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篇

摘 要 高职院校跆拳道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大学生比赛项目,现已成为高校体育竞赛项目中较为受学生喜爱的项目之一。高职院校以培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校时不仅要学习掌握较高的职业技术,而且要通过体育训练形成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因此,探讨实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满足现代职业岗位要求的体能训练的方法、内容及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跆拳道 体能训练 对抗

一、高职跆拳道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竞技跆拳道提倡进攻和观赏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跆拳道体能训练上想出相应的策略、措施、方法及手段,并落实到训练中,提高训练实效性。体能训练是跆拳道竞技运动的基础,因此要分析和深入了解跆拳道运动的特点。

跆拳道运动的“快、全、连、变、高”是制胜的五要素,其中以“快”为核心。“快”主要体现在速度上,其内涵包括单个动作的速度快、动作间的衔接快、攻防的转换快、移动快等等。我们提出“体能是基础”,而体能的“好”“差”又反映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强”“弱”,只有加强体能训练,才能提高运动员的“快”。有了“快”才能在对抗中技术的发挥。

通过访谈国家队教练及省内优秀教练员和几年来对省内几次大赛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的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能训练定位不准和重视不足;盲目追求负荷量的“大”和训练强度的“高”;缺乏与专项特点和个体特征相结合的训练射击方案;训练的系统性不强;缺乏体能训练对防伤防病功能的认识等。

二、高职院校跆拳道项目体能训练的基本思考

(一)跆拳道项目供能特点

不同的项目其主要供能系统不同,发展不同代谢系统供能能力训练方法和原则不同。对跆拳道项目的供能方式和特点的认识是我们进行训练负荷量和强度安排以及方法、手段选择的主要依据。

跆拳道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无氧代谢供能占主导的对抗性项目。大量的项目科研统计数据表明,单个攻防动作平均完成时间在1.08秒左右,特别是关键局次得关键分的技术动作及组合更是如此。

因此,根据跆拳道项目特点,体能训练及对抗技术的要求都将其供能特点作为安排体能素质训练负荷和强度、训练科的时间、练习的组数、每组的次数、组间间歇以及方法、手段的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体能训练与对抗技术

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学习和总结,我们认识到跆拳道的专项体能是对抗技术能否充分得到发挥,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技术动作发力以及在疲劳的情况下保持动作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跆拳道项目比赛中无氧代谢供能在关键技术、战术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在跆拳道专项体能训练中我们要突出训练的高标准、高质量、大强度,这是跆拳道比赛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加大了体能训练的比重,希望从体能训练结合对抗技术方面,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寻求新的突破。

1.在每次体能训练的练习中都要让运动员了解训练的目的和要求,以及与对抗技术的关系。并且要求在强度达到甚至超过比赛的强度,才能使训练达到它应有的目的,对运动员体能训练不仅要从数量上、时数上的刺激,还要从生理上、神经系统上的强度刺激,只有这样才能与比赛对抗技术的要求相符合,这样的体能训练才能使肌肉的供能方式、收缩速度、技术对抗的规范程度等与项目的规律和比赛要求一致。

2.步法的灵活性是跆拳道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跆拳道技术、战术实施的载体。而体能素质的强弱又直接影响步法的灵活。跆拳道项目中不论是步法训练还是技术动作的训练都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基础,离不开速度、力量的支持,尤其是爆发力和速度力量,连续进攻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连续快速的爆发力也是专项体能训练的重点。

(三)专项体能训练

跆拳道的专项体能训练主要有:腰背肌、腹肌、髋部肌群以及腿部肌群。而跆拳道的技术中单个动作速度、动作之的衔接、移动的速度与这些肌群都息息相关。而腰腹部、后背和髋部的肌群是核心力量所在,这部分力量关系到上半身和下半身能否实现刚性连接、重心的稳定性。只有强化专项素质的训练,结合技术特点,实战比赛的技术才能正常发挥。

三、结论

(一)竞技跆拳道是一对一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的对抗性项目,体能训练必须从实战出发,结合竞技跆拳道比赛的肌肉用力形式、能量供应形式和技战术的特点进行训练。

(二)竞技跆拳道项目主要是近固定远端发力的离心—向心收缩为主,在稳定支撑的基础上完成短时间内爆发性用力,力量训练注意用力结构的同构性,注意加强启动力量、核心力量、稳固支撑性力量、快速力量和最大力量的训练。

(三)竞技跆拳道项目主要以磷酸原供能为主,糖酵解供能为辅,在有氧的基础上加强无氧能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

(四)竞技跆拳道的腿法、脚法和拳法快速多变,动作幅度大,需要加强关节和肌肉的伸展性,步法的灵活性和全身协调性的训练。

(五)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训练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初始状态和比赛时间划分训练序列、筛选训练方法以及确定负荷趋势等,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训练。

四、参考文献

[1] 岳松.浅谈跆拳道运动中的“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8).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 认识论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92-05

近年来,对传统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质疑日益增多,随之也引进了一些国外的训练理念,诸如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训练、体能“三维平衡”理论。这实际上预示着我国训练理论进入了变革期,新的认识成果即将诞生。作为认识成果,理论虽然历经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受人类认识水平的制约,不可能达到所谓“真理”的境界。当认识水平提高后,原有理论可能会成为认识突破的绊脚石,需要对其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方能实现理论认识发展。不可否认,质疑与争辩有利于深化对训练的认识,但决不可全盘否定传统理论,更不能脱离实践盲目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引进与移植的理论需要本土化才能产生效应。当然,“理论更新了,问题依旧”,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被视为“老生常谈”的脱节问题也不能被“悬置”。因此,面对当前我国训练理论的实际境遇,应该从认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运动训练理论未来的发展与转型,基于实践建立运动训练认识论。

1 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逻辑关系

训练实践、训练认识和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核心概念,回顾、梳理与厘清三者的历史逻辑关系,有助于探索和解析训练认识论的范畴体系。

1.1 运动训练实践是训练认识发展的逻辑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探源实践必须对实践本身进行考察,并做出必要的诠释。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亚里士多德把“实践(energeia)”看作是不同的人实现合乎自己德性状况的具体活动。在亚里士多德之后,许多哲学家仍然沿用了亚氏“energeia”这一概念,但将“实践”看成了与理论、德性、善等相分离的外在的物质生产活动。直到康德“批判哲学”的问世,具有伦理道德意蕴的“实践”重新进入哲人的视野。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实用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所蕴含的人文意义;科学哲学侧重于工具性、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把“实践”看作科学存在和发展的终极依据;哲学解释学视“实践”为一个整体,包括理解和解释实践、交往实践和语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看成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概而言之,西方古典哲学中实践的实质是使自己不断成为人的活动,现代西方哲学则将实践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泛指人的各种活动。

体育是人类改造自身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从play、game到sport的形态演变,包括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3种形式。作为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运动训练是在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两个层次之下的低层次实践活动。实践论哲学认为,任何实践系统都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3个要素构成。在运动训练的发展过程中,实践的客体是运动员,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亘古未变,但实践主体却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历史演变。在运动训练产生之初,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实践主体是单一的教练员,凭借所掌握和拥有的知识与经验,对实践对象进行改造。随着运动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释放,运动训练开始走向“双主体”之路。在运动成绩接近人类极限的今天,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单纯靠“苦练”已没有任何可能,只有靠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共同组成“主体群”的创造性实践,来争取比赛的优胜。联结训练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各种要素总称为实践中介,包括各种有形的工具和借助于有形载体表现出来的各种无形的信息。在工具和信息的帮助下,运动训练实践主体对实践对象进行起始状态的诊断,设置合理的训练目标,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计划并组织实施,通过对阶段性的实践评价、反馈,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以期达到预期目标。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随实践活动的变化而深化,实践水平每提高一点,主体对运动训练的认识就更进一步。由此可见,实践过程本身也就是主体认识发展的过程,训练认识的起点是训练实践,是理所当然的逻辑基础。

1.2 《运动训练学》是训练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论成果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训练的各个方面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印象,即就是对运动训练现象的描述阶段。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训练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会深华,逐步看到训练现象背后和外部所有事物的全部联系,诸如成绩与训练负荷、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恢复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会从这些事物内部的联系中概括出训练的本质,逐步形成训练学的一些概念;概念产生以后,继续使用推理判断等方法,就可以形成某一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这种概念外推使得认识经过感觉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训练规律性和内部联系的理论认识,经过科学的验证和整理后便形成训练理论。

这种基于训练实践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构成了探寻运动训练理论的应然选择。当零散的理论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训练认识会从量的累积产生质的飞跃,学科理论体系初见端倪。1930年,德国学者Krummel首次将组织学、生理学、医学、体质理论、训练理论、一般和专门的练习综合在一起,完成了《运动员手册》,成为“专项训练学”的基石;1964年,民主德国Harre及其同事完成《训练学》函授教材,把运动训练认识推高到一个新的阶段;1969年,Harre正式出版了《训练学》一书,标志着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此时,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范畴、问题领域、学术流派和知识体系基本成型,研究的重心也由具体问题转向学科中心。

学科的出现是认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零散的训练经验总结或具体问题研究不同的是,运动训练学必须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并对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论证。虽然Harre从竞技体育人手,以运动训练的目的、训练状态的发展、训练的原则、训练过程中的运动教学、训练过程的规划和组织、比赛的准备、运动员的卫生与营养为内容搭建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框架,但是不难发现该结构在理论体系方面并不完善,基础理论比较薄弱,缺乏对运动训练的生物学解释。我国训练学学者陈小平则把20世纪60年代的训练学归结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竞技体育学科”。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经历前科学阶段――常规科学阶段――科学革命阶段――新的常规科学阶段。严格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不管怎样,以学科为中心认识训练,实质上已经涉及到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问题。

1.3 运动训练认识论缘自对训练理论的反思和追溯

运动训练学诞生之后,开始了学科发展和建设之路。20世纪70年代,国际训练学界涌现出了一批造诣颇深的学者和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得训练学的科学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和丰富,其中Matveev、Platonov、Martin、Bompa等人成就斐然,功不可没。训练学学科的发展,并没有消除训练实践中的所有困惑,相反训练理论日渐表现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于是,一些学者开始反思理论的形成过程和演绎方式,从而“否定”(否定是认识发展的一个过程,并非结果)原有的训练认识成果。首先质疑的是超量恢复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运动训练的基石,其次挑战的是传统周期学说。相对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对训练学的质疑、反思与重构多了一个批判的前提。正是批判过程,把原有训练学中潜在的认识论问题凸现了出来,自觉地开始了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创立。如果说学科的出现是认识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那么运动训练认识论则缘自对传统训练理论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1927年,Embden和Habs发现运动训练可以导致骨骼肌的糖原、肌氨酸和磷酸肌酸储备增加,随后Bergst?rm和Hultman通过单腿骑功率车实验证实极限运动后肌糖原会出现显著的超量恢复现象。1972年Jakowlew根据人体负荷后肌糖原储备出现下降、恢复和超量恢复的特性,将运动训练对人体机能能力产生影响作用的机制归结为超量恢复。1977年,Jakowlew首次完整地提出了超量恢复学说。不难发现,肌糖原的超量恢复是该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也是思维在训练负荷与机能增长之间穿行的联结点。这种认识运动训练的过程是符合论的哲学认识论,把达到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真理作为根本目的。实际上,符合论是一种经验论,单靠预先的假设和经验的归纳,可以带来新的认识成果,却很难保证所得知识的普遍有效性,毕竟归纳的材料总是有限的。虽然看到了肌糖元的超量恢复,可问题在于,运动训练引起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超量恢复理论必然会遭到质疑。运动生理学家蒂-玛瑞斯(dMarees)在其专著《运动生理学》中写道“所谓的‘超量恢复’至今仍然在许多方面缺乏科学的证据”。霍尔曼(Hollmann)和海廷格尔(Hettinger)认为不能将肌糖原这一单一指标的超量恢复现象延伸扩展到解释整个机体对运动训练的适应;齐默尔曼(Zimmer-mann)也强调了运动训练的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带有强烈个体性的过程,而不像超量恢复学说那样的简单。与此类似,Matveev立足于田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建立的训练周期理论,同样被Tschiene、Verchoshanskii等人抨击。Verchoshanskii指出,一个训练系统的建立依据不是经验基础,而是更多地借助于生物学知识。

对符合论的运动训练认识论的批判,虽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理论,但却道出了认识成果的不足,彰显出理性的力量。在一次次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过后,运动训练认识上升到新的层次。作为原有认识成果的补充和发展,“疲劳-适应”理论、板块结构理论应然而生。当前,围绕如何认识运动训练的问题,研究者一方面注重训练实践中所获得的感觉经验,另一方面强调理性的演绎与推理,试图通过经验与理性的综合探寻实际问题,运动训练认识论似乎踏上了康德之哲学认识论的征途。唯一的不同在于,研究者持可知论的辩证观,坚信运动训练是可以被认识的,并不像康德那样认为人永远不能认识“物自体”本身。

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考察运动训练认识演化的历史逻辑,运动训练认识论的3个基本概念清晰可见,但对于构建运动训练认识论而言,尚需认清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2.1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对象

认识论,顾名思义,它是关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运动训练认识论,是认识论在运动训练领域的具体化,遵循上位学科的规定,研究具体的运动训练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当然应以运动训练认识本身为研究对象。这样,首当其冲需要解构训练认识,还原大脑对运动训练的反映。

邓运龙认为,训练认识是主体能动地反映训练对象的活动及其结果。作为活动,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的过程;作为结果,训练认识是指人脑反映运动训练获得的成果,即知识及其物化的产物。不论作为活动还是结果,运动训练认识直接指向客体而且与主体有关。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是人,包括教练员、运动员、科研和管理人员等,客体为运动训练存在。主体和客体是构成认识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许多中介或中间环节_句。也就是说,在“谁来认识”和“认识什么”之间还存在着认识方法、工具和程序等中介问题。教练员可以直接从实践经验归纳总结,运动员也可以通过自我感觉直接判断训练,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类比、数学方法间接认识运动训练。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本身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构决定着认识的功能,不同的结构产生不同的功能,任何结构之功能都表现出整体性。

运动训练认识不但具有整体性特征,还具有动态性特征。运动训练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识主体最初仅对运动训练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发展到形成理论及对理论进行反思,训练认识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近几年,我国的赛艇、跨栏等项目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原因很多,其中就有训练认识提高的因素。假如运动训练认识一直在低层次徘徊,那么训练实践很难有所成就。中国足球水平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就是训练理念落后,训练认识没有提高,训练实践低水平重复。正如袁伟民所说:“我们的很多项目上不去,不是因为实践不够,而是对实践经验总结不深刻,对对象分析不到位,大量的感性认识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总是若明若暗,似是而非,始终无法触及问题的实质,实现不了最后的跨越”。

2.2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内容

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2.2.1 运动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

在认识论的发展史上,不论是经验论者还是唯理论者,一般只关注高级水平的认识和认识的结果,很少顾及认识的过程,这一缺陷后来被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所弥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认识的外源因素和认识的内源因素的双重作用,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紧密地连结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他认为,各门科学都应有自己的认识论,但一切认识都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所谓建构,是指主体在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结构,然后再运用主体结构逼近客体结构,每一次建构都把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运动训练被同化到超越运动训练本身之上的逻辑数学框架中,人们开始尝试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解释,若获得成功便能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原有图式无法同化运动训练,认识主体便会做出顺化,调节原有图式或重新建立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审视运动训练基石理论的认识过程,不难发现超量恢复理论的提出就是同化的产物,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是认识主体顺化的产物。超量恢复理论将运动训练放置于原有的图式中,先验地认为成绩的提高与某种物质运动前后的变化相关,结果找到了肌糖原超量恢复的证据,成功地解释了运动训练问题。遗憾的是,人体的能力是有极限的,并不像超量恢复理论那样太简单,质疑声音出现后人们开始重建训练理论,于是顺化之后便产生了应激学说和疲劳适应理论。在主客体的不断交互中,人类逐渐构建出运动训练的知识结构,对运动训练的认识也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曲折发展过程,最终螺旋式地接近运动训练客观事实本身。

2.2.2 运动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训练认识是人类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运动训练的反映。反映是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生的,在相互作用过程之外,不可能有反映发生。因此,训练认识的主体对运动训练本身进行能动地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运动训练的观念映像,最终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最初反映的是运动训练的部分信息,这类信息具有外显性特征,诸如比赛名次、竞技水平、最好成绩、多次比赛平均成绩等运动成绩指标,运动负荷、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指标。当大量的信息反反复复出现时,认识主体会将获得的信息材料、痕迹或印记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以观念的形式复制或再现出来。这时反映出的信息是基于经验基础之上通过理性判断和思考之后得出的,具有内部相关的特征,宏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有:运动训练能产生什么效果、竞技能力的发展变化与竞技表现、运动成绩与训练负荷的施加关系、体能与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微观层面可反映的信息集中在一次技术训练会对人体神经肌肉系统产生什么影响、一组不同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肌纤维的作用、耐力训练与人体运氧和利用氧能力的关系等。在思考之后,这些内部杂乱的信息在主体大脑里逐渐清晰,形成初步判断或者形成假说。假说经过实验验证,一旦没有被证伪,则可上升为认识的理论成果,进而演绎出新的结论或用于解释训练实践。

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一旦运动训练理论形成以后,便开始了自我发展之路。当训练理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时,便会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开始适调、创新和重建之路,最终由人来完成理论的演变过程。

2.2.3 运动训练理论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

从研究训练认识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到训练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运动训练认识论尚未到达其逻辑终点,必须进一步研究理论知识在运动训练实践中的实现。在运动训练领域,人的认识过程不可能完全建构出运动训练的真实本质,只有实践是唯一具有立法权的训练行为准则。这一方面使人对认识成果的真伪产生疑问,不管是被证伪还是被证实,运动训练理论都得面向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训练理论的归宿是实践,只有“化理论为方法”,理论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同志在《实践论》中深刻地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知识在实践中的实现视为研究的内容之一,无疑极大地拓宽了认识论的视野。

运动训练认识不仅具有对现实的反映能力,能够在观念中越来越普遍地复制或再现运动训练本身,而且具有创造性的超前反映能力,能够借助于推理,预测或预见运动训练的未知结构、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在认识论中,该过程就是使观念的东西物化或对象化为物质的东西,也就是理论知识转化为观念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其真伪的过程。

2.3 运动训练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近代认识论在探讨主体如何认识存在问题上,不同流派基于自己的观点展开研究。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方法上尽显归纳风范;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者认为感觉并非可靠知识的来源,唯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在方法上重视演绎推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峙,促进了人们对认识论的反思,消解对峙必须审查对立的基础,也就是人的理智能力。康德认为理论能力只能形成关于“现象”的知识,而形不成关于“物自体”的知识,近代认识论开始转向不可知论时期。总之,近代认识论都以主客体的对立为基础,以理性思辨为主要方法。

采用新方法,消除主客对立,就成了现代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使命。科学主义以实证方法来代替思辨方法,人本主义则突出人的地位,强调用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作用来消解主客对立。不管是科学主义的孔德、马赫、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库恩,还是人本主义的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在具体操作方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但其方法学本质仍然以逻辑思辨为主。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把科学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逻辑起点,以实践思维方式建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不是靠主观想象或纯粹的思辨,而是采用符合认识本身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克服了传统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机械性和直观性缺陷;在具体方式上,强调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运动训练认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坚持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和检验人类认识成果的唯一方式,并将实践思维方式作为诠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钥匙。毫无疑问,运动训练认识论在研究方法上认同实践辩证法,遵循客观世界运动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综合应用发生学方法、历史方法、要素结构方法、活动功能方法、动力进化等各种方法,依靠人类的实践理性思维能力研究运动训练认识论问题。

3 基于实践的运动训练认识论

3.1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解释前提

认识论按其性质来说,是一门反思的科学。黑格尔认为:“反思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推之亦然,运动训练认识论是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反思,任务是沿着人类认识自己构成的道路,揭示和阐明运动训练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力求使运动训练认识成为自觉的认识。

在认识深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事实:运动训练本身是一种客观事实,即“事实1”;对运动训练做出的经验陈述或判断是一种科学事实,即“事实2”。毋庸置疑,运动训练的本质属性并不依赖于人的主观认识而存在,至于是否被真正认识,那要看认识的发展水平。人们以运动训练客体本身为基础进行认识活动,收集、积累和概括训练现象,归纳和演绎假说,逻辑分析和证伪理论,但不能保证对运动训练所做的描述和判断都是正确的,差错是难免的,甚至可能会遗漏重要信息。换句话说,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两者具有同一性,由于反映过程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两者并不能直接一致。不管一致与否,“事实1”是对运动训练进行本体论考察,而“事实2”属于认识论范畴。在整个认识过程中,“事实2”以“事实1”为前提和基础,由此可见,运动训练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

从本体论的视角看,运动训练是一种存在,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源泉;训练认识是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建立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之上。存在与思维,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因此,作为哲学的重要构成,认识论以实践为本体论的解释前提,把运动训练认识看成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强调实践对运动训练认识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这种建立在实践本体论框架之中解释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点,意味着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将成为运动训练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3.2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征

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是实践认识论,它以实践思维方式代替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思考认识问题及其规律。在实践思维方式看来,从事运动训练认识的主体受实践的规定和制约,因而主体的认识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作为现实的客体,运动训练本身是也一种受实践性规定和制约的存在;发生在主客体相互作用基础的运动训练认识活动,必然受实践规律的制约。简言之,实践性是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属性。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主体的实践作为理解、诠释训练认识规律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主体实践内在本性作为理解运动训练认识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以主体实践规定的认识自身生成发展的实践逻辑为思维逻辑,以实践思维方式反思运动训练认识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是一种思维的框子,是当前运动训练认识的基本理论架构,为科学地探索认识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常言道,比赛是训练的导师。这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做出的判断,是有价值的训练认识。“练为战”,意味着运动训练必须围绕实际需要进行,比赛需要什么,就练什么。球类项目的竞赛特征之一是高强度的对抗性,任何没有对抗的训练都不具有实践意义,也就没有训练学价值。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发展中,主体按照认识的实践存在逻辑进行思维,能动性地揭示运动训练认识的实践本质和规律,并达到与实践对立面统一的应然。

3.3 运动训练认识论以实现人的价值为自己理论的终极目标

如果说在符合观的认识论中,把达到与运动训练相符的客观解释作为目标的话,那么在实践观的认识论中,实现人的价值将是自己理论的最终目标。在传统的认识论那里,需要解释为什么运动训练能使机体产生适应,怎样训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以及什么样的训练负荷才适宜于竞技能力的提高,把追求与运动训练相符合的真理作为认识的首要目标。也正是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质上,认识论不仅要揭示人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实践关系,而且人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方式,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改造,需要从实践观出发重新考究运动训练认识论。基于实践,认识是实现人的本质的方式,运动训练则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并且通过这种对象化的活动来体现和确证人之生命的存在价值。

再次考察运动训练实践与认识,虽然在主体上存在着同一性,但是却在对象上存在着差异。训练实践的客体为运动员,训练认识的客体为运动训练本身,实践主体旨在改变客体的某些结构功能,认识主体不能改变客体本身。这种差异缘自实践方式的不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不同的实践方式实现着人的价值。人的认识绝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机械地反映运动训练,而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观察和思维判断,借助语言符号系统创造性地反映运动训练,并以观念的形式加以表述出来。在这里,运动训练认识本身就是实践,主体通过特殊的实践方式直接揭示、解释和预言运动训练本身,最终实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专项体能是指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水平诸方面专项化的综合体现。专项体能的内容则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技战术的需要来确定,其内容的核心不一定是速度。基础体能是专项体能的基础,后者离不开前者的支撑。前者的提高必然带来后者的进步,而脱离了前者,后者通常很难再有进步。

2、影响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因素探析

按重要程度排序,影响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分别为:认识层面、训练层面、管理层面三大方面

2.1认识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

认识层面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二是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在思想认识上对专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训练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篮球专项理论研究不系统。经调查得知,黑龙江省青少年业余体校,以周训练为周期的训练课,每周训练14次,技战术训练10次,3次力量训练、1次有氧耐力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穿插在技战术训练的结束。在训练小周期中没有组织独立单元的专项体能训练课。在实际训练中总是把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目前世界篮球强队专项体能训练分为准备部分、技战术练习部分和单独训练部分。

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教练员对于专项体能的认识不清晰,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而忽视体能的作用,教练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篮球教练把体能训练穿插在技战术训练中,实际这样做仅仅解决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基础力量训练没有保证,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部分教练员甚至把技战术训练完全可以代替体能训练,没有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二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该项目专项特点,用田径训练内容,单纯利用长跑和大力量训练来增加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与绝对力量,而脱离了篮球运动的特点。这种训练方法在21世纪初就被证实是不科学的,它脱离了专项体能的训练的实质。

2.2训练层面的影响因素

目前,影响青少年专项体能训练因素训练层面占46%,它包含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不紧密三个方面。

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少伤病的发生,延长运动寿命,确保良好体能训练效果。大部分教练员以以往训练经验制定长久以来的训练内容,训练手法单一、陈旧。使运动员长期处在单一训练内容中,身体机能得不到一定强度的负荷刺激,导致体能处在低水平。

在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的制定中缺乏系统性、计划性。制定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时应让训练内容系统全面,小周期训练与大周期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的特点,专项体能训练内容具有计划性。每年制定年训练计划,并根据队员特点制定对应的练习内容。训练计划要根据每年队员的发展而作调整,避免年年雷同的现象。

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不紧密。一般体能训练是专项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体能训练又是专项运动能力改善和提高的基础。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存在的不足是在训练过程中一般体能训练进行的较多,专项体能训练练习较少。如果青少年要达到较高水平,体能训练一定要与专项特点结合。作为专项运动的基础,良好的体能是运动的保证,而良好的专项体能是成绩上升到更高平台的保障。

2.3管理层面的影响因素

在管理方面,上级领导重视程度、经费场地的配备、是否配备专门的体能训练教练这三点是制约青少年篮球专项体能训练的因素。

上级领导的重视在篮球训练过程中起着决策作用。一个项目要想良好的开展,上级领导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而领导的重视从另一方面讲,训练所需经费也能较顺利的投入其中。在黑龙江省篮球训练队伍中,很少配备专门的体能教练。大部分的教练员担任着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的多重任务。

3、结论

3.1在认识层面上,加强教练员对于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提高教练员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体能训练是其他各项训练的基础,而专项体能训练是使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根本保障。专项体能训练必须贯彻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秀习惯 职业院校学生 高技能人才 训练瓶颈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以高技能人才楷模为榜样,分析总结人才楷模赖以成才成功的优秀习惯,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优秀习惯培养训练,是对学生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积极尝试。而优秀习惯培养训练的中后期往往是最难突破的瓶颈期,深入分析造成习惯养成训练瓶颈的原因,进而找到突破训练瓶颈的有效方法,对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优秀习惯培养训练卓有成效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成为决定习惯养成训练成败的关键。

一、优秀习惯培养过程中的三大瓶颈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优秀习惯训练的执行过程中,需要经过对不良习惯的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由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三个阶段,这三个转化阶段也正是习惯训练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三个瓶颈阶段,如下图所示。

1.不良习惯及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有些已经成为“自然”的不良习惯是长期“养成”的结果,学生恐难在较短时间内接受老师灌输的正确认识,更难正确认识自身不良习惯。

转变认识,就是让学生认识优秀习惯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发展的消极影响,敢于正视自身缺点,查找自己有哪些不良习惯,从而正确对待优秀习惯的养成训练。

2.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的转化

在对中职学生进行优秀习惯培养训练的初期,经过说服教育和适当的训练后,学生对优秀习惯成就高技能人才和不良习惯阻碍个人发展有一个正确认识,但有了正确认知并不等于一定会产生正确行为,正所谓知易行难。在习惯训练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还会受多种因素影响。

(1)认识与情感关系的影响。学生对优秀习惯的认识若是以其亲身体验和了解形成的,这种正确认识转化为正确行为的一致性就较高;反之,学生对优秀习惯的认识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那么就难以保证一致性的转化。

(2)认识对象与个人的关联程度影响。如果优先选择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较大的优秀习惯开始训练,那么学生对此所产生的认识就会与行为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3)个体的人格因素影响。具有较强自我控制能力的学生,其行为较少受个人情绪影响,而更多的是根据环境的要求去表现。而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其行为易受个人情绪影响,表现出不确定性。

3.正确行为向良好习惯的转化

在观察行为改变时,克特·温勒提出行为改变分为解冻期、改变期和冻结期。优秀习惯养成训练中,学生由正确行为向习惯行为的转化期称为“冻结期”。在这一时期,新行为要形成习惯必须进行强化。

(1)习惯教育气氛要民主化。尊重、关心、激发学生自信心,创造宽松训练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习惯价值,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我。

(2)坚持激励为主、奖惩结合。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励他们按照评价指引的方向继续努力,使那些与要求和标准相符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

(3)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风气中养成良好习惯。

二、突破习惯训练的瓶颈

职业学校中很多学生不良习惯已根深蒂固。因此,习惯培养训练要有耐心,需要学生的意志努力和教师的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持续强化,是实现转化的关键。在培养优秀习惯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1.训练须持之以恒

优秀习惯的培养训练要持之以恒。因为养成一个好习惯,尤其是改变一个坏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抓,天天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一以贯之,切不可“前紧后松”,更不能“一曝十寒”,要有耐性,更要持之以恒。

2.训练须“严字当头”

优秀习惯培养还要强调“严格”二字。训练就要有“狠劲”,不见实效决不收兵。训练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只有经过痛苦的磨练,才能改变不良习惯,成就好的习惯。

3.训练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优秀习惯培养训练要“严”字当头,更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完美配合。否则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导致坏习惯滋长,事倍而功半。所以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训练兴趣,同时明确要求加强纪律制约,反复强化,结合检查评比,建立网络,发挥整体训练功能,方能提高训练成效。调动学生参与习惯培养的积极性,要做到五个结合:

1.激发学生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优秀习惯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学生战胜许多困难。所以训练中强调“苦练”,提倡不怕苦、不怕烦。同时,苦练中增加“趣练”,训练活动设计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多样化,让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氛围中接受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训练中给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训练。具体到教师的指导过程,一些小的细节习惯,指导时要加以讲解,循序渐进。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在优秀习惯训练过程中,只要求没检查,要求就容易落空。但检查评比是外力,也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养成优秀习惯最终还须靠内因,学生的自我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评价是学生改变不良习惯获得进步的源泉,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完善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4.纪律约束与自律要求相结合

职业学校学生的自觉性不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须辅以必要的纪律制约。优秀习惯的养成训练虽然本着学生自愿参与的原则,但训练小组还是要制定严格的纪律,约束训练中学生的不当行为。但是,纪律制约要与学生的自我要求紧密结合,让学生自愿接受约束,并能够主动地在训练中自我提醒、自我教育、自我克制。

5.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

高技能人才的优秀习惯的养成,对职业学校的在校生而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反复强化。连续强化时间过长,也会造成学生倦怠情绪。因此,强化训练要与积极疏导相结合,抓住学生训练的积极因素,耐心疏导,使学生走上正规训练轨道。

总之,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开展优秀习惯的培养,就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好习惯成为学生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优秀习惯的培养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苦的,需要教师的激情投入,需要科学的方法指导,更需要耐心和坚持。但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不论这一过程有多少困难、多少未知,都要不断地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运动是现代人群健身、休闲及娱乐的不二选择。运动训练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方法更是重中之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着其理性程度和创新水平。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方法,针对高校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的动因及发展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校 运动训练 创新动因 创新发展

运动训练方法是具有中介性质,存在于训练目的与训练结果之间的,在整个高校体育训练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提升运动员水平的杠杆。因此,训练方法的创新成为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体育建设过程的时代性标志。

一、运动训练方法创新的动因

(一)训练方式的转变:经验与科学的张力

一般来说,运动训练必然是活动和方式的合体,并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展示出来。伴随着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普及与深入,运动训练由原来的“粗放型”过渡到“集约型”,改变了以往“师徒传承式”的“单兵作战式”的训练方式。立足于训练方法,在经验和科学的张力推动下,训练方法走上科学化的道理,进而由“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开来。

“经验型”训练方法指的是根据以往长期训练积累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方法,“经验型”训练方法是一种最为传统、常见的训练方法,此训练方法具有重复、单一的特点,简单的维持着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果之间最表层的因果关系,实际应用性却不及“科学型”的训练方法。“经验型”的训练方法最好的发展是创新,而创新之路的必然趋势是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发展。而“科学型”的训练方法主要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实际而周密的分析,由此形成的方法。“科学型”的方法是认识的更高一级的阶段,超越了经验,根据事物的自身情况正确的进行反映,从而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科学型”的训练方法遵循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结果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型”训练方法可为高校运动训练的时代化发展铺平道路。

(二)训练认识的不断提高:知识与手段的张力

在运动训练中,无论是教练员、科研人员的选择还是训练方法的创造与应用,其本质都是认识活动。可见,对于运动训练的认识也是训练方法革新的重点任务。

正常情况下,新的认识对应着新的活动,而新活动的运营也不然离不开预先的认识。随着运动员能力和水平的不断进步,训练的层次和难度也相应变化,运动员的每一次状态转变,都具有特定挑战性和创造性,并非只是简单的重复训练。原有经验性的认知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训练活动的发展。原有的训练知识系统会导致人们陷入认知困境,从而走进训练困境。而训练困境的摆脱需要科学的认知能力。由于人的知识水平差异,因此所受困境也有很大差异。科学具有开发、创造和发展的特性,因此,坚持科学的认知是摆脱认识训练困境的有效途径。知识困境的突破和发展是运动训练创新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体育科学运用的确立:认识与应用的张力

体育与科学的结合已经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现象。科学与体育彼此间相互渗透,形成一个互为你我的整体,不可分割。体育的科学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科学体育已经由年轻走向成熟,由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应用性极强的门类。运动训练的开发已经步入最为艰难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运动水平不在是经验和勤奋能够完成的了,需要努力的跟上时代的步伐,科学、规范的认识,进而实现最大化训练效益。科学性的体育探索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去探究,做到学科的交叉渗透,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运动训练中各类问题。科学理论的渗入对训练方法的成功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运动训练的创新性发展

(一)训练方法的连续性发展

训练方法的连续性是训练方法创新发展的特征之一,表现为一种渐进的形式。连续性的训练方法是坚持固有科学运动原理,以改变训练手段和操作程序为主要内容,从而促进训练方法的完善。训练方法的渐进性是遵守科学规律和训练实际,进而循序渐进的改进训练方法。它并不是“盲目改版”,而是一种更科学、成熟的训练发展模式。训练方法的实际应用需要正确的训练理论作为“补给营养”,同时,还需要针对性“去伪存真”,保证训练理论的纯正性。

(二)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

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主要是指一种跃进式的发展模式。针对于经验式的陈旧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的革新,根本的改变。改变整个运动训练的模式,全新的理论对应全新的训练方法。这类跃进现象对于训练方法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心理训练方法,该方法在很长一段时间主要以语言等的精神手段发挥作用,最近几年随着生物理论和技术的开发,采用现代化仪器,利用视觉和听觉使运动员获得信息,运动员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认知,主动的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心理训练方法派生的训练方法正是训练方法的间断性发展的主要表现。

三、结语

训练方法主要运动训练的关键部分,训练方法的创新是体育时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运动训练方法受人的意识支配,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正确的认识运动训练的发展规律。只有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运用,才能促进运动训练方法的创新,推进为体育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仑,张俊青.我国运动训练方法学建构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2.

[2] 吴贻刚.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研究探索[J].中国体育科技.2000.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6篇

“训练组”的教学,主要是以重点训练项目为主线,贯穿“训练组”内各部分的内容,彼此密切联系,形成一个“大”的教学过程,各部分内容又相对独立地形成一个“斜的教学过程,“大”的教学过程制约“斜的教学过程,“斜的教学过程要服从于“大”的教学过程,以实现整组教学训练的整体性。

1、坚持整体性,注意突出训练重点每个“训练组”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形成了相对独立又比较集中的知识点和训练点,并以“读写例话”的形式具体讲述知识要点和能力形成的一般过程。教学时,要联系本组课文反复体会,务求甚解,切莫只限于对“读写例话”中几个要点的简单记忆。切实抓住重点训练项目,将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训练组”教学的全部内容。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发展和听说读写训练方面“成龙配套”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敢于取舍,突出重点,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使重点训练项目渗透到各类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去。教师在点上导读、导练,学生在面上自读、自练,并将导读过程中学到的技能,迁移运用于自读中。这样将“知识点”形成“知识链”和“知识块”,实现教学上档次,增效益的目标。

2、坚持综合性,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就一个“训练组”的教学来说,各部分教学内容在各自显示其教学独立性的基础上,则更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既要坚持综合性,又要处理好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关系。“训练组”的教学,无论以哪方面的训练为重点,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进行的。要努力体现语文基本功训练的综合性,始终以“训练组”为基础,以课例为突破口,抓住训练点,揭示其内在联系。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突出训练重点的同时,全面的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注意每课突出一项或读或写的能力训练,同时兼顾一两项或听或说的能力训练,力求“一课一练”,“一课一得”。例如:教学《少年闰土》一课,着重进行指导写人的训练,在精读描写少年闰土外貌一段的基础上,领会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特点写,然后写一位老师或同学的外貌、形态、穿着的片断,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这样先读后写,先说后评,从读学写,以写促读,体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3、坚持系统性,要加强纵横联系一个“训练组”的各部分教学内容互为整体,又相互联系。“训练组”教材的组合在内容或形式上都具有内在的联系,教学时要注意给每个“训练组”定位。即每个“训练组”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来的,又是向着什么方向发展的,使本“训练组”成为整个训练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从而使一册书、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段互为整体,从而实现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训练组”中的每篇课文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我们要抓住训练重点,找出每部分内容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弄清知识的联系点,加强纵向横向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把“训练组”这个“教学块”中零星、分散的知识,连成一体,成为系统而全面的知识。

4、坚持完整性,注重体现训练过程从一组教材的“导读”开始到“基础训练”的作文结束,要作为“一个教学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体现完整的训练过程,具体地讲为:

①“导读”——感知发现,明确任务。根据“训练组”的“导读”及课文课型特点的共性,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读“导读”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本组学习的重点、本组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训练项目。目的是使教学双方对整组教材有个大体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②“课例”——领悟、实践,培养技能。“讲读课例”教学要根据课型特点和学生实际,主要采劝扶读”的方法。教给学生有关读、写的方法。阅读课文主要采劝引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学习方法迁移自学,疑难处,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对于《自读课本》主要采劝放读”方法,让学生自读,教师适当指导。重点课文可采用“读”、“思”、“导”、“练”的步骤进行教学。篇幅较长的课文采劝中间切入法”,重点突破;有的可采取由果到因的“逆推式”教学法训练学生的立体思维;有的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跳跃法”,从学生的疑点、难点入手,以点带面;有的采劝纵横交错法”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篇章结构等。通过多种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一元训练理论;二元训练理论;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06-03

2003年7月茅鹏在《体育与科学》第四期发表的“一元训练理论”一文中提出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并对概念进行了阐述。他同时强调了一元训练理论的重要性,并认为二元训练理论在训练工作的发展史中,越来越暴露出其收效的局限和偏差。之后,一些学者就一元训练理论如何指导训练实践展开相应研究。但是,撇开一元训练理论与二元训练理论对应的外在表现,一元训练理论和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带给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又是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本研究将从一元与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基础人手,探析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及对运动训练实践的指导作用。对客观认识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及更好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定位

整体论和还原论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体现了人类基本的两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基本的认识原则和知识构造原则。整体论者是把复杂事物看作一个整体,从整体功能角度提高整体,从宏观上把握整体,重综合,这是一种综合思维。还原论者是把复杂事物人为分解,把复杂事物简单化,通过分解后整体的部分认知,最终还原出一个整体,这属于分析思维。

一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认识而形成的理论体系。“不存在没有体能内容的动作技术,不存在没有技术形式的体能发放。技术与体能就象形式与内容一样,在客观现实中是无法分离的(只能在概念的指向中,为了思考的需要,人为地予以分离)。”一元训练理论把运动员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要求运动训练从整体出发,发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如果把体能和技能等子能力割裂开来发展,将不利于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性的提高。一元训练理论是从竞技能力整体性出发,居高临下,从宏观上认识、把握竞技能力,注重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处理竞技能力问题时,总是把它放到一个包容它的更大的系统之中,属于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例如,刘大庆教授在对竞技能力研究中,强调在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约束下,探讨各子能力问的互补效应。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运动员竞技能力分为若干子能力(如体能、技能、战术能力等子能力)分别加以认识、提高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复杂的整体简单化,从简单的个体或部分人手,通过部分的认知最终解决整体的认知。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将难以捉摸的复杂整体进行分解,在分别对部分的理解后加以整合的能力。竞技能力的复杂性,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研究者及教练员不得不把竞技能力肢解为各种子能力,将认识过程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和部分,从整体训练分解到器官、组织水平,通过各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整体的提高。二元训练理论从“部分”出发,通过它各个组成部分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来加以解释复杂的竞技能力系统。这种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用研究低级运动形式所得出的结论去代替对高级运动形式的本质认识,属于还原论分析思维方式。例如,体能训练理论中,体能划分为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稳定等能力。训练中教练员通过各种能力的训练最终实现运动员体能的提高。

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分别基于整体论和还原论,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不同思维模式下形成的理论体系。

2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与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把竞技能力看作一个整体,认为技术和体能本是一元的,不可分割的。竞技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子能力之间不是孤立的,并有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另外,整体内的每一个部分都受整体规律的约束,整体规律决定着竞技能力整体的特征和每一个子能力的特征,整体规律在竞技能力整体内赋予每一个子能力的属性要远比这些子能力在竞技能力整体之外单独获得的属性大得多。这就要求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每一个子能力的发展必须在竞技能力的整体规范下进行,否则,子能力的提高难以还原出提高了的竞技能力,同时子能力之间的发展会出现相互抑制的问题。

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从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出发,强调了运动竞赛是运动员之间整体竞技能力的较量,而不是力量、速度、技术和战术某一个因素的比较。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竞技能力整体功能的提高,而不是提高某一子能力。整体论综合思维方式强调部分间的内在联系,打破了还原论的分析思维以个量分析为基础的线性方程的局限。一元训练理论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事物的思路,尤其是在对运动训练宏观控制和竞技能力发展方向性问题上,其价值是不能否定的。如,功能性训练理念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整体论,是典型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功能性训练强调训练从一系列的符合专项运动需求的身体运动的功能出发,强调运动的多关节,多肌肉,多解剖面,本体感受的活动,使神经肌肉等系统功能整体、协调发展。功能性训练理念转变了长期以来受片面二元训练理论影响下的结构论训练理念。

二元训练理论是把竞技能力整体分解为若干子能力,通过对子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竞技能力的整体提高。还原论方法是近现代经典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托夫勒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拆零”法。把整体分解不是目标而是实现对整体认识的途径。二元训练理论把竞技能力分解为多种子能力,并分析各子能力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为子能力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恰恰是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在运动训练理论的积淀中发挥巨大作用,并将运动训练转变成为一个对运动科学知识依赖极高的竞技活动。如,体能训练理论、技能训练理论等的发展,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的结晶,促进运动训练分工的出现,专业的体能、技术战术教练员,大大提高了训练质量。

整体不能简单归结为部分的总和。分类、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事物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是二元训练理论还原论难以回避的缺陷。“静止的、孤立的”的发展各子能力,然后将其“组装”起来,容易忽略子能力之间的关系及竞技能力整体的发展。法国博物学家布丰在对运动和连续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切人为的分类都是“形而上学的一个错误”。能否有效解决竞技能力的整体发展及子能力间的协同发展问题,是二元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价值高低的重要标

志。例如,孙海平专门为刘翔设计的“起跨腿负重提拉练习”,在促进技术的同时提高了屈髋肌群的力量,有效的提高了起跨腿的整体能力。

3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辩证关系

从整体和部分的系统关系视角,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即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互补性,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一元二元训练理论都有其自身的哲学基础,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指导价值,但两者都具有指导实践的局限性。教练员如果过分的强调某一理论作用,有可能落入理论自身设定的逻辑陷阱。

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在认知层面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它脱离不了二元训练理论的还原论实践的推动。整体发展离不开部分的发展,相反,部分的发展应该在整体的规范下才能更好的提高训练效益。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即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一元训练理论为运动训练指明发展的方向,而在解决速度、力量、耐力、技术等具体问题上,显示了操作上的不足。如果没有还原论形成的知识的积累和结晶,是无从下手的。罗素的“假使一切知识都是关于整体宇宙的知识,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知识了。”观点进一步阐明整体论是难以摆脱还原论事实。例如,20世纪以系统论思想而闻名于运动训练界的模式训练方法,充分体现运动训练的整体观。但在训练实践层面中,实现对运动员整体控制必须运用具体的操作性方法。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在强调子能力的发展服从整体竞技能力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子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薄弱子能力。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木桶理论给予的启示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受到部分的制约,木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即短板效应。

运动生物学科发展的限制及其分析思维的局限性,二元训练理论在解决复杂联系的体能与技能子系统时显得力从不心。在此困境下,运动训练研究者和教练员寻求旨在把握整体性的一元训练理论有着一定的意义。二元训练理论离不开一元训练理论的宏观层面的指导。例如,竞技运动中,运动员体能的发展必须在项目运动特征的规范下进行,传统的躯干训练忽视了躯干在整个运动中的屈伸、扭转、稳定的整体功能认知,导致腰腹难以有效发挥其在运动中的功能。

4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实践的启示

以整体论为理论基础的一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体现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注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整体性,不能忽视子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强化训练的整体效益。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必须站在宏观的从面上,处理具体的训练实践问题。多年运动训练计划制定,在最终的目标下,肢解不同阶段中的训练任务,它充分体现了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此外,体能训练领域,核心稳定性概念的出现,整体论的训练理念。大多竞技运动都是机体的整体运动,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过多的强调身体某一部位力量的提高,而忽视了在竞技运动中各身体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导致整体运动功能的下降。核心稳定性训练理念有效的解决了身体能力整体功能提高的困扰。

以还原论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训练理论,要求运动训练实践不要忽视部分的重要性。在训练实践中,有时很难实现运动员整体运动能力提高的。在提高整体运动功能前,必须首先解决系统中薄弱关节的问题,如果过分强调整体,容易导致整体难以快速提高的问题。例如,“100米成绩的提高是跑出来的”观念,由于过分强调整体性,忽略了力量对速度的制约,最终由于力量发展不足导致运动成绩的止步不前。孙海平教练在强调整体论的前提下,剖析力量和速度之间的紧密联系,改变了跨栏运动员忽视力量训练的传统观念,取得较好的训练效益。

一种新的训练理念的提出都是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整体论和还原论的结合。其特征是在强调对竞技能力的整体把握的同时,又要注意整体规律约束下子能力的发展,获取运动训练的增补效益,避免出现整体和部分发展的脱节。训练实践中,过分的强调二元训练理论,容易导致片面追求子能力的发展而忽略子能力间的协同性问题,使得训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过分强调一元训练理论的整体论,则容易导致忽略较弱的关键环节的提高,造成低效的重复训练。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007-06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ies, hot topics and expectations

ZHANG Xue-heng,LIU Xin-r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 Philosophy is a scal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Explor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is the intrinsic need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Knowledge systems, concept connotations, thinking scope, value orientation, principles and patterns, experience examination and practice criticism in the overall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of sports training, are contents concerned by philosophy. Sports training is a complete process of practice, letting people sense the limits and limitations of body abilities in motion, and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life form in the way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ssues such a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xi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sports training, are the core part of philosophical study,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scientific examinatio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n issues, speculative hot topics and theory expectations regarding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ideas and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Key words: sports philosophy;sports training;philosophy

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构建过程中,我国学者一直秉承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指导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1]教材的出版成为了这一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我国运动训练学从理论探索、创立、发展到完善,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运动训练实践现象的简单描述,而一直致力于寻找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规律,从专项到一般、个性到共性、特殊到普遍、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形成内容丰富、知识健全、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必定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训练的思想观念、价值、思维认识和内容手段,都必须经过实践经验总结后的理性思考、辨证批判和哲学反思,才能上升为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内涵。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此,对近几年我国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问题进行审视、梳理和解析,力求从中发掘运动训练实践理性的意义所在。

1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对于运动训练整体形态中知识系统、概念内涵、思维范畴、价值取向、原理规律、经验审视和实践批判,都是哲学所关注的内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都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显现。

1.1 本体论:运动训练是什么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与追求。哲学总是在思考“是什么”,探寻事物之所是的存在方式,进而寻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运动训练是什么”,这是运动训练理论的起点和支点,任何研究、探索和思考都是从这个问题开始。“是什么”涉及到概念和定义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有相应的定义与其对应。如: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竞技状态、竞技战术、竞技参赛、竞技管理、运动技术、运动成绩、体能等。对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基础,是研究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必定探究“有什么存在”,也就是运动训练既然是存在的,其内容也应该存在,如:运动训练原则、方法、负荷、过程、计划等,以及项群训练理论。2000年版《运动训练学》[2]教材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清晰的将以上概念呈现。但是,事物是永恒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对于概念的梳理和定义的考察,也将成为运动训练学之所以存在的关键。于是,郭可雷[3]对《运动训练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一次梳理和重新定义。田麦久[4]对运动训练原则的部分内容再次进行辨证思考和确立。刘欣然等[5-6]研究发现竞技的本质不是游戏而是技艺。以上研究都是在本体论的范畴中,探索运动训练得以存在的根据。因此,《运动训练学》这门学科理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定是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争辩中前进。

1.2 认识论:运动训练为什么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前提。人有对自我存在思考的理性追求,康德[7]称之为“理性的一种自然趋向”,于是,“为什么”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同样是在告诫我们,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也需要不断的加以认识、审视和探索,才能解释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什么”中不仅牵涉认识的方式和途径,还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知识内涵。人为什么需要运动训练?运动训练认识何以可能?又将如何使它的面貌呈现?这些都是运动训练自身原理体系中必须解答的问题。实践经验是认识运动训练规律的唯一来源,同时,对运动训练的哲学反思又服务于实践的特殊需求。认识的能动性、主体的差异性、感觉的局限性,经验的对象性,都在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认识途径中,完成对运动训练的知识构建、理论分析和哲学探察。运动训练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汇集。实践决定了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动力,马克思[8]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运动训练对自身规律的揭示、价值的认可、原理的探究,是理论自身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田麦久等[9]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刘大庆等[10]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刘建和[11]实践意识和学科任务,樊晓[12]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都是对运动训练内涵不断深入认识,创造性的能动探索过程。运动训练所反映的知识谱系,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证明,所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运动训练理论永恒的思维途径。

1.3 价值论:运动训练有什么用处

回答“有什么用处”,显然面对的是一个价值问题,任何事物得以存在,必定经过价值思维的审视,并得出相应的价值分析和判断。“所谓价值,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特定质态的范畴”[13]。一切价值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运动训练是否有价值?有何种价值?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有用的判断尺度。人的自我实现不仅需要理论理性,同样需要实践理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运动训练是一种人自我生成、改造和实践的本质活动。对于人的实践改造活动来说,运动训练具有之于人的存在价值,用于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生产。其价值表现为:(1)工具价值。运动训练是人实践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具体工具,它增强了人的肉体力量,使物质力量向精神力量转变,是实践认识的工具。(2)知识价值。运动训练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实践知识的一个部分,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知识就是力量;(3)实践价值。作为一种实践知识的存在方式,它提供着认识的手段,指导运动训练的价值实现;(4)生命价值。运动训练关注人本身,生物的人、社会的人和文化的人,以实现人生命价值的运动超越为己任;(5)目的价值。运动训练是满足、提升和实现自我能力的实践活动,人的内在尺度和目的价值需要寻找合理的实现手段。运动训练是让人成为人的一种实践途径。同时,运动训练还有潜在的价值,使行为主体“知行合一”,满足人在教育[14]、审美[15]和伦理[16]价值中的理想追求,并使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价值实现。

1.4 方法论:运动训练用什么手段

黑格尔[17]说:“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目的,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和工具手段,反映在客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上,使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在改造客体的活动中得到统一。运动训练,是人类自身能力发展具有超越意义的实践行为,它以改造身体运动能力为目的,并使实践行为统一于自身的发展之中。运动训练需要练什么(内容),练多少(负荷),怎么练(方法)是3个基本问题,反映出运动训练内涵的逻辑形式。内容,是达成训练目的的具体工具,它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是运动训练固有的内在属性。负荷,指运动训练的数量、程度、幅度、深度和速度等,是训练过程内部和外部特征的具体表现。方法,是获得运动训练目的的具体手段、方式、步骤和途径,是行为实践的过程。从中也牵涉到运动训练质、量、关系和模态的问题[18]。质,是运动训练内在的规定性,是本源的起因和动力;量,是运动训练的规模、范围、位置、数量和负荷等,是内部可变化的存在和时空状态变更的呈现;关系,是运动训练自我与它物之间的联系统一,不仅是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还表现为一种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呈现;模态,是运动训练表象的方式和经验的对象,由力量、能力和动力所组成的运动实体,在现象中获得训练的具体感知。陈小平[19]的耐力训练;荣敦国等[20]的心理训练;邓运龙[21]的个案训练;夏培玲等[22]的高原训练;崔东霞等[23]的板块训练,都是在方法论中解决运动训练“怎么办”和“怎么练”的问题。

2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热点

2.1 技术与人文

在运动训练中,我们需要追求什么?将会获得什么?这是所有运动训练工作从业者的自我追问。不管是永无止境的强化体能,还是追求竞技能力的增长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无法摆脱运动训练的工具属性和目的特征。在自我和它物中,不见人本身。运动员物化成为获取运动成绩的工具,而技术打着科学的旗号凌驾于人之上,运动员成为技术的实验对象。万炳军[24]通过“绿色”训练理念的解析,提出了运动训练中“技术”和“人文”的问题。技术,是人类运用科学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法,是具体的实践形式。运动训练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挑战着人体的生理极限,技术化约为数理统计、指标模型和回归方程,将运动训练的整体过程解构成为一连串的数据符号。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即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文化关怀、自然本性、理想追求和价值实现。运动训练中的人文意义,是将训练过程纳入到人生命整体的文化关怀中,将追求竞技成绩的单一向度,转变成为人终极发展的整体思考。“‘技术’只告诉人‘怎么做’,‘人文’却教你‘为什么’,思考‘这么做’的途径、目的和结果”[25]。运动训练中技术的指标拆解、工具身体、成绩资本和物化危机,必须通过人文的理性统束、生命关怀、价值思考和认识重构进行化解,将人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融入到训练理念之中。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意义同构体,技术的分割与黏合,人性的张扬与遮蔽,都会反映在追求竞技成绩的过程中。在技术和人文之间,寻找意义的平衡点,才是运动训练成为人生命行为的理性选择。

2.2 内化与外向

在运动训练的哲学研究中,纯粹理性的思维运用和直观感性的实践体验,不应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在物与我的二分世界中,是竞技成绩第一性,还是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将成为运动训练知识体系建构中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乔凤杰[26]的内向和外向训练,无疑又构造起运动训练另一哲思的范式。“内与外”的问题,将运动训练拉回到了运动员本身,成为对人训练意义的终极思考。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经验心和超验心、物自身和现象、本我与他物的哲学观中,强调通过实践培养出本体的“我”,而实现“我”能力的提升,需要在经验和超验的范畴中确立“我”的主体价值。在运动训练中,物自身的“我”的经验心和超验心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都是“我”在经验世界中,能力状态开显的行为反映。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自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两种途径:一是内向训练(彰显超验心);二是外向训练(建构经验心)。内向训练,就是要超越具体的训练手段、方法、思维和观念的局限,将训练实质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形式,使潜在的本能发挥到极至。外向训练,就是采用具体的训练途径、计划和内容,进行身体能力的实践改造和超越,通过负荷刺激、生理适应和机能恢复,在体能、技能、战能、心理和智能的共同作用中,达到训练之初所设定的目标。外向训练考虑具体的训练方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内向训练将潜在本能激发,并内化为自身能力的结果。在现在科学训练方法化的模式中,人们只重视外向训练中技术手段、指标体系和实验观察的经验分析,而忽视内向训练中人整体行为、生命超越和能力内化的理念反馈。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道与器的并举,物与我的合一,使训练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自在存在,并外化为行为经验的实践拓展。

2.3 一元与二元

自苏格拉底“肉体与灵魂”二元对立的理论开始,西方哲学中呈现出一组组有序的概念范畴,(如:一与多、有与无、是与非、存在与虚无、运动与静止、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等),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形态。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茅鹏先生提出一元训练理论,将“体能和技能”作为类似“内容与形式”的一组对立范畴来看待。这一理论提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争辩,周爱国等[27]从哲学的视角分析,认为: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整体论和还原论之争。整体论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状态,即:一元训练理论的认识形式;还原论从事物的局部认知,最终回到事物的整体形态,即:二元训练理论的思维模式。两种观点都透视出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问题,竞技能力是由多个组件构成(体能、技能、战能、心理、智能),是将其拆分为具体的单一形式加以认识,还是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竞技能力的呈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训练整体论思维,不考虑孤立地子能力的单一性,各子能力受整体规律的统一约束,最终,运动成绩也从人总体上反映出来。训练还原论思维,从各子能力的具体形态出发,对局部加以认识和研究,使各子能力从整体中划分出来,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独立性和操作性,使运动训练活动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洪晓彬等[28]仔细对一元训练理论加以考察,发现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之争,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更不存在内容与形式的区别,同时,也不构成整体和部分的对立。一元训练理论,目的只是想凸显出专项训练的重要性,而将一般训练的基础性给抹杀,而二元训练理论完全是主观臆断的结果。反倒是一般训练理论更多的考虑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尊重运动员作为人而存在的生物自然规律和生理属性。

2.4 简单与复杂

自然界的构造是由不可逆性、随机性、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所组成,而人为的科学过程,是在复杂中寻找简单的对称性、决定性、可逆性、稳定性和有序的基本规律。“一切系统都含有混沌和无序的子系统”[29]。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序、稳定和同一的训练手段,会通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差异、不等和无序的状态表现出来。以运动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其复杂性外部概观使得内部的线性规律遮蔽了,有序的组织训练其竞技成绩却是无序状态的呈现。王向宏等[30]的耗散结构的运动训练理论;仇乃民等[31]的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都从训练实践中揭示出复杂性问题。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而对“人”自身问题的探究从生理、心理到社会,都显示出复杂性的系统特征。运动训练中因素交错、变量结织,使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和空间、整体和部分、显性与隐性、质与量的关系中生成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训练实践理论。竞技能力中,木通理论、合金理论、积木理论、胶泥理论、复杂素质、非衡结构及其补偿、双子模型和皮球理论等,都充分说明运动训练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实践过程。竞技状态中,克拉克现象、Choking现象、流畅或高峰体验、黑马现象,反映出复杂性出现在运动训练的各个角落。竞技供能中,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3种类型,但在实际运动中肌肉耗能的比例、效率却不一致。运动训练的复杂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给我们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复杂性思维,从混沌中把握有序的规律。从简单中辨识复杂性的模式,从复杂中寻找简单性的规律,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运动训练本质和现象的思维视角。

3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展望

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探求,我们必须做到内求理性的本质和根源、外探物性的现象和规律,使实践经验的各种感性直观转变成为理性的普遍知识。人身体能力的各项素质,通过训练手段的运用在竞赛中呈现出来。竞技潜能的激发、竞技能力的调遣、竞技状态的呈现、竞技规律的揭示,都需要由训练实践上升为经验的总结、知识的积累、理论的探究和哲学的思辨。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我们还将继续关注,如:存在的本质、现象的理由、概念的解析、定义的基础、科学的范式、思维的形态、运动的精神、训练的维度、实践的经验和竞技的意义等等。由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本质与现象的鸿沟,一般训练的抽象与专项训练的迟滞,都导致运动训练解释性与描述性研究较多,而开拓性与原创性探索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为提高运动训练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尤其在哲学问题的研究中,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3.1 运动与训练

运动训练,是运动还是训练?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也是学科研究的基础部分。在思想认识的途径中,这也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牵涉到经验知识的提升和实践操作的方向。运动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必定指向身体运动,身体局部的运动是生理、生化和医学的研究对象,而身体整体的运动又过多地被训练所关注,因此,运动训练是身体运动与身体训练的统一。运动与训练,在学科中谁更为本原?运动是基础,训练是手段,成绩是目的,身体运动是身体训练的基础。运动训练中,训与练的关系?在教练员的规训和训导下,运动员进行身体练习和锻炼。以上初步提了3个问题,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中,运动与训练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这有助于学科理论基础的奠定、研究方向的明确和实践价值的探明。

3.2 竞争与技艺

竞技体育是运动训练学科发展的动因。竞技中竞争与技艺的问题,体现在本质属性中,决定着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依据。竞争是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技艺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动力量。竞技是竞争的技艺,体现在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使人的身体能力提升,具备征服自然的情感和愿望。竞技中竞赛与表演的问题,这是真与美的问题,牵涉出知识和情感,同时使竞技的社会属性增强。竞赛制造运动成绩的差异性,同时也使运动结果具备不确定性,并产生超越和挑战身体极限的愿望。表演展现出运动的魅力,吸引着目光和人心,人在运动场中体验着激情和呐喊。竞技中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同时也是科学与人文之争。技术追求彻底的解构,依寻着规律剖析出事物的简单性。艺术营造着美感,将竞技当成是文化的盛宴,表现着人行为实践的奥妙。

3.3 时间与空间

时间与空间是哲学中的一组范畴。运动训练也跳不出时间的约束和空间的局限,在时空的状态中,运动训练进行着自身的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体现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两者总是同时出现,因此,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也应该统一设计和考虑。时间,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运动训练中分期理论[32]、周期计划、课次安排和竞赛的前、中、后阶段,都是时间因素的体现,训练过程与时间维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表现为目标事物的概念范围。运动训练中的内容、手段、方法、强度和规则都离不开空间的范畴,训练场地、高原训练和奥运竞赛等都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和空间是运动训练赖以存在的基础,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竞技成绩都凝结在时空因素的协同模式中,时空观应该融入到运动训练的整体哲学思考中。

3.4 潜在与显在

运动训练是生产和制造运动成绩的劳动。它将人竞技能力的潜能激发和调遣,从而使人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呈现。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在各种潜能中,有一些是与生俱来的”[33],有些是后天练习的结果。运动训练就是在寻找和探索,人到底能跑多快、跳多高、掷多远、力多大和游多久,人体能的极限负荷,技能的完美程度,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战术的实施精度,都是运动训练所挖掘的对象,也是人对自身能力提出的问号。显在,已经感受和意识到事物的存在。运动训练是探索和认可人自身能力的过程,从否定、可能到肯定,竞技能力孕生在这种运动过程之中,显现于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的确认。从潜在到显在,是人自身能力的生成过程,其中蕴涵着超越、进取、求新和获胜的精神力量,是生命力的竞争和自信心的彰显。

运动训练并不是单一的实践操作的学问,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混交叉于其间,因此,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审视,我们更应该运用哲学的思维,发现其间隐含的问题。巴门尼德[34]谈到:“思维与存在同一性。”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学科存在的运动训练学,必定具备着普遍性、共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因此,一般训练理论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学科基础。而同时,赫拉克利特[35]论证:“世界是变动的,无物常存。”又将我们引入事物的特殊性,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一样的东西,因此,专项训练和个案训练成为制造冠军的法宝。两种思维路径都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正、反、合),成为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运动训练的思维中,我们需要运用哲学辨证法来看待一般与专项、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等揭示运动训练本质、原则、规律、特征和价值等问题。运动训练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让人在运动中感知身体能力的极值和界限,并以生产成绩的方式证明生命形式的存在。我们需要在运动训练的哲思过程中,感悟人运动的本性,训练人强健的身体,磨砺人坚毅的品行,在获取胜利和荣誉的追求中,证明人存在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郭可雷. 《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2-115.

[4] 田麦久.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辨证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9.

[5] 刘欣然,余晓玲.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就本质主义立场与军献兄商榷[J]. 体育学刊,2011,18(3):7-13.

[6] 刘欣然,罗林. 竞技本质技艺论――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54-59.

[7] 康德.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60.

[8]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9] 田麦久,熊焰,石岩,等. 论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1-10.

[10] 刘大庆,张莉清,周爱国,等. 我国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07-114.

[11] 刘建和. 论“实践问题意识”的强化与“学科基本任务”的坚守――关于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理论研究的两点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1):1-5.

[12] 樊晓,段长波. 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00-103.

[13] 李德顺. 价值论[M]. 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 宋继新. 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5] 雷国. 体育审美方略[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16] 章淑慧. 竞技体育伦理基础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 黑格尔. 小逻辑[M]. 黄昀,常培育,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45.

[18] 康德.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 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

[19] 陈小平. 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当前我国耐力训练的启示[J]. 体育科学,2010,30(4):63-68.

[20] 荣敦国,吴瑛,张雪飞. 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几个基本问题的看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6-119.

[21] 邓运龙. 运动训练的基本体系及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途径(二)[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60-65.

[22] 夏培玲,王.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J].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23] 崔东霞,李钊. 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2-75.

[24] 万炳军. 运动员“绿色”训练理念――基于技术哲学的人文关怀[J]. 体育科学,2012,32(7):78-84.

[25] 尼尔・破斯曼.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8.

[26] 乔凤杰. 对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基于古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理论分析[J]. 体育学刊,2011,18(2):94-100.

[27] 周爱国,张猛.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106-108.

[28] 洪晓彬,张生康,刘欣然. 一元训练理论若干问题辨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116-119.

[29] 普里戈金. 从混沌到有序[M]. 曾庆宏,沈小蜂,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 王向宏,曹淼孙.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运动训练特征[J]. 体育学刊,2011,18(5):111-113.

[31] 仇乃民,李少丹. 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13-116.

[32] 姚颂平.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 体育科学,2012,32(5):3-11.

[33]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 苗力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0.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体能训练伤;产生;预防;对策

一、体能训练伤产生的原因

(一)受训者的因素

1、受训者思想认识不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受训者来说,自己对所训科目的思想便决定了他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和状态去参与训练。众所周知,正确的充分的思想认识能够使受训者积极的对待训练,提前预估所训科目中的安全隐患和所应采取的预防对策,使之保持一颗警惕的心面对训练,时刻绷紧安全这跟弦,以确保做到安全训练;然而,错误的短缺的思想认识则可能导致受训者对所训科目的消极对待,轻视或者抵触,进而形成对所训科目的不全面认识和不客观审视,致使其在被动抵触的消极情绪下或者盲目乐观的心态下训练,忽视了训练安全,产生训练伤。所以受训者思想认识的不足是训练伤产生的内在根源。

2、受训者的心理素质不过硬。受训者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在训练上的动作舒展程度。心理素质不过硬的同志往往在听到或者看到一些陌生或者较为危险的训练科目时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

3、受训者自身身体素质不达标。由于各人的身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所以有的受训者存在着在体能训方面的短板或者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力量不够,灵活性不强,身体缺陷(身材矮小、瘦弱、扁平足等)等。

4、受训者体能技能不合格。任何体能技能的生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的积累到质变形成的过程。有的受训者因为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的训练积累达到体能技能的形成就去盲目追求训练效果,这往往会适得其反,造成因为动作不够娴熟、技巧尚未掌握等而引发训练伤的产生。

(二)组训者的因素

1、不按纲施训,训练安排不合理。新大纲的颁发是为更好的规范与指导部队的科学练兵,但是在一些基层单位,有的组训者在组训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强,不能够真正做到按纲施训,他们往往忽视了体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压迫性强制性要求受训者去参与高标准高要求的体能训练,这样的话训练伤的概率会因为受训者技能未生成、心理恐惧、逆反抗拒心理的作用而大大增加。

2、不能充分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的训练。积极主动的训练具有心态好、热情高、注意力集中,在这种高亢的情绪下受训者能够集中精力,充分发挥出个人的体能技能储备,更好的完成体能训练。而被动的训练则反之,有的组训者不注重组训方法,只是一味的按照训练计划按部就班的毫无新意的组织训练,训练方式老,办法土,在周而复始几乎不变的训练科目下,受训者难免产生厌训的情绪。

3、组训保护不得力。在一些比较危险的体能训练中组训者应该派出保护人员,并组织督促保护人员提高警惕时刻做好处置意外事故发生的准备,而有的组训者则因为麻痹大意忽视了组织人员保护,或者虽然组织了保护人员但并不督促保护人员履行保护职责。这样就使训练伤的产生失去了人可以作为的最后一道屏障。

二、体能训练伤的预防

(一)提高受训者综合素质,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警惕。对于任何训练科目,作为受训者都应该对所训科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建立在正确的思想认识上,以后的训练行为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先导。而时刻加强安全警惕,则是在思想上告诫受训者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牢固树立“训练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思想意识。

2、开展心理疏导,强化心理训练。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心理素质做出一个综合的评定,做好相应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讲清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及保持心理稳定的方法,克服训练中的恐惧感和紧张感,减轻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加强心理适应性训练,提高受训者训练的适应能力。

3、全面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熟练掌握体能技能。通过综合的,多层次的训练方法,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增强。特别是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活和柔韧性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这样不仅能较快的提高训练水平,而且能有效的预防因身体素质欠佳而引发的训练伤。

(二)提高组训者组训能力,规范科学组训

1、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在制定训练计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既要考虑训练任务的完成,也要结予必要的训练时间.既要保证各项训练内容落实到实处,也要依据气候、季节的特点合理安排.既要保证训练质量稳步提高,也要考虑受训者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真正做到科学计划,灵活安排,严格施训。

2、因人施训,区别对待。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每个人的训练成绩不可能处在一个水平上,这就决定着组训者必须调整工作思路,探寻摸索训练方法,让训练尖子“吃得饱”,训练水平低的“跟得上”,做到分级训练,因人而异、因才施训。

3、稳步提高,循序渐进。训练工作要坚持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分解后连贯的原则,扎实基础,稳步提高,坚持克服急于求成。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青少年 篮球训练 分析

一、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有效的篮球训练,能够提高训练团队领导及队员的整体素质,增进领导的才能,适当的篮球训练能够激励团队中的领导探索并尝试不同的篮球技能和领导方式,不断更新领导风格,改进决策方法,通过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让每个青少年运动员都能意识到自己在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充分挖掘青少年队员的潜在能力,增强个人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自己的位置,奋斗的方向,激励青少年勇敢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勇于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通过一系列的篮球动作和技术的组合,让青少年在完成高强度和高难度的篮球训练的同时,充分提高自身的体能,培养他们坚韧刚强的意志。篮球训练中投篮、传接、抢板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篮球技能,为以后更深层次的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并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

在实际的篮球训练中,学生由于年龄还小的缘故,通常表现欲望很强,注重篮球进攻而非防守,这种错误理念主要是因为青少年没有充分的理解篮球比赛的概念,单纯的认为比赛的获胜取决于进攻,教练员在比赛结束后也通常只统计得分率,通过得分的多少来判断运动员的技能水平。由于防守技能的各种动作训练较为单一,枯燥无味,这也使得青少年忽视防守训练。进行篮球训练中,学生往往重视训练而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认识学习文化知识与篮球训练没有直接的关系,这种错误的理念导致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低,不能与训练平衡发展。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对青少年文化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要求较低,导致学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要搞好训练就能达标,认为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而已。此外,在篮球训练中,大多数学生重视自身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体能的训练,对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持有消极、反感的态度。这种重视技能、轻视体能训练的思想会使运动员表面上看起来基本功很扎实,而在实际比赛中却表现为较差的抵抗能力。

二、浅谈提高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措施

在对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要摆正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思想,让运动员认识到进攻和防守平衡发展的重要性。由于青少年的年龄比较小,进攻意识往往很强,常常重视自身进攻技能的提高,而忽略了防守能力的培养。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篮球比赛的两支球队通过球权的转换而进行攻守的转换,通过配合技巧、组织战术等来平衡进攻和防守。在训练中,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攻守观念,做到攻守平衡,意识到防守与进攻同等重要性。良好的防守技能与进攻能力一样,都能帮助团队赢得比赛的胜利。

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培养高技能的篮球运动员,更重要的是将篮球技能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相关部门颁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青少年篮球训练要与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院校化的培养方式,将教育和训练融合在一起,提高我国篮球运动人才的整体水平,体现出篮球训练的综合价值。对青少年进行训练,要意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竞技人才,关键在于教育,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综合能力。在训练时,要忘记一时的殊荣和利益,认识到培养运动员的文化基础对于技能提升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自觉的追求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让学生成为健康、独立的合格人才。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能训练,通过不断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体能训练对于篮球比赛的重要性,拥有良好的体能,就能提高自身的对抗能力,完成高难度、高技巧的动作。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提高青少年的篮球意识,所谓篮球意识,就是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通过连续的观察、思考并判断,根据比赛场上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合理的比赛行动。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篮球意识,要求不断的向运动员传授篮球比赛中的战略技巧和运动技能合理选择的理念。对青少年实施战略性的思维训练,有意识的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打算,不断的进行全面的指导,将篮球运动的规律及本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理解篮球理念,把握好训练的技能和目标,自觉的提高篮球理念和意识。由于篮球训练中的大多数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这就不免增加了篮球训练的枯燥性,教师在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时,要把握好各个动作的训练力度和要求,合理的将各种动作连贯在一起,完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篮球技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要把握好训练的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篮球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合理的安排训练的能力要求,提高青少年的训练兴趣。通过文化教育和体能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上一级体校或国家输送体育人才,培养更多优秀、高素质的篮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刘捷.篮球运动与训练对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塑造[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5-107.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1篇

一、精选训练内容,提升学生“学数学”热情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训练内容时常常出现盲目性,甚至出现大量机械性训练任务,导致训练效率不高。数学认知需要训练来强化,教师要对教情和学情有清晰认知,针对学生掌握新知实际展开设计,要观照学生个体差异,提升训练内容适合度和覆盖面。切不可随意照搬照抄,随意增大训练强度,以免挫伤学生训练积极性。小学生兴趣点丰富,教师要注意多从激趣角度展开训练设计,用丰富性、多元性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训练。

精选课堂训练内容,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资源,教师更要有独立设计意识,这样才能提升课堂训练内容的针对性。在学习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相关内容时,教师设计以下训练内容:①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恐龙大约重45()萧萧的身高为132()我国长城大约长7000()一筐稻米重约45()。②填上适合的数字:3吨=()千克6千米=()米5米=()厘米9000千克=()吨。③有一堆钢材,共140吨,每辆卡车载重量为8吨,如果一次性运完钢材,至少需要多少辆卡车呢?

从训练题量来看,一般学生都能够在10分钟内完成;从题目难度上来,观照了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其覆盖面是很广泛的。实践操作证明,这样的课堂训练内容选择是比较适中的,填空题从两个角度对“千米和吨”进行单位认知巩固,应用题稍微有一点难度,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圆满完成训练任务,其参与训练的热情一定是高涨的,训练效果也是值得期待的。

二、优化训练形式,体现学生“做数学”意识

数学课堂训练形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优化选择。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体通过实际操作,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进行反省,以便形成固化认知。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学训练体现的正是“做数学”理念。学生在具体训练活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归结,能够利用数学观点思维问题,以活动激活学习思维,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内化挖掘。做数学,重点要体现一个“做”字,而且要做得有实效。

教师设计题目,学生参与训练,这是一般常见训练形式。教师要注意追求更新颖训练方式,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主动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习时,教师设计训练题目:①在括号中填上“”或“=”:100平方厘米()10平方分米65平方分米()6500平方厘米403公顷()4平方千米②判断题:钢笔的长度为14分米。()面积单位长度单位要大。()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需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③实际测量身边的三个实物侧面,计算其面积。④设计一道面积方面的训练题目,让教师解答。

前面两道题,意在训练学生长方形正方形单位换算认知,特别是判断题,对矫正学生认知偏差有重要帮助。后面两个题目,具有很强操作性,让学生实际测量身边的物体,计算其面积,学生能够在具体做数学的过程形成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训练题目,实际上是进行师生换位思考。这样的训练任务独特新颖,学生有探索欲望,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认知品质。

三、强化实践意识,关注学生“用数学”效果

数学离不开学生生活,在数学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生活维度,根据学生学习积累认知设计训练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最真切体验感悟,形成数学认知和数学能力。数学课堂训练活动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也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数学的意识,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建立理论实践相结合良性循环体系,对全面塑造学生数学素质有重要帮助。

在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设计同桌合作训练题目:①比一比谁更快,从小到大排序:0.270、0.207、0.217()

教师让学生讲述生活中应用小数的经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特征。数学与学生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发动学生挖掘生活中数学应用案例,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编制小数训练游戏,虽然其难度不小,但学生对这样的训练任务有特殊敏感性,其参与热情自然会很高。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舞蹈训练科学;科学训练;认识观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25-01

相对于舞蹈训练来说,今天只存在相对先进的训练工作,不可能存在永久地、绝对地“科学化”的训练工作。然而,只要端正观点,面对发展着的丰富经验,再结合有关科学已经取得的和正在取得的丰富知识,完全可以对它深化认识,总结出其客观规律。

一、舞蹈训练科学的内涵与特征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的知识体系,其本质是精神的,智力的活动。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88年曾给科学作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结论”。科学是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才能产生和创造出来的,科学必须是经过证实的知识系统。舞蹈的训练科学是人们关于进行舞蹈训练和作品展演、比赛的知识体系,它由应用舞蹈科学和舞蹈基础理论科学两部分组成。舞蹈训练科学的实践任务是指导编导、教师对舞蹈者进行合理有效的专业训练和展演、比赛,并研究出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消耗最小的能量获得最大的舞蹈技能积累。舞蹈训练科学的研究成果虽与人们经济活动距离较远,也很难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它的理论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为人类认识自己身体语言的能力和心理各种品质提供了鲜活的材料。舞蹈训练科学的发展趋势令我们歌舞剧团这些搞舞蹈的看到了未来希望,它不仅为舞蹈人研究自己的肢体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经验和思维,而且再次向人们证实了舞蹈人对自身肢体的研究也必须持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辩证法的科学态度。

二、科学训练中的矛盾

舞蹈训练的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完美而无止境的科学研究工程。这一工程的进展,从某种意义上将可能负载着民族、社会、集体、个人的某些价值,创造出了丰富的舞蹈展演、比赛文化。然而科学研究所具备的这些特征是对经验的一种否定。事实上,在舞蹈训练领域“经验”是不可否定的,经验中包含了编导、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他们的创造智慧。但是科学训练中仍然存在着矛盾:其一,整体与局部,即舞蹈能力提高的整体性与局部性提高的矛盾。舞动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在平时的展演、比赛中对舞蹈者表演、技能实力进行的判断为我们提供一个认识过程。从客观上限制了舞蹈训练不间断性原则的连续实行,而那些能量过剩,视舞蹈为生命的舞蹈狂们,恰恰利用这些时光保证了不间断性原则的实施,加大了整体提高与局部领先的差异,造成了难以解决的矛盾。其二,规律与事实,即规律的普遍适用性和普遍适用的规律的不实用性的矛盾。在训练中,我们常常希望得到规律性的指导,因为规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然而,人类总结出的客观规律是极其有限的,尤其是在我们舞蹈训练领域,可称得上规律的东西更是微乎其微,在舞蹈训练中大量存在着的事实是,每天每时每刻都产生着创新认识的事实。而普遍的规律和熟知的因果关系只能为我们认识和解决一部分事实。大量的事实要靠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解决。我们决不能否定编导、教师的经验价值,必须尊重编导、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编导、教师们有意识地升华自己的经验,克服固步自封的虚荣心也是十分必要的。其三,渐变与突变,人体身心发展过程渐变速度与舞蹈能力增长过程中对突变要求之间的矛盾。生物进化论提示我们,任何事物都处在渐变过程之中,人体的结构变化、机能提高都呈渐变的规律。舞蹈训练的结果也正是利用了这一渐变的可能才得以实现的。只有渐变的原因引起的突变结果才是不平庸的,才更加具有戏剧性,也才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诱惑。然而,由于我们舞蹈的特殊舞动规律,要求它不能只满足于渐变的过程,因而与渐变的本质产生矛盾。舞蹈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创新价值和训练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讲,始于渐变,发展于突变。突变是一种类似舞蹈创作中出现的“灵感”,当我们尚不能认识和理解突变何以出现时,就常常以舞蹈者是否有舞蹈天赋或天生灵气来加以解释。

三、总结

舞蹈训练科学与科学训练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知识体系,是训练实践经验与多学科理论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对于它的探索与追求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没有哪一个人的有限实践经验与单薄的知识结构能将它的本质规律认知得彻底完备。在舞蹈界我们目前所能找到的有关训练科学与科学训练理论研究成果少得可怜,舞蹈这方面研究也非常滞后。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决心借鉴其他学科已有研究成果,收集归纳舞蹈人从长期训练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进行训练创新,升华训练观念。

参考文献: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3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训练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但是很多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并不高,因此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才能促进体育训练的有效进行。本文就主要针对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育训练 兴趣培养

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主要表现为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并且可以从体育训练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受到自身体质的影响,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缺乏兴趣,甚至存在厌学的情绪,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是保证体育训练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一、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体育训练的顺利开展

兴趣是开展一项学习活动的前提,只有具备浓厚的兴趣,才能保证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根据学生的体质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有利于促进体育训练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有利于增强体育训练的效果

体育训练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技能训练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要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和谐一致,才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这需要以浓厚的兴趣为前提,只有学生对体育训练有兴趣,才能积极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才能促进体育训练效果的增强。

二、高校体育训练中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

(一)对体育训练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前,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没有对体育训练给予正确的认识,在体育训练的思维方面比较僵化,训练方法也较为单一,缺乏科学的训练思想指导,使得体育训练的目标停留在帮助学生通过考试的层面,导致学生也受到影响,没有正确认识体育训练对于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所以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十分淡薄。

(二)体育训练的条件较差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高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设速度却十分缓慢,无法适应学生数量快速增加对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需求,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教学楼、学生宿舍等方面,在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的配备方面的资金较为匮乏,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训练环境,对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体育训练的方法单一

当前,针对高校体育训练并没有系统的教材,大多都是由体育教师进行指导完成的。所以,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时,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示范,而对于体育训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教师在训练方法方面主要以言传身教为主,单一、枯燥,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也不高,久而久之,学会对体育训练的兴趣越来越淡。

三、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正确认识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

体育训练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身心,所以要正确认识体育训练的作用,并且明确体育训练的基本目标,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设置体育训练的课程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体育训练中获得身心的健康体验,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参与体育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二)加强训练场地的建设

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和器材的配备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加强高校体育训练场地的建设,并且配备相应的训练器材,才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在优质的训练环境中参与体育活动,学生的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训练的成果也会更加理想。

(三)改进传统的训练和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应当以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合理的设置,一方面要设置相应的体育训练教材,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有相应的学习参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训练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学生的思想意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出发,开展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方法,如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并且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体育训练中,通过对体育运动的观摩和学习,有利于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训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也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使他们通过参与体育训练达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易晟江.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4.5.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4篇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身体运动训练的兴起和引入我国、国内外的研究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身体运动训练,从而加深对身体运动训练的认识和理解,为以后进行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使运动员在训练中更好地进行身体运动训练。

关键词身体运动训练 研究 国内现状

一方面,随着经济和商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更加高了,体育在整个世界都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无论是体育的项目还是体育规则,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竞技体育也在逐渐要求更科学、更精确、更严谨。另一方面,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观赏需要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些要求,许多新型的体育理念和项目相继出现。它们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体育感受和对体育更加深刻的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身体运动训练的概念

“一种新的训练理念将对健身和竞技体育领域产生巨大影响”,这种理念就是功能性训练。身体运动训练最早起源于康复领域。理疗师在治疗病人时,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需要模仿的动作,让病人能够在房间里或者自己家人进行训练进而得到恢复,使其更好的适应生活和工作。现在身体运动训练慢慢的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受,逐渐向竞技体育的领域渗透。

美国运动委员会认为:功能性训练是训练动作的活动,人体运动类似一个链子,并将其称之为“运动链”; 应更加突出多关节的运动形式,所有功能训练形式都包含有运动链和运动三维平面中的加速、稳定和减速的动作,不仅要注重通过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肌肉面积、爆发力等,还应注重平衡性训练、稳定性训练、动态性的训练。这是把身体运动训练是把身体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运动琏,并不是把身体看作是几个部位组成的,也不是传统的认为需要某部位或者环节的力量,只仅仅是对其进行有计划的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是比较注重避免对单一的某部位和环节的训练的,它更加强调全面性和协调性,这对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技术的提高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身体运动训练在国内的现状

由于身体运动训练被引入我国的时候比较晚,属于一个新生的训练理念,身体运动训练仍是我们国家竞技体育中比较薄弱的一个部分。2008年第二奥运会上我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但在以有身体接触对抗的运动项目中却成绩不尽人意。国家体育总局从前几年开始根据我过竞技体育发展和国际比赛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从外国引进关于运动训练的先进理念,来逐渐改善这一领域相对滞后的状况并取得相当不错的成效。在这种氛围下,身体运动训练这一全新的训练方法理论开始被国内众多教练员和专家所关注。功能性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运动员身体的动作和姿势,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专项技术动作所需的肌群力量,在训练过程中要强调动作质量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实践证明这种训练可以进一步挖掘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天赋,不仅能使运动员的爆发力、速度、灵活性、协调性、平衡能力及其他关键因素得到明@提高,而且对运动员的身体姿势和专项技能也非常有帮助。从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对功能性训练的认识远远不足,很多研究人员和教练员认识还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很多研究和训练只是浮于表面和照搬一些训练动作,根本不了解训练动作对运动员的真正的作用,对身体运动训练缺乏完整性。

如今在我国国内,身体运动训练方法和理念只是被国家队很好的引入和应用,在组织者和教练员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这对我国这么庞大的体育运动人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竞技体育越来越注重身体运动训练,但大众体育却落后了很多。

三、结论

身体运动训练是一种新型的注重技术动作质量的将身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运动琏,不再是对身体的某一部分或者环节进行单一的力量训练,是运动员的协调性,稳定性,灵敏性等全面发展。

在我国身体运动训练起步较晚,还没有被大众普遍认识和接受,国家已经从国外引入关于其的先进的理论来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将这种创新性的训练方法已经应用到国家队并且受到了不错的成效。

由于身体运动训理念对我国国内的学者和教练员还是一个新的事物,对它的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和正确,导致在理论和训练方面出现一些难题。

四、建议

国家应该加强对身体运动训练方法和理念的推广和宣传,并且制定措施和对策,规范身体运动训练的市场,防止一些不正当的竞争和不合理的交易。

在加强身体运动训练理念的方面,一方面是要国家在给以大众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学者和教练员要端正思想,认真学习其概念和精髓,努力加深对运动身体训练理念的研究,给大众以更好的带头作用。

作为一个体育人,更应该以一个学习的心态去接受新事物,更应该以对体育的负责任的态度去传播身体运动训练的理论知识,对一些不正当的有辱体育精神的行为要有直接指出和改正的义务,提高人们对身体运动训练的知识,防止上当受骗甚至伤害自身身体的现象再发生。

参考文献:

[1]宇辑.功能训练相关研究及实践成果[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4(4).

[2]谭惠芳,郑歌德.功能训练在小学篮球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4(13).

对体能训练的认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

一、强化思维训练意识,明确思维训练的任务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训练,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思维训练意识,明确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思维训练的自觉性。

其一,树立思维能力发展与物理知识学习相互促进的思想。一方面,学习物理知识必须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参与,所以在传授知识中,必须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才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又以物理知识为基础。因此,必须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其二,树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直接相关。学生积极主动性越高,思维越活跃,思维效果越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思维情景,既要让学生乐于思考问题,又要让他们有时间思考问题。

其三,树立强化训练思想。一是要明确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依赖于教学中长期的训练,因此应提供足够的思维训练材料,结合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训练量的积累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发生质的变化。二是应正确处理好训练材料的量与质的关系,克服大量做题和多提问就是思维训练的片面认识,提高训练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思维训练的任务就是要学生逐步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并结合物理学科实际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二、进行思维策略训练,让学生掌握物理思维方法

物理思维策略,是指在解决物理问题、发现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学生对思维策略的正确选择和运用,决定着解题成败和效率,它既能指导思维模式的灵活运用,又能统帅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既要交给学生某一物理问题的具体思维方法,更要善于总结概括,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策略训练,使他们学会运用一般思维策略,迁移解决各类具体的物理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点应加强以下几种思维策略的训练。

1.精确理解题意,善于繁中求简的思维策略

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把问题表征在大脑中。但是,在物理问题中,由于本质特征与有关非本质特征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对问题理解的难度,学生往往不能从复杂的情景中抓住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学中应把训练学生准确把握题意,并善于繁中求简当作一种计谋来训练。例如,在习题训练中,应训练学生从这些方面去思考:①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是什么?怎样理解。②解决本题要用到哪些相关的基础知识,怎样在认知结构中提取出来。对学生进行这种思维策略训练,必须强化三点:一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习惯。当学生面临物理问题时,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读题,逐字、逐词、逐句分析,切忌一晃了之的做法。二是要训练学生在重点和关键句的理解上下功夫。学生把握了关键字句,才能把握问题的本质。三是训练学生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把对物理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因此,教师应经常训练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物理问题。

2.双向推理的思维策略

据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能力的学生注重从条件入手,逐步推导出问题,但这种方法往往由于思考方向欠明确而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他能从问题入手,把条件和问题结合起来,既能找到问题的起点,又能明确思考的方向,有利于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训练学生从条件入手进行顺向推理与从问题入手进行逆向推理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双向推理策略训练一般采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其具体方法有:①顺向推理能力训练。就是教师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一定关系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的提出所能求解的问题。②逆向推理能力训练。就是只给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认知结构中提取信息,找出求问题所需要的条件。③倒顺相通的推理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在面临物理问题时,既看到问题,看着结论,也注视已知条件,从整体考虑,进行广泛联想,对问题倒推顺想进行综合思考,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沟通条件和问题间的过渡关系。

3.扩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思维策略

进行扩散思维训练,就是要训练学生面临物理问题时,能从整体着眼,全面把握题中的各种关系,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在思维受阻时,要及时改变思路另劈蹊径,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进行集中思维训练,就是要在集中思维基础上,训练学生善于从不同思路中选择比较好的思路优先考虑。让学生掌握发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思维策略,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教师应注意创造诱因的设置。在教学中,应有意识选择一些发散性强的典型物理问题让学生去探索,活跃学生的物理思维。其次,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牢固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完善认知结构,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训练学生善于从复杂的认知结构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再次,训练学生善于把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结合运用的习惯和技能。在学生面临物理问题时,要求学生发扬独立探索和钻研的精神,领会物理思维的规律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概括迁移和融会贯通的效果。

三、调控评价思路,优化思维过程

学生是思维的主体,在思维过程中应确立自我意识,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清醒的认识和正确评价,自觉调控思维过程,提高思维效率。

1.加强元思维的培养

元思维是认识主体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认识,它是以思维过程为对象,以思维活动的调控为外在表现。元思维是思维水平的高级状态,学生元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题策略及方法的选择,从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解物理计算题时,学生在元思维的帮助下,能意识到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要用到哪些过去学的知识,相关公式,明确解答步骤和方法是什么等。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