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

维护与保养论文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养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U2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356-0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市交通拥挤局面,为了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如今不少城市都在大力建设地铁。地铁建设运行过程中通信系统担负着对各项信息的传递重任,保证其维修养护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在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研究与实践指出,减少和避免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是保障地铁运行安全的关键。根据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的需求,在现代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中必须引入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利用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指导养护维修工作,以此减少和避免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保障地铁通信系统职能的发挥。

1 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过程中预防性理论的运用

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中所运用到的预防性理论实际上是借鉴预防医学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模式,通过对地铁通信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提早发现和预防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地铁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实际上,预防性养护维修模式已经在地铁设备维修养护中大力采用,通过全面了解地铁运行信息的参数及运行状态、易损零部件使用寿命等情况,及时进行养护与维修,以此避免地铁运行中故障的发生、保障地铁运行安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引入与执行,能够有效避免地铁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提高地铁运行效率及安全性。在现代地铁安全运行需求下,加快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在通信系统的应用是地铁运管维修部门的首要工作。

2 有效实施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维修养护的对策

2.1 强化员工对养护维修方案的认知度,为地铁通信系统提供安全运行环境。想要确保地铁通信系统有序合理的实施养护维修工作,首要任务是强化相关人员对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的认知程度,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员工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岗位职责,帮助操作维修人员树立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进而促进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为了促进相关人员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地铁运管部门还应强化岗位职责的绩效评价工作,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强化岗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地铁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2.2 创建有效合理的维修养护机制,确保地铁通信系统运行可靠性。为了更有力的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创建规范的预防性维修养护机制,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有章可依。当前地铁运行维修部门要结合通信系统实际的设计方案及使用情况确定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根据地铁通信系统中的易损零部件情况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周期。在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掌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以此确保预防性养护维修体系能够真正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通信系统在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下稳定安全的运行。针对城市地铁系统中各线路建设时间不同、应用技术不同的特点,在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建立中,还应根据线路通信系统的不同进行分项内容确定,以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保障通信系统的畅通。

2.3 确保地铁通信系统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如果要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维修养护,此时应先对系统实际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握,所以需要对通信系统各方面状态进行合理的调研及整理,如:容易发生损害的部位、实际运行工况等。然后结合信息整理及调研结果规划系统的养护维系周期。通过对地铁通信系统信息的掌握,了解和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的重点。并通过通信系统运行信息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通信系统异常,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强化对此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对系统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工作周期的确定及执行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加大对交接班的管理,通过对地铁运行中维护人员具体的工作情况创建相应的交接班管理制度。针对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编制交接班记录,在记录中应详细规定通信系统的运行工况、异常数据情况以及处理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以科学的交接班管理预防接班人员对通信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了解不足引发的通信系统故障,预防故障隐患的进一步扩大。

3 重视地铁通信系统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其预防性养护维修能力

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及专业素养的高低将决定着工作的最终质量,在开展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基于此,地铁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让员工通过培训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地铁通信线路采用的技术、设备实际情况培训维修人员相关技术内容。同时针对职业素养需求开展全员培训,为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局势下,地铁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居民最热衷的交通工具,所以要保证地铁在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中运行。地铁通信系统担负着地铁运行中信息资源的传输重担,要重视对其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维修理念能够有效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地铁维修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预防性养护检修周期,根据不同零部件及系统组成设备的易损情况确定检修时间。针对不同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小范围检修维护,减少故障维修与养护工作对通信系统运行的影响,保障地铁运行安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提高我国地铁运管能力及运管水平,保障地铁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铁通信系统 预防性 养护维修

中图分类号:U23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830-01

前言

低碳出行、低碳经济等理念已深入到人们意识,地铁作为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有效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未来有望代替公交车的公共交通工具。如今我国各大城市均大量建设地铁,通信系统的预防性维护非常重要。可以说日常的有效预防性维护能够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在预防性维护措施实践中证明,减少和避免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是保障地铁运行安全的关键。根据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的需求,在现代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中必须引入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利用理论引导维护工作,避免或减少通信故障的产生。

一、地铁通信系统维护过程中预防性理论的运用

地铁通信系统维护工作中所运用的预防性理论是一种新模式,通过预防性措施可以对问题提早发现及维修,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当今预防性维护理论在各大城市地铁运营中应用,对地铁运行及易损零部件使用寿命等情况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及时进行养护与维修。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引入与执行,能够有效避免地铁通信系统故障的发生、提高地铁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二、实施通信系统预防性维护措施

1.强化员工对养护维修方案的认知度,为地铁通信系统提供安全运行环境。想要确保地铁通信系统有序合理的实施养护维修工作,首要任务是强化相关人员对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的认知程度,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让员工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岗位职责,帮助操作维修人员树立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进而促进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为了促进相关人员预防性养护维修意识,地铁运管部门还应强化岗位职责的绩效评价工作,以绩效评价为基础强化岗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的开展,提高地铁通信系统的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

2.创建有效合理的维修养护机制,确保地铁通信系统运行可靠性。为了更有力的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养护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应创建规范的预防性维修养护机制,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能够有章可依。当前地铁运行维修部门要结合通信系统实际的设计方案及使用情况确定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根据地铁通信系统中的易损零部件情况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工作周期。在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掌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以此确保预防性养护维修体系能够真正指导养护维修工作,确保通信系统在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下稳定安全的运行。针对城市地铁系统中各线路建设时间不同、应用技术不同的特点,在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建立中,还应根据线路通信系统的不同进行分项内容确定,以地铁通信系统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体系,保障通信系统的畅通。

3.确保地铁通信系统各项工作的合理性。如果要在通信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维修养护,此时应先对系统实际的运行状态准确掌握,所以需要对通信系统各方面状态进行合理的调研及整理,如:容易发生损害的部位、实际运行工况等。然后结合信息整理及调研结果规划系统的养护维系周期。通过对地铁通信系统信息的掌握,了解和确定预防性养护维修的重点。并通过通信系统运行信息情况的了解,及时发现通信系统异常,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强化对此工作的管理力度。在对系统进行日常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工作周期的确定及执行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交接班机制开展工作,加大对交接班的管理,通过对地铁运行中维护人员具体的工作情况创建相应的交接班管理制度。针对通信系统的实际情况编制交接班记录,在记录中应详细规定通信系统的运行工况、异常数据情况以及处理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以科学的交接班管理预防接班人员对通信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了解不足引发的通信系统故障,预防故障隐患的进一步扩大。

三、重视地铁通信系统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其预防性养护维修能力

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及专业素养的高低将决定着工作的最终质量,在开展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时要重视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基于此,地铁运营单位应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让员工通过培训强化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地铁通信系统维修养护工作顺利开展。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地铁通信线路采用的技术、设备实际情况培训维修人员相关技术内容。同时针对职业素养需求开展全员培训,为预防性养护维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局势下,地铁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居民最热衷的交通工具,所以要保证地铁在一个安全、稳定、可靠的环境中运行。地铁通信系统担负着地铁运行中信息资源的传输重担,要重视对其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预防性养护维修理念能够有效保证地铁通信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地铁维修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预防性养护检修周期,根据不同零部件及系统组成设备的易损情况确定检修时间。针对不同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进行小范围检修维护,减少故障维修与养护工作对通信系统运行的影响,保障地铁运行安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的应用,提高我国地铁运管能力及运管水平,保障地铁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孙伟.以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为中心的地铁通信系统维修管理[J].通信科技,2012,5.

[2]马文帅.地铁通信系统预防性检修的探讨[J].地铁通信技术,2012,9.

[3]陈浩.地铁通信网络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的建立与执行[J].地铁运行管理,2012,9.

[4]刘家伟.以地铁通信网络设备维护技术管理为中心,保障地铁通信网络的通畅[J].通信科技资讯,2012,4.

[5]张韬,苗刚.地铁通信系统分析[J].电子工程师,2010,(06).

[6]林周让.铁路通信传输网络保护方式的应用与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3,(06).

[7]刘锦.铁路传输网络改造方案[J].科技传播,2011,(09).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参考文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写这篇论文时的起点和深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态度和论文的真实广泛性。关注学术参考网查阅更多优秀的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汽车底盘的养护[J].汽车时代,2005,(Z1)

[2]靳春士.谈谈汽车底盘的养护[J].汽车运用,2008,(04)

[3]蔡立志,赵满仓,吴冰冰.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

[4]吴伟民.汽车底盘的养护[J].轻型汽车技术,2006,(05).

[5]刘勤.底盘的养护[J].运输经理世界,2006,(09).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关文达,汽车构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1.

[2]刘远东,汽车维修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10.

[3]万金定.浅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保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0(27):217,266.

[4]孟清华,王保国,王瑞君.基于交通安全的人―车―环境系统的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4(2):60-64.

[5]郑人.汽车底盘的维护与节油[J].职业,2011(24):94.

汽车底盘论文参考文献:

[1]刘新林.底盘装甲——汽车底盘的保护神[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6,2.

[2]蔡立志,赵满仓,吴冰冰.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1.

[3]刘金年,加强汽车底盘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1 基本情况

1. 1 滨城黄河河务局所辖河道长22.4公里,属人工控制弯曲性窄河道,左右两岸提防堤线总长47692米,两岸堤顶硬化37,159公里。险工3处,坝岸98段,工程总长5542米。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控导工程9处,167段坝,工程总长12688米。引黄水闸3座,左岸1座,右岸2座,总设计引水流量85立方米每秒。另外,辖区河道有跨河桥梁3座、浮桥2座,滩区面积40.48平方公里,村庄31个,人口15398人。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2 水管体制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单位运行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在工程管理方面,既是管理者又是维修养护者,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职能交织在一起,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内部难以形成监督、激励机制,管理缺乏活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情况

2006年,滨城黄河河务局按照上级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为加强对水管体制工作领导,成立了水管体制改革领导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在改革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由于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做的充分细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平稳开展,实现了职工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程序不乱的目标。改革后,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及时进行了人员、设备、资产和业务交接,实现了“管养分离”,标志着以“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的终结。

4 维修养护工作开展情况

4.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滨城黄河河务局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资金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根石加固项目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 2 组织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和专项设计

水管单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维修养护专项设计编制工作,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审批。为维修养护工作开展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4. 3 及时签订维修养护合同

维修养护计划下达后,由水管单位及时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与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到省局质量监督站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在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由于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能够在维修养护工作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的质量。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4. 4 加强现场管理,及时组织验收

维修养护工程与基本建设项目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工程项目较为零碎,现场不易管理,工程量不易准确统计。为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保证维修养护资金安全,工程管理科及基层管理段相关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按照业务科室每月下达的维修养护项目,对小的维修养护采取了总量承包,事后验收的方式,对较大的维修养护专项,实行项目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维修养护项目完成后,组织工管科、监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公司有关人员,对完成的项目共同验收,工程合格后,办理结算手续。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能够高标准、高质量、足额完成。

维修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 维修养护资金下达迟缓。目前,每年维修养护资金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审议通过后,才能下达各有关单位,致使维修养护资金下达到各水管单位时间较晚。由于养护经费不到位,造成水管单位无法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及时办理维修养护结算手续,维修养护公司无法及时支付施工款而出现拖欠工程款现象,给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5. 2 维修养护项目中存在部分缺漏项为合理安排测算维修养护项目,保证全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由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为科学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保障资金到位提供了政策依据。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维修养护项目在定额中没有全部包含,存在部分缺漏项,如坝面硬化、路沿石整修、行道林补植等项目,实际工作中存在,而维修养护定额中没有该几个项目,造成实际工作操作困难。

5. 3 维修养护工作程序需进一步理顺维修养护实行合同化管理,以实支付。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维修养护公司工作被动,每月完成的维修养护项目受到水管单位任务单的限制,无法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维修养护任务;二是基层管理人员少而且分布较散,观测任务重,每场雨后,工程出现的雨毁统计需花费较大精力进行详细统计、核实,上报时间滞后,旧的水毁未修复,新的水毁又会出现,影响了维修养护水毁项目及时修复。

5. 4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刚刚起步,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规范完善中。在实际工作中,受人员整体素质限制,加之参与维修养护工作的人员对新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不够,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实质领会不到位,致使出现维修养护内业资料记录不规范或不完善,记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全面、不详实,专业用语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的全过程。

6 维修养护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6. 1 实事求是编制维修养护计划维修养护计划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维修养护计划时,应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事前开展工程普查,查清存在的主要隐患,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对维修养护项目单价进行测算,依据上级主管单位核定的维修养护投资总额,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每年的维修养护项目,在保证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费用前提下,有计划开展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工程隐患,以达到保证工程完整、逐步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抗洪能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6. 2 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维修养护是一项新的工作,为规范维修养护行为,上级主管单位结合维修养护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依据。针对维修养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下一阶段,由水管单位加强对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如组织工程管理科和维修养护人员分别进行有关法规学习等,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有关人员到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学习兄弟单位好经验、好的做法,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讲解维修养护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提高有关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三是明确维修养护工作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6. 3 加强维修养护项目管理由于维修养护项目较为零碎,各项目较为分散,难以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控制,为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质量,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足额完成,水管单位应加强一线现场管理,对较大的项目或能实现跟班作业的,坚决实行跟班作业;加强项目管理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实际发生的工作量以实支付;认真履行项目法人的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不断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提高管理水平

 

1 基本情况

1. 1 滨城黄河河务局所辖河道长22.4公里,属人工控制弯曲性窄河道,左右两岸提防堤线总长47692米,两岸堤顶硬化37,159公里。险工3处,坝岸98段,工程总长5542米。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控导工程9处,167段坝,工程总长12688米。引黄水闸3座,左岸1座,右岸2座,总设计引水流量85立方米每秒。另外,辖区河道有跨河桥梁3座、浮桥2座,滩区面积40.48平方公里,村庄31个,人口15398人。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2 水管体制改革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管理单位运行机制不活,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导致了大量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在工程管理方面,既是管理者又是维修养护者,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职能交织在一起,既是监督者又是执行者,缺乏外部竞争压力,内部难以形成监督、激励机制,管理缺乏活力,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制约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情况

2006年,滨城黄河河务局按照上级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开展了水管体制改革工作,为加强对水管体制工作领导,成立了水管体制改革领导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在改革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水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由于改革各项准备工作做的充分细致,水管体制改革工作平稳开展,实现了职工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程序不乱的目标。改革后,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及时进行了人员、设备、资产和业务交接,实现了“管养分离”,标志着以“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的终结。

4 维修养护工作开展情况

4. 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滨城黄河河务局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认真制定了《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资金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根石加固项目管理办法》、《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滨城黄河河务局维修养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4. 2 组织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和专项设计

水管单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勘测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编制了维修养护计划,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维修养护专项设计编制工作,并及时上报主管单位审批。为维修养护工作开展完成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4. 3 及时签订维修养护合同

维修养护计划下达后,由水管单位及时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与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到省局质量监督站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在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各有关单位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由于职责明确,任务具体,能够在维修养护工作中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的质量。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4. 4 加强现场管理,及时组织验收

维修养护工程与基本建设项目相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工程项目较为零碎,现场不易管理,工程量不易准确统计。为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保证维修养护资金安全,工程管理科及基层管理段相关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按照业务科室每月下达的维修养护项目,对小的维修养护采取了总量承包,事后验收的方式,对较大的维修养护专项,实行项目管理,现场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维修养护项目完成后,组织工管科、监理单位和维修养护公司有关人员,对完成的项目共同验收,工程合格后,办理结算手续。从而保证了维修养护项目能够高标准、高质量、足额完成。

维修养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 维修养护资金下达迟缓。目前,每年维修养护资金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审议通过后,才能下达各有关单位,致使维修养护资金下达到各水管单位时间较晚。由于养护经费不到位,造成水管单位无法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维修养护合同,及时办理维修养护结算手续,维修养护公司无法及时支付施工款而出现拖欠工程款现象,给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5. 2 维修养护项目中存在部分缺漏项为合理安排测算维修养护项目,保证全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由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制定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为科学编制和核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保障资金到位提供了政策依据。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维修养护项目在定额中没有全部包含,存在部分缺漏项,如坝面硬化、路沿石整修、行道林补植等项目,实际工作中存在,而维修养护定额中没有该几个项目,造成实际工作操作困难。

5. 3 维修养护工作程序需进一步理顺维修养护实行合同化管理,以实支付。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维修养护公司工作被动,每月完成的维修养护项目受到水管单位任务单的限制,无法积极主动完成所承担维修养护任务;二是基层管理人员少而且分布较散,观测任务重,每场雨后,工程出现的雨毁统计需花费较大精力进行详细统计、核实,上报时间滞后,旧的水毁未修复,新的水毁又会出现,影响了维修养护水毁项目及时修复。

5. 4 维修养护内业资料需进一步规范完善维修养护工作由于刚刚起步,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规范完善中。在实际工作中,受人员整体素质限制,加之参与维修养护工作的人员对新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不够,水管体制改革精神实质领会不到位,致使出现维修养护内业资料记录不规范或不完善,记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全面、不详实,专业用语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养护工作的全过程。

6 维修养护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6. 1 实事求是编制维修养护计划维修养护计划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的基础,是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公司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在编制维修养护计划时,应依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事前开展工程普查,查清存在的主要隐患,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对维修养护项目单价进行测算,依据上级主管单位核定的维修养护投资总额,按轻重缓急的原则安排每年的维修养护项目,在保证工程日常维修养护费用前提下,有计划开展除险加固工作,消除工程隐患,以达到保证工程完整、逐步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抗洪能力、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6. 2 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维修养护是一项新的工作,为规范维修养护行为,上级主管单位结合维修养护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对维修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依据。针对维修养护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下一阶段,由水管单位加强对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有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如组织工程管理科和维修养护人员分别进行有关法规学习等,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组织有关人员到维修养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兄弟单位进行实地学习,学习兄弟单位好经验、好的做法,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讲解维修养护有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提高有关人员把握政策的能力;三是明确维修养护工作岗位职责,做到职责明确,任务具体,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论文写作,提高管理水平。

6. 3 加强维修养护项目管理由于维修养护项目较为零碎,各项目较为分散,难以实现有效的现场管理和控制,为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质量,保证维修养护项目足额完成,水管单位应加强一线现场管理,对较大的项目或能实现跟班作业的,坚决实行跟班作业;加强项目管理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实际发生的工作量以实支付;认真履行项目法人的职责,严把工程质量关,通过严格管理,达到不断改善工程面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目的。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 机械 应用 发展

公路养护的机械管理已成为后勤保障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公路养护的运行效率。本文将对公路养护的机械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市场化。

一、公路养护的机械应用现状

1.机械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公路养护机械化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应用趋向于精度高、结构复杂、控制技术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发展方向,若机械设备产生问题,难以凭借以往经验排除故障。但是一些单位的管理思想仍停留在传统阶段,以重视“事后维修”为主,再加上缺乏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方法与手段落后、没有科学全面的规章管理制度、或者虽然有制度而没有落实到位等问题,造成机械管理与维修水平的低下。

2.机械维护不当

一些单位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制约,在机械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养护”的问题,对机械的维修保养认识不足,对必要的养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在使用机械过程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不科学使用机械,没有进行及时的维修保养,造成机械带病作业、零件磨损严重、机械故障频繁发生,减断了机械使用寿命。

3.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

目前,公路养护的机械管理人员普遍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水平差,缺少具备专业知识的专职工作人员,再加上养护机械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机械品种繁多,给机械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扰,主要表现为:机械养护、保养不到位,机械业务资料不完整,拖保、漏保现象严重,机械不整洁,单机单车核算账不符实等问题。另外,各单位对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的培训重视不足,缺乏专业化的机械设备养护、管理培训,造成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始终停滞不前,没有技术水平的创新,就没有公路养护机械水平的提高。

二、公路养护的机械管理发展策略

1.转变观念,加强设备管理

首先,应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建立健全易操作、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制度,无论机械来源于单位内部资金购置,还是上级配置费用,都应统一纳入规定管理范围内。包括公路段、公路处、公路站的三级管理中,机械设备也采取统一管理标准。其中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帐、物、卡必须三者相符,不仅成立固定资产账目,还应加强机械设备的专业档案,包括机械的出厂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运转情况登记、维修记录、改造技术资料等;其次,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益考核与单机核算。如有关更换零件、耗费油料、日工作量、月完好率、台班成本及利润核算等,只有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发挥机械的经济效益,降低机械养护的劳动强度与工作成本,提高公路养护的效率,保证公路养护质量。

2.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公路养护中,机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与公路养护的质量密切相关,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加强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再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与操作水平。应该认识到,一支善保养、会管理、能操作的专业养护职工队伍,能有效促进机械养护的进程。因此,应建立一支专业的养护机械操作队伍,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加强他们对养护机械的意识,并提高对机械操作能力的考核,让机械操作骨干既满足操作、驾驶,又能胜任对机械的保养、维修等多个岗位需求。另外,专业的养护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提高责任感,并将工作质量、技术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落实经济责任。

3.管用结合,确保机械灵活调配

根据当前我国公路养护中施工作业面广泛、工作线路长、站点多、作业量不集中、流动作业等特点,应加强“预防为主、重视保养、视实际情况修理”的原则性,做到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机械保养计划。根据机械的使用方式,也应重视日常保养,将小毛病、小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在人员数量允许的情况下,每台机械可配备专门维修工,以随时进行检修,及时发现故障并解决,既不影响工作效率,有确保机械在良好状态下工作,杜绝带病作业。通过对公路养护机械的合理使用,根据工作量与工作技术的要求,合理调度机械的养护与工作,避免出现单一作业、大车小拉等浪费现象。另外,根据机械停置、停封的保养要求,应按期进行保养,以降低大修的次数与成本。

参考文献:

[1]汪加军.浅谈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7(29).

[2]王亮、付学迅.试论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第5届鲁粤辽路桥技术论坛.2008,

[3]古丽巴合提.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策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维护工作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a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本文从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4):123-126.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的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a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本文从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等方面就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油气储运顾名思义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联接产、运、销各环节的纽带,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埋、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增长,油气储运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油气储运设备在油气储运上地位也日益显著。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是改善油气储运工作条件,提高储运质量和经济效益的保障。 

1 如何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1.1 要定期给设备进行体检 

为了延长设备“寿命”,在设备管理上,我们应该实行每月定期“体检”,增强设备的“免疫力”。以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为例,长期以来重视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每个月对所有运行设备的振动情况都要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任务由克拉玛依科比公司承担,对不符合振动检测标准的运行设备单独核实,及时反馈给油气储运公司,油气储运公司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有力的保障了设备设施的安全平稳运行。 

1.2 加强压缩机各主要部件的定期保养和维护 

压缩机是油气储运中的重要设备。为了使压缩机能够正常可靠地运行,保证机组的使用寿命,需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执行定人操作、定期维护、定期检查保养,使压缩机组保持清洁、无油、无污垢。 

第一,维修及更换各部件时必须确定:压缩机系统内的压力都已释放,与其它压力源已隔开,主电路上的开关已经断开,且已做好不准合闸的安全标识; 

第二,压缩机冷却润滑油的更换时间取决于使用环境、湿度、尘埃和空气中是否有酸碱性气体。新购置的压缩机首次运行500h须更换新油,以后按正常换油周期每4 000h更换一次,年运行不足4 000h的机器应每年更换一次; 

第三,油过滤器在第一次开机运行300h~500h必须更换,第二次在使用2 000h更换,以后则按正常时间每2 000h更换; 

第四,维修及更换空气过滤器或进气阀时切记防止任何杂物落入压缩机主机腔内。操作时将主机入口封闭,操作完毕后,要用手按主机转动方向旋转数圈,确定无任何阻碍,才能开机; 

第五,在机器每运行2 000h左右须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如果皮带偏松,须调整,直至皮带张紧为止。为了保护皮带,在整个过程中需防止皮带因受油污染而报废。 

1.3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要实行“三定”制度,维修要及时 

实行“三定”制度,主要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制。每台设备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考试,获得“操作合格证”之后才能操作相关的设备;在采用多班制作业,多人操作设备时,要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新购或经过大修的设备,必须经过磨合期的试运转过程,以延长使用寿命,防止机件过早磨损;此外还要严格实行安全交底制度,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详细的了解,确保设备使用的安全。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性或适应性维修措施,以防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酿成事故。当设备必须送修时,绝不能允许带病作业,但是在没有场地、设备等必要的条件下,切勿勉强拆修,以切实保证修理质量。拆装要按使用说明书和一定的工艺程序,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在拆装前后,零件要摆放整齐,严防磕碰和日晒雨淋。按目前施工生产的特点,设备维修工作可分为故障前的预防性维修和故障后的排障性维修。预防性维修是一种为防止设备发生故障而进行的定期检修业务,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查明和消除隐患,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依据设备的大修和二、三级保养,同期对其进行定期维修的方法。故障后的排障维修是在设备出现故障后进行的有针对性的修理。 

1.4 加强油泵日常维护与保养 

油泵是一种理想的油气循环泵或作载热体输送油气泵。油泵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在开始运行初期有少量泄漏是正常的,在经过一定时间运行后泄漏将会减少或停止; 

第二,选择泵的安装位置时,要使泵盖和轴承座的热量便于扩散,不出现任何蓄热现象。不许用输入管上的闸阀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蚀; 

第三,泵不宜在低于30%设计流量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转,则应在出口装旁通管,且使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 

第四,注意泵运行时有无杂音,如发现异常状态时,应及时处理; 

第五,停机:切断电源。将泵内液体放空,清洗且应定期把叶轮旋转180°,以防止轴变形,直到油泵完全冷却为止; 

第六,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紧情况,泵的泵壳温度与入口温度是否一致,出口压力表的波动情况和泵的振动情况。 

1.5 管理日常化,维护保养经常化 

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上,我们把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溶解到设备管理活动当中去,使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到有质、有量、有形、有效的开展,做到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经常化。为了巩固和保持设备维护保养的标准,我们在设备管理上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做到“五交、三不交”。五交是:交生产和工作情况的同时,交设备运行和使用情况;交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和事故的处理情况;交滴漏跑冒情况。“三不交”是:遇有设备事故没处理完不交;设备问题不清楚不交;设备卫生不达标不交。 

2 结论 

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是与时俱进的,我们只有在坚持提高经济利益,强化管理,加大创新管理力度,才能不断提高油气储运设备管理及维护的水平,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于克祥.工程机械维修的现状与设备的前期管理[j].科技资讯,2009(31):117-119 . 

[2]刘惠坤.浅谈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要求与提高设备维护水平的措施[j].消费导刊,2009(5):105-109. 

[3]卢继东.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4):123-126.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它直接影响着老百姓与国家的利益[1]。近年来,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不断呈现,无形中增加了道路维修与养护的成本,所以做好维修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为了提高道路维修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需对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并强化造价管理。

一、关于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的概述

1.1内涵

所谓的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指的是为了消除或避免道路病害而采取的维修与经常性的保护、保养措施,以保证完好的道路结构,以及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安全性、舒适性、平整度、强度及使用期限,进而使道路的通行与运输功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2]。

市政道路维修通常包括:改扩建、大修、中修与小修(日常维护),其是以道路评定的等级结果为划分依据的,而等级的评定是由管理部门根据该城市的道路养护维修规范,及具体的城市道路技术检测结果而规定的。

1.2特点

相比一般的建设项目,专项工程即改扩建、大修、中修的建设流程与造价管理方法无差别,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日常维修养护即小修工程的造价管理问题。较之常规的建设工程,其具有以下特点:

(1)维修工程量小,维修地点分布零散,损耗的材料、机械多,点工项目较多,人工多、人工费高。

(2)施工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只需几小时或是几天即可对道路的损坏部分修补、养护完毕。

(3)施工过程易受到交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为保证道路交通的通车,通常都是在交通未封闭即顺畅的情况下进行维修与养护工作,故常出现赶工的情况,窝工费用增加。

(4)修补道路路面是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所以其属于单项工程,造价较低,进行工程结算时,一般采取合零为整的结算方法,统一将不同的路段维修工作内容合并起来计算价钱,或是根据时间周期进行结算。

(5)施工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故要求文明施工。干扰维修养护工作的因素较多,实施的防护措施也多,故非主体性造价即进行文明施工的费用、防护措施的费用等在总的工程造价中比例很高。

二.加强市政道路维修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2.1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维修工程之前,首先要完成市政道路日常维修养护资金的申报工作,它是由财政拨款,相关的管理部门会通过评定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定一年的造价总资金。只有确保市政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能够足额到位,才能保障市政道路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故需做好施工前的造价管理准备工作。

2.1.1估算维修工程的造价

投入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资金一般比较匮乏,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许多城市中,制约其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3]。作为控制维修工程造价的前提,维修养护工程造价的估算工作尤为重要,所以必须在投资与决策阶段,及时、准确地估算工程的造价,如此,方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的投资,经济与社会效益也才得以提高。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需严格遵循《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中的规定,具体要做好以下3点内容。

统计好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设施量,将道路等级、数量、结构类型、修或改建年限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对施工材料、机器设备与人工成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最新的市场价将单位实物量的指标单价计算出来。

计算单位实物量指标单价与各类型道路数量的乘积,经汇总得到的就是直接的工程费用,然后根据规定计取维修工程的管理费、税金与利润等,最后得到一年的道路维修养护资金费用。

2.1.2拟定合理的维修施工方案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程较为复杂,制定一份合理的维修方案,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在养护维修方案中,需明确各类资源的分配,如人力资源,还要选择好施工的机械。拟定方案时要综合考虑施工要求与维修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规划,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此外,还需将维修养护计划、施工的规章制度纳入其中,因为维修养护的工期与质量的控制会受其影响[4]。

2.2维修过程的造价管理

道路的损坏是无法预见的,在实际中只能依靠日常的巡查对维修养护的工程量进行估算,修补工作也是根据巡查发现的路面破损程度进行。故需根据中标单价计算出工程造价,并要合理使用维修资金。

此过程的造价管理,应做到以下工作:①熟悉路况,日常巡查任务要到位。发现道路破损应及时修补,根据原本的道路结构、施工面积、维修养护方案进行预算的编制。②进行造价比对工作,针对经常性维修的路段,应找出其受损原因,同时提出维修养护的方案,并进行维修养护方案的造价比对。③记录现场维修养护的情况,因施工过程无维修设计图,故可通过拍照记录下维修的现场。

2.3维修后的造价管理

此阶段属于“竣工验收”的阶段,需完成道路维修养护工程的结算审核工作,该工作应以道路维护工程的完成量为依据。维修后的造价管理工作包括:

(1)核实工程量,尤其要核查隐蔽的工程量,同时采取内业资料计算的方式与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核查。

(2)检查维修质量,对使用砼的标号、道路铺砖的强度、砂浆的轻度、维修后路面的平整度等进行现场查看,观察其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与标准。

(3)根据现场维修的记录照片,对维修工序进行审核,审核施工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做到文明施工等[5]。

(4)以上面的审核情况为依据,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应将旧料的回收价值扣除)。

三、结束语

市政道路维修工程属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构成部分,它为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要做好维修工程工作,需充分利用好财政资金,控制维修养护成本,强化维修养护工程造价的管理,使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市政道路养护与维修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陈胜.市政道路路面防范性养护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18):338.

[2]夏春晖.浅谈市政道路维修工程的造价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02):56.

[3]郭永利.论市政道路工程造价估算方法的重要作用[J].内江科技,2010,10(08):136.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

在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是影响城市交通能力的重要因素。科学的市政道路维修与养护能够保障市政道路的完好状态、缩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期、减少养护维修对交通的影响。以此提高城市交通能力、满足现代城市车辆增加对市政道路的需求。在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中,应根据道路结构以及设计情况选择适宜的维修、养护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养护维修技术工期对市政道路进行养护、维修计划的科学制定。

1 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分析

科学分析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有助于维修养护部门、企业根据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选择快速施工技术,促进市政道路交通能力的恢复、提高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促进城市市政道路交通能力的提高、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进行分析。在对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分析中可以看出,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通过先进技术满足工期短的需求。同时针对路面破损的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的修补技术,以此提高道路使用寿命、避免路面破损对路基的影响。基于这两项需求,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中应加强对道路养护维修新技术的关注,结合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选择养护维修技术。同时兼顾市政道路美观需求,以此满足城市形象以及行车需求。

2 市政道路的维修及养护技术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需求采用科学的维修养护技术保障市政道路的完好、提高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还要保障市政道路的外观。另外,针对现代城市交通压力现状,市政道路施工维修养护技术还要能够缩短工期、减少施工过程对交通流量的影响。针对这样的需求,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运用预防性养护理论指导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与应用,进而实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目标。

2.1 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指导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与应用。

针对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应运用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指导技术的筛选与应用。通过预防性养护维修理论尽可能减少路面破损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养护维修技术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养护维修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满足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在技术筛选过程中,应以首要目标的确定为中心,以次要目标为重点,全面满足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以预防性养护理论为基础对市政道路不同情况进行分析,以此确定维修养护工作的主次,为维修养护技术的筛选、有效运用奠定基础,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例如:针对不同路段交通压力情况选择维修养护技术,对于交通压力不大、交通流量不大的路段可以经济性是技术选择的主要问题。而工期需求相对不高,这时应从维修养护技术的经济性分析入手选择维修养护技术。而对于交通压力大的路段,则应将工期多为主要问题进行技术的选择,以此保障城市交通能力。

2.2针对市政道路质量需求进行维修养护技术的运用。

在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技术应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还应针对不同路段的质量需求进行技术选择与运用。例如,没有大吨位车辆行驶路段,其维修养护工作中可以考虑快速修补等技术的运用。而对于大吨位车辆行驶路段应在注重路面修补的基础上,加强对路基情况的调研与检测。根据现代车辆载重不断加大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路基强化,以此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实现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需求。

2.3 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与养护技术。

在以预防性维修养护理论应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或企业应加强对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通过基础性维修养护技术的强化、通过新兴维修养护技术的关注使市政道路维修养护企业能够在技术选择与应用中更加熟练的进行选择与应用。同时,也能够通过技术的熟悉提高维修养护企业的理论水平与技术管理水平。以常见市政道路病害的维修养护技术的学习、运用、经验总结为基础,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中各种技术的有效运用、促进技术控制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针对市政道路破损情况其维修养护技术主要集中在路面裂缝、起鼓与波浪、路基损毁等几个方面。路面裂缝问题又分为细小裂缝和较大裂缝。细小裂缝多采用沥青灌浆技术对其进行维修。通过压缩空气对裂缝进行清洁,然后以沥青进行灌缝。通过这样的维修方式避免地表水下渗对路基的影响。而较大裂缝的维修则使用切割机将裂缝边缘进行清理,在使用压缩空气进行清洁。在此基础上以沥青混合物进行灌缝、碾压,避免裂缝的进一步扩大。而起鼓、波浪情况多采用路面清理后的重新铺筑。路基损毁则需要将路面进行开挖、采取路基重新填筑后路面铺筑的方式进行维修。另外,一些新兴的修补技术与材料也正在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中进行试验与推广,经过时间的检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市政道路维修及养护企业需要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维修技术,以此满足现代公路行车需求。在进行修补施工时,应注重修补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避免修补边缘高低情况造成的跳车现象,以此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

3 以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监测技术的更新,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在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技术发展中,监测设备的发展为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利用现代化养护监测、检测设备的运用能够实现快速的道路检测,减少传统道路巡检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车载平整度监测仪通过行车过程中的路面反应能够对路面平整度、起鼓、破损等进行检测与记录。而高空高清摄像技术使传统的路面巡检以室内图片分析方式开展。通过照片的放大、检查了解路面裂缝等地点与情况。现代检测、监测技术的运用极大的提高了养护巡检工作效率,为促进养护成本的控制奠定了基础。现代市政道路维修养护部门、企业应加大道路养护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通过加大设备与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市政道路维修养护科技水平的提高。以检测、监测数据为基础科学的规划维修养护计划,以此促进市政道路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1篇

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是确保公路养护顺利实施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公路养护管理理论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理论基础。并通过档案管理可直接反映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因此为了维持公路养护正常进行,根据公路的养护和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档案管理。以下进行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一)制定针对性的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措施

随着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在公路设计、组织施工等方面涉及到大量原有基础性资料,为此,在工程立项时档案专业人员同步介入,对重要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使工程可靠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招投标、合同协议等文件得以妥善保存。在开工阶段各项目工程指挥要对施工管理单位的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统一安排,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在交工验收时规定档案资料不齐全的施工、监理单位不得交工,工程款不予结算。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档案管理在的收集环节中出现的极其混乱不堪的局面。同时对现有的公路建设方面的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并将目录录入电脑,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调阅,对于旧桥、涵洞的技术档案进行了单独立档以备维修加固时查阅,在公路养护、路政管理工作中有效地促进了工程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了档案信息资料的作用,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维修技术,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的实际出发,需要维护管理部门制定公路养护办案。例如,根据维护,修理和维护公路工程制定公路大修档案管理办法,项目文件的管理措施和维护记录管理措施。良好的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对特殊项目和大修工程组织施工方,应该是有效监督维修工程图纸和检查相关的纠正措施。通过发表有关证明文件对相关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直至验收合格与否。另外,为了确保文件和道路维修所需的准确性、完整性,维护工作的同时,建立维修技术档案编制工作并由总工程师负责实施,档案编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公路养护管理技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组卷,归档和编目工作,并且可以按期划归入档。

(二)加强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的业务是需要业务观念要强,相关工作人员做好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的收集和管理。随着公路养护技术档案材料来源广泛,涉及维护计划,生产,技术,安全和财务等方面的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的收集和整理的难度。因此,公路养护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档案管理人员都要收集的大量文件以及材料,档案信息,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实际信息的反应速度,合理划分各种公路养护技术档案信息的。它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不能忽视的公路建设、维护文件的每一个环节和数据收集和归档工作,但也需要管理人员具备分析和识别文件保存价值的能力。

(三)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措施

随着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管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项目工作中,因此,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应顺应时展趋势,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措施,应以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健全的、统一管理制度。促进公路档案管理水平在路面养护、路政管理工作中顺利开展。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公路养护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档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数字摄像仪,扫描仪和计算机,对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文件、数据、信息系统的存储,整理,编目和检索。通过对公路养护的技术文件中存储的数据,对实现动态监控管理的道路,公路的运行状态和维护工作进行科学的预测,从而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道路维修成本。通过有效的连接记录管理和计算机网络的办公自动化,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公路养护的共享。

二、结束语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公路桥梁养护 桥梁养护桥梁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公路桥梁是公路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桥梁建设在近些年取得较快发展,同时为了加大交通运输能力,减少资金消耗,国家大力改建了一部分危桥旧桥,但各地仍然存在四、五类桥。在旧桥或新桥使用过程中,养护的管理是重点,如何养护管理好现有桥梁,保持桥梁的完好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桥梁的行车安全,这一新的课题已摆在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的面前。

二.公路桥梁养护常见问题。

1. 桥面污染较为严重。

桥面污染多半是由于清理不及时造成的。沿线村民利用桥面来打场晒粮、积河沙及杂物堆积、运输车辆抛洒废料等情况,都会严重污染公路桥梁。加之桥面长期无人清扫、管理,造成桥面不清洁、泄水孔堵塞,这一问题在许多中、小桥梁中普遍存在。由于泄水孔堵塞,容易导致桥面雨天积水、冬天结冰,严重威胁行车安全。桥面上的污染物得不到及时清理、积存垃圾、泥土污物形成三角硬块,造成桥面行车颠簸,在车辆轮胎的不断作用下,桥面铺装易出现破损和坑槽。随着坑槽的加大,当车辆经过时。会引起跳车,并造成临近梁段的严重振动,从而增加构件疲劳,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

2. 桥梁栏杆破损后没有及时修复。

桥面栏杆损坏后,通常得不到及时的维修恢复,造成桥面栏杆局部破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机动车交通事故造成的;部分桥梁是车载长大笨重货物(如水泥电柱等)在桥上行驶时不慎破坏的;少数桥梁的栏杆是人为盗窃及风化、锈蚀损坏。桥梁栏杆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不但影响景观,更重要的是桥梁栏杆的缺失导致桥上交通缺少安全感。

3. 桥头跳车现象依然存在。

桥头引道高填土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桥面与引道路面衔接处不够平整、顺适,从而使车辆驶过桥头时,产生轻微或严重跳车,如不及时消除,就会影响车速,降低行车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车辆长期的冲击作用,会加剧梁端的疲劳破坏,进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

4. 桥梁早期病害处理不及时。

桥梁构件交付使用后,会逐渐出现裂缝、破损、锈蚀、变位等病害,但由于在日常维修养护中缺乏经常性的检查,早期病害不能被及时发现。而且桥梁维修应急经费的短缺,致使早期病害得不到有效处理,最终使得钢筋锈蚀、小裂缝发展成大裂缝、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混凝土发生脱落,正所谓“小病不治酿成大病”。这不但影响行车安全,还造成维修成本增加,浪费国家原本就紧张的养护经费。

5. 桥孔通水不畅,容易造成水毁。

桥孔通水不畅等现象在中、小桥中较为普通。有人随意在桥头倾倒垃圾,或在桥孔附近筑坝拦水浇灌农田,压缩河床断面,从而使桥孔淤塞。桥孔淤塞后。在日常维修养护工作中又没有适时地清理疏导河道,汛前也很少做这种泄洪准备工作,因此,桥孔泄洪能力差,容易造成桥梁及附属构造物水毁。

6. 桥梁承载能力不足,危桥情况不明.

现有公路桥梁是在不同时期按不同的技术标准修建的。因此其承载力显然不同。特别是对建国前建造的桥梁,其标准与现有通行车辆轴重不相适应,显得过低。而且近年来,由于超重车辆越来越多,对桥梁承载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桥梁承载能力不足是当前桥梁维修加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对一些承载能力确实过低,或遭受过严重破坏,已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桥梁,可定为“危桥”,对车辆通行加以限制 然而往往对这部分“危桥”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导致对“危桥”的危险程度以及通行车辆的重量级别不甚明确。

三.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对策。

1. 建设桥梁养护工程师队伍和养护队伍。

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在桥梁管养方面,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内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在其职责上,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内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桥梁专职养护,要突出的是一个“专”字,努力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梁工程师的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各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2. 建立健全完善的桥梁档案。

桥梁档案是桥梁的历史足迹。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对桥梁的检查,应按照桥梁定期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结果交管理单位留存。管理单位要按照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桥梁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立档保存。这可为以后桥梁的维护提供资料支持。

3. 加大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

为保证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每年的年度养护工作计划中,应该安排一定经费保证桥梁检查、维修及加固工作,保证桥梁养护与维修加固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同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目标与措施,从而促进桥梁改建、维修与加固工作。国家投资重点倾斜以及集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为我国公路桥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4.加强措施,严格检查 。

严格的检查措施是保证桥梁维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养护队应对桥梁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坚持日常养护巡查,注意观察桥梁的使用状况,尽量做到1次/天养护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分别组织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一是经常性检查。要由县级桥梁工程师组织实施,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至少每年度一次,填写“经常性检查记录表”上报。检查应拍摄总体照片,填写“桥梁定期检查数据表”,并提交检查报告。二是专业检查。凡遭受意外损害、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程度以及决定改造之前均需进行专业检查。

5. 加强养护,提升质量。

桥梁养护要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桥面养护为中心,以承重部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

6. 尽量采用国内外有关科研成果,推广使用有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经验,注意科学养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大力推广和发展养护机械化,实行大中小结合,以小型为主,逐步实现桥梁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统化,以保障养护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运输车辆的不断增加,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桥梁的安全使用是公路的生命。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依旧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加强其管理工作,我们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抓好公路桥梁养护与管理的质量,不仅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于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不断探索、研究提高桥梁管养水平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充满自信,迎接挑战,确保桥梁的畅通和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 程傢祈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2期

[2] 谷慧亚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34期

[3] 陆兴荣 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年15期

[4] 张少锦 钟鸣广州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模式探讨 [期刊论文] 《公路》 -2002年8期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F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070-02

1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企业有重要意义

维护保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设备的寿命。设备一旦投入使用,其技术状态就会发生变化。无论是不可避免的自然损耗,还是意外的人为因素,都会造成设备的松动、腐蚀等状况。这是设备的隐患,如果不提早发现、处理,可能会累积成大的问题,例如,过早磨损,影响生产,甚至造成严重事故。

维护保养做得好能为企业节约成本。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种追加的劳动,这种劳动能保证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及利用率,进而减少故障停机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另外,良好的维护保养工作能有效避免出现机械事故的发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后,有计划性的维护保养能减低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的几率,提高机械的动力,降低设备对燃料、零件、各种材料的消耗。

2 设备维护保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了实现更多地经济效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时间紧,任务重。对于需要坚持去做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管理者是能省则省。只要机器设备能运转,我们就忽视了对设备性能的检测,只是一味地使用。在设备能运转时,不断地生产,对于已经出现的“小问题”视而不见,抱有侥幸心理。这样盲目的使用,必然导致设备的性能不断下降,最终问题从小变大,造成超额的维修费用,得不偿失。

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计划性。一些企业虽然意识到设备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了设备保养维护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而维修人员因为责任不明导致缺乏责任心,不能尽早发现问题。当设备故障扩大时,双方不是合力解决问题,而是相互推卸责任。这样必然增加设备的运转成本,一方面会导致设备出现大的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会降低机械使用的安全性,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没有规范使用设备,致使机械设备加速老化。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是直接接触设备的,应该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流程和作业方法。但现实情况是,这类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人员存在断层。多数涌入企业的新鲜血液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一些毫无经验的人员,他们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没有经验,甚至没有基本的概念,如果企业没有对他们进行实用性强的前期培训,那么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然导致一些不当操作,或者是违章操作,加速设备的磨损、老化。

资金的不足会导致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加重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对于企业来说,更换现有的机械设备需要动用很多的资金,因此,只要设备能够运转,无论状态如何,企业都不会轻易更换。对于已经严重老化的机械设备,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养的工作量会很重,而且难度很大。随着设备故障率的加大,维护成本也会不断加大,企业就不可避免要面临“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局面,徘徊在换与不换之间。

3 实现有效机械设备的有效的维护保养

提高认识,责任到人。对于企业人员进行设备管理教育,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一线的设备操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制度上,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工作进行责任划分,做到“人人有责”。

加强培训,持证上岗。企业对于新进员工必须进行入职前的培训。这些培训应该包括操作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操作技能培训能让员工熟悉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这些都可以使员工在进入工作岗位时快速适应,不盲目操作。而安全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建立“安全生产”的理念,使员工形成安全操作的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这样能从源头上很好的控制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企业的培训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开展。一方面要编制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流程手册,每位现场操作人员人手一册;另一方面,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前一定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

培训。

制定计划,定期维护保养。对于企业来说,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形成定期的计划和不定期的应对流程。设备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只是要求简单地维护和保养,所要求的技术不高,费用也比较低,主要是减少一些零部件的磨损,保证设备运转正常。但是企业往往忽视的也是这部分的保养工作。传统的认识是,没问题就没必要保养,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成本。但其实这些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及时发现小问题,避免累积大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进口机械设备,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保养,以此消除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因为一旦出现故障,要修复就需要投入昂贵的人力资金成本,造成更大的费用开支。

建立考核,检查成效。企业制定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计划后,要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制定配套的逐级考核机制,由管理人员将维护保养计划逐级下达给现场员工,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要坚持进行每月的巡检制度,对设备的状况进行登记,对其存在的隐患所做的维修同样计入登记表,维护保养人员要在表上签字确认,作为检查和考核的依据。企业应将维护保养工作作为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4 结语

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对于设备的正常、高效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维护保养工作的必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对设备进行有效、及时的维护和保养,尽量减少设备使用过程中故障的出现,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参考文献

[1]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主编.设备管理与维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 林允明.设备管理[M].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2005.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4篇

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充分备课、准备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同时应把学生的准备工作纳入进来。教师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方式来进行课前任务布置。李老师讲授的课程是《电梯层门维护与保养》,在进行电梯层门维护与保养这一任务之前,给学生布置课前任务,现在手机很普遍了,要求学生自备带有照相和上网功能的手机,利用手机网络功能让学生从网上搜集各种不同的电梯层门,可以是文档、视频或其它格式的,上传到qq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了解到电梯层门的种类,对层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层门的维护和保养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把手机转变学习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课前应该准备哪些信息化资源呢?老师首先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好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电梯维修保养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引导文(学习手册、工作页)、教师授课用演示文档及电梯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在互联网上搜集到电梯层门维护保养不当造成的事故的真实案例,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出电梯层门维护保养的工作任务。结合学生上传到群里的层门图片,老师事先准备各种不同层门的图片,引导学生共同认识层门。同时老师还事先准备了电梯数字化资源库帮助学生学习层门的各部分结构。但电梯属于特种设备,层门维护保养是要符合国家规范的,要让学生掌握电梯层门维护保养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果单纯把国家标准的文本拿来让学生来参考,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导致学生对国标理解不到位,甚至感到厌烦。为了解决学生不能完整理解国标的问题,老师把国标的条款和电梯层门维护保养的图片有机结合起来,用软件制作了一个图文结合的小课件,在图片相应部分结构中,会相应地出现相关的国标条款,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国标的条款所规定的含义。为了验证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国标的相关要求,老师还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了测试题库,可以自动得出成绩,立刻就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鉴于电梯层门的特殊性,在学生动手进行电梯层门维护与保养操作之前,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电梯层门维护与保养过程。于是老师利用手机拍摄了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的视频,展示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电梯层门维护与保养过程。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结合学生提供的案例和自己准备的资料安排教学过程。李老师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展示真实事故案例引出本课任务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学习层门定义和分类结合数字资源库,学习层门结构利用引导文,检验学习效果查阅相关国标规定学习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过程测试国标规定的掌握情况分组进行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观看讨论工作流程和记录工作过程自我评价教师总结”这几个环节。首先展示电梯层门维护保养不当造成的事故的真实案例,通过真实的事故案例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通过讨论,研究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引出电梯层门维护保养的工作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示学生自己和老师搜集的层门类型图片,学习层门定义和分类,利用电脑里数字资源库详细地学习电梯层门的结构及作用。通过测试课件测试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国家标准。老师利用试题库编制好测试题通过计算机网络传给给每个学生,学生解答后,课件将自动把每个学生的分数统计出来,老师总结学生出错比较多的地方,加以强调。这种评价技术的跟进,使得学生学习的相关环节能够得到实证性的资料,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鉴于电梯层门的特殊性,在学生真正维护保养之前首先要掌握相关的国标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样利用电脑里数字资源库学习其对应的国标要求。同时通过观看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的视频,学习电梯层门维护保养的工作流程。接下来就是分组进行层门间隙和门锁啮合间隙的测量及调整、观看环节。考虑到学校硬件设施,实训室只有两台电梯层门设备,全班有20名学生,同时只能有2-5人操作设备,所以老师把全班分成4组,每组5人。第1组同学完成层门间隙测量与调整任务,第2组同学观察、记录、评价;第3组同学完成层门门锁锁钩间隙测量与调整任务,第4组同学观察、记录、评价。组中每人均有自己的职责分工,他们每个人的角色分别为:2名维保工,1名安全员,1名记录员,1名拍摄员。其余同学为观察组,观察组负责在操作区的后面前观察操作组的工作,填写维保工作记录单,判断操作组的学生在维修保养过程中有没有不符合规范的步骤和做法,如果有,用手机拍摄照片。维保过程结束后,每个观察组的学生均写了维保流程记录单,选择几份有代表性的记录单,用手机拍成照片传到课程学习QQ群中,同时观察组的同学把不符合规范的操作照片也传到QQ群里,老师用计算机把QQ在线信息直接投影到屏幕上,供大家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后续课时可以安排小组交换任务,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动手操作和提出建议的机会。最后老师结合对本次任务的知识系统化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起到点睛的作用。

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巩固

维护与保养论文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光明思维,教学,儿科护理

 

“光明思维”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智模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有意识地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持身心健康。

1.“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儿科护士要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并对每一年龄段的患儿施以发展性照顾。作为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决定着护理职业角色扮演的成败。这要求儿科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还特别强调儿科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始于护理的教育之初。传统的护理教育习惯于刻板的机械的护理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到了临床工作中,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场景,即表现较差的环境适应和自我适应【2】。

2.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

2.1医学模式改变带来的学习压力

儿科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已由往日单纯的患儿护理变革为对所有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士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2.2 多元化角色带来的心理压力

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护士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大压力。而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有所不同,扮演着多元化角色:直接照顾者、患儿代言人、健康教育执行者等,患儿年龄小、起病急、变化快,情绪不稳定教育学论文,对医护人员有恐惧感,而无法正确描述自己疾病感受,哭闹以及儿科用药的精确性,易造成职业紧张和精神压力。

2.3高要求的专科技能导致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士由于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其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和耐心,同样的护理操作,婴幼儿的各项操作难度和风险都明显高于成人,且太多是独生子女“一针见血”是每位家长的心理,这必然会给护士心理造成压力。

3.应用“光明思维”进行儿科护理教学

光明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背景是“积极的心态”。具体来说,光明思维共分为三个档次,逐级而出,即所谓的“三级光明思维”。光明思维的形成,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中慢慢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实际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护士的在校教育,目前还没有把心理训练摆在重要地位,缺乏有效的心理训练措施免费论文。因此,应尽早把“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层层深入,不断培养。

3.1重视护生人格培养,提高良好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健全人格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中应从关注护生的人格做起,首先要让护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善于自我承认和自我肯定,善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用积极情绪影响和感染小儿,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3】其次可让护生自己培养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系统化学习,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以有关理论为指导,娴熟的护理技术本身也能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使家属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知识结构特点,形成三大教学模块即健康儿童保健模块、住院患儿护理模块、急危重患儿护理模块,即系统学习有关儿保科,病房,急救科护士系统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很快融入职业情景,更接近临床工作。且每一个模块设有相关的实训项目,实行专业技能分段式教学,系统性护理技术操作反复练习,以培养学生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过硬的操作技术,更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3.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关爱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儿科工作的特殊性,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强调做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必须具备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独生子女的家庭,关注长辈多、负面情绪多,沟通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注重沟通语言和技巧培养。如在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心理特点时,可强调对患儿多用肢体语言教育学论文,如抚摩、拥抱、游戏,使患儿有亲近感,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在平时常见疾病教学中多采用分组病例讨论,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互相扮演患儿与家长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掌握沟通技巧。

3.4.培养团体精神,开拓新的心理优势

鼓励在校护生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及集体活动,发展和培养团体精神,兴趣爱好广泛,随时保持活泼愉快的状态,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心理优势。

总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让学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用求实奋进的精神处理遇到的问题。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以正常心态面对现实工作,让学生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角色适应能力,以减少步入工作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邓灿烂.用光明思维做好思想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03,(8):46

(2)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3—65

(3)杜建林.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