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块链;新常态;新机遇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3-0099-02

一、“区块链”技术下的中国金融“新常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市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几家比特币交易平台,如:中国比特币、火币网和OKcoin等。这些平台承载着全球80%~90%比特币交易,而中国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享有对比特币定价权。同时,中国也是比特币挖掘能力最强的国家,设立在境内的服务器集群提供了全世界60%以上的比特币算力,中国在比特币矿机和运算芯片的研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近几年,很多金融巨头开始将关注点从比特币本身转移到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而国内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内多个资本集团投入巨资建立区块链实验室,并设立专项投资基金进行人才培养和项目孵化,意在研究前沿科技及促进我国金融科技研究和国际快速接轨,如万向集团旗下的万向区块链实验室,每年共拿出60万~100万美元对优秀项目进行赞助,其不仅仅为区块链初创企业提供了启动资金,更将一群有着先进技术和知识储备的开发者聚在一起,成立区块链开发者社区和工作站,为区块链产业后备人才的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央行于2016年1月称将尽快推出以央行为发行主体发行数字货币,这在某种意义上认可了区块链技术及数字货币的价值,这对广大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起到了指导作用和示范意义,调动了各部门对研究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热情,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有力推手;第三,由中证券公司牵头11家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Ledger)提升了我国传统金融机构研究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基本确定了我国金融机构未来5年的技术变革方向。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有很多国有性质的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支持的股份制银行及老牌证券公司建立了相关研究部门,有关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正在部门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也有很多金融机构和国外区块链服务提供商达成技术合作协议如中国工商银行、华瑞银行等。

二、“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跨境支付和结算

作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体量巨大。我国近年来陆m提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发展战略,直接反映出我国“走出去”的决心,跨境支付和结算业务将迎来一个“黄金增长期”。与此同时,国内大力推动汇率改革,帮助人民币国际化迈上了新的台阶。伴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降低跨境支付和结算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安全地保证每一笔交易顺利进行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升利润空间有积极的正面意义。从经常类项目的跨境支付结算金额来看,2015年这一数字约为8万亿元人民币,区块链的出现会使相关流程的交易成本下降四至五成。如果有从事中转业务的商业银行提早使用此技术,将大大增加其处理跨境结算获得的收益,同时抢占其他尚未转型的同类银行的相似业务。

(二)数字货币

2016年初,央行传出了有关进行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研究的消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尚处于转型期的金融机构起到了导向作用,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发行将成为银行间业务的新机遇。首先,若数字货币在流通中逐渐丰富,无论是居民平时消费,还是银行间交易结算所需要的等待时间都将被大幅缩短;由于分布式技术的特点,商业银行用于维护服务器的成本将趋近于0。其次,数字化货币的广泛使用会激发出更多的支付情景,在零售端,尤其是移动支付领域将会引起巨大的行业变革:如可以使支付具有连续性(即脱离可交易的最小单位限制),支持无中心干预的点对点线下支付,物联网条件下机器间自动支付等新模式。最后,得益于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诸如洗钱、金融诈骗、关联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将可“追根溯源”,可以帮助人们降低遭遇金融犯罪后的损失和避免财务问题的发生。

(三)证券的发行和交易

区块链技术不仅能为商业银行带来福利,还为证券行业带来了机遇:第一,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证券交易所将颠覆传统交易所运行的商业模式,从在交易所的集中撮合竞价交易改为分布式点对点交易,真正实现了买方与卖方的无缝对接。第二,分布式账本的去信任特点可以帮助证券机构简化交易流程,移除大部分人工管理和证明环节。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自动化股权登记,大大减少交易成本,带来超额收益。第三,由于区块链网络的多数共识机制,对区块链网络交易所的访问将是高度安全的,并且分布式计算将保证交易所系统的稳定性。

(四)供应链金融

我国贸易融资规模于2016年已达到10万亿规模,并以每年约25%的增速逐年上涨。但是抛开规模来看,这一市场的利润被多个中间商、结算机构、中转银行摊薄,使得出借方无法得到可观的利润。而反观国内P2P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和近日曝出的国金证券假章事件,再次引起了国内投资者对P2P平台安全性的质疑。当区块链技术与贸易融资业务相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由于区块链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的存在,投资人的本金和收益的结算都可以得到保护,交易和结算风险得到有效降低。与此同时,使用区块链作为融资网络可以促进国内融资平台与国外平台对接,开拓P2P时代的新市场,有力地拖动本地化金融与对外贸易相结合。

三、我国金融机构抢抓“新机遇”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国内区块链技术战略布局

金融机构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区块链技术的引进时机,引进国外技术还是自主研发,和企业在行业中使用区块链时扮演的角色。以国资大型商业银行为例,应利用好R3联盟和ChinaLedger等相P技术平台的科研优势,结合自身与监管部门的紧密联系,在保持和监管部门沟通的前提下,与之一道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区块链技术标准和与之配套的监管体系。而中小企业则应摆正追随者的位置,与R3联盟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对外吸收技术人才,在开源项目的基础上参照自身优势开发出适合自己的区块链网络。

(二)增加科研投入,支持优秀项目

国内的区块链项目投资目前还仍不成熟,集中投资风险较大,因此应遵循小资金、广投入、勤更新的投资原则,国内金融机构可将区块链领域的相关投资分用途、分批次投入不同领域的专业团队,广泛渗透各个项目的研发过程,并派驻专人进行技术整合,以达到最大化利用资本的效果,分散投资风险。在制定了完备的投资计划后,需要进行投资项目的选择。我国金融机构可以参照硅谷模式,建立技术孵化器,招募优秀人才并组建专业团队开发区块链应用,引入天使投资人和专业VC进行项目指导,目前国外已有类似500 Startups这样的专业创业项目孵化机构的案例可以学习。

(三)加强对外交流,推进技术融合

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将技术交流的重点放在区块链领域研究较为发达的柏林、硅谷、纽约、英国等国际金融科技创新中心,寻找比特币不同层次创业公司给予技术支持:如提供区块链服务支持的公司(DAH,Chain等),进行区块链底层技术开发的公司(以太坊、CEV等),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和解决方案提供商(Circle等)。邀请已经具备一定商业化运作能力的区块链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大大减少研发投入,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更新效率。这在当前金融业普遍面临转型的大环境下为国内金融机构抢占先机和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Barnes, D. Blockchain Manoeuvres: Applying Bitcoin’s Technology to Banking[J]. The Banker, 2015(5).

[2] Allison, I. Bank of England: Central Banks Looking at ‘Hybrid Systems’ Using Bitcoin’s Blockchain 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 2015(7).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2篇

区块链,伴随着比特币而诞生,但如今已经超越比特币,成为越来越多金融和信息技术行业巨头的关注对象,包括多国的央行及金融监管部门。业界普遍对区块链技术的前景寄予厚望,甚至认为它是一项具有社会变革意义的技术,将成为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

区块链正在被各种言论包装着逐渐神化,但是,万能的区块链在1.0时代出现比特币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具有如此颠覆性、轰动性的应用型产品,区块链神话的窗户纸似乎已经越来越薄。

金融巨头、风险资本入局

近日,VISA首次测试区块链结算支付系统,并宣布将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银行间结算和支付领域;中国招商银行加入R3区块链联盟,成为最新加入这一联盟的亚洲银行,也是继今年6月平安保险之后第二家加入R3项目的中国金融公司;腾讯和华为也加入金融区块链联盟。

2016年4月,沈阳金信商品交易中心联合太一科技推出全球首家基于区块链商品交易中心;2016年7月9日,阳光保险上线国内首个区块链保险卡单3元可享受200万元航空意外保障项目。

在二级市场,区块链概念炒作也是成为不少上市公司的新手法,目前A股市场区块链概念上市公司有19家,以计算机或者金融服务相关公司为主,区块链业务尚没有贡献实际利润,以涉及或者潜在涉及为主,作为原有业务的延伸。

与大型金融机构、上市公司相呼应的资本市场对区块链技术的热捧,公开资料显示,全球2015年区块链领域投融资总额约为4 74亿美元,同比增长43.51%。2016年仅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投资额就将高达10亿美元,Circle、布比、金股链等多家处于不同阶段的区块链相关概念创业公司获得融资。

国内区块链概念项目融资更多集中在早期;投资方并没有出现大型VC的身影,中小型投资机构居多,还有一部分是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改进原有技术的公司,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大型VC对该技术发展还是持偏谨慎态度;此外,产品处于研发、测试的居多,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被大范围推广的产品。

国外融资案例相对较多,而且发展阶段更为分散,从种子轮到D轮都有出现;融资金额相对国内也要更大;各个项目在研究方向上显得比较明确,分布在安全、金融、存储等多个领域。

影视娱乐、出行、外卖等创业领域均是经历过创业公司蜂拥而起――资本催化、竞争加剧――洗牌结束、寡头垄断的过程,而目前区块链虽然也吸引创业公司前赴后继杀入,但金融、互联网巨头们似乎等不及创业公司的拼杀,还没等资本完全催化就已经纷纷踏足,无论是加盟,还是尝试各类测试项目,足见区块链技术风口已经成为众人共识,对大公司与创业公司不同的突围策略猎云网会继续关注。

黑天鹅事件频发

在区块链概念被不断“神化”时,黑天鹅事件却频频出现:2016年6月,以太币去中心化组织TheDAO被黑,价值逾5000万美元的以太币外溢出DAO的钱包,以太币价格瞬间从记录高位21.5美元跌至15.28美元,跌幅超过23%,比特币也受影响下跌超10%;8月4日,全球最大的美元比特币交易平台Bitfinexl布公告,由于网站安全漏洞导致近12万枚比特币被盗,总价值约7500万美元,比特币当天市价重挫25%。

在安全问题长时间无解的同时,还有各类山寨币横行,以众筹形式发行的传销币通常会承诺高收益、众筹项目具有高增长空间。下面就细数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类乱象:

乱象一:利用区块链概念,发行各类代币,有些是区块链形式发币,也有不少发行机制不透明的山寨币、传销币,通过类似股票拉高割韭菜的方式骗取普通散户钱财;

案例: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有近百种区块链概念的代币,而其中摩根币、维卡币、v宝、K币等打着“二代币”、“山寨币”的幌子,打着比特币大腿的“虚拟数字货币”,实际上却是以圈钱敛财为目的,甚至没有开发只有概念的代币。

乱象二:以众筹区块链项目为由,承诺项目高增长空间,带来高市值增长及高收益,实则并未将资金投入到研发中去,肆意挥霍;

乱象三:通过“区块链+传统产业”概念,尤其是金融,进行To VC创业,所提出的概念在短期内都很难实现。

案例:广东某区块链概念公司,以发行积分形式吸引投资人关注,所发行积分可用于交易,该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婚姻登记证明、电商供应链改进等多个领域进行尝试,但所有场景需求可以定义为“伪需求”,所谓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其实对于区块链技术可用可不用,并没有真正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最后都草草收场。

火币网COO朱嘉伟就目前区块链发展状态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有人利用区块链概念,发行各类代币,根源在于发行机制不透明、筹码过度集中。而不少打着区块链旗号的创业公司,并没有踏实地做研究、开发应用,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姚前表示,跟传统技术相比,区块链具有更加安全、可用性强、效率更高及智能合约更加先进的四大优势。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区块链本身的安全性经受了多年的考验,但仍需要继续关注。区块链并未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对区块链的盲目信任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智能合约漏洞被利用,导致数字资产损失,监管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何为区块链?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它更多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是一款具体产品。

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区块链就是一个总账本,上面记录了比特币自诞生以来的每一笔交易,这个账本保存在全球成千上万个不同的节点上。不可伪造,也难以篡改和销毁。

公有链PK私有链

相较于完全公开、不受控制、依靠加密技术来保证安全的公有链,私有链(即存在一定中心化控制的区块链)可以创造出权限控制更为严格的系统,其修改甚至是读取权限可以仅限于少数用户。

但是关于私有链和公有链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过:一方认为私有链没有任何意义,和中心化数据库没有太大区别;另一方则认为,私有链仅仅是对参与者进行一定控制的区块链,只要有多方博弈存在,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内,在不完全互信的环境下,私有链有存在的价值。

朱嘉伟认为,联盟链和私有链2B企业会关心多一点,如四大行实时清算、审计等,这种小群体范围的应用不能完全体现区块链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系统等基本特性,只有2C才能影响到大众。

但是以R3公司牵头的区块链联盟,已经吸引了全球范围40多家大型银行的加入,其中不乏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巨头的身影,致力于研究和发现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主要是对私有链进行探索。

招商银行IT总经理周天虹在招商银行宣布加入R3区块链联盟时表示,“我相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具有‘非常大的潜力’,我们期待与R3一起为完善一系列金融服务和流程提供所需要的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和蚂蚁金服在区块链应用上也都有进行尝试:2016年7月,微众银行携手腾讯云,推出面对金融业的区块链BaaS(BaaS,Blockchain-as-a-Service)云服务;蚂蚁金服则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公益项目,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表示,“未来将用区块链技术把每一笔公益捐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整个流程记清楚。”

区块链的未来

对于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区块链》作者张健有三个判断,第一,区块链将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第二,未来区块链的结构一定是分层的,不同的层级承载不同的功能。第三;如同互联网的发展一样,区块链这种协议式的、需要大规模的协作和参与的颠覆式技术,其崛起周期将比大多数人预想的要长,而最终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也会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就目前而言,区块链概念从国外炒到国内,带动了一大批国内研究机构跟进区块链基础性研究,如万向实验室、金链盟等,在研究方面已经逐渐赶上硅谷的进程。不容忽视的是,人才短缺、应用受限、技术瓶颈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而且短期内并未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克服,在支付、结算等方面都有不少公司在尝试,这都属于基础性研究范畴。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块链;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征信业务;不良贷款率

一直以来,金融领域备受国家、地方以及人们的关注,其直接决定国家、地方的经济命脉以及居民的生活水平。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典型实体,由于某种原因人们对其还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若想改善此种现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造。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共享式的技术,其中关键一点是基于区块链存储于其上的数据很难被轻易改变。因此,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的银行领域将会使银行支付更加快速、准确。本文将在分析区块链技术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1区块链技术概述

1.1区块链技术的特性研究

区块链作为最近几年才新奇的新潮技术,人们对其具体概念和特性还相对模式。首先,区块链技术作为技术革新的基础,其是一把双刃剑,具体表现为以下特性。(1)区块链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任何在该链条上的交易信息将会被永久保存,其中任何一条信息均无法被随意篡改;若想改变其中一条信息,需要对链条上的每个信息块进行更改,这种操作几乎是无法完成的。(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交易信息均是匿名的,这种特性在保护了消费者隐私的同时,也为公检机关侦破案件带来了难度。(3)区块链技术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的,其所有信息均存储于互联网的云平台。因此,上述特性决定了区块链技术虽然能够应用于很广的范围;但是,其一旦遭遇到黑客攻击,将导致大量消费者的信息被泄漏的可能,导致链条交易的瘫痪。总的来讲,区块链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而言,其在安全性、共享性、智能化发展趋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2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概况

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初步经历的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如图1所示,区块链技术经历了从1.0~3.0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从数字货币领域的应到金融交易、征信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在科教人文等社会领域的应用。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处于2.0时代,主要实现市场的交易和商业信用行为,重点在证券、期货以及贷款方面应用。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

2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应用案例分析

本文将针对商业银行领域的贷款业务、征信业务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具体阐述如下。

2.1区块链技术在贷款业务应用的案例分析

本文以印度银行为例开展区块链技术在贷款业务领域的应用研究。印度银行分为计划内银行和计划外银行,具体可以分为印度国家银行、国有银行以及商业银行;而且,在当前形势下,印度商业银行将可能在未来取代其国家银行和国有银行的市场份额。结合印度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存在的问题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1)与其他G20国家的银行行业相比,印度商业银行在资金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存在亏欠的状态;该项指标预示着印度商业银行的运行存在较大的风险。(2)与其他G20国家的银行业相比,印度商业银行在资金回报率和资产回报率方面的比例较小;该项指标预示着印度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偏低,而且在未来的盈利能力也较弱。总的来讲,印度银行行业存在极大的风险,其在未来存在面临极高债务和资本风险的可能。目前,印度也处于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时代,其国内的不良贷款比例极高而且还处于增长状态,加上印度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流程上本身就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投资者和银行将面临着越来越高的风险。为此,印度商业银行引入区块链技术解决其在贷款业务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应用前后针对印度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的变化对比如图2所示。图2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应用通过对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对可知,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前一年内印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长了将近150%;而在应用区块链技术一年的时间内印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增长5%。总的来讲,区块链技术对于可有效控制印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发生。

2.2区块链技术在征信业务应用的案例分析

我国征信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历4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40年的发展期间,其经历了从初期的初具模型到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征信再到涵盖中国整个征信业;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个人征信问题和企业征信。但是,分析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可知,个人征信目前的规模还较小,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推动下,个人征信在未来仍存在加大的发展空间。区块链技术在征信业务领域的应用实例为与平安银行称为兄弟银行的前海征信。前海征信在共享平安银行金融数据的同时,为平安银行的征信审核提供极大的便捷性和参考性。前海征信基于区块链技术为平安银行建立了实时的风控系统,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此同时,同领域同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的认可度极高,目前,前海征信已经与同行业100多家签订了针对征信业务的合作协议。区块链技术在前海征信应用的环境可总结为如图3所示。总的来讲,区块链技术在前海征信的应用不仅可使公司的业绩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征信审核的全面新和可信程度,从而促进银行的发展。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前海征信的应用也称为同行业的标杆和示范代表,其还会推动国家进一步健全关于征信的相关机制、体系和法律法规。

3结语

区块链技术作为近年来新起的应用技术,其本身存在极高的安全性、共享性,而且其将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于商业银行领域,不良贷款和征信审核是其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商业银行领域,可有效降低其不良贷款的发生;同时,区块链技术在征信业务的应用还可极大地提升征信审核的效率和全面性,对于保证银行低风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朋林,董一一.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会计版),2018,000(021):46-52.

[2]胡予晓.区块链技术在商业银行跨境支付领域应用的改进和提升——以中国银行为例[J].对外经贸实务,2020,No.373(02):76-79.

[3]李朋林,董一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8,597(21):139-144.

[4]李炫榆.应用区块链技术防范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J].银行家,2019,207(01):89-91.[1]管亚梅.区块链技术对会计方法的影响研究——以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为例[J].财会通讯,No.825(25):95-99.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块链;教育培训;去中心化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在大部分区域存在无法有效共享、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成本太高、学员信息过于碎片化等问题。而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于2008年提出的区块链拥有着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等优点。区块链技术的这些优点,能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及学生信息的同时,完成跨国、跨平台的优秀资源共享,从而使学生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在国际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早在2016年就已经成功地把学生学历证书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共享到其本校所研发的区块链平台,从而实现学生信息的公开透明;而美国计算机培养学校霍普顿学校在2017年将其学校的所有学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到了相关区块链平台上,供各种招聘企业进行查询和验证。而在我国,目前“区块链+教育培训”仍属于市场空白,是需要较多人研发的“蓝海市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区块链因具备的多个技术特征:去中心化、高可信度和数据不可篡改等特性,被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人类发展史上继信息化革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在全球的各个领域已经掀起了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创新应用热潮。而区块链可以凭借其技术以及智能合约技术,结合大数据应用,打造一个有利于去中心化管理、减少资源信息化冗余、降低成本、便于教育产业与平台紧密结合的区块链平台。“区块链+教育培训”有三大核心优势。一是区块链技术合理调整教育资源,让学生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教育。当前,许多地区因经济等各方面比较落后,无法吸引有良好教育经验、专业知识丰厚的老师,造成当地孩子无法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时,有很多有较好的教学想法的老师无法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进入正规学校,使他们的才华没有很好的平台去施展。如果将这些优秀的资源上传到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平台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传播到整个平台,从而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二是区块链技术可以使毕业生拥有更加公平的就业机会,同时增大企业的利益。如今社会上造假学历流通泛滥,不仅对企业、高校的招聘、招生带来困扰,而且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区块链以其独特特征,有利于鉴别真正的人才,使企业、高校、人才利益最大化。三是区块链技术有利于跨平台以及跨国的资源共享。目前,我国教育水平欠佳,通过全球性技术区块链可以更好地实现国内与国外优质资源共享,互利性地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

1.3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创新性地将区块链技术引入教育培训方面进行研究。虽然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较多较为深刻的讨论,但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培训方面,还是较为少见的。本文以区块链为前提,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培训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缺陷。在研究思路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有较为深地突破。本文切实地进行了大量国内外文献的研读和讨论,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各项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进一步地探讨。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区块链的相关理论概念

2.1.1区块链的含义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兴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2.1.2区块链的分类和应用

区块链按照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分为公有区块链、联合(行业)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三种。而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行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教育培训行业、艺术行业、法律行业、开发行业、房地产行业、物联网、保险行业、金融行业等。

2.2区块链的特征

一是去中心化。基于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储存,因此区块链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任何数据块都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二是信息不可篡改。任何信息只要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性地储存起来,因此区块链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匿名性。交易对方不需要公开身份就可进行相应的交易。四是开放性。区块链中的数据对所有人都开放,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五是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使得整个系统中的节点不需要人为参与就可在安全的交易环境中进行交易。

2.3国内外相关专家研究成果综述

2.3.1国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EricF.JeffR.(2018)批评了过去几十年中学校领域的数字平台存在的问题,如有效性、责任的担当、获得的知识的起源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区块链的发展背景、特点,并详细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卫生专业教育的可行性。作者认为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机构将能够为没有中间人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认证和资格认证,同时认为区块链有可能显著改变卫生专业教育的未来,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围绕安全、有效和负责人的信息进行互动的方式。MerijaJ.JanisK.(2018)通过对区块链特征的介绍,分析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作者认为区块链教育技术为学习者创建了评估和管理工具,这个技术创建了一个记录、存储和管理凭证的基础设施,并为学习者提供了他们可以控制的可持续成就记录,并且它还可以通过降低行政成本和官僚作风使大学受益。同时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大多数欧盟国家正在试验教育区块链。

2.3.2国内专家学者研究成果

许涛(2017)介绍了区块链的特征及优点,并了解了区块链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可行性。作者发现“区块链+教育”正不断发展,同时从三个角度:区块链技术教学、区块链技术校园传播和区块链技术教学平台建设详细地了解了“区块链+教育”在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最后进行了对“区块链+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及不发达国家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李青,张鑫(2017)介绍了以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指明了区块俩在教育领域有很大的潜力。作者基于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区块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其次,探讨了“区块链+教育”的主要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区块链+教育”技术的优点和潜在问题。

2.3.3国内外专家理论研究对比分析

自“区块链+教育”提出后到至今已经经历了一个高速成长和快速发展的过程,国内外专家学者也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于区块链技术所能为教育事业带来的变革。国外相关研究的关注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如何更为合理地应用以及出现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法,而国内研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区块链+教育”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这种技术的美好期待与展望。本文在先前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上,一方面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验证区块链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及其前景,弥补之前研究在这一方面的空白,另一方面对技术层面的特征、方式及优缺点进行详细地介绍,为教育机构、监督部门和投资者停工“区块链+教育”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3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研究

3.1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转变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新了工作、学习等的方式。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资本市场的快速涌入,使我国在线教育自2001年以来蓬勃发展。截至2017年末,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44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1.2亿,且白皮书预测,未来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5%左右的快速增长率,而在线教育市场将以超过20%的增速发展。然在线教育行业在快速发展下,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如网络授课老师良莠不齐。目前,随着高学历高成绩被看得越发重要,在社会上出现了多个学历造假现象。因此,人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一套更透明更完善的在线教育系统,中国“区块链+教育”行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3.1.1政治分析(P)

目前,区块链迅猛发展,多个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规范。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区块链进行较为规范的管理。2016年10月,工信部颁发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了“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价值。”2018年,上海教委的工作要点通报中,提出了“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教育示范应用。”中国目前拥有发展区块链的良好政治环境,因此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是较为可观的。

3.1.2经济分析(E)

当下,我国经济在政府调控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需要更多的优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区块链+教育”更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过后人们所需要更多资源的问题。

3.1.3社会分析(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互联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逐渐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纳更多的知识,同时也逐渐提高了对新知识的接纳度与认可度。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带有大量优点的新技术,在有利于各行业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会被多数人士接受。但区块链技术在当今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3.1.4技术分析(T)

目前,互联网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并处于较高水平: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升级,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互联网,这为区块链技术在大众之间普遍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截至2018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23555块/32,半年增长0.53%。我国互联网运营商已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在网络层面支持IPv6的能力,未来互联网市场会在用户需求增多的条件下实现大幅度的增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本完善为区块链应用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环境。

3.2区块链应用可行性之行业竞争分析(SWOT)

3.2.1优势(S)

一是高度公开、透明性。区块链系统中,除各节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任何信息对所有人公开,因此,整个系统处于信息高度透明的状态。因为区块链的这一特点,可以大大减少对教师通过教师平台的作品的剽窃、盗版等行为;同时,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知识产权。二是去中心化。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可以通过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块链网络。基于区块链的这一优势,可以将区块链与大数据系统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链,使教育资源及有效信息更加有效地共享。

3.2.2劣势(W)

目前,区块链在我国发展还很不成熟。区块链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程度、社会认可度、接受度还比较低,且相关专业人士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还暂时停留在浅层的理论分析。因此,区块链在教育行业还处于市场空白状态,将区块链引入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发展程度相对比较低下的教育行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3.2.3机会(O)

“区块链+教育”在我国目前还少有相关人员涉足,因此从一定角度分析,“区块链+教育”仍属于蓝海市场。它的许多潜在价值还属于埋藏阶段,如果相关教育企业把握住机会,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与收益。

3.2.4威胁(T)

鉴于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巨大优势,可能会吸引众多国内企业。把握住机会的企业会获得大量名气与收益,这可能会使后来进入的企业一直处于劣势。

4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方面的应用前景

4.1区块链技术在学生教育认证方面的应用

4.1.1教育认证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教育认证在如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对未来的就业、生活等方面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根据如今的情况显示,目前社会上造假学历泛滥,这对企业和高校的招聘与招生产生了很大的困扰,同时也是对人才的不公平。以如今现有的技术对教育水平进行认证,需要大量的时间与金钱,这对企业和高校来说成本太高。

4.1.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学生教育认证的基础技术平台,学校可以将学生的各类证书以及学校对学生的相关评定信息至区块链平台。这种应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及高校在鉴别人才时产生的相关成本还可以减小造假行为,提高就业市场的公平化。目前,印度已经有了Zebi的EduChain,他们的目的是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帮助教育机构更加有效合理地管理学生的相关信息。

4.2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应用

4.2.1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据相关情况来看,对高校的学术和创造性成果剽窃、抢占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打击了相关学术研究者的创新动力和积极性。

4.2.2区块链下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拥有大量的相关优势。通过区块链的不可窜改的特点,可以将大量的论文和创新作品等技术成果上传到区块链平台,从而使系统生成不可篡改且永久有效的记录。通过区块链高度透明的特点,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取证,从而保护知识产权。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本文的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相关成果的研究,发现集中关注点都在如今教育培训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区块链+教育”能改善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都对将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产生的效益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与区块链在各行业的应用以及如何弥补“区块链+教育”在应用时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而国内学者的研究点主要在“区块链+教育”的合理设想及美好展望。由此可以得出,“区块链+教育”在国内还属于蓝海市场,将区块链技术创新性地应用于教育培训行业,可以使教育培训行业获得更大的提升。本文通过运用宏观经济分析、行业竞争分析等多个方法对区块链应用于教育行业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几个结论:区块链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前景较好,具有多个优势;区块链可以降低教育认证的难度;区块链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区块链可以适当降低教育培训的成本。

5.2政策建议

5.2.1对于政府机构

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培训行业被广泛应用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同时可以增大我国对人才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正符合我国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的前进,会对综合国力、社会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区块链

互联网的普及为产业集群线上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集群将摆脱时空领域限制在网络虚拟空间形成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在推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注入了活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集群企业间相互不了解以及社会信任基础缺失,使得互联网化产业集群融资渠道单一,外源性融资获取难度大,成本高,最终导致产业集群陷入融资困境。随着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再次将“互联网金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近年来流行的新型信任重构系统,具有防范风险、构建信任的功能,研究并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动互联网化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对于解决产业集群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区块链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和保障两个方面入手,分析集群融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对信用建立和保障的作用机理,并对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集群融资过程中的应用提出对策建议。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产业集群、集群融资问题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阿弗里德•马歇尔[1]是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他把产业集群概括为外部规模经济作用的产物。后来,迈克尔•波特在其经典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进而使之真正具有了现代市场意义。波特(PorterME)[2]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具有共性或互补性的相互联系的企业与相关机构的空间集聚现象。波特将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者们从理论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归集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理论,并对之开展进一步研究。[3]关于产业集群融资问题,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融资优势、融资模式以及融资策略等方面。首先,企业空间集聚有利于减少制度因素的约束,降低集群企业融资的难度,[4]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程度。[5]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有赖于集群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产业集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关注集群融资下的风险传染问题,相关合作者通过提高集群信任度,发挥产业集群融资优势。[6]其次,产业集群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区域性中小银行模式、供应链融资模式、[7]互联网金融模式[8]等。其中,互联网金融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成为适应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新模式。[9]要改变集群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应当从产业集群信用制度构建、增加政府资助、[10]金融体制创新[11]等方面着手。同时,在推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法治建设、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12]

(二)产业集群信任机制研究进展

产业集群信任机制构建对于降低集群企业合作成本、规避风险、促进集群创新等具有重要意义。[13]李蓉[14]根据集群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基于制度的信任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强化集群企业合作,增强集群竞争优势。施米茨(SchmitzH)[15]在研究集群效率与报酬递增的过程中发现,信任的建立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代尔(Dy⁃erJ)等[16]认为,组织间的信任可以提高效率。崔祥民等[17]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研究认为,集群内社会资本有利于强化信任关系,推动集群创业融资。提高产业集群信任水平的途径包括构建征信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等。[18]马毅等[19]针对知识产权集群互助担保融资,构建了一种可以进行可拓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集群的信用度。此外,集群信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信息产业集群行为整合、合作模式与知识共享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20]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融资与信任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产业集群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业集群融资相关研究主要致力于集群融资优势、融资模式、融资策略等方面的探索,产业集群信任机制相关研究大多从集群信任机制的作用、优势以及集群信任水平提升视角着手,现有研究尚未将集群融资与信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尚缺乏明确的对信任机制在集群融资过程中作用的定性分析。本文试图基于区块链视角研究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重点分析区块链在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建立与信任机制保障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化发展的集群企业信任机制的缺失是导致集群融资难题的重要因素,而区块链作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信任构建技术,将对解决产业集群融资问题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二、区块链发展回顾

区块链最早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背景下中本聪对比特币交易模式的构想。区块链技术作为比特币交易的基础,其实质上是一个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摆脱了第三方机构的约束,无需担保即可生成交易数据,这些数据是有机的,每一组数据的生成都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具有不可逆性。同时,这些数据采用密码学方式加以保护,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区块链数据由各个节点共同维护,每个节点都能拷贝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备份信息,任一节点的信息发生变化,所有节点的备份信息都会同步更新,从而可以实现去中心化的信任共识机制,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区块链上数据公开,信息透明,信息一旦生成即难以篡改,使得区块链技术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信息有效性的验证、交易双方信任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区块链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密数字货币,以比特币为典型代表,这一阶段的数字货币可以实现价值转移,体现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职能;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智能合约,强调除货币以外的其他数字资产的价值转移,如股权的登记与转让,这一阶段的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金融和市场领域;第三个阶段是超越货币和金融领域的应用,这一阶段的区块链技术真正服务于社会领域信任问题的解决,体现在政府、医疗、艺术等领域,如将之用于居民身份信息认证与信用等级评价、全面监测患者身体健康情况等就诊信息、音乐作品等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管理等。

正因为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价值转移的精准性、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交易信息的可信性,使之在信息有效性的验证与社会信任问题的解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由此引发了各国政府与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新浪科技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区块链风险投资额为200万美元,而2015年这一数值已经增加到4.69亿美元,增长超过200倍。全球区块链创业公司分布在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占比约为39.80%,英国次之,占比约为16.7%,其余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注重科技创新的国家,如德国、瑞士、法国、中国、日本等。我国区块链技术实践领域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小蚁众筹、井通科技以及我国首个从事区块链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万象区块链实验室,这些都是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区块链实践的成功案例。2016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加快数字货币的研究。2017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倡导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测试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17年5月,我国第一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标志着区块链基础性标准的正式确立。2017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产业联盟在深圳宣布成立,对整合区内基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创业的企业及其投融资活动所需的资金来源无疑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从而使得区块链在融资领域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区块链与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构建

(一)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网络空间集聚的产业集群由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相互缺乏了解,集群内企业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个别企业为获取资金,刻意隐瞒真实财务状况,使得违约风险增加。产业集群整体环境由集群内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供应商等共同构成,任何主体信用行为的缺失均会对产业集群整体融资环境以及集群内企业间相互合作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导致集群融资环境变差,资金供应链发生断裂,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本文认为,集群企业融资难,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集群信任基础不稳固,有效融资信任机制缺乏。信任是集群企业间合作的基石,是集群企业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合作的基础。良好的信任机制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加强集群内外部资金合作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约束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增强投融资双方互信基础,拓宽融资渠道,缓解集群融资难题。

(二)区块链对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作用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的信任重构体系,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2所示,首先,区块链按时间顺序将数据结构以链条的形式进行组合,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防止信息发生篡改,保障区块链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发生的各种交易记录都能够在区块链上体现出来。一旦交易记录转移到区块链上,对于链上的信息,产业集群内的任何企业都不能进行篡改,可以在信息的真实性方面保障产业集易信用。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基于信息加密技术以及相关平台的完善与应用,这里的平台既包括区块链自身的链式结构数据存储平台,也包括互联网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网络平台。数据通过网络介质传输,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都能拷贝一份完整的数据库备份信息,任一节点的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整个数据库的备份信息都会同步实时更新,数据的任何变化都是有迹可循的。产业集群内体现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数据库可以根据每个节点(集群内企业)信息的变化而实时更新,保证了产业集群整体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同时,如果集群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也能够在区块链上查找到问题出现的具体环节,进而锁定涉事产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直接责任人。区块链信息的可追溯性能够为产业集群融资活动提供信任保障,真正做到有源可溯,有责可追。

此外,区块链上的数据采用密码学方式保护,为数据信息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共享平台。综上所述,区块链体系能够以自身稳定的链式结构防止信息篡改,保障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以及资金的安全性,从而实现信任构建。区块链对信任机制的构建在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图3,首先,产业集群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一种信息双向流动的关系。产业集群通过互联网平台融资信息,经由网络传播,实现融资信息的实时共享,而投资者作为信息接收者接收信息。同时,投资者也可在互联网平台上投资信息,而集群企业作为投资对象接收信息,最终完成产业集群融资过程的信息流通环节。资金信息流通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投融资效率。其次,投资者需要根据区块链上的产业集易记录,决定是否进行投资。如果区块链显示其信用记录良好,则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双方达成合作共识,整个合作过程中的交易信息被记录在区块链上,同时合作过程中双方的交易记录会反馈给投资者,良好的信用记录将强化信任;如果产业集易信息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则集群的信用信息反馈给投资者,投资者拒绝投资,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者之后与该集群进行合作的可能性降低,不良信用记录将弱化信任。

至此,完成区块链上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信任机制的单次运行。需要注意的是,区块链作为一种建立信任的数据链结构,区块链上的产业集易记录是集群若干次交易行为的累加。在产业集群与投资者合作的过程中,只要出现一次不良的信用记录,就会产生弱化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降低集群融资效率的后果,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则会不断地强化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通过信息流通、交易信息审核、投资决策、信息反馈、区块链交易记录生成等环节的循环运行,可以降低产业集群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强集群融资过程中的信任基础。区块链稳固的链式结构和加密技术能够在集群融资信息共享过程中有效防止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入,保障资金安全,强化融资过程中投融资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以买买网为例,2016年上线的买买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区块链系统的连接,通过平台经营行为的数据化将交易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上,形成一份与该平台具有合作关系的实体产业集群和企业交易行为真实的数据报告。投资者接收到融资信息之后,即可通过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审核企业信息的真实性。如果交易信息显示信用记录良好,则会强化信任,买买电商平台上的企业即获得资金支持;如果交易信息中存在不良信用记录,则会导致融资失败,降低之后投资者与该平台合作的概率,弱化信任。由于电商平台的实际交易主体是线下产业集群、企业与投资者,因此区块链上的交易记录是集群、企业多次交易行为累加的结果,单次不良信用记录会弱化融资信任机制,影响融资效率,而良好的信用记录则会强化融资信任机制。区块链体系下融资信任机制的运行,不仅能够降低金融机构投资者融资风险,而且为买买电商平台构建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融资环境。

四、区块链与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

(一)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

产业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1.产业集群道德环境约束。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基于分工合作关系集聚而成的空间集合,集群内若干企业与相关机构共同维护集群环境,集群内部道德规范形成道德环境约束。如果个别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会严重影响该企业的信用记录,集群内其他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不合作策略对这种不遵守信用的行为加以惩罚。如果集群企业事先能够预测到不信任策略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那么就会在集群合作过程中进行理性的选择,[21]从而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2.产业集群制度环境约束。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拥有一套以集群企业共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制度安排,这套制度安排包括集群企业日常行为规范、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失信惩罚等相关规定。产业集群制度关于失信行为的严厉惩罚将使失信企业丧失与其他企业平等享受集群环境所带来利益的权利,甚至可能会因不良信用记录的存在被胁迫退出集群环境,从而达到对企业融资行为进行约束的目的。3.产业集群风险环境约束。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识别,就会引起集群内部合作信任危机,而如果集群企业机会主义行为未被发现,则会出现违约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源自于集群内部,构成内生性风险,而内生性风险是导致集群衰退的重要原因。因此,鉴于集群内机会主义行为存在的可能性,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必然会更加重视信任因素,并自发地形成一种基于风险防范的集群融资信任保障机制,用以约束集群企业融资行为。

(二)区块链对集群融资信任的保障作用

区块链记录了集群融资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从数据生成、存储到数据提取与应用的全过程,在区块链上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且这些数据信息是不可逆的。数据公开,信息透明,一旦生成便难以篡改,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集群融资信任机制起到保障作用。集群企业交易记录通过链式排布的状态展现在区块链上,如果企业存在信用瑕疵,不能按照规定偿还欠款,企业就会以信用记录不良的状态呈现在区块链上,且这些信用信息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数据库备份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企业是无法更改的。受集群道德环境约束,集群内其他企业乃至集群外部金融机构均会通过采取不合作策略来惩罚企业失信行为。集群企业内部资金积累因无法达成共识而转化为内源融资,造成集群企业内部融资困难;集群外部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在集群企业存在失信行为的情况下,选择谨慎性投资,防范投资风险,拒绝向信用不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产业集群内外部道德环境的共同约束下,违约企业受到道德惩罚,资金周转困难,从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看,也会影响集群整体的资金链运作,影响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区块链在产业集群融资活动中扮演着信用信息载体的角色,企业一旦出现违约等信用不良行为,在道德环境与制度环境双重约束下,违约成本过高,因此理性的集群企业会选择遵守信用,从而保障了集群的融资信任机制。此外,区块链采用的信息加密技术可以在保障交易安全性的同时,降低信息获取成本。金融机构在选择潜在投资对象时,可根据区块链上可靠的数据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筛选。由于区块链完整地记录着集群企业的交易信息,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交易信息对集群企业履约能力进行判断,从而减少投资者花费在信用评级上的成本。对于区块链上记载的信用不良企业,金融机构等投资者会将之列入信用黑名单,并在后续投资事项发生时优先权衡这些企业资金收回情况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加强风险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投资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信用不良企业持谨慎态度,能够督促理性的集群企业继续履行守信行为,从而保障了产业集群融资的信任机制。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产业集群的网络空间集聚容易引起信息不对称,个别企业可能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造成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以及集群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任缺失,而这一方面会影响产业集群融资效率,另一方面会促使集群企业加强风险防范。从本质来看,区块链就是一个点对点传输、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可以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安全性的同时,保障数据信息安全可靠。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的特征,自觉建立集群融资信任机制;可以利用区块链数据所具有的不可逆、难以篡改的特性,履行守信行为,加强风险控制,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鉴于当前区块链技术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区块链技术对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与保障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但是,从比特币交易的安全性上不难看出,区块链凭借其特有的信任构建体系,确实可以在信任保障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区块链金融模式将成为产业集群融资过程中信任机制构建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集群融资中的应用,各相关主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研发机构应注重解决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问题,提升其在产业集群中应用的可行性,如成立专门的集群区块链融资研究部门,通过对区块链上产业集群数据信息与交易情况的观测,查漏补缺,构建一个区块链体系下产业集群融资活动高度信任的环境,同时降低集群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融资活动的成本。第二,政府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可以在每年的国家财政支出预算中,留出一部分用于区块链项目研究的专项资金,为科研机构提供区块链专项资金支持;二是出台鼓励产业集群利用区块链完善投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对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给予政策支持;三是通过监管区块链上产业集群的交易记录,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产业集群融资信任机制的构建和运作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第三,产业集群可以成立区块链融资联盟,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集群融资过程中的应用,建立并保障集群融资信任机制。

参考文献:

[1]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23-225.

[3]翁智刚.产业集群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M].2版.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68-122.

[4]龙小宁,张晶,张晓波.产业集群对企业履约和融资环境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15(3):1563-1590.

[5]茅锐.产业集聚和企业的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15(2):58-71.

[6]肖斌卿,黄金,瞿慧.产业集群关联度、集群企业信贷可得与风险传染[J].产业经济研究,2016(2):74-86.

[7]庞加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的模式选择[J].价值工程,2012,31(1):145-146.

[8]周妮笛,李明贤,伍格致,等.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J].经济地理,2016,36(2):138-142.

[9]张蕴晖,董继刚.基于互联网的小微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16(6):130-131.

[11]陈守忠.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31-132.

[12]吴晶晶,王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59-60.

[13]高雅芳.产业集群中的信任机制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157-159.

[14]李蓉.物流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组织间信任机制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4):50-54.

[17]崔祥民,梅强.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信任与创业融资[J].软科学,2010,24(11):98-101.

[18]王春,李环.四类产业集群信任机制差异探讨[J].企业经济,2016(8):72-76.

[19]马毅,李迟芳,左小明.知识产权集群互助担保的信用评价体系和方法[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9):196-201.

[20]周大铭.嵌入型信息产业集群行为整合、合作模式与知识共享——信任机制的调节效应[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78-84.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6篇

一、引言

狭义上的区块链技术是基于密码学中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实现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技术,将区块以链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数据结构,以参与者共识为基础存储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广义的区块链技术则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Kavanagh D,2015)。区块链的概念首次由Satoshi Nakamoto(2009)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中提出。O’Dwyer(2014)提出应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个人隐私等。Kishigami J(2015)等提出将区块链应用到数字内容版权的保护上,改变传统的CAS和DRM模式。R.Dennis(2015)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声誉系统。国内对区块链技术研究刚刚起步,相关著作较少。从实际应用来看,除个别应用开始小范围推广外,绝大部分运用仍未走出实验室。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账单、可靠安全以及透明公开等特点,使其在数字加密货币、金融和社会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多国央行、国际金融巨头、交易所及IT行业巨头纷纷涌入区块链领域,其投资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在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加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问题研究,对探索我国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景

区块链作为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新技术,必将给全球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如何在金融业务创新发展中发挥用武之地,全球金融界正以各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探索(见表1、表2)。

三、区块链技术对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潜在影响

(一)冲击现有支付机构的平台功能,改变支付体系和架构

区块链技术具有灵活的架构,可能重塑信用形成机制,尤其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即第三方支付的资金监管功能可由“智能合约”自动替代,将冲击第三方支付的根基,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大大提高资金利用率(侯本旗和赵飞,2015)。区块链会使第三方支付逐步被边缘化,目前已涌现了Ripple和Circle等多种支付清算类应用,特别是像R3CEV联盟机构,冲击现有机构如支付宝的平台功能,并将可能改变现有金融体系中的交易、清算和结算流程(见图1)。据麦肯锡预测,如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展B2B跨境支付与结算业务,则其每笔交易成本可将从约26美元降至15美元。

(二)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弥补现有金融服务功能的不足

区块链系统通过公钥和私钥的加密、解密对交易进行处理,交易的主体及交易内容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任何交易都可被追踪和查询,数据信息不可篡改,具有更强的公信力。借鉴区块链和加密技术,核查外部数据源、确认满足特定触发条件后激活并执行合约,促进不同系统间的协调,提升数据交换效率(见图2)。2015年末,纳斯达克首次利用区块链技术完成和记录了一项私人证券交易,从股权交易市场标准结算时间的3天,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交易时间从股权交易市场标准时间3天缩短至10分钟、结算风险降低99%,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和系统性风险。

(三)优化共识机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高安全性的智能合约可编程,实现主动或被动的处理数据,接受、储存和发送价值,以及控制和管理各类链上智能资产等功能,即区块链使用散列算法加时间戳(Timestamping),既可保证交易信息的真实性、独立性和保密性,又为交易提供时间上的证明。如供应链金融借助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功能自动进行支付,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并减少因人工交易造成失误的可能性,极大提高交易效率和安全性。据麦肯锡测算,从全球范围来看,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广泛开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可使银行一年风险成本缩减11―16亿美元。

(四)大幅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具有广泛金融业务创新的潜力

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的机制,通过新的信用创造方式,大幅改变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降低交易风险与成本,实现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从技术特性来看,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既有紧密的联系又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为涉及数据库应用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两者的有机结合必将产生强大的融合效应,形成全新的发展模式,在主数据管理、复杂资产交易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开发的潜力。

(五)降低金融监管的难度与成本,规范市场行为与秩序

区块链的分布式系统具有透明、公开、不可篡改等特性,可做到实时平账,避免事后审计,降低企业成本,降低结算与支付的出错率,实时监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适用于合规、审计和风控领域,从而为审计和监管单位提供数据透明性。银行业基于区块链技术可监测分析、识别异常交易,及时发现并能有效防止欺诈、洗钱等犯罪行为。近?啄昀矗?世界各国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为应对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要求,不断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根据高盛测算,区块链可以驱动全行业因减少人力开支和反洗钱监管罚款而实现30―50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见表4)。

四、我国区块链金融业务创新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机制,冲击了现行的国家监管体制,对现有业务监管体系形成挑战。将该技术整合至银行现有制度的成本较高,当数据规模增大时,低效的查询和挖掘分析将使其数据透明性的优势形同虚设,链状的数据结构和大量内容的直接记录将使得拥有反洗钱职能的监管机构也无法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解读。二是区块链相关的制度规范、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导致市场主体相关活动风险无形中被放大。如智能合约涉及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明确。智能合约利用计算机代码在合约方之间阐述、验证和执行合同,是用代码来表述,而典型合同是用自然语言起草。当智能合约执行和典型合同之间出现相应纠纷时,涉及法律责任界定就不明确。同时,成熟资本市场和传统交易所,任何一个金融创新产品上线都有业务所有权人(owner),而智能合约一旦有漏洞,归属智能合约开发者负责还是由运行智能合约的平台来负责,难以界定。

(二)绝大部分运用仍未走出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区块链应用仍面临众多技术挑战

从区块链实践进展来看,大部分仍处于构想与测试进程中,要获得市场和监管部门的认可还面临不少的困难。一是大规模交易与区块链膨胀处置能力问题。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的存储方式,占用存储的巨大空间,且去中心化的确认机制,交易时间延迟较长,导致在实际应用中交易量低、对存储空间膨胀的抗压能力差。二是智能合约的循环执行与灵活性差。智能合约具有自我循环执行特性,与高频交易类似,导致显著放大价格波动;且区块链数据信息一旦写入,不可篡改,交易后无法退回,灵活性较差,需事先设置例外追索机制。三是竞争性技术挑战。如在通信领域应用区块链技术,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会大大增强。量子技术也可做到,量子通信――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同样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近年来更是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很可能与区块链技术形成竞争态势。

(三)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标准不统一,生态体系较为脆弱

1.区块链缺乏生态体系。目前区块链的各种技术方案五花八门,超级账本、以太坊等大项目也都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均处于“各自为政、群雄争霸”的状态,甚至与区块链相关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管理、网络安全性管理等也均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标准方案,许多项目缺乏可靠的实践数据测试,整个区块链生态体系较为脆弱,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

2.区块链开发技术、监管标准不统一。由花旗银行、瑞士银行等共同组成的R3区块链联盟试图制定适合全球金融业使用的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统一标准,强化在全球金融业中的领先地位。如2016年5月区块链技术提供商Chain和第一资本、花旗集团等金融机构了区块链方面的开放标准,在智能合约框架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然而,在全球层面尚缺乏一个统一的技术开发标准,智能合约使用的兼容性等方面将受限制,目前仍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国际标准促进在区块链上的创新。而我国金融业中针对区块链的标准研究和制订基本还没有真正起步,与国际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风险防范机制尚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设计

1.以天河二号目前的算力来说,产生比特币SHA256哈希算法的一个哈希碰撞大约需要248年,但随着量子等新计算技术和各类反匿名身份甄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非对称加密算法具有一定的破解可能性,因而需要研究并设计更为安全和有效的共识机制。

2. 我国大量在实际中应用的密码学产品都来自欧美国家。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基础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若关乎国家命脉的核心系统构筑在区块链技术之上,则存在着潜在安全风险。如去中心化的运作机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政府对金融的控制,有可能危及国家的金融安全。由于区块链的运行节点位于公开网络上,面向所有参与者,传统防范网络攻击的物理隔离策略已不再适用,对网络安全防范也必将提出更高的技术处理要求。如2016年6月DAO遭遇黑客攻击,黑客正常解读DAO智能合约代码,利用其中一个递归调用函数盗取用户资金,累计损失360万个以太币,近6000万美元。

(五)颠覆性替代仍具高成本和局限性

1.颠覆性替代仍具高成本和局限性。区块链技术应用初期,将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平台用于现代金融领域,其投入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尚处于未知;区块链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颠覆了人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冲击了现行法律安排,且与现有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还有一段摩擦的过程。如区块链网络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其各节点在交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

2.智能合约代码向所有参与方公开,影响参与方利益。就许多金融交易形式而言,网络中非参与方可能会利用智能合约,在其金融交易中囤积或出售智能资产,进而损害参与方的利益。如何设计激励相容的共识机制,提高系统内非理性行为的成本以抑制安全性攻击和威胁,是区块链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跨界人才匮乏。从全球来看,既懂区块链又懂金融、法律的跨界人才极度匮乏,均制约了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李钧和孔华威,2014)。

五、政策建议

(一)加强同业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前瞻性创新和国际标准制定

1.积极参与,制定标准。区块链技术仍属新生事物,需要监管部门牵头,加强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研究,并允许个别技术条件较为成熟的金融企业联合开展实验性应用,做好相关技术研究储备。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区块链组织的研究交流和标准规则讨论,力争参与研究制定区块链的行业标准,探索应用场景,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块链应用标准。

2.抓住机遇,投资合作。高度关注国际区块链发展与创新动向,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力争加入国际区块链系列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在?⒓恿?盟制定标准的同时,成立相对独立的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如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立研发实验室,重点研究区块链的运用;并可选择与较为成熟的区块链公司强强联手,积极推进金融同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交流和合作。

(二)?c时俱进,改进金融业监管方式与手段

一是积极开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立法研究。应加强新技术与金融创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国际交流和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范,鼓励商业银行、非银行机构和金融交易所联合开展区块链相关技术合作研究,探索区块链应用场景,制定区块链技术的相关行业标准。二是避免监管过度。监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密切关注行业政策引导与跟进,充分利用区块链金融技术,改进金融业监管方式与手段,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实现市场各方共存和共赢。

(三)探索和完善区块链技术方案,推进金融业务创新

密切关注并评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成熟度、安全性、时效性等,协同开发区块链应用架构,如基于区块链技术探索推动票据、股票等的应用场景模拟实验,提升票据交易和证券交易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创新业务应用场景,选择交易关联简洁、业务成熟度高、技术应用提升效果明显的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尽快打造适合我国金融体系特点的区块链技术方案。重点在跨行结算、跨境支付、证券发行和数字票据等方面加强研发,构筑若干通用型的应用服务平台,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相应的应用支持。

(四)完善相应的保障体系,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可靠的支撑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所谓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让每个人均可参与数据库记录。用通俗的话阐述:如果我们把数据库假设成一本账本,读写数据库就可以看做一种记账的行为,区块链技术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找出记账最快最好的人,由这个人来记账,然后将账本的这一页信息发给整个系统里的其他所有人。这也就相当于改变数据库所有的记录,发给全网的其他每个节点。

区块链是构建比特币区块链网络与交易信息加密传输的基础技术,和现在的电子货币支付模式相比,它基于密码密码学原理而不是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直接支付,从而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区块链技术有以下特点: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整个网络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任意节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s是均等的,且任一节点的损坏或者失去都会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因此也可以认为区块链系统具有极好的健壮性。

2、去信任(Trustless):参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是无需互相信任的,整个系统的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内容也是公开的,因此在系统指定的规则范围和时间范围内,节点之间是不能也无法欺骗其它节点。

3、集体维护(Collectively maintain):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的,而这些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

4、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整个系统将通过分数据库的形式,让每个参与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因此参与系统中的节点越多和计算能力越强,该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性越高。

自比特币开始,区块链技术开始在金融领域备受追捧,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花旗银行等在尝试开展区块链金融的业务创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公开招聘数字货币研发技术人才。“区块链技术在1至2年内有望实际落地项目。”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尽管离成熟规模应用还有很长路要走,未来将从边缘系统逐渐向核心系统延伸。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正在经历快速发展,并吸引了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而我们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区块链正在走进金融机构、大型企业、政府决策层的视野,大有从“草根力量”引发经济变革的态势。

近期,普华永道已经开始组建其区块链技术团队,并开始调查普华永道客户对于区块链技术的潜在应用,以及推动金融行业对于该技术的理解程度。而此前,其两家同行―德勤、安永早已宣布进军区块链。德勤在接受CoinDesk的采访中表示,正在尝试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客户端的自动审核及众包(公司以自由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公司在应用程序上的咨询服务。

以普华永道的区块链技术为例,Vulcan数字资产服务是普华永道新推出的服务,将开创金融和商业服务使用数字货币技术的新时代。一个平台连接身份、资金和资产,允许用户便宜快捷地消费、共享、交易或跟踪任何实体或数字资产。Vulcan平台使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现有技术公司能够访问普华永道的全球客户群,并共同开发新产品。服务包括数字资产钱包、全球支付处理、投资和交易服务。Vulcan还将提供销售点和商家服务,以及创建和支持本地数字货币和奖励系统的能力。

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研究所现诚聘计算机、信息安全和密码学专业博硕士,分别从事数字货币及相关底层平台软硬件架构设计和开发及研究数字货币中所使用关键密码技术,对称、非对称密码算法、认证和加密等工作。今年1月20日,央行在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中,表示已成立专门研究团队,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央行一系列表态与研究工作推进可以看出银行对于推出数字货币较为积极。除此以外,国内其他各方也在布局。探索区块链技术,目前,平安、招行、民生均已加入R3区块链联盟。企业层面,万向集团建立了区块链实验室,华为也加入Linux基金会领导下的超级账本区块链项目。有消息称,百度、光大投资管理公司、中金甲子、宜信等机构投资6000万美元入股美国一家比特币初创公司。

当然国际社会对于区块链的关注和实践也绝不比我国少,今年9月,巴克莱银行和以色列一家初创公司,共同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贸易交易。该笔贸易结算在巴克莱银行下属Wave公司开发区块链平台执行完成,担保价值约10万美元由爱尔兰Ornua公司向SeychellesTradingCompany发货奶酪和黄油产品。@从实践上验证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传统商贸领域具有可行性。虽然目前这只是一项独立事件,但不排除未来区块链大范围进入信用证结算等商贸领域可能性。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区块链;数字乡村;农产品供应链

1引言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同时,《建议》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亟须通过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增强农产品抵御风险能力,以形成稳定农村产业链。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区块链自出现后广受人们关注,通俗地讲,它可以作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还具有数据库的功能,自身带有一些很好的性质,比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这些性质确保了区块链内容记载真实可信,使人们更加相信区块链上记载的数据。当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相结合,有效改善了整条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各节点的优化,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防伪溯源,分配利润公平,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大数据农业”。本文立足于数字乡村背景下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这一主题,指出当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区块链技术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模式描述,指明这一模式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

2农产品供应链现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在当下被提到显著重要的地位,保障粮食供给,减少粮食浪费是我们当前迫切的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由于耕地的原因,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只有91%,剩余不足的部分就要依靠进口来解决。受外部现实因素影响,粮食进口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应将视角转到国内供给上来。目前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不匹配的问题。就农产品需求角度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挑选绿色、安全、健康、多样的农产品。但就农产品供给角度讲,由于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不足等情况,农户为了农产品能够进行远距离运输以及具备更长的新鲜保质期,会采取农药或者其他添加剂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这些手段均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自身风险因素。另外,传统的国内农产品供给模式很难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由于农产品种植需要成长期以及种植方法差异化调整,市场上的农产品供给不能够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随着建设数字乡村之势,运用农产品供应链与区块链结合的方法解决农产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实现农业大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3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

3.1双链整合模式描述。将区块链应用到农产品供应链上,能够使农产品来源可追溯,人们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查找购买的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的全过程,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区块链技术不仅只是提供全程可追溯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数据,而且还可以把这些数据转化为被社会普遍认可的信用信息,这些信用信息可以为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用支持。由于区块链具有电子账本和信息共享的特点,它既可以监督交易的实施,又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只要加以运用,便能够在各个环节上减少浪费,降低成本,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节点和路径选择上做到优化。3.2双链整合的应用设想。将供应链与区块链进行整合,设计出一个针对农产品的区块链应用软件,以提高信息流的传递速度,使农产品市场更透明即时,促进不同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此应用程序包括以下两个系统。3.2.1多点实时上传系统。根据区块链“共享账本”的特点,交易记账可多点上传,由不同主体共同完成。农产品供应链节点繁多,从生产至销售,链条长且分散,不易于统一沟通管理,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不同主体的上传界面,包括农户、专业合作社、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等,从而使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与区分性,在同一个系统中,可以查询到产品在不同生产经营环节的流通轨迹。3.2.2即时信息共享系统。根据区块链“信息共享”的特点,区块链各个节点的信息完全一致,且系统内数据能够自动更新,能够即时反映出当下的农产品信息、相关企业信息、流通运输状态等。因此农产品区块链平台将设计使用者的功能界面,包括产品溯源、流通状态、供需信息共享、政策信息分布、资质认证等面向普通消费者,从而使区块链发挥最大效用,惠及更多群众。此外,供应端即生产者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及时共享,获取市场运营反馈,调整生产策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跨部门、跨系统的协调运作,也使得传统农业发挥规模经济,提高合作效率,焕发新的生机。

4双链整合与数字乡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数字经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随着历史大变革,技术大发展与大融合,数字乡村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重大机遇,催生新的农业产业形态与经济格局,助力实现振兴乡村。4.1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将网络以及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当中,提高农民的现代信息知识水平,让科学技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在农业生产当中,让科技更好地惠及各方。数字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当下数字农村发展主要形势是: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要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4.2双链整合对建设数字乡村的帮助。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不够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农村的发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实体市场。数字乡村的建设能够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网络虚拟市场,扩充农产品销售渠道。但单一互联网销售的背景下,会存在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降低消费者信心,让消费者不敢买,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去。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与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技术结合,让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能够实现农产品溯源有效;区块链所储存的大量数据,可以为农户或经销商进行分析决策提供基础,降低资源浪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根据区块链各个节点运行状况,合理分配各环节利益,剔除中间商的交易平台,直接面向销售者,让农户利益得到最大化的实现。通过双链整合这一模式,结合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的优势,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直接反馈给生产主体,拉动内需,实现定制农业,解放农村数字化生产力,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发展。4.3双链整合在建设数字乡村中所面临的挑战。区块链与供应链的整合,是信息化前沿领域的新应用,是可以让农业大发展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一步,对于数字乡村也意义重大。经调查研究发现,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已经出现一些落地应用,但农业区块链应用普及之路尚远。区块链技术和农业的融合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农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区块链发展“土壤”不充分。数字化是区块链发展的前提,区块链提供了新的数据记录方式,但只有拥有数据才能让数据记录方式发挥作用。目前,农业数字化发展总体滞后,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此外,区块链技术发展尚未成熟,许多技术层面的难题还尚未解决,相关投入成本较大,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数字农业”领域复合型人才缺失。当前农村很重要的一个现状就是人才外流,青壮劳动力以及高科技人才外出务工,农业的经营主体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知识水平有限的群体,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尚处于较低水平,对区块链等新型数字技术更是了解有限。因此,要实现区块链在数字农业领域的发展,专业的人才储备是关键。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虽有所欠缺,但区块链与农业结合的这一新领域正逐渐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未来,随着农业数字化程度的加深,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规模、应用场景等将逐步扩大,发展模式也将进一步改变。

5政策意义

2020年5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支持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与融合,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建立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方面加快开发,有助于促进和深化农产品价值链与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价值,对于国家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5.1构建区块链农业应用平台。组织科技人才,搭建适宜的区块链平台,帮助农户、经销商以及消费者使用该区块链平台,发挥该平台最大的效益。农户方面,及时准确上传农产品信息,使得农产品能够直接追溯到源头,提高农产品安全性;经销商方面,正确上传农产品销售情况,以及销售价格,及时给农户以反馈,增强农产品供应链活力;消费者方面,可以根据该平台上传的信息,确定农产品质量以及价格等情况,使消费者更加放心,减少购买到以次充好的农产品的情况,有助于扩大内需。5.2应用推广。将储存的数据加以应用,给农户以反馈,引导农户及时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调节供求不匹配,减少资源浪费;该平台不仅可以应用在农产品供应链上,而且还可以与物联网等技术相结合,应用在物流方面,减少物流等因素对农产品质量产生的影响,合理配置物流资源,优化各方利益;该平台与互联网直播带货相结合,凭借平台优势,减少消费者心中顾虑,同时扩大农产品销量,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的结合,将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并成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领域。实质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自治溯源的封闭体系,实行“区块链+农业”的战略组合,打开“大数据农业”的新大门,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深度优化改造,促进农业向信息化、科技化转型,不仅优化农业供给侧,而且也提升了农业运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景娥.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动力机制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25-128.

[2]干梓悦,林欣瑶,周东.基于区块链的农产品溯源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18-122.

[3]陈炳才.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建议[D].开放导报,2020-12-08.

[4]何宛昱.陈翰笙与托尼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20(01):24-38+158.

[5]刘建平.后疫情时代提升农村贫困治理能力的路径探索[J].西部学刊,2020(11):13-16.

[6]景娥.区块链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化动力机制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23):125-128.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9篇

相比于互联网,被称之为人类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区块链技术正逐渐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种应用场景。

区块链因作为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被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首先关注。有券商分析人士认为,数字化时代,区块链、认知计算和云计算这些技术,将会重塑金融业未来。

所谓区块链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分布式账本技术;通过运用加密以及网络安全的技术进行保证,保证数据不被篡改;不管是什么领域的数据,通过不断地添加和编辑可以了解历史数据信息。

在国内,我国的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领域早已跃跃欲试。中国邮储银行近日携手IBM,宣布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资产托管系统。系统上线以来大幅缩短业务环节60%以上。 埃森哲索菲研究院院长维亚勒。

浙商银行也正式上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移动数字汇票产品。招商银行也在2016年加入r3银行区块链联盟。

深圳已成立首个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有望率先试点数字货币。联盟成员涵盖平安集团、招商银行、微众银行、大成基金等国内外40多家知名金融机构。

区块链当前的现实应用情景如何?究竟可能带来怎样的行业前景?近日,《财经》记者专访了埃森哲索非亚・安蒂波利斯研究院的院长艾曼纽・维亚勒,埃森哲在三年前开始探索区块链技术相关应用。

据艾曼纽・维亚勒介绍,埃森哲近期调研发现,全球最大的10家投资银行中,8家获益于区块链技术,降低基础设施成本的幅度达30%,每年节省80亿至120亿美元成本。

“最终,区块链技术并不是要取代现有的所有的东西。”艾曼纽・维亚勒说,“区块链只是会和现有的信息技术进行融合,成为整个IT框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之前对区块链的讨论和炒作,到如今的理性思考,艾曼纽・维亚勒表示,现实中区块链已进入到实际应用的具体部署阶段,银行、医疗保健、政府……各行业已经在探讨究竟该如何搭建本行业的区块链。

随着区块链应用的逐渐落地,艾曼纽・维亚勒认为,应当搭建一套规范的法律框架。但这种法律框架不是针对区块链技术立法,而是依照行业、场景应用而建立,防止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套利。 带给世界信任

《财经》:很多人将区块链与互联网相比,称其为人类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互联网现在已经为人熟知,而区块链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很陌生。作为这个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艾曼纽・维亚勒:区块链是一种基础性的技术,为很多潜在的新系统或者新事物奠定基础。如果想要应用区块链还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合,比如加密、分布式的技术、点对点的技术。这些技术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人们也不需要特别了解。就像我们使用邮件,我们只需要知道邮件是需要网络的,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或者是4G。但是你不需要知道支持这个邮件功能的底层协议是什么,只要能上网就行了。

同样我们只需要知道,区块链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支撑区块链的复杂的底层技术。

《财经》:作为研究学者,您觉得区块链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会产生什么样实质性的改变?

艾曼纽・维亚勒:对我来讲,在数字世界里,区块链技术是最有可能给没有信任的世界带来信任的技术,我认为它是信任的核心。在一些领域,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技术,可能需要制定很多规则、监管政策来建立信任,而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可以带来信任的。

《财经》:这种信任什么时候才能普遍地实现?目前区块链在金融和医疗等领域有些应用,在其他领域还要等待多久?

艾曼纽・维亚勒:作为研究人员,我总是非常乐观的,有时可能过分乐观了。

技术本身进步是非常快的,只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能进展较慢,尤其是大规模的应用。如果拿互联网来举例的话,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互联网被有限的人群使用,一直到90年代至2000年左右,互联网才被大规模推广。所以我们也可以预见区块链在未来5年内在某个行业大规模的应用,然后10年-15年或者更长时间后,可在物联网等领域大规模应用。好消息是,目前区块链的技术成熟度要比互联网刚出现时要好得多。

《财经》:能否举例介绍一下区块链技术在现实中的运用带来了哪些变革?

艾曼纽・维亚勒:比如埃森哲推出的智能电表,可以测量电力的消耗,之后将所有数据通过区块链进行传输。双方可以签署智能合同,当家庭用电的数值达到一定的阈值,会自动地按照规定的价格从供电机构买电。所以当用电值低于阈值的时候,系统会自动地被触发,把钱转给供电机构。

这个产品是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的数据不是通过人,而是通过传感器来采集的,而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安全地并且大批量地采集数据。这种通过传感器大规模地获取可信任的数据,可使市场概念更好地体现。也就是说,通过区块链所产生的信任,把个人和公司连接在一起。 推动数字货币

《财经》: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引发了人们对数字货币的探讨,那么数字货币产生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潜在的风险又是什么?

艾曼纽・维亚勒:现在很多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国的央行都在关注数字货币。但这并不是要用数字货币来取代我们每天所用的纸币和硬币。而是要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新系统供公司之间、公共部门之间使用,保证公司、商业银行、央行等之间的交易可以数字化地进行,这样更高效。

现在的支付系统主要是通过信息平台来进行,这也是数字货币讨论的初衷。就是要实现每个国家的支付系统的统一化。可是它跟我们所说的比特币是不一样的,它不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说到潜在的风险,也就是央行可以起到的作用,就是在促进数字货币或者比特币的合法化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潜在的洗钱、资金非法转移的问题,所以要非常谨慎。我认为各国都应该有一个规范数字货币使用的法律框架。

在今后十年的发展中,我们要注意平衡数字货币和纸币、硬币之间的关系。

《财经》:从国际经验来看,其他国家有没有成熟的法律框架值得中国借鉴?

艾曼纽・维亚勒:我们和法律专家、技术合作伙伴的建议是,不应该针对区块链的具体技术制定法律框架,而是要针对具体技术的行业、场景应用来制定规则。据我们了解,各国也在考虑制定相关的法律框架。

具体到法国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都没有特定法律框架的约束,而是沿用了现用的法律框架。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框架来防止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套利。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国家内部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法律框架约束。 矛盾

《财经》: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在实际应用中,会不会与当前的货币和金融要求有所冲突?我们知道比特币引发的一个争议就是其对货币的挑战。

艾曼纽・维亚勒:从本质上讲,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技术。可是如果我们讲到这个词,其本身就带有中央化的含义,所以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央行在这之间可以发挥作用,制定一些政策来平衡中央化和分布式之间的矛盾。

《财经》:您对于央行要实现这种平衡有没有可提供的建议?

艾曼纽・维亚勒:我认为,央行应该像护卫者一样,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测,采取反洗钱、防止作假等措施。与此同时,央行也要保障分布式系统的运行。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里,人与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易一直在现实中进行。而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是虚拟的数字世界。我们既要沿用之前多年来的交易习惯,也要通过法律框架来防止欺诈等行为的发生。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0篇

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需求,本次培训采取互联网直播形式举办。主会场设在市科委,直播教室设在市委党校,7月13日上午,举行了线上开班仪式,参训学员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参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作开班动员,市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许心超出席开班式。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电教中心(干教中心)主任、二级巡视员路光主持开班仪式。

刘印春指出,本次专题培训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顺应北京市对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而举办的系统性培训。此次培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组织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印春对本次培训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认识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要意义。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网络信息安全等是未来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核心领域,已经成为各国数字经济新竞赛的主战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推动北京市实现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在基础理论、底层技术、场景应用、产业生态、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积极突破。三是要珍惜培訓机会,工学并重、学用结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培训期间要遵守培训纪律,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思考交流和案例分析研究,确保达到预期培训效果。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1篇

颠覆式的新技术

2015年9月成立的初创公司R3 CEV发起R3区块链联盟,目前已吸引包括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等近50家银行巨头的参与,旨在做成一个全球去中心化、实时的清算系统。

当前全球大多国家的大多数银行仍在使用SWIFT系统(银行结算系统)进行跨境跨行汇款,所需时间为T+1,甚至更长。垂直媒体区块链铅笔创始人龚鸣告诉《经济》记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到账,并极大地降低银行间的结算成本,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介化的特性,有人预言它会替代中介机构。尽管SWIFT报告称,区块链技术不会完全取代第三方机构,仍感受到它的威胁,并表示愿意拥抱区块链技术,还公布了一张区块链技术应用图。

目前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审计方面的应用。OKCoin创始人兼CEO徐明星认为,区块链技术适合做审计技术。2015年德勤的业务收入为352亿美元,岂能对它置若罔闻。“如果抵挡不了,就要拥抱它。”事实上,很多拥抱变革的公司都成功了。譬如,拥抱微信的腾讯,以及拥抱微博的新浪。

据统计,目前全球有超过13亿美元投入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研发。全球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呈线性增长。龚鸣认为,这与1995年人们投资互联网的数据相似,2000年之前对互联网的投资呈直线上升。可以预见投资区块链的高峰将在未来的某个年份爆发出来。

区块链是一个神奇的账本

2015年10月,《经济学人》称,区块链是一台创造信任的机器。

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账本技术,目前唯有比特币是它最成熟的应用。

传统账本采用中心化的存储方式。以银行为例,它才有记账和查账的权利。根据相应的规则,分布式账本上的每个节点都有权记账。“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全网的人会有一模一样的账本”,龚鸣笑称,这也会避免中心化记账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况。

区块链也是一个数据库。传统数据库的服务器是中心化的,而区块链将每台电脑都当成存储完整备份的服务器。比特币运行了7年多,它用区块链记录了每笔比特币的交易,总体的记录空间约占60G。龚鸣认为,十年前此数据量的储存成本对很多人而言十分昂贵。“而今按照T来计算的硬盘都有100G以上的空闲容量,这也使区块链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中心化的数据库或备份被“炸毁”,则很难找回遗失的数据,而分布式账本则不必担心。因而安全性是区块链技术的另一个特性。

但真正的问题是如果谁都可以记账,那么如何保证它不被恶意篡改?徐明星表示,这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如何解决一致性的问题,是数学领域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不少数学家已做出很多解法,“每种解法都有局限性,但在某个领域管用”,以R3区块链联盟为例,目前约有50个节点,只要提高每个节点进入和退出的门槛,“当造假和获利的成本无法匹配时,造假就失去意义”,比起节点分布在全球的比特币,R3更容易解决这一难题。

实际上,比特币采用“工作量证明”来防治节点篡改账本。其规则为大部分相同的账本是真实的,而少数不一致的账本是虚假的。“如果系统中只有四五个个节点,账本极易被篡改,若有成千上万个节点,那么篡改起来非常困难。”龚鸣说。

“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是安全的,但也带来新的挑战,比如有人会攻击‘拜占庭将军问题’的解法。”徐明星认为,任何技术都有正反两面,“它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是否正面大于负面?能否让生活变得更便捷和美好”,才是评判一项技术好坏的关键。

源于比特币的创业

区块链或将成为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互联网”技术,总有人对它深信不疑,并不遗余力地推进它。

创业,有太多的机缘巧合。2012年,离开豆丁网的徐明星,试图抓住变革浪潮中的机遇,从热火朝天的O2O再到P2P网贷行业的尝试中,他却抓到了比特币。2013年,当他创建的OKCoin比特币交易平台上线不到3个月时,比特币的价格从1000元飙涨至8000多元人民币。而后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暴跌,慢慢被滤掉的泡沫让徐明星逐渐意识到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有可能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3年一个平淡的上午,时任IBM大行业客户部总经理的钱德君按照惯例听取IBM中国区研发中心的报告。当他听到比特币时十分惊奇,IBM缘何会关注与科技风马牛不相及的比特币呢?“尽管当时尚未提及区块链技术”,出于好奇心,他开始关注比特币,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他决定辞职创业。

抛下工作了12年的IBM,BitSE创始人钱德君联系了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几位同窗,共同开发了一款专为比特币提供记账服务的挖矿芯片,并销售给深圳生产比特币矿机的生产商。当时在美国硅谷,已有风投关注、投资与比特币相关的初创企业。在国内却是惨淡,很多风投甚至不知道比特币。

“比特币的应用领域非常有限,尤其是在国内”,从生产芯片到挖矿机,从事挖矿业务,再到比特币的交易,钱德君逐渐认识到整个链条的发展空间存在着一个天花板,“比特币支付不符合国内的法律法规,甚至连交易也是在打球”。尽管挖矿芯片及相关业务的利润可观,2014年底他决定放弃芯片业务,并于去年年初组建了BITSE区块链研究室,探索区块链的应用领域和场景。因为他已隐约感到区块链将是一个改变世界的新技术。

区块链技术如何落地?

欧美国家率先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目前的探索集中在金融领域,比如结算和清算、支付、审计、证券交易所、数字货币等。徐明星认为,人们给予区块链技术很高定位的原因是它将对金融系统的诸多环节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会马上实现,就像当年阿里巴巴对实体店的影响,经历了十几年的漫长过程。”

不过,国内的企业也不甘落后。7月29日,阳光保险推出“区块链+航空意外险卡单”。近日,蚂蚁金服表示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善款追踪。“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慈善捐款的去向透明化,解决公益行业的信任问题”,徐明星认为,区块链技术在“弱信用”行业或领域的发展会更迅速,如P2P网贷、互助平台、国际民间机构之间的清算、公证、选举等。

钱德君告诉记者,结合前端防伪标识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形式可以解决商品的防伪难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Vechain(唯链)让商品拥有独立且唯一的身份认证,消费者可通过移动端确认商品的真伪,还可查看商品从生产商、物流、分销、海关商检等各个流通环节的信息,同时商家也可从中获知潜在客户。更重要的是区块链技术让整个供应链和渠道中不同角色共同建立“商品溯源”档案,并存储在一个无法篡改的区块链平台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品牌的“信用”平台。

尽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扩大,它的关键词仍是探索。当前国内的风投开始关注与区块链相关的初创公司,也有不少人因此而创业。“区块链本身只是一项技术,却被不少人当成噱头”,徐明星表示,炒作噱头毫无意义,关键在于初创公司能否解决真实的用户需求。

随之而来的监管难题

随着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关注,智能合约也浮出了水面。简单地说,区块链为智能合约提供可信的执行环境,智能合约为区块链扩展应用。

6月17日,黑客利用The DAO项目中智能合约的漏洞,劫持了高达360多万以太币(约6000万美元)。The DAO是一个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没有任何中心化的管理机构,由集体决策进行投资各类区块链项目。钱德君表示,该事件让人质疑智能合约的安全性。看似智能合约的名声跌入谷底,究其原因是目前还缺一种在双方签署智能合约时扮演传统“律师”的角色。

智能合约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动化执行的合约,一旦执行便无法终止。因此,必须有第三方角色来审查智能合约。随着创建和审查智能合约需求的增加,也会诞生新的行业。龚鸣指出,一旦有逻辑漏洞的智能合约被坏人利用,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随之产生的法律问题也需要解决。

尽管区块链、智能合约属于技术范畴,但它所应用的领域会产生相应的监管或法律问题。钱德君认为,金融业属于高监管行业,应用在金融领域的区块链技术,将催生出一个全球性的监管难题。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认为,目前基于大数据中心的防控措施远不能满足区块链技术。针对新的技术结构,应该研发新的风险管控技术和应急措施。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区块链;税收风险管理;信息治税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可追溯和具备智能合约机制的特点,在税收风险管理中工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2018年1月,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税收征管领域的合理用途”。同年8月,国内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开出,正式开启了区块链在我国税收领域的应用之路。如何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涉税信息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水平,有效促进纳税人税收遵从,已经成为摆在各级税务机关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

作为全球性科技产业革命的代表性创新产品,区块链技术能够为数据存储、更新和利用提供全新的基础架构和计算范式。税务机关将其应用于涉税信息共享、发票管理和评价反馈环节,将有助于破解与纳税人、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信息深度融合和有效利用,从而带动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一)加强涉税信息共享的需要。当前信息壁垒在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和应用实践中仍未完全破除,沟通协调成本较高。如开展机动车性能检测行业清查工作中面临诸多数据难题:一是配合部门多。需要与交警、环保、安检等多个职能部门对接,由于存在部门认识偏差、系统接口差异等因素,部门协作联动难度较大且工作开展缺乏持续性。二是类别繁杂。清查工作往往涉及上百家检测机构,包括十几种车辆类型,每年的收费标准、优惠力度各不相同。三是数据量大。有关信息量往往多达数万条,依靠传统管理方法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如果由职能部门和有关企业达成共识后,建立专门的联盟区块链,利用去中心化特性,由车辆检测机构将交易信息上传到区块链系统,由主管部门审核后实现数据共享,可以大大降低数据采集、周转、传输等环节的办公成本,从而安全、便捷、全面地获取各类涉税信息,为开展税收风险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二)破解发票管理难题的利器。全面营改增以来增值税发票的范围覆盖到所有经济活动,其监管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发票虚开、丢失、不及时入账等现象屡见不鲜。据统计,2018年以来,菏泽市税务系统通过跨区域协作系统收到协查任务500余条,涉及发票数千份,价税合计逾7.2亿元。其中,对于省外走逃失联企业开具的发票,受票方往往拒不承认已收到、入账,存在违规列支成本费用的税收风险。而税务机关受数据查询权限和分析能力所限,往往难以全面掌握有关票流信息,无法快速、准确锁定疑点。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归集汇总全类别的进项发票信息后,利用设定的风险指标模型实现自动比对、识别,将有助于弥补现有管理系统的不足,构建统一、完善的闭环式发票管理体系,引导企业规范发票管理和财务核算。在此基础上对发票开具、取得、认证和入账等环节实现全流程监控,税务人员就可以真正实现从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集中更多的精力关注中高风险企业。(三)精准实施评价反馈的工具。评价反馈是指税务机关对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等级排序的准确性和应对策略的有效性等进行效果评价,并据此采取改进、完善措施。然而由于各地征管资源和纳税遵从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指标缺乏统一量化标准等原因,各级风险办有时候无法及时、全面地掌握应对机关的工作开展情况,不利于优化完善风险指标规则,制约了其政策辅导和应对指引效应的深层次发挥。而区块链全程可追溯的特性,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反馈信息进行汇总、共享,有助于对风险识别的科学性、等级排序的准确性、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做出科学评价,从而强化各环节工作质量监控和考核,进一步明确完善措施和改进方向。

二、区块链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探索与挑战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税收领域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市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对于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一)国内外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探索。1.英国:欧盟区块链技术的领头羊英国拥有全欧洲最多的区块链创业项目和加密虚拟货币交易所,政府部门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有效的管理框架,减少欺诈、错误的发生,可用于包括税收征管在内的各项公共管理工作中。英国皇家税务和海关总署(HMRC)首席技术官史蒂夫•沃尔特斯曾在2017年3月表示,英国正认真对待区块链技术,并将其视为一项税务管理的全新技术。2019年11月,HRMC出台加密货币税收政策,明确规定将把区块链项目的货币活动纳入个人所得税管理。2020年1月,据英国媒体报道,HMRC将开发专门的区块链分析工具,用以监测逃避缴纳税款等违法行为。2.深圳:国内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的诞生地深圳是国内将区块链技术用于发票管理实践的先行者。2018年3月,深圳市税务局与腾讯公司合作,了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技术方案;同年5月,方案上报总局获得批复后,深圳作为全国唯一的试点城市,邀请了停车场、餐饮行业等部分企业参与试点,并逐步打通了从消费环节到报销环节的发票流转全链条。深圳的试点实践,是对现有税收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为推动信息管税、促进纳税遵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交易即开票原则,通过一键报税,有效解决实时开具发票填写不实、不开、少开等问题,实现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全信息上链,全流程实时监管。通过区块链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发票开具、流转、报销全流程的状态,发票全流程实时可查、可管,通过发票限额实时调整,可以对风险企业进行限制管制,紧急停开,强化事前风险控制;三是全流程打通,强化闭环管理。通过多节点的参与,打通领票、开票、流转、申报全流程,发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实现了业务全闭环管理,从根本上消除了税收管理盲区。(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挑战。在肯定区块链技术对推动信息治税和税务机构扁平化管理重要意义的同时,对于其可能带给法律制度、管理机制和信息安全的挑战同样也不可忽视。一是对税收法律法规体系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会催生企业会计凭证管理方式的变革,可能会与现有发票管理制度不相匹配。同时,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机制中,交易的实现并不完全依托于实体,与现行税法中确定纳税主体和纳税地点的标准不相符,可能会引发税收管辖权和财政收入区域分配争议。二是区块链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将会对现有的税源、发票管理岗位职能和业务流程形成较大冲击,并对税务人员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可能会带来信息安全风险。虽然在数据传输阶段,区块链技术拥有成熟的加密技术,但在采集和应用端需要将数据的控制权逐级下放,这就意味着参与方一旦遇到网络攻击或自身存在管理漏洞,将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据《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披露,仅2016年全国政府网站和数据库就被篡改467次。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涉税信息被大量泄露或被不法分子篡改,将会对税务部门的公信力乃至社会经济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三、税收风险管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建议

区块链作为当前科技创新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在税收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大有可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推动立法进程,优化制度环境。为了给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制度环境,需要立法机关制定明确有效的监管制度,协调、维护各方参与者的合法利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细化电子凭证的管理办法,对远程支付、电子资产产权转移的纳税主体、纳税义务发生地点和时间做出明确规定,消除税收争议,防范执法风险。同时允许税务机关以和纳税人共同授权的形式,将涉税数据开放给相关联的第三方,通过在线平台实现远程办税与实时监控,为人工智能在税收领域的深化应用打好政策基础,规避管理风险。(二)优化信息服务,强化发票管理借助区块链安全、防篡改、数据可用不可见等技术特性,将开展风险管理与优化发票信息服务有序结合。以优质的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的获得感,赢得纳税人的支持配合,引导其及时通过电子税务局就发票的取得、认证情况进行反馈。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风险管理,对未收到、未入账、未抵扣的发票,系统自动按受票企业归集汇总,形成清单。通过自动归集汇总发票信息,利用设定的风险指标模型,实现自动比对、识别,对存在疑点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并根据风险等级及时开展风险提醒、更正提示、业务阻断或作出移送稽查处理决定。(三)建设数据平台,加强信息交换。积极与各协税单位沟通交流,推动各方达成一致的信息交换、共享的信任共识,运用区块链共识机制构建税收共治格局。第一阶段,邀请各单位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区块链技术专题讲座,系统介绍数据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机制的工作原理,消除因不了解新技术而产生的误解和抵触情绪。第二阶段,推动召开由大数据局、财政、税务和各协税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就各单位工作职责、信息交换内容、数据传输媒介和监督考核标准开展研讨,达成一致的规范协议并写入链内,触发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第三阶段,根据各单位的数据存储形式,分别采取写入前置库、对接网络接口和局域网上传等方式,将涉税信息分布式存储在联盟区块链上。税务部门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视化的信息图表,自动归集各类纳税人的基本信息、经营行为、发票管理情况、关系图谱,实现第三方涉税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应用。(四)构建“闭环”管理,深化应对成效。借助区块链技术,构建全过程、全面信息的区块链管理模式,自动记录风险信息采集、风险识别、等级排序、风险应对和反馈评价等环节的详细内容,形成完整追溯链条。应对前做好案头分析,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多途径获取并有效汇总各类涉税信息,为开展全税种、多维度的风险分析应对提供有力保障。应对过程中,及时关注指标落实和疑点解除情况,指导应对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税务约谈和实地核查。应对完成后,及时开展指标还原分析,对风险分析模型和识别指标的适用性做出量化评价。对应对质量较好的,通过链条做好经验推广,推动风险应对结果由单一风险点的排除到治理风险面和控制风险源的转化,促进风险应对成效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兵.新经济时代从“以票控税”到“信息管税”的转向:由B2T税收征管问题引发的思考[J].法学,2014(12):76-88.

[2]张之乐.以区块链技术促进纳税遵从的设想[J].税收管理,2017(12):108-111.

[3]汤晓冬,周河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治理框架构建[J].税务研究,2018(11):98-104.

[4]杨雷鸣,朱波,苏宇.关于应用区块链技术提升税收风险管理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9(4):77-80.

[5]程平,王文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税收征管电子发票防伪追溯研究[J].会计之友,2020(4):154-160.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3篇

一、北京地区

(1)2016年8月1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6年度绩效任务》,其中第八条提到,推动出台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综合试点方案,推动中关村区块链联盟设立。

(2)2016年12月3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将区块链归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技术,并鼓励发展该技术。

(3)2017年4月6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提到,支持金融科技企业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化投资、智能金融等前沿技术示范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按照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监管机构或金融机构签署的技术应用合同或采购协议金额的30%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4)2017年9月29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八个部门联合了《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办法》提到,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绿色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绿色金融项目安全保障水平。

二、上海地区

(1)2017年3月7日,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宝山区2017年金融服务工作要点》提到,跟踪服务庙行区块链孵化基地建设和淞南上海互联网金融评价中心建设,依托专业团队和市场力量,推动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成为宝山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群集聚活跃、科技金融支撑有力、企业投入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的发展模式。

(2)2017年4月28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国内首个区块链技术应用自律规则,即《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区块链技术应用自律规则》,要求区块链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注重创新与规范、安全的平衡,明确金融稳定与信息安全的底线,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用区块链技术应当向当地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进行报备,主动接受行业监管与自律管理,报备信息至少应包括项目名称、责任人、业务模式、业务风险、风控措施等。

三、广州地区

2017年12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办法》,针对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理和下辖园区范围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承诺10年内不迁离注册及办公地址、不改变在该区的纳税义务、不减少注册资本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实行培育奖励、成长奖励、平台奖励、应用奖励、技术奖励、金融支持、活动补贴等激励措施。这是目前国内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措施。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培育奖励:

对新设立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实缴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的,按实缴注册资本的10%自注册之日起3年内给予培育奖励,每家企业或机构累计最高奖励100万元,并一次性给予30万元技术人才引进补助。对落户本区经认定的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协会,依法在部级、省级、市级政府职能部门登记成立的,分别给予每年100万元、60万元、40万元活动经费补贴。上述企业或机构入驻本区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租用办公用房且自用的,自租用办公用房起3年内,每年每家企业给予最高1000平方米且最高60万元的租金补贴;并一次性给予30%的装修费用补贴,最高补贴100万元。

成长奖励:

对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且同比增长100%以上,每年给予50万元技术人才引进补助。对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2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同一企业按差额补足方式最高奖励500万元。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奖励(不含上级补助)。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新三板挂牌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分别给予500万元、最高200万元奖励(不含上级补助)。

平台奖励:

对省级以上认定的区块链交易中心、检测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等公共平台且取得相关资质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引进5家以上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的,按每引进1家给予5万元奖励,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推进区块链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对经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给予运营管理机构3年运营补贴,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应用奖励:

鼓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本区的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区块链应用示范专项计划,每年重点支持10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支持300万元。

技术奖励:

对参与主导编制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标准(规范)列入前3名的企业或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每年每家企业或机构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最高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立项资助的区块链项目及奖励予以配套,分别按照资助或奖励金额的100%、70%、50%给予资金配套支持,最高分别不超过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

金融支持:

对区块链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融资担保的方式获得的银行贷款,给予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用全额补贴,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金额50万元,补贴期限3年。对首次获得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的区块链企业,按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活动补贴:对承办国际级、部级区块链研讨、论坛等高水平交流会议的,经认定备案,最高给予100万元补贴。

四、深圳地区

(1)2016年11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探索。

(2)2017年8月17日,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经贸信息委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专项2018年扶持计划的通知》提到,针对信息安全产业进行扶持,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3)2017年9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到,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奖和金融科技专项奖”的创新激励作用。金融科技(Fintech)专项奖,重点奖励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大数据运用等领域的优秀项目,年度奖励额度控制在600万元以内。

五、重庆地区

(1)2017年11月7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提到,到2020年,力争在重庆全市打造2-5个区块链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区块链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10家以上、有核心技术或成长型的区块链企业5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500名以上,将重庆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基地。

(2)2018年3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指导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提到,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六、浙江地区

(1)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加强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金融集聚空间,有效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新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征信等金融科技类企业。

(2)2017年5月9日,西湖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西湖区财政局《关于打造西溪谷区块链产业园的政策意见(试行)》提到,对区块链企业、人才进行大力扶持。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企业扶持:

1、企业(机构)租用园区内办公用房用于区块链项目的,采用先缴后补方式,按每天每平方米1.5元且每年不超过50万元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期限3年。

2、国家、省、市区块链行业联盟(联合会)入驻园区并实际运行的,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期限3年。

3、从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企业(机构)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5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30%给予项目补助,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30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50%给予项目补助,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50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60%给予项目补助。补助期限3年。

4、鼓励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并在西湖区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经认定,按照部级100万元,省级50万元,市级20万元予以补助。

5、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对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6、入驻企业(机构)举办区块链论坛或峰会等活动,经认定,按照部级、省级、市级类别,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补助。

人才扶持:

1、对从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企业(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按其工资薪金所得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给予100%的生活补助,期限3年。

七、江苏地区

(1)2017年2月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十三五”智慧南京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到,重点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等一批新技术形成突破并实际应用,推进南京市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

(2)2017年12月27日,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了《苏州高铁新城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在区块链项目经营、平台、应用、人才、培训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

具体扶持政策如下:

经营扶持:

鼓励高铁新城新设立的区块链企业(机构)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万元、1000万元、5000元万、1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以上一次性奖励,不超过该年度企业上缴税收高铁新城地方留存部分。

对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新三板挂牌的,经认定属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的区内企业,分别给予600万元、200万、200万元扶持奖励。

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成功转板后再次奖励400万元。

对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对IPO上市企业、企业董事长及其管理团队分别奖励200万、200万和200万,并根据上市进度分别兑现。

对在境外IPO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返回国内沪深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再次奖励400万元。

平台扶持:

对省级及以上认定的区块链研究中心、评测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等公共平台且取得相关资质的,给予100万元奖励。

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

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引进5家以上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机构)的,按每引进1家给予5万元奖励,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经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按照运营管理机构实际运营费用给予一定补贴,补贴期限3年,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应用支持:

鼓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高铁新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示范项目落地,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区块链应用示范专项扶持计划,每年开放不超过50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高铁新城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帮助企业(机构)实现应用场景落地建设。

人才扶持:

对引进的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高层次人才,可申请高端人才公寓,并给予个人所得税高铁新城留存部分90%奖励,奖励期三年。对急需的国内外一流区块链方面的专家人才,在高铁新城安家落户且服务3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80万元的安家补贴。专家人才界定参照阳澄湖人才计划标准另行制定。

对新注册落地企业的区块链技术人才,在企业注册成功之日起的12个月内,可由企业统一向高铁新城申请入驻区内人才公寓,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区块链技术人才界定参照阳澄湖人才计划标准另行制定。

对新注册落地企业引进的区块链技术人才落户和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培训支持:

大力聚集区块链技术专业培训机构,对在高铁新城设立的培训学校、职业学院,自设立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培训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学生100人以上,毕业后在高铁新城区块链企业(机构)正常就业一年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培训机构一次性补贴,每家培训机构每年补贴不超过20万元。

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机构)利用区块链培训资源,对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订单式培养,每生每学年给予企业(机构)1000元学费补助。

金融扶持:

设立高铁新城区块链专项引导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

对高铁新城区块链企业(机构)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经认定专项用于区块链项目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第一年100%、第二年80%、第三年60%的利息补贴,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将区块链企业(机构)纳入“助保贷”体系,可对单个企业(机构)提供不超过500万元的助保贷贷款总额。

活动扶持:

对承办国际级、部级区块链研讨、论坛等高水平交流会议的区块链企业(机构),经认定备案,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

对落户高铁新城并经认定市级以上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协会,开展活动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活动经费补贴。

八、贵州地区

(1)2016年12月,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提到要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和数字货币应用先行区,将贵阳打造成区块链创新要素重要集聚地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重要策源地。

(2)2017年2月16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提到,探索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建设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构建区块链应用标准体系,为资产的数字化流通提供系统支持。

(3)2017年5月22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提到,对区块链企业提供入驻支持、运营补贴、贡献奖励、创新支持、成果奖励、人才扶持、培训补贴、融资补贴、风险补贴和上市奖励。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入驻支持:

1.房租费用补贴。落地企业(机构)租用区内办公或生产用房不超过500平方米,且经认定专项用于区块链项目的,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从签订租赁合同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给予全额租金补贴。

2.办公场地装修费用补贴。企业装修办公用房的,按照最高500元/平米,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给予补贴。

运营补贴:

项目单位日常运营产生的数据储存空间租赁费用、宽带费用、水电费用,从签订租赁合同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按企业上述几项实际发生总额的20%给予补贴,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贡献奖励:

区内企业(机构)通过提供区块链技术(应用)服务产生营业收入的,按年度首次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九、山东地区

2017年7月11日,青岛市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意见(实行)》提到,力争到2020年,努力建设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区块链+创新应用基地。市北区将设立区块链产业发展年度专项资金,加强金融资本支持,强化引导基金、政策担保等措施,探索建立区块链发展投资基金,完善和健全区块链发展的金融资本支持政策,广泛吸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金融资源到市北区集聚。

十、江西地区

2017年9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其中第三章第三节第五条提到,鼓励发展区块链技术、可信时间戳认定等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场景。

十一、广西地区

2017年12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要求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

十二、河北地区

2018年2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通信、太赫兹等未来产业。

十三、河南地区

2017年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项方案的通知》提到,鼓励在自贸试验区探索设立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公司。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司、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公司,培育场景化金融生态圈。

十四、四川地区

2017年8月8日,成都市金融工作局、成都市财政局《财政金融19条》,鼓励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

十五、福建地区

(1)2017年6月9日,福建省经济中心发表《促进我省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政策建议》,摘要提到,福建信息产业基础较好,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为区块链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和应用场景。

(2)2018年1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到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挖掘区块链技术价值,鼓励企业加入开源社区,利用国际开源技术资源进行再创新,推动区块链在社会治理、资产管理、公示公证、社会救助、知识产权、工业检测存证等领域的应用。

十六、内蒙古自治区

2017年6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7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强数据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基础软件、可视化展现、区块链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动建设一批大数据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

十七、甘肃地区

2018年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十八、海南地区

(1)2017年7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和商品质量标准体系,为实体零售企业采购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提供指引。其中商品追溯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非常好的场景。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4篇

近乎万能的区块链技术

简单的说,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核心就是分布式数据,随之带来的结果就去“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场景,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区块链技术的解析吧!

1.技术是把双刃剑。当你还在用手机打游戏的时候别人已经用手机月赚钱啦!想试试佳尓武舞衣捂巴领益漆事让你的手机不再是玩具!

就像核能是一种物理技术一样,区块链在技术层面上谈,区块链是一种底层技术。

核能可以用作原子弹,也可以用作核能发电,同样,区块链可以用作产业与生活要素的管理,有可能使得社会更稳定,也可能被坏人利用为最快捷的犯罪手段。

2.离开使用层面谈技术价值都是搅浑水

作为底层技术的区块链有其运用的层面和谈法。目前,有的人在商业模式有的在硬件上谈论区块链,有的人则在权力分配的形式上谈论区块链。市场上逐渐清晰的是,区块链被用于技术组合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从硬件到软件到商业模式到金融的设计等诸多方面。但是不是每一个区块链都能发币,也不是每一个区块链都应该发币。

3.技术去中心化,应用未必

区块链的技术是去中心化,但是在上层应用上可以去中心化,也可以不去中心化。如果运用到不能去中心化的事情、产业和项目上,那就不是去中心化的;如果用于可以大家普遍参与,拥有平等权限的事情上,那就可以去中心化。

包括区块链上的币,如果国家做法定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币也是可以中心化。支持比特币运作的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联盟链通常由一个和多个企业作为核心控制联盟,这又成了中心化。

技术本身与技术能支持什么样的商业和什么样的政治生态完全是两码事。

4. 是什么样的人去用什么样的工具

区块链作为一个强大的工具,其强大之处不仅是因为技术,而且是因为很多有才华的人投入了这个领域,导致这个技术的能量被放大。至于区块链的能量到底是造福于社会还是割韭菜?让世界更加动荡还是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都是有可能的。

正向而言,因此更多善良的人进来并达成更多的共识,国家层面有更多的立法、限制和规范,最终可以实现用这个技术给更多的人机会;负面而言,更多贪婪而不计道德的人会进来切分财富,甚至可能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还会用这一新技术实现犯罪和恐怖主义都是有可能。

5.区块链推动平民的全球化

区块链之下,全球连接的空间更紧密,6度空间在未来会变成5度乃至4度,区块链可以激发各种社群的成长。兴趣小组全球化会成为必然,未来世界会有各种各样的国际社群和峰会。

6.区块链造就共创的便利化

例如,以前国际歌星和普通人之间的链接是要通过好几道壁垒,包括,唱片公司,、销售渠道等。区块链时代,国际歌星把歌发在区块链技术下,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际歌星的合伙人,可能给国际歌星写歌,也可以购买Token 获得发行收益的分红权等,享受唱片发行、下载的收益。

7.信任会变得便捷且低成本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综合作用,可以解决事实层面的争执。区块链不许篡改的特性,让几百甚至上万台机器保持同样的数据,并进行加密。基础的事实会值得信赖。在此基础上,与之相配套的有合约的有授权的相关信息都无法更改。由机器取代人工系统,打破人工操作的漏洞、作弊乃至腐败的可能,让每个人的信息都能确认到真实可信。

在此基础上,如果商业系统信任度好,大家在执行设计好的系统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信任就会增强。

8.交互引发创意,创意产生收益

区块链是全方位的账本,有一些交流当下只是想法和创意,但是也许是未来某项事业甚至产业的起点,在以往的会计制度里,未必有价值。但是在区块链技术之下,可以将现在没看到的价值也记录下来,如果因此引发产品,创意的人可以收益。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可能有价值有创造性、值得记录。

由此延伸出,比较好的区块链的应用,是可以记录创意相关模式,生意机会的介绍等内容,把有价值的东西放在一个生态中,区块链可以创立新的合作的方式。

9.未来会有更多的法律配套

区块链技术研究意义范文第15篇

区块链一开始被人们认识并不是一个正向的印象。无论是李笑来、陈伟星还是徐小平,他们传播区块链的渠道并非是在正规的渠道上,而是通过小范围的会议、聊天群等相对较为私密的方式传播。尽管如此,区块链依然受到了人们的追捧,甚至到了人人皆言区块链的地步。

随着人们对于区块链认识的逐步理性,区块链市场的发展同样开始降温。曾经风光无限的区块链论坛,现在变成了门可罗雀;曾经加持区块链的大妈、微商和网红,现在早已销声匿迹。区块链正在从一个人人吹捧,开始回归到一种相对理性的状态。对于区块链来讲,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区块链本来就不需要有如此多的鼓噪。

吹捧不是区块链的全部,冷静才是正道

尽管区块链能给我们带来完全不同的想象空间,但是依然掩盖不了它是一个新生的底层技术的现实。如果在一个技术的新生阶段就去吹捧它如何之好,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对于新生技术来讲,它的最初阶段最应该具备的“姿势”就是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为自己未来与诸多行业的融合打下基础。

早期火爆的区块链论坛尽管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区块链这个概念,但是对于区块链本身来讲并未有太多积极意义。首先,它并未真正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还停留在它最原始的概念上;其次,它让区块链脱离了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技术”特质,转而变成了一种营销概念。因此,尽管早些时候我们看到了区块链的火爆,但这仅仅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其实质是人们对于互联网落幕后未来发展的迷茫与恐慌。

对于区块链的吹捧是互联网思维的再度延续,人们期望通过加持区块链来破解互联网技术落幕的尴尬,并持续获得资本关注。但如果一味地对区块链进行吹捧,而不去思考区块链与外部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自身技术的完备,那么区块链必然会从风口沦为俗套。

这似乎也预示了区块链市场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火爆到冷清的过程,而这或许才是当下的区块链市场最应该有的气息。因为对于一个新生的技术来讲,或许只有冷静才能为后来的爆发积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味地对区块链进行吹捧,一味地去打概念牌,而不去研究区块链的落地,等到最后或许区块链真的会沦落成为一种概念。

理性地看待区块链,正是其回归正道的表现。作为一种新生的技术,特别是新生于数字货币这种备受争议的母体的技术,或许,区块链更加应该回归冷静的状态。这是当下的区块链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更加是未来区块链想要获得更大发展的基础。

概念已足够庞杂,区块链当回归技术本身

如果把区块链放到人类社会里来看待的话,早期的区块链其实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造就了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多学术门派,最终归于秉持法家的秦国。区块链时代同样如此。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区块链的概念,正是由于人们对于区块链的不同理解所导致的,当概念变得足够庞杂的时候,区块链的发展便会开始进入到百家争鸣的时候,最后区块链才会归于一统,落脚在技术上。其实,当下的区块链市场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无论是早期的ICO,后来的大妈、微商、网红涌入其中,再后来的形形色色的“链”,其实他们都是在经历一个概念频繁出现的过程。当区块链的概念足够庞杂,人们之间的争论便会产生,由此人们便开始更加接近于区块链的本质和意义。其实,区块链市场的发展正在从一味地搭建平台的模式转向区块链技术的深度研发和应用。无论是对于区块链的算力、加密技术、信用体系等认识,还是区块链的应用,其实都在告诉我们区块链正在一步步回归技术本身。

如果我们将区块链技术看做是一个刚刚萌芽的技术的话,当下有关区块链的概念已经相当庞杂,下一个阶段在于如何将这些概念真正落地到具体技术上。当技术真正研发成熟之后,我们通过将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应用到具体行业上,才能真正让区块链不仅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虚假的概念,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与行业产生深度联系,并且能够给传统行业带来切实改变的存在。

将中本聪在数字货币中展现的区块链的雏形再度进行丰富于完善,无论是加密技术、认证机制还是去中心化的处理都重新进行建构,才能真正将区块链技术不仅仅只是应用在数字货币上,还可以应用到金融、保险、法律等其他行业身上,这样区块链才能真正回归技术本身,而非仅仅只是一个概念。

降温的区块链,或许是一个全新开始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区块链的降温正在让跟风与吹捧现出原形,人们开始从庞杂的区块链市场当中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区块链开始从简单的打概念、搞论坛、发ICO,逐步转移到了具体应用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降温的区块链或许正孕育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区块链开始找到数字货币之外新的应用土壤。一个技术真正发展成熟的标志是它能够与足够多的行业产生联系,并且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圈。互联网技术便是如此。我们看到早期的互联网技术仅仅只是被应用到了资讯、游戏等领域,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与互联网产生了深度联系。

反观区块链,虽然当下它出现了很多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都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数字货币的俗套里。如果仅仅只是将区块链的成熟应用局限在数字货币本身的话,那么区块链势必无法成为互联网技术后下一个基础技术的潜质。因此,为区块链找到数字货币之外更多的应用土壤或许才能成就区块链未来更大的发展。

其实,区块链的降温更多地体现在以区块链之名行数字货币之实的降温,人们更多地开始寻找区块链之外新的应用土壤。这对于习惯了数字货币的惯性思维的区块链从业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正是由于他们将目光转移到了数字货币之外更广阔的领域,所以才让区块链有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的可能性。

割韭菜模式已经退潮,资本开始关注新的区块链模式。提及区块链,人们通常用割韭菜来形容。这主要与区块链技术本身并无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和意义有关,仅仅只是对用户和资本来讲的。割韭菜模式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对区块链的不理解以及资本对区块链的盲目推崇。

随着资本的逐步退潮,从早期仅仅只是关注区块链的概念,但凡区块链的项目便会“海投”,到现在更加侧重区块链的应用。资本的投资逻辑开始从概念回归到实体,在这种背景下,如果仅仅只是假借区块链的概念来获得资本关注,而不去深度探索区块链的相关应用,现在只会被资本和市场抛弃。

降温的区块链仅仅只是对那些只打概念,不做落地的区块链项目的降温,对于真正推进区块链应用的项目来讲,所谓的资本寒冬或许并不存在。所谓的割韭菜的模式已经开始没有市场,资本开始从初期的“海投”转变成为当下的“精准投”。

区块链开始从表层的概念叠加转变成为深度的技术创新。其实,区块链技术绝非仅仅只是中本聪在白皮书里为我们展示的那么简单,它本身具备而且应该具备更加深度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早期经历了区块链概念的推陈出新,但是那些所谓的“推陈出新”仅仅只是局限在概念本身,并未给区块链技术带来任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