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城镇化建设现状

二、我国旧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活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但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建设为了取得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只片面追求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忽视了区域环境承载能力。首先,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受到观念、技术、政策等条件的制约,一些非再生矿产资源的开发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的方式,开发和利用非常不合理,加之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人们又不断过度消耗现有的资源,因而造成了资源的惊人浪费,甚至某些地区还出现了资源枯竭的情况。其次,城镇由于过快的发展而迅速集中了大量的人口,这就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

2、对城镇化本质和内涵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首先,许多地区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不足。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过快,致使许多城镇管理者没有管理和经营城市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遵循已有的套路和模式,或盲目照搬发达国家或其他城市发展的模式,不能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不注重城市的个性和文化内涵,城市丧失了自己的性格和灵魂。其次,许多地区把城镇化建设片面理解为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因此只在盖大楼、修马路和城市的扩张等大兴土木、圈地开发、改造旧城等方面大作文章。还有许多地区政府和开发商受到利益的诱导,不尊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对旧城的建设建立在破坏性的基础上,改造力度过大,以期把其打造成为时下流行的“国际化大都市”,破坏了城市原来的发展格局,使其面目全非、不伦不类。

3、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首先,在GDP导向的政绩考核压力下,许多地方政府扭曲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和作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模式,为了达到通过新城建设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许多地方政府往往忽略本地实际,也不计土地成本,一味的贪大求洋、粗制滥造,没有计划的大肆扩张,导致盲目发展、随意建设等现象频出,城镇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浪费了大量土地。其次,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单纯追求速度,舍本逐末,采取政府主导、行政推动的方式,用搞基本建设的方式推进城镇化,在城市尚未形成特色产业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兴建大批的住宅楼。这样,人们不愿意生活在产业发育不充分、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新城里也就情有可原了。

4、对“市民化”理解存在偏误。

首先,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地把城镇化的内容简单归结为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不仅表现为城镇数目的增多、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人口增加,还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空间形态的变化,也包括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其次,社会保障应该是既包括城镇居民也包括农村居民全民保障体系,是一种普惠制的公共政策。虽然我国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但却不具备开放性,对进城镇工作的农民仍是封闭的,我国城镇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率就目前来看还是很低的。我国有2.62亿的农民工,加上其家属大概有4亿人口需要安置。据社科院估计,安置一个人需要2.6万元,4亿人口就需要10.4万亿。因此,巨大的财政投资使得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距离全民覆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三、加快我市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1、提高对城镇建设的认识

我国实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改善农村人们生活的质量,更好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让广大人们群众享受到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快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对于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将牺牲当前的环境、资源以及能源等作为代价。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人都忽略了人的主体性,把牺牲环境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代价,严重的破坏了自然资源,使得人们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同时,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也在不断的上涨,也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2、合理规划城镇建设

在城镇建设的规划中,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城镇建设中,城市整体规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建设的质量。因此,在城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做好城镇建设整体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城镇建设的统一规划,并做到合理的布局。在规划布局的时,要按照各地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目标定位工作,其建设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实施,处理好人口、资源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

3、加大对城镇实体产业的发展力度

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工作,要根据城镇规划建设的整体要求,充分的利用本地区的发展优势,把实现城镇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以及生态化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提高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积极的发展各地区的信息服务,体现出城镇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4、拓宽城镇建设资金来源

就目前来说,我国在城镇建设资金的需求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城镇金融体制,单纯的依靠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投资模式很难满足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金融体制有待全面改革。面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政府必须要拓宽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体制,突破传统的金融体制,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发挥好政府政策和政策性银资金来源,行的调控作用,引入多种金融业务也,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同时,政府也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机制;产业支撑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同时带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据专家预计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而在此过程中,逐渐发现很多问题,需要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一、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首先是人口因素,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指出,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53.73%),农业人口为62961万人(46.27%),而在这些农业人口中,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缺少专业职业技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大阻力。其次是资金因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仅靠国家下拨的款项是远远不够的,如何筹措城镇化建设所需资金,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第三是资源因素。由于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总量有限,加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有限,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低下,有些地区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管理不到位。有些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相邻城镇之间、城镇与周边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大中城市建设长期存在“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造成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协调。

3.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首先是道路设计不科学,而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出现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问题。其次是给排水系统过于落后,无法保证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另一方面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第三是环境卫生问题,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生活垃圾没有专门的处理措施。第四是教育和医疗设施有待提高,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存在入学难、费用高等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科学规划,建设高质量城镇。

首先是要准确定位城镇发展方向。正确合理的发展定位是科学制定规划的前提,决定着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其次是邀请高水平专家参与设计。知名专家和规划设计机构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站得高、看得远、观念新,能够更准确把握城镇发展脉搏,量身制定城镇规划。第三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规划。在制定城镇规划中,除了要立足本地实际进行规划外,必须还要站在全局角度、更高位置来审视一个地区的发展,只有将本地规划融入地区发展大环境中,才能紧跟全局发展步伐,获得更多支持。因此在制定城镇发展规划中,可以邀请各级领导参与论证,将城镇发展纳入全局发展规划中,保证规划全面合理,长远超前。

2.加强管理,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大力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乡镇小城镇管理配套机构建设,健全市政环卫、行政执法等机构。二是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和权利。赋予重点城镇更大的管理自,完善城镇管理法规,突出城镇文化特色,提升城镇建设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

3.扶持产业,带动城镇经济发展。

首先是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其次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园区企业布局,实现上下游产业衔接,减少资源浪费。搞好招商引资,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拉长产业链条。重视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竞争力。

4.户籍改革,促进城镇农转非。

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一项单纯变更户口的工作,随之进行的是相关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改革,要求各地区根据本地经济水平、综合承载能力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先放开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对已在城镇取得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来源但仍是农村居民身份的人员,居住满一定年限后优先办理;对具有投资移民性质的人员,在户籍管理上相应实行优惠政策。然后再逐渐放开小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的户籍管理,通过自下而上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使这部分人员能够享受到满意的教育、医疗、培训、居住条件。

5.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城镇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是加强城市总体建筑风格的规划设计。提炼出一批形象生动、内涵丰富、雅俗共赏的地域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城镇的空间布局中去。其次是加强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特色建筑和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摸底和立法保护。有计划地对历史特色建筑进行恢复性修建、保护性修缮、展示性利用。第三是规划建设文化中心功能区和重点文化街区。加快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文化公园、特色街区等项目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小城镇;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赵莹,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作者简介:李宝轩,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主动力,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1]新型城镇化的根本是现实人的城镇化,但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来缩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差距的难度较大,新型城镇化目标也难以真正实现。[2]只有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城乡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中心镇建设质量不高,以“点”带“面”示范效应不强

首先,小城镇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从全国范围看,重点中心镇布点呈现西部稀疏、中部居中、东部密集的态势。具体看也就是重点中心镇集中分布在少数相对发达地区。如,从东部地区看,大量综合实力较强的重点中心镇集中在京津沪近郊、河北中南平原地区、珠三角内圈层与西部地区、苏南和浙东北地区,部分地区的中心镇还呈现“临轴”集聚的特点,少数地区甚至出现中心镇轮廓线相接现象。比较而言,京津沪远郊、环京津贫困带、珠三角外圈层、苏北和浙西南地区重点中心镇密度则明显较低,发展也严重滞后于发达地区。这种非均衡发展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特定区域间重点中心镇总体生产力水平差异日益加大。

其次,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受“重城轻镇”的传统思想影响,中西部地区的省、市、县对重点中心镇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在政策、资金、资源的支持上,仍习惯于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地方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工作主动性缺乏,导致重点不突出,中心镇建设流于形式。

最后,部分地区的培育方法不合理,导致重点中心镇的建设质量难以提高。如,在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部分地方选择将撤乡并镇与镇镇合并作为重点中心镇建设的“捷径”。[3]表面上,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会使中心镇人口数量增加,但这并不是由产业发展、人口自然向建成区集中产生的结果,中心镇人口规模小的局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见,中心镇建设并未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许多中心镇的权利受限,自身发展活力、潜力无法释放,带动区域内其他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也难以充分发挥。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慢,小城镇整体经济水平不高

首先,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城镇互动、民资与外资的共同带动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部分小城镇产业已具备转型升级的基础。但由于大型企业和龙头企业少、自身发展要素受限,使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速度普遍较慢,成效不明显。相对于东部地区小城镇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借鉴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经验,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强调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吸引外资,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但由于区内多数小城镇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较小,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强,加上区域内城市发育成熟度较低,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许多小城镇常陷入产业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中西部地区一些小城镇盲目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以风能发电等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果造成产业结构看似升级,但因发展脱离小城镇实际,使新兴产业转瞬间变成不良资产,反而抑制了产业转型升级。

其次,在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方面,小城镇普遍面临内需不足的问题。从区域角度看,我国东部地区目前虽已处于城镇化的中高级阶段,小城镇竞争力较强,带动了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但由于农民市民化的成本较高,东部地区小城镇“候鸟型”农民人数颇多。这些农民在小城镇大多没有归属感,用、住、行及文化方面的消费意愿并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农民向小城镇靠拢的积极性不大。另外,在产业基础薄弱的背景下,进镇定居的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而社保制度、信贷体系不健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又制约了农民消费潜力的释放,“新居民”消费对小城镇经济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不显著。

(三)城镇化建设障碍重重,建设进展缓慢

一方面,因产业支撑力度不够、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我国城镇化的进展缓慢。首先,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小城镇产业投资速度已有所降低,产业规模增幅逐渐减小,创造的新就业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企业的资本、技术对低素质劳动力的替代加快,小城镇就业压力有所上升,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无法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又进一步阻碍了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外来人口较少,加上本地60%以上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已转移到发达地区务工,剩余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适应能力差,进镇意愿不强,致使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慢,小城镇始终“人气不旺”。

另一方面,二元体制依然是城镇化建设的深层次障碍。第一,农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由于缺少制度支撑,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无法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弃土进镇”的决心较小。第二,我国小城镇社保制度不健全,多数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不足。特别是随着农村资源要素价值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更保险。同时,因小城镇现有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已进镇定居的农民仍需靠自我积累来实现自我保障,这在客观上抑制了进镇农民的消费需求,使其生活方式市民化速度慢,阻碍城镇化进程。第三,成为小城镇永久性居民并获得相应社会权利对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部分小城镇却人为设定本地农民落户附加条件,跨省农民落户更是难上加难,导致大量农民长期徘徊在小城镇“正规”门槛之外。目前,虽有部分小城镇落实了以居住地划分小城镇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但因未触及户籍制度背后的社会福利制度,新进镇农民与原镇居民始终无法融合成一个“镇民共同体”。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又加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四)小城镇规模与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第一,从宏观层面看,小城镇高度分散,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有30%左右的小城镇建设尚未编制总体规划。因缺少规划,这些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明确,用地布局相对分散;各功能区间距离较远,建设成本较高;单一功能用地比例过大,资源浪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第二,从微观角度看,小城镇发展与保护土地间存在矛盾。如,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后发地区许多小城镇建设者并没有按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利用土地。如,将小城镇发展看成是规模扩张,盲目推进“圈地运动”;以吸引开发商投资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为目的,随意扩大产业用地规模,粗放利用土地;重视新区建设,轻视旧区挖潜改造,忽视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的提高等。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一)妥善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

首先,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避免因重点中心镇分布不平衡带来的弊端。各地可考虑选取差异化路径建设重点中心镇:东部地区城乡、镇、村间的界限模糊,城乡一体化特征明显,中心镇建设应以条件较好的建制镇、县城和城关镇为重点;中部地区城乡差别较大,发展中心镇应以城关镇和少数建制镇为主;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应按实际情况重点建设城关镇。

其次,应继续探索中心镇发展新模式,通过中心镇带动一般小城镇发展,提高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应转变“重城轻镇”的观念,抓准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机遇,采用非均衡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中心镇。加快制定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发展中心镇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具体的调查研究、政策拟定、督促考核等工作,引导中心镇在各方面先行一步,使之成为带动作用较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如,可在农业产业化、工业技术改造和创新、市场建设的项目安排方面优先向中心镇倾斜,并出台“高含金量”的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中心镇经济发展;优先安排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项目,可采取联合、集团化等模式,推动大中城市的优质资源向中心镇延伸扩展;适当增加中心镇建设用地指标等。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地方应努力做好重点中心镇社会资金筹集、科技创新、镇村统筹等工作,带动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最后,中西部和东部后发地区在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心镇集聚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地理区位、土地面积、经济和人口规模、财政收入等指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中心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管理权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力争将中心镇率先建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带动效应好”的现代化小城镇,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小城镇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小城镇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全面提高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应成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小城镇培育中,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结合”。

第一,小城镇建设应与较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打造根植性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小城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应选择“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比较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作为小城镇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为此,应制定特色产业培植计划,引导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4]基础好的小城镇应实施园区化战略,以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园区为平台,吸引与特色主导产业相关的大中小企业向园区集中。走“高、精、尖、优”产业集群发展道路,如,以大型企业为创新主体,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突破关键性技术,重点培养创新型企业;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打造共生性技术创新平台等。另外,积极实施品牌培育战略,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性、国际性影响力的品牌。充分发挥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形成小城镇品牌,提高镇域产业品牌效应和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小城镇建设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首先,东部地区小城镇必须从自身优势出发,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就业门槛低、资金投入少的社区服务业,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进城农民的收入,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5]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应立足于本地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富余农民、外出打工的成功人士、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在小城镇创办实业,并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努力增加当地的经济总量和就业机会。同时,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应结合实际,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道路,注重发挥“后发优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劳动密集型产品。其次,坚持“进得镇、留得住、富得起”的原则,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市民化问题。[6]一要完善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较多的农地财产权;完善农村地价的评估机制,建立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制度,加快农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的建设,探索农地有效流转方式,鼓励农民割断与土地的“脐带”,使其真正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增强农民完全融入城镇生活的能力。二要逐步构建以居住地为基础、以身份证为核心的身份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三要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大小城镇社保投入,完善社保体系,提高社保水平,吸引农民进镇定居。制定面向全体居民的基本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层次,使每个居民都有一份医保、社保。四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培训投入,鼓励企业参与“新”居民技能培训,培养专业技能型劳动力,增强“新”居民就业能力,从而带动“新”居民乐业,确保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规划,走紧凑型小城镇发展道路

第一,应制定小城镇布局的优化策略,形成合理的小城镇发展规模和布局。一是客观分析小城镇当前的综合承载力,科学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把小城镇放到区域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综合考量,明确小城镇在区域内的功能定位。二是小城镇建设要坚持有限扩展理念,结合小城镇具体定位,从区域整体发展的高度来设计小城镇空间扩展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引导小城镇进行有序的空间扩展。三是形成以重点镇为枢纽的小城镇总体布局,形成布局合理的小城镇发展态势。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4篇

一、新型城镇公共艺术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新型城镇公共艺术设计不应只是修补城镇剩余空间、点缀公共环境的装饰物,而是应充分融入城镇规划中,作为城镇的“皮肤”与城镇规划密切贴合,同时展现出城镇的精神文化内涵,并对城镇居民进行审美引导。公共艺术的鲜明特点是公共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具有突出的社会文化价值,而非单纯作为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一)城镇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

城镇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处于城镇空间结构中并且承载城市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较高的民众参与度,可供城镇居民自由观赏并身处其间进行感知、体验。城镇公共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建筑外观乃至城镇公共设施等,主要的空间形式有:城镇主要出入口与城镇边缘、街道、广场和社区公共艺术区、城镇主题公园。城镇公共艺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城镇工商业规模较小,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大中型城市居民较低,因此城镇公共艺术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整体效果自然与大中型城市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新城镇建设现状妥善地取舍所需的艺术形式,进而进行整体性设计,是城镇公共艺术与城镇文化环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现阶段中部地区建设中的新兴城镇多为郊区、县和大型集镇,规模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常驻人口在10万人以下,处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中。新兴城镇居民保留了较多的农村生活习惯,离耕地较近、生态环境较好,但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基础设施较差。所以,在新兴城镇的公共艺术设计中,不可能采取较为超前的艺术作品形式,而过于简单粗糙的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其体验感、艺术性的缺乏,也不能承载对城镇居民的审美引导与城镇精神内涵传递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城镇的公共艺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前,要对城镇居民的文化、审美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充分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例如,针对部分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污染较少的新城镇,可以将中心位置附近的城市主题公园的园林景观、融合传统中式风格的雕塑、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周边建筑等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公共艺术体系。而那些离城市较近、有产品集散功能、土地硬化率较高的城镇或可采取简约直接的工业化设计风格,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墙体处理、城市雕塑与壁画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匹配。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并加以灵活组合,可使城镇空间得到更好的整体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整体的精神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零碎而缺乏系统设计的公共艺术设施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在新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环境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工业化步伐逐渐加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但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拥挤不堪的“火柴盒”式的居住空间使人很难体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这也是某些制造业企业员工不断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城镇的空间环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公共艺术对城镇的空间环境进行介入,从而对城镇环境进行美化提升,使新城镇居民获得更适宜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城市“慢性病”的出现,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的素质,提高新城镇的竞争力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像是一个人缺少了信仰与灵魂,一座缺失了文化、艺术、城市精神的城市,是无法健康发展的。城镇的精神、历史、文化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系统的存在不只是单纯地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新型城镇提供城镇文化的引导、积淀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将城市精神通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镇公共艺术体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城镇居民,营造人们对城镇文化的体验,并形成人们内心的意象存留。总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通过公共艺术氛围的感染增强人们对城镇文化的认同感与居民的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将为城镇带来更强的凝聚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是助推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城镇公共艺术作为新型城镇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提升城镇竞争力、影响力,解决城镇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与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与认同感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设计是指将城镇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与城镇文化、城镇规划、城镇建筑、城镇居民等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环境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塑造更具城镇文化个性、更适应城镇具体需要的公共艺术体系。这一体系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出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公共艺术媒介与城镇规划的相互作用,将城镇文化与城镇建设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得到更为整体、实用的城镇文化景观体系。

(一)文化特征的体现

新型城镇文化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新型城镇多脱胎于城市郊区乡镇或集镇,在文化上对周边城市的依附性较强,地域性文化风格亦与周边城市有所呼应,但会存在如少数民族集聚区等较强的民族化特征,保留了更多传统民族文化因子。不同的城镇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城镇背景与土壤,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城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族群效应、地域环境、人口的多元性和周边大城市的发展等都会对城镇文化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决定了新型城镇的城市化进度。城镇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思想更新,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而随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丰富与改变,新的城镇文化便会日渐形成。如何对处于形成期的城镇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打造与城镇发展相匹配的城镇文化内核,是新型城镇建设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城镇文化形成的基本元素并妥善加以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

(二)城镇空间的科学规划

前文提到要根据城镇规划的空间环境妥善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进行整体设计,以得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在当前国内中型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已经较多地出现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随意设置与散乱搁置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公共艺术作品或公共艺术设施无法与城市空间有效匹配,进而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公众利益的主要原因。当然,城镇公共艺术的这种空间配置上的混乱,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新兴城镇在建设中,由于条件所限,缺乏严谨细致的整体规划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浪费了有限的建设资源。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城市规划的整体控制方能予以有效解决。将城镇公共艺术系统作为城镇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考虑,是有效利用城镇空间资源,使公共艺术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公众利益需求,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今后,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中,要“将公共艺术的概念从单体的形态中解放出来,以公共艺术配合景观营造为原点,介入城市整体区域与空间,将规划与城市设计、历史环境保护、城市的整治更新和交换纳入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甚至将规划本身作为造型加以研究。”[2]城镇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需要在完整的城镇地理资料和工商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城镇文化的遗存以及导向需要进行完整、长远的规划,对新建筑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旧建筑区的处理、交通与公共艺术空间等方面进行妥善的规划处理,划定基本的城市景观架构,使整个城市的规划严谨有序、层次分明。“只有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景观构架相吻合时,其整体性设计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而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与公共艺术作品实施的延续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保障。”[3]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

新型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具备一些大中型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更好的自然环境。而更小规模的工业基础,也使得新型城镇有机会通过科学长远的规划来规避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设计中,要更为彻底地贯彻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或动植物资源,使城镇获得更好的绿化空间,并与地理环境更好地结合。公共艺术作品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保证绿色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公共艺术系统也可通过主题性设计,发挥宣传作用,如开展垃圾分类、旧物分类弃置等环保概念的公共设施设计,搭配简洁明了的宣传广告,在新城镇文化的重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深入人心,并使其作为新的生活习惯融合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

三、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5篇

一新型城镇公共艺术体系存在的必要性

新型城镇公共艺术设计不应只是修补城镇剩余空间、点缀公共环境的装饰物,而是应充分融入城镇规划中,作为城镇的“皮肤”与城镇规划密切贴合,同时展现出城镇的精神文化内涵,并对城镇居民进行审美引导。公共艺术的鲜明特点是公共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具有突出的社会文化价值,而非单纯作为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

(一)城镇公共艺术的基本类型

城镇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处于城镇空间结构中并且承载城市文化与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它具有较高的民众参与度,可供城镇居民自由观赏并身处其间进行感知、体验。城镇公共艺术主要的表现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建筑外观乃至城镇公共设施等,主要的空间形式有:城镇主要出入口与城镇边缘、街道、广场和社区公共艺术区、城镇主题公园。城镇公共艺术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城镇工商业规模较小,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相对大中型城市居民较低,因此城镇公共艺术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法与整体效果自然与大中型城市不可同日而语。根据新城镇建设现状妥善地取舍所需的艺术形式,进而进行整体性设计,是城镇公共艺术与城镇文化环境相匹配的重要前提。现阶段中部地区建设中的新兴城镇多为郊区、县和大型集镇,规模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常驻人口在10万人以下,处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中。新兴城镇居民保留了较多的农村生活习惯,离耕地较近、生态环境较好,但发展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基础设施较差。所以,在新兴城镇的公共艺术设计中,不可能采取较为超前的艺术作品形式,而过于简单粗糙的公共艺术作品,由于其体验感、艺术性的缺乏,也不能承载对城镇居民的审美引导与城镇精神内涵传递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新城镇的公共艺术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前,要对城镇居民的文化、审美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并充分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例如,针对部分生态环境基础较好、污染较少的新城镇,可以将中心位置附近的城市主题公园的园林景观、融合传统中式风格的雕塑、具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周边建筑等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公共艺术体系。而那些离城市较近、有产品集散功能、土地硬化率较高的城镇或可采取简约直接的工业化设计风格,主要通过公共设施、墙体处理、城市雕塑与壁画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整体匹配。根据不同的空间环境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并加以灵活组合,可使城镇空间得到更好的整体视觉效果,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整体的精神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的作用,要远远大于零碎而缺乏系统设计的公共艺术设施的作用。

(二)公共艺术在新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环境问题始终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国的工业化步伐逐渐加速、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但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拥挤不堪的“火柴盒”式的居住空间使人很难体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这也是某些制造业企业员工不断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新城镇建设过程中,城镇的空间环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公共艺术对城镇的空间环境进行介入,从而对城镇环境进行美化提升,使新城镇居民获得更适宜的人居环境,不仅可以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城市“慢性病”的出现,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城镇居民的素质,提高新城镇的竞争力与其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像是一个人缺少了信仰与灵魂,一座缺失了文化、艺术、城市精神的城市,是无法健康发展的。城镇的精神、历史、文化是城镇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公共艺术系统的存在不只是单纯地提升人居环境的质量,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为新型城镇提供城镇文化的引导、积淀城镇发展的历史记忆,将城市精神通过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镇公共艺术体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城镇居民,营造人们对城镇文化的体验,并形成人们内心的意象存留。总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通过公共艺术氛围的感染增强人们对城镇文化的认同感与居民的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与归属感将为城镇带来更强的凝聚力,增强市民的幸福感,是助推城镇发展的巨大动力。城镇公共艺术作为新型城镇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提升城镇竞争力、影响力,解决城镇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与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与认同感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性设计是指将城镇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与城镇文化、城镇规划、城镇建筑、城镇居民等作为一个有机的综合性环境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塑造更具城镇文化个性、更适应城镇具体需要的公共艺术体系。这一体系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出发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公共艺术媒介与城镇规划的相互作用,将城镇文化与城镇建设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得到更为整体、实用的城镇文化景观体系。

(一)文化特征的体现

新型城镇文化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文化,新型城镇多脱胎于城市郊区乡镇或集镇,在文化上对周边城市的依附性较强,地域性文化风格亦与周边城市有所呼应,但会存在如少数民族集聚区等较强的民族化特征,保留了更多传统民族文化因子。不同的城镇文化产生于不同的城镇背景与土壤,是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城镇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族群效应、地域环境、人口的多元性和周边大城市的发展等都会对城镇文化的特征产生深刻的影响。工业化的速度决定了新型城镇的城市化进度。城镇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思想更新,同时也迅速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而随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丰富与改变,新的城镇文化便会日渐形成。如何对处于形成期的城镇文化进行适当的引导,打造与城镇发展相匹配的城镇文化内核,是新型城镇建设中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有针对性地研究城镇文化形成的基本元素并妥善加以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环。

(二)城镇空间的科学规划

前文提到要根据城镇规划的空间环境妥善选取适当的公共艺术类型进行整体设计,以得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公共艺术体系。在当前国内中型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中,已经较多地出现了城市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随意设置与散乱搁置的情况,这也是造成公共艺术作品或公共艺术设施无法与城市空间有效匹配,进而充分发挥其作用,满足公众利益的主要原因。当然,城镇公共艺术的这种空间配置上的混乱,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新兴城镇在建设中,由于条件所限,缺乏严谨细致的整体规划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不仅影响了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也浪费了有限的建设资源。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城市规划的整体控制方能予以有效解决。将城镇公共艺术系统作为城镇整体规划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考虑,是有效利用城镇空间资源,使公共艺术充分发挥作用,满足公众利益需求,创造更美好的人居环境的重要前提。今后,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中,要“将公共艺术的概念从单体的形态中解放出来,以公共艺术配合景观营造为原点,介入城市整体区域与空间,将规划与城市设计、历史环境保护、城市的整治更新和交换纳入一个大的视觉系统加以考虑,甚至将规划本身作为造型加以研究。”城镇人居环境的科学规划,需要在完整的城镇地理资料和工商业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城镇文化的遗存以及导向需要进行完整、长远的规划,对新建筑区的整体空间结构、旧建筑区的处理、交通与公共艺术空间等方面进行妥善的规划处理,划定基本的城市景观架构,使整个城市的规划严谨有序、层次分明。“只有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空间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布局和城市景观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景观构架相吻合时,其整体性设计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从而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与公共艺术作品实施的延续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与保障。”这一原则也适用于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系统的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

新型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具备一些大中型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更好的自然环境。而更小规模的工业基础,也使得新型城镇有机会通过科学长远的规划来规避城市建设中所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在新型城镇公共艺术的系统设计中,要更为彻底地贯彻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利用自然景观或动植物资源,使城镇获得更好的绿化空间,并与地理环境更好地结合。公共艺术作品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保证绿色公共空间的完整性。公共艺术系统也可通过主题性设计,发挥宣传作用,如开展垃圾分类、旧物分类弃置等环保概念的公共设施设计,搭配简洁明了的宣传广告,在新城镇文化的重组过程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深入人心,并使其作为新的生活习惯融合在城镇居民的生活中。

三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衡水市城镇化发展现状、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针对当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推进衡水市新型城镇

>> 关于加快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衡水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法治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快推进无极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加快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赤峰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推进廊坊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邯郸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加快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进哈尔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威海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快推进蓬莱市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 关于加快发展衡水市文化创意产业的调查研究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加快推进额敏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关于加快提升衡水市电子政务水平的对策研究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衡水市工业新区发展研究 关于深圳市“三旧”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突出区域特色推进衡水新型城镇化建设樊迎光 推进衡水市“三区同建”构建美丽乡村的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课题研究:2014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关于加快推进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003B)。

李文红(1978-),女,河北唐山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王雅楠(1983-),女,河北衡水人,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城市发展能力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72400410591

项目名称: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研究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可以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建设目标。在河南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要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对整个河南的l展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发展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时,必须客观地认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认真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稳步推进。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依托铁路、公路等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以及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三大战略规划的实施,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带动现代农业优化升级,以中原经济区建设带动“四化”同步科学发展,以郑州航空港建设带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模式探索,在推动以“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四级城镇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特大城市、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同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突显出河南“金字塔”式城镇化发展结构。

2013年《中共河南省委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出台“三个一批人”城镇化实施方案,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5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为4441万人,同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90万人,城镇人口比重提高8.03%,城镇化率为46.85%,是我省城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郑州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进一步提升,地区性中心城市组团式的发展深入推进,县城规模也不断壮大,正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初步构建了现代城镇体系。

从各方面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城镇化率也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也就意味着河南省进入了“四化同步”、“五化协调”快速发展阶段,也进入了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

2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影响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有效地健康发展。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决策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战略选择的关键项,因此要以人的城市化发展为核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前河南省城镇化制度建设需要在重大体制和政策方面做出及时调整。涉及到土地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管理政策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在城市居民和农民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在户籍制度方面,由于土地征用政策的实施,存在一部分人还把城市户口想方设法转到农村去,希望能够获取拆迁补偿等,一部分农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不愿意把户口迁入到城市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户籍制度改革还存在各种问题。还有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现在有大量农民工在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但大多数农民工依然是农村户口,虽然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但由于农民工主动加入城市户籍愿望不强和城市政策配合力度不够等原因,导致农民工没有及时实现户籍城镇化。

2.2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动力不足

河南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城市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土地使用和管理方面,城市用地结构失衡和违法滥用耕地矛盾日益突出,使城市可开发能力降低,无秩序化建设突显。其次城市基础建设不完善,跟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城市基础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生活的基础保障,所以基础建设非常关键。河南大部分地区地处平原,排污系统建设不像山区部分可以利用,一下雨雪就出现内涝现象,在河南部分城市表现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不管大中小型城市,现在经常都会出现堵车现象,并且一堵几个小时这样的情况也非常常见;城市防灾预警系统建设的优劣也会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2015年的严寒天气,预警系统没有发出警报,导致城市供水系统冻爆冻裂,出现大面积供水瘫痪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3劳动力转移就业安排滞后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就要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城镇化,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和管理后剩余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是在四化、五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河南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政府参与组织和引导性差,相当一部分劳动力依赖于自发性无序化转移方式,政府参与组织的积极能动性差,使市场和劳动力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无法真正在二者之间起到信息桥梁作用;劳动力本身文化素质水平低、技能素质水平不能跟上行业企业需求,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只能从事层次较低、技能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无法满足企业对劳动力的高素质、高技能水平要求;在组织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时,组织力度不够,拓展面过小,而且理论知识强调过多,而实践技能训练过少,导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成了表面形式,无法真正从中汲取所需知识,满足行业企业需求。部分地区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及时调整,经济发展不进反退,区域内就业需求低,无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现象。

2.4市民化进程推进缓慢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市民化也在不断加速,但还是存在众多问题。许多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虽然户籍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在内核上还是没有脱离农民本质,无法适应职业转变和身份转变,并在实质上也在社会权利、公民权利、社会参与度等各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也没有在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实现城乡融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例如农民在城市中就业,从根本上可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但实际往往他们就会被排除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户籍管理制度和地方性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会对农民市民化产生阻碍影响。同时农民自身素质低,造成再就业时就业岗位不稳定,农民市民化愿望不强烈,也会很大程度阻碍城镇化的进程。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除了列e出来的各种因素之外,还存在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政府决策、地方实施进度、农民自身因素等都影响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要是围绕“人”来推进“人”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从各个方面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充分考虑在实施城镇化进程中的外因和内因,真正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一样全面的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达到经济立足、社会接纳、身份认同和文化交融的目的。

3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解析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河南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

3.1构建现代化城镇体系,进行体制创新和改革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新型城镇体系为载体,构建综合交通、现代产业、创新驱动、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战略支撑体系,推进“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县城,囊括中心镇以及新型城镇社区”的现代城镇建设格局,优化城乡开发空间格局,完善提升小城市功能,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保障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权益,使进城农民公平参与城市发展、公平分享城市公共服务权益和成果。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各种渠道促使各种资金投入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来,对土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统筹兼顾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等土地使用情况,并对城镇化建设中公共事业的建设起到引导作用。在城镇化建设中,也要根据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自身优势,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特色城镇,实现产业发展、特色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3.2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发展动力和能力

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产业发展是基础,也是带动就业聚集从而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前提。因此以产业为引领,选择合适的核心产业,并围绕核心产业形成产业链,构成就业能力、人口聚集能力和城市消费结构合理化发展模式,并进一步通过政府的整体产业规划、招商引资投资、服务国际化、配套设备服务跟进等来构建城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结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发展,也就是“产业聚集带动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河南省立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技术、质量全面向高端化、尖端化、顶端化发展,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种养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企业行业群体快速壮大发展。河南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非常鼓励创新发展,鼓励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发展动力和能力,吸纳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3.3鼓励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保障劳动力就业

河南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实现农民市民化,要实现农民市民化,关键问题在于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因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大力鼓励各类企业的发展,制定各种有利政策,吸引沿海发达地区大企业到河南来发展,刺激本土企业学习先进经验扩大建设和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和各类小企业向城镇集聚,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还可以鼓励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村劳动力和务工返乡劳动力进行自主创业,采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快河南省城镇化步伐。

3.4加强城镇建设,全方位推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建设发展的好,才能吸引农民向城镇转移,因此要大力发展各级城镇,加强各级城镇基础建设,满足农民在城镇居住和就业创业需求,大力发展城镇的工业和服务业,健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农民子女就业、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待遇,提高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为农民在城镇生活、就业提供周到服务和全方面保障。

4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需要全社会参与,不仅仅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还需要做好城镇化发展规划,探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提升城镇吸引力,完善城镇服务体系,为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和就业创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从而推动河南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孙睿 广西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民族大学2015(4).

[2] 宣晓伟 中国城镇化模式的反思与转换[J]区域经济评论2014(01).

[3] 高浩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趋势 问题 路径[J]今日中国论坛2013(12).

[4] 程振锋 我国新型城镇化创新路径探析 [J]商业时代2014(0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包容性治理

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4020707)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困境及包容性治理探析

收录日期:2014年7月16日

党的十报告指出,用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河北省城镇化率明显提高,但与同期全国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到2013年年底,河北省城镇化率约为48.2%,总体比全国城镇化率低5.17个百分点,与《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力争2015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4%”也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河北省在传统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追求发展的速度、效益,由此带来了诸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土地退化、交通拥挤、人居环境恶化以及生态承载能力衰减等一系列城市病和资源与生态环境危机问题,致使城镇化建设处于两难境地。如何推进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进而开启有质量的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共同发展的格局,成为河北现阶段发展的着力点。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包容性治理路径,以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兼容,使得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受益于普通民众。

一、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理念滞后。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认识偏差。一方面把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建设各种工业园,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机械扩张以求短期内完成城镇化建设,最后导致城镇化建设只是一个建筑物外壳;另一方面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不顾现状与条件,盲目拆建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时,各级政府受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影响,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专注于建设而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显然与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相左。

(二)城镇化产业结构失衡,生态危机加剧。河北省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县较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转移到城镇,导致第一产业发展受到限制;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产能过剩,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部分产业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重,效率低,难以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由于大量资金投入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三大产业结构失衡情况明显。三大结构的失衡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

(三)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从资金投入来看,河北省多数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城镇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新城镇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或者虽然城镇化建设在进步,但社会管理却跟不上,如道路拥堵、公共交通不便、环境污染、饮用水不干净、噪音嘈杂等等,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

(四)城镇规划滞后。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一些地方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专门规划不配套;一些部门或主管领导的短视行为,城镇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各城市专业化部门明显出现低水平趋同现象,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特色体现不明显,大搞重复建设,一些地方将城镇化建设作为一项政绩工程,盲目扩张,增加居民负担,引发很多城市问题。

(五)地方政府治理不善。从经济基础看,河北省不少城镇(张家口、承德)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自身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地方政府无力或者不愿在生态保护上增加投入;另一方面为了增加税收和城镇化建设中的显性效益,对于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的产业和行为疏于治理,甚至存在着“包容”现象,对于城镇化建设中利益共享问题重视不够。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排斥与包容

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从实践层面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呈现出相互排斥的趋向。一方面城镇化进程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生态保护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化具有限制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依赖于经济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资源的消耗,依赖于不断替代的新产品,并因此而拒绝使产品长寿,因为获利的欲望只有在不断的替代中得到暂时的满足。显然,在这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生态环境是一种具有明显外部性效应的特殊公共资源,生态治理投资大、见效慢、成果和效益在短期内无法显现,有时还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暂时性的利益损失。在现实中,由于政府部门往往考虑自身的政绩和短期的实际效益,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价值的客观存在,盲目注重GDP数据的显性增长,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公正、不协调。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作为各种利益的直接相关者的民众的各种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城镇化进程中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而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但是,在当前,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包容”,必须以“相辅相成”的方式来行进,或者说二者应该走的是“一体化”之路。即需要走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即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追求结构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过程。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内容,体现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理念。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效益,促进城乡一体化,从而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可以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是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所提出的迫切要求。如果缺乏了生态文明原则,这样的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最终结果不但不会给人们带来利益,相反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包容性治理路径

包容性,是指不同事物处在同一开发体系中双向互动、相互贯通、吸收和借鉴、由此及彼、逐步扬弃转发的过程,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状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要同步共进,相互包容。河北省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说明了当前社会发展和治理不具有足够的包容性。因此,河北应当以包容性治理为价值目标,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一)树立包容性治理理念。包容性治理理念的核心是参与与共享,实质是各种利益相关者能参与、影响治理主体结构和决策过程,公平分享政策结果、治理收益和社会资源,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能得到尊重和保障的公共治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农民身份的转变以及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以及社会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城镇居民生活环境的每况愈下,包容性治理一方面是要把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来布局,与环境保护和修复同步共进;另一方面是指在这一双向互动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政府、市场、民众)的相互包容,即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特别是要考虑这一过程中利益的直接相关者――农民、新市民等的多元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参与度的提升)利益诉求,使得发展的成果惠及普通民众,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包容性发展目标。包容性治理强调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决策制定、共享发展权利、机会和成果。这就要求河北省各级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明确经济增长的要求,制定满足利益主体发展需求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确保经济发展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要走出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广占地、低效益的老路,通过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改变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和破坏,满足当前民众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的需求。河北省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包容性发展目标,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对民生状况的改善,教育与就业、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逐渐公平等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人为本,构建多元主体的参与式治理。“包容性治理”理论倡导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都作为治理的一分子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实际上是保障民众的基本利益,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成果共享。各级政府在制定、执行与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目标,要尊重和联合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社会问题的治理,既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也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只有这种管理目标才能体现出政府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四)构建政府包容性治理绩效评估体系。传统的政绩考核体系主要是看GDP的增长,这种考核体系容易形成以牺牲环境和资源浪费来换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不良趋势。对此,若是改变传统的评估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把各方利益的协调、环境的保护、社会福利的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列入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在追求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考虑各方民众的利益,这种考核体系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多赢。

主要参考文献:

[1]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J].城市规划学刊,2013.1.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9篇

>> 关于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析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遮谈 我国农村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背景下小产权房存在的法律困境及解决途径 论当前新城镇化的解决对策问题 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探索 浅谈城镇化视阈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 我国农村家庭城镇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浅谈我国实现城镇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纵论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义务教育 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浅析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12-10].

[3] 徐玉斌.完善农村走教制度,构建教师共同体[J].河南教育,2008(11).

[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央政府网站,2014-3-16.

[5] 2009年华商报乡村教育调查报告:走向“空壳”的乡村学校[N].2009-11-14.

[6]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58).

[7]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9-9.

[8] 雷万鹏.城镇化进成中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镇绿化生态;规划建设;应对措施

引言

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一个较为流行的规划类型就是生态型城镇,但是其产生的时间不久,因此各个方面不是很完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但是相较于生态城镇优势来说,这些困难完全不是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生态型城镇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1、城镇规划建设中生态型建设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小城镇内部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对于一些目光短浅的人来说发展经济高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更深层次的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不可否认的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活意义重大,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比如当前越来越严重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基于此,我们在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过程中理应加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2、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指导方针

绿化生态建设中小城镇首先要树立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增收增效、新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环境得到美化的前提下,以山水、田园风光、农村特色、道路改造、公共基础强化为主要目标,采取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要行使者,民间机构协助的机制,重视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的建设,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促

进文明协调发展。其次,在建设上要以生态为先决条件,按照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绿化资源,在绿化的同时,发展林业产业,实现林业结构的整合,不仅增加了林木资源,森林的生态系统功能也将得到提升,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林产品的种植和供给,也间接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加了一份力量。

3、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的城镇绿化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城镇绿化事业,应首先从城镇绿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际情况,更好地制定相关的措施,不断地促进城镇绿化水平的提高。

3.1忽视了原有环境

大多数地方的政府只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房屋建设包装、道路整改、地面固化和居民活动公共场所建设上,忽视了对于城镇的植被绿化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很多新农村建设中的城镇植被覆盖率不足,绿化仅仅成为了美化、包装房屋地面的代名词。绿化形式十分单一,根本无法体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具有的田园风光和乡村风情。

3.2盲足追求城市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不结合自身的情况,刻意模仿大城市市政绿化的方式和手段,违背了科学规律,使得新农村绿化建设“土不土、洋不洋”,颇有东施效颦之嫌。在具体绿化实施上,盲目引进一些外地的树种花卉,追求昂贵与稀奇,大量种植草坪和灌木,不顾植被的生长习性和园林设计美观,生搬硬套式地造就了一座座奇怪的“田园公园”。

3.3环保的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在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对于生态的保护意识不到位,虽然打着生态型小城镇的幌子,但是仅仅把生态环境保护流于表面,甚至于一些基础的生态保护设施都不健全,也就无法切实做好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

4、城镇绿化生态的规划建设与实践措施

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由以下三点:

4.1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指标

为当前生态型小城镇在建设提供一个具体的标准,强力推行“三化一片林”政策。统一建设标准和规划设计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发展与保护并重和以人为本四个原则,使村庄绿化美化一次到位,改变了过去村庄绿化比较杂乱的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在选择绿化树种和花草时,广泛听取试点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符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村庄绿化美化后,大大提升农村生态旅游与休闲的品位,扩大“农家乐”和旅游产业,成为农民长期依托致富的产业。各村紧密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发展一片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一定要符合当地居民习惯,比如宅周和庭院的园林绿化,种植常绿植物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道路两旁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好的常绿且枝干粗大的树木,不仅规整,又能很好地过滤粉尘,保护环境。

4.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

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需要人人参与,所以应该加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宣传。要围绕着绿化建设目标,以农民获得收益为出发点,大力宣传新农村环境绿化的重要性,提高乡镇基层干部和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人民的智慧,使这种强制性的绿化建设活动变成农民的主动行为。

4.3城镇原有环境资源的保护

对于原有的一些山水树木等环境资源进行必要的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认真查清本地区域范围内乡土树种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建立乡土树种档案和种源基地,对种子采集,人工育苗,造林等进行试验,筛选出优良、效益显著的多功能树种进行推广;坚持实地适树的原则,把乡土树种作为城镇绿化美化的骨干树种,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对本地生存环境比较适应,生长良好,各乡土树种具有各自的自然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性,结合城镇绿化美化的实际,提高优良乡土树种在绿化美化中应用的数量和比例,逐步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化景观。

结束语

当前我国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来看并不乐观,针对当前生态型小城镇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生态型小城镇的规划建设水平,努力提高生态型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质量,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月;杨光培;易文芳;黎云清.城乡一体化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以湖北省云梦县为例[J].农技服务.2011(03).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1篇

(1?宿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安徽宿州234101;

2?安徽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安徽芜湖10004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宿州市的城镇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但是宿州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一些制度因素约束了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因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推进宿州市的新型城镇化。

关键词 ]宿州市;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61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由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改为以提升城市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适宜居民居住的地方。城镇化的核心是如何实现农村人口到城镇的转移,如何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单纯追求建了多少高楼、建了多少广场。

2宿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文件,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产业聚集效应和人口聚集效应不断显现。2013年年末宿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641?9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543?1万人,城镇化率36?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77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199?49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1?31亿元。纺织路、人民路全线贯通,文化艺术中心、首钢希尔顿五星级酒店即将完工。中心城市和县城发展空间逐步打开,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纺织服装产业城、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高新技术开发区、宿马现代产业园快速启动,一批能够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性的项目相继进入宿州。

3宿州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城镇化率偏低

2013年年末宿州市城镇化率达到36?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7个百分点(全省城镇化率47?9%),与合肥的67?8%,淮北的58?5%,淮南66?65%相比,差距更大,发展水平偏低。

3?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宿州市城区特别是老城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供水、供热、供气、排水等配套设施总量不足,很难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造成居民“住房难、就医难、入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3?3公共服务设施落后

宿州市体育馆、图书馆、影剧院、公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需求。同时,城镇化居民的素质和思想行为观念还不能适应城市社会的要求,城市的文化、科技建设急需加强。

4制约宿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

当前宿州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制约宿州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根源在于一些不合理的制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在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相关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互不沟通与协调,一些工作重复去做,导致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就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路段反复修整,既破坏了路面也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城镇布局也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老城区人口较集中,但一些公益性配套设施跟不上;新城区设施较齐全,但一些商业等服务功能跟不上;城镇化建成区粗放用地问题突出;在引进一些项目时,缺乏集群集聚发展的思路,存在盲目性。

4?2城乡二元分离的土地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民对土地只拥有承包经营权,不能买卖和抵押。农民进城后无权把土地卖掉变成资本带进城里,缺少在城里买房安家的经济基础,并不能真正融入城市。所以很多人都是平时在城里打工,农忙时回家收庄稼,造成很多土地闲置。很多农民工用打工的收入在家建房,但平时很少在家居住住,所以很多农村都是房子很漂亮,但无人居住,造成了家庭财富、社会财富和农村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4?3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

在以户籍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尽管大量农民工已流动到城市,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但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没能“跟着人走”,从而出现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紧张,农村公共资源闲置浪费的局面。

5推进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的建议

5?1创新户籍制度

进一步放宽条件,把在城市有固定住所、在城市工作或缴纳税金具有一定年限的人员和长期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登记为城镇户口。把在城市周边失地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加快县区撤乡设镇,城市周边撤镇设街道办事处的步伐,通过行政区域的调整,积极推进户籍改革。

5?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对农户承包的地块和面积,进行登记确认,并发给证书,同时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管理体系,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如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适合宿州市实际情况的土地流转模式和方法,引导土地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集中,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和土地的规模化。

5?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公寓,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对于在园区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农民工可以申请保障性的住房,同时积极改善保障性住房的居住条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均衡,使农民工进城后享受到同等的医疗、失业、养老和生育等社会保障。

5?4改革公共服务制度

逐步改变城市政府只负担户籍人口公共服务、不承担流动就业人口公共服务的制度。优先规划建设幼儿园和中小学,确保进城农民子女和新增居民能够接受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扩大县城初高中中心城区建设规模,加大乡镇、幼儿园建设力度。扩大市、县两级中心医院建设规模,继续加快体育馆和展览馆、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的进度。积极改建扩建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健全敬老院、老年活动场所、社区福利院活动场所等。

5?5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积极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许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13(4)?

[2]赵宏海?安徽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2010(5)?

[3]刘庆斌?推进新型城镇化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3(3)?

[4]辜胜阻?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J]?农村工作通讯,2012(6)?

[5]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3(7)?

[6]贾强法?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

[7]吴正海?新型城镇化:制度创新与全域化统筹[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4(6)?

[8]马庆斌,丁运来,王蒙蒙?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与未来政策取向[J]?中国市场,2014(42)?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能源;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4)01-0060-04

1978-2012年间,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率从19.72%提高到52.57%。与西方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相比,虽有一定差距,但这已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巨大进步。而长期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城市能源的供求失衡、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问接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197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按发电煤耗计算为57144万吨标准煤,到2012年已增长至36.2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达5.5%。近年来,部分城市积累的能源问题集中显现出来,不少城市都相继出现拉闸限电、油气供应不足等能源紧缺现象,在高能耗的同时也引发了碳排放和空气严重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一方面使城镇化发展的成本不断提高,导致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另一方面使我国城镇化的终极意义受到挑战,城镇化的质量受到质疑。能源作为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对一国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理性分析我国过去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进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下探索如何进行能源集约利用十分必要。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能源利用问题

我国的城镇化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多特点:一直强调外延式城镇化发展,突出城镇化的规模;城镇化的战略重心主要是支持工业化水平提高,以促进工业发展为导向;城镇化发展规划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尤其是忽视与能源利用规划的配合和协调。这样,直接或间接导致城镇化进程中能源利用问题突出。

(一)忽视能源利用问题

我国城镇化发展理念是一直致力于外延建设,片面追求“做大做强”的冲动非常明显,尤其是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后,部分城市盲日规划发展蓝图,有近百个城市提出要建没国际化大都市的口号。能源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运行所必需的投入,长期外延扩张直接导致能源消费膨胀,能源利用的重点是强调无条件的供给保障,而非合理利用。由此导致城镇化发展中忽视对能源的合理利用,间接导致部分城市发展中能源问题集中爆发。城镇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方面系统综合演进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有全局发展、长远发展的理念作为基础,政府引导与市场推进相互作用作为支撑。过去的城镇化实际上一直是由政府主导完成的,市场机制的引入力度较小。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推进对能源利用问题缺乏成本效益的考量,决策的失误和政策的变动也相应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

(二)能源粗放消费

城镇化的初始推动力足工业化,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支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为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而城市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甚至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都围绕工业化的需要而展开。由于战略重心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利用问题也必然是围绕工业化需要来进行,尤其是很多城市在建设初期,大量的工业建设和生产直接导致能源粗放式消费,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问题日积月累,致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从城镇居民能源消费角度而言,由于一切围绕工业化建设的战略思路,使民用能源利用的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和发展规划等出现相对混乱无序现象,这也间接导致能源粗放式消费。

(三)城镇化发展规划与能源利用规划脱节

城镇化的发展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能源利用规划应是其中的主要部分。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尤其是“十二五”之前,较少体现国家能源战略目标和要求,也较少将节能和减少城市用能污染等目标贯彻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中。城市能源部门对能源利用的规划一直局限于考虑能源供需两大问题,较少把城市能源政策、城市能源利用模式、城市节能减排目标等纳入规划。除在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分区规划中有城市电力、煤气、供热等工程管网规划外,对具体能源利用问题既缺乏目标管理,也缺乏过程控制。总体上,我国城市规划中能源意识相对淡薄,城市规划较少介入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能源利用规划与整个城镇化发展规划无法实现内在融合,能源利用规划主要是一个部门或一个行业的行为,而不是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综合性、全局性的规划,两者长期处于错位脱节状态。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对能源利用控制的无力和管理的无序,也是近年来城市能源消费中浪费现象以及引发的高污染、高排放问题的根源之一。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能源集约利用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党的十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日标,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现了科学的发展理念,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强调协调的发展路径,实现高效集约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不能把城镇化本身作为目的,以促进人的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终极目标。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发展路径和目标看,都对我国新时期城镇化发展中能源集约利用提出了更深层次诉求。

(一)科学的发展理念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尽管从规模角度而言,我国城镇化确实取得很大进步,但从质量角度而言,却不容乐观。我国人口多、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实际国情决定了城镇化不可能长期维持粗放式的外延发展模式,而是既要发展规模又要重视质量,既要立足当下更要思考长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没有城镇化发展的国际能源支持和环境条件,必须基于有限的能源供给和较小的环境成本来完成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原有的发展理念已不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城镇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基础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树立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不仅要扩大外延,更要注重城市内涵建设,实现能源从城市建没到城市运转全过程的集约利用,从而最终克服城市能源利用上存在的矛盾。

(二)稳定协调的发展进程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化发展还不能懈怠,这就需要加强能源保障。同时,在国内常出现工业与民用之间用能冲突的情形下,城镇化的建设要真正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也必须有效解决能源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要求实现一个更加良性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互动,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同步改善。在我国目前国内能源供给有限、国际能源供给不稳定的前提下,从能源利用角度来寻求供求平衡的出路是必然的。这就对未来城镇化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提出更大挑战,不仅要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提升能源利用质量,更要改善能源利用模式,协调能源利用冲突,从而实现城市能源集约利用。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对能源集约利用的要求

城市作为维持一个国家运转的重要人群的活动区域,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是城镇化的终极发展目标。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发展目标的人本性,始终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人在城市生存的各环节都必须依赖的要素,能源的利用不仅是城市的建设需要,加强其集约化利用更是旨在保障能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实现城市居民从工作到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安全稳定和便捷高效。如,能源消费产生碳排放和其他污染问题直接对城市人居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破坏城市自然的生态平衡。能源集约利用正是降低碳排放、控制城市污染从而建设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的需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制约因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但要真正实现还需克服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这只能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前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还是潜在的发展目标的冲突都是对能源能否集约利用的挑战,而我国目前面临的客观能源条件能否支撑起能源集约利用措施的实施也还有很多的困难。

(一)过去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形成一定制约

要在高能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下有效施行能源的集约利用,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传统观念的制约。而且外延式发展相对内涵式建设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难免使部分政策延续下去。过去已有的各类硬件设施的建设,包括能源设施、交通设施及城市配套等都已成为既定的客观事实,无论是对其改造,还是后续新建都需要不小的投入,要实行能源集约利用的措施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成本引发的障碍。

(二)发展目标如何协调将形成制约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碳排放控制的战略目标虽然在近年已受到重视,但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目标始终还是当前我国政策的落脚点。我国目前面临很多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不可测因素,而能源的集约利用将直接对现有的很多高能耗产业产生影响。现阶段,这些产业往往都是很多城市的支柱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调整这些产业的发展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实际是要求政策在维持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间做出权衡,我国要贯彻新型城镇化理念,并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协调好发展目标是首要考虑的难点。

(三)客观能源条件支撑形成的制约

客观能源条件包括区域的能源禀赋条件、能源传输的技术条件、能源利用的技术条件等,这些条件决定在城镇化建设中能否很好地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如,要实现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引发的碳排放等问题,上述客观能源条件都是能否最终实现规划的基本支撑。当前我国能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各城市的能源禀赋差异较大,能源传输和利用中的技术瓶颈很多,这些都是未来实现能源集约利用的制约。

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能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之路,实现城镇化进程中能源集约利用具有战略意义。

(一)坚持新型城镇化理念,将能源集约利用提升到战略高度

发展理念决定了发展模式的选择,发展理念同样决定了发展道路的科学与否。因此,应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灌输到城镇化建设的决策者、实施者和城镇化建设成果的享用者的头脑中,才能使政策的出台、制度的执行和城市的运转真正体现出能源集约的思想。能源的利用涉及城镇化建设的各环节,应彻底改变长期以来能源为城镇化发展无条件提供支持的习惯思维,在能源利用上强化市场化机制和成本效益约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只有从战略高度上重视能源的利用问题,才能保障新型发展模式的推广。

(二)调整城镇化规划思路,将能源规划与城市规划有机融合

传统的城市规划是将能源利用环节作为城市整体规划的辅助环节,基本没有将能源规划提升到与城市发展规划同级别的地位。城市能源政策与城市产业政策、城市环境政策、城市财政政策、城市交通政策、城市社会公正与环境公平、城市规划政策及城市设计政策紧密关联,要从规划上实现能源集约利用,必须从能源政策制定上与其他相关政策相互协调,应在可持续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下加以整合。要在城镇化规划思路中克服以往只关注局部规划、忽视全局规划问题,克服只重视能源供给规划而忽视能源利用过程控制和管理问题。同时,必须将城镇化中面临的工业化导致的能源消费问题进行有效规划,实现城镇化发展规划与能源利用规划双约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发展引发的能源利用问题,实现城市工业生产、城市自身建设规划及能源利用规划三者相融合。

(三)构建高效能源系统,将能源集约利用的全方位循环过程纳入城市发展中

城市能源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为满足城市工业生产、民用和商用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等部门的能源需求,由城市外部输入油、气、煤、电及可再生能源,经过城市电网、燃气网、热力网等输配、转换至最终使用环节的末端设备组成的系统。要实现高效的能源系统,应从能源循环的角度出发,将城市能源的生产、输入、传递、转化(消费)至输出等全方位循环过程纳入城市发展之中,使城市空间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交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城市能源循环的最优化过程相一致。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聚集区; 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河南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有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3)聚集效益佳。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5)个性特征明显。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6)人本气氛浓。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7)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巨大

2011年,河南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显著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明显。。一是各类建设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在2010年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二是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底,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6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8%。三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速,随着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镇数量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河南省38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01平方公里。四是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衔接、五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2010年底,河南省共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管济源市)、88个县城、50个区和949个建制镇。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特别是各级城市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贡献率提高明显,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著。河南省17个省辖市(此处不含济源市)市区2010年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2﹕51.7﹕44.1,明显优于全省14.1﹕57.3﹕28.6的产业结构。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明显

1.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长期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虽然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2.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河南省城镇体系还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其经济实力不太强,集聚和辐射能力也较弱,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等级排名不高。其二,河南中小城市规模偏小。这主要表现在河南中等城市数量较少,作为节点的承上启下作用不突出,一些省辖市市域人口虽然已超过1000万,但中心城区人口却不足100万,有的还不到50万,很难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且功能不全,在发展上服务带动乡村地区的功能较弱。第三,城市职能分工不尽合理,尤其是专业化职能不突出。各城市同构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较差,城镇体系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缺乏,影响人口的集聚和集中。现在,河南省虽已是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增加值多年居全国第五,但还不是工业强省,仍存在着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性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河南省第三产业更是不大不强也不优。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6%,在中部地区六省和全国均排最末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河南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仅有5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省城镇从业人口比重仅有18.7%,而全国则是45.6%。所以,河南城镇承载就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弱,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特色新型城镇化;生态城市;沈阳市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以美国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产城融合,但缺少政府主导。美国的城市化重视工农业、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以此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府对城市建设干预较少,过度尊重市场经济,注重产业与城镇化的融合,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城市与乡镇的高度结合,已成为了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水平高达86%。但是,由于城镇化中缺乏政府干预,城市低密度向城郊发展导致空间与土地资源的浪费、环境被破坏、社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以西欧为代表的城镇化建设:市场主导、政府规划、可持续发展。西欧城镇化在注重市场主导的同时,政府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指导,在交通、环境等方面进行干预。城市建设效果较好,可持续性强。3.以拉美、非洲为代表的城镇化:过度城镇化、社会问题突出。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非洲各国在殖民的环境下,资源被严重掠夺、环境遭到破坏,经济水平持续落后,本土经济被外来资本经济侵蚀,大量村民被迫来到城镇,进而城市化水平较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城市化水平接近甚至高于欧美国家,但经济水平与欧美各国相去甚远。一方面,政府对城镇建设没有可行合理的规划,城市道路布局较乱,基础设施陈旧,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也没有产业作支撑,经济发展着实困难;另一方面,没有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外来资本流入城镇导致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进而乡村发展落后,贫富差距加大,出现大量贫民窟、城中村,造成社会问题更加严重。

二、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沈阳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省会城市,在拉动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沈阳市的常住人口约有830万,其中城镇人口660万,农村人口170万,城镇化水平约为79.52%,位居全省地级市排名的首位。目前,沈阳市实施的是城镇综合配套改革。受计划经济影响,沈阳市较早开始工业化进程,政府对城镇建设的参与较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展开城镇化。在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这种城镇化加速了城区的资本积累。2010年始,开始实行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为沈阳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由于合理的拓展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工业产业的外迁,使得中心城区的商业得到繁荣,人口大量聚集。此外,工业产业的迁移也为郊区带来了一定的劳动人口。自此吸引来了大量的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外来人口,并且这种吸引力一直在加强。

三、沈阳市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存在的问题

1.人均建设用地过多。沈阳市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与其他城市存在同样的问题,即发展速度过快但质量不高。在由传统的城乡结构向城乡一体结构转变、农村劳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从事非农产业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城镇化。然而,由于不断进行房地产开发导致过度的城镇化。据有关数据分析,2014年全市的人均城镇用地较2010年增加了18平方米,中心城区的人均建设用地已经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上线。目前,城市主城区人口密度很大,教育、医疗、环境的压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2.经济发展缓慢。一是城镇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面对今天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优越的劳动力资源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人才短缺的现象,而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缺少管理、技术等人才的普遍现象。二是“伪城镇化”的出现。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不协调、产业分布不均匀、资源过于集中等诸多因素,使得城镇化中的人口数目虚高,城镇化不彻底。因此,我们应该找到影响其落户的现实原因,才是解决“伪城镇化”的良策。3.生态环境制约。沈阳市作为重工业城市,经济结构发展一直以煤炭、钢化、矿产等资源的供应与初加工为主,高强度的开发与加工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从固体废弃物排放看,1990-2009年沈阳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上升趋势,2004年以来年均增幅达到16.52%,主要是由于区域振兴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的。另外,沈阳市的平均绿化率只有38.2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33%,人均绿化面积更低,人们不能享受到好的居住环境,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经济吸引力较弱。

四、推进沈阳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户籍改革制度是从一个侧面来消除城乡间的壁垒,是实现“农转非”的关键一步。因此,应积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开放周边县镇的户口迁移政策,为其留在大城市提供政策支持。同时,也需处理好农民的原有土地权益,一是取消农业人口户籍,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结构,完善城市周边地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合理引导具有居住条件的人由原籍迁到现居住地。此外,政府还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人口的流入,完善住房租赁机制,建立流动人口监测平台,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有效地控制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与人口,积极将人口引入到周边的区县乡镇,并给予一定的住房补贴政策。与此同时,加大人口流入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如教育资源、医疗、体育、养老、旅游、商业等服务,让农民共享社会资源。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农业人口的原有土地问题,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免去其后顾之忧。2.打造特色小城镇。沈阳市生态环境较好,形成“东山西水”的格局,大多数乡镇依水而建,应重点建设生态、城镇、旅游三者为一体的“沿河城镇文化带”,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其经济价值。由于区域条件限制,沈阳市形成了“东汽西工、南科北农”的产业格局,特色鲜明。通过分析发现,传统产业型的乡镇占比较多,因此应重点培育建设依托高科技产业而成的新乡镇带。沈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多个民族在沈阳这片热土上和谐共生。因此,沈阳应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重点建设旅游产业,走绿色致富之路。3.强化特色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战略。沈阳市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城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下行压力下,产值严重过剩。此外,财政资金减少也进一步制约了城市的建设。因此,沈阳市应主动对接世界经济形势,打造成为国际通道上的枢纽,坚持“引进”与“输出”并重,形成国际产业配置,加大物流基地建设,推动自贸区内贸易、金融的发展,进而推动沈阳向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城镇化的空间战略。

五、结论

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户籍制度;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基础之上提出的,强调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过程[1]。对于吉林这个农业大省来说,根据本省特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1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吉林省是城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2014年吉林省常住人口2752.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8.58万人,城镇化率为54.8%。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吉林省特色城镇化建设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1 城镇化率较高,但增幅有所放缓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多年来城镇化率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同时,吉林省城镇化率增幅缓慢,在近5a内,平均增幅仅为0.9%,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7.1%的增幅水平;同时,放缓的增幅水平也使得吉林省的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高出全国平均值6.7%下降到2014年的0.4%。可见,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吉林省的城镇化步伐已经开始放缓,可能已经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波峰阶段。

1.2 城镇化质量不高

城镇化质量,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与城镇化数量相对的反映城镇化优劣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2]。2013年3月的《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中指出,在全国选取的286个城市样本中,进入前100名的城市中,吉林省仅占3席,并且排名也仅为67(松原),68(长春)以及95(吉林),由此可认为吉林省的城镇化质量仅处于全国平均值甚至以下。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确存在着某些不够协调的因素,影响了城镇化发展的质量。

1.3 城镇化率呈现自东向西递减的特点

从吉林省近两次人口普查数据看,东部地区的白山、延边和通化的城镇化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中部地区的长春、吉林和辽源次之,而西部地区的白城、四平及松原的城镇化率一直相对较低,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态势。

1.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也在不断提高,2010~2014年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加7807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净增加4543元。2010年,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2.47倍,2014年,这一数值下降为2.15,从数值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减少,但是2倍多的比值说明收入差距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居民消费方面,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虽然从绝对值上差距明显,但是城乡消费倾向差距不大,均保持在70%左右。

1.5 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是吉林省的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

近5a来,吉林省的三大产业发展迅速。仅201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524.5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287.26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4991.99亿元,增长6.9%。2010~2014年间,吉林省三大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全国同期平均值比较,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与全国平均值却存在较大差距,可以认为,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有必要进一步优化。

2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从以上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空间分布不平衡

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看,吉林省内2个特大城市(长春和吉林)的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39.53%,6个中等城市的城市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23.43%,其他37%的城镇人口居住于小城市和小城镇。可见,吉林省内大城市数量不足,中等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存在结构性的不合理,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2.2 农业从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村人口转移任务艰巨

吉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具有大量的农业从业人口。新型城镇化使人口在不断向城镇聚集的同时,城镇的非农经济应能吸纳更多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但是目前吉林省三大产业的从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并不协调,特别是第一产业,仍有大量人员需要向其他产业转移,以优化产业结构,在增加总产值的同时,也促进了城镇化的推进。

2.3 面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风险

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核心主题是绿色城镇化,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生活。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省份,支柱产业中的汽车、石化、医药等尽管促进了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但是也确实经历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过程。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生大量的农村流动人口。城市的二、三产业在吸纳了这些流动人口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城市的生态承载能力的问题。更多的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更多的城市人口带来的生活垃圾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会使城市陷入困境,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污染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2.4 体制机制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壁垒

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农村人口的城镇转移也一直受制于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户籍制度中存在的城乡差别,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呈现家庭化流动趋势。二元户籍制度产生了一系列了不均衡问题:粮食供应、就业、福利保障、教育、医疗以及公共事业投入等。城镇间在户籍、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形成的公平失衡的二元制度,已经成为阻碍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壁垒。

3 加速吉林省新型城镇发展的对策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立足本省,结合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结构、生态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找到切实有效的途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3.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镇化的发展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的优化将带动就业的变化,城镇化也将因此得到进一步推动。对于吉林省而言,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把农民从土地中释放出来,使他们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兴劳动力供给。政府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另一方面,中心城镇也应该积极改善工业发展的投资环境,为农业加工业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积极发展具有吉林省特色生态特色农业。积极将生态环境与现代有机农业相结合,为人口非农化提业支撑,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坚实基础。

3.2 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镇化的推进涉及到很多的社会问题。只有给农民全面的保障,他们的生活安稳无忧,他们才会自发主动地进城,成为市民。农民的保障是否能够得到满足,根源就在于城乡居民的二元户籍制度是否能够彻底消除,而对于这一制度的改革一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14年7月3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吉林省也于2010年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规定了申请落户长春和吉林、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的条件,对于进入吉林省城镇化建设示范镇定居的农民,在户籍、社保、就业、教育、社会救助等方面享有与市民同等的待遇。长春和吉林可以吸取其他大城市的落户经验,通过市民积分制等途径,合理有序地控制进城的人口数量;其它中等城市则可以放开落户,增加城市的辐射能力,做到“因城而异”和“因人而异”。

3.3 进一步加快东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

吉林省是我国的第2个生态省,长白山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就决定了吉林省东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应特别注重生态保护,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建立符合本省特色的生态城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控制数量,保证质量。吉林省的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天然降水不足,生态功能有所衰退,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沙漠化、盐碱化现象日益严重。西部地区在发展生态农业时,重点应放在对恶化的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加强退耕还林及恢复植被的建设。只有通过东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建立强大的生态屏障,才能为整个吉林省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持,才能进一步推进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