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

科学研究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篇

研究者研究自身文化时,同样受到研究者长期习惯的价值和文化的影响。但不同于研究异文化,研究自身文化时不存在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其实,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就是自身文化的直接表达。自身文化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诠释,此时不存在“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里表述本身就是终极答案。但其仍然受到自身价值的影响并且难以避免,对此我们只能以无限接近“零价值取向”的态度,做到“相对价值中立”,进而用“假想”的办法来加以把握和操作。关于自我的理解在著名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在库利的自我意识形成的三阶段里,“将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设想和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以及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研究自身文化时为自身价值所受影响降到最低,做到相对价值中立,可以把研究者自己“假想”成异文化的人,用外面的眼光和视角,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自身文化。这样,既能够摆脱自身文化的影响圈套而扩大研究者视野,又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分析,有助于研究的全面和客观。

二、讨论与结语

第一,在研究中为什么同一现象不同学者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是否归因于社科研究中研究者能否做到价值中立的问题;社科研究中价值取向的影响难以避免,但影响过多是不可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能否价值中立的问题上,众多的自然科学及社会实证主义者、诠释主义者都主张价值中立。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可以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同属科学不应由研究者主观判断和价值倾向左右。甚至诠释主义者虽然承认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同自然科学研究有差别,但价值取向上仍主张中立。对此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的结论是很好的实例。用弗里曼的话来说,“由于其带着很深的文化决定论的信念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去研究,因而其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可信的”。

另外,批判主义者则认为在研究中不主张价值中立。最近国内不少学者不主张社会科学的研究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如社会学家郭星华在《也谈价值中立》中说:“诚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虽然在自然科学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也不是截然分离的,但在社会科学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在考察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时,在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众多的社会科学家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他们的思想和所建构的理论无一不打上历史时代和价值观念的烙印,要想排斥价值做到‘价值中立’无异于天方夜谭。”

总之,社科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者价值取向对研究的影响是之所以同一现象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第二,在研究异文化时对研究者价值的影响应如何把握和操控。由于社科研究难免受研究者价值影响,当研究异文化时,只能以追求相对价值中立为目标,运用理解和诠释的方法予以解读、分析异文化。

第三,在研究自身文化时研究者价值的影响持何态度,理解和诠释如何加以运用。与研究异文化不同,研究自身文化不需要过多的沟通和语言媒介,其不仅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甚至更多。故而,依然以相对价值中立为追求目标,运用照镜子式的理解法,即库利的“镜中我”作为基本方法来研究。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取向;相对价值中立;诠释

社会学科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应同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但两者不可避免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从研究对象来讲,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实在体,而社会学科研究的是人及其思维、感情、激情等方面的东西。可见,社会学科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不仅要看实在体,还要把研究对象当作具有七情六欲的复杂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和诠释,否则研究将无从谈起。本文从研究异文化和自身文化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社科研究中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问题。

一、研究异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

当研究异文化时,其研究将难以避免或多或少受到研究者早已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然而,科学研究就要求研究结果不能被主观价值左右,也就是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者要求的都是研究中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在研究中可否研究者价值左右的问题,即通过理解或诠释的方法,也可叫做换位思考法。

当研究异文化时,实际上研究者凭借早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和价值去解读另一个文化世界,所以这个研究受研究者自身凡人文化和价值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干脆不求价值中立或无涉,只求“相对价值中立”。相对价值中立是指人类现有的情况下,研究中试图无限接近价值中立或“绝对价值中立”,把价值取向的影响降到最低,追求较客观的结论。

追求相对价值中立具体如何操作呢?只能运用人类特有的理解或诠释的方法。具体通过以下两点:一是必需有一个沟通的媒介,即语言、符号或普世的价值;二是必需依靠人类特有的理解品质。首先,沟通是理解的前题,也是理解的方式。他的实质是心与心的沟通。不同的文化,千差万别,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时有发生,但毕竟同属人类,必有许多普世的语言和价值,即便是与世隔绝几千年的土著居民,也能理解简单的外来形体语言。譬如,我们把手放在嘴边作吃饭姿势,相信土著居民便会理解。其次,理解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只有人类能做到对他人乃至动物的“同情”和理解。正因如此,研究者在研究异文化时通过其特有的理解和换位思考的特质来诠释异文化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诚如印度伟大思想家、诗人泰戈尔所说:“人的一切重要言论不是通过语句而是通过精神来判断的——这是在历史中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呈现出来的精神。”[1]

二、研究自身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

研究者研究自身文化时,同样受到研究者长期习惯的价值和文化的影响。但不同于研究异文化,研究自身文化时不存在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其实,自身文化的理解和诠释就是自身文化的直接表达。自身文化的表达本身就是一种诠释,此时不存在“为什么”的问题,因为这里表述本身就是终极答案。但其仍然受到自身价值的影响并且难以避免,对此我们只能以无限接近“零价值取向”的态度,做到“相对价值中立”,[2]进而用“假想”的办法来加以把握和操作。

关于自我的理解在著名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 思想中找到理论依据。在库利的自我意识形成的三阶段里,“将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设想和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以及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3]研究自身文化时为自身价值所受影响降到最低,做到相对价值中立,可以把研究者自己“假想”成异文化的人,用外面的眼光和视角,进行比较、观察和分析自身文化。这样,既能够摆脱自身文化的影响圈套而扩大研究者视野,又能够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分析,有助于研究的全面和客观。

三、讨论与结语

第一,在研究中为什么同一现象不同学者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是否归因于社科研究中研究者能否做到价值中立的问题;社科研究中价值取向的影响难以避免,但影响过多是不可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能否价值中立的问题上,众多的自然科学及社会实证主义者、诠释主义者都主张价值中立。实证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可以完全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同属科学不应由研究者主观判断和价值倾向左右。甚至诠释主义者虽然承认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同自然科学研究有差别,但价值取向上仍主张中立。对此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的结论是很好的实例。用弗里曼的话来说,“由于其带着很深的文化决定论的信念和个人的价值取向去研究,因而其得到的结论也是不可信的”。

另外,批判主义者则认为在研究中不主张价值中立。最近国内不少学者不主张社会科学的研究持价值中立的原则。如社会学家郭星华在《也谈价值中立》中说:“诚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虽然在自然科学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也不是截然分离的,但在社会科学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在考察社会发展、变化规律时,在观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众多的社会科学家由于各自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他们的思想和所建构的理论无一不打上历史时代和价值观念的烙印,要想排斥价值做到‘价值中立’无异于天方夜谭。”[4]总之,社科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是不争的事实。研究者价值取向对研究的影响是之所以同一现象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第二,在研究异文化时对研究者价值的影响应如何把握和操控。由于社科研究难免受研究者价值影响,当研究异文化时,只能以追求相对价值中立为目标,运用理解和诠释的方法予以解读、分析异文化。

第三,在研究自身文化时研究者价值的影响持何态度,理解和诠释如何加以运用。与研究异文化不同,研究自身文化不需要过多的沟通和语言媒介,其不仅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甚至更多。故而,依然以相对价值中立为追求目标,运用照镜子式的理解法,即库利的“镜中我”作为基本方法来研究。

综上所述,首先,在社科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正因如此,产生了对同一个现象不同学者得出不同结论的现象。其次,无论异文化的研究还是自身文化的研究,研究者价值影响上,以“相对价值中立”的态度,运用理解和诠释的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因此,基于人类现有条件下社科研究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一事实,选择尽可能地把研究者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依靠理解和诠释法,追求相对客观、相对公正的研究结论。

【注 释】

[1][印]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人生的亲证.宫静 译.商务印书馆,2007.序言.1.

[2]“零价值取向”相当于绝对的价值中立,是针对“相对价值中立”提出的,我们认为是新提法.

[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1.

[4]郭星华.也谈价值中立.江苏社会科学,3.

【参考文献】

[1]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周晓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弗里曼.米德与萨摩亚人的青春期.李传家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酸碱性;学优生;学科价值;科技前沿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49-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18

溶液的酸碱性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内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单元的学习提出如下要求和活动建议:(1)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2)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简单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而这正是化学学科价值的体现。针对一些不满足教材知识的简单传授,喜欢挖掘更多学习内容的学优生,教材中的几个应用略显简单,如何适当地挖掘一些超越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溶液的酸碱性”的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动选择知识的主体,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参与度的大小,参与的积极与消极,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 通过一些真实科技情景、化学应用案例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价值,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使学习活动有的放矢。这种不只是“以考试为目的,盲目地做题与机械地背诵,”而是一种“真正为了科学,感兴趣,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学习”的学习态度,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崇敬感,提高所学知识的学习效率。从而也体现了教师的价值。

细读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溶液的酸碱性”[2]一节,教材中主体部分有四块教学内容,两实: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pH试纸的使用;两虚:溶液酸碱性测定的意义、pH计的介绍。教材设计有虚有实的目的何在?是虚的内容一笔代过只教实,还是先虚引发学生学习动力,更好地教“实”;抑或是先务实再务虚,让学生继往开来?能否做到夯实基础与追求卓越并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针对本校学生学习能力很强的特点,笔者大胆地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增加了一些与本课有关的前沿性科学知识、pH试纸的使用实验、现代pH的测量方法介绍。试图通过这些学科价值性知识的开发,提升化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1. 教学环节一:为什么引入pH这种表示方法?

[引课,问题1]关于溶液酸碱性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问地球上最常见的酸是什么物质?

[学生讨论]有的说醋酸,有的说盐酸,有的说碳酸,有的说硫酸。

设计意图:一个小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也促使学生另辟蹊径思考。最后教师给出答案是水,学生们小小的吃了一惊。(水其实符合高中化学酸的定义)马上就会有一个探究的欲望,产生下一个新的问题。

[问题2]水是酸,可我们知道它不显酸性,这又是为什么?

经过思考,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溶液的酸碱性,只考虑氢离子不全面,还要考虑氢氧根的浓度。

[问题3]常温下,请分别计算浓度均为0.01mol・L-1的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氢离子及氢氧根离子浓度。

[教师] 虽然溶液中的酸碱性同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都有关系,可是大家发现因为它们的乘积是常数,实际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只看氢离子也能说明溶液是显酸性还是碱性,以及酸碱性的强弱。因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数值很小,为了表达更方便,引入了pH的概念。

[板书]pH=-lgc(H+)

pH,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这个概念是1909年由丹麦生物化学家瑟伦・索伦森(S?Jren Peder Lauritz S?Jrensen)提出的。

设计意图: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人们不断琢磨、精简出来的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一些概念的提出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教师循循善诱的设置问题,展示一些在概念建立过程中的科学事实,让学生自己通过逻辑思考去建构相关概念,这比单纯的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要更趣味,像自己发现的一样有成就感。

2. 教学环节二:pH测量的意义,pH在现代科技领域有用吗?

[引导] 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中和科学研究中常用吗?有必要专门用pH来表示吗?我举几个例子:

(1)pH与生物医学

[教师]我们知道,所谓吃药治病,就是把体内细菌或病变细胞杀死。服用药物之后,药物是如何识别病变细胞而不误杀健康细胞?原来人体不同器官的pH并不相同,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pH又不相同(如图1中A),而病变细胞如肿瘤细胞(tumor cells)与健康细胞(healthy tissue)间也存在差异(如图1中B)。利用这个性质,科学家们研究出pH敏感材料来识别不同的pH环境,研究治病的药物往往是医学研究者的工作,可负责包裹药物分子的能在肿瘤细胞附近释放出来进而弱化肿瘤分子的药物包裹层却需要化学家来完成,而这层负责包裹的材料其实识别不了细胞,它识别的是pH。

[投影]

(2)pH与纳米科学

[教师]纳米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应用性能,取决于材料的尺寸和形貌,pH对形状调控有决定性的影响。图2中给出的是一种Au-Pd合金构成的一种纳米晶体材料。在晶体成长过程中,随着pH的降低,减慢了晶体在某一方向上的生长速率,而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生长速率的不同,就会决定晶体的形貌。据此科学家理论上可以通过调控pH,生成理想形貌特征的晶体。(图中2最左侧模型的晶体治疗肿瘤效果较好,而最右侧模型的晶体是很好的催化剂。)

[投影]

(3)pH与生活

[教师]不同的洗发水,在配方过程中都有严格的pH。早期的洗涤剂大多是碱性,可在洗发过程中人们发现会出现头发不顺滑的现象,现在常用洗发水几乎都是酸性。

[投影]

由此,学生们得出结论:精确pH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笔者选取了几个略显前沿的pH应用案例,较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幻灯片中采用具有浓郁科研气息的图片素材也给学生以科学视野的启迪。同时,图片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也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最后一个洗发水的例子,笔者选取了一个最近的社会热点,明星所代言的洗发产品引起网络和社会热议的图片素材,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从严谨的科学视野中放松过来,准备进行教学的下一实验环节。

3. 教学环节三:pH用途这么多,如何测量呢?

pH测量方法一: 比色法―― pH试纸

[学生实验] 常见物质pH测量 (药品准备:0.01mol・L-1的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及学生自备的学校的饮用水、洗发露、精油、柠檬水、农夫山泉等)。

[投影]pH试纸使用注意事项。

[任务一]桌面药品及生活中感兴趣溶液pH测量。

[任务二]将盐酸、烧碱溶液稀释100倍后测溶液pH。

[实验探究]如何用pH试纸解决生活中问题?

[资料信息]已知有反应:

HCHO+Na2SO3+H2OH2C(OH)SO3Na+NaOH,利用该反应可以解决的一个生活问题是什么?

[引导]用什么办法可以快速判断反应发生?

[学生1]因为有烧碱生成就会有pH变化,可用试纸测pH变化。

[学生2]可以通过这个反应测量空气室内污染的甲醛[3]。

[引导]室内污染的甲醛一般含量很少,我给大家准备的实验药品甲醛虽然浓度已经很低,但可能比空气中的含量还是高怎么办?

[学生] 可将其稀释100倍后滴到沾有亚硫酸钠溶液的pH试纸上,看滴加前后pH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中固有实验,强化实验的基本操作。而探究实验的设计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一些试纸比如“甲醛含量测试简易试纸”的基本原理也可能是我们使用的pH试纸的升级版本,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给学生以“学而有用”的启发,继而将会“学以致用”。这就是我们所学知识的一个直观应用,体现了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4. 教学环节四:真正的科研活动中又是怎么测量pH呢?

[引导]通过刚才的试纸的使用,及同学们pH测量结果的汇报,老师感受到大家学习的热情,以及已经学会了试纸的使用,但大家觉得试纸有没有什么局限?

[学生]有时候感觉所测药品的pH介于7-8,4-5之间并不好说具体是多少,所以不够精确。

[教师]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换更精确的精密pH试纸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但它的另外局限性就很难解决了,比如它适用于宏观体系,而且比较浪费药品(滴的过程中损耗)。那真正的科研领域如何测量呢?

pH测量方法二: 电化学法――pH计

[投影资料]世界上第一支pH 计(酸度计)。

pH 计原理――原电池原理

简单说,pH计的内部原理是两个电极,其中一个电极用特殊材料做成,可以吸引并只允许氢离子通过,而氢离子浓度和电极电动势之间有线性关系,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将电动势大小转变成pH大小,并可以直接从pH计屏幕上读出读数。

[投影]

[学生活动] 请几个学生用pH计测量刚才用pH试纸测的试剂,并投影展示。

设计意图:pH计采用的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原电池及阳离子交换膜的原理,而对pH计原理的介绍可以加深学生对pH的理解,正如一个哲学话题“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介绍pH电极的同时,学生们还认出了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哈伯 (Fritz Haber)这一化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合成氨反应的发明者。也让学生们感受了科学家们的科研领域之广,对社会贡献之大。

[引导]pH计测量pH的优点显而易见,快速、灵敏、准确,也不耗药品。但缺点是要宏观体系,试剂量太少不能测,也不能测活体pH。那还有别的办法吗?

pH测量方法三: 荧光探针――荧光传感器

科学家发现溶液酸碱性不同会引起一些纳米材料表面电荷变化(如图5中a),继而影响纳米材料发光强度(如图5中b)或者颜色改变(如图5中c),因此在光源照射下,不同pH环境下纳米材料会发出不同光。而纳米材料空间上的优势,以及不产生生物损伤的优势使活体检测pH成为可能,因此常作为荧光探针,进行生物体内病变处的活体检测(因病变体细胞和健康细胞pH不同)。如图6可以检测出小白鼠健康状态和病变状态pH的不同,继而确定病变部位。

[投影]

[总结]“化学――人类的生活,人类的未来”。大家看了这里展示的pH测量的三种方法,可以看到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你的梦想又是什么呢?这里送给大家一句话,这句话是发明酸碱指示剂的伟大科学家波义尔所说“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感受到一场科学研究的盛宴。作为21世纪的中心学科,“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 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但近年来,生命科学、医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在媒体及网络的宣传下,埋没了化学的相关成就,事实上,当代科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结果,笔者挖掘出来的几个例子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化学学科在当代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它贴近生产生活及科研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选择的依据。[5]

三、教学反思

学习有价值的知识,是所有学习者的正常思维。作为学生认识化学、学习化学、喜欢化学的引路人,能够认真精准的挖掘教材学科知识背后隐藏的学科价值,并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透过这些有价值的知识本身,将学生吸引,继而阐述化学学科博大精深的学科观念、思想方法、人文内涵就会水到渠成[6],而非矫揉造作。基于此,化学教师有责任在备课讲课时充分挖掘生活中、科研中的学科价值,并将这些同自己所教学生特点、课程内容、目标设计、教学实施等相关教育环节相结合,通过合理设置,将学科价值发挥到最大。学生在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的驱使下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结合适当的动手实验,不断强化,使学生产生一种化学“有用、会用、想用”的情感。

公众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对科学研究喜欢、好奇、有一定的了解”是起码的科学素养。许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并不理解化学学习的意义,它的价值是什么?学了能干什么?这样久而久之,必然学习乐趣全无,只为应付考试,也就无从谈起科学素养,这样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我国的科技创新,真正赶上发达国家。诚然,一节课不敢妄谈什么学生就有了科学精神,但涓涓细流,终成大海,教师在每一堂课中都有所涉及,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不断挖掘有利于开阔科学视野的课程资源[7],定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热爱。更让笔者想起以前毕业典礼上大学教授的一段话:“你们将来教化学,目的不应该是造就几个专业的化学家,而是用你们的热忱尽力启蒙学生们爱科学的精神,让他们感悟到科学也是美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祖浩主编. 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 孔小波. 巧用pH试纸测甲醛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陆军. 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 化学教学,2013,(5)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4篇

科学与价值问题,是国外科学哲学界近年来议论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价值?关于科学,虽然学术界至今没有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但是人们对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内涵则是没有多少疑问的。至于价值,可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

一、什么是价值

在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哲学中,在谈论人生的意义、目的和理想以及人的行为的评价标准时,就已经涉及价值问题。在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全智全能全善的上帝被看作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和归宿。例如,圣•奥古斯丁就告诉人们,价值应该建立在上帝意志的基础上,而不是基于其他东西。近代西方的一些基本价值观念,则是随着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来到这个世界上的。18世纪的一些著名哲学家,已开始探讨价值本身。戴维•休谟认为,价值判断以人性为基础,以利己的同情心为基础;伊曼努尔•康德强调,价值是或者应该是借助于他所谓的“绝对命令”而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杰米里•边沁则指出,价值以其在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中的有用性的计算结果为基础。19世纪,在一些思想家的努力下,价值的意义被延伸至哲学方面更为广阔的领域。

真正的价值哲学(axio1ogy,或译为“价值学”),即对价值概念的深入阐述和对价值理论(valuetheory)的系统探讨,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形成的。一批哲学家和研究者对价值的含义,基础和性质,各执一词。他们或者认为价值是愿望的满足,是快乐,是引人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是经过选择的所好,是以某种方式被享受或可享受的质;或者认为价值是有助于提高生活的任何经验,是人格统一体的对照经验;或者认为价值是纯粹理性的意志,是手段和实际达到目的之关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里,价值被看作是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马克思主义强调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基础和源泉在于客体的属性)、实践性(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和历史性(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范畴,人们的价值标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如果细究一下价值概念,我们不难发现价值除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性外,似乎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

潜在性:价值虽然必须有客体(事物和现象)作为它的载体,但它并非实存地或实在地存在于客体之中,而具有潜存的、非实在的性质。也就是说,价值并不像洛克意义上的“第一性的质”(广延、形状、动静、不可入性等可以用数量方式来表示的质)和“第二性的质”(颜色,声音、气味等并非物所固有的质)一样实际地构成事物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只是潜存于事物的属性之中。主体的需要或兴趣,才能使它从潜存性转化为实存性。

关系性: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得以显现;二者不发生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尤其是伦理价值,正是从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张力关系中获得其丰富性的。没有这种关系,则伦理道德荡然无存。生活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的鲁滨逊,无所谓道德价值。

目的性:价值是人的每一个有目的的活动中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价值能够被看作是兴趣、需要、偏爱、期望、下意识倾向的理性化。价值指导我们在设定目标、选择达到目的的手段、估计风险中做出决定。正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决定了我们计划、行动、完成和悔恨的方式。价值还具有劝告和说服的性质。

价值这只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之手,伸到道德、宗教、艺术、科学、经济、政治、法律和习俗等各个领域。我们在本文仅涉及科学与价值的某些相关性。

二、科学与价值之关系的几个方面

科学与价值的关系有以下三个值得探讨的方面:科学的价值;科学与社会价值观念的互动;科学中的价值。

先谈科学的价值。科学的价值即科学本身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科学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有用性。自近代科学诞生以来,尽管不时有人诅咒科学是恶魔的附庸和进步的敌人,但科学以其辉煌的成就毕竟赢得了多数人对它的价值的首肯。

科学以其所导致的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增进了社会福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科学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但这只是技术的被恶用,或被误用所致,并非科学本身之过。这种副作用只能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技术或社会工程(socialtechnologyorsocialengineering),通过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消除。要求中止和暂禁科学是不现实的。即便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明的迅速衰落,这无异于人类的集体自杀。因此,因噎废食的轻率之举显然是错误的和行不通的。

科学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且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这是科学的精神价值之所在。如果说科学所具有的物质价值是间接的话(因为它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才能体现出来),那么科学的精神价值就是直接的了(因为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精神的成就,而非物质技术的成品)。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预见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作为研究活动的科学有其研究的目的(认知)和达到这一目的的科学方法(实证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它们不仅保证了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合理性和完美性,而且它们所体现的求实、尚理、爱美的品格,无疑有助于人类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的进步。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的精神价值是通过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显示出来的,这就是R.K.默顿所谓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不仅与人类社会理想的道德准则相通,而且也为与其一体化的民主秩序提供了健全的发展机会。

再谈科学与社会价值观念的互动。科学和社会价值观念都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科学主要是以其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潜移默化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规范,从而逐渐变革社会价值观念的。近代科学革命,客观上打破了神为自然界立法的教义,确立了人为自然界立法的信念,把社会价值观念从神性转移到人性,从虚幻的来世转移到世俗的现世。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价值观念提供了理论根据,农业社会中那种安贫克己、自足自给、与世无争、不求进取的伦理观念不再受到人们的推崇。

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的作用或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它与科学的价值观念合拍,则可以引导社会给科学以物质上的或道义上的支持,激励人们献身科学事业,潜心从事研究工作;反之,则抑制或阻碍科学的发展。17世纪英国的清教主义所促成的正统价值观念无意之中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进展。相反地,中国古代某些传统价值观念,诸如重人事轻自然、重玄思轻实践,重故纸轻创新以及绝巧弃利、艺成而下、读书做官等等,则严重地妨害了当时科学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价值观念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对科学的影响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在近代科学诞生时期,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大大支持了科学,使科学在社会中赢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但是在今天,功利主义(尤其是它的极端形式)则有害于科学的正常发展,因为它反对给不能取得“立竿见影”功利之效的基础研究以支持,驱使科学家抛开具有内在重要性韵科学课题,限制了科学潜在生长的可能方向,威胁到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社会活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另需指出,社会伦理价值观的变迁,有时能以一种微妙而不容忽视的形式改变该社会的科学形态,影响到科学的取向和进程。然而这一事实并不一定能证明起作用的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如德国纳粹时期的科学也许完全依赖于纳粹的价值观,但这种价值观则是有害于社会的。

最后谈科学中的价值。科学中的价值意指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不仅在科学活动中脱离不开价值判断,而且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也或多或少地渗透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中。也就是说,科学家及其共同体并不是以无个性、无感情的方式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是人的事业,是由朝气蓬勃,有血有肉的人完成的,科学活动及其结果必不可免地显示出某些与价值、与伦理有关的东西。真正的科学并非仅仅处理“是什么”,而且也涉及“应该是什么”。一句话,科学中的价值是隐含在科学本身结构中的价值,这是科学认识真实过程的组成部分。

三、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

科学家是社会的分子,处于社会的文化氛围之中,因而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无不打上社会价值观念的烙印。科学家也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包含有价值因素在内的共同体的“范式”或“研究纲领”也不可避免地引导着科学家的探索活动。科学研究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的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主观偏爱为基本特征的价值判断会无意识地渗入到科学的精神产品即科学知识中去,而社会价值观念则通过理性思维的渠道有意识地溶入其中。因此,在科学知识体系中包含有价值成分是顺理成章的事。

先从宏观上考察。科学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科学知识不仅是智力意义上的文化,而且也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它表征了我们人性的品质与才能。尽管科学家力图按照宇宙的尺度,而不是按照人的尺度面对自然进行科学研究,但是科学知识仍然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地球中心和人类中心的印记。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人类学特征是难以抹掉的,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并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此,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科学知识像哲学、宗教、艺术诸文化形式一样,也把价值作为自己的构成要素,只不过价值因素在科学知识中不那么集中、直接、明显而已。

真善美是人们追求的最高的、终极的价值,人们是通过各种途径逼近这一理想境界的,科学活动是途径之一,作为科学活动结果的知识体系,本身就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统一体。科学知识之真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科学就是以求真为目的的事业。科学知识也是至善的,是一种自我包含的善,因为科学知识与迷信和教条势不两立,与愚昧和偏见水火不相容。也就是说,科学的客观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比迷信、教条、愚昧、偏见更有意义。科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美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这是因为科学也是一种为求美所激发的活动,科学家在科学创造中力图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的理论。其实,科学知识的真善美本性本来就是科学家借助科学方法(实证方法、理性方法,臻美方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由上述宏观考察不难看出,科学知识作为一个整体,不仅自身包含着价值成分,而且也是人类最高价值的体现。从微观上考察,也同样可以洞察到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的蛛丝马迹。

1.科学基础中的价值因素

在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中,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或曰基本公理、基本原理)构成了科学的基础或逻辑前提。价值因素通过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引入而渗入科学知识之中。

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多属隐喻概念,或者说具有隐喻的性质。所谓隐喻概念,是指那些不仅依据其自身术语,而且要借助于其他概念术语才能得以构造和理解的术语。在科学中,抽象概念多用一个以上的具体概念以隐喻的方式普遍地加以定义。每一个隐喻只定义抽象概念的几个方面,我们用许多隐喻定义来理解抽象概念,每一个隐喻定义只包含该概念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抽象概念是在概念系统中以一个相关的隐喻系统定义的。另一方面,隐喻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理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科学理论通过对某些隐喻概念前后一致的推敲,试图对某类现象提供一种理解。当科学理论的基本隐喻成为我们日常概念系统中基本隐喻的延伸时,我们就会觉得这种理论是“直观的”或“自然的”。由此可见,我们的多数科学概念不仅直接从经验中产生,而且也是由主导文化的隐喻构造的;理解隐喻概念既是人的经验史问题,又是人的文化遗产问题。价值与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显然有关。

正如彭加勒早就注意到的,科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既不是先验综合判断,也不是经验事实,它们实际上是约定(convention)。约定是科学家精神自由活动的产物,其选择要出于方便、简单、经济的考虑,尽管也要受实验事实的引导。因此,科学知识在比人们通常想像的还要大的程度上是人为的,是由科学家的思想结构或图式(这是一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背景的产物)部分决定的。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科学家并不是世界所发生的现象的被动的记录员,他不仅利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而且也利用自己的想像、情感和意志。因此,与对物理世界的描述相比,科学基础中的约定更多地表达了人的心理和人的关系。而且,科学知识中的约定元素并不是孤立的约定,而是紧密联系的语言概念系统。这些概念系统是可以相互翻译的,但必须以共同的人性和逻辑为基础。不同的约定的概念系统的互译不仅是知识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而且也是人性和情感的通融。这样一来,价值通过约定的形成,选择和互译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溶入到科学知识之中。

例如,在哥白尼的日心假说中,作为宇宙间架的天球静止不动,太阳居于宇宙中心,众行星环绕它作完美的圆运动。哥白尼在论述他的体系时说:在这极美丽的庙堂中,太阳唯有位于宇宙中心才能把它的光明普照到整个体系。太阳是宇宙之灯,宇宙之心,可见的神,宇宙的统治者。太阳坐在皇帝的宝座上,管理着众星之家。在这样有秩序的安排下,宇宙就呈现出奇妙的对称与和谐的关系。在哥白尼的假说中,不是明白地展示了中世纪社会等级制度的贵贱观念以及他本人的唯美思想吗?牛顿在力学中引入固实、有质、坚硬、不可贯穿而可活动的质点概念,固然是基于日常经验和数学计算的考虑,但是他也认为这样的质点最适合于上帝创造它们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神学价值观念就这样渗入到牛顿的科学概念中。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等概念,显然是隐喻概念,它们隐喻着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伦理观念。作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逻辑前提之一的相对性原理,其精神实质在于:一切坐标系都是平权的,不存在一个优越的参考系。玻尔的互补性概念多少带有中西先哲思想的一些影子,其思想要旨在于:当某种情况具有明显不相容的两个方面,要想对它做出全面的描述,就必须平等地承认它们,并结合不同的条件而适当地使用它们;但是,这两个不相容的方面却不会碰面而结合成一体,从而在实际上不会处于正面冲突之中。相对性原理和互补性概念是否溶入并进而张扬了现代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呢?

2.科学陈述中的价值因素

正如格姆(P.Grim)已经证明的,科学陈述中蕴含着价值判断。他指出,像“吸烟有害于健康”、“处置核废料的现行方式是不安全的”这样的陈述,涉及健康、安全、有害和风险概念,这类陈述仅在参照于一般性的价值背景时才有意义。像“水在摄氏零度结冰”、“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这类陈述,由于它们是确立于“有力的证据”或“足够高的概率”上为科学共同体所公认,因而也都反映出一般性价值背景。

由此可见,科学陈述或多或少都具有价值取向,任何一种背景价值都要参与这种取向。因为一个陈述是否具有科学上的可接受性,将取决于我们对接受它与否抱有何种期望,取决于我们赋予这些期望的相对价值。而且,几乎任何一种价值都与此类可供选择的期望的相对价值有关,同时都具有被选择的可能性。因此,科学陈述反映出对背景价值的承诺,或者说科学陈述“负荷”着背景价值。科学陈述所具有的背景价值因素称为科学的非本质价值。

另外,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从科学的陈述句虽然不能逻辑地推出伦理意义上的命令句,但是从某些科学陈述却可以推出反价值。所谓反价值,就是带有劝诱或告诫人们不要去相信或去做的意思。例如,“吸烟有害于健康”的科学陈述就隐含着“请勿吸烟”的劝诱。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陈述也隐含着告诫人们不要去相信所谓的“永动机”,不要挖空心思、白费气力去制造第一类和第二类永动机。

3.科学说明中的价值因素

当代科学哲学的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知识的目的之一就是用来进行科学说明。对科学说明的标准看法,是将经验事实纳入到一个普遍概括中或将经验规律纳入到更高的理论系统中。科学陈述仅告诉我们事实或定律是什么,而科学说明则更进一步,它包括了隐藏在被描述事实背后的某种机制(目的的、因果的、协同的机制等)。

我曾在《科学说明的历史变迁》一文中阐述历史上的科学说明有古代的拟人说、近代的机械说和现代的嵌入说。所谓拟人说,是通过人格化的神和神格化的人来进行“科学”说明的。借助物和力的机械说则是从自然本身寻求现象和规律的内在机制的,它把神和人从科学中排除出去,使说明成为真正的科学说明;但与此同时,它却把认识主体与被认识和说明的客体截然分开,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天然同盟关系。嵌入说的科学说明才使人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人将自己对象化于科学之中,把自己的精神赋予世界,并在创造新世界中体现自己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这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真正觉醒,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本主义。不难看出,科学说明中的价值因素并不是无足轻重的,科学说明的历史变迁事实上折射出人的价值观念韵变迁。

四、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

人类的任何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都包括着价值,科学研究活动也不例外。一般而言,人类活动大体上有三个取向:其实践取向旨在实际改造客体以达到实用目的;其认识取向旨在使思维内容与客体内容保持一致;其价值取向体现在人们尽可能地以理想的或完美的方式充分表现出人类所珍视的各种特征。下面,我们分几点论述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或价值取向,主要拟以科学家个人为焦点而展开。

1.探索的动机

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首先体现在科学探索的动机方面。也就是说,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是出于什么动机爱好科学和从事科学的?是什么动因促使他选择科学家职业而不选择其他?在爱因斯坦看来,住在科学庙堂里的人真是各式各样,他们去那里的动机也五花八门。有人觉得科学能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科学是他们的特殊娱乐,他们从中寻求生动活泼的经验和雄心壮志的满足;有人之所以把他们的脑力产品奉献在祭坛上,为的是纯粹功利的目的;有人是为了逃避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默,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而遁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有的则是想以最适当的方式来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象,以自己的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来征服它。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庙堂如果只有前两类人,那就决不会有科学。因为这两类人只要有机会,他们什么事情都会去干。第三种动机是消极的,最后一种才是积极的。由此不难看出,价值观念深深嵌入到科学探索的动机之中。

2.活动的目的

科学是以追求真理(或真知)为价值导向的。法国分子生物学家雅克•莫诺说得好:科学家的唯一目的和至高无上的品德,既不是他的世俗权力和舒适,也不是苏格拉底式的“了解自己”,而是客观知识本身。这是一条严格的,有约束力的规矩,这条规矩尊重作为知识负荷者的人,同时规定了高于人本身的价值。彭加勒在《科学的价值》一书中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真理的探索应当是我们活动的目标,这才是活动的唯一价值。他大力倡导“为科学而科学”的科学价值观念。

当代的一些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莫尔教授把为知识而知识视为科学态度的最高本质。P.格姆在前引的论文中把追求真理看作科学的第一个基本价值。他指出:科学的目标就在于分辨陈述的真伪,此外在科学中不存在任何其他能与之相媲美的第二种划分标准,不论是宗教箴言还是政治信仰。罗斯扎克甚至认为:“自由地探究真知毕竟是最高的价值,是精神的紧迫需要,其程度就像身体对食物的紧迫需要一样。”科学的这一基本价值是科学持续进步的动力和科学生命的真正源泉之所在。

3.方法的认定

科学方法的一个总的原则是必须诉诸证明,这主要包括经验的归纳证明和理性的演绎证明。任何科学命题都必须提交到经验和理性的最高法庭加以审查,才能决定其存在是否“合法”,政治权威和意识形态对此无能为力。真正的科学命题或迟或早总会得到大量的证据和论据的支持。当我们发现了具有更恰当的证明、更充分的证据、更有力的论证所支持的命题时,我们便毫不犹豫地取代旧有的命题。对于大多数表现为宗教教义或文化传说的陈述体系来说,显然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格姆把诉诸证明也视为科学区别于非科学的基本价值之一。他认为这一价值非但不是科学的致命弱点,反倒是科学的真正优越性之所在。

科学方法形成了不同的方法论体系。所谓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特别是指在经验领域中对证据、论证和假设相互作用可能(或确实)起调节作用的规则和评价的理论;有时则指规则体系本身。这样的规则体系名目繁多,诸如经验主义的、理性主义的、实证主义的,证伪主义的,约定主义的、操作主义的、还原主义的方法论等。尽管所有的方法论都一致认为不能无视不利的证据,但是它们在主导思想和精神实质方面毕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到方向的选定、事实的收集、理论的建构及结果的评价等具体科学活动。方法论的认定无疑与科学家本人的偏爱和社会时尚有关,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介入其中。

尽管方法论形形,但是各种方法论所主张的具体方法却大同小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对方法本身的运用也深受其喜好的影响。比如,在科学史上,欧洲大陆的物理学家偏爱抽象、概括和逻辑,总是力图用方程表示他们的理论,使之服从简单的、对称的定律,而且要使精神对数学美的爱恋得到满足。而英国物理学家则喜欢全力以赴地构造模型,用我们粗糙的、无其他仪器帮助的感官向我们提供的实体来构造模型。在构造这种力学模型时,他们既不受任何宇宙论原理的困扰,也不受任何逻辑必然性的限制。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创造一个形象的、直观的抽象定律的图像。没有这个图像或模型的帮助,他们就无法把握和理解这个抽象的定律。

此外,还需指出,在一些涉及动物尤其是人的学科中,试验和实验方法、方式的选取和实施,都牵涉到错综复杂的伦理学问题,包含着科学家的价值判断和道德因素在内。

4.事实的选择

科学家在着手研究时,面对的自然界的事实是不计其数的,而且事实又是瞬息万变的,于是他们不得不面临事实的选择问题。当然,这种选择可以取决于好奇心的纯粹任性,也可受实用的指导,即受我们实际需要、尤其是道德需要的指导。但是在彭加勒看来,我们应该选择有趣的事实,也就是可以多次运用、具有一再复现机会的事实。有趣的事实似乎是简单的事实,而简单的事实将更容易被机遇恢复。于是,科学家在两种极端情况下找到了简单的事实,其一是无穷大,其二是无穷小;天文学家在宇观对象中找到了它们,物理学家在基元对象中找到了它们。彭加勒认为,以规则的事实开始是合适的。但是,当规则牢固建立之后,当它变得毫无疑问之后,与它完全一致的事实此后就没有意义了。于是,例外变得重要起来。我们此时不去寻求相似,我们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别,这不仅因为它们最为引人注目,而且因为它们最富有引导作用。彭加勒进而指出,自然是和谐的、美的。正是对这种特殊美,即对宇宙和谐意义的追求,才使科学家选择那些最适合于为这种和谐起一分作用的事实,正如艺术家在他的模特儿的特征中选择那些使图画完美并赋予它以个性和生机的事实。因此,科学家宁可寻求简单的事实、壮观的事实,因为简单和壮观都是美的。显而易见,在事实选择中渗透着科学家本能的和未公开承认的偏好,这实际上就是在作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会不会使科学家偏离对真理的追求呢?不会的!因为这种判断属于格姆所说的科学的非基本价值,即使这类价值为其他价值取代,科学依旧是科学。而科学的基本价值(追求真理和诉诸证明)则是科学固有的、根本的价值属性,失去基本价值的“科学”也就不再是真正的科学了。

5.体系的建构

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方法的认定有较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方法论的选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理论体系的建构的形式。但是,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单一的、毫无歧义的联系,即理论体系的建构有相对独立于方法的认定的特征。而且,理论体系的建构蓝图确定之后,可以用数种方法论达到预定的目标。在确定这一蓝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进了科学家的价值判断。爱因斯坦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分为两大类。其中大多数是构造性的,它们企图从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像。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这样力图把机械的、热的和扩散的过程都归结为分子运动,即用分子假设来构造这些过程。另一类是原理理论,它们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是在经验事实的弓[导下,通过“思维的自由创造”和“理智的自由发明”而得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据。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这样的原理性理论。构造性理论的优点是完备,有适应性和明确;原理性理论的优点则是逻辑上完整和基础巩固。爱因斯坦在创立狭义相对论时之所以选定原理性理论作为其建构的蓝图,固然主要出于科学的考虑,但不容否认也和他看重原理性理论逻辑完整性的价值有关。爱因斯坦从建构狭义相对论体系中进一步认识到原理性理论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偏爱这一理论建构的蓝图。他后来创立广义相对论和探索统一场论都是在这一价值判断引导下进行的。他进而认为建构原理性理论是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

6.理论的评价

众所周知,对理论的显而易见的要求是“符合事实”。自古希腊以来,“拯救现象”一直是科学的中心论题。时至今日,它仍然是科学家们信守的准则。爱因斯坦对科学理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外部的确认”,即理论不应当同经验事实相矛盾,它涉及的是用现成的经验事实来确认理论基础。

外部确认不用说是重要的和必要的,但它并不充分。因为人们常常可以用人为的补充假设使理论与事实相适应,从而坚持一种普遍的理论基础。在某些情况下,面对同样的经验材料,可以建立起几种形式不同的理论(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洛伦兹的电子论、彭加勒的电子动力学),这就有必要在它们之中做出评价与选择。尤为复杂的是,理论一般不能由证据直接推出,因而在证据与理论之间存在着裂缝,此时必须用价值来缩小证据与未确定的理论之间的裂缝。更何况我们的语言是有理论偏向的,观察是渗透理论的,这就不免使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估价描述世界的理论本身充斥着价值评价。

爱因斯坦用“内在的完美”作为理论评价的价值标准,它指的是理论基础的“自然性”和“逻辑简单性”。对此的确切表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为这是在不可通约的性质间作出权衡的问题。库恩提出了理论评价是否充分的标准规则,即精确性(从理论导出的结论应表明同现有观察实验的结果相符)、一致性(不仅内部自我一致,而且与现有适合自然界一定方面的公认理论相一致)、广泛性(一种理论的结论应远远超出它所要解释的特殊观察、定律或分支理论)、简单性(理论应当简单,给现象以秩序)和有效性(理论应揭示新的现象或已知现象之间的前所未知的关系)。但恰如库恩所注意到的,这类准则并不精确,个别用于具体事例时并不一样。当它们一起展开时,则一再表明彼此有矛盾。更为棘手的是,即使两个科学家用同一张选择准则表来评价同样的两个竞争的理论,他们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理论的价值评价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它是价值判断的固有性质。

五、科学社会建制中的价值

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建制,这种社会建制在很大程度上即是科学共同体。所谓共同体,通常是指共同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具有共同的特质、归属感以及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科学共同体或科学的社会建制则意谓着科学事业已成为社会构成中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部门(如科学院、学会、协会、研究会、研究室、课题组等)和职业部类(科学家以及其他科学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在科学的社会部门和职业部类中,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通过与外部社会的联系和互动,通过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逐渐形成了约束和引导科学家行为的价值规范或所谓的科学的精神气质。

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来说,“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或者人们如果愿意用现代术语的话,也可以说形成了他的超我。”在默顿看来,有五种作为惯例的规则——公有性(communism,科学是公共的知识,所有的人都是可以利用的)、普遍性(universalism,科学知识不存在特殊权益的根源)、非功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为科学而科学)、独创性(originality,科学是对未知的发现)、有组织的怀疑性(organizedskepticism,科学家们对已有的科学理论总是有根据持怀疑批判态度)——构成了科学的精神气质。

科学的精神气质不仅内化而形成科学家的科学良心,而且也通过科学家或多或少外化在知识产品和研究活动中,从而使这两个方面也带有科学精神气质的价值因素。与此同时,科学精神气质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类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大有裨益的,从而构成“科学的价值”。科学共同体的精神气质与社会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它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产生、发展、强固、变化等等,则构成了“科学与社会价值观念互动”的探讨对象。至于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中的价值,也是以科学的规范结构或精神气质为中心展开的:在科学共同体内它通过约束和协调科学家群体的行为显现出来,对外则引导科学共同体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社会建制中的价值以科学家群体所构成的科学共同体而展开,在共同体内的人际关系中,在共同体与社会的关系中,都渗透着价值判断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因素。下面,我们拟以科学共同体活动的若干方面分而述之。

1.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科学共同体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科学共同体在社会中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客观知识,又有自身固有的发展逻辑。科学的自主性指的是:科学对其社会环境的依赖与科学独立的核心能够自我决定和自我发展这样两种因素之间的斗争或张力。

科学不可能作为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而存在。社会对科学的影响既可能构成对科学的支持,从而促进科学进步;也可能构成对科学的控制,从而导致对科学的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科学自主性并不要求科学共同体建立一个绝对独立的、自足自给的“小社会”,它只是要求科学共同体设法调整科学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使科学不致被它们完全控制,维持科学的相对独立性,把社会的影响尽可能引向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渠道。

2.保证学术研究的自由

科学是一项具有高度独创性的事业,它向社会提供的是前所未有的精神产品——科学知识。在这里,唯有创造出新知识才有意义,复制、模仿等在物质生产中惯用的方法在科学知识的生产中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促进学术繁荣和科学发展,科学共同体必须保证科学家学术研究的自由,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这一点一般都载入了文明国家的宪法之中。学术自由包括毫无顾忌地探索真理的自由,对已有的成果进行怀疑和审查的自由,对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学术研究的自由,公开讲授或发表学术见解的自由,学术批评和反批评的自由以及要求排除学术界内外的各种权威的干涉和统治的自由等等。学术自由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是学术繁荣的守护神,科学共同体都把保证学术自由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神圣的使命。

3.对研究后果的意识

科学的精神气质尽管是科学共同体恪守的价值规范,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科学远非那么纯粹、那么圣洁,它已被打上了政治化、商业化,军事化、秘密化等印记。然而,这一切不仅不能成为科学共同体放弃科学的精神气质的理由,反而更应增强对科学研究后果的意识。

日本学术会议第79次全体会议在1980年4月24日通过的《科学家》中,把这一点作为科学家应该遵守的五点之一记载下来:“明确自己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为人类的福利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这要求科学共同体监督自己的成员,正确审视自己的研究,时时注意价值判断,使科学研究导致的结果能在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提高生活水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克服人性危机和尊重人性、确立人的尊严、确保世界和平和民主秩序等方面做出贡献。与此同时,要警惕对科学成果的误用和滥用,努力排除由此造成的危险。

4.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均衡

真正的科学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以增进科学知识为目的所进行的研究,不以特定的直接应用为目的,其价值导向是所谓的“好奇取向”(curiosity—oriented);而应用研究则是以特定的实际应用为直接目的,其价值导向是所谓的“任务取向”(mission—oriented)。这两种研究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本身的进步都是必不可少的,使二者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协调进行,是科学共同体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现实世界中,由于政治的和经济的压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经常呈现扭曲状态。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般都倾向于向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商业利润的应用研究投资。发展中国家苦于资金短缺,往往也冷落了“远水不解近渴”的基础研究。而且,政治家为了赢得选票或显示政绩,也往往对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应用研究倍加青睐。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应用研究势必要排斥基础研究,从而妨碍科学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未来的持续繁荣。鉴于既要考虑到人类的长远利益,又要照顾社会眼下的需求和复杂的现实状况,科学共同体便不得不面临相当棘手的价值抉择。

5.科学资源的分配与调整

科学共同体需要从社会获取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并加以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调整,以作为科学知识生产的投入,保证科学知识高效率的产出。这不仅是当下的知识生产的前提条件,而且对于研究机构长远的发展和稳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获取什么样的资源?从哪里获得这些资源?这里就有一个选择标准和来源渠道的问题。例如,就人才而言,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工作对人才的学历、专长、德行、素质等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对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的比例也有区别。就资金而言,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组织往往十分注意从多方面募集资金,而不过分依赖一两个施主,以免受其操纵而失去自己的自主性。其次是科学资源在从整个共同体到课题组的各个层级的分配与调控。这既要处理好共同体内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重点课题与一般题目、眼前利益与长远计划的关系,也不能不考虑来自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最后还要协调好共同体内部各个部门、成员之间的关系,理顺彼此沟通的渠道。也要协调好共同体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维持一种必要的张力。这里所讲的一切,实际是科学共同体组织的结构问题,而一种组织的结构必定有它的组织的价值模式。价值模式决定组织对其所在的情境采取的基本取向,从而引导个人的参与活动。

6.科学发现的传播

按照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家有权利、而且也有责任把他的发现通告科学共同体,公开发表他的发现结果,以便在科学知识的“市场”上自由竞争(也许在危及国家安全的非同寻常的情况下是例外)。近代科学在这方面极不同于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那时的研究者只与他的信徒及追随者分享他的发现,仅以密记的形式把它公布于众。

于是,伦理和价值问题便在科学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中突现出来了。尽管科学家一般都发表他们的科学发现,但在发现和公开发表之间一般要耗费6个月乃至3年的时间。因此,正式或非正式地预先通报发现(私下交谈、会议演讲、打印简报等)就成为惯常的作法。这样一来,既为行为不轨的人提供了掠美或剽窃他人成果的机会,也为某些人以共谋的方式优惠交换研究情报从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创造了条件。

在科学发现的传播问题上,新闻界有时也起劲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挑起关于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问题的争端。这不仅对科学共同体内部有所影响,而且往往对社会上受过教育的公众的观点起导向作用,乃至发展到形成科学压力集团的危险,从而对政府、基金会、科学组织者和领导人的合理决策起到妨害作用。科学共同体的职责就是要把科学传播和交流纳入正常的轨道,于是便不得不面临许多伦理选择和价值判断问题。

7.控制科学的“误传”

在科学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过程中,科学共同体的另一职责是要慎重地对科学传播进行控制、审查和查禁,以免对公众和社会造成损害和危险。尤其是像在医学、药学和营养学等与人类健康和福利直接相关的领域,更要小心从事才对。科学家有义务使他们的专业文献和出版物在内容和质量上达到高水平,编辑和评论人员有责任剔除那些事实有误和思想浅薄的低劣之作和平庸之作。科学出版物的守门人既要严格把关,又要对具有不熟悉的、新奇的、一时难以断定其价值的思想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以兔把真正的上乘之作拒之门外,从而埋没人才和延误科学的进展。在这个问题上,由于科学共同体本身对有背于传统的新奇和变革的东西往往也采取抵制态度,从而使控制科学“误传”的作法大大复杂化了。

更为棘手的伦理和价值判断在于,如何在合理性的科学与伪科学之间划界。谁也不否认这样一个抽象的原则:存在着伪科学,它应该受到人们的控制和抵制。但是,问题在于:什么是伪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在何处终结?伪科学又是在何处开始?曾被认为是科学的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最后遭到了否定,轰动一时的、并受到奖赏的N射线的发现原来是一场骗局。另一方面,在苏联一度被视为伪科学的遗传学、共振论和数理逻辑等,却是富有生命力的真正的科学。至今,人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有争议,至于灵学和特异功能的归属问题,更是吵得不可开交。这既牵涉到对奇异事物本身的价值选择,也牵涉到对科学何以为科学的价值判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科学共同体有责任和义务预防错误和误解的扩散,以深思熟虑的告诫去行动。另一方面,要充分相信,真理在自由交流思想的“市场”上有战胜谬误的能力。

8.科学成果的承认和科学荣誉的分配

科学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价值规范和组织结构,其中包括它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奖励系统。科学奖励系统是根据科学家们对增进科学知识的贡献大小来给予承认和分配荣誉的,或者说是按照他们扮演其科学家角色的好坏来实施奖励的。科学家在做出了独创性的科学发现即创造出确凿无误的新知识后,他除了企望博得同行的承认外则一无所得。即使在今天,当科学已经变成了一种固定的职业时,对科学的追求一般还被看作是对真理的无私探求,而并非主要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在科学共同体内,承认是科学王国的唯一硬通货,荣誉是科学劳作的最大报偿。科学的奖励系统不仅能激发科学家做出开创性的成果,而且也能在科学的社会控制方面发挥作用,约束科学家按共同体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办事。当科学建制卓有成效时,知识的增长与个人名望的提高是同步的,共同体的目标与个人得到的奖励是匹配的,此时科学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反之,当科学建制部门失去控制时,欺骗、诡辩、夸夸其谈和自我吹嘘、滥用专家权威、炮制伪科学等就应运而生,尽管这类不轨行为比其他行业要少些。

在科学共同体内,围绕承认和荣誉的纷争莫过于“优先权之争”了,这在科学发展史上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插曲”。按照默顿的研究,优先权之争并不是人类天性或科学家个人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而是科学建制的规范的产物。科学建制把独创性定义为一种最高的价值,从而使得对优先权的承认成为至高无上的东西。因此,正是这些规范对科学家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使得他们把对独创性和优先权的关心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当今的所谓“大科学”时代,优先权之争就变得更为激烈、更为复杂了。优先权之争极大地刺激了知识生产者的积极性,并使知识产品处于科学同行和社会的监督之下。但是,它也有明显的副作用:它容易使当事人丧失理智,陷入无休止的论争乃至刻毒的人身攻击,转移科学的大方向。在这方面,科学共同体要公正地实施行之有效的奖励系统,论功行赏、赏罚分明,最大限度地限制优先权之争的副作用。对科学家来说,则要在独创性的价值观念和谦逊的价值观念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要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又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为优先权争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固不足取,但是把本属自己的优先权无原则地拱手让人亦不足为训,因为这对他人和共同体均有百害而无一利。

9.对科学界的分层因势利导

科学共同体内的成员远非是平等的,而是存在着社会分层(stratification)。科学金字塔的顶端是为数甚少的科学权威,底部则是为数众多的默默无闻的普通成员。一般而言,科学权威和较高阶层的成员并不是靠财产和权力获得其高位的,而是靠自己的科学成果和科学贡献所赢得的同行承认和社会声望步步晋升的。而且,处于高位的成员并不比其下的成员拥有更多的组织上的权力(除非他成为行政官员,否则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无权指挥其他教授),他们只能通过科学共同体的非正式关系施加较大的个人影响。这是科学中的分层与社会中的分层显著不同的两个方面。

科学界的分层显然有其积极意义。它促使那些步入科学殿堂的年轻人和后进者刻苦钻研、顽强奋斗,以出色的科学成就在竞争得同行的承认,从而成为科学界的精英。处于顶端的科学权威由于具有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敏锐的眼力,无疑会通过他们的影响,对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和科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他们的超人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也被视为楷模,成为后继者效仿的理想化身和价值标准。这无疑有助于在科学共同体内形成一个你追我赶、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与此同时,科学界的分层也有其消极作用。尤其是,科学中的“马太效应”使“富者愈富,穷者更穷”,给科学权威头上挂满了荣誉头衔乃至套上了神圣的光环,使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科学权威若无自知之明,便会助长其极度的虚荣心,乃至发展到滥用专家权威(乱挂名、乱签名、乱署名等),压制新生力量的地步。科学权威的这些不良作用固然能够依靠共同体内部公开的、充分的讨论以及精英人物之间的自由竞争加以消除,但是共同体有责任事先因势利导,发挥分层的积极因素,限制其消极因素,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知识生产的环境和气氛。

六、科学和人的价值

“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在我们现代世界中,再没有第二种力量可以与科学思想的力量相匹敌。它被看成是我们全部人类活动的顶点和极致,被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后篇章和人的哲学的最重要的主题。”正因为如此,世界史里假如没有科学史,就象独眼巨人普莱费莫斯少了一只眼睛一样。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许可以斗胆断言:科学价值(sciencevalues)即是人的价值(humanvalues)。

关于科学和人的价值问题,布罗诺乌斯基作过专门的研究。按照他的观点,科学活动预先就假定,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就是最高的价值。追求真理既是科学的最终目标,也是科学的持续动力。但是,真理不是教条,而是过程。因此,追求真理的人必须是独立的,必须在观察中和思维中保持独立性,而尊重真理韵社会则应该保护这样的独立性。

科学把对独创性的热爱作为独立性的标志,而独创性则是做出科学发现的工具。尽管独创性只是一种工具,但它对社会的进化是必不可少的。科学赋予独创性如此之高的价值,以致远远超过了艺术赋予传统的价值。

独立性和独创性对于科学的意义,要求我们把价值放在异议上。真正的高度异议的要素在人类文化中都是纪念碑式的,异议作为一种价值在我们文明的智力结构中已被接受了。它是从科学实践中得到的价值。在科学史中,只有当已被公认和接受的概念受到异议的公开挑战(例如哥白尼、达尔文、爱因斯坦发起的挑战)时,进步才会到来。异议是智力进化的工具,是科学家天生的活动。没有异议就没有科学,没有异议的人根本不会成为科学家。

异议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更深刻的价值即自由的标志,就像独创性是精神独立的标志一样。如果说独立性和独创性是科学存在的个人需要的话,异议和自由则是科学存在的公共需要。

学术自由必然会导致观点的差异和看法的分歧。但是,一个稳定的进步的社会又必须把观点和看法各异的人粘合在一起,一个持续发展的科学又必须把历史传统与未来变革联系在一起,因此宽容则成为科学上须臾不可或缺的价值。在这种意义上,宽容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消极的价值,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宽容的精神实质在于,承认给他人的观点以权利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认为他人的观点本身是有趣的,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尊重的,即使我们认为它是错误的。在科学中,我们常常认为他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从来不因此认为他人是邪恶的。因为我们了解:科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冒险事业;科学家在探索中必须大胆猜测和假设,而其中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击中目标;一代科学家所犯的错误,比下一代人对它们的校正要多得多。在科学中,犯错误并不是丢面子的事情,这是由科学的本性和人的本性(用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话说:“犯错误和抛弃错误是上帝设计的一部分”)所决定的。

科学家之间的宽容不是以无差异为基础,而必须以尊重为基础。尊重作为一种个人价值在任何社会都意味着公众对公正和应得荣誉的承认。科学使一个人的工作与前人和同时代的人的工作相互关联和衔接,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公正和尊重,科学就无法存在下去。假若这些价值不存在了,科学共同体便不得不创造它们,从而使科学实践有可能进行。

总而言之,科学共同体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具有直接的共同目标——探索真理。它必须促使单个科学家是独立的,促使科学家群体是宽容的。从这些基本前提——它们)形成了最初的价值——逐步得出了一系列的价值:异议、思想和言论自由、公正、荣誉、人的尊严和自重。这就是科学所塑造的人的价值,而且有这种价值观念的人又大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科学和人正是在这种张力和互动中丰富起来、完善起来的。

参考文献

参见R.K.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201页。

G.赖可夫等:人类概念系统的隐喻结构,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7年第2期。

P.格姆:科学价值与其他价值,北京:《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年第4期。

李醒民:科学说明的历史变迁,北京:《百科知识》,1987年第11、12期。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版,第100页。

H.Mohr,LecturesonStructure&SignificanceofScience,Springer-Verlag,NewYork,1977.

T.Roszak,TheMonsterandtheTitan:Science,Knowledge,andGnosis”,E.D.Klemked.,IntroductoryReadingsinthePhilosophyofScience,lowaStateUniversity,1980.

H.彭加勒:《科学的价值》,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352~358页。

T.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15~316页。

R.K.Merton,TheSociologyofScienc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cago,1973,pp.256~278,286~324.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 特征 层次 价值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教育科学研究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因而与科学研究具有同质性。但由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对教育科学研究也存在着不同的界定。有学者侧重从目的的角度来定义,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旨在对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事情形成一种有机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活动;有学者侧重从过程特征角度来分析,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解答某种特定的问题,由非常精通某种思维方式的人所进行的系统而持续的探究;有学者侧重从方法的角度来界定,认为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中经验的和实验的研究,是在采用定量或科学调查方法范围内进行的研究[1]。

由于教育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存在,因而教育现象和自然现象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别,教育科学研究无疑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展开的科学研究。所谓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进行观测、分析、预测和控制,从而发现或发展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体系,探索教育规律,获得问题解决策略的活动。

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既要了解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科学研究的共有属性,也应认识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一些特征。这样,才能采取适当的程序和方法,以产生稳定的、能概括“事实”和细节的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研究方式的人文性

教育科学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研究,主要研究关注人、理解人和创造人的实践活动。人既是研究的主体和客体,也是研究的目的,它具有明显的人文性,不能完全依照自然科学的研究规范。人的教育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密不可分,不能对教育现象只做数据分析,必须深入到精神世界和内心体验之中,描述过程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深入揭示“主体发生转变的教育机制”。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实践性、反思性和敏感性的特点,遵循教育的伦理道德原则,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最高目的,不能妨碍或有害于研究对象身心的健康发展。

2.研究问题的复杂性

从外部看,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与社会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如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有着广泛的联系。就教育自身而言,它是制度、活动、内容和成果的复合体,具有复杂性特征,包括非线性、不可还原性和自组织性[2]。加上研究对象差异较大,难以从小的样本中得出一般性结论,也很难做到完全的定量化。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往往受研究者的学术修养和专业观点等主观因素影响。这种复杂性使得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凭经验常识从容应对,必须依靠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采用复杂性思维,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3.研究取向的情境性

教育科学研究强调多元视角,注重在生活世界的体验中认识教育现象与问题。教育现象与问题不可能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教育科学研究也不可能在实验室和书斋进行。只有在特定场域和自然情境下进行研究,才能体现其过程性、情境性和具体性,只有运用自己的体验对研究对象的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才能形成解释性的理解。研究者除了关注主流话语,保持理性外,更要倾听来自边缘的声音,这样才能回归教育的本性,发现人的生命价值和教育意义,否则,就会扭曲客观世界的原本,研究结果就失去“真实意义”,无法形成推广价值。

4.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创新显示了对批判和进取精神的期许。它要求研究成果一要有科学性,二要有新颖性,三要有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必须符合这三个基本要求,才能叫教育研究的创新[3]。要达到这三个标准,研究者需要对实践有敏感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应有充分的调查、实证与分析,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论应在基于前人的研究之上,提出新观点或新理论。这样的研究才可能产生创新性的成果。否则,“创新”只是一种口头的号召,只是教育研究技术学或工艺学层面的“创新”[4]。

总之,应抓住有意义的问题来研究,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起来,采用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明确的逻辑推理,还应重视概念操作与实证检验的环节,目的在于获得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客观知识。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四个层次

从教育研究的实践看,教师日常的工作实际上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都在以不同方式研究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必然存在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直觉观察层次

处于直觉观察层次的研究能够不断地“阅读孩子”,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是否应该发生、其性质怎样。譬如,某个同学的成绩在不断下降。某个同学上课注意力分散、某个同学的学习习惯不佳等。一线的教师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有可能进行这个水平的研究,但这个层次的研究可以说还处于比较浅显的资料收集水平上。它只描述教育事件,即“发生了什么”的问题,只是隐约感觉某一种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某种关系,还没有真正地进入教育思想的构建和创造的层次。但教师能自觉地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教育事件,以研究者的姿态应对教育过程,在搜集有关信息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追问和澄清,形成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的基本技术、技能和技巧。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研究的过程。

这种凭直觉观察的研究,虽然只是研究的初期阶段,但可以为教育理论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可以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直接改善教育实践,更重要的是能够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探索原因层次

探索原因层次的研究是指在直觉观察水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引起某种状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怎样改变现有状态,主要旨趣在于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真实程度,在找到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后寻求解决的方法。比如,某个同学识字能力得以增强,到底是因为教师采用了新的识字方法,还是他们最近生活经历的影响;某个同学对色彩感知能力的提高是因为美术课上采用了实效的教学方法,还是其他原因造成。总之,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主要用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种层次的实验研究必须在研究之前就有明确的研究假设,合理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对研究对象作均等化处理,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此,才能对事物因果关系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以获得客观的普遍性结论。

探索原因层次的研究不仅需要实践的敏感性,更需要有一定理论假设的引导和一定的条件控制。只有以理论解释研究内容,才能较好地描述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是有价值的。

3.迁移推广层次

迁移推广层次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某一种研究结果在其他条件下还会发生吗?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譬如,教师解决了某个同学的学习兴趣问题,是否就证明该同学学习兴趣提高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适当呢?一般还不能下这样的结论。因为在这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会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如家长对他们的影响,其他教师的课程影响等,为了验证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的可靠性,就要进行迁移推广层次的研究。这种层次的研究一般具有具体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研究条件也应有明确的规定,研究的结果更应较好地应用到同一总体中的不同环境条件,甚至是不同总体的不同环境条件,这样,才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达到探索规律的目的。

这一水平的研究一般需要专门的设计和适当的测量工具,主要是证实某种教育措施在不同的条件或情况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为此,它必须有明确的推广范围界定和操作性建议。

4.理论研究层次

理论研究层次主要取向是探究一种研究结果背后究竟存在哪些潜在的理论。理论是为了阐释问题和预测现象,将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命题组织在一起而得出的系统性结论,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解释一个或多个具体经验而提出的一组论点[5]。理论研究层次是把上述三种层次的研究结果与相关理论联系起来,探寻这种研究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即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视角,寻求出这种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模型或原理,并用研究的结论指导教育实践。譬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几十年的教育研究中,从观察一个个同学着手,对几百名特殊的儿童进行了仔细研究,总结和概括出一些有价值的教育规律。据此,可以认为,理论研究层次具有科学发现的性质。而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的研究一般处于前三种研究层次,而不需要从事理论水平层次的研究。

理论研究层次是教育研究的最高水平,它的整个研究过程都必须具备理论思维,概括出研究所依据的原理,揭示教育内部联系的机制,联系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最终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这四种研究层次实际是教育研究发展的四个阶段,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不同水平,体现出从现象的描述(具体)到形成理论性认识(抽象),再到本质的深入(思维的具体)这一发展过程[6]。每一研究层次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我们要明晰自身研究所处的层次,并不断地创造条件,提升研究能力,向高一级水平发展。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建立教育理论,充实教育知识,探索教育规律,为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和依据,并能够改善教育观念,协助教育决策,形成有效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1.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1)建立新的教育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目的就是建立新的教育理论。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领域宽广,内容丰富,层次多样,只有提出理论构想,在观察、调查和实验的基础上,对教育事实和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概括和抽象、类比和推理,才能够揭示真相,解释事实,得出结论。认识要素之间的矛盾与必然联系,把握教育的规律性,阐明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从中提炼一般教育原理,形成系统化知识和理论体系,阐明教育科学的基本规律。

就教师的研究而言,主要表现为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具有新视角、应用新方法、取得新成果的“扎根理论”。这些理论不是靠演绎推理得来的,而是深深植根于扎实的教育实践之中,来自对长期的教育实践的洞察与分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自己做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坚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他坚持在一线上课,并以实践为基础深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儿童教育理论为苏联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7]。没有教育科学研究,就不能建立新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难以形成其构造性、清晰性和预见性特征,就会失去发展的源泉和基础。

(2)完善现有教育理论

现有教育理论在解决了大量教育实践问题的同时,还存在重思辨轻实践,抽象化程度偏低的倾向。主要是翻译、介绍、诠释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对别人的思想、定理、观点、结论和假说的复制成分较多,大多是一种比较晦涩的、由许多“高深莫测”的“学术概念”串起来的语言文字。没有开创性的研究领域和问题,只是亦步亦趋的跟随、模仿、验证[8]。现有教育理论待完善性和未竟性特征十分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维的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形成与教育实践发展的不同步性。虽然形式和数量上较为繁荣,但缺乏一种教育理论内在的精神进步。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发现新知识的意义。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生动的教育事实和经验,如果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大量的、科学的、逻辑的、实证的研究,对教育事实和经验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进行历史的回顾和理论的反思。继而使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就能够发现规律以验证、修改和补充现有教育理论,就能够使之得以发展与提高,彻底扭转理论落后实践的状态,切实发挥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例如,曾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魏书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在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相关的教育理论。

2.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价值

(1)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育改革就是为了使教育事业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和谐成长需要。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探讨人类知识与价值观念传递过程中的教育现象,发挥理论思维的作用,研究出在新的形势、要求和矛盾条件下富有成效的教育模式,从而揭示教育规律和特点。没有科学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推动其改革和发展的科学依据与直接动力。例如,林崇德进行的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实验等所获得的科学结论,为中小学生数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理论依据[9]。

(2)提高教育决策水平

教育决策仅凭个人知识、经验,就会使决策视野狭窄,就事论事,缺乏前瞻性与战略性。教育决策需要得到学术的专业性的支持。只有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决策,才能使管理者关注教育的具体情境,为决策提供合理的政策选项。并以综合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正确地观察与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作出合符理性的、有意识的、具有逻辑程序的决策,达成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比如,对高等教育的形式、层次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等决策的制定[10]。教育研究既可用直接的方式影响教育决策,也能靠间接的方式影响教育决策。

(3)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取得专业地位而努力的过程,既是职业资格的认定,也是持续学习、不断追求的自觉行为[11]。教师在研究研究中要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又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优化知识结构。就能够基于正确的理论,积极设计课题方案,进行改革实验。在合作互助、平等对话和经验分享中,促使其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和总结积累,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把握更全面,理解更透彻,见解更独特。能够形成批判意识,提高发现问题、判断价值、解决问题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有利于发现自身价值,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以及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使教师既有内在修为,又具外显成果,从经验型向学者型、专家型转化。

当今,教育科学研究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度理论的阐释,造成高深莫测的术语连串罗列、符号泡沫的大量堆集,遮蔽了对教育事实的科学认识和判断。二是停留在个别化活动的层面,缺少共性规律的探究,造成教育研究的概括性、科学性、超越性和创新性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未能正确把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征,没有科学区分各种层次和认识其理论与实践价值。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要义与旨趣,提升研究者的主体意识,铸就坚实的学术品格,揭示事实背后的矛盾运动规律,把理论转化为教育的自觉信念、灵动智慧与务实行动,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12]。

参考文献

[1] 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杨小微.从复杂科学视角反思教育研究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3] 周国光.试论教育研究的创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4).

[4] 高伟.“创新崇拜”的教育哲学批判[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6).

[5] 巴史克.心理治疗实战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6] 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之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7] 卢家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8]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 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0] 卓捉亚,张玮,程志龙,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11] 杜启军.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准则与特点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2).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内涵;价值;路线;方法论

【作者简介】陈大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223—03

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意蕴

在全球化趋势到来,全球社会经济以及现代化技术发展推动各国之间相互交流的背景下,比较教育不断地被广泛应用和发挥其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出现’了多维的趋势,这种趋势也需要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多学科无疑是比较教育全球化发展的一块敲门砖。所谓的多学科研究,也就是从多学科的思维以及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出发对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学科方法等。多学科方法特征体现在从其他学科出发进行相关的实证与定量研究。比较教育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多学科的性质与方法。但是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并未正式提出。多学科研究对于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着比较教育实践品质的高低。所以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提出,对于比较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必要的,对于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与审视。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理念、行动、方法的复合体。多学科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多元的视角。通过这种多元视角对相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科对话与整合分析中,不断拓宽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从而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原有分散学科之间在进行研究中的“坑道世界”,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思维与方法。从而避免比较教育学研究过程中的碎片化与片面性。所以,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对比较教育的专业术语、理论观点、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能够起到建设学科群的引领作用。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考察

(一)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否可能?

1.学科的属性特征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基本前提

比较教育的跨文化、跨国家以及多学科特征是其重要的学科属性。其中跨国家性所表现出的复杂性、跨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多学科反映出的综合性都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跨学科性是渗透在前两种学科属性之中的,是其学科发展的核心属性。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研究比较教育中就曾指出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比较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比较教育著作尤其是二战后的相关内容中,都十分强调比较教育的多学科性质。在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上,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诺亚认为比较教育这个领域包含两方面的潜力:其一是在研究中,尤其是跨国研究中对教育问题争论的特殊价值;其二就是比较教育学科多能够提供的作为各个学科写作研究的活动场所。前者指的是在不同国家检验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命题,这是从由个案研究确立起来的命题得出概括性的结论的必要的一步;后者指的是比较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而非任何一方的专门问题,比较教育可以促使研究工作者超越狭窄的专业界限而进行综合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一方面要坚实地扎根于教育的基本理论,另外也要在社会科学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拓展。所以比较教育研究中需要教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这种学科属性也使得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成为了可能。

2.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必然走向

从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来看,首先,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这里研究内容指研究领域、研究范围以及要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在研究内容方面,其拓展的动因主要依据两大方面。一是研究主题的不断提出,二是基于人类对教育认识的要求,也即要求比较教育不断强化自身的功能。在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功效。其次,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应用性日益凸显。比较教育得以产生的最基本动因是与促进本国教育改革发展密不可分的。所以这种借鉴性是各国积极发展比较教育的基本宗旨。21世纪的比较教育发展会更加恪守研究的应用性,更加强调比较教育的实用性。在这种实用性的研究目的导向下,理论研究也会以特定的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真正使本国教育得以发展,推进教育实践的进步,多学科综合分析是难以回避的。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的趋势。在比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方法论研究一直是其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会出现一种综合与拓展的潮流与趋势。比较教育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和80年代的调整之后,随着90年代新的研究模式再次兴起,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比较教育的学科内在力所表现出来的,将会使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驶向科学化与多样化的道路之上。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独特性

1.多学科研究是环境剧变中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趋势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从准备期、借鉴期、因素分析期等直到比较教育发展至今,其发展与建设的背景与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问题与价值立场是各不相同的。进入21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已经摆脱了早期的全盘借鉴与经验借鉴,开始逐步着力于依据教育实际和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理性的、有效的借鉴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与战略性是其突出的表现特点。所以可以说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正在酝酿一种新的突破,这种突破突出反映在科学化、多样化与综合化的学科建设之中,即达到在理性建构学科分析框架下对科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的运用与统一。当今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着教育国际化、跨文化研究、新的教育思潮等众多新的趋势与新环境。这就需要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这些新的背景与趋势,在顺应比较教育时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多学科研究处理环境剧变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从而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推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完善。

2.多学科研究是面对复杂教育现象与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新思维、新方法

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教育系统,这就需要在研究教育现象与处理教育复杂问题时采用复杂性的思维与方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系统,要比任何复杂的自然系统更为复杂。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在于存在着多种多样复杂的联系,除了人的各种行动过程即各种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外,还包含着各种社会过程与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而比较教育所面对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系统,这种复杂性显得尤为突出。比较教育中引入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视为向复杂性进军的尝试。多学科研究能够立足于多方位、多元化的视角以及多样性的方法剖析国外以及本国教育系统中的现象、问题,从而探究现象与问题背后的本质,实现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目的与价值。

3.多学科研究是实现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所应达到的新境界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中,多学科研究能够使其破解输入与输出的困境与难题。由于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高度的地方局限性,所以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会增加教育输入或输出的困难。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在涉及借鉴和引进工作的时候,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限制,缺乏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分析与考虑,难以对其进行把握。多学科的研究能够提供综合性以及跨学科性,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因为教育现象或问题绝非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所以在进行比较教育的分析过程中,除了进行教育比较外还应该综合运用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具体分析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而需要熟悉并采用多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从多元的学科视角把握其教育事实,从而使其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政策导向上都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三、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成熟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水平,促进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是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然需求与技术走向。

第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比较教育的学科基点,完善比较教育的学科形成。早在1950—1960年关心比较教育的学者便纷纷对比较教育的学术性进行反省,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比较教育陷入了学科认同的危机。通过检视这些争辩与分歧可以发现:它们的深层问题都植根于方法论之上。因此欲澄清比较教育的学术性需进一步探索其方法论。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范畴纳入比较教育问题的研究中,使用相关学科的话语系统作为“方法”解读比较教育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使用相关学科的范畴来解释事物的程序,从而完善与发展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基于比较教育学科立场,以问题为平台。实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切实应用。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将会面对很多复杂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属性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含混的。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很难用传统上划分基本现象的方法来处理和界定,所以就需要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来满足比较教育研究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在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教育学者应该具有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应该在立足于比较教育的学科立场的前提下,对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整合多学科的方法来得出比较教育学意义中的新阐释。在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其研究旨趣应该在于通过增进、深化与拓展比较教育问题来为比较教育研究服务的。这种实践导向的多学科方法选择在具体的运用中将会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的优势。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

哲学上对问题的探究总是遵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维。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论述也依照此法,首先,阐明为什么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具有当代价值;其次,论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最后,对实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可能路径作一简要探讨。

一、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命运之追问

对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蛰伏期后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近些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发展的意义。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原因如下:

(一)当代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于科学教育的“视域”之中

理论的产生总是扎根于一定的问题,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也不例外。斯宾塞所处的时代,英国率先实现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较之先前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力的进步,一方面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为机器大工业的生产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英国当时学校的情况却是另一番场面,学校中传授的是以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为代表的古典文化,缺乏实用自然科学的传授,这样就造成了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相脱节。正是在此背景下,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应运而生。21世纪,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联系日益密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科技决定,是由掌握科技的人才决定的,这就要求学校培养能够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人才。而相关数据表明,中国大多数人的科学素养远没有达到基本标准,我国科学教育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此外,在教育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今天,教育与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如何协调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斯宾塞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现如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可以说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仍然具有当代价值,并没有过时。

(二)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对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斯宾塞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教育论》一书中,该书一出版就受到了人们的大加赞赏。此外,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家所吸收,成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可为我们今天实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如斯宾塞认为在教育中应该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这是一条教育实践的真理,他还认为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结束。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任何形式的超越或是压抑都不会有预期的结果。斯宾塞在几百年前就能看到教育教学的真谛,可谓是有“先见之明”。此外,在具体的科学教育中,斯宾塞提出了实物教学,这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教育是一个重要启发。这表明,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是有其生命力的。

二、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之审视

(一)为我们确立正确的科学教育目标提供了思想源泉

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可以归纳为:“1.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2.培养科学的兴趣和态度,学习科学的方法。3.了解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应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2从科学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这些目标并没有达成。大多数中小学校认为,科学教育就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就是单纯的科学知识的传授。这就造成了科学教育目标的其他方面,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教育被忽略,影响了科学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提到了应该比较知识的使用价值,选择最有利于人们的知识学习,以此引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结论。很明显,斯宾塞主张学习科学知识的使用价值,必然是要发挥其在完满生活中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地“为科学知识而教”。所以,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诸如科学符号、科学概念之类的,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如探究精神、实证方法等。因此,科学教育不但要根据国家的需要传授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教育功能,使学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的创新精神。

(二)为我们践行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从目前科学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在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法,注重科学知识的灌输,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造成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科学教育的目标难以达成。斯宾塞曾经说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两个最重要而最被忽视的一般原则。一个是:在青年期同在儿童早期与成年期一样,整个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连带的原则是: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意接受的”[2]80。此外他还讲道:“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2]63其意思显而易见,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动性,把引起学生的兴趣为目标,而这也是探究性教学的本质。故此,科学教育也应该把探究性教学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实现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求知。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如果采用一些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方法,往往会抑制学生的主动性,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发生冲突。理想的做法是把科学教育教学直观化、实验化、生活化,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目标。

(三)为我们开展“文理沟通”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资源

新世纪,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于是,人们开始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在客观上成为“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日趋结合的理性力量”[3]。而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依靠科技方面的力量远远不能解决,例如环境污染问题,尽管相关的环保技术已经十分先进,但如果人们的环保意识依然薄弱,环保工作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就呼吁我们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然而,我国在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使中国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过于狭窄和片面。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写道:“我们要注意还有一门与生产成就直接有关的科学,社会科学。那些每天看金融市场情况,了解当时行情……估计战争的可能性,而从这些材料决定他们经商措施的人们都是社会科学的学生。”[2]22斯宾塞还讲道:“让我们从父母的职责转到公民的职责。这儿我们要问,一个人要尽这些职责需要什么知识?我们不能说,尽这些职责所需的知识完全都被忽视;因为我们学校某些科目至少在名义上是同政治社会责任有关。此中唯一占重要地位的是历史。”[2]29从此可以看到,斯宾塞在强调自然科学知识的比较价值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并把它们看作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教育中不应该对自然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扬此抑彼,而应该兼顾两者。故此,我们应该尝试采用综合化的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文理学科的教学。例如美国在1989年推出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报告强调,精选课程内容,而每门课程要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知识及必要的技能训练,打破以往人为的学科界限,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这种尝试既考虑到了学生全面发展,又照顾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这对我们沟通文理方面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参考与借鉴。

(四)为我们进行科学的教育评价提供了指导原则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有关要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265对中小学科学教育进行评价是判断科学教育实施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纵观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一直贯穿始终,在对科学教育的态度上,也更看重科学教育功利性的一面,“使得我国的中小学科学教育长期徘徊在工具理性的阴影之下”[3]。这势必会造成科学教育的评价以分数定优劣,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结果导致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只局限于科学知识的掌握,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的养成,致使科学教育培养的人才偏离了科学教育的目标。斯宾塞认为:“作为评价任何培养计划的最后考验,应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它是否在学生中间造成一种愉快的兴奋……尽管从理论上看,某个做法似乎最好,但如果它不引起兴趣或比其他方法引起较少的兴趣,我们就应该放弃它。”[2]64对于科学教育来说,一方面应该努力促成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应该像斯宾塞所说的那样,看科学教学是否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兴趣倾向,这是衡量科学教学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标准。人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媒介,“人既是掌握理论的主体而成为理论的载体,又是实践的主体。理论与实践便统一在这个中介‘人’身上”[4]。没有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沟通其中,理论和实践只能是“两张皮”。所以,在实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当代价值的方法上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参考文献:

[1]亓殿强.科学教育原理与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克文.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7(6).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8篇

一、学术现状

目前,在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的影响下,伴随着对国家对学术研究的重视,本科生、研究生也参与到这场学术洪流之中。大学生做课题、发论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质量水平却越来越低,学术泛滥问题凸显。有人认为可以调动大学生做科研的积极性,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基础;而有人却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浮夸(数量多但价值含量低),是对学术研究严肃性的不尊重。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全国各高等院校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以规范学术风气。

二、研究内容

首先,对“价值对比”中的“价值”二字进行界定。“价值”不仅仅是指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包括学术论文的质量,更包括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心理动机。其次,通过对学术政策方面的研究,寻找有关学术论文方面的政策,认真分析、思考学校对于学生的态度、做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结论。

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讲师和教授的调查,了解当前教师对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和期望值,为论文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性资料。通过教师还可以了解到时下关于本科生、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价值性争论的焦点,进而探讨两者的价值性对比。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发表学术论文的心理和出发点,并了解本科生对于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导出本科生的价值。通过对浙江师范大学部分研究生的调查,了解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心理和出发点,并了解研究生对于数量和质量的具体要求,导出研究生的价值。了解学术论文的国内状况,并对比分析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结合有关方面的调查,形成规范大学生学术风气的调查报告。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以及教师访谈的总结,得出三类人群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看法。

1、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对比

本科生中大部分人(超过37%)发表过一到三篇论文,只是接触过一门论文写作指导课,短短的几个课时难以掌握论文的要领和精华之处;本科生发表过论文的人数比率竟然高达55%。相比之下,研究生虽然的比例高,但是毕竟研究生人少,其总量远远没有本科生多。因此,单从数量上看,本科生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研究生。

2、 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质量对比

由上可知,本科生的数量超过研究生,但从质量来看,就不容乐观了。本科生发表的论文绝对部分都是三级刊物(该比率高达98%)。而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大部分集中在二级刊物上(比率也达到了61%),但已经有很多研究生发表过一级及以上的刊物。通过调查,大部分人不知道学术论文的抄袭是怎么回事。因此,从论文质量上看,研究生论文价值性更大些。(具体统计结果见表6)

3、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心理动机对比

大部分本科生的目的就是单纯地加能力分(超过67%)或者便于今后找工作(占到了21%);但是学术研究类的文章最不感兴趣的就是学术研究(仅仅占到10%多一点)。相比之下,研究生对于加能力分的举措显得不是那么重视(只有10%)。本来就是做研究之用,因此出于功利性的动机来写文章必定会对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有影响。(具体统计结果见表7)

4、本科生和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态度对比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本科生对于的态度还是持弊大于利(占到调查人数的42%);而认为利大于弊的本科生也有30%,说明本科生的态度还是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的。而研究生相对来讲对于态度较为明确,超过60%的人认为利大于弊,而只有13%的人认为弊大于利,因此,研究生期间,几乎所有人都会,而且他们的态度也较为明确。

四、反思与对策

本科阶段是知识扩展和充实的重要阶段,大多数同学不能写成具有一定质量水平的文章。但本科生的数量却超过了着力于学术研究的研究生,且质量水平低下,这一现象反映出本科生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因此,要从学校、教师、学生自身三方面谈一下规范本科生的建议。首先,学校方面。适当提高加分标准,让物质对发表学术论文的诱导减轻;并开展相关的学术规范的讲座。学校应该提高奖励标准,比如说:本科生必须在二级即以上刊物才可以享受学校奖励的200元钱;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本科生的数量,而且可以提高的质量。同时,学校还应该提高能力分加分标准。比如:从现在的三级刊物论文第一作者加8分,减少到2分;这样就会降低本科生的功利性动机,从而减少论文数量,相应地,提供论文质量。学校还应该多开展一些学术论文指导的讲座,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论文写作能力,多思考,多修改。这样,会活跃学术氛围,营造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

其次,教师应该多给予同学们以指导。在他们平时读书的过程中,有问题的进行精心的指导;对于不知道看什么书的同学们进行阅读的指导;对于想发论文的同学严格要求,指定必须看完那些书才能开始写作,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同时也减少了的数量。

最后,本科生自身要不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加阅读积累,为今后高质量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本科生要减少的数量,提高的质量。要有发一级刊物论文的雄心,而不仅仅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发表一些“学术垃圾”。要多多请教教师、研究生学长学姐,以便自己能够提高论文写作水平。(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继宏.《本科生有多难?》

[2] 杨海,魏甲亮.在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价值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 杜兴梅.《学术论文写作》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9篇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探索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云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云政发〔2009〕196号),并在《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中将大围山列入全省建设国家公园试点之一。大围山国家公园拟依托大围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而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理坐标东经103°22′32″~104°00′33″,北纬22°35′32″~23°04′34″,西北至东南走向,形状呈狭长形,地跨河口、屏边、蒙自、个旧四县(市),总面积39216.9hm2。

在前人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和研究,及2010年对该国家公园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对该国家公园的科学、保护与游憩价值进行评价,以期为国家公园的准确定位、保护和发展方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科学与保护价值评价

大围山国家公园地处热带北缘,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势,悠久的地质历史,高度异质性生境,加之在地质史上未受第四纪冰川侵袭,保存了丰富的物种资源,特别是众多的古老种和珍稀特有种,其气候、植被、植物和动物区系在全国、全球也具有代表性,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其科学和保护价值主要表现如下。

1.1代表性

大围山处于“田中线”的东南端,是泛北极植物区与泛热带植物区的交界处,也是东亚植物系中中国—日本和中国—喜马拉雅两个成分的交汇处,是中国植物区系中最为重要的区系结之一。因此,该地区植物区系对中国乃至东亚都有代表性,对研究中国植物区系的起源和被子植物的发生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滇东南作为中国特有物种的分布中心,这里有中国特有属34个,地区特有属5个;中国特有种2171种,地区特有种302种,大围山国家公园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特有属、种,是这一区域的典型代表[1,2,3]。

大围山国家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比较特殊,该国家公园海拔高差达2200m以上,分布有极为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等植被类型。其中在该区域以云南龙脑香、隐翼为标志种的湿润雨林是我国大陆湿热性最强的热带雨林类型;以马尾树为优势树种的马尾树林,面积达上百亩,马尾树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以上热带山地森林在云南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对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发育、植物区系以及古植物学等方面,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同时,大围山国家公园也是分布有许多具有中国和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类群的典型代表区域。①苏铁类植物是世界上罕见的古老珍稀植物,被学术界誉为“活化石”,它的发现曾轰动了植物学界。我国苏铁属植物有24种左右,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四川、贵州等省。其中大围山国家公园内共有5种野生苏铁,种类丰富,是世界上罕见的集中分布区。这不仅打破了学术界认定的一个地区只能出现一个苏铁野生群落品种的定论,也为人类研究苏铁、古气候、古地质结构提供了科学依据[4,5]。②桫椤科共8属,约900种,广布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南半球,少数种类可分布到约南纬50°的寒冷地带。中国有3属,约20种。目前已知云南有桫椤科植物3属,11种[4]。由于该大围山国家公园是云南向东南亚和云南向华南、华中过渡的交错汇合地带,又是古植物的良好避难所。因此,该地区的桫椤科植物最为丰富,除阴生桫椤、毛叶黑桫椤和卧茎黑桫椤外,其他8种都有分布,占全国总种数的40%左右,占云南省的72.7%。③秋海棠属在亚洲共计有14个组,中国有9个组,其中大围山地区就有6个组之多,共计有42种。根据各组之间的系统关系,大围山几乎包括了从原始到进化或特化的所有类群,而且在种、组之间有较丰富的中间类型,因此可以说大围山是秋海棠属植物的多样性中心之一[6]。④大围国家公园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共记载了竹类植物15属,32种,其属数和种数分别占云南所记载竹类植物属数的53.65%,种数的14.5%。其中竹属类群结构以原始类型占优势,有8个原始属,约占我国原始竹属(15属)的一半以上,这些原始老古的竹类植物不少是我国或云南的特有属种。它们是大围山国家公园植物资源的精华部分,是国家公园主要的保护对象之一[3]。

1.2完整性

由于大围山国家公园的主体部分处于几县交界的偏远地区,人为活动较少,因而国家公园内的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植被连续性分布,面积大,能为保护对象提供足够的生境和通道,有利于生物群体的迁徙、觅食、交换、繁殖和生存;同时完整的生态系统还起着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和空气,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对保障当地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以及长期持续地为人类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1.3多样性

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就其内涵来看,可以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而人文资源的多样性可以从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来表述。

1.3.1生物多样性

1.3.1.1遗传多样性

在遗传多样性方面,从生物地理单元观点出发,这里是植物种类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保留着不少古老种类,同时也是许多植物种类起源和扩散中心。按照起源中心学说,在一个物种起源并且随后散布到别的区域过程中,群体遗传变异应是最大的。国家公园有许多进化和较进化的科属,有些古老的科也有一些较进化的类群。

1.3.1.2物种多样性

保护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温差变化不大。因此保护区有着优越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区内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国家公园内已记载有维管束植物241科1226属4043种,其中蕨类植物50科127属282种;有种子植物191科1099属3761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2属25种,被子植物183科l087属3736种),占中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4.9%。其中秋海棠科、兰科是大围山种类丰富、独具特色的植物类群,秋海棠科的秋海棠属42种,占中国秋海棠属物种总数的46.7%,兰科158种,占云南兰科植物种数(764种)的20.7%[2]。与野生植物一样,大围山国家公园的野生动物也非常丰富,兽类82种,占云南兽类总种数的27.7%,占全国的16.5%;鸟类285种,占云南的29.4%,占全国的19.6%;两栖类53种,占云南的52.0%,占全国的19.0%;爬行类近60种,占云南的39.9%,占全国的16.0%;鱼类70种,占云南的17.6%,占全国的2.6%。在1998年考察中发现两栖爬行类新种1个(大围角蟾),国内新记录2个(细线蛙、长趾蛙),省内新记录2个(红吸盘小树蛙、细鳞树蛙),大围山地区特有种6个(大围角蟾、突吻湍蛙、黑眼睑小树蛙、白颊小树蛙、棕褶树蛙、地蜥一种)。大围山国家公园的面积仅为39216.9hm2较小,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种数则较多,说明了该区域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3]。#p#分页标题#e#

1.3.1.3生态系统多样性

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国家公园范围内植被类型有雨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5个植被型;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暖热性灌丛、热性草丛11个植被亚型,29个群系。在面积仅为39216.9hm2的国家公园内出现了如此多样的植被类型,说明了本国家公园森林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3.2自然景观多样性

大围山国家公园内的自然景观呈现多样性和独特性,既有雄险壮观的苍山翠岭、奇异独特的悬崖怪石、别具特色的深谷断堑的山地地貌景观,如大围山、营盘山、大尖山等名山,又有幽深的绿水河热带雨林谷,别具一格的阿季伍火山;除此以外,还有老熊洞、万丈洞、蛇洞、花雨洞等洞深莫测、异常壮观的溶洞,以及迷人的红河和南溪河及多姿多彩的生物景观等,与奇妙的天景交融在一起,景观气象万千,秀美奇特,令人感慨。

1.3.3文化多样性

大围山国家公园及周边依然保留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至今保存完好的遗迹有南方丝绸之路的遗迹—石夹槽古道、中法战争时期建造的蒿枝地石城、灵宝禅寺、南溪河人字桥、烈士陵园、滇越铁路遗址等。此外,国家公园也是中国民族多样性最丰富区域之一,此区域共居住着苗、瑶、彝、壮、汉、回、哈尼、布依8个民族;同时,各民族在、民族服饰、居住习惯、饮食文化、生产习俗、民间节庆、民间文艺、民族语言文字等方面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1.4稀有性

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因其组成植被的物种十分丰富,区系成分十分复杂,因而古老、特有和珍稀植物的比例高。这些珍贵稀有的动植物种类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是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主要的保护对象,它们在中国大陆只有限地出现在南部至西南部的边缘热带地区。按照国家林业局、国家农业部令第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大围山国家公园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2种,其中,国家Ⅰ级15种,国家Ⅱ级37种。国家公园内的特有种相当丰富,其中中国特有属34个,地区特有属5个;依据1988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公园内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7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12种,Ⅱ级保护动物45种。由于该地区聚集了动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因此,该地区是我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此外,国家公园内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尤其是以山地雨林中的董棕—茶条木—多歧苏铁群落和光叶大蒜树—刺桑—多歧苏铁群落,及以马尾树为优势种的群落,其稀有性和珍贵性,是人类自然历史珍贵的遗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保护价值。

1.5自然性

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是大围山国家公园植被的主体,植被的原始性很强。尤其在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原生植被集中连片分布,生长繁茂,且保持较完整的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这些原生性森林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进一步研究我国植物区系的起源、发展和植被的演替均具有重大意义。

1.6脆弱性

虽然国家公园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但就整个公园而言,生物资源的生境也存在脆弱的一面,主要表现如下。(1)湿润雨林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受到威胁。由于历史上的不断农垦和采伐,这一类型的原始森林植被在国家公园内多已遭到破坏,现仅保存着一些残林片断。尤其是靠近国家公园边缘的湿润雨林,人为破坏和干扰较大,植被遭到较大的破坏,目前很难再恢复原来的植被面貌。(2)苏铁类植物等主要保护对象种群数量少,分布区狭窄。苏铁类植物缺乏更新幼苗以及生殖力、抗逆性和适应力的衰竭,加之对环境要求苛刻。因此,一旦遭到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苏铁类植物有灭绝的可能。(3)国家公园自然条件恶劣,稳定性差。在国家公园山高坡陡,雨量大,容易发生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森林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则很难恢复。

2游憩价值评价

2.1游憩资源优势

2.1.1游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大围山国家公园内及周边游憩资源包括了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主要游憩资源类别。并且每一类别都有多处相对较高等级资源,地文景观有大围山、大尖山、营盘山、花鱼洞溶洞群、阿季伍火山等;水文景观有红河、南溪河、花鱼洞瀑布、九层瀑布等;生物景观有珍稀濒危的长叶苏铁、广东苏铁、蓖齿苏铁、云南苏铁、多歧苏铁、云南龙脑香、桫椤、蜂猴、小蜂猴、熊猴、灰叶猴、黑冠长臂猿、云豹、豹、印支虎、桫椤林,以及完整的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热带湿润雨林—季节雨林—山地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苔藓常绿阔叶林—山顶苔藓矮林;天象与气候景观有大围山日出(日落)、大围山晚霞、大围山雨景、大围山云海、大围山雾海、大围山雪景、大围山气候、“佛光”等;遗址遗迹有石夹槽古道、蒿枝地石城遗址等;建筑与设施有苗族原始民居、瑶族原始民居、灵宝禅寺等;旅游商品有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人文活动有苗族“花山节”、瑶族“盘王节”、屏边“石榴节”、“荔枝节”等。

2.1.2少数民族文化游憩资源特色突出

大围山国家公园位于红河州的屏边县、河口县、蒙自县和个旧市。屏边县居住着苗、汉、彝、壮等少数民族,是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有独具特色的苗族采花山、壮族花米饭节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和节日。河口县也是一个民族自治县,是云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除瑶族外,还有苗、壮、彝、傣、布依、汉等世居民族。众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承传,特定的世居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大围山国家公园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7,8,9,10]。

众多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承传,特定的世居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大围山国家公园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如民族婚俗、民族节庆、民居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民族宗教、民族丧葬习俗、民族工艺品等。这些都将成为大围山国家公园发展旅游的重要依托。

2.1.3科研价值较高的游憩资源种类多#p#分页标题#e#

自然资源方面,国家公园内分布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5种,Ⅱ级保护植物37种,国家Ⅰ级保护兽类8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7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鸟类25种,因此,大围山被誉为“科学家的乐园”、“动植物基因库”。蔡希陶、吴征镒、秦仁昌等科学家以及美、日、英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曾来此考察过。这些保护动植物中有许多也是重要的游憩起源,走进大围山国家公园,如置身一座绿色宝库,天然的动物园。在这里,可以见识到堪称中国森林“掌上明珠”的木兰科、山茶科、壳斗科和樟科的季节变化;还可以目睹到古老的活化石——桫椤林以及屏边特有物种——思劳竹、油果樟和七叶树等珍稀名贵植物。而且这里的黑熊、蜂猴、穿山甲、巨蜥、大壁虎、蟒蛇、树蛙、白鹇、原鸡等珍稀动物会让你感受到大围山的原始气息。再如桫椤林,是大围山国家公园中的一个特有群落,平均高度4至5米,生长旺盛,桫椤是经历了地史冰川期寒冷的冰雪肆虐后存活下来,被称为“活化石”。桫椤的存在,说明了大围山植物生态的原始性和古老性。尤其是存在于大围山国家公园的一株桫椤树,生长了近万年,树干粗巨,需几人才能合围,它的枝头多达180多枝,在桫椤树别稀有,所以称之为多头桫椤王。

2.1.4独特地理位置优势

2.1.4.1交通便利

大围山国家公园地跨河口、屏边、个旧、蒙自4个县市,蒙(自)—河(口)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泛亚铁路、蒙(自)—屏(边)二级公路、冷(墩)—清(水河)二级公路,覆盖大围山区域和周边区域,加上未来的红河机场,将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

2.1.4.2区位优势

突出大围山处于滇南中心城市蒙自、世界有色金属锡都—个旧、中国部级口岸河口、云南省唯一一个苗族自治县屏边的腹地,距省府昆明和越南首都河内仅300公里左右,并且拟建国家公园与州内其它景区景点、历史古迹、跨国旅游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2.2游憩资源的劣势

2.2.1特色游憩资源规模小、对环境影响敏感

国家公园内有众多的特色游憩资源,这些特色资源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虽然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体规模量都不大。热带雨林仅零星小面积分布于河谷地带;多头桫椤等具有较高景观价值植物仅是小面积分布;一些珍稀的动物种群数量极少,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由于资源的规模量小,资源对环境影响较为敏感,小范围的干扰可能带来较大的影响,这要求游憩资源的开发要协调好保护问题。人文特色游憩资源也是如此,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流失,(如这些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年青人外出打工,在外打工几年后,回到家乡,他们慢慢地疏远了本民族的一些文化),因此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势在必行。

2.2.2资源分散、空间凝聚力弱

大围山国家公园内及周围游憩资源类型虽然很多,但这些资源点大多是零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游憩资源多而散,资源单体与单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加上资源单体规模小和单体之间受其它非游憩空间阻隔(如无特色的农田、无观赏价值的次生林、荒山、无民族特色的村寨等),不同的游憩资源在时空上不能很好组合,资源之间的互动性较差,这给游憩活动的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李小双,等云南大围山国家公园科学、保护与游憩价值评价

2.3游憩资源横向对比

云南省作为我国大陆国家公园建设的试点省份,目前主要已(在)建普达措国家公园、西双版纳国家公园、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普洱国家公园。为了对比大围山国家公园游憩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资源水平上与省内其它国家公园做简要对比(表1)。通过自然植被类型、维管植物种数、兽类种数、鸟类种数等6个与游憩资源联系紧密的资源指标对比表明,大围山国家公园的资源丰富度与其它国家公园基本持平,各个国家公园的资源都各具特色。大围山国家公园内具有完整的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独特的珍稀生物与苗族、瑶族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等游憩资源,这些都为大围山国家公园开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等游憩资源,这些都为大围山国家公园开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舞蹈科学;素质教育;价值

舞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先秦的乐舞还是古希腊的舞蹈,先哲们都重视舞蹈的教化功能,认为舞蹈对于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一方面的论著、论述等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笔者不再赘述。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作为教育手段的舞蹈会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与教育使命,这就要求作为教育的舞蹈要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如我国周代的“六小舞”、“五四”时期的“儿童歌舞”等。当前,我国的舞蹈教育正经历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阶段,舞蹈学习者的范围之大、层次之多,前所未有。这就使得如何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舞蹈艺术教育者也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理论。如我国舞蹈教育家吕艺生曾多次提出“大舞蹈观”的概念,强调生活感受与艺术感受相结合的素质舞蹈教育新观念。只是这些理念都在关注舞蹈的形式与内容对舞蹈学习的影响,而如何通过一种科学实证的手段来对舞蹈者进行肢体与心灵的研究,从而促进舞蹈者全面素质的发展,成为舞蹈教育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2014年10月17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2014全国舞蹈科学学术会议”上,一系列舞蹈科学研究方法被展示。面对这个新课题,吕艺生在大会上提倡,在舞蹈教育、科研过程中要拓展眼界、深入发掘,让舞蹈艺术“跨艺、跨界、跨文化”地多元发展。北京舞蹈学院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温柔提出舞蹈科学研究的交叉性、融合性,认为应该以身体为核心来探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次会议总结了刚刚起步的舞蹈科学研究所取得的经验,标志着舞蹈科学研究正逐步渗透于舞蹈教育之中,并使传统的舞蹈教育焕发出新的光彩,为提升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前提。舞蹈科学是一门在国际上刚刚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新兴学科,是将相关科学原理应用到舞蹈实践中的新兴研究方法,除了与运动科学有相似,同时还涉及到诸如创造力和身心训练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方法。舞蹈科学打破了以往舞蹈教育单纯注重舞蹈表现形式的格局,把人体生理结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从生理和心理对身体动作的影响入手,关注运动损伤、运动康适、营养与体重控制、科学训练、动作技术原理、心理医疗等方面对舞蹈教学和训练效率影响的研究方法。舞蹈科学涵盖丰富,涉及解剖学、生理学、力学、机能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方向。较之以往仅从动作形式上对“舞蹈训练方法”“舞蹈学习内容”进行研究的方法,这一研究方法更多地关注于人的身心协调与健康发展,凸显了舞蹈艺术的身心合一性,显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运用舞蹈科学研究方法,对于人类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增加体能、塑造形态,提升审美素质

舞蹈训练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它与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等科学知识有血缘关系。舞蹈科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通过实证科学研究的方法,来提升学习者的审美素质。

(一)增加体能

研究发现,科学化、规范化的舞蹈训练有助于青少年学习者形体的改变和完善,特别是在促进身高和身体围度两个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如沈阳体育学院等单位曾对18932名中小学生和20所业余体校的5711名学生做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同样年龄和性别的学生相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比少参加体育运动的,身长要高4至7厘米,最高的达10厘米。这表明肢体的训练与锻炼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机构和骨骼系统的营养,还可以增强对骨端骺板的刺激,长骨两端的骨骺软骨就会经常地挤压摩擦,加快了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增长。作为有着和体育运动同样原理的舞蹈训练,还可以调节人的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素,增加血液中雄性激素的浓度,这些都会帮助学习者塑造更好的形体。

(二)塑造形态

舞蹈动作形态角度测量法是舞蹈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学习者成为舞动之人和观舞之人的结合体,并用数字量化所有舞蹈动作,进而应用角度测量知识自觉地进行动作调适,以符合审美要求。这种把自然形态转变成舞蹈形态的转化过程,较之传统的口传身授模仿法,可以使学习者在建立舞姿造型时不仅有自我意识,还能关照他人视角、使舞蹈形态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而提升其对舞蹈艺术形态的审美判断。美国舞蹈教育家格拉伯特曾说:“一个有责任感的舞蹈教师应具备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并对人体这种肉体机器的限度与能力有所认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舞蹈科学对舞蹈教育者的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舞蹈教师必须了解学习者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并关注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损伤预防、康复训练,加强身体素质

以往的舞蹈教育通常关注如何完成舞蹈技术,而舞蹈科学研究中的许多关注点则在于如何保护舞蹈学习者的身体健康,从而使舞蹈学习更加安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加强身体素质。

(一)损伤预防

舞蹈作为一项韧带、骨骼、肌肉协调参与的肢体运动,如果认识不够透彻,把握不够深入,将不可避免产生一系列的损伤问题。如在排演与训练中,或许因为舞蹈动作不正确而导致损伤,而运用舞蹈科学中有关人体解剖学、训练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避免这些损伤。如课前热身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进而有助于使肌肉变得放松、柔软并更具韧性。热身动作还可以加快心率和呼吸的频率,进而加快血液流动,促进氧气和营养物质向工作肌的运送。这些都可以使舞蹈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达到最佳,可以使损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从而保护舞蹈者的身体健康。

(二)康复训练

舞蹈能治伤祛病,古已有之。《吕氏春秋•古乐篇》曰:“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通过舞蹈训练,可以促进人体神经传递、增强身体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神经系统科学研究发现,通过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相互配合与协同,中枢神经疾病患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不断改变姿态、稳定平衡、移动身体、变换方向、转动身体来适应各种突然变换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这会促使有机体各部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实现大小肌群的协调运作。可见,有舞蹈科学研究方法参与的舞蹈训练,能够使肌体发生有益的共振,促进各器官的功能协调一致,刺激生理机能,改善内部结构,进而使舞蹈者最大限度避免伤害,大大增强个人的身体素质。

三、身心一元、唤醒灵性,提升智力素质

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观察到了一种“树枝状小棘”结构的形成。在人体运动条件下,椎体神经元中的树枝状小棘会和其他的神经细胞形成突触,通过这些突触,椎体神经元能接收到从其他大脑区域(与运动记忆和肌肉活动有关)获得的信息。这个发现说明,人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新的舞蹈动作,并在动作学习中使大脑连接快速形成,从而建立丰富的身心记忆。这一研究成果与舞蹈艺术所强调的“身心一元”特性不谋而合,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上开展恰当的舞蹈训练,可以唤醒学习者潜在的灵性,并提升他们的智力素质。

(一)身心一元

“身心一元”是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要求舞者对自己的身体与艺术表现之间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相对合理的舞蹈训练方法,进而解决舞者训练中的共性问题。现代舞蹈理论之父鲁道夫•拉班认为,舞蹈是与心灵直接沟通的媒介,儿童与原始时代的人都拥有一个“天真无邪的大脑”。这些处于初始状态的人们都将动作看作生命,他们以身体而直觉到世界。这些动作在人类与社会演进中具有独到的训导功能,这种训导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舞蹈教育的功能。这是舞蹈学习者肢体与心灵相联系的成果,能大大提升学习者的智力素质。

(二)唤醒灵性

现代舞蹈家提出“恢复我们的感觉”,即恢复人类被现代文明理性忽视与压抑的感觉,解放人类发现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能。这说明舞蹈是一种不仅关注自己,而且关注他人、关注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以动觉感觉的方式训练身体,提高人的智慧和能力;以审美的方式解放身体,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以身心协调的运动开发身体,塑造完美人格。舞蹈科学研究的意义之一就是不仅教会学习者跳舞,还要透过身体动作的学习来启发其心智,拓展其理解能力,进而帮助其心理发展,丰富其内心体验,优化其智力素质。

结语

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曾指出:“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包含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缺其一便不能成为完全之人。舞蹈教育作为达到这一目最为直接的手段,仅仅关注舞蹈形式与内容的时代已经结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正在呼唤一种兼顾身体科学与心智启发的训练方法,舞蹈科学研究应运而生,且正在飞速发展。本文对内容丰富的舞蹈科学研究只能做粗浅的介绍,意在说明其如何为素质教育的舞蹈教育提供知识与工具,如何为促进舞蹈教育的科学化、高效化提供依据,希望为优化素质教育的结构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77.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1篇

一、实现学科教学过程价值的策略

我们把学校的全部课程教学称为总体教学过程,那么,就美术这一学科来说,就是美术学科教学过程。美术学科是学校的课程之一,它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一定价值,美术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水平,也会美术的传播做出贡献,所以这两种价值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与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状况相比较,加强对我国学生的美术素质的提高,加强美术学科的作用与价值的科学研究,以满足以后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二、形成阶段教学过程价值的策略

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对于教学的研究,一定与它的各个具体的阶段想联系在一起。在美术学科的不同的阶段教学过程,它起到的价值也不一样的,在各个阶段中,教学目标不一样,内容、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对各个阶段的美术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一定会完善美术学科,让其更为系统与完整。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要立足于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为依据来安排教学内容,然后再在各个年级制定不同的目标要求。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过程,面对各年级的学生,我们研究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注重对学生的智能开发,对薄弱环节加强教学,使美术教学程更为密切地与学生实验联系起来。

三、形成课业教学过程价值的策略

小学美术教材有很多教学目标,根据目标把内容分为欣赏、绘画与工艺,这是本类的课业,课为就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材分类。这三个课业的功能坐是不同的,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少一个环节,三者共同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共同完成美术素质教育的任务。在这三个课业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当今的美术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首先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比如古今中外最为典范的美术作品就是最好的欣赏内容,通过欣赏了解祖国美术的优秀文化,在欣赏中学会观察,学会视觉形象最为基本的知识技能,而且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过程的价值,让学生动手去画,让学生体验,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另外,工艺美术是小学的教学内容之一,这个教学不可少,我们把时间与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去做,学生做的过程就是进步的过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做的过程的价值,让他们形成动手的能力。为了实现课业教学过程的价值,我们要钻研教材,认真备课,重视课业知识技能的系统性与教学要点,合理安排教学顺序,重点突出,难点分明,合理而科学的实施教学。

四、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策略

教学过程实现的场所是课堂,所以说,我们研究过程的场所也是在在课堂上,这样才能真正的认识到美术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与一定的规律性。由于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过和,是在学校的课堂里由老师指导学生,接受知识。美术与其他学科一样也需要理解教材、认识教材,形成知识,并把知识加以运用。我们在发挥课堂教学过程的价值性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审美性原则,让学生授受审美的教育;第二是形成创造性的思维,第三是做好协调关系,要做到讲与练的合理搭配。实施美术教学过程性的价值时,要具有一定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与教学基本功,比如,会运用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等,这都是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学会组织语文,学会板书,学会演示等。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与学生和谐相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好美术学习;另外,要做好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心理与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的过程,是以认识知识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心理,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形成审美的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开发,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利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启发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学过程的价值,让美术教学在过程中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小姝.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2]姚晨晖.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08(24)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精神

虽然,从自然人的角度讲,研究生的本质属性还是学生。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硕士研究生还是博士研究生,都是通过研究创新的途径继续深造的社会人,在追求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科学精神的传承者和传递者,扬科学精神是题中应有之意,其要旨是将科学精神发扬广大,更是历史所赋予的光荣使命。党的十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研究生弘扬科学精神的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除了完成学业,顺利走向社会之外,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更加重要的一个任务亦或是历史责任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机融合,激发内在动力和活力,轻松愉快、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和创造正能量,为社会发展营造和贡献应有的时代作用。

首先,要以学习和生活为基础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环境,都有其固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产活动所逐步凝聚的,是人们共同意愿的集中体现,更是人们凝心聚力的纽带和力量源泉。当今,我们所共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倡导了社会风尚,具有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为我们在读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准则的根本遵循。作为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领社会风尚,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现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具体地讲,在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并在从事学业研究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切地融入自我的内心世界,融入到科学探索的全部过程,坚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形成精神世界的强大动力。需要特殊强调的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践的载体要看得到、摸得着,禁忌唱高调、“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楼”。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事事、时时、处处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和行动,并以此作为自身建设的评价标志,才能不断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自觉加强人格品质修养。 这里所谓的人格品质,除了心理健康、遵守社会公德之外,主要倾重于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说到底,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断修正人生的价值取向,加强学术自律,自觉维护科学的尊严,切实把个人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及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学业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传优汰劣,探索新知。特别是要树立刻苦专研的勤奋精神,经得住科学研究过程的寂寞考验,潜下心来,“走在路上”;要规避完成学业万事大吉的积弊,以探究科学奥秘和弘扬科学精神为动力源泉,坚决同浮躁的学习风气和不端的学术行为作斗争,敬畏科学、崇尚真理,做“真”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个人发展的标准和思想、行为规范。所有这些,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系统性整体,不能强行地予以分割,亦或是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既要着眼当下和自我,也要尊重客观和长远,更要瞄准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紧跟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正在地把自己置身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路线之下,真切地融入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政治生态中,形成的个性修养、人格品质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求,并相得益彰,从而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再次,要把弘扬科学精神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生自觉弘扬科学精神是每一个人的底线思维,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分离,或者是未思考、不在意。这种情况不利于自我发展,更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脱节,容易导致自身价值实现方式模糊,缺乏前进动力,产生迷茫。因此,始终保持严谨的求学求知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互为动力、相互促进,始终保持和激发创新的激情和创造的活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这样的思维,而且不可或缺。否则,一味地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甚至为了科研研究而孜孜不倦,但是长期的这种状态,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一旦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得到认可或自我感觉不理想的时候,也很容易造成自我思想的混沌。试想一个人在这样的情境中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所谓的科学精神也只不过是自我寻求安慰的借口而已。因此,我们所讲的科学精神是要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是简简单单的苦学和盲从,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具有时代内涵的一种高尚。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研究中感悟并践行,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一个人的不断进步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也需要看得到、摸得着的客观上的物质载体,更需要知行的统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新时代,作为研究生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把科学精神的光芒辐射的更加广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共同的幸福梦才能美梦成真。

参考文献

[1]周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

[2]薛明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机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彭立学,张月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4]李忠杰.用科学精神推进核心价值观的研究[N].光明日报,2015-02-25(12).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0 -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3年为699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2015年为749万人,2016年将可能超过770万,加上往届生,2016年全国将有1000万大学生在找工作。出于培养成本的考虑,高校文科过度扩招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文科专业的毕业生数量逐渐达到饱和,甚至远远超过了社会的需求,导致相对于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同时,由于有些文科类工作技术性要求较低、上手快,使得非文科专业学生“入侵”,挤占文科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所以,在大学毕业生中,文科生是就业相对更加困难的“弱势群体”。就业价值取向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帮助文科大学生就业,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是从文科大学生自身角度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就业价值取向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者们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作了很多研究,但是专门针对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课题组以文科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其特点、问题和原因,最后提出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

课题组以南京邮电大学 2015届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5个文科专业中的300 名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为性别、政治面貌、生源地等客观信息;二是被调查对象的就业价值取向,主要了解就业价值标准、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能力认知3方面内容。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为 98%,问卷效度和信度检验结果符合调查要求。调查对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50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65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42人,统计学专业学生44人,经济学专业学生48人;男生61人,占24.5%,女生188人,占75.5%。生源地为中小城市的82人,大城市的22人,农村90人,乡镇53人。独生子女133人。对经过筛选的 249 名调查对象的问卷材料采用 SPSS19.0 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标准的分析

对于就业发展因素中“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就会较少考虑名利报酬”的问题(表1),完全同意的同学占11.79%,基本同意占34.55%,不确定的占25.2%,基本不同意的占23.98%,完全不同意的占4.47%。这说明文科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并不是以兴趣爱好为首选,坚持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选择的学生寥寥无几。

对于“择业中个人的长远发展很重要”的问题(表2),选择完全同意的同学占53.47%,基本同意的同学占41.22%,不确定的占3.27%,选择基本不同意和完全不同意的极少。说明大部分同学已将自己的职业方向纳入日常考虑的范围,积极主动地思考、设计自己的未来。

在职业选择因素的主要选择指标上(图1),对于“首选的就业单位性质”问题,排在第 1 位的是事业单位,占22%;排在第 2位的是政府机关,占19%;排在第 3位的是国有企业,占18%。可见,大学生最看重的还是职业稳定和保障性以及大学生就业选择上“扎堆”现象突出。

在关于职业声望地位因素的主要选择指标上(表3),职业声望地位并不是重要的首选因素。排在第1位的是“工资福利”,排在第 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排在第 3 位的是“工作地点”。这跟前面的职业发展因素中相符,说明文科大学生以个人发展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和个人发展的愿望比较强烈。

(二)文科大学生就业目标期望的分析

调查对文科大学生的就业目标期望的影响因素分别作了单因素分析,在就业前景的展望上(表4),持乐观心态的文科大学生占 56.5%,持一般心态的占 40.7%,持悲观心态的占 2.8%,大部分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心态比较好。

在起薪期望上(表5),32.7%的文科大学生希望毕业时月薪 4000~5000元,17.3% 希望月薪3000~4000元 ,3%希望是3000以下。有 47.8%的学生选择了5000 元以上,也有部分学生觉得没有绝对的预期,根据求职状况可以适当调整。

就业目标的选择上(表6),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文科大学生占47%;选择一步到位的文科大学生占29.1%,选择先就业再创业的文科大学生占22.3%。选择直接创业的文科大学生占到1.6%。说明文科大学生对于就业和创业的态度还是非常理性的。

(三)当代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认知的分析

在调查“你打算或已通过哪些途径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问题时(图2),59.4%的文科大学生选择多参加实践活动获取经验,43.4%的文科大学生选择多考取一些证书。“你认为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除大学文凭外,哪些证书比较重要”排在第1位的是英语四、六级证书,排在第2位的是计算机等级证书,排在第3位的是奖学金证书,排在第4位的是“优干”“三好学生”证书。说明文科大学生对于就业能力的认知越来越符合社会的现实需求,重视培养自己工作中实际需要的能力。

四、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追求个人成就和价值

首先,在处理专业和职业是否对口问题时,82%的文科大学生不太强求专业是否对口,而是认为与专业有关就行,不一定非要对口。其次是在就业意识方面,只有29.1%的文科大学生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第三是选择就业地域方面,首先考虑的是内地省会城市,其次是沿海城市及家乡。就业取向日渐成熟,择业思路理性化,由单一向多样发展,也反映出他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和强烈的家庭依赖感。

(二)就业期望稳定性高的职业

由于受教育投入较大、家长传统观念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文科大学生更愿意考虑在大城市、发达地区、收入较高、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就业,而很少有人愿意去边远贫困地区、基层单位。尽管这些事业单位要经过严格的考试,且录用人数较少,但因为这些单位收入稳定,社会地位高,所以还是绝大多数文科生的选择。学生对就业方向的选择倾向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更有前途的职业,这说明他们比较务实,追求职业所带来的直接利益。

(三)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偏向于稳定而丰厚的收入、积极自由的工作环境、有社会地位并受人尊敬的职业。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很多大学毕业生们难以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态容易失衡,虽然大多数学生不是非要选择大城市就业,但是对于偏远地区仍然是不予考虑。从收入角度看,文科大学生对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元这个等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实用主义和功利色彩浓厚。文科大学生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待遇比较多,而为社会作贡献考虑少,他们崇尚自我,要求实现自我,把工作当作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渴望事业成功,部分大学生过分看重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五、影响文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因素

(一)个人、家庭及成长环境因素

大学生最早接触的环境――出身地域和成长、家庭环境都会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很多文科大学生在就业时会根据家庭的社会资源是否优越,能否为自己获得更为理想的工作机会,而放弃本专业的工作,选择在其它更有利的行业发展。文科专业普遍有专业技能性不强,可替代性高的特点,因此客观上造成了文科学生就业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但更多选择也意味着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机会也可以被其它专业的学生占据。另外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就业取向以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文科大学生求职面临最大的困境,就是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少用人单位在审阅大学生的求职简历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有无相关工作经验,不符合要求的简历会被立即过滤。用人单位注重工作经验使大学生失去了很多系统职业培训的机会,限制了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英语等级、计算机水平、是否为党员、是否为学生干部、实践经历,这些也成为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衡量标准。用人单位的录用要求已经逐年提高,仅具有单一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提出了综合能力强、可塑性高、文理兼顾的复合型人才的用人要求。文科大学生只有基于对职业的正确评价,在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摆正自己的位置,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就读学校的声望、自己的综合素质、兴趣爱好等等进行综合考量,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

(二)社会经济的时代变迁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承担着国家和社会的厚爱和重任,国家实行统一分配,大学生也更多关注社会的需要和人生的理想。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择业途径从“统一分配”走向“自由选择”。社会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变化,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协调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文科大学生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

(三)学校职业教育角色的缺失

就业价值观是学校职业教育效果的总集成。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是自身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而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这些观念都处于完型阶段。高校的职业教育对其价值取向引导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真空,面对着各种信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只能依靠自身的探索来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高校文科专业课程设置不理想,只关注书本理论的传授而缺乏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课程指导和实践运用。作为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者之一的高校教师,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正确看待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

六、引导文科大学生确立正确就业价值取向的对策

(一)为文科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

高校要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之中,新生入校后就应该开展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其努力方向。高校要加强文科大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为其开阔眼界。针对有些学生基于就业考虑过于注重一些技巧和具体技能的培养,忽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学校应加以正确引导。要尽早让文科大学生了解自己适合的工作及自己的工作兴趣,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很多具体工作中,大学生所需的职业技能远没有想象中的难以达到,往往是简单,针对性强,但很实用,掌握的过程主要是练习强化的过程。从教学安排看,职业教育不应集中于毕业那一段时间,而是应该贯穿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常向在校大学生介绍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提高文科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应该从学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做起,根据社会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供文科大学生选择。高校应给大学生在校期间安排更多的实践和培训机会,教学要以提高文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不少大学生的确缺乏基本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很难融入企业文化,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掘文科大学生不同的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特点,重点发掘大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其充分理解职业、自我认识,正确的定位职业,培养大学生自主转换、开拓、适应各种职业的能力和善于运用职业的发展能力。高校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不同的发展目标、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地区的大学生的差异进行求职技巧等辅导。文科毕业生在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时,应坚持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兼修的原则,弥补素质结构中的不足,把自己培养成既博又专、文理兼修和全面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使得自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择业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

(三)引导文科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定位

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帮助大学生认知自身,合理定位。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在服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中。高校应指导文科大学生在就业时遇到不合理、不规范的就业限制时,以平和的心态和适当的方法理性应对。职业是可以变化的,无论在哪个地方、哪个职业都是可以做出一番成绩的。转变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调适自身择业心理,并正视现实,适当调节就业情绪,端正就业目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

参考文献:

[1]新华网.2013 史上最难就业年 工科好找文科就业难[ OL/ED ].http:///c/201305/28/n3869239.shtml. 2013-05-28.

[2]何春生.浅谈文科大学生就业的几个显著现象[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 9 (31) 3 ( 总第 89 期):4-7.

[3]麦可思研究院. 2013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3,(06): 121-124.

[4]郭清秀 孙宏艳 贾 敏.文化负累下文科大学生创业心理的“蜗居”征候探析[J].企业导报,2012 ,(12):201-202.

[5]丁媛.文科毕业生就业观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内江科技,2011,(04):99.

[6]赵旭.文科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 :60-61.

[7]赖莉飞.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及能力调查――基于就业的视角[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32)2 :56-60.

[8]贾兰芳.新建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取向研究报告―以长治学院为例[J].长治学院学 报,2012 ,2(29)1:111-113.

[9]毛丙波.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39)(总第189期):120-122.

[10]李斯奇.最难就业年有多难[J].今日中国,2013,(08):36- 37.

作者简介: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4篇

摘要: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在对教育乃至社会发展做出属己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可能的危害。因此,人们对它的世俗迷信应当予以全面的消解。具体而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危害源自于其对自身本然立场的背离,转而为了功利的诉求而与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学术体制进行合作等。故而,诉诸非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两方面的改革举措无疑有利于避免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危害。对于非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而言,须深化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及保障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对独立。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而言,则须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道德意识及构建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面约束机制。

关键词:教育科学研究;真理;功利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4-0007-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4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学校制度生活促进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发生机制与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CEA140168。

收稿日期:2015-05-18

作者简介:傅淳华(1985-),男,江苏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从事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研究;北京,100875。杜时忠(1965-),男,湖北松滋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德育原理研究;武汉,430079。

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取代君主和教士的位置,成为最受尊敬的人。据说,是因为他们是一切有益于生命、自由和追求财富之事的显而易见的来源。[1]213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科学”已经代替了神,也代替了人,成为万物的尺度。[2]而正是借助于“科学”的强势,现代社会中的教育科学研究[3]也随之在教育领域中呼风唤雨。事实上,近代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也确实表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兴起对教育领域各方面的整体进步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有学者就指出,美国的教育系统日趋复杂并日益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教育的科学研究对于改进这样的教育系统就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4]1正因为其在各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价值,在当前的教育研究领域中,“科学”二字往往成为各方争相攀附的对象。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以之为包装,便可挟“真理”以自重。而许多教育实践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也往往热衷于对自身进行形式多样、参差不齐的“科研包装”。但是,在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盛名之下,许多人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其在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它们的发展。事实上,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一些学者已对此问题有所反思,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自身所存在的方法论困境[5],其泛滥对于个体的自我理解乃至人类求知的危害[6],以及其本质上悖逆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7],等等。虽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人们关于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面认识的深化,但它们并没有立足于对教育科学研究本质的深入探询,结合其时代遭遇,揭示其对自身理应坚守的精神性诉求的抛弃,以致消弭了对真理的热切追求,而往往陷于功利性的桎梏不能自拔。由此,本文将就此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考察

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古希腊到中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都属于哲学、神学、神学化哲学的范畴,远未形成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8]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段发展历程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着重大的、开创性的意义,例如,在苏格拉底(Socrates)那里,他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多以个人经验为基础运用观察、归纳、类比等方法,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科学的精神,对后世的教育科学研究有开启之功。而就其性质而言,散布于哲学研究之中的教育科学研究基本上是自由民、神职人员乃至贵族从事的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性活动。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诉诸对哲学的起源和根源的考察来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就哲学的起源而言,它是公元前6世纪启蒙时代古希腊人探究精神的自然后果,即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偏不倚地、没有成见地说明事物,不受通俗神话的影响,不为直接的实际需要所牵制。[9]作为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真理,就向每一位愿意倾听并参与对话的人提出问题,通过理性的论辩来获得真理,而极少关注社会上的政治权利及经济地位等问题。[10]

其次,就哲学的根源而言,根源不同于起源,起源具有着历史性的特点,昭示着哲学的发展历程,而哲学思考的原动力则来自根源。事实上,就哲学的根源而言,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情况,但更是人类本性使然。正如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所概括的:惊异产生出问题和见识、人类对其已有知识的怀疑引起了批判性的考察和明晰的确定性、畏惧和被抛弃的感觉促使人去探究他的内在心理等三方面。[11]正是因为这种纯粹的、形而上的精神性特质,乃至对真理的持久的热忱。作为哲学原乡的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才能深刻洞察人类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以致超越时间、空间的阻隔,至今还启迪着世人在追求“好的”生活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艺复兴之后,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了出来,而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科也随之出现,其标志就是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所著《大教学论》的问世。但就其科学化程度而言,其实是十分有限的。而到了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那里,教育学确立为一门科学的愿望被明确地提出。正如他所说的,我曾要求教育家具有科学和思考力。我不把科学视为一副眼镜,而把它看作一只眼睛,而且是一只人们可以用来观察他们各种事情的最好眼睛。[12]11而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则是心理学和伦理学。当然,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学亦是独立的。赫尔巴特说[12]10:

假如教育学希望尽可能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而不再有这样的危险:像偏僻的、被占领的区域一样受到外人治理,那么情况可能要好得多。

对于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构想是这样的。即先对作为受教育者的人进行最深入的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确立作为受教育者的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依此形象展开教育。客观地说,赫尔巴特的这一构想本身及其程序虽有缺陷,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已极富科学性特征了。而反思赫尔巴特的人生经历,他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几乎完全生发于其自身对科学研究的热忱,是自成目的的一种人生追求。如赫尔巴特在做家庭教师时,就开始对教育表现出巨大的兴趣,从而一生追求“在一切事实面前弄清楚:人是个什么样的、为什么能成为人、怎样做才能成为人”[12]20等问题。

18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全面的发展,西方进入工业文明并以自身为核心建立了全新的世界体系。而正是借助这一体系,其文明成果向全世界扩散。到了20世纪,科学取得了巨大的社会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已非单纯意义上的智力估价了,某些时候甚至关系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命运。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的召唤下,教育科学研究也加快了自身发展的脚步,并逐渐分化为独立的教育学科。[13]其实现了对传统教育学的全面超越,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此后教育学发展的基调,即以自然科学为导向,以定量研究为特征。[14]这样,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以及现代社会对于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重大意义的充分认识,其愈来愈多地受到各方的关注,并逐渐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体制化,以致高度依赖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由此,教育科学研究传统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断裂,那种绵延古今的,独立的、具有“精神性”特质的教育科学研究已然沦为了全面服务现实的、“功利性”的教育科学研究。例如,有学者就指出[15]:

傅淳华杜时忠:利弊之间: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反思

今天的科学家几乎完全和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行政人员一样是拿工资的人员。即使他在大学里工作,他也要受到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权益集团的有效控制,即使不是在细节上受到控制,也是研究的总方向上受到控制。科学研究和教学事实上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小小但却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将这一段表述放在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亦不为过。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困境

人是人,而不是神,每个人都有着基本的人性特质,即拥有理性的同时,亦有这样那样的欲念需要满足。我们并不否认作为人为活动的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完全拒斥属人欲念的展开。甚至,一定程度上的利益供给可以使教育科学研究获得更好的基础条件,更强大的激励等。我们担忧的是,若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不能很好地维续在精神性与功利性的张力之中,进而完全为基于现实的、功利性的追求所侵蚀,势必使自身弃守理应坚守的真理追求,以致沦为人类生活的危害。而事实上,当前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就会为了实现自身的功利考量而采用某些“策略”。或者说,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功利性其实也体现于这几方面。由此,我们将从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学术体制等方面具体探讨。

第一,向政治权力的屈从。在现代国家中,教育科学研究首先是一种由国家意志推动的制度性行为,而非单纯的个体性行为,其不可避免受制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而政治权力作为政治生活的核心,势必会使得栖身于国家并从国家获得各种资源等的教育科学研究无法逃遁其影响。而且,较之其他教育研究类型,与国家政策制定等紧密相关的教育科学研究更易受到政治权力的影响。事实上,由于人性的不完善,政治权力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有着“恶”的一面。[16]因此,受制于政治权力的教育科学研究不可避免将产生“恶”的后果。当然,在政治权力所造成的“恶”的影响程度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因为政治权力其或是由一人独裁专政,或是由少数人掌控,或是由多数人分享。相较而言,在独裁专政的国家中,教育科学研究往往更难实现其教育立场、学术使命。如布卢姆(Allan Bloom)认为,苏联这个可怕的政权从自然科学汲取力量来维持它的统治,而苏联的史学家或政治学家必须充当骗子,充当御用文人。[1]249可以说,苏联的教育科学研究往往也是受到国家权力的全面控制,如各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中大量地充斥着领导人的讲话内容,前者不幸成为后者的“学理”注释与吹捧。另一方面,即便是在美国此一标榜“民主”和“自由”的国度里,国家政治权力对科学研究的制控也是无所不在的,如“曼哈顿工程”之类的大型科学研究活动,在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伤害的同时,也让许多参与其间的科学家愧痛终身。自然科学研究如此,教育科学研究自然更难幸免。事实上,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也承认,在美国,当地、州府和联邦政府的政治家等,常常有不同的行动方向并受到不同的利益驱使。这些人作出的决定影响着教育政策和实践,因此也就影响了试图解释和理解教育政策和实践的研究工作,如20世纪80年代加利福尼亚州数学和科学知识教学标准的研究工作,屡因政治环境的变化而突然遭遇变故。[4]80

反观中国,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也许没有哪个民族能够像中国那样,教育领域紧密地服务于其政治生活。[17]显然,浸淫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遗毒之中,当代中国的教育科学研究自然难脱其桎梏。因此,在严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我们其实很难指望生长于“传统与现代”叠加的中国当代文化中的本土教育科学研究能够不屈从于现实的政治考量,使政治权力的牵绊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在1949年之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凯洛夫(Ivan Andreevich)《教育学》被引入中国,其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影响之深和影响时间之久,还没有一本其他教育学专著可以与它相比拟。[18]在如此这般的意识形态斗争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科学研究整体上为政治权力所俘获。而及至改革开放,虽然此一情况有所改观。但教育科学研究往往在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结论的等方面依然会或多或少地因政治权力层面的考量,而采取诸如故意漠视“敏感问题”、选择性回避“研究结论”乃至为了保证“政治正确”而改正研究结论等“策略”。由此观之,在国家政治权力各方面的制约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既要生存与发展,又要实践自身的教育立场与学术使命,其实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第二,与经济利益的结盟。在现代社会中,世界各国都在急切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尤其是在国际竞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刺激下,就更是如此了。对于这样一种发展模式而言,国家的目标就是经济增长,分配公平和社会公平无关紧要,种族关系和性别关系的状况也无关紧要,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其他一些方面仍无关紧要。[19]而在经济增长目标的引领下,教育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对于大多数现代国家而言,为了经济目的而对教育提出的需求不断增多。在国际上所做的比较,显示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显示出为了提高生产力而进行教育投资的重要性。[20]因而,经济发展与教育质量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让人无法不给予全面的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尽可能地追求国家利润,现代国家对教育领域投入了尽可能多的投资。而当面对诸如如何使用这些投资以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等问题时,与教育实践结合较紧密、研究成果具有一定政策参考性等的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就显现了出来。事实上,尤其是二战之后,各国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投入实现了大幅提升。以美国为例,二战后美国不仅对教育科学研究加大投入,更建立相关管理机构进行有序实施与系统推进。这样,现代情景中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就成了一个利益集散之地。当利益充斥教育科学研究领域,随之而来的便是其与市场的连接愈来愈难分难舍。具体而言,在诸多的如教育技术、课程开发、图书出版等领域中,教育科学研究往往利用自己在社会乃至政策制定中的知识话语权,与市场的经济优势进行各个方面的配合,在为市场赢得利润的同时,也实现自身在社会影响力、经济收益等方面的提升,而国家、社会的公共利益往往则会被刻意忽略乃至掩盖。但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此类现象并不能遭到及时遏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被鼓励。例如,在作为教育科学研究重镇的大学,此类现象不仅不会受到非难,还会得到如职称评定优先等各种形式的鼓励。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在世界范围内,“金钱日益成为影响大学角色的决定因素。大学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学生的利益,可是他们真正关注的还是学校里能够赢利的商业活动”。[21]在很多大学中,“筹款”与“创收”即便不是最重要的工作,在各项工作中亦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着“舍利而求义”的传统。但在“五四”运动及之后的历次运动中,强调克服自身私欲的儒家文化遭受重创,传统中国的文化基底消弭殆尽。及至改革开放之后,以“自利”为价值基础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得以确立,随之而来的,便是自利的价值取向对既有价值秩序的重构。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有用的价值凌驾于生命的价值,人类文化传统中对精神追求的关注被代之以赤裸裸的物欲追求。[22]在如此的历史境遇中,教育科学研究亦很难“独善其身”,往往也会陷入“自利”的漩涡而不能自拔,一个典型现象即是许多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以实验基地、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等名义敛取经济利益。当然,合理的教育实验等活动应该得到重视,但是当几乎所有的此类活动都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或依附于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名校”时,它们的盈利性目的已然昭显,而这无疑背离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本真诉求。

第三,同学术体制的博弈。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为了自身的功利诉求,不仅可能需求外在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支持,亦可能在学术体制内展开博弈,积极争取自身的利益实现。事实上,关于体制化问题。韦伯(Max Weber)曾说过[23]: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

当世界被祛魅,人类生活中的价值理性亦随之凋零,工具理性则难免依仗其简易、实用等特点趁虚而入,并大行其道。而工具理性的体制化运作,正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24]可以说,体制化问题的出现与工具理性的现代扩张有着根本性的关联。而函括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学术的体制化,亦是现代社会体制化进程中的一环。具体而言,随着教育科学研究影响力的扩大,学术组织趋于庞大,管理学术组织的学术体制在现实的吁求下逐步建立与完善,其在促进教育科学研究规范性等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拥有了组织层面的自主性。进而言之,当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体制建立后,以教育科学研究为标示的学术共同体便有了自己的利益,继而亦难免会极力捍护自身的存在乃至扩张自己的规模。尤其对于教育科学研究而言更是如此,因为它的开展往往建立于庞大的人力、物力投资上,没有强大的利益供给,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势必举步维艰。但是,学术体制所能掌控的利益总是有限的,教育科学研究难免会与学术体制内的其他学术共同体因利益而进行博弈,如教育科学研究为了国家、社会的认可度,而与同级别的其他学术共同体产生利益冲突。与此同时,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并不是单一的领域,其中栖身着众多的子共同体,因而其内部亦存在着围绕利益而展开的博弈,如课程研究、教学研究等方向的学术共同体往往就会因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而产生利益冲突。因此,为了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总体利益中多分一杯羹,教育科学研究内的各子共同体之间亦会展开博弈。由此,在各种层次的博弈过程中,教育科学研究学术体制内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卷入进来,因为无论你愿意不愿意,你的地位升迁等都可能决定着一个研究领域乃至一个学科在学术体制内利益分配的地位。在具体的博弈过程中,必要的策略亦是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对此就曾有过研究,例如,他说[25]:

有一条社会法则,适用于我所研究的所有文化生产领域,包括艺术、文学、宗教、科学等等,就是说引入异治性的行动者,是那些根据场域或特定标准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

在这样的情境中,各种形式的利益交换乃至腐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事实上,在西方的影响下,近代以来中国学术体制不断发展、完善,实现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但客观地说,当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因学术体制内的利益博弈而产生的问题依然很多,首先,态度上的夸饰化。就科学的缘起而言,它无疑应以追求真理为旨趣。但在当前教育科学研究领域的利益博弈过程中,科学研究应有的那种对真理的审慎、责任乃至真诚都不能得到重视,一些组织、学科乃至个人似乎都热衷于或习惯于夸大自己的优势及可能的贡献,以获得关注乃至资源,从而使自身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乃至壮大。其次,关系上的等级化。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而言,看似没有科层制的约束,是自在而柔和的。但事实上,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具有优势的人往往身居学术圈子的上游,即所谓“学术领袖”和“学术守门人”,处在下游的则是有门属的学术新人,而介于两者中间的则是大量的所谓“圈内人”。由此,利益博弈中的地位分化直接导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内部关系上的等级化分布。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困境超越

由上观之,在当前这个时代,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逐渐背离了其原初的价值追求,不再致力于探求世界的奥秘,而在真理与功利的张力中迷失了自我,在与政治权力、经济利益、学术体制等因素的纠缠中制造谬误,因而其客观性、中立性等本质上就是存疑的,并不值得我们无条件地信任。由此,我们应积极重塑教育科学研究在追求真理与实现功利之间的张力。具体而言,我们可从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外两方面入手以实现此一目标。

首先,对于非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深化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从根本上说,由于人性的局限,任何一种人为事物都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或者说,当教育科学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已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身,都不可能一直保持它“出生”时的纯真(如果确实曾经有过的话)。因此,对于教育领域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在认识层面上,都需要切实改变以往那种可能存在的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无条件的乃至盲目的信任和依赖。而应深刻意识到,教育科学研究即便曾经为人类教育的进步做出过属己的贡献,但并不代表它就无过错,或者未来不会犯错,以科学之名践踏道德、以科学之利伤害人类等问题,会一直或隐或现地存在下去。因此,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理性态度即是,在认可教育科学研究对教育发展已有的或可能的贡献的同时,亦对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深刻的体察。这种认识的提升不仅需要当事者不断的内在省察,更需要外力的扶助。例如,在可能的情况下,社会、学校等可以教育科学研究者为主体,结合历史与现实中的各种案例,组织多样的反思性的研究与讨论活动,让教育领域中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在实例中加深自己对教育科学研究可能危害的认识,破除他们对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不切实际的盲目信任。

另一方面,保障教育科学研究的相对独立。就教育科学研究的本意而言,无疑在于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但由于人性的不完美,人总是很难直观地洞察真理。由此,在属人的世界中,真理的显现总是异常艰难的,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甚至永不可能达到。正是在此意义上,人只能不断接近真理,而无法获得真理。而思考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并不代表它是无用的,它意味着人对所生活的世界的深刻关切,乃至对“好的”生活的执着态度。也正因为此,古希腊的哲学探讨往往以更多的问题而非答案收场,而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往往被新材料、新发现所不断推翻。由此观之,教育科学研究要不断地逼近真理,只能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努力探寻。至于此一探寻的基础,则是在于人的自由的独立思考乃至人与人之间的不断的自由、平等对话。因为,对真理的追寻不能过多地受制于现实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设定的框架,条条框框的过分限制只能使教育科学研究中应有的自由思想濒于僵死,以致使其为各种各样的教条所充斥,使追求真理的进程停滞。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对现有的知识基础乃至社会观念等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批判,这决定了其不能太多地受制于政治权力等的束缚。否则,必然不利于教育科学研究超越现有的研究水准与社会认识水平,对教育中的未知领域在更深层面上进行开拓。

其次,对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而言,则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升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道德意识。从根本上说,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属人的事业,以服务于教育的发展为宗旨,无疑时刻须以道德为依持。因为,无论从人性的要求及教育的归旨观之,道德都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应有之义。而要保证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能够坚守自身的道德立场,不致成为“一无所有的经验主义”和“没有头脑的计数器”,[26]乃至为多样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所诱惑与裹挟,进而伤害人类生活的根本利益,势必应注重提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道德意识。事实上,追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因为教育科学研究者自身缺乏对道德立场的坚守,以致对教育乃至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有学者就指出,马卡连科(Anton Semyonovich Makarenko)有组织、有纪律之集体主义的思想就是在为专制国家教育代言[27]。而在当前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亦有着诸多的教授以大学的名义,以服务于大学整体利益为理由,在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竞标、学校与学科评估中做出了诸多有违自身职业道德的,乃至悖逆于做人基本道德的事情。由上观之,积极、全面地提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道德意识其实是十分必要,乃至紧迫的。另一方面,构建教育科学研究的全面约束机制。虽然正如上文所说,提升教育科学研究人员的道德意识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指望“人人为尧舜”以超越教育科学研究的困境,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普通人性并不值得信赖。事实上,现代启蒙哲学认为,通过启蒙教育,常人或普通人性者最终都会意愿和能够“认真改善自身”,或者说,人人都可能最终成为哲人。但在古典智慧看来,人性的差异亘古不变。[28]可以说,现代启蒙哲学的人性观有其进步意义,但过度迷信贫乏的多数人能够企及崇高的德性,只会虚构出“道德的乌托邦”。近世以来的诸多历史实践已然表明,妄图在此岸实现彼岸的道德天国只能招致多样的世俗罪恶。[29]因此,对人为活动的约束机制的构建无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然,对于教育科学研究而言亦应如此。具体而言,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应以自身的本然立场为基础,结合具体的时代情况,在制度、舆论等层面针对教育科学研究人员构建全方位的约束、监督机制及相应的评价机制等,防止其阻滞乃至伤害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亦应对教育科学研究共同体自身予以同样的约束与监督,并构建畅通的自我批评与纠错机制等。因为,正如上文所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共同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即便共同体中的个体有较高的道德自觉或较强的行为约束能力,也并不足以保证共同体不会基于私己的利益考量而屈从于政治权力等,进而伤害教育与社会的发展。[30]

参考文献

[1]布卢姆,A.美国精神的封闭[M].战旭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3.

[3]布列钦卡,W.认为,与人类的经济、政治和宗教活动一样,人类的教育行动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布列钦卡,W.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在本文中,所谓教育科学研究,指的是探索有关教育这个对象领域的科学理论的活动过程,其多采用实证、实验、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

[4]国家研究理事会.教育的科学研究[M].曾晓南,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靳玉乐.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7(5):51.

[6]阎光才.教育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数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4):77.

[7]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下[J].教育研究,1999(2):23.

[8]陈桂生.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

[9]梯利,F.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

[10]弗拉纳根,F.最伟大的教育家[M].卢立涛,安传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

[11]雅斯贝尔斯,K.智慧之路[M].柯锦华,范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9.

[12]赫尔巴特,J.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3]范国睿.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13.

[14]王坤庆.教育学史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193.

[15]贝尔纳,J.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

[16]聂智琪.政府:笼子里的利维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81.

[17]布鲁巴克,J.教育问题史[M].单中惠,王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24.

[18]陈元晖.中国教育学史遗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

[19]努斯鲍姆,M.告别功利:人文教育忧思录[M].肖聿,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4.

[2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56.

[21]刘易斯,H.失去灵魂的卓越[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7.

[22]舍勒,M.价值的颠覆[M].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1.

[23]韦伯,M.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48.

[24]哈贝马斯,J.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7.

[25]布迪厄,P.; 华康德,L.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43.

[26]希尔德布兰德,D.,等.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M].赵平,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

[27]斯普林格,J.脑中之轮[M].贾晨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

[28]刘小枫.施特劳斯的路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278.

[29]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序.

科学研究价值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复杂性科学;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078―03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分析

1.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及其主要特征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客体事物的价值性、重要性的整体评价和基本看法。“核心价值观”则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物时所依据的是非标准、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教师核心价值观”是指教师行为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体现的是教师整体精神面貌和职业生活态度。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可从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自身专业等三个方面来概括。热爱学生即教书育人,这是教师的天职和使命。教师应树立“热爱、理解学生”的师生观,以自己的人格、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每一位学生,了解、尊重他们,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教育事业,就是强调高等学校教师应树立“勇于奉献、坚持不懈”的事业观,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好本职本岗教学工作和个人成长发展、职业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将自己全部的努力、汗水和智慧奉献给教育事业。热爱自身专业,就是强调高等学校教师应树立“专业自信、专业自强”的专业建设发展观,努力将教育实践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相结合,将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相结合,追求、体验并享受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一贯性和恒常性。价值观属于观念形态,与人的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生活经历、成长经历以及工作经历等有关,一旦形成,其外在表现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内在联系,同属于人的“精神内核”,一般来说很难改变。

2.复杂性科学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在现代汉语中,“复杂”一词的意思为“(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将“复杂(complex)”一词解释为:由密切联系的部分组成,联合的,复合的;(因由很多部分)难于理解和解释的。“复杂性指事物的多层次性、多因素性、多变性,事物组成要素之间及事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的整行为和演化”。复杂性科学是一门运用复杂性思维研究复杂现象和复杂系统的科学,是对传统简单化的、直线性的思维模式的超越。单一的某一个学科无不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复杂问题,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依靠各学科的综合。复杂性科学正是在各学科综合、交融的背景下诞生的。

复杂性科学具有整体性、非线性、开放性、动态性特征。复杂性科学把系统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即每个组成部分不能代替整体,每个层次的局部不能说明整体,低层次的规律不能说明高层次的规律。事物的整体是各个功能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各个子系统性质的简单相加。各子系统之间有紧密而广泛的联系,它们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构成复杂的系统整体。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而言的。在非线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同一前提可以产生多种后果。经典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线性的、可解析平衡态的、规则的、有序的、确定的、可逆的、可用逻辑分析的对象,而现代科学的注意力转向非线性的、非平衡态的、不规则的、无序的、不确定的、不可逆的、不可用逻辑分析的对象。现代科学所面临的是简单性思想和方法无法处理的复杂对象。放弃现实世界简单性的传统信念,从复杂性角度处理和探索事物的复杂性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开放性意味着系统处于动态的非平衡状态,会不断出现新现象和新问题,并且各子系统可通过主动行为获得信息,通过相互作用交换信息,具有一定的主动适应性,在远离平衡状态下保持系统生命力。复杂科学认为,复杂系统与外部环境是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与外部环境是开放统一的。开放的复杂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以及信息的不断交换保持自身的动态稳定。复杂系统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生存和发展。复杂性科学认为,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不断变化,总的趋向是通过自适应、自组织作用向更高级的有序化演化。对于系统各组成部分,要深化认识,拓宽视野,产生新思考,激励新思想;对于系统整体,要了解基本进展,理清了存在问题,预测未来机遇,展望发展趋向,确定关键科学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动态性演化过程既有渐变又有突变,是非线性的,是各种因素及其耦合的结果。

二、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复杂性分析

1.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环境的复杂性

社会组织置身于“环境”之中。组织与环境之间存在互动的关系,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共同对组织活动产生影响。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建设与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新形势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新变革,都对当前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临政治和经济体制变革、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多元文化冲击以及思想观念转变的新形势,社会生活逐步呈现出组织形式多样化、经济成分多元化、分配方式多元化的特点,在经济、文化发展多元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国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在内外部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正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传统的同质性的价值取向为现代多样化的价值选择所取代,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所在的高校也具有复杂性,它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具有多层层级体系,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组织系统。高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各二级学院的组织构成,高校关于人才引进、培养的制度建设,关于教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校园的文化建设等,都会对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产生重要的影响。

2.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内部因素的复杂性

高校教师队伍具有多样性、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等特性,体现出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内部因素的复杂性。第一,高校教师个体的复杂多样性。教师是社会人,其工作绩效的产出不仅与教师本人的道德素质、教育价值观念、业务水平、授课方式、科研能力、工作态度、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还与教师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有关。高校教师因为不同的生理、气质等原因而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因不同的生活、教育经历,不同的需求以及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而获得不同的社会经验,因此,每位高校教师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从而在能力、行为、习惯、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具有鲜明的个性以及因个人岗位不同而表现出的复杂性。第二,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性。教师队伍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具有多维度的、多层次的和多功能的结构,包括共同的期望与目标、学校制度和组织文化、教师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分工协作与沟通等多种要素。高校应从整体上把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既要关注整体系统中各部分的属性,又要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以教师队伍的共同期望为目标,组织活动,将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对教师整体给予舆论引导和文化感染,明确教师团体核心价值观方向。这种有明确价值观导向的教师团体能使每一个教师在团队中明确方向,团队的感染力必将大大超过个体的总和。第三,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元素之间、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产生复杂性的根本内在机制。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简单的个体行为的集合,需要精心的组织和建设。不能简单预测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程度和发展的状况,用线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非线性问题,这无助于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树立。第四,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开放性与动态性。复杂性科学要求以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视角分析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发展,控制负面影响因素,探索构建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师队伍自身是不断变化的,教师与学校、同事、周围环境之间也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教师队伍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以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各种偶发因素的产生,进而影响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三、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每个教师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思想素质、职业意识、生存环境各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自然错综复杂。充分借鉴和运用复杂思维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途径认识问题,探索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策略,十分必要。

1.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政策的规范引导

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影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规范和引导。一是组织专门机构研究并探索建立高等学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和评测标准,并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教育法规、政策、制度加以贯彻落实,确保高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具有现实可行性;二是组织开展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教书育人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加强舆论宣传,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把自身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爱教乐教,终身从教,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使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教师的自觉追求和有力践行。

2.高校积极推进培训策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要把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作为校园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构建科学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引导和推动教师充分激活其“自我效能”。高校领导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教师持续更新和完善核心价值观。高校应向教师提供充分的交流、合作与学习的时间,创设合作性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工作关系,做好价值观方面的培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这种校园文化精神的构建是复杂的、动态开放的,高校应通过人文关怀和协商对话,创设充满信任的氛围,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不同的经历背景、基本需求与情感体验等因素的影响,积极培植教师的组织归属感、自我悦纳感和职业成就感,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正能量交换,逐渐提升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和层次水准。

3.教师个人加强自我实现意识,提升自我实现能力

在教师核心价值观构建的过程中,关键因素是教师自身自我意识的提升。高校教师的自我实现意识主要包含对自身过去发展过程、现在发展状态与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的意识等三个方面。自我意识将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等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使得教师清楚地认识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教师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训练,就可以逐渐形成自我实现能力。教师在培养自我实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自觉地选择专业学习内容和方式,不断优化自身教育实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同时,还要学会汲取、整合网络资源,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发展,将自我反思和自我专业发展作为一种常态的专业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罗宗耀.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与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23―24.

[2]冯契.哲学大词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344.

[3][4]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142,47.

[5]何侃.论复杂性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12):70.

[6]周春燕.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高校教师评价研究[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71.

[7]李革,丁红.当代大学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湘潮,2010,(8):14.

[8][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18.

[9]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20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