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

精准农业概论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多元主义理论、系统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进行建构研究,研究结果有:评估主体建构以混合评估主体为佳、评估标准建构以综合评估标准为佳、评估目标建构以多元评估目标为佳、评估方法建构混合评估方法为佳。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政策评估;建构

1前言

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1]的重要指示,“精准扶贫”一词进入公众视野。2017年3月8日两会期间,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现在扶贫关键是要精准发力,向基层聚焦、聚力”[2]。毋需讳言,“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其落实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亦是阻碍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沉疴与顽疾。农村,作为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所需帮扶之“贫”不仅仅是农村层面上经济的“贫”,更是农民层面上精神的、身体的“贫”,欲要实现农村真正意义上“脱贫”,亟待以农村体育工作为抓手,推动落实“精准扶贫”战略。遗憾的是,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作为农村体育这一抓手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当前我国学术界研究甚少,鲜有成果,而其体系构建,更是无人问津。因此,本文旨在对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概念进行厘定,在理论模型下对其体系进行建构,将有利于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广与实施。

2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概念界定

欲要建构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必先厘定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概念,因概念是个人对于某种事物的基本理解与诠释,概念的模糊,必然造成实践的混乱。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的概念,须依据其上位概念“农村体育”与“政策评估”进行界定。我国学者卢元镇教授认为农村体育是“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3]。而虞重干教授将农村体育界定为“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其活动主体是广大的农民”[4]。根据上述概念即可达成一个共识,农村体育是以农村地区为活动范围,以农村居民为活动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在厘清了农村体育的概念后,政策评估的概念又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政策评估作为政策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在20世纪随着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现代科学方法的发展成熟及其在政策研究中的广泛运用而首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专家学者对政策评估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者谢明在对政策评估一词进行研究后认为“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未来走向作出基本的判断”[5]。而陶学荣等学者则将政策评估界定为“政策评估主体依照一定的标准,运用特定的方法,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实施后的效果、效益与效率进行的分析、比较与综合后所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6]。基于上述学者的观点,结合公共政策的现实理念,笔者认为,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是指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主体依据特定的价值标准与事实标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体育政策的效果及效益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达到改善政策结果,预测政策未来走向,从而增强农村居民体质,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目的的价值判断。依据政策评估的过程划分方式,可将农村体育政策评估划分为事前评估、过程评估及事后评估。

3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理论模型

实现对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的良性反馈,核心在于构建一个良性的评估机制体系,而本文将运用两个模型对其进行架构。

3.1多元主义理论模型

依据政策学多元主义模型,从整体上将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划分为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目标、评估方法几个模块,筛选出混合评估主体、综合评估标准、多元评估目标、混合评估方法的评估方式(如图1),力图突出多元主义模型的核心概念———政治权力高度分化。

3.2系统论模型

依托系统论中“输入—转换—输出—反馈—再输入”程序反馈基本原理,基于农村体育政策的演化过程构建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施行效果—政策返回及修正”的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理论模型(如图2)。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理论模型是政策评估系统的运行平台,其系统中的每一个过程反馈均会重新作用于政策的返回及修正,以便政策的更新与完善。如政策施行效果过程,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施行效果—与预期效果对比—找出偏差—修正偏差再制定”来运行。

4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的体系建构

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还未形成。纵观政策评估领域,主体多为政府部门,即政策的制定者就是政策的评估者,或称为自评估。评估标准、评估目标、评估方法也多是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制定。此种评估方式虽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办事效率较高,速度较快,但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对于基层居民的需求了解较浅,容易形成“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未能全方位、高精准地对政策进行评估,从而达到政策评估的预期效果。由此,本文欲对多种评估方式进行利弊分析,力求在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目标、评估方法几大模块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

4.1评估主体建构

4.1.1高校专家评估

主体高校专家评估主体是指由我国高校的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研究生等高级知识分子所组成的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进行评估的主体,高校尤其是体育类院校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多,具有独立性、专业性、权威性的特点,对农村体育政策的评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4.1.2农村基层管理者评估

主体农村基层管理者评估主体是指由我国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基层管理者所组成的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进行评估的主体,此类主体的组成人员皆为农村基层人员,长期于农村一线工作,具有本土性、基层性、普遍性的特征,对于农村体育现实情况较为熟悉,能够充分把握和反映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同时,基层管理者作为管理人员,便于督促国家政府制定具备特殊性和针对性的农村体育政策。但此种主体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基础较差,容易对农村体育政策的客观性、权威性造成影响,实施较为困难。

4.1.3商业性评估

主体商业性评估主体是指由商业公司、企业运用市场化方式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进行评估的主体。此种主体顺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化的时代需求,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沟通,合理地配置政策资源,使国家、农村居民利益最大化。但囿于商业团体追逐利益化的诟病,可能会造成缺乏公平、利益失衡和其它市场性问题。

4.1.4混合性评估主体

混合性评估主体是指由政府组织、高校专家、农村居民、商业公司和企业等构成的对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进行评估的主体。此种评估主体符合多元主义核心理念,兼具政府部门的集中性、公平性,高校专家的权威性、专业性、独立性,农村居民的基层性、亲民性,商业公司、企业的市场性、高效性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对农村体育政策进行全方位、高精准的评估,不失为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建构的不二评估主体。

4.2评估标准

建构标准,据其字面意思理解为“标榜、准则”,而较为深层的理解是衡量某一事物发展是否正确的范式、榜样。由此,标准的确立对于事物发展正确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体育政策评估工作应采取何种标准,便成为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瑞典学者Vedung在其专著PublicPolicyandProgramEvalu-ation中针对政策评估标准问题,归纳出了3大模块———效果模型、经济模型与专业模型。本文依据我国农村地区体育的现实状况,将选取效果模型中的综合评估模型、用户导向模型与经济模型中的效率模型3种可行性较大的评估模型进行分析,而第3类专业模型(专家参与指导)因专业性要求较高,由此仅在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中提供参考意见。

4.2.1综合评估模型

一项政策的落地,犹如一件商品须经过投入—实施—产出的工作流程,而一项政策的评估,如果仅从实施的效果来进行探究未免有失偏颇,缺乏针对性,应有的理路是将各个阶段的实施全部纳入评估的体系当中,形成综合评估模型。与其它评估模型相比,综合评估模型具有的优势在于:1)将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全部纳入评估体系,具有公正性,全面性;2)对于政策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较为透彻,具有针对性,便于对症下药;3)切合多元主义理论核心理念,能够将权力高度分化,乃是构建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的最佳评估标准。

4.2.2用户导向模型

用户导向模型与综合评估模型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综合评估模型是基于政府的角度所制定的标准模型,而用户导向模型是站在农村居民的立场所提出的标准模型,旨在表达农村居民的需求,关注点等。此种模型所具有的优势在于:1)能够较大范围的涉猎农村居民对于体育政策的需求,具有普遍性;2)能使农村居民最大限度地理解和参与农村体育政策评估工作,具有亲民性。但是,此种模型立意角度较狭小,未能充分发挥政府—农民之间有效的“上下”联动作用,局限性较为明显。

4.2.3效率模型

农村体育政策的效率,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便是政策的投入与产出比值,即某项农村体育政策的制定、实施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与该政策所产出的效果的比较。该种标准模型有助于得出统计数据,实现理性分析,能够顺应当今时代体育市场化的发展趋势,较为直观地展示出政策的有效指数,具有客观性。然而,此类模型重效率、轻公平的弊病一览无遗,一味地追求高效率、高回报,忽视了人类的主体性。因此,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

4.3评估目标建构

评估目标,是评估主体采用评估方法等措施进行评估后想要达到的境地或得到的结果,即一种追求的理想状态或价值目标。囿于“强健筋骨”,“休养生息”的传统体育观念,当前我国的体育评估目标被框制局限于单一的强身健体价值目标,缺乏全面的、长期的、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目标,未能有效地推动我国体育工作朝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方向发展。据学者调查,我国城镇居民对体育的作用与价值的排序为:强身健体>娱乐休闲>欣赏>发展经济>教育>旅游>其它[8]。由此表明,囿于政策评估目标的单一性,我国城镇居民对体育活动的主要关注点多在于强身健体,价值目标取向单一,并逐渐造就我国“精准扶贫”战略掣肘。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单一评估目标必然是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为有效实现农村体育政策科学化、全面化发展,应然的理路是将体育评估目标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活动等围绕在农村居民身边的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利益相关体,实现评估目标的多元化、综合化,从而促使农村体育发展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强力抓手,农村地区发展作为农村体育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4.4评估方法建构

在进行了评估主体、评估标准、评估目标的建构选择后,评估方法的选取也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评估方法贯穿于评估工作的整个流程当中,对评估工作具有支柱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理论研究中,我们可以将评估方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4.4.1定量评估方法

当前,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有文献计量、专利数据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学方法、投入—产出分析,动力学模型分析等。此类方法通常采用大数据分析,指标易精确量化,能够简单、直观地看到农村体育政策本质,得出结论。但此类方法由于对质的区分较为困难,因此遇到某些特殊案例时难以使用。

4.4.2定性评估方法

在我国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定性评估方法有同行评价、问卷调查、当面访谈、电话采访、案例研究等。此类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深入案例之中,处理多面概念问题,反映农村体育政策的复杂性、特殊性、抽象性。但此种方法未能大批次地处理普遍数据,带有局限性。

4.4.3混合评估方法

混合评估方法,即定量评估方法与定性评估方法的混合使用。此类方法契合多元主义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弥补定量评估方法与定性评估方法单一使用时的不足,有利于充分发挥两类评估方法的优势,乃是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方法的应然理路,从而推进我国农村体育政策评估科学化、全面化发展。

5结束语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扶贫工作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后,再一次为农村地区发展注入一股新的动力和活力。但是,“精准扶贫”战略在落实时亦面临众多现实问题。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厘清农村体育政策评估概念,构建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不失为促进农村发展的理性选择。仅有立足政策评估模型,结合农村地区现实状况,科学地、全面地对农村体育政策评估体系进行建构,才能少走弯路,有的放矢地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参考文献:

[1]人民网.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EB/OL].

[2]中国网.解读两会重要讲话:精准扶贫永远在路上[EB/OL].

[3]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3.

[4]虞重干.体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39-40.

[5]谢明.公共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36.

[6]陶学荣,崔运武.公共政策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295.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2篇

1.1精准农业的定义精准农业的生产要素由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组成。不可控因素又称为“先天”因素,包括气象(气温、降雨等)、土壤(母质,坡度等)等;可控因素又称为“后天”因素,包括品种、肥料、农药、水分等。精准农业生产的目的在于科学认识不可控因素(土壤、气象),合理调配可控因素(肥、水、种、药),优化作物生长条件,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最优。简单来说,精准农业是指基于环境的时空变异性分析,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投入正确的生产资料数量,最终获得最佳的效益。

1.2精准农业问题的分类精准农业的研究对象可用2种方式分类。一类是从静态角度按生产要素分,可分为土壤、作物和气象3种要素或者分为生物(作物)和环境(土壤、气象)2种要素;另一类是从动态角度按生产环节分,可分为播种、施肥、灌溉、喷药和收获。从土壤方面来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壤类型分类、地力分级、管理分区划分、养分插值等。从作物方面来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表1所示,其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品种选择、精准施肥、病虫害预测和产量预测等。从气象方面来看,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气温预测和降雨量预测。与土壤因素相比,气象因素的空间变异性很小,且更不容易控制,因此,在精准农业中对气象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1.3重要的精准农业决策需求

1.3.1管理分区。管理分区就是由相似的地貌或土壤状况所导致的相似的作物生产潜力、养分利用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子区域。科学、合理的管理分区可以指导用户以管理分区为单元,进行土壤和作物农学参数采样,并根据不同单元间的空间变异性,实施变量投入、精准管理决策,这样既能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管理精度和农产品产量、品质,又能节省资源,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达到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研究表明,管理分区可以作为网格采样的一种替换手段在变量施肥中应用。土壤分类和地力评价与管理分区密切相关,可被认为是一种广义的管理分区。

1.3.2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精量播种的前提和基础。与品种选择密切相关的3个概念是品种布局、品种搭配和良种良法配套。品种布局是指依据当地的土壤因素和气象因素,确定适宜的推广品种。品种搭配是指在同一地区,有主次地搭配种植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合理的品种搭配有助于降低风险。良种良法配套是指依据不同的品种特性采取不同的栽培措施,做到因种栽培,具体包括根据品种耐密性确定种植密度、根据品种喜肥特性进行施肥、根据生育期确定播种期、根据抗病性确定栽培管理办法等。在品种确定以后,还有2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在时间上需要确定适宜的播期,在空间上需要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

1.3.3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精准农业技术中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思想是通过GPS在农田地块上划分网格,在网格内采样、测土、化验,依据土测值利用定量施肥模型获取网格内的施肥量,最后通过变量施肥机进行精准施肥。实践证明,精准施肥可以节约肥料、增加粮食产量、均衡土壤养分、减少环境污染。

1.3.4病虫害预测。病虫害预测是玉米精准生产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准确的病虫害预测可以使生产者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减少产量损失。病虫害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发生期、发生量、分布区、危害程度和损失的预测。其中,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更具实际意义。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病原物和虫源(病原物的数量、飞散和传播;害虫越冬、繁殖数量以及发育速度、迁飞)、寄主和食料(受害作物品种、生长状况、发育期)以及环境条件(气象、土壤、天敌)。由于影响病虫害发生的相关因素众多,而环境条件中的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又是影响病虫害发生最主要的因素,因此,现有的预测基本都采取了简化方法,即以气象因素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

1.3.5产量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产量是精准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的产量预测可以为管理区划分、品种选择和精准施肥等提供依据。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找到影响产量的限制因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这种限制因子,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精准农业的特点

2.1时空性作物生长与时间和空间密切相关,随时间的改变和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属性和状态,这就是农业生产的时空性。3S技术(GPS、GIS和RS)是处理时空信息的有力工具,在精准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3S技术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5]。其中,GIS是核心,相当于“一个大脑”,用于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处理;GPS和RS相当于“两只眼睛”,向GIS提供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基于农业生产的时空性特点,王生生等开发了数字农业时空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多源、异构的农业时空数据和推理分析方法进行集中、统一的规范化管理[6]。张伟建立了集成3S技术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在上海市数字农业示范区进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时空推理和空间数据挖掘与3S技术紧密相关,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王娟等探讨了GIS与空间数据挖掘集成在农业中的应用[8]。充分利用空间数据挖掘和时空推理的理论成果,集成3S技术应用于精准农业中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2.2不确定性农业生产复杂多变,农业生产对象的运动具有随机性,人们对农业生产对象的认知具有模糊性和灰色性(不完全性),这就是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MAT-THEWL等介绍了精准农业中不确定性的来源,并给出了不同类别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9]。随机性和模糊性的共同点是:都是针对不确定现象,都是用[0,1]来度量不确定性。不同点是:随机性是由于条件不充分导致对象的不确定性,是对“因果律”的突破;模糊性是由于外延模糊而引起对象的不确定性,是对“排中律”的突破。概率统计、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是处理不确定信息的3个基本工具,分别用于处理信息的随机性、模糊性和灰色性。①模糊数学着重研究“认知不确定”问题,其研究对象具有“内涵明确、外延不明确的特点”。对于这类问题,模糊数学主要是凭经验借助于隶属函数进行处理。②概率统计研究的是“随机不确定”现象,着重于考察“随机不确定”现象的历史统计规律。其出发点是大样本,并要求对象服从某种典型分布。③灰色系统着重研究“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研究对象通常都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具有“外延明确、内涵不明确”的特点[10]。

3精准农业决策需求与智能技术的结合

基于精准农业决策需求和精准农业特点,需要确定相应的智能求解技术。精准农业与智能决策的结合主要有3个步骤。第一,从精准农业的角度确定决策需求,并根据每种需求的性质对需求进行分类;第二,从计算机的角度确定智能计算方法,并根据每种方法的功能对方法进行分类;第三,根据分类结果取交集,即可得到精准农业与智能决策的结合。精准农业决策需求与智能计算方法的结合点或交集主要包括:关联、分类、聚类、评判和预测等。关联是指对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等;分类是指从一系列给定类别信息的数据出发,为下一个未知类别的数据归类;聚类是指从一系列未知类别信息的数据出发,分析其可以聚成几类,以及哪些数据属于同一类;评判是指按照给定的条件对事物的优劣、好坏进行评比、判别;预测问题可以归为2种:一种是因果预测,即基于因果关系数据由过去的因预测将来的果;另一种是时间序列预测,即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由过去的果预测将来的果。可以得到精准农业决策需求所对应的智能求解方案。精准农业决策需求与智能计算方法的结合属于多对多的关系,即一种决策需求可用多种智能方法求解,而一种智能方法也可用于求解多种决策需求。如管理分区的划分可采用神经网络、模糊聚类等多种方法求解,而神经网络方法可用于管理区划分、病虫害预测等。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一种决策需求可采用多种方法求解,但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综合考虑现有数据属性、数据量、算法的效率和算法的准确度等,然后再从中选择一种相对较好的方法。事实上,精准农业与智能决策结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根据现有数据的情况,对多种可能的方法进行测试和比较,并从中选择最适合当前数据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通过标准数据集对相关智能决策技术进行测试和比较,通过应用数据集进行精准农业应用。

4精准农业问题的求解

从计算机的角度看,精准农业的智能求解主要有3种情况。第一,将传统的、已经实现的智能决策技术应用于精准农业;第二,对原有的智能决策技术进行改进,使其效率更高,更适合于某个精准农业需求;第三,如果前2种方式都行不通或者可能有更好的方法,则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智能决策技术进行相关问题的求解。

4.1精准农业问题的求解层次数据、知识、决策是精准农业问题求解的3个层次,三者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有一部分简单数据、经验知识和已知决策可直接为用户所用,而大多数情况下,数据都要经过数据挖掘形成知识,再经过知识工程方法形成决策,并最终为用户所使用。上述过程通过软件来实现,就形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了实现软件开发的标准化、规范化,需要软件工程方法的指导。

4.2主要智能决策技术及其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4.2.1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大规模自组织、自适应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能较好地模拟人的思维,具有大规模并行协同处理能力及较强的容错、联想和学习能力,能依据一定的学习算法自动地从训练事例中学习,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神经网络经常和遗传算法、模糊计算配合使用,三者合在一起又称为软计算方法[11]。软计算通过对不确定、不精确及不完全真值的容错以取得低代价的解决方案和鲁棒性,它模拟自然界中智能系统的生化过程(人的感知、脑结构、进化和免疫等)来有效处理不确定性信息。软计算方法的以上特征,适应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神经网络的功能主要有分类、聚类、预测等,可用于土壤分类、管理区划分、病虫害预测和产量预测等。单个神经网络具有不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可引入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神经网络集成是由Hansen与Salamon在1990年提出的,旨在通过训练多个神经网络并将其进行组合来提高神经网络系统的泛化能力[12]。

4.2.2贝叶斯网。贝叶斯网方法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最早由JudeaPearl于1986年提出,当时主要用于处理人工智能中的不确定性信息。随后它逐步成为了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主流技术,并且在工业控制、医疗诊断等领域的许多智能系统中得到了应用。贝叶斯网络作为图形模型的一种,具有图形模型的大多数性质,图形模型是概率理论和图论的结合。他们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工具来处理贯穿于应用数学和工程中的2个问题———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一个复杂系统是由多个简单部分构成的。概率理论提供了各个部分联合起来的粘合剂,保证系统作为整体是一致的,并提供模型到数据的接口;图论则提供了一个可以诉求于知觉的界面,人们可以通过它将高度互动化的变量集和数据结构模型化。贝叶斯网具有双向推理能力,既可以用于预测也可以用于诊断。贝叶斯网还具有分类功能。有代表性的分类器包括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和TAN分类器,两者都是贝叶斯网的特例[13]。由于贝叶斯网的建造需要大量数据,而农业数据获取相对困难,因此,贝叶斯网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还不多见。在国外,F.trai将贝叶斯网应用于冬小麦产量预测,KristianKristensen等将贝叶斯网应用于大麦麦芽生产决策,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15]。而在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研究。随着3S技术的发展,获取大量农业数据已经成为可能,将贝叶斯网与遥感结合应用于精准农业是一个发展趋势[16]。另外,在数据量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简化贝叶斯网建造的复杂性,如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的先验知识,采用“噪音“或和“分离”技术等[17]。总之,贝叶斯网在精准农业中必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2.3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由我国学者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其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确切描述和认识。由于农业系统具有复杂性,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信息是残缺不全的,内部特征“若明若暗”。因此,农业是一个典型的灰系统,农业系统和灰色系统理论具有天然的联系。与概率论相比,在某些场合,灰色系统理论在处理农业不确定性信息方面更具有优势和独到性。这是因为:首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现象,要获取足够的数据,并使其具有典型的概率分布特征是相当困难的;其次,概率统计方法要求试验设计复杂,且基本假定过于严格,而实际很难办到。灰系统理论的主要功能有关联分析、聚类、预测、评判等。可用于产量影响因素分析、品种评价、病虫害预测等。

4.3精准农业智能决策系统精准农业决策需求的实现,需要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而智能决策系统的开发依赖于大量数据的获取,三者之间的关系见图3。这是一个具有沙漏计时器形状的技术体系,在该体系中,智能决策系统处于核心地位(信息处理层),它对下要处理各种多源、异构数据(信息获取层),对上要解决各种需求。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数据获取相对困难,大部分知识都是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因此,早期的智能决策系统主要是知识驱动的,以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侧重于软件的实现,这一阶段可称为智能农业阶段。随着3S技术的发展,采集和获取大量属性或空间数据成为可能,因此,后期的智能决策系统主要是数据驱动的,以3S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侧重于软硬件的结合,这一阶段可称为精准农业阶段。当前的农业智能决策系统侧重于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的集成。在数据量丰富的场合主要采用采用数据驱动模型,在知识量丰富的场合主要采用知识驱动模型。智能决策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集成性,如集成GIS的空间决策支持系统[18-20];二是分布式,如面向服务的分布式精准农业信息平台[21];三是网络化,如基于网络的作物品种选择信息系统[22].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3篇

《考试说明》考核目标与要求规定了学生要具备描述和阐释事物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术语完整地描述和阐释问题”。在高考历史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用词不准或词不达意者”,均只给少量分数甚至不给分。由此可见准确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在答题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平时学习、考试答题过程中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解决问题。

一、准确阐述历史概念

历史学科有许多概念和专有名词必须准确表达,绝不能张冠李戴,在平时学习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误,在阐述过程中出现了概念性的问题。如:评价辛亥革命历史功绩,一些学生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就是结束了封建制度。而君主专制是政体,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经济上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及思想上的等等,这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学生却混为一谈。这就要求学生学习中:

第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而各个历史时期人文精神含义又不同,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第二,完整归纳历史概念的内容,运用相关的历史概念分析历史问题。如重农抑商,从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但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进一步分析得出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是封建统治需要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做到史论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在平时训练和考试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答题时,用口语,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缺乏科学、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历史材料解析题中要求根据材料分析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要求,多用历史学科语言解答。

例如:(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状况,要求对这一现象所反映的中国封建时期农业经济的特征进行概括描述,通过调动、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要求的时代特征描述。依据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②铁犁牛耕;③精耕细作;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三、教师教学中使用学科语言要规范、严谨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 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WWW.133229.coM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 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是与上一代地位的比较,而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是以自己最初的位置为基础比较。根据流动的原因,又将社会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所谓结构性流动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从而产生流动;而自由流动多是由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流动,这也可以称为非结构性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目的就是要解释个人是如何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中去的,即社会分层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在学术界中,解释社会流动的理论不是很多,主要有推拉理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和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等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拉文斯坦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当时拉文斯坦已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李(everett slee)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迁移理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的最有影响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流出地具有社会流动的推力,而流入地是具有社会流动的拉力。正是由于这一推力和拉力促使了社会流动。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当今农村社会流动的现象。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可以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解释:精英—精英流动,这一模式主要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循环,另一个模式是社会底层群众—精英阶层流动,这强调的是阶层性流动。当今的社会流动就包含着精英取代和精英流动的过程。

布劳—邓肯对美国阶级结构和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这也称为布劳—邓肯模型,这一模型同时涵盖了个人的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他们认为,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受到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先赋因素一方面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存在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先赋因素还作为中介变量存在,通过影响个人的自致因素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布劳—邓肯的这一模型奠定了社会流动理论的基础。

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概述

2.1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状况综述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主要是倾向于按照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来架构其分层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分化主要是以职业为基础。由于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权力大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的学者大多是以职业分化为主的多元标准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这种以职业分层为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来源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社会上由富至贫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规定。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按照职业这一标准将农村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陆学艺将我国农村社会分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民雇工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刘成斌、卢福营根据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状况将我国农村分为九个职业阶层:农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第三产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兼业劳动者及无业人员。林坚和马彦丽认为,以职业为基础,以不同职业农民的收入为主要依据,结合农村中对不同职业的美誉程度,将农村社会阶层进一步划分为上层(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管理者),中上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智力劳动者),中下层(雇工和农民工)和下层(纯农业劳动者)四大类。从这样的分层标准来看,我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大体上呈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越往上层走人越少,下层仍然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除此,20世纪90年代初,有的学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调查,认为划分这些阶层的标准应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三个因素的组合,从而证明农村有十个阶层,即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而有的学者则主张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应该分为十七个阶层:单纯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兼业为辅的第一兼业农阶层、以兼业为主的第二兼业农阶层、不稳定农阶层、农村工人阶层、城市农民工阶层、农民企业家阶层、农村技术阶层、农村乡务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宗教职业管理者阶层、游民阶层、反社会阶层和准社会阶层。有的学者按照收入的标准将农村阶层分为贫困户阶层、温饱户阶层、宽裕户阶层以及小康户阶层。除此,有的学者根据韦伯所强调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分层标准,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社会分为以政治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政治—身份型”分层体系;把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以经济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经济—能力型”分层体系;把合理综合经济收入、政治权力、社会声望三位一体为标准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社会—综合型”分层体系。还有的学者引入了“象征性资源”作为分层的标准。所谓象征性资源可以理解为“潜在的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现实的经济资源,而是知识、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等。而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衡量这种资源的唯一标准应是“社会权力”。因此我国学者根据这样的分层标准把农村居民分为精英阶层、普通村民和弱势群体。

2.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状况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社会流动的趋势开始加速,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始了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流动。可以说农村的社会流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前提。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在农村社会里,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转变为其他职业劳动者的纵向流动和农村社区转移到城市社区的水平流动。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发现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行业间的向上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工作的顶替、婚嫁流动、参军或是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农民的身份;二是行业间的水平流动,由于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农村产生了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今的农民不在仅仅是被束缚在土地上,慢慢地开始向乡镇企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是混合型流动,这种流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即农民工大量的涌向城市。学者们分析,出现这些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除此,城镇化的加速、农村户籍制度的逐渐消除,还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打破,城乡收入的差距,比较利益的驱使等,都促使了我国农村成员的社会流动。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是呈一种上升流动的趋势。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

3 结 论

以上是笔者对近十年来,学界对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一领域研究的综述。过往的研究是对于这一领域初步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上,真正通过个案反映其理论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进入个案村庄,运用已有的理论来进入具体的场景,进行个案研究,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曾钊新,孙仲文,陆立德.社会学教程[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云昊.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分层框架分析[j].理论研究,2005(5):10.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 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 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是与上一代地位的比较,而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是以自己最初的位置为基础比较。根据流动的原因,又将社会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所谓结构性流动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从而产生流动;而自由流动多是由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流动,这也可以称为非结构性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目的就是要解释个人是如何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中去的,即社会分层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在学术界中,解释社会流动的理论不是很多,主要有推拉理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和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等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拉文斯坦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当时拉文斯坦已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李(Everett SLee)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迁移理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的最有影响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流出地具有社会流动的推力,而流入地是具有社会流动的拉力。正是由于这一推力和拉力促使了社会流动。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当今农村社会流动的现象。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可以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解释:精英—精英流动,这一模式主要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循环,另一个模式是社会底层群众—精英阶层流动,这强调的是阶层性流动。当今的社会流动就包含着精英取代和精英流动的过程。

布劳—邓肯对美国阶级结构和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这也称为布劳—邓肯模型,这一模型同时涵盖了个人的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他们认为,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受到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先赋因素一方面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存在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先赋因素还作为中介变量存在,通过影响个人的自致因素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布劳—邓肯的这一模型奠定了社会流动理论的基础。

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概述

2.1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状况综述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主要是倾向于按照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来架构其分层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分化主要是以职业为基础。由于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权力大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的学者大多是以职业分化为主的多元标准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这种以职业分层为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来源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社会上由富至贫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规定。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按照职业这一标准将农村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陆学艺将我国农村社会分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民雇工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刘成斌、卢福营根据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状况将我国农村分为九个职业阶层:农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第三产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兼业劳动者及无业人员。林坚和马彦丽认为,以职业为基础,以不同职业农民的收入为主要依据,结合农村中对不同职业的美誉程度,将农村社会阶层进一步划分为上层(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管理者),中上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智力劳动者),中下层(雇工和农民工)和下层(纯农业劳动者)四大类。从这样的分层标准来看,我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大体上呈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越往上层走人越少,下层仍然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除此,20世纪90年代初,有的学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调查,认为划分这些阶层的标准应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三个因素的组合,从而证明农村有十个阶层,即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而有的学者则主张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应该分为十七个阶层:单纯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兼业为辅的第一兼业农阶层、以兼业为主的第二兼业农阶层、不稳定农阶层、农村工人阶层、城市农民工阶层、农民企业家阶层、农村技术阶层、农村乡务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宗教职业管理者阶层、游民阶层、反社会阶层和准社会阶层。有的学者按照收入的标准将农村阶层分为贫困户阶层、温饱户阶层、宽裕户阶层以及小康户阶层。除此,有的学者根据韦伯所强调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分层标准,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社会分为以政治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政治—身份型”分层体系;把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以经济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经济—能力型”分层体系;把合理综合经济收入、政治权力、社会声望三位一体为标准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社会—综合型”分层体系。还有的学者引入了“象征性资源”作为分层的标准。所谓象征性资源可以理解为“潜在的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现实的经济资源,而是知识、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等。而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衡量这种资源的唯一标准应是“社会权力”。因此我国学者根据这样的分层标准把农村居民分为精英阶层、普通村民和弱势群体。

2.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状况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社会流动的趋势开始加速,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始了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流动。可以说农村的社会流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前提。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在农村社会里,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转变为其他职业劳动者的纵向流动和农村社区转移到城市社区的水平流动。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发现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行业间的向上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工作的顶替、婚嫁流动、参军或是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农民的身份;二是行业间的水平流动,由于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农村产生了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今的农民不在仅仅是被束缚在土地上,慢慢地开始向乡镇企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是混合型流动,这种流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即农民工大量的涌向城市。学者们分析,出现这些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除此,城镇化的加速、农村户籍制度的逐渐消除,还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打破,城乡收入的差距,比较利益的驱使等,都促使了我国农村成员的社会流动。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是呈一种上升流动的趋势。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

3 结 论

以上是笔者对近十年来,学界对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一领域研究的综述。过往的研究是对于这一领域初步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上,真正通过个案反映其理论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进入个案村庄,运用已有的理论来进入具体的场景,进行个案研究,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曾钊新,孙仲文,陆立德.社会学教程[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云昊.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分层框架分析[J].理论研究,2005(5):10.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社会流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14-02

1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理论渊源

1.1 社会分层理论渊源

分层最初是个地质学的概念,是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家们借用这个概念来解释社会的纵向结构。在这里所说的社会分层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它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在社会学界,基本上认为社会分层根源在于社会差别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差别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高低和层次之分,因此只要有社会差别就会有社会分层。

在西方社会学中,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马克思•韦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结构必须按照三重标准。它们分别是财富、威望和权力。首先,财富是经济标准,他认为依据财产的差别,就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其次,威望是社会标准,他认为个人在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声誉差别,可以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身份群体,从而来划分阶层;最后,权力是政治标准,权力地位取决于人们强行实行自己权力的可能性和程度,权力最关键的来源是科层制。在他看来,这三个标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又可各自独立来划分阶层结构。韦伯的三位一体社会分层理论对社会学界影响很大,也正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在方法论上,形成了与马克思一元阶级分层理论相对应的多元分层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沃纳继承和运用了韦伯的多元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了六个阶层的划分方法:上上层,指老财阀,他们不但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具有上流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下上层,指新财阀,他们实际上是一些暴发户,虽然在财产上不少于上上层,但却没有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上中层,也就是高级白领阶层,如医生、教授等;下中层,指所谓的下层白领阶层,如秘书、工厂职员等;上下层,就是所谓的蓝领阶层,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农业技术工人等;下下层,指一些没有技术专长的体力劳动者和失业者等。

除此之外,西方的社会学家还根据人们在职业分工、工资收入和身份威望等方面具体而细微的差别,把社会成员划分为连续排列的若干个小层次,即续谱。在西方社会中还有布劳―邓肯的职业分层学说以及帕森斯的分层功能论、达伦多夫等人代表的分层冲突论等。在最近的十年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发展成了三大派别:第一派是阶级学派,仍主张划分社会的各阶级,这一派有两个分支:一支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怀特为代表,另一支是以高德索普教授为代表的新韦伯学派,因为他强调从非经济资源的占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第二派是以美国的戴蒙为代表的主张以职业声望来划分阶层;第三派是以布迪厄为代表的以人的消费嗜好或者是偏好来划分阶层。

1.2 社会流动理论渊源

社会流动研究的创始人是索罗金,他在1927年发表了《社会流动》这本著作,从而也开创了社会流动概念的先河。在索罗金的著作中,社会流动可以被理解为个人或社会对象或价值,被人类活动创造的或修改的任何变化,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转变。在当今社会学界对于社会流动的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学中所强调的社会流动是区别于人口学所研究的“人口流动”和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劳动力流动”,因为人口学和劳动经济学所强调的是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而在这里社会流动指的是阶层流动,是从一个社会阶层流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变动过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社会流动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社会学中最常见的划分有三种,即根据流动的向度将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垂直流动是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垂直流动还可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除此,根据流动是否为代内,将社会流动分为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代际流动是与上一代地位的比较,而代内流动是一个人一生中地位的升降变化,是以自己最初的位置为基础比较。根据流动的原因,又将社会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与自由流动。所谓结构性流动就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从而产生流动;而自由流动多是由于社会成员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流动,这也可以称为非结构性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目的就是要解释个人是如何分配到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中去的,即社会分层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在学术界中,解释社会流动的理论不是很多,主要有推拉理论,帕累托的精英循环论和布劳―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等理论。

“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拉文斯坦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迁移法则”,当时拉文斯坦已提出了这一理论的基本框架。到了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李(Everett SLee)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迁移理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研究人口流动和移民的最有影响的“推拉理论”这一理论就是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流出地具有社会流动的推力,而流入地是具有社会流动的拉力。正是由于这一推力和拉力促使了社会流动。用这一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当今农村社会流动的现象。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可以从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角度来解释:精英―精英流动,这一模式主要强调了个体之间的循环,另一个模式是社会底层群众―精英阶层流动,这强调的是阶层性流动。当今的社会流动就包含着精英取代和精英流动的过程。

布劳―邓肯对美国阶级结构和职业地位获得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们运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这也称为布劳―邓肯模型,这一模型同时涵盖了个人的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他们认为,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受到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的共同作用,并且先赋因素一方面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存在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先赋因素还作为中介变量存在,通过影响个人的自致因素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布劳―邓肯的这一模型奠定了社会流动理论的基础。

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状况概述

2.1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状况综述

当前中国农村的社会分层,主要是倾向于按照多元社会分层理论来架构其分层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也在不断深入,而这种分化主要是以职业为基础。由于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社会地位、权力大小、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发展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的学者大多是以职业分化为主的多元标准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这种以职业分层为标准的依据主要是来源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他认为,在任何社会中总有某些工作被视为比其他工作更重要,因此,社会上由富至贫的分层体系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社会地位重要性的规定。

在我国不同的学者按照职业这一标准将农村社会分为不同的阶层。陆学艺将我国农村社会分为八个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民雇工阶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知识型劳动者阶层、乡村集体企业管理者阶层和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刘成斌、卢福营根据农村社会成员分化的状况将我国农村分为九个职业阶层:农业劳动者、第二产业劳动者、第三产业劳动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兼业劳动者及无业人员。林坚和马彦丽认为,以职业为基础,以不同职业农民的收入为主要依据,结合农村中对不同职业的美誉程度,将农村社会阶层进一步划分为上层(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农村管理者),中上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智力劳动者),中下层(雇工和农民工)和下层(纯农业劳动者)四大类。从这样的分层标准来看,我国农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大体上呈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越往上层走人越少,下层仍然占有非常大的比例。除此,20世纪90年代初,有的学者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调查,认为划分这些阶层的标准应是农民所从事的职业类型、使用生产资料的方式和对所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力三个因素的组合,从而证明农村有十个阶层,即农村干部、集体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劳动者、智力型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业劳动者、雇工、外聘工人、无职业者。而有的学者则主张将当代中国农民阶级应该分为十七个阶层:单纯农业劳动者阶层、以兼业为辅的第一兼业农阶层、以兼业为主的第二兼业农阶层、不稳定农阶层、农村工人阶层、城市农民工阶层、农民企业家阶层、农村技术阶层、农村乡务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和个体工商户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宗教职业管理者阶层、游民阶层、阶层和准社会阶层。有的学者按照收入的标准将农村阶层分为贫困户阶层、温饱户阶层、宽裕户阶层以及小康户阶层。除此,有的学者根据韦伯所强调的财富、权力和声望的分层标准,将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农村社会分为以政治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政治―身份型”分层体系;把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以经济性标准为主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经济―能力型”分层体系;把合理综合经济收入、政治权力、社会声望三位一体为标准的社会分层体系称为“社会―综合型”分层体系。还有的学者引入了“象征性资源”作为分层的标准。所谓象征性资源可以理解为“潜在的经济资源”。这种资源不是现实的经济资源,而是知识、权力以及社会关系等。而在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衡量这种资源的唯一标准应是“社会权力”。因此我国学者根据这样的分层标准把农村居民分为精英阶层、普通村民和弱势群体。

2.2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状况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社会流动的趋势开始加速,长期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始了从无序到有序的社会流动。可以说农村的社会流动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产物,也是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前提。按照大多数学者的理解,农村社会流动是指在农村社会里,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从一种社会地位转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转变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转变为其他职业劳动者的纵向流动和农村社区转移到城市社区的水平流动。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发现我国的农村社会流动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行业间的向上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通过工作的顶替、婚嫁流动、参军或是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农民的身份;二是行业间的水平流动,由于现代化、机械化的农业发展,农村产生了很多的剩余劳动力,当今的农民不在仅仅是被束缚在土地上,慢慢地开始向乡镇企业、手工业、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流动;三是混合型流动,这种流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即农民工大量的涌向城市。学者们分析,出现这些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除此,城镇化的加速、农村户籍制度的逐渐消除,还有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进一步打破,城乡收入的差距,比较利益的驱使等,都促使了我国农村成员的社会流动。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流动主要是呈一种上升流动的趋势。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

3 结 论

以上是笔者对近十年来,学界对于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这一领域研究的综述。过往的研究是对于这一领域初步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理论的研究上,真正通过个案反映其理论的研究很少。因此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会进入个案村庄,运用已有的理论来进入具体的场景,进行个案研究,从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得出一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曾钊新,孙仲文,陆立德.社会学教程[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

[3]张云昊.中国西部农村社会分层框架分析[J].理论研究,2005(5):10.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7篇

根据市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先教[2005]号文件精神和市委督导组的意见,就我委开展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活动和“回头看”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确定了总体要求

开展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发[2004]20号文件、《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组织广大党员从理想、信念、宗旨、本领、作风等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讨论,通过反复讨论,集思广益,概括提炼出既符合和中央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不同群体特征、符合农委各行业和不同岗位实际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明确新的目标和方向,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扎实工作,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市农业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安排了主要内容

大讨论要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大发展,党员当先锋主题活动中,共产党员如何体现先进性”这个主题,对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组织党员联系农委改革发展的实际,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岗位实际,深入进行讨论,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努力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精神状态上有新面貌,工作作风上有新形象。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大讨论。党政机关中的党员,要重点围绕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解决作风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水平等内容进行讨论;事业单位的党员,要重点围绕热爱党的事业,刻苦钻研业务,恪守职业道德,热情服务群众,带头抵制不正之风等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中要重点查找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执政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振兴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与农业大发展、党员当模范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在本单位广大党员中形成共识,使党员在分析评议时有具体标尺,在整改提高时有明确方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行为准则,从而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三、制定了方法步骤

大讨论要按照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学习动员阶段工作安排的通知》(*先组发[2005]4号)、《大讨论》()要求,在学习动员阶段认真组织进行,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党员提,支部汇,群众评,党委改,班子定。

一是党员提。首先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等,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开展大讨论打牢思想基础。其次是以党支部为单位(支部人数较多的,可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党员事先都要准备好发言提纲,根据自己的行业、单位、岗位的具体特点提出自己的标准。

二是支部汇。支部要在讨论时要做好发言记录,党支部根据讨论结果,对在振兴沈阳的实践以及我市农业大发展中,共产党员体现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作出初步概括汇总。

三是群众评。机关党委针对各支部汇总上来的初步标准通过一定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并对讨论的成果进行集中交流,强化学习讨论的效果,不断丰富先进性的具体内涵。

四是党委改。机关党委在总结吸收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讨论交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征求群众意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特点,概括提炼出本部门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五是班子定。最后由农委党组研究决定,将概括提炼出本部门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形成制度。

四、加强了组织领导

这次大讨论活动,时间紧,要求高,必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坚持高标准,确保大讨论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召开了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二是召开三个督导组的会议;三是三个督导组从3月3日开始分别到督导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我们要求各党委、总支、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把大讨论作为深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和学习动员阶段的重要环节,坚持正面引导,加强具体指导。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讨论,并提出自身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真正发挥示范作用。要坚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原则,使概括提炼出的具体要求更加科学化、更具针对性。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8篇

根据市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先教[2005]号文件精神和市委督导组的意见,就我委开展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大讨论活动和“回头看”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确定了总体要求

开展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发[2004]20号文件、《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组织广大党员从理想、信念、宗旨、本领、作风等方面广泛深入地开展大讨论,通过反复讨论,集思广益,概括提炼出既符合和中央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不同群体特征、符合农委各行业和不同岗位实际的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明确新的目标和方向,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扎实工作,不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市农业大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安排了主要内容

大讨论要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大发展,党员当先锋主题活动中,共产党员如何体现先进性”这个主题,对照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组织党员联系农委改革发展的实际,联系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和岗位实际,深入进行讨论,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努力做到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精神状态上有新面貌,工作作风上有新形象。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实际,组织党员开展大讨论。党政机关中的党员,要重点围绕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解决作风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的水平等内容进行讨论;事业单位的党员,要重点围绕热爱党的事业,刻苦钻研业务,恪守职业道德,热情服务群众,带头抵制不正之风等内容进行讨论。讨论中要重点查找在理想信念、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执政能力、工作作风等方面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努力实现**振兴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与农业大发展、党员当模范的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在本单位广大党员中形成共识,使党员在分析评议时有具体标尺,在整改提高时有明确方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行为准则,从而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树立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三、制定了方法步骤

大讨论要按照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学习动员阶段工作安排的通知》(*先组发[2005]4号)、《大讨论》()要求,在学习动员阶段认真组织进行,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党员提,支部汇,群众评,党委改,班子定。

一是党员提。首先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等,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开展大讨论打牢思想基础。其次是以党支部为单位(支部人数较多的,可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党员事先都要准备好发言提纲,根据自己的行业、单位、岗位的具体特点提出自己的标准。

二是支部汇。支部要在讨论时要做好发言记录,党支部根据讨论结果,对在振兴沈阳的实践以及我市农业大发展中,共产党员体现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作出初步概括汇总。

三是群众评。机关党委针对各支部汇总上来的初步标准通过一定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并对讨论的成果进行集中交流,强化学习讨论的效果,不断丰富先进性的具体内涵。

四是党委改。机关党委在总结吸收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讨论交流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方式征求群众意见。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的特点,概括提炼出本部门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五是班子定。最后由农委党组研究决定,将概括提炼出本部门本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形成制度。

四、加强了组织领导

这次大讨论活动,时间紧,要求高,必须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坚持高标准,确保大讨论取得实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召开了农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二是召开三个督导组的会议;三是三个督导组从3月3日开始分别到督导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我们要求各党委、总支、支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把大讨论作为深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和学习动员阶段的重要环节,坚持正面引导,加强具体指导。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讨论,并提出自身保持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真正发挥示范作用。要坚持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原则,使概括提炼出的具体要求更加科学化、更具针对性。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精准农业;推广;关键技术应用;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74-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且依然面临着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的问题,只有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本文就精准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精准农业是一种在信息基础以及地学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化和集约化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土壤学、生态学以及农学等有效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发展。

1 精准农业概述

精准农业是指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其进行精耕细作,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形式取代传统农业的生产形式,更加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管理。精准农业通过建立生态学、地学以及农学等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等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活动进行精准的定位,并进行精细管理,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信息化。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的产量和投入进行细致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土壤以及机械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使各种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以获得最大的产量,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1-3]。

2 精准农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精准农业推广现状

现阶段,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很多高新技术都尝试着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我国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还有待提高;魍撑┮翟谥鸾ハ蛳执化农业转变,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由之前粗放经营的管理方式向精准农业的方向发展,但也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常规技术以及高新技术在不断推广,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业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投入生产要素,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还比较低。国外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但是我国只有35%左右,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不到30%,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总体来看,精准农业的推广率比较低。

2.2 我国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应用现状

精准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很多高新技术,因而高新技术应用得越普遍,说明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情况越好[4-7]。精准农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2.2.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将统计学、环境科学、信息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新兴学科,其通过使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来对特定的地区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精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特定地区的地理信息建立农田土地管理模型,然后对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元素、农作物苗情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制定精准的调控措施,为精准农业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将其与农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配合使用。

2.2.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各种实地信息来源的技术,在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核心技术包括影像技术、农田多光谱图像信息分析系统等。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其成本比较低,比航空摄影的成本减少1/2以上。在精准农业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田间时空变化信息,在规模化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同时预警宏观农情,以农作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可以建立农作物的条件模型和长势模型。遥感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为农业精细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8]。

2.2.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精准农业空间管理的重要设施,其具有采集定位信息以及进行农田测量的作用。目前,在小区式农作物产量的定位计算、农田变量信息的采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到精准农业管理中,还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播种、灌溉和喷药,实现农业机械化变量作业定位。不仅如此,其在环境监测和土地测量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技术[9-10]。

3 结语

精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精准农业借助于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农业生产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朱勇.浅论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途径和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9):10-13.

[2] 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2014,23(7):577-582.

[3] 何志文,吴峰,张会娟,等.我国精准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16(6):23-26.

[4] 金继远,白由路.精准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4(增刊1):3-11.

[5] 陈防,刘冬碧,万开元,等.精准农业与农田精准养分管理现状及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5-518.

[6] 何东健,何勇,李明赞,等.精准农业中信息相关科学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1(1):10-16.

[7] 张仰洪,杨星卫,陆贤,等.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18(1):10-13.

[8] 韩永峰,李学营,鄢新民,等.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146-149.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力;新农村建设;综述

关于“文化力”这个概念,最早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名和太郎在《经济与文化》一书中明确提出的,之后国内外多位学者围绕这个概念展开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文化力问题,尤其是我国学者贾春峰先生先后出版《文化力》和《文化力观》等几本著作后,学者们围绕文化力的概念、特征、系统构成、文化力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关系展开了深入探讨,还有一些学者运用文化力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可以说,“文化力”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名词,围绕文化力的研究已出诸多成果。2005年,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新农村的文化问题,对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成果中,也出现了一些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的文章。该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已取得什么成果、还存在什么问题,至此还未有人完整地梳理过。实际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总结成果挖掘不足有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推进理论创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当前学术界研究这个课题的总体现状、基本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应加强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学术界研究新农村建设文化力问题的总体现状

文章以读秀网对书名、标题含“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 的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搜索。截至2013年6月底,搜索到的情况如下:

研究“新农村建设文化力”的著作没有,相关的期刊论文共有五篇,分别是2008年严伟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力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2007年厉晓华的两篇:《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初探》和《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体系研究》,2006年赵文广的《文化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以及2006年黄坤明的《文化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引擎》。

在有些著作和论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但是研究中也涉及该问题,例如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方亮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2010年版;陈东琼、吕文林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2009年版;杨发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2008年版。研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期刊论文共578篇,涉及内容及发表的年度见表1。

从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学术界对“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的研究依然薄弱,迄今为止专题论文只有5篇,成果稀少。相对而言,学术界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较丰富,这些成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二、研究新农村建设文化力问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1.文化力与新农村中的文化力内涵

在中国,贾春峰可算研究文化力的第一人,其著作主要偏向于企业文化力的研究,例如研究企业文化、商业文化力、形象力、企业家人格魅力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问题,以及如何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名牌创新战略、实行专业化和特色竞争战略等问题。贾春峰认为文化力内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精神理念,三是文化网络,四是民族传统文化。郑炳起在《简论文化力的构建》中认为,文化力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凝结在人类活动当中而产生的一种力量,它是文化的内核,是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两位学者分别从文化力的构成和性质给文化力下了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在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的5篇论文中,只有严伟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力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对新农村中文化力的概念内涵做了探讨。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力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包括科技和教育在内的智力因素,二是包括理想、道德、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内的精神理念,三是包括文体设施在内的文化网络,四是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他们认为要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力的科学内涵,就必须全面把握四方面内容:新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新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实际上是借助贾春峰对文化力的定义来阐释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的。

2.文化力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关于文化力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问题,有四篇论文对此做了研究。赵文广在《文化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中从宏观角度论证了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力的功能价值,认为文化力是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是促进我国农村走向富裕文明的力量源泉。具体来说文化力为新农村建设确立价值导向,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内容,破解新农村建设的思想难题,创造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为新农村建设主体实现新的利益。黄昆明考察了嘉兴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背后的文化力原因,论述了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力作用。他在《文化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引擎》中认为:“和”与“韵”的文化力是推进新农村和谐社会的粘合剂,“灵”与“水”的文化力是推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德”与“礼”的文化力是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导航灯。厉晓华在他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初探》和《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体系研究》两篇论文中也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文化力的严重缺失,表现为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文化力的缺失又致使新农村建设遭遇素质瓶颈,生产发展遭遇技术瓶颈、生活宽裕遭遇农民增收难、乡风文明遭遇封建迷信泛起、村容整洁遭遇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管理民主遭遇民主意识淡薄。为此,必须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的支撑体系:一要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二要构建平等的教育体制,三要构建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文章认为只有注重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才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3.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力指标体系

对这个问题,严伟在《新农村建设文化力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中进行了探讨。作者把新农村文化力指标体系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最上层是文化力的总目标层,中间层包括物质文化力、行为文化力、制度文化力、精神文化力四个方面,下层是中间层的子层,其中物质文化力包括生活公共设施、生产装备系统、技术开发能力、文化基础设施、个人物质文化基础、个人文化消费费用;行为文化力包括村民知识经验、村民知识技能、村民冒险精神、创新以及学习能力、守则经营、村民行为规范;制度文化力包括新农村建设方针、农村结构完善合理度、信息化管理及沟通、管理标准与操作规程、村民参与决策、对待冲突的宽容度;精神文化力包括花园村价值观、花园村凝聚力、花园村宗旨、花园村座右铭、花园村领袖风格、花园村信条,一共是24个因子。这三个层次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评估指标体系。

三、今后农村文化力研究的重点

以上是学术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总体来看学术界对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研究还有许多不足。已有的成果中对某些问题研究深度不够,大多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文献分析,缺乏实证研究,也缺乏多学科视角研究。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问题包含丰富的内容,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对这个课题应该展开专门研究,拓宽研究的广度,提升研究的深度。在研究中,应着重加强对以下问题的探讨。

1.加强新农村文化力的形成及提升研究。新农村中的文化力是如何形成和提升的?它的形成和提升存在哪些规律?这两个问题虽然有学者在研究中已涉及到,但是论述得不透彻,也缺乏实证研究,对这个问题还应深入探讨。中国农村各处的情况不尽相同,应该进行实证考察,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新农村的文化力。

2.加强新农村文化力的特征研究。纵览搜索到的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问题的5篇论文,还没有文章对文化力的特征进行论述。从实践看,新农村的文化力具有现实性、整合性、历时性、持久性、直接性与间接性等特征,也具有经济力、政治力不可替代的特征。研究新农村中文化力的特征,可以加深对新农村中文化力的认识。

3.加强新农村文化力向经济力、政治力的转换研究。文化力所起的作用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素养,加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这是直接的;而新农村中的文化力对经济力、政治力的影响是间接的。新农村中的文化力如何向经济力、政治力转换?如何构建转换的互动模型?这两个问题也缺乏研究,还应加强。

4.加强文化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作用研究。文化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认同力、和谐力、凝聚力、引领力、创造力、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形象力等。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论述并不全面,也应进一步加强。

5.加强新农村文化力指标体系以及量化标准的研究。虽有学者在研究中制定了一个新农村文化力综合评价指标模型,但这模型只是针对浙江的花园村设定的,且文章也没有列出模型中各个因子的量化标准。这个模型对其他农村的评估是否适当值得研究,另外新农村的文化力指标体系中关于各个因子的量化标准也应研究制定出来。

6.加强对发达国家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力开发的经验总结和归纳。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各国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必经阶段。韩国的“新村运动”、日本的“造村运动”以及法、德、英、美等国家在探索农村改革发展的文化力方面积累的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来看,对发达国家在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力开发的经验总结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问题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总之,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研究,对破解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动力不足的现实难题,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广大农村地区的团结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春峰著.文化力[M].人民出版社,1995.

[2]贾春峰著.文化力观[M].群众出版社,1997.

[3]郑炳起.简论文化力的构建[J].求实,2011(01).

[4]侯康超.文化力: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强大精神动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5]陈东琼,吕文林主编.新农村文化建设[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杨发主编.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7]方亮著.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8]严伟.新农村建设文化力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J].农业经济,2008(11).

[9]厉晓华.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体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7(04).

[10]厉晓华.新农村建设文化力支撑初探[J].农业经济,2007(06).

[11]赵文广.文化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1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2020年一步步走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的时间点近在眼前。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实现脱贫,全国59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哪怕还有一人生活在贫困中,小康社会就不能算全面建成。脱贫攻坚,是一场必克的攻坚战。

现阶段扶贫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精准扶贫。这个概念是在2013年10月考察湘西十八洞村时正式提出来的,此前他在考察河北阜平的贫困农村时说过扶贫不能搞成“手榴弹炸跳蚤”,精准扶贫是与这一思想一贯且更加深入的表达。

精准扶贫的概念提出后,湖南方面调动各方资源在十八洞村实践这一要求,不但帮助村里发展各种产业,甚至还为村里因贫困而娶不到媳妇的单身汉们办了相亲会,关怀无微不至。集中力量帮扶一个村,效果当然是明显的,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经验也通过中央媒体的大力宣传而广为人知。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十八洞村的经验并不是每个贫困村都能学习的,比如,上级为十八洞村量身打造的产业中包括旅游,这是因为的实地考察和媒体报道给十八洞村带来了知名度。总书记关注贫困问题,但他不能走遍每一个贫困的村子,把它们都变成名村,那么,其他地方落实精准扶贫的精神,最重要的还是从客观规律上下功夫,同时结合各地的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摆脱贫困的办法。

有几个问题值得初步讨论一下。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精准扶贫更精准,避免产生偏差。

首先,作为一项政府职能的扶贫,是有中国特色的,是社会主义的优势。西方国家的政府职能中可能有社会保障、有社会救济、有发展经济带动就业,但没有中国意义上的扶贫。扶贫和救济有本质的区别,救济是救一时之急,而扶贫是帮助贫苦者找到摆脱贫困的办法,前者是“授人以鱼”,后者是“授人以渔”,二者的根本不同是对受助者的主体性的关注。

精准扶贫最怕的就是跟救济搞混淆了。以目前的国力,以救济的方式把现有的贫困户“养起来”,也是能做得到的。不能排除个别地方为了按期完成消除贫困的任务而使用这种办法。须知,这种方式是有害而无益的,因为一旦救济的力度减轻,已经“脱贫”的很容易返贫,而且受助者的主体性被伤害后,将更深地陷入贫困的循环。

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说,他在云南见过这样的案例,一个做了上门女婿的四川穷小子在引领村民脱贫上的作用要超过扶贫办。他分析说,这个穷小子懂农业科技,会种田养猪,自己动手改造住房和厕所,这给了同村人很大的信心,大家认为,他能行,那我们也行。在这层意义上,根据各地的文化特点,给扶贫对象有针对性的精神鼓舞应该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其次,扶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那么,有效的扶贫措施就需要采取社会主义的原则,即引导扶贫对象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联合起来,一起脱贫。分散单干的小农难以扩大生产,难以延伸产业链,获取更多的增加值,在市场经济中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小农的局限,在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尚可实现温饱奔小康,在自然条件差的地方,无法摆脱贫困就不奇怪了。精准扶贫乍听起来很容易理解为针对特定的一家一户,但精准扶贫还有更宏观的层面,那就是在贫苦地区,有很多相连的贫困户,他们比富裕农户有更强的联合的需求和意愿,应该把这部分需求纳入精准扶贫当中。

再次,精准扶贫的对应面是粗放式扶贫,此前的扶贫方式以开发式扶贫为主,开发式扶贫的问题不在操作上的粗放,而在于思路上的粗放。所谓粗放式扶贫就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生产建设,最常见的办法是低价销售或者送给贫困户一些猪或羊来饲养。采取这种举措的误区在于,思维还停留在生产短缺时期,忽略了如今最大的问题是生产过剩,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让贫困户养猪不但不一定能致富,还可能赔钱,变得更贫困。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领域本体 语义检索 语义推理 Jena

[分类号]G354

1 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信息检索技术的软硬件环境,促进了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高效地检索到所需信息,是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与信息量急剧增长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语义检索能适应用户的现实信息需求及其发展变化。领域本体描述了领域知识模型,基于领域本体可以实现语义检索,提高检索精度。

目前有不少关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理论研究论文,但从实践角度构建检索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论文还很少。本文将以领域本体为基础,研究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模型,通过测试对该模型的性能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2 相关研究

目前绝大多数搜索引擎以及专业全文数据库,都采用关键词检索方式。基于关键字(词)的机械匹配进行检索的方式严重地割裂了字、词间的语义关联,检索过程不包含任何语义信息,导致用户查询获得的检索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查询机制缺乏智能性和知识性,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为了克服关键词检索的不足,学者们提出了另外一种称为概念检索的检索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概念词典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规范、查询和扩展来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概念词典一般是由专家手工定义的专业词表或者通过机器学习生成的关联概念空间。概念检索方法虽然克服了基于关键词检索中不考虑语义信息的局限性,但不足之处在于概念词典表达的概念关系有限,而且无法表现公理、规则等。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初级的语义检索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于关键词检索方式的不足,但对于能够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理解关键词所表达的语义这些高级功能还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有一种比叙词表、关联概念空间更为丰富的语义表达工具作为检索的支撑,而本体的特性恰好适合于知识表达,能够充分描述知识模型,支持语义推理,同时采用通用的知识建模语言,更适合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和互操作。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理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的设计核心,是在查询和检索资源中引入领域本体层作为匹配和推理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增加了一个本体检索推理层,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领域本体在构建的时候已经对该领域的概念进行了分类,每个类别下有具体的实例,每个实例赋予了一定属性关系。系统在获得了用户的检索关键词之后,通过语义推理以及RDQL语句的构建,将会对本体库发出查询指令,如果在本体库中存在满足条件的实例,那么该实例就会被检索出来,从而使得计算机“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本体的查询结果将作为二次检索词对文献资源库进行检索。

3.2 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原理,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

・提问分析模块。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提问式进行处理,过滤停用词,抽取具有检索意义的实词并且判断用户的提问中心。

・语义推理模块。主要作用是根据用户的提问词进行语义关系判断,判断出各个提问式之间隐含的语义关系,明确用户的真正检索意图。

・查询分析模块。在语义推理的基础上,根据语义关系,自动构建RDQL查询语句,对本体库进行查询,并且把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本体管理模块。主要是本体的浏览、导航和可视化显示作用,通过本体浏览模块可以清晰地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组件可以对领域本体中的概念关系以动态图的形式直观展现出来。

4 系统实现

本文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含义检索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2000,JDKl,5,开发工具为JBuilder2005以及语义开发包Jena2.3。

4.1 提问词分析模块

・抽词。抽词模块首先对用户的检索式进行处理,抽取其中有检索意义的实词。

・检索词标注。利用领域本体中的类别信息对检索词进行标注,将具体实例标注为其所属的类,这是对检索词进行的规范化处理,是建立计算机理解检索词的基础。

・抽取提问中心。抽取用户的提问中心,是对用户的检索词进行语义判断的基础。在用户的检索式中,提问中心通常是抽象词,而具体的实例则是对提问中心的限制或描述。抽取提问中心的方法是利用领域本体的类(Class)对检索式进行抽取,抽取到的类名词则为提问中心。

4.2 查询分析模块

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型是将各个检索词看作是孤立的,忽略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也是造成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检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返回大量无关检索结果的原因之一。语义关系推理模块正是通过建立语义推理引擎,来判断用户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计算机理解。

4.2.1 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 本体的查询需要借助RDQL语言,但该语言本身不具备推理功能,只能查询模型中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是将本体中具有隐含语义关联的数据推理出来,获取所有相关联的数据作为P,DQL查询的数据库。推理引擎借助于本体信息及相关的公理描述可以从基本的RDF描述中获取附加的断言(Assertion),经过推理处理可以获得RDF有向图中的所有语义闭包。当用户提交查询从RDF数据模型获取数据时,不仅能得到数据模型本身所含有的数据,而且可以得到由推理机制所产生的知识数据。

4.2.2 建立推理引擎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推理方法是利用Jena包中通用规则推理机制,采取工厂化方法(GenericRuleReasoner Factory)获得通用规则推理机,从而引入事先写好的形式化的规则库文件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之所以选择通用规则推理机是因为考虑到推理机所蕴涵知识的意义和推理效果,RDFS规则推理机(RDFS Rule Reasoner)、OWLLite推理机(OWLFB Reasoner)等内置推理机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得出的是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结果。

4.2.3 建立语义模式库抽取本体库中所有的语义属性(主要针对“Object Type”属性),按照“Domain,属性名,Range”的形式建立语义模式三元组构成语义模式库。根据语义模

式库,经过相关计算就可以确立标注后的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4.2.4 确立检索词的语义关系 本体中的三元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用户的检索提问通常都是对主语或者宾语提问。通过步骤4.2.1的语义推理已经得到RDF有向图的所有语义闭包,因此若本体库中存在用户提问的检索结果,至多通过两个三元组组合便可以得到检索结果。

本文利用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构筑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标注后的检索词以及语义模式库中的语义模式视为向量。如果检索向量与语义模式向量的相似度大于规定的阈值,则将该语义模式存入提问候选集。

4.3 查询分析模块

RDQL是Jena中针对RDF的查询语言,这种查询语言将RDF视为三元组,也就是带有向边的图。RDQL提供了一种图匹配策略,查询RDF中满足一定节点的图,查询结果返回匹配到的属性值。RDQL满足一定的范式,类似数据库查询中的SQL语句,因此构建RDQL查询语句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语法规则将查询内容和条件填充到指定的位置即可。其中SELECT语句衔接的是从检索词中抽取出来的提问中心;WHERE字句衔接的是查询条件,也就是生成的语义关系组合,即满足一定语义关系的用户查询组合,而FROM和USING语句则分别衔接的是RDF模型和本体的URI地址。以“清代记述大麻栽培的农书有哪些”为例,生成的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x WHERE(c:齐民要术,c:has_edtion,?x),(c:华东地区,c:collected,?x)

USING c for http://省略/unnamed.owl#

4.4 本体管理模块

本体的管理模块主要是对领域本体的概念及概念关系进行维护,采取树的形式将本体中的类表示为根节点,将实例表示为叶子节点,通过对节点的添加、删除、修改对本体进行维护,有关该模块的构建另有撰文介绍。

本文开发的语义检索系统提供了知识检索和文献资源检索两种检索方式。以古代农学本体为例,检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史专家”的两种检索方式的检索结果如图2、图3所示。

5 系统测评

为了验证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索性能,本文采用了与传统关键词检索进行检索性能对比的方法,使用相同的测试集和检索提问,采用检全率、检准率和F测度三个指标对检索效果进行评价。

5.1 领域本体的构建

作为科技部农业遗产研究的项目,本文采用prot6g 6事先构建了一个古农学本体作为测试用本体,选取的研究对象就是以古农书中记载和反映的大田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的耕作和栽培技术、作物选种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的储藏加工技术等,同时包含重要农书的主题、作者、版本、收藏情况等。

5.2 测试集的选取

本文从《中国农史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抽取了1980-2004年《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农史研究》以及《古今农业》四种期刊中与农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是大田作物)包括作物品种、选种育种、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书研究等类目的研究论文2196篇,其他数据352篇,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构成本次测试的测试集。

5.3 检索提问的设置

检索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关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第二种是关于精确概念的检索,主要是对某个特定概念的检索;第三种是关于语义关系的检索,这类检索,通常为两个以上的关键词且关键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语义关系。我们根据古农学的研究内容,按照上述三种提问类型,每个提问类型下设置三个检索提问,共选取了9个检索主题进行测试,检索测试提问。

5.4 测试结果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采取对系统判断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人工评价的办法,将检索结果进行手工相关性判断,考虑到易操作性,本次实验仅简单将结果分为相关和不相关两种评判结果。

检索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4、图5、图6所示,折线分别是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词(简称为ont010gy和keyword)两种检索的检全率、检准率和F值数据,横轴为预先设置的检索提问。

5.5 结果分析

在检全率方而,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全率明显高于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方式(见图4)。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由于本体收录了宽泛概念所包含的实例,因而检全率明显高于关键词方式。精确概念的检索方面,虽然本体收录了概念的同义词,但由于大多数作者对于某一概念习惯于某一种词形方式表达,因而本体在同义词控制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在语义关系的检索方面,由于本体参与计算检索词之间语义关系的计算,因而比关键词方式能发掘出更多的隐含概念,检全率也高于关键词方式。

在检准率方而,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和精确概念的检索,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者的检索精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对比,甚至对于特定检索提问,基于本体的检索精度还出现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本体方式检索出了过多的相关概念。然而在语义关系检索上,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方式在检索精度上比关键词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也正验证了本体可以挖掘检索词的深层语义含义,不仅限于检索词字面的符号形式(见图5)。

在F值对比(见图6)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字两种检索机制在宽泛检索、精确检索和语义检索三种检索类型中的不同性能。宽泛概念检索以及语义关系检索由于涉及到了隐含概念的查询,因而表现出了比关键词检索更高的检索性能。而精确概念的检索由于用户的检索意图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晰,在这种类型的检索上,基于本体的检索在检索性能上反而略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检索本体获取了更多的扩展概念,导致了检索精度的下降。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农业产业化;应用

【引用】:21世纪的农业是信息农业,发展农业信息科学势在必行,科技兴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农业大国,深化通信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对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具有重要作用。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化中,可以高效、实时地实现农业信息采集以及远程传输,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 农业产业化概念和特点

农业产业化基本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即是动态概念也是实践性概念,农业在产业化的过程虽然是参照工业产业化来进行,但又有其自身特点。不同于工业产业的是农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总量有限的可耕种地,农产品也是经过上亿年进化的包含有物种信息的生物产品,加之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可耕种地面积少、小农经济、长期粗放式经营等特点,所以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绝不是简单地规模化、资本化、转基因化,或将农民作为主体推向市场竞争。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谨防陷入过度规模、资本化和技术化的陷阱。尊重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打破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脱节的农业宏观管理体制,强化三者的有机联系,才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新技术的普及应用。

2.无线通信技术的技术分析

2.1 4G技术分析。

该技术于2001年提出标准,2012年完成包括上层协议在内的完整标准的制订工作。4G网络部署已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有一成套建网的理论,包括对网络的链路预算、传播模型预算以及计算机仿真等。

2.2 MMDS技术分析。

MMDS技术的主要缺点是有阻塞问题且信号质量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可用频带亦不够宽,最多不超过200MHz。其次,MMDS对传输路径要求非常严格。另外,MMDS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设备存在兼容性问题。

2.3c对点微波通信技术分析。

微波传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成本。第二,微波传输系统部署简洁快速。第三,目前的微波产品对未来的发展是有保障的,对于运营商的新业务和新需求都可以给予很好的支撑。卫星通信技术分析。利用卫星在有些人口不很密集的地区来配合陆地通信。在这些地区散布着范围较广但不密集的用户,可以利用卫星作为用户连至固定有线网的接人设施。在陆地通信网已经构成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的环境下,利用卫星建成宽带卫星接入系统是比较好而切合实际的方案,经济又可靠。

3.农业产业化对无线通信技术的要求

现阶段无线传输标准和方式主要包括:IrDA、WiFi、Bluetooth、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GPS、卫星遥感等远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由于精准农业自身的特点,其对通信技术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其一,实时性。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到需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但是这些信息和数据资料并不是连续不间断地传输,而是非连续性。其二,相互性。所谓相互性是指节点之间可相互交换数据。其三,可使用语音业务。其四,集成节点。无论是采集数据资料还是实时监控,都可以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得以实现。其五,拓扑结构。采用树桩网络,增加采集点。综合以上技术和要求,可以在无线通信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精准农业的优点和缺点【1】。

4. 无线通信技术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

4.1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在设施农业中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应用。设施农业一般指的是采用一定的设施、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在局部范围内改善或创造环境因素,使得农业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的一种农业。

4.2移动短信。

短信是无线通信技术中最常见的信息传输方式,不但传输速度快捷,还可以传输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数据、图像、声音等,因此在农业数据无线传输与远程监控中得到了应用。

4.3无线通信技术与卫星、遥感等技术的结合。

这种结合方式在精准农业的应用中可以见到。精准农业一般指的是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机工程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

4.4无线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

此类方式比较普遍地应用在传播各种农业信息上,譬如农业科技信息。应用的技术形式主要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开发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再通过平台将农业科技信息传输出去,农业生产人员凭借移动终端(手机)就可接收到农业科技信息,这样就实现了农业信息的传播。

4.5无线通信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的结合。

这种方式可以用来构建农业专家系统,最常见的形式可基于手机彩信与图像处理技术结合构建的农业专家系统。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信号进行去噪声、增强、复原、特征提取等操作,增加图片的清晰度以提高图像信号质量【2】。

结束语

通信技术与农业产业化息息相关,在发展过程中对农业产业化有着直观的反应。农业产业化信号传输要依照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这样才能在发挥出优势的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的更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林业生物灾害;施药新技术;施药器具

【分类号】S769

1 林业生物灾害

林业生物灾害是由于极端的自然、人为因素或者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有序状态遭到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失衡,少数生物抢占生态位,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造成林业生物灾害。林业生物灾害包括森林植物感染病虫鼠害、有害植物侵入和野生动物感染疫病等。

2 地面施药新技术

2.1 精准施药

精准施药技术就是利用现代农林生产工艺和先进技术,设计在自然环境中基于实时视觉传感或基于地图的农药精确使用方法,该方法涵盖施药过程中的目标信息采集、目标识别、施药决策、可变量喷雾执行等农药精确使用的主要技术要点,节约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和减小环境污染,实现有害生物防治的智能化、精确化和自动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概言之,精准施药技术就是要实现定时、定量和定点施药。

采用可变量技术的农药喷雾技术,可以准确地根据有害生物危害状况和林分性质进行精确处理,林间喷雾是不均匀的,是随各点危害程度及其环境性状不同适当调整农药施用量,避免农药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更加高效、优质。

2.2 TIT法

有害生物的TIT防治方法,是根据TTR法改进而来。TTR法使用化学药剂进行被动防治,防治效果难以保证,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扰动。为此,张国庆(2012)将TTR法进行改进,发展为TIT法。

TIT法就是对有害生物实施诱捕(trap)、接菌(inoculated-pathogen)、传染(transmission)的防治方法。首先使用引诱剂诱捕有害生物,然后使有害生物身体沾上微生物农药,让有害生物携带微生物农药进入其群体生活空间,互相传染,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对于有些有害生物(如苍蝇、蚊子等),还可以不经过诱集,直接对其群体生活空间(污水池、粪坑、池塘、稻田、水沟等)投放微生物农药接菌,让其感染死亡。

此外,还可以将TIT法中的微生物农药替换成其他药剂(如兴奋剂),让害鼠害兔食用后烦躁不安,在窝内群扭,造成害鼠害兔伤亡。或者将微生物农药替换成性兴奋剂+不育剂,使目标有害生物疯狂寻找异性滥交,阻止目标有害生物的正常,使目标有害生物密度降低至安全水平。

因此,TIT法适合于个体间接触较为频繁的有害生物防治,其具有以下明显优点:①目标准确。TIT法引诱剂是针对目标有害生物设计的,不会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②对环境安全。将TTR法中的化学农药改为微生物农药,使得有害生物防治对环境扰动小,没有污染,对人畜安全。③持续控制。由于使用了生物农药,可以实现多次传染,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④防治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用药量小,防治用工量少,又能持续控制,大大降低了防治成本。⑤高效。对有些顽固性有害生物,如苍蝇、蟑螂等,由于其持续控制作用,可以实现3~5年无危害。

就白僵菌TIT法防治白蚁、蟑螂、苍蝇、蚊子等顽固性有害生物来说是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简单,成本低,并能实现可持续控制,对环境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对蚊子来说,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建议间隔2~3年在孑孓活动场所投放2~3次白僵菌。

2.3缓释药包

将控释药包挂置在植株上,让药包内药剂随雨水缓慢释放防治有害生物。药剂为必须具有内吸性(向上传导)、吸湿性、溶于水的固体,其中用于生产食品的植株防治的药剂必须符合国家农药管理规范。为了提高药剂防治效果,药剂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湿润剂、展着剂、乳化剂、抗光解剂、抗氧化剂和吸附剂。

2.4 风送式静电喷雾

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air-assisted electrostatic spraying),首先把药液通过压力雾化或旋转雾化方式形成雾滴,经过充电电极使雾滴带电,并在气流的作用下二次雾化,由静电力和气流将雾滴送到植株上。风送式静电喷雾技术具有如下明显优点:①利用气流的推动作用,改善了静电喷雾雾滴穿透性弱的不足,有利于对茂盛、高大林木的病虫害的防治。②合理控制静电喷雾时的气流,喷雾飘移损失将会很明显减少,环境污染小。③带上静电后的雾滴,其表面张力会降低,减少雾化阻力,提高雾化程度,雾滴在植株上不易朝着最小表面积凝聚,有利于植株对雾滴的吸附。同时,气流更易于使雾滴在叶片及虫体上铺展,将会明显地提高杀虫效果。

3 航空施药

航空施药,是利用飞机作为载药与施药工具,对有害生物进行施药防治。航空施药快捷高效,效果明显,适用大面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针对目前航空防治作业的诸多缺陷,根据2010年潜山县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飞机防治经验总结,张国庆(2010)对航空防治的航空器和施药器具提出了改进建议。

3.1 航空器具的改进

我国目前现有的农用航空机型中,对飞行作业条件要求苛刻,作业效率低。为了克服这些作业缺陷,首先,在目前国产飞机中选择最适合农业航空作业的机型,进行技术改造,形成系列机型,以适应不同的农业航空作业需求。其次,引进先进国家的农用飞机,尤其是美国的“空中拖拉机”AT-401B、AT-402A、AT-402B、AT-502A、AT-502B、AT-602、AT-802A、AT-802F等农用飞机,吸收其中先进技术,还可以与发达国家合作,共同开发农用型飞机,学习其中先进技术,由仿制到自主开发。再次,组织科研力量,研发价廉、耐用、低维护成本甚至免维护的农用飞机,以降低飞机购置和维护成本,尤其是亟需研发普通燃油航空发动机,以及稳定性好、适合于超低空飞行的碟形飞行器。

3.2 施药器具的研发

目前的航空施药,还是常规施药技术,不仅用药量大,污染环境严重,而且作业效果还受作业时天气情况的影响。因此,植保航空施药技术,是植保航空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地面风送式静电喷头技术比较成熟,但在航空上作业上还只有静电喷雾装置,还没有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航空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的研发,可以综合地面风送式喷雾系统和静电喷雾系统,借鉴地面风送式静电喷雾系统思路和技术,进行设计和试验。

参考文献:

[1]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2]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3]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EB/OL].(2012-04-10)[2012-10-01].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4]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精准农业概论范文第15篇

中国的垂直农业研究

首先,2003年,华南师范大学引进的中科院院士孙儒泳就曾向广东省政府打报告要求在广州市盖楼建立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科研项目。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土地越来越少、人们的食物供应问题,尽管没有提出垂直农业这个概念,但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说中国在垂直农业方面的研究还要早于美国人(他们是2009年提出这个概念)。

第二,近10年来,广东农垦在甘蔗大面积种植园中已经成功引进了以色列滴灌技术[3],通过在大田中的探头感应,可以分析出什么地方需要水分。在控制室就可以对需要水分的地方实施滴灌。从理论方面分析,所谓垂直农业的概念,其实就是应用植物营养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精准农业”,就像美国亚桑纳大学环境控制农业中心的主任吉恩贾克梅里认为的那样:通过在室内种植植物,其环境可被前所未有地进行精确控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农垦在垂直农业中的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的应用方面也是走在世界农业科学前列的。

第三,前几年,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在白云区钟落潭建立了广州金颖园农科旅游度假区,采用温室大棚技术,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各式农作物的根系,这种做法也是垂直农业应用的一种。这方面的应用还有很多[4],比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投资3亿多建设的热带雨林、湿地等模拟环境,它们大多作为少年儿童课外实习基地,但由于电费、营养液等花费巨大,现在很多都支撑不下来,不再对外展示。最近,根据中国园林资料网2011年7月8日消息:山东首家实行全程智能化控制的立体垂直农业示范园日前开工建设。智能化立体垂直农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农业生产,还可以对栽培作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全程监控。虽然垂直农业节省了传统农场使用机械、农药、除草剂、化肥、运输和其他方面的成本,其中还包括作物减产的成本。但这些不能证明垂直农场在能源和金钱上具有竞争力。其实在城市核心建造高大复杂的建筑物,以及在高端基础设施和安全密闭负压通风设备的探测和维护等方面会耗费更大的能源和金钱。所以,目前“垂直农业”仍处于概念阶段,还没有成型的应用模式,具体实施起来会遇到一些障碍。最大的障碍是水和能源这两个必要条件的来源问题。“垂直农业”需要有完善的城市污水循环利用和能源供应系统作为配套。

热带亚热带地区发展垂直农业的思考

“垂直农业”作为一种获取食物和有效利用废弃物的全新概念,对世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土地和水资源的紧张的今天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思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快速的区域,因而土地资源非常珍贵。广东省的情况不用说了,土地资源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而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区,海南省的土地资源也将会紧张。随着东盟国际合作的开展,其他亚热带地区如广西云南也同样会出现土地高度紧张的问题。按照计算,同样面积的垂直农业耕作的产能是传统农业的16倍,(一年收成4次,密植2倍,每个耕作面是2层的架子,则4×2×2=16),也就是说如果是30层楼的垂直农业,一亩垂直农业所占的土地面积抵得上16×30=480亩传统农业耕地。这里还不算因为室内种植带来的增产效果,比如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至1000ppm可以带来作物最佳生长。因此,从增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率来说,是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垂直农业的可能性的。

第二,相对中国其他地区(温寒地带),光温水条件相对优越。这样在建造和实施垂直农业的时候,耗费的能源应该会相对少一些。所以,在我们国家要引入垂直农业,我们认为应该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先行为好。

第三,垂直农业是个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综合应用,要引入垂直农业,将不得不引入无土栽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项目。如上述所提及,在精准农业的应用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农垦、广东省农科院和广州市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研究室,甚至中国科学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构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或者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