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篇

可视对讲产品由于是建立在楼盘建成基础上的后期建设项目,相对于楼市的波动,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市场延迟性。但作为市场前沿的工程企业,他们的感受也更为直接,据业内人士介绍:“很多开发商计划的对讲项目,目前都后推了。有个大的项目也搁浅了,其中原本选配数字对讲的项目,也改成了模拟产品。而一些小公司更是提前打响了价格战,走低端的路线,以价格拼市场”。针对工程商对于市场并不乐观的看法,我刊特别连线了国内几家知名对讲企业,为广大读者解读地产弱势下的可视对讲市场走向……

厂商未雨绸缪 关注产业升级

可视对讲行业作为处于地产市场辐射下的周边行业,必然会受楼市寒潮下房产商资金链紧缩、项目推迟开工,甚至是下马的影响。加之全球经济萧条下,外贸订单的锐减,厂商出口方面也同样形势严峻。但由于市场波动的传导性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逐步显现,各大对讲厂商目前也尚无确切的数据为证。但对于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各家对讲企业也早有预计,纷纷未雨绸缪以各种措施加以应对。

广州安居宝售前总工史智透露:“楼市低潮对于对讲行业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从房产市场看,开盘的楼盘有所减少,且销售形势并不乐观,这种情况间接上对可视对讲行业也会造成影响,从销售数据上看影响在目前的还不少很大,只是增长有所放缓。这和国内经济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类似”。

福建省冠林科技总经理朱莹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走低,会对对讲市场造成一定冲击,对冠林来说,面对市场的变化,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为广大用户提供可信赖的、安全易用的安防产品,同时让用户享受到冠林提供的周到细致的服务,这样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冠林的产品在价格、外观自主设计以及在制作工艺、研发实力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冠林将通过有针对性的市场选择、清晰的产品定位、合理的发展策略,积极扩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TCL研发总监冯万良从房地产行业近期成本导向分析:“首先,2007年土地购置的价格大幅度上升,上升达10%以上。去年买地的,今年得开发,今年不开发,明年政府便会收回。另一方面,生产资料成本上升,PPI的不断上涨,这个说明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农民工的工资要提高,就导致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不可避免的在上升,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一定会非常激烈”。

回过头来看对讲行业,“TCL将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研究开发出一些新的运营模式和新的增长点,原来既有的产品体系要不断改进,同时要研究新的模式和新的增长点。一般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产业升级往往是在目前这种行业状态低潮的时候开始,在这种比较冷静,比较理性的时候,产业的升级,结构调整和科技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才可以真正的起到作用”。

在一线城市地产价格和成交量双下降的情况下,来邦对讲市场部经理洪炜指出:“大家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一线主要城市,感觉地产现在很是低迷,但不少二三线城市房产市场依旧红火。从市场总量来看也只是比高峰的时候稍微下降而已。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对房子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能够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淘汰劣势对讲厂家”。

可视对讲数字化浪潮不可阻挡

短时间内,一些房产商从削减成本角度考虑,楼盘后期弱电项目的对讲产品,在数字化产品与传统模拟产品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成本压缩空间,因此,不少传统模拟对讲产品重新披挂上阵取代数字化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对于此举能否从技术层面上影响到可视对讲数字化和智能化趋势,品牌企业也都无一例外的认为这只是短期、小范围内的现象。

福建冠林科技总经理朱莹从数字化产品应用角度剖析,目前可视对讲市场上,融合数字化技术的产品更多的还是应用在中高端楼盘,国内市场已经走过了初期的试水、探索和市场培育阶段,进入了发展期,相关产品和技术也有了一定的成熟度,虽然目前楼市较为低迷,但对其影响还是有限的,不会改变楼宇对讲行业朝着网络化的智能家居方向发展,产品功能也更趋多样化、数字化、实用化。

通过对产业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调查和分析,TCL研发总监冯万良指出:“传统模拟可视对讲产品虽然目前在价格上比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有优势,但是房地产行业的现状要求在楼盘的整体开发和定位上要采取有与传统的楼盘有明显差异化的智能化楼宇趋势,才能使自己开发的楼盘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但是目前传统的模拟可视对讲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市场需要,可视对讲产品面临升级换代,如果不能正确的判断形势,很多原来在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厂家和产品将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冯万良总监进一步指出:“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总线制传输很难解决的智能化问题。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专家也看到,中国内地各建筑及住宅社区建设与运营系统采用传统的模拟设施与物业管理的运作严重不相适应,造成在物业管理中,模拟产品的智能化系统功能使用率不高,使用价值不大,阻碍了可视对讲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国家有关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指明智能建筑包括可视对讲产品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数字化,数字化是可视对讲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此外,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的主要元器件包括压缩/解压缩芯片、网络处理器芯片、数字化显示器件(如TFT液晶屏)的价格也在步步下降,预计两三年内数字化产品的成本将仅仅高于传统产品30%左右,性能价格比将优于传统的模拟产品,传统模拟产品将逐步推出市场,数字化产品将居于领导地位”。

在CSST-兴天下市场部经理吕剑看来,数字化无疑是可视对讲的今后发展方向,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不会改变这个方向。一些实力不是很强的房地产企业为了度过冬天,压缩成本,配置模拟产品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模拟产品的劣势很明显,后期的问题比较多,稳定性差,可视对讲不可能停止在这个阶段,数字产品必将取代模拟产品,就像在电视机市场一样,数字的取代模拟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品牌企业拒绝大打“价格战”

受房地产的市场低潮影响出现的对讲市场规模缩小,房产商成本压缩等诸多阴云笼罩之下,“价格战”的导火索是否会被引燃?品牌企业又该如何保持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对讲行业是否面临着新的洗牌?

对此,冠林总经理朱莹提出:“随着楼宇对讲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价格空间日益透明,一些小厂家,小作坊仅仅依靠仿冒、打价格战等已经难以生存,新一轮的对讲行业洗牌再所难免,这样有利于全行业更加健康,更加规范的发展。福建冠林自创立伊始,就致力于创建民族品牌,以时尚精品的理念打造旗下的各类产品,时尚精品不但是冠林的产品理念,同时也是冠林产品的定位。楼宇对讲市场发展到今天,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行业间竞争日趋白热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冠林认为只有创精品,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

“在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高中低不同的品牌竞争层次中,中国数字可视对讲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多数竞争还集中在初始的数字化的概念中,发展的还是中低端市场,在这一块“价格战”的主战场,高端市场的发展较为单薄。尽管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是房地产的“亮点”和“卖点”,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数字化厂房良莠不齐,导致了概念的混乱、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智能家居还没有真正的“亮”起来,所以还没能象传统的中低端市场的那种白热化的竞争状态”,TCL研发总监冯万良说。

“面对目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洗牌形势,我们认为单纯的价格竞争行为只会为企业带来更困难的生存空间,只有创造精品才是长久的制胜之道。高端的智能家居品牌给房地产商和业主们带来的是强大的附加值。我们相信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竞争品牌,一起做大智能家居这块蛋糕,一起培育市场”。

不少对讲企业同样认为在价格战在所难免的市场形势下,提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所在。来邦对讲市场部经理洪炜认为:“传统楼宇对讲价格战在小的企业已经不可避免,洗牌是资源的更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此来邦将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将在12月北京安防展上展出网络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产品和网络对讲机;将最大国内市场推广力度,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明年也将在国内主要大城市巡展,并开相关产品的技术交流会,与客户更多更直接的交流,以便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将加大国内外市场的推广力度”。

CSST-兴天下市场部经理吕剑从市场角度分析了价格战的成因:“楼市低潮导致对可视对讲的总需求降低,为了避免自己被逐出市场,稳定或扩大市场份额,一些厂商为争抢项目,难免会打价格战。这也是可视对讲由模拟向数字转型阶段,模拟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并非楼市低潮引发价格战,楼市低潮不过加剧了价格战”。

吕经理同时指出价格战对于企业存在的风险:“一些实力不强的厂商将被整顿出局。只把价格作为竞争能力是危险的,价格低,产品质量不过硬,也不能致胜。企业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除了价格,更重要的还有研发、产品、渠道、服务、品牌。发展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应该成为企业的战略”。

视点:智能家居是否会成为对讲市场的下一块蛋糕?

在房产市场的低潮之下,部分定位高端的楼盘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高端楼盘的价位依然坚挺。CSST-兴天下市场部经理吕剑认为:“地产高端项目不会受楼市低潮影响,因此对支持楼盘差异化的设备这块需求是存在的,也是高端项目区别于一般楼盘的支撑点。扩大对讲产品的外延,是未来对讲与智能家居纵深融合的方向,这从对讲产品来说扩大了产品的外延,不但可以扩展产品的功能,也能一定程度避免价格战,拓展企业的盈利机会”。因此,作为“下一块蛋糕”的智能家居早已被很多可视对讲企业所关注。

从产品线上观察,也不难发现各家早已积极行动起来。冠林力推“W5、E9等系列室内机”,并通过流动展示车全国巡展、 TCL“易家通智能家居系统”面向全国启动招商工作、振威“居逸智能家居系统”完成升级全新上市。各大可视对讲企业的高调介入,为缓慢发展中的智能家居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讲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对讲厂商都在寻求突破创新之路,如何抢占技术高地,争夺这一高端市场,是各家厂商竞争的热点。

现有对讲资源助推智能家居发展

福建冠林科技 总经理朱莹

现在很多对讲厂商投身智能家居行业,不仅因为楼宇对讲产商在智能家居的推广上具有天然的渠道优势,同时对讲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许多对讲厂商都在寻求突破创新之路,如何抢占技术高地,争夺这一高端市场,是各家厂商竞争的热点。

随着智能家居终端的配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品化,为智能家居终端的研发推广具备了根本条件。可视对讲在智能家居的发展上,我们认为要更侧重于家庭内部的自动化、娱乐化控制,并与相关的配套厂商在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利用彼此成熟的技术,合作开发研制,从而推动智能家居的全方面普及和成熟。

从传统对讲产品制造向智能家居转型的企业更容易理解不同定位的地产项目的需求,可以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和不同技术层级进行裁剪和组合以便更灵活的适应项目需求。

市场利弊共存智能家居迎难而上

厦门振威 技术中心副总经理付伟

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处在弱市,尚处于下降通道中。在这种大势环境下,对智能家居厂家来说是利弊共存。不利的方面是,开发商对楼盘成本的控制会更加严格,对产品的选型会更加务实。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产品定位是准确的,符合市场需求,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当然,这对厂商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从传统对讲产品制造向智能家居转型的企业更容易理解不同定位的地产项目的需求,可以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和不同技术层级进行裁剪和组合以更便灵活的适应项目需求;有利的方面是,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商必须更加注重差异化营销,寻找“亮点”区隔自己的楼盘。而家居智能化就是最大的亮点。另外,智能家居产品并非豪宅专属配备,对中低端楼盘一样适用,可以针对性的选择配置。

数字化可视对讲和智能家居两者结合起来是未来高端市场的必然走向,智能家居产品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换代产品和市场的主流。

智能家居决定高端数字化对讲市场走向

深圳TCL 研发总监冯万良

在智能小区中,真正占主导地位的其实还是可视对讲,智能家居只是附加上去的功能,单一的智能家居产品为用户提供不了那么多的服务。现在的小区中,可视对讲是开发商必上的项目,而智能家居却是可选的。单做智能家居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智能家居不与可视对讲结合,每家每户又要增加一个数字终端,就造成了用户重复投入。例如同样集成短信报警这样一个功能,单独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每户家庭就都要加装一个拨号器,这样每户就多增加了几百元的成本。所以单独的智能家居产品很难独立支撑起来对讲企业的未来,而对讲企业转型的真正"亮点"是是融和了智能家居功能的数字化可视对讲产品,而我们联网的数字化可视对讲系统就只需要在整个小区加一个模块,就能够实现智能家居的产品的所有功能,而成本平摊下来比单独使用智能家居产品要低的多。

在此基础上把数字化可视对讲和智能家居两者结合起来是未来高端市场的必然走向,智能家居产品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换代产品和市场的主流。由于目前真正推向市场的智能家居的产品类型还不多,那么现有的产品就具备率先占领有利的市场的先机。

我们做好网络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保持对智能家居方面需求的关注,并在我们的产品中预留有智能家居的接口,只要市场的需求起来,我们迅速根据市场需要来完善应用层。

做好技术准备 应对市场起飞

深圳来邦对讲 市场部经理洪炜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智能家居的营销策略及销售方法。从与品牌装饰公司的结盟,到与设计师的合作;从设计院到发展商;从工程项目的跟进到渠道建设;从集成商到终端客户;我们不断尝试,不断从失败中获得教训,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直到今天,在智能家居行业即将起飞的时机,面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更加充满信心。非常感谢《数字社区&智能家居》杂志能给我这样一个与广大业内朋友交流经验的机会。

我们关注到,近些年来一些开发商开始加大智能化特别是家庭智能化方面的投入,新装修的业主也开始选择体验这个时尚且极具诱惑力的全新智能家居生活。据统计,中国富有阶层正在形成,该部分家庭户均年收入在5、6万元以上,人口约4460万人,1400多万户,占城市人口的10%,总人口的3.5%,占全社会消费购买力总和(6万亿元)的17%左右,因此主要针对这部分人的智能家居系统其市场总量为1400万套。我们相信,随着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房地产的蓬勃发展,股市攀升带来的丰厚利润,已经为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营销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创业者多年的积累必将在未来两年内产生巨大的回报,智能家居行业的第一轮红日也即将升起。

智能家居与其它热门行业一样,只有销售量上升,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才会有更多的从业人员投身到这个新兴行业。而目前多数智能家居的生产商都属于创业型企业,资金实力薄弱,市场推广投入小,研发投入不足。生产规模小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事实上,许多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商确实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市场推动力不足,“内热外冷”,令一些厂家举步维艰。如何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迎来智能家居的春天,如何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有效开展与品牌房地产商的合作,以及建立完善的经销渠道是目前众多厂家面临的挑战。

很显然,对于目前众多智能家居的中小型生产商、商来说,通过各地经销渠道开展区域市场的营销似乎是必由之路。当然,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产品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可靠保证。如果产品质量上不去,性价比低,最好的营销策略也难以奏效的。而另一方面,一个成功的品牌推广,一个产品的销售增长都需要从厂家到销售渠道、集成商、服务商以及从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下面,我就从渠道策略与区域市场推广两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从业感受。

从渠道商的角度制定营销策略

经销商、商与厂家之间唇齿相依,利益休戚相关,但有时又会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变得貌合神离。任何的合作都需要合理的商业利润作为保障。对于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厂家来说,这就需要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合作伙伴发展计划。销售渠道是由众多的经销商构建成的,渠道如何建设、如何寻找经销商?采用何种策略寻找渠道合作伙伴是厂家首要考虑的问题。有人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和营销政策,就可以找到合适的加盟商或商?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产品和政策是硬件,是必须的,如何服务及做好后续支持才是最关键的。

渠道商看重的是企业如何使他们能赚钱,他们会通过自己的逻辑思维来判断某个产品是否有竞争力,某家企业、品牌是否能让他们赚到足够的利润。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渠道商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方面有以下几点:

1.产品竞争力。包括产品的技术路线、外观风格、质量、系统可靠性、安装的方便性、使用方便性、品牌知名度以及产品定价等;

2.技术支持能力。在产品导入阶段厂家是否能提供系统详细的技术培训,在业务开展的初期,是否能协助经销商做产品应用的方案设计,提供系统布线及设备安装调试等方面的技术咨询服务等;

3.产品服务支持。包括产品的退换率、供货周期、付款条件以及促销政策等;

4.市场销售培训支持。经销商往往还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产品销售培训,这对经销商快速建立一个区域市场营销团队将非常有利;

5.广告支持。这包括企业品牌塑造计划、区域性广告支持、公关活动支持等;

6.经销权益保护。这是经销商非常关注的一点,厂家需要有明确清晰的市场保护政策以确保渠道伙伴的利益市场效益不受损害。

就上述渠道伙伴非常关心的问题,厂家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政策,以吸引有志从事智能家居行业的有实力、有市场资源的优秀合作伙伴。 找到优质的渠道合作伙伴是智能家居厂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与经销商共同打造企业及产品品牌,共同经营发展区域市场,提升产品销量,做好终端用户的售后服务,使经销商能赚到钱,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企业只有不断的修炼内功、加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品牌知名度,贯彻执行企业理念、促进品牌文化的建设及传播才能提高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如何做好区域市场推广

在渠道建设与区域市场推广方面,厂商应坚持以品牌为依托,以技术优势的产品,以合理的利润空间,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开展与区域经销商的合作。一般来说,区域伙伴分为三级,即省级总,市级总以及区域经销商。

商市场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在当地的销售。为协助商做好区域市场销售,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前期市场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查,客户群体定位,业态分析、商人员培训、产品陈列与演示厅、服务意识等。其次,市场管理工作,包括协助建立“进、销、存报表”,营销管理政策及网络维护,定期沟通与巡视,企业理念磨合等。

市场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商所在区域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掌握此区域消费习惯、消费水准、楼盘档次、其它同类产品经营基本情况等基本资料,以便为以后的市场开拓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一、详细的市场调查

主要包括:

1.所在区域的地产发展现状、售楼定价、购买阶层等基本信息,以便对所管辖区域客户形成一个初步的定位。以上调查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体现,便于分析整理,为商的客户选择做好准确的信息搜集、判断,同时也方便查阅和更新。

2.业态调查:掌握当地主流业态,包括建材市场、装饰公司、安防渠道及当地强势渠道。以此来了解渠道销售大致占比和各竞争品牌业态分布情况及渠道关系,同时注意各个品牌业务员精神面貌和终端形象,确定本地区主要竞争对手。而且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竞争对手价格、性能,市场渠道,各个商的变化情况,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二、商人员培训

对商的关键人物,如领导层、终端销售人员进行产品方面的培训,一般要先让商对产品所在的行业及未来发展趋势感兴趣。必须让其对涉及到整个营销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关注;帮助其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特点,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状况(营销政策、费用投入、销售状况、产品结构等)。并对商做好品牌意识、产品专业知识、导购技巧等有利于销售促进的培训,增加商对产品的认同感和销售信心。

三、产品陈列与演示

家居智能系列产品,我们通常的叫法是“智能家居系统”,并非传统家用产品,直观的产品陈列或是演示厅在所必要,良好的陈列布置与演示厅能更好的展现产品应用功能,才能对消费者形成较好的说服力,通过演示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强烈的体验欲望,刺激产品的销售。

四、服务意识

商直面消费者,对于产品信誉和品牌的建立与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服务口碑好的企业和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因此作为厂家与消费者之间桥梁的商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商的服务意识不仅体现在与消费者的关系,同时还应兼顾厂家与分销商。作为厂家与分销商的中间环节,兼有二者的角色职能:对厂家来说是其全国不同区域的分销,对分销商来说是其具体的厂家,最了解二者的的服务需求,应具备对上游厂家的信息互动、产品推广、通路管理以及解决市场突发事件与问题的服务。对下游分销商,应具备经营管理指导,培训辅导以及良好的物流配送服务等功能。

五、市场管理工作

商管理是市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公司的市场政策包括促销、广告宣传、培训等最终都是要有商来担当落实的,及时准确了解商的市场政策执行、人员变化等情况,做好公司政策落实的沟通;同重点销售人员与技术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掌握较为真实的市场信息;协助商建立相关制度,以便保证商良性运作。例如可以协助经销商建立“进、销、存报表”及安全库存数,从而帮助其做好库存管理工作。“进、销、存报表”的建立可以让商了解其某一周期实际的销货数量和利润。此外,帮客户建立“先进先出”的库存管理原则,也可以让客户减少损失。

六、定制合理的营销管理政策

厂商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当地的价格水平,制订一套针对该区域市场的销售政策。必要时还应该制订激励政策。着重向商推介专业支持、推广支持、管理支持,还包括能为商提供的助销措施、公关运作等等。增加专业领域的市场推广。此外还应该给商作专业培训,作详细的助销计划。同时,也要运用价格、返利、促销、推广费等相关资源直接对商进行支持。

为规范市场,确保各地商之权益。我建议采取区域市场保护制度。经销协议应规定,在不与当地经销商业务产生直接竞争的情况下,授权经销可在授权区域之外其它地区发展房地产项目业务,但须知会当地经销商并征得此地区区域经销商或商的认可,并按产品销售额之一定比例向当地经销商交纳市场推广费。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宜家家居

[DOI]10.13939/ki.zgsc.2016.35.029

1 引 言

连锁经营一般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经营单位,以一定形式组成一个整体,通过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的标准化管理,实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企业的收益。连锁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重要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主要以宜家家居为例,分析传统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对比宜家家居的竞争力,得出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

2 宜家家居介绍

2.1 公司介绍

宜家家居(IKEA)于1943年创建于瑞典,瑞典宜家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销售主要包括座椅/沙发系列、办公用品、卧室系列、厨房系列、照明系列、纺织品、炊具系列、房屋储藏系列、儿童产品系列等约10000个产品。

宜家家居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11个商场,其中有16家在中国大陆,分别在北京(两家)、天津、上海(三家)、广州、成都、深圳、南京、无锡、大连、沈阳、宁波、重庆、武汉、杭州。宜家的采购模式是全球化的采购模式。

2.2 宜家家居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宜家作为有多国员工的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上的管理实行统一标准:全球统一规章制度、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宜家式”的微笑。

宜家家居的产品并不是全部是本企业的,但他自己设计并拥有专利,在宜家出售的所有商品,全部打上宜家自己的品牌“IKEA”。由于宜家家居的经营理念。消费者会把IKEA这个品牌和简约、实用、低价的产品联系起来。

在企业文化方面,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表明了宜家精神:“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捷的行为所构成的。”

由于当今世界资源缺乏,宜家家居作为家具行业的龙头老大,宜家倡导以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进行生产,除了自己做到,还针对供应商和自身的贸易组织制订采购最低标准:IWAY。

3 核心竞争力分析

3.1 核心竞争力概述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两位教授提出,国内主流教育也均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程度的关注。通常认为核心竞争力,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

3.2 传统企业使用的竞争方法以及不足之处

随着市场的产生,企业之间出现了竞争,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会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各个企业管理者都会在各个方面进行试验,截至现在,企业普遍使用的有以下几个策略:

(1)差异化策略。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某些消费群体的特殊需要,这种差异化是其他竞争对手所不能提供的,可以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其劣势也显而易见的,会丧失部分客户;当用户对于差异化产品的因素感觉越来越不敏感时,顾客就会忽略差异化,过度差异化。

(2)低价格策略。可以在短时间进入市场,占取市场份额。当销售量较大时,可以取得规模效益。同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低价商品行业为了保持原有份额会出现恶性循环造成亏损;被反倾销;低价格策略会使得商品质量下降。如果控制不当,很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客户资源。

(3)成本领先策略。成本领先战略的优势有企业在面对竞争者时,由于低成本为企业提供了天然屏障保护了企业;面对供应商的还价更有优势;企业建立生产规模和成本优势,形成进入障碍。这一战略的风险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由于技术创新,企业失去成本领先的优势;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的目标主要集中于降低产品成本,而少关注市场的变化;通货膨胀的影响使其降低了产品成本价格的优势。

3.3 宜家家居的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控制是宜家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宜家强化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宜家重视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引导顾客自助服务与参与。

(1)战略性价格。宜家家居在制定价格时,会提前考虑顾客对价格的承受能力,结合顾客可承受的价格与预期设计本产品产生的价格,目标成本也会比同类企业低很多,让顾客参与制定价格,对不同的顾客制定不同的产品。之后生产的产品也能在预期的设想下更完美的完成。

(2)流线型生产作业与成本创新。在生产流程中,宜家家居采用的战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选用资源成本低的国家,如印度,降低生产成本;宜家家居会寻找价格相对低的原材料,并采用技术创新,新的工艺来制造产品,在考虑原材料的情况下,宜家也会利用复合塑料等原材料;此外,宜家还采用平板包装的模式进行产品的储运。平板化包装不仅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布局调整,同时降低了储运的空间,极大地降低了产品成本。

(3)与供应商的合作。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可以缩小与其他企业生产方面的差距且为本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了成本领先战略。

3.4 宜家家居的SWOT分析

(1)优势。宜家家居的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历史悠久,蕴含着北欧文化,其设计理念深受顾客喜欢。产品多样化,顾客选择多,且生产全球化。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全球生产管理和物流体系有利于降级成本。

(2)劣势。材料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下降。资源稀缺。

(3)机会。宜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都要用到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电商时代的开始为宜家家居提供了更便利的销售环境。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成本较低。宜家的环保理念为自己企业开辟更大的市场。产品的定位更加符合各阶段收入的消费。

(4)威胁。全球化之后,由于文化理念差异造成的威胁。企业之间的竞争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由于资源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法对于产品的要求更高,制造产品难度加大。由于供应商沟通间问题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模仿品牌谋取暴力。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发展缓慢。

宜家家居应该将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相联系:“利用优势,改进劣势,利用机遇,消除威胁”主要有以下意见:

(1)SO分析。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人力等资源可移到印度非洲等低成本国家。利用自己的品牌吸引更多的客户。拥有更多的忠实客户。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2)WO分析。宜家家居应制订好销售计划。通过互联网,网上销售增加销量。由于全球资源稀缺,所以以保护资源为理念生产产品。生产出绿色健康的产品。

(3)ST分析。实行市场战略,对市场进行调查,比如了解当地人的喜好,根据当地人的喜欢制造产品,产品会更受欢迎。与供应商保持完善的沟通机制,一遍价格制定更有优势。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上,应制定一系列标准,选择更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对企业的商标和品牌维护,以防不法分子利用企业的品牌制造非企业产品。

(4)WT分析。宜家家居应该利用自己低成本的优势,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加快二、三线城市的发展速度,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以上明显的可以看出宜家家居各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宜家家居作为家具的佼佼者,其竞争力在同行业中是毋庸置疑的,下面我们通过以上的SWOT分析来更好地了解宜家家居的核心竞争力。

4 企业如何才能够培养核心竞争能力

如今市场变幻莫测,所有的企业为了能争一席之地,用尽了浑身解数。为了使本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宜家家居企业案例的思考,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来培育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1 品牌形象

品牌思想体现公众特别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与认知。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受法律的保护,具有特殊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比如一瓶可口可乐和一瓶不出名牌子的可乐,更多人会选择前者,就是因为品牌效益。为此企业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提升品牌形象就是以另一种方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宜家家居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品牌的形象深入人心,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产品品质

产品品质与企业的品牌形象有着必然的联系,因为产品品质出众,故品牌为顾客熟知。同时也为企业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所以为了留住顾客,必须加强产品品质。宜家家居在选择供应商方面,由于供应商价格因素不稳,使得产品的质量下降,流失了一些潜在客户和已有客户,产品品质作为企业占领市场份额的关键,对构建企业竞争力是尤为重要的。

4.3 客户服务

客户是企业和组织服务的主体,只有做好顾客服务,顾客才会信赖我们相信我们的产品并且购买,以顾客的需求为第一目标,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做好顾客服务是迫在眉睫的事。宜家家居许多购买服务是值得顾客认可的,如贴心服务设施、儿童乐园、厨房设计服务等,使宜家家居在顾客服务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增强了顾客的忠诚度。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4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生命力更顽强的生产经营体系的过程。技术创新会变成经济力量和社会力量。通过宜家家居可以看出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极大的,为此要加强企业竞争力,必须要技术创新。宜家家居在2014年推出新款增强现实目录,让消费者通过数字化体验,即可感受家居摆在家里的视觉感受。这项技术无疑解决了许多顾客对于如何摆放家居的烦恼。在家居市场上能占一席之地。

4.5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主要由两方面产生的。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旧的产品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还有由于高成本迫使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从而降低成本,领先竞争对手。宜家家居通过space10创新实验室发明了智能空间,所谓的智能空间将整个空间改造成一个智能家,利用一个可视化的家庭能源使用的系统,来测量整个家庭平均的能量消耗,接着反馈给房主,这样能更便捷地调配能源使用情况。宜家家居的技术创新为顾客提供了可视化的能源配置。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更有竞争能力。

4.6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会融入一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渗透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来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案例中宜家家居简单、方便、自给自足的企业文化为其带来了很好的购物体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快节奏成为现代人的标志。而宜家家居以人性化、简单、方便、自给自足的企业文化来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5 结 论

连锁企业的发展迅速扩大,如何构建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难点,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必须在各个方面寻求市场机会,企业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应在品牌形象、产品品质、客户服务、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企业文化六个方面着重关注。每个企业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要根据自身情况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使企业占据更有利的市场,构建别的企业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欣.宜家学习者[J].产业纵横,2009(10).

[2]崔本顺.透析宜家IKEA的中国攻略[J].中外企业家,2009(8).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然之家;家居建材;竞争;SWOT分析;发展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这就给家居建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居然之家作为国内家居建材企业的佼佼者,同样需要面对市场需求形势的变化,以积极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家居建材市场的兴起也催生了大批家居建材企业,带来了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此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现有的市场地位并进一步的发展是居然之家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以下本文就对居然之家今后的发展对策和竞争能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一、居然之家发展概况

居然之家成立于1999年3月,是由33位股东共同投资监理的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其主要的经营范围是家居建材。在经过15年的发展后,居然之家已然成为了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家家居建材企业。目前居然之家集团旗下已经有五家子公司,实力雄厚。居然之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成立初期我国的家居建材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为居然之家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机遇。而发展至今日,我国的家居建材市场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在此形势下,居然之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继续领跑我国的家居建材行业,就必须要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提升竞争优势也是居然之家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居然之家行业主要竞争对手是红星美凯龙连锁集团。红星美凯龙连锁集团成立于1986年,以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园,提升消费者的居家生活品味为目标,至今已在多个城市开办了33家大卖场,市场总规模250多万平方米,创业多年来,红星集团始终秉承“一丝不苟,视信誉为生命;勤奋务实,视今天为落后”的企业精神,积极实施品牌市场全国连锁化经营、“全球化名牌捆绑”品牌经营的策略,在全国领先推出了“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的模式,为中国家具建材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并获得了多种荣誉称号。可以说,红星美凯龙是居然之家当前所面对的最大竞争对手,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他的家居建材企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要想在这些优秀的竞争对手之间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劣势和发展机会与威胁。

二、居然之家行业竞争之SWOT分析

1.居然之家竞争的优势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居然之家的业务经营范围达到了一定的广度,主要是居然之家在行业市场中能够认清自身的优势,坚持以市场的运行和发展为主体,对自身的内在能力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实现市场管理商业化的发展模式。在生产和经营中积极借鉴兄弟家居建材的管理经营和成功模式,形成一种统一的经营业态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充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比较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另外,居然之家在选址方面的决策也具有一定的睿智性。不仅如此,还根据自身的发展现状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而完善内部的管理系统。其工作人员多数都是高学历,保证企业文化的鲜活性。

2.居然之家竞争的劣势分析

在居然之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劣势问题也比较严重。其中包括对地产业的认识程度以及掌握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在国内的房地产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时,租金问题成为影响建材造价的重要因素。这样一来,在竞争的过程中,对于一些地产实力较强的同行来说,居然之家的劣势就比较明显。

3.居然之家竞争的机会分析

现如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人们的基础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为居然之家的经营模式提供一定的平台和契机。另外,现如今,家居建材行业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状态下,市场环境也在逐渐变革,但是市场的运行状态和规律还不是非常成熟,正在朝着外部市场进行扩张,这一点也为居然之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不仅如此,国内的住宅类型正在朝着标准化的趋势发展,但是其速度相对比较慢。所以,根据居然之家的业态定位来说,这一大的环境和居然之家的发展相符,为其创造了机会。

4.居然之家竞争的威胁分析

在国内市场中出现了比较强劲的竞争对手,比如,红星美凯龙以及金盛等等,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居然之家的发展。另外,一些资金和实力比较雄厚的洋超市也逐渐呈现出抢滩的趋势,其连锁扩张程度大大地阻碍了建材市场的运行。另外,国内住宅标准化程度不断加强,对建材公司的供货、经营以及管理等工作都带来了严重的阻碍,成为最大的威胁。

三、居然之家的竞争对策研究

1.加强对现代企业的制度建立

从现如今居然之家的发展状态上可以看出,企业本身打破了计划经济体系,逐渐提升国有资本的价值,同时从最高权力机构的股东开始,不断完善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经理的责权,建立健全完整的现代管理制度。正式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才使得居然之家在实际的管理和运行工作中能够避免出现舞弊现象或者是决策疏漏的问题。可见,以现代的管理制度为标准,居然之家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科学性

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促进居然之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在人员配置的过程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90%以上,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了居然之家高起点企业文化的确立和不断提升,是集体的“智慧”确保了居然之家在市场决策中“明判”与决断,是高素质的队伍创造出了居然之家最富有灵感的设计,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保证了居然之家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的执行度和落实度。

3.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市场

(1)观念创新

在实际的创新工作中,观念创新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居然之家在观念创新方面做出了典范作用。主要是由物业管理型朝着经营管理型转变。从传统的场地出租,物业管理转向提升市场的占有量,改善企业的经营观念。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来提升服务意识。以先进的创新观念来指导实际的生产和经营。在创新观念上还需要设计到经营场所和技术等方面。

(2)人才创新

首先,要创新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其次,要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再次,要创新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让创新人才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建材市场的改造、提升、创新,关键在人才。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强市的战略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凝聚人才,善于用外脑。更重要的是舍得投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团队。

(3)服务创新

服务是指企业经营中的服务。服务即关心顾客,了解顾客的心理,采用有效的方式为顾客提供多种服务或劳务,从而打动顾客,使他们心情愉快,感觉舒适和便利。服务是将商品和顾客联系起来的桥梁,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纽带。

四、结论

通过SWOT分析我国现如今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情况上来看,居然之家在这一行业中作为佼佼者,也是成功者。主要是由于其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做到了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来进行定位,同时还能够对自身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将企业的文化以及经营理念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将创新因素融入到其中,促进了自身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发.关于新阶段建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J].21世纪建筑材料,2010(05).

[2]张敬伟.商业模式的五种创新[J].企业管理,2010(03).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家电 转型升级 人性化

一、小家电产品特点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型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者对小型家用电器产品的科技性、节能性、环保性的要求也逐渐增长。智能小家电的发展方向已然成为未来小家电产品发展的趋势。

随着居民二套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增长,更多居民将会在近年内迁入新居,这将引导小家电产品的升级换代的行业变革。今后每年约有200万个以上的厨房家用电器面临更新换代。一般情况下,小型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在8年以内,根据不同产品略有不同。因此,作为智能家居产品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小家电产品将会迎来一次革命。

二、国内家用小家电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小家电市场发展优势和劣势

与跨国公司家电生产商不同,国内有一定规模的家电企业同时依托企业自身工厂和代工厂制造,生产能力强。有的企业在广东顺德地区的代工厂进行批量成品采购,继而进行OEM、ODM贴牌销售,缩减了生产周期,减少了自身的生产压力,而一些也在企业自身的工厂进行核心产品的生产,既对新产品的保密性有所保障,又保证了产品质量。

根据市场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有64家家用电器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其公开披露的2015年中期报表中显示营业收入超过100亿的公司有7家。在营业收入相比去年有所增长的上市公司中,小家电领域的上市公司居多。纵观市场上的公开数据,整体来看,这些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保持着健康发展的势头。

国内小家电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于近几年进入了瓶颈发展阶段,发展速度趋缓。部分销售小家电产品的大型家电制造企业,如苏泊尔、美的集团、九阳股份等先发制人,在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借此机会扩大产能,保持了较平稳的发展趋势。另一部分小型家电企业,由于产能升级速度较慢,不能迎合市场需求,加之企业规模较小,资信水平较低,融资困难,从而导致生产经营遇到阻力。加之外资大型家电制造品牌企业,如飞利浦、LG等,在国内也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更加导致竞争的严峻,部分国内小家电制造商的发展业绩甚至出现0增长的情况。

目前,有些制造商仍然固守传统的销售渠道,利用线下经销商和代销商进行销售,少量甚至没有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营销和推广,直接导致对经销商管理难度加大、营销费用较高、存货周转率较低等现象,从而制约了利润的增长。另外,促销手段传统,缺乏新意,定价方法不系统,价格体系混乱,都是目前国内小家电市场发展的劣势。

(二)小家电市场销售情况分析

目前多数小家电厂商都能实现“线上+线下”的传统渠道销售和互联网平台销售结合的销售方式。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很多优秀的电商网站如京东、天猫、1号店等,都为小家电的垂直销售实现了扁平化,有的电商平台,如京东,还实现了物流和仓储的一体化,使得销售渠道更加顺畅。

部分大型的制造企业,如TCL等,逐渐依托自身的销售网络,摆脱对外部经销商的依赖,加强终端市场的建设,提高铺货率和周转率,最大程度上理顺厂商关系。

在部分制造型企业中,有些能力较强的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客户,由于管理的疏漏,有些业务员私下与客户决定销售价格,导致公司资产的流失。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管理。

三、未来发展趋势探讨

(一)国外品牌全产品链进军我国小家电市场

国内小家电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迅速发展到如今遭遇瓶颈期,其中仍然蕴藏了大量机会。国外的品牌公司,如欧美的飞利浦,日本韩国的三星、东芝、LG等,仍然利用其在研发方面常年积累的经验,不断推陈出新,其产品覆盖从微波炉、电水壶、电烤箱,到近几年出现迎合中国人口味的烤涮锅、空气炸锅、电饼铛等,产品链齐全,应有尽有,充分体现了国外品牌商认可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及小家电产业升级带来的良好未来预期。

(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本土家电生产企业不断提高其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加之国外品牌商的大举进攻,小型家用电器的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竞争手段多样,市场空间几近饱和。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助于督促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等途径提高融资能力,扩大产能,增强销售能力,谋求自身变革,迎合市场需求,对增强小型家用电器企业的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进一步被挤压,如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自我变革,市场空间将会进一步被竞争对手挤压。

(三)产品将更具人性化和智能性

如今的小家电消费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智能化、环保性、功能性、个性化的需求相比以前大大提高,迫使企业淘汰落后的设计理念和生产方式,而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未来小家电产品的研发生产方向,将从单一的实用主义,逐渐向个性化、可定制化发展,使得其成为带有消费者个性的家居用品,而非简单的家电产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小家电产品将会更多嵌入具有互联网功能的模块,实现WIFI联网、云端菜谱下载、实时上传菜品图片等。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整体家居;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高端家居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瑞时整体家居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化整体家居,如何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扩大规模,在竞争中打造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瑞时整体家居企业概况

英国瑞时投资集团总部(RACE)位于英国伦敦,1995年登陆我国。目前,在我国已投资了多家实体制造企业,浙江时代厨具公司、浙江瑞时卫厨公司、嵊州秋益电器公司、宁波瑞时电器公司、宁波豪世威日用品有限公司、江苏金湖特钢科技制品有限公司、上海钢联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瑞时装饰宁波分公司、瑞时装饰上海分公司、瑞时装饰南京分公司、瑞时装饰广州分公司、瑞时装饰杭州分公司、瑞时装饰厦门分公司、瑞时装饰青岛分公司、瑞时装饰西安分公司十二家子公司。总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目前,员工1,600余名,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占60%,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化、专业化团队。

瑞时是集生产及商贸为一体的混合型企业,涵盖整个家装、家居产业。公司生产包括:厨房电器、家具、沙发、橱柜、卫浴、衣帽间等数十类、数百个系列的高端产品,每天供应给全球数千家庭。

瑞时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每一个客户服务为宗旨。因此选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严格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如设计、选材、人员配备以及每一道工序)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产品的质量。为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公司加大投资力度,采用最新的生产工艺,聘用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建立起适合欧美及日本市场的标准化生产线,积极开展各种对外业务(如直销、以及OEM等),努力向海外客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最优质的服务,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制造和服务的魅力。

凭借集团自身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以及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价格体系和供应体系,秉承集团公司“用心创造”的经营理念,瑞时努力成为国内行业的领导者,并成为海外市场首选的制造商、供应商。

二、行业分析

(一)我国家居行业现状。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家居行业强劲发展。家居是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行业,包括家具、涂料、地板、陶瓷、家电、照明、布艺等。据统计,中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市场巨大,2000年家居装饰业产值已经超过公共装饰业,到2006年家居装饰业产值超过6,5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5.47%。据计算,全国人均收入每增长1元,将拉动1.48亿元建筑装饰需求;房屋竣工价值每增加1亿元,将拉动0.92亿元建筑装饰需求。目前国内从事家庭装饰的企业超过20余万家,占行业企业总数量的80%,从业人员近900万人,占全行业从业总人数的60%。未来的15年间我国需要新建住宅204.71亿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家居装饰业将实现年总产值21,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1%,与之相对应的家居相关产品产值更为庞大,预计将接近32,000亿元。我国家居产业,无论是从生产总值或是出口价值来看,其增长的幅度都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价值的增长率,家居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趋势。

据中国装饰行业权威机构数字统计,2008年中国家装市场份额将达到8,700亿元,并且上升势头明显。相对于庞大的市场规模,中国家居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综合来看主要表现为,行业企业品牌集中度不高,发展缺乏透明度;优秀品牌与一般品牌标准无明显界线,炒作过度;行业消费缺乏权威的消费导向,亟须引导健康消费。

(二)传统家装与瑞时整体家居对比(表1)

三、瑞时整体家居国内营销策略

随着我国住宅装饰装修产业市场的快速成长,产业面临的发展制约也日益紧迫,包括家居领域不同行业间的合作与整合,家居产品销售模式的调整与升级,家居产品销售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家居行业与消费者之间诚信关系的建立与加强,家居行业品牌企业的做强与做大。在目前家居消费品牌集中度不足50%的情况下,家居产业的集中度在未来一段时间将能够达到95%以上,对于家居企业来说,家居行业到了“品牌制胜”的时代。

(一)塑造整体家居品牌。中央电视台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在决定家居产品购买时,22.9%的消费者会根据品牌的知名度来购买产品,其次才是外观和价格。可见,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购买决定当中及其重要的因素。因此,树立品牌是制胜的关键。目前,家居行业竞争激烈,环保、设计、价格、卖场、延展、体验服务、品牌和文化形成了重要的竞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如何有效地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把健康、安全、质量可靠、服务安心等这样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等,是瑞时家居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甚至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对于本土的瑞时家居企业,品牌是否能树立起来,将成为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所在。

(二)差异化的营销战略,准确的市场定位。进入21世纪以来,以“顾客为中心”已成为商家的共识,市场细分越来越细,市场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小生意往往成就了大市场。再者,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理念,不仅使市场定位区分于高中低档,同时,智能化家居、怀旧风格家居、拼花家居、自然环保家居、欧式家居等理念也悄然兴起。家居零售企业应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自身资源,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在某一特定的领域树立其自身的品牌,做出与众不同的卖点,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有差异的产品组合,避免同类家居零售企业之间的低端无序竞争,避免高中低档产品混杂销售的局面。

在差异化战略的指导下,瑞时整体家居要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结合市场状况、消费者特点以及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细分市场进行选择,并深入分析目标消费群体特征,为家居零售企业作出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消费者定位,从而为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做好准备。

(三)个性定制、体验营销。随着市场的日趋理性,客户对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是一些概念上的故弄玄虚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弊端颇多的传统家装的革新需求。瑞时生产1,000多种样式的家装通用构件,可以进行随意组合设计,打造出成千上万种成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低档的木工板被高档环保材料取代,成品入家组装,环保效果不言而喻。体验是从产品开始的,仅仅有好的场景设置,没有好的产品,那么带来的体验也不会是好的,瑞时家居的工作也不仅仅只把功夫花在现场的体验氛围之上,在产品的设计方面也费了很多努力,瑞时家居产品设计充分考虑消费者日常使用习惯,一个产品是否适合消费者使用,家居的开发人员、设计人员都与消费者进行非常深入的交流,并做过非常深入的市场调查。

(四)把家居智能化作为企业未来发展重点,为客户提供整体优化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生活越来越追求舒适、智能、安全。根据建设部科技委智能建筑技术开发推广中心最近的报告称,我国智能建筑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据统计,目前智能建筑的投资约占建筑总投资的5%~8%,在未来几年可达到10%以上。其中,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投资平均为每平方米60元左右。报告预测,“十五”期间,全国城乡住宅累计竣工面积将达57亿平方米,如按城镇住宅竣工计划的半数实现智能化计算,“十五”期间用于智能化系统的投资就达810亿元,作为智能建筑市场主力的智能住宅小区发展前景可观。美国权威市场调查机构PearlResearch联合对该市场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研究表明:到2005年初,智能信息家电硬件产品的费用占据了网络化家庭建设费用的85.14%,其价值约为4,100亿美元,其余是软件和技术服务支持所花费的费用。目前在欧洲国家,德国约有37.68%、瑞典和英国约有36.54%、法国和意大利约有34.5%的家庭已经使用上部分智能化家居的产品。在亚洲地区,日本约有27.31%、韩国约有25.84%、中国约有4.45%的家庭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家居设备。随着我国3111工程的推进,创建平安城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无疑会对智能社区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未来5年我国的智能化小区将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60%的住宅要实现智能化。所以,如何更快、更好地营销这个巨大市场是摆在每一个智能家居企业面前的最大课题。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7篇

漫长的等待

20世纪80年代,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经出现,但是一直以来,所谓的“智能”都只是在“控制”上面做文章。“Smarthome”更多的时候还停留在“Home Automation”的阶段,不过是“遥控器”的一种延伸。

最初的专业智能家居厂商都是通过总线、网关等入口,针对协议的控制和应用进行编程,在触摸面板或者按键板上实现对电视、音响、空调、监控、窗帘等家庭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我们称之为“中央控制”。智能家居最极致的呈现是1997年落成的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但是和这座超级豪宅一样,智能家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贴着“奢侈”的标签。或者说要被自动化的家,起码是一座“House”,对于大部分住在公寓里的人来说,遥控一个家庭设备,不过是走两步路的事情。普通家庭里,最容易的切入点是“灯控”,现在的家庭照明越来越复杂,动辄数条灯带、复杂的调光调色功能,通过场景的设置,可以简化灯光的繁琐应用。

除了专业厂商之外,与智能家居相关的家电厂商、通信厂商、电信运营商也都一直觊觎这块蛋糕。2010年,摩托罗拉曾经收购过智能家居软件公司――4Home,其技术对于移动平台有着很好的支持。同一时间,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宣布收购家庭自动化平台的开发者――Xanboo.Xanboo也是更倾向于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销售其平台,他们很早就提出了“基于云的家庭自动化架构”口号。谷歌也曾在2011年推出过Android@Home计划,希望将每一个家庭设备都连接到手机上。2003年在国内众多家电品牌的参与下,闪联标准问世,2011年,海信牵头成立中智盟(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的简称)。探索智能家居的脚步从未停止,但似乎建树有限,智能家居对于大众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智能家居全民皆兵

2014年,智能家居忽然大热。不过真正推动这一局面的,并不是行业相关厂商,而是汹涌而来的智能化大潮。放眼身边,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物品都被冠以“智能”二字,从智能手机开始,到智能电视、智能投影机、智能冰箱、智能门锁、智能手表、智能自行车、智能杯子、智能袜子……根本停不下来。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全世界的物联网连接将达到750亿,对消费者和生产商产生深远影响。当所有的设备都成为了互联网上的节点,整体的智能化似乎也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这种潮流下,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蜂拥而入,企图抢占智能家居制高点。

谷歌和苹果的出手激起了最大的浪花,他们本身就有着难以撼动的影响力,同时他们也都志在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谷歌去年收购了恒温器和烟感厂商Nest,成为公司历史上第二大收购行动,谷歌已经意识到,智能家居并不是设备与手机联动那么简单。Nest的恒温器和烟感,可以通过WorkswithNest(API)与其他智能家居设备通信,根据空间环境及用户需求主动设计服务参数,并汇聚其他智能家居节点。此外,谷歌还收购了Wi-Fi摄像头公司Dropcam,以及Revolv公司,后者提供的智能家居枢纽可以弥合多个不兼容的标准。

苹果2014年推出的HomeKit.能够为开发者把连接设备安全地连接到iOS,苹果在HomeKit的开发文档中表示:“HomeKit可以让用户在不必安装厂商应用的情况下,统一通过一个平台对智能家电进行控制。”HomeKit协议非常底层,其作用仅限于让iOS平台和家居设备相互握手,之后想要继续控制其他家电设备,仍然需要家电厂商在HomeKit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

传统的家电厂商,如三星、索尼、LG、海尔、海信等,一直都在努力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希望建立自己的平台,抢占入口,赢得竞争。例如三星的Smart Home就能够提供设备控制、家庭浏览和智能客户服务。海尔的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建立了全开放的系统平台,通过开放接口,实现任何品类家电的接入服务,其“一云N端”可将每一类产品都变成互联网终端。海尔还是苹果HomeKit在中国的合作伙伴。

互联网企业也在跃跃欲试,平台的竞争已经拼杀激烈,从百度、京东到阿里,都已经表示会开放接口。京东在智能家居领域主要依靠的是JD+计划,伴随这一计划推出的则是超级App,使用一个App就可以控制JD+计划中的所有智能产品。腾讯的优势自然是其庞大的用户基数,在今年的CES期间,凯撒娱乐联合腾讯微信,在当地一家酒店推出智能酒店房间的参观活动。参观者可以通过微信来操控房间灯光、恒温器和窗帘。

智能硬件同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切入点。通过众筹平台,也将不计其数的初创公司带入这一领域,为智能家居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例如正在众筹的Sentr.就能够深度管理多款家电,它配有一个高清视频摄像头,具备夜视和运动探测功能,在能够看到家中情况确保家庭安全的同时,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Neeo正在Kickstarter为“Thinking遥控器”众筹,它可以控制从电器、灯光到窗帘的家中所有联网设备。

在日渐拥挤的智能家居领域,合纵连横趋势已经逐渐显现,从单一企业、产品的竞争,变为利益联盟之间的竞争,甚至将更多的企业拉拢进来,将蛋糕越做越大。小米+美的、阿里+海尔、腾讯+海尔、爱奇艺+TCL、华为+创维、酷派+360、恒大+海尔……这样的跨界强强联手,借力各自优势共同开发的模式正在成为常态。

打造生态圈

但是,即便如此之多不同类型的企业蜂拥而入,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或联盟能够呈现智能家居全貌。所有最后的竞争都落在了标准、平台、入口的竞争上。而谷歌、苹果的影响之大也在于此。在这种群雄逐鹿的过程中, “一统天下”的标准也会逐渐浮出水面,最终的发展将是走向统一化管控平台,建立生态圈,并通过平台的统一与开放,促进软硬件产品的开发与成熟。

“谷歌和苹果等IT巨头的介入,说明大家都对智能家居的前景非常看好,而这些公司的介入必将会引领技术方面的快速更新换代。目前看来,介于手机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相信以后的系统更新,后台将会兼容更多的被控设备,前端对于手机App的应用也会同时变得丰富多彩,”AMX华东区销售总经理于琪瑞表示,“用户在使用了智能家居系统后,只需下载相应的App即可实现智能控制,而不同品牌的智能产品及第三方设备,通过App整合后,用户只需在一个程序下即可完成所有功能,真正让智能控制使你的生活变得简单。”

Savant大中华区总经理秦文彤指出:“智能家居在以苹果和谷歌为首的创新性移动互联技术以及普及型云计算平台的推广为起点,这些年快速而蓬勃的发展起来,谈到生态系统首先要谈的就是互联的基础平台,无论平台间选用的标准是否一致,但是基于平台的终端设备以及基于用户ID的云服务是需要不同平台间的相容,否则生态圈很难建立起来,未来的发展中大的生态圈雏形构建会越来越清晰,而以此生态圈为基础的家居机电及家电类设备会像手机兼容不同的网络制式一样兼容不同的平台标准,集成智能行业的发展随着集成技术的难度降低,集成设备的方便互联,会逐渐由高端走向中低端市场,集成商甚至转型为增值服务商。”

聪明,再聪明一点

智能时代的智能家居,正在渐渐挣脱过去遥控器的模式。未来的家居设备与使用者的关系,将不再只是单向地被控制,同时设备本身需要具有学习的能力,了解使用者习惯,从被动受控变为主动服务,这才是智能的体现。最终,智能家居将从控制,向感知,进而思考的方向发展。

2015年,在物联网、交互技术、全息技术、大数据计算分析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智能家居有望完成从控制到感知的转变。有业内人士提出用“有知家居”来代替“智能家居”,因为现在的系统远未达到比人聪明的程度。在感知的层面,家庭的硬件设备可以与使用者进行互动,通过分析(大数据/云服务)自动去完成一些任务。目前,开发者们都更加注重设备间的数据交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设备对用户的感知。而数据对于智能家居来说将同样是最具核心价值的部分,也是平台战争的胜负手。

Nest的“Works with Nest”开发者计划,旨在让其他厂商的智能设备与Nest的产品和数据进行交互。例如,该公司与奔驰公司合作,这样汽车就可以通知Nest打开家里的暖气设备,让用户一回家就感受到温暖。类似Nest打造的智能设备控制中心,将帮助家居设备感觉到主人的需要,从而自动调节好一切。Nest的设备本身可能最终消失在家里,仅仅充当传感器,而另有一个控制中心对家居设备进行控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智能家居也必然会在更高级的算法支持下,实现家居设备与“人脑”的直接对话,这才是智能家居真正的意义所在。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上的传感器,监测主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指数,并结合具体的天气、主人的日常习惯等,得出主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从而调整相应的灯光、背景音乐、温度、湿度,并给出用餐建议等等。这时的智能家居就像是我们的管家,它不只是等我们发号施令,而是主动帮我们解决问题。

传统厂商的救赎

新一轮的智能家居浪潮正在书写新的游戏规则,对于传统智能家居厂商来说,又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事实上,虽然智能家居新格局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但是从想象到落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在对于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应用环境,例如高端的会议室、酒店、别墅等,传统厂商仍然优势明显。但是随着新的弄潮者走向成熟,新平台不断完善,传统的市场也必然被一步步蚕食。所以传统的厂商也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赢未来。

“未来的智能家居将走向两级分化,一是工程类智能跨产品跨行业的整合,需要最终的工程商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设计;另一类则为智能单品,这是目前很多非传统智能公司主打的,用满足某些智能功能的产品来撬动这个市场并希望赢得一定的用户和口碑。”在谈到智能家居未来时,快思聪公司家居行业销售经理周志新指出专业厂商仍有一席之地,“机遇在于有更多的厂商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让市场对智能有新的良性认识,这都对市场的成长有好处,市场成长了,蛋糕做大了自然对各个厂商都有好处。挑战是在这看起来很美好的市场和方向上不要迷失自己,并且深刻理解自身的优缺点和核心竞争力。快思聪每年把利润的40%用于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我们关心渠道、关心架构、尊重市场、尊重客户,并且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Savant可能是在传统智能家居厂商看来最不传统的,可以说我们在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方向上是最趋于走向未来模式的厂家,”秦文彤指出,“我们7年前独创的无需编程的BP软件平台,去年底的用户可以自己DIY生活的个性化App,以及基于用户ID的云服务,都让传统智能集成技术跳跃出工程师设计用户生活的怪圈,而生活是属于用户自己的私享圈,所以智能生活的创想也应该交给用户自己。我们的这一步创新将会为未来的平台技术升级以及生态圈的构建打好基础。技术的创新与思维的领先是每个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更加重点的是一个高度融合的执行力团队,这是我们时刻警醒的几点。”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8篇

美国加州的苹果新品会,当苹果公司CEO库克介绍完iPhone6和iPhone6 Plus 时,他踱步舞台,“We have one more thing”。库克抛出这句话后,全场起立沸腾,声浪甚至高过了对新款iPhone的期待,随后一款名为Apple Watch的智能手表横空出世。

尽管褒贬不一,甚至果粉们要等到明年初才能真正佩戴,但苹果首款智能设备依旧赚足了眼球。

IT产业风云变幻,可穿戴设备经历了概念阶段,正逐渐落地开花,各家手机厂商更是憋足了劲抢占新的竞争高地。

而在配套的软件系统方面,各家也是纷纷发力,优化既有的操作系统,试图形成独特的生态闭环。软硬兼施,圈住用户。不少分析认为,未来智能手机的竞争疆界将被重新划定,手机升级大战已经打响。

硬件拼精细

iPhone6 +Apple watch,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还不得而知。但是一款娇小的智能手表其背后隐藏的野心不容小觑。

越来越多的厂商意识到,在手机硬件过剩、功能同质化的今天,如何在移动终端市场突围,手机生态系统建设是关键。

在三星和索尼的会中,手机已不再是绝对的主角,两家厂商都选择与智能手机同步智能配件。三星的新品中,极具创新的侧曲面屏手机Note Edge甚至抢了Note 4的风头。索尼移动一同了可穿戴设备Smart Band Talk和Smart Watch 3。

小米依旧低价策略,率先“戴上了”79元的智能手环;即将被联想收购的MOTO移动,了外观炫酷的MOTO 360,其正式不到一天的功夫,摩托罗拉官方就宣布售罄;三星也推出了智能腕表Gear S,以及虚拟现实头盔Gear VR。

“智能硬件领域是一个全新的行业,给了很多初创者发展的机会,也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全新动力。另外,智能硬件为移动用户提供更多的功能,更好的体验,这也是促进智能硬件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向《英才》记者指出。

从概念到爆发,可穿戴设备似乎只是一夜的功夫。而面对更加丰富甚至令人有些眼花缭乱的智能设备,有分析认为其功能还比较鸡肋,仅凭借概念和外观,难以有所作为。

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需要一定时间,目前整个行业正处于探索期,用户的认知度并没有得到提升,培养用户需要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虽然现在智能硬件市场各处开花,但是市场是无序的,混乱的。产品形态众多,但是功能却类似。”徐昊表示。

诚然,单纯用智能手机定义新一轮硬件竞争显然过于狭隘,手机厂商的壮志不在一款手机本身,与新品的同时,在以手机为控制中心的生态布局已然开始。

“无论是华为、小米、360的智能设备,他们的企图心不仅止于此。单纯的某一个硬件的竞争并不能代表他们的战略意图。未来人们所在的客厅、购物、开车、娱乐等等不同场景,所构建的硬件生态圈都是各家争夺的领地。”国内一家可穿戴设备上市公司总经理告诉《英才》记者,他甚至用“生态圈的群殴”揭示未来巨头们的竞争态势。

可以预想,单纯基于处理器性能、屏幕分辨率的硬件竞赛已经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基于自身更有差异化、精细化的硬件比拼。徐昊认为,生态圈的建立是手机厂商竞争的一种必然趋势。“智能硬件也是生态圈由小到大的一个必然补充元素。而且国内走在前面的手机厂商如小米、联想、华为等已经展开了生态角逐的竞争,趋势正在形成。”

软件看谁黏

如何打通智能设备与手机,搭建良好的互动桥梁,甚至实现不同智能设备之间端到端的联系?这是各家思考的问题。

今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HealthKit和HomeKit用以布局可穿戴和智能家居两个热门领域,两个平台显示出苹果进军新领域的意向。HealthKit平台支持第三方设备,其中Health应用可支持用户跟踪与健康有关的信息。

苹果之前开展与耐克合作,开发一款健康应用程序。而HomeKit则为智能家居的开发平台,允许通过苹果认证的第三方智能家居应用开发商提供对应的产品,成为HomeKit的合作伙伴。苹果打造手机生态的野心可见一斑。

另一互联网巨头谷歌,在推出谷歌眼镜后,了Android Wear、Android Auto、Android TV以及Google Fit等衍生平台,效仿苹果,进军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以及医疗健康领域。

三星凭借自己优秀的产品线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独占鳌头,而由于“生态系统”的缺失,使得三星很难黏住用户。现今,三星利用供应链优势在生态建设上发力,着力研发自有操作系统Tizen,同时加快产品布局,推出多款智能硬件。

反观国内,小米和锤子都选择先在自有Rom上做文章,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向手机等硬件方向发展。小米单独为MIUI6进行了一场会,足见小米对其系统的重视。小米、魅族等厂商已经在开始建设自己完整的生态圈,他们的做法是寻觅创业公司作为生态合作伙伴。

小米手环正是由小米公司与合肥华恒电子合资成立的华米公司研发设计,整合了小米公司的资本、品牌及营销渠道与合肥华恒电子在智能穿戴产品方面的研发力量。

基于强大的品牌力量、渠道和知名度,可穿戴设备制造商与手机企业进行捆绑合作才是正道。“我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注册一个牌子,然后做几个手环,拿到中关村在线或者某一个店里去卖。我们没有想过要和这些企业进行竞争。”上述上市公司总经理一针见血地告诉《英才》记者,“向超级大企业、行业、工业等客户,提供软硬云一体化的系统和服务,这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9篇

在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空间,为家具建材、环境设备、日用品加上传感器、通讯模组、微控制单元,通过App连接到云端,就能够迅速演变为一个个智能家居产品。智能桌、床、镜子、马桶、沙发、按摩椅、水杯、牙刷,甚至是地板、墙面、地漏。“人工智能管家”正在一步步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从窄众到大众

FBK:智能家居的概念从何而来?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自动化”有何区别?

向忠宏:智能家居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其雏形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是从工业自动化演变而来的。我们希望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自动发生,比如说自动控温、控灯、浇水等一系列动作。在我看来,自动化实际上是基于“设备”功能、按照既定程序处理实现的。而如今物联网状态下的“智能家居”,实际上是一个基于“空间”的有机系统。这个智能的生活空间可以是住宅、酒店,也包括车船、飞机等。

自动化一旦实施,人们一般无法介入。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智能化”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的设备互联,整体分析空间状态后,每个设备以大数据分析的经验值执行动作。因此,智能家居有自我适应、自我学习、统一协调的能力。美国Nest温控设备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学习住户的行为习惯。智能化不是简单地利用控制器、Wi-Fi等技术和手段进行控制,它实现的是物与物的联接、人机感应的互动。

FBK:1999年,比尔·盖茨就曾试图通过与弘基、联想、海尔、步步高等公司合作,以“电视上网”为诉求的“维纳斯计划”以失败告终。之后的十多年,智能家居一直是窄众市场,为何会在近两年有所突破?和产业链发展有何关联?

向忠宏:没错。这两年,智能家居的创业、投资环境等和十几年前有很大不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十分完善。总体而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催熟了智能家居的基础配套。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动芯片、传感器、通讯模组技术的发展,小巧、便宜的小型组件可以直接嫁接到智能家居上,使其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产业链源头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组件的价格持续降低。

谁是未来的赢家?

FBK:各类企业都在试水智能家居。从产业的角度来看,您认为什么类型的企业、怎样的商业模式更容易取得成功?

向忠宏:进入智能家居竞争格局的企业千差万别,简单来说形成三个分水岭:大公司都在产业链源头做底层支持或平台;传统的公司在智能家居系统集成,面向特定的用户提供服务;而创新团队大多在做单品。

第一阵营的企业也可以分为两个子类,如苹果、谷歌、京东、阿里、腾讯、百度、360等构建智能家居支持平台或操作系统平台的企业;和提供传感器、通讯模组、芯片、微控制单元、电池的企业,它们有自己的专利和足够的产品竞争力。例如,京东推出JD+计划“孵化器”模式,为厂商提供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开发套件、电商平台和投资支持,试图营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总体来说,这类企业不生产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而是为智能家居的整体建设提供相应的配件和能力。它们进入门槛的最高,特别是做应用类App、云平台,实际上都是“烧钱的游戏”。它们需要将足够多的设备连接进自己的平台,才能撑到最后,将用户转化,形成其他增值服务或价值。而这一类公司连接或销售设备的体量都是非常大的,几乎面向所有的智能硬件或产品开发,因此也将成为未来最大的赢家。

为抢占物联网竞争优势,互联网巨头如今就纷纷为未来布局,积累海量的用户、聚集海量的设备。它们没有限定商业模式,未来一切皆有可能。即使今天这些互联网公司没有找到方向和路径,再艰难也要去做这件事,因为谁都不想丢掉未来的机会。

FBK:第二类是专业智能家居系统的厂商?

向忠宏:我们称其为智能家居系统厂商或品牌厂商,它们面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为智能化的居家空间提供相应的设计、安装和服务。像海尔、霍尼韦尔都是典型的智能家居品牌厂商。从2000年至今,国内已经有两三百家这样的厂商,有的做得还不错。

为赢得“尖叫”而快跑

FBK:既然前两类公司的门槛都相对较高,初创团队如何在单品开发中找到自己的优势?

向忠宏:小公司在智能家居、尤其是单品方面的创业相当艰难。初创团队在硬件设计制造的工艺、生产流程控制、原材料采购方面的经验不足。其实应该仅仅是关注产品的功能性,供应链管控、原材料采购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招致失败。设计、研发、用户交互体验设计、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

在创业团队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激励竞争的时候,需要引入众筹模式帮助创业团队筹集资金,将用户需求倒置于产品研发之前。完成研发、生产之后,京东、海尔U-home这样的平台帮助它们销售,投资机构帮助它们投融资。让这些创业者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参与到智能家居的创业和创新中。当然,进入门槛低所遭遇的问题就是同质化竞争相当严重。单品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打破尴尬的局面。

智能家居单品的创新首先要讲究“极致的用户体验”,产品在不断更迭中完善。如果产品原来的构架不适合今天85后、90后主打的市场,公司就要更换全新的产品设计思路。产品一定要超出用户的预期,让用户“尖叫”: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因为消费者正在觉醒,品牌的拥有者或拥护者决定着品牌的走向,他们“参与”到产品的创新。

互联网的深度介入正在改变和重组行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甚至是售后服务。智能家居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媒介即销售”的关键作用。智能家居产品不能走传统的分销渠道,而应由原来的家具卖场转向电商、转向智能体验中心。

单品创新的第二道法则就是“保持快跑”,形成竞争壁垒。我刚才说,单品里面很难成就伟大的公司,也是因为它们通常都在疲于奔命,无法做良好的品牌运营。大公司随时可能以更多的资源砸向某个单品,创造出廉价、甚至免费的产品。大公司用互联网模式做硬件设备,宁可放弃利润,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初创团队十分艰难,我们可以预见到,当众多单品企业的利润被侵蚀之后,它们不得不放弃手头的项目,移步下一阵营。

好在智能家居领域可以创新的空间还是相当大,可能还有95%的未知领域有待探索。所以,目前它们还可以较快地腾挪战场。可是越到后来,施展的空间就越小,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快速成大,累积足够的资源,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竞争壁垒。有时候,单品失败了、被更替了,创业团队却打磨得越来越强大。未来这样的团队可能会迅速通过一两款产品打开市场,获得投资之后,巩固地盘。在单品或单品组合的小系统里,占据一席之地。

博联的成长经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去年,它还在做智能插座;我们也知道智能插座目前已经是一个红海的产品了。今年初公司又开发了红外线智能插座、空气检测模块,三款产品形成一个小的系统,名为“BroadLink DNA”。然后,公司将这个组成网络的基因提供给合作伙伴,这就意味着它由一个生产单品的厂商演变为一个输出解决方案的资源提供方。公司也因此获得了一千万美元的融资,快速成长起来。资源整合的能力是其成功的关键。

当然,一个小团队通过单品要走到上市,可能性依然相当小,被收购可能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结果。就像Nest以32亿美元被谷歌收购一样,小公司被整合并购的可能性比直接上市大很多。今天有太多的公司入场,也许它们本身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希望通过整合资源去壮大。腾讯、阿里循着互联网收购的做法,如今它们更愿意并购,而不是自己做雷同的产品区击败小公司。这可能是创业团队一个较好的出路。我认为这是智能家居平台的时代,也是智能家居单品的时代,更是智能家居并购的时代。

智能家电竞合中起航

FBK:众多的力量参与到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您将2014年定为“智能家电元年”。您如何看待资源最集中的智能家电行业?

向忠宏:家电是最核心的力量,对这个产业推动最快、带入的资源也最多。今年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说要做智能家居。其实家电本来就是家居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却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功能性。这时,芯片模组公司会为家电厂商提供解决方案,让传统的家电加上传感器等,具备智能家电的功能。

其中也不乏海尔这样跨越多个层级和类别的“全能冠军”,既做系统、又做品牌、也做单品。海尔创新思路活跃,不但开发智能家居单品,拥有自己成套的智能家居品牌U-home;又了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打造智能家居生态,延伸到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集成众多第三方产品。

FBK:不过我们也知道海尔的基础方案是基于自己品牌的私有通讯协议。您如何看待智能家电通讯协议不统一的问题?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0篇

Gartner首席分析师Roberta cozza表示,“智能型手机于2011年第一季已占整体手机销售量的23.6%,较上年同期激增85%。智能型手机的市占率本可更高,但是制造商在本季宣布将在第二季之前推出多款市场高度瞩目的手机。我们认为,某些消费者为了等待这些新机上市而延迟他们的购买计划。”

整体而言,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对移动通信装置市场造成的;中击较原先预估为轻。目前通路端仍握有6~7周的成品库存量,零部件的库存量亦可维持约4周。Gartner预估,制造商销售至通路端的数量在第二季会呈下滑之势,同时期销售至消费者的数量仍可维持平盘。

诺基亚(Nokia)于2011年第一季售出1亿760万支手机(参见表1),其市占率较上年同期减少5.5个百分点,可说是已降至1997年以来的新低。诺基亚将更积极地调降由通信服务供货商(CSPs)所学控销售通路的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ASPs),以在等待第一款Windows Phone 7平台手机上市之际,仍能维持Symbian手机出货量。然而,诺基亚将面临Android手机的竞争及日本引发的零部件供应短缺等挑战。

三星(samsung)在第一季呈现有史以来最强劲的表现。转向Galaxy系列等更高阶智能型手机等的策略,带动平均销售价格的增长。这有助于抵销原物料成本的上升。三星本季宣布将推出多款新产品,包Galaxy系列智能型手机(如Galaxy S 11)、bada系统新机(Wave 578),以及新型Galaxy Tab平板(10.1和8.9)。新装置推出,加上季节性因素,以及触控和双SlM卡装置拓展至新兴市场,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三星在2011年第二季的表现。

苹果本季在全球售出1,688万支手机,较上年同期销售增加一倍有余。所有区域皆出现这样的市场跳跃式增长,iPhone目前已经在90个国家186家通信服务供货商上架。Gartner公司研究副总裁Carolina Milanesi表示,“市场佳绩使得苹果稳居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第四大品牌。考虑iPhone高于市场平均的价格,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亦突显一个成功品牌对其产品销售的影响。“她进一步指出,”iPhone的库存量在2011年第一季底略高于平常水平,这是因为苹果不仅持续扩张中国等通路较零散的市场,同时将新的通信服务商纳入其销售网络。”

宏达电(HTC)在第一季亦有亮眼表现,共销出930万支手机,并跃居为全球第七大手机制造商。优势高阶产品让宏达电在美国主要销售通路皆有好表现,本季已取代RIM成为美国市场第二大智能型手机品牌。

尽管在成熟市场,从多功能手机转换到智能型手机的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型手机于2011年第一季整体已呈往大众化市场移动的趋势。宏达电、索尼爱立信,阿尔卡特和中兴通信等制造商皆宣布,推出各式中阶智能型手机,主要是Android系统,将在2011年第二季上市。

And roid和苹果的iOS仍在智能型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激烈竞争中居于上风(参见表2)。然而,2011年第一季的大新闻即是诺基亚与微软在wi ndOWSPhone 7上进行策略联盟及Symbian系统退役。Cozza表示,“这将促使竞争对手竞相在中阶智能型手机市场抢占Symbian的市占率。”

RIM在2011年第一季宣布,将于2012年把BlackBerry系列产品转换至QNX平台。此项策略可使其智能型手机在绘图、效能和触控功能上更具竞争力,同时能让消费者在RIM的平板和与智能型手机上有一致的使用者经验。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在线旅游市场;SWOT;携程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旅游行业的发展。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必然衍生在线旅游预订行业的繁荣。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市场发展预期乐观。据CNNIC最新的数据,截至到2013年6月,线上预订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游线路的网民已达到1.33亿,占网民比例的22.4%。这一数据与美国2012年在线旅游渗透率达到70%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中,携程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企业,它多年来处于行业领头羊的地位,要充分理解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携程是一个不得不研究的企业。携程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在线旅游企业,提供机票、酒店、线路、门票等旅游产品。本文预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携程所处的行业状态做一个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携程欲保持其霸主地位不动摇,应采取的市场战略。

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此分析方法又被称作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一、携程竞争优势

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力比较中,通常会有三种结果,分别是竞争优势、竞争平势和竞争劣势。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企业更能带来利润或效益的优势。通常优势来源于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财力资源。携程与其竞争对手相比,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财力资源。携程于2003年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中国最早上市的在线旅游企业。目前在线旅游企业中,成功上市的也仅有三家。携程的上市为其募集了充足的资金,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大展拳脚奠定了基础。

在巨大财力的支持下,携程在2009年到2013年间,并购了多家企业,见如表1。

携程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并购了多家企业,延伸了产业链,开辟了新的业务。如携程增持如家股份,入股汉庭酒店就是增强对上游企业的控制,一定程度了避免了上游企业集体抬价,加大OTA企业成本,降低其利润的这一情况的出现。携程投资易到用车和一嗨租车,扩大了产品线,增加了盈利点。携程回收驴评网,并入住主站频道,重视与用户的互动,增加消费者的粘度。

同样,因携程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才能持续多年的价格促销。2012年携程宣称将投入32亿元开打价格战。2014年1月,携程网高级副总裁汤澜对外消息称,公司内部已将2014年定位为“投资血拼”年,携程方面将不计利润应对一切价格战,以保证市场份额。低价促销能大大提高企业销售量,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参加价格价格促销的企业没有强大资金的支持,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不参加低价促销,又因价格劣势,会损失很多事情份额。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在这个行业中保持并提高市场份额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携程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中,艺龙、同程纷纷也加入到价格战后,低价促销谁可以坚持到最后,谁才会是真正的赢家。

二、携程竞争劣势

携程最大的竞争劣势是其居高不下的成本。携程成立于1999年,当时中国的互联网远没有今天发达,普及率很低。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携程开辟了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在线旅游预订不同的营业模式,在网络预订的基础上建立庞大的呼叫中心。由于呼叫中心为非消费者自主独立完成的预订模式,需要若干工作人员的支持,消费者才能实现成功订票。所以在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下,每售出一张机票或酒店房间,携程会比后加入市场的竞争对手成本高出许多。携程的竞争对手不仅来自与其出身相同的OTA企业,也包括上游供应商的自建网站。由于整个旅游行业的产品都掌握在上游供应商手里,所有真正的产品定价权在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等产品供应商。携程的盈利模式是通过销售上游供应商的产品,从中取得佣金,故产品进价高于上游供应商直销渠道的产品。

企业的利润为销售额减去成本,携程居高不下的成本,严重影响了其盈利能力,成为其发展中最大的一劣势。

三、机遇

从宏观上看,中国在线旅游行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原因有三。一是注重旅游产业的发展,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支持海南等重点旅游区建设”。二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必将促进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繁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1.93亿元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7.8%。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万元,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年,比2011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由于旅游市场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故经济的持续增长对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刺激作用。三是中国在线旅游渗透率为22.4%,与美国2012年在线旅游渗透率达到70%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3G\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越发依赖移动端订购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一种非常适合网络销售的产品,且消费者通过手机客户端能时时预订产品,极大的提高了便利性。在这一机遇下,携程凭借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了携程无线、携程特价酒店、携程旅游、驴评网、铁友等无线应用,由点到面,以应用群构建一站式O2O旅行服务体系,提供移动人群无缝的旅行服务体验。

四、威胁

去哪儿网和在线旅游市场的低门槛性成为携程在在线旅游市场最大的威胁。

去哪儿网是中国领先的旅游搜索引擎,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旅行平台,成立于2005年,携程的诞生整整晚了6年。

“去哪儿网”通过网站及移动客户端为旅行者提供国内外机票、酒店、度假、旅游团购、及旅行信息的深度搜索,帮助旅行者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和最优质的信息,聪明地安排旅行。“去哪儿网”凭借其便捷、先进的智能搜索技术对互联网上的旅行信息进行整合,使得消费者极易获得同一产品在不同服务商之间的产品价格信息。在价格敏感时代,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第一考虑要素仍是价格。在一个行业中,竞争的企业越多,产品价格将越低。众多OTA企业涌入在线旅游市场,同质化竞争使其以低廉的价格提高产品吸引力,消费者通过去哪儿平台的搜索,任何一个毫无知名度的在线旅游企业都有被曝光的可能性。而携程居高不下的成本,致使其不能与每一个OTA在每一个产品价格更低。而价格一旦高出其他竞争对手,必将失去一部分客户。

五、结论及对策

资金实力雄厚是携程最大的竞争优势,成本长期居高不下,是其最大的竞争劣势。国家对旅游的重视,国民收入的提高,在线旅游市场的渗透率潜力提高和3G\4G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是携程大力发展其业务的大好机遇。在线旅游市场的低门槛性导致竞争对手日益增多,且竞争对手可以借助中国领先的旅游搜索引擎哪儿网获得高曝光率,采用低价策略吸引用户,这一状况成为携程最大的发展威胁。

携程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在于其庞大的呼叫中心,只有将通过呼叫中心预订的用户转到到网络预订,从而缩小呼叫中心规模,才有可能降低其成本,与其他同类企业在成本上处于同一水平。去哪儿的发展使得携程与其竞争对手在相同业务类型上的竞争以价格成为第一竞争要素,要摆脱去哪儿对携程的影响,必须发展更多的业务,增加新的营收点,才能是去哪儿的影响力降低。

参加文献: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2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互联网视频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行业态势和结构也在发生改变。作为A股市场上唯一一家视频上市公司的乐视网在未来行业竞争中的竞争战略与选择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不仅关系到自身企业的命脉,还关系着整个行业的竞争与发展状况。论文以乐视网为研究对象,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其展开产业环境展开分析,希望对乐视企业和行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 :五力模型;乐视网;产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36-02

收稿日期:2014-07-20

作者简介:刘畅(1992-),女,天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周媛媛(1992-),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陈黎琴(1975-),女,甘肃兰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智能终端的普及,宽带网络的扩展,中国互联网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互联网运用最热门的互联网视频行业也进入行业整合阶段。2012年,占领我国最大市场份额的优酷与土豆合并,视频行业随即掀起占领市场的热潮。通过分析产业环境,制定竞争策略吸引受众,有利于各视频网站借此机遇在复杂的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本文在参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乐视网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处产业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乐视网进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乐视网简介

乐视网是中国第一专业长视频网站,乐视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北京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享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资质,2010年8月12日在中国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乐视网,股票代码300104,是行业内全球首家IPO上市公司,是目前中国A股唯一上市的视频公司,是唯一一家在境内上市的视频网站,还是全球第一家IPO上市的视频网站。目前,乐视的市值已经由上市之初的30亿增长为300多亿,是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今视频行业形成乐视网、优酷土豆两家独立视频公司和腾讯视频、爱奇艺两家视频公司的市场格局。乐视网是增速第一的互联网公司,用户规模和广告营收双双跃居互联网公司前列;凭借最全的影视剧库和“乐视制造”这一自制第一品牌,乐视网已成为专业长视频第一的视频网站,付费业务依然稳居行业第一,视频广告业务增速超100%,TV终端业务也遥遥领先。

长期以来,乐视致力于打造垂直整合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生态模式,涵盖了互联网视频、影视制作与发行、智能终端、大屏应用市场、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等。根据comScore的2013年12月Media Metrix视频媒体TOP10榜单,乐视网日均覆盖人数接近2000万,居行业第二,月均覆盖人数超过1.82亿,居行业第三,坐实网络视频行业前三甲的地位。近十年来,乐视创造了多项全球或中国第一:中国用户规模第一的专业长视频网站,全球首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的互联网公司,中国首家拥有大型影视公司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第一家提出内容自制战略的公司。乐视正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型企业。

二、波特五力模型简介

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是在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企业竞争压力的来源和强度,从而做好对竞争对手的防范。在对行业中的竞争进行分析时,通常所采用的方法是波特的竞争模型。

波特竞争模型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波特教授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获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取决于市场上所存在的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五种力量分别为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正是这些力量的联合强度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在行业中的最终获利潜力,为此,企业要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首先,必须对这五种竞争力量进行分析。

三、乐视网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乐视网五力模型分析如图1所示。

* 潜在的新进入者

潜在的进入者较少,主要原因是在于视频网络行业存在着几方面的壁垒。

资金壁垒:网络视频服务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具有运营成本高昂的特征。网络视频运营公司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服务器、宽带、影视剧内容,并需要配备大量人力资源进行运营维护,因此投资支出较为庞大。目前绝大多数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因早期投入较大且尚未产生足够的收益,相关投入和运营仍然依靠持续不断的权益性资金投入。因此,网络视频服务行业对资金需求较高,资金壁垒特征明显。

技术壁垒:网络视频服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行业技术门槛越来越高。网络视频涉及音视频制作、编码,存储传输,解码以及无线流媒体技术等多项媒体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网络视频服务提供商需要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与技术积累。此外,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提供商需要不断更新、优化其技术,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在潜在竞争者中,现阶段需要关注的是国外网络视频网站的进入。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发展,“翻墙”技术的娴熟,YouTube、Break.com开始进入国内市场。

* 替代品的竞争

替代品的威胁较小,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决定了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程度。但是乐视网研发出乐视超级电视。2013年3月5日,国内最大的正版视频节目供应商乐视网与全球最大规模电子产品代工商富士康共同宣布,双方将签约开拓智能电视市场,国内的电视机市场很快就将增加一个新的品牌——乐视超级电视。乐视网2013年5月7日宣布,联合供应商夏普、美国高通公司、富士康和播控平台合作方CNTV,正式推出60寸、4核1.7GHz智能电视——乐视TV超级电视X60以及普及型产品S40。2013年10月10日,乐视TV在京50英寸超级电视S50。从此,填补了40和60之间的尺寸空白。2014年1月15日,乐视TV在京70英寸超级电视MAX70,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2014年4月9日,乐视在北京正式推出旗下首款4K智能3D电视X50 Air,正式进入4K时代。

* 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下游议价能力)

总体来看,视频企业与客户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各视频网站对用户资源争夺尤为激烈。针对用户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注册用户量和付费用户量的争夺。乐视网一方面通过为用户提供免费观看、上传和下载服务吸引用户;另一方面通过版权购买增强内容丰富、性新颖性(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笑傲江湖等综艺节目的独播权)以吸引用户;同时竞相通过提升清晰度(高新、蓝光的出现)流畅度等用户体验效果来争夺用户资源。

*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上游议价能力)

网络视频行业的供应商就是视频内容的提供者。影视剧生产行业是重要的内容提供商,这不仅仅包括各大电影企业、电视剧制作机构还包括个人用户自己的拍摄内容。随着业内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为了体现自身网站的新颖性及独特性,各网站对正版网络版权的争夺非常剧烈。

此外,国内好的影视作品相对稀缺,优质的影视版权供应相对较少,视频网站之间对于长视频的恶性竞争,使得影视剧的网络版权价格大幅度上涨。这样使得各大视频网站与上游的影视剧等内容提供者的议价能力大打折扣。不过,各大网站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纷纷开始自己自制或投拍影视剧,拍摄微电影,慢慢的充实自己的内容根基。乐视网的《女人帮·妞儿》创下10亿播放量的纪录,再次刷新自制剧最快破亿纪录,在百度风云榜跃居“七日关注”第6位,并荣获2012微电影金瞳奖“最具商业价值网络剧集金奖”,成为2012网络自制剧“剧王”。《我怀了你的孩子》,上线第5天,播放量便突破了1000万,两周流量突破1亿,跻身百度搜索电视剧排行榜第7位,超越卫视热播电视剧, 2013年3月上线的北漂励志喜剧《我叫郝聪明》播放量突破5000万,片尾曲也荣登豆瓣音乐榜首,并被QQ音乐收录。2013年5月推出的《唐朝好男人》,上线当日播放量即突破百万,跻身百度搜索风云榜古装剧排行第三位。

大型网络视频服务商整合进程加速,盛大网络通过华友世纪正式与酷6 网宣布进行合并,纳斯达克上市的体育垂直门户网站新华悦动收购宽频网站新传在线,优酷与土豆的结合。各大网站联合起来加快了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的集中度。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增加行业内企业与上游内容提供商的议价能力。

* 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行业集中度不高。最近几年视频内容版权正版化的开展,造成影视剧的互联网版权价格飞涨,国内没有实力的视频网站的在残酷的竞争下不断倒闭和萎缩。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1.综合业务领域有强势优势。2.竞争对手较多,有一定威胁。(优酷,pptv,搜狐)3.国外(YouTube):新技术目前不能轻易达到,投入大。(3D技术熟练使用)

参考文献:

[1] 徐盛华;王兴明;企业经营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7页.

[2] 靳戈;于晓敏;中国网站发展的第三种模式——乐视网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4年第03期.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3篇

车联网、无人驾驶与新能源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今年的CES不再是手机展,而已有成为车展的苗头,奔驰、丰田、雪佛兰、福特、大众等汽车厂商不约而同的展示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奔驰亮出的F015 Luxury in Motion纯电动无人驾驶概念车更是引起了不少尖叫,网络科技俨然已全面渗透到汽车产业领域。

可能看上去,奔驰F015概念车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已经离我们非常接近了,而且国内网络科技企业和汽车厂商已在进行积极探索。去年,百度对外证实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且表明会开发一款名叫carnet的车载智能平台进入车联网领域;同期,阿里与上汽达成合作,宣布共同推进互联网汽车发展;就在此时,乐视也宣布与北汽达成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要全面市场化仍需时间,但车联网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百度、阿里都已具备车联网的技术和网络服务资源,2015年极有可能会出现真刀真枪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这两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持积极态度,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电动车有较大的优惠补贴力度,比亚迪、奇瑞、北汽、上汽等国内汽车厂商均已推出电动车产品,特斯拉在2014年引爆舆论对电动车市场的关注,进入2015年,国产电动车将会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车联网、无人驾驶,以及新能源同一时间出现在市场,汽车产业正迎来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

智能家居、可穿戴回归理性,小众变大众仍需时间

2014年围绕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产品和争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端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另一端是自媒体们不断的泼冷水。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短时间内仍不被市场看好,目前为止市场仍没有一款受到追捧的产品出现,可见小众热闹变成大众需求仍需要时间。

虽然消费市场尚未成熟,但对于百度、腾讯等巨头而言却需要提前布局。2014年,百度推出了Baidu Inside合作计划,吸引了诸多智能硬件开发商,同时上线了dulife平台负责可穿戴智能市场,小度Family(14年底推出百度智家平台)负责智能家居市场。同期,腾讯通过微信也上线了智能硬件平台,在2014年腾讯不只一次宣称要“连接一切”,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发展自然会腾讯重点关注。

百度、腾讯的智能硬件平台逐步完善,2015年两大巨头围绕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的市场的争夺将会成为重点。在今年CES大会上,英特尔推出Curie模块计划,这款纽扣大小的系统芯片或将促进可穿戴市场的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进一步市场化

2014年,科学界巨擘霍金和特斯拉CEO马斯克相继抛出的人工智能杀人论曾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不过并没影响到科技巨头们对人工智能的研发热情。

人工智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市场化契机。微软在中国以“小冰”的形态尝试人工智能发展市场化发展,而百度在去年先后挖来吴恩达和张亚勤两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物。

这两日机器人又称为热点话题,日本首富孙正义表示:“(2050年)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将能够成为全球第一,日本将不再是‘日沉之国’,而将复活为‘日出之国’”的惊人言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孙正义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在此之前,郭台铭也曾提出发开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在流水线上工作。

在实用性逐渐提升的同时市场价值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离我们现实生活越来越近。

国家即将出台工业4.0指导意见,2015年工业开始互联网化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现场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王建伟表示,2015年将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一出,工业4.0会迅速从概念期步入市场化阶段。工业4.0是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等网络科技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而造成企业危机。

2014年O2O市场爆发式发展让零售业和服务业迅速与互联网结合,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已是必然趋势。在政府的有明确政策的推动下,工业4.0会得到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们积极响应,而手握大数据技术的BAT必然会成为其中的主导者之一。

据通用电气公司预计,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将直接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产生32.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到2030年,或为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2015年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元年。

三巨头将在O2O市场展开最激烈的角逐

2014年O2O市场彻底爆发,零售O2O、服务O2O、社区O2O、汽车O2O等领域均出现了不少创业明星,同时BAT三巨头也在不断加快开发O2O市场的力度。

近期,微信版本更新,O2O用意明显,红包、摇一摇等主要功能都会被用在尝试O2O业务的探索;此前百度推出的直达号功能也将在2015年全面向市场开放;阿里虽然在O2O领域做过诸多积极尝试,但始终缺乏一款类似微信、手机百度这类连接线上线下的载体应用。

另外,作为O2O的发源地,团购一直都是BAT关注的主战场,百度在2014年全资收购糯米,成为BAT三家中唯一一家直接参与团购市场竞争的巨头,而腾讯和阿里分别选择投资了点评和糯米。

围绕三巨头O2O布局的分析非常多,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巨头在2014年基本已经完成了在O2O领域的布局,剩下的就是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到了2015年,三家的O2O之争会从暗斗升级到明争。

移动支付步入巨头逐鹿时代,互联网金融开始规范化

移动支付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在2014年下半年算是正式进入巨头逐鹿阶段。去年底传出重磅消息,银联将拉拢国内手机厂商,参考苹果公司ApplePay的“指纹识别+NFC支付”模式组建AndroidPay。这是银联在于中移动争夺移动支付主导权获胜之后,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面向2C市场的移动支付布局,根据此前传出的消息,AndroidPay项目会在今年三月落地。

不过,业界似乎对银联能否做好移动支付充满疑虑,毕竟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的先发优质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权,而且其在去年双十二期间投入巨资与线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合作尝试的5折移动支付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移动支付之争中,业界似乎更好支付宝钱包的发展前景。

除了支付宝和银联两大玩家之外,微信也在积极拓展微信支付使用场景,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有关微信支付的消息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百度也在2014年积极的推进百度钱包,不过由于后发劣势,短时间内仍无法与支付宝钱包直接竞争。从趋势上来看,2015年将成为移动支付的破冰之年,阿里、银联、腾讯、百度都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尤其是近场支付方向。

除了移动支付,2014年互联网金融业持续趋热,互联网银行正式获批,元旦之后总理首次出巡就参观了有腾讯参股的微众银行,这被认为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鼓励;还有,P2P更是在短时间内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其中平安陆金所估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不过P2P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已经引了银监会的重视;另外,余额宝引发的宝宝类金融理财产品在2014年持续发酵,阿里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招财宝、娱乐宝等创新产品。随着政府对金融市场改革继续推进,以及余额宝最近风波不断所暴露出的市场瓶颈,进入2015年,互联网金融将会逐渐趋于理性化,规范化。

互联网与医药行业擦出更多火花

2014下半年,医药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不断蹦出火花。春雨医生、丁香园和挂号网先后获得巨额投资,而其中丁香园和挂号网则是由腾讯出资;另一方面,阿里通过支付宝在打造未来医院,已与多家医院达成了合作关系;而百度则在去年与北京政府达成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平台;不仅如此,小米在去年向九安医疗所有的iHealth品牌子实体注资2500万美元。互联网医药行业显然未热已火。

刚刚进入2015年,互联网医药行业就迎来好消息。近期,有消息称中央已完成价格等监管领域的人事调配与部分政策配套工作,未来将对医药价格以及垄断行业的价格进行全面的调整,受此消息影响近几日A股医药板块出现波动。无独有偶,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员透露,此前征求意见稿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将在近期的CFDA局长办公会讨论,若获得通过,这一办法将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将允许部分处方药在网络销售,今后医药电商将与实体零售商抢饭碗。

这两个消息对传统医药行业来说并非好事,而对于互联网医药行业则非常能提振信心。若这两个消息在2015年落实,互联网医药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春天。

打车、租车、拼车市场将整体大洗牌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已火拼两年有余,在2014年底先后完成了7亿美元和8亿美元融资,为2015年的最后的竞争最好了准备。与此同时,百度与Uber正式在北京的百度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有媒体猜测投资金额为6亿美元。百度进入打车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程度,2015年的打车市场又会掀起一番血雨腥风。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4篇

日前,英特尔宣布联手三星、博通、戴尔、Atmel和风河系统(Wind River)等公司,共同创立开放互联联盟(The Open Interconnect Consortium,简称OIC),旨在为诸如温控器、智能电灯等互联网设备建立统一标准和认证。英特尔软件和服务集团总经理道格・费舍尔(Doug Fisher)就此指出,“互联网的崛起和最终成功取决于设备和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互联和共享信息,这需要基于真正开放的行业标准上的通用架构。我们创建这一新联盟就是为了应对物联网互通性的挑战,促进生态系统发展,而不只局限于一家公司的解决方案。”

业界普遍认为,英特尔此举意在挑战高通等公司在之前成立的AllSeen Alliance联盟。就在不久前,微软宣布加盟AllSeen Alliance联盟,由此成为该联盟的第51个成员。而高通高级副总裁罗伯・钱德霍克(Rob Chandhok)也表示,“一个全行业的分享平台好过各自为战,我们不希望互联网的‘两大标准之战’在物联网领域重演。”

实际上,智能家居领域已成为IT巨头们争夺的新热点。除英特尔、高通领导的两大联盟,苹果在其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了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Google更斥资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商Nest,并与美国家电巨头惠而浦和灯泡厂商LIFX等公司进行合作。与此同时,AT&T、思科、通用汽车和IBM等产业巨头组成的工业互联网联盟(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简称IIC)也在市场上跑马圈地。

另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较2012年的250亿美元增加32%。该机构还预测,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710亿美元。智能家居领域正在迎来发展的春天。

后来者的野心

如果对英特尔的印象还局限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动作迟缓的PC芯片大佬,那就大错特错。

今年1月,在拉斯维加斯的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首次以英特尔CEO身份向市场宣布了英特尔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系列新产品计划,其中包括专为可穿戴设备设计的新芯片Edison。

据科再奇介绍,这块基于22纳米技术的芯片,不仅内置WiFi与蓝牙连接功能,并拥有灵活可拓展I/O功能,支持Linux和开源软件,适用于超小型和低功耗的广泛物联网设备、智能消费产品以及可穿戴设备。

2个月后的世界顶级ICT厂商盛会――CeBIT 2014上,英特尔副总裁兼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经理克里斯蒂安・莫瑞斯(Christian Morales)向业界透露了公司在智能家居网关领域的进展――一款以1.2GHz Puma 6 Atom为基础,可同时运行包括家居自动化、家居保安、娱乐以及能源效率在内的四个服务器的网关即将面世。

另据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汽车透露,他们如今正携手英特尔共同推进Project Mobii项目,双方将在该项目上诠释未来个性化车载和Mobile Interior Imaging技术等功能,使车内体验更加安全和个性化。

“如果英特尔能在移动革命时代有这种积极性,现在的市场格局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行业分析师向《IT时代周刊》私下表示。他还认为,英特尔今天的努力正是对错过移动互联浪潮的补救。

正如科再奇在上任之初表示,“我们把公司已有的几项优质业务进行了整合,也打算加大这一整合力度。而所有的努力将会使‘物联网’在公司战略当之无愧成为一个首要重点。”

事实上,这也是“开放互联联盟”的发展重点。据英特尔方面介绍,OIC的首个开源代码将针对智能家居与办公解决方案,包括远程控制与消息通知等功能。“今后,坐在家里动动手指,便可轻松自如地远程控制各种家用系统;在会议室里,员工与访客能够安心通过电脑或手机屏幕,进行实时交流与互动。”该描述正是当下人们对智能家居的典型设想。

这并不是英特尔的最终目标。根据道格・费舍尔的说法,“开放互联联盟将围绕互联网产品的安全问题及AllSeen联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矛头直指移动芯片巨头高通――这个颠覆英特尔在芯片领域地位的“罪魁祸首”。

站队进行时

根据标准普尔500排行,高通在去年8月超过英特尔成为美国第29大企业。当时,高通市值1138.2亿美元,英特尔为1118.5亿美元。

20亿美元的差距,除了意味着业界对移动市场前景的认可度超越PC,对英特尔来说,更意味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已从传统的AMD变为高通。这亦是英特尔前任CEO保罗・欧德宁(Paul S. Otellinii)的观点。

作为英特尔“认证”过的竞争对手,高通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先迈出了一步。2013年底,高通发起旨在“实现家庭、医疗保健、汽车、教育等行业的跨设备互联”的AllSeen Alliance 技术联盟。该联盟以高通在2011年推出的近距离P2P通讯技术AllJoyn为基础,截至目前已有LG、夏普、松下等家电厂商,以及硅图像(Silicon Image)、思科、TP-LINK和HTC等IT企业成员,合计有51名成员 。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联盟已经成功开发出包括音箱、灯具、烟雾探测器,甚至婴儿床等可以连网的设备,且AllSeen联盟认证的产品之间还实现了互联互通,互相操作。另外,高通于去年9月推出了可连接组成物联网设备的QCA4002 和 QCA4004 网络平台。“新成立的OIC需要花些努力才能赶上了。”有分析人士指出。

除了应付以高通为首的AllSeen联盟,英特尔还要提防OIC联盟内的“出墙”行为。

据外媒报道,在加入OIC一周后,三星又宣布加入Nest 推出新智能家居无线网络协议 Thread。据悉,Thread联盟囊括了三星、ARM、飞思卡尔和美国芯科实验室(SiliconLabs)等企业。此外,还有智能电扇制造商BigAssFans和电子锁制造商Yale。

在分析人士看来,“移动互联网领域,无论ARM还是Nest底气都比英特尔足。”众所周知,ARM一直占据着移动处理器架构的主导地位,而Nest的靠山更是大名鼎鼎的Google。

或者正是意识到自己在移动领域的不足,除了成立OIC,英特尔也加入了美国最大通讯公司AT&T牵头的工业互联网联盟,至今该联盟成员已超过50名,其中包括赛门铁克、黑莓、华为、东芝等产业巨头。

标准之争

与过去壁垒分明的阵营不同,智能家居领域各大厂商显得活跃得多,因为“很多公司希望确保无论结果如何都能站对队”。分析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物联网正处于试验阶段,没有人真正知道未来将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美国投资银行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师斯塔西・拉斯贡(Stacy Rasgon)指出。

虽然瓶颈难以逾越,市场分析公司仍无一例外地对智能家居领域给出了“前景看好”的分析报告。奥维咨询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93%,智能洗衣机、智能电冰箱、智能空调的渗透率将分别增至45%、38%和55%。Strategy Analytics智能家居战略报告预测,到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总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IDC则预计,智能家居将成为一个万亿级市场。

不过,“这些产品还是需要一个标准,没人会在买电视之前还要确认音响和它是否兼容。”斯塔西・拉斯贡说。从他的观点来看,谁能成为标准的制造者和者,谁就能执智能家居之牛耳。因此,标准之争成为各巨头现阶段竞争的焦点。

根据英特尔计划,开放互联联盟将结合现有和新兴标准,如WiFi、WiFi Direct、蓝牙和ZigBee等无线传输协定建立单一方案,在互通不同市场的同时支持多个操作系统。Nest产品经理克里斯・伯洛什(ChrisBoross)则表示,Thread是一项具有安全和低功耗特点的网络协议,相较Wi-Fi、NFC、蓝牙或ZigBee,Thread更加适合连接智能家居产品。

面对各家企业的合纵连横,一向闭关自守的苹果,也不得不采取开放合作态度,将海尔、飞利浦、科锐(CREE),以及Marvell(美满电子)、Honeywell(霍尼韦尔)等全球顶级制造商纳入HomeKit的合作伙伴名单中。

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分析范文第15篇

由于楼宇对讲产品的特殊性质,其采购者并非真正使用者,房地产商和相关工程商在产品的选择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鉴于这一特点,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国栋认为在楼宇对讲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过程中,市场决定因素集中在市场价格与产品本身两方面。

首先是价格因素。众所皆知,目前市场上的数字产品价格都普遍高于传统模拟对讲产品,购买者并非使用者的特性造就了价格成为了数字产品在推广中一个最具挑战的难关。所以狄耐克提倡用技术降低数字产品的成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缩短数字产品与模拟楼宇对讲产品间的价格差距。

第二个就是产品自身的因素,包括功能上的优越性、施工过程中的便捷性、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节能性。这些大部分厂家都有着较大的把握,也是对采购者的主要诉求点。

总的来说,楼宇对讲由传统模拟型向数字化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产品自身因素与产品价格的控制是数字化产品在市场争夺中的制胜法宝。相信随着楼宇对讲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数字化产品一定会更快的打开市场,令采购者所亲睐。

深圳市波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澈则从功能差异与投入产品两方面作以分析指出:功能差异化方面,数字产品可以克服以往模拟产品的缺陷,并能够提供智能家居,数字娱乐,增值服务等更多的功能,让客户有完全不同的体验,从而提升楼盘的价值,促进销售;投入产出方面,随着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它与模拟产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而且它的布线和维护更简单,多系统融合更方便,更能从长远方面降低开发商的重复投入。

产品兼容性问题限制互联互通

目前数字对讲以及延伸的智能家居功能应用不少项目应用中,往往止步于智能终端。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霍震指出目前阻碍智能家居配套大规模应用的因素在于智能家居配套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目前这种基于数字对讲的智能家居在项目应用中,通常是提供一个智能化的综合控制平台,在此平台上整合了安防报警、家电控制等众多子系统,要实现这些功能,还需要智能家居相关的配套产品以及各类运营商的合作和支持。但眼下智能家居配套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产品兼容性问题,各设备厂商按照不同的接口标准与协议生产设备,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非常困难。

业主在选择这些智能家居的配套产品时就不可能如同组装电脑那样有多样化的可选配件。同时单一的智能控制产品成本很高,一整套的家庭智能控制的投资成本则更是高昂,这让很多业主望而怯步,当然这里存在产品接受度的问题。实际上与业主装修时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投入相比,智能家居的所占的比例其实并不算高,这需要对业主进行消费观念的引导。此外,产品相关的售后和服务也是很大的因素,由于规模所限,目前相关的智能家居配套厂家还没能形成系统的维护体系,一旦产品出现问题,售后和维护能否及时跟进就是很大的问题。

低成本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引关注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不少对讲厂商纷纷在此基础上丰富智能家居的功能应用。考虑到楼宇对讲产品的采购特点,有业内人士提出对接低成本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有希望撬动广阔的房地产市场。

对此,厦门狄耐克总经理缪国栋持支持态度。缪总认为正是因为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之中,早期智能家居只是地产商用来炒作的噱头,造成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智能家居也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在昂贵的智能家居产品面前地产商也往往是望而止步。因为早期智能家居系统给楼盘带来的经济效益同它的价格相比相差甚远,所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如果地产商引入低成本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用最低限度的代价激发高成效的宣传效果,不仅丰富了楼盘智能建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还提升了在竞争中的档次。借助于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相信低成本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给楼盘带来的增值空间必定会促进智能家居产品走进房地产市场,成为现代高档社区的标志。

据了解,狄耐克目前也已经开发了多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满足不同楼盘的项目需求,狄耐克数字智能家居产品已在如烟台山语世家、四川长虹世纪城C/D标段等大型项目中应用,取得了合作商与终端用户较高的评价。

另一方面,多年来专注于无线智能家居产品的深圳波创科技总经理沈澈认为非专业客户对数字产品的认识更多的体现在功能方面的差异,从这个角度来看数字对讲产品和智能家居的结合是一个趋势,而与无线控制模式为代表的安装、使用、扩展比较方便同时又比较经济的智能家居产品的整合无疑可以更能够打动客户,从而促进销售。

数字化成楼宇对讲大势所趋

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行业日渐走向成熟,智能家居对于楼宇对讲早已也不再只是一个概念炒作的噱头。福建冠林科技市场总监霍震分析指出,事实上,很多楼宇对讲厂商着手进行对讲产品数字化的研究,把数字对讲和智能家居结合起来,并不是为了概念上的炒作,而是因为传统的楼宇对讲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上有了瓶颈,楼宇对讲朝着数字化IT化方向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

在楼宇对讲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智能家居的确还存在着更广阔的实际应用空间。在楼宇对讲引入数字化技术后,数字对讲结合智能家居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其次,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家居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对讲做为小区必配的安防产品在这一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数字对讲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家居的功能,不但可以避免用户在终端上的重复投入,同时这种联网型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与社区管理中心的互动,实现报警、信息、社区服务等多元化功能,而不仅仅是单独的家庭内部的智能化控制,这样的智能家居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智能家居。

厦门狄耐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缪国栋

智能家居需求的差异化定位

高端项目普遍来说功能需求较全,所涉及的领域较广,个性化需求明显,对产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对维护需求较严格,它更注重于智能家居带来的奢华享受和生活品味。这就要求了智能家居厂家必须加强与各领域厂家合作,互通产品有无,建立良好的售后服务机制,应对高端楼盘的服务需求。

相比高端楼盘,中端和中高端楼盘对智能家居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异,它们更注重的是智能家居带来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体验。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数字对讲功能扩展实现。

因此我认为楼宇对讲厂家应该将智能家居的需求实行差异化定位,根据两种不同的楼盘定位,提供不同解决方案,扬长避短,有力把握市场动向。

智能家居应用期待质的飞跃

智能家居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特别在物联网与三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家居功能应用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首先,智能家居行业乃至整个安防行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了产品无法互通有无:厂家之间各自有各自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使得设备无法兼容,造成了设备在施工过程与日后维护上的不便。

其次,智能家居的范围非常广,无论是智能终端、控制模块、开关面板厂家都几乎很难做到全功能的智能家居。目前智能家居生产厂商都是“闭门造车”,协议互不开放,缺乏与其他领域之间的沟通交流,功能难以向其他领域拓展,导致智能家居的卖点一直停留在终端所配置的功能。

第三,从事智能家居研发的团队过于弱小,投入的资金有限,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导致了智能家居产品在外观上、功能上几乎一尘不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智能家居被采购商收接受的力度。

智能家居推动楼宇对讲产业升级

就狄耐克来说,智能家居产品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我们成立了专门智能家居的研发团队,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比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研发的智能家居产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较大的销售量。所以,可以说智能家居对于楼宇对讲来说已经是一个产业的跨越升级,它将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是楼宇对讲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产业不断升级提升的过程中,智能家居的发展将会继续融合更多领域,其发展空间必将存在着更广阔的实际应用空间。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物联网的发展,也将会便智能家居产品得到更为实际的应用,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前景很大,相信在近两年会日益明显。

分析:以齐全的产品线来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成本和技术门槛亟待消除

随着数字对讲产品的不断推广与深入,目前数字对讲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和工程商所接受,但由于目前数字对讲产品和模拟对讲产品在价格上存在较大差异,选用数字化产品一次性投入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更加关心成本造价的房地产商来说,成本仍然是影Ⅱ向他们决定的关键因素。对工程商来说,则更加关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事实上由于早期部分产品技术方案的不成熟、产品的不稳定给整个数字对讲行业市场推广造成了不好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其快速发展。

而对数字对讲生产厂商来说,进一步降低数字对讲的成本门槛是目前的关键所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解决新产品新技术的稳定性问题,用成熟稳定可靠的产品为用户消除顾虑,而一旦成本和技术门槛消除,相信数字化对讲市场就会出现“井喷”形成庞大的市场需求。

以性价比带动业主二次投入

成本因素是阻碍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低成本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对智能家居的市场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低成本不代表产品的低品质,而是通过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精减产品的部分功能,把整个小区基本的智能家居平台搭好,对终端产品赋予其扩展性和升级性,最终由智能家居的实际用户也就是各个业主根据自己对智能家居的不同功能需求进行二次投入。

把握精细化方向与差异化应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品牌理念都会有所延伸,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就像在监控行业海康威视等企业会为用户提供行业性的解决方案一样,冠林也会为用户提供可视对讲和智能家居的整体解决方案。今天的冠林,已经不仅仅是在创造产品和制造产品,而是正在努力实现着品牌创造。从小区的前期规划设计、技术引导,中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到后期用户使用时的产品维护,冠林做的是全方位的“顾问式销售”,而不仅仅只是单纯的卖产品。

虽然目前智能家居的市场还主要集中高端的地产项目中,但智能家居产品走进千家万户这只是时间问题。楼宇对讲厂商主推的智能家居产品在研发时应该更侧重于产品的性价比,走产品平民化的路线,根据实现的不同的功能层次,形成经济型、普及型,高端型等等多样化的产品,通过齐全的产品线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带动智能家居产业在中国的发展。

措施:以消费共鸣

呼唤客户理性回归

产品外观及制造工艺需与国际接轨

现阶段,少数高端客户比较注重产品的出身及品牌,由于往往户数不多,所以他们不太在乎施工的复杂度及产品的经济性,所以比较多的采用国外的一些品牌。而国内的楼宇对讲厂商往往更多的关注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所以在短期内还无法和国外厂商在极为高端的项目中形成竞争。

我们作为国内的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商需要在产品的外观及制造工艺方面尽快和国际接轨,同时也需要增加品牌的建设。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客户的理性回归,国内厂商的产品的优势将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所接受。

功能设置以客户需求为立足点

目前,相当多的楼宇对讲厂商所提供的智能家居功能更多的体现在概念和演示上而没有真正从最终客户的需求出发,所以无发引起客户的共鸣,从而抑制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