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产业化 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大众教育系统转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直接而鲜明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联动性,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社会服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了大学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教育地位得到了不容争辩的确立和巩固。然而,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多种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属性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直面市场并随市场联动的办学特征,更为教育短缺时代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渐趋成熟的市场运行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无法回避,如何理性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竞争,科学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定位,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思考,也是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市场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市场观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践中,过度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人们经过不断反思,产生了生态学市场观念,并进而出现了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继承和发展了市场观念和生态市场观念,将生态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思想导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学,认为:企业应该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使它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关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社会市场观念仍然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即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市场观念强调有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即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和过程不是盲目的,和不受限制的,而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和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要求企业在在认识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社会市场观念体现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的有机统一。突出强调了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单纯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考虑自身条件;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只看内部能力,同时要兼顾三者的长远利益。认为只有坚持三者的动态平衡,达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

1.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决定了其“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得益于社会快速进步所产生的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社会职业人士对知识补充和更新的需求,直接与社会职业要求相对接,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直接而鲜明的社会联动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是随社会职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职业变化而变化,并在寻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的办学导向和办学思路。

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有限度地选择教育范围

就具体大学而言,无论其教育规模有多大,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相比,其教育范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有限的培养能力,也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面向所有的社会需求,因而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教育范围和培养目标,是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育决策。依托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惯行的思路,应该讲也是集中表达了教育需求与满足教育需求能力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取决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催生其发展的驱动力。与所有的社会服务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质与量的问题,存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矛盾。随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能力的增强,影响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简单的获取型向满足型转化,其中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新的追求焦点。教育需求与教育选择层次的提高,必然引发教育者办学思路的改革。因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与水平,即办学质量的高低,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4.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理论

社会市场观突出的内外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理论直接表达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它纠正了传统不顾主观条件,急功近利的思维导向,立足长远,坚持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统一、坚持各方利益协调发展,倡导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有限资源、选择性建设有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久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反映,其深刻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四、社会市场观对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1.树立完善的市场观,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差异化办学策略是一种必然选择。

2.理性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

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是一个将办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步骤。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一个相对稳定、长远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关键是各阶段、各部门要不断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市场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握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的平衡,突出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基础和系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办学目标,注意把握实现目标的节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与资源建设的协调,又要充分估计和依托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在现实条件中挖掘实现目标的可能,从而快速推进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过度——实现办学目标。

3.有效促进有限资源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其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即通常讲的办学实力。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与学校发展相同步的,这也验证了社会市场观念的基本思想。然而,大学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限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是要求大学必须时刻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定位,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思维,实施选择性建设和重点丰富;二是要密切关注和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完善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升内部资源的整合度和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资源的系统优势。

4.放大资源视域,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偏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资源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会现实性和普遍性,虽然这种特征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难度,但客观上也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资源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和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树立大系统、大资源观念,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角度、相对稳定的有效联合教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应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5.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形成相对优势地位,实施差异化办学和“品牌”战略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的总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差异化办学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选择性、重点发展思路,直接反映了集中优势,发挥特长,促进科学质量体系形成的现实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以相对优势地位,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

6.坚持大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导向作用

大学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大学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但和大学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一致的。以长远的观点出发,围绕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市场观念科学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马必学,郭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张兆琴,郑玉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具有“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和“仁爱关怀”的护理人文素质;具有良好护理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跨文化护理和评判性思维等通用能力。主要面向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以及涉外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及咨询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2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

虽然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培养目标均是根据护理职业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的,但在人才培养规格上有很大差别。中职教育以培养中等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强调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人才培养规格比较。

3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中等职业护理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实用技术的传授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轻基础、重专业,轻理论、重实践,轻理解、重操作的现象。文化基础、专业基本理论和综合素质薄弱是中职护理教育的短板。因此,将中等职业、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文化基础课的深化、专业理论课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以达到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本实施模式为“1+2”。通过1年的在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运用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而后进行为期2年专科护理能力的顶岗实习,为今后从事专科护理工作奠定基础。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见表2.

4护理专业中等职业、高等职业衔接教育展望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应当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为地方服务,或不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很多按学科设置的专业也对应于职业岗位群)、不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不相结合,或者只破了学科导向,而没有树立新的“导向”,等等。因此在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体系,即利用自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为导向的,即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注释: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保障体系

一、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

1.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习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在从事专业工作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明显反映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相称。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院校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要素设计时,不能很好地将ISO9000标准要素与高职教育规律相结合,生搬硬套,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应从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质量观出发,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及对它们的评价方法。

2.管理方法上存在偏差

一是缺乏全面性。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往往注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质量管理;或是往往强调了校内实训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等。同时,未能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同步调整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得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无法完整掌握学生与课堂的信息。二是缺乏全员性。在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中,只考虑到由教务处、督导处、学生处等部门的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全体教师都应是教学质量管理者,或是往往认为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师的事,从而忽略了学生组织或学生自身的管理力量,忽视了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计划制订到教学实施基本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的自身特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普遍觉得理论性过强、理解困难,应用性技能则掌握较少,造成了毕业时既无法与普高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又很难有专长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尴尬局面。同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割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和学放在同等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教师“教”的质量,质量把控的对象是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传统被动学习观的误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单纯依赖教师、学校和外部环境,只把自己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也完全由教师和外部环境激发。

4.教学质量监控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普遍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学院及教研室分级实施,监控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情况,一般有一整套较完善的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常态运作,监控方式是平时的期中或期末教学工作检查、督导员听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一般是课程期中或期末考试。对于更高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如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及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同时,在控制目标上,一些院校的质量监控易受到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提薪的干扰,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质量监控观大大限制、弱化了教学质量监控功能,把教学质量监控降格为一般的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应“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应该“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而且应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高职教育中应以通识教育为手段,开展包括人文常识、社会常识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原则,应向注重培养重基础、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决策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领导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二是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三是标准体系。这是学校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学生发展质量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包括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教学工作标准、管理工作标准等。四是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五是考核体系。教学质量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关系的综合体现。六是信息体系。包含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反馈三个子系统。

3.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坚持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原则,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其内容应当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规范教学管理者、教学者、学生及相关辅助人员,要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章可循。其次,规范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运行及环节管理是以执行课程表为中心的一系列工作环节的管理活动。教学环节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这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中,努力完成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改造传统教学观,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学生作为对象,又要突出其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抓好教学环节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流程的全过程。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教材开发与选择,组织教学,到考试考核结束这一个全过程,实行流程管理。其次是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从期初、期中、期末这样一个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这个过程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教学过程运行的稳定。再次是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及就业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年度综合测评,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联系,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等的调查、分析和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管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最后,建立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学院督导部门牵头,建立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专家(领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个部分。采用专家、同行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统一制定的相应标准,按一定方法分别计算出三个部分相应的平均分数附以不同权重,然后由学院教育质量内审专家组(或学院内审员)对收集到的各种教学质量的有关信息进行内审和评价,从而做出教学诊断。“评价与诊断包括整个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的分析工作,这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围绕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4.加强教育教学督导

一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寻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导出完善教学管理的新政策、新制度教学督导从微观上讲必须对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督控和指导。从宏观上讲,应从每个单独的督导活动中发现、捕捉带有共性的问题,并对此展开深入的调研,从问题的表面现象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完善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导出新的政策和制度。教学督导除了在督的过程中给予被督者以指导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的导的过程中导出规律性的东西,导出予以解决具体问题、弥补教学、管理缺陷的政策和措施。督导工作要努力攀登这个“制高点”,从传统型、低水平的督导方式向研究型、前瞻性的高水平的督导方式转变。二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捕捉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导出新课程、新专业高职院校督导组的成员应该是教学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曾经担任过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的领导。他们熟悉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和毕业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更容易收集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更容易听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督导组成员在督导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和捕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调整方面的信息,导出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帮助学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蒋兰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6.

[2]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7.

[3]韩陵宜.建立健全监控体系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安徽教育,2006,(10).

[4]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6).

[5]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6]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保障体系

一、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

1.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习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在从事专业工作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明显反映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相称。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院校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要素设计时,不能很好地将ISO9000标准要素与高职教育规律相结合,生搬硬套,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应从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质量观出发,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及对它们的评价方法。

2.管理方法上存在偏差

一是缺乏全面性。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往往注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质量管理;或是往往强调了校内实训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等。同时,未能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同步调整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得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无法完整掌握学生与课堂的信息。二是缺乏全员性。在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中,只考虑到由教务处、督导处、学生处等部门的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全体教师都应是教学质量管理者,或是往往认为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师的事,从而忽略了学生组织或学生自身的管理力量,忽视了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计划制订到教学实施基本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的自身特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普遍觉得理论性过强、理解困难,应用性技能则掌握较少,造成了毕业时既无法与普高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又很难有专长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尴尬局面。同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割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和学放在同等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教师“教”的质量,质量把控的对象是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传统被动学习观的误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单纯依赖教师、学校和外部环境,只把自己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也完全由教师和外部环境激发。

4.教学质量监控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普遍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学院及教研室分级实施,监控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情况,一般有一整套较完善的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常态运作,监控方式是平时的期中或期末教学工作检查、督导员听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一般是课程期中或期末考试。对于更高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如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及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同时,在控制目标上,一些院校的质量监控易受到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提薪的干扰,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质量监控观大大限制、弱化了教学质量监控功能,把教学质量监控降格为一般的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应“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应该“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而且应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高职教育中应以通识教育为手段,开展包括人文常识、社会常识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原则,应向注重培养重基础、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决策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领导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二是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三是标准体系。这是学校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学生发展质量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包括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教学工作标准、管理工作标准等。四是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五是考核体系。教学质量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相互制约、互

3.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坚持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原则,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其内容应当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规范教学管理者、教学者、学生及相关辅助人员,要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章可循。其次,规范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运行及环节管理是以执行课程表为中心的一系列工作环节的管理活动。教学环节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这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中,努力完成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改造传统教学观,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学生作为对象,又要突出其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抓好教学环节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流程的全过程。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教材开发与选择,组织教学,到考试考核结束这一个全过程,实行流程管理。其次是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从期初、期中、期末这样一个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这个过程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教学过程运行的稳定。再次是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及就业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年度综合测评,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联系,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等的调查、分析和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管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最后,建立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学院督导部门牵头,建立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专家(领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个部分。采用专家、同行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统一制定的相应标准,按一定方法分别计算出三个部分相应的平均分数附以不同权重,然后由学院教育质量内审专家组(或学院内审员)对收集到的各种教学质量的有关信息进行内审和评价,从而做出教学诊断。“评价与诊断包括整个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的分析工作,这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围绕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4.加强教育教学督导

一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寻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导出完善教学管理的新政策、新制度教学督导从微观上讲必须对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督控和指导。从宏观上讲,应从每个单独的督导活动中发现、捕捉带有共性的问题,并对此展开深入的调研,从问题的表面现象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完善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导出新的政策和制度。教学督导除了在督的过程中给予被督者以指导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的导的过程中导出规律性的东西,导出予以解决具体问题、弥补教学、管理缺陷的政策和措施。督导工作要努力攀登这个“制高点”,从传统型、低水平的督导方式向研究型、前瞻性的高水平的督导方式转变。二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捕捉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导出新课程、新专业高职院校督导组的成员应该是教学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曾经担任过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的领导。他们熟悉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和毕业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更容易收集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更容易听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督导组成员在督导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和捕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调整方面的信息,导出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帮助学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蒋兰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6.

[2]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7.

[3]韩陵宜.建立健全监控体系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安徽教育,2006,(10).

[4]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6).

[5]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6]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224-02

一、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

1.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习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在从事专业工作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明显反映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相称。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院校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要素设计时,不能很好地将ISO9000标准要素与高职教育规律相结合,生搬硬套,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应从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质量观出发,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及对它们的评价方法。

2.管理方法上存在偏差

一是缺乏全面性。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往往注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质量管理;或是往往强调了校内实训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等。同时,未能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同步调整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得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无法完整掌握学生与课堂的信息。二是缺乏全员性。在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中,只考虑到由教务处、督导处、学生处等部门的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全体教师都应是教学质量管理者,或是往往认为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师的事,从而忽略了学生组织或学生自身的管理力量,忽视了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计划制订到教学实施基本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的自身特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普遍觉得理论性过强、理解困难,应用性技能则掌握较少,造成了毕业时既无法与普高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又很难有专长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尴尬局面。同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割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和学放在同等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教师“教”的质量,质量把控的对象是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传统被动学习观的误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单纯依赖教师、学校和外部环境,只把自己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也完全由教师和外部环境激发。

4.教学质量监控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普遍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学院及教研室分级实施,监控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情况,一般有一整套较完善的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常态运作,监控方式是平时的期中或期末教学工作检查、督导员听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一般是课程期中或期末考试。对于更高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如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及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同时,在控制目标上,一些院校的质量监控易受到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提薪的干扰,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质量监控观大大限制、弱化了教学质量监控功能,把教学质量监控降格为一般的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应“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应该“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而且应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高职教育中应以通识教育为手段,开展包括人文常识、社会常识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原则,应向注重培养重基础、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决策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领导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二是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三是标准体系。这是学校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学生发展质量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包括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教学工作标准、管理工作标准等。四是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五是考核体系。教学质量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关系的综合体现。六是信息体系。包含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反馈三个子系统。

3.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坚持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原则,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其内容应当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规范教学管理者、教学者、学生及相关辅助人员,要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章可循。其次,规范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运行及环节管理是以执行课程表为中心的一系列工作环节的管理活动。教学环节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这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中,努力完成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改造传统教学观,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学生作为对象,又要突出其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抓好教学环节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流程的全过程。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教材开发与选择,组织教学,到考试考核结束这一个全过程,实行流程管理。其次是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从期初、期中、期末这样一个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这个过程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教学过程运行的稳定。再次是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及就业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年度综合测评,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联系,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等的调查、分析和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管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最后,建立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学院督导部门牵头,建立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专家(领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个部分。采用专家、同行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统一制定的相应标准,按一定方法分别计算出三个部分相应的平均分数附以不同权重,然后由学院教育质量内审专家组(或学院内审员)对收集到的各种教学质量的有关信息进行内审和评价,从而做出教学诊断。“评价与诊断包括整个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的分析工作,这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围绕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4.加强教育教学督导

一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寻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导出完善教学管理的新政策、新制度教学督导从微观上讲必须对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督控和指导。从宏观上讲,应从每个单独的督导活动中发现、捕捉带有共性的问题,并对此展开深入的调研,从问题的表面现象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完善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导出新的政策和制度。教学督导除了在督的过程中给予被督者以指导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的导的过程中导出规律性的东西,导出予以解决具体问题、弥补教学、管理缺陷的政策和措施。督导工作要努力攀登这个“制高点”,从传统型、低水平的督导方式向研究型、前瞻性的高水平的督导方式转变。二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捕捉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导出新课程、新专业高职院校督导组的成员应该是教学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曾经担任过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的领导。他们熟悉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和毕业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更容易收集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更容易听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督导组成员在督导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和捕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调整方面的信息,导出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帮助学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蒋兰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6.

[2]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7.

[3]韩陵宜.建立健全监控体系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安徽教育,2006,(10).

[4]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6).

[5]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6]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 [2] [3]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 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而%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理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设计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31-02

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

(一)教学设计理论简述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技术领域的一门独立学科,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其一般定义为:教师根据各种学习和教学理论、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合理教学方案的过程。尽管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教学设计理论设计教学方案,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研究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的决策计划,其主要功能有三个:第一,选择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及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计划;第二,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第三,以系统方法指导协调教学要素,优化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理论对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缺乏系统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实现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例如,不区别专业特征地生搬硬套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区别课程特征推行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探究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尊重教学规律,而教学设计理论为我们尊重教学规律、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

如何看待教学设计理论对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相对普通高校和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而言,职业教育受到行业影响更大,各种教学要素的变化速度更快,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需要不断更新以符合行业、产业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根据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征进行不断调整,以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从最近十多年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加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系统指导。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在于能够系统化地分析和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关因素,形成符合行业产业要求,符合院校、专业和课程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操作程序,提高人才质量,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

职业教育领域应用教学设计理论的特殊要求

(一)教学设计过程

根据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案、对教学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实施教学方案并进行评价等环节及具体的步骤等,具体如表1所示。

(二)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性分析

教学设计理论起初是以普通教育为研究对象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本身是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内容,注重于探索教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在研究教育教学过程时对部分教学相关要素进行了简化,有时进行了理想化的处理。例如,在考虑教学过程时,一般都假设师资、学习者、教学资源等符合实现教学目标要求,这种假设对于相对成熟的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这种假设就显得不够合理。具体地讲,教学设计理论存在以下局限性。

第一,体系相对比较封闭。虽然在前端分析阶段考虑了社会评价等因素,但是,明显地对于学校以外的社会系统的变化和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未能给予足够考虑。

第二,将教学设计过程规定为线性的、程序化过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解决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教学问题。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与人的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复杂问题,教学设计期望在教学工作实施前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和方案,显然,这种要求是很难实现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和方案进行调整在所难免。

第三,教学设计理论对情感因素影响学习质量的问题有所忽视,忽略了学生管理工作对于教学过程的影响。

分析教学设计理论的局限性是为了在更加全面地考虑教育教学相关因素的情况下更好地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分析

将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需要适当增加考虑的因素,这既是职业教育特殊性的需求,也是我国国情的要求。

第一,职业教育作为面向就业的教育,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职业教育期望尽可能地利用学校教育过程将学生培养成为职业人,使毕业生顺利进入对口的就业岗位、实现高质量就业,为此,需要将职业院校与就业相关的工作(就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就业管理等)纳入其中,而学生的就业信息,特别是毕业生工作5年左右的就业信息是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与普通教育有明显不同。

第二,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企业。为了提高毕业生对企业的适应性,必须将企业的主流技术、企业规范、行业技术标准、企业文化、企业用人需求等作为学校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因素对待,所以,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应用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职业教育问题时,要将校企合作作为关键要素对待,使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一个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开放系统。

第三,在职业院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从表面上看,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设计关系不大,因为在国外的学校中一般没有专门设置类似于我国学校的学工系统,甚至没有学生行政班级和班主任的概念,但是,在我国学校中,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与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生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等对于学生的学习质量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教学设计的考虑因素,拓展原有的学习者分析功能的内容。

第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般默认教师胜任教学工作,而没有考虑教师的个体差异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这对于普通教育或许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国职业教育的情况比较特殊,发展历史比较短,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非常成熟的培养模式,教师质量从整体上看还不很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一般没有企业经历,对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实践技能缺乏严格训练;二是没有普遍建立职业教育的成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师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从教学设计理论出发改进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拟在将教学设计理论原理应用于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并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意见。

(一)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从操作层面看,高职教育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为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配置教学资源等工作,具体地讲,在原有设计环节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拓展,如表2所示。

(二)教学内容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情感领域和职业领域

在职业教育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存在着重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不到位,而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更加薄弱的现象,从近几年来高职学生就业的情况看,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类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趋于减少,而从事维护、服务、销售类岗位的学生趋于增加,学生对于企业的适应性较差,在顶岗实习和就业初期离职率较高等。这些现象说明,应该切实加强学生情感领域和职业领域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前认知企业文化,准确定位就业目标。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设计需要更加具有体验性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先后倡导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化、任务驱动、工作过程系统化、CDIO等等。从本质上看,这些教学方法都比较合理和科学,并且不同提法的教学方法在原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用一种模式套用到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从教学设计的原理出发,要根据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职业教育实际出发,增加让学生动脑、动手体验的教学环节,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四)将就业教育贯穿始终

从整体上看,职业院校对学生就业非常重视,但对就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笔者实践情况看,就业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实施,将了解专业课程体系、了解行业和企业、了解职业岗位、职业生涯规划、掌握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编写简历、准备面试、企业文化认知和体验、顶岗实习推荐和跟踪等环节整合为一个系统化的工作步骤,尽可能地在学生毕业之前实现学生转化为准职业人的过程。应从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在设计教学方案和策略时,将就业教育作为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五)将素质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类型教育都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因为直接就业的学生比例很大,学生素质对于社会和学生本人的影响很快就显现出来。为此,建议从教学设计环节入手,形成较系统的素质培养方案,即在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班级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等)渗透职业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等.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M].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0.

[2]王春华.教学设计理论有效性的缺失及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25-28.

[3]张洪斌.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融合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2(2):24-26.

[4]郑太年.教学范式转型是否可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2卷)》解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30-34.

[5]沈小平.高职院校多专业融合综合实训模式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1-4.

[6]张志英.对我国当前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72-75.

[7]王峻梅,部锋.对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思考[J].交通职业教育,2010(2):12-14.

[8]王峰.从系统论角度探析职业教育的困惑[J].中国成人教育,2008(7):7-8.

作者简介: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业开发 理论 实践

新经济理论的出现,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都对劳动力市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经济领域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构筑新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模型,以满足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和适应由此带来的压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理论

1.两个重要的概念:教育平台和成组课程。 “教育平台”源于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机平台,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科与工科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文科或工科不同专业中的若干课程之间,虽然存在着很多相同部分,但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目标不同,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不能替代。但是借助于平台,他们中的一些相同的部分,就能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目标体系。“成组课程”源于现代机械工业的成组技术。教育科学借助于成组技术的概念,将内容相关的学科组合成成组课程,服务于一个共同的对象目标,同样也能达到提高教育效益,降低教育成本 (授课时数)的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主要是由教育平台(P)和若干组成组课程(C)构成。在成组课程中又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分为核心课程(H)和拓展课程(T),所谓的核心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稳定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宽广;所谓的拓展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明显带有个性的部分和显著变动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专一。所以该模型又可简称为P-C(HT)模型,如下图所示:

第一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P1)。该平台由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构成。所有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这个平台。登上这个平台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路径选择。一是进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文科类课程 (或者语言类、艺术类课程等等)学习;二是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工科类课程(或者农科类、医科类课程等等)。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 (P2)。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在登上公共基础平台之后,可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继续攀登大类专业基础平台。我们以文理兼收的管理学为例:根据现行的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文理兼收的管理学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大类专业,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二是工商管理大类,三是公共管理大类。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P3)。学生经过努力在登上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之后,可再次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继续攀登专业基础平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一个专业中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设立多个专门化方向。现以工商管理大类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可根据营销方向的不同,分为商品营销、房地产营销、保险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仍可根据商品的类型,分为汽车营销、家用电气营销、服装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还可根据商品的业态,分为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百货经营,甚至移动商务等等。该平台由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所构成。其中的核心课程都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课程,无论哪一个营销方向都离不开这些课程。这部分约占整个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50%左右,另外50%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是根据各个专门化方向的特殊要求而设定的,相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们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当经济发展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第一教育平台 (公共基础平台);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和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可基本保持不变或进行少量的变化,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也可相对保持不变,需要变化的仅仅是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拓展课程,而这一部分课程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

本文提出的职业教育新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是在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之后总结而成的,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分析等四个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1.宏观经济分析。要开发一个新专业,首先就要对该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做出分析。这种分析往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通过分析,就能初步把握学校所在的经济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哪些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就应加强开发相关专业;哪些产业属于夕阳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的开发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

2.劳动力市场分析。一是潜在的劳动力市场(新生劳动力市场)分析。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的总量进行分析,通过修正,得出每年该区域的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再根据普职比、大学毛入学率计算出今后若干年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实时分析,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哪些,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职业有哪些,从而根据供求情况设置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三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否开发一个新专业,除了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必须考虑自身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自身的情况主要是看将要开发的新专业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师、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而竞争对手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要分析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分析参与竞争的对手的总量,分析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特、你特我全”的策略。

3.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做职业能力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1)选择合适的人选。职业能力分析应选择两类人员参与,一是来源于基层第一线的负责人;一是企业的领导者和总工程师。前者拥有丰富的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职业最具发言权的人,他们能够准确地、直观地、生动地描述职业的种种要求;后者则是站在该行业的高处,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国际最新发展的动态和今后若干年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两者有机地结合是该职业能力分析的最佳人选。(2)兼顾长远,与经济同步。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一个周期,当前决定的事,往往要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有毕业生。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似乎在所难免。因此,职业能力不应只涉及到当前,还应顾及到不久的将来,即3~5年后的情况。(3)准确定位、定时。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准确地提出某一职业所需的全部技能,还需要确定掌握某项技能所需的培训时间。这就要求计算每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系数、难度系数和频度系数,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该项专业技能获得所需的培训时间。

4.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关键的环节。教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职业能力分析中某个职业所需的全部专业技能点逐一转化成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按照新的技术学科的要求组合成一门门新的技术活动课程。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教育自身的要求和各级各类教育衔接转换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必须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人才市场或有关行业产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宏观微观经济理论和现状进行合理地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开发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在四个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按照技术学科和能力双导向的指导思想,将专业按不同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每一方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设计教育平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3]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0篇

1 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实践探索

作为教育质量标准重要手段的高职教育评价,目前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即以传统的评估方式为主,重点评价学校的就业率、升学率、企业的反馈信息等。另一种是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对教学过程实行监控,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无助于师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贯彻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1.1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探索

当前,世界各国的高职院校都在抓紧落实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行动。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首先要调整现行的教育质量标准。近十年来,教育部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问题研究工作非常支持,分别出资资助北京、上海等地高职教育研究所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但也大多是对高职教育质量局部问题的研究,很难进行全面示范指导。国内有些探讨性的文章不能从根源上找出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在全新的高质量观的指导下探索高质量标准问题,这种探索只能是对高等普通教育质量标准的修修补补,在高职教育上很难起有效作用。

1.2 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的实践创新

评估成为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应该说,随着近十几年的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将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理论也更加全面深入,内容与方法也有了新发展。

首先在目的方面,评价除作为目标检测外,更多的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是为更好达到教育目标和满足求学者及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办法。

其次在内容上,注重质量评价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强调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关键能力(Key skills,或称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tills)和通用能力(common skills)评估。如英国的BTEC证书的考核就包括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管理与发展能力、与人使用能力、交流能力、管理任务与解决问题能力、数据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等),每个课业都考核3-4个通用能力。另外,重视评价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合效果,学校是否与企业建立了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否建立了一种适应学生技术训练与就业及终身教育培训的合作体制。如澳大利亚为此就专门制定了《通向未来的桥梁――澳大利亚1998~

2003年的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等。

再者是评估方法的更新,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日本和中国等三百多所院校已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引进教育领域,在对学生能力评价方面,注重采用综合方法,既重目标评价,又重过程评价及环境与基础评价。

2 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常用的策略

教育质量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从国家层面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部分对教育质量建设的决心,而自2006年开始推出的100所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即是国家狠抓高职教育质量的行动。近年来,各地政府都把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建设计划,各院校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全面深化的教学改革,高职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教育质量自然成为最核心的改革与建设的主题。从立体层面看,全社会正在兴起一个抓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的热潮。

高职院校围绕高职内涵提升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之路,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举措包括以能力为核心依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更新观念建设“双师型”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多证书教育制度、建立基于全面质量(TQM)或ISO9000质量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等。

另外,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也越来越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如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派出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学、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接受学生实习和就业等。

3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的理论模型

3.1 系统视角下的教学质量标准

以系统的观点来看,高职教育教学与区域社会环境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里的交换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教学系统从其社会环境中得到(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信息的输入;二是教学系统又向社会释放(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利润等经济产出。其基本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系统与市场环境的基本关系

3.2 教学质量标准的影响因素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属于一个多维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我们得知,用以衡量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教学输出质量,  就是高职院校的产品质量。教学输出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自变量因素,及教学投入与教学运行质量。但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教学运行质量主要指的是教师的德行、知识宽度、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行为、教学热情、师生互动程度、教学表达或授课能力评价维度等。我们只有综合各类影响因素,才能针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

3.3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教学质量运行系统评价的理论模型(见图2):

图2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理论模型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生态观

职业教育课程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式的课程模式,课程改革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有其鲜明的发展理念和独特的发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观将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和实现途径,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课程体制的理论基础,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认识基础和发展思路。

1生态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教育规律已成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e.ashby)首次提出并应用“高等教育生态”这个概念,他经过对欧洲高等教育在印度和非洲国家的移植和发展的研究,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1976年,美国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ctmin.l.a)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一旦高等教育的规模超出一定教育资源和相应环境的承受能力,其资源供给和再生能力就会受到破坏,系统将失去平衡。

教育生态学认为,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联络。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问的作用是相互的,教育不只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各因素的发展,它也要根据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完善自身内部结构,主动积极地配合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教育与社会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教育也才有其生存之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信息反应到教育系统内各个环节、各种教育形式中来。这些信息很复杂,包含有各种社会因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反映了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界就已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进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探索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潘懋元教授强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认为高等教育正如其他社会系统一样,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也有必要与可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探讨、评价它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生意义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理念所蕴含的价值观、发展观和基本原则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在危机时代对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严肃反思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对未来的自身发展、文化进步、个体成长以及自然演化所进行的庄严承诺。“历史证明,教育如果不能取得社会生态平衡,不仅使当代社会发展受到影响,而且的确会给后代带来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也将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为主导、以教育环境为依托、以教育资源的流动为命脉的复合生态系统。严格说,这一生态系统是由高等教育系统与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将生态学的观点用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是高等职业教育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耦合,它既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自然性,也不忽视它的社会性,它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它的出现,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办学理念:生态观。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生态失衡的现象分析

课程总是以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为依据而形成的,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变革的条件下,课程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发生变革。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多尔·e·dol1)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所以,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知识的产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它与个体的信念、情感、价值观及其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也与研究共同体的社会交往、人工环境及其知识磋商过程紧密相联。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课程是对知识的生态化存在的应答。透过生态学视角,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模仿和拷贝普通高等教育的现象,课程的生态失衡现象在诸多方面表现突出:

2.1课程体系与职教环境不相适应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等,是课程体系形成的外部环境依据。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制度、企业环境和城市化进程是影响高职教育课程的主要因素。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表现为,生产技术水平影响着岗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水平,经济支撑能力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再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而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更为显著。总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当前的职教环境还不相适应,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2.2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不相适应

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看,课程有两大目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在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上.正确把握基础理论的“必需、够用”之度,既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又是改革过程中争议的焦点之一。然而,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呈现普教化的倾向,自然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课程体系也呈现出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繁难、学问化.与企业的作结构和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职业教育定向于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其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职业人才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课程必须紧紧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根本的培养目标,根据各个职业领域的基本职业活动,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管理技能或服务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知识。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去除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相适应的矛盾。

2.3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陛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整合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按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型特征,只有职校师生有效地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建构主体,参与职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及时而灵活地适应就业素质需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体现职业教育课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打破传统认识论知识观下课程学科化、书本化和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等弊端,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活动性、选择性和模块化、就业素质化,真正将需求驱动型的办学新模式落到实处。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特有的师资类型,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双师型”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能力有待加强。

3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生态理念

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可见,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因此,为了促进职教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始终贯彻生态化理念。

3.1课程体系系统化

系统观是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的选择和不同比例,形成了教育活动的不同性质或类别;课程内容各要素的不同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各教育的不同层次级别。构建高职教育课程,要能使得高职课程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走势,按产业构成、产业布局开发设置课程;在价值取向上,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体系构建过程的有机结合。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构建教学过程和相关实施活动的体系;在建设主干课程的同时,不可忽视非主干课程建设;在注重必修课、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选修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建设等,使课程建设具有系统性。

3.2课程结构模块化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职课程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类:(1)楼层式结构,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平台式结构,将课程课程按公告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特色课程等分层构建“三级平台”或“四级平台”。(3)模块式结构,将课程组合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根据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模块化+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符合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种课程体系结构形态是将课程架构模块化,“模块化”是指适应专业设置,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所设计的课程架构下的单元,以及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项目单元;“多元”是各种课程取适用于该专业“之长”的体系结构、属性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部分形态;“整合”是在已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模块化+多元整合”的结构模式能很好地适应专业整合与分流的要求。

3.3课程目标人本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质上是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社会需求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与层次教育相互区别的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了这类新型人才规模培养的需求和条件。上海大港高职研发中心所长黄克孝教授曾指出,高职的理论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性课程,它是高职教育课程类型改革的创新之举。发展技术科学并形成一个专业技术体系,是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教育、又具高等技术教育特质的课程特色所在。为此,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要能实现“两个零距离”,即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重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个性发展、共性生长”的思想为主旨,强调为今天的学生提供各种发展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生态观

职业教育课程是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一直沿袭着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式的课程模式,课程改革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现实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有其鲜明的发展理念和独特的发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观将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定位和实现途径,重新审视职业教育课程体制的理论基础,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认识基础和发展思路。

1生态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辩证统一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教育规律已成为一种新的视角和有效的工具。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e.ashby)首次提出并应用“高等教育生态”这个概念,他经过对欧洲高等教育在印度和非洲国家的移植和发展的研究,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1976年,美国前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ctmin.l.a)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正式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概念,认为教育是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系统,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子都有机地联系着,这种联系又动态地呈现为一致与矛盾、平衡与不平衡。一旦高等教育的规模超出一定教育资源和相应环境的承受能力,其资源供给和再生能力就会受到破坏,系统将失去平衡。

教育生态学认为,整体关联性和动态平衡性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教育生态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关联和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整体联络。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问的作用是相互的,教育不只被动地受制于社会各因素的发展,它也要根据社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完善自身内部结构,主动积极地配合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教育与社会之间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教育也才有其生存之地。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社会信息反应到教育系统内各个环节、各种教育形式中来。这些信息很复杂,包含有各种社会因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反映了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教育发展的要求。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界就已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进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探索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潘懋元教授强调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认为高等教育正如其他社会系统一样,它的改革与发展,也存在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也有必要与可能,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原则,探讨、评价它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原生意义是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这一理念所蕴含的价值观、发展观和基本原则对人与社会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代人类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在危机时代对自身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严肃反思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对未来的自身发展、文化进步、个体成长以及自然演化所进行的庄严承诺。“历史证明,教育如果不能取得社会生态平衡,不仅使当代社会发展受到影响,而且的确会给后代带来负面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也将是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等教育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为主导、以教育环境为依托、以教育资源的流动为命脉的复合生态系统。严格说,这一生态系统是由高等教育系统与其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将生态学的观点用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它是高等职业教育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耦合,它既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自然性,也不忽视它的社会性,它是自然性和社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它的出现,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新的办学理念:生态观。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生态失衡的现象分析

课程总是以社会背景、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为依据而形成的,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变革的条件下,课程会因为不适应社会的要求而发生变革。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教授多尔·e·dol1)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所以,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生态文明时代,知识的产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它与个体的信念、情感、价值观及其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也与研究共同体的社会交往、人工环境及其知识磋商过程紧密相联。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课程是对知识的生态化存在的应答。透过生态学视角,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还存在着模仿和拷贝普通高等教育的现象,课程的生态失衡现象在诸多方面表现突出:

2.1课程体系与职教环境不相适应

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专业规格,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符合学制及学时限制等,是课程体系形成的外部环境依据。环境制约着系统,系统要适应环境。首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制度、企业环境和城市化进程是影响高职教育课程的主要因素。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表现为,生产技术水平影响着岗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水平,经济支撑能力影响着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再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受教育制度的影响,教育制度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而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影响更为显著。总体而言,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与当前的职教环境还不相适应,还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2.2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不相适应

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过程看,课程有两大目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在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上.正确把握基础理论的“必需、够用”之度,既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又是改革过程中争议的焦点之一。然而,当前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化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呈现普教化的倾向,自然作为职业教育系统中的课程体系也呈现出学科型的课程体系,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繁难、学问化.与企业的作结构和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学习需要脱节,重理论知识教学、轻实践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只是理论的延伸和验证,是理论的附属。职业教育定向于特定的职业或职业群,其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职业人才要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课程必须紧紧针对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根本的培养目标,根据各个职业领域的基本职业活动,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管理技能或服务技能以及与之相应的知识。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去除课程的内容体系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相适应的矛盾。

2.3课程领导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是素材陛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整合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按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型特征,只有职校师生有效地成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建构主体,参与职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才能及时而灵活地适应就业素质需要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趋势,体现职业教育课程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打破传统认识论知识观下课程学科化、书本化和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等弊端,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活动性、选择性和模块化、就业素质化,真正将需求驱动型的办学新模式落到实处。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特有的师资类型,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双师型”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能力有待加强。

3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生态理念

教育生态理论源自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终极目标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旨在探索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教育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体系。可见,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因此,为了促进职教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始终贯彻生态化理念。

3.1课程体系系统化

系统观是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重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的选择和不同比例,形成了教育活动的不同性质或类别;课程内容各要素的不同广度和深度形成了各教育的不同层次级别。构建高职教育课程,要能使得高职课程服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走势,按产业构成、产业布局开发设置课程;在价值取向上,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体系构建过程的有机结合。因此,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构建教学过程和相关实施活动的体系;在建设主干课程的同时,不可忽视非主干课程建设;在注重必修课、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选修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建设等,使课程建设具有系统性。

3.2课程结构模块化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职课程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类:(1)楼层式结构,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2)平台式结构,将课程课程按公告基础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特色课程等分层构建“三级平台”或“四级平台”。(3)模块式结构,将课程组合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根据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模块化+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符合未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这种课程体系结构形态是将课程架构模块化,“模块化”是指适应专业设置,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所设计的课程架构下的单元,以及以职业资格为导向设置多样化的项目单元;“多元”是各种课程取适用于该专业“之长”的体系结构、属性结构、类型结构、层次结构部分形态;“整合”是在已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有机地组合成一种灵活实用的、新型的高职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模块化+多元整合”的结构模式能很好地适应专业整合与分流的要求。

3.3课程目标人本化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实质上是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社会需求等方面与其他类型与层次教育相互区别的具体体现,从而形成了这类新型人才规模培养的需求和条件。上海大港高职研发中心所长黄克孝教授曾指出,高职的理论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技术性课程,它是高职教育课程类型改革的创新之举。发展技术科学并形成一个专业技术体系,是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教育、又具高等技术教育特质的课程特色所在。为此,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要能实现“两个零距离”,即高职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零距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岗位需要零距离。重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个性发展、共性生长”的思想为主旨,强调为今天的学生提供各种发展机会。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3篇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http://和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现在使用的教材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主要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由于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功效显著、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一般都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目前虽有少量教材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同学们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已教授的知识,缺乏通过相应真实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剖析。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参差不齐,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各院校目前对通用的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教材研究的目标

教材研究总的目标是对我国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作整体把握,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法教材体系和内容,以激励和促进高职经济法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具体目标是:

1.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技术应用探索学习模式贯穿高职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促进教材研究的稳步持续运作。构建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以教材促教改,使高职经济法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通过建设、评价、改革、再评价,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使法学教育走健康发展之路;同时在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评价过程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法学教育模式与可行途径。

二、高职教材编写秉承的原则

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必须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教材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法理与实务融为一体,并突出其实践性。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操作技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律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经济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立足于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对基本知识、基本实务问题的科学编排和准确阐述;教学素材(包括案例释疑和课后习题)的精心选取;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及相关问题的展现,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要求和方法论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归纳能力、解释能力、提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真正实现从“教学生以知识”到“予学生以方法的转化”,从而使教材真正符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在编写体例上,应从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结构考虑,将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融合和整合,将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利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和学。

(三)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材建设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兴教材的出现,必须植根于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上,反过来又会促进教改目标的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把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突出实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应相应地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先进方法、新颖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三、经济法教材的构建

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经济法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成果之一《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我们基于上述认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教材体系的应用性

我国经济法学蓬勃发展了30多年,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在经济法的概念上,我们摒弃了深奥晦涩的“本科式”理论讲解,侧重于学界基本共识。关于其调整对象,我们认为: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法律调整保证和促进国家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法律方式就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与劳动法。经济法体系作为科学范畴必须边界清晰、逻辑严密,如果将与经济法有联系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都纳入经济法体系,不仅会造成经济法体系的庞杂混乱,而且会使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限于矛盾,导致经济法教学混乱。因此,在经济法教材的体系架构方面,我们围绕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劳动法律制度三大调整对象展开。任何一个法律从业人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部门法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而应具备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应力求重点,舍弃三大调整对象中日常生活不常见的政府采购法、计划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子部门法。这样的教材体系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宗旨,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

转贴于 http://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以最新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为依据,以教材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如最新的法律规定为2012年4月28日正式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女职工产假、工作日哺乳时间等规定变化较大,给读者以清新的时代气息。

针对以往高职经济法教材的编写,往往从思想上批判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却在实际操作过程http://中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依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的问题,《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以劳动法律制度中“范跑跑”事件的分析为例: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网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这篇文章,披露了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自己率先跑出教室而弃学生不顾的心路历程,更因“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句话引起众怒,被广大网民戏称“范跑跑”。各个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相继报道了此事,“范跑跑”一时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讨论与反思,之后学校向他发出解聘通知。就学校解聘他一事是否合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理智的思考。学校解聘“范跑跑”的依据是什么呢?《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都江堰光亚学校系民办学校,解聘“范跑跑”适用《劳动合同法》并无问题。但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范美忠并无《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也无第40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也非依法裁员,因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另外,从程序上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3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因此,解聘范美忠不管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学校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学理解读深刻、逻辑严密,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4篇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现在使用的教材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主要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由于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功效显著、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一般都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目前虽有少量教材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同学们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已教授的知识,缺乏通过相应真实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剖析。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参差不齐,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各院校目前对通用的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教材研究的目标

教材研究总的目标是对我国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作整体把握,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法教材体系和内容,以激励和促进高职经济法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具体目标是:

1.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技术应用探索学习模式贯穿高职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Www.133229.cOm

2.促进教材研究的稳步持续运作。构建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以教材促教改,使高职经济法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通过建设、评价、改革、再评价,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使法学教育走健康发展之路;同时在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评价过程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法学教育模式与可行途径。

二、高职教材编写秉承的原则

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必须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教材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法理与实务融为一体,并突出其实践性。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操作技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律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经济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立足于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对基本知识、基本实务问题的科学编排和准确阐述;教学素材(包括案例释疑和课后习题)的精心选取;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及相关问题的展现,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要求和方法论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归纳能力、解释能力、提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真正实现从“教学生以知识”到“予学生以方法的转化”,从而使教材真正符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在编写体例上,应从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结构考虑,将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融合和整合,将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利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和学。

(三)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材建设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兴教材的出现,必须植根于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上,反过来又会促进教改目标的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把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突出实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应相应地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先进方法、新颖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三、经济法教材的构建

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经济法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成果之一《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我们基于上述认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教材体系的应用性

我国经济法学蓬勃发展了30多年,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在经济法的概念上,我们摒弃了深奥晦涩的“本科式”理论讲解,侧重于学界基本共识。关于其调整对象,我们认为: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法律调整保证和促进国家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法律方式就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与劳动法。经济法体系作为科学范畴必须边界清晰、逻辑严密,如果将与经济法有联系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都纳入经济法体系,不仅会造成经济法体系的庞杂混乱,而且会使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限于矛盾,导致经济法教学混乱。因此,在经济法教材的体系架构方面,我们围绕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劳动法律制度三大调整对象展开。任何一个法律从业人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部门法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而应具备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应力求重点,舍弃三大调整对象中日常生活不常见的政府采购法、计划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子部门法。这样的教材体系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宗旨,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

转贴于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以最新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为依据,以教材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如最新的法律规定为2012年4月28日正式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女职工产假、工作日哺乳时间等规定变化较大,给读者以清新的时代气息。

针对以往高职经济法教材的编写,往往从思想上批判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依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的问题,《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以劳动法律制度中“范跑跑”事件的分析为例: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网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这篇文章,披露了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自己率先跑出教室而弃学生不顾的心路历程,更因“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句话引起众怒,被广大网民戏称“范跑跑”。各个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相继报道了此事,“范跑跑”一时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讨论与反思,之后学校向他发出解聘通知。就学校解聘他一事是否合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理智的思考。学校解聘“范跑跑”的依据是什么呢?《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都江堰光亚学校系民办学校,解聘“范跑跑”适用《劳动合同法》并无问题。但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范美忠并无《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也无第40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也非依法裁员,因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另外,从程序上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3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因此,解聘范美忠不管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学校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学理解读深刻、逻辑严密,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以人为本 会议式数学课堂

一、会议式数学课堂教学的提出

近几年来,“以人为本”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所倡导的口号或目标。教育是针对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自然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教学总体方面,“以人为本一是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1]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对所有的人都应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具体应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的文化课程教学中,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层面,更需要做大量的实践。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一直是争议的话题。具体地说,“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显然并非一个新问题,而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历次数学教育改革所一直希望解决、但却又始终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老问题,这一事实表明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2]

作者认为,在高等职业院校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修改教材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就目前而言,改变教学方式显得尤其重要。课堂教学改革,最近二十多年,谈得很多,也做过不少的实验及研究。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就数学课堂教学方面,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要求,教师也做了大量的尝试。例如,在课程的难度上,教师对内容要求做了一定的修改,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更基础一些,更容易一些。在课堂提问中尽量让学生自愿,努力做到机会平等,课堂练习的时间也尽量多一些。但是,由于影响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没有明确,使得课堂教学实验基本上又回到了起点,课堂始终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基本方式。

尽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有学者称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态――教育生态,教育教学中的核心――课程教学本身也是这个大生态中的一环,确切地说是教育生态中的一个中心生态。就数学课堂教学这项作业,有没有别的数学教学形式能够比较适合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作者想到了某些集会――会议时大家的畅所欲言,发言人个性的张扬以及争论和妥协。能否把课堂办成会堂,可能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改革。

一般地说,“会议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召开会议,能彼此沟通信息,增长知识;可以交流思想,统一认识;能集思广益,促使创造思维;它还是人们施展才华的场所,可以从中发现人才;更可以锻炼人。”[3]会议形式一般是从实际出发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会议的主持人通常是组织者。主持会议的人常要密切掌握会场,限定每人的发言时间,减少离题、重复性发言,并善于约束自己,少作无关的长篇大论。显然,会议的以上这些优点有利于人本主义精神的弘扬。事实上,教学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会堂,教师充当的就是组织者的角色。

二、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理论依据

1.课程的“人格本位”观

有的学者把“人格本位”的课程观称为“以人为本”的课程观,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强调职业教育的课程要重点关注人的社会价值的提升,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不断发展中的人。“职业教育不仅有它的‘长度’,即人的一生,而且要有它的‘广度’,即人的全部生活的各个方面。职业教育更要有它的‘深度’,职业教育应该指向人生终级意义的认识与最终关怀,提升人的精神境界。”[5]

2.教学过程的快乐观

教学过程主要指课堂学习过程,郭思乐教授认为:“学生在活动、实践、阅读、研讨、思考中进行着能得到最高享受的学习――创造活动,这样的生态充满生命整体的光辉,成长与创造的欢乐,大大超越了低层次的竞争所带来的快乐。”[6]

3.教学评价的“效能”观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陈慧玲等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心理学理论之一)解析了学业评价的目的应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特别慎重,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摒弃‘以结果论英雄’的传统单一的评价方法,把注意力从结果转移到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人的努力应给予充分的肯定。”[7]

4.高职数学课堂教学的人本思想

职业教育的现代意义首先体现在理念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杨金土先生认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相对于以物为本,其次也相对于以知识为本,人是主体,而知识应始终以客体地位存在。”[8]杨先生还认为,职业教育的人本价值观着重表现在三个方面:关注“人人”;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人的心灵交代与觉醒。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教学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同样适用,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和理论课程的精简或淡化已经成了某种趋势或一种必然。以知识的严谨和系统等特点的数学学科,更要考虑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突出职业性、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现有的知识水平。从为学生服务上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在做中学”。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夸美纽斯认为:“每种语文、科学或艺术必须先教它的最简单的原理,使学生对它能得到一种概念。第二步就可以把规则和例子放在他的跟前,进一步去发展他的知识。然后他就可以系统地学习那门学科,并且学习它的例外与不规则的地方。”[9]

综合以上各项因素及有关教学理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具体实践思想可以归结为:

1.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员,不应以权威形式只重视自己的表演,也不应完全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应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2.课堂教学方式上以灵活的、宽松的、自由的为主要形式,能使学生感觉到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公平,具体地:有公平的发言机会;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的时间。

3.学业评价采取多种形式,测验考试不宜太多,以操作,应用为主要形式,多考虑学生的特长,不能仅以笔试分数评价学生学习的优良。

按以上的三点要求,把会议形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值得尝试。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理论上要求数学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讲”变为师生同是主体的课堂或者是会堂,并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民主,气氛更热烈,学习更积极、轻松、有趣。期望高职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如同会议形式一样,打破陈规,从实际出发,灵活和不拘一格地进行教学。

三、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1.会议式课堂的目标追求

会议式课堂的理论目标:(1)有主题或内容的课堂;(2)有记录人的课堂;(3)有主持人(教师是主持人之一)的课堂;(4)民主的、师生平等的课堂;(5)教师精讲,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讨论、质疑和练习的课堂;(6)教学形式多样化的课堂。

会议式课堂的现实目标:第一是把课堂的控制权中原本属于学生的部分相对地交还给学生。第二是倡导师生在会议式的研讨中共同促进,以便让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合适的培养和锻炼。

2.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设计

人员安排: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师);主持人;发言人(主要发言人、一般发言人);记录人。

教学过程:教师安排教与学的任务;教师讲解(或分析)教学内容;学生质疑、讨论、练习或实践操作;课堂归纳和总结(主持人完成);安排课外学习内容。

主持人的选择和工作安排:采取轮换制,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自愿,每学期指定数位,首位主持人一般由任课教师指定,任期也视实际情况可长可短,一般以主持一个单元教学为一期。

主持人的任务和作用: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教师沟通安排课堂教学的程序或步骤;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提醒发言者时间,维持教学秩序,调节课堂气氛);小结本堂课的情况。

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教学内容的讲解或分析者,课堂中的主要发言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教学进程的宏观调控者,课堂课外教与学任务的布置者。

发言人:教师和学生,教师只作为主要发言人之一。

课堂发言人的任务:

教师:(1)提出课堂教与学的任务;(2)讲授学习内容(提出主题、阐述自己的思想);(3)讲解例题(阐述思想);(4)提出问题和答疑;(5)课堂进程的调控。

学生:(1)明确学习的任务;(2)听课;(3)答问(表达自我看法);(4)提出质疑和答疑(提出问题和解答教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5)操作练习(课堂练习)。

记录员的作用和任务:

(1)记录员的选择

记录员作为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记录人,承担着重要任务,选定2人作为记录员,在班级学生开学初选定,任期一般一个学期,也可视情况定,采用轮换制。

(2)记录员的工作形式和分工

①发言记录和填写课堂教学日志(课堂教学日志表格由教师制定)。

②领取和递交记录及表格(每周定期交、领)。

③每月整理、归档保存,并写出统计报告交教学管理人员。

④根据记录和教学日志对学生课堂表现分出平时成绩等级(只设优、良、合格三个等级,等级评定方案由师生协商制定)报教学管理部门入档,并由管理人员转交任课教师。(注:主持人和记录员三人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工作表现评定成绩)

3.会议式课堂双主体的解释

会议式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双主体的教学理论。当然,并不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而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议式课堂对教师计划课时和安排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总学时和教学目标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如何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并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解的效率,以便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质疑、讨论和练习。

会议式数学课堂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准确理解,即有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用精练的语言使课堂讲解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表达清晰。要求教师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来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质疑。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对学生及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综合能力要求的了解。教师要做好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来宏观调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会议式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组织、引导地位没有改变。

四、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果

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作者在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尝试会议式课堂教学,先后有四位教师共同参与了实践,实验对象有7个班级共200名学生,涉及与数学相关的5门课程(高等数学,统计学原理、教育统计、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主持、速记方面的能力有明显的变化。由于多数实验对象体验了不同的角色,他们能在职业技能或素养方面各得到明显锻炼,占实验对象33.1%。这里还不包括会议式课堂教学实验中由于发言的次数多而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锻炼,和其他隐性职业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地,上统计学科的三个班级共101位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分别提交了101份调查报告,其中有15份报告引起了学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实验我们得知,不同的人对人本化的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人与人之间会发生意识上的冲突,同一个体也有需要和体验上的自相矛盾。事实上,人是多样性的生命体,把一个多样性的生命放在同样是多样性的社会环境中进行“教育”,可能出现的情况必然也是多样性的。当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一个具体的事件上,自我矛盾时常会发生。如课时精简与教学岗位的矛盾,师生课堂时间占有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现实与发展的矛盾,特别是多样性与特定环境的不和谐等。

数学教学的会议式课堂实践,让我们的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更生动和具体化,毫无疑问,“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服务于人为教育的宗旨。参与实验的数学教师也认为,会议式课堂教学实践,理解“以人为本”有了更为实际的坐标。重要的是会议式课堂能够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数学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主动、积极和相对的自由,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会议式数学教学课堂,正如罗杰斯描述的:“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启发,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领悟、启示和理解的时刻简直是震撼人心的”,“在这种富有成果的时刻,你会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简直奇迹般地展现在你眼前……班里每一个成员都沉浸在一种近乎神秘的温暖、高尚的情绪之中……还有什么比把我们的全部自我、我们的内心动力、热情、态度和价值观全都投入更好的学习途径呢?”[10]

五、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思考与展望

1.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教师方面:参与实验的教师在观念上与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差距。会议式课堂强调教师精讲,对教师要求比常规课堂高一些,限制也更多一些,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一部分的自由,也失去了一些随意,要长期坚持对教师很艰难。

学生方面:由于会议式课堂实验提倡全体学生的公平和等同的机会,而对那些少数同学,尤其是那些原本受到教师关注较多的学生自然丧失一些机会,这样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不平衡。当然也有学生由于个性因素,不情愿在公共的场合展示自己而对课堂的变化没有特别的感受,甚至于反感。

教材问题:传统的教材需要教师整合与加工,教师要付出大量的劳动。短期内老师还能处理,长期以往可能会加重教师的负担。教材改进是会议式课堂教学的关键点。

适用范围:会议式数学课堂是否对实验课程中每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都合适,或者说是否对职业教育数学类各种课程都合适,甚至是否对职业院校所有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适用,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2.会议式数学课堂的教学展望

“以人为本”的教育突出的是“人”和“本”,“人”和“本”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研究“人本”,一方面是研究它的共性,具体地说是在某一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共同性,这种共性多数时候指的是道德和自由的理性。另一方面是它的特性,确切地应是某一相对固定时期的人的需要。本研究只是从人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数学课堂这个特定环境中的需要出发,研究需要中的共性,并把这个特定的环境定格在一所还在婴儿阶段的学校――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这么认为,今天的“人”和“本”与明天的“人”和“本”不同,这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的也不一样。人本化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验,实际上是在探索或者谋求“多数人的最大需求”。心理学和社会学家早就发现,人的需求不仅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之上,同时还往往建立在别人的需求之上。对于今后从事人本研究的集体和个人,建议只能建立在谋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的基础上。

尽管本研究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某些经验,但我们还要认识到高职数学教育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它不可能依靠某种简单的措施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而应从更为深入的层次上去进行思考和分析。”[2]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今天的获得可能是明天的失去,“以人为本”的教学最终还得回归到自然的和谐上来,这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小梅,李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2] 郑毓信.简论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生活化与个性化取向[J].数学教学,2003(2)

[3] 黄强.领导科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4] 匡瑛.战后世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演进及发展趋势[J].职业教育,2006(1)

[5] 卢洁茔.以人为本: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追求[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6] 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教育研究,2005(10)

[7] 陈慧玲等.浅谈自我效能感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8] 杨金土.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