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教学平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用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对校园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人们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如何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改革。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能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高校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新时期的教育变革中去。当前,各高校的教育技术培训都在自行探索,培训的方式各有不同,培训质量与效果也参差不齐,并在培训的实践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

在教育技术层面上,高校教师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年龄结构和教育技术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高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是具有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有的则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从技术学习的角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学习难度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较容易接受计算机技术,掌握也更快,而年龄较大的则在技术学习方面相对较慢,特别是有些老教师,由于思维定型,很难接受新技术的思维方式,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二)普遍重视科研和学历进修,对教育技术接触不多。高校教师的工作包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部分。高学历、高职称始终是教师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成就的象征,因此,教师们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用于做科研、修学历、评职称,而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就很少,不知道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

(三)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参差不齐。基于知识背景和任教学科的不同,高校教师应该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高等学校普通专业教师,即非教育技术专业出身,只具有很少的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几乎没有参加过教育技术类培训的教师。第二类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相关领域教师,他们具有学科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愿意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等工作。

如前所述,由于高校教师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于教育技术的培训的需求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要平衡这些差异,不仅需要灵活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而且需要在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真正适合高校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网络化方式,不仅适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而且有利于适应当代信息资源的快速更新,充分有效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笔者选择了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示范。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web的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在线交互、测试与考试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系统,包含了管理、资源、交流、答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一)强大的课程管理功能实现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指导教师可将培训的课程根据受训教师的需求进行有机的设置,按照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具有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交流平台和评价体系等。受训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层次的培训内容,并与自己相同层次需求的教师交流学习,通过该层次的测试与考试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完整的用户管理功能实现对指导教师、受训教师的网络管理。就指导教师而言,该平台的一门课程中设置一名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可以添加若干名课程的辅助教师共同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多名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培训课程中不同的内容的管理与支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教学的质量。对于受训教师的管理,指导教师可根据受训教师按照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组,每一组受训教师的情况趋于相似,这样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受训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指导。

(三)多样的交流版块为指导教师和受训教师搭建交互平台。该平台中开设了五种交流版块,分别是:讨论版块,该版块中的讨论分为师生讨论和生生讨论两种;Blog版块,指导教师和受训教师均可以在自己的博客进行学习心得和体会的展示与讨论;聊天版块,这是一种同步交流的版块,实现师生、生生同步互动;邮件版块,参加课程学习的教师与学生在系统中都拥有一个平台内的邮箱,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进行互动;答疑版块,学生提出问题,指导教师进行回复,可实现同步和异步答疑。

(四)完善的任务功能,实现指导教师在线布置作业与测试等。受训教师在线完成作业和测试,并能及时查看自己的成绩,实现对培训学习的评价。

网络教学平台以其强大的功能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带来了传统培训无法超越的优势:首先,它是基于web的表现形式,受训教师不受时间、空间、地点等的约束,可以在自己空闲的时间随时参与学习。其次,受训教师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反复进行学习,直到掌握所学内容。最后,强大的交流平台为指导教师和受训教师、受训教师之间创建了学习与交流的环境,受训教师不仅可以向指导教师提出问题,还可以与其他受训教师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率。

三、依托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育技术培训

(一)开设指导课。指导课是网络培训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集中受训教师,面对面地对如何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学习进行详细讲解并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受训教师进行注册,使受训教师能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顺利进行学习。

(二)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依据培训对象对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等需求来分类的课程,包括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学系统设计、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课程论与教学评价、网络课程开发等内容;选修课是针对受训教师的个人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包括:Spss软件使用、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图像的采集与制作、教学视频的采集与制作、教学管理信息化、教育技术前沿讲座等。由于受训教师的需求多种多样,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不断与受训教师交流沟通,了解其需求后,不断更新调整选修课的内容,以满足所有受训教师的要求,达到培训效果的最优化。

(三)实现对受训教师的在线管理。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受训教师登录并进入培训课程后,其信息将被记录进平台数据库,可以由指导教师在线对这些受训教师进行管理,并可根据受训教师所选课程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在同一组的受训教师所学课程内容、完成作业、讨论话题、答疑指导等都是一样的。这样,不仅方便受训教师讨论同一话题,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而且方便指导教师对课程和学员进行评价。

(四)搭建交流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程中拥有几种交流的平台,如前文提到的是讨论、Blog、聊天室、邮箱、答疑等。这些交流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聊天室除外)。交流的内容由指导教师或受训教师提出,再由受训教师交流或指导教师解答,这样不仅能使受训教师间协作交流,而且能让在线或离线指导教师完成辅导工作。

(五)通过任务完成对学习的评价。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使指导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布置课后异步作业或测试,还可以布置同步测试,并且指导教师可以对这些作业或测试进行在线批改,生成成绩供受训教师查看。同时指导教师也可提供标准答案,设置作业或测试为自评,这样受训教师在完成作业或测试后将自动生成成绩,完成自我评价。

(六)设置多名指导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的培训课程中可以设置多个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培训工作,这些指导教师按照不同的课程版块进行同步教学指导或异步辅导答疑。

四、结语

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网络培训和网络学习的工具,为受训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大大地提高了培训成效。当然,任何一种工具都不是万能的,应用网络平台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具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较高,指导教师不仅在构成上要求多元化,在素质上也有很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这对于很多培训而言是成功的保障,当然也是很难满足的条件。再者如对培训环境的要求较高,创建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对培训组织单位的要求比较高。当某些条件受到限制的时候,培训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加以改进和克服。

参考文献:

[1]纪爱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06,(12).

[2]李玉环,陈庚,金以娟.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状况分析与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怎样提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分析高校教师的特点入手.结合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与功能。讨论了在培训中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策略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期望为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一种新思路。

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对校园网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设已经基本形成规模。人们开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如何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改革。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能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使广大高校教师迅速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新时期的教育变革中去。当前,各高校的教育技术培训都在自行探索,培训的方式各有不同,培训质量与效果也参差不齐,并在培训的实践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笔者根据高校教师的特点,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高校教师的特点

在教育技术层面上,高校教师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一)年龄结构和教育技术学习能力差异较大。高校教师在年龄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是具有几十年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有的则是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从技术学习的角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学习难度是不一样的。年轻人较容易接受计算机技术,掌握也更快,而年龄较大的则在技术学习方面相对较慢,特别是有些老教师,由于思维定型,很难接受新技术的思维方式,学习起来更加困难。

(二)普遍重视科研和学历进修,对教育技术接触不多。高校教师的工作包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两大部分。高学历、高职称始终是教师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成就的象征.因此,教师们自我支配的时间多用于做科研、修学历、评职称,而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机会就很少。不知道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

(三)教育技术能力基础参差不齐。基于知识背景和任教学科的不同。高校教师应该可以分为两大类别:第一类是高等学校普通专业教师,即非教育技术专业出身.只具有很少的教育技术相关理论、技术和实践经验.几乎没有参加过教育技术类培训的教师。第二类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相关领域教师,他们具有学科教学经验和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愿意从事教育软件设计和网络课程设计等工作。

如前所述,由于高校教师自身情况的不同,对于教育技术的培训的需求也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要平衡这些差异,不仅需要灵活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而且需要在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索一种真正适合高校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网络化方式,不仅适合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而且有利于适应当代信息资源的快速更新,充分有效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笔者选择了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示范。

二、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网络教学平台是基于web的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在线交互、测试与考试等为一体的网络教学系统,包含了管理、资源、交流、答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网络教学平台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一)强大的课程管理功能实现课程内容的模块化,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指导教师可将培训的课程根据受训教师的需求进行有机的设置,按照需求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具有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交流平台和评价体系等。受训教师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层次的培训内容,并与自己相同层次需求的教师交流学习.通过该层次的测试与考试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完整的用户管理功能实现对指导教师、受训教师的网络管理。就指导教师而言,该平台的一门课程中设置一名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可以添加若干名课程的辅助教师共同担任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实现多名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培训课程中不同的内容的管理与支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教学的质量。对于受训教师的管理.指导教师可根据受训教师按照学习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组,每一组受训教师的情况趋于相似,这样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受训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指导。

(三)多样的交流版块为指导教师和受训教师搭建交互平台。该平台中开设了五种交流版块,分别是:讨论版块,该版块中的讨论分为师生讨论和生生讨论两种;Blog版块,指导教师和受训教师均可以在自己的博客进行学习心得和体会的展示与讨论:聊天版块,这是一种同步交流的版块,实现师生、生生同步互动:邮件版块,参加课程学习的教师与学生在系统中都拥有一个平台内的邮箱,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进行互动;答疑版块,学生提出问题,指导教师进行回复,可实现同步和异步答疑。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通讯环境;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8019703

作者简介:罗乐(1981-),男,重庆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初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计算机应用。

0引言

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的环境得以重构、教学的模式得以创新,人们的教学观念亦不断得以更新。相较于传统的课堂面授教学而言,网络时代的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其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为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因此,充分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的优势,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高校教师具备教育技术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甚至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这对于加速教学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科研的工具,也是高校教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技术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加以分析。

(1)从高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上来看: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有助于他们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同时能够考虑如何充分地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来优化课堂教学,改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甚至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创设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2)从高校教学质量来看:高校教学方式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加上目前高校教学网络化的趋势,使得高校的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研究证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并能充分地利用其优势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环境,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能够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局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进行学习与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网络通讯环境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网络时代,高校教师面临着素养和能力的新考验,新的时代必然会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在网络通讯环境下,高校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具备教育技术思想意识。虽然相关学者目前对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尚无明确的界定,但我们可以作如下理解: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是指高校教师在心理层面对教育技术是接受的、认可的,他们有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的兴趣和愿望。首先,高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内涵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他们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思想意识;再次,他们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是他们专业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具备教育技术理论知识。高校教师要具备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是他们习得教育技术能力、获得教育技术素养的前提。教育技术的思想内涵、原理体系、范围领域等都是高校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高校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3)具备教育技术基本能力。高校教师的教师技术能力不仅包括对硬件、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包括将教育技术有效运用到实际教学的能力。一是对硬件设备的熟悉,了解基本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二是网络基本知识的了解和对网络的合理使用;三是多媒体课件等的制作方法技巧;四是利用网络和通讯工具与学生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此外,要能够借助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来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和技术优势来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

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素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措施。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有助于帮助教师提高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意识,并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教学的能力,使得教师能够顺利地利用技术手段创设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高校为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深化教学改革举办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对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推动作用。虽然学校举办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但是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仍然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必要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管理制度,也无完善的相关措施保障培训工作。有的教师认为运用教育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能和创造性思维,推进素质教育的进行等;有的教师则并没有将教育技术能力作为其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概念还比较不了解,甚至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不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致使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积极性不高。

虽然高校为提高高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能力而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就目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来看,确实是投入大、效果微,主要问题如下: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中小学教师 校本培训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整个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和管理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给教师充电,校本培训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常规校本培训的周期长、形式相对集中,使得教师的培训工作和个人生活难以合理安排,并且校内有限的培训资源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

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是指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性地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的在职培训活动。其中,学校是进行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教师是校本培训学习的主体,而网络则是校本培训的载体。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高学校校本培训的实效。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主要有以下优势。

(一)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的自主学习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寒暑假还要承担一部分农活,长期的面授式培训会耽误很多时间,而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培训则给教师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可以白天干活,晚上在网络上进行学习,从而工作生活两不误。因为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不受时空限制,只要能够连接到网络,每个人就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站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不再受面授式培训所带来的诸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方面的种种限制。

(二)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

在传统的培训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少有参与互动交流的机会。网络创造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教师在网络环境中不仅可以接受培训,而且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更可以向培训教师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发表看法。

(三)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校本培训管理者无从获知教师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培训容易流于形式。网络平台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每位教师的学习情况,如登录时间、次数、发表文章篇数等,有利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整体培训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增强针对性,从而提高培训实效。

二、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策略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

支架式教学策略主要围绕“概念框架”的自主学习,其设计要求在自主性学习设计时,围绕需要自主学习的主题,建立相应的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主题的学习,因此需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以便将学习者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

(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1.创建校本培训专题学习网站。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那些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教育网站。它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探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充分发挥了信息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超媒体、大容量等优势,不同于针对某一知识(内容)的课件,或某一门课程(章节)的网上教材,也不同于一个学科的专业网站。即学校建立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登录专题学习网站的子模块进行学习。

2.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的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是不可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教师不仅承担教学重任,还要积极参加科研,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提出以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动态跟踪为依托的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有效的以教带研、以研促教,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良性协同发展。

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可以发挥教师的合作精神、集体智慧,使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流,形成更新的多元化思想,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发挥教材的教育功能,互相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技艺,借鉴教学思想。在教师个人备完教案后,通过集体讨论,能够形成有质量的修改意见,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通过讨论、交流,每个教师都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别人,又从别人那里学到许多优点,形成一个交流合作的共同体,实现教师群体的资源共享和互补。

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从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内驱力出发,解决部分教研组活动中存在的空洞化问题,以合作为途径,提高教研组的教研质量,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改变单一的教师分散教研方式,探索教师专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教研机制。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教师联合备课、集体教学研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开阔教师教学思路的有效途径。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网络培训已经成为学校选择校本培训的最佳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已经成为教师培训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教师培训的思维方式,发挥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优势,让其为学校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建浜.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1).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网络环境培训模式教师培训一、传统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方式不灵活,形式单一,未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

2.培训的实效性不强,难以满足教师的多样化需求,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传统的教师培训通常都是集中授课式,强调时间、地点、内容的完全统一。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家庭和工作责任比较大,势必影响参与传统的培训班的效果,不利于终身教育开展。

4.社会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的期望很高,提高了教师培训内容的复杂性。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课程方面的知识和基本的教学方法,还被期望能够塑造高层次的思维进程,了解跨学科的知识,并且证明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沟通技能。传统的培训方法很难处理以上提出的对教师的新期望。

5.传统的培训模式多是灌输式的,以讲授的教师为中心,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是被动接受传授的知识,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以上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由此亦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师培训已经很难满足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教师培训工作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网络培训的优势

1.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利用网络信息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实时视频传播面广和联络及时、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能够促进广大教师加快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教育技术的更新,拓展教师获取知识、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渠道,增强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2.网络培训借助系统优势与现代教育技术,在同等投资状态下,使参训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增强教师培训的高效性。

3.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缓解工学矛盾。网络开放式培训极大拓展了培训的时空界限,学员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借助计算机网络接受培训,而且可以不断重复所学课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机动、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充分发挥学员继续教育的自主性,培养了学员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真正实现教师培训的个别化学习、交互协同性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使培训与工作很好地协调起来,减少教师工学矛盾。

4.网络培训广泛化。交流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思想情感等信息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为学员和教师提供了协作式的虚拟学习社区,通过各种交流工具,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教师之间可以保持同步或者异步的交流,及时反馈和沟通信息。也帮助教师锻炼了交流协作、快乐学习、与人协作的能力。

6.网络培训的自主化。学习环境的改变,让学员有了轻松的学习氛围,网络确定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可以随意的对自己培训中不够理解和掌握不足的部分进行梳理学习巩固;还可以对培训中感兴趣但是由于时间现在无法探究的问题进行继续性研究,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教师从传统的“要我学”解脱出来,开始进入自主的“我要学”阶段,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构建多元网络培训模式的对策分析

努力构建部级、省级、校级培训模式和教师自主参加培训模式。

1.努力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培训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利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资源,积极推进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参加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的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007年6月,适应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师的实际,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高校教师专业教学培训。截止2012年底,共开展600余门以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培训,培训高校教师人17万人次。充分显示了新形势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培训的优势和规模。

2.抓好精品课程建设。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它的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做好省级培训平台建设。按照教育部要求,各省成立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例,负责全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省级专项培训项目任务的实施等工作。通过省级培训网站,建立省级学习平台,整合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促进省级培训工作的开展。在网站中增加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建立教师学术QQ群团体,增加教师互动交流环节。中心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全省范围内的大型活动,如全省微课大赛、教师课件设计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宣讲等,可提升中心影响力,又可以积累资源。另外,也为高校、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自身风采的平台、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4.努力加大校级学习中心建设,通过学校将网上优势资源共享,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教师学习模式,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5.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造教师终身学习机制,将教师培训和评职相结合,激励教师自主学习。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不断丰富培训手段,促进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教师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转变。

6.完善经费保障,经费投入上,要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培训经费的落实,为教师的培训、培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扩大与所属区域内企业的联合及国际机构等的联合,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合作,以产业促培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教师培训新道路。

四、结束语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培训教师的手段或者平台,虽然在当今社会仍不可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教师培训,但是其优点仍是不容忽视的。它为将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师们提供了更便利的学习机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新形势下,应做到将网络培训和传统的面对面培训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使教师培训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2]王秉利.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6,(1):32.

[3]刘晓中.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问题研究.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4,(2).

[4]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4):8.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6篇

一、校本培训与网络远程教育的联系

1.校本培训的含义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校本培训,既要着眼于学校发展,又要立足于教师发展来促进学生发展,其中教师发展是核心。因此组织者在进行校本培训组织管理的时候,要时刻考虑从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以教师所需”为原则进行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

2.网络远程教育与校本培训的联系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将教师教育活动与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培训模式,可以广泛地利用各种培训资源,投资小、见效快、实效性强。在校本培训中,学校要根据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求,整合本校课程资源,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不足的第三级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增强学校办学的自。但由于校本培训模式由各个学校自己去组织领导,并且以学校为单位进行培训,因此对那些规模较大、师资条件良好、教学设施完备的学校是相对容易建立起来的。而对那些规模较小、师资欠佳、设施薄弱的学校来讲,实施校本培训的困难不可低估,如师资问题、教材问题、设施问题等。因此,国家鼓励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整合本地资源,优势互补,依据校本培训的理念,围绕校本培训的目标开展培训。在传统的校本培训组织管理中存在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而在网络远程教育信息化的校本培训组织管理中则能得到较好的解决。传统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以组织者为中心,受训教师只是被动接受上级领导的安排,同时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学习;而与网络远程教育技术整合的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全面考虑受训教师的需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安排培训,受训教师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如下图:

二、网络远程教育的优势

1.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4.教学形式修改化

在线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三、网络远程教育与校本培训有机整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基础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要发展,首先要树立教师教育培训与学习的新观念,因为人们的观念及其实践活动是相互作用的。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即互联网技术引入中国才刚刚十八年,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也才十五年,但对于农村地区的教师来说,使用网络信息技术也才有十年的光景,很多教师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理解还是远远不足的,这阻碍了这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利于开展新时期的教育实践。所以,我们希望将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正式引入农村地区教师校本培训,改革农村教师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但是我们自身必须先更新教师教育的观念。

2.加强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基础建设,推进教师教育发展

加强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基础建设,能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我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落后地区传播,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在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中,比较重要的教育资源主要有文字资源、音像光盘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等。文字资源作为最直接的学习资源,能详细阐述教学内容,成本低廉,可反复使用。与文字书本资源相配套的光盘音像资源在网络条件比较差的地区,依然是开展远程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网络资源比较丰富,并且有特色,比如多语言环境、多民族和多区域的特色,这样才能够给远程校本培训学习者提供更多、更广、更方便的知识,从而推进农村地区教师教育的发展。

3.加强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教学资源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农村地区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应多开发新的、多语言环境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并使其能与新课改紧密结合。例如在资源形式上多增加图片、视频、动画,在资源广度上要多增加英语、示范课、音体美学科、国内外风土人情、心理辅导方面的资源。例如,网络课件的制作要具有地方特色,要结合地方特色,以双语教学为突破口,采取“拿来”、“加工”和自制相结合的办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网络课件,以翻译制作、创新自制等形式,丰富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并且,还要引导教师积极探讨网络资源在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中具体应用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加强校本培训专题网站的建设,引导教师学习与交流

校本培训中经常需要进行关于某个专题的培训,如后进生的管理、新课程标准等。传统培训的做法往往是“听专题报告―印发专题相关的资料―写学习心得(总结)”的模式。这种模式不符合教师的学习特点,教师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很难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管理者无从获知教师是否真正参与了学习、效果到底如何,培训容易流于形式。利用教师共建专题网站的方式,可以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变对结果的评价为对过程和结果整个培训过程的监督与评价。

组建校本培训专题学习网站还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培训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与教学相结合就是要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也是与教师的教学反思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才能把学习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才能引导教师真正地学。第二,要坚持教师共建学习网站的原则。教师共建学习网站,就是要使每个教师既是培训活动中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培训者,就是要所有教师共同积累工作、学习经验,实现团体内部知识积累与共享。

校本培训专题学习网站的一般组成包括下图中所示的几个部分。

四、结束语

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十分繁琐和艰巨的工作,而这种基于网络远程教育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和当地实际的校本培训模式,是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全面提高的,它不仅能促进教师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培养更多符合课程改革需求和时代需求的创造型教师。因此,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模式是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是我国农村地区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2]教育部办公厅.教基厅[2005]5号文件 关于全面推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应用的指导意见[DB/OL].http:///20051014/3155617.shtml,2005.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7篇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权威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种学习模式的出现,教师的角色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信息时代的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学习者,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自身工作的反思者。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自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对教育实践不断反思和建构的过程。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在学习时也只是被动机械接受,不能和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采用大规模的集中培训的方式,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势必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工学矛盾突出。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想到了利用网络,突出校本。

网络在教师培训中的优势日趋凸现。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至少具有以下三大优势:(1)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减少工学矛盾。(2)网络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3)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教育的方式。因此,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校为本是近年来国内外流行的一个教育理念,走向以校为本正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校本发展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学校中进行”。校本培训正是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学习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达到共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目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进行了《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课题研究,以求克服诸多矛盾,更大程度地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高学校师资的整体水平,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彰显“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的功能和效果。通过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三种培训模式。

模式一:集中培训模式

一、开展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根据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学习掌握程度和接受能力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把教师分为中年组和青年组,实施分层、分阶段培训,提高教师应用能力。对于中年教师,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教起,如电脑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powerpoint、Excel等软件的使用,网上资料的搜索、下载等,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必要的多媒体教学。对有―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青年教师,我们提高培训内容的难度,以制作课件的软件应用和上网浏览、收集、处理信息为主。如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flash等制作课件辅助教学,建立博客和发表BBS,电子邮件的收发、网络操作等。此外,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校外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以求教师们尽快掌握信息技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学校经常邀请一些专家名师到校做报告。河师大吴忠良教授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方法的专业培训,市教育局局长谷朝众同志为教师做《做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打造特色学校而努力》的报告。我们还邀请了市职业技术学院马春元教授、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季华老师、鹤翔小学白志江副校长等到校做报告。我们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定期组织教师通过网络观看教育名家的教育报告和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

三、培训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我们主要采用了教研和培训相结合的“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的方法,将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具体采用了以下方法:

(1)学科培训学习。每两周学习一次,分语文、数学、技能等几个小组。每次学习之前确定一个主题,教师围绕主题上网查找资料。等到教研活动时,大家共同分享收集的资料,畅谈学习的体会。每个小组在学习活动中都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每次集中学习后,要求教师撰写“心得体会”、“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

(2)研究课堂教学。以说课、讲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学校规定每周由一位教师作公开课,轮流进行,每节公开课结束后马上举行评课活动。听课教师要围绕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使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课。实践证明,“听评课活动”是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方式。

(3)集体备课,共同提高。由教研组长,根据年级进度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备课内容,安排一位教师重点备课。教研活动时,这位教师要重点发言,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运用到的教学理论等。其他教师听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讨论交流。所指定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再进行整改,重新设计。

模式二:以网络为依托的自主研修模式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拥有计算机、可以上网的情况下,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持续发展的过程。

教师平时工作紧张、精力有限,很难拿出整块的时间参加正规的面对面学习。网络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灵活性,使学习变得随时、随意,更能适应教师的实际情况。此外,网上教学资源丰富。使用百度、Google 等搜索引擎能够很方便地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进行自主研修,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这样,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例如,有的老师家里有电脑,并且能够上网,他就可以把学习安排在家里进行。

一、建立教育博客,开展网上教育叙事研究

博客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更简易的平台。教师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体会、教案、课件等上传发表到博客上,既可以对日常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总结,还可以通过浏览其他教师的博客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

每位教师都在学校的网站上建立了个人博客,教师们利用博客或反思课堂教学,或叙写教学随想,或记录学习心得,或抒发人生感悟。通过在博客上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大大拓宽了教师进行新课改的思路,为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通过论坛,与全国各地的老师、教育名家交流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极大地方便教师的交流。网络交流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交互自由的环境。参与讨论者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有利于促进教学研究的积极开展。二是网络交流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它不受时空限制,教师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参与网络讨论,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可以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可以向他们请教教学中的难题,还可以了解到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教师通过K12教育论坛、小学数学教学网论坛、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音乐教学论坛、中国教育教学论坛,与全国各地的老师切磋教法,研讨课例,与名师对话。

模式三:以专题网站为载体的培训模式

一、建设学校专题网站

为了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网络培训,在网络学习研究中提高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网站为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的校本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起到了为教师培训导航、鼓劲、解惑、铺轨的作用。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外出学习后必须将带回的学习资料、学习汇报通过网络与全校教师交流;教师参加各级公开课、优质课后,要将说课材料、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后反思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作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网站上自己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为了给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充分利用外界的资源进行学习,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我们在主页上建立了与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的链接。教师只要轻点鼠标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课件、教学设计或者案例,极大地方便了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二、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网上培训学习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发了10个门类800多门网上课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我们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继续教育学习,享用这些优质的学习资源。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培训学制为两年,240学时,实行学分制。

教师首先利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学习,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完成网上辅导老师安排布置的练习和作业,而后把练习和作业到继续教育网站,辅导老师再对这些练习和作业进行评判,并把每个教师的得分保存在数据库中,教师通过查看系统保存的得分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学习,教师还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的网上继续教育考试,考试合格颁发继续教育合格证书。我校教师全员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学校机房向教师开放,教师可以利用没有课的时候到机房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目前学员已全部通过考试,圆满完成网上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三、参加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课堂教育技术培训

为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解决教师工学矛盾,在市教育局师训科精心组织安排下,2009年3月23日,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鹤壁班开班,我市共选拔了50名优秀教师参加学习,其中我校就有10名教师。此次学习采取网上远程培训的方式,学习时间为一个月,培训分为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分析、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下载加工等八个模块的内容。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学习,我校10名教师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习任务。8名教师成绩为优秀,2名教师为良好,成绩排在前10名的学员中,我校教师占了6名。

4月27日,北京大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淇滨小学班正式开班。淇滨小学剩余69名教师全部参加了网上教育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许多教师利用没课的时间到计算机网络教室学习,他们认真看学习材料,完成网上测验。根据学习内容与本组同学发贴展开交流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不仅进行理论学习,还理论实际相结合,分析学习者特征,填写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用EXCEI分析统计学生成绩。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培训 效果评价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136-01

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网络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网培中心”)举办的集中培训和教师发展在线培训课程为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提供了最大的便利,教师利用网上在线学习,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了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也弥补了多方面的不足像因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学手段等方面而导致的培训效果和质量的差异。

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两面性,网络培训虽然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由于网络培训和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使得很难对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下面就以我院的近两年来的网络培训工作为实例来探寻高校网络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1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的现状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9年,现有在校生9000多人,教职工450多名,作为一所新办的职业院校,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我院教师培训工作,近年来加大了对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特别是积极配合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开展一系列的教师网络培训工作,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称号。

在集中培训方面,2010年以来我院共组织了10余期集中网络课程学习,全院共有500多人次参加了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专题等10多门网络课程,共有140多名教师获得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培训证书”。在教师发展在线学习方面,2010年以来我院共组织270多人报名参加教师发展在线的学习,整门课程可在两个月内学完,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师发展在线网站上输入学习卡账号密码在网上随时随地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远程学习与专家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培训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2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网络培训效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剖析

虽然我院教师网络培训取得一定的成绩,像教师发展在线网站推出的网络在线课程,为我院教师通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人机对话方式,从而使培训各家自主与个性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但是与传统的培训模式相比较,网络培训由于没有时空的限制,所以网络培训的效果特别是教师参加培训后对现实的教学和科研的指导作用却很难衡量。

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网络培训效果考核只注重了数据的统计,却很难有效地监控培训的过程和对培训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像当前我院组织教师参加的教师发展在线学习,我们可以采用后台管理,及时的跟踪、记录并储存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建立网络化的学习档案,档案中包含了受训教师的选课的情况、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是否已经取得证书等多组数据,我们只能根据这些统计的数据对网络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判的。虽然这种评价方式能够从形式上反映受训教师的阶段特征,但是这种评价往往忽略了对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评价的结果带有片面性,缺乏可信度。

我院在每个学期初都会收集教师们的培训需求,让教师们根据自身的专业建设和教学需求选择需要的网络集中或者是在线学习课程,为其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培训资源,但是对受训教师的学习情况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督促,如果受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话,就容易出现放任自流的现象。个别受训教师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了相应的回帖量和相关作业就可以获得相应成绩,至于回帖的质量如何,作业完成的好与不好就难以监控了。而且对于教师参加培训后对实际的教学和科研的指导作用更是没办法跟踪和考核。所以,根据现有的网络评价数据以及结果没有办法做到准确,全面、及时的监控反馈信息,甚至还会造成对网络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歪曲评价,这就造成了网络培训的假现象。

3 探寻高校网络培训效果评价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为了解决网络培训中效果评价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网培中心、高校和教师三者共同努力、积极配合,才能有效的保障网络培训的效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3.1 网培中心要增大资源力度,努力提高受训教师的后续学习能力

网培中心作为网络课程的主要开发者和设计者,要想使网络培训真正发挥其潜在的功能并为受训教师所认可,就必须充分彰显网络培训的个性化功能,从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大网络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力度,使网络教育资源在兼顾不同专业分布的同时,还要能体现人性化设置,参训者借助于这种拟人化虚拟教学环境和与学科教学密切相关的用户界面,在学完课程后不仅能够继续拓展阅读、参与讨论,尽情地释放智慧,而且还能使自己的成就感、尊重感及合作的心理需要得到极大的满足,大大提高后续跟进学习能力。

3.2 在高校中严格监控网络培训的全过程,以此来提高网络培训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网络培训的质量,就必须严格网络培训的过程监控,提高网络培训评价的有效性。为此,学校要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实际情况的网络运行机制,加强对网络培训教与学的组织与管理,不仅要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结果进行系统的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评价,以便于及时掌控培训信息,调整培训内容,还要对他们的培训表现进行纵向比较,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他们,使受训教师能够借助于外在的评价及时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找准自己发展方向,并体验参与培训的乐趣,从而达到最佳培训效果。

3.3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网络培训中去,有针对性地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教师在选择参加网络培训课程是要以兴趣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同时要转变学习概念,从“要我学”的被动的学习状态向“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的状态转变。在培训的过程中,要认真按照课程的规定和进度去完成学习任务,培训完成后要认真撰写总结,结合本专业的实际认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去,切实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 滕飞.网络培训的“有效”与“失效”[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5):1-3.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师培训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95-01

一 研究背景

1.传统教师培训所存在的不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加速了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最直接的挑战莫过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挑战,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渐被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所取代,这也就使得教师培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第一,接受培训的教师都是在职人员。接受培训的教师由于是在职人员,他们工作任务比较繁重,业余时间少,学习时间有限,这就使得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突出。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是一次性的学习,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更新换代,不利于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从而不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求。

第二,培训模式僵硬刻板。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都采取灌输式、填鸭式形式,使得接受培训的教师总是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严重制约了接受培训的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培训的效果。

第三,地点空间限制多。传统培训模式往往受限于规定的时间地点,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参与培训的成本偏高,其中包括了交通费用及食宿费用,还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路上,从而影响参与培训的教师的积极性。

2.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优势

第一,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含义。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主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凸显远程教育技术的作用,以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第二,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点。(1)开放性强。由于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可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限制,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内容的限制。(2)互强。网络培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助交流及互助学习,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3)高效性。由于网络环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及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同等的教育投入下,最大限度地使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增多,降低了培训成本。(4)公平性高。由于地域的差别及限制,传统的培训模式受限于师资力量及办学力量的差距,使培训水平参差不齐,通过网络培训,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共享,使接受培训的教师能够享受更多更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二 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策略

1.真正做到“政府重视,学校负责,教师参与”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政策,教育部门应积极创造培训条件及培训环境,真正贯彻落实政策理念,关注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建设。使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能够得到制度上的保证。

参与培训的学校应当积极参与到网络培训资源建设中去,为本校教师的培训做好相关工作,以促进教师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

中小学教师要在业余时间主动进行网上学习,反思当前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大胆地实践培训内容,不断充实提高自身,以适应职业发展的新要求。

2.构建优质的网络培训平台,加强培训网站资源建设

建立一个优质的培训网站,是进行网络培训的基础。参与培训的学校应根据本校教育特色和网络技术条件,努力建设培训网站,提供针对性强的培训服务。立足于专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平台。

3.建立合理的评估体制

依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方案,对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评估,如可通过在线学习时间长短、上传的学习笔记、发表的网络文章篇数进行相应的评估,以保证参与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真正学习到知识。

4.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需要政府提供网络培训建设的经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政府行为,首先应得到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参与网络培训的学校往往要购置相应的计算机设备,还需要一定财力来维持网络运行,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培训经费来进行支持,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财力支撑。

三 结束语

总之,对于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以确保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够在接受培训后得到提高。本文通过对网络培训的优势进行分析,对构建网络环境支持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及建议,但对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师培训的构成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式探讨等问题的研究力度还不够,尤其是对于网络培训课程平台的详细设计等方面还未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做出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校本培训 模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及世界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校本培训作为充分了解学校和教师自身的需求,发掘学校和教师的潜力与机遇的重要手段,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的有效途径,已日益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校本培训弊端日趋明显:更多的是满足了培训的功利性需求;长周期、面授式的教师继续教育,工学矛盾突出;受训教师仍处于被动受训的地位,缺乏学习理念、学习动力、学习长远目标的有力支持。利用网络开展教师培训,即培养了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减少了工学矛盾;又丰富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更加贴近了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提高了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形成了“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增强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使教师成为了培训的主体。因此,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师校本培训能够更好地改变传统培训的矛盾和弊端。

一、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意义

校本培训是对教师实施的再提升“工程”,意义在于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来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校本培训具有时代性和必要性,对学校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它既着眼于教师职业观念的转变,又着眼于教师知识能力结构的变化,还着眼于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有效促进了广大教师加快教育观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更新,拓展了教师获取信息、获取知识、接受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渠道,充分利用网络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实时传播和联络及时、不受地域限制等优势,为教师的学习、工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的终身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二)学习变得更“自主”,方式更“自由”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实现了按需选择学习内容的继续教育方式,体现了教师的自主学习,满足了教师的个体需求,自主地决定学习的内容、步骤和进度,充分发挥其自主性,解决了过去的教师培训中,教师不得不跟着一个相对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和统一的程序,被动地接受培训的不良现象,满足了广大教师各自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教师培训的个别化学习、交互协同性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三)促进教师培训思想转变和培训方法改进

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校本培训,不仅促进了培训对象去接受和掌握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工具及技术,还使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真正确立起主体性的观念,并自觉地以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创造新的空间和条件。

二、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的模式

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一是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方法;二是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是校本培训的目的。这两条线贯穿校本培训活动的始终,它不但要落在教师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上,而且要落在教师群体学习化组织的构建上。

(一)网络远程培训模式

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网络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网络远程教育作为信息化时代教育方式转变的具体途径,在推动学校信息化进程,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现代教育教学能力上提供技术支持,也是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网络远程教育模可以基于以下六个环节:“远程接收” “资源下载” “按需整理” “上传校园网” “培训学习” “信息反馈”。该模式使校本培训的内容更丰富,培训容量更大,培训知识更前沿化。

(二)QQ群互动培训模式

QQ群是一种多人在线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可以是学校、学科组长、骨干教师等)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教师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面聊天。在群空间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校本培训中,将全校教师的QQ进行了“打包”处理,按学科、年龄、兴趣爱好建立不同的QQ群,教师结合自身需求可参加一个或多个群,这样,老师们在业余时间就可以自由进行交流学习。可以是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和方法,还可以是教育理念、思想,甚至是情感交流,形成了相互学习、互补培训、共同提高的格局。

(三)博客交流培训模式

博客(Blog,又名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教师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博客的重要特点和优势。利用博客进行校本培训,真正实现了“要我培训”到“我要培训”的转变。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学个案、反思等放入自己的博页,其他教师通过网络选择浏览,教师间可以相互推荐点击率高,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操作意义的博客提供他人学习和借鉴。同时也能获取他人的资源,易保存、易复制,让自主培训学习成为了一种常态,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走得更近,培训的方式变得简单。

(四)反思性培训模式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

1、“理论+反思”模式。结构大致是:(1)介绍新课程的有关理论;(2)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3)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写出体会和感想;(4)围绕布置的思考题展开讨论;(5)在讨论的基础上重新回顾所学理论。“理论+反思”模式主要作用是改善教师个人知识中的显性教学知识。面对新的理论,教师们经过反思,努力整理自己已有的显性教学知识,并将之与新的理论相比较,修正自己错误的或过时的教学观念,保留且进一步强化新观念,达到改善显性教学知识、改善个人知识结构的目的。

2、“案例+反思”模式。结构大致是:(1)呈现案例,包括教学事件与相关的问题;(2)要求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反思已经熟悉的相关理论和自己的教学行为,写出分析报告;(3)在个人分析的基础上,讨论;(4)重新回顾案例或改进教学方案。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教学案例包含的教学事件可以是书面形式的课堂实录,也可以是非纸质的教学录像,还可以是教师上课的现场。教学案例不一定是完整的一节课,也可能是一个配以说明或评述的教学片段。但无论如何,教学案例不能不包括问题,即能使人产生困惑、引起人们进行反思的问题。

总之,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是多样的,动态的,是在新形势下教师培训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有效途径。培训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教师不同情况和需求,选择一种或几种培训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立健全教师激励评价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网络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戴建浜《网络环境下校本培训模式的构建》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1篇

一、网络培训广泛化

交流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思想情感等信息的需要。在网络环境下为学员和教师提供了协作式的虚拟学习社区,通过各种交流工具,学员和学员之间,学员和教师之间可以保持同步或者异步的交流,及时反馈和沟通信息。也帮助教师锻炼了交流协作、快乐学习、与人协作的能力。

二、网络培训的自主化

学习环境的改变,让学员有了轻松的学习氛围,网络确定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可以随意的对自己培训中不够理解和掌握不足的部分进行梳理学习巩固;还可以对培训中感兴趣但是由于时间现在无法探究的问题进行继续性研究,充分发挥学员的自主性。在现代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支持下,教师从传统的“要我学”解脱出来,开始进入自主的“我要学”阶段,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三、构建多元网络培训模式的对策分析

努力构建部级、省级、校级培训模式和教师自主参加培训模式。

1.努力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培训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利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平台资源,积极推进高校网络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参加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的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007年6月,适应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师的实际,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高校教师专业教学培训。截止2012年底,共开展600余门以精品课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培训,培训高校教师人17万人次。充分显示了新形势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培训的优势和规模。

2.抓好精品课程建设。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它的宗旨是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做好省级培训平台建设。按照教育部要求,各省成立省级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例,负责全省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理论研究、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省级专项培训项目任务的实施等工作。通过省级培训网站,建立省级学习平台,整合各种网络学习资源,促进省级培训工作的开展。在网站中增加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建立教师学术QQ群团体,增加教师互动交流环节。中心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全省范围内的大型活动,如全省微课大赛、教师课件设计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宣讲等,可提升中心影响力,又可以积累资源。另外,也为高校、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自身风采的平台、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建设与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4.努力加大校级学习中心建设,通过学校将网上优势资源共享,加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探索教师学习模式,推进教师培训工作。

5.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造教师终身学习机制,将教师培训和评职相结合,激励教师自主学习。采取顶岗置换研修、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等多种模式,不断丰富培训手段,促进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提升教师接受培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逐步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转变。

6.完善经费保障,经费投入上,要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培训经费的落实,为教师的培训、培养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扩大与所属区域内企业的联合及国际机构等的联合,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合作,以产业促培训,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教师培训新道路。

四、结束语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培训机构;网络教育;网络资源

1.培训机构的含义及现状

培训机构的含义

培训机构是指以学历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需要有场地的要求及师资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于认证并且取得社会力量办学资格方可营业,其培训课程价格需要核算并报教育部门批准,增加课程或改变收费需要向教育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才可改变。

培训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培训机构大多处于稳步快速上升发展阶段,各地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发展可谓是良莠不齐。但也不乏相当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他们办学时间长,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有着各自独特的教育理念及办学方法,成为了我国培训教育界的领头人。

2.网络教育的含义及其优劣势

2.1网络教育的含义

所谓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过程,传递各种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活动。

2.2网络教育的优势

资源充分利用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最原始的书本,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走出教室向更广泛的地区发散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全国各地。

学习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教学管理方便快捷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2.3网络教育的劣势

有学者认为,当前的网络教育尚未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精髓,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网络教育并不能体现许多与现代教学技术相适应的教学思想, 如:强调教材的基本性与结构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并且这些教学思想体现了深层次的现代教育理论, 如: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元认知理论以及行为主义理论等等。

网络教育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它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它也不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进步, 更不能使学生获得情感方面的进步。

网络教育交互性不强,由于老师与学生不是面对面沟通,学生的问题老师很难及时发现,通常出现老师强调很多遍的东西是学生已经懂了的,而老师未能及时强调的恰恰是学生一知半解的东西。

3.网络教育在培训机构的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北京启航培训学校为例)

3.1培训机构对官方网站的应用

官方网站的含义

“官方网站”一词是网络上对主办者所持有网站约定俗成的一种称谓,它表示该网站专属主办者意志的体现,带有专用的权威的意思。

培训机构对官方网站的应用现状

打开北京启航的官方网页后,想要的到的信息一览无余,咨询电话、学校介绍、名师介绍、最新咨询、所涉及图书介绍、网校视频试看、资料下载应有尽有,还有24小时专职人员随时在网上等候学员的咨询,及时的各种教育信息,例如刚刚结束了2014年的考研,网站上就出现了“2014复试辅导班”。此外,网页中还有该校的招商加盟介绍,可谓应有尽有,细致入微。

3.2培训机构对搜索引擎的应用

3.2.1搜索引擎的含义

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

3.2.2培训机构对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现状

打开“百度”、“有道”、“谷歌”、“必应”、“360”多款搜索引擎,在搜索栏中输入“启航”二字,得到的搜索结果是:启航官方网站分别列在搜索页的第一页的第1、第6、第1、第4、第3条搜索结果里面(此结果是笔者即时搜索时的结果,可能时时会有变动,仅作参考)。并且在备选搜索项中,全部都是与启航有关的最新时事信息。可见,启航已覆盖了各大主要的搜索引擎,并在首页中加入了足够的信息量及关键字。

3.3培训机构对网络社区的应用

3.3.1网络社区的含义

网络社区是指包括BBS/论坛、贴吧、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网络社区就是社区网络化、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以成熟社区为内容的大型规模性局域网,涉及到金融经贸、大型会展、高档办公、企业管理、文体娱乐等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需求,同时与所在地的信息平台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的技术手段。

3.3.2培训机构对网络社区的应用现状

从最开始的BBS论坛,到后面的腾讯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再到最后的微信朋友圈,都能轻易搜索到启航认证的网络社区。除此之外,在启航上过课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每位任课老师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空间或博客,以供同学私下与老师交流,咨询课上未能及时听懂的内容。此外,老师们还经常整理一些资料放在微博上供同学下载,这样就解决了网络教育交互性不强的的缺陷,老师学生互相沟通。可见,

培训机构已经较好的一样了网络社区这一资源。

3.4.培训机构对“手机媒体”的应用

3.4.1手机媒体的含义

如今,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人手必备的家用电器,也成为当今学生沟通外界的必需品。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最大的优势是携带和使用方便。手机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延伸,具有网络媒体互动性强、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跨地域传播等特性。手机媒体还具有高度的移动性与便携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受众资源极其丰富,多媒体传播,私密性、整合性、同步和异步传播有机统一,传播者和受众高度融合等优势。在从无线短信服务到彩信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前进和突破,以及无线网络的平台支持,让手机真正具备了媒体的特征。

3.4.2培训学校对“手机媒体”的应用现状

在学员确认报名启航学校进行培训的时候,学员们需要在报名登记表上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此后,学校通过手机短信、飞信等平台向学员发送上课时间、地点、任课老师等通知,让学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准确的接收到上课信息,除此之外,各种资料的领取也在手机中有了准确的信息,电子版的各种资料在手机上能随时查看,方便快捷,且有助于学生对各个时间的充分利用。可见,启航在对手机媒体的应用上也下足了功夫。这样一来,学员的信息成为了学校的资源,学校的资源又满足了学员,形成了一种双赢的模式。

4.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对网络教育应用的不足

4.1没有优先发展意识。

很多培训学校只会应用现有的或已成熟的网络资源,对于发展不成熟或未涉及过的领域不敢率先尝试。现在的培训学校大有见风使舵之势,只有少之又少的学校敢于优先尝试一些新的网络教育资源,待成功之后,其他同行便跟风而来,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2对于即时网络教育媒体应用甚少。

学员很难真的一睹老师真面,只能在已经录好的视频中看到老师,虽然课后能够得到交流,但毕竟不是那么即时。

5.总结:本文通过对北京启航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网络教育这一资源渠道的应用分析,可以看出,该校在教学及教育过程中,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了集中整合、合理利用。由于网络教育的应用,使得该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沟通良好,课上课后知识领悟得当,学校也一度赢得很多学员的青睐,成为很多学生校外补习的不二选择。相比之下,在正规学校中,我们接受到的往往是最传统的教育方法,普通高校以及中小学很难将现代网络更多的应用到教育当中,这是当前这些学校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明彪.培训机构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2]陈大可.网络媒体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营销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3]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

[4]俞涛.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劣势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24-3

[5]程远志.学习理论在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科教文汇.2007.7

[6]郝宁.育心理学的视角看当前网络教育存在的缺陷.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网络培训;双师型;高校教师;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晓庆(1982-),女,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刘晓燕(1962-),女,辽宁绥中人,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新专业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项目编号:GBC121201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301016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90-01

目前在我国“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被广泛提及和应用,但却没有统一的定义。高校“双师型”教师首先应是合格的高校教师,应取得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其次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因为只有教师本身的实践经验丰富,才可能培养出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实用型人才。[1]然而,如果高校教师一直身处校园之内,重复讲授书本上相同的内容就不可能与时俱进,更无法有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参加学习培训,时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将学术前沿的新理论、新方法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网络培训对于教师培养的意义

培训是“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国家向来重视对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组织45万名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参加培训。[2]教师丰富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很多,作为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外出培训扩大专业领域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去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还可以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来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等等。但是这些往往需要一定的相对集中的时间。对于部分高校教师来说,平时的课程较多,很难抽出集中的时间进行外出培训或科研工作,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零散的时间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广阔的平台,在日常生产、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正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革命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育行业也受到了信息化的冲击,特别是高校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教师拥有更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快地把握专业领域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专业知识的更替步伐。

世纪之初的教育正在向“终身化”方向发展。[3]网络作为信息的天然载体,必将通过其在教育领域所特有的功能来回应信息化潮流。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网络培训为参加培训的辅导人员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由于网络培训具有诸多优势,许多时间不充裕或喜欢自由、自主学习的考生较多的选择网络培训学校进行学习,使网校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4]国外,网络培训由于网络硬件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富,已经进入普遍网络教育的时期。随着国内网络硬件条件的逐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与提高,未来的网络培训、网络教育将成为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接触到的学习渠道。

二、网络培训及其模式

网络培训是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与快速学习的方法,又称为E-Learning、在线培训、网络学院、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等。E-Learning[5]的“E”代表电子化学习、高效率学习、探索性学习、经验化学习、拓展化学习、延伸化学习、便捷化学习、增强化学习等多重含义。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每个人不断学习,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尤其重要。使用网络远程教学,教师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按照自己学习的速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工作学习两不误。利用网络进行培训时间灵活、方式方法多样、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易于接受。目前网络培训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6]

1.网络远程教育

网络远程教育是目前最常用的网络培训模式之一。这种培训方式可以有效进行资源共享,通常情况下是一方授课,多方学习,对于教学双方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性小,对于上课的模式也没有太多要求,形式比较灵活,还可以为跨区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构建一个多人共享的平台。但是这种情况对于互联网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往往有硬件要求,特别是学习方需要有配置较高的多媒体教室,否则课堂效果会受到影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网络培训,则更应注意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2.网络视频工作会议

高校教师培训中由于培训需求,经常会安排工作会议或教学观摩,由于被培训的教师往往来自全国各地,将参与培训者全部集中起来召开会议需要合理确定会期,还要集中安排学习及食宿,花销巨大,劳民伤财。而网络视频工作会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与会者可以直接就地利用网络参会,不必再长途跋涉抵达会议举行地点,可以节省一大部分时间和经费。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小范围的教学讨论和观摩,当培训人数较多时,视频及语音交流相对困难,优势不明显。

3.学术交流

传统的学术交流会议要求与会者集中时间、集中地点进行参会,同样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另外,学术交流只能在与会期间进行,平时很难进行交流,这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极为不利。而建立长期有效的网络平台,培训者可以随时提问或回答各种专业问题,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或答疑解惑,同时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三、网络培训的优点

1.最大化利用资源

“双师型”教师培养中的各种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跨越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来自不同地域的教师可以充分交流、互换经验,在提高、丰富自己的同时,也能提高、促进彼此的专业素质及实践能力。

2.自主化学习

将远程教育应用于“双师型”教师培养,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或需求进行选择性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这样可以有效调动学习者的兴趣,进行自主化学习,同时也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交互化学习

教与学双方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增加了双方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利用网络平台可以为教学双方提供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尤为适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相互讨论,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4.个性化教学

网络教育可以建立强大的数据交互平台,数据库中可以根据每个学员的不同需求建立不同的学习系统,跟踪记录个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储存学习资料等多种信息。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每位学员的学习计划,提出学习建议,实现个性化学习。

四、总结

在“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培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教师培训,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网络培训作为众多培训手段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方便教师自行组织学习安排,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全方面实现教学平台讨论,方便学习形式的交互和教学形式的个性化设置。通过形式精彩纷呈的网络培训,高校教师可以从中获取丰富的专业知识资源,同时通过学习和讨论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和高校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师网络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收效。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培训必将成为教师培训的必要环节,同时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凤英.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2]魏杨.浅议高职学院教师挂职锻炼与双师型教师培养[J].现代阅读,2012,(9).

[3]姜振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浅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4]黄红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浅探[J].武汉商务服务学院学报,2010,(4).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士官 远程教育 需求 措施

远程教育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各种媒体或网络自学的一门新兴教育体系。对于军队院校而言,开展远程教育较地方院校相对滞后,经验不足。面对军队战斗力要素从武器装备向高技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转变,面对新形势下士官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提高的需求,如何开展士官现代远程任职教育,不断深化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士官现代远程任职教育需求

随着士官任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单纯的岗前培训、轮训以及学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对士官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终身教育”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恰恰可以弥补士官任职教育的不足。

1、士官任职教育改革需要

近几年,随着军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士官任职教育改革的步伐也越走越快,很多适应新形势的士官培训模式、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等不断更新。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军队网络大学,依托网络资源加强在职培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新型武器装备对高技术士官人才的需求,随着信息化条件下对士官任职教育的需要,实施士官现代远程任职教育培训,成为当前以及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部队需要重视的问题。

2、士官任职培训需要

士官任职培训制度规定,从列兵到高级士官,均有时间不等的培训和轮训,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队训练工作带来不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工学矛盾。部分部队为保证部队正常运行,送学的士官往往达不到培训对象要求,出现“培训专业户”现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实施远程教育,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战士不用离职就可参加培训,可以利用部队训练间隙进行学习训练,适应部队训练工作“大段时间少,间隙时间多”的特点。

3、提高士官自身能力素质需要

为了在部队有很好的发展,很多战士在工作训练之余,想通过一定的渠道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然而,想要参与正规培训,又没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单纯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学习,又有很多局限性。开展远程教育,可以为士官提供一个军网学习平台,在完善的制度保证之下,士官不但可以学到一定知识,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培训证书,为将来更好地胜任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士官现代远程任职教育现状

我军开展士官远程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到目前尚没有形成完善的网络运行体系和制度体系。但是从各个士官院校以及基层旅团的网络情况来看,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远程教育网络条件。

1、军事训练信息网。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军各士官院校已经完全实现网络到末端,在士官院校学习的战士和学员完全可以依托军事训练信息网进行学习。

2、院校网络课程。目前,所有的士官院校以及军官院校都有自己的网络课程,而且网络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但由于各项制度以及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院校的网络课程尚未向全军开放,一旦开放,必将成为士官远程教育的一大宝贵资源。

3、各种资源数据库。目前,各大军事院校、训练基地以及信息中心等,都在建立和完善各种资源数据库。这些资源数据库有的尚未开放,有的已经向全军开放。这些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数据库,为士官远程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士官现代远程任职教育措施

实现士官远程教育,必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面向部队士官人才培养需求,探索和构建具有士官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军事远程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士官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发展。

1、充分发挥士官院校的优势作用

士官院校在开展士官现代远程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实现士官现代远程教育的载体,必须充分发挥士官院校在开展士官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作用。

(1)人才优势。士官院校既有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才,又有知识渊博的教学能手,还有技术过硬的研发人员。士官院校为发展士官远程教育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开展士官远程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军队院校的人才优势。

(2)技术优势。为了满足未来高科技战争对士官人才培养的需要,士官院校在很多学科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撑。

(3)条件优势。目前,全军士官院校的校园网建设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而且已经开发出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教学软件,并成功地用于网络教学实践。同时,院校的网络图书馆资源不断丰富,数据库系统不断完善,各院校的网络互联互相开放也逐步深入,这都为开展士官远程教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软硬件环境。

2、加强软硬件条件建设

(1)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目前,虽然全军已经基本建成了千兆或万兆的校园网、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网络支撑平台。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更新,这些硬件设施的建设仍需不断加强,以满足远程教育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军事训练信息网,尽可能将网络铺设到部队连排末端,建立完备的网络学习室,让战士有充分的平台进行网上学习。

(2)构建网络教育平台。首先,统一软件平台的体系结构,构建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管理软件、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等,包括实时和非实时的授听课系统、交流讨论工具、教学教务管理、远程教学评价、作业评阅、辅导答疑、远程考试、虚拟实验等系统。其次,完善软件平台的交互结构。主要包括计划、通知系统、文字讨论、图形图像服务、E-mail、聊天室等,用于学员与教员的交流互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转变教员的教育观念。在士官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员要实现从权威主体向平等主体的转变。要以学员为主,营造开放的、民主的学习环境,从而将学员被动的学习转化为自主的学习。教员必须将自己定位为既是教学者又是学习者,通过与各种不同类型学员的交流、切磋,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2)提高教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了大量的高技术手段,教员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而且必须具备“以专业为体,以网络为翼”的教学能力,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与掌握,增强对网络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以适应士官远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兴武,曹领祺,李向仓. “慕课”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2 (12):78~80。

[2] 张辉.对提升军队院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水平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 (12):2~3。

高校网络教育培训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助力;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2-051-03

一、“国培计划”的要求与远程培训的特点

“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现在逐步扩展到幼儿教师培训和大中专教师培训。我国的教师远程培训始于2007年。教育部当年启动了主要针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部级培训项目,万名中小学班主任接受了部级远程培训。此后又有2008年和2009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的教师远程培训、2010年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2011年幼儿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目前,通过远程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国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第一,培训骨干教师,通过实施“国培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第二,开发优质资源,集中力量,发挥高校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优势力量,开发并整合一批优质的教师培训资源;培训资源的开发坚持多样化、立体化、实际适用和先进创新的原则,充分调动优质资源,促进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共建共享,保证“国培计划”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第三,创新培训模式,开阔思路,不断探索,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力求做到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短期集中培训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院校集中研修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第四,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

近年来,“国培计划”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得到参培教师的普遍欢迎,参培教师的抽样调查总体满意率在90%以上。远程教育教师培训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1.培训资源内容广泛。各级教师培训院校和机构重视培训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成效显著,基本形成了涵盖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的课程资源。2011年小学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计划涉及小学语文、数学和英语等三个学科。2011年上半年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涵盖高等教育阶段的物理、心理学、金融、广告、管理传播学、计算机、汉语言文学、美学、电气信息类学等课程资源。其中,集中培训课程资源多达25种,在线培训课程也涵盖了19类,100种课程。当前,仅“全国教师网联”成员高校的学历和非学历数字课程资源就已有1万多门,共计10万多课时。国家示范性项目中安排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知行中国――班主任远程培训、中西部项目中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等,都开发和提供了相应的优质课程资源。

2.培训方式灵活多样。远程教师培训运用混合学习方式,即培训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体研讨(包括在线研讨)、与学科专家面对面交流、在岗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的。根据广大教师需要,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整合和开发优质的培训资源,同时注重组建高水平的专家导学团队,进行远程培训的教学指导、答疑解惑、线上交流、学习评价和校本研修等工作。安徽省根据“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探索实践的“骨干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在线学习与在岗实践相结合,远程培训与联片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和管理机制,收到良好效果。

3.评价机制初步形成。远程教师培训的评价考核机制初步形成,比如,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校本评价相结合、平时作业和阶段检测相结合、过程性学习与实践性考核相结合、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网络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对学员培训绩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总结,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健康推进。

4.互动交流形式多样。远程教师培训的网络平台,具有课程优化、资源优质、师资优秀、学习便捷、交流顺畅、信息灵通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参培教师的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心得分享,彰显了独有的优势和作用。例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网络平台资源既有在线课程、精品课程展示,也有经验交流、教师论坛、教师博客、合作伙伴等。参培教师能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专家答疑研讨、小组学习研讨、专题在线研讨、QQ群研讨、班级沙龙研讨、作业互评互学等,方便了教师在远程培训中开展学习、交流、表达、分享等活动,也提供了便捷、多样、及时的教学指导和跟进式网络研修服务。

二、远程培训的基本现状

教师远程培训是指通过音频、视频、课件等形式,运用实时和非实时互联网信息技术将远程课程培训传输到受训教师那里的一种全新教育形式,真正体现了网络资源共享、快速便捷和跨越时空的优势。发展教师远程培训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战略抉择,是时展的迫切需要。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瑞士等,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国的教师远程培训也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的高度重视以及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教师远程培训已经成为当前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国际潮流。

通过几年的实践,远程教师培训呈现出明显优势。一是技术优势。借助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因特网(intemet)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师远程培训,能够提高教师培训资源的传播速度和继续教育的服务效能,为参培教师提供多种手段和途径的学习支持服务,促进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促进参培教师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便捷优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坚持为基础教育和课改服务的理念,注重问题驱动、案例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和研讨式交流,以网络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为基本模式,综合视音频技术、实时与非实时互动技术,运用网络、电视、光盘、手机、电话等不同的传播媒介,为农村和偏远地区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多种学习途径。这样,方便了教师共享优质资源,方便了与导学专家的请教交流,便捷了参训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远程教师培训的特色和优势还表现在资源利用最大化、学习行为自主化、学习形式交互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管理自动化等方面。如河南师大探索总结了“LEPP”培训模式,即引领、体验、实践、平台。这样,教师理论讲授、学员研修交流、教师现场解答、专家指导点评、学员网站平台自学等,通过网络平台形成了方便快捷、衔接紧密的培训形式。三是资源优势。教师远程培训可以实现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和教师培训的均衡发展,提高培训效率和效益。我国目前有1000多万名中小学在职教师需要培训,由于人多、量大、面广,高水平培训师资和优质教师教育资源明显不足,增加了教师培训的艰巨性与复杂性。远程培训通过可以上网的电脑,就能轻松享用优质培训资源,便于开展量大面广的培训,具有较高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四是共享优势。远程教师培训具有网络经济的高边际收益特点,可以通过规模办学实现资源共享,有效降低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与时间成本。1000多万的中小学在职教师需要进行5年一个周期的轮训。如果采取集中面授的培训方式,需要大笔的差旅、食宿及场地等费用投入,耗时又费力。据实施远程教育的国外高等学校初步估计,这种教育方式可使学生多学习30%的课程,学习效率提高80%,节省40%~50%的费用。

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在具体实践中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应该引起关注。一是网络平台的服务支持问题。在培训过程中不时出现网络的拥堵和不畅通等问题,影响了参培教师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少数地方远程培训平台的学习监控和过程管理等不够科学合理,教师参与平台的学习缺少适时监督,研修计划和考核方案缺少前瞻性和稳定性,也影响了教师们网上学习的内驱力和持久力。二是课程资源整合共享问题。一些地方开发的资源,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提炼,影响教师的使用,不能实现共享。三是参培教师的观念转变问题。远程培训方式不同于以前的集中面授培训,具有分散性个性化的学习特点,强调教师学习的自主性。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对远程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理念有待转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有待提高,极少数农村教师有消极情绪甚至有抵触情绪。四是学校对远程培训的重视问题。部分学校因客观原因所限,没有把教师培训纳入到学校管理日程,因而在相应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不能及时跟进,在计算机的配置、网络的畅通、绩效的评价考核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远程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三、助力推进的基本策略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远程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趋势。领导者、管理者和参训者都应转变观念,坚定信念,增强运用远程培训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新培训理念是提升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首要选择。从理论上讲,培训可实现三种需求:获取知识、获得能力和改善行为。教师培训的终极目的是改善行为,是把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让潜能转化为显能,发挥培训对知识所起的“解调器”和“放大镜”作用。远程培训还可以培养教师的现代意识及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媒体的多种能力,培养和树立教师的现代教学理念、学习行为、教学行为以及生活方式。

2.优化网络培训平台。教师远程培训的首要条件,就是科学搭建教师远程培训网络平台,创建良好的远程学习环境,保证培训过程中的网络畅通和运行稳定,为广大参培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服务。现代远程教育的基础是网络。教师远程培训模式的网络支持平台不仅方便信息交流,而且营造一个特殊的氛围,鼓励更多的受训教师创造性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为了保证受训教师与导学教师之间的顺利交互及资源获取,需要建立基于网络的教学及管理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管理,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导学教师工作区和受训教师工作区进行专门的设计。近年来,教育部推进的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积极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已经形成由全国教师网络联盟成员高校、优秀网络培训平台和有关省级优秀远程培训机构组成的教师远程培训骨干力量,远程教师非学历培训规模每年超过百万人次。安徽省创建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网是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的门户网。平台拥有强大的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学术研讨、作品展示、考核评价、在线通信和学情统计等功能,有较完善的支持服务和学习监督系统,是实现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专业化平台。自2006年网站开办以来,教师远程培训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覆盖全省16个市,共培训中小学教师30多万人次,开设课程500多门,涵盖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36个学科,促进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创了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