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超级计算;动画;渲染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73-04

1 行业现状浅析

国内三维动画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当前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拉动了国产动画行业的发展。目前,三维动画常用渲染软件为mentray,国内现通用渲染方式为单机渲染、渲染农场两种方式。

单机渲染适用于个人短片作品及小型工作室,对硬件配置要求高、渲染效率低。若以动画电影项目1600镜头为例,每个镜头长度约80帧,渲染文件中场景分21层,单个角色平均分18层,按照平均每个镜头中含两个角色计算,以中等渲染难度镜头为例,一个镜头分46层,每帧单层渲染平均耗时1min,则整个动画电影项目耗时总计:

1(min)*46(层)*80(帧)*1600(镜头)=5888000min,合计约136个月(单台电脑渲染时间)。

渲染农场为当前较为流行的渲染方式,该方式整合了单机渲染的优点,计算节点多且配置较高,渲染速度快,但造价高昂,对小型动画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资金负担,且经常出现丢帧、漏帧等现象。

2 关于超级计算

超级计算机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的电脑,其基本组成组件与个人电脑的概念无太大差异,但规格与性能则强大许多,是一种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主要特点表现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种外部和设备及丰富的、高功能的软件系统。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兆(万亿,非百万)次以上。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美国好莱坞,一部《阿凡达》电影的特技制作需渲染一年多时间才能完成,而如今通过超算中心的高速计算刀片计算,同样对电影《阿凡达》进行渲染处理,仅需两三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

3 超级计算在动画渲染中的应用

高度真实感渲染通过计算光线的传播过程,将设计人员在计算机中制作的三维模型转化为高度真实感的图片,是动漫产品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时间占制作周期的30%左右。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高度真实场景渲染的相关研究紧密围绕超算平台大规模并行这个主题,从串行算法并行化、并行任务调度、并行数据管理等角度展开。相关工作可以分为支持大规模并行的渲染引擎和支持大规模并行的渲染平台两个层次。

渲染引擎的大规模并行研究主要关注于将传统的串行渲染流程及渲染算法并行化,面向单帧或分块并行渲染。目前,支持并行化渲染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Intel/AMD的x86多核架构,STI(Sony Toshiba IBM)的Cell BE架构,Larrabee多核架构以及GPU架构,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改造传统的渲染流程或渲染算法,以高效的利用平台特性,达到最大并行程度。以光线跟踪为例,其渲染流程包括了加速结构建立、光线生成、光线求交、交点着色、光子生成等环节,其中,光线生成、光线求交、交点着色等环节循环执行。因而需要研究每个环节的并行化方法,以及流程的自适应调度方法,数据的存储传输技术等。新兴的GPU并行渲染技术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其在加速结构建立、光线跟踪等环节表现出优于同时期主流众核CPU的性能,但由于GPU显存容量的限制以及指令集处理能力的限制,在处理高度真实场景方面依然存在大量的技术障碍。基于16核以上的众核(heavy core)结构的渲染也是目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众核环境下,流程的并行化,渲染任务划分粒度,负载平衡,内存共享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最终加速比的瓶颈问题。而《阿凡达》等相关并行渲染研发给出了基于CPU和GPU混合的并行渲染解决方案。

支持大规模并行的渲染平台是指由许多运行渲染软件的计算机组成的,由渲染作业管理软件划分和调度渲染任务,提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并行渲染的渲染环境。渲染作业调度管理技术的主要研究热点包括渲染作业调度、渲染数据存储与传输等。渲染作业调度可对渲染任务的排队、分帧、分发和渲染进行自动调度和管理,其中渲染调度为其核心模块。渲染作业由若干帧组成,各个帧之间渲染计算的关联不紧密。因此,传统的调度算法同样适用于渲染管理系统,如先来先服务(FCFS)、短时间作业优先、预约调度(Reservation)和BackFilling算法等。然而,目前的渲染调度大多没有考虑FCFS的缺点,即当作业的资源需求量较大而系统不能满足时,它不会调度后面的作业。为提高系统吞吐量与资源利用率,渲染调度应该能提前预测渲染子任务的期望完成时间、支持预约回填(backfilling)算法。在由几千个节点构成的超算平台上,为了充分发挥每个渲染节点的作用、大幅度提高渲染速度,负载均衡将是任务分配和调度的主要目标,成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手段。面向渲染的分层调度策略目前研究较少,但它将是保证粗粒度负载均衡的有效手段。

4 运用超算超算渲染的配置分析

超级计算机使用linux系统或windows server系统;mentray渲染是动画渲染中最常用、较先进的渲染方法,其常用的操作平台为windows,而国内尚没有专门针对超级计算机与maya软件匹配的最优化配置技术方案方面的研发。

影响渲染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1)硬件配置(内存、CPU、计算节点数量等);

2)软件设置(Mentray渲染中相关参数Resolution、Quality、Raytracing、Reflections、Refractions、Max trace Depth、Shadows、Final Gathering等);

3)文件自身元素对渲染速度的影响,如场景大小、模型点面数、镜头景别、物体材质(3S、反射、折射等)

为充分测试不同文件在不同软硬件条件下渲染速度的不同,本项目选取了几组代表性的渲染文件针对不同的渲染配置进行测试,该文中以以下三个代表镜头为例,分别命名为Ceshi_A、Ceshi_B、Ceshi_C。

以下为三个镜头渲染难点分析:

Ceshi_A:1、室外大场景,有大量树木以及灌木丛;2、建筑数量多达1000余个;3、镜头帧数较长200帧;4、大面积海水(海水为特效单独渲染,不包含在测试数据内);

Ceshi_B:1、两个主要角色;2、角色距离镜头较近(3S材质及离镜头越近渲染速度越慢);

Ceshi_C:1、角色距离镜头较近;2、车窗玻璃反射导致渲染速度较慢;3、镜头内物体数量较多(有大量的鱼群以及珊瑚礁);4、镜头帧数较长350帧。

以上三个镜头基本涵盖了所有动画文件中影响渲染速度的因素,且各有侧重点,因此较具有代表性。

针对三组文件进行软硬件不同方案的测试:

4.1硬件配置相同,不同软件配置(渲染设置)下渲染速度分析:

测试文件基本设置:

帧速率:24帧/s;

画面大小:Width:2560; Height:1080;

图像格式:TIFF(tif);

渲染时间单位:min;

渲染机器:HP Z820 Workstation;

从渲染时长数据来看,软件参数设置越高,渲染质量越高,但渲染速率越慢;当渲染设置高到一定程度后,渲染图像的质量区别很难用肉眼分辨出来,但渲染耗时却会产生翻倍甚至数倍的变化,因此,通过反复测试,我们取得平衡渲染质量与渲染时长的软件最优化配置:

Resolution(分辨率):72

Quality(质量预设):production(产品级别)

Filter(多图像过滤):Gauss

Filter Size(过滤器大小):3

Raytracing(光线跟踪):

Raytracing(光线跟踪):√

Reflections(反射):5

Refractions(折射):5

Max trace Depth(最大跟踪深度):10

Shadows(阴影):2

Reflections Blur Limit(反射模糊限制):1

Refractions Blur Limit(折射模糊限制):1

Final Gathering(最终聚集):

Final Gathering:√

Accuracy(精确度):100

Point Density(点密度):1

Point Interpolation(点差值):10

4.2软件配置(渲染设置)相同,在不同硬件配置中运行的渲染速度分析:

通过硬件测试渲染,超算中心渲染速度比自主渲染机房渲染速度快约45倍。

4.3 渲染人员与硬件设备的优化分配方案

硬件设施共有计算节点700台,接入节点10台;本项目中,渲染使用接入节点4台,计算节点280台;配备人员要保证动画渲染的正常运行并确保渲染质量,同时避免人员浪费。

经过测试,本项目中配备5名工作人员可确保渲染顺利完成,其中渲染操作人员4人,硬件维护人员1人。并计算出同类项目中,工作人员与接入端口及计算刀片的比例安排约为1:50-1:60。

项目人员安排如下:

渲染操作人员:4人;

每人负责一台接入节点的操作,通过接入节点带动计算节点70台;

工作内容:

1)负责操作接入节点,通过渲染排查插件对渲染文件进行检查,确认各项设置正确无误;

2)设置起始结束帧,规定渲染层进行渲染;

3)定期对输出素材进行检查,通过Pdpalyer及Premiere等软件对素材进行初步检查。

硬件维护人员:1人;

负责4台接入节点及280台计算节点的硬件设备维护,检查设备运算状况是否良好,保障设备设施正常运转,确保渲染正常运行。

5 总结

目前,国内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扶持国产动画产业发展,大量动画制作公司营运而生,但三维动画生产制作周期长,回报时间长,造成大量动画公司运营困难,很多优秀的原创动画公司因为难以支付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举步维艰,国产动画产业发展缓慢。

三维动画制作包含多个环节,各环节中以分层渲染耗时最长,对硬件设备要求也最高,但相应的人力投入却最小。因此,解决动画渲染无疑是攻克动画项目周期长的良好切入点,可以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大量压缩项目周期,从而节省项目成本,尽快回笼前期投入资金。由此,对超级计算动画渲染项目的研究与优化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目前,动画渲染多运用单机渲染或渲染农场实现。单机渲染速度慢、效率低,大大延迟了项目进度,而渲染农场是一组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集群,通过多台机器协作运行,达到快速渲染3D动漫作品的目的。渲染农场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Renderbus自助式渲染,目前国内大部分动漫制作公司已经接受这种自助式渲染模式,渲染农场速度快,但价格高昂,尤其对镜头数量较多,镜头文件较大的项目来说,项目资金负担严重。

超级计算机基于国家超算中心存在,承担各种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任务,同时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将建成功能齐全、平台丰富、高效节能、国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开发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其计算节点远远高于渲染农场,换言之,其渲染效率远大于市场上现存的渲染方式,在动画渲染中应用成功后,能产生巨大的直接及间接效益,并造成深远的社会影响,大大缩短动画制作周期,节约成本,从而拉动国内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莉.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1(2).

[2] 薛伟莲,姜帆.基于云计算的动漫产业协作模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本院校;硬件;教学改革;嵌入式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71-02

上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初始,教学过程中软件与硬件两大体系并重。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硬件学接口,软件学编程。”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及门阵列芯片的普及,微机硬件体系中基本上已无分立元器件,学生面对微机硬件体系课程中提到的器件和部件没有直观认识,看不见摸不着。硬件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只是为了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而没有硬件方面应用的愿望,因为教学内容无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进而学生不能在硬件方向上就业。然而近几年来,嵌入式电子产品蜂拥而来、名目繁多,嵌入式电子产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这就给计算机硬件教学带来了挑战并给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拓宽了门路,特别是三本院校的情况更是如此。那么,三本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如何适应这种形式?怎样进行教学改革?这是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一、三本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现状分析

三本院校其实就是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计算机专业硬件教学现状比一二本公办院校更糟糕。他们在教学经费、实验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积淀、科研氛围等方面更逊一筹。首先是,在理念上轻视硬件教学,认为硬件知识无实用价值,无就业前景,只是象征性保留两三门硬件课程,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基本只讲理论或图示实验。学生根本不懂“接口”这一软硬件结合的技术,有的甚至放弃了硬件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软件工程”。更不可思议的是:面对朝夕相伴的微机系统,绝大多数计算机学生从未打开过机箱,根本不认识CPU、南北桥芯片、内存条,也不知道串、并口在哪里。其次,硬件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课程设置存在两个误区:其一是课程名称种类繁多,不稳定、变动大;其二是盲目套用一二本院校的方案,不适合三本院校的教学、师资条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特点,更谈不上特色。在教材选取和教学内容剪裁时陈旧过时(部分教师偷懒),仍以18年前就讲授的8086体系为主体,不能与时俱进。学生面对现代微机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架构很少介绍甚至没有介绍。比如,微处理器的双核和多核技术、串口硬盘和并口硬盘有何区别等等。实际授课时硬件理论讲授过多,实际动手实验太少。例如:详尽分析pentium处理器内部结构时,学生如坠云雾,而具有实用价值的现代微机的部件原理、性能指标、优化组合等又不讲。开设的硬件实验一般都由教师规定好内容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地在实验板(箱)上拔插线路,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无思考余地,更谈不上设计和综合集成。

二、三本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的意义

基于上述三本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的现状,其教学改革非常必要、刻不容缓。

1.学生就业是三本院校的生命线。学生就业是三本院校教学的指挥棒,学生及家长的基本诉求就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好的三本院校社会声誉高,生源稳定,就业直接关系到三本院校的生存,特别是在其生源已经呈现紧张趋势的今天。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造成了用人单位招不到自己需要的学生,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怪现象。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的基本意义就是能拓宽就业的门路。在硬件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向实际应用,切实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始终围绕和紧跟主流微机进行教学,摒弃复杂玄妙的原理剖析,粗线条地从实用角度给学生一个整体观念。这使学生能在IT行业从事维护、组装、销售、网络工程实施等工作。另一方面,扎实地进行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能在电子产品制作、自动控制方向上伸进一条腿。笔者所在的广东培正学院地处IT行业十分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中小IT企业星罗棋布,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电子产品数不胜数。嵌入式电子产品人才需求十分旺盛。这些企业特别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只要具备基本的电子电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基础,并能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其就业之路十分顺畅,工资待遇非常可观,这种现象已经被近几年就业市场所证明。

2.硬件教学改革符合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现已成为大众化教育,在此背景下,三本院校学生具有如下特点:①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不及一二本院校学生,这是中学教育及高考决定了的。②对实用的技术技能感兴趣,不太习惯理论学习和逻辑思维,这是由二个因素决定的:一是自身长期学习的惯性使然;二是学习目的决定,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进一步深造(如考研)的要求,只想更好地就业。③学习上易于冲动,少有恒心和耐力。缺乏自信心,往往遇难而退、望而却步。④他们兴趣广泛,思维灵活,绝大多数学生表面看起来不想学习,其实他们的“成就感”愿望极强,迫切想学到他们认为有用的知识和技术。如上所述可知,不能强行按一二本院校学生的要求来强制他们学习,应因势利导。从应用角度阐述理论,采用案例教学甚至项目驱动教学。在适量学完微机硬件体系结构后,教学重点放在嵌入式电子产品的基本原理、简单EDA(Electronc Design Automation)设计、简单制作方面。使学生能使用常用仪器和工具制作出简单的电子产品,于是兴趣大增、“成就感”油然而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三本院校计算机硬件教学改革的措施

谈到改革措施,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应用和实用为目标设计硬件教学课程体系并剪裁教学内容,使之为就业的二个方面服务;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使之符合三本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新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使之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

1.转变教学理念,修改硬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①教学理念与硬件教学体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三本院校的教学理念首先要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理论知识为实际应用服务、综合评价知识、技能和能力等诸多要素。此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调研了学生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需求二个方面的前提下设计硬件教学课程体系。如前所述,硬件教学有二个就业方向,一是以学生面对的主流微机系统知识为背景从事微机系统维护、组装、销售、网络施工等工作;二是以嵌入式系统知识为背景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制作、销售等工作。这二个就业方向对应二条主要教学路线:数字逻辑80386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X86体系接口技术windows设备程序开发。这条路线尾节点只能作为少数成绩优秀学生深造,涉及到深层次技术,可作为选修。数字逻辑MCS51汇编语言(或ARM汇编)电子电路基础单片机技术嵌入式系统。而作为知识支撑,还有一条辅线:80386汇编语言(MCS51汇编语言)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体统)智能卡芯片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路线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上与教学内容上应做精心安排,80386汇编和MCS51汇编作为一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开出;X86体系接口和单片机技术合为一门《接口与单片机》开出。二条主线上其余节点就是课程名称,共有7门课程。在教学内容剪裁上要注重实用与应用,还要注重针对主流机型、设备、部件器件介绍前沿知识。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中避免分析CPU内部结构的复杂机理,从性能与发展趋势分析双核多核CPU;摒弃三块一线(CPU、存储器、IO接口、系统总线)传统的主机板架构,引入现代微机的1-3-5-7式(一条总线、三大芯片、五条总线、七个接口)架构。接口知识中精简传统的且少有实用价值的8253、8255等接口芯片的讲解而重点介绍USB接口,USB接口是学生面对的最具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接口标准。数字逻辑和电子电路少些逻辑运算和复杂电路分析,加强嵌入式系统中实用的流行的控制芯片的讲解,为嵌入式系统学习和电子制作打下基础。嵌入式系统教学内容以ARM嵌入式系统为教材,它应用面广,最具发展前景。教学内容中实践部分是落脚点,实训简单实用的嵌入式电路板的制作,如何使用常见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电烙铁手工焊接及BGA温控焊接等。电路设计学习EDA,会使用软件进行设计,如:protel、protus等软件。

2.改革硬件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必要条件。可采用如下办法:①精心制作CAI多媒体课件,对于复杂的数据流程一定要动态演示。②以学生面对的微机系统及设备为讲述对象并进行实验,如:汇编指令in/out是接口技术中最常用的指令,可以用微机CMOS数据读写(地址口地址为70H、数据口地址为71H)为案例进行讲解,学生既熟悉实验环境又方便操作,若能做成CMOS数据保护程序,则学生更有成就感。另外,直接读写硬盘扇区也是很好的接口技术案例。③案例教学法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嵌入式系统教学和电子电路制作实训中,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成就感”。当然,好的案例选取是要靠教师具有从业经验和项目经历并且花大量精力才能实现。④项目驱动教学,以案例教学为基础,以合适的实际项目作为实训对象则教学效果更佳。这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及团队合作精神。

3.革新课程的考试考核方式。考试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事关学生眼前利益,要用考试促进平时学习。硬件教学的传统考试考核方法一定要改革,否则,改革措施就会落空。应由单一的笔试改成:笔试+实验制作+参与案例项目+职业认证+大学生科技比赛等多个环节考核、综合评定。笔试成绩只占30%,其余部分是实践成绩,占70%。一个学生不一定能同时得到三个实践环节的成绩,但是只要获得其中一项成绩即可。这样一来,学生不能再一味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必须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例中,主要学习精力自然就放在实践环节中去了。在硬件方向就业后就不必花过多时间参加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李文生,等.案例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2):22-25.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件技术;发展特点;发展需求;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11.5

1 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软件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迈向了成熟与完善。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呈现出了多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软硬件技术相互推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它们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受到硬件技术的发展的推动,从过去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来看,硬件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软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宽阔的平台和空间,推动者软件技术向更的领域迈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计算机已经超越了原始单纯的数值计算,开始应用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各个领域,从而对计算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功能更强、性能更优,体积更小等等。这些硬件技术的更新也推动着软件技术由简单到复杂,由封闭走向开放。在软件技术的开发上也开始由过去的重视技巧到现在的关注整个过程的管理,设计发展开始以复用为主等等,计算机软件技术上的进步得益于硬件技术的发展与推动,硬件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充足的内在动力。

1.2 软件开发成本日益增加。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促使硬件成本急剧下降,而软件开发的代价却反之大幅度地上升。在1950年左右,在整个计算机的系统中,软件成本的费用仅占了20%左右,而现在软件费用所占比率明显增加,在一些特殊的系统中,如军事系统,软件成本几乎是硬件成本的好几倍。如美国研发的全球军事控制系统中,软件费用超过了硬件成本的7倍多。

1.3 软件开发难度明显增加。软件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其逻辑性很强。据内部专业人士统计,软件设计中所使用到的逻辑量是硬件设计的100倍左右。所以一个复杂的软件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依靠一个庞大的逻辑体系才能完成的。即使多个软件有着相同的功能,但是它们却可以具备差别极大的算法形式来完成命令。正是由于软件中所含有的逻辑量巨大,也增加了软件开发的难度,导致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会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出现,即使拥有充足的资金,也不一定能保证软件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软件成果的最终研发成功。

1.4 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提高。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软件的规模不断扩大,过去将50万行定义为大规模,而如今对于大规模的定义已经扩展到了1000万行,规模提高了20倍。不仅如此,从1980年开始到现在,仅仅三十年的时间,软件大规模系统的运行码提升了100倍,相对应的支持性代码提高了300倍等。同样,系统规模的扩张势必会引起软件复杂程度的增加。计算机由过去单纯的数值计算,现在已经完全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即使是应用指令高达数百万的大型企业,计算机软件可以为它开展各项业务,甚至是数千万的终端用户进行交互这样复杂的工作,也可以由软件技术完成。

1.5 软件维护难度增加。当软件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错误,这主要是软件所运行的环境不相同。而当软件出现故障时,即要对软件进行必要的维护。而对软件技术的维护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设备维护,因为软件作为一种逻辑的系统元素,其出现的故障都是由于逻辑上的错误造成的,所以对软件技术进行维护不是简单地更换备件,二是找出并纠正在逻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和缺陷。尤其是当一个庞大的软件系统出现问题时,其维护问题是相当复杂的,因为这些逻辑环环相扣,可能会纠正一个错误导致出现一堆错误的现象。

2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需求

软件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包括在人才、资金、企业以及技术等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软件人才方面的需求最为明显,软件设计与开发亟需要大量的像程序员、程序设计师等高级软件人才,这是软件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重新更改其业务规则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由于软件系统的研发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所以往往当某个软件系统彻底研发完成,真正投入到运行以前,这个系统的功能就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当时的需要了,所以软件系统的开发也会要跟着的企业原定规则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与变化,这些问题都给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开发方式上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求软件开发工程人员必须以新的思路来处理软件的开发与集成工作。而目前的应用软件一般都具有平台兼容性强、开放的结构以及可变化的规模等特点,所以对于正处于网络计算机时代的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如何研发出更快更多更好的类型多样的软件,是他们目前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3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升级与发展,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呈现出智能化、开放化以及自动集成化的特点,这不仅可以提高了软件的功能及性能,而且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了软件生产率低的难题。所以软件开发人员只有结合软件工程的实践问题,并深入研究软件的相关理论,彻底理解软件开发的复杂性,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可能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上突破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瓶颈。从互联网技术升级与发展的路径来看,P2P技术对于互联网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传统的网络观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92P技术的开发利用,使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获得了更加快捷方便简单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方式,尽管说P2P技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着版权或监管等方面的不足,但是这一项技术不容置疑地成为了互联网的发展主流和趋势。

同样,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未来趋势将主要集中在业务构件技术上,目前这一技术已经慢慢地走向成熟并且开始普及到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之中,业务构件软件为软件的工业化生产带来很大的益处,为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我们相信,未来当整个软件的形态面貌发生大的改变的时候,软件经济将出现新的模式、新的商业规则,而业务构件软件将会伴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不断的升级与更新,计算机软件也相应地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愈加发达的未来,计算机软件技术一定会取得更大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建军.计算机软件估计技术及未来发展[J].电子科技,2006,8.

[2]李顺德.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J].电子与自动化仪表信息,1995,4.

[3]王小铭.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脑,1994,7.

[4]王庆春.计算机软件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突破[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3,2.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4篇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特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着增强。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5篇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ISP技术;课程体系;质量工程;创新意识;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与方法已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但目前许多高等院校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教学体系设置和教学方法无法完全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在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中,普遍存在重视计算机软件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忽视对计算机硬件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在硬件工程方面,学生得到的训练更少,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更无从谈起;尽管目前许多硬件课程的设置与欧美等计算机技术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接近,但教学知识体系、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有许多需要斟酌的地方,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有些与现实严重脱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

目前正在高校实施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我国转变为创新性国家打下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对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由于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各种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更应不断地调整和更新。

1现状及发展趋势

大多数高等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主要有“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在新形势下部分课程内容设置显得不够合理,部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影响了教学效果,无法完全满足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手能力培养,更无法有效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目前,作为计算机教学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数字逻辑”,要求学生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分立元件、通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及基本的可编程器件等,介绍的方法也以传统方法为主,已无法适应目前应用的需要;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内容是讨论计算机的结构、各功能部件原理及设计方法,同时介绍当前的新技术、新方法,目的是让同学们熟悉计算机的结构,为以后应用和设计计算机系统打下基础。目前大家普遍采用的教材在部件设计中讨论的方法主要是硬布线逻辑或微程序设计方法:硬布线逻辑运行速度高,但缺乏灵活性;微程序设计方法有一定的灵活性,但资源占用多,运行速度慢。尽管这两种方法对于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存在类似尴尬,讨论以16位个人计算机为背景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适合入门和了解基本原理,但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一样,由于缺乏实际应用背景,教学目标无法完全实现。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系统编程(ISP)、片上系统(SOC)等技术的发展,32位个人计算机的应用已很成熟,多核64位计算机应用也将逐步成为主流。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软硬件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加大相关新技术的比例,并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国外许多知名高校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已经作了适时调整,如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此专门开设了“计算机系统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自主设计ALU、单指令周期CPU、多指令周期CPU乃至流水线32位Mips CPU和Cache;斯坦福大学也有相似的课程和实验环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杨百翰大学在基于可编程逻辑的超级计算机研制方面也有大量成果。

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一些法学、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法,目标是解决学生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以提高应用能力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启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特征,它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同时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鉴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特点,教学中尤其适合案例式教学。目前在国内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案例教学比例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案例数量不足,质量欠缺;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相对滞后;案例陈旧,缺乏代表性等。

2以ISP技术为主线改革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

计算机本科专业涉及的硬件教学课程按合理教学顺序一般为“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等,一些课程可以在时间上重叠,如“数字逻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

由于ISP、EDA技术可以灵活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硬件产品,是目前工程实践领域和芯片设计领域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因此在计算机硬件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相关技术列为重要内容,即以ISP、SOC技术为主线,使相关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数字逻辑”课程中,应大幅增加可编程逻辑技术的比重,重点讨论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IP核的方法,使学生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并具备基本的实践能力;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计算机设计原理和实践的内容,也可考虑再单独增加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以替代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在该课程中重点讨论如何采用EDA方法,利用ISP技术、SOC技术设计计算机各部件如CPU、Cache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可以考虑以16位计算机应用知识入门,以讨论32位计算机的应用为重点。相应的,作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先行课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也应把相应的内容整体提升到32位,考虑到学习过程的先易后难,可以先介绍16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知识作为入门,再对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展开。

单片机系统本质上也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针对应用或用户定制的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设计需要较强的操作系统原理、应用程序设计和硬件设计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其别是硬件系统设计能力可以通过以上几门硬件课程的系统学习逐步培养,因此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注意衔接,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面向实际应用,以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为目的。

针对实践教学,目前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及内容固定,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步骤程式化,许多同学按教学实验计划做完实验,仍然无法充分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无法真正拥有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中,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理应不断地适应这种要求,相关的实验教学应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思路是利用ISP、SOC技术开发出一种内容可定制的硬件课程教学实验平台,由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路是相同或相近的,可以设计为通用模块,而实验平台控制部分则可以利用可编程逻辑改变,以适应不同的课程。如控制部分设计为基本CPU即可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相关实验;控制部分设计为单片机即可做“单片机”课程的相关实验;甚至控制部分可以设计为个人计算机CPU,配合有关的接口电路,即可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相关实验等。

在我院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相关硬件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已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我院“数字逻辑”教学大纲已在近年作过相应调整,EDA技术、可编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60%以上,经过多年的建设,“数字逻辑”课程在今年被评定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引入利用ISP技术设计CPU软核等教学和实践内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中也增加了32位计算机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讨论,新的实验设备可以进行32位的相关实验等,这些安排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明显提高了。

3采用案例教学法作为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事先精选的典型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可以为同学们模拟实际应用的场景,获得近似于实战的经验。为完成设计目标,同学们自然会自己主动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通过用不同的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这样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教学内容的总体把握上,而不需要过分在知识细节上消耗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案例教学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首先必须有代表性和实时性,必须是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在实践中应用的几率高,具有普遍意义,这样的实例在教学过程中值得花费精力讨论和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同样重要的是案例需具有实际工程背景,学生可以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和特定的环境,有针对性地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进行设计,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还应该形成相对固定的案例集,并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应定期对案例集进行评估,剔除一些过时的案例,增加一些新的典型应用实例。这样就保证了案例的典型性、实时性及工程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案例教学法作为主要方法,并把案例分为4类:一是问题评论型,给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学生去评价;二是分析实现型,不给出解决方案,要求学生讨论分析以提出方案;三是实际模拟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四是发展开放型,通过案例发现新的理论生长点,讨论相关理论的发展趋势。我院在相关课堂教学中采用的部分案例如表1所示。

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重点章节教学中,我们通过采用上述案例法,调动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听众,在案例学习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发表意见和争论的气氛。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显著增强。教学改革后前后数据比较如表2所示。

4总结

为实现面向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确定完整合理的计算机本科专业硬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我们提出了以ISP技术为主线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它的主要内容为两方面:一是调整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如在“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等课程中以“数字逻辑”课程为先导,以ISP、SOC技术为主线贯穿于各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课程中把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到32位等。二是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法,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的优势。

实践表明以ISP技术为主线的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教学改革,符合国家高等质量工程建设中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规划,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也意识到计算机工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许多方面,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若阳,李宁,库少平. 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6(3):47-49.

[2] 龚声蓉,杨季文,朱巧明.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J]. 计算机教育,2006(2):18-20.

[3] 陈语林. 创新型“三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54-155.

[4] 潘松,潘明. 现代计算机组成原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 Related to Computer Engineering

GAO Xiao-qi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han 430073, China)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7篇

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叫作联想1+1的电脑专卖店,店主首先让我了解各种电脑软硬件设施产品,认识不同品牌,不同配件的性能,帮他向顾客介绍一些品牌的优点与缺点,清楚的告诉顾客他们之间的不同,让顾客们明明白白消费,不欺诈,很坦诚的对待顾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诚信待客,让人满意的来,满意的走。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我们这一代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快速的发展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有马不停蹄的精神与毅力去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关于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的时候,计算机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永远不要只顾埋头拉车,我们的目标和发展动力,都是为别人服务。有时候不要抱怨,似乎通信行业在主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大家想过计算机没有通信的功能他使用的价值还有多大,通信技术应该说时候只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方向,使我们在应用他们的通信技术,并应用到我们的行业中,应该说我们计算机发展的契机是因为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8篇

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叫作联想1+1的电脑专卖店,店主首先让我了解各种电脑软硬件设施产品,认识不同品牌,不同配件的性能,帮他向顾客介绍一些品牌的优点与缺点,清楚的告诉顾客他们之间的不同,让顾客们明明白白消费,不欺诈,很坦诚的对待顾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诚信待客,让人满意的来,满意的走。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我们这一代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快速的发展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有马不停蹄的精神与毅力去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关于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计算机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永远不要只顾埋头拉车,我们的目标和发展动力,都是为别人服务。有时候不要抱怨,似乎通信行业在主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大家想过计算机没有通信的功能他使用的价值还有多大,通信技术应该说更多时候只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方向,使我们在应用他们的通信技术,并应用到我们的行业中,应该说我们计算机发展的契机是因为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9篇

我所实习的地方是一家叫作联想1+1的电脑专卖店,店主首先让我了解各种电脑软硬件设施产品,认识不同品牌,不同配件的性能,帮他向顾客介绍一些品牌的优点与缺点,清楚的告诉顾客他们之间的不同,让顾客们明明白白消费,不欺诈,很坦诚的对待顾客,不在乎自己的利益,只想诚信待客,让人满意的来,满意的走。

实习第一天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规模,是一家中型电脑专卖店,不算大,也并不小,各种电脑配件非常齐全,品牌众多,适合不同阶层的民众选购,有很多种器件需要了解,主版品牌华硕,富士康,技嘉,英特尔,哪一种品牌适合哪一种类型的人群使用,显卡丽台,华硕,讯景,蓝宝石,声卡,硬盘,内存等,一一给顾客介绍,告诉他们应该首选什么,备选什么,了解了许许多多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对计算机在市场的需求有了初步了解。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市场对it人才的需求每年超过20万人。而国内目前的it教育主要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电子、电信、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每年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约为5万,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it技术人员的极度短缺,迫使许多公司不得不提供高薪才能聘请到符合要求的专业人员,而这些职位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非it人员,于是许多人设法通过各种培训来获得这些职位 ,it行业中职业的变化和更替也是最为频繁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这种持续工作的状态。同时一个人学习的技术越先进,掌握的技术越全面,那么这个人的事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工作选择的机会就越大。此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掌握过时技术的人员也不得不重新进行培训,以使自己能够与最新的技术同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各个企业对信息化投入的比例逐步加大,因此要求在职人员必须要学会操作微机。

我们这一代学计算机专业的,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计算机快速的发展让我们有点应接不暇,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需要有马不停蹄的精神与毅力去不断汲取专业知识,关于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更多的时候,计算机是作为工具来使用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行永远不要只顾埋头拉车,我们的目标和发展动力,都是为别人服务。有时候不要抱怨,似乎通信行业在主导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大家想过计算机没有通信的功能他使用的价值还有多大,通信技术应该说更多时候只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方向,使我们在应用他们的通信技术,并应用到我们的行业中,应该说我们计算机发展的契机是因为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计算机;通讯;网络;维护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1-0046-02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同时,通讯与信息安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常规防范发展为专业领域的防范,在我国目前法律政策的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计算机通讯与网络信息安全体系意义重大,不仅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应,而且能避免计算机安全隐患对社会资产造成的损失,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维护,从而推动信息化进程发展,从根本层面上而言,计算机通讯与网络维护的完善体系建立,是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的前提,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目前计算计通讯安全和网络维护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1 计算机通讯网络安全的定义

从不同视角来看,计算机通讯网络安全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情况下,通讯网络安全指的是控制安全和信息安全两方面内容,国际标准组织将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保密性和可靠性、完整性;而控制安全则是指计算机用户的身份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等。在通讯网络普及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的背景下,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方式,而通讯网络作为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在促进信息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均有紧密关联,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的同时,也潜藏着信息安全隐患,例如,一旦通讯网络崩溃或发生安全事故,则会导致用户之间沟通中断,从而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

2 通讯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的分散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充分满足了人们所期望的信息共享方式,网络环境则为信息的交流共享提供了空间和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社会进步提供了主要推动力,但证实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从而产生了很多通讯网络安全问题:一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导致黑客攻击,且这种攻击无法避免,例如,目前层出不穷的计算机新型病毒恶意的大范围传播,对网络通讯带来了极大威胁;二是目前大部分企业、事业单位部门在进行信息共享或信息传递时均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作为主要的物理介质,主要依靠通讯线路完成,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加密技术和防火墙技术,但信息窃取的事件仍然频发;三是通讯系统大量使用商业软件,源代码部分公开或完全公开,导致系统在运行软件的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3 计算机通讯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硬件存在安全隐患

计算机通讯需要一些硬件设备和设施来实现信息传输和处理,如通讯电缆、户外供电设施等。同时,计算机通讯还需要内部硬件的支持,例如硬盘、软盘、存储磁盘等。若硬件设备长期处于户外暴露状态或处于非屏蔽的硬件环境中,则很容易导致损坏,一旦硬件设备出现安全隐患,则会对计算机通讯线路造成影响,从而引发重要信息被窃取或数据丢失等不良后果。

3.2 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

在计算机通讯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传输极为重要,由于现代计算机通讯过程必须依靠计算机网络,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以及外界信息的复杂性前提下,通讯安全会产生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此外,各种网络黑客的攻击均会导致信息传输和通讯资源受到不良影响,导致通讯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无法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导致信息泄漏、数据损坏,严重危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通讯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通讯系统正常运行不仅需要保证硬件上设施正常运行,而且还需要操作员能有条不紊的对设备进行操作管理,这是保障通讯顺利进行的关键一步。但由于我国的计算机通讯仍处在开发的早期阶段,计算机网络通讯在许多企、事业单位中不能够由专业的计算机人员来进行管理,从而导致一些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例如,如果用户没有按照计算机网络通讯安全措施来进行操作,将会出现通讯资源和信息泄漏的危险性。

4 计算机通讯安全的防护措施

4.1 硬件隐患维护方法

1)计算机通讯网络受外界环境影响(电压、天气、输电线传输)较大,因此,首先需要对计算机通讯网络电源进行维护,例如,配备专用的电压稳定器,实时监督线路运行的电压状况,还可为线路配备专业的UPS,保证交换机系统供电。此外,在对计算机系统电路进行设置时,要尽量避开大风、雷击等恶劣天气影响。

2)技术人员在接线时,要对水晶接头采取保护措施,若水晶接头端口较脏,则可能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正常通讯,在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带电情况下插拔接头,从而导致端口发生故障,因此在插拔水晶接头时尽量在关闭电源的情况下操作,动作轻柔小心,避免对接头端子进行损坏,拔下后对水晶接头进行清洁。

3)定期维护硬件与网络设置。通常情况下,需每周对网络设置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服务器运行状态、防火墙设置、IP协议、访问权限等,检查过程中还需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借助网络命令Ping,对接收的数据包和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及时检查。此外还需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不定期检查,包括显示器状态、路由器信号、交换机、网卡、显卡等元件,一旦发生元件老化应立即更换,避免突发故障对网络通讯造成严重影响。

4.2 断网故障维护

主要表现为IE、QQ、FTP等软件网络功能全部失去连接。首先需确定网卡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测主机背后网卡灯是否闪烁正常。若网卡灯不亮,则进入设备管理器查看是否有网络适配器,进入网络邻居查看是否有网络连接或网络连接被禁用。若网卡灯闪烁正常,则是本地电缆未插好,可判定为网线、交换机故障,更换元件来确定故障具置。

5 结论

综上,为保证计算机通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网络维护意义重大,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需对硬件和网络设置进行定期维护,并有效解决断网故障,提升计算机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其能更为长久安全的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安茹.浅谈计算机通讯及网络维护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5(1):69.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计算机;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计算机教育概况

1.1 计算机教育概念

计算机教育范围很广包括普及计算机知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推广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等等方面。计算机教育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含义分为两大块:一种计算机作为教育辅助工具,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另一种是计算机为教学内容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本论文将以后计算机专业教育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计算机专业教育是指教授关于计算机一切软件和硬件的学科教育,其主要的知识结构包括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计算机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等等。

1.2 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

(1)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被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牢固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有较强的计算机实践能力且同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几种常用编程语言,如:汇编语言等;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内部构造;需要懂得局域网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掌握计算机理论课程,如:数据库原理等;需要学会使用流行软件,如:网页三剑客等[1]。

(2)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全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IT行业的贡献,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相当大的比重参与计算机关联产业的发展,如:与手机生产以及配套软件的开发、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方面的发展等。种种迹象表明,信息革命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一些专门的计算机公司谋职当任程序员或网页设计员、政府机关、电器厂、各类银行、传媒广播公司、民航公司、医疗系统、各类学校、各个大型外资公司等等,从事有关软件的开发、维护以及有关硬件的维修,网页或者动画的设计,网络的安装和维护。更高级的人员可以作为系统分析员,分析并设计整个系统[2]。

2 情景教学法

2.1 情景教学法概念

情景教学法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创造出情真意切符合大纲教学要求的教学环境,通过语言的讲解、图片的重现、动作的配合等再现未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感知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情景教学法将学生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好的情境创设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情景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创设符合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情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创设有学习难度的教学情境等。

2.2 情景教学法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学习没有捷径必须按部就班把基础打牢,起初都是从最基本的学习开始的,因此切勿心急,一定要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地教授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还有一方面不可忽略的则是任何的教授应根据所教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2)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计算机情境教学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入手设计出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学场景,激起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3]。同时,将学生们喜欢创新的心理抓住,配合计算机的实践教学,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动手能力。(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根据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出的创新型情景教学原则,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原则,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后将学习的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喜好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一原则深入贯彻了新课改精神,将学生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3 情景教学法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

3.1 利用情景教学法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

情景教学法是教育行业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采取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计算机专业教学也不例外,枯燥无味的软硬件知识一直是困扰学生学习、困扰老师教学的难题。情境教学法将这一难题成功的层层降解,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硬件知识这一节复杂难记的知识时,就可以让学生们玩接龙游戏,降本来难以记住的专业名词在游戏中一遍遍复习、巩固,在理论知识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设计小组内的组装电脑比赛,每个小组的前几名一起参加最后的总决赛,选出班里的组装计算机的高手,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将在创设的情境中一遍遍被复习、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巩固的效果,同时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比赛中产生好胜心迫使他们牢牢记住所学知识,最后优异的比赛成绩更是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情境创设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们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电脑外型[4]。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各种外型奇特、功能多样、色彩鲜艳、与众不同的电脑。设计虽然可以在很多地方与众不同,但都必须包含所教授的硬件,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可以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利用情景教学法增加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愉悦感

计算机专业知识繁多且理解上较为抽象,这就给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所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时便会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促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情景教学法便可以将难度适中的益智性教学游戏引入到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编写简单的游戏程序完善软件,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完善自己开发或更新的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技巧;帮助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种情景教学法正是利用青少年学生喜欢玩计算机游戏的心理,不是一味的遏制,而是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让学生们在玩的过程中学到更多更有价值的计算机知识[5]。这种情景教学法正是利用了计算机教学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教师可以借助或设计课堂场景将计算机专业教学所涉及的软件按学生的兴趣、爱好编辑成任务形式;把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学以致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知识竞赛;通过创设的情境,教师能够变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各项能力。这样会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愉悦感,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万森.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计算机教育,2006,(02).

[2]刘继雄.“项目教学法”在Visual FoxPro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32).

[3]高希军.提高开放教育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园林景观;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410018-0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帮助各个行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出现。园林景观设计由于与计算机计算联系十分密切,设计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因此,伴随着计算机的更新,园林设计方法也获得了扩展。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兴起的一门综合性技术[1]。虽然目前该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还不普遍,但相信随着技术的越来越成熟,其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广泛[2]。

1 虚拟现实技术

1.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3]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传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显示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CG)技术等,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从狭义的上讲,虚拟现实技术的涵义为: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嗅觉等感觉,使使用者通过一定的装置,轻松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并且两者能够自然的进行交互作用。使用者进行位置移动时,电脑可以利用辅助工具立即进行感应,并通过复杂的运算,将精确的3D世界影像传回到使用者眼前,使其产生临场感。从广义上讲,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为:泛指在功能意义或者是物理意义上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环境,它可以是实际上能够实现的,也可以是实际上难以实现的或根本无法实现的,如赛伯空间等。

1.2 虚拟现实技术的构成及分类

虚拟现实技术由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构成。其中计算机以及相关的设备等都属于硬件技术。当前在计算的输入输出硬件设备中,听觉和视觉设备研究相对较成熟,有关人类味觉、嗅觉以及力道大小的设备正在研制中。

虚拟现实技术依据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三维模型虚拟方式;另一类是全景图虚拟方式。根据交互和浸入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桌面式VR系统(窗口中的VR)、沉浸式VR系统、分布式VR系统和叠加式VR系统(又称增强现实系统)。在四类虚拟系统中,桌面式虚拟系统成本最低,不需要大型的处理器及服务器,仅利用个人计算机就可以产生三维虚拟的空间场景。

1.3 虚拟现实技术的设计流程

运用虚拟技术辅助园林景观设计的流程主要分三个步骤[4],如图1所示。首先是绘制平面图,主要利用CAD等相关软件设计并绘制园林景观的平面布局。然后,基于绘制好的平面图,通过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构建虚拟场景模型。在场景模型中,包括多种小模型,如房屋模型、道路模型、水位模型等。在构建模型中,还要尽量多的收集相关图片,制作成纹理填图,以增加虚拟场景的效果。由于虚拟场景需要渲染,因此在场景构建中,不仅要达到效果上的要求,还要控制模型数据量。必要时需要对虚拟模型进行优化。最后,基于平台实现集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也派生出多种不同的方法,现在较为流行的有JAVA3D、CUTE3D、VRML、VRMAP、VRP等方法,不同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VRP和VRMAP是两款优秀的虚拟现实软件,应用较为普遍,在数字城市、遥感测绘、地质、石油化工等都有广泛的利用。

2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摩登·海里戈以美国的布鲁克林街道为背景,建立了一个模拟系统,被认为是提出并实践沉浸式虚拟环境的先驱者[5]。SRI研究中心1991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汽车驾驶过程和飞机飞行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仿真分析事故原因,减少驾驶及飞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相对于国外虚拟技术的发展,我国国内将该技术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的时间较短,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几年来,部分科研院所和单位都陆续开展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景观设计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合成人类表情和唇动系统,浙江大学研制的建筑环境虚拟系统[6]等等。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展望

虚拟现实技术在用于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研究并借鉴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迅速推广的突破点可以归结为一下几点:

1)设计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计算机硬件及图形处理软件,研制成本更低,性能更加优良的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通过这些基础硬件和软件的突破,推动园林景观设计中虚拟技术的快速应用,提高模拟系统的设计质量。

2)注重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可以尝试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与3S技术。3S技术可实现对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的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与更新。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3S技术的特点,实时了解设计场地的高程等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虚拟现实系统,使设计者或决策者能再第一时间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解决措施。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如城市绿化、城市规划以及修复重建等各个方面[7]。

3)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提高公众对景观设计的参与度。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虚拟,从而使更广大的公众通过网络能够看到、听到设计者的作品,了解设计师的意图,参与到园林规划设计中,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以供设计者制定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国松,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2]苏同向,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

[3]芦建国、苏同向,虚拟现实技术与风景园林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6):139-141.

[4]范泽中、王艳安、曾峻峰,虚拟现实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92-94.

[5]王晓丽、赵晓春、任红霞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7(2):88-90.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3篇

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这个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场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

        三、具体教学案例

        我曾经给几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教学。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办公软件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笔者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等等教学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市场推广计划等练习项目。

        (三)对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

        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而是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四、教学小结

        前面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情景教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围绕教学对象的专业不同进行案例情景的教学。在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进行了大量的反馈调查,运用对比法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情景教学,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兴趣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让很多拥有电脑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到计算机的用处之广、之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案例制作、探索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4篇

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教”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为纯理论的计算机文化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和工作原理等。这个部分教师使用教学课件讲授为主,教学场所为教室或者是多媒体教室。第二为计算机应用,以操作为主,授课地点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人手一机,教师使用教学软件采取互动式、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实训法等多种形式与方法进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改变了以教师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搬进实训场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向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教学目标由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向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转变;教师由以往的“讲三练二考一”向“讲一练二考三”转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由只重“教法”向既重“教法”又重“学法”转变。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学”

此课程的“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如何让学生学,二是学生如何来学。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教、学、做”一体。

三、具体教学案例

我曾经给几个专业的学生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并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同,教学侧重不同”的情景教学。

(一)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后,并不直接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的教学,而是进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教学。考虑到计算机本专业的学生在其后要开设大量的本专业课程,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这些后续课程的前导,因此在当前的第二步(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的教学)安排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利用软、硬件技术与先进工具解决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其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更多地教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部核心运用。在Office办公软件的教学中,要完成Word、Excel、Powerpoint相关知识的教学,还要着重强调熟练操作,自主学习。这是对之前计算机技术基础中学到的软件概念的实践感知,也是对其后本专业软件课程的一个提前认知。

(二)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

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很少会更深入地对计算机软件编程和硬件维护方面进行研究,而是办公软件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花大量的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针对该专业学生的工作方向,在介绍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之后,讲解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案例。这样使得学生通过具体的应用了解计算机的相关软件,给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带来便利。

在进行PowerPoint基本技巧的讲解之后,笔者增加了“如何通过PowerPoint制作一节课”等等教学方面的小案例进行情景教学。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课外扩展环节里,布置了通过PowerPoint制作市场推广计划等练习项目。

(三)对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教学

文秘、社会工作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在各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等相关工作,对计算机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较少,而是对办公软件的运用较为频繁。所以,笔者在教学“两步走”的第二步,也就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花大量时间进行Office办公软件的情景教学。

四、教学小结

前面是《计算机应用基础》一体化情景教学的一个方面,主要是围绕教学对象的专业不同进行案例情景的教学。在对不同的专业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后,进行了大量的反馈调查,运用对比法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情景教学,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兴趣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也让很多拥有电脑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到计算机的用处之广、之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在案例制作、探索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

计算机硬件行业前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平台;数据;通信模式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设备种类及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智能式的工作平台。通信行业是信息产业链的主要项目之一,优化通信产业结构必须加快通信技术的改革,制定与用户操控要求相匹配的服务模块。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通信模式,要求用户结合现有的数据传输模块,设置多功能通信渠道以维持信息资源的正常获取。

一、基于网络平台的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未来通信行业发展必将以数据通信为主要方式,推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数据通信,如图1,必须要在两地间传输信息必须有传输信道,并且根据传输媒体的不同又分为有有线数据通信与无线数据通信之分。先进通信模式必须要保证高科技的选用,一般包括终端技术、复用技术、处理技术、传输技术等几个重点。

1、终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均是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两者组合运用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但它们都是通过传输信道将数据终端与计算机联结起来,而使不同地点的数据终端实现软、硬件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终端技术实际上涉及到接收端、发送端等部分,接收端是负责接收感应数据信号的装置;发送端是以发射机为主的信号发射端口。终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用,改善了数据通信模式的运作水平。

2、复用技术。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在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引入复用技术是数据通信模式的关键要去。为了提高传输介质的利用率,我们可以使用多路复用技术,促进数据资源分配效率的最大化。多路复用技术有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三种,它们用在不同的场合。数据交换技术包括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三种,它们各自有优缺点。

3、处理技术。原始数据资源必须要经过详细地处理,才能保证数据内容符合用户操作的要求,实现数据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如图2。鉴于计算机网络在数据通信模式中的运用,数据处理可采取自动化操作流程,将用户编写的程序指令输入计算机网络,形成自动处理的功能模块,方便了复杂数据通信及传输感应的使用标准。如:当数据库存储的信息量超出标准,用户便可添加相应的处理功能,合理地分配数据资源。

4、传输技术。输出通信的关键在于传输流程,传输技术水平决定了数据资源发送与接收的质量。由于计算机网络属于虚拟操作平台,也可利用虚拟化特点进行模拟传输,避免实际传输操作遇到的难题。如:虚拟与仿真技术的运用,改善了数据通信模式的可行性,保持了数据信息资源应用的灵活性。此外,就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两种方式,还要综合考虑两者的利弊,选择最优方式传输信息资源。

二、计算机通信网络软硬件的维护

计算机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新产品,本质上属于微型计算机的一种,同样具备优越的数据处理功能。电子信息技术融入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相关产品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多数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功能的发挥。为了避免计算机干扰现象造成的诸多问题,保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必要时采取抗干扰设计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使计算机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运用更加广泛,取代了传统人工控制的作业模式。硬件是计算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过程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加强计算机抗干扰设计是保证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软件在计算机网络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通信企业要注重软件产品的更新使用,完善计算机网络日常运行的维护。

三、结论

总之,数据通信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通信网络是技术创新的重点内容。网络是计算机运行的虚拟化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调控软硬件设备,维持了数据资源分配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杨永辉,李朔,李景杰. 基于m序列和扰乱技术的数据通信的加密和解密[J].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2006(05)

[2] 万家国,马俊,朱城江. MACSV系统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J]. 泸天化科技. 2010(04)

[3] 李靖文. 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 山西焦煤科技. 2004(S1)

[4] 扶晓春,魏建. 数据通信及其在江铜集团的应用[J]. 铜业工程.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