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人口学变量;问卷检验

作者简介:徐英俊(1955-),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教教师教育;姜红梅(1983-),女,黑龙江绥化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实验员,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我国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DJA120300),主持人:徐英俊。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08-07

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我国职教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评价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组完成了中高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的编制,在实测前后检验了问卷的信效度。在我国七大地理区域,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中职教师问卷1408份,高职教师问卷1398份,分别回收有效问卷为1379份和1268份,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7.94%和90.70%。现就两类教师群体的人口学变量、两份问卷实测前后信效度检验水平作以分析。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分析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分析

1.抽样对象区域分布简析。抽样对象区域覆盖了我国七大地理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包括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在华北(京、津、冀、晋)抽样258份,占18.71%;在华东(沪、苏、浙、皖、闽、赣、鲁)抽样639份,占46.34%;在华中(豫、鄂、湘)抽样11份,占0.80%;在华南(粤、桂)抽样162份,占11.75%;在西南(渝、蜀、黔、滇)抽样54份,占3.91%;在西北(陕、甘、宁、新)抽样11份,占0.80%;在东北(黑、吉、辽)抽样244份,占17.69%(见图1)。可见,抽样对象覆盖面具有广泛性,能够反映当代我国中职教师的现实状况。

2.抽样学校类别、等级分布简析。课题组对中职学校的主体(中专、职高、技校)的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其中,中专专业课教师占55.62%、职高专业课教师占37.27%、技校专业课教师占7.11%。由于中职学校办学水平不同可将中职学校划分为部级、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占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的48.80%、33.14%和18.06%,抽样调查能够反映不同类型、不同等级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类别、等级分布(见图2)。

3.抽样对象性别、年龄、教龄分布简析。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男女比例分别为40.46%和59.54%,女性教师略高于男性教师,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性别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性别分布见图3。

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占20.81%,31岁-40岁占47.71%,41岁-50岁占26.69%,50岁以上占4.79%。按年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31岁-40岁、41岁-50岁、30岁以下、50岁以上。抽样对象覆盖了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各个年龄段。因此,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各个年龄段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见图4。

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教龄分布为:1-3年教龄占9.50%,4-6年教龄占12.11%,7-9年教龄占11.10%,10-14年教龄占21.47%,15-19年教龄占20.88%。按教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20年以上、10-14年、15-19年、4-6年、7-9年、1-3年。专业课教师中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占67.29%,拥有20年以上教龄占24.94%。可见,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群体具有较长时间的职业生涯经历形成了较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必然有深切的体会,也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抽样对象教龄分布见图5。

4.抽样对象学历、职称状况简析。抽样对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以下学历的分别占18.85%、76.65%、3.92%和0.58%,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5.50%,抽样对象学历层次结构与中职学校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结构相符,抽样对象学历分布如图6(左)所示。抽样对象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分别占27.56%、49.53%和22.91%,抽样对象职称分布如图6(右)所示。本次抽样调查覆盖了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专业课教师,能够反映出不同学历和职称专业课教师的意愿。

5.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状况简析。抽样对象中,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7.38%,可见,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持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分布如图7(左)所示。

抽样对象中,双师型教师占65.63%,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抽样对象双师型教师分布如图7(右)所示。

(二)中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研究工具及问卷检验分析

1.前测研究工具及问卷检验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的《中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因此,需要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选取了中职学校国培班61名专业课教师进行前测,剔除无效问卷8份,问卷有效率为86.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了50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94、0.91、0.94、0.91,均达到了0.90以上,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显著相关,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题对量表所测的内容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5、0.54、0.72、0.72、0.72,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后测问卷检验分析。经前测分析得到五个自我评价维度,维度一由1.6.14.15.21.30.31.32.37.38.

43.48构成;维度二由2.7.13.16.29.33.39.44.47.49构成;维度三由3.8.12.17.23.28.34.40构成;维度四由4.9.11.18.22.24.26.27.40.41.45.50构成;维度五由10.19.20.25.36.42.46构成。该量表为五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其中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3、0.85、0.90、0.90,均达到了0.85以上,可以看出后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后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即显著水平较高,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3、0.67、0.63、0.57、0.76,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后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分析

(一)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分析

1.抽样对象区域分布简析。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问卷在我国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地理区域展开,在华北地区北京市抽样266份,占20.98%,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抽样448份,占35.33%,在华东地区共抽样517份,其中江苏省抽样286份,占22.55%,山东省抽样231份,占18.22%,在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抽样37份,占2.92%。高职专业课教师问卷抽样对象的覆盖面比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代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如图8所示。

2.抽样学校性质与等级分布简析。课题组对不同办学性质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调查。其中,企办校抽样问卷13份,占1.03%,民办校抽样问卷109份,占8.60%,国办校抽样问卷1146份,占90.37%,显然国办高职院校占主体。部级、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占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的27.52%、26.74%和45.74%。抽样调查能够反映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性质、等级分布如图9所示。

3.抽样对象性别、年龄、教龄分布简析。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男女比例分别为37.85%和62.15%,女性教师高于男性教师,能够反映不同性别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性别分布如图10所示。

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占12.78%,31岁-40岁占50.39%,41岁-50岁占30.76%,50岁以上占6.07%。按年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31岁-40岁、41岁-50岁、30岁以下、50岁以上。抽样对象覆盖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各个年龄段,因此,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观点。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如图11所示。

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教龄分布为,1-3年教龄占8.04%,4-6年教龄占11.67%,7-9年教龄占17.04%,10-14年教龄占22.00%,15-19年教龄占13.57%,按教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20年以上、10-14年、7-9年、15-19年、4-6年、1-3年,专业课教师中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占63.25%,拥有20年以上教龄占27.68%。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具有较长时间的专业工作生活经历,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自身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的优劣必然有深切的感知,也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抽样对象教龄分布如图12所示。

4.抽样对象学历、职称状况简析。抽样对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以下学历的分别占50.39%、46.61%、3.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00%,抽样对象学历层次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结构相符,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学历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学历分布如图13(左)所示。

抽样对象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分别占36.91%、50.16%和12.93%,抽样调查覆盖了各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职称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职称分布如图13(右)所示。

5.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状况简析。抽样对象中,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9.83%,可见,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持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分布如图14(左)所示。

抽样对象中,双师型教师占59.31%,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抽样对象双师型教师分布如图14(右)所示。

(二)高职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自我评价研究工具及问卷分析

1.前测研究工具及问卷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的《高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因此,需要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选取了某高职学院99名专业课教师进行了前测,剔除无效问卷10份,问卷有效率为89.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了50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6、0.93、0.95、0.95,均达到了0.92以上,可以看出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58、0.77、0.72、0.65、0.82,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后测问卷检验分析。经前测分析得到五个体自我评价维度,维度一由2.9.10.16.17.23.29.30.36.42.

47.49构成;维度二由1.3.11.18.24.31.37.43.48.50构成;维度三由4.12.19.25.27.32.38.44构成;维度四由5.6.13.14.20.21.26.33.34.39.40.45构成;维度五由8.15.22.28.35.41.43.46构成。该量表为五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本研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其中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0、0.91、0.92、0.88,均达到了0.88以上,可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后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4所示。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2篇

1.前测研究工具及问卷检验分析。本研究采用的调查工具为研究者自编的《中职教师专业工作生活质量个体自我评价问卷表》,因此,需要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者选取了中职学校国培班61名专业课教师进行前测,剔除无效问卷8份,问卷有效率为86.89%。经过高低分组分析,最后保留了50个项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组成了专业教学工作、专业实践活动、职教理论学习、学校文化建设与职业压力、继续教育专业学习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记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94、0.91、0.94、0.91,均达到了0.90以上,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前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表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均有显著相关,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题对量表所测的内容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五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5、0.54、0.72、0.72、0.72,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前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2.后测问卷检验分析。经前测分析得到五个自我评价维度,维度一由1.6.14.15.21.30.31.32.37.38.43.48构成;维度二由2.7.13.16.29.33.39.44.47.49构成;维度三由3.8.12.17.23.28.34.40构成;维度四由4.9.11.18.22.24.26.27.40.41.45.50构成;维度五由10.19.20.25.36.42.46构成。该量表为五级评分(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运用SPSS17.0工具检验,本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8,其中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2、0.93、0.85、0.90、0.90,均达到了0.85以上,可以看出后测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对后测问卷进行题总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水平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各题与其相应维度相关的显著性均小于0.01,即显著水平较高,说明各题与其相应维度所测内容一致,各维度各题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从相关系数的值来看,维度一至维度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最小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0.63、0.67、0.63、0.57、0.76,表明各题与与其相应维度均有较高的相关性,可见后测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二、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与问卷检验分析

(一)高职专业课教师人口学变量分析1.抽样对象区域分布简析。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问卷在我国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地理区域展开,在华北地区北京市抽样266份,占20.98%,在东北地区黑龙江省抽样448份,占35.33%,在华东地区共抽样517份,其中江苏省抽样286份,占22.55%,山东省抽样231份,占18.22%,在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抽样37份,占2.92%。高职专业课教师问卷抽样对象的覆盖面比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代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抽样对象区域分布如图8所示。2.抽样学校性质与等级分布简析。课题组对不同办学性质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实施了抽样问卷调查。其中,企办校抽样问卷13份,占1.03%,民办校抽样问卷109份,占8.60%,国办校抽样问卷1146份,占90.37%,显然国办高职院校占主体。部级、省级示范校和普通校,分别占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的27.52%、26.74%和45.74%。抽样调查能够反映不同性质、不同等级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意愿,抽样学校性质、等级分布如图9所示。3.抽样对象性别、年龄、教龄分布简析。抽样学校专业课教师男女比例分别为37.85%和62.15%,女性教师高于男性教师,能够反映不同性别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性别分布如图10所示。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占12.78%,31岁-40岁占50.39%,41岁-50岁占30.76%,50岁以上占6.07%。按年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31岁-40岁、41岁-50岁、30岁以下、50岁以上。抽样对象覆盖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各个年龄段,因此,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观点。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年龄分布如图11所示。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教龄分布为,1-3年教龄占8.04%,4-6年教龄占11.67%,7-9年教龄占17.04%,10-14年教龄占22.00%,15-19年教龄占13.57%,按教龄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20年以上、10-14年、7-9年、15-19年、4-6年、1-3年,专业课教师中拥有10年以上教龄的占63.25%,拥有20年以上教龄占27.68%。抽样院校专业课教师队伍具有较长时间的专业工作生活经历,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对自身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的优劣必然有深切的感知,也会对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生活质量形成正确的认知,并能够对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做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抽样对象教龄分布如图12所示。4.抽样对象学历、职称状况简析。抽样对象具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以下学历的分别占50.39%、46.61%、3.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7.00%,抽样对象学历层次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任教师队伍整体的学历层次结构相符,本次抽样调查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学历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学历分布如图13(左)所示。抽样对象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分别占36.91%、50.16%和12.93%,抽样调查覆盖了各级职称的专业课教师,能够反映出具有不同职称教师的意愿。抽样对象职称分布如图13(右)所示。5.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状况简析。抽样对象中,持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含技术等级证书)的占89.83%,可见,大多数专业课教师持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抽样对象职业资格证书分布如图14(左)所示。抽样对象中,双师型教师占59.31%,这说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抽样对象双师型教师分布如图14(右)所示。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3篇

(一)预试问卷的编制

根据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的维度构想,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编写出包含了19个题项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标准调查问卷。问卷分两个版本,听障版和视障版。题项均以“教师应该……”的形式表述,听障版和视障版在涉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共同的知识、技能方面题项是相同的,在涉及具体障碍类型需要的知识、技能方面有所不同,但题目设置过程中考虑到统计分析的要求,尽可能保持不同题目的同质性,比如视障版中“教师应该能熟练使用盲文”,听障版与之对应的是“教师应该能熟练使用手语”。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很赞成”“比较赞成”“一般”“比较不赞成”“很不赞成”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得分越高表明对该项目越不认同。

(二)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2所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抽取听障学生、视障学生和从事听障和视障教育的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179份,回收到有效问卷1822份,回收率83.6%。其中有效被试中听障学生1474名,视障学生138名,从事听障教育的教师185名,从事视障教育的教师25名。考虑到在全国范围内收集问卷的难度,研究中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两份,一份911份问卷作为预试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另外一份911份问卷删除预试问卷中不恰当的题目,形成正式问卷,进一步做信效度检验。

(三)统计处理

问卷回收数据采用SPSS16.0For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四)结果分析

为筛选项目,采取求各题项临界比率值(CR)和用相关法计算题项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两种方法,统计结果显示所有题项都达到极显著,说明这些问卷条目的区分度良好。探索性因素分析适当性检验显示:本研究中KMO检验值为0.973,Bartlett球型检验,其值为16860(1.686E4),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对问卷的题项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限定3个因素进行正交旋转。去掉载荷小于0.3的,交叉载荷较高的项目共4个,保留项目15个,最后结果显示3个因素累计贡献率为69.23%,项目载荷在0.55~0.78之间。三个因素结构清晰,调整后专业知识包括6个项目,职业道德维度包含5个项目,专业技能包括4个项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见表2。

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利用调查问卷中另外一份911份问卷,删除预试问卷中不恰当的题目,形成正式问卷,进一步做信、效度检验。信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折半信度;效度采用构念效度。

(一)研究工具

自编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特色研究调查问卷

(二)统计处理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For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和Amos1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结果分析

1.问卷的信度考察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系数)和折半信度(采用Spearman-Brown系数)来检验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三个维度及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在0.84~0.95之间,折半信度在0.82~0.92之间,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说明问卷内部具有较好的信度,作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测评工具是稳定、可靠的。2.问卷的效度考察用构念效度(constructvalidity)考察本问卷的效度。对问卷的构念效度考察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问卷的各维度之间、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程度分析,二是验证性因素分析。(1)相关程度分析三个维度之间及维度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如表4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维度之间相关在0.34~0.57之间,属于中低度正相关,显示各维度方向一致,但彼此尚称独立。而总问卷与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在0.53~0.61呈中高度正相关,显示各维度与整体概念一致。(2)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构想了两个模型,模型M1为两因素模型,由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因子相关较高,因此该模型将它们所包含的10个项目设定为同属一个因子,由此设定15个项目属于两个相关因子;模型M2设定15个项目属于原理论构想的3个相关因子。分别根据两个模型的协方差矩阵,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构想的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两个模型的主要拟合指标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与一阶双因子模型相比,一阶三因子模型对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的结构提供了更为接近的拟合。该模型的参数都达到了模型拟合度可接受的标准,并且表现都比双因子模型更好,因此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三因子模型更合理。

三、讨论

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基础上提出了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和教师专业化的操作性定义,并提出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标准的维度构想,再此基础上编制出预试问卷,问卷题目编制过程中,力求各条目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维度构想的内容。在被试选取上,力求做到全面性和代表性,因此全国所有开办了残疾人高等院校学院、系基本都参与了我们的调查。问卷测查一部分由课题组成员亲自操作,一部分由所测院校教研组懂得心理测评的教师帮忙施测,施测过程严格按照指示语指导被试作答。回收的问卷经过严格筛查,删除无效问卷和回答有倾向性的问卷,并经过统计分析,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再通过信度和效度考察问卷的科学性,Cronbachα系数和折半信度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指标,维度的相关程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这些都说明编制的残疾人高等院校教师专业化标准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甄选是否达到教师专业标准的测评工具。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被试构成比例的问题。被试中听障学生样本数量远远超过视障学生样本,可能会对后续人口变量的研究产生影响。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全国开办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校中,只有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和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才招收视障学生,研究中也是从总体的构成比例考虑,选取了视障学生138名。同时本研究中没有涉及到肢体障碍学生,主要考虑到肢体障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跟正常学生没有显著差异,其招生途径也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并且目前只有一所院校招收(滨州医学院),因此从事肢体障碍的教师没有涵盖在本研究之中。另外问卷各维度包含的题项较少,测查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想使该问卷真正能成为甄选教师是否达到专业化标准的测评工具,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增加题项。增设的题项需要考虑残疾人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应该兼俱普通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

四、结论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4篇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12)

摘要: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得出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评价的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在人才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48-03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要求学生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从而成为专家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笔者以汽车类专业为例,探讨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职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的确定

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来确定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评价指标。专家评议的具体方法是参考德尔菲法(Delphi)来进行的,主要按照以下程序来实施:(1)确定专家。确定专家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项目在企业和行业中分别选取了5名一线机修人员、4名服务经理、2名车间主管、2名行政人员、4名行业专家等共17人,对项目指标的确定进行意见征询。(2)确定指标。人才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上,必须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为了能更好地得到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评价指标,我们对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尽管各类人员评价要素不同,但其基本评价指标都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素质结构、智力结构、能力结构、绩效结构等。根据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各专家的意见,建立评价体系的三维模型,确定评价指标为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职业素养、能力结构及人才培养定位,如图1所示。

在图中,Y轴为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具体体现的是维修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理解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等。X轴是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考虑。Z轴为职业素养,主要体现的是职业责任感、职业习惯等。这个三维模型涵盖了对员工工作能力、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评价,并充分结合了校企合作前提下进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思考,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全面评价专家型维修人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评价指标的含义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它将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影响到企业发展。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拥有丰富的汽车维修专业知识,要想得到用人单位、社会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型高素质技能人才,职业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专家认为,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职业素养包含的范围较广,为简化模型便于运算,根据重要程度选择了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习惯和人文修养作为职业素养的子项,即作为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具体分析见表1。

能力结构 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应具有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汽车维护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掌握和理解的能力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所以,能力结构作为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第二个一级指标,具体可以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具体见表2。

人才培养定位(职业潜质) 在具备了职业素养和完备的能力结构后,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的另一个一级指标是人才培养定位(职业潜质),其中包括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就是刚走上工作岗位或变换一个岗位,需要多少时间才能适应新的岗位并独立完成工作,时间用得越短,新工作完成得越好,岗位适应能力越强。作为专家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除了应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还要具有很强的知识寻求热情和学习原动力,不固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勇于打破自己的心智模型,对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极为敏感和渴求,吸取工作相关知识、技能并能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对人才培养的要素分析可以参考表3。

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Analysis of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 L 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确定多目标决策中各目标的权重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大体分为以下步骤,即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层元素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得出层次总排序、数据处理等。采用AHP法来分析,将决策问题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以及方案层等,根据专家评议法的结果将目标层定义为A2,A2下有3个分目标层,分别定义为B1、B2、B3,其中分目标层下的方案层有9项,分别定义为C1~C9,层次模型见图2。在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上下层次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假定递阶层次中某一层的元素由C1,C2,C3…Cn组成,这些元素相对于相邻上一层次中某一元素B的重要性作两两比较,构成判断矩阵。按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建立层次分析的整个模型,然后带入具体的分析数据就可以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数据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网络、邮寄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将所调查的84名专家进行分类,分别为服务经理、机修人员、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等四类专家。在专家数据集结方法上,采用群决策方法将各专家排序向量进行加权,取几何平均值,得到各级指标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具体见表4。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判定上,职业素养>能力结构>人才培养定位。在其影响因子里面,按照重要度进行排序,分别是:职业道德>服务意识>方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习惯>岗位适应能力>社会能力>人文修养>专业能力。(1)通过分析发现,在专家型汽车维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评价体系中,职业素养占第一位,其权重值明显高于能力结构和人才培养定位。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习惯和人文修养。而在这四者里面,职业道德>服务意识>职业习惯>人文修养,且职业道德的权重明显高于其他三者。(2)权重比例占第二位的是能力结构,核心能力具体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这些影响因素里面,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3)排名第三的是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具体包括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慧清.培养医科女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索和思考[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

[2]孙咏梅.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5).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5篇

韩玉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中撰文,以高职教育中的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职业岗位为研究对象,运用了专家预测法进行需求预测,估算了两大专业毕业生未来对口就业所需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发展趋势,并运用方差分析法验证了评价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了高职教育中的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不同,对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和水平的需求程度不同,学校应当及时了解需求,适时调整教育规划。

职业核心能力结构需求预测是指通过指标名称和数字来建立指标体系,反映目标年度所预测目标的职业核心能力结构要素及水平发展情况。实施职业和信念能力结构预测有利于能力供给方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依据需求预测调整教育规划和教学的活动。作者对高职两个专业进行了职业核心能力结构需求预测的研究设计:调研对象为S省两所高职院校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企业。两次运用专家预测法突破传统的单一数量分析限制,确定需求预测指标体系,制定《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达成情况问卷调查表》,以两个专业近三年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方差分析法对所预测的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两个同层指标,最终确定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对口就业所需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一级指标共计11个,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级指标共计7个。按需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未来三年“团队合作能力”需求程度最高,其次为“自我管理”和“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未来对口就业对“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道德规范”的需求程度最高。比较分析需求预测结果,两大行业所对应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对口就业所需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结构发展趋势为:专业不同,能力需求方对职业核心能力结构与水平需求不同。

最后,作者运用方差分析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并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的建议:以预测指标体系为依据设计调查问卷,运用SPSS17.0对两个专业毕业生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数控技术专业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为“道德规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的指标为“交流能力”、“自我管理”,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为“解决问题能力”。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有一定距离,预测工具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依据方差分析结果,建议学校应适时调整能力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核心能力在职业能力结构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6篇

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作为我国机械类企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动手能力,以适应当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各大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其产品面对的不仅是国内产品的竞争,并且还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企业要在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依靠优秀的设计团队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人才资源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机械设计、工艺设计、机械设备的维护、采购等。无论从事哪方面的工作,较强的动手能力是完成工作的重要基础,而创新能力则是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为适应企业对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使机械专业毕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设计出性能优良、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一方面要求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好基础课程,能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1]。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培养现代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各知名院校对教学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视[2]。国内各高校也都对现有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了重大的修改,新的培养方案增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本文由收集整理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硬件的运算处理能力提高很快,目前一些典型的机械类软件如:autocad、pr/e、ug、catia、adams、simulationx、msc、ansys、hyperworks、mastercam、modelflow等在微机上都能运行起来。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合理运用各种仿真分析软件,其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在计算机上就可以虚拟完成在实验室里才可以开设的实验,并且时间不受限制,可重复性高。有效的缓解实验室的压力,甚至能完成现有实验室条件所不能开设的实验,能作为各门课程教学实验环节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参观实习、各课程讲授期间相应的实验和课程设计、srt等环节构成[3]。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一个较深刻的理解,并且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实际工程问题。但是实际工程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理论上建立其数学模型需要作很多简化,并且许多数学模型都是非线性的,求解比较困难。而在计算机上运用软件建立模型之后,让计算机进行求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分析结果进行评判,从而得到较为可靠的分析结果,不仅能使学生较圆满地完成教学实践的任务,同时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也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环节中,要鼓励学生对较复杂的机械设计问题进行建模分析,把仿真结果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仿真分析方法后,其课程设计水平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锻炼和提升[4]。

1 制图软件的应用

目前机械专业常用的制图软件包括二维制图软件和三维制图软件两大类。最常用的二维制图软件有autocad、caxa等。由于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是用二维视图来表达三维结构,此方法是基于画法几何中的投影规律,理论体系很成熟,一直被称为“工程的语言”。二维制图软件在精确性和制图效率上的优势较为明显,在二维零件图的表达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实际生产用的图纸基本仍然都是二维的平面图形。虽然从二维图纸到实际零件加工需要中间的转换,直观性远不及三维图纸,三维图纸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短时间内三维图纸标准不会马上出台,二维图纸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主要的零件表达方式。许多教学实践环节如“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等需要绘制零件图的环节都可以应用到二维设计软件来出图。除此之外,在“机械创新设计”的课程设计中也可以运用到它,如根据输出构件的运动规律图,采用“反转作图法”来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时,可以应用二维制图软件的精确划分角度和截取位移尺寸的方法来设计凸轮轮廓曲线。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三维cad设计软件应用的普及,机械设计方法已经实现了直接三维零件的结构设计,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形象、直观、快速的特点[5~6]。国外一些企业甚至实现了无图纸加工,即从设计到加工,全部由三维图形来实现,中间不需要再转换成二维图纸了。目前三维设计软件的种类很多,如普遍使用的有ugⅱ、pro/e、catia、ideas、solidedge等,功能也不断增强,而其中从三维到二维的投影又可以完全自动实现,并且可实现任意视图的表达,包括局部视图,放大视图等。我国不少大中企业目前都已投入应用,尽管没有全部普及,但未来的发展必将全部实现直接的三维零件设计和制造。并且三维建模是进行装配分析、外观设计、静力学、动力学、数控加工仿真等分析的基础。一旦设计出产品的三维模型,能快捷地生成二维图纸,并且修改三维模型后,二维图纸也随之改变,能保证图纸的一致性。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是对学生最基本能力的训练,必须加以重视。实践也证明了按这样的知识结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胜任当今企业机械设计的任务。因此,三维制图软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也越来越多,如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已经有部分学生尝试运用三维建模方法首先建立减速器的三维模型,然后再生成二维图纸。虽然在首次运用三维软件进行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所花的时间也比手工绘图的同学耗费的时间要多,但是学生的训练项目包括了二维和三维图形的建模,虽然工作量大了,但是后期的修改十分便捷,出图的质量和规范程度上要比手工绘图的要高;其三维建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

2 机构运动仿真软件的应用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对各机构的原理进行了较细致的讲解。对应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验和“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设计”。在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和创新设计环节中都要求学生绘制或一些典型机构或机器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并采用图形法对机构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传统的分析方法是通过作图法或者解析法进行分析,这两种方法各弊端。手工作图法精确性较差,而采用计算机绘图的方法,虽然能保证足够精度,但是分析效率比较低,而解析法繁琐且直观性较差。而机械创新设计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设计需求,使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机构,进行新的构思、设计出新颖、有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机构或装置[7]。机构一般都较为复杂,要较为系统的分析机构的特性,难度更大。通过运用机构运动仿真软件可以较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典型的机构运动仿真软件有pro/e等三维设计软件中的机构运动分析模块、sam、adams等。若仅对运动方案进行原理方面的分析,而不需要建立详细的实物模型,sam软件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小软件,其可以快速地建立包含多杆机构、齿轮、带轮等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可以作为产品开发时机构运动方案的初步分析参考,同时通过建立机构模型,对课程中的运动副、自由度的概念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通过对现有机构或全新设计的机构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评价其优缺点,并加以改进,从而获得结构新颖,性能更加优良的设计方案。最后可以将设计的方案在机构搭接实验台上,将自己设计的机构用构件按照自己确定机构几何参数装配成机器模型,通过机电控制,实现预先设计机构的运动轨迹,实现特定的运动,将纸上的设计变为真实的机构模型,并且实验中实现只搭接一次便成功的目标。通过纸上的方案设计,再到计算机上的软件分析,再到实验台上的搭接的一系列训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实验技能,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

3 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

机械产品设计中经常要对零部件的强度进行分析,对简单的零部件运用理论力学或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可以进行强度分析,但首先必须简化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精度不是很高。如果机械结构零部件数量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时,且涉及到非线性问题时,解析计算就很困难,这时就需要依靠一些力学分析软件来解决问题了。机械专业常用的力学分析软件主要是一些cae软件,如:abaqus、ansys、hyperworks、modelfolw、msc等,目前大多数三维建模软件如pro/e、catia等中也都带有力学分析功能。在物理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各种竞赛和毕业设计中经常需要运用到这些软件。例如设计一些高速机械或对机械零部件的某些结构进行优化,这就需要对所设计的机械进行动、静态的力学分析,期间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软件才能完成任务。在对高速运动的零部件及整机分析时,首先要保证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此时可以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其三维实体模型,然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力学分析,保证产品的强度和刚度;为了避免产品工作时出现过大的振动,从而影响工作精度,则需要对零部件及整机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同样可以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态分析和响应分析,根据分析结构修改产品结构,使零部件与整机的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尽可能地错开;若需要设计隔振装置来减少产品的振动或噪音,此时,可以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如adams或simulationx对产品进行仿真分析,从而优化隔振装置的参数[8];若要对产品中某一零部件的结构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则需要采用优化设计软件进行分析,许多有限元分析软件都具备优化设计功能,其中较为专业的软件是hyperworks中optistruct模块,其具有拓扑逻辑优化功能,可以根据零部件的加载环境,软件可以在设计域内搜索获得材料的最佳布局形态,再根据制造工艺等要求进行详细结构设计,并且还可以对承力构件的截面进行再次优化,从而获得较优的设计方案[9];若需要对产品的设计寿命进行分析,则需要运用疲劳分析软件如msc/fatigue等软件进行疲劳寿命的估计;若要对对某零部件设计其模具,当模具设计完成之后,可以运用成型分析软件如modelfolw等对模具的浇铸或注塑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对所设计的模具的合理性进行评判,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4 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

当产品的力学性能分析完成之后,即进入制造工艺分析阶段。随着数控设备的逐渐普及,在计算机上建立的三维模型,通过计算机上数控仿真软件与机床的通讯,可以向数控机床直接输出数控代码,从而完成产品的制造。在产品制造之前,为了产品保证制造的质量,通过数控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就能完成产品的虚拟制造。数控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是在计算机上采用数控仿真软件训练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对所要求加工的零件进行加工仿真,通过仿真可以检查数控代码的准确性和执行效率,从而对原代码作出相应的修正,保证代码的准确无误,并且提高执行效率;最后在数控机床上输入优化之后的代码,完成零件的加工。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加工的教学实践环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10]。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7篇

1.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对课程教学特点体现的不明确性

设计素描虽然作为全国艺术设计类高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一种通用名称,但在不同的设计专业领域中体现出了不同教学目标的方向性与特点。例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于空间、构造、造型等方面的设计思维与表达。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训模式须根据其专业特性,明确其教学目标,突出其课程教学的专业特点。目前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工科性”特点体现较不明确,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含糊性与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教学大纲的指导目标性弱。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学大纲。据调查,许多高校工科类本专业设计素描教学大纲,普遍套用现有艺术设计类或是直接使用本专业艺术类设计素描教学大纲,致使设计素描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工科性”课程教学特点较弱。第二,设计素描的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来源于“纯艺术”专业出身的教师,其特点是绘画功底、能力较强,但对专业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实施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纯艺术绘画”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展对事物形体、光影、透视等方面科学准确性与写实性的实训项目单一训练,导致课程教学目的不够明确,与本专业的整体教学目标相脱离,不能很好地为后续设计类课程奠定服务基础。

2.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差异性带来的制约性

教学过程涵盖了“传”与“受”两个基本概念,“传”的导出主体是教师,“受”的导入主体是学生。我国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过程中“传”与“受”的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首先,部分高校设计素描教学学时较少,在教学的安排方面基本上以学期阶段性与贯穿全学期的模式进行,由此导致美术基础薄弱的理工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正确地认识、理解设计素描的含义以及教学的目的、意义。其次,部分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对理科生对艺术的认知度、理解性存在一定的误解,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提高其绘画表现能力为教学目标,满堂灌输造型、明暗、透视等绘画要素表现的技能与技法,忽略了学生形态创意思维和造型能力方法的培养。最后,教学对象的研究分析度低,在教学过程中未对工科类学生思维方式理性,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强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据调查,在高校现有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套用以往教授艺术类学生的模式与方法去强制教授工科类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茫然、信心不足、拘谨和无从下笔的状态,从而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学生接受程度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的产生。这些给课程教学的时效性以及学生学习兴趣、效果、艺术设计思维、设计认知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制约性。

二、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施的必要性

1.从现代设计理念的革新与发展要求的角度分析

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数字读图时代,工业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艺术形式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在这种大环境的促使下,设计理念出发点由单纯的感知设计逐步向理性的综合创新设计推进。发展创意性设计思维成为现代设计理念的要求,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作为奠定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设计基础教育应随之体现出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观念与组成形式。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设计基础教育的一种组成类型,应顺应设计教育理念的改变,在区别于“纯艺术绘画”方式的美术教育的同时,以培养工科类学生的设计创意意识,提高工科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基本目标,为思维到设计搭建意识桥梁。通过改革其教学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内容,才能实质性地推动工科类学生设计意识的形成和今后专业特点的形成、深化发展。

2.从构建本专业工科类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角度分析

构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素描教学、设计色彩教学以及构成设计教学等。设计素描教学在整个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中体现出“启下”的理念作用。工科类学生毫无任何的绘画基础与功底,这就要求设计基础教学必须从学生最基本的造型技巧和创意思维两个基本素质抓起。如果学生的造型能力较差,创意思维弱,就会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难以从事今后的相关设计工作。所以,设计素描教学的形式要素和内涵精神体现,是构建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基础,也是构建、促进工业设计教学体系结构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基础因素。只有通过设计素描的教学改革,才能更合理化、优质化地构建本专业基础教学体系,从而带动专业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3.从加强工科类专业设计理念认知的角度分析

在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与设计理念中“造型设计”占有较重的地位。作为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课程,设计素描教学是引导学生从专业设计理念认知层面进入工业设计领域的“启蒙”基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从“造型”的观察入手,在造型外在所表达出的感官体验的基础上,发挥其逻辑思维强的特点,分析“造型”中“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寻找设计构想,培养造型创新思维意识,设计表现具有“美学”特征的艺术造型。包豪斯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的推动者约翰内斯•伊顿在其基础课的教学中,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以洗脑的方式把学生入学以前所有的视觉习惯全部洗掉,代以崭新的、理性的,甚至是宗教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才能和想象力。从此角度分析: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作为造型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在含义上已超出了其本身的表达范畴,它不仅是一种表现形式的训练,也是一种“洗脑式”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工科类学生对专业理念的崭新认知度以及打破固有定向思维模式的方式。所以,传统的设计素描教学过程已脱离了对专业设计理念的认知,对学生专业领域的进入与设计思维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制约。

三、实施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改革的实践方式

工科类设计素描教学改革实践须在更新现有教学理念和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在遵循教学对象“工科性”特点基础之上,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设计与实施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连贯性阶梯教学实训

在具体教学时段与教学实训内容的设置上,体现连贯性与针对性原则。以“学时”为基本单位,“日“”周“”月”为组合元素,设置形成连贯性的组合式教学时段。同时,引入具有一定教学、培养针对性的阶梯教学内容与训练模式。例如,教学总时间段为2个月(总学时96),分每周4个连续日(日学时3)共计8周(周学时12)的模式进行。在此组合中分为三个阶段的教学实训内容:第一阶段的结构素描(36学时),第二阶段的构成艺术式素描设计(24学时),第三阶段的创意设计思维。通过此连贯性阶梯教学实训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与创意设计思维。

2.实施线型结构素描为主的多元化教学、训练模式

工科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在设计素描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工科性特点,侧重以“线”为分析、表达方式,以“造型”为对象的线性结构素描,正确引导学生明确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是为解决产品造型相关设计问题的设计理念与意识。可采用较有强度的默写训练,多角度事物观察分析的训练以及多样性造型组合构造表达等多种训练方式。

3.增设意象构成式的素描教学、训练方式

意象构成式素描是运用构成设计原理,通过素描的形式表达心理对物象的认知与感受的方式。其教学内容主要以造型表面视觉构成要素(结构、形态、质感等)以及相互关系为分析、研究及设计的对象,通过学生的主观审美意识,打破固有物象局限,进行系列性视觉构成艺术训练。教学过程中把体验、认知、感受、试验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重点对物象的结构、形态、质感等元素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解构、重组、重复、比例等艺术处理方式进行再设计。意象构成式素描的增设培养了工科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意设计思维,这也是早期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理念体现之一。从工业设计领域来看,意象构成式素描教学的内容体现恰恰是今后产品设计元素(造型、材质、构造)要点的研究体现,同时,也是今后专业教学的延伸,这对构建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起到基础作用。

4.运用计算机三维设计辅助的教学手段

在高校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中,应充分利用3DMAX设计软件的三维成像技术,以直观的方式演示设计素描中形态、结构等因素的组合方式、构造原理以及构成模式。通过此教学手段对工科类学生进行造型设计元素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形成“四维一体”的艺术审美教学气氛,提高学习的互动性与热情积极度。

四、总结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8篇

(临沂市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科,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在政策环境与产品竞争环境的共同驱动下,如何提高烟草企业专卖体系的运作效率成为促进企业转型成长的关键。而专卖人员的胜任力水平是烟草企业专卖工作质量的核心要素,本文基于胜任力理论体系,将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以临沂烟草企业为样本,对临沂烟草专卖人员胜任力

关键词 进行词频分析,系统构建了专卖人员胜任力维度,以拓展胜任力理论的应用范畴,为烟草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企业;专卖胜任力;词频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00-03

收稿日期:2015-02-12

作者简介:吴明辉(1972-),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科长,从事烟草专卖管理、绩效管理等研究。

1.引言

烟草政策环境与竞争格局的转变使得卷烟专卖效率成为促进烟草系统转型发展的关键,而专卖人员胜任力恰恰为提升卷烟专卖效率的核心要素。专卖岗位胜任力研究能够在胜任力建模和测评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提高专卖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效率,并为人员晋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时针分析相结合,依托胜任力理论体系,以临沂烟草公司为样本,对临沂烟草公司专卖岗位说明书进行词频分析,分别基于专卖人员的核心素质、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模块,构建了专卖人员胜任力维度,以期丰富胜任力理论体系及其应用范畴,并为烟草专卖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深层特征,是对为完成岗位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在一个组织中,不同岗位的职务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胜任力内容和水平是不同的;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行业中,相同的或类似的工作岗位上,员工的胜任力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把担任某一个特定的任务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总和称为“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胜任力模型不仅是各级员工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也是各级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有效绩效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培训规划的依据和信息源。

2.样本采集与词频分析设计

本小节将员工访谈、专家咨询与词频分析方法相结合,以员工和专家访谈内容为分析样本,针对烟草企业专卖岗位胜任力初始模型中的核心素质、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模块及其隶属维度进行词频分析,继而根据词频分析结果修正初始模型,最终实现专卖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为全面获得烟草专卖局专卖岗位胜任力信息,本文分别从企业和专家两个层次进行了信息采集。企业层面,以临沂烟草为分析对象,本文对市局及区县局展开多次访谈,访谈岗位涉及专卖科经理、法规员、内管员、稽查大队队长、稽查大队成员等专卖重要岗位。每位员工的访谈时间为15-30分钟,针对访谈内容,本文分别进行了记录。除企业层面外,本本文还与了解烟草企业专卖流程的专家、学者进行多次访谈,系统掌握了烟草专卖企业专卖中心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以及胜任相应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素质和知识。同样,本文对专家访谈内容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录。

基于企业层面和专家层面的访谈结果,本文分别进行了如下词频分析流程:

(1)准备阶段。根据前期针对烟草企业专卖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本本文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核心岗位的胜任力

关键词 进行采集、梳理和分析,从核心素质、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三个层次构建了销售部与市场部胜任力初始模型和客户经理胜任力初始模型。

(2)词频分析阶段。本文将临沂烟草专卖局(公司)和下辖区县局核心岗位的访谈结果,以及与专家团队的访谈结果进行汇总。然后以访谈记录为分析样本,以核心素质、综合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三个模块以及下属的31个胜任力维度为核准对象,对专卖岗位胜任力信息进行词频分析。

(3)维度修正阶段。根据词频分析结果,本文对胜任力原始模型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将在访谈内容中词频频度较低的胜任力维度进行剔除,同时补充原始模型中未出现,但在访谈过程中词频频度较高的胜任力维度。继而完成胜任力模型的初次修正。

(4)维度定型阶段。本文将胜任力模型除此修正后的结果再次进行了专家讨论,根据专家建议对模型进行了再次丰富和完善,最终实现专卖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优化与完善。

3.胜任力维度的词频分析

3.1核心素质词频分析。

本研究根据临沂烟草专卖岗位人员的访谈记录,并充分借鉴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理论基础、并熟知烟草企业专卖运营状况的专家的实际经验。将涉及专卖岗位胜任力核心素质的所有

关键词 进行了定位和收集,共搜集到公正意识、成就意识、责任意识、统筹意识、守纪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7个

关键词 。接着,利用以下公式进行

关键词 词频分析。

式中,Ci代表第i个核心素质

关键词 ,Fci表示第i个核心素质

关键词 的出现频率。N代表第i个核心素质

关键词 的频度(访谈过程中的出现次数),表示所有

关键词 频度的加总。在这里n=1,2,3,……,9。

图1报告了烟草专卖系统专卖岗位胜任力核心素质

关键词 的词频分析结果。如图所示,在由7个

关键词 组成的词库中,

关键词 “公正意识”在员工和专家访谈内容中出现的频率为0.124,“成就意识”频率为0.109,“责任意识”为0.052,“统筹意识”为0.098,“守纪意识”为0.087,“成本意识”为0.106,“创新意识”为0.054。

从数据分布范围分析,

关键词 频率最小的为“创新意识”,其在访谈过程中,进出现2次,词频为0.054。出现频率最高的

关键词 为“守纪意识”,词频为0.132,共出现了7次。表明胜任专卖岗位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守纪意识,无论在部门内部、部门之间还是企业之间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守纪意识,服从领导的统一指挥,共同市场净化率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本文以四分位数为取舍阈值,对以上7个

关键词 进行筛选,删除了创新意识1个

关键词 ,保留其他6个。因此从专卖岗位胜任力核心素质

关键词 的词频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开拓创新并不能够很好的刻画胜任专卖核心岗位所应具备的素质,应将其在胜任力模型中剔除。

3.2综合管理能力词频分析。

与专卖岗位胜任力核心素质的分析方法相同,在对临沂烟草专卖核心岗位工作说明书进行文本,以及对核心岗位员工和专家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能够全面刻画胜任专卖中心核心岗位的综合管理能力的

关键词 词库。共包含执法能力、普法宣传、内部管理、市场监管、逻辑推理、学习能力、协调能力、计划能力、情绪控制、表达能力11个维度。

图2报告了11个综合管理能力维度的分析结果。如图所示,“执法能力”这一核心词汇在访谈内容过程中的频率为0.098,“普法宣传”的出现频率为0.100,“内部管理”的出现频率为0.101,“市场监管”的出现频率为0.105,“逻辑推理”的出现频率为0.093,“学习能力”的出现频率为0.106,“协调能力”的出现频率为0.088,“情绪控制”的出现频率为0.143,“计划能力”的出现频率为0.087,“表达能力”的出现频率为0.026。

在11个综合管理能力维度中,最小值为“表达能力”,在访谈过程中共出现3次,

关键词 频率仅为0.026。而出现次数最多的综合管理能力

关键词 为“情绪”,共出现8次,

关键词 频率为0.143。说明专卖岗位运转过程中,由于员工需要跟零售户、不法商贩、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对话,这对员工对沟通信息的理解、反应和处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并要求员工需要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处理各种沟通信息,保障专卖执法的优序进行。同样,本研究以下四分位数为阈值,对该11项综合管理能力进行了筛选,剔除了“表达能力”这一

关键词 。

为增强专卖岗位胜任力在综合管理能力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词频分析后的胜任力维度进行了多轮次的专家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大部分专家认为应在综合管理能力维度中补充“危机管理”维度。由于卷烟专卖工作的难度较大、内容十分庞杂,并且部分岗位的工作时刻需要与零售户不法商贩等外部利益主体进行联系与沟通,员工在长期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各种专卖案件、突发情况或突发危机,这便要求员工应培养良好的危机处理能力,以提高危机应对和危机化解水平,促进专卖执法的有序进行。

3.3专业知识词频分析

专业知识层面,从文本分析结果以及对企业员工和专家访谈的内容分析,专业知识层面共包括管理知识、专卖知识、司法知识和卷烟知识4个维度。在对以上4个维度进行词频分析后,可以发现,“管理知识”共在访谈内容中出现6次,

关键词 频率达到0.117。“专卖知识”在访谈内容中出现8次,

关键词 频度最高,频率达到0.152,。“司法知识”

关键词 频率相对较低,共出现5次,

关键词 频率为0.096。“卷烟知识”

关键词 出现次数为5.8次,频率为0.108。

专业知识层面

关键词 的频率从最低的“司法知识”的0.096,横跨到最高的“专卖知识”0.152。可以看到,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专卖知识”尤对于胜任烟草企业专卖岗位胜任力十分重要。按照下四分位数的筛选标准,应将部分

关键词 从专业知识核心词库中删除。然而经过课题专家组的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应保留“管理知识”、“司法知识”、“卷烟知识”和“专卖知识”。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由于长期以来,烟草系统的盈利能力和效益水平一直处于行业领先位置,但随着政策环境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卷烟面临的竞争态势越发激烈,该背景滋生了大量非法卷烟以及大量专卖案件的兴起。所以,卷烟专卖人员的知识储备面临着空前考验,急需通过管理知识来优化卷烟专卖流程,提高与零售户、工商单位等利益主体的沟通、协作效率,通过烟草知识和专卖知识提升案件执法和侦破效率,通过司法知识提高办案质量。

4.研究结论

烟草政策环境与竞争格局的转变使得卷烟专卖效率成为促进烟草系统转型发展的关键,而专卖人员胜任力恰恰为提升卷烟专卖效率的核心要素。专卖岗位胜任力研究能够在胜任力建模和测评体系开发的基础上,提高专卖人员的招聘和培训效率,并为人员晋升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时针分析相结合,依托胜任力理论体系,以临沂烟草公司为样本,对临沂烟草公司专卖岗位说明书进行词频分析,分别基于专卖人员的核心素质、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模块,构建了专卖人员胜任力维度,以期丰富胜任力理论体系及其应用范畴,并为烟草专卖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胜任力模型实证研究[J].经济

管理,2006,2:55-62.

[2] 冯明,王跃节.管理胜任特征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

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142-147.

[3] 易子敬.中小企业领导胜任力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J].长

沙: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4] 宁钟,王雅青.基于情景分析的供应链风险识别—— 某全球

性公司案例分析.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2:88-94.

[5] 陈洪安,胡佳,张蕾,王一民,余彦儒.80 后员工的人力资源管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 “三维一体” 考核评价体系 研究

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组建于1985年,下辖A等8个县(市)局(分公司),并于1992年组建完毕,负责WZ地区卷烟批发和专卖法执法工作。2010年全市共批发销售卷烟37.3万箱,实现税利21.27亿元,其中利润13.13亿元。截止2012年1月WZ全市烟草系统共有行业员工1506人。随着改革的推进,在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一体化整合过程中,基于自身的角色定位,市县两个层级管理者(含市局中层干部)存在着不同的目标诉求,对组织战略也有不同的理解。为此,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干部考核管理上积极探索,尝试将业绩考核、民主测评和民意测验三个考核参数紧密结合,着力构建完整的“三维一体”综合考核考评机制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地“丈量”干部,借助干部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推动行业发展,为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1.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干部考核管理面临的主要难题

近年来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干部考核管理方面无论是在考核方式还是管理思路上都积极改进,但围绕如何考准、评实、用好干部依然是困扰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的一大难题,主要包括如下难题:一是显绩指标多,潜绩指标少;二是定性指标多,定量指标少;三是条线考核多,统筹部署少;四是简单统计多,深度分析少;五是打分打勾多,沟通谈话少;六是考核活动多,结果应用少;七是向上反映多,向下反馈少。

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建立一套标准科学、客观、公正、适于操作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好干部队伍的必然选择。

2.“三维一体”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理论引用

根据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干部绩效考核的实际,我们筛选了基于目标导向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 Key Process 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

KPI作为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有力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KPI在评定干部显性考核项时比较容易,但是在对于隐形的考核项诸如干部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却存在不足。

3.“三维一体”考核评价体系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围绕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干部管理工作实际,构建了如下模型:

从上述模型中,我们分别构建显性考核项、隐性考核项和偏差校验项,其中显性考核项以各单项工作业绩汇总而成,主要体现是的工作成果;隐性考核项是以干部测评“德、能、勤、纪、廉”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公道正派、敢抓敢管、团结协作、工作实际、廉洁自律和总体评价六个子项,主要体现的是工作作风;偏差校验项以民意访谈为主,主要是进行干部考核否决行为的主动考核,主要体现的是综合素养。

(1)程序控制管理

由于民主测评的程序已经比较成熟,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是民意访谈的控制:一是在民意访谈人员选择控制,做到人员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编制结构、地点分布、岗位结构科学合理;二是谈话格式标准化,考核前期明确访谈的问题和提问方式;三是干部民意谈话等级评定控制,让被访谈者对干部的表现在A、B、C、D、E五个等级上选择;四是考核组谈话人员组成控制,确保监察到位。

(2)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分析技术包括两分大类:一是对比分析图,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涉及领导班子年度业绩、领导干部历年工作业绩评定等;二是综合情况图,包括领导班子民主测评情况、个人测评情况,测评情况又分为员工评议和干部互评两个角度。

(3)结果反馈机制。我们设计了“红包”制度和谈话制度,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装入红包,交由干部本人以便干部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谈话制度,即凡考核结果为需改进和不合格的,市局(公司)分管领导要安排对其进行专题谈话。

(4)配套制度建设。“三维一体”考核体系,其价值在于对组织目标的科学分解和准确传递,相继制定了以KPI为基础的《部门专项绩效考核细则》以及各部门内部的二级考核办法,注重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测评,以此作为一级考核的补充。

4.“三维一体”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特征分析

“三维一体”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既是对传统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优点的继承,又是结合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干部管理对管理实践进行的积极创新,综合分析其具有如下体系特征:

一是评价体系设计从“一维为主”向“三维一体”转变,将实绩考核、民主测评和员工测验三个考核参数紧密结合,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丈量”干部。

二是评价技术处理从“定性为主”向“定量为主”转变,改变了以往定性有余而定量不足的状况,民主测评和员工测验分别对各评价项进行合理赋值,形成干部个人横向和纵向综合分析比较图。

三是评价指标设计从“抽象简单”向“通俗全面”转变,引入公道正派、敢抓敢管、团结协作、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通俗、形象、易懂的指标描述,以让评议人充分、准确对评议对象进行评定。

四是评价操作主体从“单一考核”向“联合考评”转变,即在考核中组建了人事、监察、政工联合工作组,全程参与民主测评、数据统、民意调查等环节,确保监察部门监察到位。

五是评价结果应用从“应用偏少”向“充分应用”转变,着力改变考核结果与干部职业生涯低关联度的局面,使考核结果成为干部等级评定、干部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实现以考核结果为基础的奖惩并举。

作为一项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管理制度,A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三维一体”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是筛选、整合各类考核并完善管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定位精准、结构合理、量化科学、统一规范、使用便捷的机制平台,这个平台最大的意义是实现干部考核各维度信息能够被科学采集、科学分析,从而有效解决一直以来困扰干部考核和绩效、职业生涯规划之间低关联度的难题,形成一个价值导向正确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在线分析仪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引言

《在线分析仪表》是工业分析、自动化仪表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仪表维修工——在线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内容。同时,高素质的在线分析仪表操作和维修人员也要求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原理,会使用各种仪器并会排除常见故障确保工艺生产正常运行。近几年在线分析仪器飞速 发展 ,除了传统的红外热导气体分析器、在线工业色谱外,质谱、核磁共振也均已进入在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食品、环境监测等各领域。面对大量的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线分析仪表,不能光培养只会操作仪表的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仪器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科学 素养、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

1、 弄清教学对象特点

《在线分析仪表》是阐述分析仪器与在线检测仪表的有效结合,是指将分析仪器的检测器或整机安装在生产流程装置现场能自动对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产品的成分、组分进行连续地测量、分析、指示的分析仪器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环境分析(大高职),高材、工业分析(小高职),自动化仪表(大高职)专业的学生。其优点是学过化学分析、电路等课程,对化学工艺及仪器分析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缺点:不太重视,且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去学习,有些理论基础不太扎实,学科有难度学生容易放弃。

2、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在线分析仪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性强、知识面广、,融合了机械、 电子 、光学、微机与化学等学科的技术[1]。目前一些在线分析仪器的教材要么过多阐述深奥理论,要么内容陈旧不能反映仪表应用发展。选择一本既着眼于工业现场常用的分析仪表,又介绍 网络 化在线分析仪器、现场总线式在线分析仪表等在线分析仪表的前沿的教材很有必要。经过比较,选择江光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与于洋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两本书作为教材及 参考 。两本书各有优点:前者较详尽的介绍了广泛应用的常规分析仪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维修及排除、仪器的维护保养及仪器的电路设计知识;后者则对传统和 现代 分析仪器的发展应用及前沿技术介绍全面。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精心取舍。以工业中的常用在线分析仪表(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氧分析仪、红外气体分析仪、气体检测报警仪、工业电导仪、水分分析以及在线色谱仪)的原理、结构、常见故障的维修及排除为重点内容[2],适当补充在线分析仪器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与仪器分析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注重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岗位群确定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在线分析仪器的实践教学也应该根据 工业 分析操作和仪表维修的岗位需求加强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学生能正确的操作在线分析仪器,能加深对仪表的原理、结构的感性认识,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但由于一方面,在线分析仪器价格昂贵、产品更新换代快,而学生在实验室看到的在线分析比较陈旧和落后;另一方面,区别于实验室仪器,在线仪器应用环境往往比较劣,尤其是在石化、冶金工业中,在线分析面对的困难与问题很多[3]:高温、高粉尘、高水份、负压及结晶、腐蚀性等 恶劣气体条件;预处理装置的有效性差;过程、预处理及分析仪等环节导致的大滞后;防尘 、防溅、防腐等防护的高要求;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与较少的维护工作量等等。结果在线分析仪器呈现出投资大、开表率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使用部门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对仪器的维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更高。使用者不仅仅满足简单的操作、还必须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要花大力气研究一起的技术资料,熟悉一起性能,拓展设备的应用功能。否则,只掌握简单的操作程序,设备的使用率是难以发挥。掌握一些维修技巧、减短仪器维修时间,减少非计划停机,迫切要求 现代 的仪表岗位人员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鉴于实验室仪器陈旧,分析仪器的预开机时间过长,在不少高校采用虚拟的分析仪器实验室。优点:通过动画动态的显示流程,内部的结构;通过设置故障点让学生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仿真操作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而没有安全隐患,且不用担心废弃物的排放。缺点:仿真操作有别于真实实验,不利于学生的 科学 严谨的态度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浪费时间。

4、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能力技能提高。应该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结合生产生活事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实地教学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如红外气体分析仪器采用多媒体演示其检测过程,实物演示热导分析器的结构,许多需反复讲解的问题很容易就让学生明白了。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绩构成采用平实30%、实验%、期末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外,给学生增加了随堂练习检查每节课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以考促学。

《在线分析仪器》是一门技术性强、知识面广的重要的专业课程,要使学生既掌握分析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又要能正确的操作仪器,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了解分析仪器的最新应用和前沿科技,胜任分析和仪表维修岗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通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均要在规定时间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 文献 :

[1]朱明凯.浅谈在先分析仪器的 发展 趋势[j] .环保应用和再现分析仪器 ,2008年5月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在线分析仪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引言

《在线分析仪表》是工业分析、自动化仪表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仪表维修工——在线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内容。同时,高素质的在线分析仪表操作和维修人员也要求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原理,会使用各种仪器并会排除常见故障确保工艺生产正常运行。近几年在线分析仪器飞速发展,除了传统的红外热导气体分析器、在线工业色谱外,质谱、核磁共振也均已进入在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食品、环境监测等各领域。面对大量的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线分析仪表,不能光培养只会操作仪表的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仪器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

1、 弄清教学对象特点

《在线分析仪表》是阐述分析仪器与在线检测仪表的有效结合,是指将分析仪器的检测器或整机安装在生产流程装置现场能自动对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产品的成分、组分进行连续地测量、分析、指示的分析仪器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环境分析(大高职),高材、工业分析(小高职),自动化仪表(大高职)专业的学生。其优点是学过化学分析、电路等课程,对化学工艺及仪器分析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缺点:不太重视,且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去学习,有些理论基础不太扎实,学科有难度学生容易放弃。

2、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在线分析仪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性强、知识面广、,融合了机械、电子、光学、微机与化学等学科的技术[1]。目前一些在线分析仪器的教材要么过多阐述深奥理论,要么内容陈旧不能反映仪表应用发展。选择一本既着眼于工业现场常用的分析仪表,又介绍网络化在线分析仪器、现场总线式在线分析仪表等在线分析仪表的前沿的教材很有必要。经过比较,选择江光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与于洋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两本书作为教材及参考。两本书各有优点:前者较详尽的介绍了广泛应用的常规分析仪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维修及排除、仪器的维护保养及仪器的电路设计知识;后者则对传统和现代分析仪器的发展应用及前沿技术介绍全面。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精心取舍。以工业中的常用在线分析仪表(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氧分析仪、红外气体分析仪、气体检测报警仪、工业电导仪、水分分析以及在线色谱仪)的原理、结构、常见故障的维修及排除为重点内容[2],适当补充在线分析仪器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与仪器分析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注重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岗位群确定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在线分析仪器的实践教学也应该根据工业分析操作和仪表维修的岗位需求加强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学生能正确的操作在线分析仪器,能加深对仪表的原理、结构的感性认识,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但由于一方面,在线分析仪器价格昂贵、产品更新换代快,而学生在实验室看到的在线分析比较陈旧和落后;另一方面,区别于实验室仪器,在线仪器应用环境往往比较劣,尤其是在石化、冶金工业中,在线分析面对的困难与问题很多[3]:高温、高粉尘、高水份、负压及结晶、腐蚀性等 恶劣气体条件;预处理装置的有效性差;过程、预处理及分析仪等环节导致的大滞后;防尘 、防溅、防腐等防护的高要求;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与较少的维护工作量等等。结果在线分析仪器呈现出投资大、开表率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使用部门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对仪器的维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更高。使用者不仅仅满足简单的操作、还必须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要花大力气研究一起的技术资料,熟悉一起性能,拓展设备的应用功能。否则,只掌握简单的操作程序,设备的使用率是难以发挥。掌握一些维修技巧、减短仪器维修时间,减少非计划停机,迫切要求现代的仪表岗位人员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鉴于实验室仪器陈旧,分析仪器的预开机时间过长,在不少高校采用虚拟的分析仪器实验室。优点:通过动画动态的显示流程,内部的结构;通过设置故障点让学生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仿真操作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而没有安全隐患,且不用担心废弃物的排放。缺点:仿真操作有别于真实实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态度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浪费时间。

4、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能力技能提高。应该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结合生产生活事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实地教学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如红外气体分析仪器采用多媒体演示其检测过程,实物演示热导分析器的结构,许多需反复讲解的问题很容易就让学生明白了。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绩构成采用平实30%、实验%、期末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外,给学生增加了随堂练习检查每节课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以考促学。

《在线分析仪器》是一门技术性强、知识面广的重要的专业课程,要使学生既掌握分析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又要能正确的操作仪器,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了解分析仪器的最新应用和前沿科技,胜任分析和仪表维修岗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通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均要在规定时间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明凯.浅谈在先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J] .环保应用和再现分析仪器 ,2008年5月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在线分析仪表;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引言

《在线分析仪表》是工业分析、自动化仪表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仪表维修工——在线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内容。同时,高素质的在线分析仪表操作和维修人员也要求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原理,会使用各种仪器并会排除常见故障确保工艺生产正常运行。近几年在线分析仪器飞速 发展 ,除了传统的红外热导气体分析器、在线工业色谱外,质谱、核磁共振也均已进入在线,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食品、环境监测等各领域。面对大量的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在线分析仪表,不能光培养只会操作仪表的学生,正确规范的操作仪器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被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 科学 素养、创新能力,我觉得应该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

1、 弄清教学对象特点

《在线分析仪表》是阐述分析仪器与在线检测仪表的有效结合,是指将分析仪器的检测器或整机安装在生产流程装置现场能自动对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产品的成分、组分进行连续地测量、分析、指示的分析仪器的一门学科。课程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环境分析(大高职),高材、工业分析(小高职),自动化仪表(大高职)专业的学生。其优点是学过化学分析、电路等课程,对化学工艺及仪器分析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缺点:不太重视,且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去学习,有些理论基础不太扎实,学科有难度学生容易放弃。

2、精选教学内容

由于在线分析仪表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技术性强、知识面广、,融合了机械、 电子 、光学、微机与化学等学科的技术[1]。目前一些在线分析仪器的教材要么过多阐述深奥理论,要么内容陈旧不能反映仪表应用发展。选择一本既着眼于工业现场常用的分析仪表,又介绍 网络 化在线分析仪器、现场总线式在线分析仪表等在线分析仪表的前沿的教材很有必要。经过比较,选择江光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与于洋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在线分析仪器》两本书作为教材及 参考 。两本书各有优点:前者较详尽的介绍了广泛应用的常规分析仪表的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常见故障维修及排除、仪器的维护保养及仪器的电路设计知识;后者则对传统和 现代 分析仪器的发展应用及前沿技术介绍全面。内容多而课时有限,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教材内容精心取舍。以工业中的常用在线分析仪表(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氧分析仪、红外气体分析仪、气体检测报警仪、工业电导仪、水分分析以及在线色谱仪)的原理、结构、常见故障的维修及排除为重点内容[2],适当补充在线分析仪器的最新发展前沿知识,与仪器分析的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注重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岗位群确定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在线分析仪器的实践教学也应该根据 工业 分析操作和仪表维修的岗位需求加强技能的训练。目的是学生能正确的操作在线分析仪器,能加深对仪表的原理、结构的感性认识,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但由于一方面,在线分析仪器价格昂贵、产品更新换代快,而学生在实验室看到的在线分析比较陈旧和落后;另一方面,区别于实验室仪器,在线仪器应用环境往往比较劣,尤其是在石化、冶金工业中,在线分析面对的困难与问题很多[3]:高温、高粉尘、高水份、负压及结晶、腐蚀性等 恶劣气体条件;预处理装置的有效性差;过程、预处理及分析仪等环节导致的大滞后;防尘 、防溅、防腐等防护的高要求;较高的自动化程度与较少的维护工作量等等。结果在线分析仪器呈现出投资大、开表率低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使用部门技术水平低造成的。因此对仪器的维修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对使用者的技术要求更高。使用者不仅仅满足简单的操作、还必须有责任心和进取心,要花大力气研究一起的技术资料,熟悉一起性能,拓展设备的应用功能。否则,只掌握简单的操作程序,设备的使用率是难以发挥。掌握一些维修技巧、减短仪器维修时间,减少非计划停机,迫切要求 现代 的仪表岗位人员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鉴于实验室仪器陈旧,分析仪器的预开机时间过长,在不少高校采用虚拟的分析仪器实验室。优点:通过动画动态的显示流程,内部的结构;通过设置故障点让学生学会分析仪表的常见故障;仿真操作使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练习而没有安全隐患,且不用担心废弃物的排放。缺点:仿真操作有别于真实实验,不利于学生的 科学 严谨的态度培养。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浪费时间。

4、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利于学生思考及能力技能提高。应该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结合生产生活事例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新鲜,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演示、实地教学等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使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如红外气体分析仪器采用多媒体演示其检测过程,实物演示热导分析器的结构,许多需反复讲解的问题很容易就让学生明白了。

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成绩构成采用平实30%、实验%、期末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作业外,给学生增加了随堂练习检查每节课学习和复习的效果,以考促学。

《在线分析仪器》是一门技术性强、知识面广的重要的专业课程,要使学生既掌握分析仪器的结构、检测原理,又要能正确的操作仪器,分析排除常见故障,了解分析仪器的最新应用和前沿科技,胜任分析和仪表维修岗位,是一个很难的课题。通过实践,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教学对象的多样,均要在规定时间完成专业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 文献 :

[1]朱明凯.浅谈在先分析仪器的 发展 趋势[j] .环保应用和再现分析仪器 ,2008年5月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三维技术 机械专业 实践教学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三维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应用已遍及机械设计以及制造相关行业。传统的二维设计无法做到结构分析、运动机构分析和数控加工,不能真正做到生产的自动化,三维技术利用计算机提供的一个三维空间,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在这个三维空间里建造物体的模型,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对几何形体描述更真实、更准确、更全面。随着机械三维技术的广泛应用,相关行业也急需大量掌握此技术的人才。

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是其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本文针对我校机械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现有条件和三维应用软件,在机械类实践教学中,以三维设计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将机械专业一直沿用的传统的二维实践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借助计算机和三维图形软件(如Solidworks、Pro/Engineer等),将三维技术应用到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如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一、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内容陈旧,其创新和改革不够,在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存在明显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要求。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为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实施是先由指导教师指定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如:牛头刨床主运动机构)。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指定好的人员组合和设计规范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这种方法虽然有许多优点,学生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设计任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方法已显得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图解法辅助解析法来完成。用图解法主要是对所研究机构进行运动和受力的分析,这种方法具有清晰、直观等优点,但也存在作图复杂、工作量大、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陷。而采用解析法主要是指导教师将已编好的计算程序交给学生,由学生上机输入并调试程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图解法所得结果相比较,它只是起到对图解法的结果进行检验的作用,而且计算的结果是以数字的形式显示,不清晰,不直观。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工作量较大.使设计变得枯燥无味.而且也吸引不了学生对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相似的情况还出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题目单一,重复率高,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比较普遍,也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基本上沿用同一设计题目:“双级或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它涵盖了“机械设计”课程中大部分内容,该设计题目对培养学生掌握通用零部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极其有效的。为了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不少学校提出了多套课程设计的题目。尽管多套题目可以避免学生之间的相互抄袭,但是设计手段仍然不够现代化。学生设计的成果仍是二维平面图纸,但是二维视图表达,无法预防干涉情况的发生。

二、基于三维技术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采用案例式教学

教学案例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870年前后的哈佛法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哈佛商学院采用,现在已经推广到多个学科。在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能很好地将三维技术与机械行业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以机械原理中曲柄滑块、曲柄摇杆机构等典型四杆机构为案例,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进行机构运动分析的教学;以机械设计课程中的零件,如:轴、键等典型零件为案例,进行零件强度校核的教学。由于在实践教学中的这些机构比较抽象,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再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回归于实践,这一过程符合认知的一般规律。

(二)加强实践环节力度

1)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编程等课程,布置相应的题目,让学生利用三维软件进行练习,尤其是在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应强调学生利用三维软件完成相关设计。在毕业设计环节,在题目的设置和设计任务中,要求学生利用相关三维软件完成设计。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机械专业类的三维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大赛等。

3)我院不仅在机械CAD/CAM课程的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还在课程结束之后,还专门安排一周的上机实践环节,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实练操作,以加强和提高学生实践水平能力。

(三)建设基于三维技术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三维技术所涉及的相关课程及其专业知识非常丰富,要提高三维技术教学质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院成立了三维技术教学团队,团队成员既要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也要有多年从事工程实践的、还要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年轻教师。团队成员不仅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也要对三维技术的应用有较多的研究。

三、基于三维技术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在机械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第一步,在设计手段方面的结合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软件,对课程设计内容和形式进行一定的创新;第二步,在前面的基础上,增加课程设计的题目数量。

以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牛头刨床为例来介绍一下在实践教学中利用三维技术(如SolidWorks)进行设计。

1)参数化构件库的建立及实体装配

为了实现构件的快速建模和避免重复性工作,建立一些常用构件的三维参数化模板库,用户可以在特征模板中查询和调用各种构件模型。在这一部分,主要完成各杆件进行三维建模,完成模型库。

2)装配信息的提取与转化

在SolidWorks环境中,装配好的机构并不能直接用于机构分析,必须提取出装配体的配合特征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机构分解与分析所需要的拓扑信息和结构数据。

3)结构分解及型转化单元的分析模型

识别出结构分解所需要的信息后,将机构分解为机架、主动件和有序单元组(虚拟单构件、双杆组、约束单构件)。

4)运动分析与仿真的实现

机构分解完成后,通过设置主动件的运动参数,从而实现对整个机构的运动分析。通过定义机构的约束、运动和可选的力,从而对机构进行仿真,得出该机构的性能。最终结果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有直观的动画显示、也有仿真的曲线图和文本文件。

在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软件进行机构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多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从长远目标来看,可以逐步设定多种类型的设计题目:有的是已知工艺参数让学生自己选择传动方案和工作机构的类型;有的是已知传动方案和工作机构的类型,反求机构参数;有的是已知两个传动方案,让学生就两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还有的是借助于CAI软件进行运动仿真等。

四、结语

通过利用三维技术对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加深了学生对机械专业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通过计算机进行运动的仿真,学生看到了各种机构的运动形态,建立起具体生动的运动变换概念,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机构的特性参数如曲柄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等的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可以按照给定的运动变换要求,设计出众多的机构方案,对每个方案可以进行分析,验证其运动变换功能,也可就不同方案进行比较。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设计意识,成为机构设计的决策者。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项目基金:2011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1B304)

[参考文献]

[1]王伟.“机械原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研究论坛,2009(11):20―21

[2]王伟,张融,张秀梅.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的独立学院机械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机械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11.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工作过程 航空机务 培训体系

一、研究背景

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包括发动机特检、无损检测、油液分析、发动机综合监控、检测计量和飞参处理等重要岗位,这些岗位涉及学科知识面广、渗透交叉、专业技能要求高,直接关系航空装备安全,直接影响战斗力的发挥。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资格培训是加强航空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推进航空机务训练,促进机务维修持证上岗的重要举措。随着特定维修专业工作在航空机务系统的广泛推广和普及,其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专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从事特定维修岗位工作的人员多是经过简单的自我学习、短期培训、设备带教等培训方式后上岗的。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和质量与航空机务实现跨越发展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加强特定维修岗位培训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系构建理念与过程

(一)体系构建理念模式。

针对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特点,我单位确定提出以特定维修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3343”理念模式开发培训体系。即:体系构建分为岗位调研、人才培养模式论证和课程开发3个阶段;其中课程开发是核心,按照先开发专业课程、再改造公共基础课程、最后进行保障体系建设的3个步骤实施;在专业课程开发中注重头脑风暴、分析开发、研讨确认和决策计划4个关键环节,最终实现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3个转换。

(二)体系构建基本过程。

体系的构建主要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课题准备与调研阶段。一是到各航空机务工作单位,通过专家研讨、工作实践、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特定维修岗位的工作、职位、职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调研。对无损检测、油液分析、发动机综合监控、发动机特检等具有代表性的特定维修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二是对各特定维修岗位工作任务和胜任能力进行综合归纳,确定特定维修岗位人才培训能力目标模型。三是通过工作任务及胜任能力的分析,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论证。

第二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论证阶段。一是对资格培训、技能等级认证和专题轮训相衔接的人才培养途径进行论证。二是研究制定特定维修岗位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三是对油液分析、无损检测等特定维修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制订了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特定维修岗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论的指导下,重点对航空油液监控专业进行课程建设和实践保障条件建设。

第三阶段: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课题组采用边实践、边总结、边深化研究的策略和方法,在前期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课程开发思路的基础上,一是按照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修订特定维修岗位职业标准和考核大纲;二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确立课程结构和课程,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三是以工作行动为导向,创设学习情境和开发课程教学项目,完成无损检测、发动机特检、发动机综合监控、飞参处理、航空油液监控等特定维修岗位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条件建设。

三、研究内容

(一)基于工作过程,科学提出特定维修岗位人才培养新思路。

一是以工作过程观为指导,确定“四个坚持”的人才培养思路。即:坚持贴近岗位,使学员获得与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岗位知识、技能与态度;坚持能力为本,围绕岗位能力生成组织学习领域,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岗位工作情境,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坚持职业标准为依据,人才培养过程融合职业标准要求,推行“双证制”;坚持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设计学习领域课程。

二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五个对接”专业建设策略。针对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特点,准确定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五个对接”的专业建设策略是指专业设置与工作岗位群对接;课程标准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培训证书与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任职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三是以院校为培训主阵地,构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着眼院校、科研院所和部队三方各自优势,在上级业务机关的组织领带下,建立了以院校培训为主阵地,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部队岗位实践“三位”,集资格培训、技能等级评定和专题轮训于“一体”的特定维修岗位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改革。

一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针对特定维修岗位的多学科专业知识渗透的特点,课题组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化课程结构模式,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基础单一能力、中端复合能力和高端复杂能力”三个层级能力目标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使学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岗位中知识结构相吻合。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序化工作过程和梯度化能力目标的逻辑结构特点,符合“初学者到实践专家”军事职业人才成长和能力形成过程。

二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一方面,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课程内容结构,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组织课程内容,让学员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相关岗位任职能力。另一方面,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充分考虑相关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并将特定维修岗位文化和职业情境直接融入课程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标准。

三是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在特定维修岗位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遵循以行动导向的现代教育指导思想,探索应用了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项目载体法等符合主体性教育思想原则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以情境学习为典型的特征教学方法,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四是建立资格认证体系,推行毕业学员“双证制”。课题组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制定了特定维修岗位的职业标准与考核大纲,修订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资格管理规定和实施办法等法规文件,建立特定维修岗位资格管理认证体系,将职业资格认证纳入学员毕业综合素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结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制”。

(三)聚焦理实一体化要求,配套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新环境。

通过昂贵仪器模拟化、一般设备实装化、训练环境虚拟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建设思路,建设功能完备、资源丰富、设施先进、与维护装备同步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一是以专业教室、实验(习)室为重点,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场所。其中,新建专业教室3个,实验(习)室4个。拥有各型发动机解剖件、飞参等实装10台套,模拟装备20台套。拥有与毕业后岗位工作实验室配备相一致的光谱、铁谱、自动磨粒、污染度等油液分析仪器6台套;拥有五大常规及激光、红外、DR射线、视频孔探仪等先进无损检测设备30余台套;各种检测计量设施20台套,满足了特定维修岗位实践教学需求。

二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定期组织教学双方深入岗位工作一线。与多个特定维修岗位工作开展较好的部队单位和航空大修厂联合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定期组织教员和学员深入岗位了解一线工作情况。

三是开发多种信息资源,建成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建设了包括超文本教材、视频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辅助训练软件等信息资源。其中,编写相关航空机务体系教材3本,公开出版教材5本,面向部队发行3000余册。采用沉浸式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的航空油液监控虚拟训练系统,再现了岗位工作真实环境,实现了油液分析操作技能的虚拟训练。基于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无损检测技术”网络课程,开发的多部无损检测人员II级培训系列软件,为航空机务特定维修岗位的远程教学提供了便捷。建成的CBT网络教室包括多网计算机、投影教学设施、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等,为多媒体教学软件运行、网络课程学习和专业信息资源的学习共享奠定了基础。

(四)适应转型建设需要,加速“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培养。

一是多措并举,提高教员专业能力。借助教员岗位能力达标训练活动,提高教员岗位专业能力;通过经常性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提高教员课程开发、设计与施教能力;通过定期组织教员参加特定维修岗位实践与调研活动,提高教员岗位实践能力;推行专业教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促进教员岗位操作技能提升。鼓励教员深入科研生产一线,提高专业科研学术水平。

二是广开渠道,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从部队、制造厂和科研院所选调、聘请专家充实到专业教员队伍中,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参与专业授课,保持教学团体的新鲜活力。

四、实践效果

(一)学科专业建设形成新格局,人才培养效果显著。

随着航空油液监控、发动机综合监控等特定维修岗位新专业的建立,学院已形成以军队“2110”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为龙头,传统机、军、特、电等专业为重点,新增特定维修岗位专业为特色的学科专业建设新格局。累计完成各类型20期的教学任务,组织岗位资格培训班30期。航空机务从事探伤工作的人员90%经过本专业培训,年平均约12人次因发现航空装备缺陷故障而立功受奖,满足了航空机务系统对该类专业人才的急需。

(二)科研学术研究形成新局面,服务部队能力突出。

在本培训体系强力推动下,所属教学组科研学术研究已形成了检测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方面优势突出,红外、激光等先进无损检测评估技术研究应用独树一帜,在新型航空材料与结构维护保障研究方面紧跟发展的可喜局面。近年来,所研制的各类无损检测仪器、维护保障设备累计推广56套。解决某型发动机叶片榫槽裂纹检测、复合材料损伤检测等技术难题3项。承担各类科研计划课题1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教学组成员参加演习、演练等重大活动5次,完成技术支援任务11次,受到机关和部队的肯定和表扬。

专业结构维度分析范文第15篇

目前大部分现代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各类产品的经济效益是经营管理者眼光的聚焦点。产品维度分析重点在于盈利水平计算和盈利潜力预测。

1.细分公司产品。产品可分为大产品概念和小产品概念,大产品是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大分类,小产品是在大分类基础上进行两次细分,小产品可继续划分各类细分产品。以电信公司为例,目前大产品概念分为宽带、移动、固话三类。每类大产品下面均可划分成诸多小产品,如宽带产品往下可分为光纤宽带、ADSL等,小产品ADSL往下可继续分为2M、4M、8M、20M等细分产品。

2.产品效益分析。针对细分的大产品、小产品甚至小小产品,做出各级产品效益分析。产品维度分析难点在于成本如何精确核算至产品,重点是盈利水平和盈利潜力的测算。通过对电信三类主流产品的财务数据分析,固话属于衰退产品,已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收入将继续下降;宽带是成熟产品,目前是电信利润主要来源,盈利潜力较有限。移动是成长产品,目前利润不高,未来盈利潜力大。

3.调整资源投放。根据测算的各类产品盈利情况,调整资源投放策略。衰退产品严控资源投放,包括人力资源投放、成本资源投放和投资资源投放。成熟产品结构性调整资源投放,根据经营策略加大或缩小某类资源投放。成长产品加大资源投放力度,特别是投资资源投放,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二、客户维度

市场经济中客户就是上帝,如何为上帝服务是现代企业绞尽脑汁所思考的问题。庞大的客户群不加以细分管理,企业将错失盈利机会,同时浪费大量成本资源。1.实现客户分群。客户分群的方式非常多,如以年龄划分、行业划分、消费额划分、性别划分等等,每个企业可结合自身特点对客户进行个性化细分。比如,电信公司将客户划分为政企客户和公众客户,政企客户下分为金融行业、制造行业、房地产业等,公众客户下分个人客户、家庭客户等。

2.投入产出分析。精确核算各类客户群的收入、成本、业务量等数据,并分别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不同客户群的盈利水平,客户维度分析二八效应明显,带来80%利润产出的客户往往仅占用20%成本资源,带20%利润产出的客户却占用80%成本资源。

3.提高成本效率。根据不同客户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和成本资源投放方式,将企业有限的成本资源最大化利用,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

三、专业维度

专业维度分析是最传统的企业财务分析模型,基于各专业成本模块进行解析。企业存在不同专业线条,如市场专业、人力专业、技术专业、行政专业等。每个专业线条均存在专业成本类别,但收入往往较难核算到专业,所以专业维度分析很难立足于效益评估,更多是基于专业成本的分析。通过各类财务指标,分析现有专业成本结构是否合理,专业成本增长率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