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

建筑历史论文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的形式可以区分为民用、宗教、军事等建筑文化形式。他们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建筑文化形式。由于中国建筑材料多为木质的局限,具有悠久历史的建筑难以保存,目前保存较多的是明清建筑,大多存在于各大古镇老街。除此之外市区繁华都市中还隐藏着许多具有宗教军事意义的古建筑,如重庆天主教堂、解放碑能仁寺等。

(一)重庆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形式

1.民用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民用建筑文化分为民居和商铺。民居各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带有那个时期文化的影响,如安徽移民的迁移给重庆带来了安徽建筑的特点,湖广移民带来了湖广建筑模式的影响等。商铺的建筑结构和居居的房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门,商铺为了便于营业,门开得大,形成了重庆独特的梭板门。

2.宗教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宗教建筑有佛寺、道观、清真寺、教堂等。遍布于重庆的各大区县,尤其是集中在人口中心地带,建筑所展现的是宗教的特色,和中国传统建筑的母体相结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如佛教给建筑带来的是佛像石刻雕塑;伊斯兰斯给中国建筑带来的是他们的门邦克楼和礼拜大殿上丰富多样的伊斯兰装饰风格;基督教带来的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廷式的建筑原素融入到重庆建筑之中。

3.军事建筑文化形式重庆的军事建筑有市区的古城门、合川钓鱼城、丰盛古镇的碉楼、云阳的磐石城等。这些军事建筑大都依地势而建,用于防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利用峭壁,采用当地石材建古城门、城墙,又利用嘉陵江、涪江、渠江、长江等天然屏障构建防御措施。

4.其它建筑文化形式重庆除了上述提到的建筑文化形式之外,还有园林建筑、窑址和盐泉等。这些建筑文化形式都离不开重庆的地理资源,成为依托当地环境而形成并且与其它聚居建筑整合在一起共同构成具有生活功能的建筑。

(二)重庆古建筑的现状

通过作者调查走访,查看文献资料,重庆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虽然有唐宋及更早的建筑,但大都在明清时期重修重建了。古镇老街的居民因其商业价值,或地理位置偏远而保存得最好,其次军事建筑的保存较好,原于它的石材的运用,除了由于城市建设的原因拆除了部分城墙,大多的古城门、古军事遗址保存较好。其余的建筑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正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消失,多数改拆建,失去原有的味道。正在消失的古建筑区域有很多,包括十八梯、石板坡居民、江北古城、两路口老街等。

二、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内涵

重庆古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与吊脚楼、移民潮、风水论、本地人方言性格等密不分开。我们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吊脚楼与巴渝文化的关系,吊脚楼是巴渝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映了巴渝人民居安思危、就地取材、巧妙利用地形的心态,体现了巴渝人民不向自然环境屈服的顽强意志。可以说没有巴渝文化就没有吊脚楼,他们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其次是移民潮,引入其原地区建筑文化。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国家,重庆受到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建筑元素相互结合,各地区历史文化相互影响渗透。如祠堂、各地会馆等。这些移民文化代表的是中国儒家思想及宗族制度,这些文化有力的表现形式就是在建筑上,高墙深宅大院,这是建筑典范。再次,我们要谈到的是宗教建筑为何由洞开始。由于重庆地理地形的原因,地势起伏大,山多平地少,用来建设建筑物的地方有限,蛮夷之地经济不发达,宗教机构受到的捐善较少,宗教传播者利用山多洞多的地貌来开展宗教传播不外乎是很好一个选择。如早期的华岩寺、老君洞等都是如此。

最后,风水对重庆古建筑的影响。中国是重视风水论的国家,风水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我们现在所讲的环境科学。从风水上来讲,在哪里修建建筑是非常重要的,不光是关系到活着的人的生活,也影响着子孙后代将来的生活。因此中国人把风水看得非常的重要。重庆地区也不例外,庙宇城镇都需要选择一个便于生活的好地方。依山傍水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重庆多山多水的先天地理优势正好符合风水理论,如古镇村落等都选择靠水的地方,寺庙选择在山顶等,这些反映了重庆先民建造建筑的选址文化特点。码头文化对重庆建筑的影响。重庆靠两江,码头在重庆交通运输物质交流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码头附近建房,是方便广大群众的必要设施,所以沿江的吊脚楼为码头文化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庆古建筑非常简单,建筑布局结构的随意性,不光是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的,也是受到重庆人直爽、热情的性格形成的;方言音调平顺体现了重庆人向往更多平地的愿望。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1.1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外环境是伴随着历史建筑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的,由于这种时代性影响,历史建筑外环境会受历史建筑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建筑外环境在风格上不同的特性,校园中的历史建筑一般建造于高校建立初期,所以多处于校园中较为中心的位置,是学校内的标志性建筑,能够影响整个校园内的环境及其他新建建筑的风格。历史建筑的体量、建筑风格、在基地中的位置都能够影响建筑外环境的营造。历史建筑外环境的营造要达到使校园整体空间协调统一,使历史建筑既要保持它的标志性又要融于环境。同时历史建筑墙面是建筑外环境构成要素,围护面要素的内容,是建筑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建筑对于外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

1.2基地状况

基地状况可分为人工因素和自然因素两类。人工因素包括建筑、道路、构筑物、人文景观、地下管线等;自然因素包括土壤、植物、地形、地被、地质、气候等。人工因素称为环境的人工构架,自然因素称为环境的自然构架。在建筑外环境设计的前提是自然因素,主要设计内容是人工因素,通过人工因素增加外环境的功能性和景观性。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该是从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同样的道理,建筑外环境产生的过程也是如此,建筑与环境共生统一,一个外环境是否能保持活力,关键在于它是否能融于所在基地的整体中,是否能融于自然环境与人工框架中。

1.3使用者行为特征

高校历史建筑使用人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要固定使用人群,一类是次要随机使用人群。随机使用人群:随机使用人群就是非学生和教职员工的人群,这样的人大致可分为家属区附近居民、来学校办事或随机的穿行三类。附近居民对于高校历史建筑外部环境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校园内大面积绿地空间,如学校入口处开敞绿地或家属区附近的绿地空间等。同时,校园内的办公建筑同时还要接纳一些进入建筑内部办事的人群,他们也直接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是外部空间部分使用者,这种使用情况一般都为快速通过式,并不做多余的停留。另外,还有一部分从建筑旁随机穿行而过的使用者,他们对建筑外部环境的感受最少,这时的建筑外环境对于这类使用人群而言只作为穿行的交通空间,有一定的刺激但是没有反馈。固定使用人群:固定使用人群即学生及教职员工,是高校建筑外部环境使用的主要人群。在高校的发展中,他们是环境中的有机体,需他们激发历史建筑的活力,产生建筑的活力,提高历史建筑的使用效率。他们需要开放、和谐、放松的交往空间来与自然、同学、同事交流学习。使用人群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活动的时间有周期性,在上下课和休息时间是这类人群活动的重要时段。

2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建筑外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的设计探讨

2.1现状分析

1)历史建筑外环境布局。

哈尔滨医科大学被学府路、学府四道街、保健路和测绘路围合,校园主入口位于保健路,从主入口进入,五栋历史建筑以主楼为中心成对称分布。

2)建筑造型。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建筑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建筑一样都是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先生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建筑造型为民族形式建筑风格,建筑别具一格,中西合璧,极具特色,见图2。

3)交通系统。

校内可以进入社会车辆,大部分道路都是人车混流。

4)绿化及小品设施。

校园内绿化多采用乡土树种,大量使用常绿树种和丁香等,配套设施较少,满足日常生活需求,雕塑主题多为医疗人物雕塑。路灯布置合理,卫生设施形象欠佳,缺少坐凳、座椅等服务设施。

2.2现状问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历史建筑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建筑保护来说相对较差,在调查中发现:该校园中的历史建筑缺少必要的维护,建筑老化,长期无人管理,导致表皮脱落,建筑外观较差。建筑外环境主要由必要交通功能和大面积绿地组成,虽然绿化面积充足但绿地质量较差,由于缺乏维护,杂乱无美感,没有体现建筑的风格和时代感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无法引发使用人群的长时间停留。主楼与校园主入口形成景观轴线,空间感受度较好,其余四栋建筑周围大面积绿地分布较随意,空间协调和空间感受尺度感较差。建筑出入口处有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车辆停放占据入口疏散广场,阻碍人流疏散。主楼前部绿地中设置两处人物雕塑小品,雕塑为白求恩和李时珍,符合医科大学校园主题,但由于缺少维护,损坏未及时修复,导致景观性较差。照明设施较充足,能满足日常照明需求,但没有突出建筑和景观的效果,需要加强。其他设施小品较少,整体外环境感受较差,使得建筑外环境使用率低下。

2.3历史建筑外环境整体保护

1)核心保护范围。

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内5栋历史建筑(包括主楼、病原学院、解剖学院、外语学院、生理学院)分布较为集中,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将建筑群作为整体来进行保护,可提升建筑及其外环境的整体价值,所以应在校园中划定历史建筑保护的核心范围。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医科大学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划定核心保护范围时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有助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史文脉的形成,有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以及体现校园环境的场所精神。本核心保护范围处于校园的轴线上,空间比较连续,空间格局为中轴对称、建筑风格统一,整体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目标为保护建筑外环境空间尺度、改善建筑外环境绿化质量及塑造历史人文气息。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哈尔滨医科大学核心保护范围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在此范围内的建造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a.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特征(包括建筑的结构及外表皮),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建筑周围的空间格局;b.不得擅自对道路进行改变,如有必要对现有的道路进行临时改建时,应提前记录测量空间尺度,尽量保持原有道路空间格局及其景观特征;c.严格控制在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活动,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及扩建其他建筑物及构筑物。

2)视线通廊控制范围。

哈尔滨医科大学主楼和主入口之间的视线通廊控制范围是建校初创期形成的。该区域是校园从入口开始形成了学校的中轴线,在该区域内进行建造活动将对核心保护区的轴线带来直接的视觉影响。该区域内的树木与设施小品,是控制范围内的重要因素,需要受到控制性的保护。应严格保护视觉通廊内的原有交通功能与视线角度;对视线通廊两侧的设施小品体量应当予以严格控制,其风格、色彩应当与核心保护区相协调。保护此区域内树木,不得过度修剪和砍伐。

3)高度控制。

为了达到校园环境的整体和谐性,达到真正保护的目的,除了对历史建筑及外环境的保护,还需要对周边区域建筑进行高度控制。在医科大学和核心保护区及视线通廊的影响下,将校区内划分了周边区域建筑高度控制范围。为了满足高校发展要求,缓解校园内用地紧张,可适当在临街等边缘地段少量布置高楼,尽量避免因高大体量建筑对校园历史风貌带来负面影响。但是由其他高校的发展现状来看,这种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所以,在规划原则上要控制高层建筑的层数和数量。

4)其他保护与利用措施。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2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2.1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2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2.3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3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3.1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3.1.1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3.1.2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3.1.3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3.2保护方法

3.2.1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3.2.2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西楚霸王火烧阿房宫,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世之珍宝的宫殿、园林建筑在地球上从此消失,给国人留下了无限的伤痛。如今人为纵火的现象是少的,但由于管理不当导致失火的却屡见不鲜,这不得不引起高度注意。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使用具有监管责任,绝不能出现假公济私行为。云南巍山县的明代古建筑拱辰楼与传统文化南诏古乐的结合,是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有意之举,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建筑与传统音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与古典音乐文化。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结果演变成了经营性的私人会所。一场大火烧毁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拱辰楼,也烧醒了政府职能部门的不职称,但历史悠久的拱辰楼已不复存在了。位于福建省的林觉民和冰心故居,曾因妨碍当地的房地产项目开发,许多人都建议将故居拆除后异地重建,当时在福建担任领导,得知此事后到现场察看,召开协调会,果断决定优先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将林觉民和冰心故居原地保护并加以修缮。这两件事给我们足够的警示,地方政府的观念和作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传承和保护是多么重要。

2历史文化建筑的创新与发展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实质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历史文化建筑如今是越来越少,尚存的也由于历史车轮的辗压已是风雨飘摇。如今只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创新和发展思想观念,在保护中利用和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在利用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1将历史文化建筑融入到人文、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大环境中

通过游客的参观游览,传扬建筑文化价值,创造经济价值,赢得修缮建筑结构和构件、完善基础设施的资金。北京的故宫、山西的平遥古城、湖南的凤凰古城、云南的丽江古城、安徽的西递、宏村,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游客络绎不绝,旅游收入相当可观,既为古建筑的修缮和改造赢得了资金,又为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在我国民间广泛分布着传统建筑村落。这些古老的建筑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情,所处的生态环境相当优美,但它们大多是百姓的居住和生活用房,不能向广大游客完全开放,修缮和修复又需要较高的费用,地方政府财政扶持的力度又相当有限,如何突破管理、传承和发展的瓶颈已相当重要。对此应将历史文化建筑群的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合理、科学、有序地推进人文与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人文与生态协调发展,积极创新,将政府扶持与村民自主筹款相结合,大力引进社会资本,创新管理模式,完善配套的设备设施建设,更加科学有序地发展历史文化建筑群。

2.2深度挖掘历史建筑的文化精神

利用历史文化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精神进行创新和发展,实现历史文化建筑在利用中发展,在发展中进行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文化精神是历史文化建筑的核心和灵魂,没有文化精神的历史建筑存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没有历史文物的文化精神虚无缥缈。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湖湘文化精神是重要的一脉。湖湘文化精神的核心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湖湘文化精神是千百年来湖湘人前仆后继,用智慧和生命凝结而成,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那么这种精神通过什么传承到现在?文化的传承一是通过文字记载,二是保存下来的文物。文物是最有力的证据,是对文字记载的补充、完善和佐证。文字性的文献保存在图书馆、博物馆供科学研究用,很难普及传统文化。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文物。如果历史文物没有保护和发展好,后人就很难想象到原来的情景,也就不利于文化精神的普及和传扬。如果没有炎帝陵、舜帝陵,没有屈子祠,没有湖湘名人贾谊、周敦颐、张南轩、王船山、魏源、曾国藩、等的遗存故居及活动场所,那么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廉洁正气,王夫之的“经世济用”的思想主张,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超前理念,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献身精神,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与担当,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在后人的记忆里日益淡化,那么,湖湘文化精神也就失去了振奋人心的源动力,失去了赖以传承的载体。传承、创新和发展好这些祠堂、故居及他们曾经生活、活动的历史文化建筑是多么重要。

2.3大力弘扬历史文化建筑所蕴涵的文化精神

历史遗存下来的文化建筑,有的经过多次修复和修缮,有的经过多次迁建,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为何还要保护和传承?这是由于这些传统建筑蕴涵精湛的建筑工艺,巧妙的构思设计,迷人的文化魅力,博大的文化精神。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唐朝永贞元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因参加朝廷革新,失败后被贬至永州长达十年之久。永州的许多景点都有他的足迹,他曾写下《永州八记》、《捕蛇者说》、《江雪》等著名诗文,柳子文化是永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时期的永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就修建了柳子庙,其蕴涵着柳子思想和文化精神,柳子庙现在已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有许多永州人对柳宗元很不了解,也没有去过柳子庙,更谈不上弘扬柳子文化精神,创新和发展历史文化建筑了。这正是当今人文知识和文化精神的缺失,也是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精神的重视、宣传、保护和利用不到位的显著表现,这也是零陵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人文旅游产业没有得到利用和发展的原因所在。由上述事实可见,当代教育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倡导和传授是不够的,政府、民间团体、社会媒体等应从从多角度、全方位采取以历史文化建筑、名人故居、名胜古迹为题材举办地方人文知识竞赛或系列文化活动,提高人文内涵,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文化精神。

2.4地方政府对历史文化建筑的态度和监管力度严重影响到历史文化建筑的发展

历史文化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短期内对地方经济GDP的增长是不显著的,甚至还有可能拖累经济发展,因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许多当地政府把历史文化建筑看成一种包袱,而追逐房地产项目开发,甚至不惜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建筑、名胜古迹采取任意损毁和搬迁等粗暴方法。云南巍山县拱辰楼失火、凤凰古城失火、丽江古城失火、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失火,表面上是普通用电起火,实质无一不暴露出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监管的严重缺失。一是地方政府没有必要的资金投入,消防设备设施的缺失或不完善,大环境消防严重不达标;二是管理人员疏忽大意,未能及时检查和更换消防设备,防患于未然,火灾发生时出现无水现象,手脚无措;三是这些传统建筑的经营者和使用者不规范用电,随意拉线,使用劣制用电设备,经营场所消防不达标,消防处理整改不到位。就这样,一座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建筑永远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此可见,只有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来弘扬历史建筑文化,进行必要的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历史文化建筑才会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3结语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是:(1)寺庙的屋顶平缓,而屋檐延伸深远,柱子比较粗壮,斗拱的比例大。寺庙使用板门、真棂窗的地方比较多。单体建筑呈现出来的是庄重朴实、美观大方的风格。(2)木质建筑是唐代佛教寺院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的结果。唐代寺院木建筑的特点是气势宏大,规整而统一。(3)唐代佛教寺院的柱子、斗拱结构、梁木等构件,其承载压力的状态与构建存在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融合。(4)寺庙的色调简洁明快,屋顶四角舒展、平远,门窗的设计效果朴实无华,整体呈现出来的是庄重大方的形象。

二、两座仅存的唐朝寺院建筑文化分析

佛教历经规模庞大的灭法运动,多达四次,此后,中国的佛教艺术和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也因此走向没落。在悠远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人们很难再看到唐朝以前的地面建筑了,也许是自然灾害、灭法、战乱和木建筑寿命短等原因,导致唐代异常辉煌的佛教建筑永远消失。然而,就在1937年的一个夏日,清末建筑学家、思想家梁思成抵达五台县城,他没有去台怀镇参观五台山寺庙集中的地方,而是北上,潜入那些偏僻的荒山野岭,在达豆村镇附近发现了佛光寺。这里就是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敦煌石窟第61窟图中呈现出来的唐代五台山“大佛光之寺”。过了若干年以后,梁思成在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讲到自己在黄昏的时候来到豆村,在附近见到佛光寺时,他惊喜若狂,他说“:我们一向所抱着的国内殿宇还必有唐构的信念,在此得到一个证实了。”[3]1.五台山遗迹佛光寺的建筑文化。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即471年至499年间。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在隋、唐时期,佛光寺的游客很多,香火兴旺,长安、敦煌等地的人慕名而来。佛光寺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影响力也颇大。唐武宗曾下令消灭佛法,佛光寺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此后,唐宣宗于大中十一年重新建造东大殿,现存的殿内壁画、塑像、石刻,以及殿外的经幢、墓塔均为唐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此外,佛光寺内还有唐代壁画、石幢、塑像、墓塔、汉白玉雕像等建筑物流传后世。两座石幢为平面八角形,一座位于东大殿前,是唐大中十一年前重造的;另一座石幢的位置在东大殿的前院中,却是唐乾符四年(877)重新建造的。佛光寺在寺内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则是群山环绕,松柏苍翠,景色秀丽。佛光寺最大的特点是因势造寺,寺院的西面开阔,一走进寺院,展眼望去,能观望到层层升高的屋檐,13米高的台基上是东大殿。大殿有七间房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占据四间的距离,环境清幽。单檐,无廊顶。前檐的五间设有板门,两间安置了直棂窗,另外的三间以厚壁围起来,错落有致,和谐而不单调。大殿内设置檐柱和内柱各一周,柱础为宝装莲瓣的石雕,十分精美,且罕见。后檐柱和后槽金柱因地制宜,巧妙地设置在了所开凿的山崖位置上。内外柱头上和柱与柱中间设置了硕大的斗拱以支撑梁枋在柱头上的压力,且承载屋檐的重力。大殿的柱头斗拱分担着大梁上面的负荷,后尾压在四袱椽两端的下面,作用不小。大殿内供着“华严三圣”等37尊形象生动的彩塑,大殿内的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还有少量精美唐代壁画,壁画、板门和立颊背面的唐人题记,被后人称作“唐代四绝”。佛光寺的东大殿占据七间大小,东大殿内部的结构布局显得比较精巧,但从外看去,则是稳健壮观。大殿内的塑像、壁画有不少是唐代时期所作,这些塑像、壁画与建筑设计结合,浑然一体了。唐代的佛塔不在寺院中心,而在院外,但佛塔仍是寺院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光寺外形呈现出来的是朴实的特点,比如寺庙的柱子、门窗、斗拱、墙壁等,并没有什么艳丽的色彩,而是涂成了土红色,符合佛教自身不张扬的特征。佛光寺的大殿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出色的设计,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给后世留下一道建筑的风景。2.五台山遗迹南禅寺的建筑文化。南禅寺位于五台县李家庄西侧,名气颇大,寺院却不大,由东、西两院组成。就位置而言,东院给僧人居住,安静深旷;西院则是由菩萨殿、观音殿、十王殿和大佛殿这四座院舍组成的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又是历经千年烽火而保存下来的一座罕见古寺。从结构上看,大佛殿的面较宽,深三间。大殿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台基上,殿前有近似方形的月台,这种建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的形制。大佛殿为标准的唐代寺院建筑,有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两次间安破子棂窗。大殿由12根檐柱撑起屋顶,墙其实不受力,只是起了阻隔防护的作用。西山墙有三根抹楞方柱,其余为九根轮廓秀丽的圆柱。大殿古老的方柱为创建时的原物,圆柱却是后来重建时的替代物。檐柱上面的斗拱使殿堂的空间显得开阔、疏朗。斗拱硕大、雄壮,这也是唐代寺庙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大殿内的17尊佛像,秀眉善目,体态丰满,仪态端庄,很有亲切自然的风范。尤其是色彩的搭配,和谐自然。顶梁架的转角处,大角梁通内外,檐头翼角微微挑起,不是很明显,给人感觉平缓古雅,大气和谐,这是古代遗留下的建筑方法。南禅寺大佛殿距今1200余年,历史悠久,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结构、形制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价值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辽宁省历史建筑认定办法》规定,凡具备以下六项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历史建筑,即建成50年以上,具备以下六条之一的建(构)筑物:建筑风格、工程技术结构形式、建筑材料或施工工艺等方面具有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突出反映地方城乡建设历史或者社会生产、生活历史;代表性、标志性建筑或者著名建筑师的主要代表作品;重要的名人故居或纪念性建筑;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历史事件的实物载体;其他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历史建筑。同时,按照2008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历史建筑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2003年辽阳市城建档案馆制定的《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大类》将这类档案划归为J类。城建档案馆已存的馆藏包括清朝翰林王尔烈故居修复工程、辽阳白塔、白塔公园单位工程等在内的各种图文、影像、数字资料,这些都是具有鲜明建筑识别性的历史建筑。在历史建筑认定中,城建档案馆要借鉴已有的经验,为已认定为历史建筑的进行建档案立档,按照分类大纲逐一分类,编目,著录并入库做好保管。

2.把握历史建筑建档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好接收整理。

作为历史建筑认定工作的参与者,城建档案馆要全程跟踪,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主动承担起调研任务。如参加历史建筑户主见面会,与历史建筑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及相关人员见面座谈,明确身份,发放“历史建筑信息联系卡”,收集到联系人和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力争在历史建筑鉴定工作等环节尽早介入,与规划、文管、建设等相关部门和建筑、历史、民俗、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建立良好的关系,把握好全过程参鉴定、认定、调研等环节,做好历史建筑档案材料的收集。

3.利用声像档案工作优势,对历史建筑进行有计划的摄、录,丰富历史建筑的立档信息。

辽阳市城建档案馆在建馆初期就对高度重视并收集历史建筑档案。如对古建筑、旧城旧貌开展抢救性拍摄;在护城河改造、白塔修复、广佑寺修建等过程中,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拍摄等等,积累了大量的照片和录像资料。为历史建筑建档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文字资料无法反映出来的宝贵信息资源。更重要的是,通过用录音录像记录下有关历史建筑的历史背景、历史建筑产权沿革等内容展现历史建筑,更加生动直观,更具证明力和吸引力。我们说保护建筑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是最基本的要素,声像档案工作的优势正在于此,所以,声像档案工作的介入绝不能少。

4.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进程,做好历史建筑档案管理。

辽阳市城建档案馆自2008年以来,以加强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管理软件系统为基础,以数字化本馆馆藏纸质档案为起点,以加强宣贯力度为手段,逐步开展电子档案工作,加快向数字化城建档案馆目标的迈进。历史建筑档案立档后,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及时应用信息化技术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历史建筑由于战争、自然灾害、人为因素、时间的流逝等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正逐渐地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建档留存固然重要,但保护更是重中之重。而数字化管理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必须加快城建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为历史建筑档案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有条件的还应对历史建筑档案进行异地备份。

5.参与普查,面向社会公开收集和征集历史建筑档案。

城建档案馆应当积极参与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对被推荐建筑进行现场查勘,拍摄照片,做好记录备案。同时,由于时间的变迁,会使大量的历史建筑实物载体、照片图片或相关资料散失在民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作为推荐人,通过书信、电邮、传真、电话、来访等形式,提供有关信息和线索。城建档案馆要充分利用网站的平台,设定专项窗口,面向社会公开的收集和征集,拓宽历史建筑档案的接收渠道,进一步丰富档案接收内容,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

6.开发利用历史建筑档案资源,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近代建筑,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我国近代建筑  多元文化  历史见证  探讨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参考文献: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城市历史建筑 案例研究 建筑保护 建筑策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历史街巷被拆迁。当人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历史建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教科书,然而面对真实而丰富的现实案例,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却视而不见,仍专注于抽象的建筑历史知识的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重要事件、风土民情、经济活动、技术革新被抽象成几幅图片和几段文字,建筑与生活之间生动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某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似乎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形态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史教学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复杂建筑问题的历史观与真实感。

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包括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还有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它们具有过去某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些一般性历史建筑虽然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建筑质量良好、结构坚固、形式美观,改造后仍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将城市的历史建筑作为案例引入建筑史教学,通过挖掘过去、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帮助学生进入建筑历史的语境,建立社会生活与建筑型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科学的建筑历史观。

一、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建筑与建筑历史

全球化城市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当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当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时,我国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国内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学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教育市场冲击以及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建筑教育的接轨?当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我们真正亟需理解和面对的并不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建筑史最符合这样的知识架构和研究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常规的建筑史教学着重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建筑范例的讲解,并已经形成对该建筑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理论梳理。然而仅从理论上阐述建筑设计思想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实现,难以使缺少历史知识积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将授课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经验,难以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建筑语言。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现实案例研究引入理论教学,通过现实案例与历史案例之间的对比学习,产生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以历史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案例,并带着现实案例的问题到历史案例中寻求经验。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唐宋时期有少量遗存,明清时期留有的建筑数量很大且保存较好,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早期的现代建筑分布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一般省会及大型城市都有历史建筑遗存,而这些城市也是建筑学院集中分布的地方,因此借助周边的历史建筑资源进行建筑史教学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拆除城市历史建筑让地于新的房地产项目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特色也因为历史建筑的消亡而日益丧失。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产生与消亡,和围绕其发生的人情世故,这有助于学生鲜活地理解建筑、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二、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程序

历史建筑案例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易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然后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的过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中选择便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包含文物保护建筑和一般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类型不同、残破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保护的紧迫性、社会影响力、相关项目的支撑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便于学生了解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讲解相似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案例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文献搜集与现场测绘

历史建筑的过去隐迹于历史文献中,这些文献包罗广泛且内容繁杂,既包括地方志和建筑档案,也包括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书、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报纸杂志等。在文献搜集阶段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与梳理,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文献搜集同步进行的是现场测绘,现场测绘过程中需要秉持怀疑和追问的态度,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场测绘还需要分辨历史建筑哪些部分做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原来的形式、功能、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调查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来自经济学,指的是“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和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便于明确历史建筑与其相关群体的关系,以及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建筑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居民、公众、学者、房地产商、政府、媒体,他们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大多数居民关注的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离开老旧而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公众对历史建筑更多地是投射了怀旧的情感,因为这些老房子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学者关注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遗存至今的老房子大多设计精美,并维系着稳固的社会网络;房地产商追逐商业利益,希望简单地以拆旧建新换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政府既负有管理城市的责任,又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借助媒体引起公众的关注,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具有上述基本态度,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案例中,利益诉求会有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能深入理解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各方群体的利益取向,调查工作也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案例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将这些成功案例与所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所研究案例的限制性要素,将抽象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转化成具体的经济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因子和文化表征。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借鉴和实际运用成功案例经验,进一步体会历史建筑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五)改造利用的方案设计

在以上对历史建筑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包括历史建筑的文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方案对各方的回应、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方案成果的评价方法等。改造利用方案的论证过程就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涉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这种训练对学生今后解决建筑项目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方法

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多方案比较――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进行案例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历史建筑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述案例研究的方法、示范案例研究的过程、监控研究的进展。同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史教学中各时期和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建筑范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产生联系。用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习建筑史知识,可以将学生搜集与组织的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建筑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建筑史知识体系。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信息的单面传递方式,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设计思想的多向交流。讨论式教学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而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通过陈述、怀疑、提问、争辩等交流促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析和对解决方法的多向思考,进而实现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教学结果。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讨论,包括研究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利益相关者讨论等。讨论教学的目的是各抒己见,拓展思路,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三)开放式教学

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本身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这些学科知识为案例研究搭建了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历史建筑的社会调查,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现象构成了另一个开放的课堂。社会的感性体验与课堂的理性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通过点拨思路、提供建议的方法形成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结语

把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筑学的教学一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通行的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强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然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以实用性为导向,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纵观建筑学的课程体系,建筑史能够很好地担当起将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兼济天下的职业道德传继的重任。在当前建筑史教学缺少思想性、缺乏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情况下,在讲述建筑史的同时研究现存在历史建筑,能够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校正建筑史教学纸上谈兵的倾向。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优化与整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JC760038;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城市文脉中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SC012;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12018;南京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GY1539;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成果,课题编号:08SJD76000003)

参考文献:

[1](美)埃文斯,施马兰西.触媒密码[M].陈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邓庆坦,邓庆尧.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杨春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之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4](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运用 哲学 中“互补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就当代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利用问题给出更加综合全面的方

法论指导原则。以“系统论与还原论”为基础,提出了历史文化遗产“整体保护”观念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建立“复合层次性保护结构”的方法。

“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一刻也离不开方法”。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各种方法之后,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方法论思想。但是把这些方法论研究的成果摆在一起相互校正,我们常常发现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难以避免地会提出内容或形式恰好相反(互斥)的方法论思想或体系。在逐渐认识到这一 规律 后,哲学界提出了“互补方法论”研究。其主要思想就是“在宏观和多重视角下,在原来相互排斥的方法论之间发现彼此观点上的互补性,通过比较和澄明使各种方法论之间保持恰当的,必要的张力,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更加全面完整的解决之道”。它的提出是人类社会 发展 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只有当人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把握现实的能力比较发达时,才能产生对不同的方法,对它们的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哲学反思的必要和可能。也就是说,它并不是提出某种方法论的问题,而是解决了我们对于各类看起来都“言之有理”的方法论的认识态度和认识方法的问题,它的思想使我们的研究工作避免了方法论上的“先天缺陷”,其运用将是广泛的。

“系统观和还原论”就是一对互补的方法论思想。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以分析为主的思维方式和以综合为主的思维方式”交替出现。近代 科学 的进步,是依靠经验的和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达到的,分析还原论是主要手段。而 现代 科学的发展,却将系统观指导下的“以综合为主的整体”思维方式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互补方法论”原理,认为系统论和还原论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提出,“真正的系统观应该是与还原论互补的,它不排斥并且还借助谨严精细的分析手段,还原论是研究的基础。在充分利用还原论的基础上,促使系统观上升为主导思想。”

我国历史遗产保护过程中面临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客观全面评价历史遗产的价值,协调绝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认识矛盾。通过“互补方法论”的运用,可以获得认识与方法上的跃进。

1系统整体性与历史遗产“整体保护”观念的形成

目前我国的遗产概念在对一些重要环节和内容的理解上,由于价值认识的不完整,而出现了概念的脱节,使保护体系存在明显的缺失。最主要的就是对建筑遗产中“ 艺术 价值与历史信息真实性价值,社会主流历史价值与平民、大众历史价值”的理解。可以说,我国到目前为止,获得官方认同的仍然是“文物古迹的艺术、 教育 的价值以及精 英文 化价值”。这种认识基本忽略历史遗产中作为建筑物质实体而存在的特征,割裂了它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当做古董冷藏起来。这种人为的割裂和分解导致我们的保护观念滞后,进而造成保护方法和政策措施的片面。以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应该建立“整体保护”的意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的认识历史遗产综合价值。1987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了《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在第二章保护原则第二条价值中详细列出了关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见表1)

2)从保护的硬件来看,参照国外历史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应该包含:有形遗产保护和无形遗产保护两大类。有形遗产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与 自然 遗产。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建筑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名城保以及它们中的精华“世界遗产”四大层次。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

在我国就建筑遗产而言,除了《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历史遗存,即建立“历史建筑”保护概念。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 )已经通过《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明确了对一般传统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的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

3)从软件来看,由于许多历史古迹、文化遗产是与它的环境同时存在的。从文化信息来说,保护历史遗迹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历史信息。单体文物建筑所传承的历史信息是有限的,许多信息则承载于古迹周围的环境、区域的街区形态和结构,甚至包括在城市的景观风貌中。所以,我们必须以整体保护的观念看待历史环境保护。张松先生在《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中谈到,“历史环境保护,是从文物保护出发,保护与此有关的建筑、建筑群、街巷、广场和历史街区,……历史环境保护不是要绝对地保护某些特定的建筑,而是要从整体上保护城镇特色”。

4)从保护脉络上看,保护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宫殿、教堂、官邸、寺庙等建筑艺术精品,发展到保护反映普通人生活的一般历史建筑,如祠庙、会馆、民居、作坊等;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建筑,到保护建筑物周围的历史环境,再发展到保护成片的历史街区,直至保护完整的古城,这也是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发展脉络。

2系统的层次性与保护结构的建设

富于生命力的系统都一必须建立“复合等级结构”的体系,因为组织性的维持和发展,有赖于一个连续的等级结构。我国历史遗产的保护在层次化建设方面也有待加强。

1)在遗产保护学科建设上,“遗产保护学”已形成一门专门的综合性强,跨“文、理、工、管”的新兴交叉学科。早在1973年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千佛坛)维修工程中,在修复设计之前,进行筹备工作涉及的学科就包括:航摄照片分析,考古学,建筑学,化学,保护技术,工程地震学,基础工程学,工艺学,园林规划,微生物学,气象学,岩相学,物 理学 ,土壤力学,测量学,地球摄影测量学;而修复过程中还涉及到修复材料学、修复技术工艺学、修复 经济 学及修复施工管理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

21世纪,各国遗产保护学发展迅速,研究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具有“学科交叉性进一步突出,向着跨学科综合性的模式发展;基础保护科学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以及实用技术与科学理论交融发展”三大特点。

在基础理论层面,保护活动的复杂性使得一系列文化精神的再领悟成为可能。21世纪的修复活动进人哲学高度思维的阶段,特别是“建筑的地域性受到重视,使保护学与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科技条件等相关学科关联”。(摘自o.n普鲁金《21世纪文物建筑修复》)

在保护方法上,比如说:新的建筑修复方法将不断在新材料、新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完善;历史建筑再利用设计方法研究已明显脱离了单纯的文物修复范畴,设计手法日趋多样化,丰富了当代建筑创作的语言,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分支。

在实用技术方面:拓展对文物建筑损坏机理、过程、产物、结构、缓蚀机理、作用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专门理论体系。根据保护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拓展文物保护的材料、方法及技术。

在相关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面:“从对纪念性建筑的关注开始,朝着关注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方向发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深层的与城市发展脉络相通的生活结构问题”,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历史遗产保护理论双方面都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在遗产管理方面:从遗产保护中 法律 建设、管理机制的完善到以城市发展角度进行“城市策划以及城市特色区域开发更新”等城市课题都将深人遗产保护研究。

2)管理机制的“多层次,多途径”。既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体系化管

理;又有社会专家社团以及市民良好的公众参与途径;还要有宣传机构的舆论监督等。

在西方保护遗产已经从“很大程度上依靠具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保护体系转变成一套由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体系组成的综合保护体系”。

在法国,当巴黎的民居面临毁灭的厄难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在报上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如 历史 住宅协会、老房子协会等等),宣传他们的观点。巴黎人认为,正是这些老屋、老街,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在城市修复古迹的活动中,年轻人的历史文化敏感度提高了,保护古迹的意识增强了。这是一种文化熏陶,也是公民 教育 的一环。

3)保护与再利用方式的分级化。就历史建筑本身,就包括多个层次(见表2)

3“还原论”方法论对历史建筑保护方法研究的指导

我们认识事物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还在于应用于社会的操作性研究,“前者致力于对社会活动及其产物的理解,探究其中的意义;后者着重为社会活动提供预测,评价和方案。”历史遗产保护具体到实际的操作层面,我们就要借助于还原论方法。

通过对保护历史遗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分别思考,我认为如果将这些问题纳人一个大系统中间的子系统来看,可以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原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文物建筑综合价值量化评估登录方法的探讨;保护资金多渠道方法的探讨;历史遗产保护 法律 法规建设;公共参与和民主决策以及建筑设计与技术层面的有关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新老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论研究等多个层面。这中间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可以获得多种更具适应性的方法。

比如,针对我国传统历史遗产保护理论中有关文物建筑保护分级管理原则在指导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综合价值评估体系的基本构想”。

该构想指出,制定综合评价标准,将“决定和影响历史性建筑综合价值的大量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复杂因素层次化,条理化,并能够区分它们各自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并对评价的因素进行恰当的,方便的量化处理”,将得出我们在保护和再利用不同历史建筑的时候有完整的价值判断标准,它不仅可以决定历史建筑的保护级别,还可以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开发经营模式。发挥社会上各种可利用的资金和人员力量让全社会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具体评估内容基本包括以下部分:

1)历史遗产内在价值评估,包括:按“历史价值,建筑美学, 艺术 价值, 科学 修复价值”的高低进行分档打分,归人一定的等级。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评定。

2)历史遗产社会价值评估,包括:按本身所处地区,是“中心城市,一般乡镇,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或者 农村 ”等地理位置条件打分;按该文物在城市历史中所处对比历史价值,保存文物现状和多少打分;按文物在现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是否纳人“重点历史保护规划区及建筑设计相关的历史城市规划因素”打分等。对以上价值的认定通过固定的专家团和市民代表共同评定。

3)再利用可行性价值评估,包括:区域地块土地 旅游 ,商业利用价值调查,建立评估体系。对原有结构可靠性和结构适应性进行评估;再利用设计方案效益比较评估(按建筑预设计效益评估方式操作,加强对比性);再利用建设成本对比性评估以及加改建部分与文物建筑的适应性评估等。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类型学;原型;共时性;历时性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central opinion and connotation of Typology as well as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revolved,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ypolog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solve the history problem of urban architecture better.

Key words:typology; arch-type; synchronic; diachronic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9-0088-02

20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师摆脱了历史建筑式样的束缚,但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而历史复古主义者们则热衷于历史片断的复原和仿效,以达到与历史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师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新的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出了众多新的建筑理论,类型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最富于代表性的则是罗西的类型学思想。

欧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历史内涵是类型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类型法则及其所表达的建筑品格也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师的创作源泉。身处意大利浓郁的传统氛围之中,罗西更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类型学的理论

早在18世纪,“类型”的概念已被Q・德・昆西提出:“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可见,所谓“类型”与样板的复制不同,而是通过揭示事物原初动因来寻求答案。罗西的类型学思想的形成深受Q・德・昆西建筑理论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学理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类型的意义

类型与“原型”(Arch-type)有着不解的渊源。荣格关于原型的概念指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过世代传承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历史性的内容;同时存在着一种以特殊手法对原型加以修改得到的“同类物”,它与原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关系。罗西的建筑类型“是按需要对美的渴望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原型”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变化,同原型一样试图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结构。它往往与代表着特定文化背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有关,凝结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其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最终可以赋予简洁的图形以丰富的历史意义。

建筑的创作就是以“类型”为依据的。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我们的创作行为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

1.2形式对于类型的体现

每一种建筑都对应一种建筑类型,而任何一种建筑类型都通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建筑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本质――文化传统的绝大部分则蕴含于类型之中。建筑的类型是从历史的建筑形式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的、本质的产物,在深层次上与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且,类型与模型不同,并不是原型的复制或具象的样本,这就使建筑师在对类型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形式成为可能。构思这些构造物的思想的差异促使了形式独特性的形成。正如格雷夫斯所评价的:“无论是锥体、截锥、变截面圆柱体、还是传统坡屋顶,都是对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活动的描述和说明。”用类型学的观点来考察建筑,我们不会专注于建筑的外在形式,而只关注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

1.3类似性城市

“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而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段所触发,过去的经历就与个人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

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和弗洛伊德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并置思想的影响,罗西将城市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实体的城市是短暂的、变化的、偶然的,依赖于意象城市,即“类似性城市”;意象城市则由场所感、街区、类型构成,是一种心理存在,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城市的实体――主要是城市建筑――可能发生变化,但意象是长久存在的、超越时空的,具有无时性(Timelessness)和永恒性(Permanence)。城市的历史感也在变化着的实体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2类型学关于城市历史的独到见解

类型学的建筑理论思考了两个概念――历史的“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其中,“历时性”的概念,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忽略的。现代主义强调技术、功能和材料,而这些只是共时的,不可延续,历史建筑对今天的影响并不是来自于此;而历时性的元素可以转化为共时性的城市,只有城市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等才是历时的因素,才对今天有意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设计方法,使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城市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城市场所中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基础之上,达到“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其次,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住了“变”与“不变”关系。类型学注重历史,但与历史复古主义又不尽相同。正如艾森曼所说:“类型学的方法对于历史的使用与美国目前流行的对历史的掠夺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是一种复兴主义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如果没有类型学的方法将流于摹仿。”罗西试图用历史元素取得人们的共鸣,但并不局限于具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段,理性地对待历史和传统,对其进行筛选,并从中提炼出本质的部分,以“类型”来传达历史信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

在理性和抽象的理论指导下,类型学设计出发点不是单纯的功能或式样,而是从城市结构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入手,发掘类型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联。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抽象的类型,并寻找类型与现实的对应,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组合,更是某种意义与精神的载体,历史问题的解决不只依靠形式的塑造更要依靠建筑元素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来实现。这些都对城市建筑历史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应答,对于我们在城市空间与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新思考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精神也是有益的启发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意]Aldo Rossi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台湾:尚林出版社,1996.

[2]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汪丽君,舒平著.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红,莫鑫著.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2005/01.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类型学;原型;共时性;历时性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the central opinion and connotation of Typology as well as comparing it with the other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revolved, the author draws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Typology in order to rethink and solve the history problem of urban architecture better.

Key words:typology; arch-type; synchronic; diachronic

20世纪,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强调功能性、实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师摆脱了历史建筑式样的束缚,但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的连续性。而历史复古主义者们则热衷于历史片断的复原和仿效,以达到与历史的传承。在这种背景之下,建筑师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探索着新的建筑发展方向,发展出了众多新的建筑理论,类型学理论便是其中之一。最富于代表性的则是罗西的类型学思想。

欧洲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博的历史内涵是类型学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罗马时期建筑的类型法则及其所表达的建筑品格也一直是古典主义建筑师的创作源泉。身处意大利浓郁的传统氛围之中,罗西更是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类型学的理论

早在18世纪,“类型”的概念已被Q·德·昆西提出:“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可见,所谓“类型”与样板的复制不同,而是通过揭示事物原初动因来寻求答案。罗西的类型学思想的形成深受Q·德·昆西建筑理论的启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类型学理论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类型的意义

类型与“原型”(Arch-type)有着不解的渊源。荣格关于原型的概念指出:人的精神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经过世代传承存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体验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历史性的内容;同时存在着一种以特殊手法对原型加以修改得到的“同类物”,它与原型间存在着一种类似关系。罗西的建筑类型“是按需要对美的渴望而发展的一种特定的类型,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一种形式的结合”,是“原型”在建筑领域中的一种变化,同原型一样试图透过事物的表象去探索事物的内在的深层结构。它往往与代表着特定文化背景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固有形象有关,凝结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对其进行几何化和抽象化,最终可以赋予简洁的图形以丰富的历史意义。

建筑的创作就是以“类型”为依据的。建筑师在创造建筑时,只是在他的头脑中先存在建筑的类型,继而再将之变换。建筑师不可能去凭空创造一个建筑结构模式或一个与历史的建筑结构模式相违背的原则。我们的创作行为只是为建筑的变换实现提供了动力。

1.2形式对于类型的体现

每一种建筑都对应一种建筑类型,而任何一种建筑类型都通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建筑形式来表现。建筑内在的本质——文化传统的绝大部分则蕴含于类型之中。建筑的类型是从历史的建筑形式中提炼出来的核心的、本质的产物,在深层次上与历史相关联,具有历史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并且,类型与模型不同,并不是原型的复制或具象的样本,这就使建筑师在对类型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形式成为可能。构思这些构造物的思想的差异促使了形式独特性的形成。正如格雷夫斯所评价的:“无论是锥体、截锥、变截面圆柱体、还是传统坡屋顶,都是对发生在其中的行为活动的描述和说明。”用类型学的观点来考察建筑,我们不会专注于建筑的外在形式,而只关注其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问题。

1.3类似性城市

“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而城市类型其实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的。这种记忆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作为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它交织着历史的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段所触发,过去的经历就与个人记忆和秘密一起呈现出来。” 转贴于

受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和弗洛伊德将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物并置思想的影响,罗西将城市分为实体和意象两个层面:实体的城市是短暂的、变化的、偶然的,依赖于意象城市,即“类似性城市”;意象城市则由场所感、街区、类型构成,是一种心理存在,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的场所。城市的实体——主要是城市建筑——可能发生变化,但意象是长久存在的、超越时空的,具有无时性(Timelessness)和永恒性(Permanence)。城市的历史感也在变化着的实体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2类型学关于城市历史的独到见解

类型学的建筑理论思考了两个概念——历史的“共时性”(synchronic)和“历时性”(diachronic)。其中,“历时性”的概念,正是现代主义建筑所忽略的。现代主义强调技术、功能和材料,而这些只是共时的,不可延续,历史建筑对今天的影响并不是来自于此;而历时性的元素可以转化为共时性的城市,只有城市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等才是历时的因素,才对今天有意义。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的思考方法和设计方法,使我们对城市历史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与城市的形式,而应建立在对城市场所中发生过的事件的记忆基础之上,达到“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

其次,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把握住了“变”与“不变”关系。类型学注重历史,但与历史复古主义又不尽相同。正如艾森曼所说:“类型学的方法对于历史的使用与美国目前流行的对历史的掠夺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是一种复兴主义的历史主义,而历史主义如果没有类型学的方法将流于摹仿。”罗西试图用历史元素取得人们的共鸣,但并不局限于具象的模仿,而是通过抽象的手段,理性地对待历史和传统,对其进行筛选,并从中提炼出本质的部分,以“类型”来传达历史信息,以达到“神似”的境界。

在理性和抽象的理论指导下,类型学设计出发点不是单纯的功能或式样,而是从城市结构中个体与整体之间关系入手,发掘类型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联。通过对历史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抽象的类型,并寻找类型与现实的对应,使我们认识到城市建筑不仅是空间的形式与功能组合,更是某种意义与精神的载体,历史问题的解决不只依靠形式的塑造更要依靠建筑元素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的有效关联来实现。这些都对城市建筑历史问题做出了独到的应答,对于我们在城市空间与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新思考历史、延续城市的传统精神也是有益的启发和参照。

参考文献

[1] [意]Aldo Rossi著.施植明译.城市建筑.台湾:尚林出版社,1996.

[2] 刘先觉著.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 汪丽君,舒平著.类型学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4] 郭红,莫鑫著.解读建筑原型.新建筑,2005/01.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色彩特征;地域特征;研究方法;保护措施

1 引言

不同形态的地域环境必然产生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与习俗,继而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文化景观。其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建筑在地域文化多样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建筑的色彩,作为建筑最直观的外在表现,直接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直接体现。但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逐渐改变了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也在急速消逝,统一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后面表现的是文化的苍白。历史建筑色彩特征不仅仅是地域文化的外在体现,同时还是不同地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有力见证,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因此,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护很有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2 课题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

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

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3 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3.1 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3.2 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

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3.3 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4 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4.1 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4.1.1 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4.1.2 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4.1.3 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4.2 保护方法

4.2.1 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4.2.2 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5 结束语

历史建筑的色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历程。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和保护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还有待发展。文章对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性研究及保护方法的研究,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问题,但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卓.建筑色彩的地域性浅析[J].陕西建筑,2008,8:9-11.

[2]宋建明.色彩设计在法国[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34.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保护技术;研究分析

引言

现今的城市由于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聚居增加,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在建筑方面,更是不断的进行翻新和改造,其带来的破坏性极强,由此而引发的历史建筑的损坏,引起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担忧。由于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城市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使得土地的资源进一步的减少,造成了社会和经济之上的巨大压力,在当前的形势之下,人们对于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历史建筑不仅是城市建设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城市“品位”的显现。如何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之上,很好的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将是现在和将来城市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

一、历史建筑保护之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

针对现阶段城市工作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展开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性环节,也是一个重点的工作步骤。总的来讲,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建筑的保护制度以及保护的技术实践之间缺乏有效的关联机制。这一点是阻碍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历史建筑的保护过程之中,其相关的政策规定与制度等,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并且也制定出了相应的技术层面的规范和准则,但是,在实际工作当中却缺乏管理以及实施技术之间的联系和内在的机制,针对制度,仅仅对控制性的抽象的条款进行了描述,使得实施的技术有一定的差别,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建设性的破坏。

2、历史建筑保护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历史建筑保护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其融合了技术理论、制度以及组织管理、实施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就目前阶段而言,保护的体系还存在有比较大的漏洞,并且还出现了相互矛盾的情况,使得现阶段的城市化建设在历史建筑保护这一方面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针对历史建筑、古建筑文物等,未进行考证、没有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评价,使得保护的方式难以符合实际的情况,所以,还需要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

3、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设计的方式比较落后。在一些中小城市历史建筑保护规划、设计还在是“空白”,由于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并且对相关工作还存在着片面性的了解,使得保护工作的规划、设计方式出现了局限性和单一性。并且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实际的保护规划原则当中,仅仅对建筑的用途进行概述,对于其引导建筑的具体风格、色彩以及形式等,缺乏有效的控制,对于周边的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等,也缺乏一定的研究和引导。

二、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研究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等,有着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导则以及保护的技术方式进行具体的研究,力求更进一步的为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历史建筑保护导则指的是对保护工作的指导。详细的规范相关的准则,并且从中体现出保护规划、设计对于保护控制和引导工作的双重性的作用。通过相关的条款和文字描述,对相关的保护设计实施具体化的框架描述,制定出严格的历史建筑保护准则。在相关的工作当中,我国的规划设计保护导则是一种文本的形式并且具有一定的纲领价值的正确实施规范。主要的来讲,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其导则应该不存在强制性,仅仅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第二,在导则的内容这一方面,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以及共性、第三,保护的导则需要结合实践的操作技术以及长期的开放技术更新来实现;最后,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导则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技术方法等进行吸收和引进,制定出更加健全的、具有一定成熟度的可操作的技术标准。

另外,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导则的编制,需要对其具体的系统控制以及运作过程进行了解和掌握,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保护的目标以及保护导则的具体内容。由于导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编制的过程之中,需要很好的体现出导则的权威性,结合法制环节以及规范标准。从类别之上进行划分,明确导则具有指导性以及规定性等两种类型。指导性的导则没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可以提供一种更加宽松的环境和启发性,而规定性的导则有着严格的运行模式和执行标准。

三、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究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一方面是其倾斜、沉陷、坍塌分析,必要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找准原因,以便科学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主要有残损调查技术以及建筑材料保护技术两个方面。对于建造好的建筑,在多数的情况之下会由于人为的损坏和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残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建筑的材料和结构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破坏的程度也有大小之分。针对一些腐蚀性的损坏,需要找到其根本性的原因,并且总结归纳得出损坏的特征和类型,依照相关的规范进行记录。诸如墙面的开裂、真菌斑痕、灰浆脱落、排水系统的损坏、装饰层的损坏、材料的风化以及空调系统的失效等等,都是主要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来得出最终的结果。针对历史建筑的监测,需要使用到激光检测、无损检测以及红外热线检测技术等等,可以对建筑的裂缝、空洞、环境以及建筑材料的属性等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定。此外,针对历史建筑的材料保护技术,也是保护工作当中的重点,对于木结构的建筑,要对构架大木作考证、木材质认定,必要时要配合木匠的经验和操作来进行,同时,还需要使用到人工合成的材料,以增加部分构建的修理以及强化构建修理等方式,对损坏部分进行替换还原。而针对砖石结构的建筑,主要是对砖石的风化和灰缝的脱落、龟裂、发霉等等情况进行修复,采取手工切除配合机械设备的修复方法,对损坏的部分进行还原,从而在最大程度之上保护历史结构的原真性完整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导则和保护的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要注重、尊重历史,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细致的对相关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进行考证论证,力求更进一步的为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奠定坚实的保护理论及保护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卢进.浅议现代建筑的施工【J】.民营科技,2009.8:22-33

[2]何强伟.试论历史建筑的保护原则【J】.科技致富向导,2010.10:102-105

[3]张亮.浅议历史建筑的保护方式的革新【J】.水利建设科学,2009.4:12-18

建筑历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历史建筑 文化传承 城市设计

1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1)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与发展城镇文化的形象特色的营建。

(2)应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把握“历史肌理空间特质下的文化传承” 与“历史信息可读性的表达”间的相互关系。

(3)城市设计战略层面:通过人文历史的感知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研究掌握区位空间的特质性;通过区位主体现状分析其历史肌理来审视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历史肌理空间特质”的选择、比较、筛选、提炼确立出具有功能、文化、艺术、审美品质的城市设计战略命题。

(4)城市设计形态空间设计层面:在历史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城市设计命题指引下,把握设计所要表达的元素,进而进行整体空间形态构筑,使文化传承的延续空间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协调统一。

2 案例分析

2.1 东流老街历史概述

东流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因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此种菊和那座古朴的陶公祠而蜚声四海。

东流老街是昔日东流县城的中心繁华地带。自唐初逐渐形成至明清之际,为后人留下数百栋的明清徽派古建筑街巷空间(如图1)。虽时过境迁,但历史风貌犹存。现存至今依然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阁窗,珠檐飞角迎风雨,绣楣雕拱氐璧双”。据专家评估,东流老街古民居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味,。于1989年与屯溪老街同时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

2.2 东流老街区位特质

东流老街位于长江边上,因水运而发达,山青水秀,人们因商而聚居。这些商人南来北往,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许多新鲜的生活方式与审美意识。不仅给东流带来了巨额财富,还将新思想、新观念引入东流,其中包括了西方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及建筑材料。这促使东流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的异域文化融合现象(如图1)。

2.3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整体空间肌理特征

鉴于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古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渊源,又考虑到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中西合璧现象,历史建筑肌理特征总的概括起来有一下几点:

(1)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群与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有着较深的渊源;

(2)街巷空间因商业活动变得更为开放、开敞。因“市”聚居,商业带动城镇发展。

(3)十字”的线形空间与“残垣断壁”、“曲折有致”、“此地错落”的空间肌理特征;

(4)中国传统商业街的建筑空间组合――前店后宅、下店上房、前店中坊后宅的建筑功能组合。

(5)中西建筑风格融合的形态艺术空间。

2.4 文化传承于城市设计战略层面的审视

(1) “老街”大量遗存的历史建筑与完整的街巷空间作为东流发展变迁、兴衰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系属皖南民居的概念范畴。然而“中西合璧”是东流老街历史建筑与其它皖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区别最大的地方,传承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不仅对于皖南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异域文化融合的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更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文化传承意义的城市设计空间定位:东流老街历史遗存具有文脉关系的文化传承空间再现。重在东流老街历史街区整体风貌的历史文化意象感知;强调水运文化的再现;深刻把握东流老街历史建筑肌理空间生成与发展的脉络关系;对陶渊明文化形态、艺术空间的创造性再设计。

2.5 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

2.5.1 总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

(1)认真研究东流老街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东流历史建筑的内涵,突出其历史信息延续性,提高老街的历史文化品位。

(2)正确处理历史文化保护区与周围环境协调区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3)注重对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无形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共同反映城镇的历史文化积淀,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持续协调发展。

2.5.2 “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工作重点

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个性化的“门景”入口空间;把握东流历史建筑文化特色及其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特质性,再现东流当年“繁荣盛世”;关注旅游文化场所的营建与历史文化整体空间环境氛围的打造。

2.5.3 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

(1)“门景”选址

东流老街入口“门景”建筑选址位于解放东街与学湖路的交叉口(如图2),学湖路是联系东流老街与镇中心的主要道路,是进入东流老街的主要入口。

(2) 具体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

a、整体空间组合:突出“老街”历史建筑中天井、院落形态――台阶式递进空间,儒家“宗教礼制”思想的历史隐喻的文脉特质;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的建构,以现代园林的尺度空间把“门景”、“建筑”、“景观”有机结合,营建开敞、生态的整体空间。

b、具体形态设计:运用青砖机理、马头墙、天井空间、拱券、柱式、美人靠等历史建筑形态特质,来建构“门景”城市设计建筑意象。将一般“门景”中构筑物的形态空间形象与建筑使用功能相结合,运用中国传统园林亭、廊的建筑艺术形态空间设计手法;中西建筑文化融合的再现;“船”的抽象艺术园雕的构筑,实为东流历史上“江波万里贾舶来”的长江商埠重镇的特质(如图3,4)。

c、周边环境协调:鉴于入口用地局促(如图2),拓宽了学湖路与解放东街交叉口成为入口广场。把学湖引到老街入口形成滨水空间,并结合雕塑、铺石、花池等小品构建园林绿地空间,将建筑、园林、滨水在空间上融为一体(如图4)。在老街入口周围建筑的设计上,考虑到与老街历史建筑环境的协调性,可读性与延续性,将学湖路西侧的建筑营建成具有老街传统建筑文化传承意义的建筑空间组合。在学湖路东侧L型建筑组合上,把握老街内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特点,营建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特质的文化、艺术、审美情趣的建筑空间组合。

3 结论

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相关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研究课题。笔者只是从“安徽东流老街‘门景’建筑创作与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开展了一些文化传承意义与思路方向的探讨,重在寻求城市设计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历史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上的实践手法,由此关注并探讨了历史建筑文化传承的城市设计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松,周瑾.论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J].建筑学报,2005(7):5-7

[2] 吴 强.文化遗产历史空间保护与城市设计[J].城市规划,2007(5):93-96

[3]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 镇雪锋,张松.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综述[J].理想空间,第15期: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