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首先,通过听课可以发现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透过课堂教学现象挖掘其背后潜藏的学校教学管理问题,从而为逐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提供第一手真实依据。校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课,必定可以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发现学校哪些教学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哪些管理制度还需完善。比如,你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哪些教师又体现了课改思想;还有谁没有做到这些?这些没有做到的教师可能是什么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其次,通过听课,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一个教师要成为优秀者,也必定要通过课堂才能打磨而成。校长要发现这些教师,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这样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优化组合教师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

二、做一名研究业务、带头教研的校长

要向书本学习,把握教育规律,了解教改动态。要在实践中学习,钻研学科教材,弄清教学体系与各章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要向教师学习,深入一线,在实践中捕捉灵感,寻找教师中一些好的做法,作为对教学认识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同时要把教师的欠缺处作为自己反思的起点。要向专家学习,走进专家课堂,体验他们的思想精髓,变他用为我用;倾听专家报告,让他们的观点在自己的工作中内化。要打牢基本功,勤动笔,及时记录有关理论要点,及时总结和反思工作经验和失误,及时整理自己对工作新的认识和想法,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校教学管理健康发展。校长带好头,亲自动手搞教研,就会带动学校整体教风的好转。当教师们还在为教研如何才能入门而大伤脑筋时,校长已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和指导教师们如何就一个教学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和行动研究。那么,教师们自然会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从而静下心来搞小课题研究,进而逐步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根本好转,使学校教学管理达到新的层面。

三、做一名关注教师成长的校长

在教学管理中,仅靠制度管理是不全面的管理。本人认为,民主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才是真正的管理。所以,校长要多接触教师,走进教师的心灵。多和教师们讨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难题就在和教师们的闲谈中被解决了。和教师们融合在一起,校长才会被教师们从心灵深处认可,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才会被教师们所认同。

四、做一名具有创新发展观的校长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农村校长教育管理职能的内容

(一)校长管理的选人用人职能

这是校长管理职能的核心。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来实现目标。要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把他放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因此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人的作用的发挥,决定着管理的效果。

(二)校长管理的组织职能

这是校长管理的职能中能动性最大的部分。组织就是系统的合理结构,系统的合理结构能使构成系统的各子系统获得新的质,能放大子系统功效,使整体功效大于各子系统功效之和。校长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充分发挥组织的职能作用,使各个组织的功效成倍地增长。

(三)校长管理的控制职能

学校管理是一个过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不稳定、不平衡的现象是经常出现的。为了保持过程的稳定、随时纠正不平衡、保证管理过程按计划进行,必须进行控制。控制是校长必不可少的职能。

(四)校长管理的领导职能

校长要做好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高效率,除了要行使好前述四个职能外,还必须行使好领导职能。领导职能就是把上述四种职能统一起来有效发挥作用的职能。

二农村校长管理创新的对策

农村学校大都处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里没有很好的教学设施,孩子们很渴望受到教育,他们非常淳朴,对于物质条件没有过多的追求,精神食粮自然就成为了孩子们的最佳选择。因此农村校长特别要注重精神条件的构建,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孩子们的精神需求。

(一)善于运用精神鼓励

1学会赞美。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玫琳凯·艾施曾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更为人所需,那就是认可与赞美。”赞美能给人带来信心,能强化人们的行为,也能增强一个人的价值感。如果某种行为受到积极肯定和热情赞赏的信息刺激,那么人们就想把这种行为再做一次,多做几次,直到做得更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农村校长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果要多加鼓励,哪怕短短的几句话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激励,会促使他积极地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对学生的优秀表现也要关爱有加,适时地提出表扬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思维的产生。

2对教师的创造性合理利用的气魄。每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新奇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观点和看法,作为农村教学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农村校长不应该专断,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要善于发现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对于教师提出的教育观念要大胆地尝试,只有尝试后才会了解它的功效,促进其创造性地教学。

(二)加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证农村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面对新课程,面对新要求,教师需要一切从“新”开始,重新理解教育,重新理解课程,重新认识学生,重新设计教学。因此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应该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地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农村教师的存在现状有以下几点:一是数量相对不足;二是地域分布不合理;三是教师的结构不合理;四是教师的质量不高。同时农村学校的管理重视教师的日常工作,却忽视了教师的生活与发展;重视教师的使用,却忽视教师素质的培养;重视教师骨干精英的培养,却忽视全体教师的共同发展与进步,这些都加剧了农村教师发展的两级分化。因此农村校长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师管理观念,利用学校的现实条件,努力建构教师的培训机制以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这方面成都市的青洋区草堂小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草堂小学原本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学校,2004年自蓝继红校长任职后,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把草堂小学打造成了一所优质的品牌学校,蓝校长认为学校管理的成功关键在于对教师的管理,她曾说过“老师还是那一群老师,学校还是那一所学校,但师德建设和队伍建设改变了老师的面貌,并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学校”。

从蓝校长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农村校长在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这样几个对策:一是深切的人文关怀。农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很在意被关注、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觉,这就要求农村校长对于农村的教师要有深层次的人文关怀;二是在农村教师之间开展四课展示活动,即学年走课、一人说课、一人上课、全体评课四个环节;三是用一定的制度来规范农村教师的发展。

(三)深入研究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问题学生逐渐增多是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探索新形式下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的创新教育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作为农村校长必须全面深入研究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以往的只重视教师的教学方式研究,却忽视学生的创新性研究的管理倾向。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所有学生的发展,农村校长要站在历史的前沿,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正确引领好学生的前进方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常州市湖塘桥中心小学奚亚英校长在对待学生的创新性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自1998年任职后,不断致力于学生的创新发展,并提出了1年打基础、3年争创实验学校、5年创特色学校的规划。2000年,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列入了政府的工作日程,通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在2007年实现了湖塘桥中心小学从普通学校到省特色学校的跨越。当提及自己的成功管理经验时,奚亚英校长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表达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她把对学生的创新性管理比喻成“大雁的飞行”。

学校管理要达到最优的效率,必须重视被管理的对象,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农村校长要像大雁中的领头雁一样起好带头作用,只有这样雁群才能找到最佳的飞行线路、最佳的飞行气流以及最安全的飞行高度。同时农村校长要把自己融合在学生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切身体验农村学生的一切活动,才可以引领教育的大方向。朴素的人本主义管理的思想把管理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管理,要使管理活动焕发出生命力,领导者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农村校长的作用就是要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地维持、调适不同的队形,而每一个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来适应组织不断变化的要求,以确保永远不落队。

(四)提升教育研究的管理创新能力,促进农村学校的科学发展

随着校本研究制度的发展,教育研究已成为农村校长谋求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教育研究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研究课题的能力。农村校长要能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分析、讨论,确定适合本校研究的课题;二是研究的实施能力。农村校长要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合理地设计研究方案、全面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正确地应用科学研究方法、积极实行行动研究、正确地组织好学校各项研究活动;三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能力。农村校长要会用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经验总结等来表达研究结果;四是研究成果的转化能力。农村校长要能营造环境,将学校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学校的日常工作常规和行为规范、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准则等。

(五)加强校长自身的个性化管理创新

校长的个性化管理是指一个校长在用自己独特、积极、健康的职业个性来成功地管理学校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管理风格。农村校长既要有独特的创新管理能力还要有独特的人格管理魅力。校长的创新管理能力是校长个性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校长的独特人格管理魅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于无形之中影响着学校的师生。在实践办学中,农村校长必须充分展现自己在性格、品质、气质、修养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从而引起全校师生共同进取的意向和行为,促进学校教育创新性管理的成功。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校长要努力建造“学习型”组织,学习会使教师更聪明地工作;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内在原动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因此校长要和教师交朋友,要与他们真诚交流,要诚心实意地为教师服务,为教师排忧解难,要信任和学会欣赏他们。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校长除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外,还要有熟练的教学管理水平,善于抓住关键环节。校长应该是教师的教师、是教学的行家里手。一是会上课,二是会评课,三是会指导,四是会谈话。

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无论从“科研兴校”的角度,还是从学校有效地组织旨在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声誉的研究活动的角度看,校长都应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领头人。第一,校长要通过教育科研唤起教师探索和研究工作的兴趣。第二,校长要成为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自己必须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第三,校长还要为教师研究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努力引进外部资源,鼓励教师独立钻研,帮助教师寻找好的、有效的科研方法,把教师队伍培养成“学习型”的团队。

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

校长职业化决定了校长应当具备多种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组织协调能力,包括沟通与协调能力、策划能力、统筹能力、资源收集与配置能力等。先进的现代信息素养。校长的信息素养不仅仅表现在学校和本人身上,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用科学的教育观念,先进的教育装备武装学校,武装教师,使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使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最好的应用和发挥,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达到有效的整合。

四、为广大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毕生探索,对校长的工作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倡导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的校长,那么首先你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教学论专家和好的教育者..如果你占着一个校长的职位,任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领导的天才就能取得成功,那还是打消这个想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吧。”这些精辟的论断揭示了校长的职责就是必须充当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团队学习,带领教师深入研究、发展和更新观念,启发指导广大教师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这个共识一旦形成,就能产生教师自我变革的动力,而这往往比由外界动员、灌输更具有力量。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由自发到自觉的教学改革比某些上级要求和布置的教学改革更显生机与活力的内在原因。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坚持经常到第一线了解教育教学情况,彼此沟通,达成共识,使广大教师能够直接体察和领悟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决策思想,这是校长管理决策能否全面而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就有这个特点,要领导它,首先必须是本身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使自己的头脑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更充实。”从一个事务主义者转变为广大教师相同的教育价值观形成的启发者,这是校长治校和管理理念上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对校长的必然要求。

五、校长要做管理的实践者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

 

校长是受党和国家委托,领导和管理学校,全面主持学校行政工作的负责人,是一所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这充分说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办好一所学校。校长要真正成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一面旗帜,一所学校的灵魂,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校长专业化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称《刚要》]要求“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校长重任在肩,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培养,提升他们的办学本领应该是校长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就其培训模式作肤浅的思考。

一、农村中小学校长基本现状调查。

某县中小学校长基本情况抽样调查,从全县24个乡镇抽取了13个乡镇,共30所中小学作为样本,基本情况如下:1.学历层次较高,绝对高于教师队伍学历,但多为后续学历。中小学校长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1.6%,专科学历占15.6%,中专学历仅占2.8%,但绝大部分是中师生通过进修和二次进修而取得的;2.职称层次较高,中学,具有高级职称的校长占69%,中级职称的占31%,没有初级职称;小学,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3.8%,中级职称的占6.2%;3.年龄结构偏大,男女比例失调。30-40岁占26.5%,40-50岁占56.7%,50岁以上占16.8%,女校长比例不到10%;4.大多数校长参加岗位培训,具备任职任职资格,具有一线教学经历和中层干部管理经历,对新理论、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育管理论文,但职前准备不够充分,缺乏管理知识深度。 二、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基本要求

在《刚要》中,“校长”这个词共出现过20次,对校长的素质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提高校长管理水平。推行校长职级制”①,“那就是校长要成为教育家”,“不仅理论研究要有成果,更要是个教育实践家”,实现教育家办学,要求校长首先“应当是政治家”,“还应当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就是“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出名师,育英才”②。因此可见校长的行政性在淡化,长官化在消减,不再是纯粹的法定代表人,更不是“大当家”,而是专业化专家化的人才。农村中小学校长目前是校长队伍中最大的群体,《刚要》的要求自然是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追求,是适应当地教育且引领当地教育发展的专家。

三、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策略。《刚要》要求农村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教育家不是天生的,“教育家成长的规律是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由于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大多数学校校长都是教师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校长专业知识训练,因此,科学系统的培训就成了校长专业化的捷径,要抓好培训工作,培训模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除《纲要》的“校长轮岗交流”“ 海外研修培训”等模式外,目前较为实效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镇为主,县级联动长效培训模式。由于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分散,要经常性开展全县大规模集中培训,这很不现实,因此可以以镇(或将全县划分为几个片区)为单位开展经常性培训,县教育主管部门督查。

(二)镇县分层培训模式。县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培训中小学校长教育思想、理论素质、专业化要求,以专家讲座、外出进修等形式,提高校长的专业水平,乡镇重点培训镇域管理、特色发展等。

(三)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模式 ③。目前,教师缺编严重,教学管理人员更是紧缺,农村中学校长都承担一定量的上课任务,走出校门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校本学习与自我反思是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指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指导下,校长在学校(或家)里进行的一种培训与学习。主要摘要之间的矛盾,培训时间不受限制,培训的方式灵活,通过学习、研究、反思、实践的方式提升校长素养,是校长终生学习很好的模式。

(四)专题式培训模式 校长最关注的是什么?④调研全国第一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95名校长“校长最关注的问题”,在回答“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和压力”时:教师队伍问题居第一,占35.1%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是安全问题,占30.8%,第三是办学经费和校园硬件建设,占15.7%,第四是升学率,占12%。这些观点不一定全面,但至少说明校长在这些方面渴求得到很好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面对当前办学中所遇到的最大困难,95%的校长希望有高人指点,最好是“药到病除”,农村中小学校长除上述“四个关注”外,校长知识深度更是最大的短板,因此,应该进行这些专题培训,让他们立即走出困境。

(五)个性化培训模式。《纲要》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要办出特色,校长就必须进行个性化培训,即有针对性的根据学校特色,对校长进行特色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六)分层分岗的培训模式。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校长年龄结构、知识素养、管理水平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进行分层,比如中学小学、年龄老少、任职长短、学校规模大小等进行分层培训,便于相互间有共同的话题等。

参考文献: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中小学校长》2010.12孙宵兵.《<教育规划刚要>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③《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12期《促进农村中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

④《中小学校长》2010.11樊平军《校长关注的四大问题》。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学生党支部组织管理不到位,学生党支部与企业党组织未形成合作培育机制,造成党员管理相对薄弱,教育难度大。由于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存在,使大三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流动性增加。

(2)部分学生党员自身组织观念淡薄,民主生活会参与热情不高,思想汇报流于形式。学生入党集中于大学二年级,在校期间接受教育时间较短,使其教育效果受到限制。

(3)教育队伍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发展。伴随着生源数量的增长,学生党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量大幅增加,给党员教育队伍带来新的挑战。

(4)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流动性大,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由于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就业范围广、毕业生离职率相对较高、暂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等因素,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实践教育活动和参与民主生活会等存在有效参与不足的问题,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漏空现象。

2构建高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2.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确定党员教育管理的根本目标,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明确党员教育管理内容。伴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学生党建也有长足发展,决定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和人文综合素质教育三大内容。第三,完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测评体系建设是以制度做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量化指标考核与评价体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测评体系是一个选拔、培养与评价的系统工程。

2.2转变观念,方法上统筹兼顾,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的教育管理,转变教育管理观念,把做好前期组织发展与党员后期管理有機衔接起来,使党员教育管理能持续进行。

2.3创新学生党支部设置,拓宽党支部教育管理的延伸范围

(1)加强组织制度载体创新,合理设置党支部,健全组织结构。健全党支部组织结构是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保障。学生党组织机构应由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1人、组织委员2人、宣传委员1人和党务辅导员1人组成。(2)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提升党组织教育管理的覆盖面。顶岗实习生党员外出在企业实习时间较长,他们参与校内党支部教育培训、组织生活受到限制,影响了党员教育有效管理的持续性。

2.4加强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建设

提升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业务能力可通过上级党政部门或校内组织学生管理与党建业务培训、专题研讨、讲座、案例分析或校内外各级党委、党校进修学习和经验交流等途径。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校长只有站在教师前列,用自己的行动带领教师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而努力,才能真正起到指挥的作用。在学校的许多集体活动中,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但因教师的个体的才能、理解能力、悟性、工作态度、性格、作用、地位等不同,加上外部因素的干扰,教师之间在思想上会发生分歧,行动上会出现误差,这就需要校长来协调各种关系和活动,采取提前打招呼、互通情报、集体协商、个别微调等手段,把大家团结起来,显现个体实力,凸现整体合力,通过有效的精神鼓励、物质刺激,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二、校长要抓关键管大事

1.抓好班子建设

以德服人,以身立教是做好校长工作的前提。在班子建设中,校长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会起到粘合剂和催化剂的功效,当然,除自身的榜样、领头作用外,还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统揽而不包揽。要相信领导班子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优秀的,相信他们都有追求成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建功立业的愿望和信心,让他们有充分展示才华的“用武之地”。尤其要重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有事共商、有难同当,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或建议,在协商一致、统一部署的基础上,真诚地支持他们大胆去干、去闯。二是“拍手”而不“伸手”。事实上,每一个班子成员都不愿意落后,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也确实为之付出辛勤劳动,做出最大努力。然而,他们都想得到上级的肯定、信任,即使最终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也会内疚、自责。因此,校长应多拍手称赞,少指责训斥,用放大镜看优点。三是参与而不干预。这也是信任人、尊重人的要求。对于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的工作、活动,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就让他们大胆去做,因为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策略,即使有所偏差或挫折,他们也会得到磨炼。校长还应积极参与他们的工作、活动,该做什么做什么,这也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支持。四是公选而不任免。改革学校领导单一的任免制,实行学校领导公开选拔,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真正把以德育人,以身立教,绩效显著,赢得学生、教师、家长认可和赞誉,懂教学,能管理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严格执行动态任期目标管理。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一个明智的校长都会想方设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让新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领导班子的性格、思路、办事风格;校长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新教师;使他们尽快熟悉学校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让新教师在竞争的氛围里成长。二是认真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三是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四是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培养研究型教师,如校校有小课题研究。五是扎实抓好校本培训,即“三促、四带(代)、五关、六个一”的落实。“三促”:以考促学,以评促教,以赛促练。“四带(代)”: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结队帮扶,以老带新;跟踪指导,以问代训;创造机会,以学代奖。“五关”:青年教师3~5年内必须过思想品德关、教学技能关、教材教法关、教育管理关、教育科研关。“六个一”:上好每一节常态课、研究课、示范课、实验展示课、汇报课、竞赛课等六个一活动。六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举学校之财力,千方百计为教师的学习、培训、展示提供平台,创设机会,如中心校每年举行的骨干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带领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高。七是加快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使更多的教师朝着“合格新秀能手骨干名师”的目标去努力,树立“争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远大理想。

3.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校长要从“讲政治、讲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危机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学校安全防范的组织领导、建章立制、计划实施、检查落实、总结完善、奖惩、激励等工作。勤防勤治,纵横联动,念好“五字经”:一是抓好一个“防”字。学校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树立防范重于治理的观念,在“防”字上下功夫。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措施有力,落实到位,赏罚分明。二是落实一个“查”字。有了防范措施,并不可高枕无忧。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高度重视监督检查做好“三查”。查岗:对门岗,主要楼道安全岗,校内巡视岗,值周教师,红领巾监督等要不定时检查、落实;查隐患:每周一,校长亲自检查各项活动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发现食堂、校舍、小卖部、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隐患,及时处理和上报;查思想:学校领导经常深入师生之中,了解班主任、科任教师对学生法制、安全工作的管理情况,促进安全工作严谨。三是坚持一个“讲”字。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为了让师生牢固树立法制、安全观念,从领导到教师要坚持三“讲”:讲要求、讲事例、讲制度。在教职工大会上讲、在周一晨会上讲、在班会上讲、在“媒体”上讲。四是突出一个“快”字。凡是上级和学校安排的安全法制工作,都要及时解决,且在人力、财力、时间上予以优先安排;发现问题、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和上报。五是立足一个“实”字。“实”是落实,确实有效,起作用。凡是布置的工作,校长、安全专职人员和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都要组织力量,认真加以落实。总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学校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

三、精于求精,完善自我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8]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ArticleID=1723.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摘要]以格林菲尔德为核心代表人物的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该学派不仅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而且有着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同时,从该派理论可以观察到当前我国中小学人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并有助于改进之道的探寻。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

(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细节关怀”“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管理;人文主义;实践价值;中小学人文管理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是在针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论尤其是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强烈批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国内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理论文献但为数不多,而从实践角度探讨其价值的文献则更为少见,这与人文教育管理论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学派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把握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其实践价值联系实际进行剖析,并对我国中小学校人文管理问题进行反思。

一、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主要观点

持有人文主义立场的教育管理思想家以T·B·格林菲尔德(T.B.Greenfield)、C·霍金森(C.Hodgkinson)、W·英格里西(W.English)、S·J·麦克西(S.J.Maxcy)等为代表,其中格林菲尔德是领袖人物,其理论观点集中反映在《格林菲尔德论教育管理——走向一门人文科学》一书中。总体而言,这批人是在对过去的教育管理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影响下的“教育管理理论运动”提出猛烈批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旗帜鲜明的一派理论观点:组织不是自然实体,而是人为适应社会而自行创造的产物;组织的目标其实是人的意志、权力、价值的体现;组织的结构也不是实在的和预先建构好的,而是组织成员相互作用的产物;既然组织是人为的产物,因此也不存在统一、客观、普适性的组织理论;教育管理面对的问题不仅是事实问题,更重要的是价值问题,撇开价值问题就无法认清教育管理的现象和本质;教育管理活动中事实与价值不能割裂,如果管理者只看重管理中的结构、形式、工具意义,就会把更重要的教育目的置于脑后,这样教育管理的意义和价值就会被大大削弱。[1]

不得不特别指出的是,国内有些研究者由于已经习惯于将西方人际关系理论看作是一种所谓的“人本管理”理论而有可能将人际关系理论混同为或认为至少部分属于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需要澄清的是,人际关系理论因其只是在常规视角下对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主导下的古典和现代组织理论进行反思而在根本上持有科学主义立场,如将其与人文主义管理论相混淆,难怪有学者会说这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能要贻笑大方”[2]。

二、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探析

尽管说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在批判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同时所持有的许多观点有矫枉过正之嫌,但事实上它除了有理论贡献外在实践上也不无裨益,尤其是它对个体及其价值重要性的强调。在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中片面、极端的观点保持足够警惕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方面来考察其实践价值。

(一)组织目标

一般而言,管理是围绕着一定组织目标展开的各种具体活动,因而组织目标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在组织目标上,人文主义学派强调的是个体的目标而不是组织整体或其所属各个部门机构的目标,甚至否认有组织目标的存在。格林菲尔德曾经说过:“许多人并不相信组织的目标,他们只有‘在组织中做什么和怎样做才正确’的认识。”[3]152这种观点从现实看来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组织成员对其所在组织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认同或共识,就如教职员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其理解和共识一样。对于这一点,格林菲尔德最后不得不指出,所谓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有权力的组织成员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当前最有势力的组织联盟的当务之急和意旨。”[3]152显而易见,校长的职位和权力足以使其意志转化为学校的目标。对此,笔者曾经在做一个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调研中,发现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目标确持有此种态度,认为“那都是领导们的意思”“校长说了算的”。这样的学校发展目标对教职工中的认同感及其产生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因此,人文主义学派比较极端的强调个人目标的观点事实上从一个反向的角度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学校组织目标如发展规划的确立必须倾听教工的意见、反映个体的心声、调动群众的参与,从而充分代表利益相关个体的意志;退一步讲,即使是校长有好的规划与设想也应当在充分征求意见、获取教职员工支持与共识的前提下予以合法化。

(二)管理制度

制度对组织的正常运转具有工具理性的规范性意义。但在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那里,连组织的存在都予以否认,当然也就无组织制度可言。不过,人文主义学派并不否认个体的存在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只是认为这种规则不是从外部强行赋予和设定的,而是由个体成员共同认可和建构的,强调规则的人文化。事实上,这种个体间的规则类似于组织中的制度。进而可以认为,人文主义学派对制度的形成要求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要充分融入组织成员的意志、愿望、价值和主张。一般而言,组织的制度有3个来源,即源于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组织创始人或管理者设计的制度,以及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4]其中组织文化的内生制度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的规则观有更多的相似。由于学校的主要成员都是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这个群体在尊严、情感层面的需要比一般群体要高得多,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应当在把握这个特点的前提下有效地实现制度的人文化。具体而言,学校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重视源于组织成员共同信念和多数成员偏好行为方式的内生制度的形成,另一方面在新的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当由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并体现大家的价值和利益,此外即使是社会权威规定的制度也应该在“使命”说服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取他们的真正认同和服从。

(三)领导行为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充分说明校长领导能力和领导行为的重要意义。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认为,和其他组织成员一样,领导也是个体,也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也追求他们的自己的利益,只是组织的领导会以自己的职位和权威将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强加给其他成员。但他们认为这种强加是不对且无效的,应该强调的是个人素质在管理中的作用而非正式职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威,认为“在某种情况下,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恰当行为和最适合于做这项工作的人,而不需要去考虑这些人在组织里的正式职务或身份。”[3]158其实这就是强调教职工个人的特点与能力,反映到校长身上就是认为:校长对一个学校的领导作用是其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产物而不是校长这个职位权威或职务权力的必然结果。这对于我们校长的领导行为是有其启发意义的。其实,在一般管理学原理中谈到领导权威时,经常提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其中非权力性影响力可能与人文主义学派对领导的看法是相通的。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非权力性影响力对自己威信树立和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在领导过程中要更多的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领导艺术、民主作风,从而营造能够激发和强化每个组织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团结、和谐、温暖、愉快的人际关系中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自身价值。总而言之,校长的领导行为中应体现人文精神和饱含人文意蕴。(四)系统环境

时至今日,人们对学校组织性质的认识已经超越了封闭科层组织阶段,而对开放社会系统或松散结合系统有更多的认同,意即强调学校与社会外部环境之间信息与资源的交换及其相互影响。但是,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对环境有其独特的认识:所谓学校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学校内个体成员与组织外部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整个学校与外界的联系;教师的行为产生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对环境的认识与理解。进而,人文主义学派认为更应该关心个体教师所受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心感受与行为反应。在对人文主义学派否认组织作为实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联系的极端观点不敢苟同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这种充分肯定教师作为个体可能受外界环境影响的观点对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尤其是教师管理还是有其启发意义。考察我们的教师管理现状,校长或管理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主要是校方或组织,借助的手段或方法主要是政策规章、激励机制、考核评比,动人的说法则是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尽管这些管理方式方法不失科学和必要,但对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内心体验并不太关切也不够深究,事实上如果能重视从教师个体的角度开展教师管理工作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教师管理工作既需要管理者站在学校的立场上通过正式途径开展,也需要注重从教师个体所受外界环境影响及其心理效能的视角去关心和理解他们,如此效果才会更理想。

三、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与改进

尽管上文我们从组织目标、管理制度、领导行为、系统环境等4个方面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所蕴含的实践价值作了粗略梳理。但我们难以就此住笔,因为在我国学校人文管理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操作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误区甚至曲解,极有必要借这个议题进一步予以讨论和澄清,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发挥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的需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等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

(二)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曲解与纠偏

无论是与中小学管理者接触和交流,还是阅读期刊杂志上校长们写的文章,可以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主要表现为诸如校长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5]“细节关怀”[6]“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7]等等,甚至还可以听到不少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领导者的立场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盲点或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何在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读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初步的管理逻辑框架:人性是主线,目标是导向,组织是平台,科学与人文是两个维度,理论、研究、实践是3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4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性、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等3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就4个层面而言,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那么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4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研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需求,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立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的着力点。(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的应然选择——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

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采取何种模式呢?科学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模式?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这也许是校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所谓科学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健全与运用。反观实践,我国中小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科学管理的异化和科学管理的不足。如教师管理制度上,一方面过分地依赖量化指标的评比考核而压抑个性和影响积极性,另一方面培训进修制度因落不到实处而成为摆设;又如很多校长热衷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特色学校的创建而对作为学校技术核心的教学并不真正关心,尽管近些年来“校本教研”比较红火但实效不佳,这与泰罗当年在车间里通过管理技术来实现技术管理的做法相差甚远,新课程改革中的种种问题[8]与学校管理者对发生在课堂里的技术细节缺乏兴趣不无关系。由此看来,我们的学校管理在整体上并未达到科学管理模式的要求,但在异化方面却是不容乐观。所谓人文管理模式,是指突出强调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及整个管理逻辑框架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属性,在现实中尤其表现为偏重于管理行为的人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在对校长们的人文管理之狭隘理解深表忧虑的同时,考虑到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负面影响而不主张在学校管理中单独提倡人文管理模式。因为,我国传统的管理文化整体上表现为以德性主义和人治主义为调控机制,这在根本上就是一种人治的管理文化。今天不少校长简单地把人文管理仅仅理解为个人魅力的发挥甚至曲解为人情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传统人治文化的深层影响。如此看来,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可能都不适合我国学校管理的实际需要。

西方学校管理的发展历程中走过了一个科学管理的阶段。就拿美国来讲,该国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是探索和实践学校的科学管理,如作为学校效率研究前奏的教育测验运动、学校调查运动的兴起、斯波尔丁和鲍比特的学校效率论、应用科学管理之典范的葛雷制学校、斯特雷耶的学校成本分析等等,[9]但在同时及随后的发展过程中,该国的学校管理开始发生由重科学向重人文的转向,如杜威的民主管理哲学、约契的学校人际关系改善论、直至当代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等等,但科学管理从未受到消弱和忽视。如果说美国学校管理追求实现的是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的话,那么我国学校管理应当选择的模式是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主要基于4点考虑:其一,既然单独的科学管理模式或人文管理模式不适合于我国学校管理,那么只有从科学与人文二者有机融合的角度去寻求合适的管理模式,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正好体现了这种融合。其二,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学校管理中人治与人情因素的明显存在,当务之急的是要实现科学管理而非人文管理,因此该模式的落脚点应该在科学管理上;同时鉴于管理现实中非人的、异化的手段与方法同样存在,因此在实施科学管理的同时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进而我们提倡人文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其三,笔者以为,科学化的人文管理模式是学校管理追求的更高境界,目前我国学校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实现科学管理也即陈玉琨教授所提出的学校管理3个阶段中的规范阶段,[10]当然在科学管理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属性。其四,对该模式的明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中有取舍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人文主义教育管理论的合理主张,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的人文化科学管理。当然,该模式的倡导是针对我国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而言的,但就具体的每一个学校及其每一个管理领域而言,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GREENFIELDTB,PETERRIBBINS.GreenfieldonEducationAdministration:towardaHumaneScience[M].Routledge:London,1993:2-10.

[2]张新平.教育组织范式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203.

[3]布什托尼.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强海燕,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冯周卓.管理的人文之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61.

[5]余穗玉.人文管理:学校发展的动力[J].福建论坛,2006(10):51-52.

[6]余小刚,王定华.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J].四川教育,2006(10):8.

[7]朱正贵.对人文管理的感悟[J].中小学管理,2006(10):35.

[8]文新华.新课改评析一、二、三、四[EB/OL].[2006-07-29]./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723.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坚持培训原则,引领校长成长

在培训中始终贯彻“在理论上先行、在实践中突破、在领悟间升华”的培训思路,坚持思想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生成性原则,努力引领校长自我成长。

思想性原则 在理论上先行,注重培训的示范引领。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往往就有一所好学校。培训中,通过注重锻炼校长的能力、磨砺校长的品质、铸造校长的思想,以期形成“教育家办学”的效应。

针对性原则 在实践中突破,注重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一要关注培训内容的时代性。二要关心培训对象的主体性。三要注重培训设计的合理性。

生成性原则 在领悟间升华,注重培训的生成发展。一是挖掘培训主题的生成性。培训主题多为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关注学员的实践需求而创生,将培训活动看作校长实现认识突变的最佳契机。二是重视培训资源的生成性。校长之间、学校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也是可开发资源,培训随着校长的交流不断延伸。三是强化培训实践的生成性。生成基于实践感悟,主要有案例解剖、现场观摩和反思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举案说法见利弊,典型范例显优劣,争取做到个案范例可效仿、有借鉴、能应用,实践感悟与理论提升并重。

提炼培训内容,助推校长成长

根据校长培训有关规定以及新形势下的校长工作要求,确定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等三大板块来开展。

教学改革主题 教学是学校的生命,教学强则生命旺盛。以荆州市北门中学、宜昌市第六中学为范例,学习其以构建高效课堂为宗旨,加强教师能力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经验与做法。比如,荆州市北门中学“生本·自主”高效课堂,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宜昌市第六中学“三维五环”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成为人。校长们深刻领悟到课堂改革的主导是学生的自主自由。教学改革主题培训的宗旨是“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需要模式,但不能模式化。

学校管理主题 管理是学校的血液,管理行则血脉畅通。以沙市实验中学、天门杭州华泰中学为样板,学习其精细化管理的经验,提升参训校长科学管理的能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在沙市实验中学的“诗意大课间”领略管理风采,在天门杭州华泰中学的“跑操”中感受管理的精彩,校长们深受感动,为之折服。学校管理主题培训的宗旨是“校园时时处处皆管理”。管理是科学,更是实务。

校园文化主题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文化行则灵魂不朽。以潜江市曹禺中学、仙桃市仙源学校、仙桃市胡场一中等学校为例,从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策略入手,学习其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建设经验,无论是“曹韵流响、行健不息”的曹禺文化,还是“孝行成大德、雅行铸完美”的孝雅文化,或是“样样落实、天天坚持”的落实文化,都给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炼培训方式,启迪校长成长

初中校长培训活动,应该力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专家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考察和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确保培训质量。

专家讲座 由课改专家为校长答疑解惑,从理论高度指导校长前行,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讲授《十年课改回顾》、湖北省教研室特级教师史绍典讲授《新课改进程》、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讲授《师德修炼》等;由本省教育管理专家,立足专业发展,提升校长素质,如湖北大学教授叶显发讲授《学校特色构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谭细龙讲授《学校管理与建设》、湖北省委党校教授万晓燕讲授《提升教育幸福指数》等;更有一线知名校长,重于实践管理,与其他参会校长交心谈心,共同前行,交流切磋。这些讲座,都可从中提升校长的理论水准和政策高度,夯实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经验。

校长论坛 通过校长论坛,促进学员反思,加强学员间的交流,鼓励校长思考。一是语言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以交流校长的想法。二是文字提炼。校长融多年的自我探索和理性思考于此次培训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所思,质变出属于自己的关于教育与管理的“化功大法”,基于实践,立足校本,提炼出自己“长”校的“葵花宝典”,撰文载诸报端,以推广校长的经验。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一、教育管理基础理论

作为一门兼具实践性与学术性的学科,教育管理学从诞生起就展示了自身与其他教育学科的差异。关于教育管理的研究边界和研究方法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热烈讨论。首先,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其研究对象究竟包括哪些内涵?对于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反思可以推动一个教育管理学学科的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彭虹斌副教授通过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反思,提出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一定全是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教育管理现象(作为科学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作为解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象),还包括教育管理的议题与问题(作为哲学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作为实践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其次,要改善当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方法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研究怎样体现其规范性?综观目前国内教育管理学研究,大多是思辨性、描述性的论文。那么如何进行规范的教育管理学研究呢?现代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一般有三类:描述性的、解释性的和探索式的。描述性的研究在国内较为普遍,但价值有限;而探索型的文章一般适用于不太成熟的问题,而当某一问题已经有了大量文献支撑时,就需要进行解释型研究,实证型的研究就属于此类。

北京教育学院的季苹教授在这方面向同行们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季苹教授认为,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它能够应用于实践,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时,这种知识才会有价值。学者们开始身体力行,从纯理论思辨中走出来,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道路。她以两项以行为分析为起点的工作为例(一项是“学校管理自我诊断”,另一项是“新课程理论转化为优质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总结了近年来自己深入实践研究的心得:以行为分析为“起点”,以多主体发展为“通行证”,以真实的学习为“加油站”,以终极关怀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实证研究方面,面对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实证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与会学者开始把视线投向了作为实证研究方法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是指通过可控的、可重复的实验得到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来精确地把握与分析被研究对象的特征,有效地验证各种假设,客观地评价与预测政策与制度的绩效,从而更好地发现被研究对象的各种变量间的关系及规律。这种研究方法在国内较为鲜见。并提出教育管理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验方法可能给教育管理研究带来新气象。

二、教育行政

中国的教育行政研究是教育管理研究中相对成熟的一块,很多专家学者已开始尝试从思辨性的讨论转向现实的行政土壤中来。

首先,关于某一区域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案例研究。宁波大学孙玉丽教授以案例分析法来研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与条件。孙教授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个案,对其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政策进行了内容和条件分析。研究发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六大政策: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扶贫济弱和监督评估。研究还进一步挖掘了这些政策的环境条件支撑。

其次,教育行政执法是当前我国教育行政管理实践和教育法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有学者对北京市教育网站和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网站2006年公布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北京、上海教育行政执法主体、职能、依据的梳理结果为切入点,对北京、上海教育行政执法状况与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我国教育行政执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职能权限亟待明确、主体的执法能力亟待提高、依据和职权范围亟待扩展等。

第三,作为教育行政微观主体的学校教师,他们在这一场变革中的态度如何?我国学校的变革常常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面对来自政府越来越多的主导学校变革行为,作为变革实施者的学校教师抱持什么态度?有学者以浙江省的公立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师为样本作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22份进行分析。从调查中得出,教师对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态度是矛盾的,对政府变革方案的认知度较低,认为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过程不到位。因此,政府主导学校变革时,要考虑学校老师权益,加强沟通和宣传,提供充足的变革资源。

三、学校管理

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研究大都是以业务活动(即做什么)的专业管理视角来展开研究,比如教学工作管理、德育工作管理、健康工作管理、后勤管理等。而近年来的研究逐渐跟国际接轨,按管理职能(即怎样做)的一般管理视角来展开研究了,比如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扩展。

首先,学校作为一个与外界交互共生的开放式组织,学校营销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北京教育学院方中雄教授介绍了课题组进行的“品牌塑造与学校改进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经验。课题针对5所学校校长自身发展基础与其学校发展现状进行为期3年的行动研究,从而促使校长发展与学校品牌建立。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是: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组建动态专家团队,校长是专家团队中核心一员;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重大课题与重要工作来对待;建立定期研讨制度。基于实践并跨越较长时间段的行动研究在我国教育管理研究中开展得还不太普遍,方教授总结了自己课题研究的感悟:校长是学校改进行动研究成功的关键性人物;内外结合式学校改进行动研究的关键是研究共同体的建立;理论与技术是行动研究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撑;学校改进不是革命,而是在其实践基础上的提升。

其次,学校作为一个“组织”,其存在的边界和效率问题从学校诞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人们探索的古老命题。中国人民大学杨海燕博士关注了我国超大规模高中的现实困境与规模选择。近年来,超大规模学校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现象存在并引发了一些突出问题:加重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性;使学生享有的教育关照度低;使教师队伍重心下降,教育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增加了校园安全隐患。杨老师通过考察国外学校适度规模的研究和实践操作,结合我国至201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发展趋势,提出在保持示范性高中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现有的规模应该是超大规模学校办学规模的上限。

第三,近年来,关于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校的跨国管理问题也成为研讨的热点。天津师范大学李素敏教授以实地调查访谈的三所学校为案例,详细介绍了中加(BC省)合办高中在发展过程中,从校长、教师、学生到设施设备、经费管理等方面的独特性,讨论了学校认证、组织管理、质量保障等方面的学校管理问题,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四、学校领导

学校管理研究的存在本身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即掌握管理技能的校长能够创造出价值。在中国这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国家,转型时期校长的行为规律探索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概括来说,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是从两条路径展开的:第一,从国外当代的领导研究入手,吸收国外先进的学校领导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冯大鸣教授引入了“学校文化领导”这一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新主题。作者借助“处境-文化说”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机理,并阐释了四个促成机理实现的中介性条件。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平教育研究了领导学开创者伯恩斯的变革型领导理论,并以该理论透视校长工作及其领导行为,发现我国中小学校长以交易型领导为主,“官迷”校长、“考迷”校长、“商迷”校长等角色错位现象在学校时有发生,进而提出我国校长角色转型,可从实施平衡领导、通过高层次需求开展领导、推行分布式领导以及践行道德领导等方面展开。第二,通过实证、经验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学校领导行为进行描述性的考量。如有些学者实证研究了公立中学校长的领导行为。学者通过江西省391名中学教师,对公立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和关心体谅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显著高于关心体谅行为;不同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学校类型、学校规模的校长的建立结构行为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教师所估计的校长领导行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大专及以下学历层次中学校长与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层次中学校长的领导水平有显著差异。

五、学校改进

组织理论是学校管理研究的一个核心范畴之一,学校改进就是一个以学校组织为观察基点而展开的研究主题。学校改进活动可以说是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前沿阵地之一。首先,理论和实践结合过程中,作为以理论思考和研究为专长的学者们,在走上与实践者共同成长的道路中究竟需要哪些素质?教育管理学学科委员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高鸿源教授根据自身介入北京16所基础薄弱学校的改进工作的经验,研究了学者参与薄弱学校改进工作中自身的知识管理问题。高教授提出,在学者所具备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需要的之间必须实现一个有效地转化,参与学校改进的学者需要从知识思维方式、知识存储内容结构和知识积累的组织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其次,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学校改进和效能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有学者介绍了被称为美国“第三波”教育改革的代表性运动———学校组织再造,分析了其概念与内涵、学校组织发展形式、学校组织再造中的权力分配、学校组织再造的具体对象和学校组织再造的理论依托等问题,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深圳大学张兆芹教授对近3000位深圳的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65份,运用因素分析法初步发展了一个测量学习型学校组织学习力的七个纬度量表,分别是注重适应变化的学习策略、发展分享愿景和目标、分享忠诚和合作文化、鼓励自主性和创新、知识掌握运用和发展、行动反思以及组织学习障碍。与此同时,学校改进的绩效最终反映在教育质量的提升上。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非常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国教育界一直都在创造机会进行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蔡永红教授介绍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习者质量与互动式教学”项目进展状况:这一项目旨在提高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的教育质量。项目组抽取了西部8个省爱生学校中的1862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三门学科测试卷(语文、数学、科学与生活技能)和四种调查问卷(学生、家长、教师及校长)为资料来源,进行为期5年(2006-2010)的持续干预,以期建立可持续的、互动的、支持有效教学的学业质量监测系统。

结语

与会者经过了两天的热烈研讨和交流,就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几个基本问题统一了认识,主要结论如下:

1、与会者就“教育管理研究必须关注现实问题,脱离现实的教育管理研究不会有生命力”达成了共识。通过这次交流,研究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教育管理学科性质地理解,大家一致认为,能提出教育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开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教育管理研究进步的标志,教育管理研究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性提高了。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寄宿制

 

广西北流市环城小学去年秋季期开始招收寄宿生,现有住校生173人,学校和管理教师既要承担学校教育义务,又要承担家庭教育责任。他们努力探索生活保育规律,积极进行生活教育管理,始终把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自主体验活动等作为日常生活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和学校全体领导教师的团结协作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深受学生、家长好评。

一、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该校住校学生均来自农村,绝大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年龄小,学习能力、生活能力、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差。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寄宿制管理领导小组,专门安排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和值周领导,学校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培训,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使寄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 加强管理

学校为了加强住校生管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值班教师职责》、《守班教师职责》、《晚间活动安排》、《住校生检查情况记录》、《住校生管理考核细则》、《文明宿舍评分细则》、《寄宿生日常生活要求》、《学生宿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坚持寝室室长培训,充分调动寝室管理人员、值班教师、值周领导和室长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住校生内务管理,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

三、丰富生活 提高能力

学校根据上级关于《寄宿制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为了丰富住校生课余文化生活教育管理论文教育管理论文,提高住校生生活自理能力,学校注重对住校生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怎么写论文论文下载。学校严格按有关规定制定住校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学校专门制定了《住校生晚间活动安排》,给住校生安排了看电视、做游戏、讲故事、写字比赛、书画比赛、语数知识竞赛、诗文朗读比赛、乒乓球比赛、定点投篮比赛、“我洽校长一封信”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校过得快乐,并从活动中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注重安全 严格督查

学校千方百计把住校生安全放在首位,把保证师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站、住校生会、教师会等场合教育师生增强安全意识。学校管理人员切实负起责任,完善制度,制定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预案,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加强对校舍、师生伙食、小卖部等场所的督查,确保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上下楼道安全。

五、后勤保障 优化环境

为了让住校生有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学校认真规划,抓紧安排,专门为住校生安装了电风扇,并定期对厨房、饮具、餐具、寝室进行消毒,每天菜谱不同,做到饭热菜香,确保住校生在校吃得好、住得舒心,过得安心。此外还安排了老师、领导值班,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和安全设施检查,每天早上生活教师对学生的床铺及物品摆放进行检查,学生在洗浴时,生活老师进行守护,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值班人同认真填写宿舍日志。

该校领导表示今后他们将更加踏实地抓好寄宿制工作,使学生在校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本人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能始终以党员领导干部和市优秀人才示范岗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贯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能自觉参与政治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系统学习了党和国家关于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文件,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政治理论素养,以及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品德高尚,善良正直,为人坦荡,热爱学生,关心同事。如在5.12地震发生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严守校长职责,及时组织指挥学生撤离到空旷的安全地带,并夙兴夜寐地带领全校做好后期的防震避灾工作,确保了教学的井然有序。一贯坚守学者的道德良知和学术品格,追求真理,坚持原创,善于提出独到的学术观点并形诸成文。

同时,工作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团结协作,作风严谨,恪守职业道德。凭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教育行者”精神,每天总是风雨无阻到校上班,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即便在女儿外出务工和妻子因病手术期间,也没有向学校请过假。在工作中,力求完美,讲究效率,信奉“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不管事务有多繁忙,总是认准目标,抓住中心,全力以赴,或亲力亲为,或合理分派,尽最大努力把工作抓落实,抓出成效。作风民主,廉洁奉公,律己甚严,凡事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师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二、培养一流业务技能,做一名有卓越能力的示范岗

作为一名以学者型、研究型、现代型管理工作者为追求的新时期农村学校校长,本人十分注重个人素质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力求做一名长于研究、长于管理、有思想、能力强的新型管理者和学校事业的领军人。

一方面,我一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以读书为乐事,以思考为志趣,通过长期的广泛阅读、思考和研究,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教育理论功底,具备了广博的知识视野和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近年来自费购买的各类理论书籍就达数千册,绝大部分是比较前卫的文艺理论、教学理论、美育理论、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先后深入研习了《比较文化丛书》、《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21世纪人才教育丛书》、《新世纪语文教师发展丛书》、《基础课程改革通览丛书》等学术著作。现在,我又利用网络,大量搜集各类教育理论资源并整理存档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汲纳新鲜养份,不断进行理论思考,自觉进行理论创新,尤其是在教育学、素质教育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美学等学科领域,在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观点,撰写了一批教育理论研究文章,参与编写了数本学术专著。这些理论研究文章和学术专著,在市内教育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另外,还就文化立校、精细化管理,以及地震灾区学校灾后文化重建等课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同仁的肯定。

另一方面,本人长期从事农村学校的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具有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到金李井镇中心学校工作的一年多以来,结合长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针对该校地处农村、规模偏小的特点,提出了打造精品农村学校的办学思路,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尤其是提出了以“质量为中心,文化为内核”的新型办学方略,强调要实行文化立校,以文化建设再造金李井镇中心学校,为川南丘区农村中心学校文化建设做出开创性的探索。在常规管理上,注重班子建设,善于发挥个人特长,果断调整优化了学校领导班子,重新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建设了一支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着力加强了常规教研工作,狠抓了教师培训,多形式的开展了现代课堂大赛,强化了教学反思和同伴互助工作,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通过廓清职责狠抓管理,强化激励约束机制,使学校“三风”建设大为改观,师生精神面貌和学校环境焕然一新。在重点工作上,一是抓好5.12地震后的学校重建工作。经过多方奔走,反复谋划,让房屋受损的各学校顺利复课,并在暑假中维修改造了部分受损房屋,进而推动豹岭小学全盘重建的艰巨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二是着重抓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和相关载体建设。在我的主持下,首先进行了课题立项的前期准备,并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的思考和文章的撰写,我亲自动笔写了几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文章,发表在国家一级刊物上,继而在实践层面,推进了学校制度的完善,师生行为的规范、校园环境的美化。同时大力开展了学校文化的载体建设,如推行了阳光体育暨大课间活动,开通和建设了学校网站,设立了校刊、各部门宣传栏,组织开展了各类校内外学习实践活动,成立了多个学生兴趣活动小组或社团,现正为学校首届艺术节的开展做着精心筹备。这一切工作,都是我首先提出初步设想并进行整体构思,再组织带领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来完善细化并共同推进的,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从中展现了我作为管理者的远见卓识、新锐思维和较强的运筹组织能力。

三、打造优良工作业绩,做一名以成绩说话的示范岗

由于本人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同时肯于思考研究,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来处理问题,因此近两年来取得了比较优良的工作业绩。

在学校管理方面,借鉴现代管理学知识,积极推行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不仅让学校办学理念更加科学、办学目标更加清晰,而且管理的方法、架构等诸要素得到了整合优化,管理的效能得到了全面提高。现在,新型的办学理念已基本深入全校人心,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学校各项工作的动员能力和推动能力空前提高,一批管理骨干和教学骨干渐次形成,以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为龙头的教研成果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稳中有升。07届中小学毕业班,双双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获得了全县毕业班管理先进奖。由于良好的管理成效,XX年,我校还被列为内江市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并被安排接受省上检查。

在学术研究方面,一多年来,着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和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如在《现代中小学教育》XX年第三期发表了《关于构建新的课堂文化的思考》,在《中国校外教育》XX年第十二期发表了《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在《科学教育家》XX年第三期发表了《关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思考》,在《现代中小学教育》XX年第四期发表了《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在《现代中小学教育》XX年第八期上发表了《论地震灾区学校重建中的文化建设》等重要论文。此外在《现代教育制度网》、《四川机构编制网》、《写作文网》、《四川共青团》、《四川留守学生在线》等官方网站上发表有《关于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考》、《当我们成不了教育家的时候》、《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论地震灾区学校的文化重构》、《在李兵的<西欧拾美>中拾美》、《一路师恩一路情》等文章2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进入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引文数据库》。另外,主持研究的《初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市级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主持研究的《川南丘区农村中心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课题,XX年被列为市级课题,其下的子课题《川南丘区农村中心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被列为县级重点课题,另一个子课题《川南丘区农村中心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也被列为县级课题。由于在学术成果上的一些贡献,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我被多个学术机构聘为会员或理事。

四、发挥先进示范带头作用,做一名具有人梯精神的示范岗

本人不仅在个人操守和工作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做师生员工的表率,还主动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树立远大目标,不断开掘自身潜力,积极向上提升自我,使整个学校建构起了崭新的精神风貌、学习风气、研究风气和钻研风气。一个学校的发展,光有一名优秀的校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团队。为此,本人按照“造就有思想的领导,有智慧的教师,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有灵魂的学校”的理念,着力加强团队培养,强化对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引导培训,积极发现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教学人才和学术研究人才。一方面,加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大胆提拔和使用有能力、有见解、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年轻人才,使学校领导班子形成了老中青三结合、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有很强战斗力的管理团队,促进了学校人才梯队的建设。本人还定点帮扶三名年轻人才,分别是两位年轻的副校长和一位在教学研究上有很大潜力的中层干部,既让他们承担很重的担子,又注重点拔引导,使他们进步很快。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基础教育 中小学校长 职业素质 职业修养 教育家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呢?好校长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与素质?

简单地说,好校长应该德才兼备,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和全面的专业素质。校长要履行自己的天职,领导和管理好一所学校,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的涵义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质。每个劳动者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才能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人际交往频繁,工作压力大等特点的要求。

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素质

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

政治思想素质

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它包括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几方面。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校长只有树立鲜明的科学世界观,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端正办学思想,才能带领教职员工走教育改革之路,使学校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跟好的人才。

其次,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是推动自身成长的精神支柱和工作动力。一个校长有没有事业心、奉献精神,是衡量他是否称职的重要条件。

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是指作为校长应该熟悉一门专门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应该有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面。

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替代专业知识素质,二者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是德与才的关系。因此,校长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仅是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需要。作为校长,必须掌握与领导工作有关的专业知识,成为既懂教育教学又会管理的教育专家。

尤其是做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领导和管理现代教育的校长,必须具备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心理科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理论,这样一些最基本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校长的知识结构的必备部分,或者是基本框架。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分支学科,如可专攻教育哲学、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法学、教育史、管理史等基础理论;也可在网络与软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统计等技术性领域内有所发展;也可在边缘学科,如教育社会学、管理心理学、教育文化学等方面有所建树。在基本理论的框架之上,有自己独到的知识生长点,有所专攻,形成理论特色,升华自己的实践经验,做一个专家型的校长。

业务能力素质

业务能力素质是本领。校长所具有的能力是带有综合性特点的,这是由校长工作的多重性决定的。

校长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能力、指导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等等。

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的大小。校长管理能力,就是校长驾驭一所学校,不断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带领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达到学校预期的发展目标的本领。

校长管理能力主要有:

决策能力

决策是管理者特有的职能。目前,我国目标自主办学的权限扩大,以校长负责制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在推行,所以需要由校长来进行决策的问题会更多。决策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

协调能力

简单地说,协调就是同心合力,相互配合,它是现代管理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指处理、调节好组织中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工作之间的关系,使组织和谐、工作同步、环节 衔接。

教学指导与检查能力

校长的定位:办学、行政、育人三大职责。校长的决策能力、协调能力主要体现在前俩个职责中,而在育人的职责中主要体现出校长对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检查,这应该是校长日常工作最大量、最繁忙、最具体的工作。

教育科研能力

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是相互促进的。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科研建立一个活水之源;科研中不断去解决问题、创造成果,去丰富、更新教学,这是相互依赖的。

组织会议的能力

作为领导者,管理者,常常在决策之前,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希望了解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观点,希望不同的思想观点在相互碰撞中产生新见解,新思路、新方案。

演讲能力

一个日本学校管理学专家曾说:校长演讲的成败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成败。

校长在管理学校中有很多的会议要他去讲话,校长讲话总要阐明他的主张,表达他的教育思想和鲜明的态度。但是,如果讲话没有号召力,说服力,感染力,那不就意味着管理的失败吗?就是在一定的公共场合下,校长的演讲要有真实的基础,鲜明的态度,思想的深度三结合,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体现在演讲者的思想、材料、语言、技巧、情感、仪表、姿态等综合因素上。这样才能收到只见教育的作用、示范教育的作用、激励人心的作用和树立威信的作用。

中小学校长的职业修养

校长意味着是一种责任,一种风险,但更多的是一种奉献。校长在成长过程中,提高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

如何进行道德修养

加强自我要求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始终坚持领导工作的精神优势。

强化道德意识,陶冶思想情操,自觉塑造自己的形象。

加强自我锻炼

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自制力。只有做到目标明确,自觉约束,才能使道德修养不断深化,成为强有力的人。

要坚持不懈,精雕细刻。敢于解剖自己,正视自己的弱点,勇于同自己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不断完善自己的品格。

要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不断鼓舞和鞭策自己前进。

加强自我评价

进行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道德品质行为后果、个性表现,通过反馈信息,进行一分为二的判断。校长的自我评价是道德修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是:经常进行自省、反思。二是:重视上级领导部门的考核评价,主动征求群众的评价意见。修正错误,克服不足,有利于发扬成绩。

如何进行自我修养

提高自我负责和角色意识

校长时刻要有基于职业良知的自我意识和角色意识。自己的言行举止首先要对自我负责,而在它的背后是对社会负责,从而将较低的自我向较高的自我提升,并体现出自己的社会价值。因此,校长的责任感,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负责精神的提升和角色意识的强化。

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

校长要具有敢于承担责任,不诿过于人的责任感,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

从小事做起,有始有终

高度的责任感是一种人格操守和教育良心,它是建立在对生活的勇气和热情基础之上的。生活是美好的,而创造美好生活的正是那些富有责任感的人。

勤奋学习

根据校长岗位知识要求规定,学习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和有关专业学科知识等。要学好这些理论知识,提高政治素养,提升文化底蕴,才能在工作中付出巨大努力和进行科学的安排。

勇于实践

校长的岗位能力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能力,它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要增强岗位能力,除了抓理论学习之外,还要在长期的反复的教育实践中锻炼提高。

如何进行心理修养

校长的智慧、情感心理的健康与人格修炼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品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决定着学校的文化品位与声望,好校长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我们要把视野从关注学生、教师心灵的成长,进而拓展到校长的心灵世界,提高我们对教育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

提升审美修养

美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校长具有了健康、深刻的审美能力,有助于自己形成高尚的情操、雅致的情趣、能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启迪智慧,使自己的人生能达到更高的境界,从而引领教师、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品位得到更高的提升。

提高期望心理

每个校长都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内使学校有所成就,有长足的发展。这种期望心理成为激励校长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强大动力。应该说,校长高期望心理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校长高度责任心的一种表现。

影响校长对学校发展期望的因素很多,由于文化程度、心理素质和社会价值观等而产生的校长个体自我期望值,是决定校长对学校发展期望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校长的自我期望值较高,那么他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值也会高些。

把握价值取向

教育是校长的事业,这个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师劳动之所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更要严于律己,成为师生效仿的榜样,这对于造就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水平,显得特别重要。尤其在商品经济大潮里,各种诱惑很多,校长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正确对待代价与酬赏,塑造一个精神文明传播者应有的良好形象。

掌握人际吸引技巧

一个校长如果有人际吸引力,与教职员工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则容易对教职员工进行管理引导,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提高教育管理效能。因此,校长掌握人际吸引的心理技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特质吸引教职员工。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真、善、美的良好品格。使自己具有高尚的心灵、高超才干和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教职员工充满激情的令人崇拜的品质,对于教职员工所产生的人格魅力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调节心理承受力

现在的校长心理负担很沉重,源于各种压力,如:期望目标带来的压力;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压力;学校安全带来的压力;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压力;教师待遇增长带来的压力;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校长要怎样自我调节心理承受能力呢?首先要:

淡泊名利。 尽自己所能,努力工作,把名利视作过眼烟云,其胸襟一定宽阔。

集思广益,责任分摊。 作为校长应将可以公开的压力公开,然后集思广义,责任分摊,从中看到化解压力的办法与希望,压力就可能变成前进的动力。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要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团结和谐的领导班子,要有几个心理相通的知音。当校长受到压力,心里极度苦恼时,应适时、适当、主动地向他人宣泄、倾诉,这样心里压力就可以得到缓解。

升华的境界

升华是有效的心理引导的方法。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人格,提升人性。是升华对于校长人格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校长的地位决定了需要时时、事事、处处为师生的利益着想,有时为了学校、教师、学生还需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因此,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机层次,以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人格和思想境界严格要求自己,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中小学校长应该成为教育管理的专家

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文中,提出殷切希望:哪一天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军事家、外交家就好了。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出现一大批三四十岁的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其他各种专家。(《邓小平文选》三卷179页)

中小学校长的定位

校长的定位就是一个教育家。校长应以这个定位来确定自己的责任感和发展。那么,校长这个教育家的职责、内涵、定位和发展等问题是我们要探讨的。

定位

教育家中包括了学术方面的专家、理论方面的专家、教学方面的专家,还有管理方面的专家。教育家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中小学校长就属于基础教育管理的专家。它是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地位,也是全体中小学校长的职业目标,努力的方向。

内涵

学校教育应以教学工作为中心,重点突出,全面带动,保证有序高效的运转;在学校中,教育与管理浑然一体;把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决策到操作,从整体到局部,将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这就是教育与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教育与管理应该是二者的综合。

职责

中小学校长应该是优秀的教育者和有效的管理者的结合,是一个复合型人才。校长要在教育和管理方面的理论和能力上都精通,尤其要在二者的结合上有所研究,有所造就,有所创造。

校长职业的专业化

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曾说:我们强调校长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强调校长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是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的。还提出专业化是对校长职业的基本要求。

所谓专业化是在理解专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精神,提升自己的专业修养、专业道德、专业伦理,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现代校长的专业精神,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是一种立足教育,以自身工作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使命追求,就是要成为能引领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教育家。

校长职业培训的制度化

校长培训要以提升校长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宗旨。目前,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校长培训能不能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一个长久的事业去发展,值得研究和探讨。校长培训是个大市场,我们要改革培训模式,内容,找出经验和差距,扩大国际视野,学习培训国际化的经验,加强国际竞争力,造就一批国际化的基础教育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卢元锴著 《校长学》,华文出版社,1999年

校长学校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校园网;学校管理;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8.174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8-0-02

学校从诞生至今,其管理模式主要有经验管理、行政管理和科学管理等模式。不论何种管理模式,都是通过对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的合理运筹,来实现人才培养。不同要素组合发挥不同的作用,就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学校管理的诸要素中,信息是关键,学校管理通过对信息“流”的操控来实现对其他要素的运筹。学校管理信息的加工、传播、呈现、获取、处理等需要借助不同的介质或媒体来实现。不同的介质和媒体的传播特性不同,这些特性主要表现在传播速度、质量、范围等方面。

信息时代的学校管理,同样面临着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学者认为,信息时代学校管理应转型为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物质手段。网络以其传播迅捷和跨时空性、个性化与大众化传播兼备、受众接收的即时性与反馈的精确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等传播特征,使校园网络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也是创新学校管理机制的重要条件。

1 校园网设计要满足学校管理功能

过去,由于对校园网络功能认识的不足和网络技术的局限,校园网建设只能提供学校信息、音视频资源的播放、课件的浏览等基本服务,普遍缺少学校管理功能的设计。随着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对教学管理的需要,以及学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旧有的校园网改造和新建校园网络在设计中,要充分满足学校管理的需要。

第一,校园网络建设是一个涉及教育理念、管理思想、教改方向、技术水平、经费投入等因素的系统工程,建设之初要合理规划。尤其是校园网的学校管理需求与功能的设计,要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师生与学校管理人员是校园网运用的主体,只有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校园网才有运用的活力。因此,召开师生、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意见,是设计和规划校园网的前提。另外,还应邀请有网络技术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管理专家、教育行政人员、校长等多方专家学者参与论证会,保证校园网在学校管理中具有超前性、开放性、系统性、稳定性等。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订校园网络建设方案设计书。对方案设计书还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设计过程包括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要有完整的学校管理系统功能。

第二,校园网要具有学校管理功能,还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支持。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信息网络、用户终端等;软件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等部分组成。为了提高学校的管理成效,便于师生教学、生活、学习的顺利开展,还要遵循校园网建设中实用、好用、拓展、开放的原则。

第三,校园网应具有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效率的功能。学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财务管理等,校园网设计中应有相应的系统保证上述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系统应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能对上述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全面、准确的收集和处理,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

第四,校园网应具有提升教学质量的功能。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校园网要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工具。校园网作为教师教的教学平台能够便捷的支持教师的备课、教学内容呈现、师生讨论和教学评价;校园网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第五,校园网应具有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功能。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特别强调情感的交流。教师可通过校园网实现与学生之间跨越时空的讨论、答疑、分享等,这种讨论和分享是在开放的、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行为等真实情况。通过网络,教师还能与学生在情感上进行交流。这种非面对面的交流,能使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大大降低,更能与教师进行平等、民主的交谈。这不但能帮助师生相互理解,还会因此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得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更容易进行。

第六,校园网应具有营造新时代校园文化功能。当前,学校领导、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管理提供“软”环境。校园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等传承的优势和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态度的渗透性,这些都是学校管理中规章制度和教师“说教”方式难以企及的。

第七,校园网应具有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功能。信息时代,学生要摆脱非学习因素的诱惑,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学生家长也要从学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合作者。学校通过校园网展示办学理念、校训、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等,让家长了解学校,理解学校,支持学校。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公开征求家长对学校重大决策和举措的意见,使家长由过去“局外人”成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角色。学校还可通过校园网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校务讨论,参与学校处理教学问题和教学改革过程,使学生家长具有较强的主人翁和责任感。由此可见,校园网能够改善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力度,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提高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

2 运用校园网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机制应当包括三大机制,即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这些机制既各自拥有自身的运作方式和功能,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学校管理整体。运行机制是三大机制的核心,能够保证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以及教育资源有序的发挥作用;动力机制为学校管理活动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管理部门、管理个体的自我提高和完善,保障个体和部门管理效率;制约机制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调节功能,可以保证学校管理活动的稳定、平衡和有序,使学校管理具有自控力。这三大机制不论是各自动作,还是协同作用,都是通过信息的流动来完成。本文着重探讨校园网在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中的应用。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是建立在学校人员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等基础上的的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机制组合而成的机制。决策是带有方向性的决定,是运用科学方法与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所进行的策略性选择。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的“决策”是学校的管理者依据自己的经验对办学方向和过程等进行的判断和选择。这种决策方式不泛优秀学校管理案例,但绝大多数学校的决策是不全面的和缺少科学依据的。在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嵌入在校园网或链接于校园网络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学校管理系统”等,能够使学校管理者全面系统的把握学校的各种数据资料,而且还可以做古今中外的管理分析。另外,这种学校管理系统还具有便捷的交流功能,使得决策者可以和校内外人员或学者进行沟通,向校外专家咨询等。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的“执行、监督和反馈”,则完全是由管理者的经验和“情绪”决定的,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在“情绪”好的时候,执行力可能就强,监督到位,反馈及时有效,否则效果可想而知。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学校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中,不会因为经验丰富与否,也不会因情绪如何会影响学校管理效果。

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不创新,学校管理就会缺少活力,如何创新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呢?本文依据校园网在学校管理运用中的功能和特点,结合当前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策略。

学校决策需要全员参与。学校决策全员参与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核心,学校领导将学校要决策的主题交由全校教职员工进行讨论,并做出决定。校园网能提供丰富的学校有关材料,提供功能强大的交流平台,不仅为学校全员决策提供了可能,而且还能提高效率。这样的决策,很容易为全员接受,并得到有效的执行。

学校管理中要执行有力。在学校管理运行中,好的决策不等于一定会有理想的结果,关键是执行。执行既是对决策内容的实施,也是创造性地完成规划的过程。执行不仅会受到来自于执行者个人意愿和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制于执行资源环境。校园网络环境下学校管理的执行者能够享有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人际交流方式,执行效果和效率会有显著的提高。

学校管理中监督到位反馈及时。学校管理运行中,监督和反馈显得非常重要。在传统的学校管理中,监督和反馈的实施都是非常困难而且是低效的。在学校民主管理过程中,师生与学校管理人员之间形成了监督与被监督的良性互动关系,监督到位能够保证管理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反馈则是将管理活动中执行的结果返送回来,对管理活动中的执行者的执行行为产生影响,起到制约作用,进而能够使执行者调整和完善执行措施。校园网络环境下学校师生对学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执行进度、内容、措施、效果等能及时了解,便于即时监督,并通过校园网络及时反馈于学校管理的执行者,进而保证学校管理运行积极有效。

3 结 语

总之,信息时代学校要发展,就需要创新学校管理机制。校园网络为学校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了环境条件和手段,如何将校园网有效地运用于学校管理活动中,提高学校管理效益、效率和质量,还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红普. 高校校园网建设应从管理入手[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3) .

[2] 胡建生,王静. 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思考[J]. 新西部:理论版, 2012(7).

[3] 孙康,苏艺. 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投资策略[J].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2).

[4] 苏美香. 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探究[J]. 网络财富, 2008(9) .

[5] 蒋敏,孔军. VLAN技术在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9).

[6] 张伟,崔晓曦. 高校院史馆主页的设计与维护[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28) .

[7] 杜化美,张更路,高仕军. 高校校园网建设的新思考[J]. 高师理科学刊,2008(3).

[8] 赵怀阳. 高校校园网建设中的问题及探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3) .

[9] 张英俊. 高校校园网建设商业化探讨[J]. 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7).

[10] 穆昌. 浅谈如何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