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会计控制 思考

一、我国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1、职工对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先决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着对内部会计控制不重视的现象。一方面,医院的管理者大多是医疗专业的学科带头人,认为对医院而言,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成果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而内部会计控制不会对医院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即使部分管理者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也只限于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并没有将内部会计控制与医院总体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导致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大同小异,与医院实际情况脱离;另一方面,其它部门认为会计控制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对自身工作中出现的影响财务风险行为无防范意识,更有甚者不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

2、信息系统无法满足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

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下,会计数据是由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手工录入并进行加工,对于记错帐、重复收费、报表出错等错误对账后容易发现并能及时改正,内部会计控制操作性强。随着信息管理模式的普及,公立医院都实行了信息化管理,门诊及住院收入等会计基础数据是由门诊住院收费人员以及各临床科室的系统操作员进行录入,医院信息系统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报表。会计人员与计算机系统转变成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这种模式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一方面由于医院在更新信息系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方便医生写电子病历和医嘱,而往往忽略了财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专业会计人员对信息技术缺乏系统的了解,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会计人员参与度低,导致医院的信息系统由软件公司进行研发,会计人员只能被动的接受,对于存在的财务风险在软件设计时不能作出有效的预防,因此一旦软件存在漏洞,就会增加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

3、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重点

首次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作出具体阐述的是2006年卫生行政部门出台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此规定对医院预算、货币资金、收入、债权和债务、支出、药品及库存物资、固定资产、工程项目、对外投资、财务电子信息化、监督检查等11个方面提出了控制要求。在政策的引导下,公立医院都按照要求制订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是所谓的制度只是照搬规定,并没有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环节进行重点防控,导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

4、内部监督、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形同虚设

大部分公立医院虽然设置了内部监督、审计机构,但是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一,很多公立医院监察科、审计科业务范围狭窄,监察科只负责对医疗科室的收红包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审计科多是对医院治疗、检查等各项收费是否符合物价收费标准、医院基建工程价格是否合理等部分财务行为进行审计,对容易产生财务舞弊行为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环节并没有进行监督;第二,监察科、审计科与管理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乏独立性,对于管理者的违法行为无法发挥真正的监督作用。第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业务能力无法满足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导致审计力量缺乏,审计项目无法全面深入的开展。

二、加强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1、增强职工的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

完善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首先要改变医院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看法及态度,只有管理者意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对于医院减少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医院的政策才会向内部会计控制倾斜。由于医院管理者大多是医务工作者,对财务管理缺乏全面的了解,财务科长或资深的会计人员可以先就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出现的由于内部会计控制失控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进行讲解。定期邀请专家给医院高层、各科室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医院领导层对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2、完善信息系统,为内部会计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

公立医院管理的信息化在加快会计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也使会计核算环境复杂化,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为了发挥信息系统对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在系统开发、系统试运行、系统日常维护和升级三个阶段不断优化,降低信息系统自身的漏洞以及与会计软件衔接不当给医院财务管理带来的风险。首先,在系统开发阶段,医院财务人员应该作为开发小组成员参与其中,将日常收费、退费、医保数据统计的要求反映给专业的开发人员,并对容易产生财务风险的环节重点进行研究,降低信息系统设计缺陷的概率;其次,在系统试运行阶段,采取信息系统与手工统计数据同时运行,并将两种来源生成的报表进行核对,以便发现软件设计阶段忽略的问题;最后,在日常维护阶段,随着医院会计、医保等政策的改变,信息系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政策改变导致的新的财务风险控制点,信息系统也要进行升级。

3、突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点,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

(1)收入控制。医院的收入主要包括门诊和住院收入,加强收入控制必须坚持各项收入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原则,严禁各科室和个人设立小金库。第一,加强门诊、住院收费中现钞收入管理。每天业务结束后将信息系统中数据与当天现钞收入进行核对,并将现金收入全额缴存银行,做到日清日结;第二,加强门诊收费和住院记账的监管和核对。门诊检查医生、门诊药房发药人员必须在信息系统中确认收费无误后才可进行检查和发药。住院医生和护士须先通过计算机进行记账后,才能对病人进行治疗和检查;第三,加强收费票据的管理。为了保证收费票据的完整,公立医院必须建立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核销等。

(2)支出控制。为了减少医院支出的财务风险,医院支出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重点控制。第一,明确支出的分管范围。公立医院应将支出进行归类,并实行对口管理,比如科教部门负责培训、进修、科研课题、项目的申报等费用;信息科负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电脑耗材等费用。各分管科室各司其职,按本部门支出范围严格控制支出;第二、严格遵守支出的审批程序。发生的每一笔支出都应严格审批,层层把关,形成科室负责人审批―负责人审批―分管院长审批―院长审批―财务人员审核―财务负责人审批―出纳人员支付的共同监督的支付内控制度;第三、明确支出审批权限及额度。各审批人对权限范围及额度之内支出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和额度。对于医院重大经济事项,例如医院年度预算内开支金额在限额以上的经费支出,追加和调整预算项目,对外投资、合作、捐赠、技术转让等事宜必须经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审批。

(3)货币资金控制。合理设置会计岗位,做到各岗位职责、权限明确,现金收、付、保管等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医院货币资金的支付,必须严格按照资金的支付程序执行,严禁签发空头支票、坐支库存现金等行为的发生。同时,加强资金盘点的控制,对医院财务库存现金、收费人员备用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实相符。

(4)固定资产控制。公立医院的资产所有权归属于国家,因此,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报废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执行。第一,固定资产的购置及处置都要编制预算,并经过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第二,加强大型设备事前论证和事后评价。大型设备的采购应按照规模适度、科学决策的原则来衡量其必要性,减少资源浪费;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的验收、入账和报废管理。归口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单位及时按照国家有关专业标准、合同条款进行现场勘验、测试和清点。验收不合格,不得办理结算手续,不得交付使用,并按合同条款及时向有关责任人提出退货或索赔。验收完毕,办理资产入帐手续。固定资产执行报废手续后才能进行报废,对于报废收入要全额上缴财务部门;第四,成立由财务部门牵头,审计、监察、设备等部门组成的小组,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对出现的盘盈、盘亏现象及时查明原因,并落实责任到个人。

4、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引进外部审计机构

理论界认为“内部审计如果想做到客观、公正的发表审计意见,就要独立于其所审计的经济活动之外,处于超脱的地位”,然而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根植于医院内部,无法做到完全独立,内部审计人员也无法具备内部会计控制所需要的所有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引进外部审计机构。一方面外部审计机构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独立于医院的管理层,能客观公正的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衡量,对内部会计控制发表审计意见;另一方面,外部审计机构工作人员不仅专业知识全面,而且经验丰富,能够弥补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受限的不足。因此,要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减少财政风险。

三、展望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取消药品加成、医药分开、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已成为未来医疗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医疗事业的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医改的实施,将结束“以药养医”的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公立医院必须要在控制好成本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技术,优化服务质量。因此,公立医院必须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培养内控文化,降低医院经营风险,以便为人民提供优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促进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S].2006.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必要性;创新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3-0100-02

近年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强化医院经营管理,财务审计在完善医疗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纵观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一方面促进了医疗机构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但另一方面,在构建医疗机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审计工作方法单一、审计机制不健全等。为此,立足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从内部审计视角来探应该如何推进财务审计?应当做些什么?并就未来财务审计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内部审计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依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内部审计从概念上定义为:“对本单位及所属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性进行监督与评价的行为,以提升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确保经济目标的实现。”[1]201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再次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并与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所定义的“内部审计”概念基本一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强调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地位,突出风险控制管理与控制;二是强调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概念,尤其是在改善风险管理,优化医院治理上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内部审计的工作任务和战略目标,突出内部审计对医院组织架构的积极贡献,特别是通过内部审查、评价方法,来规范医院财务会计活动,降低管理风险,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作为国家投资的公立医院,其公共财产及资源更应该突显其非营利性,尤其是在承担医疗服务、医学教育、重大疾病预防、突发性医疗事件救援等工作中,要承担其自身的服务社会的功能。2006年新修订的《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对年收入超3 000万元或拥有300张病床的医疗机构,明确规定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置相应的专职审计人员。尽管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较早,但在审计实务中,就审计组织结构、审计职能地位、审计职责等问题,一直未切实履行,尤其是在内部审计与风险管控理念下,公立医院就如何确保自身财务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真实、可靠,必然需要从财务审计创新实践中来完成。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及发展导向

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共同构成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从内部审计的产生来看,依照受托责任学理论,内部审计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结果进行认定、计量和报告,并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重认定、重计量、重报告,是实现经济监督需要的重要体现,也是通过财务评价来改善受托责任的控制机制。随着内部审计方式的不断发展,主要归纳为三大导向。

1.财务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从英国《股份公司注册法》(1845年)中对内部审计概念的解释,即由一名或多名股东代表,通过对单位财务信息进行审查,来考察董事财务状况的合法性,并通过审计结论让其他股东了解单位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从而满足对董事经营管理行为的影响。由此可见,对于股东代表的检查单位账务,并对单位董事及职员进行询证的行为即为审计过程。其后,随着内部审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是股东代表,也可以是受聘的技术娴熟的会计师,从而将审计工作实现了外部化。可见,对于财务导向内部审计,主要专注于对单位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审查,其目标在于帮助管理层做出科学、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在于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2.管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所谓管理导向下的内部审计,主要是基于受托责任的划分,即受托财务责任、受托管理责任。从审计学理论到审计实践,既有财务审计,也有管理审计。也就是说,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当发现财务管理工作良好,但工作效率不高,影响经济效益时,将会提出完善管理的改进对策。另外,从会计师事务所所有制方式来看,一般为合伙制或独资制,而对于会计师需要承担无限责任,由此带来的审计责任,可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效能。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强化会计责任,突出外部监管,将推进内部审计向管理审计的转变。

3.风险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新修订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就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内部审计是“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中,将内部审计的职能明确为:“围绕风险来展开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的决定因素。”[2]可见,近年来在强化公司治理,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上,风险管理成为内部审计的关注焦点,风险控制成为内部审计转型的主要发展方向。

三、创新公立医院财务审计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在提供社会公共医疗服务过程中,还需要从履行财务审计工作职责,做好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监督与评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审计署制定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公立制度要求,加强对公立医院自身及所属单位财务经济活动的独立监督与审查,围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公立体系,将财务审计评价作为构建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效率性的重要内容。为此,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将成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要措施。从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及审计对象来看,财务报告既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对象,也是内部审计的基础会计信息。但在内部审计实务中,一些医院审计机构不仅关注财务部门的相关业务,还在拓宽对非财务活动的审计。劳伦斯・索耶(1989)曾提出:“内部审计部门尽管已经涉足单位组织中的与财务部门无关的审计活动,但对于这些审计不能走得过远,不能偏离单位财务记录及单位内部相关经济业务的审计。”[3]可见,针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及方向,更应该以财务审计为主体,并从财务审计权限延伸上来关注单位财务审计。另外,在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上,决不能仅仅满足“查错纠弊”,而是要立足财务审计实践,从解决财务审计工作中的问题中,创新审计方法,特别是在财务审计实践中,要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作为常规审计手段,将基于过程的审计作为日常财务审计的突破口,以公立医院风险管理导向为内部审计发展方向,拓宽财务审计的覆盖范围,融入财务绩效评价与内控评价机制,增强财务审计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科学性。

四、内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创新对策

从内部审计视角来创新公立医院财务审计,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着手。

1.注重审计时间节点前移。从审计理论来看,内部审计所依据的财务信息多为事后审计,不利于对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监督[4]。为此,在创新财务审计思路上,通过审计时间节点前移方式,及时发现财务信息失实并给予整改。借助于审计时间节点前移,通过对医院财务计划、财务预算工作进行审计,强调对原始性财务凭证,以及大额经济业务收支的审查,来优化财务审计重点,体现提前介入的时间特征,推进医院财务决策科学性。

2.注重对财务内部风险的评估。财务审计工作与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一致性,内控制度本身从制度、措施、流程等方面,强调了各类经济业务活动的防范风险。因此,财务内审部门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可以引入内控风险评估手段,对医院各项经济业务中的重点预算项目、主要收支状况、药品采购情况、资产管理现状、工程建设项目进度,以及医院合同执行情况进行风险评价,来观察国家、医院各项法律法规及制度,维护医院资产的安全c完整,防范差错、舞弊的发生。

3.注重财务信息预警机制。随着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于财务报表信息、医疗管理信息资源进行检测评估过程中,迫切需要从完善医院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上,来构建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预警机制。如对医院药品、药材采购信息进行实时管控,对医院物质库存数量、价格进行实时管控,对医院会计报表及财务分析报告进行实时管控。因此,利用内部审计财务信息预警机制,来细化医院财务收支指标,并从建立相应异动指标对比分析上提升医院财务信息化水平。

4.强调资产安全及使用率。医院资产门类较多,资产管理是财务审计工作的重点。如医疗设备、卫生材料采购等。通过对医院资产完整性、安全性评估,从降低和减少资产损失上,关注医院资产的合理化利用,特别是对于大型医疗设备、大额投资设施的绩效评价,来提升医院资产利用率,实现资产保值增效目标。

五、结论

从内部审计视角来完善医院财务审计机制,需要从审计理念转变上,明确财务审计的重点,不断拓宽财务审计工作范围,强调财务核算准确性,维护好医院财务收支的合法、合规、效益目标。另外,针对当前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实际,内部审计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推进医院财务审计与计算机系统的融合,提升财务审计信息化水平。加强内审机构人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在确保内审活动客观、公正性上,加强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学习,强化审计人员职业素质及道德培养,真正促进医院财务审计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京英,金俊娇,徐伟锋.医院工作的创新和转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1):47-49.

[2] 张丽英,杨俊峰.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及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81-83.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监督;审计监督;制衡机制建设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高速发展,落实国务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中央更加关注民生的惠民政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解决“以药补医问题,体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更加注重民生的要求,是医疗卫生改革的要求。为了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的平稳进行,必然要求医院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制衡,依法规范经济活动,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为改革服务。

一、建立财务监督体系,依法规范医院的经济发展

1.财务监督的现状。目前我国还有不少医院的财务工作仅限于记账和付款功能,监督功能形同虚设,内部管理混乱。其原因:第一,医院负责人要财务不要监督,财务监督观念淡漠,使财务监督机制缺失。第二,医院发展缺乏预算监管。有部分医院的经济活动没有预算,不做事前评估,财务只需给“需要付钱,不能为所付出的款项的用途、其合理性进行监督,给违法乱纪留下隐患。第三,医院日常运营有失财务监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药品定价时有违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于是天价药方、天价收费时有发生。其结果是医院的经济活动失去财经纪律的制约。

2.财务监督的建立。财务监督是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可靠保证,是《会计法》赋予财务部门的神圣职责。医院的负责人同财务部门一起肩负着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任,要站在为党和国家、为人民负责的高度,重视财务监督的作用,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的规章制度,并率先垂范模范的执行,从而保证医院健康发展。

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预算监督。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医院长远发展大计,而医院发展战略目标的预算机制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可靠保证。具体说来就是把医院的战略目标以及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进行量化,反映在财务管理上就是按预算保证资金的供应和监督资金的使用。从而保证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也从制度上建立起廉洁勤政的机制,为实现医院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大及日常收支项目的财务监督。医院大型医疗器械的购进、大型基建项目、药品购进等重大财务支出项目,决定了医院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这些重大项目能否顺利完成不但需要财务资金的支持,也必须要财务的监督才能顺利进行。在财务监督内容上,除了项目的合理性、必要性外,资信考察、合同签订规范、资金使用手续是否合法、齐全等都要财务监督把关。在收费项目的确立、收费标准、药品定价等收费项目上,财务监督功能显得更为突出。财务部门根据《物价法》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提出符合法律法规的建议,使医院日常的财务收支依法进行。这是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保证,是兼顾医院投入产出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落实医疗卫生改革的必经之路。

3医院资产管理的财务监督。通过对医院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净资产管理的财务监督,建立对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和责任到人制度,每月底对医院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对盘亏的进行审核。凡属于自然损毁申请报废处理;凡是损坏、丢失的报请折价赔偿。对医院的预收款、应收款、预付款、应付款、债权债务定期进行检查,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医院的增值能力和资产预警都具起到了重要作用。

4医院成本的财务监督。医院的成本监督使有效降低医疗费用,解决“治病贵的关键环节。第一,合理利用医院资源,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门诊诊疗总量,提高住院治愈率,降低医疗成本。第二,采用集中采购招标,降低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医疗器械的价格,降低医疗成本。第三,加强各科室的成本核算,把医技、临床科室的其他公用费用纳入成本考核范畴降低费用成本。第四,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把消耗考核成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提高医务人员节约意识降低医疗成本。第五,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器械、设备作用,合理控制医疗设备购置支出,降低医疗成本。

5对药品、低值易耗品仓库、药房每月底进行盘点,盘亏的按医院《仓库保管员管理制度》和《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以及《财务部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处理。

通过建立医院的财务监督,切实做到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日清月结。在全体医务工作者和干部职工心中建立起公立医院的公益意识和成本意识,建立起向党和政府负责、向人民负责的服务意识,规范医院的经济活动,推动医院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立健全审计体系的约束和制衡机制

加强财务监督,还必须建立健全审计体系的约束制衡机制,有效保障医院财产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医院整体经济效益优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立审计体系从建立制衡机制抓起。审计部门必须参与制定、修订医院的规章制度及管理细则,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和定期审查、处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起医务、基建、财务、审计、仓库、门诊、住院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制衡机制。同时定期邀请独立审计所或会计事务所进医院进行审计监督,确保医院财务收支的合理性。

2.对医院一切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医院的一切经济活动审计监督都可以从财务审计得以实现。但是,这种监督是事后监督,对既成事实进行处理,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要求。我们把事后审计变为全过程把关,参与基建项目的招投标、医疗设备、卫生材料、试剂、其他材料、药品等物资集中采购全过程的审计。对材料采购工作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是否存在盲目采购、积压浪费情况、是否有暗箱操作等进行监督,审计涵盖了医院一切经济活动的始终,预防事故的发生。

3.强化医院财务核算定期审计监督,提高经营能力,降低医疗费用,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首先对医院财务的原始单据定期审查。检查会计账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医院的《财务制度》,所有开支事项是否符合审批规范,有无越权行为。其次,跟踪资金流向避免行为发生。对医院的所有经济活动,审计部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使医院领导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都有章可循。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保证各项经济活动健康进行,使财务收支计划顺利完成。再次,通过医院业务所完成的收入指标、百元收入成本指标、业务收支结余指标、百元成本结余指标等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寻找优化资源配置和控制医疗成本、降低医疗费用的途径,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能力,为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发挥积极作用。

4.对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基建投资决策是医院战略发展的需要,通过审计监督可避免盲目投资、减少决策失误、降低工程造价、创造最佳效益。通过对医院基建工程的项目立项、概预算、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特别是对招投标过程、材料采购、合同签订和变更都要做好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审计要深入现场计算工程量、结合图纸、标的合同和掌握的建筑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对照现行工程定额和严格界定定额使用范围,去发现是否有高套,重套的舞弊现象,从而降低基建项目的投资成本。

5.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监督。医院经济合同种类多,技术性强。审计部门通过对合同对方资质及有关证件依法先行认证,摸清市场行情进行投资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防范合用陷阱或缺陷,把好医院经济管理第一关。

6.实行关键岗位强制轮换制和离岗审计。对财务、审计、采购、保管、基建等管钱管物的岗位从业者,实行强制轮岗并形成制度,届时依法调换岗位,从医院的组织架构建设上不给腐败和不作为留有温床。对财务科长、审计科长、药剂室主任、基建科长、药品器械采购员等岗位实行三年或五年强制性轮岗。同时实行凡是离岗必须审计的制度,对审计有问题的处理不完不予安排工作,违法违纪的交有关部门处理;没问题的走得清白,给继任者一本明白账,给医院创建一个公平公正、廉洁清明的工作环境,形成这种文化确保医院的健康发展。

7.建立健全财务预算审计监督机制。通过财务监督和审计制衡机制的建立,医院的每一项经济项目都有预算。因此,制定完善的全面预算制度的同时要审计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为领导掌握预算执行进度、控制拨款、竣工决算提供资料和依据。若不进行预算执行审计,很多工程进展情况无法掌握,拨款难免出现盲目。同时,制订《医院审计处理与奖惩办法》和《独立审计管理与奖惩办法》,建立内外审计制衡机制,这是财务监督、审计制衡机制把好的最后一关。

三、转变观念,强化财务监督和审计制衡机制的对立统一,促进医院平稳健康发展

财务监督和审计制衡是对立的统一,管理上的对立和监督上的统一是医院健康发展的保证。在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经营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要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发展的模式,就要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提高赢利能力,追求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医院的风险管理实质上是资产的管理的预警机制。通过医院的财务监督、审计制衡机制,对医院的融资、重大投资项目、经营利润、债务清偿、资产损失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和评估,提供风险预警,规避和分散财务风险,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

2.加强医院战略发展管理,推动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医院的战略发展规划是医院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医院管理的最高境界。战略发展目标、战略决策是战略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财务监督要对战略目标以及资源配置进行量化,审计同样要对量化的过程、执行的过程进行正确性、合理性进行评估和监督。对不正确、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纠正,这是二者的对立的一面。二者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医院战略管理的大方向和党方针和国家政策的一致性,推动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财务监督和审计制衡的一致性。

3.财务监督和审计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医院的管理和赢利能力已成为医院内在的、迫切的要求。财务管理和监督、审计的制衡在医院科学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了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医务人员、干部职工的收入与贡献挂钩,避免了“人治的不公平。第二,有效地控制了医疗成本,降低了医疗费用,开拓医患源增加业务收入,增强了医院的赢利能力。第三,在医院经济活动中推行阳光操作,保证了医院发展起决定性的业务的合法性,从而保证了医院的平稳发展和战略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第四,建立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医院的财务监督和审计是医院发展的一条红线,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医院发展的“牛鼻子。财务监督和审计都是为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4篇

一、加强医院工会会计基础化管理,确保工会职能正常发挥

(一)专项计提。医院工会会计依法每月按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2%专项提取工会拨交经费,同时在工资中代扣按个人工资固定比例提取职工个人交纳的工会会费,医院会计每月按时向院工会组织拨缴工会经费。医院工会组织按全国总工会和省级工会有关工会经费分成办法规定的比例,留足基层工会使用部分,每季按时向上级工会缴纳拨交经费收入总额的40%。

(二)专户存储。为了保障医院工会经费的有效管理,医院工会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制度,开设独立的银行基本账户,专门用于核算医院工会资金的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

(三)专账核算。医院工会组织依法建立独立的财务预、决算和资产管理办法,按照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工会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单独建立财务账目,规范核算医院工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每年年度终了,制作规范的基层工会资产负债表、基层工会经费收支预算表、基层工会经费收支决算表。

(四)专款专用。医院工会组织按照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基层工会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及工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标准,专款专用。做到应该由医院行政列支的,工会不予垫付;应该由工会经费支付的,不向医院行政伸手;两方共同组织开展活动发生的费用,应由双方分摊。我院每年年初由医院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对院工会上年度的经费收支情况进行审查,同时加强医院内部审计对工会账目的监督。

(五)专人保管。工会独立管理自己的资产是由工会的性质依法决定的。根据财务制度的规定,医院工会的出纳与会计必须分人担任。医院工会需有专职的出纳保管医院工会的货币资产,规范银行存款、现金收付,还需落实专人负责对医院工会固定资产购建、验收、领用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账实相符、物卡一致。

二、加强医院工会经费规范化管理,突显财务服务效能

工会经费规范化管理,既包括依法收好经费,又包括依法按章管好、用好经费。收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用好是目的,既要收得足,又要管得严,更要用在刀刃上,还要保值增值。

(一)依法聚财。做好工会经费的收缴工作是工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会财务工作是通过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为工会工作提供物质保证的。加强工会经费的收缴,提高工会的实力,是工会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科学理财。严格执行法律规定,依法办事,所有经费预算、内部控制、会计核算、资金管理,都按工会会计制度办事;建章立制,按照经费使用管理的政策法规,逐项完善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工会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工会财务稽核等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严格遵守制度,坚持“一支笔”审批、坚持重大开支集体审议、坚持日常开支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审核报销。

(三)有效用财。把经费支出的重点放在推动医院发展、促进和谐、服务职工、维护权益上,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勤俭办事,严格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格预算制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精打细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花小钱、办大事,把钱花在点子上,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把钱花在职工健康、住房、继续教育上,工会小组考核表彰奖励上,重奖医院发展建议献策活动上,激励职工参与文体活动展示才华上,开阔职工眼界,助推职工幸福指数的各类旅游活动上,让职工体会到“家”的温暖。

三、加强医院工会财务制度化管理,实行工会财务民主公开

工会充分发挥工会财务会计的作用,收好、用好、管好工会经费,实行财务公开化,与行政财务同检查同考核。

(一)建立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做好基础工作。明确工会财务与行政财务的关系,对产权认识明确,对工会的财务与行政财务分开,工会资产与行政资产分开,不随意调拨、侵占、挪用,有利于工会财务工作的发展。建立健全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医院工会财务人员必须坚持遵纪守法的原则,严格执行《会计法》、《工会法》、《工会财务会计制度》。遵守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不得任意妄为。建立严格的审查监督制度,经费管理委员会独立行使职责。做好内部审计和经审工作,内部审计是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内部审计,同时经费审查委员也要及时公开的行使职责,并向职代会报告经费审查情况。

(二)工会财务公开化的具体方面。工会财务公开的主要形式是工会向全委会作定期报告,年度规划、重大活动方案的制定,均由工会委员会、经审委员会、财务会计同时参与讨论。经审委员会代表广大职工定期审查工会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监督各项费用及时公开公示。例如公开职工每年上缴的会费收入,上缴市总工会的拨交经费等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每年的会员活动费、职工活动费、工会业务费的使用情况,是不是存在挪用、超标,有没有不合理的支出。医院为职工创建大病互助金透明、公开,每一笔支出都公示,职工满意、放心,单位也没有后顾之忧。

(三)推行工会财务公开化的作用。实行工会财务公开,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能够使职工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工会加强资产管理,促使工会资产保值增值,发挥群众监督的优势和积极性,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工会干部行为,杜绝工会经济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增强工会领导廉洁的法律意识。推行财务公开,通过不断地完善制约监督机制,把工会实施行为置于职工严格的监督之下,更好的以《会计法》为依托,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法律武器,为广大职工把好关,为广大职工服务。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5篇

根据国务院医改工作统一部署,财政部会同卫生部等有关部门于近日同步推出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等五项制度。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自2011年7月1日起在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执行。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执行。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推出适应了如下的发展背景:

1.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是落实医改要求。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医改意见、实施方案以及相关的政府卫生投入、公立医院改革等配套文件都对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将医院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因此,出台实施五项制度是落实医改政策规定、规范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

2.五项制度的同步推出是深化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程度越来越高,客观上也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体制,调整其会计核算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3.维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财务方面的管理。财会管理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管理工作的中心,也是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杠杆,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财务、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理、维护公益性提供决策依据,加强经济核算,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通过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及衔接处理,现就试点工作在我院的实施开展总结新制度的创新如下:

1.新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医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将医院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维护预算的完整性、严肃性,杜绝随意调整项目支出等问题,促进医院规范运营。通过适当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增强医疗机构业务活动和成本构成的透明度,从供给方加强医疗费用控制,制约对患者的不合理收费和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缓解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2.新修订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核算体系、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医院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

3.新制度规定,根据收入按来源、支出按用途划分的原则,合理调整医院收支分类,配合推进医药分开改革进程,弱化药品加成对医院的补偿作用,将药品收支纳入医疗收支统一核算。这些规定既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业务特点,又规范了医院的各项收支核算与管理。

4.新制度要求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重点强化了对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核算的对象、成本分摊的流程、成本范围、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今后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提供了参考依据。

5.设立特有的“待冲基金”核算医院使用财政补助科教项目收入购建资产或购买药品材料。留待计提、摊销、领用时冲减“待冲基金”。对于在账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调整待冲基金。对于难以追溯的资产,至少应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

6.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新账。按新制度要求,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医院会计账。可以通过编制基建账科目汇总试算平衡表,月未编制凭证入医院大账实现基建并账,避免了旧制度下,在基建未完工决算情况下,有巨额资产在基建账上,完善医院总体资产核算。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推出有着如下的意义:

(1)有利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2)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3)有利于政府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4)有利于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加强医疗机构审计监督,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透明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506号)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6篇

1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关概念介绍

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为了提高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确保公立医院内部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管理手段。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了医院内部的货币资金管理、实物资产控制、药品库存管理、物资采购控制、收支控制、对外投资等有关经济业务活动的会计控制管理。加强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内部会计控制是确保公立医院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公立医院内部实施会计控制管理,能够对公立医院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资金资产使用以及具体流向等进行完整的记录分析,对于保障公立医院财产安全可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评价分析医院内部工作绩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防范公立医院内部风险,改进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2)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公立医院经济效益水平的关键因素。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的财务预测以及预算管理水平,尤其是能够实现对一些业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等,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对于减少支出,提高公立医院的经营效益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强化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公立医院内部财务会计以及具体医疗业务科室的管理控制,而且借助于内部会计控制中有关的监督考核机制,对于促进公立医院内部绩效提升,确保经营管理目标实,非常有利。

2当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理念落后。当前,很多公立医院的管理层人员主要出身于医院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在内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医疗业务、轻内部管理的问题,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管理重视不够。有的甚至认为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主要是会计记账管理和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职能没有准确认识,造成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2)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不够完整。很多公立医院在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实施以来,还未进行系统的梳理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各种制度、流程以及具体实施细则等都存在着混乱的问题。特别是在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体系方面,很多关键控制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呈现出零散薄弱的问题,未能真正发挥好提供真实信息以及强化监督控制的作用。

(3)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中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的具体实施,有的公立医院还未能进行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造成了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处理,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提高。有的公立医院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会计核算不规范或者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有关。

3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改进完善措施

(1)完善医院内部会计控制主要管理制度。提高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水平,关键应该对公立医院有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完善,重点是以下几项基本制度:完善公立医院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加强对公立医院货币资金收支、财物保管、流动资金、银行存款的控制管理;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对公立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医疗耗材、药品以及有关器械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完善采购支出管理制度,对公立医院药品以及库存物资的采购支出等环节加强控制管理;完善收入控制管理制度,确保公立医院各项收入真实完整,有关的票据、退费以及欠费等管理妥当;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对外投资授权审批权限进行控制,强化对外投资的会计核算管理;完善公立医院债权和债务控制,加强对各类账款的催收和清欠核查。

(2)优化公立医院内部会计制度控制方法。对于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控制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严格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特别是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防范职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加强公立医院的授权批准控制,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资金收支等加强管控。强化公立医院会计系统控制,对公立医院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分析、会计核算等方面,加強控制管理,进一步提高公立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完善预算控制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财务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控制、考核的环节,强化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提高财务规划控制能力。强化财产保护控制,重点通过定期核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清产盘点制度等,提高对公立医院的资产价值和资产实物控制管理水平。风险控制管理,全面分析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防范公立医院风险控制问题发生。

(3)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在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方面,首先应该健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特别是充分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要注重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内部审计工作重点,并将内部审计逐步推动向内控审计和绩效审计转变,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的重大项目、重大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漏洞,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完善措施。同时,还应该注重积极地引进外部监督,通过具有较强专业性地注册会计事务所以及审计主管部门等,审计发现内部会计中的重大缺陷以及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提升,促进提高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

4结论

对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公立医院管理层应该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完善公立医院的会计组织结构,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内部会计控制监督,促进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工作水平不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马晓伟坚持公益性方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立医院制度[J].求是,2010(24).

[2]庞惠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3(10):28-30

[3]汪建浅析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师,2011(12):105-106

[4]王遂红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与完善对策的论述[J].魅力中国,2011(19):33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改进提高

在我国新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对于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在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改进公立医院的经济决策、内部管理、风险控制、效益提升等方面的管理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公立医院受到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在内部审计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管理,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对于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主要内容概述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公立医院都已经按照中央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的实施,在改进公立医院内部领导,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以及推进公立医院医改深化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收支审计重点是对公立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资金收支的合法合规性所开展的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公立医院内部的一项传统审计,在所有审计内容中所占的比例最高。

(二)经济合同审计

现阶段公立医院内部的经济合同审计是仅次于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业务,重点是对各类经济合同的效益、合法、公平、可操作性等开展的审计,并对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

(三)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公立医院内部的领导层以及各个业务职能科室责任人所开展的责任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人员的党风廉政情况、民主决策、权力运用等方面开展的审计,目的在于防范各类舞弊行为。

(四)其他审计

在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方面,除了上述内容以外,还主要包括效益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投资决算审计等。效益审计主要是对公立医院资金使用效益等开展的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则重点针对预算计划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以及所带来的绩效情况开展的审计,投资决算审计重点针对公立医院的投资项目所开展的系列审计。

二、当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立医院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视不足

当前,有的公立医院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支持力度不大,尤其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层次不够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较差,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

(二)内部审计制度机制不够健全

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机制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但部分公立医院不够重视这一基础工作,内部审计方面的制度较少,对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形成有力的指导。

(三)内部审计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手段都非常落后,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人员更习惯于采用财务分析、风险评估、管理战略分析等审计方法,而未能全面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备是对公立医院的经营发展风险因素考虑不足。

三、改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具体实施措施

(一)完善有关制度建设提高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规范化水平

公立医院的管理部门应该结合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内部审计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重点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审计工作规范、内部审计职责权限、具体审计程序、审结报告要求以及审计结果运用等一系列的工作内容进行明确,通过完善的制度优化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注重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应该进一步的加强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质量。一方面,应该注重不断地改进内部审计的技术手段,特别是结合现阶段医院大多数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将内部审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重点是建立医院内部经营管理的数据信息库,及时通过对各类经济活动信息重点是资金收支信息的监控,开展动态的审计管理。另一方面,应该制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细则,重点是明确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标准以及制度落实等进行细化明确,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三)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中突出风险导向

当今公立医院自身的经营发展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因此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应该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应该针对财务领域、非财务领域等方面,找到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找到风险问题发生的根源,确保医院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合法合规。

四、结语

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公立医院的内部实际情况,重点在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制度,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等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水平,为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振华 单位:莱阳市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沙占华.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民生问题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04):30-33.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审计 医院财务收支 注意环节

伴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加强,医院也开始了对医院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并把它作为工作的重点,根据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可以看出医院在财务收支上面的问题。进行医院财务审计可以帮助医院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帮助医院很好的进行运作,也可以帮助医院完成财务收支的准确性。根据最新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中对医药监管的重视性我们可以看出进行医院财务收支审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对于审计的认识

一般的事物都会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相关的分析评判,所以审计也可以看成内外两方面,分别把这内外审计叫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指的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财务信息进行真实性、完整性以及经营效率进行的调查评论活动。而外部审计是又可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性的审计,一个是社会性的审计,它们都是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的外部审计组成。

国家审计顾名思义就是国家相关审计机构进行的审计,它主要是对被审计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等有关经济效益方面进行审计。而社会审计是由政府允许的有关社会机构组织进行的审计,它主要是对会计师的审计。内部审计可以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进行,它是事业单位进行外部审计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起到了帮助的作用,是外部审计可以有据可查,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部审计进行补充说明;外部审计就是对事业单位的真假虚实进行的检查,它可以帮助事业单位诚实经营,对内部审计又起到了指导。

目前医院的领导层对医院进行内部审计不是很重视,医院的审计人员也不能完全胜任对医院的审计工作而且能担起审计的人员又很少,又没有很高的专业审计素质,缺乏信息审计技能,不能完成医院的管理要求,所以存在一定的风险。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所在的机构不同,他们在独立性、强制性、权威性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牵连关系,他们只需要按照国家的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相关的财务审计,它们的审计有法律监督,而内部审计是事业单位进行的自我监督,所以外部审计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可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对于审计的结果外部审计是对外界进行公开的,内部审计只是事业单位的经营参考,不对外公开。由于外部审计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所以在审计的时候很严格,对于审计的结果也是要进行公开,这样是保证国家利益可以很明澈的展现的大众面前,也是对事业单位的投资者和债务着的负责。所以对于外部审计不管是国家审计还是社会审计它的权威性都比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高。

二、医院财务收支

医院财务管理普遍存在问题,进过分析得出了结论,想要医院的财务审计有效的进行,就要从以下入手:

(1)建立好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目前很多医院都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是设立一些相关费用报销或者审批的岗位,这些对医院财务管理不具备指导型的作用,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医院建立财务管理的关键。

(2)对医院相关财务收支管理人员进行工作分配,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的重要性,各司其职。据了解,目前任然有一些医院的财务收支、票据报销、记账等是有一个会计担任的,还有药库、药房等也是有一个人来承担的。

(3)对医院的财产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医院财产的完整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医院只是看中对医院实物的管理而对债务债权等不是实物的管理相当的放松。部分医院只核实货币收入而不核实账单记录。

(4)权责发生制是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外单位借用等发生的账目关系不重视,导致部分资产失控。

(5)把审核无误的原始数据账单进行管理,为以后进行的审计或者其他核算账目的活动做好保证。部分医院的会计工作不规范,在核算工作上也上马马虎虎的,对于资料的认识性也只是依赖于原始的凭证和数据表,不能进行信息的分析整理,导致医院会计信息没有了实际性和真实性,这样就会影响到医院领导层的决策,使领导在财务账目上发生不和实际的判断。

(6)医院所投资的各个经济个体和产权要和医院的财务核算分开进行。有一些医院它们投资或者有相关联系的单位和个体再无经济支付的情况下,使用医院的财产,比如药店使用医院的住房和资产进行营业而不对医院进行经济上的回馈。这样机会是医院的资产的隐藏式的流失。

(7)准确的运用会计相关资料进行财务核算是做好会计合算的基础。有一些医院不把它们的款项进行分类,在记账的时候有很混乱不能一目了然的知道各种款项的信息,在进行财务核算的时候就会很困难。如果把款项进行分类就会使工作简单有序的进行,比如把预付款项整理到一起,该收款项放在一起,其他款项整理到一起。

(8)账目与账目之间要相符合,这是会计工作顺利的一项保证。定期对账目进行核对整理,认真做好会计工作,保证账目的真实性与正确性。

(9)对于医院的业务整合比如合并、分立等要分开进行管理,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相关账目的核算管理。

三、有关医院财务审计的注意环节

(1)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审计

(2)加强对会计及相关职位分工审计

(3)加强往来账款的审计

(4)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审计

(5)对关联性企业和医院独立门诊的审计

(6)加强对医院电脑信息系统的审计

(7)提高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

(8)加强对审计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培训

(9)重视制度建设

(10)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中加强各部门的配合

四、小结

综上,想要对医院的财务进行有效地审计,就要知道医院的资产以及医院的相关资源,在财务收支上要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使医院的财务流程,财务信息更加的合理、准确,保障医院的各项收费工作正常有序的工作。随着社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管理也在慢慢的规范化,这就要求在完善内部审计的同时注重外部审计,使得外部审计可以有效地进行,内外部审计做好各自的工作,发挥两者的优势,促进医院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利敏.试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协调发展. 现代商业,2010,17: 243-244

[2]蔡鸿捷.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和相互协调. 商品与质量: 理论研究,2010,5: 43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9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基础服务工作也日益完善,公立医院的建设就是我国社会基础服务工作建设的具体表现。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保证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促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其中,财务审计对于医院的内部财务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医院控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能够督促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就目前来看,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审计机制缺乏科学性,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高效性。本文就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工作进行研究,以此来提出创新性改革策略。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创新路径;策略分析

一、概述

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有别于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它通过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各项数据进行审核来对医院资金预算、收支、管理等起到监督的作用,从会计信息所反映内容来完成审计报告,分析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优缺之处,并通过审计也可以对医院经营管理决策的合理性进行反映。从财务导向下的内部审计来看,最早对财务内部审计做出概念性解释的是英国的《股份公司注册法》,该法律认为,财务内部审计指的是对于股份制的公司来说,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的股东代表组成,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审查,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涉及财务管理、财务经营等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于审查结果要做出审计报告,并且公布于其他股东,由此来实现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监督,同时也方便了股东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掌握,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企业以及股东权益,这就是财务审计的最初形式。后来随着财务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完善,财务内部审计人员的组成更加合理化、专业化、客观化,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效率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公立医院开展财务审计的作用

公立医院是由政府出资举办的、为社会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医疗组织,但是,公立医院除了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以外,也要注重医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和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压力不断提升,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公立医院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还需要不断改革其内部管理机制,从内部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入手来促进公立医院的完善,那么,财务管理部门作为公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经营与发展,对此,我们应该针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审计,利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得财务管理无论是个人还是部门团体都对工作不敢掉以轻心。由此可见,公立医院设立财务审计工作可以从监督的角度来规范医院财务管理,间接的保证医院经营管理的高效性。

三、公立医院财务审计的创新路径

公立医院财务审计的产生历史较早,从最初具有局限性的股东审计法到后来审计成员组成的科学合理化,可以看出医院审计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完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公立医院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各个行业都利用经济、科技、思想、政治的发展来不断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以此来达到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道路的目标,我们公立医院的财务审计体系也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此来认识到现有公立医院财务审计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通过参考国内外先进审计理念与方法来实现医院财务审计的升级与创新,促进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审计要从事后审计移动到事前审计

从现有的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来看,审计方式大多数都是事后审计,只是对财务管理后期进行核查,这种审计方式虽然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监督工作,但是,一旦发生财务管理的重大失误,审计的作用就只是停留在后期责任的排查方面了,从本质上来讲,财务管理失误对于医院带来的损失已经发生了,因此,要对医院经营管理起到最大的保证,就要改进审计方式,从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那么,要实现审计时间节点的向前移动,就要对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财务信息进行跟踪审核,从每一个财务管理环节来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此外,审计时间节点的转移将极大的增加审计工作的强度和难度,那么我们就要分清楚轻重缓急,针对一些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环节加大审计力度,对于一些收支数额较大的项目优先进行审核,对财务预算阶段的审计要更为严格,防止财务预算不合理所带来的资金浪费,为了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审计过程中要强调以财务原始凭证为主要依据,通过上述财务审计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二)公立医院财务审计要注重财务风险的评估

财务审计工作的最根本任务是使得医院内部财务管理得到有效控制,审计手段对财务管理的控制就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的控制、财务管理流程方面的控制、财务管理手段方面的控制、财务管理中各项资金收支流程的风险控制等,其中,对财务管理中各项资金收支流程的风险控制对于医院财务管理与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医院的审计部门可以将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引入其日常工作范畴之中,对于医院一些重要项目或者资金收支数目较大的财务进行风险预测,对于医院来说,其主要的经济活动有仪器的购买、药品的采购、员工工资支出等,针对不同的财务收支可以制定不同的风险评估方式,进而系统性的完成审计风险预测报告,对于医院各项制度与管理的合理性进行映射。

(三)公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中要制定科学的财务信息预警机制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社会各行各业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对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与运营,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从公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来看,医院对于信息技术的引用使得医院内部的财务报表、会计核算、医疗管理等信息的获取更为便利,在财务审计评估过程中,需要在信息化技术应用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实施科学的财务信息预警机制。具体来讲,财务信息的预警机制可以体现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实时监控医院对于药品药材的购买、仪器的购进、工资的支付等,对于医院内部存储的资源加以信息化处理,结合市场上的实时价格来评价医院采购的合理性,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医院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审计工作可以将财务管理中的各项信息以及审计报告通过这一平台披露出来,通过对比财务信息来发现财务指标的不合理之处,进而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工作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公立医院财务审计模式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转变财务审计理念、创新财务审计方式与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杨肖昱.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基于基建审计的视角.《中国外资》,2013.

[2]杨波.基于内审视角探究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创新对策.《经济研究导刊》,2017.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财务监督;政府采购;对外经济合同;经营管理审计;内部控制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近年来,卫生系统的行风建设逐年推进,医院即将进行三甲复审,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风险管理为核心,财务收支审计作为基础,把政府采购项目全过程、对外经济合同审计日常化、制度化,财务报告审计社会化,逐步开展经营管理审计,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相辅相成的审计体系。

一、日常化监督

公立医疗机构内审机构通常人员配置非常有限,由于人力等各种资源的限制和医院业务的复杂性,内审机构只能分年分部地对医院某些领域进行专项审计,谈不上开展日常监督。在新形势下,构建公立医疗机构内审日常监督是十分必要的。

1.财务日常监督。现代审计是建立在财务信息客观真实和财务管理健全有效基础之上的。[1]因此内部审计应该把财务收支审计作为一项日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持续开展。通过财务收支审计,可以掌握医院经济活动概况,并在分析、研究医院与各部门财务收支结果的基础上,及时发现日常收支异常项目,进而知悉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漏洞,确立管理审计的重点及方向。及时做出了解和反馈。提出改进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审计建议。

财务收支审计内容包括财务收支账簿、各库房的药品、医用耗材和器械、用品以及医疗设备、其他设备出、入库、盘点记录。在实务中,审计时间在业务时间之后,并配套相应的制度,要求各库房在业务时间结束三天内把资料通过OA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发送到审计科。内部审计可通过收支总表、项目总表、大额项目表(10万元以上)、科室收支项目表、科室物资消耗表、科室物资余额表等列表来了解和分析医院和科室收支状况、物资消耗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因素。此外,对库房物资进行监盘,对固定资产采取逆查法,即抽查某个科室盘点资产,再追溯至固定资产账簿,可检查科室是否存在账外资产。

财务日常监督还包括定期抽查收费员(门诊、住院、挂号),出纳员。检查其现金交纳与报表核对情况,是否存在表、款不符,截留现金的现象。

2.政府采购项目全过程监督。内部审计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除了日常监督价格论证会外,容易忽略采购项目的其他环节。以财务预算、采购计划为起点,设备经济效益论证为关键点,项目采购预结算和招投标文件审计为依托进一步强化政府采购项目全过程审计。

配套《政府采购项目内部审计实施细则》,政府采购项目的工程、货物和服务,经院务会议决定立项后,项目的预算要报内部审计,附送的资料有预算、科室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分析,院领导批示,询价、价格论证,招投标文件等。采购项目主管部门按不高于审计后的预算价格进行采购和施工;工程结算必须经内部审计,财务部门按审计意见支付工程结算款。

通过预结算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采购项目价格虚高,压缩供应商的不合理利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维护患者和医院的经济利益,使供应商可能在交易中获得的不正当利益减少;通过对招标文件和标底的拟定、招标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对审核采购项目招标文件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供应商通过非正常竞投手段获得交易机会的风险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打击了在采购过程中商业贿赂、回扣等行为。

加强基本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审计监督,对重要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签证,隐蔽和拆除工程签证,工程变更等,要及时经工程管理人员验收签证,并经内部审计审核确认才有效。此举可以防止工程材料以次充好,虚报工程量,虚假签证等问题的发生。

3.对外经济合同日常审计。重大经济事项在审计中可以定义为引起特别风险的事项,参照《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可以确定医院的重大经济事项为大额资产的购置、管理与处置,基本建设项目,对外经济合同,信贷、对外投资等。

配套《对外经济合同内部审计制度》,对工程、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及其他对外经济事项,在与对方签订经济合同前,合同首先经科室初审,由科室核心组讨论签名后送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对合同的构成要件是否齐全,是否达成预定目标,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否平等,交易方式是否对医院有利,是否维护了患者和医院的利益,是否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审核并出具审计意见,原合同须根据审计意见修订后才能签订生效。

通过审计对外经济合同的交易方式等内容,可以有效防止相对方获得不公平或不正当的利益。如大型医疗设备一般由生产厂家特定维修,保修价格是单一来源,基本上是厂家定价,医院在谈判中处于被动状态。根据这种情况,在审计大型设备保修时,要求厂家提供同一品牌各类设备在医院的使用数量及保修、保养情况并由医疗设备科核对资料,将同一品牌各类设备的保修、保养进行整体计划安排,积极与厂家的维修公司谈判,要求提供优惠折扣或附加增值服务。

二、财务报告审计社会化

2011年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条款评价要素与方法说明》,“HM.6.6.1健全医院内部审计体系。【达到‘A’级】除达到‘B’级要求外,还应:1.医院有实行年度外部审计制度(会计事务所)。2.有注册会计师签发‘医院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会计事务所)。3.医院对提出意见有整改的措施及成效追踪。”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外部财务报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务报告的合法性、公允性做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因而,财务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既是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也是顺应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的发展趋势。

三、逐步开展经营管理审计

医药管理体系改革以来,许多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张,消耗之大不言而喻,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并未因此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而且资源是有限的,医疗机构要与日益强大的民营医疗机构抗衡,必须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前审计长李金华把内部审计定位在“管理+效益”,管理是基础,效益是目标,加强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个组织永恒的主题。经营管理审计可以贴近临床、医技科室和医务工作者,了解相关医疗收入、收费项目变动和资产、成本管理等经营情况;利用财务分析体系对科室运营情况进行指标分解,进而分析影响科室医疗效率和效益的因素。如参照企业利用杜邦分析法,把指标分解到不能再细分为止,运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响的主要、次要因素。对科室经营管理提出合规性、效益性意见,帮助医院向内部管理要效益。

四、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的最核心概念有两个:内部控制与风险。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咨询与评价可以应对医院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时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实务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活动:一是内部控制审计与日常审计相结合,从内部控制审计入手做好审前调查,把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作为日常审计的基础,有效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二是定期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调查,从控制目标、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方面对内部控制内容进行评价,查找控制薄弱点,促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公立医疗机构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实施,需要一个团队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完成并不断优化。内审机构负责人首先应具备全院审计的观念,以风险管理为核心,抓住现阶段审计工作重点,从4个角度予以构建,并建立可行的相关审计制度,保证内审工作的实施,为公立医疗机构的廉政、行风建设工作顺利推行保驾护航。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48-02

1 建立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制度

新医改提出了要改革公立医院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采取“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管理形式,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以权利分工、互相制衡、效率与责任并重为理念,为保障财产所有者利益而在所有者和人之间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和制度结构。各地在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路径。鞍山市、潍坊市、七台河市、芜湖市、鄂州市、株洲市、遵义市设立市政府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北京市、洛阳市成立了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镇江市、宝鸡市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上海市、马鞍山市、昆明市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这些探索一方面加强了管理层之间的权责分工,对医院法人的监督,建立了有序、合理的管理关系;另一方面提高了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公立医院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

2 建立公立医院多元化筹资格局

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投入应该既定项又定量;医保是政府对医院的间接投入,因此,医保应该成为医院实施零差率后的主要补偿渠道。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其他融资手段,引入社会资本。国外公立医院在引进社会资本方面值得我国借鉴,虽然各国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不同,但是各国均在不同程度上引入社会资本,主要模式包括银行贷款、慈善捐赠、融资租赁等。因此,应积极鼓励和引导我国公立医院引入社会资本,从而形成多元化筹资格局。

3 加强预算管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3.1 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全面预算的构成内容比较复杂,常见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公立医院编制预算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这里,笔者建议应混合采用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和定期预算法。

医院内部各科室应根据预算管理目标,针对计划期内各费用项目的目的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金额编写一套方案,由医院预算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对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必须保证资金供应;对可避免费用项目则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尽量控制将其纳入预算当中。同时,应把预算期内可供支配资金在各费用项目之间进行分配,优先安排不可延缓费用项目的支出,然后再根据轻重缓急确定可延缓项目的开支,选择适当的业务量计量单位,例如人工工时和实物数量等,然后确定各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计算各项预算成本。

3.2 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公立医院收入预算按照国家卫生部规范的医疗收费项目编制;公立医院支出预算的编制既要考虑刚性支出,如人员工资,水电燃料费用等,又要保证医疗业务费设备维修费材料费等其他各项成本的支出。支出预算的编制要以收入预算为基础,根据会计的谨慎性和权责发生制原则,将收入和支出合理配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防止财务赤字。

4 完善成本核算与管理,降低医疗成本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其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核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是为了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医院成本信息,强化成本意识,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绩效,从而增强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

4.1 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科分为科室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床日和诊次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一般以科室、诊次和床日为核算对象,三级医院及其他有条件的医院还应该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等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核算。

4.2 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医院财务部门应该联合各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建立起一个全面、动态的财务信息支持系统,将财务管理信息的脉络延伸至医院各个经济业务的发生地。实现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统一和数据共享,消除数据的重复和冗余,为医院决策者和财务管理者提供时效、唯一、共享的数据支持。

4.3 运用成本谱,提高成本核算与管理质量

将医院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根据医院经济核算单元、项目单元、产品单元,分析各种成本现状,建立一套对医院绩效管理具有指导意义的数据或表格,称之为“成本谱”。成本谱的作用主要是为决策者提供医院运营成本的分析、为医院战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科室的成本分析了解科室运营的成本管理重点和医院专科发展重点;通过对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的分析,为医院选择重点开展的项目和病种,并为制定绩效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5 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外部监督

5.1 强化内部控制

首先,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自我监控和自我完善的主要管理机制,是从医院大局出发协调各部门使其配合更加紧凑的有效工具。公立医院只有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使医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善体系网。在这个内部控制体系网的带动下,医院可以完成对财务部门及各个部门的监管以及逐步完善的过程。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通过制度化、体系化来弥补程序上的漏洞,并且可以规避风险。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医院的资金、收入、成本费用、内部审计等控制制度等。当这些制度体系逐步规范完善并且实施之后,医院财务管理的内部风险才能降到最低。最后,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在充分了解医院自身的经济业务实力后,才能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定控制点和控制目标、确定控制措施,并且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定期检查控制点是否需要调整以及是否存在控制盲点,所以财务管理人员除了要掌握基本业务知识还应该熟悉医院的整体流程。

公立医院只有建立并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实现自我监控与自我完善,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来弥补财务程序上的漏洞,找出控制盲点,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

5.2 加强外部监督

取消以药养医后,监督补偿资金的使用情况,加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成为公立医院监督的发展方向。

首先,要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不光是卫生行政部门,财政、审计、物价、医保等相关部门应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及医保资金的报销和使用情况等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其次,应引入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监督机构的审计与评估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往公立医院尚未开展注册会计师审计,原有审计模式受到政府审计的非常规性及内部审计非独立性限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医改的实施。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将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表纳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医院年度财务报告应按规定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注册会计师审计现已在试点城市逐步推开。

再次,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国家和省市有严格的管理要求,要完善资金拨付方式,进一步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将补助资金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最后,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和社会舆论的作用,由政府筹建医疗行业信息平台,患者在诊疗结束后可以在网上为医疗机构打分。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公开医院的运营状况、医疗行为、药品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患者满意度等重要信息,从而使医疗机构信息公开透明,接受来自整个社会的外部监督,刺激行业内部竞争,形成长效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方鹏骞,李璐,李文敏,等.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进展、面临的挑战及展望[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

[2] 陈亚光,张甄,唐胜辉,单顺芳.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方法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5).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医院 内部会计控制 预算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后医疗服务市场的不断放开,医院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规律在医院的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方面,国家正逐步把一部分原由政府承担的医疗卫生职能推向社会,医院所享受的卫生事业经费拨款占医疗服务支出的比例逐年降低。医院生存和发展所需资金绝大部分要靠自身的业务收入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医院产权体制的改革,国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医,鼓励外资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医院间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新的医疗市场环境下,医院财务部门承担着越来越重大的责任与压力,医院财务管理直接决定了医院的风险与收益,这要求医院必须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来适应新的环境。因此,研究如何把内部控制理论尤其是内部会计控制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去,对于切实解决医院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框架

1、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医院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

2、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一个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并且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设置的。我国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中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和确保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规定了三项基本目标。其一,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其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其三,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二、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医院在很多业务方面已经有很成熟、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措施,但是随着医院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还有一些业务在内部会计控制上存在着薄弱环节和空白,给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隐患和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近年来经常发生的问题和经济舞弊情况,从医院预算、收入、支出、货币资金、药品和库存物资等几个具体业务的控制方法进行讨论。

1、预算控制

(1)预算的编制控制。建立严格的预算编制制度,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事业发展计划,科学合理地编制年度预算。建立由单位领导负责,财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分工合作的预算管理机制。第一,分析本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执行情况:本年度财务计划执行数是编制下年度财务预算的基础。第二,核实有关数字:核实在职实有人数,工资开支数,离退休人数,人员经费的平均定额以及各种综合性或单项的公用经费平均定额。第三,制订合理的财务收支定额:凡是能够用定额计算的,均应按照规定的定额标准进行计算,对暂时没有定额的项目,应当通过对过去年度实际执行情况分析,逐步确定定额。第四,作好重点收支项目的调整研究和编审工作:财务预算安排中要抓住对单位具有重大影响,资金规模较大的重点项目认真研究,进行可行性论证。

(2)预算的审批程序及执行控制。预算按规定程序逐级上报,由上级预算管理部门审批。年度预算一经批复,一般不予调整。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客观原因影响预算执行的,按规定程序报批。应逐级向原预算审批机构提出书面报告,阐述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提出预算的调整幅度。医疗机构要按照批复的年度预算组织收入、安排支出,严格控制无预算支出。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环节的控制,对预算指标的分解方式、预算执行责任制的建立、重大预算项目的特别关注、预算资金支出的审批要求、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与预警机制作出明确规定,确保预算严格执行。各单位要对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评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还要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及结果。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研究预算执行中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年度预算完成。

2、收入控制

(1)收入控制要点。收入控制是对收入的全过程的控制,贯穿于整个收入、收款、票据、货币资金及应收医疗款的全过程当中。包括价格、预算、发生、退出、核算、报告、票据、检查、分析与考核等基本环节,这些基本环节都是收入控制的要点。

(2)收入控制的控制方法。其一,岗位控制:建立收入业务的职责分工制度,使收入业务发生与收款业务职能、收入票据保管与出纳职能、收入退款与审批等不相容职能岗位相分离。其二,授权批准控制:实行收入收款授权控制,医疗机构的所有收入必须统一由财务部门管理,未经授权批准,任何人不得收取款项。其三,会计核算控制:确定收入统一结账时间,正确确认收入。建立收入报告制度,编制收入日报表。其四,预算控制:编制收入预算,确保医疗机构一切收入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不得擅自坐收坐支现金,不得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账。其五,人员素质控制:办理收入业务的人员应当持有计算机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对于收入岗位的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度,特别是门诊与住院结算人员定期内部轮岗。其六,安全控制:门诊收费室和住院结算处限制非财务人员的接触,印章妥善保管,加强收入票据管理、审核,建立收入票据登记簿,确保收入票据的安全完整。

3、支出控制

(1)支出控制要点。支出控制是对所有支出的整个活动过程的控制,既有相对独立性,但又贯穿于整个医疗机构经济业务等控制的全过程当中,支出控制处于管理控制的重要地位。支出业务包括预算、支付、核算、检查、分析与考核等基本环节,这些环节都是支出控制的要点。

(2)支出控制方法。其一,岗位控制:合理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在其权责范围内负责对支出的管理与控制;保证经办支出业务人员与审批人员岗位分离,经办支出业务人员与付款业务人员岗位相分离,经办支出业务人员与审核人员岗位分离,支出审核人员与办理结算业务岗位分离。其二,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授权,任何人不得办理支出业务全过程,一切支出均须事先申请,建立支出审批流程,规定审批权限。其三,支出预算控制:医疗机构一切支出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全面预测支出,编制支出预算计划,确定支出标准。其四,支出核算控制:建立科学的支出核算体系,健全支出业务凭证流转手续,按照会计制度正确的进行支出核算,按照会计制度进行费用提取和摊销,保证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五,建立审核控制:建立医疗机构支出审核制度,加强支出审核控制,一切支出必须经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结算。其六,支出分析控制:建立定期的支出分析制度,按照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分析,分析、评价支出的执行情况、支出结构、使用效果差异原因,及时掌握升降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4、货币资金控制

(1)货币资金控制要点。货币资金控制就是把好货币资金支出关,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资金流出就是等于为单位带来等量的资金流入。医疗单位在每天若干笔资金的支付中,要判断每笔资金支出是否合理合法,说具体一点就是要搞清楚这笔钱为什么要出去,是怎么样出去的。

(2)货币资金控制方法。其一,人员配备与轮岗控制:办理货币资金的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加强对门诊收费人员的业务培训,财务部门有计划的实行轮岗以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同时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全面熟悉业务。其二,限制接触控制:货币资金的收支和保管只能由经授权的出纳和收费人员负责处理,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及人员直接接触货币资金。其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按照要求,合理设计货币资金业务流程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严禁有一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全过程。其四,回避制度控制:单位领导的直系亲属不能担任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能担任本单位的出纳工作。其五,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或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的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建立货币资金收支审批制度,实行资金货币业务的授权或批准与执行相分离。其六,支付审批程序的控制:医疗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规定各类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办理流程及批准程序。按照《内控规定》的程序操作为:支付申请-支付审批-支付审核-支付结算。

5、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

(1)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要点。控制的重点主要是采购计划编制、申请采购、授权批准、验收入库、采购付款、仓储保管、出库、盘点核对、处置等关键环节,以及防止药品和库存物资的缺货、积压、被盗、毁损和流失等方面。关键控制点是对采购付款、验收入库、盘点核对等环节。

(2)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方法。其一,健全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管理制度。药品和库存物资由单位统一采购。对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选择、验收程序等要做出明确规定。纳入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根据药品及库存物资的用量和性质,加强安全库存量与储备定额管理,根据供应情况及业务需求确定批量采购或零星采购。其二,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验收入库管理。根据验收入库制度和经批准的合同等采购文件,组织验收人员对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及时入库;所有药品及物资必须经过验收入库才能领用;不经验收入库,一律不准办理资金结算,对验收情况应详细记录。其三,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核对管理。财务部门要根据审核无误的验收入库手续、批准的计划、合同协议、发票等相关证明及时记账;每月与归口管理部门核对账目,保证账账、账实相符。健全药品及库存物资缺损、报废、失效的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盘点制度,库房每年盘点不得少于一次。药房药品、各护士站备用药品、急救药品等都要定期盘点、对帐,及时清理各护士站、急救站留存的距有效期近的药品,防止使用过期药品引起医疗纠纷。药品及库存物资盘点时,财务、审计等相关部门要派员监盘。对盘盈盘亏的药品和物资及时编制盘点表,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总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其发展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还需要医院有关人员广泛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魏玉更: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环境下的医院内部控制[J].卫生行政管理,2005(8).

[2] 阎达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2).

[3] 杨有红: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一、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序开展,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有利于规范医院经济管理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行为,同时防范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目标"

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

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管理层会更加注重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忽视内部会计控制,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这种观念,使得公立医院常常是以粗放的管理模式,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旧的制度进行管理"因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从而加大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难度"

2、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相比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医院管理层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不能对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为了迎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许多医院建立一些缺乏科学、严谨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仅只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医院整体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3、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有待提高在管理学中,执行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使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需要强有力地执行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地发挥作用"目前许多医院并未严格、科学、有效地将内部会计控制落实到实处,使得医院上上下下并未达成共识,致使执行力不高,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工作中随意性较大"4、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随着医院的经济发展和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推进,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面临的新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医疗行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远远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5、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加强公立医院因缺少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公立医院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难以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要加强"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改进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现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一大热点话题,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发展的必要举措"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来自于临床专家,仍处于$重医疗、轻管理%的观念,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造成管理中存在漏洞"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知识培训,利用近几年一些医院在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中所导致的教训等等反面案例对医院管理层进行讲述,也可邀请一些内控专家对管理层进行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地增强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我院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1)加强收入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收入、价格、预缴款、票据、退费的管理制度和严禁各部门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收入业务流程管理;第三,医院所有收入的取得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统一印制的票据,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四,医院所有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核销等均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第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结算,及时、准确地做好收入核算工作;第六,加强医院退费的管理"(2)加强支出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医院支出岗位职责;第二,医院所有支出必须符合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环节的管理;第四,加强医院支出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管理"(3)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相关岗位职责;第二,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现金、银行收支业务;第三,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第四,严格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加强银行票据的管理;第五,加强医院货币资金印鉴的管理;第六,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盘点核查"(4)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流程;第三,医院实行归口管理部门相应请购权,明确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审批流程;对于重大或重要的采购,须由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院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议;第四,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医院统一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采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执行;第五,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库存量管理,根据业务需求做好采购计划;第六,仓库严格按照相关验收管理程序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第七,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药品及库存物资;第八,定期或不定期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盘点"(5)加强固定资产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制定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第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购建论证及购建控制的管理;第四,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及使用部门严格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做好验收、入账及付款工作;第五,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第六,加强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变动处置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转移处置手续;第七,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实地清查盘点"(6)加强工程项目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工程项目相关业务授权批准的管理;第三,加强医院工程项目决策、概预算、质量、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的管理"(7)加强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医院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法’和&医院内控’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与流程控制;第四,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加强对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程序、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管理;第五,加强对财务文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资料的储存与保管"3、强化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为了更好地执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在内部会计控制中逐步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的功能来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得到统一的执行,便于管理者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会计队伍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的效果;从源头上,首先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让他们树立起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结合医院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规划,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最后,还可以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地参加各种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或到其他先进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经验交流;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增强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打下坚固的基石"5、加强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为了使内部会计控制在公立医院管理当中持续不断地体现其管理职能,就应当加强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据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实际情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在实际管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找出原因,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的同时,也可以外聘审计机构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弥补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控制专业技术操作中的缺陷;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形式,运用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地运行"

四、结语

随着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显得尤为更加重要;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及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为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刘立善:新时期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财会研究,2006(7).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问题;改进措施

一、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

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执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保证各项经济业务的有序开展,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人员整体素质,有利于规范医院经济管理和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行为,同时防范医院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目标。

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

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多、环节多,管理层会更加注重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往往忽视内部会计控制,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由于存在这种观念,使得公立医院常常是以粗放的管理模式,凭借以往的经验和旧的制度进行管理。因内部会计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从而加大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管理难度。

2、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

公立医院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相比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医院管理层的管理手段相对滞后,不能对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为了迎合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许多医院建立一些缺乏科学、严谨性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仅只是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医院整体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

3、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有待提高

在管理学中,执行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使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需要强有力地执行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充分地发挥作用。目前许多医院并未严格、科学、有效地将内部会计控制落实到实处,使得医院上上下下并未达成共识,致使执行力不高,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工作中随意性较大。

4、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随着医院的经济发展和新医院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推进,医院内部会计控制面临的新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医疗行业的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已远远不能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

5、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加强

公立医院因缺少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部门,使得公立医院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同时,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难以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监督需要加强。

三、完善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改进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随着公立医院的改革,现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的一大热点话题,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医院发展的必要举措。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的管理层来自于临床专家,仍处于“重医疗、轻管理”的观念,通常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造成管理中存在漏洞。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理论知识培训,利用近几年一些医院在内部会计控制失效中所导致的教训等等反面案例对医院管理层进行讲述,也可邀请一些内控专家对管理层进行培训。通过学习,不断地增强医院管理层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完善公立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医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我院自身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加强收入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收入、价格、预缴款、票据、退费的管理制度和严禁各部门私设“账外账”、“小金库”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收入业务流程管理;第三,医院所有收入的取得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用统一印制的票据,由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第四,医院所有票据的购买、印制、保管、领用、核销等均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第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结算,及时、准确地做好收入核算工作;第六,加强医院退费的管理。

(2)加强支出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医院支出岗位职责;第二,医院所有支出必须符合医院财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环节的管理;第四,加强医院支出核算和成本核算的管理。

(3)加强货币资金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建立相关岗位职责;第二,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现金、银行收支业务;第三,严格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等有关规定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第四,严格依据《票据法》的规定加强银行票据的管理;第五,加强医院货币资金印鉴的管理;第六,定期或不定期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进行盘点核查。

(4)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的药品及库存物资管理流程;第三,医院实行归口管理部门相应请购权,明确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审批流程;对于重大或重要的采购,须由专业管理委员会或院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决议;第四,建立健全医院药品及库存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医院统一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采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程序执行;第五,加强药品及库存物资的库存量管理,根据业务需求做好采购计划;第六,仓库严格按照相关验收管理程序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第七,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药品及库存物资;第八,定期或不定期对药品及库存物资进行盘点。

(5)加强固定资产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制定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第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购建论证及购建控制的管理;第四,设备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内审部门及使用部门严格按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要求做好验收、入账及付款工作;第五,设备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第六,加强医院固定资产使用变动处置的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转移处置手续;第七,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实地清查盘点。

(6)加强工程项目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加强医院工程项目相关业务授权批准的管理;第三,加强医院工程项目决策、概预算、质量、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的管理。

(7)加强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第一,建立健全医院财务电子信息化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第二,医院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符合《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法》和《医院内控》等有关规定的要求;第三,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与流程控制;第四,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加强对财务电子信息系统的程序、数据和网络安全的管理;第五,加强对财务文件、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资料的储存与保管。

3、强化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

为了更好地执行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在内部会计控制中逐步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的功能来加强医院各部门之间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在各部门之间得到统一的执行,便于管理者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避免因执行不到位而造成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4、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会计队伍是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条件;会计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实施的效果;从源头上,首先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让他们树立起自我约束的能力;其次,结合医院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规划,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最后,还可以鼓励会计人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地参加各种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或到其他先进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与经验交流;通过多方面的培训来增强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打下坚固的基石。

5、加强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

为了使内部会计控制在公立医院管理当中持续不断地体现其管理职能,就应当加强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医院内部审计的作用;根据医院的业务特点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实际情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监督评价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对于内部会计控制在实际管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找出原因,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现医院内部审计的同时,也可以外聘审计机构对医院内部会计控制进行评价,弥补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控制专业技术操作中的缺陷;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相结合的形式,运用科学、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控,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有效地运行。

四、结语

随着目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显得尤为更加重要;实施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保护医院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及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为保障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刘立善:新时期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探讨[J].财会研究,2006(7).

公立医院财务收支审计重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医院;会计岗位;会计内控

一、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第一,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能保证会计内控的有效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保证会计岗位合理设置。设立会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度必需根据《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院科学的、合理的财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度,也就相应地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杜绝财务舞弊发生,保证了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及会计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此项是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医院高层财务管理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二,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必需符合医院管理的需求,并不断完善。设置会计岗位、建立内控制度要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卫生部相关会计规章以及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保证医院财产安全,减少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及时为管理者会计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数据依据。

第三,目前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的建立普遍存在不合理、不建全的问题。某乡镇卫生院,资产负责表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余款是负数,多笔固定资产均属于账外财产,多笔往来账未及时入账;某县中医院出纳从门诊收费岗位到出纳岗位长达5年贪污公款49万余元,直到审计部门调查才发现;某市人民医院收入上亿元,其中药品收入6000万余元,资产负责表中的药品科目余额却是上千万元的负数,药品收入从何来?从乡镇级医院到市级医院都普遍存在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与会计内控不建全的问题。所以财务管理者必需进行认真思考,会计岗位设置与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合理设置会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才谈得上为医院合理理财、合理管家,提高医院经营管理。

二、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常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置会计岗位不相容的岗位未相互分离,无法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导致会计牵制制度无法实施。例如会计兼稽核,总账会计与稽核会计一个人,起不到监督核查的作用,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差错发生;出纳岗位兼会计、稽核、收入费用登记、票据管理工作,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由于会计人员不足,常存在此问题;很多单位出纳受权过大,其他财务岗位起不到监督作用,这种管理思维模式是极为错误的。设置会计岗位无法对出纳岗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就淡不上会计内控制度实施;住院收费岗位与门诊收费岗位兼退费审核、收入稽核工作,无法起到监督与稽核的作用,易导致财务舞弊发生。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未相互分离,起不到监督与稽核的作用。

第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不按《会计法》规定的条件任职,会计机构负责人业务水平低,对各会计岗位的业务不熟悉,无法对各会计岗位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更谈不上对会计牵制制度落实;各会计岗位工作不够协调、监控力度不足,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业务水平低、职业道德差等造成内控无法实施。

第三,片面追求管理者的意图,岗位设置忽视了内部控制,造成内部牵制制度难以落实。例如为了减少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出纳管理所有支付款项银行印章、审批款项支付、制定付款计划等,起不到内部控制与牵制作用。

三、结合医院会计内控牵制制度对医院会计岗位设置的建议

(一)财务审批岗位

对资金授权,医院必需明确规定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以及审批人员的责任。对日常财务开支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按有计划、厉行节约的经费目标进行开支总指数控制。物资采购请购和款项支付审批程序要形成制度流程,大型设备的更新购置、基建项目的确立、重大科研课题的立项以及重点实验室的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必须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或院长办公会议集体决议,慎用资金支付“一支笔”决策审批的做法,财务部门要结合采购合同及付款计划进行认真的审核,严把付款的最后关,审批岗位要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二)财务核算岗位

为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连续。只有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地传递,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才能够及时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到内部相互监督,从而防止错误发生,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同时,医院应建立相关财务分析制度,以便及时了解、考查和评价医院财务状况好坏和管理得失,满足决策的需要,完善财务物资监控体系,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运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因此,财务核算应做到以下方面:

1、所有收入及时入账,认真审核是否连号存款。包括医院一些非经常性收入如进修费、租赁费、出卖的报废物资收入、罚没收入、公用电话收入以及合理的让利、折扣所得收入等都必须纳入医院收入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加大货币资金审核力度。

2、所有支出报销手续完备,按照审批权限规定进行审核。

3、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定额备用金制度,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4、严格执行定期现金突击盘点制度和银行账核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5、建立票据管理制度,从购买、领用、使用、库存、核销各环节进行控制。

6、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

7、会计与出纳岗位的对账工作要结合银行对账单编织银行余额调节表,建议银行余额调节表由会计、出纳签章后装订于本月会计凭证便于备查。

8、加强对收费票据的管理,领用票据必须设立台账,制定用完后核销制度。

9、稽核人员定期、不定检查医院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药品、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入账情况。

10、每年至少对医院财产物资盘点对账一次,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应进行认真核查后报院领导批准,并及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11、每年至少对医院往来款项核对一次,保证账账相符。

(三)内部物资监控管理岗位

医院应明确物资购进、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方面的相关权、责部门和人员以及程序和方法。专设综合采购机构和人员,采购人员应每年轮转一次,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增强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合理确定物资消耗定额,减少积压物资,确保物资采购制度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物资购进后,必须有严格的验收审核付款制度。对物资的收发、保管要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确保医院物资的安全、完整。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医院效益考核评价机制,模拟市场运作,要考核评价到医疗小组或个人,使医院财务管理由过去少数人管经济转变为人人管经济,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调控相结合,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以经济手段调动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以行政手段确保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同时,确定医院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紧密衔接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等等。

(四)医院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工作岗位

医院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要既能节约医疗成本,又要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议用近几年收入、病人欠费、固定资产投入、人员比例、科室的特殊性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院内部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方案。建议绩效工资分配公式:科室绩效工资=[(科室总收入-科室总支出)*50%-财政未拨补助的工资部份]*科室分配比例。科室分配比例应结合历年数据分析确定各科室比例。

(五)出纳岗位

出纳岗位必需2年轮转1次,并要求按规定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收付现金。每日负责盘清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按规定程序保管现金,保证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安全。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票据、本人印鉴。负责接收各项银行到款进账凭证,并传递到有关的制单人员。每月做好与银行、总账会计的对账工作,保证账实相符。

四、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内审机构应直接受院长或纪委书记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是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和隐患,要及时修正和改进,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财务管理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的诚信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

因此,提高财会、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可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到管理先进的医院去观摩学习,聘请教授上课提高理论水平,鼓励提倡在实践过程中对遇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同时加强以诚信、坚持原则为标准的职业道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医院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给医院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医院财务部门作为提供经济信息的重要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软件参与医院管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内部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综上所述,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转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保障体系。只有通过合理的会计岗位与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实现医院“高效、优质、低耗”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务部.医院会计制度[Z].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