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雕刻的作用范文

雕刻的作用范文

雕刻的作用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级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入学时被随机分为两个班:大专一班和大专二班,各有30名学生。将大专一班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13名,女生17名,年龄17~19岁,平均年龄(18±1.5)岁;将大专二班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年龄17~19岁,平均年龄(18±1.2)岁。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不开设美学基础课程,实验组开设美学基础课程。

1.2评分方法

以及格率为标准比较两组学生的牙体雕刻技术水平。一学期后,两组学生均交出32颗一倍大标准的石膏牙牙体雕刻作品,用TDS扫描仪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并计算出每位学生作品的平均分。及格:平均分≥60分;不及格:平均分<60分。

1.3评分标准

用TDS扫描仪对全口32颗一倍大石膏牙标准模型进行扫描,满分为100分。对学生牙体雕刻作品进行扫描,扫描仪会自动将学生作品与标准模型进行对比,在±0.15mm误差范围内分数为100分,每超出±0.15mm扣1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牙体雕刻作品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美学教育对提高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牙体雕刻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较高的牙体雕刻技术水平为以后固定义齿、可摘义齿、全口义齿的学习打下了形态学基础,为以后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口腔技师提供了必要条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培养口腔技师的专业,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腔技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从业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牙体形态必须记住,雕刻技术要过关[2]。近年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美容观念的日益更新,人们对口腔义齿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随着材料学、制作设备和医学美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口腔修复科以及义齿公司的科技不断提高,从而对从事口腔医学技术工作的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要求,美学素养成为一名高素质口腔技师的必备条件。本文从开设美学教育课程的必要性以及开设美学教育课程的作用两个方面来讨论美学教育对牙体雕刻技术水平的促进作用。

3.1开展美学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描绘牙体形态、牙体雕刻是制作口腔修复体,特别是金属烤瓷修复体及其他材料的冠桥修复体与铸造修复体的基本功。只有画得好、雕得像、雕得美,才能在以后的口腔义齿修复工作中得心应手[3]。学习素描基础、雕塑基础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二维、三维空间转换能力及审美的基本素质,为制作的修复体具有立体感与美感并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后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4]。

3.1.1牙体描绘中存在的问题

在牙体描绘时,不但尺寸要符合规定,形态也要符合理论要求,主要表现在要将三维立体实物转化为石膏条上的二维平面,或将教材中的二维平面转化为石膏条上的二维平面。牙体形态较复杂,包括每颗牙的唇、颊、舌、邻面、切缘、面观的形态结构。具体指切牙类的切缘、唇面发育沟、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嵴、舌轴嵴、舌隆突;尖牙类唇轴嵴等;前磨牙类颊舌尖及其三角嵴、中央沟、横嵴等;磨牙类近远中颊舌尖及其三角嵴、近远中边缘嵴、中央沟、中央窝、颊舌沟、斜嵴等。牙体形态较复杂,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素描培训及相关学习,牙体描绘有一定难度。牙体描绘若不准确,牙体雕刻则不准确。

3.1.2牙体雕刻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在将石膏条上的二维平面牙体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实物时易出问题,这一步骤比牙体描绘更难。牙体雕刻尤其是面雕刻十分复杂,包括修整牙尖斜度;确定各个牙尖的大小;近中点隙、远中窝的转移;确定三角嵴的走向与形态;副沟的雕刻。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雕塑培训及相关学习,要将图形转化成立体的雕塑,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3.2开展美学教育课程的作用

3.2.1掌握平面绘图技巧

通过熟悉三维形态的特点,掌握各种空间形态的表现规律,并进行三维空间形态变化训练,使学生具备在平面图上的立体设计能力,能将物像在不同视角下的各种形态关系集中表现出来[3]。通过学习以上的美学规律,学生能掌握从三维立体实物转化为二维平面的技巧,这将对学生在学习牙体描绘时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并且学生能准确地将实体牙或者模型牙的形态描绘在石膏条上,为精确雕刻牙体形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2掌握简单雕塑技巧

比如面部雕塑时,要求尺寸精确、空间感好、面部饱满,并树立良好的尺寸观念,调整体量关系和空间秩序感,既要掌握左右关系、上下关系,又要掌握前后关系。通过学习这些技巧,有助于学生雕刻石膏牙时对尖、窝、沟、嵴等复杂关系的处理;有助于学生对整个牙体雕刻过程中各部分形态相互关系的把控,并最终精确雕刻出牙体形态。

3.2.3提高美学素养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2篇

三维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三维数字影像作品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无论在动画、游戏还是一些影视作品中,那些生动逼真的数字影像给我们带来的是视觉上的震撼和无穷的想象。画面的逼真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三维影像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如早期的科幻影视作品《星球大战》,当时的三维数字技术还不成熟,为了达到逼真写实的场景效果,工作人员制作了许多场景的实物模型进行拍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一种逼真光影效果的幻想空间,但是现在看来,场景模型的细致程度和自然光影的应用效果还是没有达到一种真实的状态。

在如今的科幻电影中,三维技术的成熟使之产生了革命性的蜕变。在《变形金刚》、《阿凡达》等一系列科幻电影中,已经达到了幻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在我们生活的真实环境中,不难发现,物体的造型和光影的照射决定了画面真实的程度,而所有真实的画面都是基于自然环境下的物体的表现。那么三维影像的发展,简单的说就是模拟自然的一种发展过程。三维影像的制作,虽然是基于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但是在画面的表现上还是根据真实自然状态下的规律,就是利用物体的造型和光影。

三维影像技术发展至今,围绕着决定画面真实性的造型和光影两个因素,已有了很大的突破。极负盛名的Vray和Mentalray渲染器,就是关于自然真实光影效果的解决方案。对于物体的造型制作来说,有曲面建模、多边形建模和细分建模等一些建模方式,来针对不同的物体造型进行制作。对于一个真实的影像画面,不仅要有一个自然真实的光影体系,更重要的是具有真实可信的物体造型。只有物体造型准确细致,才能更好地展现光影带给它的真实性和厚重感,也才能创造出更可信的画面。

数字雕刻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关于制作超写实三维模型的一项技术,最具代表的就是Zbrush和Mudbox两款雕刻软件。这项技术的诞生,让超写实三维模型的制作不再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其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科幻电影中呈现的超写实的数字场景和角色,还有在次时代游戏中的真实画面。这项技术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现实中雕刻的方式去制作数字化的场景和角色,省去了传统模型制作中大量顶点的编辑工作,从而让模型的制作在时效和质量上达到了一个契合点,在高效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下面笔者将以写实大象模型的制作过程,来介绍一下数字雕刻技术在写实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一、了解物体的结构

在模型制作之初,我们都要先去了解物体的结构,特别是生物模型。对于物体造型和结构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在后续的制作工作中更好地把握物体造型和结构的准确性,这也是保证模型最终是否真实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根据真实的图片或者一些解剖图,来观察和记录大象的骨骼肌肉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在后续的制作环节中要不断地进行比对和观察(如下图)。

二、构建物体的框架

在进行过对大象结构的了解后,下面就可以进行第一阶段的制作工作了。在模型的制作起初,先要来制作模型结构的大体框架,方式是很多的。目前业内较流行的制作方式大体有三种:第一是在传统的三维软件中进行第一阶段的大型制作,然后导入到雕刻软件中进行细节加工;第二是直接在雕刻软件中利用基础物体进行雕刻,直至制作完成;第三是直接在雕刻软件中利用四足动物的基础模型进行雕刻到最后制作完成。对于以上三种方法,主要还是根据个人的制作习惯和对造型的把握能力的高低来选择。第一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按照物体的结构进行精确的布线,为后期的雕刻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比较快速精确地把握物体的大体结构。后两种方法的好处是制作环节简单,但是对于造型能力的把握要求较高,不利于模型布线,对以后需要动画的物体模型还要进行重建拓扑的工作。本例将使用第一种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体会布线对后期模型细节的雕刻所起的作用。首先使用三维制作软件进行大体的造型制作。这里用到的是Maya软件。对比之前观察的样图,来制作大体造型,注意各个结构之间的比例(如下图)。这里用到的是多边形建模,其好处在于能够灵活快速地把握物体的形体,并能为物体的结构建立自由的线框分布。的文件格式,这个格式是三维制作软件的通用格式,为导入到雕刻软件做准备。

三、深化物体的结构

在物体基础造型完成后,就要在雕刻软件中进行深入加工了。把存为obj格式的物体模型文件导入到雕刻软件中,这里用到的雕刻软件为Zbrush(如下图)。在制作物体大体结构造型的时候,要注意布线,尽量按照布线均匀的原则来制作。均匀的布线可以为后面的雕刻工作奠定便利的基础。因为在雕刻软件中,模型的雕刻实质上也是基于顶点移动的原理。那么在光滑增加顶点雕刻细节的时候,就能够得到平均统一的顶点数量,以此达到一致的细节表现。在大体形态结构的制作中,要做到结构明确、布线合理均匀、比例准确。制作完成的基础造型(如下图),选择物体后输出文件后缀名为obj在导入到Zbrush后,可以看到物体呈现为类似于红泥颜色的模型效果。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模型表面的面片数量和Maya中的一样,还处于数量极少的模型状态。在此基础上,雕刻的第一步是继续调整模型的形态和大体结构。在Zbrush中,利用“移动笔刷”(如下图),这可以非常快捷地对物体的形态进行调整。大体形态调整完成确定后,下面就是对物体的结构进行深入的雕刻。在雕刻之前,要对物体模型进行细分的操作,就是增加物体表面的顶点数量,模型细分级别增加到三级(如下图)。顶点数量越多,代表着对细节的雕刻能够越深入。但是对于顶点数量的增加,还是根据制作的进度来增加的,不能在模型最初的阶段把顶点数增加到最后细节表现的数量上,这样会为造型结构的把握造成困难。基础工作准备完毕后,就可以进行结构的深入雕刻了。在雕刻工具使用中,运用默认的常用雕刻笔刷就足够了。在这个阶段的雕刻中,要多观察实物样片中大象的肌肉结构和面部骨骼结构,准确把握骨骼肌肉分布情况,这些都是达到最终写实模型的基础(如下图)。

四、细节表现

观察并确定第二阶段的模型结构形态的雕刻工作准确无误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入到雕刻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了——细节的表现。在此例中,大象的结构造型制作完成后,骨骼肌肉的表达已赋予了模型在力量上的表现力,但是与写实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表现在大象皮肤的质感上。观察样片知道,大象的皮肤是一种非常粗糙并具有类似菱形状的纹理构造,那么在细节的雕刻和绘制中就要去模拟这么一种皮肤质感。在细节绘制之前,要确定模型有着足够的细分级别。对于皮肤细小的细节处理,模型的细分级别最少要提高到六级。

在Zbrush中,对生物皮肤的雕刻处理,一般会采用Alpha纹理笔刷的方式,为模型进行皮肤的细节处理。在Alpha纹理中,可以查找与生物皮肤纹理类似的纹理图像(如下图),以此来进行雕刻处理,甚至可以把与之相同的皮肤纹理图像贴到模型的表面,大大提高了制作的效率。在表现细节雕刻的制作中,要保持十分的耐心和信心。把握住实物样片中所传达出的细节特征,在不断地对比和参考中进行雕刻制作,相信要达到最后的成功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以下是最终的模型完成图)。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电脑雕刻机;模型制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66-03

Application of CNC Engraving Machine in Practice Teaching of Model Making//Guo Yong, Chen Yuxia, Liu Shengquan, Tu Daowu, Hu JiuLong

Abstract With wide application of CNC (Computer Number Control) engraving machin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oduction, CNC engraving machine has been used in course teaching of model design and making, that not only promoted the speed of producing model,but also perfect the model. Furthermore, the application of CNC engraving machine had an advantage in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made them linking up with the society and quickly responding to job post. Take Woodpecker CP6950 as the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CNC engraving machine in teaching of model making.

Key words CNC engraving machine; model making; practice

Author’s address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China 230036

目前在建筑、工业设计、园林景观、展示和相关院校的专业教学中,模型设计与制作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模型的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学生认识材料、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在实际制作中进行综合的设计应用,使学生逐步理解模型制作决不是简单的模仿制作,而是材料、工艺、色彩、设计理念的组合。作为设计表现手段之一的模型制作行业在市场上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其材料日益丰富,技术制作和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1]。近年来随着电脑雕刻技术的高速发展,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雕刻技术的出现使刀具的走刀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和模拟,使模型的曲线、雕花、镂铣、刻槽等复杂工艺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将电脑雕刻技术应用到模型的制作中,不仅可以提高其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使一些复杂、难以加工的模型部件通过雕刻机完美地加工出来,使模型的制作更加精致。

1 雕刻机的分类

电脑雕刻机主要分为机械雕刻机和激光雕刻机。机械雕刻机主要是利用物理力对雕刻对象进行加工,由雕刻机主轴控制刀具直接在雕刻材料上进行铣削加工,适用于木材、MDF(中纤板)、ABS板等板材。激光雕刻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利用激光和材质作用产生的特殊效果(汽化和烧蚀)实现雕刻。激光雕刻机的加工过程是非接触式的,适用于亚克力、有机玻璃、赛钢板等材料的雕刻。本文重点介绍数控机械雕刻机的应用。

2 机械雕刻机的特点

机械雕刻机是利用机械物理力对雕刻目标进行精加工。首先要在电脑控制平台进行图文编辑排版(CAD/Type3等软件),然后将编辑的图文信息传输到雕刻机,指导雕刻机主轴控制金属刀具直接在雕刻材料上进行铣削,实现雕刻。机械雕刻机加工过程中属于高速切削,一般达到4 000转/min,可根据雕刻材料的性质调整主轴转速和刀具进给速度。高速切削条件下,文字、图案雕刻精细,边缘光滑,加工精度高。同一程序的批量产品加工使得加工产品的尺寸规格、外形要求、表面光洁度达到同一标准,易于实现批量标准化[2]。

3 电脑雕刻机在模型制作实践中的应用

3.1 电脑雕刻机制作模型的流程

模型制作通常看成实物生产的缩小版,其也由众多部件组合连接而成。由图1可以看出,AutoCAD设计图形是模型部件加工和模型表面纹路铣削的基础。科学合理的CAD设计图形导入Type3等雕刻机编辑软件中进行编辑,选择雕刻方式、计算雕刻路径以及模拟雕刻过程和效果。合理编辑后即可生成机器执行程序。在雕刻机上加载执行程序、装卸刀具、装卡材料、设定切削参数后,机器即可进行工作。雕刻机加工出的部件和其他部件再进行组合连接,以及完成后续涂饰等工艺,即完成模型的制作。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雕刻机的运用要和其他工具相互配合,使数控设备的效率发挥到最大,避免大机小用的情况出现,即避免所有部件的加工都依靠雕刻机来完成。

3.2 雕刻机软件(Type3)的应用

数控雕刻设备必须以专业的雕刻软件为基础,以体现设备的数字化。下面简单以啄木鸟CP6950型数控雕刻机为例,介绍Type3软件应用及工作流程。

Type3软件中的CAD模块具有绘制几何形状图形以及对所创建对象进行定位、删除、复制等编辑和文本编辑等功能。但Type3软件中的CAD功能中不能对图形尺寸等进行精确编辑,以及操作中的繁杂,所以实际运用中常将AutoCAD中图形以dxf格式导入Type3软件中,再对图形进行节点编辑,使所有图形都构成封闭区间,以方便后续路径的正确创建。Type3软件应用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Type3软件中的CAM模块包括创建刀具路径、刀具路径管理、刀具路径模拟和实体模拟等功能。在CAM模块中可以创建绘图、雕刻、切割、铣削、扫描、浮雕等十几种刀具路径,在模型制作中常用到切割、扫描、雕刻、绘图等功能。在Type3刀具库中可以选择锥刀、柱刀、切割刀,并能精确计算二维或三维的刀具路径。刀具路径模拟和实体模拟功能中可以直观看到所编辑的路径是否合理以及雕刻后的三维效果,可以省去试加工过程和减少实际加工误差,避免出错[3]。

3.3 以家具模型制作为例的具体应用

家具模型在材料、工艺上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实践的经验,雕刻机在家具模型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雕刻机加工复杂模型部件。家具模型中一些曲线、异形等复杂部件的加工,利用普通手动工具往往存在误差较大、效率较低、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利用雕刻机采用套裁划线的方法,按尺寸做好CAD图后编程导入,再进行加工,效率高并且加工精度高,有利于实现模型的批量化。如图3所示,1:4放缩的官帽椅模型的扶手和官帽的部件,先利用雕刻机加工出统一的部件,最后再组装成官帽椅模型。

2)雕刻模型表面花纹图案及文字图案等。古典家具模型表面往往有一些优美的花纹图案或文字图案等,以增加模型的美感和艺术性。古典家具表面的纹饰图案往往由工匠师傅根据经验和技艺来手工完成,难度较高,很难实现工业生产的批量化[4]。利用数控雕刻设备能够使一些纹饰图案的加工更加高效与简单。如图4扶手椅模型靠背上的“福寿双全”图案的雕刻和区域的划分,利用雕刻机能够简单快速地实现。

4 雕刻机在模型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加工参数的设定要根据所加工材料来合理设定,并且要充分考虑不同材料的差异性。机器主轴的转速和刀具的进给速度也要根据材料而有差异,主轴转速过高或刀具进给速度过快容易发生断刀和材料烧灼情况的发生,速度过慢往往造成表面质量粗糙等。刀具每次的下刀深度一般不要超过3 mm,以免断刀,对于厚度较厚的工件可以分多次切削以保证质量[5]。

工件的夹固要合理。注意测量和计算夹具的安装位置是否在刀具的行进路线上,以免发生碰撞。另外,由于夹具往往难以固定板件中心,在加工即将完成时可能会因零件与板件连接减少,未被有效夹紧和刀具转速高而导致工件飞出造成危险,因此在厚度方向上往往预留一定加工余量。另外,工件上加工原点的选定要合理。

5 结束语

在模型制作中,电脑雕刻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加工工具,尤其为模型精细部件制作提供了便捷的手段。随着学生在电脑雕刻机使用过程中不断地经验积累,把其精确、高效的工作特点应用于模型制作的加工中,不仅缩短了学生制作模型的时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模型的美观度。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模型制作实践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电脑雕刻机,模型制作是多种工具及合理的制作工序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只有这样往往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世奇.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周丹.SOFT型CNC数控系统控制软件的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06.

[3]信丽华,朱建军.Type3软件在数控雕刻机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0(1):57-60.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阳木雕选用材料雕刻技法构图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247-02

一、序言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东阳木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间艺人们创造了多种雕刻技法,逐渐形成了雕刻技法完善、创作构思娴熟、题材内容丰富、观赏实用有机结合等显著特点。东阳木雕从形式上看,由简单到繁琐,由粗犷到精细。木雕技艺之精湛,产品之典雅,精美驰名中外。

二、选用材料

东阳木雕是以散点透视的平面浮雕,其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一般很少漆色,突出表现原木的原汁原味,又称为"白木雕"。东阳木雕的选用材料主要是分为:内容题材雕刻用材和边框用材。其内容题材雕刻用材要求木纹细腻,能耐久,无油脂,不易变形,不易开裂,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白桃木、银杏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适合东阳木雕的精雕细刻。对于边框用材来说,要求木质坚韧、硬性好、质材重。不易损坏,起到加固和衬托作用。如黑檀木、酸枝木、红木、花梨木、铁梨木等。选用材料要利用木材的天然色彩和质感,使作品的结构内容与外框造型完美融合。木雕材料的色泽、肌理是木雕的"肌肤",木雕作品雕刻后,赋予了雕刻的语言,其材质赋予了一定的材质语言,能深化木雕艺术的感染力。

近年来,东阳木雕在选用雕刻材料上,不管是边框,还是主体雕刻部分,全部都选用高档材料进行雕刻制作,如选用小叶紫檀木、大叶紫檀大、酸枝木、花梨木、金丝楠木、红豆杉等高档木材进行雕刻制作。其目的是想通过高档材料雕刻制作的木雕作品,提升木雕作品的经济价值。但就艺术表现的精雕细刻来说,没有色彩较淡的效果好。

三、题材内容

东阳木雕题材内容表现的特色,其类型有:人物、山水、花鸟等。主要内容有: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吉祥动物、寄情花木、风流人物、抽象图案、山水人物、鱼虫走兽、宗教佛像等。作品的象征、寓意是用动物、花卉表示吉祥幸福、延年益寿、夫妻恩爱等;以神话故事和民众所称道、所供奉、所敬重的具有人格力量的历史人物来表示借古喻今、尊敬喜爱等等,东阳木雕表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一休化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艺术创作在不断的创新,东阳木雕也不例外。近年来,东阳木雕艺人们着力于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不断创新,致力于表现当代题材的作品。如:2012年东阳木雕大师共同创作的"改革开放十大成就"大型东阳木雕组雕《春天的故事》,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再如:《新农村》、《田野赞歌》、《五谷丰登》等等,表现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景象及农村农业丰收果实的木雕作品。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创作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从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广泛性中,挖掘创作创新的题材内容,东阳木雕才会有今天这样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四、雕刻技法

东阳木雕以构图饱满大气,层次丰富细腻、图像写实传神、做工精雕细刻、格调清秀淡雅和实用与欣赏完美结合的艺术风格独具特色,这种艺术风格以东阳木雕的独特的平面浮雕雕刻艺术为前提条件的。其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透空雕、透空双面雕、镂空雕、锯空雕、半圆雕、圆雕、圆柱浮雕、阴雕、深镂空雕、镂圆雕、镂空贴片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表现的特色,就是在整件东阳木雕作品中,运用上述雕刻技法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完成木雕作品的雕刻创作,以达到一定的木雕艺术效果。整件作品只有一种雕刻技法运用的有:阴雕作品、薄浮雕作品等;两种以上雕刻技法运用的有:深浮雕作品、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的作品、透空雕作品、镂空雕结合浅浮雕作品、高浮雕作品、多层叠雕作品、镂圆雕作品等等。东阳木雕的特征是集中表现为层次的丰富性,运用各种雕刻技法的多样化。东阳木雕的作品雕工精致、洗练、玲珑剔透而不伤整体和牢固,通过各种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达到了精雕细刻,突出了木雕作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层次感、立体感既丰富又强烈。

五、构图

构图又被称为"布局"或"章法",是指在平面美术创作中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的或局部的形象组织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预想的审美效果。也就是说,作者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它是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东阳木雕的构图,是作者把构思、立意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过图形的合理安排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达到表现意境、内容的艺术作品。构图是东阳木雕整个作品骨架,是立意的表现载体。构图要包括表现的意境、内容和表现方法等,它与作品创作是否成功、整体艺术效果如何有着重要的关系。在构图时,应该把最能吸引观赏者目光的这部分主题内容充分表现出来,陪衬的物像要概括地处理,使陪衬的物像起到烘托的艺术效果。东阳木雕的作品就是要选择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事物,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主题内容以及对艺术的见解,通过木雕的载体充分地得到表达。

东阳木雕构图饱满,表现内容丰富,刻划层次分明,适当保留平面,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的平面和空间范围内,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东阳木雕的构图可以概括为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其方法是线面结合的造型技巧,适当保留平面、小块留地与高远叠压的层次处理方式等几个方面。

东阳木雕的构图,在艺术手法上,以层次高、远、平面分散来处理透视关系并以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或鸟瞰式透视为构图特点,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可以比西洋浮雕更为丰富,可以不受"近大远小"、"景清"、"远景虚"等西洋雕刻与绘画规律的束缚,充分展示画面内容,可谓"画中有画,景中有景"。达到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和艺术魅力。

六、艺术表现

东阳木雕以其丰富的题材内容和精湛的雕刻技艺,逐渐形成了平面浮雕艺术别具特色的效果。东阳木雕艺术表现的特色有:运用雕刻技法、运用雕刻材料、运用色彩和运用粘贴技术等形式。

(一)运用雕刻技法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为主,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极为鲜明的雕琢艺术特色。其雕刻技法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透空雕(锯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园木浮雕、圆雕、半圆雕、彩木镶嵌雕、贴片雕、阴雕、彩木多层叠雕等十多种雕刻技法。东阳木雕的传统艺术蕴含着东阳木雕艺人博大的智慧和精深的木雕技艺,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结晶。

运用雕刻技法表现,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东阳木雕上述雕刻技法的一种、两种或多种组合,对木雕作品的雕刻创作,以达到一定的艺术表现效果。运用雕刻技法表现的有:阴雕表现法、薄浮雕表现法、深浮雕表现法、锯空雕与镂空雕结合表现法、透空雕表现法、镂空雕结合浅浮雕表现法、高浮雕表现法、多层叠雕表现法、镂圆雕表现法、多种雕刻技法结合表现法等等。

(二)运用雕刻材料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的雕刻材料应用广泛,因精雕细刻,很少上色,一般选用色彩较淡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楠木、榉木等色彩较淡的木材。也有选用红木、黑檀木、酸枝木、花梨木、铁梨木、荫沉木等颜色较深的木材作为雕刻用材的。这主要是根据雕刻设计者和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决定。运用雕刻材料表现法,就是在整件木雕作品中,运用各种材料通过雕刻和组合,来达到表现艺术效果的木雕作品。有时根据木雕艺术表现的需要,设计创作者会选用几种或者多种颜色的木材来雕刻组合成木雕艺术作品。运用雕刻材料表现的有:彩木镶嵌表现法、彩木雕刻组合表现法等,具体表现为木质材料色彩的丰富,雕刻技法运用多种多样,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色彩处理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因采用颜色较淡材料雕刻,又不上颜色,被称为"白木雕"。但有些木雕作品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对白木雕进行着色处理,来达到艺术表现的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就是运用各种色彩在雕刻的木雕上面着色处理,使其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艺术效果。运用色彩处理表现的有:浅降山色表现法、淡彩表现法和贴金表现法等。

(四)运用粘贴技术的艺术表现。东阳木雕是散点透视构图、讲究平面装饰艺术效果的浮雕。木雕作品要达到装饰的效果,有时需要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镶嵌连接组合。运用粘贴技术表现,就是将木雕作品单独雕刻后,进行粘贴或者镶嵌到底板上组合而成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粘贴技术表现的有:贴片技术表现法、竹丝镶嵌贴片表现法和锯空雕粘贴表现法等。

七、结语

综上所述,东阳木雕的是散点透视的平面浮雕,其艺术特点是工艺精湛,构图饱满,题材内容多样,艺术表现丰富,选用材料广泛,雕刻技法全面,不施重彩深色,保持原木本色,而且精雕细刻,具有素淡、清雅和简约之美。

参考文献:

[1] 华德韩.东阳木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5篇

皮雕雕刻工艺手法及制作

皮雕就是用旋转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以刻划、敲击、推拉、挤压等手法的创作。在皮革表层雕琢出凹凸层次感的纹饰及图案,表现出各种深浅、远近等感觉的效果。因此,在皮革上雕出凹凸不同层次的雕刻作品,统称为皮雕。

1.影雕雕刻工艺及制作

影雕是把要雕琢的图像用轮廓描绘出来,根据黑白明暗成像原理雕刻的一种工艺。这种雕刻方式对皮革的选择比较低,只要是雕刻皮就可实现。他所呈现出来的图案像影子仅有明暗关系一般,没有具体内部细节上的雕刻。他所呈现出来的图案像影子仅有明暗关系一般,没有具体内部细节上的雕刻。国内关于影雕的资料并不多,主要是国外Al.STohlman的《Inverted Leather Carving》一书中记载。这种雕刻方式对皮革的选择比较低,只要是雕刻皮就可实现。步骤如下:

(1)设计图纸;(2)打湿皮革;(3)用带球的铁笔描绘图纸;(4)用旋转刻刀雕刻图案;(5)在粗糙面贴防伸展内里,用B701敲边工具敲打边缘;(6)用A104-2水滴形印花工具进行印花敲打。

2.常规皮雕雕刻工艺及制作

常规雕刻是最为常见的皮雕方式,主要由旋转刻刀和印花工具敲打而成。皮料的厚度越大,雕刻出的立体效果越强。常规雕刻手法的前五步如影雕。

第6步印花敲打:用V405和C431印花工具在叶脉上进行敲打,打出叶脉的形状,使花朵更加的立体,具有真实性。红色用V405印花工具、蓝色用C403印花工具。

第7步阴影敲打:用A104-2水滴形印花工具在图案的阴影部分进行敲打,使得图案明暗更加明显,图案更具立体感。

3.3D立体雕刻工艺制作

3D立体雕刻是在常规皮雕的基础上,用锋利的小刀对局部边缘进行构造的雕刻。这种雕刻方式需将皮料挑起,所以要用厚的皮料。前七步如同常规雕刻手法步骤1-7。

第8步3D雕刻:用雕刻刀将边缘的花朵挑起。第9步阴影敲打:用A104-2水滴形印花工具在皮料挑起的地方进行敲打,形成阴影。

三种皮雕工艺分析

从工时上来看常规雕刻手法和影雕所需时间接近,3D立体雕刻时间略长。

从难度上分析,影雕的手法较单一,运用的工具也少,难度简单,所呈现的立体效果也会弱点。常规雕刻则根据图案的走势需要运用到不同的印花工具,细部的问题也会多很多。而3D立体雕刻是常规雕刻上用小刀将图案局部外轮廓皮料肉质层挑起,所用力度和皮质层起翘的深浅很有讲究,所以制作难度大大加深。

从耐磨性上看,影雕和常规雕刻没有过多的对皮质层进行挑拨,可通过后整理进行一定的护养,3D立体雕刻则对皮料肉质层挑起,所以在使用时更易脱落。

结论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激光;雕刻;数控; 藏式工艺品

中图分类号TP2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073-02

0 引言

激光雕刻技术是激光加工领域最大的应用之一。人工雕刻属于原始雕刻技术、机械雕刻是近代雕刻技术,而激光雕刻是现代雕刻技术。激光雕刻技术具有雕刻质量好、效率高、工序简单等诸多优点。激光雕刻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对工件进行局部照射,使表层材料燃烧从而留下永久性标记的一种雕刻方法。在雕刻过程中,雕刻机与材料不接触, 因此,材料刚柔并不妨碍 "雕刻" 的速度。数控激光雕刻是由计算机控制激光头在被雕刻材质上方移动,雕刻各种图文的过程。因此,激光雕刻在工艺、房屋家具、广告产品等雕刻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数控激光雕刻机主要由上位机的图像处理软件和作为下位机的激光雕刻机构成。激光雕刻机本身则是一个微机控制系统,它根据上位机传来的雕刻数据,去控制两个步进电机,使激光器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并控制激光的强度,进而实现雕刻功能[3]。有丰富的传统人工雕刻历史和文化,但是现代激光雕刻技术才刚刚进入雕刻领域。根据文化的特点,我们认为激光雕刻技术在具有更加广泛的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我们制作的几个实例来传达激光雕刻技术在藏式工艺品制作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1 激光雕刻机与工艺品制作

我们使用数控CO2激光雕刻机,其主要技术参数包括:工作幅面6000mm×900mm,整机功率1200W,切割速度100mm/s,雕刻速度400mm/s,支持图形格式BMP、GIF、JPGE、PLT、DXF、PNG、TIF。外观如图1所示。基本工作原理是:激光管产生激光束,经过几次反射、聚焦,照射到被雕刻物品;通过电脑控制激光小车在工作区任意滑动,留下烧结的刻痕(图形、文字等)。

激光雕刻和切割过程非常简单,根据激光雕刻机操作指南进行操作,如同使用电脑和打印机在纸张上打印。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多种图形处理软件(如CorelDraw和photoshop等)进行设计图文,数控雕刻机可以轻松在材质上制作各种藏式图文工艺品。实践发现在雕刻机的使用过程中根据激光功率大小,控制好激光电流强度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各种材料的硬度和结构并不一样。具体制作流程:首先利用班智达等藏文输入软件设计文字,利用CorelDraw设计图案,利用相关专业工具制作被雕刻工艺品,利用雕刻软件控制雕刻机,在被雕刻物品上雕刻设计好的图文。图2至图9中列出了各种材质上雕刻的工艺品样品。其中图2和图3是拉萨河边鹅卵石雕刻样品(藏文和肖像图),雕刻效果不错,刻文清晰可见,电流控制在8mA~9mA范围。石头雕刻在非常常见,其目的是想让神圣的经书文字和佛像保存得更坚固更久远,传统上是人工一凿一錾镌刻的,激光雕刻技术无疑将大大提高雕刻精度和效率。图4是牛角上雕刻藏文(意为‘大学’)。骨头类材质最容易被雕刻,需要注意的是雕刻过程中释放浓厚的骨头烧焦烟气和味道,注意及时把烟气通过抽气管抽到房子外面。图5是松木上雕刻的章子(意为‘阅’,作业批改之用)。小面积立体类被雕刻品,在雕刻过程中必须要稳定放置于工作面上,避免雕刻过程中被吹来的气吹到。图6, 图7, 图8,图9是化石、陶瓷和贝壳雕刻样品。此类材质比较适合小功率激光雕刻机雕刻图文,效果最好,电流一般控制在5mA~7mA即可。

近年来, 激光在木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 木质材料激光雕刻加工是非常有潜力的表面艺术加工方法之一。这一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藏式工艺品的生产中。激光雕刻机可以雕刻玻璃,因此我们利用激光雕刻机为导电玻璃刻线,可以研制新型染料敏华太阳能电池。激光刻线装置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中的一个重要设装备。激光刻线方式属于非接触式加工、效率高、精度高、可精确地刻划出微米级的凹槽,可精确控制加工能量、整齐分割待加工膜层、不损伤导电层、无需使用任何化学品。

2 结论

介绍了现代数控激光雕刻机雕刻原理和高效雕刻技术。利用数控激光雕刻机在鹅卵石、牛角、松木、玻璃、牛皮等各种不同材质上雕刻了各种图形、藏文、肖像等。结合其他雕刻工具制作了各种藏式工艺品。结果显示雕刻深度、效果与质量等取决于雕刻机的功率、操作人员的技术、艺术功底、以及材质的质量等。

参考文献

[1]江海河.激光加工技术应用的发展及展望[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1(14).

[2]梅遂生.激光技术的40年[J].大学物理,2000年第19(7):3-6.

[3]李德骏.大幅面三维激光雕刻机的设计[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1).

[4]林森.镌刻在石头上的经文.旅游纵览[J],2008(11).

[5]张厚江,钱桦,王磊,赵静.木质材料激光雕刻技术的研究[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2).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东阳木雕;创作创新;题材内容;雕刻材料;雕刻技艺

一、序言

东阳木雕师宗于鲁班,形成于唐宋,发展于明代,鼎盛于清代,转型于民国,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首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东阳木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民间艺人们创造了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阴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逐渐形成了雕刻技法完善,创作构思娴熟,题材内容丰富,观赏实用有机结合等显著特点。东阳木雕从形式上看,由简单到繁琐,由粗犷到精细。一代代的木雕艺人作出了努力,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视,东阳木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木雕艺人们创作创新高涨,木雕精品层出不穷。东阳木雕之所以能流长千年而愈茂愈盛,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木雕艺人们在继承和发扬东阳木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与时具进,根据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们对审美情趣的提高、市场化的要求和文化产品的需求,在题材内容、雕刻用材、雕刻技艺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从题材内容、雕刻材料、雕刻技艺等方面探究东阳木雕的创作创新。

二、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创作创新

东阳木雕创作的题材内容,主要有吉祥动物、寄情花木、风流人物、抽象图案、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山水人物、鱼虫走兽、宗教佛像、冶性书法等,采取象征、寓意等手法,用动物、花卉表示吉祥幸福、延年益寿、夫妻恩爱等;以神话故事和民众所称道、所供奉、所敬重的具有人格力量的历史人物来表示借古喻今、尊敬喜爱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艺术在不断变化创新,去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东阳木雕的艺术创作也迫切需要引入新时代的理念、潮流来加以构思创作。为此,东阳木雕艺人们着力于东阳木雕题材内容的不断创新,致力于表现当代题材的作品,以期有更加现实的意义、有现实表现力和美术亮点。如:2012年东阳木雕大师共同创作的“改革开放十大成就”大型东阳木雕组雕,该作品以唱响《春天的故事》为主题,歌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大型组雕有:《春天放歌》、《小岗手印》、《商品经济》、《乡村新曲》、《雪域天路》、《鱼水情深》、《高峡平湖》、《世博盛会》、《拥抱海洋》、《神九问天》共10幅浓缩了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故事。为适应时展,紧跟新时期的步伐,一些新内容新题材的作品在不断地涌现。如:《新农村》、《田野赞歌》、《五谷丰登》等一些表现新农村为题材内容的木雕作品,其作品表现了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新农村经济建设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景象及农村农业丰收果实。

东阳木雕作品的创作创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谋题创新,立有新意的艺术之泉。东阳木雕作品题材内容方面的创作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突出表现了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题材内容的创作创新是东阳木雕创新的力量源泉,是东阳木雕创作创新永恒的主题,只有在题材内容上不断地创新,东阳木雕才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三、东阳木雕雕刻材料运用的创新

东阳木雕一般采用色彩较淡的木材,精雕细刻后,很少漆色,又称为“白木雕”。雕刻用材采用色彩较淡的木材,如樟木、椴木、白杨木、白桦木、白木等。木雕材料的色泽、肌理是木雕的“肌肤”,是触觉感受的出发点与源泉,能成为深化木雕艺术感染力的通道。东阳木雕是平面的散点透视的浮雕,雕刻材料的结合运用,能突出其作品的艺术效果。选用材料要利用木材的天然色彩和质感,使作品的结构内容与外框造型完美融合。东阳木雕的选用材料主要分为:内容题材雕刻用材和边框用材。其内容题材雕刻用材要求木纹细腻,能耐久,无油脂,不易变形,不易开裂,如椴木、白木、樟木、楠木等浅色材料,适合东阳木雕的精雕细刻。对于木雕边框用材来说,要求木质坚韧、硬性好、质材重。如黑檀木、酸枝木、红木、花梨木、铁梨木等。近年来,东阳木雕艺人在不断地探索研究木雕雕刻用材,开始了各种的探索与实践,在雕刻用材上,不管是边框,还是主体雕刻部分,全部都选用高档材料进行雕刻制作,如选用小叶紫檀木、大叶紫檀大、酸枝木、花梨木、金丝楠木、红豆杉等高档木材进行雕刻制作木雕作品。通过运用高档材料雕刻制作木雕作品,提升了木雕作品的经济价值。

还有主题雕刻材料选用椴木,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精雕细刻,凸现了东阳木雕工艺之美;边框材料选用木材自然的根瘤、节、疤、疮洞、裂纹等包装,发挥自然质感的美,形成自然美与工艺美的交相辉映,提升了东阳木雕的艺术价值。

四、东阳木雕雕刻技艺的创作创新

东阳木雕大师、艺术家们为了使东阳木雕更富有立体感和三维立体艺术效果,采用各种雕刻技法,在雕刻技艺上也有创作创新之举。

1.多层叠雕雕刻技法的创新。多层叠雕雕刻技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以“多层叠雕”为主的一种雕刻技法。其多层叠雕是指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平面浮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采用分块、分单元雕刻,逐层对接组装而成的一种雕刻技法。此雕刻技法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了由近至远、由低到高的多层次画面,达到了在平面背景下三维立体的艺术效果。

2.镂圆雕雕刻技法的创新。镂圆雕雕刻技法,是指在整件木雕作品中,充分运用深浮雕、镂空雕和圆雕的雕刻技法,在平面深浮雕物像的背后斜截镂空雕刻,再进行圆雕雕刻的一种雕刻技法。此种雕刻技法是在东阳木雕平面深浮雕的基础上,运用圆雕技法和通雕技法。其镂圆雕,在平面深浮雕的基调下,对人物、动物等物体块面背部采用30度至45度的背后斜截镂空雕刻到底部,再对人物、动物进行圆雕雕刻。所雕刻的木雕作品三维立体艺术效果非常强烈,不管在那个侧面观看欣赏,其木雕作品的层次感、立体感、三维艺术效果非常突出,在平面的二维空间里,创出了三维版木雕的艺术特效。

3.火烧板拼雕技法的创作创新。火烧板拼雕技法,就是在制作木雕作品的木材上,作火烧技术处理,并且要严格控制火烧的温度和时间,再用化学原料去除尘埃,使木质的肉与筋达到古色古香色彩的艺术效果。经过火烧板拼雕制作的木雕作品,一是保持了古代木结构民居的自然木质纹理的形态和色泽,逼真地反映了历史沧桑感的艺术形象。二是比传统雕刻技法刻画古代建筑物更具有立体感。三是突出了古建筑物的艺术效果,给人以一种古朴素雅、自然逼真、惟妙惟肖的艺术感染,让人回味无穷。

五、结语

东阳木雕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创新的源泉,才有艺术的生命力,艺术在于不断的创新得到发展,艺术的不断创新才有艺术的魅力。东阳木雕只有不断地去发掘创作创新,艺术才不会枯萎,艺术才会永远常青。上述是从题材内容、雕刻材料、雕刻技法等方面探究东阳木雕的创作创新。本文尚未涉及的东阳木雕创作创新,有待以后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8篇

1.题材内容的结合

东阳木雕与东阳竹根雕都是充分利用根的天然形状,对根进行研究和构思,雕刻各种人物、佛像、花鸟、山水等,形象生动,形态逼真,其题材的表现内容十分广泛。东阳竹根雕,更是继承了传统东阳木雕广泛的雕刻题材,如:历史事件、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典文学、风流人物、宗教佛像,以及吉祥动物、鱼虫走兽、寄情花木、蔬果花卉等,经过创作者的精心设计、精雕细刻使得动物和人物形象等都惟妙惟肖。

东阳木雕的常见工艺品有宫灯、镜框、笔架、笔筒、首饰盒、储蓄罐以及家具雕刻等,而在东阳竹根雕艺术作品中,钟馗出游、十八应真游蓬莱、钟山夜巡、竹林七贤、三星献寿、八仙过海、钟馗嫁妹、陶渊明、东方朔、弥勒佛、狮子戏球、佛手瓜、葫芦、仙桃等都雕刻得十分逼真,此外尚有竹根壶、竹根船、竹根簪孑、竹根印章等品类和各种文房用具的笔洗、水丞、储物盒等,以及现代题材内容的渔舟、渔翁、渔篓等作品。东阳木雕和竹根雕,在题材内容上既有相通之处,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内容广泛又丰富。

2.雕刻技法的结合

东阳木雕是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而成的木雕艺术品,而竹根雕则是以竹根为雕刻材料的竹雕工艺品。根雕艺术的创作,都需要创作者凭借经验,选择形态变化多样,生长自然的材料,进行构思,巧妙设计和精心雕琢制成根雕工艺品。二者在雕刻技艺上均采用减法造型的雕刻手段,相互借鉴,相辅相成。东阳竹根雕,更是吸收了传统东阳木雕的雕刻技艺,并继承了我国上海嘉定派竹根雕刻的工艺及风格,在雕刻技法的运用上,有东阳木雕的痕迹。

东阳竹根雕在传统东阳圆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了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阴雕等多种雕刻技法,为竹根雕的创作奠定了必要条件。其作品雕工精致,疏密有致、高底错落,在雕刻思路上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

3.艺术表现手法的结合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9篇

一、陶瓷雕刻之发展

陶瓷雕刻并不是简单的艺术品设计,它是运用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在成型的坯体上精心设计雕刻,再经过窑炉高温烧制,或在白瓷上用专用的雕刻工具直接雕刻。陶瓷雕刻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陶瓷雕刻溯源,据记载:清朝开始就有了专门从事陶瓷雕刻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繁荣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别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同治至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等人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陶瓷雕刻的发展。近代后,瓷雕更飞快发展,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陶瓷雕塑艺术也因此驰名海内外,盛名不衰。随着时代的进步,意性地表达陶瓷雕刻产品成为更多工艺设计师的设计出发点,陶瓷雕刻工艺设计师们通过陶瓷雕刻产品设计的文字化、图形化和色彩化,从而不断地掌握陶瓷雕刻设计的原则。设计师们不仅要满足客户的设计需求,还要让广大消费者认可和认同。因此,陶瓷雕刻产品的发展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二、陶瓷雕刻之美学语言

陶瓷雕刻是运用陶土为材料,运用其材料的特殊性而衍生出独特的成型技法和陶艺语言。因陶艺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可塑性和模糊性。泥的可塑性是创作客体的特点,是泥本身所内含的物质的性能所决定的。模糊性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对创作对象类属边界与形态不确定的思维。有着不确定性、偶发性。模糊性贯穿于作品的构思,可塑性使成型成为可能,模糊性使陶艺创作充满灵性。

三、陶瓷雕刻之视觉形象

陶瓷雕刻是所谓陶艺语言的转换,是指创作者充分利用陶瓷材料的可塑性和模糊性,把创作草图中的平面视觉形象或心中的造型意象转化成具有凸凹起伏效果的浮雕形象。在特定的角度上进行欣赏,具有较为独特的艺术价值。浮雕表现的是“在真实性的可视空间上的一种假象”。

四、陶瓷雕刻之艺术美感

陶瓷雕刻艺术的美感较好地应用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陶瓷浮雕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笔法,对陶瓷雕刻造型进行线条的勾勒,制造出想要表达的意境,突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形象。现在的陶瓷雕刻造型中许多都采用中国画线条勾勒,以直接的方法对陶瓷雕塑作品进行整理,将瓷雕的造型表现出流畅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瓷雕艺术的创作者,必先行修养好中国画技艺,才能更好地把握陶瓷雕塑艺术的创作。陶瓷雕刻的美感在造型上更不容忽视。一个陶瓷雕刻的价值与否,与陶瓷雕刻的造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充分地利用美学原理和中国画的思想构造。采用中国式委婉的线条设计,表现出中国画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美感,注重通过陶瓷雕刻艺术的造型寓意表达出形式美,使艺术美感在作品中无处不在。

五、陶瓷雕刻之空间艺术特征

随着陶瓷雕刻艺术的更新,其主导功用及实用逐渐增强,审美性逐渐弱化。这从另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人们对自由及简单生活的追求。陶瓷雕刻在现代社会中较为常见,也较为接近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不论是大型宗教仪式还是日常生活中储蓄的生活用品,都可以见到雕刻作品在空间上的自由性、灵动性和表现性。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的陶瓷雕刻有所不同。相对而言,现代雕刻更加强调气势与神韵的追求,而对细节方面的刻画则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现代陶瓷雕刻家往往根据自身的真实体验以及对真实物象的理解感悟,通过添加艺术效果,最终以艺术雕刻的方式自由体现。这种陶瓷雕刻特殊的表现性就体现在现代陶瓷雕刻家以明快而又夸张的手法,将事物的具象和神韵凸显出来,在进行陶瓷艺术品的雕刻时,艺术家往往以雕刻的空间静态之美呈现给观赏者,使观赏者在作品中品出不同感受,随心而变,这样带给的是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换取欣赏者的情趣,在欣赏过后回味无穷,以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六、陶瓷雕刻之空间艺术美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红木雕刻;工艺传承;艺术文化;创新

雕刻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雕刻匠师运用各类刀具刀法,具有一定的腕力和绘画功底,在木材上运刀如用笔,不少精美的雕刻,其美学价值远远超出其作为家具等的外在价值。红木是质地最坚硬的木类,因其颜色都是红紫色红褐色故称红木,红木的材料有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红酸枝木、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等。红木雕刻的题材很多,有植物纹、动物纹、山水纹、人物纹等。

一、红木雕刻的历史发展

红木雕刻艺术是在丰富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优秀产物,具有一定的产业文化价值。它的起源很早,秦汉以前就有了红木雕刻艺术而到了明清时期则达到艺术发展的巅峰,家家户户都陈列有由红木雕刻的装饰品,题材丰富多样,各种图案应有尽有,并且每一件物品都雕刻的极为细致,栩栩如生,散发出雕刻艺术所具有得独特的魅力,展现出雕刻工匠高超的技术才能。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红木雕刻艺术更是极度的重视,下达各种文献题材,多方面的保护、发展传统的红木雕刻艺术,匠人们借鉴古典结合现代文化不断创新,雕刻出的纹样作品各个新颖富有深意,彰显了红木雕刻艺术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的红木雕刻创作

木雕艺术品看似是很简单的工艺,但它却蕴含了雕刻师的艰辛,在雕刻前,雕刻师需要在脑海中构思设计的整体形象,要达到形似的必要条件,经过深思熟虑后,雕刻艺人就要开始设计图纸,先整体再局部到每个细节,经过反复地修改,最终定下创作的稿图;图纸选定后就要挑选木材,选择自然已经风干的红木或者自己进行蒸干,对红木做一些雕刻前的简易加工,以便后续进行精心雕刻;当图纸和木材都选定女f之后,就是关键的雕刻和上漆,真正的工流程就开始了,当然比较复杂且耗时较多的雕刻,其做成之后就是一件艺术品。木雕雕刻分为不同的雕刻工艺和艺术手法,形式也比较多样,像浮雕是为了让雕刻作品上的图案较明显地凸显出来,它恰恰与雕刻较浅、较简易线条的浅雕工艺相反,还有透雕是在木材上钻刻一些均匀的空洞和装饰图案,使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在各个工艺都雕刻完成后,为了更加美观,还往往会在木雕上贴上一些图案,这便就是贴花工艺。在以上的工艺中,每项工艺都要求精益求精,不允许有丝毫的马虎,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让木雕更具有艺术效果,达到神似的境界,赋予红木雕刻艺术品更深刻

的内涵。

三、红木雕刻艺术的创新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传统的雕刻技术在当代的新思路下得以简化,如现代可用机器化设备进行雕刻,但这样做法在提出时就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些人认为机器制作和手工制作相比失去了很多神韵,达不到红木雕刻应有的艺术效果,但是我想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在红木雕刻中纯手工制作,艺术效果很好但耗时较长,而机器可弥补这一缺点,为达到双重效果,可以先用机器做一些不太展现艺术效果的工作,如一些整平和磨光,然后再用人工进行必要的艺术性雕刻,总体上缩短雕刻时间,而又不让艺术品失去其应有的神韵,作品的审美人性化也得以保存。

在传统的雕刻艺术品里,大多数是装饰用品都是以神为题材的,而在现代的审美中,人们更注重于题材艺术多元化,人们便于更广泛的空间装饰和收藏,这样当代的许多饰品的设计风格,都可以运用到红木雕刻创作中,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木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雕刻和设计者可以从中提炼精华,找到独特的设计思路,运用先进的电子技术,进行绘图辅助设计,以减少人工绘图的烦琐操作,而且现在的艺术形式多元化比较普遍,设计和雕刻师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挖掘,利用软件进行创新型组合设计,展现出要设计的立体效果,对设计进行审核裁判,看是否能满足大众的审美要求,雕刻师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装饰背景,利用网络来招募广大人民的设计想法,扩宽自己的设计思路,从而能更好地满足更多人的审美情趣,多元化创作也会更加凸显,这样,人们装饰的空间就得以扩展,有形的精神实物也给人带来了丰富的美感。

四、结语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1篇

胸中罗万壑,刀下定乾坤。20多年来,我坚持以传统的徽派石雕技艺为基础。认真吸取了青田镂雕、昌化圆雕、福建高浮雕和薄衣雕等雕琢技法的精髓,并加以融会贯通。通过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在取材、构图、雕艺等方面,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我的石雕作品也从比较单一发展到品种多样化,深受国内外许多专家的好评和广大收藏家的青睐。

一、巧雕“石后”鸡血石

鸡血石被誉为“石中皇后”,极其珍贵。鸡血石分软地和刚地石质,其受刀的雕刻硬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石质的石材,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去雕琢,才能显现出最佳效果。雕刻大件的鸡血石,先要对它进行“三观”:即观其质。看它的质地如何;观其色,看血色的走向;观其形,不同的石材形状确定作品的题材。比如:对形状稳重而质地较差的石材,适宜雕刻山水作品。雕琢时,还要根据其血色的深浅,运用镂雕和薄衣雕相结合的技法,最大限度地将血色剥露出来。让石材本来的含血量在作品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还要看血色的走向,其目的要巧用血色。比如:血色部位呈横向状的石材,适宜刻祥云,血色部位垂直的石材,适宜雕祥光。瑕疵之处,可用镂雕之法,刻成树木花草。通过巧妙构思。使石材每个部位各尽其妙,表现出神奇的艺术效果。若质地较好的鸡血石,可以按其血色的不同深度,分别采用高浮雕和薄衣雕相结合的技法,将其雕刻成人物、山水之类的作品。质地好的部位,可雕刻人物,其形象会栩栩如生。形状稍次的石材,适宜雕刻花鸟龙凤之类的作品。小件的鸡血石,则只能以圆雕刻制成人物和动物。鸡血石一般不适宜采用圆雕之法,因圆雕无法将石材里蕴含深浅不一的鸡血充分地显示出来,也不能将表面的血充分而尽可能地保留住。我雕刻的鸡血石作品《盛世明君图》,因石制宜,巧妙地利用石上鸡血构成图景,天然成趣,活脱脱是一幅石上画图。

二、妙雕“石帝”田黄石

田黄石,是宝玉石中的“石帝”,其价值可想而知。一般来说,田黄石大多采用薄衣雕和浅浮雕最佳,这种雕法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黄度,如雕刻过深,不仅使黄度变淡,而且还会使石材的价值大打折扣。所谓“胸有成竹”就是说,当一块原石摆在你面前时,必须要做到心有全图。在下刀之前,先应考虑尽量保留其天然的形状。雕刻前先看其是否有杂质。检查的手法就是用强光手电筒看它的透明度和纯度,从中看出杂质所隐的部位,做上记号,然后,构思整体布局。为做到“隐劣显优”,有杂质之处,要尽量保留石皮的外观,以避免暴露其杂质,降低作品的价值。在石材的纯度和透明度相对较好的部位,雕刻人物画面,而石质较次或有杂质之处,可雕刻山石、树木、房屋和云彩。勾画好要雕刻的图形后,接题材的需要,先着力雕好主要部位,如人物的脸部,四肢的形态和衣衫,再雕其他配景。

作品雕好后不能急于打磨,而要放入茶籽油中浸泡两天再行打磨、刨光、封蜡,这样做出来的田黄石作品外观更光亮,手感更油润。我的作品《虎溪三笑》千雕万琢,全用手工,那份感觉自非一般可比。

三、因材施雕奇巧石

巧石雕刻技艺讲究的是个“巧”字,因材布局,巧施雕琢,使本来就是奇巧之石成为有灵之物,这就是我们雕刻艺人的本领。巧石的雕刻在色彩的运用上比鸡血石与田黄石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因巧石一般色彩丰富,给人创作的想象空间更大。巧石虽然色彩多样,但如何在雕刻中做好“巧”文章,也绝非易事。需要雕刻家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对色彩的运用能力。我曾在一块既有红色、深黄色、土黄色且有瑕疵的红花冻石材中,把红色和深黄色部位雕刻成蜜蜂,而在土黄色部位雕刻成蜂窝,瑕疵部位雕刻成树枝。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石材中的固有色彩,使该作品层次分明,色彩清晰,妙趣横生。再如,在一块朱砂石中,既有黑色,又有白色,我即将黑色部位雕刻蝉的头部和前身躯,白色部位雕成翅膀。这样刻出来的蝉更富真实感。总之用好巧石的色彩,有变废为宝、刻石成金之效。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2篇

竹刻是书、诗、画、印的结晶艺术。《嘉定县志》中有一段评价竹刻的文字,是这样记载的:“竹刻为艺术上精品……其为它处所不能媲美者,则为刀法……名曰行刀[1]。”它具有国画、书法的笔墨气韵,又工细精致,轻逸生动,引人入胜,年代越久,色泽越润。使用传统竹刻手法雕刻出的笔筒、臂搁、扇骨等器物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玩摩挲,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温润,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传统竹刻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传统竹刻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加工工具的比较

主要的竹刻手工制作工具有以下几种:毛料造型工具:砍刀、锯子、刮刀;雕刻刀:平口刀、斜口刀;异型刀:圆口刀、三角刀、槽口刀、铲刀。主要的机械加工机器有以下几种:切割机、机械打磨设备、雕刻机。手工与机械加工工具的功能可相互对应。机械切割机与打磨机类似于毛料造型工具,像锯子,刮刀等,能高效完成竹子的粗加工处理。而电脑雕刻机相当于各种类型的雕刻刀,能快捷准确地雕刻出设计好的图案。手工工具多样复杂,创作周期长而机械加工工具单一简单,创作周期短。为适应竹刻的刮、削、切、冲、剔、铲、平等多变化多表现的手法,手工竹刻工具尤其是雕刻用刀具种类繁多,传统竹刻很讲究用刀,雕刻刀以弹簧钢制成,风格不同,用刀也有区别,以留青竹刻为例,用于切边线,用斜口刀;铲去平白处,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圆口刀;刻划毛发之类,用槽刀。而在现代机械雕刻的过程仅仅是由一台电脑雕刻机来实现的。在竹刻的粗加工过程中,数控切割和机械打磨可有效地提高竹材切割及打磨的效率和质量,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传统手工竹刻制作周期短则半月多则数年,机械竹刻的制作周期则只要几个小时或几天。手工工具对比机械加工工具在竹刻生产效率上的优劣势。手工竹刻工具的制作原理简单,成本低廉,手工切割灵活方便,充分发挥竹刻创作者的智慧与灵感,但手工切割质量差、尺寸误差大、材料浪费大、后续加工工作量大,同时劳动条件恶劣,同一时期同一竹刻制作者只能完成单件作品,生产效率低下。数控切割相对手动切割来说,可有效地提高竹材切割的效率、切割质量,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打磨的方法中,手工用各种型号的砂纸打磨,虽灵活方便,适用范围广,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质量不稳定。机械打磨效率高、质量好,劳动强度低,应用广泛,效果稳定,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不如手工打磨灵活多变。人工雕刻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雕刻错误,原稿不错,手工雕刻时一刀失误,整个作品就有缺陷了。机械雕刻具有高效快捷、精准、清晰的特点,方便竹刻的批量化生产及普及。但对比手工雕刻,雕刻机也有其局限性,复杂题材的作品以及需要表现丰富艺术人文内涵的雕刻,深浅层次的变化,刀工笔触的流转,形与神的融合,这些都不是机器能完全实现的。

二、传统竹刻手工雕刻法与现代机械雕刻方式的比较

手工竹刻的技法传承千年,追求细致生动,在雕刻方法上很有讲究:有讲求空间立体的圆雕;有介于绘画与雕刻间,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的浮雕;所雕的物象低于雕面的水平面的阴刻;在平面的雕面上以阴刻线条造型,与绘画中白描相似的线刻;雕透镂空贯通的透雕等。现代机械雕刻方式有切割雕刻、凹模雕刻与凸磨雕刻三种。手工雕刻法与机械雕刻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切割雕刻类似于手工雕刻中的线刻,是利用切割方式在竹材表面加工出要求的图案,具体就是先将图案以线条形式表现,再用激光切割出线条,从而得到用切割线条表现的图案。凹模雕刻类似于手工雕刻中的阴刻,所雕物象低于基准面,对图案部分进行切除加工,而对图案的部分保留竹质材料表面原样不动。凸模雕刻与手工雕刻中的浮雕相似,这种雕刻加工形式只切除图案的材料,且各点处切除力度相同,而对图案本身材料保留不切除。这种雕刻方法适于文字、图形轮廓等的表达[2]。手工雕刻与机械雕刻在细节的处理上有很大差异。机械切割雕刻出的线条粗细均匀,深浅一致,看上去整齐规律,但不如手工雕刻出的线条有刀触深浅的变化,少了流动感。手工浮雕是在雕刻前先将画稿贴在刻板上,然后依据画稿进行雕刻的,机械凸模雕刻则是将图案输入电脑后控制机器雕刻的。手工浮雕根据浮雕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而机械凸模雕刻的划分没有如此讲究。手工雕刻往往因形造式,手法灵活,尤其在雕刻形状不太规则的部位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为明显,因而雕出来的图像也都活灵活现,人物、动物的表情、神态生动自然,不会感觉呆板凝滞。对于形状比较规矩的物体,手工雕也讲究阴阳明显,层次分明,线条流畅舒展。在横平竖直,线条拐角,以及有规矩的回纹、万纹、花瓣之中,总会有那么点的缺陷,虽然手工雕刻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但这也正是手工雕的魅力所在。机器雕刻的深浅全由电脑事先输入的数据控制,则非常规矩,横平竖直,线条的粗细一致,深浅一致,每颗云珠都一模一样,每个花瓣都一模一样,在技法的表现形式上就略显单调,表现的人物、动物的表情动作也比较生硬、呆滞。

三、传统竹刻手工制作与现代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的比较

竹刻手工制作的一般程序:选材—煮竹—凉竹—修竹、整形—上稿、描图—刻竹—打磨—上油—作品保护;竹刻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选材—干燥、去青—开剖、蒸煮—炭化—定形—精刨、砂光—覆膜、雕刻[4]。手工制作与机械加工的一般程序有很多相似处。都需要经过竹材的筛选、竹子的粗加工处理、创作前的整形、作品题材的绘制及雕刻等主要程序。每个程序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很相近。机械竹刻作品的加工程序一定程度上参照了手工制作的一般流程,只是简化了在机械雕刻中作用不大或效果不明显的部分工序,使得雕刻过程看上去更为简洁现代化。手工加工较机械加工过程繁琐复杂、严谨讲究,制作时间长。无锡竹刻手工取材要求高,一般是竹龄在五年以上的阴山竹,表面不能有任何的斑点和损坏,雕刻者在原材基础上进行雕刻创作;机器雕刻一般选用的是三年竹龄的毛竹。手工制作的防蛀、防霉处理是蒸煮后晾干,机械加工方式中除了蒸煮还可用炭化代替,它除去了竹材中的营养物质,防蛀防霉效果更好。在修竹,整形过程中,手工制作是先将竹材制成各种形状的物件,再用砂纸将其侧面和内面打磨光滑,保留了材料原来的部分形态;机械加工则是将蒸煮或炭化后的竹筒捞出并定形成平竹片后进行精刨砂光[3]。为了方便机械雕刻,材料以片状形式呈现。手工刻竹过程中,是先粗处理后深处理和细雕,以不同的刀具根据要表现的内容细细雕琢的;而机械雕刻是将电脑制作的图案输入雕刻软件后,对设计图稿进行数字编辑,把艺术家的想法通过电脑控制机器雕刻来实现的。手工打磨需备好不同型号的砂纸,在打磨时按花鸟人物的条纹打磨,先粗打后细打,打磨出骨骼般细腻光滑的效果来;机械打磨在拐弯和精细处不如手工打磨那么有技巧,有些地方打磨不到,比较适合表面平整竹刻作品的打磨。手工竹刻加工的优势在于雕刻创作者们可以因材施艺,结合原材的形体进行创作,艺术雕刻者能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化腐朽为神奇,斟酌每件作品原材的特点后赋予其不同的灵魂。机械加工的对象多以平面板材为主,或是规则几何形状的竹材,一来方便固定,二来不会出现计算以外的错误,较为局限,一般单件器物雕刻花费的成本会比较高,适合批量生产。机械雕刻对于图形化,图案化,规律性强的设计,有着天然的优势,是手工无法企及的,精确性、细致性、规范性都是机械雕刻的优点,但刻板、简单、层次感差的缺陷也十分明显。

四、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艺术审美的比较

传统竹刻与现代机械雕刻的题材有些微不同。前者具有中国画中线条的弹性和动势,受绘画书法影响,题材内容多为文字、山水、花鸟等。而机械竹刻的题材多为吉祥寓意的图案与文字。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在造型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传统竹刻手工艺:质朴淡雅,没有对竹子进行过多的处理,主要体现艺人精湛的工艺和艺术修养;水墨情怀,通过铲刮过的竹子表层青筠与第一层竹肌间色泽的微妙对比,尽可能地来表现中国写意画水墨淋漓和墨分五色的特有韵味;变化多端,造型上留给艺人很多发挥想象的空间;精巧细致,对实物的塑造入木三分。现代机械雕刻:规矩工整,对竹子的形状进行了几何化的切割处理,表现出机械雕刻的精准细致;均匀和谐,机械加工的艺术审美体现在电脑数据的输入及图案的设计部分,输出的雕刻精密准确,雕刻的线条深浅粗细均匀到位,在空间及刀工变化的表现上虽不如手工雕刻来得灵活生动,但也有其理性化特点。不过对比手工雕刻,机械雕刻在精神审美高度的实现上还是略逊一筹。传统竹刻手工艺的形式美感表现是全方位的,多种雕刻手法的巧妙结合,塑造出难度较大的形式造型,富层次美感。手工竹刻的作品具有较强的精神性,创作者把情感融于其中,每个局部都成为了情感的化身,使得作品更有意蕴,更耐人寻味。但手工竹刻在造型题材方面仍过于追求传统,涉及的领域较少。创作者应该在保留其原有文化精神深度的基础上发扬雕刻者的创造性,鼓励个性风格的多样化,在题材上融入较易被现代社会接受的元素,增加自身造血功能,结合先进机械加工技术承担部分不影响作品精神高度及审美的工作,使传统竹刻呈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生生不息地传承发扬下去。

五、传统竹刻手工艺与现代机械雕刻工艺的应用与发展

传统竹刻工艺与机械雕刻工艺的应用。传统的竹刻器按功能主要分为实用器和陈设摆件,实用器以文房用品最常见,如笔筒、臂搁、洗、印章等,其次是杯、壶、盒、炉、香筒等日常用具。摆件主要是人物、动植物题材的圆雕作品。传统竹刻作品流传至今大多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多被文物爱好者收藏及观赏,功能以装饰为主。现代机械雕刻工艺应用广泛,小至带有特定寓意的装饰挂件,大至室内外建筑的陈设雕刻,都有它的影子。传统手工竹刻产出少价值高而现代机械雕刻产出多价值低。由于竹刻纯手工技术掌握在少数传承者手中,产出少,价格高,作品多为竹刻爱好者或者内行人士所购买并收藏,不利于竹刻的推广,只会小规模产出,纯手工制作的竹刻产品有的是雕刻者在与购买者充分交流后,按照他的要求去定制的,产品的功能也较为固定传统,像笔筒、插屏、座屏扇骨等。机械雕刻虽然实现了竹刻产品的批量生产与推广,但较易复制生产,雕刻表现又不如手工来得多变有层次,少了精神层面的文墨味与灵动感,无法拥有手工竹刻的艺术地位及价值,降低了竹刻产品的整体档次。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3篇

完备多样的雕刻技法

牙雕艺术之美有三类:材质美、内涵美、刀法美。其中的刀法美即是雕刻技法,技法的高超则是与创作者个人的内心感受和艺术修养有着紧密的关系。千百年来,雕刻技法在一代代雕刻艺人的不断创新、完善下,已然渐臻完美。它是指作者在雕刻创作中,对雕件的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是艺术家们展现自己高超雕刻水平的最重要的手段。牙雕艺术家们根据象牙的长短、粗细、色泽设计图案,充分利用每一寸的原材料,塑造完整细腻的造型,将人物、动物的神态和丰韵展现出来,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雕刻传统,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众多传唱千年的佳品,整个国度萦绕着浓郁的雕刻气息,而笔者自小就熏陶在这种氛围里,深深地眷恋着牙雕雕刻艺术。

雕刻技法种类多样,有圆雕、浮雕、镂雕、透雕、沉雕与线雕、薄意等。圆雕是雕刻成立体的造型,不管从任何一面都可以欣赏作品。这种表现手法要求雕刻者有娴熟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人物类雕像最经常采用这种手法,如仕女、罗汉、佛人、武人及历史人物等。笔者的牙雕作品《多子佛》,荣获了第六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2012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此作品主要以圆雕的雕刻技法为主,塑造一尊造型生动的弥勒佛与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嬉戏的场面,弥勒佛左手掌心滚动着圆珠子,右手扇动着芭蕉扇,左脚抬至腹前,使静态的作品似乎动了起来,仿佛看到弥勒佛在欢快走动、步态摇摆的样子,加上一脸的嬉笑,使喜庆、美好的寓意展现得活灵活现。牙雕将珍贵的材质与巧妙的雕刻艺术自然融为一体,让人在惊叹造化的神奇之余,更感叹能工巧匠们出神入化的鬼斧神工。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手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造型上有明显的前后层次关系和半立体效果,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造型形式,有浅浮雕与高浮雕之分。浅浮雕是阳纹雕刻低于高浮雕而又高于薄地阳文雕刻法,属于平面雕刻,但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大多数的象牙雕刻都采用此法。高浮雕,是介于圆雕和平面雕之间,属于半立体的雕刻形式,具有较强的空间感。牙雕作品《满堂佛》,就是运用浮雕的手法,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众佛欢聚满堂的场面。运用象牙材质的细腻、纯净、坚固,极为珍贵。雕刻精细、线条流畅、灵活、刚柔相济,集南北牙雕工艺之长于一体。整件作品的内容有:释迦牟尼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佛像,造型各异,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特别是配以新颖的弯月造型,营造了独特的氛围,与作品所塑造的意境情景相得益彰。同时配以精致的木质底座,使整个作品造型更加美观,空间感、立体感强,把传统技艺与现代雕塑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

当然,还有镂雕、透雕、沉雕与线雕、薄意等技法也常被用于牙雕艺术创作中,因为一个精美的佳作并不仅限于一种雕刻方法,往往是集众多雕刻技法的完美融合。

匠心独运的构思与设计

牙雕雕刻是一项艺术要求非常高的技艺,不仅要求雕刻艺术家具有精湛的技艺,也需要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大胆的创造力。对于一件成功的牙雕艺术作品,创作者应该融入自己独特的构思与设计理念:即结合文化传统提炼出表达故事情节的主题,运用对比照应、夸张含蓄、陪衬烘托等手法来创造丰富的意境,运用精湛的雕刻技法大胆雕镌,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增强艺术感染力。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4篇

远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已初具原形,当时的寿山石雕主要用于祭祀,雕工粗糙。唐代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在种类和雕刻技法上得以丰富。进入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福州成为了沿海重要城市之一,寿山石雕的发展随着福州的经济的复苏,迈入了新的阶段。在宋代,寿山石雕已趋于成熟。传统的寿山石雕刻工艺是纯手工制作,在选石、雕刻和造型上都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并受当时文化的熏染,使寿山石雕更具艺术内涵。传统的寿山石雕制作工艺,每一步都是经过无数次积累和验证的成果,内里蕴含,博大精深。

(一)相石

“相”的含义多种多样,其中也有观察的意思,而“相”石也可以称作选石,在古代有关寿山石的文字记载中,把观察、分析寿山石称作“相”石。古有伯乐相千里马,寿山石亦如是。相石主要是从寿山石的形状和纹理以及质地来相,其目的是为了雕琢成器。古代相学认为“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将骨比作寿山石的外形,而容色就好比寿山石的色彩、纹理和质地。寿山石的外形是雕刻造型的关键所在,一块寿山石的形状如何,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艺术形象。摸骨,相形,是寿山石雕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是相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寿山石的纹理和质地是其最为出彩的部分,也是寿山石的标志所在。寿山石是火山喷发的热液与地下水中的矿物质综合作用形成的产物,经过上千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纹理和质地独一无二的珍稀石种。相石,就是要将寿山石的质地、纹理把握到位,在保持这些天然美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雕琢,在雕刻的时候因材施艺,最大程度的体现寿山石的纹理之美、质地之润。寿山石的色彩富于变化,层次分明,有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相石过程中,色彩最为夺目,古人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最为讲究。古人造器“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白琥礼西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玄璜礼北方”。寿山石色彩丰富,在处理的时候注重巧色妙用,将色彩的碰撞归于和谐,依循天地至理,展示万物神奇变幻。

(二)雕刻

寿山石雕在萌芽时期,雕刻的形象几乎没有技巧可言,只具备大致的形状,手法上也很粗糙。但在之后的朝展中,寿山石雕不仅在运用范围上有所拓宽,在雕刻技法上也有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寿山石雕的雕刻手法在种类上更为丰富。

1.圆雕

圆雕技法,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不仅是在寿山石雕中可见,在木雕、玉雕上也经常使用。圆雕又被称为立体雕,是物件的整体性展示,观赏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圆雕作品,主要应用于人物和动物的雕刻。人物和动物都具有三维空间立体感,面部感官和肢体饱满富有动感,圆雕技法恰好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展现,与寿山石的人物雕刻相契合。寿山石圆雕的历史悠久,在福州挖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皆是圆雕作品,发展到清朝时期,圆雕技法已有较大的超越,艺术水准也有质的飞跃。古代寿山石圆雕作品讲究神行具备,它以最简洁的笔触去展现最丰富的艺术形象,无论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事物,通过延伸人们的视线,营造出立体的感官空间。尤其是人物的塑造,古代寿山石雕作品多为仙、佛、人物,这些形象的刻画要求逼真、生动,在打胚的时候有严格的比例要求,同时还要注重作品角度和方位的统一与和谐。圆雕技法讲求精炼,用最鲜明、简练的形象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集中深入的塑造富有特性的典型人物,这也是古代寿山石雕作品得以流传的一大秘诀。

2.浮雕

具有悠久历史的浮雕是一种装饰行的雕刻技法,继圆雕之后出现,被雕刻艺人广为使用。同圆雕的立体感不同,浮雕着重从前方位表现所雕刻的物体形象,后方位简略雕刻,因此具有半立体感,一般按照寿山石料的情况进行简易的处理。寿山石的浮雕技法运用始于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寿山石砚的四周以及印章的方柱四面,主要是起装饰性效果。寿山石生于岩石缝隙之间,开采的时候无法成片的进行,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寿山石雕的体型偏小,与中国历代的浮雕作品想比,差别较大,但传统的浮雕艺术对于寿山石雕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寿山石雕作为一种小型艺术,自成一格,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寿山石浮雕作品虽体型较小,但是在选材上十分讲究,寿山石色阶分明且石面平整,因此色彩分明的薄形寿山石是上佳之选。以底层石色为衬,外层石色雕刻景物,形成自然套色。寿山石印章的套色最为出挑,往往是两色兼容,形成自然套色,美观大方,装饰效果极佳。作为传统寿山石雕刻工艺的一种,浮雕技法的审美效果不但诉诸视觉而且还涉及触觉,在题材、空间等方面的处理优势,是圆雕所不能及的。

3.钮雕

钮雕技法的应用有相应的针对性,主要是用于印章的雕刻,但是在古代,印章的使用比之现代更为广泛且多元。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权力和凭信的象征,古今皆是。钮雕主要是指印章上部的雕刻,起装饰性作用,开始纯为实用,用来系结穿绳,之后才加以巧饰,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用寿山石做印章源于元代,是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寿山石具有柔而易雕的特性,色彩鲜明,洁净如玉,备受人们喜爱。明朝时期,钮雕被广泛使用于寿山石印章上,并日渐兴盛,逐步发展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元中期到明朝,由于文人的大量使用,印钮雕刻从原来只是简单地在“印鼻子”上穿洞,逐渐发展成为在印章上部的平台上进行雕刻装饰。尤其是明、清之后,雕刻内容更加丰富,雕刻手法更加精致美观且富有变化。印钮从简单的纹路扩展为“古兽”,再扩展为人物、博古图案、鸟兽、翎毛、鱼虫等多种类型。

(三)造型

寿山石雕的造型是匠人的精巧构思,也是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体现古人崇尚神佛,因此观音、弥勒、佛像等题材最为常见。此类题材的寿山石雕造型或庄严或慈蔼,体现的是人们对神佛的畏惧和崇拜心理,是人们希望的寄托。花鸟、瓜果造型在寿山石雕中也较为常见,古代文人雅士崇尚自然,在诗词文章中常常倾注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花鸟、瓜果类的题材在当时也是寿山石雕着重表现的造型艺术。造型是寿山石雕外在的艺术语言,它是视觉符号最为直接的体现。寿山石雕的造型如何,关系着人们对寿山石雕的欣赏和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的理解。造型是思想的产物,并受当时文化的影响,反映在寿山石雕上则有不同的体现。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宗教盛行。佛教传入中国,至唐代已极为昌盛,在福建偏远的寿山乡一代大兴寺庙,僧众达数千人,香火鼎盛。相传寺里的僧人们曾就地取材,用寿山石雕刻佛像、托钵、念珠、配件等,除了自己使用之外,还作为纪念品赠予前来祭拜的客人。佛教在唐代的盛行,集中反映在寿山石雕上,这时期的寿山石雕皆与佛教息息相关。宋代俑制十分兴盛,主要是作为陪葬品,因此闽中地区民间则大量采集寿山老岭等地粗石雕刻古俑殉葬。从宋代墓葬挖掘的寿山石俑有文武俑、侍俑、男女俑,形式有立像、坐像,姿势大多作拱手状。而动物类有青龙、白虎、鸡犬、龟蛇以及十二生肖等。每个朝代的文化不同,出产的寿山石雕造型也不尽相同,文化与寿山石雕造型之间的练习是非常紧密的。

二、现代寿山石雕刻的创新与发展

寿山石雕的传承从古至今,未曾断绝,传承的不仅是寿山石雕的手工技艺,更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内涵。寿山石雕发展至今,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对于寿山石雕有所创新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造型的创新上。

(一)寿山石雕技法上的创新和发展

寿山石雕的历史底蕴丰厚,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在现今社会,寿山石雕已成为人们收藏的艺术品之一,人们收藏的不仅是寿山石雕的历史底蕴,所看重的还有寿山石雕的创新和发展。

1.微雕

寿山石微雕是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新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它新的发展空间,在现今的社会条件下,寿山石微雕发展速度十分的迅速。微雕是源远流长的时代艺术,在距离今天很遥远的殷商时代,微型雕刻就已经出现在了甲骨文中,但是将微雕应用于寿山石雕是近现代的创新举措。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当代福建的一批有志于寿山石创新的艺术爱好者,深刻认识到寿山石柔而易攻的质地,认为寿山石是最理想的书写用材。他们在研究篆刻、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同时,也不断的尝试在寿山石上作微雕艺术,过程虽然艰辛,但好在结果是令人欣喜的。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在寿山石上刻出不仅纤如毫发,而且变化微妙的历代名家墨迹。寿山石微雕在选材上也是极为讲究的,石质要绝对的精纯,不含半点杂志和裂痕,在雕刻时才能确保整体的美观,不会在雕刻进行到一半之时发生意外。寿山石微雕需要具备深厚的雕刻功力,要求雕刻者有精熟的国画和书法功底,凭运笔走势和所谓的“意念”去雕刻,创作出的寿山石微雕才能是精品。寿山石微雕的出现是新技法的创新性成果,赋予了寿山石雕新的发展空间,如今寿山石微雕艺术已受到今东南亚及欧美的许多艺术品收藏家都对寿山石微雕艺术颇为青睐。

2.机器雕和人工雕相结合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机器应运而生,并成为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助力,古时的纯手工制作已被机器所取代。寿山石雕也不可避免的走上的机器雕刻的道路,但这并不意味着寿山石雕完全的依靠机器,更多的是当做工具使用,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有些寿山原石体积较大,光是打磨就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而且人工处理有时把握不够精准,很容易造型石料的破坏和缺损。运用机器雕刻的话不仅省时省力,对于石料的切割也更为精准。传统寿山石雕制作工序十分繁杂,首先是相石,之后进行打胚、凿坯,胚体制作完成后,再进行进一步的修光和磨光,所有的工序完成方能成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打胚主要还是靠手艺人,后来就开始改用砂轮和梅花头等工具,现在则流行效率更高的雕刻牙机。机器雕刻在现今寿山石雕中已是普遍使用的状态,随着寿山石文化的发展,寿山石雕已由手工的制作进入到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创作。

(二)寿山石雕造型融入现代元素

传统寿山石雕的题材大多为人物、神佛、花鸟、瓜果等,这与古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在信仰上还是审美情趣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题材在现在依然得以保留,但是在此基础上,现代的寿山石雕融入了新的元素,在造型上更为丰富多彩。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历经几千年而不断,先辈的智慧与劳动结晶至今闪耀着睿智的光芒。我们依靠着前人流传下来的经验摸索着走到了现在,对于这份依靠我们有着很深的眷念,因此中国人有着明显的怀旧情结。对于收藏家来说,他们看中的不仅是传统的寿山石雕所能带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寿山石雕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那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的寿山石雕造型千奇百怪,有编织的草帽,栩栩如生的螃蟹,形态逼真的五花肉等等,这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是寿山石雕的创新与发展。

三、结语

雕刻的作用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古民居 木雕 技艺 内涵

民居是建筑学上对民间居住屋舍的统称。浙江有许多历史上著名的城池,尤其是杭州到南宋时候更是成为了京城,因此,浙江的这些城池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她在古民居建筑的院落庭院的布局组合、外观造型与空间的处理表现、雕刻装饰及地形利用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丰富和实用的经验。这些都为浙江古民居木雕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古民居是建筑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现在的保留下来的古民居除少量明代建筑外,基本以清代古建民居为主体,这些古民居以宅邸、店铺等市井遗迹为主,古民居建筑中多为木结构,其装饰风格和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主要以木雕工艺为主,这些木雕工艺在古民居建筑中,其重要的装饰表现技法就是对门、窗、房梁、檐廊等木质构件进行雕刻,这些风格、规模、形态各异的古民居木雕,其传承的技艺手法和文化内涵以及木雕背后的各种故事与传说,具有极高的的人文研究价值。

明清时期浙江的古民居建筑,主要以土木结构和砖木混构为主,外部墙体大多是砖石材料,而内部的藻井、梁架、斗、 拱、檐条,以及各种门窗、 屏风、挡板、隔扇等,则全部用的是木质材料,而这些地方又是室内厅堂集中装饰的处所,因此大部分构建都采用了雕梁画栋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就给了木雕艺人施展聪明才智,提供了用武之地。一件件古民居建筑的木雕被广泛施用在木构件上,这些构件经能工巧匠们加工镂雕成各种艺术形象。这些木雕形象既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以艺术的熏陶,同时也在不断陶治着人们的情操。此外,浙江古民居在室内木质雕刻的装饰上面,将皖南民居中各种轻巧秀丽的“轩”恰到好处的运用到了具体室内的空间风格设计上。可以不夸张的说,浙江古民居在造型艺术方面,经历了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后,出现了极具地方风格的新民居样式。

浙江古建筑运用木雕起源于何时,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但据史料记载来看,秦汉时期的建筑就有“雕丹木楹”的木法雕刻,可见历史之源远流长。到了宋代的土木建造类的书籍之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关于民居建筑木雕的做法和图样,由此可以推论,在唐宋时期,民居中建筑木雕技艺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后至明清两代,民居建筑木雕技艺更为高超,木雕技艺的发展向立体纵深化方向延伸。古民居木雕离不开对木材的慎重甄选,更离不开对技法的综合运用。因为木质纤维的横向结构紧密,这样木材才不容易开裂,木质要较为“细腻”,具有一定的“柔韧性”,这样在上面雕刻用刀才更加运用自如。另外木料的强劲度也十分重要,以确保雕刻好的作品不会轻易跑形。古代建筑类书籍中,对民居木雕的技法描绘得非常详尽,纵观历朝历代浙江古民居建筑木雕,在雕刻技法样式上大致可分为剔地雕法、混合雕法、透空雕法、线雕法、贴雕法等几个大的雕法种类。

剔地雕法:这种雕法是中国传统木雕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雕刻技法,它的雕刻原则是剔除花形以外的木质,使所雕刻的花形样式突出。剔地雕法有两种雕刻手法,一种是混合半开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将所雕花样做很深的剔地,再将主要形象进行混成雕刻,形成半立体的物体形象,这些形象常被用在额枋之上。另一种是浮雕雕刻技法,这种雕刻技法使所雕花形样式的周围剔除的不深,使得花样不是很突出,然后在花形样式上作深浅不同的剔地处理,以表现花样的起伏立体的样式效果,还可以在花形样式作刻线装饰,勾勒出花形样式,用以增强作品的装饰表现效果,这些雕刻手法表现出的花瓣轮廓和结构,常被用在装板和裙板的雕刻中。

混合雕法:这种雕法类似于雕塑技法里的圆雕,雕刻出的形象具有三维立体的效果,可以多角度欣赏,常常被运用到民居中的撑拱、垂花等部位,合理巧妙的运用混雕技法,可以将所塑造的形象刻画得非常细腻生动,充满生气和活力。

透空雕法:是将所要雕刻的木板刻穿,造成全方位的穿透,然后再使用剔地刻法或线雕刻法。这种雕刻技法需要木雕艺人有高超娴熟的技巧,完成后的作品正反两面都可以欣赏,设计雕刻出的花卉作品枝叶穿插流畅自然,花瓣卷翻自然舒展,这些样式在花罩、挂落、雀替、木门窗中被广泛使用。

线雕法:通常用刀刃来雕压花纹,这种雕法讲究刀功技法,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此外,这种雕刻技法对于形象的勾勒和花纹的刻画有着重要作用,所雕刻表现出的雕刻纹理效果,具有极强的景物的质地感。线雕法一般用以易于表现物像的外形,同时也可以增强物像的装饰效果。

贴雕法:这种雕刻技法是后期雕刻技术创新的成果,主要是将雕刻好的图案纹样直接粘贴到建筑构件中去,通常情况下一些难以做剔地的刻件和连续纹样,以及轴对称的构件都可以利用贴雕法来完成,在工艺制作中,不但可以省工省料和便于制作,而且其艺术表现的效果绝不会逊色于其它的浮雕形式。

综上所述: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技艺表现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直观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所结合的伟大成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同时,浙江古民居木雕中所表现出的精致古雅,构思巧妙的设计美观,和中国传统的人文历史内涵的积淀分不开的。可以说,浙江古民居中的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一方面起到了装饰美化建筑的效果和作用,另一方面则折射出寓意、象征和祈愿的精神内涵,这种内涵以直观的形象表达非物像本身意义的作用,让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深深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定向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古民居木雕艺术》编著 许邵仑 江苏人民美术

出版社 2006.2

[2]《东阳木雕》龚明伟 编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