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篇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在1908年《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一般认为,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而情感作为文化、社会结构、认知和生物力量复杂交互的结果,其社会功能在人际层面的体现则是在有意义的关系中如何组织人际间的互动[1]。本研究关注人际层面的情感运作和发展,并将组织情境作为解释框架,按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展开,包括人际互动的情感唤醒,人际互动的情感传递、人际互动的情感效应三部分。情感(affect)的范畴,包括了情绪(emotion)和心境(mood)以及特质性情感(traitaffect)[2]。

一、人际互动中的情感唤醒

(一)认知评价与情感唤醒情感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appraisaltheoryofemotion)和情感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ofe-motion)认为认知评价是情感产生的前提,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情感反应。评价的指标一直是理论的关注方向,涉及刺激与自身目标的关联程度,自身应对形势的潜力、预测的努力(主动、被动),初始归因导向(自我、他人),当前的控制(自我、他人或无能为力)、确定性(可以理解、可预测与否),感到的目标阻碍,与规范或社会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等指标[3]。针对人际互动的组织情境,情感事件理论(af-fectiveeventstheory,AET,Weiss和Cropanzano,1996)描述了组织成员在工作中经历的情感事件,是在工作的自主性、能否得到晋升机会、福利待遇、领导风格等构成的工作环境特征影响下的特定工作事件:与积极情感反应和工作目标实现相关的令人振奋的事件,以及与消极情感和妨碍工作目标实现的负面事件。这类事件包含对互动过程的评价,如与顾客的不公平交往能引起员工的情感反应[4],也有对互动者的评价,Dasborough’s(2006)通过访谈研究,列举了能引起员工情感反应的一系列领导行为,包括觉察和尊重、动员和激励、授权、沟通、奖励和重视以及有责任等[5],领导的权力地位被交织在评价过程中,会导致生气和蔑视、悲伤或者自豪和感激。

(二)交易需要与情感唤醒个体对社会互动中刺激事件的评价,源于个体对于互动者及过程的需求特征形成不同期望,而引起情感反应和强度的不同。Turner指出围绕互动过程中自我、他人和情境的特征体现了人们的“交易需要”:依次为证明自我需要,获利交换需要、群体归属需要、信任需要(可预测、尊重和忠诚)、确定性需要(获取真实感)[6]。组织情境下,Mignonac和Herrbach’s(2004)通过大规模调查发现最经常引起积极情感的事件是成就和来自领导和员工的赞赏,而最经常引起消极情感的互动事件是和相好的同事分别,和领导或员工发生人际冲突[7],Boudens(2005)验证了员工为建立和保持平衡的关系,和同事、顾客、老板互动时刻,维持人际间的边界和身份是尤其容易唤醒情感[8];Dasborough,Ashkanasy,Tee和Tse(2009)的研究发现领导的情感表现及其对员工的偏好,导致员工知觉领导的无理偏袒以及不坦诚的程度更高,引起员工的负面情绪反应[9],对于奖惩引起情感唤醒的实证研究,Nifadkar,Tsui,&E.Ashforth(2012)是从新入职员工的视角,发现新员工在职场社会化的初期,领导的支持行为和言语的压制是对员工的奖励和惩罚形式,员工积极或消极情感反应由特定的互动对象领导引起[10]。这些研究都展现了员工在人际互动中普遍存在的交易需要。

二、人际互动中的情感传递

(一)情感表达作为信息载体Lawler(1993,1996)将情绪引入社会交换理论时,认为交换的情境铺设、交换过程以及交换结果,无不具有情绪的介入,而在交换过程中情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号,是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减少不确定性的依据[11]。在工作情境,Goffman(1969)的策略互动研究表明个体可以通过操控情绪性的表达来促进他们自己的利益[12],Rafaeli与Sutton针对工作中的情绪表达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与研究为组织情境的情绪表达建立了框架[13],研究早期侧重员工情绪表达以体现行业要求,之后研究转向组织内部,领导的情绪表达对于下属员工和团队的意义开始显现。情绪表达的信息包括:(1)表达的情绪类型信息:以领导的情绪表达为例,研究多采用角色扮演的实验室研究或团队互动的现场研究,选取积极情绪(高兴等)和消极情绪(生气、悲伤等),有研究指出领导必须结合具体情境体验展现出各种情感,即在频率、强度、种类和持续时间都存在差异[14];(2)表达的策略信息:Hochschild(1983)针对航空服务人员对于顾客情绪的表达作为职业职责的一部分,引入“情绪劳动”的概念,区分了表层扮演(外在的情绪表达与实际体验不符)和深层扮演(员工尽量去体验组织需要表达的情绪)的情绪调节策略,早期以服务行业员工为中心的研究倾向于表达策略引起个体工作满意度下降、出现职业倦态的现象,近年来转向领导情绪劳动后,研究更关注策略所传递的真诚性程度以及对互动方的影响[15];(3)表达的方式信息:在服务行业,那些在招聘中表现出微笑、保持眼神交流和频频点头的员工更容易得到雇佣,而领导的情绪表达性(emotionalexpressivity)通过反映非言语行为的呈现频率,与领导风格结合促进了下属对于组织变革的认同[16]。

(二)情感反应、情绪推理作为传递路径情绪传递的过程,有研究者从意识参与程度将其分为内隐和外显的过程,外显的意识过程是指人们有意识地通过推理,比较自己和互动对方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展示,或通过情绪印象管理,影响其他团队成员的情感;内隐的过程则包括自动化的情感转移过程,比如情感感染(emotionalcontagion)等[17]。学者VanKleef从情感表达的感受,目标,动机和行为指向方面整合了以往研究,提出“情感即社会信息”模型(emotionsassocialinformationmodel-EA-SI),指出情感性的表达会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到观察者,一方面引起观察者的情感性反应,一方面是引起观察者的信息推理过程,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和社会情境将影响两条路径的选择,该模型已经在谈判、领导力、态度改变、顺从要求和团队一致五个领域进行了验证[18,19]。情绪感染是人际间引起观察者情绪反应的主要方式,通过观察他人情感的公开展示,个体模仿和反馈他人的面部表情、语言表达、动作及行为,最终形成与他人情感一致[20]。组织当中情绪感染研究最初集中在服务行业员工对于顾客的情绪感染现象;在领导力的研究中,Bono,J.E&Ilies,R(2006)采用受过训练的演员操控领导的积极情绪表达,发现领导情绪与员工心境之间的积极联系,Sy&Saavedra(2005)通过现场模拟团队任务中领导的不同情绪反馈,表明领导情绪感染的存在[22]。之后的研究大多以测量员工与领导一致的情绪反应作为领导通过情绪感染影响员工行为的中介机制,并与领导风格(如魅力型领导)联系起来,如Erez等人(2008)研究发现领导的魅力、积极情感和行为的展示都和更快乐的员工有联系[23];研究者也发现当员工的积极情感和高工作满意度时,同样会影响到领导,双向的情绪感染有助于生成团队积极氛围[24]。除情绪感染外,情绪表达也通过社会比较、诱发补充情绪等引起观察者的情感反应[25]。情绪表达传递的另一条路径被称为情绪推理,Fridlund(1997)指出面部表达交流的是意图,而非主观感受,人们习惯从其他人那里采撷到情感信号而指导他们的行为[26],虽然早先研究表明情感提供了表达发出者的内在状态、社会意向、对于接受者的态度、对于情境的评价等与认知和行为相关的线索和动机,但VanKleef从信息加工的路径角度明确了情绪推理过程及对行为的影响,并指出其操作性定义可以通过考察观察者对表达者信息的推论和内涵。在组织情境中,有研究者针对营销零售环节顾客的情绪表达提出了可能带来的推理陷阱,表明顾客的真实情感和他们的情绪表达的关系,会受到利益计算的情境、表达性、社会地位、表达规则的影响[27]。在领导力的研究中,领导的消极情绪表达引起员工的推理,认为领导不满意结果,反而引起后续更加的努力[22]。回顾之前的组织情绪研究,大多数研究者习惯用情绪感染的理论解释人际间的情感互动,忽略了情绪感染的无意识加工特点及情绪一致的限制性要求[28],采用情绪反应和情绪推理路径无疑是解释情绪社会效应的新路径[29]。情感即社会信息理论指出社会互动中,观察者的信息加工动机、能力和情境性因素将影响情绪反应路径和情绪推理路径的选择[19]:信息加工动机高(认知需求多)的个体更易进行情绪信息的深加工,那些提升观察者信息加工动机的情境(和个人利益有关、竞争情境、绩效被低估、个体要担当责任时)也会引起情绪推理路径;反之则情感反应的影响路径为重;情境因素强调了当观察者通过社会—文化规则判定互动对方表达不合时宜时,将会引起情绪反应路径优势影响,反之情绪推理路径占先;以往的实证研究中表明人际互动的情绪影响路径也需要表达者情绪有一定强度,以及观察者对情绪感染的敏感程度也决定了路径的可行性,Cheng,Yen,&Chen(2012)的研究中提到领导的情绪感染力和员工的受感染程度将是调节变革性领导和员工工作卷入度关系中的调节变量[30],同样有研究者发现相对于内群体成员,外群体成员对于目标个体者的害怕表现出积极反应,而对于目标者的高兴表现出消极的反应,表明身份对于情感差异的边界条件,这些因素是否可以整合到上述的理论模型中,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三、人际互动的情感效应

(一)观察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人际互动中,表达者可以通过互动行为、表达的情绪信息以及情感特质影响对方的情感,然后通过个体内部的情感渗透(affectIveinfusion)或情绪启动(affectpriming)模式,使情绪的社会效应转化为个体效应。于是在组织情境中很多研究都以员工情感状态为中介,考察由领导行为及情感表达引起下属行为的变化,如领导互动的支持行为和言语攻击、领导情感(积极和消极心境)引起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10]、创新活动[14]以及绩效表现的变化。领导表达的情绪也可引起员工推理,如认知需求动机高的个体面对领导的生气情绪反而引起的更加高的创造成绩[17],领导的悲伤情绪表达促进员工完成分析性任务。领导的情绪劳动策略以及特质性情感(如:情绪智力)等研究也作为探索领导风格影响员工行为的情感因素,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

(二)互动双方的关系变化Lawler(1993,1996)指出重复的社会交换在与对方完成共同的任务后产生积极情绪,最终引起交换的关系聚合,表现为互动双方的相互承诺。在组织情境中,领导积极的情绪表达与员工对于领导的评价和吸引力积极相关,而消极情绪表达与领导低效率有关[16];相应地那些表达积极情绪的员工,也得到了领导更高的绩效评价。领导表达的情感与事件不匹配,会通过引起个体的消极情绪感染传播到整个团队,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或者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整个组织对于该领导的不喜欢和玩世不恭的态度[9]。情感的互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如积极情感和帮助行为、宽容、信任合作相关。另有研究者关注表达者特质情感特征对于互动关系的影响:个体的情绪表达性会限制互动对方的自利,Schug等人通过实验证明对方的情绪表达的维度如积极传递了在亲社会情境中的合作和分享的信号,领导和成员的情绪智力也在促进领导和成员社会交换则更有预测性。

(三)群体和团队的情绪及行为影响Hareli和Rafaeli(2008)提出了组织情境下的情绪循环(emotioncycles)理论,即认为个体的情感反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态度行为,同样又会影响其他人的想法与态度行为,而其他人的这些反应又会反过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体验,构成循环。由于领导在群体当中的突出地位,研究表明了领导的心境引起团队情绪格调出现同步效应:拥有积极情感表达领导的团队表现出更多地协同;团队成员较少地冲突和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拥有消极情绪表达领导的团队相比拥有积极情绪表达领导在任务完成上会倾注更多的努力。

四、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上述围绕情绪互动过程的理论与实证的梳理,可以看到组织情境下人际互动层面的情绪研究不仅衔接了情绪从个体内部反映到外部影响,而且已经有专门的理论描述情绪传递过程和机制(如EASI模型),说明情绪的社会功能已经得到组织行为研究者的重视。目前,人际层面的研究取向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研究主题并不均衡,侧重单一方向。在现有研究中,关注员工个体的情绪居多,以领导为中心的情绪研究较少,情绪领导力(emotionalleadership)作为新的领导方式,确立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将有助于带动对领导层面情绪特点的关注。现有领导与员工的互动,研究关注领导对员工的向下影响,而缺少反向地从员工向上情感传递研究,虽然领导的权力地位使其情绪更为凸显,但随着自我管理团队的形式,领导也必然会受到员工的情绪影响。

(二)以往研究忽视了情绪感染的无意识特点。大部分研究将互动双方的情绪一致都归结为情绪感染,这显然忽视了情绪传递的认知成分,研究对于积极的情绪感染机制积累研究较多,对于消极效价的具体情绪引起的积极行为结果可能需要从情绪推理路径解读;而且影响情绪推理的路径选择的边界条件,以及推理的内容会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将成为未来人际互动层面探讨的主要方面。

(三)以往研究情绪互动,习惯使用实验方法。通过角色扮演或者视频截图,存在实验方法外部效度较低的质疑,为还原情绪动态特点,新的方法如日记追踪法(dailydiarystudies)、经验取样方法(expe-riencesamplingmethods)、质的分析和案例方法将是研究动态情绪研究青睐的手段,从情绪的个体效应到社会效应,完成了人际互动的衔接,将有助于推进情绪研究向更高的团队层次、组织文化层次的发展,所以跨层次分析的统计方法,也将更适合组织情境下的情绪研究。

五、结论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2篇

一、背景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战略部署以及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而提出的一项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卓越计划”从启动至今,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在2010年成功入选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是我校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学科,在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大背景下,各门课程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心安排。

二、我校《有机化学》课程的现状

我校《有机化学》课程是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非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这个阶段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广且教学时间紧凑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有机化学繁难且无用”的观点,因此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不良情绪,完善传统教学的不足,我们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目的,针对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化学基础等实际存在的问题,精心安排绪论课,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针对我校《有机化学》绪论课的探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教学过程也是如此。绪论课讲解的好坏在整个《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重要性。如果绪论课没有精心安排、没有认真选取教学内容,学生对《有机化学》是一门怎么样的学科?学习它有什么用处?怎样才能学好?这三个基本问题都不清楚,势必会认为《有机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积极性。因此,精心安排绪论课,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绪论课上,因学时的关系进行《有机化学》预备知识安排的同时[4,5],要结合实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通过小专题的布置[6],了解《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同时适当融入化学史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1.结合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有机化学》是材料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绪论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特别要结合日常生活、医药、环保、新材料等多方面的实例。最近几年来,在《有机化学》绪论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我们安排了不同的实例,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对环境工程专业,我们在绪论课给学生们介绍了几种高效的阻垢剂的单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

这些单体都是我们即将在《有机化学》课上学到的化合物,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对未来进行阻垢?┬阅艿奶岣呔哂兄匾?意义。材料工程专业,介绍重要的工业原料双酚A,还介绍了广泛用于混凝土施工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通过这些内容的设计可以将《有机化学》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未来专业学习中去,让不同专业的学生真实感受到《有机化学》与自己所学专业、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密切联系时,才能消除学生心中“有机化学无用”的观点,才能以极大的主动性投入到《有机化学》的学习中。

2.介绍对应专题,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学习内容。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这个时候学生还不能将生活实例与即将要学到的具体的《有机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多数《有机化学》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将有机物按照官能团体系来划分章节,在绪论中简单介绍有机化学的主要学习内容的同时,结合生产实际、科学前沿等提前展示小专题,使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有机化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结合我校各专业的相关情况,安排如下:在安排的过程中,不是专题内容的简单堆砌和罗列,而是采用图片、实物、教具等。

形象化的形式与即将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运用这种小专题形式可以使学生在了解《有机化学》基本学习内容时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使《有机化学》课程从学生心中的“繁难且乏味”转变为“有趣味”。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 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型;双重加工理论;Moll理论;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曹晓君,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长期以来,道德心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是对一个人的行为或特性的评价(好或坏),而这种评价是在考虑到一系列由文化或亚文化所限定的美德基础后做出的。传统的道德判断理论由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等心理学家建构,其基本观点是道德推理导致了道德判断。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情绪情感同样在道德判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之后,由于学者们对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贡献问题产生争议,相继出现了Haidt等人的社会直觉模型、Greene的双重加工理论和Moll理论等一系列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的新理论。本文在充分阐述和比较上述新理论的基础上,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一、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2001年,Haidt提出的社会直觉模型向传统道德判断理论发起挑战。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道德直觉产生的,如果需要的话则伴随一个缓慢的、依据过去发展情形进行分析的道德推理。该模型认为,在道德判断过程中包括几个连续过程:一是直觉判断过程;二是随后推理过程;三是对他人的推理说服过程;四是对他人的社会说服过程;五是推理判断过程;六是自我反应过程。[1]由此说明道德判断不是发生在个人头脑里的单一行为,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在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在社会直觉模型中,道德判断受两个独立且分离的加工过程的影响,一个是理性加工,另一个是情感加工,且道德判断的情感加工比理性加工更为重要。

二、道德判断的双重加工理论

鉴于道德直觉在道德判断中的主导作用,研究者们想知道人们在做出道德判断的过程中,直觉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Greene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重加工理论,[2]认为人类的道德判断受到情绪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的影响,已具备对道德情境自动作出反应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情境进行更加深入、抽象的推理。人们的道德思维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过程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作用,即大脑中不同区域的社会情绪反应过程和道德推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随后,他用3个实验来验证双重加工理论。

第一个实验是“个人的”与“非个人的”道德判断。采用两个经典的道德两难故事:一辆失控的电车朝5个行人冲去,如果按此发展,这5个人将会被车撞死,现在唯一可以救这5个人的方法就是,转动电车的方向盘,使它向另一方向开去,但这样会撞死另一个人。你会转动方向盘吗?另一个故事则是电车和这5个人之间有一座桥,你和一个陌生人站在桥上,现在要阻止电车撞到这5个人的唯一方法是你把身边这个陌生人推下桥,挡住电车的去路,但这个陌生人会因此而死去。你会把他推下去吗?大部分人对第一个非个人道德两难故事回答是“yes”,这是典型的功利判断(赞成杀死1人救5人),是由受控制的认知过程来判断的,与事情结果和成本利益相关;对第二个个人道德两难故事回答是“no”,这是典型的道义判断(反对杀死1人救5人),是由自动情绪反应所驱动,与个人情绪直接相关。与此同时,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表明,被试在思考两类道德两难情境下的神经反应有差异。在个人的道德两难反应中,与社会-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额中回、后扣带回和角回区域)活动明显增加;但非个人的和非道德的两难情境加工时,与工作记忆相联系的脑区(背外侧额叶和顶骨区域)活动增加。

第二个实验是“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与“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Greene等人假设情感反应和认知理解之间存在着竞争,[3]根据被试的反应时间把个人的道德困境细分成两个类别。结果发现,“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中涉及高度的社会认知,被试用了较长的时间做出判断;“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中不涉及社会认知,被试所用时间很短。行为实验的同时进行fMRI扫描,发现在“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中,被试完成测验任务时,与认知冲突相关的脑区,即前扣带回(ACC)和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活动增强了。当对“容易的个人道德困境”做出反应时,ACC和DLPFC脑区的激活程度明显减弱。另外还发现被试面对“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时,与情感、认知相关的脑区都被激活了,并且,情感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是存在竞争的。

第三个实验是“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道德判断”和“非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道德判断”。Greene等人根据道德判断主体的情感和认知竞争的结果,又把被试对“困难的个人道德困境”的判断分为“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道德判断”和“非功利主义的困难的个人道德判断”。如果被试能够克服负面的情感反应,就会做出功利主义的回答。[4]在类似的案例中,一个功利主义(损失/收益)分析对于做出功利判断是最常见的基础。因此,在这样的判断中,需要有抽象推理的参与,同时,也要有认知控制参与其中以反对任何与之相反的压力(如阻止被试做出功利主义判断的情感压力),这些认知过程会导致人们优先做出功利主义判断。

最后,Greene等得出结论:道德判断是认知和情绪相互竞争的结果,如果情绪情感优先于认知过程就做出道义判断,而如果认知过程优先于情绪情感则做出功利判断。

三、道德判断的Moll理论

Moll 和de Oliveira-Souza以对病人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损伤数据的解释挑战了双重加工理论。[5]319-322他们的研究以一组VMPFC受损的病人为被试,发现VMPFC损伤的病人在道德两难问题中做出非正常的“功利”判断。

在此之前,Koenigs等人研究已表明,VMPFC是正常产生情绪特别是社会情绪所必要的大脑边缘,VMPFC受损的病人显示出相当明显的精神病特征,如失去社交技巧和礼貌,随意的和攻击行为,还表现出像羞耻和内疚这样的亲社会情感的明显减少及对他人同情心的缺乏。总之,VMPFC受损的病人在社会情绪方面存在缺陷,他们仅仅依靠功利化的社会规范作判断,相比正常人,他们更可能作出违背道德的功利判断。因此,Moll和de Oliveira-Souza把VMPFC损伤病人的功利判断归因于社会道德情感的减少,产生于情感和认知机制之间的整合。如果依照Greene的双重加工理论,道德判断是认知控制和情绪情感相互竞争的结果,那么只有当认知战胜了情绪情感才能做出功利判断。然而,Moll等人认为情绪情感的减少也可以做出功利判断。

另有证据支持情绪情感的减少也可以做出功利判断的观点。Greene的fMRI研究表明,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额极皮层(FPC)是与认知推理相关的脑区,FPC大部分是由功利选择来激活的,这两个脑区损伤的病人在道德两难问题中做出非正常的“道义”判断。而在Koenigs等的研究中,病人的FPC大部分侧面范围有损伤,但他们也做出了功利判断。[6]Ochsner等发现由FPC调节的直接注意能减少或加强情绪体验。[7]Allman等认为VMPFC、FPC与颞叶边缘基部前脑系统在亲社会情感体验中起重要作用,[8]在个人两难问题中减少亲社会情感可以增加功利判断。[9]可见,FPC损伤病人仍能做出功利判断,只能用情绪情感体验的减少来解释。这一结论的解释再次挑战了双重加工理论,间接说明了情绪情感在被试做出道德判断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5]323-324另外,Greene理论中的“个人的”“非个人的”概念和“功利的”“非功利的”选择的具体认知成分是什么?认知控制和冲突监控受到损伤后如何影响道德认知?双重加工理论对这些问题并没有进行清楚地解释和说明。

因此,Moll等认为单一的过程――某一具体情绪的减少,将足以解释VMPFC和FPC损伤病人增加的功利判断,[10]即道德判断只是情绪情感反应的结果,情绪增多做出道义判断,情绪减少做出功利判断。

综上所述,双重加工理论和Moll理论是在社会直觉模型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对社会直觉模型的深化和加工,可以说是一脉相承,都肯定了情绪情感加工在道德判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们之间的分歧在于道德判断中情绪情感加工与认知加工的关系问题和情绪情感的贡献问题。社会直觉模型认为道德判断中情绪情感与认知是独立的、相互分离的两个加工过程,其中情绪情感加工占主导。双重加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中情绪情感与认知是相互竞争的加工过程,在情绪情感与认知的竞争过程中,情绪情感战胜认知做出道义判断,认知战胜情绪情感做出功利判断。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因情境而定,即在关于个人的、道德的两难情境下,个体做出道德判断时,情绪情感起主导作用,而在关于非个人的、非道德的两难情境下,个体做出道德判断时,认知起主导作用。Moll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中情绪情感和认知是相互整合的加工过程,道义判断与功利判断中都受到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影响,情绪增多做出道义判断,情绪减少做出功利判断。不管在何种情境下,个体做出道德判断时,其情绪情感都在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今后的研究要重点探讨情绪情感与认知对道德判断的交互作用机制,检验情绪与认知是如何动态地影响道德判断的,从而验证三种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事实上,道德判断理论和一般的评价判断理论不谋而合:双方已经从以前的侧重于有意识的推理发展到更侧重于目前的意识思维和其他的意识或无意识过程(如情感、直觉)的相互作用。鉴于它们研究领域的重叠,整合研究可能是颇有成效的。

四、三种理论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上述三种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理论虽然在观点上有所差异,但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社会直觉模型和Moll理论都强调了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主导作用,而道德判断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试教育一直以来教导学生以理性的态度来看待各种事物和问题,忽视了对学生非理性因素(情感、兴趣、需要、动机)的培养,而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非理性品质,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可见,道德情感的培养不仅是道德判断能力提高的迫切需要,也是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就应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和培养。那么,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呢?

首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目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上思想品德知识的传授来实现的。道德知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文章中介绍的三种道德判断加工机制理论都一致肯定道德判断是在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据此,教育者绝不能忽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重要性。然而以往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大多采取课堂上强制性灌输道德行为规范的方式让学生被动接受和服从,但学生缺乏主动的情感共鸣,难以把具体知识和规范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从这一点来看,道德情感应该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只有通过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使道德情感的中介作用见成效。按照Moll理论的观点,在受教育者认知和情感实现相互整合的情况下,道德判断才能做到准确客观,进一步指导自身积极做出合理的道德行为。

其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于其践履性。道德情感的培养绝不能完全依赖于封闭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也不能仅凭受教育者自身的直觉或素养,它的产生离不开相应的社会条件和社会背景。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各种学生道德情感培养途径中,“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影响最深刻。“班级活动”和“两课教学”这两种培养途径的支持率仅为16%和14%。[11]可见,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将是培养道德情感的最直接、有效方式。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开展并参加社会便民服务和爱心服务等公益活动,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高尚的道德情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中所学的道德知识与规范的内涵,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人和事。

最后,在良好的学校道德环境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学校的道德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校园文化生活、与道德教育相关的奖惩制度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等。道德秩序是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的积极向导,如校园网络、图书馆、校园广播、宣传标语等大众媒介的传播和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抵制各种破坏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及懒散作风;通过对先进人物及事迹的大力宣传,充分利用榜样的道德感染力,建立健康的学校道德氛围,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校园道德文化的熏陶,达到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丰富道德情感的目的。但是,舆论和宣传有时因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甚微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如果制定一些道德相关行为的奖惩制度,让道德活动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对于积极做好事的学生,学校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适当的物质奖励;对于道德修养低下,经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要严厉批评教育,并对其进行阶段性再教育,每个阶段结束后学校派专人对其进行道德素质考察。此外,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学校在选拔人才时应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再去考核个人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育人,更好更快地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徐平,迟毓凯.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2-405.

[2]Greene J D,Sommerville R B,Nystrom L E,Darley J M.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J].Science, 2001(293):2105-2108.

[3]Greene J D. Why are VMPFC patients more utilitarian? A dual-process theory of moral judgment explainst[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7(11):322-323.

[4]Valdesolo P,DeSteno,D.Manipulations of emotional context shape moral judgment[J]. Psycholo Sci,2006(17):476-477.

[5]Moll J,de Oliveira-Souza R.Moral judgments,emotions,and the utilitarian brain[J]. Trends in Cognition Sciences,2007(11).

[6]Koenigs M,Tranel D.Irrational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after ventromedial prefrontal damage: evidence from the Ultimatum Game[J]. Neurosci,2007(27):951-956.

[7]Ochsner K N,et al.For better or for worse: neual systems supporting the cognitive down-and up-regul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J]. NeuroImage,2004(23):483-499.

[8]Allman J A,et al.Two phylogenetic specializations in the human brain[J].Neuroscientist,2002(8):335-346.

[9]Moll J,et al.The self as a moral agent: linking the neural bases of social agency and moral sensitivity[J].Social Neurosci,(2007).(2): 336-352.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4篇

音乐可以对情绪产生影响的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音乐如何对情绪产生影响,却需要用神经科学的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这是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其功能和作用远不止是对情绪产生的影响。根据神经科学的理论: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存在的基础④。而音乐可以通过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改善机体的稳态,增进人类的生存和生殖机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音乐在神经性医学治疗干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音乐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力求推进神经音乐治疗学中帕金森病的研究;2012年8月4日—6日在新墨西哥召开的“音乐、大脑、医学和健康科学研讨会”⑤中一项重要学术内容就是“音乐怎样可以被用于神经性医疗干预”;2011年12月9日在纽约召开的“神经科学在音乐治疗和康复潜力方面的研究”研讨会等⑥,其目的正在于此。尽管过去科学家在情绪理论的更迭、纷争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难于达成共识,但是随着近年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对脑科学及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也日新月异,科学家们终于殊途同归,认识到要解决情绪理论之争,最终需要研究并了解情绪的神经生物学基础⑦。

值得我国音乐界关注的是,神经科学领域对音乐情绪进行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认识成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音乐影响情绪认识的需要,而必须在音乐情绪研究中引入神经科学的认识成果,对音乐情绪进行科学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音乐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之一,而思维和行为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在本质上受神经生物过程的制约,而神经生物过程的产生,受到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信息的影响,尽管在外环境音乐信息刺激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对音乐信息进行的神经生物加工、处理过程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歌曲《忐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既没有歌词,也没有完整优美的旋律,更不具有动人的曲调。这样一首歌曲如果用神经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它缺乏形成悦耳、动听“音感觉”的神经科学基础,因而会对许多听者带来负性生理唤醒,形成负性音乐情绪。但是,一些听者在对歌曲《忐忑》听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时,导入新颖、刺激、有趣等信息内容,形成特有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体系,于是产生了正性生理唤醒,形成了正性音乐情绪。歌曲《忐忑》为什么会带给听者褒贬不一的评价,及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如果要对这一现象加以科学地解释,就需要运用神经科学的原理及理论进行研究。下面就以歌曲《忐忑》为案例,简要阐述神经科学视野中音乐情绪的形成原因,及神经生物过程。

⒈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的神经科学基础

音乐音响发出的声波作用于内耳基底膜引起振动,其振动的位置与听神经纤维的最佳响应频率之间构成音调拓扑图(tonotopic map)⑧,而音调拓扑形式是听神经纤维向脑干、丘脑、大脑皮质的听皮层进行投射,形成“音感觉”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一首歌曲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和谐的节奏,在听觉神经系统中,所构成的音调拓扑图就优美、丰满、圆润。因此,悦耳、动听的“音感觉”依赖于音乐音响所引发的音调拓扑投射形式,以及利用这种形式构成音调拓扑图的优美图形。事实上,耳蜗基底膜上整齐排列着3行外毛细胞,就如同3排调在不同音高的电子琴“琴键”,每侧数量约12000个。当音乐音响的不同频率作用于基底膜引起其不同位置振动时,机械刺激“弹动”在这个位置上的“琴键”(毛细胞)产生动作电位,通过听神经纤维传入听觉中枢的特定部位,从而引起某一音调的感觉⑨。这一听觉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电子琴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尤其是二者的机械-电转换(cochlear transduction)原理如出一辙。藉此可见,音乐是通过声波有组织、有规律的频率(音调);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振幅(响度);优美、瑰丽的波形(与音色有关),使毛细胞翩翩起舞,带来“音感觉”美妙、悦耳、动听的感受,产生喜悦、愉悦、欣快的情绪。与其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打动了人,不如说代表不同声波频率的听神经纤维勾画出美妙的图形,通过神经脉冲电信号的方式刺激人的听觉神经系统,在生物电的放电活动作用下,诱发悦耳、愉悦、舒服的感受。

然而,歌曲《忐忑》发出的声波频率忽高忽低,振幅落差忽涨忽跌,声波发放速率变化急促,致使基底膜受到声波振动的位置,与听神经纤维的最佳响应频率之间构成的音调拓扑图杂乱无章,混乱而繁杂,导致听神经纤维发放的生物电电流和电压的骤然改变,就如同一根可以变频的“电棒”刺激肌肤,时而发麻,时而颤抖,最终形成刺耳、局促、紧张的“音感觉”。由于“音感觉”表现为性质上相似的感觉印象,或好、坏和不清楚三种感觉模态(modality),而某种印象或模态将被中枢神经系统编码成神经脉冲信号,经听神经纤维通过与之对应的神经通路投射至不同脑功能区,因不同脑功能区司职不同的情绪反应控制,所以对歌曲《忐忑》形成不好“音感觉”的听者,将会在司职负性情绪控制的脑功能区神经生物加工过程的作用下,产生负性情绪。从听觉神经纤维的发放原理视角看,此歌曲缺乏形成悦耳、动听“音感觉”的神经科学基础。

⒉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的基本方式是神经生物电的电活动

神经活动以生物电的产生、变化和传播为特征⑩。音乐声波振动频率作用于高、中、低频毛细胞群,可使其产生多种交流电位或直流电位。由于电位是电能的强度因素,所以,音乐声波振动频率将直接影响毛细胞所产生的电能,电能也将直接影响毛细胞的放电活动,从而影响听神经纤维发放的电峰电位。音乐声波振动的机械刺激,就如同“电开关”,控制着听觉感受毛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开或关。也就是说,音乐声波振动频率由低频到高频和谐、协调,逐级有序、规律性地升高,具有神经科学的普遍意义,至少不会被音乐声吓到。但是,歌曲《忐忑》发出的瞬间高频刺激,致使代表高频的毛细胞通过听神经纤维突然性放电,导致生物电的电流和电压瞬间升高而增强,表现为对神经系统电刺激的骤然“爆发”,致使强直电刺激所致的心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瞬间改变,从而引起心电峰电位的变化,诱发耳鸣、颤抖、心悸等生理不适感,带来自主神经系统的暂时紊乱,最终使许多听者形成“一惊一乍”的感受,于是产生了负性音乐情绪。这是由生理唤醒诱发音乐情绪反应的典型案例,它证明生理唤醒可以对音乐情绪产生影响。

⒊歌曲《忐忑》作用于听觉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影响情绪反应

“神经递质是指由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完成信息传递功能”{11}。音乐音响的声音振动刺激,引发“听觉毛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并释放神经递质,最后使得支配毛细胞的听觉神经产生兴奋和冲动,将声音信息传到听觉中枢”{12}。机体内神经递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自成系统,可引起生理功能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就与这类化学物质制造的化学反应,带来的化学效应有关,因此神经递质在情绪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歌曲《忐忑》为什么会带给听赏者褒贬不一的感受,带来不同听者的情绪反应,这与神经递质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听者在聆听歌曲《忐忑》时,根据不同听者的生理反应和认知评价,中枢神经系统会释放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从而影响不同听者的情绪反应,而且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释放的神经递质,以及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保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歌曲《忐忑》在对听觉神经系统产生刺激时,由于其声波振动的频率、振幅和速率,缺乏有规律、有秩序、和谐的运动,致使听者的听觉神经系统在对其信息分析、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电活动也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控制释放儿茶酚胺和分泌肾上腺素等的功能活动,朝着不利于机体稳态的方向发展,无法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将会对免疫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根本区别于动物、高度发达的脑”{13}。这种具有思维功能的脑可以改变上述结果,产生可逆神经性生理和情绪反应。不少听者由于对歌曲《忐忑》带给自己的强烈刺激有较强的期待意识,神经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它一旦进入大脑的眶额皮质,就会产生愉悦感,并在其他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参与下影响精神活动,从而产生正性情绪反应。因此,音乐除了自身的神经基础可对情绪产生影响外,音乐以外的思维、意识、认知等,神经生物加工过程也可对音乐情绪产生影响。

⒋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大脑皮质神经通路介导意识的听知觉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任何音乐音响信息都必须经神经通路,通过大脑皮质与丘脑进行折返交互活动{14},以及皮质自身与皮质下结构进行的交互活动,才能形成音乐听知觉。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通路需要介导意识的听知觉{15},完成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整合,最终形成音乐感知觉,而此过程对音乐情绪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些听者,在通过大脑皮质神经通路介导思维、意识及认知,对歌曲《忐忑》听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时,导入新颖、刺激、有趣等信息内容,形成特有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体系,由于“认知评价总是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16},因此,产生了对其惊喜、愉悦、喜爱等情绪。以人在不同场合下看见黑熊产生不同情绪反应为例加以说明:当人在野外看见黑熊,如果认为黑熊会对自己安全构成威胁,就会将自身的生理唤醒解释为恐惧和害怕;当人在动物园中看见黑熊,如果认为不存在安全问题,就会将同样生理唤醒解释为高兴或惊讶{17}。从这一情绪反应过程看,人脑在对音乐音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个体所选择的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以及采用的神经通路对情绪反应起关键作用。

⒌歌曲《忐忑》成功之处的神经科学基础

歌曲《忐忑》作为音乐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新、奇、特”,即样式新颖、结构奇妙、方式独特,而这正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元兴奋的源泉。神经系统对“新异刺激”响应最为敏感、强烈,这是由于行为神经可塑性极易带来“习惯化”{18},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反射反应。歌曲《忐忑》对神经系统的“新异刺激”,致使许多听者在神经生物电的放电活动影响下兴奋不已,成为“中枢兴奋剂”,除茶余饭后作为谈资,调剂生活外,更为重要的是成为许多人宣泄情绪、解除忧愁、减轻压力、舒缓紧张的“催化剂”。从这一点看,歌曲《忐忑》的确体现了其音乐的功能性,发挥了神经性干预作用。当然也不可否认歌曲《忐忑》对神经性干预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毕竟大众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群需要这样的歌曲对神经系统进行干预,以调节情绪,调剂生活。歌曲《忐忑》带来的社会影响,源自于其对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刺激,及个体不同的神经生物加工过程。就神经系统而言,刺激强度越大感受就越深,由此带来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也就越强烈,情绪的体验可直接影响行为的表达,最终因群体行为的改变产生对社会的影响。一首歌曲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群体的需要,关键是音乐多元化发展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同时也可对部分人群的生活起到改善和调节作用。因此,对歌曲《忐忑》的认识,不应拘泥于简单的评判形式上,而应关注这样一首歌曲是怎样通过神经性干预,发挥其音乐的功能性作用,特别是人脑的功能活动在神经系统协调下,是如何改变相同音乐刺激,结果却不同的神经生物过程,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也可能将为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神经科学的依据。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5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5)05-0056-07

收稿日期:2014-12-18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社会各阶层感知分配不公平产生的归因特征与对策”(13jj3051);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公平敏感性影响组织员工工作绩效的中介与调节作用”(2012M511721)。

作者简介:涂阳军(1980- ),男,湖南岳阳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格心理研究。

大学校园不公平事件是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时间段内,在大学学习生活及求职中可能会遭遇到的、能够引起不同程度不公平感且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主要包括评奖、评优、评先、入党、贫困生认定等。它是社会公平的延伸与投射,是教育公平中微观过程公平的重要内容[1]。随着社会整体转型进入攻坚期以及社会不公向高校的弥散,大学校园内发生的不公平事件也进入了高发期。如何有效应对校园不公平事件,以防止其演变为群体事件,是一个需要重点关切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大学生会将自己的收获/付出比与竞争者的收获/付出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公平与否,如果判断不公,则会采取减少付出等措施来重获公平,并由此导致许多消极行为[2]。不但如此,他们还会特别关注分配程序是否合理。如果程序公正,则会提高对分配结果的接受度。公平理论从认知评估的角度对分配结果的不公平进行了阐释,但忽略了大学生遭遇不公平事件时的情绪反应,以及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间的序列性关系模式与动态过程。

扎根理论非常适合用于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因为它是一种探索与解释类型的研究,它能够建立源于资料的归纳式理论,对研究主题范围知识较少和发展新理论特别适合。而且“客观主义的扎根理论者经常和研究的参与者享有共同的假设……建构主义的扎根理论位于后现代定性研究方法和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之间”[3]。扎根理论这种兼具实证主义认识论与建构主义认识论立场的特性,为本研究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提供了可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围绕大学校园不公平事件,重点考察大学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的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的具体内容、三者间的序列性关系模式及其内在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量化调查研究对扎根理论提出的部分假设进行初步验证。最后提出如何应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对策与建议。

一、扎根理论研究

1.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的发展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对临终病人体验进行探索的一个研究项目。扎根的意思是指“理论从资料中生长出来”[4],它特别适合“对因素进行辨别(和分类)并探寻其联系”[5]。扎根理论研究大体包括问题确定、初始编码、尝试性类属、聚焦编码、理论抽样及初稿的撰写等过程[6]。

2.研究过程

(1)参与者选择。在湖南大学等5所学校选取68名大学生为访谈对象。其中男生46人,女生22人,大一到大四分别为8、18、22、20人,包括机械、建基、动漫、英语、护理、工管、文秘等18个专业。本研究第一阶段的32名被试随机选择,第二阶段的访谈对象则根据第一阶段的初步结果,通过理论抽样选取评奖评优评先中的落选者与贫困生。

(2)访谈内容。本研究访谈的主要内容如下,但针对不同访谈者在访谈顺序、内容侧重点及探究方向上进行了适当调整。a.访谈的基本信息。包括学校名称、学校类型、专业、性别、年龄、家庭所在地类型等。b.就目前为止,您在大学期间遭遇到的不公平事情有哪些?c.在所有不公平事情中,您觉得最不公平的是哪一件事?d.当这件事发生时,你当时的情绪反应是怎样的?e.当这件事发生时,你当时是怎么做的?f.当这件事发生时,你当时是怎么想或看待这件事的?g.事隔一段时间后(到现在为止),回过头来看,你又是如何想或看待这整件事的?

(3)研究步骤。本研究包括初始开放编码、尝试聚集编码、建构选择编码及验证选择编码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参与人数依次为27人、18人、13人和10人。

阶段1数据采集采用个别访谈与焦点小组法,创建大学生校园不公平事件的情绪反应、认知评估及行为应对3个初始类属的系列编码。共访谈15人,另外12人则由4人组成的焦点小组中进行访谈。阶段2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被访谈者回答与阶段1相同的几个问题,并就研究者提出的一些探究性问题进行回答。研究者每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入探究,围绕着该类属进行关联分析(见表1)。阶段3采用建构选择编码,即将各类属下的核心主题彼此关联起来,形成不公平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的序列应对模式。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让参与者更加详细地描述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的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并特别强调各核心主题间的关联与内在逻辑。阶段4主要是检验和解释阶段3中建构的结构模型,提出与模型相一致的解释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后续量化调查研究验证的假设。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不公平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的具体内容

校园不公平事件的种类与数量。主要有入学(录取分数等)、教学(成绩评定等)、奖优(评奖助学金等)、住宿(住宿条件等)与毕业(考研等)5类。大学生感到最不公平的事件集中在奖优类和毕业类,其中以评奖、评优、评助学金以及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最为集中。

大学生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的情绪反应。面对校园不公平事件,大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气愤与不满,并伴有强烈的厌恶。“我们校区上网强制收费,简直让人出离愤怒”、“图书馆座位上到处都是贴纸,却见不到人影,搞得没地方自习,着实令人反感”。但又会生出无奈和郁闷。“在分配党员名额上,班主任明显偏心,很是愤怒,但愤怒有什么用呢?最后还不是要无奈地接受现实”。女生还会产生委屈与伤心之感。“学校入党选重点发展对象时,我明明符合条件,却意外地落选了,名额却给了几个条件明显不符的同学,我真是委屈死了”。

大学生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的认知评估。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部分大学生会认为:世事本如此,社会本就不公平,除了接受现实还能有什么办法,与其如此,还不如去适应。或者透过不公平事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和锻炼自己,“也许不是老师把分数弄错了,我本就没认真复习,所以这次没考好”。但与不公平事件发生时相比,在事隔一段时间后,一些大学生开始慢慢淡化对名利的追逐,尽管仍然认为这些事情不公平,“国家奖学金对我真的就那么重要吗?冷静想想,还是觉得自己做好自己更重要,评不评得上并不能代表自己行与不行”。一些大学生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对不公平“开战”,“正是因为我们什么都不做,所以不公平的制度还是不公平,当初要是能据理力争就好了,现在也不至如此”。还有一些大学生开始认真换位思考决策者和当权者的立场与利益,“也许学校有学校自己的考虑与不得已的苦衷”,“大家都是同学,或者老师也有自己的考虑吧”。

大学生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的行为应对。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少数大学生采取了能忍则忍,什么也不做或者默默接受的应对方式。但很多女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更多地是想一想、傻傻地发呆,或者找朋友倾诉,发发牢骚,一吐心中的怨气,或者仅仅在朋友当中议论议论而已,“我会找自己的好朋友倾诉一下,‘既得利益者’都是自己班上同学,也不好弄得太僵”。很多男生更倾向找当事人理论,或者直接向其上级反应或投诉。“太令人气愤了,我直接给校长写了信”、“直接跟他对骂了起来”、“知道成绩后立即给老师打了电话”。

(2)不公平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间的序列性关系模式

情绪反应对行为应对具有直接触动作用。有些大学生一旦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情绪上就立即出现极端起伏波动,与之相伴随的是即时的行为应对,随之而来的才是对整件事的认知评估,这类大学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表现出了典型的情绪主导特征(见图1:模式一)。“非常不爽,我当时很激动,黑哨也太离谱了,我直接冲上去向裁判表示反对,但却被无情地驳回了”、“觉得很郁闷,但又无能为力,抱怨了几句”、“我当时非常愤怒,凭什么同是晚归,我受了处分,他却没有,我在接到处分通知时就立即给系干打了电话”。

认知评估在情绪反应影响行为应对中起到了抑制、缓冲(见图1:模式二)或推波助澜的增强作用(见图1:模式三)。有些大学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也会立即表现出情绪的起伏波动,但在行动前会对整个事件进行认真评估,据此再决定是否行动、何时行动及如何行动,这类大学生表现出了典型的认知主导特征。抑制作用:“当时只是非常愤怒,但想想自己又何尚够资格呢?所以还是算了”。缓冲作用:“当时觉得非常不满和气愤,本想去校长信箱投诉,但一想学校领导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外加××对学校利益不大,所以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我仍然在贴吧里狠狠地发了一通牢骚”。推波助澜的增强作用:“太气人了,综测时那些没怎么好好学习却参加各种活动的同学最终得了奖,综测应该调整一下评定规则,应该引导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学习而非一些乱七八糟的活动上”。

(3)不公平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间内在的动态过程

校园不公平事件发生之时及其后,大学生的认知评估与情绪反应间显现出了紧张的张力,而与之相伴随的行为应对更是如此。随着时间流逝,大学生对一段时间之前亲身经历的校园不公平事件,其认知评估显现出了明显的去敏感性或惰化。不但表现为对社会不公平感知的认识加深,以及将名利看得更淡,而且更进一步认清了自身的不足,并且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导致不公平发生的当事人的立场与利益。这种对不公平事件明显去敏感化或惰化了的不公平认知评估,在大学生再次遭遇新的校园不公平事件时,会直接导致其应对不公平事件的行为更加温和与顺从。“事隔这么久之后,我现在都懒得去想什么公平不公平了,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地去适应,反正社会风气也是如此”。但与此同时,与校园不公平事件相伴的情绪反应并未因认知评估的去敏感化而变得惰化,反而还因认知评估的去敏感化进而对情绪反应产生压抑作用,导致再次遭遇新的校园不公平事件时,形成“井喷式”的、极为激烈的突发性行为应对(见图2)。

情绪本身就极具情境性特征,短暂而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与校园不公平事件相随的不公平情绪反应,在不断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的过程中会得到反复强化,从而在每次遭遇新的校园不公平事件时,其强度均高于上一次,其爆发时程均短于上一次。不断增强的不公平情绪反应在遭遇新的校园不公平事件时,在情绪相互感染与快速传递中,极易表现出“井喷式”的突发性、群体性特征。另外,高校学生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过分强调对学生不公平认知的引导与干预,忽略了大学生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的情绪疏导与干预。而对大学生不公平情绪反应的有效疏导与正确干预,非常需要进一步探究引发不公平情绪反应的原因。

(4)不公平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的影响因素

来自农村的学生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感知阈限更低,会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公平。“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写也写不清”,而且因为校园不公平事件所引发的情绪反应会更强烈,“非常气愤和伤心”。但农村纯朴的生活背景以及承继农民的实诚品质,会令他/她们缺少对校园不公平事件采取应对行为的经验,在主动与被动中选择默默接受、能忍则忍,“我也只好默默接受,因为这是我一个小小的学生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学生一方面会坚持认为不公平,但另一方面也会慢慢因此而改变对整个社会公平与否的看法。

大学生往往会将自己对不公平事件的预期与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并以此结果来判断是否公平,“我都已经完全超过了评甲等奖学金的条件,最后却是几个跟辅导员关系好的人上了”。当得知不公平的结果时,首先会立即就程序是否公正提出异议,“分配预备党员名额,老师会明显偏爱自己喜欢的班级,会给他们班多一些名额”。其次会对信息是否公正提出怀疑,“我真的被雷到了,他怎么可能会被评为贫困生呢,他整天跟一群人在一起吃吃喝喝”。最后会对人际公平心有余悸,“我都不敢直接跟班导讲,只是偶尔旁敲侧击了一下”。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进一步通过实证量化研究加以检验的假设主要有:

假设1:与男生相比,女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情绪反应上更易伤心和委屈。

假设2:与男生相比,女生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更喜欢采取私下议论、发发牢骚的应对方式,而男生更喜欢采用直接向当事人反应或向其上级投诉的方式。

假设3: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学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感知到的校园不公平事件更多,且情绪反应更强烈、行为应对却更温和与顺从、认知评估更悲观和消极。

二、调查研究及结果

1.调查对象与内容

7所不同学校22个专业的724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54人,女生400人,性别缺失70人,一年级160人,二年级390人,三年级140,四年级12人,年级缺失22人,文科专业194人,理工类专业302人,综合类专业218人,专业缺失10人。年龄为19.52±1.16周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专业、年级、年龄,家庭所在地类型,家庭经济状况,社会不公平感知,在学校遭遇不公平事情时的四类行为应对与五类情绪反应。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对扎根理论研究提出的主要假设的初步验证

在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是否感到气愤(x2=1.72,p>.05)与是否倍感无奈(x2=2.23,p>.05)与性别无关,但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反感(x2=6.28,p

遭遇校园不公平事件时,男女大学生在选择采取“申诉、投诉或直接向当事人或其上级反映”(x2=5.73,p.05)的应对方式上无显著差异。女生很少会采取直接投诉与申诉的方式来表达不公,更喜欢采取发牢骚、私下议论的应对方式,但男生会采取直接投诉的方式,很少会采取仅发发牢骚的方式。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结果提出的假设2也得到了调查研究的证实。

家庭所在地类型不同的大学生(x2=16.22,p

三、讨论

本研究将质的扎根理论与量化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但不可否认的是,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定性研究者采用民族志散文、历史陈述、第一人称描述……定量研究者则采用数学模型、统计表和图表等”[7]。突破方法论的差异将两种不同质的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只为研究问题的需要,同时也是扎根理论兼具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立场所致。

公平理论认为对分配结果公平与否的判断,是通过付出/收获比的对比形成的。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判断校园不公平事件是否公平的依据是: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与既定的分配政策加以比对,然后形成对分配结果的预期,再将预期与实际分配结果进行比对,一旦符合,即认为公平,反之,则认为不公。正如张楚廷先生言:“550的考分如果上不了大学将是不公平,……可是,630考分的学生想上北大而只上了西大,他仍然会感到不公平”[8]。由此再次映衬了大学生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他们始终会将预期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据此判断公平与否。这一结果反应了社会管理领域的分配结果公平感与组织领域内的分配公平感,可能具有不同的源起,有着不同的心理行为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大学生校园分配不公平感产生的独特特征。

公平理论非常关心不公平的后果,包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心理契约等的影响。本研究特别关注大学生感知到不公平时的微观心理行为变化历程,包括经历校园不公平事件时的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研究初步发现情绪反应在应对整个不公平事件中具有重要的激发与触动作用。在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结构箱”中,“情绪共振是关键环节”[9]。任何一位历经校园不公平事件的大学生,首先必定会经历一个情绪反应短暂期,而后或者立即采取行为应对,或者认知评估后不采取、暂缓采取或以更加激烈的方式来应对不公平。随着时间流逝,大学生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看法会变得更加惰化、也更理性,不但会看淡名利,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制造不公平者着想,这会导致在面临新的不公平事件时弱化并抑制其行为应对。但另一方面,不断发生的不公平事件,并未削弱情绪反应的强度,反而会强化不公平情绪反应,从而导致长远来看认知评估-行为应对的趋温和与理性,短期而言情绪反应-行为应对的趋强烈与去稳定,二者间强烈的张力最终会导致与之相伴的应对行为“井喷式”的暴发与“镜面般”的平静共存。这显然对反思突发性群体事件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同时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重思想干预轻情绪调节的不足提出了挑战。

男女大学生应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男大学生会选择更加直接且具有针对性的方式,而女生会选择更加隐晦且间接的表达方式。二者在不公平情绪反应上也有差异。女大学生会更加内敛,而男生则会更加直接。与性别相比,家庭所在地类型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应对校园不公平事件的情绪反应、认知评估与行为应对均具有强烈的影响,来自农村且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其对不公平事件的情绪反应会更加激烈,对不公平的认知也更深刻,但行为应对上却更加温和和压抑。譬如,单从就业来看,“就业即失业”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学生,这自然会加剧他们对就业中地区歧视的不满。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反馈负波,强化学习理论,情绪动机假说,前扣带回,事件相关电位 分类号:B841

人们总是在行为的过程中不断地利用外界反馈刺激的信息来监控自己的行为,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进行动作调整。近年来,对反馈刺激引发的反应的研究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借助于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结果反馈刺激引起的内部神经活动及其功能意义,这不仅具有心理学理论意义,同时对于人类工程学及相关学科也有现实的应用价值。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的研究发现,反馈负波(feedback related negativity,FRN)是人脑加工反馈刺激最重要的相关脑电成分,它的源定位在ACC附近。与其他的事件相关成分相比,FRN有其自身的特点。已有的理论似乎又不能解释所有的结果反馈刺激诱发的脑电波负向偏转现象。本文在介绍了FRN现象的基础上述评目前相关的理论解释,目的是找到未来研究的方向。

1 FRN现象

FRN的研究是在错误相关负波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研究者认为人脑存在一个错误觉察系统,及时发现错误,调整行为。在行为水平上,Rabbitt为人类这种错误觉察纠正系统提供了清楚的实验依据,但其中的脑机制还不清楚。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者们在快速反应任务中,如Flankers任务,记录被试的脑电波,发现在错误按键反应后100到150ms左右,脑电波会出现明显的负向偏转,于前中部的电极点上达到峰值。这一成分Falkenstein等人称之为(error negativity,Ne),Gehring等称之为(error-related negativity,ERN),这就是错误相关负波。

在这种快速反应时任务中,被试在按键之前就知道了正确的反应应该是什么,因此,只要被试按键后马上就能察觉到自己是否错误,然而,在有的实验任务中被试不能立刻知道自己是否做出正确的反应,只能依靠外界信息的反馈。Miltner等人在1997年研究了被试在时间估计任务中对结果反馈的事件相关脑电位,发现伴随着不正确结果的反馈,脑电波也产生了负向偏转。Milmer等人认为这一成分跟错误相关负波一样,可能反映的是错误觉察的过程。后来的研究者也称之为ERN或feedbackERN,简称为FRN。在本文中,为了区别起见,由错误按键反应诱发的相关负波,即response-lockedERN都称之为ERN,如图1;凡是由反馈刺激诱发的负波,即feedback-locked ERN都称之为FRN,如图2。

对FRN进行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脑电波头皮分布定位在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ACC),可能包括辅助运动皮质在内的区域。后面的研究也认为是在内侧前额叶部分(medial-frontalcortex,MFC)。

2 FRN研究的实验范式

在FRN的研究中主要用到的任务是时间估计任务和简单任务。时间估计任务的实验过程是首先给被试一个声音的提示表示计时开始,然后让被试来估计一秒钟的时间,如果感觉到了一秒钟就按键停止计时,间隔1秒后呈现反馈刺激告诉被试前面对时间的估计是否正确。一般被试估计的时间在一个时间段内,都算正确,并且正确的标准会根据被试前面试次的表现进行实时的调整。实验证明,不同的感觉通道呈现的负性反馈刺激与正性反馈刺激相比都引起了更大的电位偏转。

简单任务一般是要求被试在电脑程序上进行类似的游戏,每一次的输赢都会累加到被试最后的报酬中去。Gehring和Willoughby记录人们玩游戏时的脑电活动,让被试在屏幕上呈现的一个表示5美分和另一个表示25美分的两个卡片中进行按键选择,随后被试选择的卡片被圈起来,以帮助被试确认自己的选择。一段时间后,反馈刺激出现,卡片变了颜色,红色表示输钱,绿色表示赢钱。简单任务也有其他的变式,例如有的任务是在屏幕中呈现四张扑克牌(不同花色的Ace),被试的任务是进行按键选择,猜测哪张扑克牌接下来会保留在屏幕上,四个不同的按键分别对应四张牌。被试选中的那张牌会突出呈现出来,帮助被试确认自己的选择,紧接着呈现代表反馈刺激的那张牌,如果被试猜测正确则会赢钱,否则会输钱。被试不知道的是,输赢的结果都是由计算机决定的,输赢的概率差不多。

在这些不同的任务中都可以观察到FRN这种成分,但这两种任务范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时间估计任务中,被试可以根据结果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反应,不断学习,因此更加符合现实生活的情境,但练习效应的存在和必须控制正负反馈比例的要求始终有矛盾。任务的优点是把被试每一次的表现都和最后的酬劳联系起来,这样增强了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动机,缺点是,一般输赢都是由电脑程序来控制,反馈不能提供真实的信息,而有研究认为负性事件对于学习和行为的改变非常重要,正负反馈与行为正误保持一致才能符合以下将要阐述的强化学习理论的预期。

另外,在其他的一些实验任务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于FRN的脑电成分。Papo等人在一个假设检验的范式中,首先给大学生被试呈现三个阿拉伯数字,让被试在心中形成一个关于这三个数字的潜在的规则,随后呈现其他的几组数字,被试可以连续检验自己的假设是否在这些数字中存在,并可以通过反馈刺激得知假设是否正确,从而修正这个假设。检测反馈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发现在所有的电极点上,正负反馈都有差异,代表不正确反应的负性反馈刺激在类似P300成分前诱发了负向偏转,这种负向的偏转可能就是一种类似FRN成分。

3 FRN的理论解释

从Miltner等人首先在时间估计任务中发现FRN现象开始,对于FRN现象内部的神经机制的探讨越来越多,目前主要理论解释是强化学习理论。另外最近有研究者开始强调FRN反映的情绪动机意义,这种观点被称为情绪动机假说或情绪理论。强化学习理论主要的观点认为FRN是在神经系统对反馈刺激的认知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而后者认为FRN是对反馈刺激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过程中产生的。

3.1 强化学习理论

Miltner等人认为这种错误反馈诱发的负偏向可能反映的是一个错误觉察机制。这种机制不局限于特定任务和特定的错误,可以由对不同的错误处理而激活,如选择反应时任务中错误的选择、Go-NoGo任务中错误的动作、或在他们研究中错误的时间估计等。Holroyd等人发展了Milmer等的观点,他们认为错误相关负波是当负性强化学习的信号通过中脑多巴胺系统传输到ACC时产生的,并且这种信号被ACc用来调整当前的行为。具体的过程是:基底神经节参与评价当前的事物,如果错误的行为反应造成的当前事件比期望差,多巴胺神经细胞就会引起相位减弱的活动,多巴胺系统将这些信息传输到ACC,由于多巴胺能的减弱不能抑制ACC上神经元的活动,此时就产生了较大波幅的脑电负波,如果当前事件比期望的要好,中脑多巴胺神经细胞就会引起相位增加的活动,此时在ACC上就不能产生脑电负向偏转。基底神经节就把这样两种信息分别利用并调整对下一次结果的预期,因此系统就逐渐地学会对奖赏和惩罚的早期预警。同时,多巴胺信号都被用做强化学习的信号传输到前额叶运动皮层,寻求合适的行为的调整。

对于这几个不同的认知加工阶段,都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实验支持。本文从以下方面阐述了关于这个理论的实验支持。

第一,评价系统是按照二元分类的规律来将当前的事件分成“好”和“坏”两种结果。研究发现,FRN相关的评价系统对输赢的具体数量不敏感,而是将所有可能的结果分成好与不好两种情况。类似地,Holroyd等系统地研究中性反馈刺激诱发的ERP波形,中性反馈刺激表示的是不具有奖励或惩罚的意义,也不反馈被试是否反应正确或错误,发现中性反馈刺激同负性反馈刺激一样也诱发了脑电的负向偏转,这种结果与最近关于产生FRN的评价系统将反馈分成满意或不满意的两类的观点一致。

第二,FRN的波幅取决于期待与事实之间的差别。神经系统对当前事物的评价是依赖于背景的,对结果的评价是好是坏是基于当前情境中能得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而言的,因此系统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形成不同的期亡望。例如赢1000块钱相当于赢500块是好的,但相当于赢2000块就是不好的结果。另外,Holroyd等人按照强化学习理论的推断,期望越强的条件下负性反馈刺激会引起更大的波幅,他们认为奖惩刺激的频率将会影响这一系统对负性刺激的认知。他们设置了两种实验条件,一种是惩罚概率小,另一种是惩罚概率大。结果发现,低惩罚概率的情境下惩罚这种负性反馈刺激引起的波幅明显比高惩罚概率下的要大,从而证实了实验的预期。

第三,人们在强化学习过程中对正负强化刺激信号具有偏好。在Frank等人的一项研究中,让30名帕金森病人与19名正常被试同时去完成“trial-and-error”任务,发现帕金森病人对正性结果更加敏感。后续研究发现,有的人倾向选择正性的结果,这类人FraIlk等称之为“positive learner”,他们在遇到两个能带来正性反馈结果的概率差不多的选择时,会产生更大的FRN,相反的,有的人尽量避免负性的结果,这类人被称之为“negative learner”,他们在面临都可能带来负性结果的选择时,会产生更大的FRN。这些研究证实了认知强化学习中存在动态的多巴胺系统的模型,同时也说明这种FRN可能反映了被试从错误反应中学习比从正确反应中学习多多少的程度和决策冲突的大小。

第四,系统利用内部或外部的信息进行学习的过程可以反映在ERN和FRN的波幅上。很少有研究把由错误觉察引起的ERN和负性反馈诱发的FRN两种成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Holroyd等人在同一个实验中研究了两者的关系。他们设置了一个“Probabilistic Learning”的任务:六张卡片随机呈现多次,让被试在两个键中进行选择按键反应,按对了键就会赢钱。实际上六张卡片中有两张分别100%对应其中一个按键,还有两张卡片分别50%地对应其中的一个按键,另外,无论被试按哪个键,第五张卡片始终会输钱,第六张卡片始终会赢钱。实验的结果如Holroyd等人的预期一样,在实验的开始阶段,被试没有掌握任务的规则,所有的负性反馈刺激都诱发了FRN,但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逐渐学会了规则。在卡片和按键100%对应的情况下,按键本身就决定了输赢,因此错误按键产生的ERN波幅越来越大,而负性反馈产生的FRN波幅变小:在卡片和按键50%对应的情况下,被试需等待反馈信息决定反馈的结果,负反馈会持续产生FRN。而在卡片始终赢或始终输的情况下,无论是反应还是反馈都不能产生负向偏转的脑电位。由此可见,强化学习理论中认为多巴鞍的活动产生了ERN和FRN,并且整个系统觉察错误、利用信息进行强化学习、调整行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实验中ERN和FRN的波幅的变化证实了这样一个动态系统的存在。但利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进行行为的监控和调整是否共用相同的脑机制在其他的研究中还存在异议。

3.2 情绪动机假说

强化学习理论对于结果FRN的认知功能的解释被许多实验所证实,并且已经建立了计算模型。但最近一些研究者认为FRN可能反映的是对错误的行为或者负性反馈引起的情绪动机意义的评价。并且对于FRN的发生源,前面研究都比较一致的认为在ACC及附近,而ACC不仅与认知过程有关,同时也与情绪功能的关系密切,它对于人们评价行为的好坏非常重要。

Gehring和Willoughby的实验中,要求被试完成一个简单任务,被试在两个可选择的筹码“5”和“25”中做出选择,同时对输赢的结果给予反馈,发现输钱的负性反馈诱发了FRN,Gehring等称之为前额叶负波(medial frontal negative,MFN)。实验的结果说明了FRN反映的是对得失的敏感而对反应的正确错误不敏感,同时发现被试在输钱后更加倾向冒险,这些都与强化学习理论相矛盾,因此他们认为前扣带回的活动不是对每一次行为的评价而是对行为造成的结果引起的情绪动机意义的快速评价。Nieuwenhuis等人质疑了Gehring和Willoughby的这个研究,认为他们在实验程序中用颜色突出了结果的输和赢,因此FRN对金钱的得失敏感,而对行为是否对错不敏感。Nieuwenhuis等改进了实验程序,在不同的实验程序中分别用颜色突出了金钱得失因素和行为正误因素,跟实验假设相吻合,FRN对利益敏感还是对反应敏感取决于哪个部分被强调,但是他们认为改进的研究仍然不能回答FRN是否涉及情绪动机的加工过程的问题。

支持情绪动机假说的还有其他的一些研究。如果按照强化学习理论的观点,FRN反映的是系统监控当前执行的动作行为的一个学习的过程。那么FRN只会在被试有实际行动时才产生。而如果认为

FRN是ACC对当前事件的一个评价的过程,那么不管有没有实际的动作,都会产生FRN。Yeung等人利用一个不需要被试进行反应任务,结果发现在被试没有做出反应但表示失去金钱的反馈刺激也产生了FRN这种脑电波成分,类似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可见ACC不仅是对前面行为的学习的功能,还有对奖赏或惩罚的反馈结果的动机意义的处理功能。这时的FRN波幅相比需要被试进行按键选择的任务中要小,Yeung等认为这是由于被试的主观参与实验的程度有关系,说明动机因素可能影响了FRN的结果。

另外如果认为FRN就是ERN的一种,那么有很多的研究证明ERN跟情绪、人格、动机因素有关。据此,可以推断,FRN也会受到情绪,动机以及人格变量因素的影响。Masaki等的研究就提到情绪动机影响FRN。

4 目前研究未解决的问题

4.1 两种理论的争论

FRN反映的是认知加工过程本身还是对认知过程所产生的情绪评价是上述两种理论争论的焦点。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认为FRN起源于ACC。早在2000年,Bush等综述了大量的涉及ACC的功能定位的实验报告,得出结论,认知任务和情绪任务分别激活了ACC不同的分区。ACC的喙部(rostralanterior cingulate codex,rACC)主要跟情绪活动有关,而ACC的尾部(caudal anterior cingulate codex,cACC)主要在认知任务中活动较强。但最近Davis等报告了一个采用单细胞记录技术的研究,认为ACC的这种认知与情绪的分区可能会更复杂,各部分的功能不是独立的。因此起源于ACC的FRN反映的仅仅是察觉错误的认知过程,还是对由于错误或者失去金钱的结果产生的情绪的加工很难从源定位和成像的角度找到直接的根据。Yeung的观点是认知理论和情绪理论应该是相互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的。甚至Nieuwenhuis等认为行为监控等认知过程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意义评价可能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分离开。如果事实如此,那么一种选择是认为FRN到底反映的是认知加工过程还是情绪加工过程的争论没有意义,另一种选择是对于这种争论还需要使用更加精密的技术,进行更为精确的研究。

4.2 FRN是否与ERN反映的是相同的神经活动过程

近年来关于FRN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ERN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研究者笼统地将FRN也归为ERN其中的一类。但许多的研究并没有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两者是否是同一回事?Miltner等认为时间估计任务中产生的FRN和ERN的是相似的,因为两者都是由错误的反应诱发的脑电成分。一些偶极子定位和磁共振的研究也发现两者都起源于内侧额叶,可定位于ACC及附近区域。但Yeung等人研究中没有错误反应但负性反馈刺激也能得到FRN,这显然与快速反应时任务中的ERN成分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一项研究表明,FRN和ERN的源定位是不一致的,系统利用内部或外部的信息进行行为的监控和调整可能是不同的神经活动过程。由上可见,FRN与ERN是否反映的是相同的神经活动过程还值得探讨。

4.3 FRN是否反映的是冲突检测的过程

Holroyd等人的观点是ERN和FRN一样都反映的是错误的觉察过程。而一些研究提出了关于ERN的另外的一种理论解释:冲突检测理论,这一理论是由Carter和VanVeen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ERN反映的不是失匹配而是反应表征之间的冲突。按照这种理论的推断,当错误反应与正确反应高相似时ACC活动增强,为了验证此理论,Gehring和Fencsik研究了反应相似性和冲突对ERN的效应,利用包含手和脚的运动的任务,结果ERN在错误反应与正确反应高相似冲突较强时波幅较大,这结果支持了冲突检测理论。

据可查阅的文献,很少有研究认为FRN也涉及到冲突检测过程,除了Jia等人最近报告的一个研究,实验过程是首先在屏幕中间呈现一个颜色块(红或绿),然后让被试按键猜测接下来出现的颜色块是否跟这个颜色块的颜色一致,接着呈现反馈的颜色块(红或绿),如果被试猜测正确,则被试会赢钱,如果猜错则会被罚钱。随后要求被试再次按键确认自己是否猜对。跟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的地方是,当被试猜测错误,失去金钱时观察到了FRN,但有趣的是无论被试输或赢,当前后两个颜色块的颜色不一致时也观察到了FRN,在这里知觉冲突的主效应明显。这个结果显然是目前的理论难以解释的,还需要新的研究来证实FRN是否跟冲突检测有关联。

4.4 FRN是否能反映社会情绪加工过程

前面的研究发现,让被试观察他人在快速反应时任务中犯错时,也能得到负向偏转的脑电位。在这个基础上,Yu和Zhou在一个任务中同时记录了被试接受自己行为结果的反馈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反馈的脑电。在两种情况下都获得了反馈相关负波或称之为反馈相关类似的负波,说明相同的神经机制卷入了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结果。同时Fukushima和Hiraki让被试和实验助手一起完成一个竞争性的游戏,两个人轮流进行,自己赢则对方输,自己输则对方赢。结果发现,女性被试在感受他人失去金钱时也会被诱发前额叶负波,尽管自己能够受益,而男性被试却不会将别人输钱当作负性反馈。Fukushima和Hiraki认为这种前额叶负波对社会情绪加工过程敏感,人们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快速处理外界信息的神经活动出现了个体差异。

社会认知神经机制已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热点问题,前面这些研究已开始将FRN这种脑电位跟社会认知联系了起来,但是否可以利用ERP的技术手段去研究在更复杂的社会情境中的社会认知过程,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证实。

5 结束语

从Milmer等人1997年的研究开始,关于结果反馈刺激的ERP研究已经有10年左右。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人脑加工负性反馈刺激最相关的FRN成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FRN的反映的神经活动过程不能形成统一的理论解释,另外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也不能很好地回答,对于未来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开展对复杂反馈刺激的研究。通过对前面的研究发现,不同任务中反馈刺激一般包含两个维度的信息:行为正误和金钱得失。行为正误这个维度指的是告诉被试是否做出了正确的反应,而金钱得失维度指的是反馈刺激仅仅提示被试是否赢钱,这两个维度的信息在两个研究中都加以了区分。许多的研究都是单独呈现或单独强调其中一个维度的信息,而人脑对于同时强调了这样两个维度信息的复杂的反馈刺激的加工过程还需要新的研究来探讨。

第二,要考虑人格因素的作用。前已述及,FRN反映的神经活动过程是否涉及情绪动机因素还存在争论,前人的研究大多采用被试内的设计,而很少考虑到被试之间的人格差异,因此将来的研究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人格类型的被试来进行实验。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组织中员工行为的选择关系着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从行动理论行为过程中分析了从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认知做出判断,并导致情绪变化和特定行为倾向,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有缓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与之相关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Salovey和Mayer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存在诸如缺乏具体模型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等问题,但其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许多研究关注于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但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揭示还不够充分。本文从行为过程视角分析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能剖析个性特征对行为及绩效的作用机理。

1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内涵

1.1情感倾向及其内涵

情感倾向相似于人格个性特征的部分内容,但又不等同于人格个性特征,它是个性构成中某些成分和特质的组合或集合体。Berry和Han—sen等人将情感反应分为积极情感(trait—positiveaffect,PA)和消极情感(trait—negativeaffect,NA)两个大的纬度,并指出这两个纬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对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这两者可以同时以较高或较低的程度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纬度程度较高而另一个纬度表现极不明显。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独立性和两极性的特性,但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体表现得更为自信、热情、向上而富有激情,相反一个具有消极情感的个体表现为懒散、冷漠和情绪低落,消极情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害怕紧张和愤怒等情绪,而消极情感程度低的个体通常表现为平静和满足。

1.2工作场景中的情感倾向

在工作场景中,情感倾向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Spector等人认为,由于人际冲突是职业活动中的主要压力源,态度和行为研究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态度的形成特别是态度的情感层次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密切关联。积极情感的个体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更满意于人际关系,因而可能会积极的面对引发事件,成功地处理压力环境,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组织认可度。Levin等人研究了情感倾向和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反向关系,Cropanzano等人发现消极情感反应以情感倾向为基础,不仅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且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但与流动意向及流动率正相关。George解释为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情感倾向的影响,所以积极情感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反映在工作态度上。另一方面,情感倾向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urke和Watson等人研究发现,高消极情感的个体容易产生压力感和不满意,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倾向于思考环境中的负面的、消极的特征,因而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而情绪智力通过情绪过程和情绪状态同样对这一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影响判断结果)。因此,高消极情感的个体面对困难时,会作出相对悲观的判断结果,并感觉到压抑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

1.3情绪智力及其内涵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Gardner的著作里,尽管没有用到情绪智力这个词汇,但其含义与今天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十分相近:即知晓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Salovey和Mayer在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正确、有效处理情绪信息(包括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与情绪识别、情绪构建、情绪调节控制相关”,Salovey和Mayer指出情绪智力体现于情绪的感知、吸收同化、理解和管理过程,其结构包括四个要素:情绪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的表达和评价;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调节规制;有助于成长的情绪知识;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情绪的能力等。Gole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胜任力模型”,即: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会感知(移情思考)和社会技能(关系管理)。可见,情绪智力是关于个体感知并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及意图的能力。

1.4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

在情绪智力与个体成功的关系的研究中,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个人成功的80%应该归功于情商,而智商只有20%的贡献。Salovey和Mayer认为如果从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两方面评价个人成功,情绪智力可以解释个人成功的10%到20%,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智商(IQ)与个人成功存在相关(r=0.45,Mayer、Salovey和Caruso,2000。他们同时指出,单一个性因素只能解释个体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情商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的结论仍然缺乏实证支持。Jordan和Ashkanasy研究了团队情绪智力水平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团队在研究期间一直保持高绩效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小组初始绩效不高。Lennox和wolfe认为,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中,自我表现的调整修正能力和对他人敏感性是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地位的改善,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提高任务效率。

2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在工作行为选择中的缓冲效应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互动过程是多维且复杂的。Wallbott和Scherer的情绪经历五步骤模型对这一过程的解释为:个体随时监控并评估着环境,不寻常的事件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随着生理应激水平的提高,一定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就会出现,个体因刺激而产生特定的行动倾向,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是情绪经历的基础,如果感知到环境事件能增进自我福利,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所激发的行动会降低先前的消极的、负面的感觉,这些行动要么意在直接改变环境,要么回避摆脱环境。在工作场景中,有些行动可能对组织是有利的,有些行动则是有害的。在工作场所,比较典型的员工行为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citizenshipbehavior,OCB)和反工作行为(counterproductiveworkbehavior,CWB)。分析框架如图1。

2.1环境及情感反应

环境是引发行为的刺激因素,环境的引发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简单的分为工作引发因素和生活引发因素,但其应激行为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一些因素容易引发消极反应,而另一些因素更容易引发积极情绪。高强度引发因素和低强度引发因素对个体环境评价结果有不同影响,Geddes和Baron研究发现低强度引发因素如消极的绩效反馈或不公平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委屈和气恼,导致敌对性挑衅反应;而高强度引发因素可能导致阻碍目标实现的挫败感和压力的产生,这些压力和挫折感与敌视、人际挑衅和工作撤出意图等显著相关。

2.2监控评价

环境的监控评价是一个感知识别过程,这一过程对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起着关键作用。个体持续的监测环境,是自我体验和经历的活跃行动者。由于个体差异如监控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个体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比如在绩效反馈中,对于低绩效水平的反馈,有的员工认为找到了以后行动和努力的方向,因而受到鼓舞,而有的员工认为受到挫败,感觉很沮丧,士气受损。毫无疑问,背景条件是一个影响因素,消极的互动背景能导致敌对的感知和判断,组织行为和文化可能毫无意识的引发消极行为。个体因素对判断结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作为预设的判断模式和框架影响判断结果。Felson认为“对事件的主观反应不仅与事件本身而且与反应主体有关”。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着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监测、感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判断结果。

2.3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

个体的基本情绪状态、对控制的理解和个性影响环境引发因素的判断结果,Spector和Fox认为,判断结果反过来影响情绪状态,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Bies等人认为归因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个体将外部压力(或引发因素)视为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挑战,在自我概念和忧虑不断堆积膨胀的情况下,会采取攻击以保护自尊。特定的组织事件(引发事件)会导致消极情绪和负面认知,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报复行为。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情感变化方向、情绪经历强度和水平。消极情感特性的人更容易外部归因经历不安、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等情绪,高情绪智力水平的人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恰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

2.4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工作行为选择的影响

情绪引起行为倾向,增加了某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必然引发行动,即使行为发生,也不一定是紧随其后。个体经历强烈的消极情绪时,会有激烈而直接的行动冲动,情绪经历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意图和准备,当机会出现时这些行为会被实施。从组织目标角度来看,员工的行为可分为OCB和CWB,Lazarus把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建设,否则为破坏,认为“这些破坏并没有什么功能性目的,只是觉得达到了平衡让个人感到好受些”。哪类行为会发生,不仅与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有关,而且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高低有关。Aspinwall和Taylor发现,当面临压力时,积极情感的人以一种健康的、可被接受的方式克服负面认知,表现得更积极和合作、更好的社会支持和调适,应对压力环境不会显得很困难。Fisher研究发现工作背景中改善和增强情绪状态可能会提高整体工作态度,而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由于不能有效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很容易转化为挑衅,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薄弱的个体很可能做出不体面、不文明的举动。

以上分析框架表明了从环境引发因素到行为选择过程中,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缓冲效应。情绪智力的界定告诉我们,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影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认知和判断、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技能的运用,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Mandler指出,在组织完好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打断而被迫关注与心理需求相关的或扰乱认知关联的紧急事件的情景下,情绪倾向是一种功能性机制,调节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效应,情绪特质的角色是激发生理活动,诱发相应行为倾向。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危机决策 情绪 认知 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67 ― 02

危机是决策理论中一个极为特殊的领域,它是指决策者在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情景下做出决策的过程。同时,危机决策并不仅仅是决策者单独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决策者的认知、记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决策过程〔1〕。可见,危机决策者的认知对于危机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对于危机决策者来讲,研究“危机”这一特殊情境下情绪对危机决策的影响对于提高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概念界定

目前,学界关于情绪、认知与决策的关系的研究多集中在风险决策这一情境下,而对于危机决策这一更为特殊的决策情境的研究仍略显单薄。同时,有些学者直接将风险决策与危机决策混为一谈,我们认为有必要厘清相关核心概念,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卡尼曼认为,风险决策是指决策者在能够估计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情况下,选择预期效果最好的方案的决策;同时,该决策的过程和后果又具有不确定性。事实上,风险决策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决策者可以根据充足的信息等资源估算出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另一种则是决策者在信息等资源不充分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经验来估算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而与风险决策相比,危机决策具有更高的突发性、不确定性、风险性和紧迫性。面对危机事件,决策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和资源等要远少于风险决策,而其所面临的决策后果的不可知性却远大于风险决策;同时,危机事件的发展会严重威胁到危机决策者的根本利益,这会对决策者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使决策者经历较高的情绪波动和压力。Hermann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境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2〕”。

目前,学术界对于认知的概念界定还是比较统一的,认知主要是指个体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语言等过程。而对于情绪的界定,学术界的看法不一。我国学者朱智贤认为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而Lazarus则指出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的信息的心理生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我们认为,情绪就是个体在适应环境刺激的过程中形成的对外界刺激的主观反应倾向;在研究情绪对危机决策的影响时,我们将情绪分为预期情绪和即时情绪。

二、预期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1.理论渊源

20世纪80年代初,Loomes、Sugden和 Bell等人首先提出了后悔理论,说明预期情绪在决策决策中的影响。他们认为,如果决策者意识到自己现在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可能不如另外一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时,就会产生后悔的情绪;相反,则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这种基于各种选择之间的比较而形成的参照点是十分重要的,它所产生的预期情绪将作为参照点改变效用函数,从而使决策者在决策中会尽力将后悔降至最低点。

在1999 年 Mellers 等人在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和由Mellers提出的情感判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情绪选择的模型,即主观预期愉悦理论。该理论认为,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会追求愉悦情绪的最大化,而情绪值会受到决策者对决策结果的主观概率和情绪预测值的影响。而在情感判定理论看来,个体对于其决策所产生的结果的预期情绪会受到结果及其之间比较和对结果出现的信心的影响。事实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仍旧是来源于主观预期效用理论,但是它与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预期的情绪不同于效用。与效用一般被认为伴随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不同,预期的情绪更依赖于惊讶、比较等因素。此外,效用是比较稳定的,而预期情绪则会随具体情况而不断变化。

2.危机情境下的预期情绪

作为决策理论中的特殊领域,危机具有的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危害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使得决策者面临极大的决策压力。危机的突发性是指危机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其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等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而危机的紧迫性是指为了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决策者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危机。危机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不仅危机的起源无法预测,即使是危机发展、蔓延的轨迹也会由于信息等资源的缺乏而无法辨别,这对于确定危机的应对目标和措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由于我们所说的危机多是指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的危机,因而危机的影响极其严重,具有广泛的社会危害性。此外,由于危机情境瞬息万变,也就是决策的环境在不断变化,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决策任务的复杂性。据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3〕,危机事件的紧迫性、危害性、资源稀缺性、不确定性、突发性等对决策者认知构成的影响分别为71.4%、68%、64.3%、57.2%、35.7%。

由于危机所具有的上述特性,使得决策者会极力避免决策失败可能产生的影响。根据后悔理论所言,如果危机决策者预期到自己当前的决策将会产生恶劣的影响的后悔心情时,他便不会选择当前的方案,而会选择其他方案。由于受到后悔理论的影响,危机决策者在对危机进行认知的时候往往会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而在决策的时候也会尽力掌握全面的危机信息及相关的资源以此来应对危机,做出科学决策,从而避免决策失败所带来的后悔情绪。

根据主观预期愉悦理论的观点,面对危机这一特殊情境,当有的决策者对较好的结果抱有较大的愉悦预期、对较差的结果抱有较小的痛苦预期的时候,他就会高估较好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而低估较差的结果出现的概率,进而影响其决策风格,表现出较强的风险寻求偏好,进而可能会做出较为激进的决策选择。而有的决策者则会恰恰相反,对坏的结果报有较强的痛苦情绪预期,对较好的结果抱有较弱的愉悦情绪预期,进而会表现出较强的风险规避偏好,从而可能会做出较为保守的决策。

三、即时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1.理论渊源

不论是后悔理论还是主观预期愉悦理论都是在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虽然强调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但却只看到了预期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即时情绪对认知及决策产生的影响。近几年,学界对情绪影响决策过程的认识日益深入。Loewenstein 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4〕便是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决策中不仅存在受认知影响的预期情绪,还存在不受认知影响的即时情绪。即时情绪既可以影响认知评估,也可以直接影响决策行为。

Zajonc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对刺激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比认知的产生要快而及时,这种即时情绪会为个体的行为抉择提供了线索和依据,从而使得快速行动成为可能。同时,相关研究还表明,情绪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注意、知觉、记忆等来影响个体的认知。如处于愉悦状态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令自己愉悦的事物,产生愉悦的判断和选择等。此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来影响认知与决策。研究表明,愉悦情绪状态下个体更倾向于采用启发式加工策略,即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付出较少的努力和注意等来认识事物;而处在消极情绪状态下的个体更倾向于采用系统加工策略,即较少依赖已有知识经验、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付出较多的努力、将注意力集中到当前事物的细节等来认识事物。Damasio等人也通过研究指出,即时情绪在决策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情绪代表了个体对某一行为总体结果的编码,并会通过某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

2.危机情境下的即时情绪

Loewenstein等人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中指出即时情绪就是决策者个体立刻的内脏反映。而心理学同时认为,个体受威胁性事件或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的总和被称为应激〔5〕。应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应激源、面对应激者和应激反应,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应激历程。其中,应激源主要是指引起个体压力与变化的刺激情景;面对应激者主要探讨个体对刺激进行主观认知评估的过程;应激反应则主要是指个体应激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等问题。由于“危机”这一特殊情境所独有的突发性、紧迫性、不确定性、危害性、资源稀缺性等特点,使得决策者在面对危机时往往会认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与满足危机应对所应具有的能力需要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决策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使决策者产生焦虑不安、沮丧、无助等情绪变动,进而还会使其在行为上出现冲动、逃避等不良反应。而这些都会引起决策者认知的变化,甚至直接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行为。

由于受到前文中所提到的危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的影响,危机决策者会产生强烈的即时情绪变化。研究表明,情绪确实会影响个体对于空间的判断和时间的估计。而根据王艳梅和郭德俊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会扩大了个体的注意范围,从而促进认知的灵活性〔6〕。同时,个体也倾向于回忆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Tversky通过实验发现,个体在阅读了具有消极内容的报纸后会产生高估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风险的现象。

四、结论

2001年,美国著名的决策专家 Hastie曾发表文章指出,情绪问题是决策领域未来需要研究的16个问题之一,也是目前正在受到重视的问题。目前,学界对于情绪的研究正在深入,也多集中在风险决策方面。而对于危机情境这一特殊的决策领域,情绪对于危机决策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仍需要继续拓展和延伸。

〔参 考 文 献〕

〔1〕周菲.风险决策的认知心理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2〕Hermann Charles F,International?Crise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M〕.New York:Free Press,1972.

〔3〕张云翌,等.突发事件下决策者应激历程与心理压力调整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4〕Loewenstein ,Risk as feelings,Psychological Bulletin〔J〕,2001,(127).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组织中员工行为的选择关系着组织整体绩效水平的高低。本文从行动理论行为过程中分析了从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认知做出判断,并导致情绪变化和特定行为倾向,最终导致行为的发生。提出了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有缓冲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竞争的加剧,员工的行为选择和与之相关的绩效水平对组织的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Salovey和Mayer提出的情绪智力的概念引起了学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尽管情绪智力的概念存在诸如缺乏具体模型和有效的测量方法等问题,但其仍然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领域。许多研究关注于情绪智力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探讨了情绪智力和情绪管理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但对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揭示还不够充分。本文从行为过程视角分析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以期能剖析个性特征对行为及绩效的作用机理。

1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内涵

1.1情感倾向及其内涵

情感倾向相似于人格个性特征的部分内容,但又不等同于人格个性特征,它是个性构成中某些成分和特质的组合或集合体。Berry和Han—sen等人将情感反应分为积极情感(trait—positive affect,PA)和消极情感(trait—negative affect,NA)两个大的纬度,并指出这两个纬度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因此对一个特定的个体来说,这两者可以同时以较高或较低的程度存在,也可以是一个纬度程度较高而另一个纬度表现极不明显。尽管最近的研究表明了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独立性和两极性的特性,但一个具有积极情感的个体表现得更为自信、热情、向上而富有激情,相反一个具有消极情感的个体表现为懒散、冷漠和情绪低落,消极情感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担忧焦虑、害怕紧张和愤怒等情绪,而消极情感程度低的个体通常表现为平静和满足。

1.2工作场景中的情感倾向

在工作场景中,情感倾向影响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Spector等人认为,由于人际冲突是职业活动中的主要压力源,态度和行为研究中人际关系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而态度的形成特别是态度的情感层次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密切关联。积极情感的个体显示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更满意于人际关系,因而可能会积极的面对引发事件,成功地处理压力环境,通常会具有较高的工作和组织认可度。Levin等人研究了情感倾向和工作态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消极情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呈现反向关系,Cropanzano等人发现消极情感反应以情感倾向为基础,不仅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且与组织承诺负相关,但与流动意向及流动率正相关。George解释为工作态度是个体对工作环境的情感反应,这一过程受到个体情感倾向的影响,所以积极情感的个体对工作环境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进而反映在工作态度上。另一方面,情感倾向与工作压力的关系也是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Burke和Watson等人研究发现,高消极情感的个体容易产生压力感和不满意,他(们)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倾向于思考环境中的负面的、消极的特征,因而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概念,而情绪智力通过情绪过程和情绪状态同样对这一过程发生作用(通过影响判断结果)。因此,高消极情感的个体面对困难时,会作出相对悲观的判断结果,并感觉到压抑和较低的心理幸福感。

1.3情绪智力及其内涵

情绪智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Gardner的著作里,尽管没有用到情绪智力这个词汇,但其含义与今天的情绪智力的定义十分相近:即知晓并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在此基础上指导自己的行为。Salovey和Mayer在 1990年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正确、有效处理情绪信息(包括自我和他人的情绪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与情绪识别、情绪构建、情绪调节控制相关”,Salovey和Mayer指出情绪智力体现于情绪的感知、吸收同化、理解和管理过程,其结构包括四个要素:情绪的语言和非语言方式的表达和评价;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调节规制;有助于成长的情绪知识;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情绪的能力等。Goleman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绪智力的“五胜任力模型”,即:自我感知、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社会感知(移情思考)和社会技能(关系管理)。可见,情绪智力是关于个体感知并管理自身和他人情绪及意图的能力。

1.4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

在情绪智力与个体成功的关系的研究中,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在个人成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个人成功的80%应该归功于情商,而智商只有20%的贡献。Salovey和Mayer认为如果从学术成就和职业地位两方面评价个人成功,情绪智力可以解释个人成功的10%到20%,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智商(IQ)与个人成功存在相关(r=0.45,Mayer、Salovey和Caruso,2000。他们同时指出,单一个性因素只能解释个体成功中很小的一部分),但关于情商与个人成功的关系的结论仍然缺乏实证支持。Jordan和Ashkanasy研究了团队情绪智力水平与团队效能的关系,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的团队在研究期间一直保持高绩效水平,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小组初始绩效不高。Lennox和wolfe认为,在管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中,自我表现的调整修正能力和对他人敏感性是重要的因素,它可以有效促进自我地位的改善,获取相关资源的支持,从而提高任务效率。

2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在工作行为选择中的缓冲效应

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互动过程是多维且复杂的。Wallbott和Scherer的情绪经历五步骤模型对这一过程的解释为:个体随时监控并评估着环境,不寻常的事件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变化,随着生理应激水平的提高,一定的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就会出现,个体因刺激而产生特定的行动倾向,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是情绪经历的基础,如果感知到环境事件能增进自我福利,则会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产生消极情绪。情绪所激发的行动会降低先前的消极的、负面的感觉,这些行动要么意在直接改变环境,要么回避摆脱环境。在工作场景中,有些行动可能对组织是有利的,有些行动则是有害的。在工作场所,比较典型的员工行为可以分为两类:组织公民行为(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OCB)和反工作行为(counterproductive work behavior,CWB)。分析框架如图1。

2.1环境及情感反应

环境是引发行为的刺激因素,环境的引发因素复杂多样,可以简单的分为工作引发因素和生活引发因素,但其应激行为交织在一起而难以区分。一些因素容易引发消极反应,而另一些因素更容易引发积极情绪。高强度引发因素和低强度引发因素对个体环境评价结果有不同影响,Geddes和Baron研究发现低强度引发因素如消极的绩效反馈或不公平的待遇会使员工产生委屈和气恼,导致敌对性挑衅反应;而高强度引发因素可能导致阻碍目标实现的挫败感和压力的产生,这些压力和挫折感与敌视、人际挑衅和工作撤出意图等显著相关。

2.2监控评价

环境的监控评价是一个感知识别过程,这一过程对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起着关键作用。个体持续的监测环境,是自我体验和经历的活跃行动者。由于个体差异如监控方式和评价标准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个体评价结果也会有差异。比如在绩效反馈中,对于低绩效水平的反馈,有的员工认为找到了以后行动和努力的方向,因而受到鼓舞,而有的员工认为受到挫败,感觉很沮丧,士气受损。毫无疑问,背景条件是一个影响因素,消极的互动背景能导致敌对的感知和判断,组织行为和文化可能毫无意识的引发消极行为。个体因素对判断结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作为预设的判断模式和框架影响判断结果。Felson认为“对事件的主观反应不仅与事件本身而且与反应主体有关”。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着个体对环境引发因素的监测、感知和理解,从而影响判断结果。

2.3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

个体的基本情绪状态、对控制的理解和个性影响环境引发因素的判断结果,Spector和Fox认为,判断结果反过来影响情绪状态,两者之间存在交互效应。Bies等人认为归因是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个体将外部压力(或引发因素)视为一种对自己不利的挑战,在自我概念和忧虑不断堆积膨胀的情况下,会采取攻击性行为以保护自尊。特定的组织事件(引发事件)会导致消极情绪和负面认知,在一定条件下会引发报复行为。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影响情感变化方向、情绪经历强度和水平。消极情感特性的人更容易外部归因经历不安、焦虑、不满甚至愤怒等情绪,高情绪智力水平的人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和反应,恰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波动。

2.4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对工作行为选择的影响

情绪引起行为倾向,增加了某类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必然引发行动,即使行为发生,也不一定是紧随其后。个体经历强烈的消极情绪时,会有激烈而直接的行动冲动,情绪经历促使个体产生行动的意图和准备,当机会出现时这些行为会被实施。从组织目标角度来看,员工的行为可分为OCB和CWB,Lazarus把有利于组织的行为称为建设性行为,否则为破坏性行为,认为“这些破坏性行为并没有什么功能性目的,只是觉得达到了平衡让个人感到好受些”。哪类行为会发生,不仅与情感变化和情绪经历有关,而且与个体的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高低有关。Aspinwall和Taylor发现,当面临压力时,积极情感的人以一种健康的、可被接受的方式克服负面认知,表现得更积极和合作、更好的社会支持和调适,应对压力环境不会显得很困难。Fisher研究发现工作背景中改善和增强情绪状态可能会提高整体工作态度,而低情绪智力水平的员工由于不能有效实现自我调节和控制自我,很容易转化为挑衅性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薄弱的个体很可能做出不体面、不文明的举动。

以上分析框架表明了从环境引发因素到行为选择过程中,情感倾向和情绪智力的缓冲效应。情绪智力的界定告诉我们,情绪智力水平的高低通过影响个体在人际互动中的情绪认知和判断、情绪调节、情绪表达方式以及社会技能的运用,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Mandler指出,在组织完好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打断而被迫关注与心理需求相关的或扰乱认知关联的紧急事件的情景下,情绪倾向是一种功能性机制,调节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效应,情绪特质的角色是激发生理活动,诱发相应行为倾向。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情绪;个体员工;情绪管理

情绪是指人对来自外界刺激的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和感受,由特定事件引起,通常伴随显著面部表情,本质上是行动表现。在心理学上,情绪主要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情绪及泛化的情绪即心情对员工行为影响很大。积极情绪有助于员工在工作中有好的表现。而消极情绪则不利于人发挥出正常工作水平。

情绪管理是指在组织管理过程中,针对员工个体及群体情绪变化波动,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随着对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不断探索以及大量管理实践证明,越来越多的组织管理者开始认识到情绪已经成为一种资本,与知识、智力、财富、专业素质同等重要。情绪管理也越来越被重视并提到组织管理的重要地位。

一、情绪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人的情绪是内心的可知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对个人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即是管理好自己的生命资源;对组织的管理者而言,员工消极的情绪需要管理,员工积极的情绪也需要引导其发挥更大作用。

情绪管理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员工更多地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1、积极情绪可提高组织工作绩效

现代组织需要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充分合作、共同努力。“踢猫效应”说明情绪具有传染性,员工的积极情绪在影响其个体工作效率同时,也牵又芪同事的情绪和工作进度,进而对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产生影响。管理好员工的情绪,在提高员工个人绩效的同时,组织的绩效也会随之提高。

2、积极情绪易让员工融入组织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不再像过去那样无论组织好坏、经济效益高低,“困”在一个单位不挪动。在员工流动率日益高涨的情况下,管理者更应适时实施情绪管理,让员工融入组织这个“家”,与组织产生共振效应。

二、情绪对个体员工的消极影响

1、过度的情绪影响健康

美国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情绪是“从可察觉的身体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所谓身体变化就是指肌肉、血管、内脏及内分泌腺随着情绪而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心理状态就是情绪。

我国古代对情绪与疾病的相互关系早有研究。中医认为“七情致病”。所谓七情,就是指过分喜悦、愤怒、担忧、过度思虑、悲伤恐惧和惊吓。怒伤肝,喜伤心,忧、思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过度情绪易引发心身疾病。

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如有位美国医生调查了250多名癌症病人,发现其中有156人在发病前曾受过强烈精神刺激,通过调查分析还发现,情绪急躁、缺乏耐心、易激动、竞争性强的人容易患冠心病。等等。

2、消极情绪影响工作行为

(1)消极情绪使人思维不灵活,创造力下降。消极情绪意味着人在心理上有一定程度的压抑,压抑使人思维不够活跃。如今创新在组织发展中相当重要,而创造力极为可贵。所以组织力求保持员工心情愉快,也是促进员工创造力的必须之举。

(2)消极情绪使人心情不好,缺乏热情,工作不够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尤其是做客户服务工作的员工,不仅会影响客户服务的质量,而且还会把消极情绪传染给客户,影响着客户满意度。

(3)消极情绪易使员工出现异常工作行为,即会表现出违反组织规范并危害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行为。同时,消极情绪也容易导致员工工伤状况的发生。因为消极情绪往往使人感到焦虑、紧张,面临危险时难以做出快速应对反应。

三、情绪管理的具体策略

1、正确的认知调控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ABC理论认为:情绪与认知有着密切关联,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源,往往是人们非理性地看待那些引起其情绪的事件。是我们对某件事的认知评价引起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反应,而非事件本身。

A是指引发的事件,也就是说我们能感觉到的事实; B是我们对A事件所持的观点。C则是B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一般我们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反应,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观点造成的反应。

改变人们的非理性认知,也就是我们的观念,心情就会得以改善,情绪也会随之好转。

2、情绪的宣泄排除情绪垃圾

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压了太多的消极、负面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就像垃圾,积存越久,越毒化人们的心灵。如果不及时释放,长期的压抑,会导致最终的爆发,后果会更严重。一旦有了消极情绪,可选择寻找适合的对象倾诉,倾诉是一种对消极情绪的宣泄。倾诉对象可以是亲朋好友,也可以是专业咨询机构专家,或者可以通过写作等方式。总之不能让消极情绪长期占据心灵。

3、有效的行动化解焦虑情绪

现代组织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员工焦虑也越来越普遍。过分紧张焦虑,会削弱行为能力;而缺乏有效的行为,又会加重紧张焦虑。化解焦虑的良药是采取有效的行动。当人们紧张时,可以列一张表。问自己:在目前情势之下可以做些什么?然后按轻重缓急将需要做的事情进行排序。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总是立足一个最主要目标,立刻行动去解决问题,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潜意识也明白事情正在解决之中,会令人心情很快放松下来。

4、接纳自己带来内心平静

有进取心的人往往致力追求完美,而完美意味着有标准,不能出错。达不到标准就不完美,就会产生焦虑。但凡事都要做到完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追求完美的人总会存在对“犯错”的恐惧。所以人不但要接受自己的优点,更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不能处处、时时把工作做到完美的事实。内心才可能会有平静。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杨春晓译.情商[M].中信出版社,2010

[2]张立玮.浅谈企业员工情绪管理[J]. 中国商贸, 2011(2)

[3]邱蕾.人本主义理念下的员工情绪理[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0)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自我调控 负性情绪 自我损耗 工作记忆

一、前言

意志是人的心理最有力且最神奇的能力,包括选择和自我调控。进来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操作会消耗资源[1]。当人们抑制自己的反应,他们随后的控制和积极回应行为会受到损害,即使是一个表面完全不相关的活动。这表明一种类似于体能的资源被用于自我调控的过程,当个体的这种资源被消耗时,个体就处于自我损耗状态。

然而意志也会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冲动性人格特质者或有行为失控症状的精神病患者,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人格障碍患者,在负性情绪下会表现出更明显的行为控制缺陷症状[2],这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产生影响。另外,研究显示,积极情绪能够补充自我调控系统的先前损耗[3]。那么,相对于正性情绪对意志损耗的积极作用,负性情绪是否是截然相反的呢?也就是说,负性情绪是否会在自我损耗下对人的意志起到削弱的作用?在这方面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

先前的一些研究表明,负性情绪会降低人体活动能力和积极性,降低活动效率,使得个体的执行功能受损。如,负性情绪会对高中生工作记忆广度有负面影响[4];长期的负性情绪也削弱个体的执行功能,如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执行功能有损害[5]。另外,消极情绪不利于创造性的产生。创造性涉及新产品或者新方法的产生,因此该过程很可能涉及克服习惯、常规及其他自动反应。消极情绪限制人的注意,使人的反应刻板化、僵化。相比之下,积极情绪赋予自我以力量来克服标准化、习惯化及其他非创造性的思维模式。Saxena以高中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创造性和负性情绪(焦虑)之间呈显著负相关;Gazzaniga也指出抑郁、不愉快、焦虑等负性情绪都阻碍创造性问题解决[6]。因此,负性情绪下的个体通过自我调控克服自动化反应的能力可能受损。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通过情绪图片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考察情绪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调节。研究假设,当发生资源损耗时,相比中性情绪(即无情绪诱发),负性情绪下被试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差,而积极情绪下被试的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好。

二、情绪与自我损耗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

(一)方法。

1.被试

被试为60名本科生(男生31名,女生29名),平均年龄为21.12岁(SD=1.84),视力正常。

2.材料

色词Stroop任务刺激分为色词不一致(词语呈现颜色与词义不一致)、一致(词语呈现颜色与词义一致)、中性(词语本身不带有颜色含义)三种条件,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书写,对应按键F、G、H、J,要求被试忽略词语含义,快速准确地对词语的颜色作反应。损耗组被试完成不一致和中性色词辨别,控制组完成一致和中性色词辨别。不一致和一致任务分别含有80试次,中性任务含有20试次,刺激随即呈现在白色背景的屏幕中央。任务开始时,屏幕中央呈现黑色注视点“+”1000ms,随后呈现刺激项目3000ms,期间若被试做出按键反应,则自动跳到下一试次,若被试没有反应,则在3000ms后跳到下一试次。刺激随机呈现。正式任务开始前有练习。

工作记忆测验任务,采用经典的点阵运算广度记忆任务。该任务中,被试首先判断点阵式运算是否正确,并作出按键反应,F表示错误,J表示正确;之后记忆5×5网格中黑点的位置并回忆。所需回忆的黑点的个数表示记忆广度,从两个依次递增为六个,每级广度各3次,共15次任务。计分时,等式判断正确,且相应点的顺序和位置完全回忆正确才得分,否则不得分。

积极情绪图片和消极情绪图片选自中国人脸情绪图片,并请30名大学生(男生14名,女生16名)进行再评定。评定后积极情绪图片的愉悦度和唤起度分别为7.57,5.40;消极图片愉悦度和唤起度分别为2.97,6.18。

3.程序

实验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进行损耗操纵,即3个损耗组进行一致的色词Stroop任务,3个控制组进行不一致的色词Stroop任务。在第二阶段,通过情绪图片分别对积极情绪组和消极情绪组诱发相应情绪。指导语呈现后,出现十字注视点(3000ms),然后呈现情绪图片(8000ms),随后是空屏(3000ms),然后屏幕上出现“?”(6000ms),被试按照1―7级对情绪的唤醒度作评定。每张情绪图片只呈现一次。在情绪诱发后采用Grove J.R编制,祝蓓里1994年修订的简式心理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对被试进行情绪状态测试。对照组在第二阶段作10分钟休息,在休息后完成POMS量表。在第三阶段所有被试均进行工作记忆广度测试。

实验采用装置为IBM PC电脑,分辨率为1152×864。采用SuPerlab2.0版软件编写实验程序和呈现刺激材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向被试致谢并给酬劳5元。

(二)结果与分析。

1.损耗任务的有效性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损耗组反应时(M=847.23±184.09)和控制组反应时(M=708.05±169.73)差异显著(t(28)=-3.004,P=0.004),且损耗组的被试反应时显著长于控制组的反应时,说明损耗操作是有效的。

2.情绪诱发的有效性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积极情绪组与消极情绪组的情绪纷扰总分差异达到显著(F(2,57)=32.571,P

从被试自我报告的情绪来看,消极情绪的诱发是有效的,然而,积极情绪与中性组似乎没有差异,但由于量表测量的外显性,不能排除内隐的情绪诱发对资源的影响的可能。

3.情绪对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

变量,进行2(损耗条件)×3(情绪操纵条件)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损耗组与控制组(未损耗组)的工作记忆广度差异显著(F(1,54)=20.304,P

损耗条件与情绪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2,54)=6.108,P=0.004)。对损耗条件与情绪条件的交互作用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如图1),无论是在中性情绪条件下,还是在消极情绪条件下,损耗组与未损耗组的工作记忆广度差异均显著(t(19)=-6.591,P=0.018;t(17)=-14.511,P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另外,在损耗的情况下,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的工作记忆得分差异显著(F(2,54)=8.111,P=0.001)。而在非损耗的情况下并非如此(F(2,54)=0.424,P=0.657)。进一步的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损耗的情况下三种情绪下的工作记忆得分两两差异显著(t(19)=5.991,P=0.031;t(17)=5.784,P=0.049;t(16)=11.775,P

三、讨论

自我调控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心理特质。Baumeister认为,自我调控依赖于一种数量有限的能量,且该能量使用之后会出现损耗,导致个体随后的自我调控任务的失败[7]。前人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够补充自我调控系统的先前损耗。而在认知领域,尚未有关于消极情绪对自我调控系统先前损耗影响的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条件下消极情绪对个体的认知活动的影响。

(一)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本研究得出,自我损耗降低了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根据自我损耗模型,个体在自我损耗状态下,可用于新的执行控制任务的心理能量大大减少,表现为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明显下降。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执行控制的神经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Mario Beauregard和Johanne Levesque等用fMRI技术考察情绪的自我调控机制,发现让被试者看片段时,性唤醒激活了右侧杏仁核、海马等边缘系统,然而抑制性唤醒则激活右侧额上回以及右侧前扣带回等脑区[8]。D.J.Sharp,V.Bonnelle等用fMRI技术、停止信号任务(Stop Signal Task)发现,前额叶的辅助运动区在反应抑制中起了关键作用[9]。也就是说,自我损耗现象可能是由于对反应的抑制占用了额叶的资源,导致额叶的执行控制功能受到影响。

(二)负性情绪对自我损耗的加剧。

在资源损耗的情况下,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损耗,消极情绪加剧了资源损耗。对于负性情绪对损耗后的自我调控的影响,有以下一些解释。

首先,消极情绪对于高认知资源的执行控制任务本身具有负性影响。进化心理学认为,消极情绪是种系在发展过程中,个体在面对威胁、危险情境的适应性生理反应。这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使个体迫切地产生应对危险情境的行为,缓解应激,如愤怒引发攻击,恐惧引发逃跑,厌恶引发远离。个体通过这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得以逃脱危险,因而消极情绪具有非常重要的适应性意义[10]。当诱发消极情绪的威胁性或危险性刺激出现时,个体的资源被高度占用,注意范围变窄,思维容易陷入被动刻板。相关研究表明,消极情绪确实损害个体工作记忆、破坏执行功能、耗费注意资源、污染认知作业。因而与积极情绪相比,消极情绪下工作记忆广度成绩更差。

其次,根据任务转换理论,消极情绪不利于自动化反应的控制。一般的自我损耗任务都需要个体做出自控反应,抑制优势化反应,如Stroop效应中要抑制色词语义的自动化加工,报告色词颜色的控制加工。这个过程需要任务转换。由于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偏好新的刺激和信息,故减少转换损失,促进任务转换;消极情绪状态下,个体更不能够打破旧的刺激―反应联结,仍然固守优势化反应,因而损害了任务转换[11]。因而自我损耗下,消极情绪加剧了自控能量的损耗,从而削弱了工作记忆广度。

也有一种解释是,情绪调控可能优于了其他的自我调控任务。处于消极情绪时,个体对情绪的本能调节会得到自动化优先,因而占用了其他需要自我调控任务的资源。故消极情绪下,个体的自我损耗后的工作记忆任务完成得更差。

(三)局限与展望。

尽管本研究验证了自我损耗对个体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产生削弱作用的假设,然而由于本文中情绪测评环节采用被试主观评定,可能不能准确地反映被试的情绪反应。因此,未来研究可以采用皮肤电等方式更好地收集被试的情绪反应。

另外,对于情绪对于自我损耗资源的影响的内在机制仍有待探讨。消极情绪对自我损耗的促进作用是否是人脑对情绪调节相对于其他执行控制的优先作用所致?如果是,那么情绪调节与其他执行控制是否是独立的?还是只是消极情绪对于执行控制功能造成了损伤,相反积极情绪促进了执行功能?那么情绪对于执行控制的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呢?未来研究可以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结语

本研究表明:(1)自我损耗会降低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2)在资源损耗的情况下,积极情绪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源损耗,表现为促进工作记忆;消极情绪则加剧了资源损耗,表现为工作记忆广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Dianna M・Tice,Roy F・Baumeister.Restoring the self:Positive affect helps improve self-regulation following ego deple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7,43:379-384.

[2]辛勇,李红,袁加锦.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2010,42,(3):334-341.

[3]袁东华.自我损耗效应及其克服:积极情绪的作用.[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程族桁.消极情绪、认知评价倾向对高中生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河南:河南大学,2009.

[5]曹燕翔,姚志剑,谢世平等.抑郁症患者识别动态面部表情的执行功能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4):217-220.

[6]卢家楣,贺雯,刘伟等.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2005,37(6):791-796.

[7]袁东华,李晓东.自我损耗:关于自我调控的一种能量模型.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37-144.

[8]Mario Beauregard,Johanne Levesque,et al.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 Self-Regulation of Emotion.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1,21:165-170.

[9]D.J.Sharp,V.Bonnelle et al.Distinct frontal systems for response inhibition,attentional capture,and error processing.PNAS,2010:1-6.

[10]王艳梅,郭德俊.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40,(3):301-306.

[11]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2篇

基础化学原理是为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而由原来的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大基础课合并而成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是面向我校化学化工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主干课程,也是材料、环境、生物、制药等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在高年级学习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绪论课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而在目前的大学化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视甚至省略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基础化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对绪论课精心设计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重要性 一门课程的绪论课讲授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及教材的推测评价。如果绪论课没讲好,学生一开始对这门学科的性质、重要性不清楚,自然就会影响以后的听课效果和学习积极性。基础化学原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并且面对大一新生开设,所以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以及促使其尽快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律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大一新生在入学初期不能积极主动应对角色的转换,对自己所属专业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及其与专业课的关系几乎一无所知,因而往往忽视对该课程的学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教师必须重视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第一时间,就能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责任感[1],初步了解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设计 (1)关注化学学科发展,讲授内容与时俱进。 化学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所以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讲授内容必须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比如在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定义时,需要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定义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19世纪,化学被认为是原子的科学,发现新元素是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化学科学的前沿;随着20世纪下半叶科学的迅速发展,化学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发现新元素,而是合成新分子,所以化学被认为是分子的科学;进入21世纪,由于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大大扩充,研究方法大大深化和延伸,化学被认为是研究泛分子的科学[2]。泛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片、结构单元、分子、超分子、高分子等10个层次。鉴于课时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笔者没有对这10个层次一一讲解,而是以艾滋病毒(HIV)与C60能够形成超分子,从而利用C60可以抑制HIV为例,简单介绍超分子的概念,使学生对当今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认识更加深刻,且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2)根据不同专业因材施教,树立专业思想和信心。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绪论课讲授的内容应与其专业有一定联系。本文以授课对象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例,说明绪论课在内容设计上要有针对性。在向学生讲解化学学科在科学领域及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时,为说明化学技术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笔者着重向学生介绍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教授。他接连攻克重重难关,最早研制出了我国炼油工业急需的催化剂,奠定了我国炼油催化剂发展的基础。之后我国炼油催化剂品种不断丰富和齐全,并形成系列,不但大大满足了国内炼油生产的需要,也使我国逐渐成为世界少有的裂化催化剂出口国之一。丰富生动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从事化学化工行业大有用武之地,而当务之急是学好基础课程———基础化学原理。在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时,我们引用了徐光宪院士的观点“21世纪的化学研究有六大趋势”[2],针对化学工程专业的学生,笔者重点向学生介绍这六大发展趋势中的第四和第五大趋势。首先向学生介绍第四大趋势即合成新分子和新材料仍是化学学科的主要任务,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之所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第五大趋势即造成污染的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是因为传统的化工企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也同时带来很多严重的负面问题。此时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化学化工行业不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化学是能够治理环境、保护环境的。作为一名化工专业的学生,更加有责任学好化学、用好化学,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由此引出“走绿色化的道路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必然趋势”。此外,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大一新生已对今后的就业密切关注,所以我们在绪论课教学中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进行了简单介绍。通过以上有针对性的介绍,能够使学生对本专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坚定了献身化学化工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3)密切联系实际,旁征博引,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 如果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仅仅是一些定义和原理的简单堆积,就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讲好绪论课,我们充分利用期刊及网上资源,搜集了许多新资料,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了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人文图片以及动画等资料,力求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比如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研究内涵就是通过具体实例(如某著名进口品牌化妆品检测出禁用成分铬和钕)引出的:通过介绍铬与钕的特征与性质引出“无机化学是研究所有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通过引用检测机构对铬和钕含量的测试结果指出“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和操作技术的学科”。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为了提高绪论课教学质量,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4)推荐一些重要的化学学科参考资料,营造一定的学术氛围。 为满足大一新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兴趣与能力,在绪论课中介绍一些国内重要的专业性期刊及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和方法是必要的[3]。我们结合基础化学原理课程内容,向学生介绍了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分析化学》和《无机化学学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主办的《化学学报》、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这些期刊登载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研究论文,反映了这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发展的最新动态。由于学生刚进入大学,对以上教学内容的接受与领会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以上做法,在绪论课教学中营造了一定的学术氛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并启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p#分页标题#e# 3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由于绪论课具有纲要性、抽象性、浓缩性、简单性等特点,在教学时应综合运用问题法、故事法、实例法等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效果[4]。例如在讲到化学学科发展的第五大趋势时,以往只介绍绿色化学的定义、特点及核心内容,2009级部分学生反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所以在后来给2010级新生授课时,我们采用了实例法,同时列出生产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传统工艺与绿色化学工艺,从原料和产物的毒性、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工艺的不同;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内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此外,在向学生征询合理化建议时发现许多学生希望能够独立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一方面说明绪论课的教学方案需进行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调动起来。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重视师生互动,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绪论课教学中。 4基础化学原理绪论课的教学实践与体会 我们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对2009级化学工程专业新生及2010级应用化学专业新生进行了绪论课教学实践。与往届学生相比,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课堂气氛较以往活跃,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基础化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对绪论课教学的满意度较高,说明绪论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良好的开端对后续教学活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2009级学生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不及格率为12.2%,对于2010级学生降至3.4%。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绪论 教学方法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3-0118-02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很多学科都有交叉渗透,已经成为生物各学科之间、医学各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共同语言。[1]医学生学习好生物化学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生物化学不但内容抽象复杂,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时少的问题,因此,生物化学已成为基础医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之一。生物化学绪论是纵览和把握生物化学基本内容的一个提纲,是对生物化学整本教材甚至生物化学整个学科的一个说明,通过绪论学习能使学生尽快了解生物化学的整体结构。因此本文在阐述绪论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绪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讲好绪论的方法。

一、绪论教学的重要性

绪论作为开篇之首,它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好绪论课对学生大有裨益:首先,它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有一个系统认识,消除陌生感。绪论教学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的第一课,主要向学生讲授生物化学的内涵、发展史、研究内容、与医学的关系,以及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绪论的教学内容可谓涵盖了生物化学的方方面面,能够让学生站在一个高度上纵览生物化学的全貌。其次,它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生物化学对医学工作的重要性。生物化学与医学紧密结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解释疾病发生的机理。另外,生物化学也能够为疾病的预防、治疗以及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学,也并不只是枯燥的理论,它是在生活和看病过程中都能用到的一种实用的科学。学生认清这一点后,就容易将被动的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追求。再次,绪论课讲得生动有趣,不但可以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甚至可以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上这门功课,对于以后教学效率的提高大有帮助。

另一方面,讲好绪论对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是教师树立良好教学形象的有效方式。绪论教学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枯燥,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就会觉得空泛;若教师能够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对所有内容能够融会贯通、信手拈来,就会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认可,甚至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信任和敬重。这样无形中教师就树立起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形象。

俗话说“美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有了生动讲解绪论这个好的开始,不论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是一件好事,是营建双赢局面的必备法宝。

二、绪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关于绪论的讲解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就是教师不注重绪论的教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学学时的限制,另一个就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以前生物化学理论课时多在100学时以上,但是现在多数院校将其压缩至70几个学时。教师要确保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妥善、合理地安排时间。正因为如此,很多教师就将绪论非常粗略地带过后直奔具体章节的讲解。这样做妨碍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使学生难以前后贯通。还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绪论教学的重要性,觉得绪论可有可无,从而忽视了绪论教学。而研究证实,详尽讲授绪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生物化学整体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2]

另一方面是教师对绪论的讲解不够生动。若只是泛泛而谈,照本宣科,会使学生感觉生物化学深奥难懂,枯燥乏味,让学生兴趣索然,这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信心。同时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形象产生不良印象,甚至对教师产生厌恶和抵触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有些教师只是将绪论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课堂上。其实讲好绪论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教师除了平时要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外,还需要在课前做精心充分的准备。其二就是教师虽然知道绪论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花很多时间来讲解,但是却因为没有好的方法,而达不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物化学绪论的教学方法

既然讲好绪论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讲好绪论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并结合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归纳总结出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第一,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生物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生物化学概念较为抽象,如果只按照书上的定义来讲解,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对这一概念形成一个有形的认识。若从概念内涵出发,以多姿多彩的生命表象来抛砖引玉,让学生们讨论躲在生命表象下的生命本质是什么,就可以以这种方式引出生物化学实际上就是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1]以这种方式给出生物化学的定义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进而再介绍生物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生物化学虽然内容丰富繁杂,涉及面广,但是其研究内容可以大致高度概括为:生物体基本组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变化,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3]在讲解研究内容的过程中可穿插一些生活中的生化现象。如剧烈运动后为何感觉肌肉发酸,吃糖过多为什么会长胖等,这些问题都涉及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在以后的授课中答案会一一揭晓。这些问题的提出,既可以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生物化学的课程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二,通过讲述生物化学发展史, 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化学的激情。在生物化学的发展中,有许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介绍他们的工作和事迹。如胰岛素的发现者加拿大人F.G.班廷,为了筹集实验资金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他不顾一切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并最终将胰岛素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救治。他也因此获得了19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通过介绍这些事例,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激发他们对生物化学的浓厚兴趣,甚至产生将来从事生物化学研究的美好愿望。

第三,讲述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不论在农业、航空航天事业、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是在生物化学工程技术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对于医学生来说,学习生物化学具有更特殊的意义。首先,学习生物化学可以增加对治病机理的认识,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诊断。人处于病理状态往往是由于细胞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功能的紊乱而造成的,如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1相对于LD2升高是心肌炎或心脏受损的标志,[4]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愈来愈多地依赖于生化指标的测定。其次,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生物药物的基本成分为氨基酸、蛋白质、酶、辅酶、糖类、脂类、核酸等及其降解产物,它们都是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化所得,具有药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在讲解生物化学绪论的过程中,还要跟学生讲解一下生物化学的难学之处,对于这些难点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应对,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样有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生化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就是三大物质代谢,其中会涉及很多代谢反应,如三羧酸循环、脂肪酸的β氧化和尿素循环等,对于这些代谢反应的学习,应让学生把握住三点,一是要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反应,即这个反应的生理意义是什么。二是要知道发生这个反应的部位,发生在什么组织,什么细胞器。最后就是要抓住这些反应的关键点,如起始反应物和终末产物各是什么、耗能或产能步骤以及受调控的步骤都有哪些。要掌握这些内容就要学会归纳总结,多比较不同的反应特点,加深印象。

只有将绪论讲好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主动并信心十足地把生物化学课程学好。

[ 参 考 文 献 ]

[1] 查锡良. 生物化学(第七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 张艳芳,张俊河,张煜,石如玲,杨保胜. 详尽与简略讲授绪论对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5):529-530.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杏仁核;情绪;注意;自动化加工

分类号:B845

面对大量感觉信息的不断涌入,由于加工资源有限,动物的认知系统必须选择在当前场景下关键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以有效地感知和应对环境。经过长期的进化,大脑具有各种不同的认知机制来应对这一资源有限和信息“洪水”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受到由高级层次上的额一顶叶皮层所支配的选择性注意机制对当前任务和预期相关的感觉刺激的加工进行强化;另一方面,与威胁性事件相关的恐惧性情绪刺激能够快速地被包括杏仁核在内的中枢情绪加工环路所自动觉察,并通过杏仁核向感觉皮层和额,顶叶皮层的神经投射来增强对恐惧性感知觉信号的高级加工(LeDoux,2000)。因此,选择性注意和自动情绪性加工一个重要的共同功能就是优先加工对生存和环境适应有着关键意义的信息,使其能被快速觉察,得到深层知觉/认知加工,并诱发相应的行为反应。关于选择性注意和情绪性加工这两种重要过程之间如何交互作用已成为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

尽管研究者普遍认同情绪性刺激(特别是负性情绪刺激)可以捕获并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e.g.,Armony&Dolan,2002;Dolan,2002;Ohman,Flykt,&Esteves,2001;Vuilleumier,2005),但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议是,情绪性刺激的中枢加工是一个自动化过程,完全不依赖于注意和意识(e.g.,Anderson,Christoff,Panitz,De Rosa,&Gabrieli,2003;Morris,0hman,&Dolan,1999;Pasley,Mayes,&Schultz,2004;Sander et al.,2005;Vuilleumier,Armony,Driver,&Dolan,2001;Vuilleumier,2005;Whalen et al.,1998),,还是要受到注意资源的制约和调节(e.g.,Bishop,Jenkins,&Lawrence,2007;Mothes-Lasch,Mentzel,Milmer,&S~aube,2011;Pessoa,McKerma,Gutierrez,&Ungerleider,2002;Pessoa,2005;Straube,Weiss,Mentzel,&Miltner 2007)?本综述旨在总结关于情绪,注意机制交互作用的不同理论和相应的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依据,将两者相互作用的神经节点聚焦在皮层下的杏仁核这个情绪加工的核心结构,并依据最新的人类脑成像和动物神经电生理的研究结果对杏仁核情绪性加工的自动化过程和注意调控过程提出更加整合性的观点。

1.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1.1情绪性刺激对注意的捕获和重新分配

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生存的需要往往优先加工能引绪反应和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特别是威胁信号),使其能优先进入注意和意识。大量的研究证实,情绪过程能影响在复杂刺激场景下的选择性注意(Dolan,2002;Meck&MacDonald,2007;Vuilleumier,2005),加速情绪信号的探测和觉察(Eastwood,Smilek,&Merikle,2001;Ohman et al.,2001),增加有意义信号被探测和加工的可能性(Anderson&Phelps,2001;Vuilleumier&Schwartz,2001),并增强对有意义信号的认知加工的深度和效度(Du,Li,J.Y.,Wu,&Li,L.,2009;Du,Wu,&Li,2010,2011;Huang et al.,2007;Li et al.,2008;Zou,Huang,Wu,&Li,2007)。比如,一系列使用视觉搜索范式的行为实验发现,搜索中性目标刺激的反应时随无关干扰物的数量增多而延长,表明这包括了串行注意加工的过程。但如果目标刺激带有了情绪色彩,其反应时则显著地缩短并且基本不受或较少受到干扰物数量增加的影响,比如在中性面孔中搜索愤怒面孔或者在花中搜索蜘蛛或蛇(Eastwood et al.,2001;Ohman et al.,2001)。这种“人群中的面孔”以及“草丛中的蛇”的“凸显效应”(pop-out)表明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也包括了平行注意加工过程。

情绪对注意的促进效应同样出现在多个刺激连续快速出现(而非同时出现)的搜索任务中。例如注意瞬脱实验发现,在刺激流中紧随前目标刺激出现的第二个目标刺激通常不易被觉察,但如果第二个目标刺激带有情绪色彩则就不易被忽视了(Anderson&Phelps,2001)。此外,视觉空间转向实验也发现,对情绪线索同侧出现(有效线索)的目标刺激的探测显著快于对情绪线索对侧出现(无效线索)的目标刺激的探测(Armony&Dolan,2002;Pourtois,Schwartz,Seghier,Lazeyras,&Vuilleumier,2006),这种差异可能源于情绪性刺激引发的快速空间注意转向以及注意资源的持续占用(Fox,Russo,Bowles,&Duaon,2001)。有效的情绪线索还可以通过增强对比敏感度来促进对低对比度视觉刺激的探测,表明了情绪信号可以启动空间注意并增强出现在该空间位置其他信号的早期知觉加工(Phelps,Ling,&Carrasco,2006)。另一方面,在注意范围之外突然出现的威胁信号(通常预示着危险事件的出现)需要立刻引发注意和有效的觉察,而这种对情绪性刺激的高敏度探测也可以出现在当情绪性刺激出现在单侧性忽视病人的忽视侧视野中(Vuilleumier&Schwartz,2001)。

除了天然的情绪唤起信号(比如蛇,愤怒的面孔),当一个中性信号经过恐惧条件化而成为一个威胁性事件(如电击)的信号时,该信号也能争夺更多的注意资源并强化对该信号的知觉加工,并且这种效应不仅出现在人类被试中也出现在实验动物中。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大鼠中,中性听觉刺激经过恐惧条件化之后比恐惧条件化之前能引发更强的前脉冲抑制(感觉运动门控的操作模型,其幅度与感觉信号的注意程度和加工深度成正比)(Du et al.,2009,2010,2011;Huang et al.,2007;Li et al.,2008;Zou et al.,2007)。而Meck和MacDonald(2007)则发现听觉恐惧条件化刺激的出现还会影响大鼠在复杂刺激场景下的注意分配。使其不能将注意资源均匀分配到同时呈现的多个感觉刺激上,而会偏向情绪性显著的条件化刺激而忽视非条件化中性刺激。

1.2情绪性注意的神经生理基础

不同于传统选择性注意的额,顶叶神经网络,情绪性注意被认为拥有不同的神经生理学基础,皮层下结构杏仁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Cisler&Koster,2010;Dolan,2002;Vuilleumier,2005)。大量的动物研究证实,杏仁核是形成恐惧条件化(LeDoux,2000;Phelps&LeDoux,2005),存储和提取恐惧记忆(Maren,2011)并探测威胁信号造成注意偏向(Maren,2007;Meck&MacDonald,2007)的核心结构。比如,恐惧条件化刺激的出现能破坏大鼠对多个感觉刺激的同时加工引发注意偏向,而杏仁核的失活可以阻断这种情绪加工对分散性注意的破坏作用(Meek&MacDonald,2007)。同样,阻断杏仁核被证实能影响大鼠对恐惧条件化刺激的认知加工,导致前脉冲抑制的条件化增强的缺失,而阻断与空间注意加工相关的顶叶后部则只影响大鼠前脉冲抑制的空间注意增强而不影响前脉冲抑制的恐惧条件化增强,提示以杏仁核为核心的情绪性注意神经网络与额-顶叶空间注意神经网络的功能分离(Du et al.,2011)。

大量人类脑成像的研究也证实了情绪性视觉刺激(比如愤怒或恐惧的面孔,Anderson et al.,2003;Bishop et al.,2007;Luo et al.,2010;Morriset al.,1998,1999;Pasley et al.,2004;Pessoa et al.,2002;Straube,Kolassa,GlaueL Mentzel,&Miltner,2004;Vuilleumier et al.,2001;Whalen et al.,1998;条件化视觉刺激,Armony&Dolan,2002)和情绪性听觉刺激(比如愤怒的嗓音,Mothes-Lasch et al.,2011;Quadflieg,Mohr,Mentzel,Miltner,&Straube,2008;Sander et al.,2005)对杏仁核的激活。甚至一个抽象的听觉“looming”信号(逐渐变强的声音,人和动物天生视其为威胁信号)也可以快速地引发眼动反射并激活人类被试的杏仁核(Bach et al.,2008)。如同选择性注意可以增强感觉皮层对任务相关刺激的加工,相对于中性刺激,对情绪性视觉刺激的加工可引发相应纹外视觉皮层或梭状回面孔区激活的增强(Morris et al.,1998,1999;Pessoaet al.,2002;Sabatinelli,Bradley,Fitzsimmons,&Lang,2005;Straube et al.,2004;Vuilleumier et al.,2001;Vuilleumier,Richardson,Armony,Driver,&Dolan,2004),对情绪性听觉刺激的加工也伴随着听觉皮层或颞上回嗓音选择区活动的增强(Grandiean et al.,2005;Mothes-Lasch et al.,2011;Sander et al.,2005)。更重要的是,杏仁核与初级视皮层和梭状回在加工情绪性视觉信号时呈现更强的功能连接(Morris et al.,1998;Pessoa et al.,2002),并且杏仁核的激活程度可以预测感觉皮层对情绪信号的激活程度(两个脑区的激活成正比,Morris et al.,1998;Pessoa et al.,2002;Sabatinelli et al.,2005)。

虽然人类脑成像研究间接证明了杏仁核在情绪性加工中的重要作用,但杏仁核是人类情绪性注意的核心脑区的直接证据主要来源于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在正常人群中情绪性刺激能捕获注意资源并抑制注意瞬脱现象,而杏仁核损伤的病人中却观察不到情绪对注意瞬脱的抑制现象(Anderson&Phelps,2001)。同时,杏仁核损伤但视皮层无损的病人观察不到情绪性面孔刺激对梭状回皮层的激活增强,而杏仁核的损伤程度直接与梭状回皮层的激活程度相关(Vuilleumier et al.,2004)。以上证据显示,杏仁核在促进情绪性刺激的注意捕获和增强其认知加工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自动化加工

如上所述,大量实验证据指向杏仁核这个皮层下结构作为情绪加工的核心脑区,人类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甚至发现就算情绪刺激处于注意范围之外(Anderson et al.,2003;Sander et al.,2005;Vuilleumier et al.,2001)甚至低于觉察阈限无法意识到其存在(Morris et al.,1999;Pasley et al.,2004;Whalen et al.,1998),相对中性刺激,情绪性刺激也能显著地激活杏仁核。因此,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是前注意和自动化过程,不受注意资源的制约和影响(Anderson et al.,2003;Morris et al.,1999;Pasley et al.,2004;Sander et al.,2005;Vuilleumier et al.,2001;Vuilleumier,2005;Whalen et al.,1998)。

比如,在Vuilleumier等人(2001)的实验中,两对视觉刺激(一对房子和一对面孔,包括一张恐惧面孔和一张中性面孔)随机出现在注视点周围四个象限内,要求被试注意特定的一对空间位置并作出刺激是否等同的判断。结果发现,不管是否处在被注意位置,恐惧性面孔总比中性面孔引起更强的杏仁核激活。而Anderson等人(2003)让被试注意在空间上重叠的面孔或者房子并做出相应的性别或者位置判断。结果发现杏仁核对恐惧面孔的激活程度并不因注意客体的改变而改变。同样,Sander等人(2005)在听觉领域采用双耳分听范式发现,不管愤怒嗓音出现在注意耳一侧还是忽略耳一侧都比中性嗓音引起更强的杏仁核激活,并且这种杏仁核对愤怒嗓音的加工优势并不因所注意的听觉内容从情绪加工无关的说话人性别(Quadflieg et al.,2008)或是语音的词汇类别(Ethofer et al.,2009)转到嗓音所携带的情绪信息而增强。以上研究都提示,杏仁核对负性情绪的加工与空间注意或者客体/特征注意都不存在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采用视觉后向掩蔽范式,被掩蔽的恐惧面孔虽然处于阈限下水平不能引发被试的意识觉察,但却能引发杏仁核的激活(Morris et al.,1999;Whalen et al.,1998),并且这种阈限下内隐的视觉情绪加工与上丘和丘脑后结节与杏仁核的功能连接相关(Morris et al.,1999;Vuilleumier,2005)。这种无意识水平的情绪加工在采用双眼竞争范式的研究中也被观察到,相比“看不见”的非面孔,“看不见”的恐惧面孔可以激活杏仁核却不能激活与复杂视觉客体分辨相关的下颞叶皮层(Pasley et al.,2004)。对情绪刺激的无意识加工说明人脑的情绪加工的确存在以杏仁核为核心的皮层下通路,为情绪的自动化加工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3.注意对杏仁核情绪加工的影响

3.1情绪加工受到注意资源负荷的制约

对情绪的自动化加工理论首先提出质疑的是Pessoa等人(2002)的研究。他们认为Vuilleumier等人(2001)没有发现注意与情绪加工的交互作用是因为实验任务对注意的要求不高,如果加大实验任务的注意负荷,在注意资源极度有限的条件下对情绪刺激的自动化加工的优势则不会出现。具体而言,他们让被试注视中心点呈现的恐惧性面孔或中性面孔,实验任务是判断面孔性别或者判断外周(一左一右)呈现的两个条棒是否方向一致。结果发现,杏仁核对恐惧性面孔的激活优势只在做性别判断条件下(注意条件)出现,而在做更难的外周条棒方向判断条件下(非注意条件)不出现。因此,他们提出,情绪刺激对注意的自动捕获和自动化加工只在注意资源十分充足没有被当前认知任务占据的条件下成立。这种注意资源可获取度对情绪自动化加工的制约现象在随后的各种通过调节认知加工难度和注意负荷研究情绪,注意交互作用的实验中得到了印证。无论是调节情绪性面孔外周两侧呈现的条棒的方向差异大小(Luo et al.,2010;Pessoa,Padmala,&Morland,2005),情绪刺激呈现的时间(shafer et al.,2012),或者字母探测时无关干扰物的数量(Bishop et al.,2007),结果都证实,当情绪性刺激处于注意范围之外时(与当前实验任务无关),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自动化激活优势只在低注意负荷和低认知加工难度条件下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研究都只是在同感觉通道调节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与否,而在自然环境中,人们需要将注意力在不同的感觉通道转换。如果情绪性刺激的加工真是自动化过程,那么就算情绪性刺激处于当前注意通道之外也能自动捕获到注意引起杏仁核的激活。然而最近一个同时呈现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的跨通道人类fMRI研究发现,当被试判断说话人性别时(注意听觉通道),杏仁核对愤怒嗓音的激活显著强于对中性嗓音的激活,而这种杏仁核对情绪性嗓音的激活优势在被试做视觉符号分类(注意视觉通道)条件下则没有被观察到(Mothes-Lasch et al.,2011)。因此,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一种观点认为,情绪加工并非传统认为的是一个完全自动化的过程,事实上,情绪加工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苛刻的认知加工条件下需要注意机制的参与(Pessoa,2005)。

3.2选择性注意增强杏仁核情绪诱发反应

一方面,杏仁核对情绪刺激的加工是否依赖于注意充满了争议,另一方面,选择性注意是否可以自上而下地增强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也有不一致的发现。使用面孔作为视觉刺激的人类脑成像研究都发现,恐惧性面孔对杏仁核的激活程度在其空间位置或者面孔本身被注意条件下(任务相关)总是强于不被注意条件下(任务无关)(Anderson et al.,2003;Pessoa et al.,2002,2005;Pourtois,Spinelli,Seeek,&Vuilleurnier,2010;Vuilleumier et al.,2001)。而使用嗓音作为听觉刺激的脑成像研究却发现,杏仁核对愤怒嗓音的激活程度在注意或者不注意其空间位置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Sander et al.,2005),在注意其情绪相关的声学特征或者情绪无关的声学特征时也没有显著差异(Ethofer et al.,2009;Quadflieg et al.,2008)。但杏仁核对威胁性声音的加工并非是一个强制性自动化过程(Grandjean et al.,2005),因为虽然在同感觉通道变换所注意的空间位置或者更精细的声学特征无法调节情绪性嗓音对杏仁核的激活,但将注意资源从视觉通道转向听觉通道却能显著提高杏仁核对情绪性嗓音的反应(Mothes-Lasch et al.,2011)。

对注意一情绪交互作用的考察也触发了实验动物的研究。比如,Du等人(2012)发现,恐惧条件化后的复合纯音组(成为一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威胁预示刺激)能快速引发清醒大鼠杏仁核外侧核的频率跟随反应(一种神经元群的锁相反应1。并且当这个条件化刺激与掩蔽噪音在知觉上来自不同的空间位置时,相对两者在知觉上占据相同的空间位置,大鼠能更好地将注意资源分配到条件化刺激上而忽略掩蔽噪音,这种条件化刺激与掩蔽刺激的知觉空间分离所带来的空间注意增强伴随着大鼠杏仁核外侧核对条件化刺激频率跟随反应的增强。这说明,在清醒大鼠中,空间注意可以自上而下地增强杏仁核对威胁刺激的神经反应。

尽管注意机制和情绪机制都是为了能更快更好地探测和加工重要信息,两者在皮层下的整合有助于这一功能的实现,但选择性注意与情绪加工在人和动物的杏仁核是否存在叠加作用还需要未来的研究进一步确认。

4.杏仁核情绪性加工:自动化过程和注意调控过程的整合

杏仁核情绪性加工的双通路模型认为,杏仁核存在一条快速的进行粗略加工的皮层下通路和一条加工速度较慢进行精细加工的皮层通路,皮层下通路的存在有助于生物体在感觉信息和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探测威胁刺激(LeDoux,2000;Pessoa&Adolphs,2010;Tamietto&deGelder B,2010;Vuilleumier,2005)。皮层下通路的证据支持不仅来自那些发现杏仁核激活不依赖于注意资源和意识的脑成像研究(Anderson et al.,2003;Morris et al.,1999;Pasley et al.,2004;Sander et al.,2005;Vuilleumier et al.,2001;Whalen et al.,1998),,也因为杏仁核对“粗略”的情绪性感觉信息十分敏感,比如低空间分辨率、模糊的恐惧性面孔(Vuilleumier,Armony,Driver,&Dolan,2003)或者突然出现在视觉外周低视敏区的恐惧面孔(Pourtois,Dan,Grandjean,Sander,&Vuilleumier,2005)。同时人类头皮诱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研究也发现,对情绪性面孔和中性面孔的加工差异在刺激呈现后120ms左右就已出现,这远早于视皮层对面孔精细加工的完成(~170m8)(Eimer&Holmes,2007;Pourtois et al.,2005),,也早于任何的注意调节成分(Eimer&Holmes,2007)。解剖上的证据发现,在啮齿类动物中杏仁核外侧核分别接受从丘脑外侧膝状体和听觉联合皮层的听觉信号输入(LeDoux,2000)。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中,杏仁核分别接受从上丘和丘脑后结节以及下颞叶视觉区的视觉输入(Pessoa&Adolphs,2010;Tamietto&de Gelder,2010;Vuilleumier,2005)。人类脑成像研究也证实,被掩蔽的“看不见”的恐惧性面孔(Morris et al.,1999)或者模糊的恐惧性面孔(Vuilleumier et al.,2003)可以激活上丘和丘脑后结节,而清楚的恐惧性面孔却不激活这两个脑区,而是与梭状回面孔区和纹外视皮层的活动相关。

那么,是否有证据显示,人类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反应存在一个快速的、不依赖于皮层认知机制的自动化加工成分和一个晚期的受到皮层注意机制调节的成分?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脑磁成像技术(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Luo等人(2010)发现,杏仁核的Gamma活动在恐惧性面孔出现30-60ms后显著强于中性面孔并且不受到注意负荷的调节,而在晚期(280-340 ms)却呈现出情绪与注意负荷的交互作用,表现为恐惧性面孔只在低注意负荷条件下引发杏仁核更强的Gamma活动,而在高注意负荷条件下,恐惧性面孔与中性面孔对杏仁核的激活没有差异。同样,Pourtois等人(2010)通过病人颅内电极直接记录外侧杏仁核场电位发现,在早期(刺激呈现后140-290ms),不管注意资源是指向还是远离面孔刺激,杏仁核对恐惧性面孔的诱发电位都显著强于中性面孔,而在晚期(700ms后),杏仁核对情绪性面孔的反应受到注意机制的调节,表现为,杏仁核对恐惧性面孔与中性面孔的反应差异只在注意资源指向面孔刺激时才出现。这两个研究为杏仁核情绪性加工的双通路/双阶段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证实,杏仁核对情绪性感觉刺激的加工的确存在一个早期的不依赖于注意资源和认知加工负荷的自动化成分和一个晚期的受到额-顶叶皮层注意机制调节的成分。杏仁核对感觉刺激的情绪性加工是早期自动化过程和晚期注意调控过程的整合既体现了对威胁刺激的快速探测也体现了高级认知功能对威胁刺激的深度加工和行为决策,这种更整合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和解了之前关于杏仁核情绪性加工是自动化加工过程还是受到注意调控过程的长期争论。

之前对杏仁核情绪性加工的脑成像研究基本采用fMRI技术,虽然fMRI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时间分辨率很差。由于血液动力学的响应较慢,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Dependent,BOLD)信号在刺激呈现5-8s后才达到峰值,并且2s内的BOLD信号通常被赋予一个均值。而杏仁核情绪加工的自动化成分和注意调节成分均出现在2s之内(Luo et al.,2010;Pourtois et al.,2010)。因此,不一致的fMRI实验结果正是因为其低时间分辨率混淆了这两种成分并因为各自的实验设计偏向其中一种。比如,支持自动化加工观点的研究多采用事件相关设计(event-related design)强调早期快速成分(Anderson et al.,2003;Sander et al.,2005;Vuilleumier et al.,2001),,而支持注意调节观点的研究多采用组块设计(block design)强调晚期慢成分(Bishop et al.,2007;Mothes-Lasch et al.,2011;Pessoa et a.,2002)。因此,未来关于杏仁核情绪性加工的研究需要使用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相结合的记录手段,比如MEG fMRI结合ERP,病人颅内电极记录和在动物杏仁核内以及其他情绪加工相关脑区直接记录场电位,旨在对情绪加工的皮层下通路和皮层通路的功能连接以及情绪与注意机制交互作用的方式和时程给出更明确的解答。

化学反应工程绪论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情绪;认知;拓展与构建理论;心境一致性;体育运动心理学

情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随着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对情绪状态诱发及控制技术的发展,认知心理学不只是将认知过程作为研究内容, 而是引入情绪这一重要的影响变量,探讨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这就使得情绪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呈现出交叉研究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又拓宽了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在体育运动中,情绪伴随着整个运动过程,影响着运动的感知、记忆、思维、注意、技能的学习以及动作的完成。情绪已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这一现象已引起广大运动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

但当前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中对情绪问题的研究范围较窄,主流研究一直局限在两个问题上:在竞技运动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赛前焦虑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上;在锻炼心理学中,研究集中在运动锻炼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上[ 1 ] 。在竞技领域中,运动员的高度紧张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都伴随着消极的认知,影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赛前、赛中能否把运动员的情绪调节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这已是每一位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渴望和追求的一种参赛心理状态,也是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心理保证。目前运动心理学家为了降低运动员赛前的高度紧张焦虑情绪,正在总结体育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技术,如“表象训练”,“应激接种训练”,“认知控制技术”等[ 2 ] ,其目的是通过改变(优化)运动员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其运动成绩。

在当前国外更注重积极情绪对于认知影响的研究,现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方法和情绪评定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情绪对于认知影响的研究近年来才见零星的相关报道。笔者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分析法,综合论述情绪对认知过程影响的相关理论、测评方法及研究现状,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开展情绪对知—行的研究和为运动员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1 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相关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 1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 1. 1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 fredrickson认为暂时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对个体的心理、身体、社会资源产生持久的作用,会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扩展个体的应对资源,对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fredrickson 曾来形象地展示“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的作用过程,他特别提到, 这一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每一次的积极情绪体验都会使个体原来的思想或行为模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3 ] 。积极情绪对注意力、认知和行为有扩展作用, 能够拓宽感知、思维和瞬时思维活动范围。由此他还推断出一个限制假设, 就是消极情绪可以限制这些范围[ 4 ] 。b a rba ral. fredrickson和christine b ranigan验证了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积极情绪下的被试想要做的事情多于消极情绪的被试,中性情绪的被试也有很多想要做的事。体验到积极情绪的被试更愿意参加户外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游戏和社会性活动。而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人则表现出愿望减少并伴随反社会或求助于他人愿望的增加[ 4 ] 。李淑娜的研究验证了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消极情绪则起阻碍作用[ 5 ] .卢家楣、贺雯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即低状态焦虑的个体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和变通性上好于高状态焦虑的个体(低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放松、愉悦、积极的,而高状态焦虑的个体情绪表现大多为紧张、消极的) [ 6 ] 。目前大1. 1. 2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强调了积极情绪对于个体的认知、行为的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多集中于运动员赛前焦虑调节问题的研究,往往忽视了对积极情绪这一人类积极品质培养的研究。那么积极情绪在体育运动中能起到多大作用,是否能够促进运动记忆和技能的掌握。巫会朋、张翼等曾对某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跨栏课实施积极情绪培养的教学手段,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学生的技评成绩、及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7 ] ,这说明积极情绪对于技能的掌握有积极作用,可以将培养积极情绪的教学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刘晓茹、王丹丹认为运动成绩较优组的运动员赛前焦虑水平较低, 自信心最高[ 8 ]。比尔·摩根曾提出了优秀运动员心理剖面图,强调了优秀运动员的活力水平高于常模水平。目前,在竞技领域,大多研究都是将成绩作为因变量,将运动认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较少对运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此外,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与运动中的积极情绪的差异,惯常的积极情绪对认知的促进作用是否对运动感知觉、运动思维、运动记忆等运动认知有正迁移,运动员在运动中的积极情绪对非操作技能学习的认知过程是否也存在积极作用,这些都是以后需要探讨的问题。

1. 2 心境一致性理论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1. 2. 1 心境一致性理论 心境一致性理论是指个体对事件进行信息编码、加工时与当时情绪相联系,当下次再出现某种情绪时会有选择性地回忆起与之相一致的信息。其中包括与当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容易得到更多的认知加工;回忆时对与当时情绪相一致的信息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联想网络模型: bower提出的联想网络模型认为,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伤等)是以节点的形式储存在认知系统中的,相关事物通过节点相联系。当某个情绪节点被触发后,与之联结的相关网络将被激活。相关网络包括相应的生理、行为反应,相关主题及相应的情绪事件。当快乐情绪节点被激活时,相应的网络也随之激活,包括快乐情绪的生理、行为反应,并且更倾向于加工或回忆起愉快事件。毛浩然认为处于积极情绪的个体能相对有效地记忆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词汇[ 9 ]。李芳在研究初中生的情绪一致性效应时,发现此效应显著,正性情绪促进学生对正性材料的记忆,负性情绪促进学生对负性材料的记忆[ 10 ]。刘新学、张福娟在研究中指出,品行障碍青少年被试(工读生)在实验中表现出对于攻击与愤怒词汇的反应偏向[ 11 ]。高鹏程、黄敏儿认为对快乐或威胁信息的关注和加工与个体特质焦虑水平有关,低特质焦虑的被试无论在紧张和平静状态下都对快乐信息敏感,高特质焦虑被试在平静和焦虑情境下对威胁信息更敏感,并且不易转移。但没有对愉快情绪下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被试的注意偏向进行研究[ 12 ]。对于这些与模型不一致的效应该模型无法解释原因,但由此模型可以看出,通过诱发积极情绪状态可以避免个体对消极情绪事件的加工与回忆。情绪、信息等价模型(aa i) : schwarz和clore认为情绪一致性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个体做出评价时依据当前的情绪状态,而当个体意识到情绪源时,这种情绪一致性消失。该模型指出当个体无法意识到情绪源时,情绪才会影响个体的认知。

个体在积极情绪体验下,对当前信息易做出相应的积极反应;个体在消极情绪体验下,则易做出消极反应。此外在积极情绪下个体将情境判断为有困难、有威胁的,个体会采取局部的精细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而积极情绪下个体会认为当前情境是安全的,会采取自上而下的简单的启发式加工。高妍春[ 13 ]和庄锦英[ 14 ]的研究都为该模型提供了证据,由于局部的精细加工方式导致消极情绪的个体产生较少的错误记忆。该模型对情绪如何影响认知做出了解释,但无法解释那些在实验中通过电影、音乐、图片所诱发情绪状态等方法下,那些能够意识到情绪源的个体产生的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原因。此外,该模型只交代了情绪对个体认知反应的影响,忽视了情绪在注意、编码、回忆等方面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情绪浸润模型(a im) :情绪浸润是指在个体学习、记忆、注意和联想等一系列认知过程中,情绪有选择性的影响甚至成为信息加工的一部分,使得加工结果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

该理论将人的加工策略分为四种: ①直接进入策略:该策略主要依靠已存贮的知识经验进行认知加工,用于那些低个体相关,熟悉的或者没有情绪、兴趣等其他要求的认知任务。②动机驱动的加工策略:该策略用于规定了认知目标,不仅要求准确的动机,还包括具体目标控制和导引的信息搜索与判断过程。③启发式策略:该策略用于那些相对简单,低关联性,缺乏与任务相关知识经验,无明确认知目标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容易受到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如当时的情绪。

此种策略下情绪浸润容易发生。④冗繁加工策略:该策略用于相对复杂的,需要动用大量资源,但动机目标不明确的具有建构性的任务。这种策略下也容易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

a im模型将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发生根据不同加工策略进行了区分,指出了情绪一致性产生的条件。可以对那些并未产生情绪一致性效应和无法证明情绪对认知产生影响的研究做出解释,可能是由于认知任务相对简单而采取了直接进入策略.但该模型并未指明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具体影响过程。

1. 2. 2 心境一致性理论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从心境一致性理论得到一些启发,如情绪、信息等价模型(aa i)告诉我们,在运动训练竞赛中,教练员要指导运动员识别情绪产生的原因,这样运动员的情绪调控方法才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如果积极情绪促进运动记忆,那么错误的运动记忆是否也会增多。人在消极情绪下会给予消极信息更多关注,并且回忆出与消极情绪一致的事件,而积极情绪恰好相反。那么如果运动员在赛前处于消极情绪时,可能会回忆起以往失败的情境,而积极情绪会让被试回忆起更多的成功场景,会提高运动员赛前的自信水平。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家运用音乐调节法调整运动员的赛前情绪是符合心境一致性理论的。音乐对于人们的身心有极大影响,其原理主要是音乐的和谐与共振引起机体的相应反应。不同音调、不同旋律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 15 ] 。曾有人做了一项研究,观察音乐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作用,在比赛前系统地向159名举重、柔道和古典式摔跤运动员播放三种具有心理调节作用的功能音乐:诱导性音乐、松弛性音乐和动员性音乐,结果发现,这些音乐能使运动员有效地控制赛前的紧张,间接地对他们进行了心理暗示以取得比赛的胜利[ 15 ]。当前对运动员赛前情绪过度紧张进行调节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表象调节法:

赛前运动员在脑中清晰地重现自己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最佳表现,体验当时的自我感觉和情绪状态,以增强信心,提高运动成绩。这种方法也是符合心境一致性理论的,但为什么最优秀的运动员即使采用过这样的方法训练,在       赛中也收不到较好的效果呢? 我们在这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较少,理论性研究较多。心境一致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平时训练和竞赛中对运动员最佳表现不能只关注运动员当时完成动作的整体感受过程,而是同时必须要注意运动员当时处在的环境,如果我们在平时表象训练时能把当时的环境呈现给运动员,这对运动员积极情绪的唤醒、诱导是逼真的和可控的,因为按照情绪一致性理论的观点,在表象训练时如果是生动、切合实际的,并包含适合的情绪时,它往往是最有效的。

2 积极情绪对认知过程影响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 1 情绪的诱发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 1. 1 情绪的诱发方法 随着对情绪诱发的方法逐渐成熟,情绪对于认知过程影响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法。实验室情绪诱发的方法一般有: ①图片诱发情绪。黎志华[ 16 ]、郑希付[ 17, 18 ]

在相关研究中采用了图片诱发的方法,并且郑希付发现图片的诱发效果好于词语的诱发效果[ 18 ]。②电影片段、音乐诱发情绪。李淑娜[ 5 ]、李芳[ 10 ]、barbara l. fredrickson和christinebranigan[ 4 ]都通过播放喜剧、悲剧诱发相应情绪,贾静和刘昌也采取了电影诱发方式研究情绪的生理活动[ 19 ]。高妍春在研究采用了音乐诱发的方式[ 13 ] ,而毛浩然采取图片与音乐相结合的方法诱发情绪[ 9 ] 。③词语、阅读材料诱发情绪。词语诱发主要是通过呈现正性、负性词语使个体产生相应情绪。

阅读材料诱发主要是让被试看几则笑话或悲伤故事,庄锦英曾采用过相关方法[ 14, 20 ]。④其他诱发方法:如依靠成绩反馈诱发正负情绪;回忆成长经历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21 ] ;根据被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指导语诱发,卢家楣和贺雯在诱发学生的焦虑情绪时告知被试即将进行一次重要的考试[ 6 ] ;高鹏程和黄敏儿通过“数字倒数计算任务”诱发被试焦虑情绪[ 12 ]。由于情绪的诱发是在实验室中主试采用一定手段实施,多使用图片、电影片段诱发,很少涉及被试的个人经验,因此需要考虑情绪诱发的外部效度(生态效度) ,也就是说诱发的情绪是否和现实生活中所产生情绪相一致。因此有些实验通过对被试进行测验,然后进行成绩反馈或者通过事先调查能够引起被试情绪反应的相关事件来诱发被试情绪。

2. 1. 2 情绪的诱发方法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在体育运动中,除了听音乐,看电影,通过表象以往的成功运动经验以外,也可以借鉴图片诱发情绪的方法。在运动员训练疲劳、赛间休息时,可以翻看有激励运动员意志、调整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相关图片,让运动员去感知,去联想,这种方法既能达到激励放松心情的作用,又方便易行。此外,用词语诱发情绪的方法给教练员一些启示,在对运动员进行技能评价时,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多使用正性词汇,从而达到激励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结合运动项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游戏来激发情绪。巫会鹏、张翼在跨栏的教学实验中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采取了以下手段: ①更新训练手段,丰富训练内容;②教练与运动员之间要建立起融洽的关系; ③提高运动员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④注意口头评价的艺术; ⑤适量负荷原则[ 7 ]。

2. 2 情绪的评定方法及其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2. 2. 1 情绪的评定方法 实验室情绪评定的方法分为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和生理指标。主观体验包括: ①形容词核对表。②维量等级量表和分化情绪量表。面部表情包括: ①圆形量表、三维模式图。圆形量表分为两个轴,主轴从愉快到不愉快分为九个梯级,另一个轴是注意2厌弃轴,被试根据照片人物的面部表情在两个轴上进行评定。三维模式图是在圆形量表的两个维度上增加了睡眠—紧张维度。②伊扎德等人的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 ,表情辨别整体判断系统(affex) 。生理指标包括: ①皮肤电; ②循环系统;③语图分析; ④脑电波; ⑤生化指标[ 22 ]。目前大多数研究仍使用主观体验进行评定,而主观评定和客观生理指标相结合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2. 2. 2 情绪的评定方法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在体育运动中对情绪的评定主要分为心理量表和生理指标。心理量表以测量焦虑的问卷为主,如斯皮尔伯格的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调查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焦虑测验,马腾斯的竞赛状态焦虑问卷。心理量表的缺点在于运动员可能无法意识自己的焦虑情绪,即无意识焦虑;运动员故意伪装自己的焦虑情绪,按照社会期望的回答问题;心理量表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需要进一步思考;大多数的心理量表集中于消极情绪,对于积极情绪的评定较少。生理指标主要是对外周神经系统指标的测量,如心率、血压等,而许多研究表明同一生理反应标准是不能反应不同个体的主观情绪的。情绪是受大脑中枢系统控制的,情绪的评定方法对我们的启示是运动情绪的研究也应考虑脑电波、脑成像等相关指标。此外,也可以通过分析面部表情来研究情绪。

3 结束语。

情绪对于认知过程影响的研究在我国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引起广大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积极情绪的扩展和建构理论”、“心境一致性理论”对于我国学者在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开展积极情绪与认知的交互影响研究以及探讨对运动员积极情绪的培养措施和手段是非常必要的。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激发运动员的认知积极性和拼搏进取精神,而且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发展更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 1 ] 张力为, 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0.

[ 2 ] 姚家新。 运动心理学[m ].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07: 207.

[ 3 ] 任俊著。 积极心理学[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89297.

[ 4 ] b arbara l. fredrickson, christine b ranigan. positive emotions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2action repertoires [ j ].psychology press, 2005, 19 (3) : 3132332.

[ 5 ] 李淑娜。 问题背景、情绪影响创造性的研究[d ].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2007.

[ 6 ] 卢家楣, 贺 雯, 刘 伟, 等。 焦虑对学生创造性的影响[ j ]. 心理学报, 2005, 37 (6) : 7912796.

[ 7 ] 巫会朋,张 翼,连远斌。 积极性情绪对运动训练的影响[ j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16 (2) : 28229.

[ 8 ] 刘晓茹,王丹丹。 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与运动成绩关系的研究[ j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3 (5) : 1252127.

[ 9 ] 毛浩然。 愉悦情绪对英语情感词汇记忆的效应[ j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45 (4) : 1672171.

[ 10 ] 李 芳。 情绪一致性的发展研究[ d ].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2008.

[ 11 ] 刘新学,张福娟。 工读生情绪一致性记忆实验研究[ j ]. 心理科学, 2007, 30 (1) : 1732176.

[ 12 ] 高鹏程,黄敏儿。 高焦虑特质的注意偏向特点[ j ]. 心理学报,2008, 40 (3) : 3072318.

[ 13 ] 高妍春。 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 d ]. 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2006.

[ 14 ] 庄锦英。 情绪影响认知加工策略内隐机制的实验研究[ j ]. 心理科学, 2005, 28 (4) : 8522854.

[ 15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悉尼奥运会心理咨询手册[m ].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2000.

[ 16 ] 黎志华。 情绪影响再认的行为与erp研究[d ].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2007.

[ 17 ] 郑希付。 焦虑情绪与启动情绪两种状态下的记忆信息处理[ j ].心理科学, 2005, 28 (2) : 3512355.

[ 18 ] 郑希付。 不同情绪模式图片和词语刺激启动的时间效应[ j ]. 心理学报, 2004, 36 (5) : 5452549.

[ 19 ] 贾 静,刘 昌。 影片片段诱发情绪的生理活动研究[ j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10) : 118721188.

[ 20 ] 庄锦英。 情绪、边框影响决策认知过程的实验研究[ j ]. 心理科学, 2004, 27 (6) : 1340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