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篇

现将《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和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教     育     部

                                             二三年六月三日

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

为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49号)要求,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决定实施“2003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以下简称工程)。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做好今年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含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和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按照“瞄准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转换择业观念、加强就业服务”的要求,集中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资源,强化职业资格培训,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就业创造条件。

二、目标任务今年6月至9月,结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和学生就业意向,集中组织高职院校中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为培训合格者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对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为培训合格者组织专门的求职招聘活动,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三、实施范围重点是高职院校布局比较集中且就业任务重的大中城市,当前未落实用人单位的毕业生人数较多的高职院校。服务对象重点是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本人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应届高职院校毕业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研究确定具体城市和院校名单,同时报教育部和劳动保障部备案。

四、主要内容(一)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对应关系(可参照《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试行)》),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工种)的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这项培训应尽可能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结合起来。对培训考核合格的学生,颁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由劳动保障部制定式样,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印制并核发。

(二)组织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根据学生就业意向、职业兴趣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组织其参加当地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培训,培训考核合格者,颁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联合有关技术支持单位组织电子商务师、心理咨询师、制图员职业资格培训和现代制造技术(数控工艺员)、电路仿真软件应用设计师等远程培训项目,培训合格者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高职院校可申报建立上述远程培训项目辅导站,鼓励学生参加远程职业资格培训。

上述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可作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劳动力市场求职就业的凭证。取得证书的学生,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或参照劳动保障部颁布的《职业学校专业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对应目录》确定对应的职业范围,采取自愿原则,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申报条件的要求,申请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各地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优先安排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高职院校学生参加鉴定。

(三)组织开展创业培训。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自己开发或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创业培训项目。7-8月份,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实施远程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库和创业培训教材,学校可以组织收看。培训合格者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创业培训合格证书。

(四)高职院校应发挥专业和师资优势,结合学生就业意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采取措施,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性培训。

(五)普遍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高职院校和承担职业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要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宣传国家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介绍求职方法和技巧;要积极收集就业信息,集中提供就业服务,提高培训就业率;要主动加强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求职招聘活动。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定期向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和工资指导价位信息,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五、措施办法(一)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教育部门选定部分实习训练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资格培训基地,承担相应的培训任务。劳动保障部门要动员组织技师学院、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专门的高职院校实习训练课程,提供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培训教材,并配备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操作指导。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挖掘高职院校现有场地、教师、设备等资源优势,统一调配和配置资源,科学组织培训工作。

(二)北京、天津等10个国家创业示范城市和30个创业培训试点城市应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创业培训基地,对准备创业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后续扶持“一条龙”服务。各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创业培训教师,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及创业计划辅导工作。

(三)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要求,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其毕业生在申请参加中级以下(含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同鉴定理论考核合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对部分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高职院校的主体专业,经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高职院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发给相应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部门组织校外考评员和质量督导员对学校组织的技能操作考核情况进行指导和督导,可按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对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抽查。

以上工作,由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制定试点办法,报劳动保障部和教育部备案后组织实施。

(四)少数高职院校中以高级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其教学计划中明确操作技能水平要求达到高级技能水平的相应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以参加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提出方案,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8月24日,劳动保障部专门为全国高职院校组织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员、营销师、秘书、公关员全国职业资格统一鉴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制定考前辅导和统一鉴定的工作方案。统一鉴定的收费标准应低于面向社会其他人员的收费标准。

(六)学生参加毕业前强化培训所需费用根据当地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确定,主要由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共同承担。职业技能鉴定费用由劳动保障部门适当减免,鉴定机构所需成本费用可向当地财政申请补贴,由地方政府统筹安排。

(七)9—10月份,由高职院校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专门收集一批适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信息,组织专场求职招聘活动,为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提供免费参加招聘洽谈活动的机会。

(八)毕业后半年内仍未就业的毕业生,可持高职院校出具的证明,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纳入失业人员统筹管理。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继续提供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为参加工程后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提供进一步培训机会和技能鉴定服务。

六、组织推动(一)劳动保障部、教育部负责工程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协调,共同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由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联合组成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工程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高职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沟通联系工作。6月15日前,制定实施方案,确定重点地区和院校以及承担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启动组织实施工作并报劳动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实施方案应包括重点地区和院校名称、地址、拟参加培训的毕业生人数、培训种类和目标内容以及相关组织管理实施工作步骤及流程等内容。

各地劳动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共同做好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成立由培训、鉴定、就业等部门共同组成的专门的工作小组,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集中力量做好工程的管理指导、质量保证和技术支持、就业服务等工作。

劳动保障部门要组织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参加职业指导员培训和考核,对合格者颁发职业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确定专门人员,做好工程的宣传动员、生源组织和管理、培训项目确定和培训经费补贴、指导高职院校组织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做好学生培训、鉴定期间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

(三)高职院校和承担培训任务的教育培训机构要明确具体部门专门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当地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6月20日前完成实施方案制定工作,并开始组织实施。

(四)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6月15日前),进行摸底调查,制定方案。

2集中实施阶段(6月中下旬-9月,特殊情况可延续到11月底),组织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工作。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 劳动力市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互动关系 经济发展 劳动者 专业设置 技能型人才 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历经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80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数2409所的一半还多,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约700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三分之一。30多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毕业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他们遍布在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不仅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也得到社会认同,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是高职教育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我国的高职教育由于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最初的办学定位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短期学制”,这种定位与当时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一开始就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欢迎。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教育不仅得到市场经济的认同,而且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2004年6月17-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陈至立在讲话中强调: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部长周济也在会上发表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旨讲话。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当完成三个转变:一是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二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三是从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以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可见我国的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一)高职教育针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促进劳动力市场发展

1.高职教育培养出多种类的劳动力,满足市场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劳动分工,原始社会“采集经济”时期,每天天亮后,劳动群体在首领的安排下,年轻力壮的若干男人们去狩猎或渔捞;妇女、青少年、中年等,去采摘植物食物;老弱者留在住处看护幼儿、火堆,或在附近捡取烧柴、搓绳子、砸击制做石器、用兽皮连接成“袋子”或“兜子”;派有经验的人员四处觅寻哪里存在食物资源。这是原始社会的劳动者从事工作内容不同所引起的分工。由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区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其分工越来越细,逐步变为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这种分工劳动的岗位,职业特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对劳动力的不同需要,出现了交换劳动力的现象,随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交换,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劳动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定位使高职院校培养的多种类劳动力在满足市场对劳动力规格不同需求方面,有着不可小看的作用。

2.高职教育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引出了一些新的产业、新的职业。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世纪出现的IT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成为新兴产业,掌握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有了新的职业,IT既成为新的产业也成为新的职业,它需要劳动者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这种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在工作时会成倍地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掌握了生产一线最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企业得到了较高水平的劳动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同时,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模性、持续性特点决定了它能源源不断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各种人才,这种人才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能,适应新技术要求、满足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为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起到保障作用。

3.高职教育培养“零距离”上岗劳动力,实现劳动力市场与高职院校的互利双赢。在市场机制下,生产企业要从劳动力市场招聘到足够多的熟练技术人员,而市场不可能自己培养这种劳动力,只能依靠学校和培训机构,所以劳动力市场承载着生产企业、劳动者、劳动力培养单位几方沟通需求和平衡供需的职能,当供需关系平衡时劳动力市场平稳,当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时就出现市场动荡。由于劳动者的技能是否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企业能否接纳市场提供的劳动力,都是变化不定的,这种不确定或者说供求失衡就会通过劳动力市场反映出来,表现为有时是劳动力不足,有时是劳动力过剩。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大任务,为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确定了高职院校要通过3到4年的学校教育和实训指导,使学生成为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毕业时“零距离”上岗,高职院校这种大批量、多工种和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同时高职院校也通过劳动力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开拓毕业生就业渠道,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是高职院校、劳动者个人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利多赢。

(二)劳动力市场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平衡过程中对高职教育的导向作用

1.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使高职教育规模一定程度地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也会随之进行扩大生产和技术改造,而扩大生产和进行技术改造就要增加生产人员或者选用较高水平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员企业可以自己培养或者到劳动力市场招聘,由于企业自己培养人才周期长、成本高且不能立即满足需要,因此,企业更愿意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但是劳动力市场所供给的人才规模、层次和数量并不一定与企业需要一致,有时企业的人才需求数量较大而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于是劳动力市场就会发出某些人才短缺的信号。这种人才短缺信号外传,就给专门进行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一定的导向作用,当高职院校得到这一信号时,办学者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会调整专业结构或扩大招生规模,尽力使人才培养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需求。这说明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方向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2.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今,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变化的态势并反映到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趋势,尤其是新兴产业或高端制造业企业会对劳动力有特殊的要求,这时原有那些没有接受过专门学习和培训的员工、没有掌握专门技术的普通劳动者就可能不胜任这种生产要求,由此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生产管理一线技术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或者和企业进行订单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办争使毕业生掌握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服务专业化、技术一体化、知识高端化的要求。这既是生产技术的要求也是企业竞争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市场需要。

3.劳动力市场使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功能逐步增强。高职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教育形式,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生产是其最基本的定位。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生产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实现,高职院校对人才进行培养后直接送入劳动力市场,或者与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等,不管方式如何都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的形式,只不过这种形式通过劳动力市场逐步增强。高职院校通过劳动力市场调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发挥高职院校有教学场地、有雄厚师资、有专业技术、有丰富经验的优势,使人才培养更适应企业的需求。同时,在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人才需求、生产一线结合得更为紧密,提供的劳动者更符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更能发挥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

4.劳动力市场促进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与经济生产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也要求高职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管理一线进行实践与锻炼,这种实践与锻炼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实现,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专业和每一种岗位提供校内真实生产环境,即使校内有一些能让学生进行实践的校内实践场所也不具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那种更为真实的竞争氛围,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与企业加强联系,拓宽渠道、强化合作,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到企业锻炼,使学生毕业后一到企业就能立即上岗,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但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

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较低,学生、家长和一些企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认可、不选择。虽然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国民教育序列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高职教育还是末流教育、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有时宁可选择一个三流的本科院校也不愿选择一流的高职院校;宁愿当一个并不重要、发展空间受限的管理者,也不愿意当一名得到社会尊重、发展潜力巨大的高端技能工人;二是高等院校总数的增加和本科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职业院校的生源大幅下降,致使一些职业院校根本完不成招生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的生源逐年减少,同期高等院校数量和本科院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在一增一减的夹缝中,职业院校发展空间受限,下表数据就是高职教育生存状态的一种反映。

三是一些高职院校办学观念还没有跳出普通教育的框框,机制不灵活、特色不突出。其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致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出现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四是校企合作不紧密流于形式、技能型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一些职业院校由于和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未能深度融合,校内没有大的实习实训场所,学生不能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得不到真实生产环境的锻炼。有些学校教师从本科学校毕业即到高职院校教学,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技能要求一点不知,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但不够成熟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劳动力的增加与减少都是由各级劳动局根据计划进行调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市场的研究和培育得到国家的重视。1986年国务院决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在全国企业中实施劳动合同制,这才有了劳动力市场的萌芽。但此时,劳动力市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劳动力市场才真正发育,劳动力配置方式也逐渐由传统的计划配置向市场配置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市场对人才配置趋于成熟,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用人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会)招聘,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明确责权利。但是也应看到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市场机制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市场的信息系统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季节性特征而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企业的招聘许多时候是通过政府举办的招聘会进行,有些人才市场仅对劳动者档案进行了保管而没有上升到较高层次的分层管理和引导,劳动力市场还未彻底发育完善,远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

高职教育虽然是针对生产管理一线进行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合格劳动者,但他与劳动力市场是两个系统,在各自的系统内是一致的,但相互之间并不一致,各有侧重。高职教育侧重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技能型人才,对受教育者负责;而劳动力市场则根据生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人才调节配置,对用人企业负责,两者主体不一致,而且在管理上也各有自己的隶属部门,相互交叉较少。再者,高职院校在调整专业、确定发展方向时,经常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但较少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所以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没能实现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协调一致,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加之高职教育在扩招后基础条件不足致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能恰当匹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滞后于劳动力市场。

三、高职教育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一)厘清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程度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结构,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规模又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在这三者关系中,经济发展始终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强,经济发展不好劳动力市场接收劳动者的能力就弱;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正是通过劳动力市场这种显性媒介体反映出来的。高职教育要真正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就必须注重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在对劳动力市场调研中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系统通过“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发生关系,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与经济生产系统发生关系,反向的信息流动也是这样发生关系的,三方密切关联互为因果。当经济发展迅速时,各经济要素活跃,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产业调整、增加生产、提供服务,都需要招进新的人员,于是向劳动力市场发出用人需求的结构、数量、规格,劳动力市场作为联系企业和人才培养单位的中介,把这一需求信号反馈给人才培养的相关单位,相关人才培养单位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趋势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和人才培养方向,为劳动力市场培养合格劳动者;反之,高职院校经过3到5年的教育将学生培养为准劳动者时,也要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个中介实现,学校的培养方向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人才培养数量是不是匹配,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是基础,规定着人才需求的规模和数量,高职院校和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下发生关系、实现平衡,两者互动并与经济生产发生关系。

(二)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正向互动关系

在厘清了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三方关系后,高职教育无疑会选择与劳动力市场的正向互动关系。这种正向互动关系是在市场机制下高职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之间有序、持续地循环流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到劳动力市场寻找职业,生产企业在用人时到劳动力市场招聘人才,劳动力市场则根据供求平衡的原则将人力资源在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各行各业中进行合理配置,将市场中所需劳动力的数量、等级、要求等通过供求信息传递给对应的系统,包括高职教育系统。而高职教育系统内的高职院校会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教育规模、教育层次、专业设置等,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目标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一致,与企业的经济生产需求一致,当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了劳动力市场这一需求时,两者达到匹配、正向互动;反之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因此,高职教育系统必须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调整内部各元素,使两者产生正向互动关系,并在互动中保持长期、有序、平衡。

(三)建立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机制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3篇

为贯彻党的*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16号,以下简称《决定》),认真实施国务院批转的《*-*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经国务院同意,现对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决定》以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出现逐步回升的良好势头,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统筹人力资源开发中仍存在着忽视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倾向,在统筹各类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忽视职业教育的倾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措施还不够有力。一方面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都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尽快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关系着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是贯彻“*”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从现在起到*年,在高中阶段教育中,要加大结构调整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体相当,在有条件的地方职业教育所占比例应该更高一些;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要巩固和加强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中等职业学校不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教育部暂不再受理与上述意见相悖的职业院校升格的审批和备案。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逐步以二年制为主,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积极推行选修制或学分制,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制度。推动产教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时间应不少于半年,中等职业教育应为半年至一年。

职业院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培育青少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注重加强德育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把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逐步扩大职业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安排、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的自,提高其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更加重视开展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化培训,努力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要积极开展面向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强化市(地)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作用,整合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职业教育资源,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型界限,优化职业院校布局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个县要重点办好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并把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放到与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每个市(地)原则上要重点办好一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若干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职业院校的带动作用,探索以骨干职业院校为龙头、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参加的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式发展模式。

三、切实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各地方和行业部门要结合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规划。认真实施教育部等六部门推进的“职业院校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到*年在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和护理等四个专业领域共培养毕业生100万人,共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300万人次。认真实施劳动保障部等部门推进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

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中,要充分发挥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通过职业院校培养、企业岗位培训、名师带徒、个人岗位提高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有较大增加和提高,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状况。

四、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

继续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地方政府要加强统筹,促进农业、科技和教育部门发挥各自优势,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积极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发挥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龙头作用,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乡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推广、培训机构资源,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继续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的新型农民和技术骨干,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村入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实用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状况。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培训工作,依托各类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广播电视大学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努力实现村村都有一个大学生的目标。在实施“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中,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到西部职业学校任教。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要认真实施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农业部等六部门《*~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国务院批转的《*-*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东部对西部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做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工作,并积极帮助农村和西部地区学生在城市和东部地区就业。有关部门要重点联系一批劳动力输出较多的地区,认真总结并推广典型做法和经验。要加大在岗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学校,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各级政府要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乡合作与东西部联合办学,特别是对在相关工作中成绩显著的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成人学校给予奖励。西部和农村开发建设项目应安排配套资金用于相关领域的人力资源开发。使用农民工的单位负有培训本单位所用农民工的责任,所需经费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

五、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办学格局的形成

各级政府要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办好公办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要继续办好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鼓励行业企业与职业学校实行合作办学,建立行业职业教育咨询、协调机制。强化企业自主培训的功能,努力加强职工在岗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

民办职业教育应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吸引民营资本为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机制灵活和运行高效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认真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职业学校应当按照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优惠,并保护民办职业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利,要在学校评估、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公办职业学校一视同仁。

要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办职业院校运行机制创新,真正形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推动公办职业院校重组和整合,探索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职业学校及个人合作方式,实行多元投资并举的办学体制。在推进职业院校的重组和整合中,要防止公办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

积极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认真贯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和办学理念,引进国际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拓展国际招生和就业市场,扩大职业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

认真执行《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各级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并给予处罚。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开发国家职业标准,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形成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动态国家职业标准体系。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控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根据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开展鉴定工作,做好相关服务。

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的原则,各地要新确定一批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劳动保障、人事、教育以及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指导、提供方便。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部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及少数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经相关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关部门要按照《决定》的要求,抓紧组织对职业学校主体专业的认定工作。要根据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劳动用工和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课程体系。

七、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力争到*年,分期分批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一批条件较好、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装备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重视发挥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与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相结合,使前期投入发挥更大效益,要努力实现区域内中、高等职院校和培训机构对实训基地的共享。实训基地要建立自主发展的新机制,不仅完成教学实训任务,还应主动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实训基地建设中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经费,实行政府、企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共建共管。

八、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深化职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任)制度,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教师队伍。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74号),抓紧制定和实施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为职业院校招聘人才提供服务,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指导和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和技师可按照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要求评聘教师职务,实行聘任制度和合同管理,享受合同规定的相关待遇。地方人事、教育、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教师职务试行条例的要求,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评聘办法。职业院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化职业院校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把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规定的学时数,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扩大专业教师培训和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规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相关配套措施。

九、多渠道增加投入,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

认真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决定》中对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共同分担、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新机制。各级政府要增加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鼓励职业院校更新实习设备、改善教学实验设施,特别是加强职业院校共享平台的建设和重点专业的建设。省级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生均经费标准,并督促职业院校举办者按标准投入经费。金融机构要以信贷方式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政府部门根据需要可以为职业院校提供贷款贴息。要进一步落实《决定》中关于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规定,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在政府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受教育者也要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费用。职业院校的学费收入要全额用于院校的发展,各有关部门不得用其冲抵正常的拨款,也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截留、调拨或划转。要积极探索吸收国(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途径和机制。

中央财政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主要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根据职业教育发展实际需要,统筹安排资金继续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市(地级)、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国家和地方安排的扶贫资金都要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力度。地方各级财政要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在安排农村科技开发经费和技术推广经费要安排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投入,主要采取奖励、直接补助和资助学生等方式。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各级政府要通过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培训费补贴等多种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及其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帮助,鼓励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十、加强领导,营造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4篇

20*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及*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认真贯彻《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与支持,职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本市职业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改善缓慢,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适应实现“新*、新奥运”战略构想和建设创新型城市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按照*市“*”规划提出的工作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办法》,做出以下决定: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一)在新形势下,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全力推动本市职业教育发展。

(二)“优化结构、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满足需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本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要继续坚持职业教育工作重点从注重数量扩张转向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办学模式从学历教育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培养目标从一次性终、结性就业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等原则,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优质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目标迈进。

(三)明确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首都现代化建设对技能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并举及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学校和企业结合,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具体目标是:

1.到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部)调整至100所左右,其中80%达到部级重点校标准,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7万人左右。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院达到35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左右;业余成人在校生保持在12万人左右。重点建设30所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所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

2.到2010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为本市各行业输送毕业生45万人,高等职业学院输送全日制毕业生25万人,业余成人毕业生20万人。

3.建设50个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50个中等职业教育骨干重点专业。建设50个市级重点实训基地。建设100个相对稳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50个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的示范性农业科技培训实训基地。

4.加快各行业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到2010年,全市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现在的33%提高到40%以上。技术工人中中级工达到50%以上,高级工达到20%以上,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5%以上。每年培养中级工10万名,其中5万名由各类职业学校直接为行业企业培养;培养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5万名,其中由院校培养2.5万名;每年培训企业在职人员250万人次。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到2010年,农村劳动者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提高到10%,具有高中(中职)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提高到50%左右。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2万名以上。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者5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次;使80%以上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都能掌握一至两门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并具备信息采集和经营销售基本知识。

二、以服务首都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几百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数十万高技能专门人才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首都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服务,特别是要为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和职业能力服务,实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对企业在职职工以及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大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多种途径促进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完善企业职工教育管理体制,投入保障机制以及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的激励机制,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高级技工、技师在职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实现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相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培训工程,启动培养和造就首都郊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行动计划。充分发挥郊区各类职业院校、化技术学校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快农村中、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改善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结构和技术结构。在继续推动“绿色证书”等实用技术培训和实施科教兴村计划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实现科技入户;重点开展以新品种、新技术使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对3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进行现代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民主法制以及文明生活等教育;培养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和各类建设者;培养一批农村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和致富带头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在加快郊区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万人次,实现5万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要求,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不断强化其首都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提高其文明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

(七)要积极发展面向行业企业在职职工和农村劳动者的成人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采用学分制及远程教育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各类从业人员的文化技术水平,改变从业人员学历结构,为从业人员终身学习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条件。

三、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

(八)建立和完善具有首都特色、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在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区县都要重点建设1至2所中等职业学校,有条件的区县特别是远郊区县,应建设1所高等职业学院。城区各街道都要设立社区教育中心,郊区乡镇及行政村都要建立化技术学校。大型企业应建立企业职工培训中心。

(九)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工程。整合资源,紧密结合社会急需的专业,重点建设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的示范性职业教育基地。要重点建设10所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30所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及30所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和一批示范性社区教育中心。市及区县两级政府对示范基地的基本建设和实训设备给予重点投入,加快提升示范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

(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全面提高现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装备水平。到2010年全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都要达到本市办学标准要求,职业院校实训设备技术水平要与本市产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同步。全市重点建设50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市级重点实训基地,同时要建立一批行业重点实训基地和区县级重点实训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辐射功能,把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科技开发、技术推广紧密结合,增强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综合能力。要加强郊区农村地区职业学校和乡镇化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将其办成集科技推广、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和生产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好中央财政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奖励支持政策,市及区县两级财政对实训基地建设给予重点投入。

(十一)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市及区县两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创造更多机会,选派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到高等学校或国外进修和培训。聘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要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评定相应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教师在申请取得相应工种等级证书资格时,给予相应优惠政策。

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十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特色,灵活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重点发展面向本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的专业。要拓宽专业方向,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重点建设一批市级和区县级的骨干重点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要将中、高级技工以及技师的能力标准有机地转化为职业院校的课程目标,积极探索学校直接培养高级技工和技师的教育模式。要建立和完善弹性学习制度,大力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关的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加快建立现代教育的立交桥。高等职业学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学院继续学习的比例。在部分工科专业适度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和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积极尝试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多样化招生入学方式,探索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新举措和新途径。职业院校要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并举,努力办成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多功能教育和培训基地。

(十三)加强职业院校毕业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都要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对在校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四)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工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员育人,把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突出以诚信、责任、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十五)改革和拓宽招生渠道。中等职业学校要调整生源结构,积极面向企业在职人员、农村劳动者招生,发展成人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达到全日制在校生和业余成人在校生1比1的比例。可采用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满足本市行业、企业以及农村地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求。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各类成人在校学历生,市及区县财政对承担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给予相应补贴。

(十六)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管理制度。深化学校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及个人贡献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起学校内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与管理办法,形成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十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对本行业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的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积极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参与制定本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及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职业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各行业、企业要继续办好高等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各类培训机构。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尤其是非学历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对民办职业院校的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十八)扩大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职业院校与国外知名企业共建培训中心。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实训设备、专业课程及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本市职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开拓职业院校毕业生国(境)外就业市场。

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十九)市及区县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期间,市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专项经费50亿元以上,其中支持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支持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资助郊区农民培训、创建学习型城市项目补贴等30亿元以上,支持重点职业院校基本建设经费20亿元以上。

(二十)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20*年起,市及区县财政每年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不低于30%的经费用于支持市属重点职业学校、区县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建设以及农村劳动者培训。

(二十一)农村科学技术开发、技术推广的经费可适当用于农村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对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国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二)逐步提高职业学校生均综合经费定额标准。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学费标准,制定学分制收费办法。建立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市及区县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第一、第二产业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减、免学费和给予相应生活补贴政策。对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二十三)要保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

六、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二十四)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要进一步完善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职业的准入办法。劳动保障和人事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十五)全面推行并不断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完善符合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七、加强领导,统筹管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十六)加强领导,统筹管理,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市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区县政府也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市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有关工作。

(二十七)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十八)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要认真贯彻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完善监督执法机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依法治教水平。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部门、社会团体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

八、创造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5篇

根据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教育厅和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江苏省技工院校*招生计划〉的通知》(苏劳社培[*]24号)(以下简称“招生计划”)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年我市技工院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江苏省《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办发[*]27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组织部等10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锡委办发[*]119号)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促进我市技能型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能熟练地掌握本职业(工种)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满足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招生计划和对象

根据“招生计划”,我市26所技工院校的招生总数为15705人,其中无锡市区计划招生1800人,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和技师班学员计划招生5195人。招生对象必须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身体健康的应、往届初中、高中、中职、大专和本科毕业生。

三、教育学制和年限

根据培养目标和要求,技工院校教育学制和年限基本确定为: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纺织、服装、餐饮服务、营销、导游和电子装接工等劳动密集型、服务型的专业,教育学制可为2年;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5年;预备技师和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的教育学制和年限一般为7年;高中、中职、大专和本科毕业生接受技工院校教育的,学制可视具体情况相应缩短年限。

四、报名时间和办法

应届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集体办理报名手续;往届初中毕业生、在外地借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技(职)校、高中、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可直接到招生院校报名。未能继续升学的应、往届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可于8月中旬起到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登记、报名(地址:无锡市塘南一支路4号—1,联系电话:85017847)。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写明学校代码及专业代码。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技工院校,考生所在学校和地区阻止学生报考或截留时,学生和家长可直接向我局培训处反映和报名。

五、考查和体检

报考技工院校的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由考生报考的技工院校负责。市区考生体检由市招办统一安排进行,外地考生体检由当地统一安排进行。色弱考生不能录取化工、铁路行业、运输驾驶、轮机、印刷、工艺美术等专业(工种);色盲考生不能录取的专业除色弱外,还有烹饪、纺织化纤、电工、电子、热加工等专业(工种)。各专业(工种)的考查、体检等具体要求见招生计划表备注栏。

六、录取

根据考生德、智、体全面考核情况,按考生所填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对填报第一志愿的考生优先录取。

七、毕业、就业和待遇

1.技工院校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相结合的制度。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根据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方针,由学校推荐就业或毕业生自主择业。定向委培的毕业生到定向委培的单位就业。

2.技工院校学生毕业后当工人的实行劳动合同制,当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和从事各类管理工作的实行聘任制。毕业生被推荐录用后,与录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免除其试用期。

3.技工院校学生毕业时实行“双证制度”,即技工院校学生毕业时须取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就业后按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

八、户籍管理

根据省政府《批转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苏政发[*]142号)和无锡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新生在入学时可将户口迁入录取学校所在地,从*年开始,新生户口的迁移全部采用计算机管理,具体操作办法按无锡市公安局户政处的规定办理。

九、收费标准

技工学校的招生收费按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技工学校收费标准的通知》(苏劳社[2000]21号、苏价费[2000]237号、苏财综[2000]133号)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衔接同类高职院校收费标准的复函》(苏价费函[2005]136号、苏财综[2005]47号)的文件规定执行。学校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可采取减免学费、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十、有关要求

1.各技工院校要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做好市场需求预测。要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合理设置工种专业和招生计划。学校招生专业的设置要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积极开展“定单式”培养。

2.各技工院校要以国家技工学校专业目录为依据,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优化专业设置,规范专业名称,打造品牌专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3.各技工院校要坚持按需招生、按需办学的原则,扩大定向培养、委托培养面,促进招生就业的紧密结合,畅通就业渠道。

4.各技工院校要深入贯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为社会培养高、中级技能型人才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任务。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6篇

(一)提高自主创新守业能力服务,为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促进就业、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平安服务。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十一五”时期我市职业教育发展要按照“优化结构、提高质量、贴近市场、满足需求”基本方针。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进一步健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当地特色、布局合理、普及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实现“三个相当”即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人数与学历教育人数大体相当,民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与公办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大体相当。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优质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目标迈进。

具体目标是:

1.年,全市重点建设1所在校生规模达1万人。力争有4所中等职业学校达到部级或省级重点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8万人。

2.建设5个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和6个省级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骨干重点专业。建设5个市级以上重点实训基地。建设33个相对稳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9个社区教育培训基地。

3.加快城镇在职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技能劳动者15万人。全市技术工人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中级工达到50%以上,高级工达到20%以上,每年培养中级工5000名,其中3000名由各类职业学校直接培养;培养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1000名,其中由院校培养600名;每年培训企业在职人员14000人次,其中由各类职业学校直接培养5000人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0000人次,其中由各类职业学校直接培养2000人次。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大力开展对农村劳动者的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者1万人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具备信息采集和经营销售基本知识。

二、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我市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服务。认真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认真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依照发展“一村一品”要求,重点在粮食、水果、水产品、蔬菜等领域,大范围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文明教育力度.实现1万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民脱贫致富。

(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认真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面向在职职工开展普遍的继续的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加快培养高级工和技师,建设学习型企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就业再就业服务,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守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远程教育,通过自学考试和举办夜校、周末学校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方法地对社区群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立交桥”使职业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

三、以就业为导向。

(七)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守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八)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时更新教学内容。灵活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重点发展面向我市铜材业、眼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现代农业的专业。要拓宽专业方向,增强专业的适应性。重点建设一批适合当地需求的骨干重点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规范和制度。

(九)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各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税务部门要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兴办校办企业并给予政策扶持,加快我市实训基地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与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激进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维护、平安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局部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十一)积极开展乡村对农村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加快建立现代教育的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一体化办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加强对初中后生源分流的宏观调控,积极引导和组织未能升学的学生到职业学校进行培训、学习。各地区要加强统筹协调,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乡村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有条件地方的职业学校可以采取分阶段、分地区的办学模式,探索有利于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发展的新举措和新途径。

(十二)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生长发明良好社会环境。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十三)加强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建设。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合理规划布局、整合现有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必需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并以其为龙头,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各地要把县级中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建设与普通高中建设摆在同等位置,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十四)加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加快提升示范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龙头和示范作用。

(十五)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并建成5个专业设置合理、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各地要充分利用好中央、省财政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奖励支持政策,各级财政对实训基地建设给予重点投入,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

(十六)加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力争全市职业学校80%以上的专任教师达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60%以上的实习指导教师具有技师职业资格。鼓励职业院校中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评定相应的第二专业技术职务,也可根据有关规定申请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计划。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要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要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年。

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

(十七)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推进职业教育集约化办学,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同一地区的各类职业院校要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共同培养;有条件的地方要以示范性职业院校为龙头、重点职业院校为骨干、行业企业为依托,组建以专业为纽带的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

(十八)深化公办职业院校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职业院校的办学自。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聘任制,高等职业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制。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合理流动的管理制度。深化内部收入分配改革。

(十九)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工素质。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院校,也可以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优惠。

(二十)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兴办或联办民办职业学校,扩充职业学校的办学资源。要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办学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和学生待遇等方面对民办职业学校与公办学校要一视同仁。依法加强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规范其办学行为。

(二十一)扩大职业教育的对外开放,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国外知名学校合作举办高水平的独立职业教育机构。

六、严格实行就业准入。

(二十二)用人单位招录职工必需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二十三)全面推行并不时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七、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资金。

(二十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支持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农村劳

并逐年增加。同时要建立职业教育奖励专项资金,动力转移培训。奖励为当地企业作出贡献的各职业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

(二十五)严格依照省政府制订的学生生均经费标准。确定职业院校的学费规范。民办职业院校要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有关政策规定收费。各级要加强学费的管理,确保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发展。

(二十六)进一步落实乡村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从年起.

(二十七)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按年人均0.5元。对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向职业教育的资助和捐赠,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十八)保证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一般企业依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可按2.5%提取”规定,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企业新上项目都要安排员工技术培训经费。

(二十九)建立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八、加强领导.关心支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三农”、面向曹妃甸,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

,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招生1.1万人,在校生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5万人。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

今后三年,我市将加快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3.7万人为基数,2010年招生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1年招生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2年招生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平均每年递增1.2万人,从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4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以1.1万人为基数,2010年招生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2011年招生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2012年招生2.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平均每年递增0.4万人,从的1.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2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的10万人为基数,2010年培训13.3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1年培训16.6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2年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均每年递增3.3万人以上,从的1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0万人,实现培训规模翻一番。

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示范性专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中职教育扩招工程

扩大面向高中生的招生。近年来我市初中毕业生锐减,今后几年,基本维持在7万人左右。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愿望的,都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我市每年有近两万名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高中生接受职业教育,有潜力可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收高中生0.5万人左右,2010年计划招生0.7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0.9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1.1万人。各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积极招收外地学生来就读。

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即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招收具有初中或同等学历,45周岁以下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后备干部、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等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学业合格,颁发中职毕业证书。2010年计划招生1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1.5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3.1万人。

(二)实施高职教育扩招工程

积极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校区建设,新校区总占地1644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2010年年底主要设施基本建成。届时,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积极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异地迁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河北科技大学分院重点建设好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国内、省内强势专业,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挖掘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潜力,确保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翻一番。

(三)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

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开展培训,使劳动者掌握就业、创业必需的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一村一名中专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培养计划”。加强对革命老区就业年龄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四)实施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职教中心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遵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要在2010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迁安市职教中心要加快新校区施工进度,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丰润区职教中心、丰南区职教中心、乐亭县职教中心新建工程2010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到2012年,全市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4所以上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000所职教中心行列。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到2012年,建设100所以上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五)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

结合我市培育壮大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加快高级工和技师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把培训城镇失业人员、驻唐部队官兵、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要任务,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1.2万人,中初级技能型人才5万人。

(六)实施示范院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和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辐射带动全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妃甸新城高教园区设施条件,创办部级示范性院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办省级示范性院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向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劳动高级技校、市对外经贸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建部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有1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部级示范性学校行列。

(七)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工程

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盘活资源,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以及建筑建材、煤炭、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组建一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加强城乡、区域、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八)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远程教育与实践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分制、选修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职业院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双元制”、“引企入校”等模式,推进生产教学一体化。

建立技能型人才供求对接机制,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

(九)实施多元化办学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和我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私人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

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搞好市场调研,按市场需求调整设置专业,与市场充分对接,使职业院校从招生、教学、实训、就业发挥一条龙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利用国内大企业,特别是市内企业,如开滦集团、唐钢集团、冀东水泥集团、北车集团、京唐钢铁公司等企业现有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同时,要鼓励企业院校面向社会招生,扩大规模,实现倍增。企业除可独立投资举办职业院校外,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

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办学。大力吸引国内社会资金,支持民间投资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的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可将职业院校的物业、食堂、实习车间等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举办。

充分发挥现有院校开展在职培训功能。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又有培训需求的单位,由职业院校利用节假日开展职工技能培训。

扩大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劳动高级技校等院校与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爱尔兰的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通过学者互访、互派教师、学生交流、共建实验班、资格证书互认、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纳入目标管理,建立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市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并整合教育资源和政策资源,通过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人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国家和省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市及各(县)区政府应安排好配套资金。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按照培训总体规划,由市、县(区)分级负担,市级适当安排补助资金,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城市户口职业教育学生,列入国家已建立的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好生活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2010年全市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含中央、省级、市级和县区)。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市级给予适当补助。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安排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80所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从2010年起,市财政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每年安排200万元,重点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行业企业部门要按照《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317号)要求,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16号)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支持空编职业院校招聘急需专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各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职业教育名师。

(四)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时,必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鼓励用人单位招录职工首先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合格证书的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并鼓励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人员;属于一般职业(工种),鼓励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也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于违反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凭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机制。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对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根据考评结合、评聘分离的原则,落实技师津贴,被聘用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全市每年选拔一批各行业和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水平的高技能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津贴,享受与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样的政治经济待遇。

(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各级教育、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校企合作办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评估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要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8篇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学院以“建设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目标,奋力进取,跨越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占地两千余亩、在校生近两万人的高职院校。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09年,省教育厅批准由学院牵头组建“豫南航空高职教育集团”;2010年,学院被确定为第一批“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护理实训基地、酒店和旅游服务行业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批准为“2010年度河南省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立足地方、辐射中原、示范引领、持续发展”,为信阳市乃至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一、准确定位,构建服务型高职院校

地方高职院校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地域性三大特征。作为高等学校,她具有高校的功能;作为职业院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她重要的目标定位;作为市管高校,服务并回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她应尽的义务。因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

近年来,学院始终把打造信阳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师范教育人才基地和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为信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紧密契合信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信阳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找准服务定位,明确服务职能,打造服务特色,提升服务质量,构建服务型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延展服务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提高服务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二、面向需求,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当前,信阳正处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竞争力,最终都需要依靠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实现。目前,信阳市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0.2%。这样的劳动力技术构成状况,严重制约了信阳市企业的技术引进、产业升级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学院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新途径。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能。学院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六双”人才培养模式,在“六双”人才培养模式的统领下,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面向医学检验及其相关岗位群实施“2+1”分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面向职业岗位实施“1+1+1”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完善工学结合订单式“1+1+1”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分层次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突出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2+1”式的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自觉求变,主动服务。学院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改革跟着地方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超前谋划,培育校企合作的“兴奋点”,吸引行业企业与学院相关专业“喜结连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院依托由行业企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大学教授和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对地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信阳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类型,科学设置、调整专业。学院共设置了40个专业和49个专业方向,涉及医疗卫生服务类、化工类、电子信息类、汽车类、旅游管理类等17个二级职业技术门类,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多样、形式灵活,各专业相互支持、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群,与地方产业发展规划高度融合。

三、着眼富民,培训“脱贫致富”的劳务输出人员

信阳是劳务输出大市,2010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240万人。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信阳市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然而,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仅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总数的25.6%,由于培训跟不上,多数外出务工者只能从事没有技术要求的重体力劳动,劳动条件差,工资待遇低。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外出务工者有两大利好:一是就业机会可以增加90%左右,二是务工收入可以增加25%以上。因此,抓好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有效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并有效提高他们的收入。

近年来,学院结合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对农民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实现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另一方面,送技术培训下乡,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根据信阳市“一县一品”的劳务品牌战略,为“新县涉外”“商城缝纫”“平桥建筑劳务”“固始柳编”“息县保安”“潢川园艺”“光山充绒”“淮滨电焊”等特色劳务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劳务服务层次,实现从赚“汗水钱”向“技术钱”的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几年来,学院先后建立了“河南省国际劳务护理培训基地”“信阳市工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信阳市‘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多个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完成培训技能劳动者1万余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余人,使学院成为鄂豫皖地区特别是豫南地区蓝领工的培训基地,实现了“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四、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凝练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唯有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探索校企合作的结合点,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校企双方互惠共赢。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与地方行业、企业开展联合办学、“订单”培养、技术合作,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互惠共赢。一是学院每年定期召开“政校企合作论坛”,广泛听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学院主动走出校门,与南航集团、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公司、羚锐制药股份公司、辅仁药业(信阳)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出动态的、多元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企业的仪器设备,为其培养输送人才,达到了资源共享,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惠共赢。目前,学院已与省内外157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学院与企业互相促进、良性互动、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年年攀高,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院办学声誉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强。2008年,学院被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五、产学研一体,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产学研一体化是实现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主要途径。地方高职院校在发挥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坚持产学研一体,主动搭建服务平台,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积极将先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催生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采取措施,引进优秀人才,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实验室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大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学院教师充分发挥专业和学术优势,与医院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药学院和附属医院自主研发了35种外用制剂,年均产值100万元以上,这些制剂产品先后获得“第十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河南省第九届发明展览会金奖”“第六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等荣誉称号。医学检验技术学院承担着附属医院临床病理检验工作,每年常规病检320例左右、细胞学诊断1600例左右、快速病检1200例左右。医学院受信阳市卫生局委托,承担着信阳市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医学院与信阳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所合作共建“刑事案件尸检中心”,为信阳市刑事案件尸检提供技术服务。

学院组建以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勇于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学院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2009年,学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8月1日,省长郭庚茂莅临学院考察指导职业教育工作时对学院近几年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学院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办好职业教育。2011年8月2日,驻豫全国人大代表团莅临学院考察调研,代表们对学院坚持“六双”人才模式的培养理念,坚持实践“知行合一、学练并重”的教学目标,开展校企合作、强强联合的灵活办学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充分肯定。2011年8月19日,副省长徐济超、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领导带领“全省职业教育服务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现场会”代表莅临学院进行考察指导,徐济超等领导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学院规模大、基础好、软硬件过硬,希望学院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理念,搞好项目建设,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加强交流,提升高职教育理念,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为全省职业教育做示范。

立足地方,辐射中原,示范引领,持续发展,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是推动地方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百年大计”。服务没有止境,贡献才有发展。作为地方高职院校,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科学发展之路,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和“舍我其谁”的气势努力推进学院实现新的跨越和科学发展。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区域经济、面向“三农”、面向曹妃甸,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为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等值化,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

2009年,全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招生1.1万人,在校生2.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招生3.7万人,在校生10.5万人。各类职业学校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万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

今后三年,我市将加快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以2009年3.7万人为基数,2010年招生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1年招生6.1万人,比上年增加1.2万人;2012年招生7.4万人,比上年增加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平均每年递增1.2万人,从2009年的3.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4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计划,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以2009年1.1万人为基数,2010年招生1.3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2011年招生1.6万人,比上年增加0.3万人;2012年招生2.2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平均每年递增0.4万人,从2009年的1.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2万人,实现招生规模翻一番。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2009年的10万人为基数,2010年培训13.3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1年培训16.6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2012年培训20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平均每年递增3.3万人以上,从2009年的10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20万人,实现培训规模翻一番。

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示范性专业,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主要措施

(一)实施中职教育扩招工程

扩大面向高中生的招生。近年来我市初中毕业生锐减,今后几年,基本维持在7万人左右。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愿望的,都接受了高中阶段教育。我市每年有近两万名高中生不能升入大学,高中生接受职业教育,有潜力可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每年招收高中生0.5万人左右,2010年计划招生0.7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0.9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1.1万人。各中职学校应进一步拓宽生源渠道,积极招收外地学生来就读。

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计划,即培养农村改革发展带头人、科技致富带头人。招收具有初中或同等学历,45周岁以下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干部、后备干部、返乡农民工、农村专业户、复转军人等在农村创业的社会青年。学业合格,颁发中职毕业证书。2010年计划招生1万人,2011年计划招生1.5万人,2012年计划招生3.1万人。

(二)实施高职教育扩招工程

积极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曹妃甸校区建设,新校区总占地1644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2010年年底主要设施基本建成。届时,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积极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异地迁建工程。项目建成后,每年增加招生1000人以上。河北科技大学分院重点建设好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国内、省内强势专业,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的优势,努力扩大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挖掘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招生潜力,确保高职教育招生规模翻一番。

(三)实施劳动力素质提高工程

全市职业教育资源面向农村开展培训,使劳动者掌握就业、创业必需的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和“一村一名中专农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培养计划”。加强对革命老区就业年龄人员的职业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学校、化技术学校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扶贫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四)实施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职教中心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遵化市职教中心新校区要在2010年年底前投入使用;迁安市职教中心要加快新校区施工进度,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丰润区职教中心、丰南区职教中心、乐亭县职教中心新建工程2010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2011年秋季投入使用。到2012年,全市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达到部级重点职业学校标准,4所以上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000所职教中心行列。加强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到2012年,建设100所以上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

(五)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

结合我市培育壮大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加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完善职工培训体系,加快高级工和技师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把培训城镇失业人员、驻唐部队官兵、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重要任务,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每年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1.2万人,中初级技能型人才5万人。

(六)实施示范院校建设工程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和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辐射带动全市职业院校的发展。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在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妃甸新城高教园区设施条件,创办部级示范性院校。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创办省级示范性院校。各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向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标迈进。劳动高级技校、市对外经贸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创建部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到2012年,有1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部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3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部级示范性学校行列。

(七)实施职教资源整合工程

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对辖区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盘活资源,建设一批装备水平高、师资力量强、办学规模大、教学质量高、特色鲜明的现代化职业学校。围绕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需求,组建一批职业教育集团,促进职业教育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围绕精品钢铁、装备制造、化工、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以及建筑建材、煤炭、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海洋经济等重点产业,组建一批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专业型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教集团,加强城乡、区域、行业、企业、学校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八)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远程教育与实践基地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分制、选修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职业院校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分互认、教师互聘。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大力推行“双元制”、“引企入校”等模式,推进生产教学一体化。

建立技能型人才供求对接机制,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动态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改造传统专业,大力发展面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培养,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要与企业紧密联系,建立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课程设计。

(九)实施多元化办学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和我市《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公办职业院校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私人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

充分发挥公办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搞好市场调研,按市场需求调整设置专业,与市场充分对接,使职业院校从招生、教学、实训、就业发挥一条龙作用。

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积极性。利用国内大企业,特别是市内企业,如开滦集团、唐钢集团、冀东水泥集团、北车集团、京唐钢铁公司等企业现有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同时,要鼓励企业院校面向社会招生,扩大规模,实现倍增。企业除可独立投资举办职业院校外,也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

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办学。大力吸引国内社会资金,支持民间投资主体通过合资、合作、参股的方式投资办学,实现产权结构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可将职业院校的物业、食堂、实习车间等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举办。

充分发挥现有院校开展在职培训功能。对自身没有能力开展职工培训,又有培训需求的单位,由职业院校利用节假日开展职工技能培训。

扩大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引进先进职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推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劳动高级技校等院校与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爱尔兰的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通过学者互访、互派教师、学生交流、共建实验班、资格证书互认、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扩大合作领域,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四、政策保障

(一)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纳入目标管理,建立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市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

(二)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步增长。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1200万元,并整合教育资源和政策资源,通过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人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等。国家和省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市及各(县)区政府应安排好配套资金。

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按照培训总体规划,由市、县(区)分级负担,市级适当安排补助资金,确保计划落到实处。城市户口职业教育学生,列入国家已建立的资助体系,全面落实好生活补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计划,2010年全市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含中央、省级、市级和县区)。各县(市)区要加大投入,市级给予适当补助。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布局调整工程,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和教师资源,安排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80所乡镇成人学校建设,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社区教育中心。从2010年起,市财政在教育事业经费之外,每年安排200万元,重点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行业企业部门要按照《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财建[2006]317号)要求,切实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关于“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列入成本开支”的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三)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支持空编职业院校招聘急需专业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职业院校教师编制。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各级财政部门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加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职业教育名师。

(四)严格落实就业准入制度

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时,必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鼓励用人单位招录职工首先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合格证书的人员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凡属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并鼓励优先录用取得相应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人员;属于一般职业(工种),鼓励优先录用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人员,也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对于违反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用人单位,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五)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技能人才薪酬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凭能力和业绩确定收入、分配和待遇的机制。鼓励企业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工人”、“首席技师”,对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进一步推行技师、高级技师聘任制度,根据考评结合、评聘分离的原则,落实技师津贴,被聘用的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同等待遇。全市每年选拔一批各行业和职业领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高超技能水平的高技能拔尖人才,实行特殊津贴,享受与市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样的政治经济待遇。

(六)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各级教育、劳动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开展本地区或本行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参与校企合作办学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评估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要将学生就业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民工荒;就业难;职业教育结构

一、刘易斯模型简介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理论,因而“刘易斯拐点”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很多研究学者用它来判断劳动力无限供给现象是否结束等一系列经济问题。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分别是农业部门(传统部门)和工业部门(现代部门)。两个部门的主要区别是:农业部门使用土地和劳动进行生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由传统习惯的维持生存的固定报酬决定,并且高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工业部门使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实际报酬由要素的边际产出决定。另外划分两个阶段:劳动力无限供给阶段和劳动力短缺阶段。在第一阶段劳动力过剩,维持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决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在第二阶段,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现代部门吸收完毕,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水平。他认为经济发展是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且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至此二元经济完全消除,劳动力市场从此进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此转折点称为“刘易斯拐点”。

虽然刘易斯模式成功地解释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生产在二元结构下的发展过程,得到了学界的广泛接受,同时也很好地阐释了前几年中国的“民工潮”现象,但却不能对近几年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民工荒”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经过30年的大发展转移出了2.5亿-3亿的农民,现在仍然还有2.5亿-3亿的农民,因此中国仍将长期处于劳动力过剩阶段。从绝对总量上看,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大学生就业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增长需求,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技能人员。

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和“民工荒”原因分析

1.生产力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变革。经过了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产业结构改革,以IT产业为代表的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逐渐取代了需求大量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对劳动力需求量越少,对劳动力水平的要求越高,其工人待遇也优厚;相反,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采用的技术较为落后,需要大量低素质劳动力参与其中,且产品竞争力差,企业效益不好,因而员工的待遇也十分低下,从而迫使大量民工流出,形成了“民工荒”。

2.民工素质提升致使“民工岗位”引力下降。农民工进城工作之后,通过工作过程中的学习以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已经逐渐成为一支较具竞争实力的群体,他们不再把目光仅仅放在一些有“民工专属岗位”之称的低素质低收入岗位,而转向追求更高素质要求和更高工资待遇的岗位。“民工岗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直接造成了许多需求大量农民工从事低素质要求工作的企业失去了劳动力来源。

3.企业的用工观念及技术进步原因。东南沿海地区多为农民工的聚集地,且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工贸易产业所占比重非常大。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贸易企业和工厂在优胜劣汰中倒闭或开工不足。依靠昔日粗放的生产方式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发展企业的老路行不通了。严峻的经济形势迫使企业必须尽快进行产业升级,而在这方面又遇到瓶颈,市场所能提供的只是农村的普通劳动力。由于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农民工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无法满足企业对有经验、懂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的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技能的技工供不应求,从而造成了“民工荒”中的“技工荒”这一结构性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4.高等教育扩招,过多的本科教育与技能性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从1999年至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4.7%;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发展到14427所,年招生规模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规划目标;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15所,年招生规模313.4万人,在校生964.8万人,毕业生近285.6万人,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占了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给结构确实正面临着一个拐点,尤其是随着前几年高等教育的扩招,使我国提早进人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当前“二本”线以下的高校毕业生,在扩招以前都是以高中生身份就业,成为技术产业工人的;但是在高校扩招之后,他们的就业诉求发生了变化,技术工人不会成为这些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由于就业观念没有改变,使得整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一方面是大学生工作难找,另一方面却出现产业技术工人招工难的问题,而这必将导致工人工资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还是一个地域性、部门性和技能性短缺的问题,是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变化。按照经济学理论,这恰恰是“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前兆。

5.“专科”教育落后。受我国传统观念以及民办“专科”和公办“本科”体制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对“专科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其结果是,“专科”学校不教专业技能而成为“专升本”的跳板。于是,企业更不愿意招聘专科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专科生”数量偏少而“本科生”数量偏多。而从劳动力需求来看,当前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对农民工有需求以外,还对拥有熟练技术的专科生有较大需求。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也就是说,在体力劳动者农民工和纯知识型大学生之间,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知识的专科生,这种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三、“民工荒”问题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民工荒”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就其本质而言是由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员的结构性失衡引起的,下面围绕结构性调整提出相应的措施。

1.职业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教育改革跟上市场化就业需求,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就业形势,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开始短缺,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中端劳动力却出现过剩。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始发生根本转变,被认为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其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532万,当年大学生平均就业率为70%;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10万,加上还有100多万历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应届大学生就业面临最为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从2004年末以来,“民工荒”现象陆续出现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现象有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迹象,我国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日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应该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2.从知识技能入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立足培养双师型师资。有资料表明,职业院校66.6%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这一比例在部分职业院校甚至高达96%。因此,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性,职业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的专业对口是否,能力体现如何的关键。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尽可能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进行,而不能仅仅依靠在校内实习实训场所进行培养。专职教师的培养应重深造,提升能力关,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通过考察、培训、挂职顶岗、带队实习、跟班研讨,了解企业行业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熟悉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新规章,提高教师以工作任务引领、实施工学交替、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的能力。

3.就业要作为教育结构调整的第一目标,再考虑能力提升。受我国培养精英人才传统的影响,职业教育中也存在侧重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践的弊端。尽管很多时候职业教育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认同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责任,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从有关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职业教育的就业率比其他类型教育低,失业率高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曾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职业教育改革目标中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明天的后劲和能力提升,而是今天的就业。

4.开放教育改革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是由人们需求的多样性特征决定的。职业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合格人才,而人的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职业教育不仅要满足就业培训要求,还要满足继续教育的需要。一是一般劳动者的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是就业问题,包括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后备劳动力,以及下岗后需要再就业的劳动者。为他们服务的职业教育要直接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结合就业的需要。二是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培养,需要解决的继续教育及未来发展问题。这一层次的人才是把企业的各种科技、知识、质量因素转化到产品或成果中的关键,职业院校学生的地位和培养质量,决定了技能性人才群体的发展出路和方向。

总之,虽然“民工慌”和大学生就业难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与当代企业劳动力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可以指向改革目标和方向,即学校对要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有着更本能的敏感,提高对劳动力市场信息主动、灵活、及时的反应能力,从而促进技能性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肖称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34).

[2] 邓志革.现代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

[3] 陈希涌.从刘易斯模式引出的我国“民工荒”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4] 李秋萍,王珍.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J].时代金融,2010,(4).

[5] 苏剑,盛磊.刘易斯拐点、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25(3).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1篇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是相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代的农民工比较而言的,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高,对于职业的期望也较高,对于精神与物质的需求比第一代农民工强烈;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耐力较低[1]。这一群体中的大多人不愿意在劳动强度较大及收入相对较低的岗位上工作,但收入较高的职位,对素质及技术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一点是新生代农民工所望尘莫及的。因此当前他们在城市社会中无法实现融合与合理流动的目的,而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能够帮助其实现与城市社会相融合及合理流动等目的。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新生代农民工的转移培训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技工院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2、技工院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2.1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计划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第二及第三产业发展较快,这就需要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人口流入到二及第三产业当中,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农村富余劳动人口跨产业及跨地区的流动性就业,便形成了民工潮[2]。新生代的农民工虽然比第一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其综合素质水平仍旧不高,无法满足现代知识经济及新兴产业的要求。目前,还存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在城市中找到稳定工作的现象。因而,只有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并将其原有的技能知识结构改变,才能使其素质结构与非农产业的要求相适应,并实现非农产业的生产效率与科技含量的有效提高。由此,可以发现,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可与经济的健康增长要求相适应。

2.2转移农业富余劳动人口及城镇现代化建设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

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及生产率提高,使广大农村形成了大量富余劳动人口。富余的劳动力给人力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容易破坏农村的和谐与稳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不利因素。因此,转移农业富余劳动人口,使其实现跨产业的就业,将待业人口的压力减轻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实施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农业富余劳动人口转移的契机;农业劳动力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开辟新的行业领域,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涌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要融入到城市当中,就需要具备市民素质与教育,转移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及推行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

3、技工院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对策分析

3.1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为依据,不断更新技工院校的培训内容

技工教育培训的内容应该具有实用性,技工院校对农民工培训的内容要与其经济条件及工作实际相切合,培养的目标应与市场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要面向服务市场,还要具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3]。此外,技工院校安排的培训内容要与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及技能操作规程相符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解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急需的职业技能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培训当中学有所用、用到见利及见利促学,将技术学习与生产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实现其就业竞争力的真正提高。技工院校不仅要加强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还要进行引导性的培训,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引导性的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权益保护、就业岗位的寻找及法律知识等相关知识。开展引导性的教育培训旨在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守法意识及自我发展意识,树立起符合时展的就业观。

3.2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要加强建设,以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技工院校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方能为社会培养出素质较高的人才。因此,技工院校要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才能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质量较高的教育培训,而引进企业高级技师及派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的方式可实现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技工院校中的教师不仅要向新生代农民工传授理论方面的知识,更要向其传授实践方面的知识。采用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与企业经营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共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技工院校及企业的“三赢”。这样的教育模式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让培训的学员尽快掌握岗位相关技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当中,教师向学员传授的职业伦理也将被迅速转化为现实行为,并内化成职业信念。实地学习的方法能够让学员快速掌握职业技能、适应企业的环境及将入厂的适应期缩短,尽早融入到企业生产环境当中。总而言之,采用校企合作及工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培训,可以使其边学习边工作,实现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3.3教育培训的理念要做到适时更新、因材施教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理念要适时更新,因为学员的社会经历、家庭背景、文化程度、性格、年龄等都存在差别,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只是为了掌握一项特殊技能,并在城市当中得到生存与发展[4]。因此,技工院校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的时候,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并根据学员具体的学习目标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手段,对于培训效果的实现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年龄稍大及学习基础好的学员,可对其采用常规的教学法进行培训;对于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小、学习习惯较差及缺失学习主动性的学员,不能按照常规的教学法进行培训,可对其降低要求、反复练习、减慢进度。此外,技工学校的教师要根据培训学员的内在差异,如不同的接受能力及学习进度等,为学员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培训内容。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职业素质与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是一项必要的内容,不可将其忽略。技工院校可在课余时间组织文娱活动,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进而培育其对学习与院校的感情,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打下良好的智力基础。

3.4校企之间的合作要加强,将订单式的方法引入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当中

技工院校教育培训的责任是交给新生代农民工一技之长,其最终的目的为向企业提供劳动力。校企的强强联合,能够营造出双赢的局面。近些年,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一些企业在接收到大量订单的同时,却无法找到相关的技工;以往农民工劳动力供不应求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出现这样的现象固然存在许多其他的客观因素,如:外贸经济的回暖,对用工的需求量增加;内地的劳动密集产业增加,对用工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对劳动力起了分流作用;中央与各地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并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地区间的差异缩小,外出务工的人员也随之减少;此外,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具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不愿意在收入较低、福利较差及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上工作。除了以上分析的原因,企业缺乏长远的用工规划也是导致用工荒的原因之一[5]。因此,技工院校要抓住当前有利的局面,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订单式教育培训计划。技工院校要将企业参与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计划的热情调动起来,并与企业共同参与招生及管理,制定及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安排实训与实习。技工院校可要求参与培训的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及教学设备,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伤保险也是由企业购买。在教育培训期间,尽量为学员安排劳动强度低及安全性高的岗位,以便能使学员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完成对企业的适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在培训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工作的心态,这样不仅能使农民工与企业维持良好地互动状态,在企业安心工作,还能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技工院校可动员合作企业为新生代农民工建立奖学金制度,以便于调动其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潜能。职业院校要派专人对实习企业进行跟进,以便对学员实行全程的管理;企业也要派技术人员为学员授课;当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企业实习时,要指定专人对其进行教育与培训。总的来说,采用企业与技工院校合作的订单式教育培养模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很有吸引力,并能对其技能与素质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当地的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方面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教育培训时,适当地将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与订单式的教育模式相结合,有利于完善技工院校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灵.职业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的分析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23(3):70-71

[2]吴小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分析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2,2(9):146-147

[3]吴济慧.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职业教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0,9(6):318-319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2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1、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促进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规为依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加强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二、“十一五”期间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

4、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力争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达到3万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6000人;职业学校短期培训每年不少于50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均不低于10000人。

5、实施职业教育重点带动工程。我市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建设步伐,到2010年形成投资7.22亿元,占地1700亩,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在校生15000人的规模,努力把科技职业学院办成集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培训、岗位培训以及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职业学院;组建市级职业教育中心,带动镇街职成教中心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校的发展,形成科技示范推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一体的实用技术培训网络,每个镇街要办好1处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的职成教中心。

6、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每年培养培训5000名生产服务一线特别是机械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我市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25%,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不低于10%。加大民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民营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工程,由市民经局牵头实施,每年培训职工6000人。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以镇(街)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总牵头联合劳动保障、农业、科技、教育共同参与,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年培训不低于10万人次。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000人。实施创业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每年开展创业培训1000人。

三、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加快组建市级职业教育集团

7、“十一五”期间,各职业学校(院)都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与企业建立契约式紧密合作,与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按照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对口培养人才,共同解决职业学校(院)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等问题。大力提倡“把课堂搬到车间,把车间建到学校”。各类企业都要积极参与职工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企业有责任接受职业学校(院)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或就业人数5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至少确定一所职业学校(院)作为校企合作的伙伴,并根据本企业实际和人才需求,参与职业学校(院)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8、组建市级职教集团。“十一五”期间要以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辰龙集团、盈泰集团等企事业单位为龙头,组建有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医疗等单位参与的职教集团。在师资、设备、教学、生产基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9、充分发挥公办职业学校(院)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公办职业学校(院)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推动公办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发挥规模办学效益。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把民办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和完善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依法加强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健康发展。积极举办行业职业教育,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组织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强对行业职业教育的协调指导。鼓励和扶持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四、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10、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按照枣政发[2003]99号文件,切实兑现地方财政按每班农村4000元、城市5000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经费;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重点扶持示范性学校(院)、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及师资培训等。市镇两级财政每年都要安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专项经费,并逐步增加。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和改善办学条件。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按镇街人均年0.5元以上,由市、镇街两级政府筹措和统筹安排。

11、坚持多渠道筹措经费。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的规定,提取的经费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列入成本开支。对不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市政府可全额统筹该项提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凡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赢利组织对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职业学校(院)的学费收入应全额用于学校发展和资助贫困生等,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12、健全扶贫助学制度。“十一五”期间,地方教育附加要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和“初三分流”工作,以巩固普九成果,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院)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学费收入用于设立奖助学金和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减免,并优先组织贫困家庭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创业实践。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认真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培养和就业工作,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

五、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13、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单纯重视学历教育向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衔接,推动职业学校(院)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14、切实加强职业学校(院)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熟练的职业技能、善于创业竞争的高素质劳动者。

15、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坚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联合行业、企业参与课程改革,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鼓励开发校本课程。

16、加强职业学校(院)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指导工作。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学校(院)与企业一体化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职业学校(院)与企业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各职业学校(院)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指导办公室”,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市场信息、专业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拓展职业学校(院)毕业生海外实习、就业和留学深造渠道,进一步促进和扩大国际劳务输出。

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搭建职业教育发展平台

17、实施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在加强全市专业建设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继续建设15个枣庄市骨干示范专业、8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

18、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依托职业学院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建设1处以数控技术、机械加工、煤炭、化工、医疗、建筑等专业为主的综合性、示范性、多功能、规模较大、资源共享的全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19、实施职业教育队伍建设计划。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吸引硕士、博士充实职业学院。继续实行本科准入制度,允许非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充实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选聘和培养力度,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批学科(专业)带头人。实施并切实抓好教师境内外培训工作,有计划地聘请外籍教师到职业学校(院)任教;加强职业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年富力强、善于管理、乐于奉献、忠于事业的校长队伍;充实职业教育教科研力量,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建设。

七、实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落实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工种)的,必须从取得相应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属于一般职业(工种)的,应当优先从取得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学历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时,必须注明职业资格要求。劳动保障、经贸和工商等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在受理用工登记等备案手续时,要查验相关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对违反法律法规、随意招录未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处罚,并责令其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就业准入特别是涉及人身安全职业的准入政策。

21、全面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保障、经贸、人事等部门要统筹规划,加强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注意发挥和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优先设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加强对职业技能鉴定、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评价、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建立能够反映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22、积极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学校(院)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2010年,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院都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学生考核合格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2006年开始,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进行“双证互通”试点。

八、加强领导,着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23、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组织协调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管理企业的职能部门要指导企业认真落实“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落实就业准入制度;财政部门加强对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安排到位。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职业教育的相关工作。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10-0087-06

对于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观点。但已有的构成观过于狭隘或笼统,也略显滞后,已难以真实反映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概念,即包括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内的大职业教育观。综合一些学者的已有观点,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职业教育观,笔者分析印度现有最新的教育资料,认为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由劳动体验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教育、学士学位职业教育五大部分构成,且具有初等、中等和高等三级职业教育分层。本文还将对印度现代职业教育的各构成部分加以介绍和分析,归纳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征,以期展现印度职业教育的全貌,为中印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交流合作提供准确坐标。

一、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

(一)劳动体验教育(Labour Experiences Education)

劳动体验教育指在整个10年基础教育期间开设的为将来职业技术和理论发展做准备的劳动体验课程。为缓解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结构失调日渐加剧的困境,印度教育委员会于1966年提出了普通教育职业化、在高中阶段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等建议,并特别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劳动体验课”的建议。教育委员会的建议引起了印度教育的激烈变革,同年,印度在全国推行统一的“10+2+3”三层正规教育学制。前10年基础教育阶段为所有学生提供无差别的普通教育,同时将生产劳动知识和劳动观念融入基础教育的全部课程中,以图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主要通过劳动体验(实习)课程来实施。劳动体验(实习)包括各种符合学生兴趣、能力和需要的活动以及随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断升级的技能和知识。劳动体验教育不仅可使学习者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育学生最初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对技能的尊重,也可为后续的更高层级的专门职业教育奠定以劳动为中心的教育基础。由此,印度最初级的职业教育蕴含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劳动体验教育之中,可以视为初等职业教育,仅是学历教育的补充。这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值得我国借鉴,因为我国青少年极度缺乏由基础教育阶段培养而来的宝贵的职业意识和劳动精神,致使职业教育悬于真空之中,沦为学生和家长的末流选择。

(二)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印度的职业教育一般指狭义的职业教育,即特指高中阶段即11、12年级实施的职业课程教育,又称为中等教育或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的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1977年,印度政府在高中阶段实行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并启动了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规划,鼓励各邦政府在+2阶段实施职业教育。1988年2月,政府启动了中等教育职业化规划,为各邦和中央直辖区在高中阶段引入职业教育课程提供资金支持。高中阶段与学历教育系统分流的职业教育是终结性的,以就业为方向。

实施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主要机构是职业学校(Vocational School),类似于我国的职业高中。因投资不足,这类学校一般存在于11―12年级的普通高级中学或同等程度的学校中。职业学校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步,80年代末有了较大发展,主要培养技能型的技术工人和操作工,学制2年,招收完成10年级普通教育学业的学生。毕业生若选择接受高职教育,可进修综合技术学校的高级文凭课程,或与来自学历教育系统的学生竞争进入技术学院的本科课程。这为职业教育不同层次间的流动沟通提供了机会。

中等教育职业化的专业,主要有工程技术、农业、商业、家政、医护、纺织等。近年来,家电维修、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餐饮服务等专业发展较快。在课程体系结构方面,各邦大体采用1977年全国高级中学检查委员会提议的课程框架,即语言类课程占15%、与职业有关的普通基础课程占15%、职业教育选修课程和实践占70%。职业实践分别在校内和当地企业现场实施,至少要占总学时数的50%。

印度的教育行政管理采用中央和各邦共同管理、地方分权的两极管理体制。国家层面,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为人力资源开发部(MHRD),其下属的全印技术教育理事会负责在国家层面制定职业教育的规划、引导和协调。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由各邦的教育部或职业教育董事会执行。

中等教育职业化是印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印度政府也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其实施一直不尽理想,进展缓慢,在整个中等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所占的比例也较低。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高中生修习职业课程的比例基本上在4.5%左右徘徊,与国家政策所定25%的新目标相距甚远。

(三)职业培训(Vocational Training)

职业培训是指由普通学校系统之外的各种机构根据一定的准入条件对受训者提供时限不等的职业课程。依据印度宪法的规定,职业培训是中央政府和邦政府的共同责任。开发培训项目、评估政策、设置培训标准、进行考试、授予资格等活动由中央政府进行,而培训项目的实施则绝大部分由邦政府完成。在印度,职业培训与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有很大区别,它不属于普通学校教育范畴,在中央层面由劳动部管辖。与职业教育相比,职业培训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训练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印度劳动部管辖的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技术工人培训、学徒培训、高级职业培训和妇女、残疾人职业培训。

1.技术工人培训(Craftsman Training)

20世纪50年代,印度确立了技术工人培训计划(CTS)。技工培训主要由工业培训学校(Industrial Training Institute,ITIs)进行,类似于我国的技校,主要培养熟练工人和手艺工人,招收10年级(通过高中入学考试的学生)以上的学生,学制通常为1年半至2年。ITIs以工业技艺类专业为主,满足工业企业需求。其课程体系凸显技能培训的地位,技能操作占总学时的50%以上,理论课占40%左右,绘图课、车间计算与科学课程占10%左右。通过全国职业行业委员会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全国行业证书”,在此基础上还可获“全国艺徒培训证书”。技工培训也具有流动性,追求高等教育或高级培训的学生可接受综合技术学校的高级技工课程或技术员课程。工业培训学校既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隶属于全国职业培训委员会,由劳动部统一领导,劳动部在国家层面规范工业培训学校的活动,落实职业培训政策。印度政府向工业培训学校投入了大量经费以促进技能开发。

2.学徒培训(Apprenticeship Training)

印度学徒培训制度根据1961年制定的《学徒法》建立。该法规定,在140个专业中由大中型企业按技术工人的一定比例代培学徒,如每10名机械技术工带1名学徒;每2名模具工带1名学徒;每2名餐馆服务业职工带1名学徒。由此,学徒培训成为印度企业的法律义务,无力承担者必须交纳培训费以作为其他企业代培的补偿。企业雇主须制定学徒培训计划,内容包括基本技能训练、实地见习与现场训练等。学徒培训计划由劳动部下属的“中央学徒委员会”全面负责实施,在邦一级由学徒培训局或邦学徒委员会实施。

根据1973年修正的《学徒法》,学徒训练的对象主要有四类:工程技术院校毕业的工程师、综合技术学校毕业的技术员(必须具备毕业文凭)、工业培训学校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学徒期是就业前的必经阶段,因专业要求和学徒文化基础而异,短则半年,长则4年,以3年居多。期满考核合格者由中央学徒委员会颁发全国通用的合格证书,无合格证书者企业不得录用。

高级职业培训和妇女、残疾人职业培训已有学者做了概述性介绍,但非常简略,亟待更深入的研究。除劳动部管辖的职业培训计划外,医卫部门、农业部门、商业和贸易等部门也有多种多样的培训计划,但其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是终结性的培训,学员没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

(四)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

根据1987年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法案规定,所谓技术教育是指工程技术、建筑、城镇规划、管理、制药、农业、应用艺术和手工艺等领域以及由中央政府与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共同讨论决定,并由官方公报正式声明的其他领域的教育、研究和培训项目。印度的技术教育包括综合技术学校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员和工程师,学历层次有中专、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

1.综合技术学校教育

综合技术学校(Polytechnics)也称为多科技术学校,是印度中等层次的技术教育机构,类似我国的中专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员,由人力资源开发部统一领导。技术员是指技术和相关理论知识介于技术工人与工程师(技师)之间,主要进行车间和现场操作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之间的桥梁。技术员在工程技术项目的实际操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为他们在识图、成本核算和计费、监督、计量、监测和维护方面具备特殊技能。

进入综合技术学校的最低门槛是必须完成10年级或11年级学业,学制2~4年,以3年为最常见。综合技术学校主要提供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电气工程等传统领域的技术员证书课程。近二十年里,许多综合技术学校开始提供电子、计算机科学、医学实验室技术、医学工程、建筑助理等新兴领域的专业课程,部分学校也提供诸如皮革技术、制糖技术、印刷技术等课程,服装、美容、纺织设计技术等专业课程也专向女性提供。在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方面,专业课程占总学时的一半,语言课程占5%,基础课程占10%,应用课程占10%,专门技能课程占15%,人文与管理课程占10%。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综合技术学校在3年技术员教育后可再提供一年半到两年的高级文凭教育(中等后技术教育),培养高级技术员,可与我国的高职教育相对应。

综合技术学校的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技术员”证书,可从事企业技术指导、初级技师以及教育培训工作,也可考取印度工程师协会的工程技术资格证书,还可进入高等技术教育院校深造。

多年来,综合技术学校的证书课程逐渐丧失其技术成分,沦落为学位教育的稀释版,聘用其毕业生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培训。综合技术学校教育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新兴领域的课程缺乏可用性;基础设施不足、设备陈旧过时;难以吸引优秀教师资源;财政经费不足;地方政府缺乏对教职员工进行培训和再培训的机制;本身缺乏灵活性和独立性;企业参与不足;对技术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不足;课程陈旧等。

2.工程技术教育(Engineering or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工程技术教育在印度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是印度教育中成效最显著、颇具盛名的领域,更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专业教育。在印度,四年的工程技术教育属于专业高等教育范畴,与三年的普通本科教育处于同等地位。

工程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工程师,以招收完成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系统的学生或综合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为主,也招收在高中修完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生,毕业生可获取工程学学士学位。工程技术教育主要设置计算机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生化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在国家层面,由人力资源开发部下属的全印技术教育理事会负责协调技术教育发展并制定发展规划。

工程技术教育系统从管理层次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中央政府资助机构、邦政府或公共资助机构、自助机构。截至2012年,印度有78所中央资助的工程技术教育机构(如下页表1所示)。从层级上看,工程技术教育院校首先是国家重点院校,如印度理工学院(IITs)、国立技术学院(NITs)、印度科学学院(IISc)等,这类院校毕业生数占总量的3%,其次是邦立的工程技术类大学或学院,毕业生数占21%,再次是私立的工程技术类大学及学院,毕业生数占76%。

印度理工学院(IITs)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一梯队,是主流与正统。IITs成立于印度独立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7所,2008年新建了9所。1956年通过的印度理工学院法案赋予IITs国家重点学院地位,享有大学自治权力和多元充足的经费。IITs提供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领域也功勋卓著。IITs以严酷的入学考试、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极高的淘汰率、国际化办学而著称。

国立技术学院(NITs)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二梯队。2002年开始陆续升格和新成立了30所NITs。2007年通过的国立技术学院法案赋予NITs与IITs相同的国家重点院校的重要地位、学术自治权和独立学位颁发权,只是从中央政府获得的拨款经费少于IITs。NITs侧重进行本科教育,难度仅次于IITs的入学考试(全印工程学入学考试,AIEEE)、相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严格的教师聘用及与工业界的紧密合作是NITs成功的重要因素。

邦立工程技术学院是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第三梯队。邦立学院办学经费由所在邦负责划拨,由于较少或没有办学自和独立学位颁发权,一般附属于本邦有名望的大学。其所设置的专业通常集中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方面。邦立学院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著名的浦那工程学院、维尔梅塔吉加拜理工学院、孟加拉工程学院等堪与NITs相媲美,但绝大多数院校教学与科研实力薄弱,与私立院校相较无差。

私立工程技术院校是第四梯队,在20世纪80年代后异军突起并迅速占据了主体地位。该梯队可分为受助私立工程技术学院、自筹经费工程技术学院、自筹经费准大学和私立工程技术大学四类。目前印度约有1 100所私立工程技术学院,90%以上都是附属学院,拥有极少的办学自治权。排名前50位的院校中极少有私立院校,但也有如麦力普技术学院和伯拉科技学院等较为优异的院校;另一部分以非正规私立教育机构为主,出类拔萃者当属闻名于世的国际教育机构――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这类教育机构绝大多数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办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五)学士学位职业教育(Bachelor Degre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化是当前印度教育发展趋势之一,学士学位职业教育是这一背景下的重大改革尝试,属于高职教育范畴。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UGC)于1994年实施了学士学位职业教育计划,确定了209所大学机构启动学士学位职业教育课程,尝试整合大学和职业教育。这些机构提供1~3门职业课程。在最近的改革中,职业课程已在更大的范围内引入普通高等院校,有将近1 500所学院已被授权实施职业教育,允许1/3的课程为职业课程。继此之后,印度UGC于2014年再次出台重磅举措,提出在普通高等教育中设置职业学士学位,并与国家技能资格框架对接,按学年设置资格证书等级。职业学士学位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分级标准,专业课程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技能发展两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不超过全部课时的40%。要求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推行以学习结果为导向的学分制,教学突出实践导向,实习实训学分占全部学分数的60%;大学需具有必要的实训设施和条件,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大学需建立以学分为基础的职业学士学位课程考试评价制度。职业学士学位的设置打破了印度中等职业教育的终结性,破解了其“断头式”教育困境,可为职业高中毕业生提供向上晋升的通道,对于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垂直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印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体系的完整性

印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其成分包括基础教育中的劳动体验教育、高级中等教育职业化、职业培训、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中的学士学位职业教育等,使印度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完整阶段。其职业教育构成成分之间和不同层次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沟通通道,为不同教育之间的流动提供了机会。

(二)沟通通道的封闭性

虽然构成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成分是完整存在且多样的,构成成分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流动通道,但这些通道是不连贯的,也是非常狭窄的。就中等教育职业化而言,印度有些学者认为,中等教育职业化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被设计成与学术教育完全平行的、缺乏纵向和横向沟通的终结性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也非常态化,其成分之间的隔绝和封闭,必然不能为学生职业技术的晋升提供有效而多样化的选择。

(三)体系的非独立性

无论是劳动体验教育、中等教育职业化,还是学士学位职业教育,都附着于普通教育体系之内,缺乏独立自主性。在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的年度报告中,也未有职业教育内容的独立阐述,可见,印度并未从大职业教育观念出发,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作为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整体性的设计和规划,而是分散零落、各自为政,这导致印度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各成分之间隔绝、沟通不畅,也是其职业教育整体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事实证明,独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的成效远胜于附属性的职业教育。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印度职业教育体系中,颇具影响力、效果较显著的当属技术教育,尤其是以印度理工学院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教育享有世界盛名,这也是值得我国深入研究和学习借鉴的。而其他阶段的职业教育则是非常逊色的,而印度当前的工业化发展对中低技能人才的需求远超过对高层次工程师的需求,由此导致人才需求和就业人群之间的结构性错位和大量高层次人才失业和流失。这种不平衡性与印度政府重视和投入的偏好有极大关系,也与印度重高等教育和学术教育而轻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相关。职业教育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体系,不能只追求某一层次或某一领域的独自繁荣,而应考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效应及其对经济社会的整体贡献度。从这一点评判,印度的职业教育很难说是成功的。

笔者依据大职业教育观对上述五部分,尤其对劳动体验教育、工程技术教育和学士学位职业教育纳入印度职业教育体系及其整体性特征进行了剖析,考察了这一体系的完整性,立体展示了印度职业教育的全景视图,但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这一研究仍显粗略和表象化。就笔者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我国对印度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尚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研究的同质化现象异常突出,很多文献的结构和内容都显得重复。其次,深入研究者少,概述性介绍多;再次,就某一成分的研究多,但对印度职教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少。最后,有关印度职业教育的基础性研究极其薄弱,主要表现在权威著作如凤毛麟角,对印度国内职业教育研究原著的翻译几乎是空白,对印度的职教政策和最新发展趋势关注较少。这也是笔者在研究印度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深感资料收集难、研究深度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励更多的学者对印度的职业教育进行更多基础性、整体性、突破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尧,刘京辉.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7):13-16.

[2]王丽华.印度“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界定[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7):87-92.

[3]樊惠英.印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回顾[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1848-1852.

[4]曲书杰,孙慧佳.印度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出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6(2):54-58.

[5]刘欣.印度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政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6]孙新泉.印度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9-61.

[7]Pradeep Kotamraju,The Indi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System:Status,Challenges and Options[J].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2014,38(8):740-747.

[8]刘筱.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9]骆小彬.印度职业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发展方向[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7(2):16-18.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4篇

一、唐山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唐山坚持教育立市,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战略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各项改革,实现了职业教育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

1.规模不断扩大,职业院校建设与发展步伐走在全省前列。“十一五”以来,全市整合原有中专、企业职工大学等教育资源,新办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5所,在校生2.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57所,在校生1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基本实现了大体相当,每年向社会输送各类技能型人才约5万人。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高职与中职相衔接、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沟通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基础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市本级安排职业教育经费占到当年城市教育费附加总额的40%以上,高于国家和省规定的30%投入比例。2009年全市仅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金总投入达到5.99亿元,职业教育资源人均占有量在全省居领先地位。全市规划新建、迁建的中职、两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总投资额达到42亿元。

2.质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取得明显进步。各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学校和企业、城市和农村、省内和省外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实行学历教育和中短期培训并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采取灵活的学习期限、多样的学习方式、实用的学习内容,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办学模式。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深化、教学基本建设的加强,特别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职业院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2007年以来,全市职业院校5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省级业务培训,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市市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7%。企业职工在职培训持证率达到60%。全市建成17所部级重点职业学校、14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建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丰南区职教中心、玉田县职教中心3个部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正在依托河北机车技师学院(南厂技校)在丰润动车城扩展区建设中国动车城培训基地。

3.功能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技工学校共培养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约23万,有42万企业职工参加过不同层次的技能培训,目前这60多万技术工人成为了唐山经济建设上的生力军。目前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囊括了全市一、二、三产业。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能源类(采煤)专业、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冶金类专业、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服务类专业和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装备制造类(数控技术)专业、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的影视类(影视动画、影视广告)等特色专业,都成为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全市80%以上的职业学校开展了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推进订单培养和联合办学。许多职业学校与北京、天津、青岛等用工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中专、职业高中就业率达到85%以上。面向农民开展各种职业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次。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64.9万人,实现转移就业11.9万人。

二、唐山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尽管唐山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与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还不稳固,特别是职业教育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现实困难和问题。

1.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尚未完全形成。尽管目前唐山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基本实现了大体相当,但盲目追求高学历仍然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观念误区,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宁可花高价也要读高中考大学。同时,社会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一些部门和地方对职业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支持不够,重学历、轻技能的片面人才观还依然存在。在整个社会大环境背景下,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从属和补充地位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全社会支持和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舆论导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教师队伍建设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沿海先进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的实际经验看,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与学生比例一般为1:1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0%,高等职业教育师生比一般为1:16,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研究生比例为40%。而唐山实际情况是“双师型”专业教师严重短缺,人事人员过多。学校有编制但紧缺专业教师却进不来,人事教师过多,政府不负担经费,学校负担沉重。据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唐山市职教中心、唐山市对外经贸学校等5所学校统计,共有编制1837人,在编人员1639人,空编185人,人事673人,每年由学校负担人员经费2415万元。同时,高职教育中研究生学历教师匮乏,职业教育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影响了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财政投入力度还不能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尽管各级财政和职业院校的投入逐年有所增加,但与职业教育自身快速发展所要求的软硬件差距还很大,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较弱。一是资金投入主要依靠财政,办学结构单一。全市各级各类职业院校除少数民办教育和企业办学,绝大多数主要依靠财政支持,学校自身还不能形成造血机能。二是政策文件还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要求,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2008年度只有丰南区、迁安市、开平区、唐海县达到要求。按照每人每年一元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大多数县区没有达到。市属职业院校因迁建扩建、增加设施设备等原因不同程度的存在债务负担,一些学校的债务负担沉重,已影响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唐山市劳动高级技校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1.45亿元;唐山市对外经贸学校拖欠工程款0.35亿元,实训基地等后续工程资金缺口达1亿元。三是职业院校发展用地矛盾十分突出。教育部评估标准生均占地面积应为0.9分,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278亩,在校生约1万人,生均占地面积不足0.3分;唐山市建筑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53亩,其中租地38亩,在校生4235人,生均占地面积仅0.13分;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占地面积88亩,其中租地69亩,在校生2000多人,生均占地面积0.44分。这些学校的人均占地面积明显不足,多校区分散办学,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4.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服务三农的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职业教育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政府投入等方面都存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是难点问题。特别是唐山是个传统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各职业院校面向三农的专业设置甚少,高等职业院校甚至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涉农专业,更缺少面向三农的实习实训基地。而实际生产生活中,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的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竞争力,增加收入,职业教育在这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在对口培训、输送实用劳动技能型务工人员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仍然满足不了农村进城务工者的技能水平要求,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技能的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三、加快唐山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对策建议当前,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唐山应紧紧抓住契机,按照职业教育“规模倍增、跨越发展”的精神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逐步建立适应唐山转型发展、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1.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一是努力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结合中职、高职教育扩招工程,出台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落实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实行“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私人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冀东油田、三友集团等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或行业组织发展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可采取企业联办、校企联办、校校联办,也可中外合作办学,实现唐山职业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二是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建议将专业设置相近的技校进行整合,与学校改扩建和搬迁同步规划实施,以实现师资、品牌、设施等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扩大办学规模和影响力,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提高中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强示范性院校建设。结合国家重点建设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作,重点支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市劳动高级技校等一批职业院校创办部级和省级示范性院校。力争到2012年,有5所职业院校进入全国示范性院校行列。

2.加强人力物力保障,夯实职业教育基础。一是应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立与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管理、培养、培训体系,采取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紧密与松散相结合的方式,招聘一批兼职技能型教师,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兼职教师实行固定补贴,外聘教师由市财政给予补贴。通过建立规范、高效的教学秩序,运用灵活、实用的考核手段和奖励机制,调动教学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各自的部级、省级品牌专业、优势学科,办出特色。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应抓住中央、省大幅增加职业教育投入的机遇,通过积极申报中央和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示范型学校建设项目,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要确保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落实到位,通过专项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用于职业教育;进一步落实解决职业院校生均经费问题,确保教育费附加不低于30%用于职业教育,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费用,统筹用于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和培训;四是协助解决职业院校建设土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优先帮助职业院校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用地瓶颈问题,鼓励职业院校向曹妃甸新区科教城和凤凰新城大学园区搬迁,实现资源共享。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方面更加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积极探索推行“双元制”、“引企入校”、“三段式”办学等多种模式,广泛开展“订单培训”,真正实现由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转变,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取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加快实施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结合唐山培育壮大精品钢材、先进制造业、精细化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链的需要,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重点推动由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33家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团体组成的河北省能源职业教育集团,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79家单位组成的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实质性运行,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双赢。积极协调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与餐饮、旅游、家政、房地产等企业合作,组建唐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打造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龙头。同时,搞好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分工和相互衔接,为各类院校毕业生就业成才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技工院校劳动教育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

近几年,商务部门启动了“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作为湖南省第一所地方性职业技术学院,笔者所在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6年6月13日被湖南省商务厅批准为“湖南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在建设基地实践中,我院深刻地感受到:重视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很有必要;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务求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对经济社会和高职院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虽然各种矛盾和斗争层出不穷,但和平与发展仍是主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政治上谋求和平与对话趋势的增强,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也愈来愈快,“地球村”的概念日渐深入人心。可以说,不论地球上哪个角落,人与人“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状况都成为历史。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周边邻国的外贸总额连年攀升,人员交往日益密切,迫切需要提高外派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外派劳务不仅能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传统友谊,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而且有利于推动双方特别是劳务输出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就湖南省来说,6500多万人口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00万人,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永州市也是如此,570万人口中,富余劳动力达100万人。如果在增加国内经济总量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努力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那么,就能极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有效举措

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兴于20世纪80年代,并且,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办学历史较长、办学水平较高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都亟待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对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拓宽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出口畅才入口旺。高职院校要扩大办学规模,抓好就业这一民生工程,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为国内人才市场培养了一大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人们用人观念的守旧等原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不尽人意。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的强化,无疑会减轻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

2、开阔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视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下,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必须要走出“象牙塔”,走“开放式”办学之路。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了学校与商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另一方面为高职院校发展搭建了国际平台,无论教育理念,还是培养目标与定位;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手段与方式;无论专业建设,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无论就业观念,还是人生价值的实现模式,等等,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境界,因而,加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不仅对学生有利,对家长有利,对社会有利,对高职

院校的自身壮大和发展也十分有利。

二、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一)狠抓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只有高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才能保证外派劳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具体突出了“五个加强”。

1、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是外派劳务技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我院根据省商务厅湘商合作[2006]32号文件精神,继续保持农业类各专业的优势的同时,重点加强了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工程、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建设。目前,我院的生态养殖专业已被评为部级教改试点专业,园林花卉、模具设计与制造已被评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被确定为院级重点专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要有一流的师资。我院一是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近两年,共引进优秀人才17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副高以上职称2名。二是大力培养在职教师。我院出台了优惠措施,鼓励在职教师上学历、上职称,仅2007年,就有5人通过正高职称评定,13人通过副高职称评定,有10人获得硕士学位。

3、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一是狠抓常规教学。常规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领导、教务处、督导室和各系部齐抓共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加强教学检查与督导,规范了教学管理。教师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普遍提高。二是积极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确定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为“教学质量月”,主要开展外聘教师公开课竞赛、教学示范岗培训对象公开课竞赛、学术讲座活动和学生技能竞赛及第二课堂活动等。从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宣传发动有力、组织工作有序、内容丰富多彩、活动效果显著,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三是大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加强专业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我院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2007年外语系主办了“第四届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和“第二届商务日语专业会话及技能比赛”,组织毕业生在深圳“世纪皇廷”进行实习和实践教学,并签定了“定单培养”协议,参加省四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取得三等奖和优胜奖,参加“湖南省第四届中日文化节”日语竞赛和作文竞赛获得优胜奖。经贸系组队参加了永州市会计知识电视大赛,获优胜奖,组织全系学生参加了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网上答题比赛。农学系成立了专业兴趣小组,协助冷水滩区仁湾、岚角山等乡镇春防、秋防60多人次,为种养大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印发技术资料10000多份。计算机系成功争取到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永州报名点和考点资格。数控机电系举办了首届机电文化艺术节,参加学生达800人次,组织400多名学生参加省级通用工种和市级特殊行业职业鉴定,过级率达98%。我院在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年检年审中,达到优秀等次。由于上述活动内容丰富,专业性强,参与学生众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结合,学与用结合,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

4、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必须要搭建让他们真刀实枪练本领的平台。我院重点建设了“一场四园两中心”,即集约化良种猪场、水产生态园、蔬菜栽培园、花卉苗圃园、优质水果园、数控模具实训中心和植物组培中心。其中集约化良种猪场现有存栏母猪1000多头,年发展牲猪3万头,年出栏牲猪2万头。水产生态园面积57亩,蔬菜栽培园25亩,花卉苗圃园50亩,优质水果园100亩。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年创利润300万元。“一场四园两中心”是我院产、学、研、推、训相结合的良好基地,同时也为当地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了大量的良种和科技服务,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加强科研工作。科研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我院一直积极鼓励教师申报科研项目,从事科研活动。仅2007年我院就申报省科技厅课题5项,立项4项;申报市级科研课题15项,立项13项;申报省教育厅课题1项,已立项。全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35篇。

(二)狠抓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外派劳务技能培训的质量。我院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管理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学生处加强了学生工作的宣传力度,严格按照《永州职院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考核评比制度》对各系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考核评比,做到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比、每学期末综合评定,评出了各系学生管理工作成绩和排名并予以公布和表彰,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2、加大助学、奖学力度。学院想法设法为贫困生创造勤工俭学机会,仅2007年就开辟5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安排学生12人。积极为学生办理保险理赔业务,共办理42起,理赔金额26793.76元。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定工作,2007年共评定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总计199.8万元,有效地保证了不出现一个人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院经常组织大型文艺晚会、“校园文化艺术节”、普通话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2007年的“三下乡”活动中,接受义务咨询7000余人次,赠送农业科技书籍800余册,发放农业科技资料9000余份,举办科技讲座7场,解答疑难问题50多个,得到了团市委和永州市科技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4、创新学生工作方式。为了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处组织院学生会编辑出版了《学生工作半月刊》。经贸系等系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小结。不少系每天由各班学习委员将当天学生到课情况交系学生工作办,系里老师第二天找旷课学生谈话,这对促进学风好转起到良好的作用。我院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联系一个寝室、一名贫困生、一名后进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温暖了学生心灵,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

三、求真务实,将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

我院被省商务厅挂牌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院长挂帅,副院长分管,教务处、学生处、系部共同参与,就业处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外派劳务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宣传、招生、培训、外派等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运作;完善外派劳务服务网络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与经营公司全力合作,密切配合,推动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开展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