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肩周炎;太极拳;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的奇葩,家喻户晓,深受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太极拳融运动、养生、哲学、医学为一体的一门拳法。历代拳家皆以太极拳为养生手段,练功习拳,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健康,防治疾病,益寿延年。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肩关节周围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因此又称为“五十肩”。 笔者对30例肩周炎患者教授太极拳42式竞赛套路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30例肩周炎患者,男8例,女22例;年龄在46-55岁;病程6个月3年;右侧19例,左侧11例;无明显诱因7例,慢性劳损19例,肩部外伤史4例。所有患者均有就医治疗史;患者均肩周疼痛,夜间加重,甚者影响睡眠。

1.2治疗方法:

以太极拳的练功要领“十趾抓地头顶天,舌顶上腭垂两肩,尾闾中正松腰胯,提肛运气扫丹田”要求患者,嘱患者每天坚持练习42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至少2次,特别是起床后和睡觉前及工作时间间隔3小时,每次习练30 min左右,汗微出即可。练习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2评定及结果

2.1疗效评定[1] 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度(ROM)测量屈曲>150°或增加50°,外展>150°或增加50°,伸展>45°或增加3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ROM屈曲>120°-150°或增加30°-50°,外展>120°-150°或增加30°-50°,伸展>30°-50°或增加20°-30°;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缓解,肩关节ROM屈曲>90°-120°或增加20°-30°,外展>90-120°或增加20-30,伸展>20°-30°或增加10°-2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肩关节ROM

2.2治疗结果

本组30例,治愈12例; 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

3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理表现为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纤维化、三角肌下滑囊的无菌炎症,导致肩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属于祖国医学的“痹症”范畴。临床上治疗方法种类颇多,各有千秋。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水针皆为有创或介入体内的疗法。手法治疗,刮痧疗法,火罐疗法及中药内用、外敷熏洗等有效率很高,目前临床大多都以综合疗法居多。

太极拳运动治疗肩关节软组织周围炎实为运动疗法,对改善症状、减轻病情以及治愈疾病有较明显的积极作用。中医学认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通者不痛,痛者不通。”认为经络滞塞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杜林英[2]认为习练太极拳,在腰脊关节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缠绕运动,就能使肩、肘、膝、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节节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的功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并有助于保持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庞军[3]认为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有利于经络的疏通。首先,太极拳的拳势多分左右势配合进行,有利于疏通及平衡左半身以及右半身的经络系统。其次,太极拳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其入静状态可以转移七情对五脏的刺激,使气血不致逆乱而循于经脉之中。第三,练拳时需舌尖轻抵上颚,从而刺激舌系带金津玉液二穴。头顶则要求虚灵顶劲,即是百会穴轻轻上提,而呼吸方式又以腹式呼吸为主,需做到气沉丹田,通过这对对拔的平衡之力,有益于交通任督二脉。第四太极拳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运动特点是通过意识主导气息,并以经络作为传递气息的桥梁,最终达到劲贯四肢的作用。

中医强调气血津液贵于流通,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肩部周围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代谢,关节梳理,气血畅通,是一种有氧的体育运动。其动作连贯、圆活,周身节节贯串,更是对全身肌肉筋膜关节的很好疏通。太极拳运动治疗肩周炎,符合中医的阴阳,经络,气血理论。习练太极拳运动,科技时代今天,治疗肩周炎是一个不错的疗法,当做生活中的一项爱好的体育运动,有何不可。治疗肩周炎是一种中国特色疗法,习练该疗法贵在持之以恒。太极拳运动“天人合一,取法自然”,是一种有效防治肩周炎的好方法。该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兑生.康复医学评价手册[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44-45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运动医学知识无疑是各种健身运动的保护之盾,而运动医学的发展,也始终与人类的各种运动相伴相随。缘于此,本刊记者近日就如何发挥运动医学界的学术作用去科学地保护运动健康和运动安全等话题,系统采访了长期致力于这一研究领域的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主任冯华教授……

运动医学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

采访一开始,温文尔雅的冯华教授首先向记者“科普”说:“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主要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参加者进行医学监督和指导,从而达到防治伤病,保障运动者的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运动医学体系在1930年才正式建立起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恢复、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等的进步,促进了运动医学的发展,1928年成立了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动医学发展较快,欧美一些国家建立了许多运动医学中心和运动医学研究所,不少大学也开展了运动医学的临床工作和科学研究,个别大学还开展了教学工作。”

谈到运动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冯华教授介绍说:“我国的运动医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从1955年起,全国各体育学院与医学院陆续建立起运动医学教研室。1958年,国家体委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所内设立运动医学研究室。1959 年,北京医学院建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所,全国各地区也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机构。1978年中国运动医学会成立,并于1980年加入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由于中国的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因此受到了国际体育界人士的广泛重视。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医学的发展,是与人类体育运动的勃兴密不可分的。”

谈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冯华教授说:“无论是日常运动还是体育活动,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包括常见运动损伤、专业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常见运动损伤有韧带、软骨损伤,疲劳骨折,骨髓水肿,隐性骨折等。广义地讲,‘运动’存在于人生命过程的时时刻刻,但狭义的‘运动’概念包含的内容也非常广泛。除了全身素质训练、专业训练这些专业竞技之外,全民健身、军队训练、文体运动、舞蹈,甚至武术、戏曲武生演员的表演等,都存在着‘运动’。就运动损伤而言,首先需要找到各类运动损伤的原因,才能有效地避免损伤。然而,近年来我国运动损伤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升高,大多数人对运动医学的知识量储备不足,缺乏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相关的专业人士对于这一领域的科普宣传工作还有待深入。因此,运动医学应该作为一门为广大民众所掌握的常识,从而捍卫运动给生命带来的正能量。这一点已经成为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对正确、科学地呵护目前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全民健身热潮非常重要……”

“羚动”关爱行动,

让公众认知运动医学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11月份以来,冯华教授参与了一场名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谈及这项活动,冯华教授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人在健身运动中的困惑,比如对于白领一族而言,长期的伏案工作缺乏锻炼,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他们便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健身运动,但由于不知道什么才是科学健身,很多问题便随之而来。在冬日暖阳里做各种健身活动的老年朋友,有些平时患有急、慢性肩痛等疾病,于是就在广场锻炼时努力抡胳膊。但是肩膀为何会这样痛?是不是这些‘小毛病’单凭抡抡胳膊就好了?此外,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而言,由于长期从事劳作,他们到了中老年往往会出现劳损,带来肌腱病以及肌腱或韧带的撕裂、软骨层损伤等问题;但大多数人对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往往不知因何而痛,不了解、不重视,从而引发很多更麻烦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2015年11月27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和北京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联合发起,由国内的运动医学专家联合组办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在北京正式启动了。这一公益行动的宗旨在于面向公众、患者进行运动损伤和中老年退行性疾病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使大家能够科学地认识、对待运动损伤,并为那些正患有肩肘膝踝部位肌腱、韧带等伤病的患者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义务地构建一个权威运动医学专家与公众面对面进行宣教、给出诊断意见的契机和平台。同时,这个面向广大民众开展的运动医学知识‘医患面对面’教育普及行动正式启动之后,第一站‘医患面对面’活动将于2016年上半年在北京举行,之后推向全国其他省市。届时,众多有运动损伤疾患的市民与医学知识爱好者将可以与专家团的运动医学专家进行现场交流,通过面对面的咨询、诊断,解决各自在健身运动中所遇到的诸多困惑。”

冯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为保障这一公益行动能够顺利开展,“羚动关爱行动”组建了高规格的专家团队。该专家团由全国知名运动医学专家组成,他们是:著名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著名运动医学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李国平教授,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知名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冯华教授、鲁谊教授,天津医院黄竞敏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王飞教授,资深运动康复专家、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处长詹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等。

冯华教授说:“‘羚动关爱行动’以及这个专家团队的工作目的,旨在提升公众对运动医学的认知,最终使广大民众懂得科学运动,不再让运动医学知识‘藏在深闺人未识’,通过努力,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社会公众懂得在运动损伤初期即可进行自我判断,选对科室和医生,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早期诊治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在采访中,冯华教授向记者回顾了2015年11月27日举行的“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诸位专家针对各种运动损伤相关问题所做的报告内容。

“很多人往往认为医学是很专业的东西,由专业人士掌握就可以了;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去找医生诊治就行了,其实不然。”冯华教授说,“还有人经常问,‘运动医学就是骨科吗?为什么它会与我息息相关?’针对这些困惑,在‘羚动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上,我国创伤外科及运动医学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王满宜教授与天津医院的马信龙教授共同向大家讲解了骨科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他们介绍说:运动医学是骨科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们既有联系也有所区别。运动医学专门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损伤的防治,包括肌肉、肌腱、关节、韧带、软骨等损伤。由于这类损伤好发于专业运动员或运动爱好者,故将这类疾病称之为‘运动损伤’。然而,这类疾病并不仅仅发生于运动人群,也可能在车祸等意外伤害中出现,如肩袖撕裂、肩关节脱位、膝关节内的交叉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等。同样,也可能由于长期劳作反复磨损而引起,常见于中老年人,如肩袖损伤导致的肩疼痛、膝关节内半月板损伤、关节软骨损伤等。因此,运动医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膝、肩、肘的运动损伤最为常见。冯华教授随后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作了阐述:“前交叉韧带”又叫“前十字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连接股骨与胫骨,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前交叉韧带断裂往往是膝处在旋转中而损伤,因为受到外翻、外转和过度伸直的力量,常发生于篮球、羽毛球、足球、橄榄球等体育运动中。

“那么,如何警觉运动中你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断了?”冯华教授解析说,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发生强力扭转后,常会听到或感到膝关节内“Pop”声响,疼痛难忍而无法再进行活动,随后膝出现肿胀和积血。由于X线检查不易查出这类韧带损伤,所以急诊情况下的漏诊率比较高。漏诊患者回家静养,在肿胀消退后,会留下膝关节不稳、腿软、不敢快跑等症状。故而在发病以后,需通过有经验的运动医学医生进行体检,并利用膝关节磁共振影像进行判断和确诊。所以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如不进行及时修复,关节会因长期不正常的动力变化导致骨关节炎,因此,在早期明确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平时很多人都有过肩膀疼痛的经历,有些肩痛往往影响到了生活质量。人们常会这样说:“我的肩痛是肩周炎引起的。” 对此“说法”,肩肘外科专家、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鲁谊教授在那次启动仪式上也给出了专业的意见。他表示:传统概念认为的“肩周炎”是常见病,表现为肩痛和功能障碍、肩关节僵硬与粘连。从一定程度上说,“肩周炎”其实是肩关节周围一系列软组织疾病的模糊概念。在我国,既往由于诊断设备、技术不够先进,肩关节外科的专业化程度有限,很多患者的肩痛被冠以一个统称――“肩周炎”。但鲁谊教授对此解释说:在肩关节疼痛的病人中,真正的肩周炎所占比例其实只有15%左右。目前,国际通用的诊断,对真正的“肩周炎”使用了更加专业的名称,叫“冻结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症状是肩关节僵硬,导致肩部的疼痛和活动度丧失。

冯华教授则更为详细地解释说,随着近些年来中国肩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肩痛的各种病因已经可以被明确诊断。许多肩痛并不是“肩周炎”引起的,真正的病因分门别类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论。导致肩痛常见的疾病有:肩袖撕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峰下滑囊炎、Bankart 损伤、肩关节周围骨折和各类关节炎。此外,其他疾病也会导致肩部疼痛,比如冠心病、颈椎病。最常见的容易与“肩周炎”相混淆的疾病是肩袖损伤、关节盂唇损伤和肩关节周围撞击症。所以不能把长期肩关节疼痛简单地归因于“肩周炎”,而是应当积极就医检查,经过肩关节专科医师的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找到肩关节疼痛的真正原因,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使患者继续灵活运动,恢复健康。

事实上,导致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创伤以及创伤后不恰当的治疗;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做家务时不正确的活动方式导致的慢性劳损。肘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应首先在专科医生那里就诊,明确其原因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有些慢性劳损完全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而痊愈。发现肘关节活动受限后,切忌盲目进行手法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万一出现运动损伤后,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在启动仪式上,国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李国平教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周敬滨教授与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国家队医务管理处詹晖处长对此问题表示,在全民健身热潮越来越火爆的今天,为了避免运动损伤,必须尽快向社会公众普及正确的运动方法和防护知识。对此,他们也共同给出了专业意见:首先,正式运动前应充分做好热身运动;同时,运动适度可以避免大多数的运动损伤。如不慎发生运动损伤,需施行目前国际上对于急性运动损伤而制定的“RICE原则”:Rest(休息)、 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Elevation(抬高)。即:对患肢进行制动休息,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回流,使用毛巾或其他布类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冰敷,适当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加压,继而及时就诊。

冯华教授最后表示:“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样的公益活动。我觉得它的社会意义不亚于临床医疗工作。因为‘羚动*运动损伤关爱行动’是在运动医学这一领域汇聚了国内权威运动医学及康复专家进行医患交流的义务巡回活动,为患者与国内首屈一指的运动医学专家们提供了‘面对面’直接沟通的绿色通道。这对于正确指导人们科学运动和对于损伤的康复,改进中老年慢性肌腱韧带疾病的治疗程式,构建新形式的医患关系,意义深远,作用非凡。相信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一定能够大力推进运动医学知识在全社会的普及,从而更好地捍卫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综合疗法对68例来自门诊的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92例,显效3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98.5%。[结论]综合疗法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肩周炎 综合疗法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继发于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炎或肩峰下滑囊炎。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性、退行性非细菌性炎症病变。本病若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则多导致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通过温针、推拿、药物热敷为主,并结合运动、肩部组织解剖和病灶特点进行选穴,结合健康教育治疗此病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共1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周疼痛、压痛、多方向活动受限,所有病例均按谢立信主编的《诊疗常规》[1]中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54例,女82例,年龄43~76岁,病程2周~8个月;左侧52例,右侧84例。1.2治疗方法

1.2.1取穴 以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先进行运动检查,即患肩先主动和被动做屈伸、上举、外展、旋内、旋外等不同动作。在此动作下,医者参照肩关节局部组织结构解剖及病灶特点用拇指在肩前面、后面及外侧面寻找疼痛最集中、敏感点作为治疗用穴。此处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每个患者都能在2~3个面探及这样的点,肩前主要为喙突外缘和下缘的肱二头肌短头、胸小肌、喙肱韧带起止点、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经行之结节间沟;肩外主要在肩峰下滑囊或三角肌下滑囊,肩穴或其下2cm处,其浅部为三角肌,深部为冈上肌肌腱止点;肩后则为肩贞穴上1~1.5寸处关节盂后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起止点及与小圆肌相交处,这些都是肩周炎主要痛点和粘连点。

1.2.2操作 根据部位深浅选择1.5~3寸毫针直刺达骨面后略提1~2mm运针至酸胀明显,针刺得气后留针,将2 cm长的艾条点燃后插在针柄上,待其艾条全部燃尽后出针。肩部针刺结束后,手法按摩放松肩部5min,然后点、按、揉、弹拨10min。按摩结束后,条口透承山,强刺激,同时令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性勉力做患手搭对肩、后伸内旋、划圈、爬墙动作共10min,并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上述功能锻炼。以上方法温针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3天。1.2.3中药热敷 药物组成:当归,红花,泽兰,乳香,没药,制草乌,制川乌,大罗伞,小罗伞,王不留行,三棱,莪术,降香,两面针,大黄,栀子,蒲公英,地丁,银花藤,宽筋藤,荆芥,白芨,藕节,侧柏叶等打粉,加水煎煮成膏糊状热敷肩部,每次10小时,可重复蒸、热敷。不可受凉。每天1次,连续热敷10天为一疗程。

1.2.3健康教育 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功能锻炼指导。主要以手指爬墙、太极云手等锻炼为主。同时避免肩部受凉,以防局部感受风寒,引起肩部疼痛。

1.3疗效观察1.3.1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肩关节活动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1.3.2治疗结果 治愈92例,显效3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有效率98.5%。随访24个月,复发6例,复发率4.4%。

2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肩凝证”“漏肩风”等范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肝肾亏损,气血虚弱,血不荣筋,或局部损伤,气血运行不畅,痰浊瘀阻,感受风寒湿邪凝滞肩部筋脉而成。故治疗应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散瘀止痛为法,主要解决疼痛与粘连。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好于单一疗法。针灸取穴法以祖国医学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原则为指导。肩部是手三阴三阳经筋结聚之所,经筋病则使肩痛活动不利,如《灵枢?经筋》所述“(手太阴经筋)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手阳明经筋)其痛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手太阳经筋)其痛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而这些结筋病灶点与解剖学有关,肌腱、韧带抵止点大都吻合。结合前述运动和局部解剖等特点,就能更准确探及病灶点。此病据其病因病理属“筋痹”范畴,以理气活血、舒筋止痛为原则。《素问?长刺节论》所述“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灵枢官针》所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均肯定了刺筋对筋痹的良效。条口透承山为肩周炎经验用穴,强刺激并令患者勉力做患肩关节活动可进一步活血舒筋松解粘连。艾灸可散寒除湿、温通经络、理气活血、散瘀止痛。《本草丛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因而配合温针灸温筋散寒,行气活血,使之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临床中应重视肩部组织结构的解剖和病灶特点,并结合运动,有利于找到主要的致痛粘连点,从而有效地针对性治疗。按摩可以松解粘连、促进炎症吸收。药物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消肿止痛。

通过治疗总结,笔者认为对肩周炎的治疗应提倡综合治疗,针刺治疗应重视经筋理论与运动及肩部组织结构和解剖特点相结合,重视特殊取穴,并结合按摩和中药热敷,从而更有效、更快捷地达到治疗效果,并且能缩短疗程,更符合患者需要。临床研究资料还显示,病程越短疗效越好,治愈率越高;反之,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治愈率越低。针刺期间运动患部是使疼痛加快缓解,防止局部粘连的重要因素,因此肩周炎患者宜尽早积极治疗,听从健康教育的指导配合肩部功能锻炼,以促进疾病的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免疫遗传性疾病,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1]。临床上以腰痛、脊柱畸形强直、弯腰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可导致脊柱关节活动受限,功能逐渐丧失[2]。本病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好发于16~30岁的青年男性,目前我国约有400万患者。AS目前无根治的方法,其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保持关节功能,防止出现畸形。因此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各项早期功能锻炼。

1 功能锻炼的概念

功能锻炼又称练功疗法,古称导引。它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预防和治疗某些损伤性疾病,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2 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意义

健康教育在健康促进中起主导作用,它能改变患者的认知、态度和理解能力,促进其行为发生变化,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以积极心态面对各种问题[3],已经成为慢性疾病管理项目的普遍方法。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在改善关节炎相关疾病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对治疗依从性、自我保健方面有着更重要的影响[4]。功能锻炼属于健康教育的范畴。众多研究表明[5],早期的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特别是青年患者来说显得非常重要,青年人肌肉纤维,关节韧带的弹性好、可塑性强,加之代偿功能强,早期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能最大限度地维持肌肉、关节的柔韧性,防止因局部肌肉长期痉挛、僵硬、关节退化而出现的脊柱强直,是延缓或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衰退和残疾程度,减少畸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重要措施。目前功能锻炼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已被认可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然而,有研究表明,70的AS病人功能锻炼的强度、时间和动作幅度不符合康复锻炼要求,多数病人仍依赖于药物治疗[6],故对病人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指导显得尤为必要。

3 指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的目的

目的在于教会患者正确、积极的锻炼,从而可以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维持胸廓的活动度,维持正常的生理弯曲,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有效的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而致肌肉萎缩,延缓或减轻患者的社会功能衰退和残疾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7]。

4 指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锻炼的原则

在患者熟悉疾病相关临床表现及自身病情的基础上,在责任护士帮助下掌握相关功能锻炼的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并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肢体活动程度及康复状况自主调整锻炼时间、强度和动作幅度以锻炼后疼痛持续不超过2h为宜[8,9]。

5 功能锻炼的方法

5.1 急性期功能锻炼 急性期患者禁止进行训练活动[10],应注意休息,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仰卧宜低枕,枕头的高度一般10cm左右且尽量放在颈中段,颈部应尽量少枕头,不能在膝关节下垫枕[11],如已侵犯颈、上胸,应去枕睡眠。

5.2 亚急性期功能锻炼 患者在适当卧床休息的同时,进行简单的床上运动和被动锻炼。

5.2.1 床上运动法 每天睡醒后,不急于起床,先闭上双目放松腹肌、背肌慢慢的屈膝,缓慢的吸气、呼气,连续1min,然后双下肢交替屈、伸5min,改变卧位,做脊柱的屈、伸运动5min。

5.2.2 局部按摩 活动前先按摩椎旁肌肉,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同时配合以水疗、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及消炎止痛的作用[12]。按摩时将一手平放在受累关节处轻轻按摩,然后逐渐增加力量。

5.3 恢复期的功能锻炼

5.3.1 保持正确的和生理姿势:a站立:头保持中位,下肢微收,肩下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肩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b坐位: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贴在椅背上休息。c卧位: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理想的应是比较坚固的,不会有下陷,但不要太硬,若是弹簧床垫,底部不是非常坚固,可在床垫下面放个板子,枕头也不宜过高。另外,每天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min。

5.3.2 身体局部功能锻炼:对受限的关节如髋、膝、肘、踝等关节进行屈伸运动,尤其是髋关节功能障碍者,可进行穿脱鞋袜、裤子及起立、下蹲、分腿、行走等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13]。

5.3.3 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广播操、太极拳、散步、慢跑等是较为普及的全身有氧运动,对于改善情绪、增进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均有积极的疗效。一些耐力性项目如登山、游泳长距离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力,适合于年轻、体力好的早期病人,其中游泳是一项最好的全身运动。

5.3.4 医疗体操:(1)床上伸展运动。仰卧位,双臂上伸过头,向手指、脚趾两个方向伸展、放松,反复几次。(2)膝胸运动。仰卧位,双足着床板、屈膝,抬起一膝缓慢向胸部方向屈曲,双手抱膝位拉向胸前,回复到原位,双膝重复2~3次。(3)猫背运动。趴蹲如猫状,低头尽量放松,同时拱背如弓状,直至拉伸满意为止,反复几次。(4)腹部运动。仰卧位,屈膝,双足着床,双臂置身旁,头肩一起慢慢抬高,以至双手触膝,坚持5s,放松,反复几次。(5)转体运动。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髋部不动,做上身左右转体运动。(6)转颈运动。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头部左右缓慢转动至最大幅度。(7)扩胸运动。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肘关节屈曲90。,双上肢尽量往后运动。

6 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患者详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及自身疾病进展状况;(2)患者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熟练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3)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持之以恒的精神;(4)根据关节受累程度的不同适当调整功能锻炼的侧重点、强度和时间;(5)坚持正规治疗,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陶晓平.强直性脊柱炎 [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4,10-11.

[2] 李兆申,梅长林.内科学与野战内科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2,:803-804

[3] 施春香.健康教育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6):17-18.

[4] 李晓兰,吴红丽,刘丽莎,等.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疾病知识认知状况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59-2461.

[5] 岳月,高明俐.功能锻炼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重要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6,24(3):491.

[6] 刘庆芬,侯月中,赵福涛.强直性脊柱炎病人运动疗法自我护理培训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9,23(1):39-40.

[7] 林玉滕,章晓云.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护理[J].当代护士,2009,3:22-23.

[8] 唐福林.风湿免疫病300个怎么办[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85.

[9] 李杏敏,孙文才,徐清朴,等.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9,6(18):972-973.

[10] 赵凤军,田瑞芳.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2005,9(12):40-41.

[11] 祝雄伟 ,许骁伟,章凌红. 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0,3(5):163-165.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针刀;毫针针刺;肩周炎

本文通过以66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3例给予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3例。对照组:女21例,男12例;年龄37~70岁,平均为51.83±14.31岁;右肩患病18例,左肩患病15例;病程2~25月,平均为14.73±5.61月。观察组:女20例,男13例;年龄35~73岁,平均为50.69±13.66岁;右肩患病19例,左肩患病14例;病程3~22月,平均为14.38±5.43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之间的性别、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体临床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①口服6g大活洛丸,一日两次。②口服20mg炎痛喜康,一日一次,饭后服用,连续服用15天。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①结合患者的病变情况可于冈下肌、冈上肌、喙突下、肩峰下、三角肌腱止点、小圆肌、大圆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等肩部压痛点处进行定点;②针刀操作:患者取坐位,找出痛点并进行常规消毒处理,用1%利多卡因对阿是穴(治疗点)进行局部麻醉,之后选用 4 号小针刀严格按照小针刀四部规程在阿是穴上进针刀【1】,刀口线走向应与肌纤维走向平行,当针刀刺入达骨面时,应做横行剥离与纵行疏通,待手下有松动感后方可出针,出针后可用输液贴覆盖于刀口处。每5天治疗一次,共连续治疗3次;③毫针针刺操作:取肩内陵(肩三针)、肩贞、肩、肩陵泉(阳陵泉直下一寸)等穴位,并对这些穴位进行常规性消毒处理,之后选用1.5寸、31号毫针刺入穴位1寸许,平补平泻法,留针 30分【2】,每日治疗 1 次,连续治疗15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肩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肩部疼痛完全消失,则视为临床治愈;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则视为显效;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肩部疼痛有所减轻,则视为有效;患者肩关节功能及肩部疼痛情况无变化或者出现恶化,则视为无效。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者之和。

1.4 统计方法 本文实验中所有数据均通过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 ±s表示,并均通过秩和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相关治疗后,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情况,其中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60.61%,观察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治疗有效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2.2 典型病例 王某,女,52 岁,出现右肩部疼痛情况12个月,就诊时患者描述:刚开始时感觉右肩部有疼痛感,后疼痛感逐渐加重,尤其是晚上疼痛更厉害,右肩正常活动受到限制,不能梳头,脱衣服等。经过认真的临床检查,王某右肩周压痛广泛,尤其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三角肌腱止点处、肩峰下有压痛,右上肢上举后伸困难。我院对王某进行了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治疗10天后患者的右肩部功能恢复正常水平,疼痛感也完全消失,右上肢活动灵活自如。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肩周炎多发于50岁年龄段,且女性相对较多。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肩关节外展、旋转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周围疼痛,怕冷,肌肉萎缩、痉挛等【3】,严重影响着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在中医学中肩周炎也成为肩凝症或者漏肩风,通常由汗出当风,营卫不固,年长气虚,致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外邪凝滞肩部筋脉所引起【4】。通过针刀治疗能够彻底的、直接的将肩周炎患者的韧带、骨面肌腱等粘连处分开,能够松解受压的血管和神经,建立局部血液血液循环结构,恢复神经功能,消除炎性致痛物质。毫针针刺能够舒经通络,行气活血,迅速消除患者的局部疼痛【5】。本文试验中采用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的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1%,说明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针刀配合毫针针刺治疗肩周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但是本试验中研究对象不多,且欠缺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待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振宁.针刺治疗肩周炎7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2):123.

[2] 孙飞.针刀结合针刺治疗肩周炎86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6):27.

[3] 王应军.小针刀结合针刺治疗肩周炎3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21):149-149.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肩周炎体育疗法

【中图分类号】R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肩关节周围炎,临床上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此症多发生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患有此症状者感觉疼痛多在夜晚或天气转冷时渐趋严重,故俗称为五十肩或冰冻肩。

主要症状:肩痛。有时放射到上臂,夜间疼 痛明显。

危害:患病后,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不能上举、外展、旋转等。影响洗脸、梳头穿衣等日常生活。活动范围长期受限,神经血管受损,导致手部麻木,肩部血流不畅。严重后果: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萎缩。

导致肩周炎的主要原因:

(1)人体虚弱、气血不足。

(2)外伤:如肩关节过度外展、牵拉、过伸、劳累。关节脱位、骨折。术后组织损伤、瘀血、水肿、机化粘连等。

(3)风湿寒侵入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引起反射性疼痛、痉挛、毛细血管渗透性加强,导致瘀血、水肿、粘连造成肩关节功能障碍或丧失。

(4)慢性劳损(自发性形成):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愈来愈差。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较频繁,周围软组织常受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自发性慢性劳损自然形成。病因不同,但导致结果同。都是瘀血、水肿及机化粘连。从病症的内在特点可把肩周炎的疗法归结为:只要疏通经络,活血化淤即可。医院把肩周炎的早期采用:理疗、按摩推拿、针灸热敷、熏洗、局部封闭及药物等综合疗法均取较好疗效。到中晚期上述疗法无奏效。年另加大,治愈难度也大。药物伤身,且疗效缓慢及无。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医治肩周炎的特效药。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体育疗法才能快速地恢复肩关节功能。疗法原则: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换言之:体育疗法就是采用以《运动医学》为原理的肢体徒手操与体育器械运动来全面疏通全身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功效且无副作用的体育运动疗法。

功能训练法:

一部分:徒手运动

(1)按摩:《中医学》上锁定人的经络有12条。其中6条通过肩膀,通过手背手掌面各3条。疏通经络:自用右(左)手从左(右)手指朝肩膀、再从肩膀朝手指方向反复按(压、揉)摩。

(2)前后绕环:两脚开立同肩宽,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两侧。以肩关节为轴,抬肩向前、向后绕环各四拍。如此反复。

(3)体侧前后摆动: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上肢伸直,以肩关节为轴,体侧前后摆动至最高点。如此反复。

(4)体前上下摆动: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上肢伸直,双手指交叉于体前,掌心朝下。以肩关节为轴,上下摆动(上至最高点)。反复。

(5)体后抬肩: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上体重心垂直于地面。上肢伸直,双手指交叉于体后,掌心朝上。以肩关节为轴向上抬肩至最高点。如此反复。

(6)侧前平举:两脚开立同肩宽。以肩关节为轴,两臂伸直两手侧平举,再前平举。各八拍。如此反复。

(7)上爬: 面对墙两脚开立同肩宽,尽力高举上肢,双手沿墙徐缓向上爬至最高点后缓慢向下还原。反复进行。

(8)旋转;两脚开立同肩宽,伸直上肢以肩关节为轴,体侧、前360度的顺、反时钟方向旋转。(顺转一个,反一个)如此反复。

(9)常打太极拳。

二部分:器械运动

(1)打门球。

(2)练太极剑。

(3)练单双杠:单杠悬垂(双手正握单杠,身体自然悬垂)、引体向上,双杠上练屈伸上等运动。

(4)使用拉力器。

(5)跳绳。

(6)哑铃操:前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外前后旋转等。

(7)练划船器。

(8)常打羽毛球(左右手)。

结束语【提示】:

(1)上述疗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患者可全部做,也可酌情选做。运动量适宜,贵在坚持。

(2)营养不良导致体虚,体虚导致肩周炎。补充营养加上适当运动,肩周炎可不药而愈。

(3)受凉常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应注重保暖防寒。

(4)纠正不良习惯:对伏案、双肩常处于外展、过伸等姿势的工作者应注意调整,以免长期的不良习惯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导致肩周炎。

参考文献

[1]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解剖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9年6月第一版.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

[3]杨文轩,陈琦.《体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史绍蓉,黄益苏等主编.《现代运动训练法与动作分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7篇

1临床资料

109例病例中男82例,女27例;年龄38~72岁,平均56岁;其中缺血性脑卒中86例,出血性脑卒中2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例,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加强健康教育;对照组53例,只实施一般的护理项目,不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

2方法

由专人负责采用ADL评定量表对患者出入院时分别进行评分,将两组患者测评结果进行分别对照,结果如下(表1)。

3健康教育

3.1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心理特点:自卑、焦虑、抑郁、悲哀、绝望[1]。因此在健康教育中护士应注意多与病人交流,建立信任感。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自我心理调节,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参加文娱活动,坚持循序渐进,克服焦躁情绪,对每一位患者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以增强康复的信心。

3.2良肢位的摆放偏瘫急性期就要开始注意姿势的摆放,采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和抗痉挛的模式[2]。具体摆放要点:下肢屈髋屈膝,上肢肩胛骨向前伸肘腕。仰卧位:在肩胛后方放一薄垫,纠正肩胛内旋内收,肩少外旋,伸肘腕,手指伸展或握一毛巾卷,防止手指屈曲痉挛,下肢呈膝髋自然弯曲。健侧卧位:患肩前屈90°左右,手平放于枕头上,伸肘,下肢患侧膝、髋屈曲,放于支持枕上使髋内旋。患侧卧位:患肩前伸,伸肘前臂旋后,腕指伸展,患下肢稍后伸屈膝,健下肢放于患肢前方,其下垫枕。

3.3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3.3.1肩关节半脱位纠正肩胛骨的位置后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时,应加强对肩关节的保护,鼓励患者及早开始主动性上肢活动以提高肩关节周围的肌张力,同时对肌肉和关节提供各种刺激。患者坐位时,可应用前臂支具支持上臂位置。

3.3.2肩痛和肩手综合征指导患者疾病早期进行合理的被动和主动性活动,仔细放置并垫高患上肢以减轻水肿,避免屈肘姿势,避免冷热交替和温热治疗。疼痛严重时遵医嘱使用止痛消炎药物。

3.3.3直立性低血压鼓励患者早期坐起,起立动作应缓慢进行,可穿弹性长袜,有条件者可使用起立床训练,康复锻炼时逐渐提高倾斜角度,直至90°。逐渐延长训练时间30 min。

3.3.4压疮协助患者勤翻身,勤擦洗,勤更换床单被褥,保持皮肤干燥,避免长期受压,加强营养支持,增强身体抵抗能力[3]。消瘦患者建议使用气垫床。经常按摩受压皮肤,加快血液循环。同时嘱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加强观察,避免压疮的发生。

3.3.5泌尿系统感染指导患者尽量缩短留置导尿的时间,可采用习惯的排尿姿势,避免焦虑情绪,配合适当的听流水声、按摩、热敷、针灸能促进排尿。鼓励患者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

3.4用药指导脑卒中患者服用的药物大致可分为:降压药、降脂药、抗血栓药、改善脑功能的药。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按时定量服用药物,切忌自行更换药物或剂量。服用药物前应熟悉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硝苯地平缓释片禁止掰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阿乐)晚饭后服用效果最佳,倍他乐克片可引起心率减慢等。

4讨论

近几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科学、合理、全面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加快肢体功能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减轻病痛,节省患者开支,从而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冯梅梅,胡德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9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61-262.

[2]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学[M].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91.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8篇

研究证实,肩周炎的发病率其实相对较低,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其次是肩峰下撞击症和肩关节不稳。这三种疾病的总发病率几乎占了肩关节疾病的70%,甚至更多。

由于对这类疾病认识上的误区和局限性,被误诊为“肩周炎”而加重痛苦和造成治疗失误的患者不在少数。希望读者看过本文后,科学认识肩关节疾病,正确对待肩关节疾病,让我们变得更“肩”强。

真正的肩周炎

生活实例

鲍阿姨今年55岁,退休在家,平时较少进行体育锻炼。最近大半年逐渐出现抬右胳膊梳头困难。自己觉得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就买了膏药外用,但没有好转。家人认为是锻炼少了,便叫她多举东西、多锻炼,结果反而越练越痛。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到我们医院就诊,经体检、影像学检查证实是肩周炎。在经药物、康复锻炼等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为她进行了关节镜微创手术,彻底松解已经粘连的关节囊。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锻炼,逐步恢复了关节活动度。

专业分析:又称“冻结肩”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即原发性肩关节僵硬,以50岁左右中老年人群高发,俗称“五十肩”,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肩周炎是肩关节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形成的无菌性炎症,严重时可造成粘连,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周炎的病因除了一般认为的关节周围组织退变外,可能还与糖尿病、颈椎病、某些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有肩关节外伤史者容易发展成肩周炎。

典型的表现:肩部疼痛,主动与被动活动都受限

“冻结肩”,这个名字形象地描述了这类患者肩关节各个方向主动和被动活动障碍的特点。患者往往自觉关节僵硬,胳膊向后、向外旋转活动度受限,使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如梳头、穿脱衣服困难等。

明智的治疗:分期进行

肩周炎患者在急性期时,一般不宜采用推拿及手术治疗。如果疼痛不能忍受,可以口服消炎镇痛药,在患侧肩部施以冷敷等。必要时,可在局部压痛点进行封闭治疗。让肩关节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也应辅以适度的主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部分肩周炎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可能会好转,关节活动度逐步恢复。少数肩周炎患者可以自愈。慢性期以功能锻炼如爬墙练习、棍棒操和理疗为主。如经3~4月上述常规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关节粘连松解手术,对治疗肩周炎有良好的长期效果。

肩袖损伤

生活实例

52岁的陈阿姨是一名家庭主妇,一年来常感觉左胳膊疼痛、抬不起来。后来,疼痛越来越厉害,夜间睡觉经常会痛醒,不能侧卧。到过不少医院检查,都当作“肩周炎”治疗,曾做过手法推拿、理疗、封闭等,但是久治不愈;也每天坚持锻炼,拉吊环、棍棒操、绳操等,虽然经过各种保守治疗,但仍不见好转。她来我们科室就诊,经过仔细检查,我们发现她患上的不是肩周炎,而是左肩袖损伤。

专业分析:肩袖――容易受伤的组织

肩袖组织(见肩关节解剖示意图)能加强肩关节稳定性,保护肩关节,但同时肩袖本身也是很容易受到损伤和撕裂的组织。

肩袖损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肩关节退行性病变,其发生与年龄成正相关,在60岁以上“肩痛”的老年人中非常常见,患病率高达70%,远远高于所谓的“肩周炎”。此外,运动员、有肩部外伤史者及经常提拉重物的人也容易发生肩袖损伤。

典型表现:半夜痛醒,上举无力

肩袖损伤分为急性撕裂伤和慢性劳损两种,以后者居多。肩袖损伤的患者有颈肩部疼痛,夜间痛明显,甚至被痛醒;上举患侧手臂疼痛,外展、或后伸时无力。

明智的治疗:手术修补

如果让肩袖损伤的患者继续进行“拉吊环”等锻炼,或人为强行手法松解肩关节,可能会造成肩袖组织裂口继续扩大,加重病情,严重时甚至会致残。严重的肩袖损伤患者可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通过植入缝合锚钉,缝合撕裂的肩袖组织。

肩峰下撞击症

生活实例

张先生今年35岁,酷爱健身,特别是力量训练。近几个月来进行上举训练时,感到肩部明显疼痛,暂停训练后症状仍无好转并且影响到了肩部活动。去小诊所做过几次理疗和封闭治疗,均效果欠佳。他到我们医院就诊,经体检、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肩峰下撞击症。

专业分析:与长期过度使用肩关节有关

肩峰下撞击症是指肩峰和肩峰下滑囊组织在肩关节外展、上举过程中的某一角度发生肩峰撞击,引起肩部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经反复撞击可能还会影响肩袖附着点,从而发生肩袖组织断裂,使疼痛加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典型表现:肩部钝痛和上举功能障碍

表现为肩部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加重。肩峰下撞击症在年纪较大者、经常需高举上肢工作的人群和体育爱好者中多见。进行打羽毛球、练健身操、游泳等运动,如果方法不当,都可能导致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

明智的治疗:减少肩部活动,必要时手术治疗

患者需要减少肩部伸展运动,并配合药物抗炎镇痛治疗,部分患者还需要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以消除致病因素。

肩峰下撞击症的患者如果被误诊为肩周炎,进行某些不恰当的治疗,很可能加重病情,延误治疗。

肩关节不稳

生活实例

小汪是大学生,非常喜爱体育运动。一次乘公交车,急刹车时,小汪的肩部不慎撞伤,当时疼痛明显。到附近医院就诊,拍了普通平片,没有发现明显骨折,以后就不再重视。过了段时间,小汪打篮球,随着一个漂亮的篮板球入栏,小汪突然感觉“胳膊掉下来了”,而且疼痛难忍,马上去医院就诊、复位。后来这种情况又发现了多次,以至于小汪现在不敢参加运动了。小汪外伤后,属于典型的肩关节不稳。

专业分析:创伤性关节不稳多见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最灵活的关节,但因其肱骨头大而肩胛窝浅且周围关节囊的限制较薄弱,所以稳定性相对较差(见肩关节解剖示意图)。

创伤性肩关节不稳在年轻人、运动员人群中最常见。当肩部外伤或关节结构退变时,肱骨头相对于肩盂可存在有症状的移位,即发生肩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如果在以后的生活和运动中不注意防护,经常进行大幅度的手臂运动,如体操、游泳、投掷等,则可能发展为复发性肩关节不稳,亦称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典型症状:肩部疼痛,对肩关节运动恐惧

患者描述的症状较为模糊,如位置不明确的肩部疼痛,手臂在活动到某些位置时,感到某些异样、不舒服等。有反复脱位的患者对日常生活和运动怀有恐惧感,不敢充分运动肩关节。如不及时治疗可继发骨缺损,导致骨缺损性的肩关节不稳,后果严重。

明智的治疗:复发者首选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肩关节不稳患者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但康复过程较长,通常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还是效果不佳,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复发性肩关节不稳患者来说,关节镜微创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其成功率高达95%以上。肩关节不稳患者如被误诊为肩周炎,进行错误的康复治疗,则可能会更易引发脱位,加重病情。

陈世益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部骨科关节镜专业技术培训基地主任,国际骨科运动医学多个学会的常委和委员。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肩周炎;穴位注射;蛇毒注射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4例观察对象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风湿中心门诊及住院确诊为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平均年龄(57.25±8.54)岁;对照组84例,男46例,女38例,平均年龄(56.22±8.82)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文献[1-2]中粘连性肩周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治疗前3个月内患处行药物封闭或其它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对蛇毒注射液过敏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处于急性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用2 mL注射器(5号半针头)抽取蛇毒注射液(由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剂中心提供,每支含眼镜蛇混合蛇毒0.1 mg,批号010503)和2%利多卡因各1 mL,取穴部位常规消毒,直刺或斜刺,得气并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每次取2~4个穴位,每穴注射0.5~1.0 mL药液,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2周后评价疗效。取穴方法:根据疼痛部位和中医辨证随证取穴,主要穴位: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曲池、曲垣、臑俞、天宗、外关等。1.3.2 对照组

对照组治疗由我科专门指定一名针灸医师负责治疗,针刺主穴:肩髎、肩髃、肩贞、肩井。配穴:肩前内侧痛甚者配云门、尺泽;肩外缘及肩胛岗上/下缘痛甚者配曲垣、臑俞等穴;肩后缘及肩胛骨下部疼痛甚者配天宗、外关等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2寸的毫针刺入,得气后留针20 min,其间行针2次,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次/d,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2周后评价疗效。

1.4 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活动明显改善;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活动有所改善;未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

治疗组80例中,最少治疗2次,最多治疗10次,平均6.22次。对照组84例中,最少治疗4次,最多治疗10次,平均7.11次。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3岁,于2005年3月21日来我院风湿中心门诊就诊。主诉:左肩疼痛,活动明显受限2个月。经服中药煎剂及推拿治疗无明显好转,半月前症状加重,关节僵硬,梳头、穿衣、举臂托物等动作均感困难。现病史:左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峰下间隙、大结节近侧、冈上肌、肱二头肌长头腱附着点压痛明显。左肩被动屈曲45°;后伸25°;外展45°;被动内旋后伸,腕背侧达到腋后线患侧髂嵴高度;内收上臂患侧中指尖达到健侧前胸锁骨中线,平锁骨。伴有倦怠乏力,情绪焦虑。诊断:左肩周炎。查颈、胸、肩X光片,未见明显异常;血沉(ESR)、抗“O”(ASO)、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AF)、血尿酸(UA)及抗易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均无异常。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采用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轮流取肩井、肩髃、肩髎、肩贞、曲池、曲垣、臑俞、天宗、外关等穴位,治疗4次后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治疗10次后,患者前述症状基本消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4 讨论

肩周炎病名属模糊概念,包括了“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和冈上肌腱钙化”、“肩峰下滑囊炎或三角肌下滑囊炎”、“冻结肩”、“肩撞击综合征”等近60种具体定位定性的疾病[3]。西医多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封闭治疗、手法松解、手术治疗等,治疗过程相对复杂。

本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或因寒邪客脉,气滞血瘀,致经脉痹阻,泣而为痛;或因素体气虚,肝肾不足,耗伤气血,筋失濡养,致气血涩滞经络而为痛,治当活血化瘀、温经通络。针刺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4-5]。

中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6]。蛇毒注射液是我院生产的院内制剂,有一定的抗风湿作用。研究表明,蛇毒注射液可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提高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对局部炎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7]。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笔者发现蛇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较常规针刺治疗疗效更佳,临床治愈率更高,且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

参考文献

1] 郭景周.理论探讨肩周炎诊断分级标准[J].河北中医,1997,19(1):1-3.

[2] 魏绪庚,田素杰,石宝瑞.麻醉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8.

[3] 李承球.肩周炎的分类诊断和治疗[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7):39.

[4] 陶琪彬.两种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J].中国中医急症,2005, 14(2):168.

[5] 余拾东,杨恩华.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4,19(2):129.

[6] 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489.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0篇

综述IGFBP-1与人类妊娠母体变化和胎儿生长发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马淑红

浅谈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侯永锋

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雷六春

脑卒中常见合并症的康复护理380例高秋玲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最新进展仲霄鹏

口蹄疫O型细胞灭活疫苗的口蹄疫原苗LD50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健康必读(中旬刊) 寇灿

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的改进及护理李鸿

4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李益萍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体会周凤林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尹建文,张轶群

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综合征17例临床分析张新伟

老年人骨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徐春桂

抗HP治疗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杨勇,王秀凤

对老年肺心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高秋玲

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疗效于文立

浅谈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情况丁光雄

CT增强扫描外漏后的护理技巧及心理分析陈丽

小儿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治分析程习功

分级护理可行性的调查和研究华志芬

建工师学校食堂及幼儿园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孙燕霞

试论孕妇产前保健黄歆

患者就医时的心理状态分析白雅玲

还给幼儿一个健康的身体金艳,唐蓉

农村卫生的问题及对策朱瑞芬

浅议饮食与健康江文世

以人为本创造性地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必读(中旬刊) 陈艳玲

为什么牙龈出血王凯

关于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编码的分析与建议葛安安

梗阻性胆管炎并发胰腺炎的治疗分析赵永江,袁富贵

浅谈剖宫产的指征成湘鄂

脑卒中后早期癫痫50例分析罗政云

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混合瘤20例临床体会唐宇军

陀螺刀治疗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戴智康,齐海燕,梁桂芳

养血祛风止痒汤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45例王婷婷

茵栀黄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31例疗效观察王玲

隐睾的临床诊疗分析李陈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成因及结局岳玲

硬膜外单次镇痛与普通镇痛效果的比较谢吉芬

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杨攀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九例误诊临床分析高晶磊,李哲恒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张静

红活麻中总香豆素有效部位的药理活性研究王洪琛

120份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刘惠文,杨兆凤,张志红

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体会陈凤喜,陈宝芝

ICU脑疝病人护理体会邵梅

Picc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预防顾永会

产科隐私护理探讨吴敬波,吕红俊

39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救护体会杨刚先,郝永先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开设职业安全课程的探讨王娟,朱晓菡,万云

120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体会健康必读(中旬刊) 施伟荣

见习护生心理问题及带教对策魏春平

耳鼻喉科儿童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周晓静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护理体会周健苗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崔文中

极超短波加药物推拿治疗颈肩综合征临床体会肖朝林

阑尾脓肿一期阑尾切除扬国斌

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方法研究李雪

浅谈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外科诊断与治疗曾家仁HtTp://

烧伤治疗应用盐酸川芎嗪66例疗效观察刘冲,田仁宽

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陆野

突发性耳聋不同年龄组的临床分析张雨

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探要邱作成,郭晓蓉,乐德行

手术治疗小儿箝闭性腹股沟疝97例分析杨国斌

小针刀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周金香,李亚,李炳琪

指压天宗穴配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重度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喻程耀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185例分析许明熙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张莉

宫颈息肉术后的健康护理分析张玉梅

呼吸科人性化护理探讨王永琴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孔凡莲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王安芳

紧张性木僵状态20例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李园,李娟,郭翠英

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薛洁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曾萍

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再探吴凤清,郑春华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孙艳

医院护理安全隐患研究及管理策略陆金菁

妊高症的临床护理体会翁庆敏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蔡晶

糖尿病专科护士的护理会诊实践严红艳,杨青,古成

供给牛奶提高夜班护士工作质量的研究健康必读(中旬刊) 罗艳林,陈佑碧,周谨

关于妇女孕期的健康教育略谈文兴琴

健康教育在小儿骨科中的应用研究田勇

农村优生两免工作带来的思考寿建叶

谈伤寒中的水饮治疗周升栋

浅析全健排舞在企业和职工中推广的意义俞艳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剖析及对策张黔豫

臭氧治疗三种阴道炎疗效观察刘兰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颈椎病;健康教育;自我保健;预防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0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05-02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白领、办公室及电脑工作人员常常觉得脖子发僵、肩背部沉重,甚至头痛、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颈椎病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通过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可知:注意生活和劳动保护,避免颈部受伤和疲劳,强化颈部和肩背肌肉的功能锻炼,是预防颈椎病的根本措施。为减少其发病率,指导患者预防和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1 对颈椎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的方式

1.1 即时教育 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的疑问,即时进行解答,讲解颈椎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

1.2 个性化教育 针对患者掌握相关知识的个体差异,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将颈椎保健知识正确传授给每位患者。

1.3 集中教育 针对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普遍存在的共性健康问题,我们集中进行群体性教育,让大家接受健康知识时互相促进。

1.4 视听教育 由医生现场演示组织颈椎保健操的正确动作、要领,带领患者共同演练,并逐一给予指点。在治疗室的影音系统中播放颈椎健康知识,让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轻松获取健康知识。

1.5 书面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宣传手册及折页,使颈椎病患者对各种相关知识了解得更全面,认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提升自我保健意识。

2 颈椎自我保健指导

2.1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严防颈部“挥鞭伤” 颈椎在人体中所处的位置,恰是“鞭子的末梢”,在无防备情况下的突然跌倒或猛然的大幅度转体,尤其是乘车中急刹车时的反冲力,容易使颈部发生“挥鞭性损伤”。有些病人不明白,突然跌倒时的臀部着地,为什么会造成颈部组织的挫伤呢?其道理就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生活或劳动中,尤其在高处作业或乘车中,要有保护意识,预防颈部受伤。如发生外伤,应积极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颈椎小关节错位;因此,坐车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抱孩子姿势不合适,容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以上情况均应积极预防。

2.2 纠正生活中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

2.2.1 保证良好的坐姿,定时活动 从事会计、打字、编织等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颈部处在不协调受力状态,颈后肌肉和韧带长时间受到牵拉,易于发生劳损,颈椎前倾造成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导致增生,颈椎间盘老化,从而继发一系列症状。电脑前工作、伏案阅读或书写的正确姿势,对减轻颈椎间盘挤压力和颈部组织的载荷力有极大的帮助。应采取自然端坐位,颈部、胸部挺直,桌椅的高度适中,如桌子高或椅子过低,就会使人头部过度后仰和双肩上抬,易造成颈肩部肌肉劳损。工作半小时左右应做颈部运动,缓解颈部肌肉紧张。站立或坐位工作中的正确姿势,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2.2 保证良好睡姿 人每天大约1/3时间是在睡眠,睡眠姿势不当会造成颈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均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

2.2.3 合理用枕 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枕头的软硬、高度应适中,不宜过高过软,能自然塑形的材料为最佳。枕头的形状应为中间低,两端高,这样可以对颈部起到相对制动的作用。侧卧睡眠时,枕头的高度应相当于一边肩宽,让颈椎至脊柱保持直线,使颈部肌肉相对放松;仰卧位睡眠时,枕头高度一般用15cm左右,放置于颈下,保持头部轻度后仰的姿势,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

2.3 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极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为脊柱病。如电脑工作人员、收银员、会计师、打字员等,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松弛紧张的肌肉、韧带及肌腱,以加强肌肉及肌腱等组织的韧性及抗疲劳能力。

2.4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4.1 全身锻炼 我国古代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成语,唐太仆王冰在其《内经·素问》注释中将它解释为:“摇筋骨,动肢节抑按皮肉,捷举手足……”。因此,平时尽可能少坐多动,多走路,多骑自行车。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慢跑、太极拳等。

2.4.2 颈部锻炼 前屈、左旋、右旋、后仰,既可缓解疲劳,增强肌肉韧度,还可滑利颈椎关节,加强颈椎的稳定性。

2.5 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风寒常导致肌肉痉挛、僵硬,造成落枕,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防止颈肩部受凉;夏季空调温度不宜太低,而且不要直接吹。

2.6 防治咽喉部炎症 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也是颈椎病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饮水,不吸烟,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若一旦出现急慢性咽喉炎症状,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轻炎症,防止诱发颈椎病。

2.7 防止酗酒 酒精会影响钙质在骨上沉积,易患骨质疏松症、骨质软化症,加速颈椎退行性变。

2.8 心胸开阔,避免压抑感情 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

3 总结

3.1 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颈椎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 由于颈椎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而且症状容易反复,特别是有眩晕、活动障碍症状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等异常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颈椎的自我保健十分重要,药物治疗只能暂时减轻疼痛,而日常自我保健则是保护颈椎、防止颈椎关节退化的重要措施。有些患者还意识不到颈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颈椎保健锻炼,只有当颈部出现症状才进行治疗,而且错误认为疼痛减轻就可以,结果可能导致加重病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通过信息交流,促进患者自愿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影响健康危险因素,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1]。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希望患者能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理;掌握并能正确采用自我保健措施,进行适宜的锻炼。这些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很好,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颈椎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使患者能主动进行颈椎锻炼,延长颈椎病复发周期,提高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3.2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健康教育技能的提高 医务人员由于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健康教育只是在简单的知识传授上,缺少针对性的指导和教育,使患者没有得到真正的指导。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人们进医院不再是为了诊断和治疗,更多是为了得到健康服务[2]。因此要求医务人员要从患者或健康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角度整体考虑人类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促进质量[3]。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知识的培训,通过开展健康知识的培训,鼓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扩宽知识面,提高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2篇

而且从望京医院骨伤科还走出了一大批骨科专家,为我国骨科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师从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创始人尚天裕教授、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望京医院医务处处长赵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赵勇指出,望京医院的骨伤科在“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医患合作、内外用药”16字方针的指导下,坚持中西医结合,走出了一条骨科疾病“攻坚”的创新之路。与赵勇主任接触中,记者发现他不但医术高超,更是满腹经纶,幽默风趣。

中医药扬名海外

说到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赵勇主任,骨科界的同仁以及骨病患者都不陌生,他经常在各大电视媒体出现。他深入浅出的病例分析,轻松幽默的病情解说,让人印象深刻。赵勇的患者来自世界各地,人们都是口口相传,慕名而来。

记者在赵勇的门诊就遇到了一位前来求医的外国友人。外宾看上去60多岁的样子,跟他中国妻子一道,专门回中国找赵勇求医。他们在东直门骨伤科研究所那边已经等了好几周,但都没挂上赵勇的号。赵勇仔细询问了病情,患者自述常常脚疼,有时候晚上甚至会疼醒,还曾做过心脏搭桥手术,需要终身服药,感觉身体较差。赵勇通过X光片和中医诊断,确定患者患有骨性关节炎,并且双下肢动脉硬化。赵勇开了一些内服中药,配合中药药膏外用和中药足浴。

由此看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可小觑,连外国人也对“草根”甚是亲睐。事实也确实如此,赵勇告诉记者,中医药在骨病治疗上优势明显。他说,骨伤病讲究“筋”和“骨 ”,很多骨病的根源在于筋和筋的附着点,而非骨头本身。因此,在治疗时,中医药的整体调理不单是针对骨头,还要治疗周围的筋络、韧带组织等。

望京医院中医骨伤科从老一辈起,就积累了深厚的中医临床理论与经验,同时还吸收了西医思想,中西合璧。“骨伤治疗的原则要坚持16字方针: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赵勇说,这也是对中国接骨大师尚天裕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动静结合是要求治疗和康复锻炼的结合,以微创理念为宗旨,突出中医传统特色,讲求手术与传统手法结合;筋骨并重正是赵勇所强调的兼顾骨头和筋络,特别是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将传统的中医经筋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基础及生物力学相结合,以“缓解痛苦,功能康复,提高生活品质”为目的,总结传承了一套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技术;内外兼治是要求内外用药,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强调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思想在骨伤科的运用;医患合作即结合医生的“治”与患者的“防”,需要患者配合,听从医嘱。

骨科康复,健康支招

在赵勇的科室看病,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轻松愉快。54岁的陈女士来复查,刚走到对面,赵勇就让她敬个礼,记者一时还搞不清楚状况。赵勇告诉记者,陈女士患的是肩周炎,让她敬礼是看她的手能抬到什么程度,以确定恢复的情况。他跟患者轻声交谈着,仿佛老朋友聊天般温暖。

赵勇叮嘱患者不要受凉,睡觉盖好肩膀,并教给她“蝎子爬墙”、“双手托天”、“体后拉肩”等锻炼动作,叮嘱循序渐进、按步骤锻炼。赵勇说肩周炎通常都是由静、老、伤、寒引起,静即不爱运动;老指上了年岁,抵抗力差,易发肩周炎,因而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另外,外伤及寒邪入侵也会引发肩周炎。一番浅显易懂的科普,又让患者受益匪浅。

赵勇说,他在门诊时通常都会给患者科普,很多病人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对疾病治疗不利。作为北京健康科普专家,赵勇时常给患者灌输一些骨科保健知识,也通过一些电视栏目引导大众,他即简单又幽默的表述深受患者喜爱。如他常跟患者所说:为什么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腰椎坐着时受力最大,长期保持这个姿势易引发疼痛,而站着时受力小,所以疼痛发生几率小;他还为患者编了一些朗朗上口的锻炼口诀:伸伸懒腰耸耸肩,摇摇脖子看看天。看似简单的细节,却显现出赵勇处处为患者着想的仁心,这也就难怪他会成为患者心目中的偶像。

赵勇给患者科普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意识而为之。“骨科疾病的诊疗很多都跟康复有关系,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因此科普是非常有必要的。”赵勇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健康科普》第四期即将开班,并给他寄来了聘书。不仅如此,科普也是骨科康复的一个要求,赵勇说,他所在的骨伤综合科以后也将会转变为骨伤康复科,要把骨伤后的康复做起来。今年上半年,康复科已经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申报了重点专科,并得到了批准,这将会是骨病治疗与保健体系的完善,也是万千骨病患者的福音。

“针”来痛去疗效佳

赵勇在骨伤综合科,基本各种骨病都要看,说他是骨科界的全科医生也不为过。而赵勇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铍针疗法,对于各种颈肩腰腿疼、足跟痛症临床疗效显著。

铍针源自《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铍针者,末如剑锋”。现在的铍针由原来的“末如剑锋”,改成了“末扁体圆,末为直刃”,这种结构用来治疗膝骨关节炎“结”、“聚”点的疼痛有着很好的应用。赵勇说,铍针属于中国原创,吸取了中医针刺疗法和西医手术疗法之长,将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具有舒筋活络、松解粘连、通畅气血等功效。

因疗效较好,有很多患者主动要求赵勇多做两次铍针,70岁的张大爷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张大爷一直有轻微的膝关节疼,但他没在意。直到有一次赶公车,在跑的过程中,只听见膝盖处“咔”一声响,腿当时就直不起来了。张大爷立马被送往望京医院急诊,之后打听到铍针在治疗膝关节疼痛的奇效,找到了赵勇。“赵主任给我扎了一针,膝关节立马就轻松了一半,效果确实不一样。”张大爷回去后,恢复良好,走路也正常了很多,所以今天又来找赵勇,希望再给他扎一针。

据赵勇介绍,膝关节劳损及病变,通常会引起经筋组织的损伤,其痛点的位置和经筋在膝关节周围的“结”、“聚”点相近。经筋“结”、“聚”点的疼痛,是由于肌肉韧带附着点筋膜腔内的压力及表面张力增高,压迫或牵拉局部神经所致。所以,临床治疗原则就是对其进行减张减压。铍针可以切刺张力最高点,释放过高的张力,降低受压部位软组织张力,从而解除了神经的机械性牵拉和压迫,另外,也可改变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引起疼痛的病理基础,使铍针的减压减张具有“针出痛止”的疗效。

赵勇还向记者介绍了铍针的三大特点:第一,针体较细,对于皮肤、皮下组织的损伤较小;第二,快捷、高效、安全,施术时间短,一般几分钟即可;第三,与药物治疗相比,铍针治疗是单纯的外治疗法,避免或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因此更为安全。

但赵勇特别提醒患者,要求“一针见效”解决疼痛是不合理的。“因为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铍针是有适应症的。且痛感是一种自我感觉,别人不知道你有多痛。因此,要由临床客观评价来判定是否有效。”赵勇打比方说,如果把疼痛分为十级,如果患者觉得自己到了第八级了,铍针治疗后,感觉疼痛减轻到了四级,那就是疗效。

彰显特色,勇挑大梁

作为骨伤综合科科室主任的赵勇,同时还担任望京医院医务处处长。站在管理者的角度,赵勇对骨伤科在治疗特色和发展上也深感自豪。

据赵勇介绍,197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前身成立,中医骨伤科作为医院的一大特色得到大力发展。他说,医院现开设床位701张,其中近一半床位都属于骨伤科。中医骨伤科专业在脊柱、关节、创伤三个方向设立了8个临床科室,脊柱科中脊柱一科以腰椎病为主,脊柱二科以颈椎病为主;关节科中关节一科以膝关节病为特色,关节二科以骨矫形为特色,关节三科以髋关节(包括SAS后的骨坏死)为主,关节四科则侧重运动医学;创伤方向的创伤一科主治各种骨折外伤,而原有的创伤二科,现改为骨伤综合科,以治疗创伤疾病为主,兼顾脊柱、关节病等疾患。

而且,骨伤科形成了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拇外翻和股骨头坏死等优势专病门诊,以及24小时开放的骨科急诊,已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医优势特色的专科门诊、急诊、病房的骨伤临床专科,在优势病种的中医治疗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赵勇对骨伤科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他说,在一代代“望京人”的不懈努力下,骨伤科治疗从中药、手法、理疗、手术等,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其特色医疗技术: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技术、SARS后骨坏死的证候及中医药治疗等。各项技术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正因为骨伤科治疗手段领先,成绩斐然,很多大型的应急救治活动也必定少不了望京医院骨伤科的参与。赵勇告诉记者,望京骨伤科多次赴四川、甘肃、青海等灾区,参加灾后救治工作。特别是参加四川雅安震后救治的经历,给赵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当时还在抗震救灾一线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在当时缺医少药的艰苦情况下,望京医院骨伤科冲锋在前,应用小夹板、外固定器等传统手段治疗骨折,中医药在骨伤救治中防治感染、后期促进康复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尽最大努力让灾区群众远离伤痛困扰。

记者采访当天,为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号召,赵勇又要安排骨伤科医疗团队去郊区义诊,赵勇说:“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让中医药为百姓健康带去福音,这就值了。”

赵 勇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医务处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骨伤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首批健康科普专家。早年师从中国著名骨伤科专家、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创始人尚天裕教授。主持部局级课题8项,参加部级、省部级课题10项。获省部级奖项8项,如“骨折端压应力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获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二等奖,“骨折愈合应力适应性的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医学博士信箱》丛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图书一等奖。主编学术著作10部,参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3篇

对此,必须指出,经常保持同一种坐姿的人,很容易诱发此病,现在的白领等由于工作的性质,不能经常外出活动,所以颈肩疼痛是很常见的,而尚女士正属于这一类人群。现在,颈肩综合征已成为青年人的高发病,在门诊中青年病人很多,由此可见,它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

何谓“颈肩综合征”

颈肩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以颈椎退行性病变所引起的颈肩部酸麻、胀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这类患者轻者常常感到头、颈、肩及手臂麻木,重者可导致头晕、头痛、恶心、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导致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伏案人员最易患病

颈肩综合征的发展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和患者的身体素质、职业、生活习惯、环境寒冷有明显关系。在高发人群中以财务人员、驾驶员、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为多。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生活学习压力的增大,其发病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医学统计表明,青少年颈肩背部疾病患者所占的比例由1996年的8.7%上升到今年的12%,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与工作、学习

效率。

颈肩综合征有别颈椎病

很多人得了颈肩痛,第一想到的不是颈肩综合征,而是颈椎病或肩周炎,然后按着这些病去治疗,结果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那么为什么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颈肩痛而是这两种疾病?这其实是人们传统观念造成的认识误区,因为颈椎病和肩周炎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病症,而颈肩痛又处于颈项背部和肩关节部位,所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这两种病。

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颈肩综合征是以颈项背部的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颈肩部酸麻、胀痛症状的总称;而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诱因,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至于肩周炎就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受限。由于颈肩综合征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所以要及时治疗。

颈肩综合征发展三阶段

早期表现是,长时间紧张工作后,明显感到头晕、颈肩部劳累,此时只要注意适当的体育活动和放松,情绪乐观,也可做短暂的外部治疗,便可恢复原有的轻松。若前述症状没被注意,使病变进入中期,就会出现颈肩部肌肉群痉挛、颈部发僵、两上肢酸麻胀痛等症状。此时颈椎已发生退行性改变,但仍在可逆阶段,积极的治疗可避免退行性病变的进展,甚至组织病变也可康复。疗效可靠的推拿、理疗等非手术治疗手段会使症状迅速缓解,再配合适当体育锻炼,纠正行坐姿势,可预防复发。若放弃中期治疗,使颈椎病进入后期,骨质增生密度增高、椎间盘突出、被挤出的髓核“机化”(即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吸收取代)、椎管变狭窄,将使治疗难度增加。传统医学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因此一旦出现颈肩不适,就进行治疗,对防止其演变为其他疾病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肩颈部的不适原因

脊柱的非生理性弯曲。通常上背部比较向后弓的人,他的颈部会相应地向前倾,这样会对颈椎造成一定的压力,尤其是颈椎第7节,时间久了就会经常有如落枕一样不适,甚至经常疼痛。

肩颈部缺少锻炼型。这类人通常因为长期面对办公桌又缺少锻炼,背部变得越来越僵硬,支持上背部的肌肉的血液循环不好,肌肉得不到新鲜的血液和

养分。

肩颈部寒气比较重,也就是中医讲的肺经的静脉不通导致。这种人通过拔罐、推拿,可以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治标不治本。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4篇

热爱运动的年轻人群,常常因缺乏一定的运动常识出现运动损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导致终身遗憾。因此我刊为广大运动爱好者推出“运动损伤问诊专题”,特别邀请山西省著名运动损伤专家纪斌平教授出诊,为热爱运动的人们提供全面丰富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

问诊:过量运动,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损伤?

专家答疑:生命在于运动。正确的体育运动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但运动过劳或方法不正确,可致运动创伤,即在运动过程中及之后发生各种伤害及并发症。

常见的运动创伤有以下几种:

肩周肌腱劳损:羽毛球运动多见。受伤的原因主要是重复的超负荷动作使肩周的肌腱、肌肉反复受到刺激而受损,患处会发炎肿痛,活动时加剧。肩周肌腱受损可分为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肌腱撕裂。典型病症是打球后出现肩局部肌肉肿痛现象,以及将手臂慢慢抬高时感到痛楚甚至困难,如肌腱撕裂会感到软弱无力。伤后急性期应予冰敷,肩关节制动休息并减少活动量。病症反复及伤情严重者须请专科医生检查治疗,必要时可予局部封闭及理疗。

网球肘:不单是网球运动可引发“网球肘”,打羽毛球、乒乓球及家务劳动亦可致病。患者会感到手肘外侧痛楚,手腕握力减少及用力较差,打反手球时显得十分困难,主要是因肌肉肌腱止点处发炎所致。运动后急性期疼痛应予冰敷,口服、外用消炎止痛药。慢性炎症可予理疗,使用护肘托。对顽固病症可予体外冲击波、自体静脉血注射或手术清理治疗。

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对稳定关节十分重要。扭伤及运动中碰撞易引起韧带撕裂,出现关节不稳、活动后肿痛等症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软骨垫,是人体的避震器。半月板伤后撕裂可出现关节响声,深蹲时疼痛。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后如未及时发现,继续活动时极易反复再次受伤,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化。因普通X光照片不能发现韧带、半月板损伤,有上述症状者须找专科医生检查,必要时行MRI或关节镜检查。如有韧带、半月板损伤须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修复,以防止关节老化退变。

问诊:办公族平时的工作压力很大,在周末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些运动。平时我们踢球或是做别的运动时经常会受伤,尤其膝盖部位,膝关节,有时候韧带也很容易受伤。一旦受伤了怎么办?

专家答疑:健身的目的是为健康,但由于不正确的锻炼方法造成运动损伤就不值得了,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一些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参加有氧运动,首先要了解自己是否有不适合有氧运动的家族病,比如心脏疾病、哮喘等,并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情况,有心脏或其他因参加运动会使病情加重的人,应该先治病或参加康复锻炼,之后才能参加锻炼。

问诊:各类运动损伤首要急救治疗方法是什么?

专家答疑:程度较轻的皮肤损伤、肌肉及软组织损伤要进行清洗,必要时包扎,并可考虑外用活血化淤的药物,比如正红花水、止痛喷雾剂、云南白药等。出血和骨折属于比较严重的运动损伤,一旦出现,在对受伤部位进行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救治。涉及韧带及关节损伤的由于伤情判断相对困难,最好在伤后对患肢给予固定后到专科医院就诊。

对于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们来说,各种各样的运动意外伤害都有可能发生。对付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方法是“冷敷”“热攻”,中西医结合,而且一定要注意治疗时机。

“冷敷”就是冷冻疗法,利用比人体温度低的冷水、冰块等刺激患处进行初期治疗,有止血、退热、镇痛、麻醉和消肿的作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冷水后放在伤部,两分钟左右换一次;或者将冰块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外敷。在遭到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时,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抑制感觉神经,缓解症状。

冷冻疗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如挫伤、关节韧带扭伤、早期肌肉拉伤等。受伤后24至48小时以内,采用这一方法比较有效,但超出这一时间,就应该采取热敷的治疗方法。

“热攻”就是通过热疗,促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促进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具有消肿、散淤、解疼、镇痛、减少粘连和促进损伤愈合的作用。常用方法是将毛巾浸透热水或热醋后放于伤部,每次敷30分钟左右。热敷法适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中期、后期和慢性损伤。

“冷敷”“热攻”能够较好地对付早期运动损伤,但对于一些旧伤,就需要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更好地祛除病根。这些方法包括中医药物疗法和西医手术治疗。

中医药物疗法主要是利用各种草药的不同药理药性,通过外敷,实现退热、消肿、止痛、舒筋、续断生新的功效。一般来说,内服云南白药、跌打丸、七厘散、三七片、伤痛宁片等中成药,可以起到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西医各种药水对皮肤损伤有较明显的杀菌消毒作用,常用外用药有2%红汞溶液(红药水),1%龙胆紫溶液(紫药水),2%碘酊(碘酒),消炎粉及各种消炎药膏如土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内服镇痛药种类也很多,如复方阿斯匹林片、安乃近片及各种止痛片。

问诊:运动损伤患者在治疗上有特殊的地方吗?

专家答疑:运动损伤往往涉及关节、重要的肌肉群、韧带等结构,这些结构都与正常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成功的手术治疗,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太原华晋医院,专门设立了康复科,专职的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要领。经过两年的临床康复工作,大部分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问诊:预防运动损伤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专家答疑:预防损伤有以下10个主要方法:

1.暖身运动:走、踏步、分并跳、伸展等;

2.使用适当和慢的方法,听取教练的建议;

3.学习防止运动损伤的技术和理论;

4.投资运动鞋、护腕、护膝等;

5.10%增加的原则,一周内不要增加频率、强度、持续时间过10%,循序渐进;

6.保持有氧运动和无有氧运动的锻炼均衡。同时参加一些力量和柔韧练习防止受伤;

7.你的身体需要时间去恢复,锻炼但不使身体受伤;

8.运动前不要空腹、运动的前中后要饮足够的水;

肩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范文第15篇

【摘要】目的:对牙冠延长术及牙周基础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的牙周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疾病患者32例共197颗患牙,首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然后是牙冠延长术,最后进行全瓷冠修复,分别在基线点、术后6周和12周记录探诊深度、探诊出血。结果:手术后6周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与基线点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差异(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及牙周基础治疗对于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并可以确保了牙周健康的长期稳定。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牙冠延长术;探诊深度;探诊出血;

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疾病主要是因为肩台过深、过宽或者边缘不密合等造成的[1]。临床上针对此类牙周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有去除不良修复体,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进行牙冠延长术,修正破坏的生物学宽度等。本文对牙冠延长术及牙周基础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的牙周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科门诊选择就诊患者42例,年龄在22~38之间,其中男6例72颗牙, 女36例,344颗牙,共计416颗牙。

1.2 选择标准 1)前牙冠不良修复所致牙周病;2)同意不良修复体进行拆除;3)同意牙冠延长术及牙周基础治疗方案;4)通过宣传和教育,患者能够非常好的控制菌斑;5)有足够的牙根长度,以使牙冠延长术以后有足够的冠根比例。

1.3 治疗方案 1)对所有患者首先去除不了修复体;2)对全口牙进行超声波清洗,并宣传教育口腔卫生保健知识;3)对于慢性牙髓炎、根尖炎和牙髓活力异常者进行治疗;4)牙冠延长术采用翻瓣术合并骨修整术;

1.4 效果评价: 临床效果评价由同一名牙周科主治医师和一名修复科主任医师进行。分别在于基线、修复后6周和修复后12周检查患牙的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度,牙龈外形、冠缘与龈缘的关系。术后使用直观模拟量表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对修复体的颜色分布、整体色调、整体轮廓和表面的个体特征进行评价,得到患者满意度;完全满意为100,完全不能接受为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进行2检验,P

2 结果

2.1 牙周指数 所有患牙的探诊深度、探诊出血与基线点相比都有明显的改善,两者之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

2.2 患者满意程度: 患牙在进行修复后,冠缘均在龈下0.5mm,术后12周复查冠缘没有出现暴露,修复体松动和脱落现象。修复后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0.3%,其中浅肩台组的颜色分布、整体色调、整体轮廓和表面的个体特征满意程度达到100%,深肩台组的,由于肩抬的破坏深浅不一致,龈缘的整体协调性稍差,满意程度也稍差,只达到了82.4%。

3 讨论

3.1 不良修复体的生成主要是因为在修复操作过程中没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而进行盲目制作,这一类修复体不仅造成了对牙齿和牙龈组织的功能的破坏,同时还影响了美观,并增加了患的痛苦和经济负担[2]。一个理想的牙齿修复体应与口腔组织具有良的生物相容性,即要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还要恢复颌面部外形,同时对其他的口腔组织有一定的保健作用[3]。本研究所选取的病例都是由于上下前牙冠修复后肩台过深或者由修复医生在制备基牙台阶后,患者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没能控制菌斑引起的。416颗患牙主要出现在烤瓷牙的唇侧,腭侧的比较少,医师制备基牙往往只顾着美观而忽视生物学宽度刻意增加向龈下的深度以致短期内出现黑线。

3.2 牙冠延长术 临床上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最主要利用生物学宽度原理,通过手术在根方水平上重建生物学宽度,使患者被破坏的肩台尽量暴露,让再次修复的冠边缘与牙周组织间的关系达到要求[4]。本研究表明,浅肩台组重建生物学宽度去骨量少,术后6周和术后12周患牙未见松动,术后冠修复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而深肩台组的去骨量较多,因此出现出现部分I度松动,患者的满意度为82.4%.

3.3 患者自我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牙周病治疗过程中菌斑控制是影响疗效评估和疗效维护的关键环节。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学宽度的破坏,以及患者缺少自我卫生保健控制菌斑的意识[5]。因此在本临床研究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教会患者使用巴氏刷牙法,利用菌斑染色法,使患者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病因、病情、病程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各类牙周病治疗首先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后,很好的控制牙周组织的感染和炎性反应后牙冠延长术才能获得龈缘的最佳定位,冠修复后的美观效果才能获得稳定的、长久的保持。参考文献

[1] 王亚平,赵蓓芳,王勇,等.口腔修复体数控加工工艺研究[J] 中国医学装备,2007,4(1):6~9.

[2] 周伟民.口腔不良修复体及时拆除的疗效分析[J] .临床研究,2007,4(22):50~51.

[3] 费 涛, 章 蕾. 高频电刀与金沉积烤瓷冠联合治疗前牙修复体引起的牙龈增生的疗效[J]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8,30(1):51~52.

[4] 李秋实,李美华,张天夫.镍铬合金镀金烤瓷修复体对牙龈组织健康状况的影响[J] .口腔医学研究.2009.25(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