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

民间文学与文化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民间文化;有机结合;教学方法

目前的舞蹈教学模式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舞蹈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将民间舞蹈和民间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1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民间舞蹈历史悠久,种类也很多,是中国一种传统的舞蹈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在中国的民间舞蹈,每一种舞蹈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渊源,可以通过舞蹈看出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舞蹈技巧。拿傣族舞来说,傣族的每一种民间舞蹈都有着亚热带风情的韵味。好比说“鱼舞”、“孔雀舞”等比较有代表性的舞蹈都向我们展示了傣族民间舞蹈的渊源文化和美好的故事传说。在我国民间,舞蹈有独特的传承方式,民间舞蹈的创造者,也就是其舞蹈的演绎者。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未来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舞蹈。现如今的教学模式上来看,注重的只是单纯的去模仿民间舞蹈的肢体动作,并不注重民间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只会单纯的表演,并没有感情的投入。所以,民间文化融入到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是民间舞蹈教学未来发展的重点,发展民间文化是顺应时代的必然走向。

2舞蹈教学与文化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模式化

从表面的教学内容上来看,我国舞蹈文化课程安排的非常合理,然而据数据显示,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基本知识以及主修课程所占所学课程的比例并不是十分多,甚至不足10%。我国民间舞蹈的种类有很多,各种形式,但在授课内容上,我国的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相比较于国外的芭蕾、爵士、现代舞以及国外的民间舞在授课时间上,就少的很多,微乎其微。

2.2教育面拓宽不起来

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的形式单一,教育面拓宽不起来,在教学授课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过去形式化,已经陷入了模式化、条框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遵守着传统的规范的思维教育模式,在民家舞蹈的教学中,仅是有秧歌舞、藏族舞、蒙古舞、孔雀舞之外,就没有新的舞蹈形式出现,由于教学模式的单一,进而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匮乏,在见识认知上欠缺。

2.3文化教学形式化

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并未对民间的舞蹈文化的有关知识进行了解考证,自身并未对其有太深入的了解,仅仅是靠着教科书上的内容或是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传授,这样会使传授的知识过于形式化,具有空洞性,一些老师在相关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忽略了民族与民间的距离,仅仅是用相关材料上的内容进行补充,不仅失去了民家舞蹈的教学文化意义,更不利于民间舞蹈的传播与发展。我国民间舞蹈在教学形式上,仍寻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想要完成民间舞蹈教学与民间舞蹈文化的有机结合,就一定要在教学形式上、授课内容上以及传授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革。

3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

3.1改善教学方式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课堂的运用上会有很大的作用。在授课中,要注重媒体教学的引进,充分的发挥其辅助教师授课的功能。制作教学视频文件,并配合相应的民间音乐,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更加的清晰,准确的体会其中的内涵。制作视频文件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民土民风,特色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更有想象力。

3.2组织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

一切的理论都是以实践作为基础的。组织开展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舞蹈文化的了解。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内活动,在演出的同时,既可以提高学生民间舞蹈的表演能力也宣扬了民间舞蹈文化,支持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2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教师作为民间舞蹈教学的主要引路者,提高教师本身的文化修养更有利于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只有在教师真正的了解掌握各个民族之间的舞蹈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准确的感受其中所蕴藏的舞蹈风格特点,进而能够将更好的民间舞蹈文化融入到授课内容上。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学校应该增加对教师相关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民间文化活动,从而来提高教师对民间文化的了解。二是教师应主动去学习民间舞蹈的相关知识,观看相关的视频,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自身的文化知识,陶冶情操。

4结束语

民家舞蹈与民间文化的有机结合的主要意义也在于,将单纯的机械性的舞蹈教学形式发展为对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完善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能将舞蹈的肢体学习和文化学习融合在一起,在学生的表演中,不仅对自身想象的表演,更是有利于学生了解认识该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文化内涵,这将会为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李萨.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策略分析[J].艺术教育,2016,(12):130-131.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2篇

[文章导读]随着阅读媒介的迅速电子化,网络文学也在新世纪迅速闯入我们的生活。当前中国网络文学每年创作长篇小说约10万部,日浏览总量超过10亿人次。如此规模庞大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却似乎给我们的生活没有带来任何涟漪,这种静悄悄的变革,本身就值得关注。本文试图以“民间性”“个人化”和“差异性”来把握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对其前世今生给予了全景式观照,并期待着我们在价值上对它进一步重估。

回顾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它揭开新的篇章,总是伴随着媒体的进步,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的变革总是和传播方式的革新密不可分。最近的一次媒体进步当属互联网的出现,它的普及给阅读带来了巨大挑战,进而深入影响到文学生产机制,影响到人的审美趣味。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作品,在中国被约定俗成称为网络文学,无论在创作形式上,还是在作品数量上,中国的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都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在网上发表过文学作品的人数无法确切统计,仅全国文学网站签约作者的人数就已突破200万,每年产生原创长篇小说约10万部;文学网站日更新字数突破2亿字节;总共有2亿3000万读者通过在线和无线的方式浏览文学网页,日浏览总量超过10亿人次。数据说明,民众对文学的关注程度不亚于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其广泛性已超越上个世纪80年代。 20世纪后期,东西方冷战落下帷幕,在科技创新的助力下,全球性的文化交融、整合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历史时期,高效、便捷、零距离、共享、相互依存等理念深入人心,以日本动漫、韩国电脑游戏为代表的东亚文化悄然崛起,在20世纪末全球文化格局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应该说这是中国网络文学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内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恰逢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和变革期,人们生活节奏在变化,消费方式在变化,情感方式也在变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在变化。这些变化所孕育的巨大能量,终于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型传播渠道喷发而出。毫无疑问,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了中国社会正在崛起的民间力量,成为中国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中国当代文学的“V”字型道路 网络文学当属中国当代文学或称新世纪文学的范畴。与上个世纪80年代文学黄金时代相比,它所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要复杂得多。在整体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又是不能割断的,这恰好说明中国当代文学30年为什么会走过一条“V”字型的道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巨大推动之下,文学作为思想解放的号角,成为了国家话语方式,因此呈现出空前繁荣。而繁荣的重要特征就是文学的民间化,每座城市,甚至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作家和诗人,每个人的桌上都会摆放一本文学著作。然而,90年代的商业大潮旋即覆盖了文学浪头,下海经商替代了文学写作和阅读。在寂寞中,文学跌入低谷,曾经洛阳纸贵的文学图书也必须视商业利益马首是瞻。 随着中国社会的开放程度日趋宽广,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遇到了更深层次的焦虑,首先是思想性的问题,社会处在变革时期,价值体系正在重建,旧有的伦理道德遭到了挑战。其次是现代性的问题,如何阐释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多样并存的社会,给文学表达增添了巨大难度。再次,还有艺术表现形式创新、代际交流障碍等问题,迫使当代文学的发展进入瓶颈期。应该说,网络文学的出现是国家话语方式面临创新的必然选择,其价值重组所认同的实践意义远远大于文本价值,并由此为中国文学在未来拓展新的领域,创造全新的想象空间打开了局面。在这个意义上,V”字型的出现既是中国文学的自我选择,也是必然之路。 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持续增长,文学也随之有所扩容,而文学扩容的实质是精神扩容。对于已经踏入市场经济的中国社会,只有在写作与阅读相互需求,即民间性和消费市场同时完备的前提下,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扩容,并进而转化为一种社会能量,以建构新的国家话语方式。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网络文学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艰难发展之路,当初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论坛、社区,现在有数万家具备一定规模的网站;当初只能勉强糊口,现在年收入过百万的作者达到了三位数;当初默默无闻,甚至被指斥为垃圾,现在有大量作品出版并被搬上影视屏幕,深受大众喜爱。由此可见,中国文学所经历的由上升到衰弱,再由衰弱到上升的“V”字型道路,让我们看到了民间力量的强大。换句话说,文学只有来自于民间,活跃于民间,流动在民间,存续在民间,才有可能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实现精英化,成为国家话语方式。往远处看,经过扩容后的中国文学才具备了与世界文学形成多方位对接的可能。 网络文学的成长之路 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留学生顺理成章成为华人中最早接触新媒体的人群。最初的创业者是一批酷爱文学的年轻人,他们希望借助新媒体建立一个全新的文学世界。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加年轻,在文学形式上没有传统思维。 早期的网络文学站点多数为个人所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实力薄弱。实际上,在2002年以前,网络阅读一直以门户为主要通道,包括小说类网站在内的文学站点,都是通过雅虎等门户网站进入免费空间,各站间的友情链接几乎是文学网站联络读者和作者的唯一路径,未列入友情链接的新网站,读者查找起来非常困难。比如,早期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站点“黄金书屋”,创办于1998年5月,即是在湛江“碧海银沙”网站申请了免费空间,后来改在网易建立的个人网站,由站长youth将收集整理的书籍发送到网上。 1999年8月,朱威廉创办了上海榕树下计算机有限公司,中国大陆独立的文学网站由此开始起步。当时,雄心勃勃的榕树下网站特别邀请陈村、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等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加盟,试图在网络上创建一片新的文学天地。不久,一件和网络相关的“文学事件”轰动一时,王蒙、刘震云、张抗抗、毕淑敏、张洁和张承志6位著名作家,为保障自身的权益集体世纪互联通讯技术公司。状告被告没有经过允许,将他们的作品制作到网站里,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1999年9月18日,北京海淀法院一审判决世纪互联通讯技术公司败诉,从即日起停止侵权,向几名原告公开致歉,同时赔偿数额不等的经济损失。这一事件宣告,如果没有获得作家授权,网站不得擅自转贴作品。文学网站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免费资源在一夕之间消失殆尽。 2001年11月,吴文辉、宝剑锋(林庭锋)等玄幻文学爱好者创建玄幻小说协会,第二年5月独立建站,并改名为起点中文网。文学网站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2003年,起点中文网首推网络阅读VIP收费模式,盛大文学收购起点中文网后几经变革,几乎改变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对于网络文学的商业化始终争议不断,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相距很远。对于文学是否能够产业化的问题,意见就更是水火不容。 2003年以后,网络阅读VIP收费模式被逐步推广到各大网站,根据读者的需求,网站与作者、读者共同达成了在线写作、每日更新的写作----阅读--收费模式。网络文学由此进入类型化发展的新阶段。 作品类型大致可分为:玄幻仙侠类(区别于西方魔幻小说的东方本土幻想小说)、架空穿越类(现代人通过时光交错进入特定的历史时期,运用自身经验改变历史进程)、都市青春类(反映现代都市生活、表现现代情绪的小说)、官场职场类(以官场博弈和职场奋斗为题材的小说)、游戏竞技类(根据网络游戏改编或具有网游特征的小说,一般采用晋级形式)、灵异惊悚类(以鬼怪或探险为题材的小说)、新军事和新历史类(区别于传统军事和武侠的小说,添加了幻想成分)等。其中网络玄幻、仙侠类作品以其超拔的想象力和炫目的色彩最受读者欢迎,我吃西红柿的《盘龙》《星辰变》、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和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在近年较有影响,职场、官场类作品因为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而备受读者推崇,如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婚姻情感类作品为女性读者最喜欢,如六六的《蜗居》、鲍鲸鲸的《失恋33天》和唐欣恬的《裸婚时代》等。 到目前为止,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内的文艺类图书出版社,几乎没有一家未出版过网络文学作品,近年来每年出版的3000余部长篇小说中有一半来自网络。众多门户网站也陆续开设了原创文学频道,涉足数字出版领域,如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TOM网、凤凰网、大佳网、汉王书城等等。影视媒体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网络,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亮剑》《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美人心计》《杜拉拉升职记》《山楂树之恋》《和空姐一起的日子》《蜗居》《双面胶》之后,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再推高潮,《失恋33天》《佳期如梦》《未央·沉浮》《遍地狼烟》《步步惊心》《钱多多嫁人记》《甄传》《裸婚时代》《白蛇传说》《倾世皇妃》《千山暮雪》《恋人》《搜索》《小儿难养》等先后公开播映,大量采用网络小说元素的影视作品《钢的琴》《宫》《画壁》等引起观众广泛关注。《纳妾记》《刑名》《帝锦》《庆余年》《九克拉的诱惑》《盛夏晚晴天》《泡沫之夏》《极品家丁》《回到明朝当王爷》《大魔术师》《熟女那二的私房生活》等一批网络作品改编后已陆续投入拍摄。网络超长篇小说《鬼吹灯》《斗破苍穹》《星辰变》等或将进入超级大片制作市场。 同时,网络小说也是网络游戏改编的主要来源。由于网络小说读者和网络游戏玩家的高重合度、人气叠加、共通性和相互影响等效果显著,随着《诛仙》《鬼吹灯》《斗破苍穹》《星辰变》《兽血沸腾》等改编获得成功,网络文学改编网络游戏成为一种风潮,两个时下最为热门的数字娱乐产品形成了互依共荣的局面。 已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蓝图的数字出版,正逐渐成为网络文学进入主渠道的重要通道。2012年8月,由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五部委组织申报的 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揭晓,网络文学以数字出版的形式首次进入国家订单集中出口,成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产品。新型客户终端安卓端、谷歌、苹果等渠道,也使得数字出版的国内市场份额逐年增长。新增的读书网站,如塔读文学、华夏中文网、魔铁中文网等从创建之初就分别与中国移动、新浪、腾讯、搜狐、3G门户等网站合作,主要是在数字出版领域展开竞争。 上述新型文化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即使不计算间接收入,作为源头产品的网络文学每年创造的价值也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必然对文化产业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民间性和个人化 网络文学以开放化的网络为载体,决定了它是借助现代科技面向大众的一种样式;而它的文学内涵,决定了它是一种精神产物。可以说,网络是一座巨大的民间讲堂,网络文学则是大众化的精神产物。 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是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方式“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含义。 网络文学的“大众化”一开始就是从自我出发的。从写作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没有公认的界定性,任何人都是潜在作者,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在网上写作、发表,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随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写与不写、写什么,均从性情、个人意愿出发。网络文学尊重自我意识甚于尊重定规章法,作品的自娱性、随意性、发泄性重于其文学性、思想性、理论性。网络文学从产生之初就带着深刻的“大众属性”。从文章载体来说,网络基础自不必说,具体来说一般网络作品最初都是贴于BBS、精品区的,直接面向大众,接受大众的审视,并任由评说。这种网络载体的完全开放的性质,也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倾向。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在BBS汇聚的人,也是为了享受一个轻松自由的言论、阅读、创作的空间,这种网上沙龙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制造”,当然要以其“大众本色”存在。BBS上繁盛的网络文学自然浸染了这种原始色彩,带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本质和特征。 网络文学的民间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它的素材来源、创作方式和艺术表现上。 网络文学取材于民间。这里的民间一方面指传统的民间文化,例如,今何在的《悟空传》、李春的《白骨精三打孙悟空》、雷立刚的《小倩》、白丁香的《春秋时期的爱情疯子》等颇受关注和好评的佳作,即是以丰富的民间传说资源为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这种取材自民间传统文化的作品,首先凭着读者对故事原型的熟悉性和亲近感而赢来第一眼,而后又因其对传统进行颠覆、戏说的新鲜感和借古说今的巧妙、幽默性而被人们喜爱。戏说、改编民间文学一度成为风潮,仅《西游记》就被数度新编,师徒四人的神通在网络上达到了新的顶峰。另一方面,我们所说的民间是新民间,是区别于严肃、正统的“上不了台面”的最细枝末节的现实平民生活。网络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形式来源于民间,内容表现民间万象,生动、亲切、熟悉得让人触手可及,因而获得人气。2005年、2006年风靡一时的《鬼吹灯》和《明朝那些事儿》代表网络文学的民间化达到鼎盛。学界有人指出,网络上盛传的这类小说,与明清盛极一时的志怪小说、武侠小说、有颇多相似之处,是中国旧小说的一次回潮,缺乏基本的文学价值,其中以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教授《中国文学已进入装神弄鬼时代》一文为代表。陶的观点针对网络上大量出现的跟风作品,的确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但对《诛仙》《缥缈之旅》《紫川》《搜神记》等一批具有原创精神的作品,就显得过于苛刻了。相对于传统文学中那些技巧娴熟、语言精致,但毫无创新性的作品,我更看好网络原创文学的尝试意义。 大众化和民间化问题之所以借助网络文学再次浮出,首先是由于社会情境的巨大变迁。原有启蒙语境的瓦解,使知识强力话语失去了优势,文学启蒙主题与精英话语叙事的独立合法性已经面临难以成立的危机。在此情境下,文学必须借助于另一个支撑点,对自身的价值做出新的解释。在它无法建立宏大叙事与巨人式的启蒙思想主体,同时也无法依附于旧式政治理念的处境下,它必须寻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搭建自己的新的审美构架。这时候,作为民众个性与自由的载体的大众化和民间化,已经成为与“精英文化”相对应的时空概念。而网络文学应该说在承载着“民间”历史性含义的同时,其进一步的开掘与拓展,顺应了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大趋势。 同时,网络写作也是对文学书写个人化的考验,一个缺乏个性的写作者,是无法在大海似的网络上获得认同的。想象力成为考验网络作家是否能够存活的重要标志,因此,大量网络小说展现了作家天马行空、恣意的想象力,其中有的作品涉及“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在哪里?”、“我往何处去?”等生命本体论问题,以及人类身份、价值认同等问题。按照传统认知,我们已经不用回答这些问题。但这不能说明这些问题就已经解决了,现在看来,在现实环境中,这些问题正在卷土重来。文学想象力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创作实践证明,没有丰厚的生活和艺术积累,想象力就无法为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提供支撑,而建立在一定审美标准上的想象力,是作家文学素养和精神深度的集中体现。网络文学在这方面存在的缺失,是其致命弱点。 另外,个人化必须有立足点,即人类意识与民族特性,并由此出发尝试开掘“人”的世界,这个“人”必然与他所生活的时代,与他的民族文化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网络文学在这个问题上至今仍然处在混沌阶段,想象力的爆发强烈却混杂,未能上升到民族文化独特属性的高度。物质社会的诸多诡异现象对当代青年的深刻影响,也在网络文学中打上了清晰的烙印,众多作品透露出来的世俗化的生存方式,不关心宏大问题的普遍倾向,及其对现实顺应式的记录、低劣的回应,甚至是漫无目的的恶搞、颠覆,已经偏离了普遍意义上的文学表达。 差异性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处在大变革的时代,短时期里甚至会出现差异大于认同的现象。如果差异双方的话语地位悬殊,自然就会形成主流与边缘的关系。目前,网络文学仍然只是相对于传统文学而存在的概念,它的学理独立性尚未被认可,在创作形态与艺术审美上与传统文学存在的明显差异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广义上,它是约定俗成命名的产物;狭义上,它指向的只是一种形式。似乎就在一夜之间,它匆匆而来,冒冒失失闯入神圣的文学殿堂,遭到怀疑是难免的。尽管如此,还是必须指出,正是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性才使得网络文学显示出自身的价值。这一点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展开论述。 在泛审美意义上,网络是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也是“读图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感官。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那么,网络文学为我们“延伸”了些什么呢?很明显,网络对传统审美意义的解构,几乎摧毁了所有文学壁垒,让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实现了文学的返璞归真;网络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使交往与对话跨越了物理空间的屏障,让大众文化狂欢得以用虚拟的“无我”的方式,表现最“真我”的存在。经过90年代商业大潮之后,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过所谓的“思潮”现象,中国人受惠于网络,纠结于网络,甚至狂喜于网络,悲愤于网络,其震荡与感怀、超拔与包容所唤醒与昭示的生命自觉,既可以用理论进行阐释,当然也可以用文艺作品去表现。我想,这或许是看不见的网络能够被触摸,有血肉、有温度、有脉动的一面:它寄予了人类对灵魂归属的探寻。回到现实当中,无论在思想观念层面,还是在媒体技术层面,网络愈来愈清晰地指向一个目标:创造全新的时空观。因此,分析网络文学的写作和阅读,仅仅采用文艺学理论显然是不够的,它和这个世界一样,所发生的变化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从创作人群来看,网络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80%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80后”是主力军,“85后”是后备军,这说明网络文学培育了中国文学的继承者,没有出现断代。其次,写作者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其主体(约80%)生活在二三线城市,这和其他领域人才的分布状况显然很不一样,它将是中国文学在未来保持旺盛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三,年轻一代海外华文作者多数活跃在网络而非传统媒体,他们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跨文化写作特征,很有可能开辟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新的路径。其四,网络写作中的佼佼者,80%为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非文科专业人士,作者结构的多元化将为文学产生新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网络文学的主流创作人群是国家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产物,是思想多元化的产物,是文学回归民间的产物,他们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展现了新一作群体的形象。 网络文学的阅读人群自然也是构成网络文学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众的心理需求,很快通过读写互动模式在创作中得到了呼应。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生活在大都市里的青年男女——尤其是漂一族和打工族——单身或晚婚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但他们并非“异类”,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渴望改变现状,但苦于能力有限,而不得不接受现实。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追求与幻想,他们寄希望于情景“突变”,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新塑造。某种意义上,网络“架空小说”、“玄幻小说”和“穿越小说”正好吻合了这个庞大人群的心理征候。因此不难看出,网络中流行的各种类型小说,不管你是否接受,其实都是时代变革所附带产生的“痕迹”,而这恰恰又是文学作品之所以产生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元素,尽管它不能作为评判一部作品优劣的依据。反观我们的传统文学,即纸媒作品,虽然在结构、语言、思想性等诸多方面明显优于网络文学,却难以吸引读者,当然,这里面还包含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比如媒体技术革命所引发的阅读方式的改变,再比如审美趣味的变化等等。美好的愿景惟有寄托在两种写作模式共存、融合及其如何相互促进,以创造多样化的中国文学。 期待理论创新与价值重估 这十多年来,对于网络文学,批评家最常见的态度是婉转回避,比如采取两分法解释网络文学现象:“文学只有好与不好之分,没有网络与传统之分”;比如强调网络文学只是传播方式的改变:“网络只是发表作品的媒介,不是区分作品优劣的手段”;比如因为网络文学具有商业特性而放弃对其做出深刻的价值判断:“网络上追求的是点击率,点击率却与文学品质无关”等等。时至今日,学界仍然对大量发表于网络、与传统文学在审美方式、表现形式上有所区别、明显存在差异的实实在在的文学作品等而视之,笼统评价,这个现实是残酷而真实的。 在纸媒文学时代,我们一直信奉当下文学必须具备被阅读的可能,但是读屏时代的网络文学打破了这一法则,只要你是人,就不可能完整地阅读网络文学。有鉴于这一基本事实,理论界颇多人士担心网络文学难以承担中国文学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之间出现了所谓的断层现象,这个现象被认为是网络作家逃避现实沉溺于幻想的直接证据。然而,断层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每个时代的作家都有自己的任务,文学本来没有既定的表现方式,当然也就不存在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文学是永恒的探索,而吐故纳新是宇宙发展的规律。当然,期许网络文学在未来有所建树,并不是盲目抬高它的价值,而是要认真分析它出现的社会动因,准确把握它的发展方向,为它提供发展动力。 任何伟大的变革总会让一些人获益,让另一些人受挫,作家身处时代前沿,当然不可回避这个现象。一部分本来很重要的作家在这场变革中会慢慢隐退,而另一部分原本不重要的作家则会通过这些变革突显其价值,这的确是时代的造化。理论界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85后”这一代年轻人,已经基本脱离了原有的意识形态轨道,他们不再崇拜集体,也不再推崇所谓的社会使命意识,更多的是依赖于强大的物质利益,或者是个人欲望。也就是说,他们遵循的是个人至上的原则。他们不再像父辈那样把生活当做实现理想的方式,在他们的精神领域里,人类社会、革命、启蒙那些曾经不可或缺的东西已经渐渐消逝。当然,这是社会生活变化在他们身上透射的结果。 但也必须看到,上一代人对生活理解的片面性,以及文化视野的相对狭窄,已成为当代文学发展的致命弱点。问题是,网络时代提供给这一代人成长契机,而他们如何用文学来表现它?这也是理论界百般阐述,如何解决中国当代文学现代性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历史背景下,我们的文学如何承载和表现这个现实? 此外,网络文学的社会性很难进行简单的概括,多元化、娱乐化、商业化是其主流特征,但也有不少作品具备了丰富性和深刻性,如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今何在的《悟空传》、酒徒的《隋乱》和阿越的《新宋》等作品,在认知社会、历史、文化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一直承担着诸如救亡、教育、励志等重大的社会使命,把一些本不该属于它的担子也扛在了肩上,其结果是文学过于贴近政治,而削弱了审美、启蒙等作用。在中国社会进入商业化时代后,网络文学的娱乐化、商业化只要是在积极、健康的范围之内,并达到了一定的文学水准,就应该给它足够的发展空间。网络文学以点击率为标准的存在方式遭人诟病,被指斥为文学的“祛魅”行为,但持这个观点的人只看到了事情的一半,另一半是,点击率维持着网络作家的生存空间,他们不靠体制存活,而靠读者供养。这一作家队伍产生机制的重要变革,是中国社会诸多变革中已经显现的重要成果,对国家文化体制的深刻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应该相信,在经过商业化的洗礼之后,其中终会有一小部分人承担起民族和国家代言人的角色。或许,我们可以看到成功者的微笑,但永远找不到一条完美的成功之路。 结 语 由于中国社会内部仍然在不断积聚和释放巨大能量,因此,以表现社会生活,展现人的精神诉求为己任的文学书写,必然再次走到国家话语的前台。科技进步为传播提供了新路径,信息传播介质变化推动的文化融合共振效应,撬动了话语秩序和审美范式的杠杆。就文学本身而言,中国本土迅速成长的网络文学,不断扩展的海外华语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的流变,共同验证了一点,跨民族、跨国界传播方式直接影响着新的文学形态的形成。21世纪的中国文学如何演变、发展,如何融入世界文学并参与全球文化新格局的建构,当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契机,可喜的是,机会的砝码没有遗忘东方世界,莫言已经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3篇

这些做法也拉动了语文学科进行思考: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语文学科教育,是不是也能借助“蒲公英行动”得以创造性的发展呢?能不能让民族民间文化与语文学科得以整合呢?回答是肯定的:文化与艺术,艺术与文学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分割不开的。我们只有找准语文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切合点,才有可能架通语文与艺术教育相通的桥梁。

一、找准语文学科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契合

1.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 土家族苗族本身没有文字,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民间艺术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这种“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最易丢失的部分。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培养这些语言传承的后继力量,就是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将土家族苗族的民间文化融合到孩子们的语文课程中,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民族民间文化,正是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

2.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传达。优秀的文化,都能从民间文化中寻找出它的根脉,生动鲜活的语言皆由深厚的民间文化孕育。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热爱湘西文化,尊重民族民间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并让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就是:要学生经历由“走向民间文化”到“走出民间文化”的审美表达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灵性独特的语言。

3.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再现。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根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是土家族苗族和一部分汉族民众的世俗欲望、人性人情的民俗抒写,是其生存环境与他们的精神构成的集中体现。湘西人具有质朴刚健、习俭耕读、勤劳霸蛮、神奇浪漫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表象,同时也成为湘西文学艺术的不解之情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担当起探寻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职责,让湘西文化的独特精神不被丢失,首先就要让湘西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上民族民间文化,承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分析民间文化独特的精神构成,让学生学会辨证看待民族民间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让语文学科成为“蒲公英”成长的家园

1.用“蒲公英”播撒兴趣爱好的种子

作文历来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更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蒲公英行动渗透到语文学科后,语文教学出现了新转机:首先我们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并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让其寻求本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则巧妙地把民族民间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课例拉动,让美术等课程资源二次利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播撒热爱家乡文化的种子。

2.用“蒲公英”播撒诗意灵性的种子

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民的口头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浩如烟海的民歌、山歌;温馨柔肠的情歌、摇篮曲;诙谐幽默的盘歌、古怪调;委婉动听的劝歌、警示曲;如泣如诉的丧歌、哭嫁歌;质朴粗犷的号子、挖土锣歌;神秘多姿的仪式、梯玛神歌,无一不体现山民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开朗豁达、睿智风趣的性情。特别是湘西童谣,这一种传唱于儿童之口,音节抑扬和谐,深具地方特色,并且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地域民间歌谣,是生长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们最亲切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不论童谣的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谣都会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于是有位作家说:“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笔者想套用一句:没有童谣,没有了萦绕灵魂的快意,没有了人生记忆的坐标。语文课堂利用童诗、歌谣进行教学,成功地点燃了儿童灵性的火把,激活了其潜在的创造力量,从而创生了学生的灵性活泼的语言。童谣童诗教学我们采用六因素教学法:收集,诵读,熏陶,点燃,捕捉,推动。

3.用“蒲公英”播撒浪漫欢乐的种子

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欢乐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和音乐:洋洋洒洒的梯玛神歌,旋律清脆的咚咚奎,原始古朴的茅古斯,震山闹寨的打镏子,粗犷刚劲的铜铃舞,轻灵宛转的木叶曲等都充满着神秘欢乐、奇特浪漫的情怀,腾蒸着生命的激情奔放,粗朴得一如山野般自然,有着超越时空的激荡涤荡。即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数种事物,在土家乡民的眼里也可以生成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也可以编织出趣味盎然的情节,创生出大胆诡异的想象。

4.用“蒲公英”播撒艺术审美的种子

湘西蒲公英行动催动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浅尝辄止,我们引导孩子探寻原汁原味的真意,打破清规戒律,学会辨别,学会尊重,学会兼收并蓄,旁罗博采,披砂捡金。语文教育也贯穿着审美教育,应当给学生这种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是我们的追求。在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品味它,去感受和领悟作者的聪明才智,不仅能深刻地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内涵,把握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怎样让学生学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呢?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和鉴赏民间艺术作品的美的眼睛,就是指明一条通向语文文学殿堂的道路。

5.用“蒲公英”播撒未来希望的种子

“蒲公英行动“在语文学科开展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①教师活了。②学生乐了。③学校活了。在我校“蒲公英行动”催生了传承和发展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的花朵,并把蒲公英成就未来的希望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灵之中,让其在各学科得以生根发芽。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乐观自信的个性灵气;能力心智的放飞开启,人格素质的形成提升,还有孩子们对滋养自己的民族和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本土传承。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死水微澜》;民间文化;作家文学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88-02

一、《死水微澜》艺术价值的评析

李人创作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体现了浓郁的成都特色,熔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调于一炉,运用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老成都。其风俗文化、人生百态的描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虽然在《死水微澜》这部小说中没有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进行直接的描述,但是透过小说中的各个人物的命运改变折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一)对民俗风情的市井般描绘

在《死水微澜》中有大量对川西特有的地方民俗风情的描述,对蜀地特色饮食文化、人物的穿着打扮、民间的宗教习俗、传统的红白仪式、各城镇及其建筑的沿革等各个方面都有涉及。例如,邓幺姑通过韩二奶奶之口了解成都,作者大量描述了成都的文殊院、会馆和名小吃等等。又如,天回镇的赶场景象,整整用了三千多字对这一盛况进行描述,对活猪市、米市、家禽市到各色小市摊子逐一介绍。再如在天回镇的细节描写中选取的是最为日常的场面,具体有“镇的两头,不能例外没有极脏极陋的穷人草房,没有将土地与石板盖满的秽草猪粪,狗矢人便。而臭气必然扑鼻,而褴褛的孩子们必然在这里嬉戏,而穷人妇女必然设出一些摊子,售卖水果与便宜的糕饼,自家便安坐在摊后,共邻居们谈天做活”。穿插在其中的俗语尤为出彩。对比观察同为川籍作家的巴金,则可以看出,在巴金的作品中突出表现了空间场景描写时间化,从而使得文本叙事时间维度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和消弭了以地域意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维度,极大的弱化了地域化的特征。由此看到,《死水微澜》最突出的特殊性是其与众不同的民俗化特征。可以说,在《死水微澜》中,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和融合各体的意识倾向,加之作者对地方民俗的热爱、搜集、整理及保护的热望,于是乎表面相似的民俗描摹在作者的小说中却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价值[1]。

(二)摆龙门阵式的叙事模式

在《死水微澜》中,对四川方言淋漓尽致的运用,体现了巴蜀韵味,其中大量使用摆龙门阵的形式可谓独具匠心。具体来讲,川人将闲聊称作摆龙门阵,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讲究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是不时夹进相关插曲,三是众人对同一主题或氛围的参与[2]。在《龙门阵》这本期刊中是这样描述的“于是三三两两,自然而然,聊聊天,摆摆条,进而说说笑,又进而谈谈心,不知话从何处起,也无所谓如何收场。但觉过眼云烟,一阵清风,身心劳烦顿消,带来轻松愉快”[3]。可以说,龙门阵是以故事为主,但又不仅仅是故事,它是一种集合主讲人和插话人的集体活动,可以说在龙门阵中是没有听众的,大家都是参与人,相互之间进行对话、补充,自由散漫,没有规章,但乐在其中。例如《死水微澜》中,写到生猪市场,直接就是一大段关于川猪的知识,体型、重量、饲料,甚至猪圈的修砌方法,防病措施等等的摆龙门阵般的描述。

《死水微澜》里龙门阵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作者叙事的龙门阵模式、龙门阵对小说中人物命运发展的影响以及由这种龙门阵文化所酿出来的龙门阵心理[4]。正是因为龙门阵这一特殊的描述形式,才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丰富、热闹的场景。通过人物间的摆龙门阵在叙述历史掌故、生活知识的时候,在里面竭尽铺张的能事,用作者饱含历史情感的一支笔来唤起读者参与其中的愿望,因此在抛开叙事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读者津津有味,也正是随意、散漫的龙门阵形式使读者在不经意间随着人物之口将整个故事的脉络串联起来,从而保障了小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同时也烘托出巴蜀社会与巴蜀文化的生态气氛。

二、《死水微澜》的沉寂――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学的互斥?

《死水微澜》问世以来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对李人先生的作品研究也寥寥可数,深究其原因,其小说的写实性风格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实”是世俗中的社会之实,而作者从一个中立的、社会观察者的角度出发,其立场往往不如主流小说一般鲜明,其主要的内容是描绘普通市民的情感、欲望、见识等生活百态,就拿鲁迅笔下的人物来讲,同样是旧中国妇女的形象,李人笔下的蔡大嫂是泼辣大胆、不遵循传统道德的形象,而祥林嫂则更多的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的形象。因此,李人的作品相较于主流文学具有世俗性、边缘性、质朴性,导致的结果也就是缺乏标志性或是英雄性,这与其诞生的年代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岁月所主导的价值取向都背道而驰。可以说,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学作品表现的主题、思想内涵颇为单一,理想化的色彩隆重,造就了《死水微澜》这种过于世俗化的作品是很难得到推崇的,因此《死水微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埋没了也能够理解。

此外,大量四川民俗风情的描绘在吸引读者的同时,其过于民间化和地域化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读者的接受程度,尤其是以方言为主的大量描述使对川话较为陌生读者很难心领神会,从而影响了其传播和推广的程度,最终使这样一本价值深厚的文学作品受到冷遇。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8-01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而舞蹈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民间舞蹈素质,继承、发展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精髓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校舞蹈教学法,有必要对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及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一、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的过程兼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民族舞蹈文化同样是时间和空间的共存艺术,兼有文化特质与传承的个性特征。民族舞蹈文化主要是某个民族在长期处于特定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劳动习作方式等生活环境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有别于我国其他民族审美特征、道德关键以及思维形态意识的民族舞蹈文化。可以说,民族舞蹈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所在,是其存在以及传承的重要载体,且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舞蹈文化也相应得到了快速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民族舞蹈“传承”就是其所赋存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过程。在此过程中,民族舞蹈文化的本体、传播与发展形成了文化发展的统一体,有利于民族舞蹈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促进文化的整合、积淀、增值和变迁。由于舞蹈是人类不同个体以及群体所共同构成的,所以其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文化特点以及文化艺术特征,涵盖了社会形态、历史背景、舞者技能知识与肢体动作、民俗风土、文化形态、意识行为、精神资源以及艺术特色等文化行为。因此,在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民族舞蹈文化的具体类型,切实做好传统舞蹈文化的继承工作和发展工作,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工作,以便借此来促进民族舞蹈文化的快速传承和发展。

二、民间舞蹈教学对策

(一)挖掘文化底蕴,探寻舞蹈动律

文化兼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内容,既包含心理、制度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含人类精神活动及相关产品。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舞蹈文化总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生相应改变。通过挖掘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充分明确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及其动作规律,即便是舞蹈动作也会受到舞蹈文化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从舞蹈历史文化中去找寻切入点,充分了解和掌握民间舞蹈文化内涵和精髓,充分了解民族舞蹈文化与乡土特色,必要的时候需要顺应多元文化发展趋势,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接受这些民间舞蹈动作。

首先,在开展民间舞蹈学习之前,要以民族文化概述着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舞蹈文化的生态环境、历史沿革以及美学特征等基本概念。其次,要深入实践来开展调查,搜集和掌握第一手舞蹈文化方面的资料,了解和体验原生态民间舞蹈表演神态、心理以及肢体动作,探索民间舞蹈同当地民族居民生活之间的联系。再次,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借助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以及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明确民间舞的文化现象及具体成因,必要的时候可以从历史文化角度来探索动态舞蹈形象,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现象,使学生可以自行探索和掌握民间舞蹈的风格和韵律。最后,要鼓励学生多借鉴其他国家的舞蹈精髓和内涵,从而借助多元舞蹈文化来进一步推动民间舞蹈教育的发展。

(二)发散创作思维,传承民间文化

在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为了使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理念,需要以文化为舞蹈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挖掘舞蹈深层的文化内涵,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独立的舞蹈创作意识,同时还要使他们可以了解和掌握一些现代舞蹈动作的技术和风格,培养和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逐步促使民间舞蹈教学向创新教学方向发展。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间舞蹈教师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下述的模式来开展教学,具体为:借助民族舞蹈文化遗产来激活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对比舞蹈节奏来深化学生对于民间舞蹈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借助音乐情感来辅助学生构建民间舞蹈形象;通过富有动律的舞蹈风格来启发学生创作民间舞蹈形象的创作思维;借助情景教学来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民间舞蹈形象,从而借此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为学生民间舞蹈技能的提升奠定重要基础。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加快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改革,传统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此时为了进一步加快促进民间舞蹈文化及艺术的传承,就必须要创新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动态知识观来开展民间舞蹈教学,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6篇

民族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是我国各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拓展,新文化和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改变了人们的审美倾向,导致民族舞蹈文化一度陷入边缘化的境地甚至濒临消亡,促使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纷纷采取措施来保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间舞蹈教学,实现民族舞蹈教学与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完美结合。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结合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期能传承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一、我国民族舞蹈概述及其特点

(一)我国民族舞蹈的概述

舞蹈是人类在漫长发展历史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门艺术,它来源于人们最自然的生活。在人类语言产生之前,人们就通过相应的动作来传递消息,进行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通过不同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形体艺术。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自然环境、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下,形成了充分反映本民族风格的舞蹈,造就了我国灿烂的文化。

(二)我国民族舞蹈的特点

我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身的语言、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产生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这些民族舞蹈在其形成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历史条件等方面都不同,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具有不同的内容、风格等。因此,要想通过舞蹈教学全面掌握这些舞蹈的内涵和思想感情,必须全面分析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还要以此为基础,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风格,掌握风格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多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舞蹈作品。

我国的民族舞蹈常常是将歌、舞、乐三者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表现出本民族的特点和思想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舞蹈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炼、完善,使民族舞蹈更具有生命力。同时,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融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舞蹈兼收并蓄,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文化。

二、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通过鼓励民间舞蹈教学来传承民族舞蹈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但民间舞蹈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前,部分教师依然坚持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练习,片面地认为只要学好舞蹈动作,就能掌握民族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对舞蹈动作的分解、练习,注重动作之间的流畅性,忽视对背后知识的讲解,如文化等。即便在课下或空余时间,也让学生对动作进行反复练习,评价一个学生舞蹈掌握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舞蹈动作是否到位、是否流畅、是否与教材一致,使原本十分有趣的舞蹈学习变得枯燥乏味。长此以往,不仅会使民间舞蹈学习变得与普通课堂学习毫无二致,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当前,部分教师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未能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进行调整。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课,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特点,对其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与语文、数学等课程相比,我国的民间舞蹈教学起步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再加之教材市场鱼龙混杂,缺乏权威性,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三)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国家在现阶段采取了多种措施,增加了相应投入,培养了一批民间舞蹈教师,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但是与快速发展的舞蹈教学相比依然不足,同时,这些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老教师的知识往往比较陈旧,过分依靠传统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新进教师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对学生的情况不够了解,师生之间缺乏沟通,而且其他方面的工作也会占据大量的时间,不利于开展民间舞蹈的正常教学。

(四)忽视创新教学方法

现阶段,民间舞蹈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忽视了创新。教师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然后将它们进行分解,逐一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完全模仿教师的动作,即便掌握了动作要领,也未能理解背后蕴涵的文化,忽视了自身的主动性。

三、在民间舞蹈教学中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进行民间舞蹈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我们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舞蹈背后所蕴含文化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注重让学生对舞蹈动作进行认真练习,更要注重讲解舞蹈背后的文化精髓,即舞蹈属于哪个民族、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舞蹈意义等,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其含义。

(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特点,我们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舞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需要让他们掌握民间舞蹈的发展情况、保持基本队形等基础知识;对于中间年级的学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初级舞蹈动作的练习,增加其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他们的整体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文化知识;对于那些高年级的学生,要让学生懂得民族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实现文化传承。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当今信息化、科技化趋势更加明显,舞蹈教学要充分结合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多媒体加强练习,了解民族舞蹈文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邀请专家技术学者对教学进行指导,引进新型教师,为民间舞蹈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 权利弱化 利益共享

随着人们对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社会与经济价值的不断了解,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利用越来越广,使用主体也由此获得丰厚的利润。如取材于我国民间文学的美国卡通片《花木兰》在全球票房收入超过5亿美元,改编自非洲祖鲁族民歌的动画片《狮子王》配乐的版权使用费收入在2000万美元左右。然而,这种商业利用却没有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利益。花木兰民间故事属于无偿使用,改编狮子王配乐的非洲祖鲁族歌唱家林达只拿到了象征性的1英镑。从利益平衡的角度来说,民间主体也应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使用中获得回报。那么民间主体获得回报的依据是什么?如何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使用中分享利益?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利益分享是我们构建私权体系的基点

利益分享的基础是利益平衡原则。任何一种“现代”的科技与文化成果都有其发展的根基,都离不开传统文明的铺垫。①任何创造、创新或创作都离不开前人的贡献,现代许多绚烂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有民间文学艺术的影子。民间文化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创作资源,是现代社会赖以进步的源泉。尤其对那些千百年来未离开故土的民族而言,传统的自然与人文财产仍然在其生产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带着这种认识重新审视国际经济秩序,就会发现众多不公平之处。西方国家有些科技文化产业的创新,很多都是在我们古老文化成果基础上的创新,他们从这种使用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无需支付任何代价;反过来,我们要使用在我们文化技术基础上发展来的最新成果就要支付高昂费用。而现代社会的知识资源也是匮乏的,知识资源的储备和传承也要花费巨大代价,所以应该建构一种机制,让所有参与知识资源创造和传播的相关主体共同分享利益,使资源提供者也能从中获得利益分享。

利益分享能激发持有群体的传承动力。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仅仅靠持有群体的兴趣与责任感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切实的经济回报,很难激励持有群体进行传承,更别说创新了。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也需要对其持有主体的利益予以维护,激发他们传承民间文学艺术的热情。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们对民间文学艺术持有者权利正当性的论述,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讨论。希望在民间文学艺术商业化使用过程中,创作、传播主体的利益都能得到实现,而不是通过制度限制外来者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使用。

鼓励外来使用是权利构建的原则

对于那些依然根植于其原生境的传统知识而言,鼓励原生境人民充分利用并因此而受益应当是传统知识保护的首要目标。但是,如果原生境保护显然存在障碍,或者事实表明已经不可能使传统知识得到发扬光大,借助外界力量加以保护,并使其得到有效利用就成了必然的选择。③

外来者的使用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繁荣。民间文学艺术价值的发掘需要外来者的参与。其实,很多当地原住民并不认同本地区、民族的文化,这些民间文学艺术的价值是被外来世界的人们源源不断地发现,并在外部世界被不断商业化使用并广为传播。如赫哲族民歌经过郭颂的改编,成为人人传唱的乌苏里船歌。江苏六合民歌经过采风者改编成茉莉花,被认为是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首歌,不仅在我国广阔大地上传唱,并且通过悉尼奥运会走出国门传向世界。经过外来世界的改造和使用,民间文化焕发了耀人的光彩。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新更离不开外来者的参与。持有主体大多处于经济信息落后的地区,不掌握现代的高新技术手段和管理经验,不掌握现代的营销渠道,很难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现代化的改造。而不经过现代文明改造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很难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足的经济效益。如贵州蜡染,很多人都喜欢,但不经过现代工艺的处理,不解决褪色问题,很难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对象,大多只是作为装饰,消费量有限。如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土家族掉渣饼,一上市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由于缺乏连锁经营的现代经营理念,缺乏对产品秘方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精细化管理,结果如昙花一现,很快消失了。较多的事实表明,多年来,虽然存在着外来世界对民族地区民间文学资源的肆意掠夺,但外来世界对民间文学艺术的研究和再创造,以及各种形式的利用,其硕果累累已超过原生境地区,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经过外来世界使用、改造后的民间文学艺术其生存空间扩展了,而民间文学艺术只有被市场化,持有主体才有可能依据私权益进行利益分享。

鼓励外来使用有利于文化交流。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意味着将本民族的发展置入世界发展的大循环圈中,在这种发展状态中,互通有无、分解争端。而不同种类的文化交流融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民族民间文化应当是这种交流的促进剂,其执法的措施与程序不应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障碍。④民间文学艺术毕竟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使用成本的增加会给文化的传播与输出带来障碍。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也应鼓励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

对民间文学艺术私权保护的初衷在于利益分享,并非是通过私权,保持本民族地区在民间文学艺术上的支配地位,使其流动完全按照本民族设定的途径和程序来进行。限制外来者使用的思路与民间文学艺术的使用传统也不符,我们现在使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需经过任何人的许可。而且民间文学艺术属于集体权利,实际当中也很难控制文学艺术的流传,反而会给一些使用者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体系构建

在对民间文学的保护时要考虑到所涉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使民间文学艺术的使用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权利体系构建的的政策取向。一个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和目标的评估,可能选择促进、容忍或阻止民间文学艺术的利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政治决定,而非技术问题,但是该决定具有重要的法律和技术含义。⑤如果一个国家为保护民间文学艺术打算阻止对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化使用行为,可以以加强管理为目的设置更多的程序,采取广泛而复杂的管理制度,为私权所有者规定更多的权利。如果一个国家决定,为了保持文化多样性,鼓励民间文学艺术的应用,则建立的制度必须相对简化,而不应涉及过于沉重的交易费用和官僚化的烦琐手续。

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民间文学艺术流失严重,而民间文学艺术的保存、保护和利益分享依托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化利用,更需要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播和弘扬。所以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我国应当确立促进和鼓励民间文学艺术的国家政策,尽量降低使用者的利用门槛,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方便他们的使用。

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体系的内容。注重利益分享,鼓励作品的使用是民间文学艺术权利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核心。对民间文学艺术知识产权制度的设计、权利的构建也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因为民间文学艺术与版权的客体具有契合性,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与作品有很多共同点,可以仿效著作权的权利内容去构建:

民间文学艺术的持有群体有权利要求使用者标明创作主体,并禁止他人不正当使用。民间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在于相关的生态环境的配套存在,在于其所属群体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它们与土地、文化遗产和环境紧密相联。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持有群体应享有人身方面的权利。很多民间文学艺术如民间剪纸的图案、民歌的曲调、民间建筑的风格等等等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情感、思想、信仰、追求等,在使用时应考虑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使用环境。但是现在出现很多有悖于群体习惯和原创目的使用的现象。经过外界的使用后,原先的民间文学艺术往往变得不伦不类,有的与原先使用的环境、意义完全相反,极大地伤害了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在这种情况下,持有群体有权禁止其不正当使用。

不建议规定修改权。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作品一般是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同时,在作品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地域、民族民俗生活的变化等因素影响而显现出变异性,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应该“与时俱进”,才能实现其价值。⑥如果由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主体控制作品的修改,不符合使用的现状与传统。民间文学艺术本来就是在民间流行的,也不存在发表权的问题。

民间文学艺术主体财产权的内容则应与一般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不具有控制作品传播的权利,但享有获得报酬权。有权从民间文学艺术的商业化使用中受益,可以根据后续使用的不同情况、不同程度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其财产权可以由集体管理机构代为行使。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方工业大学,中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及法律调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201110009005)

注释

①②唐广良:“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法律保护”,《知识产权论丛》(第8卷)。

③唐广良:“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知识产权论丛》(第8卷)。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板凳龙文化;保护传承

板凳龙是一种舞龙运动。在期间,它和其它传统民间艺术一样,没有逃脱遭受毁灭性破坏的命运,板凳龙表演一度叫停、禁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板凳龙才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但由于缺少文字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学者深入乡村组织发动重迎板凳龙时,诸多精彩的表演阵式已无法传承,即使在板凳龙所属地方开展地毯式的大规模的民间民族文化普查活动中,问遍所有制灯迎灯的人,也没有一位知道具体该怎样表演。这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抢救板凳龙已刻不容缓。

1、板凳龙文化的现状概述及存在问题

1.1板凳龙文化发展现状概述

1.1.1板凳龙文化的传演过程

原始形态的板凳龙毫无装饰,一条四脚长板凳,三人操之,两人玩龙头,一人玩龙尾,伴着鼓点,在田间院坝腾跃翻舞。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加工,板凳龙有了很大发展。板凳龙在长时间的传演中,形成了村落文化需求的习俗性、家庭成员文化的自娱性和女人也可参与的逆反性等特征。

1.1.2板凳龙文化的主要分布

我国的板凳龙文化主要聚集于福建大田县、福建永安青水畲族乡、福清市、尤溪梅仙镇和浙江金华婺城区、重庆市的巴县等地。其中较为有名的一个分支是江苏兴化沙沟的民间板凳龙。

1.2国内板凳龙文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造成板凳龙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的动乱、社会的变革,还有影视文化的飞速发展,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多元繁荣,都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迎灯热情,导致板凳龙表演阵式、制灯艺术的失传和制灯艺人的消失。

1.2.1阵式失传――抢救板凳龙刻不容缓

在中,要求砸烂烧毁龙头,群众不准迎灯,不准说龙与迎龙灯有关的话题。为此,成长在这一时期的人们,没有看到过龙灯,也不知道板凳龙的风情习俗,更不知道板凳龙该怎样制作,该如何表演。

1.2.2传人消失――保护板凳龙时不我待

据普查统计,在全国70岁以上能扎制龙头的艺人已屈指可数,70岁以下的(包括年青一代)压根儿不会扎制灯头,板凳龙的生存环境正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保护板凳龙已时不我待。

此外,由于活动阵地逐渐缩小,传承链出现断裂,资金匮乏,缺乏系统的、有组织的传艺和培训,板凳龙表演队伍的不稳定,如此种种,都昭示着板凳龙文化面临传承危机。

1.3北泉社区板凳龙文化现状浅析

北泉板凳龙是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流传的以长条板凳为主要道具的龙舞艺术,已有上百年历史。从20世纪20年代起,北泉村民便组织了板凳龙队伍,在村镇进行表演。1999年,板凳龙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2006年,北泉板凳龙经重庆北碚区申请已成为市级“民间舞蹈”类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名称为“北泉板凳龙”。

2、建立板凳龙保护的文化生态系统

经分析,板凳龙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五个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主体性。整体性是指板凳龙在传承过程中音乐、舞蹈和传承人之间的关系;相关性是指内部各因素之前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有序性是指板凳龙内部的演变具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动态性是指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自身也是不断适应和与时俱进的;主体性是指文化主体的演变仍然是以“龙”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但仍以“龙”文化为主。

2.1文化生态链及生态环构建

经过调查,板凳龙的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构成因子间存在以下几条生态环、生态链关系:

文化生态环1:创造者传承人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

文化生态环2:经济发展状况保护政策和计划保护者消费者经济发展状况

文化生态链: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人口与民族创造者音乐、舞蹈动作、其他道具、场所传承人

2.2全面收集整理并完善板凳龙文化系统内每一因子的相关资料

应编写板凳龙音乐乐谱,录制、编辑歌曲集、舞蹈集等各类声像资料;应妥善修复、整理、保存板凳龙的道具,完善阵法和具体形态;应建立、健全板凳龙专项资料库,保护和扶持板凳龙的代表性传承人。

2.3准确把握其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因子间关系,建立系统性的保护和传承方案

应强化创造者传承人保护者消费者创造者良性文化生态链:扶持创造者;创办教学基地提高传承人数量和素质;培训保护者,使其对板凳龙充满激情并全面、系统研究板凳龙;加强板凳龙的宣传与推广,加强消费者板凳龙基础知识教育,提高观赏能力。运用文化生态学视野正确处理政府、研究会牵头与全员参与的关系。

3、板凳龙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3.1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创新板凳龙文化的理论体系

在保护和传承板凳龙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政府应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建立健全板凳龙研究会,从理论上系统研究,做好板凳龙传承与保护的指导性工作;实践方面,应以乡镇文化综合服务站为基础,建立板凳龙传承“辅导站”,协助板凳龙的推广,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与推广。

3.2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参与,拓宽投资渠道

在宏观政策上,文化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重庆的地方高校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并加强板凳龙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工作。首先,应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和地方高校及专家学者对板凳龙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认定和发展程度鉴别。还应广泛吸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力量, 共同开展北碚区北泉社区板凳龙文化的保护工作。

3.3结合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板凳龙文化演出

结合北泉社区位于“部级自然风景保护区”缙云山必经之路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展板凳龙文化演出,为当地居民提供额外收入。可以通过建立板凳龙文化长廊,将板凳龙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介绍给游客,并且可以定期开展表演活动,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弘扬和传承板凳龙文化。

3.4利用高校力量科学引导板凳龙文化的转型与发展

现代化信息网络设备作用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高校一方面应该运用传统手段和工具进行初步的资料搜集,另一方面还应学会利用现代化的设施完成对资料的保存、整理,进一步对非遗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记录与保存。将高校校史网络资源与板凳龙文化相联系,进行相应的宣传、开发,可以更好地促进板凳龙的开发和弘扬。

3.5在保护板凳龙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护其传承人

将传承人的文化创造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融于一体,突显出传承人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如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人林世柏,他的产业化意识与市场实践已取得了较大成功,完全具备与其他社会实体同样的创造性能力,政府以开发性保护来推动这类传承人,将获得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利益。

4、结语

北泉板凳龙是一个集中体现北泉人民文化生活的大型的民间舞蹈,其中包含的形态内容和文化要素纷繁而芜杂,本研究着眼于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板凳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进行全新的审视,试图从中寻找到保护板凳龙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进行。研究结果证明用文化生态学的观点来保护板凳龙文化的思路和方法是可行的,结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参考文献】

[1] 张洪波.文化生态学理论及其对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9(10):85-90.

[2] 桑德诺瓦.“有所为”亦“有所不为”――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方法[J].中国音乐,2008(2):29-38.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舞蹈文化;即兴创作;多媒体教学

多年的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经验,让我对民间舞课堂教学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教学观点,即舞蹈文化与创新舞蹈教学法的运用。如何将舞蹈文化融入民间舞课堂,如何在教学方法上创新,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追根溯源,树立多元文化观,从文化意蕴中寻找舞蹈的动律

文化具有双重性,其一指物质、制度、精神、心理等范围,其二指精神文化的创造和成果,是人类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总称。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自然浪潮或人为浪潮中接触交流、相互碰撞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

舞蹈教学必须强调从舞蹈文化中找着眼点。研究中国民族审美观念和具有中国本土思维逻辑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挖掘文化的精髓和深层内涵,尊重民族的乡土特色和舞蹈文化,以民族舞蹈文化为资源,从舞蹈动律生存的生态环境中识别舞蹈动律特征。以多元的文化观融贯民间舞教学的始终,以此开启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动作的接受,具体方法概述如下:

1.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作为民间舞蹈学习的第一程序,了解民族舞蹈文化的历史变迁、生态环境、形式内容、美学特征等,并形成全方位的概念。

2.深入田野调查采风,掌握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体验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特征和表演的特点。从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存空间及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等方面,研究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宗教意识、审美心理等文化现象的结构与功能,思考探寻舞蹈形成的内部基因,感受民间舞蹈潜在的生命力。

3.加强与各学科的交流与研讨,树立综合交叉性及综合边缘性的新型多学科研究方式,借助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美学与舞蹈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民族民间舞的成果和文化现象。

4.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索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从舞蹈动态形象中,分析历史积淀的文化因素,以多元文化观作为舞蹈文化类型的特征。

二、发散思维,即兴创作,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

中国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传承方式,其表现形式是群众性的活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改革,改变了口传身授的单一教学方法,继承和发展了“即兴创作”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行“发散思维,即兴创作”的创新教学法,结合主动性与实践性,谋求把舞蹈动作的学习与即兴创作方法,与现代观念、创新思维及自然意识培养相结合,以“心动”调动“身动”,将所获得的知识和审美体验,经过自主探索,变革创新,把现实生活的情感融于民族文化之中,充分激发学生创作的主动意识。

在“即兴创作”的教学实践中,树立民间舞蹈作为文化传承的教育观念,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将民族文化作为民间舞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深入了解民族文化本质,挖掘舞蹈深层的文化背景,以人体情感感受民间舞独特的形态和风格,以情感感悟支控外在运动创造为教学基础,创造性地运用本土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蹈资源和表达感情的传统方式,进行民间舞蹈形态的提炼和发展。在继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教师,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将“发散思维、即兴表演”付诸于教学实践。

1.发挥民间舞丰富的动态,体现文化性和动作性融合的自身价值,激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突破创新的能力、联想整合的能力,实现“发散思维、即兴创作”教学法,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重要作用。

2.以学生为本,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让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使教书匠转换成教学设计师、指导者,追求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学习氛围,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选择特点鲜明,针对性强的音乐,循序渐进,有目的的引发学生创作兴趣,启发他们的学习思维,并不断地提出要求、修改动作、解决舞蹈段落间的衔接,调动学生创作的潜能。

4.“即兴创作”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是启发学生进行创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探索者,教师应善于以文化启发、文学引导、音乐刺激、美术联想、空间构图等方法帮助学生进入“即兴”状态,同时尊重学生自己的感受和创作,爱护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肯定学生自然投入的表情体验,不过于拘泥形式和看重结果,并有意识地引导和捕捉“即兴创作”的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利用多媒体获取民间舞蹈文化新知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法,具有信息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大量文化资料的储存和查询,以及形象生动逼真、风格纯正味浓的直观形象,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方便简捷的教学通道。

1.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将新颖、直观、形象的舞蹈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积极有效地开发学习民族舞蹈文化、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创造潜能。

2.多媒体的教学,拓宽课堂教学容量空间,利用直观形象的可观赏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帮助他们深层次地理解舞蹈文学常识,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使舞蹈技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那些具有生命意义、饱含情感的动作符号和舞蹈的精神表现力,不仅能使学生对民间舞蹈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而且还会形象地加深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所以,要想真正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舞蹈,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舞蹈教师就必须在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并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法让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0篇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身份象征和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见证与精神寄托。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建设。党中央的16号文件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国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推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当前,由于受到西方国家文化以及现代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民族民间文化的教育工作也得不到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每一位青少年都应该对我们民族民间文化有所了解,民族民间文化应该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而不应在年轻的这一代中断。但在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缺失民族民间文化的现状较为普遍,其情形也不容乐观。如今的中学生普遍对民族民间文化意识不强,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有个别排斥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要将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到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引起学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高度重视。

二、民族民间文化在现代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工作深化和改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是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我国特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到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与统一。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一方面,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民族民间文化结合,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相辅相成,二者之间既和谐又统一。针对当前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民间文化缺失的现状,我们必须要将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倡导民族文化精神。中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好的,但是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随着人们攀比、炫耀风气的滋生,校园里原本那份单纯、天真、活泼、热情、团结、信任、互助的风气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扭曲。因此,我们需要对中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爱国主义情操和传统美德。

三、利用民族民间文化力量推进新时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1.树立新观念,规划好中学校园整体文化建设中学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当作关键,树立新的校园文化建设观念,加强建设综合校园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任务,包括了知识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校园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传统文化建设等。因此,各中学应该结合当前国家发展形势,在认真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思想道德建设、传统文化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2.将弘扬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全面推进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将民族民间文化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融合起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提高师生整体的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在日常的文化建设和教学工作中,要利用民族民间文化的优势资源,营造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在校园活动中大力倡导民族民间文化,激发学生们的正能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开展传统文学、优秀文化、地方体育游戏、美术、音乐欣赏等课程,此外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和学者进行知识讲座,利用一切尽可能的方式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耳濡目染的学习,脑海中潜移默化地掌握民族民间文化知识,全面推荐中学校园文化建设。

四、总结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66-02

一、问题的提出

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地区,其中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是全国四个单一土家族自治县之一,是贵州省唯一一个土家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即兴创作、随口演唱的土家族山歌,动作优美明快的土家族摆手舞,民间集体舞蹈“肉莲花”,有人类原始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坛戏,情真意切的“哭嫁歌”,各种民间神话传说等等,这些民间文化精髓体现着土家族舞蹈、音乐、戏曲、文学、工艺等所独有的特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因其丰富而独具魅力的民间文化艺术,先后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为“中国土家山歌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力地推动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对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资源的深入调研为起点,以国家实施的《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契机,试图对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问题进行阐释。

二、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研究评述

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中,山歌作为沿河民间文化的资源龙头,带动着全县各项土家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着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相关部门投入资金收集和整理土家族山歌,印刷成册,随同相关书籍和音乐光碟,赠送给中小学,同时编印各种版本的山歌中小学校本教材,土家族山歌进入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与此同时,挂牌成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山歌传习培训基地”,开展山歌学唱、传承和培训业务,指定相关政策保护土家山歌,奖励和扶持民间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传承人。通过邀请民间艺人和传承人进入课堂,给中小学学生示范,同时也带动着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土家族民间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此外,沿河县克服种种困难,成功申报“土家山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同。此外,近年来沿河县积极举办山峡百里画廊文化旅游节,积极推广沿河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成功地把民间文化与旅游和教育嫁接起来,使得民间文化在中小学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沿河土家族山歌先后进入贵州卫视、央视,2008年,“土蛮子”组合演唱的《姐妹哭嫁歌》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全省总决赛“铜鼓奖”。2010年,“山哥山妹”组合代表贵州省参加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顺利闯入团体决赛第二轮,并进入个人单项决赛。《望牛歌》、《栽秧歌》、《乌江船工号子》、《这山没得那山高》等山歌先后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制并播出。其中,《太阳出来照北岩》和《望牛歌》被该台《民歌博物馆》永久收藏。这些成绩和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和重视山歌的热情。

土家族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贵州土家族研究在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以及高校学者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贵州土家族研究学会的成立及其学会成员对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研究尤其引起了贵州学界的注意。值得提及的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进入基础课堂,该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而且实用性强,有地方特色;体现了民族性、时代性、生态性。涉及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这类成果最多;二是以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对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三是在民俗学、人类学视野下,学者们对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进行了深度研究;四是在民间艺术的展示与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总而言之,“贵州土家族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果丰硕,为恢复土家族的民族成份、推动整个土家族研究的进程和贵州土家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1]

然而,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相关研究,仍然有四点不足:第一,研究对象过于集中,在研究深度上和广度上缺乏对土家族民间文化发展给予一个整体关照,对土家族民间文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缺乏一个整体把握。缺乏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的相关专著和硕博论文,学界介入力度不够。第二,在目前发表的各类论文中,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方法上有标签式、单一化特点,缺乏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旅游文化、生态批评等其他领域的整合与比较。第三,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学者,尤其是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研究者们缺乏与湖北恩施、湖南湘西、重庆黔江等武陵山区土家族的民间文化研究学者的横向沟通与比较,对于相互之间的研究缺乏相互学习和借鉴。第四,沿河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研究缺乏与市场形成有机的嫁接,民间文化产业的输出功能与市场经济的发挥缺乏一个积极的市场导向机制。土家族民间文化资源产业化,需要与教育、旅游等行业有机地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三、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四个目标

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成为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之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务院也出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2009):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先民留下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文化符号,是区域民众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演化的展现。土家族民间文化不仅是艺术的、情感的、鉴赏的和市场的,也是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和传统的。土家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研究应遵循的原则:“主体性与主导性原则、原真性与活态性原则、全局性与系统性原则、长期性与可持续性原则”[2]。

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问题研究要做到四点:一是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在遵循《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法律出版社,2004)的基础上,积极处理好文化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总是与文化传承工作离不开的。“民族文化保护意义上的保护少数民族,核心是保护作为这种文化鲜活存在的文化主体。”[3]二是文化转型与文化服务。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文化服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文化阐释与文化创新是重中之重。因此,土家族民间文化发展既要着眼于“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又要着眼于“文化转型”与“文化服务”,使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要求,从而避免文化断层和文化资源流失。在展开土家族民间文化进课堂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这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实现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欲传承。三是政府引导与政策保障。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决策部门是土家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此,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一方面要积极依托政府的支持,在现有相关政策的保障下,利用各方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四是民间参与与集体作为。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的开发利用工作,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源,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发展民间文化产业。与此同时,实现民间文化资源与旅游市场的有效嫁接,从而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民间文化走进课堂,可通过多种渠道,不仅实现政府引导和政策保障,同时实现民间参与和集体作为。

2011年国务院出台重要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依托贵州多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这对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教育事业保护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契机,抓住发展机会,大力发展贵州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事业,必将有力地推动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工作。

结语

贵州土家族民间文化走进课堂问题研究机制从六个方面出发:第一,政府与教育部门想尽一切有效的办法,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第二,通过政府引导,成立土家族民间文化研究中心,县级政府主管,给予经费支持,从深度和广度上加大对土家族民间文化进行阐释。第三,加大对土家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人给予身份确认和物质奖励。第四,县级政府教育局、乡镇辅导站联合学校,邀请土家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走进中小学课堂,选择优秀的传承人对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和指导。第五,县级政府文史馆以及乡镇政府设立民族民间文化博物馆,并免费对外开放,县、乡级政府组织土家族民间文化表演工作,从而对外宣传土家族民间文化。第六、在中小学开设土家族民间文化课,主要有民间音乐课、民间舞蹈课、民间手工艺课、民间歌剧课等,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开辟土家族民间文化第二课堂,形成氛围。

参考文献:

[1]黄柏权.贵州土家族研究评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0,(1):1.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教师;启发与帮助;原生态;基本途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工具和自发行为之一。中国彝族、藏族等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还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有着舞蹈艺术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意义。而把民间舞作为课程搬到课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舞蹈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丰富驳杂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既是民间舞教师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间舞教师进行不断研究、揣摩的素材。其丰富性决定了民间舞教师在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断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民间舞教师,科学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广大民间舞教师的必备环节之一。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统中存在的独立的舞蹈亚文化系统的总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可以最简明地分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

1、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所谓“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们“歌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剧场民间舞蹈文化的母体。

2、剧场民间舞蹈文化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以当今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为核心的民间舞蹈文化内容。它蕴涵的是舞蹈工作者对原生态民族舞蹈文化的审美情趣、专业修改方法等等操作层面的文化元素。它是民间舞蹈教师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最直接和最初始的素材和层面。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表象与内核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可以从表象到内核地分割为外在的民间舞蹈的动态呈现和民间舞艺术的民族文化内核。

1、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是风格化的,在各民族、各地域群众在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民风民俗等文化实体中进行“舞蹈艺术的抽象”后逐渐形成,且较为稳定,并在民族文化和民族识别上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有的表现形态和动作。

民间舞教师在动态呈现的民间舞中包括其基本动作以及道具运用的熟练程度与艺术造诣,一则决定了民间舞教师个人在民间舞艺术上的水平,再者也是考验民间舞教师是否能在不同民族的民间舞风格课上正确、有效、创新性地想学生传授民间舞风格,胜任民间舞专业教育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2、民族民间文化内核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内核就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间舞蹈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民族民间文化在舞蹈艺术领域内的一对一投射。舞蹈艺术将民族文化融于肢体动作、舞蹈组合套路之中,进行集中的艺术化的体现。那么,反过来从文化的高度考察民族民间舞这一子系统,对真正掌握民族民间舞风格,具有提高精确性和灵活性的效用,这也是民间舞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基础。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示与帮助

民间舞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专家。除了对民间舞蹈文化有理论上的认识之外,还要具有将民间舞蹈文化有效运用于教学中的操作能力,以及因材(教材与人才)施教、在民间舞蹈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科研能力。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示与帮助,在上述能力的塑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风格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性和鲜明的风格特性,是民间舞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最丰富的源泉。民间舞教学,是以风格教学为最核心、最根本方式的舞蹈艺术教育。风格,是民间舞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本民族艺术家之所以能担任该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教学,是因为他们对该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掌握。而想从一个单纯教授技法与现成剧目的民间舞教师,成长为能给予学生更丰富内容与风格塑造的大师,研究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是重要的一环。

(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带来的艺术门径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民间舞教师从学生阶段到教师阶段一直没有脱离,接触最为频繁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样式。它带来的严整的舞蹈艺术套路、规范的舞蹈动作技法、更加典雅的审美情趣,都是民间舞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

(三)民族民间文化内核是民间舞教师的“提高”教材优秀的民间舞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教育者。而只停留在民间舞艺术一隅和一个层面的民间舞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创新性的开拓型教师。对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民族历史、民族风俗、民族文学、民族美术、民族哲学、民族生活状态等多方面的了解与学习,可以帮助民间舞教师对民间舞艺术形成多角度、高层面的考察心得与研究体系,进而指导民间舞教师的教学实际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三、民间舞教师掌握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本途径

(一)实地采风:到“原生态”中去实地采风,是直接获取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养分与艺术元素的最根本途径。民间舞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民族、地域间的实地采风,并把原生态的范围从舞蹈艺术这一领域,扩充到民族文化这个更宽泛的领域中去。建立最本真的第一手资料库。夯实自己的教学基础,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内容体系提供可供提炼的大量民间舞蹈文化素材。

(二)经典研究:把经典内化为能力所谓经典研究,就是指对民间舞艺术走进剧场以来的经典剧目进行充分的、以舞蹈艺术学和艺术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的学习与剖析。民间舞教师对经典剧目的研究,应该在如下两个层面进行:

1、熟悉经典剧目的外显艺术元素对剧目的动作编排、结构设计、组合和串联、角色设置等可以直观于舞蹈作品的艺术元素,进行完整扎实的掌握。这些剧目内容以及从中“扒”下来的组合、动作等舞蹈元素,可以直接用于民间舞课堂教学。以鲜活完整的剧目来代替孤立的、纯肢体训练上的动作组合,在帮助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时,还能起到一定的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悟性的作用,达到既重“技术”更重“艺术”的教学目的。

2、揣摩经典剧目的艺术内涵和民族、地域文化底蕴民间舞教学的核心是各民族、地域民间舞蹈的风格教学。而经典剧目又是精准把握了风格的典范。民间舞教师,在对经典进行熟悉时,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加以文化上、艺术上的理解与剖析,并把所获心得,在进行剧目、组合训练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更灵活有效的学习经典剧目,提高民间舞艺术造诣。:

(三)理论学习:把知识运用成教材理论学习,针对民间舞教师来说,一是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专门论著的学习与研究,另外是对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如民族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等方面的广泛的阅读与涉猎。把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理论教学纳入到民间舞教学课程中,形成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四、结语总而言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内部联系紧密并不断发展的舞蹈艺术体系。在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和剧场民间舞文化的二元结构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对民间舞教师存在着风格教学、技术技法教学、民族文化理论与知识自修与教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启示与帮助的作用。而具体到民族民间舞教师,也需要通过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仔细揣摩与钻研,通过采风、剧目学习与分析、理论学习与修养等方法,不断提供自身在民族民间舞文化上的理论修养与实际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07。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东方出版社,2003,01。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地区,体育教学,矮寨中学

 

“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但民族怎么上升为世界的,这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而且现在很多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被异化,或面临着失传或已经失传的的困境,如果仅仅依靠设立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用少数人去研究民族文化去传承民族体育爱好者,是远远不能满足民族文化与民族体育的发展的。免费论文。因此,选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使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在普遍传播中源远流长成为民族地区的重要使命。矮寨民族文化研究站站长施云生用这样一句朴实不失睿智的话阐述了他的见解: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传承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最好方式: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文化进体育课堂。吉首市矮寨中学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地区学校对其进行了诠释:利用其所属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优势,民族体育项目的环境优势,将民族文化进校园,走民族文化与民族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特殊途径,促进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体育的发展与传承,本文将对矮寨中学这一行动进行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吉首市具有民族特色的矮寨中学为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有关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文习俗等资料,并对所查阅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免费论文。免费论文。

1.2.2 实地考察法

通过对矮寨中学为期一天考察,了解了其民族文化如何走进校园,那些民族文化走进校园.

1.2.3专家访谈

通过矮寨中学校长,矮寨中学民族文化站站长,吉首市民俗民间文化专家等对民族文化进入体育教学及民族文化、民族体育项目教学的讲述,采用问答形式,深层次的去了解这些情况,并提炼、记录、整理、分析。

2.民族文化融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走现代化路线是时展的趋势,但现代化是很多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天敌,一旦碰触,很多都会在异化中面临着失传的命运。应对这一局面,成为民族地区的学校必须主动承担的传承任务。矮寨中学以民族文化为主体,以民族体育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民族体育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整理,教师通过深入浅出的思路,在课堂中教授民族体育项目技术的同时,讲述其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学生在了解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及怎么将传统体育项目容入日常生活(民族体育项目来自与生产、生活),民族文化融入体育教学这种形式,对民族体育项目的推广与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族传统体育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加强民族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体育同民族文化一样源源流长,但纯文化的东西学起来难免单调晦涩,而矮寨中学独树一帜将民族文化带进校园,不仅让民族文化生活起来,也让民族体育项目有了更多的鲜活的精神内涵,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掌握,更可让某些“追究到底”的学生在活用民族体育蕴含的民族文化,创造出不朽的技术。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民族体育项目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民族文化融入民族体育教学将有助于培养主流民族与非主流民族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情感。矮寨中学的学生通过参与本民族的体育活动能增进自己民族的认同感,也会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的之外,探索他民族的民族相似体育项目,从而达到对别的民族的了解和认同,在这两方面的基础上,共同维护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融合。

3.民族地区将民族文化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现状

通过对矮寨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当地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本人大体了解到矮寨中学这种教学理念的现状:(1)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实质性支持,2010年6月25日,吉首市矮寨中学给来自花垣县和吉首市的3名民间艺人首次每人发放了当月的1000元工资。州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朱俊杰介绍,这是湘西州吉首市首次给所聘民间艺人按月发放工资的学校。这样民俗民间文化专家、民间民族文艺专家的就可有保障的定期在矮寨中学进行民族体育知识的教育和技术知识的教学。(2)民族体育教学在有民族文化的深度下,丰富了民族体育教学的内涵,民族文艺专家在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带来,更多更富有创意的技术。据了解矮寨中学从2003年开始,陆续将州内的民间艺人请进学校不定期为学生传授民族文化,并相继成立了苗鼓队、舞狮队、高脚马队、民间刺绣队等兴趣特长小组,将常规教学与民间文化知识学习结合起来,不但丰富了师生课外生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与民族文化、文艺专家,面对面进行教学交流,给学生提高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3)矮寨中学采用教学与竞技相结合的形式。除了常规民族体育教学,还会加强民族民间竞技项目的教学,如苗鼓、舞龙等。(4)已经将民族体育教学纳入校本课程体系中。民族体育已成为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部分,与其他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占有平等的地位。

4.民族文化融入民族体育教学的作用

民族文化相对应的是现代文化,矮寨中学将融入民族文化的民族体育教学与现代体育教学相结合,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匹配的项目,造就学生多才多艺,全面发展。并能带动学生在文化融合中,创新,传承民族体育文化。

4.1创新、传承民族体育

学校作为知识技术经验传播的主体,矮寨中学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与舞台,利用民族体育的文化底蕴,在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将独具特色的苗族土家族民族体育项目穿插与体育教学中,对苗族民族体育文化的创新、传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2融合民族体育文化

有些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本身所独有的,但有些是多个民族所共有,在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些文化分歧,但实质上相同,如舞龙、舞师和高脚马。因此,矮寨中学在教学中传播各种民族体育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民族的民族体育文化,这种多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不仅让学生开阔了眼界,也使他们了解了民族体育文化的魅力。

4.3传播民族地区特色民族体育文化,弘扬其精神

能流传千年不消失的文化,除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广泛的传播必不可少。矮寨中学熟知,学习要从小抓起。从学生开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开始,将民族体育文化的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去领略民族体育文化。在不间断的学习民族文化与民族体育知识与技能.一旦他们成年,可以成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精神的弘扬者。

5.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体育的思考

为了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增强各民族间的团结,从而使体育教学内容更丰富,从矮寨中学的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学校开展民族体育事例中说明,这是切实可行的,也是民族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矮寨中学的经验结合本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怎么将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体育教学呢?

5.1寻求政府的支持

民族地区一般经济条件教差,导致学校基础设施不全,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难以解决民族体育文化及技能的的实施,而任何一种民族体育活动或民族体育文化学校课程的改革的实施,经济开支必不可少,尤其是作为事业单位依靠财政拨款的学校,得到政府来自物质,财政上的支持至关重要。

5.2选择合理的传播途径

尽管民族体育项目有着独特的文化优点,但迫于传统文化的枷锁与地域的限制,大范围的在教育领域推广存在很大障碍,因此从民族体育项目发源地例先在其所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依托与他们所拥有的独有的民族文化理解与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并将其纳入到民族体育比赛项目中,从而能得到普遍的关注与推广。

5.3将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体育技能纳入民族地区的常规教学中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只要是学校开展的记入对学生整体成绩评估的,大部分学生会很认真的学习,而且民族体育文化历史神秘性,民族体育的趣味性可以对其他课程及现代体育进行补充,或家庭中拥有民族体育的爱好者,这样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兴趣,也为他们提供可以进一步系统学习的平台。

5.4合理利用独特的人文资源

民族地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拥有具有民族体育技能的的民间艺人,学校可以将其特聘为教师,不仅可以弥补学校教师对某些民族体育文化与技能的不足,也可以给在校教师与其相互切磋的机会,从而促进、提高、优化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艳华. 对湘西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青年科学, 2010,(03).

[2]范本祁,杨慧. 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8,(02) .

[3]赵天辉,张明曦.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24).

[4]陆盛华. 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课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 2010,(01).

[5]胡红艳. 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中的实践价值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S1).

[6]徐红星.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A]. 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 2008.

[7]王旭冰. 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思索[J]. 魅力中国, 2009,(17).

[8]赵岷.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10).

[9]郭学敏. “阳光体育运动 与西部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

[10]李政洪,黄文辉,湘西地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0,(2).

[1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民族出版社,2004,(9).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4篇

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是一定环境中总生命网的一部分,并与物种群的生成体构成一个生物层的亚社会层,这个层次通常被称为群落。如果在这个总生命网中引进超有机体的文化因素,那么,在生物层之上就建立起了一个文化层。这两个层次之间交互影响、交互作用,在生态上有一种共存关系。”(3)这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文化的产生、发展,以及文化的创造。文化生态学虽然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概念为基础和方法论,但由于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化的产物,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所以要把文化放到整个环境中去,来考察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变异的过程,即人如何适应环境,并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某种文化类型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同时又受到文化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并非是自然环境和物质活动单方面的产物。自然环境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活动,同时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又影响了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另外,由于社会制度、组织形式等也为文化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影响了文化的创造,所以文化生态学主张从自然、社会、文化的整体结构、作用及相互关系来研究不同社会、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态和模式。

由此来看,文化生态学是一种综合、整体、全面、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不是孤立地考察文化因素的某一项内容或某一方面,只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够说明环境因素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才能够说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孤立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环境的联系。”(4)文化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先生为我们列出了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以说明文化生态学研究中文化受自然环境以及各种文化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在这一模式图中,从人类社会依次往外推,各种文化因素相隔越近,对人类的社会化影响越直接;反过来,从自然环境往里推,文化因素相隔越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就越密切,相互影响也越大。因此,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它不只讲自然生态,而且讲文化与上述各种变量的共存关系。”(5)

可以看出,文化生态学依据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来解释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是一种联系的、综合的观点,是对文化的整合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特别在现实的情景下,文化生态学理论对现代文化的反思有助于人类、自然及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动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承、种族社会、经济技术各种综合因素都对艺术的创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既非一成不变,也并非独自影响艺术的创造,艺术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文化生态是完整的,因素是综合的。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ArnoldHaus-er,?—1978)曾经将影响艺术创造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静止或相对静止的因素;另一类是文化的、社会的、可变的因素,这两类因素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影响同样重要。“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自然的力量,那么我们就把文化结构的产生看成了‘神秘的自然过程’。

假使我们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那么我们就会创造出某种没有内容的怪物来。”(22)他指出,艺术创造活动的所有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都是在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中发生作用的,而不是依赖于部分“独立的变项”和“不变项”,它是相互依赖的变项之间互动的结果。我们认为,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来解释自身的创造、发展与传承是一种更宽泛的研究视角。民间艺术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社会制度、道德伦理以及经济技术形式等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这些因素既是民间艺术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它影响、制约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同时这些因素也是民间艺术体现的重要内容,民间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这些综合因素有所影响,而这些综合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联系,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丹纳以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来讲述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生物规律有相似之处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不能直接转借,是因为文化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学研究有着本质的不同。

虽然人类与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类又同时是社会化的产物,自然生物世界与人文社会世界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因而艺术的产生、发展和转化不同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消亡。丹纳所说的环境也并非全面的,而我们所探讨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同时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对于传统民间艺术来说,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技术条件,文化艺术创造活动对自然的依赖是显著的,环境因素对艺术创造的影响也是强烈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发展,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创造的影响也在减弱,这也是历史的现实,但这种变化以及对自然界的控制,对艺术的生存和自然的影响是否是一种进步和必然是既令人深思又需要及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民间艺术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是民间文化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民间文化的造物观念、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形式以及对自然的认识都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存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或者说文化的规约。民间艺术的性质和特征是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间文化的性质、特征。

那么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就是对民间文化的研究,而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反过来更有助于我们从民间艺术的基础或本质上来认识民间艺术,二者是水融、不可分割的。对民间艺术文化基础和本质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更本质地把握民间艺术的创造活动和发展脉搏,而且可以更为全面、整体、系统地认识民间艺术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方向,因为民间文化是民间艺术生存发展的背景和生态基础。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是民间艺术得以健全生存的基础,而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则意味着民间艺术生存环境的失落。探讨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更全面整体地认识民间文化,协调民间文化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谋求对传统文化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对民间艺术来说,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可以为民间艺术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和传承基因。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全面协调为民间艺术的创造和传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相吻合的各种丰富多彩、形制各异的民间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体现了民众智慧的民居及相关建筑,反映民间信仰观念、价值观念的祭祀供奉神像及其用品,具有实用功能和社会意义、文化内涵的各种民族民间服装鞋帽及其装饰,还有审美意识强、文化功能突出的剪纸、年画、皮影等等,莫不是民间文化肥沃土地上结出的果实,而各种民间艺术品类及其内涵的衰微或演变,正是由于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演化或转变。

我们不能一味地为民间文化的现实境遇吟唱挽歌,而更应该考量民间文化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变化与民间社会、自然环境及民众自身之间的整体关系,以把握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变化中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民间艺术的创造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民间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态基础,从而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这才是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民间艺术研究。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文化生态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背景下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状况。

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同一切理论论题一样,它不只是缘自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理论的启示,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现实境遇的认识与理性思考。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和科技文明的巨大进步,人类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环境问题又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由此,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不仅超越了传统自然生态学的内容,拓宽了生态学的研究领域,而且由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渗透或结合,产生了诸多边缘性或综合性的学科,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结合起来。从自然界的水土流失、水资源枯竭、空气污染、草原沙化、臭氧层空洞、地球升温、植物变异、动物濒危、洪水泛滥等自然生态的恶化和灾难,到人类情感的疏离冷漠、心理的障碍、伦理道德的变异、精神的空虚、物欲横流、文化粗俗、浮夸功利等人文生态、精神生态、文化生态、艺术生态的失衡和无序,人类不仅呼唤自然生态的伦理观,同时也呼唤文化生态的健全,人们既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危机,也在感受精神的危机。对于中国民间艺术来说,品类的消失、技艺的失传、功能的庸俗、内涵的肤浅也同样像自然生态一样,在遭受着自然与人为的破坏,要留住传统的艺术,就要守护民间文化的生态,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正确对待民间文化的传统,才能使民间艺术得以健康地传承,并获得文化艺术的新生。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5篇

1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

中职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当中,以地域文化作为着手点,以舞蹈动态形象作为基础,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和而不同”的特性极为契合,不仅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入探讨,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舞的民风民俗文化与掌握其风格动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表演欲望,能够从内心深处出发去准确塑造形象,同时培养其针对民族民间舞创编的创新意识。通过理论课堂的渗透,能够在无意识中构建学生内心的民族文化氛围,进而找到文化认同感。现如今的中职院校中的民族民间舞教学,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学生的文化适应与类型选择等问题,倘若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不当之处,便会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心理造成影响和偏差。而通过对舞蹈中的地域文化进行分析,并且让学生在舞动中参与到对地域文化的探究与学习,将民族民间舞的“多元一体”特性在舞蹈呈现的内涵与传承方式上予以体现,在理论与实践课堂教学的结合之下,让更多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意义有更深的认同感。

2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元素

民族民间舞教学作为现代艺术体系中的关键组成,基于其教学体系中的构成元素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也即是基本规律、基本动作以及基本表现方法。在中职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当中,这三个基本元素是必须要遵循的,这也正是保持民族民间舞特色的必备条件。2.1基本规律。在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当中,一定要遵循舞蹈表演的基本规律去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活动当中,还需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采取案例教学的方法,尽量将民族的独特文化魅力凸显出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代表其文化的民族舞蹈,这种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本民族生产生活的现象是每一个民族都存在共同现象,也即是最基本的规律,同时也是人们思维层面上所形成的基本遵循。对于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而言,同样需要依据这一规律,让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舞表演的这一规律,同时还需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实行长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2.2基本动作。基本动作作为民族民间舞表演的关键性元素,同样也是不同舞蹈种类都必须具备的一种元素,不同民族所表现出的舞蹈形式、风格与内涵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都需要通过多对民族民间舞的基本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才能够清楚地体现出来。对于学生而言,唯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同时在合理运用的基础上,才能够将民族民间舞的姿态与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在中职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当中,教师一定要将基本动作这一元素当作教学重点去进行深入地讲解与亲身示范,要求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需要做到标准且精准,进而让学生感知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要领,力求做每一个动作时都遵从标准,进而提升自己的舞蹈表现水平。2.3基本表现手法。民族民间舞的基本表现手法极具多样性,并且不同的民族也会在基本表现手法方面体现出差异性,地域的不同以及民族的不同,其舞蹈表现手法也就不同且各具特色。对于教师而言,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要遵循基本规律与标准去进行动作示范,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去传达出不同民族、地域以及形式的舞蹈内涵,并且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需确保条理清晰和层次分明。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能够在舞蹈实践当中感知其魅力所在,从而全面的掌握民族民间舞表现的不同手法、不同风格以及不同特色,在面对不同类型与风格的民族民间舞时,都能够灵活地表现出来。

3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课堂中的地域文化渗透

3.1理论课堂的渗透。在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课堂当中,首先要做好体态、动作等要素教学,让学生形成特定的风格,而风格正是时代、民族或者表演者本人的思想情感、精神特质、审美情趣等内部特征的外部表现。倘若学生仅仅对外部表现进行模仿学习,则难以触及到舞蹈作品或者是舞蹈动作所代表的内在含义。纵观目前中职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则明显忽视了内在含义的形成原因----地域文化。民族民间舞不仅包含劳动、环境、民族三大文化概念,同时也极具舞蹈动态规律、姿态、心态、审美与韵味等形象特点。而根据舞蹈动态形象特点所划分的五种文化类型,更有利于记忆、比较与思考,能够完全发挥舞蹈表演者的专长,基于动态形象为纲领,经过教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得以发展与论证。针对民族民间舞的传承来讲,必须保证内外兼修,那么需保证中职学生能够对本民族的劳动、战争、祭祀等活动中的运动方式有所了解与体会,而这一些都只能够在理论课堂中针对民族民间舞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促使学生对民族民间舞的背景文化有所了解,继而充分感知不同民族的生活与劳动方式,进而对舞蹈丰富韵律的形成有了更深层次理解。在舞蹈表演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文化内涵与高尚审美基础,促使学生有感而发,由静至动投入到民族民间舞的排练当中,最终在表演中由内而外的形成风格,凸显民族民间舞的地域文化特色。3.2实践课堂的渗透。通过理论课堂的渗透学习之后,学生在舞蹈训练时便会有更为全面的思考,这种细致划分的渗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演绎作品时呈现出更加细致入微的内情情感变化,进而从肢体语言中自然流露出来。同时,教师可以采取举例的方法去进行启发,而不再是刻意地强调学生舞蹈中的“表情”问题。举例来说明,蒙古族的地域文化属于典型的草原文化,在舞蹈中有着“天之骄子”的英姿表现,这正是草原的辽阔才能生长出的独特舞蹈形象。蒙古族人民多以骑马狩猎的游牧生活为主,对雄鹰有着天然的崇拜,体现出来淳朴且豪迈的地域文化特点。蒙古舞大部分偏小型,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家庭生活多聚集在毡房当中,而移动方便的毡房也是他们游牧生活的最佳选择。所以,蒙古族舞蹈风格粗狂豪迈,那种崇尚自由、不被束缚的心理在舞蹈动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人物性格与地域生活的影响之下,也推动着蒙古舞逐渐形成了手腕灵活、手臂开阔有力、肩部与腰部动作丰富的舞动特点。不难看出,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都是经过日积月累而不断提炼的来的,民族民间舞中所蕴含的情感也会随着事物与地域的不同而产生变化。在实践课堂中渗透学习民族民间舞的地域文化背景,并且在肢体训练后去体现出本民族形象,便能够掌握民族民间舞的具体风格,在实际表演中便更加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在舞动过程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底蕴,是当代舞蹈学生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4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

正如上文所分析,中职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有三方面的要素是必须要掌握的,只有掌握基本规律、基本动作与表现方法,才具备扎实的功底。在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中渗透地域文化非常有必要,但同时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要与地域文化特色充分结合,对具体教学实现创新,不可局限于现有的教学内容,而须对教学元素进行必要充实。通过将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与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嫩能够创造出舞蹈的新政涨点,更加凸显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族舞蹈。4.1关注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和特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广阔疆土,不同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等条件下的地域,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进而在民族舞蹈上有了最为直接的体现,呈现出了极具独特的文化特色。比如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出现的长白文化、华南地区出现的岭南文化以及西北地区出现的黄土高原文化等等。不同地域所缔造的民族民间舞不管是表演风格、形式以及具体内容,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基于这一角度来看,民族民间舞要想有更进一步的创新与传承,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则需要准确地抓住不同地域的自然文化特征,并且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促使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更具时代性、地域性与内涵性,学生才能够将民族民间舞的独特魅力予以全面展现。4.2重视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不同地域所体现出的民风民俗有所不同,进而也直接影响了当地所形成的地域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处在不同地域的各个民族在劳动生产、日常生活以及语言表达方面都有着极具特色的地域特征。基于此,中职院校要想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教学特色,则需要对地域文化有深入的挖掘,所以离不开对不同地域民风民俗的了解与掌握,这对于丰富舞蹈教学中的肢体语言来讲,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讲,可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充分融入民风民俗的几大元素:(1)历史元素。促使中华民族的根本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实现统一;(2)时尚元素。对时尚元素进行巧妙运用,从肢体语言中流露出流行元素,进而提升舞蹈教学活力;(3)现实元素。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相贴近,以实际进行切入,将时代气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4)情感元素。民族民间舞的内涵有许多都是情感的真实表达,唯有与人的心灵和精神层面相契合,才能将舞蹈的内涵体现出来,进而打动观众。4.3运用不同地域的特色与风格。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要想凸显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所在,促进与地域文化之间的交融,那么一定要立足于地域的特色与风格之上。举例说明,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我们能够从其舞蹈表演中感受到最为原始的生命力与态度,呈现出来极具特色的人性光辉,有着天然的、强大的自然能力。更有人类学家研究认为,舞蹈的诞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一同衍生的,其历史与人类历史同样古老,舞蹈所具备的原始特质在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当中有着极致地展现,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内涵,同时其表现内容又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可见舞蹈也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组成。由此可见,正式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最终所衍生出的民族舞蹈内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中职民族民间舞教学而言,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创新,则需要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相贴近,表达出当地民众的愿望与新生,进而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铸造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唯有如此,中职院校所培养的民族民间舞人才才具备表现出地域文化的舞蹈基本素质,民族民间舞的内涵才能得以真切展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从全方位的角度去剖析去了解,更能够感受到地域差异性与独特的文化。通过在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中,用地域文化划分去对民族民间舞进行深入探析,并且将民族民间舞教学与地域文化特色相融合,能够在把握教学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去深化学生对地域文化形式和内涵的理解,进而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能够有深层次的感知。通过在中职院校教育中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体系,不仅能够创新民族民间舞教学方式,并且进一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担负起了舞蹈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杨爱笛.谈谈民族舞蹈教学中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J].大众文艺,2016(07):238-238.

[2]梁欣.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本科教学体系[J].舞蹈,2014(06):54-55.

[3]易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探析——以蒙古族舞课堂教学为案例[J].北方音乐,2014(18):160-160.

[4]张玲.中华舞蹈的地域性与民族性[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2).

[5]郭莹,葛宗男.地域生态文化在民间舞课堂中的教学意义[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5(08):126-127.

[6]陆一兵.地域文化与舞蹈创作的世界性语境——兼论南通民间舞蹈创作[J].剧影月报,2010(02):84-85.

[7]鲍琳.浅析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J].参花:下,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