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6-0093-02

一、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big data)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大数据与网络相辅相成,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为大数据带来了更多数据、信息与资源;另一方面,大数据的发展为网络提供了更多支撑、服务与应用。大数据是网络的基础,这意味着大数据更多来源于网络,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保障网络安全,使得大数据的利用合法、安全,必将成为高难度的世界课题。

目前,大学生依赖网络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学习、娱乐或是购物等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6.2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3.75小时,[1]其中学生群体、特别是大学生成为贡献上网时长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网络环境进行改善,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可能会造成大学生经济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损害;同时,也对高校管理造成风险。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中国民航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所高校共480名在校大学生,内容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高校间开展的网络安全意识程度,方法为网上问卷和实地考察。调查问卷采取选择题的形式,共计十二题,分别调查了大学生上网情况、自身网络安全意识及学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显示有24%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下,36%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2-5小时,40%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长为5小时以上,若以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为基准,那么在校大学生有一半以上超过了每日上网的平均时间,说明在当代大数据背景下,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网络通讯设备的普及,可以很便捷地使用网络,大量的上网时长可能加大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还造成网络成瘾等一系列问题。调查学生上网的主要内容,购物、游戏、学习、通讯这四类占据学生上网内容的主流,其中网络购物与大学生的财产信息安全直接挂钩,通讯则与用户自身的个人隐私息息相关。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情况

调查“大学生是否有意识地去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问题时,结果为大学生有20%“经常”、28%“偶尔”、42%“很少”、10%“没有”去有意识地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这表明大学生每日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却忽视网络安全,这是大学生易遭受网络陷阱、受到网络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看到一些未证实的有关社会敏感问题时会怎么做”调查的是当学生遇到社会舆论的导向时做出的反应,调查数据为38%的学生“不理睬,直接跳过”,58%的学生“了解后,不管”,4%的学生“转载并评论”,未经证实的社会敏感问题和不良信息有潜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大部分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更不能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做出回应,总体缺乏判断能力。调查学生在遇到诸如网络病毒、垃圾邮件之后的反应以及平时使用网络的习惯,数据显示大学生整体拥有基本的网络安全常识,例如有害邮件需删除,病毒用杀毒软件查杀等等。统计大学生遭受过的网络安全问题,数据显示多数学生曾遭受过有害邮件和病毒攻击,占总人数比例的90%和71%,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很难彻底杜绝垃圾邮件和病毒攻击。遭受过财物被盗(4%)和信息被盗(15%)的学生较少,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和财产的保护拥有最基本的认识,但经验不足。调查“大学生受到的具体侵权行为”,每种侵权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者,其中受到垃圾信息(94%)、骚扰(61%)和盗号(54%)的学生最多,这几类侵害行为的成因多为学生因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产生的后果轻者频繁收到垃圾信息,扰乱个人网络环境,重者被窃取个人隐私,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双重侵害。

3.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情况

统计了四所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依据调查的数据显示,理工大学的网络安全教育情况较好,有47%的学生接受过较为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范围较广,主要原因与理工大学自身教学环境相关;外院有72%的学生在校期间从未受过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的进行并不理想;中国民航大学和南开大学网络安全教育情况在与另外两所高校的比较中成中游态势,总体而言网络安全教育在整体学生中覆盖面不广且不精。

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受过哪些形式的网络安全教育”的调查中,数据显示,开设讲座的形式占据主流,主要原因是开设讲座覆盖面广,一次可以容纳大量学生,专业性强,且对于学生具有一定强制性,但学生愿意接受讲座的意向不强,更多人希望通过主题班会、网络宣传、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整体来看现阶段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方法较为单调,学生主动性不强,网络安全教育模式有待提高。

三、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的探究

(一)多方面入手,扩大网络教育范围

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众多问题。这就需要网络安全教育从多角度入手,全面扩大网络安全教育范围,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角度进行,包括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网络道德意识教育、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以及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四部分。[2](P.94-96)

网络法治意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大学生应掌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不做违反网络安全法律的行为。

网络道德意识教育从道德角度入手,要求大学生应具备网络安全责任心与道德心,在网络上自己的行为不只同自己有关,还会影响到其他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网络安全防范技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使大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和防御手段,能运用常用网络安全工具进行分析和防御。

网络心理健康意识教育帮助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上网,长时间地沉迷网络有可能会引发网络成瘾和网络心理障碍等问题,这里需要学校对其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心态。

(二)因材施教,实行多层次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而言,课堂是获取知识最多的地方,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在课堂中所起到的作用。数据显示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网络安全意识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各高校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网络安全意识较弱的人文社科类学校或专业,可以进行普及式的网络安全教育,如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必修或选修课、定期举行全校范围的网络安全讲解活动等;对于一些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要格外重视,对其进行网络使用的正确引导,以免走向歧途;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络自由创业、投资群体,一些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使用网络开创自己的事业,对于这些已踏入社会但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更加重要,学校对于这些学生应当进行更为系统专业的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三)根源做起,增强网络监管体制

安全的网络环境需要学生和学校共同构建,大学生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并不仅仅靠受到的网络安全教育就能够解决,高校须从自身根本开始改变,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目前,不仅是学校,某些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管力度,呼吁全社会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各大高校也应该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公安及工商管理部门、市场管理机构、网络运营部门等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管系统,为大学生上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从而在客观环境上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3](P.87-88)例如,保障先进的技术设备、采取身份认证技术、封堵、禁止对不良网站进行访问以净化网络环境、词汇过滤功能、预警功能等等。[4](P.82-84)另外高校还要负责关注校园周边网络环境,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对学校周边诸如“黑网吧”等违规网络营业行为依法进行取缔。

(四)高校联合,提高网络安全教育互动性

现阶段,大多数大学生并不满足于单一的照本宣科讲课模式,高校应着眼于采取更多元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形式来促进学生接受网络安全教育的互动程度,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活动中来,譬如课外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有关网络安全主体的辩论赛和班会等等。调查显示各高校之间的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拥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就此方面将高校联合起来,成立诸如“网络安全意识联合会”的学生组织进行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如建立网上论坛、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宣讲会等,同时还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这方面可以以诸如开展法律讲座、交流法律知识、观看经典案例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一方面可行性较高,一方面这种由学生自发进行活动比学校施加的教育更深入浅出,学生间所交流的经验也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重要的一部分,增添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四、总结

大数据背景意味着每个人身边都充斥着海量的数据信息,人们通过网络的方式与这些庞大的数据进行接触,如果没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自身的人身财产安全将会在大数据背景下岌岌可危。多年来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一直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现阶段相比于其他网络环境较发达国家,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还处于实践阶段,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可一蹴而就,在进行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具备完整性、针对性、深入性,使之能够真正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而并非一朝一夕的泛泛之谈。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2]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 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1,(14).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Cultural Background

Research

Zhang Fan,Xie Shilei

(Anyang City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chool,Anyang455000,China)

Abstract:Although computer network to bring great convenience,but the Internet is an open system for the general public,confidenti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system security was not complete,there are many security risks,network security situation is also worsening.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network security is related to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of the question.In this paper,the current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risk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computer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Network security;Virus

一、网络安全概述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所要研究的领域。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二、网络安全体系的探讨

一切网络功能的实现,都基于相应的网络服务才能实现,如IIS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等。但这些有着强大功能的服务,在一些有针对性的攻击面前,也显得十分脆弱。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攻击手段。

(一)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向系统或网络发送大量信息,使系统或网络不能响应。(二)口令攻击。基于网络的办公过程中不免会有利用共享、FTP或网页形式来传送一些敏感文件。(三)路由攻击。攻击者可通过攻击路由器,更改路由设置,使得路由器不能正常转发用户请求,从而使得用户无法访问外网。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工作顺通常用的方法如下:

1.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配置防火墙。利用防火墙,在网络通讯时执行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允许防火墙同意访问的人与数据进入自己的内部网络,同时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

3.采用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

4.漏洞扫描系统。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三、实例分析

在日常的网络使用中,人们要面临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杀毒软件用最好的,病毒库也日日更新,为什么计算机仍然避免不了要被病毒破坏呢?

当我们去仔细分析病毒是如何入侵的,或者病毒是如何在杀毒软件运行的情况下入侵时,这个因果就慢慢的浮现出来,同时也为更加有效的防范病毒提供了思路。

图:病毒入侵示意图

从上面可以看出:传染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做相应的措施,所有环节的有效性将构成一个纵深的防御体系。反之,任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将使其他的环节面临很大的压力,因为很可能将不得不独自面对病毒木马的高强度和频繁的攻击。有效的方法是:(1)经常更新系统补丁(2)有效的管理病毒木马传播途径

上网、邮件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木马传播途径,主要的方式是靠防火墙做网址过滤,这个措施已经相对常见了。但是对很多单位,对外设的管理往往是放在保密的角度来看,却没考虑到,外设既可能将机密泄露出去,也可能将有害的文件给带进来。像USB的使用、光驱的使用是非常频繁的,只不过因为看起来不起眼(所谓熟视无睹),所以人们往往忽视对它们的管理,或者以为即使有也不是很主要的原因。这就让病毒木马感染有了“稳定”而“持续”的入侵渠道。

杀毒的主体是防病毒木马软件,这已经被现在的应用所证明了的。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现在的杀毒软件构成的体系似乎是肯定在某个情况下要被突破,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一个计算机熟悉的人员,并且小心的使用计算机时,如果使用了顶尖的杀毒软件时,实际上用上很多年也不会有问题。但是在一个网络中,则由于网络中的计算机的关联性和可信任性,总有计算机被突破,网络也总会面临危机。另外,还需要引入更多的机制,来及早的发现和管理网络的病毒感染情况。新的监控分析方法:对进程、注册表、netstat等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用统计和比对的方式来提供对计算机运行情况的了解和掌握。

小结:今天,网络文化已成为人类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准确地理解计算科学与工程及其社会影响,已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蔡立军.网络安全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

[2]彭新光,吴兴兴.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5,9

[3]赵永葆.计算机技术网络安全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韩萍.网络信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胡珊,顾其威.企业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性技术研究及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1(1):157-160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3篇

【 关键词 】 计算机;网络安全;安全管理;密钥安全技术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Li Meng

(Information Center of 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HenanZhengzhou 450004)

【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wide application,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atus quo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re analyzed the main threat, finally give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computer networks.

【 Keywords 】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ecurity management; security technology

0 引言

目前无论对于谁,信息才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信息技术负责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导致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被包容在信息当中。如果信息技术受到了破坏,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会发生什么呢?银行卡里的钱一下就不见了,邮递的货物不知去向,公司的收益无从查询。无论对谁,这都是极大的威胁,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出现,电脑病毒网络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垃圾邮件日益猖獗,黑客攻击呈指数增长,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手段日益翻新。网络在带给人们自由开放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数据的安全。网络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都要求处于安全状态。可见,网络安全至少应包括静态安全和动态安全两种。静态安全是指信息在没有传输和处理的状态下信息内容的秘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动态安全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窃取、遗失和破坏。

2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

据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超过1亿,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达到530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量达到4560万台,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位居全球第二。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根据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大陆) 病毒造成的主要危害情况:“浏览器配置被修改”是用户提及率最高的选项,达20.9%,其次病毒造成的影响还表现为“数据受损或丢失”18%,“系统使用受限”16.1%,“密码被盗”13.1%,另外“受到病毒非法远程控制”提及率为6.1%,“无影响”的只有4.2%。

2.1 计算机犯罪案件逐年递增

计算机犯罪对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威胁,犯罪学家预言未来信息化社会犯罪的形式将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犯罪。我国自1986 年深圳发生第一起计算机犯罪案件以来,计算机犯罪呈直线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也日趋技术化、多样化,犯罪领域也不断扩展,许多传统犯罪形式在互联网上都能找到影子,而且其危害性已远远超过传统犯罪。

计算机犯罪的犯罪主体大多是掌握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甚至一些原为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专家的职业人员也铤而走险,其犯罪所采用的手段则更趋专业化。他们洞悉网络的缺陷与漏洞,运用丰富的电脑及网络技术,借助四通八达的网络,对网络及各种电子数据、资料等信息发动进攻,进行破坏。

2.2 计算机病毒危害突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能在计算机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自身精确地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某种故障或使其完全瘫痪,它具有传染性、隐蔽性、激发性、复制性、破坏性等特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急剧增加,扩散速度大大加快,受感染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据粗略统计,全世界已发现的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有上万种,并且正以平均每月300-500的速度疯狂增长。计算机病毒不仅通过软盘、硬盘传播,还可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文件服务器、浏览网页等方式传播。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4篇

>>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业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行为调查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信贷行为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团员青年创新创业能力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在线学习英语情况调查研究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学生理财方式之研究论述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客实验室规划设计研究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有效学习方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设想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现状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路径研究 基于互联网+下TPAS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思想行为特征探究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旅游心理和消费行为探析 互联网使用促进防癌行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 // .cn.

[3]王良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调查研究[J].情报科学,2002(2):217-221

[4]沙勇忠,任立肖.网络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述评 [J].图书情报工作. 2005,(1).

[5]丁宇.网络环境下广州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34-36

[6]张宏深化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用户教育工作[J].中国图书情报科学,2003(1)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处理;数据获取;信息安全

1大数据时代概述

1.1大数据的定义及特点

大数据是指庞大的网络信息数据,一般是指达到12TB的信息总量,当前我国现有的信息处理技术还无法实现高效存储和高效传输。大数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较大的数据量,从TB转为ZB;(2)较大的占用存储空间;(3)较快的增长速度,较强的实时性,较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复查性是大数据的另一特性体现,其主要是由于海量的数据量所致,需要依靠相关技术对庞大的数据量进行加工与处理;同时,信息数据的种类较多,其中包括文字、图片、视频;(4)网页格局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在处理不同的语言及不同对象时,采用的手段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采用性能高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才能确保数据信息处理的效率。

1.2大数据时代的影响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给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普通用户之间的交流带来直接影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数据,大数据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带来一定影响,同时也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比如,“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度,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将逐渐凸显出来;“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信息数据处理的效率,其在对学生爱好、优点等方面的统计效率将翻一番,为学校制定相关教学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于商业竞争中,通过对消费者的爱好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商品服务,增强消费者对该企业的认可度,由此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高。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要求更加严格,这给计算机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由于数据处理的要求有所增大,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在这一环境下,将加快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由此为该技术的发展带来契机。在大数据背景下,海量的数据及结构变化,要求相关人员对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更好地预防病毒的侵入。面对复杂的数据结构问题,大数据在存储与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数据泄露的问题,使网络病毒、恶意攻击等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这种问题将给互联网服务质量带来很大冲击,且应用“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极易导致企业与个人信息被暴露出去,给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机会[2]。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人们对大数据的处理性能与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研发计算机处理技术,以此使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判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海量的数据信息处理难度逐渐增大,这给网络运营商的硬件设备性能以及处理能力带来一定挑战,由于网络运营商的硬件设备直接关系到大数据信息的网络传输速度,而传统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无法满足庞大的数据信息处理需求。价值高、密度低是大数据的主要特点,说明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存在在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在海量信息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难度非常大,因此,大数据的到来给信息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分析

3.1数据的获取、传输及加工等

计算机用户要想搜索相关信息,只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面对各种类型的信息处理,需要采用诸多手段分类处理这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用信息处理技术才能完成这项复杂的工作,以此实现科学合理地处理大数据信息。(1)获取信息:计算机工作者搜集相关数据信息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比如,实时监控机制的设置,存储具体需求的信息,将垃圾信息及时清除,保证所处理的数据的有效性,从而使软件处理效率得到提高。(2)处理信息:根据用户基本需求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是前提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可采用有效的分类方法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比如,性质分类法、学科分类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用户查询信息的便捷性。(3)传输信息:信息传输是网络计算机的重要部分,其也是网络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根据用户所提出的需求来处理信息就是传输信息的主要工作,最后将信息数据传输到用户的信息平台。

3.2信息储存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信息处理的安全保证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随着数据信息存储数量增长速度与信息实时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信息处理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的存储需要依靠相关技术手段实施,在分类处理当中,根据一定分离原则存储相关数据信息。将科学合理的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实践中,能确保信息数据处理的安全可靠,并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当前大数据环境下,其给大数据信息的存储带来更大的难度,其需要保证存储信息的安全与完整,因此,研究人员应在信息大数据信息存储技术方面下功夫。

3.3DEEPWEB数据感知与获取技术

DEEPWEB数据感知与获取技术实现抽取与分析网络相关信息,主要是利于网络的深层空间技术得以实现;DEEPWEB数据感知与获取技术网络数据的整理需要借助数据访问技术,同时需要根据数据动态变化来达到高效集合数据的目的。

3.4信息的安全技术

为了使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应加大对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研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点数据检测程度的提高,海量的信息数据处理难度较大,要想实现数据处理的安全性,依次检测每个数据的方式不太可靠,因此,应着重检测大数据的一个重点数据;(2)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的研发,在面对海量信息数据的处理时,传统信息安全软件的安全保障还存在不足,其无法满足大数据时展需求,因此,研究人员要重视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的研发,研发出可靠的计算机安全系统,以此为保障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奠定基础[3]。

3.5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硬件因素极易影响信息处理的效率,其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以云计算机网络代替当前的计算机网络十分有必要。将网络数据与计算机硬件分开是未来计算机网络发展趋势,以此使云计算转为云计算网络得以实现。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数据 计算机 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1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的现状

目前,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大数据逐渐被人们知道并得到重视,成为很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大数据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在信息科技方面的重大变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相关资料表明,到2020年,全球领域内的大数据总和将会突破35ZB。在信息网络技术中,大数据逐渐成为主流,各大电子信息产业都对大数据产生了兴趣,争相对其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政府也看到了大数据的影响力,把它提到了制定国家战略的日程中来。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很多网站发生的病毒、攻击等事件,把人们的注意力都带到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中来。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来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已经成为目前孑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问题

2.1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见表1)

2.2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见表2)

3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完全的构建措施

3.1严格控制访问权限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能,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可以对用户的身份进行严格的检测,可以保证用户的私人信息及企业的机密遭到黑客或非法分子的入侵和盗取。常见的措施有身份认证、口令加密、设置权限密码、操作计算机网络装置的权限等。控制访问权限要建立在本人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设计用户的身份认证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窃取和泄露,才能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起到保护的作用。

3.2系统阻隔

系统阻隔是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存储系统防火墙的重要阻隔手段,防火墙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划为外部计算机和内部计算机两个部分。内部计算机部分的安全性能较好,技术较先进。但外部计算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设计。防火墙系统控制着用户访问的内容和权限,对内部计算机和外部计算机的信息都进行着检测和操作,最大程度的保护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防火墙系统可以有效的控制着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访问权限和阻隔,用户只能查看到防火墙放行的信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是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举措,加密就是利用大量的秘钥和独特的算法把信息变成密文,可以促进网络信息的隐蔽性。加密信息再进行输送时,就算被黑客或不法分子得到,他们也无法拿到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在输送以及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根据不同的网络信息,可以选择不同的算法和秘钥,这可以有效的预防信息的丢失及曝光。因此,用户和企业在储存个人信息或公司机密时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加密设置。

3.4加大对病毒的管理

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信息会受到大量病毒的攻击。为了保障自身的个人信息或企业的机密不受到侵害,就要使用科学合理的对策来预防或治理病毒。众所周知的对策有预防病毒、查找病毒和消除病毒。这样既可以防止病毒的攻击,又可以及时发现并消除病毒。因此,需要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装载防毒权健,不定时升级,不要随便查看信息,还要对已有的信息备份。当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病毒的攻击时,需要及时清除所有相关的软件,并把他们备份。

4结论

总的来说,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来说,我国的大数据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在后期的创建以及使用中,就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建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大数据背景下存在着网络安全问题是必然的,我们需要从严格控制访问权限、系统阻隔、信息加密以及加大对病毒的管理等方面来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只有保障了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才能更进一步的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丘昊.大数据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浅析[J].信息安全,2008.02(15):12-13.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7篇

【摘 要】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

>> 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 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策 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对策研究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批判意识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 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网络文化背景下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浅论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述评 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对策研究 “90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分析 加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景下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作者简介】张 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责编 何田田)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8篇

1、计算机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应用瓶颈探析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趋势

3、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渗透

4、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教学思考和感悟

5、中职中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6、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7、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UI设计中的应用

8、计算机生成兵力行为建模发展现状

9、智慧档案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案设计

10、浅谈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稳定性

11、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探讨

12、计算机科学技术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计算机网络和系统病毒及其防范措施毕业论文

14、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认识

15、艺术类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6、计算机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应用的实践与认识

17、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

18、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19、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索

20、计算机服务器虚拟化关键技术探析

2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2、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运用

23、慕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4、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效率

25、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26、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项目式教学的应用

27、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在校园网络的实践思考

28、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优化策略

29、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对策简析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为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利益,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进行网络安全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高职院校承担着技能型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重任,是为社会培养网络信息安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培训工作,将职业技术教育和知识基础教育相结合,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些公益性和实践性的工作岗位,逐步提升学生的网络操作能力。由于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多发,必须改革高职院校网络课程,以不断提升网络安全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维护网络安全。另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的发展,网络用户群体更加的庞大,这就需要网络用户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知识,以保护自己的权益。高职院校应顺应趋势,改革网络安全课程,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促进网络平台安全,满足不同网络用户需求。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陈旧

传统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简单,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教学实践性不强,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习能力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和实践型人才的地方,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因而改革迫在眉睫。

2.教材内容未跟上时展

高职院校办学核心是工学结合、实践为主,根据市场定位,努力培养出高素质、全能型人才。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的教材多是围绕算法理念、网络知识等编排的,没有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相结合,也没有进行教材分类,实践部分较少,且实践教学活动开展频次也不高。导致学生的知识和社会需求脱节,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而且大多数理论难度高、层次深,和学生生活不贴合,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时容易出现问题,造成了专业现在冷门的现状。

3.实训课程的基础设备不足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应当是理论课时短,实训课时长,这就需要大量的经费进行基础条件和硬件设备的建设,但是因为实训空间等条件有限,学生的实训也仅限于狭小的教室,且缺少相应的操作设备,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示范进行观察,这容易造成学生领悟不足,使其今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造成的后果是人才和岗位匹配低下。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措施

1.提高课程实践性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需求标准设置课程计划,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训情况调整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平衡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时间比例,推出弹性教学制度。学校可以根据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特点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和进程,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实训项目和指标,让学生依据自身情况自由参与,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训,再在实训期间灵活安排一些理论课程学习。根据项目指标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使其在实训中深入了解知识结构,进而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师可以在网络安全课程的实训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虚拟技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利用虚拟系统随时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监督,提高实训效率和进度。高职院校可以多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网络技术培训课程和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在培训中积极和其他教师交流,不断创新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还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加入企业网络建设和产品开发使用中,在实际体验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2.研发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现状和学生学习特点研发新教材。制定“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标准,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依据一定的原则及学生学习特点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总结理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为编写与时俱进的新教材贡献个人力量。对于教材中的网络安全概述、加密技术、数字建设技术、防火墙技术、无限区域网技术等要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理论基础,划分好重点和难点。另外,实训要遵循实践大于理论课时的原则,参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高职院校要培养出一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技能教师,且要在日常引导本校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做好交流工作,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及时改进实训中的不足,选择符合学生专业能力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进行教学。教师还应积极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及新媒体运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及时获取新的网络安全信息,做好自己的知识储备工作,加强自己的研究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新的知识。

3.加强学生的安全法律、道德、防范意识教育

高职学生是网络安全课程改革的主体,因为他们的社会经验、法律意识不足,很多时候无法正确判断哪些是违法行为,因而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首先,组织学生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及一些网络使用法律规范。教师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网络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途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学习习惯,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识别及判断一些网络危害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学校可以在校内积极举办一些网络安全知识宣讲活动或者知识讲座,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现场操作,为学生作示范和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道德意识教育。高职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安全也息息相关,若学生自身道德意识不足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行为,对外来网络侵害会盲目无知。学校应该在校内及时举办一些网络道德模范或者网络道德安全活动,促进校园网络安全道德环境建设。教师应该主动融入学生生活,观察学生有哪些道德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引导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加强个人认知,明辨是非,提高警惕性及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网络道德素养和品质,文明上网。教师还可以将中华美德和网络道德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观念的培养,可以将网上一些不道德的舆论导向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案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4.提供安全的网络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力不足,自控能力差,且自我探究能力不强,因而需要学校为学生建立一个牢固、安全、稳定的网络实训环境,让学生在实训中积极主动学习,相互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首先,学校应该对实训环境积极投入资金和人力,加大建设力度,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程度。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将实训环境的建成、步骤、环境因素和基础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练习。学校也可以组织校内一线教师和网络企业家共同建设虚拟实训环境及实验室,引导学生在虚拟实训环境中主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其次,学校要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打造良好学风,促使校园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建成。教师也可以根自身经验,研究开发新的学习网站,为学生开辟便捷的网络学习途径,使学生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5.完善线上、线下网络安全知识教学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只依靠课堂时间理解、消化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将课外教学和课内教学相结合,不断地完善线上和线下网络安全知识教学,将微课教学和课堂教学、翻转课堂、常规课堂教学等进行适当融合,使用到不同的课时当中,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网络安全知识课程分为不同的模块,比如针对学生的情况将基础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课时、技能课时、实战课时等,对于基础课时的内容可以采取微课或者线上教学,同时对其中重要的概念、理论进行重点的讲授。对于技能课时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和常规课堂相融合的方式进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重教案设计,将技能方法等通过视频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实战课时,教师可以采用线下教学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点名合作方式进行演示,充分激活课堂学习氛围,组织学生探讨、交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结语

网络安全课程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未来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高职院校、教师积极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和未来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高职院校要提升实训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助力于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要立足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琳.“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改革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1(5):73-75.

[2]刘怡然.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24):16-17.

[3]高铭泽.高职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9):159.

[4]史兆洋,申永刚.“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19(35):118-120.

[5]蔡向阳.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0):196-197.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0篇

一、数据加密技术的相关概述 

1.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中的各种硬件软件在恶意入侵或者是未进行良好保护情况下导致数据泄露,破坏或者被更改的问题,而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具体是指在密码学的应用上,将数据传输过程中明显的漏洞用加密的方式保证数据安全,不能随便被破解或窃取,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度。 

2.数据加密技术的种类及特点。一种叫做对称加密技术,又叫做共享密钥加密,指数据传输双方用相同的密钥且保证没有泄露,才能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性。下一种介绍一下非对称加密技术,又叫公钥加密,指传输双方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分成相应的部分即公有密钥和私有秘钥,相对提高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二、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的背景 

1.计算机系统不安全。没有任何一个人类的研究产物是完美的,计算机亦如此,其自身带有一定的程序漏洞,安全性问题,所以经常会被一些病毒感染,电脑黑客也利用程序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干扰和入侵。一些未知的不常见的软件可能都是带有病毒的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影响用户正常的电脑操作。 

2.信息管理系统发展不完善。因为计算机自身对于信息管理本质上是没设定保密形式的,都是后期逐渐在应用中所反馈出来问题然后进行的完善,应用时间不长,所以密保措施的发展仍存在问题,给了病毒很大的可乘之机。黑客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针对计算机漏洞进行研究,进行破譯,壮大。 

3.电脑操作配置不当。当前计算机操作系统中出现安全漏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脑的安全配置问题,比如防火墙不能阻止病毒入侵,相应的程序有捆绑软件,打开系统缺口,留下入侵渠道。安全隐患影响电脑程序的正常运行。 

三、计算机网络数据加密技术应用的意义 

1.促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完善。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多方面都没能够进行使用和介入,并不是因为没有进行相应的开发,而是因为在进行开发之后发现网络技术存在安全性缺失的问题,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地探索,对安全性问题进行弥补,所以就有了上面所主要介绍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相关研讨,在应用过程中完善,用更具有可行性的去对网络技术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修补,保证了人们上网的隐私性和安全性,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 

2.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为一旦可以用技术手段对计算机技术的漏洞进行弥补,计算机技术就有足够的地位和理由在各个之前没有涉猎过或是被否认的方面得到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对时展,对各行各业之间更广泛和深层的交流是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条件,不仅是计算机网络行业的繁荣,上升到社会意义的高度,可以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是人类智慧的展现。人类创造了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也就必须有针对所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弥补的能力和责任,创造出同样可以具有科技性能和运算能力的另一种技术,不得不承认,这是人类的智慧的外化,也是整个社会的巨大财富,个人认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中的数据加密技术是人类智慧的展现。 

总结: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更新,安全性问题的解决将会是整个计算机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和主要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加密技术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只有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在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下,才能更好地发展,更高的服务于信息行业的完善,保障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推动网络信息行业的进步。 

参 考 文 献 

[1]马越.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数据加密技术探讨[J].信息化建设,2016(06):113. 

[2]解海燕,马禄,张馨予.研究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的实践应用[J].通讯世界,2016(07):5.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数据;深度挖掘;计算机软件技术

引言

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每秒钟产生的数据信息已经超过1亿TB。在网络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无论是数据的种类还是总量都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1-2]。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挖掘数据中心隐藏的有效价值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和得到广泛应用的,可以说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都尝试依托大数据提供的超强数据存储和运算能力来洞察市场和科学决策。

1大数据与计算机软件技术

大数据即海量数据,是指具有总量大、增速高和多样化特点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改进处理模式来获取更加优越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传统的计算机分析技术是建立在有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随机分析的方式来处理数据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数据总量和种类的要求,必须提出更具有全面性和多样性的分析算法来处理数据。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支持下,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大数据的结合可以满足企业处理海量数据的需求。企业在大数据时代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可以概括为:第一,企业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来改进管理模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高效运算和传输能力,提高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和决策的效率,实现对市场的准确把握和洞察管理;第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人工操作效率低、失误率高和成本高的问题,企业可以利用软件产品来节约管理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在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企业较为关心的问题,计算机软件技术可以提供数据保障性的应用服务,避免业务数据出现丢失、篡改和盗用等问题。

2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无论是互联网用户还是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信息传递效率和安全的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研究主要围绕数据存储、业务管理和信息安全3个方面进行。

2.1云存储技术

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今天,云存储技术的兴起使得数据不再需要集中管理。依托分布式文件系统、互联网和数据集群等技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可以在各个物理或逻辑节点上分别完成。这对于提高数据利用率和可靠性,以及降低数据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2.2业务管理技术

传统的业务管理系统软件是以数据记录和查询为主要功能的。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系统不仅要能管理数据,还要从数据中找到可以辅助决策和提高业务竞争力的有价值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管理技术可以对云环境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按照某一规则或流程进行以需求为导向的深度挖掘,找到客户感兴趣的有效数据并加以利用,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

2.3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之间的交互非常频繁,信息传播的途径也十分多样,造成数据处理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业务数据和用户资料的保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中针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是最多的,如系统漏洞、黑客攻击、病毒木马入侵等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大数据时代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相关软件厂商的高度重视,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态。但在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背景下,隐私、安全与共享利用之间的矛盾问题尤为凸显,关于数据利用的合法性和伦理性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3.1掌握的核心技术数量少

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包括分布式计算技术、内存计算技术、多模态数据存储技术、实时计算技术、数据科学技术等。尽管在一些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掌握的核心技术数量仍落后于其他国家,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3.2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大数据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软件企业的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3.3审核体系不健全

除了技术研究和应用本身的问题之外,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也是规范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关键要素。由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体系框架标准、法律法规、格式标准等仍在研究和改进过程中,相关软件技术的审核体系尚不健全,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不同标准的软件技术应用和信息安全问题。

4完善大数据时代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的建议

4.1加大核心技术研究的力度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核心技术缺失是我国大数据应用的现实问题,也是该领域快速高效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该从人才培养、技术引进、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给予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支持下要加大该领域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力度,提高技术研发和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4.2提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要不断改革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校企联合平台等方式来培养更多具备实战经验的软件技术人才。只有人才储备增加了,才能不断提高产能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3完善软件技术测评体系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规范性是保障社会稳定和用户隐私安全的重要标准,没有可靠性和完整性保障的大数据分析结果也不具备任何价值。因此,针对数据被盗用、篡改等恶意攻击行为,有关部门应尽快提出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等级保护对象标准,约束软件开发中的安全性行为,确保软件应用是合理、合法的。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会计;会计信息;网络安全

互联网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产业,电子商务已跻身于第三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互联网+”背景下,各大企业相继推出了网络财会软件,并利用软件对网络会计进行改进,希望借此来满足企业的动态管理需要,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会计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互联网自身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解决网络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和运营风险,已成为“互联网+”背景下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重要方面。

1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

1.1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难度较大

计算机硬件系统保障性不高。计算机硬件系统保障性不高,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硬件环境和硬件设施,如果缺少定期的维修保养,缺乏对会计数据信息的管理和备份,也会令网络系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容易陷入技术盲区。一方面,财务软件存在更新和安全的漏洞。其主要表现在原有的财务程序会被破坏和恶意入侵,造成乱码和病毒痕迹,仅仅以安全防范为目的进行的技术革新也存在弊端,并容易陷入技术盲区,致使财务软件隐藏诸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财务软件系统不成熟。其主要表现在财务软件系统各个模块之间没有相应的衔接,部分子系统财务数据无法导入其他系统,使传统的会计软件出现了诸多弊端。

1.2网络会计数据库安全性与共享性存在矛盾

目前,网络发展自身面临的问题较多,数据库安全性较差尤其突出。首先,最受关注是病毒的入侵。大多数企业会尽力杜绝因为网络黑客的攻击出现商业机密泄露的问题。其次,缺乏系统的鉴定流程。由于企业的管理层对网络会计重视不足,这不仅增加了实施难度,更容易由于缺乏系统的鉴定流程,导致严重的会计数据失真问题。同时,由于经济责任制度不完善,我国企业缺乏系统的经济责任制度,无疑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难度,致使各部门推卸责任,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1.3网络会计理论发展不成熟

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较慢。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对网络会计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理论可以指导实务操作,同时实务也可以为理论提供数据和资料的支撑,二者相互促进,共同促使理论成果丰富和进步。此外,目前,我国网络会计缺乏立法保护。国家缺乏对网络环境的管理和惩罚力度,尤其是对网络方面的经济犯罪和黑客攻击的惩处力度,且没有对网络会计的操作进行系统的规范。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短缺也是网络会计理论发展迟缓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的会计人才大多适用于传统会计发展的方式,相对缺乏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培训,对财务软件的使用也不够娴熟,导致网络会计实施起来阻力重重。

2解决网络会计发展问题的对策

2.1加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

提高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和配置,计算机的性能对计算机的速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计算机的配置对网络会计能否高效运行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化计算机的配置尤为重要。同时,还要不断优化系统,对系统进行升级,经常性地更换计算机硬件,提高计算机的存储量。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对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其存取和读写控制的鉴定,通过个人权限和安全密码提高安全系数,防止非法和恶意入侵,降低风险。充分利用安全保密技术,安全保密除了对个人进行授权控制,还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内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技术,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系数和保密度。还要不断加强财务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对财务软件系统进行定期排查和更新,对其存储数据进行备份和转移;对加密的财务数据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查看其浏览记录和入侵记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最后,建立和完善网络会计系统的应用控制。网络会计系统的应用控制是对其数据的输入、输出和分析进行组织计划和控制。因此,要建立审批机构,确立审批程序和审批机制,加强对输入数据真实性的检查和校验。

2.2兼顾网络会计的安全性与保密性

加强数据库管理,通过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对未经批准而擅自进入数据库的人员予以处罚,并对经手数据库的财务人员进行定期登记和核实,防止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还应设置权限加密级别以确保安全,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设置岗位负责制,对失职行为进行处罚,同时聘用专业人才对计算机硬件系统定期进行维护和完善。明确经济责任对象,网络会计由于鉴定方式和方法较难落实,导致网络会计的经济责任对象不明确,因此,使网络会计经济责任落实和明确尤为重要。

2.3丰富网络会计理论研究成果

加强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结合。目前,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接轨不当问题突出,高校在开展会计课程时,重点应在于实际岗位锻炼,在丰富理论成果的同时加强实际操作与训练。当务之急在于加快网络会计立法工作,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与完善网络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规范网上会计行业的相关行为,如网上支付、网上交易资金的转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会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网络会计行业快速发展。培养复合型的网络会计人才,网络会计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商务经营管理知识,又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因此我国可以在大中专学校设置网络会计专业,同时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在职财会人员的专业知识更新培训。在校期间,建议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实践操作的课程和趣味活动,如ERP沙盘的实际操作,多组织学生开展关于网络版财务软件的技能比赛等。加强网络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培训,使网络会计工作人员充分了解网络会计的优势,明确企业对网络会计的重视度,从而有效地促进网络会计多元化发展。

3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会计的发展对互联网行业和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以网络会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发展的必要性基础上,协调好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关系,结合国内网络会计发展现状,找出目前网络会计发展的共性和特性,并对其进行细致剖析,找出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这无疑有利于网络会计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互联网+”背景下,网络会计的发展是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方向,本文通过对网络会计发展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网络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问题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建华.网络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9(3).

[2]左艳.试论网络会计[J].商场现代化,2005(24).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综合性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068-02

“一带一路”是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些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开展互惠互利合作前景广阔。必将提升他们在中国对外开放中地位,推动中国逐渐形成海陆统筹及东西互济和面向全球开放格局。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本地区有特色及高水平和国内知名教学研究型大学,科学树立高等教育发展观,人才培养是大学中心,规模稳定、结构优化、特色强化、创新注重,强化科学研究能力,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等。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在人类生产、生活、W习和工作中,地方综合性大学传统教学、研究、学习、课程同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必须适应时展进行重新构建。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背景(见表1)。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基础

1.信息技术。运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技术(见下页表2)。

2.课程。指地方综合性大学各专业学生所学习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地方综合性大学各专业学生所学习学科总和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种类(见下页表3)。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构建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体制机制的建议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要加强引导、监管与评价。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主要内容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优质教育资源和区域服务为重点建设内容。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管理采用年度报告制度,评估采取运行状况及工作成效进行检查。

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之间联合与共享。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不能仅服务于自身高校,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要有区域服务作用,必须有相关参与者和团队开展广泛深入合作与资源共享。

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实现资源整合,建立责权利统一专业化支持服务机构。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整合已有资源,短期建立初具规模和成效责权利统一专业化支持服务机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建立专职队伍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专职队伍提供和组织开展教师和学生所需各种服务内容和活动外,开展教学科学研究重要职能之一同时也是服务内容和项目来源。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实践运行对策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注重教师全面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要注重教师教学与组织及个人发展全面支持和服务,建立愉悦与轻松及和谐的氛围是教师提升教学效能的保障。

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改革,提供学生课程辅导和咨询,提升学生学习策略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促进教学发展。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立以教学评估与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通过对教师教学评价及分析,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助推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助推教育革命,教学技术促进教师发展最重要服务工作。

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立教学评估与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通过对教师教学评价及分析,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以上三方面主要从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背景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建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基础和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对策与建议,探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网络时代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构建。

参考文献: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任体系

作者简介:曾小丽(1982-),女,广东广州,注册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大数据数据挖掘与萃取算法设计,信息安全

三网融合作为国家近年来大力支持的并网业务与信息技术战略,是推动现有电视数字网络向新一代互联网演进的重要国策,三网融合有助于打造性能更为优越、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型互联服务网络,提供诸多新型业务服务。三网融合虽然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这意味着安全风险管理压力极大,如何做好新时期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至关重要。

1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目标

三网融合是将广电、电信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内,配合网络承载改造、创新信息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全网服务能力,促进融合业务与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提升网络业务服务能力,做好国内网络的运营监管。三网融合意味着现有网络的安全保障能力必须切实提升才能够满足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应对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要致力于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出台的《三网融合推广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监管,要在加强三网融合业务推广、带宽网络改造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技术储备、应用与动态安全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筹建适应三网融合的新标准体系服务,从而提升全网信息网络建设与保障水平,构建强劲的安全保障体系,做好三网融合监管。

2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三网融合中的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需求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运行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与物理安全,结合我国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的规定来看,目前主要困扰三网融合的代表性安全问题主要以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为主,前者以用户信息泄露、丢失、篡改、损毁等为主要表现,后者以不良信息的非法与传播为主要表现。

2.1数据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信息系统在处理、存储、应用、检查、交换、扩散等数据过程中面临的非法窃取、篡改、泄露等诸多问题,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处理业务需求与压力都急剧增大,在应用数据业务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了重要课题。三网并网业务背景下数据主要在业务终端、网络、业务应用系统中传播,所以要重点做好这三大环节的数据安全管理,以避免被窃取、篡改、伪造和抵赖等,考虑到三网融合后智能终端的接入、互联网业务的互相开放性,数据安全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式与庞杂的需求。有报道显示,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安全的风险隐患超过80%来自各类移动终端,尤其是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与便捷化操作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各类移动智能设备作为网络接入设备,以手机为例,多数智能机应用开放性较强的安卓系统,一旦系统被恶意程度攻占将会导致系统固件感染,在系统运行时在后台窃取手机IMEI号、手机型号、版本信息以及手机内其它个人信息发送到指定控制服务器,导致用户个人终端隐私信息泄露,严重威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安全,并由此带来了隐私保护、防范病毒及非法访问控制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在数据信息传送过程中,非法窃取、窃听截获、中断篡改等问题也较为普遍,比如VolP窃听威胁,应用互联网协议的语音传输安全保护机制与电话服务截然不同,由于IP协议本身缺乏防范攻击能力,因此语音数据流量传输时缺乏加密保护举措,很容易被窃听,尤其是随着目前VolP成为语音服务的主流选择之后,窃听将逐渐成为数据安全的一大威胁。

三网融合不仅仅意味着三个网络业务系统的整合,意味着三者之间互相业务系统的开放与兼容,以互联网作为网络载体的新型服务网络将会提供更对优质且便捷的业务服务,但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安全弊端将实现跨网传播,比如木马、病毒、黑客攻击等也会进入到电视网与电信网,造成巨大安全隐患。我国传统电视网与电信网本身有较强的封闭性,原有系统的业务漏洞可能因为封闭网络的关系长期潜伏,但一旦接入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漏洞不仅可能暴露甚至还会危害加大,形成全新的安全威胁,像是修改商业数据、入侵应用、窃取敏感数据等都是典型的安全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做好数据安全防范与管理将会是日后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重点。

2.2内容安全问题

信息内容安全主要是信息利用方面的安全问题,即三网融合背景下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自动识别、获取良性信息,做好信息与传播的安全管理,构建绿色信息网络,净化网络空间,保障信息网络稳定。目前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与传播已经成为严重困扰信息安全的典型问题,随着互联网与电视网、电信网的融合,这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危害将会进一步扩大,以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不道德信息的扩散为例,互联网近些年积极整治假新闻、网络谣言传播及涉恐怖袭击等网络谣言,对互联网理财高息陷阱等进行告警,电信网对诈骗短信等做预警、举报管理,这些举措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不良信息的泛滥与传播仍然是困扰互联网安全治理的关键难题。三网融合带来的高度开放性将会进一步扩大这类问题的危害与影响范围,尤其是随着广电网络的IP化,网络信息流量将急剧增加,非法与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将会更加多样化,传播手段更加隐匿,这对于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都将会是巨大危害,严重者还会造成社会与恐怖袭击事件等,危害国家稳定与社会安全,因此做好内容安全的管理与治理至关重要。

3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应对经验探讨

三网融合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本身是一项涉及事项多、要求复杂、管理压力大的专项事务,要积极融合以往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经验构建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技术与力量,坚持统筹规划,从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水平。

3.1加强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网融合环境下信息技术安全管理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安全技术,以技术为基础打造有力的安全屏障是确保信心安全产业发展实现可控的关键,也是保障虚拟社会安全与稳定的根本大计。国家要以工信部牵头、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投入的发展态势大力推挤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移动安全终端产品给予发展支持,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知识产权与专利权的关键产品,并制定、出台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国内信息安全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发挥产业链优势,彻底解决制约信息技术安全的瓶颈,突破国外安全技术封锁,降低国内信息设备与信息环境安全风险与隐患。尤其是对涉及三网融合环境中的各类安全技术要做重点攻关,从研发、产业化发展到应用多方面支持,实现从基层安全产品到核心安全技术的升级与更新换代,提升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打造三网融合应用、业务发展的安全、优良环境。另外,还要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对现行信息系统的安全做专项检查,配合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目标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等级为指导目标开展安全评估,了解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制定安全策略、安全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规划,建立全新网络信息安全框架,服务三网融合环境中的业务开展。

3.2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网络信任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诚信社会、诚信网络建设一同为网络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网络信任体系以个人诚信记录、密码技术等为核心,以法律法规、技术基础、网络设备就基础设施等为基础,配合授权管理、身份认证、责任认定等共同构成信任体系,为做好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提供帮助。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核心是解决每个人网络上“你是谁”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到准确、客观的主客体身份认证至关重要,这对于实现个人网络行为的监管与跟踪有重要意义,目前可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KI/CA技术)实现。授权管理与身份认证协调解决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网络用户管理背景下,严格的权限操作与管理至关重要,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高效保护,减少信息滥用、丢失、窃取、篡改等问题,可解决网络中每个人“你能做什么”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技术)实现。责任认定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必要配备举措,可对每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审计、调查、取证、保留,为判定、追究个人网络主体责任提供操作规程与方法,实现个人网络违法的究责,以法律法规的力量约束个人主体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三网融合环境中信息安全将会面临更多挑战,要围绕三网融合下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做好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等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构建网络信任体系等举措全面提升业务网络安全水平,实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黄中.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0-71.

网络安全的研究背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

(一)电脑黑客的入侵

在实际的网络中,仍然有黑客的存在,这就使网络使用者的个人信息存在隐患,大部分电脑黑客都是具有较强的入侵技能,电脑黑客如果存在恶意入侵使用者的电脑,就会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得他们的信息,那么网络使用者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比如,一个企业的内部网络受到入侵后,就有很大可能丢失重要的文件和商业机密,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也有可能会使整个企业倒闭和破产。

(二)网络病毒的侵害

网络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信息安全隐患类型,尤其在使用个人电脑的时候,更加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骚扰,而且网络病毒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在电脑上点进一条不明链接,就有可能会被感染上网络病毒;安装一些软件的时候,如果不是从正当途径下载的,安装成功之后可能就已经感染上网络病毒了;用U盘插入公共电脑之后,再次使用在个人电脑的时候,也有可能将网络病毒带进自己电脑中[2]。尽管各种杀毒软件持续在开发上线,但是由于网络病毒具有传染性且不断出现新的网络病毒,所以网络病毒难以遏制,甚至会使网络系统存在瘫痪的现象。

(三)网络诈骗的危害

由于互联网有着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征,因此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网络实际上是属于虚拟的真人版世界,网络中存在很多不法分子,他们通过网络诈骗来骗取钱财。他们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受害者防范意识低的特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网络诈骗属于人为操作,他们这种损人利已的行为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他们想通过不劳而获来获取钱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使他人的经济造成损失,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家破人亡。

二、大数据背景下改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对策

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重视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一旦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性。

(一)定期检查计算机网络的系统

面临着未知的计算机系统漏洞,我们大家都要防护好计算机的安全,定期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检查[3]。首先就需要强化网络使用者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对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定期检查,一旦发现有漏洞或者不法分子入侵,立即在计算机上安装网络补丁程序,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继续入侵。政府机构为了强化国家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需要有较专业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而广大群众可以在官方网站上下载网络补丁程序,解决网站中存在的漏洞问题。

(二)建设有效的防黑客机制

为了能够防范黑客的入侵,国家和网络开发商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建设,开发能够防范专业黑客的机制。首先,网络开发商的技术人员要加大专业网络开发的研究力度,研究出能够阻挡专业的黑客的防火墙,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分析黑客入侵电脑的渠道,对技术人员研究有效的防火墙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将更多优秀的网络技术人才引入到网络信息安全防护队伍当中,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支撑他们打造成强有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分队,时刻与出现的电脑黑客进行斗争。他们团队内部也应该相互合作,讨论遇到的黑客入侵形式,有助于他们合力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来对抗黑客的入侵。国家相关部门还应该完善法制建设,严厉打击非法入侵网络的黑客行为,也给公民的网络行为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优化网络病毒防范机制

网络病毒与电脑黑客比较,危害性能相对小一些,但是也正说明了网络病毒更难剔除。因为网络病毒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地方,随着信息量的增加和网络范围的扩大,网络病毒也在不断出现,这就需要网络开发商完善网络病毒的防范机制,一些防护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技术人员对网络病毒进行整合研究,必要时调动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尽最大的能力来缩小网络病毒的危害范围[4]。在防范网络病毒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对计算机杀毒软件编写代码,这样能够实时监控计算机杀毒软件,保证病毒防范机制有效运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