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

新时期教育方针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近现代史;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简介]樊学庆,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广东广州510006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51―03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党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后,党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注重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不仅反复强调并提出具体指导原则,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本文试就新时期党在这方面的工作略作论述。

一、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党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邓小平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多次强调“落后是要受人欺负的”、“落后就不能生存”;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并历数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压迫的事实,指出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也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他指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也就很难自觉、牢固地树立起来。

也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尤其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在不断要求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特别强调要通过近现代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邓小平指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使青年懂得“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强调要用历史的确凿事实教育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990年初,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提出青年要学习近现代史,即“要使我们的青年人了解,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奋斗,若干年的比较,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才能保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同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1991年,又专门致信主管教育的李铁映、何东昌等同志,提出要教育青少年学习历史,“使他们熟悉我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斗争史,认识今天的人民政权来之不易”,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也要求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首先要培养爱国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两个指导原则

为了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党的几代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坚持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提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强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并将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要内容。

其次,要坚持热爱祖国和拥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新的革命。百年巨变的历史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州”。因此,爱国和爱党是有机的统一的。也正是基于近代历史的发展,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三、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爱国意识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贯彻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方针,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把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1983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出“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的爱国运动史”。新时期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要把重点放在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尤其是要宣传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建设成就、成功的建设经验以及重要的爱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此基础上,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只有以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和建设成就为基础、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和面向世界,才能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94年8月,中央又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

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调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与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1996年,中央又通过新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要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基本国情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2001年,中央又把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号召积极开展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中央尤其强调要在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1983年的《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中,中央就特别强调要通过近现代史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根据这一精神,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坚持从爱国主义教育人手,各门课程都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要有非常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1994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又明确提出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强调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重点抓好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把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央又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深入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识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演进;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36-02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李森.现代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4篇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文化大革命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在审阅了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林彪。信中在讲到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方针;历史源流;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G40-01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0-0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2]何光全,廖其发.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方针变革的成就与失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6篇

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身心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它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国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即为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决定了教育性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格,是我们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建国之初,新生的政权需要巩固发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培养大量的人才,党在这个时期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为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收稿日期2000一01一20但由于当时“左”的思想的影响,把阶级矛盾定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都被纳入了阶级斗争的轨道。教育也不例外,成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革命接班人的阵地,知识分子被看成“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在这种形势下,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出现偏差和失误就不可避免。“”时期,党的教育方针遭到严重歪曲和破坏,以致出现“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种混乱的逻辑。“”的浩劫,使我国教育基础性的地位遭到了严重打击,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进一步拉大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综合国力急剧下降。

粉碎“”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们了解到世界教育与科技发展的主流方向。反思我国的教育现状,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重新得到了确立。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中,极具战略眼光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我们指出了现代化建设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成为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拉开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序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探索教育自身规律的同时,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1985年,在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大会以后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造就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这些论述中,已经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融合到党的教育方针中。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许多重要文件上,如1993年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199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九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论述。这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了全面阐述,以提高国民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宗旨,并在措施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决定》中:“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从素质教育思想逐步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育方针是在我国面临21世纪严峻挑战,现代化建设亚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现实情况下提出的,它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需求,更符合我国国情,更能体现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是指导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进二步增强。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的讲话中,以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诫我们,发展中国家如果仅仅依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靠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决定》一开头就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正是从我国经济建设能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能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度,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赋于教育。

二、对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认识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上历来要求达到德智体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由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并没有都达到上述要求。强调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的发展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与世界发达

三、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认识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实现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历史发展到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与竞争已成为这个时代特征,科技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人才的知识与科技的创新能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中占有优势,谁就在发展中占主导地位。主席在与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科技界委员座谈时谈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的后尘,经济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创新精神孕育着发明创造,而发明创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优劣的标准,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承与吸收,忽视对学生独立性格的培养,严重阻碍了那些富有创新精神学生的脱颖而出。中国的教育按部就班地训练学生,以“一个模子”培养人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有限,压制了聪明学生的脱颖而出。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思想最活跃,不迷信权威,最少保守思想,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时期。作为高教工作者,我们有责任采取积极的措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要引导学生唯书是从,不要习惯于从教师的授课和书本上找答案,要敢于提出问题与自己的见解。正如主席所说:“在出人才的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不是提倡搞个人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合乎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四、对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认识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21世纪建设人才需要多方面综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这些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教育过程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协调发展,形成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健康发展。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 适应性教育 内容 方法

一、大学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产生的影响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的程度也不一样。但是迟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将会给同学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1)学习成绩下降;(2)性格孤僻、不轻易相信他人、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中;(3)丧失人生目标、蹉跎岁月、荒废学业;(4)影响日后的择业和今后的人生发展轨迹;(5)无法排解心理压力、罹患心理疾病、严重者出现自杀现象。

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

由于高校学习生活与中学学习生活的迥异差别,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开设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教学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大学新生日益鲜明的个性特征,目前采取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学新生的要求,达不到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效果。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与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目前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存在着的几点缺陷:(1)适应性教育的系统性不强;(2)适应性教育的课时太少;(3)适应性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4)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少;(5)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6)适应性教育对大学生的实际帮助不大。

三、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校所采取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主要只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介绍。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解决大学新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和人际交往的不适应。所以应根据这两点不适应来增设相应的教育内容。

1.针对大学新生对学习不适应的情况,在保留已有的专业介绍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两个环节后,还应该增设以下几点内容:(1)对学校的校史介绍以增强大学新生的归属感。(2)对学校发展定位和文化氛围的介绍,以此来增强大学新生对所读学校的崇拜和对自身发展定位的思考。(3)着重对学校相关规章制度中激励奖励制度的介绍,通过激励制度的介绍用以激发大学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初期的学习奋斗目标。

2.针对大学新生对人际交往不适应的情况,我们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应该首先从寝室环境这个最基本的管理环节入手。在学校硬件设施允许的范围内,我们的新生宿舍安排应该最大限度的依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宿舍同伴。这样的分配可以缩短寝室成员的磨合期。

四、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

在我们所提到的目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缺陷中,主要体现出四大问题:(1)时间太短;(2)系统性不强;(3)针对性不强;(4)教育形式单一。根据这四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方法应以围绕解决这四个问题来进行设计和修正。

1.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

目前,我校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主要为两周,而这两周又以大学生军事训练为主体,仅用两天的时间来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对于初入学对一切都很陌生与兴奋的大学新生来说是完全不够的。只有延长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时间,我们才能将这一教育进行的系统与彻底,达到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的目的。在此,我们建议应当将原本为两周的入学适应教育时间延长到一个学期,将整个大学生活开始的第一学期看作是新生入学的适应期和教育期。

2.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环节系统化

在我们的调查研究里,许多大学生都提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太局限、形式太单一。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单纯说教的方式灌输给他们很多的规章制度、自我管理理念和专业学习素养,他们很难消化吸收,甚至有些同学对于这一教育环节相当模糊、不知所云。对此我们应当将目前的新生入学适应性的教育环节系统化,环环相扣、节节深入。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第一环节是熟悉(熟悉同学熟悉学校学院的物理环境)――第二环节是认知(认知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第三环节是自省(自省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大学规划)

3.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

正是因为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所以才会让绝大多数新生感受不到入学性教育带给他们的实际帮助。为此我们必须分阶段层层递进的针对新生不适应的状况表现来开展教育,例如针对新生的各类不适应问题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新生在入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一些普遍会产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以案例解读的方式一一展现在大学新生的面前,以达到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的效果。

4.丰富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形式

很多新生反应适应性教育对新生的帮助和实际意义不大,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相当单一,基本上还停留在照本宣科、经验主义说教的形式上。这样的形式很容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和兴奋点,自然不能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面对着个性日益鲜明的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妨将时下流行的素质拓展训练同我们的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也使得我们的适应性教育丰富多样给学生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案例中认识认知。

五、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意义

对当前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行研究思考,是期望采取这种新内容新方法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度过适应期,接受大学环境,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发挥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真实而实际的作用。长期、系统、丰富的入学适应性教育内容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的当代大学生在适应性教育的环节中(1)增强自信、承担责任;(2)活跃思维、勇于创新;(3)加强沟通、增进情感;(4)主动果断、自制自立;(5)反应敏捷、动作协调;(6)劳逸结合、身心健康;(7)团结协作、集体感强。同时,还能有利于学生五个良好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交往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进取精神的培养、发挥潜能的培养;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也能够寓教于乐,将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开展得丰富多彩、增强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信任、达到对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2004,7.

[2]侯欣,周晓春,王渭巍.大学新生适应性辅导活动探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1).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8篇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大学生人生择业观教育、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要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大胆创新,把握规律,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将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位,教育到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是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新时期,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本文拟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增强针对性的途径谈点粗浅的认识。

1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的认识

边疆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诸如不能全面的认识问题,功利性较强,容易受境外不良思想的影响等不足。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其中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实效性,用时髦的语言表达就是“应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二是方法缺乏针对性。三是内容针对性不强。四是手段缺乏创新性。总之,边疆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突出边疆、民族、高教、新时期的特点,而是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过于模式化、理想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还不到位。邓小平同志曾多次讲,我们的最大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校领导、二级干部乃至全体教职工都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任何场合都会讲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地位,但是,在行动中就不重要了。可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因此,针对性也就无从谈起,实效性就更不用说了。第二,没有真正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与时俱进要求我们“从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出发,审时度势,正确地制定战略策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创新。面对新形势,对外开放,和艾滋病蔓延等问题,没有能真正打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视域。第三,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钟摆”现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而且缺乏一支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工作队伍,大部分是兼职教师,教学效果较差。一方面,要求有一支相当规模的专职队伍,以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要充实这支队伍。这就使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政策决策面临“钟摆”现象,造成人力不足,整体素质和水平偏低。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新发展

受到数字化与信息化带来的影响,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挑战与机遇,这种现状在客观上推进了思政教育的全面展开。针对大学生有必要开展多层次的思政教育,通过开展思政教育的措施来提升同学们的思想素质,进而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思想引导[1]。目前的状态下,新媒体与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实现了全面融合,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方式来指引大学生的思想方向。因此可以得知,新媒体应当服务于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在此基础上确保紧密结合现阶段大学生所处的真实状况来提升思政教育的综合效果。

一.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通常来讲都会涉及到微信、微博及其他新兴的媒体。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准都获得了全面提升,因此更多人也在逐步接受新媒体给平日生活带来的影响。在这种趋势下,新媒体逐渐融入了各个行业的生产,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影响[2]。

高校学生在本质上应当属于新生代,多数大学生针对现阶段的新生事物都表F出很浓厚的兴趣。受到好奇感与新鲜感的影响,大学生相比于其他群体往往更易于接受新媒体,对此也表现为相对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得知,如果能把新媒体与高校现阶段的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可以从根源上消除思政教育的乏味性与单调性,在此前提下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二.推进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现阶段的大学生很可能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的影响。受到文化入侵及其他现象带来的影响,目前已有很多大学生逐渐拥有了多元化的理念与价值。在较长的时间段里,资本主义都企图借助网络化与新媒体来实现校园渗透,某些大学生因此也受到了相对强烈的影响[3]。由此可见,开展思政教育有必要向同学们宣传新时期的主流价值与思维理念,增强同学们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

其次,新媒体本身也影响到了大学生正确理念的树立。目前在网络中,仍存在多样化的不良现象,其中涉及到拜金思想、享乐思维及其他腐朽思想。针对大学生如果欠缺必要的思想指引,那么很可能陷入上述的思想误区,因此受到了来源于新媒体的不良影响。现阶段的很多大学生都已习惯于依赖网络,整体上表现为潜在的信仰危机。对此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将会逐渐腐蚀新生代的思想,某些大学生无法摆脱来源于新媒体的诱惑。

第三,开展全方位的思政工作,有助于大学生本身的健康成长与快速成才。针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来讲,很多学生仍感觉到十分迷茫,无法认清自身未来的方向[4]。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由于欠缺密切的互动,以至于陷入思想困惑中的大学生无法接受来源于师长的及时引导,严重时甚至引发心理疾病或其他危险。为了改进现状,高校有必要借助新媒体来增进师生沟通。作为教师也有必要深入同学们中间,经常倾听同学们内心的困惑,并且耐心为其解答。师生只有增进了沟通,才能让大学生真正感觉到来源于师长的体贴与关爱,重新拥有对于未来的信心。

三.思政教育的全新发展

1.积极引导大学生

面对国际化与市场化的新形势,现阶段的大学生存在较大可能受到多样价值观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本身处在特殊成长期,身心并没有真正实现成熟。在这种状态下,多数大学生都渴求来源于师长和同学们的关爱,同时也很易受到多样化价值理念带来的思想困扰。因此可以得知,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仍然亟待加以全方位的思想指引,确保大学生都能接受主流思想的引导。目前的状态下,思政教育的关键应当落实于核心价值观,针对全体大学生都要给予实效性较强的思政教育引导。核心价值观本身具有高层次的理论性与凝练性特征,同学们如果能运用核心价值观来指引自身的各项日常行为,那么就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确保运用正确手段来塑造自身的优良品性[5]。

从现状来看,多数大学生都已经认同并且接受了新时期的道德准则,同时也能将其运用于自身的平日生活。因此从诚信的角度来讲,高校应当指引大学生将其融入平日的细节生活中,以此来体现道德准则对于自身的导向作用。作为大学生而言,针对各项行为细节都要遵从最基本的诚信准则,诚实对待身边的朋友同学。与此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有关人员还需要在同学们中间营造更加浓厚的友爱氛围,确保从根源上消除校园暴力等潜在的威胁。对于大学生只有加以全面的指引,才能帮助其确认自身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导向,提升自身的品格魅力。

2.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准

目前多数大学生都能自觉分辨错误与正确的现象,针对正确的理念以及价值观进行遵守。然而不应当忽视,仍有某些同学实质上并不具备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因此存在较大可能受到不良诱惑带来的影响[6]。面对新媒体的新形势,院校中负责开展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都应当提升自身的素养,通过健全师资队伍来提供优质的思政教育。具体来讲,教师有必要密切结合同学们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与日常行为状态,在此前提下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思政指导。在开展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思政教育涉及到的各个流程与环节就能全面加以落实。

为了提升高校内部的全体师资素质,院校负责人有必要针对教师开展全方位的专门培训,通过运用培训的措施和手段来提升综合性的师资素质。每隔特定的时间段,针对负责思政工作的全体教师就要给予考核,确保健全与之有关的激励措施和其他机制。因此可以得知,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更加健全的人格与优良的品性,才能真正感染同学们。同时,负责思政教育的全体教师还应当接受新媒体的手段与技术,确保自身能够紧跟新技术的进步趋势,从而把思政工作渗透在同学们的平日生活以及学习中[7]。

3.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措施

从本质来讲,新媒体构成了师生借以传播信息的关键途径和手段。面对全新的信息化形势,高校内部开展的思政工作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措施。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媒体本身具有更显著的多样性、互动性与实时性特征,因此迅速赢得了更多大学生的认可与接受。由此可见,如果能把新媒体融入现阶段的思政教育课堂,就能紧密结合同学们的平日生活,确保思政课堂充满趣味性并且摆脱了枯燥的授课氛围。例如:针对特定的思政教育内容而言,教师可以要求同学们运用课余时间段实现上网搜索,然后获得与之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等资料,将其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除此以外,针对思政教育课堂也应当运用新媒体来实现全面的改进。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播放与本课节有关的生动视频、短片或者动画等,就能全面吸引同学们对此的注意力,进而迅速掌握该课节的核心与要点。在条件允许时,师生还可以共同构建微信群,借助微信的手段来密切彼此之间的沟通。这是由于,微信与微博运用于师生沟通的方式具备更显著的吸引力,因而有利于激发潜在的正向能量,大学生意识到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

4.树立典型与榜样

思政教育客观上不能缺少典型与榜样的带动作用。在新时期的大学校园中,师生有必要密切关注身边的好事与好人,针对身边的典型榜样都要进行学习。同时,思政教育也需要榜样的推动力量,如果能在思政工作的全过程中树立更多榜样和典型,就能创建更好的校园整体气氛[8]。例如:校方可以通过评选的方式,在各个学期选出同学们身边的最美大学生,号召其他同学朝着榜样与典型的方向不断努力。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针对同学们身边出现的典型榜样就能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此前提下不断增强榜样与典型给全校同学带来的影响力。

目前某些院校已开始尝试着构建思政教育相关的官方平台或者校园微博,针对各个时间段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与推广。从学生团体的角度来讲,校园内部的很多学生团体也应当发挥全面的推动作用,确保同学们都能认同道德榜样的个人魅力与感染力,从而在整个校园中构建优良的风气。

四.结束语

从现状来看,针对大学生运用的思政教育手段正在获得改进,而新媒体在上述的整个过程中都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在新媒体的辅助下,高校有必要从全面角度入手来塑造同学们的价值理念,运用新媒体的手段来提供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支撑。截至目前,高校有关部门及其人员都已意识到了思政教育受到多媒体的各种影响,进而也开始尝试着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供保障。未来在实践中,与新媒体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还会逐步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服务于大学生整体思想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洪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68-71.

[2]范琪.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8):6+14.

[3]周望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措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4):102-103.

[4]杨秀龙,石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6(17):168-169.

[5]张旭.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6(17):72-73.

[6]黄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03):257-258.

[7]郭春雷.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评《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新闻爱好者,2017(02):100.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0篇

在这一过程中,在职人员为了有效地为社会认可的“以付出而换取”所接受的教育培训、知识更新及掌握新技能(包括从其他行业转到档案行业而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活动),是要在坚持不影响自己对社会付出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接受再教育,而这种教育是为了使在职档案工作者更有效地付出和更好地被社会认可,包括所在单位以及与其工作有关联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其工作的认可,也就是更好地服务于单位,更有效地工作,这就使得在职档案工作者既要不影响工作,又要获得继续教育,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种两者兼而有之的特点是档案教育中心教育培训对象的基本要求,档案人员教育工作必须基于这一要求进行,做到档案教育培训因“才”施教,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的实效性的针对性。在职档案工作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技能,不断了解新信息(特别是有关档案方面),这是共性;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档案工作者,由于工作的环境不同、工作的性质不同、工作的责任面不同,决定了他们急需掌握档案知识面和内容(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照片档案、电子文件管理等等)的不同,这是个性,对此应力求做到在共性的基础上满足个性需求的针对性。2014年教育中心举办了四期国家财政拨款的档案培训班,得到了来自地方省档案局学员的广泛赞许。财政拨款班不收取学员的吃住及学杂费用,由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体现了国家对档案教育的重视,表达了国家档案意识。此类培训班的举办是国家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结果,亦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构成方面之一和促进方式,参加学习的学员们对此类班的举办纷纷提出建议:这是国家对档案事业的重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要多办几期,以后每年最好都办几期。

2014年财政拨款班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各省档案人员,这是一种“针对性”;国家利好政策要惠及方方面面各界档案工作者,我们在进行此类教育培训工作时,要注重多倾向于各行业基层档案工作者,做到党的好政策、国家对档案事业的利好举措要惠及各行业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档案工作者的针对性。在多年档案教育工作中,在与广大学员的不断接触中,在不断领会国家有关档案政策法规的思考中,笔者认识到,档案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而针对性的实施实践要依靠国家档案局馆相应政策倾斜及适度资金投入才能得以实现,这是必要前提。教育中心是全国在职档案工作者唯一的部级档案教育机构,其针对性理应体现在及时了解、适时宣贯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出台的档案法规政策方面,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适时出台的新政策、新法规、新要求及新举措对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开展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和规范要求,应得到及时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和推广、执行,这是教育中心档案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那么如何使档案教育具有针对性?

首先是要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一是应对社会上(特别是有关档案方面)的新理论、新科学观念、新技术方法等进行调研,适当开展一些带有超前意识的交流和探讨,对一些新动向有所了解,适时、适度、适当地向档案工作者传播,使之有所启发,做到掌握新知识先行一步的针对性;二是通过多种形式、方法和渠道主动与各行业广大档案工作者进行沟通,探询各方面、各层次档案工作者的当前要求,在档案教育过程中与学员面对面交流,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掌握档案工作者的最新境况,达到尽可能满足广大档案工作者最新呼声要求和急需掌握的新技术新方法的针对性;三是要准确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档案局(馆)的新政策、新举措、新动态,以及当前一段时期内档案工作的重点,积极与国家档案局(馆)各部门配合,主动做好档案工作各项政策法规及重点工作的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的针对性。其次是要练好内功。及时了解、分析趋于成熟的新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育人者要先受教育,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教育中心的教育者要准确把握符合实际的新理论,及时了解掌握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在档案事业中的应用情况及对档案事业发展的作用,适时推广、传播成熟稳定切实可行的新科技,并广泛听取反映,积极推广成熟稳定可靠的高科技技术服务于档案工作,力求做到掌握新信息、新理论、新技术并将其成功运用及推广到档案事业中的针对性。

此外,2011年8月值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教育中心在拉萨市举办了“电子文件及照片档案管理培训班”,这是档案教育首次走进世界屋脊雪域高原;这种在独特地区、在具有纪念意义的时期举办的科技性很强的档案教育活动具有特殊意义,也应是档案教育必须践行的“针对性”。教育中心的档案教育培训工作是档案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明确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国家档案局必须依据国家大政严格执行《公务员法》,规范以“开会”为由的“宣贯”、“推介”和“研讨”活动,使教育中心的档案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这是档案继续教育针对性得以有序进行的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新理念、新技术在社会及档案事业中的应用,档案教育工作必须要面对新的发展方向,顺应客观形势的要求,与时俱进,为当代的社会大局服好务,使广大档案工作者完成好“资政育人”强化服务的使命。

作者:刘卫 单位:国家档案局教育中心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教育;面临问题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也是祖国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那么,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战略型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极其复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大学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大学生面临着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选择。在促使大学生增强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的同时,也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个人主义倾向。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内部更多地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注重高学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部分专职思想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在学校的工作感到担忧,因为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渠道更加快捷方便和多样性,形式也更加新颖,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建设人的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有未来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性与指导性,逐步而有效地组织人力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礼仪文化;思想政治;新时期;思政教育

文明礼仪一直都是培养教育人才素质的起点,在教育中行业中,在学生教育中引入礼仪文化教学,将礼仪文化教学引入到新时期的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新时期思政教育的质量,也可以培养更多品德修养人才,这对我国的教育业无疑是一大帮助。针对新时期思政教育中开设礼仪文化教学,应该合理制定礼仪文化教学方式,提高思政教育中的礼仪文化水准,改革新时期的思政教育工作。

一、礼仪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意义

1.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意义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不仅可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政教育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礼仪文化教学方式看到问题的本质,以激发学生思想道德的爱国热情。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礼仪文化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礼,而且也可以在学生成长时期就融入礼仪文化概念,使学生可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2.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礼仪文化,可以潜移默化的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提升学生自身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思想理念,可对他们开展集体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改善学生人际关系

礼仪文化在新时期思政教育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礼仪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礼貌、礼仪知识、人际交往水平。学生通过学习礼仪文化,可以更加懂礼、识礼、辨礼,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形式,从而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二、如何实现思政教育与礼仪文化的完美结合

1.实践中提升礼仪文化

为提高礼仪文化课程,应创新完善针对礼仪文化的实践体系,提高实践的综合性,并能够有效扩大实践主体,促进实践的全面性,而且也可以有效拓展实践期限,推进实践的过程性。针对礼仪文化课程实践中,可以采用质、量两者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形成统一的礼仪成长档案;可条款化、明确化礼仪文化课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创建较规范的社交礼仪课程实践标准。再有就是在礼仪文化课程实践中,应该针对着装、仪表、搭配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礼仪文化水平进行评分,并且将实践方式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反映一个人的礼仪素养。礼仪文化课程实践方式的改变,不仅会有效改善传统落后考核方式的弊端,也有可以提高礼仪文化课程的应用型价值,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顺利用到生活中,对不同专业课的学生,强化学生在社交中应对能力。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怎么让新时期思政教育与礼仪文化达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可以先教师角度入手,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接受,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摆脱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枯燥和生硬的说教,还让老师以对课程分析和讲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发挥教书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的培养,灌输和引导学生向正面发展,发扬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良好的认识。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扩大礼仪文化的知识网络,同时也总结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通点,让学生自己对此有个深入的认识,可以运用科技的手段将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道统一完美结合起来。在新时期思政教育中,应用礼仪文化,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礼仪文化统一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爱国精神。

三、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新时期思政教育工作,为改善教育中学生的礼仪文化质量,对新时期思政教育课程,应该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提高新时期思政教育中礼仪文化教学质量。改革礼仪文化教学方式,并将其与新时期思政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尝试新的礼仪文化课程考核方式,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所学礼仪文化知识活用到生活中,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当前教育下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10,16(24):34-35

[2]魏燕.关于当今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24(32):54-57

[3]郑金洲.文化与教育:两者关系的探讨[J].上饶师专学报,2011,06(34):45-46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部队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模式

在部队的政治工作中,思政教育是其核心工作,它不仅对于整个部队官兵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全军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新时期下要求能够深入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且保证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都在开展,但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事困扰新时期部队政工人员的一个主要问题。传统的思政教育就仅仅作为一门思想教育的工作进行展开,并且在相关教育中重视的是对个人理想的升华,着眼的都是一些大目标,和部队官兵们的生活世界却有些不相干。

随着近些年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已经无法满足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当前就是要能够创新思政教育模式,实现其有效性。部队内部要能够革新教育理念,积极引入一些新的思政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其质量。

一、部队中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缺陷

(一)教育体系较为封闭

在部队传统的思政教育当中,表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体系相当封闭,在教育中往往会强调较高的目标,但是这种目标却和现实是脱节的。有些管理者认为,只有将部队中的官兵和社会相互隔离,才能有效地保证军队的纯洁性,才能于较为复杂的社会中保证不被污染。也正是由于这种教育理念的存在,使得思政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

首先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部队官兵虽然身在军营,但是通过智能手机、互联网已然能够了解到外界的实时动态,但是在部队的思政教育中却没有针对部队官兵出现的一些状况做出及时的应对,比如官兵在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后思想上的腐败现象,只是搞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与官兵现实需要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主要就表现在缺乏现实意义,从而很多思政教育仅仅是走形式的存在。

其次就是在教育中没有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作为受教的主体,官兵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应该得到重视,并且部队要能够根据官兵的不同需求来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思政教育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再加上其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导致实际工作的开展和现实脱节,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甚至会混淆官兵存在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这也是当前基层部队思政教育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模式单一

部队中传统的思政教育在模式上也较为单一。首先体现的就是教育内容。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主要就是通过一些影片或者是集中授课的方式,告知官兵是为人民服务的,因此要能够忠于党,忠于人民,其在课程上学习的知识也不外乎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虽然这是当前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政教育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做到和时代的发展看齐。能够针对部队在发展中面对的新形势做出改变,从而丰富教育内容,并且扩大教育途径。在思政教育中,不仅是对官兵的思想进行教育,对其心理、行为甚至是审美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此外,很多单位在对官兵进行教育时还会采用集中授课的方法,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得到改变。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的内容传授给官兵,因此就需要能够利用新的技术,创新教育模式。通过传统的幻灯片、录像播放的形式效率较低,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基于网络的思政教育,让官兵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制定反馈系统,对于官兵思政学习状况有一个反馈,来评价教学模式。

二、提高部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一)实现开放教育

针对部队中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首先要能够实现开放教育,摒弃传统教育中的封闭式教育。只有让教育更加开放,才能建设更加符合官兵需求的教育氛围,让官兵能够更好地和外界接触,了解社会上一些新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

可以让定期让官兵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来了解社会状况,并且经常走进基层,了解社会的发展状况。再比如进行革命教育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幻灯片、视频教学,而是应该组织官兵到一些革命纪念馆,亲身体会这些真实的素材,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从而对自身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同时在经过社会实践的过程,官兵也能够学习新的技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面对的问题。

此外,部队还应该定期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来部队进行讲课,因为一些专业长期研究相关内容,不仅是在经验上还是眼界上都能更好地达到要求,通过这些专家进行教育,能够革新官兵们的思想观念,并且接触当前社会上较新的思想,从而有效解决基层官兵内部存在的困惑。在教育中能够融入科学的教育模式,吸收先进的教育经验,不仅要开阔教育者的思维,更是要开阔官兵的思维,使其眼界放的更远,从而跟上时展的步伐。

(二)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很多时候这种教育内容都和官兵们的实际生活不搭边,并且缺乏实用性,这也是导致传统教育中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新世纪下,我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于官兵来说也是一样,在思政教育上也要能够以知识的实用性为目标,能够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并且针对官兵思想现状来丰富教育内容。

比如在对官兵们传授马列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方针路线时,要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来适当地增加内容,比如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内容,或者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经济方针等等,让基层部队的官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有一个更明确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抵制西方传来的不良观念的侵蚀。

再者就是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增加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的脚步也在加快,对于官兵来说同样会增加一些心理负担,他们长期与家人分局,并且在父母、妻子的感情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如果不对相关问题及时排除,那么就会发展成心理方面的疾病,从而影响到部队的建设。心理压力对于官兵的生活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以开设心理门诊、心理咨询站,来更好地为官兵的心理卫生服务,在提高官兵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的目标,从而为整个部队的健康建设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冯纳婷.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6).

[2]林美玫,李培.新时期我国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 (01).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523 [文献标识码] B

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级新生,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心理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适应情况,通过(选取200名2011级同学为样本,包括100名理工科、100名经管类新生,其中有效问卷196份)与个案访谈相结合,深入探究造成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的内容及方案,对较为普遍的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预防教育。

一、新生适应的相关定义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涵义

作为一种转折期适应,大学新生适应是人生全部适应过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适应。它是指初上大学的学生(入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在脱离原来熟悉的环境,进入大学新环境的变化过程中,根据新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达成与新环境的平衡。

关于适应期的划分,部分学者认为主要是在入学第一学期,我们认为第一学期主要是新生感受大学生活,初步自我调整;第二学期开始时,新生对大学的生活方式包括课堂教学、考试、集体生活、学生社团、学生干部、贫困生、入党积极分子评选、课余生活的安排基本全部体验,问题的发现与调整主要集中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因此,我们认为大学新生适应期教育主要是指大一一学年的时间。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基本特点

第一,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不同的,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具有明显。有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调查显示,大一入学新生从“陷入迷茫”到“走出困境”,46%的学生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可以完成;43%的大学生则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而另外11%的大学生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第二,适应时间的长期性。从角色转变到完全适应的过程来看,一段时期内,大一新生的负性情绪体验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所增高。第三,适应影响的多重性。大学是半个社会,大学是一个开放的教育机构。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教育以外,课堂周围的社团、协会、学生会、以及半社会的教育培训结构(诸如各种考证培训班),以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兼职或者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对其适应大学生活的影响也变的多元,这些元素都影响着大一新生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

二、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内容及适应情况

(一)自主学习精神缺乏

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基本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模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而大学阶段,学习模式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灌输式的教学变为启发式和自主研究为主。知识的输送量猛增,相关知识和科目的关联性、跳跃性增大,而且检验方式多样,竞争性不强,学习压力大大减弱。大学注重自学与自我研究,这些显著变化让很多高校新生较难适应,具体表现为自控能力弱,学习主动性较差,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新生不知道如何计划和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二)人际交往带来的心理困扰

中学的教育模式会让每个班级有自己固定的教师,因此同伴关系就有了相处的平台,而且因为高考的原因,教师对学习的学习非常的关心。而大学的同学首先来自不同的地域,其次会有不同的家庭、经济和教育背景,再加上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新生在建立自己新的交际网之前会有孤独感,无处倾诉,过度的自闭会更难以适应大学新环境的人际关系。

(三)学生管理方式适应对大学入学适应有一定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25%的学生“不怎么习惯”或“很不习惯”大学的管理模式,21%的新生选择没什么感觉,基本适应大学的管理。不习惯的学生主要认为大学老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效果没有高中好,速度快、互动少,内容枯燥;另一些学生则认为辅导员老师管得太少,有事找不到人,没有高中班主任那样事无巨细的管理到每一名同学,自己无法控制自己。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对专业学习感到失落。不仅对专业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因为专业课程的设置分布在大学四个学年,而且专业课的教师与负责管理的教师又各有分工,学生对专业认证和对将来的就业感到茫然时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引导。这表明大学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细节上、管理者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尤其是辅导员教师队伍的素质对大学新生适应有一定影响。

三、适应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

1.新生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情况介绍、专业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课程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参观校园、图书馆、学习《学生手册》、宣扬寝室文化、举办新生讲座等形式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大学的生活节奏,调整作息时间和学习、生活的生物钟。从而使新生逐步达到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发挥导生、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大一新生正确分析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方式。

2.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高中教育要求学习掌握大纲规定的知识,而大学倡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创新和科研能力。因此,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以及学习方法的教育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专业认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业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的就业前景问题。教育部要求高校必须从大学第一期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只是重视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是不够的,应该从大学新生就开设就业指导课,越早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新生确定学习目标。

3.引导大学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对于什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新生的了解状况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大学新生入校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引导新生培养自我意识,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将自身特点同专业方向结合,培养个人能力就会有具体的方向和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还有利于帮助新手规划四年的学习和具体时间段的计划,防止出现因大学自由时间多无从安排导致的空虚无聊感。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助于新生完成社会人、职业人的观念与技能的培养,使其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逐步完成其社会化,逐步掌握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与劳动能力,为走向社会、步入职业生涯做好积累与准备工作。

4.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帮助引导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学校应该有整体规划,针对容易出现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端正思想,了解大学生活与高中的不同之处,需要作出那些调整和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在我们的调查中,大一新生对于主题教育活动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对于学校针对新同学开展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系列指导活动,他们的选择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见,学校应该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便帮助新生尽快、顺利地度过适应期。

(二)针对具体不适应问题开展具体适应性教育

1.因适应性不良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大学校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因为心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来开展教育,因此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大面积的课堂授课,只有出现严重心理健康的学生时才会开展好心理咨询工作。由于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适应不良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方面的教师及时、有效的开展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要组织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测验,获得第一手资料,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新生进行跟踪,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关键时期。其次,加大心理教师的培训和安排,对适应性不良问题开展专项的咨询服务防范于未然,保障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发展。

2.开展团体辅导,引导新生积极适应。由于每一个大一新生都面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问题,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团体辅导就想预防针一样可以提前对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开展教育和指导。有一些问题如果在较长时间内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好适应,属于新生的普遍问题,那么就可以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去予以解决。团体辅导最好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是每个人都能了解集体中其他成员的状况,对比自身的状况调整人际关系、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最重要的是通过团体辅导,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分享他人的经验,增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尽快解决适应性不良问题,融入新的大学生活中。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由高中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辅适应教育。大学是一个人由青春期走向成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人生的重要转折阶段。如果高校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做的比较好,那么高校新生在后期的大学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就比较顺畅,对维护学校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也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从社会学意义上说,个体的每一次适应新的环境实质上是个体社会化过程,而个体社会化成功与否以及社会化的程度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大学新生适应不仅对个体发展有重大作用,也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张国防.浅析大一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3)

[2]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韩毅.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新时期教育方针范文第15篇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有引领世界的先进教育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