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

中西结合的文化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篇

    一、近代以前中西建筑文化的初步交融

    历史并不总是只向人们呈现一副面孔。建筑文化是在先进与保守等正反两方面因素的此消彼长中推进的,是在诸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变量的交织重叠中前行的。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接踵而来,不自觉地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序幕,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环节。公元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途径澳门抵达中国广东省端州府的所在地肇庆,并于次年在肇庆建造了我国境内第一所教堂[2],西方建筑文化从此在中国粉墨登场。从明季万历年间到清朝中晚期的漫长岁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持续地产生影响。这期间除了传教士在北京、南京等地建造了诸多教堂、钟楼、天象台等西方建筑外,还对中国传统建筑注入了西式建筑文化元素。《扬州画舫录》记载了西方造景手法在当时扬州园林设计和构建中的具体运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意大利巴洛克花园的布景技巧;《红楼梦》描写刘姥姥在贾宝玉卧室中见到一面大镜子,这面镜子是纯正西方建筑的室内装饰用品。另外,在天津、广州、扬州、武汉等开埠较早的一些城市,西方建筑风格逐渐在当地商铺和民居上落脚驻足,成为一些开明士绅追求的房屋式样。这期间个别封建皇帝也开始接受和认可西方建筑文化,允许甚至支持传教士建造西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乾隆启用王致诚、郎世宁等传教士建造的圆明园[3],其中长春园中的一组西洋楼全部借鉴了欧洲宫廷建筑风格,是意大利巴洛克式建筑和法国洛可可式建筑有机结合体。这组西式建筑包括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三套大型喷泉和十几个庭园,这些单体建筑的柱式、檐口、基座、门窗、扶手、平台、台阶、雕刻等均由传教士亲自设计并监督工匠施工,这一建筑群与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相反,体现出轴线控制的特点和均齐对称的特征。由于明清两代皇帝以上邦天朝大国自居,对传教士从事西方建筑文化传播和实践活动既适度支持又严格限制,所以,西方建筑文化在这一历史时段内并未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太大影响,仅仅停留在局部领域和表象层面,在当时国人眼中,西方建筑与利马窦跨洋越海带来的自鸣钟毫无二致,被纳入“奇技淫巧”的范畴,只能作为欣赏和把玩的对象而已,这也表明在近代以前的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过程中,国人秉持高高在上的俯视态度,而西方人则处于被动拘谨的尴尬处境。

    二、近代以后中西建筑文化深度融合

    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建筑文化和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其演进的基本轨迹是从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经过与别样建筑文化的交流交汇而逐步走向世界建筑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受思想观念闭隘、生产力水平低下、交通工具单一、观察世界的视角视野狭仄等因素的羁绊和束缚,建筑文化在更大范围内交流融汇几乎不可能,各国家建筑文化一般是相对独立地存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的社会大生产与范围不断拓宽的全球性交往和交换市场的确立,开辟了各个国家建筑文化相互交流交汇的崭新时代。这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交汇有时是借助和平和平等的方式进行的,有时则是通过野蛮的武力征服和强硬的殖民统治来实现的,近代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走的无疑是后一条道路。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国,建筑文化仍沿袭旧时规范,西方建筑在彼时的中国仅为新异之物,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尚未从根本受到侵袭和损害。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土地的分割和占领,包括西方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文化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传入中国,西方建筑文化大举进入且安营扎寨逐步改变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独撑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合和之美”“中庸之美”遭遇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有力挑战和巨大冲击。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为了满足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建筑领域的新要求以及顺应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在设计理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接轨和融合就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求稳不同,西方传统建筑文化是在求变中演进的,无论建筑式样、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手法都在不断地调整着变换着更新着。从25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卫城上建构起的第一批神庙开始,期间经历了古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发展阶段,西方建筑“修正古代的规则,并且创造新的规则”,呈现出以人性化神本化为旨归的多种形态。西方这种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的建筑文化对中国建筑的浸润、渗透和交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貌,使中国近现代建筑向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的繁复图景靠拢和转换。如前所述,最早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西方建筑是传教士建造的教堂。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中宗教占据至高无上的位置,天主或基督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传播天主教或基督教是传教士义不容辞的职责,而传经布道的场所就是神圣肃穆的教堂,所以,教堂在西方人心目中应该是最好的建筑。早在明末清初之时,由西方传教会出资在北京建造了天主教堂,清朝顺治、康熙时期对建造教堂比较宽容,雍正皇帝君临天下后立即颁布“教禁令”,已经建造完毕的教堂被关闭停用,后来个别教堂被官府和民间弃绝和焚毁。鸦片战争结束后,摄于英、法、德等国的威逼和胁迫,满清政府不得不对雍正颁发的“教禁令”予以废除,京内外被关停废弃的教堂重新发还教会,以此为发轫和肇端,各种各式的西方教堂开始在中国各地不断涌现,仅1843年一年英国人就在广州建造了6座教堂[4]。由于这些教堂绝大部分为西方教会组织或神职人员出资修建,因此,近现代中国的天主教堂几乎全部以西方建筑式样为主,而最为流行的当属哥特式风格。神学美学认为,哥特式教堂是上帝的居所,将人在俗世间对上帝的尊奉和向往,变成基督对人显示其存在的特定场域。特别是直刺云天的塔尖把内蕴丰赡外观壮美的教堂嵌入天地之间,犹如自然界一片幽谧的森林,为笃诚虔敬的心灵埋下信仰的种子。在中国较早出现的且非常有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当属1910年由英国建筑师W.M.Dowdall设计、法国上海建筑公司建造的上海徐家汇天主教教堂;而于此前的1888年建成的北京西什库教堂,虽然建筑材料全部取自中国本土且施工工匠也均为中国人,但教堂建筑风格依然是哥特式,只是该教堂的规模不如徐家汇天主教教堂宏大精巧。当然并非所有在中国建造的教堂都是哥特式的,例如始建于1907年3月的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是如今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式建筑,也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2篇

一、中西文化结合在现代酒店设计中的价值

文化不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源,而是对政治经济文化造成深远影响的作用例,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鲁迅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酒店设计也应该这样具有生命力,在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引入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让酒店设计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当然,如果酒店设计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么不仅会失去大量游客的青睐,也难以成为一流酒店,所以,酒店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当以中方文化为基础,适度应用西方文化。

1.提高酒店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无数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精髓,所以,中西文化结合值得在现代酒店设计中借鉴和发扬,假如将中西文化结合融入酒店设计,将会发扬酒店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自身的精神内涵,提高酒店的品牌形象以及文化内涵,结合中西方文化的酒店设计不仅仅会满足中国特色的要求,即便是西方游客去往酒店,也会流连忘返,在欣赏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的同时,还能够回味自己家乡的酒店韵味,这样的包容性将会使这家酒店焕然一新,一越为优秀酒店。

2.传播文化韵味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忽视文化的重要性,一个缺乏丰富文化资源的国家势必不能成为一个大国,那么实现民族复兴、构建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现代酒店作为开放的对外窗口,是国外游客住宿的第一选择,应当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用大量的中华文化,还要适度引入西方文化,让西方游客体会到我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并且对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若此,将不仅能够传播中国文化,还能够体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如何将中西文化的结合运用到酒店设计中

中西文化结合中,有大量的资源能够应用到现代酒店设计中,而且,酒店设计更是面向社会,因此可以采用西方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展现中国的传统元素,让酒店底蕴和内涵中体现出中西文化结合的结晶,并且体现酒店的时代精神。那么,那么将二者结合起来应用到酒店设计中便成了一大难题,无论如何,均要重视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和实际结合,完美的将中西文化融入到现代酒店设计中。

1.现代酒店标志设计的运用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酒店标志设计等同于酒店的“门面”,在设计时,可以应用西方先进的材料和技术,以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表现出来,例如水墨、字体等,或者讲传统的图形予以简单的移用、复制,并且在深刻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对传统图形进行逐步改造,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西方先进工艺相结合的酒店标志设计。

2.现代酒店空间设计的运用

目前较为常见的中国式酒店空间设计有两种:

(1)中心对称中轴线

将中轴线为中心向两侧对称设计,从而将分散的空间组合形成整体的布局。中心对称布局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精华,彰显“天下一家”的大道,当然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北京故宫,应用中轴线布局整个建筑,充分体现“中和对称”的美学艺术,中心对称中轴线是中华文化思想的“正统”,便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元素颇丰。

(2)四合院组合布局

最典型的为北京四合院,将酒店楼层设计为类似四合院组合布局,把室内空间的单元构成方形,从而彰显中国文化的和谐之处,四合院建筑设计风格是我国建筑的典型代表。

3.现代酒店图案装饰的运用

我国的图案装饰具有久远的发展历史,早在新石器时期便开始采用图案装饰,且装饰内容十分丰富,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开始采用几何形状、植物、动物等图案,其次,在我国的民间民俗中,图案装饰更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例如泥人、刺绣、脸谱以及剪纸等,均是现代酒店中可以应用的传统设计元素,装饰于酒店设计的角落中。

4.现代酒店材料元素的运用

选择酒店装修材料过程中,可以选择国外的先进材料,因国外的文化较为开放,因此其材料也能够让酒店设计中加入一些个性的元素,比如美国西部酒吧,可以在酒店设计中加入以下酒具元素,其次,酒店的墙壁设计可以应用欧洲的壁炉元素,从而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客房设计。当然了,现代酒店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应用具有本地特色的自然材料,比如竹子,可以做成全竹房,非常具有创意,再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注重客户的实际需求,实事求是。

5.现代酒店中家具元素的运用

任何一件家具都是有生命的,酒店设计中一个巧妙的家具设计更有助于酒店文化内涵的发挥,就当前情况来说,中国家具最为经典,最具艺术性,也最能够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现代酒店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多考虑中国元素的家具,中国元素的家具并非和死板、古老划等号,相反,显得更加亲切于自然,外观简单,内涵丰富。中国元素的家具更像是一杯茶,通过细细的品味,还可以领悟到丰富的哲理,其次,中国元素的家具魅力非凡,更受顾客的青睐,不过,如果色彩、线条和材质的搭配不得当,将容易起到反向的作用,让顾客感受到不伦不类。所以,为了让酒店设计中的家具更容易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必须选择合理的中国元素搭配,促使整个居室古典而清新,焕发出引人入胜的人文魅力。只有适宜的中国元素家具才能够让整个酒店设计增光添彩。与此同时,西方元素的现代沙发也有丰富的时代气息,让中式的官帽椅或者圈椅与西式沙发“共处一室”,也能够体现出现代与传统融合的风采,并且实用功能更加多样化,假如再在客厅中放置图案精美、做工精致的茶几或花台,将会有耳目一新的效果,其次,中式方形矮几和古董箱与欧式沙发搭配,可以给顾客中西合璧的协调美感。餐厅设计汇总,可以构建中国特色的餐区,由于圆形座椅和方形座椅移动方便,能够兼作茶几,而且将其摆放在工作间或书房中,这种古老元素还能够予人精心的作用。最后,应用中式屏风对空间区域予以划分,还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总结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式的油画;民族文化; 中西结合;发展

当前,欧美文化、欧美思潮,甚至东方的日本艺术,在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已经渗透到中国内部,且产生了战略效应。这就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甚至几千来所建立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民族文化中那些固有的审美观点与情趣也得到了挑战,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很多青年油画家开始舍本逐末,追求名与利,而背离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片面求新、奇,甚至于求怪。当前油画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是背离传统,全盘西化,还是吸收传统中的民族精神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是当前中国油画界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中国式的油画与西方文化的结合

西方油画传入中国最早可以追溯到利玛窦在公元16世纪时给明朝万历皇帝的一幅圣像画,但这只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油画。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借鉴,则是1830年以后,英国人钦奈瑞在广东开设了一画坊,亲自教授中国民间子弟学习油画。二十世纪初,时,大量的西方油画传入到中国来,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对中国的传统艺术产生了积极而有意义的影响。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我们一批爱国青年远赴西洋,东渡日本,向这些国家与地方学习他们的先进的文化。我国的早期的油画大师是有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底蕴的,他们也积极去到西方学习油画,像: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他们去西方,学习西方先进的油画技术,对西方油画中的古典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许多流派进行吸收与借鉴,把西方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结合,起到了表率作用。

徐悲鸿于1919年赴法国、德国及比利时留学后,大胆引进了西方学院派,他继承欧洲古典油画的优良传统,吸收与学习印象派在表现光和色的成就,融汇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长处,为油画的民族化另辟了蹊径。他一生提倡写实主义,这样就为以后中国油画界里的写实主义创作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而写实主义油画也与改革开放政策相适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他所建立的美术教育体系,在中国延续了半个多世纪。林风眠是中国油画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向西方学习油画技术,并对中西方结合的油画技法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口号,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形成特有的林派。

正是美术大师在油画艺术理论与创作中的不懈探索与研究,才使得油画艺术在中国成了既保持着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的文化精神,又吸收西方优秀油画技法,为我所用,中西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艺术。中国油画艺术在当时多样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为中国油画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先端。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的条件的限制,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的艺术只是少数有钱人家的事,因此西方的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与气候。

二、中国式油画的科学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式的油画得到了发展与壮大,也逐步普及开来。但由于受“左”的思想与“”的影响,油画创作的路子窄、风格单一,有些甚至走向极端与畸形。总体上看,油画得到了普及,可质量却下降了,油画创作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中西结合的探索与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了社会极左思想的批评,发展出现了停滞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加大步伐,西方文艺思潮像潮水一样地涌入到中国来,各绘画的艺术流派与表现技法也一起蜂拥而至。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建立市场经济,高考刚恢复,一批有才华的青年投身于艺术行列,进入到艺术学院学习深造。他们立足现实,关注社会,并向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学习,从而创造出了一批朴实而有价值的油画作品。

但不久之后,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中国再一次承受到西方文化艺术的洗刷、冲击与侵袭。中国油画开始走进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而此时,西方的艺术审美价值标准主导着国内的整个油画市场,而市场又主导着国内油画的创作。这样导致那些从事油画创作的青年人一味地向西方学习,模仿西方的审美观点与情趣,而背离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全国各大专学校报考的人数惊人,似乎全民都热爱学美术,可这些学生的创作作品是越来越差。油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学油画的大都不会写书法和画中国画。学生浮躁和急于求成,静不下心来在基础上下功夫,对传统文化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有排斥心理,更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

纵观国外的绘画艺术,不难发现,他们从写实传统发展变化到现代流派,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原则:从客观到主观。而我国的油画在当前的现状,正处于由客观到主观这一变革的过渡期。从徐悲鸿到董希文,从董希文到今天,中国的油画以客观写实为主流,已经具有高度的写实性。但从上世纪末开始,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社会开放的加深,中国的油画也渐渐增多,慢慢发展到了主观表现时期。这一时期,作品繁多,可以看到这种强调主观精神的油画虽多,但这众多的作品中良莠不齐,很多作品只流于表面,其实质质量很差,甚至于粗糙。因此,这一时间,我们对这种中国式的油画要反思与梳理,要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放眼世界。主观性的油画是发展的趋势,有着巨大的潜力,以备后世者来挖掘与开发,更容易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

总之,中国式的油画在中国当前尚未成熟,这种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富于时代气息和创造性的油画艺术要真正走向成熟还尚待时日,即便有前面所讲的这些先驱与大师们的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但中国式的油画目前尚处于停滞与边缘化的状态。中国式的油画在创作上要有质的飞跃与大的转变,不仅要注重西方的技法与流派的特色,更要注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吸收与发扬,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精神上升到内在的精神文化层面上来,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才能脱离西方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式的油画。

参考文献

[1]钟涵.康下巡礼——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探索[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室内设计;中西方风格;文化结合;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物质富裕的同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上,确切的说是艺术品味的追求,这些可以从居住的家庭室内装修及装修设计等方面体现出来,也就是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设计中,融入西方元素,实现中西合璧,也是较常见的设计方式。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建筑学中对“室内设计”的定义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生产或生活)、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造型艺术、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创造舒适、优美的室内环境,以满足使用和审美需求。室内设计的主要内容为室内设计和空间组合,室内表面艺术处理,以及室内家具、灯具、陈设的造型和布置等。

这是建筑学中的定义,其实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定义。因为,室内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分析,设计要与时俱进,也就是俗话说的“跟潮流”。设计是一个动态概念,是在不断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室内设计内在行为和概念,其实是一种艺术,一种室现实内涵与历史生成的艺术体现。特别是在文化信息交流迅速的今天,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结合,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设计艺术演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室内设计起步较晚。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行业设计技术,在人类的很早时期就已初见端倪,但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完整性的理论体系。随着环境保护日趋提上日程,室内设计的核心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低碳、环保”等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密切关系。

室内设计一开始并未单列出来,它是属于建筑领域的范畴。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文化享受成了一种潮流,生活环境受室内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的影响,有了更高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逐渐脱离了建筑的范畴,演变成了自己独有的一派。室内设计制度,也在逐渐的规范、健全、完善,从设计制度、设计操作,逐渐与国际缩小差距,并实现真正意上的接轨。

三、室内设计中中西方文化结合现状

纵观我国的建筑历史,其文化根源深远,但是室内设计概念的真正形成,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国的室内设计发展历程极为坎坷,最初,国人追求的是西方文化室内设计理念,后来,演变成民族特色元素和西方文化元素结合,再到现在的“低碳,环保”。室内设计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有多元性,有复合性,有民族性,也有艺术性等多种呈现形成特点。

(一)室内设计中西文化结合起因

早在明、清时期,很多建筑的主旋律都是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在那一时期,欧洲的传教士、对中国的派出留学生,甚至后来的侵略者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近代的华人出国留学人数增多,学习西方,结合中方文化等,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厚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理念,建筑设计的风格,还有建筑的室内设计上。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有的甚至产生了崇拜,国内的设计者们对欧式风格,也表现的越来越陶醉。这种深远的影响在今天也可以找到踪迹,如北方城市的一些欧式建筑,还有一些室内的欧式设计等都说明了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室内设计影响是深远的。

(二)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特点

中国明、清时期的华丽繁褥,意大利的洛可可独特的不对称美,这是不谋而合的,原因是中西方在这点上有相同的审美情趣,但是这种风格的相似,是源于中西方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背景。这在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特点上更能体现出来。

1.多元化的呈现方式。中国的室内设计,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基本是参照着西方的设计风格完成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人们的生活品质追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个性与潮流的追求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室内设计的风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参照或者照搬西方设计风格,而是在其中符合时宜的加入了多民族化元素,其结果就顺利成章的形成了多元化室内设计风格,这种多元化为一体的设计风格,在未来的发展上会渗入更多的民族特色,有中方的,有西方的,这种多元化的设计风格正好满足了人们个性与潮流的追求愿望。

2.中西文化结合的差异性。从西方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中世纪的建筑风格影响是深远的,因为至今西方的建筑设计中透露着中世纪的古典元素。这种影响同样在中国近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存在。其实,最初在中国的设计中出现的中世纪元素都是最原始的形式。最后随着演变和发展才有了今天中西结合,但是又有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设计的材料和工艺,还有设计的形式和空间纬度方面。例如,门窗的设计样式、地面的图案装饰、建筑结构的还有家具制作、摆放等多方面的差异与共存。门窗有原来传统的四方形逐渐发展到带有尖角、棱角搭配的中式特别风格。地面的图案装饰设计是由西方的大理石与具有中方传统吉祥纹图案结合。空间情感上的表达,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平衡。空间布局上多见对称形式,家具的制作、摆放,也多为对称。另外,界面的装饰上也体现着西方中世纪的元素。中国的传统室内设计是对室内各个界面的修饰,是平面化的,空间意识弱或者无空间意识。例如,彩色玻璃的镶嵌画、马塞克壁画和镶嵌画等这些都走进了中国的近代室内设计中。

四、中西文化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西方文化的本土转化

室内设计中,中西文化结合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糅合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多样性、文化性,还有重要的实用性。要综合运用建筑学、设计学、美学等各文化元素的特点,将西方文化的经验和结晶转化为本土的艺术风格。室内设计从建筑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学科。它承担着多方的责任。因为室内设计理念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都是为了延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享受模式,是从专业的机能设计、技术设计向艺术方向转化。这一过程中,融合着设计的至高理念,也结合着中西的文化,注重着陆于实用性,生根于本土。

(二)中方文化的合理糅合

未来室内设计理念和风格的发展中,中西文文化结合的生长点会更高。随着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密切复杂,中西文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也促使西方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按捺不住的热情,出现了鲜为少有的中国热。对中国的好奇,对中国的历史的探索热情,促使了西方对中国这个异国情调关注,马可波罗的“中国遍地是黄金”,都是对古典中国的兴趣体现。中国的特色服饰、特色设计等多种的特色风格吸引了西方人的眼球,实现了他们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中西文化的结合和交流将成为主流,这种具有历时性的文化基础,奠定了西方建筑文化、文明的艺术新时代,巧妙的借助东方的先进文明,结合自身的交流融合,最终超越了自我。这种西方崇尚中国风的理念和狂热,也必然会刺激中国的室内设计者们的灵感,促使风格迥异的设计理念向着绿色设计、中国实用式设计的方向转变,这就对中西文化结合的结合点、生长点提出了更高的要去。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之间竞争与合作交流也日趋突出,中国的室内设计理念逐渐得到世界认可和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是经过多种文化思潮的融合、消解,并将最终体现在室内设计风格之中。这也是社会文化大繁荣背景下,人们的文化素养、生活品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方海著.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国刚、吴莉苇著.中西文化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林永匡著.民国居住文化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4]张永和.非常建筑[[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赖德霖著.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文学 教学法 优势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首先,在文化的定义方面,文化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对它的定义很难。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文化的定义便不相同。Williams (1985)年的定义比较科学,他将文化定义成三个层面,首先,是精神层面,即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第二个层面是具体的,指历史遗留下来的书面文件,如史书等,这对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指导和影响作用;第三个层面更加具体,它指具体的生活方式,即所谓的风俗习惯。在文化研究的时候,应该从某个角度出发,对文化先进行定义。

文化研究的方法有两种:民族志(ethnography)和结构法。前者强调研究人去要研究的地方切身感受当地的文化,后者仅强调对文本的研究,通过研究目标语文本来看出目标国家的文化。一般采取的是后者。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是本次所要阐述的重点。在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的研究上,西方显然比中国来得具体和科学。中国的文化语言研究发源的比较晚,而且方法大多数来源于西方。

西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鼻祖是洪堡特,他提出的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对后来的文化语言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西方主要分成两派:一派是以Whorf为首的认为语言决定了文化的;另一派占少数,认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比较大。另一派的观点比较弱,他们从来没有提出过文化决定语言的说法。Whorf的假说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基础上的,他认为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让人们透过一个框框来看这个世界。但是他的观点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强一点的,认为语言完全决定文化的,另一个是相对弱一点的,认为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但没有决定文化。这两个观点均由他提出,且有一定的偏差。虽然后来的学者对他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但他仍是至今为止处于统治地位的理论。但我认为,这种语言决定文化的观点,过多的强调的语言的决定性作用,而忽略的文化的反作用。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影响,人们使用语言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相比西方的文化语言研究,中国的研究没有那么系统,也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理论。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没有太多的去研究文化和语言是否有决定性关系。中国的学者大多集中在通过研究汉字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化的研究。需要说明的是,汉字比英文字母蕴涵了更多的文化。但是,大多数这方面的研究都太过于笼统。

总而言之,语言和文化的决定性问题,是属于“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只要明确文化和语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便可。透过语言看文化却有很大的实际意义。比如,中国人通过分析西方人的语言,便能看出西方的思想,反之亦然。了解了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意义就在于能将其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某种文化中,语言的作用和该特定的文化对词汇习语意义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以至于不仔细考虑其文化背景就很少能准确理解语言材料。因此,外语教学就不应脱离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正确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除了完成必要的语言知识讲解外,还应有意识地、适时适量地进行文化导入,这样既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又可以通过文化的学习来促进语言习得,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使语言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易于掌握,在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而且,英语中的听、说、读、写、译都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目的语。

目前,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直接注解法,即在某些有文化涵义的词或句子后面加上注释。学生通过阅读注释来了解背后的文化常识。

2.交互融合法,即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直接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训练阅读或听力的技巧时也了解了一定的文化常识。

3.交际实践法,即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与听说读等练习,以及直接和外国人交流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4.比较法。顾名思义,这个方法要求老师在讲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加上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特点,这样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这个方法就需要教师对中西方文化都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除了以上的几个方法,我认为还有一种方法比较有用,即通过文学看文化。可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一部分。文学不是脱离语言存在的,更不是语言的另一个范畴。语言是文学的构成,而文学作品则是语言的应用。语言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就象砖瓦和建筑物的关系一样。它是由语言搭造而成的,语法、句法、词法等语言知识被灵活运用其中。另一方面,文学又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分析一个文学作品,必然要参照它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哲学观点等。文化深深的嵌在文学作品中,所以,文学作品必然会反映出文化。所以,导入文化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出发,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其所处的历史地理环境的特点。最典型的作品莫过于《圣经》了。可以说,英语语言文化发展至今,《圣经》的影响贯穿了始终,英美日常生活中的用语经常引自圣经的典故。学习了圣经,就可以理解很多其他地方出现的文化常识了。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文化已被大大重视,多媒体以及网络的普及让学生有更大的机会可以在学习的语言过程中,学习文化。现在国内英语教学界比较流行的交际教学法实际上便是文化与语言结合一个典型的例子。交际法认为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学会掌握他的语言形式,更要学会具体运用,也就是说要知道在什么场合运用。知道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也就意味着使用语言的人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常识。

总之,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虽然还不知道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语言决定文化,还是文化决定了语言,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文化和语言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这对教学实践是有很大启发的,它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语言的同时,应该要同时进行文化的导入,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语言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外语界,1997,(1:)7-10.

[2]张宜.英语教学与文化.社会科学.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中西合璧;商埠文化

济南,因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它南依泰岱,北傍黄河,文化底蕴深厚。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既有众多名胜古迹和独具特色的泉水风光,但同时也有诸多近代建筑。散布于城区内的诸多近代建筑,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城济南,在近代鸦片战争以前,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内陆、封闭性的城市。1840年鸦片战争后,有京都门户之称、地大物博的齐鲁之地,也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瓜分的对象。当时的山东省,主要是德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1837年,德国强修胶济铁路,并于1904年,全线贯通,即在此年,清政府批准将济南开辟为“华洋公共通商之埠”。据史书记载,自1905年起,拟就济南商埠租借章程十五节,使济南西关外,东沿十王殿(现纬一路北端津浦铁路宾馆),西抵南大槐树,南始古长清大道(今经七路附近),北临胶济铁路以南的约40余倾土地划为商埠区,各国商人和华商在界内照章租地,建造屋宇栈房。由此,外国资本开始渗入济南,商埠的开发,为华洋商人提供了经商的环境和营建的条件,封建府城济南,开始了中国国内独具特色的大规模的中西混杂的近代建筑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老城与新商埠东西并列、中西建筑交融混杂的城市特色,使其由一个封闭的封建城市逐步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开放型城市。济南近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颇具特色,对于研究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建筑史,具有重要价值。

济南近代建筑,中西建筑文化交融、设计形式丰富多彩,尤以“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最为典型,最具代表。

该组建筑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纬二路与经二路交叉路口的东、西、南、北侧,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及其办公住宅楼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涵括了济南自开商埠初期建设的一批政治、金融、邮政、医疗、文化等机构设施,具有西方建筑特色,目前均保存尚好。济南市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每座建筑都独具特色、形式特殊,是代表济南商埠百年历史的一组近现代建筑群,是研究济南商埠区百年开埠历史、建筑艺术、人文特色及西方列强瓜分山东进行军事渗透、经济掠夺、金融文化侵略的一组建筑艺术精品,昭示出民国时期济南历史、建筑、人文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及研究价值,也是开展文物旅游、展示文化底蕴的潜在资源。

山东省邮务管理局旧址

位于济南市繁华的大纬二路和经二路交界处,经二路路南、大纬二路西侧,经二路158号;现使用单位为山东省邮政局。1919年初建,1923年重建。

山东省邮务管理局大厦,位于商埠区最繁华的经二路路南,隔路与德国领事馆相对,临近多是银行、洋行之类的“西式”建筑,彼此在环境上十分协调。这座建筑于1918年3月由天津外国建筑事务所建筑师查理及康文设计(DRESSE PAR MMCHARREY&CONVERSYARCHI-TECTES),由天津的洋商承包施工,1919年建成。原为三层(包括楼阁层),西洋古典形式,坡屋面砖石结构。1922年屋顶毁于火灾。1923年由天津法商义品地产公司(CREDIT FONCIER D' EXTREMEORIENT)建筑部重新设计,未变动原来的外观,只将原有破屋面改建为平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济南第一次出现这种新型结构形式。院中的其他建筑与布局仍保持原样,没做大的改动。

原设计院落跨经二路与经三路之间,占地约24000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和宽敞的花园、网球场地等。北部为邮政办公大厦用地,自成一院。主楼居北院之中,坐南面北朝向经二路布置。东、西与邻居的间隔约20米,各开一门和门卫室。北院南面为两个附属建筑,正中为一方形小水塔与主楼中轴线相对。这些附属建筑的主立面都作了适当的处理,与大厦的色彩和风格相协调。院内东西对称的两个所谓“华人厕所”建筑,与庭院环境极不协调。南院以中间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院。西院有当时总揽全省邮政权力的总邮务长瑞典人海兰的住宅,东院是掌握全省邮务财政命脉的副邮务长住宅。从布局上看占地十分广阔,佣人房屋中夺。两座住宅的南面是大型西式花园和网球场地。南面开三座门与经三路相通。

大厦平面基本呈“凹”形,沿经二路北面的中间与两端稍作突出,分成五段,最终成为短的“山”字形。一层为营业厅及邮件处理室,二、三层(阁楼)为全省的邮务管理办公室。仅有部分设地下室为暖气锅炉房。主路口北向,中部楼梯设在南面,西式铁花栏杆,直抵二层屋顶,再通过一个木制楼梯通往四柱望楼。侧楼梯栏板为砖砌,仿西洋古典装修。二层中间凹入部分为外廊,联系各房间。南立面装修粗糙简单。北立面和东西侧立面装修考究。灰色清边蘑菇石墙基,花岗石踏步,浅红色清水砖墙。墙角、檐口、门廊和门窗边均以水泥砂浆压光踢毛,墙角处抹面作隅石状,墙面仿西洋古典装修,十分精致。整个北立面采用对称手法,为法国古典主义五段式处理,手法严谨,庄重而华丽。两翼凹入部分饰有精致西洋柱式的小门廊为次入口。而中间主人口则在高大的石级上做大门廊,左右各立一根爱奥尼克柱式的石柱,气魄华丽。用不同的手法处理主次入口,不仅掩盖了中央造型的突兀,而且对立面的虚实对比、凹凸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顶部突出的望楼为巨大的四坡盔顶,上置旗杆,作为整栋建筑的构图中心。造型别致、四面中间各缀以绿色带形琉璃花饰的红瓦盔顶具有很明显的标志性。建筑通高30米,为当时济南商埠地区最高大的建筑物之一。

该建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济南时曾被作为日军的军政机关,山东省邮政局迁往经二路纬六路。抗战胜利后,为第二绥靖区公署。1948年济南战役中,这里是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部,院内外工事密布,共有1 00多个机枪火力巢和千余个步枪射击孔,他们妄图以这座建筑为屏障挡住人民的攻势。1948年9月22日,中国人民战士英勇的冲上了这座商埠区最高建筑物的最高层,肃清商埠的守敌。战斗中,山东省邮务管理局大楼西端屋顶被炮弹炸毁。1950年前后为北海银行用房,后又曾为山东省总工会办公用房。1958年才归济南市邮政局使用。虽然其院落和建筑多有修改,但沿经二路立面仍为原貌。

德华银行旧址

位于市中区大纬二路与经二路交界处的东北角,市中区经二路191号。

19世纪末、20世纪初,独霸山东的德国,使用各种手段,对山东和济南进行经济侵略、文化渗透。山东铁道公司(胶济铁路)、山东矿物公司和德华银行就是当时德国设立的三大资本输出机构和对山东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工具。德华银行的总部设在德意志帝国首都柏林。德华银行以德意志中央银行为后盾,凭借雄厚的资本打入济南的经济领域,发展成为控制济南乃至山东经济命脉的外国银行。济南的金融财富通过各种渠道最终源源不断地流进了德国帝国主义的国库,使山东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德华银行建于1901年前后。该地最早是修建胶济铁路的德国总工程师办公处。建筑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为适应地段形状,在经二路纬二路的转弯处,建筑的西南角退回去一间,并做成八边形的塔楼,临街留有足够的面积作绿化。平面按功能要求采取非对称的自由布局。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其屋架结构设计巧妙,颇有特色。南立面东西两伴楼和西立面南北两伴楼的山墙底各有一根钢筋,分别由南至北拉到外墙,使屋架下的下弦交织成十字网状。各钢筋在南墙和西墙上外露的结点被做成铁制的“十”字状,既起到结构的加固作用,又丰富了立面的装饰。建筑施工质量上乘,外墙的砌石嵌缝平整细直,面砖粘贴工整坚固,虽历经百年磨难,但大部完好无损。原建筑北部有行长的府邸。其风格也属欧洲近代别墅建筑,由于城区改造,现不复存在。

20世纪末,济南市拓宽大纬二路,为保护该建筑的完整性,当时的济南市主要负责同志从文物保护大局出发,特批道路在此改道,留下保护文物的佳话。 德华银行建筑原使用单位为德华银行,现使用单位是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该建筑是济南今存近代建筑中保存最好、形体最完整的一座,是济南近代城市建设史和建筑史上标志性建筑之一。

济州交通银行旧址

位于经二路东段路南,现使用单位为山东省人民银行。

原济南交通银行大厦始建于1925年,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庄俊(1888~1990年)设计。地上主体为三层,局部四层,没有地下室。平面呈矩形,北临路的主入口位于经二路。进门中部的营业厅直贯三层,底层中央设外凸的马蹄形营业台,二、三层绕营业厅周围为环廊,空间高大宽敞,十分气派。底层西为经理室、会客室、文案室等;东为办公室、钞券科和楼梯间。中间营业柜台后面为营业科和出纳科。二层为总经理办公室,沿环廊还布置有俱乐部、棋室、图书馆,以及仆人用房和厕所等。三层称为隔层,层高较低矮、是工作人员的寝室层。顶层为总经理的寝室、大会计室和宴会厅等。地下室东侧为锅炉房。西侧为三间金库,进入金库程序严密。金库外砌厚厚的耐火砖墙,内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内墙,地面为加厚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十分坚固。内部大厅为磨光人造石地面,高级柚木柜台。一般的办公室皆为木地板、木门窗贴面。

建筑北立面装饰考究,东、西、南立面较为简单。建筑立面完全对称处理,其风格基本上为早期美国仿希腊古典复兴形式。横向分为三段、东西两翼为三层,石墙基,红色清水砖墙。中间全部为混水仿石作法,对比十分强烈,主次相当分明。十级济南白碴石合阶之上迎面为高大的柱廊,六根希腊爱奥尼克式柱子直抵三层。柱廊以上为横额,上刻“BANK OFCOMMUNICATIONS”。水平檐口联系东西两翼。再向上为高出的四层,也是水泥仿石磨面,上书“交通银行”。高大的女儿墙矗立着旗杆,使中间部分更显得高耸突出。东西立面皆为石墙基,红砖清水墙,门口处作人造石装饰。南立面为建筑的背面,一切从简。东西各附一木质外廊,为地下室的入口。建筑装饰的主次、繁简分明,看得出银行家的治业精明。

整个建筑气势宏大,构图严谨,体现了业主炫耀财富、追求气魄的商人心理。院内东厢是一个木构的两层楼房,外廊单面房间,红砖木柱廊,也是早期美国仿古典形式。

德国领事馆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二路193号(原),现使用单位为济南市人民政府。

1904年山东巡抚周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清朝政府批准,将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潍坊、周村三地自开“华洋公共通商之埠”。1906年举行了开埠典礼。自此,外国资本开始渗入济南府。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维护本国侨民的利益,在非殖民地的济南府商埠区强行自开领事馆。为首的是德国人。1905年6月德国人向山东巡抚部院提出在济南设总领事馆的要求,当局以济南为自开商埠,并未与任何国家签订条约为由,而未予同意。同年9月,德国人贝斯在其已建房舍外突然悬挂德国领事馆府匾和德国国旗,并宣布德国在济南正式设领事。软弱的清政府竟默然认之,从而拉开了各列强在济南设领事馆的序幕。

济南德国领事馆坐落在经二路纬二路西侧,正面朝向经二路。建于1 901年,由东西两座楼组成。东楼为办公兼宿舍用,两层加屋顶阁楼层,里面三段式,对称布局。平面南部基本呈一字形,东西为两连廊连接的两栋外廊式的二层小楼,建筑组合为开口向北的“凹”字形平面。双坡红瓦屋面,波形阶梯状阁楼山墙,与纬二路东侧的德华银行隔街相望,形式十分协调。

西楼为领事办公室与府邸,两层带阁楼,有地下室,采用自由式布局。坡屋顶,东、南、北三个立面均有波形阶梯状阁楼山墙,构成与东楼以及再东面的德华银行相协调的整体环境氛围。西立面则以一个突兀而上的八角形蒜头形穹顶为主,既活泼了建筑的整体造型,又标示出主入口的所在。入口前为防风门斗,进门门厅木质楼梯可及上层,内部设有办公、接待、储藏和卧室等,空间丰富。楼梯、地板、高墙裙、门窗贴面全部为细木装修,做工精细,纹饰古朴典雅。外墙一层窗台下为蘑菇石砌筑,地下室采光窗半露地面。墙面粉刷,所有的窗台面、阳台、柱头、柱座皆用镂直线的石料作成。小巧的柱廊门斗,交错的红瓦屋面,部分稍稍凸出的窗户、二层转角部的空廊,尖阁楼以及西立面半于墙外的木构架等,使整幢建筑协调、美观,是一栋典型的日耳曼别墅式建筑。东、西二楼间为花园,树木茂盛,环境十分幽静。今东、西楼均为济南市政府的办公用房。

山东省民生银行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二路168号,原使用单位为山东省民生银行(1932年~1939年)、日商横滨正金银行(1939年~1945年)、山东省银行(1945年),现使用单位为济南市京剧院。

山东省民生银行,是1932年由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筹设的官商合办的地方性银行。原山东民生银行行址,位于经二路纬三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建于1932年。该行除经营一般的银行业务以外,还负责发行经办山东省库卷等。

该建筑坐南面北,北面临经二路。原为两层,东南部设有石砌的地下室。平面近于方形。北面的七个开间分为三部分,中间五间为主体,有六根巨柱式的壁柱,从地面一直贯通到檐口。柱身为矩形,刻有凹槽,柱头为爱奥尼克式。六根巨柱之上顶着三角形的山花。厚厚的檐口横向凹进去三间,是铭刻银行名称的部分。东西两端各为一开间,平顶,形式简洁,借以烘托中间五开间主体部位。屋顶女儿墙做成栏杆形式。北立面贴花岗岩,侧面为水泥抹面拉毛,窗的比例修长。二层为半圆券窗,一层为矩形窗。整个建筑上繁下简,以竖向手法为主,挺拔有力。中央大厅上下六根圆石柱组成两层通高的共享大厅。大厅的东部和西南部各有一青石板楼梯可及二层。大厅为井字钢梁结构,平顶,上入屋面。今又在其上面增建了一层而成为三层。金库位于南部,是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1938年济南沦陷后,日本侵略军攻入济南,因原济南日本总领事馆已毁,山东民生银行成为济南日本领事馆驻地。1939年9月,该行又成为日商横滨正金银行济南出张所。抗日战胜利后,被中国银行接管。据说该处还曾作过北四行之一的大陆银行(北四行:大陆、中南、盐业、金城银行)的用房。

20世纪50年代,曾作为中苏友好协会济南分会办公场所。自此以后,又有济南市文联和济南市亚、非、拉友好协会、济南市文化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陆续在此办公。现使用者为济南市京剧院。

小广寒电影院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三路路南48号(原),现使用单位为济南市小广寒电影院博物馆。

随着济南府商埠区的建设,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业和娱乐业也逐渐发展起来。电影院这个20世纪的新生娱乐方式也传到了济南,小广寒电影院就是济南最早建成的电影院。

该影院约建于1914年,规模很小,只能容纳不到500人。铁柱支撑的木屋架结构形式,瓦楞铁皮屋顶,没有换气通风设备。进大门后大厅很狭小,放映室在一层,大厅西侧有楼梯上不大的楼座。一层观众厅没有坡度,不做地面升起,而且厅内有柱子遮挡部分观众的视线,其视线设计是低水平的。为了获取最大的商业效益,坐席排列十分拥挤。楼上有一安全出口直通室外的楼梯。

建筑位于经三路与经二路交叉处的西南方,坐南面北。利用道路转弯处的地段特点,影院与方形四坡红瓦屋面的变电室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小广场,作为影院门前的人流集散场地。变电室与影院之间的平房是售票室,以影院观众厅的北山墙作为主要立面。底层是一个矩形的大门,二层是四个并列的平圆券窗,再向上的山尖做成叠落的曲线形,有着欧洲巴洛克建筑的影子。建筑的西部向上突出一个扁平的蒜头状铁皮穹隆顶,颇有东欧建筑的风韵,但与主立面毫无内在的关系。该影院不大,但建筑手法混杂,是营造商根据业主的要求,掺杂上自己的喜好拼凑出来的建筑,设计水平不高,难以与当时青岛、烟台等山东沿海城市高水平现代化的电影院相比。

经文物保护部门批准,小广寒电影院旧址,现已辟为“济南市小广寒电影院博物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二路路南、纬二路路西,原使用单位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现使用单位为中国银行济南支行经二路办事处。建于1919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营银行,总部在上海,为著名的“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和新华储蓄银行)之首。1919年11月在济南设分行。该行的经营业务比较广泛,尤其重视小额往来账户的业务。在日伪时期和抗战胜利后,业务均未终断。1952年该行撤销,业务并入济南市人民银行。后曾作过济南市工商银行华侨服务部(1989年左右)。

建筑坐南面北,两层,平屋顶。一层层高较高,是营业厅;二层层高略低,为办公用房。营业厅内的柜台装修相当讲究。建筑立面处理简洁明快,均为现代建筑的手法。

德国诊所旧址

位于市中区经三纬二路南46号(原),现使用单位为山东省总工会用房。建于20世纪初。

坐落在今大纬二路、经三路交叉口东南角的山东省总工会宿舍楼,据调查原来是德国人在20世纪初期所建的一个小诊疗所,原有形式相同的两幢建筑并列在一起,今仅存一幢。建筑坐南面北。平面为南北略长的矩形,进主路口北门后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内走道,略有曲折后直通南面门。在建筑的东南角设有卫生间和东便门。木楼梯位于建筑的西侧。木楼板、木地板、木门窗贴面包边。高石墙基,砖墙面,红瓦坡屋面。建筑体量不大,但形式独特,主入口的一左一右是两个六边形的三层阁楼,高出建筑的二层主体。阁楼顶部是一个六边形的红瓦盔顶,在大纬二路上自北向南看去,与阁楼墙上的两个圆形窗洞夹着一个长圆券形的窗子,俨然像两个带着草帽的雪人,望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很是吸引人。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严复;逻辑思想; 文化交融 ;思维方法

逻辑是文化发展中深层次的内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影响着文化内容中所包含着的各个门类的发展。严复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一部分,它具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其逻辑的意义只有放在产生它的文化背景中去探寻才能得出真谛。

一、中西文化的宏观比较与结合

严复在进行哲学、政治、经济、教育、逻辑学等领域的比较与结合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提及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问题。这些理论问题不仅突出地表现了严复对待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立场和态度,也表现了严复在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问题上的杰出智慧。因此,在个别地讨论严复中西交融的逻辑思想之前,有必要对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的理论思想进行一次整体阐释和梳理。

中西文化的比较该如何具体进行?中西文化的结合又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方式?这些都是摆在严复面前的紧要课题。严复认为,具体进行文化的比较与结合,应本着原本精神,他说:“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也。”[1](P.1027)只有对比较结合对象的真切把握,才谈得上是有价值的比较研究和有价值的文化结合。宏观的比较结合是一种对不同文化系统进行全方位、总体性的比较与结合,其基本前提是对作为比较结合对象的文化有概括性的把握和认识,其操作手段以综合归纳为基本特征。学贯中西的严复很擅长此项方法,比如宏观的比较,中西在政治、人才教育、军民关系、风俗地理等方面长短优劣便十分明显的摆在眼前,如何吸收、结合也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又如严复说:“夫西洋之于学,自明以前,与中土也相埒耳。至于晚近,言学则先物理而后文词,重达用而薄藻饰。且其教子弟也,尤使自竭其耳目,自致其心思,贵自得而贱因人,喜善疑而慎信古。……而回顾中国何如?夫以朱子即物穷理释格物致知是也;至以读书穷理,风斯在下矣。”[1](P.73)如此宏观的比较,则又让我们知晓历史上中西学术的基本状况:中西学术在明代以前大体上是同步且性质相同的,只是到了明朝以后,中国学术才落后于西方,从而为学习、吸纳西方学术思想和精神提供了明确方向。可见,严复所认为应用宏观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于把握文化结合内容、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说严复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那么不仅要归功于他中西兼备的学识,更要归功于他卓尔超群的世界性眼光。

二、严复对中西文化交融的解析

洋务运动期间提倡的“中体西用”论,即以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为体,西方科学技术为用,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特别是对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时,严复以他的远见卓识发表了颇具影响力的《与主人书》一文,这篇长论集中表述了严复对中西文化比较与结合这一重大课题的睿见。严复首先对海禁即开以来的学习西方文化的模式进行了概括,他认为中国开设学堂虽然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仍未脱离中体西用的窠臼。然后,严复对这样的现象分别进行了分析。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说:“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1](P.557)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的樊篱,应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因素为我所用。严复不仅提出了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的口号,也对文化结构进行了相当水平的分析。他认为,我们全方位地学习西方文化,不应该是尽去中国固有文化,即吸收西方文化与保留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对立的;全方位吸收西方文化也不是全部照抄、照搬,而是要有批判鉴别地加以吸收。正是基于这种对中西文化的全面考察了解,严复提出了凡事如果都照抄、照搬西方则弊大于利的警告。可见,严复所主张“体用不二”的文化交融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全方位、多角度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择其善者而用。严复对不同系统和同一系统的不同文化结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划分,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文化交融模式,为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会通开辟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中西思维方法的微观比较

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逻辑思维方法是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中逻辑方法的划分、比例,逻辑基础方法及逻辑方法学科――逻辑学的理论建设,与西方比较存在明显的不足。严复认为近代西方富强的基础是科学的思维方法,所谓“富强之基,本诸格致。不本格致,将无往而不荒墟,所谓蒸砂千载,成饭无期者矣。”[1](P.11)可见,建设富强中国的基础,必须借鉴和引用西方的逻辑思维方法,使之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法相结合,从而内化为中国特色的逻辑思维方法。

严复认为,名理之学,古代中国虽然没有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创造出的完整的逻辑学体系,但仍有相关的明辨学内容。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严复接着列举了中西思维方法上的相同点,例如认为《易》、《春秋》中“本隐之显”与演绎,“推显至隐”与归纳都具有相通性,严复说:“及观西人名学,则其格物致知之事,有内籀术焉,有外籀术焉。内籀云者,察其内而不知其全者,执其微以会其通者;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进未然者也。乃推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显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2](P.6)又如认为道家哲学中的“曲则全”,朱熹所谓的“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等观念与西方逻辑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严复说:“曲,一部分也;举,一部分,则全体见焉。故《中庸》曰,其次致曲。天下惟知曲为全者,乃可以得。故西人重分析之学,朱晦庵亦言大处不行,终由小处不理也。”[1](P.917)严复的上述一系列比较说明,古代中国却有它的逻辑思维方法,但显得粗糙和零散,以至到了近代,中国都没有形成完整的逻辑学体系。

严复以西方逻辑学的发展为基点,进一步分析了中国逻辑学不发达的原因。首先,严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建立自己的逻辑学体系的基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明辨学是建立在臆造上的。严复说:“西方之所以翔实,天函日启,民智沦开,而一切皆归于有用者,正为此耳。旧学之所以无补者,其外籀非不为也,第其本者,大抵心成之说,持之似有故,言之似成理,媛姝者以古训而严之,初何尝去取公例而一考其所推者之诚妄乎?此学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者。无他,其例之抵于臆造,而非实测之会通故也。”[1](P.993)中国古代也有逻辑方法,特别是演绎法,但由于这种演绎法的基础不是事实,而是臆造的观念,因而容易走向玄谈,变成空洞的学问,对国计民生自然毫无补益。严复抓住了中国名理之学的主要局限,从而为中国古代逻辑学基础的近代转化展示了方向。其次,以“古”为明辨的最终根据,是中国逻辑学未能形成科学体系的又一个主要原因。严复说:“宋儒朱子,以读书穷理解格物致知。察其语意于内外籀原未偏废。盖读书是多闻,多闻者,多得古人所流传公例也。穷理是求新知,新知必即物求之。故补传云:在即物以穷其理,至于豁然贯通,既贯通,自然新知以出,新例以立。且所以新例,间有与古代所已立者龃龉不合,假吾所立,反复研正,果得物理之真,则旧例不能因古遂可专制。”[3](P.64)也就是说,读书本不是坏事,但如果唯书是从,甚至是在新知识与古训发生冲突时,迁就古训,这显然也不利于逻辑学的发展。通过这一比较,严复贯彻了进化论的思想,主张逻辑学的发展必须面向新知,而不是相反。严复认为,中国逻辑学不能健康发展的原因还在于中国不注重归纳与演绎的平衡发展,归纳几无发展,至于枯竭;演绎过于昌盛,逐渐演变为玄谈。严复说:“中国由来论辩常法,每欲求申一说,必先引用古书,诗云子曰,而后当前之事体语言,与之校勘离合,而此事体语言之是非遂定,此术西名为Deductive,而吾译作外籀。盖籀之为言绎,从公例而得所决,由原得委,若之向外,散及万事者然,故曰外籀……欲其无差,必精外籀之术,庶不至所行者是,而所断者非也。然而外籀术重矣,而内籀之术乃更重。内籀西名Inductive。其所以称此者,因将散见之实,统为一例,如以壶吸气,引之向里者然,惟能此术,而后新理日出,而人伦乃有进步之朝;吾国向来为学,偏于外籀,而内籀能事极微。”[3](P.64)由此可见,对于中国传统逻辑学轻归纳重演绎的失误,严复的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

中国古代逻辑学近代转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而且吸取归纳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的演绎,是空洞且没有科学价值的演绎。严复通过此类比较,从逻辑发展的前途上指出了中国逻辑学提高与发展的重要任务。思维方法的比较与结合,严复是在积极肯定中国古代存有名理学前提下进行的,这种沟通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如“曲则全”与分析之学,但在严密的、规范的、体系的西方逻辑学面前,中国传统逻辑学就似乎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严复着重指出了中国逻辑学基础立于臆造,逻辑学立论过于从古以及重演绎轻归纳等不利于逻辑学发展的因素。所以,严复立足于西方逻辑学和中国传统逻辑学的会通和融合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对于改变中国传统逻辑学发展方向,重建科学的、体系的逻辑学产生了良好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严复集[M].中华书局,1986.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8篇

1 中国现有三种医学

1.1 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发源于西方(古希腊),约于公元16世纪中叶开始传入中国,所以也称为西方医学(西医)。这种医学已经是全世界的主流医学。

1.2 传统医学:是中国各个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的中国固有的各民族医药的总称,包括中医药学汉医、藏医药学、蒙医药学、维医药学、傣医药学、彝医药学、壮医药学、朝鲜族医药学,等等。中国《宪法》规定:“发展 现代 医药与我国的传统 医药”。

1.3 结合医学:中国在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过程中两种医学必然相互影响,由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与配合防治疾病,逐步发展到两种医学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研究与发展因而形成了中西医结合、藏西医结合、蒙西医结合、维西医结合等研究,统称为中国的结合医学研究。其中,中西医结合研究,在中国起步最早(一般以中国 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学员毕业的1958年开始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研究最为系统、深入,取得研究成果最多,对国内外影响最大者当属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中西医结合医学。所以,中国目前是一个多种医药学共存,共同发展,共同承担着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国家。

2 什么是中西医结合

2.1 “中西医结合”概念的产生和由来 一般认为“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是由1956年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逐步演化和概括出来的一个概念,即“中西医结合”的含义就是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逻辑学有“规定性语词”定义。

2.2 三个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

(1)常识认识层次的 “中西医结合” 概念:该层次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是感性认识,也称常识性或经验性认识,如有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中西医两法治病”;有的人认为“中药加西药”就是“中西医结合”;还有的病人把“看了西医又看中医”称为“中西医结合”等等。上述这些说法虽然属于“中西医结合”范畴,但都属于常识性经验性的认识和理解;属于现象的、直观的、片面的、非本质性的认识。即上述说法是“中西医结合”但它不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

(2)科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科学层次中西医结合概念内涵,是指毛泽东1956 年所讲的 “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或者说,“ 中西医结合就是综合统一中西医药学知识,创造新医药学”。(即“中西医结合”的逻辑学定义)。它是建立在科学研究 基础上,获得对中西医药学内在联系及中西医结合本质性认识 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追求的是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只有不断深入开展科学层次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才能“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3)哲学认识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概念:从哲学层次认识,中西医结合是指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结构类似的知识系统(中西医药学)的辩证统一。这一哲学层次的 “ 中西医结合” 概念内涵,反映了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识。

2.3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理念:它是研究如何最科学的综合运用中西医药学理论与方法防治疾病、保护健康;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中、西医药的优势,形成两种医药学的优势互补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保护健康的集成优势;如何最合理的、最有效的、最安全的、最经济适宜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为病人解除病痛等。其最高理想和目的是不断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创立一门中西医药学融汇贯通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目前中国已产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是通向未来新医学的一个过渡性医学形态及过渡性医学概念。

转贴于 http://

3 中西医结合在中国产生的时代背景

3.1 医学背景:中国有中医、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并存特别是中医药学,无论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还是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药学都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重要医学。而且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疾病的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如辨证论治、针灸、中药推拿,等等。使其成为世界上从古代到现代唯一没有中断传承和应用的传统医学。中西医并存、并用、共同发展,是在中国产生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和前提。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西安地铁地铁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西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扩张,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日趋恶化,城市空间拥挤,城市绿地减少等众多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修建地铁直接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为西安的城市规模扩大撑开了在骨架。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西安地铁如何与作为十三朝历史文化古都的西安在文化建设上很好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由于西安地铁建设是在具有3000年历史文物遗存的土层中进行,主要在地下10-20m的空间中建设,而这一地层中埋藏着十三朝的大部分文物。除此之外,西安地铁还必将穿越明朝城墙和钟楼等重要的古建筑。现代化地铁的建设与保护古城风貌的特殊矛盾不可避免,这也要求了西安地铁的建设必须在保护古城风貌与文化特色的条件下建设。

以地铁二号线为例,其贯穿城市南北中轴线,共涉及古遗址13处,并且经过了北大街、小寨等商业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北客站以及会展中心,衔接起沿线临近的各个景点和重要文化商业场所。地铁沿线各区域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怎么样使西安的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和谐相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以下就以几方面实例来分析具体的策略。

文化墙

西安地铁二号线在设计和装修时,每个地铁站点都设计有一面文化墙。文化墙以“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生态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主题,综合了站点位置所在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一块块内容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并能鲜明体现西安这座城市人文地域特征的墙壁艺术品。

1.钟楼站:《大秦腔》

如果从互动角度来说,钟楼站内的文化墙一定是最有趣的。画面中的6组秦腔戏曲人物栩栩如生。以《捉鹌鹑》、《五典坡》、《二进宫》、《三滴血》、《周仁回府》、《斩黄袍》等陕西地方戏曲秦腔的经典曲目为设计元素。该文化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四幅石刻秦腔脸谱,第二层为鲁迅当年为西安易俗社题写的“古调独弹”四个大字,第三层则由秦腔著名唱段的人物造型组成。整面墙造型大方、色彩艳丽,是地铁2号线上最具秦风秦韵的一面文化墙。

2.永宁门:《迎宾图》

永宁门作为古代迎接宾客的地方,因此文化墙以《迎宾图》命名。画面长14米、高2.65米,将天然的花岗岩材质高浮雕的塑造技术与金属锻造的质感相结合,以“喜”迎宾客为主题,用大明宫及源自唐代绘画丰满仕女等唐代元素,大角度的全景构图,高度真实地再现了在一片花团簇锦、彩灯高挑的情境下,古人喜迎外国使者的盛世场景。

3.体育场站:《盛世》

二号线体育场站以“马球”和“蹴鞠”创作了文化墙《盛世》,,让人们在感受古代体育运动气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大唐太平盛世的景况。

除此之外,小寨站的《古韵新尚》、行政中心站的《和谐满园》、市图书馆站用石刻书法表现的《文化之光》等都极具文化韵味。

二、构件装饰

1、北客站:汉风遗韵

地铁北客站是西安地铁二号线首末站,与西安北客站相接,作为外来游客换乘的第一站,承担着展示西安古城文化的重任。

吊顶提炼古建“藻井”的构架形式,结合石材饰面的方正柱体雕饰传统纹样进行设计,提升车站空间高度,使车站宽敞明亮、大气宏伟。局部结合穿孔铝板“万字纹”拼装装饰,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设计以汉唐文化为表现切入点,整体风格地域古典和现代相结合,方正有序、庄重典雅的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展现。

2、行政中心站:政通人和

行政中心站装修突出“通”与“和”。站台至站厅跃层中空,通过站厅层中空玻璃穹顶自然采光,表达行政中心“通透、通达”的思想;设计吸收“汉唐建筑”庄严大气、严整质朴的特点,结合“天圆地方”的形式来表达 “和谐、平和”的概念。

3、北大街站:古城窗口

北大街站所处古城墙内,周边多为繁华商业区,提炼出北大街站“古城窗口”的概念,借鉴中国传统“窗格”的图示语言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中部吊顶采用金属吊顶系统,通过对 “窗格”的延伸变化,融汇古今文化,构造出精致、古朴、富有内涵的车站空间。

站厅中大面积吊顶采用铝合金方通吊顶,排列整齐有序,局部结合穿孔铝板“万字纹”拼装装饰,整体又不失变化,与其他站站厅和谐统一。

三、导向标识系统

西安地铁二号线与城市南北中轴线完全重合,沿途通过多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是西安交通秩序的主要路径以及城市景观的衔接轴心,在西安城市布局中起着龙脉的作用。

1、站名图形

二号线全线长约26.6公里,共有21个站点,其中5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全线按照地理位置及区域特性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向发展区、经济开发区、古文化核心区、商业文化区和科技教育区五个主题区,五个区域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的线路特征以及城市规划的结构布局,选取地上标志性建筑物为主体,辅以各站点本身的历史文化特征、站名字面含义以及站点所处位置周边环境等要素特征做出综合分析,运用基本的形式构成元素抽象,加工,处理,外化为图形符号,形成一种可感图形,人们通过视觉经验很容易理解站名图形的意义,提高导向辨识度。

2、标识立柱

西安地铁二号线标识立柱高3.8米,宽0.41米,通体灵巧不失稳重。柱体上的灰蓝色是由唐代绘画艺术中常用的矿物颜色归纳而来,稳重大气,给人一种安定祥和的感觉。标识立柱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太极图案与回纹相结合,“S”形的造型,展现着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化产品的和谐共生。

3、导向牌

西安地铁二号线导向牌的基本造型,取自人们熟知的基本建筑构件“瓦”,将瓦的原型进行艺术的加工处理、简化、升华,设计尽量减少方形的棱角,采用圆滑过渡,形成西安地铁二号线导向牌的侧面造型“U”。瓦即为意,意即形的灵魂,语意蕴含了形态升华与凝练的情感,意与形之间如“影”随“形”。

结语:

对于一个有着十三朝古都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西安来说,发展地铁是满足西安人民生活需要的必然产物。运用合理的手法将地域文化资源与城市地铁空间相结合,使人们置身于现代化的地下空间时,也能感受到古都文化的魅力特色。通过地域化风格的导向标识,文化装饰构件,艺术创作作品等,使得西安地铁不但信息导向明确,在满足现代化交通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对西安城市的地域特色起到良好的传播效应。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 著:《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2] 汤雅莉,马珂:西安历史街区地铁车站的站名图形设计[J],装饰,2011年09月。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李安;电影;中西文化;文化冲突;文化弥合

李安的电影,以1984年的《分界线》为发端,镜头呈现、文化实践、话语策略,基本围绕着中西文化冲突和弥合为或显或隐的主题展开叙事。可以说,李安的电影本身,就是中西文化冲突、弥合的样本。所以,对其文本中的主题蕴含、文化阐发、影像图景做出讨论,对电影史的深层书写无疑是有意义的。

一、镜头语言中的情感对立结构与陌生化场景中的文化身份迷失李安的作品几乎均是由多部电影同声异响多元变奏汇合而为“一部电影”:百年中西文化碰撞冲突的集体记忆与梦幻投射。而李安镜头语言和叙事策略的巧妙之处在于,找寻到了从个体情绪感受和内心体验出发的“中国式表达”,以“电影化”的方式承载着中西思想文化形态碰撞之时冲突与差异的文化情绪。从《分界线》到《推手》《喜宴》,如此密集性的冲突展示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影像重组。

先说李安的作品中,呈现出温柔敦厚的“中国式的镜像表达”与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情感冲突结构的张力。其电影叙事几乎都离不开“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母题。一般来说,为了配合爆发激烈的情感呈现和忽然而现的外力作用,镜头语言必然需要显示出对比的力度和紧张感,但是李安却付之于温柔敦厚、含蓄婉约的影像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造境叙事的基础上,将手卷式的镜头推移、中景为重心的空间构建和气韵接合的“境韵”追求等元素整合一处,本身就形成影像上的中西交融/冲突的张力,并找寻到了既具备中国式美学蕴含,又能为了中西冲突、文化反思、人性诉求将思想意识具象化的声画组合方式。《推手》是以“诗经式”的镜头语言讲述中西文化情感冲突的最佳范例。退休后的太极拳师朱师傅孤老无依,漂洋过海到美国与儿子同住,寻求家庭的天伦之乐,不意很快就和美国儿媳马沙发生了冲突,据此剧情细致地呈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冲突和隔阂导致的悲剧。朱师傅的太极拳师身份符号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儿媳马沙素食、独立、有个性,不啻为西方现代文化的化身。当传统中国与现代西方“共居一室”时,激烈冲突成为必然。李安的镜头语言是不疾不徐的,是舒缓温雅的,叙事的角度是个体化的、情感结构的,在想象父慈子孝、忍辱负重、恭谦温良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崇尚个人主义、缺乏敬老意识的西方文化在情感层面的冲突过程中,以满是不安、惶惑的心态,显示中国文化在迷离难解、斑驳陆离的美国环境中冲突不断的困境和远景的迷失,同时也展现着克服精神分裂、寻求身份定位的努力。李安以其“冲突式”的镜头语言张力性、细致化地展现着中西文化情感层面上的冲突。

再说李安的影片惯用的,在陌生化的故事场景设置中展现文化身份迷失的惶惑与苦痛。李氏很多电影的叙事环境总是设置在“异地”――家国的异地、文化的异地、情感的异地,利用陌生化的场景框架,更加有效地铺展叙述异文化对立中身份意识迷失的人群的苦痛与挣扎。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又是深植于民间普通民众,甚少超前也不曾脱离这个社会层面的群体现实。普通民众/陌生化场景/文化差异隔阂,三者合一,将叙事中的冲突展示得鲜明而富有冲击力。《推手》中的朱师傅及其儿子从中国来到美国,故事以朱师傅和儿媳、餐馆老板的冲突为主线,展现传统、文化的迷失;《喜宴》的高家父母从台湾来到纽约,只为了催促儿子结婚,在经历了同性恋事实、美国式生活方式的冲击后,无奈地转而寻求身份的定位;《分界线》则直接设置“中国城”“小意大利”两个隐喻性场景,以意大利裔马力奥和中国友人的角色互换文化体验,讲述了剧烈冲突化的精神分裂……可以说,李安正是巧妙地借助这样的叙事框架和结构,在铺展异己性空间里群体文化身份迷失的苦痛的同时,也在重建着内心深处的文化图景,营构中西文化差异的真切状况,表现出文化夹缝之中的华人深藏于心的失家之根和去国之哀。

二、压抑空间里的身份确立和现性中的文化和解

李氏电影展现中西文化意识的对立、隔阂、冲突只是叙事策略和叙述面向,想象中西文化结构碰撞之后的和解、弥合才是其意图和野心,也是其影像的文化意蕴皈依之处。李安的核心意图,在于细节化呈现中西文化结构倍极艰辛的对抗之后的深层次沟通、弥合的隐喻性叙事。弥合的讲述、隐喻叙事已不仅仅是艺术的技巧修辞问题,更多的是表现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也给观者敞开了透视世界本质的一条途径。

一方面,运用压抑空间里的文化身份追寻、确立的叙事来凸显弥合之难能可贵。在李安的多数电影中,都惯于将故事限定在压抑闭锁的叙事空间,传达出平静而冷漠的氛围和疏离气质,在孤立无助、身份迷失并导致人性异化的虚妄场地中,不同渊源的文化相互冲突、碰撞,最终达成心理平衡和弥合。《推手》的叙事空间设置在美国家庭内部,其空间因为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父亲的到来,不断引发冲突并自始至终都在压迫着故事人物的情绪和观者的神经。镜头不断地在或俯或仰的在都市景观和逼近眼帘的人物特写中交替呈现,巧妙而精密地描画出父亲朱师傅的矛盾心态、潜藏的心理变化和思索自身文化身份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的镜头里父亲和后辈的和解成为叙事高潮,也因此显得真切而自然。《喜宴》依然把场景设置在纽约的一处封闭压抑的公寓之中,在这里将稍纵即逝又如影随形的中西文化结构的行为、思想的冲突和困惑体现得更加充满戏剧性:中国老夫妇盼望抱孙子,急逼儿子结婚,为此不辞辛苦来到纽约“监督”;而儿子实际上是个同性恋,向往的是美国式的自由生活,为了应付危机找了急需绿卡的葳葳假结婚。故事几乎都在一个戏剧又压抑的闭锁空间中展开。影片最后的“集体拥抱”则显然是为了赋予简单的伦理、文化冲突题材更加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在结合了常见的伦理主题和强烈的文化身份冲突展现之后,实际上是把一个通俗剧的结构层次提升为一部社会剧高度,甚至可被视为一部关系文化个体在异质文化空间追寻自我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寓言。

另一方面,意在展示现性视域中的文化和解想象。自省内敛的现性风格,是李安电影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导演所受的西方文化思维和传统中国文化浸染结合的产物。而李氏正是在这样的视域之下拷问文化、审思人性、展现人情浮动和中西结构差异。实际上,无论是在摄制第一部影片《分界线》,还是以后的诸如《卧虎藏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李安都在强调“现性思考”的重要性和“不同文化和解”的意义。《喜宴》《饮食男女》《分界线》《色・戒》等,虽然题材各异,主题不同,但都是缜密精确的故事情节和影音制备中显示出导演的现代价值理念,并烘托出紧张疏离的内在文化困境和故事人物文明冲突矛盾,在类同都市浮世绘的呈现中,展示惯有的细致构图、细腻情节、情感内敛的现性,而正是在现性光芒的照耀下,中西文化才得以相逢一笑,握手合欢。《喜宴》就是在现代价值理念认同下文化和解的典型样本。高老夫妇传统而内敛,但是在对自由、文明的现代价值的理解中,默许了儿子的同性恋事实;儿子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生活方式和观念都逐渐西方化,然而出于对父母的体谅和人性关怀,宁愿委曲求全假结婚。这是融合中西文明精粹的现代价值的视域观照,影片结尾高父对儿子的同性恋人萨门和“儿媳”的握手道谢,展示的其实是西式新家庭和一个中国意识的传统家庭的冲突与理解。自省内敛的现性呼之欲出。这是李安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所设想出的解决方案。

三、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和中西沟通中彰显的人文关怀

在李安的作品中,历史、人性、情感和民族文化的异化处境,都得到了平静温和而又空前冷峻的影像表达。以其意蕴深广的文化体验、深刻细微的人性剖析与冷峻温和的民族文化反思,呈现出现代语境影像叙事和中西文化交流视域所能具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为华语电影的历史重构和文化反思做出了极其可贵的话语实践。这是建构在深切感受中国传统及其艺术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基础上,同时又不忘树立努力汲取西方文明价值的姿态,以融合的文化观照方式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现实做出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透过影音构建和银幕叙事所展现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影像世界。实际上,李安的大部分作品,其类型选择、镜头语言、叙事策略、文化立场,最终都汇集而为“影像深层语法”陈述:文化自审的情结和人文关怀的彰显。这是李安在如今中西文化交流加剧而冲突也日益常态化的处境中,所呈现的文化反思和突围之道。

首先,李氏作品透露着现代语境里的文化自审情结,是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内转”的解决姿态。其叙事策略就是以“中国文化异空间”为叙事时空,以破除中西二元对立话语立场为旨归,既丢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也摆脱西方文化批评话语的操持,以彰显个体感受和情绪为观察窗口,力图将中西异质文化传统中的人物和事件放置于现代语境中重新审查,以富有时代和普世文明意识的话语激醒华语文化圈的观者的文化自省,进而为夹杂在冲突缝隙中的群体寻求文化精神的归宿和灵魂身份的居所。《喜宴》在有限的空间内,凭虚构象,叙说现代语境中传统中国式家庭父女之间的琐碎日常生活和情感纠葛。片中以物象和景象客观疏离的姿态,挖掘人物内心的隐秘,对传统的文化常态和深层结构做出了精微的审视和深刻而委婉的批判。《卧虎藏龙》则是披着“古装外套的现代故事”,侠客李慕白和俞秀莲惺惺相惜,囿于文化传统的意识笼罩,终身都在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中徘徊、犹豫不决,最终造成爱情悲剧,不啻为古代故事现代语境化的文化省思。可以说,李安的镜像实践,是站在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横桥上,以好莱坞式的通俗剧技艺,将中国式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考量变换为更加普泛化的对立冲突模式,在文化情感冲突中自省文明的局限和补益之道,体察现实生活的隐衷,想象文化互动、弥合、融会的大同世界景观。

其次,在中西文化沟通和反思的讲述中彰显人文精神,以此作为中西文化弥合的结点。东西方的和解,是李式电影一以贯之的影像主题和文化命题,而其思考和解的归结点,则在人文精神,或曰人文关怀。他重在展现人伦亲情,凸显日常生活,在家庭职责和个体意志之间尽量抵达化合的姿态,始终于东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之间找寻和解的可能,而人文关怀则是其中的催化剂。《喜宴》末尾的一个组合段,送行父母返台前,主角高伟同、葳葳、萨门和高氏父母一同观阅婚礼影集,镜头刻意地让他们同置于一个画面,构图本身就展露出一种渴求两代人,亦即两类文化竭力和解的意图,无可奈何的团圆结局叙事中,饱含着婉转苍凉的人文情怀。《推手》的老父亲重新被儿子接纳回家,在坦诚相对中,父亲感人肺腑地说道:“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一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影片进行到此,本来可以结束,但却直到老父和陈太太再度相逢,相互邀请到自己的公寓做客,电影才戛然而止,此策略是凸显人文关怀的观照最终消弭中西文化冲突尴尬结局的隐喻性叙事方式。李安以这种隐喻,表达他对现代语境中的中西文明会合的理解、同情和祝福,也借此创造了一系列华语电影进行本土和世界对话的典范文本。

[参考文献]

[1] 秦珊珊.多重文化视点下的李安电影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 康霞.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 曹文慧.李安电影东西方观众的接受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西方文化;渗透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与他国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互通交流的语言工具,其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实践证明,将文化教育引入英语教学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因此,下文将具体探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西方文化的策略。

一、结合教材渗透文化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文化历史的知识和信息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如果能够在看似枯燥无味的英语教学活动当中加入这方面知识的讲解和探讨,相信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课堂纪律。除此之外,将西方文化渗透到小学英语课堂当中,包括西方的民俗、西方的人文情怀等等,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西方文化以及自己对西方文化产生的情感迁移到英语学习当中。因此,在常规的英语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在讲解教材的同时将西方文化的渗透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英语单词的学习过程当中,实际上每个英语单词都有其背后的文化意义。所以教师可以在单词的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进行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的拓展,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单词的含义。例如英语单词“black”,中文翻译为“黑、黑色”。然而在实际运用当中,中文的“红茶”就是英语中的“blacktea”,不是“redtea”。在单词教学当中,能够适当地加入类似这样的环节,可以为学生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提供莫大的帮助。

二、结合实际渗透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具体到小学生的英语课程教学而言,就应当与教材的学习紧密结合,同时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因为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相对成人而言不是很高,因此将西方文化的渗透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语言,在运用中理解文化,并丰富对知识的认识和内涵的感悟。不仅如此,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和文化渗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自主地进行所学知识的运用。如果在实际生活当中学生通过知识的运用获得了成就感,将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自信和学习兴趣。而如何将生活化的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呢?本文认为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包括医生和患者、售货员和顾客等生活化的角色,进行英语交流和沟通。例如“CanIhelpyou?”“Howmuchisit?”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英语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英语运用能力和文化敏感度。

三、结合科技渗透文化教育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当中,科学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包括在教育事业当中,科学技术同样产生了巨大的效应,例如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因此,对于小学英语课堂而言,同样不例外。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充分结合起来,例如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与英语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在课堂上进行放映,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在观看过程中感受西方文化的魅力和英语的魅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利用视频播报教授学生标准的单词发音,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中进行英语学习。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记住所学知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高科技教学工具,跟上时展的脚步,利用科技的魔力将西方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小学生的英语辅导和教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英语课堂当中有效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能够显著改善英语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所以本文从结合教材、实际及科技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伟文.浅谈西方文化教育在小学课堂开展的必要性与途径[J].新校园(理论版),2012(10):123.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2篇

1 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1.1 专业设置亟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从属于中、西医学和中药学名下,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在许多院校中还不能独立设置成一个系别,多从属于中医学系的某个专业或只是其一个专业方向。此种情况造成其教学目标欠清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实施。完善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设置,明确其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服务,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院校整合优势资源,能够将教学目标和责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单位,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教学意识,也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体系。 

1.2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很难发挥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中西医教学的许多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或是临床医学的再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未能在教学体系中完美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西医结合课程的主干依旧是中、西医主干课程:就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言,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而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各教学科目相对独立。中、西医课程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少[8],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中西医两方面结合的模式少有。循证医学时代的中西医结合要求两种医疗体系进行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9]。②具有学科特色的教材及教学资料很难寻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体现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的教材及资料仍较少见,现代医学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知识比重较高,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余的精髓内容相对较少。③人才梯队培养: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虽然从本科到博士已经覆盖,但是国家培养的为数不少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及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西医临床偏多,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并对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的相对较少[10],这也导致真正中西医兼顾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给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瓶颈。④中西医门户之见: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仍存在很深的门户之见,一些中医认为西医治疗存在局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西医认为中医存在一定“不科学性”“中西医结合中不中西不西”,这给中西医结合在医疗界的接受度及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困难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2013年某中医院校总就业率为79.81%[11]。以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研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课程,还要学习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对中西医间的联络学科还要很好地掌握,相较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的后果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在西医课程上的学习存在不足;而相较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医课程上的学习亦存在不足,最终在择业的时候上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同时,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12],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因此其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必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13]。 

2 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瓶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2.1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出这类人才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有配套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具有宽基础、广知识、高技能、硬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和知识体系三者应协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①在教学工作中,广泛征集师生的不同意见,在无法改变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现实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择业的严峻形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成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基础课学时不足、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情况,帮助其总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的精髓理论及西医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今后的择业或考研方向,引导其分清学习的主次,理清重点内容,使教学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事半功倍。②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及现代科技优势,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制作教案,注重理论水平、知识深度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突出新颖性、科学性,融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是教职工教研能力的体现,例如在最新诊断标准出台后,及时将功能性胃肠病ROME Ⅲ诊断标准传达给学生,与统编教材仍采用的ROME Ⅱ体系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对ROME体系一系列标准的简要介绍和横向对比,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学习;利用维普、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等系统,使其初步接触到医学文献检索这一学科,进而提升学生对中西医结合文献检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行检索感兴趣的文献,提高自学能力。 

2.2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①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水平,促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西医结合课程涉及众多中医和现代医学门类,许多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的自学,最重要的就是能综合各门学科的特征,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如穿插式教学、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等,要求每位学生就见习或实习内容先预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相关的问题提问教员,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横向、纵向对比,例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心功能不全”这一章节时,先不给予答案,让学生思考和回顾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内容,并回答“何谓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有何代偿机制”“何谓容量负荷”“何谓压力负荷”等问题。此外,还应回答方剂学中与胸痹、心悸、水肿等病治疗相关的方药,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苓桂术甘汤等,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强化记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综合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逻辑水平。教师针对下节课所授之内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督促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及查阅文献等途径去准备和独立思考,在课内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并鼓励同学广泛讨论,充分阐明个人观点,最终由教师总结,使教与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互动,进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2.3 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 

中医学的发展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西医结合培养需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对祖国中医药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医药文化的精华作为创新因子[14],更好地做到中西医结合。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3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4篇

入秋的蓉城格外凉爽宜人。8月25日,由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四川大学主办,中国十九冶集团、四川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四川大学企业文化与文化经济研究所承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西部铁军’现场研讨会”在成都郫县隆重召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相关单位领导、高等院校、学术界和企业界代表约1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被誉为“不穿军装的”,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以其得天独后的历史文化传承,塑造了个性鲜明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其首创的“西部铁军”“文化+品牌”的双核管理模式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搭建起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四川省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结合“西部铁军”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实践,专门在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召开现场会,旨在以其突出表现和典型示范推动四川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董事长田野作了《文化为魂 品牌塑形 推进“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建设》主题报告。报告分三个时间段回顾了“西部铁军”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建设历程,并从十个方面解析“西部铁军”文化建设途径,通过"自在"与"自为"的互动、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协同发展、双核驱动、相互促动、不断提升,形成了企业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的双核管理模式,成为引领企业快速发展、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闵玉清处长对进一步推进和提升中央企业文化水平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二是深入把握企业文化发展规律,持续抓好企业管理提升;三是高度融合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实现企业价值提升。

作为此次会议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的中国十九冶集团公司,为大会捧上了“西部铁军”文化的丰盛大餐。代表们通过观摩“西部铁军”文化展示厅,品尝他们的品牌成果,无不感受到“西部铁军”严谨、果敢和忠诚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围绕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会领导和嘉宾对“西部铁军”"双核"驱动模式分别作了生动而准确的点评:

——西部铁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有办法。这是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会长邹广严对“西部铁军”给予的高度评价。他指出,“西部铁军”有几个方面值得企业界代表借鉴和学习:一是企业文化引领职工素质提升;二是以文化促发展,实现质的飞跃;三是把企业文化和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四是通过树立品牌形象,有效应对宏观经济的变化。

——西部铁军:校企联合、协同创新。这是四川大学社科处常务副处长高伟代表四川大学对此次研讨会寄予的良好祝愿。他同时表示,将在中国十九冶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中汲取营养,共同创新企业文化。

——西部铁军: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典范,中国中冶文化与品牌建设的旗帜。这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企业文化部张青虎处长对中国十九冶集团的高度评价。他指出:“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不断升华成为领先中国中冶各子公司文化与品牌建设的典范,他寄语“西部铁军”再接再厉,永葆青春。

——西部铁军:大三线开出铁军之花,三大创业传播铁军精神,双核管理铸就铁军之魂。四川省国资委钟德盛副巡视员对“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的形成历程给予了高度概括,并对中国十九冶集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继续做好“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的融合与渗透,使铁军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开花;二是努力做好“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的交流和推广;三是大力宣传“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及其战略。

——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双核”驱动模式是中国十九冶集团的制胜法宝。四川大学黎永泰教授对“西部铁军”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西部铁军”文化既是民族文化,又是国家文化,还是时代文化,更是企业的个性文化。“西部铁军”品牌是一个高度有机结合的品牌,是企业品牌、企业队伍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结合,是产品功能品牌、产品质量品牌、产品服务品牌、产品文化品牌的结合,更是历史的品牌、现实的品牌、未来希望的品牌的结合。

中西结合的文化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东西方;体育文化;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

1.东西方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缺失

体育教学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东方体育教学的特点,同时以西方运动技术为理念。通过走、跑相间与器械的结合进行的一种激烈的运动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发展的需要,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对于体育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对于学生接触国外运动项目,了解西方体育文化特点,以及与外国人交流以及将东西方体育文化融合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体育教学已在国内不同年龄阶段普遍展开,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体育的学习都是不可或缺的课程,甚至现在也将幼儿体育教学提上了日程。由此可见社会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将自己在小学、中学学习的体育基础知识转变为应用手段的关键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校更为重视的是学生如何将体育文化的知识通过书面或口述的方式表达出去,然而却时常忽略了在体育学习中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教学与表达。体育的教学是一种将多元文化融为一体的过程。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将别人的运动技术引入了进来,而没有将自己的文化通过体育方式表达的方式传达与弘扬给学生。这也就形成了一种盲目地接受欧美思想的风气,而使东西方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缺失,不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这种现象背后带来的隐患也令人担心。

2.改善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缺失的措施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的缺失的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如下一些改善措施。在对体育教学的思考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部分教学人员和学生体育教学管理人员意见,给予相关的措施的比对。

2.1 明确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的地位与目的

将西方体育文化的教学与弘扬提上日程,明确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教学的目的,并对体育教学的大纲进行修订,使体育教学中对西方体育文化的教学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标被提出以后,应深刻贯彻实施大纲所规定的内容,从而真正地将西方体育文化教学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课堂,使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英文表达,从而能够更好地将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传递到国门之外,也就是所谓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2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的手段

教学手段问题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并总结经验的问题。实际上,要将体育教学与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其授课内容与方式等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总结,是在一堂课上把体育教学与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结合起来还是单独地开设西方体育文化的体育教学的问题一直有待解决。经过国外的范例分析与对比,将体育教学与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以体育教学为基础,穿插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学与外国优秀文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欧洲和美国均被证明是可行的。同时,针对学生个体的兴趣进行专题性讨论或东西方体育文化讲座,从而来提高体育教学与东西方体育文化在学生中的认知度。

2.3 教材编写过程中重视对西方体育文化内容的编写

教材的编写对于上课内容的指导作用十分巨大。体育教材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媒介,课本的内容直接决定了老师上课的讲课方向。为了在体育教学中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内容进行融合,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体育课本本身入手。在课本中加入西方体育文化的内容,并对外国文化的内容进行穿插与对比,从而能有效地让学生明白两种文化的差别与各自的优势,更利于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发展。同时,通过课程的教授,一般课文中的内容都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更利于学生对西方体育文化进行体育表达,起到文化的传播作用。

2.4 对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内容掌握情况实施教学评估

教学的大纲、手段、教材方面的改革对于西方体育文化内容的体育教授具有重要的推动最用。而对于教学本身而言,最直接的约束与重视方式就是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首先,应对体育课上学生对西方体育文化与外国文化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并严格控制评估难度指数;其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可利用学生打分、专家旁听等方式进行。这样的评估体系更有利于保证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内容教授的具体实施,从而使校领导、授课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对西方体育文化的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得以提高。

3.结语

“引进来”与“走出去”是这些年来我国体育教学的重要思想,然而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只“引进来”而“走不出去”的弊端。本文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教学缺失的观点,对高校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教授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从课程设置、教授效果、教学目的与重视程度四个方面对产生“只引进来不走出去”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体育教学中西方体育文化缺失的措施,对于高校学生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发展与弘扬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桂志.体育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2]邱良武.体育教学借鉴乒乓球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06(01)

[3]李家荣.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念动训练与心理暗示的作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