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篇

分析这些案例,其中可探讨的问题不少,比如投资考量上是收购医院还是收购医院加地产,运作方式上是确定性收购还是先占位再谈判,环节选择上是进行资产评估还是不评估从而保持相关信息的私密性,条款制定上的业绩承诺到何种程度并辅以何种形式上的约束,凡此种种。

面对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发展的美好图景,面对海量可更被盘活的公立私立医院,考虑到前人探索有限、灰色区域尚多、明天机会无限,任何或大或小的收购医院案例都宜为医药上市公司所关注与研读。

产业诱惑

在近年来的A股市场里,康美药业从来就不缺“绯闻”与讨论。这一次,是大手笔收购医院的题材。

近期,康美药业关于签订《医疗产业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的公告,其中介绍,公司与梅河口市人民政府签订意向书,主要内容是原则同意在符合国有资产转让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整体收购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中医院;公司后续对三家医院在基建、科室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总额原则上不少于5亿元。

尽管A股上市公司涉足医院并非罕见,并且近期有加速进入的迹象,但康美药业的这种意向却富于创新性,颇具探讨与借鉴价值。为什么呢?首先,收购三家医院的意向反映了康美药业对全产业链发展的极致追求。具体而言,涉及到其贯彻全产业链发展的几种层次。

一是康美药业自身的全产业链。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所介绍,坚定不移走中药产业化之路,全面巩固完善中药全产业链战略模式,快速推进中药全产业链各个关键环节的建设。毫无疑问,医院属于全产业链的最终消费端。

令人不解的是,在康美药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具体表述中,并未明确提及医院这一重要链条,尽管公司实际上已在这方面投下巨资。公司2013年中报介绍,普宁市康美中医院于2008年4月份动工,已投入项目支出8.30亿元,7月1日试运营。应该强调的是,公司当初的预算投入仅为6亿元。

更令人不解的是,对于该医院的定位,康美药业在2012年年报中并未提及投资收益与回报方面的期望,只是介绍说:康美医院作为粤东地区设施最先进的综合医院,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进入开业前准备工作,未来将成为公司中药产业链具有特色的一个展示窗口。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判断,很可能康美药业通过自身建设医院的实践,发现其中的种种困难与限制,比如审批监管、市场竞争与投资回报等诸多方面。于是,最新的收购一揽子医院的意向,从建设增量向盘活存量医院的思路转变,很可能是康美药业总结自身经验后的理性选择。

二是进入地方区域的全产业链。实质上,康美与其说是收购医院,不如说是收购“医院加地产”。根据意向书的介绍,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是吉林省目前最大的妇幼保健医院,2012年7月,历时两年扩建的梅河口妇幼保健院正式投入使用,其中老医院占地面积7246平方米,建筑面积5589平方米,新建综合楼总占地面积为3051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76平方米,附属楼4148平方米;梅河口市友谊医院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老住院部6038平方米,门诊2876平方米,新建大楼10335平方米。

三是进入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康美药业意向收购的医院既包括综合医院,又包括中医院,还包括妇幼保健医院,从而形成了医疗服务自身体系内的大健康布局。而这种大健康布局,其实是符合未来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的,因为未来的健康服务将逐渐从单一手段发展为综合多样化手段。比如,《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育婴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于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多样化收购,无疑成为未来健康服务产业的全方位布局。

路径选择

其实,康美药业前述方案的特色并非仅仅是多层次的全产业链发展,在运作程序与拟收购方式上亦个性鲜明。

概括而言,康美药业的运作方式是属于“先占位再谈判”,亦即先与医院所在地的政府达成意见,再进一步谈判。这种方式的益处至少有三,一是占据市场先机,尤其是与地方政府达成一揽子意向,可能会提高未来的谈判与收购效率;二是在未实质介入医院之前,尚能保持目前公立医院的各项政策优惠,比如意向书中述及:“梅河口市人民政府在对上述三家医院原有财政拨款政策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公司在三家医院的基建、科室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专项资金扶持”;三是在具体进行实质收购之前,留有充分的时间探讨具体方案,平衡各方利益,亦即保持着最大的灵活性。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在康美药业保持最大的灵活性的同时,也面临着最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拟收购医院的经营状况与盈利前景如何,未来医院评估价值几何,收购乃至未来可能的改制过程中是否能够妥善平衡各方利益?

与康美药业相比,复星医药的相关收购就显得直截了当,采取了“先改制再收购”的更具确定性的路径。

2013年10月9日,复星医药对外投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与谢大志、李德超、佛山市联达纺织实业有限公司(下称“佛山联达公司”)及北京仁智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北京仁智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出资不超过6.93亿元,受让这些股东合计持有的禅城医院共计60%的股权。

禅城医院可谓质地上乘,系三级甲等医院,每年逾200万人次的高门诊量取得了较好的区域市场占有率。不过,对复星医药而言,更重要的是该医院刚刚进行完改制,与康美药业的前述意向相比,投资的确定性大大增强。

据介绍,禅城医院注册地为广东佛山市禅城区石湾三友南路3号,成立于2013年7月,法定代表人为谢大志先生。禅城医院系经佛山市禅城区人口和卫生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设立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其前身为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可见,新的禅城医院刚刚成立、成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仅仅三个月后,便为复星医药大笔收购。

然而,复星医药如此大手笔收购大医院,其投资公告与作价等内容中,却丝毫未提及资产评估。而根据康美药业的意向书,即便是计划收购质地差些的医院,其中也提到“具体收购价格在双方共同指定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后,由双方参照评估值共同协商确定”。

显然,对于高智商的资本运作与高智商的医院经营所交叉的领域,如此重要的资产评估环节不可能被遗漏。即便是对于产业投资者如复星医药,或许由于对行业状况与价值评估了然于心,从而认为不必诉诸于中介评估机构,但在三个月前的医院改制过程中,中介评估却可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其中可能涉及到国有资产处置与转让程序。

股权运作

根据较早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2010]58号),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时指出:公立医院改制可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以及部分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先行试点,卫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总结经验,制定出台相关办法;在改制过程中,要按照严格透明的程序和估价标准对公立医院资产进行评估,加强国有资产处置收益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定改制单位职工安置办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可见,资产评估是公立医院改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过,就禅城医院而言,目前的这种资产评估倒是可以省去,因为其早已于2004年进行了改制。当时《佛山日报》报道禅城中心医院成功改制的情况,其中介绍,禅城区卫生局作为资产出让方,与资产受让方禅城区中心医院工会职工持股会及两家公司签订了资产转让合同;当时的医院院长谢大志说:“医院依然属于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性的医疗机构。”

显然,很可能是为了便于复星医药的收购,禅城医院于收购前突击运作了第二次“改制”,于2013年7月成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并且,在这二次改制的过程中,很可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运作,因为第一次改制的接盘方——职工持股会及两家公司可能已不见了踪迹,或者可能部分不见了踪迹。

根据复星医药对外投资公告,收购前禅城医院的所有者为谢大志、李德超、佛山联达公司及北京仁智公司,分别持有股权40%、20%、30%与10%。其中,谢大志为禅城医院院长及副董事长,李德超为禅城医院副董事长,佛山联达公司成立于1992年,北京仁智公司成立于2006年。可见,尽管佛山联达公司的情况未知,但鉴于北京仁智公司成立时间晚于一次改制的2004年,一次改制后禅城医院显然进行了相应的股权转让运作。

并且,这种股权运作也很可能是应复星医药收购所需。比如,根据北京仁智公司管理层报表(未经审计),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8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1万元,负债总额为59万元;2013年1至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万元,实现净利润-18万元。如果按复星医药的收购价测算,该公司所持股权价值超过1亿元,其6%的股权转让价款高达6930万元,显然这些与该公司目前的极小体量并不相称。亦即,北京仁智公司可能只是复星医药收购禅城医院过程中的一个利益载体,一个平衡各方面利益、便于收购运作的一个中介。

于是,尽管复星医药投资金额巨大,但由于省却了资产评估环节,客观而言,使得收购过程中的股权运作与利益安排变得更具私密性。

与之相比,独一味收购医院的运作就规矩多了,尽管收购金额与复星医药相比九牛一毛。

根据相关公告,2013年6月6日,独一味全资子公司四川永道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四川健顺王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张绍明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以1500万元受让德阳美好明天医院有限公司(下称“德阳医院”)100%的股权。不过,独一味收购医院的资产评估报告有些让人大跌眼镜,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人们对评估机构的主观成见。

根据北京中科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德阳医院100%股权资产评估报告,经采用资产基础法,德阳医院净资产账面值为363.28万元,评估值为472.52万元,增值率30.07%;经采用收益法评估,德阳医院净资产账面值为363.28万元,评估值为1502.86万元,增值率313.69%。

然而,在评估结论中,报告称:德阳医院于2010年12月营业,营业时间较短,并且考虑到收益法评估过程中涉及的未来收益预测及各参数选取相比资产基础法评估参数选取在客观性方面表现较弱,本次评估选取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作为最终评估结论;即德阳医院股东全部权益在2013年4月30日所表现的市场价值为472.52万元,增值率30.07%。

价值几何

显然,德阳医院买卖双方在价值判断上与资产评估机构产生了分歧,尽管拿着同样的评估报告。

根据独一味的公告介绍,本次股权转让的定价依据为资产评估报告,在评估基准日企业持续经营前提下,采用收益法评估后的股权对于公司所具有的投资价值为1502.86万元;经交易双方协商,确认本次公司收购德阳医院100%股权的价款为1500万元。

一个按资产基础法的低估值,另一个按收益法的高估值,其中的判断差异到底是源于产业资本的更精准的价值把握与经营医院的信心,还是来自评估机构的过于谨慎与客观,抑或有其他原因?

我们可以看一看德阳医院近年来的一些经营与财务简况。数据显示(表1),德阳医院2012年度利润为296万元,若按1500万元的收购价来估值,其静态PE仅5倍;若按2013年前4个月的利润48.58万元来年化估值,则收购价也仅为10倍PE。

更进一步,转让方亦承诺:医院自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的净利润不低于400万元、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的净利润不低于450万元、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的净利润不低于500万元;若无法实现该收益目标,其差额由德阳医院以现金方式进行补偿。

对于属于健康产业、为人民群众所必需、往往具有良好现金流并逐渐有品牌商誉沉淀的医院而言,此种低估值似乎构成对A股投资者的讽刺。数据显示(表2),之于2013年预测盈利情况,四家A股医疗服务行业上市公司目前股价相应的PE皆超过50倍。

如此看来,就所收购医院估值而言,独一味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表3显示,目前独一味PE超过50倍。尽管德阳医院体量不大,但收购后亦可瞬间降低独一味目前高高在上的估值。

独一味在收购公告中亦提及了盈利预期:通过本次收购,是基于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有利于完善公司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医疗服务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公司的盈利潜力,对公司本期以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将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全体股东的利益。

然而,即便如此低的估值,评估机构似乎亦不认可,而是以基础法评估结果472.52万元作为最终评估结论,对应2012年度利润不足2倍,对应2013年的年化利润亦不足4倍。

进一步分析其中的原因,探讨焦点可定位于德阳医院的盈利情况是否属实并且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我们可以看看复星医药所收购的禅城医院的情况。表4显示,过去两年,禅城医院结余与医疗收入的比率不足10%,如果将结余按25%的所得税税率进行调整,则该比率更低。相比之下,德阳医院尽管2011年度产生亏损,但2012年度利润与医疗收入之比高达50%。

利润率相差悬殊的背后,两家医院素质同样相差悬殊。禅城医院追溯起来已有数十年的经营积累与品牌沉淀,目前为三级甲等医院,而德阳医院成立于2010年12月7日,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于是,仅成立一年后,德阳医院2012年度盈利情况之好令人不解。有趣的是,评估报告在选取资产基础法而非收益法作为最终评估结论时,也特别强调:“德阳医院于2010年12月营业,营业时间较短”。

当然,即便是开业时间较短,如果有自身的“独门暗器”,医院或许也能经营红火。不过,德阳医院在2012年业绩突飞猛进的同时,现金流与财务状况却日渐低下。

根据四川明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资产清查之专项审计,在评估基准日2013年4月30日,德阳医院总资产1012.21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仅3.61万元,而其他应收款高达814.77万元;在负债端,短期借款460万元,其他应付款171.56万元。

亦即,医院银行借款与净资产的大部分为非经营性质的其他应收款所占用,不知这些资金是否属实、体外循环至何处?同时,德阳医院应付职工薪酬为零。进一步,考虑到账面上的不到4万元货币资金,医院是否正在经营或是否能够持续经营,着实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就其财务状况而言,似乎更像一个仅剩医院资质的空壳。

业绩承诺

有趣的是,就德阳医院而言,其资产评估与审计的两方似乎需要加强沟通。在资产评估报告中,列示了近期企业的资产、财务、负债状况,其中介绍,2011年和2012年数据摘自企业未审报表,2013年摘自四川明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川明会审字[2013]129号)。

然而,在独一味的收购公告中也列示了类似数据,但其中介绍,四川明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德阳医院2012年及2013年1-4月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川明会审字[2013]137号和川明会审字[2013]139号审计报告。

可见,很可能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时,会计师只是出具了专项审计报告,而未进行报表审计;从会计师审计报告文号来看,是先进行了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后进行了2012年与2013年前四个月的审计。

于是,面对无审计的高利润报表,加之前述的种种令人不解之处,评估机构保守地选取基础资产法来作为评估结论,也就情有可原了。而就会计中介而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完成后,再重新来进行年度及前四个月审计,到底有否实质意义,或需要探讨。

表面上看,就独一味而言,尽管存在前述德阳医院离奇高利润与空壳的担忧,但除了估值的低盈利倍数外,医院原所有者的业绩承诺似乎新增加了一道安全边际。

不过,从逻辑上讲,转让方的这种业绩承诺似乎站不住脚,因为独一味收购医院后,势必实质介入医院的战略布局与经营发展,因为我们尚未见到独一味委托转让方管理医院的相关协议。既然独一味接手了医院经营,转让方还能够控制、承诺或有责任义务来承诺医院的未来收益吗?

另一方面,从实际操作来看,即便转让方有这种承诺,但这种承诺也只是道义上的,并未有相应的约束。根据收购医院的股权转让款支付条款,协议签订后一周内支付50%转让价款,德阳医院的股权过户完成后一周内支付剩余转让价款。可见,除非收购方偏好复杂难解费时费力的法律诉讼,否则,即便彼时医院利润未达到业绩承诺,却也很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综上所述,转让方的业绩承诺实质上似乎只是对收购方的决策层乃至股东等相关利益方的一种心理安慰。

与独一味获得的未来高利润预期不同,德阳医院转让方获得的现金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的。不过,这种变现收益似乎并未落入原医院所有者手中,而是通过收购前的突击股权转让运作,进而流入其他利益相关方手中。

资产评估报告内容显示,评估基准日德阳医院股权结构情况是,绵竹市大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80%,自然人陈莉持股20%。在期后事项说明中介绍,2013年5月3日,德阳股东会决议,同意绵竹市大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所持40万元出资额全部转让给四川健顺王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同意股东陈莉所持10万元出资额全部转让给张绍明,同日各方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2013年5月29日进行了营业执照变更。

其实,就收购估值、业绩承诺、股权运作等方面来考查,复星医药收购禅城医院的情况,只是独一味收购德阳医院的一个放大版与升级版。只是由于缺少资产评估报告等更为详细的信息,从而难以把握其中的细节。

盈利谜题

与独一味相比,复星医药收购禅城医院的估值就显得合理多了。按60%的股权对应6.93亿元计算,禅城医院总估值约为11.55亿元,根据医院过往财务数据及管理层的目标,我们计算了相应的简单估值指标。由于禅城医院于2013年下半年才转制营利性医疗机构,所以我们按过往的结余与经25%所得税率调整后的利润计算了两档PE倍数。

数据显示,按企业所得税后的2012年度利润测算,禅城医院静态PE为32倍,比较具有A股特色。

根据复星医药投资公告,原股东应确保禅城医院2013年至2015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000万元、10800万元与12960万元。若按2013年上半年年化利润,及2013年至2015年目标利润来测算,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14.87、12.83、10.69与8.91倍。可见,由于医院转制后的高成长(预期),使得估值水平大幅降低。甚至,如果目标利润能够实现的话,复星医药与独一味同样似乎捡了个大便宜(表5)。

当然,与独一味全额收购德阳医院不同,复星医药仅收购了禅城医院60%股权,其余40%股权仍归属原股东,其中谢大志与李德超分别持股16%与8%。考虑到谢大志为禅城医院院长及副董事长,李德超为禅城医院副董事长,所以收购后医院的总体经营很可能变化不大。如此,从股权结构与持续经营两方面来看,禅城医院的业绩承诺更靠谱一些,至少从逻辑上看是合理的,只要医院经营管理层在2015年前变化不大。

同时,复星医药在收购医院的过程中,在股权质押、转让价款的支付与确定等环节亦做了相应安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身利益。

比如,简单而言,如果禅城医院未来三年利润未达目标时,需要调整相应的三期转让款及转让尾款(具体条款从略)。又如,对于相关清算、注销所产生的应补缴税费或滞纳金、罚金或其他任何支出,原股东同意全部承担,谢大志同意签署一份《股权质押协议》,将其持有的4.695%股权质押给上海医诚。若按禅城医院总体估值测算,该部分质押股份价值超过5000万元。

不过,类似安排虽好,但实质作用亦有限。其中,与目标利润挂钩的三期转让款合计8316万元,仅为收购总价款的12%;质押股份价值尽管超过5000万元,但这种价值是按收购价来测算,亦即抵押品价值决定于收购价,有些“循环论证”的味道。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对于斥巨资收购的禅城医院,面对业绩大幅增长的2013年上半年,以及巨额的目标利润并由此带来的估值降低,复星医药却于投资公告中未于盈利能力等方面做出憧憬,只是在介绍转让目的及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时,低调地说:“禅城医院有望成为本集团在广东省的区域医疗中心和华南地区未来综合性医疗集团的母体,并成为本集团其他成员医院提升医疗管理、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的培训基地。本次转让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本集团的医疗服务业务。”

与独一味的“高调”形成鲜明对照,复星医药为何避而不谈收购禅城医院所带来的业绩提升与估值降低,而只是低调定位于“培训基地”,其中原因值得探讨。

难道是对禅城医院的未来盈利能力信心不大?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禅城医院盈利能力并不十分出色,尤其是将其结余经所得税调整之后。只是,2013年上半年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收入利润率与权益收益率近乎翻倍。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改为营利医疗机构后,禅城医院的企业所得税税负大幅增加,在此情况下,未来几年目标利润为过去两年无所得税负担的结余的2倍多,似乎极具挑战性。

或者,除却盈利能力因素,复星医药真的更加看上了禅城医院作为培训基地的条件?

同行竞争

根据《佛山日报》的相关报道:谢大志介绍,2012年为开建一栋名为精进楼的综合性大楼,向银行贷款4亿元,但2013年却发现医院经营能力难以偿还贷款;谢大志表示,我们引入复星医药这个战略投资伙伴恰好可以化解4亿元的贷款风险,如果不是复星及时入股,医院可能十年也还不清贷款;禅城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孙连丰告诉记者,新楼将在两个月之后投入使用,我们还将在一楼设立6间美食餐饮房,包括7-11、银行、网吧,来得早的患者可以在这里休闲一下;谢大志透露,复星还准备和佛山市政府进行洽谈,商讨在佛山建立一座“健康城”和一所健康方面的大学。

其实,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可以进行诸多有趣的探讨,比如,如果按禅城医院未来两年每年过亿元的目标利润来测算,偿还4亿元贷款似乎并不需要10年。

如果将这些信息进行拼图,可以发现,复星医药定位于“培训基地”还是有道理的,但似乎定位于“医院加地产”更加贴切。当下的情况是,医院有耗资4亿贷款兴建的、2个月后可投入使用的综合性大楼;未来的情况下,复星医药未来将在当地兴建健康城与健康大学。只是,这丝丝相扣的收购医院与产业发展,尤其是与地产相关投资的设想之间,种种关联因素隐于背后。

于是,复星医药仿佛又回到了前述康美药业“医院加地产”的投资故事上,只是一个是意向,一个已经做实。

这时,在上市公司热衷于收购医院的潮流中,一个问题慢慢浮出水面。那就是,为什么已经做实的复星医药收购禅城医院,以及达成意向的康美药业拟收购三家医院,背后都有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考虑?

当然,近年来房地产价格边调控边上涨的路人皆知的趋势,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收益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经营医院的复杂性,以及其未来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是隐藏于其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就医疗服务产业结构而言,除却少数专科连锁领域,民营综合性医院面对的是海量公立医院的竞争,而后者不仅有历年来的品牌积累、财政支持与医保方面的便利,更有税费方面的大量优惠,并且都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2篇

一、医药企业并购的现状分析

(一)加强医药企业并购的目的

随着医药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我国医药企业将迎来严峻的考验。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是每一家医药企业均需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加强医药企业并购,有利于促进并购双方获得更多更为优质的资源,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通过发挥并购双方的各自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链的核心能力。随着医药企业的并购,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会得到明显提升,产品种类也会更加丰富多元化,加强企业并购行为,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并购行为能够充分发挥出并购企业的协同效应,利用资产经营或资本经营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结构,实现资源共享以及目标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

(二)医药企业并购的现状

1、片面追求多角化经营

部分大型医药企业急功近利,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未对企业本身情况、市场趋势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考量,盲目收购一些中小企业,且疏于对管理模式、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重新调整,最终导致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能力始终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并购行为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2、未给予财物风险足够重视

部分大型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进行并购行为仅为节约生产成本,因此在收购中小企业以及亏损企业时,通常会极力压低收购价格,完全忽略了“企业整合成本同样是并购成本的组成部分”这一事实。考虑到中小企业、亏损企业的管理机制、技术创新能力、员工整体水平等方面并不能与大型企业相媲美,因此大企业在收购这类企业后,往往会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用于整合,进一步加大了财务风险。

3、逐渐呈现出垄断趋势

就我国现阶段情况来看,并购行为应始终遵循提高规模经济效益,避免垄断,培养良性竞争的基本原则。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虽然在原有基础上,真正实现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也获得了提升,但却逐渐开始展露出垄断的趋势。并购行为的开展,会导致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过于集中,市场份额占比重,最终出现垄断现象。这种情况,显然对市场和谐竞争环境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二、资产评估应用于医药企业并购的作用分析

(一)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的意义和方式

1、收益现值法

将评估对象在剩余寿命中的收益进行预估,然后按照合理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最终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将该数值作为资产价值参考的方法即为收益现值法。这种方法是以企业的未来收益作为切入点,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相较于其他方法,这种方法显然更具综合性,能够从多方面角度对企业资产价值进行权衡。不过,该方法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客观性不强,且准确率不高,因为在对未来收益进行预测时,多少会受到评估者个人主观的影响,且折现率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最终估值的准确率并不是绝对的。

2、成本法

当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时,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企业各项资产价值与负债进行综合考量,最终对企业的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即为成本法。成本法主要通过考察企业资产的重置能力,来评估企业的资产价值。这种方法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不过,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为它只能针对有形资产进行评估,极易忽略企业中各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很显然,属于高成长性或主打技术资产价值一类的企业,并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评估企业资产的整体价值。

3、市场比较法

将被估资产与近期市场已交易成功的同类型资产进行比较,并在同类资产成交价格的基础上,按照被估资产与已成交资产的差异,对被估算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即为市场比较法。这种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势,在使用该方法时,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务必要对市场价格、未来发展走势、同类型资产的差异等内容进行充分考量。所以,并不建议使用该方法计算企业的整体权益价值,不过,该方法用于评估土地、房产等方面均能获得理想效果。

(二)医药企业并购中的评估务实分析

1、医药商业企业并购侧重点

医药商业企业的主要业务主要包括药品的批发、零售、以及物流等。因此,商业企业应重视经营品种的独占性,这将会给商业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优质的产品将会有效提高企业的产品利润,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其次,商业企业定期调整自身在市场中的所处地位,避免垄断现象的发生,与其他竞争者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另外,还应密切关注应收账款、存活率以及付账款的周转情况,积极建设完善的物流网络,以促进不同业务的稳定运营。

评估医药商业企业首先应对该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量,一般情况下,可使用收益法对其进行评估。相较于其他评估方法,收益法更有利于提高未来盈预测值的准确率。一般情况下,相较于普通医药产品,新型医药产品的毛利率明显更高,不过,同一类型的药物毛利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最初毛利率高的药品,下滑趋势尤为明显。因此,应结合该企业今后的营运资本,在损益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未来资产负债预测,并将营销网络价值纳入评估范围内。

2、医药工业企业并购侧重点

医药工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药品研制、生产,对此类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容易受到市场情况、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医药工业企业并购侧重点应包括:市场占有率、销售策略、销售预测、新产品上市时间等。考虑到医药工业企业的这一特征,可使用成本法对其进行资产评估,并使用收益法对新药企业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应将企业所有对盈利有贡献的无形资产均列入评估范围,分析未来盈利预测中新品种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基本国情与政策方针,如新医改政策、医药环保政策等,对未来医药成本的增加进行综合考虑。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3篇

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点支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由此带来生物医药技术交易的日益活跃。由于生物医药属于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长周期”行业,其中所包含的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的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生物医药技术的市场交易价值。如何评估生物医药技术的价值,一直是困扰生物医药技术交易以及对生物医药技术进行投资决策的难题。日前,中国技术交易所正式推出“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有望破解这一难题。 行业特点与现实意义 据了解,作为一个高度技术依赖性的产业,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和开发是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要业务内容,进行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目的是为企业的商业目标服务。在企业进行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决策层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对一系列的研发项目进行优先性的选择,是由企业自己进行研发还是将研发项目外包,是否选择对外进行项目的许可授权,对于同一个新药项目是先进行注射剂型的研发还是口服剂型的研发,企业购买外部研发的技术时如何定价,以及在企业并购中的技术估值等。 虽然企业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基于多方面的考虑,如企业自身的短期及长期的商业目标及商业策略、市场情况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由此可见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由于医药行业是受到政府高度监管的行业,有着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批管理程序,使得真正进入市场的可交易项目数量十分有限,属稀缺性资源。并且,目前国内在生物医药定价方面还没有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这就使得企业在选择生物医药技术投资项目时变得更加慎重,对于项目核心价值的客观性评价指标的需求也显得更为迫切。 “中技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结合自身技术交易业务建立技术项目的市场化评价体系,此次推出的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已经在其生物医药项目交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中技所以高价成交的‘龙加通络胶囊’项目就是该体系应用的一个成功案例。经过进一步的实践和完善,该评价体系已基本成熟,具备了市场推广的条件。”中技所副总裁李中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中华提到的“龙加通络胶囊”项目系指2010年11月,在中技所的搭桥下,“龙加通络胶囊”项目的技术转让及相关专利许可协议,合同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创下了国内同类中药技术成交的最高价。在该项目转让中,正是由于中技所在交易结构设计、技术价值评估等各个交易环节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对该项目的成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中技所在该项目成交中所发挥的这种特殊作用,项目受益企业表示,技术项目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按照以往惯例,医药研发机构都是自己与企业直接洽谈项目的转让事宜,在与企业洽谈技术转让时,由于是一对一的谈判,且由于技术交易本身的复杂性,一个技术项目的转让往往需要拖很长的时间。在技术价格的确定上,由于采用的是一对一的非公开议价,不仅在价格上很难达成一致,而且最终成交的价格往往并不能体现技术本身的市场价值。特别是处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医药技术项目一般交易金额较大,由于定价的复杂性和交易的非公开性,交易过程很不规范,往往会增加技术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而中技所宽覆盖面的信息披露渠道、高度专业、透明低廉的收费以及中技所本身的公信力无疑对于规范医药技术交易市场、促进医药技术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价体系的内容构成 据中技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推出的“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及技术创新学等理论,结合我国生物医药技术市场的现状、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影响因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并参考国外成熟的生物医药技术市场化评价体系,建立配套专家库和专家反评价体系,构建了生物医药专利技术的市场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财务评价模型。 李中华告诉本刊记者,该评价体系是基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的,因此着重强调项目未来的市场潜力研究。评价体系主要由项目技术水平分析、项目风险分析、市场应用前景分析、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和项目技术价值评估等几方面内容构成。 记者注意到,在项目技术水平分析环节当中,知识产权分析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要核实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权)的法律状态,还要分析知识产权的潜在价值。 中技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技术价值评估是该评价体系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在具体评估方法的运用上,模型构建当中几项重要参数的确定,以及技术价值影响风险修正系数的确定等等是其中最具难度的部分。 “在‘龙加通络胶囊’项目中,中技所已经开始尝试运用一些评价指标来对项目进行市场化的评估。但当时中技所成立时间不长,相关的基础性研究还不够成熟,所以在作评估时部分具体参数的确定方法还不够科学、严谨。”李中华坦承,“经过进一步的实践和完善,该评价体系已基本成熟,具备了市场推广的条件。”显然,“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将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质押融资等活动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也有利于实现交易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生物医药项目市场化评价体系的应用对新药开发、生物医药技术转移、技术与资本的有效对接,乃至对医药行业健康、规范和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中华说。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4篇

从4月16日曝出“毒胶囊”至5月10日,上证医药指数不降反升,上涨了5.2%。即使是事件的核心企业通化金马(000766.SZ),其股价也只是在一周之后才破位下跌。

负面新闻难掩业绩增长。根据一季报,在两市175家医药企业中,共有23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而亏损的只有16家,行业状况看上去依然很美。

业绩向好是不争的事实,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据统计,医药板块虽然已从公募的前十大重仓板块中消失,却连续两个月位列私募的前五大重仓板块。

为何公募私募对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态度出现如此分歧?医药产业到底有着什么样的不确定性?哪些医药类上市公司会“结构性”的跑赢市场?

增速放缓不减机会

实际上,除了通化金马直接受到了冲击,青海明胶(000606.SZ)和东宝生物(300239.SZ)两家“涉胶”企业的股价,却借“毒胶囊”上演了一涨。

“毒胶囊’只是个插曲,不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大趋势。”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如此评论。而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也对《英才》记者表示,“整体上讲,‘毒胶囊’事件对医药板块的影响不大。”

“现今的医药行业处于调整过渡阶段。”郭凡礼认为,随着日后包括《维生素C行业准入条件》、《基本医药目录》、《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医药产业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不过,另一位行业分析师则对《英才》记者称,与其它板块相比,医药行业可谓增速较快,但与前几年相比其增速有所放缓。“2008—2010年大致在30%,2011年就已经降到了20%,或许是因医改覆盖面提高带来的产业黄金期已经过去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2年一季度医药产业累计完成产值3840.3亿元,同比增长22.7%,较去年全年增幅下降约6个百分点,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6.7%,高出工业增速5.1个百分点。

上述行业分析师认为,医药板块仍然富含投资机会。“医药行业正趋于整合,国家也在推动药企整合的步伐,未来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医药企业。”

政策趋紧

虽然增速依旧高于工业增速的平均水平,但“政策”却造就了医药板块最大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趋紧”是几位分析师的一致判断。

工信部于年初了《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4月发改委又公布了《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而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也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安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2012年负面政策将延续,但政策环境好于2011年。超预期的负面政策可能会是药品价格流通环节差价率管理办法,在各地的强力推进和国家药品定价方法中对区别定价的大幅度调整。

“相关政策确实比较严格,不过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不好说,其具体的执行情况尚有待于观察。”另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除了政策方面,郭凡礼认为医药板块还存在着其他的不确定性:“比如铬含量超标、药品出现抢购荒等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整体降价及降价幅度过高,原材料成本上升过快,上升幅度不确定以及药品生产与流通环节中的风险也有所放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

看好几类医药股

自2010年末开始,医药板块已经持续调整了一年多时间,在估值得到修复之后,医药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重归升势?

“现在医药板块的估值只能说是比较合理,算不上低。”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如果从行业增速来判断,合理的估值应该在20倍市盈率以内。

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长13.6%;化学药品制剂同比增长21.8%;中药饮片同比增长32.7%;中成药同比增长30.2%;生物生化药品同比增长18.1%;医疗器械同比增长24.8%。

“在医药行业的几个细分板块中,中药和医药商业最具投资价值。”前述分析人士认为,医药板块的其他几个细分领域尚未处于最佳投资阶段。“比如化学制药企业,其药物可能不是独家的;医疗器械公司的估值一直居高不下;而我国的生物制品大多是疫苗,疫苗又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生物药,相关企业所倚重的主要是行政壁垒——生产疫苗需要批文。相比较而言,中药大多是独家品种,更易于推广。”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5篇

然而此次大跌使得公司与神小创、中小板的其它个股一样,断崖式下跌,截至7月7日以后停牌,其收盘价为14.76元/股。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此次股灾一下子将它跌回了原形,比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还要低了!此时,是否可以选择性下手了呢?下面,笔者将从基本面情况、估值、业绩状况以及所面临的考验来探究以岭药业的投资价值,仅供参考。

四大业务板块:护城河在哪里?

板块一:专利中药板块。作为支撑公司快速发展的主营业务板块,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专利创新中药在报告期内均保持良好稳定增长,已形成以络病理论为代表,以五大国家科技成果为标志,以医保基药目录为核心支撑,以处方药与OTC双轨运行为优势的产品系列。公司也逐渐完善以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数万家医疗终端、药店终端、商务分销为销售平台的产品分销体系。截至目前,公司共有10个专利中药品种,其中6个列入国家医保目录,3个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也为公司在未来几年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板块二:循证医学研究。公司认识到循证医学研究是国际认可的评价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权威方法,近几年来先后开展了多项循证医学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通心络胶囊防治急性心梗介入治疗后心肌无复流循证医学研究”、“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循证医学研究”、“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循证医学研究”四项研究,获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其中,上述第一项循证医学实验项目证实了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减少室早发生频次,提高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第二个项目将于2015年在国际主流学术会议上进行。此外,公司新药研发项目进展顺利,五个在研新药结束了三期临床,其中两个已经申报生产,三个待申报生产,公司产品系列有望会进一步丰富,产品梯队会进一步完整。

板块三:化学药。由化药的国际制剂业务起步,从海外加工到非专利药注册,再到专利药的国际化市场销售。报期内,化生药板块发展迅速,2014年全年销售额突破亿元,相较2013年取得较大增长。

以岭万洲国际制药车间目前已经通过欧盟及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FDA等认证,成为我国唯一同时通过欧美GMP认证的中药企业,是目前国内向欧美规范市场出口制剂最多的企业之一。报告期内,由于OEM订单超出预期以及未来自有ANDA产品中远期规划需要,万洲国际新建了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并于2014年11月顺利通过了英国MHRA证的现场检查,为2015年及今后的业务成长奠定了基础。目前万洲国际化药ANDA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已申报三个ANDA产品,如审批获得通过,将实现公司非专利制剂的国际销售,成为公司新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板块四:健康板块。以“养精、通络、动形、静神”八字养生理念统领健康产品开发,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构建网络电商与地面实体相结合的交易平台,着力打造我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全、质量最好、服务最佳、品牌最响”的一站式健康服务与健康产品销售平台,力图发挥“医、药、健、养”相结合的资源优势,以健康养生、亚健康调理、慢性病防治为核心,力争打造中国健康产业第一品牌。2014年以岭药堂连锁大药房六家门店在石家庄正式开业,以岭健康城网顺利上线运行,进军健康电商领域。

由上述基本面的情况中不难看出,这是一家很为优秀的企业,特别是以吴以岭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以其对络病学的研究与应用,本身就已构成了宽宽的护城河。

投资逻辑清晰

以岭药业的投资逻辑还是相当清晰的:

一是循证医学。对中医药现在争议较大,而走循证医学之路,自己认为,将是中医药突围的光明之路,而公司在这方面无疑已走在前头。这是自己看好公司的最大卖点;二是公司的品种无疑是处于一个大病种领域。这一点,同天士力一样;三是大股东为吴以岭家族持有,更具有民营特点的企业;四是股权激励。首批目标为15年至16年的增长不低于23%。以此保守计算,15年实现4.36亿,16年实现5.36亿。那么,16年的市盈率将是31倍;五是股东增持1.4亿元。

公司面临的考验

最后还是要谈谈公司面临的考验:

一、虽然公司产品许多是独家品种,然而现在省级招标平台更多的是考验公司的政事能力。政府与企业博弈的结果,自然政府是要考虑的是老百姓利益,也就是说希望性价比越高越好。所以,这就更考验公司这方面的能力。或者,换句话说,企业在招标这个平台上是没有定价权的,理解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东阿阿胶将复方阿胶浆退出医保。

二、搞互联网这玩意是可以的,然而却要搞什么饮料,似乎现在中药企均好这一口,自己实在有点不解。其实,以吴院士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团队,多致力于大病品种方面的研究,岂不更好?

总体而言,以岭药业的收入增长还是稳定的,只是利润其间有反复。但是,可以预期,其实现股权激励,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现在中国股市更偏爱于小盘,深度患有小盘偏爱症,依其当下166亿的市值,将来会不会做到500亿,如果实现500亿,那么,其股价在此基础上上涨两倍多。当然,何年何月实现该目标,笔者尚看不清楚。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药产业 产业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4-0193-0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产业长期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平均增长率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长速率。然而,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医药产业发展还是处于较落后状态。目前存在的产品结构、创新能力、工业布局等方面的问题都将影响中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医药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如何使我国由世界医药大国发展为世界医药强国,本文就此从产业生命周期角度对我国医药产业进行研究。

1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 Vernon)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及其理论。1966年,雷蒙德・弗农为研究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基于M -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提出了“生产-出口-进口”的全球产业发展模式[1]。在假设国际供需平衡的前提下,依据产业从工业发达国家到后发工业国家,再到开发国家的顺次转移现象,将产品生产划分为导入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期三个阶段。

后来,经过学者们的探讨和总结,使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各个分支的纷争和融合中逐步走向成熟。产业生命周期(Industry Life Cycle)是指一个产业从初生到衰亡,具有阶段性和共同规律性的厂商行为(特别是进入和退出行为)的改变过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是借生物学概念来描述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的理论,是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逐步演化而来的,是生命周期理论在产业经济学中的运用和发展[2]。现在一般将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创阶段(导入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它通常用一条位于以销售收入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的坐标中的具有S型的曲线表示,该曲线包含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个阶段。当产业处于导入期时,企业数目小,产值比重低,管理不完善;当产业处于成长期时,该产业的产出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迅速增长,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也日益体现;当产业处于成熟期时,技术趋于成熟,市场需求缓慢扩大,市场容量相对稳定;而到了衰退期,技术落后,需求萎缩,产出减小。

2产业生命周期曲线

2.1产业成长拟合曲线

要确定一个产业究竟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是相当困难的。国内外许多学者选用拟合曲线分析法,利用特征值的变化范围来确定产业的生命周期。

我们选用皮尔曲线进行分析,皮尔曲线是1938年比利时数学家哈尔斯特(P. Fverhulst)提出的一种特殊曲线。后来,生物学家皮尔(R. Pearl)和瑞德(L. J. Reed)两人把此曲线应用于研究人口增长规律,被称为皮尔曲线。皮尔曲线是根据观察样本具有皮尔曲线变动趋势的历史数据拟合而成的一条曲线[3]。

皮尔曲线的数学模型:

yt=L/(1+ae-bt) (1)

皮尔曲线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对称的S曲线。即yt的值在开始时缓慢地递增,当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其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出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但在高速增长一段时间以后,增长速度又逐渐慢下来,最后使曲线不断接近水平渐近线(饱和水平线)y=L。

2.2产业成长阶段的定量划分方法

设yt是产业系统的产量(或企业数量、产业销售额等)等特征变量,参数L代表的是产业系统中产量增长的饱和值,b为增长参数。

假设医药产业是个永续行业,当t∞时,产业将最后缓慢地进入成熟阶段,本文不作医药产业衰退期的研究,即只考虑上升曲线,不研究下降曲线。曲线的拐点将出现在曲线方程的二阶导数和三阶倒数为零时。因此,通过推导可得出产业系统的产量(或企业数、销售额等)等特征变量的成长速度曲线和基本演化曲线及阶段划分(见图1,表1)。

2.3模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方法

2.3.1线性回归

对方程(1)进行变换取对数,得:

ln[(L-yt)/yt]=lna-bt (2)

令:Y=ln[(L-yt)/yt], A=lna

则方程(2)转化为线性模型:

Y=A-bt (3)

方程(3)包含了三个参数L、a和b。若L已知,则方程(3)为普通的线性方程,可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A和b的估计值,最后通过适当的转换,得出回归曲线,因而问题的关键转换为怎样确定L参数。

2.3.2模型参数L的估计方法

估计模型参数L,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拐点法、三点法和四点法等。这里主要采用拐点法[4]。

通过找出实测曲线(即用实测数据序列在直角坐标系中所绘的平滑曲线)上斜率最大或由凹变凸的点来确定拐点,由此估计L值的公式为:

L=2ym (4)

在方程(4)中,ym 为实测曲线上斜率最大的点的y值(令此时t=tm)。

然而,要找出实测曲线上斜率最大(或由凹变凸)的点(tm, ym)实际上是较困难的。现在讨论如何通过实测数据来确定ym。如dy/dt≠0,且t的增量|t|很小,则有dy/dt≈y/t。

这就是说在实测数据序列中,当|t|很小时,可由y/t来估计实测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比较各点处(除第一个点外)的y/t,则最大y/t所对应的y值即为ym,再根据式(4)估计L值。

2.3.3非线性回归

非线性回归过程可以获得皮尔曲线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无偏性估计。利用SPSS软件,所采用的算法是Levenberg-Marquardt法。运用此法进行迭代时,必须利用上面方法先给出模型中各参数的初始值,即对于皮尔曲线模型,参数L的初始值可用拐点法取得,参数a、b可用线性化回归的最小二乘法估计值作为初始值,如此可以提高迭代的速度。

3我国医药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拟合

3.1数据的获取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至2008年中国医药产业的数据对中国医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进行分析(见表2)。

3.2数据的处理

估计值L采用拐点法,取2008年的数据,得:L=7 875×2=15 750。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出参数估计值,R2=0.97,回归方程的估计值均通过统计和计量经济学检验。

线性回归拟合曲线: Y=4.57-0.24t

通过计算得出a=96.4,b=0.24,以此值作为初始值,利用SPSS软件,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得出R2=0.994,可见非线性拟合精度较高。

我国医药产业成长曲线为:

yt=1 640 854/(1+7 390e-0.20t),式中t = 年份-1990

饱和值L=1 640 854,拐点值为L/(3+)=346 757,根据产业成长阶段划分的特点,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形成期。

由模型知,我国医药产业已经形成,并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占有率低,销售缓慢成长。当一个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具有如下特点:该产业符合社会的需要,能为消费者所接受而获得生存的空间;该产业生产已经进入商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该产业具有专利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技术经济特点。

4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生命周期的建议

产业生命周期是具有阶段性的,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方面条件均成熟,自然进入产业发展的下一阶段。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技术水平、市场需求、全球经济形势、环境、战争等,既有外部影响因素,也有内部影响因素。各要素之间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既有表层影响因素,也有关键动力因素。综合分析,产业发展主要由技术、市场、资源、企业和政府五个要素组成。这五个关键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有全面协调好各要素,才能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Agarwal R,Gort M. The evolution of markets and entry,exit and survival of firms[J].Rev Econ Stat,1996,78(3):489-498.

[2] 杨公朴,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修订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58.

[3]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65-69.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

一、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动因

(一)宏观政策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下,国家政策鼓励产业整合,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产业集中度提升。国家食药监总局2011年3月启动了新版药品GMP认证。根据相关规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未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企业、生产车间一律停止生产。那么,未来数月内,医药行业的并购整合可能会掀起新一波高潮。

(二)行业格局和业绩增长

国家新版GMP认证的实施,不能满足认证的中小企业逐步淘汰,被优质的企业并购。通过并购和整合,使企业摆脱价格无序的竞争,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影响,使得整个医药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有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专注于研发竞争,品牌竞争。未来我国医药企业将面对全球一流药企的竞争,竞争层次的提升能使我们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

医药行业在我国整体上还处于成长时期,行业集中度低,并购重组是必经之路。对于优势企业来说,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新的优质药品和新的生产线,从而拓展产能、获得新的优质药品生产批文,扩大市场规模,致力于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布局,拉动业绩增长。

二、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一)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是指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企业在做出并购决策时,必须对目标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二)融资风险

融资风险主要指在企业并购中,并购方采用何种方式筹集到并购资金以及筹集的资金对并购后企业财务产生的不确定性。在并购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无论是企业选择现金并购还是债务并购,都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融资方式的选择,融资数额的大小都会导致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加重并购方的财务负担,而且容易使并购后企业因债务本息偿付困难而面临财务困境的风险。

三、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基于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案例分析

(一)并购双方简介及并购动因

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主要产品999感冒灵、999皮炎平、参附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免煎中药、三九胃泰颗粒、正天丸在国内药品市场上具有相当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但骨科领域较为薄弱。天和药业是中国最大的膏药专业生产企业,其中“天和牌骨通贴膏”是在中国膏药品类中单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全国知名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持续年平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

2013年1月16日华润三九公告称为落实公司发展战略,不断丰富产品线,拓展骨科业务领域,公司拟收购桂林天和药业97.18%的股份,交易价格约为人民币 5.83亿元。

(二)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1.定价风险。根据华润三九的公告,被评估单位拥有较强的研发力量和团队,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未来盈利能力较强,本次评估增值率 136.93%。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天和药业再贴膏市场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但天和药业是否潜在价值,很多业内人士保持怀疑。而此次收购的产品技术含量一般,收购价格偏高。另新版GMP的大限迫近,将有大批中小制药企业无法通过改造验收而被并购重组,可以压低收购价格。

2.融资风险。公告称公司现金较为充裕,本次收购天和药业资金为公司自有资金。但是2013年5月,公司发行为期五年的公司债券5亿,这预示着并购后的存量资金已经不能满足公司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公司需要通过融资途径获取长期、稳定资金以适应、支持业务发展。这也表明并购方的问题在于可能由于举债过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警惕负债过高可能导致无法按时偿还应付本金及利息,最终会连累公司经营状况。

以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并购支付的全是现金,另一方面又举债,这样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公司不得不为发债支付利息,从而提高了财务费用,不利于公司成本费用的节俭。可以采用现金支付和股权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采用支付对价方式,这样可以减少现金的支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调节资本结构。

四、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并购价值风险评估

在并购过程中,并购企业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如专业的并购团队、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给出合理的并购定价,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评估风险。

(二)建立并购专项资金

在我国医药行业并购实践中,目前并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自有资金和发行股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资金的方式被认为是公司不稳定的信号,很少在并购过程使用,而且这些筹集的资金金额相对较少,难以为大型并购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在大型并购过程中考虑与关联方共同设立医药产业并购基金,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基金专业投资团队资源,为加快并购工作提供专业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该基金提前锁定并购标的,并利用充分时间了解标的公司,以减少未来并购时信息不对称风险,降低投资并购的风险,提高并购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春华.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辛晓雨.我国医药行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06).

[3]林瀚,李夏,李小溪,姜珊.医药行业大联姻――基于华润三九并购桂林天和案例分析(一)[D].云南财经大学,2015.

[4]华润三九.关于收购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公告,凤凰网,2013,1,16.

[5]孟冉.我国医药行业横向并购协同效应研究--以华润三九并购北药天然药事业部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8篇

据悉,国家卫计委目前正设想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打算做好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谈判工作。

根据接近国家卫计委的知情人士透露,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委员会的建立由国务院医改办牵头,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卫生计生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同时,国家将会聘请由临床、药学、价格、医保、经济、税收、法律以及医院管理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药品价格谈判顾问。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委员会成立后,谈判的品种将首先从肿瘤用药、心血管用药、儿童用药、中成药、公共卫生用药五类药品中选择。具体的谈判方法是,谈判委员会先采集各省(区、市)集中采购平台中标价格、各地医疗机构历史采购价、社会药店实际销售价,以及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采购价,建立谈判药品价格信息库。谈判办公室参照以上价格信息,确定谈判药品采购上限价格。

新医改以来,药价虚高一直被社会视为“看病贵”的罪魁祸首。为此,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降低药品价格的措施。就在不久前的11月28日,发改委向八个医药行业协会下发了《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从2015年1月1日起,2700余种国家定价药品有望实现市场化定价。这意味着中国药品定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尘埃落定,这一方案也被称为中国药品定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革。

业内人士认为,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由于有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医院销售的药品价格不会上涨,但不排除改革初期,在零售药店销售的部分药品价格会有所上涨。

按照发改委此次推出的方案,药品价格放开后,医保药品由医保部门接手,其核心就是制定医保支付价,医院采购时可谈判,给了医院降价的动力。同时,还要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总额控制的按病种、按人头付费等综合支付方式。此外,药品招标采购权掌握在各地卫计委系统中,而这一制度在实施中积累的问题饱受诟病,对药价管理的继任者来说,民间对招标制度走偏的积怨和问题也将可能一并迁怒人社部。

“不过,发改委此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对的,符合国际管理。未来不仅仅是药品,医疗服务也应该引入谈判机制制定价格,这样医改的思路就理顺了。” 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说。

早在4月17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新医改课题专家顾昕就表示,医改的关键问题不是医改办放在哪个部门,而是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取消发改委的行政定价权,建立健全价格谈判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目前关键是要不折不扣地把精神变成实在的现实,价格应该由买卖双方决定,也就是医疗机构和医保机构通过谈判机制决定,而非政府行政决定。

从1998年至今,我国已超过30次降药价,却始终难以撼动专利药高高在上的身价,如何挤出专利药、独家药的价格水分被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关乎药价改革成败。

但有消息人士坦言,“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委员会”还仅仅是国家卫计委的一个设想,至于最终是否能够正式成立,有待药价改革方案出台后,相关配套措施如何确认。

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发展现状,在构建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以下三点:首先,理顺药物政策,协调部门利益,发挥协同作用。在药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等一系列环节的政策制定时应该兼顾考虑产业发展和提高药物可及性等多重目标的权衡,使各项政策在执行时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其次,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药品价值评估机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建立必须有一个综合制衡的机制运行,单从某一个部门出发,很难约束机制,易造成权利寻租,缺乏监管机制。在理顺上述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后,为增加价格干预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应尽快建立一个包含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制度化的评估程序,以及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等配套政策的药品价值评估机制。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9篇

关键词:价值工程;功能价值;新药研发

引言

伴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实施,拥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将受益。然而,基本药物多是价格低廉的普药,所占份额不大;且患者的用药习惯和医生处方不会出现根本变化;新药与外企的高端药品依然会占相当大空间,创新药并不会因基本药物的扩容而失去立足之地。对于一些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医药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会因环境改变而改变,创新将是永恒的话题。

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战略位置、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都需要借助研发来实现突破。众所周知,研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医药企业实现战略腾飞,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其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研发步伐。毋庸讳言,研发一直是我国药企的软肋。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数企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特色极不明显。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医药企业竞争演变为产品竞争,而医药产品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其独特性及创新性。

一、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见表1),其中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例从1.3%增加到1.82%,其增长率远远大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医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说明医药研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预期医药创新的快速发展。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1426件,新药生产申请1803件;2007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758件,新药生产申请176件。随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推行,2008年共批准新药临床申请434件,其中有52种属于新化合物;批准新药生产申请165件,涉及119种药品,其中包括1类新药5个;批准仿制药生产申请1502件,涉及614种药品。虽然批准新药临床及生产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技术含量在逐年提高,但是,其中1、2类新药仍然太少,仿制药申请仍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与我国医药企业低水平重复严重的现状密不可分。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资金投入,充分挖掘新药价值,不断创新突破,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

新药研发过程中凝结了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耗费,形成了由新药研制者智力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以及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所谓功能是指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对产品而言,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人们使用产品实际上是使用它的功能,即企业生产产品实际上就是为了生产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产品也就是为了购买产品的功能。如患者购买药品就是为了能预防、治疗或缓解病情。能满足某种需求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功能价值。新药的功能价值就是新药在满足患者某种需求时所具有的价值。

且不论国内外新药定义的差别,在新产品的认同方面存在的差别也使得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比较困难。国外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的产品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却难有作为。比如二甲双胍:普通产品每片仅为0.1元,将一天三次的服用次数减少为一天一次的缓释片却要价每片2元,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中老年群体也许很难接受。“缓释片”这个先进性也许并不足以让患者支付6倍的溢价!又如,新复方制剂一般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但价格却差别较大。如复方利血平片每片0.1元,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售价1元/片。如果利尿效果的增强得不够理想,也许这10倍的溢价也很难让人接受!再如,口服胰岛素比起注射胰岛素来,方便易行,一旦使用可以节约不少医疗资源,但究竟定价多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地分析论证。总之,进行新药功能价值分析,充分挖掘新药的价值,才能以更让人信服的理由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三、新药价值评估的好方法——价值工程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需要多部门、多员工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如今,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本文的价值工程研究即以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作为研究对象。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其目的在于为用户制造真正的价值。具体来说,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一定工作程序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对象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新药研发项目进行全面、详实和准确可靠的评价分析,为最佳研发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目前,中国有上百项自主研发的新药已进入临床一期、二期阶段,另外还有一大批已完成了临床研究,正等待报批。尽早开展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将价值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全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分挖掘出新药价值。

四、新药功能价值的分类

为了充分挖掘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首先要明确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所在。笔者选取了入选美国标准普尔评级的进入研发后期、预计未来两年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最具市场前景的10个新药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将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分为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社会功能价值。

技术功能价值是指产品本身功能优势产生的价值,包括:新剂型、新的给药方式、新复方制剂、用药可逆性、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一些经济指标也会导致产品功能价值的增加,即经济功能价值,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自主研发)等。社会功能价值是指全社会医药研发现状对新药研发可能产生的价值,表现在:研发平台优势、一线用药、公司研发压力及现状(研发线合并)、适合公司产品线要求、竞争品种少、审批进度等。

当然,上述分类并没有列举出全部的功能价值内容,比如,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投资回收期来衡量新药项目经济功能价值,然而投资回收期并不是越短越好,只能是在新药级别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投资回收期来提高价值,因此比较难衡量。另外,其它一些定量数据较难获得,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再具体考察是否将其作为功能价值指标。

五、新药项目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新药研发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也应该采用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方法。不确定情形的经济评价方法就是,方案实施后,存在若干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并且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状态出现的概率),又是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或主观经验判断加以合理确定的时,对方案设想的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

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是建立在概率意义上的综合评价,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期望值。所谓期望值就是全面考虑该事件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可能状态出现机会大小的情况下,从概率意义上讲,该事件最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就是客观上人们可以期望的该事件的最终结果。

5.1期望值法

根据损益矩阵表计算出各方案设想的收益(损失)期望值,再依据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损失值最小为标准,择优选出最好方案。

5.2决策树法

决策树又称为决策图,是由方块和圆点作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方块节点为决策节点,即代表一待评估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每枝代表一个方案,称为方案枝。圆圈节点是状态节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这些树枝称为状态枝。在状态枝的末端列出不同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一般决策评价问题具有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可能遇到多种自然状态,因此,图形由左到右,由简到繁就组成一个树形网状图。ChristophH.Loch教授以BestPharma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三个研发项目采用了决策树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为我们今后新药项目VE研究提供了参考。

5.3综合评分法

综合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面,通过选定评价指标,确定其加权系数,然后对各指标进行评分后,得出总评分,来确定出最佳方案。其中加权系数的确定是由评分法确定的。具体的评分法可以分为:直接评分法、0-1两两对比法、0-4两两对比法、多比例两两对比法、实现困难度评价法、逻辑流程法、功能系数评分法。如果指标不复杂的话,还可以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分。

5.4实物期权法

所谓实物期权,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与金融期权类似的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麻省理工(MIT)时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不仅与期权的基本特征相承,而且与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等特征紧密相关,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其中二叉树模型是包含管理期权不确定性的项目评价中最常用的模型。柯昌文等认为二叉树模型是新药研发价值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可以根据评估人的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进行。

六、结论

虽然,全社会对医药研发的投入日益加大,但要在短时间之内开发出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1、2类新药,并不容易。相反,如果能充分理解新药项目的价值所在,开发出有价值的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等,深入挖掘其价值,并不失为明智之选。笔者认为,只要创造出有别于市场现有的,有一定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或社会功能价值的新药项目,合理控制研发成本和支出,对项目进行正确地评估,为新药制定合适的价格,就能实现新药研发领域的零和博弈。

参考文献:

于光宇.新药研发的价值评估研究[D].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

王乃静编着.价值工程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6.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0篇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已被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列为未来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该产业特征鲜明,例如新产品开发周期长、研究创新投入高、附加值高、风险高等,这些特点使得投资人在进行项目评估时遇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据2005年中国创业投资协会的调查,目前创业投资决策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对高新技术企业包括生物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传统的以NPV为基础的静态项目评估方法无法反映生物制药行业开发项目中蕴含的期权价值。

生物制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新药研发需要相当长的研发时间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其产品从研发直至上市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鉴于国内医药行业数据不够透明和充分,本文采用美国数据进行分析。美国制药行业在2002年对全美制药企业的新药品研发时间进行了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图1:

2002年美国生物制药行业新药投资项目从研发到进入市场平均所耗时间为14.2年,并且每个阶段的投资额均在百万美元以上,整个过程中R&D投入规模巨大,例如R&D费用占美国医药行业销售额的比例就从1970年不到12%上涨到上世纪90年代的20%以上,与同时期的美国其他行业,例如电力(8.4%)、计算机(7.8%)和电信(5.3%)相比,生物制药行业研发投入显然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制药行业R&D投资总规模就超过了305亿美元。巨大的研发投入背后带来的是潜在的巨大收益。在美国药品一旦批准上市,其产生的回报率极高,统计数据表明,成熟期其中年销售收入有80%的可能超过6千万美元,20%可能超过6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生物制药行业企业的价值由当前价值和未来成长机会价值两部分构成,那么在药品上市之前,生物制药企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却没有相应得销售收入,企业当前价值很低;但是一旦药品上市,却有可能获得极高的收益回报,而且正是前期的研发创新为企业日后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巨大超额利润提供了成长机会。因此,如何结合生物制药产业价值创造的特点,客观、有效的评估生物制药项目的未来成长机会价值是生物制药企业风险项目决策的重中之重。

二、生物制药行业风险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特征分析及其定价

一般生物制药行业新药研发投资需要经历多个不同阶段,以美国药品研发为例,就有实验室测试阶段、临床实验前动物测试阶段、三个临床实验测试阶段、美国联邦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阶段和最后的市场化产品推广阶段等六个阶段。每一阶段的技术性测试成功后,药品研发才会进入下一阶段接受进步测试,直至药品克服全部技术风险最后进入市场化阶段才最终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整个过程中每一阶段都会给企业提供一个进入下一阶段的选择权。

根据其特点,这种选择期权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推迟投资期权、扩张投资期权、收缩投资期权、放弃期权、转换期权、增长期权等。生物制药企业在新药开发过程中每一阶段所嵌入的实物期权用图2表示:

因此生物制药研发投资决策具有动态序列性,形成了一个6重的复合性实物期权。

在期权定价方法中,经典的Black-Schola模型可以看作是针对看涨期权的一重定价模型。有关以期权为标的资产的复合性期权的定价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Geske在1979年提出的两阶段复合期权的定价模型。在该模型中Geske继续沿用了Black-Schola模型中经典的期权定价偏微分方程:

三、期权定价公式的应用

假定某生物制药企业计划开发某种新药,预计6阶段各自所需时间 分别为:实验室研发阶段(2年),临床前动物测试阶段(4年),临床测试第一阶段(1年)、第二阶段(2年)、第三阶段(3年),药监局审批(2年)。每一阶段对应的到期日期和每一期的期权执行价格 都在表1中显示。另外,假定药品研发成功最后,项目进入商业化阶段预计产生的经营性净收益现值 为8500万元,与此同时商业化阶段的预计投资成本 为3120万元。无风险利率 采用10年期的政府债券收益率5.3%。最后项目权益的收益标准差的估计值为101.97%。药品整个研发过程中全部的R&D投入为600万元。

根据复合期权定价公式,依据上述参数可以计算得出该6重复合实物期权的价值为2750万元,超过R&D投入2150万元。因此药品研发项目的真实价值RNPV为RNPV=NPV+实物期权=600+2750=2150万元

该药品研发项目考虑实物期权后的真实价值为2150万元,投资项目经济上可行。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1篇

投资评级与估值:上海医药、上实医药等8个公司是新上药利润的核心来源,业绩增长明确,我们预计公司XX-XX年每股收益0.6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0.43元)、0.59元、0.74元。生物医药产业已被上海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之一,上海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国有大企业发展、加速做大重点企业、大力扶持骨干企业。本次重组后,公司成为代表上海医药产业和国资背景医药产业的唯一平台,将在医院招标采购和价格等方面得到扶持。考虑公司医药商业的行业地位以及当前医药股估值水平,给予医药商业业务XX年35倍市盈率、医药工业业务XX年30倍市盈率,目标价18.7元,首次评级"增持"。

关键假设点:深度开发华东,进军华南、华北、东北,通过收购扩张医药商业,市场份额逐步上升,2020年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5%上升到15%。新上药启动以浦东、奉浦、星火三大基地为核心的产业布局调整计划,通过集中、集聚生产资源发展聚焦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产品整合扩大销售。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市场可能担心:新上药整合后,仅仅是资产的整合,不能发生协同效应。我们认为,未来新上药成为上药集团资产单一上市平台,建立起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实现产业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短期整合效应:预计降低XX年财务费用9000万元;中长期整合效应:医药商业全国扩张,工业资产整合降低生产成本。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2篇

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战略位置、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都需要借助研发来实现突破。众所周知,研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医药企业实现战略腾飞,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其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研发步伐。毋庸讳言,研发一直是我国药企的软肋。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数企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特色极不明显。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医药企业竞争演变为产品竞争,而医药产品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其独特性及创新性。

1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见表1),其中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例从1.3%增加到1.82%,其增长率远远大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医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说明医药研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预期医药创新的快速发展。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1426件,新药生产申请1803件;2007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758件,新药生产申请176件。随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推行,2008年共批准新药临床申请434件,其中有52种属于新化合物;批准新药生产申请165件,涉及119种药品,其中包括1类新药5个;批准仿制药生产申请1502件,涉及614种药品。虽然批准新药临床及生产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技术含量在逐年提高,但是,其中1、2类新药仍然太少,仿制药申请仍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与我国医药企业低水平重复严重的现状密不可分。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资金投入,充分挖掘新药价值,不断创新突破,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2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

新药研发过程中凝结了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耗费,形成了由新药研制者智力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以及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1]。所谓功能是指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对产品而言,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2]。人们使用产品实际上是使用它的功能,即企业生产产品实际上就是为了生产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产品也就是为了购买产品的功能。如患者购买药品就是为了能预防、治疗或缓解病情。能满足某种需求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功能价值。新药的功能价值就是新药在满足患者某种需求时所具有的价值。

且不论国内外新药定义的差别,在新产品的认同方面存在的差别也使得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比较困难。国外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的产品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却难有作为。比如二甲双胍:普通产品每片仅为0.1元,将一天三次的服用次数减少为一天一次的缓释片却要价每片2元,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中老年群体也许很难接受。“缓释片”这个先进性也许并不足以让患者支付6倍的溢价!又如,新复方制剂一般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但价格却差别较大。如复方利血平片每片0.1元,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售价1元/片。如果利尿效果的增强得不够理想,也许这10倍的溢价也很难让人接受!再如,口服胰岛素比起注射胰岛素来,方便易行,一旦使用可以节约不少医疗资源,但究竟定价多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地分析论证。总之,进行新药功能价值分析,充分挖掘新药的价值,才能以更让人信服的理由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3新药价值评估的好方法——价值工程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需要多部门、多员工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如今,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本文的价值工程研究即以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作为研究对象。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其目的在于为用户制造真正的价值[3]。具体来说,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一定工作程序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对象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新药研发项目进行全面、详实和准确可靠的评价分析,为最佳研发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目前,中国有上百项自主研发的新药已进入临床一期、二期阶段,另外还有一大批已完成了临床研究,正等待报批。尽早开展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将价值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全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分挖掘出新药价值。

4新药功能价值的分类

为了充分挖掘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首先要明确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所在。笔者选取了入选美国标准普尔评级(Standard&Poor’s)的进入研发后期、预计未来两年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最具市场前景的10个新药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将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分为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社会功能价值。

对上述入选原因进行分析、概括如下:

技术功能价值是指产品本身功能优势产生的价值,包括:新剂型、新的给药方式、新复方制剂、用药可逆性、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一些经济指标也会导致产品功能价值的增加,即经济功能价值,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自主研发)等。社会功能价值是指全社会医药研发现状对新药研发可能产生的价值,表现在:研发平台优势、一线用药、公司研发压力及现状(研发线合并)、适合公司产品线要求、竞争品种少、审批进度等。

当然,上述分类并没有列举出全部的功能价值内容,比如,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投资回收期来衡量新药项目经济功能价值,然而投资回收期并不是越短越好,只能是在新药级别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投资回收期来提高价值,因此比较难衡量。另外,其它一些定量数据较难获得,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再具体考察是否将其作为功能价值指标。

5新药项目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新药研发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也应该采用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方法。不确定情形的经济评价方法就是,方案实施后,存在若干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并且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状态出现的概率),又是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或主观经验判断加以合理确定的时,对方案设想的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4]。

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是建立在概率意义上的综合评价,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期望值。所谓期望值就是全面考虑该事件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可能状态出现机会大小的情况下,从概率意义上讲,该事件最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就是客观上人们可以期望的该事件的最终结果。不确定情形的价值评估方法如下:

5.1期望值法

根据损益矩阵表计算出各方案设想的收益(损失)期望值,再依据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损失值最小为标准,择优选出最好方案。

5.2决策树法

决策树又称为决策图,是由方块和圆点作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方块节点为决策节点,即代表一待评估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每枝代表一个方案,称为方案枝。圆圈节点是状态节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这些树枝称为状态枝。在状态枝的末端列出不同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一般决策评价问题具有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可能遇到多种自然状态,因此,图形由左到右,由简到繁就组成一个树形网状图。ChristophH.Loch教授以BestPharma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三个研发项目采用了决策树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为我们今后新药项目VE研究提供了参考[5]。

5.3综合评分法[6]

综合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面,通过选定评价指标,确定其加权系数,然后对各指标进行评分后,得出总评分,来确定出最佳方案。其中加权系数的确定是由评分法确定的。具体的评分法可以分为:直接评分法、0-1两两对比法、0-4两两对比法、多比例两两对比法、实现困难度评价法、逻辑流程法、功能系数评分法。如果指标不复杂的话,还可以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分。

5.4实物期权法

所谓实物期权,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与金融期权类似的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麻省理工(MIT)时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7]。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不仅与期权的基本特征相承,而且与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等特征紧密相关,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其中二叉树模型是包含管理期权不确定性的项目评价中最常用的模型。柯昌文[8]等认为二叉树模型是新药研发价值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可以根据评估人的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进行。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全民医保;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国际经验;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1(c)-0158-05

Study on the drug price negoti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WU Jiayi YU Boy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Drug price problem is not only the focus issue that discussed in the social field, but also a key sector which should be reformed in the current medical and health reform.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drug market to highlight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drug price negotiation mechanism 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universal health care system. On the base of classification and summary of the practice of drug price control and negoti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y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establishing the drug price negotiation mechanism that dominated by medical insurance department and overall coordinated by other department concerned in our nation.

[Key words] Universal health care; Drug price; Negotiation mechanism; Foreign practices; Policy suggestions

药品价格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面对“药价虚高”的问题,政府虽对管控的药品价格一降再降,而老百姓“吃不起药,看不起病”的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攻坚之年,在前段时间的国务院医改工作安排中再次强调了医改“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着力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任务目标。其中,“探索建立医保部门与药品供应商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将给我国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1]。纵观国际经验,笔者认为在当前全民医保覆盖的背景下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符合药品市场的特性,是大势所趋,既能满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改革要求,又能达到控制医药费用、提高用药效率、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目的。

1 药品市场的特性与医保谈判机制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由于它与医疗卫生服务紧密相联,具有科技性高和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常被业内称为“特殊的商品”。

1.1 信息不对称影响药品市场的消费者行为

正因为药品本身具备的特殊性,药品的使用一般需要通过医师、药师等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为消费者决定选用何种药品,这使得药品提供者与药品消费者之间存在很强的信息不对称。在缺乏管制的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往往导致信息优势方以求在交易中获取最大收益,做出有损于信息劣势方的选择,在医疗服务市场表现为医生“多开药,开贵药”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普通消费者由于在药品市场的议价能力大大削弱,患者常常会因为药品价格过高而降低对药品的可及性。

在我国,由于“以药养医”的体制长期存在,药品费用支出占到整个医疗费用的很大一部分。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报告显示,当年我国公立医院药费占总医药总费用比重达42%,而相比2010年世界经合组织国家(OECD)的平均水平仅为16.6%。因此,很多人把“看病贵”的问题归结于“药价虚高”。

1.2 第三方支付引发的道德风险使患者缺乏对药价的敏感性

当前,我国已建立了由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保险构成的覆盖超过13亿城乡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在医疗服务领域引入第三方付费,进行第三方监督,是支撑现代医保的重要支柱,也是发挥全民医保基础性作用的重要载体。医保的第三方付费机制使得服务的购买者与接受者相分离,患者为追求健康的目标可能会要求过度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提供方为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提供过多的药品和医疗服务,因此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方作为医疗服务的付费者应承担重要的管理和监督的任务。而这一机制目前在我国是缺失的,因此第三方付费有导致药品价格过高的趋势。反观医疗保险方,相比单个患者具有更强的市场力量,通过谈判可以解决医疗市场信息问题,抑制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研究表明,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越高,医疗保险方的购买力越强,价格谈判能力也越强[2]。

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全民医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支付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比重不断增大(图1),医疗保险方在药品费用支付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随着医疗保险改革重心由制度建设向完善管理服务转移,医疗保险强化服务购买的意识也日益增强。

资料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

图1 2007~2011年我国医保支付占医疗机构业务收入比重情况

鉴上所述,一方面由于存在消费者和医药供应方行为的特殊性,导致药品价格合理性和使用经济性难以得到保证;另一方面,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使得医疗保险方可以运用其强大的购买力代表患者向医药服务提供方购买医疗服务和药品,从而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费用实施有效的控制。而通过谈判机制将一些疗效确切、价格昂贵的创新专利药品,如抗肿瘤领域的靶向药物等纳入医保范围,可以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制药企业研发创新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3]。谈判机制作为一种协调药品供需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非强制手段,可以运用到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中[4]。从长远角度来看,谈判机制的引入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步骤[5]。

2 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形成的国际经验

谈判是一种社会法制化和市场经济健全化的应生产物。所谓谈判机制是指在医疗服务购买过程中,医疗保险各方主体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就医药产品的价格、质量、付费方式和分担比例等方面问题达成对各方均有约束性协议结果的一种互动机制。纵观国际经验,谈判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药品价格领域运用谈判机制通常建立在价格行政干预的基础上。

2.1 传统的药品价格管控模式及弊端

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合理控制药费,由于药品市场特性易导致药价趋高,政府对药品价格实施控制也理所应当。归纳来看,各国对于药品价格管控的传统途径主要分为直接定价与间接价格干预两种。

2.1.1 直接定价

直接定价即制定药品最高限价,供应商不得高于最高限价销售药品。我国目前采用的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政府定价模式就属于这一类型。政府对药品进行直接定价的依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考虑药品的疗效和生产成本等综合因素;二是该药品比对其他国家的价格。

按综合因素定价的方法主要考虑疗效、生产成本等因素。由于进入定价程序的药品都已经过药监部门的疗效评价,因此生产成本往往成为定价的主要参考依据。但是,生产成本的界定、测算都存在较大问题,并且生产成本难以反映药品的全部价值。该方法的运用往往缺乏科学性和透明度。正因如此,在专利药品定价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际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依据。

在实行全民医保制度的国家,由于国内只有一个购买方,竞争性的药品价格无法形成,因此大部分OECD国家把相关国家的药品价格作为国内定价的依据。该方法选择与本国具有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文化背景的国家作为参照国,计算这些国家某种药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以此为本国的定价依据。如在法国的外部参考定价中,厂商以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同类药品价格的均价为上限,最低价为下限,自由设定出厂价,若以上四国药价调整则法国也要做相应调整,由法国的卫生服务产品经济委员会(CEPS)对价格调整的异议与厂商重新议价[6]。

这种定价方法看似价格比较客观透明,然而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英国、德国、美国等常被用作对比对象的国家,其药品价格水平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药品价格的合理性。实际上,厂家可以刻意提高被对照国家的价格水平。二是即使在经济水平相似的国家,药品价格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选择被对照国及划分其权重尚存很多争议。

2.1.2 间接价格干预

由于直接定价法限制了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给制药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政策风险。为鼓励企业创新,在药品研发企业集中的美国、英国和德国等都主要采用了间接价格干预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针对专利药的利润控制和针对仿制药的最高报销限价。

2.1.2.1 利润控制 利润控制法主要在英国实行,具体做法是政府与厂商签订协议,对厂商某个产品的利润或所有产品的总利润进行控制。如果利润超出了限额,将要求厂商对政府进行返还或接受降价[7]。该方法的优点是允许厂商自主定价,避免了因政府价格审核而延迟新药上市,并且也通过利润控制避免了新药对政府预算的过大冲击。然而,利润控制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在药品研发全球化的情况下,难以估计跨国公司的成本哪些应分摊于本国,因此该公司从本国获得的利润也难以估计准确;二是会激励公司做大成本,引发低效率,即使一些效果不佳的药品也能获得利润保证,不利于真正的研发创新。

2.1.2.2 同类药品最高报销限价 同类药品最高报销限价又称“药品支付指导价”,它不同于以往政府制定最高零售价的管控思路,而是通过对药品实施定额医保支付,超额费用患者自付的管理方式,让药企主动调节市场价格。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把疗效相同的药品分成一组,医保方规定每组药品的最高报销限价,制药企业可以对药品自由定价,如果药品定价高于医保方制定的报销限价,那么由患者自行承担两者之间的差价。德国是第一个采用参考定价的国家,1989年,德国开始对各组药品确定报销限额。由联邦联合委员会(全国医保机构和医师协会的协调组织,G-BA)负责最高报销限价的制定。在制定每一类药品的最高支付限价时,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考虑到现有产品的价格,保证该组中一部分产品的价格不超过限价[8]。在参考定价体系下,厂家为了吸引消费者,会自觉把价格降到最高支付限价之下。有些时候,厂家不愿意降低市场标价,担心引起国际市场降价,而会宣布免除患者自付部分。当前国际上有德国、荷兰、加拿大、日本、瑞士等国都对仿制药采用了此类定价办法,其中荷兰还将此办法应用于专利药[9]。

综上所述,传统的药品管控模式都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医保机构和药品供应方参与的市场化的议价过程,同时也缺乏以医疗服务需方为导向的价值评估体系。这对于药价政策目标的实现非常不利,难以协调医药产业、医疗机构和患者各方利益,兼顾促进国家医药产业的发展和民众健康水平的提高。

2.2 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运用

由于药品价格只是影响药品费用的一个因素,药品费用更多地受到使用数量和使用种类变化的影响。为了平衡目标,控制和激励两种手段都是需要的。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摒弃了直接降价的手段,更多地与制药企业进行互动,在药品购买管理中同时实现对药品种类、价格和数量的多重控制,即逐步引入谈判机制[10]。政府不再单方面规制一切,而是提供协商的框架,达成共识。谈判协议的达成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开发出基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价值评价体系;二是通过保险组织创新,激励保险机构进行集中采购,形成市场价格竞争。

价值评估是医保药品价格谈判形成的基础。在全民医保体系下,政府决策的过程需要权衡参保人对药品的可及性、医保预算平衡、医药产业发展三方的利益。因此,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公开、透明的药品价值评估体系来为医疗保险方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价格谈判提供参考。

国外允许并要求厂商充分提供材料以证明产品价值所在,对新药和专利药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11]。药品的价值评估一般由各国的药物评价机构在政府资金支持下运行,他们有些是政府的职能机构,如英国的国家临床规范研究院(NICE)、澳大利亚的制药补贴咨询委员会(PBAC);而有些则是半官方的独立机构,如德国的卫生服务质量和疗效研究院(IQWIG)、加拿大的药品专家委员会(CEDAC)等[12]。

专家小组根据制药企业递交的相关资料、相关科学文献以及临床医生、药师、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意见编写内容包括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成本-效果分析以及预算影响分析的评估报告供医保谈判时参考。

最后,政府建立一个由多方利益主体构成的咨询小组,通过公开、公正的“谈判”途径来达到各方对评价结果的共识。谈判结果的应用不再仅仅是药品价格的降低,而是主要通过总额控制合同(价格-数量合同)、利润控制合同、疗效预期合同等实现[12]。一方面,药品通过谈判进入报销目录后可以让那些在自由市场上不能负担药品价格的人用得起药,进而提高有效药品的可及性;另一方面,谈判后的药品价格虽然降低了,但是销量可能有较大增加,制药企业可能获得更大利润,进而促进研发创新和产业发展,从而实现药物政策的综合目标。

总之,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能够让企业和政府互动和对话,在保证行业合理利润与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之间进行权衡。相比传统的医保药品目录限定和价格管控手段,更能在购买过程中实现对费用影响因素(种类、价格和数量)的全面控制和管理。

3 构建我国全民医保背景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医改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民医保体系刚刚完成制度全覆盖,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任务明确,我们应该抓住此项制度契机,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中引入谈判机制,逐步由传统的药品价格管控模式发展为以医保为主导,多部门统筹协调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在构建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3.1 理顺药物政策,协调部门利益,发挥协同作用

国家药物政策是一国政府给医药界提出的目标、行动准则、工作策略与方法的指导性政策文件的总称。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应属于国家药物政策中的一个部分。首先需要在药物政策的层面进行理顺,明确政策目标,在药品审批、生产、流通、使用等一系列环节的政策制订时就应该兼顾考虑产业发展和提高药物可及性等多重目标的权衡,使各项政策在执行时能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是相互独立,互相制约。

目前我国药品价格政策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包括物价部门的定价、卫生部门的招标采购,以及医保部门的药品目录管理和支付管理。另外,各种政策影响着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从而也强烈影响药品价格水平。在谈判机制建立的起始阶段,应该尽量避免与现有政策的冲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全民医保体系下,医保作为最大的药品购买方,可集中优化各部门配置使主管部门通盘考虑卫生系统的筹资水平和费用控制、供需双方的投资与成本等各方面情况,形成整体方案[13]。卫生部门从市场的角度进行招标采购,谈判价格必须低于物价部门控制的最高零售价。

根据国际实践,为促进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性,我国也应该从目前按成本定价为主向按国际比较价和按价值定价相结合的办法转变。谈判的手段可以是以引导药品价格竞争为主,也可以是根据药品的价值制定支付标准。

3.2 尽快建立相对独立的药品价值评估机制

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建立必须有一个综合制衡的机制运行,单从某一个部门出发,很难约束机制,易造成权利寻租,缺乏监管机制。在理顺上述医药价格管理体系后,为增加价格干预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包含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制度化的评估程序,以及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等配套政策的药品价值评估机制。

根据国际经验,医药价值评估机构专门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关药物经济性的证据,该机构可以附属于政府部门,也可以是独立的半官方机构。评估小组的工作主要内容可以有:①受理厂商材料申请,广泛掌握医药产品评价的基础信息;②制定公认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技术标准,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等医药评价工作;③为医保和其他相关部门提供评估结果和建议,建立申述和再评价机制。这将为谈判机制基于价值定价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以保证谈判结果的科学、公正、透明。

3.3 配合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发挥药品谈判价格的实效

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是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追求的是医疗服务市场和药品市场价格的合理性[14]。随着谈判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谈判的药品种类将会扩张,医疗机构的收入就可能受到药品降价的影响。为了避免医疗机构对药品降价的抵制,医保部门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监督的手段,鼓励其使用谈判后的降价药品。

具体办法应当配合当前医保领域推行的支付方式改革来发挥医保对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的控制。一是从目前按项目支付为主的方式向按病种支付、按人头支付等预付制的方式转变。二是要加强信息披露,促进公众监督。医保部门应该加强处方数据的分析,定期公布处方信息,让专家和公众共同监督医生的处方行为。三是制定药品替代规则。规定医生和药师在遵守诊疗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用执行谈判价格的药品替代不执行谈判价格的同类药品。并且对执行谈判的药品和不执行谈判的药品实行不同的支付比例。只有确保谈判药品的使用才能最终影响谈判的效果惠及患者,最终实现改革的初衷。

4 结语

医改“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全民医保体系[15]。谈判机制建立是深化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着力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重要体现。随着全民医保体系的建立,面对市场竞争机制失灵的药品市场,为了控制药品费用、提高参保人员对药品的可及性、维护医药市场健康发展,我国可以适时建立以医保为主导,多部门统筹协调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在药品价格干预过程中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制药企业提供更充分的信息,更多地体现药品临床价值,最终形成医药服务合理、患者受益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多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齐忆红,张晓,曹乾.探索建立医疗保险部门与药品供应商的药品价格谈判机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4.

[2] 高月霞,刘国恩,孙华.尿毒症透析治疗价格谈判机制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2,(1):36.

[3] 贾岩.谈判机制成靶向药进医保突破口[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3,(8):16.

[4] 鹏翔,徐爱军.关于建立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理论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3):74-75.

[5] 顾海,信紫薇.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药品谈判机制研究[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0,(1):228-238.

[6] 丁锦希,赵悦,顾海. 法国创新药物定价政策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6):77-78.

[7] 叶露,胡善联.药品价格及其管理政策的英国经验启示[J],中国药房,2005,16(9):675-677.

[8] 郭莹,严明,郭晶.西方发达国家药品价格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药房,2005,16(1):7.

[9] OECD. OECD Health Policy Studies Pharmaceutical Pricing Policies in a Global Market [S].2008.

[10] 吴晶,吴久鸿,关志强.医保药品协议定价探讨[J].中国社会保障,2011,(10):76-77.

[11] 陈蕾,冷明祥,胡大洋,等.澳大利亚医保目录的药品准入谈判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366.

[12] 顾海.国外药品采购谈判实践及启示[J].中国医疗保险,2011,(9):66-69.

[13] 曹阳,邵明立.我国药品价格管理体系的问题与优化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0,(6):36.

[14] 吴嘉怡,余伯阳.医疗保险谈判的国际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64.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4篇

王健――现为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他在生命科技领域拥有16年的经验,担任过多个职位,涵盖了创业投资、融资、创业和科研等领域。在加入博乐之前,曾任职于美国中经合集团董事总经理和华登国际合伙人。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健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Eric Kandel博士,获得分子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是BayHelix的共同创始人, 曾任其主席。并任硅谷著名的华人组织华源科技协会创业投资分会主席。

对于时下众多的投资家来说,最火的投资领域可能就要算生命科技了。甚至有业内人士预测,未来10年中,生命科学同信息技术一样是科学与技术相融合的高技术领域,它的科学特征决定了它是未来的主导技术和投资热点。据统计,目前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已获得了超过30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支持。根据发展情况预测,未来投入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将达到5000亿美元。而按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至少应该获得400亿美元的金融资本投入,但实际上,投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金融资本还不到预期额度的10%。中国的医药市场预测显示年增幅将高达17%。据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五大医药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VC(风险投资)如何看待中国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生命科技领域的热点会在哪里出现?在这个领域中VC的估值如何确认?

为此记者专访了美国博乐投资集团大中华区总经理王健,请他谈谈生命科技领域的投资热点问题。

CRO将成热点

记者:作为国际上知名的投资生命科学领域的VC,以你专业的眼光来看,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走势如何?

王健:生命科学这个领域非常广,包括医药、生物技术、诊断试剂、医疗保健、农业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等等。比如说医药这一块,在全球每年大概有6000亿美元的市场,以我个人的观察,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要如何融入全球生命科学的产业链。国际化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利用国际上最高效率的资源,来完成生命科技的产业。比如生命科学医药的研发,在中国临床前研发的费用,平均只有欧美的20%左右,在西方研制一个药,从概念到上市平均费用将会达到17亿美元,如此高的费用已经可以压断这个新药所产生的价值链。所以,西方的公司就会把新药研发分成不同的阶段,分配到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和国家进行合作。那么,对于中国来说就有机会把其中的一部分拿来完成,这样既节省费用还可以给中国带来机会。

记者:目前很多投资人都在预测2007年的投资热点将会在医疗外包这个领域,你是否持同样观点?

王健: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来说,医疗外包可能比较复杂。实际上医疗外包就是利用最有效的资源来做生命科技领域的各种项目,包括药的研发、生产等等。比如说,海外公司在研制新药的过程中,可以把一部分临床试验拿到中国来做,然后把相关试验结果和海外企业来分享。这就是所谓的CRO(全球合同研发外包),即通过合同的形式向制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的服务。在四年前我就提出了一个“连接两边”的理念,就是把西方的技术带到中国,然后利用中国低廉的成本优势来研发新的药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产业。CRO对中国制药企业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研发新药,还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桥梁。

记者:在整个生命科技领域里,你最看好怎样的商业模式?

王健:商业模式这个词汇应用很广泛,每个公司各不相同,西方大的医药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不断把不同时期研发的新药嫁接出去,避免风险和降低成本。比如说医药外包,全球最大的外包企业昆泰制药,就和很多国家的企业有外包合作,它也是我们博乐基金的一个LP(LimitedPartnership,译为“有限公司”)。这个商业模式就像IT行业的戴尔电脑一样,自己不生产,只控制品牌和设计,制造放到全球各地来完成。这也是整个行业的趋势,使得企业在经营上更加灵活和有效。作为企业只需要控制核心就可以了,核心就是药的权利。

记者:如果中国的医药企业都去给国外做外包服务,是否意味着要放弃中国自主研发的领域?那么中国的医药将如何打开世界市场?

王健:目前中国生命科技行业相对还比较滞后,所以我认为在现阶段中国企业没有太多别的选择,首先是利用中国低廉的研发能力,与海外大的企业合作外包,和对方做交易,提供低廉的服务,取得研发中间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会如何做,然后我们再要求更多的权力,甚至研发自己的新药。首先是要学习,然后才能独立工作。

钟情三大领域

记者:美国博乐投资集团主要投资哪些领域,以及投资哪个阶段的企业?

王健:博乐在西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创业投资公司,管理着一批数额超过7.5亿美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在全球大概投资了61家生命科学类的创业企业,其中已先后有11家公司在美国NASDAQ和欧洲的股票市场上市,另有11家公司通过被兼并收购的形式退出。在博乐集团现持有的投资公司内,有十家左右的公司正筹划在美国的NASDAQ上市或正在跟其他公司商讨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与相同时期开始运作的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博乐生物工程基金和博乐全球生命科技基金(Ⅱ)均名列前茅,其年回报率比最好的25%的基金的平均回报率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我们会对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的项目进行投资。

我们平均每个案子,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规模大概是2000万美元左右。我这里指的2000万不是一次投资的结果,而是在一家公司投资几轮可能共计会达到的数目。我们基金中的LP都是来自全球大企业,其中有昆泰、拜尔、奥林巴斯、三菱、宝洁、联合利华等等。

记者: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实在是太广泛了,博乐投资在中国会关注哪些领域?

王健:中国的生命科学领域里我们主要看好的有三类。

第一类,是和中国的低成本有关的一类,比如说医药研发外包。我们认为,在最近的3到5年内,低成本的优势仍然会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而且它相对来说比较短、平、快,能够比较直接见效。

第二类,是把西方的产品和技术引进到中国来。目前中国在医药方面成长的速度非常快,平均年增长达到了28%,这个速度是全球平均的4倍多。在这样一个迅速成长的市场需求下,本土创造的产品和技术,相对来说是不足的。这是我们最看好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里面又可以分很多细类,比如说制药、医疗器材等等。

第三类,是和中国国家政策法规有关的。目前这个领域的政策有一系列的改变,总体是良性的变化,比如中国企业的GMP、GEP、GCP的推行认证。我们还看好中国医疗系统中私有化的部分,比如私有化的医院和诊所会出现一系列商机。当然在食品、生物农业行业和非传统药物领域(例如保健品、减肥药物、美容手术和戒烟等)中都会存在很多机会。

记者:博乐除了带给创业者资金以外,还会提供哪些服务?

王健:第一,因为我们在全球各地都有投资,所以创业企业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实现国际化。第二,博乐集团除了有创投之外,还有资源整合集团。资源整合集团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25亿美元的兼并收购以及技术重组,这是相当大的网络和资源。第三,通过我们的媒体集团,可以帮助创业者进行宣传和咨询等。这些都是我们带给创业者的附加服务。

记者:作为生命科学专业投资基金,你认为医药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哪里?

王健:医药的生产制造会有很多的机会,中国国内生产制造的药品至少90%都是仿制药,这样就使得国内企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人的制造力是很强的,在IT方面已经得到体现,那在医药领域里为什么没能得到体现呢?就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药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国外,这样以仿制为主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的。我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医药行业最大的契机,就是利用中国庞大的医药生产能力为全球生产药品。

医药行业如何估值范文第15篇

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全部328只股票型基金中,当前排名前十者竟有5只为医药行业基金。我们注意到,医药行业基金的基金经理们普遍认为行业估值当下尚未泡沫化,“基药盛宴”还将继续推进医药板块行情。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财通基金副总经理王家俊、易方达医疗保健基金经理李文健、富国中国中小盘基金经理张峰、长城久利基金经理史彦刚,他们对海内外股市热点及商品期货专户的创新展开讨论。

医药行业基金持续领先

《投资者报》:作为防御性行业的医药板块近期不断走强,今年以来截至3月15日,不仅易方达医疗保健以19.64%的净值增长率领涨全部328只股票型基金,且在前十名中,还有汇添富医疗保健、融通医疗保健、博时医疗保健、华宝兴业医药生物优选股票4只医药行业基金,它们分列第三至第六名。

李文健:“两会”中不断强调把基层医疗和县级医院当做工作重点,医保支付向基层全面倾斜,这也意味着,目前医药行业投资机会尚未结束;在此时医药估值尚没有泡沫化,以及对新基药的预期没有充分反映背景下,多个大病领域药物新进基药目录,涉及上市公司达40多家,“基药盛宴”将继续推进医药板块行情。

《投资者报》:过去20余年,A股“两会”行情鲜有失约之时。但今年“两会”行情却在市场期许中落空,随着近期大盘震荡调整,权益类投资的难度在进一步加大。

史彦刚:今年“两会”期间释放的三大行情信号,一是市场无新主线,还是靠原有的金融股为首的大权重股模式,经济基本面没有利好支撑,无法支撑行情走高;二是逼空动力严重不足,市场不仅没有走出中长阳,反而形成了长上阴线,这在暗示行情的走势;三是操作难度加大,“两会”周期结束,题材股和前期大涨股必须要完成获利的派发,所以冲高的目的不是做多,而是派发。

我们对今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是温和复苏。未来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支撑下,宏观经济将会保持目前的复苏态势。今年股市的主要机会在消费和成长,以及周期性板块的阶段性机会,而债券市场将以票息贡献为主,结构化产品、可转换债券等特殊品种存在一些阶段性、结构性机会。

海外复苏QDII分化

《投资者报》:国内股市近日虽增长乏力,但全球股市却涨声一片。不过,并非所有QDII都能与全球股市齐舞。截至3月14日,73只QDII最近三个月平均业绩2.09%,其中25只出现亏损,业绩最好的富国中国中小盘与最差的首尾相差将近20%。原因何在?

张峰:自下而上选股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我们平均每年调研和电话调研上市公司近200―300家,其中不少重仓股都出现了50%以上的涨幅。对于未来投资,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在近三年第一次一致向好、中资港股中小盘只有内地中小盘估值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但成长性和A股中小股票非常近似,风险和收益对投资者很有利。

从经济面来看,美国经济复苏明确,失业率下降,曾经拖累美国经济的房地产业复苏明显;欧债危机得到纾缓,日本日元贬值有利于日本经济恢复;此外,内地市场伴随着领导层的平稳换届,宏观经济显示出了触底回升,通货膨胀也比较温和。全球四大经济体的一致复苏,为QDII投资及港股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目前,国内中小盘市盈率在20―30倍,而港股中资中小盘仅10倍左右,香港中国中小盘股票的估值具有显著优势。香港中小盘股票本质上是个中国式高成长和成熟市场低估值的故事。对于未来的港股投资,我们比较看好医药消费领域的中小盘成长股票,特别是那些每年业绩增长率在20%以上的公司,但估值只有10倍市盈率甚至以下公司,更值得深度挖掘。

商品期货专户再告创新

《投资者报》:我们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财通基金日前发行了全行业第一单服务实体经济的商品期货专户产品。作为业内首批发行商品期货专户的基金公司,财通商品期货专户已达10余单,准备发行的项目更是多达20余单。目前财通的专户数量已近40只,累计管理规模近30亿元。

王家俊:随着首批商品期货专户累积的实战经验和风控能力陆续显现,后续产品合作需求确实接踵而至。我们之所以率先推出套保型商品期货产品,主要是考虑到两点:第一,坚持将产品创新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这也是积极响应了监管层的号召,通过商品期货专户形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经营需求;第二,部分企业想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以此锁定企业的利润和风险,但不熟悉金融产品的功能以及不善于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而我们可以为其扩大资金杠杆、提供专业的投资咨询与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