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第一、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确定论文论述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合适的论文选题。

第二、电大学员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学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考虑论文涉及的层面,又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那些学过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值得研究或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学得是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大范畴,而且在限定的小范围内,也不能脱离工商管理、企业经营去谈公共事业管理或金融问题。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任何现成的学说,都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选题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价值性原则

论文要有科学价值。那些改头换面的文章抄袭、东拼西凑的材料汇集以及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既然是论文,选题就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企业管理中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题,或是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普遍意义的议题,还可以是新管理方法的使用。毕业论文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恶创见。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整理和归纳书本上或前人的见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实或新的理论来丰富专业学科的某些内容,或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可能性原则

选题要充分考虑到论题的宽度和广度以及你所能占有的论文资料。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无力完成,不行;选题太小、太易,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主要应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是否和自己从事的工作相接近。一定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限,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情况,可以预期成功的课题。一般来说,题目的大小要由作者实际情况而定,很难作硬性规定要求。有的同学如确有水平和能力,写篇大文章,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当然是很好的。但从成人高校学生的总体来看,选题还是小点为宜。小题目论述一两个观点,口子虽小,却能小题大做,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这样,自己的理论水平可以发挥,文章本身也会写得丰满而充实。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小论题,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容易搜集资料,同时对问题也看得准,论述也会更透彻,结论也就可能下得更准确。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第一、 浏览捕捉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占有的论文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

第二、 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学员先有一种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学员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这种选题方法应注意:看自己的“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 知识迁移法。电大学员通过两年或者三年的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济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个系统的新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在此基础之上,学员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感应世界,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往往会激发学员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四、 关注热点法。热点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能够引起公众广泛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关系国计民生,或涉及时代潮流,而且总能吸引人们注意,引发人们思考和争论。电大学员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大部分也都会关注国际形势、时事新闻、经济变革。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论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引起指导老师的关注,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考,而且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的论题对于学员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完成论文也提供了许多便利。

第五,调研选题法。调研选题法类同于关注社会热点这样的选题方法,但所涉及的有一部分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有一部分并不是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调研所涉问题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问题的现实认识将更为清晰,并可就现实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电大学员将社会调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论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而且可为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路径。笔者认为这是电大学员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方法。

四、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同学们可依据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进行论文的设计和写作。 1、企业管理理论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如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般内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效率、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等问题为论文选题的参考,进行毕业论文或学年论文的写作。

2、企业战略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展开写作论述。比如竞争优势的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战略态势的选择、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企业技术战略的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作为论文的选题的核心展开。

3、人力资源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展开论述。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价值分析、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构建、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的激励模式、培训模式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绩效与薪酬管理(尤其是高管人员的薪酬模式)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论文选择的主题。

4、市场营销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扣“顾客主导”的市场营销理念,以实现顾客价值为主导思想展开论文的写作。比如顾客主导型企业营销战略选择、顾客价值管理、市场营销方式与渠道的选择与创新、品牌的管理与建设等等都可以作为论文的写作主题。

5、运营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运营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紧围绕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科学方法,展开论文的写作。比如可以以6西格玛(6sigma)管理方法、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生产系统的布局、生产流程再造、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周期性生产类型的作业计划和总体计划等等问题作为论文的主题进行论述。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它实际上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确定论文论述的方向。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合适的论文选题。

第二、电大学员毕业论文的写作一方面是对这几年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对学员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的全面考察。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非常重要,既要考虑论文涉及的层面,又要考虑它的社会价值。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

(一)专业性原则

毕业论文选题必须紧密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从那些学过的课程内容中选择值得研究或探讨的学术问题,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否则达不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目的。我们学得是工商管理专业,选题当然不能脱离这个大范畴,而且在限定的小范围内,也不能脱离工商管理、企业经营去谈公共事业管理或金融问题。学术研究是无止境的,任何现成的学说,都有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这就是选题的突破口,由此入手,是不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二)价值性原则

论文要有科学价值。那些改头换面的文章抄袭、东拼西凑的材料汇集以及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当然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既然是论文,选题就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就是要具有先进性、实践性和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我们可以选择企业管理中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论题,或是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普遍意义的议题,还可以是新管理方法的使用。毕业论文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恶创见。也就是说,不是简单地整理和归纳书本上或前人的见解,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用新的事实或新的理论来丰富专业学科的某些内容,或者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可能性原则

选题要充分考虑到论题的宽度和广度以及你所能占有的论文资料。既要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做到“量力而行”。”选题太大、太难,自己短时间内无力完成,不行;选题太小、太易,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不行。一切应从实际出发,主要应考虑选题是否切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是否可以收集到足够的材料和信息,是否和自己从事的工作相接近。一定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和时限,选择那些适合自己情况,可以预期成功的课题。一般来说,题目的大小要由作者实际情况而定,很难作硬性规定要求。有的同学如确有水平和能力,写篇大文章,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当然是很好的。但从成人高校学生的总体来看,选题还是小点为宜。小题目论述一两个观点,口子虽小,却能小题大做,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这样,自己的理论水平可以发挥,文章本身也会写得丰满而充实。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小论题,特别是与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容易搜集资料,同时对问题也看得准,论述也会更透彻,结论也就可能下得更准确。

三、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

第一、 浏览捕捉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对占有的论文资料快速、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论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全面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从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之后,就会有所发现,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自己的论题。

第二、 追溯验证法。这种方法要求学员先有一种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学员应该先有自己的主观论点,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这种选题方法应注意:看自己的“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千万不可轻易放弃。

第三、 知识迁移法。电大学员通过两年或者三年的学习,对某一方面的理论知识(经济或者法律或者其它)有一个系统的新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对旧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有效的更新。在此基础之上,学员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来感应世界,从而形成一些新的观点。理论知识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往往会激发学员思维的创造力和开拓性,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四、 关注热点法。热点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能够引起公众广泛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或关系国计民生,或涉及时代潮流,而且总能吸引人们注意,引发人们思考和争论。电大学员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大部分也都会关注国际形势、时事新闻、经济变革。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论题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不仅可以引起指导老师的关注,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思考,而且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论文的论题对于学员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完成论文也提供了许多便利。

第五,调研选题法。调研选题法类同于关注社会热点这样的选题方法,但所涉及的有一部分是社会热点问题,也有一部分并不是社会热点问题。社会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调研所涉问题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对问题的现实认识将更为清晰,并可就现实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电大学员将社会调研课题作为毕业论文的论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而且可为解决一些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路径。笔者认为这是电大学员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方法。

四、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同学们可依据以下几个研究方向,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进行论文的设计和写作。 1、企业管理理论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企业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如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一般内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效率、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等问题为论文选题的参考,进行毕业论文或学年论文的写作。

2、企业战略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展开写作论述。比如竞争优势的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企业战略态势的选择、企业成长战略的选择、企业技术战略的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可以作为论文的选题的核心展开。

3、人力资源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展开论述。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的价值分析、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构建、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引进、的激励模式、培训模式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绩效与薪酬管理(尤其是高管人员的薪酬模式)等问题,都可以作为论文选择的主题。

4、市场营销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扣“顾客主导”的市场营销理念,以实现顾客价值为主导思想展开论文的写作。比如顾客主导型企业营销战略选择、顾客价值管理、市场营销方式与渠道的选择与创新、品牌的管理与建设等等都可以作为论文的写作主题。

5、运营管理

在本方向尽可能围绕有关运营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紧紧围绕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科学方法,展开论文的写作。比如可以以6西格玛(6sigma)管理方法、产品开发与工艺选择、生产系统的布局、生产流程再造、流水线生产作业计划、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周期性生产类型的作业计划和总体计划等等问题作为论文的主题进行论述。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本文提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致谢模板一则,具体如下:

致 谢 

三年的本科学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这对于我来说,感慨良多。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学习体验,首先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耐心指导,悉心帮助和积极鼓励的恩师房林,他为人谦和,治学严谨,让我铭记在心,受益匪浅。还要感谢学习过程中所认识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将会是我人生中非常珍贵的财富。

另外,我要感谢同学们,在论文的数据调查过程中,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顺利完成学习和论文的写作。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高职院校开展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从选题、收集整理资料、构思、写作、修改等诸多环节,涉及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立场观点、思维方式、表达技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都将对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撰写结果产生直接影响。高职论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必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而应该突出其实用性。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定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有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论文指导工作,可以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因为作为指导教师,必须对某些相关的课题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在写作全过程中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这就会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深入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教师拓展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过程。

二、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模糊。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目标是面向生产、面向基层、面向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技能型、劳动型的人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必须”、“够用”为标准。因此不少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态度,大量摘抄网上资料拼凑成篇;也有的学生忙于“考证”、找工作,无暇、无心于论文写作,草率应付,不按规定时间完成初稿,对指导教师的修改意见不予理会。

2学生写作基本功不扎实。第一,论文选题盲目。不少学生选题时随意性较大,不知道如何选题,题目或过大,或太偏,导致论文写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资料缺乏无法继续,再换题目又来不及,只好勉强成文。另一方面是对课题展开容量把握不准,导致一些论文不得不拼凑字数,材料与中心脱节。第二,材料与论点牵强附会,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合理。有的学生论文大量堆积材料,字数达标但中心思想不突出;有些文章很散,文章各部分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表述也没有条理;有的论文段落划分生硬,甚至一整页文字也不分段,读起来毫无意思。第三,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论文写作中能做到规范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大多数的,但也有少数文章存在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误用标点符号、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毕业答辩时,即使面对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有些文章写的还算不错的学生也很难准确、流畅、清楚地陈述观点、回答提问,经常言不及意,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弱点也暴露无遗。

3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写作通常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做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带来一些问题:第一,学生既要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忙于联系工作,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面试等,毕业论文的选题、材料收集、写作显得很仓促。第二,时间限制影响毕业论文的指导。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不能与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得不到及时指导。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在学生完成初稿后进行论文修改方面的指导,也只能就事论事,很难作深入指导。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方法

1开设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和文献检索课。鉴于学生对如何写作不甚了解,所以,开设撰写毕业论文的专题讲座就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开设此类讲座的高职院校并不多。此类讲座应主要向毕业生系统阐述毕业论文的概念、作用、意义以及如何选题,如何查阅文献资料,如何写作等一系列相关问题。高职院校至少应在第五学期开设毕业论文写作的专题讲座。如果客观条件与师资力量允许的话,应该将此课列为必修课或限选课,使毕业生对毕业论文写作不再感到手足无措,而是做到有备而来,有的放矢。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与普通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目前开设文献检索课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多。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网络文献检索知识,不知道如何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显得无所适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根据笔者的论文指导经验,以及从相关文献中得到的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教给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与实际的信息利用能力,以使学生从中不仅能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而且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

2教师可对毕业论文进行命题。高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并没有对所学学科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鲜有到图书馆阅读相关学术期刊的意识与习惯。由于不了解所学学科的研究现状与知识前沿,因此,很难提出新颖的、有研究价值的选题。在选题时,很多学生费尽了心思,而选定的题目往往不甚理想,或重复前人的题目,或偏离专业,或根本没有研究与实用价值。由教师给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命题或是给出命题范围,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可谓“一箭双雕”。首先,教师命题可以使学生拨开选题的层层迷雾,直接对教师所给的命题范围进行调查研究,找到自己在此领域中所感兴趣的具体题目,大大降低学生选题的盲目性,从而激发他们写论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从教师的角度看,给学生提出的命题范围一定要紧密联系自己的科研方向,并且应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学术性,突出实用性。这样,教师指导论文时就会有很强的针对性,辅导起来才会游刃有余,同时,也会从学生的论文中汲取养分用于自己的研究,推动自身教学科研的进步,可谓“教学相长”。再次,选择了统一命题范围的学生可以结成小组,对所选命题进行讨论。若干同学共同交流,彼此定能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同时,交流还可以使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将每个人找到的相关材料放在一起,一个学生想找但没有找到的材料也许被另一个同学找到了,反之亦然。

3实行毕业论文公开答辩制度,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实行毕业论文公开答辩制度,能加大论文通过的难度,促使学生重视论文写作,端正写作态度。同时,公开答辩也增加了透明度,为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提供了一个公开监督的机会,严格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通过对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避免人情分和高成绩低水平的现象。此外,组织对论文质量的抽查,决不让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应予以存档保留,以备查询和以后的教学工作需要。

4至少安排一个学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三年,除去实习时间外,学生在校时间并不太多,所以毕业论文写作可考虑安排在第三学年的上半学期的开始进行(至少在这一学期应完成选题和收集资料的工作),而不是安排在最后一个月。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选题之后,可以广泛地查阅资料,专心写作,并且能够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5开设写作课,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应以平常的训练和积累为基础,因此有必要从学生入学初开始就开设写作课,使常规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相互衔接,平时应加强写作训练,充分调动学生进行理论研究的积极性。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教学改革

偏应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环境下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毕业论文是锻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工商管理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专业论文写作等个性化教学模块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理应受到重视并被高质量地完成。然而,近年来随着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剽窃等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已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并一度引起工商管理本科生是否有必要撰写毕业论文的争议。因此,通过调查分析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提升论文质量乃至学生专业素质将有所裨益。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及毕业论文定位

(一)工商管理专业的性质

工商管理教育源远流长,国内大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承担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管理、营销、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可以说其性质是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的应用型专业[1]。当然,不同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存在不同特点:(1)不同专业面对的管理对象或环节有所差异,但专业基础和培养方向存在共性;(2)不同类型学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各有自身特点,培养方案各不相同,开设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模块,如侧重信息管理、交通管理或工程管理;(3)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有所差异,分精英型、大众型和技能型。新常态下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步伐加快,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特征,工商管理专业需要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主动适应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士学位授予的必需条件。工商管理作为文科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时间在进行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环节主要集中在企业经营模拟、企业生产实践、会计全真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假期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等环节,参与的学生范围和时间、投入的精力、分析的系统性等方面相对有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使学生对工商领域内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思考,并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终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强化对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管理。鉴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应用性,除传统学位论文外,毕业论文还可采用案例研究报告、企业(项目)策划方案和社会调查报告等应用型研究报告形式。

二、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我们调查了某高校2011—2015年工商管理专业的750篇本科毕业论文,并通过访谈调查了部分学生和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发现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应用性研究报告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可以分为传统型学位论文和应用型研究报告两种类型。2011—2015年该校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分别为73.7%、67.5%、69.2%、62.8%和63.2%,应用型研究报告分别为26.3%、32.5%、30.8%、37.2%和36.8%。虽传统型学位论文的占比略有下降,应用型研究报告占比略有上升,但传统型学位论文占比远高于应用型研究报告,这与工商管理应用型专业的性质相悖,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类型的应用性问题未引起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未得到明显改善。

(二)实证研究较少

学位论文研究方法主要有规范研究、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在被调查的论文中,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达406篇(占54.1%),其次是调查研究方法(占27.5%)(见表1)。学生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值得鼓励的,但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调研工作较为肤浅,缺乏科学性。比如,大多学生只是粗略调查案例公司的总体概况,对公司内部具体的运营模式、管理结构没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剖析。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倾向是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倡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然而在学生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中,却很少有人(约占1.5%)使用实证研究方法。

(三)内容缺少创新

访谈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不否认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有复制他人文献的行为。其中,近半数学生承认自己的论文大部分是抄袭的,其余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整合。抄袭必然缺乏创新,缺乏自己的分析思考,缺少对所学知识的整理与运用,而这与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是相悖的。就所调查的论文来看,学生大多从管理学中比较宏观的方面,如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角度写作,很少就其中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缺乏创新之处。

(四)格式不够规范

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都会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虽然各高校对此规定略有不同,但都旨在规范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框架、格式等,遵循这一规范与否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也体现了高校对本科论文管理的严格程度。然而在被调查的论文中,论文的格式规范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本科毕业论文要有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很大一部分论文中,存在有背景无综述,有综述无方法,甚至不分二级标题,把这几方面的内容概括起来写的情况。此外,被调查的论文在字体、排版格式等方面不统一,使得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在格式上缺乏规范性。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不少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的撰写。调查发现,学校在对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动员时,到会的人数一般占毕业生总数的2/3。按照相关安排去做的学生的比例较低,许多学生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程序和进度,采取应付或敷衍的态度。由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研究工商管理问题的文章随处可见,因此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找工作也挤压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2],有些学生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拼凑毕业论文。

(二)教师指导不足

大多数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都采取导师制,这一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由于我国高校长年扩招,很多学校一个导师需要指导七八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对每位学生都很细致地指导,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发现,在指导时间上,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时间不足,约有10%的学生认为指导时间严重不足,个别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教师对论文指导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指导是充足且有耐心的。虽然毕业论文的写作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完成,但是这并不能够否认教师指导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指导投入有待加强。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需要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有必要学会利用数据库资源高效地进行文献检索,并能阅读专业外文文献,以便较为系统地掌握国内外研究动态,需要有效地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课程。另外,创新创业教育有助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有助于企业(项目)策划方案等应用型报告的设计。然而,部分学校要么没有开设文献检索、专业英语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相关课程,要么课程的开设由于缺乏应有设施和师资条件而流于形式,使得这些课程的教学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在查阅文献以及阅读外文文献时遇到障碍,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

(四)论文质量监控不到位

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建立论文质量监控制度,包括课题申请、开题、中期考核、评阅、预答辩和答辩等论文全过程控制程序,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相互牵制制度,学生教育系统评教制度甚至教学督导制度,但制度形成后面临的是实施问题,没有执行机制的制度是不完整的,而制度执行效率也取决于制度执行的成本效益构成,过于复杂的制度因其执行成本过高而导致执行效率受损,对论文内容、答辩程序等方面的监控不严[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科论文涉及的表格过多,指导教师忙于应付,实际指导论文的时间被压缩,为减少麻烦而放任学生答辩全部一次通过;过半数学生认为答辩等程序只是流于形式,最后都会通过,甚至在答辩前都已经知道答辩的问题,论文质量的监控不到位。

四、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本科论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推进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处理能力以及提高论文质量至关重要,重点在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质量监控的改革。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构建能力主导型课程体系

突破原有知识传授体系的隔阂,遵循课程间循序渐进的有机联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构建“能力主导型”毕业论文相关课程新体系。毕业论文教育相关课程应包括专业导论、文献检索、社会统计、专业英语、商务沟通、职业规划、创新创业和和专项训练等有关课程体系:一是在专业导论课中,针对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的情况,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的讲解,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力图对学生论文写作产生正确的导向;二是增加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学生的情报素质,包括搜索、获取、整理、吸收、引用、应用有关的科研信息的能力;三是增加常规统计软件和数据库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实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四是开设专业英语课,系统学习外语教学科研方法,从根本上纠正印象型、感觉型、单维性思维模式,提高专业英语素质,有能力阅读外文文献;五是开设商务沟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等实用性课程,并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六是开设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并注重提高该类课程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4];七是加强专项训练,面向学生的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能力的专项训练,让学生真正把知识变为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方面,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至关重要,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引领者。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工商管理本科教学方式不被学生认可,而且从实际效果来看也是差强人意。因循守旧的传统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观感受,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有研究发现,包括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安排的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5]。为此,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基于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共同目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6],以校企协同的方式强化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工作底稿加强论文指导

应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控制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鼓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并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重视论文指导,在论文的撰写、修改、定稿过程中,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为了便于记录教师指导和加强考核,可设计并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汇集一定期间调查搜集的资料,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和分析的一种表式。它用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是学生和教师就论文咨询和指导相关问题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媒介,也是有关论文创作和指导的一种考核工具。

(四)实行末位淘汰制,加强毕业论文的监督控制

答辩环节采用末位淘汰制有利于提高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在答辩中,每个组按答辩成绩排名次,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被淘汰,需要参加第二次答辩;在二次答辩中,成绩排名靠后的若干个学生的论文,需经集体讨论是否能最终通过答辩,如若集体讨论确实认为不合格的则不予通过,学生需要重新撰写论文并在1年后参加答辩。这将加大学生按质按量完成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并认真撰写毕业论文的压力。一些学校现采用论文评阅系统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打分,公开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方便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抽评,使得毕业论文的评审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促使教师加强指导和学生认真撰写。

参考文献:

[1]刘林.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关问题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2]田春生.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4).

[3]孙玉华,彭文钊.俄语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与指导:问题与对策[J].中国俄语教学,2014,(2).

[4]罗锋,黄丽.地方高校创业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13,(20).

[5]蒋贵凰,张欣瑞.国内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J].大学教育,2014,(7).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其本科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4年学习成果的重要检验。但近年来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作为工商类教师,应认真思考工商类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良措施,有效发挥毕业论文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论文特点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不含目录外)包括工商管理( 110201 )、市场营销( 110202 )、会计学( 110203 )、财务管理( 110204 )、人力资源管理(110205)、旅游管理(110206)。工商类本科毕业论文与其他类型的论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选题的角度,工商类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涉及到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鲜明的时效性、应用性;二是从研究的方法上来看,工商类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与自然科学相比,论文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的内容相对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工商类论文比较简单的错觉,学生临时拼凑现象比较严重,论文质量难以保证。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及其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代表了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面质量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深化,其含义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质量管理的领域,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也得到了质量管理界广泛共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一个热点,并逐步从工商企业扩展到教育行业。TQM体现了现代质量管理的精华思想,其管理理念、模式和方法对高校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为"三全"和"一多"。"三全" 即全过程的管理、全方位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一多" 体现在管理方法的多样化。学校的教学质量如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一样,也需要以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及多样化的质量管理作保证。在本科毕业论文 管理过程中,"全方位"是指与毕业论文有关的部门(学校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等)以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教学质量,并用多种方法和保障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全员" 是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通过全员动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而圆满完成自己的任务。"全过程" 是指从毕业论文选题、教师下任务书、学生做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撰写论文到论文答辩、论文归档的全过程控制。此外,还应当注意丰富质量管理手段,实现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三、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了网上问卷投放和实地采访填写问卷的形式,对与本科论文工作有关的学生及教师进行取样研究。取样的对象是2009级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和相关的教师。具体专业涉及工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48份, 回收率95.4%, 剔除无效问卷22份, 回收有效问卷2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1%。对于调查结果采用可靠性分析、效度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以下相关问题上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学生在思想和态度上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论文指导投入不够,把关不严、论文选题偏空泛,难以深入、论文写作方法不科学、内容不够充实,工作量不足、论文意识薄弱,写作功底较差、管理制度松散。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环境来说,由于就业压力,许多高校都是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之前,而这段时间恰恰是学生就业和备考研究生的高峰时期,学生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工作上,而毕业论文只是次要问题,学校教务部门和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学生就业率在论文质量把关上也形成了宽容处理的惯例。但是根本的还是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主体方面的原因以及制度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四、基于TQM全面提升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 构建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1、专业课程教学环节

 

(1)在专业课程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必须改革"一言堂"的做法,改革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以及其他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性的教学方法。

 

(2)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强化学生论文意识,应从专业课程教学开始。在运用启发式、探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必然主动检索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并在这种检索查阅中学习专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发现更多的问题。

 

(3)适当增加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写作课程。应当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由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开设专业论文写作课程,课时不必多,可以采取讲座的形式,介绍常用的论文写作步骤、技巧和注意事项。

 

2、实践教学环节

 

(1)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师应当鼓励学生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习单位需要写作策划书、论证报告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素质和能力。

 

(2)强化学年论文、实践报告等相关训练环节。在课程论文的基础上,应要求三年级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学年论文在专业性、理论性、综合性和篇幅的要求上应当明显高于课程论文。这个环节的管理应当参照毕业论文,从导师指导、论文评价到学分计算都应当从严要求。

 

3、学校保障体系

 

(1)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增强保证制度。学校和学院应利用各种校企合作的机会,为毕业生进入企业实践和实习搭建平台,切实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和过程。

 

(2)条件保障。条件保障体系是毕业论文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毕业论文开展的载体,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主要有实验室、实验材料、图书资料、计算机上机及其他条件的使用及管理规定等。

 

(二)实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办法

 

1、教务处方面。作为学校主要的教学职能部门教务处应负责全校毕业论文的宏观管理工作及相关教学研究和改革;应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规范化要求,制定有关毕业论文安排、检查、评优等方面的管理文件。

 

2、学院方面。学院要起到承上启下、组织落实的作用。学院负责全过程管理,贯彻、落实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根据学院自身情况,拟订本院工作计划和实施细则,向各教研室布置毕业论文工作任务,定期检查各教研室工作进度和质量。

 

3、教研室方面。教研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做好学生选题和指导老师的选择工作,按学校文件指导毕业论文,安排答辩,做好论文评阅、成绩评定工作。

 

4、教师方面。首先,能否正确的选题是毕业论文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一环。其次,加强质量过程控制。最后,每周还应该安排一到两次的小组讨论和汇报会。

 

5、学生方面。学生应端正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增强毕业论文的自主思考性和创新性。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综合行政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选择性很大,但实际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与社会的匹配性不强,工商管理专毕业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如何加强学生的特定专业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如何增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是当前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的调研,期望探索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一些新思路。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本次主要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需求调研。

 

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在某一职业上的胜任度。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专业职业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三个部分,具体构成如表1。

 

表1 职业能力构成

 

职业素质包括责任心,职业道德,学习态度等,是对人内在的一种要求。不同的职业对基本能力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某一职业对计算机要求很高,但可能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但很多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都很高,所以不同的职业在对职业素质要求上有一定的共性。笔者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通过《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从对本专业的需求、胜任度、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及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五个方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做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按照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的基本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状况、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专业能力要求、职业素质要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六个维度进行调查。

 

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在本次调研中,被调查的人员为56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的部门主管。共发放56份问卷,回收56份,剔除7份无效问卷(答题不全),有效问卷49 份,其中国家机关6份,事业单位21份,企业22份,包括:国有企业6份,民营企业7份,外资企业4份,其他类型企业5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信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在49份有效问卷中,被调查者所在企业对工商管理需求状况是:非常需求者有4个,占8%;较多需求者有2个,占4%;一般需求者有27个,占56%;较少需求者有11,占22%;无需求者5个,占10%。

 

调查者所在企业过去三年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需求趋势为:呈上升趋势的有16家,占33%;呈基本持平的有25家,占51%;呈下降趋势的8家,占16%。

 

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需求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只有少数企业不需要,可以得出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就业面是很广的,市场的相容性很高。就需求变动来说,少数企业处于下降趋势,其余大多处于上升趋势或持平。

 

从每一种企业性质单独分析需求变动,在国家机关中:呈上升趋势的有67%;事业企业中呈上升趋势的有38%,呈基本持平趋势的有48%;其。可见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这类企业中有较大的需求。

 

总之,调查结果表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近几年的市场需求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和就业总量都是比较乐观的。

 

2.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胜任度分析

 

数据表明:4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工商管理毕业生非常胜任的有4份,占8%;认为比较胜任的有32份,占66%;认为勉强胜任的有9份,占18;认为不太胜任的有2份,占4%;认为极不胜任的有2份,占4%。从整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还是不错的,基本得到企业的肯定。

 

实际工作中,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会由于专业特性,自身对知识的应用在工作中存在各种不足之处,在分析胜任度的同时我们还调查了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情况,统计数据如下:认为能够胜任高级工作,表现出专业水平的有3份,占6%;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有19份,占39%;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的有9份,占18%;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的有5份占10%;认为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的有13份,占27%。从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的看出工商管理毕业生在企业工作的主要不足之处表现在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和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这便涉及到该专业毕业生对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即一种转化知识的能力。针对较宽的知识面,表现出的不精通,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一个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用人中相对于知识储备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些高等教育的现状多少有些出入。

 

3.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适应度要求

 

基本职业能力包括一般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基本外语能力等。针对被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英语的要求,数据处理如下:要求英语四级的有 27份,占55%;要求英语六级的有14份,占29%;要求达到商务英语水平的有一份,占2%;要求到托福,雅思的有一份,占2%;对英语水平没有要求的有5份,占10%。由此可得,90%的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有了要求,主要要求集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针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统计数据如下:要求基本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6份,占12%;要求熟练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的有40份,占82%;要求有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水平的有2份,占4%;其他要求的有1份,占2%,从这组数据可以得出,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熟练office为主。

 

对于文字表达能力,在49份问卷中,有23份显示应该具有,这个比例将近一半,同样显示了语言表达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重要性。

 

4. 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适应度要求

 

通过对企业更希望工商管理专业学的二级学科,频数分布图如下:

 

图1 更希望工商管理人员所学专业

 

从上图可以看出企业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般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的频数比较大,目前市场的需求也会更大一下。其他专业会由于有些已经饱和或是国内发展不成熟等原因频数较低。

 

同时,我们也调查了解了企业对毕业生考取并获得相关证书的看法。调查结果为在49份有效问卷中有5份认为不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10%;其余44份认为需要考取相关证书,占90%。由此看来考取相关的证书是有必要的,这是对自己有专业知识的一种说明。对于有必要考取证书的44份,如下图:

 

图2 有必要考取的证书

 

这里的证书是从事相关行业的一种资格证,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的证明,图2表明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人才人力资源和会计类证书的需求。

 

针对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除去所必需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外,法律知识,贸易知识在现代企业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决定一个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企业抢夺市场的速度。法律知识是保证企业受到非法打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期望是与社会背景,国际背景相吻合的,是在不断发展的。

 

5.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适应度要求

 

我们选取了职业道德、专业素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工作效率、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学习新知识的态度进行选择排序,从中选则四项重要的职业素质,再按主次排序。处于首位的职业素质的频数、比率为:职业道德,27份,56%;专业素养6份。12%;身体素质0份;心理素质4份8%;工作效率 1份,2%;良好的协调与沟通能力6份,12%;责任心强5份,10%;学习新知识的态度0份。这组数据可以分析出职业道德是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职业素质要求。其次是专业素养、协调与沟通能力,责任心等。这些素质会与一个人的家庭背景,人生经历,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是人内心深处更深一层的体现,是不易被改变的一项,相比较而言,知识则更容易掌握,而好的道德情操却不是那么容易形成。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也是在校期间大家会忽略的一项,对于我们的就业却是必不可少的。从而需要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6.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议

 

通过问卷中的开放式问题,企业工作者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的建议有:(1)、加强口语;(2)、加强社交礼仪;(3)、加强商务英语;(4)、公共关系;(5)、心理教育课程;(6)、法律知识课程;(7 )、社会政策研究;(8)、实践课;(9)、人文类课程;(10)、艺术鉴赏类课程; (11)、文学课程;(12)、公司财务管理;(13)、演讲与沟通能力;(14)office高级操作培训;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关于天津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问卷,我们可以发现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生的需求也因企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胜任度在企事业单位达到基本满意。该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中的不足之处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塑造自己。高校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也可以参照企业需求,社会需求来进行。具体的结论建议如下:

 

1.突出核心课程,完善教学环节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已经过了30 多年了,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经济业务的交易运行事项也变得愈加复杂难解。现阶段应该对这30 多年里所有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和归纳,特别是当前中国大多数工商企业面临极其复杂、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实战能力、应变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应该采用最符合、最适应我国国情的,贴近工商管理实际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在中国的企业市场实情下接受专业知识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标准,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如社交口才、商务英语、文艺类课程、中外公司企业文化、职场商务礼仪、职场心理学、办公软件高级课程、社会政策研究课、企业实践调研课等;

 

同时突出以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所需能力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管理和技术人员,增强学生对企业实践和相关工程技术的了解;同时改革评价方式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结合试卷或结课论文(期末)、模拟实习公司、章节案例演讲、项目策划书等全方位的对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素养进行考核。

 

2.学生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规划

 

工商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应该关注近几年工商管理类下二级学科的人才需求与兴趣方向,选择一个细分的专业方向,改变宽而不精的知识结构,加强责任心、培养职业道德同时熟练的掌握office等办公软件,并根据自身就业方向,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3.形成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培养方案

 

现代企业不仅考察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道什么,知道多少,更加看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会做什么会做多少。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体现本校本学科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应该合理划分专业知识结构和职场能力结构,强化管理类基础理论和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在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工商管理的管理教育要使得将来的管理者形成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理论基础。

 

4.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加强与企业合作

 

现代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趋于多元化,学校与企业间应加强合作,定期组织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进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让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工商管理类学生对现代企业的了解,从而培养企业所需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同时不定期的开展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培养专业素养高、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且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毕业生。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本科生 就业竞争力 双轨制教学

中图分类号:F41;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05-02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覆盖领域广、实践性强的专业,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人才。但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基于此,本文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相应的调查结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研究设计

1.问卷设计和发放。本次研究分别设置在校生问卷、企业及毕业生问卷,分别对在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企业以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认识程度和对该专业的一些感受,同时了解实际工作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要求,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以湖南省高校为主,另对江西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四川省、湖北省的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研。两种类型问卷的调研时间均为一个月,其中在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发放了500份,有效回收463份,回收率92.6%;对企业及工商管理毕业生问卷发放了200份,有效回收185份,回收率92.5%。

2.个案追踪调查。研究选择了20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和访谈。通过与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了W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些认识和看法,进一步论证结论。

二、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调研

根据在校生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2%的人认为更多的校企合作是提升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这也说明了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是明显不足的。根据企业及毕业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招聘时,92.86%的用人单位是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从这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来看,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校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缺乏清晰的认识,在被调查的在校生中只有2.5%的人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很清楚。对专业定位的不清晰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短板。调研中,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

1.教学重“量”而不重“质”。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知识面涵盖非常广的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多,覆盖面广,既包括《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类核心课程,又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等经济类课程,还涉及到法律、房地产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开设的课程太多,导致每一门蜻蜓点水,求广不求精,重“量”不重“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从而影响了他们对未来的就业进行合理的规划。

2.理论与实践学习不对称。工商管理专业生源大部分来自文科,专业的实践性不如理工科类专业强,平常的理论学习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巩固,导致部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用性产生质疑,从而会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想法,降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

3.校企合作的缺失。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的是现代公司的治理,而大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能紧跟企业的需求来定向培养人才,老师讲课所引用的案例多是一些像华为、谷歌这样的公司案例,这些案例虽然典型,但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切身的体会,无法获得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4.学生应用能力较差。实践教育的不足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思考问题而不是动手去解决问题,这往往导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因为应用能力较差而遭到企业的拒绝。根据对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企业对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是不太满意的,其中只有2.22%的企业人士认为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很强,81.11%的企业人士认为应用能力较差或很差。

5.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工商管理毕业的学生相比于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同龄人相比是处于弱势的,他们往往在大的局势和整理掌控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这并不适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根据对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现在的企业对众多高校工商管理毕业生的综合实力是存在质疑甚至是不满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只有2.6%的企业人士认为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强,81.25%的企业人士认为其核心竞争力弱甚至是差。

三、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高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需要从政府、学校和学生3个方位来解决。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1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本专业各个先前教学环节的深化和检验.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在实际的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管理,维护工作中,充分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开展工作,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毕业设计的具体目的有: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电子商务(网站)系统规划,可行性研究,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以及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调查研究与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收集能力;5,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报告等编写能力;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实的科学作风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2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l,学生必须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严格按要求开展毕业设计工作.2,毕业设计任务应包括对实际问题的调查分析.3,毕业设计任务必须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4,毕业设计必须有进度要求,有明确的阶段成果,并定期进行检查.5,毕业设计任务应有工作量要求.3毕业设计的选题3.1选题依据及范围鉴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具有明显的复合性(经济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设计,是校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选题上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生是专科层次因此,毕业设计题目,应从下列几个方面中选择.⑴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⑵电子商务中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⑶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分析与研究.⑷电子商务网站的制作方法."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邱泳昱23.2毕业设计参考题目⑴试论电子商务营销策略⑵*电子商务企业组建方案⑶*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⑷*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制作⑸*商场电子商务(网站)系统中的供应商管理⑹*网上拍卖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分析与改进⑺*网上鲜花店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分析与设计⑻*商场电子商务(网站)系统中的客户管理⑼*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支付研究⑽*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⑾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⑿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问题研究3.3说明学生选题时,不局限于上述参考题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熟悉的背景或易于调研的问题.4毕业设计的文稿4.1文稿的基本要求1,毕业设计文稿,是考察学生毕业设计的主要依据,应由学生独立完成.2,设计要求,概念清楚,内容正确,条理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专业规范.3,毕业设计的内容,要突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自己的做法,切忌大段的抄书和叙述与设计题目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4,设计写作过程中要采用脚注的形式注明有关资料,观点的来源.4.2文稿的结构1,毕业设计题目(以20字为限)2,关键字:为了便于索引,列出3—5个高度反映设计主要内容的词汇,并译成英文.3,前言:介绍所从事的课题的目标,背景和任务;所研究的领域的概况,已有的结论,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如果是合作研究任务,应说明本人的工作内容以及在整个课题中的作用和关系.4,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应紧扣选题.选题的类型不同,基本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例如,"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邱泳昱3选题⑶-《*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基本内容应按课本,《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例》§2.5,所列的提纲编写.选题⑻-《*商场电子商务(网站)系统中的客户管理》,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分析确定电子商务中,客户的类型(如,按是否注册分类;按付款方式分类;按地域分类等);针对不用类型客户,如何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如,外地客户的送货及收款方式;广告投放策略等).选题⑽-《*商场(公司)电子商务(网站)系统的安全问题研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说明电子商务(网站)中,采用的安全措施;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对策等.编写提纲是关键,应该十分重视.5,专题研究论述对毕业设计中,学生最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或独到见解的内容进行进—步详细的阐述说明,要体现出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独立思考,研究的成果以及对于本专业领域的新体会和认识(注:这部分内容如不便单独列出,可并入"毕业设计的基本内容"中).6,致谢(可以没有此部分)7,主要参考文献;列出在整个毕业设计活动中所直接参考过的资料.参考文献必须在3篇以上.8,附录(可以没有此部分)需要对毕业设计进行说明的各种图表,附加说明,数据参数表格,公式推导与证明,重要参考文献摘要,重要的程序源码清单等以及不便在正文中列出的其他资料.4.3文稿的排版,装订1,文稿的排版毕业设计(文稿)排版时,章,节编号统一采用如下格式:1,1.1,1.1.1,1.1.1.1.正文中图,表编号格式为:图i.j(表i.j).其中"i"为所在章的编号,"j"为所在章内图(表)的顺序号.附录格式为: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中图(表)格式为:图Ai(表Ai),图Bj(表Bj).2,文稿的装订毕业设计(文稿)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装订,即封面,题目,摘要,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致谢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英国研究者Pool和Sewell认为: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一般技能、情商、工作与生活的经验、生涯发展的学习这5个方面构成了就业能力的基础。[4]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将就业能力分为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16项技能(阅读、写作、计算、听、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考、自尊、动力、目标设定、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技能、团队工作能力、协调能力、理解组织文化、分享领导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认为就业能力包括3个构成要素(基本技能、个人管理技能、团队技能)[5];美国劳工部必须技能秘书委员会(SCANS)将就业能力概括为3大基础(基本技能、思考技能、个人品质),5大能力(资源统筹能力、人际能力、交往能力、信息获取及使用能力、系统处理)。[6]国内研究人员刘丽玲、吴娇通过调研发现:往届大学毕业生工作后有较大提高的能力首先是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其次是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正直诚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7]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中提出的价值链模型[8],笔者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链模型(图1)。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实际调查研究,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个人特质,包括责任心、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学修养等;二是团队技能,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三是沟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辩论能力、说服能力、倾听能力、理解能力等;四是专业能力,包括完成本专业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五是创新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我效能等。

二、毕业生需要具备的主要就业能力分析

(一)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分析曲靖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班共有毕业生72人,其中非云南省生源毕业生7人,云南省生源毕业生65人。外省的7名毕业生中有2人在云南省就业,其余5人在云南省外就业;云南省生源65人中有1人在云南省外就业;也就是说该班有66人在云南省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91.7%。未来两届毕业生的生源情况和2012届毕业生的情况基本类似,经调查,学生的就业区域意愿也与2012届毕业生基本相近。(二)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作类型分析截至2012年12月31日,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2届毕业生已经全部就业,其中66名在云南省内就业毕业生的就业类型如表1所示。(三)毕业生需要的主要就业能力调研结果1.调研说明根据表1的统计,选取(表中序号4-10项)对就业能力调研具有典型意义的53名毕业生所在单位作为调研对象进行研究,排除不太典型或者不太方便调研的各项。笔者以毕业生班主任的身份对53名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距离曲靖比较近的单位采取的是面对面访谈的形式,比较远的单位一般采取的是电话访谈的形式,对于不方便接听电话的单位采取的是调研问卷的形式。本次调研的具体对象是毕业生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毕业生的上级主管等对毕业生所在岗位能力要求比较了解的人。2.调研结果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发现,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按照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加权后排序如下:沟通能力、团队技能、创新能力、专业能力。这个调研结果符合现实情况。用人单位对具体能力重视程度的加权排序前10项如下:语言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业知识、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这10种能力都包含在本文构建的就业能力链模型中。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麦可思2012年6月出版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本科毕业生在毕业3年后认为母校专业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其中最需要改进的是实习和实践环节。[9]结合曲靖师范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师资匮乏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缺乏专业的工商管理教学教师。一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建设时间比较短,加之MBA毕业生一般习惯选择在企业就业、学校进人机制不够灵活等原因,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具有较强专业教学能力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师资队伍。二是“双师型”教师缺乏。很多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本身就是长期在学校工作的理论型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足,在教学中一般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基本是照葫芦画瓢。加之扩招带来的师生比严重失调,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参加进修或者企业顶岗实践。(二)实践教学体系凌乱目前,虽然经过多次教学改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也设置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但是这个体系不够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为了实践而实践,与理论联系不够紧密;很多课程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是各门课程的实践内容彼此孤立,缺乏联系,教师在编制实践教学大纲时也没有充分沟通,存在同一知识点实践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比如在统计学中开展市场调研问卷的实践教学,在市场调研与预测中也进行相同或者相近内容的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招聘与录用两门课程中都开设模拟招聘的实践教学活动。(三)实践教学硬件匮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百业待兴,各个专业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学科、实验室建设。一般情况下学校更愿意把钱投在比较容易出效益的工科实验室或者理科实验室,能够投在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基本设施严重不足。一些学校的实验室都是多个实验项目共用一间教室;工商管理电子模拟实验的软件只有几套,而且跟其他专业合用一间机房,没有专门的模拟实验室,教学硬件设施极度匮乏。(四)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形式单调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意识到实践教学对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实践教学到底应该安排多少课时才合适,并无一个明确的标准。一些学校也提出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时不应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受教师组织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没有把实践教学提高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实践教学的课时远远不够,而且现有的实践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全方位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多采用的是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单调的实践教学形式。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用“名师出高徒”来形容教学队伍和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的关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第一要务。鉴于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建议这些院校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来建设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一种方式是“走出去”,就是选派合适的教师到其他学校进修,到企业参加顶岗挂职锻炼,鼓励在职教师创业,再辅以科学的分配政策作为支撑,通过这些方式锻炼现有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一种方式是“请进来”,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不要在学位上设置过多的障碍,多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对口人才,或者直接从企业里引进有意向进高校工作的人才;也可以通过课程引入制度邀请企业的各级管理层到学校担任授课教师,补充现有教师队伍。(二)加强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先进实验室的支撑,实践教学举步维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按照一些发达地区高校的标准建设模拟实验室,才有可能不输在起跑线上。一般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建设以下模拟实验室:市场营销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商务谈判全景仿真实训室、物流实验室、招聘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国际贸易仿真实验室、金融与证券实验室等。(三)创新实践教学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仅是每门课程拿出几个课时做几次案例教学,也不是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地参观一些企业,而是应该设计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取决于通过实践要锻炼和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举办班级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可以组织学生到市区进行科普知识义讲;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可以举办各种征文比赛,可以组织班级编写班级杂志,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撰写工作等。(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身就不够完善,很多学校将精力主要放在了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却没有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大部分实践课程对学生实践效果的评估非常粗略,这也导致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成为了一个难题。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项目种类繁多,所涉及的面很宽,从大学一年级开学的军训开始到大四撰写毕业论文结束,时间跨度很大;实践项目分布零碎而广泛,比如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设置了五、六个到十几个课时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都导致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价非常困难。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花大力气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五)协调理论课与实践课实践教学虽然很重要,但是从就业能力链模型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在安排实践教学活动项目时要注意与理论课课时协调一致,不能出现一种相关的理论课还没有开设就安排与其相关的实践教学项目,比如在学生还没有开设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情况下就组织学生去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五、结语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于继续教育,尤其如此。继续教育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希望获得技能方面的训练和提升,因此一个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更为重要,关系到培养质量。工商管理专业作为继续教育经管类主干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根据目前各高校该专业开设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来看,存在实践教学严重不足、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因此,继续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定位?如何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以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以加强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学院和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重庆大学直属二级学院,是重庆大学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高层次继续教育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办学实体,系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校园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正式在职教师40人。

学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业余、函授)、自学考试、非学历培训等办学形式,设有理、工、文、管、艺等多学科30多个本科和专科专业,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建有14个函授站。学院现有在册成教、自考、应用本科学生约2万人。学院还设有“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大学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每年有5,000余人在学校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近十年来,已为社会输送成教、自考本毕业生5万余人,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学员4万余人。

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管理类学科的主干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专业特色是适应面广,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可以同时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可获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资产评估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资格等证书。

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包括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三个教学层次,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培养体系,共12个教学班,目前在校人数500人;每年毕业200人,招生200人。毕业后学生均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也有部分学生继续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专业特点分析。工商管理专业是学院的老专业,优势专业,生源基础深厚,其专业特点如下:

1、大专业,招生规模大,每年在读各种层次学生人数均保持在400~500人左右。

2、教学层次丰富,包括高起本、专升本、高起专三个层次。

3、本专业大部分在读学生都同时从事工商管理类工作,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际能力,不少学生已经承担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学习兴趣浓厚,对教学内容、方式要求较高,尤其是实践环节。

4、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同MBA等专业硕士相连接,我院每届毕业生都有不等人数继续攻读MBA,而MBA对实训环节要求较高。

5、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应用性人才,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

(二)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分析。目前,在本专业的实践环节学时设置上,现状如下:

据统计,工商管理专升本层次学制2.5年,其中理论课时752学时(不含自学学时,下同),而实践教学环节共12周,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按1周12学时计,约144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是1∶5;高起本层次学制5年,理论教学学时1,994,实践教学环节26周,约312学时,也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6。高起专层次是2012年才开设的专业,学制2.5年,根据新制定的计划,理论学时为950,实践教学环节共计15周,约180学时,与理论学时的比例为1∶5.2。

(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纵观近几年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和教学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是以职业培训、技能训练为主,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继续教育学院学生90%以上为在职学习,从近几年的反馈和调查来看,学生除了要求系统性地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理论,更注重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这就决定了继续教育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增强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但目前学院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2、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大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为主,而案例教学、管理实践、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新方式和手段较少运用,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环节训练薄弱,案例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课程论文等比重太低,不符合继续教育和工商管理的特点。目前的教学体系是大大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教学比例过小,各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基本上为理论教学学时的1/5~1/6。根据国内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情况看,与理论教学学时比较合理的比例是1∶3~1∶2之间,而学院远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偏低,这不符合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对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中进行广泛调查,选择样本涵盖三个层次,每个年级,调查样本数为150人次,获得有效的问卷124份。调查结果显示:①在目前开设课程中,7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偏少,应该增强;②有80%以上的学生想得到更多的应用性技能训练;③在目前开设课程中,更多地希望获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金融投资等方面的训练和学习,而这些课程是实践性要求最高的课程;④在实践教学方式中,50%以上的学生偏向于课程大作业与实训、管理实验、案例分析与讨论、社会调查,尤其对管理实验和案例教学感兴趣,而对毕业论文普遍认为难度太高,希望能降低。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亟待改革。

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社会新发展的要求,体现继续教育的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鉴于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及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实践环节是教学改革中的最重要一环,实践环节必须增强。

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

(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原则。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课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通过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带动学生进一步温故理论知识和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讨论、大作业和实训、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教”与“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能适应社会,动手能力更强,更具职场竞争力。

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是“突出岗位,结合证书,注重实训”。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和专业岗位要求,与专业岗位紧密相关,减少重复性实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实训课程,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继续教育应用性教学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具体实施时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岗位,体现岗位要求与特点;同时,实践教学可以与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比如项目管理师资格证书、助理职业经理人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人力资源师证书、秘书等资格证书,这样把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前景挂钩,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实践教学方式包括集中性实践教学和专业性实践教学两方面。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指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程,设置独立的课时、学分、教学大纲、课程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包括社会调查、管理实践、模拟实验、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活动内容应当在经营决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投资计划和管理等范围内。

专业性实践教学指不需要单独开设课程,包含在其他专业课程之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大作业、课程实训、案例分析与讨论等。

1、管理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管理、营销实践活动,也可以是进行一项模拟实践活动,类型可以是市场分析、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分析或营销策划、推销或谈判等。学院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为圆满完成管理实践创造有利条件。

2、模拟实验。当前企业实际运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学院可以搭建一些管理系统平台,构建一个样本企业的动态经营模拟平台,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去,完成其选定的一项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参与平台的运作,帮助学生模拟训练,使他们在模拟中体会并学习企业运营管理知识,提前了解企业运营环节,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不需要到企业就可以直观地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施时,可以选用以下管理软件:(1)用友T3人事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2)用友ERP企业沙盘模拟;(3)用友软件— 物流管理模块;(4)用友财务总账模块T3;(5)广发证券模拟投资系统。

3、案例分析与讨论。工商管理专业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置身真实案例的环境,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经营问题,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锻炼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专业课程中,均应安排相应的案例分析环节和课时。

4、课程大作业、实训实验。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应安排相应的课程大作业或实训实验。在形式上可灵活处理,可以单独安排学时,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随机安排,或是留作课后作业,甚至作为课程考试的内容。

5、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三)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方案。根据上述实践教学改革原则和依托平台,以高中起点本科层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上建议做如下安排,见表1。(表1)专科和专升本层次可以学制和课程设置情况酌情削减。方案考虑到了课程之间的内容承接性和协调,以及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训。总共约580学时,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约为1∶3。

四、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一个科学合理、完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统筹规划和安排,才能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切实履行,保证达到预定的效果,为此提出以下的建议:

1、充分重视,建立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要多方面学习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补充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集中性实践教学,可以挂靠教务科;实践教学各课程任课教师需要制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考核办法》,以及相应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场地及教学进程,明确专人指导、专人负责;加强实践教学过程控制,确保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保证教学质量。

2、加强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结构合理、富有奉献精神和较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和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应加大力度对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逐步形成初、中、高级人员的合理师资结构。

3、在具体课程的安排上。对于集中性实践教学,应单独设置一门课程,设置单独的学时、学分;同时,鼓励授课教师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尤其是各专业课程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课程大作业和实训。

4、为了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建议增加投入,建设专门的管理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软件。如会计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证券投资模拟系统、电子商务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等;同时建立一些固定的实习基地,便于学生进行认知与专业实习。

5、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学院可以把实践教学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实践教学内容与相关资格考试的实训部分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组织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五、结束语

考虑到继续教育层次的定位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大方向,工商管理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学时偏低、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的问题,亟须改革。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很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低下,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一、职业胜任力内涵

职业胜任力是个体获得工作,并能较好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1.职业胜任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和职场行为等方面的素养;2.职业胜任力包含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两个层面的能力。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某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特定的工作和岗位有关;基本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并做好各种工作和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3.职业胜任力不仅包括寻找并获得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做出良好业绩的能力。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与专业有关,不同专业类型其指标体系有别,国家政策、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形势、社会文化等都影响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结构。不同行业和工作职位对职业胜任力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如传统制造业领域一般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而新兴服务产业可能需要更多的非专业技能。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应考量这种需求差异性。/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情况分析

为了了解山东省工商管理类高校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情况,本研究对山东省内30所各类高校、25家用人单位、10场招聘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83份,其中毕业生及在校生3391份,用人单位807份,学校485份。

(一)职业胜任力指标重要性分析

本次调查要求毕业生评定各项职业胜任能力对目前工作的重要程度(重要程度依次为:1、2、3、4、5分)。在26项职业胜任力指http://标(见表2)中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重要性排名居前的职业胜任力指标基本属于个人基本能力,如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还有社会适应力,如学习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之后,随着工作的深入,个人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表1 重要性居前十位的指标

(二)毕业生职业胜任力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图1列出了大学生刚就业时职业胜任能力最重要的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差距。可以看出,这10项指标与用人单位的差距都很明显,说明高校在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提升毕业生人才基本素质与社会适应力应该成为高校教改的重点。/

三、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措施

(一)将职业胜任力植入课程

职业胜任力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否则职业胜任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当职业胜任力被整合到课程时,职业胜任力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英国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非常有效的。

将职业胜任力植入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对工商管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特点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现状,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以此为指导设置通识课、专业理论课、实验课、实践课等课程体系,使所有的课程都与职业胜任力有关,都以提升学生职业胜任力为目标。其次,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参与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可由学校、行业协会、企业家、高级员工、学生代表等组成咨询委员会,共同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提供意见和建议。同时,聘请企业家、高级员工到校为学生授课或举办专题讲座,并且参与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二)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职业胜任力指标体系

依据社会和企业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现状,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系统设置四组指标:个人基本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表2 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胜任力指标内容

(三)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设计——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

在实践教学设计环节中,明确地方应用型定位,着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设置1—2个实习学期,延长实践教学时长。将职业胜任力指标分解到相应的实习模块中,实施能力模块化实践教学方案,达到学生经过特定模块的学习就可获得相应的岗位工作能力的目标。

2.校内实验——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没有企业化的环境,学生找不到企业岗位工作的感觉。因此,要在工商管理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中引入模拟实验教学。工商管理模拟实验教学就是一种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方法,它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把企业真正“搬进”高校的实验中心,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训练,熟悉企业运作流程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3.校外实践——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撰写毕业论文采用“真题真做” 模式,毕业论文的真题来自毕业生前期实习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或校内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实习单位现实工作遇到的问题等。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在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中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毕业生结合实际工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自己的选题,然后撰写毕业论文。专业课教师与实践基地优秀员工共同组成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给予理论、技能等方面的指导,根据毕业生选题解决的程度及质量评定论文质量。/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学不能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4-0121-02

作为一名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笔者自然比较关心这个专业毕业生的状况,所以经常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或者面对面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交谈,目的是从毕业生中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帮助自己不断地对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做出探索与改进。很多次交谈中,笔者对那些基本还从事与工商管理专业有关工作的毕业生(完全改行的学生不在讨论之列)都曾问到同样一个问题:“你感觉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现在用得上吗?”回答无一例外的是“几乎用不上”。这样的回答近乎有些“残酷”,让笔者这位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汗颜不已”之余,也开始陷入了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为何“学不能用”这个问题的不停反思中。虽然不能排除回答样本的片面性,但这么多毕业生同样的回答已经绝非偶然,它在某种程度上昭示“学不能用”已经成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系统性现象。有鉴于此,为了避免一概而论,下文将基于与毕业生的交谈,试图从四个方面寻找个中原因,以期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1来自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原因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与笔者的交谈中,直言不讳地谈到了学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有些问题的确是导致“学不能用”最直接的原因。

第一,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超过了合理的比例。大部分通识课程知识虽然能够拓宽知识面,甚至是作为某种“谈资”来装点“个人素质”,但它们并不能在工作中直接用到。有毕业生说道:“如果在保证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充足的基础上强化一下通识教育未尝不可,但实际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本来就觉得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不力,还开设那么多通识课程,岂不是变本加厉地消除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吗?”有毕业生甚至还调侃道:“我们已经是‘万金油’了,难道还要变成‘十万金油’吗?”笔者觉得毕业生的分析不无道理。

第二,选修课程尤其是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不够,学生缺少选择余地。与笔者交谈的毕业生几乎都指出了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学校本应该提供一个丰富的课程菜单供学生选择,但事实上却是必修课程太多,没有多少机会去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所以感觉在学习上比较被动,效果不佳,掌握不牢,便自然谈不上什么“学以致用”了。

第三,学校固守专业教育的“学术格调”,所教授的知识多半并不实用,与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的要求相差实在太远。毕业生们告诉笔者,一些教师为教而教,爱讲理论的背景、来源、发展、趋势、缺陷等诸如此类的知识,甚至整堂课就掰扯一个概念,基本不考虑这些东西对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有没有直接地帮助。他们不明白“学不为用”,那究竟为何,难道是要等着浪费吗?有个毕业生回忆他曾经当堂向教师提出知识不实用的问题,教师的解释让他无言以对:这里是大学,是一个做学术的地方,而不是某行业的培训公司,也不是培养职业技能的职业技术学院,所以不能用实用主义的思想来衡量。粗看起来,教师的说法挺有道理。但仔细想来,这种将听课的本科生都视作将来要去“研究管理”,而不是“从事管理”的做法完全摒弃了对学生“就业”的考量,其本质上是一种迂腐的学究作风,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其最终的结果是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实际操作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

第四,多年来,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与其他专业相比没有任何显明之处,多半就是教师在课堂“满堂灌”,大唱“独角戏”。与此同时又欠缺系统的、完善的配套辅导措施,如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与检查,课中的知识导入、梳理与总结,课后的作业批改、纵深研讨、答疑解惑,课程测试后的讲解、反馈等。因此造成课堂上知识传授的质量难于保证,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毕业生都说,这样的课堂在大学里大行其道,他们从大二开始就已经产生厌恶感了。因为这种从头讲到尾都听教师讲的课堂毫无吸引力,自己虽然记着笔记,其实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期末考试也是围绕笔记和复习资料,为了不挂科挑灯夜战几天,只要及格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基本上就算终结了。难怪有毕业生说:“即使我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但这些知识除了用来应付考试,真就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用途了。”

第五,用怎样的方法“教”是学生能够对所教知识“学以致用”的关键,但在这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地改观。据毕业生们的回忆,他们亲历的教学方法并不多,大体上就是问几个简单的问题,插几个案例分析,像情景模拟、管理游戏、角色扮演、即兴辩论等教学方法对他们来说似乎还是一些新鲜的名词。要知道,这些现代教学方法都是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它们的缺位势必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其效果和效率便可想而知了。笔者特意询问他们为什么会对案例教学颇有微词,他们说因为所谓的案例分析不过就是举个例子而已,生搬硬套,没有单独的案例讨论时间和场所,谈何深入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上去。

第六,不少专业教师是“不会游泳的游泳教练”,一般都没有相关的管理实战经验和技能,所以擅长于教授陈述性知识,但很少清楚如何教授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方式方法的知识,即使教了,也告诉不了学生如何应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和什么样的情境中应用或者应用知识的心智技能。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目标,所以那些于如何识人、知人、束人、驭人和用人,以及如何与人打交道,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知识是工商管理专业至关重要的知识模块。但遗憾的是,目前对这些知识的教学在高校还相当薄弱。一个毕业生毫不客气地说:“好多专业老师为了职称而把自己关在书斋了爬格子,这些老师又怎能有能力和心力来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知识。其实我们也学过《管理沟通》、《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等课程,但到了工作单位才竟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用这些课程的知识去与人沟通,看懂别人的心理,理解组织的行为和领导下属。”

第七,实验、实训和实习环节得不到校方实质性地重视,使工商管理专业变成了一个只“教”不“练”的专业。实验基础设施和软件的投资不足,缺乏既懂电脑又管通理的实验指导教师;实训走过场,讲求完成任务,不注重实效;实习一般是看看录像,听听报告,最好的就是带学生到某个企业或者单位走马观花的看一圈。这些都是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公认的“顽症”。没有了训练,对知识就没有回忆、筛选、重组和巩固的过程,学生所学管理知识就难以真正内化成管理技能,最终这些知识变成了一些头脑中杂乱无章,等待遗忘的信息片段。所以“学不能用”也是因为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训练,很多毕业生也都认同这一点。

2来自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特点方面的原因

显然,不同特点的专业知识在应用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应用难度。在与毕业生的交谈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与他们讨论了自己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一些基本看法。按照他们的说法和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一般具有如下特点,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学不能用”的原因之一:一是由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许多学科知识相互交织而成,因此知识体系庞杂,跨幅宽,复合性强,信息容量巨大。要在应用中自由驾驭这个知识体系有相当的难度。二是工商管理专业原本是与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这五个专业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它的知识又大量涉及后面几个学科(一般不涉及旅游管理),所以造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指向不明显,火力点不集中。毕业生们都说,没有侧重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很多具体的方向上似乎浅尝辄止,“各打五十大板”,进而又造成知识不深入,所以要应用这些泛泛而谈的知识往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三是这个专业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信息,追求一对多或多对多而不是一对一的效果,所以往往比较抽象,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支撑,也造成应用困难。四是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没有良好的结构,很多问题的答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五是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见效慢”,学习的效果难以马上体现,往往要在较长的工作中逐渐尝试和摸索才能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处。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启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15-02

1调查目的

了解2011届高职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倾听毕业生对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搜集用人单位对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开放式办学,走出校门,贴近企业,密切与企业的联系,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状况,进而依据市场需要调整商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调查对象与调查时间

本调查采用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采取全面调查,对毕业生本人采取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11届商务管理专业152名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调查时间安排:2011.10.1开始――2012.1.15结束。准备阶段2011.10.1――10.30;调研阶段2011.11.1――12.31;总结报告阶段2012.1.1――1.15。

3调查形式与内容

3.1调查形式

本次调查对毕业生本人采取电话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人数52人,抽样调查率为34.21%。对毕业生用人单位采取全面调查的方式,共邮寄发放调查表152份,回收有效调查表132份,有效回收率86.84%。

3.2调查内容及分析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还是很满意的,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7.72%。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心理素质评价较高,优秀率分别为96.21%、86.36%、75.00%;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岗位技能、创新能力评价一般,优秀率分别为:66.67%、56.82%、53.03%,甚至少部分认为较差。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总体很满意,通过对2011届商务管理毕业生抽样调查,毕业生对我院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认为知识架构完整、人才培养方案较科学、感觉满意,但是他们也认为存在一些不足,对我校商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表达能力和社交礼仪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交沟通能力。

有些学生只有理论无实践,应多些社会实践,多些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应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英语口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适应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针对商务管理专业知识面宽,就业面广的实际,能否在通才培养的同时,关注1―2个岗位的专才培养,通才与专才培养相结合。

4调查结果对我们的启示

通过这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使我们的工作很受启发,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今后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用人单位反映我院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不太强,这就要求我们: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和增加消费心理学、社交礼仪、商务沟通、商务策划、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的教学,开展课堂讨论、演讲比赛、小论文宣讲,与陌生人沟通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交和沟通能力。

(2)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我们的毕业生就业分布不同的行业和不同层次的岗位。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着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如:不定期请商业行业的专家和有经验的同志举办专题讲座,成立经济管理理论兴趣小组,利用晚上和休息日观看经济管理类的碟片,任课老师积极引导学生看相关的课外书籍等等,有意识拉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同时随着知识面拓宽,必然产生创意火花,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将会大幅度的提高,由被动工作变成主动工作。

工商管理专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嵌入式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需求 工商管理

[作者简介]马晓芸(1983- ),女,陕西子洲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浙江 诸暨 311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浙江省独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编号:ZZB09014)、2013年度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课题“基于就业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及效果分析”(项目批准号:绍市教高[2013]115号)和2012年度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天目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MZD12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30-02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及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为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如何培养出新形势下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管理人才,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先进行相应的社会需求分析。课题组以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4份,有效回收率为77%,同时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了深入访谈,揭示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些需求特点。

1.总体需求意愿较强,需求规模仍然较大。调查显示,90%的单位在未来几年都会有针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招聘计划。其中,招聘人数需求量较大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类:经营管理类岗位、营销管理类岗位、人力资源管理类岗位和行政管理类岗位等。

2.强调基本专业技能,注重实践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更愿意招聘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相应专业技能的人才,对于应届毕业生也更倾向于聘用有实习经历者。根据调查反馈的结果,目前用人单位在接收了工商管理应届毕业生后,首先会安排毕业生在基础领域内的相关岗位进行锻炼,经过1~3年的培训,毕业生们大多已具备了实施该领域实践的基本经验,才会被委以管理职位。因此,若学生在学校就能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会极大地缩短其职业发展时间,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

3.注重综合管理能力,强化综合素质提升。用人单位表示,他们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总体期望是适应性强、具有创新性,能将理论联系实际。用人单位一般会先安排毕业生从事一些较为基本的工作,等积累了一定工作和管理经验后,才会安排其到管理岗位上工作。这就意味着,更高层次的诸如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及创新能力可通过日后的工作来培养和发展,因此,用人单位关注的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综合素质提升的潜力。

4.关注职业操守,强调职业素质。职业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用人单位基于员工稳定性及员工素质提升等角度,在招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时,必然非常注重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被调查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影响员工个人发展的因素除了专业技能外,是否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否具备抗压、抗打击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较差,上岗后缺乏吃苦精神、心理素质较低、承压能力较弱。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实践教学比例仍然偏低。在现行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偏多,实践与实训课程偏少的问题。就目前我院的情况来说,除了一些专业课程的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上机学习、实验课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外,专门的或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只有为期2周的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和为期6周的毕业综合实习,致使毕业生难以获得日后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

2.专业课程内容更新不够。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旨在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要做到专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与时俱进,符合当前的时代特征。然而,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大多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仍然采用多年前的版本或直接沿用本部的做法,较少涉及本学科的前沿性内容,也缺乏对新方法、新工具的应用。再加上教师自身缺乏实际管理经验,不能及时更新专业前沿知识和运用当前热点案例,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独立学院也需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工作。

3.实践教学资源仍显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独立学院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资金来源有限,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和建设。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工商管理专业实习课程在实习场所的选择上,往往是由实习指导老师通过私人关系联系或者到校本部借用。因此,实习的规范要求、期望目标、后期考核等大多流于形式,没有体现出实习的真正作用。而且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缺乏一定的校企合作、校企互动机制,没有做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学生的实践机会十分有限。

4.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偏弱。据课题组对学生的访问调查,我院仍有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主动性,过多依赖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没有参与互动式教学的意识,缺乏应有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显然,如何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从应试学习模式转换到自主学习模式是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嵌入式”人才培养的界定

“嵌入式”人才培养理念来源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思路。由于这种新型的计算机系统具有专门性、集成性、系统性及嵌入性的特征,后被教育学学者引入到人才培养中。所谓“嵌入式”人才培养就是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的资源,将更多的实践应用嵌入到传统的理论教学里。这使得学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得以密切结合,并将现实中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连续嵌入到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按照“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理念,我们设计了“细分模块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四年连续嵌入”的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新思路,以期进一步满足地方经济对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增强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细分模块教学。我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主要面向的是基层经营管理岗位,学生多在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就业,因此“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就要细分不同的模块,实施分模块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要分别构建生产运营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创业这八个模块的教学计划,并将每一个模块的具体课程融入学生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同时,给不同的模块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自身的特长及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

2.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效果的最终检验者是用人单位,因此,“嵌入式”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用人单位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现需要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学生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能为企业储备未来所需要的合适的人才。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贯穿始终。

3.搭建实践平台。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否得到提升是评价“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实践平台,因此,我院要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来搭建实践平台。我们可在现有的经管类综合实验室基础上分门别类地组建一些专业实验室,并通过局域网将这些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完善而实用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运作过程。

4.四年连续嵌入。工商管理专业“嵌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年级,分阶段、分过程地将不同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嵌入到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去。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大一:引导。主要让学生了解专业情况,合理选择知识模块。第一学年,由于学生刚入大学,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实践教学以参观企业为主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及流程。各个模块的指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合理选择知识模块。

大二:参与。主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第二学年主要是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辅以课程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利用第二、三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实验室训练,并参加一定的学科竞赛;另一方面,借助实践教学基地,以学生为主体解决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问题。

大三:提升。主要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进行生产实践学习。第三学年是学生专业知识积累和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学生不仅要按层次、按模块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利用校外实践平台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能力的锻炼。另外,鼓励学生积极获取所选模块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大四:深化。主要让学生深化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第四学年通过实习综合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生可以一学期在校内学习,另一学期在企业实践。一方面,学生可以把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理论上的解读,提出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总之,“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对脱节的现状,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又星.基于嵌入式学习的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2(9).

[2]高向丽.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知识经济,2011(22).

[3]蒋翠珍,杨斌清.“嵌入式”培养模式在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1(6).

[4]罗华,何建洪.基于需求的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4).

[5]濮珍贞,刘芳,孙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