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构建 语文教学 和谐之美 策略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主动把和谐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让语文课堂随时跳跃着“和谐”的音符,让学生收获和谐之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课堂展现出和谐之美呢?

一.在处理教学内容上体现和谐之美

教学内容主要指以教材为基本依据,向学生提供的语文教育信息。它是由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系列训练三个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而每个要素又是一个相对的独立的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使各要素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中。

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审美的和谐与伦理的完善结合起来。因此,“情”“理”相济,“情”“理”交融,是服从这一整体目标的正常之道。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情”和“理”的关系,既要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和功能,又不要将两者对立起来。比如教《荷塘月色》,既要让学生领会其中哀愁、忧闷、沉郁、悲愤的情感,又要给学生做一定的理性分析,介绍作者所处的特定环境,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指出其时代和思想上的局限性。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疏与密的结合本是中国画的内邃,“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运用于教学中,即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部分,则或放手自学,或以读代讲,是教学上的粗线条,是“疏”;而对重点部分,特别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部分,则必须是“工笔画”,浓墨重彩,认真描画,是“密”。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还应重视教学内容的丰富,尽可能地增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阅读量,激发对问题的思考,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如教授朱自清的《春》,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春草、春花、春雨的图景,喜悦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在学生被感染的同时,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古今中外描摹春天的诗文,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雨》等。这些诗文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也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认识到,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二.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展现和谐之美

所谓探究,本意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研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就本质而言,探究式教学就是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或学术研究的情境,引领并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对探究式教学来说,看重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具备初步的质疑与发问的能力。因此,实施探究式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问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文实际联系现实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教学《拿来主义》,设计这样两个问题:(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各有哪些表现?会带来怎样的后果?(2)结尾部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联系现实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探讨问题(1)时,我们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史实进行思考,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又开阔了眼界,充分认识到大清帝国闭关锁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以及由此带来的被迫送出和接受的恶果,从而促进了学生对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的理解。问题(2)明确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来谈理解,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文中拿来主义的主张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实际及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加深对“拿来主义”的理解,充分认识到实行“拿来主义”对个人成长乃至整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2篇

一、品味语言,感悟杂文语言特色

杂文以短小精悍的讽刺幽默为主来鞭挞丑恶时弊,用求索真理来诠释人生。因此,通过语言视角,能精准地把握文章主旨以及文本情感。语言是杂文的情感语言之一,有言外之意也有无穷意味,是生动概括的“意”。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是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衬托具有明显战斗力的讽刺。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自主参与到语言实践之中,要用自己的语言活动来表达对文本的感悟。因此,品味语言是个性化阅读、感悟文本的第一步。

作为经典杂文,《拿来主义》犀利风趣的言语中所蕴藏的就是独到的艺术性和独特的思想性。如果将教参的要求强加给学生,就会造成一味的灌输行为,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没有丝毫的兴趣听。而以杂文语言特点为切入点,倡导个性化阅读就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论证中主动接受知识,学生也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文本中,在探究文本的过程中品味语言,完成与文本、作者之间的亲密接触。这既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性,也增强了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课前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文本:“众所周知,鲁迅的杂文一直被冠以具有标枪、匕首般的力量,在文中有哪些句子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为什么鲁迅先生的杂文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各抒己见。”在阅读完课文后,有的学生说:“送古董送活人一直到什么都送光了,说的是堕落与倒退,不是讲进步,这是典型的反话。而不知后事如何恰恰说明了这是一种数落,讽刺那些人热脸贴了冷屁股,甚至是不受欢迎。”有的学生说:“数量有限的几张画,却挂了数个国家,这根本不是发扬国光,恰恰是民族的耻辱,这也是在讽刺。当时国力衰竭国库空虚得可怜,根本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一味的送和败家子没什么区别。”还有的学生说:“作为当时时尚词语的‘摩登’,恰恰说明了当时‘送去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其实质就是卖国求荣、崇洋。作者用了‘摩登’一词,正是在诠释对比‘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这两种主义的错误态度是相同的,谁是谁非不言自明。”由此可见,阅读后的对话是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者,自主个性化的阅读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步骤。只有学生精准地把握文本语言,才能在品味中理解讽刺幽默的独特效果,也间接掌握了文本的深意。

二、品味语言,探究杂文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杂文中的人物是一类人一群人,而非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因此,杂文对人物的刻画是最生动传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以往大家读过的小说中,都是通过外貌描写和肢体语言等形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那杂文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请大家带着思考继续阅读课文。”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因为分析杂文人物形象的教师少之又少,但是学生还是很有兴趣地去分析语言,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闭关让国力衰竭却还硬撑着说不让别人来,其实已经无法阻止别人来了,这种闭关主义者的可怜与无奈把‘自己不去还不许别人来’写得淋漓尽致,一个‘捧’字恰恰说明了奴才狗腿子不知廉耻的丑恶嘴脸。”有的学生说:“文章的第三段,尼采疯了,中国疯了,这正是说明送去主义者不仅是掩耳盗铃的疯子,也是地地道道的败家子。‘徘徊’更是说明了这帮胆小懦弱的疯子在极度愚蠢在外强内干中洋洋自得。”有的学生说:“拿来主义者是自私的,他们只与所谓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自己的东西,借此来说自己宽容有礼,其实这正是值得同情的地方,摇尾乞怜的亡国奴不仅行为懦弱可怜,更是主观思想行动上的矮子,拿来‘废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奢侈地生活。这里正是说明了作者的勇敢和拿来主义的勇猛。”

没想到一个问题会引来这么大的反响,教师切实地体会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回答和思考多数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正说明学生已经找到了个性化解读作品的钥匙。同时,也说明文本解读应从文本主体出发,只有走进文本的精神世界才能完成对作者的心灵解读。精神上的对话就是对文本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探究,只有感悟文本,灵魂才能触碰到作者的精神世界。正如王尚文先生说的那样:课文只是学生与作者内心对话的桥梁,只有将文本主体变成自身感悟,才能完成心灵与心灵融合的微妙境界,才是语文素养融入人文素养的过程。

三、品味语言,把握情感走向

个性化阅读不能背离作者,作者的精神世界会完全体现在文本之中。同时,个性化阅读不是复制作者思想的过程,而是一种实际性的创造过程,要实现作者精神世界与学生精神世界的对接,首先要充分开发学生的精神创新和思维活跃能力。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第三个问题:“找到文本中的情感倾向与打动内心的句子,并加以阐述。”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反复咀嚼,不拘泥于旧说,大胆说出各自的看法,不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杂文的独特魅力,也精准掌握了作者的情感倾向,逐渐形成了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情感。

同时,在追寻情感走向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主题和主旨,如鲁迅创作《拿来主义》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同时展示作品的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思考:“拿来要怎样拿?拿来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批判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用脑髓放飞眼光自己拿来。作者不仅是在呼唤拿来主义,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在外国文化和旧文化面前要懂得吸收和集成。”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3篇

上海中医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10032)

(接上期)

2.2.5课程建设:

2.2.5.1教学大纲:在确定高等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的课程后,我们相应制定出教学大纲。在大纲编写中,既要求保证大纲的明确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发性和教学适应性,也力求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并通过教学实践和教材表现。

2.2.5.2教材建设:根据推拿学专业课程的特点和水平,先后编写了“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学”、“推拿文献学”、“推拿实验学”、“推拿学研究进展”、“骨伤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治疗学”、“内妇推拿治疗学”等课程讲义,出版了《中医推拿学》、《推拿功法学》、《推拿手法图谱》、《推拿大成》等教学参考书。15年来,这些讲义、教学经过教学实践,反复修订,目前已基本完成教材定稿,计划在“十五”期间出版,填补高等中医教育的空白。

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注意纵横两条编写工作路线协调进行。如《推拿手法学》,纵向通过教材(讲义)讲稿教学参考教材(讲义)的编写循环流程展开。横向上,为本科生学习推拿手法,编写了以下一系列配套教材:《推拿手法图谱》、《推拿问答》、《推拿手法学》、《推拿基本手法10周自习计划》和《中华推拿》(录象带)等,为学生学习提供内容丰富、全方位的教学材料。

2.2.5.3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手段改革包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考试方法三部分,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

2.2.5.3.1我们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关键不在对具体方法程序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的转变。现代教学理论重视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充分、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师生观上,强调师生合作,课堂民主。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因人施教”,在继承发扬讲授法、演示法、提问法、练习实验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努力探寻本门课程的教学法规律。

例如:“推拿实验学”的假设―――探究式教学法。在实验课上,改变了过去一言堂式的教师灌输实验法,以提问展开教学,学生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而后在教师辅助指导下,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假设的相关性,由此从实验的设计、实施和数据分析各环节进行探究。这种假设―――探究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专研,着眼于思维能力、创造性培养的课堂教学方式,它遵循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造精神和团队精神。

此外,“推拿手法学”以推拿手法技能形成、发展为线索,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于实践中形成的周期教学法、递增教学训练法、示范―――模仿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推拿文献学”形成了古为今用的教学法。目前,推拿专业课程已经基本形成了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

2.2.5.3.2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技术。

至1996年底12门推拿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基本采用了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技术,现在“骨伤推拿治疗学”、“推拿文献学”、“推拿实验学”等课程已经制作了CAI课件,并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

我们探索了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在尝试进行CAI辅助教学后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功能除了在课堂上发挥作用,还可以使学生通过人机对话,按顺序或随机地完成指定或自选的学习内容,这种区别对待的个体教学效果是班级教学难以企及的。目前,有条件的课程正在积极进行此项工作研究。

2.2.5.3.3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摸索适合推拿学专业课程的考试方法。在吸收了最新的一些推拿科研成果后,一些课程正在努力设计自身的考核方法。“推拿手法学”在保留传统的手法外形评分和书面考试外,自1989年起,开始以第一代推拿手法测定仪进行手法力学特征的评定。1996年后,在成功地开发第二代推拿手法测定仪后,又开展了手法动力学的考核。这样不仅增加手法考核的客观化和透明度,而且激发了学生学练技能的积极性。“推拿功法学”在第一阶段考核时,采用了最大摄氧量等耐力指标和情绪量值来综合评价功效。“推拿文献学”以学生完成自选题目的推拿小论文作为考核方法。“骨伤推拿治疗学”等临床课程以常见病的诊疗技术综合评定作为考核方法等。

长期的努力,使我们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取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在学校4届中青年课堂教学竞赛中,推拿专业课程教师共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获奖人数、等级在全校各教研室名列前茅。

2.2.6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方法科学化是推动高等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落实的重要保障。

2.2.6.1管理措施:经过实践我们探索了系统目标化教学管理措施。将教学改革实验方案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化管理与院(系)、教研室二级教学管理相结合,及时双向信息反馈,形成了动态目标教学管理,实行推拿系、岳阳医院、推拿研究所的一体化教学管理机制。畅通的目标管理流程保证了教学改革实践的顺利开展。实行制度化教学管理,建立了必要的学习和研究制度。

2.2.6.2教学评估:教学评估作为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保证教学质量上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将教学评估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调控阀,将教学评估主动介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临床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学力测量等方面,保证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2.2.6.3教师队伍:建设基础与临床复合型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学的教师,基础和临床相结合,每年抽一部分临床教师,到学校与基础教师一起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基础教师定期临床实践。我们鼓励教师在开展专业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钻研教学科研,使两者相辅相成,努力成为一名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掌握一定教学研究方法的高校教师。

高等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它自身的内容必须配套进行,包括课程体系目标、课程建设和管理方法的配套;另一方面,它作为高等院校整体改革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还必须同教育的整体改革配套进行。只有将此两个方面、多种因素综合进行,才能产生联动效果,保证改革实践的效应表达。

3高等院校中医推拿学人才培养改革实践的效应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探究;课堂;网络

“探究”是个很古老的话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到今天物理课程中全面融入探究学习已经有12个年头,但事物要发展,要创新才能青春永在,“探究”也该激扬它活力的时候了,让课堂更加精彩。本文以“初中物理中的探究学习”为例,谈谈几点感悟。

一、改进探究中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物理“探究”的第一步是“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这一步需要创设情境,根据情境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在“探究”情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把握这个有利条件,巧妙地利用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情境,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物理现象中发现从未思考过的物理问题,带着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下面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的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中的第一步“提出问题”为例:

原有探究是设计这样一个提出问题“情境”:走在清澈的小溪边,可以看到各色的小石子在溪底,当伸手去拿时,却发现拿到的小石子并不是想拿的那一块;渔民在瞄准鱼叉鱼的时候也会出现此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真正的课堂教学却是大多数学生对于“抓溪底的石子”“渔民叉鱼”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看到学生“呆呆”的目光,也就没有兴趣进行探究,也就没能通过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改进措施:“创设情境”的想法是对的,就是学生对“语言情境”没有“生活经验”的支撑,改进措施非常简单,把“语言情境”变为自主探究的“实际情境”。准备一个大的玻璃鱼缸、能悬浮在水中的玩具泡沫小鱼和钢针,让学生自主体验一下“渔民叉鱼”这一创设的情境(实践教学是:学生瞄准了鱼却叉不到鱼),让学生自主地“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叉不到鱼”,同时,这样的改进,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简单直观,为接下来自主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这样的设置情境就能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自主地提出疑问。

二、网络服务于探究,发挥课堂探究的最大潜力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探究学习,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交互性的探究学习环境,让某些探究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使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堂以外。网络探究活动是借助网络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在收集信息(谷歌、百度等)、分析信息、共享信息、反馈信息、评价信息、互动功能(bbs、博客、微博、在线测试等)上的独特优势,把探究课堂的精彩演绎得淋漓尽致。

例如,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要求学生先知晓牛顿第一定律所研究的问题、伽利略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及结论,这样才能提出探究的问题。利用网络让学生自主搜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种搜索也可以由课堂转移到课后及家里。遇到的问题是:在互联网上给出一个关键词,瞬间就能搜索出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成为人们面临的新难题。解决方法:教师搭建一个小小的信息“池塘”,这个“池塘”可以是“ftp”“博客”“微博”“空间”等等,学生在“池塘”中,对信息分析、筛选和利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提出探究的问题。

探究完牛顿第一定律后,可以利用网络来评测探究效果及进行交流讨论:

1.在线测试:学生完成测试题,提交后通过反馈信息了解自己的本堂探究课掌握情况。这样可以节约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2.学生利用设置的交互栏目(BBS)“你问我答”交流学习体会,提出疑问,帮助其他同学解答问题。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学书本;独立练习;总结提升

一、自学书本,质疑定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来研究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师:这个内容在书中61页,请打开书自学。生:自学书中61页的内容。

师:通过自学你有疑问吗?

生1:什么叫单位“1”。生2:一个整体是什么意思?生3: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呢?

生4:什么叫分数单位?……

师:好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释疑

1.复习旧知

师:要解决分数的意义这个数学问题,我们要借助一定的学具。圆片是我们研究数学常用到的图形。利用圆片结合具体的分数去研究。

师:除圆之外,四分之一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1: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生2: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

2.完善分数的意义

(1)从4个圆中理解一个整体。

(2)从8个圆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3)概括产生分数的意义。

(4)了解分数单位。

三、独立练习,反思明疑

师:通过我们的探究,你已经明白了什么内容?

生1:我明白了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生2:我明白了什么是分数单位。

师:同学们既然明白了这么多内容,收获还是挺大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拿小棒的活动来检验自己掌握得怎么样,好吗?

师:请拿出12根小棒。你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吗?学生拿出4根。

师:你能拿出剩下8根小棒的吗?学生拿出4根。

师:你能拿出剩下4根小棒的吗?学生拿出2根。

……

四、总结提升,继续质疑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分数的意义。

生:我明白了分数单位。

师:同学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过程。首先我们通过对一个圆进行研究,明白了只要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产生分数。然后我们对多个圆进行研究,明白了只要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产生分数。从而明白了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从而推导出分数的意义。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吗?

生1:有单位“1”,还有单位“2”吗?

生2:如果要分的是9个圆,能把这9个圆平均分成4份吗?

师:同学们,你们太了不起了,提出了这么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请带到课后去仔细探讨好吗?

五、课后思考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教学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领悟分数的意义。本课开始以学生自学形式开课,通过自学你有疑问吗?然后通过学生的提问定位了本节课的目标,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体现了符号化思想

本节课没有将单位“1”这一数学概念放入有趣的情境之中,而是以圆形作为符号来研究分数的意义。首先是研究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接着研究四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的数可用表示;然后研究了8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用表示。通过比较得出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一份就可用表示,由此类推出如这样的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最后归纳出分数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

2.在操作中体验分数的意义

如老师这里有一盒铅笔,这一盒铅笔可以看成单位“1”,我把它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是这盒子铅笔的。我拿出这盒铅笔里的6支笔,这6支也可以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来表示吗?看看这里共3支,到底是用3支还是用呢?

生:都可以,因为这里的是把6支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指的其中一份。3支是指6支的一半。所以都可以。

师:但这里我们要分清楚是6支的。不能说是支。这里的3要说是6支的一半是3支,不能说是3。

3.通过质疑,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

本节课在自学中让学生质疑,什么是单位“1”,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定位了本节的核心内容。然后通过合作探究,交流释疑;独立练习,反思明疑;总结提升,继续质疑几大环节的研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学习的质量高,效果较好。

4.本节课的不足

第一,学生的练习量不够,可以加几组练习题在新课之后。第二,新课部分的推进较快,部分学困生还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学生的自学时间较长,在这段时间里老师掌控课堂不够。

参考文献:

[1]罗增儒,罗新兵.作为数学教育任务的数学解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5(01).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6篇

一、课题的提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我校高二(8)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遵循刘宗绪教授指出的“实事求是,还原历史”的原则,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拿破仑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认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对于拿破仑建立帝制,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本身的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没有拿破仑这个人,他的角色就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

对于这段话,同学们提出疑问:假若没有拿破仑,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拿破仑?拿破仑建立帝制是进步还是倒退?对外战争是导致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吗?

这些问题反映出学生们在动脑筋思考。我抓住这个机会,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讨论拿破仑掌权的背景、资产阶级建立第一帝国的目的和拿破仑对外战争,要求学生依据历史条件和史料,全面、客观地评述拿破仑,从而形成正确的英雄史观和个人价值观。

二、发展目标

1.知识拓展目标

>!< 针对学生历史知识片面、零碎,我们补充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着作节选,补充了《拿破仑传》《拿破仑一世传》《拿破仑时代》《德国状况》《神圣家族》《法国通史》等着作中的有关部分内容,巩固和扩充以下知识:

(1)了解天赋人权学说、人民学说及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自由、平等的基本原则,认识资产阶级的革命要求。

(2)了解拿破仑上台的历史契机及拿破仑的主观努力。

(3)了解拿破仑制定的内外政策及其开拓创新的特点。

(4)认识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性、渗透性。

2.能力发展目标针对同学们思维单一化,力求发展立体思维、抽象思维,使之向理性思维、辩证思维发展。

3.思想认识提升目标

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英雄史观,定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与点评

师:二百年前(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此,恩格斯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略,见上)有位同学对此提出疑问,好,我们请这位同学陈述自己的看法。

生1:假若没有拿破仑,也就没有雾月,没有法国的军事独裁政权,没有法兰西第一帝国,没有资产阶级稳定的统治秩序,没有狂热的对外征战。拿破仑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成功与失败,都与他的勃勃雄心(或野心)、军事才能、性格禀赋密切相关。可以说,拿破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奇才。没有拿破仑,地球虽然也在转,但转法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很独特。我们现在来探讨一下,如果没有拿破仑,换成其他人,会不会称帝。

生2:拿破仑熟读启蒙思想家着作,深谙社会契约论中天赋人权学说、人民学说,具有一定民主意识。但他为何称帝呢?启蒙思想家关于资产阶级政体的认识不同,有人主张君主立宪制,有人主张三权分立制,也有人主张开明君主专制。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比较接近开明君主专制模式,是历史的进步。

生3:我觉得建立帝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需要。当时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尚未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法国资产阶级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利益。用督政府执政官西哀士的话来说:“我需要一把利剑。”拿破仑就是这把利剑。在法国危急的时刻,拿破仑成为革命的领头羊。因此,资产阶级必定要选择一个拿破仑式的人物。没有拿破仑,也会有人扮演他的角色。

生4:我认为拿破仑掌权并建立帝制是他个人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804年称帝时,加冕典礼声势浩大。请问:为什么非要请千百万人所崇拜的罗马教皇亲自参加加冕典礼?而且要教皇到巴黎来呢?“是因为他要复活查理大帝的那种权力和野心”,即满足他个人的权力欲与虚荣心。称帝后,“恢复朝仪,分封贵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欧洲帝国的宫廷一样”,这不是为满足个人私欲又是什么?

生5:我补充一下,在征服了欧洲许多国家后,拿破仑把法国邻近的一些国家或地区并入法国领土,使其成为法国附属国。但为什么附属国担任国王的尽是他的亲戚?如他哥哥约瑟夫担任那不勒斯国王,后又转任西班牙国王,又让妹夫缪拉继任那不勒斯国王,让弟弟路易当荷兰国王……难道是因为他们善于治国?由此,可以看出:拿破仑称帝是个人欲望的膨胀,是历史的倒退。没有拿破仑,也许法国会进入真正的理性王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或美国三权分立式的共和国,而不会废议会而建帝国。

生6: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不同政体,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复杂性。这说明,如果换成其他人执政,法国历史不一定会朝拿破仑军事独裁发展。

师:刚才同学们探讨了拿破仑称帝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对于第一帝国的出现,我们还能从其他方面找原因吗?

生7:我认为,换了其他人,也会搞专制独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法国当时生产力水平来分析,那时法国仍比较落后,处于工场手工业时代,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政者。拿破仑废议会搞专制独裁,是由当时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只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发展及资产阶级实力的增强,才为资产阶级民主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条件。

生8: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影响来看,也可证明这一点。大革命时期革命领导机构中缺乏民主精神,不容许有不同的政见。君主立宪派是这样,吉伦特派是这样,雅各宾派也是这样,都是派系集权,而拿破仑不过是将派系集权发展为个人专权。拿破仑声称:“要主宰世界只有一个绝窍,那就是强权。”这恰恰说明,拿破仑是所处的历史环境塑造出来的,换成其他人,也会被“逼”成拿破仑。(全班鼓掌)

师:怎么看待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呢?

生9:我承认,拿破仑的独裁有历史必然性一面,如果拿破仑不是一位军事天才,他就不会处于这个位置。因为,资产阶级的确需要这把利剑。然而,战争导致国力空虚,影响工业资本发展,资产阶级真正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战争。拿破仑实行军事独裁,进行对外战争,不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全班热烈鼓掌)

生10:我认为,资产阶级选择拿破仑,一方面是因为反法联盟的武装干涉,另一方面是因为武力解决问题是大革命的后遗症。在法国历史传统中,起义、暴动、是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议会斗争不是主要形式。

生11:我觉得对外战争这一点,充分体现拿破仑的个性,也就是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拿破仑一生征战无数,创造了几乎不可战胜的神话,他对武力的迷信到达峰巅。于是,“几年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不顾俄国与法国冬季气候上的 巨大差异,也不考虑俄罗斯辽阔地域会导致补给上的困难,轻率地率军远征,结果失败,近百万人的生命毁在战争上。而且,他不反思失败的原因,又进行了莱比锡之战,与整个欧洲为敌,结果一败涂地。造就这个战争狂人的根本动因,是拿破仑沉醉在“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西方文明列国的统一者”的迷梦中。

生12:我们不能把战争的动因简单地归结为拿破仑个人。拿破仑不仅用法典维护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他还“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摧毁封建旧制度,在欧洲传播法国的革命思想,客观上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因此,恩格斯说:“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师:好。一部分同学认为拿破仑上台,是启蒙思想广泛影响下大资产阶级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拿破仑建立的独裁政权和对外扩张战争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不过是资产阶级手中的一把利剑,没有拿破仑,也会有其他人来充当这把利剑;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拿破仑个人欲望膨胀,才导致他实行独裁,穷兵黩武,最后招致覆灭,这表明,有拿破仑和没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大不一样,没有谁能代替拿破仑。讨论到此,我想起一个古老的命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生13:刘宗绪教授说:“人们只能做历史所要求做和所允许做的事情,违反了规律必遭失败,至少一事无成。”拿破仑一生证明了这一点,历史要求他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因此他独裁,但并没有使法国回到封建社会,而是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权。他运用专制权力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面临的问题,受到资产阶级信任。由此,我认为是时势造英雄。

生14:拿破仑采用专制权力和对外扩张解决了大资产阶级所要求的社会秩序;如果另一个拿破仑也在历史所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制,难道不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稳定、更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吗?在这一点上,我看是英雄创造历史。师:“历史所要求做和所允许做的范围”告诉我们,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但历史发展必然性中有无数偶然性的因素,因而历史具有多样性。历史的创造者应遵循客观规律,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如拿破仑所说:“无愧于自己的命运。”四、点评古人云:学贵善疑。该课以学生的疑问“有没有其他人能代替拿破仑”为切入点,以如何评价拿破仑为核心,探讨了其军事独裁、对外战争等教学内容,是一节在教师参与、启发下的课堂讨论式研究型学习课例。大胆质疑,是探究型学习的重要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该课大胆地从学生的质疑入手,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充分体现了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细心求证,是教学活动化和活动教学化的有机统一过程。教学活动化即拓展教学发展的思维空间、调适学生的心理空间、激活学生自由畅谈的语境空间的过程。所谓活动教学化即将课堂从智化到美化进而到优化的过程,让教学生态的各个成分从自然生成到力争优存的过程。现从该课教学生态上的四个生态链(即:1.导引;2.过程;3.总结;4.升华)出发,来对其进行考察。

1.导引教师从生一对恩格斯至理名言的质疑切入研究课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拿破仑称帝探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有机调控:生2从思想意识形态出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是进步的;生3从法国大革命前后历史背景出发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建立帝制也是历史必然性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善于运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知的能力;生4、生5、生6则认为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和称霸欧洲是个人权力欲望不断膨胀的结果,否定了拿破仑第一帝国的进步性。认为没有拿破仑,法国政体可能会完全不同,从而说明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生7从经济基础出发,生8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出发,都赞同恩格斯的观点,认为拿破仑第一帝制不可避免。生9承认拿破仑称帝是必然的,但是认为拿破仑对外战争不可取;生10则分析了拿破仑军事独裁的客观原因。生11把拿破仑对外战争归结为拿破仑的个人因素;生12则分析了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正面因素。

课堂上,同学们对拿破仑军事独裁统治的成因大胆提出了启蒙思想影响说、资产阶级需要说、个人野心膨胀说、经济基础决定说、武力后遗症说、个人英雄特质说,突破单一的模式框架,向立体、辩证思维发展。

3.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引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命题,生13、生14发站在不同角度,说出了自己对历史与英雄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4.升华教师最后发言从历史转移到现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看世界,看人生,看未来。

在研究型学习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以深入学习为手段,以学以致用为目的,达到认知的建构、情感的培育、技能的发展、品德的养成的和谐发展呢?关键在大胆质疑、细心探究。这就是该课给我们的一个启迪。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7篇

杜甫“沉郁顿挫”本义再探

汉赋、经学与文学自觉

现代主义思潮推动下的先锋实验——论新感觉派小说的叙事特色

赵树理创作不同命运的解读

云南少数民族“民—汉”双语教育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诗的海外传播与阅读——“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奚密教授访谈录

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顾彬访谈录

《查姆》:诗、史与思的有机融合

试论拉祜族搭桥节的文化内涵

高校办学思路构想——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舞蹈素养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从加拿大第12次全国大都市会议看后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

加拿大印第安人和新西兰毛利人母语文化保存模式比较研究

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启示——基于楚雄州8所民族小学的调查

对高师声乐教学中声乐学习效果巩固的思考

论合唱中人声音响的选择与变化

抵抗与拯救——格尔茨“深描说”的当代意义

管窥《外国文学评论》和《外国文学研究》

有限个不全为零的既约分数的一个性质

计算机专业与“软考”结合培养的探索

基于RouterOS的互联网共享接入方案研究

刚体球做非简谐振动周期的数值解法研究

超外差收音机的设计与实现

几种外来入侵植物体中多糖含量的比较

油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试论“体育经营管理”的概念含义及其实践范畴

论师范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汉语“红”色词族的发展演变

“晒X”词族探析

律诗语言的张力空间

谈话语体在小说中的应用研究

从《蒹葭》的赏析探微《诗经》的文艺美学思想和历史文化内涵

社科普及问题及对策研究

云南省地形格局对人口地理分布的影响

云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地图学》重点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程说课探究

边疆高校校园网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Adhoc网络的移动P2P协同缓存应用研究

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扩展模型在开放课程系统权限控制中的实现方法

K-Means聚类算法在毕业生就业信息分析中的实现

基于Struts框架实现MVC设计模式的分析与研究

活动安排问题的算法研究

关于C-余弦算子函数簇的一个结果

浅谈事件的关系及运算

多元函数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

R(1)空间的性质及应用

一类广义积分的计算

正交模格上的代数性质

不同发酵茶叶的红外光谱特征

同相并联型差动输入运放的特性分析

基于温度传感器AD590的蚕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陶瓷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对水性油墨废水的应用研究

油酸钠对铝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的研究

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进展

云南苍山地区火烧迹地群落演替进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8篇

本文分析了推拿课程教学现状,探索了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探析了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课程教学中的意义。

【关键词】

推拿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理论

推拿是我国独有的医疗方法,也是我国医学界的宝贵遗产。推拿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的情况下,推拿学受到学校教育的关注。高校积极开设推拿学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推拿技能,满足人们的推拿服务需求。高校推拿学课程改革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推拿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不仅能够完善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课程中的运用,而且对推拿学课程改革有着深刻意义。

1推拿课程教学现状

1.1课程编排系统性与学生实际技能需求存在一定差异

推拿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在教学的过程不仅会向学生讲解推拿手法、推拿技巧等内容,还会向学生介绍推拿学的发展源流、推拿学特点、推拿学原理和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向学生讲解经络、生理与解剖、推拿治疗、推拿保健等。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太广,学生难以掌握全部内容。并且,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基础的推拿学理论和推拿手法,向学生讲解过于深入的推拿学知识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等状况,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1.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推拿学课程教学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推拿技能,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推拿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首先,大部分推拿学教师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的,十分注重与推拿学相关的解剖、生理、治疗、保健等知识的讲解,缺乏技能锻炼;其次,教师在讲解推拿技能的时候,也只是对推拿技能进行介绍,然后让学生记忆推拿技能,没有开展推拿技能实践锻炼;最后,虽然有些推拿学教师设计了实践环节,但是,大多数教师都将学生的实践锻炼放在课下,布置为课后作业,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导致学生推拿技能实践效率不高。

1.3教学形式单一

受传统理论教学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推拿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整节课的理论知识,学生做一整节课的笔记,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十分少,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另外,部分推拿学教师固守传统填鸭式教育,忽视了对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采用单一的板书讲解的教学形式。

1.4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知识不断更新,推拿学知识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是,高校推拿学教材更新速度十分缓慢,有些学校仍然使用十多年前的推拿学教材,学生所学的推拿学知识无法运用到推拿过程中。另外,推拿学知识在更新的过程中会淘汰一些不够科学准确的知识,而推拿学教材缺乏更新会导致推拿学教材没有淘汰不科学的知识,教材的准确性和适应性不强。

2项目教学法

2.1根据认知行为特点编排课程体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因此,推拿学课程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编排课程体系,使推拿学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实际技能需求相符合。为此,教师应积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特征,并掌握学生的推拿学学习水平,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特征、学习习惯、知识水平来编排课程,将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推拿学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体系的适用性。并且,学校在安排推拿学课程的时候,应积极重视与推拿学相关的其他医疗学科课程的开设,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医疗知识系统。

2.2以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

项目教学法需要教师设计相关的学习和研究项目,进而引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完成项目的过程。但是,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整合各种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来探究项目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较浅、缺乏实践经验等,学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因此,在推拿学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应以工作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为中心构建课程,收集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整合,进而归纳出学生共有的问题以及学生所面临的难点并进行重点讲解。

2.3把设置必要的工作情景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

构建工作情景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环境中,加强学生对工作的体验,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进而在学生积极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在推拿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时候,应把设置必要的工作情景作为构建课程的基础。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工作情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推拿学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这是因为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便是学生进行项目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学习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索,创新项目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将自身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项目教学法能够加快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向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看法,加强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不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作者:肖易 林静 陈丹 唐宏亮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9篇

汤旭峰(1988-),男,云南省澄江人,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数学教学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在新课改中提出的,它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研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多角度的获取知识,多方面、多层次的整合知识。本文试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在数学课程标准的体现等方面入手,初步分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并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用频率估计概率》为例,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当我们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学习的内容越来越难,提到数学,脑海里浮现的只是一堆毫无感情的数字和符号。但是,数学却存在着它独特的魅力。所以,如何在数学课堂融入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狭义上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广义上,研究性学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作为一种课程形态;作为一种教育理念。

实施研究性学习一般有两种实施渠道。一种是综合实践活动,以课程形态实施的一门研究性学习课程。另一种则是在常规课程教学采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它适用于各类课程的学习,渗透于学科之中的研究学习,以学科特点为主要特点。

2.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1数学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满足于寻找一些规律,还需要对这些规律的合理性加以推理和证明。

1.2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强调思维参与。这就使得学生的思考量加大,因为他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发现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1.3数学的这种开放性绝不仅仅体现在所选问题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维的批判性,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数学思维及数学观念。

1.4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探究性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3.从《数学课程标准》看数学研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索性等特点是一致的。

4.《用频率估计概率》教学设计

4.1情境导入

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篮球比赛,我们班的同学正积极的投入到比赛当中。我们班上哪位同学篮球打得最好呢?好,我们就以这位同学为例,假如这位同学参加了篮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由于对方球员犯规,这位同学得到了一次罚球的机会,请问他罚中的概率是多少?那我们思考一下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来求概率呢?好,那老师再加上一个条件:假设那位同学投球的命中率为69.4%。他/她的命中率是如何得到的呢?(小组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叶澜教授曾指出“生命态”的书本知识要实现与三方面进行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改造,把静态的教材文本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态的资源,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把数学知识与解决学生的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回归知识的生命态。那段时间学校组织了篮球比赛,大家对此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上课的时候,我就以篮球比赛时罚中球的概率为情境引出新课的内容。

4.2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它们发生的概率都为0.5,这是不是就是说,当我们抛掷一枚硬币100次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各是多少?

学生猜测:50次“正面朝上”和50次“反面朝上”

验证猜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同学掷一枚硬币50次,记录和整理数据后将数据填入表中。

[设计意图]问题,数学的心脏。学生在问题中,通过发现、猜想、合作、验证等一系列探究,获取知识与科学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适时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学生在探索如何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过程中,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合理性,感受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正确性,以及把这种方法作为一般规律加以应用的必要性。

4.3归纳提炼

4.3.1从刚刚得出的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频率的规律我们可以得出概率的统计意义,也就是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

4.3.2概率的统计定义给出了估计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那么这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3.3概率的统计定义与概率的古典定义都给出了求随机事件概率的方法。那么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范围、条件及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概率定义“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变化,感受概率统计定义是对古典定义的进一步扩充。

4.4拓展延伸

“犯人”的机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绅士因看不惯王爷的所作所为而得罪了他,并被关进了监狱,众人替他求情,王爷就给他出了个难题:给他两个碗,一个碗里装50个小黑球,另一个碗里装50个小白球。规则是把他的眼睛蒙住,要他先选择一个碗,并从这个碗里拿出一个球。如果他拿的是黑球,就要继续关在监狱;如果他拿的是白球,就将获得自由。绅士紧皱眉头,“天无绝人之路”,灵机一动,只见他把所有的球都混合在一个碗里,然后再拿出一个白球放在另一个碗里,对王爷说:“现在我获得自由的几率为75%。”但是怎样才能把获释的机会再扩大一点呢?急中生智,突然,他大叫一声:“这一下,我有救了。”

问题:1.为什么第一次绅士对王爷说自己获得自由的概率是75%?

2.绅士最终是如何让自己获得自由的?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才能建立起与学生的共鸣。通过调查解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喜欢数学的,但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冷酷还是让他们望而却步,无法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即使是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也表达出了因为考试而“不得不学”的想法。

参考文献

[1] 李正银.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2] 乐维英.研究性学习在初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全球教育展望,2003,2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0篇

新课改下如何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中有升,给每个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最为核心的问题,那就是得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而要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实施有效教学,对备课进行重大的调整,教学就更要有“教学创意”。

一、“教学创意”先于“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案、新策划。侧重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侧重于教学过程的构想,侧重于教学内容独特性,侧重于教师的个性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的集中表现。

简言之,所谓创意教学就是教师将创造力表现于教学中,不会按照相同既定模式进行教学,但也并非指某一种教学过程为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透过教师不断的自我充实发挥创造力,去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最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知识探索的能力。正符合新课标下提出的“课有常而教法无常即教无定法”这一教学理念。

二、创意教学不是仅追求“求异”,更呼唤“求真”“求实”

【案例一】高一的某公开课《集合》

流程一:课前谈话老师围绕“我既喜欢…又喜欢…”、“我喜欢…”、“我只喜欢…”三种句式展开,明确分辨三个不同词句的含义,由此过渡到集合问题的分析理解,这样的设计是自然的,有必要的,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下的创设课堂问题相应的情景。

流程二:“拿到黄花的同学有6人,拿到红花的同学有7人,其中有3人既拿到红花又拿到黄花,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拿到花?”

流程三:关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老师安排了好多的形象呈现,先是请拿花的同学上台,用两个布圈分黄花、红花圈出来,重点讨论既拿红花又拿黄花的同学怎么办。

流程四:学生演示完毕后再让他们画图表示出条件,然后再课件演示韦恩图。自始至终,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关注韦恩图每一部分的字面解释,而从未涉及“只拿到红花的有几人、只拿到黄花的又有几人”的讨论,更没有明确重复的3人实际上是数了两次的结果。

流程五:列式计算环节,老师更多关注算法多样化,关于为什么要减去3的讨论一带而过。其实当时一个孩子说得挺好的:“重复的,所以要减3”,这时若老师再给孩子一点时间讨论,适当引导,大家定能明白:6人里有3,7人里也有3,3算了两次,所以要减掉一个3。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同学雾里看花,仅凭模仿答题了。

整节课,每个环节象蜻蜓点水,只凸现出学习方式的外县性,忽视学习方式的内涵。忽略了课堂的主要内容,忽略了这节课重点和难点这虽说是课堂有创意,这是有悖于日益理性的数学课堂。

反思这节课,从表面看,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输”其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应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我想不是。

上述现象的出现,也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一个追求“求异”的教学创意,更呼唤“求真”“求实”的教学创意。

三、创意教学要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的建构

1.创意教学不能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二】《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片段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是‘数’的角度来研究复数的,这节课我们要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运用多媒体创设思维情景,屏幕上显示:

问题1:在几何上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实数?

生1: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屏幕上显示:实数(数)数轴上的点(形)

师:回忆复数的一般形式:Z=a+bi(a,b∈R),一个复数由什么唯一确定?

生2:有实部与虚部唯一确定;

问题2:类比实数的表示,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复数?

生3:用y=ax+b来表示(学生的想法很独特,偏离了教师的预设,不过执教老师没有批评,竭尽全力加以引导,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做得还是比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启而不发,学生的回答远远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在创设探究问题情境的设计中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1与问题2之间的跨度太大,这样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至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附着点。如果我们在问题1与问题2之间增加问题3:平面上的点用什么来表示?(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实部和虚部组成一对有序实数是否与点对应,这样可以用点来表示)。因此,在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创意教学需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案例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片段

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

问题2:1+2+3+…+n=?(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以求平衡)

设Sn=1+2+3+…+n,又有Sn=n+(n-1)+(n-2)+…+1

2Sn=(1+n)+[2+(n-1)]+[3+(n-2)]+…+(n+1),得Sn=n(n+1)/2

问题3:等差数列{an}中,前n项和Sn=a1+a2+a3+…+an

(学生容易从问题2中获得方法(倒序相加法)。但遇到a1+an=a2+an-1=a3+an-2=……=an+a1呢?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容易理解这层等量关系,进一步的推广可得重要结论:m+n=p+q得出am+an=ap+aq

问题4:还有新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利用问题2的结论),经过讨论有学生有解法:设等差数列的公差

,则a1+a2+a3+…+an=a1+(a1+d)+(a1+2d)+…+[(a1+(n-1)d]=na1+n(n-1)d/2(这里应用了问题2的结论)

等差数列的求和对初学数列求和的离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较远,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转化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建构知识。

另外在创意教学设计上我们要注意两点

1.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要顾及好学生,而要更重视学生全体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揭示其内部联系及规律,以求得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2.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要更注重其他目标

比如说可以对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引申、拓展延伸,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学科严谨、求实、继承、创新的理性思维特征,在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问题、新体验中得到动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探究究问题的能力。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效率 教学创意

一、“教学创意”先于“教学设计”

教学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方案、新策划。侧重于教学方式的创新,侧重于教学过程的构想,侧重于教学内容独特性,侧重于教师的个性教学,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智慧的集中表现。[1]简言之,所谓教学创意就是教师将创造力表现于教学中,不会按照相同既定模式进行教学,但也并非指某一种教学过程为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透过教师不断的自我充实发挥创造力,去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感受,最终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参与知识探索的能力。[2]正符合新课标下提出的“课有常而教法无常即教无定法”这一教学理念。

二、教学创意不是仅追求“求异”,更呼唤“求真”“求实”

【案例一】高一的某公开课《集合》

流程一:课前谈话老师围绕“我既喜欢…又喜欢…”、“我喜欢…”、“我只喜欢…”三种句式展开,明确分辨三个不同词句的含义,由此过渡到集合问题的分析理解,这样的设计是自然的,有必要的,完全符合新课标理念下的创设课堂问题相应的情景。

流程二:“拿到黄花的同学有6人,拿到红花的同学有7人,其中有3人既拿到红花又拿到黄花,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拿到花?”

整节课,每个环节象蜻蜓点水,只凸现出学习方式的外现性,忽视学习方式的内涵。忽略了课堂的主要内容,忽略了这节课重点和难点这虽说课堂有创意,但有悖于理性的数学课堂。

反思这节课,从表面看,是教师挖掘教材深度不够,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情境”,再钓鱼式地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情境”其表,“灌输”其里。实际上,还是一个观念问题。这就要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或者,“创设情境”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事实不但如此。

上述现象的出现,正是教者追求形式化,忽略这一基本需要的缘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果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我们不但追求“求异”的教学创意,更呼唤“求真”“求实” 的教学创意。

三、教学创意要把握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3]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的设计时,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新知识的建构。

1.教学创意不能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案例二】《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片段

师:我们前面学习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是‘数’的角度来研究复数的,这节课我们要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运用多媒体创设思维情景,屏幕上显示:

问题1:在几何上我们用什么来表示实数?

生1: 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屏幕上显示:实数(数) 数轴上的点(形)

师:回忆复数的一般形式:Z=a+bi(a,b∈R),一个复数由什么唯一确定?

生2:有实部与虚部唯一确定;

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学生启而不发,学生的回答远远偏离教师的预设?教师在创设探究问题情境的设计中脱离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1与问题2之间的跨度过大,这样探究的新问题与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之间的距离太大,以至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找不到附着点。如果我们在问题1与问题2之间增加问题3:平面上的点用什么来表示?(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点和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样学生自然会意识到实部和虚部组成一对有序实数是否与点对应,这样可以用点来表示)。因此,在方法与过程的设计中,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教学创意需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案例三】《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片段

问题1:著名数学家高斯10岁时,曾解过一道题:1+2+3+…+100=?,你们知道怎么解吗?

问题2:1+2+3+…+n=?(在探求中有学生问:n是偶数还是奇数?教师反问:能否避免奇偶讨论呢?并引导学生从问题1感悟问题的实质:大小搭配,干活不累,和谐平衡。

设Sn=1+2+3+…+n ,又有Sn=n+(n-1)+(n-2)+…+1

2Sn=(1+n)+[2+(n-1)]+[3+(n-2)]+…+(n+1),得Sn=n(n+1)/2

等差数列的求和离初学数列求和的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较远,教师通过“弱化”的问题1和问题2将问题引导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由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断变化的,学生解决了问题2,就说明学生的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3,学生解决了问题3,他们潜在的发展水平已经转化为其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了问题4,这个案例的设计体现教师搭“脚手架”的作用不可低估,教师自始至终都应坚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 ,诱导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结论, 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从而让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建构知识。[4]

另外在教学创意设计上我们要注意两点

1.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要顾及好学生,而要更重视学生全体可以通过几个不同层次探究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揭示其内部联系及规律,以求得认识更全面,更深刻,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大化。

2.教学方法的设计不仅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而要更注重其他目标。比如说可以对典型例题通过类比、引申、拓展延伸,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深切体验到“新”知识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学科严谨、求实、继承、创新的理性思维特征,在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问题、新体验中得到动力,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培养了发现问题,探究究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我们的数学课真正成为扎实的、丰实的、平实的课,回归“本真”,这就是数学课堂的朴素追求。

参考文献:

[1]张莫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0).

[2]王以仁,陈芳玲:新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 台北:心理出版社,2008.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2篇

在高中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文字的解读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并且通过适当的想象提升自身的能力。“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不能被老师或者作者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逐渐,通过文章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实际情况,敢于探究新的解析思路,实现文字解读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拓展思考的空间。如在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可以感受得到全词刚健遒劲,大气包举,表现了时下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自信,可谓气势磅礴,刚劲有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寓意,感受毛泽东的气度,进而熏陶学生树立理想,成就自我。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需要过渡的渲染文章的张力,只要让学生有效的领会几个重要的字词,文章的大意就迎刃而解,并且学生通过对这些关键词汇的领悟必然也会打开自己的想象,进而成就自我。在阅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以让学生依据文章创作的背景,展开想象,想象毛泽东当时的胸襟和自信,然后对于自己也展想象,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应该如何成就自己。老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强化情感渲染,让学生敢于想象时下的自己,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满自信,正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巧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的文章较为复杂,当下的文章不多,多数都是有一定历史沉淀的文章,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泛泛而读,把大概的意思讲解给学生,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就行的话,其教学意义不大,学生也不会真正的理解作者的寓意和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极为有价值的活化石,需要学生对其认真研究和探讨,用自己的思维去诠释他们,嫁接起时间和空间的桥梁,这就需要学生巧用知识迁移,构建认知结构,并展开想象,走进那片历史的天空,跨进那扇科技的大门。

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时,针对拿来主义,通过文章的阅读学生大概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果觉得这样就达到了阅读的目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在阅读教学的时候,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分析为什么要拿来主义?怎样正确的理解拿来主义?“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说明什么问题的,让学生展开想象探究如何正确理解拿来主义。在阅读文章的前半部分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论述并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从用法上是可以判断这是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出铺垫。作者这样写还有什么寓意吗,让学生展开想象。老师这时候就要引导学生,当时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倡导采用拿来主义呢?又为什么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呢?这样的引导必然能让学生结合历史常识展开想象的翅膀,明白当时“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必然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它们是救不了中国的。学习的目的在与应用,那学完拿来主义之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下,我国还有那些人的思想与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毛泽东的“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等,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还能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整合学习内容。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启发式教学;形式

启发式教学的成功应用,能够使历史教学效率大大地提升。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个渠道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巧妙使用启发式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述过程中的启发,以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如,在教学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抓住拿破仑这个关键性人物,根据拿破仑是“双刃利剑”的论断设置启发式教学思路。一是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资产阶级为何要选择拿破仑?二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国内分析,拿破仑为什么是一把“双刃利剑”?在国外,拿破仑又是如何发挥“双刃利剑”作用的?在这样带有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下,学生在思考时会有明确的方向,思考问题的针对性更强,避免走弯路,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三是采用启发式语言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讲解等无产阶级革命先烈的时候,可以用铿锵有力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让学生充分感受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

二、巧妙设置启发式问题,引领学生积极探究

初中生大多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地诱导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师设置的启发式问题的引领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探寻问题背后的答案,直到完全找到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问题的设置。从不同角度设置启发式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正面进行发问、进行启发。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提出启发式问题,以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如,在教学与改革开放有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笔者设置了这样几个步骤:(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2)在此基础上笔者提问:中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为了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纷纷进行积极的探究,有的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极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启发式发问,以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让其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如,笔者从反面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不实施改革开放,中国的现在可能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纷纷地进行思考、讨论、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有利于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环境。

三、设置发现式启发模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

如何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地运用发现式启发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启发式情境,让学生自己在教学情境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发现的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有效的发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高效历史课堂的构建。在发现式启发模式下,教师必须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

四、注重多种启发方式的应用,让学生在启发中不断提升

1.采用观察启发方式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观察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启发式引导。如,在教学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将一些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情形的图片、影像资料等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日寇凶残的本性和中国抗日的不易和获得最终胜利的原因。笔者以近段时间的事件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事件的有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深刻了解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可以组织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坚持理国,让学生从事件认识到爱国与每个人之间密切的关系。

2.采用对比启发方式

对比启发也是一种常见的历史启发式教学方式,指的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加以对比,经过启发,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如,将中国明清时代的资本主义萌芽与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难以发展起来。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4篇

要做到“以学术的方式备课”,要求教师一是要有研究的意识,二是要具备研究的能力。具体到语文教学的整个流程,主要应该在以下两方面着力。

一、以“学术的方式”研读文本,力求文本教学效能的最大化

教师首先要在不参考任何资料的情况下“先行进入文本”,这样可以获得对文本的独到感知,同时也能发现自己阅读上的费解点与困惑点,而这些极有可能也是学生阅读时的障碍(对学生阅读上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问卷或当堂质疑的方式来了解、解决)。发现了问题,通过查阅、整合资料,综合分析得到合理的答案与解释,然后再根据教学的需要确定“教什么”,才能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

以《拿来主义》为例,下面的教学是很有代表性的:找出文中写了哪几种“主义”,然后一一破解这几种“主义”。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要解释鲁迅先生论述“拿来主义”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谈起,自然要涉及“大宅子”的比喻及比喻论证,自然要对鲁迅杂文“嬉笑怒骂”式的语言作赏析。

这些是《教师教学用书》“课文研讨”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中必须处理的基本问题。但如果把这些作为教学的全部,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本质上仍是没有多少收获的。因为这些问题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基本上就能解决。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应该探究哪些问题,教师要练就一双敏锐的鹰眼。

比如,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送去主义”的表现与危害的时候,有基本相同的表述:“送去主义”既送“物”,又送“人”,最终的结果是“亡国灭种”。这样的分析初看似乎有理,但却经不住推敲。送古董、送古画新画到国外展览,送艺术家到国外表演,即便有些一厢情愿,毕竟属于“文化交流”的范畴;而把“中国的煤”让全世界使用,即便是事实,恐怕也没有“白送”的道理,怎么两者都会有“亡国灭种”的危险呢?可鲁迅所描绘的后代子孙“佳节大典”、“磕头贺喜”讨奖赏的画面明明就是亡国灭种的形象写照。这又该如何解释?

与一些教师谈及这个问题,回答是“没想过”。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也发现不了或解答不了,那么课上就只能在文本的表层、在学生自己读得懂看得明白的地方打转转,白白耗费教师自身与学生的生命。

《拿来主义》是杂文,杂文的分析说理侧重于形象性(或曰文学性),所以阅读的时候,必须把形象背后隐含的思想或思维的轨迹清晰化。这样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有些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备课的时候不是不可以参考其他资料,但绝不能机械地克隆与照搬。学会对相关资料进行合理取舍与有机整合,这本身就是“学术”的内容之一。

关于《拿来主义》的写作背景,一些教师的课件上仍有“反动政府奉行政策”、“鲁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等词句;关于文章的主旨,教师一口一个“鲁迅谈的是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问题”;关于孱头、昏蛋和废物,教师则概括为逃避主义、虚无主义、投降主义。这些提法不是教师的凭空臆造,“教参”、“教师用书”上都曾有过这样的表述。但问题是,教师面对带有明显政治先行式的论断,面对带有时代局限的阐释,面对有明显舛误的解析,为什么就不能如鲁迅文中所言“放开脑髓”、“有辨别”地“挑选”呢?对《拿来主义》主旨的理解,《教师教学用书》有一个沿袭多年的错误,即鲁迅谈的是要“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所以很多教师在课上也大谈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常常听得爱动脑筋的学生目瞪口呆:原来鲁迅的“作文”如此糟糕,前半部分说的是“送去”(送到外国)的危害,后半部分说的是从先人那里“拿来”,哪儿也不挨哪儿嘛。

“有辨别”地“挑选”是对参考资料的基本态度,教师用书也好,教案选也罢,都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教师要学会对已有的成果实行“拿来主义”,最终的目的是创出自己的新方案。

二、以“学术的方式”研究教法,力求教学设计与教学操作的最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学生主体”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认为上课就是要让学生唱主角,就是让学生多说话,多讨论,多活动,而教师则只起组织调度(有点像主持人)的作用。有位教师教《拿来主义》,课堂教学以对话为主,教师问学生答,常常是一个问题要几个学生回答,学生答得好或者答得不好,教师统统予以肯定或鼓励。比如教师问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用整整四段文字写“送去主义”,有答是为了与后文的“拿来主义”形成对比的,有答是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的,有答第3段用了比喻论证的。不能说这些回答错误,但教师设此问的主要目的笔者推测还是想让学生对文本的思路与结构有个宏观的把握,上述几个学生的回答,或者以偏概全,或者答非所问,教师应该在不损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予以指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严谨、开阔。

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但如何调动“主体”的学习期待、令其思维勃发,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的设问要具有鲜明的指向性,要抓住文本的关键点聚焦学生的思考,要能起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作用;而教师的评点与引导要有点石成金之功效。这样课堂上才会产生有建构意义的对话及有思维含量的课堂生成。否则,学生说得再多,实际上是“什么都没说”;教师讲得再多,实际上是“什么也没讲”。

课堂讨论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的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在信息的多项传递过程中获得、巩固知识,或解决有争论的、学生难以直接理解的问题。有位教师在教学中几次让学生讨论,其提交学生讨论的问题如下:①文章题为“拿来主义”,找一找文中涉及多少个“主义”?②“送去主义”是对外交流中的畸形状态,会产生畸形结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样的结果?③第6段哪个词最重要?第1个问题学生浏览文本后就能答出,还有必要讨论吗?第2、3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当然是五花八门,因为这样的设问本身就是“无理而问”,谁都明白,不是所有的文本(或文段)都能用找出关键词或最重要的词即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招数来突破的。

可以设想,几个学生聚在一起嚷嚷一通,或者争个面红耳赤,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这样的活跃只是外在的,没有思维的碰撞与不深入的讨论,其实质只能是“作秀”。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导入及进行中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资料”:中国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占全世界的比重;清朝的文字狱;达达主义画家改作的三幅《蒙娜丽莎》画作;庞德的意象诗歌《诗章》、《在地铁车站》及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顾城的短诗《一代人》;力士、夏士莲、奥妙、立顿等洋品牌的提价风潮及所受的处罚。

把文本作为“由头”或“引子”,以文本或文本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为端点,无限制地延伸开来拓展出去,实际上是教学散漫化、随意化的表现,这样做除了客观上多少有些开阔学生视野、显示教师的博学等作用外,于文本的阅读与解析实在没有多大的帮助。

拿来主义问题探究范文第15篇

一、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1.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 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

二、努力抓好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师生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

1.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①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果。③运用探究式教学。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2. 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数学教学中将开放式问题带入课堂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也是当前数学教育的发展潮流。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考空间广阔,思维活动的自由度较大,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展开,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更多,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效果。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数学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三、创新教学方法

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基于这一新数学教学理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改革或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方法。

1. 师生共同探究,学生主动参与。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学模式。

2. 学生分组交流,师生互动总结。此方法以教学内容为媒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例如讲解“整式的加减中的同类项”时,教师就可较好地实施这一方法,如以下面的方式进行设计:在上课时先拿出几小袋硬币,要学生们数一下各有多少钱,结果出现:

学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中拿出来,边拿边加数:5角,1.5元,2元……(三分钟后报出共8.3元)。

学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的拿出来,把5角的2个,2个的拿出来……(二分钟后报出共8.3元)。

学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一分二十秒后报出共8.3元)教师设问:哪一位同学数得最快,并且不容易弄错,为什么?

学生异口同声说出:“学生3既快又准,因为采用了分类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