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一是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不与西医学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的“两种牛不人工授精论”为代表。强调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医学有自己的原理,即整体论,认为目前应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用。

二是强调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中药,使中医中药脱离其传统理论,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部分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及中医学习西医的人员,持此种观点。引以为荣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汤制剂获得美国FDA认证。此观点遭到传统中医学者的抵制,认为似乎是“废医存药”之风重来。但因研究药剂有客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此风难止。

三是主张在保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即强调充分继承挖掘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质是中医学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传统的思辨,也可以是现代科学的调研、分析、实证。我认为这是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谈谈我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目标及创新思路的理解。

1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目标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说来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要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以下5个方面的分目标必须优先实现。

1.1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是确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统一的,没有概念的泛化或歧义。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医学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如正在建立中医学名词术语及其英译的国家标准,但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如:①精与气概念的混用;②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关于宇宙本原的精、气概念的混淆;③阴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分不清,阳虚与气虚难区别,并出现气阴两虚与气阳两亏等有悖逻辑的术语;④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脏腑之阳的内涵不清,关系不明等。

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种。而解决的办法,应是调动全国的中医学基础、文献学科的专家和中医临床学家来共同研究,在调查大量的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之后,共同讨论确定。

当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不是限制人们的思维,而是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有一个规范的说法;在编写教科书时,有一个可遵循或参照的标准;在对外交流时,有一个可让国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对规范的表述。

1.2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及诊断标准的确定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特色,证候也就成为中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对证候的研究,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和证候内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①证候的概念内涵至今不甚明确,某些中医专家,甚至《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将证候规定为“症状和脉象”与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中的表述不符。②证候的分类仍然有待改进,证候分类的层次应该清晰,从类证(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等八纲证,太阳、少阳等六经证,卫、气、营、血证,上焦、中焦、下焦证等)到一个实施治疗的具体证候,一般都有几个层次。③某些中医证候诊断术语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内涵不清而导致的证候诊断术语不确切和不规范,如上面提到的气阴两虚、气阳两亏等;二是由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滞后而出现的概念内涵不清的证候诊断术语,如脾虚、肾虚、肝虚、心虚等等。④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该统一规范,但现在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⑤证候的诊断以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的描述为主,微观指标在辨证中仍然难起作用。

解决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和确立证候的诊断标准,应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中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但尚需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1.3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属性),有利于中医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将中医学的某些概念与古代哲学的相关概念分开,成为中医学自身的概念。

如精、气、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与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也是不同的;中医学的精气概念及其生命本原说、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都具有自然科学属性,都可以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揭示其内涵。

1.4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中医学理论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理论创新必须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新理论、新假说的诞生一般都在实践过程中,或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或在实验研究积累的过程中,或在文献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就中医学来说,临床实践过程对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基础学科的事情,也是临床学科的事情。只有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专家联手协作,才有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构建新的假说。“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要求临床学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学家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中医学理论要创新,要现代化,必须造就一大批理论与临床兼通的专家。

1.5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理论的改造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理论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难以得到公认。

部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某些传统理论作了改造,如: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还是温病辨证纲领的问题;②膀胱是盛尿的脏腑还是藏津液的脏腑的问题;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动的脏腑是心,是脑,还是肝的问题;④脏腑的功能是以脏腑的结构为基础还是以脏腑之精气阴阳为基础的问题;⑤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问题;⑥阴阳失调与调整阴阳的概念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均是中医学理论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临床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宄而构建的“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是在发掘《内经》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理论相统一,但与后世的脏腑气血理论有某些冲突,也属于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另外,对证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与传统的“异病同治”理论发生冲突。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寒饮蕴肺证可出现在哮喘、COPD和肺水肿等疾病中,并且用小青龙汤治疗均有效,但实际上寒饮蕴肺证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应是有区别的,用药自然也应有所区别。至于用何方治疗更为合理,只有通过实验研究去探索。因此,“异病同治”仅仅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证候,用大致相同的方药可能都有效,而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证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肿等疾病中出现的寒饮蕴肺证,实际上也是一个类证,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发展了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传统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使其科学性更能体现出来。

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思路

2.1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的关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但仍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学科。

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并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其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将有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

在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某些范畴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微观机制,不断创建和发现新的假说,方可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吸收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即便是创新,也不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但若没有创新,则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就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自然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操作好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中医学前途的重大工程。

2.3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要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精气、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又不能把中医学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4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以明确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为中医学理论研究之目标,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是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应下大功夫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当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内涵的确立,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关该理论和概念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献资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决不是一些文献资料的堆积和列举,而应下一番比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杂乱的材料中归纳能反映该理论和概念之本质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肺行水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肺行水理论的基本内涵。经过对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肺行水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调节肺脏本身水液的输布,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②通过肺气的推动作用,调节肺系统(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谢,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一般无明显的相关性。

肺主行水理论内涵的确定,对临床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肺主行水理论的科研设计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1 新的经络概念提法有以西代中之嫌

纵观陈文无不渗透着现代医学之观点,其提出“原编写的经络概念不宜放在统编规划教材中讲授”和“必须编写出新的经络概念篇章”之说,实指传统的经络理论根本就不俱备其科学性,然其却忽略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中西医体系不一中国传统医学之发源、发展与理论体系都与西方医学有着很大的区别,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但时至今日中西医结合仍是处于肤浅的、表面的探索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又何以能编写出符合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经络新概念?

1.2 理论文献不等于概念这里的文献,是指医学文献,而概念则是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科学认识的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加以总结和概括的”(见《辞海》),故中医学中的经络概念正是因为符合了以上条件,才被中医界推崇和认可,这也正是对数千年的医学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鲜明的传统医学特色标明了“其科学性与时代性”。其“必须编写出新的经络概念篇章”之说偏离了目前中医学的实际。

2 认识上偏离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

陈文以解剖形态学等来说明传统经络学说之概念必须用“新的”来符合其“科学性和时代性”,这偏离了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为前提的研究和发展基本原则。

2.1 关于经络和血管这里需要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截止目前还没有人能把传统中医学中的经络全部实质内含作为一个选题来研究,所以其研究结果也就不可能表现出经络的全部实质存在;二是陈文中所列举的内容把血管分离出传统经络系统之外,又如何能找出“经络的物质性”。

2.2 关于切除了脾脏勿容置疑,单凭传统中医学中的“脾”脏之名称和功能来考虑脾切除后的情况,其经络的表里、交接、循行无疑会失去其功能。然陈氏却忽略了中医学中的脏腑多不能与现代医学中的脏腑相等论这一客观事实,因此又焉能将其与现代医学中独立的器官来对待?

综上所述,传统经络学说中的经络概念是指导中医尤其针灸理法方穴术和理论、临床研究的基本理论,其实质在没有被揭示以前,不应妄加指责。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术语学,认知,中医术语

中图分类号:H059;N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3-0025-04

引言

根据术语学的观点,一个学科术语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反映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一门科学越“科学”,术语就越完善。而中医药学因其悠久的历史,术语具有一些特性。比如形式独特且不简短,有时是字,有时又是短句,如“神”“木克土”“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而术语的意义往往较为广泛,一词多义的情况较多,如“气”;有些概念相对模糊,如“阴”“阳”,且没有明确界限;还有一些同义词,如“内风”也称“肝风内动”或“虚风内动”等。根据近现展起来的传统术语学理论来看,中医术语显然不符合术语学对理想术语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如单义性、准确性、简短性、系统性、不能有同义词等,这甚至也成为各界质疑中医科学性的论据之一。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近一二十年认知术语学的产生对传统术语学的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从认知角度来看,中医术语因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以及古汉语特点,具有很高的认知研究价值,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现象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和体会。

一认知术语学理论源起与发展

术语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萌芽阶段;70年代的确立阶段;90年代的发展阶段。也许不同术语研究者对于术语学发展阶段的划分会存在不同观点,但绝大多数术语学家都承认,今天的术语学处在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认知术语学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认知术语学(когнитивн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首先产生于具有雄厚术语学研究基础的俄罗斯,是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在术语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

1993年俄罗斯术语学家格里尼奥夫(СВ Гринев)在《术语学引论》一书中使用“认识论术语学”(гносеологическо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这一术语,研究专业词汇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并指出术语在科学认知中具有记录知识、发现新知和传播知识的功能。该著作可以看作是认知术语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98年著名学者阿列克谢耶娃(ЛМ Алексеева)在《术语和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同一时期,西方学者也开始把“社会认知术语学”作为与传统术语学相对的概念提出来。此后,“认知术语学”这一术语开始被术语研究者积极使用。

2006年,俄罗斯术语学家塔塔里诺夫(ВА Татаринов)在百科词典中收录了“认知术语学”,并指出 [1]:

在认知术语学框架下,术语被看作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对知识进行加工和结构化的产物。术语能够记录人类获取的信息,成为认知的工具,因为它能够总结科学事实、积累知识并传播给下一代年轻学者。它的研究基础是范畴化、概念化、概念模式、隐喻化和世界图景等问题。

认知术语学从认知科学中引入隐喻、隐喻化、概念化、概念空间、范畴化、世界图景等一系列概念,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范畴机制、研究方法、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向。它不仅是术语学的一个分支方向,它还是全新的观点体系,是对传统术语观的颠覆和重构,它对很多传统术语学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认识。

首先,认知术语学突破传统术语学的语言学界限,把术语看作是表达专业思想和思维的客体,是专业信息的载体和存储形式,它不仅承载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而且是未来认知活动的手段,是专业领域认知和交际的单位。

其次,术语隐喻现象在传统术语学框架内被看作是术语构成的个例,是术语构成的手段之一;在认知术语学研究中则被看作是概念生成及系统构建的基本思维方式。

再次,传统术语学把术语多义现象看成是一个需要根除的“缺陷”,而从认知术语学角度来看,多义现象是通过人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的延伸,是人类范畴化、概念化及隐喻思维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科学概念及相应术语发展的普遍现象。

综上所述,认知术语学对很多传统术语学中的基本问题给予重新阐释,它将为中医术语研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空间。

二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科学

论据一:俄罗斯著名术语学家列依奇克(ВМ Лейчик)指出[2]:

术语系统并不仅是与概念系统相联系,而且是与其背后的科学理论相联系。客观现实的多元性和不可穷尽性以及每个理论体系的有限性,导致同一个知识领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理论体系,每个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系统,能够覆盖它所描述的客观知识领域。

例如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都是不同的理论体系,都有自己的一套术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相辅相成,相互补充。中医学与西方现代医学对于生命现象这个研究对象完全建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人体和病理有自己的一套解释系统,医学实践中有很多中西医结合的例子。实践证明,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论据二:“一门科学理论的术语首先是以某一自然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是该语言群体对世界的认识的体现形式。”[3] 而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由汉语建构的世界,其语言特质与汉语的文化特质相关,反映了汉民族生活现象的世界。它与西方现代生物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模式、认知方式都不同,术语系统的构建模式也因此不同。中医基础理论建立于阴阳、五行等基本概念之上,气血、经络等基本概念都是中医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关于生命现象的世界图景。

论据三: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尤其是抽象思维的工具。从认知角度看:“科学隐喻不仅有助于快速掌握研究对象,是描述科学理论的语言手段,还有助于人们探求知识、记录知识,是概念化的重要手段。”[4]从科学历史的发展轨迹来看,几乎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是基于纯粹的逻辑建构。从生物学中分子的双螺旋体结构,到核物理学中的夸克,我们很难想象没有隐喻的“科学语言”。而综观中医术语的内涵,可以说隐喻无处不在。同时,相对于其他对象科学的拟人观(即以人的身体结构、功能、形象、性格等特征比拟非人类事物),中医学对人类机体的隐喻思维则是拟物观,即在中医学上,人的躯体就是缩小的世界,人与宇宙是同构的,从人体推及自然,人与万物的构成和运动规律是一致的,自然、情绪、社会生活、动物、植物、气象、兵法和等级制度等都被用于中医的认知原型。可以说,准确把握中医术语的隐喻特质是理解中医理论的重要一环。

综合以上术语学分析,中医是一门历史性和人文性高度融合的、最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其术语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

三中医术语的特点

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弗洛连斯基(ПА Флоренский)曾指出:“任何一门科学的实质就是该科学的术语系统,术语的发展史恰恰反映了这门科学的发展史。”[5]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术语因此也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术语的特点,朱建平教授曾撰文将中医术语的特点概括为“历史性、人文性、定性描述、用具体名词表达抽象概念”[6]。

1历史性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中医术语可以是字、词、短语,还要考虑到古今词义的演变等,如“内风”在古代指因房劳汗出,风邪乘袭的病证,今指肝风内动,即由脏腑机能失调而引起具有动摇、震颤特点之各种症状的病理变化,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

2人文性

中医术语大多包涵了较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术语“三子养亲汤”中,“三子”是指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三种药材,主治老年人中气虚弱,运化不健。因其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咳之疾,因此寓其“子以养亲”之意,蕴含了汉语言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

3定性描述

中医术语包含大量的自然语言和生活语言,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事态来表述或比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原理等。多为定性描述,很少定量描述,如气虚、火旺等都是一个定性的描述,无法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

4浓厚鲜明的古汉语特色

中医术语多为古代汉语,由于汉文字的特殊性,中医术语中的词法、句法非常灵活,极富弹性。有很多概念的术语表达不完全符合形式逻辑及现代术语学的要求。此外,中医术语往往意义广泛,一字多义。如“气”是中医中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术语,“有人将《黄帝内经》中的‘气’分为270多种,其概念内容很难清晰界定”[7]。

5独特的抽象思维方式

汉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与中医学科体现的抽象思维方式是互为影响的,尤其体现在隐喻思维模式上。如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因此医学上所说的五行并非指这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五种物质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

四中医术语的外译

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意味着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已被列为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方面。在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导向下,中医术语的外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是推动中医走向世界以及平衡“文化逆差”的必经之路。

术语翻译不单单是完成两种语言表达手段之间的转换,还要实现学科领域内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对应,不同语言相应学科领域的概念之所以能对应,其理论前提是科学的国际性和科学认识的普遍性。此外,在传递概念基础上,还应该保证所翻译的术语相互联系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保持原有的概念体系。从概念出发、从概念系统出发是术语学的一条基本原则。[8]

也就是说,不同语言间术语表达手段的转换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突出特点,因为术语同时属于语言系统和专业知识系统。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和非语言的综合因素。

然而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中医所具有的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其独特的理论概念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词,中医术语的外译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中医学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的很多理论的科学性已逐渐被证实,因此在很多中医术语翻译过程中,不仅考虑双方语言特点,还应考虑中医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不要单个解决术语翻译问题,而要注意保持术语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制定统一可行的外译处理原则和方法。对基于这些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名词的译介应保持中医固有特色,不能以西代中,也无法取代,如气血、经络、三焦等中医独有术语在西方现代医学中缺乏对应词。另外,基于不同理论体系的中、西医术语,还存在名同实异的情况,如中医的心、肝、脾、肺等概念的内涵与西方现代医学中概念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尤其需要注意。

其次,中医术语的规范工作需要语言学家和中医学者的共同努力,进而,其外译也不应仅局限于汉语言使用者,还需要目标语国家的汉学家和中医工作者的合作。对于一些翻译原则和方法不宜过于教条,除了考虑保持我国文化传统、思维习惯和语言特色之外,目标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认知特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对于同一个术语外译,中国人的翻译和外国人的翻译肯定会有不同的地方,尤其对于中医这样一门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的学科。因此做好与目标语国家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协调和沟通工作,在不破坏中医理论精髓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恰当和合适的表达手段,对于中医的传播和交流更有好处。

参 考 文 献

[1]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Общее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 / ВА Татаринов / Российское терми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РоссТерм[М]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6:82

[2]Лейчик ВМ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е:предмет, метод, структура[М]Белосток: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Белосток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2007:100-101

[3]Романова НП Язык науки как результат и источник познания[С]//Татаринов ВА Истори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го терминоведения(ТОМ3) Москва:Московский Лицей, 2003:218

[4]Алексеева ЛМ Метафоры,которые мы выбираем (опыт описания индивидуальной концептосферы)/ЛМАлексеева[C]// любовью к языку:сбнаучтрудовМВоронеж:ИЯ РАН,Воронежгосунт, 2002: 293

[5]Алексеева ЛМ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рмина в рус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C]//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и знание Материалы Ⅱ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импозиумаМосква, 2010:18

[6]朱建平中医术语规范化与中医现代化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回顾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事实,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一认为,这一实质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利用西医方法来发展中医。运用西医理论、方法是手段,揭示中医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是目的。这一实质包括以下儿个要点。第一是要保持中医的特色。

一、阴阳五行理论,到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施治方法

从医理治则、理法方药的统一,到遣方用药,对一系列按照君臣佐使原则组织起来的方剂的灵活运用,都有与西医理论体系显然不同的特点。如果完全取消了中医这些特点,也就谈不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中医也必然全部落空,那实际上是消灭中医。第二是要发展中医理论和实践。也就是说要发扬中医的优势,扬长避短。任何一门科学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采和科学技术发展所提供的整体条件。和时代同步是任何一门科学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医也不能例外。中医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完全脱离现代科学的整体系统,它就必然会姜缩,会逐渐丧失存在的根基。所以只有在发展中,在与时代同步前进中,才能保持它的特色。第三是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道路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概念和它的队伍组成就确定了它的道路和方法,即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点,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进中医发展。所以中西医结合既不是以西医代替中医,也不是以中医代替西医,而是通过在中西医之间寻找结合部的办法来发展中医。我们如呆看一看这多年采取的具体描施,可以更明显的看出这一实质。我们培养了一支中西医结合的骨干力量,他们是由西医院校毕业,掌握比较儿实的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医师,又经过较长时期培训,系统地掌握了中医理论,然后以中西两法、主要以中医方法从事临床实践活动。他们头脑里贮存着中西医两套知识,构成一种特殊认识主体。这就是现在的一批中西医结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在教育制度上,采用了学校成批培养人才的方式,采用了从西方引进的一套堵养人才的规章制度、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办法,建立了一批高等及中等中医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即设立传统的中医课,又开设了西医基础课及现代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增加了个体知识建构中,中西医学知识在一个头脑内碰撞和融合的机会,尽管传统的师带徒及自学成才的路子仍然存在,但已不构成中医人才的主要来源。即使最后一种办法,他们由于生活在现代,也不能不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除继续深入挖掘中医的宝贵遗产,继续整理中国古代医药文献外,把西医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方法引入了中医研究。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了西医化验室及仪器检查,作为观察中医疗效的指标。西医一些研究方法如对照观察,统计学方法,双宣法等也引入了中医研究领域。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中西医之间找到了不少结合点,成为中西医结合进一步发展的有希望的生长点。如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对中医的一系列鉴本概念的本质作了有意义的探索,如对气、阴阳失调及肾阳虚、’肾阴虚、脾阳盆、肝火旺等藏象的病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单就气的本质就提出了物质说、功能说、力能说、物质功能说、活细胞说、核酸说、人体场说、信息说、带电粒子说等多种看法。综观这些研究,我们确实找到了两种医学之间的不少吻合点,说明中西医结合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但是,也应看到,它至今仍离中西医全面融合相距甚远,这个现象,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

二、中西医结合的难点研究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两类方法可以很快融入中医体系,一类属于外部条件,如教育制度、教材编写方式、人才涪养程序、学术交流手段、医务活动进行方式等。中医正在培养自己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便是一个例证。另一类属于具体方法,如防治中的中西药并用,中药的剂型改革等。高层次的最一般的治疗原则,如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治病必求于本之类,二者也是可以相通的。但当触及中西医的理论体系时,中西医结合的难点便立即暴峪了出来。他们的概念体系相互间是格格不入的,象挥铁樵所说的,“即如与微生物两说,太觉背道而驰了”。IgA、IgG等和正气一也是这样。追溯一下历史,中医曾经毫无困难的消化过外来的医学学说,引进了大量国外药物,只要翻一下孙思遍的著作或王蠢的《外台秘要卜,我们就会看到,他们毫无困难的把从印度引入的“四大”学说容纳在自己的体系之内。但在今天,如果用中医体系消化西医体系,或用西医体系消化中医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障碍。另一方面,它们也无法互相取代,既不能把中医这粒珍珠视同粪土,加以抛弃,把它看作完全与时代不相容的东西。也不能阻止西医在中国安家落户,扎根生长,化为中国医学不可缺少的骨肉。两种医学在中国土地上竟发争秀,但又有着根本不同的概念体系,谁也吃不掉谁公它们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立于中国和世界的学术之林,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碰到的难点之所在。这个难点,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就叫做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性。什么叫不可通约性?按照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说法,就是指在两个理论体系之间,“能将两个理论完全表达出来,并因而可用来在它们之间作出逐点比较的共同语言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在二者之间“没有共同的量度”,没有一组用来评定它们优劣的中性标准。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间题,我们举一个不怎么确切的例子。中国有一个谜语,谜面是“一大一小,一跑一跳,一个吸血,一个吃草”。谜底是骚字。这个谜语如果翻译成英文,让英国人猜,他们即使搜索枯肠,也莫知所云;即使告知谜底,他们仍难领略其中神味。他们必须了解了汉字这种构架,才会恍然大悟。这种具体思维相互之间的一定程度的不可翻译性,正是不可通约性的一种表现形式,不过理论体系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得更完整、更系统、更理论化。两种理论体系之间的转换是一种格式塔转换,人们可以在一个图上看出完全不同的形象来,人们从不同理论框架看世界所得的印象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中西医正是看待人体和疾病的两种不同的理论框架。中西医理论体系的不可通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概念的不可通约性。中西医概念是在不同文化背景基础上,在不同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造成它们之间的差异。概念都是一种概括,都反映着一定的共性,但中西医概念产生的概括方式却有明显的差异。中医概括的主要方法是比类取象,是象数之学。它主要采取外推和意义联想的方式,仰观俯察,远取近取,一个概念可以象征多方面的事物,如火象阳,象气,象神、象升,象长夏,象南方,理一分殊,以一贯万,使中医概念富于流动性和灵活性。西医慨念多从实验结果概括而来,它和具体的实物具有密切联系,成为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进行逻辑运演的我体。中医讲数注重序数,它的层次是等级、地位,作为度量的数则比较模诩,西医更关心对客观现象进行数量分析,对计量重视,往往追求对客观数据的精确量度,如血压值,血钠含量,血糖耐量等。从使用概念的类型上说,中医重相对概念、关系棍念和整体概念,西医重绝对概念、实体溉念和结构分析概念。中医的阴阳,虚实,表里都是相对的关系概念。中医可以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水中有火,火中有水,西医也讲事物间的相互渗透和对立统一关系,如细胞间液中的离子可以透入细胞内,但它的渗透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结构变化实现的。它讲对立物的拮抗作用都体现为两种具体物质之间的作用,如血栓素A:和前列环素,一个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活性增强,一个则反是。中医也使用实体概念,但它仍是在功能意义上使用这些概念,如血热、血枯、血虚、肝风内动、肝阳上亢之类。在慨念之间的关系上,中医也和西医不同,西医概念反映的是通过具有结构的实体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物实现这种联系的,如以DNA为模板,将信息传递给。RNA,再由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西医概念所反映的这种具有特定结构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构成概念之间联系的内容。中医则不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培土生金等都是机体功能过程的一种联系,根本不涉及具有结沟的实体之间的联系。由于上述原因,在中西医概念之间就无法找到一对应的关系,给揭示中医基本概念的实质,.、建立与这瞥溉念相适应的动物模型造成很大的困难。这也是‘.L期中酉汇通派医家唐宗海等人用对号入座的办法,在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寻求对应关系遭受失败的原因。

(二)观察的理论负载的不可通约性。观察中渗透着理论,人们在世界中看到什么,不仅取决于外界的刊激,也不仅取决于观察器官的结构和外界刺激在感官上留下的印迹,它还取决于观察者的理论框架,观察者用什么理论去指导观察。概念既是客观对象的反映,又是整理感官材料的工具,它同时起着反映、选择和规范的功能。用不同理论框架去观察同一现象,会看到截然不同的东西。中西医心目中的人体和疾病现象是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若是一种等价变换,那么在它们之间,尽管形式上很不相同,但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在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之间就是这样。如采没有这种关系,就难以在它们之间形成这种对应,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力学的关系就是这样。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是一种等价变换,中医的一些核心概念如阴阳、五行、经络、八纲等构成了它的理论硬核,西医则以系统、器官、细胞、大分子在体内的活动作为自已的理论硬核。在致病因素方面,中医的六淫也难和西医的物理、化学、生物诸因子之间找到对应关系。如果中西医不运用各自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它们就无法辨别这个世界,用它去分辨,就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即使非常熟悉两种理论体系内容的人,也难以在它们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桥梁来。中医所谓的五脏六腑,所谓的营卫气血,淮要想把它们与西医的解音概念宜接划等号,那就非碰壁不可。

(三)概念意义的不可通约性。沿着中西医各自理论体系去思考,对同一现象概括而成的概念却蕴藏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例如中西医都讲虐疾,中医讲的是份实寒热,外邪、瘁气,虐原虫则排除于祝野之外,更用说用显微镜去寻找原虫,杜绝蚊子叮咬这一传染途经了。中西医都讲糖尿病,西医要查血糖,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胰岛素依赖性与非胰岛素依赖性的分型,却并不去考虑它与三消的关系,消证的阴阳虚实,由于火耗津液还是由于真水不足等。六经、脏腑、三焦、营卫气血等辨证方法对西医是没有意义的范畴,寻找特异性指标的诊断方法,寻找内部脏器器质性病变的确切部位也在传统中医中不占什么位置。即使中西医都讲治病求本,含义也完全不同。这种不可通约性是导致中西医结合难点产生的原因。

(四)判断真伪标准的不可通约性。中医讲辨证,讲辨别疑似;西医讲确诊,讲鉴别诊断,它们使用的标准却很不相同,中医重视关键症状,重视在易被人们忽视的细微之处悟出有决定意义的指征来,它有一套自己辨证的标准,如脉证合参,舍脉从证,舍证从脉,大实有赢状,大盛有虚候,它几乎全凭医师的直觉和洞察,中国古代医案中这种例子是极多的。西医则重在客观体征,寻找仪器检查指标,重视功能性病变与器质性病变的区别,重视疾病的具体部位,对肿瘤则重视区分其为良性或恶性。在治疗原则上,中医主扶正祛邪,无明确的靶器官,西医重病因探寻,有精确的针对性。在药物上,中医的四性五味,君臣佐使的方刘配伍原则对西医来说是无意义的,西医的广谱抗菌素,作用于各个小系统的药物,药物对受体的作用,中医也是不会顾及的。总之,不可通约性构成了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又是中西医结合不得不考虑的部分,如果完全抛开它,就等于抛掉了中医的特色。不可通约并不是说不可比较,只是说在它们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是根本办不到的。中西医可以比较它们的理论特色,也可以比较它们对某个疾病的疗效,它们是完全可以互相比较的,正是通过这种拼攀,我们才明确了在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通酌性。这就告诉我们,不必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一对应的关系上再去下功夫,中西医结合或实现中医现代化(这当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当依据这个特征去探寻自己的路子。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科医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47-02

为了适应医学教育发展,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求,突出医学门类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1-2]。我校从2007年至2013年,在临床医学及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在此期间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全科医学,毕业后能选择全科医学方向的工作,以全科医学的服务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为此,我们主编了《全科医学概论》教材[3]已出版在全国发行,积极开展相关教研活动,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在教学中把“满堂灌”改革为“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常老师只注意传授知识,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更好的发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把“角色扮演”体现在《以人为中心服务的应诊过程》、《医患关系》、《以预防为导向的健康照顾》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等章节教学。在2009—2013年的课堂授课中,我们一方面由教研室老师组成的全科医生角色扮演作为示范,另一方面是我们把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班上的学生做好准备,我们在2007级针灸推拿本科专业的教学中,首先把学生分为5个小组,按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等角色,通过他们模拟医生与患者的就诊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医患交流沟通的技巧,掌握医师与患者的道德模式、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方法与策略等知识。通过角色扮演说明了全科医生把关注病人与关注疾病放在同样重的地位。全科医生应在对每一个病人的接诊中,体现出以人为本和健康为中心的照顾,从而体现了全科医疗的特色,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得到真正的贯彻。使学生身临其境,学生也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在扮演中不同角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还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录像,然后和学生一起进行了讨论、分析,指出正确的医患关系。学生对此反应非常积极。

二、开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

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目标的教学(PBL)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教学中[4]。我们在2007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对不同的章节及内容进行了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进行“我国将来的卫生事业是以全科为主,还是以专科为主”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全体同学踊跃参加,积极发言,气氛非常活跃。老师在讨论中,经常提醒学生,使学生不断从中获得知识,在解决问题时得到老师的指导。至今已有2600多名医学专业的学生参加了这项讨论课。又如,我们在讲解全科医生定义时,提出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围绕全科医生的角色特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特点、预防医学的特点等多个角度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确了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区别的根本点,明确了全科医生的定义。6年来,在开展PBL教学应用到全科医学案例讨论教学中,我们根据社区人群存在的常见健康问题,选择典型案例,编写讨论稿。课前为学生提供需要讨论的案例基本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图书馆以及校园网络资源收集证据,课堂中学生进行讨论和整理汇报提纲,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课堂讨论32次。主要项目概括如下表:

在全科医学概论的PBL教学中我们既吸取国内外的新知识和新进展,强调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又通过讨论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009年我们对受到社区群众称赞的长沙市开福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采访,并对其中部分服务的常规工作进行了录像,并制作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的多媒体光盘,回到学校后以放录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使学生对全科医师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样不仅联系了理论知识,同时也进行了医德医风方面的教育。更加强了与全科医学相关机构的联系。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全科医生工作模式,从而培养了医学专业的学生热爱全科医学,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今后选择全科医生作为终生职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理解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以病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基础、预防为导向的工作方式。在讲解家庭评估章节时,老师利用制作的多媒体来讲解家系图、家庭圈,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家系图的构成、家系图符号说明、家庭圈的书写以及家庭圈代表的意义等内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掌握了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把相关的教学内容录像并制作了教学光盘5套。

四、《全科医学概论》实验课的PBL教学

实验课对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教学内容非常重要。目前我们的实验课主要是全科医学案例讨论,通过对不同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对全科医生处理社区某些常见健康问题中采取的临床思维方式,具体工作方法等有更清楚的认识[5,6]。如对2007级至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共计约5000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全科医疗中的接诊技巧;家庭访视与家庭评估的实验课中。(1)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自己和同学在处理全科医疗案例时存在的各类常见问题有感性认识。(2)老师开展PBL教学,针对每个案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学生每5~6人一个小组,共进行了60组次。通过讨论、撰写案例的分析报告,学生每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可当场提问,老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为了使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得到进一步的训练,我们对部分内容如“第五章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分析学生在情景模拟中暴露出的问题使学生领悟全科医生临床诊断思维模式特点和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一方面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充分理解理论授课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专科医院的不同,真正培养以人为中心、防治结合的医疗照顾新观念,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秉辉.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2]周亚夫.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23):1927-1928

[3]赵淑英.全科医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4]包龙梅.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24):2277-2278.

[5]方定志,万学红.医学教学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在分析西医院校的《中医药学概论》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与当前药学发展不相适应之处,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对药学专业《中医药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中医药学概论》 课程 教学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questions of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in Western medicine academy and searches the inadaptation for current pharmacy development.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utline; Course; Teaching reform

按我国现行药学教育的划分,主要来源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药学教育有一门药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中医药学概论》,它是介绍中医学、中药学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诊断方法、中药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中药以及方剂学基础理论与常用代表方剂[1~5]。

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根据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做了大胆的尝试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影响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效果的三点不足

1.1 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时数明显不足中医药学概论的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和方剂学。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安排通常已占去50%左右,留给中药学和方剂学的时间甚至只有24~26学时。要在这短时间内介绍清楚中药学(介绍常用中药180种)和方剂学(介绍常用方98首)的最基本内容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通过实例讲授有关研究方法和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关注。

1.2 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有关调查表明,西医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课程的兴趣淡薄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并由此面临日益严重的困难,日益严重的困难对自信心的打击,反过来又进一步抑制了兴趣,这样,形成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便是知识结构残缺,视野狭窄,创造力低下等等。可见,不解决兴趣问题,素质教育则无异于画饼充饥。导致兴趣淡薄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思维方法在过渡环节上出现障碍,这是药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衰落”的现实在心理上的投射。勿庸讳言,步履蹒跚的中医药学和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现代科技之间有着强烈的反差,兴趣的缺乏无疑也来自这一反差在学生心理上的投射。第三,封闭而又细腻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做法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兴趣”则让受教育者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可见,这一教学风格与“兴趣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1.3 中医药学概论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投入不足如中药学需要大量的中药样品实物做教学演示,然而,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某种中药所有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和不同规格的样品都展示给学生,但使用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方面的软件应加紧开发,硬件也应适当配备。

2 我们对提高中医药学概论教学质量的四点做法

2.1 提高对中医药学概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必要的教学时数由于现代中药符合世界发展,现转向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消费观向重视生活质量方向发展的潮流,医疗保健观转向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整体医疗保健的潮流,体现为崇尚自然。因此,我国已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该产业发展,以回应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传统药物(天然药物)对我国提出的挑战。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医药是极具高科技含量和巨大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医药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和独特优势的领域,最有希望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21世纪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西药的研发难度将更大,而以中药为基础的天然药物研究必将成为研究对象的中医药学概论在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将更加凸显出来。

我省是中药的资源大省,居全国首位,中药材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古往今来,云南享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物宝库”的美誉,而且许多地道名贵中药材云南比较具有优势。民族医药是云南的一朵奇葩。1998年,云南拥有药品生产企业109家,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的企业数为36家,而云南医药工业总产值中56%是中药(包括中成药和植物提取物),大大高于全国20%的平均水平,而且逐年有所提高。

中医药学概论是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中成药学等相关课程的重要基础,同时肩负着为中药产业培养科技人才的直接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学时。没有足够的学时,不可能掌握中医药学概论的主要内容,也不可能深入了解中医药的前沿研究内容。

我校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已将中医药学概论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必修课,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重视度;同时教学时数增加为64学时,并且增加了后续分化课程——中成药学。

2.2 课程体系内容的调整如中药学与方剂学是较为成熟的中医基础学科,彼此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分别进行授课,既过多占用学时,又显啰嗦重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对此,我们根据中药、方剂讲解的基本结构(如都讲功效与应用)相似、分类基本相同的特点(如都有解表类、清热类、泻下类……)把同一类药、剂归为一个章节进行讲解。在每个章节讲完药物后,跟着讲本类中具有代表性的方剂(如讲完辛凉解表药后再讲银翘散等方剂),然后演示自制课件——《生药学》中的中成药照片,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其及早了解医药市场情况,打破了两门课程间的界限,使之系统条理化。这种调整减少了篇幅,精练了内容,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

2.3 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药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是从事一般药物制剂、鉴定和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执业药师,教学内容应侧重在药而不在医。例如,中药学部分很多内容(如药物的来源、产地、采制等)将要在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系统学习[6],中药学中可不讲或少讲,中药的理论、功效与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而重点讲授。因而课程内容及课时均可相应减少。

2.4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沿海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中医药学概论大量使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突出直观性、生动性和应用性,以达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明显提高了中医药学概论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近年来,我们注意广泛收集适于中医药的影像资料,并把它们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采用了多种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其结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教学改革是时代前进的需要,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中医药学概论教学改革更势在必行。在中医药学概论教学中,应不断探索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能胜任今后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 建.中医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4]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5]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1 诠释学的原理与方法

    1.1 诠释学的内涵

    诠释学作为一种西方哲学流派,随着海德格尔 的“本体论”而出现,由伽达默尔建立起诠释学哲学 经过发展,目前已演变成众多的诠释学体系,如体验 诠释学(狄尔泰)结构主义诠释学(利科尔)解构主 义诠释学(迭里达)等〜从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 程,对诠释学的基本内涵可做出大致的定义:诠释学 从词源上至少包含3个要素,即理解、解释(含翻译) 和应甩传统诠释学把这3个要素称之为技巧,即理 解的技巧(subtilitas intelligendi)解释的技巧(sub- tilitas ex plicandi)和应用的技巧(subtilitas appli- candi)因此,诠释学的主要环节应包括理解、解释、 应用和实践。

    

    1.2 诠释学在中医学的引入

    20世纪80年代,西方诠释学进入到中国并逐渐 在我国学术界发展起來随着这种世界性哲学思潮 在中国哲学领域的蔓延,中国诠释学的研究已经拓 展到对西方诠释学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 学以及其他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由于学者对诠释的多元化发展[4]随着中国诠释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传 统理论的现代化构建方式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中医学作为一个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诸多学 科的传统医学理论体系,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自古 就有注释经典的传统和经验,与诠释学有着相当密 切的关系,这使得诠释学在中医学继承和创新过程 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行性。因此,中医诠释学研 究作为中医理论建构的现代研究的分支自然应运而 生,它是对中医理论研究特色思维方法的哲学审 视,是通过现代诠释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理 解和解释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中医理论理解和 诠释方法的系统理论。中医诠释学研究是在中医文 献学特别是训诂学、注释学等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方 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诠释学理论产生的,目前尚处 于起步阶段。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 诠释学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基础和主干,在 中医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 对中医内科学中许多的概念和名词术语,乃至临床 理论进行阐释,显得愈来愈重要这既是机遇,也是 挑战随着国内中医诠释学研究的兴起,目前有关专 家已经意识到从自然哲学视角来思考中医内科学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晚近“西学东渐”的冲击,一些 中医药研究领域在引入诠释学的同时,“西化”倾向 明显,多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方法、概念、范畴及 学科模式对中医学进行西化的推定,脱离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将诠释学应用于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研 究中,用与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相一致的中国 诠释学研究中医内科学,移植复杂性系统科学中的 释义和理论,深入阐明其基本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辨 证论治的哲学思维模式,用现代哲学方法论阐释中 医内科学所蕴含的科学理念、原理规律为中医内科 医疗、教学科研注入新的元素

    2.1 对中医内科病证的诠释 

     2. 1. 1病证的内涵与外延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 因、发病形式、核心病机、演变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 整的过程。中医内科学多以病的主症来命名,如咳 嗽、心悸、头痛、眩最胃痛水月中等,也有部分病名与 该病的主要病机有关,如郁病、虚劳、癃闭等。证候指 医生观察与收集的患者四诊的信息,主要指症状、体 征等临床表现,还包括中医诊病所重视的体质性 别、年龄、职业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物候、地理等 因素)生活水准人文生态、此前的诊疗经过等状 况,以及各种现代检测的结果,它反映了疾病发展过 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四诊信息表达 的人体生理病理反应状态环节过程的概括,具有“内 实外虚” “动态时空”和“多维界面” 3个基本特 征[7]

    病与证:病是指疾病完整的过程系统,而证是反 映疾病在某一特定阶段的病理变化环节过程临床 诊疗中,常将病证二字放在一起讲,这样既能包括 某病的临床特征,也概括了病因和核心病机。

    证与症: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即医生诊 病时收集到的患者的异常现象,由症状和体征两部 分组成,除了包括患者自我感觉或发现身体不适、异 常的表现,还包括由医生观察到和体检出的患者的 病理征象,如舌象脉象及通过色诊、触诊收集到的 临床信息,也可参考西医体检所得的信息;而证是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证研究 的重点需要重视对证候动态观察的理解和阐述,通 过“以象为素,以素为候,以候为证”[8] “病证结合, 方证相应” m的研究思路辨识疾病的证候特征,并在 此基础上对以证候为诊疗对象的辨证论治模式进行 深入探究,提出“意象诊疗模式”概念并加以阐 释_,从而对证候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究和动 态监测,为病证的诠释提供有意义的科学依据,使中 医内科病证更加贴近科学,更加易于被现代医学和 现代人所接受和认识 们将疾病首先分为外感与内伤杂病两大类,内伤杂 病再根据五脏气血津液、肢体经络进行分类,当然, 疾病所归属的分类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引 入诠释学方法对内科疾病病名的概念进行现代诠 释,即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反复研读,系统的科学实 验和临床实践,结合现代科研成果,定义其内涵与外 延《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列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常见 病、疑难病。首先应该对国家规划教材收集的50种 

    内科疾病进行诠释诠释过程大体有3个层次,第一 是疾病的起源一般来说,许多疾病病名的提及或症 状的描述都是在《黄帝内经》中,这个时期的特点主 要以症状或体征描述为主。第二是疾病的充实完善。 经过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别是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 众多医家通过诊疗实践,结合鲜活的临证经验,从不 同方面补充完善了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 转归和流行病学特点,为现代疾病概念的规范奠定 了基础第三是系统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指近现 代,首先是语言的转化,将古文演变成现代文进行阐 述;其次是增加当代中医学者的新见解、新技术;最 后是纳入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成果,其中含 医案知识库的发掘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等,用现代自 然科学的语言术语、概念进行阐述和解释当然纳 入的过程应重视体现中医原创优势与传统中医理论 的有机结合以“肺胀”为例,“肺胀”属现代难治病, 由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 胀满,不能敛降所致中医古籍对肺胀的记述颇多, 有明显的阶段性,后世医籍对本病也不断有充实和 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将其作为专门病证, 列专篇论述《灵枢。经脉》篇提出:“肺胀者,虚满而 喘咳。”明确了病名,其病位在肺,主要症状有喘、咳 及胸部膨满3种这应该是第一个层次晋隋唐时期 医家开始认识到肺胀属本虚标实之病,详细论述肺 胀多由久病体虚,肺脾肾虚损,水停痰凝,气虚气满, 痰瘀互结,外寒之邪乘虚侵袭,以致气机升降失调而 发隋代巢元方更是强调肺气本虚,复感外寒之邪是 导致肺胀的发病机理,元代《丹溪心法。咳嗽》云:“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而 病”,提出本病痰挟瘀血证候,并开创活血化瘀法明 清时期进一步整理规范认为,肺胀是一组症候群,是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此属于第二个层次。

    近现代除进 一步完善描述其临床症状外,并研究分析肺胀客观 上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肺统”地纳入,形成肺胀项下的相应条目,则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肺胀的内 涵和外延经过发展,肺胀病的概念为:以胸部膨满 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 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为主要临床 表现一种慢性虚弱性肺系疾患其病程缠绵,时轻时 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惊厥出血、喘脱 等变证与坏病。继之制订肺胀的分期和分级标准,引 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内容等。从肺胀的病名演变过 程看,符合诠释学的基本原则,实际上也是按照复习 文献资料,临证细心体悟;结合众家之长,归纳整理; 通过诊疗实践充实修正;纳入现代研究成果,完善肺 胀病的现代诠释[11],应属于第三个层次。

   2.2对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的诠释

     中医内科专有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 导下确定的具有中医内科学学术特点,并构成本学 科概念体系的特有的关于人体生理病理名词、名称、 用语,如命门、髓海、阴结肺胀消渴、偏头痛萎黄、 脏躁、髓海蓄血、肝枳淋证、肾风癃闭、关格、筋 痹等

专有名词术语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 畴,而且它在中医内科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释中也 极为重要,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厘定,必然会影响 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历代医家从各自所处的历 史背景、认知角度提出专属内科学的概念术语,他们 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是我们理解的基础,借助诠释学 对中医内科特有名词进行辨识的验证,对其演变进 行哲学审视,揭示术语产生发展的本质及术语原构 造者在当时文化环境下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理解 和表述,采用现代文献学考据学等方法,对这些术 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进而作出科学 准确的评判,并用科学语言转换为具体的说明,使说 明的内容能进入实验过程,从而矫正部分古代医学 术语概念多义性、歧义性、模糊性、隐喻性的不足,进 而不断发掘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内在联系例如, 我们在对中医内科名词术语进行诠释时可以参照朱 文锋[12]对规范中医诊断名词术语提出的几项基本 原则,进行分步骤诠释学研究,一是科学的医学名词 术语必须在实质内容上统领其所属内涵,这就要求 我们系统全面收集查阅古代、近代医学文献,并结合 临床广泛调研,注重名词术语内涵与外延的研究;二 是在初定正名的基础上做出注释,进而按其内涵、外 延做出定义性注释,定义有困难的先做说明性注释, 派生词能力强;还应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如中医 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其他中医临床学科及术语 学.汉语言学等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论证、整体讨 论,完善其现代属性。

    

    2.3对中医内科临床理论的诠释

    中医内科理论方法论的构建与完善是关系中医 内科学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遵循形象一具 象一抽象思维方法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审视,用现代 化语言对其进行理论总结、升华而后赋以清晰、明确 的科学性表述,使其真正融入到现代医学体系中,是 中医内科学界一直都在思索的问题,现代诠释学的 引入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中医内 科理论进行诠释学研究,必须坚持中医学系统整体 与形象思维的特点,重视症状学观察,证候病机的归 纳,重理法方药的一致性,通过理解重构、思辩创新 来发掘传统内科理论中潜在的知识结构和科学内 涵,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理念更新,用逻辑、数学语 言加以表述,进行科学语言的转化过程,进而采用模 式生物实验加以佐证。同时根据对诠释学的三要素应用的理解,我们明确了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因此,中医内科理论的诠释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础 来重建现代中医诠释学,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紧 密结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循证医学临床 数据支撑的诠释,采用适宜的数据统计方法等[13], 建立中医内科的临床应用模型,通过应用模型证明 中医内科诠释学体系的科学性和在实践中的可操 作性

  

    以“通因通用”内科临床治疗理论的诠释为例。 “通因通用”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的 内容。原文:“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 甩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这告诉我们在 诊疗疾病过程中要审证求因,辨明真伪,遣方用药时 采取顺从疾病外在表象而治的治法,这便是诠释该 理论的第一个层面医家张子和谓:“君子贵流不贵 滞”着重强调了气机通畅的重要性;高士宗谓:“通 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 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 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 泄为通,则妄矣”。此说法不但在前人基础上对“通” 的理解做了概念的提升,而且为通法的应用打开了 新的思路。在具体临床实践中,医圣张仲景对通因通 用治法的应用可谓心思周全,巧妙灵活,其著《伤寒 

    法治汗”的桂枝汤,“下法治利”的大承气汤、小承气 汤,“吐法治吐”的瓜蒂散,“活血祛瘀法治胎动不安 之漏下”的桂枝茯苓丸,等等,这些用法充分扩展了 “通因通用”的临床应用范围,同时也表明该理论的 应用已达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医者在诊病时,不再 将通法拘泥于下法,凡人体表现出异常通的假象,均 可用通法治之,此为第二层面上的诠释“通”字,《说 文解字》谓:“达”也。《辞海》谓:“通,贯通,由此端至 彼端,中无阻隔。”就机体而言,在生命活动中,阴阳 平衡,气血调和,气机畅达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基本保 障,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各方面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 异常“通”的症状,因此,凡机体各孔窍表现出非生理 性“通”的症状,如自汗、盗汗呕吐、吐血、衄血、泄 泻、下痢、脱肛遗尿、淋证、崩漏、带下、遗精等均可 视之为通证,在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的基础上,辨明 真伪,将符合形通而实不通的病例纳入到“通因通 用”理论的适用范围之内,以通为用,以通治之,从而 完善对该理论的升级,即诠释的第三层面

此外,又如“肺热叶焦” “宿痰伏饮” “心肾相 交” “乙癸同源”这些中医内科学生理病理概念中的 文化哲学意蕴,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另 如,“扬汤止沸” “增水行舟” “釜底抽薪” “逆流挽 舟” “提壶揭盖” “引火归原” “利湿退黄”等治疗方 法中包含的自然哲学思维以及它们的实质性内涵, 更有待作出全方位的现代诠释

    3 中医内科学诠释的原则与方法

    3.1 崇尚国故,熟读经典

    诠释的第一要素是理解,只有明确理解了所诠 释的对象,搭造出诠释框架,才能发现框架的瓶颈所 在,从而为之输入新的科学元素。就中医内科学而 言,要想准确诠释内科学的概念、理论,首先就必须 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需要熟读经典,追思前 贤学说,只有读懂吃透,才能全面、深刻理解其主旨 和精髓。

    3.2 研习原著,勤于临证

中医内科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发展,本身也是在 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典著作的不断阐释来 实现的,因此,临床实践也是一种诠释,它既是诠释 的基本手段,也是诠释的目的所在通过获取临床疗 效,一方面可以使中医内科学理论得到充分的实践 证明,另一方面又可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医内科学 理论 。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一、医科院校《毛概》课程教学的现状

《毛概》课程是一门肩负着重要政治理论使命的课程,其目的在于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走近学生,走进课堂,并使这些先进的理论成果更好地武装当代大学生。要使《毛概》这门肩负着重要使命的政治理论课在医学院校学生中真正发挥出其优秀的思想教育功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薄弱

医学院校的招生所面对的人群大多是高中阶段接受理科教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相对文科学生而言,对政治理论课的接触较少,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识也较为缺乏,同时这些学生在文科思维养成和思想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方面也比较缺乏积极性。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任务向来比较繁重,在专业课学习之余亦少有同学主动学习和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其政治理论知识愈显薄弱。但是,《毛概》课程的统编教材是针对全国所有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编写的,医学院校学生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会对所接收到的教学内容有抽象和不适应之感。因而如何更好地利用和驾驭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医学院校《毛概》课程教学中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毛概》课程特点鲜明

《毛概》这门课程具有其自身比较鲜明的课程特点:历史与理论相结合,并以理论为主。要想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讲透彻,让学生真正明白、理解并认同、接受这些观点,必须使之与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进行合理、易懂的梳理,并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1]。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学习,对于使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毛概》课程内容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外,学生缺乏对于《毛概》课程的学习动力。由于医学院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能力,医学类专业课程的学习被医学院校学生视作学习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些主干专业课程内容丰富,新鲜度高,学生对于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加重视,且投入相对较多,这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占用了医学类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而《毛概》的课程却是作为规定的必修课不得不学,这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此外,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日常的大众媒体了解到零星的理论方针政策,对于课程本身的内容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新鲜度大打折扣。加上《毛概》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且与医学专业相差甚远,学生心里难免对此存在无用又无趣的感觉。因此,认真研究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保证《毛概》课程的教授在医学院校中顺利有效的进行,也是日常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医学院校开好《毛概》教学的建议

要保证《毛概》课程的教授能够围绕大纲要求顺利展开,教师是主导因素。胡锦涛曾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医学院校开展好《毛概》课程的教学需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1.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的特点

要想使《毛概》课程在医学院校中实现教学目的,并收到良好实际效果,则需要教师在授课的基础上正确地了解和把教学目标对象的特点。

现阶段的医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正处于概念上的“成人阶段”,他们思维活跃,且具备精准、深刻的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这些学生大多数理科出身,对抽象事物具有较强的识记能力。然而他们对于包括《毛概》在内的文史类课程敏感性不足,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求知欲,学习上多为被动接受。这使得学生难以发掘出《毛概》课程中包含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科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提炼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现今医学生的基本现状需要教师除了增强医学专业课程与《毛概》课程的联系之外,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本课程的教授相结合,以便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性思维和良好的社会及日常生活习惯。

2.深刻了解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

认真分析和研究教材提点,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是保证教师有效授课的基本前提。《毛概》课程新版教材共包含十二个章节,整个课本信息量大且完整。这门课程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达到学生能学懂、真信和会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现代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日益提高,《毛概》课程作为一门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的基础类课程,有责任和义务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从理论上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医疗道德和职业素养,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相融合的目的[4]。然而面对医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了解和兴趣的现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理论教学缺乏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可通过典型事例、数据和材料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讨论和研究,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进一步了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就《毛概》课程而言,要增强对医学生的吸引力,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毛概》课程是众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课时较多、与实际联系较紧密的学科,教材内容概括性十分强,如果课堂中讲的过多,课堂进程安排过满,就会造成学生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要立足现实、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医学院校学生理性逻辑思维严密,对待知识要求严谨,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以将学生们最容易接受的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即便在《毛概》课程教学中,同样可以遵循“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案例教学是医学院校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习惯、并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这一方法有利于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毛概》的课程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领域多的理论课程。因此,不少国内外与医学相关的典型案例都可作为课程的案例拿来使用,这在将大大突出和提高这门课程在医学院校的教学特色[5]。因此,建立一个与医学相关的教学案例库也是《毛概》课程多元化教学理念中的应有之义。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一 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PBL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同时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而学生课堂中主体的地位也可以获得充分体现,同时学生也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随时进行深化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自身在课堂中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定位进行明确,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堂学习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尤其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教师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为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创造更多基础;第三,在应用PBL教学法时,教师需要对教学案例以及比例的选择做出适当的筛选,并且针对病例选择合适的问题,通过良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根据不同的病例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提问,也可以针对他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病例进行探讨,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开展学习,会激发出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思想,这对于学生日后参与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简单的重复和记忆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甚小,因此在PBL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需要由以往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和参与解决问题的讨论;其次,学生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一方面,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从以往单纯来自教师传授的途径,转变为自己上网查阅、听讲座、参与讨论以及反思等途径获取。另一方面,则需要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懂得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并且主动与其他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学习的责任和义务,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

二 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所以,PBL教学法在进行内容设置时,除了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和临床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将这些目标进行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PBL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第一,确定P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相匹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第二,保证PBL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第三,明确教学目标,可以考虑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将学生定位于一个或者多个教学目标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 PBL的实施方法

PBL教学法的实施,应当坚持以能力为导向的基本原则,着重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能力[5]。目前,我国医学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有效的实施PBL教学法显得十分重要。PBL教学法又称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学习内容与某个具体的案例结合,将其设置成为特定的情境,学生通过思考和观察发现其中包含的信息,并且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从本质上说,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技巧的教学过程。

在PBL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将学生按照6~8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由学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和一名记录员,组长负责主持和协调小组内讨论,记录员负责对主要问题和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具体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阐明术语

对于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术语,以及超出学生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进行明确指出,由教师进行说明,并且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记录,当小组内讨论结果不理想时,由负责记录的学生将问题列出。

2 明确问题

对于小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当经过小组成员讨论后进行记录和明确,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可以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3 集体讨论

对于在小组内讨论没有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可以做出记录,然后再通过集体讨论,以此获得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并且由记录员将其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和尚待扩展的知识结构进行记录。

4 设计解决方案

对问题相关的章节和内容进行复习,然后由学生针对问题进行答案的讨论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5 阐述学习目标

经过上述讨论后使组内在学习目标上达成一致,教师在此时可提供指导及适当的引导,从而确保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适当性及可完成性。

6 信息检索

搜集每个学习目标相关的知识,教师可在本阶段指导学生选择数据库及检索的方法,并教授学生如何组织、整理搜集到的信息等。

7 综合

当学生将收集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以后,再次进行讨论,并且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个人或家庭健康问题或社区常见健康问题提出处理方案及建议,学生之间可以对讨论成果进行分享和评价,再由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和成效进行评估。

8 成果分析

为了保证PBL教学法的有效实施,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需要结合全科医学的相关概念、知识和基本原则,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有效掌握社区常见疾病诊治的关键点以及健康照顾方案[6-7]。通过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应用PBL教学法,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获得显著提升,学生的循证医学知识、查找与应用文献的能力、自学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而且在整合病史、分析和诊疗疾病、临床思维能力上都有了明显改进。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论述了PBL教学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角色的重要转变,进而阐述了PBL教学法实施内容及设立问题的原则,最后着重探讨了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PBL的实施方法和应用效果。通过本文论述可以得到以下结论: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运用到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对全科医学理论有更深入、更扎实的掌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而且通过将典型案例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学习,弥补了我国目前临床实习和社区见习中病人缺乏的不足,有利于实现医学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嵬,杜娟,郭爱民,崔树起,路孝勤.国内外全科医学专科医师制度探讨[A].2010年中国卫生人才发展论坛论文选编[C].2010.

[2]何颖,王德肖.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对医学生基层医疗择业与兴趣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3):1521-1523.

[3]张涛,塔方欣,高艳,祝春梅.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31-33.

[4] 邢文华,林晓嵩.P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3):63-64.

[5]邓益帼,章敏之,李春华,杜伟钊,梁淑贤.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

2010(z2):383-384.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戾气;中医现代化;创新;基质

中图分类号:1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891-02

明清时期是中医进步的一大历史时期,其间有李时珍《本草纲目》的问世,此为中药学的一大总结,又有温病学说的繁盛。而吴又可的戾气学说,则从中医理论中卓然而立,大有清风拂面之感。

戾气学说主要在吴又可的1642年问世的《瘟疫论》一书得以论述,其主要内容众所周知,不在此赘述。本文所关切的是对此学说的评价。

在甄志亚主编的《中国医学史》一书中,称之为“温病病因的伟大创见”。突破了明以前的医家对疫病病因所持的时气说、伏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生于六气的论点。

“戾气”学说的内容是相当全面的,它对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基本上都论述到了。特别是,在细菌和其他微生物被人类发现之前的2130年,吴有性对传染病的特点能有如此科学的创见,的确是十分宝贵的,尤其是他把外科传染病的病因,摆脱千百年的“火”邪致病说而归之于“戾气”,堪称非同凡响的见解。

“不论对错利弊如何,明代医学家都力求在医学领域走一条古人没走过的路”李申在《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书中,称誉“吴有性的《瘟疫论》,却透着中华新医学的曙光”。

戾气不在五运六气之内。

吴有性的成就,主要就是冲破传统的病因说。

吴有性的叙述,就是从今天的观点看来,也难有更多的挑剔。……在六气之后,致病的真正原因是杂气。所以一定要找到致病的原因,并且要寻找新的治病方法。这一切,都是新医学的曙光。

然而,曙光初露,吴有性即遭亡国之痛,他的事业已无人继承下来。

其他各家的评价大同小异,不出以上两家的范围之外。这种论点,有其合理性的地方。其核心着眼处,不外乎两点。一是对传统的突破,一是跟现代医学的接近,或称之为科学的创见,或誉之为新医学的曙光。

毋庸置疑,戾气学说是有所创新,但是我们不能把戾气同以往的理论就单纯对立起来看,不能视为革命性的事件,仿佛戾气学说是同旧的理论的断裂,我们更多的应该把这种学说视为一种继承,在中医传统理论“基质”上的新的萌生。中医的基质是什么呢?是一个以人文为底的,人文和自然的混合体,也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混合体,即“道”和“器”的混合体,不是单纯的抽象,也不是单纯的具象。比如中医的脏腑的概念,既是一个混合体,而不是单纯的解剖的概念。中医理论是以传统文史哲为基础的,此种说法尽管不能完全概括中医基质的全部特点,但也是确然的事实。

所以说戾气学说是在“基质”上新的萌生,是因为戾气学说仍然具有基质的特点。

戾气之“气”,仍是中医“邪气”的范畴。

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

戾气之“气”,尽管不在五运六气的范围之内,仍然同五运六气之气相类。

伤寒与中风,感天地之常气,疫者感天地之疠气

所谓杂气者,虽日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病。

杂气……无象可见,况无声无臭,何能得睹得闻?

杂气在这儿仍是“天地之气”,仍然是中医“气”的范畴。“无象可见,无声无臭”同现在细菌病毒微生物的纯实体的物质概念更是不同,如果把戾气看作实体的概念,我们就会破律坏度,而失古人绳墨。吴有性的戾气还是“道”与“器”的统一。戾气概念是从中医理论中产生出来的,底盘的不同决定了其同病毒微生物的根本性的差异。

其次,对于戾气学说,我们不能只盯住戾气的概念,戾气学说是由很多部分组成,比如治则治方,对于戾气所致疾病的治疗,更是沿着原有的治则发展,比如达原饮这个方剂,不是直接针对戾气,不象西医的直接针对病毒。这儿不详细讨论。

如果说所谓的新医学曙光指的是西医曙光的话,科学创见指的是戾气和病毒微生物相似的话,我们到这儿就会明白,此种观点的正确与否就不言而喻。此种观点有潜在的西医中心论倾向,同西医越接近,学说就越进步,“别人未走过的路”就是走向西医之路,才是新医学。

那么戾气学说没有创见了吗?我们从戾气学说看不到曙光吗?因为吴有性的遭遇亡国之痛,他的事业就无人继承了吗?不!吴有性的学说,不仅学说本身独树一帜,而且在中医的发展上指向新的一路。

第一,新的概念范畴的出现。

笔者并不主张言语能把人们的思想完全限制住了,而只以为言语的构造上如有何缺乏,名辞上如何不够,这便足以使人们的思想容易移到另一方面,而不向这个本方向发展了。

中医理论的难以进步,概念范畴的有限是个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在没有新的概念出现的情况下,或者返回自身,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含义,结果是原有的概念包涵的内容越多,而这个概念就愈发模糊,最终造成整个理论体系的模糊和不确定。张仲景的六经概念,已经不同于内经难经的含义,但是仍借助于原有的语言。叶天士的“卫气营血”的概念,具有了传递的次序性,最初的形式卫和营是相对的概念,气和血是相对的概念,我们很难理解卫气营血四者的次序是如何产生的。在此四个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模糊化了。我们可以设想叶天士理论如果有四个新的概念的支撑,会使得整个中医理论的创建更为细致化和深入化。语言是存在的家,当这个家不足以容纳新的成员的时候,就要寻找新家,而现在我们越来越借助西医的话语来满足我们中医对疾病对人的认识,严重破坏了中医的正当性,使得我们的思想移到西医的方面。

戾气概念的出现,不仅仅是中医的话语,不仅仅是中医话语自身的增长,更是使中医理论,中医思维的自身增长,从而也是中医理论发展的一个方向。这是戾气概念在理论发展史的意义,概念数量的增多,拓展了中医理论自身进步的语言空间和事实空间。这正是目前中医理论进步,中医现代化,中医自主进步化的一大方向。越多的借助西医的概念,我们中医理论的发展空间就越少。

每一新兴的语言都拥有一种内在的,新生的原则,这种原则以独特的形式把正在崩溃的结构重新组织起来。

当西医的话语正在逐步消解我们中医的体系的时候,我们迄需新的中医的语言,来组织我们中医理论的结构,让中医理论不是痛苦地借助西医的话语,而是诗意地栖居在中医的语言之家。

第二,以基质为底盘的内在创新。

事实上,任何传统都不是静止的,也不失单纯的;传统本身便包含着内在的矛盾,而足以导致改变。就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来说,传统内部自有其合理的成分,并能继续吸收合理性(rationality),因而可以和现代化接榫。

前文所说戾气学说的创新,不是断裂,是一种承续性的创新,它是中医自身的基质涵生出来的创新,朴素而言,它没有失却“中医性”。中医自身并不是不能进步,并非如陆渊雷所言“明清以降,务取轻淡。此外无他变异”,仍有对“述古不作”的反动,此一反动,是中医内在自我进步的体现。如果说《瘟疫论》透着新曙光的话,这才是真正的夺目所在:中医的基质自身蕴含着其自我更新的机制,自我进步的逻辑。而中医的现代化,就是遵循其自身逻辑,顺应其机制,进行自主性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在保持其人文特色基础上向客观化的迈进,戾气学说显示了这种可能性。此客观化的过程,是“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的过程。唯此,中医才能得抵抗住西医的冲击。而目前的科学化,不仅仅破坏了这种逻辑和机制,破坏了其人文的机制,破坏了其人性化的一面,甚至当科学化难以进行下去的时候,我们一步步地在改变着中医的基质,科学化最终成为非中医化。

第三,趣重形而上走向趣重形而下,避免了理论的空疏。

“中医自昔趣重形而上之学”,“宋元之际,熏染理学,翻腾空论”,陆氏的此观点,倒为中的之语。中医概念和理论的空疏是其一大弊端。而戾气则从形而上向形而下侧重的趋向,在保持中医性的基础上,“夫物者气之化也,气者物之变也,气即是物,物即是气”。戾气具有了更多的物质性,戾气不同于六气之处,在于其去空疏的倾向,更容易为我们所客观感知。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去空疏化是其一个重要面向,而去空疏化的过程就是从趣重形而上走向趣重形而下,走向客观化,形象化。当然在形而上和形而下存在着紧张性,我们要把握两者的平衡。邓铁涛先生,提出“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相关学说”,即为去空疏化的现代化过程,前者的具体性是胜于后者的,无疑,这是中医现代化的一大路径。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项目来源:湖南省教育厅课题[2010]243

1.辩论式教学的内涵及优点

1.1 辩论式教学的内涵

辩论式教学法是教师、学生就某一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分析、讨论、辩驳及总结,从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在辩论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积极收集资料,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了理论知识面,也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与沟通。

1.2 辩论式教学的优点

1.2.1 提高课堂的吸引力,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辩论式教学从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锻炼自己;辩论赛中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和课本信息,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地探索未知的能力;辩论式教学结合实践,将学生普遍关心的医疗体制改革等问题引入课堂,使抽象的制度原则转化成富有活力的热点问题,使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效衔接;辩论式教学特有的创造性、挑战性、对立性特点正切合了大学生的思维特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把学生从“厌学”变得“乐学”。

1.2.2 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辩题的选择与设置,辩论后的点评与总结方面具有极大的引导性,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知识面的宽窄,也能反映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另外教师需对辩论过程进行调控,在学生的辩论中发现新材料、新问题,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检视反思自身,优化教学理念。

2.在全科医学概论中开展辩论式教学的意义

全科医学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面向社区与家庭,其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讲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临床专业学生中开设全科医学概论,是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生就业方向转移的必然要求,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健康问题的全科医学处理,了解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和全科医生的角色,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为学生在毕业后愿意到基层就业,并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奠定理论基础。课堂教学中运用辩论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技巧与增强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在课前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和相关网站及杂志查阅相关文献,获取相关前沿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全科医学的浓厚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能为全科医学辩论式教学积累经验,促进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教学中的普及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3.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中的运用

3.1 辩题的设计及课前准备

3.1.1 辩题的设计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结合教学要求和大学生知识经验、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辩题,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辩题的设计。首先,应注意辩题应能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又能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思想共鸣,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其次,辩题观点应有较大分歧,使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通过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加强对全科医学概论基本框架的深入理解。我们曾在全科医学绪论、全科医学中医患关系沟通技能等章节开展辩论式教学,设计“我国将来的卫生事业是以全科为主,还是以专科为主”、“医学发展是以疾病治愈为主,还是以促进健康为主”等辩题。课堂辩论激烈,经课后反馈,教学效果良好。

3.1.2 课前动员和准备

在辨题确定以后,教师提前一到两周向学生公布,因辩题具有专业性,教师需对辩题进行初步分析,引导学生确立观点,同时阐明辩论的规则,并对辩论的形式、人员分组、程序等进行适当的安排。课后,学生根据题目查阅文献,分析、综合后确定自己的辩论观点,推选辩论代表。主辩人除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外,还要听取本组其他同学的意见与看法,抓住问题的关键,提出假设及结论,以便在辩论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能有力地反驳对方辩手。

3.1.3 课堂辩论

由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双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后,要求所有未参与辩论的学员积极进行讨论,此外,教师应该将一些被辩论者忽略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自由讨论,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虽然,在辩论式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表达,但是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思考,如果学生能集中精力倾听别人要点、重点、漏洞,积极思考,即使不发言,思维能力照样能培养。

3.1.4 辩论的点评和总结

辩论的点评分为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学生评委在辩论准备和辩论中积极思考,发现辩论中的闪光点与不足,并分享自己在辩论准备中了解到的知识。

4.辩论式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堂运用的思考

4.1 设计好辩题的规模,使更多学生参与辩论赛

辩论式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很重要。我校临床班学生采用大班授课,人数在150名左右,而一般的辩论赛,正反双方的辩手为3-4名,一场辩论最多8名学生参加。作为观众的其他同学在辩论前不能积极查阅文献和资料,在辩论中也难以深入思考问题,很难从辩论式教学中受益。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做法是:除去主持记录2名,评委5名,剩余同学分成正反双方,各推选10名同学做代表进行主辩,其他同学作为后备力量,双方代表依次阐述自己的论点和论据,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己方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并且在自由辩论发挥重要力量。在辩论赛中未发言同学在教师点评后以作业形式将课前准备材料及本次课堂心得进行总结。全体同学广泛参与在竞赛式辩论中,既能促进同学间的团队合作,又保证辩论参与的广泛性。

4.2 辩论的点评和总结

教师的点评和总结在辩论中起导向作用。在点评时,首先应该肯定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以及辩论中思想的闪光点。其次,对同学们的课前准备、立论角度、论据、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等进行点评,指出辩论内容方面的具体不足,并示鼓励。最后,对辩论内容进行总结,对同学们发言中的一些明显的认识错误予以纠正,深化同学们对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认同[1]。辩论的过程事实上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辩论结束后通过辩论总结,能够使同学们对辩题的理解更加系统化。适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认识到对方观点中合理和科学的成分,培养学生全面、辨证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4.3 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辩题的现实性

辩题除了具有可辩性,还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调动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对同学们今后的工作才会有作用。因此,尽量让同学们共同参与到辩题的设计中来。让他们从感兴趣的现象或者问题出发形成辩题。另外,辩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同学们能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如与案例教学法的联合运用可从案例中产生辩题,也能增加辩论的生动性和情境性[2]。

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联系,使课堂教学摆脱空洞无味。

参考文献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医药学名词,系统性,术语规范化,术语系统

中图分类号:N04;H059;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1-0009-05

一 术语工作的系统性

1.系统性简述

术语的系统性,指“一个学科的术语,绝不是一些术语的任意组合,而应该是彼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系统”[1]。也就是说,“在任何一门科学中,术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成系统的,每一门科学都各自成为一个体系,每一个术语只有在它所从属的体系中才能获得精确的含义”[2]。

系统性是术语的固有特征,所有术语无一例外都具有系统属性[3]。现代术语学奠基人、奥地利学者欧根·维斯特认为:术语学和语言学的本质区别,就是术语学要对术语概念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术语学工作……要在关系当中考察一个专业领域的所有概念,即把每一个术语看作是一个概念体系的一部分。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今所有的专业词典都要进行‘系统化’处理。在这些专业词典中,词的位置从上位概念跨到下位概念,或者从整体跨到局部,都处在‘系统’之中”[4]。术语学另一个重要流派,俄罗斯术语学派学者认为,系统性是“术语存在的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术语只有作为术语系统的成分才能得以存在……”[5]。

2.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对术语系统而言,系统性体现为概念结构与语言结构的协调搭配程度。在开展名词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等工作时,必须将术语置于其所属的系统中,从全局角度出发,做到有的放矢。

系统性是术语规范工作的重要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要贯穿于术语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全部工作流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指出,要实现术语工作的系统性原则,须遵循以下原则:收词时应首先“构建学科概念体系”,再“根据概念体系的基本框架收词。概念体系对应相应的知识体系”;定名时“同一概念体系的名称,应体现出逻辑相关性。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应与之相对应”;定义“要反映被定义的名词在本学科概念体系中与上位概念及同位概念间的关系”;名词的编排体例,要求“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

二 中医药术语工作系统性原则的实施

中医药名词审定工作严格遵守《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排等各个环节,都力求实现术语的系统性。同时,由于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也有少数名词的定名、定义或次序编排等不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现按照名词审定的工作顺序,结合典型实例,将中医药学名词审定系统性原则的实施情况分述如下:

1.收词

收词工作包括制定学科概念体系、确立名词框架、收选学科名词,并进行名词。“术语是一个专业领域的概念指称系统,术语工作的意图就是要划分清楚概念间的界限,术语学要从概念的研究出发”[4]。收词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学科框架,构建学科概念体系,以保证收词及后续工作在概念体系框架内进行。学科概念体系对名词审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a.规定了工作范围,划清了层次结构,有助于分工和进程安排;b.收词范围明确,步骤清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c.概念体系的系统性强,可以为名词的排列和查找提供便利。

收词工作系统性原则实现途径如下:

(1)概念体系的构建。概念体系的构建,以有关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所构建的学术体系为基础,重点参考有关标准、工具书、经典著作等文献,增强其权威性、代表性。在组织实施时,必须坚持“权威性寓于广泛性之中”的原则,发扬学术民主,依靠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全面征求该专业领域所有权威专家的意见[6]。名词审定工作开始组建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时,出任审定委员不但要求学术造诣较高,并且规定各分支学科均应有代表,以求覆盖中医药所有学科领域。名词审定过程中,始终依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学术组织,邀请各学科权威专家参与工作,全面、广泛征集全国专家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咨询会,反复讨论、研究,最大限度获得各专业领域专家们的共识。中医药各分支学科的概念体系均经过专家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例如撰写中药学名词初稿时,其中单味中药名称的概念体系借鉴了药典模式,即按照“中文名笔画顺序”排列。提交专家咨询会时,多名权威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提出意见,认为中药名称应以功效为分类依据,按照功效的分类编制概念体系框架;也有少数专家提出以药用部位为分类依据编制概念框架。经过反复、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发现,如若按照功效分类,会造成相当数量的中药因为功效复杂而难以归类,再加之原有中药分类体系本身也存在分歧与纰漏,按此方法构建概念框架,将无法形成业界公认的概念树。最后经专家反复讨论达成共识,仍然沿用初稿概念体系框架。

(2)概念体系的修订。收词工作开始时所制定的概念体系框架,并不是自始至终不得更改,一般来说,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开展,专家们往往会对框架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优化最初的框架;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做出一些变动。例如中医内科学名词“感冒”“伤风”“时行感冒”,概念体系初建时归入内科杂病的肺病部分,在“中医内科名词注释(送审稿)审稿会”时,专家们经过反复讨论,认为感冒等疾病虽然病位在肺,但其病因却是感受外邪,应属于外感病范畴。最终修订了以往的认识,将感冒移至“外感热病”部分。又如“奔豚”一词,为伤寒病兼症之一,因《伤寒论》详述其治法方药,故权威参考书多将其归入外感病伤寒部分,经过专家讨论,认为奔豚的病因病机为“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7],理应属内伤疾病,最终决定归入内科杂病气血病部分。再如中医内科疾病“狐惑”,是一种“湿热毒邪入内,或感染虫毒,伤及气血,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7],相当于现代医学白塞氏病,按照现代疾病分类方法应收入皮肤科。经考证狐惑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历代中医临床著作多以其为内科疾病,故研究讨论最终将其收入内科“其他”部分。

2.定名

定名即是给科学技术概念确定规范的中文名称。使定名具有系统性,就是要明确名词所指称的概念及其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增强术语的科学性、理据性。系统性的实施,还使得基本概念名称确定后,其派生概念、复合概念的名称也与之相对应,从而增强术语的构词能力。定名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定名时对某一类名词尽量使用统一的用词方法,以明确概念的内涵,增强名词的理据性。例如,中医学历史悠久,疾病名称的命名用词极不统一,有相对独立固定的疾病名称,如感冒、肺痨、消渴、癫疒间等;有命名为“×证”者,如喘证、痹证、痿证;有以主要症状命名者,如咳嗽、头痛、便秘、心悸等。其中尤为以症状命名者最为常见,使用时极易造成概念混淆。我们在定名时,为了保持用词方法的一致性,在以症状命名的疾病名称之后统一加缀“病”字,从而使同名的症状名词与疾病名词得到了区分,避免了混乱。规范后的病名如:咳嗽[病]、便秘[病]、头痛[病]、胃痛[病]等。这样不仅符合名词术语规范的系统性原则,同时也符合单义性原则。

(2)应确立名词的层次结构。通过定名工作,确定概念的指称,可以较好地体现出名词的层次机构,避免因定名不规范而导致概念层级的混乱。例如,“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指“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的概括”[7]。由定义可知,“证”是疾病的下位概念(一般命名为“××××证”),但在中医传统疾病名称中,以“×证”为疾病命名者也屡见不鲜,如哮证、喘证、痹证、郁证等等。“××××证”与疾病名词“×证”容易造成概念层级的混乱,若两者复合组成疾病证候名词“×证·××××证”,则概念层级的混乱将更为显著。名词定名时,除“淋证”保持不变,以区别于西医的“淋病”外,该类名词统一规范为“×病”,规范后的名词如“哮病”“喘病”“痹病”“郁病”等。显而易见,通过这种方法,该类名词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3)应反映名词的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中医术语系统的自然形成过程中,某些概念的命名已显出很强的逻辑相关性,如“痹病”,其下位概念分别为“行痹”“痛痹”“著痹”“热痹”,层级关系一目了然。遇到此类情形时,还要注意辨别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依照逻辑关系编排名词的次序。新词的定名尤其应该注意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例如,中医疾病证候名称统一采用“××病·××××证”的形式,这种方法使同一类名词具有统一的形式,体现出明确的概念层级关系。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临床学科疾病证候概念均可采用。再如,中医耳鼻喉科名词“急喉风”“慢喉风”,是现代专家根据临床经验创建的新术语。这组名词以“定语+病名”的方式组成,完美地反映了与上级概念“喉风”的关系,并且具有良好的构词能力,“急喉痹”“慢喉痹”“急乳蛾”“慢乳蛾”等词也运用这种方法定名。

3.定义

定义是对名词所代表的概念做出确切而简要的表述,以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定义应明确名词的概念内涵,反映其所表达的概念与最近的属概念之间的系统关系,与同级概念之间的区别特征,明确揭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再者,通过加注释义,明确概念的内涵,可以更有根据地对收词进行增删,使所收名词系统化。定义的方法分为内涵定义和外延定义,名词审定主要采用内涵定义法。定义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内涵定义。内涵定义的方法为:定义概念=属+种差。内涵定义可以说明某一概念的上位概念,确定该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如中医“淋证”的下位概念有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等,“热淋”定义为“以起病急,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涩痛,尿黄为主要表现的淋证”。“血淋”定义为“以溺血而痛为主要表现的淋证”[7]。通过内涵定义,可知热淋、血淋等为淋证的下位概念,明确了上下位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此外,同一层级的关系名词之间应尽可能保持定义内容的相对一致性,应能从定义中清楚地区分名词意义的差别,本例淋证的各个下位概念,均统一采用内涵定义方式,使同级概念之间的种差得以区分。

(2)外延定义:外延定义的使用情况较少。外延定义列举概念的外延使人们获得对该概念的认识,明确该概念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外延定义可以确定上下位概念、同级概念的逻辑关系。例如“五脏”定义为“心、肝、脾、肺、肾的总称”,“阴阳”定义为“阴气和阳气的合称”[7],如此定义使上下位概念的逻辑关系直观而清晰。

4.英译

《中医药学名词英译原则及方法》名词英译原则规定,中文名词的英译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以保证中医药学科概念体系的完整性。英译的系统性原则不仅要求单个译名在词义上与原文尽可能保持对等,而且英文译名体系与中文体系也尽可能保持同一性。其次,名词术语英文规范不应就单个术语孤立地进行,而应从中医药术语译名体系着眼,兼顾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源语言上下义词之间的属种关系,同一层级术语的同义、近义、反义关系以及语义关联关系、结构关联关系等传达到译入语当中。英译工作中系统性原则的实现途径如下:

(1)上下义词的英译。例如,“六淫”是上位概念,译为six pathogenic factors,它的下位概念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火邪”等,分别译为wind pathogen, cold pathogen, summerheat pathogen, dampness pathogen, dryness pathogen, fire pathogen。译名以保留pathogen与pathogenic的共有词根patho的形式,以表明两组词之间的上下义关系[8]。

(2)同义词的英译。在英文规范里,双式术语因具有同义关系而被赋予了相同的译名,称为“同义同名”。例如,“脾胃虚弱”与“脾虚胃弱”为同义词,在中文规范过程中逐渐统一为“脾胃虚弱”,英文规范中采用同一译名,即“脾胃虚弱”和“脾虚胃弱”同译为spleenstomach weakness,避免了概念混乱[8]。

(3)对于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术语,采用同一结构译出。如“脾不统血”“脾失统摄”“脾失健运”三者同为主谓结构,且均为某脏功能失职,故可采用“脏+ failing to + 执行功能”结构译出,即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blood, spleen failing to control and manage, spleen failing to transport[8]。

5.体例编排

名词的编排体例,《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要求“科技名词按学科概念体系(知识体系)排列。以层级排列为主,以非层级排列为辅”。由于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的名词审定仅要求两级标题,有些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体现不足,因此名词排列应按照概念树次序,以系统性原则进行词条的排列,最大限度体现概念的层级关系。

6.系统性原则实施的特殊情况

术语学理论及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其主要适用对象是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中医药学历史悠久,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因此在名词审定中出现了少数不符合术语学经典理论的情形,其中涉及术语系统性原则者如下所述:

(1)多个术语系统的共存。俄罗斯术语学派认为:“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若干种理论,相应也就有若干个概念系统与之对应。这就意味着一个学科中可能并存着若干个术语系统”[8]。例如,外感病的辨证,历史上形成了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每种辨证方法都已发展成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些概念体系各有侧重,概念内涵交错重合,在选词及定名时难以取舍,实现术语学所要求的系统性原则难度很大。对于这种情况,为了保证中医药概念体系的完整,须将以上概念全部予以保留。又如水肿,收录的下位名词“阳水”“阴水”“风水”“皮水”“石水”“脾水”“肾水”“正水”, 这些不同的命名方式,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医家的不同认识,它们之间概念内涵有重复有交叉,但不能代替又不能统一,只能保留。

(2)西医术语的收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时收入了部分现代医学术语。按照系统化的原则,这些术语不属于中医药学概念,应从概念体系中剔除。但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中西医学逐渐交融汇通,为满足临床实际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审定时收选了一些必要的西医名词。例如,临床各学科收录了少量现代医学病名,这些疾病均为中医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再如目前中医骨科临床使用的名词多为现代医学名词,许多传统中医名词实际已弃用,因此出于临床实际和学术发展的考量,骨科收词时大多采用现代医学名词。

三 结语

系统性是术语的重要特征,是名词审定的主要原则之一。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始终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收词、定名、定义、英译、体例编制等各个工作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较好地实现了系统性的原则。但也应注意到,中医药学术语体系具有独特属性,并非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的实施过程,既要遵守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也要兼顾中医药学的特殊性。

参 考 文 献

[1] 郑述谱.试论术语标准化的辩证法[J].中国科技术语,2008(03):5-10.

[2] 夏中华.现代汉语科学术语初探[J].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02):94-100.

[3] 吴丽坤.俄罗斯术语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24.

[4] 欧根·维斯特.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5,28.

[5] 吴丽坤.谈术语及术语系统之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2005(02):44-48.

[6] 王永炎,朱建平.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工作的探讨[J].科技术语研究,2002,(3):3-6.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全科医学;课程;LBL+TBL教学法;效果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9(b)-0114-04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由美国Oklahoma大学Larry Michaelsen教授[1]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利于促进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学模式,TBL教学时学生必须主动先学习教学内容,并与其他学生合作解决问题[2],其着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传统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ning,LBL)的不足,可较好地适应当今医学教育的需求。在我国,TBL教学在一些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见习的教学中已得到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4]。但由于TBL存在课时所限及老师传授内容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对一些较难理解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较差的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常常是传统教学法与新型教学法综合应用来提高教学效果[2,5]。目前,在全科医学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中,仍以LBL教学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较差[6]。

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全科医学实质的把握,真正理解全科医疗诊疗模式,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目的,笔者对选修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五年制临床专业定向班学生开展了LBL+TBL教学法,即针对本门课程中的某一章内容,由教师先使用1/4的时间将本章内容总结性、精炼性讲解,之后在3/4时间内实施TBL教学,结束后通过评估问卷了解学生对LBL+TBL教学法的看法和认同度,为进一步在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和推广本教学法提供参考,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班的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本次LBL+TBL教学中,按照TBL教学法的分组原则将其分成6组,每组5~6人。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以问卷形式展开。LBL+TBL试验性教学结束后,立即在该班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由研究者自行设计的,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学生团队学习情况、对教师评价、总体评价、TBL教学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每1个问题后设有5个选项,分别为“完全认同”、“基本认同”、“不清楚”、“基本不认同”、“完全不认同”。由研究者解释和说明相关研究目的及填写方法后发放问卷,问卷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33份调查问卷,回收3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关于LBL+TBL教学法的效果,调查中75%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同能够产生好的教学效果;78%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可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78%以上的同学完全同意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多数学生对此联合教学方法总体评价正向,见表1。同时,学生也提出了该联合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耗时多、使学生负担加重、易忽略学习目标等,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教育的深化改革,多种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实施教学已成为趋势。在全科医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目前仍以传统的教师主讲为主。在现代化教学传播手段日益丰富的前提下,单一化的教学方法已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通过实施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传媒加以辅助,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之目的。本研究在传统的LBL教学方法基础上,结合TBL教学方法进行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授课研究,了解了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达到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TBL教学法的基本教学过程是:①上课前1周发给学生自学要点,提供给学生相关参考资料。②学生自学,掌握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内容。③课前组建小组,形成团队。④课堂测验,以选择题形式,个人独立完成。⑤课堂测验二,同样的考试题,小组内讨论,共同完成。⑥应用性练习,小组讨论完成,学生自我总结,代表发言,教师与每组组长打分。⑦总结讲解,主讲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归纳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及学习情况。⑧组内互评,各小组内对各成员贡献度互相评分。⑨得分汇总,回收组内互评表,结合之前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及综合应用题讨论结果计算每名学生的个人得分;计算公式为:每名同学个人总得分=个人测试得分+小组测试得分+应用练习得分+互相评价得分,满分100分。⑩学生填写教学效果评价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相互知识掌握的比较、集体交流讨论为主,教师在课堂上是TBL的组织者和指导者。TBL的实施使得学生知识得以增长,在主动自学、团队合作、分析问题、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方面均得到训练[7-8],这与培养全科医生的多方面才能的目的相符。

为避免单纯实施TBL教学法的不足,本研究在TBL教学流程的基础上,融入了LBL教学形式,即在流程③和④之间加入了占课堂时间近1/4的“教师对本单元内容进行重点讲授”的内容,将LBL与TBL两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施。LBL结合TBL教学法进行全科医学理论课程教授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应的全科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增加学生对全科医学更多的思考及理解。

有研究显示,LBL结合TBL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从个人学习模式跳出来进入群体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兴趣[9-11]。本研究对参加LBL+TBL双轨教学模式的学生实施的问卷调查验证了以上结果,超过75%的学生对这种联合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完全认同,认为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75%以上的同学也完全认同LBL+TBL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思考意识。LBL+TBL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特有的临床思维能力[12-13]。而沟通与合作恰恰是全科医生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常常要求社区医务人员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为居民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良好的沟通、融洽的人际关系及团队合作意识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在全科医学理论阶段实施LBL+TBL教学模式对于锻炼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十分必要。本研究调查结果也反映出LBL+TBL综合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难题,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主要是因TBL教学方法的不足所造成[14-16]。如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在课前做较为充分的准备,耗时较长,工作量很大,对于课业繁重的医学生来说,如何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做足功课十分关键;而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事先经过系统性的培训,掌握相关教学模式的使用方法,具备高度概括总结及领导组织管理的能力。只有教师与学生的提前准备及良好配合,才能在教学中顺利使用这种综合教学方法。

总的来说,LBL+TBL综合教学模式,既避免了LBL灌输式教学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又弥补了单纯使用TBL导致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掌握的缺点,集合了两者之间的优点,有利于学生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有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协作的能力[17-18],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综合教学模式,值得在全科医学概论理论授课过程中推广使用。因此,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对全科医学实质的把握,真正理解全科医疗诊疗模式,达到全科医学教育的目的,在全科医学理论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TBL教学模式,优化合理安排LBL与TBL教学时间和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是全科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采纳的教学措施,也是今后全科医学理论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Michaelsen LK,Knight AB,Fink LD,et al. Team-based learning: 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M]. 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2002:157-171.

[2] 邹外一,罗益锋,高翔,等.LBL与TBL双轨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108-110.

[3] 景玉宏,尹洁,刘向文,等.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局解教学中的设计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96-98.

[4] 李荣梅,吴敏范,杨宇,等.T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2):102-103.

[5] 杨琼,蒋卫红.TBL、LBL+TBL教学方法在八年制内科学见习课中的实践与体会[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25):75,85.

[6] 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7] 姜冠潮,周庆环,陈红.基于团队的学习模式(TBL)在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8-9.

[8] 李瑞凤.眼科学教学中TBL法与LBL法的比较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5(28):96-98.

[9] 赵毓芳,王海涛,甄永占,等.LBL+TBL教学法在组胚双语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405, 407.

[10] 钞虹,金佰明,钱学艳,等.TBL教学法培养学生角色转变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3):432-433.

[11] 谭波涛,潘丽萍,梁红,等.TBL结合LBL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26-127.

[12] 黄永丽,张文玲,刘艳林.TBL教学模式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 (7):111-113.

[13] 艾文兵,胡兆华,简道林.T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和在中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13,13(4):88-90.

[14] 张敏,王艳玲,金艳芳,等.针灸治疗学PBL教学效果观察和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52-154.

[15] 戴建国,黄玉芳,王子妤,等.TBL教学法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13(4):252-254.

[16] 薛浩,朱航,王广义,等.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12):9-10.

[17] 周鹰,刘洪,郝玲,等.PBL教学模式在护理实用人体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4):135-136,139.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4篇

(一)内涵和特点 

“深层学习”的概念来源于上世纪50年代瑞典教育心理学家Marton等开展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研究者经过实验发现使用深层次学习法的学生对于学习有更多的内在兴趣,更加重视理解、强调学习的意义,也更能注意学习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够系统地陈述问题或做出概念的整体结构假设。在此之后的研究者Ramsden、Gibbs等发展了相关理论,认为深层学习是“学习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分析,理解所学内容并形成内化”。在不熟悉的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中,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通过复杂问题解决与探究可以显示出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和理解。Warren等则认为深层学习是通过共同体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知识及元认知发展的学习。 

总的来说,深层学习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学习者对于学习具有内在的兴趣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意义和乐趣,能够采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例如,学习者会把学习内容和自己以往的学习经历联系起来;对论据和论点既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或者是把掌握的知识和同一门课程中的其他部分内容,或者是其他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因此,深入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深入探究、寻求意义、学以致用和注重反思的学习。学习者批判性的检视事实和概念,在概念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并且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并长期记忆概念,使他们可以被用来解决不熟悉情境中的问题。 

(二)倡导深层学习法的意义 

如前文所述,深层学习是一种意义探寻型学习,是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深入探究,寻求知识的内在意义、以达到彻底解决问题和情感满足。它是一种批判性审视学习材料的学习,并与原有认知结构、生活经历与体验联系起来,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效果,获取高级经验用于理解世界现象和探究本质。因此深层学习具有整体性、探索性特点,可以将其作为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采用深层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变得更感兴趣,能超越课程要求,获得更高水平的学业成就[1]。(2)有利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深层学习法可以发展学生在特殊情境中起作用的条件性知识和反省思维活动本身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建构起更加复杂的、分类清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应用思想知识和概念于新情境的能力。(3)使学生具备担当学科创新与发展的自觉意识。深层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本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及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使学生熟知其历史和哲学、文化前提,使学生注重提出寻求解释和原因的问题,预测或解决知识的差异性问题和理论化问题。 

二、在中医学专业教学中提倡深层学习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中医思维本身具有注重整体性的显著特点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中的中医学论文理论,其发生与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法的影响。中医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其特点是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的、非线性的传统四通思维。中医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发生是不完全的抽象,因此中医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具有不完全精确的特征。中医概念的模糊性特征对于学习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为学习者提供了较大的理解空间。中医专业学习者的先有经验不同,以及对学习内容的感知不同,尤其会影响对专业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内涵理解,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基于中医的思维方法,中医学科在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尤其是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对人的影响上来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成因,也由此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点。 

(二)中医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深厚的文史哲基础 

中医思维方法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的认识方法,其借助于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人体内外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决定着中医学理论的构建和发展的方向。中医思维的在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初始就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广泛吸收了古代文学、哲学和史学以及天文地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 

(三)中医思维的提升需要学习者从源头认识学科发展 

中医药学在构建其理论体系初始之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综合运用中国哲学的思维方法,如司外揣内法、整体思维法、援物比类法、形象思维法和直觉思维法等思维方法,对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愈后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以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藏相和经络理论作为基础,以辩证论治和中医思维为显著特点的中医学知识体系[2]。医药学理论体系突出的特点就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和哲学基础,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辩证论证和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是符合或者说领先于西方现代医学模式的[3]。以上是对中医思维特点的简要阐述,概括来说就是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且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知识体系渊源深厚。 

三、中医学专业教学中倡导深层次学习法的策略选择 

全科医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5篇

[提要] 文章从定义、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价值等方面对医学社会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医学社会史是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上人们医药活动的考察来认识社会(文化)的形态及其变迁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历史上人们医药活动的共时性结构和历时性变迁;其研究方法要求做到传统史学方法现代化,西方史学方法本土化以及其他学科方法史学化;从学科价值上看,医学社会史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社会史的内涵,而且可以促使史学工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学的对象和价值。

A Theoretical Guidance Concerning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Key Words: medicine; social history;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Abstract: The article states the author’s opinions on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in the light of its definition, researching targets and approaches, as well as subject values and subject situation. As a result, the author holds the belief that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 is a branch of history which applies cross-discipline researching methods to the studies of human medical activities ever since, hence, recognizes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vicissitudes.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history, this subject probes the medical activities from the prehistoric period till the present time. Its researching targets encompass the co-existing structures and changes in medical activities for all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As for researching approache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means’ modernization and western ways’ civilization are required. Considering its subject values, not only can this research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history, but stimulate the historians to reconsider the targets and significance of history.

医学社会史是20世纪初以来的“新史学”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社会史分支学科。在整个社会史大家族中,它可以说是较年轻且影响较小的成员,以至于在一些中国社会史学术回顾中几乎被忽略。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医学社会史是一门无足轻重的学科,也并不意味着它的研究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事实上,医学社会史是最贴近大众的历史,它不仅关注大众的生命健康,而且关注大众的社会生活,是最能解释人类本质属性(生物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历史,因而它理应从社会史的边缘渐入社会史的中心。正是基于它的重要地位和潜在价值,一些学者早在上个世纪后期就涉足该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②当然,这离医学社会史学科的成熟还有较大距离。从理论上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医学社会史理论体系,比如什么是医学社会史,其学科定位在哪,其研究对象是什么,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其价值何在等问题,史学界至今仍无定论;从实践上看,医学社会史的研究成果也是寥若晨星,且研究取向多陷入偏狭。正如冯尔康所言:“像人群生命史,处于试着做的态度,往哪里做,怎么做,都还在摸索之中。” [1](p93)这里的“人群生命史”可以看作是“医学社会史”相近的一种表达。这些问题正是制约医学社会史研究向纵深发展的障碍,也是医学社会史未能在社会史领域取得应有地位的根源。因此,从学科(历史)哲学的高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理论思考是十分必要的。

一、医学社会史的定义

近年来史学界虽然频繁使用“医学社会史”之类的话语,但关于医学社会史的定义却没有明确的定论。究其原因有二:一则因为作为分支学科的医学社会史在其母学科“社会史”的定义仍有争议的情况下,③是很难有明确的定义的;二则因为长期以来关于医学的历史解释几乎被传统的纯技术层面的医学史所代替,人们很少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解释医学活动或医学现象,因而没有明确的医学社会史的定义也在情理之中。

可喜的是,目前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繁盛和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的医学活动或医学现象,不仅为弄清医学社会史的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了迫切要求,而且也为之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一些学者已开始用社会史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来建构医学社会史的理论框架。例如,余新忠博士就试图给“疾病医疗社会史”下一明确的定义。他指出“它应是指从社会史的视角探讨历史上疾病、医疗及相关问题的分支学科,是中国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易见,这一研究关注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将疾病医疗作为一个切入点,藉此来考察社会文化的变迁,因此它应该主要由历史学者承担。”[2](p97)这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关于医学社会史较成熟的理论思考。然而,余文并没有把医学活动或医学现象整体地纳入到社会史的视野之中。从研究的切入点看,他选择的是人类医学活动或医学现象中最普遍最直观的“疾病”及“医疗”;在纷繁的疾病中,他选择的又是最普遍最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传染病:“瘟疫”。事实上,医学除了疾病及医疗以外还有更重要的内涵,疾病除了瘟疫以外还有更复杂的体现,所以如果把“疾病医疗社会史”等同于“医学社会史”,就略嫌偏狭。这也正说明了医学社会史的理论建构任重而道远。此外,杨念群、张大庆等学者也对医学社会史进行过理论探讨。杨念群通过揭示在西方医疗体系渗透下产生的卫生实验区对北京社区控制力和人们生死观念转变的影响,把一个纯粹的医学史问题转换成一个医学社会史问题。作为医学出身的学者张大庆却没有囿于传统医学史“由医生为医生所写的关于医生的事”(By doctors about doctors for doctors)的编撰模式,而是努力从社会因素入手来考察人类过去的医学活动或医学现象。他把医学社会史理解为“研究医学活动中医生和病人及其境遇”,研究“生与死、健康与疾病的观念及演化”,“更多以问题为导向,更多地开展跨学科研究” [3](p37)等。以上学者的努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医学社会史的理论建构。

在学科的理论建构中,弄清概念及定义是最基础的工作。关于医学社会史的概念,目前史学界也有多种表达,如身体史、疾病史、疾疫社会史、疾病医疗社会史、生命医疗史、人群生命史等。④这些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无疑都属于医学社会史研究的范畴,但是,它们并不一定都能代表医学社会史的全部,因此需要有一个包含上述诸方面的更全面更抽象的概念作为该学科的名称。通过比较各相关概念发现,“医学社会史”是这一学科领域最具概括性的概念,因为“医学活动”几乎包括了人们认识和干预人的身体及生命过程的全部活动。

在对医学社会史的定义进行阐述之前,还必须弄清“医药活动”、“社会”、“医药社会活动”、“医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社会史”、“医学社会史”这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这些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包括“医药活动”、“社会”、“医药社会活动”,这是客观存在社会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各种关系。关于“社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指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4](p27)也就是说,社会是指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医药活动”是指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5](p23)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医药活动以及在其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也就构成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部分可以命名为“医药社会活动”及“医药社会关系”。第二个层次包括“医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这是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分类的学科。关于“社会学”,可简单认为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即“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4](p5)。而“医学”则是以“医药活动”(包括主体、客体、工具及手段)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医学社会学”是以“医学中的社会学问题和社会学中的医学问题”[6](p1)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即研究医药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医药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的科学。因此,医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第三个层次包括“医学史”、“社会史”、“医学社会史”,这是与上述学科相对应的历史学科。无论是社会学、医学,还是医学社会学,都是以研究共时性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的科学,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历时性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那就属于社会史、医学史及医学社会史研究的范畴了,它们不仅关注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在某一历史时期的静态表现而且关注其历时性的动态变迁。上述概念及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医药)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医学)社会学(医学)社会史

在纵观医学社会史研究成果以及分析医学社会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本人自身的理解,对医学社会史的定义作一个尝试性的解释:医学社会史,是从社会史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上人们医药活动的考察来认识社会(文化)的形态及其变迁的学科,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涉及历史上人们认识和干预人的身体及生命过程的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范畴,包括“技术”、“制度”和“观念”三个层次。

二、医学社会史的学科定位

从理论上讲,弄清了医学社会史的定义也就明确了其学科定位。即医学社会史首先是历史,其次是社会史,再其次是医学社会史。然而,要清晰地描绘医学社会史的准确位置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历史学科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各分支学科相互交错渗透,很难给某一学科准确的定位并划清与其他学科的界限。葛剑雄、周筱赟曾试图从时间系列、空间系列、内容系列、人物系列、另类历史等几个方面将当今历史学科进行分类,[7](p77)基本上囊括了历史学科的大多数成员,为人们解析历史学科提供了一种范式。受这一范式的启示,我们不妨根据历史的“时间、空间、人物活动”三大要素把各历史分支学科置于一个简单的三维笛卡尔坐标之中来分析。以时间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以人物活动为立轴。从时间序列考察历史,可分为通史、断代(阶段)史;从空间分布考察历史,可分为世界史、国别(地区)史;从人物活动考察历史,可分为总体史、专门史。在上述三维中,人物活动是核心,时间和空间只是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正如汤因比所言“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可以说明问题的单位,不是民族(国家),也不是时代,而应该是一个社会”[8](p2)。柯林武德也指出:“历史学要弄明白的是哪一类事物呢?我的答案是res gestae[活动事迹]:即人类在过去的所作所为”[9](p19)。所以,我们可以只依据“人类活动”这一历史研究的核心内容来更为简单地把历史划分为总体史和专门史两类,而时间与空间只是作为“历史”的限制性定语。以“中国通史”、“明清江南经济史”为例,从时间上看,前者是通史,后者是断代史;从空间上看,前者是国家史,后者是区域史;从内容上看,前者是总体史,后者是专门史。故任何历史都不外乎是总体史或者专门史,其区别只是不同时空限定而已。⑤

要为医学社会史准确定位,还不得不对社会史有较准确的理解。社会史是专门史还是总体史?目前史学界仍存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对“社会”两字的不同理解。“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因此社会史也有广义社会史和狭义社会史之别。广义的社会史应该是以人的一切活动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是如前所述的总体史;狭义的社会史是以除了人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以外的其他社会活动为研究对象,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就是如前所述的专门史。作为医学社会史的母学科的社会史,应当是专门史范畴的社会史,因为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只是与“医”有关的特殊的人类活动。

如果把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置于历史视野中就变成了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同样,如果把医学社会活动及医学社会关系置于历史视野中也就变成了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它们是社会史研究对象中的特殊部分,故医学社会史就是社会史的一个分支学科。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社会史存在广义社会史和狭义社会史之争,但医学社会史却不存在“广义医学社会史”与“狭义医学社会史”之别。历史上所有与人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关系都应当属于医学社会史研究的范畴。当然,由于“医学”既不属于政治范畴,也不属于经济范畴,而是属于狭义的社会或文化范畴,所以医学社会史应当归属于狭义社会史,是狭义社会史的一个分支学科。

至此,通过向上“寻宗问祖”终于找到了医学社会史在历史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然而,对医学社会史的学科定位还必须有一个向下的“追波逐流”的过程。医学社会史由于自身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可继续离析为若干子学科。如果考虑时间因素,医学社会史可分为古代医学社会史、近代医学社会史等;如果考虑空间因素,医学社会史可分为世界医学社会史、中国医学社会史等;如果把与人的“生老病死”有关的“人物活动”再进一步分解,医学社会史又可分为疾病医疗社会史、预防保障社会史、医学教育科研史、医药卫生制度史、健康疾病及生死观念史等。

参考文献:

[1]冯尔康.社会史研究的探索精神与开放的研究领域[A].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上卷)[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余新忠.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3).

[3]张大庆.医学编史学:问题与方法[J].医学与哲学,1999,(11).

[4]《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5]胡怀明.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6][美]H·P·恰范特、蔡勇美、[中]刘宗秀、阮芳赋.医学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英]阿诺尔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英]柯林武德著.历史的观念(节选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①例如赵世瑜、邓庆平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中以“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从学术思想史的高度,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做了细致的爬梳。该文以时间(代)为经,以重点问题、研究者及其成果为纬,描绘了一幅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长卷,然而,通览长卷却未发现一点有关医学社会史的“墨迹”。又如常建华在《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中勾勒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从模糊、宏观到清晰、微观的发展历程,并检讨了中国社会史“兴起、停滞、复兴”各个时期的研究概况。该文叙述了复兴阶段的“新社会史”在外延(深入)式发展中产生的诸多研究领域,提及社会生活“衣食住行”诸领域,但与人的“生老病死”有关的医学社会史的研究却只字未提。再如郭松义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中重点对80年代以来社会史“复兴”阶段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特点、复兴的动因等问题作了定性、定量分析,但该文也仅在探讨社会史研究方法时提及“医学”及疾病、死亡等有关生命的字眼。上述关于中国社会史的学术回顾,都可谓史学界关于中国20世纪社会研究回顾的权威之作,然而其中却没有给“医学社会史”这一新成员予以适当的位置,这足以说明医学社会史在史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② 在西方,医学社会史的研究起步较早且成果较丰。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专门的学术机构:医学社会史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在这个学会的支持下又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出版了专门的医学社会史杂志(Social History of Medicine),并涌现了大批杰出的医学社会史研究者,如罗伊.波特(Roy Porter)、克里斯托弗.劳伦斯(Cristopher Lawrence)、约翰.皮克斯通(John Pickstone)、威廉.拜纳姆(William Bynum)、罗杰.库特(Roger Cooter)等。国内的医学社会史研究,虽然在80年代以后才逐步兴起,但也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详细情况可参阅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余新忠的《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其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也是这一领域具有开创性的典范之作。当然余新忠关于中国医学社会史研究的综述并没有穷尽国内所有的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其实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的张大庆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的杨念群等在我国医学社会史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除上述学术重镇以外,全国各院校和研究机构也有一大批医学社会史的学者,他们的工作对中国医学社会史的兴起与发展也产生了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

③ 如张国刚在《试论社会史研究的学科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中所言:社会史究竟是什么?其研究对象是什么?其学科体系是什么?迄今为止,国内外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认为社会史是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艺术史等相对的一门专史,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认为社会史是总体史,真正的通史应该是社会史;目前比较时兴的一种看法认为,社会史既不是通史,也不是专史,而只是代表了历史研究中的新视角、新范式、新方法。

④ 余新忠在《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中使用了“疾病医疗社会史”的概念,并提到了台湾学者杜正胜、李贞德等使用的“人群生命史”和“生命医疗史”概念,文中还提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等学者所关注的“身体史”概念;余新忠还在《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10期)中使用了“疾疫社会史”的概念;冯尔康在《社会史研究的探索精神与开放的研究领域》(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中提到了法国年鉴学派代表莱高夫以及台湾学者郑智敏等学者使用的“人群生命史”、“身体史”的概念;张大庆在《医学编史学:问题与方法》(《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11期)中使用了“医学社会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