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篇

“领导”即引领和导向,“力”强调价值、文化、人格等对人潜移默化的隐性影响。领导力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服从式约束,而是一种柔性的、带有价值导向却给他人自由空间的价值引领。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如何发展、向什么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根本的引领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课程的文化领导力。当学生主动地、发自内心地接受课程传播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时,课程的领导力也就产生了。课程之所以具有文化领导力,主要基于课程的核心载体――知识的本质属性;也只有准确把握知识的本质属性,才能有效实现课程文化领导里的基础。

一、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建构正确的知识观

正确理解知识是发挥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把知识看做是由符号、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立体构成的存在,才能充分张扬课程的文化引领和导向作用。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符号是“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符号是任意设定的,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只要社会中的人同意其意义便可以。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符号或形象,而社会里的人对这些符号、形象有同样的定义或了解。”任何知识的呈现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

意义内涵是知识的本体内涵,也是知识产生的首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知识总是人类关于某事、某物、某人的对象性认识,总是人有意识地指向一定对象的产物,是人有目的地赋予自然、社会、人一定意义的结果。任何知识的创造都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都包含人类赋予世界万物的一种意义。培根“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知识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人赋予世界外物意义的过程。

文化精神是随知识形态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生产最初只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知识中的文化精神并不是知识产生之初就自身携带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以及伴随人类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学科的形成与分化逐渐形成的。“我们从现象世界中划分出的范畴和类属并非因为其固有的存在而等待我们去发现:恰恰相反,世界以万象纷呈的印象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加以组织。……任何人起初部是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理解世界的,但当他通过语言学习逐渐掌握公共知识提供的观察世界的‘视界’时,这种‘视界’就逐渐成为他生存的一种本体意识。”正因为文化精神赋予,知识才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而非事实的积累,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知识。

所以,符号是一种载体,为此,主要应该分析知识构成中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赋予课程的文化领导力。

二、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结构

设置哪些课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的发展起点,获得未来发展的起点就要求学生领会各个学科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内涵,这是设置各类课程最基础的目标。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意义内涵是一种价值性存在。任何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都蕴藏着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任何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和创造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判断、价值推理和意义赋予。因此,与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相比,知识中包含的意义永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寻求中立的、价值无涉的意义世界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内涵是价值性存在,正因为它的价值性存在,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论证、修正与不断的创新。知识的意义内涵才不断以新内涵呈现在人的面前,丰富新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永远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因为,人们正是通过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来理解自然世界、理解个体生活、理解历史和理解人生的。正因为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迁而发生适合当下生活的变革。正因为意义内涵的生活贴切性,所以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知识的意义内涵必须用理解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内涵不同于符号载体。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原初过程中,虽然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内涵,但意义生性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和机械的,而是动态的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中包含的意义内涵将在一代接着一代人的理解和应用中“章显”出来。正是因为意义的生成性、情境性和时代性,才使历史的知识不断被转化为时代的知识并生产着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本身有阐释不尽的意义内涵。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在理解和解释知识包含的意义内涵时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智慧,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才不断被丰富和扩充。因此,对于意义内涵的建构来说,不能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反,必须用“理解”的方式来建构。因为,“理解总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对象世界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使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理解对象的视野的融合,每个人必定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的理解。……理解揭示的是可能性的意义,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它指向可能性,是人为了未来而根据现在向过去提出的寻求解答式的提问。……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融合,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发展起点,发挥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学校必须宏观规划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内涵,教师应用整体和动态的思维理解知识,把知识看做一种自组织系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丰富和提升学生理解、整合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能力。

三、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希腊以“哲学”来指称各种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关于上帝、世界、人的存在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知识建立在信仰、顿悟、理智和启示上。以伽利略引进可重复的可控实验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开始以后,“新科学驱逐了所有这些作为理解自然的方式的东西,把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检验方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了知识体系的全新基础,而且在于隐喻了人类不再必须相信杰出权威的话,任何断言和理论都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知识获得了民主而不是独裁的性质,它更多依赖于适当的方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见识,每一个有一定才智的人都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把握新的 实验和观察原理,学会从数据中提炼适当的结论。这些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蕴涵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理念、规则、范式等。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是一种审美性存在。知识不仅包含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认识的结果,而且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博大精神、创新精神等。知识建构的目的不否认对意义内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的精神建构。文化精神是知识传达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进入人类已经构筑的知识体系。文化精神是指不同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特殊属性和文化,它是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果。正如裴娣娜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数学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包含着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学科知识的文化精神是学科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虽然人类创造了知识和学科,但学科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特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精神恰恰也是人的本质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只有理解、体会了知识的文化精神,才能激发起他们生命深处的原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有内在激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探索中。文化精神有形却又无形,它必须通过知识建构者不断的“浸入”、“体悟”才能感受和顿悟。它与意义内涵作为价值性存在相比,更是一种审美性存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知识中内涵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与意义内涵的建构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文化精神的体悟和意义内涵的理解是相互沟通的。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应该用体悟的方式来把握。只有通过体验,进入了学科境界,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理解学科文化和学科知识。人类建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教育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或技能,而且在于发展学生的求知意识和求知能力;不仅在于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而且在于丰富学生的智慧。人类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都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阅读语言的过程中也就通过语言理解了人类经历的历史以及人类积累的文化。所有的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感悟,都必须要求后人通过“浸入”的方式,“走近”进而“走进”的路径,才能把握。这些才是知识的精华所在、人类思想的精华所在。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2篇

一、教育学专业人文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对于教育课堂来说,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方式,作为教育专业的指导思想,能够帮助学生以创新的思想来丰富教育认知,保证在解放的教育课堂环境中提升自我能力。但是,教育专业课堂也不应该仅沦为思想性、政治化的语文课堂,不应该以禁锢学生来迷失教育专业教学的初衷,需要保证人文内涵的丰富多样性,从世界多元文化角度视野之中探究教育专业的深刻内涵及意义。

二、教育学专业中人文精神培养模式构建

(一)设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育专业的人文思想需要在教师的基本课程设计中体现出来,其需要保证自身能够合理安排学生的教学专业人文思想课程设定,保证学生能够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学习更为深入和全面,这样的教育学专业才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保证教学效果,充分在学生身上发挥自我精神。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目标影响之下,教育教学才能够以正确的出发点来完成自我认知,保证基本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能够深刻的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涵的意义,只有在这样的人文素养影响之下,教育专业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的意义和内容才能够被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只有保证了这样的教育水平,才能够在社会发展中更为顺利。

(二)着力于语言教学

对于教育专业来说,教师教学是实现人文精神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分步教学、循序渐进,能够保证教学环境清晰简明,适合不同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在人文精神模式构建中,着力于教师语言教学,保证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领会教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意图,深入探索教育专业内容,在教师的节奏下完成教学内容,构建基本的知识与教育专业框架,令人文精神培养真正落实到课堂中来。着力于语言教学,教师就需要保证自我教学意识和教师能力,深入探索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保证语言教学能够影响学生的基本学习思维,使其正确认识和了解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及人文精神素养的意义。在教师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育专业的基本内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以及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精神领悟之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基础的教学效果,保证教育专业的教学能够深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真正让学生领悟到教育的基本内涵,保证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充分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以平等的方式进行对话,这样才能够使教育专业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发挥自我水平,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利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设置课堂提问环节

在明确教学目标、完成语言教学之后,教师需要以提问的方式将不同的语言环节进行串联,保证从人文精神的视角对于课堂教学课程发展进行统筹,以合理有序的方式铺设不同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提问设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课堂情况强调人文精神,引导提问内容,围绕语言、问题等基本文章因素进行,保证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入手,全面提升教育专业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定不同的提问环节,保证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够立足于人文精神模式构建之上。在课堂设置的过程中,因为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原有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设定,保证每一个学生之间都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影响,这样的教育专业学习才能够立足于人文精神之上,达到原有的教育专业教学效果,保证教育专业的基本内涵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结语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3篇

一、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建构正确的知识观

正确理解知识是发挥课程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只有把知识看做是由符号、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立体构成的存在,才能充分张扬课程的文化引领和导向作用。

符号是知识的载体。符号是“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符号是任意设定的,是集体创作的产物,只要社会中的人同意其意义便可以。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一套符号或形象,而社会里的人对这些符号、形象有同样的定义或了解。”任何知识的呈现都是通过符号表达的。

意义内涵是知识的本体内涵,也是知识产生的首要目的和价值追求。知识总是人类关于某事、某物、某人的对象性认识,总是人有意识地指向一定对象的产物,是人有目的地赋予自然、社会、人一定意义的结果。任何知识的创造都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反映,都包含人类赋予世界万物的一种意义。培根“从知识的起源出发来考察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大脑思辨的结果,也不是从某一权威的结论中演绎而来的,相反,知识是人们‘深入到自然界里面,在事物本身上来研究事物的性质’而获得的东西。”知识是人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的,是人赋予世界外物意义的过程。

文化精神是随知识形态产生而逐渐形成的。知识生产最初只是满足人类的生存需要,因此,知识中的文化精神并不是知识产生之初就自身携带的。而是随着时代进步、人类文明的积累、知识的丰富以及伴随人类规则的制定、尤其是学科的形成与分化逐渐形成的。“我们从现象世界中划分出的范畴和类属并非因为其固有的存在而等待我们去发现:恰恰相反,世界以万象纷呈的印象流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必须经过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来加以组织。……任何人起初部是在自己的知觉经验中理解世界的,但当他通过语言学习逐渐掌握公共知识提供的观察世界的‘视界’时,这种‘视界’就逐渐成为他生存的一种本体意识。”正因为文化精神赋予,知识才等同于人类的智慧而非事实的积累,没有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意义的知识。

所以,符号是一种载体,为此,主要应该分析知识构成中意义内涵和文化精神,才能赋予课程的文化领导力。

二、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建构基础的知识结构

设置哪些课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获得哪些基础的发展起点,获得未来发展的起点就要求学生领会各个学科的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内涵,这是设置各类课程最基础的目标。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意义内涵是一种价值性存在。任何通过符号表达出来的知识,都蕴藏着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任何经过人类加工、改造和创造过的东西都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判断、价值推理和意义赋予。因此,与符号逐渐成为一种“事实性存在”相比,知识中包含的意义永远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寻求中立的、价值无涉的意义世界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内涵是价值性存在,正因为它的价值性存在,才有了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的解释、论证、修正与不断的创新。知识的意义内涵才不断以新内涵呈现在人的面前,丰富新时期人类的精神世界。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永远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因为,人们正是通过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来理解自然世界、理解个体生活、理解历史和理解人生的。正因为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人的生活世界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知识的意义内涵也会随着时代的变革、生活的变迁而发生适合当下生活的变革。正因为意义内涵的生活贴切性,所以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回归学生生活、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结合。

从掌握方法上来讲,相对而言,知识的意义内涵必须用理解的方式去建构。意义内涵不同于符号载体。人类在创造知识的原初过程中,虽然赋予了知识一定的意义内涵,但意义生性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和机械的,而是动态的和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中包含的意义内涵将在一代接着一代人的理解和应用中“章显”出来。正是因为意义的生成性、情境性和时代性,才使历史的知识不断被转化为时代的知识并生产着新的知识。因此,知识本身有阐释不尽的意义内涵。每一代人或者每一个人在理解和解释知识包含的意义内涵时都不可避免地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智慧,知识中的意义内涵才不断被丰富和扩充。因此,对于意义内涵的建构来说,不能采用机械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来获得,相反,必须用“理解”的方式来建构。因为,“理解总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对象世界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使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理解对象的视野的融合,每个人必定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的理解。……理解揭示的是可能性的意义,它总是指向将来的能在。理解因而体现了精神发展的意向性……理解是面向未来的,它指向可能性,是人为了未来而根据现在向过去提出的寻求解答式的提问。……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融合,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增长。”

因此,为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发展起点,发挥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走向的引领作用,学校必须宏观规划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的意义内涵,教师应用整体和动态的思维理解知识,把知识看做一种自组织系统;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结合;丰富和提升学生理解、整合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的能力。

三、发挥课程文化领导力,必须让学生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古希腊以“哲学”来指称各种理论知识,主要研究关于上帝、世界、人的存在等传统形而上学的内容。知识建立在信仰、顿悟、理智和启示上。以伽利略引进可重复的可控实验为标志的近代科学革命开始以后,“新科学驱逐了所有这些作为理解自然的方式的东西,把经验――实验和观察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检验方式。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建立了知识体系的全新基础,而且在于隐喻了人类不再必须相信杰出权威的话,任何断言和理论都可以用经验加以检验。……知识获得了民主而不是独裁的性质,它更多依赖于适当的方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见识,每一个有一定才智的人都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把握新的

实验和观察原理,学会从数据中提炼适当的结论。这些就是在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化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蕴涵了自然科学知识的理念、规则、范式等。文化精神的形成也为知识的交流提供了基础。

从性质上来讲,相对而言,文化精神是一种审美性存在。知识不仅包含人类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认识的结果,而且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人的探索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审美精神、人文精神、博大精神、创新精神等。知识建构的目的不否认对意义内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人类自我的精神建构。文化精神是知识传达的一种境界,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真正进入人类已经构筑的知识体系。文化精神是指不同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一种特殊属性和文化,它是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果。正如裴娣娜教授指出:语文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理解与交流、批判性思考、审美体验;数学学科的文化性表现为审美体验、理性思考、实践创造。吴正宪老师认为:数学包含着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理美、简洁的内容美、和谐的规律美、绝妙的形式美。学科知识的文化精神是学科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虽然人类创造了知识和学科,但学科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特发展的规律性。这种精神恰恰也是人的本质生命的另一种方式的体现。因此,学生只有理解、体会了知识的文化精神,才能激发起他们生命深处的原动力,使他们自觉、主动、有内在激情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和探索中。文化精神有形却又无形,它必须通过知识建构者不断的“浸入”、“体悟”才能感受和顿悟。它与意义内涵作为价值性存在相比,更是一种审美性存在。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通过人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体会到知识中内涵的文化精神。文化精神与意义内涵的建构并不是两个过程,而是同一过程。文化精神的体悟和意义内涵的理解是相互沟通的。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抗战精神;内涵;价值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70-02

抗战精神是我国在长达14年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过程中,中华儿女表现出的自强不息、团结奋进、坚忍不拔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了解我国抗战精神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可以更加深入认识和学习抗战精神,为更加科学有力地提倡抗战精神打下坚实基础。近十年来学术界对抗战精神做了大量研究,主要围绕抗战精神的形成原因、内涵、特征以及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展开。

一、关于抗战精神形成的原因分析

抗战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形成的。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中华民族传统历史原因:抗战时期,以郭沫若、翦伯赞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史学家,对我国数千年以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进行研究,发掘出形成抗战精神历史的根源;第二,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唤醒了国人的忧患意识与民族责任感;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成为形成抗战精神的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无论是思想上、政治上还是组织上采取的方针政策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四,“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一致对外精神:学者们都提到抗战过程中,不同党派、阶级、地域、民族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抗战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有学者对抗战精神形成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实践基础――抗日战争实践的沃土。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思想和工作方法,领导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及各派、各抗日团体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地进行全民族抗战。其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共深入开展了对《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学习研究。结合抗战实际,写出了《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正确分析了中国抗战的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党员及干部的党性,这是形成抗战精神的理论基础。其三,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古代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进行扬弃,使实事求是的精神成为抗战精神的首要内容[1]。

二、关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论探讨

近十年以来,对抗战精神内涵研究文献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不同学者们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对于抗战精神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有人将抗战精神的内涵概括成五种观点:第一,以朱成山、李孝纯为代表的“八字精神”学说:“拼搏、奉献、团结、自强”[2]、“自强、爱国、创造、宽容”等一系列八字精神是抗战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二,以刘小龙、常黎峰为代表的“三大主义”学说: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第三,以李向军、危兆盖为代表的“四内容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万众一心、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必胜信念;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等精神内涵[3]。第四,以陈邵桂为代表的“思想体系学说”,他认为抗战精神是以实事求是、民族团结、兵民为本、艰苦奋斗、持久必胜的革命精神构成的有机整体,核心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4]。第五,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六方面内容特点学说”,学者认为“伟大民族精神”一词,实质就是抗战精神,即民族自尊品格;民族团结意识;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民族奉献精神[5]。

此外,以张士海、吴敏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抗战精神学说”可为第六种观点:抗战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下、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内涵可概括为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其首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是其灵魂与主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其根本立足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是其落脚点与归宿[6]。

由于学者们研究重点不同导致抗战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但也不难看出其基本的方向趋势却是如出一辙的,伟大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战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成为留给后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抗战精神特征的概括分析

研究抗战精神的特征,有助于准确把握时代特点,使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战精神教育与学习。关于抗战精神的特征方面有的文献中有零散的提及但并不系统,最有代表性的分析是朱红蕾、吕记玲在《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一文中论述到抗战精神具有四方面的特征。第一,形式上的多样性。从其构成上抗战精神是由多种具体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精神品质所构成。第二,内涵上的深刻性。体现在抗战精神是由历史底蕴的深厚性以及不断地从实践中得到的。第三,面貌上的新颖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历史产物。第四,本质上的民族性。抗战精神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华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抗战中的集中体现[7]。

四、关于抗战精神价值的凝结提炼

(一)抗战精神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爆发的抗战精神,不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激发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我们更应该看到,抗战的胜利让我们国家获得的最实质的成果在于,台湾岛、澎湖列岛等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霸占的一切中国领土的回归,废除了清政府与列强之间签订的100余个不平等条约[8],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全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抗战的胜利不仅是国家民族的胜利,更是抗战精神的伟大胜利。

(二)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

学者一致认为,宣传发扬抗战精神,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以及维护世界的和平提供巨大的精神源泉。学者根据研究的重点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对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

张桂东从四个方面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弘扬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即:政治建设方面,充分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统一的政治局面;经济建设方面,大力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经济发展,为社会和谐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方面,弘扬抗战精神与构建和谐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从而实现构建和谐文化的目标;外交工作方面,大力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要求的外交局面[9]。

有学者提出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中国梦”的具体表现就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与抗战精神是吻合的[10]。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抗战精神。

五、有关抗战精神研究存在的不足

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但是我国在研究抗战精神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这需要我们更系统全面地研究抗战精神。

第一,对抗战精神的内涵做出更加科学全面的阐述。学者们对于抗战精神内涵的基本观点方向是一致的,但是缺乏一个最为科学全面的定义,就要求研究者们要对抗战精神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凝练。

第二,对为抗战精神取得胜利的其他党派做出更系统的研究。学界对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战精神形成的贡献研究较多,但是以为代表的其他各民族党派对抗战精神的贡献,虽在文中有所提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以来,我国学者对抗战精神的研究成果对宣传弘扬抗战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对抗战精神做出更为深入、全面、科学的研究,抗战精神的价值方能得以全方位体现和弘扬。

参考文献:

[1]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2]李孝纯.论中国的抗战精神[J].社会科学辑刊,2005(5):138-140.

[3]危兆盖.论抗战精神[J].中州学刊,2005(5):147-151.

[4]陈邵桂.简论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抗战精神[J].邵阳师专学报,1996(1):76-78.

[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06(1).

[6]张士海,吴敏先.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抗战精神[J].理论学刊,2008(8):35-39.

[7]朱红蕾,吕记玲.建国六十年来抗战精神的发展与弘扬[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74-76.

[8]陈元福.回顾与沉思――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J].青海社会科学,2010(4):135-139.

[9]张桂东.弘扬抗战精神,建设和谐社会[J].网络财富,2008(7):223-224.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建设;大庆

大庆精神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不断形成,在我国的石油开发建设过程中,在大庆的经济开发建设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正在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重要精神支柱,推动着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大庆精神的历史渊源

大庆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大庆石油会战,在大庆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大庆精神以的“两论”为理论来源,以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为思想来源,以大庆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为实践来源。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工人阶级革命性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统一,集中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大庆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大庆5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大庆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推动力[1]。

二、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刻内涵

大庆人在继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又与时俱进地赋予“强烈的发展意识、自觉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创业激情、现代的科学理性、先进的人本理念”等时代内涵。大庆精神自形成时就以“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为己任,发扬“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1990年,主席视察大庆油田时,把大庆精神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如今,大庆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即胸怀全局、志存高远,不甘人后、勇创一流,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2]。

三、新时期大庆精神的深远影响

1.大庆精神贯穿到改革开放全过程。大庆精神为破除传统体制、观念对思想的束缚,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庆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是打破各种思想障碍、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庆油田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过程中,大庆市转型升级跨越发展过程中,大庆精神都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动力[3]。大庆油田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改革生产运行模式和企业用工方式,实施油气生产主业与工程技术服务分开运行,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油田的快速发展。依托大庆品牌,走出国门,开拓市场。

2.大庆精神鼓舞了士气。大庆精神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士气,加快了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步伐。大庆油田以大庆精神为动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原油产量第一、原油采收率第一、上缴税费第一等三个第一,大庆市把大庆精神作为大庆城市之魂,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形成加快发展接续产业的共识,加快持续创新发展。

3.大庆精神是大庆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大庆精神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大庆油田坚持用会战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铸魂育人,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培养和造就“铁人式”职工队伍,保证大庆石油人政治本色不变、优良传统不丢、奋斗精神不减。大庆市深入挖掘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大庆精神在大庆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庆精神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4]。

四、新时期弘扬大庆精神的主要途径

1.深化教育,感知大庆精神的动力。通过开展活动,深化教育活动,加深对大庆精神的内涵、社会功能的理解和认知。在中国石油企业内部、在大庆市、在黑龙江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各种宣传方式传承大庆精神,将大庆精神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用来指导工作实践,用来推动工作快速推进。逐渐扩大到全国,在全国展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学习活动,让人们深刻体会大庆精神的实质。大庆油田始终高扬大庆精神旗帜,不断强化大庆精神是油田发展之魂,是企业文化之根,是石油人动力之源的认识。

2.塑造文化,充任认识大庆精神的指导意义。通过塑造文化,不断提升人们的理解力,将学庆精神作为中国石油企业、大庆市民、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传承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在大庆油田,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是深化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作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有效途径。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油田发展总体战略,以5年为一个周期,制定具体规划,经过职代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3、强化基层,组织引导学庆精神。强化基层、夯实基础,用各级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凝聚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激发出的智慧和力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有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才可以在工作中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大庆油田坚持抓“三基”工作不放松,不断加强以党支部为纽带的基层建设、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基础工作、以岗位练兵为内容的基本功训练。按照“党政组织同步建立,党政干部同步配备,党政制度同步制定,党政工作同步考核”的“四个同步”原则,油田5400多个基层队全部建立了党支部,为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打造了坚强的战斗堡垒。

4.政策引导,激发学庆精神的主动性积极性。用政策手段,机制约束,科学完备的配套措施激发人们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庆精神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无法用重量、金钱来衡量,必须引导人们从内心体会接受大庆精神的内涵实质,在实际行动中主动自愿学习运用大庆精神作为指导,这就必然需要政策引导,需要文化传承。强化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极大地激发了干部职工弘扬大庆精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 龙江省委宣传部.关于新时期深入学习和弘扬大庆精神的调研报告[R].

[2] 王媛媛.新时期赋予大庆精神新内涵[J].大庆社会科学,2011,(4):55-56.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艰苦奋斗;时代内涵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65-02

艰苦奋斗精神虽然是日常话语的热点高频词汇,但多以事例和名言的方式来阐释,缺乏内涵层面的本质剖析,更缺乏对其社会价值的理性评判。如何顺应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厘清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在社会上大力地弘扬这种精神,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大有裨益。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提起艰苦奋斗,一些人马上就把它理解为过“苦日子”:吃差的、穿破的、住旧的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反映了我们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可以从字面、哲学、文化等各种角度诠释。

(一)字面上

诚然,就其字面的涵义而言,艰苦乃艰难困苦之意,一般用来形容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的恶劣与不便。但把艰苦与奋斗连为一体,它的中心词是奋斗而不是艰苦。它强调的是一种不计较客观条件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力。我们不能随意曲解它的含义。艰苦奋斗就其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不畏艰难困苦而坚持不懈地奋争。

(二)哲学上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艰苦奋斗精神和实践又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以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地展开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地获得自己的社会属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要我们深入地考察人类的社会实践,就不难发现,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一种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本质上也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即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理想而在自己的行为中表现出的勇于克服艰难困苦、顽强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精神,包含着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勇于挑战的行为方式和甘于奉献的人生境界。[1]

(三)文化上

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中西方虽在先进文化的评价标准上尚无共识,但都视“艰苦奋斗”(尽管可能概念表述有多种)为其文化精髓内容。米如群在《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文化释读》一文中批判了日常语境下的“吃苦光荣论”、“国情需要论”、“节俭悖论”等认知误区,阐释了艰苦奋斗精神与节约型社会建设、与生态消费观的现代关系,把它的内涵解构为“合理而现实的目标驱动、资源效用最大化追求、竭心尽力的奋斗毅力”三个核心构成要件。[2]

总之,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艰苦奋斗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具有具体的、丰富的内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不同的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侧重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残酷,战斗频繁,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陷阵,勇敢杀敌。建国初期,由于百业待兴,整个国家处于迅速恢复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但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都是不畏艰难困苦而坚持不懈地奋争。在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勤俭节约,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

(一)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

中华民族一向以艰苦奋斗著称于世,广大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努力奋斗,几千年来形成了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人们在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格言来教育后人,如:“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古训。这些警句广为流传,成为人们生活的价值准则。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道家,都主张“崇俭黜奢”的观点。尽管管子的《侈靡》篇裸地宣传奢侈,在历史上产生过一些影响,但崇俭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清人朱柏庐的《朱子家训》中的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万口传颂。在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可以这样说,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之所在。

(二)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认同

虽然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不同,但在艰苦奋斗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上看法却是一致的,都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3]曾说,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这已经是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了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也反复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必须在全党进一步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一再告诫我们,党必须保护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2002年12年6日,总书记率领新一届中央书记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了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要求,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牢记“两个务必”,并从国家、民族、政党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艰苦奋斗的政治价值意义。他认为:“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一个重要法宝”。[4]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7篇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人文精神;市场经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市场经济倡导的自由、平等、效率等原则促进了精神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缺失、理想淡漠、人文素养滑坡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但也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培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人文精神开始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人文精神概念,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无法探讨人文精神的培育。阐明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是探讨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和概括。由于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甚至有重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儒家虽然有“人文”字眼,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和西方文艺复兴相联系的,人文精神是外来语,其基本涵义是文艺复兴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是一种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自由平等精神。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其内涵是通过人文修养来培育的精神,以“尊天、远神、重人”为价值追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那么是从西方的文化语境下来揭示人文精神的内涵,还是从中国文化语境下来阐明人文精神的涵义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着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和内容。

在西方语境下,与人文精神对应的词汇是humanism,通常译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词,在西方文化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那种欧洲的精神文化传统。但是,我们对西方语境下的人文精神进行梳理和考察后发现,西方的学者也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内涵概括存在分歧。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之所以同源于西方文化的学者对人文精神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是因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自己的文化烙印,是站在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会形成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行为。

中华文化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奇葩,因此应当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下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同时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才能很好的理解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现今中国探索人文精神培育,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时代背景和伟大实践,人文精神培育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述求。

究竟什么是中国语境下的人文精神呢?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指人伦秩序,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规范。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诞生了新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在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党又提出了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灵魂。

因此,新时期我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内涵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点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着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的教育。

从以上分析看,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个人、集体、民族、国家、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的实质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状况如何,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教育和社会考察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高素质队伍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中,党政干部、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等,都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而高校中,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政课教师。因为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宗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课程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4 门必修课程。此外,还有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课程的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把握国际局势变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清晰中国的国情,熟悉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承担任务的复杂性,已经不是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能完成的,要想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来阐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现实问题,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政课除了要完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还要承担传授知识、基础理论、人文精神等功能,因为只有思政课涵盖的学科最多,有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只有这样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才能承担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而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突出人文精神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因为人文精神的缺乏,已经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质上是人文的危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信仰危机,道德水平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文化、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人文精神更是受到冲击,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缺乏,大学生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陌生、信仰缺失、社会责任差、理想模糊、存在急功近利现象等问题。只有通过人文精神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明确积极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当雾霾频发,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肯定的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重要举措。

课题名称: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A20130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沈茹.文化自觉视域中的大学人文精神之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优良传统;党建思想基础;共产主义信仰

历史的瞬间在九十二年前嘉兴南湖上定格,燃起的希望之火一直延续着,在时间的磨砺中悄然成长。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经历着艰难的洗礼,慢慢的在东方成长。进入20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逐步创造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比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洪精神,女排精神……逐渐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主题。这些精神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真谛,每一个独特精神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在支撑着民族的灵魂。

中国的革命前进道路和优秀精神息息相关,民族特色精神为道路开辟方向,方向为道路增添新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在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来,创造着在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迸发勃勃生机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带给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同时,这些创新精神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党建的新进程。

一、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精髓和延伸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和”字的精神内涵已经深深的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关于内涵,很多学者认为“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做人的根本道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爱国主义作为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以艰苦革命为革命者的政治本色和革命事业的传家宝,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革命队伍基本关系”,王大昆等认为其内涵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精神,为共产主义理想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龚学增等提出其基本内涵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关于延伸,主要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革命传统精神的外延是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如有人提出革命传统精神“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结晶”,它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传统精神的外延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抗非”精神等。总体来看,关于革命传统精神的内涵虽然说法很多,但是大同小异,而对于其外延主要是以上两种观点。

二、党建思想基础,奋发蓬勃向上

中共十已经落下帷幕,十的精神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分布开来,全国掀起学习十精神的。十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我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党建思想工作稳步落实,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首先就在于它是用最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能够通晓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确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这是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庄严的人生追求、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邓小平说: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些不坚定的分子动摇了。但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仍然高举着共产主义旗帜在顽强地斗争,因为他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邓小平还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大学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创新精神 批判精神

大学精神是在大学长期发展中积淀而成的稳定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拥有相对稳定的群体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生命力的体现。大学精神是大学优秀文化的结晶,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一所大学如果没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就如同人没了灵魂,失去了生命力,谈何为大学。“既是大学的灵魂和本质之所在,又是大学内在的精神信念和特殊意志品质的外在表现”[1]。大学精神到底贵为什么,其深刻的本质本真内涵是什么?笔者认为“大学精神”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人文精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等。

一、人文精神

在西方词典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及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探索真理发现真理,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尊重人的精神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关心人的价值,尊重人创造精神的价值”。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存在,人的思想的作用,提倡尊重人,发展人。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独特的精神文化。一所大学必须培养师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只有具备高尚的大学人文精神,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才能为大学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合格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才能追求其他更高层次的发展。德国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2]他特别提到促进人的成长,个体的完善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我国认为高深的学问事关个人的成长和完善,故有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强调通过启迪心性智慧,发明良善本性,塑造新人,使人在后天不断趋于完善。孟子说,大学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强调要通过自我先天德性的涵养充实,对之加以显明弘扬,作为个人成己成人的基础。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强调学问的最高境界不是实用技能培养,而是关注培育和塑造什么样的人。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种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不迷信盲从,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学作为进行学术研究探究真理的场所,应当超越个别、零碎的现象归纳,超越具体、偶然的经验局限,不把当下的、通常的经验当做广泛适用的真理。应在感性认识经验归纳的基础上找寻理性的真理,因而应摒弃想当然的认可、习以为常的常识风俗的困扰,不把特定权威人物的意见当做超越于众人的神圣洞见。在大学发展中当发现特定的观点与发现的事实规律相违背时,应该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质疑,维护真理。类如亚里士多德应对别人指责其学术观点与其老师柏拉图存在重大差异时的回应:“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要求我们对一个问题研究其应在客观存在的事实基础上,反对以主观意识的设定,或臆造的前提,或虚假的关联作为研究的基础,不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非理性想象作为研究的基础。对某些观点的采信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一个观点只有在实践中通过理性的、物质的实验被证实是正确的,才可以认为其有坚实的基础。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不满足于事实的粗浅、表面的描述,对特定事物之间的关联也不满足于定性的、笼统的价值判断,它要求对某些问题的分析超越表明的现象深入到背后的实质,找出规律所在,使感性的认识能够上升为理性认识。他要求以精确、量化、直接等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以便确立不同事物之间的直接关联,而不唯上,不唯书,确立学术独立,学术自由的精神,反对学术行政化的干扰。只有这样大学的发展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蓬勃向上发展的土壤。

三、批判精神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红色文化; 意义拓展; 本质属性; 方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63

[中图分类号] G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 0112- 02

红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进步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与20世纪50-60年代相比,当前的红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随着“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学术界也再次将视野转向对红色文化的研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机遇,面对网络时代纷繁复杂的文化态势,如何实现红色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红色文化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使红色文化更时尚、更具有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尤其是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基于此,本文仅就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本质与方法进行简要探讨。

1 红色文化的定义综述

何为红色文化?纵观学术界近年来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红色文化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归纳各种资料对红色文化定义的界定,大概有如下6个方面:

(1) 红色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自由的历史进程中和新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整合、重组、吸收、优化古今中外的先进文化成果基础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而生成的革命文化。

(2) 红色文化应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

(3)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资源表现为遗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资源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4) 红色资源是以红色革命道路、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为主线的集物态、事件、人物和精神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5) 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其中的“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6) 综合各种理解,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认识红色文化。从文化的边界范围来看,广义红色文化是指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人类进步文明的总和。狭义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发展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指向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兼收并蓄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明总和。从文化的形态和形式来看,中国红色文化又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中国红色文化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种文明形态。狭义的则是特指以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的,体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和目标的文明形态。红色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红色”,它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本土化与创新性相统一、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相统一等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的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

2 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及其本质属性

何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所谓“意义”,在《汉语大词典》里主要有以下3种理解:第一,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如,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道理。第二,价值或作用,即事物存在的原因及其作用。如,积极的意义、人生的意义。第三,美名,声誉。如,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影响,重大意义就是一件事情对其他事物的重大影响。通过本文第一部分对“红色文化”定义的分析,结合这里对“意义”的不同理解,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就是指对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内容、价值、影响力进行扩展和提升。增加“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内容,这是对红色文化内在属性的充实;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这是对红色文化外在属性的扩展。综合起来,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即通过增加“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与内容来充实“红色文化”的内在属性,通过提升“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来扩展“红色文化”的外在属性。从本质上讲,“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

既然“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是一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与时俱进的属性,这就要求红色文化的发展必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使之在保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更具有时代特色和网络时代文化的特点,使之成为一种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使红色文化既在内在属性上充实其内涵与内容,又在外在属性上提升其积极的影响力。这不仅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提升国家红色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在网络时代要推动红色文化意义拓展,必须准确把握红色文化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趋势,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共同开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新方法。

3 网络时代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主要方法

(1)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必须要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物质基础;否则,通过意义拓展后的红色文化将失去其归宿。红色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可以丰富红色文化的内容,还可以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奠定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封存在档案馆的红色文字资料,保护好正在被毁坏的红色遗址等,这些都是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充与完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挖掘,做好保护,避免和杜绝红色文化资源的大量流失与损坏,为红色文化的意义拓展提供物质条件。

(2) 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精神内涵。网络时代背景下拓展红色文化的意义,就是要扩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增强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红色文化既是一种先进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红色文化的先进性正好体现为它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红色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结合不同的国情,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不断吸收新的优秀文化内容。时代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社会各项事业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优良品格,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激励一个民族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展现同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特征。例如,20世纪60年代以“螺丝钉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雷锋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科技工作者以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当时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世界科技史上的奇迹,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这体现了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的大无畏精神。[1]这些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20世纪红色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意义。新时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新的发展,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新时期的红色文化在精神内涵上更加强调普通人的价值,与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文化特别突出领袖的作用不同,新时期红色文化的代表,如1998年的抗洪抢险精神、2003年的抗击非典精神、2008年的抗震救灾精神等,更加体现集体英雄主义特色,愈发突出职业精神、人文素养和平民间的相互协助、关爱精神,这些时代精神很好地体现了红色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趋势。[2]例如,21世纪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使中国牢牢掌握了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紧密结合与生动体现,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抗震救灾精神和抗洪抢险精神,则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光辉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责任奉献、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作为时展的精神力量,她是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实践注解,是中华民族锐意进取、革故鼎新、海纳百川、协和万邦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更是对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1]因此以时代精神的建设为依托,拓展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增加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这既是实现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红色文化意义拓展的具体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2篇

1文化与基因

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习惯上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看。但如果从文化的传承、发展上看,文化的概念、内涵就应该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马克思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的所有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出发,认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从两位伟人对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包涵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层面,同时文化又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有其本源,文化的时代化过程内含于文化的传承过程之中,只有有了文化的传承才会有文化的时代化,所以文化既有鲜明的传承性又具有鲜明的发展特征。

生物学家道金斯认为“文化的传播有一点和遗传相类”,生物的遗传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性的主要物质,主导生物进化的过程,决定生物的性状。既然文化的传播、传递与遗传相类似,所以文化的发展趋向必定受自身内在的一种因子所控制,这种因子我们暂且称之为me me,即文化基因。

从文化与生物的传承特性上看,文化的时代化、传承、发展与生物的传承一样需要基因的主导与控制,我们把控制文化发展的因素称之为文化基因。文化基因到底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学者刘长林认为“文化基因就是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在国内另一种权威的文化基因观点认为“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结晶在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系统中、升华为哲学核心理念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当然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化基因的概念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关于文化基因的界定方面取得了整体上比较一致的认同,认为“文化基因有别于生理、生态、环境、偶然等因素”,是“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思想因子”。所以文化基因是思想观念、习俗、精神等形态的文化通过诸如语言、习惯、教育等渠道得到不断激活、传承、和发展,即产生于过去、又存在于当下、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

所以,文化与基因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体系,因其文化具有遗传的某种特性,使两者有了整合研究的必要。“然而,对于如何界定文化基因的单位,学术界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提出‘谜米复合体’的概念”。“me me”一词虽然被赋予了人们普遍认可的文化基因词意,但是关于文化基因的组合单位研究仍没有形成权威的理论体系,今后关于文化基因单位的研究将会是学术研究的新趋势。文化基因的内涵研究,是对“me me复合体”内容研究的一点尝试,虽然此研究仍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与不足之处,但是不能因此抹杀作者尝试研究的美好初衷。

2“红色文化”与“红色文化基因”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正因为基于此,红色文化研究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关于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成熟,红色文化的内涵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学术界关于红色文化的研究,首先要界定其概念。红色文化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首先表现为一种革命文化,同时红色文化又是一种先进文化和一种共产党党政文化,带领中国人民不断的走向自由、独立、富强的道路。具体的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文献、文物、文学作品和革命遗址、纪念地以及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和红色风情以及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思想等”。早在2007年学者王以弟就对红色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界定,认为“红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这一界定,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后来的刘建平和李双清的《红色文化传承的基本规律》、张海燕和徐功献的《红色文化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价值功用》、孟婷的《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文章中都借用了王以弟关于红色文化概念的界定。但是关于红色文化的时间范围上,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指革命时期的文化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文化;另一部学者认为红色文化不仅仅是指革命时期形成的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同时也应该包括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在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便是红色文化,先进性是红色文化的根本特征。

“红色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核心文化基因,这是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激励后来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与源泉”。“民族文化基因具有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维护民族认同、增进民族凝聚等作用”。同时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所以其本身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还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新时期弘扬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

自2014年以来,国家主席多次提到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概念得到官方确认。2014年9月23日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对红色基因进行了阐述,认为红色基因“就是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的先进本质、思想路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新疆军区政委刘雷认为“红色基因是我党我军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根本血脉,是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法宝,是富国强军、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田歧瑞和黄蓉生认为,“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先进理想信念为导向的无产阶级思想性、政治性,是无产阶级的灵魂,表现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创立的正确的无产阶级政治性、思想性文化内容,是框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性状的生命线”。不管是从官方的角度看,还是从学者对红色基因的认知角度看,红色基因具有的时代价值是肯定的,新时期激活红色基因是使然之举。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应从文化的角度对红色基因进行界定。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淬炼出来的,是红色政权的存在基础和实践基础”,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于未来的具有连续性的思想因子,是对革命精神的一种传承这就决定了红色基因是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包括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思想因子总称,决定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个基因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存多久;能够传承多久,红色江山就能持续多久”。所以,激活优秀的红色基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发展的选择。对红色基因的内涵进行研究,决定着未来红色文化发展方向。红色文化的繁荣与红色政权的稳定都有赖于红色基因的激活来实现,这也是对红色基因的内涵与功能研究的初衷所在。

 3“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

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研究,就是对井冈山时期形成的所有红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形成于井冈山时期的即在当下存在并能在未来得到传承从而得以继续发展的思想因子一一红色基因。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当下存在的文化因子并决定井冈山红色文化在未来连续存在的主要因素。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优秀红色文化的活水源头,对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红色文化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保持优秀文化的前进方向。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井冈山红色基因的激活,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有必要明确井冈山红色文化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含义。

井冈山红色文化,即从1929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开始算起,截止时间到1930年2月‘二七’坡头会议召开为止一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这段时间内,党带领人民不断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在内的所有文化形态的总称,是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整体。从物质文化层面看,包括遗址、书籍、纪念地等。从制度文化层面看,则包括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从精神文化看,即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风俗习惯、道德传统、优良作风等。

井冈山红色基因,即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核心因子,决定着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井冈山红色基因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风俗、精神、政策制度等通过语言、书籍、习惯、教育等渠道得以激活的,存在于当下又能发展与未来的连续的思想因子,是井冈山红色文化中除了物质文化之外的,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统一体。从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来看,既包涵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又包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融合,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其一直能够保持先进性的根本原因。总之,井冈山斗争时期形成的优秀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精神等,像井冈井冈山优良作风、山革命传统、井冈山精神;以及制度文化,像政权制度、领导思想、战略战术等,都是井冈山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文对井冈山红色基因的内涵阐述也主要是从这几个重要的方面着手。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3篇

摘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特定社会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有着丰富内容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汇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积极吸收世界优秀体育文化的结果。因此,从历史追溯的角度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解读,并对其所表现出的特性进行研究考察,对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进一步探讨和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新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内涵 深层解读 特性 历史考察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上的,以血缘宗法自然原则与高度统一的社会为背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汇的结晶。不断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民族智慧,弘扬科学合理的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特性,以赋予传统体育文化新时代竞争与奋进的体育精神,使其走上自我不断完善发展的道路,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莫大的时代价值。

一 体育及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

1 体育的概念界定。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体育历史。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体育文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是人类整个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早期的体育而言,虽然人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创造出的体育形态、性质和目的基本上是类似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延续,学会了跑、跳等基本动作技能及有关生产劳动知识,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世代相传直到今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今天灿烂辉煌的体育文化。据史料记载,19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才使人们真正感受到体育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

2 体育文化的内涵阐释。首先,体育文化产生于人类从动物野性转变为人性的过程中,是人类在改造自身的过程中,由动物的本能改变成自觉行为的人性时,通过劳动、游戏、教育或合理的竞争方式等渠道,逐步形成的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其次,体育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之所以说是物质文化,因为体育文化是以人体这一物质形态为对象,利用场馆和器材等体育手段,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之所以说是制度文化,是因为人们在体育运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规范文化;之所以说是精神文化,是因为体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人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影响。

再次,体育文化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通过有形的身体形态及动作技能和无形的个体意志、观念及社会时代精神反映出来,体现了各具特色的存在方式。体育文化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征,并规范着人们的体育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最后,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以身体形态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总是与人的体育生活紧密结合,又总是和一个地域或民族的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具有互动发展的关系,能反映出本民族传统的体育特性。

二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深层解读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既是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呈现出多元的差别,这种在传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态势,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

1 精神内涵层面。首先,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专注的焦点往往是人内心的道德良知,也就是专注于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天人合一”、“崇尚和谐”,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体现出的特有人文精神。中国儒家文化主张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整个世界,这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深受其影响。其次,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精神所遵从的最根本的法度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坚定地认为自然界就是生命的源泉,人的身体直接受自然界的运行、变化的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必须要与自然变化的节律相适应统一,取法于自然,顺乎自然之道。最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涵不像西方体育那样过于注重“物质”、“竞争”、“超越”,它包涵了老庄、儒家及墨家等深邃的思想内蕴,形成了一种注重“和谐”、“整体”,“由外及内”实现道德升华的基本精神指向。

2 理念内涵层面。首先,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理念重点,是重视体育文化的伦理价值和社会价值,把精神情感放在了首要地位,因此“仁德”、“仁礼”就成为了体育追求的最高层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表面浅显直观的身体运动后面,蕴藏着本民族深厚的道德思想内涵和运动理念,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武德”。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对个人价值取向的标准,就经历了一个从重肉体之美到重精神,尤其是道德之美的发展过程。正是在这个认识理念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重视精神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理念,当然对体育的理解也相应地形成了“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意境理念。

3 价值内涵层面。首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庸”和“中和”的价值原则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里被表现得非常突出。在中国整个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只是刻意去强调“养生化”的价值主线和“意念”,而外在的负荷与强度和肌肉的收缩方式被严重忽视。其次,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追求多是健康长寿和营养养生,这体现了最朴素的“人本主义”精神。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非常注重身体锻炼的开与阖,这对节约体能、修复身体有相当大的益处。

4 功能内涵层面。首先,“祛病健体”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对体育的功能基本阐释,注重“在宁静、冥想中悟道”,动作上多模仿动物,以球形、环形、向心形为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莫大的关系。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也讲求“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里的“自强不息”体现的就是一种拼搏敢为的大丈夫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靠的就是体育。因为体育被看作是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活动,它能够最充分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从中可以看出“生”的力量。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比如武术和角力等,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敢,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动力的完美追求。

5 动力内涵层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史,可以被看作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可以被看作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多地域、多民族的,而且是多层次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集合,在荟萃集合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互相的交流影响,而就是这交流互感,恰恰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也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聚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内驱动力。

三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性的历史考察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适应本民族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都具有独立的民族性格和社会意识。在其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的历史渊源中,不断承接外来影响而有所变异,逐步形成并充实本民族的文化积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传统伦理道德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思想以及重人格的观念,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体育价值观。

1 民族性与民俗性。民族性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传统体育文化必然存在于特定民族生活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人类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不但有共性的一面,也同时具有个性的一面。这种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就是民族性的表现形式。各民族的体育文化都呈现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性。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各个不同地域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体育文化。另外,民俗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对民族最具凝聚力的就是民俗体育文化。民俗体育不但受到民族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地域因素的制约,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依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融合,逐步成就了多姿多彩共存共荣的民俗体育文化特性。

2 社会性与独特性。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存在基础,所以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和心理倾向是非常认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而当整个社会的大多数都倾向于某种体育文化传统时,它就会爆发出强大的社会表现力,也就是说社会性非常的浓烈。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集合体,华夏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体系。从中国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以汉族体育文化为主体,同其他众多兄弟民族体育文化相互交融和促进,共同创造出来的文化体系。但是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强烈社会性的同时,各民族都同时保持了民族体育文化传统独特性。

3 传承性与涵延性。传承性也叫传统性。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一个民族物质与精神发展的纽带桥梁,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被每个民族自觉加以继承发展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具有传承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它刚出现起,就表现出了对生活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人具有特殊的价值。比如在养生学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最开始主张以静养生,后来变为主张以动养生,再后来主张动静结合,这个传承发展过程就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延续和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这种传承不但保存了许多传统的东西,同时又增添了很多现代成分,也就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不断被继承的,同时也是被不断发展创造的。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涵延性,就是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诸多特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诸多因素多元交汇,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上,都具有鲜明的涵延性。

4 艺术性与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体育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不但重视“技”,而且讲求“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体育与文学、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体现出了独特的美学追求。比如周朝的射礼中专门安排有“乐人”演奏乐曲,太极拳、荡秋千、龙舟竞渡等都追求艺术的形式美。另外古代剑术与舞蹈是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的,故又被称为“剑舞”。再如中国的武术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艺术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以至被人们称为“武艺”。另外,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极力追求着体育的表演性。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非常缺乏竞技性,诸多体育项目中相当一大部分,如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武舞、剑舞及风筝,还有武术、射箭及骑马等,基本没有或少有竞技性的意味,主要是锻炼养生,或是充满了表演性。

参考文献:

[1] 葛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之历史变迁及其特质解读》,《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 黄咏:《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3] 黄建:《简论体育文化的价值构成与时代内涵》,《作家》,2009年第16期。

[4] 黄莉:《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建构》,《体育科学》,2007年第6期。

[5] 陈旭:《试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学校艺术教育只有正确理解儿童艺术“自由率真”的内涵。通过“文化情境”这个特定艺术教育时空的创设和涵养,以价值弘扬作为儿童人格完善的基础。以诗意追求作为人格完善的彰显,以生态作用作为人格完善的关键,全力塑造儿童的艺术人格,才能使儿童的精神生命得以健康成长。

儿童身体在不断成长的同时.儿童的精神生命也在逐渐生长。大多数学校艺术教育缺乏对儿童精神生命的关注,缺乏对儿童精神生命的深刻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关注儿童精神成长作为提升学校艺术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

一、“自由率真”:艺术教育生命的内涵

儿童有着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观.有着自己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智慧观。有着自己贯穿游戏形式、充满梦想色彩的艺术价值观儿童以一颗纯真的童心.以一种开放、通融的视野.去真实发现世界和真实表现世界。在发现和表现世界的过程中.儿童自由地建构着精神世界。观照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历史,不难发现,“自由率真”是儿童精神世界的深刻内涵。

深刻理解儿童精神生命的深刻内涵.对于改革传统艺术教育观念,推进新一轮艺术课程改革具有先导作用。唯有理解“自由率真”的精神内涵.才能从观念上真正

理解儿童:也只有理解“自由率真”的精神内涵.才能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护导“自由率真”的精神生命.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心灵自由与艺术自由的关系心灵自由是儿童的“本我”,艺术自由是儿童的“超我”。唯有心灵自由.儿童的艺术创作才会真正表现“自我”:也唯有创设艺术教育的宽松环境.不受成人先见的束缚.儿童的心灵才会得到更好的舒展。心灵自由是基础.艺术自由是发展,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儿童的艺术教育才真正具有活力。

二是个性率真与艺术稚趣的关系儿童只有让率真的个性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儿童的艺术稚趣才会天然地流露出来。因此,个性率真是形成清新、自然、淳朴的儿童“艺术魂”的关键所在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全力保护好儿童的艺术稚趣.不要为了所谓“艺术价值”.以成人的高见任意拔高艺术作品中的思想境界这样做会导致个性率真异化为“成人式的虚伪和矫情”。

二、“文化情境”:艺术教育生命的时空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出的艺术课程性质的“人文性”、艺术课程价值的“文化功能”、课程目标分目标“艺术与文化”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强调了艺术与文化的密切关联性。基于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和价值引导功能.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挖掘艺术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师生“经验共享、视界融合、灵魂感知”的过程中。凸显文化的精神价值儿童以凸显的文化精神价值作引导.去自主地建构儿童文化价值观,同时其艺术潜能得以开发.精神生命得以不断涵养和生长。

艺术抽空了文化.艺术就缺失灵魂:文化无艺术的拓展.文化就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文化与艺术血脉相通.因此艺术教育应努力创设多姿多采的文化情境.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充满浓厚的文化气息。

艺术哲学家丹纳认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这种“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就是一种“文化情境”.艺术的文化情境就是一种“文化内涵”时空的意境再现。从文化情境的主体层次来看,有成人文化情境、儿童文化情境。从文化情境创设的方式来看.有现实文化情境.包括课堂文化情境、生活文化情境、作品文化情境;有虚拟文化情境.包括基于历史的文化情境历史在儿童视野中是一种虚拟的状态)、基于“网络”的文化情境。

学校艺术教育应多层次、多途径刨设能发挥良好功能的文化情境。儿童的艺术潜质不断地受到文化情境的浸染。儿童文化的底蕴就会不断的加宽、加厚。具有文化情境的艺术教育.就会引领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向艺术“文化化”和文化“艺术化”的整合、兼容的发展格局。文化情境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涵育普遍人性。普遍人性是艺术审美的重要标准。文化情境涵养普遍人性.艺术教育才真正具备审美功能,缺失普遍人性的文化情境.艺术教育就会走上纯技巧性的“刚性操作”。(2)涵养人文精神。通过增加文化情境的文化含量,儿童在艺术历史、文化意蕴中感受、体验艺术的愉悦,精神得以振奋、塑造和陶冶。(3)涵盖教育价值。文化情境要具备教育情境意义的相关性.文化情境才真正具有教育价值无教育价值的文化情境只是艺术教育的形式化点缀文化情境的教育价值以交互价值为基础,以共享价值为拓展.以智慧价值为提升,以精神价值为终极。无交互价值的文化情境.难以产生资源共享的空间;无博大的艺术时空,艺术智慧的产生就会走向狭隘化.干瘪的智慧又何谈精神的追求?

三、“人格完善”:艺术教育生命的意蕴

人格是儿童情感独立、自由的世界.是指儿童性格、气质、价值观、尊严.品性、情趣等特征的总和,也是儿童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内化和沉积儿童人格教育逐步使儿童心理素质得到综合优化完善的人格是儿童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注重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应该是当今基础教育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而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个体人格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理应担当起“人格塑造”的重任。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它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化、净化、升华的作用。“美的教育旨在培养美的人格。美的人格是自由人格的表征.它要表现的是对人性异化的一种否定.对人的自由人格的一种肯定”基于“美的人格”的认识.儿童艺术人格培养应正确处理以下关系:(1)“文化人格”与“实践人格”。儿童在具有人文底蕴的教育情境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人格,有着健康的文化人格的儿童,在艺术实践中,通过感染、熏陶、共鸣、体验等感性经验生成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人格文化人格是实践人格塑造的基础.实践人格走向完善.又会促进文化人格的健康发展。(2)“原生人格”与“审美人格”。儿童艺术教育中的原生人格.是儿童艺术人格中的一种自然状态.是由儿童纯真自然天性中体现出的人格表征,它无须成人的加工塑造。审美人格是儿童在艺术经验的转化中.通过审美价值的引导而发展起来的人格特质。只有尊重原生人格.审美人格才不会扭曲.审美人格的“基座”才会更加厚实。而审美人格又是原生人格的升华和超越。(3)“本我人格”与“资源人格”。本我人格是儿童自我建构的人格.充满个性化色彩。资源人格是一种外化的人格因素。资源人格的内涵包括:教师人格、课程人格、环境人格。教师人格是资源人格的关键.课程人格是资源人格的基点.环境人格是资源人格的保障。儿童艺术的本我人格丰满和充实.需在焕发人性的资源人格中得到陶冶本我人格的精神空间不断装饰和美化.有助于资源人格的自省和优化。

1.价值弘扬:人格完善的基础

价值具有指向性什么样的价值导引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工具价值导引艺术教育的“职业化”和“功利化”:人文价值导引艺术教育的“人性化”和“审美化”正确选择艺术教育的价值观.有助于艺术教育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发展。只有艺术价值的正确定位.人格完善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艺术价值包括以下层面的内容:(1)理念价值。唤起做人的尊严,主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和谐发展。(2)课程价值。《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价值包括:创造美和鉴赏美的价值、情感价值、智能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3)方法价值。包括课程实施、教师感化、环境影响等方面体现的价值。理念价值指向课程价值,课程价值依循方法价值合规律、合目的的开发,才能实施课程价值的全面和全程应用。

深刻理解艺术价值的内涵.会给我们在“艺术价值选择”中提供一种理性指导:(1)关注儿童艺术感受的独特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价值。(2)关注儿童艺术感受的形象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审美价值。(3)关注儿童艺术教育的体验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情感价值。(4)关注儿童艺术教育的创造性.凸显艺术教育中的发展价值。

2.诗意追求:人格完善的彰显

日常生活具有诗意.是哲学家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生活,从这一点说,艺术的本身就应该充满诗意:儿童艺术的诗意就是一种情感自由的释放.是儿童艺术世界中个性无拘无束的张扬.是一种艺术精神的真实建构。儿童人格只有在这种诗意的艺术熏陶中.生命才会生动而鲜活。儿童人格生命只有具备这种诗意的艺术气质.人格才会逐步走向优雅和高尚。诗意的艺术教育应该是:(1)教师人格的高雅与课堂教学的高品位高度融合的教育情境:(2)JL童艺术视野自然展示与儿童艺术体验真实把握高度融合的教育情境;(3)教师教学创造性充分发挥与儿童潜能开发性全面展开高度融合的教学情境。

3.生态作用:人格完善的关键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2-02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到重视,但与已有的公办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文化与内涵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基本的看法都认为“文化是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就大学文化而言,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是大学不可轻视的非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则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类,是大学改革发展不可动摇的主导文化。[2]这就是说,大学发展依靠的是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即观念文化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是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引导大学发展的“航标”文化;制度文化是在观念文化下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大学运行发展的制动系统;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气质、道德和能力作用于行为的具体表现。群体的行为文化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提升,只有个体素质提高了,形成的合力才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是大学发展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

就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内涵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3]只有把文化与内涵发展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文化与内涵发展认识不足,办学的定位不明确。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起人和创办人的情况看,他们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板、创业的成功者,而并非业内人士,这种民办高职教育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多是企业管理模式,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制度的强化轻制度的人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及行管人员管理上,重职能部门行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轻教学人员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文化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

其次,把主要重心放在学校建设、环境美化以及制度管理上,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社会信誉度不高,为了吸引生源,只能从学校的外观上造声势。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面积大,校园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对学生来校参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好的生源。可是学校不重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历低,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与现代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到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不少学生要求退学和转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大力塑造外在化的形象上,过分夸大自身的办学力量,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搞面子工程,缺少对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和操作,认为文化与内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务虚”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学院文化的认同上无所适从。

再次,避重就轻,重“招”不重“教”,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密度过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是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存的主要问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质量,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也是学校管理的‘双核心’……学校的管理离开了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像处在黑暗中的城堡没有了光明,它们是共同支撑教育大厦的两个支架,缺少任何一方,学校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4]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国务院2014年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随着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是以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没有文化学校就无以依存。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校园环境、建筑、教学设施等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在学校建设发展时期是处在第一位的;精神文化是主观存在的,是人的观念、知识修养、文化气质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能动反映。“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基于对教育观念、价值、教育规律和时代潮流深刻理解基础上,对高职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和办学战略的认识和把握。”[5]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硬环境;精神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软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室等,学校的一切工作则很难开展,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以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化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观念、教学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教师文化建构应重在确立教师的崇高信念,形成教师的积极态度,并最终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6]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切实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师感受到在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没有任何差别,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民办高职院校工作,并把学校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改善,学校的公信度和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3.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以课程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是一种文化,其内涵莫大精深,是专业建设、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新课程,以课程文化引领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还体现在制度文化、学生文化、学生管理文化以及后勤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制度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生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学生管理文化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在管理模式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今后乃至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

[3]李明中.后示范时代,高职教育路向何方[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05(2).

[4]韩文根.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J].山西:教学与管理,2006,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