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篇

一、金融租赁机构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在我国,根据监管和审批主体的不同,租赁公司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两类。金融租赁公司由银监会审批和监管,属于非银金融机构。融资租赁公司由商务部审批和监管,不属于金融机构。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即金融租赁公司将大量用途、租期等方面存在较大相似性甚至完全一致,具备生成较稳定且规模较大现金流可能的租赁资产进行有机集合,并将其转化成金融市场中具有流通性证券的过程。金融租赁公司发展资产证券化更具优势和可行性。

第一,金融租赁在租赁行业占比大,租赁资产优质。目前开业运行的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为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系金融租赁公司。投放企业多为国有企业、上市企业等优质企业。投放领域多为船舶、农机、医疗器械、飞机等能产生稳定项目收益的类型上。金融租赁在股东背景、资金成本等方面都较为理想,因而其基础资产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在担保服务的作用下,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明显提升,风险明显降低。

第二,租赁项目稳定收益属性适合资产证券化。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租赁合约本身自带担保,即出租人无法支付租金时,将由担保方支付合约约定的租金,这样便增强了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时看重租赁物的特性,与资产证券化基于资产信用融资的属性不谋而合,因而金融租赁资产是最适合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之一。

第三,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不断改善。企业资产证券化从2005年?允际缘悖?期间发行了不少资产证券化产品,而后虽有经历一段停滞时期,但其具体操作规范以及法律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完善进步之中。2014年3月银监会新修订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允许经营状况良好、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经批?屎罂煽?办资产证券化业务。这为资产证券化在金融租赁行业的开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租赁的重要促进作用

目前金融租赁行业发展迅速、资产规模越来越大,金融租赁企业越来越来越受限于资本不足。将金融租赁资产进行证券化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补充金融租赁企业资本、促进金融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式。

第一,通过租赁资产出表,改善金租企业资产负债结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规定,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规模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12.5倍。近些年,金融租赁公司发展迅速,资产规模不断增加。资本相对不足成为制约金融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资本沉淀在已投放租赁项目上;另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缺乏足够的资本投放新项目。通过优质项目资产证券化来实现真实出表,则可以减少对资本金的消耗,提高金融租赁公司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满足监管要求。

第二,降低金融租赁公司流动性风险。金融租赁的业务项目主要是中长期项目,业务期限一般为三年以上,而其融资来源多为银行借款等短期资金为主,缺乏足够中长期资金。这种短借长用的业务模式使得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负债错配情况严重,需要不断地借新还旧,流动性风险较大。资产证券化使金租企业获得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租赁行业流动性风险。

第三,拓宽金融租赁公司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后,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成本将会上升,租赁业务的盈利水平将会下降。金融租赁公司融资压力增大,会阻碍金融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限制更多资本通过金融租赁向实体经济流入。此时,通过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可以减缓其融资压力。

三、租赁资产证券化的障碍

新出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已经明确了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

第一,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大部分未实现“真实出表”。“真实出表”的情况下,租赁公司几乎不再承担租金资产的风险,转而由投资者承担风险。因此“真实出表”往往代表市场对于租金资产或证券化交易安排的高度认可,有助于作为发起人的租赁公司和作为计划管理人的证券公司提高市场影响力。大部分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作为发行人的租赁公司自留次级权益或提供财务担保比例过高,承担租金资产的风险过大,未实现“真实出表”。

第二,推行租赁资产证券化存在税收障碍。资产证券化交易流程中,租赁公司向SPV转让租金债权之后,相当于在SPV与承租方之间建立了租金收付关系,因而应由SPV向承租方开具增值税发票。但是依据目前税收法律法规,SPV并不具备开出增值税发票的资格。租赁资产证券化目前就被迫局限于不开增值税发票的资产:不动产等;避免要开增值税发票的资产:有形动产等。

影响企业资产证券化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以外,还有诸如基础资产集中度的问题、资产支持证券真正落实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保理及其他融资渠道比较劣势的问题、投资者结构单一及二级市场交易不活跃的问题、监管相对独立缺乏高层次法规制度问题、相关中介机构缺乏权威性等问题。目前证券化试点过程中的额度管理制约了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发行规模,也不利于提高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流动性。

四、促进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建议

促进租赁资产证券化不仅需要各市场参与方积极做大发行规模,形成可持续的市场流量和存量;更需要监管机构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站在整个市场的高度将资产证券化的顶层设计核心问题不断梳理、明确、完善,营造“监管有序、监督有效、多方参与、严格自律”的市场环境,从而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更为顺畅。

第一,简化发行管理程序。目前监管部门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的监管流程相对较长,审批效率和监管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简化发行管理程序,基础资产选择、发行数量、发行窗口及发行时机由发行主体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作用,强化信息披露、信用评级等市场化约束机制。继而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扩大一级市场发行规模和二级市场交易规模,包括创新产品设计、壮大投资者群体、完善质押回购融资功能、尝试引入做市交易等。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产品期限和类型逐步丰富、交易逐步活跃,有利于最终形成合理的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成本曲线与收益率曲线

第二,研究解决证券化过程中的税收问题。解决租赁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债权转让后承租人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在信托公司等未明确实行“营改增”前,应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允许金融租赁公司在资产出表后继续按租赁合同向承租人开具增值税发票。

第三,强化市场约束,打破刚性兑付。市场参与各方能够尽职履责,以市场规则替代刚性兑付。首先是发起机构要忠实履行资产证券化契约,落实如实告知义务,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保信息披露及时全面、重点突出、风险提示到位。取信于投资人,满足投资者对风险识别、评估需求,使投资者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取资产证券化产品内含风险和收益的信息。其次是提升中介服务能力和服务价值,为投资者的风险判断和识别提供及时、客观、专业的意见。最后是坚持“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原则,在发起机构完善履行信息披露和资产管理责任的基础上,逐步打破刚性兑付。

第四,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促进租赁资产证券化发展。银行间市场具有市场容量大、交易相对活跃等特点。目前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项目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对于证券交易所市场,2014年11月证监会《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取消资产证券化事前行政审批,并将租赁债权明确纳入基础资产范畴。从特殊目的载体形式看,目前银行间市场的信托模式具有法律中明确的风险隔离作用,而对于交易所市场的券商和基金子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模式,其风险隔离作用尚未得到法律层面的认可。应在各个发行市场上充分利用信托模式的优势,促进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清晰、风险有效隔离,保护交易各方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考虑到各个市场具有自身特点,应积极推动发起人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选择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市场,充分利用各市场的优势,提升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发行效率。

第五,完善金融租赁资产证券化法律法规。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应当是基础资产的“独立性”或“破产隔离”、资产产生稳定现金流以及“真实出售”。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下,公司法层面上是否可以设立SPV、破产法范畴内如何真正实现破?a隔离、合同法和民法通则范畴内对真实出售债权资产如何界定都处于一个比较模棱两可的境地。同时对于资产转让以后的登记和公示程序,目前的相关配套制度和程序都存在着很大的缺失,这对SPV和投资者权益的保障上存在着较大的隐患。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金融租赁风险管理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 F8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41-03

一、金融租赁及其特征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金融租赁定义为“出租人在实质上将属于资产所有权的一切风险和报酬转移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

金融租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租赁标的物由承租人决定,出租人出资购买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二是承租人负责检查验收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出租人对该设备的质量与技术条件不向承租人做出担保;三是出租人保留设备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期间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期间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四是租期结束后,承租人可以留购设备。

金融租赁是集融资与融物、贸易与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金融产业,从1952年美国成立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至今,金融租赁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更新设备的主要融资手段之一。由于金融租赁业务是基于真实资产买卖和使用发生的投融资服务,在经济发展时期可以发挥融资功能,在经济萧条时期又可以发挥促销功能。因而,在历次金融风暴中金融租赁业都保持了稳定发展。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租赁业仍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更是对其强大生命力的又一见证。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SWOT分析

资料显示,日本的租赁渗透率为8%,德国的租赁渗透率为18%,OECD国家的租赁渗透率在15%-30%之间,而美国的租赁渗透率则达到30%左右且年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而我国的租赁渗透率截止到2008年6月份仅为4%。我国租赁业务规模与GDP之比约为0.19%,全球排名仅列第48位。金融租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金融租赁是国际先进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和利润来源,被誉为“朝阳产业”。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商业银行,如花旗、汇丰、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均在金融租赁业占有一席之地。随着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市场普遍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08年底,国内已有工行、建行、民生、招商、交通、国开行等六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租赁公司(详见下表)。兴业、光大等银行亦有计划成立金融租赁公司。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不仅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竞争力,还将提高国内租赁机构的整体实力,并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租赁市场的格局。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优势分析

资金成本优势。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除了注册资本较一般租赁公司雄厚外,通常还能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所需资金。相比而言,其他租赁公司在这方面遇到的困难会比较多。

客户资源与营销网络优势。通过与分支机构的资源共享,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能够比较容易地找到客户资源,并锁定目标客户,有着明显的客户信息和营销网络优势。

风险管理优势。金融租赁业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较强,因而,成熟、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成为了金融租赁公司实现稳健经营的前提。银行系租赁公司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现有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计量能力,帮助自身进行风险控制,较其他租赁公司而言,具有明显的风险管理优势。

租后成本管理优势。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租后管理可以委托出资银行的分支行进行,从而有效节约人、财、物等的成本。而其他租赁公司由于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在客户经营情况的及时跟踪和租后服务的质量保证上具有一定劣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劣势分析

融资渠道狭窄。受监管政策限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目前不能从出资银行获得贷款,资金来源基本上只能依靠资本金;而根据《同业拆借管理办法》“金融租赁公司在申请进入同业拆借市场前最近两个年度必须连续盈利”的规定,银行系新成立的租赁公司暂时并没有同业拆借资格。狭窄的融资渠道使得国内商业银行在一些大型租赁项目面前没有任何资金优势可言。

人才储备不足。金融租赁的业务领域相当复杂,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领域的专业技术和人才储备都相当不足,不利于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做好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

专业管理经验缺乏。与大型厂商租赁如卡特比勒等相比,国内银行系租赁公司对租赁标的物的专业熟悉程度和维修处理能力较弱,对租赁标的物的处理经验较为缺乏。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机遇分析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金融租赁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据预测,如果税法和监管法规能适应金融租赁业发展需要,我国2012年的金融租赁业务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将为国内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带来大好机遇。

当前的金融危机为我国金融租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一是金融危机情况下,银行惜贷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扩大了企业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的机遇;二是我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我国金融租赁业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银行系金融租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传导渠道和投资平台的功能,广泛参与各种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三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出口贸易呈现持续萎缩态势,而国际金融租赁业务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租赁业务的挑战分析

金融租赁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如囿于作为债权法的性质所限,合同法无法解决涉及金融租赁物权、行业组织、监督管理等问题,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可能使租赁公司面临丧失租赁物权的风险、对专属物的规定限制了特定行业采用金融租赁方式融资等。再如,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所受到的监管远比商务部管辖的外资租赁公司严格,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另外,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如税收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等,也影响到了我国银行系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壮大。

外资金融租赁公司的威胁。外资金融租赁公司在华布局较早,在市场上占得了先机。如卡特比勒、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厂商租赁公司依托母公司自有品牌产品,已经在国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客户群。而外资租赁公司丰富的操作经验、相对较轻的税负都为其市场竞争增添了砝码。

三、商业银行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的策略

结合当前国内金融租赁的市场现状,借鉴国际租赁业的发展经验,笔者认为,为更好地促进国内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的发展,当前我们需要在国家政策法规、行业自律与企业管理上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完善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逐步放宽融资渠道

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风险加权资产的8%,对全部关联方的融资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的50%,同业拆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的100%。这意味着银行系租赁公司能够得到来自股东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而目前中国的租赁公司95%以上的资金来源于银行。可见,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必须要走直接融资的道路,如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充分利用各个渠道的资金。

2、加紧出台和完善金融租赁相关法律法规

在国际上,法律、会计、税收和监管并称为金融租赁业发展的四大支柱。虽然我国合同法、物权法、会计准则就金融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金融租赁物权的原则、金融租赁交易中租赁物的确认与计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完善。要进一步借鉴国际经验,完善金融租赁的法律法规环境,尽快审议颁布《金融租赁法》,厘清税收关系,明确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在金融租赁交易形式中的适用。这是规范金融租赁交易主体行为、培育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实施行业有效监管的前提与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1、统一行业归口管理主体

目前市场上共有两类金融租赁公司,一类由商务部批准筹建和管理,另一类由银监会批准筹建和管理。这种多头管理局面难免会在竞争、监管等问题上产生分歧,造成不公平竞争,对国内整个租赁行业的发展不利。因而,从政策上理顺监管关系,统一行业归口管理主体,为金融租赁业的规范运作、营造公平的监管环境刻不容缓。

2、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

行业协会具有广大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和政府参谋助手的双重身份,运转科学、规范的行业协会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为加强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自律、协调,促进国内金融租赁行业的自我管理,可以适时成立全国金融租赁行业协会。

(三)强化商业银行金融租赁业务管理

1、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金融租赁既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更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复合型人才是金融租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现代金融租赁的交易结构、法律关系相当复杂,需要既懂经济、金融、法律、贸易、管理、税收、会计等知识,又懂得租赁标的物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因而,国内银行系租赁企业要想取得市场竞争优势,首先必须要引进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2、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目前国内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都将目标市场锁定在航空、电力等大型设备行业。这种定位趋同的局面将使各银行租赁企业很难在一些专业领域(如飞机租赁)赢得具有实质意义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回报,而且容易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由于金融租赁公司提供的产品同质性较强,加上我国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创新的严格限制,现阶段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的难度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各银行系租赁公司一定要在发展中逐步细分市场,通过对目标客户的深入分析,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同时,要结合产品创新,不断探索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熟练把握所涉及领域的资产管理方法,通过精细的专业化,谋求差异化发展道路。如专注于中小企业设备租赁,不仅风险控制要求较低,而且对解决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3、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完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公司治理。租赁公司与出资银行要实行两级公司治理,办公场所、信息系统、人事、财务等都要实行严格隔离。同时还要严格监督和约束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与出资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其次,风险管理水平高低是衡量金融租赁公司是否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关键。银行系租赁公司要根据业务特性,对金融租赁业务面临的技术、产业、政策等风险实施科学识别、分析、预警和管理。

4、充分发挥行业战略联盟的作用

飞机、船舶等造价较高的大型设备租赁业务对租赁公司的资金要求较高,仅靠一家租赁公司有时很难满足一些大型项目的融资需求。建立银行系金融租赁行业战略联盟并充分发挥联盟的作用,不仅可以通过资金协同解决大型项目的融资需求,而且可以通过管理协同在项目投标、评审、租后管理等方面体现出优势。此外,战略联盟还可以作为联合主体向银行申请贷款,共同参与同业资金拆借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扩大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石仁坪、王珏,今年交易额或超1400亿元 中国金融租赁业快速发展,第一财经日报,A6版,2008.11.21

2.石仁坪,被“妖魔化”的创新?第一财经日报,A6版.2008.11.13.

3.张泰欣,刘明康:壮大航空租赁业有利于内外贸易平衡, 中国证券报,第2版,2007.9.14,

4.张宇哲,银行系租赁:掌声背后的落寞,财经,2008(6),总第32期,P35-36

5.周天珏,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发展障碍剖析,华北金融,2008(6),P53-55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融资租赁; 税收差别理论; 债务替论; 成本理论; 破产理论

完美资本市场理论认为,在资本市场上是不存在交易成本的,也没有税收、成本和破产成本,而且在完美资本市场中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人们都能基于相同的信息作出判断。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假设都成立,金融市场是完美的,公司融资租赁形成的债务与借款形成的债务就没有什么区别,公司租赁成本与借款成本就没有差别,二者是可以完全替代的。然而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资本市场理论的所有条件,租赁成本和借款成本是不同的。另外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存在,以及企业会出现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问题,冲突也会出现,现代融资租赁理论就产生了。学者们对融资租赁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一些理论进行。

一、税收差别理论和融资租赁

由于各国的税法都有不同的规定,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税率,还对一些企业有优惠税率,税收差别理论在此基础上被提出。国外也有关于租赁资产可采取加速折旧的政策,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政策从而减少自身的应纳税额,这些政策正是高税率的企业所更加重视的。低税率企业将税收优惠权卖给高税率企业,高税率企业则降低租金予以回报,承租方和出租方就可以共同分享税负减少的收益。税收差别理论认为,正是由于出租人和承租人所负担的税率不同,才使得租赁活动得以存在。

Chu Ling,Mathieu Robert and Zhang Ping(2008)认为企业更倾向于租赁短寿命的资产,特别是对于一个出租人来说,因为租赁付款有降低出租人税率的作用,从而使得这种税收收益在双方之间互相传递,但是由于租赁市场的竞争性使得这种低税率不能维持很久。Ho Daniel,Kan Shirley and Wong Brossa(2010)认为如果企业所得税较低,税收优惠会在承租人和租赁公司之间转移,租赁资产将比购买资产获得更多的好处。Callimaci Antonell,Fortin Anne and Landry Suzanne(2011)认为资本租赁随企业税负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而增加。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税率对融资租赁影响的关系是不显著的。根据这些学者的研究,企业间进行融资租赁与他们所负担的税率水平并不显著。Finucane (1988)的研究发现,企业的融资租赁水平与税收因素相关性并不显著。Mehran and Taggart(1995)通过对134家美国大型企业(1979—1980)公布的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对融资租赁影响的相关性并不显著,可能是其所选取的样本量较少或者期间较短造成的。

二、债务替论和融资租赁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金,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都是较常见的融资形式。这些融资方式是否可以相互替代?由于不同融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会影响到其长短期的财务指标,而且融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在寻求其可替代的融资方式时,要考虑到融资后企业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融资租赁会形成的是应付融资租赁款,它和借款都构成企业的债务,并且它们都是一种契约式义务,企业在一定期间内使用外部资金的数量是可以事先确定的。因此债务替论认为,融资租赁和借款筹资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趋势,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债务替论认为,融资租赁是借款融资的一种替代形式。Myers,Dill and Bautista(1976),Franks and Hodges(1978)的研究指出,融资租赁和借款筹资都是一种契约式义务,它们都会降低企业的负债能力。在企业负债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借款筹资和融资租赁会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情形,即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但仍是资金市场上两种不同的融资工具。

Marston and Harris(1988)实证研究了融资租赁与负债的关系,实证结果与债务替论相符,即租赁与负债融资可以相互替代,同时还发现,高债务比率的公司比低债务比率的公司存在着更多的租赁融资。

Beattie,Goodcare and Thomson(2000)的实证研究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租赁与其他负债融资之间的互相替代关系。Yan(2002)认为随着公司问题的增多或者避税能力的增长,其债务的替代程度也会增强。也就是说,公司的债务替代与租赁呈现负相关关系。在其后的研究中,Yan(2006)又指出公司内生问题及其固定效应也会使得租赁和借款之间产生替代关系。这种债务替代关系不仅存在于大企业的融资租赁过程中,而且在中小企业的研究中也存在。Deloof,Lagaert and Verscbueren(2007)以中小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与负债融资同样存在着相互替代关系,即随着企业融资租赁的增加,其他负债随之减少。另外,Agarwal,Ambrose,Hongming Huang and Yildirim(2011)根据无套利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研究指出债务与融资租赁的关系还取决于承租人的资本结构以及租赁市场的竞争性。

关于债务替代与融资租赁关系的实证研究,并非都承认它们之间是替代关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Ang and Peterson(1984)提出的“租赁之谜”。他们利用1976—1981年间美国600多家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与传统的债务替论相悖,租赁与借款融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使得更多学者关注租赁与借款之间关系的研究。Finucane(1988)对1981

—1985年间美国接近600家企业融资租赁数据进行研究,也得出与Ang and Peterson相同的结论,即融资租赁与借款融资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Lasfer and Levis(1998)通过对英国1982—1996年3 000多家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租赁的影响因素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中是不同的,就整体样本来讲,有融资租赁的公司比没有融资租赁的公司有更多的税收优惠、固定资产投资和较高的负债比率,对于中小企业和非上市公司而言,租赁和企业负债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但对于大企业,其租赁比例与负债呈正相关关系。另外,Meheran,Taggart and Yermack(1999)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企业融资租赁比例与负债呈正相关关系假设成立。

三、成本理论、破产理论与融资租赁

社会经济活动中,关系广泛存在。理性经济人假设每个人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理论认为,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为委托人的利益而行动。当企业形成外部债务时,也就存在着债权债务的委托关系。债权人的目的是收回本金并获得较稳定的报酬,债务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扩大经营,或投资于预期报酬率高、风险大的项目,两者目的是不一致的。虽然债权人知道资金的出借是存在风险的,而且也把这些风险考虑到他要求的预期收益中,并通过合约约束债务人的行为,但仍然会存在债务人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融资租赁与贷款相比,如果承租人或者债务人发生破产清算,出租人的状况要比债权人的状况好一些。融资租赁可以承租设备本身作为担保物,出租人对租赁资产拥有法律上的所有权,当承租人违约时,出租人可立即收回租赁资产,损失比较小。对于贷款而言,即使债务人有资产作保证,当出现债务违约时,债权人收回贷款是比较困难的,且成本相对较高。成本理论、破产理论认为,融资企业的风险越高,投资者越愿意以融资租赁的方式投资,该方式有避免融资企业破产的好处,投资者可以通过降低融资租赁租金的方式将其中的部分好处转移给承租企业。

在破产成本理论研究方面,Scott and Leeth(1989)认为存在着较高财务困境的公司会更倾向于采取融资租赁行为。Krishnan and Moyer(1994)通过实证得出:随着破产成本的增加,融资租赁的比例是上升的。实证结果还表明,有融资租赁的公司与没有融资租赁的公司相比有着较低的总资产留存收益率和偿债能力系数,并且有较高的成长能力,同时还面临着较高的债务比率和运营风险。由于企业存在着经营失败风险,特别是当企业出现财务困境时,融资租赁能够降低风险,成本也比较低,优势明显。Andrea L. Eisfeldt(2009)通过实证研究证实面临财务困境的企业更偏好融资租赁。

在成本研究方面,Myers(1977)认为,企业如果拥有较高的成长机会,它会较少使用普通负债方式融资,而采取其他方式融资来解决企业投资不足问题。此外,Stulz and Johoson(1985)研究认为具有较高优先索取权的融资方式有利于减少投资不足,而租赁方式就具有较高的索取权,因为租赁资产在购买前是由出租者和承租者协商指定的,承租方具有租赁资产会计上的所有权,而出租方拥有租赁资产法律上的所有权,由于法律的威力,使承租企业不敢隐匿或转移资产,从而有效避免了普通债务融资中可能存在的隐匿或转移资产问题,这样也就降低了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的成本。

Barclay and Smith(1995),Graham,Lemmon and Schallheim(1995)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认为:企业的成长性越高,就越希望采取融资租赁方式融资。同时,他们还发现在一些受到管制的行业,如电力、石油、通信等则更多地希望采取银行信贷方式融资。Lasfer and Levis(1998)认为,一般而言采用融资租赁融资的企业盈利能力要比不采用融资租赁的企业强,他们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一部分来源于融资租赁,财务管理成熟的企业更多采取融资租赁方式。

另外,所有权结构也可以减少企业的问题。Hamid Mehran,Robert A. Taggart and David Yermack(1999)对所有权结构作了进一步实证研究,认为CEO持股对公司采用借债融资还是租赁融资有很大的影响。Robicheaux,Xu dong Fu and Ligon(2008)通过设立模型对其提出的假设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融资租赁比率与企业管理层薪酬、CEO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等呈正相关关系。较高的薪酬激励和外部董事使得企业更倾向于运用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可以降低企业的债务成本。

四、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融资租赁在我国还不太成熟,市场渗透率也较低,相对于国外大量的研究数据,国内可获得的样本数据也有限,因此对于融资租赁影响因素及效果的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

路妍(2002)认为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对融资租赁缺乏扶持,立法也相对滞后,使得融资租赁管理分散;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中,大多采用国外融资租赁理论,对我国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充分,理论研究脱离实际,对融资租赁的认识不够深入,从而制约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李刚(2009)也指出目前我国租赁市场还不发达,租赁理论比较滞后,研究水平还停留在对租赁市场理论分析以及政策研究方面,而对影响租赁的因素、租赁融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的关系研究较少。

融资租赁的实证研究成果较早的是来明敏、占俊华、张元慧(2005)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T检验,结果发现采用融资租赁的企业和不采用融资租赁的企业在名义所得税率、长期负债校正率和短期融资比三个指标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此外,来明敏(2005)从承租企业视角出发,利用沪市2002年上市公司的会计资料,运用Logistic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得出了企业融资租赁影响因素,指出税率差别对企业融资租赁有影响,债务对企业融资租赁也有影响,而成本则没有影响。任玉荣、任晴(2009)通过对341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对企业融资租赁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Tobit模型,分析企业特征与融资租赁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行业因素对企业租赁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企业负债比率与融资租赁为互补关系。

胡春静(2009)以沪市A股2003—2007年68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实际所得税率对企业融资租赁决策没有明显影响;企业的长期负债对融资租赁有显著影响,而且影响最为显著,企业融资租赁筹资与借款筹资是互补关系。此后,魏浩轩(2011)也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的负债结构、成长性和所有权结构是影响融资租赁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并指出企业的流动性风险、营运能力也应该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文斌(2011)则在国外租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租赁(包括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影响因素的假设,实证研究了企业税收因素、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专有性等因素对企业租赁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融资租赁决策的影响因素为负债比率、盈利能力和资产专有性。王棣华、余秋阁(2012)通过设计负债比率变动、财务费用率变动、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变动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动四个变量作为效果指标,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负债比率变动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显著的,财务费用的变动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并不显著,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显著的,净资产收益率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文献述评

关于融资租赁理论,国外主要有税收差别理论、债务替论、成本理论和破产理论。学者们分别从这些理论出发,就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中,在关于所得税的研究方面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低税率的企业倾向于进行融资租赁,因为有所得税率差别的存在才使得融资租赁得以存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所得税率与企业融资租赁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于融资租赁的债务替论,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融资租赁与债务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因为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总是事前确定好的,使用租赁的方式融资了,就会相应地减少通过借款来筹措资金;而另外一种观点却认为二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企业不会因为增加了融资租赁而减少借款债务,反而会增加其金额。在理论和破产理论的研究方面,学者普遍认为融资租赁可以降低企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高成长性、高风险的企业。

国内对融资租赁的实证研究有限,基本还是从融资租赁的三大理论出发的。因为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有一定差异,国外学者研究的影响因素是否也对国内的融资租赁存在着同样的影响关系,要结合国内企业融资的实际进行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国内现有的研究,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并未给出一致结论。关于所得税的研究方面分别从名义所得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进行研究,但并未得出存在显著相关的结果。对于影响融资租赁的成本和破产理论尽管国内学者设定了不同的变量进行实证研究,但也没有得出显著关系的结论,这与国外的研究不一致。在国内的研究中也有学者提出了风险因素、营运能力是应关注的重点,但是并未指出它们是如何影响融资租赁的。

【参考文献】

[1] 路妍.我国融资租赁发展缓慢的成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2(10):141-142.

[2] 梁飞媛.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国际比较[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173-174.

[3] 来明敏.我国企业融资租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logistic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7):62-66.

[4] 胜坤,齐寅峰.融资约束与公司负债期限结构——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7(9):52-57.

[5] 来明敏,占俊华.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95-99.

[6] 文斌.上市公司租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沪深主板市场数据[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7] Callimaci Antonello,Fortin Anne,Landry Suzanne,2011,“Determinants of Leasing Propensity in Canadian Listed Compan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rial Finance,July:259-283.

[8] Carlos A. Molina, Lorenzo A. Preve,2011,“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istress on Trade Credit”,Financial Management(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Vol.41,March:187-205.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租赁;发展;瓶颈;对策

中国的金融租赁业尽管起步较晚,但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成效。目前,截止2012年底,国内融资租赁企业数量近560余家,比2011年增加近300家。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务额达到15500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底的9300亿元增加约6200亿元,增长幅度为66.7%。我国原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十二五”时期”也将转变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而这必然会加大对高端设备的需求,刺激我国金融租赁业的飞速发展。因此,认识并采取措施消除我国金融租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或阻碍瓶颈,对中国金融租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金融租赁的基本涵义

金融租赁,又称融资租赁,它是指在承租人选择或认可租赁物和供货人的基础上,出租人按合同约定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资产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金融租赁的实质即是租赁公司对其承租人提供了一项长期信贷。

二、当前中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瓶颈分析

当前我国的金融租赁业仍存在诸多瓶颈阻碍其的进一步发展,总结起来主要有:

(一)外部发展瓶颈

1.有关金融租赁的法律、法规等管理政策尚不完善

目前尚没有完整的法律约束和保护金融租赁业。虽然2007年的《物权法》对融资租赁合同、交易主体和租赁物等有了些许清晰的规定,但该法对出租人的收回权问题、租赁物(除车辆、轮船、飞机)的动产登记等具体法律规定仍有欠缺,对出租人合法权益保护不够。而人行的《融资租赁登记公示系统》未得到法律确认。此外,针对金融租赁的税法也不完善,对企业以金融租赁方式新购入的设备的增值税能否抵扣没有明确说法,这种不明朗的情形势必会打击融资租赁的竞争积极性。

2.融资渠道有限,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

在我国,就整个融资租赁行业而言,超过80%的资金来源都是银行借款,融资方式以同业借款、抵押贷款、保理等银行信贷产品为主,期限多在一年以内,如下表1所示。

从表中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是各项短期存款,三年所占比例分别为:67.05%、63.55%、59.69%。占第二位的是同业拆借资金比例为:27.73%、22.30%、21.58%。《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中虽然允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和股票融资,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规定,通过这种方式融资的企业也是寥寥无几。如表1所示,通过发行金融债券、长期借款以及向央行借款方式所筹集到的资金总和所占的比例最高也没有超过15%。说明我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期限短、成本高的短期存款和同业拆借款。这显然不符和金融租赁业务需要长期资金的要求。

3.支撑我国金融租赁发展的商业信用环境较差

由于融资租赁业的租赁标的价值较大,若承租人在规定日期无法缴纳租金,将会严重干扰此项业务的开展,因此其突出强调的是出租方和承租方之间良好的商业信用关系。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加之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整体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信用环境较差。特别是我国在9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三角债”问题严重打击了当时的融资租赁业。据统计,有高达30%,甚至60%-70%的租赁公司资产总额被拖欠,公司几乎因为致命的高不良资产而陷入经营危机。

(二)内部发展瓶颈

1.金融租赁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租赁公司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观念影响,习惯于按照所属的主管部门管辖的企业的模式,而不是按照金融行业应有的抗风险、高效率的营运要求来设置经营机构。因此在岗位配置、功能组合与人才配备上,缺乏严谨有序、系统协调、优化组合和灵活反应的机构设计。存在任务分工不明确,各部门和不同管理层次间既有权责交混,又有工作脱节,有互相推诿,也有互相扯皮的现象。

2.租赁行业人员素质还未达到行业要求

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人员素质还未达到行业要求。据国际行业经验,金融租赁业的从业人员是需具备金融、贸易、财税、会计、法律、项目评估等各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租赁业间的竞争终将是人才的竞争。在中国,当前由于教育体制和经营机制还不能满足此类人员的培养和使用。人才的匾乏必然导致租赁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低,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几十年来,国际上金融租赁的理论和实践一直不断发展创新,而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很少。不但在有关金融租赁的理论研究工作方面基础薄弱,而且实践的专业人才也很匮乏。

3.金融租赁公司业务模式单一、尚未形成具有公司特色的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

首先,当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在整体经营方面多以回租和融资租赁为主,且租赁标的与银行的同质性较高,结构设计缺乏创意性和竞争性。

其次,各租赁公司未重视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策略,对租赁市场一概视之,尚未形成区别于其他同业竞争者的特色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而这直接导致了租赁公司间的高竞争状态以及敏感的资金数量和成本。此问题是关系租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并解决。

三、消除当前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瓶颈的对策

由于以上阐述的制约我国金融租赁发展的瓶颈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解决这些瓶颈因素成为促进我国金融租赁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消除外部发展瓶颈的对策

1.加大对金融租赁业的法律、税收等管理政策的支持

我国必须加大对金融租赁业法律、税收等管理政策的支持。首先,人大要尽快在《融资租赁法(草案)》征求意见工作的基础上审议并通过融资租赁法》,使该法能够切实明确融资租赁公司的法律地位、出租人、承租人相互的权利和义务等,最终实现融资租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我国要据发达国家和有关金融租赁的成熟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出发,加大对金融租赁的税收优惠研究和操作。建议抵扣出租人的购入设备进项税,使其主动降低租金,进而间接使承租人受益,以提高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参与金融租赁的积极性。

2.拓宽金融租赁业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

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途径拓宽金融租赁业的资金来源融资渠道:

首先,从短期来看,我国要通过建立政策性财政融资和制度租赁解决当前我国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有限,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问题。具体操作上,人行可指导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给租赁公司,此外,在制度上对一些特定行业的特定设备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缓解租赁公司的资金难题。

其次,从长期来看,我国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允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市场化操作中资本市场筹措资金,如证券化其租赁标的,发行企业债等,以加快资本市场对金融租赁公司的融资支持。具体操作上,要在2007年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制度框架上,加快出台有关融资租赁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和“绿色通道”办法,适当提高租赁公司信用级别,增强公众信心,使租赁公司的证券市场融资获得有力支持。

3.建立和健全融资租赁相关方的信用体系

金融租赁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相关方如出租人、承租人、租赁设备生产厂商和银行等的共同努力,打造坚实的信用联盟和“互利互赢”的价值体系。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实行信用档案制度,汇集融资租赁各方的相关信用信息资料以备各方查询。同时要不断完善与该制度相配套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准确判断风险的基础上有序开展融资租赁业务。

(二)消除内部发展瓶颈的对策

1.强化金融租赁参与方的租赁风险意识,建立风险承担体

金融租赁参与各方要在强化各种的租赁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风险承担体系,该体系要求出租人、承租人、设备供货商和相关银行在实行金融租赁合作时,要按比例根据各自对风险的承受力承担相应的风险责任和义务,当任何一方因为与自己相关的问题而影响到融资租赁的顺利开展时,就需要根据相应的制约机制获得惩罚。例如,通过开立监管账户监管有银行参与的项目融资行为,以发挥银行体系对金融租赁的监督作用。在这样有约束、有制衡的机制下,融资租赁各参与方都会依据“风险最小,收益最大”原则开展业务,使得融资租赁业务在低风险状态下得到有序的开展,提高各参与方的整体运营水平。

2.在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培育优秀人才

首先,在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方面,融资租赁的各行业组织、各企业和公司、以及相关的科研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要积极开展此方面的专题理论研究工作,通过举办研讨会、交流会和定期会晤等方式提高相关方的理论交流和信息沟通。同时要发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使得有关融资租赁的理论前沿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迅速在各方获得。

其次,在实践方面,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从事融资租赁的人才采取有力的激励措施,通过资金、提供智力发展空间和上升空间等手段加强激励。另一方面我国要加快培养专业长期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优秀人才,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各租赁公司要与金融业和制造厂商建立长期的教育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同时要与各财经大专院校建立定向人才培养机制,在开始金融租赁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相关学生的金融租赁理论知识的教育,通过这种机制系统性地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为实现金融租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3、创新租赁业务,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创新租赁业务,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具体操作上,金融租赁公司要充分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市场需求、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等理论,要在对金融租赁市场需求深入研究并分析的基础上,细分并定位自己的市场,在此市场按照企业的风险和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原则积极开展金融租赁业务。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要认真研究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特点以及存在的优势,并依托自身的股东实力、人才结构和客户基础等,建立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形成自我区别于其他公司和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同质业务开展的高竞争,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自身的金融租赁业务。

其次,融资租赁公司要改变过去在整体经营方面多以回租和融资租赁为主的方式,在租赁产品方面要创意自身的结构设计,提高有竞争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此,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可以积极开展经济咨询、财务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与金融租赁业相关的延伸业务,对委托租赁、回租、杠杆租赁和项目融资租赁等业务,也要在不断研究市场的基础上拓展其业务范围。另一方面,金融租赁公司要积极探索采取合作租赁等多层次、多空间的复合式融资租赁方式,例如可以与国内具有制造优势的机电设备厂商和工程机械制造商等合作开展出口租赁业务,使得公司的业务由国内拓展到国外,以赢得国际市场的任何和利润。

参考文献:

[1]欧阳卫民,中国租赁业的状况和出路[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2]姜仲勤,融资租赁在中国-问题与解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淑敏,申瑞涛,杨小勇.金融深化创新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4]程东跃.融资租赁风险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欧明刚,陶艳艳.金融租赁业:机遇和挑战[J].银行家论坛.2010

[6]杨红员;闫芳;周中明.我国金融租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天津市金融租赁市场的调查[J].华北金融.2010(7)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装备制造业;承租人;影响因素

一、 研究背景及文献回顾

融资租赁自改革开放后引入中国,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融资租赁兼有“融资”和“融物”的双重特性,它在为企业引入设备和产业升级发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租赁年报》公布的数据,我国融资租赁交易额从2006年53.5亿美元飙升到2013年的1 336.9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58.4%。

针对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国内外的学者们进行了很多研究。很多文献认为公司规模是影响融资租赁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得到的结论却有很大的不同。部分文献认为公司规模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负向的。Adams和Hardwick利用100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租赁与公司规模是负相关的。Barclay和Smith利用4 995家公司的公司进行研究,也发现公司规模与租赁呈负相关。Sharpe和Nguyen通过研究认为,规模较小的公司更偏向于选择融资租赁的方式。Graham等认为大公司有稳定的现金流,并不倾向于选择融资租赁,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小公司愿意使用融资租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即公司规模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负向的。

也有一部分文献认为公司规模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正向的。Deloof和Verschueren利用比利时2 000家非金融机构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融资租赁呈正相关关系。Lasfer和Levis通过对1982年~1996年3000家英国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认为租赁和公司规模是正向相关的。崔佳宁和史燕平通过2007年~2012年间我国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和融资租赁是正相关的。

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公司债务也是影响融资租赁的重要因素。部分学者认为融资租赁与债务是负相关的,即替代关系。Myers等认为融资租赁和债务融资是完全替代的。Marston和Harris发现当非租赁债务减少时,融资租赁增加,说明两者也是替代关系,这与Beattie的结论是类似的。Deloof等通过对比利时1 119家非金融中小企业的研究,发现债务与租赁是负相关的。

然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持不同意见,认为融资租赁和债务是正相关的,即互补关系。Ang和Peterson通过研究600家美国的公司,发现租赁与债务呈正相关,公司债务越高,越倾向于融资租赁。Branson在Ang和Peterson的基础上变换了样本重新进行检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Finucane Kang和Long、Lewis和Schallheim以及Tsay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债务对融资租赁的影响是正向的。来明敏、文斌通过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负债和融资租赁是正相关的。任玉荣和任晴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企业数据并进行研究,也发现负债和融资租赁是相互替代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学术界,债务与融资租赁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是Ang和Peterson提出的“租赁之谜”,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债务和公司规模都是影响融资租赁的重要因素,但总的来看,针对承租人来研究该问题的却不多。这些影响因素是否同样影响着承租人,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从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承租人出发,来研究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之所以研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因为装备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引入设备,这就要求装备制造企业不断创新融资渠道来发展。正因如此,和其他行业相比,装备制造企业是融资租赁较密集的行业。

二、 数据和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1. 数据来源。由于目前的数据库中缺乏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融资租赁数据,承租人的数据更是无法直接获得。为此,笔者收集了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2014年年度报告。根据年报公布的财务报表,我们将会计报表中长期应付款条目中存在应付融资租赁款数据的公司定义为承租人。为了减少某些指标可能异常的影响,本文的样本不考虑ST股。

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自wind资讯。

2. 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的选择。融资租赁相对规模。由于样本企业的规模有差异,为方便比较,本文采用Ang和Peterson和Adedeji和Stapleton的方法,用“融资租赁应付款/总资产”进行处理。

(2)解释变量的选择。资产规模。本文采用Lasfer和Levis、Deloof和Verschueren、崔佳宁和史燕平等国内外文献普遍采用的变量,即总资产来表示资产规模。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林西淮认为当负债率越高时,企业采用融资租赁也越多。这是因为与利用银行信贷购买设备相比,融资租赁的审批环节较少,另外,贷款融资相应的贷款额须计入公司负债,会影响该企业的资信状况,而融资租赁以较少的资金便可以引进设备,可以节省现金流并维持现有的资信情况,进而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

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由于融资租赁可以以较少的资金引入设备来扩大生产,进而可以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进而影响到销售净利率。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市场风险;风险控制

众所周知,风险普遍存在于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之中,经营与金融活动中一切不确定性都归定义为风险。风险作为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大体分为两类,市场风险与非系统风险。市场风险又称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引起的不确定性。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标的物价值变动风险。非系统风险,也称公司个别风险,主要包括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内控风险。尽管信用风险最受从业者重视,但由于市场环境具有多变性和融资租赁行业的特殊性,市场风险对于融资租赁行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天津商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财务管理(中澳合作)专业成功申请获批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资租赁企业风险与控制研究”后,项目组通过走访企业,参加会谈和实地调研,对当前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做出深层次的分析研究。本篇即在项目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成文,以期对融资租赁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融资租赁企业利率风险及防范

利率是融资租赁企业的主要利润源,也是融资租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融资租赁企业的特殊性,融资租赁企业与承租人签订的通常为固定利率合同,而在融资租赁公司与银行进行短期借款和拆借的过程中,又不得不使用浮动利率结算,在这种三角关系中,随市场变动的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之间产生了差额,而这层差额也就是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利率风险。

融资租赁行业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从本质上讲,融资租赁是一个以融资租赁公司为担保取得银行借款,而另一方面租出实物资产,从承租人获得高额利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利率风险始终没有转移到任何一方,而全部由融资租赁企业承担。而我国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融资租赁企业与银行拆借资金的借款利率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更加大了融资租赁公司的利率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企业应当着眼于利率风险控制,防范利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防范利率风险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其中,利率对冲和浮动利率合同是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浮动利率合同的使用在融资租赁企业中尚不为多,这主要有两点原因:(1)承租人需求。承租人往往希望有固定的折现值,来确保财务的稳定性,在这时,他们宁可选择较高的固定利率,也不希望承担浮动利率带来的利率风险。(2)较高的控制成本。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浮动利率合同意味着对项目的严密监控,高昂的控制成本是很多中型融资租赁公司放弃浮动利率合同的重要原因。国际融资租赁企业常常采取对冲利率风险的方式来规避风险。即通过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换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现金流,将融资租赁企业的固定利率浮动化,将利率风险转移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时,融资租赁企业通过两重浮动利率得到剪刀差。由于我国金融机制尚不完善,这种对冲业务还难以全面开展。但这给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利率风险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二、融资租赁企业汇率风险及防范

汇率风险指在融资租赁企业在进行外币计量的交易时,由于时间差和汇率波动,产生与本币折算时损益的可能性。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间贸易数量明显增多,本外币交易量急剧增加,这种国际进程对融资租赁行业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国际游资进入租赁市场,还是国际知名制造商进行融资租赁贸易,都使得国内融资租赁业务向全球化趋势发展。在这种国际间贸易日趋频繁,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融资租赁业务的汇率风险也成为了主要的控制对象。一旦某币种出现长时期的单边走势,就容易使融资租赁企业出现偿债负担或削薄利润。在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汇率风险主要在两个环节出现:一是在购货合同的签订到租赁合同的完成过程中,汇率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设备实际支付的成本发生变化。二是筹资过程中如果汇率发生了变动,那么涉及到外币的筹资成本就会出现增加的风险。

为了控制汇率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远期汇率合约和汇率期货是一个较为合理的控制措施。远期汇率合约交易是指融资租赁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购买或出售汇率的远期合同,通过远期合同,企业可以锁定利率,减少汇率风险。

三、经济周期与融资租赁市场风险

融资租赁市场受宏观经济状况制约,市场风险对国家和世界经济形势有很强的敏感性。而融资租赁企业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大了市场风险,这种特殊性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融资租赁企业的标的物往往为飞机、船舶、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装备。这种高价值、高专业化的装备常常受经济波动影响最大。在经济危机时期,大型工程建设可能会陷入困境,特别在经济萎靡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往往导致大型装备承租人没有充分的现金流以按时支付租金,引发了被动的信用风险。二、融资租赁企业专业技术要求较高,这使得租赁企业常常向单一化方向发展。这种单一化,高度专业化的租赁企业,虽然能够更加集约化的向某一专业领域突破,但同时,过分单一的标的物更容易受单一产业经济状况的影响。三、融资租赁公司的金融属性。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融资租赁行业受金融行业影响深远。而在我国,整个产业链,尤其是金融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的兴衰息息相关。房地产业作为当下中国的支柱产业,拉动整个国内经济增长。而在当下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势下,整个制造业的的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也往往举步维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去思考融资租赁产业的出路和突破口也就显得愈发重要了。

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状况下,思考融资租赁企业如何整合产业资源,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开辟新的租赁市场和租赁模式是当下之重务。我们在分析调研材料后发现,融资租赁行业存在几个突破点:一、业务分散化发展。为了避免单一产业经济波动带来的不良后果,融资租赁行业应当向多个行业发展,特别向非周期行业和防守型行业发展。诸如医药,医疗器械等行业扩张。非周期性行业往往存在更为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大程度的国家支持,并对经济周期不甚敏感。向这些产业等多产业拓张有助于分散企业市场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二、标的物向小型化发展。融资租赁企业往往进行大型装备的租赁,而这些价值高,专业化强的大型装备的承租人对于市场有很强的敏感性。在如今经济危机尚未褪去,产业经济不甚景气的形势下,选择一些价值和专业性相对较低,标准化、统一化的中小型装备承租人不失为更好的选择。

四、结论

本文是经过对多家大型融资租赁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对融资租赁行业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客观结论。本文认为,市场风险是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风险控制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在当前金融危机尚未褪去的经济情势下,做好防范市场风险的应对措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市场风险的逐层分析,勾勒出现阶段融资租赁企业市场风险应对的基本框架,以图通过对市场风险的分析研究,对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马鹏彬,王西娟,李雯雯,郭昊楠,王哲佳,王泽亚.基于成本现值比较法的融资租赁决策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4).

[2]乐沸涛.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J].中国金融2011(14).

[3]杨海田.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胡阳,刘浩然,郭昊楠,郑和.融资租赁信用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研究[J].商业时代,2013(20).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7篇

内容摘要:近年来,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薄弱,信用风险成为重要的风险。融资租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企业,员工控制在风险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他风险控制的基础。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包括挑选、任命合格的人员,精心的岗位设置和激励机制等。为控制信用风险,员工控制必须渗透到融资租赁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融资租赁 信用风险 员工风险控制

问题的提出

融资租赁诞生于1952年的美国,这种集“融资”和“融物”于一身的融资方式在现代公司财务和金融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融资租赁的筹资额在美国已经超过了债券的筹资额。虽然我国目前融资租赁业渗透率偏低,但是近年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融资租赁的发展存在两大隐忧:一方面,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简称“风控”)薄弱,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其中信用风险是各种融资租赁风险中最重要的风险;另一方面,人才的缺乏也成为其发展的短板,这也导致员工控制在融资租赁信用风险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融资租赁在我国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但却经历坎坷,这与信用风险有密切联系。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承租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偿还租金,或者由于交易对手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资产价值变化使得租金无法收回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对于融资租赁企业来说,信用风险是最严重的风险。信用风险决定着融资租赁企业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发展或衰落。因此,研究如何控制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如何在信用风险防控中做好员工控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文献回顾

Ansley 和 Cleverley(1983)指出医疗设备融资租赁是金融和贸易结合的边缘产业,涉及面比较广,是个系统工程,风险控制也要是系统工程。研究融资租赁的风险及其控制主要目的是防患于未然。Ambrose和 Yildirim(2008)指出结构性信贷风险模型经常遭受一个常见的批评,那就是公司的资产价值的评估过程是不可观测的。而开发一个简化型的信用风险模型,可以避免出现资产评估过程中不可观察的情况,数据分析表明,承租人信用风险对租赁期限结构具有实质影响。黄彦菁(2009)指出:国外租赁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完善的信用体制对融资租赁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现有的融资租赁市场环境,应该适时适当地对融资租赁引入激励与惩罚机制。惩罚系统的建立是信用风险的重要构成,对我国特殊体制下,融资租赁的现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框架。但是,对于具体的解决措施缺乏具体探讨,对于惩罚机制的构建、人员配置和细节处理缺乏合理批判。梁飞媛(2008)对信用风险问题做出了一些描述,并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角度,阐明融资租赁中存在的风险与控制问题。但对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并没有做较深入的分析。谭向东(2011)指出融资租赁行业具有高的风险性,风险控制是融资租赁企业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严格控制风险才能谋求行业的良好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涉及行业很多,如金融、国际贸易、法律、交通运输、保险等方面,这样每一个融资租赁项目都可能给出租人带来风险导致租金无法收回。在融资租赁业务中,信用风险是作为出租人面临的主要风险,按照业务流程可以分为合同签订前的信用风险和起租后的信用风险,在不同的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

但是现有的融资租赁风险防控文献往往忽略了员工控制的作用。其实,不管是管理工作还是作业活动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人是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企业管理研究的重点。因此,很多管理学家和企业家认为“办公司就是办人”。程新生(2008)指出员工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为在建立本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之前,管理人员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员工控制是否充分。之所以将员工控制放在首要地位,是因为与结果控制、过程控制等其他控制方法相比,员工控制具有相对较小的副作用和相对较低的直接成本。胡阳(2010)则论述了员工控制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的重要性。本文将系统探讨融资租赁信用在风险防控中如何实施员工控制。

融资租赁企业员工风险控制必要性

员工控制是指一系列控制方法,这些控制方法能够使员工专业、敬业并且自觉地做好工作。员工控制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使员工清楚企业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标准,知道企业期望员工做什么;确保干好工作,确保员工能拥有干好其工作岗位需要的所有能力(如经验和才智)和资源(如信息和时间);避免员工发生错误、舞弊、贪污、偷懒行为的可能性;增加了员工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可能性。

融资租赁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企业,其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人员与资金,因此,在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控制机制中,员工控制具有核心的地位,是其他控制的基础,因为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其他控制方式的执行程度和有效程度。企业对员工的控制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挑选与任命合格的工作人员;对这些人员进行精心的职位设计。因为融资租赁业具有高风险性,所以一名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市场把握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使他们熟悉企业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对市场现状的认知和走势,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融资租赁企业职工的职位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岗位职责,赋予各个岗位相应的任务、权限和职责。有关的内部控制包括:授权控制、职责分工与牵制。对融资租赁岗位设计要遵守互相牵制原则,对不相容的职务要严格实行分离,使不同岗位之间形成一种监督、相互控制的关系,这是内部控制的一般原则。跟大部分经济活动一样,融资租赁企业业务一般分为授权、核准、执行、记录、审查等步骤,这些步骤属于不相容职务,应该由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去实施。

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员工风险控制措施

为控制信用风险,融资租赁企业的员工控制必须渗透到融资租赁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阶段。融资租赁的基本业务流程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起阶段、实施阶段和交易终止阶段。

(一)交易发起阶段的控制

在交易的发起阶段,主要工作涉及到租赁设备与供货商的选择、出租人寻找客户或承租人提出租赁申请和出租人对租赁申请人的审查与受理。融资租赁项目经理在对申请人进行调查时,可能因追求个人利益而导致出租人面临信用风险。因此,融资租赁企业的激励机制不能过于强调融资租赁业务人员的收入、奖金与业务额挂钩,防止因盲目追求扩大业务额而招致信用风险。融资租赁企业可以借鉴银行业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让融资租赁企业的关键业务人员对租赁项目的信用风险终身负责,通过降低业务人员单纯追求提成和业绩的投机行为,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交易实施阶段的控制

由于在融资租赁公司和承租人之间存在“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租赁公司把租赁物交给承租人后,需要对承租人执行租赁合同的情况和承租人的经营状况进行追踪和调查,特别是对租赁物使用和租金的回收要进行严密的监控。业务人员还应该与承租人保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及时了解承租人日常活动的变化,密切关注承租人现金流的流向,防止承租人隐瞒利润拖欠租金。

(三)交易终止阶段的控制

如果交易是非正常原因终止的,业务人员应该及时与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和法律部门商定补救措施。如果给出租人造成严重损失,该笔租赁被确认为不良资产,那么融资租赁公司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对业务经理和相关业务人员责任的追究。如果该笔不良资产主要是公司内部原因造成的,那么一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银行业“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如果该笔不良资产的产生主要是业务人员自身能力的问题且未存在投机动机,应该给予相关人员批评、警告、罚款等,情节严重的应给以除名。如果是由于这些人员为个人利益与承租人进行故意共谋恶意欺诈,银行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的内部控制。如果租赁公司产生不良资产肯定会暴露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上的漏洞和缺陷。公司应该吸取教训,针对漏洞和缺陷逐一分析,提高风险意识,全面完善信用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机制。

第三,对承租人存在欺诈行为的处理。如果承租人通过提供虚假材料避开租赁前调查、事中审查和事后检查,或者承租人没有遵守租赁合同的规定而给出租人造成损失,对于这些问题出租人可以视具体情况诉诸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在处理承租人租赁申请时,也要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工作:包括实现对该类承租人业务的流程化和程序化;确立租赁合同的授权和分级审批制度、租赁合同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同时保证落实租赁决策人员的岗位责任,形成租赁信用风险的电子化控制制度,完善融资租赁的激励制度的责任追究制度。

结论

融资租赁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但在我国却经历坎坷,这与融资租赁面临较多的信用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融资租赁风险的研究对行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员工控制与其他风险防控方法相比,挑选和任命员工、培训、职位设计等员工控制方法的副作用和直接成本都较小。甚至在小型融资租赁企业中,员工控制取代了许多结果控制、行为控制等“正规”控制方法。即使在大型融资租赁企业中,高素质的员工和良好的职位设计能够弥补“正规”控制方法的不足。

融资租赁业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业,资金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财富,人员的控制是其他控制的基础,良好的员工控制才能保证其他风险防控措施的顺利实施。对员工控制好才能更好地进行其他控制,员工控制应该贯穿融资租赁公司业务流程的发起、实施和交易终止等各个阶段。

参考文献:

1.程新生.企业内部控制(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楚卫琳.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利润操纵:动因与条件[J].会计之友,2009(10)

3.黄彦菁.试论融资租赁风险产生的机制与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09(7)

4.胡阳.金融衍生品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0(2)

5.胡阳,刘浩然,李蓓.《融资租赁风险与控制》的教学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2(9)

6.梁飞媛.融资租赁的风险与控制[J].浙江金融,2008(11)

7.史燕平.融资租赁原理与实务(第3版)[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8.谭向东.基础设施融资租赁(实务)经营城市的重要金融手段(第1版)[M].中信出版社,2011

9.何娣,张玉芳.我国融资租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2(34)

10.杨海田.2012年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赵建敏.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2(18)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中小企业;风险管理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4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我国GDP和税收的贡献率分别超过了60%和50%,提供了大约70%的进出口贸易额以及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2013年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95.2,比2012年四季度上升4.4点,保持了上季度出现的止跌回升势头,上升幅度有所加大,呈现出积极的发展信号。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中小企业正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生存环境也更加严峻。由于自身规模小、信息不对称、产品同质性严重、创新不足、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中小企业很容易成为市场中的弱势群体,世界经济稍有变动就会对其产生严重影响。最根本的就是我国金融市场体制还不健全,中小企业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融资租赁的含义及功能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特定要求或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并按照融资租赁合同约定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须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交易活动。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特定的功能,主要有表现在:

1.投融资功能

在我国,融资租赁本质上就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的,是为解决企业资金不足而产生的。与传统的银行信贷、分期付款等融资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融资优势主要表现在节税方面,在分期付款交易中则是只有买方可将计提的折旧费和利息成本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当租赁期限短于租赁设备的法定年限时,出租人可将计提的折旧从应计收入中扣除,而承租人则可将计提的折旧费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税收负担,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与银行贷款相比,主要体现在融资方式上,融资租赁是以物为载体的融资,可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进行相应的变动,因此更为灵活方便。

2.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缓解债务负担

一方面,与传统的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的期限一般较长,通常达到租赁物的使用寿命的一半以上,缓解了企业的还款压力,提高了资金周转速度;另一方面,融资租赁的还款方式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做还款安排。支付的时间既可以提前或延后,也可以变换不同的间隔期,使企业可以更加充分合理地分配现金流。这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债务负担。

3.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首先,融资租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承租人避免了租赁物陈旧过时的风险。一旦设备过时,租赁期限满就选择停租,然后租用更新的设备,从而可以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其次,融资租赁可以使企业不必筹措巨额的外汇资金和受限于一些国家的贸易壁垒或技术封锁,就可以利用外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并且通过租赁公司的专业化运作,大大缩短引进周期,提高技术设备水平。

三、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优势

(一)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首先,融资租赁的程序一般比较简单,不需要额外担保,出租人对承租人的财务、经营等信息的披露要求不高,费用相对较低,还款方式和期限都比较灵活,这些因素都更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对中长期资金的需求。

其次,目前我国正处在利率市场化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之下,一方面利率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波动,而融资租赁在开始时就采用固定利率,承租企业就可以避免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贬值,租赁物的价格必然上涨,而融资租赁一般都是根据租赁签约时租赁物的价格拟订租金,租金在租赁期间保持不变,因而中小企业不必为此而多付资金成本。

(二)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成本

与银行贷款相比,融资租赁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设置比较低,它更看重租赁物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是否足够支付租金。而且融资租赁往往不需要承租人安排信用担保,手续简便快捷、时效性强、具有拾遗补缺的优势,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运营效率,得到了中小企业的青睐。

此外,按照我国租赁准则规定,当租赁期限短于租赁设备的法定年限时,承租人可以按租赁期作为租入设备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并且可将计提的折旧费从应纳税收入中扣除,从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税收负担,节约了融资成本。

(三)促进中小企业扩大销售

融资租赁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可以采用以租代销的形式,打通流通环节,扩大中小企业的产品销路,提高销售量,加速资金流动,提高产品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同时,经营效益的提高又反过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此便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模式,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

四、我国融资租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目前我国尚未制定针对融资租赁业的专项立法,仅在《合同法》中对融资租赁交易的部分内容做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系统有效的法律法规规范融资租赁行业,也没有系统、统一的会计和税收标准,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极易引发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其次,我国缺乏有效的扶持融资租赁行业的利率优惠政策和保险政策,在财政信贷、财政支出中几乎没有对融资租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另外,我国对融资租赁业有着严格的外汇交易限制,这些政策加剧了我国融资租赁企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二)市场定位不准

融资租赁业是新兴行业,在我国政府仅把融资租赁作为引进外资的一种形式,并没有将融资租赁的作用和优势宣传到位,其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较低。而且许多中小企业自身也还没有认识和掌握融资租赁的各种功能和优势,因此融资租赁业没有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位。

另外,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较晚,融资租赁的形式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融资租赁的实践活动先于理论研究而展开,因此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租赁活动主要是照搬国外一些经验理论的介绍,缺乏对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权责混乱,运行效率低,没有根据企业本身特点建立完整的融资租赁体系。

(三)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真正的信用环境,许多企业尤其国有企业法律观念淡薄,还贷意识薄弱,缺乏偿还租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造成租赁公司租金不能及时收回,发生资金周转困难,资产流动性低、安全性较差,这些都使租赁公司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据统计,目前我国租赁公司到期债权被拖欠金额十分严重,平均占营业总额的30%,最高甚至达60%一70%。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进行监督管理,使得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步履维艰,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四)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行业管理制度

一方面,由于我国融资租赁的形式处于初级阶段,其实践活动是先于理论研究而展开的。因此,企业缺乏对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没有根据企业本身特点建立完整的融资租赁体系。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企业内部缺乏抗风险意识、运行效率低、管理混乱,基本上处于独立作战、保守封闭、信息不畅的分散状态,监管力度不够,缺乏统一调控和集中管理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五、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扶持和宣传力度,正确定位融资租赁业的地位;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设立融资租赁专项立法,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有效监管,激励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积极性;设立信用机构,建立租赁信用保险制度,降低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充分发挥融资租赁业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优势作用。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保险基金,对于租赁公司承担的信用风险进行财政支持,分散信用风险,促进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同时,对融资租赁行业加强税收减免,降低营业税税率,统一会计核算和税率标准,保证融资租赁活动规范有效地进行。

(二)租赁公司应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开拓市场空间

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应降低经营成本和风险,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开拓产品市场,逐渐形成规模经济;加快进行业务创新,不断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租赁产品,为各种急需资金技术的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和治理结构,健全用人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多形式地加强与金融机构、生产企业的横向联合,通过多种合作形式引入金融机构、生产业、贸易公司参与业务,采用合作租赁的方式,加强政府、银行、融资租赁企业的合作,提高信用等级,以解决资金、产品、技术等问题,创新租赁产品,分散金融风险,不断拓展融资租赁市场,开展多层次的融资租赁业务,扩大融资租赁市场发展空间。

(三)加大中小企业的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融资租赁体系

加强理论研究,提高中小企业对融资租赁的全面了解和认知,培养内部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大与信用机构、租赁公司之间的合作,建立信息互通桥梁,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健康的发展。

另外,加强对融资租赁的宣传,改变中小企业的资产占有观念。同时,针对融资租赁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水平,进而实现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英姬,李秀然.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

[2]杨文杰.融资租赁: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J].投资北京,2008.

[3]钱洁,陈建明.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

[4]肖青玲,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租赁的对策建议[J].中国外资.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9篇

摘 要: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详细阐述了宝信公司总体业务发展中体现的区位优势、股东优势、融资优势以及存在的业务过于集中等问题,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管理和分散经营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融资租赁行业;金融租赁;业务分析

以融资租赁业为主导的现代租赁行业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深化发展,各企业对融资租赁的需求也迅速增加,融资租赁不仅能使承租人获得租赁物的使用权,而且凭借租赁信用而成为一种融通资金的手段,体现出其本身的巨大优势,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2011年我国融资租赁交易额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8.87%,远超发达国家和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本文通过对宝信公司的业务分析与评价,来阐述融资租赁行业对当代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

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26日,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由西安投资控股、西安陕鼓动力股份、宝创控股集团、陕西中鸿基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贝稷山投资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目前总资产超过30亿元,累计实现税后利润超过1亿元。

公司的经营范围涉及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处理及维修业务、租赁交易咨询、经济咨询和担保、资产管理、购买财产保险等。公司立足西安,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业务品种包括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经营租赁、联合租赁、委托租赁、杠杆租赁,公司的设立填补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市场空白,有利于促进本地装备制造业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直接或间接促进专业设备融资服务业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宝信国际融资租赁业务系统分析

1.优势分析

区位优势明显:宝信租赁是西北第一家规模化运营的中外合资融资租赁公司,在西北地区处于龙头地位。西安作为西北最大城市,一直都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也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主导产业以军工电子、大型机械制造、能源开发等为主,拥有诸如陕汽、陕鼓、比亚迪汽车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大量的重资产企业有着巨大的融资租赁需求。在西部五省,截至2014年12月31日,陕西拥有8家融资租赁企业,宁夏2家,青海5家,新疆3家,甘肃没有本省融资租赁企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将进入良性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西部地区融资租赁企业稀缺的情况将为发行人带来业务加速拓展的契机。

股东实力强劲:融资租赁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雄厚的资本金规模是其开展业务的强有力的基础,而公司的实力又与股东的实力息息相关。宝信国际的第一大股东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系西安市财政局全资控股,为西安市政府在金融及财政扶持主导产业领域的投资主体和出资人代表,第二大股东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我国透平机械行业龙头企业,截至2015年3月末,其市值过165亿元。公司第三大股东宝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外资股东,是实际投资人冠英资本在香港的投资平台实体。冠英资本是国内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上市融资和企业治理方面经验丰富,可以从资本运作和战略发展等方面给予宝信租赁强有力的支持。

融资渠道多元化:宝信租赁的融资渠道分为股东资本增持、银行借贷、关联企业借贷、资产证券化,其还与长安信托、平安信托、皖江租赁、山金租、陆家嘴信托、千石资本、西部信托、恒泰证券、红象金融、长安资管等存在借贷关系。自2011成立以来,宝信租赁进行了两次资本增持,向西投控股借贷额达50000万元,宝信租赁又发行了三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额度分别达4.05亿元、3.15亿元、6.81亿元,宝信租赁还与工商、光大等多家银行存在借贷关系。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间接融资能力较强,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银行授信总额为34.52亿元,已使用授信14.04|元,未使用授信额度20.48亿元。

2.劣势分析

宝信国际的业务集中有两层含义。一是宝信租赁的业务集中在纺织业、橡胶制品业、能源开采加工及衍生业、钢铁冶炼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二是宝信租赁每年近20%的业务量来源于陕鼓动力。这不符合分散经营的原则。

3.机遇分析

政策支持:近年来,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获得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2011年,商务部《“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完善我国融资租赁法律制度,并为融资租赁市场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2014年3月13日,中国银监会《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有利于融资租赁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此外,”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协会”于2014年初正式成立,结束了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30多年尚无统一的全国性协会的局面。商务部的《“十二五”期间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5年的努力,不断提升融资租赁业发展水平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国务院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租赁业,鼓励开展先进技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发展实物租赁市场。

2015年初,《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为陕西省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对地方金融市场深化改革起到推动作用,融资租赁行业作为除银行贷款以外的主要企业融资工具,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大势:按照租赁合同总额指标,前几年每年的增长速度10倍有余;横向对比来看,目前国内融资租赁的市场渗透率(租赁合同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3%左右,而美国是22%,发展空间很大。

产业升级调整促进融资租赁业高速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确定我国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些产业技术性强,科技含量高,专业设备多,资金需求大,需要融资租赁行业协助筹措资金,盘活资产。因此,产业结构的优化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了扩大客户群体,拓宽市场的良好契机。

固定资产投资扩大融资需求: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占据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设备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更是与融资租赁市场息息相关。

4.挑战分析

(1)国内有关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租赁资产登记的相关法律条文存在空白,致使行业矛盾突出。一旦发生问题,租赁公司将在毫无保护的情况下对抗第三人,独自承担风险。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还存在市场规模小、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监管不统一、行业标准与交易规则缺失、统计体系基础薄弱、业务模式及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亟需解决。

税收政策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税收政策的变化仍具有引发风险的不确定性。从行业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内主要有三大类公司,分别为由银监会监管的金融租赁公司,由商务部流通司和外资司审批成立的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由商务部流通司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审批的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宝信租赁是商务部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融资租赁企业之一。未来租赁行业监管格局和政策的变动可能会对整个行业和公司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2)宏观经济形势

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信用风险有所上升,而公司现有客户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或将对公司的业绩增长、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发行人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与国家的经济整体发展情况,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水平,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同时也受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性影响较大。当经济处于扩张期时,企业开工率上升,对于机械设备的采购需求增加,发行人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上升;当经济处于低潮时期,企业开工率下降,对于机械设备的采购需求降低,发行人的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增速下降。因此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对于发行人的业务状况及盈利水平将构成一定的风险。

(3)竞争激烈

截至2014年6月底,外资融资租赁公司数量已经超过1300家,占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的85%以上,仅2013年上半年就增加了320家,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已经成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主要市场参与主体。

三、对宝信国际融资租赁公司的评价与建议

1.优缺点评价

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自从成立以来,加速了西北地区现代化进程,刺激了投资。从出租人视角来看,采用以租促销的方式,扩大了产品销路和市场占有率,大大降低了购买的门槛,提高了客户购买力,能够保证款项的及时回收,而且这一方式简化产品的销售环节,加速了生产企业资金周转;从承租人的视角来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用的设备到期还本负担较轻,有利于中小企业设备在技术上的更新换代,减少设备淘汰风险,避免出现搁浅资产,还可以加速折旧,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快把折旧费用打入成本,具有节税功能。

2.对策和建议

(1)拓宽融资渠道

国内融资租赁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但随着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国内租赁行业的市场竞争必将加剧,宝信租赁需要获得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才能维持高利润率。宝信租赁应运用保理、上市、发行债券、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民间融资、P2P网上融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从而盘活租赁资产。

(2)优化管理

自2011年成立以来,宝信租赁的业务快速发展,租赁资产大幅增长,但其期间费用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2年至2014年的期间费用分别为1379.02万元、2723.54万元和3911.28万元,管理费用更是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严重影响了宝信租赁的盈利水平,因而引进优秀人才、优化组织管理刻不容缓。

(3)分散经营

宝信租赁的业务集中分布在纺织业、橡胶制品业、能源开采加工及衍生业、钢铁冶炼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而纺织业、橡胶制品业、钢铁冶炼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业的近期发展形势严峻,如从2012年开始中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毛利率呈下滑趋势,2014年达到最低点7.41%,宝信租赁的风险被增大。宝信租赁应该坚持分散经营,加大节能环保生产与服务业等行业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韩琪.我国融资租赁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05.

[2]陈建中.融资租赁理论与业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9-06.

[3]吕振艳,杜国臣.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现状与问题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9.

[4]王姗姗.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资产证券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06.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企业 风险控制 员工控制

融资租赁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推动下,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的增大受到自身财政的制约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满足发展要求,从而产生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资金融通的过程。通过融资租赁的过程,企业内部环节之间所共同构成的资金供求链由不平衡状态逐渐向平衡状态进行转变。资金短缺时,企业可以通过恰当的融资租赁过程,通过最小的代价,在最短期限内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对企业的发展进行周转和弥补;资金出现盈余时,通过融资租赁,可以将资金投放出去,以最小的风险,谋求最大的利润。针对上述情况,就产生了专门以融资租赁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本文就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中的员工控制做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与探究。

一、融资租赁企业控制风险的缘由

良好的融资租赁环境是企业进行安全、快速发展的关键。在相对可靠的大环境下,引入一些安全可靠的资金,为处于这个融资租赁环境下的企业提供最为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从而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良好的融资租赁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无论是对于资产结构的调整,还是对资本结构的控制,都不可能离开相对稳定的金融环境,都需要借助融资租赁环境进行调节。

融资租赁最早时期在美国诞生,其主要是融合融资与租赁物品为一体的方式,对于当前的公司财务以及金融领域方面产生了更加广泛的影响。在当前美国里,其融资以及租赁方面的筹资总额度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债券方面的筹资额度。在国内,其融资与租赁业具有比较低的渗透率,然而在最近几年里也得到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然而当前融资租赁环境里存在着两大风险:一方面由于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比较薄弱,这些日益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然而当前信用风险属于各个融资租赁风险里最为主要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人才方面的缺失,也慢慢的对其长远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以上这些因素都逐渐导致员工控制属于融资租赁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主要原因。

在国内融资租赁行业,还尚处在新兴的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较多阻碍与坎坷,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信用风险。通常又把信用风险叫做违约风险,具体是指承租人员因为各种抗力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其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来承担租金。也有可能是由于交易的对手,其信用状况以及履行合约的能力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整个资产价值也出现变化,而无法及时有效的收回相关的租金。对于如今的融资租赁企业,信用风险是对其影响最为严重的风险,其对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决定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的探究与分析如何有效的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以及在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中如何加强员工控制有着重要作用。

二、融资租赁风险控制文献回顾

通过当前数据研究和分析可以表明,合理完善的信用体制能够有效的促进融资与租赁行业和相关企业的发展。结合当前国内的融资租赁环境,可以采取激励措施,同时构建完整的惩罚机制,从而隶属于信用风险之中。当前国内的体制比较特殊,因此融资租赁企业遇到了新的风险,需要构建更加合理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框架。然而,由于对相关的解决措施,还未曾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因此不能够有效的判断惩罚机制、人员配置以及具体的细节处理。

一些专家对信用风险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来系统的论述融资租赁中存在的具体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然而由于风险控制并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才能够保证融资租赁行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当前的融资租赁业务牵涉了许多行业,比如金融、国际贸易以及法律和交通运输和保险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同的融资项目均能够给出租人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租金不能够及时回收等。然而当前对于融资租赁风险的探索与研究,基本上都忽视了员工控制在风险控制中的有效作用。因此,无论是管理工作抑或作业活动均需要依靠人员的作用,人员是当前管理工作的主要核心,也是目前企业进行管理研究的主要重点。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管理学家以及企业家均认同一个观点:办公司即是办人。认识到了员工控制在融资租赁企业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其也强调在对企业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之前,要首先考虑到对员工的控制是否及时有效。把员工控制放在风险控制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其牵涉到了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其均拥有比较小的副作用,同时成本比较低廉。这些优点决定了员工控制能够占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比较重要的地位,以下将系统的讨论融资租赁企业加强员工控制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措施。

三、融资租赁企业加强员工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员工控制主要是指通过采取一定的控制方法以及措施,能够有效的促使企业员工能够专业、敬业与自觉的履行好本职的工作。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使得企业的员工能够了解以及清楚企业内部的控制目标以及相关标准,能够把握企业需要员工了解的主要方面;其次要保证员工能够做好本职的工作,从而使得员工可以具备其做好某份工作需要的资源以及能力;第三要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员工之间发生贪污、舞弊以及偷懒等不良行为;最后要增加员工的自我约束以及管理能力,来实现自我监督。

作为融资租赁企业,其首先属于一种典型的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因此对于其而言,人员以及资金是保证企业合理有效运转的首要前提。针对这一情况,加强对其员工的控制,占据企业风险控制中的主要地位,也是企业进行控制的重要基础。这主要是由于员工素质以及能力是否具备较高的水平,对企业控制方式的执行以及有效的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企业对于员工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合理科学的选择以及任命资质合格的工作人员

(二)对这些工作人员实行精心的职位设计

这主要是由于对于融资租赁行业而言,其本身就具有比较高的风险性,因此一名素质比较高的职工,首先要具备比较好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要拥有牢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够有效的掌握市场是其需要努力的方向。企业可以采用员工培训等方式,来帮助其了解以及熟悉当前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控制以及相关管理制度,从而加强其对市场认知,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四、融资租赁业务流程中员工风险的具体控制措施

结合上文所述,为了有效的控制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需要将员工控制深入到企业业务的具体流程之中,当前其基本的业务流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发起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交易终止的阶段。

(一)交易发起阶段方面的员工控制

在业务交易发起的阶段,企业所需要的工作主要牵涉到租赁设备以及供货商之间的选择,挑选出租人进行客户的寻找,或者承租人方面提出相关租赁的申请,再对出租人对于租赁的申请人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受理。融资租赁企业可以采取结合银行业方面的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来要求融资租赁企业关键业务人员对于相关项目信用风险的负责与控制,最终减少业务人员为了简单的追求提成以及业绩,所进行的投机行为,以此来最终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

(二)交易实施阶段中的员工控制

鉴于融资租赁企业同承租人之间尚且存在着成本与信息不对称之间的问题,因此当企业将租赁物品转交给承租人之后,需要相关承租人来有效的对租赁合同的具体情况以及经营状况实地的追踪与有效的调查,尤其是要监控物品使用与资金的回收,从而避免承租人通过隐瞒自己的利润真实情况来拖欠租金。

(三)交易终止阶段的员工控制

若是交易是由于非正常的原因而导致终止的,则需要相关业务员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针对不良资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

首先追究业务经理以及相关业务人员的具体责任,尤其是不良资产主要由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原因,则必须要追究相关人员的具体责任,若是出现企业某些员工因为个人利益而进行蓄意的欺骗,则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其次要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不良资产的产生能够有效的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以及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缺陷,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吸取一定教训,来合理科学分析漏洞以及缺陷,最终增强风险意识。

最后合理的处理存在着欺诈行为的承租人,具体而言是指一些通过采用虚假的材料来逃避相应的检查等承租人,或者其未曾履行过合同规定而给企业造成损失,出现这些问题时可以由企业结合自身损失的状况来采用法律手段切实保护自己的利益。

五、结束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融资租赁企业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融资租赁活动中,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选择最佳的融资租赁方案,合理规避融资租赁风险。只有对融资租赁的整个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融资租赁风险不断加深认识,加强员工控制,做好融资租赁活动的相关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娣,张玉芳.我国融资租赁租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8,(9):35-36

[2]胡阳,刘浩然,李蓓,李雯雯,王文.《融资租赁租赁风险与控制》的教学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 2013,4(1):308―312

[3]赵建敏.我国融资租赁租赁业发展困境与策略研究[J]. 商业时代.2012,6(18):25―26

[4]胡阳,李艺凡,王欣然.金融衍生品对商业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13,6(02):178-181

[5]楚卫琳.融资租赁租赁业务中的利润操纵:动因与条件[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2,9(05):79-81

[6]Brent W. Ambrose,Yildiray Yildirim. Credit Risk and the Term Structure of Lease Rates: A Reduced Form Approach[J]. The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 2013,4(08):135-137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现状;对策

1.引言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指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向供货商购买设备成为设备的所有权人,然后以租赁的方式将设备交予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拥有设备的使用权并且按照约定支付租金,在租赁期满后支付象征性的名义货价后获得设备完整的所有权的一种交易方式。

在国外,工程机械行业80%的设备是通过融资租赁卖给客户,融资租赁成为客户广泛接受的融资方式。而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自1981年起步开始,众多融资租赁公司成长迅速,这几年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

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现状

2.1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数量迅速增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从2008到2012年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业务增长情况来看,这4年里,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增长了200多家,租赁交易额的增长率高达427%。我国在融资租赁业务上的发展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还有较大的不足,还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2.2 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使融资租赁行业的风险加剧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大环境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加上国家宏观调控的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现象,社会经济环境影响了工程机械及建筑、交通、能源等重点产业的正常发展。市场的低迷,促使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盲目地通过改变融资方式来扩大销售,于是不断放宽的信用条件、不断降低的首付、不断延长的还款期限,甚至免息等方式,在短期内促进销售量提高的同时,一些融资租赁公司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回款困难,资金链断裂,经营风险加剧。2012年,工程机械厂商融资租赁公司遭遇了比较严重的承租人违约现象。

2.3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融资租赁产生后,关于融资租赁的法规分散在《合同法》、《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等法律条文中,没有一套专门的《融资租赁法》来规范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来规范融资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国家都没有出台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2.4 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狭窄

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银监会和商务部多头监管的局面,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股东借款和银行借款,而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属于中小型企业,无法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进行内部资金募集,只能通过外部资金渠道来解决资金问题。由于中小企业财务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且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资信等级不高等问题,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这导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极高。

3.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发展对策

3.1 加大政府政策支持的范围和力度

欧美等国家的融资租赁行业之所以发展迅速并且体系完善,是因为在发展初期就享受到政府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方面给予了企业大力度的支持。

从财政角度看,承租人在租用融资租赁公司的工程机械设备,在支付租金时可以享受政府一定的财政补贴,租金是减去政府财政补贴后的部分;从税收角度看,我国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需求,对不同的租赁设备实行不同的税收减免率。其次,对于从国外引进的具有先进技术的工程机械设备,在关税和进口手续方面给予方便;从信贷方面看,政府应当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给予中小企业融资租赁资金在额度、利率和期限方面更多的优惠。

3.2 加强行业管理,实现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的暗箱操作和恶性竞争只能造成两败俱伤,最终导致市场混乱以及行情低迷。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全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和监督职能,督促融资租赁公司自觉加强自身经营管理,完善内部机制,行业内各融资租赁公司之间明确抱团发展的新理念,建立良性互动的关系,力图避免恶性竞争,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新合作发展的运行模式,共同实现合作与共赢,推动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在我国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完善立法,规范监督

在我国,现在最紧急的工作是完成《融资租赁法》,统一、规范和健全的立法能够帮助整个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进入到健康有序的轨道,使得融资租赁企业有章可循。全国人大可以在吸取企业实际操作过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融资租赁法》来明确供货商、出租人、承租人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监管责任。

3.4 加强风险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工程机械融资租赁是金融和贸易结合的边缘产业,是个系统工程,牵涉面很广,因此风险控制尤其重要。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经营管理中的风险主要有金融风险、政策风险、企业风险、市场风险和不可抗力风险等几种,其中汇率、利率的风险、国家宏观政策所带来的风险、承租人的信用风险对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管理影响非常大,因此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设计融资租赁方案,签订明确界定供货商、出租人和承租人权利义务的合同,是进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其次,运用技术手段,GPS和程序锁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机械的管理和控制中。通过GPS,融资租赁公司可以实时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还能通过控油、控电等措施将设备损失降低到最小,通过精确的定位设备的位置,控制设备的物权。在租赁期内,如果承租人违约,融资公司可以通过程序锁控制设备的使用,从而控制自身的风险。再次,还可以通过担保、保险、浮动利率等方式来转移自身风险,提高抗风险的能力。

4.结语

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展现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只要政府能在政策方面对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进行扶持,国家完善对融资租赁业的立法,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管理,同时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公司自身能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抗风险的能力,那么,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行业必然会迎来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红霞.对我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2007(10):121.

[2]杨双全.论工程机械融资租赁外部环境及其风险控制[J].经济管理研究,2007(1):89.

[3]王峙,范飞.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风险控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0(4):81.

[4]王超.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2012(5):50-53.

[5]岳国宝.工程机械融资租赁风险的产生与规避[J].现代工程机械,2012(4):48.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租赁会计

一、租赁会计的内涵分析

租赁是指在约定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一种协议。租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习惯上被称为租赁业务。在这种经济活动中,出租人出租设备等资产,向承租人提供信贷便利,并收取租金作为报酬:承租人直接借入设备等资产,取得使用权,这相当于获得了一笔信贷资金。可见,租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形式,即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租赁通常需由出租人、承租人签定合同,称之为租约。租赁合同规定的起租日一般为租赁开始日,它对租赁业务的会计处理影响重大,因为它是确定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及入账价值的基准日,也是进行租赁分类的基准日。

美国是世界上租赁业务最发达的国家,其对租赁会计规范研究也比较早。SFAS13“租赁会计”准则,是对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此后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SFAS13将租赁分为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我国关于租赁会计的规范从最初的“资产所有权观”到现在提出的“资产使用权观”是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完善的过程。我国独立的租赁会计准则出现在2006年财政部的具体会计准则中(以下简称CAS21)。CAS21从承租人和出租人两个视角规范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会计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

在我国出台《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租赁会计准则》)之前,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已对租赁业务进行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借鉴了一些比较先进的做法,但在《租赁会计准则》的内容中还是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关于租赁的分类一直是租赁会计中比较“头痛”的问题。承租人通常希望用租赁资产费用化来粉饰报表,以提高本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筹资能力,这样使得租赁的分类往往弹性过大,难以恰当确定。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对租赁的分类是这样表述的,当一项租赁如果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划分为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结束时,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0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其购买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时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项选择权;(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但是租赁期占资产可使用寿命的大部分;(4)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对租赁标准的划分用了许多模糊的词,比如 “远低于”、“合理确定”、“大部分”、“几乎相当于”,由于对这些词认识不清,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租赁划分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二、租赁会计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对租赁会计准则的研究主要包括租赁准则中外对比研究、国际租赁准则修订的影响等方面租赁准则中外对比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租赁准则与美国租赁准则FAS13 和国际租赁准则IAS17 的对比研究。刘芳(2001)、阳春艳(2008)分别将中国2001 年租赁会计准则和2006 年租赁会计准则CAS21 与美国租赁准则FAS13 和国际租赁准则IAS17在租赁定义、分类、会计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租赁准则的优缺点,并为准则完善提供建议。关于国际租赁准则修订的影响,自2010 年《租赁》征求意见稿以来,孙磊(2011)、吕小月,李梅香(2012)、何敬(2013)等均介绍了租赁准则修改的背景、原因和变革内容,并分别从租赁定义、租赁分类、会计确认和计量、列报和披露等方面与我国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进行对比,以分析其差异,并分析了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可能会面临的困难。总的看来,由于分类在租赁会计准则中的基础性地位,对租赁分类标准的探讨成为现有租赁准则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国外租赁会计的现状及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租赁业务最发达的国家,其对租赁会计规范研究也比较早。SFAS13“租赁会计”准则,是对租赁业务会计处理的基本规范,此后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SFAS13将租赁分为资本租赁和经营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80年了征求意见稿ED19“租赁会计”,1982年9月,IASC正式IAS17“租赁会计”,自1984年1月1日起生效。1997年4月,IASC了征求意见稿ED56“租赁”,1997年12月,IAS17“租赁”正式,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IAS17是世界上许多现存准则的典范。它对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作了根本的区别。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评审委员会于1987年11月颁布了AAS17“租赁”准则。为了促进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澳大利亚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PSASB)在1997年7月了第82号征求意见稿(ED82)“租赁”,在充分考虑了对ED82的反馈意见后,AASB于1998年10月了修订后的会计准AASB1008“租赁”。为执行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FRC)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准则趋同的战略指示,AASB于2004年7月正式颁布了一个与IAS17“租赁”趋同的澳大利亚会计准则AASB117“租赁”,该准则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取代AASB1008。AASB117的基本内容与国际租赁准则17号类似,但为了体现澳大利亚的特色,增加了带“澳”字的特别说明。

Mark P. Bauman and Richard N. Francis(2011)研究了出租人的会计,从财务报表的角度研究了租赁会计的计量与披露问题。Bruce Pounder, CMA, CFM(2009)分析了经营租赁资本化对EBITDA和ROA产生的影响。现行各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做了根本的区别,将融资租赁作为承租人的固定资产入账,经营租赁作为出租人的固定资产入账,这不符合IASB概念框架中关于资产定义的控制概念。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经济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租赁合约条款的细微区别,但在会计处理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区别,任意给出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划分线,使得经营租赁在资产负债表外反映,融资租赁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导致了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三、融资租赁下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一)融资租赁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人应采用增量借款率,除非承租人知道出租人的内含利率,并且出租人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小于承租人的增量借款率。美国租赁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还是有不同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首选应是租赁内含利率,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其首选应是增量借款率。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承租人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否则,应当采用合同利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和合同利率均无法知悉,应当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租赁内含利率是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在现阶段,我国的增量借款率就是银行的同期贷款利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银行是大多数企业选择贷款的对象。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关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选择次序首先是租赁内含利率,其次是合同利率,最后是银行利率。这是由于出租人内含利率反映了承租人实际支付的筹资成本,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租赁合同一般都规定有合同利率,这一利率租赁双方都能接受,反映了承租人实际负担的利息水平,所以其相关性也较强。但是如果上述租赁内含利率和合同利率都无法得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容易获得的银行利率也是可行的。

(二)融资租赁下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租赁开始日租赁债权的确认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分别对销售型租赁和直接融资型租赁进行了规定:(1)对于销售型租赁,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加上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之和记作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与构成租赁投资总额的两部分的现值合计数之间的差额应记作未实现收益。根据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记作销售价格。租赁资产的成本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减去根据租赁内含利率计算的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后的余额借记当期费用;(2)对于直接融资型租赁,出租人应按最低租赁收款额加上归属于出租人的未担保余值之和记作租赁投资总额。租赁投资总额与租赁资产的成本之差记作未实现收益。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出租人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已用于融资租赁的资产,并按等于该租赁项目投资净额的金额将其列为应收款。

以上可以看出,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会计处理可分为两种:一种以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为代表,采用的是总额法,其特征便是在会计处理中设置“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另一种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采用的是净值法,其特点是在会计处理中不设置“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用账面价值代替公允价值,所以我国的租赁都属于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中的直接融资型租赁,并且由于总额法能提供更多会计信息,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所以我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总额法。在租赁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入账,并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与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记录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四、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的影响

(一)对租赁行业的影响

现行租赁准则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无需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这种处理方法支持了租赁业的创新发展。能使企业有效率地实现表外融资。而采用新的租赁会计模式,全部纳人资产负债表中,企业不得不考虑租赁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租赁行业的竞争力。

经营租赁承诺资本化最重大的修改在于。承租人需要将准则范围内的所有租赁都资本化处理.计入资产负债表.这将增加承租人的资产负债规模。资产和负债的增加会导致资产周转率和资产收益率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加,从而影响主体的借款能力或偿债能力。这种变化对于租赁业务比重较大的航空运输业和建筑业具有重大影响。按照征求意见稿,在存在或有租金时,承租人将或有租金确认为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的一部分.在后续计量时作为摊销和利息列报,这和现有准则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的规定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承租人将在租赁期的早期确认更多的租赁费用。而后期确认的租赁费用较少。

(二)对税务、法律、监管部门的影响

目前,我国在法律上严格区分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在合同法、税法及监管等方面都是按照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区别对待的.这种分类模式与会计上的现行分类一脉相承。从融资租赁交易内部角度,主要是对买卖合同和租赁合同条款的调整,通过调整,打破了融资租赁交易在租金支付、物件选择、中途解约等等方面传统做法,形成一系列新的租赁交易形式;而在融资租赁交易外部角度,主要是租赁公司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结合,形成新的交易模式。这两个视角,系统化了融资租赁交易的创新思路,对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交易创新提供了有现实意义的参考。单一模式的租赁会计处理不得不与法律、监管等方面相协调,否则,必然给整个租赁行业带来混乱,阻碍租赁业务的发展。

(三)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首先,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资产负债规模显著增加会导致资产周转率和资本收益率降低,负债,权益比率增加,从而将影响主体的借款能力或偿债能力;此外,由于在新模式下,当期发生的租赁费用不再计入期间费用,而是分别作为摊铺和利息列报,因此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将高于采用现行经营租赁会计处理的情况,还会造成业绩波动变大。在现金流量表中.租赁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将计人筹资活动,而不再在经营活动中反映。其次。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无需对租赁进行分类,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核算程序;但改革使得核算更多的基于公允价值评估、续租可能判断、利率等.会计人员需要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会计判断,风险和责任都将加大。第三,对管理层的影响。在确认各个报告期的所有权资产及支付租金义务账面价值时需要更多的管理层判断,管理层将承担更多责任,同时,对管理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采用单一模式进行核算,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保持了交易的内在一致性,将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合理规避了存在独立的第三方担保余值时,导致的同一租赁资产在租赁双方重复反映或不反映的情况。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的核算在运用谨性原则的过程中,其并不是就意味着持有的是保守态度、消极态度。而事实是,在保证均衡,稳定的前提下使地财务的核算更具有弹性,能够更好的更有效地去回避风险和损失耗资,最终促进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通过经营租赁资本化,一直以来游荡于表外的经营租赁被纳入财务报表,从而可能消除企业对于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选择偏好。但是,这个结论只是理论层面的,至于能不能有效消除企业的选择偏好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另外,即使采纳这种做法,仍然需要对租赁类犁的划分做出判断,而前面论及的判断标准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不过我们应该看到,通过减少甚至消除企业千方百计将租赁qk务做经营租赁处理的动机.可以减少其在租赁分类标准上的钻营,那么,租赁分类标准的重要性也就不那么突出,从而使会计准则的规范效力得剑强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租赁会计的探索还在进行。笔者以上的分析和建议也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很大程度上只是将表面矛盾缓解了,淡化了问题的尖锐性,而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例如对租赁类型进行划分的尴尬。我们期待将来能够探索出一种有效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也许可以像G4+I组织所倡导的那样,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但这需要我们找到合理融合两种租赁类型的会计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大卫・艾勒曼.经济学、会计学和产权理论.列克星敦马:列克星敦书,1982

[2] 龚光明,陈洁.采掘行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本问题研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26(3):11-15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3篇

一、融资租赁发展简史

1952年,亨利・叙费尔德在加州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美国租赁公司。亨利・叙费尔德原在加州一个小食品厂工作,因没有资金更新带小型升降机的卡车,便采用了长期租赁的方式,以每月125美元的价格与经纪人达成了协议。从这次特殊的经历中,亨利・叙费尔德发现了融资租赁蕴含的巨大商机,并在当地商会的支持下创建了美国租赁公司。美国租赁公司的第一笔业务便是利用美洲银行50万美元贷款为当地商会购置所需的设备,开辟了租赁业的新纪元。

之后,融资租赁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迅速由美国扩展到欧洲、日本等。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人寿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基金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为改革传统的信贷方式,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获取高回报率,纷纷以各种方式介入融资租赁业,极大地推动了租赁业的发展,各种类型的租赁公司不断涌现,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使得大型成套设备、飞机、计算机、信息技术设备、办公机器等成为主要租赁对象,租赁交易额大增,租赁成为一项新兴产业。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需求,融资租赁开始跨越国界,发达国家的租赁公司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分支机构或合资企业,国际租赁成为现代租赁业发展的新趋势,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全球现代租赁业发展概况

从近年来全球租赁业发展情况来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租赁业继续呈迅猛增长之势。

(一)美国的融资租赁概况

美国是世界上租赁业最发达的国家,在美国租赁市场上,融资租赁占统治地位,比例为85%,其中直接租赁占45%,杠杆租赁占40%,传统的经营性租赁只占15%。一般计算机设备、办公设备、医疗器械、产业机械采用直接租赁,而价值高昂的飞机、船舶、铁路车辆和大型生产设备则采用杠杆租赁。经营性租赁主要用于二手货市场发达的计算机、汽车及石油钻井平台等。

美国对租赁业没有专门的监管,对租赁限制的法律很少,租赁公司被视为普通企业,市场进入比较容易。

(二)日本的现代租赁业

日本现代租赁业是从1963年成立的日本国际租赁公司开始的,日本现代租赁业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而壮大,90年代初达到高潮,1991年租赁交易额曾达到8.8万亿日元,之后稍有回落,1999年日本租赁比上年增长了3.6%,达723.2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位。

日本的租赁公司以综合性租赁公司为主,大多数公司由金融机构和综合商社投资而成。另外,还有部分以销售本企业产品为目的的厂商租赁公司。

在日本租赁市场上,租赁对象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设备为主,租赁方式以融资租赁为主导地位,对一些通用物品一直采用租用(出租)制度。

日本是给予租赁业优惠政策最多的国家,政府充分利用租赁手段引导投资方向,实施产业政策,解决中小企业设备现代化的困难。

(三)英国的现代租赁业

英国的现代租赁是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据1998年9月剑桥大学商业研究中心公布的报告称,租赁作为仅次于贷款的第二大设备投资融资方式,被52%的中小企业所采用。

英国的租赁市场以银行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背景的租赁公司为主,主要从事具有节税功能的融资租赁业务,工业附属租赁机构以租购业务为主。

在英国,租赁对象不包括不动产和土地,专指设备租赁。

英国将租赁合同视为委托契约的一种形式,受普通法条文的限制,税务部门对租赁和租购有严格定义。

三、中国现代租赁业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融资租赁公司起源于1981年,当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和管理,由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组建了第一家中日合资的中国东方租赁公司和第一家内资的中国租赁公司。因为两家租赁公司都需要进口设备,所以都需要经过外经贸部批准进出口许可业务。

1986-1987年,融资租赁的队伍迅速扩大,中国人民银行也注意到融资租赁的动向,开始介入融资租赁公司的管理和审批,国有的融资租赁公司开始陆续申报非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也开始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中国的融资租赁管理体制从此分为两个板块,即由外经贸部审批的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和由人民银行审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租赁公司。中外合资租赁公司主要利用国外股东的贷款开展业务,金融机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靠转租赁、银行贷款和吸收信托存款。1993年国家的会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许多租赁的税收优惠政策被取消加速了租赁行业的萎缩。1996年国家税制又给租赁行业在技术改造项目中开了加速折旧的口子,租赁业暂时制止了下滑的趋势。由于泡沫的后期影响,到1999年时中国的融资租赁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租赁的渗透率回到了1984年以前的水平(0.26%),而此时美国租赁的市场渗透率已是30%。

1999年6月,为了解决租赁行业的发展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召集国内租赁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租赁专家聚在承德研讨租赁的困境、发展和出路。从那时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租赁的法律、监管、会计准则等相关的四大支柱,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租赁的外部环境得到彻底地改善。非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自律组织――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研究会。

2004年人大《融资租赁法》立法工作搞的如火如荼,许多部委都开始认识和关注融资租赁。12年没批一家新金融租赁公司的银监会也开始重新审视金融租赁,重新出台了新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开始设立了银行系的金融租赁公司。银行业从此又重返融资租赁业。

近日,由中国租赁联盟、天津滨海融资租赁研究院、中国国际商会租赁委员会等组织编写《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3185家融资租赁企业,这一数字比上年底的2202家增加了983家;全国融资租赁业注册资金约合10030亿元,比上年底的6611亿元增加3419亿元;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约为36550亿元,比上年底的32000亿元增加4550亿元,增幅为14.2%。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4篇

一、租赁周期理论与国际融资租赁历史沿革

(一)租赁周期理论的发展沿革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租赁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通常所称的“租赁周期理论”,现阐述如下:

(1)简单租赁阶段。此时,融资租赁刚刚起步,市场不成体系,信用风险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风险。

(2)创新性融资租赁阶段。融资租赁的发展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为,市场上的融资租赁产品越来越多,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融资租赁市场也愈发规范,初步建立了一定的规模。

(3)经营性租赁阶段。经营性租赁阶段是融资租赁发展的较高阶段,此时,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承租人有更多选择出租人的权力,因此,出租人会努力提供更加全面的融资租赁服务以巩固其市场竞争地位。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会使得融资租赁市场的新进入者面临更多的困难。

(4)租赁的新产品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出租人不断推出新型的融资租赁产品以参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租赁的新产品阶段就是竞争愈发激烈的产物。

(5)租赁成熟阶段。融资租赁业经过了新产品阶段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期。竞争失败的融资租赁企业会推出市场,市场竞争环境也在逐步改善,以提高服务水平;并且行业增长与经济发展将实现同步化。

上述将租赁周期理论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在理论上指导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进步与发展;也为我国制定不同阶段的相应政策提供了思路,为租赁周期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二)国际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1)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概况。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也经历着相同的变化。其过程曲折艰辛,但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成绩斐然;图1是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走势图。

如图1所示,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整期后,自2007年起,我国融资租赁业开始了迅猛发展,租赁额也不断攀升,呈现一幅日益繁荣的发展景象。

(2)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开始发展起来,虽比发达国家的融资租赁业开始晚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但是,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也日益得到发展壮大,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2所示:

1980年至1986年:初始创立。在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初始创立阶段,我国出现了融资租赁企业,这些企业和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一起开始了对融资租赁业的探索;和所有新生事物的发展一样,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初创时期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企业资金过少,融资租赁资产也较少,融资租赁企业对融资租赁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等,这就为日后融资租赁业在我国的发展留下了许多严重的问题。

1987年至1996年:迅猛发展。在我国融资租赁业迅速发展时期,融资租赁企业陆续产生,融资租赁业务量也急剧增加,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当时,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健全的政策法规来帮助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是以当时的发展是忽略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发展。

1997年至2000年:风险全面爆发。在这个发展阶段,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资产量十分巨大,但是这一巨大的资产并非融资租赁企业自有的,而是通过高息贷款等方式获取,这使得很多融资租赁企业在财务方面存在巨大的周转资金压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自2001年以来:规范发展。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发展时期,我国逐步完善了融资租赁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税收等的建设,从而规范了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管理行为;与此同时,关于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也有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二、国际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的困境

(一)宏观发展困境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全发展必须依靠良好的宏观环境,即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国家相关政策、行业监管体系等。

(1)缺乏宽松的政策环境。在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对融资租赁企业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些优惠政策却是杯水车薪;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无法获得大量的资金,因为政府缺乏对融资租赁业的投资,银行方面也没有相应的贷款项目,而对于融资租赁企业而言,他们又无法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相关操作,所以这就使融资租赁企业的运营缺乏相应资金。

(2)缺乏完善的税收政策。发达国家政府为本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在融资租赁业发展初期,我国政府并没有为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这其中也包括了没有形成一套相应的符合融资租赁业特点的税收体系。

(3)缺乏有序有效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尚无一个全国性的针对融资租赁业的监管机构,各种不同的融资租赁企业分别在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运作。这就导致了对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上的分散和混乱情况的出现,国家也不能及时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布局。

(二)微观发展困境

(1)融资租赁业务种类单一。我国融资租赁业从一开始就走了一条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国大多数融资租赁企业采用的是经营式融资租赁的方式,即主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再行租赁的经营模式,这就使融资租赁企业可供选择的租赁方式寥寥无几,融资租赁企业也无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2)租赁公司主体单一。我国目前合法的融资租赁企业有两种,即中外合资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金融机构型的。这种过于单一的融资租赁企业形式使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无法全面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功能无法得到完全释放。

(3)缺乏租赁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国大多数人认为融资租赁只是银行业务和传统出租业务的简单组合。其实不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我国真正懂得融资租赁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这从根本上也限制了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三、国际融资租赁创新模式分析

(一)租赁方式方面的创新 一般而言,融资租赁的当事人基本有三方,分别是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人,涉及的合同有两类,即购买合同和租赁合同。而通常所说的融资租赁就是在这三方当事人之间通过两类合同确定的一种债券债务关系。最基本的融资租赁方式莫过于直接购买式的融资租赁,基于此,可以变换出多种其他形式,如经营性租赁、转租租赁和回租租赁等;这些变换出的多种租赁形式在世界很多地区已经流行开来了;此外,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还有诸如风险融资租赁、抽成融资租赁等新型的融资租赁方式被国内外一些融资租赁企业开发出来。这也加速了融资租赁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租赁资金来源方面的创新 融资租赁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能力会直接影响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为了融资租赁业的持续发展,融资租赁企业必须关注金融市场,合理利用金融市场的力量,以解决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

(1)与信托资产的合作。现展的租赁业务是以一种以实物为载体的融资方式,促进信托业与融资租赁业的合作将是融资租赁企业扩展资金来源的重要方式。与信托业合作,让信托企业促成投资人和融资租赁企业的合作,即共创资金信托计划,以扩展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渠道,扩大其资金来源,并建立完善的融资租赁资产的退出机制。另外,投资人也可以委托信托企业进行信托投资,使融资租赁企业成为投资人与信托公司连接的纽带,以促成融资租赁业务。

(2)与保险业的合作。与保险业合作,即是让保险企业将保险资金投资到融资租赁业之中,让保险企业和融资租赁企业达成“双赢”。保险企业的资金流入到融资租赁企业之中,可以扩展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和壮大其资金实力,在帮助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险企业的发展。保险业资金为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运转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而这也为保险资金提供了新的运用渠道;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保险企业的风险,继而降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与商业银行等机构的合作。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我国居民的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考虑其资金的流动性;而融资租赁企业需要的租赁资金一般是中长期投资。融资租赁企业与商业银行在资金方面的合作,既可以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期限适合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也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安排更加合理的融资产品组合,这也可以为商业银行分散信贷风险,增加利息收入。

(三)租赁交易退出机制方面的创新 融资租赁企业的资金来源不同,负债期限也不同,所以经常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以往对于这种情况,企业会进行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但随着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以往的流动性资产管理方式和负债管理方式多租赁业务已不再适用,或是由于资金期限长短不一等原因致使融资租赁企业无法控制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租赁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解决机制。它可以帮助融资租赁企业解决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等问题,类似证券市场的股票等产品一样,租赁证券化的产品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这就能帮助租赁证券的持有者及时变现来提高资产流动性,解决企业资金不足或资金来源匮乏等问题,从而为其运作新的租赁项目提供了可能。

四、国际融资租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融资租赁的扶持力度

(1)税收政策方面。一国政府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给予政策优惠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融资租赁企业发展融资租赁项目的积极性,这说明优惠的产业发展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特别是初创期的发展尤为重要。与其他成熟的金融行业相比,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尚不成熟,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此时就更加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我国政府可以借鉴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模式,采取投资减免税、加速折旧等鼓励性优惠政策,加速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也以此来制定一套完善的融资租赁税收法律体系,以规范其发展。

(2)信贷政策方面。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资金方面,如缺乏资金来源,融资方式有限,融资成本过高等;所以,我国政府应该适当放宽针对融资租赁企业的信贷政策,在信贷方面给予其大力支持,以缓解其资金压力。

(3)风险保险制度。融资租赁业在我国发展至今,一直都存在着较高的租赁风险,而且租赁项目的收益也较低,租赁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会受此影响。

对于上述问题,建议融资租赁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建立一套健全的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即在于租赁项目相关的供应商、出租方、承租方、担保方等各方当事人之间建立起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租赁经营机制;开发不同类型的租赁信用担保业务。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开展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为融资租赁企业提供租赁信用保险等业务,对价值高的租赁物要承租人购买与租赁期相同的租赁保险,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套针对融资租赁业的规范的法律体系,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融资租赁企业行为,使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凭,这样可以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规范发展,从而更有效地调整融资租赁交易行为的进行。

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是融资租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有效保障。制定一套专门针对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法律,可以规范融资租赁企业的创建、经营、租赁行为、资金渠道以及违约责任等的确定,使之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管理体制的特殊性,所以,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健全融资租赁行业的管理体制,基于此,我国更应该强化对这方面的管理,并加快相关立法的进程,以建立统一管理体系,使其能良好、有序、持续的发展。

(三)整顿资源,大力发展厂商融资租赁 计划经济时期,各种资源、设备的流通模式主要是由各种设备的供应方提供设备,商业银行向设备的供应方提供贷款,以保证设备流通的顺利进行。而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上述设备流通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了,所以,开发一套新型设备流通体系已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整顿资源,大力促进厂商融资租赁的发展,就是其中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四)扩展资金来源,扩宽资金渠道

(1)加快“租赁证券化”的进程。租赁证券化就是要融资租赁企业加快推出融资租赁债券,已经开展同业拆借行为,以解决融资租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特别是短期资金。因为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以租赁实物即设备为载体而进行的融资,设备的租赁又与生产企业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融资租赁企业资金来源多样化,支付方式灵活化是企业经营和长久发展的核心优势。但是,租赁资金确实阻碍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时候,如果企业没法在短期内获得资金,那么就会影响融资租赁企业的资产与负债情况,使其正常经营受到影响。所以,进行额拆借,加快“租赁证券化”进程,是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必要的趋势。

(2)促进“银租合作”的实行。与融资租赁企业合作,是商业银行进行资金投资的一种新型方式,这也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认同。这种“银租合作”的新型方式理应被推广使用,我国应该允许银行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投资,使融资租赁公司成为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渠道,满足客户的租赁需求。同时,也要积极鼓励银行加强对融资租赁业的了解,使其能更深入的与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银租合作”,取长补短,利益共享,加快推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五)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我国引入融资租赁时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因此,目前我国针对国内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不多,这也是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即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外资也逐年增加,而融资租赁也成为了我国政府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方式。而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努力进行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引资作用也渐渐被淡化,也逐步失去了政府保护和政策支持。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融资租赁风险日益增加,这才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因为只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才能对融资租赁企业进行实践指导,才会引起政府重视,从而制定出适合融资租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事业,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因为再我国融资租赁业内,对融资租赁的认识还不深刻,所以,大力宣传融资租赁的优势是融资租赁从业者和学界的共同责任。重视人才培养,进行融资租赁人才教育,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有针对性的在高校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融资租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在财经类高校进行,同时也要在融资租赁人才培养中引入相关的工科知识的学习;而在工科院校,就应该将融资租赁知识作为财经类知识进行普及;从而为融资租赁业提供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建立统一的行业协会,以对从业者进行继续教育。融资租赁业应打破目前的从业身份限制,努力构建统一的行业协会,以便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继续教育。由于融资租赁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故而可以借鉴注册会计师等专业协会的管理和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分级认证等,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融资租赁行业协会还应建立相应的行业发展机制,以指导和协助融资租赁企业对企业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企业租赁设备和融通资金的一种新方式,在我国,融资租赁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本文在阐述租赁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国际融资租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理论上剖析这些现存问题,接着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有利于我国融资租赁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即从理论上对企业的融资租赁等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帮助我国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壮大,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对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姜涛:《融资租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区经济》2007第4期。

[3]秦丽亚:《融资租赁业发展研究》,《金融经济学(学术版)》2009年第8期。

[4]王晓明:《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完善》,《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8期。

金融租赁行业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 现状 发展对策

一、融资租赁的优势

融资租赁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长足发展一方面给租赁产业本身带来了收益,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它也带给承租人巨大的利益和具体的好处。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独特的融资方式:

融资租赁,顾名思义,其主要的职能就是以融物的方式向承租人提供融资。在发达国家,它已成为设备投资中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无论多大的企业,银行对都有一定的信贷额度。而融资租赁则为企业开辟了新资金渠道,从而突破信贷额度,取得资金用于企业的项目建设,如一些急需资金的“短平快”项目。同时,一些管理规范、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由于资信问题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融资租赁则以融物的方式为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渠道。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途径,可为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锦上添花”,也可为前景好、资金较紧张的小企业“雪中送炭”。像浙江省一些地方重点企业、“小巨人”企业的茁壮发展就与融资租赁的支持分不开。如浙江纵横轻纺集团公司,在万向浙江租赁帮助下企业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加快和促进技术改造,抢占市场和技术制高点:

融资租赁一方面可以为承租人提供了加速租赁设备折旧的便利,实际上也就等于把一些应上缴国家的税款用来偿还租金,从而加速了设备更新改造的步伐。

另一方面,融资租赁可以为承租人的技术改造提供充足的资金,使其能够在同行中率先引进和使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率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满足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需要。而且租赁方式的选择还使承租人不用担负技术进步和技术变革可能带来的设备落伍、淘汰的风险,对承租人不断地及时更新技术装备,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保持技术优势和抢占市场份额十分有利。对于技术革新节奏较快传统企业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融资租赁这方面的优势则更是显而易见。

3.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改善企业财务报表形象:

融资租赁中的回租方式还可以帮助承租人盘活存量资产,获取经营环节中急需的流动资金,弥补资金缺口,从而增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根据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租赁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人可以在租金的资本化和费用化方面有所选择,并可在租金的比例和留购方式上有所选择。从而降低负债率,改善企业财务报表形象。

如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在固定资产比例过高情况下,通过直租或回租方式租进设备,租赁资产作为其表外资产,有利于这些承租人调整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改善资产负债比例,提高资本收益率。这方面对于一些拟上市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融资租赁的社会认知程度不高。

融资租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人们对这个新兴行业比较陌生,习惯于传统的经验和方式,对所有权更为重视,加之对融资租赁业的宣传导向相对滞后,使得融资租赁的性质、特征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鲜为人知,迄今为止就连全行业准确的信息统计数字都没有。

2.融资租赁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任何一个融资租赁公司仅靠自身资金来开展业务是难以为继的,必须开辟多种融资渠道。但是按照我国现行规定,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十分狭窄,以银行短期信贷资金为主,而融资租赁业务的资金需求集中在设备购置、技术改造、高新科技开发转化等项目,一般需要两三年,长的要四五年,属中长期资金,二者不相匹配。特别是,我国近十年来禁止银行资金投资融资租赁,影响了融资租赁业做大做强。

3.政策环境不完善。

国外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壮大,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密不可分。美、日、俄等许多国家政府都很重视融资租赁,普遍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例如允许加速折旧和投资抵免,推行信用保险制度以及提供低息贷款等。目前我国融资租赁业的政策环境远不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例如,在税收方面,我国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不完善、不统一、不透明、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承租人恶意拖欠租金现象比较频繁,且管控措施有限

我国承租企业一直以来难以顺利发展壮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客户拖欠租金,致使企业流动资金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多数企业存在15%以上的租金拖欠情况,严重的甚至拖欠率达%70%。这种情况导致企业正常业务的顺利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我国政策在追讨所欠租金方面的具体规定有限,企业很多情况下难以顺利追讨应得的利益。

三、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对策

1.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加强行业大局的管理与指导

下一步我国融资租赁的主要管理部门可以委派给中国人民银行操作,全面租赁公司从机构规划审批一直到全面的业务操作与管理工作,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加强整个租赁行业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行业政策和竞争规则,改善多头管理、政策不一的混乱局面,使租赁业统一置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中。

2.加快内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步伐

国家商务部应加快内资租赁公司的审批步伐,鼓励不同所有制的生产和流通企业投资组建不同规模的专门的租赁公司介入市场流通。这些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股东投资或者是从银行借款,不得从事其它金融业务。

3.加强理论研究、培养现代租赁人才

行业主管部门、各种金融和经济研究单位及高等院校应开办现代租赁业务课程和各类培训班,加强对现代租赁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培养一批懂金融、经济、管理、技术的高素质的现代租赁人才为我国现代租赁业健康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闵一民:王忆华;略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j];金融教学与研究;198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