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

智能建造方向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5-02

现阶段,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以及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一同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1][2]其工程目标在于: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命周期缩短50%,不良率降低50%。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项基本方针之一,“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其扶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社会与国家的需要,培养出社会与国家所需要的智能制造方向的人才的重任自然而然地也就落到了各大高校的肩上。虽然目前各大高校为响应时代的号召及社会的需要,开设了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但观其模式及现状,不难发现有如下不足之处:第一,缺乏高端融合型的培养人才,很难符合当前制造业所需的能将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相互融通的需求。第二,师资配置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第三,产学研模式的水土不服,企业与研究单位仍需进一步加强解决现阶段双方在合作层面出现的问题。为此,文章结合社会需求,针对现阶段面对智能制造方向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一、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

智能制造从其组成来看可包含一“大”一“小”两个概念。“大”指的是智能制造系统,“小”指的是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的核心是“智能系统”,智能制造的基础则是智能技术。[3]智能制造专业研究人员需要具备如下三方面的规格要求:知识规格要求、能力规格要求、素质规格要求。[4]

从知识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首先应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智能制造是高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产物,由于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培养在中国也处于刚起步阶段,其本科多来源于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等相关专业,对各学科之间的相关基础知识有待补充以形成面向智能制造的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其次,智能制造是在传统制造业上进行的一次信息化升级,对于各学科的学生来说需要拥有适应量化的深入融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制造业实际生产需要。

从能力规格上来看,研究生应具备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多重理论,轻实践,但智能制造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上来说还是从系统上来说,都离不开人的实践。脱离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最终也难以产生知识价值的体现。其次,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任何国家都再难以独自“闭门造车”,智能制造的高度是各学科知识的融合,该方向的研究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与工程领导能力以适应日后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从素质规格上来看,研究生需要具备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创新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具体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在智能制造中更是附加值最高的体现。爱国敬业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同时,良好的质量、安全与服务意识将更好地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二、学科能力建设

当前,智能制造的发展可以从智能制造的始端、智能制造的过程、智能制造的管理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四个方向着手进行学科能力建设。

第一,培养具备一定的专业软件与工具的研发能力的人才,从智能制造始端推进,让研发设计为智能制造提供有力保证。智能制造系统(IMS)是基于各项智能制造技术(IMT)集成发展的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相关的智能化软件及工具也是当今各工业国家所研究的重点。智能制造系统(IMS)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的系统,这样的发展伴随着智能制造技术(IMT)的前进而前进的,具备智能化软件和工具的研发能力,将为智能制造系统的产品升级换代起到驱动作用。学校及科研单位在此方面,应提供相关的培训,开设相关的课程,联系工程应用给予研究生实践机会。

第二,培养具备一定的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推进。现阶段一个完整的IMS系统由各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组成,而智能制造的综合应用也是在子专业智能制造单元的实践应用后进行有机的整合。研究生应将现阶段取得的理论结果应用到工程实践中,以便对现在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反馈校正更新,进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学校及科研单位,应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或在政府的协调下,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换代,在导师的带领下,让该方向的研究生主动实践,以提高这方面给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三,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的人才,在智能制造中对生产进行控制。IMS系统是多个子单元集合,对于不同子单元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是保证产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核心。该方向的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方法及相应的研发能力,使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与制造企业生产执行系统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拥有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学校及科研单位针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应开设相应的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基础。

三、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创新的源泉在于知识体系的交叉、基于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以及未知领域的开拓。纵观智能制造的发展可知,智能制造源自传统制造业中的信息化应用,因而在智能制造中的创新力主要还应来源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

第一,创新能力源自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形式大致可分为: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六个方面。

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生自学:首先应开设基础知识,保障该方向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融合能力,作为储备知识为创新提供保障。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整体,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受专业素质所限,对于相关的知识领域缺少必备的知识储备,难以达到智能制造业中对高度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故此,学校在这一方面应给与其必要的指导及训练。其次,鉴于智能制造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宽广,而学生在其培养期内的时间有限,导师应尽早帮助学生明确在读期间的研究方向并予以相应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作为学生,应结合导师指导,储备并巩固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自己所在领域的知识,同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了解行业动态,结合校企实践,进行科研创新。

第二,创新能力源自原本知识更深层的发现。

根据智能控制“智能增加精度降低”的原则,以知识集成、通讯、协调等为例的高层控制目标,层次越高、智能化及其对应的制造精度也就越低;反之,智能系统所处的层次越低,对制造精度、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的时间要求也就越高,其智能的难度也就越大。[5]因此,智能制造的创新能力可源自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中低层探索。与之相关的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等相关方面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环节可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学校与企业之间可联合进行相关项目的攻关创新,校企合作、行业论坛、学术报告可为该方向的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机会、掌握行业动态、了解智能制造相关方面的相关进展,从而为其创新能力提供帮助。

四、师资能力培养

机器的智能是人赋予的,是人的智力的物化,只有人与机器有机高度结合。才能实现制造过程的真正智能化。从耗散结构理论和进化论的观点来看,要让机器具有较高的智能行为,那么,首先是依靠人来向系统引入负殇流,即通过人工移植必要的基本知识,使系统具备主动学习和积累新知识的基础和能力,然后进行自我主动学习、积累与拓展。[6]师资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建设与智能制造领域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对面向智能制造的研究生导师的培养,特有如下建议:

第一:校企联培,挂职实践,积极参与到智能制造的实际构建中,提高导师自身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或科研单位应积极安排导师参与到企业智能制造的构建之中,我国的智能制造一定程度上在核心关键技术和问题上还长期依赖于国外的引进和套用,缺少属于自己的专家人才与关键技术,企业在遇到技术难题或项目难关时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相关导师取的联系,理论结合实践性的探索智能制造在实践中可能碰到的问题,这不仅丰富了当今以青年导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因技术依赖等问题而产生的高额开销。

第二: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要努力提高导师双语教学的能力与教育研究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紧跟美国在工业化、德国工业4.0等提出。在智能制造这一方向,伴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内容及知识需要向国外借鉴。在培育这一方向的研究生人才时,导师应加强自身的双语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或科研机构要加强对青年导师在基础英语方面的培训与提高,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另外也要注重他们对专业英语的培训以及应用。做到能读懂掌握专业范围内的文献资料、把握专业国际趋势,提升教学与国际同步的能力。

五、结论

面向智能制造研究生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智能制造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应包含知识规格、能力规格以及素质规格三个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如果结合智能制造创新力的本源除法,可以从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以及更深层的知识发现两方面去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伴随着导师队伍逐渐年轻化,青年导师渐渐占据了导师的主体,因此,在青年导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语能力建设以及教学工作建设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Weiming Shen,An updated review:Applications of agent-based system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20(2006)415-431

[2]《中国制造2025》.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

[3]严英仕,杨爱民.智能制造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结.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全.2014

[4]靳晨,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3

[5]李圣怡,智能制造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5.6

[6]姚赐凡,陈统坚.新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技术.中国机械工程.1997.7

基金支持: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基于SOA和物联网技术的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2012BAF12B14)

2.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网流媒体实时交互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编号: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19)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智库;“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6-0041-04

一、引言

(一)时代背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

2015年5月由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实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规划。文件指出,“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1]。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人作为创新的主体与核心,创新驱动的力量在于人,质量的控制、提高依赖于人,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的观念转变与实施的重心也是人。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归根结底是“人力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迈进亟需具有创新思维和跨产业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赋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于原有定位的新内涵:创新型与复合型。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客观上造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2]。然而,现行的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需要[3]。根据人社部对部分城市各个季度人才流动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中所提,2015年至2016年第二季度,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供求比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均大于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见表1。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必须直面的挑战。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智慧源:职业教育智库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2007年1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对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情况专报后作出批示:“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基于职业教育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基于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下民众的现实需求”,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等改革的需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需要职业教育智库这一‘独立思想的盒子’提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4]。职业教育智库是指由职业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从专业化的角度,客观、科学地对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教育研究机构。建设职业教育智库,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战略决策咨询,使科学决策依赖科学咨询,最终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职业教育智库的内在功能

(一)启智:为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提供思想源泉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层次、全产业链式的,重新阐释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办学观念,要求我们反思现代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制造业智能型、高端型对人力资本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较高的学历或专业知识、技能,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运用良好的自我应变能力对自身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5]。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从“制器”到“造人”的转型,强调对人才自主创新意识、灵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既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探其未然、追求超然。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体系的要求,文件提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端层次的主攻方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处于哪个阶段、完成进度如何的量化标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共同l展的第一步。

(二)规划:为改革职业教育实施主体提供转型路径

在现有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可以从职业教育实施主体转型进行探索。首先,稳步推进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在充分考量地方行业特色与建设重点的前提下,在部分学科应用性较强、具有发展潜力与转型基础的高校试点改革,比如地方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以优先试点。其次,鼓励部分办学成熟的高职升格,这类学校事实上在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方面更具教育实践经验,基本具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再次,通过高职与地方本科联合培养的方式,可以发挥两类高校各自优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整合,避免单兵作战造成的重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最后,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共同指导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市场契合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践行:为变革职业教育组织模式提供改革方案

为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形式及课程开发方面也需要相应地进行变革。首先,专业设置应紧扣市场需求和产业导向。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思想尚未改变,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要,就业能力偏弱。其次,教学形式的理实一体化,引入现代学徒制,加强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合理论与实践,在进行理论传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以职业为导向,兼顾学习与工作的要求。再次,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真正融合,加快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步伐。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深入到课程领域,开发前瞻性强的未来制造业课程――“制造业+”融合式课程。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具体的案例和项目进行,结合当今产业链环节运作过程,运用“互联网+”、共享、开放等前瞻性思维进行理念的更新、生产出创新型的产品。

三、职业教育智库的外在作用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实施主体,对于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进度影响重大。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涉及的问题范围广,职业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史无前例,迫切需要发挥职业教育智库的作用。为此,应搭建以职业教育为专门研究方向的智库机构,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助力。

(一)明确研究方向,策划“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无疑应以服务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下职业教育战略决策为终极追求,坚定不移地围绕制造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素质、技术技能的发展要求,瞄准重大的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承担起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使命。在研究方向上,要以服务更快更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开展专业性强、建设性高的专题研究,响应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研究课题门类设置、研究内容与方式方法选择、成果总结与使用等方面,遵循“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切实需要,采用“订单式或量身定做式”[6]。战略提出加快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职业教育智库可以其中一个或几个领域为专题,对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组织多学科、多机构、跨区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根据不同专题开展研究的难度,建立研究成果的分类培育与孵化机制[7]。对于诸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工艺等尚未研究,需要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课题,可以放宽研究期限,鼓励在充分的前期论证和规划之后开展研究工作。

(二)组建研究团队,培养“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人员

职业教育智库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中国制造2025》是家宏观战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涉及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中一系列复杂、系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专题研究人员必须是多学科背景的,融合经济、社会、政治及法律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其次,研究视野应成为专题研究人员素质方面的一项评价标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是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具有阶段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制造2025”及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人员需要具有阶段性与特殊性的研究视角[8]。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研究团队,需要打破现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事聘用制度,建立专题化、项目化的专兼职结合、长短期聘用相结合、单聘和双聘相结合的灵活的人事组织与管理机制[9]。建立“旋转门”机制,作为沟通政府、企业、智库三方的流动机制。“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最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是指卸任官员会到智库从事政策研究,发挥余热,智库的研究者也有机会到政府担任要职,从研究者变为执政者[10]。在加大人才引智力度方面,可以借鉴“旋转门”机制,聘请专家型领导与同志,加盟智库,嵌入各个研究专题,发挥其熟悉中国制造2025战略,熟悉政府决策过程等方面的优势,做到不拘一格纳人才。

(三)创新研究方法,服务“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

职业教育智库必须实现由传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向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智库开展“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通过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减少“拍脑袋决策”,降低由于信息孤岛引发的实地调研不畅,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建立制造业区域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研究成果运用的效度等方面的专题数据库,促进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四、职业教育智库的建设路径

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智库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深入改革,有利于职业教育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其具体建设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新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机制

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应突破我国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深入改革研究体制,倡导职业教育智库与运作部门加强合作,增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智库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容忽视。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工作尚不成熟,课题研究和招标制度还不健全,职业教育智库仍奉行“订单合同式”的横向课题研究,鲜有纵深探索现实问题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智库的制度化服务形式尚未形成[11]。这种“等候”政府行政部门“下菜单”的研究模式,导致大部分智库研究沦为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咨询建议,违背了智库的建设初衷。为推动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应全方位完善职业教育智库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以及研究成果的报送、反馈机制,对接社会基层需要,开展纵深探索,以多种形式、多方渠道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向全社会推广。

(二)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智库,关键在于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的建设。《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谈到,“要把人才队伍作为智库建设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与一般智库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智库的人才培养需要对接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旋转门”机制的重要作用,重心在于实现政府、企业及智库三方人才的有序流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步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职业教育决策方、研究方及作用方三者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智库研究人员由拥有较强政策素养的离退休行政干部、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高层及职业教育研究专家三方组成,实现政府“高层”、智库“中层”与企业“基层”三方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推动人才资源共享。

(三)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

独立性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智库生产高信度、高效度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前提,而且是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经费的独立对于研究成果独立性的影响重大。为实现职业教育智库的独立发展,应着力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降低政府行政拨款在智库可用经费中的比重,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提升研究成果的独立性和研究视角的中立性,可以通过自营刊物获得收入,建立基金会、公司、企业和个人捐赠体系等,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专职管理资金,定期公布资金来源与去向,接受公众监督[12]。职业教育智库应制定严格的经费碓聪冈颍并且在制度层面上严格把控项目经费的支出,保证研究的独立开展。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国发[2015]28号.

[2]李政.“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8-44.

[3]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职教论坛,2016(1):62-66.

[4]《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评论员.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智慧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4.

[5]朱晓妹,林井萍,张金玲.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界定[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53-157.

[6]庞丽娟.我国新型教育智库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5(4):4-8.

[7]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J].国际问题研究,2010(2):13-18.

[8]肖凤翔,付小倩.多主体协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5):5-10.

[9]肖兆武.关于高职教育研究所定位及职能的一些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4.

[10]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15-20.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设计,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智能建筑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它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对智能建筑的理解也应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拓展和深化.进人90年代,作为信息高速公路“节点”的智能建筑,受到更大的关注和重视,智建筑中“智能”的含义由原来单纯的3A系统,建筑设备自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化系统拓展开来,加人了“建筑系统”,建筑物不再是以智能建筑环境的身份出现,而应与其它3个系统列,称为第4大系统.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智能系统提供空间的位置上,要主动新设计观念,与其它3大系统融为一体,创造出“4A”集成的智能建筑.在建筑系统中,建筑从整体构到结构形式、从空间布局到交通核的布置及外部造型都应体现智能建筑的特点,而不能沿袭一贯的没计法.智能建筑不仅要在硬件上体现高科技,作为软件的设计观念上也要体现高科技.

1 建筑的灵活性

智能建筑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其综合布线系统使建筑可以随时改变布局和使用功能.相应的在建筑计上,就应发展无障碍大空间来与之相适应.将交通核、辅助用房和设备管线等需固定位置的部分集中置,剩下的空间全部是大柱网开敞空间.层高要设计相对较高,一是留出吊顶和架空地板的高度,二是考虑后若全部按照大空间使用,净高不至于显得太低,产生间视觉的压抑感.在结构上用钢结构桁架承重,这样有的设备管线都可以放置在结构构架之中,吊顶所需高度就会大大降低。

2建筑的节能性

节省能源和降低成本是智能建筑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谁能以少量的投人获得最多产出,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要引入适宜技术的概念。在设计中除了利用智能技术调节各设备外,还应在方案设计中结合气候等因素的融入。合理组织各种建筑要素,使建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气候调节能力,建筑设计可以在传统技术中发掘适宜成分。

3 建筑的舒适性

智能建筑中的用户拥有各种先进的设备来营造一个舒适的人造环境,但许多人仍然觉得不舒服,因为它是人造的,不是天然的,人的趋自然性与生俱来的,但身处高楼大厦中的职员却很难亲近自然,这就需要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要亲近自然的倾向,人性化的设计。

建筑的可发展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建筑可以带给我们另外一个世界,这也是我国建筑发展现在所面对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筑发展的一个弱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同时把节能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所以我们将建筑功能与技术更好地结合,创造低成本、智能化的建筑是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5建筑与城市的协调

信息时代的智能建筑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它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节点,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智能建筑作为一栋建筑也在努力与城市溶为一体.许多建筑释放底层空间为城市广场,加强了与城市空间的对话,并为自身建立了良好的公共关系.这只是建筑融于城市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城市环境,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智能建筑中的先进技术,创造出可与城市共生的建筑。

6 智能建筑融入途径的构建

智能建筑从以下方面构建了景观意识融入空间的途径。

1)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引入空间与环境整合设计思想,通过场地条件的限定,引导学生关注设计中的外部环境因素,将空间的限定、组织、形态等问题和场地中的环境要素、景观特征相连接,学习从环境认知与场地分析出发进行空间设计的方法,并从整体编织、互为图底的角度思考、解决各种空间问题,实现建筑与景观在空间上的融合、形态上的协调以及景观空间的连续性。

2)基于感知的空间体验。体验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身体知觉的综合感受,强调的是主体在场。体验对于空间的意义在于一体验是人类感知环境空间秩序从而建立场所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空间教学需要加强观察体验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体验,体会环境中的自然景观要素与人文景观要素的密切关联及其对空间建造活动的影响。

3)空间行为与空间场景。空间创造了环境,而环境组织人们的生活、行为和相互关系。空间行为研究是将空间与其承载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不可分割和相互关联的整体来考察,研究人的行为模式、心理体验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理解空间的内涵在于具体的空间行为所引发的特定空间场景和空间场所感的认同,目的是建构人与空间环境的和谐关系、营造人性化的空间场所。

4)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概念,古人造园往往就是在造景。景观空间则是一种被运动的身体以多种感官方式体验的流动空间…,并有赖于组景序列对景观印象的完整体现。对古典园林构景手法的关注,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借景、框景,漏景、障景、隔景、影景、题景等实景与虚暴的掏景方式”.将有意义的景象画面从环境中界定和凸显出来.同时,营造步移景异、小中见大、或藏或露的空间层次和丰富的景观体验。

7 我国智能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流,其技术和平共处产品必将形成一个新兴的产业,智能建筑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向综合性发展.建筑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形成综合性大楼,这一趋势主要表现在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中.在智能办公楼中安排多种辅空间,例如:购物、餐饮、健身、娱乐美容、医疗,托幼、住宿等.

2)向专业型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出现智能学校、智能医院,智能图书馆、智能工厂、智能银行、智能住宅等新型的智能建筑.特别是智能住宅的发展有可能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发展的一大主流.

3)向区域性发展.智能建筑将向区域管理系统和城市系统发展.智能型建筑不再孤立地规划、营建,逐步走向集中成群规划、建设.它们将成为新的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区,最终导致智能城市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徐兴声.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向.建筑学报,1997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4篇

当前,工业4.0概念延伸的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 成为了产业界和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这场机器与机器对话的工业革命,正在世界各地悄悄兴起。智能工厂把制造自动化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技术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智能制造将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工厂?智能工厂的德国和中国样本是什么样子,本文将向读者系统地展示。

智能工厂的定义和特征

2017年3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年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肯定了我国制造业不断创新的成果,并认为在工业4.0智能工厂时代工业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建设将不断提速。2017年4月7日,由e-works数字化企业网主办的“2017深圳智能工厂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深圳市也在准备于今年12月开幕的深圳国际先进制造与智能工厂展,智能工厂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趋势。

当前,智能制造热度高企,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等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建设智能工厂。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总理一直高度关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刚刚提出2017年要全面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这必将加速智能工厂在工业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

工信部印发的《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要以智能工厂示范为着力点,推动企业向服务型和智能型转变,提升我国原材料工业综合竞争力。

实际上,早在这些战略和计划之前,包括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以及智能制造等概念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原来的概念都是建立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之上。数字化工厂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的集成,通过对企业全部流程进行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库,将物理工厂变成数字化工厂。

而今提出的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可以看出,智能工厂的本质是人机交互,也就是赋予智能工厂自主判断、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能够采集、分析、判断、规划和现有的数据和流程;也可以利用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

当然,概念上的实现需要技术的支撑,没有硬件的支持,智能工厂也是空中楼阁。

在硬件配备上,智能工厂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优质、高效、柔性、低耗能模式生产的工厂。比如智能工厂配备的智能仪表等要具有自我监测、自我维护的感知能力,能够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判断;智能设备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和实时控制,通过设备间的互联来提高设备间的协同作业的能力,从而使生产模块间的搭配方式更灵活、更自由;同时还要有系统的软件来支撑,实现总体数据整合,通过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来建立专家系统,进行智能决策。

除此之外,由于智能工厂主要在3C制造、物流仓储、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包装、汽车、医药、消费品等行业应用较多,所以智能工厂的生产设备需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并符合人机工程理念;生产流程能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生产物料、生产过程、物流、仓储、销售、应用数据可追溯;此外一般还需要具备生产可视化系统,能快速提供完整、准确、及时、一致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资源、生产物流、操作人员等信息,并支持移动和固定客户端。智能工程还需要配备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和测试检验系统,以让产品质量稳定可控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智能工厂的德国样本:西门子、博世、巴斯夫和奥迪

作为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也是第一个实践智能工厂的国家。

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部城市安贝格的西门子工厂就是基于互联网智能工厂的早期案例。西门子工厂主要生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及相关产品,产品种类达1000多种。安贝格工厂可以看做是所有智能工厂的原型工厂。该工厂将工艺的规划与工程化、生产系统的规划与工程化、仿真优化及验证全部实现数字化,并且能够达到实体与数字信息同步,达到设计、制造、调试信息一体化的联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数据变化,都能在整个环节上同步进行变更,强调的是集成的、统一的数据标准。

正是依赖统一的数据和联动机制,安贝格工厂仅通过工业互联网就可以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操作状态下进行挑选和组装。安贝格工厂为全球6万多家客户提品,达到自接到订单,最短可达到一天之内为用户提品,生产组织形式真正高效、灵活。这个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1000名,最令人惊叹的是,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达到100%。

位于德国洪堡的博世工厂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部件,作为博世公司旗下智能工厂的代表,博世工厂主要解决的是机器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在博世工厂,人始终能在智能生产中找到一席之地,而且人是整个生产体系中最灵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很多装配的精细环节,机器的出错率依然很高,所以博世工S也建立了工人同机器人“混搭”而成的生产线,这样就将人力转移到更加灵巧和复杂的工序中去。

为了便于人机对话,博世工厂生产线所有零件都有一个独特的射频识别码,能同沿途关卡自动“对话”。每经过一个生产环节,读卡器会自动读出相关信息,反馈到控制中心进行相应处理,从而提高整个生产效率。独立的射频码给博世公司旗下工厂的20多条生产线带来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回报。目前博世在全球十家工厂每个月扫描200万个射频码。而这种让每个零件都能说话的技术,也是智能工厂的重要体现形式。

德国巴斯夫化工集团凯泽斯劳滕工厂也是智能工厂的佼佼者。还是对于射频码的利用,传统化工巨头巴斯夫则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巴斯夫位于凯泽斯劳滕的试点智能工厂所生产的洗发水和洗手液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随着网上的测试订单的下达,其生产流水线上的空洗手液瓶贴着的射频识别标签会自动地跟生产机器进行通讯,告知后者它需要何种肥皂、香料、瓶盖颜色和标记。在这样的流水线上,每一瓶洗手液都有可能跟传送带上的下一瓶全然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巴斯夫化工集团的很多理念已经引起了欧洲化工界的普遍注意。德国Dechema协会2016年9月公布的白皮书“化工企业的数字化”更是将巴斯夫工厂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PROCESS杂志于2016年10月在德国维尔茨堡举办的“第六届数字化工厂”论坛的总结认为,智能化工工厂是全数字化控制的、建立在数字化流程设备基础之上的综合化工生产基地。其主导思想是:为复杂的流程工艺设备开发数字化的3D模型,从流程设备的规划设计、生产制造和安装调试开始,在流程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内都可以使用的3D模型。而巴斯夫智能工厂建设以来的第一号目标就是,每一台真实的流程设备都有一个完整的、可供智能化网络使用的数字化图像数据。

奥迪一直都十分重视生产线技术的创新和突破。目前,奥迪在生产的许多方面都已经达到了“智能工厂”的要求。例如,通过增强现实工具“世界之窗”(Window to the World)系统,预生产中心的员工能够将虚拟3D零部件投影到汽车上,从而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汽车开发精确结合。在奥迪模具部门,先进的3D打印设备能够生产出复杂的金属零部件,其智能工具可以通过准确的高压分配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精确度高达百分之一毫米。在英戈尔斯塔特工厂的装配车间,机器人与员工在生产线上并肩工作,机器人以适当的速度和符合人体工学的位置向员工传送零部件。

在奥迪智能工厂中的零件物流运输全部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小型化、轻型化的机器人将取代人工来实现琐碎零件的安装固定。奥迪智能工厂发明的柔性抓取机器人最大特点在于柔性触手,这种结构类似于变色龙舌头,抓取零件更加灵活。除了抓取普通零件外,柔性抓取机器人还可以抓取螺母、垫片之类的细微零件。

奥迪的在线杂志《Encounter》还展望了未来汽车生产的远景:放弃传统的装配线,采用独立智能工作台(competence islands)生产汽车,所有的部件由3D打印制作,无人机负责材料的运输,汽车则在生产完成后自动驶离生产线。

可以看到,德国的智能工厂主要依赖数字化、模拟仿真、模块化及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和基于自己产品的物料清单、工艺清单的数字化、信息化与自动化的高度融合,来实现智能工程的稳定运行。

智能工厂的中国样本:格力、美的、海尔和鸿海

美的已在合肥、武汉、广州空调生产中心建设了三座智能工厂。所谓“智能”,指工厂在设备自动化、生产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决策数据化进行了升级和改造。主要用于美的家电空调等产品的制造。工厂内建有智能化中控中心,可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共享,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了解数据,接入平台。

据悉,美的智能工厂的设计与搭建共耗时两年时间,前期走访德国、日本等国调研,累计投入50亿元。厂内共布设有1500台机器人,改用智能工厂后,订单交付周期缩短50%,效率增长100%。在C2M(Consumer to Manufacturer,反向定制)的制造模式下,客户从下订单到收货,12天完成,还可全程订单跟踪。在美的的智能制造产业布局中,库卡作为主体,帮助美的集团在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方案、系统集成、以及智能物流等领域全面布局。

在格力空调武汉生产线,已实现高度自动化。经过格力人不懈的努力,格力在智能制造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自主研发的智能产品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智能AGV、数控机械手、大型自动化线体、数控机床、智能检测设备、工业零部件等10多个领域,上百种规格产品,超百项专利技术。整个格力电器武汉工厂共安装了120台工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都是格力自己研发生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在格力智能总装工厂里面,AGV智能物流系统自动将需要的物料运达指定地点,然后由机器人接力,将物料提上生产线,自动打上螺钉螺母,之后在计算机控制的生产线上,由机器人自动安装底盘、插管、顶盖等各个部件,中间还穿插人工辅助的以机器人操作为主的焊接和制冷剂灌注等工艺流程。最后在末端进行自动化套袋、包装,一台空调就生产出来了。

海尔先后建造了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胶州空调、青岛热水器、FPA电机、青岛模具和中央空调七大互联工厂。在不断改良、迭代中追求高精度下的高效率。海尔的智能工厂可以实现信息在“人―人”、“人―物”、“物―物”之间自动传递的理念,此外柔性生产线、智能互联工厂可以满足为用户大规模定制的需求。

海尔打造的智能平台COSMOPlat是“企业和智能制造资源最专业的连接者”,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快、更准确的向大规模定制转型。作为中国首个、也是最大的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目前有20多套相关软件均属海尔自主产权开发。它既不等同于美国由“软”至“硬”的模式,也跟德国以“硬”求“软”的模式不同,而是海尔在打造互联工厂的实践中,逐步构建的一个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该平台运转的核心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进而实现产品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快速转型。现在海尔COSMOPlat平台上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还聚合了300万+的生态资源,形成了用户与资源、用户与企业、企业与资源的3个“双边市场”。目前海尔的COSMOPlat与通用电气的Predix、西门子的Mindsphere平台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代表平台,推动中国的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制造领域迈进。

鸿海集团布局的智能工厂已经扩及在中国28个厂区,智能工厂朝向无纸化、无人化和图像化发展。目前鸿海正在与英特尔(Intel)合作,推动富士康在武汉智能工厂转型。 鸿海集团积极布局机器人、高阶设备、数控机床、智能生产、智能工厂与系统整合。透过建立平台,累积庞大的数据数据,逐步具有分析能力,朝向软硬整合目标前进。鸿海集团在中国持续布局熄灯工厂,目前集团熄灯工厂数超过5个,有望增加到10个,包括成都制造平板计算机的塑料成型、喷涂、CNC加工等制程,就采用熄灯工厂模式。 此外,鸿海集团在重庆厂区的一体成型计算机以及显示器部分制程,以及郑州厂区的CNC工厂,也采用熄灯工厂模式。

中国建造“智能工厂”还需要苦练内功

2017年3月,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了《关于上海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和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加快上海智能制造发展,实施期限为2017-2020年。《意见》指出,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此外,唐山曹妃甸区出台《打造北京曹妃甸F代产业加工制造基地工作方案》,提出通过创新协同制造模式,到2020年,联合北京打造5个智能工厂或互联工厂,建设50条(个)自动化生产线或数字化车间。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平台;核心竞争力;宁波

智能制造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配合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智能制造已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与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必要举措,是抢占智能经济发展新机遇、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智能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必然选择。为此,宁波市工商业联合会课题组侧重从如何实现智能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的视角,开展了宁波智能制造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并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智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建议。

一、宁波智能制造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一)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方向路径

逐渐明晰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智能制造,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为契机,研究制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方案和产业政策,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智能制造政策框架体系,明确了以“3511”产业体系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重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组织部级试点示范项目7个、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试点项目13个,推动“机器换人”技改专项项目1200余个,行业区域覆盖广泛,示范作用明显。

(二)智能制造创新平台和核心技术突破初见成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和“国千”专家甘中学博士、杨桂林博士带领各自团队相继落户宁波,宁波智能产业研究院、宁波装备制造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智能装备国家检测中心、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等一批创新平台崭露头角,引领宁波企业实现了从最初的技术引进、模仿跟随式创新,到产学研合作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在新材料、智能装备等细分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三)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和区域集聚加快形成

镇海炼化、海天塑机、上海大众、宁波吉利等龙头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初步呈现。宁波均胜、舜宇集团、弘迅科技、慈星股份等行业领军企业在加快智能化转型的同时,逐步发展成为本土智能制造系统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各地积极抢滩布局智能制造产业,余姚产业园、杭州湾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北仑智能装备研发园等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

(四)以工业机器人为引领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造产品”到“造装备”,宁波制造产业链不断向智能制造核心产业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成套智能设备、伺服电机、数控机床、精密轴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2016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580亿元。中国机器人峰会永久落户余姚,全市共有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100余家,部分企业已初步具备机器人研发生产能力,大正机器人、伊泽机器人等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初创型企业发展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拥有企业数超过350家,宁波正逐步成为国内物联网器件和设备生产的重要基地。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大数据等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

二、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制造基础有待夯实

1.智能制造基础比较薄弱。“两化融合”仍处于“单项应用业务基本成熟、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的集成提升阶段初期,制造业企业总体仍处于1.0、2.0、3.0并联发展的阶段,已经达到3.0水平的企业凤毛麟角。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不足、智能装备集成能力不强、整体自动化水平不高,低成本加工模式较为普遍,智能化改造升级成本自我消化能力不足,4.0技术成了1.0工厂的不可承受之重。2.品牌品质基础不够扎实。智能制造装备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配套不齐全,品牌品质标准认证体系尚不完善,不少制造企业的质量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工厂智能化程度不高,在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于“担水劈柴”的地位和“微笑曲线”的低端,品牌品质建设亟待加强。目前,宁波在制造业品牌建设方面与杭州差距明显,在全国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评选中,我省共有11家企业获评制造业单打冠军,其中杭州八家,宁波仅有两家,这与宁波作为“全国品牌之都”的地位极不相称。3.信息基础设施亟待优化。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性关键环境要素的建设滞后于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引进大型公共数据平台不足,现有宽带网络容量和多业务承载能力有限,工业企业信息数据安全保障形势严峻。

(二)发展层次亟待提升

1.核心控制技术依赖进口。鼓励大企业、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进行创新突破、替代进口的发展氛围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构成智能制造装备和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的重要基础技术和关键零部件自主化进程缓慢,缺“核”少“芯”问题突出。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等智能制造核心部件以及精密成套设备长期停留在“引进”阶段,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高端产品仍然大量使用国外软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高端产业低端化苗头显现。2.创新驱动支撑力度不足。一方面,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核心产业研发投入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产业化进程缓慢;另一方面,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实施“边缘创新”策略,主要关注产品改良,原创性不足。总体上,宁波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不及深圳的1/4、杭州的1/2,也落后于南京、广州、西安、成都和武汉,全球专利布局处于绝对弱势,突破国际垄断技术的能力不够强。同时,企业更重视以土建投资为主的“硬投入”,而对品牌、知识产权、智能化研发等“软投入”则不够重视。3.龙头企业培育引进缓慢。一些本土大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业态观望以待,对智能技术的创新研发鲜有布局,“大而不强”特征较为明显。对具备国际影响力和市场话语权的本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的培育相对缓慢,尚未出现可以比肩深圳中兴、杭州海康威视、青岛海尔、佛山美的、珠海格力等名企的“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引进力度不足,落户宁波的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相对较少,难以为宁波制造企业树立标杆样板。

(三)示范引领有待加强

1.智能制造标准指数缺位。一方面,由于“智能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界对智能制造的理解、界定尚未形成共识,权威的智能制造产业分类目录和产品标准体系尚未制定出台;另一方面,能够对智能制造发展起到反馈、评估、引领作用的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难以科学反映宁波智能制造所处方位和发展水平。受此影响,不少企业对“智能制造”认识不清、方向不明,政府相关政策落实效果大打折扣。2.智能制造实施路径不明。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总结、推广步伐还不够快,适合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实施路径较为缺乏。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性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稀缺,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等新技术尚未推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应用较少。分类指导、精准施策还未形成机制,制造企业探索差异化智能制造路径困难较多。3.智能制造文化引领不力。一方面,由于实体制造业利润微薄,而开展智能制造投入巨大,“脱实向虚”诱惑不断,即便是少数专业专注的“工匠企业”,对资金投入大、见效周期长的智能技术研发和智能化也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各类媒体对坚守主业、不断追求工艺完美和产品极致的“工匠精神”、在细分领域能够引领国际一流品质的“工匠企业”宣传不够,宁波尚未形成“工匠精神”培育、传承、弘扬的社会环境,全社会理解、支持、尊崇“智能制造”的文化氛围淡薄。

(四)服务保障亟需优化

1.公共技术服务支撑不足。能够为龙头企业开展智能技术创新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撑的公共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集成软件、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科技中介咨询、工程服务、专业公司等优质供应商较为紧缺,数据智能应用服务平台缺乏。部分本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虽然能提供局部的智能化改造服务,但系统化方案解决能力依然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制造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的需求。2.国际技术合作服务乏力。当前宁波开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的平台较为缺乏,与德日等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驻华机构及驻外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服务机制不够健全,支持企业参与跨国招商、跨国并购、跨国研发的力度不足,难以引进、消化、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智能制造技术为我所用。

三、发展智能制造提升智能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强基工程,打通智能制造承载能力的“卡口”

1.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针对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四基”短板精准发力,矢志不移推进“强基”工程,着力在新材料、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四基”工程化、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狠抓管理提效、工厂升级,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踏实补好2.0的课。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推动大企业和龙头企业“弯道超车”,加快实现从2.0向3.0、4.0的过渡。2.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借鉴杭州加强“中国制造2025”质量品牌标准认证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培育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工匠型”企业,引导制造企业加大专利品牌标准等“软实力”投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宁波产品”向“宁波精品”转变,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家、省级技术标准的制订,形成一批能够代表“宁波智造”、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以此推动宁波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建设跃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宁波制造”的品牌价值和整体形象。3.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宽带宁波”和企业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拓展宽带容量,提升多业务承载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网络宽带设施建设,完善匹配工业控制系统标准的信息网络。着力加强公共场所和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园区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大数据、云平台与工业宽带的对接,着力打造“网+云+端”的制造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本土工业软件开发企业,鼓励研制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强化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管控,确保智能制造信息安全。

(二)主攻替代进口,抢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风口”

1.突破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面向宁波智能制造重点发展领域,针对制造业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智能化发展的迫切需求,研究制定技术创新路线图,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全面整合创新链、超前布局产业链、不断完善服务链。前瞻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碳材料、新兴磁性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关键基础件等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和关键技术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智能基础零部件、工作母机先进设计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先进感知与测控、控制与优化、建模与仿真、工业大数据等共性关键智能制造技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孵化、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应用,提高系统集成应用技术水平,形成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体系支撑能力,提高智能技术国产化水平。2.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广泛参考国际先进城市开展技术创新的探索实践,借鉴运用上海、深圳等城市打造世界级科创中心的经验做法,依托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引进共建计划、国际创新资源链接计划、高层次人才引培计划,加大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知名科研院所的引进力度,推动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人才、研发团队和科研成果等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向宁波集聚。统筹整合全市高等院校、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孵化平台、科技大市场等存量创新平台,在紧跟智能制造发展前沿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重点突破关键领域、核心装备和基础工艺,把宁波打造成为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技术研发的“策源地”。3.培育智能制造领军企业。通过出台鼓励科研院所以技术和研发成果入股企业等激励政策、建立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风险补偿机制、完善技术与资本市场紧密对接协同发力机制、优化创新成果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等途径,释放创新体制“红利”,吸引西门子等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来甬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和140余个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建设高端技术研发中心,着力提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智能制造“领军企业”队伍,发挥“领军企业”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裂变带动作用,引领广大中小微企业向“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使更多的企业成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三)强化示范引领,明确智能制造突破提升的“方向”

1.强化智能制造标准指数引领。尽快组织部门、专家加大对“智能制造”产业标准的研究力度,加快建立产业分类目录。成立一批质量认证机构,着力在新材料、光学电子、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优势产业领域研究制定一批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并争取上升为“浙江标准”和国家标准,提升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借鉴宁波具有国际航运影响力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的成功经验,组织专家开展智能制造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力争在全国率先“智能制造指数”,使之成为评价、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2.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离散型、流程型、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远程运维服务等一批成熟、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分行业建设一批示范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着力打造一批智能技术研发示范企业,把部分智能制造基础和环境较好的县(市、区)、产业园区打造成为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试点示范项目的积极引领作用。3.突出智能制造文化引领。大力弘扬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借鉴深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大力挖掘宣传方太厨具、江丰电子、均胜电子等宁波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先进典型事迹,全面总结提炼推广“黄大年精神”,丰富宁波智能制造文化的基因。积极借鉴温州筹拍《温州一家人》系列电视剧的成功经验,筹拍以茅理翔父子、姚力军、王剑锋等一批企业家坚持创业创新、深耕智能制造的艰辛历程为背景的电视剧,增强宁波“智能制造”的自豪感、荣誉感,树立以开展智能制造为荣的“智造文化”,引导制造企业深耕智能制造,持之以恒走“专精特新”路线,打造智能制造“百年老店”。

(四)优化服务保障,消除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痛点”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6篇

北京

加快结构调整,深化融合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在调整中提升,制定实施绿色制造实施方案、大数据和云计算行动计划、“互联网+制造”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实施绿色制造升级工程和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引导存量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立两化融合服务联盟,建成北京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稳步推进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金山公有云等一批重大云用加速发展。支持北人集团盘活腾退厂房,成功举办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天津

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发展智能制造,推进云制造、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加快建设滨海工业云、企业云等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服务型制造,开展创新设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型制造行动,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壮大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产业,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B2B云平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数据产业基地和数据资源聚集服务区。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

河北

加速转型发展,深化制造业强省建设。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围绕“培育一个知名品牌、开发一项专利技术、形成一个特色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滚动实施千项技改项目,加快沧州激光产业园、东旭集团光电显示玻璃基板、北汽福田年产10万吨发动机缸体缸盖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设。推进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培育一批智能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和产城融合,加快互联网+、民民参军、产城互动城乡一体发展。推动第三批32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贯标,组织开展“互联网+制造”百县行活动。

上海

稳增长,促融合,加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注重供给端发力,以重大项目落地为抓手,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运行安全。聚焦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集成应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要素,提高研发设计、标准制定、功能服务、总包总成能力,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

重庆

聚焦智能制造,融合发展趋势明显。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重点围绕制造业创业创新服务体系等领域,加快互联网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运用。加速企业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的集成应用,全面提升制造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施智能改造工程,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5.7%,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平均分别下降13.8%、28.4%。

广东

深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工业转型升级。遴选5个左右的重点产业,以龙头企业、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依托,联合上下游企业,建设20个左右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积极承担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制订工作。推进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建设。加大10个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发展。摸查示范基地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依托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公共服务平台,分行业实施智能制造推广应用计划,完成10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培育2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骨干(培育)企业,实施30个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建设试点。培育15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和10家系统集成服务骨干企业,建设4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力争机器人制造业产值达600亿元。

山东

突出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把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摆在实施制造强省战略的突出位置,聚焦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促进新动能发展壮大。一是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继续争取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出台省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深化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探索实施“1+N”带动提升计划,打造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产业联盟等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培育省级试点示范企业50家以上。二是推动“互联网+制造”试点示范。推动出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意见,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模式。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深化互联网普及大行动、两化融合深度行等活动。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开放式"双创"平台和服务平台,力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76%。

浙江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和“互联网+”行动,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推动信息技术与产品的融合、制造过程的融合、商业模式的融合、双创平台的融合等工作,实施100个示范项目,启动培育一批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融合发展、兼并重组、品牌收购、标准升级、管理创新等途径,推动优势骨干企业提升发展。开展传统产业集群改造提升、互联网+、标准化+、设计+、机器人+等专项行动,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今年要新增“浙江制造”标准100个以上、工业机器人1万台以上。树立中国制造新标杆。支持宁波市建设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指导和支持其它有条件的城市争取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争创“中国制造2025”卓越提升试点示范基地。

河南

坚持创新引领、智能转型、开放带动、绿色发展,打赢工业转型攻坚战,以转型改善供给质量、以转型对冲成本上升、以转型缓解环境约束,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网络经济强省提供坚实支撑。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发挥财政资金和基金引导作用,推动大范围智能化改造,滚动培育50个智能工厂、100个智能车间,争创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力争完成52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任务,使对标企业累计达到2000家。创建郑洛新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力争上半年申报创建成功,确保3年实现创建目标。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首批确定10个左右培育对象。组织推动新一轮“十百千”技改示范项目,推进一批工业“四基”和军民融合示范项目,力争全年完成技改投资1200亿元。

安徽

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积极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培育认定省智能工厂20家、数字化车间100个左右。积极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争取1-2家企业进入国家推荐名单。继续实施机器换人“十百千”工程,在机械、石化、冶金、汽车等10大领域选择300家以上企业,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3000台以上。积极争取国家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智能制造等重大专项,加快实施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应流集团高温合金零部件、中鼎EM燃油发动机等一批高端制造项目。

贵州

着力抓好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助推大数据战略行动。聚焦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在西部地区保持中上游水平。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应用。建立一支两化融合服务队伍,组织1000家以上企业开展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组织25户企业实施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重点实施50个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实体经济试点示范。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智能制造专项行动,继续开展智能制造省级试点示范,争取创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2个,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标杆企业,组建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支持省内高校联合开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资金,支持省级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云”平台功能完善与应用。

四川

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出台《四川工业和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军民融合等七大工程,指导成都抓好“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支持绵阳、德阳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建成一批柔性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示范项目,重点支持3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青海

落实《中国制造2025青海行动方案》、《关于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谋划和实施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推进工业云、工业大数据行业应用。加快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全面实施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大力培育部级和省级两化融合标杆及示范企业。加快推进“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积极引进阿里巴巴、浪潮集团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参与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电子商务、绿色制造等项目建设。争取将西宁市列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争创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继续争取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加快海东、西宁、海西大数据建设和应用,实施政务云、产业云、民生云、生态云示范工程,推动青藏高原大数据灾备中心建设,促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

新疆

融合创新,持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实施方案》。继续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两化融合企业试点、两化融合试验区等试点示范遴选、建设工作及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积极通过智能制造手段增质提效,以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项目为重点,大力实施智能升级;根据企业基础分级推进,行业优势企业对标国家智能先进标准实现智能转型。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完善在线工作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新模式;推动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企业示范带动,在输变电、农牧机械、新能源装备、汽车和化工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

内蒙古

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2020年大数据产业实现1000亿元的目标,健全推进机制。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自治区促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的操作办法,兑现优惠政策。编制大数据基金支持目录,建立大数据产业重点项目推进制度。落实国务院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指导意见,“两化融合”企业贯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信息化。加快推进“互联网1+7”工作体系。重点抓好自治区工业云平台与航天云网、沃特玛电动汽车制造云网的融合,引导原材料加工企业在平台上实现协同创新、协同制造,将我区铝、镁、铜、烯烃、稀土、石墨做成若干产品园,实现产品延伸加工增值。积极争取国家四基工程、创新中心等政策支持,研究出台建设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方案,构建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建成国家重要的石墨烯、稀土等新材料产业基地。促进“呼包鄂”等重点区域协同发展,支持呼包鄂三市列为“中国制造2025”区域试点示范城市。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环境、结构造型、建筑革命。

1智能建筑概念

1.1什么是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 IB)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高科技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巧妙集成,也是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1984年1月在美国康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Hartford)出现了世界第一座智能建筑,这是一座由旧的金融大楼翻修改造而成的大厦,楼内铺设了大量的通信电缆,增加工程控交机和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楼宇内的配电、供水、空调和防火等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因而用户享有电子邮件、文字处理、语音传输、科学计算、信息检索和市场行情资料查询等全方位的服务,为客户创造舒适、方便和安全的环境。

智能建筑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的建筑行业纷纷仿效,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得最快。我国智能建筑的建设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着国民经侪信息化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都受益于信息网络,智能建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节点,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我国快速发展。

我国于2007年7月正式实施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对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相互渗透,智能建筑的内涵和技术内容还将日益丰富并继续发展下去。

1.2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

智能建筑是建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物,建筑是主体,智能化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目的是赋予建筑“智能”。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 因此, 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是现代建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

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以建筑设备、设施为对象,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会,其中包括电气信息学科和土木工程学科的交叉,它涉及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以及感测、控制、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的知识。

1.3智能建筑的建筑环境

建筑是实施建筑智能化的平台,为了实现智能建筑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需要具有一定的建筑环境并设置相应的智能化系统。

从建筑环境的角度着想,智能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空间大小、室内布局、预留的容积率等,同时也要考虑适应21世纪绿色和环保的时代主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另外还要满足智能建筑特殊功能的要求,必须有智能化系统的设环境,比如配线管道(管井)的设置环境、智能化系统主机房的设置环境等等。以及适应智能建筑动态发展的特点,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能够在用户变、使用要求变动、技术升级引起的设备系统变更,乃至建筑内部配置的某些变动,都可以以最便捷的方式将系统调到新的要求上。

2现代建筑结构技术

现代建筑技术包括现代建筑结构技术、现代建筑设备技术、现代建筑材料技术、现代建筑防护技术、现代建筑施工技术,以及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技术等。其中现代建筑结构技术是现代建筑技术中的首要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里,我们将主要讨论现代建筑结构技术有关方面的内容。

2.1建筑与结构

从某种角度看,在建筑技术中,“结构”就是建筑还未经修饰的一种构建模式,是一个过程,而“建筑”则是对结构修饰后的结果,是一种状态。

建筑与结构之间是一种骨肉相依的关系,它们共同完成了对居住环境的构建。这种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有对方的支持,自己也会失去存在的依据。没有结构,建筑则无法成立;而没有建筑,结构便毫无意义。简单地说,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对建筑的造型和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2.2结构造型的概念

从某种意义来说,建筑是一个与人共生的生命体,我们可把建筑中的很多元素类比生命体中的等价物,比如建筑的通风系统对应生物的呼吸系统,建筑的给水排水对应生物的血液循环系统,建筑的控制系统对应生物的神经系统,……等等,并且建筑是一个有思想、有精神的造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建筑就是一个人。

结构则是建筑的骨骼,建筑的造型、空间等内容,都依赖它的骨骼──结构承托着。可以说,没有结构,就有造型,也就没有空间。同,结构也是建筑的语法,也就是说,结构规律是建筑设计中必须遵守的法则。从一般意义上来讲,结构是显示各种不同实体构件之间某种井然有序的有机联系。

事实上,结构有着自身的视觉表现力,它像是雕塑一样动人心弦,但比雕塑更加宏伟震撼。结构是美的。结构的美从宏观上表现为在建筑体形的雕塑似的壮美;在中观上是结构构件与空间处理妥帖对位的表现力;在微观上又可以看到细部节点美的处理。所以,结构的美是有很多层面的。同时,它还是有各种不同的方向的。首先,结构美是一种科学理性的美。“合理的形式就是美的”。结构美所遵从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力学法则,而力学法则是一种客观的自然规律。除了一种科学的理性美,结构自身还带有一种形式美。在满足科学基本原理的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造型,并且,形式美并不完全依赖科学的方法,有时候,只要经验满足的,实践允许的,都是可以使用的。

结构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仅是从技术上对建筑的一种支持,更是因为它与造型的紧密联系而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结构造型是把结构设计中与造型相关的内容抽取出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把造型与结构放在一起考虑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有机的结合。结构的表现就是建筑造型的表现,结构的美就是建筑的美。只有把结构与造型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才是建筑设计的合理方法。结构造型,既要注意力的作用,又不能忽略形式本身的积极作用。

在结构造型中,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是“稳定”,稳定的含义包括平衡和牢固两方面,平衡就是外力和内力的总和达到相互抵消的状态,但是平衡的状态还达不到建筑允许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不牢固的,稍有外力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只有牢固的因素才能限制这种外力对平衡的破坏;在稳定的基础上,表达力量感也是结构造型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挑战空间是结构造型中的又一个原则,它和追求稳定、表现力量从不同侧面描述结构造型的目的与意义。

必须指出,在建筑中,灵魂就是空间。建筑需要的不光是外观的形体,更需要的是空间,只有空间才是使用者真正使用建筑的地方。空间也是现代建筑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设计要点,空间与造型是互为负形的关系,结构造型中调要关注造型,其根本目的是要关注空间。塑造美的结构造型就是为了塑造美的空间,探索新的结构造型就是探索新的空间。

3 20世纪末的建筑革命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出现,世界的工业生产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建筑领域中则表现趋向人情化、多样化、分散化、个性化和智能建筑,这种新的趋势己对世界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人情化主要表现为世界上旧城市与旧街坊的改造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保留原有的建筑外观而改造建筑内部环境,以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要求,反映了先进技术与高度人情化的结合;多样化这一趋势表现为建筑类型、建筑形式与建筑结构正着多样化、不定型化的方向发展;分散化的特点表现为城市人口趋向分散到小城镇与郊区,原有大城市趋向地下发展,与此同时,村庄将逐渐消失,新的小城镇正在大量出现;个性化的趋势明显地反映为不同城市的城市法规和建筑法规可以不同,完全根据当地的环境与具体条件而定,因此,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就大了;智能建筑是当今世界建筑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时代。人们需要网络,因为人们需要信息,人们离不开网络,因为人们离不开信息交。因此,在数字化的信息社会中,智能建筑也之迅速地发展起来。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 智能建筑以建筑为平台, 以建筑设备、设施为对象,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可以是高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智能大厦,或是建筑小区的智能化──智能小区,也可以是宅居智能化──智能家居等等。

与此同时,高层建筑崛起和形形的大空间建筑大量出现。高层建筑首先是在芝加哥大批出现的,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象征,它成为当代社会最突出的现象之一。它作为城市天空轮廓线的控制点,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景点,或作为建造业主实力雄厚的象征,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推崇。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常用的竖向承重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等。而形形的大空间建筑的涌现,主要结构有: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折板结构、钢网架结构、钢管结构、悬索结构、张力结构、悬挂结构、活动屋顶、充气结构以及大跨度建筑。

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科技的突飞猛进,加上文化思想的活跃,促使了当代建筑功能不断复杂,建筑形式日益丰富。建筑师与理论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许多新的建筑课题,在建筑创作实践方面、在建筑思想理论方面、在建筑创作方法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使当代的建筑文化呈显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错综复杂的壮丽画面。这壮丽的画面里编织着高科枝的成就、高度人情化的思想、生态环境意识以及传统统文化与创新思潮等。因此,可以看出,技术、理论、场所、生态等四个方面因素对建筑创作所起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资料:

(1)李林,智能大厦系统工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1~8。

(2)吴紫标,现代远程教育与智能大厦,现代远距离教育,哈尔滨:黑龙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0.3:8~9。

(3)张建荣,建筑结构选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302;306~311。

(4)冯丹阳,建筑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1;5。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8篇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积极贯彻《中国制造2025》,切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力弘扬“双创精神”,积极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在我委指导下,省企业信息化协会和省企业技术改造协会联合举办了以“融合创新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9月22日,我们在南京举行了大赛新闻会暨启动仪式。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今天,大赛第一场预赛——智能化生产分赛在江宁U谷隆重举行。在此,我谨代表省经信委和主办方对智能化生产分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首届“江苏智造”创新大赛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智能化生产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模式,是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培育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新模式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加以推进。

作为制造业大省的江苏,始终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六大行动,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的重要举措。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行业智能化改造,研究出台示范智能车间评选条件,推动企业加快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持续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百千万工程”,积极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示范探索,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今年以来,我们组织评出了第三批139个示范智能车间,成功申报了中天储能、一汽锡柴等2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及康尼机电、常熟开关等7个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专项。通过示范引领有效带动全省面上企业推进智能制造,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有效嫁接,着力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中心、一基地”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坚持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坚持以培育新业态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企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两个行动计划,出台《江苏省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逐步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通过互联网推动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江苏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努力走具有江苏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之路。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9篇

一时间,“沭阳速度”、“沭阳现象”、“沭阳模式”、“沭阳经验”??成为全国纺织争相相仿学习的榜样。

“沭阳速度”之快

2016年3月10日,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一期举行了奠基仪式。一年多时间,园区一期14.5万平方米厂房及食堂宿舍楼已经全部完工并且装修完毕。目前,已经签约入驻企业8家,协议总投资超10|元。这一年的发展被业界称为“沭阳速度”,得到了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高度认可。

“我们在发展纺织产业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设备的智能化、国际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表示,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将按照“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要求,以技术创新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在针织产业的融合,打造沭阳智能针织特色品牌。

作为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区,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规划,主要以智能针织品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袜子、无缝内衣等针织品,建成后将完成孵化区、成长区、样板区、配套区建设,实现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品牌服务、物业管理等园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如今,沭阳围绕针织产业链招商,开发区独特的包覆纱及丝袜等针织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产业承载平台日趋成熟。全县包覆纱生产设备超过4800台(套)且技术先进,占全国同类设备总量的21%以上,是全国包覆纱生产设备最多、产量最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

此外,沭阳已承载各类项目754个,用工13.8万人,建成包覆纱、针织毛衣、提花遮光窗帘布等15个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综合竞争力逐年攀升,跻身“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百强榜”,还先后获批了纺织纤维新材料、装备制造和软件等四大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并通过了“江苏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验收。

按照“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围绕“龙头带动、平台驱动、县乡联动”的运作模式,沭阳力争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使之成为产业转移升级的集聚区、政府与行业协会互惠合作的示范区、体制与机制创新的先导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样板区,着力将沭阳打造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高地、创意设计策源地、针织商品国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把沭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名城”。

“沭阳模式”之智能

“纺织服装业推进智能制造,势必要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推进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沭阳纺织产业的发展是省内产业调整、转移的典范。”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表示,沭阳有着丰富的包覆纱产业发展基础,这对其发展后道针织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其提出“智能针织”的定位后,对入驻“智能针织产业园”的企业设立了较高门槛,不是把原来的厂房做简单的迁移,而是打造产业的升级版,均要求企业具备一定智能化水平,这为当地针织产业智能化发展培育了高起点的优质土壤,对整个行业智能化水平的引领作用也较为明显。

向智能制造要投资。在江苏沭阳经开区友富路上,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格外醒目。“我们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通过打造纺织业智能制造的平台,来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入驻企业朝着高效、智能、生态的方向发展。”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魏伟表示,得益于智能制造平台的吸引力,去年1月才奠基的产业园目前已签约8家企业,园区协议总投资超10亿元。

向智能制造要订单。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眼中,纺织智能制造能够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并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在互联互通的制造模式下协同生产,从而实现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制造和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意义不仅是改变制造模式,更会刺激需求,将带来更多个性化、功能性、小批量的订单。”

向智能制造要效益。工信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工业4.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指出,当前纺织工业面临着市场、资源环境与成本的多重压力,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已没有竞争力。“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让工业制造即便在处理个性化订单时也能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与能耗,有望使强调高质量的高级定制以更低的价格走入百姓日常消费。”

“沭阳经验”之绿色

近年来,新一轮全球纺织产业转移呈现中低端向东南亚转移、高端向欧美回流的特征,中国纺织产业转移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挑战和困境。显然,成本敏感型、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产业一味寻求成本洼地、政策高地已成过去,在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各地优惠政策逐渐趋同、环保要求越发严格的背景下,如何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为抓手,加快培育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转移中实现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课题。

为此,沭阳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力争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园区。从园区建设上,借鉴绿色发展“ 1+5 ”模式:“1”是指准入条件,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5”是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以此指标体系来评价园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使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并从三个层面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产品层面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二是绿色的5化原则建设绿色工厂,为绿色制造体系奠定基础;三是以品牌企业为龙头,规范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供应链的绿色水平。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0篇

产业硬实力

2012年,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决策,同年了《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根据规划,常州的智慧城市建设将依托四库四平台,发展六大智能产业,实施应用工程,最终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智能技术产业化的四化目标。

常州市经信委副主任杨军表示,就常州市来说,信息基础设施亮点纷呈。但必须明确的一点事,发展智慧常州要把握社会应用和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常州“智慧城市”将结合产业基础,紧抓“智慧城市”建设机遇,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智慧化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为主线,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社会应用智慧化、产业升级智能化。规避区域同质化竞争,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以“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材料、智能装备、智能产品和智能系统”为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农业装备、智能工程机械、智能基础装备和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产业,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名城”。践行信息化惠民,应用服务于民生。这样的目标不但规定的智慧常州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智慧常州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合理规划。

从产业基础来说,结合常州产业基础和省政府对常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智慧城市规划》确定了常州“智慧城市”发展的六大重点产业,明确了各项产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常州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苏英介绍,智慧常州在智能产业领域,以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实现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获得提升。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形成融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发展一批面向政务应用、文化创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培育一批本地云计算配套企业,初步形成本地云计算产业链。形成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软件开发应用水平明显增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融合的社会

苏英介绍,依托常州市的信息化现有资源和基础,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智慧城市规划》提出了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重点工程。

在政府智慧服务层面,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健全市民卡的政府公共服务载体功能,加快国家税网上办税服务,实现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化;在社会智慧服务层面,建设无线城市,完善金保系统,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数字档案查询、食品药品追溯、智慧物价、虚拟养老等信息惠民工程,满足信息化发展成果惠及全民的客观需求。

通过城市可视化运行管理、综合管理、交通出行管理、社会综合管理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城市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智能响应和运行。集约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服务便捷的全新智能社区形态。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加强对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综合利用各类公共视频资源,创造宜居城市。建立实用共享的区域智能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全覆盖进程,构建“智能卫生、健康市民”的卫生智能化体系。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和培训的学习需求。整合常州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能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广泛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开拓常州旅游服务业的新局面。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大批创新持续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商务智慧化的智慧企业,全面提升常州地区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在智慧常州建设进程中,常州经信委通过不断总结发现,地方政府要求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提供统一公共服务平台的需求,往往与条线设置不同技术标准、建立异构系统的要求相冲突。由于国家层面缺乏统筹,各条线分散的、孤立的技术标准和系统,还在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地向下推广,给地方信息资源整合、网络系统整合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政务信息资源存在着多头重复采集、部门分散管理、数据正误不一、利用效率较低和“信息孤岛”等现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现象导致了政府信息系统繁多,直接加重了基层的工作负担,造成了基层干部、精力的极大浪费,这对于改进政府对社会的服务职能是非常不利的。

在实现智慧常州服务型社会中,常州市创造性的提出“四库四平台”建设。其中,“四库”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四平台”即云计算平台、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平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信息安全平台四大基础平台,“四库四平台”建设是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卫生、教育、文化、人口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基础。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1篇

李正海 中国工业“互联网+”联盟 秘书长 一线大数据联盟 主要创始人

我国在推行多年的两化融合基础上,今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它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面对热议,中国振兴智能制造的路径又在哪里?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的交会点,而这三者内容都十分丰富,存在着大量的技术要素、众多应用领域、涉及价值链方方面面,在项目实施中也需要大量投入。因此,政府部门、制造业企业、相关软硬件企业和集成企业都在积极思考,如何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分成几个部分,首先是“智”,相对而言,“智”强调知识,强调获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能”是一种使能技术,意味着决策、执行。而“制造”可以理解成物理与化学的变化,涉及连续制造、间隙制造、离散制造,另外我们也可以把制造分成狭义的制造以及物流。我国的工业基础与德国、美国相比,可谓种类全面、大而不强。工业的技术水平千差万别,可以说工业1.0、工业2.0和工业3.0都存在。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在工业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众多。因此,中国的智能制造需要有中国特色,而这种特色就是由智能装备、人类专家和广大工人组成的人机一体化系统。这个系统在制造过程中能够进行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运算、可视化,再进行决策,然后由装备、机器人和人类进行控制与制造执行。在其中的分析运算中,充分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成果,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去扩大、延伸人类专家的脑力劳动,而对于缺少人类专家的场景,系统也可部分替代人类专家的作用,从而实现制造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智能制造覆盖的内容很多,各方强调的内容也不同。如德国工业4.0强调信息物理系统(CPS)系统,利用自动化和软件领域的优势将集中式控制变成分散式控制,促进个性化、数字化和集成化;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强调传感采集、强调数据分析、强调高级分析,也强调工作中与人的联系,其技术核心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则除了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外,也在构建创新中心、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重点装备领域等方面,尤其强化总体的制造业产业规模与结构。

多样化的智能制造产业格局

智能制造产业涉及的面比较宽,包括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传统意义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关键基础零部件以及重大智能装备。而在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时期,智能制造产业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产生了细分的机器人行业。更加强调促进智能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ES)、信息物理系统(CPS)等,强调相关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系统,以及促进智能发展的教育、各种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咨询服务等。智能制造产业主要包括如下部分:

高档数控机床。分为大型、高精度数控母机与面向行业应用的关键高精密数控机床。进一步细化则包括通用行业的重型立卧车床、龙门铣床、落地镗床、轧辊磨床、高速精密车床、加工中心、复合机床、各种数控磨床、大型滚齿机和磨齿机、数控线切割和成形机床、大型数控成形设备等;面向行业应用的分为数控叶根槽铣床、数控转子槽铣床、数控成型铣齿机、数控成型磨齿机、超重型深空钻床、连杆加工机床等。

重大智能装备。包括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

测控设备。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嵌入式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

工业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包括焊接、涂装、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以及安防、危险作业、救援等特种机器人。

软件系统及平台。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信息物理系统(CPS)、计算机仿真系统(CAE)、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等。

在教育、技术研发、标准、咨询等领域,智能制造不仅需要提升物理装备的能力,更要提升软能力,尤其是人的能力。因此,在智能制造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系统服务人员都有大量的教育培训需求。而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方面,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并且在智能制造的方案制定、系统集成方面,更需要高速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预计在2015年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而一些重大智能制造产品也将实现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的制造企业。从而实现我国完善的智能制造产业,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但是我国的智能制造产业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投入比例低、创新人才数量少、核心技术不掌握、自主品牌缺乏、重大技术装备仪器仪表基本被国外垄断以及机器人控制系统、高端传感器、伺服电机、高档数控机床绝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有等问题。而在互联网、大数据、高端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等领域,也大多被国外企业拥有,所以我国的智能制造之路,称得上任重道远。

发挥主体作用 提升发展质量和内涵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的强国战略,国家和地方政府推出各种扶持政策。作为具体执行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及时掌握并利用国家政策,提升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提高个人智能制造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夯实工业基础,提升制造能力与质量,促进制造创新,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在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启动了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目标是形成智能制造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在具体运作方面,主要包括掌握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状态以及面临的问题,明确智能制造的思路和重点方向,引导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集成应用。包括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虚拟技术等。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构建智能制造标准,指导开展标准化工作。发挥政策引导、推动、财税机制,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具体的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包括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试点,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试点,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试点,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以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等。

各地政府为促进地区发展,推出大量的政府扶持项目,如浙江提出5年投入5000亿元实施机器换人项目;天津智能制造重大科技专项,打造5—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100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同时计划3年累计投入1亿元,面向全国从事机器人科研生产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征集智能制造重大科技项目。各地纷纷构建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园区以及智能制造联盟。各地政府需要结合本地特色,加强地区统筹,促进产业宏观指导,制定产业规划,协调产业布局与区域分工,促进高水平创新;促进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技术、研发、中试、转化等一系列公共平台的建设;构建产学研研究转化体系,形成产业技术联盟,完善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加强人员培养,促进创新,深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促进地区经济绿色、安全、高速创新发展。

企业是实施智能制造最主要的主体。企业在实施智能制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进行新设备引进,另一方面更需要对已有装备进行改造,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制造升级。在实施的过程中,确立自身的优势。在制造方面,按照产品装配工艺、部件装配工艺、零件生产工艺、工序、工步进行细化分解,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知识化、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在此过程中需要强调,自动化是在可以保证质量稳定基础后才实施,智能化也是在实施自动化以后实施。当然对于引进的智能化系统,不仅要看重其包含的硬件部分,更要看重其软件部分,同时关注其中蕴含的知识部分,也就是大数据部分。另外作为智能生产装备,其学习能力、推理能力应该作为重中之重进行考察分析。智能制造的路径有向上与向下两种,向上是与互联网结合,向下是工业强基。互联网结合的核心是实现与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实现互联互通,与行业信息实现集成,从而实现规模化数据应用,实现数据的高效传递、转换、生产,实现远程控制和云服务。而向下必须保证生产线的连续、稳定地生产,因此需要有各种传感技术,实现CPS系统,构建设备的监控、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对于集团性企业,更需要实现集团间的数据集成、工作集成、管理集成和创新集成。比较典型的应用,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各企业的数据之间的集成,从而实现对标分析,促进标准化发展。或者如纵向分析设备的生命周期状态,横向监控设备是否正常,从而减少设备的计划外维修,保证生产的平稳。

具体而言,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要分成智能的产品、智能的装备、智能的生产、智能的物流、智能的组织和智能的管理与决策六大领域来实施。系统性地采购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构建智能生产线、生产车间、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系统(APS)、信息物理系统(CPS)等。结合人员教育和商业模式改进,从而构建智能工厂。

智能制造离不开人,一方面需要利用软件系统实现人的知识显性化管理,另一方面需要提升企业各级人员的智能制造水平,充分学习掌握软件的应用,提升智能制造的能力,掌握智能装备的使用、维护和改进,并控制新技术带来的安全与风险。从而保证智能制造的落地有效运行,促进企业的智能能力的提升。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人员流动加大,因此实现智能组织和智能人员管理势在必行,比较典型的是促进创新,培育创客,企业改变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复合收益模式、长效收益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人员发展和企业创新需要。对于制造业的个人而言,充分学习智能制造知识,掌握智能制造技能,避免被机器人所代替,利用互联网的高速传递能力和海量的用户基础,发挥自身潜能,创造自身价值。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我国是个工业大国,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在实施智能制造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状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短期内国内不能生产供应的,那么可以引进。但要实施集成性引进,也就是只引进核心部分,加上国内的产品功能组件,从而形成解决方案。对于这部分产品,要逐步降低对外的依赖比例和进口总额;对于国内已经可以实现生产供应的产品,要降低信息不透明性,作为生产企业,提升自身的宣传策划能力,加大宣传力度;对于购置企业,在条件基本相当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国内企业。另外在政府引导下,构建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信息沟通,促进产业的合作;对于已经达到量产、产品质量可靠的智能制造相关产品,要普及性应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实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和工业4.0试点,从而形成中国强大的制造体系,做大制造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发展

智能制造的相关核心技术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较典型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感知技术、知识表达等。而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将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装备方面,设备的自感知、自省、自律和自维护将得到普遍应用。另外虚拟制造技术和三维仿真技术也将对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而3D打印则会促进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技术异化;伦理;生态共同体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带动下,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也不可避免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智慧城市的发展预示着人类未来社会将朝着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节约的方向发展,生态型智慧城市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更好选择。

1智慧城市及其创造力展现

如今,以宜居思想为引导方向,将技术与人文关怀相融合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已经付诸实践。所有大中城市都渴望被贴上智慧城市的标签,这也是城市的发展格言。智慧城市的理念是由知识社会和数字城市的有机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它被定义为“多领域创新体系”[1]。由数字网络、人工智能和城市的社会资本共同构成了集体智慧经济竞争力。通过创新实现知识经济是一个城市的智慧标志,使它能够产生“空间竞争优势”[2]。智慧城市是人性化、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1.1智慧城市使生活更便捷。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智能城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现代科技渗入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购物、智能社交等一系列智能选择为人们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也通过无线网络的覆盖得以展现。各大城市竞相实行了公交及地铁等公共领域的免费Wi-Fi覆盖,方便了人们的上网需求。此外,手机地图APP还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通过GPS、RS定位系统,为出行者提供多种出行方案,包括最佳出行路线设计,一键智能搜索,足不出户即可获得附近的餐饮、游玩住宿等综合信息。在医疗方面,网上挂号减少了窗口拥挤的排队时间,人们可以预约挂号和预约专家,从而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使就医计划更加准确高效。1.2智慧城市使生活环境更怡人。环境也是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空间不但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的打造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休闲环境。满足了人们的自然审美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结构优化。1.3智慧城市更注重人本发展。智慧城市使城市安全有了保障。例如,三门峡移动与当地出租车公司合作,在展示广告及监控信息的同时,还安装了隐蔽报警装置,这样,使得司机及乘客在危急情况下的安全有更切实的保障。此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还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市的主人,重视提升民众的公众参与度,目的是让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提高民众的幸福指数。一些交流平台关注民生问题,通过市民对智慧城市的预期设想与存在问题的反馈,及时了解并整合反馈信息,从而使政府部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2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技术异化问题

随着建设热情的高涨,智慧城市的弊端也日益浮出水面。由于智慧城市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建设体系和制度也并不完善,因此,从生态共同体视角审视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智慧城市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风险。2.1环境风险的反思。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强求自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的异化会导致环境危机,这将使生态问题进一步加重。城市的繁荣是依靠消耗能源材料发展的,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会受城市化的负面影响,这将危及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前景。据联合国2014年的《世界城镇化展望》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再增加25亿。目前世界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2050年该比例将上升到66%,而且,大部分增加的城市人口将集聚在亚非地区[3]。除此之外,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7亿人,至2100年将达到112亿人[4]。不断增长的人口及城市化进程将会耗费更多的能源及材料,这意味着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在居住、能源、交通等方面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压力也与之俱来。城市建筑技术的异化在空间的延伸吞噬着人类生存之根。在时间上,混凝土、钢筋水泥作为技术物如破了自然转变的时间限制,难以回融于自然界的本真过程[5]。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材料及能源被消耗,城市垃圾也随之增加。这些因素将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造成阻碍。随着电子产品的极速更迭,技术异化的表现也层出不穷。电子垃圾作为智慧城市的“残留”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手机为例,手机智能化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手机外观与性能的更高追求使得手机产品迅速更新换代,淘汰的二手手机一部分回收再利用,另一部分就直接废弃,其中含有大量毒害残留,如果随意处置,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使环境问题显露出世界性的趋势。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每年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就会想方设法踢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就成为了“垃圾桶”。目前,我国电子垃圾进口增长速度提高很快,每年从发达国家进口约200多万吨电子垃圾。广东汕头贵屿镇因拆解废旧电子产品及其环境污染问题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城[6]。这个巨型垃圾场的面积也在日益扩大,并不断向内陆蔓延。2.2伦理风险的反思。智慧城市建设的多种运作环节存在着波动风险。智慧城市的智慧发展靠物联网、云存储等信息技术得以实现。由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的支撑的智慧城市,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关系网。城市技术体系是复杂的巨系统,各个环节都在这个关系网中共存,如果某些环节出现偏差,将会影响整个城市体系的健康运作。智慧城市下的信息技术风险会导致个人及政府相关部门信息的泄露。智慧城市使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融为一体,是智慧城市朝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表现。信息技术离不开网络的传播,然而,网络信息病毒种类繁多,并且具有传染性、寄生性等破坏特征,一旦信息技术发生异化,将造成社会的恐慌。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受主体性认识的局限性束缚与道德意识欠缺的干扰,使城市发展也会受到干扰。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活动,其设计、操作过程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在技术设计及创造时,技术主体无法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完全的预知和把握,此外,技术人员的道德伦理缺失也可能会阻碍智慧城市的建设。由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融合了高技术等一系列复杂手段,技术主体的目的性干扰将会牵连着整个技术发展动向,一旦目的发生背离,将造成整个技术体系的混乱,影响智慧城市的良性发展。2.3主体风险的反思。技术异化会造成心灵危机的隐患。智慧化生活与服务带给人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人的幸福感缺失。现代社会下,广告成为人们获得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商家通过广告宣传营销产品,造成人们盲目消费。然而,物质的丰腴与心灵的满足并不总是成正比的,这会导致在物质堆积过后内心深处的空虚感仍然存在。

3生态共同体理念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智慧城市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将城市建设得现代化又不失人文关怀将是构建智慧城市的重要议题。在广泛的生态共同体时代背景下,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重新审视将更有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将生态文明创造性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智慧城市发展的创造力。3.1遵循生态法则。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先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生态的整体性。在生态学中,各种生命层次以及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特性、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共生、协同进化的产物[7]。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运作也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例如,从技术的规划设计到实施要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因此,要遵循自然法则,合理地开发并实用技术,重新给予大自然“安全感”。3.2遵循伦理道德原则。重视伦理道德的构建将会减轻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参与,树立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社会有序发展的坚定力量。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不断膨胀,有些技术人员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的追逐而将道德约束置于脑后。因此,净化技术目的,矫正扭曲的技术价值观,使技术发展目标与生态价值目标相呼应的主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技术设计者和实施者要懂得“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技术主体不但要对现阶段负责,也要对未来负责,从而保证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3生态生存的必然指向。虽然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异化问题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可以在生态生存的指引下得到弱化。人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有义务去理性思考其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生态生存是环境伦理学的行动转向,崇尚以一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去感染世间万物,以一种包容平和的心态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对待自然方面,从控制自然转变为解放自然,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生存要求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善待自然,适度消费。拥有健康的心灵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使生活更加“智慧”,才能构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智慧社会。

4结束语

智慧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的显著标志。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使技术异化的负面影响得到及时的规避与弱化。将生态文明注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展现智慧城市的活力。将自然的智慧,社会的智慧以及人类思维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主动承担起生态共同体的责任与义务,打造环境友好型城市,最终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作者:张胜男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EvaAguaded-Ramírez.SmartCityandInterculturalEducation[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7,237(21):327.

[2]SujataJoshi,SakshamSaxena.DevelopingSmartCities:AnIntegratedFramework[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93):903.

[3]户万涛.智能建筑的现状与发展要求[J].工程技术研究,2017,(8):28-31.

[4]胡滢.世界人口发展之展望[J].生态经济,2015,(10):2.

[5]李世雁.走向生态纪元[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3篇

[关键词]BIM,智慧建造;建筑工程技术;植入

当前,BIM技术的发展和革新还处于推广应用阶段,BIM智慧建造技术人才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市场需求,现阶段需要大量的掌握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人才,来弥补智慧建造人才的空缺,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大本营,应当承担起培养BIM智慧建造人才的重任,培养能够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建筑人才,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运营管理进行完善和改造[1-3]。

1BIM智慧建造的概念

智慧建造是鲁班软件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宝明博士提出来的新兴建造理念,也是建筑市场化信息化技术化的必然产物,杨宝明的智慧建造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其含义,第一个层面是从社会宏观层面而言的,是指在整个建筑产业里,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第二个层面的主要含义是充分利用技术化信息化的在建筑行业中的优势,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与BIM智慧建造技术有机的融合起来,为BIM智慧建造技术的学习、推广、应用、普及提供数字化功能化基础,推进建筑业向“智慧建造”迈进的步伐。

2BIM智慧建造的应用现状

在我国现阶段BIM推进应用过程中,在应用层面已开始从单体建筑到园区城区,到智慧城市,正实现从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期的BIM应用贯通。在BIM智慧建造技术、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现信息技术与先进绿色工程建造技术的深度有机融合,是建筑工程向智慧化、精益化、绿色化、装配化方向发展必然趋势,在工程设计及仿真、工厂化加工等典型应用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真正的数字化建造和智慧建造,使项目部式管理模式向企业总部集约化管理模式转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也将发生变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建造必将带来整个建筑业商业模式与产业模式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问题,大力推进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绿色化。而作为建筑人,应带着更加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去迎接数字建造和智慧建造时代的到来。

3BIM智慧建造入课的必要性

BIM智慧建造技术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当迎合建筑市场发展大背景,根据社会需求、行业需要、技术需用,不断完善改进人才培养标准,及时调整修改专业课程体系。BIM智慧建造技术正只有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者掌握了BIM智慧建造技术才能生存发展,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而言,只有掌握了该项技术,才能够在实习工作中游刃有余,始终处于有利地位,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将BIM智慧建造技术及时适时应时的融入到相关课程之中,为学生提前掌握该项技术打下坚实的技术。基于BIM智慧建造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BIM智慧建造技术,实现单项岗位能力训练—综合岗位能力训练—顶岗实习三阶段岗位能力的衔接,确定融合创新意识与创业素质的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智慧建造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加适应行业新标准新要求的发展,BIM虚拟仿真、BIM5D、Revit、VR技术必将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极大的提升,必将为更好地培养智慧建造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企业行业,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保障。

4结语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4篇

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智能制造将进一步深化,工业互联网将成为热点,工业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工业领域将继续涌现一批创新应用。

2014年第三季度,我国智能制造在工业行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化,高端智能装备在自主设计及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制造企业纷纷实施平台型制造战略,推动制造产业链向两端不断延伸,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向工业领域加速扩张,工业云创新服务取得新进展。但同时,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更加突出,信息化投入不足导致两化融合在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上的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滞后。在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智能制造将在工业领域进一步推广,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工业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催热一批工业创新应用。

基本情况

智能制造发展步伐加快

2014年第三季度,随着工业机器人扩大应用,智能工厂加快布局,智能制造在工业行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工业制造企业引入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柔性化和敏捷化升级,促使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迅速扩张。今年1-9月,国内机器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销售总量达到4.56万台,预计全年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达7万台,保有量将达20万台。

同时,国产工业机器人在国民经济25个行业大类、52个行业种类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服务领域逐步从汽车、电子等中高端行业向金属加工、卫浴五金、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渗透大型制造企业集中集成的智能化建设持续深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的数字化工厂项目相继启动。8月份,三一重工“工程机械产品加工数字化车间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实现三一重工总装车间的智能工厂领先应用,预计将促成全车间今年全年生产成本同比节约1亿元,年生产量增加值将达2千台,年新增产值同比将超过60亿元。

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2014年以来,我国轨道交通、隧道挖掘以及海洋工程等装备制造在智能装备的自主设计及技术创新上有所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轨道交通方面,我国高铁技术实现了自主研发并在多项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家领导人对泰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非洲、英国和巴西等地的出访中均被列入“中国制造”的推介名录,成为我国政府外交的新名片。

隧道挖掘方面,中铁装备已发展成为能独立生产硬岩掘进机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三大企业之一,参与编写的《盾构机术语和商业规格》行业标准位居世界前列,自主设计的世界最大断面矩形盾构机开辟了城市过街隧道挖掘的新路径。

海洋工程方面,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成功完成了4500m深海作业实验,推动我国深海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国产化走向高水平阶段。

平台型制造推动制造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

当前,一些制造企业纷纷实施平台型制造战略,采用“品牌+平台”模式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资源,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扁平化管理,推动制造产业链向两端不断延伸。

比如,服装企业海澜之家通过组建电子商务平台,联合上游供应链伙伴共同进行以品牌为核心的产品设计,协同下游渠道商、直销商同步进行客户交互管理,同时外包成衣生产和运输配送等环节,成功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平台制造的转型。今年7月,继海尔“海立方”之后,联想集团也启动了自身的平台制造创新实践项目,搭建了NBD(“新板凳”)互联网化生产平台,面向全球拥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创业团队开放联想资源,吸纳创业团队共同参与智能产品研发。

工业大数据应用创新有所突破

物联网、工控系统等工业信息化应用成熟度迅速提升,行业数据规模不断扩大,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工业企业越来越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拓展大数据技术在供应链优化、产品设计研发、故障远程诊断与预测、精准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上的智能决策应用,更凭借大数据与金融服务的创新结合,积极探索信贷融资的新途径。

9月初,中信-海尔供应链网络金融平台上线,搭建了基于海尔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的海尔合作伙伴信用评价模型,支撑了中信银行为海尔中小合作企业发放贷款的风险控制,拓宽了海尔供应链服务商的融资渠道,从而加固了海尔与供应链服务商的合作基石。

互联网应用加速向工业领域扩张

三季度,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互联网应用向工业生产全环节的渗透和扩张程度日益加深,推动制造业从设计生产、到智能产品、再到营销服务的持续创新发展。

随着尚品宅配开启家具定制市场,意风、红苹果、博洛尼、欧派橱柜等家居企业相继进军家居产品全屋定制,预先聚合买家需求,按需开展个性化生产。7月,上汽集团联手阿里巴巴签订“互联网汽车战略协议”,不仅发力于车主与汽车之间的智能互动升级,更着眼于车主用车需求与互联网生活圈的信息对接,促成智能汽车从独立操控向移动互联的应用方式拓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军移动营销,“广西五金商城”、“瓷砖网”等一批行业商城先后开通APP客户端,帮助行业内企业通过移动商务平台进行移动推广,实现了产品供求信息向移动互联网领域潜在客户的精准推送,拓展了企业与市场需求方之间的对接渠道。

工业云创新服务取得新进展

2014年三季度,全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海工业云试点完成了装备制造行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整合了上海宝信、上海超算、北京数码大方等行业制造资源和生产资源,并成立了工业云推进联盟,以此服务于工业云平台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制定,以及平台资源的应用推广。

北京工业云在顺义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在通州区57家企业、其他有条件的区县和产业园开展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参与企业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

山西省在太原启动了中小企业产业信息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率先探索中小企业的工业云的产业信息服务应用。

主要问题

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智能制造的发展提速促使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更加突出。

工业领域缺乏行业性的智能制造标准规范,企业在跨系统、跨平台集成应用时面临很多复杂的技术难题,有的甚至需要推倒重来。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导致设备不能兼容。企业内部各类信息系统间的集成也存在标准规范滞后、不统一的问题。由于智能产品标准的缺乏,家电企业的智能家居开发各自为营,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美的推出的“一个智慧管家系统+一个M-Smart互动社区+一个M-Box管理中心”智能家居模式,格力研制的基于云端的能源和环境管理家居系统,均是主打本品牌智能家居相互间的联接对话,不同品牌之间难以兼容,为用户接纳智能产品树立了应用壁垒,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能产品向个人生活的渗透。

信息化在提升工业发展质量上的作用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国在兼顾速度和效益的工业发展质量评估中表现不佳,规模扩张导致产能过剩、能耗过高造成环境污染、产品问题频出凸显核心竞争力低下等现象层出不穷。

以基本原料加工贸易产业为例,这些产业的产能占据全球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其中钢铁占45%,水泥占70%,铝业占44%,产能过剩的问题十分突出。8月份,环保部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36.4%,其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高达20.1%,区域内高耗能、高污染重工业发展过快、比重过大、集中度高,带给环境空气质量巨大的压力。同期,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年上半年投诉统计分析报告指出,食品中存有异物、鲜活产品出现问题等食品烟酒品类消费投诉取证困难,导致消费者维权获赔成功率不高,暴露出企业产品质量监测与追溯能力建设不足。

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提高工业领域生产决策能力、能源消耗监控能力、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能力等的作用显著,将会有效提升工业发展质量。然而,大多数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过程中,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依赖生产技术的信息化升级而非流程优化的信息化改造,缺少相关的投入和建设,导致两化融合在提高工业发展质量上的积极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

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生产业日益成为制造业竞争的制高点,不断引领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提升。但是,当前生产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滞后,与我国快速提升的制造能力不相适应,严重拖累了工业经济效益。第三方物流方面,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仅占企业销售额的0.1%-0.3%,远远低于国外1.2%-2%的投资比重,信息系统硬软件比为5:1,而国外水平一般在1:1或1:1.2,信息化投入较少,投资结构不平衡,很难支撑高水平的物流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四季度走势判断

智能制造将进一步深化

预计2014年第四季度,智能制造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深化,推动两化融合向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拓展。当前,德国工业4.0战略正在引发一场全球制造业领域的深刻变革,其所提倡的建立在信息物理系统(CPS)基础之上,实现人、设备与产品即时交互的智能制造模式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正在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优先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放在制造业转型提质“行动”之首,从国家层面明确了智能制造将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将加速智能制造在工业领域的进一步推广。

3D打印技术正在向多材料、高成熟度、更高精度方向发展,广东奥基德信机电3D打印工厂也在筹建当中,意在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日益增长的3D打印外包服务需求,这表明3D打印规模化应用即将迈出实质性步伐。8月19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出台,支持建设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将建立智能化、集成化的供应链系统,采用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工厂等新型制造模式,促成德国高端技术的中国制造转移。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热点

预计第四季度,工业互联网应用将成为工业企业关注的焦点。工业互联网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之一,其实质是基于开放的智能设备和系统,实施大数据技术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渗透,为企业的智能决策和经营改善提供依据,与智能制造的“硬”制造相比,更注重互联网、大数据、软件等“软”模式引领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根据GE公司2012年11月的《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报告预测,美国工业互联网每增加1%生产效率,将驱动各行业的效益显著提升(见图1),其技术创新直接应用于各行业,将产生经济效益32.3万亿美元。在我国,传统制造业企业先后实施了互联网化战略,通过众包设计、定制生产等工业生产方式升级提升了生产侧的生产效率,通过智能产品、饥饿营销、远程服务等制造服务化转型加深消费侧的服务体验,积累了不少互联网应用创新实践经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日渐成熟,制造业企业将进一步瞄准工业互联网,深度挖掘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技术应用潜力。

工业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企业内部信息化集成应用和企业间产业链协同应用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由以往的点对点应用集成向基于主数据管理的服务集成转变,打通企业内部生产经营关键环节的主要数据链,开展对数据的智能分析,形成统计报表、趋势预测图等可视化指标体系,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企业间产业链协同应用从电子商务和物流控制领域向协同制造领域延伸,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优势资源,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分散式协同生产。预计第四季度,工业企业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

将涌现一批工业创新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智能终端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与制造业领域融合愈发紧密,预计四季度,移动营销、移动办公等工业领域创新应用仍将不断涌现。

随着移动用户量大幅增加,以及微信公众号运营,移动用户黏性日益增强,智能终端上所搭载应用服务的商业价值不断提升,各行业各领域均加快加大APP服务端应用开发,特别是工业企业将移动商城、微信渠道建设作为拓展业务范围的重要内容。中小企业行业移动商务平台和微信群也将大量出现。Gartner预测,全球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将于2014年井喷式增长。据IDC估算, 2015年世界移动办公员工数将超13亿,达到全球员工总人数的37.2%。随着4G时代工业企业移动办公需求日益扩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软件商企业级移动应用解决方案。

相关链接

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彼此不可分割,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

智能建造方向范文第15篇

有线通信模式基本上http://被无线通信所取代,通信运营商在建立基础设施阶段采取了各种高科技技术,这样方便了操作人员对通信设备的操控要求,并且实现了现代化通信系统的优化改造。但是,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通信系统必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及设备也更加复杂化。因此,深入研究通信工程智能化改造的趋势及发展方向是极为重要的工作。

一、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主流趋势

改革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通信通常改造的根本动力。与传统通信系统相比,智能通信工程的建设难度更大,其在升级改造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技术极为复杂。正式由于这种复杂的改造过程,才让智能通信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从目前行业趋势的发展角度来看,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的趋势如下:

1、设备复杂化。通信工程引用的设备更加复杂,这说明智能通信模块的功能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通信设备外,无线通信设备将成为未来通信的新型构成,高科技设备不仅信号传递性能强,在抵制外界因素干扰方面也有较强的性能。

2、操作自动化。用户在操作通信系统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编制相应的程序代码输入到操作系统中,利用程序代码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操作自动化发展趋势提高了通信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小了人工操作面临的诸多困难。

3、功能多样化。智能通信功能的多样化表现在:一是系统自身具备的功能,如:对数据信息的自动收集及处理,对外界干扰因素的防御功能等;二是通信用户有更多的功能可以选择,如:语音、文件、数字、视频等不同的信号方式。

4、成本最低化。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是节约国家资金的方式,尽管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通信工程建设,但企业应将项目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才能实现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以满足信号传递的要求。

二、智能通信工程改造需注意的问题

鉴于智能化发展是未来通信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企业在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时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以免工程改造后给用户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破坏了通信系统结构功能的正常发挥,影响了运营商正常的经济收入水平。从实际改造情况看,通信工程系统化改造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1、技术问题。通信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要求严格的项目改造活动,无论是设计人员或者技术人员在改造期间都要掌握技术运用情况,尽可能采用先进的通信科技服务于工程改造。如: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建立多功能的数据传输模块。

2、系统问题。不仅要建立智能化通信系统,还要对系统功能的发挥创造有利的平台,这样才能满足未来用户对通信工程改造的运用要求。如:企业在制定工程改造方案期间,要对其配备相应的维护方案,特别是对通信系统常见的故障问题要及时处理。

3、安全问题。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也是考虑的重点,近年来很多用户在传输信息时会出现窃取、盗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用书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也会破坏整个通信系统运行的效率。因此,智能通信工程改造必须注重信息的安全传输,避免外界因素对信号传递的干扰。

三、基于红外通信技术的智能系统

目前,符合红外通信标准要求的个人数字数据助理设备、笔记本计算机和打印机已推向市场,然而红外通信技术的潜力将通过个人通信系统(pcs)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的建立而充分显示出来。由于红外连接本身是数字式的,所以在笔记本计算机中不需要调制解调器。便携式pc机有一个任选的扩展插槽,可插入新式pcs数据卡。pcs数据卡配电话使用,建立和保持对无线pcs系统的连接;扩展电缆的红外端口使得在pcs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容易实现无线通信。由于pcs、数字电话系统和笔记本计算机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标准的红外端口实现的, 所以pcs数字电话系统可在任何一种pc机上使用,包括各种新潮笔记本计算机以及手持式计算机,以提供红外数据通信。

而且,由于该系统不要求在计算机中使用调制解调器,所以过去不可能维持高性能pc卡调制解调器运行所需电压的手持式计算机,现在也能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红外通信标准的开发者还在设想在机场和饭店等地点使用步行传真机和打印机,在这些地方,掌上计算机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外设而勿需电缆。银行的atm(柜员机) 也可以采用红外接口装置。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红外技术将在通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数字蜂窝电话、寻呼机、付费电话等都将采用红外技术。红外技术的推广意味着膝上计算机用户不用电缆连接的新潮即将到来。由于红外通信具有隐蔽性,保密性强,故国外军事通信机构历来重视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四、智能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智能天线能用于很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中,以提高系统性能。未来专用移动通信网将向公众移动通信网方向发展,或者说二者之间关系更加密切。还应注意:移动通信蜂窝小区正在向微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站距将更小,分布也更广泛,波束跟踪也更需智能化、实时化,基站配置也将更灵活,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技术

转贴于 http://

将在改善地面电波传播质量和降低成本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智能天线的使用,不论在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例如集群系统、无线本地环路,还是在公众蜂窝系统,一改控制信道的发射方式——由全小区(或全扇区或全无线区)范围内的辐射为跟踪性的极窄波束辐射,全区内同频可以多次复用,从而形成了智能无线区(智能小区、智能扇区)的新概念。因为智能天线具有跟踪功能的固有性,无需通信系统另设“定位功能”,从而使采用智能天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个人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产生了“智能切换”的又一个新概念。而且,智能天线的应用也降低了成本。目前国内在公众移动通信系统中虽然使用了性能优良的单极化全向天线antel bcd-87010、单极化定向天线antel rwa-87027、双极化天线dps60-16 rsx和先进的遥控电子倾角天线mtpa890-d4-rxy-z。

智能天线用于移动通信系统时,主要用于基站的发和收。应该承认,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应用智能天线的难度较大,其原因在于移动的多用户、电波传播的多路径等因素造成了信号动态捕获与跟踪的难度,所以移动通信和个人通信中智能天线应用较晚,而无线接入系统尤其是固定式无线接入系统却较早应用。智http://能天线工作于tdd双工方式的无线接入系统时,可以把上、下行链路的加权系数统一。但在上、下行频率不同时,即采用fdd双工方式时,则下行链路的加权系数在上行链路的加权系数基础上,还需作适当处理。智能天线有望用于移动市话,以改善其频率配置的难度和提高网络的容量,以及提高网络的抗干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