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型市政工程 交通影响区域 交通组织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大型市政工程的施工影响区域内路网交通流的重新分布,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措施的主要目标就是是通过道路时空资源的重新分配,使车辆在整个研究区域的路网上有序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路资源,并使车辆运行时间最短,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施工所造成的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影响。因此,交通方案的制定必须从区域路网着手,充分协调交通与施工的关系。以上述问题及目标为导向,宏观与微观交通组织措施相结合,从工点、区域与路网三个层面,提出施工期交通组织三级调控体系,并结合大型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有针对性的分类分析了相关交通组织措施,为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制定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2.施工期交通组织原则特点

根据交通组织的一般原则,结合大型市政工程施工路段特殊情况,总结出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原则的几个特点:

(l)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系统的思想,全局的考虑,保证路网上车辆的运行;

(2)施工作业路段交通管制要结合市政工程施工作业的特点、时间和周期、交通量、经济效益等因素,施工路段内交通标志的设置必须合理、前后统一,起到引导车流平稳变化的作用;

(3)施工交通组织方案确定后,尽量避免经常性的和大幅度的几何性的调整,如车道变窄、弃用车道、主要道路渐变等;

(4)当工程结束后,应及时拆除所有的交通控制设施,当施工作业出现短期停止作业时,必须及时拆除和更新不合适的交通控制设施;

(5)施工预告路段必须在下游施工作业路段所有的设施撤离后才能撤除,以确保交通安全;

(6)施工路段周边路段需要作相应的交通分流措施,疏导因施工引起的交通压力。

3.施工区交通组织措施分析

3.1大型市政工程施工区交通组织原则

(l)安全原则。在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实际占用道路的类型、道路状况、环

境状况、施工作业区状况等,进行道路施工区交通路线的优化设计与安全维护设施的合理摆放设计,保障交通参与人员的安全。

(2)便民原则。在进行道路施工时,要尽可能地为居民的出行提供必要的行驶路线,尽

量避免绕行线路,尤其是对行人、骑自行车者等交通弱势群体。同时适当考虑残障人员的出行需求。

(3)分离原则。占用道路施工时,要进行施工作业区与交通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以及

行人等的分离,维持施工区良好秩序,以保障施工人员与行人、骑自行车者和驾驶人的安全。

(4)连续性、一致性原则。施工区路线的选择要尽量与施工之前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与一致性,施工前道路的一些特征标志在不违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避免加重驾驶人经过此地时获取信息量的负荷,导致其手忙脚乱而造成事故。

3.2施工区人员交通组织措施

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干线交通功能的需要,加之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在开放交通的环境中进行的施工项目和夜间施工项目越来越多,这也大大增加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因此为确保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区的安全,首先需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施工人员应穿着具有高度识认性的服装。在施工作业前,要着重对施工人员进行在靠近车辆的情况下如何工作的训练,提高其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针对大型的施工作业区的不止须提前进行规划,考虑各种可能的活动需要以及可能发生的干扰,并且还需要进行方案的必选和优化。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交通组织措施:

(l)施工作业区的边缘必须利用锥形桶等设施进行明确的标识,并且要明显地勾勒出交通线路,以保证施工车辆与人员的安全进出。

(2)悬空与地下设施必须进行定位并且加以标识,以防止对车辆与人员构成危险。

(3)速度控制。施工区严格遵守速度限制是保护施工人员以及社会车辆的重要安全措施。比如,确定施工区所需要的适当的速度限制标准,必要时可调低原来道路的限速值;另外可设置临时的雷达测速装置,同时加强执法,以控制车速。

(4)隔离措施。根据交通流的流量和速度、施工人员与车流的距离、施工区的线形、施

工的类型与持续时间、以及施工区是否有障碍物等因素,决定是否采用将施工作业区与交通流完全分隔的措施。实施完全分隔可利用临时的隔离栅、后部设置标志牌的卡车或其他类似设施。

(5)其他措施。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其他措施包括:扰动带、闯入警告设施、视频监控设施、可变信息板等,应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风险程度选择使用。

3.2施工区行人交通组织措施

行人的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城市的施工区,由于行人已经习惯了他们日常行走的街道,因此可能会忽略道路施工中明显增多的安全隐患。据统计,17%的施工区交通事故死亡人员多为行人。施工车辆没有预告,突然性的出现常常是危及行人安全的因素。其他施工器材的运行,也对行人有潜在威胁。为了确保行人安全,可采用如下交通组织措施:

(l)在施工区前方设置临时标志,引导行人改变通常的过街路线,甚至绕行。在施工区主动型的安全措施中,对行人而言,第一规则是/使行人避开施工区域。

(2)建立系统的标志、信息板、警告标识、标线,以完整的信息为行人提供安全指导。同时,要求施工人员承担为行人提供交通咨询,并规劝其不安全行为的义务。

(3)在施工车辆行进线路的前方,以及作业机械的前方设置警告标志,提醒行人有可能出现的车辆或者障碍。

(4)尽量保持人行步道的通畅与良好的隔离。如果需要阻断人性步道,必须提前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并提供绕行信息。

(5)必要时应画出标线,以指引行人通道的轮廓。

3.3施工区车辆交通组织措施

车辆在通过施工区时,即使在没有任何实现障碍的情况下,也会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或者在穿行过程中非常缓慢,大幅度降低运行效率,为安全付出过高的代价。此外,行经施工区的车辆经常在避让与其他车辆的碰撞过程中,又发生了与隔离设施、交通标志、施工车辆与器材,或者与施工人员及其他行人碰撞的事故。统计表明,1998年至2002年,美国的施工区共有4400人死亡,其中85%是行经此地的驾驶员或行人;在施工区的交通事故中,社会车辆驾驶员的致死率最高,并且,多数死亡事故发生在限速高于80加/h的道路上。在施工区交通事故中,追尾碰撞比例最高,这是由于前车突然减速或停车而造成的。为确保施工区行经车辆的安全,可采取以下措施:

(l)增强施工区的警告标志,这可以保持驾驶员的警觉。通过交通电台等手段宣传通过施工区的安全驾驶行为,保持正常的行驶路径。

(2)通过辅助的,临时的信息板,通行驾驶员在夜间正确使用夜灯,并注意前车的刹车灯。

(3)设置提前预警、并且多次提醒的交通标志,及时告知驾驶员并入正确的行车道,并使其对车道封闭的方位有正确的把握。

(4)提示驾驶员是适当增大车距。

(5)在施工区严格执行速度限制,国外建议对施工区的超速行为实行双倍罚款。

(6)增加临时信息板,提醒驾驶员,施工人员可能就在紧邻其车辆的地方。

(7)驾驶员自身应当遵守施工区的换车道规则,只有在确认交通流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才变化车道。

(8)可采用的交通标志包括:前方施工标志,双向行驶标志、绕路提示、施工区结束标志、行车道变窄标志等。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协调管理

Abstract: due to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general within the city limits for construction, often have period and a greater influence, tight, design range, is difficult to coordinate more features, the project's influence than gener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ore big, so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aking an example countermeasures study, fusion human, technolog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o on various factors are analyzed, and a more effective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method.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Coordinat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市政工程项目的影响比一般的工程建设更大,因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也就可能对项目管理带来更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进行管理,保证项目的管理程序和步骤都能够切合工程自身的特点。

一、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及要点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为重点,依据现行市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实施市政工程全程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市政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流水施工组织、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市政工程竣工验收等。工程施工组织必须能够融合人力、技术、设计、资金、信息、设备、施工、验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二、实例分析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

以某市政道路施工为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必须在施工前编制;②必须有上一级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填写审批表,有变更时要及时办理变更审批;③施工组织设计应组织科学,技术先进,费用经济。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包含的要素有:①工程概况应明确工期要求和参建单位。②施工平面布置图,应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性。③施工部署和管理体系;施工部署包括:施工阶段的区划安排、进度计划、工、料、机、运计划;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负责人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等岗位职责、工作程序等。④质量目标设计:在多个专业工程综合进行时,工程质量常常会相互干扰因而设计质量总目标和分项目标时,必须严密考虑工程的顺序和相应的技术措施。⑤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还应包括季节性措施、四新技术措施以及所应采取的相应方法与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内容。⑥安全、文明施工、环保节能降耗措施以及辅助、配套的施工措施。

三、市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针对雨季施工及各类不同的市政工程施工的要求,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而以本项目的市政道路施工为例,就涉及《雨季施工方案》、《房屋爆破拆除方案》、《高空作业施工方案》、《地下暗挖施工方案》及《交通导行方案》等等。

专项施工方案编写的要点有:①充分分析工程规模、特点及设计意图,抓住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工程施工的主要矛盾,作为编制专项方案依据;②进行必要的专项设计与计算验算,对于模板支架、基坑支护、降水、施工便桥、构筑物推进、沉井、软基处理、预应力张拉、大型构件吊装、混凝土浇筑、设备安装等分项工程,应按规范标准进行结构稳定性、强度等内容的核算;③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选,对于关键环节应详细分析、论证,确定工艺操作方法,材料要求,技术质量控制指标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考虑季节施工的影响,制定冬雨季施工措施;④对工程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和分级,实行危险源分级管理,针对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⑤制定工程的变形监测控制、支护监测控制措施,确保施工安全;⑥制定工程试验检验方法和计划;⑦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专项施工方案一般由施工单位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任后实施。而对于一些深基坑工程、暗挖工程、3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深水作业、土方爆破等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则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专家组应不少于5人,根据专家组的书面结论审查报告,施工企业进行完善,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实施。

四、市政工程协调工作要点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涉及到交通导行、雨季疏导、平面布置调配等难点,随着工程施工进展的不同,与各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也有不同,下面就主要从这几个方案入手进行案例分析:

1、交通导行方案

市政工程施工期间交通导行方案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②保证交通流量、高峰期的需要;③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

在工程施工时,除了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施工批准外,考虑在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减到最小,因此,除交通部门的法令外,现场也必须采用得力的安全保障措施:①施工现场必须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②统一设置各种交通标志路障、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③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④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

2、雨季施工措施

除一般的工程雨季施工措施外,市政工程施工还要补充增加一下手段:①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②施工现场应准备好防雨设施和材料;③对于焊接和土方回填等工序,应制定重点工序作业措施;④配合交通疏导,应增加雨天交通疏导措施。

3、平面布置调配

如工程拆迁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在确定施工过程、机械台班数和劳动量、主要工种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施工机械、辅材、主材、构件、加工品等需用计划方面必须跟踪检查,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必须建在现场勘查和信息惧、分析研究基础上,特别是合理布置现场运输通道,做好交通疏导,把对社会交通、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因素来设计安排;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区域,布置好仓库和材料、构件堆放位置,设置好临时给水、排水、用电管线,动态进行调整。

五、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难点,在制定组织设计方案时必须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设计规避。

1、施工监理力度不够、职权受限,不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监理不仅仅是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理,还要对工程的进度计划、人员设备配备情况、工程款的拨付进度等进行监理。但是有些监理对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作畏手畏脚,不能尽职尽责。在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时,除了突出监理的监督作用,更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的多层检查机制,并且加大检出问题出发力度,才能有效发挥监理作用。

2、专业遗留问题未能及时处理

市政工程是多个专业的统一体,如道路工程还包括各种管网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街路两侧的衔接及亮化等。因此,必须力争各项工程的同步实施,才能减少重复工作,避免投资浪费。如某专业的问题未解决时,其他专业无法进行隐蔽作业,因此施工设计方案中必须考虑多专业间的协调,安排合理的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并且要留有充分的裕度。

3、未重视工程移交工作

很多市政工程都存在竣工工程移交滞后现象,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上的遗漏。因此在施工组织方案中,也要重视工程项目的竣工移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费用控制和工程结算管理与工程施工应当保持同步,而且设计变更与监理签证必须当月解决,以免因为资金结算问题、施工质量等问题影响工程移交。

六、结语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常会得到广大市民和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而这也决定了市政工程施工必须要根据建设标准和程序,除了圆满完成施工任务外,还需要不断探索更为经济、更为安全、更为高效的施工方案及组织措施。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施工;协调管理

Abstract: Municipal projects often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uration is usually tight, influential, involved in the design of the professional side more, and coordination more difficult, they all embody and ordinary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ce, and also because of relatively large municipal projects, mostly for its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high,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works, to conclude from al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gram.

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ordinate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绪论

一般来说市政工程建设是比城市其他的工程的影响力大,其是具有特殊性的,因为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要求以及形象等都要求较高,也代表着城市的门面,所以市政工程在管理等方面是有复杂性和困难性的,同时对于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也必须按照科学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工作,必须能够确保管理工作按照步骤来实施,并且控制施工的每个阶段,能够切合工程建设本身的特点。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含义

市政工程组织以及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施工的重点核心,其主要是通过管理工作去体现的,在市政工程施工同验收规范的约束下,工程建设单位必须完全按照其规则进行,它的主要内容为:

市政工程前期准备。

市政工程施工流水组织。

市政工程网络应用技术。

市政工程相关施工工作组织和设计。

市政工程管理工作。

市政工程完工验收工作规则。

我们都清楚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其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以及在民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施工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上必须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工程组织工作必须将人力、技术、资金、设备等等因素完全的融合在一起,并且综合考虑,这样才可以保证市政工程能够良好且顺利的竣工。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必须要遵守相应的原则,这是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能够提高质量并且为成功完成奠定基础。下面就总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需遵守的原则:

编制工作必须在施工进行前完成。

编制的审批流程必须严格遵守上一级负责人审批,并且需要加盖公章,如有变更必须及时的办理变更的审批手续。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遵守科学化、专业化的标准,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合理的分配,杜绝资源浪费现象。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还需要遵守以下的要素:

市政工程概况应该将工期以及建设单位明确。

对于市政工程的平面图,应该具有明确的动态特征。

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组织以及管理规则,应该包含:施工各个阶段的工作安排,比如进度的计划,管理方案应该以各部门管理者为主,分配各部分管理工作,同时责任到岗。

市政工程的质量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在各个行业工程综合进行阶段,各个分项目以及总项目必然会影响工程质量,但是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的顺序进行相应的技术避免措施。

施工工程方案同技术措施包含:施工方案、设备选择、施工顺序、同时也要考虑季节性措施,四新技术措施以及所应采取的相应方法与技术措施方面的内容。

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的要求,同时在施工时必须采取环保措施以及辅助。

市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点

针对雨季施工以及各类不同工程的要求,需要编制出针对各种不同施工要求的方案,比如《雨季施工措施方案》、《房屋爆破拆除方案》、《交通导行方案》等等。对于专项的施工方案的编制需要遵守一定的重点:

在方案的制定时,必须要充分分析工程规模,特点等等,紧抓市政工程的主要特点和实施困难,这些都是作为编制专项方案的基础。

方案的编制必须要和计算盐酸、设备、降水、沉井、软基处理等等相结合,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则和标准。

成本的核算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施工的方法和技术必须要进行费用的核算,对于各个环节必须进行论证和严密的总结和分析,最终才可确定使用的技术和工艺,同时对于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对于季节性的施工问题,也需要考虑在内。

工程的进行阶段中难免会遇到危险,所以需要对于危险源进行识别和评级,这样遇到危险时,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应对措施,同时需要制定预案。

制定工程的监控等各个阶段的方案,以此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制定工程试验检验方法和计划。

制定实际的安全操作措施方案。

对于施工方案来说,必须要有专业的施工单位人员进行编写,由施工单位的专项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严密的审核,当是施工方案审核通过后,再由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进行签订核实,最后再进行实施。对于一些高空、深水作业、土方爆破等专项的方案,必须经过专家进行论证和审查,专家组不能少于5人,必须要根据专家组的书面报告进行施工,在进行施工前,必须由施工单位进行完善,相关的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签字确认。

市政工程工作要点

市政工程在施工阶段,难免遇到一些需要协调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交通疏导、雨季疏导等等,同时随着工程的进展,每个不同阶段都需要和政府各部门单位进行协调的工作,这些都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和需要注意的要点:

5.1交通疏导

面对一些需要进行交通疏导的情况,施工单位必须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首先是确保行人车辆的安全。其次保证在高峰期车辆行人可以顺利的通行。最后进行施工前需要跟相关的交通管理部分进行审核和批准才可以进行工作。在工程进程中,除了需要和交管部门协调的情况外,还需要对于如何减少对于交通情况的影响进行考虑,所以除了交通道路部门的相关规定外,必须要在现场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首先施工现场必须添加警告区,比如缓冲区、作业区等等。其次是交通路标和路障必须要统一的设置。再次就是必须严格控制临时设置障碍的时间,保持交通舒畅。最后对于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的培训和教育,同时也要随时的进行考核,需同施工单位签订安全责任合同。

5.2季节性施工措施

对于施工构成中,一些季节性原因会对于施工的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拿雨季为例,工程施工过程遇见雨季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必须掌握施工的主导权。其次是在施工的现场必须要准备好施工防雨的设备和材料。再次是对于焊接等工作,必须要针对重点工序进行有效的措施。最后配合交通疏导,增加雨天交通疏导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

市政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点和问题,对于这些难点和问题必须总结出应对的措施进行合理的规避。

6.1增加监理力度

对于监理工作不仅仅只是指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理工作,其主要的工作管理范围还包括进度计划,人员配备,工程款进度等等,在监理的问题上很多监理对待工作并不认真,没有尽职尽责,这就导致了施工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所以对于施工方案的设计,一定要突出监理工作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施工单位内部的多层检查机制,提高工作监管的力度和效果。

6.2专业遗留问题未能及时处理

对于工程来说需要各个专业综合的结合,所以对于必须力争各项工程的同步实施,这样才能减少重复程度,避免经费的浪费。因此在施工方案中必须要考虑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相关单位必须要合理的安排,完成进度及要求的质量。

结束语

我们都清楚市政工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由于其影响力巨大,又代表着城市的形象,所以更加需要重视,而民众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就要求是市政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进程。当然除了严格按照规定完成工程质量外,还需要不断地探索相关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方案更加的合理,且更加安全,符合经济高效的要求。而对于施工方案的管理协调措施也需要不断的总结和研究,以适应工程发展的行业趋势。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4篇

1.1编制目的确保地震应急工作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省防震减灾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处理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工作。

1.4工作原则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立即按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工作,处置本行政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省政府是处置全省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国务院实施国家地震应急,省政府在国务院领导下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发生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中国地震局协调下,由省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在省地震局协调下,由江门市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市政府服从上级政府的指挥,执行国家、省及江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和命令,实施本行政区域地震应急。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由市政府实施地震应急。市政府是处置本行政区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地震应急依靠人民群众并建立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依靠和发挥人民和武警部队在处置地震灾害的骨干作用和突击队作用,依靠科学决策和先进技术手段。

2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地震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2.1.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发生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重大地震灾害、较大地震灾害和一般地震灾害后,市科技局迅速向市政府报告,经市政府批准,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视灾情需要补充其他有关单位的领导),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如下:总指挥: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市领导)副总指挥: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市人武部负责同志、市府办副主任、市科技局局长)成员: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局、市经贸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安全监管局、市市政局、市信息产业局、*公路局、武警*中队、市公安消防大队、市电视台、中国人保*支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供电局、市气象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主要职责:(1)分析、判断地震趋势和确定应急工作方案;(2)部署和组织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地区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救援;(3)组织指挥驻*军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抢险救灾;(4)执行国家、省、江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抢险救灾工作部署,并向江门市政府报告市政府采取的应急行动;(5)视需要请求江门市政府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6)承担其他有关地震应急和救灾的重要工作。2.1.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科技局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成员为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办公室主要职责:(1)汇集、上报震情灾情和抗震救灾进展情况;(2)提出具体的抗震救灾方案和措施建议;(3)贯彻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并督促落实;(4)掌握震情监视和分析会商情况;(5)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研究制定新闻工作方案,指导抗震救灾宣传,组织新闻会;(6)起草指挥部文件、简报,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7)承担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2.1.3市科学技术局的应急职责市科学技术局负责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事务,汇集地震灾情速报,提出应急相应级别建议,组织管理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和地震灾害紧急救援工作。

2.2地震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地震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图见附件1。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各级各类地震监测台网对地震监测信息进行监测、传递、分析、处理和报送;省地震监测中心、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对全省各类地震观测信息进行接收、质量监控、存储、常规分析处理,并进行震情跟踪。

3.2预警预防行动市政府转发省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地震重点危险区的有关文件,并及时部署防震工作。在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的基础上,省地震局组织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展震情跟踪工作、提出短期地震预测意见,经省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报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并通报预测区所在的地级以上市政府。省政府决策短期地震预报,各级政府应及时做好防震准备。在短期地震预报的基础上,省地震局组织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开展震情跟踪工作、提出临震预测意见,经省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报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并通报预测区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省政府决策临震预报,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期。我市行政区域的全部或局部在省政府临震预报区内,预报区所在地各级政府应迅速采取应急防御措施,主要包括:地震部门加强震情监视,随时报告震情变化;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要求有关单位对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防护措施;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保持社会安定(预警预防机制流程图见附件2)。

3.3预警支持系统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负责汇集地震前兆数据,为震情分析预报提供基础;省数字地震台网中心负责地震数据收集、数据管理和地震速报;省地震应急与信息中心为全省地震系统数据传输及计算机网络提供信道和连接手段,提供公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公用软硬件平台。

3.4地震预警级别及依据地震的紧迫程度,分为3级:“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对未来一年或稍长时间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区域作出划分;“地震短期预报”对3个月内将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临震预报”对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作出预报。依据地震的严重程度,分为3级:“5级至6级地震”、“6级至7级地震”、“7级以上地震”。全国性的地震重点危险区划分,由国务院办公厅;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由省府办公厅;已经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发现明显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市政府可以48小时之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报告江门市政府。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4.1.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4.1.1.1特别重大地震灾害造成300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上年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4.1.1.2重大地震灾害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4.1.1.3较大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4.1.1.4一般地震灾害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4.1.2地震应急响应分级和启动条件4.1.2.1应对特别重大地震灾害,启动I级响应。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和协调下,省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市政府成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执行国家、省及江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和命令,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2应对重大地震灾害,启动Ⅱ级响应。在中国地震局和省、江门市政府的领导、指挥和协调下,市政府成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执行国家、省、江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和命令,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3应对较大地震灾害,启动Ⅲ级响应。在省及江门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政府成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4.1.2.4应对一般地震灾害,启动Ⅳ级响应。在省及江门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市政府成立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指挥本行政区域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如果地震灾害使灾区丧失自我恢复能力、需要上级政府支援,应根据需要相应提高响应级别。确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权限:I级响应由国务院决定,Ⅱ级响应由省政府决定,Ⅲ级响应由江门市政府决定,Ⅳ级响应由市政府决定后报江门市政府。我市地震应急分级响应流程图见附件3。

4.2信息报送和处理4.2.1地震的震情速报我市范围发生3.0级以上地震或临近地区发生影响波及我市的地震后,市科技局应立即与省地震局台网中心联系,核实震情,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市政府值班室)报告地震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4.2.2地震部门的灾情速报地震灾情速报内容包括地震造成破坏的范围、伤亡人数、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等。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市科技局应迅速向有关单位收集、整理、汇总有关灾情信息,在60分钟内向市政府报告灾情信息。震区所在地震部门按1.0、1.5、5.5、5.5、5.5……小时间隔向省、市地震部门报告灾情动态信息。如有新的突出灾情,随时报告。做到“有灾报灾,无灾报平安”。特殊情况下,地震部门可越级上报。4.2.3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的灾情报送和处理震区所在镇政府(街道办)迅速调查了解灾情,在60分钟内向市政府报告并抄送市科技局和民政局;特别重大、重大地震灾害情况可越级报告,并在事件发生后1.5小时内报至江门市政府。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信息局、市经贸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市政局、市安全监管局和*公路局、*供电局以及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中国联通*分公司等有关单位迅速了解灾情,及时报市府办,并抄送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发现因地震伤亡、失踪或被困人员有港澳台人员或外国人,当地镇政府(街道办)要迅速核实,在上报灾情时,应特别列明有关情况(总人数、姓名、国籍或地区、性别、现在状况等)。4.2.4信息发生特大、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由省政府负责有关信息。发生较大地震灾害事件,由江门市政府负责信息。发生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由市政府负责信息,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负责。信息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应在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信息工作。

4.3通信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通信方式:启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开通应急通信链路,利用公共网络、通信卫星等,实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市信息产业局迅速了解地震灾区的通信状况并组织相关电信营运企业派出人员进行维护和抢修。地震现场的应急通信方式:市科技局向市应急办申请,由市应急办协调,调派拥有卫星通讯设备的有关市直单位赶赴灾害现场,并架设通信链路,协助地震现场工作队保持灾害现场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实时联络。市信息产业局组织相关电信营运企业派出应急通信队伍和设备,及时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畅通。

4.4指挥与协调4.4.1Ⅰ级响应(1)在国务院领导下,省政府组织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市政府组织指挥本市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市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江门市政府,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启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地震应急工作。市科技局向市政府报告震情和灾情。市政府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的需求,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执行国家、省及江门市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和命令;为国家、省及江门市紧急救援行动提供保障条件;协助军队和武警部队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报请江门市政府实施跨市、县的紧急应急措施,以及干线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请求江门市政府提供支援。4.4.2Ⅱ级响应(1)在中国地震局协调下,省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市政府组织指挥本市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市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江门市政府,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启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地震应急工作。市科技局向市政府报告震情和灾情。市政府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的需求,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执行省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决策和命令;为省、江门市紧急救援行动提供保障条件;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协助军队和武警部队组织指挥部队参加抢险救灾;派遣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根据灾区的应急救援需要,实施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请求江门市政府提供支援。4.4.3Ⅲ级响应(1)在省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及江门市政府领导下,市政府组织灾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市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江门市政府,同时通报当地驻军领导机关;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根据市科技局的建议启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应急工作;必要时决定实行紧急应急措施。(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全市地震应急工作。市科技局向市政府报告震情和灾情。市政府召开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全体会议,通报震情和灾情,根据灾害程度和灾区的需求,决策和处理下列事项:组成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组织指挥灾区的人员抢救和工程抢险工作;组织指挥部成员单位和非灾区对灾区进行援助;向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请求支援,协调组织部队参加灾区抢险救灾;派遣灾害救援队伍和医疗救护队伍赴灾区;部署饮用水和食品的供给、伤员后送、物资调运、灾区内外交通保障;根据灾区的应急救援需要,实施交通管制等紧急应急措施;视实际情况,向江门市政府请求支援。4.4.4Ⅳ级响应在江门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市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市级地震应急救援工作。(1)市政府领导灾区的地震应急工作。市政府根据震情和灾情,确定应急工作规模,报告江门市政府,抄送市科技局和民政局;启动本级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应急工作。(2)市防震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市级地震应急工作。市科技局向市政府报告震情灾情;派出市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视地震灾区的要求,协调灾区紧急支援工作,向灾区提供必要的应急支援;适时向市政府报告地震应急工作。

4.5紧急处置地震灾害现场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地震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参与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现场紧急处置的主要内容是: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埋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况;分配救援任务、划分责任区域,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次生灾害后果;组织协调抢修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生命线设施;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救援物资的接收与分配;组织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组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各级各类救援队伍要服从现场指挥部的指挥与协调。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向现场指挥部报到,报告队伍有关情况,了解灾情与救援行动进展;由现场指挥部划定责任区,部署救援任务;必要时向现场指挥部请求大型机械等条件支援;在救援行动进程中报告救援行动进展、新发现的情况、需要请示的问题;与现场指挥部协调转移、撤离的安排。

4.6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市公安局组织调动公安、消防部队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市政局、*公路局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道路、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供电局组织力量对灾区供电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灾区供电。市信息产业局组织相关电信营运企业采取措施恢复地震破坏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确保灾区通信畅通。市环保局组织力量对环保设施及污染源进行抢排险。市水利局组织力量对灾区水利设施进行勘查排险。市教育局指导学校组织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协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市卫生局组织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队伍赴灾区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市科技局协调组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开展灾区搜救工作。市人武部协调组织驻*军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进行工程抢险。在地震废墟中进行人员抢救要按照搜索营救程序实施。现场快速展开:现场快速勘探,设置警戒线,建立救援基地;搜索行动:展开人工搜索尽快发现地表或浅埋的受难者,进行犬搜索找寻被掩埋于废墟下的受难者,对重点部位进行仪器搜索以精确定位;营救行动:采用起重、支撑、破拆及狭窄场地营救、高空营救等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医疗救护行动:由具有现场急救经验的专业急救医生,采取医疗救护手段对受难者进行救助,迅速转送医疗站。不同救援队伍之间要积极妥善地处理各种救援功能的衔接与相互配合;友邻队伍之间要划分责任区边界,关注结合部;区块内各队伍之间要协商解决道路、电力、照明、有线电话、网络、水源等现场资源的共享或分配;各队伍之间保持联络,互通有无,互相支援,遇有危险时传递警报并共同防护。

4.7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地震部门负责监视余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震损建筑物能否进入、能否破拆以及对损毁高大构筑物继续坍塌的威胁和因破拆建筑物而诱发的坍塌危险进行危险评估;市公安消防部门组织探测泄露危险品的种类、数量、泄漏范围、浓度,评估泄漏或爆炸的危害性,采取处置措施,扑灭火灾;市环保部门负责监视放射性污染及饮用水源污染监测,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监视滑坡、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市直各有关单位应及时向救援人员发出警告,采取防范措施。

4.8群众的安全防护震区各级民政部门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震区所在地镇政府(办事处)具体制定群众疏散路线撤离的方式、程序的组织指挥方案,规定输送撤离的范围、路线、避难场所和紧急情况下保护群众安全的必要防护措施。

4.9次生灾害防御各镇政府(街道办)及有关单位对处在灾区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污染危害。市公安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市环保部门加强灾区环境的监测、控制。市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加强对灾区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市安全监管部门督导和协调灾区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行业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其他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

4.10地震现场监测与分析预报市科技局派人协助省地震局派出的现场地震监测工作队伍,加强地震监测工作。

4.11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震区所在地镇政府(街道办)要迅速组织力量抢救人员,并组织基层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市政府动员本市非灾区的力量,对灾区提供救助;民政部门视情况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活动。

4.12地震灾害调查与灾害损失评估市科技局在市政府领导下会同各镇(街)共同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包括人员伤亡、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救灾直接投入费用构成。市科技局派人参加上级地震部门组织的地震灾害调查组,开展地震烈度、发震构造、地震宏观异常现象、各种地震地质灾害和地震社会影响等调查。

4.13信息信息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工作原则,具体按我市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工作的规定执行。

4.14应急结束应急结束的条件是:地震灾害事件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经过震情趋势判断,近期无发生较大地震的可能;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达到上述条件,由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的原机关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

5.2社会救助市民政局负责接受并安排社会各界的捐赠。

5.3保险保险公司按照保险责任及时理赔。

5.4调查和总结市科技局负责对地震灾害事件进行调查,总结地震应急响应工作并提出改进建议,报市政府和省地震局。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建立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并完善通信网络,收集汇总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应急救灾相关单位的通讯录并定期更新。各有关电信营运企业做好灾时启用应急机动通信系统的准备。市信息产业局组织、协调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单位尽快恢复本单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

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6.2.1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市科技局会同市公安消防大队储备必要的地震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建立救援资源数据库,储存我市所拥有的云梯车、挖掘机械、起重机械、顶升设备及特种救援设备的性能、数量、存放位置等数据并定期更新。6.2.2应急队伍保障人员抢救队伍:军警部队及民兵预备役人员、各行业紧急救援队伍、社区应急救援志愿者组织等;工程抢险队伍:电力抢险、桥梁抢险、防洪抢险、建筑工程抢险、特种结构抢险等队伍;次生灾害救援队伍:消防部队,石油化工、辐射防护等队伍;医疗救护队伍:部队和地方的急救医疗队伍;地震现场应急队伍:市科技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伍;建筑物安全鉴定队伍:市建设局、市科技局共同组成的建筑物安全鉴定专业队伍。6.2.3交通运输保障市交通局协调市经贸局、市公安局、*公路局、*海关等有关单位,负责组织力量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铁路、港口、桥梁及其它有关交通设施;协调运力,保证应急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优先运输和灾民的疏散;实施对灾区的交通管制。6.2.4电力保障*供电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尽快恢复被破坏的电力设施和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功能等,保障灾区电力供应。6.2.5城市基础设施抢险与应急恢复市建设局组织力量对灾区城市中被破坏的给排水、燃气热力、公共客货交通、市政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上述基础设施功能。6.2.6医疗卫生保障市卫生局对灾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进行预测、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综合监督相关部门对灾区食品安全履行职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工作;对药品、医药器械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协调灾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紧急调用。其他有关单位配合卫生、医药部门,做好卫生防疫以及伤亡人员的抢救、处理工作,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6.2.7治安保障市公安局、武警部队协助灾区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武警部队加强对党政机关、要害部门、金融单位、救济物品急散点、储备仓库、监狱等重要目标的警戒。6.2.8物资保障市发展改革局协调、市粮食局组织粮食供应,保障灾区粮食的供求平衡。市经贸局负责协调商业企业做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工作,维护市场秩序。市民政局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6.2.9经费保障市财政局负责市级应急资金以及应急拨款的准备。市民政局负责市级应急救济款的发放。6.2.10社会动员保障各镇政府(街道办)要建立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社会动员机制。6.2.11紧急避难场所保障各镇政府(街道办)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学校操场和其他空地设立紧急避难场所;公共场所、社区和家庭配置避险救生设施和应急物品。6.2.12涉外事务凡外国专家和外国救灾人员到现场进行考察和救灾,外国新闻记者到现场采访事宜,由市外侨局按有关规定办理。上述人员在华期间,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接待,并依法进行管理。应有关单位邀请临时来本市的外宾、外商及海外人士,由邀请单位负责协调安置;外国来本市旅游者和港澳台旅游者由旅游接待部门负责协调安置。

6.3技术储备与保障建设并完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是地震应急指挥的技术平台,综合利用自动监测、通信、计算机、遥感等高新技术,实现震情灾情快速响应、应急指挥决策、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地震趋势判断的快速反馈,保障各级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进行合理调度、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

6.4宣传、培训和演习公众信息交流:各级科技、教育、文化、出版、广播电视、新闻等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科学的灾害观。在提高公众减灾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实行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向社会,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防震减灾活动。根据有关规定,最大程度公布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宣传和解释地震应急预案以及相关的地震应急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的地震应急意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培训:各级政府定期组织各级应急管理、救援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业务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演习: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行业、单位要按照预案要求,协调整合各种应急救援力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展开不同形式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习。

6.5监督检查市科技局会同有关单位对《*市地震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应急措施到位。

7其他地震事件处置

7.1有感地震应急有感地震是指人们感觉到的,但未直接造成人员重伤和死亡以及显著财产损失的地震。当城区和大、中型水库等重要设施场地及其附近地区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市科技局收集震情与社情,适时报告市政府。市政府督导有关镇政府(街道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当乡镇地区发生有感地震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市政府督导有关镇政府(街道办)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并将应急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同时抄送市科技局。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措施

Abstract: The current production safety situation is grim, municipal engineering safety management work hard.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safety facilities on-site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safety,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safety inspection are analyzed, emphasis on safety management of project, to promote the safe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site. Here would like to own experience gives som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construction site. For the exchange, please enlighten!

Key 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9

一、施工现场安全组织管理

1.成立工程项目部,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为了统一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有必要设立工程项目部。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分管质量安全的副经理一人,并分设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以及其他方面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安全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负施工安全技术责任;质量安全负责人负施工安全管理直接责任。

2.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小组

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向各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监督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员工安全教育、安全学习的实施等等。各施工单位均应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确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并服从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的安全检查、监督。参加施工的各民工队伍均应确立安全责任人及兼职安全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服从上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监督。

二、现场设施要符合安全要求

1. 平面布置

在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它包括: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作业场所)、主要施工设备位置及现场办公室、生活设施、民工宿舍等都要符合安全要求;工地四周或作业场所应有围护设施,现场办公室门口应挂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铭牌。办公室内张贴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概况表等;在适当的位置悬挂各类安全纪律、安全标志、警示牌和安全操作规定等。

2. 交通改道和临时便道

市政工程大多是城市改造工程,即在原来的道路或交叉口作扩建或加建施工,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全封闭施工,要维持原来的通行状况。为使交通顺畅和正常施工两不误,故需增设临时便道。这就要求开工前,应先将交通改道,临时便道采取何种措施等向当地交警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交警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时便道的施工。临时便道必须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设临时交通指挥员配合交警,指挥疏导车辆流通,确保交通畅顺。

3. 现场材料机具堆放

施工器材、机械设备,都应按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做到整齐划一。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施工过程应将剩余废料、现场拆下来的模块、支架顶棚、脚手架杆件、贝雷架构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并按指定区域堆叠好。施工使用的油料、油漆、稀释剂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严禁烟火的专用仓库。沥青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仓库门口,应悬挂安全警示牌,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三、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1.安全技术措施的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

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及质量安全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施工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必要时还应向工地负责人、施工员提出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以取得施工人员的理解,使安全技术措施得到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双方进行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

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如脚手架、支顶棚架、安全网的架设、施工用电线路、电气开关等的安装,洞口、临边的防护装置等都要列入任务单,布置落实、责任到人。完成后必须组织验收,合格才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确保安全有效。

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固然重要,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就更重要了。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编制者和各级质安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随时注意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问题,使其更加完善、更加有效。各级安全部门要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依据,以安全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准则,经常性地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各项安全措施付诸实施。

2. 防火防爆

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如易燃材料堆放处、仓库;易燃废品收集点和生活区等。各区域之间的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灭火设施和器材,如防火工具(消防桶、消防用梯、铁锹、安全钩等)、沙箱(池)、消防水池(缸)、消防栓和灭火器。

市政工程施工有时需要使用雷管、炸药来进行施工,各类气瓶的使用量也相当大,因此,要重视并做好防爆方面的工作:一是炸药以及引爆品的储存、保管、领用都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二是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要符合安全要求。气瓶的存放地点应距离明火10米以外,防止暴晒;气瓶要有防震圈、瓶帽等保护装置,瓶阀嘴禁止沾染油脂。手或手套和工具有油脂时,不准开启瓶阀;三是对各种可燃性液体、油漆涂料等都必须熟悉其运输、保存、使用的要求,并根据其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在运输、保存、使用时都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3.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中的两项基础工作

(1) 安全教育和安全学习

新职工(包括新招收的工人、管理人员、实习生、民工及代培人员)都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准上岗。新职工、民工大多在施工现场工作,所以必须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一般为项目部级和施工班级(公司级一般在新工人到工地之前由公司质安部组织教育)。

项目部级的教育内容主要有: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施工(生产)安全规程,机电设备、高处、基坑、吊装等作业安全规定、注意事项,防尘、毒、爆、火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本领,万一发生事故如何抢救伤员、排险、保护现场和及时进行事故报告等方面的知识。

班组安全教育由施工队长(施工员)负责或由施工队质安员及指定技术熟练、重视安全生产的老工人讲解,内容包括本工种岗位、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等安全知识,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等。

安全学习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每周一小时的安全学习一般由施工队长或施工队质安员主持,内容主要包括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安全法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形势及各类事故例案及应吸取的教训。

(2) 安全检查

现场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查发现隐患和落实整改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通过安全检查,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为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信息和依据。安全检查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现场安全检查一般分班组每日巡回检查和项目部组织的半月检查。

日常的巡检是在施工生产中经常的预防性检查。其目的是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由各级安全员现场巡回进行,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也应检查安全工作。

项目部组织的半月检查是由项目部领导带领,质安部门牵头组织,工会、人事、设备、保卫等部门参加对现场施工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安全检查。对现场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隐患,须开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作出限期整改,并由各级质安员监督检查整改处理结果。

四、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加强措施

1.加大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与检查

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工程的施工必须编制有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的专项施工方案;对存在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作业,须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验收情况应当做好记录。工程监理单位应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监理台账,认真编制实施细则和旁站方案,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2.规范市政工程安全报监程序及安全生产监督档案管理工作

(1)安全报监工作程序:

施工企业填写《市政工程安全报监书》按规定收集整理安全报监所需资料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携带资料到属地建筑安全监督机构报监安监机构工作人员审查核实有关资料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约定现场勘验时间2日内组织现场勘验签发《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考核扣分卡》送达《建设工程安全责任告知书》安全报监审批结论批复《安全报监书》盖章并发送各方建档。

(2)安全生产监督档案管理

市安监站统一安全监督档案管理形式,建立以市政工程项目为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档案。并把建档所需《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监督卡》、《安全文明工地申报表》等由市安监站统一印制并送各区市安监机构执行。其档案内容:市政安全生产监督卡、安全报监书、扣分卡、扣分通知书、告知书回执、安全文明工地申报表及创建方案、执法文书、监管过程中形成的其它书面记录资料等。

3.统筹安排、跟踪检查

(1)对新开工程,严格把好安全报监手续关,严格工程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的审查,对不具备安全施工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

(2)加强对施工用电系统、起重吊装、深基坑施工、模板支撑等重大危险源的检查。

(3)对新开工程严禁使用建设部明令淘汰的塔机、简易临时吊架、自制简易吊篮、瓷插式熔断器等。并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

(4)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建立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响应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5)通过检查责令各施工企业针对其薄弱环节拿出具体可行的安全控制措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五、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既全面、又重要的安全管理,是市政工程企业整个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缩影。因此,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协调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工程协调工作要点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涉及到交通导行、雨季疏导、平面布置调配等难点,随着工程施工进展的不同,与各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工作也有不同,下面就主要从这几个方案入手进行案例分析:

1.1 交通导行方案

市政工程施工期间交通导行方案设计,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①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顺利通过施工区域;②保证交通流量、高峰期的需要;③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批准。

在工程施工时,除了获得交通管理和道路管理部门的施工批准外,考虑在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减到最小,因此,除交通部门的法令外,现场也必须采用得力的安全保障措施:①施工现场必须严格划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范围;②统一设置各种交通标志路障、隔离设施、夜间警示信号;③严格控制临时占路时间;④对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并应与作业队签订施工交通安全责任合同。

1.2 雨季施工措施

除一般的工程雨季施工措施外,市政工程施工还要补充增加一下手段:①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和施工主动权;②施工现场应准备好防雨设施和材料;③对于焊接和土方回填等工序,应制定重点工序作业措施;④配合交通疏导,应增加雨天交通疏导措施。

1.3 平面布置调配

如工程拆迁量大,施工技术复杂,在确定施工过程、机械台班数和劳动量、主要工种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施工机械、辅材、主材、构件、加工品等需用计划方面必须跟踪检查,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必须建在现场勘查和信息惧、分析研究基础上,特别是合理布置现场运输通道,做好交通疏导,把对社会交通、环境保护、文明施工作为重点因素来设计安排;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区域,布置好仓库和材料、构件堆放位置,设置好临时给水、排水、用电管线,动态进行调整。

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难点及应对措施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难点,在制定组织设计方案时必须针对这些难点进行设计规避。

2.1 施工监理力度不够、职权受限,不能充分发挥监理作用

监理不仅仅是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理,还要对工程的进度计划、人员设备配备情况、工程款的拨付进度等进行监理。但是有些监理对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作畏手畏脚,不能尽职尽责。在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时,除了突出监理的监督作用,更要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的多层检查机制,并且加大检出问题出发力度,才能有效发挥监理作用。

2.2 专业遗留问题未能及时处理

市政工程是多个专业的统一体,如道路工程还包括各种管网工程、交通工程以及街路两侧的衔接及亮化等。因此,必须力争各项工程的同步实施,才能减少重复工作,避免投资浪费。如某专业的问题未解决时,其他专业无法进行隐蔽作业,因此施工设计方案中必须考虑多专业间的协调,安排合理的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并且要留有充分的裕度。

2.3 未重视工程移交工作

很多市政工程都存在竣工工程移交滞后现象,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上的遗漏。因此在施工组织方案中,也要重视工程项目的竣工移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费用控制和工程结算管理与工程施工应当保持同步,而且设计变更与监理签证必须当月解决,以免因为资金结算问题、施工质量等问题影响工程移交。

三、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改善办法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经济利润,而另一方面可促进节能环保,主要控制改善办法有以下几方面:

3.1 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

施工前与施工中,企业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其熟悉具体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强化认识,以便在工作中拿出更为有效的施工办法来。培训时,重点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并确定“安全第一”作为首要理念。此外,要加强作业人员对于危险源的认识辨知能力,以便施工时可以随时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减少人身受到伤害的机率,同时减少施工单位的意外成本增加。

造成工程成本损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损坏,所以需要在进行大型机械设备操作时,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可以有效避免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再者,日常使用大型设备时,应当注意对于机械的保养维护,良好的保养维护能延长机械使用寿命,使机械损失成本降下来。

施工材料的损耗会直接影响到成本投入,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于材料的管理控制,第一,要针对材料制定出完整的控制制度。在采购时作到质优价廉,必要时可以把采购者的绩效工资同采购成本挂钩。第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所有作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其在施工中,避免材料浪费的现象发生。第三,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施工材料性质的不同,指派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避免因为管理措施不到位造成的材料浪费。

3.2 科学编制施工方案

市政工程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项目的控制成本具有宏观上的指导作用,大型市政工程尤其明显。一个良好的施工方案不但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进度,而且同时能减少材料、人工、设备的投入。举例来说,为了改造破损路基,可以应用的方案有晾晒法、土壤转换法、打桩法等,不同方案差异性非常大,应当根据不同的城市道路环境,采取合适的方案。方案如果选择不合理,那么成本的增加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3.3 强化施工单位整体管理

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离不开施工单位对于自身的管理控制,只有加强企业自身整体管理,才能让专项工程成本控制得以通畅实施。而加强自身管理过程包括几点:施工单位负责人在完善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对于工程成本与自身管理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联,只有如此,才可以让财务部门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成本管理相关制度;成本控制过程下,要制定出明确科学的责任划分制度,同时把制度中的各项条款都能在施工现场得到落实;要根据施工单位自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成本监督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单位内成本管理问题,根据问题拿出解决办法,把损失减小到最低。

参考文献: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7篇

我任市公安局交警局办公室主任,之后,调任道路秩序处处长至今。道路秩序处设3个科1个中心(即:秩序科、设施科、整治办、道路清障中心),共有民警33人。此外,市解决道路交通“行路停车难”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即“两难”办)也设在道路秩序处。道路秩序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围绕缓解“两难”问题,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落实公交优先,落实“规划、建设、管理、素质”四管齐下方针,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建立健全交通秩序长效整治机制。同时,秩序处还承担烟花大会、无车日等全市各项大型活动的交通保卫工作,春秋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交通组织工作,反恐防暴等突发事件的交通应急处置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日常还负责全市临时占道、临时挖掘、大型工程、广告审批、通行证发放、道路、建筑工程的审查验收等工作。是交警局的主要业务部门。

二、履行职责方面

调到秩序处工作,是对我的一大考验。交警支队是我市缓解“两难”问题的主要责任部门,而秩序处又是交警支队缓解“两难”问题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缓解“两难”问题上有否做出成绩,不仅是衡量交警支队工作水平的标尺,也是对我本人履行职责情况的检验。

目前,我市城市化水平已接近70%,户籍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正处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道路与机动车辆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年我市放开小型汽车上牌政策始,至去年止,这7年间,老城区机动车年平均增量为5.9万辆。但从去年11月,老城区机动车月增量首次突破了万辆大关之后,截至今年9月,已连续10个月增量过万。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7万辆,是年的6倍。而与此同时,年至今,老城区道路里程数仅增加了40%,道路与车辆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同时,受历史沿革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影响,我市向心性和钟摆式交通特征明显,加之被河流、铁路等阻断,城市路网呈北宽南窄的漏斗状,道路难以成网连片。此外,我市主要以平面交通与混合交通为主,城市上跨下穿及天桥、地道等立体设施总量偏少,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在同一平面通行,相互干扰,不仅通行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安全隐患突出。

以上种种矛盾,预示着解决“两难”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上任以来,我从基础工作做起,对城市路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清了亟需打通的断头路、亟需建设的立体过街设施等,找准了影响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关节点和成因。依托市“两难办”的机构,在积极向规划、建设等部门建言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优化交通组织措施,改善通行秩序,想方设法挖掘道路通行潜力。虽然有些工作可能见效比较慢,而有些可能立即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量所抵消,但交警支队和我始终把把“我们一直很执着,我们将会更努力”作为信条,面对挑战、面对困难,竭尽自己全部智慧和努力,百折不挠、想方设法去延缓“两难”问题的加剧。

(一)勇于实践,着力优化城市交通组织

市委、市政府对“两难”问题高度重视,黄坤明书记、邵占维代市长等党政领导今年已5次专题研究协调缓解“两难”问题,并把实施单行线、禁左等措施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抓住党委、政府重视的有利时机,我们始终以“道路资源精耕细作,道路渠化寸土必争、信号配时分秒必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把“增加供应”和“减少需求”统一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寸土寸金的资源效益。在“增加供应”方面,提出了“平面交通立体化”的概念,将单行线、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待行区等一系列交通组织和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地组合在一起,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直行待行区”、“可逆疏控道”等渠化方式,以空间换时间,挖掘道路潜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的交通。在“减少需求”方面,以建设全国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为契机,把scats系统与本地混合交通的实际结合起来,逐个路口、逐条道路地优化信号配时方案,均衡路网负荷。其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突出旅游城市特点,精心组织旅游交通。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今年又值上海世博会召开,旅游交通是今年我市交通组织的一大重点。为做好此项工作,年初,我们在加强与旅游、园文等单位协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人员进行逐路、逐段的进行实地踏看,经过反复多次论证,3月初,我们制定了《年春季旅游旺季景区交通组织方案》。按照南线、北线的不同特点,《方案》综合采取了单双号卡口、单行、南线小循环、大容量优先、换乘等一系列交通组织措施。为确保旅游高峰景区道路交通的通行,我们通过对方案的提前进行试行磨合,逐步细化交通组织方案,至4月旅游高峰时期,我们对景区交通组织方案又进行了升级完善,将单双号卡口措施从北线延伸到南线。从春季交通运行情况看,该措施确保了景区春季及“五一”假日的交通安全畅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进行了总结,又在今年秋季旅游旺季的交通组织中,结合申遗工作,以国庆长假为重点,积极倡导多乘员优先的理念,以小限制换取大方便。从数据看,公交运行周期等主要指标都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2、深化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出缓解交通拥堵系列举措。虽然某个地方形成堵点,但原因往往出自上游。因此,缓解“两难”必须将因地制宜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把单一的举措丰富成系列举措,打好“组合拳”。结合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在开展大范围基础调查之后,一是全面推行路段“禁左”措施。今年3月份,我们制定了《关于年实施路段“禁左”措施的总体方案》,计划分3个阶段完成200个“禁左”点位的工作目标。在实施“禁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和“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两个原则,对每个禁左点位均通过:“属地大队梳理上报、组织现场勘看调研、拟定初步方案、网上征求意见(属地大队同时上门征求周边单位居民意见)、集中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公告、组织实施”等8个步骤。如在对天目山路、曙光路、庆春路等城区53条主要道路段现状开放左转的点位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后,经踏勘,按照整条道路“统筹考虑,统一设计”的原则,基本确定了27个禁左点位。在对每个禁左点位通过网络、平面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各属地大队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充分征求权益人意见后,我们最后确定了湖墅南路密渡桥路口等17个“禁左”方向,并于9月7日向社会通告,9月13日已正式实施。为确保每个禁左点位的科学合理,实施后,我们还专门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前期已经实施的禁左点位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按照“交通标志标线限制、人员现场管理、电子监控抓拍、物理隔离”逐级加强的原则,落实管理措施和优化禁左方向设置。截至9月底,我们已实施完成64个禁左点位,并正在实施79个禁左点位。二是积极推进单行措施,缓解区域交通“两难”。年初,我们对路网进行了调研排查,初步拟在老城区20条道路(路段)上组织单向交通。在实施机动车单向通行措施的总体方案中,我们确定了“有条件的支路先行、能结合停车设置的快行、涉及城区要道(含时段性)的慎行、区域性的统行”的原则,整个计划分为三个期实施。实施单行措施,我们与开展禁左措施一样均通过8个步骤。为减少单行措施实施时对交通的影响,我们对标志、标线的设置、信号配时方案的调整、交通宣传的实施等全程把关,确保各项措施科学合理。今年以来实施完成了白云路、小河支路、古新路、密渡桥路、塘河路等15条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下一阶段,还将对马市街、佑圣观路、金鸡岭路、直大方伯等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

3、听民声、重民意,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为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我们在深入开展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牢固树立“跳出交警看交管、换位思考”的理念,听民声、重民意,对照“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秩序好、事故少、群众满意”的目标,坚持内外联动、上下互动、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实践,研究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时,优先考虑大多数人出行问题,以方便大多数人出行为准则,始终站在交通参与者、一线交通管理的角度考虑其是否有时空出路。如在开展中河高架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今年,有不少网民在19楼论坛“与交警互动”版块发帖反映:市中河—上塘高架由北向南方向,从文晖路上中河高架的机动车向左,到体育场路出口处经常与从上塘高架直行向右往环城北路口的机动车发生交叉,造成交通拥堵,频频引发事故。很快就有网友跟帖,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办法。我们结合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发帖广泛收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3天时间里,收集到网友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案300余条。经过梳理,并实验研究,推出了中河高架环北立交路段文晖上口禁止左转进入体育场路的措施。此后,我们又发出《怎样在流量超饱和状态下协调高架与地面交通》等征集帖,向广大网友征求治理高架拥堵良方。我们对其中具有针对性和科学依据的建议和意见,经过分层次、分路段的两周实验后,公布了相关措施。相关措施在向社会公告后已付诸实施,从近期的运行来看,各项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合理均衡了地面道路与高架道路的道路资源利用率,提高了高架的通行能力,缓解了高峰时期高架的交通压力。

我以为,单靠一个部门来缓解“两难”,能力有限。所以今年来通过内部征求一线民警建议、外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共实施完成交通组织优化项目33个。如莫干山路文晖路至文一路的潮汐车道、清泰立交桥的潮汐车道、文晖路胡墅南路公交专用信号、清江路富春路三桥下口车道渠化等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提高了路口、路段的通行效率,缓解了道路通行压力。

4、优化路网负荷,在交通需求管理上找出路。随着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周边的卫星城市以及相邻的省际旅游热点,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交通流。在不熟悉新建道路的情况下,这些交通流往往会穿城而过,给城区带来了不必要的交通压力。因此,我们通过合理组织我市的入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削减无效交通流,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实施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一是完善过境交通的标志标线建设,加强诱导信息。过境交通原则上由绕城公路(外环)分散,并使入境交通在外环上进行一次空间均衡后再进入市区。二是靠近城市外环或城市入口设置客运换乘中心、货运集散枢纽场,使较大的交通流量的集散在市区外完成。三是设置多个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减少局部路网压力。四是加强货运车辆通行证发放及监督管理工作。控制通行证发放总量,采取与违法情况、交通事故相挂钩的方式,并实行各办理点的电脑登记和联网,引导并逐步形成夜间运输、配送体系。以此来调节交通需求,均衡交通流时空分布,优化路网负荷均匀度。

(二)强化整治,努力营造优良的道路交通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和顽疾,不但容易引发事故给群众带来不安全感,而且容易造成人为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从深层次上讲,影响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彻底治理交通顽疾,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我们“以抓秩序主业、以路面为主战场”,总结了XX年以来酒驾整治的经验,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1”即酒后驾驶,“x”是指各个时段其他重点违法行为(如当前主要整治违法变道、四小车、多次违法未处理等),同时配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从支队层面,对大队、中队进行工作质与量的扁平化考核和综合排名、通报。通过建立健全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找到了一条抓秩序、保安全的新路,特别是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查处量成倍增加,规范了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下降,通行能力提高,公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护。今年来,全市组织开展了28次全市交通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共查处违法变道181886起;扣留“四小车”21023辆;查处酒驾违法行为13190起、醉驾违法行为1286起,暂扣驾驶证12727本、吊销驾驶证3本,拘留1180人,有23名涉酒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抄送纪检监察部门。截至目前,全市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13人,同比减少33人,下降6.05%;其中因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65起,同比减少29起,下降30.85%,共造成14人死亡,同比减少10人,下降41.67%。

(三)精心组织,确保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有序

我市作为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的重要城市,肩负着艰巨的世博安保工作任务。面对各类大型活动多、要求高、时间跨度长等情况,为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和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的安全、有序,我们克服人手少,时间紧等困难,对每一项大型活动,都要经过多次踏看现场、反复修改方案、确定方案、设置完善引导管控标志(如春节期间市区道路交通设施的保障工作中,共制作摆放活动式标志牌973块,摆放警示帽1000只)、现场组织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等工作流程,确保了各类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经统计,今年共完成大型活动200余项,如:世博论坛、烟花大会、年新春佛教文化活动、年亚洲杯足球预选赛、年市横渡江活动、阿里巴巴陶宝嘉年华活动、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系列活动、迎接省双拥模范城市考核检查团等等大型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

三、廉洁自律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在办公室任职,还是到秩序处工作,我都能时刻警醒自己要始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注重政治理论和反腐倡廉典型事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夯实自身的政治基础,筑牢拒防腐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二是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正确对待、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要事项未经集体讨论从不单独拍板决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上任之后,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简政放权,精简审批项目和流程;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内部审批事项,落实责任,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有机统筹了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三是坚持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逐条对照党风廉政建设十个方面廉政内容,从未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问题,自己为人始终做到待人诚恳、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没有“跑官要官”行为,不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严格要求并自觉管好自己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办事,不做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任何事情,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如果说,在缓解“两难”等工作上,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我以为,要归功于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要归功于广大人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地铁、道路等建设方兴未艾,对人民群众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交通“两难”问题仍然存在,离大家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加倍努力地去做好各项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推行货车通行证网上办理。10月8日交警通行证办证窗口搬迁入钱江新城“市民之家”后,将在交通信息网推出货运车辆通行证网上办理项目,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同时,进一步简化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审批流程。根据《关于认真落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补充意见》(杭规发〔〕451号)文件精神,依法简化流程,加强过程监管,缩短审批时间,并推出网上办理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强化群众观念,巩固宗旨意识。进一步加快为民办实事的实施进度,按照市“两难”办半年度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抓好进度督查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力争在10月底完成200个禁左方向的工作目标;11月底完成20条道路单行措施的实施工作。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8篇

今年以来,我中心认真执行局党委和市交通局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行业管理的法规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强责任,树形象,努力奋进,扎实工作,完成了局党委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就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努力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我中心对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十分重视,在局党委和精神文明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创建全国交通系统文明行业活动实施方案》和指示精神,以交通“四化”管理为载体,主任靠上抓,精心组织,加大措施,按照创建文明行业和文明示范窗口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制定了创建规划和方案措施,细化目标,责任到人,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全方位地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管理上确保了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2、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客货车管理服务中心是交通行业面向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代表着“交通”的社会形象,根据行业特点,制定了公开的“服务指南”和“业务流程图”。我们实行了服务标准,岗位纪律,收费项目,收费依据,监督电话,投诉部门六公开,公开内容张贴上墙,使业户一目了然,办理业务的内容、标准、时限等向社会作出了承诺,设立了行政效能监督栏(箱),并聘请了社会义务监督员,不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和听取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处理,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全体人员的整体素质。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组织参加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争当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排头兵”活动,积极开展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教育,使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管理。努力学习政策、法规和业务,及时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做到明白政策,掌握法规,熟悉业务,严格按政策标准办理业务,整体素质的提高,避免了管理和执法中的差错,杜绝了违规违法现象的发生,在客运中心形成了团结向上,工作积极,乐于奉献的良好氛围。

4、以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推向深入。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与县局组织的各种教育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积极参加了局里组织的文体活动、消夏文艺大合唱等活动,组织参加了安全、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宣传和答卷等活动,从多方面教育和鼓舞全体人员,以团结实干,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和作风,开创性地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树立起变管理为服务的思想意识,做到依法行政,文明管理,从一点一滴做起,向不文明、“冷、横、硬”告别,廉洁勤政,热情服务,急业户所急,想业户所想,严格遵守服务承诺制度,为业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二、务实开拓,搞好运输市场管理

1、加大措施,推进道路运输业健康发展。在道路运输管理中严格执行政策法规。为搞好交通规费的征收,严格征收程序,建立健全征收制度,强化管理、加大措施,狠抓源头管理,从车辆办证、登记入户,建立健全管理台帐,实行微机程序管理。掌握车主业户情况,跟踪管理,严格报停制度,积极与稽查大队配合,积极参与联合执法大检查,严厉查处报停偷驶,力争做到应征不漏,我们还利用查验,签维护章等一切可利用的方法和管理手段,监督缴费情况,不开口子,不留情面。由于措施得力,管理严格,使规费征收有较大增长,为交通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加强管理,搞好年度查验。道路运输年度查验是规范运输市场,保护合法经营,促进交通规费征收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查验领导小组,有效提高了道路运输查验工作的宣传覆盖面和透明度。查验中责任到人,各司其责,不审人情车,不签人情章,秉公查验,严把车辆状况关,确保审验质量,努力使审验工作收到实效。

3、搞好市场整顿,规范运输市场。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加大了对客货运输、汽车维修市场的整顿,采取联合执法,现场执法等手段,配合稽查大队在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中,严厉打击黑车市霸,取缔非法营运,维护了人民群众和业户的合法权益,净化了运输市场秩序。为规范经济市场秩序垫定了基础。

三、加大措施,搞好安全管理

在今年的安全工作中,一是及时传达学习了各级政府和市交通局关于“隐患治理年”和五个阶段安全整治检查的战役等有关指示及会议精神,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了具体工作措施。一是积极落实了“隐患治理年活动”、“企业主体安全责任”、“百日安全督查”、“百日集中整治”、“安全月”、“十一黄金周安全大检查”及“百日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按照行业管理职责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及要求,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和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形成了以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网络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为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在各交通行业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县局组成了有分管局长带队的检查组,按照“方案”的要求和检查内容对全县旅客运输、机动车维修等企业开展了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在对交通行业的企业整治方面,进一步督导企业加强安全规范的建设,完善落实操作规程,实行了质量信誉考核机制,对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进行了质量信誉考核,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化管理。三是认真落实县局防恐稳定工作方案和防恐应急预案,对我县的客运企业、农村客运站及汽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全面开展了隐患治理和24小时不间段的安全保卫工作。各重点企业也分别制定了奥运防恐稳定应急预案,并成立了工作机构。四是认真开展了“百日安全生产竞赛”、“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月”等宣传教育活动。春运、安全月和8月4日三次组织对客运公司全体驾乘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培训人员360人次。6月12日、8月14日组织了二次安全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份。8月19日对汽车站全体乘务人员20人进行了安全教育培训。五是坚持领导带班听班制度,严格值班和备勤制度,确保了信息畅通和救援及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搞好优质服务,搞好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2、认真贯彻落实行业管理的法规政策和上级指示精神,加大管理力度,搞好源头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9篇

一、总体目标

健全环境空气重污染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形成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指挥体系,信息共享、运作灵敏的防范体系,行动迅速、反应及时的处置体系,责任明确、配合密切的保障体系,实现决策科学化、指挥智能化、应对系统化、保障统筹化,有效解决环境空气重污染问题。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预警与响应相结合。建立常规气象监测和环境空气监测预报合作机制,统筹预警环境气象,及时、科学布防应急响应对策,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环境空气重污染。

(二)坚持减灾与减排相结合。把保护受污染人群摆上突出位置,贯穿应急工作全程,尽量减轻健康损害;把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源和排放量作为根本措施,尽可能防范和化解环境空气重污染。

(三)坚持劝导与严管相结合。注重环境空气重污染危害常识普及和排污行为管理约束,既主动面向社会倡导防范污染损害的建议性措施,更加大环境违法问题查处力度,保证环境管理与为民服务都见成效。

(四)坚持政府主导与部门齐抓共管相结合。建立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应急办具体协调、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区县(市)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环境空气重污染。

三、适用范围

环境空气重污染是指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本预案适用于应对哈尔滨市区环境空气重污染,所辖县(市)参照执行。

四、组织体系

在市政府领导下,建立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除承担日常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督办检查、解决难题外,负责组织应对环境空气重污染工作。

(一)联席会议组成。总召集人:市政府主管环境保护工作副市长。召集人:市环保局局长。会议成员: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市环保局、气象局、发改委、财政局、工信委、交通局、公安局、交管局、住房局、城管局、教育局、监察局、执法局、工商局、农委、建委、卫生局、新闻办、市政府法制办、各区县(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联络员负责工作联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应急工作综合协调,并组织实施本预案。

(二)成员单位应急职责分工。市政府办公厅(应急办):负责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的综合协调。市环保局:负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研判和重污染预报预警、信息,组织重点企业落实环境空气重污染内部应急预案,监督检查并依法处理大气污染源违法排放行为。市气象局:负责与市环保局等部门建立环境空气重污染联合会商和服务响应机制,开展环境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与研究。市交通局:负责紧急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劝导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组织停运尾气超标公交营运车。市交管局:负责临时调整车辆限行范围、路段和时间,会同市环保局集中路检尾气不达标车辆。市住房局:负责组织供暖单位错时错峰起炉,压缩供暖燃煤量,加强供暖单位环境保护工作行业管理。市发改委:负责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两高”行业项目审批。市工信委:负责督导工业企业特别是重点工业企业降低生产负荷、停止或减少废气排放量大的工段生产。市农委:负责会同区县(市)政府落实秸秆禁烧应急工作方案。市城管局:负责组织区政府落实道路保洁应急预案,减少道路扬尘。市建委:负责控制建筑施工扬尘。市执法局:负责集中查处露天烧烤、垃圾焚烧等违法行为。市工商局:负责配合查处烧纸行为。市公安局:负责管控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市教育局:负责建立中小学校重污染天气响应机制,科学安排学生放假及课外活动,普及中小学生大气污染防治知识。市卫生局:负责组织预防大气污染导致的疾病,科学指导公众提高防护能力,及时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疾病等易感人群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市财政局:负责提供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资金保障。市法制办:负责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审核,依法对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市新闻办:负责指导协调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工作信息、新闻宣传,协调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做好报道和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市监察局:负责严肃追究重大环境违法问题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区县(市)政府: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指挥落实应急措施。

(三)成立专家组。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组建环境空气重污染专家组,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和技术支持保障。

五、分级预警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实测与预报,并综合分析污染程度及持续时间,将环境空气重污染分为3个预警级别,由轻到重顺序依次为Ⅲ级、Ⅱ级、Ⅰ级,分别对应黄、橙、红色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

(一)Ⅲ级黄色预警。市区24小时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201-300定为重度污染。当市区24小时实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重度污染程度,并预测未来持续48小时以上,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研判、审定,启动黄色预警。

(二)Ⅱ级橙色预警。市区24小时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301-500定为严重污染。当市区24小时实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严重污染程度,并预测未来持续48小时以上,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研判、审核后,立即与市应急办沟通,并通报相关情况,2小时内报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审批,启动橙色预警,并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市应急办备案。

(三)Ⅰ级红色预警。市区24小时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500以上定为极重污染。当市区12小时实测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均值达到极重污染程度,并预测未来持续12小时以上,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1小时内组织市环保局、气象局和专家组会商分析后,立即与市应急办沟通,并通报相关情况,1小时内报市大气污染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审核,再1小时内报市长审批,启动红色预警,并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转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六、预警

(一)黄色预警。启动预警后,由市环保局公众网和市气象局气象用户平台2小时内向社会,并给予市民健康防护提醒,提示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暂停或减少户外活动,建议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二)橙色预警。启动预警后,由市新闻办组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30分钟内向社会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并给予市民健康防护提醒和公益性建议提示。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暂停或减少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建议:市民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机动车尽量避免昼间加油。

(三)红色预警。启动预警后,由市新闻办组织广播、电视和网络等新闻媒体30分钟内向社会预警信息和应急预案,并给予市民健康防护提醒和公益性建议提示。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脏病、肺病等易感人群暂停户外活动,室外作业人员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建议:倡导公众节约用电;一般人群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暂停重大群众性户外运动赛事和露天大规模群众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

七、应急响应

(一)黄色预警应急响应。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日常环境管理工作,但不集中行动。

(二)橙色预警应急响应。市环保局、气象局加密监测,将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市应急办,每8小时更新1次环境气象与重污染程度信息,并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步向总召集人报告。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按照本预案和相关工作方案,及时组织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每天15时前向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情况,并固定夜间值班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同时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前提下,按照职责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秸秆焚烧违法行为;

2、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垃圾焚烧违法行为;

3、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露天烧烤违法行为;

4、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范围,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5、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煤堆、灰堆和物料堆未有效封闭行为;

6、要求供热单位确保供暖锅炉24小时低温连续作业;

7、确保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从重处理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行为;

8、要求施工单位停止建筑拆扒工程;

9、要求施工单位停止建筑工程土石方施工;

10、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11、增加公交运力;

12、立即纠正并严格依法处罚和问责供暖储煤、输送用煤(运灰渣)车辆未有效防尘行为;

(三)红色预警应急响应。在橙色预警响应基础上,由市环保局、气象局随时向市应急办报送信息,每2小时更新1次环境气象与重污染程度信息,并由市大气污染联席会议办公室同步向市长、有关副市长和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报告;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每8小时向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应对措施及进展情况;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或召集人最长每24小时召开1次联席会议,听取应急情况、研判污染趋势、部署任务措施、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增加4项强制性措施:

1、幼儿园、中小学停课;其中,前一日22时前预警并维持到22时后的,或者前一日22时后至当日6时前预警的,采取停课措施;当日6时后至上课前预警的,采取停课措施;当日上课后预警的,不停课,但停止户外课及户外活动,迟到、缺勤学生不作迟到或旷课处理,学校灵活安排教学进度。

八、预警解除和应急终止

经实测和预测研判,未来不满足预警条件时,由有权决定预警的部门2小时内解除预警或终止应急响应,并向社会。橙色和红色预警应急响应终止后,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总结应急措施落实情况,报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再由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总结评估后,报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或市长。

九、经费保障

按照市政府有关处置应急情况的财政保障规定,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所需预警及应急经费,由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安排解决。

十、预案管理

(一)演练培训。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年组织至少1次本预案联合演练和操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培训。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0篇

为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2005〕49号)、《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市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意义

农村公路是我市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省和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管理养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管理养护机制缺乏活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公路正常使用和群众出行安全,制约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各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重要意义,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目标

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落实市镇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建立符合我市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保证农村公路路况完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培育竞争有序、保障有力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三、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范围及工作内容

(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围。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附属设施。

(二)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内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分为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

养护工程主要有:大中修工程、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和安保工程等。

日常养护主要有:沥青(砼)路面病害处治,路面保洁,路肩、边坡培修,桥梁加固及定期检测,沿线设施维护,绿化修剪,涵洞疏通,道路抢修,路政管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等。

四、建立管理养护机制,明确职责分工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建立“机构精干、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管护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机制,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市场化运作。

(一)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分级管理机制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组织全市农村公路大中修以及县道的小修和日常养护工作。

各镇政府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的小修及日常养护工作,受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对县道的小修和日常养护一并管理。

(二)落实管理养护机构及工作职责

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组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承担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具体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和养护工程的组织实施;负责建设和养护资金管理使用;负责县乡路交通量和病害调查,建立农村公路数据库,统计上报农村公路养护情况;编制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建议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考核各镇政府农村公路建设和日常养护工作;组织受灾农村公路的抢修;依法实施路政管理,维护路产路权;负责处理县道的安全责任事故。

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派驻各镇的交通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协助各镇政府做好乡道、村道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各镇政府镇村建设服务中心加挂“农村公路养护站”牌子,至少安排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执行上级农村公路有关规定;负责编制年度建设和养护计划以及管理养护数据的统计上报;管理养护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完成年度养护目标;协助交通部门做好路政管理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负责处理乡道、村道的安全责任事故。

村民委员会协助镇政府做好本村村道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和路产路权保护工作。

(三)落实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

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机制。市镇两级政府应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逐步满足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需要。

1.养护工程资金。我市年度养护工程项目计划编制规模原则上与上级切块补助资金相当;市政府安排计划规模大于切块补助资金的,县道由市财政配套,乡道、村道由各镇政府按不低于30%的比例配套。

2.小修及日常养护资金。按照上一年度养护成本和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中的实际里程,核算年度养护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县乡道小修及日常养护资金由市财政统筹;村道的养护资金由各镇政府筹集,通过村庄的村道,其村内部分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在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下,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政府奖补相结合的方式筹集养护资金。

在确保落实市镇两级财政投入的同时,各镇政府及市财政、交通等部门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的新路子,广开筹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标准和水平。鼓励利用冠名权、绿化经营权、广告经营权、路边资源开发经营权等方式筹措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鼓励企业、单位和个人捐助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五、强化工作措施,规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一)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管理制度建设。市交通部门、各镇政府要针对我市农村公路现状和养护工作特点,依据《省农村公路条例》和《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管理行为,切实加强对小修和日常养护工作的监管,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计划管理。农村公路年度管理养护计划由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依据农村公路数据库中县、乡、村道的技术状况,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及各镇政府编制,经市政府研究,报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加强日常保养和养护工程管理。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强对日常养护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确保满足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需求;各镇政府要全面落实日常养护、养护工程和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公路养护技术规范,逐步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和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人,实行合同管理。养护工程应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质量保修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全过程监控,保障安全生产,确保工程质量。养护工程项目完工后,要同步完善公路沿线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

(四)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市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承担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各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与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积极配合,加强对农村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健全路政巡查制度,依法查处占用、跨越、挖掘农村公路和超限超载车辆运输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村公路及附属设施正常使用,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1篇

今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交通秩序整治指挥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迎全运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和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对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迅速在全市掀起交通秩序整治的新高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交通整治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交通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市交通组织管理压力日益扩大,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距离承办全运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次市委、市政府在全市部署开展迎全运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迎全运一系列要求和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全运”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动员大会后,各单位行动迅速,交通秩序整治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市公安局对指挥部的组织架构以及具体的组织方案,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特别是结合公安工作的实际,部署开展了六项公安业务的专项整治,这对交通秩序整治是有力配合和良好推动。全运会还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就要召开了,全市各项筹备工作进入攻坚阶段。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交通秩序整治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实现综合整治各项工作目标。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将交通秩序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落实责任,加大力度。交通秩序整治确定的六项整治重点,是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关键所在,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以点代面、全面提升,确保在全运会前使城市交通秩序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各区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要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相关部门,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深入地推进整治工作。公安交警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整治力度,健全完善道路巡逻管控工作机制,严查各类交通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建委、市政公用、环卫、城管执法等部门要科学合理组织道路工程施工,严格规范施工行为,减少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要建立道路施工巡查制度,定期对施工路段进行检查,力避野蛮施工、乱堆物料严重影响交通通行的现象;同时,强化渣土运输车辆的源头管理,逐车落实责任人。市政公用部门要规划整合现有公交线路、公交站点,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资格审查,增强驾驶人员的交通安全法规意识。沿街乞讨特别是在市区主次干道路口、路段乞讨现象,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城市文明形象,民政、公安、卫生、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开展重点整治,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要及时救助,护送到救助管理站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不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要劝导或帮助其返回流出地;对不听劝阻、扰乱公共秩序和妨碍交通的流浪乞讨人员要依法处置,确保良好的市容和交通环境。市文明办要动员有关部门单位,广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扩大交通志愿者范围,营造良好氛围。发改委、规划、交通、质监、工商、经委、民政等成员单位要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落实各项整治措施,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坚持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目前,二环东路、奥体中心周边等市政重点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建委、市政公用、公安交警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组织规划,确保全运会前新改建道路建设与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对已建成通车的道路,要按照“谁投资、谁负责”的原则,尽快建设完善交通管理设施。公安交警部门要对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诱导等各类交通安全设置逐一进行检查,确保规范、有效、清晰、美观;要进一步落实科学管理理念,完善集街面巡逻、122报警服务、电视监控、交通诱导等为一体的交通拥堵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科学组织疏导,充分发挥交通协管员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缓解交通拥堵。为配合整治行动,《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的通告》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三轮车管理的通告》也已向社会并实施。各单位在执法管理中要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展示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市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深化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去年12月30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现场会,提出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继续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力争年全省90%以上的县区建成“平安畅通县区”,年全部县区达到创建标准。搞好交通秩序整治,也是贯彻落实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现场会精神的实际措施。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现场会精神,将交通秩序整治工作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要强化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各项措施。公安交警部门要落实24小时道路巡逻管控机制,以国省道、高速公路和县乡低等级道路为重点,加大对长途客运汽车、七座以上客车及低速货车、拖拉机等重点车辆的路检路查,严查超速、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交通、公安交警部门要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对客货运输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和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日常监管,加强对驾驶人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车辆安全性能检验,确保行驶安全;要加强公路事故易发点段排查整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要进一步完善恶劣天气等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应急处置能力,切实维护全运会期间道路交通安全。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这次整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落实。对工作进度缓慢、达不到整治要求、完不成整治任务的,要对照今天责任书的内容,严格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各单位要按照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工作措施,制定工作进度计划,严格落实责任制。要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相互配合。指挥部所有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综合治理,形成合力,全面完成此次整治任务。

三是注重社会宣传。要充分借助各种媒体,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营造浓厚的氛围。要充分宣传交通秩序整治的意义、目的,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让群众理解、支持、配合这项工作的开展,动员全社会共建文明和谐交通。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2篇

我任市公安局交警局办公室主任,之后,调任道路秩序处处长至今。道路秩序处设3个科1个中心(即:秩序科、设施科、整治办、道路清障中心),共有民警33人。此外,市解决道路交通“行路停车难”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即“两难”办)也设在道路秩序处。道路秩序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围绕缓解“两难”问题,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落实公交优先,落实“规划、建设、管理、素质”四管齐下方针,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建立健全交通秩序长效整治机制。同时,秩序处还承担烟花大会、无车日等全市各项大型活动的交通保卫工作,春秋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交通组织工作,反恐防暴等突发事件的交通应急处置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日常还负责全市临时占道、临时挖掘、大型工程、广告审批、通行证发放、道路、建筑工程的审查验收等工作。是交警局的主要业务部门。

二、履行职责方面

调到秩序处工作,是对我的一大考验。交警支队是我市缓解“两难”问题的主要责任部门,而秩序处又是交警支队缓解“两难”问题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缓解“两难”问题上有否做出成绩,不仅是衡量交警支队工作水平的标尺,也是对我本人履行职责情况的检验。

目前,我市城市化水平已接近70%,户籍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正处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道路与机动车辆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年我市放开小型汽车上牌政策始,至去年止,这7年间,老城区机动车年平均增量为5.9万辆。但从去年11月,老城区机动车月增量首次突破了万辆大关之后,截至今年9月,已连续10个月增量过万。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7万辆,是年的6倍。而与此同时,年至今,老城区道路里程数仅增加了40%,道路与车辆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同时,受历史沿革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影响,我市向心性和钟摆式交通特征明显,加之被河流、铁路等阻断,城市路网呈北宽南窄的漏斗状,道路难以成网连片。此外,我市主要以平面交通与混合交通为主,城市上跨下穿及天桥、地道等立体设施总量偏少,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在同一平面通行,相互干扰,不仅通行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安全隐患突出。

以上种种矛盾,预示着解决“两难”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上任以来,我从基础工作做起,对城市路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清了亟需打通的断头路、亟需建设的立体过街设施等,找准了影响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关节点和成因。依托市“两难办”的机构,在积极向规划、建设等部门建言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优化交通组织措施,改善通行秩序,想方设法挖掘道路通行潜力。虽然有些工作可能见效比较慢,而有些可能立即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量所抵消,但交警支队和我始终把把“我们一直很执着,我们将会更努力”作为信条,面对挑战、面对困难,竭尽自己全部智慧和努力,百折不挠、想方设法去延缓“两难”问题的加剧。

(一)勇于实践,着力优化城市交通组织

市委、市政府对“两难”问题高度重视,黄坤明书记、邵占维代市长等党政领导今年已5次专题研究协调缓解“两难”问题,并把实施单行线、禁左等措施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抓住党委、政府重视的有利时机,我们始终以“道路资源精耕细作,道路渠化寸土必争、信号配时分秒必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把“增加供应”和“减少需求”统一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寸土寸金的资源效益。在“增加供应”方面,提出了“平面交通立体化”的概念,将单行线、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待行区等一系列交通组织和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地组合在一起,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直行待行区”、“可逆疏控道”等渠化方式,以空间换时间,挖掘道路潜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的交通。在“减少需求”方面,以建设全国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为契机,把SCATS系统与本地混合交通的实际结合起来,逐个路口、逐条道路地优化信号配时方案,均衡路网负荷。其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突出旅游城市特点,精心组织旅游交通。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今年又值上海世博会召开,旅游交通是今年我市交通组织的一大重点。为做好此项工作,年初,我们在加强与旅游、园文等单位协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人员进行逐路、逐段的进行实地踏看,经过反复多次论证,3月初,我们制定了《年春季旅游旺季景区交通组织方案》。按照南线、北线的不同特点,《方案》综合采取了单双号卡口、单行、南线小循环、大容量优先、换乘等一系列交通组织措施。为确保旅游高峰景区道路交通的通行,我们通过对方案的提前进行试行磨合,逐步细化交通组织方案,至4月旅游高峰时期,我们对景区交通组织方案又进行了升级完善,将单双号卡口措施从北线延伸到南线。从春季交通运行情况看,该措施确保了景区春季及“五一”假日的交通安全畅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进行了总结,又在今年秋季旅游旺季的交通组织中,结合申遗工作,以国庆长假为重点,积极倡导多乘员优先的理念,以小限制换取大方便。从数据看,公交运行周期等主要指标都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2、深化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出缓解交通拥堵系列举措。虽然某个地方形成堵点,但原因往往出自上游。因此,缓解“两难”必须将因地制宜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把单一的举措丰富成系列举措,打好“组合拳”。结合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在开展大范围基础调查之后,一是全面推行路段“禁左”措施。今年3月份,我们制定了《关于年实施路段“禁左”措施的总体方案》,计划分3个阶段完成200个“禁左”点位的工作目标。在实施“禁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和“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两个原则,对每个禁左点位均通过:“属地大队梳理上报、组织现场勘看调研、拟定初步方案、网上征求意见(属地大队同时上门征求周边单位居民意见)、集中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公告、组织实施”等8个步骤。如在对天目山路、曙光路、庆春路等城区53条主要道路段现状开放左转的点位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后,经踏勘,按照整条道路“统筹考虑,统一设计”的原则,基本确定了27个禁左点位。在对每个禁左点位通过网络、平面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各属地大队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充分征求权益人意见后,我们最后确定了湖墅南路密渡桥路口等17个“禁左”方向,并于9月7日向社会通告,9月13日已正式实施。为确保每个禁左点位的科学合理,实施后,我们还专门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前期已经实施的禁左点位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按照“交通标志标线限制、人员现场管理、电子监控抓拍、物理隔离”逐级加强的原则,落实管理措施和优化禁左方向设置。截至9月底,我们已实施完成64个禁左点位,并正在实施79个禁左点位。二是积极推进单行措施,缓解区域交通“两难”。年初,我们对路网进行了调研排查,初步拟在老城区20条道路(路段)上组织单向交通。在实施机动车单向通行措施的总体方案中,我们确定了“有条件的支路先行、能结合停车设置的快行、涉及城区要道(含时段性)的慎行、区域性的统行”的原则,整个计划分为三个期实施。实施单行措施,我们与开展禁左措施一样均通过8个步骤。为减少单行措施实施时对交通的影响,我们对标志、标线的设置、信号配时方案的调整、交通宣传的实施等全程把关,确保各项措施科学合理。今年以来实施完成了白云路、小河支路、古新路、密渡桥路、塘河路等15条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下一阶段,还将对马市街、佑圣观路、金鸡岭路、直大方伯等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

3、听民声、重民意,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为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我们在深入开展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牢固树立“跳出交警看交管、换位思考”的理念,听民声、重民意,对照“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秩序好、事故少、群众满意”的目标,坚持内外联动、上下互动、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实践,研究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时,优先考虑大多数人出行问题,以方便大多数人出行为准则,始终站在交通参与者、一线交通管理的角度考虑其是否有时空出路。如在开展中河高架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今年,有不少网民在19楼论坛“与交警互动”版块发帖反映:市中河—上塘高架由北向南方向,从文晖路上中河高架的机动车向左,到体育场路出口处经常与从上塘高架直行向右往环城北路口的机动车发生交叉,造成交通拥堵,频频引发事故。很快就有网友跟帖,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办法。我们结合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发帖广泛收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3天时间里,收集到网友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案300余条。经过梳理,并实验研究,推出了中河高架环北立交路段文晖上口禁止左转进入体育场路的措施。此后,我们又发出《怎样在流量超饱和状态下协调高架与地面交通》等征集帖,向广大网友征求治理高架拥堵良方。我们对其中具有针对性和科学依据的建议和意见,经过分层次、分路段的两周实验后,公布了相关措施。相关措施在向社会公告后已付诸实施,从近期的运行来看,各项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合理均衡了地面道路与高架道路的道路资源利用率,提高了高架的通行能力,缓解了高峰时期高架的交通压力。

我以为,单靠一个部门来缓解“两难”,能力有限。所以今年来通过内部征求一线民警建议、外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共实施完成交通组织优化项目33个。如莫干山路文晖路至文一路的潮汐车道、清泰立交桥的潮汐车道、文晖路胡墅南路公交专用信号、清江路富春路三桥下口车道渠化等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提高了路口、路段的通行效率,缓解了道路通行压力。

4、优化路网负荷,在交通需求管理上找出路。随着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周边的卫星城市以及相邻的省际旅游热点,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交通流。在不熟悉新建道路的情况下,这些交通流往往会穿城而过,给城区带来了不必要的交通压力。因此,我们通过合理组织我市的入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削减无效交通流,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实施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一是完善过境交通的标志标线建设,加强诱导信息。过境交通原则上由绕城公路(外环)分散,并使入境交通在外环上进行一次空间均衡后再进入市区。二是靠近城市外环或城市入口设置客运换乘中心、货运集散枢纽场,使较大的交通流量的集散在市区外完成。三是设置多个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减少局部路网压力。四是加强货运车辆通行证发放及监督管理工作。控制通行证发放总量,采取与违法情况、交通事故相挂钩的方式,并实行各办理点的电脑登记和联网,引导并逐步形成夜间运输、配送体系。以此来调节交通需求,均衡交通流时空分布,优化路网负荷均匀度。

(二)强化整治,努力营造优良的道路交通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和顽疾,不但容易引发事故给群众带来不安全感,而且容易造成人为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从深层次上讲,影响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彻底治理交通顽疾,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我们“以抓秩序主业、以路面为主战场”,总结了2009年以来酒驾整治的经验,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1”即酒后驾驶,“X”是指各个时段其他重点违法行为(如当前主要整治违法变道、四小车、多次违法未处理等),同时配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从支队层面,对大队、中队进行工作质与量的扁平化考核和综合排名、通报。通过建立健全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找到了一条抓秩序、保安全的新路,特别是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查处量成倍增加,规范了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下降,通行能力提高,公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护。今年来,全市组织开展了28次全市交通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共查处违法变道181886起;扣留“四小车”21023辆;查处酒驾违法行为13190起、醉驾违法行为1286起,暂扣驾驶证12727本、吊销驾驶证3本,拘留1180人,有23名涉酒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抄送纪检监察部门。截至目前,全市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13人,同比减少33人,下降6.05%;其中因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65起,同比减少29起,下降30.85%,共造成14人死亡,同比减少10人,下降41.67%。

(三)精心组织,确保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有序

我市作为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的重要城市,肩负着艰巨的世博安保工作任务。面对各类大型活动多、要求高、时间跨度长等情况,为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和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的安全、有序,我们克服人手少,时间紧等困难,对每一项大型活动,都要经过多次踏看现场、反复修改方案、确定方案、设置完善引导管控标志(如春节期间市区道路交通设施的保障工作中,共制作摆放活动式标志牌973块,摆放警示帽1000只)、现场组织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等工作流程,确保了各类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经统计,今年共完成大型活动200余项,如:世博论坛、烟花大会、年新春佛教文化活动、年亚洲杯足球预选赛、年市横渡江活动、阿里巴巴陶宝嘉年华活动、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系列活动、迎接省双拥模范城市考核检查团等等大型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

三、廉洁自律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在办公室任职,还是到秩序处工作,我都能时刻警醒自己要始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注重政治理论和反腐倡廉典型事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夯实自身的政治基础,筑牢拒防腐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二是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正确对待、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要事项未经集体讨论从不单独拍板决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上任之后,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简政放权,精简审批项目和流程;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内部审批事项,落实责任,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有机统筹了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三是坚持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逐条对照党风廉政建设十个方面廉政内容,从未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问题,自己为人始终做到待人诚恳、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没有“跑官要官”行为,不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严格要求并自觉管好自己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办事,不做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任何事情,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如果说,在缓解“两难”等工作上,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我以为,要归功于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要归功于广大人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地铁、道路等建设方兴未艾,对人民群众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交通“两难”问题仍然存在,离大家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加倍努力地去做好各项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推行货车通行证网上办理。10月8日交警通行证办证窗口搬迁入钱江新城“市民之家”后,将在交通信息网推出货运车辆通行证网上办理项目,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同时,进一步简化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审批流程。根据《关于认真落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补充意见》(杭规发〔〕451号)文件精神,依法简化流程,加强过程监管,缩短审批时间,并推出网上办理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强化群众观念,巩固宗旨意识。进一步加快为民办实事的实施进度,按照市“两难”办半年度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抓好进度督查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力争在10月底完成200个禁左方向的工作目标;11月底完成20条道路单行措施的实施工作。

三是踏实努力工作,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对中长期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措施的研究,建立交通状况和交通措施的评估模型。下一步我们加强对车速、延误率和断面通行量、路网负荷度等指标的研究,加载其他相关数据,建立起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采集到的交通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关联和挖掘,建设城市交通状态智能预报系统,对市道路交通状况进行预测预报。同时,结合低碳城市建设,将“师生快车计划”、“交通容量与环境容量双边控制方案”等作为储备课题,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以上述职述廉,请各位指正。

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道路秩序处处长孔万锋述职报告

我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道路秩序处的孔万锋。下面,我就从岗位基本情况、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廉洁自律方面、下一步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向各位代表作一汇报:

一、岗位基本情况

我于2008年7月至年1月任市公安局交警局办公室主任,之后,调任道路秩序处处长至今。道路秩序处设3个科1个中心(即:秩序科、设施科、整治办、道路清障中心),共有民警33人。此外,市解决道路交通“行路停车难”问题协调小组办公室(即“两难”办)也设在道路秩序处。道路秩序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围绕缓解“两难”问题,积极协调市有关部门,落实公交优先,落实“规划、建设、管理、素质”四管齐下方针,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建立健全交通秩序长效整治机制。同时,秩序处还承担烟花大会、无车日等全市各项大型活动的交通保卫工作,春秋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交通组织工作,反恐防暴等突发事件的交通应急处置工作的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日常还负责全市临时占道、临时挖掘、大型工程、广告审批、通行证发放、道路、建筑工程的审查验收等工作。是交警局的主要业务部门。

二、履行职责方面

调到秩序处工作,是对我的一大考验。交警支队是我市缓解“两难”问题的主要责任部门,而秩序处又是交警支队缓解“两难”问题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缓解“两难”问题上有否做出成绩,不仅是衡量交警支队工作水平的标尺,也是对我本人履行职责情况的检验。

目前,我市城市化水平已接近70%,户籍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正处于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道路与机动车辆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从年我市放开小型汽车上牌政策始,至去年止,这7年间,老城区机动车年平均增量为5.9万辆。但从去年11月,老城区机动车月增量首次突破了万辆大关之后,截至今年9月,已连续10个月增量过万。老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7万辆,是年的6倍。而与此同时,年至今,老城区道路里程数仅增加了40%,道路与车辆的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

同时,受历史沿革和“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影响,我市向心性和钟摆式交通特征明显,加之被河流、铁路等阻断,城市路网呈北宽南窄的漏斗状,道路难以成网连片。此外,我市主要以平面交通与混合交通为主,城市上跨下穿及天桥、地道等立体设施总量偏少,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在同一平面通行,相互干扰,不仅通行效率相对较低,而且安全隐患突出。

以上种种矛盾,预示着解决“两难”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上任以来,我从基础工作做起,对城市路网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清了亟需打通的断头路、亟需建设的立体过街设施等,找准了影响城市道路通行效率的关节点和成因。依托市“两难办”的机构,在积极向规划、建设等部门建言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府今年为民办实事工作,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优化交通组织措施,改善通行秩序,想方设法挖掘道路通行潜力。虽然有些工作可能见效比较慢,而有些可能立即被迅速增长的机动车量所抵消,但交警支队和我始终把把“我们一直很执着,我们将会更努力”作为信条,面对挑战、面对困难,竭尽自己全部智慧和努力,百折不挠、想方设法去延缓“两难”问题的加剧。

(一)勇于实践,着力优化城市交通组织

市委、市政府对“两难”问题高度重视,黄坤明书记、邵占维代市长等党政领导今年已5次专题研究协调缓解“两难”问题,并把实施单行线、禁左等措施纳入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抓住党委、政府重视的有利时机,我们始终以“道路资源精耕细作,道路渠化寸土必争、信号配时分秒必夺”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把“增加供应”和“减少需求”统一了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寸土寸金的资源效益。在“增加供应”方面,提出了“平面交通立体化”的概念,将单行线、可变车道、潮汐车道、待行区等一系列交通组织和工程手段,因地制宜地组合在一起,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直行待行区”、“可逆疏控道”等渠化方式,以空间换时间,挖掘道路潜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的交通。在“减少需求”方面,以建设全国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为契机,把SCATS系统与本地混合交通的实际结合起来,逐个路口、逐条道路地优化信号配时方案,均衡路网负荷。其间,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突出旅游城市特点,精心组织旅游交通。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今年又值上海世博会召开,旅游交通是今年我市交通组织的一大重点。为做好此项工作,年初,我们在加强与旅游、园文等单位协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人员进行逐路、逐段的进行实地踏看,经过反复多次论证,3月初,我们制定了《年春季旅游旺季景区交通组织方案》。按照南线、北线的不同特点,《方案》综合采取了单双号卡口、单行、南线小循环、大容量优先、换乘等一系列交通组织措施。为确保旅游高峰景区道路交通的通行,我们通过对方案的提前进行试行磨合,逐步细化交通组织方案,至4月旅游高峰时期,我们对景区交通组织方案又进行了升级完善,将单双号卡口措施从北线延伸到南线。从春季交通运行情况看,该措施确保了景区春季及“五一”假日的交通安全畅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进行了总结,又在今年秋季旅游旺季的交通组织中,结合申遗工作,以国庆长假为重点,积极倡导多乘员优先的理念,以小限制换取大方便。从数据看,公交运行周期等主要指标都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2、深化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出缓解交通拥堵系列举措。虽然某个地方形成堵点,但原因往往出自上游。因此,缓解“两难”必须将因地制宜和统筹兼顾结合起来,把单一的举措丰富成系列举措,打好“组合拳”。结合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在开展大范围基础调查之后,一是全面推行路段“禁左”措施。今年3月份,我们制定了《关于年实施路段“禁左”措施的总体方案》,计划分3个阶段完成200个“禁左”点位的工作目标。在实施“禁左”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和“道路资源利用最大化”两个原则,对每个禁左点位均通过:“属地大队梳理上报、组织现场勘看调研、拟定初步方案、网上征求意见(属地大队同时上门征求周边单位居民意见)、集中讨论、确定实施方案、公告、组织实施”等8个步骤。如在对天目山路、曙光路、庆春路等城区53条主要道路段现状开放左转的点位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后,经踏勘,按照整条道路“统筹考虑,统一设计”的原则,基本确定了27个禁左点位。在对每个禁左点位通过网络、平面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各属地大队开展上门走访活动,充分征求权益人意见后,我们最后确定了湖墅南路密渡桥路口等17个“禁左”方向,并于9月7日向社会通告,9月13日已正式实施。为确保每个禁左点位的科学合理,实施后,我们还专门组织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前期已经实施的禁左点位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按照“交通标志标线限制、人员现场管理、电子监控抓拍、物理隔离”逐级加强的原则,落实管理措施和优化禁左方向设置。截至9月底,我们已实施完成64个禁左点位,并正在实施79个禁左点位。二是积极推进单行措施,缓解区域交通“两难”。年初,我们对路网进行了调研排查,初步拟在老城区20条道路(路段)上组织单向交通。在实施机动车单向通行措施的总体方案中,我们确定了“有条件的支路先行、能结合停车设置的快行、涉及城区要道(含时段性)的慎行、区域性的统行”的原则,整个计划分为三个期实施。实施单行措施,我们与开展禁左措施一样均通过8个步骤。为减少单行措施实施时对交通的影响,我们对标志、标线的设置、信号配时方案的调整、交通宣传的实施等全程把关,确保各项措施科学合理。今年以来实施完成了白云路、小河支路、古新路、密渡桥路、塘河路等15条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下一阶段,还将对马市街、佑圣观路、金鸡岭路、直大方伯等道路实行单向通行措施。

3、听民声、重民意,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为最大限度的发挥道路资源效益,我们在深入开展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牢固树立“跳出交警看交管、换位思考”的理念,听民声、重民意,对照“道路通行能力提高、秩序好、事故少、群众满意”的目标,坚持内外联动、上下互动、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实践,研究交通组织优化措施时,优先考虑大多数人出行问题,以方便大多数人出行为准则,始终站在交通参与者、一线交通管理的角度考虑其是否有时空出路。如在开展中河高架的交通组织优化工作中,今年6月初,有不少网民在19楼论坛“与交警互动”版块发帖反映:市中河—上塘高架由北向南方向,从文晖路上中河高架的机动车向左,到体育场路出口处经常与从上塘高架直行向右往环城北路口的机动车发生交叉,造成交通拥堵,频频引发事故。很快就有网友跟帖,提出了自己的治理办法。我们结合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了针对性研究。6月5日,发帖广泛收集网民的意见和建议。3天时间里,收集到网友提出的建议和改进方案300余条。经过梳理,并实验研究,6月18日,推出了中河高架环北立交路段文晖上口禁止左转进入体育场路的措施。此后,我们又发出《怎样在流量超饱和状态下协调高架与地面交通》等征集帖,向广大网友征求治理高架拥堵良方。8月,我们对其中具有针对性和科学依据的建议和意见,经过分层次、分路段的两周实验后,于9月9日公布了相关措施。9月18日,相关措施在向社会公告后已付诸实施,从近期的运行来看,各项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合理均衡了地面道路与高架道路的道路资源利用率,提高了高架的通行能力,缓解了高峰时期高架的交通压力。

我以为,单靠一个部门来缓解“两难”,能力有限。所以今年来通过内部征求一线民警建议、外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共实施完成交通组织优化项目33个。如莫干山路文晖路至文一路的潮汐车道、清泰立交桥的潮汐车道、文晖路胡墅南路公交专用信号、清江路富春路三桥下口车道渠化等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充分利用了道路资源,提高了路口、路段的通行效率,缓解了道路通行压力。

4、优化路网负荷,在交通需求管理上找出路。随着旅游西进战略的实施,周边的卫星城市以及相邻的省际旅游热点,吸引了相当数量的交通流。在不熟悉新建道路的情况下,这些交通流往往会穿城而过,给城区带来了不必要的交通压力。因此,我们通过合理组织我市的入境交通和货运交通,削减无效交通流,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实施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一是完善过境交通的标志标线建设,加强诱导信息。过境交通原则上由绕城公路(外环)分散,并使入境交通在外环上进行一次空间均衡后再进入市区。二是靠近城市外环或城市入口设置客运换乘中心、货运集散枢纽场,使较大的交通流量的集散在市区外完成。三是设置多个城市对外交通出入口,减少局部路网压力。四是加强货运车辆通行证发放及监督管理工作。控制通行证发放总量,采取与违法情况、交通事故相挂钩的方式,并实行各办理点的电脑登记和联网,引导并逐步形成夜间运输、配送体系。以此来调节交通需求,均衡交通流时空分布,优化路网负荷均匀度。

(二)强化整治,努力营造优良的道路交通环境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和顽疾,不但容易引发事故给群众带来不安全感,而且容易造成人为交通堵塞,影响道路通行能力,从深层次上讲,影响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为彻底治理交通顽疾,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我们“以抓秩序主业、以路面为主战场”,总结了2009年以来酒驾整治的经验,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1”即酒后驾驶,“X”是指各个时段其他重点违法行为(如当前主要整治违法变道、四小车、多次违法未处理等),同时配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奖惩机制,从支队层面,对大队、中队进行工作质与量的扁平化考核和综合排名、通报。通过建立健全交通整治“1+X”长效工作机制,找到了一条抓秩序、保安全的新路,特别是酒后驾车、违法变道等交通违法查处量成倍增加,规范了交通秩序,使交通事故下降,通行能力提高,公众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护。今年来,全市组织开展了28次全市交通集中整治统一行动;共查处违法变道181886起;扣留“四小车”21023辆;查处酒驾违法行为13190起、醉驾违法行为1286起,暂扣驾驶证12727本、吊销驾驶证3本,拘留1180人,有23名涉酒驾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抄送纪检监察部门。截至目前,全市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13人,同比减少33人,下降6.05%;其中因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65起,同比减少29起,下降30.85%,共造成14人死亡,同比减少10人,下降41.67%。

(三)精心组织,确保各类大型活动安全有序

我市作为上海世博会环沪护城河工程的重要城市,肩负着艰巨的世博安保工作任务。面对各类大型活动多、要求高、时间跨度长等情况,为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和大型活动安保任务的安全、有序,我们克服人手少,时间紧等困难,对每一项大型活动,都要经过多次踏看现场、反复修改方案、确定方案、设置完善引导管控标志(如春节期间市区道路交通设施的保障工作中,共制作摆放活动式标志牌973块,摆放警示帽1000只)、现场组织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等工作流程,确保了各类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经统计,今年共完成大型活动200余项,如:世博论坛、烟花大会、年新春佛教文化活动、2011年亚洲杯足球预选赛、年市横渡江活动、阿里巴巴陶宝嘉年华活动、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系列活动、迎接省双拥模范城市考核检查团等等大型活动的交通保障工作。

三、廉洁自律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无论是在办公室任职,还是到秩序处工作,我都能时刻警醒自己要始终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在日常工作中,一是坚持理论学习。注重政治理论和反腐倡廉典型事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夯实自身的政治基础,筑牢拒防腐变的思想防线,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免疫力。二是坚持廉洁从政。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坚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正确对待、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对重要事项未经集体讨论从不单独拍板决定,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上任之后,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方面,简政放权,精简审批项目和流程;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内部审批事项,落实责任,形成监督制约机制,有机统筹了质量和效率的关系。三是坚持以身作则。要求民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民警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逐条对照党风廉政建设十个方面廉政内容,从未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问题,自己为人始终做到待人诚恳、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没有“跑官要官”行为,不任人唯亲、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严格要求并自觉管好自己的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办事,不做有损于党和人民利益的任何事情,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如果说,在缓解“两难”等工作上,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我以为,要归功于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要归功于广大人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地铁、道路等建设方兴未艾,对人民群众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交通“两难”问题仍然存在,离大家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下一步,我们将加倍努力地去做好各项交通管理工作。

一是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推行货车通行证网上办理。交警通行证办证窗口搬迁入钱江新城“市民之家”后,将在交通信息网推出货运车辆通行证网上办理项目,进一步方便办事群众。同时,进一步简化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审批流程。根据《关于认真落实省建设厅、省公安厅对重大建设工程开展交通影响评价工作的补充意见》(杭规发〔〕451号)文件精神,依法简化流程,加强过程监管,缩短审批时间,并推出网上办理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强化群众观念,巩固宗旨意识。进一步加快为民办实事的实施进度,按照市“两难”办半年度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抓好进度督查工作,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力争在月底完成200个禁左方向的工作目标;月底完成20条道路单行措施的实施工作。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3篇

1.1编制目的。

提高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体系和运行机制,减少和控制灾害损失,维护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措施》、《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措施》、《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措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措施。

1.3适用范围及定义。

本措施适用于全市范围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措施所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指由低温、雨、雪、冰冻等天气现象并发引起的自然灾害。

1.4管理体制。

(1)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实行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2)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本措施,编制本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措施,并报市政府备案。

(3)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负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2.组织体系和职责

2.1组织体系。

2.1.1领导机构。

成立市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设在市政府。

指挥长:常务副市长。

副指挥长:各位副市长。

成员: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农办、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商业总公司、市卫生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局、市物价局、市安监局、市气象局、市供电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发改局分管负责人。

2.1.2办事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发改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市气象局局长、市发改局副局长担任,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或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2.2职责

2.2.1指挥部职责。

(1)统一领导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工作;

(2)决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和救灾重大事项;

(3)协调相关乡镇、有关部门应急处置工作;

(4)决定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启动与终止。

2.2.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落实指挥部的各项任务;

(2)执行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

(3)组织协调制定具体应急措施并监督执行;

(4)组织开展灾害损失及影响评估;

(5)负责信息收集与;

(6)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

2.2.3成员单位职责。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承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防御和应急,根据本措施建立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应急措施或工作流程,并负责组织实施。

2.3咨询机构。

指挥部办公室设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专家组,由部分成员单位专家组成。专家组负责决策咨询、提出建议,必要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3.预防和应急准备

3.1灾害防御规划。

市政府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防御规划,统筹安排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

3.2避难场所准备。

市政府确定避难场所,设立标志,制订完善紧急疏散办法和程序,确保受到灾害威胁的群众安全、有序、及时转移到避难场所。

3.3队伍准备。

市政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承担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救援任务。各有关部门应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3.4培训与演练。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制定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处置、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3.5宣传。

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村)委会应组织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防灾应急、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教育。教育部门应指导学校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应急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应急知识,提高公众应急能力。

4.预测与预警

4.1预测及信息报送。

(1)市气象局负责在每年月份组织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预测会商,将会商结论报送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并定期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报送一次监测预报信息。当预报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应每天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报送监测预报信息。

(2)民政、交通、供电、通信、商业、粮食、农办、建设等部门应于月份对本系统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及时将检查分析报告报送指挥部办公室。

(3)当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民政、公安、建设、交通、供电、农办、国土、卫生等部门,应每天向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灾情信息和应对措施建议;当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引发重大灾情时,应随时提供信息。

4.2预警分级。

按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危害程度,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警分为四级: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预警分级参考《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管理办法》中的暴雪、寒潮、霜冻、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确定。

5.应急响应

5.1应急启动。

达到预警级别时,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讨论。当专家组建议启动应急时,由指挥部办公室报指挥部研究决定。Ⅳ级、Ⅲ级由副指挥长宣布启动;Ⅱ级、Ⅰ级由指挥长宣布启动。

5.2应急响应行动。

5.2.1Ⅳ级应急响应。

启动Ⅳ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1小时内主持会议,制订Ⅳ级应急响应行动方案;每24小时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市委、市政府提供一次灾害天气监测预报信息、灾情信息及应急处置情况。

(1)市气象局应组织天气加密观测,增加天气预报会商次数和预报时次,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2)市交通部门应启动交通事故易发区域交通状况的加密监测,按交通应急措施采取措施,保证道路畅通;协调抗灾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组织提供转移灾民所需的交通工具。

(3)市建设局应督导各有关部门组织清扫积雪、融冰化雪工作;组织抢修队伍,及时排除故障,防止停水停气事故发生;帮助和指导居民落实防冻保暖、安全用水用电用气的各项措施;组织检查建筑施工场所,责成建设单位在灾害期间停止室外施工,协助对建筑民工的妥善安置;负责保障城市供水、供气、公交等市政设施正常运行;保障城市主要交通干道通畅;会同工商部门对危房、临时建筑物、农贸大厅等场所以及广告牌匾、工地塔吊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疏散人员,防止倒塌伤人。

(4)供电部门应加强电网系统和电力设施运行监测,电力设施抢修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必要时应组织局部除冰,及时将影响和受灾情况向市政府报告。

(5)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检查,做好应急准备,传播预警信息,启动相关应急措施。

5.2.2Ⅲ级应急响应。

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并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制订Ⅲ级应急响应行动方案;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及时收集有关信息,每12小时向指挥部及成员单位和市委、市政府报送一次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灾情信息和应急处置情况。

参加Ⅳ级应急响应的部门应在1小时内提升响应级别,分管领导应到岗指挥,增加应对措施。以下部门应在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分管领导到岗指挥:

(1)市公安局应监控治安秩序状况,维护灾区社会治安秩序,疏导交通,适时采取交通管制;协助有关部门在灾区开展抢险救灾;严厉打击各类趁灾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

(2)市民政局应组织灾情核查和综合上报;根据灾害损失情况派出工作组指导救灾工作,协助受灾乡镇政府组织转移安置倒房和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根据灾区需要及时下拨救灾应急款物,督促受灾乡镇政府做好灾民生活救助工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负责申请、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使用,适时组织、指导开展救灾捐赠活动;负责组织协调灾后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工作。

(3)市农办负责种植业和养殖业冻害监测,指导做好防冻防压准备工作,指导做好大棚、养殖场畜禽房舍的加固工作;随时准备派出农技人员指导农作物防冻救灾;负责掌握和核实农业受灾情况,分析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措施建议;制定灾后补救措施,组织农民开展生产自救。

(4)市卫生局应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组建救灾防病应急队伍,随时准备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援、救灾防病和卫生防疫工作。

(5)市商业总公司应组织灾区各类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组织粮、油、肉、蛋、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及时报告监测情况;会同物价局做好市场监管和平抑物价工作,维护市场稳定。

(6)市教育局应组织全市教育系统抗灾救灾工作,指导学校抗灾救灾;根据灾情调整教学时间,确保师生安全;动员组织学校开展除雪除冰工作,组织开展校舍教室安全检查,确保师生安全。

(7)市粮食局应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控和供应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所需的粮、油供应。

(8)市工商局应依法打击囤积货物、欺行霸市等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加强食品、食用农产品以及灾后重建所需农业生产资料、建筑材料等生活生产必需品的市场管理;协助政府做好因灾受损市场内经营户临时经营场地安置工作。

(9)市物价局应监测市场基本生活物品价格异常波动,及时查处相互串通、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物价等违法行为。

(10)市安监局应组织开展预防性检查、督查,组织专业救护队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开展安全工作的检查与监管。

(11)市旅游局应协调组织实施对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滞留在景区内的游客和工作人员的救援工作,及时向本行业传递低温雨雪冰冻预警信息。

(12)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应及时对受损通信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通信。

(13)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检查,做好应急准备,传播预警信息,启动相关应急措施。

5.2.3Ⅱ级应急响应。

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后,指挥部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根据需要向受灾乡镇派出工作组,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参加Ⅳ级、Ⅲ级应急响应的所有部门应在1小时内提升级别,主要领导应到岗指挥,增加应对措施。以下部门应在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主要领导到岗指挥:

(1)市财政局应配合有关部门了解核实灾情,及时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灾情,申请上级财政救灾资金;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救灾资金分配方案,报市政府审批后及时下达;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2)市国土资源局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区(点)的监测和防范,发现险情时,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市水利局应组织、协调、指导水利设施、工程的抗灾抢险工作,加强安全检查,配合做好防冻除雪,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4)市环保局应对灾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提出处置方案。

(5)市林业局应按时统计上报有关林业受灾信息;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赴受灾乡镇核实灾情,协助指导受灾乡镇政府和林业站制订防灾应急对策,协调有关部门调拨林业救灾物资和资金。

5.2.4Ⅰ级应急响应。

启动Ⅰ级应急后,指挥部在1小时内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明确防御目标和重点;随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有关情况;向受灾乡镇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组织指挥重大灾情的抢险救灾工作。

所有成员单位进入Ⅰ级响应状态,主要领导24小时带班指挥本部门应急响应工作,确保与指挥部的联络畅通;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奔赴救灾现场开展救援;随时调用各种应急物资、装备、技术人员,及时补充应急物资、装备。市政府及各成员单位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及咸宁市对我市应急工作的支持。

5.3社会动员与参与。

(1)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的街道、社区、村组和其他区域应当按照应急指挥机构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2)企事业单位应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的决定、命令,根据需要,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5.4应急终止。

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结束,灾害已得到有效控制,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讨论后提出终止建议,报指挥部研究决定,由应急启动人终止令。

6.灾后恢复与重建

6.1善后处置。

(1)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善后处置工作,修复损坏的公共设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2)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灾害损失核定工作,制定并实施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对征用的民用场所、设备、设施和其他物资予以恢复或适当补偿。保险机构应及时做好灾害损失的理赔工作。

6.2社会援助。

市政府依据有关社会援助制度,鼓励和动员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市总工会、团委、妇联、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应组织开展捐赠、心理疏导等社会援助活动。

6.3调查与评估。

应急响应解除后15日内,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核实、评估,形成灾害评估报告并报指挥部。报告内容包括灾害损失评估、预测预报情况、救灾情况和经验教训、对应急工作的改进措施建议等。各部门应将监测资料、灾情资料、工作技术总结、服务材料等进行收集并整理归档。

6.4恢复重建。

应急响应结束后,市政府立即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7.保障措施

各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措施规定,切实做好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做好安全保卫、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通信等工作,确保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的需要,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7.1人力保障。

有关部门应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充分发挥武警和民兵在灾害应急中的骨干和突击作用。

有关部门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7.2财力保障。

市财政应安排应急工作预备费和一定数量的日常工作经费,保障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工作的需要。

7.3物资保障。

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7.4基本生活保障。

民政部门应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受灾群众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

7.5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公安等部门应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和畅通。交通设施受损时,有关部门应当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

7.6通信保障。

通信、广播、电视等有关部门应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应急通信和广播电视保障工作,负责重大应急信息的传播。

8.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 言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的生产场所,具有施工范围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大,地下管线复杂,地面交通繁忙,人机流动性大等特点。施工作业人员多是没有经过很好的安全培训的农民,存有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贫乏,自我保护能力差等不利因素。因此,属事故易发和多发性的作业场所。

一、施工现场安全组织管理

1、成立工程项目部,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为了统一协调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有必要设立工程项目部。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人,分管质量安全的副经理一人,并分设工程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负责人以及其他方面的负责人。项目经理对工程施工安全全面负责,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工程技术负责人负施工安全技术责任;质量安全负责人负施工安全管理直接责任。

2、建立现场安全管理小组

现场安全管理小组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向各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监督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员工安全教育、安全学习的实施等等。各施工单位均应成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并确定安全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施工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并服从项目部安全管理小组的安全检查、监督。参加施工的各民工队伍均应确立安全责任人及兼职安全员,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管理工作,并服从上级安全管理机构的安全检查、监督。

二、现场设施要符合安全要求

1、平面布置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它包括:临时施工便道,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作业场所)、主要施工设备位置及现场办公室、生活设施、民工宿舍等都要符合安全要求;工地四周或作业场所应有围护设施,现场办公室门口应挂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铭牌。办公室内张贴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概况表等;在适当的位置悬挂各类安全纪律、安全标志、警示牌和安全操作规定等。

2、交通改道和临时便道

市政工程大多是城市改造工程,即在原来的道路或交叉口作扩建或加建施工,一般情况下,是不能进行全封闭施工,要维持原来的通行状况。为使交通顺畅和正常施工两不误,故需增设临时便道。这就要求开工前,应先将交通改道,临时便道采取何种措施等向当地交警部门提出申请,经当地交警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临时便道的施工。临时便道必须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设临时交通指挥员配合交警,指挥疏导车辆流通,确保交通畅顺。

3、现场材料机具堆放

施工器材、机械设备,都应按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做到整齐划一。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的高度。施工过程应将剩余废料、现场拆下来的模块、支架顶棚、脚手架杆件、贝雷架构件等及时清理回收,并按指定区域堆叠好。施工使用的油料、油漆、稀释剂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严禁烟火的专用仓库。沥青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场所。仓库门口,应悬挂安全警示牌,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预留洞口的盖板、防护栏、挡板、安全网和各种安全保险装置都必须齐全有效。因施工确实需要移动时,必须经工地施工管理负责人同意,并需采取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才能移出,在完工后立即复原。必要时要做好登记工作。施工现场除设置安全宣传牌外,危险部位必须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及有车辆经过的地方还应设置红灯示警等。

三、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

1、安全技术管理的资料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的资料应有如下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或方案),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设施任务单(复杂或特殊要求的设施还应有设计图纸和计算书),安全设施验收书(或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安全交底书和安全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员验证记录,安全教育、安全学习记录,安全检查,隐患登记台帐及隐患整改回执。

2、安全技术措施的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

工程开工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及质量安全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向参加施工的工地负责人、施工员和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个单项工程开工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必要时还应向工地负责人、施工员提出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以取得施工人员的理解,使安全技术措施得到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应有书面材料,双方进行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安全技术措施中的各种安全设施,如脚手架、支顶棚架、安全网的架设、施工用电线路、电气开关等的安装,洞口、临边的防护装置等都要列入任务单,布置落实、责任到人。完成后必须组织验收,合格才准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维修,确保安全有效。

3、防火防爆

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如易燃材料堆放处、仓库;易燃废品收集点和生活区等。各区域之间的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防火灭火设施和器材,如防火工具、沙箱、消防水池、消防栓和灭火器。市政工程施工有时需要使用雷管、炸药来进行施工,各类气瓶的使用量也相当大,因此,要重视并做好防爆方面的工作:一是炸药以及引爆品的储存、保管、领用都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二是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要符合安全要求。气瓶的存放地点应距离明火10米以外,防止暴晒;气瓶要有防震圈、瓶帽等保护装置,瓶阀嘴禁止沾染油脂。手或手套和工具有油脂时,不准开启瓶阀;三是对各种可燃性液体、油漆涂料等都必须熟悉其运输、保存、使用的要求,并根据其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在运输、保存、使用时都要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结 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既全面、又重要的安全管理,是市政工程企业整个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缩影。因此,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技术管理实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市政工程交通组织措施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0前言

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其特点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交通和环境影响大,这是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使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下面就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详细探讨。

1市政工程的特点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2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3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4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5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6分包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况,公司往往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2安全管理的措施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制度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证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应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应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技术保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对于大型体或大面积、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

2.4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一般来讲,安全组织机构的具体设置视企业的规模而定。大中型企业要有独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小型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可只设置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队比较集中、工种不多、作业简单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可只设到队一级,下面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则相应组成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组织机构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