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第1篇

1.1农业总体状况及特色农业发展现状评价

2010年宁南山区八县地区生产总值共计18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7.3%,26.7%,45.9%。农业在宁南山区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农业总产值6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3%,但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28hm2,且川地和梯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47%。尽管近几年来决策部门一直在强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但从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数据看,宁南山区的农业格局并未发生很大改变,粮食作物在农业中仍占据主要地位,粮食播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大,但优质粮食作物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低。如2009年稻谷与小麦等基本粮食作物产量为330260t,仅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2.6%(表1)。此外,粮食作物的产出水平也较低。宁南山区的人均粮食产量约为621kg,其中人均小麦和稻谷产量仅为113kg,远低于宁夏全区及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作物经营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未来宁南山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提出新思路和突破点。与传统农业相比,特色农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但目前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特色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还比较低,2010年仅约为37%,且经营规模的增长还存在波动(图1)。特色农业在宁南山区的发展同样受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巨大的土地人口压力的制约,且由于当地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足够的经验,使得特色农业经营门槛高、风险大,导致当前特色农业发展缓慢,迫切需要综合稳定的发展模式的指导。未来宁南山区发展特色农业依然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很强的紧迫性。

1.2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条件分析

宁南山区生态脆弱,但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作物资源,同宁夏其他地区相比,宁南山区发展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玉米(Zeamays)等特色粮食作物,以大棚蔬菜为特色的设施农业作物,间作经营特色苗木、花卉、药材等特色作物以及以滩羊、肉牛为特色的畜牧业优势显著。目前已经形成了“原州马铃薯”、“西吉西芹”、“彭阳辣椒”、“六盘山珍”、“盐池滩羊”等一批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宁南山区内部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理环境拥有的农业资源也各具特色[7]。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非常适宜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作物的种植;六盘山土石山区降雨相对较多,优质苗木、花卉及黄芪(Leguminosae)、党参(RootofPiloseAsiabell)、甘草(Glycyrrhizae)等药物资源丰富;河谷川道生态经济区拥有良好的设施蔬菜等经济作物发展条件;北部干旱区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宜枸杞(Lyciumchinense)、硒砂瓜、红枣(Ziziphuszizy-phus)等特色经济作物以及甘草等中草药的种植。

1.3特色农业的空间布局

当前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呈现出作物种类多样化、经营方式多样化的趋势,特色农业在不同的县区各具特点。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可以粗略归纳为以下5种类型(附图18):一是特色粮食作物种植业,主要有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其中玉米、马铃薯在原州区中部和北部地区及西吉县东北部多采用农业示范基地的经营模式,种植面积大,易于发展规模经营;小杂粮主要分布于盐池县南部地区及彭阳县部分地区。二是特色设施农业,以西芹,西红柿,圆葱等蔬菜作物种植为主,主要分布于同心县西部、海原县东部和原州区中部地区的清水河川道区,西吉县中部的葫芦河川道区以及盐池县西部等地;设施农业技术和管理要求高,因而多由大规模龙头企业带动。三是特色兼作经济作物种植业,包括苗木、花卉、药材等,主要分布于隆德县和泾源县等降水相对较多的山区,这些作物的经营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综合效益,但容易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四是其他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业,包括枸杞、硒砂瓜、圆枣、小茴香,苹果等区域特色经济作物,这类特色作物经营相对分散,如枸杞、硒砂瓜和圆枣主要分布在宁南山区北部的同心县和海原县,小茴香主要分布在海原县西安镇等地,苹果等果木林主要分布在彭阳县等地。这类作物的经营大多相对分散,但较低的劳动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使得个体经营的区位优势明显。五是特色畜牧业,包括北部盐池、同心等县的滩羊养殖和南部原州、泾源等区(县)的肉牛养殖。宁南山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畜牧业发展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品种优势,近年来更表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2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2.1发展特色农业的三个基本目标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必须与发展地区的资源禀赋与自身特色相适应[8]。由于宁南山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发展特色农业需要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探讨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应当以实现以下三个基本目标为前提:一是农民增收目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发展特色农业的根本目标,也是提高农民参与特色农业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在实现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才能加快农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保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推进。二是生态恢复目标,宁南山区生态脆弱,对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必须放在发展宁南山区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以获得必要的生态效益,才能够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生活改善目标,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发展农业的最终目的,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应当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特色农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进而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不同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侧重点不同,实现的主要效益目标也不同。在对宁南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中,需要在综合三个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最优发展模式,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9]。

2.2特色农业发展模式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特色农业与基础农业之间的关系。目前宁南山区农业经营依然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证,越是贫困的地区,对基本粮食作物经营的依赖性就越强,而特色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出路,基础农业与特色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使农民摆脱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的束缚,同时要保证基本的粮食经营补贴,稳步推进商品粮建设,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才能实现特色农业的大跨越、大发展。其次,要与其他生态农业模式协同发展。由于宁南山区特殊的脆弱生态背景,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放在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特色农业模式应当与休闲农业、景观农业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相结合,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利用六盘山品牌资源,将花卉精品农业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打造黄土丘陵人造梯田等大景观,将设施农业基地建设与景观农业相结合;规模化的特色牧草种植业与草畜业协同发展,以实现产业一体化。最后,要以县域特色农业经济为基础。宁南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不同区县之间特色农业资源差异很大。特色农业资源在区域内部既存在趋同性,又存在竞争性。发展县域经济最容易发挥特色农业的区位优势[10-11]。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确立,需要以县域经济为立足点,同时还要考虑各区县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实现区域优势最大化。

2.3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现状及目标,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可按照生产要素和产业化进行分类。按生产要素分类的模式包括区位农业模式、示范农业模式和工程农业模式,产业化分类包括创新组织结构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企业带动模式,将两者相结合进而提出3种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3.1区位农业模式与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区位农业模式就是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区位条件,进行科学的生产分工和区域布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从而实现区域生产专业化,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带[12]。发展区位特色农业,需要打破传统的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因而要与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相结合。实践也证明,特色农业产业化成功与否,不在技术和价格方面,关键在于组织模式的选择[13]。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一方面是要结合区域特色逐步引导产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发掘农民自发的创新实践经验。同时,创新组织结构模式的“创新”并不意味着标新立异,而是要紧密地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与特色农业的实践经验,绝不照搬其他地区即使成功的经验模式,这就需要与区位农业模式相结合。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一种农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而自主创造的典型经验模式,这种模式通常以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农民是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实行统一经营,利润分配,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基本模式,在宁南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中也初具规模,未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将在宁南山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特色农业的创新组织结构模式中,政府还应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宏观调控和组织推动实现对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全面推进特色农业发展。2.3.2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示范农业模式是以实践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为主要目标,引进优质品种和高新农业技术,集中开发和推广示范而形成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基地、种试基地、生产基地,以此推动农业发展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特色农业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高,要通过特色农业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大好形势,大力发展高水平的示范农业,通过示范基地的成功实践,引导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的大面积推广。但示范农业成本高,效益慢,要实现特色示范农业的可持续,就需要将示范农业同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根据市场行情,制定不同的示范农业推广政策。市场主导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和依托,通过市场辐射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特色农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以特色农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为主线,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特色农业的综合效益。市场主导模式要求在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市场的时候,改变传统农业思维,从全球市场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出发,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宁南山区已经建设了原州区万亩供港蔬菜基地、彭阳县长城塬食用菌基地、西吉县吉强西芹标准化生产基地、聂家沟生态小流域示范基地、海原县西安镇标准化生产基地、隆德县观庄乡姚套村百合花卉种植示范基地、盐池县甘草种植示范基地等多个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在市场方面,通过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举办“六盘山冷凉蔬菜节”等品牌宣传及招商引资等手段,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已经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并扩大到了港、澳、台地区及马来西亚、韩国、沙特等国家。未来的特色农业发展,应当继续将示范农业模式与市场主导模式相结合,以保证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促进特色农业的市场化发展。2.3.3工程农业模式与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工程农业模式是指以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为支撑,利用独特的生产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农业形式,如设施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精准农业等。企业带动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资本的企业通过内联农户,外拓市场,同时参与技术研发和农业管理而形成的农业一体化发展形式。工程农业是现代规模化集约农业的重要表现,水资源缺乏是限制宁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农业模式可有效弥补宁南山区资源性缺水的不足,并且拥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但工程农业模式成本很高,必然要求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因而需要同企业带动模式相结合。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可以保证资本投入,能够确保工程农业模式的实行。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经济效益必须依赖良好的农业设施基础,工程农业可以带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工程农业与企业带动相结合,才可以取得企业、农户、农村的多方共赢以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实现。目前,宁南山区在河谷川道区发展设施农业,沿黄灌区发展节水农业,水土流失区发展旱作集水农业,在六盘山土石山区发展以林木花卉药材为代表的精准农业,取得了初步的综合效益。同时,这些地区广泛采取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特色产业组织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是这种模式的关键。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品牌创建和市场开拓能力,基地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资源,农户通过农地流转可以提供土地与劳动力,三者的结合实现了经济要素向特色农业的强力集聚。未来,这种模式还将在宁南山区的特色农业建设中发挥巨大潜力。

3结论

第2篇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解放生产力,也逐步发展特色农业,以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法各具特色,并且成效显著,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印度模式

印度是亚洲第二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当丰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之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农业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1.加强智力投资,进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之初,其农业发展十分落后,虽然进行了长达40年的“”,但成效甚微,土地所有权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作物产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尤其是60年代中期,严重的旱灾造成全国性,引发印度农业空前的危机。这场危机也促使印度政府更加正视农业发展,一方面加强智力投资,对农业科研教育系统大量投资,同时通过建立一个设计良好的农业推广网络,向农民传播新技术。从1950-1967年村社发展计划和推广服务网络是改革农业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发动“”。60年代印度发起“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完善水利灌溉系统,提高产量。60年代初,印度培育出“墨西哥小麦”,每公顷可产14025公斤,60年代中期,“菲律宾奇迹稻”问世,每公顷单产达22500公斤。“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使印度的粮食基本实现自给。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又发起了“白色革命”,选用高产优良的奶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80年代末,印度又提出“蓝色革命”的口号,大力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快人才、技术的引进,增加对海洋捕捞业和淡水养殖业的资金投入。20世纪末,印度再次提出“金色革命”的蓝图构想,研发、改良并推广园艺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研发果物、蔬菜冷鲜储藏技术和加工、运输技术。

2.开展农村计算机革命

印度农村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末一些大型计算机公司联合推出的“农村互连工程”,该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电子知识普及活动并建立了电子集市项目,旨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间数字化水平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计算机革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为服务农村,专门设立了农业呼叫中心、农业广播电台、农业电视频道等。农业呼叫中心与当地的农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连线,由专业的农业毕业生或农业科研人员接听,接收农民询问并给予解答,对于无法立即解答的疑问在咨询教授或专家后再予以回复。农业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主要播报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密切相关的农业新闻和资讯,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此外,为促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还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如“邮车网络”是印度政府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推出的无限网络计划,通过在公共汽车上安装无线互联网收发机,为农民提供农业新闻和气象信息。同时,在全国农业市场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国家信息中心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许多专业化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数据库、花卉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网站维护和数据信息更新,为广大农民用户开展农业生产提供最全面、最时新、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巴西模式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世界农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巴西起着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巴西农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已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对改造巴西传统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商品率、土地出产率、农产品出口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政府切实推行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巴西政府农业政策的基本要点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以增加农民尤其是中小农民的收入。具体农业政策包括:

(1)改革并推行农业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政府颁布了《新土地税收法》,确定了贷款金额需由生产成本的实际需求确定。根据这一法律,每年国家货币委员会在农作物播种期之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每种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基数,同时公布每种农作物贷款的最高限额,中小农户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90%,大农场主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80%。此外,为鼓励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出产率,政府在农业信贷政策上还做出特殊优惠。

(2)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受财政压力影响1985年起政府逐渐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农产品价格委员会规定的最低价格时,由联邦政府直接收购、提供贷款或是预支贷款。这一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鼓励出口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鼓励出口计划”巴西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不设任何限制,且努力消除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为巴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巴西农产品在世界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优势,同时也促使巴西农业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出口优质产品,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农业合作社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农业生产者势单力薄无法在农业领域参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早在1988年,巴西宪法就正式确立了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赋予了合作社经营自,使合作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合作社的宗旨是立足农业,为社员提供全面服务,基本准则是自愿参与、民主管理。巴西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有效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巴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挥了重大作用。纵观巴西农业合作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符合众多农场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二是政府对合作社的高度重视,将支持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

3.走科技兴农之路

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是巴西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巴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研与推广体系,形成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农之路。巴西的农业科研推广应用体系以农科院为龙头,以农牧业研究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两大公司为核心实现了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实际运用的成功转化。同时,巴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巴西农业的生产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前面两个发展中国家可知,尽管两国“特色之处”各不相同,但其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依旧有章可循,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发展。

(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的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对农业的首要贡献是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印度、巴西等国为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农户购买机械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并且,为保证农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和使用新型农机,还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科技对农业的其他贡献体现在实现了农业生物化、化学化和信息化。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印度陷入了粮食危机,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发起的“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大国,科技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普遍意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科技体制和历史等原因,农业研究一直不被重视,农业科研投入的不足加上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的农业科教水平亟待提高。要改变这一格局,需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部门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只有资金和人才同时到位才能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大力倡导改进和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不断重视农业对外交往。按照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对外交换品种资源,交流农业技术经验,不仅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同时促进本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进步。纵观世界各农业大国,其民间农业合作组织都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政府也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立法保障。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组织,是农户和市场、农户和政府的纽带,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值,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政策参与、技能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和农业合作等方面合作社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发挥政府主导效用,大力整顿、重塑各类合作社,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带动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社员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有效地经济引导外,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让合作社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朱丕荣.印度的农业政策变革与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技术研究所《通讯》1992第2期.

[3]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黄东贤.印度农业的最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04第6期.

[5]蒋和平,辛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与模式[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李正东主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七辑)》[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朱丕荣.《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对外开放》[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J].经济学家,2009第10期.

[9]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第3篇

关键词:一村一品;龙头企业;比较优势;“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二战之后,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村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大分县也面临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的局面。该县位于日本西南部,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农业规模小,其生产的农产品仅能维持温饱,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落后于周边其他农村。大分县的知事平松守彦先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运动,以农民为决策主体,从当地的区位、资源、自然优势出发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由于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该运动推出后成效明显,大分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大分县仅有4项特产,如今已经培育出330余种特色产品,总产值达10多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一村一品”在日本的成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此后,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法国等20多个国家前往日本进行考察,很多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模式,“一村一品”成为很多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一、“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村一品”实质上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是相较于其他地区或本地区其他产品的优势。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理性的农民会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后,其他农民也会选择生产该产品,在政府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扶持下,该区域会逐渐形成以该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格局。例如,日本的大分县,该县的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匮乏,只有当地的温泉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于是,大分县对当地的温泉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将当地打造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优势农产品很难被模仿,即使存在多个地区选择同一主导产品的情况,也要全面地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产品的一个特色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主导产品兼具特色和精品。“一村一品”不同于传统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选择主导产品,但相比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村一品”的核心更多侧重于“精品”、“特色”。要将“一品”更好地推广出来,不仅是培育主导产品,还要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融入产品中,使特色产品体现出当地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氛围,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不再只考虑解决温饱,同时开始追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村一品”顺应了这种消费趋势,利用错位竞争策略,将产品特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某种资源禀赋的地区培育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地域和农产品均没有绝对的优劣,只要重视市场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创新,都可以找到产品的卖点和市场缝隙。市场需求是检验产品特色的重要标准,塑造主导特色产品要使其功能和内涵符合市场的需要。

(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过去在很多农村,缺乏对农业生产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受到信息、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单个农户家庭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一村一品”是一种标准化、专业化的集体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变粗放式的分散生产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生产。它确定了特定区域的主导产品,集中该区域内所有生产要素发展一个重点产业,实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品种、生产技术到生产管理,均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一)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对接。目前,我国发展“一村一品”的模式主要分为:政产学研支撑型、服务组织带动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我国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合同契约、专业合作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型与其他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对高新技术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较小,对于大部分地区都能普遍适用。龙头企业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可以成为衔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在充分挖掘当地主导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能科学地依据市场需要对主导产品进行定位。八角溪村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土壤富含硒、锌等元素,发展茶叶的优势突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沩山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以茶叶为主导产品“一村一品”建设。该企业对于主导产品的选择非常精准,沩山为高山盆地地形,年降水量达1,670毫米,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其茶园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层深厚,含丰富的腐殖质,非常适合名优茶的生长。结合当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沩山茶叶公司推出了从平价到高端价位的一系列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的特色对其进行全力打造,将特色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地的沩山毛尖是沩山茶叶中比较大众型的产品,价格和口感都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尽量保留毛尖本身的纯正和原生态,塑造沩山毛尖绿色、健康的产品形象,龙头企业只对毛尖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它在同类大众型茶叶中突显特色。同时,沩山茶叶公司也对高端系列的富锌富硒茶和高山有机茶全力打造,着重宣传它们的功效,例如养生和保健上的效果,满足了一批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虽然企业经营的茶叶种类多,但每种茶叶都充分体现了沩山茶叶的特色,从产品的名称到具体的口感和功效,都代表了沩山茶叶特殊的品质。通过龙头企业多年来对于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的精准把握。八角溪村的产茶收入已经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全村茶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茶产业收入突破15,000元,为村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龙头企业的科学经营与农户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具体实践中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而是与农户关系密切,且具备较强带动能力,能够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和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能培训的企业。这些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是其联结的基本保障,在共同利益下,企业会切实考虑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诉求,积极帮助农户改变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将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到农户中。同时,企业也会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将其先进的种植理念传播给农户,充分发挥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作用,为“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沩山茶叶公司为例,公司在其茶叶基地内雇佣农户按企业的标准进行茶叶种植,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全程监管生产过程,使得企业对茶叶基地的规划有了更大的自。茶园基地完全按照有机生态的标准进行严格把关,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采摘纯天然茶叶。在施肥、除草等技术问题上,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和高校茶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将新技术向农户推广,将生态有机肥料在专业农户中普及,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方式。2012年底,该企业建成富硒有机茶标准化茶园10,000亩及多个名优茶出口基地。龙头企业对技术传播的重视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先进种植理念的农村能人积极投入生产,这些农村能人将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人才基础,使得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在经营管理上,龙头企业对于灵活的市场变化具有比农户更敏锐的感知,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并制定科学的推广及营销策略,并及时根据市场反响进行调整,弥补了农户缺乏市场意识的缺陷。

(三)龙头企业的资本集中于主导产业。与“一村一品”其他的带动主体相比,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积累扩大投资规模,并将资金投入集中在主导产业,使当地“一村一品”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当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还可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其他环节或周边区域进行投资,支持“一村一品”向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沩山茶叶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茶园占地面积1,000亩,配有完善的制茶和包装设备,拥有现代先进成套的毛尖制茶机械设备、200平方米的保鲜贮藏库及真空无氧包装设备,已经成为集茶叶培育、精加工、销售和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现阶段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完善区域内“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沩山茶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相传密印寺内有老禅师精于制茶,并能辨别产茶的绝佳地理位置,沩山茶为他始创,从唐代到清代一直被列为贡茶。根据这段历史传说,2014年龙头企业自主研发了沩山密印寺禅茶,并将这种当地特色的茶叶文化作为产品宣传的重点,通过媒体传播的途径宣传提升。在企业投资建立的官方网站上,着重介绍了沩山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触动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使主导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区分,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具有标志性的品牌形象。为了进一步深化主导产品的品牌价值,龙头企业开设了品牌专卖店,并为部分产品注册了商标,其中包括沩山有机毛尖、沩山有机绿茶、沩山银针、沩山毛尖、沩山密印寺禅茶等。八角溪村地处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2010年沩山茶叶公司拓宽和新修通茶园公路5公里,修建了3G通信塔,为20公里的环线旅游观光走廊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龙头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科研综合大楼,也对提升沩山旅游接待能力和宣传推介沩山茶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品”的品牌建设薄弱,主导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品牌是检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顺利打入市场,保持“一村一品”的强劲势头。由于忽视品牌的建设,很多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无法将其转换为品牌优势。龙头企业对品牌的整体运作能力较差,地域品牌通常缺乏整体策划,品牌的传播范围也很窄。一个好的品牌要形成品牌竞争优势,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宣传和保护。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资金积累有限,在这种环境下培育的主导农产品缺乏品牌优势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

(二)龙头企业对专业村的辐射较弱,小户对“一村一品”积极性不强。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专业村来说,农户对“一村一品”的概念不了解,理论指导不清晰,只有少数领头人对“一村一品”有一定研究“,一村一品”面上还没有广泛宣传开。生产大户的农产品是企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从自身利益出发,龙头企业会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提供给种植大户;在合作社内部,技能培训和免费提供的良种也只能辐射到一小部分核心农户。大多数农户拥有的生产面积小,仅依靠企业收购其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农户对发展“一村一品”的动力减弱,因此在很多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依然选择在城市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这是一个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恶性循环。年龄大的劳动力已经拥有长时间的种植经验,种植习惯已经形成,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且效果不一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未来拥有推广技术的资金实力,也同样缺乏年轻的后备人才学习和应用,使“一村一品”呈现出疲软的发展势头。

(三)龙头企业缺乏创新的营销策略,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打造特色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点,很多地区单一地重视产品本身的特色,在市场营销方面却缺乏创新。对于发展“一村一品”的区域,其生产的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品质差异,但在市场上却面临销售难或者产品只能以低价卖出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龙头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带头人,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始终采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没有主动获取科学有效的营销技巧。甚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也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重生产、轻销售。在目前的市场上,农产品的创意营销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而言,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主要是由一部分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起来的,这些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市场资源进行创新营销,增强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很多小企业与其差异悬殊,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四、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一)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进行“低成本创意营销”。低成本创意营销是指,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营销内容和形式,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关注,以达到“低成本大传播”效果的一种营销方式。针对“一村一品”,关键就是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强调该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特殊需求,产品特色越突出,其比较优势就越大。日本在“一村一品”运动中曾注册过一种高级清花鱼品牌,其售价比同类鱼售价高出30%~50%,原因是这种鱼使用当地传统的一根钓丝钓法捕杀。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当地特色,明显划分了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别,也吸引了消费者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使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利用,本地独特的风俗文化将会成为高性价比的营销资源,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尝试。在营销渠道上,如果只是简单地走普通超市的渠道,产品很难进行深度包装,无法体现其品牌价值。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物也大多出于方便实惠的原因,而不是追求高层次的特殊需求,很少会考虑产品的的特色,高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在超市不具备竞争力。要将“一品”的特色塑造出来,必须通过对产品和市场的全面分析锁定消费群体,根据这个消费群体的特征选择营销渠道。

(二)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有助于推动“一村一品”向更高水平发展,企业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优秀人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林类高校合作的方式,举办“一村一品”高校宣讲会,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参与“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并在校园招聘会上吸收一些优秀人才。毕业生加入企业后,要接受为期6个月的半工半读培训,培训期间企业会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并在6个月后与他们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确保高素质人才不会流失。培养创新型乡土实用人才,是使“一村一品”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作社要对农户进行“一村一品”的思想启蒙,帮助其认识当地的资源优势,培养农户自主学习生产技能的信心。同时,要围绕主导产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大批农村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更多的专业农户。

(三)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向区域性品牌转变。要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高信誉、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名牌农产品作为主导力量。单纯空泛地说品质好,不利于品牌推广,需要有力的品牌商标对其高品质进行定义。发展“一村一品”的地区应以注册商标为前提,对其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建设重点的产品加工系列和名优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管理,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基地按照无公害和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区域性品牌是企业品牌成熟后的发展方向,与单个企业的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和持续的品牌效应,它会吸引大量批发商和消费者,在促进主导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了买卖信息、开拓了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费用。区域品牌农业是增强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助推器,区域品牌农业建设将开展以品牌为标志的产业化经营扩展行动,使具有潜质的企业利用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扩张。区域品牌农业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监管保障,区域品牌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产生区域整体的信誉危机,因此必须把加强品牌监管放在重要位置;销售体系建设,包括品牌农产品专卖体系、批发市场体系、农业物流中心体系、龙头品牌塑造体系;深化产品加工,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对产品进行洁净加工、初加工、精深加工、高科技加工,提高主导产品的附加值。

五、结束语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具备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条件,“一村一品”也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广得很好的案例,实践证明“一村一品”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八角溪村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为其他区域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了参考,但从根本上说,区域特色是“一村一品”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并不断完善,才能真正使“一村一品”在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耀美 张舒桓 李耕玄 文岚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干经天,李莎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9.

[2]李清泽.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发展情况[J].世界农业,2006.3.

第4篇

关键词 临安市;山区;农业特色经济;休闲农业

一、引言

临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东邻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富阳、桐庐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积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盖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区市。临安市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之称,并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市。临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设现代化生态名市、经济强市为目标,一方面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通过实施“东竹西果“的区域布局,培育了竹笋、山核桃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该市环境质量,政府借机引导群众进一步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凭借与杭州毗邻的地域优势,临安市成功地发展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业,成为了杭州的后花园。临安市走上了特色农业促环保、生态优势促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该市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成功经验具借鉴和推广意义。

二、临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逐步做大做强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来源于自然环境、资源、技术、文化等因素。临安市是典型的山区市, 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临安市正是立足于其丰富的山区资源特色,规避农地较少的发展瓶颈,深入挖掘传统产业,重点发展了竹笋、茶叶、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产业,形成了“东竹西果、南桑北菜“发展格局,2004年实现农业产值18.3亿元,目前产值超过全市总产值77%,占农民收入构成的80%。

在发展重点农业产业过程中,临安市特别重视对其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

1.重视高效益特色经济林木发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临安市最具特色的经济林木。临安市政府看到了这两种高档经济林木的开展潜力,因此将发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经济林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来抓。在开发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经济林木的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农民加大经济林木的种植。2005年临安市山核桃面积40余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产量占总产量的49.8%,山核桃生产经营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山核桃主产区13012户收入超万元,2159户收入超5万元,农户收入的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为浙西北山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支柱。

2.促进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临安作为典型的山区市,其境内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现有竹林面积99万亩。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强度经营,导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严重、病虫危害大、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竹农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产业上的投入,通过对重要竹品种---雷竹的退化机制研究,促进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时深入研究和选育新竹种,开发了观赏竹的种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投入。通过努力,临安市成功地开拓了竹笋产业发展空间,既保持了原有的竹产业规模,使临安成为全国最大的菜竹篮子,全国水煮笋加工出口最多的县(市),也保障了临安竹产业的可持续和新型化发展。

3.促进其他农产品的山区特色化发展

在将山核桃、竹笋等产业培育成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临安市因势利导,利用山区的特有优势,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项目的开发。

临安市内海拔在500~700m的农田面积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农田面积有153hm2,累计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区为夏季冷凉区,是发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区域。由于紧靠沪、杭、甬、宁等大中城市,临安具独特区位优势,为高山林特产品的营销提供了方便。目前临安发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莴苣、日本生菜、西芹、马兰头等大众菜、优细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质优、天然的优势既补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场,又迎合了目前饮食上的环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农地,凉爽的气候非常适宜生产反季节盆花、鲜切花和优质种球。目前临安此类农地有近万亩,发展了以石斛兰、一品红、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等为主的高山反季节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为主的高山种球繁育及其鲜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红等为主的高山播种育苗培育的反季节花坛花等。临安高山花卉业的发展是农业特色经济的一条新路子,已成为农民就业和创收的新渠道。

此外,临安在畜牧业发展上同样利用了山区特色优势,走“林牧复合“之路,在森林中生产绿色动物产品。如“森林牧业“基地潜川镇,发展了森林散养蛋鸡和竹鸡、黄麂,并将猪、鱼、鸡的养殖结合起来,走生态养殖之路。新的养殖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结构的集约化饲养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区的闲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库等自然资源,有利于生产出绿色、质优、价高的动物产品,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以科技为依托,走农业生态经济产业化之路

通过政府的引导,临安市确立了立足山区特色,发展山区农业特色经济的方向。但是对于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与优化、如何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是临安发展山区特色经济过程中两大问题,这也是国内山区县市的共性问题。在实践中,临安市非常重视技术创新,依托科技创新,不断完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山区农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众多问题,使农村和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利益。

1.注重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林木和竹笋是临安传统特色产业,在迅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如山核桃生产存在缺乏新品种,树木躯干高、难以采摘,童期长导致培育期间加长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山核桃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响了山核桃产业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种单一、繁殖技术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长周期长等问题也限制了其规模化栽培。而竹笋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竹林的退化问题。

为了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临安市围绕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开展了多项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首先,重点研发与推广山核桃新选品种、拉枝整形矮化、生态培育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榧树高接香榧技术,大力发展香榧。推动了临安山区特色经济林栽培良种化进程,实现生态、高效、安全栽培。此外,还对经济树木产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属产品的利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以加工业带动栽培,为经济林木的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针对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种更新、土壤改良等相应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时还开展了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繁育和推广,观赏竹的繁育和推广,开发了笋加工产品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对笋产品的杀菌工艺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竹产品质量,并为竹产业扩展了发展空间,有利于竹产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此外,集成农林复合经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示范对提升与优化传统产业也起到了明显作用。

2.构建多元化科技服务体系

我国山区经济发展往往受制于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识等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有效转化对山区特色经济的开发和壮大尤为重要。

临安市根据本地区的产业特点,紧密结合了主导特色产品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体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如山核桃产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市级牧业、竹笋、竹制品等5个科创中心。同时还形成了大量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和名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挥这些组织的人力和技术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并提高了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关部门及其下属农技服务机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农业主导产业协会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等五部分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目前临安拥有各类龙头企业近50家,农业、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20余个。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平台,促进了特色经济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发展。

(3)科技服务体系构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临安市还通过农村科技信息网络的媒介作用,构建了以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政府、农民、科技人员全方面参与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特派员制度以及培养农民技术员等途径,开创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民培训、教育机制和方式,较为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意识强、懂技术、善创新、会经营的现代科技型农民。

(三)延长山区特色经济产业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1.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地方特色产品的名牌建设

在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加工业在临安也逐渐发展和壮大起来,形成了生产和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年加工值达到30亿元,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二产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就有34家。

随着临安农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品牌意识日渐加强。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对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成功打造了临安市山区特色产品的地方品牌,使临安山核桃、笋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国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发展农业休闲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由于经济林木、竹笋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减少了对林产品的依赖,临安市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又促使临安人将目光投向新兴的农业休闲产业。临安山区特色经济从农业延伸至加工业,现在又进一步向第三产业拓展。

临安市具有全国生态示范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多项殊荣,并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二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同时又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上海、南京、宁波等大都市距离最近的生态市,旅游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真山真水真空气“的旅游品牌已经形成,临安正逐渐成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

2005年,临安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18个休闲观光农业专业村和一个乡镇级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3万人次,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临安市山区特色明显,在森林动物养殖业、高山蔬菜花卉种植业等领域均具有进一步发展山区休闲产业的潜力。随着人们回归自然、享受清新环境以及体验农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临安市山区休闲产业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开发项目。目前临安的农业休闲产业以“农家乐“为主,共有“农家乐“经营户336户。今后除“农家乐“发展形式外,休闲农庄型、农副产品基地型等农业观光产业形式也将在临安市逐渐发展壮大,为农民创收提供了新的途径。临安市的山区特色经济与旅游业走上了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结束语

临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区特色,并配套了技术服务平台的构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资源优势,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农业特色经济之路。虽然临安市目前依然存在着生态农业产业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但不能不说临安市的农业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对于与临安市情况相似的其他山区县市,可以借鉴临安市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政府引导,财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产品,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和依托。

参考文献

[1]周玉祥,临安生态农业发展的实践和体会 杭州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

[2]陈初尉 黄海明 陈英霞 临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杭州农业科技 2006年第5期

[3]周应堂 韩美贵 农业特色经济理论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年总第27期

第5篇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8.06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case of Henan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such as characteristic crop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gardening, characteristic animal husbandry, characteristic fishery and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were summarized in depth.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of exploring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advantages timely, fostering characteristics leading enterprises, establishing constraints incentive mechanism, perfect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inforcing cooperation and department linkage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luster; Henan province; development models

2011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最终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因此,以河南省为例研究探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国际经合组织(OECD)则认为,“集群”就是“由强烈地相互依赖的企业通过一条增值的生产链联结而成的生产网络”[1]。

农业产业集群由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和农场投入制造三个子集群系统(Sub-clusters)构成[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就是各类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及与其关联的二三产业在一定区域内集聚发展的现象(图1),具体可划分为特色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以及文化创意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 特色种植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地处豫中平原,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港澳高速公路。全村920户,3 400余人,耕地133.7 hm2,总面积1.78 km2。其村办企业――河南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辖26个公司、厂(队),其中5家合资企业,企业总资产27.9亿元;拥有员工8 362人;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亿元。

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抓好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在“农”字上大做文章,围绕优势农产品――小麦,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小麦麦地田边地埂种植花椒树等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土地利于小麦生长;小麦麸子配制鸡饲料养鸡场鸡粪等肥田、促进小麦生长。二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创建面粉厂、调味品厂、食品加工厂等形成以面粉(小麦、鸡蛋、鸡肉、花椒等)为原料的龙头产品――方便面、锅巴、啤酒、调味品等系列产品;围绕龙头产品带动旁侧产品――彩印、包装等。三是抢占市场,发展相关产业。利用临颖县城较好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紧邻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便利的交通要道条件抢占国内外方便面、锅巴、啤酒、彩印、包装等市场;围绕中国惟一红色亿元村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图2)。

3 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鄢陵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南北花卉引种、驯化的理想基地,具有天然的地缘资源优势。鄢陵于汉初置县,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围绕花木优势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使鄢陵县花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1)。2008年鄢陵县花木产业种植面积已达38 66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创产值2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花木专业村已由原来的4个发展到122个,专业户达1.8万户,花木种植品种由原来的400多个发展到2 300多个,花木企业由1959年的1家国营园艺场发展到目前的各级各类企业577家,其中38家具有国家颁发的二级、三级园林绿化资质证书。花木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以上,花木年生产能力达到13亿株(盆),已形成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4大系列产品,产品行销中国27个省、市、自治区,成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3],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中国花卉之乡”。鄢陵花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形成以龙头花木企业为核心,花木产品研发、花木销售中介、花木生态休闲旅游、花木会展等产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图3)。

4 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脉东段,地势西高东低,中南部接黄淮平原。襄城县根据自身地理优势,依托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规划建设襄城生猪特色产业集群。该产业集群位于伏牛山南麓,以紫云镇为核心区,东西长10余公里,总规划面积36 km2,辐射湛北、山头店、十里铺、茨沟、库庄、王洛等7个乡镇,控制区域457 km2,力求通过培育雏鹰农牧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村6 000个中小规模猪场发展,实施集散为整、统一管理。首先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核心,以沼气为纽带,畜牧业、林果业(各种林木、有机林果等)、种植业(有机蔬菜、有机粮食等)等农业内部一体化的集群发展模式。其次是进一步延长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链条,与二三产业有机衔接,形成以生猪养殖为核心的农工商贸旅游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特色产业集群(图4)。

5 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郑州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是以黄河鲤鱼养殖带为核心,延伸至水产品健康养殖业、精深加工业、观光休闲业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沿黄河的中牟、巩义、荥阳、金水和惠济等5县(市、区)。目前,荥阳市王村镇沿黄滩涂地带的黄河鲤鱼养殖已发展1 000 hm2,是中国仅有的2个国家级无疫区重点示范区之一,并尝试开展鱼塘水上种菜、鱼塘水上垂钓休闲以及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沿黄渔业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将带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健康养殖基地、水产良种繁育基地、水产科技示范园区和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渔业产业集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图5)。

6 王公庄画虎特色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历史上土地贫瘠,以种植业为主,属典型的欠发达农业区。现在的王公庄村却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是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村、河南省特色文化(绘画)村。该村现有1 366人,其中从事绘画产业的达700余人,占51.24%。这里家家有画室,户户有画家,夫妻画家、父子画家、姊妹画家以及三世同堂作画者比比皆是。此外,村里常年还有100多名“侯鸟型”画家,数百名在王公庄当“学徒”的邻村画师、画工。仅王公庄村就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6人,河南省国画家协会会员8人,商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36人,民权县美术家协会会员208人。2008年,王公庄村创作画品6万余幅,产品也由“虎画”单一品种,创新发展到山水、仕女、花鸟鱼虫等多种作品,尤以百虎、百鹤、百马、百鸡、百鱼等百字系列绘画作品最为突出,并向油画、烙画、刀画、麦草画等领域拓展,同时开发出绘画工艺品、蛋壳彩画、工艺雕刻等相关产业,进一步拉长了文化产业链。其他与绘画相关行业,如人员培训、画框、画盒、字画装裱、工艺虎制品的生产销售等也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起来。现在全村共有虎头帽、虎头枕作坊6家,字画装裱店4家,专业绘画经纪人26人。王公庄村30%的作品销往孟加拉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其余的在北京、上海、汕头、广州、西安、郑州、济南、大连、哈尔滨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售,年创收入2 500万元。王公庄村绘画创意产业已辐射到周边的任庄、李馆、相府营等村,带动周边河南、山东两省的民权、兰考、曹县等三县数千名农民创作或销售画品,初步形成了以王公庄村为中心的绘画创意产业集群[4]。

7 结论与对策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四点结论:

1)影响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特色资源禀赋、国内外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发展、名优品牌效应、专业技能传承创新(包括集群文化)、政府规划引导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发展前景等,与传统二三产业集群的形成因素(资源条件、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企业家人才、国际企业转移等)有着较大区别。

2)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基础是各地区所拥有的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核心制造企业有着本质区别。但引入工业生产经营理念、培育涉农龙头企业、推广特色农业科技成果、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增加特色农产品种类(依据市场需求趋势)、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绿色有机)、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特色农业竞争能力等仍是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经营之道。

3)因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以及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不同,必将形成不同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4)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不断形成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因此,必须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1)及时发掘地方特色农业资源禀赋优势。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寻求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加快制定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有序发展。

2)培育壮大涉农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积极培育引进有利于农业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涉农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3)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出台支持农村“能人”辈出、涉农龙头企业发展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壮大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实施细则,通过制定激励措施促进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通过技术创新和完善科技服务社会化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4)制定完善涉农法规制度。立法部门、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法规条例,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法规制度,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持续发展。

第6篇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三农”工作和经济发展全局,扎实推进“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和脱贫攻坚“十大专项行动”,依托当地农业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以一产带二产促三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连续3年荣获四川省农民增收先进县。

鉴于此,人民论坛组织来自国家发改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大竹县特色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等相关工作开展实地调研。

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达州市南部,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等称号,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地处成渝经济区渝广达发展带,区位独特,交通优越,县域内100%的乡镇、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70%的行政村实现联网互通,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优势。近年来,大竹县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助力精准脱贫,“十二五”时期减贫95724人,贫困人口降至6330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7.11%。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带动了农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产业融合,推进了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2015年,大竹县主要经济指标在达州市实现了“四个增速第一、三个总量第一”。

农业产业化 ,打造特色农业的“五+”模式

指出,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高效农业也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应有之策。大竹县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探索出了特色农业的“五+”模式助力农民增收,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特色农业+名品名标”,提升农业发展附加值。巩固提升“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等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大竹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以第一产业加快发展,助推农村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积极借助苎麻产业传统优势,制定并落实相关优惠性政策,在技术创新、金融保障、财政扶持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为进一步扩大糯米和醪糟的带动效应,积极推广杂糯间栽10万亩,建立万亩高产示范片1.1万亩,全县醪糟加工企业达数十家,年综合生产能力10万吨。按照“扩大种植面积、加强基地建设、坚持品牌战略、强化科技支撑”的思路发展香椿产业,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引导、项目推动、农民参与等方式,加快推动香椿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成片的规模效应和基地效应。

“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发展辐射面。发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牵引作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以一产带二产加快发展,持续增加农村贫困人口务农、务工“双重收入”。加大对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的扶持力度,2015年,新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5户、共达到16户,实现销售收入22.1亿元、利润8200万元。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个、共达到340个。延伸链条深加工,依托“1+3+10”一区多园多点,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做强精深加工,充分发挥其内联千家万户、外接内外市场的功能优势。

“特色农业+休闲观光”,提升农业发展美誉度。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以一产促三产加快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径。围绕寨峰桃花源、清河李花园、石门梨花园等特色产业基地,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桃花节”、“李花节”、“梨花节”等大型乡村旅游活动,推进了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的融合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积极推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特色休闲产品,吸引竹城和周边消费者到农村采摘瓜果、喂养牲畜,体验农家生活。开展乡村酒店、农家乐评星活动,将星级高的乡村酒店和农家乐优先向游客推荐,引导经营者对其提档升级。积极举办年货节、购物月、土货展、展销会等节会展会,注重在现场展示大竹县特色农产品制作工艺和流程过程,刺激市民消费欲望,扩大销售总量。醪糟、香椿等特色农产品进入世界500强家乐福超市,蔬菜、畜禽等农产品进入北京大学、四川省委党校采购名录。

“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提升农业发展竞争力。严格按照田区、业区、景区、社区“四区合一”要求,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乡村旅游体验示范区建设,以一产带二产促三产,打造农民增收新载体。按照“国家一流、丘区样板”的目标定位,推进“一轴三区六园”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轴即以国道210线为轴心,三区即现代精致农业区、川渝蔬菜产业区、循环农业区;六园即通过西部桃文化博览园、循环农业园、川东农产品加工园、院县合作示范园、现代创意农业园、生态蔬菜园的打造,发展秦王桃、水栀子、蝴蝶兰等主导产业3.85万亩。狠抓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03亿元,连续三年推动三轮3万亩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同步实施“山水林田路、机电气园房”综合治理和水网、路网、田网、林网“四网” 建设,切实加快新村扶贫步伐。推进乡村旅游体验示范区建设。依托庙坝镇长乐村、寨峰村、五桂村等幸福美丽新村,突出“五乐”主题,即秦王桃采摘乐、渔家养身乐、生态农家乐、就业创业乐、开心农耕乐,加快建设精品乡村旅游体验示范区,逐步形成“秦王桃+果醋深加工+乡村旅游”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特色农业+电商平台”,提升农业发展驱动能。深入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洽谈合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打响“大竹制造”品牌,为农民增收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空间。一是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统筹有线、无线技术手段,突出因地制宜和均衡发展,推动宽带到乡进村入户,提升信息网络的覆盖面和普及率,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需要。截至目前,全县374个行政村通光缆宽带。在县城区建成美联电子商务集聚区,培育和引进38家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免费入驻。二是强化农村信息人才保障。大力实施“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计划,推进农村电商发展。2016年整合财政资金100万,计划对回乡大学生、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负责人,乡镇(村社)干部,以及面向企业、网商和农民开展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及技巧、网购操作等技能培训。三是打造专业农产品电商平台。完善和健全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知名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商交易服务,促进电子商务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坚持共享理念,特色农业助力精准脱贫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大竹县坚持共享理念,将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到推进脱贫攻坚之中。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回归农业生产,从当地农民熟悉的农业生产对象入手,通过产业化探索,发展特色农业,充分调动了贫困人口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不仅实现了农民增收脱贫,也让政府、农户、企业、合作社等不同主体共享脱贫红利,探索出了一条共享型产业脱贫道路。

回归农民本业,产业助力增收。依托当地丰富的苎麻、糯稻、香椿资源,大竹县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从农民擅长熟悉的产业入手,通过科技支持和产业规划,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打造了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吸收贫困户参与生产、销售等市场化环节,帮助其脱贫增收。以香椿产业为例,通过鼓励各地培育香椿种植大户,扶持发展香椿专业合作社,如石河镇巴山红香椿专业合作社,通过“专合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协议,按照3元每斤保底收购,市场价封顶收购农户种植的香椿,群众在香椿种植与产业生产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脱贫致富的希望,积极投身香椿产业。

探索多元模式,拓展收益渠道。为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产业,“造血”功能不足的状况,大竹县大力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大园区+小业主”等模式,推广合同订单、保价收购、利益兜底等做法,保障农民利益,并让农民获得二次收益。鹏程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四结合”、“三受益”的经营模式尤为引人瞩目:合作社、村组织、农户、科研院所相结合,农户每年均可接受到实用的技术培训;合作社对农户实行保底收购后,经营利润进行二次返利,农民可得总利润的80%,村级组织得6%,合作社得14%。值得一提的是,二郎乡香椿示范基地还积极拓展产业链,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初步形成了“种植、采摘、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带动了本地餐饮、物流、加工等新业态的发展;以东汉醪糟为龙头的糯稻种植、产品研发、品牌升级等多业态、全方位的糯稻产业也让更多的农户受益。

第7篇

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要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明确现有条件和资源、地方政策、基础设施、用地规模等产业状况;要对人口、文化、习俗等人文状况有清晰的把握,才能对区域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根据已有农业规划的相关政策以及特色小镇的相关政策,分析当地发展农业特色小镇的类型和方向,对农业的发展形式和内容给予战略定位。通过对基础资料的分析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的形成,从而顺利进行小镇构建。

2.功能区规划

在功能区的分布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民风民俗,原住民的认可度是农业特色小镇得以建设的基础。同时,明确若干的功能区,如景观设计、核心区划定、产业区建设、示范区位置等。这些规划的影响因素包括现有的地势特点、建设布局、产业关联程度等。突出特色、体现重点,科学协调地确定当地农业特色小镇应发挥的功能和影响。

3.产业规划

从产业项目的规划和引进上看,农业休闲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数应成为主导;从预期产值来看,农业高新项目的产值将会高于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值。应与相关部门签好相关协议,如完善初级的基础设施,并在政策上相应帮扶,双方还签订农业特色小镇发展的协议,承诺共同保护和开发农业资源,共建美丽农业特色小镇。同时,形成若干个代表性企业,打造新型农业业态,优化农业结构,突出农业体验项目与农业高新项目的优势。

4.运行模式规划

农业特色小镇运用什么样的管理和运行模式是其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在对各类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目前较有效率的一种方式。农业特色小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位而是创新创业平台,因此要赋予企业更多的管理权和主动权,进而发挥其优质资源、高效管理模式,为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助力,以点带面,促进农业特色小镇的综合竞争实力提升。

第8篇

我国疆土面积幅员辽阔,地理环境种类多样,在我国西北部地区,高原山地的地貌特征较为明显,为西北部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在高原山地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物种,但是卡斯特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因此,通过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山地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

现代山地;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时期,很多山地农业基本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耕地农业方式,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不断重视,各省级政府加强开展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的研讨,要求高原山地农业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条件,加强立体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以及新型农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1山地农业的功能及其拓展

对于农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条件、以及其对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以此将农业划分为平原农业、山地农业、以及水域农业三部分。根据地质学知识分析,山地指的是,海拔在500m之上,相对高差在200m之上的区域,同时呈脉状分布的地表形态,由丘陵、高山、或者山谷交错相连[1]。山地也可以说是山间谷地、山间盆地、以及山岭的总称。如果以山地农业的角度分析,过往的山地农业,主要起到解决人民温饱的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山地农业的作用也逐渐放大延伸,具体扩展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山地农业需要对粮食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第二、山地农业需要促使山区农村摆脱贫穷的局面,逐渐奔向生活小康,与全国平均生活水平相持平,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三、山地农业作为农耕文化较为关键的组成,承载着人类传统农业文化的作用;第四、山地农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一定的维护作用,山地农业的发展阶段,必须保证生态环境的安全,保证生态平衡;第五、山地农业对于一些林木、药材、以及反季节蔬菜起到一定的保护责任。

2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新模式

2.1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发挥气候和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一项长期工作内容,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前提。现阶段,山地农业不断开展各项改革,国家也加大力度扶持山地农业,希望能够推动山地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山地农业在发展建设中,需要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环境重新认识,充分考虑,积极利用当地环境,扩展山地农业发展的渠道。此外,山地农业的发展之路,务必同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不仅仅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因素,同时需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基础,开辟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农业高效发展之路。比如说,某些山区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多样性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能够极大程度的促进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逐渐拉小同其他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部分山地农业发展可以充分与本地区乡土风情、自然景观、以及农耕文化充分结合,以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业,展示山地高效农业的特色,建设新型的多业态山地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的增收。

2.2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要善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山地高校农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社会中各个的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因此,山地农业的高效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2]。当前时期的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发展的创新,以及农业产品的生产方式、等内容。比如说在农产品的销售方面,可以采取网络贸易,开展电子平台交易模式,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全面实现山区农业的点对点销售方式,直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成。利用网络销售方式,能够实现全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往来,将山区特色农产品很好的宣扬出去,逐渐打通销售渠道,进而促进山区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展。此外,可以针对部分山区,建设产业研究基地、或者工业发展园,整体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

2.3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有效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及时转变农业发展观念,能够为发展山地农业指明正确的前进道路。所以现阶段的山地农业发展,需要梳理正确的发展理念,使山地农业发展不仅仅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业、市场理念,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发展观念。可以利用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形式,以此逐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而使山地农业的科学技术能力、机械农业覆盖范围得到提升;利用科学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量、以及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只有树立正确的市场理念,才能满足山地农业高效发展的需求,发挥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产业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提升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力,使山地农业更加具有规模化、特色化、集约化、以及组织化[3]。山地高效农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理念,也就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小康社会建设重新认识,高度重视,严格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政策,严守天上、地下、山中、水里四条基线,保证山地环境空气常新,大地常绿,碧水长流,以此使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3总结

总而言之,现代高效山地农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秉持高效、安全、优质、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发展山地乡村旅游业、以及新型农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能够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2]李万军.走出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新路[J].当代贵州,2015(11):54-55.

第9篇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特色;高效;规模;区域;云南省

随着国家对农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农业进入观念变革、机制创新、结构转型、产业重塑的关键时期[1]。发展特色农业一直是国家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现在特色农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的耕地资源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以日本精品果蔬种植和荷兰花卉园艺为代表。二是以大范围使用农业机械代替劳动力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的劳动短缺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三是以中小农场经营为主,注重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为主要特色的土地劳动力适中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2]。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气候及人文资源优势,但云南特色农业还处在一个缓慢发展的阶段,与日本等特色农业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可能是因为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农业体系。特色农业的性质及消费定位不同使其在发展中有别于普通农业,它要求有更高程度的区域特色性、更为全面的产业融合性、更迅速的农业信息传输性以及更为精确的市场导向性,从而被人们所接受,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创建一个可持续的高质量农业生态系统。特色农业在现在诸多的学者定义中可概括为:特色、高效、规模、区域[2]。本文从这4个方面进行展开,来分析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1特色

特色本质上是相对而言的,在比较中形成差异与特色。当然这种特色的定义不只局限于种植品种及品质的特色,而是特色农业的生产、销售、管理、运输、服务等有别于其他农产品的地方。基于科勒的《市场管理: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可以将任何一种产品分为3个层次:核心利益、有型产品、附加产品[3],普通农产品的价值结构是成正三角形分布的,它大多满足的是人们最基础的生理需要,而特色农产品的定位应为更高阶层的产品,所以它不单是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还应该潜在地满足人们的文化心理需要。因此,特色农业只有抓好以高品质为基础,以特色的区域品牌发展,才能真正做出农产品的特色。将当地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融入到特色农业中形成“品牌特色”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当然,产品的品牌建设必须以产品极高的质量为基础。

1.1品质特色

现在云南许多特色农产品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生产加工小而散,难以把控在优质农业生产区生产农产品的品质问题。在云南许多优质农作物产区很多都还是个人或者小作坊在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由于没有统一的加工规定、科学的养殖及加工技术,导致一个产区内的产品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地域品质标识。因此,只有强化优质农业生产区域内的集体组织管理,以质量控制为核心,才能突显出特色农产品的品质优势。如统一产品销售渠道、标定产品生产流程及标准、严格监管、构建淘汰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保障优质农业生产区的产品质量,形成一个优质农产品的地域标识,为该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的认证标准主要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但是我国农产品大多数仍处于无公害食品甚至更低的水平,要想较为全面地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不仅需提高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及生态环境认定的标准及处罚力度,还要解决我国农民生产力分散及种植水平低等问题。小农种植在当今农业发展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一个有效的农业合作组织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大力推行农业组织化进程,使用统一的科学种植方法来管理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品质才会提高。

1.2品牌特色

一个特色农业拥有自己的品牌特色是打入市场、吸引消费者、提高效益的关键所在。针对农业品牌的建立,笔者认为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从农业乡土中来,也应回到农业乡土中去,只有实现这样一个循环才能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双赢。法国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及地方资源优势制定了“原产地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即AOC认证标志。它体现了农产品与其产地之间的密切关系,有着AOC认证标志的农产品在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种养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品质优良可被消费者长期认同。云南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命名控制”认证体系,将区域民族文化做出自己的区域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底蕴及其附加值。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众多的少数民族和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产品联系结合起来,汲取当地民族文化内涵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基础,树立自己的农业区域品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的文化竞争力,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形成潜移默化的产品形象,还间接地保护与宣扬了当地民族文化,使文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2高效

特色农业必定是一个高效农业。它不仅要求农业投入与回报的高效,还在于特色农业与其他产业及相关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性,品牌塑造与宣传的有效性等最终形成一整套高效的整合系统。现在大多数的特色农业示范区都呈现过度设施化及分散化的特点[4],这代表的只是一种科学先进的种植方法,并不是一种实用高效的种植方法,对于农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对于特色农业“高效”,首先抓住现在消费者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心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适当使用科学农业技术。一方面,“高效”的定义在于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紧密契合。由于我国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饮食消费需求结构有了由量到质的转变,现在消费者追求有机、绿色的精品农作物,但是许多农产企业所追求的高效,往往是指农作物的高产量,而没有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的高效,高效农业一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积极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保证安全绿色有机的基础上提高产量[5]。另一方面,“高效”的定义还在于一份优质农产品从产出到被消费者积极接受的整个过程的高效利用。以日本农业为例,日本是公认发展精品农业与高效农业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农业致力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与农产品附加值,属于耕地资源短缺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它的高效不仅体现于单位耕地的高产量,更体现于质量、管理、物流、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高效利用,日本农业拥有高效严格的农业管理体系、高速发达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带有区域特色的“区域品牌”战略体系等。云南高原特色发展可以借鉴日本特色农业发展经验,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垂直气候明显,生态环境优良,为农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为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但是因为地形复杂、优质的农作物产区面积较小,所以云南在提高土地效率的同时,还应兼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高效利用生态及文化资源,建立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3规模

特色农业因产品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较普通农业小、供需弹性较大,所以种植规模更容易受到市场供需波动的影响。特色农业必定是规模化、集约化统一管理的,因而规模较小、管理分散的农业难以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但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较高,故会出现盲目扩张规模的现象,需要严格根据市场消费规模动态控制特色农业生产规模。特色农业有别于普通农业,主要在于一部分对农产品有更高需求的人群,所以特色农产品规模是“宁取仙桃一个不要烂杏一筐”。如果供过于求,再特色优质的产品也成为烂杏一筐。近几年的玛卡跟风种植导致玛卡白菜价等案例表明,许多特色农产业没有一个统一有效的规模调控机制,造成了农民没有因此致富反而因此“致负”。特色农产品不同于普通农产品拥有广大的消费需求,特色农产品满足的是小众人群特色或高质量的需求,所以特色农产品更需要一个有效的调控机制,保证特色农产品的供需平衡及产业的稳定发展。以日本农协为例,日本农协会对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区域发展做出科学合理规划,并且农协长期规划为10年,每3年修改1次,形成中期规划,以指导未来农业发展[6]。在农业规模控制预测方面,虽然有国家宏观调控,但在基层还未建立健全统一专业的农业规模调控机制,普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无此类调控功能。建立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动态的规模调控机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基础上,政府对于市场实际供需情况预测种植规模,在供需不平衡时预警进行适当动态调控。

4区域

云南省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气候,多元的农业区域有利于农业层次化、多元化发展。特色农业区域布局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布局过程。在高原特色农业区域选定上,首先,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基于云南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多样发展多样化农业,但不一定利于特色农业发展,因为云南地理气候多样且零碎,甚至有“百步不同天”的说法,其实适宜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的区域较少,在区域选择上可由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选址及种植的合理性及发展潜力进行专业评估,然后再进行规模开发。其次,特色农业区域选择应考虑到消费市场和产业链集群情况,发展特色生鲜农产品,必须考虑选定区域的物流辐射范围内的市场接受需求情况[7-8]。

5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

1休闲农业概念及内涵

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在充分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及文化传承等资源的基础上,以满足人们休闲、观光、体验及娱乐等消费需求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需求不再局限于都市化的便捷,更呈现去城市化、自然化等趋势,休闲农业也顺势发展起来,它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系统科学、生态学原理和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是生态、休闲、科普相互融合有机体。

休闲农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功能上。首先,休闲农业的主体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休闲服务行业。休闲农业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农产品,更包括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切身的生产体验、舒适的农家生活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其次,休闲农业要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休闲农业服务的主体是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要为他们提供满意的休闲服务,就要让他们能够真真切切地融入到农村生活中来,并且在这种生活体验中,让他们感受到农村之美、农产品之美和农业生产之美,让他们更敬畏大自然,更珍惜劳动成果。最后,休闲农业必然是生态农业,它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生态就是其中一大卖点,也是其发展的基础和特色,只有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实现休闲的需求,而休闲体验的消费模式也将进一步增强环境的生态保护。

2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现状及问题

重庆市高度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市政府把休闲农业作为一大产业来抓,着力推动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目前,全市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3个、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个、最美休闲乡村7个、中国美丽田园14个,总体发展形势呈现上升趋势。休闲农业发展效益良好,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加了就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明显。

同时,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休闲农业发展层次较低,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特色不够突出。经营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是当地的农民,受限于自身的学识和经验,他们的经营比较粗放,大多局限于农家乐的形式,主要提供吃喝玩乐;硬件设施简陋,比如各个农家庄园的整体风貌以及室内装修都显得简便和雷同。二是休闲农业经营方式单一,少有综合利用,缺少休闲、体验、采购等项目,民族特色和当地民俗的开发不到位,对人文资源的开发更是少见。三是休闲农业提供的服务水平尚待提高,一方面是硬件设施亟待加强,比如食宿条件、卫生环境等,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亟待提高。四是休闲农业发展监督管理不到位,存在自主无证开发经营的情况,另外平山伐林、私搭乱建、乱排乱放现象突出,使生态环境受到不良影响。

3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对策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针对人们日益高涨的休闲消费需求,要充分利用好重庆市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发展,加强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业的结合,加强人文民俗与休闲观光农业的结合,注重挖掘亮点,突出特色。结合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定位,合理布局休闲农业区域性产业,在都市功能拓展区打造以都市闲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区,着力发展以体验为主的园艺和设施农业;在城市发展新区打造以巴渝乡情为主题的现代农业景^区,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以山水真情为主题的滨水生态农业体验区,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打造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武陵山民俗特色农业休闲区,推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3.2强化扶持,正确引导

重庆市政府应该出台积极的休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对于示范园区、精品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大资金补助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推进休闲设施的改造升级,全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度假区,推出一批吸引消费的农业旅游项目,培育好良性互动的农业旅游市场。还要在经营理念、发展模式、内容创建等方面加强引导。比如,要改变单一的提供消费的经营理念,强化生态意识和文化意识,做可持续性、友好互动性的休闲农业;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探索多元化投入模式,为休闲农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和强大动力;丰富休闲体验的内容,在创意设计和民俗文化开发上多下工夫,注重生产和生活、自然和人文、休闲和学习的相互融合。

第11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22-02

一、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在台湾使用,是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近年来,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休闲农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既展现了哈尔滨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又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共同构建的发展格局,发展态势良好。我市拥有东金集团葡萄王国和省森工总局平山鹿苑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大集团绿海田园、延寿县欣悦山庄、尚志市元宝“中国文化第一村”、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等九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尚志市吕家围子、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呼兰区黄土山和宾县二龙山马家村等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近百家;有道里区太安村、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香坊区黄河村等新农村建设试点九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被传统的认为是“农家乐”,是一种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

1.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政府开始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此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于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城市周边闲置劳动力开始参与到休闲农业的经营,“农家乐”这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2.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一,地域特色显著、内容多样。我省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使得野生生物资源、水果、蔬菜种类繁多,为发展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也产生了不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使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第二,客源市场丰富、游客重游率较高。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多处于城市近郊,出行方便,往返时间短、花费较小。大部分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周末、“五一”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和带薪假期这几类公共假期体验“农家乐”的休闲活动,使游客既能休闲观光又能亲身体验农作活动。

(二)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类型形成了广泛的农业民俗。发展乡土民俗型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与发展,而且对于保存传统民俗文化和传承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哈尔滨市民俗与人文资源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建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罕见的民风习俗都极大丰富了我市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内容。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当地对于本土的民俗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农村的传统本质。第二,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和农产品容易跟风经营,对具有乡土特色的产品尚未进行充分挖掘,没有树立地区的特色品牌。第三,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多数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自主开发与管理导致了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一管理。

(三)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是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这种发展模式通常依靠现代高科技设施、生产流程与高新技术,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还能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尤其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出现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区域,规模大且内容丰富。面对城市居民高层次与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以观光采摘型发展模式为经营模式的休闲农庄和农场不断丰富瓜果和蔬菜等农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葡萄王国便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地处大、中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既可以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采摘新鲜绿色的水果和蔬菜。花费少、时间短便能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哈尔滨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如下缺陷:季节性较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经营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大多数休闲农庄均为自发式开发与经营。

三、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哈尔滨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应科学规划、正确指导、合理定位、大力扶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需求。

(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一是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视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是对乡村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突出乡村原生态特色,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三是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过度开发,强化对原始环境的保护。休闲农业综合性强,波及面广,为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休闲农业进行综合管理。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合理开发,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休闲农业的硬环境,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设施为重点,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服务接待质量。同时,改善旅游环境及接待设施的卫生条件,完善水电设施,使厨房、餐厅、卧室、浴室、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达到接待标准,满足游客对饮食卫生、生活方便、住宿安全、信息顺畅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休闲农业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打造产品品牌和精品项目

目前大部分休闲企业欠缺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品牌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休闲产品。在突出乡村的自然景观优势的同时,更要体现乡村传统文化积累的深厚底蕴,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和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形成休闲农业精品项目,满足游客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需求。

(四)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对休闲农业进行广泛宣传策划,提高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充分利用“哈洽会”、“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冰雪节”等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开展各类丰富的宣传活动;二是形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的合作机制,借助旅行社的品牌与影响力,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深层开发,扩大营销活动的辐射范围,以吸引客源;三是建议成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行业协会+旅游景点+旅行社”的运行模式。通过以上途径,着力倡导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打造哈尔滨市“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红姝,田甜.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经济,2012,(1).

[2]帅娅娟.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5).

第12篇

1.特色农业的涵义

一般来说,我们将人们在某些设定的区域之内,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借助某些特定的农业资源,获得高质量、高经济附加值以及具有绝对特色的农业产品,并且将这种特色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规模的高效农业现象称之为特色农业。具体来说,该种农业发展形式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点内容:第一,在进行农业特色定位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农业资源特色,设定具有当地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而使当地的农业生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二,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生产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第三,所建设的特色农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性,并且所生产的农业产品是高品质、高效率的农业产品。只有严格遵循上述发展规律才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发展前景,并且经过相关的国家部门帮扶和培养发展成为当地的主导性产业,从而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特色农业的特征

特色农业具有下列几种特性:第一,特色农业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该种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将当地的农业资源、人文特色、历史价值进行综合,并且将这些资源所能发挥的效能最大化。最终实现农产品单价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目的;第二,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我们实行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所获得的农业产品有别于普通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使得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普通的农业生产方式,若最终获得的产品难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那么,进行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民的基本利益将会受到较大的损害[2]。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得知,特色农业的目的性更为明确,市场指向更加准确,与市场之间所产生的联系更为密切。

二、新时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耕地生产面积较小。然而,我国地域广阔,某些区域的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的存在也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当根据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及当地的资源,积极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基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特色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能够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速度,提升农民的基本收入,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对于加快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现阶段特色农业发展原则

1.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资源

在特色产业结构建造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特色,基本生产条件,相应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具备的资金数量和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于具有一定竞争力和技术基础的产业应当优先发展,使其尽快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从而产生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势。另一方面来说,只有根据本地区基本的发展优势,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结构才能够使本地区的农业产品具备一定的地域特色。从而在全国范围之内可以产生各种具备基本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各地区农业产生方式和农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出现。

2.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农业开发

同时注重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并且对农业发展规模进行适度的控制,在保证农产品独特性的同时还应当尽可能保证产品的基本质量。通过对生产规模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生产的基本成本投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过度的规模扩大极有可能造成产品基本特性的消失,最终使产品失去应有的市场竞争力[3]。所以说,在实际的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保证生态的基本平衡,最终实现现代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特色农产品应满足市场的基本需求

对于特色农业来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在考虑当地的优势产业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实际的市场需求,生产出市场实际需求的产品。在满足当前的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应当积极的开拓国外市场。满足企业当前发展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还要切实满足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对于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较大份额的优势产品应当进行重点发展。在实际的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迎合市场的基本需求,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尽量满足优质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四、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1.完善和落实农业发展规划

由于建立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所进行的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实际的农业规划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所选择的优势产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特色兴,所选定的产业应当是以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而市场的基本需求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所有的产业发展必须满足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更应当尊重农民群众的基本意愿。第二,加强产业结构和市场风险的分析,之所以将其称之为特色农业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特定性,而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因此相关的决策人员更应当充分把握特色农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对特色农业做出更为准确的产品定位。只有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才能够将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的特色农业向着全新的方向去发展。

2.进行特色农业融资方式的拓展

进行特色农业发展必须有基本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农民的培养和标准化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支撑。当前来说,资金的短缺正是限制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第一,加快和完善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加快税收政策的改革,以税收减免和特定项目投资补贴的形式激发民间资本进行特色农业投资的基本热情,如此一来,能够引进多方资金,使农业金融市场更为壮大;第三,促进各大型农业企业的交流和开发,并且以工商联盟的方式推动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述办法能够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解决特色农业发展对于资金的基本需求将会是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3.建立健全化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

目前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实际经济效益比农业产品高,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有完善的市场销售制度,从而提高市场经济效益。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市场买方也愈加发达,市场销售对于工业以及农业等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提高农业产品的销售额以及经济效益,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完善市场影响体系[4]。首先,应该利用市场差异以及产品特性进行农产品高端市场开发。市场差异化能有效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特色产品应该具有市场差异性,符合特色市场销售基本要求。最主要是采用先进的产品技术从而开发更多绿色食品。其次,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行考察,然后在进行合适的价格定位。而特色农产品于其他农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可替代性较小,因此市场其他跟随者很难效仿,根据上述特色农产品特征,对其进行价格定位时,可是适当采用高价化的方式,消费人群主要为大中城市中高端人士。而市场销售的渠道也应该符合大中城市的基本要求,可以在超市,大型商场以及专卖店等大型服务场所进行销售。

4.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

对于特色农业来说,创造特色农业产品品牌无疑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产品品牌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是产品差异化的基本条件,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益。根据市场调研发现,现如今多数特色农业发展为小户以及散户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市场销售体系,缺乏完善的市场制度管理,不利于特色农产品长久稳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产品品质已经符合市场要求,但是不利于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管理控制,从而导致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并且对特色农产品的长久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为了开发农产品特色市场,应该提升农产品特色品牌影响力,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从而在产品品牌的影响下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效益,进一步开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促进特色农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

五、结束语

第13篇

关键词:特色 农业 发展

1.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 内蒙古的区情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区域之间总是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机制。内蒙古地处祖国的北疆,横跨华北、西北、东北三大区域,面积仅次于和新疆。各盟市旗县的自然禀赋、经济状况、社会条件、人力资源等区域间的发展基础各异,实现发展水平也不同。内蒙古区域经济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应正视这种差异,避免各区域结构的趋同,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与其他区域展开合作,以发挥区域间的互补性,把区域优势变成更大区域范围的优势。在公开竞争的基础上实现各盟市旗县区域经济互利合作,促进内蒙古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1.2 内蒙古的农业产业化需要区域特色农业的支撑

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我国加入WT0之后,无论是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结构,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还是解决农户分散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进入国内外大市场的矛盾,都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发展。区域特色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内蒙古各盟市旗县资源在市场竞争能力中的比较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优化配置资源和重新组合生产要素。内蒙古伊利和蒙牛两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就是最好的成功例证,他们凭借其产业和产品的经营,占领并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特色经济优势,并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形成支柱产业,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科技产业化。因此,内蒙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先立区域特色。

1.3 内蒙古实现经济转型呼唤发展区域特色农业

内蒙古是资源富集地区,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内蒙古实现内蒙古经济振兴的必经之路。当前,内蒙古生态恶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日趋明显,而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由于盲目跟进等原因又出现新的趋同,加剧了农产品市场的恶性竞争和潜在的市场风险。要提高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必须加大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积极发展拥有外向型主导产品的区域特色农业,全面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农业结构调整是内蒙古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调整各个区域自身传统的、现实的、潜在的以及在区域内、区际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特色农业、优势产品,提高其商品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逐步形成具有内蒙古鲜明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1.4 内蒙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闯出一条区域特色农业之路

当前,内蒙古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行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围绕这个目标,内蒙古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既发挥内蒙古比较优势,又能克服传统农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其正确的抉择是大力发展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依托各盟市旗县各自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和经济社会条件,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2.1 精品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特点是把特色农业作为一个系统的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农业和以高效优质产高产“三高”为标准的高效农业,主要突出品牌效益的精品农业。内蒙古区域特色精品农业全面实施伊盟、蒙牛、鄂尔多斯、鹿王、草原兴发等10多个知名企业名牌战略,以农产品名牌开拓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去动种植、养殖、水产等精品农业产业,着力创造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和有机食品基地。

2.2 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特点的是立足于各盟市旗县乃至于苏木嘎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技术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和社会的供求需要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效农业。在做大做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农业集约经营水平,开拓农业的多种功能,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农业成为能够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主要应发展以主导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适合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主要应集中在肉、蛋、奶、禽、瓜、果、薯、豆、葡萄、苹果等农产品的产业化领域。力争在这些领域再争创十几个高效农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和比例。

2.3 科技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主要特点是按照建设高效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农业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在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实施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等高效生态的高科技生产模式。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应依托动植物资源和蒙药聚集优势,进一步提升医药产业,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中蒙药和生物工程技术基地;依托富集的林业资源。加之通过口岸引进俄蒙木材资源,积极林产品产业化,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林产品深精加工基地;依托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建设种子工程基地、基因工程基地、胚胎生物制剂系列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4 市场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特色农业主要特征是根据本地独特的土壤、气候、品种等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具有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农产品的一种农业产业经济形式。内蒙古在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全过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不能只强调自己的资源优势,而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应重点推进东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水生生物的农业化经营进程,延伸野生动植物的产业链条;推进西部地区瓜果蔬菜日光温室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进程,延伸瓜果、蔬菜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链条;推进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乳制品业、羊绒制品业、羊肉加工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双汇、金锣、得利斯、椰风、屯河、光明、三元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强势企业落户内蒙古,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优势,如:鄂尔多斯羊绒制品、阿拉善苁蓉系列产品、乌海优质葡萄、巴彦淖尔华莱士等产业化。

2.5 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特点是以绿色消费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形成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以绿色安全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重点要放在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和土特动物品种养殖。在种植过程中严禁使用有害有毒残留农药和化肥,严格利用生物防治病虫病技术的“三严”措施,生产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在饲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生长素,努力开拓内蒙古土特种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使其成为拳头产品,形成产业化,实现规模经营。

2.6 优势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区域特色农业的特点一定区域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深度开发农业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区域整体推进,区域竞争与合作而培植出具有规模效益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的农业产业化。

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要从亚当一史密斯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迈克儿・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审视,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必须因地制宜,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工业城镇应当充分利用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和相对市场优势型的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重点发展如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农产品。

3. 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保障措施

3.1 组织领导保障措施

加强构建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区域特色农业要从理论规划变为实践行动,尤为重要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组织协调、政策导向、措施保障。各盟市旗县政府要把构建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程来建设,把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工作来抓,把推进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农业结构重点产业来调整,把区域特色农业作为创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当前,各级政府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成立工作机构,专司区域特色农业组织、协调、指导职能。在全面调查评价自治区发展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自上而下编制、盟市、旗县级区域特色农业规划;再由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培育优势农业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自治区政府要通过财政投向、扶持政策、信息引导等手段来引导各盟市、旗县区域分工,加强区际协调,防止重复建设,结构趋同,无序发展。

3.2 科技支撑保障措施

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着眼内涵发展,不断引进消化最新科技成果,拉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扩大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领域及其深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创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强旗富县建设,组建内教育、科研、推广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的区域性、专业性科技服务,建立和完善首席专家、推广教授、科技特派员,责任农技员制度,构建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二要加大科技兴农资金的投入,建立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带乡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提高政府运用财政手段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能力。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科技研发、良种良法推广、农民培训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间资金投资区域特色农业,引导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发展农业信息、科技、保险、信贷等服务产业。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农业技术创利的信贷投入。适当集中支农财政资金,重点投资特色农业发展的科研、应用、推广和示范基地建设。

3.3 服务体系保障措施

特色农产品需求变化明显,风险较大,流通渠道是否通畅成为农产品迅速抢占市场、节约成本的重要环节,构造内蒙古区域特色农业,首先必须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内蒙古涉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自治区、辐射全国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二要积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业合作化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三要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品牌战略,培育若干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内蒙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品牌。四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有效整合多种信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务。

第14篇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为基础,以传统优势品种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竞争力强、高效优质高产、具有一定规模或产业化经营的可持续农业[1]。近百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大量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及粗放式的开垦耕作所带来的副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开发特色农业,如以色列通过研发滴灌技术和温室栽培技术,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沙漠农业;荷兰利用高纬度光热充足的条件,发展以花卉产品为代表的高附加值创意农业;美国依托雄厚的科技实力,发展规模型、信息化的基因农业、精准农业[2]。发展特色农业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及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分工要求的重要途径。

福建省特色农产品包括水稻、果类、茶叶、花卉、烟草等。稻米是福建主要的粮食作物,主要有佳禾早占、特优63等水稻品种;福建的特色水果包括龙眼、荔枝、枇杷等;福建所产茶叶驰名中外,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等;福建所产的闽西干、20余种道地药材、红菇等远近闻名。福建省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区域优势,在海西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认识并发挥优势,有效地优化配置区位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福建省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支持海西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

1.1自然资源

1.1.1气候

福建省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地域差别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光照充足,冬季易出现大范围持续阴冷天气。年降水量约1500mm,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无霜期长于内陆地区,部分作物可实现一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气候条件在时空上的多样性为福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1.2河流与海洋

福建主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赛江等河流,全省水力资源丰富,河川年径流量约为1170亿m3,水力资源蕴含量大,利于灌溉。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海岸线漫长,拥有连江港、东山港及三都澳等众多良港,海岛约有1404个,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1.3动植物资源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和野生动植物的重点产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据调查统计,福建省有陆生脊椎动物832种,约占全国陆生脊椎动物的34.6%,其中哺乳类120种、鸟类549种(包括亚种)、两栖类46种、爬行类123种,已定名的昆虫有31目共5000余种[3]。福建有高等植物4703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数量的14.3%,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251种、木本植物194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2种,其中国家Ⅰ级7种,国家Ⅱ级45种;兰科植物有60属119种6变种,列入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的有25种[4]。

1.2农耕历史悠久

福建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适合多种农业经济作物的生长,早在史前时期就有原始农业生产活动。秦汉之后,经济作物逐渐发展,种类逐渐繁多。到了唐宋,诸如茶、桑、麻等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明清时期,农业的种植及生产出现商品化、多元化趋势。福建的农耕历史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也为当前农业特色经营奠定了基础。

1.3闽台农业交流密切

福建与台湾在地缘、血缘、文缘等方面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积极开展对台农业交流活动,两地之间农业发展形成了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双赢局面。近年来,福建省大量引进台湾农业良种,累计引进台湾农产品生产、加工设备5000多套,栽培、养殖、加工先进适用技术800多项,台湾农业良种2500多个,其中引进良种形成规模化推广和应用的达150多种[5]。福建农业发展既吸引了台湾的资金及先进农业发展模式,又为台湾提供了农业生产基地和广阔的农产品市场。闽台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福建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成为福建发展特色农业的一个支撑。

2特色农业现状及其发展制约因素

福建省自然山水植被资源丰富,但土地资源匮乏,其农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不同于其他省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做大做强具有福建特色的农业产业应是其基本政策的出发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福建农业绽露区域特色,但依然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断影响和制约着福建农业的发展。

2.1农业社会经济要素

2.1.1农业劳动力素质

福建省农村劳动人口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2005-201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由1490.55万上升至1579.32万,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81%[6],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向城镇,造成较高文化程度、技能型农民的流失,劳动力队伍素质下降。残障人员比例高,年高体衰、留守妇幼居多,科学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是造成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农业劳动力素质较低,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影响建设特色农业的进展。

2.1.2农民合作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新兴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业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百万农民创业、闯市场,共御风险,培育产业,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至2009年12月底,福建省已登记合作社4435家,注册资金66.8亿元[7],在发展上面临着资金紧缺、缺乏农业专业技术指导、管理尚不规范等问题,合作社提供给农户的多是信息服务、技术咨询、初级农产品销售等低水平服务。真正能带动农户参与特色农业发展,做大产业的农民合作组织少之又少。

2.1.3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

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规模大,经济和科研实力强,具有资金和市场优势,对特色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据福建省统计局数据,截止2010年底全省共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84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883.51亿元,每家平均产值约为4.8亿元[8],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福建农业龙头企业存在规模小,产值低,产品档次不高,带动农户的能力不足等问题。

2.2农业科技因素

2.2.1科研人员数量停滞增长

“科技三下乡”、“文化三下乡”、“春雨行动”等农业科技帮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加快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科技普及和推广的人员变数很大。据统计表明[9],2000-2005年,福建省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数在总体上虽有所上升,但与2000年相比,2005年的科研人数减少了214人,农业科研人员占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例由14.28%下降至8.36%。农业科研队伍缩小,科研人才流逝,科技增收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小,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科技致富的期待和热情,并影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

2.2.2生产标准化制度及体系尚未健全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外向型经济比重逐步加大,国际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农产品出口将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既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扶持保护本省特色农产品不受外来同类产品冲击的必要手段。福建农业生产标准起步较早,但标准体系普及率低、覆盖面小,部分农产品在产量、质量和绿色化程度上,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远远不能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3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3.1重点规划、科学区域布局

2011年颁发的《福建省“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三大特色农业带的布局,提出“闽西北山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加快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建设区域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绿色农业产业带。闽东南平原地区重点发展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创意休闲农业、高科技农业,建设市场竞争优势明显、产业外向度高的农业产业带。沿海渔业经济区重点发展海洋养殖、近海捕捞、远洋捕捞和新型海洋渔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竞争优势明显的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带。”[10]发展福建特色农业要遵照三大产业带这一科学布局,突出区位优势。紧扣海西经济发展大主题,认真思考福建优势与特色,产业评估、论证,区域化、产业化设计;抓龙头企业,建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以多种经济模式吸引、容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让更多的闽商、闽侨、台商回乡创业或投资兴闽。

3.2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构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科技创新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核心,必须大力增加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特色农业科研的相关财政、税收和政策配套支持,建立科研机构—县级推广部门—乡镇科研人员的多层次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积极推广高效益、低成本的农业种植培育方式,推广发展设施农业,探索高效、低碳农业等技术密集型模式。建立高覆盖率、高要求的农业标准化系统,推进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

3.3健全农民合作社体制,强化农民合作社功能

首先,帮助解决当前农民合作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协助合作社完善内部组织建设、民主监督、财务管理、利益分配等体制问题,积极推进农民合作社组织的正规化发展。其次,在产业政策、项目指导、市场信息、资金信贷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发挥政府优势,理顺服务关系,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产业氛围,助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引导更多致富无门的农民进入合作社,带动更大层面上的农业产业进步。

3.4强化特色农业政策性支持保护

政府出台更多的产业化优惠政策,站在全局一盘棋的大农业、大海西的角度,从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大力支持特色产业,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关键。需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减免农业收费,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产业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保障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改变农业发展的传统思路,提倡农业发展新模式,扶植、培育一大批新型产业,延伸已有的产业链条。

3.4.1适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产品种植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发展特色农业应当继续完善和适度加大包括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在内的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农业补贴应当向种植特色品种的农户倾斜。

3.4.2完善价格保护制度

价格问题是种植和市场的风向标,是供求关系调整的有力杠杆。农产品市场受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常出现供求不平衡的局面,导致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粮贱伤农、菜贱坑农的事件经常出现,说明农民的市场信息不畅,政府对市场调控能力欠缺。政府既要在宏观上控制整个市场的规模,也要积极引导产业方向,在适当的时候应当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干预,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减少市场流动环节,打击扰乱市场和金融秩序的恶意投机,在稳定物价的同时,稳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3.4.3支持农业多元化发展

第15篇

关键词 现代农业;创新;思路;模式;山东滨州;滨城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312-01

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坚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把发展高端高效特色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把推广精细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农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总抓手,着力提高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使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 滨城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滨城区按照“三化联动”、“三型并进”“三产叠加”的要求,以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题,积极推进生态高效现代城市农业发展,以“沿黄高效生态农业率先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总体发展目标,以服务滨州市中心城市发展、建设为原则,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地域特点,把全区划分为“一圈、一带、四区、一网、一面”五大农业功能区,逐步形成产业结构优化、产品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城乡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新格局。在都市农业的引领下,加速发展现代化农业,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产业集中度高的龙头企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或合作社参与助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全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13万hm2,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总数达到39个;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5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27家,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

2 发展思路

2.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按照“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城市农业,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和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三河湖有机蔬菜示范园、市西观光农业园等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园区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区对推动农业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制定出台《滨城区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办法》,立足现有的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分别采用农业娱乐、农业旅游、农业示范园、农家乐4种模式推动城郊型休闲观光农业加速发展[1-2]。

2.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充分发掘滨城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技术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畅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加快农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的中试熟化。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项目,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3-4]。

2.3 建设特色农业基地,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围绕区域优势,着力打造菌菜、优质粮棉等规模化生产基地,不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以三河湖龙王庙、杨柳雪辛庄、市中赵四勿、梁才小高等为核心示范区,大力发展标准化设施菌菜生产;以杨柳雪、秦皇台、滨北、三河湖等乡镇办为重点,大力发展优质粮棉生产基地;努力抓好秦皇台乡棉花、市中办事处蔬菜2个专业化乡镇,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产量,保证总产量。

2.4 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重点围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全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农民主体科技创新能力。每年都通过农广校、农函大等平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3 创新模式

3.1 产业化生产模式

通过成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组织,进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运作,使农业生产模式由分散、松散、粗放管理变为集中、集约、精细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通过产业化生产经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对农业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如滨北薛家奶牛协会会员年平均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0%以上。

3.2 信息化服务模式

为广泛传播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国内外农业发展形势等农业知识和信息,滨城区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惠民服务活动搭建了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在各乡镇办建立了科普惠农服务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政策咨询服务。

3.3 特色品牌培育模式

滨城区坚持“注册一个商标、打响一个品牌、带动一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宗旨和目标,引导全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种养殖户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通过科学管理形成产业特色,走农业品牌致富道路,在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组织的带动下,滨城区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优质高效农业品牌,有7个蔬菜产品通过美国、日本和欧盟NOP认证,有10个有机食品、10个绿色食品、14个无公害食品通过国家认证,认证总数达到了41个,“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示范面积达到8 000 hm2,绿色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达到1.8万hm2。

3.4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滨城区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综合配套、以点带面、有序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南北2条观光农业经济带。在滨州城区南部沿黄河一线,以市西、市中、梁才为重点,规划了南部沿黄休闲观光农业经济带,挖掘黄河文化资源,重点开发建设市西办事处“休闲小街”、市中办事处“黄河生态园”、梁才办事处张王及小高采摘园等项目。在滨州城区北部,以三河湖、滨北、秦皇台为重点,规划北部生态旅游观光带,挖掘民俗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滨州雁来红高科技园、绿洲现代农业科技园、隆达生态庄园以及秦皇台、三河湖风景区等项目。目前,滨城区已建成观光休闲农业园区10处,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000万元以上。

4 参考文献

[1] 郑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河北农业科技,2010(10):136-137.

[2] 刘振华.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J].世纪桥,2011(19):63-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