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

换位思考的概念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篇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一节课。我们选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抛砖引玉,引发数学老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对数学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情境引入到旋转概念的归纳,进而探索旋转的性质,试图体现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明确问题——定义对象——研究性质(判定)——应用。其中,“明确问题——定义对象”体现了旋转的抽象过程和旋转概念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定义对象——研究性质”体现了从旋转的概念到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深入认识数学本质。设计教学流程时,把知识问题化,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的呈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本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归纳结论等数学活动来进行。

一、《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旋转这种图形变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学习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由旋转的概念得出性质,由性质得出有关旋转的作图方法,在作图中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这几个内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对比。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概念;

2. 通过一个三角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性质;

3. 在旋转的概念及性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树立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掌握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

教学过程:

环节1:情境引入,明确课题

引言:关于图形变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很多旋转的现象,比如钟表指针的转动,风车叶片的转动,游乐场里摩天轮的转动,月亮绕着地球转等(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因此,认识旋转、研究旋转变换的规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科技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你能再举出一些旋转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意图: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追问:钟表指针的转动可以抽象成钟表指针这个图形绕一个点在旋转,你举的例子呢?

总结:在这些例子中,有些运动方式比较复杂,有些是空间运动,有些是一些运动的合成。例如:自行车在行驶中车轮的转动,即使是在笔直的路上行驶,车轮在转动的同时,整个车轮也在平移。但是我们举的例子中都含有相同的一种运动方式——旋转。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认识和发展的。因此,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图形变换之一——图形的旋转。即在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绕一个点的旋转。

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意图: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时,有一个抽象的过程)

环节2:归纳概念

活动一:画一条线段AB=3cm,把已知线段AB绕点A转动,画出一个旋转后的图形;这样的位置唯一吗?

活动二:把已知线段AB绕点B转动,画出的图形和活动一中的图形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活动三:把已知线段AB绕点B转动30o,60o画出的图形和活动二中的图形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活动四:把已知线段AB绕点B 转动30o,你能画出几个图形?

(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让同学自己体验通过改变旋转角、旋转方向和旋转中心,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图形,从而引出旋转的“三要素”)

思考:给定哪些条件,才能确定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意图:对典型事例的共同特性和不同特性的研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地刻画研究对象”上,引导学生归纳旋转的“三要素”)

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按某一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解释:与平移类似,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平移、旋转(或转动)是指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数学中的平移和旋转是指图形的位置的变化,是一种全等变换.)

活动五:请同学甲对已知线段AB描述一个旋转,大家按照他的描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意图: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环节3:旋转的性质

活动六:三角板的旋转

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绕直角顶点旋转一定角度后,画出图形,分析前后有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发生了变化?

提示: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翻折,你认为图形的旋转应该从哪几方面研究?(意图:引导学生类比平移和翻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学生的回答及师生的归纳如下:

(1)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每个顶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个点转动的方向一致,转动的角度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追问:

1.你是怎么想到从这些角度发现结论的?(意图: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2.换个旋转角度,旋转中心,你还有刚才的发现吗?

(意图:学生类比平移和轴对称,试图辨别旋转与原有知识对象的异同,使研究对象逐步序列化,这种数学思考体现逻辑建构问题的逻辑过度与彼此支撑,是学生由已知向未知跨越的桥梁,使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结构无缝对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环节4:巩固新知

1.如图ADE是ABC绕点A旋转后的图形,分别指出:(1)旋转中心;(2)旋转角;(3)若P是AB 中点,经过上述旋转,点P的对应点在什么位置?

(意图:巩固旋转的相关概念)

2.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CD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o,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你有哪些不同的作法?

(意图:1.加强对旋转的理解和认识,熟练应用旋转性质解决问题;2.巩固正方形和全等三角形的知识;3.不同做法的对比,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方法一:延长CB到F,使BF=DE,连接AF。ABF即为所求。

方法二:作∠EAM=90°,使∠EAM的边AM交CB延长线于点F。 ABF即为所求。

方法三:以A为圆心,AE为半径画弧交CB的延长线与点F ,连接AF。ABF即为所求。

练习:

1.钟表的时针从下午3点到下午5点转动了多大角度?

2.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B与AE在同一直线上,则ABD与ACE全等吗?若全等,ABD通过一种什么变换与ACE重合?

环节5: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旋转的定义及性质,你还有什么疑惑?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习惯,在总结知识的同时,注意总结方法。)

二、点评及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再现了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明确问题——定义对象——研究性质(判定)——应用。突出的亮点有:从知识的角度看,展现了旋转概念的抽象过程和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各环节都有明确的思维发展目标及措施。活动的设置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表述,用语准确;设计意图清晰。

本节课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从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方法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对比。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如:通过一个三角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性质。在旋转的概念及性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树立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掌握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

我们提出“优化教学流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体现了流程的优化。以下对几个环节具体评述。如环节1:情境引入,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时,有一个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应该而且必须让学生感受的。本节课正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问题特征的探究形成一个共识,所举的例子中都含有相同的一种运动方式——旋转,而且都是绕一个点的旋转。这样将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提出问题恰到好处,自然、得体、流畅,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生成。

环节2:归纳概念,由活动一到活动四,分别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交流讨论等的数学活动,老师不断追问“这样的位置唯一吗?”,使学生体验到可以通过改变旋转角、旋转方向和旋转中心,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图形,从而引出旋转的“三要素”。归纳旋转的定义,并做出解释。知识生成过程正是学生亲身体会才能引起思考、震撼,思考的变革需要不断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平移、旋转(或转动)是指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数学中的平移和旋转是指图形的位置的变化,是一种全等变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经常性地、不间断地去提醒、去反思、去归纳,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活动四之后,思考题的出现水到渠成,从不唯一到唯一需要设定什么条件,知识过渡很好地架设了桥梁,也顺利地渡过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关键——旋转三要素。之后设置了活动五:请同学甲对已知线段AB描述一个旋转,大家按照他的描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个活动设置的非常有效。不是老师强调要背概念,而是通过学生动手画图,来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2篇

一、 概念上位法

“青菜” “黄瓜” “茄子” “辣椒” “花菜” “豆芽菜”……这么多词,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蔬菜”。这里面包含一种重要的概括方法,即“概念上位法”。所谓概念上位法,就是想出一些具体概念(种概念)的上面的类(属)概念。也就是说,我们概括时,思维要从一些具体词语(概念)往上面想,想想这些具体概念受什么概念所统领。找出统领具体概念的词语后,再根据句意组织成概括的语句。请看下例: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2008年江苏高考题)

颔联中有两组概念词语,分别是“吴宫(花草)、晋代(衣冠)”和“幽径、古丘”,与南京有关的“(东)吴(王)宫、晋代”上面的类(属)概念是什么呢?是“六朝(古都)”或“古代(都城)”;“幽径、古丘”上面的类概念是什么呢?是“古迹”或“历史遗迹”。这样,答案就出来了。颈联有“山、天、水、洲”几个概念,这些概念的上位概括是“自然”,前面的一些定语词语,这些词语的上位概念是“金陵美丽的”,这样,答案也就出来了。高考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再看下例: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请分别概括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内容。

前两句中有“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其上位概念是“自然风物”,这些概念的前边的定语的上位概念是“生机”,故而答案是“前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充满生机的春天自然风物”。后两句“窗、门”的上位概念居所(环境),“西岭、千秋雪、东吴、万里船”这些词是“含”“泊”这两个动词的宾语,上位概念“开阔”“美好”,故而,后两句应这样概括:后两句写诗人美好而开阔的居住环境。

概念上位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括技巧,不少概括题必须用这种技巧。

二、 词语替换法

在把握一个短语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词语概括(替换)它,在把握一个句子和一个语段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个或几个短语来概括(替换)它,这就是概括的另一种技巧——词语替换法。请看下例:

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2009江苏卷《说“异”》)

该题的文本信息源:

不能容忍异类的现象,时时可见。打工者来自不同的地区,农村人与城里人衣饰的差异、口音的不同……都可以泾渭分明地用来划分同类与异类,更不要说大的方面了。不要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为漫长的封建帝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我们的“国民性”。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和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一个高度发达、受人尊敬的大国,首先要有宽宏大量的国民气度,最起码要能容忍那些并不妨碍别人、又不违犯法律的异类行为。

该段文字说明人们往往对异类所持的态度。我们可以将“蜂拥而上的党同伐异”用“排斥”(一个词)替代,“肆无忌惮的语言暴力”用“打压”(一个词)来替代,“正说明我们缺少起码的宽容心态”,摘录的关键词为“缺少宽容”。故而答案便是“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

有时,我们可以将整段的内容用短语和语句来概括,如2009年江苏卷第17题:“文章结尾说‘异类的存在不仅正常而且必需’,为什么?”

找到对应的文本信息源,我们可以将一段话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替代:宇宙万物间普遍存在异类现象,所以是正常的;异类的存在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所以是必需的。

三、 格式引导法

1. 下定义概括的格式:被定义项=种差+属概念。语法表现为,××(主语)是(“指、为、即”等)××(定语)××(宾语中心词)。

例如: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2009年高考江苏卷第3题)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

该题相当难,全省几十万考生中得满分者寥寥无几。但是,如果能有格式引导,得分会高一些。

很显然,这是个下定义题。该题难就难在语段没给出被定项的属概念,这属概念要根据前后语境的提示靠自己感悟想出来的,大部分学生能“意会”,难就难在不能准确地“言传”。“洼池”是个比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里的“洼池”就是能“吸引”水地方,是个比喻,这个比喻义根据文段的最后一句话是可以得出的,是“吸引人才的环境”,是“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此内容可作种差(定语部分)。“效应”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说的是连锁反应,但“效应”总不是“反应”呀,那是什么呢?整体把握后,是一种“状况”,是一种“现象”,是“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如果能准确地感悟出(想到)该词(“现象”),此题差不多就能得满分。答案:洼池效应指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可见,下定义式概括只有在下定义格式的引导下才能较好地概括。

2. 新闻语段概括的格式:按照“(时空)谁干什么(或怎么样)”格式来概括。例如:

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2009年山东卷)

《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

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

这里的“谁”应是“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怎么样”应是“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中日韩3国出资80%”,在此格式下,答案很快就出来了: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年底成立,中日韩出资最多。

3. 图文转换概括格式:栏目词语+表格具体内容的总趋势、总倾向。也就是说,首先要看清图表纲目、栏目、坐标轴的文字,这是读懂图表的关键,然后再看图表具体内容,应忽略小数字而抓大数字,忽略一些枝节而把握总的倾向、总的趋势。我们可以找出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2题看看,如果按此格式引导,概括起来就比较快,比较准确。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运用模型建构方法进行概念的有效教学

对于概念的学习,模型建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之一。下面以“动作电位”的概念教学为例加以说明。

1.模型建构

“动作电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真正理解。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内容呢?笔者认为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从其来源解决,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用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位点后(如图1),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何变化?”这个问题,建构动作电位产生模型。学生根据相关信息可以构建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产生模型。

2.模型分析

建构上图2中的模型后,教师再接着对该模型进行描述,分析a、b、c、d分别属于极化状态、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以及产生a、b、c、d的原因分别为K外流、Na内流、Na内流、K外流,从而让学生理解动作电位这个概念。

3.模型转换

通过模型建构和分析的过程,学生对“动作电位”这个概念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但还有部分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动作电位的起点是负值?为了解决学生心中的这个疑虑,让学生对动作电位有更深的理解,教学时可以将模型进行转换,比如,让学生思考,如果将图1中的两个接线柱连接的导线位置对调,图2会有何变化?

学生通过分析指针偏转方向与电位变化的关系可以得出如图3的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转换,能让学生明白静息电位实际上是测膜内的电位,所以静息电位为负电位。此外,教师可以继续让学生思考,如果将图1中的两个电极都接在膜外,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又将如何?学生通过思考,教师加以引导和分析,可以得出如图4的模型。

4.模型应用

一般而言,命题主要是命题者根据自己头脑中选择的一个理想化的生物学模型,再结合某些生物学事实,给出已知条件,并提出问题[1]。而解题过程就是还原生物模型的过程,学生若能正确建立生物模型,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从而极大地提高解题效率。这种思维模式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均有体现,本文不再一一举例。

综上所述,在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结合课本上各种模型进行讲解,有目的地进行模型构建分析、重建,以及尝试进行同一模型不同表达形式或不同模型间的转换,就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掌握通过模型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二、运用模型建构方法梳理知识间内在关系

在高考中,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所考查的试题往往综合性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高考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梳理,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将知识有效梳理,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呢?笔者通过课堂实践,认为围绕模型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理解重点知识,建立知识联系,完善知识网络。下面以概念模型为例加以说明,具体如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2]。例如,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复习时,我们可以建构如下概念模型。

上述概念模型以“细胞增殖”为核心概念,以辐射的方式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凋亡”、“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等内容有机组织在一起,以这个概念模型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同时将相关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对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三、运用模型建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例如,有关细胞增殖的题目有很多,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模式图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以减数分裂为例,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以用下面的这个模型表示。

有了上述模型,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的染色体数目、DNA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同源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和DNA的比值关系、生物的变异类型、孟德尔定律发生的时期、DNA复制的相关问题、异常配子的形成问题等。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4篇

如何精准地解答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类试题?

1. 借助文脉,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与关键位置,准确定位答题所在区域。

2. 坚持“上位概念”的概括方法。即要求把有关内容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如把对天空、山川、植被等的描写概括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把对建筑、道路、碑刻等的描写概括为对人文景观的描写等。概括,不是简单地罗列文段中某些主要词语,重复某段内容,而是要有所提升,使用较高层次的概念来概括。有时,文中就有这种概念,提取出来加以替换即可。

3. 备考训练中杜绝“只读不写,善于抄录而不总结概括”的现象。平时应认真刻苦训练组织语言、变换角度(或句式)、规范书写等能力。

【典例演示】2012年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荷叶》(原文略)中的17题“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这是一道需要考生分析概括要点的题型。解题思路展示如下:

首先是审题。关键在于审清题干语所在的位置。确定概括的范围,因为题干出现地方的前后,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而借助文脉,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与关键位置,是准确定位答题所在区域的法宝。

回归原文,题干语“‘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是出现在原文第四段段首句,通过文意分析,我们得知,文章第四段之前侧重写作者对残荷的欣赏与品味,此处笔锋一转,“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因此,概括的答题区域定位在文章的第四段之后,但不少考生遗漏了第五、六段也是喜欢的理由。如果细心一点的考生通过读第五段段首句“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第六段段首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便可以确定此两段也是答题区域,否则,答案要点肯定概括不全。

其次,在锁定答题区域之后,接下来便是准确地概括,概括时尤其要注意:①要点准确,②要点齐全,③主次分明,④切合要求,⑤语言简洁。

在概括“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时,坚持“上位概念”的概括方法非常重要。第四段内容,既写了新荷的特点“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也写了夏日荷塘中的“蜻蜓、豆娘、小青蛙、黑脊背的鱼等等”,这里就需要将“蜻蜓、豆娘、小青蛙、黑脊背的鱼等等”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水中的生物”,第一个要点就可以整合为“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无限,与水中生物相映成趣”。

同样:第五段概括要点为“夏日的荷叶是孩子的“玩伴”,为他们在水中的玩耍增加了乐趣”,应包含“玩耍”和“快乐”两层意思。

第六段概括要点为“夏日的荷叶有实用价值,不仅可食用,还可用来包裹食物”。实用价值包含吃(直接食用)和用(用来包东西)两个方面。

其中后两段的要点概括难度在于如何将生动形象的记叙、描写转换为简洁的语言概述。概括技巧是将具体形象的记叙、描写以抽象化。抽离出来的词语也应该是上一级层次概念的词语。这是解答概括题的关键之所在。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5篇

如何精准地解答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类试题?

1. 借助文脉,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与关键位置,准确定位答题所在区域。

2. 坚持“上位概念”的概括方法。即要求把有关内容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如把对天空、山川、植被等的描写概括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把对建筑、道路、碑刻等的描写概括为对人文景观的描写等。概括,不是简单地罗列文段中某些主要词语,重复某段内容,而是要有所提升,使用较高层次的概念来概括。有时,文中就有这种概念,提取出来加以替换即可。

3. 备考训练中杜绝“只读不写,善于抄录而不总结概括”的现象。平时应认真刻苦训练组织语言、变换角度(或句式)、规范书写等能力。

【典例演示】2012年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荷叶》(原文略)中的17题“结合文意,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这是一道需要考生分析概括要点的题型。解题思路展示如下:

首先是审题。关键在于审清题干语所在的位置。确定概括的范围,因为题干出现地方的前后,往往是答题要点所在的地方。而借助文脉,利用文中的关键语句与关键位置,是准确定位答题所在区域的法宝。

回归原文,题干语“‘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是出现在原文第四段段首句,通过文意分析,我们得知,文章第四段之前侧重写作者对残荷的欣赏与品味,此处笔锋一转,“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因此,概括的答题区域定位在文章的第四段之后,但不少考生遗漏了第五、六段也是喜欢的理由。如果细心一点的考生通过读第五段段首句“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第六段段首句“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便可以确定此两段也是答题区域,否则,答案要点肯定概括不全。

其次,在锁定答题区域之后,接下来便是准确地概括,概括时尤其要注意:①要点准确,②要点齐全,③主次分明,④切合要求,⑤语言简洁。

在概括“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时,坚持“上位概念”的概括方法非常重要。第四段内容,既写了新荷的特点“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也写了夏日荷塘中的“蜻蜓、豆娘、小青蛙、黑脊背的鱼等等”,这里就需要将“蜻蜓、豆娘、小青蛙、黑脊背的鱼等等”提升到它们的上一层次的概念“水中的生物”,第一个要点就可以整合为“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生机无限,与水中生物相映成趣”。

同样:第五段概括要点为“夏日的荷叶是孩子的“玩伴”,为他们在水中的玩耍增加了乐趣”,应包含“玩耍”和“快乐”两层意思。

第六段概括要点为“夏日的荷叶有实用价值,不仅可食用,还可用来包裹食物”。实用价值包含吃(直接食用)和用(用来包东西)两个方面。

其中后两段的要点概括难度在于如何将生动形象的记叙、描写转换为简洁的语言概述。概括技巧是将具体形象的记叙、描写以抽象化。抽离出来的词语也应该是上一级层次概念的词语。这是解答概括题的关键之所在。

【答题忠告】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如何解决“要点不全”的问题呢?在锁定主要答题区间后再“左思右想”,“上下求索”,总揽全局,从内容、思想、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抓核心语句,循主要线索,挖隐含信息。如何组织答案呢?要坚持“上位概念”的概括方法,以关键词语为核心组织答案。一般说来,答案所涉及的关键词语就在原文中,找到它们,以此为基础,再略加工一下,就近乎标准答案了。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6篇

“微波技术与天线”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专业基础课。学生对其前期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该课程的主讲老师,我一直希望通过自己对课程所涉及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来帮助学生完成从电路到电磁波的跨越,而这也是很多学生在刚刚触及该课程很难理解和掌握的。通过十多年该门课程的教学,我发现换位思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跨越这道门槛,拉近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才能从中感悟学生的需要,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换位思考”本身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1]。它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换位思考法”通常被人们运用在人际交往中[2],教育人们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时,应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益处也是很大的,老师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和学生情感沟通、相互了解、相互体谅、产生共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我这几年中的工作实践中,我认为换位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角度换位

“微波技术与天线”课程的传输线部分是课程的基础部分,一般教材会从最简单的“双导体”传输线开始推导电报方程。在最初的教学中,我也是按部就班一上来就推导传输线方程,得到解的通解形式,再通过不同边界条件得到方程的特解。但很多学生还习惯用电路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传输线问题,这就会导致很多概念理解不透彻。后来我通过课后答疑发现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理解在微波频段为什么要使用双导体传输线,对于微波传输线和低频导线的区别完全没有搞清楚,教学效果很差。课后,我对自己的讲法做了一些反思。假如我是一名学生,我如何去理解传输线的本质?微波和低频传输线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这才是他们刚接触传输线内容最需要解答的问题。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会时常提出一些反问和为什么,一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方面也提醒自己只有经常多问些为什么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效果。

2 心态换位

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或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教师为什么要教授这些知识,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教非学生之所需”,教学效果不明显或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去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教与学这两大主体能够“信息交流”,而“换位思考法”正是有利于这种“交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3]。科技的发展,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微波技术的新知识、新概念、新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对很多新东西也很好奇,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走在学术前沿,才能为人师。

3 角色换位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变式教学;习题课;内在本质

所谓变式教学,即为应用变式方法进行教学,常用的类型有过程性变式和概念性变式。而概念性变式即为应用非概念变式和概念变式揭开数学概念内涵的非本质属性和本质属性,辅助学生多角度理解和熟悉数学概念。所谓过程性变式即为应用变式揭示数学知识的初始发生、演变发展、最终成形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探索和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巩固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把常见的套式变换为新式,从模仿开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所以,变式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技能的重要方式,通过对诸多数学问题进行变式探索,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目的。下文当中,会探讨性分析常用的初中数学习题课的变式教学手段。

一、应用变式设问,训练学生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关键在于掌握概念内涵的本质属性。数学习题课时学生可以重新回顾概念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全部过程,利用变式设问来巩固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数学思维,辅助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总体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中点四边形”的内容时,针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的状况,可以预先设定如下的一系列“问题链”:(1)依次顺序连接任意四边形各个边的中点,最终形成的四边形是一个什么图形?(2)如果我们定义“依次顺序连接任意四边形各个边的中点所形成的四边形”为该四边形特有的“中点四边形”,请大家分别画出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梯形、正方形各自的中点四边形,观察各是什么类型的图形。(3)分别画出对角线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拥有的中点四边形,观察各是什么类型的图形。初中学生获得上述问题答案的难度不高,紧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新进行逆向提问。(4)若中点四边形分别为正方形、菱形、矩形,那么原始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有什么特征?教师可以利用上述诸多的概念性变式,辅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在搞清楚“中点四边形”外延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属性,有效提升学生归纳概括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提升其思维的准确度。

二、应用变位思考,训练学生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如果从多个角度去审视初中数学题,往往会获得诸多解题思路。学生可以利用类比联想、逆向思考、变用公式、数形结合等方式方法,实现一题多解。应用变位思考教授习题课的意义在于: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辅助学生更加深化地理解和消化数学知识,进一步改善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品质,如,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拓展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突破数学思维的定势等。

其中,数形结合和类比联想的变位思考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初始产生和演变发展的全部过程以及数学知识的外在应用价值,还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数学知识中包含的情感,将原来抽象而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辅助学生进一步实现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和迁移,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现实的情感共鸣,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体验度,熟悉数学知识的诸多有用性,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要想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精心引导学生进行数形结合等变位思考非常重要。

三、应用正误辨析,引导学生逐步构建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如果学生没有认识清楚数学概念的内在本质,不能够透彻全面地理解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会容易出现诸多差错。在数学习题课中,教师应用正误辨析方法,构建合理的数学“陷阱”,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错误和解决问题,训练其“质疑”能力,在处理诸多小错误的过程中逐渐学会透过表面现象掌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例题:已知有关于x的方程kx2+(2k-1)x+k-2=0,(1)若该方程存在实根,求出k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存在两实根分别是x1,x2并且x21+x22=3,求出k的值。

学生普遍使用的解法为:(1)直接通过已知的?驻≥0,得出结论 k≥-■。(2)通过x21+x22=(x1+x2)2-2x1x2=3,代入系数与根的关系式中,得出k=±1。

教师可以进一步设问:上述解答有没有错误?如果有,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且做出正确的解法。在这道数学题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这三个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细微差异,当该方程存在两实根为x1,x2时,其中的未知数应当包涵怎样的隐藏条件,通过这种“注意”和“领悟”的训练,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习惯。

在数学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概念性变式教学,构建错题错解,设置常见的认知冲突,可以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规律和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规避错误的能力,训练学生思维过程的批判能力。

四、应用命题变换,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创造性和深刻性

所谓命题变换,即为从一道基本的数学题目出发,将已知条件中的图形(包括形状及位置)或数量进行适当改变,使之形成一些新型的题目和不同的解题方法。简而言之,即是将原始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变换为另外一种数学表述,对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进行更新和深入探究,变换为一道函数和几何的综合题。数学题库浩似烟海,变化无穷,一题多变。

教师从一题多变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理解和掌握数学问题的核心,寻求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及其最终结果,掌握数学问题的演变发展规律,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训练,简而言之,即为思维的迁移和拓展。“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辅助学生构建更高层次的数学思维方法,进而理解数学问题的内在本质。应用命题变换教授数学习题课,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深刻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通常是由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用变式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学会质疑、敢于创新和探索,进而真正掌握数学本质的思想方法,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智能与潜能。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典型题例进行深入地拓展、引申,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长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利用类比联想、逆向思考、变用公式、数形结合等变位思考手段,变式设问,变化情境、互换条件和结论、简单模仿、变换条件等命题变换手段,训练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意识,总结归纳出同一类型题目的通用解题模式和方法,让学生更加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变换条件下题目的常见解法,训练学生探索、推理的思维能力。变式教学可以辅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题目内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的分析求解过程能够更加简洁而准确。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数学问题的内在本质属性进行变式教学,引导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查有梁,等.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陆立新.一题多解:启迪思维[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1(04):67-69.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8篇

知识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定义、公式.

2.知道速度的单位“米/秒”和“千米/秒”及换算关系.

3.变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从日常生活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来建立速度的概念,并思考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2.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于实践,并初步了解物理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规则.

情感目标: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机械运动"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三个问题使学生领会要比较运动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这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直尺速度的定义.在实验设计中,由学生自行提供三个玩具通过测量时间和路程计算速度,并给出了速度的公式.

教材用实际示例来建立学生一般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的观念,并给出了速度的单位,米/秒是国际主单位,而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平均速度的概念还是由实践建立的,因为实际的需求而产生的变速运动和其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公式没有作强调,仍沿用速度的公式,只是其符号的意义发生了变化.最后由想想议议来使学生知道一些物理量是比值物理量.

"机械运动"教法建议

速度的概念,应当从一个实际问题入手,为了能区别物体的运动快慢应当如何处理,可以分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教师总结两种方法.快慢用物理量速度表示,进而引出了速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用学生提供的玩具来实际测量速度,并给出了速度的公式.速度公式也可以由学生根据实验的结论得出.

速度的单位,应当联系实际,提供大量的图片,展示不同的物体运动的一般速度,建立速度的物理图景,并提供一些视频资料,展示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关于速度单位换算,应当在长度的换算的基础上,用同样的等量代换的方法明确两个单位的换算,并让学生记住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

平均速度,上一节内容是匀速直线运动,本节让学生思考实际情况,实际的运动都不是匀速的,但是我们需要作粗略的计算,所以引进了平均速度,最好让学生自行思考出这个思路.在此基础上用具体的例题来形成学生的解题规范.

教学设计示例

“速度和平均速度”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单元分析】

速度的概念,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正确的引出速度的概念,应当先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分析,熟悉到比较速度的意义进而用单位时间的路程表示速度.

速度的公式和单位,速度的单位是由时间、长度的单位合成的,是物理中第一次碰到的复合单位,速度的计算要认清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教学过程分析】

一.速度概念的引入

思考教材中提出的三个问题,从这三个问题中分析出比较速度的方法:用相同的时间,看运动的路程;运动相同的路程,看所用的时间.而比较不同的时间和路程的方法是用相同的时间衡量通过的路程.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生可以提供图片资料、视频资料,使学生熟悉到比较速度的必要性,也可以直接由学生想象速度比较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说清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是速度的物理意义,结合小学的知识,得出速度的概念,可以由学生总结概念.

二.实验:速度的计算

学生在课前就应当预备玩具小车,进行课本上的实验,把实验中的数据添入表格中,就得到了计算速度的公式.

本内容的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可能设计成使小车通过1米的路程,记录下所用的时间,进而比较小车的速度的大小,教师应当予以鼓励.

三.速度的单位

增加学生的感性熟悉,应当提供大量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比较和熟悉不同物体的速度,适当选取科技新闻,使学生联系实际和科技的学习,也可以用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建立自然界速度的物理图景和养成从信息中学习的习惯.

可以提供的资料有:步行的速度、游泳的速度、骑自行车的速度、汽车速度、列车速度、飞机速度、卫星速度、地球运动的速度等.

速度的单位可以用对比法学习,对比长度的单位换算和速度的单位换算,然后应当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进行换算.见副板书1.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由学生观察出特点:单位进行等量代换、单位用字母表示.

四.平均速度

可以提供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熟悉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而我们一般都是不要求很精确的情况下,做粗略研究用平均速度,例如列车从广州到北京的平均速度等.所以引入平均速度概念,平均速度的计算是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都是指平均速度(实际上指的是平均速率).

计算平均速度的例题,例题如副板书2

形成作题的规范步骤:已知列出已知条件,一般换算成求所需的单位,用字母表示;求列出所求的物理量;解的过程是公式、代入数值和单位、得结果;答结果的内容.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速度单位的资料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教师辅导参考】

1.可以在网上查找各国的速度的单位.

2.各个速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相同时期各地速度的单位.

【评价方法】

1.网上的资料可以列出学习记录.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数;错误认识认识:建议

依据相关的研究结果与评量报告,发现学生在学习小数知识方面表现的并不理想.小数的错误认识包括概念题和计算题部分的错误认识.因此,就依据这两部分进行探究.

一、小数概念上的错误认识

小数概念上的错误认识有:学生在读小数时,会将小数后的数字精读,如0.35读成零点三十五;在序列小数上遇进位时容易出错,如0.9后就0.10.在数线上读小数或标小数点时,会弄错两格之间的单位,如0.1与0.2分成十格时,不知两小格间代表的是0.01;且在小数与数线对应的理解的确有其困难;在度量衡单复名数的转换问题时,易放错小数点,如1公尺20公分转换到1.2公尺时,不能顺利的进行转换;在分数与小数的转换时,会将分母当整数、分子当小数或分子当整数、分母当小数,如5/8会当成5.8或8.5;在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有的认为小数点后的数字越多其值越大,也有的认为其值越小,如0.6会小于0.58等错误认识想法;有些学生会将整数的乘除概念用在小数上而产生“乘法使结果变大”和“除法使结果变小”的错误认识概念;也有不少学生缺乏小数稠密性的概念,许多学生尚不知小数与分数的稠密性,也就是不知数与数之间可以无限制的被分割;在小数的除法上会以“大的数”÷“小的数”来解题.而这些概念的错误认识亦是由整数与分数概念的误用而来的.

二、小数计算上的错误认识

小数计算主要是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生在小数计算上的错误认识概念类型有:在加减小数时,学生会以整数的加减经验类推,而将数字”向右对齐”来计算;也有的未对齐小数点或其结果未标示小数点;在乘除小数时,会放错基数的小数点或余数的小数点;也有些学生在求余数问题中常以四舍五入法求商;而在余数的除法中,常有学生会忽略余数的小数点,或是将余数的小数点对齐移位后的被除数小数点等错误认识的想法;六年级学生也许持有稳固的小数稠密性、位数、数线等概念性知识,但若涉及小数的加减乘除等复杂的程序性知识时,就会有学习困难产生,而这些错误认识概念是由于小数的程序性知识缺少小数概念性的知识的支持.同样的,因先前的一些小数的概念性知识的不足,而导致了学生解小数问题时,误用整数与分数的概念. 小数知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上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重点.但依据有关研究的部分发现,学生在小数概念或计算的学习上有多样性的错误认识,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错误认识提出以下建议,作为研究者后续在小数单元教学活动的设计依据并给予教师在教学的一个参考.

(一)可利用数线的无限制分割,加强小数稠密性的概念.因为0.1是由1十等分、0.01是由0.1十等分而来的;学生有以直尺画线的经验,且直尺又具有十等分的属性,因此由直尺进入数线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兴趣,亦可藉由操作数线使学生更加深印象,有助于小数知识的建构,因此研究者认为若是经由在数线上数字摆放的位置,也许可以促使学生反思,例如在比较小数大小时,可先让学生了解小数在数线上的大约位置,再利用位置去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在教学进行时,透过视觉与听觉的相辅相成,如教师可利用图卡的配对方式说出或让学生读出小数,并找出其相符的读法,以加强小数听说读写的能力,可澄清学生在小数读法的错误认识;或透过等分割的概念,去解释小数的十等分与整数的十倍不同的地方,以解释小数点后面的数值为什麼不能精读的原因.

(三)在教学时,可利用45/100=4/10加5/100也就是0.45=0.4加0.05的模式教导位数概念.亦可,强调多单位的概念,加强小数多单位概念的学习,同时亦可加强其位数概念;如0.45为4个0.1与5个0.01,而几个0.1或0.01就是其单位.另外可利用分数与小数两者的连结转换教导位数概念.例如,45/100首先用布题的方式让学生去思考这个分数,接着让学生试着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如,4/10 5/100或45/100甚至用450/1000)去表示这分数,最后教师引导45/100=4/10加5/100=0.4 0.05=6×0.1加5×0.01.同样的道理:在含有整数的小数中亦可用此种方式进行位数的教学,如,5.23=5加2/10加3/100.这种由分数到小数的转换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位数的教学;或许此方式不仅可以澄清其位数概念亦可对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有益位数概念的澄清,因为透过数字位置摆放的质疑辩证,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个数字所代表的位数为何,而有助于其概念的建立.

(四)至于教学方法上,可采用多样的方法,如利用计算器引导、藉由实际生活的情境引入小数的教学、具体物的操作到抽象物的表征教导小数的化聚与符号间的转换,且相关研究显示透过计算器或指示物的操作可促进学生在小数上的学习;如,进行序列小数教学时,可以利用计算器,透过0.1进行累加的活动去教0.9进位至1.0而0.99进位至1.00亦可如此,由视觉的表征让学生了解此概念,以避免0.9进位至0.10与0.99进位至0.100的错误认识;且透过指示物的操作可培养小数的化聚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冲. 小数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1(10):54.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加强 力学 解题 思维 训练

高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在重视力学概念、力学规律教学的同时,应把着力点放在力学解题的思维过程上,重点加强学生力学解题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联想图景,不断启动学生思维

力学习题的构成并不算复杂,有的力学习题给出一个物体,有的给出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物体;从物理整个过程来看,有的给出部分,有的给出全部。对此,我们在认真审视力学习题的基础上,要做好几个转换,在思考转换的过程中启动思维。

1.研究对象的实体向物理图景转换

作为物体而言,其运动形态是多样的:既有做匀速的,也有做加速的。在做力学习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形态进行积极的想象,积极发挥想象思维的作用,从而在脑海中浮现出清晰的图像。这些有趣的物理图景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进行迁移,情与景做到有效的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思维。

2.做好习题向生活常识的转换

所有的力学习题,我们在解题开始时应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代入运算时统一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解题结束后应根据常识,在思维上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3.物理过程向物体的状态转换

在力学范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速转动,此外还有非平衡状态。物体处于何种状态由所受的合力和合力矩决定。可以教育学生解力学习题时要在思维上对物理过程和物体所处状态加强了解,这样可以减少解题的盲目性,加强思维的针对性。

4.已知条件向解题目标转换

做好力学解题,要确定好目标,在解题过程中,要做好示意图,画出受力的方向,并做好受力分析。同时,还要做到既不能增加一个力,也不要漏下一个力。分析时,要注意物置、受力状态,运用物理的哪个规律、哪个公式去解决问题。在解力学习题时,思维上要充分运用条件,向解题目标转换。

二、强化几个意识,培养学生思维

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最本质的把握,物理概念有其科学性与严谨性的特点。同一物理概念对不同学识阶段有不同的理解界定要求。一些能力不够突出的学生在解力学习题时思维上存在混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强化几个意识,进一步理顺解题思路,培养思维能力。

1.强化物理概念的差别意识

比如速度与加速度二者仅一字之差,一些认知策略较差的学生往往在做题时,会把速度与加速度混淆,分不清楚,认为速度与加速度有时是一回事。在这里要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状态变化快慢是速度与加速度本质的区别。要通过对概念的认真学习与把握让学生明确:习题中的速度和速率、重量和质量等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区别不大,但它们的物理意义截然不同。学生树立界定意识可养成其良好的科学素质,有利于增强解题思维的自我调控。

2.增强物理概念的物质意识

每引入一个力学概念,应充分利用实验或学生生活积累的已有经验,把物理概念建立在充实的物质基础上,建立在习题中去领会,夯实物理概念的思维根基。

3.强化创造性思维意识

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要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要让学生尽量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来分析解决同一物理习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形式使学生从单一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通过习题解答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

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人类持久的过程,只要我们在做力学习题时,围绕着力学思维能力训练多动脑筋,勇于实践,我们就会在加强力学解题思维能力的训练上取得好的效果,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蒋丽艳.形式逻辑在中学物理教材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6.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1篇

例证1、以“角的概念的扩充”教学为例。

学生对角的概念早已熟悉。要对原有的概念进行更新和扩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是:

(1)更新和扩充的必要性在哪?这是情景导入的问题。学生会认为概念的更新是纯数学的需要,缺乏学习探究的兴趣。江苏教科书在本章的导语部分,利用点在圆周上的运动模型,做了三点铺垫:角的范围扩充的必要性,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中的基本量和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教师应结合这部分内容,通过钟表、车轮、雷达等旋转物体的演示,使学生领会角的概念扩充的实际必要性。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内容留有伏笔。

(2)概念更新后产生的问题是什么,新概念与原概念的关系怎样?这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

新概念在内涵上突出了角的形成的动态过程,增加了旋转方向与角的正负的对应关系。在外延上扩展了角集的范围。引导学生找出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既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也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这些内容的处理方法上有充分的选择空间。一般而言,通过引导学生对新旧的比较,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学效果较好。最不适宜的方法是教师的单项灌输,这样会使精华尽失,枯燥无味。

偶函数的概念学生是熟悉的。但是对条件“ 是偶函数”,学生就会存在疑惑:

“ 是偶函数”—— 函数 的图像关于 轴对称吗?条件转化成等式是 还是 ?教师对于学生疑惑的处理也很棘手,难以找到使学生容易接受的突破口。

解决问题的途径仍应该从概念的更新转化入手。选择对定理的再次解读作为突破口。

可以设计出以下的课堂教学片断。

定理: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轴对称。

教师设问:定理有没有规定函数的具体形式?

学生答:没有。

教师:函数 是偶函数吗?

学生:是。

教师:既然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轴对称,而函数 是偶函数,

那么函数 的图像是关于 轴对称的。(典型的三段论)

教师继续设问:函数 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函数 的图像?

学生答:将函数 的图像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扩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

函数 的图像,再将函数 的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像。

教师设问:经过以上的变换,原来的对称轴 =0变换到什么位置?

学生答:直线 =1.

教师设问:我们现在来讨论条件“ 是偶函数” 转化成等式

是 还是 ?哪位同学能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1)可以从对称轴为直线 =1入手考虑;(2)可以对两个等式取值检验;

(3)用模型 检验……

经过以上师生之间的问答和讨论,学生不但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

而且对于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函数图像之间的变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顺势提出这样的问题:

问题:若函数 为奇函数,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点__________对称.

使学生在讨论研究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更新型转化也包括对题目表达形式的转换,通过这种转换达到灵活选择解题路径的目的。

再举两例。

问题被转化为直线上的点到椭圆弧的最近距离。立知答案为 。

这是数与形之间的转化,即通常所说的数形结合思想。但是本题的教学价值不止于此,直线参数方程的形式是多样的,二次曲线或曲线弧的选择也是灵活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编拟一些同类题,以使学生加深对命题思路的理解。也可以配置几道其它几何背景的类似题,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在数形相互转化过程中,形式更新的灵活性。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工学 教学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17-01

前言

电工学课程是工科高职、高专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尤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在电工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对师范学院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师范学院的培养目标,在电工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活跃学生的思想,注重对学生兴趣、态度、方法和能力等的培养教育;虽然《电工基础》课程难学,是学生较普遍的反映,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该课程涉及面广、内容繁杂且实践性强、计算公式较多、概念、定律多且抽象,理解、记忆较难,习题灵活,解题复杂等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零乱、难以理解和掌握,这自然也就给教学设置了障碍。

一、《电工学》的特点与作用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呢?对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介绍与这门课程有关的学科发展史,如给学生讲述基尔霍夫的几个定律的同时,让他们了解这一位德国物理学家的简单历史以及为人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科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创新史。通过这方面的学习,既能使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创新过程,又可以启迪思维,使学生认识到学科理论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

《电工学》理论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既能有效地突破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电工学》课程体系及结构特点:一般来讲《电工学》主要由电路和电机两大部分组成。而电路又主要包括直流电阻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电机主要包括变压器和电动机。《电工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电路、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安全用电,电工测量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它具有概念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使学生尽快掌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篇文章就将《电工学》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二、《电工学》教学中的全新理念

1.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在《电工学》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往往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采用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例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把电位差(既电压)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选择的参考点不同,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而这一值,既可以是正值(以地面为参考点),也可以是负值(以屋顶为参考点),也可以为零(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2.合理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电工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对象是理工类专业学生,其内容必须与后续专业课相符合,其基本理论,以必要够用为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融入讲授法、讨论法、探索法、实验法等等。减少数理论证,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电子技术部分重点介绍电子器件的外部特性与功能及电子电路的定性分析与应用。而电子测量部分介绍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及实验,可以放到实际的测量中去讲解和应用。另外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应用”并不仅仅是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题,而是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在生产实践当中的应用如何。要不就会出现虽然学生在学校都学过电工学课,但就业以后,他们不会接日光灯电路、不会换保险丝、不会检查供电线路、不会检查电动机故障、看不懂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图等。这与素质教育对人才质量的要求相差甚大,首先就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历而造成了这种差异。在平时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课相联系起来。例如,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曲线时,只单纯介绍曲线的基本含义,而特性曲线有什么实际应用并不介绍,这种从概念到概念的灌输,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感到抽象和无用。只有注意了知识与工程应用的密切联系,在介绍曲线的基本概念后,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二极管特性曲线可由晶体管图示仪来测量获得,利用特性曲线可以观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检测性能的优劣,从中学生体会特性曲线的作用和应用。教学中还应注意通过“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单元电路的功能和应用。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3.联系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电工学》的教学中,除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外,还应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充分强调对实际的指导意义以及思考分析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在分析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例如:应用等效化简方法分析含源线形电路。如图(a)所示电路,试用等效化简电路的方法,求5Ω电阻元件支路的电流I和电压U?

学生可以根据等效化简解题的四个步骤进行求解:

(1)分离;本题是含有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线形电阻电路,要求应用等效化简的方法,求5Ω电阻支路的电流和电压。分析时将代求支路固定不动,其余部分按“由远而进”逐步进行等效化简,最后成为单回路等效电路。

(2)等效;等效化简必须逐步进行,每一步变换后应做出等效电路图。等效化简是根据串、并联得出一个等效电阻;电压源串联和电流源并联得出等效电压源和等效电流源,且两个等效源都按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变换的规律来进行。在两类电流等效变换中,正确地确定变换后电源的参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即变换后电流源的参考方向应与原电压源的方向一致;反之,变换后电压源电压的参考方向,应该是其电压升高的方向,与原电流源参考方向一致。

(3)组合;本题中在等效变换时,与10V电压源并联6Ω应拆除,与2A电流源串联的3Ω电阻元件应置零。

(4)求解;最后,按化简后的单回路等效电路,依KVL和元件VAR就可以方便地计算出待求支路的电流I和电压U。

但实际上学生首先要想到的是10V电压源旁并联的6欧姆电阻应将怎样处理?以及2A电流源旁串联的3欧姆电阻又将怎样处理?有的学生感到茫然,有的学生就根本无法入手,其实这个可用动态抽象的电路去想象——问题的解决应该想到理想状态下的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特性,因为在理想状态下我们可以把6欧姆拆掉与3欧姆置零,如果这两个电阻解决掉了,下面的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将图(a)中6Ω电阻拆除和将3Ω电阻置零,得出如图(b)所示等效电路;又将图(b)中10V电压源模型支路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模型支路等效变换为电流源支路,得出如图(c)所示等效电路;再将图(c)中两串联电压源合并为一3A电压源,得出如图(d)所示等效电路;又将3A电流源模型支路等效为6V电压源模型支路,得出如图(e)说示等效电路;再将图(e)中两串联电压源合并为一10V电压源,得出如图(f)所示等效电路;又将图(f)中10V电压源模型等效变化为5A电流源模型,得出如图(g)中两并联的2Ω电阻元件合并为一个1Ω电阻元件,最后将5A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为5V电压源模型,得出如图(h)中1Ω与4Ω串联电阻合并为一个5Ω电阻元件,得出最简单的单回路等效电路如图(i)所示。

从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有所用。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中有些概念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如果按部就班地顺着章节讲述,会造成内容前后脱节,让学生抓不住要领。如果打破章节顺序,把类似的概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集中讲解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电磁与电磁感应”教学时,左、右手定则和右手螺旋定则均不在同一节,而且这几个定则都是在介绍其它概念时配合应用的,比较分散,提法又很相近,致使很多学生经常混淆这三个定则的用法。如果采用类比区别、集中教学的方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把这三个定则同时列出,并区分它们的适用场合,即右手螺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左手定则用于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而右手定则用于判断导线切割磁力线后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其次,再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具体地分析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代表什么,食指的方向代表什么,手心手背又有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学生对三个定则的概念和运用场合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三、结束语

在《电工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就能使这门专业课生动、富有吸引力,使更多的学生喜欢它。

参考文献:

[1]秦曾煌.电工学简明教程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建新,张威虎.电工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浅探[J];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04期

[3]罗建学.关于电工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996年04期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转变思路;教学创新

高中数学系统性和逻辑性较强,针对新教程“自主、创新、探究”的要求,教师应当注重自身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创新以获得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多地从学生自身考虑,开展以人为本的教学;充分转换思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转换角色,创新教学模式,构建高中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 思路换位,创新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中概念、定义是数学学习的基础,而在不断深刻、灵活的教学实践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成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当进行思路换位,创新教学观念,在深刻揭示定义中数学本质属性及数学定律,扎实数学基础的同时,提高数学基础理念.

数学知识是十分精湛、奥妙的,短短几个字就能全面概括数学的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下面结合课堂实践,介绍有效的课堂教学创新. 例如:平面几何 “圆”的学习中,数学知识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实践模型,但我们也可以思路换位,创新教学新观念,从生活原型中揭示事物原型,渗透数学定义. 首先,让学生找出教室中圆的模型,比如屋顶嵌入式圆形灯、水杯口型、窗台花盆底座、笔筒等,这些物品标准地讲是圆环. 那么设想圆面呢?设想圆形湖面、广场喷泉水池等,接着指出,圆的本质属性:圆是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同时指出圆是一种几何图形,圆的概念也是圆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属性,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 数学概念是人脑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形式,从事物产生的背景出发,转换思路,从原型中发现数学知识、定理,打破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使数学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主要是更加有效化.

以上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事物,换一个思路去思考问题,使抽象的定义、定律在课堂中以更容易的方式进行传授,通过实现创新教学理念,重视概念教学,挖掘事物本质,利于学生理解概念.

[?] 互动情节,标新和谐教学

整合教材内容,转变思路,从层次教学,创设背景、情节的教学新方式上,提升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所需,优化教学环境,师生共同探索、交流,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根据多年的实践得出,构筑和谐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更好地学习知识. 作为高中教师,首先应当整合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提问方式、作业布置等,由浅入深地传授知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是一种心境创新;其次,利用创设情节,把教材中的定理教学,转化为一种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数学定理. 如“勾股定理”学习中,如何更好地理解,任何一个平面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 预先让学生准备四个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是c,让学生自由拼接,观察他们可以拼接成什么图形,然后指出其中一名同学拼接的图形,四个三角形的斜边相对,组成以a+b为边的正方形,如图1所示,得到S=(a+b)2=c2+4×ab,即a2+b2=c2. 这是比较常规的解法,还有很多种解法,教师可以多准备些卡片,进行不同的组合,以备证明,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教师和学生充分配合,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实时地进行指导,引出科学的定义,并指导他们解题的思路,在创新的教学环境下,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 角色转变,知识有效传递

转换思路,打破传统的一支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新角色,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灵动课堂,活跃气氛,促使知识有效传递,另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容量最大化、信息最大化.

充分利用现代工具,转换思路,以更加丰富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等比数列”学习中,笔者使用幻灯片播放的方式,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故事,在引入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预先设计的一段故事情节:一个国王要奖赏一个发明家,国王打算给他一袋大米作为奖励,但是这位发明家却提出让国王往他的棋盘里放大米的形式进行奖赏,一共是64个位子,第1个棋格放一粒,第2个放五个,以此类推,后面是前面的五倍. 国王略加思索,然后同意了,那结果呢?第64个位子应该放多少呢?学生都好奇地想知道,结果是谁赢了呢?最后在图画上显示棋盘中大米的数量,第64位子上是563粒大米,那么这一个棋盘又是多少呢?于是在画面上显示,同时出现故事中国王奖赏的小袋大米,经过对比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发明家这么计算的大米数量远比一袋大米多,如此生动的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时,笔者引出了等比数列的教学,这种后项比前项,等于固定值的数列就是等比数列,后面位子的大米永远是前项的五倍.

以上生动的教学内容方式,打破了过去死板的教学模式,利用新科技活跃课堂,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转变思路,灵动课堂,实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 转变思维,发展教学应用力

高中数学,神奇奥妙,对于一道数学题学生可以尽情畅想思路,转变思维,实现一题多种解法,灵活掌握并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教师教学的应用力,创新教学课堂.

高中数学中,教师需要努力创新教学,打破一成不变的思路,拓展思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以达到灵活思路,发展教学应用力的作用. 在“算法初步”的学习中,举例说明:工厂现需要加工800个零件,工人甲如果单独完成需要20天,工人乙需要25天,工人丙则需要16天,如果甲、乙、丙合作呢,最短需要几天?常规解法是:先算出每人每天的完成量,然后用总量800去除以三人的单位量之和,即800÷++=6.6天,那么实际中应该是7天.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思维,用一种新的解法来启发学习学习. 假设零件总数是“1”,那么甲、乙、丙每日工作量分别为,,,这时发现,1÷++=6.6,实际工作中应取7天. 可见,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这种方法明显更简单,而且两种解法思路完全不同. 学生在做题时,只要多加思考,就会发现很多种解题方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多引导学生转换思路,灵活思维,就会有效地提高教学应用力.

[?] 思路分层,全面提升教学空间

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变思路,分层教学,教师应以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先,制定不同层面的教学,加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均衡教学质量,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全面提升教学空间.

基于基础知识的扎实,教师充分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转变思路,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做完题后,进行知识的共享,取长补短,以此来提高教学空间. 例如,在“圆和椭圆”定义学习时,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首先,引导学生在教具上固定一点以不同的线段进行画圆,会发现这个长度决定圆的大小,此线段就是圆的半径;然后引导学生以固定两点不动,做圆周运动,发现每一位学生画的椭圆都不一样,思路活跃的学生会回答,两点间的距离越近则椭圆越圆,两点的距离越远则椭圆越扁. 这时笔者把已知条件进行假设写在黑板上,固定两点a,b的距离是2c,椭圆上任取一点p,则pa,pb之和是2a,提问:2a,2c它们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举手回答. 回答全面且正确的学生很少,此时笔者进行总结发言:当2a>2c时,画出的是椭圆;当2a=2c时,是一条线段且以a,b为端点的线段;当c=0时,为圆;当2a

以上方法,转变思路,从基本定义入手,层次深入解析,实现发展创新教学方式,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全面提升了教学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十分有效.

[?] 探究思考,拓展教学容量

新课程下,转变思路,让学生深入学习教材的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问题,旨在创新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发掘问题,解决问题,拓展教学容量.

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在掌握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灵活应用,探究思考,拓展知识. 例如,在“函数”应用与图象学习中,函数y=3x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指导学生画出函数图象,可以采用取点的方式得到,然后转换思路,探究思考,提问如果y是自变量,x是因变量,结果如何呢?可以得到对数函数,并指导学生同样画出图象,一个是指数函数,一个是对数函数,两者关系是什么?随着y=3x和两个函数的学习,发现x是y的函数,且图象上看出,它们关于y=x对称,可见这个两个函数是一对反函数,且反函数的图象关于y=x对称.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向量;建议

早在19世纪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就已经对向量进行了深入研究,但直至20世纪,向量才被运用到数学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向量正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重点,被纳入高中教学体系.有效利用向量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向量将数和形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数形结合的特点.它既可以表示物体的长度、面积等,也能够反映物体的位置.此外,向量还可以将一些抽象问题具体化,转换为更为直观的模型,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向量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向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1.向量在不等式证明中的应用

高中阶段,不等式证明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若我们合理运用向量知识对不等式进行适当变形,就会简化做题过程.例如:不等式(a2+b2)(c2+d2) ≥(ac+bd)2, c≠0,d≠0.证明:当且仅当a/c=b/d时,不等式等号成立.细致观察此类不等式就不难发现,括号中的部分与向量的数量积类似.所以,我们可以设向量Q=(a,b),P=(c,d).根据数量积定义,当两向量平行时等号成立,由平行向量的特点不难得出等式:ad-bc=0.转换一下就可以得出题中所要的证明结果a/c=b/d.可见,在进行不等式证明时,适当的运用向量知识,将数字转换为向量,就能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进而简化解题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向量解决不等式问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应认真观察不等式的特点,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然后运用向量逐步解答.

2.向量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必考内容,同时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些三角函数问题与向量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做到有效解题.例如,在三角形ABC中,若cosA+cosB-cos(A+B)=3[]2,求角A,B的度数.诚然化简式子求解比较困难.换个角度看,首先,我们可以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将这个等式变换为(1-cosB)cosA+sinAsinB=3/2-cosB.显然,变换后得到的等式左边可以看成以下向量的数量积.设向量Q=(cosA,sinA);P=(1-cosB,sinB).利用数量积运算并结合数量积定义、性质加以分析就可以得到cosB=1/2.得出角B为600.代入原式即可得到A的度数.通过以上例证可以看到,在三角函数的解答中引入向量,可以使三角函数的关系更加具体,并简化变形步骤,加快解题速度.

3.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在平面几何解题中同样可以引入向量,可拓展并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三角形ABC的顶点坐标为A(2,0),B(-3,1),C(0,-2),若D,E,F分别为线段AB,AC,BC的中点,求解直线DE,EF,DF的方程.可以设D坐标(-0.5,0.5),E坐标(1,-1),F坐标(-1.5,-0.5).G(x,y)为直线BC上的点,运用BC与BG的平行关系就能够求解关于直线BC的方程.在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位置关系、线段长度问题等经常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求解.可见,在平面几何中巧妙运用向量及其坐标,可以轻松解决相关几何问题.

二、高中数学向量教学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向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广泛,学生在解答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等问题时,若能合理运用向量就可以优化和简化做题步骤,从而提高做题效率.但目前,仍有大部分学生无法灵活运用向量,这说明在向量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解决,因此,本文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关注向量的语言教学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情意的重要符号,对人们的沟通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数学语言则属于特殊的形式化符号,将人们的数学思维具体化,使抽象的思维形式以可见的形式展示出来.整体来看,数学语言主要包括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作为一门实用性课程,数学往往将现实问题理论化、抽象化,然后在参照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形成特定的数学语言,根据基本数学原理和公式加以解决.向量则是数与形的结合.因此,若要加强学生对向量的理解和认识,就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并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向量语言是向量教学的基础,并贯穿始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白学生对向量语言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初始阶段,学生对向量认识不够深入,所以不能要求学生立马准确的完成向量语言的转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向量语言的具体内容进行模仿、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循序渐进的掌握向量语言.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积累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规范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本人首先要准确掌握向量的定义、概念和定理,并不断地精炼和规范自己的表述.其次,为了增加学生对向量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搜集、整理一些关于向量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分析向量语言,并在具体的题目中加以检验和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会运用、会表述、会翻译向量的这三种语言,并准确掌握其定理、概念和定义,明确使用向量的条件.在准确、熟练掌握向量语言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向量的工具性作用.

2.强化向量概念教学

首先,要运用数学模型和实际例子引出向量概念.其实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位移、力、速度等有方向和大小的矢量,这就为向量概念学习提供了基础.因此,在高中向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措施,将学生已经掌握的这些知识与向量概念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相关的物理模型对向量概念产生感性认知.进而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认识向量概念的本质.“位移”不仅是物理学概念,还是重要的几何研究对象,在高中几何教学中常用位移明确两点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向量教学中可以用位移作为了解向量概念的重要物理模型.同时,物理学中常见的拉力、压力和浮力等都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列举物理学中关于力的例子,进而启发学生探究向量概念与矢量概念的关系,从而自然过渡到向量概念的讲解中.

其次,还可以通过类比方法学习向量的概念.教师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路程、时间、速度、功、加速度是不是向量.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进行多方位比较,在比较中了解向量概念的相关知识.当然,除了这些课本教材中的例子,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以及“大小、方向都有”的量,并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发现,这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在向量学习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形象的例子,加深学生对向量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再次,要充分调动原有知识学习向量概念.在必修四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平面向量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的关系,进而掌握空间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的推广是二维到三维的扩充,例如在坐标系中,平面向量研究的对象范围是(x,y),空间向量所属范围则是(x,y,z).因此,在学习空间向量的概念时,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关于平面向量坐标的印象,所以很容易就能想到空间向量坐标也是由有序实数组成的.同时,空间向量数量积概念和基本定理概念,及其坐标都能够在平面向量的基础上取得.总之,概念的部分意义往往已经被属概念的定义揭示了,因此,教师在讲解新概念时,要紧紧围绕种概念的本质,将新的概念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这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同化过程.向量概念是学生学习向量的基础,同时,向量又是学生学习几何、代数的有效工具.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关注向量概念的讲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向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习题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向量知识的混乱.

3.提倡向量的探究性教学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材也做了相应调整.例如,关于平面向量的教学安排了五个章节,并设置了十个探究性问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仍有部分教师未能完全适应这种探究式教学,对教材中的探究性问题不予理睬,很少留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探讨、思辨.这主要是因为高中数学课程紧张,而课堂容量有限,许多教师担心探究性问题耽误时间,无法令其完成教学任务.但若真正掌握了探究性学习的要义,就能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当然,探究性学习要注意方式的多样化.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向量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难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增添学生的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与物理学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设置相关的向量探究问题,加强学科融合,增强学生知识的系统性.

4.在向量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首先,向量教学中可以渗透平移转换的数学思想,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可以简化复杂的函数解析式,还可以明确几何图形中的一些隐藏关系.例如,在引入空间向量这一概念时可以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平移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将图形剪下来,并在空间中多角度平移,进而引导学生根据平移的轨迹思考空间向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大小不同的向量模型,以及有刻度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让不同的向量在坐标系内平移,然后让学生根据观察、分析结果,得出(x,y,z)表示向量a的结论.其次,还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因为向量本身就具有几何与代数的双重特性,因此,在向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数形信息,由数思形,以形助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还可以运用化归转化的思想.在向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这种数学思想,以便准确、迅速的解答题目.例如,关于向量的平行问题、夹角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对应的向量坐标运算.三角形形状的判定,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思想,将其转化为判断向量数量积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顾云良.例说以球的内切和外切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J].中学数学月刊,2004.

[2]严东来.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综合问题常见类型与处理方法 [J].数学教学通讯,2005.

[3]汪晓华,朱青锋.关于平面向量教学的几点构想与尝试 [J] 数学通报,2001.

[4]陈继理,江建国.“生”动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J].中国数学教育,2012.

换位思考的概念范文第15篇

一、把变式教学融入数学概念中

把变式教学融入数学基本概念中是数学变式教学的创新之举,具体要求学生和教师掌握概念的引入、深化以及巩固变式。在概念的引入变式中,教师需要把抽象知识和客观实际相结合,把数学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之后再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得以提升,主观创造性更为明显。数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间接的展示数学知识,隐藏正确的理论结果,只给出线索让学生会主动探究。当然,最主要的是要赋予学生权利、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寻求真理,在相对具体的概念中了解变式教学的含义。同时,教师还需要落实“摸着石头过河”的原则,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不怕失败,在探索和失败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引入变式侧重研究经验和概念的关系,并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主要内容。而在深化变式中更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知识,化浅层理解为深层理解,真正掌握概念的本质。

例如,数学例题:“以十进制作为前提,假设一个至少有两位数字的正整数除了最左边的数字外,其余各个数字都小于其左边的数字时,称它为递降正整数,所有这样的递降正整数的个数为()A.1002 B.1013 C.1005 D.1012”在这道例题中涉及分类记述原理知识和正整数以及十进制的概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以及正整数和十进制的概念,结合具体题型加深学生对这一原理及概念的认识,纠正学生只背诵概念而不深入了解其内容的错误思想。

在巩固变式中,教师需要强化学生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铺垫。

二、把变式教学融入数学命题中

数学命题主要涉及了数学定理和公式,为了充分发挥变式教学的作用,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数学命题中挖掘具体的定理和公式,并从中观察是哪个公式或者定理的变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看问题,并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全方位地掌握课本上的定理与公式。从而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严谨科学的思考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思考回答题目要求,提高成绩。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命题大部分也是在生活中诞生的。作为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数学命题时需要把涉及的内容还原到客观实际中,让学生透过卷面上的表述看到探求其本质意义。或者直接变式题目,让学生在尊重原有知识结构观念的前提下出发,探究生活中的数学,寻求生活和数学命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数学命题中所考察的定理和公式。而学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探究数学命题的多证变式,用质疑的态度建立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比较不同方法,变换观察角度,让学生在自己提出定理和公式之后用质疑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之后。认真观察和思考公式内容,从探究和思考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定理、公式的变形变式与以上两种不同,它侧重探求定理、公式的变形和推广形式,并用之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从这个定理中得出了三个推论“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这三个推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总公式的变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练的应用这些变形的公式,透过现象看到公式的本质,在运用时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培养学生快速解题的能力。

三、把变式教学融入数学语言中

在数学语言中实现变式教学主要指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的转换。有的数学问题需要借助符号语言,而有的数学问题则需要借助图形语言,这要因题而异。

教师在描述这一定理时正是文字语言的体现。而为了充分发挥图形语言的作用,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直尺画出两条平行直线,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其中的内错角,这样抽象的数学定理转换为具体的图形,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定理,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率。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