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篇

【摘要】城中村改造带给城中村村民的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和居住条件的变化,更有着收支平衡、教育以及心理归属感等问题,这一系列的变化让他们的未来充满着无穷的未知数。如何让村民在城中村改造之后福利得到更好地提升,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福利 变化

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们整体的居环境,消除不和谐隐患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品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在这个改造过程中村民们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村民们的生活质量能否得到真正的提升,是衡量“城中村”改造成败的关键。

一、城中村改造后村民福利的变化

(一)家庭收支

实施整体的搬迁改造安置之后,村民统一搬进了按照城市标准建设的小区,这些小区水、电、气、暖、电梯等设施齐全,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在城中村改造之前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务农和房屋出租,然而在改造之后由于缺乏原有的种植和养殖条件,同时也没有足够多的闲置房间出租,村民的农业收入以及房租收入也随之消失。在家庭开支上,村民原本可以部分自给自足的生活必需品(如蔬菜、家禽)在改造之后要全部从市场上购买;住进小区楼房之后的水费、煤气费、暖气费、物业费等费用对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二)教育

城中村改造之前,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存在着重重的阻碍因素:学校师资力量匮乏,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资源紧张;政府对城中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等等。城中村改造之后,村民的子女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教育资源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中村村民子女成绩普遍不理想,城中村父母教育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城中村角色转变引起的,包括城中村子女由贫到富的转变,忽略了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城中村家长由忙到闲的转变,忽略了家庭榜样示范教育的重要性;城中村由破到新的转变,忽略了文化、精神的提高。

(三)娱乐方式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闲暇时刻的娱乐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城中村村民的闲暇时刻较多。改造前由于大部分村民或多或少都有土地,所以种花种草成了村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休闲娱乐方式,同时,打麻将打牌看电视是村民最经常的娱乐活动。而改造之后村民们都住进了社区,社区里自身配套的基础健身器材使得参加体育活动也成了村民的一项娱乐方式。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看书看包的人数也慢慢地增加。除此之外,上网、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也逐渐地丰富着村民的闲暇生活。

(四)心理归属感

经过城中村改造之后,城中村村民的居住环境整体得到提升,但很多固有的生活习惯却难以得到延续,如村民多喜欢走街串巷、与隔壁邻里聊天、打麻将或进行其他多种娱乐活动,但搬入新的社区,与老街坊联系不便,又对新社区服务难以接受和认同,造成心理空虚影响身心健康;其次,刚搬入新社区的城中村村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在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生活习俗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很难融合成为一个温馨的大集体。因此,在举办的各种社区活动中参与度也不高,难以洋溢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长此以往,有的村民会出现孤独、恐慌等负面的心理因素。

二、提高城中村改造村民福利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水平

为失去土地保障的“城中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城市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保障的内容应包括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确定一定比例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建立起社会保险基金;引导村民在土地补偿中拿出部分资金,购买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居民,由民政部门给予其必要的最低生活保障;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相关的就业的指导,多渠道地增加村民来源。

(二)制定对村民福利最具保障的拆迁补偿方案

首先,要结合拆迁改造政策执行的实际和群众需要,对当前的政策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对于拆迁合法建筑物,可以采用等面积复建补偿的原则,对于违章建筑房屋也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偿,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的经济利益;弥补因拆迁带来的租金损失,从而减少改造给村民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政策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修改完善政策要充分听取群各种意见,要使政策符合市场定价原则并能为大多数群众所接受。最后,要科学编制城中村一对一策的改造规划,实现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衔接,合理调整城市用地布局,推动产业发展、片区繁荣,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关注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

首先,发挥政府在新屋村改造过程中村民子女教育的指导作用,政府需要加大研究和调研工作,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使教育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和前瞻性。其次,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强化师资,保证教学;更新教学设施、设备,构建和谐校园,形成良好的W风、校风。最后,发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深化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角色,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引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四)关注村民的思想变化

城中村改造迫使村民放弃种地,又砍断了其出租屋经济,使其搬进了城市住宅小区,但是并没有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所以要关注城中村常年民的心理变化。要更多地举办社区活动并鼓励村民们参加,使其能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必经之路、幸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一定要做好城中村改造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保障城中村村民的利益,提高城中村村民的的福利水平, 从而更好地促进整个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中村 外来租客 城乡一体化

一、研究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客影响的目的

通过对城中村改造中对于外来租户的生活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根据得出的结论为政府提供合理性建议,从而改善外来租户生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中村改造在全国,城中村改造是为民造福的实事工程,使村民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却忽略了外来租客的生活福祉的改变。面对城中村的改造,外来务工人员住所问题成为一大难题,租房的价格使务工的成本大大提高,为了保证务工的收入留存,不得不降低在其他方面的花销,甚至返乡务农。团队针对外来租户问题讨论关于如何改善外来租客的生活水平并向政府负责单位提出合理建议,让城乡发展一体化成果惠及包括租客在内的群众居住环境、生活水平的影响,在增强城市生机与活力、解决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的同时,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充分考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群众的实际利益,合理合法地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就业、教育、社会保险等问题。

二、该研究的基本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城中村改造之后生活的去向,以及改造后他们租房、吃穿、娱乐消费各方面的比重。相关指标(如恩格尔系数)和相关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城中村改造前后,外来租客的生活水平的改变,生活福祉的变化。同时面对这种变化提出倡议,更好地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的全面和谐发展。通过对一系列有关“城中村改造”学术论文及调查报告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大多学者皆是以宏观的角度,聚焦于城中村改造后的治理题,或是对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探讨研究;另有部分学者从微观上分析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或是有关补偿款的各类问题与矛盾。然而现实生活中,城中村里通常居住着两类人群:原住民与外来租户。城中村的改造,不仅仅改变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对外来租户来说影响更甚。本项目便是着眼于城市中的一部分弱势群体――城中村内居住的外来租户,调查分析城中村改造对其生活的各个方面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通过对他们的影响是否能够映射出一些既存的社会问题,以及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是否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亟待改进。

三、城中村改造对于提高租客生活水平的措施

(一)医疗保障方面

首先,应当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医环境,应设立明显的科室路线指引,方便患者快速就医,节约就医用时,同时在流行病多发期,应适当增加医护人员比例,避免出现患者拥挤就医状况,为节约用时成本,医疗机构可采用预约制,实现提前预约,精准服务,及时就医。其次,相关部门应该规范医院用药费用和就医检查价格,为其划定一定价格范围,使患者用药透明,低价身体检查,严控大处方和贵重药的使用,从低价、基础药做起,避免过度医疗,节约就医费用,以此来鼓励患者就医检查和正常身体检查,增强居民的健康检查意识。再次,开展“一次性精准服务”,设立义务的服务点,为病患一次性办理就医指导,用药指导答疑,帮助办理有关医疗检查、住院手续,使患者方便就医,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最后,设立监督制度,让患者监督医院运行合理度,提供投诉和建议渠道,以便更好的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二)娱乐方面

城中村改造后,外来租户面临着更大的生活压力,无非要从“多赚钱”和“少花钱”两种办法中择一而为。前者意味着外来租户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即拥有更少的自由时间可供支配;后者则意味着可供其支配的收入相对减少,因此愿意花费在休闲娱乐上的金额也会更少,这也便解释了之前所述城中村改造后外来租户消费情况的变化趋势。城中村改造对外来租客娱乐休闲生活产生影响且为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虽然无法具体量化,但确是存在。毫无疑问,这种不利影响降低了外来租户的文化生活水平。外来租户作为城市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同样付出着劳动,因此其文化生活水平亦应被重视。结合其休闲娱乐选择特点,政府可有针对性的做出适当调整、改进,如在外来租户居住密集地区兴建公园等低收费或免费公共娱乐场所,使外来租户能够真切融入城市、提高文化生活水平。

(三)生活保障支出

第一,政府要改变补偿理念,纳入外来租客为补偿主体,建立一系列的咨询服务平台,满足城中村改造后租户的再租房或购房需要。然后,做好与外来租户的搬迁沟通工作,尽可能地满足广大外来租户的拆迁补偿需要。其次,构建相关的福利补偿措施,保障其最低生活需要,进而提升租户生活水平,以达到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活水平的目的。然后,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广大市民与外来租户的生活,提高其生活的便捷程度。最后,提升外来租户的自我身份认同,使其能更好地与城市融为一体,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我们应该完善城中村改造方案,在保障外来租户的住房需要的同时,着力降低其恩格尔系数,提升外来租户的生活水平,减小城中村改造对其福利降低的幅度。

四、结束语

新常态下城中村改造是改善人们整体的居环境,消除不和谐隐患的重要举措;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品味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社会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因此,把握好城中村改造对各部分居民福祉的提高,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叶群英.城中村改造对原住民和外来租客的福利影响及福利平衡策略[D].2015.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3篇

主题词:土地产权;土地发展权;土地流转;产权缺失;城中村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过去的城市郊区和周边农村的土地被国家征用,但却无力承担征用后的农民生活和就业,通过采用保留集体非农用建设用地、村民住宅地以及少量留存的农地,兼顾征地后的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从而在土地使用上促使了“城中村”的产生。所以土地问题是城中村的核心问题,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就成为解决城中村问题的首要突破口。

1.城中村土地产权的概念界定和基本特征

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中的一系列排他性权力束,实现土地财产权力,离不开产权的界定、保护、流转和限制。土地产权制度包括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使用、收益与处分权力,其中所有权具有特殊的地位,它相当于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力的总和。土地产权是土地制度的核心,是体现土地财产权力及其真实价值的制度安排。我国城中村土地制度一直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其土地产权强调主体共同所有,包括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等。城中村土地产权可理解为单项权利的权利束或权利组合,其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土地产权结构,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结构,而不同的产权结构也就具不同的产权效率。

按照产权经济学理论,即产权是人们制定的行为规则;产权是个人和组织的一种受保护权利;产权具有排他性和界定产权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费用等分析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1.1具有公共产权性质

城中村集体土地产权的主体是城中村的全体成员,产权的主体资格取决于村落的成员资格,产权在村落内部不具有排他性。这种公共产权的特点容易导致土地资源的耗竭性使用,降低资源的长期利用效率,产生“公地的悲剧”。城中村村民对集体土地拥有平均的产权权利,人人有份参与集体用地的收益分成,人人有份获得的宅基地。

1.2土地产权残缺

城中村的集体土地产权是一种残缺的权利,城中村村民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受到一定限制,土地只能用于村集体和村民的自用和自我发展,同时村民对集体土地的转让权也受到限制,不能直接参与市场流转。因为土地使用权和土地转让权的限制,导致其土地收益权的降低。

1.3形成了巨大的交易费用

虽然不能参与市场流通,但是政府给予了城中村土地更多的福利,这就容易产生大量的“公共区域”,诱导人们花费资源去攫取溢入公共领域的财富。如充分利用宅基地进行建设,建设小产权房等等,以最大地获取极差地租。这样,极大的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之间的矛盾,就形成了巨大交易费用。

2.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对城中村改造的影响分析

2.1产权主体的模糊导致村民失去城中村改造的参与权

《土地管理法》(1998)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其界定的产权主体不明晰,产权代表多元化。现实中,“农民集体”是一个看不着、摸不准的“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不同于农民集体组织,也不是法人或自然人,因此不具有法律上的人格。在具体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很多部门就把“农民集体”和“农民集体组织”混为一谈,赋予村民委会议或村民小组这一非法组织的法人地位,村民委员会只是一个社区自治团体,而非集体经济自治,让它实际掌握土地所有权,控制所有“农民集体”意志,而使每一个村民却失去了直接的参与权和决策权,造成抽象的“农民集体”取代农民个体及其群体,从而为领导自己或小集体谋利,大搞领导任期内的立见效益的土地开发。同时这种主体模糊使每个村民失去了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还导致了在改造过程中的村民利益保证无法得到司法保障,土地使用权益的争议与侵权往往因主体不清被法院驳回。

2.2缺乏有效流转机制导致土地隐形市场活跃

我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除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发生转移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使得集体土地非农用地的流转行为无法得到法律认可,流转双方的权力得不到有效保护,管理部门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造成城中村土地隐形市场活跃,违法用地屡禁不止,一些未经审批的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交易行为扭曲,交易方式得不到正常体现,工业用地以联营为名进行转让和出租,住宅用地通过房屋出租或私自转让进行交易。同时还造成城中村土地利用混乱,规划难以落实,村民私搭乱建等问题。

2.3发展权的缺失导致基本保障转换障碍

农地的发展权是将农业用地开发成非农业用地而获得更高的利益。农地在非农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的政府垄断行为,主要为:对农用地的转用实行土地指令化管理;严格土地转用审批;对农民土地的补偿按原用途倍数补偿。这些规定明显地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特征,补偿的标准不能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及其附属物的潜在价值,也没有考虑农地转为非农用地后可能带来的巨大增值收益,使得村民被排除在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之外,这种土地发展权的缺失直接导致城中村村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转换机制障碍。城中村土地不仅是村民的财产,更重要是承担着村民的社会保障和基础的社会经济活动,如果土地产权发生转移或消失,而相应的承接机制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那么城中村的改造不可能成功。

2.4产权的缺失导致村民的弱势地位

土地的使用权是土地财产权的基础,而获得土地收益是土地财产权的实质。我国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买卖和转让土地,也不能出租和抵押土地,但国家可以征用集体土地,同时部分地方性政策法规对“农民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还给予种种限制,造成农村土地最终的处分权依然是国家政府,只有经过政府征用后,农民集体才能转让其所有土地,其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受益权,造成农民即没有土地是否被征用的决策权,也没有对征地价格谈判的权利,农民所作的只有被动去接受政府提供的不公平的土地补偿。政府与农民就土地权益所作的博弈中,政府永远处于超越法律的绝对优势。这就是德国著名法学家Carl Schmitt所言,国家具有永远的“例外状态”,农民永远无法与者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也远远低于国有土地的所有权权能,农村土地的征用、征用的用途和补偿等事宜只能必须服从国家与政府的意志。.

2.5转性制度阻碍城中村改造进程

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用地的供地方式无法适应城中村的改造需要。城中村改造不仅涉及对环境面貌的更新,还要完善城市功能,配备商业、服务业等附属配套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兼顾解决农转居后村民的生活出路。所以在改造过程中,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就会希望将住宅建设和经营性项目相互结合,以经营收益支撑城中村改造投入,但这种经营性用地使用权的获得必需经过土地的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在这方面,大部分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出让制度面前遭遇困境。同时城中村改造在用地上缴纳的各种税费较高,也严重地影响了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改造的积极性。

3.对城中村改造条件下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二元制度向一元制度迈进,城中村的土地环境将与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理顺和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产权制度。

3.1明晰土地产权

按照科斯定理,足够清晰界定的产权和足够低廉的交易费用是市场达成交易的前提条件。明晰的城中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完善的产权结构,有利于减低城中村改造的社会成本。所以要完善土地登记发证制度,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或地籍调查,明确各权利主体的土地边界、面积、位置等基本情况,使权利的行使能够对应特定的物,防止权利的虚化,使其不被他人侵害,使得农民真正享有土地使用权。

3.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在明晰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和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特别是要允许房屋及其土地使用权作为资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这是实现产权、增加村民收入和家庭财产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村民自主改造城中村的重要条件。要明确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范围、条件、程序,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集体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将城中村集体土地联通集体其它财产股份化,使得股权成为联系股东和集体土地财产的纽带,切断股东对土地的依赖关系,促进城市化发展。同时通过分股不分地,保存土地的完整性,集体土地也可参股流转,实现资产增值。

3.3确认农地发展权

国家要征用集体土地时,除了要支付给农用地的所有者传统的土地所有权价格外,政府同时还要从农民手里购得土地发展权,要“还权于民”,要考虑农民土地和房屋的附加值。制定有关土地发展权转移的政策,依靠发展权转移制度及交易市场,村民可将他们拥有的土地发展权出售给开发商,这样,开发商可在政府许可下进行高密度的开发利用(例如增加建筑物的层数),获利的同时改善社区面貌。被限制发展权的土地所有者也可通过这种转移间接地实现了自己的权益,社会同时获得了环境效益。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镇化 城中村 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96-01

1 城中村改造中的普遍问题

1.1 较少经济增长点

城中村作为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子,很难找到经济上的亮点。据了解,一般现在的城中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出租房子给外地人,获得租金。除此之外,还有政府征用土地时,发放的一次性补贴,或者是城中村拆迁改造过程中,政府给予的津贴。城中村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区的迅猛发展,但是在这种落后的情况下,城中村的经济发展却依旧很少有较好的突破点,所以经济的增长是短期内难以实现的。由于对城中村的改造中,对经济带来的动力还远远不够,当地的村民从以前的农业中退出却没有更好的发展,导致城中村的经济很局限,没有脱离单一的以地换钱的改造模式,也很少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城中村和在其改造中具有经济起步晚,原有经济薄弱,缺少新型经济的特点。

1.2 缺少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根据统计显示,在城中村中,违章建筑数量较多,管道线路较为复杂,市政管理最为松懈,而且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和基本功能都未能到位。在城中村中,各种违章违规的情况时有发生,村民缺乏法律法规的知识,利用所趋,盲目的建设简易房出租;还有就是对现存土地的利用率低也很不合理,大部分都是弃而不用,等待政府征地,没有体现土地应有的价值,而且这种弃而不用的做法,对土地造成了损失,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缺少合理的统筹规划或者没有严厉的执行规划是城中村改造中的大问题,由于不合理的规划,会大大增加拆迁改造中的成本,从而拆迁改造的质量也就下降了。还有对建筑的不合理规划,导致城中村的建筑风格很不统一,结构很凌乱复杂,不能拉近城村的距离,不能达到城中村改造的目的。

2 我国城中村改造的现状

2.1 政府主导作用

城中村的改造就目前形势来看,政府是唯一的主导作用者;而现有的改造形势和改造方向也是政府所主导的。对于城中村目前的改造现状而言,政府为拉近城乡经济差距,积极募资进去对城中村的改造和完善。其中,改造的主要工作是改造新建城中村的破旧民房,整体改迁或是聚集到较集中的居住地段;同时,对一般的商业用楼也会按照规划的要求进行整体的整改。同样的改造是具有一定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的,政府在当前主导的城乡改造过程中,是希望改造和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带来足够的经济带动力。政府优先考虑具有一般性经济增长的模式进行对城中村的改革和改造,在要求整体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为当地的居民创造更多的经济带动力和经济增长点。

2.2 市场带动作用

政府对改造的影响是直接而短时见效的,而市场作用的是目前城中村改造中作用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市场对城中村的直接的影响作用是促使城中村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的力量之一。和政府的直间作用相比较市场的影响是不易察觉的,而却是时刻影响的,市场是利益的代表,有利益就会促使一部分人为了利益而进行一些运作和对现有状态的一些改变,从而就会对城中村在改造过程中一些利益关系的合理调配,使之想利益的最大化方向发展。市场是一只看不见手,他对利益的巨大驱动会给城中村这种比较滞后的地域带来契机,廉价的土地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市场,为资本实现其更大化的利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城中村就会在这种资本的带动下朝着实现利益的和带动发展的方向发展起来。当然资本的自由运作是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和盲目性,所以目前市场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

3 对中国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建立和健全关于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和整体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是我国目前城中村拆迁改造的重要保障。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普遍使用的改造措施规范,而地方的相关部门也应当建立适合当地的保障措施,和强制法律法规。并且要有具体的监督职能部门,就是这种监督会使相关的措施得到良好的执行。同样的,有了法律规范就不会出现像以往类似的的混乱局面,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中村村民的文化水平不高,这也更容易出现一些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损害集体和国家和城中村村民的利益的情况。

3.2 合理调整利益关系

在城中村的拆迁和改造过程中,应该认清各方的利益关系,并且考虑到各方面都利益的需要。在城中村的开发中,土地的征用和出让是最大利益的所在。土地市场化,商品房的房价的飙升,是一种不安分的爆炸发展和增值。土地的利益将会有更多方面的问题出现,开发商和政府的角度是相对立的,政府一般考虑村民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本却需要廉价的土地,需要从村民那边榨取更多的利益。政府部门应该实事求是的为人民干实事,切实考虑到贫穷城中村村民的利益。合理的利用和征收土地,从经济和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妥善安排土地的规划用途,不能只顾眼前短期的利益回报和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盲目开发和自杀性发展。

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和加强城中村的社会保障和加强村民的就业工作在城中村在改造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城中村在改造中的内在要求。政府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促进城中村村民的再就业或重新创业,保证他们得到应有的权益,支持鼓励村民的创业,可以从发展现代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方向开展,让村民自己当家作主,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价值。同样的,政府应该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完善基础教育并加强未来发展方向的人才重点培养。设立必要的培训中心,保证村民能够快速的进入价值的创作中。丰富和改善村民的文化环境,在提高村民素质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保证村民心理的健康;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医疗保险惠及每一位村民。

小结:城中村的改造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城中村迅速而良好的改造,严格执行法律规范,控制操作层序,强化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并且做好良性发展的宣传工作,加强基本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保险额度,循序渐进的完善和加强村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参考文献

[1] 向碧华.城中村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2] 李君.昆明市城中村改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0.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中村 土地集约 城镇化

一、研究背景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政策背景

2013年,中央累计下达土地整治资金44264亿元,一共验收土地整治项目205万个,总规模240.10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新增农用地38.84万公顷,新增耕地34.63万公顷。《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研究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顶层设计,研究起草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导意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行动计划(2014-2019)》,出台《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指导意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城镇化导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是定规模和数量的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基本上走的是外延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近十年来,城市外延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据研究,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056km2。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率逐年攀升。在这期间我国城镇摊大饼式的城市土地扩展给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以警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城中村的土地利用现状

由于早期没有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城中村位置比较分散,建设混乱,管理低效,形成土地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的恶性循环体系部分城中村位于城市的黄金地段,由于城中村本身的规划用地不合理,使得城内区项目建设空间不足,这不但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通过对城中村的改造和整合,一方面有利于顺利实施城市规划,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项目开发提供空间,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另

方面可也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三、武汉市城中村概况

武汉市二环线以内共有147个城中村,综合改造的总体范围包括江岸、江汉、一口、汉阳、武昌、洪山等区(城郊区暂未纳入改造范围),涉及人口35.66万人,农业人口17.10万人,土地总面积21381.82公顷,相当于全市规划中2020年建成区面积的1/4。目前,武汉市城中村主城区内涉及147个行政村,另外包括15个农林单位。除城市建设项目发展而必须征地的村落外,现均已纳入“城中村”综合改造范围,涉及总人口35.66万,其中农业人口17.1O万。按照规划2015年武汉将彻底告别城中村。统计显示武汉城中村改造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位居前列,与同样面临城中村改造现状的广州、郑州、太原等城市相比,武汉市改造总量居首,武汉市改造模式也已成为全国城中村改造的

个典型样本。

四、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分析

截止到2013年底,武汉市公开出让城中村75个,成交项目(包)130个,成交开发用地土地面积约1573公顷(合23600亩),成交建筑面积约5714万平米,成交金额约1077亿元。自2010年起,城中村改造进入“突击三年”,成交规模明显大幅上升,为完成二环内56个村的改造任务,2012年度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再升温,改造规模达到峰值。土地利用效率、效益、土地管理绩效比前两轮评价有明显提高,综合容积率0.83,建筑密度29.2%,工业用地建筑系数47.3%;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5301.92万元/公顷,工业用地产出强度13017.83万元/公顷。闲置面积比上年减少30%。

五、武汉市城中村改造对土地市场影响

(一)规模及同比趋势影响

2010至2012年,城中村项目年均成交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及成交金额约占全年房地产用地成交规模接近或超过30%,而2013年为20%左右。城中村项目成交情况直接影响了当年全市房地产市场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及成交金额的波动趋势。

城中村项目成交规模大的2010及2012年,年度土地市场房地产用地各项指标均同比大幅增长,而城中村成交规模较小的2011及2013年各项指标均减少,城中村项目成交波动趋势与全市房地产开发用地波动趋势

致。

(二)价格影响

除规模影响以外,相比于储备项目或委托交易项目,城中村项目普遍规模偏大,但平均楼面地价偏低,对中心城区平均楼面地价“拉低”效应非常明显。2012年,全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平均楼面地价约1873元/平方米,中心城区2211元/平方米。除去城中村项目后,中心城区2911元/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用地平均楼面地价拉低31.7%。201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用地平均楼面地价约2284元/平方米,中心城区3314元/平方米。除去城中村项目后,中心城区4850元/平方米。城中村改造项目将中心城区房地产开发用地平均楼面地价拉低46.3%。城中村改造项目对全市土地市场影响集中在房地产用地市场方面,特别是中心城区房地产用地市场。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6篇

【关键字】城镇化,城中村改造,改造模式,村民安置

城中村是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在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的30多年间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直辖市、省会城市等)城市的建成面积迅速扩张,原先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比较著名的城市如深圳、珠海、广州等城中村问题较为突出。以下是三个典型城市城中村改造模式的简单介绍。

深圳模式 深圳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主体开发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引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制定政策,出台扶持和优惠措施。改造的主体为房地产商(政府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予房地产商由其筹资开发),城中村集体(城中村股份合作企业自行组织改造),以及以上二者的结合(城中村股份合作企业联合房地产商合作改造)。城中村改造资金来源为房地产商、城中村集体和村民,政府财政支持。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与维护相结合。拆迁补偿方式为以货币补偿为主、产权置换为辅,具体标准一村一策。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珠海模式 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房地产商改造开发城中村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决策引导,制定改造规划,出台改造优惠政策的作用。改造的主体为房地产商,政府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实力的开发商,由开发商筹集资金完成改造工作。改造方式为拆掉旧村彻底重建,建设商品房和商品房化的安置房。拆迁补偿方式为实物补偿为主、货币补偿为辅,补偿比例为1∶1(补偿标准以内)和1∶1.2(未达规定面积)。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转让期限为70年。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广州模式 广州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是由政府引导村民自行开发改造、不允许房地产商进入的模式。政府在改造中起着制定政策,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的作用。改造的主体为村集体和村民,政府提倡按照“谁出资、谁受益”的原则,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出资为主,区财政拿出一部分配套资金,由城中村自行改造开发,不允许房地产商介入改造方式为重建、改建与维护相结合。拆迁补偿方式由各城中村根据具体情况自定。土地权属由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体制变更方面有撤村(委会)建居(委会),村民变市民,村办企业改股份公司,村民变股东等。

以上城市的改造案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影响城中村改造方式的主要变量共五点:1密度与规模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城中村占地规模。2村民自身条件包括村民的素质条件(精神面貌、文化水平、道德修养、职业等)和经济条件等。3空间形态城中村的空间形态,包括城中村与城市道路的关系,村内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城市建筑之间的关系等,都可能影响改造方式。4区域位置城中村在城市中的区域位置对改造难度、改造方式和改造缓急程度等都有影响。根据与市区的位置关系,城中村可分为城郊型,建成区边缘型和建成区内部型。5城市房价城市房价达到一定高度时就能产生足够促动城中村改造的利润空间,利润空间的大小又直接决定了改造方式的选择和村民补偿额的确定。

从这些城市的改造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城中村改造应与城市的战略目标相结合,由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城中村改造带来的效应是多方面的:从村庄角度看,可以改善旧村的人居环境;从城市角度看,可以大大改善城市环境;从经济角度看,可以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从社会角度看,可以增强社会稳定。因此,在改造之初,就应该规划先行,充分考虑城市长远发展,结合城市的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改造目标。城中村改建必须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要求,以建新社区而不是建新村作为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二、改造资金是旧村改造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规范化的市场运作。目前,在旧村改造中,真正由政府直接投资的并不多,更多是由房地产商或村集体投资。吸引开发商以及其它商业机构来投资旧村改造,需要在改造过程中“有利可图”。由村集体完成旧村改造投资,则村集体的资金压力比较大,难以完成改造任务或完成配套设施建设,进而直接影响到旧村改造效果。

城中村改造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对旧村改造的扶持表现在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规划支持。

三、城中村的自身特点决定改造方式。采用什么样的改造模式取决于村庄的自身特点。

四、城中村改造应充分考虑村民的生活出路和社会保障,注重社会公平。村民的出路和社会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接受程度。

五、以人为本,加强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城中村改造工作如未能让村民积极参与,有可能造成延误、阻碍其实施的不良后果,哪怕政策对村民相当优惠。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采取公开、互动、协调的公众参与方法和程序,让村民积极参与策划、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争取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便于改造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晴.城市设计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一种策略:以深圳大新村联合城市设计为例[J].住区,2006,(1) :47-49.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7篇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城中村”,城中村的村民与城市的文化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城中村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的现象,它融入城市是自然规律,而传统的“城中村”物质形态改造并不能解决“城中村”的问题,“城中村”的城市化是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等多元转变的综合过程,必须提出基于文化融合的“城中村”改造路径,以推进“城中村”的健康城市化。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文化融合;环境改造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092-01

城中村从广义上讲,是指在城市高速扩张与发展的过程中,滞后于时展的步伐,游离于现代化城市的管理模式之外,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乱搭乱建,拥挤脏乱,人流混杂,治安混乱,管理脱节,基础设施不健全或完全没有这类城中村的普遍现象。从狭义上讲,城中村是指农村的村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大部分或全部耕地被征用。农村的集体成员由农民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这些居民大部分虽然从形式上已经“洗脚离田”,但从思想上却未“换脑进城”。

城中村的村民多靠房屋出租和分红收入过生活,成为“租金食利”的阶层。

在城中村改造中,一方面是文化形态上的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从物质形态上的改变,规划、景观、建筑以及室内等硬件设施的改造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环境心理学中的诸多观点来说明这些硬件改造的重要性。

1 安全性是使人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在对环境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会本能的对自己所谓的领域进行保护。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反感。我们在改造城中村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推倒重来,一味的追求与城市的接轨。而是要顺应周边环境和这个“小社会”的需要,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使其变得更好更完美。

中国的村落是以地缘,血缘,亲缘,宗缘等关系构成的社会体系。城中村村民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也因此表现出相对封闭的特征。他们保留着祖先承载下来的文化,保留着以姓氏聚居的习惯,保留有宗族的祠堂。虽然有的村办起集体股份合作公司,但实际上还是实行的还是传统村落式的社区管理,公司与村民主要依靠村规民约和宗族关系地位来维持。

2 多样的选择性几乎是一切人,包括生物界的本性

人在不同的生活条件下对周边环境的选择有着不同的需求。

城中村作为一个多样化的“小社会”体系。其主人是原住村民。长期以来外界对村中的原住民产生了一种认识,认为他们思想落后,文化落后,素质低下,好吃懒做,重视物质享受,不追求精神文化的提高。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城市建设的大环境的变化影响,城中村的原住民也渐渐的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打工的流动人口,他们在一天的忙碌辛苦的工作后,需要居住、休息、生活。有的还在这里培养教育后代。因此城中村的改造既要去掉原有的恶习滋生的场所,保留原始的文化韵味,又要融入新的、完善的附属设施。如公厕,超市,幼儿园,文化广场,小型医院,中老年人活动中心,以至于小型的有特色的商业街、图书馆、博物馆等。多样性融入其中,才能使城中村居民有更多的丰富的健康的业余生活。而不至于每天只有打牌打麻将来打发时间,不至于除了穿梭在一线天就是在狭窄的出租屋内活动。

3 人对环境有多种心理需求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二者对人们的行为发生着重要影响。

城中村是城市中一个生活成本和商业成本相对很低的地方。也正是由于它的这种因素为各类移民和产业提供了进入城市的低门槛。在到处都争先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更应该以实际的经济水平和国情出发,正确的认识到差异性的存在才是特色所在。我们无法强制的拆除所有的“握手楼”“接吻楼”,拆掉所有的一线天。无法把所有的外来人口迁动,安置甚至打回原籍。无法把所有的乡镇企业强制改制。那么我们或者能换个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改造建设中去除污垢,留其精华,加强配套设施,让它逐渐融入城市化的进程中去,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进步。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太快而留下的“尾巴”。我们必须客观正确的去正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造他的环境、改造他的文化,使它向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不应该是城市的“疮疤”。相反,它的存在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我们在大步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应该抛开那些虚无的繁华,对默默支持着城市建设但又最影响城市形象的城中村更多的关爱。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2]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J].城市规划,2005,(7):9.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中村 改造再建工程 必要性 管理措施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各个城市都在积极地推动与扩大城市规模,对此就出现了我国特殊的社会现状――“城中村”,城中村是城市扩张的必然结果,其已经被城市所包围,城中村居民属于农民但是其生活习惯、工作岗位以及思想观念已经全部的融入到城市中。由于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等没有统一的规划结果,出现“脏、乱、差”的现象成为必然,其与城市环境建设存在巨大反差,因此为了城市环境的优化、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1 城中村改造再建的必要性

1.1 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中心,其城市环境对当地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城中村由于其环境差已经影响了城市的总体环境,所以积极稳妥地解决城中村问题,促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向现代化城市管理体制和方式转变,使城中村直接融入城市,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高效利用土地,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目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地方土地资源日益紧缺,而城市建设又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城市的发展正逐渐从粗放的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变,在这种情况下,改造城中村,盘活效益低下的城中村土地,腾出更多建设用地,缓解土地供求紧张矛盾,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因此科学合理的城中村改造,将会大大促进城市土地潜力的提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1.3 实行城中村改造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 通过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和改造,会使原来的城中村融入城市,从根本上解决原来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建筑密度大,居住环境脏、乱、差,生产生活质量低劣等问题,改造后配套绿化、休闲、健身、环卫、物业等基础设施,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村民居住生活质量,让他们更好地共享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

2 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存在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涉及城中村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同时由于城市用地紧张程度越来越明显,城市房价也越来越高,城市改造再建工程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工程建设的问题,其必须要正确的处理许多问题,既有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还有与城中村居民的关系等等。

2.1 城中村再建工程施工方对再建工程缺乏有效的规划,影响再建工程的施工进度 城中村再建工程对于城中村整体利益具有积极地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城中村再建工程中由于一部分人他们受到私利的影响或者感到某些不公,他们会不配合再建工程,最常见的现象就是“钉子户”的出现,可以说造成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是由于城中村居民认为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们预期的经济利益与实际获得利益相差甚远,并且他们的预期经济效益超出城中村再建工程改建成本预期的范围;二是一些施工方在对待改建工程时其一般采取的是粗糙的方式,而一些居民对待此种方式一般是采取反粗暴的方式,结果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到时施工时间被无限的延长。

2.2 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涉及的成本具有许多预计性 首先城中村再建工程不仅需要施工管理机构,还要成立专门的城中村改造再建动员机构,因为城中村再建工程需要拆除一些居民的住宅等,破坏一部分人的个人利益,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是非常难得,因此需要成立专门的拆迁动员机构等,而这些机构的成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还要提供一定的办公用品、办公场地等,这些都需要额外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具有不可变性;其次城中村再建工程是对城中村旧的农村规划给予否定,而这些新的规划会导致一部分居民的反对,因此为了实现城中村再建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方往往要支付给城中村居民相当高的费用,而且这些费用体现在支付居民费用上是不相同的,而且其还包括许多新的成本支出费用;最后城中村成本控制还具有延续性的不确定性,城中村改建工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重拆重建,而是改建的工程会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收入等,因此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需要解决人们的后续生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资金的,因此施工成本也是没有办法预算的。

2.3 城中村再建改造工程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城中村改造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依靠政府的资金是很难完成城中村改造工程的,因为城中村再建改造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工程建设,还要涉及到房屋安置、货币过度等,因此现在的城中村再建工程多数采取“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我改造”的思路,由城中村集体或者居民投资,然而此种模式受到集体资产的影响,对此目前城中村改造工程还是集中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商投资,由开发商进行投资并且投资商从中获得盈利。这样的资金来源是以损害一部分城中村利益为前提的,并且此种资金来源也主要集中在向银行机构的信贷支持。

3 加强城中村再建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合理安排施工方对施工进度的科学管理 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预期进行施工,首先施工管理方要协调好与施工建设相关的人员,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足够的条件,将施工的硬件设施提供到位;其次施工方要正确处理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常常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因此为了避免发生扰民时间,影响工程进度,施工管理方一定要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宣传工作,争取周围居民的理解;最后施工管理方要积极的与城中村集体就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将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难题给城中村集体进行说明与讲解,将一些施工过程中的难题尽早的解决,压缩再建工程的工期。

3.2 扩大城中村再建工程资金来源渠道 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其单纯依靠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或者城中村集体以及个人的投资是很难完成城中村建设的,因此作为施工方要充分利用行政调控与市场机制的联合作用,采取多种模式下的资金合作运作模式,进而在根本上解决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的资金紧张问题,首先鼓励城中村居民增强对再建工程的认识,提高对工程的投资热情;其次要积极利用政府扶助平台吸引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最后积极盘活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的经济价值,提高金融机构对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的支持力度,给予其足够的信贷支持。

3.3 提高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的成本控制 首先在进行城中村再建工程前一定要明确改造目标,确定改造后的工程用途以及再造规模等,规划好城中村基础设施,尤其是与周围建筑相适应的的配套设施要进行充分的建设,对于属于交通不便的城中村一定要科学的规划好基础道路设施;其次在工程设计中要严格控制成本支出,城中村改造再建项目要聘请具有高资质的设计人员、造价人员等对改造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通过合理的工程设计原理,通过改变再建工程的设计方法,将再建工程的经济效应发挥到最大,争取做到以最小的费用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实行限额设计制度,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应该按照设计书以及投资预算等进行资金预算的初步设计,并且按照初期设计图纸等在保证工程的前提下对工程进行层层限额设计,将工程造价尽量控制在预期的范围内。

3.4 以人为本,政策扶持 城中村改造政策要覆盖拆迁安置、规划建设、社区管理、集体资产流转、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要充分调动村集体和村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明确村集体和村民既是改造对象,又是改造主体,采取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实行村集体、村民出资和银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改造。将城中村改造纳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享受相关补助标准。对城中村改造宅基地集体用地可按规定转为国有用地,土地收益按比例向村集体返还,并将政府所得专项用于新村配套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亏损补贴。对城中村的村民转为城市居民后,其就业统一纳入城市就业管理,并享受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待遇。因城中村改造增加的就业岗位及一些公益性社会岗位,优先用于安排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城中村改造中的村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变为市民。

4 结束语

总之,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管理方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促进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施工,合理处理与各种施工方以及居民的关系,最终提高城中村改造再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兴远.浅谈“城中村”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的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6).

[2]温学延.浅析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方法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3(11).

[3]李曼,李世平.浅析西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0(6).

[4]秦敏,张军红,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城中村,负外部性,内部化,治理机制

一、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是一个公共经济学概念,强调某一消费者或生产者消费或生产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最优。并且这种影响是对于局外人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处于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之外,这也就是“外部性”这样一个称呼的由来。

关于外部性有三个比较权威的定义:

定义一:当一个个体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个体的环境时,就称之为外部效应。从个体与个体的行为关系来界定。人们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一方的行为势必影响另一方的利益。于是人们选择不同的行为策略,即博弈。(范里安)

定义二:外部经济是将可察觉的利益加于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而这个(些)人并没有完全赞同,从而直接或间接导致该决策失误。从决策成本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的。认为双方同意的交易是有效率的交易,同意与否不是一个心理问题,而是一个成本问题。(米德)

定义三:当某个人的行为所引起的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受益时,就存在外部效应。这个定义显然是从收益与成本角度来推敲的。产权不清,成本收益无从谈起,所以成本和收益的界定以产权制度为基础。(道格拉斯·诺思)

根据以上关于外部性的讨论,可以归结出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效应内部化,又称为外部性,是指某一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影响了其他行为主体,却没有因此而付出成本或获得收益的现象。

所谓负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企业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使之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但后者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比如,汽车尾气就是“负外部性”,因为它产生了其他人不得不吸入的污浊空气,损害他们的健康。由于公共资源没有排他性却有竞争性,使之成为了负外部性的多发地带,直至造成“公地悲剧”。

二、城中村问题的出现及其负外部性分析

“城中村”是指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将一些距离新、旧城区较近的村庄纳入城市建设用地。这些被纳入城市建设用地的村庄,我们称之为“城中村”。这些村庄虽然在居民生活及村内建筑等方面已完全表现出城市的特征,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建设布局混乱、建筑密度过大;巷道狭窄拥挤、环境脏乱差;周围各类机构少;市政基础设施不足;危旧平房集中、抗灾能力差;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收入偏低;实际居住人口老化;流动人口相对聚集;特殊群体聚居——外地求学者、上访者、发廊女等。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周边地区形成了负面影响而又未能通过现有的市场机制或政策机制对周边环境进行价值补偿,所以形成了城中村对周边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城中村问题也变得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格式范文。

案例链接:城中村虽然拥挤,虽然脏乱,但“我就想留在北京”

2010年12月24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在北京打车请的士司机找一处他熟悉的“城中村”,的士司机径直开车带记者来到毗邻八达岭高速公路的北沙滩桥西侧。他说,今年夏天曾拉一位客人到这里,熙熙攘攘的外地人及喧闹的街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下车后,记者沿着一条冰冻小河的东侧道路,走进人群熙攘的街区。小河有个和它外表不太相符的名字——小月河。从河边马路拐向街道纵深处,记者在多条交错、宽窄不一的街道行走,只见街路两边满是小饭馆、小商店、菜店以及澡堂、美发店、棋牌室,这里与城区规范街景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广告横幅、标牌错乱,墙壁上喷涂着密集的小广告。

有多名清洁工人在打扫街道。一名推着垃圾车的清洁工人对一名将茶叶蛋煤炉摆到店门口的女老板说:“你赶快把东西搬回去,上边检查卫生的马上就来了。”

在街角的卤菜店门口,安徽人小红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她不是老板,只是个打工的。6年前来到这里内部化,每月500元的房租还可以接受,她会继续留在这里谋生。

往街道深处走,是一个挂有北京鑫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欣福盛党支部两块牌子的院落。在欣福盛党支部的办公室里,党支部书记任永军告诉记者,这里曾是北京市海淀区东升公社塔院大队的地盘,在小月河这片区域有3个村归欣福盛物业管辖,3个村的人口加起来有900来人。刚刚完成的人口统计显示,这里的外来人口有3万人,而事实上更多来来去去的人并没有被纳入统计,据任永军估计,在这儿住的外来人口总数至少有七八万人。

十几年前,这里的村民靠村办旧货市场和煤炭储库的收入解决部分生计,后来,外来人口逐渐多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租房和做小买卖维持生活。

“城中村”是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独特现象。是在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征地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被城市所包围,但管理体制、居民身份、土地制度与社区传统文化仍未加以转变的一种社区类型。城中村的形成是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政府过分强调了市场效率,忽视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城市进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根源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系和户籍制度。

1958年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农村户口迁往城市。长期以来,导致决定农民与非农民界线的既非职业的不同或所处地域的差异,而是世袭的身份和严格的户籍隔离政策,且这种身份具有很大的稳固性。迄今为止,中国城乡居民之间的身份壁垒尚未打破。因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被城市所包围,虽然村民过上城市居民的生活,但仍无法完成其身份的转型,农民依然只能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村。城中村的居民虽享受着市政公益事业的便利条件,在物质形态上实现了城市化,但由于传统二元隔离体制的作用,城中村的村民在就业、子女上学、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仍存在差别,在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上仍无法与城市文明相接轨。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内部化,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无法进行土地统一收购储备,从而形成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并存的土地二元结构。其弊端主要表现为:①城市化进程推进对增量土地的要求加速了农地非农化,从社会成本与经济成本考虑,非农化往往绕开现有农村居民点而表现为农用地的征用,农村居民点被城市所包围,而农民仍固化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形成城中村。②随着城中村周边土地的相继征用及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带动了城中村土地升值。优越的区位与城市内部巨大的地价差,致使城市边缘隐形土地市场发育。失去土地的农民,由于文化技术素质不适应城市的要求,只好把出租房屋作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以地生财。③用地主体的多元性产生征地过程的分散性。从系统角度考虑,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整体的改造能产生正外部性,但不同主体之间由于联结的交易成本高昂与搭便车的动机存在而无法形成整体。对于个体而言,由于改造的成本大于其收益,因而缺乏城中村改造的动机。因此,征地过程中单个主体利益的最大化必将导致城中村的形成。④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虚化使城中村村民成为宅基地产权的真正所有者,加之农村宅基地无偿分配的性质使村民大都违法建房,或少批多建,一户多宅。城市化进程推进促使土地资产价值得以显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及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使高密度建设成为必然。高密度建设助长了城中村成为问题村。

城中村负外部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形象:首先,“城中村”建筑密度过高且杂乱无章,无公共绿地和活动场所,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村落范围内用地功能紊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其次,“城中村”对于现代城市景观形成了很大的损害,降低了城市的景观品位。最后,“城中村”道路等级低,道路不通畅,车辆不能很好的分流,甚至没有可通行机动车的道路,消防车等紧急救灾车辆无法及时到达。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形象、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

2.社会问题:首先内部化,“城中村”的租屋向外来人员无条件开放的特点导致高危人群的聚居,而“城中村”出租屋分散性大、隐蔽性强、无主管的特点又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保护,造成治安混乱,也为周边区域带来了社会治安方面的负面影响。其次,没有有效的管理措施制止出租屋的进一步建设,使得某种情况下村民可以完全依靠出租屋的租金来生活,这种不劳而获的现象造成社会“按劳分配”的公平原则缺失,并削弱村民自主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3.经济问题:城市地租效益的损失:城中村低廉的房租与周边地区地价的不协调造成城市土地价值的“贬值”和城市土地未充分利用,并对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造成价格竞争上的压力。

三、解决“城中村”负外部性问题的途径

解决城中村所带来的外部性问题,要从外部性的起源说起。研究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种理论,即市场机制论和所有制论论文格式范文。

市场机制理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市场机制自身。

市场经济中,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厂商和消费者以利润最大化或者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依据市场价格做出经济决策。而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往往是私人边际成本或私人边际收益,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不会主动地站在社会边际成本或社会边际收益的高度做出经济决策,或者在技术上无法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副作用纳入到成本或收益中。于是,当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负外部效应。

所有制理论认为,外部效应的产生源于产权的不明晰。

一种资源的所有权若无排他功能,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享用,最终使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即产生外部效应。产权不明晰,必然促使人们尽可能无偿的得益。市场本身并非没有解决一般公共产品的“外部性”机制,因此,并非只有政府才能解决“外部性”,只要产权界定清晰,交易费用足够低,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自行协调、讨价还价来将外部效应“内部化”。

基于上述理论我们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城中村外部性内部化问题:

总体思路是,调整使得产品或者劳务的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最终达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在大力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工作的进程中,以促进城中村外部性内部化为指导,是一种积极的可从根本上内化城中村外部性的策略。

1.公共部门的调整:

经济手段:

⑴ 征税(庇古税):调整私人边际成本,对具有负外部效应的产品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数量的税收,使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

用税收的形式促进城中村的发展成本与外围城市的发展成本相一致。对城中村的村民征收相当于外部不经济的一定价值的消费税内部化,其发展成本就会与外围城市的发展成本相等;在报建农民宅基地重建过程中对村民征收城市建筑增容费,这样利润最大化原则就会迫使农民对其宅基地的投资成本等于或者少于边际社会投资成本。

行政手段:

⑵ 政府规制:一是对外部效应水平的规制。通过制定标准,规定产生负外部效应的最大限额。政府将确定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行政上指示生产者提供最优的产量组合,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二是对生产过程的规制。

由于以上列举的种种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机制并不能发挥最优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通过对城中村的违章管制、土地市场的健全管理、城中村改造规划的调控、廉租房的建设等不同的干预形式来纠正市场失灵。

法律手段:

⑶ 对于城中村改造的补偿应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补偿,由此也就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与“城中村”改造有关的事宜。法律手段的有效性取决于该法律系统是否建立起了一套严格定义的稳定不变的产权关系。

2.私人部门的调整:

根据科斯定理,在产权明确的情况下,若交易成本为零或可以忽略不计,则无论初始时谁拥有产权,市场机制可以把外部性内部化。

解决城中村负外部性问题有赖于对城中村的彻底改造,而城中村改造策略中产权转变是关键,土地产权归属问题是“城中村”问题产生的实质所在,只有在转变产权归属的前提下,“城中村”问题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但体制的变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城中村”的土地全部收归国有短期内实现存在困难,而“城中村”的改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提出土地产权转变后改造策略的同时也必须跟紧切实可行的、在土地产权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的改造策略。

参考文献:

[1]杜萌.城中村改造利益纠葛成“都市癌症”[N].法制日报,2010-12-28(4).

[2]盛洪.外部性问题和制度创新[J].管理世界,1995,11(2):195.

[3]温锋华,李立勋,许学强.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中村外部性的内部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8(4):81-84.

[4]杨爽,周晓唯.城中村改造中制度安排的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8(4) :14-18.

[5]何立胜,韩云昊.外部性问题及其内部化的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99,26(4) :1.

[6]贾丽虹.对“外部性”概念的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6):20.

[7]谢志岿.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16(8):167.

[8]姜崇洲,王彤.试论促进产权明晰的规划管制改革──兼论“城中村”的改造[J].城市规划,2002,26(12) :33.

[9]周森.城中村改制和改造的思路与对策[J].南方经济,2002,12(2) :83.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0篇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对比研究

硕士研究生:宋海涛

导师:赵鹤龄教授

业:教育管理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目录

[此篇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呕心呖血之作转载时请加文秘站 站外部链接]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绪论…………………………………………………………1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3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8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11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13

结论………………………………………………………15

注释………………………………………………………17

参考文献………………………………………………………18

附录………………………………………………………19

后记…………………………………………………………20

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阿城市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存在于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显著差异,反映并影响教育活动的诸多方面。本文从调查研究入手,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抽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法,从学校获得了有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科学准确的分析、综合,发现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对本研究进行深入探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就如何改善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所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对比研究

ABSTRACT

Becauseofreformandopening,ruraleconomyinAChengcityhasdevelopedgreatlyinthepast20year.Butcomparedwithurbaneconomy,there’sstilldistinctdifference.Thedifferencewhichliesinmanyaspectssuchaseconomy,culturereflectsandinfluencesallaspectsofeducationalactivities.Byresearching,theauthorthinksitimportanttoconsiderthespecialrelationshipthoroughlybetweenteacherandstudentsincetheirprofessionallyrelationshipisonesideofthisrelationshipsystem.

Adoptingvariouswayssuchasinvestigation,experimentandanalysisofcases,theauthorgainedthedirectmaterialsaboutsomeissuesconcerned.Theauthoranalyzedandsummarizedscientificallythemanddiscoveredtheproblemsof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Thewriterthinksitisnecessaryandfeasibletomakeafurtherresearch.Moreover,theauthoranalyzedanddiscussedstrategiesabouthowtoimprovethe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injuniormiddleschoolincityandcountry.

Keywords:cityandcountry,differentrelationshipbetweenteacherandstudent,comparativeresearch.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阿城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所属的县级市,经济是黑龙江省县级市中最发达的,也是黑龙江省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县级市,同时,阿城市又是一个农业县,农业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一方面,城区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农村经济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与城区经济仍有较大差距。20__年,阿城市实现财政收入45,063万元;全口径工农业总产值1,499,563万元,其中工业1,273,737万元,农业225,826万元;城市人均收入5,800元,农村人均收入2,658元。经济发展的显著差异,决定了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教育活动中的许多方面。那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师生关系,是否会因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而不同呢?

阿城市共有初中生42,877名,其中城区14,238名,农村28,639名;共有初中

教师2,505名,其中城区1,168名,农村1,347名(包括代课教师262名)。本研究调查阶段抽取样本六个,其中城区初中三所,农村初中三所,共下放问卷2,000份,调查学生1,7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1,228份,其中城区初中生729名,农村初中生499名;调查老师300名,实际有效回收问卷217份,其中城区老师113名,农村老师104名。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有显著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对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作此对比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研究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阿城市教育工作全貌,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基础;能够客观上反映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差别,提高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能够对师生关系理论研究做一补充。

(三)以往研究的情况

师生关系问题从总体上看居于教育理论研究的边缘,虽然有些观点引起了广泛争论,但许多领域未受关注。从研究涉及的方面看,分别探究二者之间的特点的较多,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较少,研究教学方面的较多,而研究其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的较少。从方法上看,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较多,实证性研究较少。

(四)研究的方法

抽样调查、个案分析和走访座谈等。

(五)基础概念的界定

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教育活动基础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形成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初中师生关系对初中教育活动,尤其是对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门话题。

近年来师生关系的定义也很多,诸如:“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rela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

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1)

“师生关系就微观而言,主要指师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交往和联系。包括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工作关系,以满往而形成的人际关系,以组织结构形式表现的组织关系,以情感认识等交往为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2)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最基本的人际关系”。(3)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4)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其中以教育与被教育、促进与发展为最高核心层次,由它制约着师生间的管理关系、人际关系、伦理关系等。”(5)

本文从这些定义出发,并且不局限于这些定义,将师生关系放在大教育观中来考虑。从大教育观来考虑,师生关系不应局限于教学工作之中,师生关系应是一个以教育活动为核心的特殊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体系,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从教学角度考虑)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还应包括师生的道德关系、师生的文化关系、师生的心理关系、师生的法律关系、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等。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对师生关系的讨论从教学工作角度考虑较多,因此,本调查研究将师生的教学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体系中的一方面,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来全方位考虑师生之间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章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无论是城区初中还是农村初中师生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都有较深认识,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是否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很重要的学生比例分别是:农村:92.8%,城区:94.5%;认为很重要的老师比例分别是:农村:95.2%,城区:98.2%;认为不重要的老师没有,学生个别也有,农村:2.8%,城区:2.1%;但也有个别学生和老师认为有作用但不大,农村:学生占:4.2%,老师占:4.8%;城区:学生占:3.3%,老师占:1.7%。但在调查中师生关系的每个方面都各有差异,下面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此次调查进行总结。

一、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方面的差异。

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分别充当一定的角色以及在双边活动共同体中的分工合作。简言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即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互动关系。师生的教学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6)。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教学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师生关系对教学工作影响的程度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在教学工作很重要的普遍人数比例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6.1%,农村占:40.1%,老师:城区占:

8.8%,农村占:30.8%;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0.9%,农村占:38.5%,老师:城区占:80.5%,农村占:50%。

2.对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的影响认识不同。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将其称之为教室里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教师的期待是教师通过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方法.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成长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例如,在回答“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没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28.4%,农村占:33.3%,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31.7%;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48.7%,农村占:43.5%,老师:城区占:74.3%,农村占:54.8%。

3.对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所占的地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在教师的业务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人数比例普遍比城区师生低。一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师生都期望改善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该怎么办?”这一问题时,大多数师生都期望委婉的指出错误。而另一方面,在教师的业务素质方面,城区师生比农村师生更注重处理好师生关系的能力这一因素,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且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两者相比,哪一个更重要?”这一问题时,认为知识渊博重要的学生:城区占:27%,农村占:42.6%,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7.9%;认为

两者都重要的老师:城区占:71.2%,农村占:54%。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知识丰富渊博的老师更易于让学生接受,便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知识

渊博教师的期望,其潜意识里也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

二、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方面的差异。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是维持人类社会正常生活的基本的行为规范。可分为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7)。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因师生关系这一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区别于其他的道德关系。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和对走访座谈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道德关系存在以下差异:

1.对社会公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经统计分析,农村师生认为社会公德会影响师生关系的人数比例大大低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例如,在回答“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城区占:32.2%,农村占:23.8%,老师:城区占:57.5%,农村占:41.3%;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8%,农村占:23.1%。

2.对尊重学生隐私的认识不同。在这一问题上学生的分歧较大,老师的认识比较一致。例如,在回答“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在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60.6%,农村占:28.1%,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看的学生,城区占:19.3%,农村占:57.5%。这一结果表面上反映出农村学生对自己的隐私权很看重,而实质上则反映出农村学生思想较城区学生保守的事实,这给师生沟通带来了障隘。

3.对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认识不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影响较大。在这一问题的调查和总结中发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

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则有较大差异,反映为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弱于城区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师生的交往,职业道德观念的弱化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了许多难题。例如,在回答“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这一问题时,认为会有影响的学生,城区占:53.6%,农村占:45.9%,老师:城区占:84.1%,农村占:57.8%;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7%,农村占:25%。而在回答“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一问题时,学生的看法基本一致,而教师的分歧较大。认为“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的”学生,城区占:15.6%,农村占:15.4%,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应视错误情节而定”的学生,城区占:32.4%,农村占:27.9%,老师:城区占:38.9%,农村占:25%。以上结果表明,教师职业道德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在教师身上。

三、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方面的差异。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涵义有三:1、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和纯自然界有区别;2、文化是人类的思想观念体,包括语言、传统、习惯、制度以及思想信仰、价值等。3、文化是人类不同的心理类型。文化是观念的,是特定社会有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的体系,或者说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特有意义体系。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文化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内容”,(8)文化对师生关系也有着较大影响。通过对此次调查的分析,发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文化关系存在以下差异:[此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文秘站 -帮您找文章,12小时内解决您的文章需求]

1.传统文化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传统的道德文化塑造了中国等

级森严的封建家长制和民族性格中深厚的等级观念,在价值取向上,重道

德轻功利,也即重义轻利是最显著的特点(9)。从而形成了带有浓重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而这种观念对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遗留的影响要大大超过城区,加之阿城市是金代古都,传统文化色彩较重,这种影响尤为显著。例如,在回答“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这一问题时,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学生,城区占:24.3%,农村占:28.1%,老师:城区占:5.3%,农村占:13.5%。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比例农村均大于城区。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官本位,读书做官”、“中庸”思想在农村和城区师生关系中都有不同反映,但有一点是一致的,既在农村遗留的传统影响要大于城区。

2.大众传播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不同。“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on)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书籍、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向为数众多的人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10)。大众传播也是文化。以现代技术革命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客观上减少了学生对老师的知识依赖,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这一点因经济发展和教育设施的差别城区要比农村更加显著,阿城市也是这样。

四、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的心理关系方面的差异。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在头脑中的反映。人的心理现象包括:①.心理过程:认识过程(知)、情感过程(情)、意志过程(意);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也泛指人的意识、思想、感情的表现。师生的心理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的过程(个人看法仅供商榷)。通过此次调查,发现阿城市城区

与农村初中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差异如下:

1.对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产生的影响认识不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关系对认识过程会有影响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师生。例如,在回答“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这一问题时,认为“会相互影响”的学生,城区占:39.2%,农村占:36.1%,老师:城区占:77.9%,农村占:51.9%;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3.5%,农村占:15.4%。

2.对师生的情感关系的认识不同。前苏联学者K.H沃尔科夫认为,对感情接触的需要是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基础,这种感情接触在人的生活中及社会关系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情感的看法会影响师生关系.农村师生认为师生的情感关系应该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城区师生的人数比例,而城区师生认为师生的感情关系应是一种包涵多种情感的特殊感情的人数比例高于农村师生,表明了城区师生对新型师生关系的渴望。例如,在回答“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感情应“象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的学生,城区占:17.3%,农村占:22.2%,老师:城区占:15%,农村占:22.1%;认为师生感情应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的老师,城区占:50.4%,农村占:38.5%。

3.对师生关系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同。在回答“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这一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老师,城区占:58.4%,农村占:36.5%;认为“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9.7%,农村占:23.1%。从这一结果上可以看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在是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上,农村师生的认识与城区师生的认识还有较大差距。

五、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法律关系方面的差异。

法律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和认可,由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的工具。自1978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学

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法律,基本结束了教育工作“无法可依”的局面。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从法律角度规定了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前提下,教师对学生——正在发展中的个体的正确指导和严格要求的民主型的师生的关系。但因城区与农村发展的不均衡,对师生的正确的法律关系认识仍有不同之处。例如,此次调查中,在回答“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时,认为师生应是“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的学生,城区占:83.1%,农村占:76%,老师:城区占:92.9%,农村占:76.9%;认为“学生就应听老师的”的老师,城区占:2.7%,农村占:22.1%.有人曾在某地专门进行过中小学校体罚或变相体罚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体罚面广、形式多、随意性大的结论。(11)而在农村体罚现象较城区要严重的多(前文已有表述),这表明,对师生关系应该是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的认识农村和城区仍有较大差距。六、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的政治或经济关系方面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与政治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是为政治服务的。“与过去那些谎言不同,我们不能不公开提出问题,公开承认教育不能不联系政治。”(1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教

育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经济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和政治生活的匮乏必然会影响教育,也必然会影响师生关系。例如,在回答“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应怎样?”这一问题时,认为“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的老师,城区占:10.6%,农村占:20.1%;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66.8%,农村占:58.9%;老师,城区占:85%,农村占:65.4%;认为“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的学生,城区占:18.2%,农村占:24.2%;老师,城区占:4.4%,农村占:14.4%。这一结果反映出农村师生对政治的漠然。又如,在回答“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这一问题时,认为“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的学生,城区占:27.6%,农村占:17.2%;认为“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的老师,城区占:6.1%,农村占:15.4%;认为“可以收,但不应太高”的老师,城区占:77%,农村占:67.3%。这一结果表明,城区师生之间的功利性关系倾向明显大于农村。

第二章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

阿城市城区师生关系与农村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差异,归根结底主要是由阿城市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差距决定的,也正是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成了政治生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差距,从而造成了教育活动中这一基本要素——师生关系的差异。下面分别对产生师生关系以上六个方面差异产生的的原因进行分析。

原因之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差异的主要原因。虽然,改革开放的二十年农村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比而言城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些地区的城区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阿城市正是这种情况。教育承担着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人的培养,(13)因此,经济发展的差距必然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同时也必然造成教育活动中人与人关系——师生关系的差异。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师生之间交往的实用性、功利性和庸俗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明显,原本纯洁的师生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市场经济价值观念的影响,例如,等价交换原则为某些教师乱补课、乱收费、利用家长谋取不当得利找到了籍口。这种情况在城区表现为补课收费屡禁不止,家长请客送礼,老师坦然受之等现象,师生关系过多地掺杂了物质因素,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物质化,使个别教师收入有了不正当提高,在社会上和教育内部造成了极坏影响。这种情况在农村也有表现,但表现形式不同。农村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子弟,这就决定了诸如补课收费(或者说补课收不上费)、请客送礼现

象很少。但是,多年来农村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经济地位始终不满,而城区与农村教师当前的经济收入依然有较大差距,这就使很大一部分农村老师不安于本职工作,千方百计想调到城区,所以就造成了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作用认识的漠然,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动性;在学生方面,则表现为一方面升学有望的学生积极主动与教师交往(有经济条件的学生则千方百计进城读书),升学无望的学生则疏远教师甚至辍学(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要远远高于统计数字)。

原因之二:教育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城区教育设施与农村教育设施相比有较大的优越性,阿城市城区初中的微机普及率已是百分之百,而农村只有百分之八十七,其他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较多,例如,一堂设施完备的实验课,师生之间的交往机会更多一些。而这种实践活动中师生的交往往往更利于形成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这一角度考虑城区先进的教育设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条件,而农村则有很大差距。

原因之三:教育体制改革深度的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目前对师生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的聘用制。阿城市城区初中已基本实施了校内教师聘用,为实施教师的全员招聘提供了基本条件,积累了宝贵经验。教师招聘制的实施增加了教师的危机感、紧迫感,使教师普遍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更加注重师生的交往沟通。尤其有些学校开始搞学生选老师的试点,将学生意见加入对教师的考核中,更促使教师认真对待师生关系问题。这些举措都促进了师生关系向良性发展,但在阿城市农村初中只有个别学校进行了尝试,没有大面

积推开,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教师对师生关系普遍认识不到位的一个原因。

原因之四:文化传统,尤其是地域性的习俗、习惯等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极其不平衡,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师者,所以正礼也”(《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韩愈《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在当代师生思想观念里仍然有着深深的烙印,而这种传统在农村师生中间(包括在学生家长的思想里)的影响遗留更大。另外,阿城市特有历史文化底蕴也对师生关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阿城市是金代第一个建都地,是金代文化的发源地,是满族人的聚集地,满族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尤其是在农村仍有较大的影响。但因城区是建国后发展起来小型工业区,这种影响在城区却很小。这些因素也是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不同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五:教师的知识占有量,尤其是教育理论知识的占有量不均衡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据统计,阿城市城区初中共有教师1,168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724名,占

城区初中教师的62%,大专学历的有405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35%,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39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2%,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127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96%,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41名,占城区初中教师的4%。阿城市农村初中共有教师1,347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包括本科)的有363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7%,大专学历的有6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51%,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的有292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2%,其中,师范专业毕业生有1,041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77%,非师范专业毕业生有306名,占农村初中教师的23%。从以上得

数据可以看出,城区初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初中教师。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教师的知识水平,尤其是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占有量,在师生交往中有积极的作用,专家型的教师始终受到学生的尊敬。而在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中,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最大。一个教育理论功底深厚,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更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所以,城区初中教师与农村初中教师知识水平的差距也造成了两者师生关系的差异。

原因之六:学生获取信息、知识途径的方式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前文已述,大众传播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知识上的依赖性,从而在一定意义上造成了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当然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的原因不止如此)。但大众传播因为许多方面的原因在城区和农村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农村广播、电视、电影、报刊杂志、Internet等传播媒介的软硬件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区,阿城市也如此。所以农村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还很单一,在知识上对教师的依赖远大于城区学生,这一点是农村良性师生关系形成众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

城区初中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差异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师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师生交往的内容不同、当代城区师生与农村师生的特点不同等等。

第三章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

教育生产对象是正在发育的不成熟的人,教育工作实质上是人的生产,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反过来师生关系的差异也必然会影响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下面就师生关系的差异对教育工作的影响谈谈我的看法。

影响之一: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是客观上造成受教育者享受教育的权利不公平原因之一。我国已签署的《世界人权宣言》中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应该是免费的,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段应如此。”“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14)1999年阿城市在迎接国家义务教育检查时,初中辍学率是1.98%。但是,农村初中的实际辍学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毕业班甚至高达30以上),当然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师生关系也是其中原因之一。在对辍学生的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老师瞧不起或不喜欢某一老师等原因而辍学的。那么,在如此多的辍学生中,真就没有人具有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条件吗?综观初中升学情况,农村毕业生总量远远高于城区,而升学人数远远低于城区,教育的不公平显而易见。

影响之二: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客观上给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增加了难度。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15)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发挥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已任,不单纯的传授知识,这和应试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素质教育客观上要求师生之间要有

良好的配合,要形成以平等的、相互尊重为前提的良性师生关系。阿城市农村与城区初中师生关系的这种差距,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师生关系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怎样缩小差距共同发展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影响之三: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根据管理学理论,沟通联络作用有三:使组织中的人认清当前形势,使决策能更加合理和有效,稳定组织内人员情绪便于统一组织行动.师生关系也是一种沟通联络关系,所以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产生影响.一方面师生关系的疏远和冷漠给学校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农村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轻视心理更对班级管理不利.另一方面,城市师生关系表现出来的较强的实用性与功利性造成了乱补课、教师利用特权谋求私利、家长请吃请喝等现象屡禁不止。而农村师生关系表现出的较强的专制性则造成了体罚、变相体罚、随意辱骂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都给教育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影响之四: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不利于教师的业务成熟,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改变,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如等价交换观念)在有些教师中产生了影响,至使城区教师漠视师生的交往,只教书,不育人,只研究利益,不研究业务,尤其是教育理论业务;而农村有些教师因为城乡经济的差别,长期经济地位的压力使他们不安于本职工作,挖空心思想进城,更别说研究业务,主动与学生交往了。另一方面,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使学生不愿意与老师交往,至使其在心理上、生理上、学业上不能健康成长,尤其是初中学生是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期,这一现象更显著。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与教育发展不协调之

处,必然会对教育工作产生影响。教育系统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城区与农村教育也必然会相互影响,师生关系也不例外。研究这种影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发展。

第四章改进初中教育工作的策略

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虽然只是教育工作中差别的一部分,但是,因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的特殊性,它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区教育工作与农村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以上研究,从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差异、促进城区与农村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角度,对初中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加强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缩小城乡教育经济环境差距,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经济条件。经济差别是农村与城区教育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但这种经济上的差别也有政策的原因,或者说是政策原因将城区教育与农村教育置于不公平之处。1995年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77.95亿元,高等教育:304.57亿元,16.22%,中等职业教育:227.70亿元,12.12%,普通高中:175.96亿元,9.37%,义务教育:1061.25亿元,56.51%。(16)从数据上看国家在义务教育上的投资比例较大,但真正投到义务教育上有多少呢?据国务院发展中心统计调查,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中,乡镇负担约78%,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财政负担约11%,中央财政负担约2%。(17)乡财政负担的78%,一方面是在税收体制实行一级一级按任务指标下压的前提下负担

的,另一方面这些负担都来自农民自己(或者说是农民自己承担了义务教育的78%费用)。而城区则完全靠在财政上,无忧无虑。所以说,城区与农村教育是处在政策和经济不公平的位置上,要想改变这种境况必须由政府来改变(当然不是地方政府),由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来缩小城区与农村教育的经济差距。只有城区与农村经济差距的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差异缩小,才能使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共同步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建议二: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提高教师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农村教师在学历整体水平上低于城区(前文已有统计),只是教师业务素质差距的一个侧面,此次调查,在和教师的座谈中发现,农村教师和城区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差距更大,远远大于学历水平的差距。另一个方面,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在教研工作中注重更多的只是专业知识方面的研究,对教育理论方面(如师生关系)的探讨很少甚至没有。教育理论决定了教师在理论上对师生关

系认识的深度。因此,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质,是改善师生关系,促进良性师生关系形成的有效手段。建议三: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开设实用技术学习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减轻升学造成的师生心理上的压力,为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条件。因经济的制约,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只实行到初中,能够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学生还是很少一部分,这就使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产生厌学思想,甚至辍学,这一现象在城区和农村都很严重,尤其是在农村更为严重,这种情况也给师生的交往增加了难度。针对以上情况,为继续加大素质教育实施力度,应在城区和农村初中分别[您所阅读的这篇文章来源于文秘站 -文秘站 -是]

开展适合于城区和农村特点的实用技术课程,为不能升学的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在这些课程的开展中,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兴趣,增加师生交往的机会,促进师生关系的改善。

建议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深层次改善师生关系,使初中生心理、生理共同健康成长。师生之间认识、思维、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心理方面的相互影响也是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城区与农村师生对师生心理关系看法的不同,并不是说师生之间的心理特征相互影响很小,相反,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长远的、重要的,只是师生都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初中时期是生理、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尤其是当代学生生理、心理的发育普遍提前,独立性较强,所以,在初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然是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或者专家来主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良性师生关系的形成,对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对教育工作的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无论是城区和农村,师生关系应该向哪一方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方向应是一种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崇善本性和发展至上宗旨的有机结合型的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师生情感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联系型的师生关系。(18)这种说法颇有道理。

结论

综上所述,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在业务、道德、心理、文化、法律、政治或经济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别产生的,这种差别的产生反过来又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城区与农村师生关系的这种差异并不局限于初中阶段,在其他教育阶段也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其存在具有普遍性。虽然我们从教学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法律关系、政治或经济关系等方面分别探讨了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的差异,又从几方面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和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师生之间的各种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应孤立地从某一方面去看问题考虑问题,应始终坚持从全局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师生关系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教师队伍中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造成师生关系恶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使得家长、学生对教师尊敬、尊重的风尚甚至对教师的依赖性减弱;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敬业精神下降,追求新思想、获取新知识的兴趣锐减,固步自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身心发育"早熟",各年龄阶段对教师的评价和与教师交流的需求差异明显,均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教师自身素质的下降,"与世无争,于功无争,

于利无争"的传统美德日渐消褪,"为人师表"的观念日渐淡化。这些不良倾向极大地败坏了师德形象,是恶化师生关系的根源所在。

学校、家庭、社会是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而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原因很简单,"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通过社会教育这一途径,能够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潜力,丰富课余生活。然而农村教育却忽视了社会教育这一有机组成部分,只看到的是学校教育。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文盲偏多)根本不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把学校视为"托儿所",情愿多交钱把未到入学年龄的子女送到学校,为了给自己减轻所谓的"负担"。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不能很好地结合,家庭、社会不能给学校以大力支持,彼此间不能很好地沟通。

农村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居主导地位,素质教育难以推广,涵盖面过于狭窄。农村教育部门的领导在素质与能力之间很轻松地划上等号,认为能力就是素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喊口号,而无具体的实施方案。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步克服弊端,构建一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具体表现为:第一,调整现存的农村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第二,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农村现状,减轻升学压力;第三,调整和改革课程的体系、教材的编排,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第五,在农村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计划的实施力度,解决农村中小学失学率逐年加大的恶性循环;第六,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相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使农村教育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这一轨道上来。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0页。

[2]南京师大教育系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版,第140页。

[3]许高厚主编:《现代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

[4]李谨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5]姜智:《师生关系模式及其选择》,北京师范大学申请学位论文,未公开发表。

[6]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7]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215页。

[8]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8页。

[9]王旭东编著:《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师生关系》,《国外师生关系研究》,海南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0]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1]刘杭玲苏正旺:《中小学校体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第3期,第59页~60页。

[12]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厅政治教育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列宁论国民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401页。

[1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19页。

[14]童大焕:《中国青年报》20__年4月1日第8版。

[1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66~373页。

[16]转录于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68页。

[17]《南方日报》20__年3月14日。

[18]华东师范大学教科所王本陆:《关于教学工作中师生关系改革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__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金一鸣主编:《教育社会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4]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10月版。

[5]余永德主编:《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6]吴琅高主编:《城市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__年1月版。

[7]皮连军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版。

[8]谢德民主编:《论学习》,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9]扬文士张雁主编:《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

[10]王鼎宏著:《师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__年月版。

[1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

[12]申亚权张守臣著:《教育测量学》哈尔滨出版社1996年7月版。

[13]付道春主编:《情境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版。

[14]付道春主编:《情境教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版。

[15]程正方主编:《现代管理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年

3月版。

[16]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编:《20__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__年1月版。

[17]齐亮祖著:《学校管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18]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__年2月版。

[19]宋晶如注译:《古文观止》,中国书店出版社1993年1月版。

[20]李江颜波主编:《中国经济问题报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21]《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3月版。

[22]阿莫纳什维利等著,朱佩荣译:《到新学校去!》,《外国教育资料》1989年第1期。

[23]H.O.林格论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

[24]A.M弗里德曼K.H沃尔科夫著,李国臣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5]F.E卡斯特J.E罗森茨韦克著,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6]R.Rosenthal&L.Jacobson,Pygmalionintheclassroom:Teacherexpectationandpupils’intellectualdevelopment.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1968.

附录

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表一:阿城市城区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二:阿城市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表

表三:阿城市城区与农村初中师生关系问卷调查统计对比表

阿城市初中师生关系调查问卷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1)、很重要;(2)、不重要;(3)有作用但不大。

2。你期望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1)、传统家长式的;(2)、朋友式的;(3)家长式和朋友式相结合的。

3、你对你们班现在的师生关系是否满意?(1)、满意;(2)、不满意;(3)、不太满意。

4、你认为师生的思维和认识问题的方式相互影响吗?(1)、会相互影响;(2)、不会相互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5、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成长是否有影响?(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6、你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影响教和学的效果吗?(1)、没有影响;(2)、有影响但不大;(3)、影响很大。

7、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是否会影响师生之间的交往(比如说,工作积极认真和消极不认真相比)?(1)、会有影响;(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8、你对老师补课收费怎么看?(1)、应该收,老师付出劳动了;(2)、不该收,老师已有工资了;(3)、可以收,但不应太高。

9、你对送老师礼物怎么看?(1)、应该送,是当今社会和老师沟通的一种手段;(2)、不该送,玷污了师生关系的纯洁;(3)、送一些小礼物,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友谊。

10、从法律角度讲,师生之间应是:(1)、平等的,有事应协商解决;(2)、学生就应听老师的;(3)、除了学习学生都可不听老师的。

11、你能将你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吗?(1)、能;(2)、不能;(3)、有时能说一些。

12、你认为你和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怎么样?(1)、很好;(2)、不太好;(3)、无法沟通。

13、你认为对一个老师来说,知识渊博有特长和专业知识丰富但其他知识了解较少相比,哪一个更重要?(1)、前者;(2)、后者;(3)、两者都很重要。

14、师生的性格对师生关系的影响:(1)、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5、你认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会不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1)、影响很大;(2)、没有影响;(3)、有影响但不大。

16、一个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和一个不注重仪表的老师上课对学生有无影响?(1)、有很大影响;(2)、没有影响;(3)有一些影响,但不是最重要的。

17、师生之间的感情应是:(1)、像父母对子女一样的感情;(2)、像好朋友一样的感情;(3)、一种特殊的感情,包涵很多感情。

18、从道德角度出发你认为师生关系应是哪种类型的?(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2)、尊师爱生,教学相长;(3)、老师工作是义务,学生学习是权

利。19、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例如,歌咏比赛、郊游)应是:(1)、组织者和参加者;(2)、只是组织者,不参加;(3)、应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只做旁观者。

20、师生关系的范围:(1)、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只要师生存在就会存在;(2)、只有在学校内存在师生关系;(3)、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在校内和校外都存在。

21、一个爱国对社会负责又能将这种思想经常渗透给学生的教师和一个对国家社会都不关心的教师相比:(1)、两者对师生关系没有影响;(2)、前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3)、前者对师生关系有消极的影响,后者对师生关系有积极的影响。

22、对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正确观点学生应:(1)、立刻指出,不用考虑环境;(2)、委婉地指出,不要伤教师的自尊心;(3)、知道也不说,老师自己会纠正的。

23、你心目中的老师应是:(1)、一个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平易近人的老师;(2)、一个要求学生宽松又平易近人的老师;(3)、一个要求学生严格又严肃难以接近的老师。

24、你对教师检查学生日记和信件怎么看?(1)、在学生允许情况下可以看,这样可以更好地沟通师生的感情;(2)、不用学生允许也可以看,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心理;(3)、为保护学生隐私任何情况都不可以看。

25、你认为师生之间感情应怎样沟通?(1)、在现今的经济社会里应主要以物质沟通为主;(2)、师生感情是纯洁的,不应有物质关系,应只通过精神沟通。(3)、物质和感情同等重要,所以师生之间沟通应既有物质又有精神。

26、教师办公室环境的好坏能否影响学生对教师的看法?(1)、有较大影响;(2)、没有影响;(3)、影响不大。

27、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和一个严肃刻板的老师你喜欢哪一个?(1)、前者;(2)、后者;(3)、两者对我都没影响,知识最重要。

28、你怎样看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1)、应该,因为学生犯了错;(2)、不应该,应尊重学生以说服教育为主;(3)、应视错误情节而定。

29、当你在课余时间上网吧时,老师批评你,你认为:(1)、课余时间是我自己的,老师不应管;(2)、老师批评的对,他是为我好;(3)、老师不应太主观,我上网吧可能也有好处。

30、你对家长和老师沟通怎么看?(1)、应常沟通,有利于学生成长;(2)、不应沟通,对学生成长没好处;(3)、沟通与否应视情况而定。

后记

在本文的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赵鹤龄教授的悉心指导,整篇论文都凝聚了赵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辛勤汗水。在与赵老师相处的日子里,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兼容并蓄的博怀,让我在做论文的同时学到了更多。在此,谨向我的导师赵鹤龄教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

一、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城市建设逐渐扩张的城市,原有的城市近郊的农村土地逐渐向新的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转变,进而造成城市被城郊农村包围的格局。再加上一直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影响之下,自20世纪90年代起,城中村不管是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愈演愈烈。在城中村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其产生的负面与问题越来越突出,围绕重建式的改造工程建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二、城中村现状分析

就城市而言,城中村的形成必然与历史与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可否认,城中村对于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首先,城中村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住房解决未来人口的居住与安置问题;其次,站在农民的角度,城中村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再者,外来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城中村发挥着重要的过渡带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城中村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城中村占用了大面e的城市建设用地,显然不利于城市土地价值的充分发挥。通常情况下,城中村在土地规划与布局上显得相对凌乱,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情况也不理想,相较于城市景观,城中村的整体情况有着巨大差距,土地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城中村的居住环境相对恶劣。城中村的各种土地资源交错混杂,功能尚未统一。很多村民住宅存在严重的超标违建现象,这导致城中村内部建筑具有很大的密度与容积率,在安全性方面有所缺失,整个建筑布局混乱无序。城中村内部道路系统也显得曲折、狭窄,甚至连人流、物流、车流以及消防的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在给排水系统方面,很多日常需求难以得到保障,一些村民需要打井取水,村内排水堵塞情况十分普遍,一到阴雨天气,那么就会发生积水等现象。在电力系统建设上,城中村内部电力情况并不理想,存在普遍的私搭乱接现象,安全隐患较多。最后,关于公共卫生方面,城中村存在的问题更是十分严重,绿地与室外活动场地建设几乎停留在空白阶段。

再者,城中村存在严重的治安问题。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背景下,城中村居民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其整体犯罪率相对较高,整个治安环境十分不理想,对于城市社会治安而言,城中村成为了重灾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此外,就文化观念而言,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化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在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之下,很多村民在角色上难以快速转变过来,不管是文化心理,还是生活方式,他们并没有真正与城市相融合,这显然对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设计探析

1.兼顾内外使用设计原则

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规划设计而言,兼顾内外使用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与社会层面的意义十分重大。城中村内部人员与外来者属于一个子系统,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十分微妙,在具体改造中,如果这一平衡被打破,那么整个系统必然会崩溃。在城中村改造进程中,人这一因素发挥得作用非常关键,如果简单改造物质空间,那么城中村“人”的问题必然无法得到解决。城中村回迁社区的改造如果没有考虑低收入外来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权,那么就会使其居住趋于边缘,给新一轮城中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就体现在改造中忽视了低收入外来人口的空间使用权。因此,对于城中村回迁社区改造而言,必须对低收入外来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权予以足够的尊重与肯定,确保回迁社区在原城中村发挥着的关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实现新城中村对城市建设产生的消极作用的控制与消除,为城市化与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兼顾内外使用者的设计原则,还需要重视城中村村民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这不仅需要考虑居住空间设计,还需要对出租空间设计予以重视,促使出租屋易租性得到提升,为村民生活来源提供可靠保障;为了使村民出租易租性得到提升,还需要重视回迁社区新涌入的中等收入租用群体的使用需求;对于城中村原有的低收入外来群体而言,也需要关注他们的使用权,应不断调整与优化城市外来劳动力资源配置,使村民出租屋承租人群范围得以扩张,使易租性要求的提升得到保障。

2.遵循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设计原则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使用需求与空间对等的原则是建筑空间设计必须遵循的。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人们的使用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其与建筑空间之间的契合度,实现建筑空间的充分利用,改善使用者对空间的体验。在具体设计中,应充分了解分析使用者使用需求,围绕建筑空间的功能构成、环境布局以及面积尺度对设计进行优化,如此才能够将人本思想体现出来,为改善回迁社区建筑外环境空间状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坚持高效、经济、灵活的设计原则

对于建筑空间设计而言,为了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就必须对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予以充分考虑与分析,基于此对回迁社区住宅空间的功能构成、尺度空间等进行优化设计。而灵活运用空间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套内空间设计的灵活性,换言之就是同一空间在稍微的改动之下就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是指不同套型的合理组合,对一些特殊空间进行合理运用,可以使套型设计的多样性、丰富性需求得到满足。此外,建筑空间设计还需要基于对空间的高效、灵活运用,不断追求经济性的提升。除了需要建筑空间建造具有可观的经济效果,同时也要对空间使用的经济性目标予以关注。例如对于不必要的空间面可以进行压缩,如此就能够使回迁社区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建,赵肖丹,崔璨等.城中村的“保留性”改造模式探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21(1):76-79.

[2]唐蕴婷.转型期“城中村”更新策略及设计控制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北山村“城中村”更新改造规划为例[D].长安大学,2013.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居民收入;城乡差距;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1-0124-02

1 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

从基尼系数的反映情况来看,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25,2002年已经达到0.454,提高了80%,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从扩大到缩小,又从缩小到扩大的趋势。如果用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相比的话,从国际一般情况角度出发,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的1.7倍,而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一直超过这一标准,1978年这一比例为2.57∶1,1985年达到最低点1.8∶1,1997年为2.47∶1,2001年继续扩大,为2.9∶1,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为3.2∶1。但是这个结论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因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包括城市居民能够享有的各种实物性补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如果把这些考虑进去的话,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要达到4~5倍,甚至更多。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合理的差距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产生负面效应。考虑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较大,所以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以负面效应为主。

2.1 正面促进作用

(1)促进农业的发展。当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工业化所需要的水平时,企业能够在农村用最理想的价格获得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从而促进工业的发展。而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则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资源,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合理进行资源配置,推动农业的发展。

(2)使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提高农民素质。城乡收入的适度差距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来城务工,一方面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由农民变市民,使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明显提高;另外农村居民可以接受城镇居民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技手段,在提高劳动水平的基础上提高了劳动素质。

2.2 负面效应

(1)影响社会稳定,抑制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农村的稳定对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没有农村的稳定,经济就不会得到长久的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合理与否,会对社会稳定产生直接影响。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偏大,收入分配不合理对社会秩序存在隐患,贫困阶层不断扩大,必定会引发社会成员对社会的不满,进而带来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局势的不稳定,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

(2)影响农村消费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会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造成农村购买力偏低,难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

(3)造成农村教育水平投入不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会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而这一情况又会反作用于农村居民素质,使农村居民收入缺乏有力的保证。要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首先要提高其受教育水平,只有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收入难的问题。

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

(1)收入不均衡。行业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此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另外会造成城乡居民收入间的差距。由于行业垄断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主管,再加上一些行政体制的影响,使得该行业的人员几乎都成为高收入者。受行业垄断的影响,其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忽视市场的调节功能,是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出现了收入上的差距。再加上权势在收入中的影响,使得收入形式严重变形。这些不平衡因素都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方面。

(2)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城乡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留下的产物,也是划分城乡的基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3)市场操作不规范。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保证市场操作规范的前提是法律制度的先导作用。由于我国当前的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以及执法不严的情况,使得非法收入大量存在,而且由于市场操作不规范,造成城乡信息不全面,这种情况下会引起农业布局的不合理,从而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4)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在社会中,受过高等教育人员的收入水平明显高于未受教育人员的收入水平,由于软硬件投入不足,尤其在农村地区,这显然剥夺了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机会。中央政府部门掌管主要财力,但在义务教育经费上只承担一小部分,而绝大部分是由财政力量薄弱的县乡及政府承担,而实际上县乡的财政收入是对农民的征收,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而城镇居民则不需要缴纳这部分费用,这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4 缩小城乡差距的措施

(1)完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法制建设,依靠法律的强制性作用,严格管理政府官员的渎职和垄断行为,保证参与机会的均等,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反垄断法律法规,逐步消除垄断,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标准,促进资本的合理流动,消除非法收入滋生的环境,缩小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2)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享有同等的权利,它的本质是消除由于户籍制度带来的种种差别,实现城乡居民享有发展机会的同等权利,以及社会地位的平等,使户籍只承担人口的管理职能,不再和经济利益相联系。

(3)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农村的发展速度比不上城镇的发展速度,这和资金的投入多少是离不开的,因此,要想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是必不可少的。要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确保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的充足,增加技术引进,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同时,要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提高金融行业的服务水平,广泛吸收闲散资金和外资,扩大农业资本投入,通过各种投入,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的保障制度,为农民创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3篇

基金项目:2012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社团与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的教育融合研究〉〉(课题编号:SQ122013)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教育将是残缺不全的。在我国政府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和教育局对小学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政策鼓励下,全国各地小学纷纷在原有的主干课程基础上增加关于第二课堂的开课的科目和数量,使得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然而,去年9月,河北化药学院团委对位于“城中村”的周边小学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了城中村小学学生在第二课堂开展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城中村小学学生课余生活单调。第二课堂开展比较单一,枯燥。通过调查显示,支持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家长则高达79%,充分体现了学生以及家长渴望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场地设施、师资等制约,第二课堂的开展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第二课堂的开展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城市小学有较大差距,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周边不利环境影响课余生活。城中村外来人口密集、从业项目杂乱、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差等不利因素很多,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

城中村小学生的父母素质教育意识淡薄,缺乏对孩子业余生活的关注,对孩子,对孩子的课余生活缺少规划,不利孩子的全面发展。

造成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五点:

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自2002年开始,省会石家庄正式启动城中村改造,列入城中村改造的村共有73个(二环路以内、以外),其中包括我校周边的城中村。但是由于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虽然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部门已经加大力度支持了小学的配套建设,但学校专业教师不足,配套设施未能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学校资金相对紧缺的问题,使得城中村小学第二课堂的开展力不从心,距城市学校有较大差距。所以在设施和师资方面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相关部分高度重视,协调解决。

周边复杂环境的影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需加强管理,对城中村学校周边存在的网吧、游戏厅、卡拉OK进行清理。调查显示,小学生在游戏厅来去自由,无人真正验取孩子证件,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造成很多孩子在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的情况下,迷恋网络,耽误学业,影响健康成长。同时,周边存在大量的小商小贩经营,环境嘈杂,素质良莠不齐,对学校周边从业的嘈杂不良环境要不断优化,换孩子们一个优雅的环境。有人说,城中村改选,“富了一代人,又毁了一代人”,显示出一些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城中村孩子生活现状和未来前途发展的担忧。

家校合力配合重视不够。调查显示:城中村学生家庭主要生活来源于父母上班,占到85%,15%来自于村里分红和房租收入。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基础,然而城中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家长,本身知识层面较低,整体文化素质欠缺,而且由于忙于生计,整日劳碌奔波,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子女管教欠规范,课外辅导能力弱,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一些家长的不良习惯还直接或间接地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卫生习惯、学习习惯、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相当差。同时,家长普遍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应该承担责任,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在校表现缺乏与家长有效沟通联系,造成家长不了解学生的表现。然而,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共同完成。家长、学校协调配合较为困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城中村客观条件的制约。城中村在地理位置上并不优越,交通不便利,经济上也不如城市其它一些发达的地区那么繁荣。在这种情况下,“城中村”很容易与外界造成一种相对隔绝的状况,很多第二课堂延伸不到城中村,所以周边第二课堂较少,致使有的家长需要把孩子送到很远的地方上第二课堂,这样就造成了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等问题,非常不方便。所以,一部分家长就选择放弃让孩子上课外班。在调查数据中显示,83%的学生认为上课外班的学生并不多。只有17%的学生对课外班有所了解。

5、师资力量缺乏

大多数教师倾向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能留在的城中村小学的教师在专业能力、素质能力方面相对缺乏。很多教师的素质提高不够,难以满足当前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也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造成了师资队伍令人担忧的一面。所以政府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学校也应该主动聘请优秀老师担任第二课堂的教师,或者与周边小学合作,或者主动与周边高校的学生社团融合,实现教育融合,达到教育共赢的局面。同时,由于课堂授的知识是相对稳定的,难以及时地向学生传递最新的科学知识,所以学校也应该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根据教育政策,主动制定素质拓展培养计划,探索第二课堂教育的方法,实现路径,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

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城中村中大多数居民的土地全部被征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很多家庭迫于生存压力,要出外打工,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很多家庭教育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同时,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也是目前城中村第二课堂的主要问题,这部分学生也是需要更加重视的弱势群体。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城市化;城中村;改造;措施

引 言

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十分显著地提高了我国的现代化进步水平。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当前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问题,是相关工作人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集中体现,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经济融合、发展结构优化都是社会重点关注问题。针对其改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的分析也是社会发展重要研究的领域之一,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市化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目前一些地方城中村改造的做法和经验,针对城中村改造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仅供参考。

1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简介

城中村的出现是城市化发展进行到一定程度出现的产物,在属性特征方面兼具城镇和农村的双重特点,是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它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区居民水平,甚至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城中村的形成过程

城中村产生于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多位于城市区边缘、城市近郊、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是围绕原有农村居住地形成的人员聚集地区,其拓展领域与当地城市化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很多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业已成熟,但居住者的户籍、土地权属、经济组织和行政机构等管理要素改革却相对滞后,仍保留原农村管理体制,不能很好地适应所属城市和开发区域的发展需求。

1.2 城中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土地管理缺乏依据

现阶段城中村的土地性质仍未发生变化,依旧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然而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其交通设施、商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水平已经和城市无异,其使用功能基本上等同于国有土地,其土地价值与城市国有土地相当。这种情况使得城中村土地在使用和管理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同时,随着城中村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往往在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时,会将这部分区域列入其中,然而受限于管理组织和体制的完善性,很多城中村仍然保留着村民委员会,未能根据实际需求设立居民委员会,由村委会主导行政管理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比重增大,导致管理功能形成了交叉,职责不明。

1.2.2 人口素质偏低

人口流动性大是城中村的一大特点,而且这部分人员的组成比较复杂,个体素质区别很大,来自不同地区的群体带来了相异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城中村的居民多为一些底层劳动者,从事的工作层次较低,囿于所受教育水平不高,这部分人员进取动力不足,缺乏创新竞争的动力。在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公共卫生意识差、不遵守交通规则等,并未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社会身份的转变。

1.2.3 土地使用混乱

在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下,众多城中村的土地价值不断攀升,出现了很多“子女分家、兄弟分家、女儿回娘家落户、拆迁安置、征地安置”等不良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处于私利的集体土地索求。有的村每户各有一个老宅基,然后每户划分一个新宅基,再加上有些村民将自留地、菜园地私自变为宅基地。

由于一户多基的客观存在,周边乡镇的一些农民,特别是在外打工多年的农民进入县城,使得私下的土地交易行为不断泛滥,出现了多种不合乎法律法规的交易行为,造成了混乱的土地交易局面。甚至部分村民联合不法开发商,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开发出售小产权商品房,给县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1.2.4 规划缺乏统一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中村发展的首要条件,然而现阶段由于管理体制和人员组织方面的不足,使得城中村处于城市规划的边缘性,在进行监管时往往会被忽略,这使得众多城中村在建筑发展整体规划水平较低。同时,混乱的土地交易市场,使得居民私搭乱建现象极为普遍,限制着地区整体居住环境的水平提升。

1.2.5 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当前的城中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人员的进一步聚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城中村缺乏必要的给排水系统,环保绿化工作相对滞后,环卫工作未能落到实处,存在交通和消防隐患。更为极端的地区形成了违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黄、赌、毒”集散地,极大威胁着周边区域的社会发展和治安管理。

2 提高城中村改造水平的措施

2.1 提高政府综合管理投入

城中村的改造管理,离不开国家公共权力的支持,同时基层城镇管理人员要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施政原则,详细具体地考虑多方因素,协调满足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在不损害百姓的利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参与改造单位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收益,激励其进一步实施合理科学的改造工程,形成良性循环。

2.2 开发前进行科学规划

城中村是随着城市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产生的,在初期其矛盾问题并不突出,这使得当地的管理者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解决的城中村问题诱发了众多城市化发展的“疑难杂症”,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而,在进行改造初期就应通过研究当地客观因素,在遵循相关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对城郊区、城市边缘地带等潜在城中村发展区域进行调查,了解它们的现状,将其列入城市规划管理范围,对土地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合理规划,绝对不能让城中村在无序的情况下任意发展。

2.3 维护村民的基本利益

城中村改造中的主要矛盾是各主体间的利益,在改造安置或补偿方面未能与村民达成一致。在城中村改造时,拆迁村民户籍将划入城市管理,令其身份变为城市居民,并给予合理的补偿,在维护其利益要按照城市居民的管理标准条例执行。

2.4 提高城中村人口素质

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同样是决定城中村改造工作进行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村民长时间的乡村地区聚居生活,思想观念未能与时俱进,文化技术还比较匮乏,缺少竞争进取的精神。只有转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培养他们特定的技能,授之以渔,才能为城中村的改造减小阻力。

3 城中村改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深入了解村民对“城中村”的改造要求

城中村改造涉及土地与房屋,大部分村民的关注重点在于:房屋拆迁赔偿标准和经费是否能满足要求和得到确切落实;按照审批建造的住房面积是否会减少;是否一刀切都要建多层和高层,部分离城区较远的地方是否还可以建连体式农居;住房环境改变了,是否会影响基本生活;统一建多层、高层,房屋的质量和安全能否保障等等。图1为城中村改造审批规范流程:

3.2 改造办法要贴近地区实际情况

城中村改造的确定,要在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完成,合理的改造方式能够节约人力物力,同时也不会影响地区的社会和谐,能够更大程度上获得村民的支持,目前城中村的改造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维持现状,局部整治。针对一些规划建造较为整齐的区域,可在其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不足之处进行整改,将其列入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

(2)全部拆除,集体改造。在未进行整齐规划中心城区,由于这些零乱建筑、较差的基础设施以及脏乱差的环境,使得其利用空间较少,可进行整体拆除,全部改造。

(3)延续发展,局部改造。对离中心区较远的一些城中村,因与主城区有一定距离,可通过政策引导,综合整治和市场调节的方式,分期分批进行改造。

3.3 城中村改造规划要体现整体性

在以往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忽略了问题的严重性,城中村现象的过度泛滥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会有更多的城中村产生。为了吸取以往的教训,改变推进城市化产生城中村,通过改造城中村,来进行推进城市化的恶性循环,必须坚持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同时,加强对城边村和城外村的控制,为高起点推进城市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 语

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点带面城市化发展模式,使得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观。那些原来紧挨着城市的那些农村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用作城市建设,出现了城中村现象。城中村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居民生活水平低下,这是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耕地被征用后农民转为居民,却仍然在原村落居住现象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研究对促进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及其改造[J].管理学刊.2010(06).

[2]徐国玲.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05).

城中村改造的影响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城中村;泉州城东片区;状况;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1-17-02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的外拓,过去处于城郊的农村逐渐被纳入城区的范围,最终为城市所包围,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城中村”。“城中村”脱离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和生产方式,受到城市生活的巨大影响,但在土地权属、管理体制以及思想观念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差、管理存在漏洞、治安问题突出等,严重阻碍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对“城中村”的有效治理,是一项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理论难题。

本文以泉州市城东片区中的四个社区:华大社区(华侨大学社区)、城东社区、南浦社区、浔美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访谈调查对象,深入了解“城中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城中村”治理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城中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泉州城东四社区“城中村”治理的基本状况

城东片区是泉州中心市区的重要板块,是泉州市“东进、南下、西拓”城市发展战略中“东进”计划的主战场,自2005年10月开发建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已经初具现代化宜居新城的雏形。但是,城东片区作为原城乡结合部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新区,存在一些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内部存在很大的问题,影响着整个城东片区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形象。通过对城东片区四社区的访谈调查,了解到这些“城中村”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与困境。

(一)经济问题

1、“城中村”治理所需资金不足

“城中村改造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1]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往往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城市重点建设区重点项目,对“城中村”问题无暇顾及,当资金充足时,“城中村”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治理难度大。华大社区与城东社区处在政府建设目标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现代住宅建设,被征用土地居民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同时对该社区的治理也是街道办重点扶持对象;而浔美社区和南浦社区则没有在建设计划之列,仍然保留着原有的土地与生活方式,“城中村”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这就会形成一种现象或者认识“一区得道,鸡犬升天”。

2、社区居民经济来源种类有限,生活水平较低

城中村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既有农村中的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也有民营经济、外来经济等,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例因村而异,彼此间差距较大。据调查所得,四大“城中村”基本上不存在第一产业,大部分居民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比较突出的第三产业,以房屋出租、餐饮小店和零售为主,科技含量低。同时限于文化水平与思想观念,居民很难在城市中找到工资较高或者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这就制约了“城中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策问题

困扰四大社区治理的重要因素是缺乏统一政策支持。“城中村”的治理是一项新问题,又是一项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制度、财政制度、投资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虽然许多地方政府要求治理改造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例”,符合坚持实际、因地制宜,但也相应的增加了改造的难度。目前泉州市政府没有明确统一的治理规定,在实践中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制定的政策往往是领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是朝令夕改式的。同时政府的政策倾向是有特殊照顾对象的,而“城中村”内部治理政策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操作文件或者方针,因此缺乏实用性。

(三)社区管理问题

1、城市农村双重管理体制并存

“城中村”虽然被纳入了城市的管理范围,但是在实际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农村的管理体制。城市居民委员会是负责管理和服务社区居民等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却承担着各项政治、社会职能、村民就业、生活保障、社会福利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文化卫生等农村居委会式的工作,造成城乡两种管理体制责任不明。很多“城中村”管理机构直接由原来的农村居委会直接改制成社区居委会。同时“城中村”管理者往往与本村村民血缘密切,是村中大族姓成员,这使他们在管理时总是会优先照顾本族居民,容易造成“管而不治”“治而不严”的局面。

2、管理人员自身定位出现偏差

原来的农村村民委员会承担农村集体管理所需的一切费用,拥有对集体实物的管理权,包括土地管理、人口管理、宅基地使用等,有很高的自主性。而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则只是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构,政府承担社区居委会管理费用,只负责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以服务为主的辅工作。因此,一些社区人员特别是原村委会人员就会认为社区居委会只是“上级信息传达站”,没有发挥自身才干的机会,甚至认为社区居委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偏差的自身定位难免造成消极怠工、影响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与质量。

(四)社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主要表现在四大“城中村”内部存在没有规划的建筑群和违章建筑物。社区内居民有的只是在原有宅基地上进行翻盖,部分用作住房,部分用作出租,用地方式杂多。同时建筑群密度较大,参差不齐,布局十分混乱,容易给居民带来生命和财产隐患;在规划管理上,政府乃至街道办把重点放在新开发建设的新型居民住宅区,而没有把社区内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范围;城中村的绿化建设(华大社区内华侨大学除外)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

2、公共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建设滞后

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便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衡量社区建设。“城中村”内居民所需的学校、幼儿园、医疗卫生设施配套不足,缺少文化娱乐设施,老人活动、儿童游戏场地和公共绿地等更是不见踪迹,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缺乏,供水、供电、排水系统不完善。同时交通建设滞后,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调查中,泉州城华北路,作为一条城市主干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路面磨损严重、立交桥太少、不利横穿马路、违章摩托车过多等等。严重的交通问题不利于居民的出行,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加大了“城中村”治理的难度。

二、“城中村”治理对策分析

“城中村”治理是一项复杂、艰辛的过程,需要政府、开发商、居委会、村民等各种组织团体共同努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