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拿来主义教案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篇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加拿大; 新自由主义; 新保守主义; 自由社会公平话语

一、引言

加拿大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以其独特的多元文化民族特征著称于世。多元文化是加拿大的基本国情,文化互动一直是加拿大民众实际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教育政策中一直十分活跃。该政策原初的核心目标是兼顾尊重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公平。这些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主要有:文化保存计划、官方语言教育计划和反种族主义教育[1]。从世界范围来讲,加拿大也是最早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自由社会平等话语等理念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彼此互动,正对公共政策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国内教育界有关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的研究,多是对其前期显性内容的描述,对新近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究竟有何影响则关注不多,尤其是未深入分析当前兴起的意识形态对现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影响。

文章在简要说明上述三种话语基本主张的基础上,通过对加拿大教育政策新近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从国家、省以及学区等层面论述这三种话语对当前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产生的交互式影响。

二、当代公共政策新兴思潮:

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与自由社会平等话语

教育政策是当今社会主要的公共政策之一。而影响当今公共政策的新思潮主要有三种,即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以及自由社会平等话语。这三种话语也日益对当今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产生复杂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强调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2]。新自由主义强调自由市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认为整个社会都应该像市场那样自由运作[3]。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想开始在整个加拿大流行。

新保守主义是一种更理性的保守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的结合体,其思潮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强调个人主义、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场经济,即反国家主义的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相信自由市场对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由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尊重平等,反对平均。新保守主义强调对社会主流群体的历史及其传统价值观的理解。新保守主义思想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4]。最初,这种思想主要体现在安大略省政府强烈反对当前文化多样性的法案中,在这些法案中,反种族主义及倡导就业平等等政策遭到废止。

自由社会公平话语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平与平等的重要性。虽然受到新自由主义以及新保守主义的影响,建立在自由社会公平话语基础上的旧教育政策影响逐渐减弱,但是这种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近几年来,加拿大教育政策中对语言多样性和教育平等的倡导有所回归,包括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内的很多加拿大社会政策也都强调对社会公平的重视,这种对社会公平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对“提高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以及创造平等的机会”等方面的关注。[5]

可见,上述三种话语有较明显的差异。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影响当代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呢?

三、国家层面的视角:

加拿大教育部部长联席会宣言分析

加拿大在教育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领导体制,联邦政府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联邦教育部门。为了商讨全国性的教育议题,协调各省区的教育事宜,加拿大各省区教育部长组成了联席会(the Council of Ministers of Education for Canada,以下简称 CMEC),所以CMEC的主张大致能够反映加拿大各省教育政策的基本共识。CMEC也一直是加拿大在国际教育事务中的代表,因此,下文以此考察其国家层面的政策倾向。

新自由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显现。强调将教育和就业及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主张,就是加拿大教育领域中,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最明显的一个例子。CMEC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宣传新自由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从CMEC近几年提出的各种教育宣言、教育发展目标以及教育报告的内容中可以看出其带有浓重的新自由主义味道。1993年,CMEC在其宣言中提出,“我们都非常清楚当前这种处速变化中的世界对于教育所提出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对技能型劳动力的迫切需要以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就业产生重要影响的科技进步。这些改变对我们的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保证教育的高质量、普及性、流动性以及义务性”[6]。

CMEC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学生参与全球经济活动做好准备。为此,CMEC提出教育应该实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将学校看作是重视社会多样性、健康以及为心理和营养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第二个目标是将学校视为在测评学生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公共服务机构”[7]。换句话来说,就是把学校建成一个更加关注于学习的场所,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使学生具备面对未来教育挑战,适应未来职场生活以及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学习型社会的能力。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3篇

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由于时代的隔膜,加上鲁迅先生隐晦曲折的笔调,反语讽刺的大量运用,学生阅读鲁迅杂文十分困难。其实,鲁迅杂文又何止学生难学,教师同样觉得难教。有一同事曾说他每次要教鲁迅文章就觉得特别紧张,生怕教不好,一方面对不起学生,另一方面还“玷污”了先生的作品。刚开始讲课时我也延续了中学老师的做法,几个词语,几个句子,几个标点总要衍生出几种可能,可是任自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们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二、案例构想

传统教学方式教《拿来主义》是先因后果,平铺直叙,教学效果一般。我采用先果后因的逆向教学方式:先教授课文后半部分,教学内容是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再教授课文前半部分,明确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并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风格。先教授课文后半部分,再由果溯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全文。

三、案例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拿来主义》,大家速读课文,看一下文章哪些段落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学生速读课文)

生:第7段以后的内容具体阐述“拿来主义”的主张。

师:第7段以后的段落中有哪些标志性的词语?

生:第7段首“所以”,第8段段首“譬如”,第10段段首“总之”。

师:那这些标志性的词语告诉我们7段后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生:7-10段具体论述“拿来主义”,第7段提出,8、9段论述,第10段总结。

师:说得非常好。第7段作者说“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接下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请问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

生:怕。

师:“怕”的表现?

生:徘徊不敢走进门。

师:鲁迅先生如何称呼这些人?

生:孱头(板书: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号?

生:再一种就是“勃然大怒”,于是就放一把火把宅子烧掉,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昏蛋”;另外一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一切”“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废物”。(板书:怒一放一把火烧光,喜一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

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打比方,那“大宅子”是比喻什么?

(学生沉默)

师:(引导)请大家结合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而写的,那“大宅子”比如

生:文化遗产。

师:对!是文化遗产。

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比喻写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度是否正确?

生:错误。

师:那有没有正确的?

生:有。占有,挑选。(板书:正确态度:占有,挑选)

师:好!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

(学生齐声朗读)

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来打比方,分别说一说。

生1:鱼翅。

生2:鸦片。

生3: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对待“鱼翅”应持什么态度?

生:“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板书:吃掉)

师:“鱼翅”可以“吃掉”,那它是有益的东西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

师:我们讲到“大宅子”是“文化遗产”,那“鱼翅”就是“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精华。我们再来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

师:没有害。

生:当然有害,因为它毒害了中国人。

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的东西。曾经说过,要排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

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度?

生: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板书:存放)

师:送博物馆干什么?

生1:展览。

生2: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

师: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

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度。

生:请她们各自走散。(板书:走散)

师:也是应该抛弃的、排除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师:从以上来看,对待文化遗产,错误的态度分析了,正确的态度有了,该是下结论的时候了。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

生朗读。

师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生:“我们要拿来”。

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来”的具体做法,有哪几点?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

生:使用的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存放的有:烟枪和妪灯。毁灭的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

生:不能,只能存放。

师:前面说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占有、挑选。归纳起来讲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师:最后,我们看看拿来的目的是什么?

生:给自己用。

师:那么,自己有的东西要不要拿来。

生:拿自己没有的。

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来的目的就是创新。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板书:创新)

师:我们通过分析,明确了第7段以后的内容具体阐述了“拿来主义”,及“拿来主义”的实质及具体做法。那么我们接着来看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文章在什么地方阐述的?

生:前6段。

师:为什么?

生:第7段段首的“所以”告诉我们之前的内容为原因。

师:非常好。那在前6段又有哪些“主义”?

生:“闭关主义”“送去主义”。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板书:闭关主义)

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做法呢?(板书:落后挨打)

生:搞“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1: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2: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去。

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板书: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

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

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讨好。

生2:投降。(板书:实质:、投降)

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

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分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用残羹冷炙?

生:叫花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花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1:同情他。

生2:打发他。

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四、案例总结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印第安人 教育 相同点

民族教育比较是用世界的科学思维观点与方法,利用相关的理论与科学技术,对比当前世界不同国家、区域的民族教育现状;采用多思维角度,教学民族教育的不同点、相同点教学比较,探讨民族教育共同规律及发展总趋势,以推动各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达到提高各国办学质量和文化科学水平服务的目的。古代罗马知名学者塔西陀对比较研究具有深刻认识。他说过: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育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加拿大和美国都是美洲的大国,印第安人很早就在这两个国家土著。将这两国的印第安人教育状况作一对比,探讨这两国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的共同之处,以便借鉴外国少数民族教育经验,进一步提升我国民族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两国印第安人居住区具有宗教学校

早在加拿大成立联邦时,在魁北克的新教徒和其他地区的罗马天主教徒,都在印第安人居住区开设了各种宗教学校。在1949年纽芬兰加邦时,就有8种不同宗教的派别通过多种方式保留了自己开办在中小学中开办教会学校的权力。除公开由教会主办的教学会学校之外,加拿大的宗教教会还出资管理着国内近50%的私立学校。这种私立学校招生率还高于公办学校,但私立学校的规模比较小,在校生人数不足200人的点总数的75%。[1](P615)

在美国,无论是白人还是印第安人等有色人种学校,都同教会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宗教组织都主办过印第安人的学校。例如,公理会教士脱诺尔(Asa turner)与耶鲁学院的同学组织了耶鲁神职工作队,在伊利诺斯州开办了文实学校。此后,又在阿华州设立了教会学校。又如,浸礼会教士派克(John Mason Deck)在印第安那州伊利诺斯州和密苏里州开办过几所星期日学校。[2](P699)在高等教育中,教会组织创办大学的实例也很多。例如,美国浸礼会国内布道团(The American Baptist Home Mission Society)曾经投资资助印第安人民族学院。这些民族大学虽然不完全是为印第安人大学生设立的,但应该有不少印第安人大学生在其中就读。

二、印第安民族学校都开始了双语教学

在世界各国,凡是存在少数民族的地区,学校教育中绝大数都有双语教学。这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在加拿大,由于民族的繁多,流行英语、法语和其他各种民族语言。在加拿大,土著的印第安人由于历史的悠久,有“第一民族”之称,他们说不统一的语言,约有60种之多。因此,印第安人认为自己分属不同的民族,当地的一些人类学家也赞成这种观点,但在《加拿大印第安人法》中,官方一律称他们为“印第安人”。为了加速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联邦政府大力支持双语教学。官方为各省和地区提供双语教学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的资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为各省双语教学提供了2.96亿加元,从法律上讲,加拿大的“权利和自由”规定本国青少年可以运用本民族的母语或其父母祖辈的语言,到学校学习文化。在语言种类上分析,在魁北克省内的85%的人讲法语,而在新不伦瑞克省有百分之三十的人讲法语,而其他地区绝大多数人讲英语。语言的不统一,使得加拿大印第安人的双语教学就十分必要。[3]

美国由于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语言种类繁杂。早在1664年英国人踏上美洲殖民地时,在北美大陆就有18种不同国家的欧洲和500种印第安语言了。因此,在印第安人学校进行双语教学非常必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议会颁布了《双语教育法》。在联邦政府的支持下,全国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印第安人的学校,除了学习印第安柴罗基部落语言外,还要学习英语、德语、法语、挪威语和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联邦政府对双语教学的学校管理还比较严格。据一份白宫教育问题分析小组于1981年的调查报告,符合政府的标准双语教学项目不是很多。[4](P23-26)但是,我们认为,在印第安人等有色民族的学校中,开展双语教育,对于加深各民族这间的文化交流,提高印第安人学习英语、法语等外语的能力,肯定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比较教育的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广的学术问题,由于对比的角度不同,视野的范围不同,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上述所述,仅仅是笔者的一言之见,深入研究外国教育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借鉴外国的教育经验,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服务。

三、均有促进印第安民族教育发展的法律

加拿大的民族结构中,印第安人、梅蒂人和纽特人等土著民族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族。2013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的数字表明,该国共有土著民族九十八万人,为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其中印第安人,占百分之六十二。[2](P672)由于加拿大联邦政府不设教育部,教育管理实行高度的地方分权自治,在各省均设有教育部管理印第安人的教育。虽然如此,联邦政府还是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对印第安人的教育实施宏观管理,例如,1911年,印第安事务部颁布了《印第安法》,规定7――15岁的印第安青少年必须接受初级的义务教育。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联邦政府又颁布了《由印第安人控制的印第安人教育》,该法规主要是针对印第安人对白种人外来文化的抵制现象、企图采用印第安人自己办学校、自己选用本民族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等措施,来转变印第安人对外来民族控制教育的思想观念。设法由“对印第安人进行教育转变为由印第安人自己进行教育 ”[5](P65-68)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虽然表面上由印第安人管理学校,聘用本民族的教师,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上仍采用白种人的制度。此外,教育经费不足、缺乏本民族的教育体制和教学人才,也使印第安人的教育事业面临重重困难。[6](P177-180)为了促使印第安人能够进入大学学习,政府的《印第安事务和北方开发部法案》,规定对印第安少数民族攻读大学,提供援助资金,包括学费、书费、交通费和生活补助费。又如,二十一世纪初,加拿大教育部门制定了《2001年土著学生奖学金、大学奖学金方案》,每年向印第安土著民族大学生提供200万加元的奖学金,奖学金种类多达400多种。[7](P3)

除联邦政府外,各省政府也制定了法律、法规来推动印第安民族的教育事业。例如,加拿大萨省(Saskatchewan)于1999年颁布了《土著民族高等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为提高印第安人的识字率和升学率,培养他们大学毕业就业的技能和技巧;2000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颁布了《加强联系:阿尔伯塔政府土著民族政策框架》等法规文件。

在美国,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民族。目前主要集中在亚利桑那(Arizona)、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mia)、新墨西哥州(New Mecico)和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等四个州,约有300个部落。随着印第安人反对各族歧视运动的开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印第安人的教育逐步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重视,国会通过一系列促进印第安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法规。例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颁布的《印第安人教育法案》,三年后,又颁布了《印第安民族自决与教育援助法案》(Indian Selt-Determination and Education Assistance Act)。[8](P6-12)前一法案是美国建国后首部专门为印第安人教育制定的法案,主要目的是通过联邦政府经济上对印第安人保留区的学校和入学儿童提供补助。此后,通过修改法案的形式,鼓励发展印第安人居住区的学校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并调动教师开发设计双语课本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印第安民族自决与教育援助法案》从政治角度调动印第安民族参与本民族的政治活动,以维护本民族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为达到这一政治目标,联邦政府允许印第安部落和政府的印第安事务局可以签订契约,开办由印第安人自己管理的契约学校(Contract Schools)。

为了发展印第安人的高等教育,国会于1978年又通过了《部落自主社会学院援助法案》(Tribally Controlled Community College Assistance Act ),由于该法案主要涉及印第安部落高等学院的办学,故又称《部落学院法案》(Tribal College Act)。

四、两国的印第安民族都受过联邦政府的“同化教育”

在加拿大,学者汉普顿(Eber Hamptom)认为,印第安人的教育有五层含义,其中之一就是“同化教育”,所谓同化教育是指白人使用自己的教育方式,为达到白人同化其它民族而对外民族进行的教育。

在加拿大,从英国殖民时期就开始对土著民族实施了同化教育。殖民者的目的是要通过文化教育来强制性地“驯化”土著印第安民族。用欧洲西方的传统习惯和文化同化印第安人。就是在加拿大独立后,联邦政府推行义务教育,要求印第安人子女入学,但却规定一切学校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教学内容是欧洲的传统文化,课程计划中没有印第安民族所需要的课程。结果,造成不少印第安中小学生逃学。[9](P49)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加拿大政府对印第安民族实施“同化教育”政策的时间是在约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同化教育政策是欧洲民族自我中心主义在教育上的表现。联邦官员带着民族自我中心论的偏见,一贯认为本民族的文化高雅,而印第安人的文化落后,因此,对印第安民族而言,他们应该抛弃传统文化,接受欧洲人的先进文化。

美国联邦政府对印第安人采取教育同化政策的时间,一些学者认为是在1880――1934年。在这一时期,美国白种人通过派遣传教士到印第安人地区开办学校。美国基督教团中的不少传教士都是早期开办印第安人学校的先锋。例如,京士伯格(Cyrus Kingsburg)深入到田纳西州的柴拉基部落(Cherokees)、华虚朋(Cephas Washbum)和芬尼(Alfred Frinney)到阿肯色州长的柴拉基部落进行传教和开办学校。[10]1-2此外,联邦政府为大力推进各地的同化教育,还设立了专职人员负责贯彻和实施联邦政府的同化教育计划,以便进一步改进印第安人的教育。他们还把印第安人中学习成绩优秀的青年送进高等学校学习,培养具有同化素质的医师、律师和教师。到了1916年,联邦印第安人事务局还为印第安人学校在课程上,设计了园艺、养禽、工本、种植、制乳、烹饪、缝衣等课程计划。企图加速同化教育的发展。

由于加、美两国同化教育政策普遍受到印第安人的抵制,两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中期开始,把教育政策从“同化”转为“自治”和多元化教育。

五、均设立印第安民族自治学校

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长期进行了争取本民族教育自的斗争,迫使联邦政府于1972年通过了一项新政策,即政府专门开办由部落控制的学校(Band-Controude Schools)。此项措施在印第安人教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不但印第安人可以逐步掌握自由的教育权,而且印第安人的代表在学校董事会也取得了应有的地位。据统计,1984――1985年间,全加拿大的印第安人子女中,有22.8%在部落控制的学校就学。[11](P34-38)加拿大国内的教育自治政策同政治上的自治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了土著民族自治州。较早成立自治政府的是塞切尔州和克里――纳斯卡皮州。在自治政权的建立后,印第安人的传统图腾艺术、固纽特人冰屋等优秀文化也在学校中得到了宣传。1992年在夏洛特城召开的宪法修改会议上,规定联邦政府必须保护和发展土著民族的语言、文化、经济、土著地位。

美国印第安人的教育自治运动,早在南北战争结束后就开始了。例如,皮拨代教育基金(Beabody Education Found)、詹尼斯教育基金(Anna T・jeanes Found)和斯列特教育基金(John Slater Found)投资数万美元为少数民族办学校。

美国在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后,随着民权运动的高涨,印第安民族争取教育自治权的斗争也进一步深入。由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于1954年对布郎托皮卡教育局一案作出的判决,认为黑白人分校接受教育是违反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从而使1896年联邦政府实施的黑人与白人“隔离而平等”是违法的。此后,美国印第安人教育权和教育自治权学校日逐增多。[12](P72-77)1964年,立法部门颁布《公民权利法》,禁止财政机构向实行歧视印第安等少数民族的大学提供经费资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15.

[2]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672-699.

[3]王英杰.加拿大语言规划关注语言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3-3(6).

[4]陈青.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教育政策概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23-26.

[5]胡锦山.二十世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之演变与印第安人事务的发展[J].世界民族,2004(2):65-68.

[6]屈书杰.美国黑人教育发展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177-180

[7]曹迪.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加拿大土著民族语言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4(10):3.

[8] D・Chauers,1980,Isolation and Krainofif:The Case of the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al Researcher,in Educational Researcher,9:6-12.

[9]阮西湖.加拿大民族政策的两个转折点:多元文化主义和土著人自治[J].世界民族,1999(1):49.

[10]候晓宁.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的同化教育政策[J].现代交际,2012(4):1-2.

[11]林志鹏加拿大印第安人民族教育的历史发展概况[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

(6):34-38.

[12]杨光明.美国印第安部落自治的演进及其启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72-77.

作者简介: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切入点;问题设计;问题激励;问题强化

设问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用来导入与激趣,用来凝聚注意力,引导思路进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是,许多教师常常抱怨说,学生一问三不知,或是很少能答到点子上。如果多问几个问题,或多给点思考时间,根本没法完成教学任务。于是语文课堂常常变成“一言堂”,长此以往,必然使许多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发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考查出来。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技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增强设问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根据对象选择合适的切入点

一般来说,切入点越大,问题越难回答;切入点越小,问题越容易回答。切入点太大,学生会无所适从,或不自信。切入点太小,如,“是不是”“好不好”,这样的问题一般没有多少思考价值,问多了,很多学生回答时还会随大流而懒于思考。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语文素养程度来设计问题,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如,素养一般的学生,可以这样问:“《拿来主义》语言有什么特点?”这就把学生的回答限定在语言特点这个层面了。问题问得宽泛也有它的好处,一是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因为回答的角度有很多;二是可以集思广益,激发更多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课堂气氛也会更加活跃。而对语文素养低的学生,设问还要选择更小的切入点,进一步降低难度,比如,可以这样问:“《拿来主义》语言风格如何?”如果学生答不上来,还可再缩小切入点,如,提示学生以第一段为例,重点体会“捧”“挂”“进步”等语言有什么风格特点。

二、注意不同能力、水平问题的设计与分配

在很多教师眼里,问题只有难易之分,这样未免过于肤浅。教师设问时还应注意设问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记忆力、综合与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还是判断力等,因为这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问题。

有些语文课看过去热热闹闹,学生回答得积极性很高,比如,“鲁迅原名是什么?”“他是哪里人?”“全文共几段?”殊不知,这些都是事实性问题,从课文和注释里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只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难度也低。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不同能力水平的问题。例如:“文章要论述的是‘拿来主义’,但前面写的却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这是什么写法?”这是经验性问题,需要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分析领悟到“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不足取,再顺势提出“拿来主义”的必要性,经过综合思考,最后才能得出“先破后立(或对比反衬)”这一答案。设计这一问,目的不在于简单地让学生记住文章用了什么写法,而在于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普遍意义。

三、学会设计激励性问题

所谓激励性问题就是用启发式提问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或修正学生最初的答案的问题。高明的教师总是能备好学情,善于预见学生回答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且随机应变,设计激励性问题引导学生自我修正。笔者引导学生体会《拿来主义》语言的深刻内涵时,问学生:文中“抛来”与“抛给”含义是否相同,有学生回答相同。我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接着设计了一些激励性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

师:作者说,“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同还是不同?(生:不同。)

师:那“抛来”和“抛给”有什么不同呢?(生:答不上来。)

师:你还记得辨别近义词最常用的方法是辨别什么?(生:辨别不同的语素。)

师:对了,这里的“来”和“给”有什么不同含义?(生: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师:举个例,主持人向台下抛礼物,你伸手抢了一个,你是抢到了主持人‘抛给’的还是‘抛来’的礼物?他是特地抛给你的吗?(生:抛来的。我明白了,因为他不是特地抛给我的,是向观众随意抛的。而“给”字一般有明确对象,带有某种企图,帝国主义向我们倾销鸦片、废枪炮等,是不怀好意的。所以,鲁迅说是“抛给的”。)

这位学生通过我的启发,终于明白了错误所在,并深刻理解了杂文语言犀利深刻的特点,并获得了积极思考的成功与喜悦。

四、注意学生回答后的强化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 法律多元化 少数民族立法

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是由不同族群、不同民族语言和不同构成的多元文化共同体。而多元文化主义能在加拿大本土实现制度化,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其中社会自由主义思潮为此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意识基础。

此过程是加拿大政府根据国际和国内局势演变,从维护民族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民族政策做出适当调整的过程,也是国内英法两裔之间相互协调获得官方认可,土著民族的权力诉求以及移民群体整合的过程。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政策经历了从“盎格鲁·撒克逊化”的“一元同化”、英裔和法裔为主导的“二元熔炉文化”,到“多元文化主义”的演变过程。不同的“文化”在一系列司法和立法的保护下,争取到了自己的平等地位,使多元化成为一个法律上的权力术语。

我国也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语言,与加拿的民族构成有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政策中吸取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民族文化政策,为我国的民族立法和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提供参考。

多元文化主义的涵义

当代西方文论家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力求从全方位对该理论做出客观和准确的阐述。从国际政治的角度分析,他们认为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应在国际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待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分析,他们认为当今各种文化已呈现表层化趋势,不确定性和弥散性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局面。

加拿大学者克林·坎贝尔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认为加拿大是由许多民族和少数民族群体组成的,作为群体,他们在介入财富和社会资源都是平等的。”①查尔斯·泰勒认为多元文化主义就是一种“承认的政治”。②虽然以上说法对多元文化主义的解释角度不同,但都概括出了其本质就是一种在自由主义框架内以寻求族群平等与共存为目标、以承认族群权利为核心的政治思潮与理论。③

与其它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相比,加拿大实行的文化政策具有本土性和独特性。加拿大政府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认定英语和法语同时为官方语言,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但不认定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为主流和正统的文化,这就是所谓的“二元对多元”,即“双语框架下的多元文化政策”。

多元文化主义的法制化过程

笔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能在加拿大法制化基于以皮埃尔·特鲁多为首的政府当局为缓和尖锐的民族冲突而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因此加拿大双语框架下的多元文化政策烙上了皮埃尔·特鲁多的印记。皮埃尔·特鲁多在处理魁北克民族问题上所提出的口号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公正社会”,以此得到新移民和原住民的支持,达到建立统一联邦国家的政治目标。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的演进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二战后至1971年,此为前官方政策时期。这段时期内,加拿大努力在国家政策上废除民族歧视和去掉殖民主义痕迹,逐渐向承认民族多元化过渡。第二个阶段是从1971年至1982年正式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官方民族政策写入宪法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各民族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维护了各族群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20世纪末以来,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作用开始转向,大众不再信服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对理论本身所存在的各种矛盾提出质疑。现阶段人们对各自的民族身份认同产生了质疑,所以政策也就转向“融合性的多元文化主义”,为了缓和身份认同危机,加拿大政府提倡“包容的公民身份”。

多元文化主义中法律的角色定义

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多元文化主义关注的主体必然是如何协调多民族国家内的民族关系,以及不同民族群体如何共存的问题。④人民也倾向用此观点来处理各种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身份独立性。多元文化主义是宗教和教育等领域实施各项政策的指导思想,然而在法律领域,多元文化主义的角色定义则相对模糊,在实际的司法案件中,多元文化主义的主张通常被悬置。司法机构通常用一种单一的、普世主义的“一元国家法”来同化各种民族文化差异。但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到来,“一元化”的主张逐渐被结构,文化多元化等主张占据上风,提倡每个文化群体都应该努力获得身份认同。这在司法实践中,无疑给司法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最高法院的熟悉大法官布莱恩—迪克逊凭借他对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的理解,通过诠释来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这对后来加拿大法律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锡克教警员头巾案为例,一名加拿大锡克教警员遵循本民族的传统坚持在巡逻中佩戴具有民族特色的头巾,而这一要求却遭到警队的严厉拒绝。因为根据加拿大法律,骑警应佩戴皇家骑警的正式头盔。最后他向司法机构提出申述,宣称警察机构应该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案件的结果是司法机构允许锡克教骑警可以在巡逻时佩戴头巾。当然大众还是普遍对案件的结果持反对态度,认为任何民族的成员都应该遵守国家法律。这个案件结果引起大众对司法系统的争议,也对传统的法律体制提出了质疑: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依赖正统的法律观念通过公平的方式来承认不同的社会文化身份,对不同文化群体的纠纷进行公平的司法裁决呢?⑤每个民族和社会群体都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律文化理念,尽管西方社会一贯主张民主和自由,但法律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受到大众和政府的极大关注,要完全实现多元化存在很大障碍,法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版图里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多元文化主义应该怎样升华至国家意识形态和融入到国家司法系统中来?毋庸置疑,法律多元化的事实在加拿大是被官方所认可的,普通法、大陆法等传统法律被民众普遍接受,但土著人以及一些少数族群的法律观点却并不为被大众和司法机构普遍接受,在实际的司法行为中不可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从某种程度上看,法律领域在多元文化主义的体系中未能找寻到与之相对应的理论价值。虽然在实际的案件中,法官也承认少数族群法律体系的合法地位,但大众还是认为所有的民众应规范在统一的法律体制下,这一观点已根深蒂固到大众的意识理念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司法体系融入到文化马赛克的政策中。

多元文化主义对中国民族政策的启示

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文化之间相互促进和发展。虽然政府并未对国家的文化政策形成官方描述,但是事实上社会已经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现象,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加拿大的文化政策。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意识形态迥异,且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多元文化主义有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我国对多元文化主义断不可全盘照搬照抄。只能根据本国的基本国情,吸收多元文化主义有益成分与我国本土情况相结合。我国要处理好“多元”和“一体”的关系,才能在求同存异的关系中把握住平衡点,促进各民族文化和谐共生。

不同的族群文化是否应该在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下得到平等对待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笔者认为,我国无法将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直接移植过来,因为缺乏自由主义的社会根基。对加拿大的多元主义可借鉴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多元”上,我国现阶段应秉承“差异颂扬”的政策,即维护族群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不应该仅是文化表象上的呈现,而是如何在现有的政策框架内,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使少数民族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来维护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提高少数民族的社会地位和他们参与社会的积极性,增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最终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

多元文化主义在加拿大经过一系列演变最终制度化,成为一种基本文化政策被大众接受,但同时也对加拿大的司法制度提出了挑战,反映了法律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版图内模糊的角色定义。我国可以从加拿大的民族政策中吸取其适宜的部分,为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文化权利以及为少数民族立法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Campell: Parties, Leaders, and ideologies in Canada, New York: McGraw —Hill Ryerson Limited, 1996, p139.

②Galzer:N. We are All Multiculturalism No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46.

③常士闫:“超越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反思”,《世界民族》,2008年第4期。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7篇

于明

2000年6月26-30日,由国家法官学院主办的中国—加拿大高级法官培训项目第五次联合研讨会及“WTO与司法机构”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得到中国和加拿大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中加合作项目中方项目主任王世民、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方光成,加拿大驻华大使贝祥、参赞诺恒立、中加合作项目加方项目执行机构主任海伦·杜蒙教授到会致词并做重要讲话。郑成思、赵维田、郭寿康教授,高级法官孙南申、陶凯元等十几位国内专家和学者以及十几位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麦吉尔大学的教授和安大略省的大法官、律师在研讨会上发言,德国和欧盟也派代表出席了研讨会。国家法官学院的其他领导、骨干教师和来自全国各地法院的百余名资深法官参加了研讨会。与会的中外专家和法官就“WTO与司法机构”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广泛的交流。

一、WTO的建立与完善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要追溯于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成立之时,该协定脱胎于未获批准的国际贸易组织协定(ITO),即1943年布里斯敦国际金融会议通过的三个文件之一: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世界银行协定、国际贸易组织协定(ITO)。前两个文件即时生效,而ITO由于美国政府的反对,几经坎坷,于1947年10月,在日内瓦会议上将其中第四章“贸易政策”抽出来,单独形成一个非经各国立法机关审批的政府间的临时性行政协议——GATT。它为WTO奠定了两个基本方向:1满足了各国降低和消除货物关税以及1994年后服务贸易壁垒的要求;2创设了义务性的规定,阻止或消除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的其他形式的障碍或壁垒(非关税壁垒)。从1948年至1994年,在GATT的主持下,共进行了8个回合的谈判,目的在于根据上述两点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体制。早期的谈判仅关注关税问题,自1968年的《反倾销法案》后,非关税问题涌现出来,从1979年开始由六个《东京回合守则》加以扩展。1994年的第15轮谈判,即乌拉圭谈判达成了《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正式创立了WTO。在这一时期,WTO的基本要件和法律得以确立,这其中包括了WTO最重要的原则和协议,为今天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法律基础。加拿大多吉尔大学阿曼德·迈斯德拉尔教授、欧盟代表弗兰兹·贾森、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对外贸易大学白树强教授等在发言中进一步指出,WTO即法制经济,中国加入WTO对其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入世带来的经济冲击不会一夜间到来,入世对中国直接产生影响的将是法律的重新构建。

二、WTO规则在法院审判中的适用

阿曼德·迈斯德拉尔教授在介绍加拿大法院适用法律方面的情况时说,加拿大法院时常会受理有关执行GATT规则的案件,但是,在加拿大,国际条约不是自动生效,必须转化为国内法才能适用;当一部法律与GATT之间有冲突时,国内法优先;加拿大最高法院最近认为,法院应当研究国际条约以便确定本国履行国际义务时有所帮助,而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有几次加拿大事实上已经违背了GATT的义务,原因就是法院错误地适用了GATT规则,而没有适用本国法。德国律师葛毅在发言中指出,关于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关系,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都有类似的讨论,各种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主流的观点是,国际法和国内法是相对独立的,国际法准则如要在某国发生效力则必须将其融入到国内法;融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个案(具体)的方法,即要在某国生效的国际法准则,应当分别融入到该国国内法的体系中去,这种方法最能为各国接受,但是这种方法在融合国际惯例方面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各国为不断变化的国际惯例单独立法似乎又不太可能;二是一般的方法,即国际法规范无须更多的立法即可成为国内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直接适用),这种方法很适合于融合国际惯例,却很难融合国际条约;总之,任何形式的国际法要成为可适用的国内法,宪法通常是这种融合的媒体。国家法官学院教师刘汉富博士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加入WTO,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就适用法律而言,几乎所有WTO成员都坚持WTO规则在法院不具有直接适用力,这是“国际惯例”,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学者在发言中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与我国主流观点和司法实践的做法不同,他认为WTO规则在中国法院不能直接适用的理由有:1国家主权问题;2国内法院直接适用WTO规则的困难;3GATT/WTO是政治性条约,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在不明其背景的条件下不宜直接适用;4WTO有一套争端解决机制,国内法院管辖属程序不当;他强调对WTO在国内法院不能直接适用,立法机关应当进行立法控制,这不仅仅是通过全国人大的批准程序将WTO规则转化为国内法的程序问题,而是实质性的立法问题。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教授在发言中认为,中国加入WTO是我国法制建设的第四次革命,从国际法理论上看,执行国际条约应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二是不干涉内政原则。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南申在发言中说,由于中国尚未入世,目前没有直接适用WTO规则的案例,中国入世后,中国法院必须恪守WTO规则,按WTO规则办案;但是WTO规则的适用有其复杂性,他认为中国法院按现有的审判模式,对WTO规则不会大量直接适用,对法律适用问题应做出专门规定或司法解释以指导对WTO规则的适用,在涉外个案处理上应采取对等原则。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8篇

Keywords: Canada’s archives, social culture, cultural functions

1 加拿大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的具体体现

1.1 广泛收集, 丰富馆藏

在此,我们可以以安大略省档案馆来举例,其馆藏极为丰富,最早可追溯至1729 年 , 档案详细记录了当地九代人的整个历史文化?迁 , 全面展现出安大略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个体还是公众。从内容上看来, 它整体涵盖了安大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1] 从涉及到的对象来看, 其中既包含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 又包含私人企业、 社会组织团体,甚至还有私人档案资料, 几乎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了。从载体上看,不仅有常见的纸质档案,还有各种形式的照片、建筑的图表记录, 七万多本书籍、指南、政府出版物、杂志期刊、微缩胶片、 胶卷以及其他出版物和印刷品。[2]这些馆藏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收集, 一是政府部门对档案的收集,二是私人部门对档案馆的捐赠。

1.2 广泛参与, 弘扬地方文化

加拿大的各类档案馆经常举办文化活动。例如在2002 年, 为了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五十周年, 加拿大档案馆特别展出了以图片和影片为主,文字介绍为辅的多媒体档案展览。在2003 年, 加拿大省档案馆为纪念建馆百年, 举行了大规模的主题陈列, 很多当地艺术家们向档案馆赠送了自己创作或制作的各种精美艺术品。类似于这种建馆纪念日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实施综合文化发展战略, 举办文化展览, 系统性地展示历史文化,在各种形式的文化展览和参与中证实档案馆的社会文化价值, 与此同时更体现出了档案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魅力。

1.3 注重合作, 共同学习

作为社会历史文化遗产机构, 档案馆注定具有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加拿大多伦多市档案馆、多伦多公立图书馆和安大略省档案馆共同开发了“历史搜寻”网站( http://ohq.tpl.toronto.on.ca/home2.jsp ), 目的就是为社会各界搜寻历史源头提供最具有说服力且最原始的档案资料。[3]网站中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日记、信件、图片和地图等一手资料, 不但是历史文化学者们不可缺少的科研工具, 更是市民寻找“根源感”的场所。网站还虚拟地构造出了一个“真实” 的历史环境, 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历史学习园地。他们可以身临其境地以史学家的身份搜索最原始的资料, 得出自己的结论, 培养对于历史的兴趣。

1.4 关注服务, 构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基地

加拿大是众所周知的移民国家, 对于家谱的研究备受关注。加拿大各省档案馆依据各自馆内家谱档案的收藏, 同时整合其他所有涉及到个人基本情况的材料, 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且庞大的“家族历史资源库”。[4]其内容充实丰富, 记载详尽, 是家谱研究者们毋庸置疑的首选工具。档案馆成为了家庭历史文化的研究基地,也就成为了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基地。在加拿大,档案馆已成为当地信息检索、文化浏览、历史查询的重要场所,为弘扬和发展社会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加拿大档案馆发挥社会文化功能的做法

2.1 构建社会文化研究基地

加拿大档案馆和图书馆的合并, 使加拿大图书档案馆拥有了及其丰富多彩的馆藏结构。数据库、纸质文件、书信、手稿、日记、录音、录像、照片、 影片、书籍、海报、报刊、杂志、绘画、墨迹、雕刻、地图、建筑图表等等,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和艺术品琳琅满目。其内容不单涉及到加拿大的政治、军事、文化、 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 也体现了个人及社会团体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加拿大人不同的生活轨迹以及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诸多成就。极其丰富的馆藏为加拿大档案馆履行其社会文化服务的职责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以此作为基础, 加拿大档案馆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便民措施进行服务, 组建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家谱中心,从群体文化研究到个人家族历史研究两个不同的方向和角度, 为国家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广泛的社会展览、 公众活动、网站建设来协助加拿大人更好地了解个体、问题和事件是如何对一个国家进行塑造的。

2.2 树立社会文化学习基地形象

加拿大档案馆不单是一个海量信息储藏的社会文化收藏空间, 更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强大的学习资源,从而逐渐成为了不同年龄年代、文化层次、教育背景以及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检索信息、获取知识的首选, 同时也成为加拿大人的首要学习资源和重要学习基地。[5]加拿大档案馆为了更好的履行其社会文化服务职责, 他们以丰富的文学、历史、音乐材料为基础, 精选出了一系列文件、手稿、日记、 地图、绘画、和音像制品等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各种形式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造了“学习中心”,其中特别设计了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教育类节目, 用高品质的教育理念、工具和服务来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好奇心, 提高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并配合校方实现教育理念的目标。

2.3 筑造社会文化休闲中心

在加拿大档案馆,不同的季节会?e办不同的文化活动。档案馆通常会利用自己独有的馆藏和设施,不定期的举办各类主题形式的社会文化活动来吸引众多市民前往看展、观影、听故事、听讲座。 音乐是文化传播的主流形式, 在文化休闲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档案馆会利用馆内的音乐场地举办音乐会。还会举办诸如渥太华义演音乐会和拍卖会、渥太华独立作家书市等较为特别的有意义的活动。加拿大公众到档案馆不仅可以积累学识、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亦能够陶冶情操、放松心境, 俨然就是当代公众必不可少的社会文化休闲中心。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9篇

【考点解读】

考点一 印度的独立与振兴

1.印度的独立

印度于17世纪开始遭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侵略,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逐渐在印度建立起殖民统治,印度人民不断发动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

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英国在战后国力一落千丈,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已经难以掌控印度局势。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自此,英国对印度长达200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2.印度的经济发展

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印度很快走上工业化道路。1951―1974年,印度先后执行了4个五年计划。通过重点发展基础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等,印度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并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实行发展科技、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在许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印巴分治

(1)概况: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1947年6月,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准备将英属印度按照居民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7月,英国议会通过了该法案,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土分别诞生。

(2)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更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3)评价:

①印巴分治是民族独立运动的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殖民主义势力衰弱,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最终英国不得不承认印度独立。

②印巴分治又是影响印巴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源之一:英国在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导致了印度的人为分裂。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更造成印巴之间的对立。印巴对立严重影响了印巴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仅是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巨大障碍,还影响到世界的稳定。

考点二 非洲独立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大陆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逐步瓦解。48个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由北向南,即由北非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

1.埃及独立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非洲独立年”

(1)“非洲独立年”: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2)殖民体系瓦解: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非洲彻底崩溃,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考点三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人民捍卫民族的斗争发展迅速。

1.古巴革命

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亲美独裁政权。1961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收回运河

①地理位置: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的巴拿马地峡上,1914年建成通航,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它的通航,使两大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麦哲伦海峡缩短5000~14 000千米,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②国中之国的运河:历史上,美国通过与巴拿马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取了修建和经营巴拿马运河的永久性权利。运河通航后美国一直把持着经营和管理权,后来又将运河周围1400多平方千米的地带划为运河区,形成“国中之国”。③收回运河的斗争:近百年来,巴拿马人民为收复运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1977年9月7日,巴美双方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在1999年12月31日前美国从巴拿马撤出全部驻军并将运河归还给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政府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的。④收回运河的意义:结束了美国对这条黄金水道长达85年的殖民统治,使运河成为名副其实的“巴拿马运河”。

考点四 中东问题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七百万平方千米,人口一亿多。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远东”。

1.巴勒斯坦地区的“分治”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居住过巴勒斯坦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人的复国主义运动,大批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2.中东战争与和平进程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成立,国际上很快就对以色列宣告独立作出反应。杜门总统立即承认临时政府,斯大林也予以承认。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约旦迅速动员军队来对付这个新国家,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自1948年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

3.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地理因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

(2)大国因素: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此进行长期角逐,他们的介入,使问题更加复杂。

(3)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①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不断扩张领土,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②对水资源的争夺加剧了冲突。③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城看作自己的“圣城”,他们相互争夺该城市的控制权。

(4)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

(5)冲突的焦点:耶路撒冷城的主喙槭粑侍猓耶路撒冷城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是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

(6)中东和平的转机: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东和平出现转机。1991年,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了历史上首次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共同参加的中东和平会议。1993年,巴以双方初步达成和解,相互承认,迈开了和平进程上的重要一步。1994年,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两位以色列国领袖会面,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为中东和平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直到今天,巴以之间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依然不断。

(7)影响: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缓和,中东和平进程几经反复,一度出现过曙光,但世纪之交又起波澜。要真正实现中东和平,巴以双方和国际社会还需继续努力。

【易混提示】

“印巴冲突”发生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巴以冲突”发生在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

【考查角度】

近两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都是按照课程标准,以《考试纲要》的基础知识为主,以单项选择题、识图题、列举题、材料分析题、问题探究题等题型出现。在试题内容上关注时事热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图文并茂,体现了中考试题一贯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也体现了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

角度一 注重基础,考查能力

从试卷题目可以看出,近两年的考试都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一,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学科的考试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识过程,虽然是开卷考试,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是重点之一。

【例1】(2016・贵州黔东南・14)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1990年尘埃落定。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埃及独立 D.印度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几百年历史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主要考查学生对纳米比亚独立的认识。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答案】A

【例2】(2016・湖北荆州・23)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其导火线是( )

A.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B.纳米比亚独立

C.犹太人以色列国建立

D.埃及宣布独立

【解析】本题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东战争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二战后,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未能诞生。犹太人以色列国的建立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之间发生了多次中东战争,矛盾冲突不断。

【答案】C

【例3】(2016・内蒙古包头・10)20世纪9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巴拿马收回运河

B.古巴独裁统治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纳米比亚获得独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掌握。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答案】D

其次是阅读材料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学就是材料学,学习和研究历史,接触最多的,就是历史材料。

【例4】(2016・海南・18)如表1所示,框内的一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

[1952年,埃及爆发反帝反封建革命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表1

A.亚洲独立与振兴 B.欧洲复兴之路

C.非洲独立浪潮 D.拉美独立运动

【解析】本题通过图片材料考查学生对非洲独立浪潮的认识。二战之后,非洲的独立浪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答案】C

【例5】(2015・江苏镇江・24)1947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方案》,承认印度独立,但又宣布将“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这一材料反映了英国制造“印巴分治”的主要依据是( )

A. B.地区差异

C.人口多少 D.制度优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印巴分治”。根据材料“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殖民者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主要根据的不同,在印度境内成立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即可得出答案是A项。

【答案】A

再次是分析归纳能力。分析归纳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通过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既可以牢固掌握知识要点,又可以锻炼思维能力。

【例6】(20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1)张亮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d”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答案】C

【例7】(2015・山东枣庄・14)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等史实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A.“冷战”中的对峙

B.动荡的中东

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D.亚非拉的奋起

【解析】本题以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等史实来考查同学们的分析、归纳能力。

【答案】D

角度二 紧扣时代,关注热点

近两年各地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不少将知识点与热点相结合进行考查的试题,既有新颖感,又突出了历史学科的时代感。

【例8】(2015・山东临沂・24)2015年3月21日,应纳米比亚政府邀请,主席派遣特使出席了纳米比亚新总统就职仪式和纳米比亚独立25周年庆典。25年前,该国的独立标志着( )

A.欧洲人已经被彻底地赶出了非洲

B.美洲殖民者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

C.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

D.欧洲与非洲的贸易往来最终结束

【解析】本题结合时事热点考查纳米比亚的独立,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答案】C

【拓展延伸】

【知识归纳】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改变了世界政治地图。

(2)二战后初期,亚洲大部分国家赢得独立,独立后的印度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非洲国家也纷纷独立,拉美国家开展了反对美国控制、捍卫国家的斗争,这些史实表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知识拓展】

(1)民族解放运动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主要包括北美独立战争、印度人民反英大起义、拉美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等。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主要线索之一。

(2)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主要有华盛顿、章西女王、玻利瓦尔、尼赫鲁和卡斯特罗等,我们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不怕牺牲、以民族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和优秀品德。

【启示】

(1)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时断时续的和谈,表明中东和平的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双方都不可能用武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相互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怀着和平的愿望处理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为自己争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产生双赢的结局。

(2)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成为维护全世界和平的主要任务。

【强化训练】

1.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7世纪,并被授予在印度贸易的特权,后东印度公司直接管理殖民地,统治了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印度人民不断发动反抗斗争。殖民统治者于1947年,被迫承认印度独立,并结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统治印度的殖民者是(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人在巴勒斯坦地区支持他们的复国主义运动,从世界各地陆续迁往巴勒斯坦地区的是( )

A.阿拉伯人 B.犹太人

C.日耳曼人 D.腓尼基人

3.1950年印度共和国建立后,为努力消除英国“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他领导印度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该历史人物是( )

A.纳赛尔 B.尼赫鲁

C.阿拉法特 D.卡斯特罗

4.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把原来的印度分为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是( )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印度和巴勒斯坦

C.印度和以色列 D.印度和巴西

5.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国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圣战”的旗号主要体现了( )

A.的不同 B.大国势力的插手

C.石油资源的争夺 D.领土划分的纠纷

6.历史学习卡片能够帮助我们记忆历史知识。下边是小明制作的“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

胜利时间:1999年

斗争对象:美国

成果: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

意义: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表2

A.胜利时间 B.斗争对象

C.成果 D.意义

7.中新网2014年7月28日电,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外务省发言人28日称,美国将朝鲜与中东争端问题强制挂钩,意图通过此举“鼓噪反朝气氛”,是无中生有的捏造。回课文知识可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冲突不断。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

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

8.历史漫画能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图1为“中东乱局”图,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图1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和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9.新华网2016年7月29日报道,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和南非金山大学的考古人员在约翰内斯堡附近挖掘出史前人类化石,发现了南非最古老癌症患者,距今大约170万年。可以说非洲因南非而倍受世界关注,2016年是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 )

A.10周年 B.26周年

C.30周年 D.40周年

10.图2反映了“印巴问题”的现状。导致该现状出现的历史根源是( )[我们仍需评估莫迪政府在印巴两国间很多悬而未决问题上的立场。(路透社2014年5月26日)]

A.蒙巴顿方案 B.联合国“分治决议”

C.人口膨胀 D.环境恶化

11.九年级(3)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墙报分三个部分,即“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非洲民族独立浪潮”“拉丁美洲捍卫民族的斗争”。本期墙报的主题应该是( )

A.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亚非拉的奋起

C.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

D.印度经济的崛起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某大运河于1914年建成,通航后它成了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著名国际航运水道,多少年来,帝国主义一直试图控制拉美国家。该运河国政府一位领导人曾经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

(1)你能说出材料中的“运河”指的是什么运河吗?

(2)你认为该运河的应属于哪个国家?但历史上一直被哪个国家控制?

(3)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该运河的国陆续收回了运河的什么权力?什么时候收回了运河的全部?

13.二战后,西方殖民国家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迭起,殖民体系崩溃。但局部地区仍动荡不安,民族振兴与发展困难重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小明同学对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的知识整理,请你为其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纳赛尔出任印度总理,翻开印度历史新篇章。

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年,埃及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0篇

从语义学和心理诱导功能看问题,“任务单”全称自主学习任务单,强调的是学生的任务,学生拿到“任务单”就知道“这是我的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导学案”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教师导、学生学,学生拿到“导学案”就知道:教师让我做的事又来了。可见,“导学案”残留着教师为中心的痕迹。

从理论基础看问题,“任务单”属微课程教学法第一模块,微课程教学法有三大理论基础支撑,即人性化学习理论、课程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下图)。理论基础的背后,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N(中西诸法,在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皆可按照系统最优化的原则融会贯通)。“导学案”则未见其明显的理论基础,虽然有人把内因与外因,学生具有初步的预习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循循善诱和尝试教学等纳入理论基础,也有人把发现学习和建构主义纳入理论基础。

从教学设计看问题,“导学案”从常规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出发,紧紧围绕知识点(实为考点)展开出题和训练,具有测试学生掌握与否的性质。由于缺乏学习支架,学生做题时可能懂了可能没懂,作业准确率不能保证,等待教师课堂上“点拨”。“任务单”把“目标管理”引入教学设计,强调四个环环相扣的设计步骤:①提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②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确保完成学习任务有质量就能达成学习目标;③根据学习任务提供学习方法建议和开发配套教学视频;④在前三步基础上,设计课堂学习活动,并提炼出课堂学习形式预告,从而把“目标管理”延伸到课堂学习。值得一提的是,“③”保证完成任务的质量,“②③”配套保证学习目标达成。因此,在课堂学习阶段,教师惊喜地发现,学生都会自主学习,课堂真正可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了。

从对学生的基本判断看,“导学案”认为学生只能预习,而且,一定会有问题,实践中也确实如此。“任务单”认为人人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只要提供必要的支架,所有的孩子都能发现知识,有质量地完成学习,达成目标,实践中也确实如此。原因在于,“任务单”为学习活动搭建了支架。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1篇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地球进入“地球村”信息时代,新媒体、数字技术层出不穷。新媒体(New Media)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是相对于旧媒体而存在的时间纬度上的概念。进入21世纪,新媒体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而诞生的新型媒体,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互联网、手机媒体、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群组、Web2.0、Web3.0技术等等。

长期以来,加拿大的数字化建设一直是领先的。加拿大是一个数字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在高速宽带连接、电子出版、远程教育和学习、用户网上即时通讯、数字艺术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2010年,加拿大政府曾就“全国数字经济战略”展开各政府部门与公民参与的大磋商,就“加拿大成为数字经济战略方面的全球领先者”这一定位广泛征询全国的意见,包括使用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级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创建加拿大数字内容优势,以及为未来发展数字技能等内容。

如今,加拿大新媒体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和帮助公民和学生快速有效地教学和学习。通过新媒体数字技术,把每一个人结合在一起。

一、大型图书馆数字库计划

加拿大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建设庞大的公众文化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图书馆数字库。

加拿大著名大学西蒙菲沙大学图书馆参与的数字化项目,包括无数个虚拟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和历史资源等,涉及加拿大历史、宗教、文化、民俗、科技等各个方面。这一庞大的数字计划,汇集了西蒙菲沙大学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卡尔加里大学、多伦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温哥华公共图书馆等数十个部门的合作,涵盖加拿大的信息包括:影像加拿大、加拿大虚拟博物馆、加拿大宗谱中心、我们的根、日本裔加拿大人遗产项目、加拿大移民杂志、1930年前加拿大的包容与碰撞、全球聚集地加拿大的多样性、加拿大档案馆;安大略知识、魁北克国家档案馆数字收藏、阿尔伯塔多元文化、曼尼托巴、加拿大大西洋虚拟档案馆、北方历史、西蒙菲沙考古和人种博物馆、不列颠哥伦比亚档案馆、不列颠哥伦比亚宗谱社团;不列颠哥伦比亚汉语普通话历史详目、拉布拉多因鲁特人、多伦多韩语报纸、萨斯卡切印度人报、第一国家语言档案、因鲁特人文化组织、1850-1950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中国人经历等知识。

通过新媒体数字战略,加拿大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和公共数据库等几乎所有公共资源的共享,形成包容万象的公共数据空间,为全民的自我教育、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新媒体在教育上的应用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实施K—12项目,即专门针对小学生、中学生、教师等,直接把虚拟数字化成果以及国家民族历史和人类学知识、历史知识和原住民知识、文化和社会发展知识等,通过数字化成果传递给中小学生参观者,并专门为教师提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新媒体将文化遗产直接带入到国家的义务教育中。

同时,许多大学、民间机构也主动加入到数字战略计划中来。北美众多知名高校参与的数字加拿大项目,北美青年数字网络(Digital Youth Network)等,都力图创新传播模式,主动采用新媒体的传播方法,利用新媒体信息,开设网上课程,引进新媒体资深人士讲解新媒体技术,设置大量在线工具和资源等新媒体学习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内外,线上线下,学生通过主动学习、研究,完成自己的作品,来确定新媒体能力的重点和核心。

三、网络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余全毅副教授和西蒙菲沙大学、社会组织合作开发了《金山寻踪》(Gold Mountain Quest)这款网游,虚拟1910年华裔来到加拿大的早期生活历史、场景,让学生通过网游体验当年生活,更通过游戏任务和情节,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人物故事和文物等,重现并了解加拿大华裔早年的历史。该项目得到“加拿大社区历史认知计划CHRP”的支持,并于2012年3月完成后以中、英、法三种语言向全加拿大小学推荐。

通过交互式网络游戏,形成交互式的虚拟空间,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新知识,获得价值观。

四、通过社交媒体,实现自我教育

在加拿大教育中,社交媒体的运用非常普遍。在教育过程中运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新媒体中的社交媒体,学生和教师相互分享大量资源,学习和研究更优化的学习策略,而不局限于传统课堂上教师的知识传播。学生和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社交媒体共享、搜索所需的资源,并将其运用到学习当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结识自己所学领域更多的人群。

五、智能虚拟学校与社区教育项目,培养新媒体运用能力

在加拿大,虚拟学校、虚拟课堂的数目在逐年大幅度增长,在部分中小学校,还直接开设有数字媒体与学习策略这方面的课程,通过学校课堂教育,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虚拟学校、虚拟课堂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加入社会学习。学校一般采取“提问—搜索—实施计划—解决问题—使用新工具”等方式来引导。

加拿大的社区也会统筹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公园、博物馆、艺术中心、公共图书馆等单位,负责公众教育和学生的课外教育。该教育体系全都通过虚拟社区和网页公布。

智能社区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新媒体运用能力,一系列的社区教育项目环绕在社区、学校和家庭周围,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这种随时随地学习的能力。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2篇

本文作者:王梦妍工作单位:武汉大学

魁北克省的语言立法

魁北克省的语言立法过程主要体现在一定时期的法案中。下面从立法背景、立法过程、重要法案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社会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沉默革命”(révolutiontranquille),是魁北克开始以立法方式拯救法语的社会背景。“沉默革命”这个名词在加拿大《环球邮报》中被一个匿名作者第一次使用,它代表的是1960年到1966年之间,魁北克省经历的一场迅速的社会转型运动。虽然其持续时间只有短短6年,但对魁北克以及整个加拿大的影响却十分深远。60年代之前,魁北克社会被极其保守的意识形态统治着,保留着过时的传统价值观。1960年6月22日,魁北克自由党在选举中获胜,随即围绕现代化目标展开一系列果断坚决的改革措施,涉及经济、政治、宗教、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各个领域。与语言立法起步关系最大的是同时代兴起的新的民族主义。在几年内,法裔加拿大人集体身份认同的重点从宗教方面转移到了更为世俗的语言方面。这场运动提出了改变魁北克与联邦的关系、提高说法语者进入政治经济领域高层的机会。一方面,魁北克的法裔加拿大人认识到,自己虽然是整个国家中的少数群体,但在魁北克却是大多数,因而有权用魁北克省的公共权力来发展自己的文化,改善自己的社会状况;另一方面,受益于教育体系改革在“沉默革命”之后形成的新一代法裔高端人才,他们也不满难以进入经济社会核心的现状,要求政府在语言运用领域进行积极干预。魁北克省政府在1969年第一次以立法提案回应了这些要求。其后,法律经过几番变动,但源于“沉默革命”的主要立法目标却一直未曾改变:提高法语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使新移民进入法语学校学习。(二)63号法案1969年,魁北克省内的法裔群体与其他母语的群体,在教学语言这一主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法裔魁北克人希望政府能够对教学语言做出明确要求,而其他母语群体的成员却依旧想将子女送入用英语进行教学的学校学习。面对冲突,省议会通过了《鼓励使用法语的法案》(loipourpromouvoirlalanguefrancaiseauQuébec),即63号法案。法案保留了家长为子女选择教学语言的自由,但要求那些接受英语教育的孩子掌握“一定的对使用法语的认识”,要求移民应当“从到达魁北克或甚至是离开原国籍所在国时起,就拥有一定的对法语的认识”。法案还规定:在公共告示中,法语应能够被优先使用;法语应成为魁北克企业中的工作语言。这些措施是革新的、开创性的,然而由于没有强制性的条款,在司法中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大多数的法裔魁北克人相当抵触这一法案,认为它实际上导致了魁北克被英语化。他们要求重新立法,采用强制性的措施保证法语的使用。(三)22号法案魁北克法裔的要求得到了政府的回应。1974年,RobertBourassa政府提出了第22号法案即《魁北克官方语言法案》(loisurlalangueofficielleduQuébec),并于当年在省议会获得通过。22号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法语是魁北克的官方语言。第一章规定了行政领域的语言运用:官方文件应该由法语写成;魁省行政机关与加拿大其他省政府,以及与省内法人之间交流,应该使用官方语言;行政机构内部使用官方语言;司法部应该保证由英文下达的判决有相应的法语翻译。第二章规定了公共领域企业和职业方面的语言运用。例如:公共领域企业和行业公会,应该用官方语言向公众提供服务;在劳动法允许的范围内,法语应该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使用语言。第三章规定了商事领域的语言运用,主要包括:名称不是使用法语的公司,不能被赋予法人资格;公共告示应该有法语写成,或同时由法语和另一种语言写成。第四章规定了教学领域的语言运用。法案规定:只有对教学语言有足够的认识的学生才能接受运用该语言进行的教育,而对任何语言都尚未形成足够认识的学生,一律接受法语教育。学生对教学语言拥有“足够的认识”,被要求通过语言测试来证明。然而即便是提出了这许多的强制条款,RobertBourassa政府保护和提倡法语的愿望依旧没有完全满足法裔群体的要求。民族主义团体和工人组织认为法案采取的措施依旧有局限,而且不够恰当。以英语为母语的群众和其他移民认为,法案没有很好地协调各团体之间对立的利益。他们尤其不能接受的是关于教学语言的规定,认为要进入英语学校就得通过语言考试的规定是不公正的。(四)101号法案1977年8月26日,魁北克省议会又通过了一项新的立法提案———《法语》(Chartedelalanguefran?aise),即101号法案。法案序言第二段提出,法语应该不仅仅作为“工作、教学、通讯以及商业与贸易的语言”,还应该是“国家和法律的语言”。101号法案也宣布了法语为魁北克的官方语言,规定了在行政、劳动、商贸、教学方面的语言运用,第三章还规定了法语在立法和司法领域的使用。同时,专门规定了行政机关和企业的“法语化”(francisa-tion),并建立新的机构来保证的实施与监督。101号法案通过30多年来,虽然由于1982年加拿大修宪权的收回,以及由此诞生的1982年宪法中的多项基本权利和最高法院及联邦上诉法院法官对宪法解释权的扩大,使得其中多项条文在危险审查中被废止,其后又在2009年的104号法案和2010年的115号法案中分别被修订,但它却捍卫了法语在加拿大的地位,在保护作为加拿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语文化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魁北克语言立法的意义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维的外壳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对民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用重大。因此,对语言的保护即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对此民族基于语言权利之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的保护。魁北克通过立法保护法语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虽然加拿大以法语为母语和常用语的人口占比都在持续地降低,但根据魁北克语言政策秘书处的数据,将近40年来,尤其是从101号法案通过以来,法语在魁北克的情况有了极大的好转:公共告示和商业广告都重新由法语,以法语为母语的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由其母语提供的服务;企业中法语的使用更为普遍,更多的年轻移民进入用法语教学的学校。法语为母语的群体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劣势,也得到极大的改善。另外,通过立法对魁北克民族与文化的保护,与维护加拿大联邦的统一并不矛盾。宪法对基本权利的保障与语言立法保护的实质是一致的。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和宪法的平等原则是对少数群体语言权利保护的底线。实际上,联邦和魁北克省之间的冲突只在于保障权利的角度不同,前者从个体语言权利的角度入手进行保障,后者则是从群体语言权利的角度入手进行保障。立法保障语言权利的意义,不仅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直接赋予人们权利与义务,还在于通过立法与政策的强调,引起人们对语言权利和语言背后的文化的重视。如今的魁北克,仍然保留了自己极具特色的文化魅力。由于对少数群体权利的尊重,已经由原来的二元文化发展成如今的多元文化。世界各地移民的融入,丰富和发展了魁北克的精神文化,使魁北克的文化呈现出活泼与繁荣的气象。同法语一度在魁北克的处境相似,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威胁。我国的现行法律从个体语言权利的角度,给予人们选择运用民族语言的自由。而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仅靠自治地方的地方法规不能对民族语言进行全面保护。笔者认为,在对于作为人权一部分的语言权利的保护上,国家仅履行消极义务是不够的,还应进行积极的干预,否则民族语言和文化逐步消失的情况将会加剧。我国近期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提到,要“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建设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数据库。”这是从宪法原则性的保护向履行积极义务迈出了一步。笔者认为,国家若能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对民族语言文化给予保护,例如制定一部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相关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传统模式;操作教育

面对现代教育改革,我们选择坚守还是去简单的模仿,还是从中吸取经验走属于自己的道路呢?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个更的挑战。笔者就现实中的案例来理解传统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

《列子・汤问》秦青“抚节悲歌”的故事中,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把秦青的本领完全学到手,就自以为全学会了,告辞回家。秦青也不制止,还在郊外的大路口为他饯行,并打着节拍唱着悲伤的歌曲,声音振动了树林,回响遏住了飘动的云彩。薛谭这才道歉并请求返回,终身不敢再提回家的事。

秦青的“抚节悲歌”,堪称一绝,可谓“操作德育”中的一个成功范例。学生薛谭自以为是,其实还是“三脚猫”,就急着回家。老师秦青既无劝阻的话,更无埋怨之言,只是操着“抚节悲歌”的动作,以高绝的才艺,震撼了薛谭,促其迷途知返。

秦青摒弃喋喋不休的说教,改用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操作动作”,吸引感染受教育者,让其反思,促其感悟。

这类故事在古今中外,已不是什么个案,虽然稍微显得有点夸张,但中间折射出的教育方式却散发出独特的芳香。在故事中又涉及两方面的问题,师和生,尤其体现出的是学生也是需要慧根的。

一、操作教育的特性

(一)直观性。案例:阿普拉是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有一次,爱迪生叫他测定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拉拿出仪器左量右测,然后列出密密麻麻的计算式。由于灯泡似梨形,计算很复杂,一个多小时,还没计算出来。爱迪生抢过灯泡,往水里一浸,灌满了水,然后擦干外壁,往量杯里一倒,指着刻度说:“这不是答案吗?”阿普拉恍然大悟。

操作教育通过具体的操作动作呈现出来,提供了简单的直观图景。由于提供了直观实景,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让人信服,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富有哲理性的动作给人遐想,回味无穷;夸张幽默的动作,能让人快乐,忍俊不禁;出其不意的动作,既能满足人的好奇心,又能打破常规思维,留下耐人寻味的形象。

(二)震撼性。案例:《史记・项羽本纪》中破釜沉舟的故事为例:救援巨鹿时,项羽全部引兵渡河,击沉船,砸破锅灶,烧毁营房,持三日粮,以示死战的决心。待到楚军攻打秦军的时候,诸侯军的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打败了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军将领,进入辕门时,无不跪着前行的,不敢仰视。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命令将士“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表达“无一还心”的决心。震撼性的操作动作,远胜震耳欲聋的说教。

(三)启迪性。案例:《魏书・吐谷浑传》记载了阿豺折箭的案例,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20个儿子,临终时对他们说:“你们每人拿我的一支箭来,把箭放在地上。”过了一会儿,阿豺对他的同母弟弟慕利延说:“你拿一支箭折断它。”慕利延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拿十九支箭一起折断。”慕利延折不断。阿豺说:“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一支箭容易折断,很多箭就难以摧毁了。同心协力,这样国家就可以巩固。”一些操作式教育方式,其意义并不在于其动作本身,而是因其引申的意义而让人印象深刻。

“嘴”上得来总觉浅,透过形象的比喻,阿豺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操作给孩子们看,让他们身临其境,从而感悟众志成城的哲理。

二、操作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恰当运用,不能牵强附会。案例:有位思品课教师一上课就毫无铺垫地拿着两个鸡蛋撞击而破。有的学生猜测,需要炒鸡蛋做菜;有的学生说,是不是要……由于没有特定的主题,学生猜测不一,众说纷纭,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果在两个学生打架受伤之后,老师拿着两个鸡蛋撞击而破,并说道:“这不是两败俱伤吗?”其教育效果必大相径庭。

应注重操作动作和说理之间的相关性或相似性。若操作动作和欲表明的道理风牛马不相及,就会显得矫揉造作。即便如此,还要注重场合,自然生成。

(二)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譬如,曾经有一位老师总结其课堂管理经验时得意洋洋地说,俗话说得好,“杀鸡儆猴”,拿着小鸡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管理学生并不难,课堂上有学生不遵守纪律时,不一定非批评那些最顽劣的学生,只要挑其中一位胆小的学生,整得他眼泪汪汪,班级其他同学见了就乖了。学生不是“鸡”,也不是“猴”,这种方式也未必公正。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4篇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 300222)

摘要:一百多年来,加拿大从默默无闻的殖民地发展成为经济强国,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考察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中鲜活的史实,探究其政府资助办学、教学方法卓越、对接市场施教等发展亮点,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关键词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1-0093-04

加拿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国度,拥有99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3 500万人口。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加拿大是世界上拥有高生活品质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2012年排名第14位)、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从曾经默默无闻的英属自治殖民地到今日叱咤北美的经济强国,在这个蜕变过程中,科教兴国举措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加拿大教育体系中,以社区学院和应用艺术与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了其突出特色。

一、梦开始的地方:1945年之前,建立雏形

加拿大自治领①(the Domination of Canada)是由1867年《不列颠北美法案》确立的。虽然成立时只有4个省,但该法案提供了扩展框架,在随后的80多年时间里,其他殖民地先后加入,现有10个省、3个行政区。根据《1867年宪法法案》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各省/地区立法机关可以自主地制定在所辖区内使用的教育法规……”,但加拿大联邦政府并未放弃在教育方面的主动权。20世纪上半叶,联邦政府对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10年,各省同意建立一个联邦皇家委员会,随后,该委员会建议设立一项联邦拨款的综合性计划,支持各省的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安大略省(Ontario)、新不伦瑞克省(New Brunswick)、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是加拿大自治最早的省,并率先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建立雏形。

(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

190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就在一所公立大学内开设了一门培训课程,就此拉开成人职业培训序幕。1936年,在纳奈莫市开办了一所自治领及省政府青年培训学校(the Dominion-Provincial Training School),这是二战前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创办的唯一一所独立的职业学校。

(二)安大略省(Ontario)

为了满足安大略省逐渐工业化的需要,一些优秀的中学开始在提供技术/职业培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政府还创办了许多专门的教育机构:1847年,创办多伦多师范学校(Toronto Normal School)负责学校教师教育;1874年,加拿大政府在金斯顿(Kingston)创办了一所军事学院(The Royal Military College),旨在培训军事战术、工程和一般科学知识领域的未来军官;1874年,安大略省政府创办了一所农业学校,之后它成为安大略农业学院和实验农场(The Ontario Agricultural College and Experimental Farm)。

(三)新不伦瑞克省(New Brunswick)

新不伦瑞克省具有悠久的职业教育历史。1848年,在弗雷德力克顿市创建了最早的师资培训学校。1918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该法规定师范学校必须参与职业教育培训。因此,在拥有许多职业学校的社区建立起了职业委员会(Vocational Committee)。

(四)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

职业教育在新斯科舍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创建于1818年的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是该省最大的大学,但却是加拿大最小的综合性大学。达尔豪西大学最初的用途之一是作为一个机械专科学校在此举行广受欢迎的各种主题的授课活动。1872年,建立了专门传授航海技术的哈利法克斯海运学校(Halifax Marine School)。

二、筑梦的年代:1945—1960年,探索前进

(一)政府给力,资助到位

“二战”结束是导致教育服务需求增长的最早期因素之一,战后经济飞速发展,商业培训的社会需求日趋增强。安大略经济是加拿大成功的经济转型以及战后几乎整个非军事化过程的一个主要受益者。由于商业领域的教育需求,既包括了对新的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也包括了那些与公立大学有关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大为不同的需求。因此,政府开始投资技术职业培训领域,分别于1946年和1948年创办了莱克赫德技术专科学院(Lakehead Technical Institute)和里尔森技术专科学院(Ryers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同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在1949年得到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及当地学校委员会的支持,温哥华成为一所职业学院的所在地。

(二)军人退伍,学校扩招

在1944至1948年这段时期,联邦政府制定了一项政策,决定在财政上支持那些希望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退伍军人,而大学管理部门决心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场所。联邦政府为每个符合条件进入大学学习的退伍军人支付学费,大学每招收一位退伍军人入学就可获得150加元的拨款。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简称UBC)在校生人数从1944年的3 000人猛增到1948年的大约9 500人。阿尔伯塔大学的招生人数从1945年到1946年扩大了近一倍。

三、逐梦的进程:1960—1970年,规模发展

(一)法律保障,提供发展空间

1960年颁布的《技术职业培训援助条例》(the Technical Vocational Training Assistance Act,简称TVTAA),标志着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在发展各省技术教育方面建立起了明确的和积极的关系,大量资金开始注入教育领域。根据此法案,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职业培训机构在1960—1970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1964年,创办了不列颠哥伦比亚技术学院(简称BCIT),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两年制的工程、商业以及与卫生科学有关的各种专业的技术证书。

(二)服务市场,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1963年6月11日,育空地区成立了白马职业培训中心,约100名学生在各职业教育专业注册,学生可以学到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可使他们能够在某种特定的行业找到工作。“为就业而培训”正式确定为培训中心的首要宗旨。1964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创办了不列颠哥伦比亚技术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BCIT),这所学院首次为该省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得以获得两年制的工程、商业以及与卫生科学有关的各种专业的技术证书。

(三)发展西部,均衡各地经济发展

在人口密度为每67平方公里只有1人的加拿大西北行政区,交通运输主要靠空运,学生注册程序复杂,不仅要考虑路途遥远,还要考虑学生及其家长的住房安排,挑战较大,费用较高。1969年,政府成立了成人职业培训中心,该中心成为重型设备操作员项目(Heavy Equipment Operators’Program)的培训基地。1969—1971年,开设了就业前焊接专业、木工专业、办公室打字员专业以及颁发证书的护理助理专业。1977年,成人职业培训中心担负起了西北行政区所有职业培训的职责。

(四)方法卓越,突出培训效果

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小的省份,土地面积仅占加拿大国土面积的0.1%。1969年,创办了荷兰学院,该学院所进行的CBE(基于能力的评估)以及STEP(自我训练与评价程序)的教学范例,给爱德华王子岛带来了全国和国际声望。CBE(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在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上形成了一套能力本位教学模式。

(五)机构配套,形成教育合力

在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各级委员会的作用功不可没。其中在省级委员会中影响最深远、最高效、最受人崇敬的委员会是成立于1963年的“魁北克双亲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使命是通过对魁北克整个教育系统的研究,挑战当时人们认为魁北克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在14岁以后)属于特权或奢侈品的观念,提出教育体系“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理念,旨在保障学生的入学权利不会因为地理和财政方面的原因而受到阻碍。“魁北克双亲委员会”在认识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以及专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扩展大学、开展大众化教育。在此提议下,1967、1968两年魁北克开办了23所以法语教学为主的普通职业教育学院,共招收了3.8万名学生。1969、1970年又分别创办了2所以英语教学为主的普通职业教育学院——道森学院(Dawson College)和法尼尔学院(Vanier College)。

四、圆梦的努力:1970年之后,稳步提升

上世纪70年代是加拿大职业教育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其迅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其次,从70年代起,加拿大开始步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发展使整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培养大批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公立学校,社区主办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在非大学性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学院和公共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改组而成的,并逐步纳入到各省的公共教育系统中。在设立社区学院时,政府充分考虑了各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区产业分布和人口比例等因素,布局和专业设置都比较合理和均衡,具体如表1所示。

(二)使命拓展,提高全民素质

在加拿大官方语言之一的法语中,“教育”一词有着更宽广的涵义:既有教学之意,也有对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确保其美好生活之意。认识到教育的广泛涵义,对职业教育的使命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即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全民文化素质。1992年3月,一份提供给加拿大就业与移民委员会(Canada Employment and Immigration Commission)西北行政区董事局(Northwest Territories Directorate)、教育部以及西北行政区政府的报告中指出,西北行政区的人口中大约58%是土著人,他们讲着7种不同的语言,占学校在校生人数的72%。然而,入学的土著人学生中,只有5%能够从12年级毕业。该报告还指出,在西北行政区处于工作年龄段的土著人口中,有72%的人实际上是文盲,而且在那些失业人口中,有67%的人受教育程度低于9年级。除此之外,一个更惊人的事实是,西北行政区是加拿大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所以,如何提供教育服务,变革现状就成为必须面临的挑战。以教育和培训为核心宗旨的北极学院(该学院名称体现了服务于西北行政区人民的地理使命)设置了土著教育专业,该专业致力于参与社区文化,以保证毕业生能够融入主流社会的南方式教育,能够完成或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获得社区的认知和个人的自豪感,因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获得了加拿大社区学院协会的1992年伙伴奖(Association of Canadian Community College’s 1992 Partnership Award)。

(三)措施激励,规模发展

加拿大政府把教育优先看成是经济增长及准备熟练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技术、培训与劳动部在1994年推出了“掌握技能,刻不容缓:为这真实的世界,掌握真实的技能”的重大措施。该措施是根据商业部门、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代表提供给政府的建议形成的,涉及超过两亿加元的财政分配计划,内容包括:一是让高中学校与工作部门建立起联系,使高中生接触生产实践、积累工作经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攒学分(为日后自己将要接受的高等职业教育攒学分);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并创造可供他们选择的教育类别。二是在学院和大学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并在全省范围内建立10个以社区为基础的技术中心。三是对本地区工作人员进行再培训,不列颠哥伦比亚劳动力发展委员会在职业市场咨询和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促使享有福利待遇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在这方面,本地企业将获得资金支持,以便为个人提供培训机会,这些个人也将获得财政援助。

(四)对接市场,因“市”施教

1981年颁布的《技术专科学院法案》(The technical Institutes Act 1981)规定,专科学院“将提供某些教育或培训的课程或专业,这些课程或专业是根据某一行业的需求来确定的,而确定的这一行业,又必须符合由教育部负责实施的《劳动力发展法案》(the Manpower Development Act)的有关规定”。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车间设备、师资安排及检测机制上都注重联系市场,应“市”教育是加拿大职业教育的特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2013教育概览》报告指出,加拿大尽管也经受了经济衰退的艰难过程,但教育境况与其他国家相比却要好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加拿大在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的高参与率领先于世界。加拿大的教育情况在所有OECD国家中名列前茅:有51%的成人拥有高等教育学位或文凭,如此高的比例是大量的社区学院毕业生做出的贡献。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职业型学校毕业,这种选择“成功地减少了失业的风险”。

注释:

①1867年7月1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不列颠北美法案》,正式承认加拿大的自治权。当时组成加拿大联邦的省份只有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和新布伦兹维克等。从1870年至1949年,其他省区陆续加入。1926年,英国承认加拿大在外交上拥有独立权;1931年,加拿大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82年3月,经英国女王批准,英国通过了《加拿大宪法法案》。自此,加拿大获得了立法和修宪的全部权力。

参考文献:

[1](加)格兰·琼斯.加拿大高等教育——不同体系与不同视角(扩展版)[M].林荣日,译.(加)潘乃容,校.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ada.Education in Canada:A statistical review for 1992—1993[R].Statistics Canada,1994.

[3]Lutra Associates Ltd.Lessons for all:Factors contributing to early school learning in the Northwest Territories[R].Department of Education,Government of Northwest Territories,1992.

[4]汪春红,刘莉.加拿大:应“市”职教[J].上海教育,2013(29).

[5]许晓岚.初探加拿大的职业教育[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7).

[6]王诗颂.加拿大的职业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9(7).

[7]徐志成.加拿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3(10).

[8]钱建成.加拿大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1(5).

[9]加拿大的职业教育制度[EB/OL].(2009-10-19).http://cvae.com.cn/www/yj/gjzj/09-10-19/348

9.html.

(责任编辑:王恒)

An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anada

LU Ya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拿来主义教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87-01

随着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推广,在新理念的在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教学成绩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以达到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

一、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之变化

1、不断的改变学生的主体思想。知识渊博是一个人成就的集中体现。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教师讲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越好,这就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成为教师一言堂,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信息技术和新课程的不断推广,传统的知识观受到冲击,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增加了知识更新的速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为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2、课堂教学的突破。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结合专家关于教材内容的解读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教学的单向传递造成了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师生之间的互动以一问一答为主,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准确地掌握知识,而忽视了不一致的答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和自主阅读获得知识。教师在知识量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有些领域学生甚至都超过了老师,使课堂在时空上得到了突破。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主体课堂构建的形式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有学生的活动,但是有学生活动的课堂不一定是学生主体课堂。在新课改的推广下,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活动的部分不断的增加,课堂教学中逐渐出现了学生的声音,但是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容乐观。通过观察发现:首先,学生主体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的比例太低。高中语文大多数教师的教法都已经采用多样化的学生活动的新课程模式,但是只表现在公开课和课程内容较少的教学中;其次,学生主体课堂是建立学习共同体,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收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如,有的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但是每一个小组的导学问题基本上都能够在课本上找到,或者有的教师虽然给学生布置了有层次的导学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事先进行详细分析,又或者在公开课上教师会事先告诉小组中一个优秀学生答案等等;再次,学生小组互动产生的新疑问被无情地否定。语文知识是多角度理解和分析的,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在理解视角上也各不相同,教师通常只采用与教学辅导书相一致的角度,而没有给予其他观点肯定。

2、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高中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各不相同,课堂的思想也就存在多样化和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一定一致,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中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忽视学生的思维进展,使得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在导学问题和巩固问题的设计上灵活性不够。新课程提倡,课堂教学开展前要有学生的自学,通过预习为新内容的开展提供支撑。通过对导学案的分析发展,大多数的导学案大多数是对教材内容的提问,大多数学生并不需要理解内容便能够找到答案,还有一部分学生直接从辅助学习用书上抄写答案。在巩固练习上,基本上所有的作业都是纸质作业,而且无论是题目类型还是题目内容都呈现出单调性。导学问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是为突破新内容的重难点服务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通过对文本内容的基本了解都能突破,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的需求进行灵活设置。在巩固知识上也是,在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促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高中语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导学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多样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引导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是导学问题。但是,导学问题设置要凸显多样性和灵活性,高中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突破,真正为教学服务。例如,在《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认为,学习的难点主要包括:(1)林黛玉进贾府时的情感;(2)文章的语言体会;(3)不同人物的性格。要突破这些难点,首先,学生要通过树状结构表示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其次,需要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林黛玉近贾府之前的文章,收集作者和作品的简介;三是,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阅读文本,并分析你所扮演角色的个性。这节课的导学问题包括读书、角色朗读、情境展示、结构图等形式,在结合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中进行学习。

2、教学情境的设计突出生活性。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本是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的一种感悟,文本阅读是对作者感受的一种体验。每一个文本是理解都是基于理解者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中也需要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你的生活中出现了外国的一些什么东西,学生逐渐由日常生活向家电、通讯,由个人向国家转变,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将这些案例进行语言引导,这些拿来的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那么我们是应该继续拿来外国的东西吗?学生展开讨论,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成两派,有的说拿来主义不好,拿来的东西阻碍民族创新,有的说拿来的东西好,增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样的争议下开始今天的学习,学生对拿来主义的理解更加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