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思维等能力,使学生感悟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价值,又综合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结语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明确指出:“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在儿童期的小学生,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声调要有高低变化,有时我还唱几句。如讲《我的太阳》一课时,我出示画有太阳的投影片,一边唱着、一边跳着:我们一起摇呀摇太阳……让学生充分感受热烈、活泼的特点。讲《水中的鱼》时,我就为小学生们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随着舞曲跳几步优美的华尔兹舞,使孩子们从动作中体会到:鱼在水中轻快地游动着,它们在水中是那么欢快地唱着、跳着、摇摆着。讲《有趣的游戏》时,我打破常规,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操场上做起他们喜爱的各种游戏,全体学生极其兴奋,纷纷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在第二课堂中讲《装饰画》时,还采用特殊技法制作了几幅范画,并且在课堂中演示制作方法。比如,用油、水分离法来处理背景,那神奇的画面给学生们以神秘和新鲜感。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们的情绪。小学生们在良好的情境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在美的环境中自然轻松地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能力。

其次,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人们都认为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创新。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艺术家搞创造性活动。“斯普托尼克打击”曾震惊了美国,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铁的事实证明“科教兴国”关键在于人才。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意义深远重大。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并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比如《帮小鸟找家》一课,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树会是什么样子?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没有树,小鸟就没有家了,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新鲜了,良田就会变成沙漠……然后,组织学生表演短剧——“帮小鸟找家”,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良好品德,学会关心别人,关心生存的环境,加强孩子们的责任感。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也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二、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建议课程实践中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和整个过程。课程结束时总结得失,并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感受,思考存在问题并解决问题。对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则应该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既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行为的开端与整个过程以及学习结束为终止的所有表现如实的记录。以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展的程度来综合评定其学习成绩。美术教育课程的设计、构成与实施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归纳与梳理便得以完整和清晰的。它基于对现代教育理念、国情特色与人文素质发展的需求而来,这些因素相互矛盾、互相磨合且互相妥协。

三、结语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 键 词:美术理论 课程 教学 改革

美术理论,顾名思义,是对美术之理的思考与论述。广义指美术史、美术基础理论和美术批评,是研究美术作品的材料、工具、制作技术和方法以及美术理论自身,是对美术学科规律的见解和探讨,是一个关于美术的知识系统。美术理论课程通常指“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是普通高师美术教育(美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以及目前中小学美术教学需求,单一的技能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的美术教育教学中普遍重“技”轻“文”,重“术”轻“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教学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美术理论课程被“边缘”化,专业技能教学和专业理论教学不能平衡发展,课时比例失衡,课程安排不尽合理。这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倦怠情绪。

高师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胜任基础教育的美术教师,是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高尚情操、完善人格的教学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如何坚持“宽口径”地培养出“艺术型”通才,如何提高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如何正确处理美术理论教学和美术技法教学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美术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和内容

美术理论从属艺术理论体系,课程的涵盖面广。粗略统计有:“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概论”“中国画论”“现代美术史”“美术批评”等。高师美术专业不同于专业院校的专业理论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展开,应该考虑师范性特点,结合总课时的安排,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要求和实际出发,在遵循美术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以大教育目标要求为标准,更加合理明确地开设美术理论课程,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何体现课程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为主修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宜由浅而深、循序渐进,按不同学期依次开设,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美学”等。这样,让学生从中外美术史入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代表画家、作品等了解掌握去分析美术的内容及其特殊性个性,去研究美术的现象、原理、规律;去探讨、揭示“艺术美”的发生、存在、活动的规律。这样才能为学生进入艺术世界提供多种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提升学生整体的美术理论素质。

此外,高师美术教育还要认真选择配套教材和适宜的教学内容。由于普通高师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理论基础参差不齐、起点较低,因此,教材的选择很关键。目前出版的教材版本繁多,据统计不下十余种,就美术史而言就有:通史、简编、简史、史纲等。什么样的教材才适合呢?笔者认为,教材选择应关注教材的起点、广度,深度要求,除应具备一定权威性外,要能体现师范性和实用原则。教材内容的纲目、章节条理清晰、内容简洁,而且配有大量附图、参考资料和思考练习题。有了合适的教材,还要考虑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由于课时量有限,各门课程不宜全面铺开,应注意突出重、难点,讲授的重点要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相关,从而做到精炼、精简,对于部分内容有交插重复的,只要简要概述即可,非重点内容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学习和掌握最有价值的理论知识。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深入浅出,有紧有弛,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可以把内容重点放在绘画、雕塑和书法以及各艺术时期的主要美术成就上,建筑和工艺美术的内容就不必全面接触,仅仅突出明清建筑、家具和陶瓷即可(因为它与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筑、工艺美术内容、风格、年代相近)。其实美术史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艺术研究水平的提高,新的科研成果不断出现,所以教学必须还要关注国内外美术研究的新动向,不断吸收新成果,搜集整理和补充新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前沿性。

二、重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美术理论课一般是大班课,多是一个班或两个班集中在大教室、多媒体教室。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精力放在“教”上,强调的多是教材的内容。由于教师要忙于完成教学内容,往往容易忽略学生艺术思维和感受力的培养,忽略学生“学”的感受。加之教学的容量过大,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而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其结果造成学生对美术理论的学习由不喜欢到厌恶,从而产生抵制心理和情绪。的确,美术理论课较之技能课而言更抽象,近玄虚,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的、具体的、直接可感的视觉形象来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比如适当融入一些实践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实践环节可以是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博物馆、各类美术文化遗迹,也可以是观摩美术展览和美术创作活动。这样在实践中进行理论教学就能使学生更充分感受和理解古今美术造型形态特点,了解美术与生活、生产关系,了解美术审美的本质等诸多内容。这种“知识——实践——学术”的美术理论教学模式延伸了课堂理论教学,打通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社会活动、科学实验的通道,把学生带回知识的源头,使知识复归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学术思考。

教学是由“教”和“学”的师生共同完成的。理论课中穿插适当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搭建起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构建平等、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参观、考察和观摩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眼光去观察、判断、思考、体会和总结。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们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又使学生避免了学习上的盲从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产生对知识价值的认知,从而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而持久的兴趣。这样就会改变学生学习的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将地方美术资源纳入课程教学体系

美术理论的教材编著者基本立足于全局,比较宏观地序列、类此、阐述,其课程教学也习惯一统论。而基层教学的习惯往往不能脱离于教材的纲目、章节和内容的要求,对当地的美术资源、文化漠不关心。实际上,我国历史悠久,美术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地的美术除具有传统的传承而存在着共同的特性外,还由于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又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和地方特色。因此,作为地方普通高师院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如不关注重视地方的美术资源、不挖掘地方美术遗产,可以说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亵渎。在当前基础美术教育课程中,课程的资源已作为一个被关注的热点。新试行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明确提出,地域素材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弥补单一的国家美术课程的不足。地方普通高师培养的学生都将是当地中小学教师,因此,作为研究和阐述美术发展、美术特征、美术现象、艺术本质的美术理论课程都应该纳入地方美术教育资源,去发挥地方艺术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多样性的美术知识。

就美术的多样性而言,全国各地的地方性美术资源是十分丰富和各有特点的。从福建的地方美术资源看,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就具有典型的区域、地域性特色,其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福州的脱胎漆器、寿山石雕、软木画;泉州的石雕、木偶雕刻;闽西北的明清民居、客家土楼以及建安版画、四堡版雕等。由于福建三明是客家祖地,这样就遗存了大量的客家文化和美术资源。三明属闽西北区域,当地原居民的先祖自古以来虽从中原迁徙,带来了中原文化,但由于地理、交通的因素和影响,形成了相对封闭而富有地方特色的美术形式,因此,三明及周边一带保留了大量的美术遗产和资源。如“十八寨古民居”“安贞堡”“尚书弟”“回窑古瓷窑遗址”。此外,还有考古新发现的“万寿岩”古人类遗址以及在尤溪、将乐附近新发掘的宋元古墓中的墓室壁画等。所有这些美术资源,从美术特征看,除了自身独具的艺术特点外,同时又具有文化的传承的延续性。它们既是宝贵的美术文化遗产,又是十分难得而又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因此,将地方美术资源纳入教学内容体系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这让学生了解到当地美术文化资源,为今后基础教育中普及和弘扬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又补充了高师美术理论课程的内容。其二,这为美术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实践场所和现实资料。

四、要关注实践性和当代性,关注学科研究前沿的新成果

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是研究与考察美术活动、美术现象,探求其规律的人文学科。美术理论课程如美术史、美术概论,都是探讨美术的发生意义、内容与形式的审美关系,以分析美术创作、欣赏、美术家和作品以及美术同社会、生活关系的。美术理论是美术家长期艺术实践后的理论成果,同时又对美术实践产生一定影响,两者密不可分。正如著名美术理论家梁江所说:“理论和创作关系,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有机互动,缺一不可……”美术理论教学要特别关注、分析各历史时期美术家的创作实践活动,这样才有助于理解各历史时期美术家总结的各种理论学说和观点。

美术理论还要特别关注当代美术创作,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认识,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形式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科技手段被应用到美术创作中,如对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材料艺术、装置艺术的借鉴和运用使美术创作形式更加丰富而多样;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公共艺术已成为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门类等。由于受到艺术观念、艺术思潮的影响,现代艺术已渗透到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传统的技能、技艺开始出现危机,人们对中国画传统的认识开始出现分歧。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美术评价体系也从单一向多元转型,市场运作下的美术展览、美术批评非常活跃,这已成为官方美术活动的重要补充。当然还有考古新发现以及在各种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的鲜为人知的美术作品等。新时代,美术理论研究的领域、方法也在不断拓展变化。作为担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不可避免地要去适应形势的变化,及时了解美术的发展情况,把握美术理论研究的新动向,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教学需要。

美术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产生的。美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无论是美术史,还是美术概论、艺术美学,都不能局限于原编著者的视野范围和学术观点,及时补充、吸纳当代艺术思想、思维、观点。另外,补充新知识,要围绕不同的历史时期,要将美术放在时代的背景中,既要立足过去又要面向当代,让学生全面、全方位地了解、分析、认识美术,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审美观和文化意识。由于美术实践是多元的、多层面的,而且是不断发展的,故美术理论体系同样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所以,美术理论的教学不应该是独尊一说和凝固不变的,不能采取“本本主义”“按图索骥”地照本宣科。美术理论教学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结语

著名美术批评家、教育家陈传席先生说:“只有技能的学习,没有理论学科的学习,不能叫美术教育,文化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技能则不能。”艺术学科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人文性质的课程,单纯的技术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识的。由此可见,美术理论课程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改变美术理论课不被重视的状况,首先要从教学改革入手, 我们要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修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改革作为思考、探索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 美术教学论 新型美术教师人才

高师院校美术教学论是新型美术教师人才培养的一门主要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强、理论性丰富以及综合应用性高的特点。通过对它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初等美术教学的基本知识,形成一定的教育理念,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同时还能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但传统的高师院校美术教学论与现代新课程改革高效的要求存在诸多矛盾与反差,无法满足社会对这种新型美术教师人才的培养需要。当下,此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高师传统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学校对该课程重视不够;对讲授此门课程的教师培训不足;同时课时少、学生数量多,导致教师授课、指导质量不高,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与提高教学技能水平;对试讲所用的微格教学硬件及其他相关设备配备不够;缺少教育见习,学生观摩学习机会少;由于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文化理论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备课、讲课能力不一,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美术教学论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传统美术教学效果与现代新课程改革高效要求存在着矛盾反差。该课程如果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继续采用陈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仍不具有理念中的主题、教学三维目标、人文关怀、创新性等,没有明晰的重、难点,将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

(二)国外高师的先进做法提示我们对美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思考

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美术教师人才是社会需要,也是提高美术教师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方向。当今世界各国都以这样的指导思想进行人才的培养。日本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综合创新的科技发展趋势,十分重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在日本各高等院校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理工类大学大量开设科学技术社会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学校的选修课在全部课程中占25%至40%。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基础性人才素质的培养。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尝试,旨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综合素质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5月29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8条指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鼓励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等学校举办教育学院或开设获得教师资格所需的课程。意味着教师的培养培训在过程上由分割走向一体和连续,在体制上由封闭走向竞争,教师来源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这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改革高师院校美术教师人才特色培养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二、高师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学论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师的培养,应以各种方式有计划、多途径、多层次地选派更多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行短期、脱产培训和学术访问,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培养专业学科骨干;改变美术教育教学陈旧理念;经常组织教学论课程教师到美术基础课程改革成功的省份进行考察、学习,直接感知、体验课改的精髓;经常聘请优秀地方美术教师交流、探讨;改善目前各高师美术院校教学论教师的现状,提升教师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美术教师人才。

加强美术教学论课程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特别是中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学校、学院也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力度、激励制度,使教学论课程教师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培养创新美术教师人才提供保障。

(二)调整美术教学论课程改革,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1.提升学生综合专业素质

增加与现行基础美术教育相对应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科目,如艺术文学、音乐、舞蹈、书法、中国文物史、世界文物史等,让学生了解学习多元文化知识,形成综合的艺术修养。多元的文化知识是展现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前提。

2.提升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论课程的资金扶持力度,对地区优质资源的利用,将好的基础美术资源引进来,还要聘请优秀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做公开优质课示范课,让学生有所认识、有所感受,以此作为指导、处理教学上存在的差异,以范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

增加教育见习课程,延长实习时间,制定教育见习、实习的工作要求,积极加强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学习,在实习中能较纯熟地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将教学因素综合性地组织、处理并运用到教学中去,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教学综合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在实习结束后进行教育实习汇报、学生赛课等若干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美术教育教学创新的潜能,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美术教师人才。

3.在实习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在实习中锻炼和提升学生美术教育教学技能,展示学生才华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反思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大量的调研和科研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教改工程项目《高师美术教学论与新型美术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G2012010366)

参考资料:

[1]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多维视野 艺术教育 课程体系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55-03

课程在现代学校教育活动中居于核心位置。著名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设置,学校教育的目标就不可能达成和实现。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虽然艺术教育因其个性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传统“师徒传授”式的教学模式,但是现代艺术教育与古代“师徒传授”式的经验传授有着根本差异。其差别就体现在作为现代教育的艺术教育应该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人才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有整体性的考量,而不只是停留于纯粹的技能培养。在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要想保证艺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做深入的研究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高素质、综合性艺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满足社会对新型艺术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例,探讨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原则和操作路径,以期对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有所补益。

一、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为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这是我们进行课程设置时应该把握的一个首要基本原则。学者陈侠认为,“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设置相对应的课程来达成目标。在艺术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编制中,经常会遇到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而导致课程编排混乱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如果对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或者仅仅在旧有课程体系上做简单修补,都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缺乏内在逻辑性和一致性,从而无法构成完备的课程体系。

所谓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新的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有新的要求。近现代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高等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主要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艺术家以及创作型、表演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然而,这种精英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在艺术院校扩招的背景下,显得越来越不合时宜。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接受艺术教育的人都具备成为专业艺术家的潜质,社会也无力消化大量专业艺术家型的精英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对从事艺术生产经营、管理、策划以及艺术普及方面的人才却有着大量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人才生产与需求之间的严重矛盾。再则,以往那种不同学校、不同地域和不同专业所奉行的同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做法也会带来大量的人才浪费,只有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才能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一般而言,传统美术史论专业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美术史论研究人才和美术批评人才。起初,国内对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并不大,因而只是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几家专业艺术院校中开设有该专业。而在今天我国艺术学科蓬勃发展,在艺术学升格为门类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诸专业包括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内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近十年来,许多艺术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该专业。然而,学科和专业究竟如何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在国家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的背景下,社会对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艺术批评、管理和经营人才的需求显然大于专门的美术理论研究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确立了以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了解美术创作、擅长美术研究、会艺术策划的“一专多能型”美术史论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研究与批评、美术活动策划、美术教育与培训、文博艺术管理等工作,并能胜任新闻出版、艺术市场、博物馆、美术馆、网络新媒体等领域的工作。这一目标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应对文化产业发展而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做出的调整。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就是在这一新的人才目标的统摄之下完成的。

二、按照能力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建设

强调课程建设的体系性意味着课程设置应该具有有机性,也即课程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应该具有适应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为课程设置奠定了原则性基础,但是要使得课程设置达到有机性,还必须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提出具体化的要求,然后按照不同能力要求进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为了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等艺术院校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自然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出于对不同维度的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要求。对于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基本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具备对视觉艺术的体验、感受、认知和鉴赏能力;(2)掌握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对美术发展演进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熟悉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3)熟悉艺术市场,了解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本土美术文化和艺术生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应该具备综合的人文素养,不仅对其他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还应该掌握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常识;(5)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能完成相关艺术活动和展览活动的组织策划。

在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做出较为清晰的勾勒之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的专业课课程设置按照人文素养模块、美术技能模块、美术史知识模块、美术理论知识模块、应用类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等六个模块来设置课程。具体情况如下:(1)人文素养模块: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古代汉语、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心理学;(2)美术技能模块:中国画基础、书法基础、油画基础、平面设计基础、摄影基础;(3)美术史知识模块: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专题、台湾美术专题、桂林抗战美术研究专题、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专题、文艺复兴研究专题、欧美战后艺术专题、佛教艺术专题、中国民间美术专题、西方绘画材料与技法发展史;(4)美术理论知识模块:美术概论、中国美学史、西方美学史、中国古代画论选读、西方美术史学与研究方法、20世纪西方艺术理论、视觉文化理论导读、绘画语言解读、《历代名画记》精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5)应用类模块:美术批评与写作、展览策划与文案写作、博物馆学概论、编辑出版学概论、书画鉴定概论、美术市场与艺术管理、美术考古学概论;(6)实践教学模块:美术史迹考察、实践教学、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样六个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校的通识课、共同课模块共同组成了美术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

课程模块化建设的优势首先在于同类课程聚集的课程群对应于不同能力的培养,使得每种能力的培养至少能有3-5门必修课程作为保障,这样学生能力能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另外,课程模块化建设还可以使学生能根据能力菜单自主选择某类或某些类型的选修课程以加强和突出某项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这就避免了人才培养过于标准化而带来的缺乏个性的问题,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和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才培养过程的时间轴为依据进行课程的阶段性安排

如果说课程的模块化建设是基于学生能力结构的而对课程做出空间性安排的话,那么注重课程设置的阶段性和衔接则是基于对人才培养和人才成长的时间性的考量。人才的培养过程应该遵从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不认清人才培养的这一基本规律,那么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容易出现课程之间逻辑关系不强、课程衔接先后顺序颠倒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事倍功半。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每一不同培养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出要求,然后落实到具体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的这种阶段性特点,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划分为阶段目标:一年级,主要目标是建立学生对美术初步的感性经验和初步的理论认识,主要通过技能类课程来实现。同时,通过中外通史、古代汉语等课程打好学生的人文基础;二年级,要求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系统而扎实的学习,掌握美术批评写作的基本技能,熟悉美术展览策划的基本常识;三年级,继续完成对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对其他跨学科和学术前沿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四年级,继续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使学生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

这种阶段性的安排旨在通过低年级与文、史、哲相关的人文学科和艺术实践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知识结构,进而逐步进入到美术史及理论的专业学习,结合美术史论实践与考察课程展开美术史论的学习与研究,为高年级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始终贯穿着实习、实践和应用类的课程,这是为了便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便于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向文化市场。

四、因地制宜、以人文本构建特色课程

一所好的大学一定是具有自己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的学校,而鲜明的学术传统和个性特色又集中地体现在特色课程上。如何设置特色课程,这是任何学校、任何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都应该着力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艺术院校的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第一,特色课程必须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相适应;第二,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现有师资力量的状况;第三,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对学术前沿领域的开拓;第四,特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区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功能需求。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在特色课程的设置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进行的。首先,将广特的区域文化资源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既扎根传统又面向未来的学术(下转第63页)(上接第56页)视野。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进行特色课程构建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学(美术史论)专业将广西近现代美术研究、民族民间美术等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容,以期培养出能够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发掘、整理、研究和建设的专门人才。

其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突出老师们的研究特长。如20世纪中国美术、台湾美术研究、新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绘画语言解读等特色课程都是广西艺术学院老师长期研究的领域。桂林抗战美术既是广西现代美术的发生,也是整个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既是地域性的,也有全局价值。广西艺术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丰富的积淀。

再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比如本专业设置的视觉文化理论选读、大众文化与传播、新媒体艺术研究等特色课程都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领域,代表了美术研究的最新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作为图像时代的新一代学人,应该对视觉文化以及在此影响下的美术及美术研究的走向有基本的认识。这类课程的设置开阔了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眼界。

总之,对高等艺术教育来说,构建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需要有多维视野的关照,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的总体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对不同能力的需求;既要考虑到人才培养循序渐进的阶段性规律,又要考虑优势和特色课程的构建。只有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了课程体系的有机性,才能构建出适应时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菲利浦・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1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3篇

《高校美术教育理论与发展研究》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下分若干小节。第一章节主要概述高校美术教育的内容、分类、性质、特点、目的和意义等方面。第二章节探讨了高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第三章节着重介绍了高校美术教育的方法,包括教学特点、原则和模式、教学组织和评价等。第四章节研究了高校美术教学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并探讨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第五章剖析了当下美术教育研究现状。第六章思考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历程和影响因素。第七章内容为当代美术作品赏析,包括中外美术作品、工艺美术作品和民间美术作品。

场域理论是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布迪厄认为,人的社会实践在社会这个场域的合作、竞争中进行。场域是没有边界的,是一个充满着关系的虚拟空间。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处于多维场域之下:一是当代科技场域。科学技术发展使信息化教学应用越发普遍,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处于该场域下需要促进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进程适应当代科技背景。二是多元文化场域。我国与国外交流越发密切,国外文化与我国文化碰撞也更为激烈,我国教育在此背景下逐渐开始向多元化、多学科的方向发展,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在此场域下应当融入多元文化和采取多学科视角。此外,高校美术课程教学还处于市场经济场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等场域中,并且在不同特征场域下,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有着特定的发展趋势。场域理论作为一种专注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性的成熟理论,将其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具有一定先进性和科学性。对于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来说,场域理论应用一方面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拓展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结合本书相关内容和既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场域视角下,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路径展开实施:

第一,深入时代场域,重视时代环境和文化内容。我国与国外各方面碰撞日益剧烈,我国高校美术课程教学需要认识到国际交流现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我国教育特色。例如,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碰撞,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有利于应对世界文化渗透与侵蚀,在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碰撞时站稳文化脚跟。

第二,要构建互动场域,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教学。探究高校美术课程的互动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和意志等内在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可以创设趣味情境,善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和教师点拨思路等方式讨论交流,构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教育教学体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积极探究美术知识及美术前沿动态。

第三,要强调实践场域,以知识转化为目标开展考评。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单纯获得绘画方面的知识或技巧,而是要让学生能运用接收到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院校和美术教师应当组织各种实践场景,让学生充分体会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内涵,比如举办美术竞赛和社区义务绘画展等,此外还可融入双创教育思想,促使学生将教学活动与职业生涯联系在一起。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4篇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的“书法”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新增设的一个学习模块——也是首次作为一门正式课程纳入基础教育系统,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并研习中国传统汉字艺术的同时,逐步形成一定的审美素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并规定了高中书法教师最基本的条件:第一,必须是美术专业出身,能开设包括书法在内的3个以上美术教学模块;第二,不仅具有较强的书体临摹、创作能力,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也要有较深的了解。

“书法·篆刻”模块推出以后,开设此模块的学校很少。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具备书法教学能力的教师。开设此课程的中学,大部分教师是以兼职为主,其人员构成主要有四类:一是书法爱好者,二是语文教师,三是书法家,四是书法专业高校毕业生。其中前三类是主体,他们或者不懂书法理论与实践,缺乏系统的书法专业知识,或者不懂书法教学,第四类科班出身的书法教师所占比例很少,而且缺乏书法之外的美术知识和能力,视野较狭窄。这四类人都不是理想的高中书法教师,均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书法教学。

从理论上说,高等师范教育的目标指向应该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要求与高师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成为一个互为促进、互为验证、双向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只有这样高等师范教育才更有针对性。

二、我国高校书法专业课程开设概况与高中书法师资匮乏之现状

目前国内许多院校都开设有书法专业。从人才培养目的上看,其课程结构主要有三类:一是培养书法篆刻创作人才,二是培养书法篆刻理论研究人才,三是培养书法篆刻教育人才。前两类以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第三类以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为代表。大部分院校的书法专业课程都是这种类型,只是各院校因师资不同略有差异。这是目前科班出身的高中书法老师的主要来源,所以,考察这类课程对本选题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师范大学的书法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其课程兼顾到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应该说这类课程培养出的人才足以胜任中学书法教学,但因缺乏书法之外的美术知识和能力,面对新课标中的其他模块便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知道,书法仅仅是新课标9个模块中的一个,而且只是一个选修课,对绝大多数中学来说不可能为一门可开可不开的选修课引进一名教师。也就是说,一方面高等院校从书法学科出发培养一批又一批可以“胜任”高中书法教学的教师,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学又不接收他们,这就形成了用人单位缺人、培养单位人才过剩的悖论。这种悖论的症结源自于高师书法专业“学科本位主义”的自恋,而不是立足于中学用人实际。

三、美术新课程对高中书法教师的要求

美术新课程和以前的美术教学大纲相比,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仅仅局限于我国传统美术以材料分类的学科界限,局限于某一科目的学习,而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如绘画、雕塑、版画、建筑等),要使学生知道运用不同的美术手段能够传达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他们自身情感美的观念。同时,还应该站在宏观的立场让学生理解不同的美术科目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建立多元的文化观念。高中书法课教师——美术新课程9个模块之一的一门选修课教师,当然无法独立于新课程而自行其是,而是必须从美术视角下看待书法教育。也就是说,书法只是若干视觉造型艺术中的一种,也是用以传达情感和观念的许多视觉造型手段之一。所以,作为一名新课程模块的高中书法学科的教师,必须具备美术学科的综合理论及实践能力,应善于将书法理论知识和实践与美术其他相关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师书法专业应该是高等美术教育主要专业课程的组成部分,或者就像侧重于油画的油画方向、侧重于设计的设计方向一样,是高师美术专业侧重于书法特长的一个培养方向。

四、新课程背景下高师书法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现有高师书法课程主要是指为培养高中书法教师而开设的书法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的书法课程和美术学(书法方向)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的书法课程。

前者在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作为培养高中书法教师而开设的书法课程,因为美术学(教师教育)《方案》中的书法课只是“美术表现与创造”模块中的十几门选修课之一,一般教学单位在执行这一方案时常把它作为国画基础课(主要为题款)开设20—32课时,只能解决最基本的入门基础,根本无法具备能胜任高中书法课所应有的系统的书法理论知识和全面的临帖及创作能力。但《方案》并无问题,它首先是为适应新课程而制定的改革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的指导方案,基本上能够满足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事实上,《方案》指导下的课程体系,个别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侧重国画方向的毕业生也基本上能胜任高中书法选修课教学。但这对于高中书法师资队伍建设来说存在太多的可变系数。核心问题就是课时量少,无法进行知识和技能拓展,书法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技法实践能力的全面性都无法保障。

而后者却只是立足于“学科本位主义”。有不少这类专业甚至都是开设在文学院、历史学院等非美术院系。这类课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必要的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综合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毕业生无法应对将书法理论知识和技能实践与美术其他相关理论和技能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形势,无法适应高中美术新课程。

有鉴于此,笔者对现有高师书法课程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第一,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为基础,增设书法专业方向课程。

第二,以美术学(书法方向)本科专业课程为基础,增加美术基础、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美术理论与历史、美术表现与创造等课程模块。从培养目标上看,增加这些模块的课程,就意味着增加了美术创作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美术理论研究能力培养系统和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系统,从知识和技法实践能力上趋同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培养目标,就能够全方位地适应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需要。

结语

从理论上说,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一个互为因果的有机生态系统,其中高等师范作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单位,理应走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列,并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如果高等师范教育不顾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只沉浸在“学科本位主义”的自恋中,那么人才的产出过剩与需求难以满足的悖论便会永久存在,这样的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便是失败的。所以,从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改革现有高师书法课程体系,使之适应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发展实际,适应高中对书法教师的需求,对于高等师范书法专业教育发展的持续性、长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忻州师范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基金资助项目(2011年)]

美术课程教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教学效果 统计分析 美术类理论课

美术体现人的经验,负载人的情感,直呈人的思想,这些都共同表征为“人文”内涵。在高等院校,美术类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不能只注重技法的传承,还应该关注未来美术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培养,“艺而不文则鄙”。较高的人文素质、丰富的艺术文化知识是现代人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也是高等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高等美术教育之所以为高等教育的原因所在。

目前,各大高校的美术类理论课程担负了培养美术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任务。毋庸置疑,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其教学效果也是相互关联的。那么,了解并分析公共基础理论课程成绩、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成绩、专业技法理论课程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对于加强教学成绩测评的导向和反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我校2011级美术学本科学生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艺术学概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专业技法理论课程《透视解剖》的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其相关性。

我院美术系美术学专业2011级同学共73人,分为两个班级,他们的理论课程均安排在同一时间上课,由相同教师讲授,并用同一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采用考查方式来考核的课程(如《色彩构成》)不列入分析范围。

在收集学生公共基础理论课程《艺术学概论》、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专业技法理论课程《透视解剖》的学习成绩之后,按照总评成绩进行分组。其中,首先对《艺术学概论》的成绩进行分组,找出总评成绩取得高分(分数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名单,再找出《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透视解剖》各门课程取得高分的学生名单,将他们列为高分组。用同样的办法,将各门课程取得良好分数(分数在80~89区间)的学生分为良好组;将各门课程取得中等分数(分数在70~79区间)的学生分为中等组;将各门成绩取得较低分数(69分及以下)的学生分为低分组。最后统计每门课程各组别的总人数。因各种原因缺考、重考或补考者的成绩不列入分析范围。(《透视解剖》美术学2011级有一人缺考。)

表1 各门课程的成绩比较

从总体样本来看,《外国美术史》课程的考试情况并不呈正态分布。《艺术学概论》在高分组的13人中,有10人同时在《中国美术史》高分组,有9人在《透视解剖》高分组。而在《艺术学概论》低分组中的学生,有8人在《中国美术史》低分组,有12人在《透视解剖》低分组。

统计分析采用Sigmastat软件,对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学描述。相关系数为r。

表2 各门课程成绩的统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