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篇

服务临床

追本溯源,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来看看PACS的定义是什么。2012年的PACS专题叫《从区域走向区域的医疗影像》,在该专题的开篇综述中,本刊曾对PACS尝试做如下定义:可以实现对符合DICOM标准的医学影像的分析、处理和诊断,并可以进行图像三维后处理的医学影像系统。没错,我们给出的定义里有“三维后处理”,这正是我们今年的主题。

且不说今年主题,先来说说定义中的“医学影像系统”这几个字。PACS说到底是一个医学影像系统,不管是分析、处理、诊断还是三维后处理,PACS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医学影像进行的。而医学影像呢?很显然,是为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服务的。一番条分缕析之后,不难看出,PACS终究是为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服务的。

这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将持续关注PACS的原因所在。

现在开始说今年的主题――三维重建。如你所见,在我们给出的PACS的定义中就有与它类似的一个词――“三维后处理”,也因此,讲PACS尤其是未来的PACS,三维重建一定会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两极分化

在操作本次专题时,我们采访了近二十位医学影像学从业者,其中包括十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学影像相关科室的主任和副主任,他们对三维重建的评价可谓两级分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三维后处理方面多有应用,该院有国内最大的前列腺癌数据库,泌尿外科甚至可以做到把某个地方发生前列腺癌的概率标志在腺体的三维图像上,这个工作当然是在医学影像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的。

在十多年前就提出“整合影像学”概念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ET-CT室主任郭佑民也是三维后处理的“拥趸”,他认为包括三维影像在内的整合影像学将有可能颠覆时下的诊疗路径,创立新的医疗模式。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部分接受我们采访的专家表示,三维影像后处理对放射科的工作影响不大。他们的观点大概是,放射科的主要工作是做诊断,而诊断最主要的对象是横断面图像,三维影像对诊断工作并无太大作用。甚至有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三维重建在我们医院基本都是研究生在做,我不是太清楚。”

革新诊疗模式

专家们对三维影像后处理的看法以及重视程度差别何以如此之大?个人理解或许是与其医院的业务方向有关,如果该院的临床科室没有太多三维影像后处理的需求,为临床科室提供服务的放射科自然不会在这方面深入钻研。

而正在享受三维影像后处理所带来的益处的专家,对三维后处理今后的作用和定位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王霄英说:“我觉得,三维影像后处理会改变整个医疗服务的模式和理念。”表达类似观点的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高级工程师王跃。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2篇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学校主要承担的是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虽然很多学校开设有影像医学专业,但内容仍然是比较基础的东西。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医院,科室会对其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称为毕业后教育,三年后主要是继续教育。在这条教育链上,放射学会主要是对毕业以后的取得了医师执照的医生进行继续教育,而不会参与医学生的在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但是会在业内出出主意、提提建议。

技术人员的来源之前主要是中专生和大专生,现在影像专业的本科生也加入进来了,这对提升影像技术队伍的水平是非常有益的。目前的问题是,国家把医学影像学定位为理科,这个专业的学生拿的是理学学士的学位,他们将来是不能做医生的,这是个问题。当然,这是题外话。7月19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首届医学影像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冯晓源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间隙,他如约接受了《e医疗》的采访,对影像医学的地位和出路、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以及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等问题一一作答。

影像医学应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 在采访您之前,我们向一些医疗影像从业者征集了一些问题,“影像医学的出路在哪里”是很多人提到的一个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冯晓源:影像医学必然要以影像为根本,但这个影像不是CT、核磁等单种技术的图像,而是多种影像的融合。

每个像素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如果能挖掘到这个程度,就会非常有意义了,当然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在目前以形态(解剖)为基础的诊断向功能诊断、分子水平诊断的发展过程中,影像融合是必经的阶段。

从另一个角度讲,人们相信“眼见为实”,很多疾病的确诊都需要由影像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是影像科医生工作的一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影像应该介入到整个医疗过程中,从预防预测、早期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康复,到术后效果、放疗效果的评价,都应有影像科医生的工作和贡献。

以肝癌为例,影像科医生将来可以通过肝癌病灶在肝脏里的部位、血供和功能等信息的分析,对患者手术的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说,把所有跟手术有关的信息都提供给手术医生,以作为后者制订手术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在治疗效果的评估上也是如此,肝脏被切掉一部分之后,身体状况肯定会跟着改变,这个改变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影像也可以对其进行评估。这就是我所讲的“involve”――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影像医学一定要介入整个治疗过程,这样一来,影像医学的出路就会非常宽广。

鼓励做三维技术应用开发

| 医疗影像三维后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有哪些?

冯晓源:作为一个技术手段,三维后处理能讨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三维的地位、实现方式和三维应用在日常工作中的推进等。

只从一面去看事情和从多面去看,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小的骨折,如果不用三维成像就很难做出诊断。对于复杂的病变,三维成像可以辅助判断病变的起源、侵犯的范围等。也就是说,3D对于影像诊断非常有用。

从临床尤其是手术来讲,三维重建对于手术医生制定手术入路会有很大帮助。它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切除的方式、切除的范围,是在手术前帮医生模拟了一次手术实施过程。或许有一天,如果没有三维技术,手术医生甚至都无法进行手术操作了。

三维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目的。除了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多有应用。比如上解剖课,用三维技术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角度去看,熟悉之后再进行实操,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 目前三维应用普遍吗?是只会在某些身体部位、某些疾病上用到吗?应用范围是只限于大型医院吗?

冯晓源:跟身体部位没有关系,从头到脚都会用到。即使是小脚指头,也会用到三维重建看骨折的情况。三维的应用取决于设备,一般情况下,16层以上CT都可以做三维重建,64层CT做三维重建是比较常规的。现在很多县医院已经配备了64层CT,完全可以做三维重建。

| 对于三维重建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您有什么建议?

冯晓源:我鼓励多做三维技术应用的开发,成像速度更快、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是3D应该努力的方向。因为有了好的技术以后,就可以做很多事情,各个科室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依照自己的想法,利用三维技术实现各自的目的。

放射学会负责继续教育工作

| 您是复旦大学的副校长,对影像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一定有相当的了解,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内放射人才的培养状况,中华放射学会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冯晓源:影像科医生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五年制、八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一部分是影像医学专业毕业生。能做诊断的医生只占影像医学从业人员的三分之一,更多的是技术人员。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3篇

1理论教学

在本科阶段,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理论教学主要讲述六部分内容:图像处理基础、图像变换理论、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增强、图像恢复和图像分割。[2]

1.1“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将每章的理论知识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图像处理应用密切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书本知识和专业实践以及以后的工作应用是密不可分的,学了后也知道“怎么用”。比如在学到第一章图像处理基础的图像数字化这一环节,虽然学生都知道结论就是:采样频率要大于图像最高频谱的两倍。但是对于实际应用中,这个参数很抽象,具体怎么选择?结合以前学的一维时间域信号的采集,采样频率就是采样时间间隔的倒数,即要求:采样时间间隔小于某个值(这个值是由原模拟时间信号进行FT后频率成分的最大值的倒数的一半来决定的);而现在转换到二维的图像域,实际上是图像在空间上的采样间隔(每个像素的大小)要小于某一个值,也就是最后数字图像可分辨的最小“尺寸”是多少的问题。联系到本专业的磁共振成像应用中,就是医院的影像诊断仪器在检查病人相关疾病(如肿瘤等)时,可以看到的最小肿瘤的尺寸,从而对学生说明一个问题:仪器不是万能的,不是想看多大的病灶就可以看到的。进一步扩展,这个尺寸又怎么定呢?和具体的每种成像设备的成像原理有关,当然对本科生来说,由于学时和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扩展太多。由于医学影像设备得到图像的过程和其他普通图像数字化过程不太一样,此时要强调不是所有的数据在采集的时候都是直接在图像域采集,医学图像领域很多是先在频域采集数据,然后转换到空间域的图像。最后举一个实例,配以幻灯实例进行说明:如果医学影像设备不满足采样定理,看到的图像会是各组织相互重叠在一起,根本无法用于医生诊断。这样就让学生加深了印象,认识到采样定理的重要性,在以后的相关实现中一定要满足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采样定理。这种“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注重不同方法的应用范围

图像处理有很多种处理方法,对于具有相似功能的处理方法而言,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应用范围。比如,图像增强有多种方法,但是从根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噪声,但图像对比度差,可以用对比度增强和直方图修正的方法来增强对比度。另一类是有噪声,需要采用消除或者削弱噪声的图像平滑方法。我们采用各种不同的应用实例来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医院放射科实际采集的肿瘤病人的图片为例,当肿瘤和周围组织对比度差别太小,不利于医生查看的时候,我们采用分段线性变换的对比度增强和直方图修正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图像增强。当图片中含有在扫描时带有的设备和环境等噪声干扰的时候,图像淹没在噪声中,我们就采用中值滤波、同态滤波的方法进行处理。把每个关键知识点配以实际的医学影像领域实例展示,这样不仅将不同方法的区别讲解清楚,而且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使得学生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知道各个知识点在本专业的应用范围。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在进行实验设置和编写实验指导书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二维图像的一个实际情况,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直接采用C,VC之类的编程环境逐行编写代码来实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各种复杂的处理方法,因此,我们采用易于学习和使用的Matlab平台作为实验工具,充分利用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在数学运算和算法验证上的优势,主要对所学过的各种方法进行验证,从而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配以开放性的自主设计为辅。我们安排了图像变换、图像的空间增强方法、图像的频域增强方法、图像复原以及图像分割的相关实验五个,通过具体的上机实践,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在学习和实践中充分体验数字图像处理的内涵和它的魅力。与通用的图像处理课程不同,我们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尽可能多地采用实际的医学影像图片作为处理的图像源,包括磁共振成像(MRI),CT等扫描的图像,以及红外乳腺图片、生化领域的细胞图片。比如,在图像分割的验证性实验中,我们以对红细胞的个数进行自动计数为例。首先要求学生采用边缘分割的方法把红细胞分割出来,然后再进行计数处理;让学生采用区域生长法进行分割,比较两种方法在分割上的准确度。在分割时要学生注意对粘连红细胞要进一步分为单个红细胞。在图像压缩的开放性设计实验中,我们以磁共振成像(MRI)的图像压缩为例,要求采用正交变换的方法进行压缩,将256×256的MRI图像分成1024个8×8的子图像块后,对每个图像块进行离散余弦变换,由于系数集中在左上角低频部分,采用掩模的方法,我们保留左上角的系数,根据压缩比的不同,保留的系数个数不同。分别设置掩模左上角为1的个数为10,6,3,1的情况(掩模其他位置均为0),对应图像的压缩比分别为6.4,10.7,21.3,64。然后在解压图像时,采用对“舍弃”掉的系数用0代替,进行反余弦变化,观察解压图像和原始MRI图像的差值图像。比较不同压缩效率下,解压图像的失真度,得出此副图像合适的压缩比是多少。再让学生思考当子块划分为16×16时,图像的压缩效率和解压图像效果又会怎样变化。通过这样的实验设置,让学生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碰到的诸如图像压缩、图像增强等处理方法有了直观的认识,完美地把理论知识与专业应用结合了起来。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 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 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2.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3.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 1 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 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 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 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 。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 2.15倍,mri 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 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 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 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 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6:14.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5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高级职称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 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 (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 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 (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高级职称

2.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高级职称

3.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 1 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 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 /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 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 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 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 。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高级职称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 2.15倍,MRI 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 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 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 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高级职称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 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 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6:14.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6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增添与更新已经成为我省各家医院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后就是对影像专业人员的需求增加。但到底该专业人员的现状如何?能否满足社会需求?未来3~5年的需求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全国也未见相关数据报道[1]。为此,我们在海南省卫生厅的直接支持与帮助下,对海南省医学影像界的人员现状及其未来几年的需求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研,为高校今后如何办好该专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1 调研内容与方法

通过省卫生厅发文到省、市、县、区各级医院,对海南省三个级别医院的医学影像专业(包括放射影像、超声影像和核医学影像)的医师和技师系列的现有人员和未来3~5年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知识结构等。同时,也对影像设备的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调研。问卷回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总共回收270家医院的有效问卷,其中三级医院6家,二级医院64家,一级医院200家,囊括海南省约66%的一级医院及全部的二级和三级医院。

2.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现有状况: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共1 320名,其士3名(0.2%)、硕士23名(1.7%)、本科387名(29.3%)、大专及以下907名(68.7%);放射科医师533名(40.4%)、放射技师246名(18.6%)、超声医师522名(39.5%)、核医学医师19名(1.4%)。未来3~5年需求状况:共需求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 253名,其士16名(1.3%)、硕士82名(6.6%)、本科693名(56.0%),大专及以下444名(36.00%);放射科医师489名(39.5%),放射技师243名(19.6%),超声医师486名(39.3%),核医学医师17名(1.3%)。见表1。

2.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现有设备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

未来3~5年CT、MRI增长速度较快,见表2。表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表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设备现有状况及未来3~5年需求状况(台)

3 讨论

医学影像学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很强的学科,近年来海南各家医院影像设备增加迅速,人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没有一批高素质的队伍,设备根本无法充分利用。

3.1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现状分析

(1)整体学历结构低,高学历人员极其匮乏。全省 1 320名专业人员中,博士3人,硕士23人,全部集中在三级医院,硕、博比仅为1.9%。笔者从我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百度网上均没有查到其他省份类似的数据。宁夏、青海、江西等地区医院的博士数都会超过3名。多数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35岁以下的医师几乎博士化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省医学院校没有自我培养硕士、博士的能力,加之我省近几年经济形势和医生待遇的原因,造成人才引进困难。这使得各级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素质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在不断加大。随着高端设备越来越多,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会越来越突出。

(2)大专学历仍然是我省影像界的主力军。我省目前本科学历的影像专业人员只有387人,如果按全省影像医师总人数1 074人计算,本科占36%;其中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本科人员比例分别为76.4%(155/203),38.9%(197/506)、9.6%(35/365),而全省专科及专科以下人员(包技师)达 68.7%。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三级医院的医师队伍还没有本科化,二级和一级医院医师队伍的主体还是大专以下人员。这样的人才队伍状况,是很难满足高质量影像医疗服务和高精尖设备引进的。

(3)放射诊断和超声诊断医师占据80%。从专业知识结构看,放射诊断医师占40%、放射技师占18.6%,仍然是人员的主体;超声医师39.5%,与放射诊断医师平分秋色;而核医学医师为数甚少。

3.2 海南省医学影像专业未来3~5年技术人员需求分析

(1)人员总数需求量大。未来3~5年内共需求影像专业人才1 235人(见表2),占目前人数的93.6%,几乎翻一番。这种人员需求量,将是很难满足的,占目前我校影像专业在校生人数,也就是未来3~5年毕业的人数224人的5.5倍之多。

(2)高学历人员需求量大。其士需求16人,是现在的5.3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硕士需要82人,是现在的3.6倍,主要集中于三级和二级医院。这种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湖北省类似[2],硕士和博士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每年愿意从省外来工作的硕士寥寥无几,博士基本要靠很优厚的政策,才能引进。本科需要693人,是现在的1.8倍,主要分布于二级和一级医院,三级医院需求量已接近饱和。而专科及专科以下需求444人,是目前总数的0.5倍,主要集中于一级医院,就连二级医院的技师,都有本科的大量需求。

(3)专业知识结构比例变化不大。从事放射诊断医师和超声医生均各占40% 。三级医院希望诊断医师与技师分开,60%以上二级医院需要医师兼技师共用,80%以上一级医院希望医师兼技师共用。这对我们本、专科层次的办学定位很有启发。

(4)高端设备人才需求量增长迅猛。未来3~5年内影像专业设备需求增长情况:X线机增长0.74倍,CT增长 2.15倍,MRI 增长6.75倍,超声增长0.48倍。这种需求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这对我们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海南医学院目前开办的医学影像本科专业是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状态。2008年我们39名首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就达95%以上,且三分之二流向了省外,形势明显好于北方部分省份[3]。虽然每年也有省外人员来我省就业,但估计每年该专业本科生的总供给量也就是在40左右。当然,医疗专业人员也可以从事本行业,但对于多数二级医院来讲,影像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因此,面对如此现状与需求,我们应该有一种使命感,从政府、高校、医院自身及行业学会都应做出短期、中期和长远的人才培养计划,并采取多途径、多层次加快人才培养速度。为此,建议如下:

(1)在职人员的培训:短期以开办培训班为主,辅以人员进修和高职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一级、二级医院的新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投入。(2)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三级医院的年轻医生,尽可能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医院本身应积极鼓励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3)加大高校学历教育的规模,扩大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本、专科的人才产出数量和质量,政府最好给予一定的投入与支持。(4)尽快实现海南医学院影像专业的硕士点建设以及重点学科的建设,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速度。政府应给予一定的关注与支持。(5)政府想方设法,将目前我省几个卫校的放射中专学历教育提升为大专教育。(6) 行业学会应加大针对基层医院的学术活动与交流的力度与频次。(7)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强在职人员的各级学历教育, 鼓励在职人员采用函授、自学、夜大、脱产和半脱产学习等形式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学历层次。学历教育和进修培训是不能互相替代的,良好的学历背景,更能厚积博发。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我省专业人员素质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方法。(8)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办学层次,招生数量和课程设置[4],主要培养本科为主的放射诊断,放射技师、诊断兼技师并用、及超声科医师为主的新一代影像人才。

总之,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教育工作者和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确保高就业率[5],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自己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致谢:该调研得到了海南省卫生厅及各市县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各级医院的帮助。在此,特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张德营,刘军,卜玉莲,等.安徽省部分医院影像设备及影像专业人员状况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33(1):3132.

2 殷国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2829.

3 牛志敏.浅谈新形势下医学影像专业毕业生理想就业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7,6:14.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7篇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以影像为主要诊断依据的形象思维学科,实践性非常强。影像的改变是医生临床思维的起点和依据。因此,阅片实习课得到影像诊断学科教师的普遍重视。当前多数院校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上理论课,然后分组阅片。也有人提出教学改革,提倡边上理论大课,边看片。但不论何种形式,均较重视实习(下转封三)(上接第1152页)课,多数主张理论课与实习课课时比例为1:1。笔者根据最近四年的带教经验,结合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前沿教育模式,认为“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也适用于影像诊断学阅片实习课,本文对以上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力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1 根据专业的临床应用目的不同,确定教学重点

对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等不同专业,因其以后的临床应用目的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于临床医疗专业,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临床工作,教学的目的首先是要使他们能掌握各种检查的适应证,明白透视、摄片、CT、MRI、ECT、超声等各种影像检查的优缺点,以及各项检查适用的具置、方法,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正确选择检查方法。另外,在检查方法选择的原则和理念上,应强调这样一个概念:影像诊断和临床医疗是相通的,它随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而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使学生把影像诊断的进步与临床医疗的科技进步观念结合起来,为他们以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利用影像新技术打下基础。其次,主要是要求他们能够在影像诊断报告书的配合下,独立地从影像资料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因此,应注重讲解各系统的X线解剖及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再次,还应让学生体会和明白影像学的局限,即“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现象的广泛存在,只有了解影像学的局限性,才能令学生在临床实践中,不过分依赖影像学,并客观对待影像学诊断报告,减少被影像报告误导的可能。对于影像专业,则应该有更高的要求。除了和临床专业一样的要求外,对各系统基本病变,常见病影像表现要扎实地掌握,对少见病也要有一定了解。重点应放在影像典型征象上。由于影像诊断学涉及面广,各种新的检查方法、技术层出不穷,专业影像医生面对的是越来越广泛的内容,一本教科书是涵盖不了它应包含和涉及的所有内容的。因此授课时不能贪多求全,主次不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是传授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诊断思维的方式以及获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信息渠道。所以,授课必须抓大放小,只突出的讲重点影像征象,其他的可以由学生自习,老师则负责答疑。

2 根据实际,选择实习材料的载体

影像学是以影像形态变化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因此,提供尽可能接近于实际工作的实习材料非常重要。我院目前除了网络教学尚未具备条件外,其它教学手段均已广泛使用,基于对各种载体优缺点的认识及我院现有条件,笔者主张,对临床医疗专业的学生,应主要采用多媒体形式,在教案的编写上,应突出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而不是特殊、疑难及少见病的诊断,在示教片选择上,也是如此,不应贪多求全。而对于影像专业学生,则应以胶片为主,结合多媒体尤其是动态资料,力求接近临床实际。

3 实习课授课方法的体会

3.1 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现在,在阅片带教时,一般先由带教老师带领,集中阅片。根据本节重点内容提出问题,并将问题的难度和深浅按照影像思维的要求,层层递进,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按照影像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清晰诊断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实际工作中作出一个诊断报告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对比 的授课方法,即正常与异常表现的对比,并进一步引申到其他常需鉴别的疾病,并指出鉴别点。通过这种横纵对比,使学生对示教片留下深刻印象。在集中阅片之后,再分组让学生自己阅片,教师巡回答疑,让学生反复阅读,重复刺激,强化记忆。除此之外,还可把示教资料借给学生,使其能够利用课外时间反复阅看。在这种带教方法中,学生看到的是以具体某种“病”的形式出现,与临床实际的某种症状、体征可能不合。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参与,但仍是带教老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基于情景的,跨学科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锻炼。

3.2 PBL模式的引入 据文献报道,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医学院校,应用“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育模式,已近30年,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国内近年也有院校采用,进行教学法的改革。PBL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传统的医学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由于实践机会少,即使某些知识对临床相当重要,由于缺乏近景学习,因此不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而在临床实践中,呈现的往往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某些症状、问题,所以,医生必须根据这些问题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如果我们在上阅片课时就遵循这种规律,当他们走上医生岗位时其知识和能力就能发挥自如,这种思想正是PBL的设计理念。在上阅片课时,我们可以按照临床实际设计这样的情景:面对一张片时,首先阅读它的临床申请单,明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目的。然后提问学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X线结果,你应该怎样去思维并做出基本判断,如正常与异常,良性或恶性,具体疾病甚至具体的细胞类型、病变分型分期,应与哪些相关疾病鉴别诊断。并让他们分组讨论,得出最后诊断。这种情影教学也可设计成多媒体的虚拟形式或真实情景。通过这种情影教学,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它打破学科界限,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如何解决问题,使学生将来能够应对现代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出现的新问题。这些知识的来源不是局限在教科书,更多的是基于屏幕的,多媒体,甚至可能是虚拟的。学生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开放式的小组互动,并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进行个别化学习,每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及时检验,给学生不断提供“成功”、“自省”的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4 影像诊断实习课带教有待改进的问题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8篇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校学习了两年的理论知识,经过10个月的医院实习,知道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同时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得有用的知识...

  在这10个月的医院实习工作中,我从泌尿科、骨科、普放、CT室、MRI室、B超检查室一路走过,看到了许许多多,也学到了许许多多...

  在医院实习中,我虽只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但不甘于平庸,我乐观、自信、上进心强,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有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曲靖医专两年的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两年大学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形成了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外科的无菌操作及换药及影像科室的CT、DR、CR、C臂及床旁X线机等影像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及培养了我坚实的独立操作能力,对于常见部位的拍照已不是问题,并能对常见的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也对B超、MRI检查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对相关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从一名在校医学生到一名医院“实习医生”,在踏入医院实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白实习学什么,也就是实习的目的

  关于实习学什么?我的观点则认为:实习学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疾病。理由很简单,熟悉和掌握了一个疾病,终究只是一个疾病,而掌握了认识疾病的方法,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疾病,从而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疾病。

  二、理解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

  “实习医生”,顾名思意,实习医生即实习生加医生,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本身就具备了双重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眼里,实习医生是一名学生,在病人的眼里实习医生又是一名医生,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医生首先应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自然应放在主要的地位,而这种“学习”又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内容上有其不同,在学校“学习”,重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而实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作为一名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床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疗方法,思维方法,甚至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学习,因此说实习中的学习内容要比学校的学习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次,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不同,在学校主要是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实习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验过程,因而实习的学习方式则应以独立思考为主,有的甚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如带教老师的工作方式,医疗作风等等。

  在临床实习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说临床实习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是在校学习的所有内容,而实习的时间却相对较短,我每到一个临床科室我都会应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影像专业知识。因为影像检查技术是每一个临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每在一个临床科室我都能找到X线、CT、MRI的片子及B超检查报告单等影像学资料,在实习临床疾病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最的好处就是可以系统的了解疾病的全部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个人史、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下面我将我所实习过的临床科室的感悟做一些总结:

  一、内一(心血管)内科实习:

  内一科是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心血管内科同时也与影像密切联系,因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辅助检查就是影像技术的检查,如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等。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心、大血管的超声成像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

  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我们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最常见到的是心脏二位片的摄影检查,即吞钡摄取胸部后前位和右前斜位。

  近代一些新成像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极大地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加准确可靠。

  二、在外三科(骨科)的实习:

  骨科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与我们专业密切联系的一个科室。

  在骨科所有的辅助检查中,与骨科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X—线检查了,特别是对外伤病人,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骨科实习得出过程中,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总结了有关骨折的基本知识,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如骨折的X线检查、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及骨折的复位标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每个实习生在进入骨科实习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骨科实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基本基本知识就能实习得很轻松,并能学到更多的有关骨科的知识,此外还学习到了骨科的基本手术及换药知识。

  三、内二科(呼吸内科)实习

  在呼吸科实习,是学习和掌握呼吸系统疾病体征的极好机会。利用实习时间很好的弄清楚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的区分,干罗音、湿罗音、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痰鸣音的区分等等,弄清楚这些疾病体征将有助于呼吸内科基本疾病的诊治。

  在呼吸科,与我们影像专业密切联系的也是其相关辅助检查。在辅助检查方面,我都会结合实际病人,了解肺炎、肺结核、肺癌病人X线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同时这些疾病的知识同时也是我们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理解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有助于自己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力,这种结合实际病人学习的效果,要比看书的效果好得多。

  四、外四科(泌尿外科)实习:

  泌尿外科与我们影像检查学业联系也十分密切。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提前掌握了腹部平片的摄取范围和条件、检查前准备、检查时体位及结石的X线表现(包括肾结石x线表现、输尿管结石x线表现、膀胱结石x线表现、盆腔静脉石x线表现)及其静脉尿路造影(KUBIVP)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同时应用临床资料了解到了有关B超检查对于泌尿系结石的目的。

  要明确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的定义、临床意义以及有关的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对泌尿系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有用。

  经过前面几个临床科室的认真实习,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在所实习的各个科室里,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我对临床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基本操作如心电图的打印、血糖值的测定及外科的手术及换药、无菌观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应用临床病例学习专业影像知识,为以后的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了临床科室的实习,我开始了影像专业科室的实习。

  影像科室的实习相对临床科室来说简单多了,因为在学校已经了解了一些,加上我在临床科室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像对于临床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影像科室(普放、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及B超检查技术)七个多月的实习,初步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及影像学表现,能对独立操作影像检查设备如DR、CT等并能对基本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意见。通过实习,我明白X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及B超检查技术可称为四驾马车,四者有机地结合,使当前影像学检查既扩大了检查范围,又提高了诊断水平。

  实习的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加上每个周影像科上都有一次讲座,还有梁主任、龚主任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解、分析病例,比如在遇到成骨不全症时,龚老师带领我们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片子,教会了我们如何系统的收集及分析一个病例,从中获益匪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无涯的学海里,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还很多。影像专业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入门以后需要多看,看图片、看病例,只要肯下功夫,病例资源有很多,这一点决定影像这个专业业务水平提升的速度可以很快;学好影像必须学好解剖学、病理学、影像诊断专业课程及临床;初级水平的工作者,在掌握好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要提升很高的水平还要提升自己的临床知识。

  通过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10个月的的实习,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结过去,只为更好的收获将来,相信只要用心,我的未来不是梦!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为提高医院中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激发管理潜能,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医院,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医院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广饶县医院自3月份起,集中半年时间,每月一个课题,两天时间,对医院全体中层干部开展中层领导干部管理素质提升培训工作。该项培训工程包括《领导力——怎样当好现代医院中层领导》、《执行力——打造医院管理干部高效执行力》、《沟通力——沟通技巧与沟通艺术》、《危机处理能力——医疗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团队协作力——医院团队精神与团队协作》、《激励力——医院科室绩效考评与管理》等内容,授课人均来自于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教授和资深医院培训专家,医院领导及各职能、临床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百余人参加培训。

  针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各位教授从管理基础、学科建设、质量服务、风险沟通、文化激励、执行力等六个方面循序渐进地阐述了管理的精髓,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医院日常管理实践,运用大量翔实的事例、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幽默的语言,重点论述了医院管理的职能和竞争规则、医院文化系统与医院精神形象、第一品牌创立与创新思维方式、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与职工激励方式、医院团队建设和医患沟通感受等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并与学员进行交流互动。此次讲座内容深刻精辟、语言风趣幽默,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实践中的升华提炼,实践性、理论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多次获得培训人员热烈的掌声。

  医院举办管理知识培训班既适应了当前医院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了中层干部对管理知识的渴求。此次培训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参加培训人员纷纷表示回去后要认真消化、领会管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动科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医院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光有临床知识是不够的,除了一些常规的治疗外,我们还要多与家属沟通。告诉他们一些疾病以外的其他方法。比如:正确得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临床工作的最高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

  四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儿科医生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真心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句话语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给予他们微不足道的关怀,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信心与力量,就是能够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的,我只能在每天的实习过程中不断的去积累,不断的去努力,不断的去反省。我不担心自己会犯错误,虽然我们很年轻、很稚嫩,但是也不要惧怕失败,因为这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我正确认识到在以后的实习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潜力,运用自己所学在之后的实习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希望自己错误越来越少,认识越来越深,收获越来越多,那么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9篇

时也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所学知识,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得有用的知识...

在这10个月的医院实习工作中,我从泌尿科、骨科、普放、CT室、MRI室、B超检查室

一路走过,看到了许许多多,也学到了许许多多...

在医院实习中,我虽只是一个“大专”毕业生,但不甘于平庸,我乐观、自信、上进心强,能够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有较

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曲靖医专两年的砺炼为我实现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两年大学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形成了严

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个月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给我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机会,使我对外科的无菌操作及换药及影像科室的CT、DR、CR、C臂及床

旁X线机等影像设备有了更深的认识及培养了我坚实的独立操作能力,对于常见部位的拍照已不是问题,并能对常见的影像表现

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时也对B超、MRI检查技术有了深入的认识并能对相关影像表现作出正确的诊断意见。强烈的责任感、浓厚的

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并且能够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使我赢得了带教老师的一致好评。

从一名在校医学生到一名医院“实习医生”,在踏入医院实习之前,我认为我们应该解决以下问题:

一、明白实习学什么,也就是实习的目的

关于实习学什么?我的观点则认为:实习学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疾病。理由很简单,熟悉和掌握了一个疾病,终究只是一

个疾病,而掌握了认识疾病的方法,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疾病,从而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疾病。

二、理解实习医生的双重身份

“实习医生”,顾名思意,实习医生即实习生加医生,因此,作为一名实习医生本身就具备了双重身份,在带教老师的眼里,实

习医生是一名学生,在病人的眼里实习医生又是一名医生,正确处理好这种双重身份,是实习医生首先应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在实习的过程中,“学习”自然应放在主要的地位,而这种“学习”又与学校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内容上有其不

同,在学校“学习”,重点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而实习的“学习”不仅要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习作为一名医生应

具备的基本素质,临床工作的基本方法,治疗方法,思维方法,甚至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的的学习,因此说实习中的学习内容要比

学校的学习内容要广泛得多。其次,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不同,在学校主要是老师的讲解为主,而实习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应验过

程,因而实习的学习方式则应以独立思考为主,有的甚至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如带教老师的工作方式,医疗作风等等。

在临床实习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可以说临床实习所涉及的内容几乎是在校学习的所有内容,而实习的时间却相对较短,我每到

一个临床科室我都会应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影像专业知识。因为影像检查技术是每一个临床科室所不能缺少的辅助检查方法,每在

一个临床科室我都能找到X线、CT、MRI的片子及B超检查报告单等影像学资料,在实习临床疾病的同时我也在学习我的专业知识

,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最的好处就是可以系统的了解疾病的全部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个人史、病理及影像学表现。下面我将我

所实习过的临床科室的感悟做一些总结:

一、内一(心血管)内科实习:

内一科是我的第一个实习科室。心血管内科同时也与影像密切联系,因为其最为重要的一个辅助检查就是影像技术的检查,如超

声心动图、胸部X线检查等等。

影像诊断对于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临床中,心、大血管的超声成像和传统X线检查是最常用和

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能明确许多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

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但其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我们在曲

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最常见到的是心脏二位片的摄影检查,即吞钡摄取胸部后前位和右前斜位。

近代一些新成像技术的进展和临床应用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极大地弥补了传统X线检查的不足,使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

加准确可靠。

二、在外三科(骨科)的实习:

骨科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与我们专业密切联系的一个科室。

在骨科所有的辅助检查中,与骨科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X

—线检查了,特别是对外伤病人,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临床诊断依据,而且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

料。

在骨科实习得出过程中,我利用上班及休息时间总结了有关骨折的基本知识,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方法如骨折的X线

检查、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及骨折的复位标准,这些知识同时也是每个实习生

在进入骨科实习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在骨科实习过程中,掌握了这些基本基本知识就能实习得很轻松,并能学到更多的有关骨科的知识,此外还学习到了骨科的基本

手术及换药知识。

三、内二科(呼吸内科)实习

在呼吸科实习,是学习和掌握呼吸系统疾病体征的极好机会。利用实习时间很好的弄清楚清音、过清音、浊音、实音的区分,干

罗音、湿罗音、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痰鸣音的区分等等,弄清楚这些疾病体征将有助于呼吸内科基本疾病的诊治。

在呼吸科,与我们影像专业密切联系的也是其相关辅助检查。在辅助检查方面,我都会结合实际病人,了解肺炎、肺结核、肺癌

病人X线的特点及临床表现,同时这些疾病的知识同时也是我们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理解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有

助于自己全面的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能力,这种结合实际病人学习的效果,要比看书的效果好得多。

四、外四科(泌尿外科)实习:

泌尿外科与我们影像检查学业联系也十分密切。

在实习过程中我通过学习提前掌握了腹部平片的摄取范围和条件、检查前准备、检查时及结石的X线表现(包括肾结石x线表

现、输尿管结石x线表现

、膀胱结石x线表现、盆腔静脉石x线表现)及其静脉尿路造影(KUB IVP)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同时应用临床资料了解到了有关B超检查对于泌尿系结石的目的。

要明确泌尿外科常见的临床症状的定义、临床意义以及有关的鉴别诊断及辅助检查,对泌尿系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十分

有用。

经过前面几个临床科室的认真实习,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在所实习的各个科室里,都

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我对临床基本医疗文书的书写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基本操作如心电图的打印、血糖值的测定

及外科的手术及换药、无菌观念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充分应用临床病例学习专业影像知识,为以后的实

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了临床科室的实习,我开始了影像专业科室的实习。

影像科室的实习相对临床科室来说简单多了,因为在学校已经了解了一些,加上我在临床科室的学习,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影像对

于临床的意义及作用。通过在影像科室(普放、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及B超检查技术)七个多月的实习,初步掌握了专业基

本知识及影像学表现,能对独立操作影像检查设备如DR、CT等并能对基本病变做出准确的诊断意见。通过实习,我明白X线摄片

、CT、磁共振成像及B超检查技术可称为四驾马车,四者有机地结合,使当前影像学检查既扩大了检查范围,又提高了诊断水平

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

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

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加上每个周影像科上都有一次讲座,还有梁主任、龚主任耐心、细致的给我们讲

解、分析病例,比如在遇到成骨不全症时,龚老师带领我们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片子,教会了我们如何系统的收集及分析一个病

例,从中获益匪浅。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无涯的学海里,我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影像师,我觉得我们应该做

的还很多。影像专业不同于临床医学专业,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入门以后需要多看,看图片、看病例,只要肯下功夫,病

例资源有很多,这一点决定影像这个专业业务水平提升的速度可以很快;学好影像必须学好解剖学、病理学、影像诊断专业课程

及临床;初级水平的工作者,在掌握好基础学科的基础上,要提升很高的水平还要提升自己的临床知识。

通过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10个月的的实习,我受益匪浅,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学校学

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总结过去,只为更好的收获将来,相信只要用心,我的未来不是

梦!

指导教师评语

该同学在我院院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态度端正,勤奋好学,尊敬师长。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灵

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能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接受新事物较快,专业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0篇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社会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智慧互联网时代,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医疗方面提供给我们越来越多高效的帮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呼声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未来人类的工作,但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说法并不准确,人工智能有所能、有所不能。医疗里的许多东西并不是简单的科学,有更多东西是个人经验,个人经验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没办法让机器来直接学习的。

我们总是片面地去看影像信息,而忽略检查检验的结果,心电图的信息、体温信息等因素,怎么把这些信息和影像信息结合起来,产生最终的诊断结果,这是现在人工智能的算法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专家的知识,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建立在医学体系上而不是离散的板块上,让这个技术更有效地解决各种临床问题,去服务于医生。

人工智能的第三次高峰

人工智能的历史是从1956年开始,期间已经经历了两次高峰,从2009年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之后,人工智能正式进入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如今的深度学习有很多延伸的算法,且在许多领域都有成功的案例。霎时间许多新闻媒体都纷纷议论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可以取代人类的工作,从我个人角度分析,人工智能仍然有许多的局限性,用医疗来讲,医疗里的许多东西都是个人经验,并不是一个可以让机器机械化学习的知识。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不光可以看到我们看不到的一些信息,还会收集分析并基于专家知识的层面进行理解思考,做出推理协助诊断治疗。

智慧医疗的“三驾马车”

一套完善的智慧医疗体系离不开以下几点:

行业大数据:行业数据要标准化、完整、准确,且一定要和应用相关。只有最客观真实准确的数据才会尽可能地完善智慧医疗体系。

行业专家:我们需要有行业专家来指导应当着力于哪些领域让我们有的放矢,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知识库,并且利用专家的协助尽可能地完善。

核心技术:在技术层面,软件的便捷、实用是一切程序的基础,软件的出现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医生的工作流程,帮助医生提高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基于完整数据、行业专家的支持和先进的核心技术的角度发展,我们可以服务政府机构,去做政策决策。可以服务医院,做到医院的运营管理;服务医生,对三甲医院的顶级医生来讲,每天可以更高效地诊疗大量病人。对于基层放射科医生,每天的片子很少,经验不足,我们可以提供大量的实践素材。服务用户,用户在进行检查或体检后获取信息的速度将会更加快速,并且可以通过上网自助咨询信息更加高效地去了解自己的身体,管理我们的健康。

临床问题驱动技术发展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高职 医学 影像物理学 教学探讨

近十几年来,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随着社会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需要愈加迫切,国内众多本科医学院校都设置了医学影像专业。而随着我国社区医疗的发展,填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影像专业学生录取人数由每年一个班提高到两至三个班。不论各院校侧重培养高学历医学影像临床诊断专业人才,还是侧重培养高学历医学影像工程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都强调了开设医学影像物理学基础(以下简称影像物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些本科院校还在临床医学专业开始开设影像物理学为选修课程,目的就是让临床医师具备医学影像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将来后续专业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或医学影像学的开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1.高职医学院校影像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医学院校影像专业现在招收高中文科和理科学生及中职生。在课程开设上,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医学电子学基础这一门理工科课程,相关高等数学知识缺乏,学生的数理基础比较薄弱。医学影像物理学基础是一门交叉学科,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医学成像理论的物理学基本原理、规律;了解医学成像的物理理论知识;为深刻理解成像过程,评价图像,以及读识图像、挖掘图像蕴藏的生物信息奠定基础。这就需要一定的高等数学、核物理学、量子物理、超声波物理等许多知识来做铺垫。当然更多需要成像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面对这些必要的知识,影像专业高职生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学时里是完成不了的,这是事实。其实,影像物理学是伴随影像专业的建立而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在国内存在尚不足十年。因此,从教材到教学,各校都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如何让高职生在无基础的前提下有效学习该门课程,我将自己在几年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必须树立专业思想

由于缺乏相关师资力量,目前各院校影像物理学的教学任务大都由物理学教研室的教师承担。但是,物理学和影像物理学两门课程的专业性质差别很大,前者为理科基础课,后者为专业基础课。从事影像物理学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学必须树立专业思想,才能将物理学知识和影像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因此,授课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利用临床进修的机会学习影像知识和实际技术,尽力做好教学工作。

3.教学过程中必须恰当把握知识的深度

影像物理学是先期开设影像专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完善而建立的。它是将高等数学知识、物理学知识、成像理论,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应用于超声成像技术、X-CT成像技术、同位素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一门交叉学科。知识的起点很高,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把握教材知识的深度,讲解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比如超声场的描述部分,涉及较多的高等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注重理解场的分布性质、描述场的量的物理意义,等等,尽量避免学生由于数学知识少而降低对该课程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磁共振部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原子核物理、量子力学知识才能准确理解核自旋的能级、跃迁等概念和现象。在教学中应注意搜集一些资料,尽量用较通俗的、经典的、宏观假说进行解释,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感性认识。

4.注意把握影像物理学原理与成像技术、影像设备学有关知识的权重关系

X-CT成像、超声成像、同位素成像、磁共振成像每一部分都有两项主要内容:物理基本原理和成像基本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讲解物理学基本原理上,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是物理专业毕业的教师最容易做到的,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集中在成像原理上,对涉及的成像技术、成像设备等知识更表现出浓厚兴趣。虽然成像技术和成像设备在后期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会详细讲解,在这里我们对这部分做简要的介绍,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年来,我校历届学生都表现出对影像物理的极大学习兴趣。这与我们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关系。

5.注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影像物理学各部分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普遍觉得难懂难学。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帮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陀螺进动实验给学生做演示,讲解原子核中核子的自旋与自旋磁矩的相关知识;借助于声波的传播与反射知识对超声测量实验进行详细讲解;分配一定的学时带领学生到附属医院相关科室参观学习。邀请超声,CT临床诊断教师和技术教师给学生当场讲解仪器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诊断等,使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实现教材的多层次、立体化

由于该课程属于应用型的知识,学起来难度更大,我们进行了教材的多层次、立体化尝试。课程是教材的基础,教材是课程的载体,教材中要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实现多样化、配套和协调化。我们的做法是:文字教材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紧密结合。

教材体系包括:(1)传统的纸质教材《医学影像物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教师授课用的独创的电子教案,其中配以大量的自制和临床实拍图片和自己研发的动画,并提出学生思考的问题;(3)辅助学生自学和研究的学习软件,如《CT与磁共振成像原理》CAI课件(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被列入“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4)网页形式课件2部。初步形成了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以教学服务为目的的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

总之,影像物理学是一门新课,只有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增强教学效果。通过几年来的努力,一方面学生看到了现在所学的就是将来所用的,提高了学习基础课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培养了学习能力,同时对后续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淑莲,李石玉,马新超等.关于医药学院校物理课程的思考[J].大学物理,2005,24,(5):53-56.

[2]包尚联,唐孝威.医学物理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7-13.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

【中图分类号】G712

1.引言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作为卫生类中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如《医学影像设备》等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5月修订的新版教学大纲,对该课程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和标准[1]。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对该门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2.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知识基础差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对学生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而目前中职类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尤以数学、物理等学科最为突出。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例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时,要求学生对初中物理电学中的欧姆定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在列出相关多元一次方程组后能够正确加以求解。但是大部分学生由于初中物理和数学程度较差,对于教师讲授的这些基础性的知识都听不懂,更难说加以理解了。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得不停下来,领着学生复习或给学生补充讲解相关的物理和数学知识,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3]。

2.2 学校实验条件有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门课程理论授课和实验课时的比例约为2:1,就是说要求有1/3的课时为实验课,让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或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4]。但是,由于我校属于卫生类职业学校,在诸如物理和电工电子等方面的实验条件较为欠缺,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这样,更进一步增加了教师授课的难度。

2.3 教师的自身素质

由于该门课程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教学难度也很大,从而导致了一些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没有下功夫,想办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进而产生老师不认真教,学生更加不认真学的恶性循环。

3.教学方法研究

3.1 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笔者采用了一种方法,就是向学校申请由自己来担任本校医学影像专业物理课程和数学课程的授课任务。由于物理和数学课程都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而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第二学期的课程,这样,就可以结合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某些知识点的特殊要求,对学生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授课。

例如,在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正弦交流电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书写和计算方法。教师在数学课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三角函数部分加以较为详尽的讲解。

再例如,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电阻网络的化简,这就要求教师在物理课授课中,加强对电学部分中电阻串、并联关系的讲解。

3.2 对于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笔者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

①.自己制作或从网上搜索相关知识点的多媒体课件或实验视频让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三极管导通原理的时候,如果仅靠教师对导通过程的口头讲解,学生还是感觉比较抽象,无法理解。这时,可以配以适当的课件,把三极管导通的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对该过程的理解程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②.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电路实验,如桥式整流、滤波等基础性电路,笔者使用Multisim软件搭建仿真电路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路参数的变化,从而达到验证电路效果的目的[2]。

4.结论

笔者认为,医学类中职学校培养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目标应该突出人才的适应性和能力性,即学生在毕业时既具有对相关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能力,还具有对各种疾病进行简单诊断和分析的能力。[3]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笔者通过对上述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对毕业生进行的反馈情况来看,以上教学方法还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娟,浅析新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的变化[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3):132~134

[2]熊伟,侯传教,梁青等.Multisim7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医学 影像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08-02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的应用中不仅能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还能有效地医治疾病,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中影像学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虽然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医学院开设了影像学学科,但影像学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为此,该文分析了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提出了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为提高临床影像学教学效率,培养大量的影像学人才提供科学借鉴。

1 医学影像学教学概述

医学影像学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从传统的x线诊断学到先进的磁共振成像等都属于影像学范畴,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主要利用断层成像以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形成一门医学课程,从单纯的解剖图像逐渐呈现定向定量的发展趋势,目前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将影像学应用在微创手术以及外科手术方面已经成为医疗发展的必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医学的发展,影像学对医学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医学影像学学科教师,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影像学专业人才[1]。

2 医学影像学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我国医学院校的发展形势来看,部分医学院校的影像学教学发展比较落后,一些医学院校影像学学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影像学教师,大部分的影像学教师都由其他医学学科教师担任,这部分学科教师对医学影像学的了解大都流于表面,不能深入掌握学科中具体内容,更无法将影像学教学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学生在影像学学科教学中也只能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对影像学的实际操作与应用掌握能力无法提高,学生在医学临床中的影像学操作水平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其次,影像学学科教学课本与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无法跟上时展的脚步,部分医学院延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学科内容不能满足医学临床需求,导致影像学学习缺乏实用性,影像学中包含放射性诊断内容,是辅助医生诊断病人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科学准确的通过影像学得到检测结果,会误导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陈旧落后的影像学教学内容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2]。

最后,在影像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对影像设备以及设备作业原理进行深入了解与记忆,教师简单的演示影像操作步骤,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机会,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直接影响了影像学的教学效果。部分医学院虽然为学生设置了影像学实践场地,但实践设备为各大医院淘汰的陈旧设备,由于设备过于陈旧,与医院的新型设备差别较大,学生虽然在学校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术,但在新设备面前仍然不会动手操作,实践失去了现实意义。此外,医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影像学学科,还有更多的实践等待学生去做,因此,学生的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记住更多的影像学知识,使学生死记硬背各种疾病的X线特征,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压力,机械的记忆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影像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3 医学影像学教学方法的应用

3.1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影像学教学中重点知识比较多,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也比较繁杂,知识规律性不明显,如果学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点,会严重影响影像学学习效果,因此,影像学教师应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有效的启发使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胆囊X线与CT检查中,教师应用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将胆囊与X线的关系比喻为乘车安检时包裹与传送带的关系,生动有趣的比喻,使学生充分了解了X线检测胆囊病变的原理。此外,教师可以将自己日常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总结出来,用自己的错误案例启发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影像学操作的具体步骤,在启发下使学生总结经验,避免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在教师科学的启发下,学生对影像学有了新的认识,改变了对枯燥繁杂的影像W的看法,对影像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对培养学生影像学自主学习意识非常重要[3]。

3.2 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法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枯燥繁杂的知识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视觉与听觉等感官感受影像学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掌握扎实的多媒体设备操作技术,能够做好课件的设计,例如,教师在网络资源中搜集各种病变的过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视频进行剪辑,使学生直观地观看病灶病变的整个过程,之后教师再将各种病变在影像学中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学生对真实的病情变化有了直观地了解,又通过影像学的检测图片观察病灶的变化结果,对影像学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对影像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不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所有的内容全部播放给学生观看,每观看完一定的内容之后,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吸收与消化,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使多媒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3.3 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

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是指,教师一边讲解疾病一边播放相关疾病的影像学资料,将疾病与影像学资料相结合,之后以其他疾病为例,先为学生播放疾病相应的影像学资料,使学生观察影像学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影像学资料分析与判断疾病,做出诊断,学生在诊断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与讨论,各抒己见,说出自己诊断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加以指导。以疾病为中心教学方法在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以疾病为中心进行教学需要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和复习,了解每一种疾病的影像学照片特征,教师要做好课堂总结,用具有科学性与逻辑性的言语和专业知识总结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加以肯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教学是医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影像学教学中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实践为主,不断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效率,使学生的医学影像学操作水平得到提高,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小红,王会玲,赵联伟.几种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学实验课中的应用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23(3):322-323.

[2] 王亚蓉,贺延莉,殷茜,等.基于网络环境的医学影像学自主学习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1):52-55.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4篇

1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的必要性

1.1超声诊疗对人员素质的依赖性大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取得飞速发展,但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加之受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影响,诊疗费用仍是患者选择医疗服务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与其他影像检查(CT、MRI等)相比,超声诊断的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性能价格比最优,得到大多数患者的青睐,在临床疾病诊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价格相对低廉,程序相对简便,使得超声诊断过度医疗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与CT和MRI等技术有所不同,超声影像诊断由人工控制检查速度,即使仪器成像速度再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也仍由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n;准确无误的诊断涉及到多方面的医学知识,要求医务人员对多学科信息综合分析,从多角度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得出正确结论。因此,超声影像诊断对人员素质、人员数量的依赖性极大。为有效应对超声科室不断增大的工作量,除了添置和引进先进的超声诊断设备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超声诊断医务人员已成为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1.2新型超声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难度加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现代超声诊断技术的难易度已出现明显的二极化态势。部分较为容易掌握的常规或传统诊疗超声技术由一般超声技术人员完成。部分已经成熟或标准化的超声脱机分析和图像重建工作,如造影增强时相分析、三维重建等新工作,可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技师完成。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超声诊疗技术与日俱进。部分技术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显得比较繁琐、复杂和耗时,但在疑难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推动超声医学不断向前发展。这对超声影像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超声影像专业队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超声影像专业人员队伍主要由近年来逐渐增多的高等院校医科毕业生和早期培养的超声影像技术人员组成,前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后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对传统的超声影像设备和诊断驾轻就熟。与国外医师和技师互相配合不同,我国医院单独设立超声科室,由医师或技师独自操作和诊断。这样,病例采集与诊断之间衔接紧密,医师可及时获取信息,调整诊断思路,效率较高,短期内可完成大量工作。然而,超声影像人员虽然熟悉操作和基本诊断,但对某一类疾病的了解不及临床专业医师。超声科室的诊断性与技术性工作分工不突出,对超声影像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知识和技能兼备的超声影像人员仍较为缺乏。

2.1“学院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卫生部《关于医技人员出具相关检查诊断报告的批复》规定“出具影像、病理、超声、心电图等诊断性报告的,必须是经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超声诊断专业队伍正在朝着纯医师化方向转型。我国超声专业医师的培养,已形成了本科(临床医疗/医学影像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规范化教育体制。影像专业的本科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虽会有短期实习,但多数毕业生缺乏临床操作经验,且没有执业医师资格、大型医疗器械上岗证等资质证明,一般需要2年的培养周期才能完全胜任日常的临床工作。而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学制一般为3年,培养计划大多是一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加2年的专业临床学习,在此期间还需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毕业论文。在较有限的时间内,硕士研究生同时面临着继续深造、从事科研和就业的压力。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试、实验、以及上,毕业后无法在实际岗位上看病问诊,对疾病的认识多止于书本之上。这样的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科研能力,但远不能保证其临床水平。

2.2部分在职人员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目前在岗的经验丰富的超声影像医务人员大多并未接受过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这部分人员具有大量实践操作经验,在“学院型”超声诊断人才初入岗位之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扶持作用,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其学历构成水平仍以专科为主。虽然部分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了更高水平的进修、函授教育,因在岗学习时间有限、系统性不强,部分医院或医务人员自身甚至报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而敷衍了事,难以弥补其较为薄弱的综合素质。如今很多大型医院引进了先进的影像设备,由于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原因,许多检查功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甚至闲置;据有关资料显示,高尖端的设备只发挥50%的效能,有些甚至不能达到50%嘲。

3超声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3.1丰富教学形式,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超声影像涉及多门学科,知识量大,理论教学较为单调,学生易产生倦怠感。临床知识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教师在超声影像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互动式讲座、PBL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确保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同时,可定期开展与住院医师的交流活动,尤其是各专科医师的定期讲座将极大丰富超声影像专业学生的临床见闻,各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建立和维护与医疗机构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本科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医院内的观摩、考察、讨论以及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优秀校友和资深医师之间的联系,建立和完善校外导师制;根据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就业意向,实施阶段性的院内实习,合理安排医院见习时间,要求掌握各种型号超声仪器的操作和特点,掌握常见多发疾病的超声诊疗技术,熟悉各种检查方法及先进的超声诊疗技术,同时协助医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完成论文。

对医学影像专业的看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 医学影像技术 教学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 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临床操作能力。在医学影像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医学影像技术学数字化程度日新月异,伴随日益更新的大型现代化影像设备的普及应用,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教学措施不断完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1.突出影像技术专业学科特点

医学影像学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是物理学、工程学、医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是理、工、医结合的产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核心是为临床提供含有最大信息量的高质量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精通本专业和相关医学专业知识,保证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全面发挥设备的功能,要做到既能从事技能检查操作,又懂相关的疾病诊断。对医学影像专业学生来说,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拿不出高质量的影像片,就谈不上影像诊断,检查不准确就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按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占一定比例,这体现了医学影像学多学科交叉和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对后期的临床实习有直接的影响。

2.职业学校教学的难点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虽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卫生职业学校教学中却有较大难度。由于涉及的影像技术种类繁多,且不同的影像技术具有不同的成像原理和应用范围,但职业学校开设的课时普遍较少,对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一大难题; 同时,中职学校招收的大多是初中毕业生和部分成绩不理想的高中生,这部分学生成绩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对学生而言,自身薄弱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要理解和掌握这门桥梁学科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是进入乡镇级卫生单位,因此对医学影像学的重视不够,兴趣不足,增加了教学难度。

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课程学时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使实践性学时达总学时的50%以上,保障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影像技术教学学时少、内容多,一直是困扰教学的大难题。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影像技术界在思考的问题。以往的教学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导、学生看的模式,这样教出的学生理论考分可能比较高,但实际操作和图像分析成绩不理想,尤其是进入临床后,学生在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操作设备,动手能力差,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应从多方面努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脑、多媒体等,结合理论讲解,并通过见习、阅片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多让学生动手亲自操作,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投照技术与影像诊断相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应如何去采用最佳的投照或扫描方法才能将病变显示得更清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讲,学生在想,并且要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应用互动的方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所讲内容易被接受。

4.重视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能力。保障学生动手时间,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老师指导下上机操作,但是,老师一定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在做大型仪器操作时,老师要全程在场陪同。经过实际操作,学生印象深、记得牢。在实验课中,应重视设计性实验和动手操作训练,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与一些影像设备较齐全的大型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见习基地,保证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到临床进行实际的操作,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特别在医学影像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如何发挥设备的最大功能,发挥最大效益,有赖于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高水平发挥,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影像技术人才势在必行。我们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基础结合临床,加强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但愿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影像技术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陟,林黎娟.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体会.中国医疗 沿,2008,3(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