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设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rses i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iu ya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e course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isciplin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ince 2009, i have been assigned to teach these courses. from then on, i did some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these course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 hope these courses can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chool, and effect of these courses can be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building facilitie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1 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在物业管理专业中的内容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建筑设备设施是附属于房屋建筑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总称,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建筑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与消防、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物业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新型产品纷纷涌现,不断向更完备、更先进的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发展。这不仅使人们对物业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也对物业设备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筑设备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渗透面广。其中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建筑设备设施的管理,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运行费用。由此可见,建筑设备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本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熟悉建筑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和常见的设备系统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水、电、气系统的维修、保养、操作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2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由于物业管理专业与制冷与空调专业不同,在后期的工作中强调的是对已有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而不是像制冷专业一样偏向于对尚未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故教学内容中显然已不需要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计算及绘制施工图的内容。根据以上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和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识读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的能力要求呈阶梯型。以建筑给排水为例,以上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包含建筑给水方式、建筑供水的主要设备、建筑给水常用的管材及加工方法等;然后,要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维修工具的使用操作、主要阀门的拆装、各种管道的连接、钳工操作、管道安装等;接着,要学习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常见的管道堵塞、水压不够、简单设备(如阀门、过滤器)故障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业工程水暖岗位的基本经验技术,着重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要学习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包括常见的给水系统施工图、排水系统施工图、雨水系统施工图识读等。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建筑设备物业工程管理人员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从业人员才能全面地理解自己所管理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作用、特点,才能更全面、宏观地解决物业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6页)

3.1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对于基本原理部分的教学,本类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属于建筑中的隐蔽工程或系统工程

,从已建好的房屋中很难看出起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但这些往往是课程的重点部分和必讲内容。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线路、建筑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通风管网、建筑给排水中的给排水管网等。这部分内容很难通过看实物或单纯通过教师语言讲解来使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图片或电脑仿真技术进行演示,将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需要授课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学要求。笔者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学校国家精品课程的已上网资源。

对于更高层次的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建筑设备日常的物业管理流程等教学内容,由于图形复杂、日常管理流程繁杂,简单通过粉笔的方式肯定是难以表示清楚的。为此,授课教师特别精选了时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识图一日通》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业工程管理》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物业工程管理)来补充教学。通过多年的观察,通过视频教学比单纯的粉笔方式要有效很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3.2 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建筑设备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对于日后所要承担的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工作也有了基本了解。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是必须的。由于我校拥有制冷与空调省级实训基地,相应的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的实训设备一应俱全,故通过课程学习后,再在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实地参观,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以后的上岗打好了基础。

4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现阶段,我校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源均为文科生或中职生,学生普遍认为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较难学。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不了解该类课程与物业管理的关系,没有学习动力;二是学生缺乏基本的物理知识,当涉及到水压、真空、物体的三态变化过程、波动等知识时,学生很难理解其原理;三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将书本上的系统图、平面图所表示的建筑物、建筑设备系统立体化、系统化。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所罗列的学生的特点,在授课过程应做好以下三点:(1)明确本课程与物业管理专业的关系,告知学生本课程在从此物业管理时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本类课程的重要性。本类课程所涵盖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管理维护好,都会影响整个物业管理的成败。只有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会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2)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需要基础物理知识时,适当增加部分高中物理及化学实验演示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3)适当增加高中立体几何的有关知识,并加强课程的实物教学、实训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物、实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在看中学,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建筑设备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Courses in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Expertise and Profession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LIU Yang

(Wuhan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Abstract The courses of building facilities management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discipline of property management. Since 2009, I have been assigned to teach these courses. From then on, I did some researches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these courses in different disciplines. I hope these courses can get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school, and effect of these courses can be better and better.

Key words building facilitie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1 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在物业管理专业中的内容及其开设的必要性

建筑设备设施是附属于房屋建筑的各类设备设施的总称,它是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挥物业功能和实现物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一般来说,建筑设备设施包括建筑给排水与消防、采暖、通风及空调和建筑电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物业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新型产品纷纷涌现,不断向更完备、更先进的多样化、综合化系统发展。这不仅使人们对物业设备的功能需求不断提高,也对物业设备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建筑设备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且渗透面广。其中心内容就是通过对建筑设备设施的管理,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年限,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及运行费用。由此可见,建筑设备管理是物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将本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熟悉建筑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和常见的设备系统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水、电、气系统的维修、保养、操作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2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讨

由于物业管理专业与制冷与空调专业不同,在后期的工作中强调的是对已有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保养、操作,而不是像制冷专业一样偏向于对尚未建的建筑设备系统的设计,故教学内容中显然已不需要建筑设备系统设计、计算及绘制施工图的内容。根据以上的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按能力层次划分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处理和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识读四大模块。这四大模块的能力要求呈阶梯型。以建筑给排水为例,以上四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学生需要学习基础知识,包含建筑给水方式、建筑供水的主要设备、建筑给水常用的管材及加工方法等;然后,要学习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维修工具的使用操作、主要阀门的拆装、各种管道的连接、钳工操作、管道安装等;接着,要学习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常见故障的处理,包括常见的管道堵塞、水压不够、简单设备(如阀门、过滤器)故障处理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物业工程水暖岗位的基本经验技术,着重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最后,要学习建筑设备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包括常见的给水系统施工图、排水系统施工图、雨水系统施工图识读等。施工图识读能力是建筑设备物业工程管理人员的必备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从业人员才能全面地理解自己所管理的建筑物各部分的功能、作用、特点,才能更全面、宏观地解决物业管理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校物业管理专业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6页)

3.1 充分利用电化教学

对于基本原理部分的教学,本类课程中的有些内容属于建筑中的隐蔽工程或系统工程,从已建好的房屋中很难看出起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但这些往往是课程的重点部分和必讲内容。如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供电线路、建筑通风及空调工程中的通风管网、建筑给排水中的给排水管网等。这部分内容很难通过看实物或单纯通过教师语言讲解来使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借助图片或电脑仿真技术进行演示,将实际的工作流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也需要授课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相关的教学资料,以满足教学要求。笔者的教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学校国家精品课程的已上网资源。

对于更高层次的建筑设备施工图的识读、建筑设备日常的物业管理流程等教学内容,由于图形复杂、日常管理流程繁杂,简单通过粉笔的方式肯定是难以表示清楚的。为此,授课教师特别精选了时代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识图一日通》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工程施工图识图)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物业工程管理》教学视频(含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电气物业工程管理)来补充教学。通过多年的观察,通过视频教学比单纯的粉笔方式要有效很多,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3.2 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课堂的学习,学生大体了解了建筑设备工程中的主要设备、工作过程、工作原理,对于日后所要承担的建筑设备物业管理工作也有了基本了解。但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是必须的。由于我校拥有制冷与空调省级实训基地,相应的给排水、供热、通风、空调的实训设备一应俱全,故通过课程学习后,再在实验室或实训中心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实地参观,更加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以后的上岗打好了基础。

4 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现阶段,我校物业管理专业的生源均为文科生或中职生,学生普遍认为建筑设备管理类课程较难学。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不了解该类课程与物业管理的关系,没有学习动力;二是学生缺乏基本的物理知识,当涉及到水压、真空、物体的三态变化过程、波动等知识时,学生很难理解其原理;三是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将书本上的系统图、平面图所表示的建筑物、建筑设备系统立体化、系统化。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所罗列的学生的特点,在授课过程应做好以下三点:(1)明确本课程与物业管理专业的关系,告知学生本课程在从此物业管理时所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本类课程的重要性。本类课程所涵盖的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等内容,任何一个环节没有管理维护好,都会影响整个物业管理的成败。只有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才会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2)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需要基础物理知识时,适当增加部分高中物理及化学实验演示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3)适当增加高中立体几何的有关知识,并加强课程的实物教学、实训教学,将书本知识与实物、实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在看中学,在做中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3篇

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不但能够充分的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也

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平稳进行。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常见

安全风险和控制方法做出了详细论述。

关健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方法

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迅速增多。在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近几年虽然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各别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现代建筑如何在保证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关心的重点问题。本文将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常见安全风险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2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风险

2.1建筑企业安全意识的不到位:目前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主义现象,国家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指示中对提高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但是部分建筑企业的领导,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积极态度。在安全生产方面得过且过,依然只讲求形式主义,对安全生产工作只摆摆空架子,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到应该重视的位置,只重经营、重效益而轻管理,重质量而轻安全,对安全生产的不够重视,直接导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不落实,甚至形同虚设。平常的一些规章制度只用来应付上级的突击检查。

2.2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落后:由于企业领导不注重安全意识培养,导致了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不合理,普遍存在专业素质较低,专业水平较差等现象。目前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凭经验管理,抓事后处理等问题。过分的凭经验管理,使安全管理工作时紧时松,抓抓停停,很难做到对各类事故的有效预防。而形式上的安检工作只不过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一种表现手段,并不能起到治本的作用。这种凭经验和后事型的管理模式不会从根据上避免事故的发生,更谈不上防患于未然。目前,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在改制过程中将安全管理部门或人员进行合并或精简,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应有的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水平,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很难起到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的作用。

2.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由于建筑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和对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全不能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很多建筑企业认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是在浪费资源,根本看不到效益,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甚至阵旧、老化。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大量的采用不合格的、甚至假冒伪劣的防护产品。(二)一部分特殊工种的工作人员,基本不具备从业资格,没有做到持证上岗,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很淡薄,在进行施工时,经常出现违章施工,冒险施工的现象。施工人员往往处在一个充满事故隐患的生产环境中。(三)近几年来,有些建筑企业,为了在某个工程的投标中得到加分,将投入的力量集中在个别的工地,来达到创优的目的。有的甚至将其它工地的安全投入转移到一个工地,导致个别工地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了,而其它工地投入却产生了很大的缺失。(四)有些企业总是强调工程的造价低、资金缺乏、拖欠工程等客观理由,在压缩各项支出时,首先压缩的就是安全方面的费用支出。

2.4建筑企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建筑企业缺乏有效的安全培训机制,工人缺乏自我的安全防护意识,一般的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或者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基本都是临时招收的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也普遍偏低。而建筑企业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又不够重视,缺少相应的培训体系,甚至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不进行。目前来看,已出现的事故当中,大部分属于这部分人员。

2.5建筑市场管理的空白:目前随着建筑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一些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一、二级企业,已经过渡到纯管理型企业,虽然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较高,但大部分不具备过硬的劳务施工队伍。这些大型的建筑企业所承揽所有建筑项目,基本都分包给其它的施工队伍,企业只派出几名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有的甚至根本不到现场,只是挂个牌做做样子。所以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当然达不到标准。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3.1科学的规划、精心的组织: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建筑企业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规模及质量要求,并结合生产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施工人员的基本状况、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以及物资材料的存放运输条件等。进行安全的管理措施和管理目标详细制定,并生成有效的文件,形成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条文。管理上要组建相应的机构,明确其责任,要具体落实到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施工现场必备安全控制措施。

3.2提高建筑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只有企业的领导对安全的意识提高了,才能对安全控制起到根本的作用:(一)要加强企业法人及主管部门领导的安全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和重视,并强化学习国家制定的政策、方针以及法律、法规。让企业领导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企业领导的导向作用。(二)把安全生产与企业领导的政绩挂钩。由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决定企业的资质和项目经理的资质,从而在企业的评级和招投标中,起到综合评定的参考作用。(三)加大对安全事故相关责任者的处罚力度,迫使企业的领导者提高安全工作的重视度。树立抓生产、更要抓安全的工作观念。

3.3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建筑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把好监督关,对于一些特殊工种,没有专业技术水平和资格证明的施工人员不得上岗。对于普通的工作者,要进行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进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制度,并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4篇

在当今我国国内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建筑行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建筑市场和建筑业能更加的规范化及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加大对建筑基础建设的投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科学的、高效的成本控制,才能够保证建筑方投资估算的精准度,并促进建筑工程设计的完善性,从而表现出成本控制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一个好的建筑项目工程的预算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影响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因素,并且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还要把有关的理论和建筑工程具体的情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各个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进而对建筑工程成本进行高效控制。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的含义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指的是在保证建筑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的质量等建筑合同所规定的基础上,对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采用高效、合理的方法并加上规范的管理,把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费用,严格控制在建筑工程的成本计划的范围内,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工程造价中的成本费用。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经济、技术、管理等措施,认真地核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距,然后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严格的审查其是否达到标准,再强化对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浪费行为监管的力度,经过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最终实现建筑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建筑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方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不足

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都会有很多较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进行施工建设,这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就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给广大群众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现有的建筑工程在招标以及投标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导致施工单位在建筑行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就可能致使建筑施工单位为了求生存,而忽略施工成本的得失以及建筑工程能否给建筑单位带来利润,盲目的承包工程。就是因为建筑施工单位总是想先承包下工程的思想,不管能不能给单位带来利润,也没有对工程成本进行事先的核算,才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了非常多的流动资金,从而导致建筑过程的施工单位在资金运转的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困难。

2.2材料成本控制体制以及成本管理机制不完善

材料成本指的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周转性材料、原材料以及辅助性材料等的成本以及材料的租赁费用。材料的成本在建筑工程的总施工成本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即材料成本的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好坏,但是建筑单位在施工 过程中缺少完善的材料成本控制机制。而建筑工程中的成本管理一般分为直接成本及间接成本,而在实际中经常会忽略间接成本管理,致使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机制不完善。

3如何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3.1加强建筑施工单位成本控制的意识

要想加强建筑施工单位成本控制的意识,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就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施工单位自身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只有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对施工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才能强化对成本控制的意识,并及时的制定有关的措施,从而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2)提升施工单位工作人员成本控制的意识,不仅单位的领导要加强成本控制的意识,工作员工也需要提高成本控制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控制的水平。

3.2创建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成本可以分为可变成本以及固定成本两个方面。其中,可变成本是指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的成本,一般为机械设施、劳动力、材料费用以及现场管理成本的总和。固定成本指的是一般的管理成本,它的产生和正在施工的建筑工程没有关系,而是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内。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依据建筑工程项目在招、投标时的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创建在建筑项目上,使成本控制的目标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以及现实性。而落实施工成本的责任是使成本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在进行成本控制时,确定承包方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

    3.3强化施工单位的材料管理体制,高效的控制所用材料的成本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成本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因此,节约施工材料的费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对于材料的管理应该从采购以及供应原材料的源头开始做起,要严格地把守材料的质量、价格、选购、检查入库、使用、限度领取、余料的回收、材料的消耗以及核算等尤为关键的环节。凡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任何经济行为及业务都需要算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内,而在建筑工程项目形成施工成本的过程中,需要对所耗费的工时、材料、费用按照成本的目标来支出及有效的监控,对可能出现的偏差给予及时预防并纠正,防止出现材料的过期储存甚至是积压,争取把实际产生的施工成本控制在成本目标所规定的范围内。

4结语

在实际进行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法非常多。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益,就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手段,而是应该给予综合的利用。同时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建筑市场竞争也在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建筑施工单位更加应该强化其施工成本的控制,并采用多种方法来避免因为其内部的因素而致使施工成本的增加。对于在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建筑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并及时的解决,从而进一步创建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逐渐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建筑业,而扩大基建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表现,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很多就业机会,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参与建筑施工的人员特别多。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等是建筑业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施工过程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影响安全的因素较多,加大了安全事故的预防难度。除此之外,建筑从业人员中,较多的是农民工,他们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比较多,导致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减少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2004 年2 月1 日开始施行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建筑施工中的常见安全问题

2.1 员工安全常识缺乏,自行导致的安全问题

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是建筑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建筑施工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农民工,他们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建筑工人,其知识结构、工作方式还与专业建筑施工人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建筑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所学知识有限,再加上没有基本的建筑施工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自我防护能力极差,这是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的重要原因[1]。

2.2 自然灾害防备不当导致的安全问题

对于自然灾害防备不当,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远远大于其它安全事故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暴雨、雷电、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备不当,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例如,某建筑企业在夏季完成一项工程,该建筑物位于山脚,由于连续的暴雨出现,导致泥石流发生,造成多名施工人员伤亡。此外,泥石流破坏了大量的建筑物,导致经济损失十分惨重。

2.3 施工安全设备低劣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材料设备不完善,施工工艺比较落后,再加上没有健全的防护设备,使得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例如,人工挖孔桩工程,由于施工设备低劣,容易造成坍塌、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完成高处作业时,容易引发高处坠落事故,主要由于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都是木质的,寿命相对短些,而很多承包商为了节约成本,获得更多利益,继续使用已经坏损的设备,这样安全性就大大的降低了,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由于其安全保险装置比较落后,容易出现机械伤害事故。可见,建筑施工安全设备低劣是导致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3.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3.1 安全教育随时抓,安全观念人人记

加强安全教育是解决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即让每一个施工人员懂得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并且深刻劳记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这样就必须要求施工人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基本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为了更好的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对他们进行严格考核,只有合格后,才能让他们进入施工现场。

第二,对于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持操作岗位证书才能上岗,然后进行作业[2]。

第三,对于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高处作业人员,像架子工等,由于施工条件特殊,必须定期对他们进行体检,以保证身体素质符合高处作业的要求。

第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以此起到警告作用。

第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首先要停工,其次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受到一定物质、精神等处罚。

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应该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确定目标,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安全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必要时候可以结合一些案例。

3.2 及时检查施工设备避免意外

建筑施工与其它行业不同,其有着特定的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需要注意检查施工设备。首先,要按照防雨、防台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做好现场基础设备的检查。其次,及时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消防器材,以免发生火灾等事故。再次,对于施工设备,尤其是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要做好安全保护装置,并且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以保证其安全运行[3]。

3.3 奖惩并举,督导相互监督

建立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有利于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减少。首先,对于安全教育落实较好,安全事故发生较少的施工企业,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引导其它企业以之为榜样,向其学习。其次,对安全事故中作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企业应该给予表彰和奖励,从而激励员工付出更多的奉献精神。对于不服从指挥,造成安全事故扩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惨重的人员,要按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处罚,情节严重的,还要移交给司法部门进行处理。例如,某建筑施工企业,领导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从而使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特别强。主要奖励是:当一个工程结束后,没有重大的安全事故发生,就给每位员工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久而久之,员工们都特别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极大的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该企业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4.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分析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就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要落实好层层负责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实现安全生产零事。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11(10).

[2]周俊,胡滨,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铁道运营技术,2010(6).

[3]刘小聪,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中外建筑,2010(1).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19-04

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较高层次,其人才培养也应将职业标准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依据。《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涉及施工员、质检员、建造师等职业岗位培训、鉴定、考试的核心内容。基于职业标准开发《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又要突出技术本科教育特色,强化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培养。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定位

技术型人才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以保证生产、制造和工程项目顺利进行。随着技术理论发展和岗位工作内容调整,技术型人才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

一是知识结构上突出主导性与复合性。技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以技术学科中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科学知识体系为主, 除具有本专业的技术科学知识外,还具有形成该技术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基础科学知识、该专业的工程科学知识以及与工作岗位或工作对象有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二是能力特征上体现出智能性与综合性。技术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设计能力与开发能力,其能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技术难题或进行技术及工艺创新,表现出很强的综合与创新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上体现出务实性与伦理性。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技术人才在技术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实践性品质,而作为技术的发明者、设计者或应用者,如何合理利用技术造福人类,也是技术型人员必备的重要品格,因此较强的务实性品格和高度的技术伦理责任感在技术型人才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

基于对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分析,结合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确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的应用;掌握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常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及包含的原理;掌握一般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必要计算方法;熟悉一般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常见质量、安全问题、安全验收规范;熟悉先进建筑工程施工安装顺序及所需配备的设施和设备。

能力目标: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选择和制定常规工程的合理施工方案;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查找资料和完成施工中遇到的一些必要计算;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编写一般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能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实际条件,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及验收规范进行常规工程的质量检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和主体意识、超越意识、契约意识;使学生养成科学规范的工作模式和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能体现出思想性、建设性和整体性。

在课程总体设计上,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相互融合,尤其是情感目标蕴含于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通过理论探究、项目实施、案例反思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精神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从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土木工程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施工技术难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应对这一趋势,各建筑施工单位必将提高施工自动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施工自动化是以精细施工技术替代粗放型技术,以机械化、自动化替代人工操作,同时对从业者技术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施工信息化是利用信息化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承包管理效率,采用施工监测、施工控制等手段实现施工管理现代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设计领域、施工领域、管理领域得以普遍应用,一些施工单位某些关键技术也都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施工绿色化是指注重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积极使用可再生的材料资源和控制在施工中抽排地下水资源等。作为涵盖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基本技术知识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在设计上也必须反映建筑施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的理念。

(二)课程内容选择

伴随模板、脚手架、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建筑施工部门的机械化、预制装配化、专业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培养建筑施工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既要系统讲授传统施工技术,又要增加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土石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高层建筑的施工、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根据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材料应用引入课程,以讲义或音像形式体现。如在钢筋下料中加入平法识图、构造要求及框架梁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在桩基础中着重讲解PHC管桩静力压桩、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等内容,在虚拟施工技术中加入Revit建模平台与专业仿真优化软件应用方面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基于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以施工员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分析工作过程和阶段产品特点,围绕工学结合、项目导向、全真模拟教学设计,选择课程内容。本课程采用“项目+任务”的内容组织方式。结合各个项目对应的最新规范标准,注重项目设计与任务相匹配。项目与任务的匹配模式常用的有三种[2]:一是循环式。其核心特征是课程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以系列典型产品或服务为主线展开,每个项目都包括该课程全部任务所构成的完整工作过程,且其工作过程基本一致。尽管流程是重复的,但具体内容是不会重复的,因此随着项目的推进,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层进式。核心特征是,一门课程只选择一个大型的、完整的综合项目,它涵盖了该门课程需要学习的全部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若干部分(小项目),学生按照工作顺序逐步完成各小项目,最终完成整个项目。三是对应式。即项目与工作任务之间是对应的,为学习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即设计一个项目。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训要求来看,其项目和任务设计比较适合采用第一种和第三种。课程按“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确定工作任务,以“施工流程”为主线,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按照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计项目,力图构建学生在校学习情景与实际工作情景的一致性。具体项目和工作任务设计见表1。

三、《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全面构建“岗课融合贯通,学期分段循环、能力逐级递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原来的一个学期时段逐步改革为“一长一短一长”3个学段,实现分段循环教学,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能力逐级提升。根据课程内容特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工程仿真模拟软件的应用,创建多样化学习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技术活动,本课程更注重技术知识的习得,而技术知识中除了显性知识外,还包括了大量的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具有实践性、情境性、层次性、不可言传性、不确定性、非逻辑性等特点[3],建筑施工领域的工作经验、操作技艺等都属于默会知识的范畴,默会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由两个关键因子促成:一是“师傅”样本式的“手把手”传递,包括提示、反馈、示范和提醒等;二是“徒弟”不断地清晰表达所学的知识,用心体悟及其身历其境地“历练”。两者缺一不可[4]。为此,本课程强化综合型技术训练项目设计,编写《建筑施工实训任务书》和《建筑施工实训指导书》,并依托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由企业施工技术人员当师傅,每4~6名学生为一组,全程跟踪一个建筑施工项目,采取半天上课半天实践的形式,同时结合“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典型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验收要点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建筑工程造价编制等。在此过程中,企业师傅和任课教师经常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技术知识和技能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矫正方法。学生每周每组要填写施工周记,记载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学习心得等,学习结束后还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陈述和答辩,答辩通过才能进入顶岗实习环节。

参考文献:

[1]夏建国.论技术本科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48-149.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6.

[3]吴言.师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的一个向度[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1.

[4]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8-1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stitutes

ZHOU Shi-hui

(Wuyi College, Wuyishan Fujian 354300, China)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结构;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高职高专教学领域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普遍提倡,工程造价《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囊括为两大模块: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下面根据其教学内容如何在任务教学的挖掘与任务教学的实施展开论述。任务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教学的运用,将某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任务,本文以某办公楼施工图为例进行说明。

1. 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教学的任务驱动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比较差,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无疑加大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应该充分挖掘出该部分知识体系中结构理论与识图知识相互结合的教学任务。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包括三个内容: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结构构件从外力到内力进行简要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力学理念的同时加深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我们可以选取办公楼中某单跨框架梁进行力学分析:第一步,把某单跨框架梁从办公楼施工图中脱离开来对其进行外力分析,分析其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任务是建立一个简化后的简支梁力学模型;第二步,假设该简支梁力学模型中的主动力为已知,任务是求出其约束反力;第三步,根据求出的约束反力和已知的主动力对该梁进行可能的变形分析,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求出其内力并作出内力图;第四步,根据该简支梁的内力图回归于该梁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对该框架梁的荷载、变形、内力和配筋进行概念性阐述。其中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有清晰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只要对学生稍加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学生便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下去。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建筑构造与识图》,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从图纸中选择结构构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也有助于他们对结构施工图的初步理解以及其与建筑施工图的结合。

建筑结构材料理论知识和识图知识也有很多的结合点,《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另一门先修课程是《建筑材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但对于实际应用却较少涉及,对于建筑结构基础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主要建筑材料性能的简单复述。建筑材料理论知识可以分为这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寻找办公楼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中有关主要建筑结构材料的信息,任务是列出主要建筑结构材料品种的清单,其中包括混凝土的等级、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等;第二步,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材料分析出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任务是总结出混凝土和钢筋产生粘结力的原因。通过通篇查找建筑结构材料信息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施工图的整体架构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建筑结构主要材料实际应用的理解。

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主要阐述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方法、抗震设防三方面内容,这里可以分解为两个任务:第一步,对办公楼施工图中某梁进行荷载分析,任务是计算出该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再结合荷载规范计算出可变荷载标准值;第二步,分析该办公楼的建筑高度和地理区域,任务是确定该办公楼的抗震设防等级,再和结构说明进行对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的任务驱动

纵观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当今工程的实际应用,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常选取框架结构作为本部分的教学案例,框架结构受力清晰学生易懂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框架结构包含的基本结构构件为柱、梁、板、基础、楼梯等,我们可以办公楼作为主体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将主体项目分解为若干独立又相互结合的小任务,通过识读结构施工图理解各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从而进行某宿舍楼基本构件的结构设计并制图。可以从构件截面认识与设计、构件配筋这两个方面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实施。

构件截面的认识与设计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然后自主进行界面设计:第一步,在办公楼结构施工图中寻找出有关构件如柱梁板截面的信息,任务是总结出截面与跨度的关系;第二步,给定已知条件如跨度以及结构材料信息设计结构构件的截面。学生在对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开始慢慢的深入到具体的结构构件,这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以及结构识图学习过程中,钢筋的计算和识读向来是重点和难点,配筋计算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方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讲难以把握),而钢筋的感官认识也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往往很容易混淆钢筋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老师不可能每堂课都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学任务:第一步,钢筋名称与空间的结合,根据给定的条件即文字描述把钢筋放置到给定的截面中,任务是作出基本结构构件的截面图;第二步,根据给定的基本结构构件截面进行配筋计算并配筋,然后再将配筋结果和结构施工图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到差距;第三步,从单个构件配筋的表达扩大到整个框架结构体系从而引入平法识图,任务是让学生更加深刻意识到平法表达的必要和便捷。

对于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讲,识图向来是比较难以突破的难题,如果在专业课程中穿插识图的任务,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肯定大有帮助。在教学任务的分解和实施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毫无工程经验的特点,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简化又找到彼此间的纽带。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8篇

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行业专业岗位工作的基础。文章阐述了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的重要性,论述了对培养识图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构造与识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多门课程的改革思路,介绍了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职教育;识图能力;课程改革;平法施工图

中图分类号:TV3-4;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2304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主要面向建筑工程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项目组织、质量验收、材料检测、施工安全、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量员以及安全员、试验员、资料员、造价员等。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施工员和质量员需要掌握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本知识,还要参与图纸会审等工作(见表1)[1]。由此可见,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工作任务,是从事建筑行业一切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图纸越来越复杂,目前基本以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为主,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此,在学校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如何培养学生熟练地识读各种图纸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系列专业课程知识的支撑。笔者结合多年来在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就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培养体系做了有益的探讨。

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读是培养制图与识图能力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分析能力,使学生熟练规范地绘制施工图,阅读基本的建筑施工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中,适当讲授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理论,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教学,重点在施工图识读,并结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制图标准》,介绍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巧。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按照国家规范绘制施工图,这

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求做到图样表达准确,图线清晰,尺寸标注完整合理,文字书写规范,符合制图规范[2]。课程结束时一般安排一周的绘图实训,让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识图能力提高的关键,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识和施工图的识读,也是支撑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资料员等岗位工作的主要课程。目前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存在知识点多、杂、散及课程内容不系统的问题,教学中应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以身边的建筑为典型案例,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一)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以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重点,以标准图集、国家规范为依据,以真实的工程图纸案例、学习任务为载体,推进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如课程设计以学生身边的学校教学楼工程案例进行建筑构造部分内容的讲解,并结合图纸、标准图集,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识图部分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图纸,进行施工图识读和绘制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工程案例展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可操作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每堂课以任务贯穿始终,真正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目的。

(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改革实践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分为建筑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识读两个项目,具体采用项目教学、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筑构造项目,以学校教学楼图纸案例展开教学,设置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变形缝共七个部分的构造认知。每部分教学思路如下:引导学生识读教学楼施工图中相应的构造内容并进行现场观察,掌握其构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查看标准图集,参观建筑构造实训室、装饰构造实训室,进一步熟悉各部分常用构造。

以楼地面子项目的地面装饰单元教学为例,学生首先查看学校教学楼工程,根据图纸,明确普通教室、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的地面装饰做法,然后根据课本、《建筑做法说明L06J002》、装饰构造实训室的构造展示,详细了解常用地面装饰做法。

在建筑构造项目教学中,以身边完整的工程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这样既有识图,又有构造认识,知识会更加系统,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多且散的不足。

在建筑施工图识读项目教学中,以真实的工程图纸案例为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由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科学地收集、提炼和整理教学实例并融入课堂教学。基于以上思路,施工图识读项目设置了砖混结构低层别墅、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办公楼三个典型的工程案例图纸的识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施工图识读审核会审等能力为

目标来组织教学。首个识读案例——砖混结构低层别墅由教师引导学生识读,并绘制部分施工图,如指定位置的剖面图、基础平面图,以此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图纸和制图规范的理解。随着学生对图纸掌握的逐渐深入,在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案例中,引入图纸审核和会审环节,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由教师扮演建设方来主持,将学生分组组成设计小组、施工小组、监理小组。由各小组首先识读建筑施工图,完成识读报告,进行图纸审核,然后设计小组对图纸交底,介绍图纸的内容及设计思路,施工小组、监理小组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各小组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统一意见,完成图纸会审纪要。这种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际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统一。

三、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其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并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思路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既要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又要体现课程的高等性,因此其教学内容不能仅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要把新理论、新规范及时地融入课程教学。

结构施工图的平法标注,对学生来说较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板式楼梯)》的内容纳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课程教学应围绕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工作要求来展开,重点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认知和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结构施工图,更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如在柱梁板中,钢筋应该如何配置?哪些位置应该有什么钢筋?各种钢筋的作用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分析和处理结构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提升。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实践

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讲解配筋设计的理论知识,这是识读结构施工图的基础。目前高职学校普遍弱化了力学知识的教学,但力学与混凝土结构联系密切,可使学生对结构受力及配筋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让学生熟悉简支梁、双跨梁、多跨梁、悬挑梁等的弯矩图,在此基础上,理解并绘出各种梁的跨中和支座处各种钢筋的设置,而不仅仅是读懂配筋图。

依托框架结构施工图案例,融入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讲述梁、柱、板、楼梯等构件配筋。以“框架梁平法配筋图识读”为例(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整个教学过程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将学与做融为一体,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的认知,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四、识图能力的提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土建施工类专业课改后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基础以及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构件的施工。该课程进一步深化了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的相关知识,应重点围绕柱、梁、板、楼梯、剪力墙的图纸会审、钢筋下料、技术交底等内容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相关图集规范解决有关钢筋构造问题和现场钢筋布置操作指导的能力。

该课程涉及钢筋混凝土基础、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主要构件,每个构件又涉及施工图识读、会审、钢筋下料、脚手架搭设、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任务。学生在图纸识读的基础上,应明确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构件中钢筋的详细构造,进行钢筋抽样,列出钢筋表,并计算出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各构件钢筋部分所选内容如表2所示。

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作保障。课程团队准备多套工程蓝图,如低层别墅、砖混结构住宅楼、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结构办公楼、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钢结构厂房等,保证专项识图练习的开展。一体化教室、施工实训场等也为分组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创造了条件。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由老师布置任务,各组展开竞赛,学生围绕项目任务和图纸内容进行讨论,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后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点评,由优秀的小组介绍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五、结语

课改前,很多毕业生反映在校接触工程图纸太少,工作后识图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后,在对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82名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匿名问卷调查中,在“识读施工图能力”方面,有47%的学生选择“很好”,39%的学生选择“较好”;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42%的学生选择“很好”,46%的学生选择“较好”;对“就业适应能力”,有36%的学生选择“很好”,39%的学生选择“较好”。在各授课教师反馈的评价意见中,均认为在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后,学生在工程图纸识读、思考与解决问题、自学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一系列课程的改革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施工图识读的技能,而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标准图集指导施工,职业行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能较快适应相关工作,为从事建筑行业专业岗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2]侯卫,周雪峰,齐峰,陈翔.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70.

[3]成如刚.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课程创建与开发[J].山西建筑,2010(1):22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system of reading drawings ability

of civil construc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Jing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dong Polytechnic ,Jinan 250104, P. R. China)

Abstract: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现场教学;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各专业技能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适应这个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围绕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应用型、实践型课程教学体系。笔者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尝试。

一、教学改革内容

课堂教学是日常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房屋建筑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建筑构造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基础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方法,学会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与验算。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所以在讲授中就让学生被动听讲变为自主学习,将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任务,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查找资料、材料整理、课堂成果展示、小组互评、教师讲评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通过耳熟能详的案例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现场教学是充分利用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园周边建筑工地,将课堂搬到现场上进行,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使学生对建筑构件知识深刻理解。

二、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提供直接保障。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我们对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毕业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重点强调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一)小别墅设计训练

目前高职教育虽说是三年学制,但由于有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两年半,部分院校甚至实施了“2+1”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真正在校时间就只有两年了。而理工类专业由于课程多、时间紧,房屋建筑学的教学重点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多为绘制或设计建筑局部构件。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进行完整建筑设计的能力。为此我们设置了独立的小别墅设计集中实践训练,要求学生用36个学时独立完成一个小别墅的建筑设计。学生经此创新的综合实训,不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独立的设计过程也实实在在地增强了他们查阅资料及建筑制图的能力。

(二)施工实训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单纯的理论知识只可以为他们实际工作能力提供支撑,只有经过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才能解决就业后眼高手低的问题。所以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社会实际建筑工程,开展现场教学,成为让学生将掌握的理论转化为基本技能、完成快速上岗甚至零距离上岗的不二选择。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按1∶1的比例建造了一个完整的一层半的建筑模型,将民用建筑的各类构件节点展示出来,再加上建筑材料展示实训室、建筑装饰施工工艺节点展示实训室,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建筑的内部构造与做法。结合房屋建筑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基建建筑工地进行生产实习。通过在施工现场与建筑施工人员的交谈,使学生对建筑市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技术都能有更直接的感性认识,也能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三、教学改革总结

经过两年多时间对两届学生的试验,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的效果非常明显。从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教学改革都是认可的。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单纯理论教学的枯燥无味、靠机械记忆的方式,通过自主、自觉学习,又能到实训基地和建筑工地亲自动手见习,感觉目标性非常明确,学习时更有动力。同时,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也表明,经过这样训练的学生基本可以实现快速上岗,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目前,该教学改革已经在本学院建工系各专业、多个课程上推广实施,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后我们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入探索,希望可以找到一种最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指南[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樊振和.从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建筑教育,2007(4).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识图能力 职业技能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的施工图识图和绘图能力,就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工具,它准确而清晰地反应工程勘察、建筑、结构、水、暖、电设等工程技术人员的思想,是最基础的入门常识,图纸是建筑师和建设方进行协调沟通的工具。施工图中的任何一条线或一个数字都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图纸一条线,工人一身汗,所以说要认真仔细地看图和绘图,对从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人员都极为重要。

岗位需求

职业岗位的施工员、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监理员、造价员等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就是能够识读施工图,相应技术人员能掌握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本知识,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毕业的学生顶岗实习完成后返校,普遍反映课程设置里识图绘图是最为根本的、应用最广的技能,甚至决定个人在专业方面的发展。根据行业需要,住建部人事司和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全国高职高专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鲁班杯”建筑识图技能竞赛,旨在提高学生的识图技能,强调识绘图的重要性,反映最基本的行业需求。

识图现状

很多学校在一年级开设《建筑制图与识图》或者《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主要讲授制图或构造,最后讲授少数的识图,一年级的学生培养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和基本方法,课程虽以“识读建筑施工图能力培养”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形成建筑施工图的初步认识、建筑首页图的识读、建筑总平面图识读、建筑平面图识读、建筑立面图识读、建筑剖面图识读、建筑详图识读和建筑施工图综合识读等多个子情境,接受能力是还是有限,采用任务引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也不能完全实现“无缝对接”二年级开设计量计价课程由于无法看懂图纸而无法计算出工程量。

随着高职招生方式和招收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就业压力较大,社会环境复杂,很多学生自主性差、不愿意去思考,认识不到专业知识对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很多学生无法把二维图纸想象为实物,对于教师的讲解感到似懂非懂,学习吃力,不能举一反三,对上课内容感到单调、乏味、难以理解,顶岗实习后又感到自己一无所知。

课程体系的设置

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的培养需要在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中完成。与识图技能有关的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构造与识图、建筑CAD、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施工、土建计量与计价、电气造价、广联达软件算量、平法识图。坚持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应用最新高职教育理念,建筑类专业课程设置基于职业分析,落实培养目标,基于工作分析,落实职业能力,给予学生认知规律分析、基于任务分析,落实能力培养。在上面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以职业为标准的识图绘图技能的练习。相关课程技能培养基本要求和实训内容如表1的安排,由表可以看出识图贯穿于大多数课程,需要教研室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方能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表1相关课程技能培养基本要求和实训内容

教学策略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模型的制作、三维动画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在绘图技能方面,从手工绘图所用工具和用品的使用入手,逐步介绍,从徒手做图的要领到计算机绘图的方法与技巧等,使学生能获得当代工程技术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技巧。电脑绘图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高职高专的特点,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出发,本着“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对常用的内容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给予详细阐述。将绘图与识图并重,对典型图样作出绘图、识图方法与步骤的指导,以逐步提高学生绘图与识图的能力。

训练方法

由于图面上的各种线条纵横交错各种图例、符号繁多,对于初学者来说,开始看图时必须要有耐心,认真细致,并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把图看明白。给学生强调识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一定的思维习惯,由一些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的构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按照二线三步四岗位的方法引导学生。

二线指分别以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对识图需求差异来进行分别讲授。建筑工程技术以培养学生识图、审图、改图、绘图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只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三步为第一步教师先讲授,必要时制作实物模型示范、学生抄绘,这一步很多教师都会完成的。第二步为学生说图、讨论图。让学生之间互相讲解图纸,教师在旁边听着,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改正错误。第三步为学生审图、改图、电脑绘图。审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考虑的事项千头万绪,有些疏漏在所难免,审图时有一份清单对照检查就可以帮助审图者避免重大的疏漏。审图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提供对典型图纸中的“错、碰、漏”等问题列出清单进行审核,提出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找出错误并进行改正,电脑抄绘并改图,掌握CAD绘图对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

最后按照用图较多的4个职业岗位施工、造价、监理、测量员进行强化训练和职业资格考核。施工员能够识读施工图和设计、施工文件,会做施工交底。造价员能准确而详细地识读图纸,并把图纸输到软件中。监理能够识读施工图和施工方案审查。测量员能按照图纸进行正确的测量放线。

综上所述,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识图对建筑相关专业而言是门槛,进了这扇门,你才会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才能在职业岗位上立足,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在专业道路上有发展,进而才能有长久的发展。开设基础课的时候要进行职业岗位关于识图不同程度的融入,最后一学期开设以图集为主的识图课程进行更专业的能力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建:《建筑识图技能训练方法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

[2]霍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建筑识图的职业技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问题 管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在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风潮在中国大陆上逐渐蔓延开来的时候,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蓬勃发展,来迎合改革开放的风潮,所以我国建筑行业因为人们对建筑的要求的提高和国外新型的建筑文化的侵入,所以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式。为啦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严格就成为啦在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而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啦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和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从大的方面上海间接影响啦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今儿使得我国郭明经济受到影响,该文章就这些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问题的措施作出啦研究和探讨。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建中工程施工中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机械设备 人员素质 犯法和环境方面上锁存在的问题等,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因素都会对建筑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1.1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必须用到相应的机械设备,而有些时候机械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故我们必须保证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中不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在是使用机械设备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到机械合理的使用方法,而且寒窑注意到机械设备的平时保养,在施工中对机械设备的不适当使用不仅仅会导致机械设备的毁坏,而且还用可能会影响到人的生命和安全。

1.1.1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往往重视利益,甚至不顾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在建筑工程中所要使用的建筑费用巨大,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建筑公司会应为利益问题常常忽视对建筑设备的文秀和保养,所以机械设备在建筑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顺利施工和完工,严重的话还可能危机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1.2机械的使用年限有限。虽然机械的使用年限有一定的期限,在正常的情况下一班是应该让机械设备超年限使用,但是有些建筑公司为了节省资金所以常常将机械设备超年限使用,而超年限使用,会由于老化,性能的老化,以至于建筑工程得不到有力的质量保障。

1.1.3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多种设备的联合使用,但是常常有数设备不够强,以至于建筑施工常常会遇到各种设备的问题,从而使建筑工程的施工不顺和建筑完工受到影响。

1.2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建筑施工中还有一种在实际建筑工程中不可忽略的影响较大的客观因素。地质 天气等人为无法改变的因素,在建筑施工中天气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建中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不可忽略的影响,在施工当中由于我们必须面对未知的天气因素和复杂的地理环境,所以我们必须避免或改变建筑所面对的不利环境和天气,例如空气的湿度 温度 地面的高低和相应成分组成等等。从建筑的材料方面讲空气的湿度的温度会对建筑的混凝土会长生很大影响,强度减弱,还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纹,影响工程的质量。为啦避免建筑工程中出现这样因为这些客观因素而出现的问题,我们就得再进行施工的时候对建筑地址的地理环境和天气作出非常精细的调查,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完工的时间

1.3 建筑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

建筑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成啦建筑工程的更被需求,但是,在我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建筑的需求良好越来越大,所以为啦建筑的施工就必须大量的招用大量的施工人员,人多而杂,在人多的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建筑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由于建筑施工人员的基本素质达不到,质量意识缺乏,所以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常常不能谨慎的去对待将要面临的工作和问题,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失误和各种问题,有些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达不到,以至于所做工作达不到规范,从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和完工时间

1.4施工项目在施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施工管理中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某个方面,而且涉及到给许多方面,而每一个反面出现问题都会给建筑施工带来各种困难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建筑的完工时间,在建筑施工中其施工由于涉及多个方面,所以其复杂繁琐程度分厂的大,有时候一些横箫的方面都必须去注意,例如在人员的管理和分配,建筑材料的配比使用等等都需要我们去仔细考虑,还有一些不可见的因素。

1.5管理上的不规范和相应的操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在施工中一些规范规则常常被企业和施工人员所忽略,以至于许多企业为啦得到更多的利益而,通过贿赂 关系 等不正当的关系来争取工程,以至于将用于建中中的资金从这层层关系中被克扣,从而建筑工程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从而建筑物得不不到质量的保证。

2..相应的建筑工程中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建筑公司和施工人员的对高层建筑的安全意识

只有拥有建筑公司拥有安全意识才可以使企业公司拥有健全的安全制度的规范,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啦施工中细节上的安全的和规范达标。以至于影响到建筑的质量。

2.2每个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质量的监管工作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必须注重福气各自的责任,加大管理力度,将责任分配明确落实到各个部门上。

2.3将施工计划合理完善

必须将施工的各项计划落实,且完善一面在施工的过程中造成各种不顺,和困难

3结束语

相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讲企业的建筑安全意识提高起来,这在建筑质量中起到重要的因素,必须见人们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要严格恪守建筑施工中必须恪守标准规范和制度。

【参考文献】

[1] .吴铭 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房地产导刊,2013,17(12):52-53.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2篇

Abstract: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graduates majored in civil Construction in secondary technical school is given and knowledge for the documenters post need is introduced.

关键词:资料员;土建专业知识;贯标;资料记录;整理;归档

Key words:documenter;civil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e linked together;data record;classification;summary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1-0099-02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已经不再是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这无疑给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将门槛提高了,一般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即使中职毕业生要求的工资比较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比较好,用人单位也不会考虑,所以中职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非常困难。就业困难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缺少且素质较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必须以行业为依托,加强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主动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与实际需求,动态地挖掘行业中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岗位,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变化来调整专业培养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就业的出路,中等职业教育才能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以中等职业学校土建类专业为例,该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具有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就业时却根本无法与大学生竞争。因为在建筑业的潜在用人单位当中,无论是设计单位、建筑公司,还是监理公司或房地产公司,他们在招聘大部分的工作岗位人员时,都是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那么,这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以后的去向如何呢?经过调研,发现在目前的建筑行业当中,有一些工作岗位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但是又属于基础性技术操作或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因此工作比较繁琐和辛苦,工资又不高,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去干的,而一般普通的没有学过专业的人又干不了,这些岗位就是中职生面向的工作岗位,例如建筑工地项目部的资料员、质安员、机电管理员、预算员等。

以资料员为例,据调研现在广州市几家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缺乏,按规定一个工地应配备一个资料员来管理各种资料,但现在的情况是,一个资料员常常要负责两个甚至是三个工地的资料。

资料员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对工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并记录在案,最后形成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这是施工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具体体现,是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在依法建设、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的原始记录,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各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是工程建设当中进行的各项工作的一个书面证明材料,如果日后发生各种工程纠纷,它就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而且,如果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竣工资料不完整,该项目就不能进行竣工验收。所以,工地现场的实际工作做到哪里,资料就要做到哪里。因此,资料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岗位,一个好的资料员甚至与施工员可以达到相同的地位。

但是,资料员的工作又是一个非常辛苦和繁琐的工作。辛苦是因为资料员经常要加班,特别是在工程将要竣工的时候,很多资料在这个时候才能够收集齐全;而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工程变更,所以为了保证资料前后一致,有些资料还要进行修改,因此就要求资料员必须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这样才能够赶在竣工日期前将资料准备好。繁琐是因为一个建筑工程的资料数量非常之多,整理起来费时费力。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要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这就有几大箱子的资料要收集和整理。

其次是各种资料上面的签字、盖章等都必须齐全,缺一不可。作为资料员,就必须去找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负责人逐一签字、盖章。

第三,当资料送到档案馆后,还要由档案馆的负责人审核,如果发现资料有错漏,或资料收集、归档不符合要求,档案馆是不予接收的,此时资料员就必须按档案馆的要求重新进行整改,这样的情况往往要发生好几次。

正是因为资料员的工作非常辛苦和繁琐,工资也不高,一般大学生在干了几年资料员的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大多数是要跳槽的。所以这个工作岗位人员的流动性很大,真正能够耐得住辛苦做下去的人不多,因此有经验的资料员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在工地上大部分的资料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所以造成工地上的资料经常是丢三拉四,很不齐全,而且在归档方面也很不合理。

因此,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应把握这一机遇,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增加资料员岗位的教学内容,从而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多提供一条出路。

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主要是需要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应掌握土建专业的基础知识,如建筑材料、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基本知识、房屋设备基础知识、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这些专业基础知识,是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个专业知识平台。有了这些专业基础知识,资料员对于工程进行到什么地方,该收集什么资料,资料中的各项数据是否合理,就会比较清楚,因而他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就不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漏。那么,我们中等职业学校都已经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让学生学习这些方面的知识。

(2)要掌握贯标方面的知识,即对ISO体系要熟悉。所谓ISO体系,其实就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管理模式,各个企业以这个模式为蓝本,再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程序和制度,然后整个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管理程序和制度进行运作。而为了体现企业的运作情况,同样要进行各种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整理。

近年来,我们国家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要贯彻执行ISO国际标准,以增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一个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每年都要自己进行两次内部审核,以检查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并且还要根据审核的结果随时进行整改;每隔三年,中建协就要派专家对各家企业进行一次外部审核,同样是审核ISO体系的运行情况,其审核的结果对于企业的资质评定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不管是内部审核还是外部审核,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检查企业当中各种资料的记录情况。

所以,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资料员,除了要收集、整理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资料之外,还要收集、整理属于ISO体系文件要求具备的资料。

例如,工地项目部就要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所谓受控文件就是指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技术规程、各种合同等等),还要建立各种文件和资料的收发文登记;由于本单位与外单位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采用“工作联系单”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的工作联系单,资料员都必须将它们保存和留底等等。作为一个资料员,如果不熟悉ISO体系,就不知道在建筑施工企业的运作过程当中应该收集哪些资料,因此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资料员。

所以,我们中等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当中也可以适当设置一些选修课程,如企业管理方面的课程,让学生大致了解ISO体系的内容,并且对整个施工企业的运作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要掌握资料记录、整理、归档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属于专门的技能培养。

首先是资料的记录工作。过去,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使用自己独立的一套资料表格来进行工程数据的记录,这就使得不同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料表格形式多样,非常混乱,很难管理。所以,为了加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管理,统一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主编了一套统一用表(简称省统表)及配套使用的电脑软件,并要求从2003年12月1日起,全省新开工的建筑工程都必须采用。

具体名称为:

①《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②《广东省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其次是资料的整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施工资料至少都要求准备一式三份,一份给档案馆,一份给甲方,一份给乙方,其中给档案馆的资料是不能有复印件的,如果有复印件,则必须在上面注明原件的去向。同时,资料上采用的各种书写材料都必须耐久、清晰。更重要的是,归档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签章齐备,如果缺少签章,资料员就必须向各单位索要。

最后是资料的归档工作。为了组卷时整齐划一,便于保存,要求各种文字资料都必须采用A4纸记录。所有资料都应按照省统表规定的内容和顺序组卷,还要编写卷内目录,最后用白色棉线装订成册。

以上的这些工作,对于一个资料员来说都是基本要求掌握的技能。所以为了让学生具有这些方面的技能,可以在课程设置当中,增加“建筑工程施工资料整理”的实训内容,即在老师的辅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收集、整理一个简单工程的所有资料。通过这样的实训,就可以使学生基本了解省统表的内容,并且使他们初步掌握资料员的工作技能和方法。

(4)要熟练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例如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应用。因为资料员经常面对的是成千上万页的资料,如果电脑操作不熟练、速度太慢是来不及处理的。而对于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校期间都已经学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以对各种办公软件的应用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应该进一步提高操作的速度。

目前,为了减轻资料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都采用了“建设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软件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现在也有很多家电脑公司都开发了该软件,比较有名的是“三和软件公司”和“华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的价格现在都比较昂贵,如果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购买这些软件来供学生观看和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以上就是资料员这个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相信类似资料员岗位的这种情况,在土建类专业甚至是其它专业还会存在,只要深入地调研、不断地挖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将不断得到充实,就业之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建设;中职教育

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应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所以,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教学体系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有些学校片面地从注重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常多的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制订培养计划时,几乎完全抛弃传统的学科体系,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删除。学生专业学习如同职业岗前培训,照着教师的操作完成专业学习,学生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各学校的软件、硬件各种条件的局限,培养出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又不能自我学习适应技术的发展,致使就业单位不愿选择中职毕业生而选择学历更高的高职毕业生。从周边环境可以看到近两年建筑市场在萎缩,中职学生入职后面对的是激烈的职业能力竞争,中职学校不仅需要提高就业率,而且还要为学生以后的长足发展考虑。即使中职学生以后的就业目标是各类技术工种,中职学校教育也不应该是简单的岗前培训,需要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活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建筑结构课程是建筑施工专业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结构施工图有正确的识读能力,能够对结构的安全有系统性的认识,对他们以后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安全操作具有重大作用。

一、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开设现状

(一)中职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生学习的现状是几乎一半的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未来职业无规划,对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部分教师认为是学生基础差、智商不高导致的,稍微高深复杂一点的知识他们就学不会,但实际是这样吗?不尽然。据调查研究,中职学校学生的总体心理特点主要是独立性较强,兴趣定向较早,情感成熟较快,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考察以及辨析,对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比较评价。学生判断力和学习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即使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一定困难,但当他们对专业感兴趣时,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还是有的。中职学校的很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偏向,但有些课程的学习是非常优秀的。

(二)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现在中职学校的建筑结构课程仍是注重理论的学习,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理论课程,学生不愿学也学不会,教师不愿上。教师教学时大多注重结构计算,而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在上结构计算课时,经常会出现八九成学生不听讲,听讲的一二成学生中还有一半是听不懂的状况,当没有师生互动时,教师上课也是索然无味。较多的教师在选课时会避开力学、结构一类课程,因为上这类理论性的课程没有成就感,学生不能从课堂中学到知识。同时,很多中职学校因强调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岗位技能训练而将建筑结构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时压缩甚至删除。

(三)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结构课程学生学习现状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在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时,对各种结构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介绍学习兴趣较大,但对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兴趣较小甚至抵触学习。他们对建筑行业各种专业概念的兴趣较大,愿意了解他们的意思和现象,也对与他们生活相关的结构知识感兴趣,例如承重墙知识、抗震知识等,但他们比较抵抗逻辑及计算严密的结构安全计算知识,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等。一般中职建筑结构课程的教材会附上两三套结构施工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是无法看懂结施图的,但当他们在本门课程学习后期能看懂时,又表现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二、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以职业岗位的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建筑结构虽注重理论,但它与职业能力没有关系吗?不尽然。建筑工程类岗位有一项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按图施工。中职学生其他课程里可能涉及图纸的识读绘制,但肯定不能像建筑结构课程那样紧密联系结构施工图。未上过建筑结构课程的中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建筑施工图的含义。同时,安全施工也是建筑工程类岗位的要求,建筑结构课程可以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结构安全知识,也可以构建学生正确的专业认知,这是其他课程所不能代替的。

(二)以学生的转型需求论证建筑结构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我国生产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迫切需要大量实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从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却被用人单位排斥,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形成供求不相适应的局面。大多数用人单位选择高学历的人才,是因为普遍来说,高学历的学生相较于低学历的学生,有更广的知识面,同时还比较容易转岗。较多中职学校偏重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的操作能力,而忽视学生的专业系统知识。为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学生需要通过终身学习来完善自我。人的一生的学体可以分为四部分:就职前的学习、职业中的在职学习、转岗与再就业学习、退休后的学习。当技术在发展时,学生原本的技能不能适应时,这就需要他们自学。

三、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安排及教学方法

(一)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探讨建筑结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毕业生能具备建筑施工各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主要是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与基础、结构抗震,这些知识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但它对建筑工程施工、概预算、工种操作实训等课程有非常大的作用。建筑结构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专业认知的塑造,即使学生毕业后不从事建筑行业,也能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有帮助。

(二)课程内容涵盖及涵盖程度

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主要涵盖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地基基础、结构抗震这五方面。建筑结构是建筑的承重部位,它关系到安全。中职的人才目标不能要求中职学生像本科生学完此课程后做结构设计,但建筑结构这些知识能让中职学生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结构不安全所造成的伤害。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强调结构的安全以及为保证结构安全所做的结构措施。安全计算方面可不做要求,给学生一个大致的计算概念即可。因此,可以对授课内容做一个大致安排:混凝土结构重在讲述结构知识、破坏特征的基础,可增加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项,也就是着重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集》的讲解,忽略较复杂的结构计算;砌体结构注重讲解砌体的构造措施、砌体的破坏特征等;钢结构注重讲解钢结构的连接形式、破坏特征等;地基基础部分主要讲解基础地基的重要性及其破坏危害;结构抗震注重讲解易遭受地震破坏的结构部位,生活中的抗震等,教给学生一定的结构抗震理念,不涉及计算。

(三)教学方法

建筑结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知识,并未具体对应某一工种或某一施工过程,并不适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特点,如建筑结构这一类理论知识偏重的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重在理解。根据理解的需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创设一个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同或类似的情境,或增加一些相关的、有趣的主题或相互冲突、有争议的观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课堂氛围,给教师的教学注入活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感知能力。综合来说,就是灵活地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和参观法等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理解性的课程知识讲解更为容易。相对教师在黑板上的画图讲解,多媒体可以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建筑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要在口头上完全表述清楚是不可能的,用黑板去描绘也是非常难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的交互特点,制作各种教学课件,使得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结构特点。在建筑结构的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各种图纸,展示各种结构图片,以动画的方式演示一些构件的破坏,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一些著名建筑的结构特征,让课堂讲解更为生动。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克服他们不愿思考的惰性。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对一些结构问题提问,让学生在课后观察实物或利用互联网查询相关知识。例如校园里的建筑的结构形式各是什么?某栋建筑各部分的裂缝是否是结构裂缝?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砖墙中设置的构造柱、圈梁有什么作用?结合周边建筑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课程知识点的讲解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在旁进行引导。

3.参观教学法

中职学生生活经验少,专业知识了解少,刚接触建筑专业,直接对其灌输结构理论是非常难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带学生离开教室,参观学校的建筑物,解析建筑的结构及结构的破坏;或者带学生参观在建建筑,解析结构的作用及重要性。

4.其他教学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加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模型制作。建筑结构是空间专业,为使学生对结构有正确的空间认知,可充分利用各种建模软件,将平面二维建筑施工图转化为空间三维结构模型,加深学生对结构空间位置关系的认知。不管运用哪种教学方法,我们的目的是理论结合实际,使学生充分理解建筑结构的知识,构建学生较为完善的结构知识。

四、结语

建筑施工技术一直都在迅猛发展,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可能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不要过早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于现有某一岗位的具体能力,这会限制学生在就业时的职位选择,也会降低学生对岗位更新的适应能力,还会限制学生的专业继续学习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应结合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基础进行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不片面要求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作者:许珊娜 张红欣 单位: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彦华.中职教育吸引力提升策略的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2]裘兴海.中职电子商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2).

[3]郭占月.铁道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问题 作用 策略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现场施工参与人员,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说到底就是要对现场人员加强管理,主要目的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现场人员管理,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建筑施工现场人员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虽然建筑工程整体施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现场人员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高水平的操作人员

从实践来看,虽然一些高资质的施工企业具有管理能力,但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高水平的操作人员比较匮乏,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违规分包现象,以致于施工现场人员管理非常混乱。同时,对于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规模普遍较小,而且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相对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在该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一味地考虑企业现状、短期利益,反而严重忽视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由于缺乏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以及高水平的操作人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各种安全事故频发。根据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发生了安全事故共计430,辐射广东、吉林、甘肃、湖北以及山东等19个地区。以青海某文体活动中心工程为例,施工建设过程中因模板支撑体系不牢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黑龙江某小区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塔吊拆除时发生了倾覆事故,造成4人死亡。诸如此类的建筑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现场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

1.2 相关制度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一般表现出临时性特点,组织机构也是临时组建的,各成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在此情况下,建造师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中心地位难以真正的体现出来。部分学历高的年轻人,虽然可以通过考试获得建造师资格,但因实践经验不足而难以胜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对于一些相对较小的建筑企业而言,企业内部建造师资源非常有限,这对企业承揽工程建设项目非常不利。

1.3 施工人员流动频繁,现场施工管理乏力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固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岗位人员变更非常频繁。实践中可以看到,虽然中标的建筑工程项目经理一般不允许更换,但因工程项目施工周期比较长,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拖延或者停工现象,加之管理乏力,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经理等主要负责人未经法定程序擅自变更,这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非常不利。

2 现场人员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他相关方面的管理行为可能性。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对工程施工过程、工程预后等,均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建筑工程项目及其施工质量管理现状,而且还可以有效节省经费。

2.1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可以有效完善工程项目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比如预算、监查以及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基于人力资源的视角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监查,即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进行严格管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状况,实际上就是该工程项目管理结果的体现,因此加强工程建设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带动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无论建材的使用,还是机械设备操作,均依赖于人力完成;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对健全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完成后,经相关质检部门、专家评估后获得结果。然而,这种质检方式多为第三方行为,只能对建筑工程进行表面估计而已,无法深入到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重要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质监非常重要,而质监工作多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行为密切相关。比如,购置的建材质量、所用的建材材数量以及工程精细度,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管理,是工程施工质量提高的关键。

2.3 加强现场人员管理,有利于节约预后经费

建筑工程经质量审核以后,针对部门所提出的质量意见,对建筑工程最后修改,其中包括改善、加固不符合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方面。在此过程中,人力、财力以及物力消耗是不可避免的,要求工程项目承包单位为建筑工程再次注入资金。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加强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查、监管过程中,可及时、有效的排查出不合格的部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补救,以免对其进行二次整改。由此可见,加强现场人员管理,可以有效节约预后经费,同时这也是现场人员管理措施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的间接影响。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有效策略

现场人员管理是实现科学化的施工人员管理之基础,责任分配、考评制度制定和完善以及现场监督、检查,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的有效手段。

3.1 责任分配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总体规划,按施工时间、步骤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分类、分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工程小结,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小结内容,对施工责任人自上而下的进行责任分配,从工具、时间、建材以及施工和负责人员等层面,对其进行有效的匹配。

3.2 考评制度制定与完善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现状,建筑工程项目特点,对其进行责任分配,制定具体细节,使责任更加的明显,自下而上的进行施工人员考评。其中,主要包括基础工作强度和时间规定、机械设备操控人员的评价标准、设计师现场指导时间以及工作范围,同时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质检人员的职责与分工。对建筑施工人员没有尽责任的行为,一定要严格管控,作出明确的处罚规定,建立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以此来提高考评制度的有效性。

3.3 加强施工现场监查,完善激励机制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过程中,应当以施工人员的责任分配作为监督、检查的参考标准,并且以施工人员的考评制度作为检查结果的有效措施。现场施工人员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自下而上的进行管理。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现场施工人员激励机制。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要想做大做强,进行跨越式发展,应当以人才集聚能力为基础。实践中,建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引进、培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制定人才管理策略。比如,对业务技能高、经验比较丰富,而且勇于开拓和创新的建造师,需进行重点培训,从而使他们能够成为建筑企业的精英和骨干;同时,对于那些较为优秀、有上进心的农民工,应当给予他们精神、物质双重奖励。在建筑工程项目竣工以后,还应当对现场管理班子中的成员,从德、能、绩、勤以及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业绩档案库,对他们进行分类奖励、针对性的惩罚。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建立健全施工人员激励和管理机制。比如,对建筑工程达标工地、优质工程建造师,可以在工程项目投标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增加其承接工程项目数量,对项目经理所在建筑企业重点扶持,或给予政策倾斜。

3.4 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现场施工人员管理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从实际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基本流程分析;现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防护影响因素,需在现场信息大量收集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确定工程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状况,统计出因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究之。第一,收集信息,对现场施工人员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进行预设。在此过程中,将可能会引发人为安全失误的相关元素整理在一起,其中包括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建材等元素;第二,确定行为失误模式,并以现场所收集的信息为基础,确定现场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形态,以便于能够找到因施工人员自我保护问题而造成的影响度,特别是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时,需要进一步细化所确定的行为失误模式。第三,确定内部认知失误模式。实践中,应当根据人为失误事件对内部人为失误模式进行推导,这样可以对特殊情境下的人为行为影响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心理失误机理。四是人为失误影响因素的确定,通过详细的调查和核对,从人为失误影响因素的分类当中,找到匹配的影响因素。

(2)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有效策略;第一,从个人层面上入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的情感、认知能力以及行为等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从心理、生理以及知识等层面对其分析和描述,然后对个人工作状态进行明确,其中包含着可能造成人为失误的特征。在提高个人安全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过程中,有必要从个人的情感、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入手,就个别存在问题的现场施工人员,应当针对性的进行纠正。第二,从技术层面入手。首先,人机界面。现场施工人员在操作相关机械设备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操作难点以及易失误处,从安全保护视角出发,提高现场施工人员操作机械设备的能力。其次,工艺方案。所谓工艺方案,主要是具有指导性、引导性的施工建设方案,规程则以明文规定施工人员具体施工行为的限定范围。从实践来看,这些因素不仅要通俗易懂,而且还要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第三,从组织层面入手。培训计划,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这是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保护能力提高的关键,只有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才能够有效发挥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工作环境,施工现场布局、温湿度以及光线。实践中可以看到,若环境条件不佳,则不仅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而且还可能会导致现场施工人员身心疲劳,甚至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工作负荷。实践中,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任务量非常的大,而且施工工期比较紧张,则现场施工人员就会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长期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感到疲劳、厌倦,这就大大增加了现场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应当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也是现场人员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发挥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项目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加大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对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责任进行细化分配,落实到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严格的绩效考评方案,加大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监管力度,这对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可以有效节省部分费用开支,从而实现双赢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军.建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与个人防护研究[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2).

[2] 黄振字.如何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J].卷宗,2013(7).

[3] 郭利琴,闫立群,郭建军.浅析建筑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发展新思路[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1).

[4] 张文彬.新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人员基本素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1).

[5] 李矗贾莹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J].低碳世界,2014(12).

建筑施工基本常识范文第15篇

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基础薄弱,仍然停留在表面中,从而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成本责任和奖惩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各项会计账簿的启用、登记、核算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会计账簿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建筑施工企业在设置账目的过程中较为随意,资产记账过程不详细。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两个项目内容转入到结余项目时,其余额则无法正确反映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情况。

二、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正常开展

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大部分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甚至一部分会计核算工作者对当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了解不够,从而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的记录不真实。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缺乏会计从业资格证,对基本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核算方法了解甚少,无法较好的应对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日常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正常开展。

三、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对策

(一)加强核算法规建设,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保障

完整健全的会计核算法规对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建筑施工企业相关法律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分析和解释,并且需要对各种会计情况进行阐述,指明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环境的应用标准。为了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便需要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会计核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大限度减少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从而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增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内部控制执行力,降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意识,坚持以身作则,充分认识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还应该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负责人提供较为严格的要求,坚持实行一一责任性,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

(三)落实财务基础工作,实现会计核算信息透明化,确保会计核算真实有效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准确真实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加强会计管理,全面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基础会计工作。通过定期培训和严格考核等多项途径,努力实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尽量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各项支出和收入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公诸于众,从而让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各项资金的来源和去向,确保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准确真实。

(四)做好会计人员选拔把关工作,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有效提高会计核算人员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