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篇

赵国求教授早在1964年就已开始从事高端物理学、哲学的学习和研究了,并自1965年学习了《中医护病学》著作后,开始同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时至今日,从未间断。他不仅是“量子力学曲率解释”、“相互作用实在论”和“阴阳平衡等价于自组织系统最佳自稳态”学术思想的提出者和倡导者,也是“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积极建构者。

在这次访谈中,当记者问到满头华发的赵国求教授是如何取得今日的研究成果时,他的一段描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自1966年之后,约有三年的时间里,学校里不开课,我便在当时的华中工学院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几乎读遍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哲学、中医学、物理学的书籍。晚上在空荡荡的五层教学楼里,只有我的一盏孤灯深夜长明……这段时间的学习给我日后的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并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研究方向……”这是青年时期的赵国求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求知的一个真实写照,也铺就了他不断创新求索的科学人生。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国求教授依然保持着这种探索、求真的精神,依然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并硕果累累。

“中医是科学”

记者:赵教授您好,现在学术界对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十分激烈,尤其是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争论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对此您是怎么认为的?

赵国求:现在对中医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中医有着东方独特的科学体系,不能归于现代科学的分子、原子、电子等物质结构学说。这种思想的主要代表多为中医业内的诸多老专家,当然也有一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特别研究和特殊感情的学者代表。

二是“中医是科学”,但不符合现代科学规范;中医是物质运动学说的结晶,可以与现代科学物质观融通。融通后的中医既不是传统的中医,也不是现在的西医,而是既高于传统中医又高于现代西医的新中医学或系统医学,这种认识应该能逐渐形成主流。

三是“中医不是科学”,而是经验,是一种文化,至多处在科学的萌芽状态。这是从第一种认识相反的层面去否定中医具有现代科学意义;更有甚者,极少数学者认为中医是“巫术”,应该用西医取代中医,这是极端的非主流认识。

我通过多年研究建立的“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以第一种、尤其是第二种认识为立论基础,并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即基本定律;同时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医是科学”。

记者:但如何将现代科学思想及科学方法引进中医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议。过去我们采用的科学方法,多为分析还原。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科学的分析还原不适合中医理论体系。对此您有怎样的主张?

赵国求:我也不赞成将分析还原方法全盘搬进中医学研究。当然,不是说分析还原对中医完全无用,一些生理指标对中医诊断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现代科学也并不只是分析还原。许多学者都赞成将系统整体论用于中医,但系统整体论如何应用于中医,却很少有人做深入的科学研究;即使有人做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也因为系统论的高难度而被置于一旁,难以进入主流舆论。拙著《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初探》,应是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我认为,系统论方法是中医所需要的最合适的科学方法。中医自主创新,其中之一就是要将系统论科学方法全面引进中医理论。

记者:为什么还原论不适宜于中医?您是怎样将系统论方法引入中医领域的呢?

赵国求:这要深入研究中国的思维传统、哲学传统和科学传统。中医深受“易经”和“道”自然观的影响,而“道”的本质是运动和变化,是系统整体论。如果全盘用分析还原方法指导中医现代化,那就可能要犯方法论错误。西医用还原论作指导,它注重分析还原、人体结构等;中医以系统整体论作指导,它注重系统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及运动变化带来的外在表象和状态变化。因此,西医是在结构观和还原论指导下的结构医学或实证医学;中医是在运动观和系统整体论指导下的过程医学或状态医学。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同,所以中西医理论的概念、治病的方法也表现出重大差异。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方法正有对此作深入讨论的优势。心、肝、脾、肺、肾就是人体复杂巨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它既是系统的结构元素,又体现系统的功能作用;人脑则是另一个主控子系统。围绕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各子系统在相互协调、相互作用中演变着。作为过程医学的中医,它的目标就是使系统保持或恢复它的有序稳定性和功能的正常。现代生理学、现代脑科学、现代思维科学、现代神经科学都可以作为物质基础为中医所用。其实,中西医在物质基础上是可以通约的,只是看问题的视角不同,方法各异,理论体系有别而已。因此,我一直坚持中医是科学,中医可以现代化,并以科学的身份走向世界,关键是要我们去努力探索,攻克世界难题。

“中医现代化”

记者:关于您提到的“中医现代化”,目前目标好象仍不明确,为什么您要提出“中医现代化”呢?

赵国求:中医学是以先秦人文哲学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建构的,因此是一种具有浓烈人文色彩的传统医学体系;同时还把哲学概念范畴直接运用于医学。这就使传统中医学理论在描述上与现代西方科学难以相融。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应有其自身的内在结构,用人文科学的内在结构与语言方法来建构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体系,这无疑使从小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教育的现代中国人难以理解,因此需要“中医现代化”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西医学治病方法快捷,疾病原理阐述清晰、分析确凿,让中国人深得其益;而中医与西医相比,这些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劣势。中医治好病,却难以明确得的是什么病;中医用药有效,却无法进行药理分析,即使做了中医理论的解释,也让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现代生理学知识的现代人难以听懂。“中医是否科学”、“中医还能发展吗”等疑问也就随之产生。中医从业人员的职业危机,也让中医业内人士不得不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去寻求中医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因此,努力将现代科学为中医所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动力所在。

记者:您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具体的方法可循?

赵国求:我是从三个方面提出的“中医现代化”主张,并由此试图建立新的中医自然科学体系。

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首先是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其次,就是寻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传统概念,如阴阳、气、经络、精气神、脏腑、辨证等概念与现代科学的关系。中医必须有自然科学的描述方法和建构体系,让现代科学融于传统中医文明之中。

二是中医诊断和诊断方法现代化。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过程医学的重要体现。“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获取证候、疾病信息的基本手段,要求中医辨证论治中辅以现代科学手段及现代科学说明是自然的。通过“证”的实质研究,实现辨证规范化,是中医实现诊断标准化、现代化的重要工作。

三是中药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新中药和新中药药方的开发,是新药与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中药药理成分的分析与化验是中药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科学建构,加上相应的药理分析,我们很可能在对疾病的病理分析和治疗原理的分析上,寻找到符合现代科学的中医理论语言,它将有助于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

四是中医治疗康复标准的制定。中医多半不是靶点治疗,其疗效常表现出统计规律,结合辨证及证的演变,应有自身不同于西医科学的广义病理指标。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中医现代化必备的配套工程。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

记者:赵教授,您是“中医现代化”的倡导者,更是实践者,您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请您谈一下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情况;同时您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的建构者,请简述一下其基本状况和原则。

赵国求: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中,我力图运用现代自然科学和哲学前沿研究成果,包括自然观、科学哲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思维科学及系统论等,充分论证和建构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必须有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五条基本原则:一是必须深入研究中医自身的理论基础,学习中医临床经验,这是研究“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前提和首要条件。二是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人体自身的解剖学结构和现代生理学,从现代生理学和现代医学的视角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救治的基本原理,将其与中医辨证论治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出相同和差异,从本质上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三是要关注近百年来,尤其是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先驱们的成功与失败。四是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一定要将所得的结论和预言到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去加以验证。五是研究队伍要以中西医从医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结合为基础,注意吸收自然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理论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参与,这将会极大地扩展研究视角和思路,弥补业内人士所受到的专业知识的局限和禁锢。

记者:您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研究中,提出了“五个对应表述”,对此您能简述一下吗?

赵国求:第一个对应表述,即中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第二个对应表述,即中医的阴阳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的多少相对于最佳自稳态的左右偏离。一般偏快或物质增多是“阳”,偏慢或物质减少是“阴”;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阳证。阴阳是生命物质动态平衡的状态参量。

第三个对应表述方式,即中医的“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表现在生命物质运动的状态中。活力由生命力决定。生命力是生命能、生命驱动力、生命潜力的总和。“气流”是人体内物质、能量包括电磁能、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

第四个对应表述,即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间隙维”并非完全的实体结构,它有通过现象、经验、理论及逻辑推理所做的建构成分;“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也要作相同的理解。经络是“现象实体”,是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

第五个对应表述方式,即思维至少是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它既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也可以作用于人体以外的他物。“意念守穴”就是思维的物质作用。

记者:这五个对应表述就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物质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与科学基础,您能再谈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建构的逻辑基础和哲学根基吗?

赵国求:建立现代科学物质观理论模型,将中医理论建于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克服中医的人文描述缺陷,这是中医作为科学建构的逻辑起点。

中医的阴阳平衡等价于人体最佳自稳态模型,采用现代科学物质观和系统论科学方法,保证了逻辑起点的科学性。中医的阴阳及阴阳相互斗争与协调达到阴阳平衡,就与现代生理学、西医理论及系统论中物质的运动状态相对于最佳有序状态的偏左、偏右,快、慢振荡,有了对应的逻辑联系。这就为现代科学用于中医敞开了大门。

“气”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赋予“气”的现代科学意义并归于“现象实体”范畴,中医理论中的“气”就有了现代科学的物质基础及哲学依托。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性或中医的阴阳平衡,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好坏之分。“好气”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益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而“邪气”则是对系统稳定和功能协调有害的物质运动状态和构成成分。对疾病、对人体的健康由此展开讨论,则“阴阳”与“气”有了共同的物质运动基础,于是“阴阳”与“气”也就纳入了共同的现代科学逻辑规范,并由此与人体的经络发生内在的、质的逻辑联系。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在经络里流动的,经络成了生命物质活力的调节中介。在众多的经络现代科学假说中,经络-生命体“间隙维”,能量、信息传播的谐振通道,经络物质-生命体组织液等假说,与“阴阳”、“气”等的现代科学解释具有逻辑一致性。经络亦是“现象实体”,具有建构特征,无须作还原论论证。

我提出“现象实体”的概念,主要是消解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对立论,因此,我反对中医与西医不可通约的观点。“自在实体”是未经观察的自然客体;“现象实体”是科学认知的产物,是“可道之道”,有明确的定义与内涵,有科学的认知过程,它与“现象”和“自在实体”概念有重要区分,是“现象”与“自在实体”二元对立之间搭建的过渡桥梁和纽带。将“现象实体”引进中医既帮助建立中医现代哲学的根基,也帮助我们搭建一个现代科学的语境平台,让中医理论建于科学基础之上。客观实践证明,中医无疑是一个具有现代科学物质观并与其内在哲学逻辑一致的“科学医学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2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结语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3篇

1.1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1.2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2.2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发展更具有能动性。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由此看来,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各种假说应运而生,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意义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规范性缺失,且由于语言障碍,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3.2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此外,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4篇

一是保持中医学理论的原汁原味,不与西医学相融合。以匡萃璋先生的“两种牛不人工授精论”为代表。强调建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中医学有自己的原理,即整体论,认为目前应强传统之体,宏中医之用。

二是强调以现代科学研究中医中药,使中医中药脱离其传统理论,成为世界公认的科学。部分西医学习中医的专家及中医学习西医的人员,持此种观点。引以为荣的代表成果如日本的小柴胡汤制剂获得美国FDA认证。此观点遭到传统中医学者的抵制,认为似乎是“废医存药”之风重来。但因研究药剂有客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此风难止。

三是主张在保持中医学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即强调充分继承挖掘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只要研究的核心、本质是中医学的,所用的方法既可以是传统的思辨,也可以是现代科学的调研、分析、实证。我认为这是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下面谈谈我对中医学理论发展目标及创新思路的理解。

1中医学理论的创新目标

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说来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要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以下5个方面的分目标必须优先实现。

1.1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是指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的内涵是确切的,外延是清楚的,表述是统一的,没有概念的泛化或歧义。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有利于中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医学的对外交流,有利于提升中医学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与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科学的身份相符。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虽然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如正在建立中医学名词术语及其英译的国家标准,但尚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如:①精与气概念的混用;②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关于宇宙本原的精、气概念的混淆;③阴虚与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分不清,阳虚与气虚难区别,并出现气阴两虚与气阳两亏等有悖逻辑的术语;④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脏腑之阳的内涵不清,关系不明等。

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清,其原因有多种。而解决的办法,应是调动全国的中医学基础、文献学科的专家和中医临床学家来共同研究,在调查大量的有关文献和临床资料之后,共同讨论确定。

当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规范化,不是限制人们的思维,而是在培养我们的学生时,有一个规范的说法;在编写教科书时,有一个可遵循或参照的标准;在对外交流时,有一个可让国外友人容易理解的相对规范的表述。

1.2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及诊断标准的确定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诊治特色,证候也就成为中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对证候的研究,包括对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和证候内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①证候的概念内涵至今不甚明确,某些中医专家,甚至《中医内科学》教科书中,仍然将证候规定为“症状和脉象”与现行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教科书中的表述不符。②证候的分类仍然有待改进,证候分类的层次应该清晰,从类证(如虚证、实证、热证、寒证、表证、里证、阴证、阳证等八纲证,太阳、少阳等六经证,卫、气、营、血证,上焦、中焦、下焦证等)到一个实施治疗的具体证候,一般都有几个层次。③某些中医证候诊断术语概念不清。一是由于中医学某些基本概念内涵不清而导致的证候诊断术语不确切和不规范,如上面提到的气阴两虚、气阳两亏等;二是由于中医学理论发展的滞后而出现的概念内涵不清的证候诊断术语,如脾虚、肾虚、肝虚、心虚等等。④证候的诊断标准应该统一规范,但现在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⑤证候的诊断以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的描述为主,微观指标在辨证中仍然难起作用。

解决证候概念的规范化和确立证候的诊断标准,应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组织起草了国家标准中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但尚需不断地改进、发展和完善,以增强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1.3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确立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并不否定其人文社科属性),有利于中医学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将中医学的某些概念与古代哲学的相关概念分开,成为中医学自身的概念。

如精、气、神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与在中医学中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也是不同的;中医学的精气概念及其生命本原说、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说,都具有自然科学属性,都可以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逐渐揭示其内涵。

1.4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中医学理论要达到现代化的目标,理论创新必须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新理论、新假说的诞生一般都在实践过程中,或在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过程中,或在实验研究积累的过程中,或在文献研究的分析过程中。就中医学来说,临床实践过程对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理论创新不仅仅是基础学科的事情,也是临床学科的事情。只有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专家联手协作,才有可能发现新的规律,构建新的假说。“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的构建,就是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因此,要求临床学家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理论学家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中医学理论要创新,要现代化,必须造就一大批理论与临床兼通的专家。

1.5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统理论的改造和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标志着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理论的改造,多是建立在否定某些传统理论的基础上,操作起来较为困难,且难以得到公认。

部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对某些传统理论作了改造,如:①三焦是六腑之一,是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划分,还是温病辨证纲领的问题;②膀胱是盛尿的脏腑还是藏津液的脏腑的问题;③主管人的心理情志活动的脏腑是心,是脑,还是肝的问题;④脏腑的功能是以脏腑的结构为基础还是以脏腑之精气阴阳为基础的问题;⑤正气与邪气的概念问题;⑥阴阳失调与调整阴阳的概念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均是中医学理论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也是临床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在“脏腑气血阴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宄而构建的“脏腑一精气一阴阳”理论体系,是在发掘《内经》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传统理论相统一,但与后世的脏腑气血理论有某些冲突,也属于对传统理论的改造。

另外,对证候的深化研究,也可能与传统的“异病同治”理论发生冲突。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寒饮蕴肺证可出现在哮喘、COPD和肺水肿等疾病中,并且用小青龙汤治疗均有效,但实际上寒饮蕴肺证在上述不同的疾病中应是有区别的,用药自然也应有所区别。至于用何方治疗更为合理,只有通过实验研究去探索。因此,“异病同治”仅仅是说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证候,用大致相同的方药可能都有效,而几种不同的疾病出现一个完全相同的证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哮喘、COPD、肺水肿等疾病中出现的寒饮蕴肺证,实际上也是一个类证,其在不同的疾病中也存在着差异,这实际上是发展了对“异病同治”的认识。

传统理论改造的目的,是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提升,使其科学性更能体现出来。

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中医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思路

2.1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的关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用以研究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虽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但仍应归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科学属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交融的学科。

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定位于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并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其属于自然科学的部分,将有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和现代化。

在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明确了中医学某些范畴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科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其理论概念的微观机制,不断创建和发现新的假说,方可使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同时将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部分,尤其是古代哲学的思想和方法加以科学的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吸收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方可使其更能指导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2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思路

继承性研究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走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之路。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创新。只有重视继承,才能将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传承下来,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创新是中医学继续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新理论、新观点的产生之源,也是中医学的生命之源。没有继承,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将得不到延续,也就无从谈创新发展,即便是创新,也不是对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但若没有创新,则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就得不到更新和发展,自然就会变成僵死的东西,因而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切实操作好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工作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工作,是关系到中医学前途的重大工程。

2.3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在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要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们既要承认精气、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又不能把中医学说成是古代哲学的衍生物。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等。这些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不容置疑的。科学地评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历史地位,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4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以明确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涵为中医学理论研究之目标,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是中医学固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应下大功夫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明确其基本内涵。这是中医学理论研究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当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概念内涵的确立,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和分析有关该理论和概念的几乎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献资料掌握得越全面,得出的结论就越可信。但决不是一些文献资料的堆积和列举,而应下一番比较分析的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杂乱的材料中归纳能反映该理论和概念之本质的内涵和外延。

如对肺行水理论的研究,首先要明确肺行水理论的基本内涵。经过对文献资料与临床实践的研究分析,发现肺行水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调节肺脏本身水液的输布,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密切相关;②通过肺气的推动作用,调节肺系统(尤其是皮毛)之水液的代谢,这一作用与肺的呼吸功能一般无明显的相关性。

肺主行水理论内涵的确定,对临床肺疾病的辨证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有关肺主行水理论的科研设计具有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5篇

【摘要】 论述中药 现代 化的三个阶段和目标,提出应注重单味药的基础研究,建立单味药化学成分库,采用生物 计算 机的算法概念以及生物信息学理论进行复方拟合,辅之以二重复杂体系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探讨方剂的内在必然联系。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议全社会应整合研发资源,多学科联合、集体攻关,才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中药研究水平。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发展 阶段 生物计算机 生物信息学 中药开发思路

中药现代化是现代中药研究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药方剂现代化则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笔者根据中医药发展历程和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现代 科学 技术尤其是生物计算机技术、化学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情况,论述了中药现代化的3个进程、目标、内容及中药研究的思路,与同道商榷。

1 中药现代化的 历史 进程

中药现代化经历了碰撞、融合和创立3个历史进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用分析解剖寻找物质本原的思维方式,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研究化学单体物质,并从中筛选出生理活性强,毒性小的化学药,从而奠定了近代医药学(西医药学)的物质基础及理论体系。西医药学从结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说明药理作用,通过药物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说明药物作用和代谢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西医药学不仅物质基础清楚而且作用靶位和机理也十分明晰。中医药学始于远古的神农尝百草,经过几千年反复 总结 、概括,在几百年前就归纳、演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西医药学在我国的出现及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两种理论体系、两种思维方式、现代与古代的矛盾与碰撞。这种矛盾相互对立而又统一。这就是中药现代化的第一个历史进程——中、西医药的碰撞期。经过中、西碰撞“切磋”,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逻辑思维方式、各自优势的互补性被认识而逐渐互相渗透、学习、吸收、消化。比如,传统中药中用温热寒凉升降沉浮来说明其基本作用。现代研究认为[1],温热升浮者兴奋,寒凉沉降者抑制,这与西医药学中的药物基本作用高度一致。但是,中西医药两者的对立也是十分突出的。民国时期政府就提出过“废止旧医案”。如果中医药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现代思维方式,“废医存药”或“废理论存经验”的声音还会再响[2]。 中西医药学都是关于疾病发生、消长、 治疗 和预防的科学。研究对象和内容高度一致。因此,两种科学体系指导下的最终行为结果是殊途同归。近年来,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思想来研究中医药理论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如通过单味中药降气作用的研究发现[3],其有效组分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提高了肺脏由表而内的肃降功能——载氧能力(降气)。肺腑宣发功能的现代解释就是由内而外地排出 co2、水分及能量。通过深入有效的药理研究,对揭示中医药的现代科学内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反过来,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揭示对提高西医药的系统治疗思维也有积极作用。如从麻杏仁石甘汤作用机理的揭示:抗“应激” ——皮质激素样作用,肾上腺能的缩血管作用,卟啉类提高血氧结合率,加钙提高各种生理活等等。

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8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标志,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进入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西医药学的有机融合期。这就是中药现代化的第二个进程,即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时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两个基本清楚(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的消化、融合、创新研究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通过比较研究当代西医学的方法和机理,结合中医药理论,用先进的 工业 化的剂型取代传统的个体式的中药汤剂给药形式,中药制剂在有效组分投料时的定量控制(诸如hplc定量、指纹图谱近似度的分析等),也可初步实现两个基本清楚的现代中药,是融合期的近期目标。用全息论、系统论的观点,借助生物计算机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拆分出有效组分及相互作用机理,用现代科学技术说明传统医药学理论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从模板到规模化,以及思路、方法与目标之间的不断调整、修正,使中药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是融合期的长期任务。

第三个进程则为现代中医药学的建立、发展期。通过融合期的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形成了在二重复杂系统论基础上的现代中医药学雏形。现代中医药学是以生物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三维矛盾体系为骨架的科学。是一门以易经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数、象、理、占、修的全面健康的科学。数象理占是易学的基本内容,修是基于占而集养生、预防和治疗为一体的健康行为。这种涵盖社会学、心 理学 的医学,可医治因躁狂和抑郁为特征的、西方(近代)医学无力医治的社会性精神病、恐怖性精神障碍等社会疾患,开创人类健康科学的新纪元。

2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为传统中医药理论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

通过用现代的价值观比较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来判别其科学性,这种判别在 中国 传统医学上也发生过激烈的争论[4]。

2.1 在理论体系方面,西医药学主要以对立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单一矛盾或主要支配地位的矛盾关系学说上的,通过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判断疾病与治疗的发展趋势;而中医药学则以对立统一基础上的阴阳五行学说或者说以三维矛盾关系来判断疾病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多重矛盾复杂系统的矛盾运动 规律 ,这一点可随着群子统计力学在此方面的深入研究而获得映证[5]。没有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并非中药现代化[6]。

2.2 在逻辑思维方式方面,西医药学(严格讲是近代医学)主要以分析、解剖的外延思维方式,直观易懂;中医药学主要是以归纳、总结的内含方式。这种内含型的逻辑思维方式难懂,不易理解。这是对复杂体系研究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主要因素、必然联系,再建立明确的函数依存关系。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两种逻辑思维方式会逐渐互补、融合、统一。

2.3 ?象概念及关系的不同,这是中医药现代化最为困难的课题,西方医学?象体系是建立在完整的解剖和细胞学说等科学体系比较成熟的时期,而中医药学?象学说则建立在解剖关系还不成熟的时代。比如,中医的肾,包括了西医中的肾脏、生殖系、免疫、泌尿、内分泌等;中医脾包括了西医中的脾和胰等。

2.4 中、西医药学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是不同的。西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确定性数量关系,如同几何中的特殊图形,而在中医药学中研究对象是不确定性数量关系,如同几何中的一般图形。解一般图形要比解特殊图形难得多。要求得一般图形的真解,就要去求一般图形的区间积分,就要知道其封闭函数。也就是说,中药研究要走生物信息学的系统研究之路,综合运用生物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基因时代的新兴学科理论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由不确定到确定,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医药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3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是研究作用物质清楚、目标明确和机理清楚的新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规律、理论,并把传统理论赋予现代科学内涵,奠定中药学理论与方法学基础,建立现代中医药学,研发出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现代中药[7-10],确立中医药的国际地位。

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人体也是一个复杂体系,面对这么一个双重复杂的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到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横向),从简单到复杂直到精确螺旋上升(纵向)。通常采用拆分或相关性统计法,或用组分配伍法等方法研究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研究对象。对复杂体系的研究,最致命的缺陷是“以偏概全”,关键是如何“统览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中药复方研究中的这个问题被迎刃而解,不仅能从中药复方研究的组分“信息海洋”中解放出来,而且还能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层次发现亚细胞器水平的生物大分子有效组分,并且不会遗漏微量组分。未来基于计算机模糊识别分析、组装技术的研究手段,可以智能管理、分析单味药中新发现组分或炮制、配伍、制备或体内过程中的新生组分,使中药复方研究质量的螺旋式提高成为可能。

中药复方研究[11-18]通常以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经典验方及传统工艺为起点,用传统途径给药(汤、丸、散等),应用 现代 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临床观察(所有生命特征及病理变化),特别要观察该药的直接作用、调节作用、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对免疫、激素水平、血流变及血气分析、微循环等因素进行先进、可靠的临床检验。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有效组分进行基本的判断,制订全面而详细的有效组分的提取方案和药理作用研究的动物模型,进行药理研究;建立具有智能模糊识别、管理、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的单味药化学成分库,对经过系统折分的药理分析(用均匀或正交法设计的实验)而筛选出的有效组分建立方剂有效组分(簇或部位),再应用组分配伍的方法进行疗效复原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中药有效组分指针性成分的药动学、药代学研究、以及血清和尿中有效组分及代谢产物的研究(并反推有效组成),用放射示踪或其他手段进行作用靶位和机理的研究[19-21]。

为了评价多种药物对疾病不同环节的综合作用,王智民[22]等人提出了用“水闸门”评价法,认为对中药复方的药效观察指标应坚持整体性和独特性作用的统一,如抑菌、抗炎、抗氧化作用等对循环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影响、对平滑肌等的广泛而全面的直接或调节作用等。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一个研究对象——患病的人体,应该有相同的诊疗判断标准[23],故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世界公认的、客观的临床疗效及实验药理评价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

4 整合有效资源,不断提高中药研究水平

4.1 从生物信息学的技术高度和方法来研究并建立单味药(单方)化学成分库和复方有效组分库,组织跨学科队伍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研发的起点和质量 [24]。

借助 计算 机、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研究中药的设想,是一条既快又省的科研思路,可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中药复方的研究水平。目前关键在于有关学科之间的协作,并加速培养一批在数学、物理、信息 科学 、计算机科学、中医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有造诣的跨学科人才,组建一支队伍进行联合攻关[25]。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既要善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结合,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近年来,组分配合理论是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在研究中要避免“丢西瓜捡芝麻”。例如,众所周知,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如果忽略了另外一种成分——麻黄卟啉铜钠,就会误导对麻黄中真正的有效成分的判断。因为金属卟啉,尤其是血红素中的卟啉fe ( ⅱ),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载氧体,这种载氧体是比麻黄碱扩张血管更有意义的生理活性物质[25,26]。由于对单味药材及方剂的认识是渐进性的,决定了中药研究的渐进性,因此,建立开放式的、累积性的智能成分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的。

4.2 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是中药研发的科学思路

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加上中医证的模型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述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复方,必须开发一种适用的模式,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逆流萃取技术、超滤、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的应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服用量,且能分阶段做到组分基本清楚,机理基本明白。现阶段重点目标是工艺可行、质量可控,临床安全、疗效稳定、可靠;研究思路是利用中医几千年实践的基础,用公认、客观、合理的临床指标,用dme和循证医学的方法设计临床“筛选”方案,从临床出发,从生物效应找“活性”物质,从活性再研究合适的“精制”工艺。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适度控制中药新药的研发,重点放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确凿证据方面,尤其是疗效方面要从国际层面达成共识,逐步达到2个基本清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7-29]。

5 结论

紧紧抓住中药现代化的 历史 机遇和挑战,集中力量对“经过临床验证筛选”的经典方进行系统(筛选)研究,从单味药的全成分研究(全部生物活性物质信息),到中药复方为核心的整体有效成组学与生物效应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系统、科学的拆分分析,研究方剂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作用机理和相互配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些模板、智能化数据库及中药信息技术处理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提高中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组织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中医药学以及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现代医药学方面专家组成《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集成项目攻关组,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指导原则,如《单味及复方有效成分(簇)库、有效组分化学及生物效应相互作用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工艺学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单味药及复方药理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药材及复方中药质量控制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及成果的所有权、共享权等措施,建立复方中药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等研发资源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由临床有效、质量稳定深入到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直至终极目标,不断进行“优效性”评估,分步实施,加速实现中药现代化。

本文承蒙林华庆教授热忱指导、斧正,特此致谢!

【 参考 文献 】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6篇

【摘要】   论述中药 现代 化的三个阶段和目标,提出应注重单味药的基础研究,建立单味药化学成分库,采用生物 计算 机的算法概念以及生物信息学理论进行复方拟合,辅之以二重复杂体系中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探讨方剂的内在必然联系。中药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和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议全社会应整合研发资源,多学科联合、集体攻关,才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中药研究水平。

【关键词】   中药现代化 发展 阶段 生物计算机 生物信息学 中药开发思路

中药现代化是现代中药研究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药方剂现代化则是中药现代化的标志。笔者根据中医药发展历程和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现代 科学 技术尤其是生物计算机技术、化学生物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应用情况,论述了中药现代化的3个进程、目标、内容及中药研究的思路,与同道商榷。

1    中药现代化的 历史 进程

       

中药现代化经历了碰撞、融合和创立3个历史进程。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用分析解剖寻找物质本原的思维方式,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分离、研究化学单体物质,并从中筛选出生理活性强,毒性小的化学药,从而奠定了近代医药学(西医药学)的物质基础及理论体系。西医药学从结构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说明药理作用,通过药物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说明药物作用和代谢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西医药学不仅物质基础清楚而且作用靶位和机理也十分明晰。中医药学始于远古的神农尝百草,经过几千年反复 总结 、概括,在几百年前就归纳、演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随着现代西医药学在我国的出现及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两种理论体系、两种思维方式、现代与古代的矛盾与碰撞。这种矛盾相互对立而又统一。这就是中药现代化的第一个历史进程——中、西医药的碰撞期。经过中、西碰撞“切磋”,中西医药学理论体系、逻辑思维方式、各自优势的互补性被认识而逐渐互相渗透、学习、吸收、消化。比如,传统中药中用温热寒凉升降沉浮来说明其基本作用。现代研究认为[1],温热升浮者兴奋,寒凉沉降者抑制,这与西医药学中的药物基本作用高度一致。但是,中西医药两者的对立也是十分突出的。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就提出过“废止旧医案”。如果中医药理论,不能与时俱进,不适应现代思维方式,“废医存药”或“废理论存经验”的声音还会再响[2]。 中西医药学都是关于疾病发生、消长、 治疗 和预防的科学。研究对象和内容高度一致。因此,两种科学体系指导下的最终行为结果是殊途同归。近年来,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思想来研究中医药理论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如通过单味中药降气作用的研究发现[3],其有效组分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提高了肺脏由表而内的肃降功能——载氧能力(降气)。肺腑宣发功能的现代解释就是由内而外地排出 co2、水分及能量。通过深入有效的药理研究,对揭示中医药的现代科学内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反过来,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揭示对提高西医药的系统治疗思维也有积极作用。如从麻杏仁石甘汤作用机理的揭示:抗“应激” ——皮质激素样作用,肾上腺能的缩血管作用,卟啉类提高血氧结合率,加钙提高各种生理活性功能等等。

          

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8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标志,中药现代化的进程进入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西医药学的有机融合期。这就是中药现代化的第二个进程,即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基因时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两个基本清楚(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的消化、融合、创新研究期,这是一个关键时期。通过比较研究当代西医学的方法和机理,结合中医药理论,用先进的 工业 化的剂型取代传统的个体式的中药汤剂给药形式,中药制剂在有效组分投料时的定量控制(诸如hplc定量、指纹图谱近似度的分析等),也可初步实现两个基本清楚的现代中药,是融合期的近期目标。用全息论、系统论的观点,借助生物计算机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方法,拆分出有效组分及相互作用机理,用现代科学技术说明传统医药学理论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从模板到规模化,以及思路、方法与目标之间的不断调整、修正,使中药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市场,是融合期的长期任务。

     

第三个进程则为现代中医药学的建立、发展期。通过融合期的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形成了在二重复杂系统论基础上的现代中医药学雏形。现代中医药学是以生物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三维矛盾体系为骨架的科学。是一门以易经学理论为指导,进行数、象、理、占、修的全面健康的科学。数象理占是易学的基本内容,修是基于占而集养生、预防和治疗为一体的健康行为。这种涵盖社会学、心 理学 的医学,可医治因躁狂和抑郁为特征的、西方(近代)医学无力医治的社会性精神病、恐怖性精神障碍等社会疾患,开创人类健康科学的新纪元。

2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为传统中医药理论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        

通过用现代的价值观比较中西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来判别其科学性,这种判别在 中国 传统医学上也发生过激烈的争论[4]。

2.1    在理论体系方面,西医药学主要以对立统一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单一矛盾或主要支配地位的矛盾关系学说上的,通过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判断疾病与治疗的发展趋势;而中医药学则以对立统一基础上的阴阳五行学说或者说以三维矛盾关系来判断疾病与治疗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多重矛盾复杂系统的矛盾运动 规律 ,这一点可随着群子统计力学在此方面的深入研究而获得映证[5]。没有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并非中药现代化[6]。

2.2    在逻辑思维方式方面,西医药学(严格讲是近代医学)主要以分析、解剖的外延思维方式,直观易懂;中医药学主要是以归纳、总结的内含方式。这种内含型的逻辑思维方式难懂,不易理解。这是对复杂体系研究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找到主要因素、必然联系,再建立明确的函数依存关系。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两种逻辑思维方式会逐渐互补、融合、统一。

2.3    臟象概念及关系的不同,这是中医药现代化最为困难的课题,西方医学臟象体系是建立在完整的解剖和细胞学说等科学体系比较成熟的时期,而中医药学臟象学说则建立在解剖关系还不成熟的时代。比如,中医的肾,包括了西医中的肾脏、生殖系、免疫、泌尿、内分泌等;中医脾包括了西医中的脾和胰等。

2.4    中、西医药学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是不同的。西医药学的研究对象是确定性数量关系,如同几何中的特殊图形,而在中医药学中研究对象是不确定性数量关系,如同几何中的一般图形。解一般图形要比解特殊图形难得多。要求得一般图形的真解,就要去求一般图形的区间积分,就要知道其封闭函数。也就是说,中药研究要走生物信息学的系统研究之路,综合运用生物计算机、生物信息学、化学生物学等基因时代的新兴学科理论成为中药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由不确定到确定,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到一般,这是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医药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

3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内容与方法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是研究作用物质清楚、目标明确和机理清楚的新中药复方制剂;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规律、理论,并把传统理论赋予现代科学内涵,奠定中药学理论与方法学基础,建立现代中医药学,研发出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现代中药[7-10],确立中医药的国际地位。

     

方剂是一个复杂体系,人体也是一个复杂体系,面对这么一个双重复杂的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到确定性的数学模型(横向),从简单到复杂直到精确螺旋上升(纵向)。通常采用拆分或相关性统计法,或用组分配伍法等方法研究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研究对象。对复杂体系的研究,最致命的缺陷是“以偏概全”,关键是如何“统览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化学生物学的发展,中药复方研究中的这个问题被迎刃而解,不仅能从中药复方研究的组分“信息海洋”中解放出来,而且还能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层次发现亚细胞器水平的生物大分子有效组分,并且不会遗漏微量组分。未来基于计算机模糊识别分析、组装技术的研究手段,可以智能管理、分析单味药中新发现组分或炮制、配伍、制备或体内过程中的新生组分,使中药复方研究质量的螺旋式提高成为可能。

     

中药复方研究[11-18]通常以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经典验方及传统工艺为起点,用传统途径给药(汤、丸、散等),应用 现代 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的临床观察(所有生命特征及病理变化),特别要观察该药的直接作用、调节作用、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对免疫、激素水平、血流变及血气分析、微循环等因素进行先进、可靠的临床检验。应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有效组分进行基本的判断,制订全面而详细的有效组分的提取方案和药理作用研究的动物模型,进行药理研究;建立具有智能模糊识别、管理、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的单味药化学成分库,对经过系统折分的药理分析(用均匀或正交法设计的实验)而筛选出的有效组分建立方剂有效组分(簇或部位),再应用组分配伍的方法进行疗效复原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中药有效组分指针性成分的药动学、药代学研究、以及血清和尿中有效组分及代谢产物的研究(并反推有效组成),用放射示踪或其他手段进行作用靶位和机理的研究[19-21]。

        

为了评价多种药物对疾病不同环节的综合作用,王智民[22]等人提出了用“水闸门”评价法,认为对中药复方的药效观察指标应坚持整体性和独特性作用的统一,如抑菌、抗炎、抗氧化作用等对循环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影响、对平滑肌等的广泛而全面的直接或调节作用等。两种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一个研究对象——患病的人体,应该有相同的诊疗判断标准[23],故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世界公认的、客观的临床疗效及实验药理评价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

4    整合有效资源,不断提高中药研究水平

4.1    从生物信息学的技术高度和方法来研究并建立单味药(单方)化学成分库和复方有效组分库,组织跨学科队伍联合攻关,提高中药研发的起点和质量 [24]。

          

借助 计算 机、数学、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研究中药的设想,是一条既快又省的科研思路,可避免不必要的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中药复方的研究水平。目前关键在于有关学科之间的协作,并加速培养一批在数学、物理、信息 科学 、计算机科学、中医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均有造诣的跨学科人才,组建一支队伍进行联合攻关[25]。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既要善于将传统中医理论与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结合,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近年来,组分配合理论是研究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在研究中要避免“丢西瓜捡芝麻”。例如,众所周知,麻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麻黄碱,如果忽略了另外一种成分——麻黄卟啉铜钠,就会误导对麻黄中真正的有效成分的判断。因为金属卟啉,尤其是血红素中的卟啉fe ( ⅱ),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载氧体,这种载氧体是比麻黄碱扩张血管更有意义的生理活性物质[25,26]。由于对单味药材及方剂的认识是渐进性的,决定了中药研究的渐进性,因此,建立开放式的、累积性的智能成分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的。

4.2    循序渐进、不断提高是中药研发的科学思路

          

由于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加上中医证的模型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上述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中药复方,必须开发一种适用的模式,膜分离、大孔吸附树脂、逆流萃取技术、超滤、超临界萃取等新技术的应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服用量,且能分阶段做到组分基本清楚,机理基本明白。现阶段重点目标是工艺可行、质量可控,临床安全、疗效稳定、可靠;研究思路是利用中医几千年实践的基础,用公认、客观、合理的临床指标,用dme和循证医学的方法设计临床“筛选”方案,从临床出发,从生物效应找“活性”物质,从活性再研究合适的“精制”工艺。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适度控制中药新药的研发,重点放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确凿证据方面,尤其是疗效方面要从国际层面达成共识,逐步达到2个基本清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7-29]。

5    结论

            

紧紧抓住中药现代化的 历史 机遇和挑战,集中力量对“经过临床验证筛选”的经典方进行系统(筛选)研究,从单味药的全成分研究(全部生物活性物质信息),到中药复方为核心的整体有效成组学与生物效应间的相关性及相互作用研究,通过系统、科学的拆分分析,研究方剂中的主要活性组分、作用机理和相互配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些模板、智能化数据库及中药信息技术处理平台,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提高中药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组织数学、物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中医药学以及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现代医药学方面专家组成《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集成项目攻关组,制订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指导原则,如《单味及复方有效成分(簇)库、有效组分化学及生物效应相互作用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工艺学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单味药及复方药理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药材及复方中药质量控制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指导原则》;合理配置资源及成果的所有权、共享权等措施,建立复方中药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等研发资源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率,由临床有效、质量稳定深入到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直至终极目标,不断进行“优效性”评估,分步实施,加速实现中药现代化。

     

本文承蒙林华庆教授热忱指导、斧正,特此致谢!

【 参考 文献 】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7篇

Abstract: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disease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such a discipline, has its own unique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scientific principl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materialism, system theory, basic theory of the main line of material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哲学原理;中医现代化;探讨

Key words: philosoph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vestigate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47-01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时代的兴起,人类思想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身的健康似乎是为药是治,甚至有些业界人士走偏了路子,背弃了中医的理论,而跟着感觉走去了,实际上是违背了中医的内涵,违背了中医的特点―整体观念与辩证论治,也就是违背了科学。

1中医科学原理

中医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理论体系受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阴阳五行是物质的,是中医的基础,它把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的生理病理机能,用阴阳属性来概括,用五行来归类,并利用阴阳矛盾的相互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的规律,采用自然界的药物来纠正人体阴阳这一对矛盾的偏盛或偏衰。

1.1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观念思想的起源,是来自男女不同性别这一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阴阳思想的产生和流传在传说中比较早远。阴阳的本体含义不仅是物质的,而且也是功能的,是天地万物刚柔动静运动变化现象性质功能属性的象征。所以,在古代哲学思想观念中,阴阳是引起事物发生变革,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的无形机能和物质势力。阴阳的无形有功的阴阳势能效应和宇宙中存在的暗能量、引力场、磁力场的势能效应一样,虽然不具有实物性,但却具有被人感知的势能效应。阴阳的对立统一,是维持事物在矛盾中不断平衡发展,产生积极成果的根本保证。在这广泛原则的基础上,中医学建立了以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的中医学理论。

1.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的势能性质分类规定,对天地万物进行总体归纳的一种系统的归纳方法。它把世界万物一系列特有的归纳概念,通过系统的逻辑论证,将世界上千差万别,形殊类异的事物,按五行特有的功能属性,分门别类梳出条理,分类标示出木、火、土、金、水的功能属性及五行物质势力相生相克的特殊本质和相互间的生克制化联系,指导人们用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深入认识自然界各类物质势能和人体生理机能在维持整体动态平衡的关系中,各个系统环节生克制化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解决矛盾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性质“对症下药”,用钥锁关系找到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科学原理,是把阴阳气血津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风寒署湿燥火,寒热温凉,升降沉浮辩证的高度统一。

2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研究,就是以中医整体观将相互关联的、现代生物医学对物质的单一的、静态的认识,用世界公认的“系统论”的动态观、层次观,使之整体综合化,再加以整体“八纲”认别,就成了中医核心理论总率下的中医现代化了。

2.1 中医现代化研究指导方向离不开中医的“整体观念”我们用诸如哲学、逻辑学、唯物论、信息学等科学的观点研究现代化的中医,将“中医现代化”方向路线选择为整体观。中医的整体观念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它指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首先,人体自身是一个闭合的完整的体系;其次,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遵循中医的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研究在人体生理和病理方面体现人体的一致性的体现。中医的的整体观体现在中医的现代研究方面具体方略是“四诊八纲”,“四诊八纲”是我国中医最早的核心理论基础,现代医学的一切检查、监测方法和器械都是望、闻、问、切四诊的延伸。而人体疾病的病证概括又离不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中医现代化革新,也无不遵循中医或者祖国医学古代的朴素的唯物论。我们知道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所以历代许多医家绞尽脑汁探索人是什么物质组成的,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条件的限制,显微镜都没有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走物质基础发展中医药之路。从唯物论、系统论、物质基础理论来研究,这些理论研究认为:人的任何系统、器官、分子、细胞、基因、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和单一物质基础是不可分离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物质单一基础,没有整体,它是极不完善的,就像现代生物医学,对许多多发病、综合症、复合病症、器质性病变不能治疗。整体观不但具备了系统论的动态性、层次性,整体性三性,还具有“系统论”没有的“四诊八纲”;只有增加了这四个字,中医才能顺利的走向现代化。反之,如果整体不知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整体就是完全模糊集合、模糊逻辑,我们必须知道整体是由那些物质组成,相互缺一不可。从逻辑学、唯物论,整体全息观、天人合一观,系统论说,整体与物质基础是相辅相成。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8篇

1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内容概说

关于中医病机的研究,主要借助病理学的方法进行。通常有这样几种:(1)根据临床症状和西医学知识,结合西医的病理认识对中医病机进行解释。(2)从临床入手,以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病机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发展出微观辨证和影像辨证。(3)通过动物实验对中医病机进行研究。这种研究通常都是结合证和方药展开的。有人设想着不同的疾病之间一定存在共同的物质基础。正是基于这一点,研究者们展开了藏象专题研究。如肾虚、脾气虚、肾开窍于耳、肾主骨等方面的研究。关于气血理论的实验研究,国内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辐射场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探讨气血实质。此外,还对各脏之气的功能、气和血的关系、气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体质研究较多,其研究目的是阐明体质因素的病理意义,为中医辨质论治及改善国人膳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其三,对中医诊治疾病的原理进行实验研究。中医诊疗技术主要是辨证论治,既然它有效,那么所辨的证候就应该有科学根据,于是有学者对中医证候实质展开了实验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有阴虚证、阳虚证、气虚证、血虚证、气滞证、血瘀证,还有结合五脏确立的证候,如心气虚、肾阳虚等。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方药和针灸。事实证明,它们在解决问题方面是有效的。既然有效,就应该有科学道理,于是有研究者对中药性味归经理论和针灸治病原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比如六十年代候灿就研究了寒、热的生理、药理作用,指出中药的寒性与退热、抗生、抑制的作用有关;中药的热性多与兴奋作用或含有挥发油有关。针刺治病原理的研究从建国初就开始了,80年代以后,韩济生教授在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3]。

2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的理性思考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开展了这么多年,内容非常丰富,然而,它给中医发展带来了什么呢?我们的初衷是要实现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可是现代化的中医在哪里,科学化的中医在哪里。再者,为了对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解读,我们展开了实验研究,可是,中医的科学性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科学说明,我们对中医的理解反而更困难,中医的内容和形式似乎随着这样的研究在逐渐消亡。试问,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继承、发展中医,还是否定、消亡中医呢?这样的研究难道开展错了,没有必要吗?其实不然。应该很肯定地说,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新的治疗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理论认识,尽管这些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中医有很多不同,甚至完全不同,但是对现代临床治疗具有重要贡献。比如,中药经过药理、药化实验研究后,我们提取药物成分,经过修饰合成,生产出了新药,这样的药物在使用时已经不需要依赖中医药理论,而需要依赖现代医学理论,它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北京医科大学韩济生院士对针刺镇痛展开的系列研究,虽然没有揭示出中医针刺依赖的经络、穴位的实质,但是它弥补了现代医学在很多疾病治疗上的不足。上海沈自尹院士通过对肾阴、肾阳研究,发现“肾阳虚”患者的垂体与肾上腺皮质之间的稳态常被打破,有时表面看来是平衡的,其实处于低水平的平衡,他提出“阴阳常阈调节论”。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临床治疗肾虚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借助实验方法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并没有对它给出全面、清楚的阐释或理解,事实上很难做到,但是,从具体的研究结果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对中医整体观和阴阳对立思想的实验研究,尽管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研究不能成立,因为实验只能针对具体的对象进行研究,不能对抽象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但事实上把哲学思想落在具体对象上是可以研究的,其结果的意义在于:在具体的研究中检验了这种哲学思想的合理性。以中医阴阳观为例,尽管研究者们不能对阴阳观给出一个明确的具体说明,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在人体的确存在物质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关系。同样,对整体观的研究也说明了在人体各部分结构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网络关系。此外,还有中医的气血、病因、病机、证候、药物性味的研究,尽管所得结论有些经不起推敲和验证,但是,这样的研究本身也证实了中医理论概念的模糊性特点。比如采用环境造模方法对湿邪致病机理进行研究,尽管其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湿邪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导致疾病,但是,它的研究能说明潮湿环境因素对模型动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它是怎样影响机体的。结合具体方证开展的病机研究,虽不能揭示中医病机的微观内涵,但是,它能检验某具体方药对某病证的疗效相对可靠性,同时还能揭示具体方药作用有效的机制。中医证候所包含的症状体征是客观存在的,借助实验研究能否对证候给出微观解释,这还需要提供足够证据做出论证。但是,且不说这样的研究能否实现,如果证候能够做出微观解释,那么中医的辨证论治又如何得到运用。如果抛弃了中医的诊疗技术,这意味着什么。既然我们在临床上看到了中医的肯定疗效,也承认它的合理性科学性,那么我们就应该继承并发展它。如果认为只有用西医来解读和翻译中医,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似乎很荒谬。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西医无法解读中医,那么,面对未来医学发展,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是什么?如何开展今后的研究工作呢?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未来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研究目的应该在两方面:一是借助实验研究检验中医理论的合理性科学性。构建未来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提高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二是借助实验研究为西医学增加新内容,包括新理念、新认识、新技术,从而提高现代医学诊治技术水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后的研究工作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步,借助实证和逻辑从传统中医伟大宝库里挖掘出合理的科学内容,用现代的逻辑和语言进行描述,构建科学的中医理论体系;第二步,根据西医在某一领域保健或疾病研究的现状,选择当前遇到的科研或临床难题,结合中医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展开研究,以解决此难题为目标,促进现代医学发展。试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两点,那么中医和西医都能得到不断发展,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这不正是我们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吗?

作者:杨云松 薄化君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9篇

1西医学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1.1西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西医学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同步,西方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有赖于17世纪兴起的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法国医生拉美特里(Lamettrie)著作《人是机器》就是把人体医学研究纳入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还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主要方法论,主张将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如生命运动)归结于低级运动形式(如机械运动),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的形而上学方法。还原论认为,各种现象都可还原成一组基本的要素,各基本要素彼此独立,通过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研究,可推知整体现象的本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不断的医学实践逐步建立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等学科,为现代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促使医学研究日益向微细方向深入,从大体水平、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到达基因水平[2]。迄今为止,以还原论为哲学指导的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组DNA理论和技术更是引起了生物学、医学的革命性变化,分子生物学将各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引入到分子水平,使人们对生物学原理和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接近生命的本质[3]。可见西医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西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倾向于还原论。

1.2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医学理论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其理论基础,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平衡观是其主要的特点。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同时,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其指导观是以中国古代自然辩证法为指导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理念,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全过程。阴阳学说代表着人体与环境,机体内部、脏腑间、气血津液间的动态平衡观,五行学说代表着机体内部的多系统、多层次相互间的联系观,因此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联系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融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性、联系性,其研究方法完全符合系统论思想。可见中医学理论的世界观源自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中医学研究的方法论符合系统论。

2中医学理论与西医学各自的理论特点及不足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5]。由研究的主体、内容可以知道西医学和中医学是可以相通的。由于两个医学理论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也各具特点和不足。从两者特点可见,他们的世界观是可以互通的,方法论是可以互补的。

2.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1.1西医学基础理论特点西医理论是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他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从医学的形式看西医学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它以客观、具体、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西医学把单元结构作为其理论基础,把单元结构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把以还原论为指导的以单元结构为基础的西医学简单理解为“元”医学。西医这种纯技术的还原论的研究方式促进了人类医学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多数传染病被有效控制、多数疾病找到了诊断治疗的方法,人类平均寿命得到了很大提高。

2.1.2西医学理论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西医学这种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把生命视为一个线性的系统,以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推导生命活动、推导生理病理、推导治疗手段的还原论方法日见其局限性。有时单纯的还原分析难以导出由一些随机、综合因素所引发的变化和产生结果的机制[7]。例如,生物体活性的理解,按线性关系从无活性不能得出活性;没有组成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复杂系统的概念,则难以理解活性[8]。由于还原论过于强调新发现、新技术,新的技术常常以市场为导向而忘记了医学研究的人本主义精神,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其片面性、局限性是难以避免的,例如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防治方法的认识均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诊断治疗方法不断增多,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并有不断升高的趋势,给患者、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创新技术产生的成果被快速产业化运用于临床,为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提供了理论庇护。其产生的后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关注。这种非人性化的局限性是以单纯的技术至上的还原论的哲学观指导下的西医自身无法解决的。

2.2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与不足

2.2.1中医学基础理论特点中医学以阴阳平衡观为指导,以五行相关学说为联系,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经过近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一套以阴阳平衡为指导的,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是以平衡观、联系观为基础的。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整体性、系统性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衡”医学。

2.2.2中医学理论的不足中医理论系统观思维是其最大的特点,但我们必须看到系统论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核心内涵是需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的,在中医理论的构建中,由于中医理论对还原论思想有着先天不足,过于依赖系统思维,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结构不够重视,不重视对微观结构的研究,常常在诊断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笼统的缺陷,面对蓬勃发展的西医科技,常常显示出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研究。否则这种系统论的研究只能是一种“暗箱”。

2.3中西医结合医学的特点与不足

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如用西医的方法来发展、研究、解释中医理论,用西医的方法来评价中医诊断和疗效,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中药(药理分析、组方成分分析),以中医的疗法补充西医治疗或用西医的疗法补充中医治疗,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种方法进行诊治,这些中西医结合方式虽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的互补,对中医科学性论证及对中医理论的局部观点的证实,以及对中药组分分析,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较庞杂不够系统,且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其主体指导思想仍然是把中医药处于被动从属和被检验和验证的地位用还原论方法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思想和创新医学理论的指导,中医与西医在医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基本理论层面上的结合非常有限,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目前只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远不能满足于社会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急需在取得前述的大量成果、经验、素材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两个学科各自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理论特点进行更高层面的结合研究。

3创新理论的医学哲学基础

3.1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世界观

由中西医学理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可知,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平衡观、系统观的“衡”医学特点,其研究方法倾向于以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具有与系统论相符合的医学哲学观。西医理论具有以单元结构观的“元”医学的特点,其发展受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较大,具有与还原论思想相符的医学哲学观。从当代的哲学观看,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机械唯物主义都有着历史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在医学理论的世界观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同样可以把自然辩证法和机械唯物论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的世界观。

3.2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方法论

由前述分析可知,无论是还原论还是系统论都有着其方法论的局限性,都不具备引领中西医结合医学基本理论发展的重任。我们把西医理论以解剖结构单元为基础的“元”医学特点与中医理论平衡观为基础的“衡”医学特点进行融合,形成还原论与系统论相统一的“元衡论”观点。“元”是西医理论的精髓,是结构单元的简称有形态的、结构的内涵,是以静态的、孤立角度研究人体;“衡”有阴阳平衡观的基本内涵,是中医理论的精髓,有平衡的、联系的、动态的内涵,是以联系的角度研究人体。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结构单元为研究基础的人体平衡观。包括整体单元结构、层次单元结构、单元结构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状态。用它进行医学研究就可以形成兼顾点(单元结构)、线和面(层次单元结构)、立体的(整体单元结构)多维研究思路,可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内容,完善中医的科学内涵,弥补西医学重技术轻思想,重局部轻整体的不足。使对疾病的分析更具整体性、系统性。用它来指导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可以有效地兼顾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结构与功能等。可以作为一种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论。用于指导疾病预防、控制、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研究。

3.3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

中医理论、西医理论、中西医结合元衡论观点的医学哲学特点见表1。

3.4试用“元衡论”指导临床医学研究

痤疮有着复杂的病因病机,我们曾经以“元衡论”对痤疮的病因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到痤疮的发病是由于三个层次的内在平衡失调共同作用产生的,性腺雄激素循环为第一层次,皮脂腺皮脂循环为第二层次,微生态循环为第三级,当他们的循环保持平衡时,人体不会发病,当第一个循环被打破,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第二层次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皮脂分泌增加,进而导致第三级循环的微生态的平衡被打破进而引发痤疮。这三个循环由第一层次到第二层次到第三层次分别由雄激素、皮脂参与介导,构成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发展的病理过程[9]。我们根据病因病机特点,有针对性地分解为三个层次分别针对皮肤微生态、皮脂腺分泌和雄激素分泌等进行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复发。同样的道理,遇有复杂难愈的疾病,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元衡论”思维进行临床研究,例如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顽固的、反复不愈的疾病,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医学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医学上一般认为静脉性溃疡的病因是静脉曲张后静脉机能不全,静脉长期淤血,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最后因轻微外伤或感染形成溃疡[10]。但通过我们的一组研究可知,以上情况只反映了病因的一个方面,静脉性溃疡除与下肢静脉曲张有关外,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与下肢淤积性皮炎、足癣、甲癣、反复发作的丹毒、甲沟炎、心衰、糖尿病等均有一定关系[11]。从“元衡论”观点看包括三个层次的失调:①下肢静脉曲张—静脉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②慢性足部真菌感染—反复引起丹毒—淋巴循环障碍—淤积性皮炎;③淤积性皮炎—外伤感染—微生态失调—皮肤溃疡。可见静脉性溃疡的发生是有多层次病因导致的,其反复不愈、顽固难治是由该病病因的多样性和病情的复杂性决定的。通过给以相应的针对各层次的综合治疗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可以大幅提高疗效,并且可以有针对性防治复发[12]。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0篇

明晰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核心,确定临床中药学的学术内涵,需要全面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成长过程。临床中药学是在大中药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药学二级学科,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学术特色与科学内涵。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科具备以下三个学术特点:首先,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医药交叉的学科。大中药学科经过分化,根据研究领域的不同,逐渐形成了临床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等一系列二级学科。同时,随着临床用药问题的大量涌现,病患呼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促进了药学服务理念逐步深入,要求临床药师直接面向患者、面向医疗机构、面向整个社会,提供全面的、全方位的药学服务。这种临床药学服务需求,同样对实现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医药交叉学科———临床中药学的建立。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中,临床中药学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的研究内容既包括中药基本理论等中药学基础知识,也包括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药物警戒等中药临床使用知识;它既为中药研发提供理论和临床支撑,同时更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知识体系。第二,临床中药学科是一门专业基础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临床中药学继承发扬中药学基本理论,强调医药交叉、基础与临床交叉的学术特色,具备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临床中药学的核心是研究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目的是实现中药应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与适当性,主要任务是推动全程化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应用理论两大方面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不仅面向患者,面向中西医临床医师和药师,而且还面向药品生产及管理部门。第三,临床中药学是中医中药的纽带学科。临床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临床学科均有学术交叉,但临床中药学是以指导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为根本目的的学科,具有链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纽带特点,是中医临床与中药应用的桥梁。

2界定学科外延,促进学科分化与交叉

随着临床中药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明晰其学术外延,推动学科的次级分化是必然趋势。首先,临床中药学科具有医药交叉的学术特点,与中医学、中药学的学术联系密切。应该明确的是,临床中药学以中药学为基础,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换言之,中药性能理论与应用理论是临床中药学科的基础理论,依靠这些理论辨识中药性效特征;同时中医学病生理观、辨证论证是临床中药学认识人体、指导用药的前提。第二,在学术外延上,临床中药学科与中药药理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以及临床药学有学术交叉,但又有显著区别。如临床中药学与中药药理学相比,中药药理学侧重于研究中药和机体(包括人体、病原性生物及实验动物)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但临床中药学立足于发展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旨在阐明中药及其配伍功效的现代药理学含义,用以深化传统认识并拓展临床应用,并不刻意追求全面揭示药物的全部药理作用和机制。再如临床中药学与现代临床药学从内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共同之处是都是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为核心,均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目的,研究手段也有相通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临床中药学以中药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现代临床药学则以化学药品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医学理论为指导。第三,根据临床中药学科特点与研究任务,可逐渐次级分化为中药基础理论、中药临床监测与评价、中药临床治疗学、中药临床信息学等三级学科。相关分支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拓展为临床中药学科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确临床需求,确定研究方向

临床工作需要是确定临床中药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临床工作对临床中药学的要求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鉴于学术特点与临床需要,确定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对于发展临床中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与指导原则,是中药理论体系的灵魂。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将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根本。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继承挖掘与科学实质研究,阐释中药药性基本理论和中药应用特点与实质。第二,中药药物警戒是现代药物警戒理论与传统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相互融合而成的中药安全用药理论体系,是与中药安全相关的科学与活动,是临床安全使用中药的保障。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中药药物警戒具体研究工作包括深入挖掘中药传统的安全用药思想,探讨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理论与中药安全性实验研究,开展中药上市前与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与评价,进行中药安全用药普及宣传等。第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和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采用先进手段,阐释某类中药在临床优势领域的作用机制、相互作用,进行中药疗效评价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将中药防治相关优势病种的基础研究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有利于促进中药的临床应用,促进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第四,中药的经济学评价对于合理配置有限的中医药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中药经济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是这些少量的研究也大多照搬传统的西药经济学评价模式,没有体现中药的特色。中药经济学评价作为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探讨符合中药特色的经济学评价模式,全面衡量中药的价值,促进中药应用经济性。

4学科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4.1完善临床中药学科学术思想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全程化药学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药学观念、理论、策略,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临床中药学关注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以“全程化药学服务”为宗旨,指导临床合理使用中药。临床中药学在新形势下中医药健康事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临床中药学学科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好时机,临床工作者应抓住这一机遇,抓好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与学术队伍建设。完善与发展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加强学术对话与交流,继续深入探讨临床中药学科的学术内涵与外延,完善学科的次级分化,打造学科特色。

4.2探索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探索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临床中药学科立足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可以参考国外临床药师标准化训练模式,并结合中医药学特色,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新的课程体系:①设置医学相关课程。适当增加医学课程如病理学、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使学生获得完整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具备较好地与患者和医师交流沟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②调整药学相关课程。在中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开设医药交叉的实用性课程,如中药治疗学、临床中药学专论、中药药物警戒等。③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作为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实践环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④增加法规、信息与沟通交流类课程。使学生熟悉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手段,培养学生评价临床用药的能力和制定临床用药方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4.3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提高临床中药学的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支撑。临床中药学科应积极与生物信息学、药物流行病学、系统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学科合作开展基于现代科学技术且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药学科学研究,是临床中药学科科学研究在多学科交融中绽放新的活力,推动临床中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应用研究,增强学科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而言,临床中药学科可以与信息学结合,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开展临床决策、处方挖掘、药性探索等领域研究;可以与药物流行病学结合,开展具有中药临床特色的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可以与循证医学结合,开展体现中药特色的循证药学研究,对中药有效性进行评价。

4.4探索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新手段

近年来,包括临床中药学在内的中药学各二级学科一直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特色研究方法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临床中药学科而言,探索形成突出中医药特色,凸显临床药学特点的研究方法是进一步促进学科研究发展,完善学科研究手段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临床中药学应在服务临床原则的指导下,借鉴现代临床药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模式,探索形成体现中医药理论内涵与特色的临床中药学研究新方法。如可以借鉴药物流行病学中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等研究方法,循证医学中系统评价、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药物经济学中“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等,开展中药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探索这些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特色元素的结合点,逐步形成中药流行病学、中药循证药学研究新方法。换言之,欲真正形成体现临床中药学特色的研究方法,需要将中医药元素植入这些现代研究方法之中,充分考虑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特点,探索形成中药循证药学、中药流行病学等独特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实现和推动临床中药学特色研究方法的完善与提升。

4.5促进临床中药学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利用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辨证论治 整体观 循证医学 蛋白质组学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工作有以下几个方向:(1)基因组学研究。国家人类基因组陈竺院士提出,我国将用已经掌握的人类基因组知识技术为平台,推动中医药的发展[1];(2)蛋白质组学研究。虽然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且目前多集中在对病理学、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但已经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2];(3)将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手段中;(4)采用实验室技术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上述工作或许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现代化的大胆探索。但实践证明,由于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的截然不同,所得结论并未使中医药理论体系昭然天下,反而让研究人员自己都感到更加困惑,甚而使研究进程逐步偏离了中医药的本身。因此,仍然不能称之为中医药的现代化。由此看来,在促进中医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某个"原则",而这个"原则"就是中医药自身独有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也是其优势所在。

1 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1.1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两大特色,它们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指南。

整体观念的思维模式一方面注重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的"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通过全身经络而互相联系起来,既反映整个生命活动的信息,又受其他各部分活动的影响,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另一方面中医注重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统一性。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生命活动与自然运动规律相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乃至疾病的诊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发展中医药学所必须继承的。在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竞争发展中,只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能逐步吸收对方的优势而为己用,并最终超越对方。

1.2 中医中药不可分

目前有关中医药现代化的探索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倾向,就是把中药独立于中医学进行单独研究,也就是上述的实验室采用分析中药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探索方向。综观目前中医药领域,从教育的学科设置到院校的设立,都将中药设为中医学大专业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说明中药不应脱离于中医学独立存在。而将中药学更名为"生药学"的做法显然试图是把中药学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

中医经典著作中确实有诸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本草专著,但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发现,这些经典著作中都有相当大的篇幅论述中医理论,甚至中医临床。所谓的"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实是同源的,也是一致的。脱离了中医学,就不是中药;脱离了中药的中医,也不再是真正的中医了。将中药独立于中医学将使学中医专业的人不认识中药,不知道中药理论和应用;学中药的人根本不懂中医,只能成为了药物化学、药物动力学的专家。

中医中药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任何试图将中药独立于中医进行研究的探索都不可能反映中医的本来面目,反而给中医药的发展设置更多的障碍。

1.3 临床疗效是中医实践应坚持的标准

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医学均来源于临床实践,中医也不例外。要检验一种治疗技术、治疗方法、治疗思想是否可取,必须以临床疗效作为标准。

中医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学说。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有的得到了肯定,成为指导原则被记录到经典著作中;有的则被否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 "验方"、"验案"都是历史积淀的成果,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目前西医为主流医学,当然是因为其确切的疗效。回顾其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这个临床实践的筛选过程,才逐步确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治疗方案。由于中西医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两者能否最终达至结合甚至融合,仍然有待实践验证。如果因为中医的理论、治疗方案、治疗措施不符合西医的体系就以"不科学"为由对中医进行批驳甚至否定,就好比是医学上的"种族歧视"。

"科学"只是验证真理的途径,并不是鉴定真理的标准。如果以现有的或已知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中医进行"去粗取精",被"去"掉的"粗"也许就是中医的"精华"。

2 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实现中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2.1 发展整体优势,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医

中医药学是以整体、辨证的观点去把握生命、健康、疾病与药物的关系,其特色是"天人相应"和整体调节。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的整体观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当代科学所认识,甚至被认为是神秘的。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宏观整体优势与特色的发掘,重视解释证候、方剂乃至于中药等概念中有关的整体、系统、协调、整合等复杂性问题;应充分吸收、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弥补自身不足。

可以说,中医药学是典型的复杂性科学。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医药学方法论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角。例如:复杂适应系统关于涌现的认识,可以考虑用来揭示方剂疗效机理、证候形成机理所包含的"多因微效"基础上系统的"涌现"。因为方剂疗效和复杂性疾病及其证候的形成,很可能是在微小的变动基础上系统"涌现"的结果[3]。

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中医治疗过程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结合,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揭示机体内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从而阐释以宏观辨证、整体观念为核心的中医理论体系。通过对机体功能的体现者--蛋白质进行研究,可以直接发现由于药物作用而差异表达或特异表达的靶蛋白质,验证中医"四诊法"的科学之处[2]。

2.2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走"医药分离"的道路

从中医药现代化的多年实践来看,其基本思路是按西医科研模式,主要采取量化、直观化方法,通过动物实验与数据统计,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提取其有效物质,制成针对某一疾病的"新型中药"。但是,中药的重要理论是四气五味,将中药的有效成分提纯后,它就不再具备四气五味等性能,不能参与中药处方的配伍,而应归于西药的化学成分范畴。因此,中药的现代化不能违背中医辨证立法、依法处方用药的原则。如果中药现代化走向简单模仿西药研究的道路,将使中药研究逐步失去自身理论基础、脱离特有临床经验体系的特点。其结果,不仅永远赶不上西药,而且将重蹈 "废医存药"覆辙,阻碍中医药学发展,难以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中药不分家,必须清楚认识到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与中医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经这些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鉴定其中发生相应变化的蛋白质,从蛋白质组水平上对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进行研究,可揭示中药单方、复方的作用机制,阐明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内在的配伍规律,这无疑是中医药走向世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近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已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2]。

2.3 立足临床实践,提高中医药疗效

医学的起源和发展都是以临床为立足点。回顾中医的发展历程,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可以说,中医的生命力就是体现在临床实践中。在以阐明中医药治病机理为目的的探索过程中,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医药疗效如果得不到提高,即使机理再清楚也是徒劳。因此,切不可一味沉迷于基础研究,忽视临床实践。"纸上谈兵"不应为中医者所为。

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学的临床研究主要停留在临床观察和个案报道上。而且,中医对疾病证据的采集和分析多是从宏观入手,主观因素较多,对疾病的命名一般以主要症状为依据,缺乏系统性,难以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而循证医学模式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弥补中医之不足。循证医学采取完全随机、对照、双盲的科研设计和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以降低研究结果的片面性,提高可重复性。

中医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是一致的,都是来源于实践又应用到实践。遵循此模式所得结论经得起临床实践的检验。因此,应大力提倡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开展中医的辨证论治研究工作,以期使可靠的治疗方法规范化、普及化,提高中医药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药现代化应遵循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使中医药学从理论体系到临床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满足时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需求,成为既具有中国医学特色,又具备当代科技水平的中国医学理论体系[4]。

目前,标准化、规范化、定量化已成为中医药学术创新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医对病的诊断有自身的特点,对证的诊断则为中医学所特有。虽然西医的发展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但是这些模式对中医的效果甚微,简单的"拿来主义"已经严重制约中医药前进的步伐。因此,立足于建立自己的标准,提高临床诊疗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准确性,开展大规模的临床观察对照研究,才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出路。

参考文献

[1]杨永勤.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6):633.

[2]邢建宇,许波.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41.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2篇

时间: 2003-3-18  作者:鞠 曦  

一、中医学的哲学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 ──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如果承认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性,并且承认中国文化的形式具有独立性──中医学也因此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医学的形式,那么,对生成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对中国文化研究的自在的哲学反思──哲学的承诺和推定的统一并进行推定的结果。生成文化的历史和逻辑只能是历史和逻辑在文化形式中的统一。所以,对生成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推定,只能是由文化所承诺的哲学──哲学所能推定的文化形式在哲学形式上的统一。哲学在文化母体的自在性,使其被文化所承诺和推定,而不可能以任何外来文化所承诺的哲学进行推定。以西方哲学进行的推定,只是一种比较意义上的诠释,哲学的比较不具有本体论承诺和推定的统一性,本体是自身的逻辑推定。尤其是西方哲学在当代的进展产生了分析哲学和解释学,其理路表明的逻辑和形式对思维的限定,使对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运用产生了严格的限定。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被语言和文字及形式逻辑所限定,就其文化形式内部所进行的历史文本的解释──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既然对自在的文化的解释呈现出重重困难,使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原理和学科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用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中国哲学自在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与这些“基本规律”(例如辩证法)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形式,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哲学思维方式的统一。因此,就中国哲学的研究而言,只能用承诺推定法进行哲学的外化。承诺推定法表明的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 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产生的结果。

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以哲学的承诺和推定法进行的研究。由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只能在中国文化的母体中寻求,所以,这种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研究还必然包括:中医学的哲学究竟是什么形式的?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同时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统一论》⑴的哲学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承诺推定法的研究反思,发现在中国文化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成熟的科学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把《易经》的思维方式外化为哲学的形式。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⑵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及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就成为承诺和推定中医哲学的基本工作。

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清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 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中国哲学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 糯д咭谎庖谎芯渴且浴兑拙纷栽诘恼苎嘉某信岛屯贫ú⒁酝饣男问讲椭幸窖У恼苎嘉摹?/P> 

笔者以形而中论对中国哲学所作的概括,就是上述研究方法的结果。既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中论的统一,那么,中医学在形而中论哲学思维中生成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形式、以及这些基本规律对中医学发展的基本意义之所在就成为中医哲学研究的重要的价值论承诺 。

《周易》和《道德经》及《内经》的哲学思维对当代的哲学发展及对中医学的继续进步将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已在近年的中国文化热中显见端倪。笔者在对人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中,结合西方哲学中的问题,以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对《周易》的道器之论之承诺,推定出形而中论的哲学。 形而中论的哲学认为, 人对存在的认识,是以形作为主体认识、并区分为形上之道和形下之器,人的存在形式和主体地位实际上是世界存在形式中的形上和形下的中和者也,因此,人是存在的形而中者。人以时空的方式建立起对形的认识,因此,形而中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建立在时空的本体论基础上,并且与中医学的时空观统一。所以,形而中论的哲学体系能很好的解决一系列重大的中医学哲学问题。

二、医易相通

随着世界学术界对《周易》研究的关注, “医易相通”作为中国古代学术史上重要的哲学命题,在当代尤为引起重视。“医易相通”的承诺表明,其不朽的意义和学术魅力发生于对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思考和推定。“医易相通”概括了易学的哲学思维作为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基本特点,其不但表现出易学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说明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一以贯之的哲学内涵。显然,从内容到形式作出的分析都表明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易学哲学性质。《周易》的形而中论的哲学制式,表明其哲学思维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哲学思维。就医学的作用和价值而言,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特点表明了其起源于两种不同的哲学思维,从对存在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及其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不同,使其各自承诺不同的价值及推定出不同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对主体存在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其对生命形式本体的认同形成不同的医学观念,在此基础上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并表明在历史形式中和由此产生的现实问题──中医和西医展现在历史中的不同的逻辑理路和学科建构。

然而,对当代人类社会的存在而言,就哲学的层次上推定人类的存在形式,不能不认为虽然有西方自然科学近三百年来的主导和促进,但是,人类就基本的存在问题而言,尤其是生命的本质性问题,还是作为一个亘古常新的课题困扰着人们的理性。近现代表现出所谓的人类进步绝大部分是在其表象上,而不是表现在人类生存本质上的进步,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在其自为的异化形式下存在,对人类的理性的理想形式而言,自为的对自在的超越──自为的达到生命的更高的存在形式──实现自为自在的生命存在形式,显然,人类的存在现状表明,人类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一目标。 

因此,当西方科学模式对人们所期望解决的终极关怀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而且又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时,人们已经显得彷惶不安,尤其是自然科学产生的负面价值引起人们的反思时,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和文化思潮应运而生。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表明的对理性否定的坚决性已经成为困惑西方文化及科学理性的重大问题。一些思想家把力图走出误区的方法寄托于中国文化时,中国的《周易》就不失时机的又一次成为显学。对中医哲学的研究而言,面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当企图再以西方哲学的制式推定中国文化时,无疑是当头棒喝。在这种形势下,对于中医哲学研究而言,许多学者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医易相通”的古老命题。所以“易学热”也把中医哲学带入其中。但是,就其以“医易相通”为命题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却令人倍感失望,因为其产生的结论,无不带有西方哲学的“前见”。问题表明,因为《周易》的本体论承诺和逻辑推定与中医学的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统一性,使之用西方哲学的制式不可能正确的推定中医哲学。中医哲学由《周易》的哲学制式所推定,这是应当首先明确的问题。

显然,后现代主义表现出的西方哲学的多元性及其带来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对理性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当代中国,也随处可见西方文化的哲学、科学和宗教以各自的价值承诺带给人们存在方式的异化。以《周易》为基础的中国哲学的一以贯之,不但使“医易相通”,而且使《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相通、《周易》与宗教相通,《周易》因此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可以说,综观人类文明的几大形式,没有任何一个文明能像中国文明那样能够锦延不绝,持续发展并表现出文化的稳定性。西方哲学表明,就哲学问题及其表现出的多元性而言,西方哲学家们在近代和当代由于他们内在哲学传统思维形式的形式化限定使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以据斥形而上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终结。然而,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伴随着其造成人类存在的异化在当代使人们终于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优越性。但是,由于中西方哲学思维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尽管《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但是,由于西方哲学及科学和宗教是对存在形式化的结果,所以,不能将《周易》与西方文化及哲学作简单的类比,例如我们看到的把《周易》比附为科学或者把西方的思想文化的成果认定为在《周易》中早已有之那样。形而中论表明,《周易》的重要贡献是其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在这方面,同样不能与西方哲学的本体论作简单的比附。对西方哲学的形式化而言,《周易》哲学是内化的,因此,把《周易》哲学作为明确的形式外化出来,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周易》哲学的外化将带来人类哲学及存在形式的空前革命。

《周易》和中医学的学科形式表明,其属于不同的知识形式和结构,之所以称为“医易相通”, 是指其作为共同的哲学本体而言的,具体讲, 《周易》的哲学思维是中医学的基础,易道广大使中医学与《周易》在“道”的层次上相通。因此,对道的理解问题成为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这属于哲学层次的问题,在中国的学术史中被历代学者所重视,在基本方面提高了《周易》群经之首的学术地位,但是,在西学倡兴的当代,则带来了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以《周易》为首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和相互的哲学承诺,成为人类文化交融中的问题,尤其是人类发现其自身历史的和社会的、群体的和个体的行为方式所引起的价值失衡,使之把自身的本质作为反思的对象时,以《周易》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又一次为人类提供了她深沉的思想。

所有人类存在的问题表明,其中最重要的,能引发出其他所有问题的都应归结为一个基本问题──这就是所谓的终极关怀问题,“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表明了其与西方医学和哲学的截然不同的本体观──而西方哲学对终极关怀的无能为力在后现代主义哲学中已经充分的暴露无遗。中医学家、道家及道教学者在对“医易相通”的基础上和以自身的医疗及修炼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生命科学关于人的本质和应达到的存在方式,解决了终极关怀问题。中国的生命科学表明,“医易相通”的哲学承诺和推定与《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传》)终极关怀的价值论承诺的统一,是“医易相通”的重要表现形式。

关于“医易相通”的基本原理,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方面,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张介宾的论述简要而精到的指出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他说: “宾偿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每窃疑焉。以为易之为书,在开务成务,知来常往;而医之为道,则调元赞化,起死回生,其义似殊,其用似异。且医有内经,何借于易,舍近求远,奚必其然?而今也年逾不惑,学到知羞,方克渐悟。方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身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骇。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又说:“神莫神于易,易莫易于医,欲赅医易,理之阴阳。故天下之万声,出于一阖一辟;天下之万数,出于一奇一偶;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天下之万象,出于一方一圆也。方圆也,动静也,奇偶也,阖辟也,总不出乎一与二也”、“予故曰: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知易,必谓医学无难,如斯而已也,抑熟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知易不知医,必谓易理深玄,渺茫难用也,又何异畏寒者得裘不衣,畏饥者得? 皇常上Я舜砉舜松H辉蛞讲豢梢晕抟祝撞豢梢晕抟剑枘芗蚨兄蛞字浠龊跆欤街擞糜珊跷摇!?/P> 

上论表明,张介宾非常精练的总结了“医易相通”的基本意义。把医学和易学在天地万物存在的基本层次上统一起来,使之形成易体医用、体用不二的一元论哲学思维,是中国哲学和医学上的重要思想。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证候信息;基本概念;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374-04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实践为基础,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中医证候信息学理论体系,科学阐述中医证候的信息学特征及其内涵联系,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途径和中医证候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的共有关键技术方法,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病证规范、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疗效评价体系和中医循证医学工作平台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的学科。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在中医证候学和现代信息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是中医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证候是研究核心,基础是标准化,工具是信息技术,依托是临床实践。在中医现代化,特别是在中医临床实践与研究中,其可利用的海量资源和快速简洁的数据整合利用能力是其他临床研究方法不可比拟的,其与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和中医证候学的亲合力使它具有特别的发展前景和潜力。

1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理论基础

1.1 中医证候及证候学的概念

中医证候学是研究疾病的证候本质,证候的发生、发展与转归规律,辨证方法及疗效判断的一门学科。

中医证候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治疗和观察疗效的基本概念。“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情状、现象、信息流,“证候”是疾病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藏于内的“证”通过现于外的“候”而反映出来。通过辨析疾病外在的现象(候)就能把握疾病内在的本质(证),这一过程即“辨证”。有鉴于此,现代中医临床上,“证”与“证候”又常通用。疾病的本质极其复杂,反映疾病本质的现象变化莫测,加上人们的认识手段、方法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故“辨证”的结果通常不是唯一的,其准确性亦须实践检验。证(证候)是致病因素(单一或综合)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状态,是对人体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空间、时间)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及治疗反应等病理生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反应了疾病变化的个体性、阶段性、动态性和方向性。

1.2 信息及信息学的概念

信息是形式上可数字化,内容上可知识化,本质上可序位化的未知现象。信息是反映本质的现象,它几乎可指代任何未知的或不确定的东西。其基本类型:形式信息(文)、内容信息(意)、本真信息(义)。广义文本,体现了形式信息(文)的丰富性(如:字、式、图、表、音、像、立体、活体),其中,既涉及物(质、能、时、空)的“虚拟映射”并子集(物象信息),又涉及意(静态的“知”和动态的“情、意、行”交融的“个性”化“选择”)的“虚拟映射”并子集(意向信息)。

信息学是一门应用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和计算机技术与方法研究信息如何获取、加工、处理、传输、计量、变换、储存、分析与利用的科学,是对信息系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性学科。

1.3 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

中医传统的疾病信息采集主要通过医生“望、闻、问、切”,疾病信息的分析和处理主要靠医生个人的大脑,即辨证。由于准确的辨证需要临证者具有大量临床实践经验和反复思考体会,主观成分较多,随机性较大,临证者个人的学识、“悟性”和经验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辨证的准确率与临证者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关系甚大,即使是同一临证者也难以在不同的情况下把握条件和标准,严重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这也是辨证论治疗效评价和难以客观化和规范化的关键所在。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对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出时代要求的同时,也为证候及辨证论治客观化和规范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方法。

中医证候信息学是将证候作为一种医学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采集、分析与处理。数据采集技术是信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据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临床证候数据的采集是指将临床诊疗过程中的证候信息量(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收集后储存下来的过程,将证候客观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是中医证候学与信息学结合的基础与关键。

随着中医证候采集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医证候数据库得到长足的发展。证候数据库是指一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相互关联的证候数据集合。用信息管理技术对具有2000多年的中医证候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研究,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业。

有了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就为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提供了可能。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但又是潜在有用的证候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其目标不仅是面向特定数据库的简单检索查询调用,而是对与证候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以指导辨证论治等实际问题的求解,发现影响证候发生发展的复杂因素及转化规律,甚至利用已有的数据对未来的活动进行预测。当然,所有发现的证候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

数据挖掘并不只是一种技术或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结合数种专业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是基于证候信息学基础之上的,证候信息涵盖了医学活动中产生的文字、图像、声音以及电磁波、光波、压力、温度等多媒体物理数据,这些数据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已成为中医学技术领域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医务、科研工作者及其管理人员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决策和开展大规模、高水平医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工具。

证候数据挖掘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统计学等与中医证候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的需要,应用前景广阔。证候数据挖掘是面向整个医学数据库或医学信息集合提供知识和决策,亦是医疗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证候信息学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证候数据挖掘必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价、中医学科研与教学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2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1 证候信息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

客观化、规范化是科学的重要特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要发展中医学术,证候信息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和先行。现代中医证候学研究不

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提高了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决不能仅满足于整体症状和(或)体征层次上的改善,还必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生命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的所有成果,赋予证候的全新内容,保证证候信息的质,扩大证候信息的量,完善证候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显示度,使中医学术得以突破性发展。

中医证候采集客观化、规范化是建立中医证候信息学的先决条件,传统的“望、闻、问、切”不能满足中医证候信息学的需要。近几十年来,广大学者和临床工作者对证候信息的采集客观化、规范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传统的证候概念模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时的证候概念复杂到无所不包、神不可测、难以真正掌握;有时的证候概念和内容又简单到难以令人信服的地步。这姑且算是“直觉”的作用,但“直觉”并不总是可靠的,没有受过在某一方面专门训练人的“直觉”更不可靠,且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靠的。这显然与现代社会对生命质量和医疗技术的“完美”要求不相适应,过去我们可以用反复“试错”的方法去逐渐把握证候,但现代和今后人们就不会充分允许我们这样做。证候是未知的信息,又是复杂的巨系统,要准确捕捉它确非易事。传统的中医主要依靠医生个人的感受能力和智力来把握证候,有一个反复学习、经验积累的过程。尽管这一把握证候的方式目前,乃至以后也不能完全被取代,但必竟效率低下,不便他人学习和传承。现代信息学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提高证候把握的效率提供了可能,但这除了要解决证候信息采集客观化、规范化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也有一个人工智能反复学习的过程。这方面工作量大、难点多,推进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也正是中医证候信息学首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2.2 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证候分布”是中医临床流行病学概念,是指临床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证候或同一证候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分布情况。“分布规律”的研究则是通过对临床实际存在的证候分布资料的进行分类处理和成因分析。归纳总结其规律性分布的条件与特征。

目前,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通常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临床数据库(采集并存储疾病过程中的相关证候信息),根据研究目标要求从数据库的记录中提取符合条件的证候信息资料形成一个“中间库”,对该“中间库”记录中的中医证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对分布情况的进行分析研究,掌握临床中医病证的分布规律,确定疾病的主要证候类别构成关系,等等。

2.3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证候演变规律研究是在研究证候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证候在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变规律。比如,我们以某病的主证候诊断为条件,在临床数据库中搜索符合该条件的病历资料,再确定一个合理的临床观察周期(主要根据病情变化的快慢确定相应的参数),依据选定观察参数(此参数的确定即是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分时段从每一份病历资料中提取出相应的证候诊断信息,形成一个证候“动态数据库”,并对该数据库采用分时段,逐层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临床动态演变情况和规律。

2.4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

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在证候演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证候动态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化研究,如药物、环境、体质、心理等因素对证候演变的影响。我们可以调用证候演变的相应病历资料,提取其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的数据资料,根据其特征采用不同的数学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和条件的分析研究,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规律,构建证候调控模型。一个有效的证候调控模型不仅能预测证候的演变趋势,而且能指导临床遣方治疗和评价临床疗效。

3 中医证候信息学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3.1 标准化技术方法

标准是为使重复性事件获得最佳秩序,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针对标准所进行的研究、制订、和实施的一系列活动。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强调结果,后者突出过程,而过程与结果是密不可分的。标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成果。标准化工作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的标准来体现。

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是一个被各方所公认的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标准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工作是将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新成果同实践中积累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纳入标准,莫定标准科学性的基础。对这些成果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加以综合后纳入标准。它是对科学、技术和经验加以消化、融合贯通、提炼和概括的过程。是将截至某一时间为止,积累的科学技术和实践的经验成果予以法规化,以促进对资源更有效的利用和为下一步发展树立目标和创造稳固的基础。

中医药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科学,其科学性与技术性,决定了对标准化的需求。翻开中医药学文献,可见许多前人标准化实践的纪录和丰富的标准化思想,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的局限,中医药的标准化始终缺乏坚实的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长期的小生产式的师徒相授又削弱了标准化的动力。20世纪以来,不少有志之士为了中医药学的标准化作了可贵的探索和不懈地努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得到了长足地进步。

历史已跨越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使中医药学界震惊。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医药国际化的前提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是中医药标准化。近些年来,随着现代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飞速进步和国家标准化建设战略的提出与部署,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现代中医药学术和技术的进步已由从个体为单位进入以群体研究为单位运作的时代,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合作发展,这给中医药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给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出迫切要求。今天我们面临的中医药学术问题是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问题,要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力争在理论上和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或进展,必须多学科的通力合作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给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客观上极大地推动着现代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迅速向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模式转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特色与精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是证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医学

规范化研究的龙头。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法随证立,方依法制。证候标准化的目的是使中医药的科研、医疗、教学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根据”。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基础,因此,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思路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些行业标准、国际标准,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但在这些规范化研究的标准当中,制定的各种证候诊断和评价标准。均来源于历代文献描述和专家个人的经验,虽不乏深厚的实践积累,但终究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偏倚,缺乏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技术和数理统计学的支持,因此,各标准之间仍然存在着证候分类、证候名称规范及具体内容有明显的差别,使证候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并且将规范后的结果与规范前的资料进行比较时,很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何本质的区别。从使用的实际效果而言,规范前后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导致规范化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说明,研究虽然找到了突破口,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些年来,标准化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其技术方法也日趋成熟,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所以应用这种技术方法处理中医证候信息标准化和信息流程规范化问题不仅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研究的必然选择,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可行有效。

3.2 数据采集技术方法

数据采集就是将被测对象(外部世界、现场)的各种参量(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通过各种传感元件做适当转换后,再经信号调理、采样、量化、编码、传输等步骤,最后送到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或存储记录的过程。控制器通常由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计算机担任,它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用于数据采集的成套设备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计算机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数据采集技术方法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了甄别和获取信息的工具,是实现临床中医证候信息化的手段之一,采用这种方法能帮助使用者快速简便的获取信息,并可提高所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目前,对于可以客观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数据采集系统直接采集,尚难直接量化的证候信息可通过证候量表转化方式采集。随着证候信息采集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的不断进步,证候信息采集的分别按视觉信息、声音信息和触觉信息的采集进行技术改进。

3.3 数据库技术方法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大量有组织、具有明确意义和可以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技术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研究数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使用的一门软件学科。数据库技术是在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要在操作系统支持下才能工作。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重要分支之一,它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柱。从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发展到第三代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等互相渗透,互相结合,成为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数据库技术方法是构建中医临床证候数据仓库的工具,可提供对证候信息的整理加工、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功能,将保证快速准确的为证候信息学研究提供信息资源。

3.4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

知识发现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是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数据挖掘方法是由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发展而来,结合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以及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以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方法、公式发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和可视化技术方法。

数据分析与利用方法是面对中医临床数据库,根据证候信息学研究需要提供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工具,可用于中医证候知识整合、知识发现等领域,为实现中医辨证规范化,建立临床病证疗效评价体系和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目标提供方法学支撑。中医证候数据库的建立及其知识发现功能的实现,可以为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提供规律性的依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简化实验程序,而且在寻找传统中医和现代科学的结合点上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辨证论治支持系统的运用,可以得到有价值的辨证论治虚拟结果供临床医生参考。

3.5 证候信息学的方法学优势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4篇

本文首先对中医现代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我国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中医现代化的策略。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对策 国际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导致人们对医药卫生需求的提高。从当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看,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已不再源于有限的、历史的、单纯的经验性总结和已有文献的整理,而必须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中医现代化以中医学的自身发展为中心线索,要求运用包括现代西医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阐明中医理论的实质,用现代科学继承、发展中医理论,寻求一条在现代使中医学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道路。

1 中医现代化的含义

中医药现代化是中医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医是重视内因,强调个体差异和辨证论治的医学;是重视整体、循人以治病,强调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局部与局部相协调的医学;是重视天(自然)人相应、心身合一,融生物、自然、社会、心理的防病治病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医学;是完整运用自然疗法,以中药为主体,融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综合性疗法于一体的医疗体系。所谓的中医现代化就是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以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张伯礼院士的定义,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满足时展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中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与升华,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

2 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2.1 认识方面模糊不清 有人把中医看成是一个古老封闭的体系,不敢变革创新,认为重新就要走样,走样就不是中医。思想僵化,以偏概全,讲特色必言辨证论治,而忽略疾病的特异,讲处方必言君臣佐使,而忽略病有专治,其思维定式和理论框架使新的研究成果难以吸纳。研究思路不清。对如何着眼于中医基础理论自身的发展提高,如何处理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保持中医特色的关系等缺乏清晰的研究思路。

2.2 缺少对中医基础理论内在固有规律的深入探索 缺少哲学层次的理性提炼与概括,理论内涵出现萎缩,诸如病机学只剩几条筋,病因学不外七情与六淫,有些历代丰满的论述,未能系统准确而被割裂肢解,或压缩异变。

2.3 缺乏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统一规划 一方面投入不足,难以集中力量攻关,另一方面自发分散,出现低水平重复,形成资源浪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基础差,底子薄,经费短缺,设备落后,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医院,处境十分艰难。据统计,我国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23%,而在这么少的经费分配中,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仅占8.7%(相当国家财政支出的0.2%),却承担着1/3的农村医疗和1/4城市住院病人的医疗任务。一个中医院的经费仅是综合医院的18%[1]。经费严重不足,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1)国外研制新药投入经费3~5亿美元,而我国研制一个中药新药仅用几十万元到百余万元人民币。(2)科研费的比较:国内一个中医药课题,研究费一般几十万元,而同样课题在香港是1500~4000万元港币,在经济发达国家则更多。事实上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2]。

2.4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不足 由于基础研究难度大、周期长,以致应用开发性研究大大多于基础理论研究,“一片”有所放开,“一头”稳住不够。以上有些是思想认识的原因,有些是学术自身的原因,有些是管理方面的原因,应从不同方面加以克服。值得重视的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3 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对策

3.1 加强创新 发展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中医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遗产,伟大宝库,应该努力发掘,认真继承;而另一方面,中医学又是治病救人的应用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部分,因此,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3.2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 加大投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希望加大投入,以保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3.3 加速立法,健全管理体制 中医立法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医界热切希望加速立法进程。目前已有 16个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布了地方的中医法;泰国和澳大利亚有的州也颁布了中医法,而我国的中医法至今尚未出台[2]。2001年全国政协曾组织专题调研,到三省六市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条例》,应该说立法的条件已经成熟,希望早日颁布执行,对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健康发展将有重大影响。此外,加强中医药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理顺关系,规范行业行为,维护中医药及民族医药的合法权益,打击假医、假药,打击伪科学,也是十分重要的[4]。

3.4 加强中医队伍的建设 近年中医队伍人才流失,素质下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不足,影响了医疗水平与科研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中医队伍的素质,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设立中西医结合学系,加强中、西、医、药及各方面的团结合作,加强老中青三结合的队伍建设,也是十分重要的。

3.5 实现中医国际化 在中医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增强国际意识,注意加强文化宣传及国际合作交流,使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文化上能接受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培养亲中医药派,争取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合法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2005年中国医药经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一),2006-07-18.

2 李习平,邹开军.浅议加强营销渠道成员合作的策略.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 :69-70.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研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管理; 教学模式; 研究生教育; 多元化;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起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迄今为止,在各个国家,各学科根据本国国情、学科的特点及发展目标,已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这些凝聚着人类智慧的教育模式有各自的历史经验和使用范围,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可以借鉴的丰富资源[1]。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为精英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本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领域专门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中医儿科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由于受其学科性质及社会发展的影响,起初教育模式较单一,体制尚不健全,且缺乏一套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使其发展受到影响。近年来,由于中医学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医现代化以及和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交叉碰撞,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套较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模式。

1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1.1 掌握坚实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中医儿科学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步性和实用价值。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继承发扬中医儿科学精髓,发展中医现代化的高层次人才。只有在掌握坚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充分继承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厚积而薄发”,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服务。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对中医药传统理论和治疗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掌握与研究,并运用现代化手段对中医药古籍进一步整理、总结、深化,是儿科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对于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来说,应在具备坚实中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中医临床辨证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扬中医特色[3]。

1.2 培养多元化人才,适应高层次临床、科研需要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 随着中医儿科研究生师资结构的优化,以及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条件的改善,实验型研究生的培养已初具规模,但是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中医儿科更应该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科研型的人才,更应该培养临床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系统理论水平,培养其知识创新能力、科研工作能力以及实际工作技能。这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开展高水平的研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术评价标准,促进基础理论研究、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

2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模式

2.1 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中医人才的培养都是通过带徒式或师承式教育模式进行。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批的中医领域带头人才,对导师的理论体系、理论特色的继承与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近代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传统中医教育与现代教育模式的结合与相互借鉴,以及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教学式、师承式等多种教育模式并存的局面,近年又新兴了分散教学、小组教学等[4]教学方式。多种教育模式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

2.2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实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将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教育目标。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包括师承带教、导师指导组、临床实践、科研、技能深化培训、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以及开展多种类型的专业理论技能讲座、参与科研课题等,鼓励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以及临床带教工作,在实践中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通过定时进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病例讨论,督促研究生总结学习成果,完成读书报告、读书笔记,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选题、完成开题报告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考核研究生的水平。

在理论学习方面,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指定一部分儿科书目、古籍阅读,让学生深入理解、领悟中医儿科的精髓,指导研究生运用现代化手段对古籍进行整理、总结,不仅巩固了理论的学习,也进一步指导临床疾病的辨证施治。通过跟师学习,深化、继承和总结导师的理论、思想,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并且在临床学习中分设导师指导小组,通过不同课题、研究方向之间的互相合作,开拓思路,博采众长,深化、拓宽理论学习的范畴。让研究生承担一定课时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其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在临床应用方面,通过参与临床诊疗,以及科研、技能的深化培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思维、专业思维、科研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的能力及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实践中查缺补漏,指导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学习。临床工作中,通过独立分管患儿,书写各种医学文书,提前进入角色,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增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活动,鼓励研究生参与临床带教,提高研究生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专业思想的形成,以及知识网络的丰富、完善。

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指导研究生广泛阅读期刊杂志,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增设跨学科课程,为开拓中医研究的新领域、新方向奠定基础。在近些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纳入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如国家自然基金课题、重点专科工作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选题、课题设计、查阅文献、书写综述、开题报告、临床资料收集整理、实验室检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论文书写等,提高研究生们的独立思考、设计、实践能力,不仅使其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总结和升华,还使他们科研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 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3.1 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还需进一步强化 为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在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往往会忽视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学习浮躁,经典没有读透,加上临床应用少,跟师学习的时间有限,导致研究生很难形成自己的学术专长、学术体系。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厚理论的肥沃土壤,所以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避免应用型模式取代教科型模式而成为新的单一化模式。《规划》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医药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开展中医药教育学研究,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模式,开展院校与师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试点工作及中医药教学质量评估试点工作”。重视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学习,鼓励研究生在跟导师的过程中努力学习中医儿科学的理论特色,多读中医经典书籍,提高中医素养,这些是需要不断强化的学习重点。

3.2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不断加强 当前中医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的缺陷,教学上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每门学科的进步都是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机械的继承只能造成中医药发展的停滞落后。因此,有效地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今后研究生培养中应该加强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培养中,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尽量减少机械性、重复性较多的课时,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和科研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广泛学习,关注本学科前沿的学术发展,并鼓励他们多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临床、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提出新的想法。

此外,研究生还应该具有创业精神、团队精神、社交能力。所以在课程设置、导师传教中,还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文化修养教育[3]。

4 结语

为适应本校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对研究生应同时注重基础理论、临床实际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做到基础理论、临床和科研创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的学习,与此同时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指导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把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成为复合型、外向型、实用型、创新型的新一代高级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和保障全民族身体素质为目标[5]。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应不断摸索和完善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为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专业技能精专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静,许博.对当代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2(3):7982.

[2] 蒋琦,郑莉,卢毅.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重构与学制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2728.

[3] 王发渭,杨明会,窦永起.中医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4,25(6):42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