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

智能化节能技术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优化策略;安全监控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对电能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资源使用压力,同时,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当前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以重视。基于此,必须加大对节能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综合考虑电气设备电能资源使用情况情况,科学引进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电气节能技术,将其科学运用在系统中,以节省系统能耗,确保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1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发展情况

电气系统是消耗电能资源的重要部分,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当前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逐渐增多,为优化该技术系统,应先了解其发展现状与主要的问题,从而科学地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当前各个领域对电能资源的需求大、消耗量大,为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的诞生、发展创造了更好条件,在节能环保理念的影响下,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中多使用新型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当前,以太阳能、风能为新型资源的发电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变广,已经覆盖在多个工业领域中,特别是智能电气节能技术设计系统中,具有良好的经济、环保效益。第一,智能化电气节能系统缺乏高效、合理的统筹安排,降低了系统运行过程的节能性;第二,缺乏智能化、自动化电气节能基础配套设施,如变压器等,未能真正达到节能运行目的;第三,智能化电气节能控制系统仍有待更新,控制方式不符合系统要求,易消耗较多电能。

2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的基本原则

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系统时损害其使用需求或者不可牺牲系统本身性能为代价,也不可过度投入资金,大量引进节能技术,为了节能环保而消耗其他资源,具体而言,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满足系统性能需求,满足系统中不同模块电能需求,包括不同区域照明亮度、空调系统等;第二,遵循经济性优化原则,为实现节能环保目的,应结合自身经济实力以及投资规模,不过度追求节能环保而盲目增加投资,选择恰当的电气节能方案;第三,从小处着眼,根据系统本身功能,采取针对性节能措施,如针对量大面广的照明容量,可引入现代调光以及控制技术,降低系统的整体能耗。

3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的优化方式

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系统时,应根据系统的性能,将绿色环保理念贯彻在系统优化设计过程中,采取针对性节能措施,引入合理的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具体方式分为以下几方面。优化变压器装置,使其变得更加环保节能的本质在于降低变压器本身的有功功率消耗,提升其整体运行效率,其有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为其中,ΔPb为代表变压器有功损耗,kW;P0代表变压器空载损耗(铁损),由铁心漏磁损耗、涡流损耗共同组成,数值大小与铁心制造工艺、硅钢片性能有密切关系,与负荷数值无关,数值基本不变,单位为kW;代表变压器负载率。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系统时,建议选择SLZ7、SC9、SL7和S9等智能化变压器,此类变压器均选择冷轧晶粒取向硅钢片,具有高导磁性能,由现代化先进工艺打造,节能环保性能突出。因进行“取向”处理,硅钢片磁场方向基本一致,可降低铁心本身涡流损耗,同时,使用45°全斜接缝结构,提升了变压器接缝密合性,有利于减少铁心漏磁损耗。与传统变压器相比,SLZ7、SL7此类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其短路、空载损失显著降低,根据相关数据统计,35kV电路系统中其降低16.23%、38.34%;10kV电路系统中其降低13.95%、41.52%。同时,SC9、S9变压器与SLZ7、SL7相比,其短路、空载损失进一步降低,分别降低了23.34%、5.92%,年节电达10kW•h。在优化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变压器抗冲击、低损耗、节能性能优的性能,选择恰当的变压器。此外,针对分期优化的项目,建议用多台变压器的优化方案,防止出现轻载运行而引发损耗加大的问题,在内部不同变电所间须敷设好联络线,结合其负荷情况,缩减变压器数量,最大程度上降低系统损耗。首先,根据供电距离、负荷分布情况、用电设备特征和负荷容量,科学地确定供电电压,优化供配电系统,以提升节能环保的有效性。供配电系统的优化应坚持简单、安全、可靠的原则,同一电压供电系统中变配电级数应少于两级;其次,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恰当的导线截面,通常按照年综合运行费用最少的原则计算单位面积内经济电流密度[2];因电气系统的线路总长度可能超过10000m,其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大量有功损耗,为实现节能目的,应科学减少线路损耗。ΔP(线路损耗)∝R,R=籽L/S,说明线路损耗与L(长度)、籽(电导率)成正比,与S(截面)成反比,因此,优化供配电系统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选择导线时,应选择电导率偏小的材质,如铜芯导线,针对负荷大的供电系统,可选用铜导线,但为节省铜材质,在负荷大的供电系统中应使用铝芯导线。第二,科学缩短导线长度,变配电所的位置须与负荷中心靠近,减小线路供电的距离,节省线路损耗。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通常小于200m,当优化项目的面积超过10000m2时,应设置两个以上变配电所,从而缩短干线长度。同时,应尽可能减少线路中的“弯路”,以减小导线总长度。第三,增加线缆截面积,针对线路较长的优化项目,应综合考虑电压损失、动热稳定、载流量等因素,合理增加一级线缆截面。充分发挥供电线路本身的作用,调节季节性负荷,如将风机盘管、空调风机等计费同等的负荷集中起来,用同一干线供电。优化智能化电能节能系统,应增加智能化电气节能系统中故障检测模块,引入模糊网络、神经问题,科学运用专家系统等智能化检测方式,对电气系统中发动机、变压器进行动态监控,提升系统故障的反馈、预警能力以及检测有效性。如可以在变压器中增加人工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式,利用神经元系统的计算功能,结合系统应用功能来科学调整其采光控制、用电情况,从而提升电气设备本身的节能性。1)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供电系统的保护措施,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开启系统的智能化保护措施,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科学监控系统运行质量安全,动态预警系统安全问题,如电气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短路、短路等问题时,可根据互联网短时间内找准故障位置,并立即进行维修;2)优化与智能化电气节能有关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入侵报警、视频监控、数字和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等系统,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信息采集和处理,其主要分为微机接口及其相关控制技术、智能化元器件探测技术、智能系统调试技术等,在实际优化过程中,应特别关注质量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保障电气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智能控制系统是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须优化系统智能化控制管理方式、智能控制策略、智能化控制网络、智能化数字控制器等方面。如在设计暖通空调系统时,可引入PID控制方式,利用分层网络控制模式,优化电气节能技术,以实现环保、节能的目的。

4结语

智能化、自动化是电气节能技术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为科学节省电能资源,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必须加大对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系统优化的重视程度。但当前电气能源消耗量大,应用智能化节能技术的难度较高,相关工作人员应从电气管理、控制系统等方面入手,革新智能化电气系统质量安全监控模块的技术,基于整体角度优化智能化电气节能技术体系,提升电气系统的环保性能、经济性能。

参考文献

[1]刘辉,李斌,翁轶能,等.空调智能化与云计算结合节能技术研究[J].绿色科技,2016,25(22):81-85.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应用分析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Energy - saving Buildings

Zheng Zhi-feng

(Kunshan Urb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KunshanJiangsu2153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upport for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tructure has been provided. Howev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caused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nergy conservation buildings must b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building energy management, the integration of green ideas into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buildings, the design of safe, comfortable and efficient energy-saving buildings,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ut also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Intelligent technology;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Green building;Application analysis

建筑行I本身就是一个高能耗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整体建筑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复杂化、大型化、综合化和智能化特点,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急剧上升的能源消耗问题。在发展与制约存在矛盾时,绿色节能建筑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建筑智能化是指将建筑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通过优化组合的方式建造舒适、安全、高效的建筑物。智能化技术主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等。

1. 智能化技术应用在节能建筑中的意义和现状

(1)目前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此问题不仅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更是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提倡绿色节能的理念,为响应相关部门的号召,将节能措施落到实处,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在建筑行业中应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对建筑业的节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也可以满足时展对建筑的需求,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节能建筑中,所采用的基本上都是节能减耗型的采暖器材,这些器材的使用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还有效的缓解了建筑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2)尽管智能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在我国迅速发展,并被普遍认可,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达到设想的效果,也就是说智能化建筑在实际建设中没有发挥实效。这是因为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建筑中不只是单一的技术和设备,要求各种技术能够统一协作,但是在协作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问题,影响了节能建筑智能化的正常运行。

2. 智能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为智能节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在节能建筑中应用这些技术已经成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节能建筑的智能化设计中,主要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主流技术。

在节能建筑中,要根据管理和监控上的需求,利用一些安全可靠的主流技术,譬如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机技术等,将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应用系统和智能电网系统统一的进行规划和建设,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的目的。

(2)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建筑节能设施要求低成本、高效益,因此要尽可能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和地热能等应用在智能化技术的设计中,达到低成本、高效益和节能环保的目标[1]。

(3)智能用电。

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建设高效、安全的职能用电网,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智能电网作为平台,对电能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管理,保障用户节能用电的质量和安全。

3. 智能化技术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是未来智能化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主要是利用浅层地热能实现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在对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基于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用光数字传感器将所采集到的数据传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和计算,对系统的相应功能模块进行控制。通常地源热泵系统是由地下埋管热换器和热泵机冷热分配系统以及用户终端所组成的,地下热换器将埋在地下的封闭管道所采集到的地热能与水源热泵机进行热交换,水源热泵机通过各个环路的耦合,在制冷和制热的循环中达到热交换的目的,冷热分配系统将冷热水输送到用户终端,完成供暖和制冷的任务,另外,用户终端的空气处理系统还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从而在节能环保的同时提升了建筑的舒适度。

4. 智能化技术在太阳能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型能源,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智能节能建筑中,而且太阳能热水系统也是目前最经济、效率最高的系y。在太阳能热水系统中,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传热工质、贮热水箱和补给水箱以及连接管路等构成,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的辐射,导致温度升高,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并传递给传热工质,传热工质以自然循环的方式加热贮水箱中的水,控制装置通过温度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水补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光照不足的阴雨天和冬季阳光强度不足的情况,设置辅助加热装置。

5. 智能化技术在电网节能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实际上是一个能源计算网络,利用微处理器和模拟技术就可以对电网进行完整的监控,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在配置上要能够实现仪表测量、自动配电、中断恢复和高效节能的功能,同时要实现电网的安全可靠,并能够将信息及时反馈。在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基础上,智能用电网要包括智能微电网、电能管理主站、传输网络通信、电能信息传感器和用电设备等等。在智能用电网中,智能微电网可以通过各种新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电力资源转变为能够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资源[2]。与此同时,设置智能电网可以对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实时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将信息及时的进行反馈,实现电能计量、储存和处理信息以及自动控制和信息交互的功能。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节能建筑应用智能化技术的过程中,尽管政府已经大力的提倡和扶持,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智能化节能技术不断的进行完善,弥补我国节能建筑发展中的不足,促进智能化技术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推动建筑的智能化发展,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远栋.建筑智能化应用中的节能建筑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2):2292~2293.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预计未来城市人口将以一千四百万的速度递增。这将为城市的建筑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并且,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加注重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在这一发展趋势的促动下,国内的建筑行业在节能技术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本文对节能技术进行介绍,并探索当前节能技术的应用现状。

一、现代化智能建筑

现代化智能建筑就是指综合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建筑物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其主要的建筑功能包括:建筑自动化、通信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

二、现代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

(一)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灯光控制、安全防范以及HVAC设备控制等。可以对室内灯光进行开关控制、亮度控制、延时控制、远程控制、定时控制以及红外线遥感控制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

(二) 空调系统、卫生设备等的控制技术

包括实现最佳启动控制,最小负荷控制; 外气吸入控制,期间设定切换控制; 节电运转控制,节水运转控制等。智能建筑的智能核心一般而言指的是对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通过合理有效的算法所进行的节能控制,可以在有效节能的同时,实现空间环境温度的自动控制,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

(三) 热源设备进行智能控制

包括送水温度控制,热源台数控制; 冷冻机最佳运转控制,蓄热运转控制。目前,包括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在内,我国大部分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在设计中所采取的负荷计算方法均为静态方法,同时,在计算中还会考虑较大的安全系数,这就导致在实际的设备选型( 包括风机、冷冻水泵、制冷机组) 等的选型方面偏大。而实际上暖通空调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即使是一天当中的负荷也不是均匀分布,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而静态的设计方法所造成的不恰当冗余将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智能建筑技术所采用的楼宇自控系统则可以通过节能控制模式和算法,对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动态调节,从而有效减少静态设计方法所导致的能源浪费。

三、智能建筑改革建议

尽管当前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当中,却存在很多的现实问题。并且,同智能建筑相配套的市场管理以及技术管理却未能实现完全的同步,这也就导致了智能建筑节能产品的质量以及种类无法满足智能建筑的设计需求。对这些问题,下面提出相应的应多措施。

(一) 强化智能建筑节能设计前期规划

系统的前期规划是智能建筑节能技术良好发挥效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在智能化建筑的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就需要以效果为导向,根据建筑节能需求来进行节能技术规划工作,建筑节能运行管理模式需在初期的系统设计中体现出来,这也是智能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以建筑设备监控体系为基础,管理和节能两个功能并行,以此来保障系统的监控范围、监控内容、监控要求实现其应用效能,使系统完成后真正实现管理和节能两者兼备的功能。

(二) 加强智能建筑运营管理规范性

对智能建筑的最终节能性能而言,其运行阶段的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的智能建筑能耗过高、设备损耗过大、系统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建筑运行管理单位加强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大力培训和后续人才的培养。首先,对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设备制造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和指导,将理论知识灌输到现场操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技术能力可以胜任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管理团队,从上到下对智能建筑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行整体提升; 其次,需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量,通过与专业院校等单位对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梯

队培养,提高智能建筑的综合节能水平

(三) 加强建筑节能参与主体意识

智能建筑节能的参与主体包括多个层面,政府、业主、建筑设计师、设备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实际使用者等。在立项阶段,业主和政府部门作为项目的指导者,其政策的执行和投资决策将会是节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前提; 在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是对建筑整体性能进行控制和把握的,建筑师对节能性能的控制将会影响建筑未来实际运行中的节能效果; 到了使用阶段,物业管理人员和建筑使用者的节能意识和实际的节能效益,将最终决定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节能改造的最终实施。

四、结论

要想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将节能环保理念运用到各个发展领域。建筑领域在能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方面的“贡献”巨大,更是应该注重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不仅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更是需要多行业的共同协作。本文首先对当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介绍,然后,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实现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水平提升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 闫帅帅. 浅谈建筑节能及发展前景[J]. 山西建筑. 2010(06).

[2] 赵苗妙. 智能建筑节能问题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6).

[3] 文桂萍. 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及其对策[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01).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一、前言

智能建筑是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等进行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的绿色建筑和生活环境。

当前,节能是我国的国策,任何一个行业都要求讲求节能。其中,建筑节能是节能中的重中之重,建筑能耗在我国整个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建筑能耗所占比重必然会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国家能源的负担将更加沉重。经济的高速增长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形势日趋严峻。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但是建筑能耗却是一些发达国家的2—3倍。高能耗不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节能设计策略,充分挖掘建筑节能的潜能。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是建筑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

二、现代智能建筑的内涵以及特点

建筑行业的发展反映了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与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开始不断关注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便捷性。1984年美国的“城市广场”的建设,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智能建筑的诞生。在接下来的20年间,智能建筑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实现了建筑业和信息产业的有机融合,给传统的建筑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现代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修订版的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三、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

1、建造内保温复合节能墙体

复合节能墙体通常由绝热材料、传统的墙体材料或者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而成。如果绝热材料复合在建筑物外墙的内侧,则称为内保温复合墙体。内保温复合墙体由墙体结构层、空气层、保温隔热层、保护层以及饰面层组成。根据各地的气候以及地理环境,同时吸取各方面实践的经验,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开发墙体内保温板,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潮抗震等功能,已在工程中应用。

2、使用节能的绿色建筑材料

建筑业和住宅产业是资源消耗大户,目前,我国建筑物97%以上都属于高耗能建筑,建筑总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2—3倍。要想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建筑领域就是要大力加快环保节能建筑材料的推广。目前,很多企业正在积极地引进新型节能建筑材料,运用绿色节能材料的优势,有效地节约能源。

3、改善门窗的性能

智能化建筑能耗散失的最薄弱的部位就是门窗。门窗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较大,其中冷风渗透为三分之一,传热损失为百分之三十四。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在保证采光、观景、日照等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提高外门窗本身的保温性能,减小住宅外门窗洞口的面积,减少冷风渗透。可以采用以下几项措施节能:①提高住宅外门窗的气密性;②改善住宅门窗的保温性能;③控制住宅窗墙比;④减少冷空气渗透;⑤在室内室外之间可以设置中间层,用以阻止室外冷风的直接渗透,减少门窗的热耗损。

4、新能源的利用

首先是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作为一种天然的洁净能源,是居住建筑设计上广泛推广的节能设计之一。从近年来的能源使用和发展情况来看,煤、电、油的供应紧张已经不容忽视。太阳能应该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太阳热水器是太阳能热利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装置,用途较广泛,形式也比较多样化。太阳能空调系统兼顾供热和制冷两个方面的应用,综合办公楼、学校等场所,都是理想的应用对象。

第二是低热利用。相对于太阳能和风能的不稳定性相比,地热能是较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这让人们相信低热能可以作为作为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的最佳替代能源。另一方面,地热能确实是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储藏丰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对地球环境不会产生危害,地能在冬季可以作为热泵供暖的热源,夏季可以作为空调的冷源。我国利用地热供暖和供热水的发展比较迅速,在京津地区已成为地热利用中最普遍的方式。

第三是空气能的利用。空气能使利用热泵循环提高其能源品位后用于加热生活热水,由于使用一份电能可吸收3份空气能,从而供应4份热能加热热水系统,因而其是一项极具开发和应用潜力的节能。环保新技术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此外,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从根本上消除了电热水器漏电,干烧等安全隐患,克服了太阳能热水器阴雨天不能工作等缺点,具有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全天候运行等优点,符合我国能源、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因此必然成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新一代热水器产品,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利、廉价的卫生热水,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并造福于民众。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

Abstract: through the building itself energ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ormal use of control, to achieve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energy conservation in results, and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new energy to reach the goal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Key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saving energy, new energy use

中图分类号:TK0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智能建筑是当今人类面临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追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用智能系统控制建筑,而是更加关注与自然结合的建筑自控,成为节能建筑的一部分。以智能化推动建筑的节能发展,节约能源,促进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增强能效,减少污染是建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目的。

(一)减少智能建筑的建设能耗

一、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节能政策,使建筑节能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注重建筑节能立法,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采取经济政策鼓励建筑节能,加强节能与开发并重的科学研究,加大建筑节能技术革新,完善建筑节能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应用转化与工程开发,培育建筑节能科技创新与服务企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二、加强规划设计,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筑的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日照、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使得建筑物在冬季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降低采暖负荷;夏季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辐射的热并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冷却,降低空调制冷负荷。加强容积率控制,努力提高绿化率,美化环境,缓解热岛效应等。智能化建筑还要求项目管理采用一种具有统一协调界面、责任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防止因为项目管理不善而造成巨大的浪费。三、系统要形成有机统一整体,避免简单累加。智能化建筑所涵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安防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要统一集成为建筑智能化系统,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多重管理。四、需要高素质的物业管理团队。智能建筑如果没有高素质的物业来管理维护,那就是一个摆设,不但浪费巨大的投资,而且无序、无管理的运行也将导致巨大的能耗。

(二)降低智能建筑的运行能耗

除了以上所涉,智能化建筑还需要加强以下方面来提高节能效率。主要就是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来降低各种建筑设施的运行能耗。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这部分能耗将对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先说采暖和制冷,在南方比如瑞安这样的县城,空调采暖制冷占相当大比例。据有关数据统计,空调使用已经占建筑耗能50%左右。空调的能耗主要是由建筑物冷热负荷来决定,因此在智能建筑建设时不但要设计好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还要从中央空调设计选型开始就应注重节能。要强制淘汰低效能空调,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空调。建好后还要加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因为一个设计再好的节能系统,如果管理不善一样达不到节能的目的。空调系统包含了三大部分:冷源、空调机和空调末端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比较重视对前两部分的控制和管理,但对于空调末端的控制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现空调节能的根本途径,就是巧妙利用室外条件、围护结构、室内条件和空调设备相互作用关系,既创造出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又实现大幅度节能目的。空调节能的工作原理重点在冷源系统与空调设备的运行效率方面想办法,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其控制来达到节能目的。其节能措施包括:1、提高冷冻水温度,可以达到节能效果。在保证舒适的前提下,系统能源管理程序根据每个季节及每天室外温度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冷冻水的出水温度;2、根据末端设备所需的冷量负荷,运用模糊算法,对空调冷源设备进行群控,优化运行,保证冷量供求平衡,让冷源设备运行在最高效率特性上;3、提高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根据有关测算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1℃,将增加9%的能耗;如果在冬季将设定值温度上调1℃,将增加12%的能耗。因此将大厦内温湿度控制在设定值精度范围内是大厦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以瑞安来说夏天不要温度太低,以25℃为宜,冬天温度不要太高以22℃为宜;4、对于大堂、走廊等公共区域在能保证舒适的前提下合理设定温湿度。相对于室内来说适当放宽控制要求,提高设定温度。如进门的大堂在夏季将温度设定值设在28℃ ~30℃,主要比室外低4~5℃,人们已感觉舒适;走廊设定值定在27℃ ~28℃也可满足要求;5、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合理的新风量有效调节是节能的另一个措施。在过度季节要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等;6、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防止带病、超负荷运行;7、监测运行参数,改造系统不合理之处;8、运行要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功能,能集中实现分层、分区、分时控制。建筑照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节能除了在设计之初要注意照明灯具及附件的选择,还涉及到建成之后的智能控制等多个方面。照明灯具有很多种如白炽灯、荧光灯、HID灯,光纤灯、LED等,每种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设计时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的视觉要求,灵活选择配套的节能光源。在优化照明设计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天然光,使窗户射的天然光和室内的人工照明合理协调,形成良好的照明环境,可大大地节约能源。节能光源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节能措施,主要在小型的建筑物或者家庭照明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型公共建筑物的运行和管理中,为了达到节能的效果,还需要把照明系统智能化并纳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之中,通过计算机集成系统,在主控室的计算机操作平台上完成日常的运转与管理工作。通过软件的可编程任意实现单点、多点、区域、群组的分区控制、分时控制、通断控制、调光控制等多种控制方案。

(三)提高智能建筑新能源利用

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新能源的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规的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其与常规能源相辅助, 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可有效解决能源紧张和能源损耗问题,逐步达到零排放,实现“绿色建筑”。比如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把太阳能光伏电板做成建筑材料,将建筑屋顶、向阳的外墙甚至窗户材料都用光伏器件来代替,则既能作为建材又能发电,还能吸收太阳辐射,避免屋顶、外墙温度过高,降低空调能耗,可谓一举多得;太阳能热水器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空调系统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耗能低,对环境影响小等。在智能建筑中,为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通常可设置建筑能源协调控制系统,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与采暖、空调、照明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化系统集成,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个能源体系,以利协调控制,使之在保证性能、各功能要求和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节能运行。

结束语: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以“绿色”思想为指导,将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建筑物,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智能技术是现代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节能绿色建筑的智能技术是具有调节、控制、管理、规范、优化建筑与生态系统关系、人与建筑关系、人的行为与生态系统的集成智能。

参考文献:

[1] 谢秉正;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楼宇自动化; 分散控制; 照明系统; 智能

Abstract: at present, global climate change, energy shortage,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other word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Energy saving is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building, is the ke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technology,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each piece of equipment,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equipment, reduce operating costs,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the most depth and potential.

Keywords: building automation; distributed control; 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

中图分类号:TB4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又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主要是用以对建筑物内的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以及电梯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的综合系统,一般为集散结构,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它是能否为人们提供一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的关键,故该系统的设计对一智能化大厦而言举足轻重。

1、是否采用BAS系统

是否采用BAS系统,是建筑发展商和设计工程师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特别重要的,且具有―定规模的建筑,为保证其所属设备及安全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要求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2)BAS系统的一次性投资能控制在项目总投资2%以下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3)能耗较大的建筑(如上万平方米,采用全空调系统的建筑),BAS系统的初投资可以在五年内收回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4)多功能的大型租赁性建筑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5)当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比较复杂,人工手动方式难以完成,必须依靠汁算机控制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

(6)当采用BAS系统时,其投资与可靠性综合指标优于其他可采用的系统时,可以考虑采用BAS系统BAS系统的优点与目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2、楼宇自控系统节能的主要技术实施要点

(1)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和实验系统的应用

采用热、湿负荷独立控制新型空调系统,利用了热泵的冷、热量,并且排风采用全热回收等技术,可以使空调能耗降低 20%左右。 配置辐射吊顶,利用毛细管现象构成循环系统的塑料细网栅方式,提高空调供热、制冷辐射能力。 综合运用节能系统、节能照明及智能监控技术,通过统一的智能监控技术,对空调、照明、安防、一卡通等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源能耗。

(2)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节能系统、节能照明及智能监控技术,通过统一的智能监控技术,对空调、照明、安防、一卡通等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能源能耗。

(3)节能方案的应用分析和优化

以数据采集、通信、计算、控制等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成套先进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包括室内环境综合调控系统及软件,照明及空调节能监控系统,安全保障及办公设备控制系统的集成平台和应用软件等,实现大型遮阳百页的转动控制,空调等设备的节能监控,照明采光监控,室内空气质量等室内环境动态调节,确保建筑运行的节能、舒适和高效。

3、楼宇照明节能减排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能源危机时代,推广节能产品自然也是必然。绿色照明更是全世界都在呼吁,这就需要智能化和照明领域结合,目前,已经有部分智能家居企业拿出了解决方案,推出智能照明系统。

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住宅来说,很少有人注意到,每个月的电费账单上,真正占了大头的并非那些家用电器,家庭照明消耗的电量在其中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重。这里面,浪费掉的电量也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字,这还仅仅只是一户人家的用电,中国乃至全世界亿万个家庭,长年累月下来,浪费掉的电量可以说是一个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对于住宅来说,想要节约家庭照明用电,对储藏室、卫生间之类的不经常照明区域,就要做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同时,也要能够配合自然光光照调整电灯光照强度,使其在满足家庭光照需要的同时,尽可能节约能源。物联传感推出的智能照明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并且,可以根据你的心情和具体需要提供不同的灯光环境,而在你不需要的时候,你可以关闭家中所有应该关闭的灯光和电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而对于楼宇而言,绿色照明更是具有极大的意义。根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很多楼宇中,哪怕是无人办公的区域,或者是过了下班时间之后,都依然保持着灯光明亮,而办公区域中,无论白天黑夜,天气是晴朗还是阴雨连绵,室内的灯光永远都是开着的。

很多楼宇并非不想解决照明问题,只是以楼宇的建筑面积,想要全面改造照明系统就有颇多顾忌,担心会增加运营成本。而物联传感提供的智能照明系统完全不需要什么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无非是给楼宇各处增加一些调光开关以及无线网关和中继器罢了,压根不要大动干戈地装修改造,无需布线,就可以让大楼物业对楼宇内的各处照明了如指掌。一些少有人经过或者无人使用的区域,就可以自动关闭其范围内的灯光,一些特殊的区域,比如说会议室之类的地方,同样可以通过程序设定,改变光照模式,以满足室内的光照需要。至于办公区域,系统会自动根据自然光照强度调整灯光强度,在采光比较好的窗口,便可以关闭电源或者调暗灯光,若是天气发生变化,也能自动调整室内的光照强度,总之,系统会让室内的亮度维持在预先设定的水平。

①时间表控制模式

根据人员活动规律控制背景照明的定时关闭,每天下班 1 小时后自动关闭所有背景灯光,并采用智能传感器检测技术,在有人通过时打开相应区域的灯光,从而实现降低电能消耗的目的。 (照明系统采用背景照明与桌面台灯相结合,用户晚上使用桌面照明并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亮度)。地下车库的照明可按区域分为车道照明和车位照明,按时间程序进行控制。在白天开启车道照明即可,入夜后可开启全部的照明,随着夜的深入,逐步关闭车位照明及车道一半的照明;在下半夜,仅留车道的一半照明即可,既方便管理,节能效果又好。

②按“需”提供照明的控制模式

在建筑的设备区域,如电梯机房、水泵房、地下配电间等,灯通常是关闭的。只有当管理人员进入时,探测器才会自动将灯点亮。当房内人员走后,探测器控制延时工作一段时间,将灯自动熄灭。

③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

在建筑中,采用调光控制方式,调节灯具输出,始终使灯具保持光通量最小维持水平,让灯具在整个工作期间,既满足了照明要求,又节约了电能。维持光通量的控制模式,可利用感光元件接收空间的光环境。引入自然光的控制模式。 由于人类天生对自然光的喜好,自然光通常可使人们心情舒畅,工作效率提高。同时,在某些智能建筑的中庭空间,利用光导管将自然光引入室内,能使室内空间更加活泼自然。

如此一来,既可以降低楼宇照明的能耗,也可以降低楼宇的管理成本,减少运行维护的费用,提高楼宇的投资回报率,可谓是一举多得了。在能源问题成为主流问题的大环境下,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节能减排,绿色照明已经是势在必行,智能照明系统也必然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4、结语

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楼宇在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设计。

参考模式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能源短缺;空调节能技术;云计算与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U831.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2-0081-05

1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世界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1990~2008年,人均能源消耗增加10%,世界人口增长了27%,这意味着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了39%[1]。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据国际能源署预测,至2035年,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购买国[2]。

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物质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例如,据2008年统计,供应能源分别是:石油占33.5%,煤占26.8%,天然气占20.8%(化石能源共占81%)和“其他能源”(包括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燃料和核能等)占19%[3]。化石能源的使用将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将会加剧温室效应带来环境问题。并且这些化石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消耗完毕短期内不可再生,全球已探明的能源储量是有限的:石油将在50年左右枯竭,天然气能用7年左右,煤炭能够支持200年[4]。随着能源资源的捉襟见肘,能源的价格也直线上升,如美国普通零售汽油价格增长了3倍,从1990年的每加仑1.2美元到2014年的每加仑3.6美元,这一趋势仍在增加[5]。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开发新能源和发展新的节能技术成为人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建筑的能量转换系统,特别是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是今天主要的能源消费单位。仅在美国,住宅和商业建筑的能源消耗占总能量的39.6%[6]。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耗的比例如图1所示。

在欧美国家,大约一半的总能量用于建筑,国家能源总量的20%被用于加热、通风、空调和制冷系统[7]。一般在工业发达的国家,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50%,而空调能耗又能占建筑能耗的50%[8],大约全球15%的电力是被用于各种制冷和空调的使用方面[9,10]。

因为空调的普及率与日俱增,各个国家也逐渐意识到了空调使用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大多数国家高层决策委员会也设置了相关的政策降低空调能耗[11~13]。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空调使用数量巨大。因此,大力研发和发展空调节能技术对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空调节能领域正处于稳健发展的状态,但受到了技术障碍、政策障碍、市场障碍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制约[14~18]。在诸多障碍中,如何寻找到真正有效并切合中国基本国情的节能方式,是促进中国空调节能领域发展的工作重点。

通过调查发现,在酒店、宾馆和KTV等场所多采用分体式空调与中央空调结合的模式。这些场所通常需要保持着空调整天工作,有时还要满足个别顾客对空调过低温度或者过高囟鹊囊求。而制冷温度每降低或者制热温度每增高1℃,电功率就会增加5%~10%[19~21]。不合理地使用空调不仅增加了空调的能耗,还减少了空调的使用寿命,直接增加了城市的能源消耗,不利于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分体空调智能节能控制器和中央空调控制器,并将其与现代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将能够通过互联网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实现远程控制空调运行状况,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可以直接降低空调使用中不必要的能耗,对我国空调节能产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2中国空调产业现状

2.1空调的历史

在1902年,美国人威利斯・开利为了保持印刷机工作时稳定的湿度和温度,最先成功设计了第一个空调系统。最初的空调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化工业、制药业和军火业等各个工业生产中的温度和湿度。1922年开利工程公司研制成功了空调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产品―离心式空调机,大大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效率,从此人开始成为空调服务的对象[22]。

2.2空调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变得普遍起来。全国各大城市兴建的公共建筑,大多都配备了空调设备来提高环境的舒适度[23,24]。目前,空调在我国建筑物中普及率仍在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空调市场,占全世界空调市场利用率的12%[25]。

空调的使用在中国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也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提高空调能耗的质量等级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希望能够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也在向着更为节能环保的方面倾斜。随着能源的短缺,节能逐步受到更为广泛的注意和重视[26]。

节能空调,通俗地说就是用更少的电达到居室的温度、湿度环境要求而且是达到消费者希望的居室内的条件要求[27]。节能空调能否实现节电的目的,不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也取决于用户的使用方式。

但是,目前我国节能空调还存在着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例如缺乏足够的高效节能空调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政策,缺乏高效变频压缩机制造核心技术等高端技术,这些是需要我们克服的在技术层面的不足。而许多空调购买者不选择节能空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价格相对普通空调偏高;节能效果不明显,短期收益低;需要维护保养,容易出故障,节能不节钱;对节能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等。这些则是我们要克服的在产品质量、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不足。

当前,我国已经出台的空调节能标准有:2010年6月1日实施的《空调强制性国家标准》、2011年11月1日实施的《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控制装置技术规范》等[28,29]。虽然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但受到政府监督困难、企业违规操作等问题影响,一些建筑工程在选用主机以及末端空调设备时,仍然没有按照规定设计的要求进行选型。此外,一些数据也表明,在一些大型超市或者公共场合当中,冬季的供暖热量和夏季的制冷量超过了标准。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造成空调制冷取暖浪费了大量的能源[30]。

与国际相关标准相比,我国空调能效比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我国也在不断改进并提高空调能效相关标准。因为能效等级越高的产品,生产成本往往高于能效较低的产品。投资者往往忽略了能耗指标的计算,而只重视投资成本,投资成本高的高效节能空调反而不受生产企业青睐[31]。相对应的高效节能空调的市场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再加上人们对高效节能空调所得的节电长远效益认识不清楚,往往只比较了购买时的价格差异,导致高效节能空调在整个空调市场的占有份额并不高[32]。为了提高高效节能的推广,我国也对企业所生产高能效等级空调进行了相应的补贴,直接降低了高能效等级空调的市场销售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能空调的普及率[33]。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消费者,首先关注的肯定是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优先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作为生产企业,则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国家作为管理者,有正确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义务。在最开始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节能空调的推广只是处于教育道德层面的宣传,并没有充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杠杆来调节,结果是大家在意识层面认同节能空调的情况下继续选择了较高能耗、较低价格的空调。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价格杠杆往往比行政宣传的效果更为直接和明显。目前,我国直接按照生产空调能级相关标准给予企业相应补贴,使得企业在不涨价的前提下也能有钱赚,有效提高了企业生产节能空调的积极性。消费者间接享受到一定程度的优惠,其购买节能空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的提升。国家实现了节能减排的期望,企业的销售量和盈利水平也没有下降,消费者节约了金钱和电费,实现了多方共赢,促进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34]。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开始,国家对高效定频空调器进行了补贴,2010年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部补贴政策的通知[35]。这说明了国家政策支持的体现无处不在,近几年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财政补贴政策相继推出,在各大家电销售地点均有出现。在主要针对推广空调能效1、2级产品的“节能惠民工程”启动后,为缩小节能与非节能产品的价格差距,106款1级产品扣除补贴后价格从1230~3500元不等,提高了群众的消费积极性。有调查显示,在湖南省节能空调的推广使用中,共有20家空调生产企业参与,其中销售数量最多的品牌是格力,购买节能空调的用户中,机关及企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较大,为37.52%,其次为个人用户,占10.23%,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空调用户分配状况[36]。

3空调节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在空调普及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空调用电量占我国总用电量的20%左右,占大中型城市夏季用电高峰负荷的40%左右。随着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和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发展空调节能技术。

空调节能技术,相对于其他较早引入空调并率先萌生节能意识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发展比较晚,所以我国的节能空调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经验、技术方面略有不足。再加上我国的节能空调的市场份额不高,所以导致我国的空调节能技术相对于其他的国家来说还是有差距。但是随着能源问题凸显,国家愈来愈重视发展节能技术,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科技,加大促进了对空调节能技术的研究,我国的节能空调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37]。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空调节能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得到相应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空调生产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发展空调节能技术的重要性和趋势性,在产品节能技术研发和整体质量水平提高方面更加重视,企业在产品开发和节能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正在逐渐加大,围绕产品生产的基础技术、系统开发设计、测试分析、专业配套、节能减排和制冷剂替代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长期性开发研究,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项项具备世界级技术水平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行业内接连推出并直接服务于市场,实现了空调行业整体节能技术水平的稳步提高[38]。

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空调能效等级整体水平依然较低,缺少前瞻性的未来空调技术方式。例如独立除湿空调技术(包括除湿部分和新型的显热空调技术)、局部空调供冷技术、变频空调技术、蓄冷空调技术、绿色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技术、合理的热电冷联供技术、太阳能空调技术、热声制冷技术、热泵技术、降低空调负荷等相关技术等[39~49]。这些技术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尚不成熟且使用范围较小,无法投入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

由于空调生产厂家的多元化,企业出于商业原因往往不会共享节能空调的规格参数和生产技术,这直接影响了空调市场整体能效的提高。不同空调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空调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格参数,难以统一标准。如果能够结合现代智能技术和云计算功能,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特定的APP实现便捷的智能化控制,就能直接实现降低空调能耗的目的。

4智能化与云计算结合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求、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算设施、储存设备、应用程序等)。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50,51]。

鉴于难以统一不同企业生产规格参数相一致的空调,结合现代智能技术和云计算功能引入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为一独立辅助控制器,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类型的空调。通过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空调的工作状态,然后使用者或管理者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互联网在特定APP上远程调控空调的运行状态。实现合理的使用空调,避免不必要的能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空调寿命,还可以有效的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4.1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功能参数

通过智能空调节能控制器,可实时监控并调整空调的运行状态。主要功能参数包括定时开关机、智能温度锁定、智能感应温度开关机、智能人体感应开关和空调状态查询与设置。

4.1.1定时开关机

控制参数:空调状态(开关机)、空调模式(制冷或制热)、空调温度、风门状态(摆风或不摆风)、执行时段、执行日期。

通过此功能可以减少空调人工管理成本,并便捷有效达到合理控制的目的。

4.1.2智能温度锁定

将锁定温度打开状态,在空调开机的状态下,分体节能模块在5min内若检测到空调的设置温度比制冷标准温度低,或者空调的设置温度比制热标准温度要高,那么分体节能控制器会将空调锁定到标准温度(若空调是制冷的情况下,锁定到制冷标准温度。若空调是制热的情况下,锁定到制热标准温度)。在打开锁定温度的情况下,需要查看一下节能器的节能参数中制冷标准温度、制热标准温度是否是符合锁定温度要求。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智能感应温度变化调整空调设定温度,减少了空调额外的能耗。

4.1.3智能感应温度开关机

将空调打开时,分体节能模块检测到的室温在禁止开机温度区间内,分体节能模块将禁止开机,会将空调关机。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智能感应温度判断空调的是否需要工作,智能化的实现了空调开启与关闭,减少了空调不必要的能耗。

4.1.4智能人体感应开关设置

(1)智能人体感应开设置:当人体感应开功能打开后,如果分体节能模块接入智能人体感应装置,连续5min均有检测到人体后执行开机命令。

(2)智能人体感应关设置:当人体感应关功能打开后,如果分体节能模K接入智能人体感应装置,连续30min未检测到有人后执行关机命令。

通过此功能可以根据监测环境内是否有人而智能选择空调工作状态,有效避免了人离开而忘记关闭空调所造成的能耗。

4.1.5空调状态查询与设置

可以查询并设置空调状态、空调模式、风门状态、室内温度、设置温度、出风温度、传感器的状态、节能器状态等。

通过此功能可实时在线了解空调工作状态,并可根据个人需要和环境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实现了便捷合理控制空调工作状态。

4.2技术应用实例

与某环保公司合作,在某企业员工宿舍实践所得数据见表1。

仅员工宿舍楼一间宿舍一天理论可节电量平均为:160330÷6÷30÷189=4.7(kW・h);公司宿舍楼A,B,C,D栋实际入住189间宿舍,5~10月份预计可节电量160330kW・h,节能效果显著。如果能够大范围广泛推广到城市,节能潜力巨大。

5讨论与结论

面对中国空调市场企业品牌繁多、产品生产参数规格不一的局面,结合现代智能化和云计算结合的功能,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监控、远程操作和智能控制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因不合理使用空调所产生的额外能源消耗,并且适用于市场上绝大多数空调,有利于提高我国空调节能领域整体的节能水平。

与传统空调节能技术相比,最大的创新就是改变了过去“遥控器是唯一控制空调运行的工具”的观念,实现了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互联网端口控制的功能。智能空调产品正是通过把空调运行控制系统链接到互联网操作平台上来实现的。未来生活中实现对家中所有设备的控制定是朝着无线化、可移动化的方向发展。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无线传输及控制变得无比简单。基于无线网络系统开发出的适用于用户控制的智能家居就变得相对简单起来。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只需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设备,甚至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可穿戴设备等就可轻松实现对家里的一切控制,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还有效地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已经成为高普及率的高能耗设备。现今,能源问题凸显,节能减排已经成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国家和企业为了提高节能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也纷纷都加大了对空调节能技术的投入和相应的政策补贴与推广。由此,发展空调节能技术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有着深远意义。

考虑到目前缺乏统一的、前沿性的、易于推广实施的空调节能技术。结合当今正广泛使用并快速向前发展的智能化与云计算结合的技术,确定了该技术的的功能特性及可行性,并通过实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技术应用所产生的显著节能效果。若能将此空调节能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必将有效地降低我国城市能耗总量和减少碳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利于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http:///wiki/Wiedemann%E2%80%93Franz_law(accessedJanuary2014).

[2]莫应强.关于空调系统节能措施的讨论[J].企业导报,2016(10):187

[3]DresselhausMS,ChenG,TangMY,etal.NewdirectionsforLow-DimensionalThermoelectricmaterials[J].ChemInform,2007,38(26):1043~1053.

[4]沈建芳.节能―空调行业的大趋势[J].制冷技术,2005(4):32~35

[5]LiuH,ShiX,XuF,etal.Copperionliquid-likethermoelectrics[J].NatureMaterials,2012,11(5):422~425.

[6]DiSalvoFJ.Thermoelectriccoolingandpowergeneration[J].Science,1999(285):703~706.

[7]Pérez-LombardL,OrtizJ,PoutC.Areviewonbuildingsenergyconsumptioninformation[J].EnergyBuild,2008,40(3):394~8.

[8]劳文慧.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制冷,2002,21(1):79~80

[9]BellLE.Cooling,Heating,GeneratingPower,andRecoveringWasteHeatwithThermoelectricSystems[J].Science,2008(321):1457~1461.

[10]BagheriF,FayazbakhshMA,ThimmaiahPC,etal.Theoreticaland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intoanti-idlingA/Csystemfortrucks[J].EnergyConversManage,2015(98):173~183.

[11]FarringtonR,RughJ.Impactofvehicleair-conditioningonfueleconomy,tailpipeemissions,andelectricvehiclerange[J].Earthtechnologiesforum,2000(5).

[12]LongW,ZhongT,ZhangB.China:theissueofresidentialair-conditioning[J].IntInstRefrigBull,2004(4):1~7.

[13]WanKSY,YikFWH.Buildingdesignandenergyend-usecharacteristicsofhigh-riseresidentialbuildingsinHongKong[J].AppliedEnergy,2004,78(1):19~36.

[14]康艳兵,尹志芳,张扬,等.中国空调节能发展现状、趋势展望和政策建议(上)[J].节能与环保,2010(7):11~13.

[15]康艳兵,尹志芳,张扬,等.中国空调节能发展现状、趋势展望和政策建议(下)[J].节能与环保,2010(8):11~13.

[16]罗继杰.节能减排―暖通空调(设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暖通空调HV&AC,2012,42(1):1~7.

[17]商利斌,高喜玲.建筑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探讨[J].能源与环境,2009(14):24~25.

[18]陈友.中央空调节能技g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0):140~141.

[19]张恩祥,李春旺,陈淑琴,等.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J].节能技术,2008,26(4):295~299.

[20]曾昭向,卢清华.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分析与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3,27(1):45~48.

[21]徐涛,陆超平,王轶虹.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6(16):71~72.

[22]葛建东.空调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及节能环保[J].湖南农机,2011,38(11):189~190.

[23]江华,刘宪英,黄忠.中央空调能耗现状调查与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5,(z1):31~36.

[24]刘思刚.空调发展的永恒主题:能耗与节能[J].大陆桥视野,2012(6):35~36.

[25]徐伟.空调能耗及节能方向[J].建设科技,2004(5):20~21.

[26]吕天文.2014―2015年度机房空调市场回顾与展望[J].制冷与空调,2014(9):94~99.

[27]白滨.科学认识节能空调[J].现代家电,2004(10):37~38.

[28]中国广播网.我国中央空调节能国标批准1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1.

[29]中国节能建筑网.6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空调强制性国家标准》,2010.

[30]靳琼.谈空调节能及其节能措施中的若干问题[J].价值工程,2015(7):16~17.

[31]韩志财.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8):28.

[32]韩敏.苏宁推广节能空调成绩斐然[J].电器,2006(9):42.

[33]“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实施情况介绍[J].标准生活,2010(5):50~54.

[34]李开钰.用价格杠杆撬动节能空调市场[J].机电信息,2009(18):14-15.

[35]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调整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J].节能与环保,2010(6):7.

[36]翟威锋,周永芳,李海鸽,等.湖南省高效节能空调推广情况调查[J].节能,2011(6):7~-10.

[37]刘忠玉.关于制冷空调节能技术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6(5):220-221.

[38]李刚,张仙平,朱全志,等.浅析我国制冷空调行业的转型升级研究[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41(24):173~174.

[39]戎卫国,孟繁晋.空调节能技术的热力学分析与思考[J].暖通空调,2008,38(12):58~60.

[40]王克勇,王丽,徐靖文,等.绿色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2(2):29~31.

[41]刘春杰,陈正刚.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研究[J].真空与低温,2014,20(5):302~306.

[42]本刊记者(整理).空调技术发展方向:环保与产品升级[J].电器,2011(11):66~68.

[43]江亿.我国建筑能耗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J].暖通空调,2005,35(5):30~40.

[44]钱晓栋,李震.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节能研究[J].暖通空调,2012,42(3):91~96.

[45]LaD,DaiYJ,LiY,etal.Technicaldevelopmentofrotarydesiccantdehumidificationandairconditioning:Areview[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0(14):130~147.

[46]HundyGF,TrottAR,WelchTC.“RefrigerationandAirConditioning,”4thEdition[J].Butterworth-Heinemann,2008.

[47]ViriyautsahakulW,PanacharoenwongW,PongpiriyakijkulW,etal.ASimulationStudyofInverterAirConditionerControlledtoSupplyReactivePower[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6(86):305~308.

[48]HaQP,VakiloroayaV.Anovelsolar-assistedair-conditionersystemforenergysavingswithperformanceenhancement[J].ProcediaEngineering,2012(49):116~123.

[49]ShahareS,HarinarayanaT.EnergyEfficientAirConditioningSystemUsingGeothermalCooling-SolarHeatinginGujarat,India[J].JournalofPowerandEnergyEngineering,2016:57~71.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创新;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M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051-02

建筑行业一直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同时也给建筑的智能化带来了巨大考验,智能化建筑也已成为现阶段信息化技术改造的直接体现形式。而从能耗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大部分建筑能耗逐年增加,楼宇的智能化与节能化技术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为此,在今后的建筑建设过程中,应从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强化智能技能控制系统技术创新,彻底转变现阶段楼宇高能耗问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设备配置及控制的节能策略、建筑设备的调试以及楼宇智能化技术的调试、优化等工作入手,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来提升楼宇能耗管理水平。

一、楼宇智能技能控制系统技术应用现状与强化技术创新的意义

我国建筑智能技术在楼宇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受到智能建筑行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技术粗糙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楼宇智能化设备控制系统缺乏相应的设备运行策略,由于智能化节能使用策略的实施也就无从谈起。甚至对于部分楼宇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而言,处于半自动运行或不正常运行状态,严重影响了智能化节能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这无疑造成了对能源的巨大浪费。

对楼宇智能化节能系统技术的创新不仅能有效提升物业安全管理,还能有效确保楼宇内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楼宇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而言,是对各类能耗报警信号做出快速反应的智能化中枢系统,同时也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控制管理中心。为此,应根据楼宇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包括材料节能、电力节能、中央空调节能、结构、监管节能等为一体的智能控制系统,以便在降低楼宇能耗的同时,对楼宇内能耗状况进行实时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有效改善居室内决定环境质量的能源消耗。同时,对于现阶段的建筑智能化节能系统而言,还应充分体现出建筑与节能、健康以及环保的和谐,从规划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置入手,从楼宇周边环境、楼宇结构布局、气候影响以及人的行为因素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在实现高效节能的同时,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二、强化楼宇智能技能控制系统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材料创新,利用节能材料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而言,建筑能耗已成为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成分。一方面,我国能源紧缺,能源形势严峻;另一方面,建筑在规划、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能源浪费,在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为此,在今后的楼宇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耐冲击、高保温、抗折压能力强的新型节能材料,以有效提升墙体的保温效果。

墙体保温材料种类较多,分有无机类、有机类与其他种类的材料,有机类。对于目前的应用而言,发泡塑料板材、颗粒类、岩棉等材料应用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而玻璃发泡材料、水泥发泡材料、墙体字保温材料、保温装饰材料以及相变材料等材料的应用仍然较少,这些材料均是新型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同时,还应加强如膨胀珍珠岩、聚苯板、岩棉、炉灰、炉渣、粉煤灰等传统保温材料的应用,这些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既节能,又经济环保,能有效满足楼宇建设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建立只能照明控制系统,有效节约能源

为有效解决能源,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楼宇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符合总线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以弱电总线通讯的方式来控制强电末端设备,以强化对灯光设备、安全防范、设备、AV设备及HVAC设备控制的开光控制、分散集中控制、调光控制开关控制、延时控制、远程控制、红外线控制以及与其他设备系统的联动控制,控制方式方面灵活、易于维修与维护且自动化程度高。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新型楼宇建筑必须安装更为先进的智能技能照明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使用者对于智能使用与管理需求,为楼宇建设者、用户等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技术创新,实现门窗节能

对于楼宇建筑能耗而言,门窗是最为薄弱的部位,在总楼宇能耗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冷风渗透约占门窗总能耗的三分子一左右,传热损失占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因此,在对门窗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强化技术创新,在确保采光、管径以及通风等要求的同时,尽可能提升外门窗的气密性,从而优化其自身的保温性能。在此过程中,还应尽可能地降低楼宇住宅外门窗洞口面积,降低冷风渗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门窗自身的传热损失。同时,除了应采取提升外门窗的气密性等常规的节能措施外,还应对住宅窗墙比,降低冷空气渗透,并充分借助建筑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门窗的自动开启,以降低由认为因素所造成的热损耗与冷渗透。

(四)充分合理利用能源,强化地热能源利用

为了提升楼宇能源利用率,还应加强对地热能源的利用。在冬季可“取”出地热中的热量,给楼宇室内供暖;在夏季,将楼宇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在现阶段的楼宇智能技能控制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加强智能化地热供暖和供热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提升地热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满足对于能源利用的生态化需求。

(五)合理利用智能建筑自控系统,设置机电设备的启停控制时间

在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智能化启停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完善,通过对机电设备最佳启停之间的计算最佳启停时间的计算,缩短不必要的设备启停时间,以此来实现楼宇建筑节能的目标。对于实行阶梯电价的部分地区而言,应充分利用智能楼宇建筑自控系统,在用电高峰期选择投入应急发电设备,在用电高峰时,自动卸除不必要的设备。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实现避峰运行,降低用电高峰期用电负荷,从而减低楼宇用电设备运行费用

(六)构建中央空调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降低能源损耗

在对楼宇中央空调的设计过程中,泵型号的选择是由最大负荷所决定的,而泵的定功率往往要大于设计的最大功率,这就造成了中央空调设备选型的能源浪费。同时,受到内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系统的实际负荷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多数时间内都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为此,应强化技术创新,在楼宇中央空调中加装“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对冷冻水泵、冷水机组以及冷却水泵的工作状态、楼宇室内外温度、冷冻、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冷冻水压差以及主机设备功率消耗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以提升设备运行的智能化运行。与此同时,还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整个楼宇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控,以有效提升楼宇管理人员对用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实现了楼宇空调系统的远程操作控制功能。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智能化照明能效管理系统、供排水电效管理系统等楼宇各项功能系统的建立,以达到集中管理与分散控制的目的。智能化能效管理系统的建立还可实现对整套楼宇节能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在系统出现异常运行状况时,进行异常信息自动报警,根据设备运行状况的动态记录数据与所显示的多种实时参数来提升楼宇智能化能效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与运行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楼宇智能技能控制系统技术创新工作,对提升楼宇能效管理水平,实现楼宇运行管理的集约化、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等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楼宇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新设备、新技术的完善与创新,顺应时代需求,强化对于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在实现降低楼宇能耗的同时,满足人们的日常居住需求。

参考文献: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9篇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阶段建筑耗能量已占社会总耗能的30%。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专家们预言 如不及时地加以改善,这个比例将迅速上升到4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目前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然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最难治的城市病之一,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刻不容缓,应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已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批准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

建筑节能是指在保证基本的卫生、健康、舒适标准下,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其中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通风等方面的能耗。由此可见,建筑节能是从设计、施工到设备材料各行业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而由于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左右,该部分系统节能措施成功与否是控制建筑能耗的关键所在。

北京交通学校简介

北京交通学校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公司承揽新建的现代教育中心及综合体育馆楼机电总包工程,工程规模达4万平方米,我们将在以下内容中介绍整个智能化系统。

北京交通学校项目中节能技术应用

由于本项目实行机电总包建设方式,强电系统及弱电系统均由我公司实施。在强弱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设备及系统选型、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将节资节能的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方针,从设备选型到各设备的监控有着很好的匹配,实现了设计目标,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从设备选型上,我们选择了带有负荷可调的泰豪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根据实际负荷自动调整输出,最大限度地减少能量损耗;在智能化系统配备上,分别配备了综合电力监控系统、机电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监控系统等,对建筑设备中能耗大户进行了很好的监控;当然,对于其他像安全防范、校园网络等系统也进行了节能考虑,由于篇幅所限以及能耗比重的原因,在此只对上述几个能耗大户的节能方案进行介绍。

(一)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

如前所述,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3左右,而冷冻站设备(冷冻机、冷冻泵、冷却塔、冷却泵)占其中的50%,冷水机组占30%左右,冷冻泵占10%。

本项目设计负荷共计1050Kw,在设计中采用的是风冷螺杆机组,置于建筑顶层,省去了冷却塔和冷却泵,从设计上即达到了节资节能的效果。

在设备选型中选择了泰豪的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配置为3台300Kw的FSH300加1台150Kw的FSH150,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实现4台机组的群控,一是根据实际负荷的多少决定机组启动的台数及启动的类型;二是根据每台机组的累计运行时间来平均机组的使用寿命。泰豪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具有如下的特点:

1.每台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均具有自动能量调节功能,可自动实现2 5%、50%、7 5%和1 00%运行,配合机组台数控制,低成本(同变频机组相比)、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输出功率同需求负荷的匹配,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2.每台泰豪的智能型风冷螺杆机组均提供了TCP/IP协议的远程测控接口,并内嵌WEB化的操控界面,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实现厂家及业主对设备的检测、控制和管理。

(二)综合电力监控系统

设备运行能耗是商业运作的主要支出之一。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在中国这种能源状况下,合理控制这些费用并不断设法提高质量,能削减支出。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费用,首先应该对其进行监测。这就是电力监测和控制系统存在的原因,它可以提供节余设备投资和设备运行潜在消耗所需的信息。事实上,电力节能委员会做的一份研究表明,检测类仪表的平均回收期限少于6个月,投资的平均回报率为200%。

采用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对于系统的操作,可通过编制程序对系统的各种操作进行预先设定,并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非常直观、有效。对于信号的采集,一方面是信号的种类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采集,尤其是一些直接关系到系统变化趋势的信息,系统能不断采集和分析,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便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可对每个回路上的断路器状态、柜内及母线温度、操作机构的机械性能、绝缘水平等进行检测,为系统运行的测量、保护、控制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录波、故障记录,为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智能化变配电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的优点。

北京交通学校项目采用双路10KV供电方式,通过两台1250Kw于式变压器后进入低压配电系统。在该变配电系统中,我们使用了爱博精电电力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专业化地满足电能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电能成本、电能质量、供电连续性三方面。对于供电成本,主要方面是在于减少损耗,系统可以识别主要的耗电源,在内部进行成本分配,让用户对成本有更直观的了解,利用多站点集合的优势,在降低成本方面,可随时查看能源消耗模式,控制用电高峰。对于电能质量,该系统可以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谐波分析、电压波动探测、扰动探测、中性线电流监控。例如配电系统中的谐波,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容量,增大了系统的损耗。严重时,将会导致一些设备运行不正常。在保证供电系统供电连续性方面,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控制配电系统,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该系统通过一个图形互动界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集中起来,并将其格式化,它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停电。当出现故障时,要迅速判断故障点以及故障原因往往是困难的,从而延误了及时恢复供电的可能性,而系统可以及时诊断出问题所在,给维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了即使出现故障,也比传统的供电系统能尽快消除故障,恢复供电。

该套电力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简单的功能预设,包括:

数据

仪表和柱状图

历史记录及趋势

波形显示

谐波分析

事件记录

用户权限管理

控制

自动任务

动态数据交换(DDE)

2.用户可定制的高级功能

用户自定义表格和报告

设置自动任务

定制图形界面

(三)照明监控管理系统

就照明管理系统而言,它不仅要控制照明光源的发光时间、亮度来配合不同应用场合做出相应的灯光场景,而且还要考虑到管理智能化和操作简单化以及灵活适应未来照明布局和控制方式变更等要求。一个优秀的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提升照明环境的品质,确保在建筑物里工作和生活群体的舒适和健康。

北京交通学校项目照明功能除了室内室外照明监控以外,还有多功能厅及报告厅的灯光监控,功能相对复杂,而采用传统的楼宇自控系统来监控照明,只能实现简单的区域照明和定时开关功能,无法实现调光,场景控制等功能来灵活自如地管理照明设备。故我公司采用奇胜公司的C-BUS系统来实现校园灯光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及特点

1.照明线路设计简单,系统安装方便,操作维护容易,其软件的可编程性和硬件的灵活结构,大大节省了建筑的投资成本和维修运行费用,缩短了安装工期,提高了投资回报率。

2.任意实现单点、双点、多点、区域、群组逻辑控制,定时开关、亮度手/自动调节、红外线监测、遥控、场景组合等多种照明控制功能,不但可以展现丰富的灯光效果,而且还能节约能源。

3.根据校方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仅仅是修改软件设置或少量改造线路,就可以调整照明布局和扩充功能,适合于校方的不同使用要求。

4.系统中每个输入输出单元里都存储有系统状态和控制指令,停电后不丢失数据。在恢复供电时,系统会根据预设记忆参数,自动恢复停电前的工作状态,实现无人值守。

5.控制回路与负载回路分离,输入输出单元仅用一根UTP5五类线做为总线相连,并且在网络中可以随时添加新的控制单元。总线上开关的工作电压为安全电压DC36V,确保人身安全。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0篇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早已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更加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节能、环保,仍是建筑行业急需面临任务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慢慢地根深蒂固。智能建筑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智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层含义与特征

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领域的急速延伸,在未来几年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仍一片光明。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本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智能建筑的深层含义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社会内涵和技术内涵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内涵构成了智能建筑总体的内涵。在社会内涵上,智能建筑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理念”上,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技术内涵方面主要表现在,智能、节能两个方面。其中,智能技术方面是最先进的技术,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下,采用视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由综合布线技术、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必须能够自动地观测并适应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它还须兼具智能报警技术,使其各技术协调一致以及保证建筑物内外结构的统一。另外,节能方面是指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包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等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技术。

2.2智能建筑的特征

智能建筑有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智能高效以及灵活便捷等显著特点。而现代化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信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项基本的自动化功能。因此,智能建筑在安全可靠性及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

3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1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目标。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目前我国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并不多,已建成并确有明显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节能建筑的广泛兴起势必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改善大气环境,减轻建筑耗能所带来的污染,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与“小家”利益息息相关。

4智能建筑节能措施

4.1楼宇照明节能措施

我国的建筑中,一般使用电表对楼宇间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管控,依据时间的变化来决定照明系统的开启或者停止。这种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照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成熟的照明技术已经在建筑照明领域中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使用总线式,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这种系统的稳定性也更高,启动与停止也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更加灵活,控制水平也更高。

4.2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能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建设智能建筑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无线传感器能够大大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确保节能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感知,主要通过温度、照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的感知,进而实现数据的采集。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温湿度、照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无线传感器容易进行部署,且价格比较低廉,它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物理环境,进而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法输送到服务器上。这样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路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来直接管控某个设备。

4.3门禁一卡通技术节能措施

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门禁、视频监控以及防盗报警功能等已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正在迈向高度的集成化,这集中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一卡通刷卡时,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者布防。在通常情况下,人员离开房间之后,通过刷卡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其他的灯光以及空调设备等,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5结束语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1篇

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的电网技术有着更高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水平,智能电网的独特优势和智能化的功能需要一系列的技术体系进行支撑。本部分从智能电网的发电环节的关键技术、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变电环节的关键技术、配电环节的关键技术以及用电环节的关键技术五个方面对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体系进行阐述。

1.1发电环节的关键技术

发电环境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指新能源技术,包括新能源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技术和电网大规模的存储技术两大部分。新能源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技术是智能电网中可再生清洁能源电源安全可靠运行必须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首先针对大型的集中的可再生清洁新能源而言,主要研究其出力的随机不确定性和突变等问题对智能电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智能电网构架和电网运行策略等方案;对于分布式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而言,主要研究其并网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对电网接受分布式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能力、分布式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供电可靠性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来制定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体系以及相关的故障检修和运行维护等方案。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电网的抽水蓄能技术、锂离子电池储能和超导储能等。

1.2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

输电环节的关键技术主要是针对智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技术,该环节的关键技术只要是依靠最近的信息集成技术,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点需要解决。例如,输电线路由于部分路段所处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这会造成无限通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点,使得传输线路上的监测数据的传输存在障碍;智能电网传输线路的监测设备通信规则不同意,给累输电线路的监测设备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这也会造成能电网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监测存在一定的困难。

1.3变电环节的关键技术

智能变电站是构建智能电网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保障。智能变电站相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而言,有着可靠先进和低碳环保的智能变电设备,同时其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标准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电网的自动控制和实时智能决策等高级功能。因此,变电环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系统分层和智能化的变电组件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智能变电站可以分成相对独立的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三个部分,这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之间应该实现实时的网络共享,实现智能变电站各智能设备之间的畅通无阻的互联互通;变电站中智能变电组件是实现其智能变电功能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测量、控制、状态监测以及相关的计量保护等功能,这些组建要具有数字化的测量、网络化的监控、可视化的运行状态以及信息的互动化等特征。

1.4配电环节的关键技术

配电环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配电自动化和智能化、配电网的保护控制以及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等方面,其中配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该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在配电过程中,依靠最新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智能的控制方式,对配电管理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实现配电网的各状态下的保护监测、用电管理和配电管理的自动化。需要注意的是,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对智能电网中的配电网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在不同介质和接口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同时还要求实时监控配电网的各类运行数据。配电网的保护和控制技术要求配网

1.5用电环节的关键技术

用电环节的关键技术可以保障用户可以使用智能电网的各项功能,其中主要包括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和智能用电服务系统。用户的信息采集要求可以实时地全面地采集用户的用电信息,同时实现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各种分析和管理;智能用电服务系统可以实现用电客户和智能电网之间实时地交互,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的综合服务质量。

2.结束语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物联网;节能技术;智慧节能;技术研究

在全球能源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降低能耗就是在提高效率,节能能量就是再生利用能量。物联网技术是将大量传感器迁入到车辆、设备、建筑、电器以及各个系统之中,在实现物物相连的同时,提高智能节能的水平,避免能量徒耗。比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不仅需要物联网技术搭建智慧系统,更需要物联网节能技术进行能耗控制。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 ”的进程中,物联网节能技术起到了促进作用,物联网节能技术的发展、优化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 ”的重要基础,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撑。

1 物联网节能技术原理分析

物联网节能技术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智慧节能减排,具体包括智慧城市、智慧汽车、智慧电器、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等部分,通过结构节能、自身节能、设备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方式来实现。技术应用包括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等环节,通过不断推动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算法的升级和基础感知网络技术的进步来简化操作,提升系统的节能性。操作上通过部署大量低能耗传感器,全面监测温度、湿度、光照、能耗、电量等,传感器之间以低能耗形式实现互联互通,提升整体感知能力,全面掌握能量消耗的信息。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节能技术的高度自身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流程化、可视化和智能化,可以在任何区域通过加密技术访问节能系统,进行智能决策和分析。在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节能系统能够像人体感知饥饿一样感知能量的消耗,通过实时监控、仿真分析、智能分析等过程,对整个系统实现物联网化,做出决策,让系统选择最佳节能状态。最常见的就是,系统通过物联网设备能够自动感知当前最佳的光照和温度,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1 ]。

2 物联网节能技术的最新进展

2 .1 物联网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

物联网节能技术目前从传统单一的节能技术向综合智能化系统方案转变,已经从一种单一的技术手段发展为综合化的节能方案,过去节能技术的使用是核心,而现在,节能系统的打造成为根本。采用“物联网+”智慧节能系统对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实现数据采集,按照节能计划和策略进行智能降耗。以智能建筑为例,不仅能够实现节能控制,还能实现火警、烟雾入侵、安全的监测,能量流量和费用的实时计算,远程控制和移动端的管理等。未来物联网技术还会体现出高度的智能性,通过网络之间的互通互连,打造一种新的网络模式。物联网节能技术未来发展最大的特点是打破过去单一的节能系统,实现系统间的融合[2 ]。比如智能建筑通过传感器和汽车连接在一起,打造智能车库节能系统。无论是家电、车辆、家居、建筑,还是工作设备,都可以纳入整体的节能生态系统,物联网将会打造一个节能的全面感知系统。

2 .2 物联网节能技术的特征

首先,技术不断高精尖化,通过技术创新,努力降低能耗。比如华盛顿大学的学生开发出来一种新的WiFi,其能耗是正常WiFi的万分之一,该技术就代表了物联网节能技术的新发展方向。其次,高度个性化。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物联网数据的共享,给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体验。比如电脑屏幕的亮度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自动调节,既能够满足用户日常的需求,还充分考虑到对其眼睛的保护。温度也是如此,物联网根据用户自身肌体的感应和变化提供一个最舒适的温度,既满足了最低能量消耗,又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最后,高度智慧化,物联网节能技术将会打造一个整体智慧生态系统,整体的智能水平将不断提高,这需要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算法的进步。

2 .3 物联网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首先,在互联网节能技术层面进行优化和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的基础支持,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强大的工业化和人才储备能够实现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和技术创新。还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技术层面的重复利用。这也是节能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符合更加有效地利用日益减少的资源的方针。其次,要通过管理的细化对消耗和排放进行最优控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对设备进行数据收集、分析、整理、优化,不能通过技术解决的要通过管理方式实现控制,充分利用物联网的大数据功能。最后,要对物联网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分析层次是基于技术的改进、优化和创新,任何技术都是需要经过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不断的循环后得到成熟的技术,物联网节能技术也是如此[3 ]。“中国制造2025 ”也是对物联网节能进行了规划,通过物联网节能技术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逐渐向各个领域延伸,将成功的经验分享到其他领域中,为实现物联网节能技术普及奠定基础。

2 .4 物联网节能技术系统建设

物联网节能技术逐步发展,已经广泛应用到智慧城市、智慧汽车、智慧电器、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等领域,在部分领域的应用有明显的提升效果。着眼于未来,智能是发展的方向,物联网节能技术还应不断发展、创新,进而实现更加高阶的智慧层级。这就需要一个更加长远的规划,将不同智慧领域的物联网节能技术,例如智慧家居、智慧汽车、智慧城市等,连接成为一个系统,实现全方位的智能服务,这是未来物联网节能技术研究的方向[4 ]。包括将不同的产品、技术、应用环境等,实现技术层面的对接,使系统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 物联网节能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

选择在智慧建筑系统中应用物联网节能技术,就要在建筑电气设备中全面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对其进行节能控制。同时对系统能耗进行监测,检验其效果。为了测量其特性,要对装置的日均节能进行系统的研究。除了需要计算能量分布之外,在网络运行过程中,不同时期其能耗特性不同,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深入研究系统的节能特性。对日均节能的柱状图和曲线图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其分布规律,如果系统非常稳定,节能效果就明显;如果系统运行不稳定,节能效率就有待改进。总体统计数据显示,尽管各个站点的节能数据不同,但是整体节能效率在13%以上,节能效果明显。但是在应用中仍然存在技术问题,比如在电气设备做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能,采用相关设备及时收集热能,如果收集装置系统利用率高,可能节约20%以上的电能。但是目前如何利用做功的热能仍然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这需要结合物联网节能技术进一步研究。

4 结语

在物联网节能技术的应用中,首先,要选择低能耗传感器设备,全面监控能耗信息,提高智能化水平,减少维护和设施成本,实现一机多用、节省投资的目的,这样更容易取得明显效果。要优先解决技术层面的瓶颈和难关,并符合我国物联网节能技术应用的环境,不断利用大数据进行试验、分析、总结,实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化。再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对物联网节能技术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找到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进行优化改进,不断完善物联网节能技术的应用。最后,通过成熟的技术进行各个领域的普及,实现物联网节能技术带来的增益。在此过程中依旧要坚持对技术进行优化、革新,技术是发展、前进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 ]凌文青.物联网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18):57 .

[2 ]陈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研究与分析[J].绿色建筑,2019(1):81 -82 .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控制管理;质量监控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经济日趋繁荣,人们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在原有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发展方向。其中,人们对于居住生活的建筑的要求也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纯的居住使用性能,渐渐扩大并形成集舒适、环保和智能化等多种特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建筑人居需求。建筑功能的增多,在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加大了能源消耗。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建筑产业的发展,我国建筑能耗呈显著直线上升的趋势,使得我国原本就较为紧张的资源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加剧,由此带动了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其中,建筑电气节能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当前我国建筑业先后经历了电气化、自动化两个阶段,正在向着智能化的方向高速发展着。有关研究显示,在21世纪后期,我国智能化建筑总量将达到世纪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智能化建筑市场正迎来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依靠看到,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规律,市场潜力巨大,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深入推进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正当其时。

1 智能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电气概述

1.1 智能建筑的基本内涵

智能建筑是现代化生活理念和先进科学技术想结合的产物。它综合利用了建筑、计算机、网络通讯、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构建实施了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以之为抓手实现了现代建筑所需要具备的多种功能和用途。楼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和通信自动化系统(CAS)是现代化智能建筑各项服务功能、用途得以实现的最常见的具体工具,这三个系统囊括了现代化智能建筑常用功能,建筑通过这三个系统,为人们营造了温馨、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智能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控制。藉由智能化控制系统,智能建筑对建筑内部的硬件设施进行高水平的控制和操作,从而达成各种使用目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的通信、动力、水电、供暖、燃气等多种日常设施的管理和操作。智能化建筑在国外最先出现,近几年才在国内兴起,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和具体实施都很不完善,现已建成的智能建筑距离真正投入使用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1.2 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概念和其所具有的深远影响

作为现代建筑智能化的核心组成,建筑电气系统在智能建筑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建筑电气系统以建筑为载体,直接或间接地对建筑的各项使用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结构、美观程度和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施加重要影响。智能化建筑之所以能够实现多种作用不同的功能,依靠的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电气、电子设备构成的硬件支撑体系。要保证智能化建筑各项功能的顺利实现,前提是作为硬件基础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转。智能化建筑涉及到电气、电子设备种类繁多,规格各异,功能作用各不相同,要想保证其完全正常运转,必须要有坚实的电气技术基础支持。智能建筑所应用的多种综合性技术,实际上就是各类基础电气、电子技术的结合体。和一般控制系统相比,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标准更高,而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功效最终还是要取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的水平。所以建筑电气节能的本质是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关乎到智能建筑智能化控制整个系统,任何一个革新和进步都是之恩规划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革新与进步。

2 现阶段我国智能化电气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正处于探寻和摸索阶段,并没有就建筑电气节能问题形成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执行标准。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还无法做到对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节能的优化,这些都对电气建筑节能设计乃至安装造成了负面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若干具体体现:

一是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质量安全缺乏有效地控制和监管。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建筑电气监控安全优化的控制方面。由于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理论的缺乏,许多建筑电气技术人员对于当前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不够了解,明显缺乏问题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从而造成建筑电气设计水平不高,许多实际问题在设计阶段未予以充分考虑,致使建成后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甚至自身安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二是设备硬件基础不够全面。许多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在进行优化时,没有将自动化、智能化电气设备及相关附属设施纳入考虑范围。由于缺乏应有的硬件配套支持,导致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虽然设计标准很高,但实际应用效果很差,无法实现预计的节能目标。三是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智能建筑事业刚刚起步,产业尚在培育期。相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由于缺乏规范的标准,智能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松散状态,许多建筑电气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还比较粗糙,实际效果很难保证。

3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优化的基本方法

3.1 做好智能建筑电气控制系统的节能优化

控制系统的优化主要着眼于控制策略、控制方式、控制设备和控制网络四个层面的优化。这四个方面各成体系,彼此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四个层面的优化措施都做到位,整个系统的节能优化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3.2 坚决做好建筑电气质量安全控制

要充分重视建筑电气质量安全控制在智能建筑电气节能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的智能建筑电气节能动力系统和监控系统的安全节能保障。

3.3 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

具体设计时,要合理规划建筑能源供应系统设计,确保满足建筑能源使用需求,又尽可能降低非必要的能源消耗。要积极推广使用节能灯具等节能设备,扩大新型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用能中所占比例。

4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是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具体体现。我国在自动化、智能化电器研发方面的能力还毕竟薄弱,生产、建设水平相对落后。我们要充分认清这个事实,坚定信心,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加快推动智能化建筑电气设计水平的提高,重点做好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突出性能优势,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优越性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需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时展的产物,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解决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不断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使智能建筑实现其最佳节能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智能建筑的能源消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智能建筑的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通过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费用,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人们的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建筑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大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给人一个投资合理同时拥有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高效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建筑的拥有者,财产的管理者感受到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这也是智能建筑设计的目的所在。

二、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空调、照明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

智能建筑大量采用了自动化设备,设备运转时间较长,这就使得智能建筑的电能消耗比起一般建筑来说要高很多。智能建筑一般采用的是中央空调,室内温度设置不合理、空调装机冷量过大或者设备散热等问题都会给空调带来不必要的负荷,这就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另外,智能建筑在灯光照明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如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时候,室内也会存在灯火通明的情况。建筑的照明设计不够科学,人为的照明能量消耗,使得建筑电能的节能目达不到。

2、智能建筑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建筑设计、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建筑智能化仍然存在着部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许多智能建筑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目前来说,许多核心的智能化设备需要通过进口,国内管理人员不完全清楚智能化设备的运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使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从而造成了一些能源浪费现象。

3、智能建筑建设规划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规划不到位,也会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如对施工人员在用电、用水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会造成施工过程中水电的浪费。在购买建筑材料时,没有规划性,对市场了解不够,不能选择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从而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另外,对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垃圾处理不注重节约,有些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只是一味的填埋或搁置一旁,不能够对建筑垃圾做到循环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三、智能建筑节能新技术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应用无线传感器技术构建智能建筑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结合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保证节能系统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主要是用温湿度、照度、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进行感知,实现数据采集的功能。为保证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准确的信息采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温湿度、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易于部署、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建筑节能改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式传送至服务器。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对某个设备直接控制。

2、楼宇照明节能新技术

在楼宇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是通过时间表的方式,不同时间触发照明的启停及调节,这种方式实现了照明控制的自动化。

为完善的控制和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目前已发展出成熟的智能照明技术,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布线方式为总线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而且易于扩展,有很高的灵活性。智能照明协调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启停控制、开关状态检测;室内外照度检测;调光控制;场景控制;人体感应控制;手动、遥控控制。典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效果如下图。

3、门禁一卡通技术

传统的门禁系统属于安防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功能已进一步融合,迈向高度集成化,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

通过一卡通刷卡进行出入管理的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布防。正常情况下,刷卡撤防只针对有权限的人员通过后自动实现撤销特定的防区:在人员离开房间时,通过刷卡加密码的方式,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所有灯光、空调风机,以实现智能化节能管理。

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一卡通和酒店客控系统融合。当客人离开房间时,客人顺手取走房门卡,节电开关延迟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确保节能和安全。有的酒店还建立了重要客人数据库,客人登记时,客房空调自动开启,客人到达时,房间已达到该客人喜好的温湿度,在节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4、综合布线系统“全光网”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通用传输系统。光纤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在地球上约占总矿藏的14%,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制造成本日益下降。光纤目前多被应用于网络主干,即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系统布线,随着光电转换设备、光纤端口价格下降,光纤在水平子系统中应用呈上升趋势。现代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和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正在向“全光网”靠拢。“全光网”具有节省资源、保护环境、高带宽、高可靠性和扩展性强的特点。

5、空调系统变风量技术

据统计,我国建筑物的能耗在国家总能耗结构中占30%~40%的比重,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耗电量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50%~60%。提高空调系统节能效能,是建筑节能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是一种新型节能效果显著地空调系统,是通过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适应负荷变化的系统。当室内空调负荷改变导致室内空气参数变化时,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进入房间内的风量,将被调节区域的温、湿度参数调整到设定值。送风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很好的降低风机动力消耗,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

空调通风系统其它一些新技术如冷热源群控技术、Lonworks技术、通透以太网技术近年来得到很快的发展,为现代建筑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快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探讨

1、加强智能建筑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组织优秀专家讲座,对智能技术节能技术进行学习。另外,可以邀请智能设备商家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技术人员有实践的机会,还要注重后续人才队伍的培养,使我国的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2、做好建设规划,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水电,使用过程一定要得到控制,不可过度使用,出现浪费现象。在建筑材料中,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慎重选择,我们尽量选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像是石膏、泡沫玻璃、废弃植物纤维等,根据研究表明石膏类的建材经过燃烧后能量消耗比起水泥、石灰要低很多,这样就可以做到能源的节约,石膏可以循环使用,利用石膏代替其它建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制造,保证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不要浪费,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未来资源的充足。

除此之外,还要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使垃圾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进行建筑垃圾处理时要慎重,不可一味的填埋及漏填搁置,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利用起来,像是一些石头、沙子等都可以用来铺路,在一些坑洼处用其进行填埋就很好,不仅有效的处理了垃圾还能节约了一部分用来修路的资金投入,可谓两全其美。

结束语

智能是手段,节能是目的,建筑节能已日趋成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所以,在讲求节约社会的今天,节能要从每一个方面做起,对于建筑这个耗能大头,更应该做好榜样,从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的一点一滴做好节能。

参考文献

[1] 章海 探讨智能化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 -2012年12期

智能化节能技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 自动化 智能技术 意义 应用

中图分类号:B819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化技术概况及其特点

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一般来说,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智能化技术在处理不同数据的时候,无论是对陌生的数据还是对熟悉的数据,都能够正确的估计,而且还能忽略掉驱动器对它的影响。第二,智能化技术能够帮助提高机器的控制性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智能化控制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技术,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对象的模型进行有效的控制,只需要充分的考虑、分析机器变动的时间和性能的变化,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分析数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机器性能。第三,智能化技术在运用的时候,根据相关的信息,以及机器运转的实际情况,不但可以实现近距离的自动调节,还能实现远距离的自动调节。

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一)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高速、高精、高效化

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当中,主要表现在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等智能系统上。电气工程实现自动化的重要依据就是电气工程运行的速度、精度、及其效率。利用智能技术,改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实现高效、高精、高效化的运行目标。

(二)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当中,能够实现图形的智能化。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用户要通过图像截面实现对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观察和控制。智能化的图形方便用户的使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要通过窗口、菜单就能观察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从而更加方便控制电气自动化系统。所以说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实现对机器运行图片的动态跟踪。

(三)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可以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的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的可编程集成电路CPLD、EPLD芯片,此外,还应用了LED平板显示技术,这不仅可以提高集成电路的密度、减少互联长度、改进整个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还能够提高电气自动化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

(一)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门新兴的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学科,在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选择具有很高的专业理论学科知识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通过综合这些实验来验证。传统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方式主要靠大量的实验以及人工来完成的,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量比较大,设计效率低下,设计出来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方案或图纸精度和可靠性比较低。智能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是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环保、节能、提高机器自动化程度及智能水平、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等优点。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环节当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辅助人工进行设计,使设计从人工迈向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优质化的时代,增加了设计数据的精确性和设计的多面性,降低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从构思到设计完成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

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首先,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智能的采集系统全部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有关数据,并能够及时的储存、处理这些数据信息。第二,智能化技术具有显示画面的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系统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模拟、显示的画面适时地反映出来,此外还能够适时地反映系统运行的电压、电流情况,利用这些动态画面,自动控制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第三,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在控制电动隔离开关以及断路器的时候,可以利用鼠标进行远距离的控制,有效的调整励磁电流,实现停机操作,但在操作的时候,还是需要有值班人员的。

(三)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一些例如数据信息、设备故障等问题,这就需要对故障进行诊断,排除故障,恢复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人工检测和排除故障是比较复杂的一项工作,并且效率比较低。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可以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故障诊断以及故障排除的优势,此外,利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对故障检测设定自动定时检测系统,对电气设备进行跟踪检测,及时发现故障隐患,从而更早的排除故障,保证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中,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能够大大改善操作者的作业环境、减轻工作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要点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面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中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文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2):164.

[2]刘璐.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3,(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