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内涵及特点的阐述,分析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提出实现专业虚拟社区的个人知识管理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流协作的不足,使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有力的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良好平台和环境,通过不断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1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

1.1个人知识管理

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去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交流、共享与协作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DavePolllad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情景与联结。过去个人知识管理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及扩散,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强调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因此,如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情景和联结平台则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该团队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凸现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社会网络”层面的应用,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1)将知识明晰化和体系化。一方面将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或将决策信息知识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能更明晰、更准确的表达、查找和利用。(2)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使知识能更快的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将有效的思想转化成行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样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对于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专业虚拟社区则正好为专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专业虚拟空间中,社区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专业虚拟社区

专业虚拟社区是由虚拟社区的概念演绎而来。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在其拟社区》一书中指出,社区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aggregation),它的发生基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区域。本文认为,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以参与者为核心,依靠信息技术支持,通过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而建立联系的社区环境,包括BBS论坛、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网络社区聚集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这正与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的需求相切合。

专业虚拟社区,顾名思义,其社区成员主要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领域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通过交流和反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人。例如,教师、律师、医生、咨询师等。因此,专业虚拟社区与一般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专业社区中的成员一般拥有共同的标准和价值观,有能力共享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目的,他们像团队一样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如:教师、医生、作家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虚拟社区。

2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专业虚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网络社区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的特征,能够提供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而且由于社区中的知识信息资源、社区成员、社区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与一般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比,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2.1主题明确。目的性强

社区活动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是专业社区最显著的特征。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具有相同或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背景,社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专业或职业展开的。获取专业知识、展开专业探讨,进行专业协作,提升专业素养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专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信息都是经过筛选和整合的,去除了那些无关的知识和信息噪音;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职业背景,参与者可以得专业帮助并进行专业协作。这就大大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2.2体现开放性和共享理念

相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而言,建立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更好的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理念。社区中的成员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通过社区中专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贡献知识,交流心得,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专业虚拟社区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期待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将个人知识管理内置于社区之中,培养社区成员开放共享的意识,是个人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个人实现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2-3有利于专业交流和协作

第一,专业虚拟社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背景和学术目的,方便知识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第二,社区中聚集了该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成员,每个人的侧重点和专长也会有所不同,在专业目标的共同愿景下,社区成员可以像团队一样交流和协作,共同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第三,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并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从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到促进个人能力提高,交流、共享和协作都融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因相同的专业目的聚集在一起,在虚拟情景下所进行的交流、共享和协作与现实中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从某方面来讲,一个权威的专业虚拟交流社区引领着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社区成员学术思想的表达和共享,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个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地位,给专业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可能促进新的学术引导者的产生。

3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

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是以个体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为基础,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依靠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的支持逐步实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地组织,将无序的信息片断转化成系统性的应用知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这部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后,也就成为个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积累。

(1)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之上。此外,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活动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因此,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自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与协作。这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在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人际关系、能力素质对个人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表达知识需求和发展方向,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是为个人知识增值和能力提升找到突破口,为个人知识管理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需求的分析,明确自己对知识的定位,该知识的现实作用以及知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知识需求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构建。

(3)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根据这些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组织。知识的获取包括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在专业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如:BBS、E.mail、在线咨询、共享专区等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将其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之中,以便于个人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共享和管理,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便利。.

(4)知识的应用与验证。知识的获取和组织并不能使外在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知识,而且知识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才能将这些静态的知识激活,真正实现知识的转移。此外,知识管理的成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的应用中去,从应用中获得体验,也是实现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5)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在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个人已有的知识构建和积累相碰撞,与特定情境的知识相结合,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就会激发出新知的火花。知识交流——应用反馈——修正更新,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新的知识就创造出来了。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与知识的应用与验证密不可分。

(6)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人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根本动力。当然,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阶段,而是在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成为个人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石。

4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4.1交流与共享

从个体知识的构建到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交流、共享和协作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是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特色和最大优势所在。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资本,整个个人知识管理过程都是构架在这一能力资本的基础之上的。知识交流是知识需求分析的有效方法,知识共享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知识协作是知识应用的良好平台,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融于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之中。因此,交流、共享与协作的理念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交流、共享与协作的行为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交流、共享与协作的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4.2技术平台

无论从整个社区的交流共享来看,还是从个人知识空间的管理来看,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最终将落脚于网络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我们通过整合这些网络工具的方式来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这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技术保障。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内涵及特点的阐述,分析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提出实现专业虚拟社区的个人知识管理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流协作的不足,使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有力的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良好平台和环境,通过不断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1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

1.1个人知识管理

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去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交流、共享与协作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davepolllad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情景与联结。过去个人知识管理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及扩散,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强调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因此,如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情景和联结平台则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该团队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凸现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社会网络”层面的应用,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1)将知识明晰化和体系化。一方面将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或将决策信息知识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能更明晰、更准确的表达、查找和利用。(2)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使知识能更快的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将有效的思想转化成行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样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对于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专业虚拟社区则正好为专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专业虚拟空间中,社区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专业虚拟社区

专业虚拟社区是由虚拟社区的概念演绎而来。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在其拟社区》一书中指出,社区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aggregation),它的发生基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区域。本文认为,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以参与者为核心,依靠信息技术支持,通过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而建立联系的社区环境,包括bbs论坛、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网络社区聚集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这正与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的需求相切合。

专业虚拟社区,顾名思义,其社区成员主要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领域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通过交流和反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人。例如,教师、律师、医生、咨询师等。因此,专业虚拟社区与一般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专业社区中的成员一般拥有共同的标准和价值观,有能力共享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目的,他们像团队一样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如:教师、医生、作家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虚拟社区。

2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专业虚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网络社区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的特征,能够提供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而且由于社区中的知识信息资源、社区成员、社区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与一般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比,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2.1主题明确。目的性强

社区活动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是专业社区最显著的特征。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具有相同或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背景,社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专业或职业展开的。获取专业知识、展开专业探讨,进行专业协作,提升专业素养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专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信息都是经过筛选和整合的,去除了那些无关的知识和信息噪音;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职业背景,参与者可以得专业帮助并进行专业协作。这就大大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2.2体现开放性和共享理念

相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而言,建立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更好的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理念。社区中的成员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通过社区中专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贡献知识,交流心得,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专业虚拟社区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期待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将个人知识管理内置于社区之中,培养社区成员开放共享的意识,是个人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个人实现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2-3有利于专业交流和协作

第一,专业虚拟社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背景和学术目的,方便知识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第二,社区中聚集了该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成员,每个人的侧重点和专长也会有所不同,在专业目标的共同愿景下,社区成员可以像团队一样交流和协作,共同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第三,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并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从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到促进个人能力提高,交流、共享和协作都融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因相同的专业目的聚集在一起,在虚拟情景下所进行的交流、共享和协作与现实中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从某方面来讲,一个权威的专业虚拟交流社区引领着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社区成员学术思想的表达和共享,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个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地位,给专业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可能促进新的学术引导者的产生。

3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

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是以个体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为基础,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依靠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的支持逐步实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地组织,将无序的信息片断转化成系统性的应用知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这部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后,也就成为个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积累。

(1)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之上。此外,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活动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因此,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自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与协作。这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在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人际关系、能力素质对个人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表达知识需求和发展方向,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是为个人知识增值和能力提升找到突破口,为个人知识管理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需求的分析,明确自己对知识的定位,该知识的现实作用以及知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知识需求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构建。

(3)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根据这些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组织。知识的获取包括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在专业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如:bbs、e.mail、在线咨询、共享专区等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将其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之中,以便于个人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共享和管理,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便利。.

(4)知识的应用与验证。知识的获取和组织并不能使外在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知识,而且知识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才能将这些静态的知识激活,真正实现知识的转移。此外,知识管理的成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的应用中去,从应用中获得体验,也是实现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5)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在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个人已有的知识构建和积累相碰撞,与特定情境的知识相结合,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就会激发出新知的火花。知识交流——应用反馈——修正更新,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新的知识就创造出来了。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与知识的应用与验证密不可分。

(6)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人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根本动力。当然,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阶段,而是在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成为个人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石。

4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4.1交流与共享

从个体知识的构建到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交流、共享和协作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是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特色和最大优势所在。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资本,整个个人知识管理过程都是构架在这一能力资本的基础之上的。知识交流是知识需求分析的有效方法,知识共享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知识协作是知识应用的良好平台,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融于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之中。因此,交流、共享与协作的理念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交流、共享与协作的行为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交流、共享与协作的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4.2技术平台

无论从整个社区的交流共享来看,还是从个人知识空间的管理来看,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最终将落脚于网络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我们通过整合这些网络工具的方式来构建功能更加完备的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这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技术保障。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市场需求状况,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体系,构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参加社会考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构建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根据企业的要求,设计课程结构体系,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职业经验,实现“零距离”上岗。为此。我校在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年开办管理服务类专业的有利条件,开办了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现已基本确定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课程分析,构建就业导向型课程体系

    (一)开展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职业群

    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所设专业对应职业分析,新职业产生的可能性分析及现有职业岗位群对从业者的需求量分析等。在市场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化和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必将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格局,社区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的地位与功能在今后将日益突出。社区管理是我国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全国各大城市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该系列专业人才被列于12类紧缺人才之中。而现有行业人员多是半路出家,整体素质不高,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培训的人员只占少数,有实际工作经验能独立主持小区或物业全面管理的中高级人才特别缺乏。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胜任基层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处理事务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该专业面向城乡社区、物业管理公司、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共青团、妇联或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也可去各种企业从事相关的文职工作。就业前景良好

(二)进行职业分析,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体系

科学的课程模式强调对特定职业进行系列分析,以明确该职业对从业者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而再逐级分析所得结果,落实到以能力或技能为中心的模块上。

我校多次组织力量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凋研,从职业岗位的工作分析人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以就业岗位对能力的要求为准,构建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能力体系。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本专业应有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经济管理基本理论、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财务、法律基本理论等知识结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技能主要包括经营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以及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定位,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础.练就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

(一)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方向,设置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道德水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一般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公共理论课程包括三个模块:一是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模块,二是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三是基本技能模块。

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知识》等四门必修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等选修课,同时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训实习相结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

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必修课,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还开设《普通话》、《公关礼仪》、《美育》、《文秘与应用写作》等选修课。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技能的知识点主要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采集处理能力。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汉字录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网络应用能力。为此。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编程语言》、《管理信息系统》等有关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课程。

(二)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的功能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索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重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专业课应由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

专业基础课杜区管理与服务是社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支柱和基础的作用。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人,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服务的知识技能。因此《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现代社区概论》、《社区规划与发展》、《社会心理学》等应作为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公关协调能力和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等。因此。专业必修课应围绕这三个模块设置相关课程。围绕经营管理能力结构应设置《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课程。要具备公关协调能力必须掌握《公共关系学》、《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有时可能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因此,必须熟悉国家有关社区工作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具备现场处理事务的能力及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工作方法。为此应开设《民法》、《刑法》、《经济法》、《民事调节处理》、《社区工作方法》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专业课除开设上述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必修课外。还应开设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开设《金融与保险基本知识》、《家政服务学》、《服务语言艺术》、《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等专业选修课。

(三)强化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加强实践课程建设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是职业院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课程应由实验技能训练、案例教学、大型作业设计及综合实习等模块构成。

实验技能训练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如计算机课程的上机实验教学,社区管理及会计类课程的阶段模拟实习等。案例教学则通过分析案例总结规律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如管理类、法律类课程的案例教学等。大型作业设计可集中在几周内进行,它是相关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小区调查、社区规划设计等。综合实习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前奏,可与实习单位联系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上实习,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五年制离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

(一)选用适当的教材是实施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师推进教学活动,实施教学目标的依据。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材,应采用教育部规划教材或江苏省教育厅规划教材及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深入浅出,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实用性,而且大多数有教学大纲、习题集或参考资料。当然,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材建设工作,也应积极倡导和鼓励本校教师结合实际开展专业课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我校正在组织教师进行《经济法》、《社区管理实务》、《民事调节处理》等教材的编写。另外.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及考级考证的需要。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一些能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参考书

(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实施课程体系的保证

五年制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按照岗位职业群设置的。因此要求教师既能讲解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应有相当数量的“双师型”教师。我校为了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安排教师定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实践锻炼,并且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或相关单位挂职顶岗工作,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我校还特意聘请本行业中掌握最新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该行业中的社会知名人士做兼职教师,他们能给职业教育带来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成功经验。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落实课程体系的物质条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体系改革应重视和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就业需求来配置教学资源。为做到教学与工作岗位之问的“零距离”,应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按照“教学工厂”的模式来建设实训场所,同时注重教学功能的实现。为办好五年制高职杜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我校已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并正在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设施一流的模拟实验室。同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单位签订了协议,利用其资源培训我校学生。在平时利用其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他们工作较忙人员不足时.学校可安排学生参与服务。使学生对社区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验。

(四)参加社会考证是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证书是对高职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具备程度的客观评价,也是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我们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实行“多证书”(即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及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要求他们参加职业认证或通过中级技能等级考核,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要取得社会认可的中级证书。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澄江街道是江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居全市之首。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加快实施,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逐步展现现实模样,新一轮的“村居合一”和“撤村建居”势在必行,澄江街道于2012年进行了社区管理体制调整。2013年是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调整,实施“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市民”的工作重心转移后的关键之年,澄江街道现有28个社区,区划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街道以社区优化调整和争创全省和谐社区为契机,推进社区建设理念、方法、体制、机制的创新。因此,在澄江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区划调整大背景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要承担新的责任和义务,具备全新的能力,为保证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如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研究街道层面的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显得特别重要,对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全面地了解本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服务街道社区居民,推进我校“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我们对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现状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从澄江街道社区教育工作者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自身工作的评价、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及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等方面开展。

三、调查对象

根据2013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印发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的通知要求,社区教育工作者是指社区教育的管理人员和专职教学人员,澄江街道共有个28个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本次调查的对象专指这28个管理人员。共发放问卷28份,收回28份,有效问卷28份有效回收率100%。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1.性别结构:本次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共28人,男性为1人(3.57%),女性为27人(96.43%),性别比率严重失调。

2.年龄结构:本次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年龄在20~50岁,其中20~30岁12人(42.85%),31~40岁12人(42.85%),41~50岁4人(14.3%),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年轻化。

3.文化程度: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中,研究生3人(10.7%),本科生15人(53.6%),大专生10人(35.7%),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4.专业结构:被调查的28名社区教育工作者所学专业种类丰富,有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工业设计等,其中跟教育有关的有6人(21.43%)(包括小学教育2人、英语教育1人,学前教育2人、现代教育技术1人)。近50%的人所学的专业与目前从事的工作无关,有18人具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或管理学知识。

5.从事社区教育的时间: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1年~5年的有21人(75%),5年~8年的7人(25%),大部分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时间相对较短,经验不太丰富。

6.职称情况:被调查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中,有社会工作师职称的5人(17.86%),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的7人(25%),没有职称的15人(53.57%),其他专业职称的1人(3.57%)。

7.选择社区教育的原因:被调查的28名社区教育工作者,因自己热爱而选择社区教育工作的有4人(14.29%),服从领导安排的23人(82.14%),有1人(3.57%)是因为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而从事。

8.工作状态: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能认真从事本职工作,26人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很重要。有27人认为自己的群众工作能力很强,有26人认为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很强,24人认为自己在工作中有改革创新意识,有24人很关注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有27人能很好地操作计算机。有18人能掌握基本的日常外语会话知识。所有社区教育工作者几乎没有机会受过社区教育岗前培训。只是在进入社区前进行过社区工作者培训。89.2%社区教育工作者从事社区教育工作以来,没有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二)被调查者自身评价及专业要求等结果及分析

1. 89.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传达上级精神、制订社区教育年度计划;负责对社区内各层次人群进行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好社区教育的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协调上级部门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训;开展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有5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是,社区教育工作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年终有检查,可以应对。但实际实行过程中,各条线之间交叉很大,教学内容、教学意义体现不够明显,各种支持力度不够。社区教育居于“鸡肋”地位。

2.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素质:了解教育、热爱教育;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足够;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所有人都认为要增强自身的社区教育专业知识与组织协调能力。100%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自己的社区教育工作由于专业知识缺乏、进修机会不多;虽然自己有创新意识,但在工作中很难创新。

3.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职位在社区教育中的价值有如下评价:57.1%的人认为可以增加社区居民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居民素质;18%的人认为是完成上级交办的社区教育方面的任务;14.3%的人认为价值不明显。

4.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最大的阻力困难是:领导不够重视、职责界限模糊、专业知识缺乏、缺乏专项资金、教育资源、专业师资缺乏。

5.被调查者认为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途径是:28.6%的人认为要领导重视,67.8%的人认为要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认识;28.6%的人认为配备相关专业的人员充实社区教育工作,特别提到多吸纳学校教师加入到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39.3%的人认为要加强交流学习,各社区教育工作者之间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28.6%的人认为要强化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发展意识。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实表明,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胜任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何根据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民族院校特殊的教育水平和特色发展的人才需求,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的“万金油”现象;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没有特色课程和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困难,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等。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定位趋同,缺乏特色当前,我国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家教育部表述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雷同。由于各民族院校均把教育部确定的培养目标作为定位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统一,培养方案趋于一致,看不出不同院校间在培养定位上的差异性,也看不出不同区域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定位上的差异。

(二)忽视工商管理专业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然而,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常常存在与国内其他重点高校角色混同的问题。由于其他重点高校在人才、教学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拥有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民族院校盲目照搬国内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势必失去自身的特色,更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陷入被动和盲从。

(三)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出“民族”特色许多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漠视本地区、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性的本义。这种盲目发展、盲目培养必然会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不仅造成了工商人才培养中奇特的“供”“求”,也会造成因需而生难以就业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从而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陷入“生源差”“培养质量不高”“就业难”“生源差”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培养忽视当前的形势背景当前,民族院校面临着:(1)学科建设内涵不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强劲的矛盾;(2)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3)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与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的矛盾;(4)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品牌弱势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的矛盾等。由于上述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使得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难以与其他同专业的重点院校争风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民族院校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事实上,在企业没有不涉及技术的纯管理,管理和技术常常是一对共生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或语言知识。过去那种培养纯管理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在人才招聘现场,我们已能深深感受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和招聘。复合型人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于一身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在知识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具有交融性。复合型人才兼有的多学科知识并非无关联的松散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互补性、交融性,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新知识体系有助于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其综合能力提升的始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事实上,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是综合能力强。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虽然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绝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取长补短而在多种能力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超越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极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当前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管理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仅依靠过去的习惯和思维定势显然难以解决,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解决,而这显然有赖于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社会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和市。虽然民族地区的面积有69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3.69亿,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17%,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我党和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要发展,企业须振兴。而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又是地区企业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国内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在全国的700所本科院校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356所之多,约占高校总数的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些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无论是师资条件、生源还是其他办学条件都难以和东、中部其他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民族院校要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之路,培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唯有如此才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之道。

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定位

要确定合理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为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管理方法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在应用各种管理方法时必须根据管理的情景来选用管理方法;二是管理理论多,适用面广。对于各理论,除理解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适宜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三是所学内容难以立竿见影。学生难以马上体会到学习的效果,往往是在今后较长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用处。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我们认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定位应该是:

首先,要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相同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做到以学科知识教育为基础来构建学生的综台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也为其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能力奠定能力基础;

再次,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灵魂。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由此导致企业的许多管理问题可谓是日新月异,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解决,否则,企业将永远深陷“问题”的泥潭。没有创新,企业就只能是跟随者,难以成为领跑者。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最后,要立足地方,体现“民族”底色。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如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南宁市,毗邻东南亚国家,办学宗旨是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结合的道路。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应深挖“三性”特色,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3+1”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东盟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五、民族院校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应有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学理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目标来选择手段和方法。因此,民族院校在实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必须首先理性地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结构、可复合的专业状况等,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地区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产业结构现状及趋势、企业结构、区域分布状况及趋势等因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随大流或好高骛远。如此制定的人才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培养指导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种摆设,毫无用处。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遵行的往往是“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尽管也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分,但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且设置的基础课知识面狭窄,仅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且缺少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课程。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局限于本专业学科之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把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要为扩充学生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基础。显然,过去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所谓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就是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三者兼顾、齐头并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也切忌在课时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否则,也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三)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实践环节能使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难题而深刻认识到构建复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从而最终成为符合目的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实践环节能加快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的速度,也能加快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速度。为此,学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通过实行“3+1”或“3+0.5+0.5”的模式进行教育合作,以提升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四)建设一支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一致的师资队伍众所周知,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定会给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就难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精心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考试制度等,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要看重提高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同样是关键;在基本素质方面,除了在政治上有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此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队伍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更应注重能力和实绩,还要看是否掌握了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教育艺术。

(五)营造一种氛围,在制度上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良好的氛围可以说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动力。当社会形成一种对复合型人才普遍认可的氛围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会更顺利。在慢慢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以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就慢慢步上正轨,相关的制度也应跟上,如此才能使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从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28-02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全国各大院校的物业管理类专业也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色,加快了实践教学的步伐,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不高,主要原因是所学与实际需要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如何完善既适于学生学习又对应市场需要的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应重点考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问题。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

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多投入学校基础建设,资金方面仅能满足正常的理论教学开展,不足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安排学生去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参观,走马观花,学生回校后感觉一无所获。参观并没有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产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参观的任务,实践效果很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管理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监控和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以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践报告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严重抑制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年轻化,“双师型”教师缺乏

从实践教学环节师资结构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且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行业背景,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而由这些教师为主组成的师资力量在实训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其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教师本身也需要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融入生产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性教学的能力。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实践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入物业管理行业工作以后,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物业产业的服务意识。实践教学还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基本技能,物业管理行业是服务行业,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最重要的不是高深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不是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是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间就是学生接受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个工作。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毕业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挥高学历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思考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方面能力是很难单方面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提高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物业行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菜单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业务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子系统。

1.专业认知实习。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安排若干学时,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见习、观看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程度,初步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课程实习。课程实习由专业基础课实验(训)、专业必修课实验(训)等教学环节组成,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该环节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应突出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在各类物业服务活动中的实务操作技能,学生也可以在这一环节看到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特征,课程实习是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模块。

3.业务技能实习。业务技能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可组织学生设计并负责完成物业管理企业具体工作项目,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物业企业的实际运作,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性。

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岗,亲身实践专业知识与理论,使其将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服务,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初。由物业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指定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带教学生,进行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物业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物业行业、企业的实践有效结合,通过对专业实习中的操作与思考,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素质教育成果最有效的方法。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阶段性评估。根据各实习队在各阶段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计划的实施进度、落实情况进行评分。这是整个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不论是学习,还是具体计划的执行,都应注重过程,不能忽视过程中的评估。

2.考试评估。试卷以主观题为主,考题在设计上摆脱传统考试的僵化内容,而且充分结合实践基地的具体实际,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实务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比例分配标准,从学生实务能力、专业知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各实习队和个人予以评分,得出最后成绩。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是全面提高实践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思想,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的培训,在政策、经费、时间等多方而提供有利条件,支持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应给骨干教师适时提供外出进修或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教师能够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和拓展。

2.提高青年实践教学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双师素质。加大实践教学教改科研推进力度,充分持续地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利用假期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工作,促进“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使青年实践教学教师早日具备双师素质。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实践师资培养提供保障。要想做好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就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留住实践师资人才。建立实践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使激励约束机制与分配制度相衔接,建立教师梯队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要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除搞好实践教材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之外,还必须搞好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阵地和依托,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建设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合格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1.校内实践基地。对于校内实践基地,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验室教师、资金安排上要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实验室日常维护和设施设备的购置要有明确规章制度,人员实行岗位制,职责要落实到人。

2.校外实践基地。物业管理专业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发挥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的作用,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的情况掌握比较全面,而且协会本身及其拥有的行业人才队伍,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和实践所需师资的重要资源。物业管理协会对行业的发展提供咨询与研究服务,具有一定的行业权威性。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可以促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专业实践提供好的条件。

[项目来源: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JJ2009066)。]

参考文献:

1.徐放.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对策[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8(1)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王香兰.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朱柏青.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4.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7篇

    由于受地理位置、办学思路和教育体制等主、客观因素所限,民族类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少数民族或者来自民族地区,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办学条件、学生素质等暂时还不能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社会的影响力较小。与此同时,广大的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行政管理类专门人才总体素质较低,特别是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山区及偏远地区行政管理专门人才更是奇缺,远远不能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民族类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没有严格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比如结合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献、国家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和民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等等,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一般是盲目攀比或照搬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还没有确立自己的特色。培养的毕业生并没有面向山区、边疆、草原和林区等少数民族地区,更没有培养当地县乡、城市社区和街道、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的教育体制过于僵化和民族问题比较敏感,民族类院校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没有办学自主权,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不能根据社会发展形势而灵活地调整;二是很多民族类院校的管理者缺乏世界眼光、创新能力和责任感,只满足于职务的升迁和资源的获取,而不关心学生的前途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

    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实践。从现实状况来看,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交通条件不够发达,导致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较弱、教育水平较低,因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自然较低。但是国家明确规定,在民族类院校的招生总量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不能低于60%。为此,学校在很多民族地区都是降分录取学生,甚至为了照顾某一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的学生,还办有预科学院。那么,落实这一政策的结果之一就是民族类院校中的学生受教育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民族的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对行政管理专业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发展的要求程度、兴趣都不同。民族类院校并没有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行政管理专业每个年级大概有120人,每门课程都是这么多人同时上课,教师只好按照统一的教材和内容上课,不可能针对不同爱好、不同教育基础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讲授,导致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特长,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就是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和自己的优势认识不清,只会被动接受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只好随波逐流,知识面很广,但没有一技之长。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会考其他学校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或者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而没有服务于民族地区。

    (二)培养模式相对单一

    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基本上是照搬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由于受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改革路径的影响,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一直都离不开政治科学的影响,使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浓厚的政治学色彩。但是,现实的国情又不能为学生的所学提供真正的实践空间,其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无一例外地包括基本理论、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制度、中国的传统管理以及当前政府管理的种种腐败现象,等等,导致学生对行政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普遍认为枯燥的理论对于将来的就业没有任何用处,盲目地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甚至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产生厌恶和悲观的情绪。而教学则一直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教师依然在大课堂上从头至尾地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由于行政管理的大部分课程都是很抽象的,而教师和学生都缺乏真正的社会锻炼,更是缺乏行政管理的实践。因此,课堂上教师的纯理论讲授根本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会引发学生对教师的不良看法,认为教师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忽悠”或者讲故事。

    由于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方面知识,能为少数民族服务的专门人才,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专业知识的传授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或其他操作性的手段帮助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的理解。但是,民族类院校的考核机制依然采用传统的开卷或闭卷考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只好机械地背诵基本理论知识。为了减少这种痛苦,很多学生考试作弊,引起了很大的不公平和学生思想的混乱,反而失去了行政管理中最起码的公平和正义,让教师和学校在赤裸裸的现实利益面前无所适从。在这种简单、机械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不可能从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更不可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政治觉悟。

    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进行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对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才需求很大。民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应该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结合我国的国情,探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而促进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广大的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政府管理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生活习惯、价值观等原因,更愿意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因此,民族类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盲目攀比或照搬一流大学的模式是不合适的,应该结合自身的“民族性”特色,比如60%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大部分民族院校直接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习俗、少数民族在我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等,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行政管理专业,服务地区应面向山区、边疆、草原和林区等少数民族地区,着重培养当地县乡、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所需要的行政管理人才,定位在既能掌握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又能适应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并具备较强动手能力,能够胜任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要的工作。既可以避免在大城市中与名牌高校学生的残酷竞争,又可以满足这些地区对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改革教学内容

    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社会发展关系极为密切。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民族类院校要不断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专业课程设置的动态性能促进学生知识的不断更新,适应社会形势发展,并在竞争中凸显优势。一般说来,民族类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经费不足、学科发展不完善、专业水平不高,与其他传统名牌高校相比,竞争力较弱。因此,应结合民族院校的特色,在教授必要的主干课程之外,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如设置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地理、边境贸易发展等具有明显民族地区特色的专业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开设能够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和民族院校的各种资源,也容易形成专业优势。在促进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和提高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知名度的同时,还能够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此外,行政管理具有极强的应用性,还要特别加强信息处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等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努力培养应用型的管理人才。

    (三)改革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结合民族类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专职教师大部分来自国内的名牌院校,往往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但是缺乏在民族地区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民族地区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体会不深,因此在教学中难免出现视野狭窄、内容枯燥、理论空洞的现象。因此,民族类院校首先要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同时,也应该采取特殊政策,采用灵活机制,聘请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官员做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讲学,使之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师生进行经常性的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学校要制定灵活的政策和安排专门的经费,根据需要选送一部分教师到民族地区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学习和调查研究,不断提升教师对民族地区情况的认识,了解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从而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此外,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小班(每班不超过30人)授课、采取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讨论法等,要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加强方法的讲授,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8篇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滞后高等院校的建设资金多投入学校基础建设,资金方面仅能满足正常的理论教学开展,不足以支撑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践教学建设跟不上学院整体发展的速度。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一味地安排学生去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参观,走马观花,学生回校后感觉一无所获。参观并没有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产生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兴趣及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参观的任务,实践效果很不理想。

(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管理体系中,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监控和评价体系。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考核以学生最后提交的实践报告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完善,严重抑制了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年轻化“,双师型”教师缺乏从实践教学环节师资结构现状来看,“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且年轻教师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教师大都“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一线的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行业背景,实际动手能力普遍比较差。而由这些教师为主组成的师资力量在实训教学方面基础必然薄弱,其理论教学常常与实践相脱节,教师本身也需要加强实际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融入生产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实践性教学的能力。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综合产业,因此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是具有实践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具有将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工作能力(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入物业管理行业工作以后,能够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观察、处理问题。充分发挥理论基础知识深厚的特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2.培养学生物业产业的服务意识。实践教学还有一个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基本技能,物业管理行业是服务行业,从事物业管理行业最重要的不是高深的物业管理理论知识,更不是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是服务的意识。提高学生服务意识的最佳时间就是学生接受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学习服务技能的时候,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这个工作。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毕业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挥高学历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思考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利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方面能力是很难单方面地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提高的,实践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以适应物业行业人才市场的需要。

(二)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以专业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全方位、多角度、菜单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业务技能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子系统。

1.专业认知实习。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安排若干学时,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见习、观看录像等手段,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通过组织学生考察本地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物业管理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程度,初步了解物业管理专业所涉及的操作、管理环节和系统,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打下感性认识基础,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专业课程实习。课程实习由专业基础课实验(训)、专业必修课实验(训)等教学环节组成,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该环节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实践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应突出特色,主要培养学生在各类物业服务活动中的实务操作技能,学生也可以在这一环节看到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特征,课程实习是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模块。

3.业务技能实习。业务技能实习一般在实习基地进行,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强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要和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社区等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可组织学生设计并负责完成物业管理企业具体工作项目,这样既可让学生了解物业企业的实际运作,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实际应用性。

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生到相应的职业岗位上岗,亲身实践专业知识与理论,使其将知识与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实际工作服务,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末第八学期初。由物业企业给学生安排岗位,指定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带教学生,进行3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对物业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物业行业、企业的实践有效结合,通过对专业实习中的操作与思考,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改进功能,决策功能,而且也是考察素质教育成果最有效的方法。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阶段性评估。根据各实习队在各阶段的作业完成情况及计划的实施进度、落实情况进行评分。这是整个评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因为不论是学习,还是具体计划的执行,都应注重过程,不能忽视过程中的评估。

2.考试评估。试卷以主观题为主,考题在设计上摆脱传统考试的僵化内容,而且充分结合实践基地的具体实际,重点突出考察学生的实务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事先规定的评分标准及比例分配标准,从学生实务能力、专业知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各实习队和个人予以评分,得出最后成绩。

三、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高素质和实践技能强的师资队伍,是实现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掌握较高的实践技能的关键。

1.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实践教学师资培训是全面提高实践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思想,重点加强对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的培训,在政策、经费、时间等多方而提供有利条件,支持中青年物业实践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尽快提高其实践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还应给骨干教师适时提供外出进修或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实践教学教师能够不断吸收先进经验,及时做到知识的更新和拓展。

2.提高青年实践教学教师综合能力尤其是双师素质。加大实践教学教改科研推进力度,充分持续地发挥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利用假期以培训骨干教师为重点,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进修工作,促进“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使青年实践教学教师早日具备双师素质。

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实践师资培养提供保障。要想做好社区经济与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建设,就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留住实践师资人才。建立实践教师工作考核制度,使激励约束机制与分配制度相衔接,建立教师梯队制度,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要切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除搞好实践教材建设的师资队伍建设之外,还必须搞好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阵地和依托,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主要平台和载体,建设好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合格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专业技能;考核

一、引言

为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湖南省教育厅从2010年开始分批开展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建设工作。截止2018年9月,经湖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发并审核通过的标准达到59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组织2018年湖南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考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从2019年开始,所有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将纳入考核范围,我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也将纳入抽查范围。因此,为了适应社区管理与服务行业结构调整优化及技术转型升级的需要,更好地为城乡社区治理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非常有必要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进行开发。

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开发的意义

专业技能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开发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并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否适应相应专业技术岗位要求,是该专业人才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有利于促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进一步完善“专业见习+专业技能综合实践+专业阶段性实习+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对社区事务管理、社区专业化服务等实践教学的管理,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另一方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有利于推进新技术、新标准融入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对推行“1+X”证书制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目标

1.学生的素质目标方面,综合素质与专业素养结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牢固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不怕吃苦、甘于奉献;能热心为民服务,拥有爱心、耐心和亲和力;能爱岗敬业、合作意识强、诚实守信、勇于创新。2.课程知识目标方面,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相关理论及社区工作政策法规、社区事务工作规程、社区服务等相关知识,熟悉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社工服务,具备宣传教育和政策执行、受理社区事务和化解矛盾纠纷、整合社区资源和协调社区关系、创新社区服务和策划实施社区活动等各项实务能力。3.专业的能力目标方面,熟悉社区工作服务业务运作,开展专业服务。使学生具有开展宣传教育群众工作的能力;具有处理社区事务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和协调社区关系的能力;具有创新社区服务和策划实施社区活动的能力。

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内容

考虑到我国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实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内容概括起来包括社区事务管理和社区专业化服务两大模块。

(一)社区事务管理模块

本模块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的社区事务管理工作中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制度、社会公德,按照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职业礼仪规范开展居民事务的处理与服务工作;能够根据社区矛盾纠纷的受理流程,正确运用专业方法调处矛盾,评估调解效果;在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前提下,了解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认城镇低保对象,熟练掌握城镇低保的办理流程;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确认社保补贴的受理对象,熟练掌握社保补贴的办理流程;能够准确使用清楚、简练、得体的语言,按照社区公文写作格式,撰写社区请示、报告、函、总结、公示等常见公文;掌握社区居民会议制度,按照居民会议召集要求,撰写社区居民会议议事议程,讨论涉及全体居民重大利益问题并形成决议;能正确选择资料收集方法,收集社区背景资料,进行原因、意义、危害分析。本模块包括七个技能点,具体技能要求如下:1.社区矛盾纠纷受理与调解依据人民调解委员会各项制度、矛盾纠纷登记制度、共同调解制度以及社区居民契约,结合居民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开展社区矛盾纠纷的登记受理、调解处理及回访跟进,及时发现问题,依法调解,妥善处理和疏导矛盾纠纷,减少诉讼,防止矛盾激化。具体包括:(1)能准确审查矛盾纠纷情况并予以登记;(2)能合理选定调解主持人;(3)能全面调查核实纠纷情况;(4)能够拟订调解方案;(5)能准确选择调解方法,充分说理,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6)能全面评估调解效果,实施后续跟进。2.城镇低保的办理依据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办法与工作规程,结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认低保对象,准确计算低保金。能够熟悉低保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低保受理、审批所需的材料及期限,能够依据低保对象收入变化及时调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低保对象;(2)能正确计算低保金;(3)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低保对象的情况;(4)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低保审批;(5)能说明不予办理低保、调整低保金的理由。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结合各地省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政策,确认下岗失业人员,准确判断受理对象,严格按照下岗失业再就业服务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受理、应聘所需的材料,有效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对象;(2)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对象的情况;(3)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登记;(4)能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或推荐单位。4.社保补贴的办理依据《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各地用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办法,确认社保补贴人员,准确判断社保补贴对象,严格按照社保补贴的办理流程,详细掌握受理的材料,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具体包括:(1)能准确确认社保补贴对象;(2)能选取合适的方法全面核查社保补贴对象的情况;(3)能及时对社保补贴对象的情况进行公示;(4)能严格按照流程办理社保补贴登记。5.社区公文写作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判断社区公文的类型,按照不同类型公文格式,根据主旨采用叙述、分析、说明等方法,运用准确、简练、得体、平实的语言,撰写社区公务文书。具体包括:(1)能判断社区公文的类型及要求;(2)能厘清社区公文的思路及表达方式;(3)能准确运用清楚、简练、得体、平实的语言;(4)能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公文。6.社区居民会议的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明确社区居民会议的召集条件,掌握社区居民会议的主要职责,讨论并解决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形成决议并及时公布,创造良好的居民生活学习环境。具体包括:(1)能积极筹备社区居民会议;(2)能召集并主持社区居民会议;(3)能围绕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解决;(4)能形成社区居民决议并及时公布;(5)能做好会议记录,并及时做好会议资料的整理归档;(6)能撰写社区居民会议议程。7.社区背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社区事务管理不仅是对上级交办行政事务的执行,更是在事务办理过程中服务群众。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员要掌握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分析社区基本情况、社区居民和团体的关系与权力结构,了解社区问题和需要,进行社区现象原因、危害及意义分析。具体包括:(1)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收集社区背景资料;(2)能全面分析社区现象的原因;(3)能准确分析社区现象的危害;(4)能准确归纳社区现象的意义;(5)能撰写社区背景资料分析报告。

(二)社区专业化服务模块

本模块主要考察学生在面对社区不同群体时,能准确了解社区不同群体的需求及特点,正确分析社区不同群体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章制度的规定,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设计相关活动计划书,提出专业、具体、可操作的服务策略,达到帮助社区不同群体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的目标。本模块包括七个技能点,具体技能要求如下:1.社区儿童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儿童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利用和调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儿童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儿童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儿童的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一般儿童及特殊儿童的个案介入方法及策略;(4)社区一般儿童及特殊儿童的小组工作方法及策略。2.社区青少年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青少年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青少年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青少年的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一般青少年及特殊青少年的个案面谈任务的确定和面谈提纲的撰写;(4)社区一般青少年及特殊青少年的小组计划书的设计及小组介入策略。3.社区老年人服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继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老年人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一般老年人、孤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等问题和需求分析;(3)社区老年人的个案探访记录及个案介入策略设计;(4)针对社区老年人共同问题及需求设计小组计划书。4.社区妇女服务根据《妇女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婚姻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妇女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妇女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妇女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一般妇女、受暴妇女、职业女性等群体的问题及需求分析;(3)社区妇女问题的个案工作中家庭结构图的绘制;(4)针对社区妇女共同问题及需求设计小组计划书。5.社区残疾人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残疾人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残疾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分析;(2)社区残疾人的问题及需求分析;(3)社区残疾人的个案工作记录的撰写;(4)社区残疾人的小组工作计划书的设计。6.社区矫正服务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矫正对象的问题及需求分析;(2)社区矫正对象融入社会问题的处理;(3)社区矫正对象就业问题的处理。7.社区其他人群服务根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结合社区流动人口及其他人群的具体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运用社区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充分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帮助社区流动人口及其他人群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具体包括:(1)社区流动人口就业、子女上学、业务生活安排相关问题的个案及小组工作策略;(2)社区新市民、上班族、贫困者等其他人群相关问题的个案及小组工作策略。

五、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技能考核的方式

建议社区事务管理模块和社区专业化服务模块各下设45套试题,两个模块共计90套题目,每套试题分为2小题,每套试题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考试方式为笔试。本专业技能考核建议采取双随机方式。首先,由学生在两个模块中随机抽取一个模块;然后,再在这一模块题库中随机抽取一道试题。每道试题总分为100分。考核时,要求学生能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行业操作规范、工作方案、解决办法等独立完成给定任务,并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工作行为表现。

六、结束语

本文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进行了探索,希望能给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相关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总而言之,专业技能考核标准的内容选取应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重点考核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要高度关注职业素养的评价。考核标准应根据专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动态,适时组织修订,体现职业岗位工作的新要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Z].198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Z].2010.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Z].2012.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社区”一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①。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与社区服务的推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②,然而在这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而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可见,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着庞大的缺口,而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失。因此,寻找一套适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概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嘉兴市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至今共招收2011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2012、2014年停招),共有学生77人。该专业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校内专业兼课教师6人,其中双肩挑教师1人;另外有来自民政局、街道、社区等的领导和社区干部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目前共有1届毕业生,截至今年6月份就业率为95%,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只有2人在社区相关单位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该专业还处于新专业的建设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同时专业对口率不高,而造成专业停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职业化渠道还不通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培养一批适应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来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认可,才能打开与畅通职业化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2 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全国各大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在这里需区分两个专业,即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高职院校,目前大约有60多家,而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本科院校,目前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适应我国社区发展而开设的,很多学校也把这两个专业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还是有所区别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工作价值感和服务精神的,掌握社区工作、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基层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可见其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社区,是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是一种帮助他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帮助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加体现服务意识,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分布于民政、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组织,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是我国的示范专业,前景更加明朗与广阔。

然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与社区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有关。社区在中国起步较晚,处于建设初期,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中国的行政色彩,我们更多接受的是“管理社区”,对于社区工作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社区层面。另外,社工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渠道还不通畅,虽然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台湾,社工是一个高薪职业,但是在中国对社工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接受,还停留在帮助人应该无偿进行的状态,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嘉兴市在《〈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嘉委办[2011]67号)明确了“115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总目标(即到2015年达1万人,到2020年达1.5万人、中高级社工人才2000人),并提出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需占总量的30%以上,但另一方面这一类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并没有在嘉兴发挥它应有的职业水平。截止2012年2月,嘉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7000余人③,这些人才多数分布在社区居委会中,从事着行政与管理工作,少数分布在社工机构中,更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加薪,而忽视了社工本身“助人自助”的职业特点,因此社工在嘉兴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职业,相应的职业渠道也没有健全,在考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应运而生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集社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在职业选择上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既满足人们对社区的构建,又能向社工灵活转变,是顺应中国社区建设国情的产物。

鉴于此,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3 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

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3.1 项目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3.2 实验模拟教学法。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虚拟居委会。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3.3 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3.4 现场训练。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3.5 工学结合。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4 结论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综合采用多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推动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2011〕6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年12月29日。

②同上。

③万强:嘉兴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浙江在线嘉兴频道(.cn),2012年02月12日。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3.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职;社区管理;教学改革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开设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培养社区工作者的高职院校。几年来,我们坚持高职办学特色,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社会背景20世纪末,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为社区建设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单位承担的福利事业开始转由社区来承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把原来承担的社会事务交给社区来办;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小政府,大社会”,为社区建设带来机遇。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呼唤社区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力求社区建设与之配套,这就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行业背景在新世纪里,各级政府都把社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可见,社区建设今后将成为城市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社区工作者将成为急需的人才。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教改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目标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主题,把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建成特色鲜明、适应地方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专业。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实际工作者参与教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社区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各种社区工作岗位要求的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基本思路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三年学习,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经考试、毕业实习合格,颁发大专毕业文凭。同时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和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区街社区管理机构、社区委员会、社区服务中心、养老院、儿童福利院、居住区物业管理公司、社区福利机构与社会团体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部门(岗位)工作。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逐渐摸索形成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具有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工作在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一线的社区工作者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培养社区工作者。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依据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特点,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和岗位能力,具体内容如下:(1)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技能。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包括: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修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健康体质、心理素质、创新思维等。基本技能包括语言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2)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社区管理知识和能力包括:社区服务管理、社区组织建设与管理、社区发展与规划、社区资源合理配置、社区物业管理、社会工作、社区调查、社区策划等。(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关键能力应该包括:职业行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发展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社区建设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区发展速度很快,对社区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紧跟社区工作形势变化,不断加强能力培养,使学生符合实际岗位的需求。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教改的具体措施

专业年限设置改革根据高职教育改革精神和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我院首批两年制试点专业,在2005级实行两年制教学改革,制定了两年制教学计划,重点改革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学院发展以及该专业的实际状况,本专业制定了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专业建设中重点加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为学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2005年招生中,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属于两年制,而且在教学计划中,所有重要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内,仅仅减少了选修课程的比例,保证学生能够学到与三年制一样的专业课程。但也存在以下问题:(1)专业课程是否能够学完。由于学习年限缩短,不可避免造成部分课程在学时上会缩短,甚至会取消。所以新生入学当天,很多家长和学生来咨询,担心两年制对专业教学计划造成影响,并对课程安排提出质疑。(2)是否影响就业。目前,专科一般都属于三年制,在大部分专业设置属于三年制,而本专业属于两年制的情况下,家长和学生又担心就业时用人单位会选择学习了三年的学生而忽视学习两年的学生。(3)是否能够真正学到东西。两年时间非常短暂,刚进入大学又面临着毕业,而且在教学计划安排中,最后半年属于实习阶段,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半,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也是家长和学生担心之处。

正是抱着这种质疑的态度,很多家长和学生放弃了对该专业的选择,导致2005年招生不太理想。因此,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就改制问题咨询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有关专家,他们也提出了应该恢复三年制的建议。所以在2006年新生招生中,该专业恢复为三年制,专业教学计划也面临着重新修订。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所设置的课程是根据高职办学方针,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需求,结合我国社工教育实际和我省人才需求情况,参考国内外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在有关专家和社区工作者的参与论证下安排设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现了针对性、适应性、规范性。课程内容重点放在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方法、物业管理、社会调查方法、社区文化策划等管理知识和能力及社区工作技巧的培养上。本专业属于文科性质的专业,在课程体系上,一些课程理论性较强,这样,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实践性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专业的职业性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智能性、个性化教学。目前该专业教师正努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自由交融。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如《物业管理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社区管理》、《公共关系实务》等课程已经制作了内容形象具体、丰富多彩的课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同时,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社区网络信息管理》、《社会工作实务》等课程,并对部分课程进行了增删或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注重教学环节中的实践特点。课堂教学中以模拟小组、实验室教学等形式消化课堂知识,训练学生能力。还安排该专业的学生到相应的机构兼任助理工作,进行实地训练。实习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并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的实践训练。(1)认识实习环节。通过实地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该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容以及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2)专项素质和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课程内容进行专项技能训练阶段。主要是通过机构实习、实验室实习、挂职锻炼、课堂模拟等环节,训练学生掌握课程要求的各项技能。(3)综合能力训练环节。这一阶段为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以前所学内容和已具备的各种能力,对学生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训练。(4)毕业实践训练环节。学生在这一阶段结合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社区管理机构中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在教师和实际工作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解决与专业有关的1~2个具体问题,并写出毕业论文,完成学习期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训练。

实训室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在教学改革期间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外实习、实训,逐步建立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能力相结合的多功能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外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物业管理实训室。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训方法体系。建立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教学方式改革要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社会工作人才,好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组织与实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的引入对这一专业来说非常迫切。本专业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体现为:尝试乐学、乐教的教学新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开展互动式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实践教学法引入课堂,提高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开展模拟教学,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搞好专业教学改革试点,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本专业的教材以选用有关教材为主,教材建设是今后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教材改革表现在教材选择过程中坚持基础理论课教材突出应用性,不片面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法类教材突出方法的训练和掌握;专业技能教材紧密联系社区建设的实际,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2篇

一、岗位设置基本原则

1、因事设岗和事人结合;“精干、高效、合理”;总量控制和结构合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2、在上级人事部门核定的编制定员内核定专业技术岗位。

二、岗位设置

人事部门核定岗位数13个。具体岗位及应聘条件如下:

1、所长1个,股级。负责街道劳动保障所全面工作。职位代码,801-043-01。有五年以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精通劳动保障事务所业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工作勤奋、作风正派、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2、副所长1个。协助所长做好街道和社区的劳动保障工作。职位代码,801-043-02。有三年以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精通劳动保障事务所业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工作勤奋、作风正派、身体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

3、___街劳动保障事务所统计员1人,科员。负责各类统计报表工作。职位代码801-043-03。有一定的协调能力,熟悉统计报表业务,熟练微机操作。

4、___街劳动保障事务所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专干人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04。精通医保、社保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

5、___街劳动保障事务所《失业就业登录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专干人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05。精通就业、失业等专业知识,掌握熟悉政策,熟练微机操作。

6、新福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1人,科员。有两年以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负责本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职位代码801-043-06。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劳动保障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7、新源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1人,科员。有两年以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经验,负责本社区劳动保障工作。职位代码801-043-07。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备劳动保障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

8、新福社区劳动保障站统计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08。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备劳动保障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9、新福社区劳动保障站医疗保险、社会保险专干人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09。精通医保、社保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

10、新福社区劳动保障站《失业就业登录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专干人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10。各项业务,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11、新源社区劳动保障站就业、医保、社保专干人员1名,科员。职位代码801-043-11。精通就业再就业医保、社保各项业务,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12、新源社区劳动保障站《失业就业登录证》、《再就业优惠证》办理专干人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12。各项业务,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13、新源社区劳动保障站统计员1人,科员。职位代码801-043-13。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具备劳动保障专业知识,熟练微机操作,会管理。

三、岗位设置程序

设岗方案须经街道核准,报上级人事部门批准后公布实施。

四、岗位管理

1、岗位设置须在区级人事主管部门核定的岗位数额内进行。

2、街道主要用于解决引进人才,岗位调剂等问题;其余岗位,本着集中管理、分类核定原则进行设岗。

3、街道对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根据专业技术工作任务和队伍状况实际,定期核定专业技术岗位。

4、对岗位实行统筹规划,严格管理,划定岗位任务范围,确定岗位职责,按照岗位任职条件择优聘任。

5、虽有某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但现已不在该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不应占该系列专业技术岗位。

6、长期病休人员,经医院诊断无法康复或已基本失去工作能力的,一般不占岗位;短期病休人员应占本部门的岗位。

五、其他

1、本试行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2、本办法由街道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6002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

1.1学科基础雄厚,人才培养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社会发展、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同层次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面广,能够为各个行业、领域、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运用理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职业技术准备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具体的管理工作。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实力较强,学术氛围较好,师资力量也相对雄厚,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可见,综合性高校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2社区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开始实行分化,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落到社区,社区成为承载政府职能剥落的载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区已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目前,社区发展的独特地位已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职能的下移推动了社区中介组织、各类公益性组织的发展,扩大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社区管理涉及大量的事无巨细的事务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是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3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作用凸显

在传统的单位管理体制下,企业不仅承担经济生产功能,还负责单位职工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生活事务的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后勤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企业与职工只有工作上的经济关系,职工的所有日常生活服务全部由社会公共事务部门进行管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住房生活、教育、卫生等服务职能剥离到社会的公共事务组织机构,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不仅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需要的主要生产和提供主体,也成为职工社会权益维护的代言人。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也不断细化,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成为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与发展是适应时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办学数量、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体制环境、思想认识、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阻碍其前进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来开设的,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注重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英语、体育、马哲等;二是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类、经济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课程;三是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从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就具体课程门类和课时分类而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计门类宽泛杂乱,专业方向和特色不明显。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定位,把专业等同于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涵盖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社会保障等多种门类,这虽然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定位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也导致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的“万金油”,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此外,课程体系的课时分配也不和够合理,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专业理论课时占总学时的80%以上,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大都在20%以下;专业技能的课程门类也比较单一,以毕业实习、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为主,对学生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课程来加以训练,使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

2.2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就业率达到87.1%,而2006年下降为76.08%,就业率出现逐年滑坡现象。从具体的就业领域而言,某高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差距较大,在外商、民营、合资企业就业的达到42%,国有企业的占27%,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占22%,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2011届该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低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全国本科毕业生与就业相关度的平均水平(69%)。从工作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学生比例为30%,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具体业务比例为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占13%,从事财务会计的占11%,从事市场营销的占9%,其他的占16%。从历届本科毕业生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反馈数据来看,约有80%的学生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比其他管理类的专业就业难度更大,有59%的学生提出该专业就业局限性大。造成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就业关联度不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存在差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就业。但目前我国该类性质的岗位实行的是“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明确提出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更少。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之甚少,更倾向于录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此,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失去优势,专业性质与行业岗位难以做到对口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跳槽率高,就业满意度低。

2.3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

从专业知识储备来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有两类:一类依托原有的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管理类师资力量开设的综合性院校,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背景,但缺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对专业方向定位的种类、数量以及教学质量等带来一定的制约。另一类是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专业的职业性强的院校,如卫生、体育、文教等高校,这类学校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但缺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背景。公共管理学科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学科,在中国缺乏广泛的培育空间和土壤,因此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非常缺乏,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借调过来,这些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的教育,因此难以形成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对专业的发展也难以达成共识。从数量上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增长率低于专业招生规模增长率,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3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科学进行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体系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是培养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融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在科学定位好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后,适应社会需求,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三大模块,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适当增加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程,同时按照学校师资和资源优势体现专业方向特色。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为导向,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本科生学术论坛、以社区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3.2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体制从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人力资源的配备和招聘主要受制于政府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很少向社会平等开放,限制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对口专业就业。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某些地区部门逐渐向社会公开公平开放,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如广州、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部分有编制的岗位实行公开选拔和招考,对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和技能的人才优先录用,这些措施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参与积极竞争。今后,政府应放宽对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限制,降低门槛,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为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提供资金、法律、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使非政府组织真正为我国公共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为本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支持性环境。

3.3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达到互补和优化组合,发挥专业教师的整体知识效应。其次,要加快引进相关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同时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政府机构聘请具有相关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再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最后,建立教师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责任感,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2]米艳玲.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4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曝光违法违规企业,形成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的高压态势;增强企业诚信守法意识,提高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营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善于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监管协作、提升监管效能,全面提高保护知识产权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水平,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任务

(一)加大生产源头治理力度

加强对印刷复制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等企业的监管。发现无证生产、以假充真、冒用地理标志名称和专用标志以及伪造或冒用厂名厂址和认证标志企业和经营户及时向上级职能部门汇报。

(二)加强市场监管

加大市场巡查力度,排查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排查侵犯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专用权的违法行为。禁止恶意抢注商标行为。协助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版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大对图书、软件、音像制品和游商地摊的监管。协助有关部门加大对专利领域反复、群体、恶意侵权及假冒专利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和规范,指导企业加强对所经营商品的管理,防止侵权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药品、扰乱药品生产经营秩序行为的监管力度。

(三)强化互联网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展会知识产权监管,调解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加强影视剧作品侵权盗版行为以及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电视购物活动的监管。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络和电视网络销售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欺诈行为。

(四)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

协助有关部门查办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及相关商业贿赂犯罪活动。加强指导律师依法做好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辩护工作。

(五)做好使用正版软件工作

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对新购买的计算机要全面使用正版计算机软件,对已有的计算机要开展软件使用情况自查自纠,加大软件正版化工作力度。对需购买的正版软件,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六)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

配合区开展“剑网行动”,严厉打击各种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不断净化网络版权保护环境,规范网络版权传播秩序,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

(七)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全面报道专项行动进展和成果。通过披露典型案例,剖析侵权问题,引导群众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震慑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各社区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自觉抵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的良好氛围。要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培育企业知识产权文化。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为加强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街道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街道办主任任组长,街道办副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党政办副主任和科技科科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一领导我街道专项行动,督促检查工作进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科技办,承担日常工作。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在街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二)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协助有关部门建立监管协作特别是重大案件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三)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切实落实专项行动的各项任务,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的严肃性和有效性。街道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联合检查组,适时对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要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总结以及案件监察情况及时上报。

四、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1月上旬)

街道成立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1月中旬-年2月)

各社区,各相关单位(部门)按照专项行动具体方案开展调查摸底,确定本部门的工作重点,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并将自查和检查情况于2月15日前书面报办公室。

社区管理专业知识范文第15篇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到2020年,建立起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新机制。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在主导产业、优势领域创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机制更加健全,形成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知识产权制度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繁荣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支撑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知识产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实现知识产权事业与区域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3.近五年的目标是: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不断提高,拥有量进一步增加。专利申请量达2000件,力争3000件,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达25%,力争达到30%,专利授权量达1200件,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明显增长;全市注册商标申请量年递增15%以上,新增注册商标2800件,注册商标总量达到5000件,驰名商标达到5件;培育一批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计算机软件等著作权登记显著增长。

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对经济快速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明显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不断提高;专利技术应用率达到70%;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产品的能力不断增强;核心版权产业产值有较大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队伍进一步加强;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公益性维权援助机制,盗版、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得以有效遏制,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明显减少。

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进一步优化,培养一批支撑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管理、服务和研究人才,知识产权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战略重点

4.确立知识产权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战略支撑地位。研究制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完善重大项目和科技项目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健全与外贸有关的知识产权政策,加强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政策与知识产权政策的协调衔接。

5.突出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主体地位。引导知识产权创造要素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鼓励群众性发明创造和文化创新。

6.建立并完善以专利技术产业化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打造功能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化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知识产权信息。积极培育驰(著)名商标,发展壮大品牌经济。

7.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体系建设,建立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机制,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提高权利人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

8.构建协调有序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市、县区、开发区、新区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重大活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增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合力。

三、专项任务

(一)专利。

9.建立健全激励专利创造的政策体系。鼓励全市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并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大幅度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和国(境)外专利。

10.全力支持我市钢铁、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以下简称重点行业)企业通过自我研发、委托研发、购买等方式增加专利积累,力争在产业链上游获得核心专利和具有制衡能力的专利,促进专利产业化;支持企事业、行业组织以专利为基础,参与各类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抢占产业创新制高点。

11.加强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水平,严厉打击假冒专利、专利侵权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维权指导与援助,降低维权成本。

12.完善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专利信息传播,提高企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和经济活动中利用专利信息的能力和水平。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加强专利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培育高水平专利、咨询、诉讼等人才。

(二)商标。

13.完善创建驰(著)名商标的扶持政策。

14.指导各类主体及时申请商标注册,鼓励和扶持农产品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鼓励企业境外申请、注册商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15.切实保护商标专用权。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版权。

16.推进和扶持软件网络领域、创意设计领域、媒体传播领域、文学艺术领域为重点的版权业发展。

17.以打击侵权盗版为重点,定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有效应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版权保护的挑战。

(四)商业秘密。

18.引导市场主体建立健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依法打击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五)特定领域知识产权。

19.提高植物新品种培育和研发水平,推动育种创新成果转化为植物新品种权。

20.扶持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促进具有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1.扶持传统知识的整理、传承和保护,重点加强中医药、民间文艺、传统工艺等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利用。

四、工作措施

(一)激励知识产权创造。

2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我市知识产权资助和奖励政策,加大对知识产权创造的资助,对在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企业制定相应办法激励知识产权创造。(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23.突出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扫零”工程,引导零专利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并申报专利。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和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指导企业制订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实现知识产权机构、人员、制度和资金四落实,提高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

24.提高在高校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将知识产权量化指标纳入高校科研开发和教学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研究开发机制。鼓励和引导高校与企业通过委托开发、技术协作、共同研发等形式开展技术合作,构建产学研知识产权联合体。(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经信委)

(二)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25.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设立专利产业化专项资金,加大专利转化推进力度,促进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重点专利技术和产品产业化。推进专利技术标准化,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标准。(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质监局)

26.促进知识产权交易。建立知识产权展示交易中心,引导企事业单位采取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联盟、作价入股等方式挖掘和提升知识产权价值。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在合资合作、兼并收购和资产重组中,防止无形资产流失。(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

(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27.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工商、版权、公、质监、海关、农业等部门协作,整合执法资源,建立我市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以及重大案件会商通报机制。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规范执法行为。(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委、市公局、市质监局、海关、市农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8.加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对重点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恶意侵权、重复侵权等案件的打击力度。建立会展知识产权监管机制。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监控体系建设,制止侵权货物出入境。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的有效衔接,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委、市质监局、市农委、市公局、海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29.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机制。开展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加强对涉外知识产权案件、重大知识产权事件的指导和援助,做好对行业协会、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维护自主知识产权。(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文化委)

(四)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30.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制定和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在制定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创投融资、科技进步、吸引人才等政策中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导向,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发展的政策环境,充分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鼓励县区、开发区、新区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人才办、市政府金融办)

31.加强科技创新工作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情况作为推荐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的必要条件,将知识产权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评价体系和项目申报、评审和奖励全过程,将知识产权的产出及运用情况作为国有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科技人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评价内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32.加强对外贸易活动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定外贸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培育一批出口知名品牌,建立外贸领域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技术引进、项目合作、产品进出口等外贸环节,及时解决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质监局)

33.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科技、商务、知识产权部门要加强工作协调,推进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对拟立项的重大经济投资、重大技术项目等,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和风险评估,对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和风险提出决策建议和解决方案,防范和降低知识产权风险。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提升我市对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五)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34.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我市重点行业,整合各类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建设关键技术专题数据库和分析系统,支持企事业单位在研发、进出口、诉讼、技术引进等过程中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深层次利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5.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围绕我市重点行业,分析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态势,开展知识产权预警研究,对可能发生的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及时提出预警报告,有效规避侵权风险,降低维权成本。(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36.加强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建设和管理。坚持新建、引进、转业等多管齐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资产评估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市场规范和政策引导,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诚信机制。(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六)加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37.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对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等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组织高校、公益服务机构等提供知识产权专业培训服务。做好专利工程师职称评定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支专利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

38.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优化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知识产权研发、管理、中介和法律服务等专业人才。(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人才办)

(七)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39.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责任单位:市政府新闻办、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

40.加大教育力度。在中小学培育认定一批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开展中小学生知识产权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和知识产权意识。推动在高等院校设立知识产权专门课程,提高知识产权教育水平。(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八)加强组织领导与保障。

41.建立我市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发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对县区、开发区、新区知识产权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指导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组织各相关单位制订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县区、开发区、新区要成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制定本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水平。(责任单位:市政务督查和目标办、市科技局、县区政府、各开发区、各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