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东南亚传导;金融危机;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2-0051-04

一、问题的提出

亚洲金融危机前,很多东南亚经济体都存在货币高估(以泰国最为典型)、经常项目赤字和外汇储备规模不足等问题。亚洲金融危机后,其在汇率政策、资本账户、外汇储备、债务结构和地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东南亚经济体不但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且在很多国家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应对可能的金融市场波动。如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国际储备值分别为650、2292、51639、622、89756百万美元。 随着东南亚区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经济体的崛起,东南亚已经能够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中“脱钩(Decoupling)”的乐观情绪普遍存在。[1]但事实证明,受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各国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萎缩。无论是金融渠道、还是经济渠道,当前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都深深影响着东南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二、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金融渠道

(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与亚洲金融危机相比,国际金融危机下东南亚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有了显著下降,资本充足率基本上达到或者超过国际水平,资产回报率也在不断提高(见表1)。除菲律宾发展银行等少数商银行外,东南亚的商业银行很少持有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据路透社统计,东南亚国家持有的次贷相关金融衍生品在2008年9月底的市值总额约为4.89亿美元,从而使得东南亚免遭巨额损失创伤。[2]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经济体无论在国际货币体系或国际金融市场中都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其经济衰退或放缓势必通过全球资本流动、金融市场调整和金融资产重新估价对东南亚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就东南亚的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其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都与国际性大型商业银行相去甚远。在一定程度上,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较弱的金融创新能力使得其难以与欧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展开充分的竞争而幸免于次贷危机。

(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去杠杆化”的问题,东南亚资本市场也面临重新估值的问题。2008年,东南亚经济体的资本市场普遍呈现下跌的走势,而雷曼事件导致东南亚资本市场大幅度下跌,其中越南胡志明股市跌幅最大,全年跌幅达到66.02%,跌幅最小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指数跌幅也达到39.38%(见表2)。从东南亚上市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走势看,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股价下跌幅度普遍大于一般的工业股票,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投资者对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经营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执怀疑态度。因此,即便是东南亚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出现较大问题,国际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却在下降,国际投资者减持东南亚的风险资产,甚至一些东南亚本土的投资者也更多地将资本投向更为安全的美国国债。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2008年从亚洲资本市场流出的资本净值达到200多亿美元,超出了前两年的净流入。

(三)对汇率的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中除新加坡外, 东南亚各国的汇率在波动中趋于贬值成为大多数东南亚货币的基本态势。其中印度尼西亚卢比贬值最大,2008年全年贬值16.25%,其次是菲律宾比索,贬值14.7%(见表3)。

三、金融危机影响东南亚的经济渠道

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经济体的问题都将通过对外贸易、市场预期等各个链条向外传导扩散。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着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弥漫着较强的避险态势,从而影响到东南亚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而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导致东南亚外需市场急剧下滑,使得东南亚长期以来依赖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巨大压力。

(一)进出口贸易下滑严重

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2009年8月24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菲律宾进出口总额为375.86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551.8亿美元下降32.8%,其中出口为172.21亿美元。同比下降32.8%,进口203.6亿美元,同比下降31.1%;根据越南统计总局2009年8月31日公布的数据,2009年前8个月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8.2%和14.2%。根据印尼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印尼出口贸易额为229亿美元,同比下降32%。进口190.7亿美元,同比下降36%。根据泰国商业部的最新数据,2009年上半年泰国出口总额共682亿美元,同比下降23.5%,进口总额572.2亿美元,下降35.4%。根据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贸易同比萎缩39%,非石油贸易减少24%,上一季度石油及非石油贸易分别下滑4.4%和11%。综上所述,东南亚对外贸易渠道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二)FDI流入加剧下降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时,东南亚的FDI流入仍然呈现出大规模流入状态。2008年雷曼事件以后,东南亚的FDI流入呈现出加剧下降的态势(见表4),这一方面反映出在欧美发达经济体经济步入衰退和金融体系面临“去杠杆化”背景下,投资者本身面临诸多问题以及出现风险规避行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东南亚经济发展前景的不乐观。以2009年泰国和越南的情况为例,2009年1-7月,泰国有588个项目申请,低于2008年同期的701个项目,投资额仅为2223亿铢,而1-7月共批准促投项目482个,低于2008年同期的666个项目,投资金额1153亿铢。另外,越南外国投资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1-8月,越南共吸收外资104.53亿美元,同比减少81.6%。

(三)海外汇款流入放缓

东南亚是全球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区,众多的东南亚侨民每年通过汇款支持其国内家庭或者亲属的日常生活、就医以及学习。在部分比较贫困的家庭收入来源中,海外汇款占据50%以上的份额。而金融危机导致东南亚海外汇款流入放缓甚至减少,以此恶化了东南亚的社会贫困问题。以东南亚地区海外汇款流入最多的菲律宾为例,2008年下半年以来,菲律宾的海外汇款呈现出持续下降的态势(见图1)。

四、金融危机再次冲击东南亚的反思与启示

(一)从短期看:包括东南亚经济体在内发展中国家难以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脱钩”

金融危机导致欧美经济衰退,并通过对外贸易和金融市场动荡等多种渠道影响到包括东南亚在内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欧美经济衰退导致进口下跌,使对欧美消费市场严重依赖、并对全球经济周期高度敏感的东南亚和我国等出口国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东南亚经济体与欧美发达市场的金融联系非常重要但又难以量化,欧美金融体系的“去杠杆化”导致全球性金融动荡对东南亚经济体融资状况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另外,次贷危机诱发初级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一些东南亚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因此严重恶化,进而加剧经济下行风险。总而言之,在短期内,东南亚经济体系的增长模式难以从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实现与欧美发达经济体“脱钩”。[3]

(二)从长期看:次贷危机对于东南亚的影响凸显出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时可能会承受更大的调整压力

东南亚经济体依托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巨大消费市场、通过出口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次贷危机也显示出美国“寅吃卯粮”消费模式调整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从2008年的数据看,美国的储蓄率也在不断上升,反映了美国消费模式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调整。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对外贸易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过去几年东南亚区内贸易比重以及东南亚国家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快速上升只是反映了全球供应链中纵向一体化的深化,并非东南亚地区本身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在增强。考虑到以我国为核心的生产纵向一体化发展,实际上东南亚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欧美的消费市场,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东南亚地区比其他地区更容易遭受发达经济体波动的冲击。对于我国而言,东南亚的教训启示我们实施内外均衡的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性。

(三)从外汇储备看:需要重新审视外汇储备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以正确规避金融市场的波动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部分东南亚国家由于外汇储备不足导致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此后,东南亚国家实施了较为保守的汇率政策,并追求外汇储备的最大化来规避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对本国经济与金融体系的伤害。而此次金融危机对东南亚的再次冲击启示我们,面对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外汇储备并非万能的。从金融角度看,在雷曼事件引发全球性金融恐慌的时候,东南亚的外汇储备的确有助于应对危机,减轻了美元短缺的压力,但是欧美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的紧张仍然通过信贷市场条件收紧、资本外流等多种渠道影响到东南亚。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东南亚经济体积累的大规模外汇储备最终流向美国,东南亚过度积累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对经济增长资源的浪费,间接减少了可用于东南亚地区内部经济增长的资源。菲律宾中央银行行长唐德科就东南亚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中指出,对于东南亚国家而言,未来需要思考如何实现适宜的外汇储备,而不是简单且单纯地追求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扩张。就当前的情况看,随着金融危机的恶化,美联储实施“宽松量化”的货币政策,大规模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虽然这有利于美国抵抗经济衰退,但可能会使美元进一步贬值,使得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的东南亚经济体的外汇资产状况大幅恶化。

(四)从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角度看:此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反映出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进展落后于经济金融发展的需要

从历史看,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具有明显的危机推动性质,大多数的东南亚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建立的。十年来,东南亚已经采取了一些步骤推进地区性合作,包括各国货币互换协议和外汇储备集合等。但在次贷危机的背景下,我们发现东南亚的地区性货币金融合作进展不够快、力度不够大,且明显缺乏战略性和前瞻性。对于我国而言,需要加快推进东南亚当前货币金融合作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地位和作用,例如通过构建共同的外汇储备管理体系,提高东南亚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综合分析,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东南亚经济金融发展。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一方面,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随着生产纵向一体化发展,各国经济增长都是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极具消费潜力的大国,要增强经济增长的自主性,必须更加重视均衡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Gabor Pula, Tuomas A. Peltonen: Has emerging Asia decoupled? An analysi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linkages using the Asian international input-output table[DB/OL].ecb.europa.eu.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2篇

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其发展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出现下降,这些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暴露出日益严重的问题,甚至还有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可能。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目前有成员国10个,为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东南亚各国经济开始出现放缓迹象,股市波动加大,货币贬值加剧。金融危机始于1997年7月2日的泰国货币危机,此次金融危机蔓延的广度和深度出乎意料,2002年开始东南亚经济出现复苏的态势,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2008年又一次的金融危机蔓延的广度和深度出乎意料,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料。

马来西亚。近几年来马来西亚海外订单大幅下降,例如:2001年,马来西亚林吉特年度内累计贬值达7.3%;其马来西亚吉隆坡证交所指数比年初大幅下挫40%,就证明了它不可能不受危机的影响。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2008年10月17日,这些国家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美国信息产业就骤然降温,进而导致电子类产品大幅度缩水,东南亚经济因此又一次陷入新的困境。

印度尼西亚。在全球金融风暴袭击下,金融危机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也是目前东南亚股市最激烈动荡的,同时也是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还有一些机构和个人因投资于和雷曼兄弟相关的债券和票据而蒙受了惨重的损失。

泰国。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泰铢年度内累计贬值高达17.4%,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泰国SET50股票指数在过去的一年内下跌幅度高达50.2%,尽管对全球金融动荡影响的担忧加剧,这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与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泰国央行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迹象显示泰国经济明年将陷入衰退,泰国工业联合会作出的一份预测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所谓的“接触传染”效应以及国际投机者的不断狙击,100万泰国工人明年将面临失业的风险。

从总体上看,由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泰铢已累计贬值114.78%,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76.53%,韩元贬值96.95%,撤离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高达400亿美元。实际上它表明两国进出口的相互牵连。依据2011年的数据,统计的结果是:印尼0.57,日本0.76,韩国0.64,马来西亚0.54,菲律宾0.54,新加波0.58,泰国0.60。

2. 东南亚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放缓,东南亚各国的通货膨胀压力都有所缓解,这次危机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是被动的、外来的影响,但是各国股市的波动使得危机不断通过股票价格的变化而释放和蔓延,以目前情况来看,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不会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历史重演,这种波动反过来又影响 到该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过目前这场危机对东南亚国家的金融领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马来西亚。但是由于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橡胶、木材、原油和天然气出口逐年稳步增加,马来西亚成功的实现了经济社会向多元化转型,但是国际收支始终保持这经济项目顺差,但是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部分国家受到的影响程度甚至大于金融危机期间,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减少了国际资本抽逃可能对本国金融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

印度尼西亚。为了稳定本国货币和股市,东南亚各国相应得采取了各 种政府救助和干预措施。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高达30%~5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时华尔街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剧烈下跌,印度尼西亚在这次金融危机下,在股市持续暴跌之后,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无限期休市,经过数日的调整受冲击的国家为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不愿意向商业机构提供贷款。

泰国。尽管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海外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出口急剧下降;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有可能将东南亚出口导向型国家的经济拖入泥潭。为了抑制全球危机的冲击,东盟博览会的各界纷纷表示,提振市场信心,稳定本国金融市场,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这轮金融海啸带来的危机和风险。

在此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南亚五国的出口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在东盟自由贸易框架的指引下,从贸易的角度看,东亚各国的货币贬值,增加了进口的成本,它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程度之深为世人所始料不及,危机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从外部原因看,东南亚各国除了在传统的农业、橡胶、木材、纺织等领域继续保持出口增长势头外,是国际投资的巨大冲击以及由此引起的外资撤离。据统计,危机期间,东南亚还进一步将对外合作领域扩大到汽车、电子、资讯、航空以及旅游等方面,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原因;影响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具体成因如下:

(一)内因

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普遍存在着生产结构性过剩问题。由于整个市场是开放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得以呈现,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于是生产者开始扩大生产追逐利润。由于市场经济存在盲目性、不可预见性等自身的缺陷,使整个生产处于无序状态。比如,当某一种产品有利可图时,许多生产商都集中生产同类商品,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生产供过于求使产品挤压,商家无利可图。

当资本无创新、无利润或市场饱和时,金融资本会不断侵蚀产业资本的利润,导致一小部分富裕的亚洲人开始将资本由实业型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流向如房地产、证券、股票等“泡沫型”产业,造成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的虚假繁荣。而房地产和证券等投机利润高的行业,不断吸引着外资和银行贷款的资金投入。比如,房地产价格远超出居民实际承受能力,产生巨大的房地产积压,形成银行不良债权。由于东南亚国家货币资金的流动具有盲目性和集中性,不能引导资源进行合理流动和配置,资金的流动只是对社会财富的超经济和虚假再分配。

亚洲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亚洲经济的发展受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泰国为例,泰铢在国际市场上是否要买卖不由政府来主宰,它本身没有足够的外汇储备量,面对金融家的炒作,该国经济不堪一击。市场经济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整个市场局势也难以控制,因而投资者不能正确预测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无法解决“负面外在效应”问题,我们很难把控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亚洲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资,既保持固定汇率又扩大金融自由化,这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泰国于1992年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短期资金的流动畅通无阻,为外国炒家炒作泰铢提供了条件。由于泰国所有的百姓都可以拿着泰铢自由兑换美元,且没有一定额度,导致泰国的外汇储备不够且没有美元可去换之。7月泰国政府已没有固定汇率了,在这样浮动的情况下泰铢贬值。这些对冲基金当时炒东南亚时,以美国为首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和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三大基金调动了1000亿美元攻击亚洲,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都没这么多,东南亚金融风暴想把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辛苦赚来的钱变成一场金融风暴或金融战争。

在中短期债务较多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便会不可避免地使本国货币贬值。1997年索罗斯把目标盯在东南亚,利用汇率来赚钱。当时泰铢与美元的比率是1:25,一个美元可换25个泰铢。美国在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在当时泰国房地产、股市都有泡沫境况下,其利用有量子基金及大量抵押资本带着钱首先冲向泰国。索罗斯找商业银行来借钱并给其利率,泰国很多银行都把钱借给他。而美国利率低亚洲利率高,于是,索罗斯就在国际上借泰铢抛泰铢,许多人心理惊慌便拿美元去换泰铢,最终获得许多美元。

银行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有经济问题均源于银行体系。亚洲一些国家的银行业未能及时建立较完善的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使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系统性风险高于发达国家,外资银行进驻也带来了各种先进的金融工具。此外,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体系虽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国内资金,但缺乏竞争效益低下;银行体系中对贷款存在严重的权力干扰,内部的腐败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和分配不公, 企业债务重负,银行坏账和呆账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各种要素的配置不可能达到最优化的结果。

(二)外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些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该区货币,以获取短期暴利。美国金融大鳄们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其胃口大开,认为工业方面赚的利润已不能满足其欲望,于是对其它国家发动以暴富的金融战争。起初美国乔治.索罗斯从事美国套利交易,二战后欧洲经济萧条美国经济崛起,马歇尔计划给欧洲很多钱让欧洲复兴,欧洲股票大涨美国人去买赚了很多钱,这样其逐渐名声大振。索罗斯70年代成立了自己的量子基金公司,其希望其公司的爆炸速度像原子爆炸速度那么快。而有钱的大客户,为在一定期限从对冲基金中获取回报,便将自己的钱交给金融炒家,这给炒家进行金融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机。1997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金融巨头,携巨额资本冲击亚洲金融业,引发东南亚金融风暴,最终演变成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

美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成为超级大国后,为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经常保留危机感。新中国成立后其在亚太地区建立了一个资本主义统一战线,东南亚、韩国等都是美国经济附庸国。七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飞速发展,在各种内外因共同作用下,1991苏联解体。苏联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其解体后只剩下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美国为遏制亚洲经济发展,且为本国创造经济财富,便开始采取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美国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后,美国认为他们有金融大鳄,有能力去金融市场掠夺更多钱,于是开始纵容索罗斯的行为。在美国经济利益与经济政策的纵容下,1997年西方金融大鳄们的思维从创造财富向掠夺财富方向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外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一些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商品多往美国出口,对外贸易的依存程度高。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投资、消费、出口三者的关系,经济发展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制约,一旦际市场局势发生动荡,商品的出口会受到巨大影响,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为金融大鳄们的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出口受阻,使中国经济发展幅度放缓。东亚国家在我国资金投入比重最多,我国的外资企业大多是加工型企业且主要靠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亚、东南亚等国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使我国商品出口下滑。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东南亚等国货币贬值,消费市场萎缩,人民购买力下降。东亚政府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减少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方面的财政预算,东亚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中国与东亚各国在商品贸易上有紧密联系。但中国对东亚的出口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生产的商品不能顺利销售阻碍了出口产业的发展,企业亏损现象大量存在,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利进程及中国经济发展。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地区货币贬值的现象十分严重,给人民币汇率稳定带来了压力。虽然中国政府表明人民币不贬值,但不意味着能保障其将来不贬值。中国人民币币值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发展趋势,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促进了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促使我国国际收支项目顺差,也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得外汇储备量不断地增加。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使商品的出口受到限制,造成我国外汇储备量增速减缓的趋势。

(二)对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使曾创造奇迹的东南亚地区的金融秩序遭受重创,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也阻碍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此次危机使韩国以美元计算的全国资产减少了一半多,日本资产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银行、证券公司接连倒闭,亚洲许多大企业也相继陷入金融危机困境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实施了紧缩政策。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出口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日本经济的发展也没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其经济发展陷入衰退状态。

东南亚、韩国的货币贬值,加剧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东南亚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本身就与该国有较强的竞争力。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主要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出口商品有价格优势。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为了增加外汇储备,于是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出口,而中国实行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此外,由于韩国的货币贬值,该国的技术型产品对中国的技术型产品形成的冲击。因此,出口商品价格的降低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商品的出口,给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对世界的影响

欧洲和美国经济没有经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出现疲软趋势,影响了世界贸易。亚洲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亚洲经济,也影响着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东亚大量的廉价商品售往国际市场,很有可能会引发产品输入国的贸易保护,反倾销等行为的产生。这些将会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不利。此外,在各国家间的交易过程中,美国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经济发展出现贸易赤字,势必影响世界贸易的不平衡发展及国际关系的紧张。

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政治产生影响。危机发生后各国自身发展存在着经济呆滞、财政状况恶化等问题,横扫东南亚的此次危机影响到港台、韩日等国家和地区,造成股市,出口等受阻局面,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约十年。此次危机,对地区性和全球性金融市场经济局势造成的影响不断恶化,此次危机使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此外,这次危机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冲击了1/4的世界贸易市场和1/5的世界服务业市场,加剧了全球性的产品过剩,导致了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全世界范围内,此次危机使经济增长缓慢,失业人数上升,美国的贸易赤字大大增加,这种状况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及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小结

亚洲金融危机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形态及外在环境所致。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约两年里,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现象严重;金融体系处于无序状态,银行纷纷倒闭信贷紧张,国际融资难度加大;国内外投资减少,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世界政治经济也受到此次危机的影响。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给世界贫苦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了人心惶惶以及社会动荡的局面,可以说亚洲金融危机在一定时期内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季风.当前日本金融危机风潮透视[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2).

[2]金姬云.韩国金融危机对其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02).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东南亚地区 国际金融贸易 新格式 地位 经济危机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金融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地区作为亚洲金融贸易的“领头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影响着整个亚洲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同时还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摆脱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后,国际金融贸易以全新的格局呈现在全球经济贸易中。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中,以往的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金融贸易的格局。在此,本文从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以及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等两个方面出发,针对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做以下几方面分析与探讨。

一、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

经济危机过后,国际金融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下文中,将简略分析经济危机后国际金融贸易的格局变化:

(一)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方式维护贸易主导地位

经济危机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方式来维护本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例如美国制定了“购买美国货”条款,以保护美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国会于2009年2月份通过了经济刺激计划,奥巴马政府试图借助“购买美国货”条款来维护美国的国际金融贸易优势,该条款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争议。又如英国政府于2008年向银行注资,要求银行向国内企业提供放贷的便利条件。在英国国内政治、舆论等方面的压力下,银行被迫从国家角度看待问题,纷纷加大国内市场的信贷业务比重,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集中的服务。这种应付经济危机的金融保护主义目前已为东欧、北欧和南欧国家效仿,对整个欧洲发达国家的金融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如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优惠贷款,在2009年2月份直接向雷诺等汽车制造企业提供了高达60亿欧元的贷款,为汽车行业提供了应对危机的资金支持。

(二)低碳经济以碳量为指标,通过技术标准改变贸易格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碳要素成为改变国际金融贸易格局的重要因素,碳关税、碳排放权等为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化增添了变数,各国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分工和竞争优势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新的变化。

由于发达国家具有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纷纷加大低碳经济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试图依靠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赢得未来国际金融贸易竞争中的优势,抢占制高点。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低,尚未完成整个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源损耗严重,环境污染大,碳排放量的被迫降低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受阻,延缓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其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水平联合,共渡经济低迷期

经济危机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低迷阶段,发展中国家为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纷纷寻求新的发展途径,试图通过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来走出经济低迷期。

例如中国于2009年6月份与俄罗斯等国举行会议,探讨如何加强与会国家间的金融贸易合作,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找到了契合点,实现了两个大国间的优势互补。又如随着投资、服务贸易等方面协议的陆续签订,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投资自由化水平得到提升。作为一个涉及19亿人,经济生产总值、贸易总量分别达到6万亿、4.5万亿美元的高质量贸易区,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促进了贸易区内部国家间的贸易往来,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

在国际金融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东南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未来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东南亚在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重要。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主要由11个国家组成,既有经济繁荣的发达国家,如:新加坡,又有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尼西亚。各个国家在发展国际金融贸易的过程中,彼此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新加坡在面临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经济的优势,主要以服务业、金融业、科技业、航运业、物流业、旅游业为主,与此同时,新加坡在整个东南亚的经济中起着推动作用,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居于整个东南亚之首。

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外,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调整经济模式。例如:在整个东南亚地区,文莱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人均GDP可以和发达国家相比,但文莱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并不乐观。在面对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的过程中,文莱仍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凭借自身丰富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通过资源出口来提高文莱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得财富和中东产油国一样只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

东南亚地区在投资政策中,主要以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为主。在整个投资政策方面,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吸引外国投资,积极从管理审批制度、产业政策、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包括:通常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除了与国防有关的某些行业外,对外资在新加坡的运作没有任何限制;完全开放商业、外贸、租赁、直销广告、电信市场,推进资本市场发展;对先驱公司(即涉及巨额资本开支或复杂技术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和某些金融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等。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提高新加坡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地位,新加坡政府在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趋势做了仔细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制定出完善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份经济发展战略中,着力对新加坡今后的发展做出了明确的分段,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与发展任务。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除了面对国际金融产生的风险外,同时还要面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带来的金融风险。由此就需要东南亚各个国家能够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贸易的实际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身国情的贸易。各国还应制定出应对金融危机的防范体系,以便在面对金融危机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东南亚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新格局中的地位,才能跟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才能进一步促进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培,叶永刚.区域的宏观金融风险――基于东亚及东南亚国家的实证分析[J]. 经济管理, 2011, (8): 1-6

[2] 邓启峰.浅析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启示――以日本、东南亚和美次贷危机为例[J].管理观察, 2008, (12)

[3] 霍迪.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解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 (3)

[4] 何帆,徐奇渊,徐秀军.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周边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的视角[J]. 中国市场, 2011, (16): 4-6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5篇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金融过渡期结束,中国投资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关于中国金融开放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的学者发出了严正警告:“金融对外开放,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其风险甚至可能大于让美国的所有航母编队开到中国临近海域……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无战例借鉴、无实战演练的残酷性,对中国的国家防务是一个重大的挑战”[1]我们要理解中国金融改革的难点和困惑,首先要能够理解中国金融必须面对并要嵌入其中的世界金融市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从经济理论发展来看,到目前我们仍认可市场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随着对市场的认识的深入,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了,我们的困惑是:我们的金融发展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市场运行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是否一定要选择对这种全球金融市场结构的嵌入?嵌入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风险,或者说规避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而这些问题本身,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制度以及微观金融机构本身所无法回答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有一个推进金融改革,构建这一金融制度的主体来给出答案。于是谁能成为宏观结构性金融改革和推进的主体就成为我们要讨论问题的关键。

    二、嵌入性理论解释框架

    “嵌入性理论”(embeddednesstheory)是卡尔·波兰尼对社会思想最为着名的一个贡献,波兰尼认为,在19世纪之前,人类经济一直都是嵌入在社会之中的。①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金钱和市场开始驾驭一切,最终使得一切包括社会都被嵌入到经济体系结构中。这一逻辑本身蕴涵了人类社会悲剧命运的结果。波兰尼认为市场交易有赖于信任、相互理解和法律对契约的强制执行。完全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是以一项乌托邦的建构。回归到我们要讨论的主题,中国的金融改革、金融制度的构建在全球化背景下,一直是围绕金融的市场化和自由化来进行的。波兰尼的话今天无疑仍然值得我们反省和深思:“我们的主题是: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自然物质,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2]面对全球化下的全球化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的鼓吹者们仍然坚持认为,问题的根源在政府的干预。

    对于转型国家而言,实现转型的关键是“让价格就位”,并通过私有化和自由化把政府从经济中赶出去。在他们看来发展不外乎就是资本的积累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这样的技术性的东西。但是根据波兰尼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转型本身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从世界的金融危机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金融危机本身绝不仅仅只是我们通常认为的资本、货币等要素体系而形成的危机,在危机中随着金融体系的支撑要素心理、信用的崩溃,最终破坏的是一种社会长久建立起来的社会契约关系结构。一种金融制度体系在经历危机后能很快恢复并被建立起来,但是信心、信用、契约和社会结构关系的建立却需要很长时间。这一点,就是波兰尼通过“嵌入”告诉我们的金融危机破坏性后果的实质。同时在其中他也向我们预示了金融危机甚至市场经济缺陷本身的解决办法。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场绝非偶然的国际金融“行动”

    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分析的文章很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寻找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真实原因和有效应对措施,比如有的认为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汇率问题,东南亚国家采用了和美元挂钩的单一汇率制度。[3]有的学者通过对东南亚10个国家的汇率变化的研究,认为在爆发金融危机之前这些国家都受到对冲基金的冲击。而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国家让外部资金对其汇率估价过高,所以在以后应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在调整汇率的时间上凸显其“不可预期性”。[4]还有的学者使用经济长周期发展理论对美国经济和东南亚经济进行比较,认为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东南亚国家在90年代后期的技术创新落后了,从而影响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国际贸易货币收支的困难,最后导致了金融危机。[5]这些研究都有非常合理的地方,但是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那就是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分析,没有将重点放到全球化背景和金融规制的主体性变化方面。而这两点,笔者认为是在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更根本性的东西。

    (一)危机中金融规制主体的变化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之深、范围之广、破坏之大是世界金融乃至经济发展史上几十年罕见的。危机之前,东南亚各国几乎都采取出口拉动,人民高储蓄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②。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引入外资;对内实行自由市场制度,对外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宽松的资本项目管制;普遍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种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一种有别于西方自由市场模式的“亚洲发展模式”。自70年代以后,这种模式运行效果明显:各国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平均教育水平稳步提升,绝对贫困人数快速下降。当然不可否认这模式也有其局限。比如过多依赖出口,对生产率提高所进行的投资普遍不足,经济效益依靠规模效益,在金融汇率方面单一挂靠美元,以及技术创新相对落后等。[3]但是这些问题不属于结构性顽疾。亚洲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本来起点就普遍低,这时候发展的关键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挥本国的优势,形成一种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互补。这些问题本身也应该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自然而生的问题,完全可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良性地得以解决。这些问题不足以导致那样一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这些问题不具有对应的强相关关系。说到底,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和爆发的时候,金融规制的实施者已经不再是东南亚各国政府,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银行家。危机是这些人按照自己的目的,在其全球化的金融规制结构下,按照全球化金融规制的规则来运行全球化金融规制的直接结果。

    (二)倒下者的教训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从泰国开始的。泰国自1977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存在着赤字。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在金融战略规制方面采取盯住美元战略,以助于吸引外资(主要是短期资本)、促进出口,达到以资本账户盈余来弥补经常账户赤字的目的。这在当时确实取得一定成效,稳定了国内经济。但是由于美联储———这家美国的私人银行———掌握着美元的发行权,所以可以任意通过突然间的增量发行来使通货膨胀从而造成金融市场的崩盘,接着是用他们屡试不爽的手段开始“剪羊毛”。③在对待东南亚这些主体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手段一样。就是通过汇率来控制资金流向。然后通过自己预先设定好的金融机构、规则和金融工具对这些国家进行结构性碾磨。从1995年起,美元汇价开始上升,日元相对美元贬值。此时,东南亚各国没有根据国际市场变化及时地调整汇率,仍然坚持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本币随美元对其它货币的升值,工资成本的大幅度上升等金融因素使出口商品竞争力明显下降。一国货币的升值必然引起国际金融资本大量“热钱”的流入,这样就形成流动性过剩。这些“热钱”所追求的是低风险高收益的资本回报,它们不可能投入周期性长的生产企业领域,而必然是要流向资本回报率高,在有“风吹草动”的时候可以迅速撤离的房地产、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领域。与此同时,这些“热钱”的到来自然也会带来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空前繁荣,从而使得本国的工业投资也相继进入该市场分享利润。这样在国内外资本的共同催生下,一国的金融会不知不觉形成巨大的非生产性经济泡沫。过量的货币供应产生了严重通货膨胀。为了应对此种情势,泰国政府只能提高利率。但这样的做法又使自身对形成的700多亿美元的债务不堪承受。到最后泰国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迅速让泰铢贬值。此时国际金融家“及时组织”资金从已经严重泡沫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外逃,从而“顷刻间”造成泰国金融的崩溃。这就是很多文章所描述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背后的运作机制。1997年3月3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消息传出后,投资者闻讯纷纷抛售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短期资本也疯狂外逃。[6]这时,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资者利用对冲基金进行买美元抛泰株、买泰株抛美元的操作,致使泰株一路下滑,股市暴跌,银行呆账大量增加,外资流入剧减,经常项目出现逆差,财政赤字扩大。到6月下旬,国际投机基金再度向泰株发起猛攻,最后泰国金融危机爆发。

    泰国金融危机就好像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迅速向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扩散,导致东南亚国家纷纷放弃盯住美元,改为浮动汇率制度。他们的货币对美元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伴随货币贬值的是东南亚各国通货膨胀加剧,股市暴跌。至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必然欠下“美元”巨额债务,而这时候国际金融家往往操纵提高贷款利率,有时候这种债务利率会达到20%。[3]当这些国家无法偿还巨额债务的时候,国际金融家就开始着手以低廉的价格同时辅助政治和军事威胁对这些国家的自来水系统、公司、矿业、电力系统、交通系统等进行收购。东南亚国家几十年积累的财富被国际金融银行家“洗劫”一空。

    (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幸存者———韩国

    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韩国,世界银行的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认为,韩国陷入金融危机,完全是源于美国财政部当初竭尽全力地逼迫韩国进行全面和快速的金融资本市场开放。世界金融银行家对韩国的世界知名企业垂涎已久。当金融危机中韩国向昔日的盟友请求援助的时候,美国指使其控制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非常苛刻的条件:允许美国在韩国建立分支机构,外国公司可以拥有上市公司的股份从26%上升到50%,外国个人可以拥有公司的股份从7%上升到50%,韩国企业必须使用国际会计原则,金融机构必须接受国际会计事务所的审计,韩国中央银行必须独立运作,完成资本项下的货币自由兑换(宋鸿兵,2007:第241页)。[1]这些条件一旦签署,华尔街银行家立即会展开猎杀。在这种危急的状况下,韩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强烈激发出来———在国家耗尽了外汇储备的情况下,他们纷纷捐出了自家的黄金白银为国家偿还债务。最为关键的是,韩国政府这时候真正发挥了自己对金融规制的主体作用———“果断出面从银行系统冲销了700亿—1500亿美元的坏账”,“把所有申请破产的大型企业案件一律冻结”。[12]韩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通过重新掌控对银行的控制权,确立并巩固了对自己国家金融规制主体的地位。也就是说,韩国通过自身的努力拒绝了对国际金融银行家设置的金融结构的嵌入。韩国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彻底排除出了自己的金融系统,扞卫了自己国家的金融主权,扞卫了自己的国家和社会。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一个国家的金融独立规制权与维护该国国家安全和主权同等重要。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6篇

1997~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改革、调整进展缓慢。东盟四国(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下同)在70年代起开始实施依靠引进外国投资发展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形成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带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高度依赖电子、电机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贸易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后起新经济增长区(中国、越南、印度)的激烈竞争,为此它们在90年代初提出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结构改革、调整的战略目标,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缓,加上1995年起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东盟四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2.金融自由化政策实施得过早、过急。80年代末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经济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与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与台湾相比,它们的金融市场体制都并不十分健全,金融监管能力不强,金融管理技术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但在条件不完备的背景下却容易形成一种在缺乏防范、缺少制约手段的条件下把吸引国际资金放在首要目标(不仅是长期直接资本投资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机资金的流入)的金融体制。这就容易为国际投机资金提供操纵当地金融市场以牟取暴利,把当地金融市场搞乱后又迅速撤走资金的机会与条件,并形成以房地产、股市为中心的“泡沫经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五大受灾区。其中泰、马、印尼的金融危机基本上是由上述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宾的金融危机则主要是东南亚国家货币危机导致菲律宾居民对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发的。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指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各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特点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1.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受影响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直接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与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成分较大、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菲律宾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较小,而且特点是间接的、滞后引发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响不大,进入1998年后影响程度才加大、加深)。这是由于;(1)菲律宾经济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经济过热”问题;(2)“泡沫经济”成分较小;(3)由于工资水平低,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4)从1984年债务危机后到1997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3.新加坡所受影响的程度最小,而且是间接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998年东亚地区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出来),同时也不是全面触发的(它的货币贬值幅度不大,主要是股市价格数下跌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1)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香港、台湾相同);(2)“泡沫经济”成分不大;(3)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4)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证券市场上市(与香港相同),并为印尼等东盟国家提供巨额的贷款,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股市价格指数)的恶化;(5)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间接引发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较大幅度下降。

4.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所受的影响都是间接引发、滞后引发的。这基本上是由于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邻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东亚地区国家的出口贸易支撑,所以受东亚各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这四个国家的经济也于1998年开始出现衰退。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第一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受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泰、马、印尼基本上采取了相似的对策:在危机的前期,采取了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政策等措施以稳定金融、经济形势;在危机的后期,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前提下,转而采取放宽财政金融与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菲律宾的对策则侧重于稳定经济与促进经济复苏。

1999年下半年以后,世界市场景气看好,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出口和制造业大幅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步定出低谷,走向复苏。不过,不同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仍有明显差异。以1999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幅度看,泰国经济的复苏力度最大(与1998年经济增长率相比,回升近15个百分点),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尼,菲律宾居第三位,新加坡复苏力度最小。而就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而言,则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表现最佳,泰国居次,菲律宾亦表现平稳,而印尼则仍陷于经济停滞的困境中。

2000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继续复苏,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0.3%,马来西亚也达8.3%,印尼提高至4.9%,泰国为4.6%,菲律宾为4.0%。2000年东南亚国家出现了较稳定的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出口仍然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新加坡出口贸易获得两位数的增长,高达22.4%,表现远优于1999年的5.7%;马来西亚的出口亦大幅增长16.2%;受石油价格高涨的影响,印尼的出口增长率达27%,扭转了1999年下跌0.4%的局面;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9.6%,也比1999年有所提高。

2.国内需求普遍获得改善。受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善、低利率及消费者信心好转的有利影响,2000年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需求分别增长9.4%和12.2%;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虽受国内政局不稳影响,但仍增长3.6%,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泰国由于失业情况不断改善,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长4.5%。

3.国内投资活动增加。新加坡的企业投资已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取得5.9%的增长;马来西亚与印尼更分别获得24.1%与17.9%的高速增长;菲律宾的固定资本形成虽仍呈负增长1.6%的局面,但比1999年的-2.0%有所缓和;泰国则较为平稳,增长5.7%。

各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之所以会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有:(1)原来的宏观经济基础强弱不同;(2)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3)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效果不同;(4)国内政局、社会局势稳定程度不同。

2001年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及其成因

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表现远不如2000年,出现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二次衰退。新加坡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来即呈现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是东南亚国家中表现最为疲软的;马来西亚经济自2001年第三季度起转呈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虽仍取得0.4%的正增长,但远低于2000年的8.3%;菲律宾经济在投资与消费支出支撑下增长3.4%,略低于2000年的4.0%;印尼经济增长3.3%,低于2000年的4.8%;泰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增长1.8%,低于上年的4.6%。

上述情况说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同样是不平衡的:(1)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比东盟四国大得多,其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2.0%,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远远大于东盟四国的下降幅度。(2)东盟四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都是重灾区,到了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尽管它们的国内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良债权处理也还不彻底,但它们对美国市场、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依赖程度已比新加坡低,故其所受的影响程度也较低。(3)东盟四国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及其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加之其出口产品多为信息电子产品,因此其所受到的影响在东盟四国中也最大(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比其它三国至少高出5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盟四国所受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新加坡的情况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其主要原因是:(1)1997年7月~1999年6月的金融危机是起因于东南亚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因此金融体制较不健全、金融管理能力较弱、泡沫经济程度较大、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债务危机较为严重的东盟四国所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新加坡则由于这方面情况不如东盟四国严重,故所受到的冲击比东盟四国小得多;(2)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起因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和对美日市场及对信息电子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都比东盟四国高的新加坡所受到的影响就要比东盟四国大得多。

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转趋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严重衰退。2000年,世界经济景气良好,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都相当强劲,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取得较大幅度的复苏。但进入2001年,国际市场转趋低迷,美国经济衰退,日本经济衰退加深,欧盟经济减速,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再度趋向疲软和九一一事件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导致东南亚国家出口严重衰退。2001年新加坡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22.4%降为-8.3%;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10.2%,除了电子产品出口减缓外,油价下跌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冲击也颇大;电子产品占泰国出口比重超过30%,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19.4%降为-6.4%;石油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石油与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同时萎缩的冲击下,2001年印尼的出口衰退了9.8%;菲律宾的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电子产品占出口比重也不低,在出口市场双重减缓打击下,2001年菲律宾的出口衰退15.6%,是东南亚国家中出口表现最差的国家。

2.投资低迷。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在2001年都不景气,普遍影响各国企业的投资预期心理,投资支出开始减缓。新加坡的实质固定资本形成出现4.6%的负增长;2000年马来西亚的资本投资增长达24.1%,是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力,但2001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支出衰退2.1%;菲律宾的投资支出也出现负增长;泰国政府虽然采取财政措施刺激景气,但民间投资仍大幅衰退,2001年的投资支出仍然下跌0.3%,远逊于上年;印尼的国内外投资在2001年严重下滑,创十年来的新低,其原因除了治安较差、经济不稳定与法治薄弱外,还因为印尼实施地方自治后,各种地方条例对投资者并未产生激励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与其第一次衰退的成因有明显的差异,两次衰退对其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1997年7月~1999年6月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首先出现在泡沫成分很大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导因于该地区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制、企业债务危机等问题。而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的大幅度衰退(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锐减)传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衰退(即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多地表现为对东南亚国家虚拟经济的巨大影响,而第二次衰退则主要表现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02年的第二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2001年第四季度,泰国、马来西亚已率先出现了经济增长转趋回升的好势头,进入2002年第二季度,整个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更为明显。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经济复苏。新加坡在2001年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入2002年后衰退渐趋缓解,第二季度后的增长率都超过3%,全年的增长率为2.2%。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也由2001年的0.4%,攀升为4.2%,印尼、泰国与菲律宾经济分别获得3.7%、5.2%与4.6%的稳健增长,都优于2001年。但从东南亚国家经济第二次复苏的力度来看,显然没有第一次大,新、马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能较快地从2001年的衰退中走出来,主要是得益于内需的扩大和出口地区结构的改善及对中国的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具体而言,2002年东南亚国家第二次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为:

1.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成效。鉴于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系国际需求锐减的结果,2002年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上全球利率水平走低,国内需求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

泰国政府在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又采取降低利率、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和创业基金、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宣布从2003年1月起实施“减税计划”,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2002年泰国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4.7%,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长率达5.9%。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上半年泰国内需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出口,这与以往泰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情况相比乃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也标志着泰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由单轨转向双轨。

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弥补外需的减退,以遏制经济的衰退。2001年3月和11月马来西亚政府分别追加了30亿林吉特和43亿林吉特的财政支出。2002年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投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提高公务人员工资,降低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以及削减中小企业的税收(规定凡实缴资本额在250万林吉特以下的中小企业可以少缴8%到20%的公司所得税)。加之利率低、商品价格平稳以及信用消费逐渐普及等因素,2002年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了4.2%,远高于2001年的2.8%。

2002年菲律宾与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也分别增长3.9%和4.7%,均好于2001年。不过,经济高度外向的新加坡的民间消费支出却呈现增长0.9%的低迷不振状态,低于2001年的2.3%。新加坡就业需求持续衰退,无法提高消费者信心是导致2002年消费支出减少的主因。

2.东亚地区区域内贸易扩大,出口地区结构改善。2002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老成员国,即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相互间免除关税,扩大了东盟区域内的贸易。2002年11月4日,朱róng@①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这些进展说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加速推进。这对东南亚国家调整出口战略向区内转移十分有利。东南亚国家亦正在调整其出口战略,如印尼制定了“面向东亚、面向中国”的政策,试图改变目前出口过分依赖美国的被动局面。

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促进了东盟成员间及东盟成员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扩大。2002年菲律宾的出口增长9.1%,是东盟老成员中表现最为优异者,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增加65.4%,对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对美国的出口则衰退了3.6%。马来西亚、泰国与新加坡的出口则分别增长6.7%、5.4%与2.7%。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拉动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1.7%,达到547.7亿美元,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4.4%,东盟地区对华贸易顺差为76.3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对华出口增长37.5%,马来西亚也增加49.8%(马来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了新加坡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菲律宾增加65.4%(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2年1-12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2期。);泰国、印尼也都开始注意中国市场,对华出口高速增长。相信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中国的这种拉动和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各国电子产品的出口虽未见明显的增长(新加坡仍呈负增长),但相较于2001年的严重衰退情形,都已获改善。2002年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回升,也对2002年东南亚国家的第二次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东南亚国家今后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国际经济状况。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的股市价格与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恐怖事件阴影未散,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不少,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压抑着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成为制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不会太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尽管非典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活力仍保持强劲,外资投资持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经济仍将会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从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得到印证。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继续2002年高速增长的势头,且呈加速趋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3月,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4.3%,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对华出口分别增长68.3%、62.6%、33.5%、72.7%和90.3%(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3年1~3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

在依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当前部分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一定的难题:(1)自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比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使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扩大企业生产和进行企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融资仍然相当困难。(2)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了依靠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导致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额不断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3)东南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结构、金融体制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尚不明显,经济结构、贸易结构、企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外资流入在短期内也难有明显起色。

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经济虽然再次进入复苏的阶段,但是由于其高度依赖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尚存在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故其经济增长将是中低速的,复苏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笔者估计,2003年东南亚国家将会延续2002年的经济复苏,但经济增长的幅度仍不会太大。

几点启示

属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新加坡和东盟四国是中国近邻,它们实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分别比中国早了20年和10年,它们曾经遇到的经济问题、难题乃至经济危机有不少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可能会遇到的。认真研究它们的这些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教训)对中国今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与自由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的过程是不可抗拒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这一过程虽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但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过程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不利,而且经济越是落后、市场经济体制越是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为严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尚未充分整备、金融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条件下过度、过急地实施了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爆发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可能遇到的挑战一定要有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必须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谨慎地、逐步地、稳妥地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2.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起实施了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战略和政策,特别是1986年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它们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倾向,使经济取得迅速增长。但它们对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结构性弊端却没能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措施及时纾解。例如,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贸易地区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口商品过分集中于近10年来国际市场需求较大的信息技术产品与电子产品(主要为零部件、部分是成品),出口制品多半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收支呈现长期逆差,外资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装配工业,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性不强,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没有得到改造,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程缓慢,等等。这些经济结构性沉痼正是1997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两次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应该承认,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和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大量引进跨国公司资本投资的有利时机,中国应将这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高潮有效地化为提高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结构的大好条件,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健全金融体制、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及时调整金融政策是防止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起因于其金融危机,除了上述金融市场、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管理与监督能力薄弱之外,未能及时采取灵活的金融政策也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以泰国为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政策的失误:(1)在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增长速度长期趋缓的形势下,仍然没有调整货币汇率政策。(2)放松对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的监管,以致于让大量的银行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旦房地产热、股市热导致的“泡沫经济”破灭,不少企业倒闭,呆账、坏账大量出现,银行倒闭,外商迅速撤走资金,使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乘虚而入。(3)过于重视引进国际资金,而忽视了对国际资金流入结构、流向进行监督与管理。(4)用高利率吸引外国资金流入,泰铢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导致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利用利率差价进行投机,搞乱泰国金融市场。这些金融市场、体制、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缺陷与失误,是值得中国认真吸取的教训。

4.东南亚国家在两次经济衰退期间均能有针对性地、比较及时果断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应对。它们在第一次经济衰退前期,采取了以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应对,先取得金融与经济形势的稳定,然后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形势下及时地采取放宽财政金融紧缩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敢于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与条件,对外资投资流动采取管制的严厉措施以求得金融形势稳定的改革经验尤为值得重视。东南亚国家在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针对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一起因,采取了扩大内需、调整出口市场、加速亚太地区区域内和东盟地区区域内经济合作步伐等政策应对,从而在2002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取得了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2.3%回升到3.6%的经济复苏。这些政策应对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是值得中国吸取的决策财富。

【参考文献】

(1)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振兴会白皮书:投资篇》,东京,日本贸易振兴会,1997~2002年。

(2)日本经济企划厅:《东亚经济》,东京,日本经济企划厅,1997~2002年。

(3)ASIANDEVELOPMENTBANK,AsianDevelopmentOutlook2003,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7篇

1997~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改革、调整进展缓慢。东盟四国(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下同)在70年代起开始实施依靠引进外国投资发展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形成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带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高度依赖电子、电机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贸易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后起新经济增长区(中国、越南、印度)的激烈竞争,为此它们在90年代初提出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结构改革、调整的战略目标,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缓,加上1995年起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东盟四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2.金融自由化政策实施得过早、过急。80年代末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经济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与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与台湾相比,它们的金融市场体制都并不十分健全,金融监管能力不强,金融管理技术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但在条件不完备的背景下却容易形成一种在缺乏防范、缺少制约手段的条件下把吸引国际资金放在首要目标(不仅是长期直接资本投资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机资金的流入)的金融体制。这就容易为国际投机资金提供操纵当地金融市场以牟取暴利,把当地金融市场搞乱后又迅速撤走资金的机会与条件,并形成以房地产、股市为中心的“泡沫经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五大受灾区。其中泰、马、印尼的金融危机基本上是由上述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宾的金融危机则主要是东南亚国家货币危机导致菲律宾居民对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发的。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指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各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特点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1.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受影响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直接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与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成分较大、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菲律宾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较小,而且特点是间接的、滞后引发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响不大,进入1998年后影响程度才加大、加深)。这是由于;(1)菲律宾经济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经济过热”问题;(2)“泡沫经济”成分较小;(3)由于工资水平低,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4)从1984年债务危机后到1997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3.新加坡所受影响的程度最小,而且是间接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998年东亚地区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出来),同时也不是全面触发的(它的货币贬值幅度不大,主要是股市价格数下跌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1)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香港、台湾相同);(2)“泡沫经济”成分不大;(3)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4)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证券市场上市(与香港相同),并为印尼等东盟国家提供巨额的贷款,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股市价格指数)的恶化;(5)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间接引发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较大幅度下降。

4.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所受的影响都是间接引发、滞后引发的。这基本上是由于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邻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东亚地区国家的出口贸易支撑,所以受东亚各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这四个国家的经济也于1998年开始出现衰退。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第一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受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泰、马、印尼基本上采取了相似的对策:在危机的前期,采取了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政策等措施以稳定金融、经济形势;在危机的后期,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前提下,转而采取放宽财政金融与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菲律宾的对策则侧重于稳定经济与促进经济复苏。

1999年下半年以后,世界市场景气看好,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出口和制造业大幅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步定出低谷,走向复苏。不过,不同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仍有明显差异。以1999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幅度看,泰国经济的复苏力度最大(与1998年经济增长率相比,回升近15个百分点),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尼,菲律宾居第三位,新加坡复苏力度最小。而就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而言,则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表现最佳,泰国居次,菲律宾亦表现平稳,而印尼则仍陷于经济停滞的困境中。

2000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继续复苏,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0.3%,马来西亚也达8.3%,印尼提高至4.9%,泰国为4.6%,菲律宾为4.0%。2000年东南亚国家出现了较稳定的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出口仍然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新加坡出口贸易获得两位数的增长,高达22.4%,表现远优于1999年的5.7%;马来西亚的出口亦大幅增长16.2%;受石油价格高涨的影响,印尼的出口增长率达27%,扭转了1999年下跌0.4%的局面;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9.6%,也比1999年有所提高。

2.国内需求普遍获得改善。受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善、低利率及消费者信心好转的有利影响,2000年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需求分别增长9.4%和12.2%;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虽受国内政局不稳影响,但仍增长3.6%,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泰国由于失业情况不断改善,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长4.5%。

3.国内投资活动增加。新加坡的企业投资已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取得5.9%的增长;马来西亚与印尼更分别获得24.

1%与17.9%的高速增长;菲律宾的固定资本形成虽仍呈负增长1.6%的局面,但比1999年的-2.0%有所缓和;泰国则较为平稳,增长5.7%。

各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之所以会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有:(1)原来的宏观经济基础强弱不同;(2)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3)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效果不同;(4)国内政局、社会局势稳定程度不同。

2001年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及其成因

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表现远不如2000年,出现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二次衰退。新加坡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来即呈现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是东南亚国家中表现最为疲软的;马来西亚经济自2001年第三季度起转呈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虽仍取得0.4%的正增长,但远低于2000年的8.3%;菲律宾经济在投资与消费支出支撑下增长3.4%,略低于2000年的4.0%;印尼经济增长3.3%,低于2000年的4.8%;泰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增长1.8%,低于上年的4.6%。

上述情况说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同样是不平衡的:(1)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比东盟四国大得多,其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2.0%,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远远大于东盟四国的下降幅度。(2)东盟四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都是重灾区,到了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尽管它们的国内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良债权处理也还不彻底,但它们对美国市场、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依赖程度已比新加坡低,故其所受的影响程度也较低。(3)东盟四国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及其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加之其出口产品多为信息电子产品,因此其所受到的影响在东盟四国中也最大(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比其它三国至少高出5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盟四国所受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新加坡的情况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其主要原因是:(1)1997年7月~1999年6月的金融危机是起因于东南亚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因此金融体制较不健全、金融管理能力较弱、泡沫经济程度较大、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债务危机较为严重的东盟四国所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新加坡则由于这方面情况不如东盟四国严重,故所受到的冲击比东盟四国小得多;(2)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起因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和对美日市场及对信息电子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都比东盟四国高的新加坡所受到的影响就要比东盟四国大得多。

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转趋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严重衰退。2000年,世界经济景气良好,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都相当强劲,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取得较大幅度的复苏。但进入2001年,国际市场转趋低迷,美国经济衰退,日本经济衰退加深,欧盟经济减速,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再度趋向疲软和九一一事件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导致东南亚国家出口严重衰退。2001年新加坡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22.4%降为-8.3%;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10.2%,除了电子产品出口减缓外,油价下跌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冲击也颇大;电子产品占泰国出口比重超过30%,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19.4%降为-6.4%;石油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石油与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同时萎缩的冲击下,2001年印尼的出口衰退了9.8%;菲律宾的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电子产品占出口比重也不低,在出口市场双重减缓打击下,2001年菲律宾的出口衰退15.6%,是东南亚国家中出口表现最差的国家。

2.投资低迷。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在2001年都不景气,普遍影响各国企业的投资预期心理,投资支出开始减缓。新加坡的实质固定资本形成出现4.6%的负增长;2000年马来西亚的资本投资增长达24.1%,是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力,但2001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支出衰退2.1%;菲律宾的投资支出也出现负增长;泰国政府虽然采取财政措施刺激景气,但民间投资仍大幅衰退,2001年的投资支出仍然下跌0.3%,远逊于上年;印尼的国内外投资在2001年严重下滑,创十年来的新低,其原因除了治安较差、经济不稳定与法治薄弱外,还因为印尼实施地方自治后,各种地方条例对投资者并未产生激励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与其第一次衰退的成因有明显的差异,两次衰退对其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1997年7月~1999年6月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首先出现在泡沫成分很大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导因于该地区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制、企业债务危机等问题。而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的大幅度衰退(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锐减)传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衰退(即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多地表现为对东南亚国家虚拟经济的巨大影响,而第二次衰退则主要表现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02年的第二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2001年第四季度,泰国、马来西亚已率先出现了经济增长转趋回升的好势头,进入2002年第二季度,整个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更为明显。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经济复苏。新加坡在2001年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入2002年后衰退渐趋缓解,第二季度后的增长率都超过3%,全年的增长率为2.2%。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也由2001年的0.4%,攀升为4.2%,印尼、泰国与菲律宾经济分别获得3.7%、5.2%与4.6%的稳健增长,都优于2001年。但从东南亚国家经济第二次复苏的力度来看,显然没有第一次大,新、马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能较快地从2001年的衰退中走出来,主要是得益于内需的扩大和出口地区结构的改善及对中国的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具体而言,2002年东南亚国家第二次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为:

1.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成效。鉴于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系国际需求锐减的结果,2002年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上全球利率水平走低,国内需求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

泰国政府在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又采取降低利率、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和创业基金、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宣布从2003年1月起实施“减税计划”,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2002年泰国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4.7%,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长率达5.9%。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上半年泰国内需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出口,这与以往泰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情况相比乃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也标志着泰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由单轨转向双轨。

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弥补外需的减退,以遏制经济的衰退。2001年3月和11月马来西亚政府分别追加了30亿林吉特和43亿林吉特的财政支出。2002年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投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提高公务人员工资,降低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以及削减中小企业的税收(规定凡实缴资本额在250万林吉特以下的中小企业可以少缴8%到20%的公司所得税)。加之利率低、商品价格平稳以及信用消费逐渐普及等因素,2002年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了4.2%,远高于2001年的2.8%。

2002年菲律宾与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也分别增长3.9%和4.7%,均好于2001年。不过,经济高度外向的新加坡的民间消费支出却呈现增长0.9%的低迷不振状态,低于2001年的2.3%。新加坡就业需求持续衰退,无法提高消费者信心是导致2002年消费支出减少的主因。 2.东亚地区区域内贸易扩大,出口地区结构改善。2002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老成员国,即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相互间免除关税,扩大了东盟区域内的贸易。2002年11月4日,朱róng@①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这些进展说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加速推进。这对东南亚国家调整出口战略向区内转移十分有利。东南亚国家亦正在调整其出口战略,如印尼制定了“面向东亚、面向中国”的政策,试图改变目前出口过分依赖美国的被动局面。

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促进了东盟成员间及东盟成员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扩大。2002年菲律宾的出口增长9.1%,是东盟老成员中表现最为优异者,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增加65.4%,对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对美国的出口则衰退了3.6%。马来西亚、泰国与新加坡的出口则分别增长6.7%、5.4%与2.7%。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拉动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1.7%,达到547.7亿美元,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4.4%,东盟地区对华贸易顺差为76.3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对华出口增长37.5%,马来西亚也增加49.8%(马来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了新加坡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菲律宾增加65.4%(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2年1-12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2期。);泰国、印尼也都开始注意中国市场,对华出口高速增长。相信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中国的这种拉动和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各国电子产品的出口虽未见明显的增长(新加坡仍呈负增长),但相较于2001年的严重衰退情形,都已获改善。2002年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回升,也对2002年东南亚国家的第二次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东南亚国家今后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国际经济状况。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的股市价格与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恐怖事件阴影未散,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不少,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压抑着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成为制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不会太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尽管非典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活力仍保持强劲,外资投资持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经济仍将会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从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得到印证。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继续2002年高速增长的势头,且呈加速趋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3月,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4.3%,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对华出口分别增长68.3%、62.6%、33.5%、72.7%和90.3%(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3年1~3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

在依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当前部分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一定的难题:(1)自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比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使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扩大企业生产和进行企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融资仍然相当困难。(2)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了依靠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导致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额不断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3)东南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结构、金融体制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尚不明显,经济结构、贸易结构、企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外资流入在短期内也难有明显起色。

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经济虽然再次进入复苏的阶段,但是由于其高度依赖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尚存在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故其经济增长将是中低速的,复苏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笔者估计,2003年东南亚国家将会延续2002年的经济复苏,但经济增长的幅度仍不会太大。

几点启示 属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新加坡和东盟四国是中国近邻,它们实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分别比中国早了20年和10年,它们曾经遇到的经济问题、难题乃至经济危机有不少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可能会遇到的。认真研究它们的这些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教训)对中国今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与自由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的过程是不可抗拒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这一过程虽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但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过程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不利,而且经济越是落后、市场经济体制越是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为严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尚未充分整备、金融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条件下过度、过急地实施了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爆发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可能遇到的挑战一定要有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必须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谨慎地、逐步地、稳妥地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2.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起实施了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战略和政策,特别是1986年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它们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倾向,使经济取得迅速增长。但它们对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结构性弊端却没能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措施及时纾解。例如,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贸易地区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口商品过分集中于近10年来国际市场需求较大的信息技术产品与电子产品(主要为零部件、部分是成品),出口制品多半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收支呈现长期逆差,外资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装配工业,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性不强,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没有得到改造,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程缓慢,等等。这些经济结构性沉痼正是1997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两次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应该承认,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和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大量引进跨国公司资本投资的有利时机,中国应将这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高潮有效地化为提高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结构的大好条件,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健全金融体制、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及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8篇

1997~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改革、调整进展缓慢。东盟四国(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下同)在70年代起开始实施依靠引进外国投资发展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形成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带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高度依赖电子、电机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贸易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后起新经济增长区(中国、越南、印度)的激烈竞争,为此它们在90年代初提出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结构改革、调整的战略目标,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缓,加上1995年起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东盟四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2.金融自由化政策实施得过早、过急。80年代末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经济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与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与台湾相比,它们的金融市场体制都并不十分健全,金融监管能力不强,金融管理技术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但在条件不完备的背景下却容易形成一种在缺乏防范、缺少制约手段的条件下把吸引国际资金放在首要目标(不仅是长期直接资本投资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机资金的流入)的金融体制。这就容易为国际投机资金提供操纵当地金融市场以牟取暴利,把当地金融市场搞乱后又迅速撤走资金的机会与条件,并形成以房地产、股市为中心的“泡沫经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五大受灾区。其中泰、马、印尼的金融危机基本上是由上述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宾的金融危机则主要是东南亚国家货币危机导致菲律宾居民对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发的。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指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各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特点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1.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受影响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直接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与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成分较大、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菲律宾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较小,而且特点是间接的、滞后引发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响不大,进入1998年后影响程度才加大、加深)。这是由于;(1)菲律宾经济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经济过热”问题;(2)“泡沫经济”成分较小;(3)由于工资水平低,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4)从1984年债务危机后到1997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3.新加坡所受影响的程度最小,而且是间接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998年东亚地区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出来),同时也不是全面触发的(它的货币贬值幅度不大,主要是股市价格数下跌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1)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香港、台湾相同);(2)“泡沫经济”成分不大;(3)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4)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证券市场上市(与香港相同),并为印尼等东盟国家提供巨额的贷款,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股市价格指数)的恶化;(5)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间接引发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较大幅度下降。

4.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所受的影响都是间接引发、滞后引发的。这基本上是由于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邻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东亚地区国家的出口贸易支撑,所以受东亚各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这四个国家的经济也于1998年开始出现衰退。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第一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受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泰、马、印尼基本上采取了相似的对策:在危机的前期,采取了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政策等措施以稳定金融、经济形势;在危机的后期,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前提下,转而采取放宽财政金融与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菲律宾的对策则侧重于稳定经济与促进经济复苏。

1999年下半年以后,世界市场景气看好,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出口和制造业大幅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步定出低谷,走向复苏。不过,不同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仍有明显差异。以1999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幅度看,泰国经济的复苏力度最大(与1998年经济增长率相比,回升近15个百分点),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尼,菲律宾居第三位,新加坡复苏力度最小。而就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而言,则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表现最佳,泰国居次,菲律宾亦表现平稳,而印尼则仍陷于经济停滞的困境中。

2000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继续复苏,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0.3%,马来西亚也达8.3%,印尼提高至4.9%,泰国为4.6%,菲律宾为4.0%。2000年东南亚国家出现了较稳定的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出口仍然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新加坡出口贸易获得两位数的增长,高达22.4%,表现远优于1999年的5.7%;马来西亚的出口亦大幅增长16.2%;受石油价格高涨的影响,印尼的出口增长率达27%,扭转了1999年下跌0.4%的局面;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9.6%,也比1999年有所提高。

2.国内需求普遍获得改善。受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善、低利率及消费者信心好转的有利影响,2000年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需求分别增长9.4%和12.2%;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虽受国内政局不稳影响,但仍增长3.6%,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泰国由于失业情况不断改善,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长4.5%。

3.国内投资活动增加。新加坡的企业投资已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取得5.9%的增长;马来西亚与印尼更分别获得24.1%与17.9%的高速增长;菲律宾的固定资本形成虽仍呈负增长1.6%的局面,但比1999年的-2.0%有所缓和;泰国则较为平稳,增长5.7%。

各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之所以会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有:(1)原来的宏观经济基础强弱不同;(2)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3)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效果不同;(4)国内政局、社会局势稳定程度不同。

2001年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及其成因

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表现远不如2000年,出现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二次衰退。新加坡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来即呈现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是东南亚国家中表现最为疲软的;马来西亚经济自2001年第三季度起转呈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虽仍取得0.4%的正增长,但远低于2000年的8.3%;菲律宾经济在投资与消费支出支撑下增长3.4%,略低于2000年的4.0%;印尼经济增长3.3%,低于2000年的4.8%;泰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增长1.8%,低于上年的4.6%。

上述情况说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同样是不平衡的:(1)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比东盟四国大得多,其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2.0%,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远远大于东盟四国的下降幅度。(2)东盟四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都是重灾区,到了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尽管它们的国内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良债权处理也还不彻底,但它们对美国市场、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依赖程度已比新加坡低,故其所受的影响程度也较低。(3)东盟四国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及其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加之其出口产品多为信息电子产品,因此其所受到的影响在东盟四国中也最大(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比其它三国至少高出5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盟四国所受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新加坡的情况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其主要原因是:(1)1997年7月~1999年6月的金融危机是起因于东南亚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因此金融体制较不健全、金融管理能力较弱、泡沫经济程度较大、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债务危机较为严重的东盟四国所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新加坡则由于这方面情况不如东盟四国严重,故所受到的冲击比东盟四国小得多;(2)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起因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和对美日市场及对信息电子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都比东盟四国高的新加坡所受到的影响就要比东盟四国大得多。

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转趋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严重衰退。2000年,世界经济景气良好,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都相当强劲,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取得较大幅度的复苏。但进入2001年,国际市场转趋低迷,美国经济衰退,日本经济衰退加深,欧盟经济减速,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再度趋向疲软和九一一事件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导致东南亚国家出口严重衰退。2001年新加坡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22.4%降为-8.3%;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10.2%,除了电子产品出口减缓外,油价下跌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冲击也颇大;电子产品占泰国出口比重超过30%,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19.4%降为-6.4%;石油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石油与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同时萎缩的冲击下,2001年印尼的出口衰退了9.8%;菲律宾的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电子产品占出口比重也不低,在出口市场双重减缓打击下,2001年菲律宾的出口衰退15.6%,是东南亚国家中出口表现最差的国家。

2.投资低迷。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在2001年都不景气,普遍影响各国企业的投资预期心理,投资支出开始减缓。新加坡的实质固定资本形成出现4.6%的负增长;2000年马来西亚的资本投资增长达24.1%,是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力,但2001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支出衰退2.1%;菲律宾的投资支出也出现负增长;泰国政府虽然采取财政措施刺激景气,但民间投资仍大幅衰退,2001年的投资支出仍然下跌0.3%,远逊于上年;印尼的国内外投资在2001年严重下滑,创十年来的新低,其原因除了治安较差、经济不稳定与法治薄弱外,还因为印尼实施地方自治后,各种地方条例对投资者并未产生激励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与其第一次衰退的成因有明显的差异,两次衰退对其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1997年7月~1999年6月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首先出现在泡沫成分很大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导因于该地区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制、企业债务危机等问题。而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的大幅度衰退(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锐减)传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衰退(即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多地表现为对东南亚国家虚拟经济的巨大影响,而第二次衰退则主要表现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02年的第二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2001年第四季度,泰国、马来西亚已率先出现了经济增长转趋回升的好势头,进入2002年第二季度,整个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更为明显。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经济复苏。新加坡在2001年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入2002年后衰退渐趋缓解,第二季度后的增长率都超过3%,全年的增长率为2.2%。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也由2001年的0.4%,攀升为4.2%,印尼、泰国与菲律宾经济分别获得3.7%、5.2%与4.6%的稳健增长,都优于2001年。但从东南亚国家经济第二次复苏的力度来看,显然没有第一次大,新、马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能较快地从2001年的衰退中走出来,主要是得益于内需的扩大和出口地区结构的改善及对中国的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具体而言,2002年东南亚国家第二次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为:

1.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成效。鉴于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系国际需求锐减的结果,2002年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上全球利率水平走低,国内需求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

泰国政府在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又采取降低利率、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和创业基金、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宣布从2003年1月起实施“减税计划”,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2002年泰国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4.7%,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长率达5.9%。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上半年泰国内需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出口,这与以往泰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情况相比乃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也标志着泰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由单轨转向双轨。

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弥补外需的减退,以遏制经济的衰退。2001年3月和11月马来西亚政府分别追加了30亿林吉特和43亿林吉特的财政支出。2002年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投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提高公务人员工资,降低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以及削减中小企业的税收(规定凡实缴资本额在250万林吉特以下的中小企业可以少缴8%到20%的公司所得税)。加之利率低、商品价格平稳以及信用消费逐渐普及等因素,2002年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了4.2%,远高于2001年的2.8%。

2002年菲律宾与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也分别增长3.9%和4.7%,均好于2001年。不过,经济高度外向的新加坡的民间消费支出却呈现增长0.9%的低迷不振状态,低于2001年的2.3%。新加坡就业需求持续衰退,无法提高消费者信心是导致2002年消费支出减少的主因。

2.东亚地区区域内贸易扩大,出口地区结构改善。2002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老成员国,即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相互间免除关税,扩大了东盟区域内的贸易。2002年11月4日,朱róng@①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这些进展说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加速推进。这对东南亚国家调整出口战略向区内转移十分有利。东南亚国家亦正在调整其出口战略,如印尼制定了“面向东亚、面向中国”的政策,试图改变目前出口过分依赖美国的被动局面。

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促进了东盟成员间及东盟成员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扩大。2002年菲律宾的出口增长9.1%,是东盟老成员中表现最为优异者,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增加65.4%,对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对美国的出口则衰退了3.6%。马来西亚、泰国与新加坡的出口则分别增长6.7%、5.4%与2.7%。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拉动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1.7%,达到547.7亿美元,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4.4%,东盟地区对华贸易顺差为76.3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对华出口增长37.5%,马来西亚也增加49.8%(马来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了新加坡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菲律宾增加65.4%(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2年1-12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2期。);泰国、印尼也都开始注意中国市场,对华出口高速增长。相信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中国的这种拉动和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各国电子产品的出口虽未见明显的增长(新加坡仍呈负增长),但相较于2001年的严重衰退情形,都已获改善。2002年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回升,也对2002年东南亚国家的第二次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东南亚国家今后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国际经济状况。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的股市价格与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恐怖事件阴影未散,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不少,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压抑着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成为制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不会太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尽管非典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活力仍保持强劲,外资投资持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经济仍将会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从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得到印证。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继续2002年高速增长的势头,且呈加速趋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3月,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4.3%,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对华出口分别增长68.3%、62.6%、33.5%、72.7%和90.3%(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3年1~3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

在依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当前部分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一定的难题:(1)自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比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使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扩大企业生产和进行企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融资仍然相当困难。(2)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了依靠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导致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额不断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3)东南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结构、金融体制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尚不明显,经济结构、贸易结构、企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外资流入在短期内也难有明显起色。

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经济虽然再次进入复苏的阶段,但是由于其高度依赖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尚存在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故其经济增长将是中低速的,复苏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笔者估计,2003年东南亚国家将会延续2002年的经济复苏,但经济增长的幅度仍不会太大。

几点启示

属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新加坡和东盟四国是中国近邻,它们实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分别比中国早了20年和10年,它们曾经遇到的经济问题、难题乃至经济危机有不少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可能会遇到的。认真研究它们的这些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教训)对中国今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与自由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的过程是不可抗拒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这一过程虽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但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过程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不利,而且经济越是落后、市场经济体制越是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为严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尚未充分整备、金融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条件下过度、过急地实施了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爆发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可能遇到的挑战一定要有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必须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谨慎地、逐步地、稳妥地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2.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起实施了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战略和政策,特别是1986年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它们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倾向,使经济取得迅速增长。但它们对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结构性弊端却没能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措施及时纾解。例如,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贸易地区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口商品过分集中于近10年来国际市场需求较大的信息技术产品与电子产品(主要为零部件、部分是成品),出口制品多半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收支呈现长期逆差,外资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装配工业,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性不强,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没有得到改造,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程缓慢,等等。这些经济结构性沉痼正是1997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两次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应该承认,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和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大量引进跨国公司资本投资的有利时机,中国应将这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高潮有效地化为提高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结构的大好条件,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健全金融体制、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及时调整金融政策是防止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起因于其金融危机,除了上述金融市场、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管理与监督能力薄弱之外,未能及时采取灵活的金融政策也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以泰国为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政策的失误:(1)在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增长速度长期趋缓的形势下,仍然没有调整货币汇率政策。(2)放松对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的监管,以致于让大量的银行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旦房地产热、股市热导致的“泡沫经济”破灭,不少企业倒闭,呆账、坏账大量出现,银行倒闭,外商迅速撤走资金,使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乘虚而入。(3)过于重视引进国际资金,而忽视了对国际资金流入结构、流向进行监督与管理。(4)用高利率吸引外国资金流入,泰铢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导致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利用利率差价进行投机,搞乱泰国金融市场。这些金融市场、体制、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缺陷与失误,是值得中国认真吸取的教训。

4.东南亚国家在两次经济衰退期间均能有针对性地、比较及时果断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应对。它们在第一次经济衰退前期,采取了以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应对,先取得金融与经济形势的稳定,然后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形势下及时地采取放宽财政金融紧缩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敢于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与条件,对外资投资流动采取管制的严厉措施以求得金融形势稳定的改革经验尤为值得重视。东南亚国家在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针对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一起因,采取了扩大内需、调整出口市场、加速亚太地区区域内和东盟地区区域内经济合作步伐等政策应对,从而在2002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取得了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2.3%回升到3.6%的经济复苏。这些政策应对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是值得中国吸取的决策财富。

【参考文献】

(1)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振兴会白皮书:投资篇》,东京,日本贸易振兴会,1997~2002年。

(2)日本经济企划厅:《东亚经济》,东京,日本经济企划厅,1997~2002年。

(3)ASIANDEVELOPMENTBANK,AsianDevelopmentOutlook2003,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4)张蕴岭、孙士海:《形势与热点问题透视》,载《2002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汪慕恒、周明伟:《2002年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回顾与展望》,载《厦门特区论坛》2003年第3期。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9篇

1997~1999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

1.经济结构改革、调整进展缓慢。东盟四国(指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下同)在70年代起开始实施依靠引进外国投资发展面向出口的经济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形成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带动了其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形成了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结构和高度依赖电子、电机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贸易结构。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这种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后起新经济增长区(中国、越南、印度)的激烈竞争,为此它们在90年代初提出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结构改革、调整的战略目标,但进展却十分缓慢。出口增长速度逐步趋缓,加上1995年起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疲软,东盟四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打击,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2.金融自由化政策实施得过早、过急。80年代末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盟四国的经济自由化、金融自由化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与新加坡、香港相比,甚至与台湾相比,它们的金融市场体制都并不十分健全,金融监管能力不强,金融管理技术不成熟。金融自由化固然有利于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入,但在条件不完备的背景下却容易形成一种在缺乏防范、缺少制约手段的条件下把吸引国际资金放在首要目标(不仅是长期直接资本投资的流入,更多的是短期借款甚至是投机资金的流入)的金融体制。这就容易为国际投机资金提供操纵当地金融市场以牟取暴利,把当地金融市场搞乱后又迅速撤走资金的机会与条件,并形成以房地产、股市为中心的“泡沫经济”。1997年7月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菲律宾被世界银行列为东南亚金融危机五大受灾区。其中泰、马、印尼的金融危机基本上是由上述这些原因引起的;菲律宾的金融危机则主要是东南亚国家货币危机导致菲律宾居民对比索的不信任感而引发的。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期间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指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各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与特点各不相同,这主要是由各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决定的。

1.泰国、马来西亚、印尼受影响程度最大,而且都是直接内发的、迅速引发的和全面触发的。这直接起因于其内在的金融管理体制不健全与金融政策失误、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股市,从而形成“泡沫经济”成分较大、不良债权比率高、外债数额庞大等经济结构方面的弊端。

2.菲律宾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较小,而且特点是间接的、滞后引发的(1997年下半年所受影响不大,进入1998年后影响程度才加大、加深)。这是由于;(1)菲律宾经济是在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4年以后)才开始有中速的经济增长,没有太多“经济过热”问题;(2)“泡沫经济”成分较小;(3)由于工资水平低,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尚有一定的出口竞争能力;(4)从1984年债务危机后到1997年已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督下进行了经济结构、金融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3.新加坡所受影响的程度最小,而且是间接和滞后引发的(直到1998年东亚地区国家普遍出现经济衰退后才显现出来),同时也不是全面触发的(它的货币贬值幅度不大,主要是股市价格数下跌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1)金融管理体制比较健全(和香港、台湾相同);(2)“泡沫经济”成分不大;(3)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不高;(4)由于有不少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公司在其证券市场上市(与香港相同),并为印尼等东盟国家提供巨额的贷款,间接引发了部分经济指标(股市价格指数)的恶化;(5)高度依赖出口与转口贸易间接引发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较大幅度下降。

4.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所受的影响都是间接引发、滞后引发的。这基本上是由于它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邻国的直接投资和对东亚地区国家的出口贸易支撑,所以受东亚各国经济严重衰退的影响,这四个国家的经济也于1998年开始出现衰退。

1999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第一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受危机影响程度最大的泰、马、印尼基本上采取了相似的对策:在危机的前期,采取了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政策等措施以稳定金融、经济形势;在危机的后期,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前提下,转而采取放宽财政金融与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菲律宾的对策则侧重于稳定经济与促进经济复苏。

1999年下半年以后,世界市场景气看好,带动了东南亚国家出口和制造业大幅增长,东南亚国家经济逐步定出低谷,走向复苏。不过,不同国家的经济复苏情况仍有明显差异。以1999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幅度看,泰国经济的复苏力度最大(与1998年经济增长率相比,回升近15个百分点),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印尼,菲律宾居第三位,新加坡复苏力度最小。而就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而言,则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表现最佳,泰国居次,菲律宾亦表现平稳,而印尼则仍陷于经济停滞的困境中。

2000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继续复苏,新加坡经济增长率高达10.3%,马来西亚也达8.3%,印尼提高至4.9%,泰国为4.6%,菲律宾为4.0%。2000年东南亚国家出现了较稳定的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出口仍然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新加坡出口贸易获得两位数的增长,高达22.4%,表现远优于1999年的5.7%;马来西亚的出口亦大幅增长16.2%;受石油价格高涨的影响,印尼的出口增长率达27%,扭转了1999年下跌0.4%的局面;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9.6%,也比1999年有所提高。

2.国内需求普遍获得改善。受劳动力市场需求改善、低利率及消费者信心好转的有利影响,2000年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需求分别增长9.4%和12.2%;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虽受国内政局不稳影响,但仍增长3.6%,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70%;泰国由于失业情况不断改善,家庭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长4.5%。

3.国内投资活动增加。新加坡的企业投资已扭转了连续两年负增长的局面,取得5.9%的增长;马来西亚与印尼更分别获得24.1%与17.9%的高速增长;菲律宾的固定资本形成虽仍呈负增长1.6%的局面,但比1999年的-2.0%有所缓和;泰国则较为平稳,增长5.7%。

各国经济复苏的力度之所以会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有:(1)原来的宏观经济基础强弱不同;(2)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不同;(3)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效果不同;(4)国内政局、社会局势稳定程度不同。

2001年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及其成因

受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表现远不如2000年,出现了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第二次衰退。新加坡经济自2001年第二季度以来即呈现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为-2.0%,是东南亚国家中表现最为疲软的;马来西亚经济自2001年第三季度起转呈负增长,全年的经济增长率虽仍取得0.4%的正增长,但远低于2000年的8.3%;菲律宾经济在投资与消费支出支撑下增长3.4%,略低于2000年的4.0%;印尼经济增长3.3%,低于2000年的4.8%;泰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增长1.8%,低于上年的4.6%。

上述情况说明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对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影响程度也同样是不平衡的:(1)新加坡所受的影响程度比东盟四国大得多,其经济增长率从2000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2.0%,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远远大于东盟四国的下降幅度。(2)东盟四国在金融危机期间都是重灾区,到了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尽管它们的国内经济结构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良债权处理也还不彻底,但它们对美国市场、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依赖程度已比新加坡低,故其所受的影响程度也较低。(3)东盟四国中马来西亚的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及其出口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最高,加之其出口产品多为信息电子产品,因此其所受到的影响在东盟四国中也最大(其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幅度比其它三国至少高出5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和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东盟四国所受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新加坡的情况正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其主要原因是:(1)1997年7月~1999年6月的金融危机是起因于东南亚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因此金融体制较不健全、金融管理能力较弱、泡沫经济程度较大、银行不良债权和企业债务危机较为严重的东盟四国所受到的影响较大,而新加坡则由于这方面情况不如东盟四国严重,故所受到的冲击比东盟四国小得多;(2)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起因于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因此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和对美日市场及对信息电子产品出口的依赖程度都比东盟四国高的新加坡所受到的影响就要比东盟四国大得多。

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转趋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严重衰退。2000年,世界经济景气良好,东南亚国家出口增长都相当强劲,带动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取得较大幅度的复苏。但进入2001年,国际市场转趋低迷,美国经济衰退,日本经济衰退加深,欧盟经济减速,国际市场信息技术产品需求再度趋向疲软和九一一事件的爆发,严重冲击了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导致东南亚国家出口严重衰退。2001年新加坡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22.4%降为-8.3%;马来西亚的出口萎缩10.2%,除了电子产品出口减缓外,油价下跌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冲击也颇大;电子产品占泰国出口比重超过30%,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由2000年的19.4%降为-6.4%;石油是印尼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石油与非石油产品的出口同时萎缩的冲击下,2001年印尼的出口衰退了9.8%;菲律宾的出口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高,电子产品占出口比重也不低,在出口市场双重减缓打击下,2001年菲律宾的出口衰退15.6%,是东南亚国家中出口表现最差的国家。

2.投资低迷。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在2001年都不景气,普遍影响各国企业的投资预期心理,投资支出开始减缓。新加坡的实质固定资本形成出现4.6%的负增长;2000年马来西亚的资本投资增长达24.1%,是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的主力,但2001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投资支出衰退2.1%;菲律宾的投资支出也出现负增长;泰国政府虽然采取财政措施刺激景气,但民间投资仍大幅衰退,2001年的投资支出仍然下跌0.3%,远逊于上年;印尼的国内外投资在2001年严重下滑,创十年来的新低,其原因除了治安较差、经济不稳定与法治薄弱外,还因为印尼实施地方自治后,各种地方条例对投资者并未产生激励效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与其第一次衰退的成因有明显的差异,两次衰退对其经济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1997年7月~1999年6月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首先出现在泡沫成分很大的金融和房地产业,导因于该地区各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金融体制、企业债务危机等问题。而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出现第二次衰退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通过出口贸易的大幅度衰退(尤其是信息技术产品对美国出口的锐减)传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一次衰退(即东南亚金融危机)更多地表现为对东南亚国家虚拟经济的巨大影响,而第二次衰退则主要表现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002年的第二次经济复苏及其成因

2001年第四季度,泰国、马来西亚已率先出现了经济增长转趋回升的好势头,进入2002年第二季度,整个东南亚国家经济复苏的迹象更为明显。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迎来了金融危机后的第二次经济复苏。新加坡在2001年经历严重的经济衰退,进入2002年后衰退渐趋缓解,第二季度后的增长率都超过3%,全年的增长率为2.2%。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率也由2001年的0.4%,攀升为4.2%,印尼、泰国与菲律宾经济分别获得3.7%、5.2%与4.6%的稳健增长,都优于2001年。但从东南亚国家经济第二次复苏的力度来看,显然没有第一次大,新、马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的形势下,200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能较快地从2001年的衰退中走出来,主要是得益于内需的扩大和出口地区结构的改善及对中国的出口的大幅度增长。

具体而言,2002年东南亚国家第二次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为:

1.各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得成效。鉴于2001年东南亚国家经济衰退系国际需求锐减的结果,2002年东南亚国家普遍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上全球利率水平走低,国内需求对各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高。

泰国政府在继续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又采取降低利率、向居民提供消费贷款和创业基金、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宣布从2003年1月起实施“减税计划”,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标准。2002年泰国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4.7%,其中第四季度的增长率达5.9%。亚洲开发银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上半年泰国内需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出口,这与以往泰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的情况相比乃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这也标志着泰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由单轨转向双轨。

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弥补外需的减退,以遏制经济的衰退。2001年3月和11月马来西亚政府分别追加了30亿林吉特和43亿林吉特的财政支出。2002年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包括扩大公共投资,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公司所得税税率,提高公务人员工资,降低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以及削减中小企业的税收(规定凡实缴资本额在250万林吉特以下的中小企业可以少缴8%到20%的公司所得税)。加之利率低、商品价格平稳以及信用消费逐渐普及等因素,2002年马来西亚的民间消费支出增长了4.2%,远高于2001年的2.8%。

2002年菲律宾与印尼的民间消费支出也分别增长3.9%和4.7%,均好于2001年。不过,经济高度外向的新加坡的民间消费支出却呈现增长0.9%的低迷不振状态,低于2001年的2.3%。新加坡就业需求持续衰退,无法提高消费者信心是导致2002年消费支出减少的主因。

2.东亚地区区域内贸易扩大,出口地区结构改善。2002年1月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东盟老成员国,即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相互间免除关税,扩大了东盟区域内的贸易。2002年11月4日,朱róng@①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这些进展说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在加速推进。这对东南亚国家调整出口战略向区内转移十分有利。东南亚国家亦正在调整其出口战略,如印尼制定了“面向东亚、面向中国”的政策,试图改变目前出口过分依赖美国的被动局面。

东亚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加速推进促进了东盟成员间及东盟成员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扩大。2002年菲律宾的出口增长9.1%,是东盟老成员中表现最为优异者,其中,对中国的出口增加65.4%,对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有不错的表现,但对美国的出口则衰退了3.6%。马来西亚、泰国与新加坡的出口则分别增长6.7%、5.4%与2.7%。

3.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已成为拉动东南亚国家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大幅度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与东盟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1.7%,达到547.7亿美元,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34.4%,东盟地区对华贸易顺差为76.3亿美元。其中,新加坡对华出口增长37.5%,马来西亚也增加49.8%(马来西亚与中国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了新加坡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菲律宾增加65.4%(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2年1-12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2期。);泰国、印尼也都开始注意中国市场,对华出口高速增长。相信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中国的这种拉动和支撑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各国电子产品的出口虽未见明显的增长(新加坡仍呈负增长),但相较于2001年的严重衰退情形,都已获改善。2002年国际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一定程度的回升,也对2002年东南亚国家的第二次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东南亚国家今后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国际经济状况。200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少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的股市价格与汇率波动频繁且波动幅度大,恐怖事件阴影未散,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不少,非典型肺炎疫情的影响等等。这些不确定因素压抑着消费意愿与投资意愿,成为制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因此,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不会太大。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给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迎来一二十年的高速增长期。尽管非典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活力仍保持强劲,外资投资持续增长,国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同时,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本架构,为今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经济仍将会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从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得到印证。2003年第一季度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继续2002年高速增长的势头,且呈加速趋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1~3月,东盟地区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64.3%,其中,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对华出口分别增长68.3%、62.6%、33.5%、72.7%和90.3%(注:《中国进出口商品主要国别(地区)统计(2003年1~3月)》,载《国际贸易》2003年第5期。)。

在依靠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当前部分东南亚国家也还存在一定的难题:(1)自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一些东南亚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比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金融机构的“惜贷”行为使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扩大企业生产和进行企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融资仍然相当困难。(2)近年来,东南亚国家主要采取了依靠扩大公共投资刺激内需来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措施,导致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额不断增加,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政府进行经济调控的政策空间。(3)东南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结构、金融体制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努力,但成效尚不明显,经济结构、贸易结构、企业结构尚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外资流入在短期内也难有明显起色。

总体而言,东南亚国家经济虽然再次进入复苏的阶段,但是由于其高度依赖不断变化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尚存在一些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故其经济增长将是中低速的,复苏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笔者估计,2003年东南亚国家将会延续2002年的经济复苏,但经济增长的幅度仍不会太大。

几点启示

属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新加坡和东盟四国是中国近邻,它们实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分别比中国早了20年和10年,它们曾经遇到的经济问题、难题乃至经济危机有不少是中国当前乃至今后可能会遇到的。认真研究它们的这些经验与教训(特别是教训)对中国今后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与自由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的过程是不可抗拒的。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参与这一过程虽可为它们的经济发展提供机遇,但也会带来严峻的挑战。这一过程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不利,而且经济越是落后、市场经济体制越是不完备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就越为严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正是在东南亚国家金融市场尚未充分整备、金融管理体制尚未健全的条件下过度、过急地实施了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爆发的。因此,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自由化可能遇到的挑战一定要有充分的警惕和清醒的判断,必须在有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谨慎地、逐步地、稳妥地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自由化的进程。

2.东南亚国家自70年代起实施了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战略和政策,特别是1986年亚太地区区域内资本投资高潮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它们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倾向,使经济取得迅速增长。但它们对依靠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结构性弊端却没能采取正确的、有效的措施及时纾解。例如,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过高,贸易地区过分集中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口商品过分集中于近10年来国际市场需求较大的信息技术产品与电子产品(主要为零部件、部分是成品),出口制品多半为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贸易收支呈现长期逆差,外资投资的制造业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装配工业,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性不强,二元经济结构基本上没有得到改造,绝大部分农村人口仍处于贫困状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程缓慢,等等。这些经济结构性沉痼正是1997年以来东南亚国家两次经济衰退的根本性原因。应该承认,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外资投资发展面向出口工业化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和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正面临大量引进跨国公司资本投资的有利时机,中国应将这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高潮有效地化为提高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结构的大好条件,加速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3.健全金融体制、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和及时调整金融政策是防止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东南亚国家的第一次经济衰退起因于其金融危机,除了上述金融市场、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管理与监督能力薄弱之外,未能及时采取灵活的金融政策也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以泰国为例,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是金融政策的失误:(1)在出口竞争日益激烈、出口增长速度长期趋缓的形势下,仍然没有调整货币汇率政策。(2)放松对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的监管,以致于让大量的银行贷款投入到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一旦房地产热、股市热导致的“泡沫经济”破灭,不少企业倒闭,呆账、坏账大量出现,银行倒闭,外商迅速撤走资金,使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乘虚而入。(3)过于重视引进国际资金,而忽视了对国际资金流入结构、流向进行监督与管理。(4)用高利率吸引外国资金流入,泰铢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导致国际金融投机商得以利用利率差价进行投机,搞乱泰国金融市场。这些金融市场、体制、管理与政策方面的缺陷与失误,是值得中国认真吸取的教训。

4.东南亚国家在两次经济衰退期间均能有针对性地、比较及时果断地采取一些有效的政策应对。它们在第一次经济衰退前期,采取了以整顿金融秩序和紧缩财政金融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应对,先取得金融与经济形势的稳定,然后在金融经济形势有所稳定的形势下及时地采取放宽财政金融紧缩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特别是马来西亚政府敢于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与条件,对外资投资流动采取管制的严厉措施以求得金融形势稳定的改革经验尤为值得重视。东南亚国家在第二次经济衰退期间,针对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这一起因,采取了扩大内需、调整出口市场、加速亚太地区区域内和东盟地区区域内经济合作步伐等政策应对,从而在2002年国际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取得了经济增长率从2001年2.3%回升到3.6%的经济复苏。这些政策应对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是值得中国吸取的决策财富。

【参考文献】

(1)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振兴会白皮书:投资篇》,东京,日本贸易振兴会,1997~2002年。

(2)日本经济企划厅:《东亚经济》,东京,日本经济企划厅,1997~2002年。

(3)ASIANDEVELOPMENTBANK,AsianDevelopmentOutlook2003,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4)张蕴岭、孙士海:《形势与热点问题透视》,载《2002年亚太地区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汪慕恒、周明伟:《2002年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回顾与展望》,载《厦门特区论坛》2003年第3期。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0篇

如果说前几次危机都有经济增长放慢的前兆,那么,越南危机的爆发真有些突然性。因为,直到去年为止,越南紧跟中国,还保持着世界第二位高速经济增长的神话。它的产业结构也同中国雷同,沿承着东亚经济发展的模式――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低附加价值的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它的迅速发展同样仰仗着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对外开放战略的积极实施。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东亚国家之间由于产业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高度雷同性,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关系:中国以它明显的工业化的时间积累(计划经济时代也留下了一定的财富)和经济规模的比较优势还是保持着最强的发展势头;而越南则在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上,紧随其后,不断在向世界展示它“后发”的追赶优势。比如,越南人口的识字普及率高达94%,超过中国的85%和印度的65%;由于战争等原因,现在人口的平均年龄都在24-25岁之间,劳动力的丰富程度凌驾于闹“民工荒”的中国。而工资水平,单纯的劳动者只有中国的2/3,技术劳动者中国更是超过越南的2.2倍。再加上,越南又是天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所以,这几年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也包括因为中国投资成本的增加而不得不从中国退出的外国和中国本土的企业。

当然,现在活跃在越南的外商主要还是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它们同样做着加工贸易,最终产品也主要向美国、欧洲和日本出口。为了在亚洲快速“挤进”小康国家的行列,越南政府不断推出更加积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它不仅同中国一样,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而且,还提供了更多优惠的外部融资条件,比如,允许外国金融机构的进入和提高对境内机构的参股比例。通过金融开放来降低外国企业投融资中所产生交易成本(去年越南股市的“繁荣”程度竟然超过了中国)。

因此,从表面上看,越南延续着东亚发展的模式,而且,又吸取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功经验,所以,到目前为止它还在延续着高增长、高就业和人均收入水平明显改善的良好表现。那么,为什么这种良好的基本面会导致货币和金融危机(见下图),它的爆发是否就预示着东亚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外向依存型经济结构的不可持续性?至少从今天外汇占款所引起的中国流动性过剩和越南这次陷入货币危机的困境中,引起我们深刻反思的地方确实不少。

首先,汇率和利率管制的金融抑制战略(区别于没有经济增长的金融压抑)对东亚发展中国家利用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驱动力,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中国和越南的高速增长充分地说明了这一事实。但是,这种金融压抑削弱了本国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运转机制,削弱了金融资产价值创造中所需要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的基本功能,也削弱了政府监管部门宏观调控和对金融风险进行监控的能力。比如,中国和越南的金融体系,长期以来都只关注它对企业融资的重要性(金融压抑就是这种思维的具体反映),却忽视消费者对金融资产的价值创造功能的正常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金融资产交易的双方进行有效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的需求。因此,一旦出口带来的巨大财富,(即使)出于保值的功能,进入了一个功能缺失(往往因为最基本的价格发现功能的丧失而引起其他金融功能的扭曲)的金融体系,就很容易爆发资产泡沫,由此产生强烈的财富膨胀的市场预期和追逐价值增长的投机行为,尤其是目前输入型通胀的恶化(因为越南和中国的高速工业发展都对境外工业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更是加速了这种追逐金融资产价值以对冲购买力下降的投资行为的扩张,从而这也就不知不觉地埋下了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的种子。当然,资产泡沫发生并不意味着金融危机这一种子一定会发芽结“果”,越南之所以爆发金融危机,还必须具备其他的金融脆弱性问题。

其次,对国际收支不均衡(外汇占款型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处理方法,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不会改善国际收支问题,而且只会降低本国抵御外部投机冲击的能力。越南为了尽快缩短和其他东亚国家的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不断在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的环境,来促进FDI流入和贸易增长。虽然它也认识到这种发展模式会带来像中国那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从而模仿日本和东亚的发展模式,也就是通过大量进口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器械和工业原材料(日本是进口高附加价值的最终产品作为研发的对象;东亚是民间企业进口工业生产所需要的中间品)来缓解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流动性过剩),但是,这一做法却扩大了贸易逆差,削弱了政府利用厚实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的能力(越南的外债规模也高于它的外汇储备),从而增加了投机资本寻求一本万利的“冲动”。事实上,这一点,又重蹈覆辙了97年东亚危机前受害国家曾经犯过的共同错误,带来了它今天因为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所遭遇的“小国的痛苦”。相反中国政府,却重视外汇储备对本国现有发展模式的重要性,一方面,它顶住贸易摩擦的压力来维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又通过基金或国内企业或机构的海外运作或投资来重视资产价值的保值功能。可惜这一战略是出于中国这一“大国”之手,很容易被政客诱导为“大国的威胁”之举。因此,如果中国政府不能有效地解决一进(出口带进的外汇)一出(海外财富增值)的问题,那么,也会因为经济增长放慢或流动性过剩所引起的资产和价格的泡沫而断送掉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增长奇迹”。这恰恰是中国今天的最大烦恼。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1篇

一、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造成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确对亚洲造成明显影响

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出口为导向,经济外向性特征十分明显,对美国和欧盟市场的依赖性较大,因而,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所造成的世界经济衰退,对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加工制造业发展、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均造成较明显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消失。

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业,涉及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9个行业。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从中国对外贸易统计中可以看出来,从2008年11月起,中国对外贸易连续4个月呈下行趋势,情况比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还严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1月、12月和2009年1月,中国进出口金额分别下降9%、11%和29%,2009年2月出口下降25.7%,进口下降24.1%。

从次区域来看,2008年全年中国同东北亚地区各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增长幅度均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幅度(分别低3.2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而对南亚和西亚的贸易增长幅度却比中国外贸平均增长幅度高9.5个百分点;从出口看,中国对上述3个次区域的出口增长幅度均高于中国对世界出口的增幅;从进口看,中国自东北亚和东盟的进口增幅均大大低于中国自世界各国进口的增幅,但自南亚和西亚的进口增幅比中国进口增幅高一倍。

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的影响,2009年亚洲外向型经济增长可能会放缓。实际上,从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和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已经感受到北美、欧洲和日本订单锐减的寒冷,这无疑将导致产品出口下降。经济放缓使全球包括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费,并最终将使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在前几年暴涨之后发生暴跌。这种情况将对能源和粮食生产国十分不利。

毫无疑问,金融危机的确已经明显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和亚洲其他各国。

(二) 金融危机没有对亚洲国家经济造成破坏性损失

迄今为止,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并不一样,其中日本、韩国等国受到的影响最大,它们2009年经济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但从全地区来看,包括中国、东盟大多数国家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其经济的基本面尚未受到破坏性的影响,金融行业遭受的直接损失也有限。这是由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均较为独立,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这些国家大都采取了较为审慎的金融政策,这为抵御这次发生的金融危机设置了一道 “防火墙”。这一事实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同。

法国开发署亚洲部经济学家让-拉斐尔・夏波尼埃尔认为,所有亚洲国家都吸取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增加了资金储备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因而“这场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是轻微的”。 中国和亚洲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另一个原因是,亚洲的经济增长一方面依靠出口,但更重要的动力是依靠内需。投资和消费是这些国家经济主要的原动力。

世界上大多数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都集中在亚洲,而且亚洲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加快。这将需要规模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这种城市化进程还将伴随着中产阶级的壮大,他们的购买力促使汽车、电脑、手机等产品销量增长。虽然也遭受了金融危机之苦,但是亚洲的基金很可能利用这次机会收购美国和欧洲的资产。 可以说,经历过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洗礼的亚洲国家,在这次强烈的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并没有像欧盟那样受到严重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各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首先是稳定国内局势,坚定抵御和克服外来危机影响的信心。

因为根据经验,一旦信心发生问题,消费者就会不消费、投资者就会不投资、生产者也会不生产,经济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就是各国政府迅速大力救市的原因。

二、 金融危机对亚洲经济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一)正确认识挑战和机遇的关系

我国有学者说得好:危机既是危害,也是机会。如前所述,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国家是坏事,也是好事。换句话说,亚洲国家把坏事变成了好事,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证明,在挑战中是可以抓住机遇的。

亚洲国家经济这次之所以会受到较明显的影响,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近10%的增长年率,到2007年增速高达13%。但进入2008年后,中国经济增长已呈逐季度放缓的趋势。从理论上和规律上讲,中国经济也该进入一个调整期。

对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来说,情况也大致一样。东盟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已有相当长时间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东盟多数成员国经济增长依然保持高水平,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高近70%,越南等国经济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高近1.7倍。虽然在10年前利用金融危机的机会进行过调整,但这些年来,面对世界市场能源、粮食和其他原材料价格成倍上涨,竞争加剧,就业形势严峻等,粗放型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很难持续的。

所以,可以说,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是迟早的事,金融危机作为一个外部因素,不过是起了一个助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确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二)应对外部影响的最佳途径是加强区域内部的合作

区域经济合作是国际公认的并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保障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区域经济合作的指标之一是区域内贸易的发展程度。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07年亚太地区的区域内出口贸易占本地区出口贸易的比重为49.7%,略低于北美地区(51.3%),比欧洲地区(73.5%)低约23个百分点。

单从贸易角度,区域内贸易因为方便、快捷,可以节省时间和运费,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可以更有利于区域内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可以更有利于降低外部风险造成的影响,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所以,进一步提高区域内贸易比重,不仅还有很大的空间,也应该成为亚洲各国今后的奋斗目标。

(三)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拥有更良好的基础

同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10年前相比,今天亚洲国家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思想基础、物力基础都要良好得多。可以说,在加强合作方面,各国的共识比分歧要大得多。不仅如此,经过近10年的共同努力,中国同东盟已建立起包括东亚地区和次区域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是于2000年由中国方面提出,并得到东盟方面的积极回应。 经过6次贸易谈判后,2002年11月,朱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自贸区的核心是区域内各国货物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框架协议》规定,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双方将以农业、信息通讯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促进和湄公河流域开发5大领域为合作重点,并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2004年1月1日,自贸区的先期成果―早期收获计划顺利实施。

双方在2004年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包括23个条款及3个附件。其中最关键的第3条“关税削减和取消”规定,2005-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6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绝大多数货物贸易实现“零关税”,与东盟新4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可放宽至2015年。

从2005年7月20日起,双方正式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表,对原产于中国和东盟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

2006年10月30日,中国东盟纪念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决心按时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与此同时,中国同周边国家还建立并正在实施一整套合作计划,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国新疆与中亚的合作、南亚次区域的经济合作、图们江流域的经济合作等。这些计划的目标是加强次地区相关国家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本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合作与共同繁荣。

2.中国―东盟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1)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GMS合作始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并负责协调。合作区域包括大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个国家,合作的核心任务是减贫。2005年4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广西加入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几年来,广西积极参与GMS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工作组会议等GMS合作机制,发展与GMS国家在交通、能源、环境、农业、电信、贸易便利化、投资、旅游和人力资源开发等先导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接中国与GMS区域的大通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经贸合作不断增强,与GMS国家各领域的合作项目陆续展开。

(2)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包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家,充分发挥海上通道,构建海洋经济合作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自2006年7月在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以后,在两年多时间里,得到了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大力推动,逐步建立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泛北部湾合作跨国专家组等合作机制,在航空、旅游、产业合作以及中南半岛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等重点先导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中越“两廊一圈”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始于2004年,为GMS合作框架之下的次区域合作,包括广西、云南、广东、海南四省区和越南北方沿海10省市。5年来,广西积极参与中越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广西与越南北部三省联合工作委员会等“两廊一圈”合作机制,在基础设施、制造业、人力资源开发、矿产加工、能源、农业、旅游及北部湾合作等重点先导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3.东盟区域内经济共同体的步伐加快

2008年12月16日,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等东盟成员国的经济部长在新加坡集会,签署了《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东盟综合投资协定》和《关于实施东盟服务业框架协议第七次一揽子计划的草案》等3项关键协定,以便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进一步开放及促进区内及国际贸易。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代表缺席此次会议,但缺席国已同意上述协定内容,并将通过邮寄方式予以签署。出席会议的马来西亚贸工部部长慕尤丁表示,将从2009年起开始实施的这3项协定,必将进一步加快东盟在2015年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步伐。

三、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当务之急

(一)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中国和东盟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和经济实力。中国人口有13亿,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万亿美元;东盟10国共有5.7亿人,国内生产总值达1.2万亿美元。这就是说,中国和东盟是一个有近2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这个市场如果开发得好,利用得好,就不怕任何外来的经济危机。当然,中国和东盟已经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自己关起门来发展经济。

目前,全球多哈回合谈判已陷入僵局,在世界贸易组织现行的谈判机制下,全世界要谈成一项合作协定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区域经济合作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就要灵活得多,方便得多,成功的机率也要大得多。这就是近10多年来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的原因。应该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新兴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把自己做大做强,逐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可以为世界的公平公正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选择加快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方向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下滑和失业人口增加的挑战,与此同时,又都可能抓住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机遇。因此,各国政府必然要在新的高度上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

中国政府决定在2009年对轻工、纺织、钢铁、有色、汽车、石化、船舶、电子、通信等9个受金融危机冲击严重行业进行重点扶持,并已制定出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一系列扶持产业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既需要依靠拉动内需市场,又需要拓展外需市场,尤其是包括东盟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市场。

由此,中国的企业,包括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都应该利用大好时机走出去,积极拓展欧美以外的新兴国家市场。对于我们这次会议来说,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亚洲国家市场是具有特别意义的。

(三)区域经济合作要以逐渐向投资侧重

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在现有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发展双边贸易,同时还应有意识地逐渐向投资方面侧重,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迄今为止,中国和东盟在投资领域是不平衡的,东盟对中国的投资远远大于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鉴于今天的中国已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中国方面应当研究加强对东盟投资的可能性。特别是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协议即将签订,双方还同意建立“共同投资基金”100亿美元,这将为本区域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要研究以此为契机,拓展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四)中小企业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欧盟国家,它们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是相当成功的。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在国家和国际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

全世界的中小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势单力薄,最容易受到像这次金融危机这样的突发事件的伤害。即便在正常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有融资难的问题。好在各国对这类问题越来越给予了重视。

在这方面,可以继续引进欧盟成功的中小企业经验,加强对中国和东盟的中小企业进行必要的培训。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相比,中国和东盟的中小企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而,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非常重要。这种培训是有针对性的,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实践中的成本和风险,减少“走出去”的盲目性,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为区域经济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2篇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

1、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账坏账严重。当时东南亚经济增长相当程度上是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的。东南亚国家在推动经济自由化过程中,也致力于在房地产业中引进竞争机制。由于房地产业投资回报率高,从而吸引了大量资金,导致房地产价格暴涨,形成地产泡沫,严重冲击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2、出口大幅度下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恶化。东南亚国家贸易结构相对单一,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八十年代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九十年代转向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1996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东南亚各国出口急剧下降,如泰国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猛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主要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东南亚经济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

3、外债负担沉重,构成不合理。危机前,东南亚各国大都实行盯住汇率,并相继放开资本账户的管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东南亚国家经常账户几乎一直存在着赤字,像泰国外债就已达850亿美元,原本就不平衡的国际收支状况雪上加霜,货币贬值压力加大,最终诱使国外投资者发动了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攻击。

4、汇率政策僵硬,金融调控机制失措,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金融市场。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了以盯住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汇率制度,这种制度的代价就是中央银行难以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自主、灵活地实施本国货币政策。如,1993年和1994年泰国出现了经济过热,但中央银行无法提高利率。而1995年和1996年美元利率开始上升,泰国经济陷入不景气,这时需要降低泰铢利率,泰国银行同样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5、东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其他国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使得东南亚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当泰国金融当局抵挡不住泰铢贬值被迫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时,国际投机势力立即冲向其他国家的货币,再加上其他国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与泰国类似,所以金融动荡遍及东南亚在所难免。

6、国际游资兴风作浪是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外部因素。当时,国际金融市场上,日本股市复苏,美元持续走强,一部分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纷纷撤离,从而构成对东南亚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粗略统计,当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至少有712万亿美元,并且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势力在此次危机中兴风作浪,成为引发和加剧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和罪魁祸首。

二、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产业的发展应以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为主导。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和劳动力结构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企业,一般规模不会过于巨大,多数依靠国内自有资金即可建立起来,不会形成过渡依赖外债来发展经济的格局。而且,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利润率高,一般不会出现还本付息的问题。随着资源结构的升级,资金逐渐由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劳动力由相对丰富变为相对稀缺,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自然要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而升级。这样按比较优势来发展产业,最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及较快速地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2、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和股市的发展容易产生过热现象,很容易变成泡沫。政府应考虑经济的合理布局,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避免经济活动过渡集中于一两个城市。在减低股市的过热方面,政府应避免采用金融抑制政策,让银行储蓄有合理的利率水平。

3、在我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对于外国资金应以鼓励直接投资为主。外国直接投资流动性较低,不容易受心理和预期因素变动的影响于短期间大进大出,而使国内经济突然大热,突然大冷。利用这种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还有利于外国先进技术向国内转移。同时,我国政府也可以允许一些条件成熟的中国企业到国外的资本市场去上市。但对开放我国的资本市场,允许外国资金直接炒买炒卖流动性大的国内股票、债券和允许国内企业借用短期外债等融资方式,则要格外谨慎。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3篇

如果说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离我们现实生活还非常遥远的话,如果说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曾经重复上演了多次的金融危机还只是我们教科书中的案例的话,如果说从198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1个成员中有133个发生过的不同程度的金融动荡还只是我们身边的事,但与己关系不大的话,那么在1997年始发于泰国,并迅速蔓延到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等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却使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金融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实际上,尽管1997年,我国躲过了那场东南亚金融危机,但仍深深地感受到了其对我国经济及金融产生的影响-筹资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进外资明显感到困难,就业形势突显严峻……。在我们庆幸自己在东南亚危机时度过了一个平安年时,我国已经发生了的一系列金融事件却使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现实-各种形形的金融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1993-1994年的高达20%左右的通货膨胀率造成人民币严重贬值;1995年2月,国债期货“327”品种严重违规,暴炒债券1400亿元,亏损达10亿元之巨,使风光一时的万国证券公司元气大伤;1998年7月,当时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君安证券公司,因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羁押,并与国泰证券公司合并成立国泰君安证券公司;1998年下半年,新国大期货经纪公司承包人卷款潜逃;1998年10月,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不能支付到期债务而被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关闭;还有几大国有银行的坏帐、呆帐和逾期贷款更是我国金融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面对这一连串的金融事件,也许我们就不得不问了:中国可能发生金融危机吗?如果可能发生,那么最有可能是由于自身积累的金融风险引发,还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引发?

其实,由于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由于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使得经济生活中必然不断蕴藏和累积各种金融风险,这些金融风险的累积将积聚巨大的能量并潜伏下来,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则可能爆发,使金融资产泡沫形成、膨胀,然后破灭,从而产生金融危机。由于国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如果不及时防范这些金融风险,那么也许金融危机就真的会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运筹,加强风险管理,防范于未然,将金融风险切实有效地控制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不断发生的国际金融动荡面前,国际社会感到严重不安。亚洲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界最大教训之一是:东南亚国家一直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因而人们对这一危机的爆发毫无准备,以致于在应付这场危机时措手不及。如果说金融危机犹如火灾,那么金融风险犹如火灾隐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防火墙逐渐消失,金融危机频率增加,程度加深,涉及范围扩大。

东南亚遭灾后,国际社会加紧探讨防范措施,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体系稳定评估计划。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常常以一系列的经济、金融指标恶化为先兆,因此,金融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能够根据一系列金融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预警,那么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可能的。因此,在东南亚危机之后,各国都加强了金融预警系统的研究。

例如东盟各国外长于2001年10月举行会议,决定由在雅加达的秘书处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东盟各国贸易、国际收支等重要的财经数据和资料,由金融专家对其进行分析,以预测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在2002年2月召开的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与会各方就建立一个国际“论坛”作为国际金融危机预警机制的建议达成共识。

实际上,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早已对金融危机预警进行了研究。例如,早在197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克鲁格曼在对金融风险预警进行研究时就指出,在固定汇率下,国内信贷膨胀超过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将导致渐进而持久的国际储备流失,最终诱发对货币的投机性进攻,迫使管理当局放弃固定汇率,使货币大幅度贬值,从而导致金融危机。在保罗·克鲁格曼之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租金的Kaminsky、Lizondo、Reinhart等研究者对其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得到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

从我国金融体制来看,国家金融正处在大调整阶段,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几年,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差、激励机制不健全、市场约束力不强、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短期内还不能完全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0,直接面临国外金融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并可能直接面对国外金融游资的攻击,因此,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立足于自防自救,其好处不仅在于防范金融危机,还在于能够及时减轻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失衡的程度。

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结构

1、预警系统的基本结构

金融风险的大小可根据一系列的经济和金融指标来度量,为了能够对我国金融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报警,需要建立一套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它主要由指标体系、预警界限、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四部分组成。

首先是建立一套能够科学、合理、敏感地反映金融风险状况的监测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参考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确定各指标的预警界限值;再用事先确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或模型,对各指标的取值进行综合处理,得出金融风险的综合指数和相应的风险等级;最后用灯号来显示金融风险状态。

预警的目的是防范风险,因此,最后还需根据风险状态采取各种措施化解风险。如我们把整个金融体系比喻为一棵“树”的话,那么金融安全就是树“根”,各种数学处理方法、模型和基本经济、金融统计分析就是树“干”,而与金融安全直接相关的指标体系就是树“叶”要维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并健康发展,就必须观“叶”、抓“干”、保“根”,做好金融预警分析。

2、指标体系

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某几个经济、金融状态突出地先行失衡,进而引发其他金融指标失衡,从而导致全面性的金融危机,因此,金融危机通常都是有先兆的,具体表现在一些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上。通常能够有效地通过大幅度变化来预兆金融危机的金融指标包括:货币供应增长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国内信贷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财政手指差额/GDP、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外汇储备/短期外债、贸易差额/外债总额、实际汇率及波动程度、外国直接投资/外债、经常项目/GDO、贸易差额/GDP、外汇储备/GDP、外债总额/GDP、短期资本流入/GDP、股市价格指数波动幅度、不良资产/银行总资产、银行资本充足率等。

不过,由于上述指标数量繁多,而且某些指标也难以定量分析,因此有必要根据如下原则进行筛选:首先该指标应该可用于估计金融危机发射功能的概率;其次,各指标在危机发声前的行为可比性;第三,该指标语境危机的能力可以定量分析,第四,该指标在历次金融危机中的预警表现良好。

3、预警界限

预警界限指金融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可预兆发生金融危机的这一水平。从金融危机预警研究的成果看,有的金融指标在国际上已经有公认的预警界限标准。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议》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定为8%;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GDP”的最低标准是不大于5%;而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接近或超过25%就是危险信号,等等。对于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参照同一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也可参照经济、金融背景相似国家在金融稳健时期各项指标的数值,并根据历史上发生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来分析测定。

4、灯号显示

为了直观地预报不同类型的警情,可以结合国家统计经济监测预警的做法,对警度采取类似交通管制的蓝灯、绿灯、黄灯、红灯信号来分别表示正常状态、低度风险警戒、中毒风险警戒、高度风险警戒不同等级的警度。其中,蓝灯状态正常(无警),表示比较保守,风险小,但相应地可能会丧失一些收益机会,绿灯代表低度风险警戒(轻警),表示风险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时静态监控即可;黄灯代表中度风险警戒(中警),表示已经出现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需要提高监控力度,采取动态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并采取一定措施,尽可能地化解风险,红灯代表重警,即重度风险警戒,表示金融机构的风险已经很大,此时应采取一级警戒监控,提防随时可能出现的可能严重影响金融机构的事件,因此,当红灯出现时,决策者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金融危机可能很快就会来临了。如果能够跟踪某个时期各项预警指标的数值变化,并有有关的信号描述,并制作相应的预警指标信号图,这样就可观测到金融机构的风险来源及其变化,同时也可初步判断金融机构所承受的风险状态,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金融预警应用实证

泰国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始发地,这里尽管是事后分析,但如果我们将其在1997年以前的金融、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仍可以看到预警指标分析对泰国金融危机的警示作用。

从90年代初期开始,泰国GDP增长率、经常项目差额/GDP、外债总额/GDP、短期外债/外债总额等一直在逐年恶化。其实际GDP从1988年的近14%下降到1996年的6.7%,这说明泰国经济越来越乏力;外债总额占GDP比例从1989年的37%左右上升到1996年的50%多,短期外债/外债总额从1987年不到15%,上升到1996年的40%多,1995年甚至接近50%了,远远高于国际警戒线25%,这说明泰国的外汇流动性风险逐年加大。实际上,在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的1996年,其实际经济和金融运行指标,包括外汇储备可供进口月数、银行不良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股指变动等,如果用前面所述的灯号显示的话,几乎是全线飘“红”,这些指标不仅远高于国际警戒线,就是在整个东南亚地区也是最差的。因此,可以说1997年东南亚危机在泰国首先爆发并不是种偶然。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中国 大湄公河次区域 新形势 新问题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关系能否继续深入展开,经济合作能否深化的一个关节点便是处理好来自区内体与区外体各种交叉因素。本文以后金融危机时代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中国与GMS国家间出现的金融危机因素、中国因素、美国因素及区域合作化因素进行探讨,来研究中国与GMS国家间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以期对中国顺利展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拓展东南亚桥头堡经济辐射区,以及和平外交的发展、周边战略依托的建设起到积极启示意义。

一、在金融危机因素背景下,GMS国家的新进展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创伤,各政府为避免危机扩大,纷纷出台促进经济复苏的政策,并出面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通过国家宏观调控的刺激引导,各个国家的经济已开始复苏并逐渐转暖。此外,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对中国输出无缝钢管进行征收反倾销的事件也反映出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而其正是经济复苏的导向标,预示着经济危机的触底(但其走出危机的徘徊期仍值得推敲)。GMS国家在遭受正常的经济辐射冲击的同时,政治、经济区域合作中出现了一些新进展。其一,泰国昆曼国际大通道自2005年动工开始,未因金融危机而流产,并于2009年成功通车,其建成对促进GMS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二,中国与柬埔寨签订的造价2.6亿元人民币首相府办公大楼援助工程也未因金融危机原因而中断。在经过为期19个月的建设后完成交付。其三,中国援老挝纳堆至巴蒙公路北段修复项目也于2009年6月开始启动,成为中国,泰国,老挝三者交流的重要通道。其四,“中国红河――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进程进一步深化。此外,在金融危机因素影响下,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省份对缅、老、进行了大量投资。在周边三国新设立27家企业,占新批企业总数的87%,协议投资2.3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92%。

二、在中国因素催化下,形成的“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区”与“周边战略”的新态势

GMS国家作为“新东盟成员国”及中国周边战略纵深带,中国一直看重与其的区域合作互动,在中国因素影响下,两者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首先,政治战略上的进一步提高加速了两者的区域合作进度。2009年7月总书记在云南考查工作结束时候提出“要(云南)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企业‘走出去’上水平,尤其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这一战略的提出大大加深和加速了中国同GMS国家的合作交织进度,周边省份纷纷研究两者间新的合作政策。其次,新经济形式的突破进一步加深两者的亲密度。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这不但能振奋中国与GMS国家应对危机的信心,进一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使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亮点,还将在两者间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和贸易环境,有利于减轻金融危机对双方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回暖,将对其起到“稳定阀”的作用。但同时也需注意的是由于GMS国家(除泰国外)为“新东盟国家”其有五年的经济缓冲期。

三、在美国因素影响下,形成的“美国重返东南亚”的新形势

2009年7月,美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被普遍视为是美国重返东南亚。但其实质只是战略调整,将东南亚重新视为其战略重点,加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从美国因素在东南亚地区的作用来看,其介入与加强必然会形成中国和美国在与GMS国家合作上的博弈。但鉴于在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合作中,中国和美国等国家在亚洲的竞争更多的是表现为经济上的竞争来看,可以避免两者间零和博弈的游戏现象。此外,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中国与美国本身之间的经济互相依赖性已经超出了从前任何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中国对外一以贯之的是开放主义,对外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使中国在美国因素注入到东南亚土壤中时,不会如在历史上美国排挤英国那般声称“美洲(亚洲)是美国(中国)的美洲(亚洲)”。中国的开放主义将使得传统国际政治中具有普遍性的零和游戏转变为双赢游戏。

四、由区域化合作因素而演化的“东亚共同体”新动向

随着区域化合作在各领域的延伸,出于维护本集团内的正当需求和谋求更高的对外利益(此外还有以大国欲主导地区以谋求其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筹码加大、获取经济利益差的“额外因素”),以寻求经济利益为初衷的联合体会逐渐演化为具有完整政治安全、经济合作、文化发展三架马车同时拉动的共同体。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日本、韩国、GMS国家、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东亚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使“东亚共同体”的构想蓝图逐渐明朗起来。日本2009年9月执政后,鸠山由纪夫首相在与中、韩两国领导人会谈时多次提及“东亚共同体”的建设,把东亚共同体定位为在亚洲与美国和欧盟并驾齐驱的世界第三极,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迅速升温。2009年10月10日,中日韩合作十周年之际,第二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又讨论三国区域合作和东亚共同体的问题。近期,鸠山由纪夫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也积极“推销”着东亚共同体。此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也将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中国与GMS国家在东亚共同体中的定位,两者双边互动经贸关系,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都将成为“是否会因此湮没”的待定问题。

五、结束语

在错综复杂的后金融危机时代,GMS较为成功的合作模式成为次区域合作发展的聚焦点和其他次区域合作的模范点。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能否维持这种态势,深入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关系,处理好不安定的经济因素和利益纠葛的区外体与区内体的矛盾因素成为其重要的一个节点。此外,中国与GMS国家的经济平台是否健全和体制内的产品是否完善也都将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与GMS国家将来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沈红芳.美国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东南亚经济.和平与发展,2009;1

[2]黄乃文.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表现与未来走向.东南亚研究,2009;1

[3]王雷.美国金融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1

[4]刘阿明.东亚共同体建设:关于现状与问题的思考.东南亚研究,2010;1

[5](越南)阮氏秋芳.东亚价值与东亚共同体建立的构想.东南亚纵横,2010;2

[6]袁波.美国重返东南亚 东盟推出新政策.国际商报,2009;7:28

[7]金柏松.看美国经济重返东南亚应有新视角.国际商报,2009;8:3

[8]王玉主.美国重返东南亚的影响有多大.国际商报,2009;9:22

东南亚金融危机过程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流动性救援 东亚经济体 双边货币互换 金融合作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各国陷入了流动性短缺之中,许多国家对美元的流动性需求逐步加大,因此加大了双边货币互换的力度,以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援度过危机。实际上,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以来在为各国提供流动性支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能力和救援机制存在固有的缺陷,各国也因此纷纷采取其他措施补充流动性,其中代表性的措施就是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在此背景下,同样面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东亚经济体的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也不断加强,并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趋势,这种双边货币互换机制也影响着东亚金融合作的进程。不过,由于汇率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东亚各层级之间流动性互助的有效性亟待加强。

金融危机背景下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发展

双边货币互换手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具体形式是两国央行通过相互存入对方账户等值的本币以使用对方所存入的货币。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前,美联储可以通过此项措施避免黄金流失,该体系解体之后,美联储没有了任意兑换黄金的压力,但货币互换对保持美元稳定仍具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流动性危机的出现,美国扩大了与其他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互换,一方面原有的互换协议规模增大,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协议。

东亚经济体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历史较短,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清迈协议的签署为起点。其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完善东盟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安排,并将其覆盖到所有国家,二是与中、日、韩建立双边货币互换网络和一定的回购协议,必要情况下相互提供适当流动性资金。当前,东盟十国全部加入货币互换协议,中、日、韩也分别与部分国家缔结了相关协议。

(二) 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发展趋势分析

东亚经济体的双边互换协议的主流形式是以本币换取美元,目前仅中日、中韩之间的协议是本币换本币。金融危机以来,各国金融改革出现了新的趋势,东亚经济体的货币互换向各国自主签署双边协议、本币与本币互换的形式发展。以中国为例,其主要的双边互换方式就是与周边各国签署本币与本地互换协议。近年来,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越来越多。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东亚经济体国家通过与中国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期实现促进本国投资、维护地区稳定的目标。

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原有的的区域合作框架下逐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双边货币互换网络。二是东亚经济体内部的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与区域外的美国等国建立了相关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跨区域的货币互换机制逐步建立。三是本币换本币协议成为主要的互换协议形式,既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又利用各国货币进行了贸易结算,促进了双边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从而有利于统一的金融结算体系和货币合作机制向纵深发展。

综上,从当前东亚各国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建立的情况看,东亚区域内的流动性机制选择已经朝着双边机制发展,并成为区域多边机制的补充。不过,东亚自贸区建设进程缓慢,一个折中的选择就是进行自贸协议的制定。同时,以本币换本币取代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的本币换美元,凸显了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基于对金融动荡的关注和金融改革的需求。当前,通过本币换本币规避美元波动造成的巨大风险,有利于双方贸易的长远利益。这种货币互换协议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双边货币互换与东亚各层次流动性救援监督机制

(一)双边货币互换与流动性救援机制的关系

在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流动性支持的来源包括自身储备、区域流动性机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全球多边流动性救援机制,构成了区域或一国流动性的三个层级,但其各自的特点和反应速度不同。其中,国内自身储备是最有效的层次,可以迅速应用到流动性支持中。区域内部的流动性安排紧随其后,也可以进行流动性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流动性支持则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流动性支持的反应速度和效果最差。一国在进行以上几个层次的流动性配置时要结合使用、综合衡量。若后面的两个层级便利性较差,就要积极准备自身外汇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东亚各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不断加大就是典型案例。而且一国需要流动性不能由自身满足时,区域流动性救援机制就要进行补充。因此,综上来看,双边货币互换实际上是一个流动性相互救援机制。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亚经济体纷纷加大了外汇储备,这与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不力和区域流动性救援机制缺乏有关。具体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力度不足一方面在于其预警机制不足,另一方面则在于其救援速度和反应机制缺乏。近年来IMF改革的方向就是提升反应速度和救援效果,但改革进展缓慢,各国在遭遇流动性危机时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区域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当前,亚洲国家开始加大金融货币区域合作步伐,这主要是基于其自身充足的流动性资源而进行的。不过,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东亚经济体之间的流动性救援有所发展,但有效性仍需验证。未来,东亚国家将继续加强双边流动性救援机制的建立,以解决流动性救援并缓解外汇储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