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涵盖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都加强经济学课程,轻视管理学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农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本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农林企业管理模块,安排1周时间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但总体来看,课程设置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综合实习的执行存在较大的难度,效果不理想。为此,需要增加涉农企业管理类课程,并较好地落实综合实习,努力提高实习效果。

农林经济管理硕士论文范文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摘 要: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学生的调查,笔者从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课程设置、导师制度建设及学生主观就业认知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随着国家林业经济的兴起,以林业经济活动作为学科落脚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理应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然而,据统计2009年14名获得林业经济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 除去1名转为攻读博士学位,2名出国外, 另11名硕士毕业生无一人在林业领域就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专业就业实况与培养目标有脱节,值得对专业的就业作进一步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诸多对林业人才就业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林业人才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2)调整专业设置以促进林业人才就业;(3)林业人才就业途径。但众多研究缺少对林业类人才就业状况的实地调查,而且对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集中在定性分析和社会综合因素的影响上,去不能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高考报考本专业的动机、本科期间学习兴趣、学习状况、学科发展状况等影响林业类人才就业的校园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因此,笔者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访谈法、抽样调查、二手资料搜集等调研方法,在询问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和经济管理学院老师的基础上设计问卷,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06、07级115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来分析影响林经类人才就业问题的因素。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5份,有效

1.专业兴趣及课程体系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了解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是否感兴趣对于了解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本专业的认真程度、学习成绩的好坏以及对于本专业的忠实度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115名被调查者的调查发现71%的学生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并不是凭个人兴趣选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成为考生高考报考志愿时所谓冷门专业。

进一步的调查可知,76%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本科毕业后的选择不会与农林有关。而这些被调查者欲进入的行业大多涉及到企业管理、新闻媒体、财务、金融、营销等当今社会上所谓的热门行业。当问及他们为什么放弃农林行业时,50%的被调查者选择对此行业无兴趣42%的是因为此专业不是热门专业,与时代不符仅有9%的被调查者转移到其他行业的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所限。

同时,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三管齐下的学科,学习课程多样化。但通过调查发现,115名被调查者中43%的反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学课程覆盖面太广,所学知识不扎实、不系统,33%的选择不能很好地与自己以后的选择相结合, 18%的被调查者认为专业特色课程太少,不能满足自己本科阶段对本专业的学习,仅7%的学生认为富有特色,为自己以后的选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广泛,虽利于拓宽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课程的多、杂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对知识不能有效的把握和综合利用。

专业学习兴趣低和课程学习不扎实、不系统等降低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每届的考研率。据统计,近几年本专业每届的考研率仅为3%。由于农林作为一个传统经济部门,较冷门, 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有的学生想通过转专业考研的途径达到跳出林门的目的,据调查,考研的同学中30%的表示考研时要重选专业。转专业考研无疑又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使此专业学生不能继续深造,加大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2.导师制度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学生三年级时开始设置导师,通过调查本专业导师制度的建设情况,得出如下结论:

2.1学生普遍期望设置导师提前

在所有被调查者中,49%的认为大二开始设置导师的优势较明显。

2.2 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被调查者对导师满意度打分(最高分为10分,最低分为1分)知:导师平均得分为8.427,同时90%的被调查者在710分之间,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较高。同时为了分析导师满意度是否有性别差异,进行了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得t=0.9563以上两个方面说明导师制度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学生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可是,经过深入调查发现,82%的被调查者表示导师主要在思想、学术上给予指导,只有5%的说导师在生活、就业方面给予的帮助最大,更有部分被调查者抱怨:课余时间与导师见面机会少,平时除了课程学习、课题研究之外,导师很少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存在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

第一、导师精力有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注重学术研究,导师自身科研和教学任务较多。平时专注于教学和科研的导师时间和精力不足,对学生就业信息关注较少。再加上带的学生越来越多,导师对每个学生指导的时间和力度也势必相对减少和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师与本科生交流的时间和质量,导师也就不能给学生包括就业在内的全面指导。

第二、本科生缺乏主动性,师生关系生疏。本科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决定了他们与导师接触的程度。由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强,影响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与导师沟通的主动性。

3.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各个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学校主要是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二年级时8个课时的公共课),收集、就业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开展校园招聘会、提供政策咨询和为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帮助、促进学生就业。经调查可知,学校网站及招聘会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

传统意义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本应该直接面向的就业单位是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林业系统的政府部门。可是,学校进行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是面向全校学生,并没有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给各个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对通过校内招聘信息您对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了解程度如何?的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能从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中全面的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信息。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校针对本专业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较少,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解林业系统就业单位的人才数量、能力要求,从而限制了林业管理人才向此方向流动的可能性。

4.学生就业认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在调查中,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与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相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难。经过调查,就主观因素来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4.1就业地区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从毕业生流向的地域来看, 北京、上海及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 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中部学生去西部工作的意愿却极低。为了探究学生的生源地与工作地点的选择是否具有关联性,本论文采用了交叉列联表分析方法,即通过?状2(卡方检验)= 其中Eij=nijnij=ninj/n i=1,2,3 j=1,2,3,4 临界值为?状2[(i-1)(j-1)]。

按上述原理计算得?状2=2.641 10-11选择就业地区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全面的就业,从而出现有业不就,地区拥挤的不良现象。

4.2 注重非林业系统的精英岗位,期望工资偏高

根据调查,70%的被调查者要求到非林业系统的实力派企业就业,对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求较高而对小型企业不屑一顾;仅有10%的表示只要找到工作即可,其他条件都无所谓。同时,被调查对象要求起点工作的月薪在20004000元之间的占到67%,还有13%要求月薪在4000元以上。据《2007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24.8%的本科毕业生起点工资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点工资为1000元-2000元。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论文联盟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论文联盟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林高职;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1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1

国内当前在普及高等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中有一半是高职生,要想打开当前农林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就需要鼓励学生走创业之路,作为农林毕业生,要创新创业思维,作为学校要开辟多元的创业方式。

1 农林高职毕业生创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及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强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这也意味着培养的人才为“蓝领”,这是农林院校教师以及管理者在人才培养上的观点。但是他们却没有重视毕业生的创业问题。一方面,高职教师认为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同时对创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事实上高职的创业教育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形式肤浅,停留在解读政策、分析形式等上。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生心中有这样的认识:创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还要能力强,且害怕失败。除此之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林院校内的学生比较少,且女生较多,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1.2 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英国达拉漠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是在所有的课程领域中都有渗透。而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在国内,由于教职人员、管理人员缺失创业教育的观念,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没有很好地融入创业教育,大都简单地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或者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创业思想,没有形成科学、专业的创业课程体系。

1.3 创业实践环境不完善

和国外职业教育相比,国内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完善的校内和校外实践环境。就实践条件而言,很多农林高职院校仅仅有专业实践课,缺乏专门的创业实践地。就政府的政策来讲,虽然国家在政策、税收、信J等上给大学生创业一定的优惠,但却有很多的附加条款,且政策没有较强的连续性。

1.4 师资力量不足

创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有很大的联系,就创业来讲,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且横跨很多门类,所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教师的创业学理论知识不仅要全面、扎实,同时实践经验应非常丰富。和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农林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有两种来源:其一,在企业从事管理的学科人员;其二,学习就业指导的教师。各农林高职院校缺乏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创业实践的教师,导致其创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水平有待提升。

2 优化高职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

对农林高职学生而言,自主创业不仅是他们的梦想,更是一种很好的就业方式,且今后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职位,让更多的人解决就业难题。

2.1 学校要强化创业课程教育

创业教育教学队伍以及教材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并对高职在校生开展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强化农林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学生走创业之路。进一步加强创业实践训练,建设一批创业实践基地,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深入企业、政府部门等一起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问题,把农林高职毕业生内心的自主创业思维“激活”,并提高实际能力,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2 加强创业课外培训

把国家的创业补贴政策进行落实,在校内多举办创业培训,并鼓励在校生积极参与。科学地引导农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培养正确的职业观,有效地拓宽就业范围,改变学生不愿意到基层、服务行业、小企业等工作的错误观念,有效地积累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创业夯实基础。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帮助农林高职毕业生获取信息、培训技能。

2.3 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在各地带动就业工作规划中,把农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工作有效的纳入,并提供技能培训、开发项目、信贷担保等一体化的服务。拓展创业帮扶范围,积极组织区域内成功创业人士指导农林高职毕业生的创业工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发区、产业园等资源,建立健全创业基地设施。

2.4 加快创业园基地建设

对大学科技园、开发区、产业园等资源充分利用,建立完善的农林高职毕业生创业基地。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应改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摒弃传统的就业理念,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把多方资源进行整合,让现有的社会资源优势有效发挥,让农林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成本更低。就功能定位而言,地方农林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园和区域内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不相同,区域内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唯一的追求目标――利益,农林高职学生创业园的目标是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主管部门、职高管理部门、政府要对此给予重视,在政策等方面尽力扶持。

3 结 语

农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并非一簇而就,其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农林院校自身的力量还无法把学生的创业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笔者认为应该从高中教育就开始给学生灌输创业思维,让学生对创业有科学的认识,让学生自发地进行创业,从根本上提升农林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2、农科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他们科学而合理的选择。首先,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三农”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感情,与其他高校的毕业生相比,他们更愿意扎根农村,更能艰苦创业,可以在广阔的农村找到自己的落脚点,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其次,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与农业紧密相连,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带领广大农民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规模农业、生态农业,推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现化建设。第三,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对信息时代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有深刻和具体的理解,他们善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捕捉机遇,掌握信息,帮助广大农民回避市场险。第四,高等农业院校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其影响力将会大大超出这一事情本身,不但会引导大量青年农民回到自己的家园,开创自己的事业,而且还会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投入到农村,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1)(P81-82)因此,高等农林院校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可以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民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1、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1)建立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高等农科教联盟服务。如在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由中国农业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八所农林高校,通过联盟协作方式,利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平台等现有网络资源,采取“日校+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模式所建立的农业教育培训和科作者简介:郭丹(1983-),女,南昌理工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40·技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即高等农科教联盟。中国农大等网盟高校在河北曲周、陕西、江苏等地建成了一批示范基地,开展了各类面向“三农”的科技与教育服务,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农科教联盟开展的各类科技与教育活动,十多万农民接受到了实用科教知识服务,农科教联盟取得了初步运行经验,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作用。

(2)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方式与机制。各农林高校利用自己的人才、专业以及学科等优势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较有特色的有:中国农业大学实施“村官”计划,2006年和2007年共有包括28名研究生在内的234名毕业生到平谷、密云、朝阳、怀柔、通州、门头沟六个北京郊区县的村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开始利用自身人才、科技优势,主动为“三农”服务,而开创以承担河北省太行山开发研究项目为契机,组织广大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以科学技术全面开发太行山的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成功道路,即“太行山道路”。十多年来,河北农业大学累计培训达1.2万人次,2003年开始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到今年,已为农村培养1 8 2 6名大学生。“太行山道路”沿着“人才富民”的道路深化延伸。北京林业大学创造性地开展了以学生党支部与京郊农村党支部结对子和学生环保社团与京郊农村共建生态文明村两项活动为内容的红绿相映“1+1”实践项目,动员全校师生对口支持新农村工作。四川农业大学近三年到农业产业化企业就业的本专科毕业生约占总数的60%,400多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128名选调生到基层服务新农村建设。当然,还有其它农业高校,如中国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农林院校的大学生一般是在高校或“组织”的号召下,才投入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而且这种服务大都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比如三下乡”活动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长效机制。目前,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法律规范与政策配套措施还不完善,农林院校大学生自发、自愿、自觉地投入新农村建设思想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最后,学界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政策、机制等缺乏具体深入的探讨。因此,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刚刚开始,新农村建设人才供给的长效机制没有形成,还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所需人才的需要:一方面,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严重不足,处于“低谷”,尤其缺乏的是农林类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传统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呈明显下降趋势。据有关统计,2002年为45%,2003年为40%,2004年为38%,2005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又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找到工作的农林科类毕业生中有95%的留在了城市,绝大部分从事着与农业无关的工作。据农业部对农业院校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一般农业大学有26.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重点农业大学有13.7%毕业生去乡镇工作,大部分毕业生都没有去农村。这就反映了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实际上还存在较重的“离农”现象,这种状况将直接制约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供给,造成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对于新农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十分不利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因素分析

1、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传统的就业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铁饭碗”观念。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包、管”的分配体制,造成了“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而不认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是“铁饭碗”;二是“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认为读了大学就应当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如果大学生毕业再回农村,就会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这是教育的失误,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影响着农林院校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行为。

2、农林院校大学生自身能力素质的欠缺。首先,我国有一部分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与完善,不注重系统的专业基础与理论的掌握,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比较差,他们并没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其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公共精神的缺失。比如,相当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功利思想,如学知识就关注计算机、英语等立竿见影的东西,考研就是为了更好就业,考公务员就是为了谋求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稳定与待遇(公务员的本质涵义是为社会公众服务),而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公共利益等方面就表现普遍的弱化与淡漠,他们并没有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角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没有把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认为农村经济社会条件艰苦,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理想,而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

3、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一是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生产实践相脱节,不少农林院校仍旧偏重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忽视知识的应用性,缺乏对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最新理论动态的把握。二是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研,培养与需求脱节。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许多农林高校仍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它们没有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来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不少专业仍是过去计划体制的产物。三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得多,而在教学环节中,却重视得不够。而且不少教师并没有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以至于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基层政府的用人机制不当。首先,基层政府用人机制不规范和不透明,存在较为普遍的官僚主义作风。他们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暗箱操作;其次,相当一部分乡镇政府还没有对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没有把毕业生支(下转第50页)·50·多、种类比较集中的县区市建立新的检测中心,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方法,以优惠的费用对农产品进行监控检查,提高检验检疫的效率。或者,由政府牵头或者提供专项资金,由检测设备比较齐全、人员配备较为宽松的龙头企业提供服务,对区域内的出口农产品进行自主检查。

(3)短期内,给以农产品出口企业政策扶植,对生产出口农产品的农民进行直接的损失补贴,协助企业和农民为农产品寻找其他替代市场。可以一方面开发国内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其他国家展开农产品营销活动。(4)对国内的“龙头公司+生产基地+农场工人”的模式,因地制宜加以引导推广,合理地促进其发展,但是要防止坑农害农问题的发生;对合作社的发展和联合,也要视具体情况合理地引导扶植,但是要采取措施尽量减少企业和合作社的外部交易成本。

(5)除了对国外针对农产品的检验检疫信息加强收集、整理、以外,还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织规则,据理力争,并且联合其他受“肯定列表制度”影响的国家,与日本方面进行充分地交流磋商,要求日本给以一定的缓冲或者支援协助。

5、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目前国家对农林高校的投入力度不够。在国家的教育政策中,对高等农林教育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大,尤其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够。这就直接制约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二是国家对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支持性与保障性政策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比如在打破就业的城乡待遇差别,为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毕业生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税收、贷款、行政事业性收费方面实行优惠,提供甚至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定自然资源的优惠使用权,提供公务员录用、学习深造的优惠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急需配套实施。

6、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首先,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对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及热点问题缺乏密切与深度关注,从而在社会上难以形成一种关心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舆论导向;与此同时,农林高校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还不深入和广泛。据一项来自浙江大学700名本科生的调查与分析,对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的城市和农村学生,依靠校内宣传来了解相关知识的分别仅为4.8%和6.86%。这种状况值得我们反思。对于新农村建设,如果缺乏正确健康而有效的主流舆论引导,势必制约农林高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广度与深度。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为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农科大学生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并且有所作为。而且,各农林高校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农林技术类、管理类等人才是相当匮乏的;而另一方面,广大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首要选择仍然是沿海大中城市,真正自愿去农村或相关单位工作的为数不多。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仅会造成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且必然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进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推进。因此,为实现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双向互赢、良性互动,需要学界和务实界高度重视农林院校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问题,并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广大农林院校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论文联盟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部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9篇

城市规划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近年来,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化,其侧重点和办学背景各有不同:有的以建筑学为背景,有的以宏观规划为重点,有的以地理学为背景,有的以园林学为背景[1]。各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历史也长短不一,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笔者认为,探索一种在地域、时代、学缘关系、学科资源上优势互补,面向社会的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是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本文由收集整理

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 “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 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 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0篇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 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 “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 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 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1篇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部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农林院校 农村 基层 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会面临非常繁重的任务,同时在一些艰苦、偏远的基层地区却存在着人才匮乏的状况。因此,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面向农村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对缓解当前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农林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能够实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的。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就业总体形势越来越严峻。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尤其是对口农林类院校的毕业生,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且可以为农林院校毕业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批优秀的人才。当前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还面临着比较繁重的任务,城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艰苦偏远的地区还比较落后,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可以说,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影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原因

就目前来看,影响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层单位吸引力弱,存在着一些不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基层单位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经济发展上有较大差距,在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活上更是无法相提并论。另外,国家对传统的“大农专业”缺乏应有的保护措施,对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缺乏应有的支持,对从事农业艰苦行业的农村科技人才缺乏政策倾斜和激励措施。

二是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些偏见。目前,毕业生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存在盲目攀高的心理。于是,使一些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宁在城市有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的思想。这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基层经济的发展。

三是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后顾之忧。部分基层和农村地区由于其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原因,对吸纳毕业生没有优惠的政策,甚至不能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感觉到在基层和农村工作没有未来和希望,挫伤了毕业生到基层和农村工作的积极性,使相当一部分有志到基层和农村就业的毕业生望而却步,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到这些地方工作的可能性更加变小。

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农林院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和基层就业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偏远地区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完善人才资源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消除政策障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满足和给予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合理的物质利益需求,切实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就业。

其次,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探索灵活的教学实践活动,构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平台。农林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农村和基层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学有所长的优秀毕业生。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3篇

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予以列出。二、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及装订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为横开本,使用统一的封面,左侧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的中文题目、英文题目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院、专业与指导教师等栏目,要用楷书书写,端正、整洁,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打印输出。2、目录格式(空2行)(3号黑体)目录(3号黑体,居中)引言(或绪论)(或作为正文第1章,4号宋体.吉林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自考学士学位申请有什么具体要求?09年吉林大学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申请时间是?我是长春大学的大一新生,想报名吉林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二学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我今年最后一次自考 ,考的是吉大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证! 他们要求我们交工商企业管.

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下载

这个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来搞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辽宁大学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大连水产学院渔业管理专业成人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请好心人解答一下:黑龙江大学经济法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字数中南大学英语本科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又是怎么样的?急用参考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已经有了雅思成绩6.5 想我是红河学院的大四学生,想参加2011年的国考,不知道在哪里看考试大纲红河学院2009年12月份四级准考证前6为是多少? 谁能告诉我下啊?我忘记准在红河学院培训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孩,感觉还不错,彼此联络了一个月,突然间昆明到红河学院怎么.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4篇

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这个我们刚写过的。论文的格式很老套、也别写得太有花样。和一般的报告差不多的。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予以列出。二、毕业论文(设计)书写格式及装订1、毕业论文(设计)装订为横开本,使用统一的封面,左侧装订。毕业论文(设计)封面的中文题目、英文题目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院、专业与指导教师等栏目,要用楷书书写,端正、整洁,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打印输出。2、目录格式(空2行)(3号黑体)目录(3号黑体,居中)引言(或绪论)(或作为正文第1章,4号宋体.吉林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自考学士学位申请有什么具体要求?09年吉林大学自考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论文申请时间是?我是长春大学的大一新生,想报名吉林大学的工商企业管理二学历!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我今年最后一次自考 ,考的是吉大工商企业管理本科证! 他们要求我们交工商企业管.

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下载

这个东西还是要靠自己来搞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理论与应用力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微电子学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信息科学技术) 光电子技术科学 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 环境科学 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 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统计学 系统科学与工程 教育学 教育学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小学教育 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华文教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社会体育 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与健康 农艺教育 园艺教育 林木生产教育 特用作物教育/特用动物教育 水产养殖教育 应用生物教育 农业机械教育农业建筑与环境控.辽宁大学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大连水产学院渔业管理专业成人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请好心人解答一下:黑龙江大学经济法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字数中南大学英语本科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自考毕业论文格式又是怎么样的?急用参考

红河学院毕业论文格式

已经有了雅思成绩6.5 想我是红河学院的大四学生,想参加2011年的国考,不知道在哪里看考试大纲红河学院2009年12月份四级准考证前6为是多少? 谁能告诉我下啊?我忘记准在红河学院培训的时候遇到一个女孩,感觉还不错,彼此联络了一个月,突然间昆明到红河学院怎么.

农林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张学良;东北;职业教育

张学良将军不仅为维护祖国统一,发展东北,促进国共合作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在教育方面也做出努力,他不仅注重东北高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的发展,还着重东北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有不少创见并开展了卓有有效的实践。

一、张学良对东北职业教育之见解

张学良将军之所以注重职业教育,这与他的爱国主义教育观、实用人才观密切相联。

(一)爱国主义教育观。当时,东北地区积贫积弱,而日本虎视眈眈,对东北,吞并早有野心,企图吞并东北,侵略战争随时可能爆发,中国欲抵御外侮,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必须加强教育。1928年9月,张学良在东北大学的训词中指出:“现在我们中国正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是我们中国人的中国,诸位同胞都得努力奋救他的危险。”“中华民国的教育,不像从前为各界人而求学,为家庭而求学,现在是为国家而求学的。”[1]

(二)实用人才观。张学良立足时代潮流,对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加以反驳。1928年9月,出任东北大学校长,对学生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需要人才,不是指大人物而言……是指专门人才而言。他学的是工,就要作工,学的是农,就要作农,不要存在当官的心理……专门人才要作专门事业。”[2]他认为学生所学的科目中已经包含百数十种技术,能精通一门,就可以解决个人生活问题,还可以使得社会经济富裕,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然而当时学生正如朱经农描述:“他们宁愿感受不能升学时生计的困难,却不肯早早努力于生产上的知识和技能。……毕了业,对于低级生产工作不愿参加,商店工厂也不肯雇佣。而对于高级职业教育又或以没有机会,或以没能力,不能成就。因此只有生计之恐慌。”[3]张学良曾多次表示,中国缺乏的是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但不幸的是多半的读书人都投身到政治潮流中去了,真真干实事的人才太少!针对这种现状,他真诚的希望各位学生“努力于学问、道德之修养,矢志救国,以将来中国之希望为个人一己之责任,无论负何责任,均当竭其力,忠于服务,勿见异而思迁,勿因位小而疏怠,更以此念及全国的四万万同胞,则国家自易臻于强盛”[4]。基于此,张学良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已势在必行,最终使每一个人都能尽自己的责任,为国家服务,实现国家富强。

二、发展东北职业教育的举措

为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经济的发展。张学良大力支持东北地区的职业教育,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使其办学系统更为完善。

农业方面:1928年辽宁省农矿厅在沈阳创办东北农林专科学校,以造就农林技术和管理人才。校长由农矿厅厅长刘鹤龄兼任,副校长贾成章,北大毕业留学德国林业大学。教务主任贾德甫,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系毕业。经费每年2.4万元,毕业生分配到各县实业局、农务会、国有铁路局及屯垦区,从事农林管理工作,成为该行业骨干。1929年,东北大学设立了农科,东北地区开始有了农业大学本科与专科。东北大学经费充足,到农科任教的有:土壤学家刘和(曾主编土壤丛书),兽医专家、留美博士程绍迥,农机专家钱信达,留美的植物育种专家李先文等。北京转来的设备有:奶用牛良种、内用种公牛良种(曾在美国比赛获奖)、拖拉机(当时在国内罕见)及其他设备等。

商业方面:张学良执政东北后,为扩大势力,对经济建设极为重视,大力支持商业学校的发展;奉天省为立甲种商业学校、省立第一商科高级中学校、省立东边商科高级中学校等。为奉天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新建宽敞的校舍,完善学校设备,办公室、实验室、宿舍、运动场一应俱全。秉承实用人才的理念,注重教学实习,课堂设有信箱及学生模拟开设的银行,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实习终结,计算盈亏,作各种表册,向股东报告。为省立第一商科高级中学校延聘名师,教师多为北大毕业,能够胜任所教科目,此外还有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办学经费充足,常年经费52266元。

交通运输业方面:张学良执政期间,东北交通教育在全国各省区中属于最完备的。有东北交通大学,东北无线电、东北商船专门学校,交通职业中学以及中等技术的交通职业学校,从而构成完整的交通教育体系。1929年3月,张学良任东北交通大学校长,聘请汪兆■为副校长负责具体事务,并创办了交通管理系、铁路运输系和铁路商业系,全校有本科1班,预科4班.共5班,学生203人,教职员34人,每年经费139498元。[5]1929年3月东北水道局在张学良倡导下,创设东北水路测量学校,附设在东北商船学校。校长由商船学校校长王时泽兼职,设置水路测量科,额定学员20人。1931年3月第一期毕业生20人,校职业教育方面:内有教职员7人,每年经费8700元。

三、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深远影响

至1929年,辽宁已有省立职业学校6所、县立职业学校39所。张学良先后扶持、创立的高校有:东北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冯庸大学、萃升书院、东北农林专门学校等。这些学校的建立,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对当时东北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农业方面:在张学良支持下创办的东北农林专科学校和东大农科,提高了东北当局的农学素质,解决了东北地区高级农业专门人才匮乏的困境。如,当时东北大学农学院任教的刘和,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土壤学教材,分为上、中、下三卷,详细介绍了土壤的分类、分布、肥力等,从源头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低下的问题,为当时东北农业的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东北农林专科学校校长贾成章,曾参加东北实业考察团考察了东三省的农林业,指出东三省森林发放给承包商自行砍伐之弊端,整理编写了《东三省森林之意见书》,同时发表了《东北农林业之调查》以及《铁道枕木之研究》等论文,对东北农林业的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建议。此外,张学良积极倡导成立研究院,以教育促科研,以科研促经济:资助生物系刘崇乐教授建立昆虫研究所,进行生物理论和病虫害的研究;资助化学系庄长恭教授对中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为东北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商业方面:进行商业职业教育,相继创办奉天省立甲种商业学校、省立第一商科高级中学校、省立东边商科高级中学校等。成绩好的毕业生可进入东三省官银号,其他毕业生走向东北各私立银行号、储蓄会等金融机构,撑起东北商界的半边天。有些毕业生成为经济界的知名人士,如刘叙五担任东三省官银号经理,王晋生由官银号经理转任利达公司经理,傅子余由奉天边业银行转任天津边业银行股长,他们皆在东北商业界中颇有权威和号召力。

交通运输业:奉系当局为了与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相抗衡,相继创办了东北交通大学、东北交通中学校等,为铁路交通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使得自建独立系统的铁路网计划得以实现:1928年,大通、奉天、吉海铁路相继通车;建筑葫芦岛的计划着手进行。与此同时,东北无线电专门学校的创办,加强了东北当局电信事业的建设,创建了属于东北自己的无线电通信网,并成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收发和直接接受欧美电报的系统,使得当时的东北无线电总台成为世界电信收发处。至1929年,东北无线电新建电台,大都掌握在工程班和速成班毕业学员手中。此外,张学良倡导学校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此,大力筹建现代化的校办工厂和实验室,到1930年工厂资本总额为170余万现洋,设置土木系、铁工系、原动系下属10余座工厂。[6]最为著名的是东北大学铁工厂,当时东北大学铁工厂,不仅供理工科学生实习,而且能为东北各铁路局安装、修理机车和客货车,并能制造先进的起重机、机车发电、各式锅炉、印刷机、摇纱机、钻孔机等各种机器。

小结

在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他心系国家命运,大力发展东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应该以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目的和根本出发点的,为社会不断输送各方面的人才是其主要任务。东北职业教育取得很大的进步,为东北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这也直接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张学良主政期间,职业教育很好的发挥了作用,张学良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毕万福.张学良赵一荻合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397.

[2]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672.

[3]陈礼江.改进职业教育的几个原则[J].教育杂志,1928,12(4):3-5.

[4]毕万闻.张学良文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393

[5]奉天市政公署档案[Z].第2882号卷.

[6]唐德刚.王书君.张学良世纪传奇[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274.

致谢

本论文是在导师徐静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她。徐老师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刻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徐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论文初稿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到最后论文定稿的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悉心地指导,细心地纠正其中的错误,使我对论文写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谨向徐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