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篇

户籍改革

大小城市“松紧有别”

【决定看点】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高考改革

外语可一年多考

【决定看点】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医疗改革

家庭医生可期待

【决定看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解读】“这次改革特别关注加强基层医疗力量,切中了医疗资源‘头重脚轻’的结构弊病。”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

就业创业

不“拼爹”更公平

【决定看点】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决定强调了政府责任,着力破除“拼爹”等就业不公平制度障碍,整合高校就业创业基金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体系。

资源价改

必需品加大“人文关怀”

【决定看点】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解读】“重点领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保障稳定供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但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定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资源价格的应有之举。”

房地产税

加快立法适时推进改革

【决定看点】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解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司法保障

废止劳动教养

【决定看点】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解读】“废除劳教制度是对民意的回应,是我国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说,“这是对人权和司法的尊重。接下来教育矫正立法将是改革的关键。”

社保改革

渐进式延迟退休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理学;哺乳动物;实验改革

一、对象及实验方法

(一)对象。选取大专医学专业学生为本次研究对象。(二)教学改革。将实验课程划分为5个新的环节:动物解剖的学习、预习实验指导、看实验录像、依次实验操作、考核。1.动物解剖的学习在实际实验操作前,先让学生对动物主要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解,以此来降低学生操作失误率,减少不必要的动物损失。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①教师解剖,同时将解剖过程拍摄下来;②安排一堂解剖示范课程,让学生参与到解剖实际中取,对动物解剖结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预习实验指导实验前做好预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掌握实验,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可使其学习目的明确。3.看实验录像通过新增这一环节,学生对更加熟悉实验内容,于实验课开始之前播放,能加深学生对实验操作步骤、方法的掌握,减少操作失误率。4.依次实验操作经过上述3个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全面掌握了实验内容,可以开始自己动手操作,每两个人一组,依次进行一次实验操作,一个动物可以供3次实验,这样既能控制动物的耗损,又能充足予以学生动手操作机会。(三)实验方法。1.分组大专医学专业的两个班级作为改革对象,其中1班60人,为改革组,按照教学改革内容进行实验教学;2班57人,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做实验教学。2.考核(1)操作考核将一些常用操作作为考核内容,包括标记颈部迷走神经、标记颈总动脉、输尿管的游离与标记等。另外也包括学生使用器械正确性、组织结构生理的完整性以及实验熟练程度等操作。(2)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完成后要求学生回答一个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理论知识问题,包括:牵拉颈总动脉血压改变的机理?刺激迷走神经血压变化情况?等等,操作与理论问题各为5分。(四)研究指标。比较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对改革组学生做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改革所持有的态度,问卷采取当场发放、当场收回的形式,发放问卷60张,回收率100%。(五)统计学应用。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实验考核、期末考试成绩的对比。由下表1可见,两组学生在实验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方面差别有着高度的显著性,可见,改革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好(P<0.05)。(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有96.7%的学生认为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可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有96.7%的学生认为可牢固理论知识,有95.0%的学生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且所有学生对于本次实验方法改革皆予以认可。

三、讨论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两组学生在实验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方面差别有着高度的显著性,可见,改革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明显要比对照组好(P<0.05)。说明通过实验方法的改革,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对其实验理论知识有着很好的巩固作用。这种有效性不仅体现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而且也体现在最终的知识掌握上。结合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所有学生对于本次实验方法改革皆予以认可,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通过实验方法的改革,可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牢固其理论知识、提高其学习兴趣。说明该次改革是基本成功的。

作者:杨晓华 张雷 单位:张家口学院

参考文献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3篇

这一改革内容,是对三年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的进一步重申―――《纲要》提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包括“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略微不同的是,提到了“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明确“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必须以考试招生分离为核心,如果不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切实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

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把目前已经尝试的90所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脱钩,将自主招生移到统一高考之后,并把统一高考的功能从目前的选拔转为评价即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大学可自主提出申请的成绩要求,达到申请成绩要求的考生可自主申请若干所高校,大学独立进行录取,每个学生可以获得多个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考试、招生方式,就做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落实学校的招生自,同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如果操作成熟,就可以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改革考试、实行一年多次考,最终形成多次考试、多次选择、多次录取,建立起全新的多元评价体系。这种考试、招生方式,就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的方式,已经运作多年,实践证明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难题。

从目前的高考改革思路来看,虽然再次提到了考试招生相对分离,但是,改革的落脚点还在考试改革,包括统一考试、减少科目、一年多次考,都是在不改变集中录取制度前提下进行的。这样的改革效果尚需观察。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过去20年的高考改革,一直在高考科目上做文章,从7门到6门,再到3+X,可应试教育的局面未有改观,原因在于高校在录取时还是按单一的分数从高低结合志愿投档录取,录取中每分必究。再减少科目,能起到改革效果吗?再就是,推进一年多次考,应对应多次录取才有成效,否则,多次考选择最好的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进行排序录取,还是为一次集中录取服务,非但不能减轻学生焦虑,反可能增加学生的焦虑。

所以,新一轮高考改革能否真正深入取决于是否切实推进考试招生分离,而这也考验教育行政部门是否真正放权,因为实行考试招生分离,要求政府部门把考试组织权交给社会机构,把招生自交给大学,把考试选择权交给学生,要建立全新的考试招生格局。这也是国家教改《纲要》颁布三年之后,高考改革迟迟不见具体方案,没有实质性改革举措的根源所在。

显然,怎样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将是改革的攻坚战。在笔者看来,高考改革不能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这会陷入“放权”的悖论,而应该建立新的改革机制―――由全国人大、地方人大讨论、审议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一方面广泛听取民意,另一方面则监督政府部门依法放权推进改革,否则,改革就可能一直悬在空中难以落地。

事实上,不独高考改革如此,此次《决定》提到的其他改革,比如“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这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改《纲要》中都曾明确提到,但这之后却没有实际行动,就连新建的南科大,最初宣布去行政化,结果却变为由深圳组织部门为学校公选局级副校长。再比如,“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其中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是2006年《义务教育法》就明确规定的内容,这已经不是改革的内容,而属于依法治校的问题了。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4篇

当前,教育已经成为了普通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而高考改革更是成为了其中最为核心的话题之一。高考改革牵涉到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这已经成为了各界的广泛共识。无论是专家学者、新闻媒体抑或普通公众,往往都会将教育的诸多弊病归为高考这一指挥棒的影响。我们发现,几乎每个人都能像一位教育专家那样指出高考这项制度的诸多问题,包括其不合理之处、不公平之处、不完善之处,等等,并提出自己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和看法。不经意间,民意已然成为了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公众对高考制度的普遍关注给高考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然,任何一个组织、机构或制度设计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舆论压力,即需要得到外界公众的认可、获取自身的地位和声誉、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周雪光指出,任何组织都受制于外界环境的压力,包括组织所处社会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民众的观念等,在这种外界环境的压力下,组织要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会事实”,如果组织的行为违背了这种要求,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引起社会公愤,危害组织的发展。[1].

作为一个公共领域,教育也应该受到公众的关注;对于任何一项教育改革而言,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民意给高考带来的压力则远远大于给其他机构或组织带来的压力。由于高考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流动的深远影响,高考改革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而且牵扯到整个学校教育体系。对于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机构而言,教育领域成就的集中体现就是学生的学业成就。学生的成绩好、高考升学率高,就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高;而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如其他地区、高考升学率较低,就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差。所谓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只能屈从于学业成就的目标。这就强化了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考试第一、分数第一、严格的要求和大量的训练就是为了学生好”的观念,使他们有更充分的理由布置更多的家庭作业、开展更多的课外辅导,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导致教育承受了更严重的污名。“中国教育面目可憎”、“中国教育积重难返”的说法层出不穷。

事实上,对于一项关乎每个人未来和前程的重要制度设计,高考应该得到民意的支持,应该接纳普通公众的建议以完善自己。这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是必要的。托克维尔指出,民主原则就意味着人们当家作主,意味着所有的权力都属于人民,社会由人民自己管理,而且这种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利益和福祉。“人民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凡事皆出自人民,并用于人民。”[2]在这种体制中,人民的意见、偏好、利益甚至激情都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在他看来,民主未必能够保护和促进所有人的利益,但却能够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大多数人的福利服务;民主决策往往会表现出效率低下、缺乏连贯性、耗时耗力等特征,但是它却能够使社会保持生机和活力,不断创造出繁荣昌盛的奇迹。此外,决策的民主化还有助于公民养成权利观念,而这也是人权的基本组成部分。

不过,当前民意却似乎表现为一边倒地批判高考、指责高考制度的种种弊端,民意俨然已成为了反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股强大力量。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一段时期以来,批评高考制度、指责高考的弊端似乎已成为舆论主流,变成了一种流行话语,若是对高考不加批判,好像便显得没有改革精神。”[3]同时,高考制度公信力的缺失似乎也已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报道称,当前公众对于高考加分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质疑”,每每教育行政部门公示高考加分考生名单时,都紧绷着神经;事实证明,“家长们的这种习惯性质疑,一次次被事实验证并非杞人忧天。随便这么一关注,‘4名加分考生均为官员子女’的诡异之事便浮出了水面”[4].

二、认识民意:公众的担忧与期望

需要承认,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大量批判高考制度的声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公众对现行高考制度的认可也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77.5%的公众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有缺陷,但仍然是目前最好的办法”;73.3%的公众认为现行高考制度大体上是公平的;79.2%的教师认为高考改革应该慎重。[5]这一调查结果同样反映了公众的普遍心声。

这是一种复杂而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公众对现行的高考制度表现出了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公众却又惧怕改革,对任何可能的高考改革均表现出了强烈的担忧,甚至宁可忍受当前高考制度所带来的诸多弊病。公众似乎变得蛮不讲理,他们过于强烈地对高考制度的公正性表示担忧,一味地要求实现公平的高考制度,拒斥任何可能不利于实现公平的改革,否定所有被认为可能使高考更为完善的制度改革。似乎在普通公众的心目中,只有标准化的考试成绩才是最为公正的,各类自主招生、素质考察等评价方式都是无法精确测量学业成绩的,所以这类评价方式的可信度是值得怀疑的。许多人认为,自主招生倘若仅在北大、清华等高校做出个别尝试尚可以接受,但如果推而广之,必然存在舞弊、暗箱操作等问题。因而,每每当我们的教育改革者想触动高考制度、推进更加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时,就会遭到公众的抵触和习惯性质疑,即便这些评价方式可能更有利于选拔人才、更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公众眼中,这种理性的、实现最大利益的诉求似乎必将侵害他们对考试制度公正性的诉求,因而是不可取的。

事实上,论文格式公众的这种态度所反映的正是他们对高考改革所怀的极高期望。研究发现,民意的形成是以议题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议题会吸引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群体对同一议题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6]通常,社会公众在对自己不了解或不关心的问题上往往会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即不发表看法或随波逐流、无所定见,他们通常被称为“一般民众”;相对来说,只有对公共事务较为关心和注意的人以及某些议题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人才会极力呼吁某些主张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通常被称为“关注民众”.因而,现实中媒体的大量关注和报道以及一边倒式批判的呼声恰恰是公众关注高考、对高考所怀极高期望的反映。

关于应该如何应对民意,通常有两种极端态度。一种态度认为普通公众并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民意往往只是他们一时不满情绪的反映,或是新闻媒体哗众取宠炒作的产物。在这种观点看来,公众并非没有看到改革高考制度的迫切性,他们也并非没有看到统一标准化的试卷可能导致的诸多问题,但是当他们没有建立起足够信任感的时候,他们所能做的,只会是怀疑、批评、阻挠。一方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教育专家们的推崇,因为这类评价方式更能够衡量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好地考虑到一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却发现,公众有一股强烈的呼声要求全国施行统一的试题,要求全国统一划分分数线、统一录取,因为这种制度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随着高考制度变得越来越科学,公众的不满自然会被化解。另一种态度则极为强调民意的价值,认为对于任何一项制度设计而言,只有民主的方式才能够保证它的延续和发展。邓恩指出,民主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动员最大多数的人来捍卫政权,让人民来“保卫”他们所珍视的东西。“在面对深重的苦难时,他们首先需要它来凝聚公民的忠诚,并且需要用它来阐释出一个值得公民们为之力战至死的理由,而那种奋不顾身战斗的方式永远都无法指望由利己主义来提供。”[7]同样,对于高考这项制度设计而言,它的生命力取决于普通公众的支持和信赖。而当高考制度这项促进社会流动和分层的工具得不到普通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时,它也必然将走向没落,进而引发更大的对教育体系的信任危机。因而,高考改革应该也必须建基于民意之上,获得民意的支持,民意应成为高考改革的重要参考因素。[论\文\网 LunWenData\Com]

事实上,对于舆论一边倒地批判高考改革的现象,我们不应一味地指责公众,认为他们不通情理、眼光短浅,并对其表示漠视,因为面临着强大民意阻力的任何一项改革都将举步维艰;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完全以民意为依据作出决策,因为完全依赖民意的决策往往会导致“多数人暴政”的产生。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将有助于我们克服可能遇到的许多阻碍,并获得更强的前行的动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高考改革之路也并不会由此而变得畅通无阻。夏皮罗指出,民主的确是一种善,它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秩序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它既不是人类最高的善,也不是人类唯一的善,同时也无法支配我们从事的所有活动,生活中还需要存在更多的别的东西,而民主并不能带来这些其他的东西。[8]对于民意的价值和局限性,我们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三、尊重民意的高考改革

我们所倡导的是尊重民意的高考改革。尊重民意,首先意味着在态度上重视民意,即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看到人心向背对于高考改革成败的影响;尊重民意,其次意味着在行动上认真对待民意,即妥善应对和处理民意的诉求。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民意,认识到民意形成的深刻社会根源,看到“信任危机”出现的内在原因。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起长效的教育舆情搜集与预警机制,真正地了解公众对于高考改革所持的态度。其次,需要提高公众对高考改革相关讯息的认知度,让他们真正享有知情权,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并在了解这些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为他人所左右。此外,还要加大公众参与高考改革决策的力度,使政策能够反映公众的诉求。

1.建立长效的高考舆情搜集与预警机制。

为了避免被媒体的报道或其他表象所蒙蔽,了解真实的民意,必须建立长效的高考舆情搜集与分析预警机制,这也是当前我国高考研究领域较为欠缺的内容。

首先,长效的高考舆情搜集与分析预警机制的缺乏表现为高考舆情信息搜集缺乏长期性和连续性,即通常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展开调查,调查结束也就意味着研究的完成,无法前后呼应,从历史演变的脉络中梳理出问题的内在理路。我们对公众态度的调查也应该是长期的而非一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

其次,长效的高考舆情搜集与分析预警机制的缺乏表现在高考舆情信息搜集缺乏全面性,即仅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议题展开调查,或者仅针对高考而开展调查,缺乏对教育领域的宏观把握,不能提供有关高考整体发展的讯息。必须看到,高考制度是我国整个教育体制的一部分,它是衔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就高考改革而论高考改革,忽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公众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看法直接影响着他们对高考改革的看法。

再次,由于以上高考舆情信息搜集全面性和连续性的缺乏,导致相关分析研究就事论事,只能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即时性的应对举措,这些举措往往治标而不治本,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判断是否开展并推进改革,“不仅需要知道教育改革是否已得到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赞同,而且需要知道坚决赞同者(反对者、中立者)与比较赞同者(反对者、中立者)是否已成为教育改革赞同者阵营中的主流,同时还需要知道赞同者们(反对者、中立者)究竟为什么赞同(反对、中立);除此之外,还得知道那些关键人群对教育改革究竟是什么样的态度”.[9]为了获取这些相关信息,就必须建立专业的分析与研究队伍,完善分析预警机制,对民意作出科学而合理的分析,从而提前化解问题。

2.提高公众对高考改革相关讯息的认知度。

高考改革要想真正得到民意的支持,必须让公众享有知情权,即了解高考改革的相关讯息,包括其实施理念、实施过程和实施方式,以及改革的发展趋向。唐斯指出,在一个民主体制中,是否能够获取信息以及能够获得多少信息会影响到公众的参与程度,只有那些最为便捷地获取最大限度的信息的人才有能力参与民主活动。“实际上,所获免费信息在数量上及消化能力上的系统差异,可以强烈地影响一个民主制度中政治权力的分布。”[10]此外,也有研究发现,信息的获取对参与民主过程的程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选民才能够据此做出自己的抉择。否则,他们的选择只能是盲目甚至错误的。[11].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是,公众的态度往往容易受到舆论的煽动和诱导。尤其是作为一个公共话题,当高考改革这一议题被讨论时,常常会出现谩骂、指责的态度,人们会在不经深入推敲的情况下达成共识,持异议者则很容易招来批判。“个人是可以接受矛盾,进行讨论,群体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在公众集会上,演说者哪怕做出最轻微的反驳,立刻就会招来怒吼和粗野的叫骂。”[12]于是,一些媒体便为了迎合公众的需求而炒作,把高考改革的负面问题放大化,点燃公众不满的情绪,进而赢得读者的追捧。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少人对高考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但对具体的招考方式、招考内容却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是在凭自己的臆想来揣测和推断,倘若了解了更多的相关信息,他们的态度便有可能发生些许变化。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对舆论加以引导,由专家和政府出面澄清事实,使人们更多一分理性的思考而非感性的抱怨,更为全面地看到高考改革的利弊而非就个别问题大加炒作。

3.加大公众参与高考改革决策的力度。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式教学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07-01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意义

随着我校'动'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的不断深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增强,作为应用型高校,我校课程考试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与课堂教学"动"方法改革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1、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要完成对学生在经历一个教学过程后学习情况的评价任务,而且还要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与水平,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2、对于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考试内容最能体现出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我校的考试方法大都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如何让学生将知识吸收加工后转化成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是考试改革的重点。

3、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方法的改革又是影响教学方法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而考核方法的改革更是影响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高校考试制度不仅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制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完善的考试制度对改进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必须推进高校考试制度建设。

1)邓汉慧,曾键年 在《试论高等学校考试改革》一文中认为:考试制度创新的策略:即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立足于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和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可以引进第三方来考试组织的方式来实现考试制度的创新,以达到促进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培养人才的目的。

2)刘蓓在《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一文中强调考试改革的重要性,提出考试改革的设想:转变考试观,科学确定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多样化,建立科学命题制,建立科学评分制,并主张进行与考试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改革,以确保考试制度改革的实施。

3)杨虹 在《考试改革探索中的误区分析》中指出: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已受到高度重视。考试不仅是学校教学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方式,也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并对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当前,人才培养已经从传授知识转向了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结合上来。

4)蔡卫峰在《转变观念 深化高校考试改革》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正在引导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以科学发展观来看中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会发现它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推动考试改革。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科学的发展观有点背道而驰,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而考试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标前进。由于传统的考试严重的妨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形成的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要建立健全教学、考试的各种评价体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总之,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深化考试改革,培养应用能力强的服务型人才要更新考试观念,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加强考务管理,理顺考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章建制,构建质量评估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邓汉慧,曾键年.试论高等学校考试改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刘蓓.对我国学校考试制度的哲学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6篇

一、人口计生政策重大调整:启动“单独两孩”

【百姓视角】 媒体工作者小王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妻子“报喜”:“我们可以生二胎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受访者大都支持这一政策调整。

【《决定》看点】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 “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民众意愿,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启动‘单独两孩’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二、户改瞄准破除城乡壁垒,大小城市门槛“高低有别”

【百姓视角】 北京朝阳区的“群租客”小黎回老家就业的想法更坚定了一些:“大城市很难落户,小城市可能机会更多!”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每3个人里就有1个是外来人口。

【《决定》看点】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 “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三、探索统考减少科目,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百姓视角】 北京101中学高一学生小杨平时成绩不是很稳定,一向担心高考发挥失利的他,对《决定》意见很期待:“机会越多,负担越小,希望越大!”

【《决定》看点】 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 “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四、推进资源价改,民生必需品加大“人文关怀”

【百姓视角】 西安市民张女士家去年天然气开销为900多元,她担心资源价改后花销再加大。

【《决定》看点】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解读】 “重点领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保障稳定供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订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资源价格的应有之举。”

五、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房农地能抵押能担保

【百姓视角】 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农民殷孝英近日很高兴,因为有政府部门的人来对她的农房进行测绘及估价,告诉她这个房子在银行能值几十万元。老人家说把房子卖了就去城里和孩子们相聚。

【《决定》看点】 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解读】 “决定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租、卖哪个更划算?

【百姓视角】 家住北京宣武门的孙女士有三套房子,其中两套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看到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消息,她心里打起算盘:“是租出去合适,还是卖了少交点税金划算?”

【《决定》看点】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解读】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七、社保改革新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

【百姓视角】 临近花甲的老干部意气风发:“还想多干几年!”50多岁的普通职工却“不想再干了!”多个网络调查显示,“一线工人盼退与领导干部盼延”的意见争议比较突出。

【《决定》看点】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

八、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契约服务关系”是亮点

【百姓视角】 69岁的北京居民老王家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医院,但每次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如果这种‘契约’关系能像家庭医生一样,再多些人文关怀,那就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

【《决定》看点】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解读】 “这次改革特别关注加强基层医疗力量,切中了医疗资源‘头重脚轻’的结构弊病。”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曾益新说,“契约制度一旦建立,医生便要负责相关家庭的病史、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大病早期发现等事务。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

九、营造创业环境,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百姓视角】 北京语言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和几位同学想开办一家翻译公司,但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却难住了他们:“希望创业基金能帮忙渡过难关,圆大家的创业梦。”

【《决定》看点】 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解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决定》强调了政府责任,着力破除“拼爹”等就业不公平制度障碍,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向上流动。高校毕业生是创业的生力军,整合高校就业创业基金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体系,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十、废除劳教制度,司法保障重大进步

【百姓视角】 “假设:一个犯人,犯罪轻微、证据不足,可能因一纸行政命令就劳教一年。而如果证据充分,他可能只需要判半年,这本身就不公平。”一位法律专家说。现在,这种不公平可以破除了。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7篇

编者按:

2006年初,中国又走到了一个关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GDP以9%以上的速度飞速增长,27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极大的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 另一方面,由于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行败扩散等造成的社会矛盾仍然存在。

郎咸平质疑国企改革、《物权法》搁置、皇甫平的文章备受争议……一系列事件以及伴随着这些事件的强大民意力量,成为了中国发展进程上的路口路标,询问急速行进的中国,改革将朝何处去?

这不是中国第一次面临关隘,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1978年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终于胜出“两个凡是”标准。

1992年的“计划和市场”之争,在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得到解决。

历史的经验表明,每一次争论,都是改革得到整饬的时机;每一次讨论后达成的共识,都是下一轮改革的思想动力源泉。

今天,中国改革又一次面临关隘,在不停歇的前行中,如何跨越?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的社会智囊们如何思考中国的改革?在这样的历史使命下,他们会给社会、给时代什么样的回答?

通过这组文章,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的时代脉动。

1、现在到了改革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期

高尚全

当前对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争论和反驳。对目前形势主要有两种判断:一种判断认为,总体上是好的,改革形势符合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的精神。在前进中的问题、矛盾、体制不少,但需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另外一种,认为形势离好还早得很,为什么?认为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原则,违反了《宪法》。

我们要看到改革中出现这种声音是不可避免的,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改革的成绩。但在这种声音中,需要我们取得共识,否则改革就没有办法搞下去了。一个人一封信就会耽误好多事,一个人一句话就会耽误很多事情。可以说,改革的合法性受到了争议,现在正是改革的关键时期。

我认为,首先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定不移搞改革。不要争论,不要搞分裂,不要分左派、,“三个不要”。从我们的历史经验来看,过去也面临过这样的关键时期,比如90年代初搞计划和市场争论的时候,关于姓资姓社的争论,小平同志提出依靠“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是非;计划和市场都是一种手段,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把这场争论一下子平息下来。在关键时期如果长时间争论下去,我认为有四个不利于:不利于和谐社会;不利于改革开放;不利于发展;不利于团结。

第二,要更加关注困难群体,使他们不断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中央说要缓解扩大趋势,因为现在要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扩大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不可避免的。所以现在只能缓解,通过二次分配、三次分配来缓解,当然一次分配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总人口的1/4,下降到2003年的3000万左右,总人口的1/40,这说明改革开放能够减少绝对贫困。

政府还应注重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比如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投入,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更多的支持力度;应该把土地增值收益留给农民,因为农村改革的难点是土地问题。失地农民是最大的困难群体,要提高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也要缩小征地的范围;还要采取一些办法,比如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农村的土地不一次性买断,而是每年可以分享发展的成果,这还需要探索。最后,还要改变城乡分配的二元结构,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对于这个困难群体要加强支持。

第三,建立调解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立利益表达和对话协商体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的、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要改变只靠网上回帖表达的办法,太随便了,不负责任。要从政策上开辟一个渠道,让大家来参与各种改革的方案。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扩大公民依法有序地参加社会治理的空间,使公民在广泛参与社会治理过程当中,形成新的和谐关系。我想这也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在这方面应该加强改进,包括现在的立法。

2、如何看待当前的贫富差距

张维迎

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省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下,0.35、甚至在0.3,都比较低。但是,一累计到全国就超过了0.4。

前不久,我提出要理性思考中国改革。理性思考就是:第一,必须要有超脱的环节,能换位思考,不是穷人就从穷人角度考虑,富人就从富人角度考虑,但政府应该从整体来考虑;第二,从可行性考虑问题;第三,在讨论时必须讲清逻辑与事实,现在很多判断多于分析,很容易误导。第四是要向前看,整个改革不能向后看,世界成功的经验都是这样的,改革当前的问题,目的是为了将来活得更好。

建立和谐社会,收入分配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现在网上说得更多的是平均主义的和谐社会。我坚持邓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了才有和谐,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资料来分析,26年中平均经济增长最快的那些地区,人均收入最高的那些地区,恰恰是基尼系数最低的地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另外,城市就业人口中,原来国有企业占的比例越高的地方,基尼系数越高。这说明发展是硬道理,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收入分配的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建立以发展为核心的和谐社会。

历史证明,过去仅靠国有企业解决不了收入分配的问题,尤其是贫困问题,从过去2.5亿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到现在2600万贫困人口,如果没有发展,特别是没有民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除了靠财政解决分配问题,还需要更多的有效手段。

另外,如果我们看地区差距,有人算过,全国基尼系数上升里面有30%-50%的因素是与地区差距相关的。比如2001、2002,有全面数据的年份,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省的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下,0.35、甚至在0.3,都比较低,而一累计到全国就超过了0.4。即使各地方是绝对平均主义,地方大,加起来基尼系数也很高。基于这个情况,我们的分配问题主要就是缩小地区差距。中国地区差距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无非是体制改革速度的差异,企业家精神的差异,还有国有企业比例的差异,那些越是落后的地方,牵涉到体制改革越慢,企业家精神越缺乏,或者是企业家创业环境越不好,国有企业占的比重越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解决问题,只能是从上述方面加以改进。

放眼世界,1980年到1998年,全世界范围的收入分配的差异是降低了。而这个降低中相当一部分的贡献是来自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的进步使全世界的基尼系数降低了。

我们有一部分收入分配的差距是全球化带来的。

我国有的高级白领年薪能达到100万,甚至更高。而一个普通制造业劳动者一年还不到l万,相差100倍,其他国家很少有这种情况。全球化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大的差距?因为,越是高技能的劳动力流动性越强,它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市场,拿的是全球工资;越是低技能的,越是地方性的,流动性越少,拿的是地方工资。中国高技能、高素质人工的工资是美国的1/3到1/2,甚至更高;但是中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却是美国的1/40,这个差距是必然的。

怎么办?如果我们用税收办法把高技能的人压下来,人家跑了,不呆在这里,因为他们可以移民,有很多其它办法,中国还是搞不好。如果我们用法律不断地把最低工资提到非常高,外资企业可能就转移到其他国家了。高技术工人、民企老板可以移民,但中国的农民不能移民,最后对谁的损害最大?所以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

韩国有过同样的经历,但是为了国家的生存发展,韩国忍耐了很多困难。经过了40年的承受,韩国现在才能回过头来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能不能过这个槛?如果过早地介入这些内部问题争论,就可能停滞、倒退。

我们必须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看中国问题,要考虑中华民族本身在全球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政策,如果损害到中国的竞争力,实际上就损害到中华民族的竞争力,损害到国家在未来的竞争力。

3、当前改革中的三个盲点

李曙光

今天改革已超越经济领域,进入了其他领域,因此,改革需要重新定义。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改革争论?之所以会发生这场比较大的改革争论,可能主要是基于改革当中三个比较大的盲点:

首先,改革走到今天,现在关于改革的争论,我认为实际上对于改革的定义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和二十多年前启动改革时,以及进程当中这么多年的改革发生了;中突。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老百姓的心态,还是从领导者的心态都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改革的战略、改革的路径,目前来看并没有发生很大的转变。改革要重新定义,我们过去这么多年的改革,一直是单向型的改革,主要以经济为核心的改革,经济改革有最大的自由度。但是其他方面的改革基本是采取限制或者禁止的方式,到今天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很多经济方面的改革走得很远,可以说走到头了。

我个人认为,经济改革实际上已经结束了。为什么这么多的经济学家,包括张维迎、樊纲,都在写法制的文章?说明改革超越了经济领域,进入其他的领域,因此,改革的定义要重新定。所以,现在是决策层应该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如何走向用法制化的手段进行规划、治理,包括改革。现在改革已经走到了新的阶段,对改革要重新定义。包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框架下制订的所有改革的战略、方针、路线要做重新定义,这个定义可能走向更加强调法制化和综合性的改革。

第二个是改革动力机制的盲点,因为权力贫困带来对改革动力机制的不足。为什么这样说?传统的改革,实际上中国二十八年的改革一直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的动力来自于底层的。我个人认为,目前老百姓在利益表达上不是以物质利益诉求为主要的,更重要的是权力的贫困。我了解到这样一个数据,1979年到2005年全国上访的量增加了上千倍。这说明,我们今天的改革面临的老百姓权力贫困的现象和二十多年前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三,改革领导者的盲点。改革的领导者的盲点就是在什么样的改革平台上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主导改革?我们目前的机制可以说是建立在一个政府的部门权力争夺之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非常不清晰,整个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边际不明晰。如何把这样一种政府部门的权力争夺,引向一个比较好的平台?有人讲成立综合改革部门,因为我们的立法中遇到过大量这样的问题。

我个人对成立综合改革部门表示赞成,但是我不认为综合改革部门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成立新改委或者类似的机构,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独立的政府部门做这个事,反垄断法也遇到这个争论,把价格垄断放在发改委,市场竞争放在工商总局,公平竞争放在商务部?还是建立一个正部级的单位成立一个执法机构。但是现在很多的协调都在法制办,他们也协调不了,也对付不了各个部门的利益,最后到总理那去,一个总理面对这么多的部门的卡位和部门权力争夺,就没有办法。所以,把改革的平台如何转移或者构建新的平台,要建立新的利益表达和将利益博弈的平台引到立法机构上去。所以,下一步改革的主要走向,是如何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立法平台。

4、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

迟辐林

在目前复杂的背景下,如何解决改革的供给问题,无论对中央还是地方,都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矛盾。

怎样反思改革?很显然,在现在的背景下全面反思改革,很可能造成基本否定改革的痛苦;不反思,现在面临的状态又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我认为,现在中国的改革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面临着以下几方面矛盾:

社会矛盾的变化与改革战略

社会矛盾的变化已经发生,但是改革的战略还不适应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需求,很显然这两大矛盾是一个现实的需求,未来可能产生第三大矛盾,就是利益需求、利益表达引起的权力问题。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继续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使市场的配置作用继续加强。第二,建设公共服务体制,很具体、现实地把它提出来。医疗、教育都是目前具体、现实的努力方向,需要研究讨论,但实质上就是总量庞大的问题,政府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再加上消极腐败的影响。

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角度提出的问题,但仍然在改革这个背景下,没有在改革上破题,所以,目前我们发展很被动。改革的战略发展与社会矛盾的发展严重地不相适应、严重的滞后。

政府转型和政府治理结构的改革

改革的实际需求和政府作用不到位,就是政府转型关系的主要问题。从加快市场化的改革,同时加快公共体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政府严重不到位,在市场化改革方面,我们看得很清楚。如果把政府转型和政府治理结构两个问题解决好,我们现实很多突出的矛盾问题不能说根本解决,但是至少可以得到初步的缓解。

改革的实际进程和改革的相关立法

现在,我们改革的实际进程中,改革的相关立法不但跟不上,而且很多改革的相关立法都同实际的改革相拧,与这套机制不相适应。比如:农村的改革立法,实际的改革摆到农村的立法,包括土地承包法,在某些方面同实际进程不相适应,表现得相当滞后。

目前改革利益驱动的现状和改革的组织协调

因为改革走到今天的全面利益关系调整,既涉及到中央、地方,更涉及到各级政府部门,也涉及到事业相关部门的改革。但是,改革的组织协调更重要。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强调发改委在改革协调中的作用。行不行?这恰恰起了反作用。我曾概括了四条:发改委是虚的也管、实的也管,冷的也管、热的也管,长的也管,短的也管,还有一个什么都管。投资体制改革不下去,就是发改委的体制没有发生变化。

我曾建议,把改革的任务具体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在现在的条件下,可能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出现新的矛盾。强化政府部门的改革责任,但是,不能把重大的改革分级落到政府部门,因为今天的改革已经触及到一些部门的利益。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病理学;考试改革

我国现行的应试型考试形式,偏重于知识的记忆,课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老师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普遍不足。但考试又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在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从实践的角度来看,考试在高等教育阶段同样有指挥棒的功能。学生和教师的许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适应这一制度安排的要求,或者是通过与其博弈而张扬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利益诉求。”[1]改革“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教学中传统的考试模式,就是为了树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现代考试理念,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把考试内容定位在对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能力的考查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作为教学质量鉴定的一种方法,应该是一种融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考试机制。”[2]为此,我们对本课程的考试方法作了如下探索性改革:

一、考试的组成部分

“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由平时考试、实验考试、单元考试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组成。平时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实验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单元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值的40%。平时考试包括课堂提问、作业、读书报告、病例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角度为出发点,我们对实验教学的考试分值所占比例定为20%,其中实验考试也包括平时实验完成情况。单元考试主要由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不定期测验构成,适当体现阶段性考试。

二、考试的方法

1.平时成绩考试的方法

我们利用部分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师生互动教学。小组教学主要采用病例讨论、撰写论文的形式。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安排了两次讨论课,由教师决定病例讨论题目,学生10人一组进行准备。讨论题主要包括了课程大纲的内容,也涉及部分相关的临床知识,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因为学生准备很充足,课堂气氛很活跃。除此之外,平时作业主要是以综述性质的论文形式布置给学生,作业在开课后第1周布置,并要求在学生在7~8周内完成,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

2.实验考试的方法

实验考试以标本考试和平时每次完成实验报告的情况两部分组成。

(1)标本考试。主要以鉴别标本的方式进行考试,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标本的性质自行识别出病变标本,并注明病变和疾病名称,教师根据其实验结果予以评分。

(2)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带教老师根据多年批改实验报告的经验和学生课堂标本观察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对学生每次实验完成情况客观地评出相应的分数,期末结束计算出平均分作为实验完成情况的分数。

3.单元考试的方法

单元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形态学和机能学。理论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两次单元考试,要求学生注重平时考试。

4.期末考试的方法

仍然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试卷的题量较大,覆盖面广,以100分题量组成试题,最后再按实际所占比例折算分值。

三、考试改革的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投入了很多精力,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注重课堂讨论、课后文献查阅等实践考察,侧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学生在新的考试评价模式下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体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新型的教学考试方法表示赞同,认为改革后的考试制度增强了自己学习的自信与主动学习的兴趣。从实施结果来看,本课程的考试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1.引导学生注重日常学习过程

在教学管理第一线的研究人员将高等学校考试的功能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功能;②评价功能;③引导功能[3]。经过改革,平时课堂表现、实验课表现等均纳入考试范围。新的考试形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避免学生逃课现象,使学生更注重日常学习。

2.课堂到课率高,气氛活跃

自从课堂提问、病例讨论表现等纳入最终考试范围后,教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更加关注,注重采用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出席率和听课效果。

3.提高了实验课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将实验完成情况和标本考试纳入考试范围,使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重视起来。从学生实验课课堂表现、观察标本、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看出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4.教师教学积极性明显增强

实行考试方法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觉得改革并不仅仅只有学生受益,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习。改革能使教师不断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并及时发现问题,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真正体现了“大爱育人”的教学方针。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教师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四、考试改革的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推出,高职院校课程考试模式也应强化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检测,顺应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应紧密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运用教学改革的机制和作用,带动和促进考试制度的改革[4]。我们对“异常人体结构与机能”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主要通过强调过程考试,把期末的考试压力转化为平时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学习和积累,也相应降低了学生作弊动机,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实验考试,促进了学生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5]。

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考试,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符合护理专业特点的考试体系。本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适应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人为本、能力本位、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完善了考试评价体系,同时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加快了教学改革的进程,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使得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于实际护理工作,有利于全方位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邵守先.大学考试改革的研究视角与方法[J].教育与现代化,2006,20(1):13—17.

[2]赵 丹,李新宇.国外高校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10):62—64.

[3]邵 进,吕浩雪,陈云棠,等.大学课程考试的功能、形式及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1,16(6):59—61.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9篇

近日,《中国青年报》聚焦衡水中学,刊发了两篇不同观点的文章,表达了对衡水中学办学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客观而言,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引发教育界和全社会反思如何推动高中教育深层次改革,如何促进高中教育健康发展,这也正是讨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那么,当前到底该用怎样的思路和方式引领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呢?

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是用育人模式创新引领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高中学校办学模式趋同、育人模式单一、应试倾向突出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依然是当前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创新育人模式,深化高中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

从高中课程改革角度来看,要逐步构建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高中及其各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同时优化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必修、选修课比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从课堂教学改革角度看,要切实改变“以应试备考为目标、以反复训练为手段”的教学格局,重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教学管理改革角度看,要积极推进走班制和学分管理,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选课和生涯规划指导,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提供保障。

同时,还要用综合评价改革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一直以来,用学生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考试成绩、高考升学率固然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项指标,但绝不是唯一指标,单纯用高考升学率评价一所高中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失偏颇。

如何从过度追求学科成绩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推进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尽管目前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尚待完善,评价方法和工具尚待进一步探索和开发,但改革的方向应当坚定不移。推进综合评价改革,有利于扭转长期以来单纯以考试成绩衡量高中学生发展、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

另外,应借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高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高中改革的方向和步伐,对于引领高中教育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可低估。日前,《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也就是说,除了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之外,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势必会成为高中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契机。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根据目前高校课程考试现状,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高校课程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主要问题。

在2006年11月20日总理与国内6所重点大学校长与教育专家的会议上谈到:“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 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所以大学要重新审视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宜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还要看其是否具有迅速学习并掌握新知识的本领和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考试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若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就能引导学生并及时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考试仍然是一次性期末闭卷笔试占据着主导地位,总体上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的轨道,成为制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瓶颈,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当前高校考试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教学理念难以转变,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也习惯于一张试卷定成绩的简单考试方式。对于学生,由于中小学教学改革还不到位,应试教育的惯性作用使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因而也一下子难以适应偏重于测量评价综合素质与实践性、创新性能力的主观性和开放性的考试模式。

二、疆化呆板的考试管理使教师不愿意尝试考试改革

对于核心课程考试的方式、内容、频率、要求和成绩评定等均由考试管理机构进行规范,而了解课程特点的任课教师并无多少自。如要对某一课程的考试进行改革,必须先申请,再经过逐级的审批后方能进行。而采用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笔试考试则不经任何部门审批就可顺理成章地进行。这种考试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热情,也阻碍了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另外,由于缺乏激励机制,教师因进行考试改革而付出的更多精力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用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考试,既简单又易行,且不用承担任何风险[1]。

三、考试改革的倡导者和研究者与考试改革实践主体的教师在认识、利益上的分离与脱节

高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义务保证高等教育产品的有效和最优,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倡导考试改革,并制定了宏观性的指导意见和改革措施。作为具体办学者的高等学校及其教学管理部门,深知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与学校声誉密切相关,进行课程考试改革将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考试改革规定时非常积极。教师是管理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是考试改革的真正主体和实践者,他们对现行的考试模式早已熟悉,如果改为多次考试和多样化考试,则其管理难度与工作量无形中扩大许多,而且探索和实践新的考试模式不但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还要承担可能的风险和压力。对于以学术地位为最高追求的教师来说,探索和实践新的考试模式无疑是一件付出大而收益小的事情。

四、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测量评价理论知识和适当的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

我国传统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测量方法,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教育评价理论研究才大规模开展起来,国外专业化水平的理论成果被迅速引进,这使我国教育评价研究获得了很高的学科理论起点,因此,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省略了理论研究的“原始积累”阶段[2]。而正是由于缺乏教育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原始积累”阶段,使理论没有得到不断的检验、修正、完善和内化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正确的实践模式,也使得作为高校考试改革实践主体的教师,既不能很快掌握和灵活运用已经取得的教育评价理论成果,又难以摆脱旧有观念和习惯的影响,最终导致高校考试改革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影响了考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高校教师大多是从事专业研究的,从专业学习到成为教师,没有一个接受教学方法、评价技术的培训过程。因此,在高校里不论是已经成熟的,还是新的评价方法和技术能够被广大教师掌握并很好运用的则寥寥无几。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方面的因素外,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高校课程考试改革进程的制约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一是近几年来,高校大扩招,造成教师、教室、教学设备的严重短缺,一二百人的大班教学严重影响到教学方法和考试改革的进行。在教学上不能做到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在考试上更难以“因材施考”。二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高校教师本身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一定的创新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能完全胜任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重任。三是教学经费投入不足,进行课程考试改革时,时常要考虑相应的设施条件是否满足和顾及考试改革带来的成本支出增加的问题。四是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一方面,高校的学生评优评模、奖学金的评选甚至学生的入党等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在对学生素质评价的具体操作上也确实是有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高校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主要看教师有多少科研课题和发表了多少论文,而非考查教师在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中付出了多少。因此,在分数至上和现行教育评价制度的压力下,学生和教师都是急功近利的,他们不愿意去做那些事倍功半、回报周期长的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只有切实的解决好以上问题,才能把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为社会培养急需的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1篇

一、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可以说,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主要职能在于:一是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社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科技基础研究、生态和环境保护,为社会提供市场机制所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服务。三是强化经济调节职能,特别要强化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通过调节,逐步缩短贫富差距。要规范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制度。第四,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事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

二、当前政府职能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表现

一是收入差距出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方面的职能不适应收入分配差距正在逐步扩大的这样一种现实。二是弱势群体在逐步增多,政府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保障方面的职能不适应弱势群体的需求。三是社会对最基本的社会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强烈,政府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等产品)的职能不适应社会日益增长的强烈需求。四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对环境破坏、资源的浪费等监管不到位。

三、推进政府改革的难点

当前,各方面对政府改革的要求很高,政府也正在进行改革,但是,政府改革推进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职能缺乏明确定位导致政府改革难到位。各级政府的职能缺乏明确定位,主要是地方政府,特别是市县区政府的职能是怎样的?各级政府究竟拥有什么权限,具备哪些职能,应该设置哪些机构,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上级政府(主要是省级以上)将下级政府的很多职能和机构以加强管理为由上收,但是,却将相应的职责和任务采取签责任状的办法交给下级政府完成,并进行考核。其核心是将权利上收,将责任下放,一句话,将下级政府搞成残疾人,却要他完成健全人才能完成的任务。政府职能不法定,政府改革就不可能到位

2、政府改革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政府改革难到位。应该说,政府改革每次也都提出了一些改革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不具体,不明确,不好操作,不好检验。所以,每次改革过后,不仅老百姓不容易感受到政府的改变,就是政府公务员本身也不知道有什么变化。他们只知道机构的撤设,人员编制的增减,但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却没有什么变化。比如,最近一次政府改革所提出的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调整和完善政府机构设置,科学规范政府部门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说起来很好听,但是,只有调整机构设置还有个说法,大家看得见。像“改进管理方式”,改进什么管理方式,有哪些管理方式需要改进,却没有规定。既然没有规定,当然也就不可能落实了。至于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则更是没有一个标准,不知道从哪个地方着手改革。再比如“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制订政府各部门的“三定”方案时,在界定其职责时,也从来没有对政府的行为进行过规范。政府改革提的这些目标太抽象,不能落实。

3、政府改革缺乏动力导致政府改革难到位。近年政府改革的推进,都是从上级政府开始改革,然后要求下级政府进行改革。但下级政府进行改革的内动力如何,自身是不是感到必须进行改革,并不清楚,只是按照上级要求进行改革。

4、政府改革缺乏监督导致政府改革难到位。现在的政府改革,都是政府的自我改革。这就是说政府自己对自己进行改革,由自己提出改革目标和方案,自己组织实施,自己验收,自己评价。改革都是政府系统内发生的事情,改不改,改到什么范围,改到什么程度,由政府自己看着办。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政府改革的建议

1、推进政府改革要对政府职能进行法定。要尽快制订法律,通过法律来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要建设法治政府,首先政府的职能要法定,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使各级政府明白自己的角色,并且能够履行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担负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

2、推进政府改革要明确政府转型的方向。要通过改革,使政府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型、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由管理(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型、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型、从经济建设单一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3、推进政府改革要细化改革的目标。一是改革的目标要明确,要制订改革的一系列的目标体系和判断改革的具体标准。二是对政府职能、行使职能的方式、行政管理方式等要尽量做出较详细的界定。三是在制订各部门的“三定”方案的同时,制订政府各部门各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有一个可以检验的改革标准,让人们感受到政府改革前后的变化。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2篇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自2003年全面开展试点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各方面人士对这项改革的评价不尽相同,多数人对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成效持肯定态度,但持反对态度或者认为其负面影响更大的人也不在少数。今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完善改革试点的一系列具体思路和举措。自主招生“新政”再度成为舆论焦点,有评论认为“自主招生十年后回归初衷”。究竟如何看待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试点10年来的成败得失?“新政”实施后改革将走向何方?本文在系统梳理改革的实施过程和存在问题、剖析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完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实施背景和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采取统一考试、集中录取的选拔录取模式。社会比较认可这一模式,主要因为它在大规模高效选拔人才和保证录取过程公正性等方面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这种“大一统”的模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突出表现在:统一考试在考试内容上使用一张卷子,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难以根据各自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拔出适合培养的人才;学校招生工作在行政计划配置和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下,完全要遵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法定的高校招生自主权无法得到落实。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改革被提上日程。在总结前两年江苏小范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3]2号)中提出在22所部属重点大学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自此拉开了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序幕。

应当看到,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是我国高校人才选拔模式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探索,迈出这一步对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招生录取制度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经过10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其积极作用主要有:

第一,引领了社会人才观的转变。高校的人才选拔观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人才评价观。自主招生改革突破过去以高考分数为唯一依据的选才观念和标准,强调对学生情感、个性等的全面考察,鼓励高校用开放、多元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促进了人才选拔方式的多样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招生更加符合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认识和选拔要求,是一场对传统社会人才观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变革。

第二,落实和扩大了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校招生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高校7项办学自主权之一。长期以来,高校的招生标准和办法都由政府统一规定,考试命题和评卷都由政府统一组织,造成高校无法按照自身的培养目标和模式选拔学生,高校招生自主权事实上没有得到落实。开展自主招生改革,允许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条件、考试内容和形式以及录取方式,有利于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特色,提高自主办学、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促进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对中小学阶段教育的最大诟病就是所谓应试教育,主要是教育教学完全围绕考试升学的需要来开展。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改革。不少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自主选拔考试的内容都着眼于社会现实问题,注重考查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引导中小学教育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第四,探索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新机制。作为统一招录模式的重要补充,自主招生既维护了现行制度的合理性。又较好弥补了“一考定终身”的缺憾,对形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体制意义重大。在评价方式上,试点高校进一步放宽了对高考成绩的要求,体现出综合评价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考试科目设置和内容上,更能体现高校的特色和需求,扩大了高校和考生的选择权;在选拔形式上,试点高校进行了中学校长推荐制、组织多校联考等多种尝试。通过改革,确实为高校选拔出了一批优异人才,改善了生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的高校还将自主选拔与人才培养相衔接,借机推动设立拔尖学生培养特区、通识教育、学分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些都是具有全局性意义的有益探索。

同时,自主招生改革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到了社会的不少质疑和指责,主要集中在:

第一,公平性存在缺陷。公平性问题来自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两方面。机会公平问题,主要体现在试点高校的招生条件,无论是要求各种比赛获奖经历还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长,都明显有利于城市学生。重点高校的指定推荐中学多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重点中学,将农村考生置于弱势地位,加剧了自主选拔的城乡不公。过程公平问题,主要是指在社会诚信机制不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各种腐败现象在相对“自主”的环境中找到了生存空间。特别是中学推荐、高校综合评价等自主性较大的环节容易受到金钱、权势等因素的侵扰。

第二,认识上存在偏差。自主招生的本意是通过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为高校选拔适合其培养的学生创造条件,为那些无法通过高考进入理想大学的“专才”、“偏才”、“怪才”创造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试点高校对自主招生的政策定位认识不清,对招生对象的要求缺乏明确界定,认为自主招生就是招“全优生”,采用的选拔标准和评价手段趋同,除个别高校在学科方面有特定要求外,大多未能体现高校的个性化要求和学科特点:自主测试的内容与高考内容也并无差异,使自主招生沦为“小高考”。同时,这样的招生定位导致许多试点高校在招生条件上设置了较高门槛。造成了一些“偏才”、“怪才”难以脱颖而出。这些做法严重偏离了自主招生“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初衷。

第三,异化为“抢生源之战”。从近年来试点高校实施情况来看,自主招生改革在实践中被严重异化。许多高校只是把争取自主招生试点资格作为提高学校声誉的一种手段,没有在设计实施特色性的选拔方案上下工夫。部分高校包括一些顶尖高校曲解政策,利用自主招生的政策优势“掐尖”抢生源,提前把一些高分学生揽入本校。这样的自主招生,完全背离了“自主”的本意,造成了自主招生资格高校之间的恶性竞争,以及自主招生高校和非自主招生高校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高校的社会公信力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受损。

第四,增加成本、加重负担。对高校来说,整个自主招生过程,从接受和审核大量申请材料,到赴各地考核面试,从命题、印制和保管试卷,到组织专家面试、阅卷等,无一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对高校投入配套政策尚未完全落实的情况下,较高的自主招生成本对高校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财务负担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无形中降低了高校深化改革的积极性。对考生来说,自主招生虽然增加了选择机会,但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高考的竞争压力。相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产生的报考费、往返食宿路费等还增加了考生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已开展10年,对其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的梳理总结,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践操作层面,都不止于以上几个方面。但仅从上述不够全面的回顾已经可以看出: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自主招生改革适应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趋势,坚持改革方向、扩大试点范围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需求提升,对现行自主招生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深化改革、探索符合人才选拔规律、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招生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发展趋势

总结自主招生十年经验教训基础上出台的《指导意见》,让社会对自主招生的政策调整又产生了新的期待和预测。通过分析解读《指导意见》的一系列关键政策点,可以大致判断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政策走向。

1.招考关系上,高考成绩仍是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

文件在提出“建立高校招生综合评价体系”这个总要求之前,明确要“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这说明,高考成绩作为录取基本依据的地位仍然未能动摇,现阶段的自主招生仍是统一高考前提下的自主招生。自主选拔依据的是高考成绩评价和高校自主评价的双重标准,并不是高校完全自主的选拔,而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有限自主的选拔。之所以要在高校自主选拔标准上体现这样的国家意志,主要是从当前国情和社会现实背景出发,考虑到还没有一种更加公正可信的评价依据可以完全取代高考,高考在维护教育公平、降低招生成本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选拔对象上,重在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这样的人才选拔定位,对多年存在的自主招生定位模糊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回应。正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自主招生工作会议上所说,“对于没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不足、仅是学业突出的学生,不再作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生源主体,这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体系择优录取”。据此可以更加明晰地认识到,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功能,应当就是在统一招考模式之外为高校选拔体现个性化需求和符合学科特点的学生提供一个渠道。当然,这样的渠道是否有效,最终取决于高校能否建立起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选拔机制。

3.考核方式上,强调对面试等新型评价手段的应用

个性化的选拔目标必然要求采用多元、灵活的考核方式。受“分数主义”影响。目前多数高校自主考核的主要方式还是笔试,难以满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选才需要。文件提出“试点高校考核要结合本校相关学科、专业特色及培养要求,针对不同学科特长的学生采取相应的考核方法”,“注重以面试为主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对考核科目也做出了限制,要求“笔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主要考察学科特长基础”。可见,探索完善面试考核方式将成为今后高校深化自主招生改革的一大课题。

4.操作要求上,加强程序公开,体现兼顾公平

文件在总体要求中提出“加强规范指导”,在选拔程序上对中学公开推荐办法、高校公示考生资格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要求依法严肃处理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同时,还提出确定自主招生考核名单时,要“在保证选拔质量的基础上,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地区和中学,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中学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这有利于降低自主招生对城乡间、区域间不同考生的差异性影响,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平人学机会。

三、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建议

《指导意见》针对自主招生改革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然而,高校要推动这些政策的实施普遍达到预期效果,真正选拔出大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最紧迫也是最关键的,还是要进一步增强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与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甚至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适应度,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改革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深入。

1.建立科学有效的选拔评价机制

完善综合评价是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发展方向。而要使综合评价在运行过程中不偏离正确轨道,首先要有一套科学有效、易于操作的选拔机制和评价方法。尽管多年来各高校也陆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自主评价模式获得官方的正式认可和社会的普遍认同,高校在这方面还有许多艰巨复杂的工作要做。比如,如何科学高效地评价考生资格、确定生源范围,如何合理设置笔试和面试的权重,如何在笔试中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要求、提高笔试题目设置的科学性,如何使面试更加规范、标准、科学,如何对学生入校后的发展进行跟踪评价等等,都需要精心设计、加大投入进行摸索。

2.建立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体制

要使高校自主招生良性运行。关键是协调好政府和高校的权责关系。从长远来看。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从直接参与实施逐步转变到以宏观规划、规则制定和监督协调为主,由“包办者”变为“监管者”。目前形势下,教育部门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推动改革试点政策覆盖到更多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推动自主招生比例进一步提高,推动高校更加灵活地决定对高考成绩和自主测试成绩的使用。可以在推进现有试验的基础上,在少数地区和高校进一步探索多种自主招生模式,在更深层面进行招考分离、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的尝试,将效果好的试点单位转为示范单位。

3.建立高校自律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绝不意味着高校拥有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相反,高校必须把扩大自主权与加强自律统一起来,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否则,这种不受监督与制约的自主权极易滋生各种腐败现象。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负责制定招生规则、监督管理招生过程。还要重视相关的保障机制建设,比如建立录取过程和结果的公示制度、招生人员的廉政考评制度等。当然。仅靠高校的自我监督是不够的,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参与也是确保自主招生公正性的必要环节。高校要提供通畅的渠道,保障社会公众尤其是新闻媒体能够积极参与对自主招生的监督,检举揭发和曝光各种舞弊行为,确保自主招生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公正。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师;2017年高考英语改革;分析;影响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国人对英语教育一直重视,而最新的2017高考改革出台后,社会讨论热点是改革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此改革为背景,从高中英语教师的视角来看高考英语改革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二、高考改革及英语教学分析

1.高考英语改革目的

随着高考英语形式、内容等改革,教学理念也在变化。传统教学中,主要考核标准为成绩,忽视综合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改革旨在将该理念转变,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英语教学现状

(1)重知识讲解,轻能力培养

老师把阅读课变成了语法课、翻译课。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性,缺乏独立思考,听、说、读、写能力得不到培养。

(2)重内容理解,轻思维训练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仅局限于对阅读材料字面的理解,很少涉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深层理解。

3.高中英语教师对改革的观点

(1)支持

①英语学习小班化,学习时间减少,减少英语教师的压力。

②学生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去各种英语补习班。

(2)反对

英语教学虽然太过注重笔试,但由书面化语言学习基础到了口语化环境,口语自会提高。

三、高考英语改革的影响

1.对学生

(1)一定程度减轻负担

虽使学生减少时间花费在英语上,但其他科目压力会增加。

(2)口语分数比例提高,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英语考试中口语比重加强,加强口语教学,增强英语的实际应用性。

2.对高中英语教师

(1)降低教学地位

英语退出高考统考势必会影响到其学科地位,一方面,改革会使英语老师探索新的教学机制,全力投入到英语语言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另一面,学科地位决定教学工作量,从而影响收入,进而影响教学质量。

(2)调整英语教学体系

高中英语课程共有四个级别(六至九级)的目标要求。其中七级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八级和九级是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改革后,如果学生第一次就达到预想等级,他是否需要继续上英语课?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该如何开展?改革正式启动后,英语教师就要思考上述等问题来调整英语教学体系。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4篇

学生素质不升反降

这些年来虽然年年在推进素质教育,但学生素质却在不断下降。

第一,身体素质不断下降。教育部2004年进行的全国学生健康状况第二次监测显示:与2002年相比,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略有提高外,其余各方面素质自2000年以来继续呈下降趋势;7~18岁的城乡男、女生肥胖比例全部明显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占三成,初中生占六成,高中生接近八成,大学生占八成。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显示:学生睡眠时间减少,从初一到高二,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从8.1小时下降到7.1小时,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在体质下降且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中学生患感冒的频率明显上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极为令人担忧。

第二,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也存在下降趋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还显示:身体素质的下降带来了心理素质的降低和思维能力的钝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性),创造性思维能力随年龄的增长一路递减。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好行为”在下降,“坏行为”的比重在增加。“好行为”以参与各种家务劳动的人数比例为代表。初一学生中,有53.1%的人能“在父亲或母亲生病时照顾他们”,而到了高二,自信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37.3%。“坏行为”以考试作弊行为为例,考试作弊行为的影响范围从初一时的69%增长到高二时的92%。还有校园暴力,影响范围从40%增长到63%。《中国新闻周刊》在今年3月份的相关报道中提到,中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第三,中美学生对比的典型案例。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邀请中美两国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与。其中,美国的12名高中生都是美国总统奖的获得者,国内的高中生也是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大学录取的优秀学生。一个对比是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几乎惊人一致地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而中国学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人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另一个对比是制定对非洲贫困儿童的援助计划。中国学生的阐述从中国悠久的历史入手,歌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吟咏茶马古道,然后有人弹古筝,有人弹钢琴,有人吹箫,三个女生大合唱,一人一句,一会又是一个人深情地背诵,然后是大合唱。最后对非洲的援助计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只提出组织去非洲旅游,组织募捐,还去非洲建希望小学。美国学生的方案,则是从非洲目前的实际情况,从非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食物、教育、饮用水、艾滋病、避孕等一些看起来很细小的实际问题入手,对每一个方面,做什么,准备怎么做,都提出计划,并且列出每项的预算。每个人分工明确,又融成一个整体,整个计划几乎拿来就可以进入实施阶段。

这种现场对比,反映了中国基础教育存在严重问题: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基础教育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使学生们手高眼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国学校理想道德教育的失败,中国学生的理想非常现实,就是追求财富和权力,其理想的实用性远远超过奉行实用主义的美国学生。

应试教育是最大阻力

从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实际表现看,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改革不行,实现素质教育的阻力必须从根本上破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阻力是什么?正如最早使用素质教育提法的李岚清所讲的“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那样,应付考试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最主要问题。因此,必须从改革考试制度入手才可以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发的一项对全国30个省份246位地县教育局长的调查显示,高达78.33%的局长认为,推进素质教育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改革现行考试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有74.38%的局长认为,在现有考试评价体系下推进素质教育,理论上可行,但操作难度很大,其中有20%的局长甚至认为根本行不通。

其实,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了“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并且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则和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应该说这些年我国的高考制度确实按文件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加高考的次数,一些城市已经实行春季考试;改革考试内容,命题由实行“3+x”到由十几个省市自主命题;给一些学校招生自,一些名校可有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复旦大学还试行了面试的办法。

但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改革没有触动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高考制度依然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指挥棒,整个的基础教育还在按“应试教育”的模式运行。高考制度的选拔性质是高考制度的最主要弊病。选拔性考试就必然要通过加大出题难度以加强区分度,考试人数越多,试题越要难,不然就无法通过区分来完成选拔的目标。这是选拔性考试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不改变考试的性质就无法实现“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选拔性考试不可能具有这种功能。

放眼世界,在欧美国家几乎没有实行选拔性高考制度的。亚洲的一些国家也正在从选拔性考试的传统中逐步改革。泰国原来宣布在2006年废除高考制度,结果遭到反对,可能推迟实行。韩国经过多年的改革,现在高考制度基本上接近评价性考试,成绩不按百分列出,而是分为九个等级,高中综合成绩在大学录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日本的统一高考已经采用标准化考试,全部用选择型试题,阅卷由计算机进行,考试合格者可参加各公立大学自己的笔试和面试,这种统一高考显然不应再算做选拔性考试。此外,我国台湾地区自2002年开始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分为“甄别入学制”及“考试分发入学制”两大类。前一类只参加统一的“学科能力测验”,而后参加各校自己的考试,后一类要参加学科能力测验和传统联考两种考试。

综合分析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改革的经验,可以看到,美国式的高校录取和考试方式是各国的基本改革方向,但目前都还处于过渡的过程中。从趋势看,改革的方向都是把高考变为评价性考试,把录取权交给学校,学校的录取标准以高考成绩、平时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记录综合考虑。

改革的突破点

中国的素质教育如何实现?笔者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中国的高考制度改革必须重新设计。在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在讲到高考制度改革时都用了“选拔制度”的提法,在2004年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用了“选拔录取”的提法,口气有所缓和,但都没有提出将高考由选拔性考试改为评价性考试的问题。从其他国家经验看,将高考制度改为评价性考试代表着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2.要把素质教育提升到“平等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平等的个性化教育,即不是要所有的学生适应同一个教育目标,而是让教育目标适应所有的学生。素质教育,必须要通过实行平等的个性化教育才能实现。要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充分发展,这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平等和每个人的尊严,为了实践每个人生而平等的理念和马克思提出的理想社会的目标:“每个人的自有发展是一切人的自有发展的条件”。

中国教育要实现的平等目标不只是每个人学习机会的平等,还要实现平等的个性化教育,使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和充分地发展。平等的个性化教育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实践了几十年,而在中国至今还未列入政府的政策目标。当我们把平等的个性化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时,就自然会把高考制度由选拔性考试改为评价性考试。不然,就只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用考试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使基础教育成为“应试教育”。所以,要改革中国的高考制度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要把素质教育提升到平等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把平等的个性化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教育的发展方向。不然素质教育再喊几十年也无法实现。

3.要为高考制度改革创造好的外部条件。一个条件是在高等学校内部建立起民主的管理体制。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把学校党政一把手由任命制改为选举制,上级党委保留否决权,副手可由上级党委直接任命,但正职要实行完全的选举制。这样就会使学校中的党员、职工有真正的选举权和监督权,使高校建立健全的民主管理体制。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中,人们最大的担心是失去公平的评价机制,使腐败流行。而健全高校的民主管理体制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第二,要废除全国统一、评聘分开的职称评定制度,把职称与技术职务合而为一,把评聘权全部交给单位。这样做可以减少学历主义的影响。第三,要修改劳动法,或者专门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不但要把年龄、相貌、身体条件列为歧视内容,而且要把学历标准也列入歧视内容。有了后面的这两条才可以减轻高考及高校招生的压力,从根本上动摇学历主义的影响。

对高考改革的看法范文第15篇

具体的改革办法是:

一、废除学校统一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建立以教师为主的平时考核记载、期末各项成绩综合评定的办法。

如语文的做法是:平日择优而记,就是在平日教学和作业中有选择地记载学生成绩。对成绩差的学生,考查时从他的实际水平出发,给予获得较好成绩的机会。如果学生错误太多,经教师指出后,可以不记考分,给予第二次再考的机会,这样使学生在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中学会了学习,从而提高了学习质量。期中进行小结,内容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卫生三个方面。总结之前,教师布置提纲,提出要求,然后组织学生互相评议,最后由教师分别对每个学生作出小结。期末全面考查,通过口试、笔试、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结合平时记载和期中小结,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业成绩作出总的评价。

二、废止单纯考知识、考记忆的办法,建立全面质量型的考查办法。

我们把完整的学科教学目标分解开来,要求在分项考查中能有所体现。如数学的考查目标分为六项,自然、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美术共分为26项。项目多才能兼顾知识、能力、操作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测定记忆性、理解性和创造性等多层次的质量水平,不致偏废。因为许多项目是平日单项考查的积累,实行起来并不会增加教师的额外负担。如四年级语文考查的目标为十三项,即查字典、拼音、字、词、句子、篇章、朗读、复述、听述、看图作文、命题作文、日记、写字等,其中许多项目都靠平日考查积累。

三、废止单一的书面考试,而代之以笔试、口试、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复合考查。

如语文的“看图说话”考查,是用来测试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教师先在教室里出示一幅图画,给学生几分钟时间观察,然后个别地进行逐一考查。朗读考查,先由教师指定篇章,公布评分标准,给学生一定的复习时间,然后抽签公开测试。这些灵活的形式,实际上是对教学的补充和学习的强化。

四、废止考试管理上统得过死、师生被动的局面,发挥分层管理和自我反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