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

小学数学教与学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认识;总结;体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如何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果学生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那么课堂教学就很可能走了过场或收效甚微。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比较抽象,很多问题要通过形象思维、空间思维、时序思维各方面去理解,不同于教历史和语文那样具有故事性、启发性和思想性;

1.2探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性,寻找提高兴趣的方式。

1.2.1教师要在语言上下功夫。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具备语言文字说明的硬功底,语言平淡、表情木然、动作呆板,激发不了学习氛围;

1.2.2按照教学程序、目的和思路,灵活机动地掌握学生学情改变讲授方式,及时准确地调整课堂听讲结构,或设问、或提问或引导,但该讲的一定要讲,不该讲的留待学生自己思考,要详略得当、轻重分明、主次清楚,避免平铺直叙,发挥既准确又生动的语言潜能;

1.2.3有必要在课堂出现沉闷气氛时加入少量幽默语言、新鲜故事或简单笑料,但必须精短有效,因为我们上的是小学数学课,而不是语文历史、故事课,就像厨师炒菜放调料一样,既要掌握适度,又要达到合理。

1.3利用特殊数学范例,创设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1.3.1例一:树上有十只鸟儿,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有回答还剩九只的,有回答还剩一只的,也有回答不上来的――这就明显区分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同时也显示出形象思维和数学思维之实质区别。这是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由固定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3.2例二:一本书有四个角,把一个角剪掉还剩几个角?有回答三个的,也有回答五个的,还有不敢回答的――按常规学生一听到“还剩”二字是减法,为什么变成加法呢?这是教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让学生数一下究竟有几个角;

1.3.3例三:父亲的母亲是奶奶,共有几代人?等等属于脑筋“急转弯”的与数学有关的例题。

1.4运用现实图形,激发学生课后研究数学的兴趣。

1.4.1例一:你们见过什么什么工具上有四个圆一样大?为什么?

1.4.2例二:当你没有三角板时,用什么东西什么方法就很快做一个?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学生课后动脑去想、动手去做、用眼去看,现实除了把图形概念记熟外,还引入研究的意念;

1.4.3以巧妙的方法和问题唤起童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研究行动,比起教师施加压力,强迫学生去完成这样那样的作业、手工制作更有效,关键在于怎样激发兴趣和用什么方法激发兴趣;

1.4.4当学生完成以上“兴趣作业”时,教师可“乘胜追击、因势利导”,有目的的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兴趣不断”,热爱数学这门课。

2.如何总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1教师要在提高自我上下功夫,全面提高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等各门课的知识水平,经常阅读,不断“充电”,才能在备课、授课,课后总结一系列环节中游刃有余,显得丰富和引用自如,具备提高教学效果的潜在能量。

2.2教师要在全面掌握各类知识后专业课专业化,专业课优质化,专业课高效化,这就是所谓“打铁先要本身硬”的道理。

2.3教师要把自己所教的学生了如指掌,综合其社会环境、家庭历史、个性成长、认知程度和兴趣爱好,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就是教师希望激发、引导的对象,使出“因材施教”的绝招,才能达到整班推进、提高的预期目的。

2.4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化知识、浓厚的教育热情、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树立起从第一次站在讲台上起,把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3.如何体现小学数学教学思想

3.1具备思想感悟。

3.1.1数学走进生活:包括数学在内的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启迪于生活,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借助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教数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还能进行人文规范教育;

3.1.2数学走进游戏:游戏能够让学生主动发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激活情感、个性和智能;

3.1.3数学走进语言:在教育数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保证数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师在数学语言化上引用比喻和实际事例明确化。

3.2获得精神享受。

3.2.1融情于数学教学:数学是能够运用感情教学的,教师要通过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以最佳状态参与思想教学活动,强化师生的互相交流、互相爱护和互相帮助,这样,教师是无意之间获得热爱孩子的精神境界;

3.2.2融乐于数学教学:小学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教师就成为他们最亲近、最友爱、最实际的朋友,教师要加大感情投入,放下架子、带上微笑、集中热情,幽默一些、风趣一些、信任一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课学习的欢乐愉快;

3.2.3融责于数学教学:教学的责任是让学生懂得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把数学的实用性、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会贯通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诚然,教师可以问心无愧于每一个孩子,能够获得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学生的父母兄姐,陶醉于美好的向往之中。

3.3实现生命灵动。

3.3.1点燃生命灵动之火: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和发现学生的思想、思考和思路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优越感,发现自己的发展优势,激发灵动、点燃热情、感悟生命的价值;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2篇

在21世纪,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很多的学校开始逐渐重视学生的上课情况,重视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时间。之前那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去了,现在学习、老师、家长开始重视起教育的过程,这三方都希望学生能在学校的引领之下、老师的教育指导之下,自己的学生或者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学生也不再是老师或者家长心中的学习工具,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面对着这一教育理念的重大变化,学校和老师自然会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展开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经过一系类的商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老师所讲的知识点,这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课堂效果;兴趣爱好

在我们任何一个人上学的时候,刚开始总是对每一门课程都充满了好奇,在开学之初,我们总是会翻开书看看这学期要学些什么,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总是那么的强烈,可是为什么学生到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的那种热情度和对知识的好奇心相对于刚开学时有了大幅度的减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其实,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注重课本知识,给学生传授的知识过于枯燥无聊,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兴趣。面对这现在的小学生,有些学生是让老师和学校极其痛苦的,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00后”,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要我们要根据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来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的走进课堂,从而主动地学习,也许这就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情吧。

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动脑子

在很多的学校中,老师一直都是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这一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才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是如此的无聊,有些时候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开始玩,现在这样的现象应该是教师杜绝的。数学,是一门十分灵活地课程,一道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那么教师应该抓住数学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努力思考,积极发言,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中,那种刻板的讲课方式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教育模式,比如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不同的底边乘以底边所对应的高,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比较和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用不同的方法解出来的答案是否不同。我想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会学的那么死板,他们会有多种思路去解决问题,也会更加灵活运用教师所讲的课堂知识。

二、教师应该多多应用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现在的教室,一般都配备了多媒体。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些技术,在备课的时候,多多插入一些教学视频,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人”的上课情况。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制作PPT,将所讲的知识用一张张精美的幻灯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讲课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多参与到自己的讲课中,比如让学生给学生讲课、讲题之类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还可以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种死气沉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也有自己的魅力之处。之前有一位数学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他会给学生出几道题,让学生能够每天对运算能有一个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做应用题的时候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数学。

三、适当的观看与教学课程有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习的知识

在课堂的教学中,如果总是有一位老师在讲的话,学生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审美疲劳,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厌倦教师的讲课方式和教学风格,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要试着学会调节学生这一思想。而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没有什么是网上找不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媒介,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教学视频,让学生看看其他学校、其他老师对于这一知识点,是怎么讲解的,让他们进行比较,看看自身和网上的教学存在的差距。在观看完学习视频之后,教室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堂讨论,教师可以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这样学生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差缺补漏。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通过此次视频,他们学习到了一些什么样的知识,这样在讨论中学习到知识。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应该是当代学生所喜欢、能更容易接受的课堂模式。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十分的有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现在的小学生,之前的那种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合他们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进行思考,想一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我想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作者:王海峰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光明学校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6-0163-01

小学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与生活密切相关,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形成数学思维,并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应贴合学生生活展开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促使学生能通过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革新传统教学方式,能让小学生获取基本的数学经验,在数学知识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一、数学思想与数学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都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开展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包含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才能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数学思想是小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钥匙,小学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一类是分类统计思想,一类是数形结合和符号化思想,是小学数学中对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需要学生能深入学习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思想的形象特征,明白特定符号的含义,理解数学符号中蕴含的数学象征和数量关系,这些也恰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小学数学活动是小学数学开展的实际形式之一,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展开數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特征,数学活动是开展数学教学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数学教学特点,从小学生数学学习特征入手,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在实践中开展数学知识教学,才能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活动含有实践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才能切实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展开数学教学,为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实践和生活体验,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能力,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数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活动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势在必行。首先,要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和个性,从小学生的活泼好动的本性入手,小学数学教学要进让学生多动手、多交流、多学习,在实践互动中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和知识广度,培养学生理性思考,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保证数学教学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思维引导。教师要多组织学生之间的辩论和实践,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辩论,在辩论中相互交流和沟通,通过辩论过程不断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创新,取长补短,全面提升班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挖掘知识和理解知识,促使学生在理性思考中,形成优良的数学思维习惯,在思考中不断创新,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内容的理解,并且提高数学教学的可操作性。例如在授课阶段中,将数学思想作为根本,用数学活动串联起整个数学课堂,保证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圆的认识”中,采用剪纸的方式,通过美术的画画和图形教学结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利用纸张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与圆等多种形状,并通过剪纸让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相应的图形,计算面积和认识周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切实感受不同形状的数学特征,并将特征和数学公式等联系起来。然后用相应的数形游戏或者是跑圈活动等,让学生用自身的感受,去学习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计算方法,积极加强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的理解,通过数学活动和数学思想相互渗透,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

最后,教师要在课后阶段中,促使学生总结和提炼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为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要在课后组织学生学会总结知识,例如在《数的概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用个性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采用中自己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归纳案例列出来,再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数学知识框架,使得学生梳理所学章节的知识,从而实现数学思想的提炼和总结。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4篇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的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运用本班中男女生人数、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学生60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7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可先给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引出“循环”的概念,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和法则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

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

从教学方法看,要坚持启发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应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质疑,自觉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其它形状的行不行?为什么?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我们经常看到由于学生的感性知识缺乏,出现不符合客观生活实际的数量意识。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学生获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

三、教学实践的生活化

学习是为了应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 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味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享受。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了利息后,让学生去银行了解利息、利息税等有关知识,让学生当家长的小参谋:家中多余的钱怎样存最合算?并帮助家长计算利息和利息税。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不断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学习了平均数问题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专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在互相协作活动中,自然而然地锻炼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5篇

随着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同时也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支持。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把圆柱体模具切开、拼凑。但却是凌乱的,无序的,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用电脑先出示一个圆柱体,然后在切割成许多小份,最后再拼凑,过程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割补法,帮助学生理解不易明白、不易掌握的知识要点,完成了由表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一课时,首先播放一段父亲和儿子一道逛商店的录像,并配上声音:“今天是爷爷的生日,我们给他买一听中老年奶粉,好吗?可我不知这一听奶粉有多少,你说说怎么办?”,“用秤秤”,“还有什么办法?”“这是一个圆柱体我们还可以根据它的大小来计算它的重量”,“你知道怎么办吗?”“ 不知道?”“同学们,你能帮帮这位小朋友吗?”在教学这样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又自然又轻松,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而且迫不及待地想帮忙解决问题。这样设计不但有利于新课的教学,把学生思维引入新课重点解决问题的“发展区”和学生求知的“情绪区”,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三、游戏互动,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三年级的数学示范课《搭配衣服》上,教师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其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始,老师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杰布,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下。”教师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老师就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2件上衣,黑、蓝3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写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在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在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得到了M件衣服、N条裤子可以有M×N种不同的搭配规律,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完成了常规教学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

四、拓宽信息来源,提供多样、生动的素材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的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改变。因此,只有在足够的信息背景下,学生才有“选择、加工”的空间;只有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信息,才能促使学生的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互联网这个知识信息库,运用小学生能够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信息来源,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多彩,具有强烈时代感、真实感的素材,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成功地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可能。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开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1教学内容灵活选择

青岛版教材有些信息的呈现,文字比较繁琐,有的是定语很多,有的是信息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脱节,学生很难把握。学生读明白信息内容后就没有精力思考问题了,针对这种情况最好不用课本上的信息,可以仿照题目,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会很容易地读懂,很快地理清思路。学生也可以仿照题目进行编题,做到巩固练习。课本上信息繁琐的题目放在练习中处理更合适,在学生掌握了这类题的解决方法后,作为练习引导学生提炼信息,从繁琐的句子中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数学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因课而异

(1)学习简算时,各种运算定律很重要。不但对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适用,对五年级的分数四则运算同样适用。为了让学生扎实掌握,真正理解,可以放在具体的环境中来学习。如连减的规律可以这样让学生理解(我有12块糖,给了小A 3块,给了小B 2块,我还剩几块?)。学生会有不同的解法,最后总结出连减的题目可以一个一个的减,也可以打个包一块剪掉,打包的过程就是“加”的过程。这种方法学生会很容易掌握公式的意义。连除的问题、减的乘法的分配律、加的乘法的分配律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解决。

(2)对面和体的学习虽然不是很抽象,但对于还没有建立起空间观念的初学者来说,“混”是经常的事。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面、棱、体的特点,布置学生的预习内容是:用2张纸,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的方法,分别做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要剪成这样的平面图并规整的折好,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实际操作起来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需要学生明确棱和面的特点。学生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真正起到了预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巩固这部分内容,周末的数学作业是: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沙包,看谁做得更有创意。像这种动手的作业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生的作品,大小、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课堂上的展示交流,学生说的头头是道。多数同学把相同大小形状的面做成了相同的颜色,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说明学生对各类长方体面的特点在缝制之前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再通过课上的交流,学生对各类长方体6个面的特点了如指掌,当然对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各类题目也显得很容易。由此看来,有些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看似不是“学习”的动手操作与交流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讲解会更有效。

(3)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一般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如分数的混合运算应用题本来就比较抽象加上信息又很陌生,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把题目还原简单,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容易。比如,可以随口编生活中类似的题目让学生来解答,学生会慢慢地发现这类题的解题规律。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会学教师的模式,自己编题并解答。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做数学应用题其实很有趣。

3教学时间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青岛版的教材内容很多,课时容量很大,只凭每天35分钟的课上时间把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对有些孩子来说很难做到。为了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课下交流、探讨的机会。

(1)讲新课前几分钟,每天都在纸上以听写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几道学过的、容易出错的或是比较典型的题目。课后小组长负责检查对错并通知出错的学生到教师那里改错。这样老师会比较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出错的原因与共性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2)每天一上完课,就把作业布置给学生。周一到周五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这个作业叫它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尽量在学校抽课余时间完成,这样完成的作业质量也比较高,因为在学校里可以问同学问老师并且还有小组长、小老师的监督、检查和帮助。

(3)每天的课外作业小组长除了监督帮助自己的组员顺利完成外,还要每天以清单的形式向教师汇报自己的组员完成作业的详细情况。教师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检查个别同学的作业,这样个别对这部分知识不是很敏感的孩子也得到了及时的帮助。

4开放教学与总结归纳

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是把知识点学深学透,把书本学厚的过程。而总结归纳则是让知识点变得更有条理,把课本学薄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放”,归纳总结是必须的。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引导学生对这个单元进行总结。有几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有几个知识点,分别是什么,对应的题目类型有哪些。时间长了,学生也学会了自己总结出简洁的“知识树”或“知识表”。

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就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上的开放。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不要求学生齐头并进,只要学生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数学问题。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为以后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 问题情境 动手操作 生活应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最终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人的发展眼光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更是如此。

一、关注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人的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与好奇心。在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创设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充分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使学生亲近数学。

如:《图形密铺》这一课时,我先从玩拼图入手,投影给出了一个不完整的姚明的拼图。

教师问:“同学们,猜猜这是哪位体育明星呢?”

学生回答:“姚明。”

教师继续问:“那我们应该选哪一块拼图拼上去呢?”

学生选了一块正确的。

教师追问:“为什么不选另一块?”

生:“因为要无空隙地填充。”

教师提出:我们在玩拼图时要注意做到“无空隙”,接着又提出“不重叠”这个概念,为引入“密铺”做好了铺垫。这样,学生热情高涨,学习就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了。

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然地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又如,“10的组成”这课的教学情景:

(多媒体演示:两只猴子分10个猕猴桃)

师:两只猴子会怎么分呢?请你用现有的工具,帮它们分一分,好吗?

同学们说:“好!”

但有一个声音非常刺耳――

生1(立即喊道):我不用分就知道了!

(教师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师:啊!你怎么不用分就知道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自豪地)说:在脑子里分的。因为我们学过9可以分成4和5。

(其他学生这才恍然大悟)

师:那你们想动手去分一分,还是喜欢在脑子里分呢?

生:在脑子里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师:好,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帮猴子分猕猴桃吧。

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很快学会了10的分解方法。

二、关注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有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从上可知,人的思维能力往往是从人的感官直觉开始的。而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往往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让学生在操作中通过多种感官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折风车的教学片断:

(出示一个做好的风车)

师:谁做过纸风车?谁知道折风车需要用到的工具是什么。

生1:要用钉子。

生2:小棒、糨糊。

生3:正方形的纸。

生4:长方形也可以。

……

同学们试着做做。

(学生试着动手操作,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师:说一说你在折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生2边介绍边折纸:我先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正方形,在这个正方形上剪出四个三角形,就做成了一个风车,当这个风车转起来就是一个圆。

同学们边看也边做。

这样,学生在折风车的过程中,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很高,又在这个环节中体会到了多种图形间的转换和联系。

例如,在教学“求三角形面积”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明明是一名少先队员,他的红领巾不小心掉了,现在需要用这块红的平行四边形的布来做,怎样算出红领巾的面积呢?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A.拼一拼:每个学生准备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学过的图形。

B.说一说:你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先让学生摆一摆,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能摆几个,面积怎么求?把自己摆的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

“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通过摆一摆、想一想、做一做,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实验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及面积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是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来源于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真谛。

例如:在“简单的统计”一课的教学中,我开展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课。首先,请各小组学生对本组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欢情况做出统计,再制成统计表,然后根据结果附上一些合理的分析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的统计过程,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在《认识物体》一课学习时,学生对各种体的概念比较陌生,但是他们对篮球、排球、魔方、水桶、饭盒、文具盒等这些东西十分熟悉,于是我就让学生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然后让他们看――观察,通过用眼看、用手摸等方法让学生慢慢体会和逐步体的概念,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物体的理解。

将数学的真实作用还原于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的问题,这是课标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重视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8篇

一 发现法的特点

发现法是近二十多年来国外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有人称为探究问题法。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根据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外在提出改革传统教材的同时,相应地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强调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例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提出:“要引导儿童去重新发明他们能够发明的事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更完整地提出发现学习的理论。他强调,学习是发现知识、理解一个学科的基本认识结构、运用直观和分析推理以及依靠内在动机的过程。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式。”因此,他提倡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现法。

倡导者们认为发现学习的优点主要是:1.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他们的智力;2.可以较深地理解知识,并且较好地保持在记忆中;3.使学生更容易迁移,并且提高学习和研究较难的教材和问题的兴趣和信心;4.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运用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创设问题的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2.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集资料;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5.总结,做出共同的结论。

可以看出,发现法教学的过程与科学家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照布鲁纳所说,两者属于同一类的活动,差别仅在程度而不在性质。

纯发现法的教学,自始至终强调儿童自己独立进行活动。这种方法,国外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运用得多一些,在学校教育中也有运用。但是,纯发现法存在较大的缺点,它只适用于介绍新教材,有时儿童有困难,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因此有人(如美国的柯尔士)提出引导发现法,即在拟定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提出假设时,教师可以适当予以提示和帮助。这样,学生做起来比较容易,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 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自从倡导发现法以来,在国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师运用了发现法,但不普遍。最早在六十年代初,布鲁纳曾和美国数学家狄因斯合作,研究试用发现法教小学数学。他曾在小学三年级试用发现法引导儿童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发现(x+ 1)(x+1)=x2+2x+1。以后一些数学教学法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现在从国外书籍中选几个例子来说明。

例1: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

给出一道题如39÷3。学生可以先拿39个物品,每3个一份,把它们分成13份。做几个这样的题目以后,可以让他们把物品组成10个一组。例如,给出这样一道题:“哈利买了4条糖果,每条有10块。他吃了1块,把剩下的每3块包成一包,分给同学,分给了几个同学?”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法:

1.每3个分成一堆,然后数出分得的堆数;

2.从三个10中各先拿出1个,剩下的每9个分给3个同学,再把其余的也每3个分成一堆。

3.与2.相似,但他们看出有4个9。

4.他们看出3个10正好分给10个人,剩下的每3个分成一组。

5.与4.相似,但他们看出剩下的9个正好够分给3个人。

在学生得出解法之后,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对不同的算法不给出评价。再出一道题,许多学生会选用比他第一次用的更为简便的方法。进一步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找出更为有效的计算方法,形成一般的竖式计算。

例2: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给出一道一个数乘以和的应用题,例如:“有3个男孩和4个女孩,分给每人2块饼干,一共需要多少块饼干?”让各小组研究这道题可能有几种方法。学生想出下面的解法:

每人的块数×(男孩数+女孩数)=2×(3+4),(每人的块数×男孩数)+(每人的块数×女孩数)=(2×3)+(2×4)。

还可以用长方形阵列的方法(即按照已知数画几行点子,再导出算式)。每个小组可以自己设数,排成大小不同的阵列。让学生写出积,然后在其中某两行之间或某两列之间折叠一下,把阵列分成两部分,重新写出算式,求出积来。以4×7为例,可以写成如下的形式:

学生找到分配律以后,可以用它去发现新的事实。

例3: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开始先让学生各拿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折叠,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由一个直角和两个半个直角组成的。随后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再试试能不能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因为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而剪成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

教师还收集了一些等边三角形容器。儿童发现可以把6个这样的容器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而且可以把三个拼在一起立在桌子上(右图)。这说明每个角(根据已学的图形的对称很快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等于2个直角的三分之一。这再一次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能不能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教师建议学生各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给每个角标上号。有的学生折叠三个角,使它们对在一起;有的学生撕开三个角,把它们拼在一起。他们发现拼成的角的边形成一条直线。有些学生试图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有不等于2个直角的。

最后教师建议,在一个球面上画一个三角形。学生很高兴地发现,在球面上画的三角形有些内角和是2个直角,还有一些却大于2个直角。

从上面的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基本上符合前面介绍的几个步骤。几个例子突出的共同点是激发儿童动脑筋想办法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不同的是,有的教师引导多一些,有的教师引导少一些。

三 对发现法的评价

自发现法问世以来,国外对这种方法有各种各样的评价。除了象前面介绍的发现法的倡导者所指出的一些优点以外,也有不少人提出意见。

有些人对发现法持反对的态度。例如,美国心理学家加涅不相信只要使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就可以培养起能力。他强调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大量有组织的知识,教师要给以充分指导,使学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美国另一心理学家奥苏博则认为,大多数学习应当是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但必须由教师建立一个系统的序列和方式。他认为听讲也可以是一个智力上主动的过程,而在探究的情境中学生也可能是被动的。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 教学

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如由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的标准》和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论述中就可清楚地看出。然而,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下的认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以下将依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促进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对于实际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众所周知,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就努力改变传统数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病而言,这一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更为深入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在此则又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应当如何去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即使就最为初等的数学内容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数学的抽象特点,而这就已包括了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重要过渡。

例如,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

应当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可说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后者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点:数学可被定义为“模式的科学”,也就是说,在数学中我们并非是就各个特殊的现实情景从事研究的,而是由附属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模型过渡到了更为普遍的“模式”。

也正由于数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抽象的模式而非特殊的现实情景,这就为相应的“纯数学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例如,就以上所提及的加减法运算而言,由于其中涉及三个不同的量(两个加数与它们的和,或被减数、减数与它们的差),因此,从纯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何依据其中的任意两个量去求取第三个量。例如,就“量的比较”而言,除去两个已知数的直接比较以外,我们显然也可提出:“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小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或者“两个数的差是3,其中较大的数是4,问另一个数是几?”我们在此事实上已由“具有明显现实意义的量化模式”过渡到了“可能的量化模式”。

综上可见,即使就正整数的加减法此类十分初等的题材而言,就已十分清楚地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一些重要特点,特别是体现了在现实意义与纯数学研究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辩证关系。当然,从理论的角度看,我们在此又应考虑这样的问题,即应当如何去认识所说的纯数学研究的意义。特别是,我们是否应当明确肯定由“日常数学”过渡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或是应当唯一地坚持立足于现实生活。

由于后一问题的全面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在此仅指明这样一点:与现实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对于学生很好地把握相应的数量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正是国际上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所兴起的“民俗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尽管“日常数学”具有密切联系实际的优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如果仅仅依靠“自发的数学能力”,人们往往就不善于从反面去思考问题,与此相对照,通过学校中的学习,上述的情况就会有很大改变,这就是说,纯数学的研究“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逆运算来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另外,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局限于特定的现实情景,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可迁移性”方面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一般地说,学校中的数学学习就是对学生经由日常生活所形成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适当重组、扩展和组织化的过程,这就意味着由孤立的数学事实过渡到了系统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人类文化的必要继承。这正如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根普所指出的:“儿童来到学校虽然还未接受正式教导,但所具备的数学知识却比预料的多……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是从(学校教学)活动中组织和巩固他们的非正规知识,同时需扩展他们这种知识,使其与我们社会文化部分中的高度紧密的知识体系相结合。”

当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这正如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集合进行计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量进行度量。……尽管运算(等)所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但又始终是同一个运算──这即是借助于算法所表明的事实。作为计算者人们容易忘记其所涉及的数以及他所面对的文字题中的算术问题的来源。但是,为了真正理解这种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的简单性,在计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能够由算法的简单性回到多样化的现实。”

总的来说,这就应当被看成“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涉及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另外,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而言,我们应当更加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很好地去掌握“数学化”的思想,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情境设置”与“纯数学研究”的意义。这正如弗赖登塔尔所指出的:“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于总的方法。”

二、凝聚: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

由以下关于算术思维基本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的分析相对于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而言并非某种外加的成分,而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体地说,这正是现代关于数学思维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即指明了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也就是说,在数学特别是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得到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成了一个对象──对此我们不仅可以具体地研究它们的性质,也可以此为直接对象去施行进一步的运算。

例如,加减法在最初都是作为一种过程得到引进的,即代表了这样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两个加数(被减数与减数)我们就可求得相应的和(差);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这些运算又逐渐获得了新的意义:它们已不再仅仅被看成一个过程,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我们可具体地去指明它们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从而,就其心理表征而言,就已经历了一个“凝聚”的过程,即由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运作过程凝聚成了单一的数学对象。再如,有很多教师认为,分数应当定义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值”而不是“两个整数的比”,这事实上也可被看成包括了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变,这就是说,就分数的掌握而言我们不应停留于整数的除法这样一种运算,而应将其直接看成一种数,我们可以此为对象去实施加减乘除等运算。

对于所说的“凝聚”可进一步分析如下:

第一,“凝聚”事实上可被看成“自反性抽象”的典型例子,而后者则又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即“是把已发现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射或反射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并对此进行重新建构”。这正如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全部数学都可以按照结构的建构来考虑,而这种建构始终是完全开放的……当数学实体从一个水平转移到另一个水平时,它们的功能会不断地改变;对这类‘实体’进行的运演,反过来,又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这个过程在一直重复下去,直到我们达到了一种结构为止,这种结构或者正在形成‘更强’的结构,或者在由‘更强的’结构来予以结构化。”

第二,以色列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法德(A・Sfard)指出,“凝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内化;(2)压缩;(3)客体化。其中,“内化”和“压缩”可视为必要的准备。前者是指用思维去把握原先的视觉性程序,后者则是指将相应的过程压缩成更小的单元,从而就可从整体上对所说的过程作出描述或进行反思──我们在此不仅不需要实际地去实施相关的运作,还可从更高的抽象水平对整个过程的性质作出分析;另外,相对于前两个阶段而言,“客体化”则代表了质的变化,即用一种新的视角去看一件熟悉的事物:原先的过程现在变成了一个静止的对象。容易看出,上述的分析对于我们改进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由“过程”向“对象”的过渡不应被看成一种单向的运动;恰恰相反,这两者应被看成同一概念心理表征的不同侧面,我们应善于依据不同的情景与需要在这两者之间作出必要的转换,包括由“过程”转向“对象”,以及由“对象”重新回到“过程”。

正因为在“过程”和“对象”之间存在所说的相互依赖、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因此,一些学者提出,我们应把相应的数学概念看成一种“过程―对象对偶体”,这是由“过程”和(作为对象的)“概念”这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即应当认为其同时具有“过程”与“对象”这样两个方面的性质。再者,我们又应很好地去把握相应的思维过程(可称为“过程―对象性思维”)的以下特征:(1)“对偶性”,是指在“过程”与相应的“对象”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辩证关系;(2)“含糊性”,这集中地体现于相应的符号表达式:它既可以代表所说的运作过程,也可以代表经由凝聚所生成的特定数学对象;(3)灵活性,是指我们应根据情境的需要自由地将符号看成过程或概念。特殊地,数学中常常会用几种不同的符号去表征同一个对象,从而,在这样的意义上,上述的“灵活性”就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意义:这不仅是指“过程”与“对象”之间的转化,而且也是指不同的“过程―对象对偶体”之间的转化。

综上可见,在算术的教学中我们应自觉地应用和体现“凝聚”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三、互补与整合: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以上关于“过程―对象性思维”的论述显然已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互补与整合这一思维形式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以下再以有理数的学习为例对此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我们应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解释间的互补与整合。

具体地说,与加减法一样,有理数的概念也存在多种不同的解释,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商,算子或函数,度量,等等;但是,正如人们所已普遍认识到了的,就有理数的理解而言,关键恰又在于不应停留于某种特定的解释,更不能将各种解释看成互不相关、彼此独立的;而应对有理数的各种解释(或者说,相应的心理建构)很好地加以整合,也即应当将所有这些解释都看成同一概念的不同侧面,并能根据情况与需要在这些解释之间灵活地作出必要的转换。

其次,我们应注意不同表述形式之间的相互补充与相互作用。

这也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突出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由于实践活动(包括感性经验)构成了数学认识活动的重要基础,合作交流显然应被看成学习活动社会性质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上述的主张就是完全合理的;然而,需要强调的是,除去对于各种学习方式与表述形式的直接肯定以外,我们应更加重视在不同学习方式或表述形式之间所存在的重要联系与必要互补。这正如美国学者莱许(R.Lesh)等所指出的:“实物操作只是数学概念发展的一个方面,其他的表述方式──如图像,书面语言、符号语言、现实情景等──同样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次,我们应清楚地看到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及其互补关系。

众所周知,大力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也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当然,在大力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的同时,我们还应明确肯定思维优化的必要性,这就是说,我们不应停留于对于不同方法在数量上的片面追求,而应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帮助学生学会鉴别什么是较好的方法,包括如何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去应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显然,后者事实上也就从另一个角度更为清楚地表明了“互补与整合”确应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在形式和直觉之间所存在的重要的互补关系。特别是,就由“日常数学”向“学校数学”的过渡而言,不应被看成对于学生原先所已发展起来的素朴直觉的彻底否定;毋宁说,在此所需要的就是如何通过学校的数学学习使之“精致化”,以及随着认识的深化不断发展起新的数学直觉。在笔者看来,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课程标准》中有关“数感”的论述,这就是,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当努力“发展学生的数感”,而后者又并非仅仅是指各种相关的能力,如计算能力等,还包含“直觉”的含义,即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数量方面的某种敏感性,包括能对数的相对大小作出迅速、直接的判断,以及能够根据需要作出迅速的估算。当然,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又应明确地肯定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应的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数量方面作出准确的刻画和计算,并能对运算的合理性作出适当的说明──显然,后者事实上已超出了“直觉”的范围,即主要代表了一种自觉的努力。

值得指出的是,除去“形式”和“直觉”以外,著名数学教育家费施拜因曾突出地强调了“算法”的掌握对于数学的特殊重要性。事实上,即使就初等数学而言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出“算法化”的意义。这正如吴文俊先生所指出的:“四则难题制造了许许多多的奇招怪招。但是你跑不远、走不远,更不能腾飞……可是你要一引进代数方法,这些东西就都变成了不必要的、平平淡淡的。你就可以做了,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用不着天才人物想出许多招来才能做,而且他可以腾飞,非但可以跑得很远而且可以腾飞。”这正是数学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即一种重要算法的形成往往就标志着数学的重要进步。也正因为此,费施拜因将形式、直觉与算法统称为“数学的三个基本成分”,并专门撰文对这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显然,就我们目前的论题而言,这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互补与整合”确应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

综上可见,即使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也同样体现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数学思维形式及其特征性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作出切实的努力以很好地落实“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一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

[2]小学数学教育──智性学习[M].香港:香港公开进修学院出版社,1995.74.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及其变革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乃至全部数学活动,都要遵循其课程目标。1992年国家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通过学习,学生应该“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生活处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劳动工具”也在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伴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部于2000年3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紧接着,又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前后三个课程目标可以看到,短短几年,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0年教学大纲与1992年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两个主要变动。

一是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变化首先体现的是数学教育理念的进步。多年来,数学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知识相互沟通、紧密联系,数学知识更是渗透到科学技术乃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相应地,数学教育承担的也不再仅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加以培养、延伸。同样,原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仅以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合适的。另外,即使不考虑人们的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领域,我们处理数学问题时,也不仅只是依靠逻辑思维,形象分析、直觉思维等综合能力的结合运用是我们早已常用的做法。

二是以“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代替原来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里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向能力培养的过渡。过去,常常是讲完某一学科知识以后,寻找几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照书本对比联系即可。而这里强调的是“探索”的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思索将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表达出来,指导他们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提高的不仅是数学能力,而且加深了对整个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2001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又进一步发生了变化。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提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并且强调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而又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这里,特别强调对学生数学兴趣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一切要符合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这两种途径是相互结合的:第一,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这是多年来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二,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数学化的过程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教育的过程应当成为数学化的过程。

今天,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尽早接触“学会生存”这一课题,以奠定能力训练的基础。据此,数学教育则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探索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6~12岁的儿童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求知欲极强,正是“启蒙”的绝佳时机。使学生“初步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非天方夜谭。在某些时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华罗庚曾经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我们都知道,“兴趣”大多先是来源于“好奇”,继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如果在儿童产生“好奇”的阶段适时加以“激发”,那么,由一点小小的成功得到鼓励,再通过“成功的体验”,必定会使最初的“兴趣”引发为不可估量的“动力”。

二、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及其发展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满足学生需要,同时还应尽可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发展。小学数学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内容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奠基作用的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课程中引进统计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内容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十分必要。

有研究指出,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安排,各国各地区各有特色,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全都包括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探索、认识与交流,希望达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我国1992年实行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内容主要有:量与计量,数与计算,几何初步知识,代数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数的整除,应用题。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知识进行了整合,增加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总体上含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可以看到,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在两方面:一是数学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地变革;二是人们对数学课程的理解和数学课程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总之,在我们设计课程时,既要考虑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情感和接受能力以及学生今后发展的需要。

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课程设计

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是“综合培养、学有专长”,所以数学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单纯地适应将来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而应将数学课程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识课程,面向所有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可根据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另一类,面向理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仅对第二类数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一)必修基础课程

我们知道,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课有三条主线──代数、分析、几何。在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理论起源于求方程的根。历史上,求解一元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都先后获得成功。数学家在研究一元五次方程的根的过程中,引入了许多新的概念和结果,从而形成了现代数学的一个分支──抽象代数。几十年来,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数学的诸多分支,以及在通信理论、计算机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高等代数讲授的知识,大多是17、18世纪的成果,而抽象代数讲授的知识则是19、20世纪的成果,它不仅在代数课程这一主线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近代数学奠定了基础。抽象代数的主要思想早已渗透到基础教育的多门学科中。所以,讲授高等代数之后,必须安排72学时左右的抽象代数。

以现代几何的观点审视几何学,在保持各分支的自身特点与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将几何学主线的五门课即几何基础、解析几何、微分几何、射影几何与点集拓扑学有机结合。

而对于数学分析,应将其核心内容极限理论、微积分和级数理论进行认真的选择与组织,不宜照搬。基本理论的讲授要紧密结合应用;同时穿插反映微积分发展历史的数学家传记介绍,这方面丰富的内容一定会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保证数学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要大胆删繁就简。对传统知识,也要尽量用现代数学方法表现,如“级数的展开”等。

(二)必修应用类课程

必修应用类课程适宜安排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优化理论及应用、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

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近年来基础教育逐渐增加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做了具体的描述。虽然统计学的研究基础是数据,但是研究要借助概率论的结果,因此必须先安排讲授概率论基础知识。讲授数理统计时,要精心设计教学,努力使学生能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要告诉学生,无论获得数据还是分析数据,总是要渗透随机与概率的思想。

最优化理论包括了线性规化以及最优化基本理论及主要算法介绍,它是现代管理、决策、经济、金融乃至评估等工作领域的基本工具,也是数学应用的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讲授过程最好结合实际应用模型。

模糊数学思想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所谓现象的模糊性是指事物间差异的中间过渡中所呈现的“亦此亦彼”性,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即使在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综合化的改革背景下,它仍然是学校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它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重担,越来越被更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认识。我们这里探讨的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数学课程设计,也只是处于刚起步不久的思考,实践时间也不长。相信随着专业的建设和更多学者的加入,将会使这种设计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方案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05,(2):7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民族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小学教育也在不断地向信息化、国际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而民族化则是个性化和国际化的最为有利的展现。根据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挖掘民族因素,发扬民族风格,传承民族文化,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受到民族数学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教学是实现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虽然是很简单的初等教学,但是里面却蕴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的结合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学生提供具有真正内涵的素质教育,这才是未来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归纳思想的运用;在进行“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数学类比思想的运用。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思想的具体渗透和体现,在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数学思想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体验到教学内容的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比如,在进行“圆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古人所说的“圆始于方,方始于圆”的极限思想与圆面积的计算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深刻,同时也更具有民族数学文化的特点。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凸显民族数学文化

数学教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等,如果教师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融入民族数学文化,将更加有利于学生抓住数学的灵魂和精髓,对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比如,在“鸡兔同笼”这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在古代,人们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假设法,而到了现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还有画图、列表以及方程等,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是其中蕴含的数学方法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方法之间的比较,使其充分体会中国民族数学文化中数学思维方法的多样性和一致性,这对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中华民族的数学有很长时间的历史,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学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学思想中开始吸收许多西方国家的教学思想,但是,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数学文化,将中华民族数学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和整理民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等,并结合民族数学文化的巨大成就,展现民族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实现数学课程教育与民族传统数学文化的衔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精神,这对于发展我国现代数学文化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学习方法;学习方法;认知规律

数学作为一门主科,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而小学新生从小学升到初中,中间有一定的跨度,无论是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因此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就成为众多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重点。

一、教学方法的衔接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都讲解得比较详细,学生练习也较多,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到了初中,数学教师讲的都是重点部分,学生练习得较少,并且内容也与小学数学内容相比较为抽象。由于小学数学较为容易,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十分钟教师用来讲课,学生练习十五分钟,十五分钟用于写课堂作业,最后五分钟是批改课堂作业。现在不少小学实行托管制,会出现抄袭作业现象,数学知识缺乏越来越多,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做好衔接工作。

1.新旧联系,强化概念衔接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示:学习者需要主动让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这样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巩固旧知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新知识的时候,必须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对小学内容有所了解。例如,有理数除法法则与小学数学除法法则的差异,主要在于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重点在于倒数上。

2.激发兴趣,进行学习心理衔接

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一特殊时期学生在学习方面,依赖性与独立性、被动性与主动性同时存在。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这几方面。首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小学生刚升入初中,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教师既信任又害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消除这种阻碍,去感受学生的内心,在讲课的时候,应形象讲解,讲话幽默,让学生感到民主。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合理采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提升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3.针对重点,重视认知规律衔接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往往比较直观,他们是在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同时进行思考。而初中数学则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其抽象思维能力,这就需要采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技巧,采用模型、图片和实物等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拿一些具体的三角形物品,像三角形教具、三明治等,让学生见到实物,然后再将相关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小学,由于学科较少,知识层浅,再加上学生年龄不大,又十分重视及格率,为了取得短期速效成果,小学数学教师往往给困难生进行学习内容辅导。而到初中阶段,学科陡增,学习内容也由浅到深,要想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就必须在学习方法上做好衔接。

1.重视预习,指导自学

预习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往往不受重视,所以不少初中新生不会预习。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应该给学习布置预习内容,加强提前预习。

2.专心听讲,勤于思考

小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一般不重视思考,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得有思考价值。

3.强化训练,规范作业

从书面练习来看,小学时期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师应让学生从思想方面重视作业,避免不规范现象。

4.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复习意向,对于所学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牢固知识。

5.注重学习习惯的衔接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时期就基本养成。但是在初中时期,仅靠这些基本学习习惯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像善于认真思考、不懂就问、学以致用等习惯。假如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养成的话,初中数学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这对做好初中数学和小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也有所帮助。

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点是要善于挖掘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初中新生对很多东西都比较好奇,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应合理利用这一特点,支持学生敢于挑战和提问,增强自信,提升自己,赶超别人。让所有初中新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努力学好初中数学。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数学建模思想;数学关系;设置情境

在数学中,大多数的数学问题都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几乎所有的数学问题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例如,在数学中最为常见的数学计算,人们生活中也大量存在需要计算的地方。数学建模思想则是把这些生活事物简化为数学知识。生活中一些复杂的事物犹如一团乱麻,人们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关系一根一根地抽去,最终只留下与数学相关的一缕,并根据其建立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实现简化思维的目的。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能让学生准确、迅速看清问题的本质,提升其对文字描述题、应用题等题型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深的理解。以下则是笔者对于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可行性分析和有效的培养方式。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的可行性分析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思考、解题方式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学生即便对数学建模思想没有相关概念,但却有了数学建模这一思想的初步意识。例如,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学生碰到一道应用题,树林中有13只乌鸦,狐狸的数量比乌鸦多8只,问树林中有多少只狐狸。这道应用题较为简单,学生很快就得出了答案,狐狸是21只。询问学生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时,有的学生说13只乌鸦加上8只乌鸦等于21只狐狸。这句话在其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乌鸦加上乌鸦不会变成狐狸,这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只能说乌鸦的数量加上乌鸦的数量等于狐狸的数量。然而数学建模思想则是将这些与解题无关的物种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化,只考虑其中的数学关系式。学生的这种思考方式,正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的体现。学生在其不自觉的情形下使用数学建模的思考方式,这说明学生对于这种思维不仅不排斥,反而比其他思考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且学生在使用数学建模方式进行思考时,不用考虑干扰数学关系式建立的逻辑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是可行的。

二、在课堂中多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感知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建立在生活中各项事物的数学特征的基础之上,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那么,联系生活实际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情境教学就是通过在课堂之中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来感知学习内容,最终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情境教学与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建立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之中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知情境并从情境中找出其对应的数学关系,并逐渐形成利用数学建模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例如,在学习路程、时间和速度的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每天步行上学这一事例来设置情境,让学生从中得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如甲同学每天上学的步行速度是每1小时12千米,他每天上学下学在路上所花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问:学校距离学生甲家有多远?该情境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大部分学生几乎每天都在重复这样的情境,因而使得学生能够迅速投入课堂情境,从情境中迅速找出路程与学生步行速度还有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并通过计算得到路程的最终结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一种培育,学生通过情境能对数学建模思维更为熟悉,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也会更加的游刃有余。

三、在课堂中给予学生适当提示,启发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数学问题中的数学关系显而易见,学生看完问题的文字描述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与文字描述相对应的数学关系式。然而也有些题目的数学关系较为隐晦,学生不能直接从的问题描述中得到相关的数学关系式,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适当提示,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出隐藏于文字之中的数学关系。例如,有学生在其练习资料中遇到一道这样文字描述题,甲乙两队比赛射箭,甲队5人的成绩分别为:8、7、9、10、6,乙队4人的成绩分别为6、7、9、8,要比较这两支队伍的成绩。该学生从题目给的数字就可以判断出甲队的成绩更优,却不知如何建立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其向教师提问:如何把4个人的队伍和5个人的队伍进行分数比较呢?这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可以把平均数作为建立数学关系的突破口。学生此刻豁然开朗,动用数学建模思维,根据所给数据建立数学关系式求出两队的平均数,用数据得出了该题的正确答案。

学生在小学阶段其数学建模思想就有萌发的趋势,教师在此阶段就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习惯于用数学建模思维简化并解决其学习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兴趣,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立华.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2(11).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4篇

一、思想认识——注意心理引导

对初中一年级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师、新集体等,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小学升中考试,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初中数学很难学,初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实有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统计初步、方程组、负数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初中一年级新生的学习质量。

因此在初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从思想上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存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小学强调算术方法和运算小技巧,缺少严密性训练和系统性的教学,而初中强调数学方法的传授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初中一年级新生对初中数学有个崭新的认识,使他们减少或消除对初中数学的恐惧,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以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注重知识链接

针对小学刚升上来的初一学生,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是要了解他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做好教材上的衔接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必要的知识衔接。

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内容时,学生在小学阶段认为从整数到分数这样的知识构建就已经是数的全部,所以对于引出负数要先从思想上进行衔接,让学生通过观察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正反两面性,接受负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在引出负数的方法上,可以借鉴小学阶段分数引出的方法,进行知识引出方法上的衔接,让学生从旧知中迁移出新知,有利于学生的接受,使知识的构建更顺利。在教学中,学生明白了负数后,及时地引导学生将对数的认识进行扩展,将数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构建有理数的系统为整数与分数和正数、零、负数。

可见,在初中与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上,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有必要的了解,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防止知识上过大的跳跃而造成学习上的鸿沟,让小学的基础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正能量。

三、教学方法——遵循认知规律

教学方法的研究表明,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几本上是不具备的,每种方法都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是几种教学方法并用以实现最佳的教学目的。所以,教无定法,合适才是最好的方法。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就不一定适用,因为随着初中知识量的增加,学生认知的发展,原有的方法必须改进。同理,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也是不适合的。为此,对于初一阶段的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方法的区别,做好必要的衔接工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虽然初中的知识比小学要抽象,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仍然是有效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还是要从旧知中引出新知,从学生熟知的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此外,教师还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的事例中挖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四、学习方法——突出习惯培养

针对教学内容上的变化和教学方法上的不同,学生在自身学习方法上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转变。初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更多地依靠自主探究、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来学习知识。为此,我让学生在学习上学会做好以下的工作。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活动,学生能事先了解学习内容,从而在听课过程中做到抓住重点,提高听课的效率。对于初中数学的一些概念、定理等,教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预习题目,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预习,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会探究,认真笔记

要做到课堂40分钟都能集中精力听讲不开小差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学生只有学会问题探究的方法,专注其中,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要指导学生必要的问题探究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还要学会做听课笔记,将在听课中觉得有用的东西记下来,以供后续复习使用。这些有用的东西可以是自己听课时还是半生不熟的知识,容易犯错的地方,必须掌握的概念、定理,对自己思维启发特别大的地方等。学生学会做笔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一学生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他们这样的习惯。

(三)有计划地复习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学到的东西,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复习,将会很快遗忘。学生在课后,要养成总结的习惯,将课堂上学到的概念、解题方法等进行归纳,构建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学生要根据遗忘曲线,在一定时间后及时地回顾所学的内容,提高记忆的效率。学生复习的内容可以是教材中的定理、概念,也可以是掌握的解题方法。学生还要学会在平时的练习中,有意识地归纳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小学数学教与学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 教学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6-01

学科整合指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在原有分科和学科知识分领域教学的基础上,力求与相关学科及社会生活、本学科各领域知识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使教学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益,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的教学整合为例,分析了学科整合的意义与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整合对策。

一、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

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的学科整合的理念符合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弱化学科的过分专业性,提高对各个学科的认识。在小学阶段,提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学科的融合,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点。

二、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基础分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有着较强的可行性,这是因为两科目的整合具有着十分坚实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师资基础方面。随着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小学教师尤其是语文、数学等重要科目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教学素养越来越高,而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均基础性较强,现有语文、数学教师均对彼此所教科目有着一定的了解,且具备学科交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因而从师资基础方面看,小学数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整合有着良好的基础;2)生活基础方面。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很浅,接触的生活圈子,拥有的生活经验较少,小学教学中许多科目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举得例子等均十分相似,数学和语文的外延都是生活,这就为学科整合提供了可能性。

三、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对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即具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又有着较强的可行性,强化两科目教学的整合,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实现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应采取以下三项对策:

1.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数学教学时融入语文学科中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第一,同“听”相融合。这种教学途径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当引入新的概念时,教师应该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并结合与同学们关系密切的事例,循循善诱的讲给同学们听,从而引出新的数学教学内容。第二,同“说”相融合。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丰富的语言就不会有人的理性思维,数学教学是理性思维的重要体现,然而不能认为教学数学中有理性思维就足够了,也要注重培养说的能力。因此,在对数学相关定义理解时,不需要学生一字不差的对各定义进行重复,只要他们能够用自己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将数学概念正确的表达出来就行了。第三,同“读”相融合。虽然阅读是语文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阅读只能应用于语文学科中,无论哪种学科的学习都要建立在对知识准确解读的前提下。可以把和数学相关的知识,转化成叙述文章的形式,让学生们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大声地朗读,从而加强“读”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第四,同“写”相融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数学论文写作,让学生用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数学的内容。在此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外,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2.数学练习题与语文诗歌的整合

将数学练习题与语文诗歌进行整合,将诗歌运用到数学题的设计中,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复习《百分数》内容时,就可以选取《桃花庵歌》中的典型诗句应用到数学习题中: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提问学生在此上述诗句中共出现多少次“桃花”,其所占全诗总字数的()%多少?又比全诗总字数少()%?学生们自然会被优美的诗文所吸引,不但起到了巩固知识的作用,还提高了学生们的语文鉴赏能力。

3.提升教师素质,确保教学整合有效性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学习能力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意识,因此小学教师是课堂上的真正指挥者,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找到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还要从教师方面着手。只有加强小学教学队伍建设,才能促进整合工作顺利进行。为此学校应该对在岗小学教师展开定期教育培训,将新课改的最新动态下达给各位教师,并要重点强调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重要性。此外,还要开展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有自己的课堂整合方式,并要对优秀的整合方案给予合理的奖励,以此激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为寻找到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强化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是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教师与相关教研工作者应进一步认识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意义和可行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整合对策,促进两学科教学成效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慧玲.小学数学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11):4-5.

[2]王翠玲.浅谈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4):26-26,17.

[3]刘秘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4):2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