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

化学的基本知识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摘要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具体知识的超越,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深刻性与综合性。文章描述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及其内容构成,着重分析论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化学知识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及其内容构成

1.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所学的化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考察周围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它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具体知识的超越,学习者概括、提取了化学科学领域最具有广泛迁移作用和持久价值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养,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深刻性与综合性。

2.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

作为科学抽象结果的化学基本观念,在形式上是抽象的、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则是具体的、客观的,是具体化学事实、概念、原理在学生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每一化学观念都有其具体的基本含义,这些基本含义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一些知识形态的化学观念,也叫做基本理解,它在字面意义上反映了物质化学运动的本质与规律。正是因为化学观念可以以知识形态存在,成为师生视野中的实在之物,才使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实践成为可能。就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中学化学课程的奠基性作用而言,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微粒观、微粒作用观、物质结构观、物质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

二、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1.化学知识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载体和工具

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对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是前人在长期的化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信念的结晶,对学习者具有思维启迪、方法借鉴和情感熏陶功能。化学科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文化教育,它不仅具有使学生掌握、运用化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实用,而且还具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化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发展,从学生日后工作、生活、学习来说,后者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意义要远比前者重要的多。

无论是实用还是发展都是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来实现的,化学思想、方法、观念的内涵也是通过具体知识揭示出来的。因此,化学知识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素材,在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过程中发挥工具和载体作用,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起到奠基性作用。

2.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提炼和升华

化学知识浩如烟海,化学物质更是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是化学在深层次上还是有自己规律的,中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发现并掌握化学学科当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增强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刻性。

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完善,使中学生不再满足于对孤立事实和现象的简单理解和应用,转而寻求不同概念、原理、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试图从微观层次揭示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宏观性质和变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分解与化合以及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的学习,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大量微观粒子的聚合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微粒的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养成用微粒性的观点看世界的习惯,这就是微粒观,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组成部分。观念不是自己凸现出来的,而是借助于不同层次的化学知识来表达自己深刻内涵的。中学生必须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发现蕴含于具体表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所以观念的建构过程也就是培养中学生思维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3.化学基本观念和化学知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化学知识则是化学基本观念的外化和物化。学习化学知识是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手段和途径,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和归宿;观念一旦形成,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充分地获取化学知识,而知识的丰富又促使观念的内涵更加全面和完善。

化学基本观念立足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却又高于具体知识,是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中学化学课程当中的核心概念及其所涵盖的具体知识丰富、发展了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它们是形成基本观念的基础和源泉,离开具体化学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化学知识因构建化学基本观念而得以体现自己的价值,离开化学基本观念的主导,化学知识就难以发生有效的迁移和应用,其价值是有限的。化学观念的形成,把其涵盖下的具体知识纳入到一个结构严谨的体系当中,每个知识都是链条中的一环,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为知识的进一步繁衍、拓展提供了条件。可以说,没有化学知识或者轻视化学知识的学习就不会有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但若缺乏化学基本观念的引导也就没有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演进。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是显而易见的。

明确化学基本观念和不同层次的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培养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过程中确定观念发展的不同平台,有效地选择知识、组织知识和使用知识,发挥出具体知识对于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工具和载体作用。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一、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及其内容构成

1.化学基本观念的含义

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学化学课程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体看法和概括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所学http://的化学思想、方法和知识考察周围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它具有普遍而强有力的适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具体知识的超越,学习者概括、提取了化学科学领域最具有广泛迁移作用和持久价值的化学思想和化学方法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素养和情感素养,体现了学习者思维的深刻性与综合性。

2.化学基本观念的内容构成

作为科学抽象结果的化学基本观念,在形式上是抽象的、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则是具体的、客观的,是具体化学事实、概念、原理在学生头脑中的概括、反映。每一化学观念都有其具体的基本含义,这些基本含义以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一些知识形态的化学观念,也叫做基本理解,它在字面意义上反映了物质化学运动的本质与规律。正是因为化学观念可以以知识形态存在,成为师生视野中的实在之物,才使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实践成为可能。就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中学化学课程的奠基性作用而言,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物质变化观、物质微粒观、微粒作用观、物质结构观、物质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

二、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知识之间的关系

1.化学知识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载体和工具

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对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是前人在长期的化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人类探索物质世界的方法智慧、情感态度和价值信念的结晶,对学习者具有思维启迪、方法借鉴和情感熏陶功能。化学科学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学生进行化学文化教育,它不仅具有使学生掌握、运用化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功能,而且还具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化学思想方法的训练,使人变得更聪明、更智慧、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性功能,从学生日后工作、生活、学习来说,后者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意义要远比前者重要的多。

无论是实用性功能还是发展性功能都是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来实现的,化学思想、方法、观念的内涵也是通过具体知识揭示出来的。因此,化学知识是构建化学基本观念的必要素材,在培养化学基本观念的过程中发挥工具和载体作用,化学知识的学习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起到奠基性作用。

2.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提炼和升华

化学知识浩如烟海,化学物质更是种类繁多、千变万化。但是化学在深层次上还是有自己规律的,中学生学习化学就是要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发现并掌握化学学科当中本质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增强自己看问题的深度和思维的深刻性。

逻辑思维能力的不断完善,使中学生不再满足于对孤立事实和现象的简单理解和应用,转而寻求不同概念、原理、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试图从微观层次揭示物质的组成、结构与宏观性质和变化现象之间的关系。例如,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分解与化合以及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的学习,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大量微观粒子的聚合体,具有不同的结构层次,微粒的结构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养成用微粒性的观点看世界的习惯,这就是微粒观,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组成部分。观念不是自己凸现出来的,而是借助于不同层次的化学知识来表达自己深刻内涵的。中学生必须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能够发现蕴含于具体表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所以观念的建构过程也就是培养中学生思维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3.化学基本观念和化学知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提炼与升华,化学知识则是化学基本观念的外化和物化。学习化学知识是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手段和途径,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学习化学知识的目的和归宿;观念一旦形成,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充分地获取化学知识,而知识的丰富又促使观念的内涵更加全面和完善。

化学基本观念立足于具体的化学知识,却又高于具体知识,是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炼与升

转贴于 http://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一、认识“参考值”的意义

当一个健康体检者或一个患者拿到一张化验单,首先想知道这个检查项目的“正常值”是多少,然后来对照自己检查的结果。其实 “正常值”这个术语并不准确,“正常”应理解为健康,若测定值不在其区间内,意即检查对象有病或不是处于良好健康状态,亦即“不正常”。

这样的判断是不准确的,健康只是相对的,因此“正常”词义不清。另外,“正常”亦可被理解为所有数据呈正态分布,但是生物数据大多不呈正态分布。为使表述精确而不混淆概念,大多数化验单都不用“正常值”一词,而用“参考值”、“参考值范围”。

对于“参考值”的含意,我们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结论。

1. 参考值来源于大量的正常人群中有关实验的测定数据,并根据正常人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群的数据分布范围,并以此确定参考值范围。而医学决定水平(指在诊断及治疗工作时,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临床上必须采取措施的检测水平)是来源于大量的临床患者数据的观察和积累,用于确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参考值不能替代医学决定水平界限。

2. 对超出参考值界限不大的异常值,可以根据被检者的临床表现区别对待,可以采取治疗措施,也可以进行观察。但是如超过了医学决定水平的界限,则一定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某些疾病的诊断指标需依靠医学决定水平值才能判断,而在参考值范围左右则很难进行判断。

3. 参考值可有一个上限和一个下限,也可只有一个上限或一个下限,而医学决定水平可根据不同的疾病诊断要点和标准、不同的治疗要求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多个设定的上限或下限。医学决定水平是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应该掌握和使用的数据,不是普通患者做参考的参考值。

二、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检查前对饮食的要求

为保证检查结果的客观准确,有些项目如血脂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等要求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如肝功能检查、空腹血糖检查要求前一天晚上8点后到采血前不要进食,以免受乳糜颗粒干扰或影响空腹血糖等指标的检测。按规定时间采集标本,采血时间以上午 7:00~9:00 较为适宜,空腹采血最迟不宜超过上午10点,太晚会由于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而使血液状态发生变化,虽然仍是空腹采血,但检测结果容易失真(例如血糖值)。若过度空腹达24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也会出现异常结果。例如血清胆红素因空腹48小时而增加240% ;空腹过度时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反而会增加,故空腹时间并非越长越好。

检查前对药物的要求

1. 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 及减肥药物等,应停药3天后再接受检查。服用阿托品、感冒药、消炎药、安眠药等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维生素C 能使血糖化验值偏低,特别是长期服用维生素C 的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降脂药、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他激素制剂等,均可影响血脂的检验结果。

2. 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不可因为接受检查而干扰现有疾病的常规治疗。

3. 即使空腹采血,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如高血压患者每天清晨服降压药,是保持血压稳定所必须的,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应照常服完降压药后,再接受检查。

采血时的心情

采血时心情紧张或恐惧会造成血管收缩,引起采血困难,同时也会因神经血管反射造成晕厥。所以被检者应放松心情,避免紧张。经常有人会说:“抽了这么多的血,需要多少营养才能补回来呢?”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和紧张,因为2~50mL血只占人体全部血量的0.5‰~3‰,不会影响人体代谢和功能,不需要刻意补充,人体完全可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

三、解读化验结果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检验结果分为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

两种。

定性检验

检查物质的有或无。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POSITIVE”、“POS”等表示“阳性”;用“±”表示“弱阳性”;以“-”、“NEGATIVE”、“NEG”等表示“阴性”;有时也用“NORMAL”、“NORM”等表示“正常”或“阴性”的含义。

有时,“+”的多少,还能表示某种疾病病情发展程度上的严重性,也就是代表数量上的变化。例如,得了糖尿病,经常做尿糖试验,+、++、+++ 的符号,就说明糖尿病的病情有所变化:-为病情得到控制,+ 为病情轻,而++ 和+++ 说明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在继续恶化和发展。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伴上消化道出血时,大便隐血试验+++或++++,则说明患者出血的严重程度。

但“阳性”或“+”并不一定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结果中,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 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表面抗体“阳性”或“+”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正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因此,“阳性”或“+”并不一定代表“检查结果异常”。

定量检验

检查物质的多与少。定量检验的结果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以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给予着重指出,以提醒医生和被检者注意。在一般情况下,超出了参考值范围,应结合临床症状,请教医生再做相应的进一步检查。切不可恐慌,更不可盲目服药。

四、“治未病”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

人体确实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病前状态等。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体质状态,是指机体虽然没有明显的疾病,却过早地表现出一种生理功能低下及不适症状,如容易疲劳乏力,情绪不稳定,失眠及活力、反应力、适应力、创造能力减退的状态。因此,建议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合理的积极干预。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18-03

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对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素质培养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上看,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现代生产和服务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就业和创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保障。

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基本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视野、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使他们能汲取当代先进文化的精髓来丰富、完善自己。这样,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合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为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招收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录取率较高,绝大部分省(区)市高考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基本的表现就是基本文化知识的缺乏,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奠定文化知识基础。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学习结果检查和考核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实际效果方面比其他途径和方法更有效,它能根据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教育,并通过引导、检查、考核等方法巩固、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增加,知识结构就会完善,人文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也是现代社会中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而言,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系统连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校文化教育系统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了解了文化的特点、基本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和了解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化素养。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亦如此,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识和了解各种场合礼仪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明素养。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能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形成的需要,有选择性、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礼仪知识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环境的熏陶,离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环境,用氛围和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除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良好环境的熏陶为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外在条件(外因),学生个人的修养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内在条件(内因)。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修养才能发挥其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中的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必然会涉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个人对修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并会掌握个人修养提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把文化知识、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基本的品质、气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 文化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应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其原因为:(1)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强,就容易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技能需要在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一种职业技能只知道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职业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职业技能。(3)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都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在今后工作的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职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发展。(4)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敏捷的思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稳定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就要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四 文化素质培养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人才的标准处在动态之中,不断在发生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化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角度看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基础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会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技能的劳动者要适应这一变化,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

不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素质基础。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真诚等基本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存在一个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继续提高学历的问题。另外,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加快,对劳动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2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本理论

理解性实践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根本途径。首先,理解是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基础。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影响教师课程理解的因素主要有3个:(1)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影响着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以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5个基本主题为例,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及其转化”,因此“身边的化学物质”和“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自然成为2个基本的主题。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活动是科学探究,因此“科学探究”成为化学课程的重要主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从问题性质来说,既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有什么规律,又要探讨“物质及其转化”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规律。从方法论上来说,为了对复杂的物质及其转化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化学学科采取了独特的认识视角———元素视角。物质按照元素组成可以进行分类,组成相似的物质性质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中,在认识具体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金属、酸、碱、盐等类别物质的性质相似性。为了解释“物质及其转化”的事实和规律性,化学科学在认同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存在的基础上建构了相关的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化学课程中就需要安排“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前4个主题是围绕化学科学本身的理解设定的,“化学与社会”主题是从化学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设定的。如果教师对于化学科学没有很好的理解,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5个主题及其基本关系。其实,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及其选修课程的结构就是围绕这样的基本理解形成螺旋递进的认识阶梯。(2)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是以学科的标准和目标为依据的,这是教学的内在永恒法则。教学活动的本质任务就是知识传承和理性训练,在此基础上实现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以理解具体化学内容为基础,使学生达到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因此,化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活动就是将自己理解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理解的化学知识的过程。教师为了实现这一“转化”,就必须思考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的要求是什么?教科书对于相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是什么?这些内容学习对于学生的化学理解有什么意义?怎样判断学生们是否已经理解了这个课题,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教科书有哪些可利用的的教学表征资源等等。(3)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理解制约着教师对教科书的教学分析。学生的学习有2条重要的原理:第一,学习需要原理。学生的学习是在产生学习需要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学习需要往往是通过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来激发的。学习任务设计得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能起到激发学习需要的目的。第二,有意义学习原理。有意义学习的基本要义是,当新的学习内容发生在原有学习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能够发生知识间的有意义联系。按照学习需要原理,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任务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有意义学习原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地将新的学习活动发生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教科书内容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要尽可能考虑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也是一种科学认识活动,这是学生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需要对教科书进行活动分析,充分利用教科书“活动”类资源,设计学习活动。其次,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的。从知识性质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指向教学实践的。从知识的构成要素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既包含有理论性认识要素,又包含有实践性知识要素。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说,教师的课程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建构而形成的。根据建构主义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换言之,知识是认知个体与外在情境交互作用而建构出的产物[6]。因此,教师的课程知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的。第三,教师课程知识的发展是一个非线性的、螺旋的动态发展过程。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如前所述,教师实施课程的前提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又促进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教师的课程知识是在理解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

3化学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的策略

3.1理解化学科学化学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理解化学科学[7]。教师对化学科学的理解制约着教师的课程实践,影响着教师化学课程知识的发展。理解化学科学的标志是形成较为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良好的化学知识结构包括3个维度:(1)化学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2)化学认识论知识,主要包括对化学学科特征和化学科学认识方法论的理解。(3)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元素观、能量观和科学本质观。化学教师要积极发展和建构化学知识结构。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化学科学。对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化学科学的独特视角、化学科学认识的基本任务及其方法论以及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形成基本的理解。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基本的理解,才能在认识论层面上搞清楚化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化学规律和化学理论之间的基本关系,从整体上理解化学科学,进而理解科学的本质。其次,要深化对具体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WWHW的认识论思考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深化理解知识内容[8]。第三,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于具体化学内容的意义学习具有“回归性”作用,将似乎“无关”的内容很好地联系起来。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概念图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建构有意义的化学知识结构。

3.2理解化学课程结构首先,要理解化学课程的宏观结构。模块化和主题化是高中化学课程宏观结构的基本特点。教师在宏观上理解化学课程,就是要理解化学模块和内容主题的宏观组织结构。高中化学课程有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每一模块都是由几个主题构成的。2个必修模块中的6个内容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内容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其次,要理解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价值取向。现行的高中6个选修模块从性质与功能上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化学学科核心领域的发展相联系的模块,如“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这类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的思想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化学核心知识,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第二类是与化学实验有关的模块,即“实验化学”。该模块采用以实验活动为主的课程设计取向,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学习化学核心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认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第三类是STSE(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取向的模块,如“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这类模块凸显社会生活问题中心、技术问题中心的课程设计取向,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工农业生产、高新技术、能源开发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要理解各模块内容之间的层次关系。必修模块课程内容标准的一级主题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5个一级主题的提升,2者是性质一致、螺旋上升与发展的关系。6个选修模块与2个必修模块的一级主题存在着螺旋上升、层级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科学”主题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各个模块,“实验化学”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化学实验基础”的发展,“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是必修化学1内容主题“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的物质类别知识扩展,“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基础”的深化发展,“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深化发展,“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模块是必修化学2内容主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扩展。

3.3理解化学教科书结构

教科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所利用的主要教学资源,教师对教科书组织结构的把握程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主题、化学科学理解的基本结构和学生认识规律结合起来理解化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如现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围绕5个基本主题分12个单元进行编排。5个基本主题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12个单元依次是:(1)走进化学世界;(2)我们周围的空气;(3)自然界的水;(4)物质构成的奥秘;(5)化学方程式;(6)碳和碳的氧化物;(7)燃料及其利用;(8)金属和金属材料;(9)溶液;(10)酸和碱;(11)盐、化肥;(12)化学与生活。“科学探究”主题贯穿整个化学学习过程。“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分单元2、3、6、8、9、10、11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编排。“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主要集中在单元4。“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以集中(单元1和单元5)和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各单元)的方式进行编排。“化学与社会”采取分散(身边的化学物质)和集中(单元12)的方式进行编排。

3.4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以教学目的为参照的。也就是说,按照标准进行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教学的“效标”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只有把握具体内容的深广度,明确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才有可能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不少具体课程内容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都有涉及,教师应该注意到学习要求的阶段性和层次性。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1阶段的学习要求是“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学习要求是,“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等。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教学与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针对知识类型的实际。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l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着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完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l: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化学基本观念;观念建构;电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52-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2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中学教学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三项基本目标:一把健康还给孩子,二把能力还给孩子,三把时间还给孩子。要实现这些目标,每门学科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学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进行课堂教学,其中科学思维和科学观念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习的重心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因此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为主旨的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以建构化学基本观念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深化化学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一、什么是化学基本观念

所谓观念是指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概括印象。对化学基本观念,毕华林教授认为:“简单地讲,就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基于上述理解,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基本概括性认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主要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分类等,而到了高中阶段,在进一步拓展、完善初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基础上,重点形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微粒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限度等基本观念。

它具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具体的化学基础知识,而是化学知识的核心和精髓,是通过具体知识与原理反复提炼形成的;(2)许多具体的化学问题能在化学基本观念的框架下得到解决;(3)化学基本观念能引领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形成独特的化学思维方式;(4)化学基本观念需要在不断修改中得到完善、提升,且随着认识事物的增多和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逐渐丰富和透彻,进而会转化为信念与智慧,从而在根本上提高了受教育者的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观念建构的含义

观念建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观念形成的工具和载体,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与原理,最终教与学的目标是通过不断概括提炼形成基本观念,建构起学科的观念体系。观念建构是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某一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对教材内容或事实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有效的探究活动,并在不断的反思、评价基础上修改完善的过程。观念建构的核心是在观念的引领下,使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通过不断地概括提炼形成化学基本观念。

三、电化学教学中观念建构思路

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经历的是从知识到方法、思想再到观念的递进过程。但基于基本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先于学生进行观念性理解,然后以化学基本观念为教学目标,围绕观念选择知识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经历的是从观念目标到知识选择、活动设计再到教学实施的过程。基于基本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设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确定课题后,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回归教材内容,找出核心概念与原理,抽取出基本观念,并对其涵盖的内容进行界定,为建构观念指明方向;(2)把基本观念整合为几个基本观点,这些观点期望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3)把基本观点转化为“问题组”的形式表达出来,用问题驱动、引领教与学,“问题组”要分层次,逐步帮助学生建构观念体系,并完善与提升;(4)根据“问题组”设计学生活动,创设情景让全部学生参与问题讨论与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观点,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化学观念,从而达成以基本观念统率具体知识,用系统知识提升基本观念,在解决问题中完善基本观念的目标。

以苏教版《化学2》专题2第三单元“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为例,相关设计如下:

(1)话说“炼铝简史”,感悟“发明”价值。

19世纪以前只能在实验室中制得少量铝,其方法是:用钠或钾还原熔融的氯化铝,因而铝比黄金还贵。1886年霍尔—厄鲁尔发明了一种新的炼铝法:在氧化铝与冰晶石的熔融液中通直流电,此后,铝便得以广泛地应用。那么,该反应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呢?

(2)观察实验现象,探析电解原理。(学生分组完成三个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讨论)

①使CuCl2分解为Cu和Cl2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②直流电提供的电能到哪里去了?

③为什么在直流电作用下CuCl2能分解为Cu和Cl2?

④电路中,电子的流动方向如何?回路是怎样形成的?

(3)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统摄能力。

学生自主构建电解、电解池的概念,电极名称的确定,电极反应式和电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微粒流向的判断等知识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思维层次。

通过相关的例题配置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提升。

四、实施观念建构应注意的问题

1. 各种课型都能实施观念建构

观念建构适用于各种课型,如新授课、讲评课、实验探究课、复习课等。新课程教材都极为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微粒观这根主线贯穿于教材始终,每一单元中具体物质的探究,都会让学生感悟到微观结构决定宏观物质的性质,宏观物质的性质归因于微观结构。所以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运用教材搭建平台,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发展化学学科观念,基本建立起用微粒观、平衡观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2. 观念建构与事实性知识学习应有机融合

观念建构并不是否定或抛弃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果没有具体事实性知识做载体和工具,观念就无从谈及,没有化学知识,化学基本观念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我们强调观念建构,是因为原来的教学太欠缺了,为此我们不能矫枉过正,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在系统学习化学具体知识过程中形成基本观念,将知识、技能、方法、观念有机融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展望.新课程下以“观念为本”的化学教学解析[J].高中数理化,2013,(4)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基本观念;建构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所形成的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包含三个层面: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反思,主要形成有关化学知识类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对化学学科本身的认识与反思,形成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价值方面的基本观念,如:化学价值观;对化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形成有关化学学习方法类的基本观念,如:分类观、计量观、实验观。

元素观包括: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元素性质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微粒观包括: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非常小,它们是运动的,有间隔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

变化观包括: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等;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

实验观包括: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手段;实事求是、不畏艰辛、持之以恒是对待实验工作的科学态度;科学严谨、系统设计、安全环保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全面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科学的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实验手段的更新,从而极大的推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分类观包括: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通过分类可以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同类事物的本质。

化学价值观包括:化学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的重要基础,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化学科学能增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丰富人类的文化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倡导绿色化学,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化学科学的价值追求。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化学知识,而是对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形成概括性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即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将会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效率,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在课堂中建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早的让学生接触化学基本观念,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观念的培养,教学之初可以只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一个一个描述性的、低层次的化学观念,随着知识由浅入深,观念的层次也不断加深和提高,使前一个观念的形成自觉成为后继问题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科整体的基础上,系统的设计化学教学,把握本质,逐渐的培养学生用化学基本观念来统领化学学习的意识,最终使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设计驱动型问题、激发思维

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积极主动探究,深刻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的核心概念,一方面从形成基本观念所需要的素材来看,必须有合适的、能有效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形成这些核心概念的具体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从基本观念形成的过程来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具体应用,不断提高头脑中知识的概括性水平。我们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将化学观念的基本含义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层思维活动,在利用问题促进观念建构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启发力,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三、创设情境、活动探究

观念为本的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主张在探究活动中完成对观念的建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相关内容来吸收和整合新知识,形成核心概念,不断提高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整体性和概括性水平。

同时,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融入到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中去。用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和基于问题的探究活动来代替静态事实、结论的传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讨论的亲身经历的活动,借助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感受,把内心的经验世界与外在的事实结论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价值,促进化学观念的建构。

四、反思概括、迁移运用

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概括,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迁移应用,促进观念的建构;将学生刚学习的新观念与学生以前熟悉的观念和事物进行类比,从熟悉的实物和现象出发,可以缩短学生的思维认识历程,与熟悉的观念进行联系,丰富和发展观念体系,并用观念统整所学知识。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9篇

【摘 要】化学基本观念,是指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观性的认识。它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认识身边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维习惯。

关键词 化学教学;基本观念;建构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曾经说过: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是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所形成的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化学基本观念。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包含三个层面: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反思,主要形成有关化学知识类基本观念,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对化学学科本身的认识与反思,形成化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价值方面的基本观念,如:化学价值观;对化学学习过程的反思,形成有关化学学习方法类的基本观念,如:分类观、计量观、实验观。

元素观包括: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对应一种原子;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元素性质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微粒观包括: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非常小,它们是运动的,有间隔的,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

变化观包括: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层次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等;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其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通过化学反应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物质,可以储存或释放能量。

实验观包括: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实践手段;实事求是、不畏艰辛、持之以恒是对待实验工作的科学态度;科学严谨、系统设计、安全环保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全面的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科学的分析、解释实验结果,将观察与思维紧密结合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实验手段的更新,从而极大的推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

分类观包括:分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手段;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一样;通过分类可以更好的认识和把握同类事物的本质。

化学价值观包括:化学是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的重要基础,在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化学科学能增进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对丰富人类的文化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倡导绿色化学,实现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是化学科学的价值追求。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化学知识,而是对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形成概括性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综合性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必须超越对具体知识本身的追求,从传授事实、掌握知识转变为使用事实、发展观念,即要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将会有助于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动力和效率,有助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因此在课堂中建构化学基本观念对化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尽可能早的让学生接触化学基本观念,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观念的培养,教学之初可以只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呈现一个一个描述性的、低层次的化学观念,随着知识由浅入深,观念的层次也不断加深和提高,使前一个观念的形成自觉成为后继问题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把握学科整体的基础上,系统的设计化学教学,把握本质,逐渐的培养学生用化学基本观念来统领化学学习的意识,最终使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设计驱动型问题、激发思维

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需要积极主动探究,深刻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的核心概念,一方面从形成基本观念所需要的素材来看,必须有合适的、能有效形成化学基本观念的核心概念以及能形成这些核心概念的具体的化学知识;另一方面,从基本观念形成的过程来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深刻理解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具体应用,不断提高头脑中知识的概括性水平。我们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将化学观念的基本含义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层思维活动,在利用问题促进观念建构时,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和启发力,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三、创设情境、活动探究

观念为本的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主张在探究活动中完成对观念的建构。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运用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的相关内容来吸收和整合新知识,形成核心概念,不断提高学生头脑中知识的整体性和概括性水平。

同时,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融入到有关的社会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中去。用真实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和基于问题的探究活动来代替静态事实、结论的传授,为学生创设一个参与交流、表达讨论的亲身经历的活动,借助对客观事物的体验和感受,把内心的经验世界与外在的事实结论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价值,促进化学观念的建构。

四、反思概括、迁移运用

通过对问题解决过程和结果的反思、概括,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迁移应用,促进观念的建构;将学生刚学习的新观念与学生以前熟悉的观念和事物进行类比,从熟悉的实物和现象出发,可以缩短学生的思维认识历程,与熟悉的观念进行联系,丰富和发展观念体系,并用观念统整所学知识。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知识构建 基本 思维方法 反馈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1

高考考纲规定的能力考核要求有四项,其中“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根据题目要求,准确的与相应知识挂钩,迁移出相应的知识点,现在的高考日益注重对学科知识内在联系和主干知识和热点知识的考查,因此构建知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考试中会出现会而不对,会而不全的现象,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用没有联系的散乱知识或部分有联系的知识去解决试题.本文针对如何构建知识结构,谈点教学体会。

一、构建体系要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本知识点,特别是每科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既是知识结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培养政治学科思维能力的基本材料,同时也应该是学生、教师、和高考命题者所共同关注的知识,因此必须强化对这些基础的掌握。

一般来讲,对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分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文化生活》的考点“文化多样性”就可以分为:(是什么)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为什么)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怎么办)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对于基本点的掌握,教师在复习前要结合《考试说明》给学生指出来,并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阐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串点联线”,最终构建知识网络,也不可能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强化基本知识的掌握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前提。

二、构建知识体系要教给学生的基本思维方法

基本知识点掌握住了,不等于知识结构就可以建立起来了,没有一定的思维方法和线索,学生拥有的知识点必然是杂乱无章的。所以,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这类实体性知识掌握,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思维方法和基本线索这类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构建知识结构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对基本知识点的对比和联系。对一个基本知识点,要联系其相同的、相反的、相近的知识点,对两个以上的相近、相同、相反的知识点,要弄清楚其区别与联系。

当然,只有对比和联系,学生很容易把知识结构写成知识罗列,还需要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基本思维方法,这也是现行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的基本逻辑方法。学生在写知识结构时,往往只有“分析”而忽视“综合”,把“归纳”和“演绎”割裂开来。实践证明,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坚持“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体系要指导学生注重积累,突出重点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知识结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让学生自主的总结知识结构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方法指导,在不同的阶段给以相应的指点。

在开始指导学生写知识结构时,学生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怎么联系知识,这就需要给出学生一个大致的框架,或者让学生参考一些现成的知识结构来写,当然要依据《考试说明》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取舍、分轻重。这个时期主要强调学生注意把握一课内、一节内、一框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学生基本适应以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写,然后由教师或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比后对自己写的知识结构调整,这个时期可以有意识的强调学生加强课与课之间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在学生熟练了以后,就可以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写,重点指导学生加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重大时事与之对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们可以围绕“诚信道德”从不同模块来构建体系,《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道德诚信,《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需要诚信,《生活与哲学》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离不开道德标准。

当然,不管在什么阶段,教师都要注重检查监督,针对发现的问题加强指导。

四、要指导学生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学以致用

指导学生写知识结构,其目的是建立学生自主复习的一种机制。所以,不是学生写完了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用自己写的知识结构指导自己的复习。学生写好了还要指导学生用,并在应用中调整完善。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大学化学 知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071-02

化学知识,相比较其他学科知识,更能反应出客观世界事物间的关系性。基于化学知识的这一学科特性,不同阶段的化学知识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性。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在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大学化学和高中化学教学知识衔接得不够好的问题,这在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化学的教学效果。为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大学化学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开展化学知识的衔接工作,进而为大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创造条件。

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将化学这一学科的主要教学知识概括为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操作技能知识等几个方面。为搞好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化学知识的衔接,就需要化学教师熟悉掌握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教材结构体系,然后基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在大学化学教材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关系点。研究发现,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化学知识存在很多衔接点,比如,“燃烧”的基本概念与外延;硫、铁、氧等多种元素化合物的拓展学习;原子结构的深化学习、专业计算技能拓展等。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以下几种有效衔接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的化学教学知识的策略。

一、将分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完成衔接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材中,基于对学生心理发展状态和认知水平的考虑,在编排教学内容时,并未完全按照化学知识原本的逻辑性来编排,而是采用了相互穿插和分散渗透的编排方式。但是,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后,已经具备了深入分析和总结归纳知识点的能力,也可以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整合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因此,大学阶段的化学知识更具系统性。在高中时期的教材中,会在不同章节和模块中讲解电离平衡(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2第3章第1节《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平衡(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2第3章第3节《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的平衡(高中化学中的选修4中3.4.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相关知识。在大学化学教材的内容中,则对上述相关知识进行了统一整合,即将其归类在化学知识的平衡原理体系的学习范畴。因此,化学教师可根据上述情况,将比较分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整合,积极引导并教会学生如何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概括。在调动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积极性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基于高中学习的化学知识,对现在所学的大学化学知识进行整合,进而实现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

二、通过学习化学知识理论的形成过程实现衔接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教材基本概述了相应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内涵、事物之间存在的关系性,但是,教材中对这些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形成并未进行过详细的叙述。在大学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会对这些理论和概念的形成进行深入地讲解。学生通过了解相关知识理论的发展和形成过程,能够了解到科学家发现这些理念的思维方式和过程。比如,对于“相对原子质量”这一学习知识点,在步入大学之前,学生对其只学习到了基本结论。但是,在大学阶段的化学课程学习中,化学教师不仅会在无机化学教学内容中讲解多核素相关元素相对于原子质量的具体计算公式,而且同时也讲解了测量相对原子质量的过程和方法,进而表明测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时,其结果是否精确与测量设备的精度、取样方法以及样品来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因此,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在不同学习阶段呈现出的学习特征组织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理论的形成过程实现不同阶段化学知识的衔接。通过学习化学知识理论的形成过程实现衔接,不仅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进而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不断深入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衔接

高中化学教材虽然已经初步涉及物质属性、化学原理的规律性等知识,但在大学阶段的化学教学中,还会对这些化学知识进行深入而全面学习。因此,采用不断深入的教学方式,能够实现高中和大学两个阶段知识的有效衔接。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中的《原电池》一课时,只需要学生掌握原电池以及电解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会写电极反应的方程表达式(负极:Zn-2e-=Zn2+;正极:Cu2++2e-= Cu)以及电池反应的方程表达式(Zn+Cu2+=Zn2++ Cu)就可以了,但是在大学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则会要求学生掌握电动势、各类电池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电化学的整个理论知识体系,掌握电化学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方法。因此,对于上述类型的化学知识,大学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采用不断深入的教学方式,以高中阶段涉及的相关知识为(下转第76页)(上接第71页)引导开展新知识的教学,有效衔接高中和大学阶段的知识。这种衔接方式的使用不仅符合化学知识原本的逻辑性和顺序性,而且也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的自然规律,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四、开展颠覆法实现知识衔接

在大学、高中不同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对部分知识点的内涵以及外延知识的讲解会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对于这类知识,因学生会在认知上产生混乱,因此,化学教师可以采用颠覆法进行知识的衔接。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中的《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课时,讲解了铜由于自身的活动性比较差,因此铜不能和盐酸发生反应。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时会学习到这样的知识:铜如果在空气中,便可以缓慢溶解到盐酸之中,另外,在满足浓度需求或者反应温度的条件下,铜也可以和盐酸发生反应。类似这样的知识点,正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和大学阶段学习的化学知识之间存在的“矛盾”,因此,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化学知识的这一特性,对相关知识点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详细化研究,帮助学生内化化学知识。开展颠覆法实现知识的衔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看似矛盾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化学知识,进而为全面掌握相关理论奠定基础。

为提升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所叙述的衔接措施并不一定要独立使用,化学教师可以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交替采用两种甚至多种衔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避免以偏概全。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2篇

一、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

把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明显地区分别开来。具体任务如下:

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①一轮复习是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

二轮复习是系统的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②一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二轮复习的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

③一轮复习是会——记;二轮复习是记——熟。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与一轮复习的区别: 一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单项”、“跨度小”、 “解题思路较为单一”。能力要求:低----中。

二轮复习的特点是“知识多项”,“跨度大”、“解题思路多变”。能力要求: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与一轮复习的区别: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

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二、二轮复习中的几点做法

二轮复习: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具体如下:

1、立足基础 重视教材

现在的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因为综合卷容量有限,无法追求考查知识的覆盖面。综合测试考查的知识点随机性增大,今年的“热点”,不一定是明年的“热点”。这就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任何一处都将会是“热点”,无主次之分。为此,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复习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大纲,踏踏实实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1)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杂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实验等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进行联想记忆、理解、应用,做到融会贯通,使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例如: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网络,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形成基本理论体系,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

(2)力求改变按照复习资料线索组织教学复习

任何参考资料都不能完全代替课本。基础都出自课本,来自课本。无论是简单题、还是难题它的“根”都离不开课本,而且都能从课本上找出解题依据。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理论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近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的化学II卷版块结构淡化,走向双基的综合,学生往往因为一个知识点的模糊不清而导致整个题思维困难,只有扎实双基,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防止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错误做法。

(3)活化基础

重视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理论知识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首先要将相关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并合和串联,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归纳和发散。其次是要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之于化学学科的大环境中,注意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交叉融合。化学概念零碎分散,而且不少概念相似难辨,这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难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表格与图形来区别相关概念。注意在复习中挖掘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着力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相异点及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精心对比。

2、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若仍然用“时间加汗水”,一味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追求新题、难题、偏题,让学生整天埋头于题海,那只能是对学生身心的摧残。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应是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在复习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重视要求、指导学生通读课本,并留给学生思考和通读课本的时间。

(1)解题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党的基本知识;大众化;理论依据;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27-02

党的基本知识,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学说的基本原理,党内生活的基本制度、规定,以及党史、共产主义运动史的基本常识。党员了解党的知识,可以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党性,自觉执行党内的各种规范。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历来为我党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做好这项工程,对我党意义深远[1]。

大众化,就是民众化,群众化。大众化跟不同的领域相结合,形成不同的大众化。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大众化”主要指采用通俗化、普及化、生活化的形式让直接受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人数扩大,从而导致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增多,教育目的和效果的实现等。一方面,大众化可以理解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一种过程与机制;另一方面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结果。这种“大众化”在全社会是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人们言行的指导思想,成为生活秩序运行的内在规则,它实际上表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介入或参与程度。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既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和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助推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具有深重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一、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一)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反映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一项革命性突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人是具有能动的实践主体,实践的对象既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而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2]56实践构成了人的全部生活世界;他还告诉我们,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只有拿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永葆青春并得到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58党的基本知识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为美好未来不断奋斗的实践凝结,是无数共产党人在浴血奋战、艰苦历练中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它指导了共产主义政党的建立,“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2]9——共产党,领导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并取得了胜利。这就是最广泛的大众实践,最引人注目的实践。

党的基本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而这种实践从来就不是个人、个体的实践,而是大众的实践,党的基本知识从来是与大众结合在一起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党的基本知识是经历无数考验形成的科学知识,它也必须与人民大众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焕发它的无限生机,不但要在党员中广泛教育、学习,而且要在人民大众中广泛教育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党的发展历程,党的伟大事业,让党的基本知识深入人心,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反映。

(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即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血肉的联系。”[3]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党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表现,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的基本群众观。党的基本知识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群众革命实践中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它也要回到群众中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深知党的群众观。党的群众观是不断发展的群众观,从为了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到为了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到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为了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无不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的宗旨,以凝聚人心,汇集力量,以建设美好未来一道努力奋斗。

(三)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基本要求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首要的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是同各种非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原则争取和教育工人群众。为了给建党做好思想准备,他们于1846年初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通过这个组织与各国工人团体建立广泛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逐步统一认识,把真正的革命者团结起来[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2]306-307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大众化。并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党的建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因此,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和教育,使之成为党和人民的强大理论武器,形成一种强大的、战无不胜的理论“掌握群众”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和革命性已经被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检验和证明。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看,中国共产党人依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不同时期的特殊国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基本要求,体现党的基本知识的与时俱进、实践性、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基本要求。

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的实践意义

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党建都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表现为一是广大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二是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实效性。

(一)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是广大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使命,高校是青年汇聚的地方,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人中的优秀群体,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做出过重大贡献。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组织,必然是优秀青年追求向往的目标。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也需要不断吸收优秀青年加入进来,成为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内在需要。80后、90后的青年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体,80后、90后大学生对中国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认识更加客观、理性和自信,但同时,有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民族振兴和时展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基本优秀的学生都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在党内再教育中净化、凝聚、熔炼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在营造优良的学风环境和学生党员讲奉献、肯牺牲的氛围中,培养学生成才是引领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6]。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7]因此,在广大高校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广泛的教育、宣传,有利让大学生了解党,紧跟党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高校学生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大众化有利于提高高校党建实效性

提高高校党建实效性不仅有利于党的事业发展,更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奠定基础。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说开得如火如荼,宣传、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多彩,但仍有一些大学生靠边站,似乎仍是党建的局外人,没有被融入我们轰轰烈烈的党建中来,在问及一些同学对党的认识时,表现出支支吾吾,不知所云,在基本知识上缺乏了解。因而,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思想上的恶性循环:党建与他们无关。党建是大众的党建,既是党员的党建,同时也广大群众的党建,这样党建才能显示它广泛的群众基础,才真实有效。因此,在高校党建中,首先就是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宣传活动,让他们了解党,进而跟党走。其次,要用简单化、通俗化的教育形式,让他们感觉党与他们很近。再次,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不局限于一朝一夕,而要实现全程化,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阶段,一直到“流动党员”最后把党组织关系转走,让学生在记忆中形成长时的定固。了解并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是成为一名党员最起码的要求,是党建实效性的体现,党的基本知识如果被广大学生认知并掌握,那就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向.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5):148-15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葛焕东.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核心[J].思想研究,2005,(9):11-13.

[4].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0.

[5]卢继元,李守超.从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J].桂海论丛,2011,(3):27-31.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化学;复习;知识框架

一、背景

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复习方法的好坏往往决定了我们能否高效地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知识体系的构架。对于九年级化学来说,总复习时难度较大,知识点很多、很分散,茫茫题海,无从下手。

如果教师在课堂复习时,还是机械地对原有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再重复,对学生来说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因此,在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要求学生学习速度快的条件下,化学教师复习时只有在“新”字上做文章,改进旧有的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借鉴教学理论,总结归纳出复习中的整体思路:注意抓住课本,牢牢把握课本设计的知识主线,让学生深刻地了解中学化学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穿插强化知识难点、考试热点,注意这些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复习中要指导复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二、复习方法

1.抓住课本的知识主线,构架整体知识框架

教育专家论证了在高考复习进程中要抓纲务本,回归教材,

纠正高三复习中片面追求“新、奇、怪”的现象,关注教材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再学习,强调知识的运用,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初中化学复习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化学题型虽然变化多端、形式多样但涉及的基础知识都离不开课本。所以,充分重视课本的作用,复习好基础知识是根本。通过对课本知识主线的学习、体会,让学生用逻辑把课本知识串在一起,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具体来说,复习时指导学生三遍看书法:(1)看章节设计。通过每一节的题目的文字描述,回顾、重温重点知识。(2)看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往往能表明考试出题点的方向。(3)看课本上的特殊点。如插图、表格、具体例子。

同时,要改变学习化学时所具有的单一章节、单一内容的单向思维定式。通过复习可使学生把原来分课、分单元学习时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同时使学生原有知识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时,明确复习的准确目标或问题。让学生通过复读课本,把每单元、每课题课本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呈树状全部列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体系。

2.注意知识点与生活相联系

在初中化学复习中,我始终坚持选择一些贴近实际生活、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和日常现象,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题材,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化学教学效果非常好。所以,初中化学学习应该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出发,让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源泉,使学生能够始终保持对实际生活和自然界的化学现象的强烈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

3.注重复习方法的传授

复习中要指导复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如,(1)实例法。通过实例,建立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的。例如,在复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根据它的性质认识它的用途和保存方法。同样,复习用途和保存方法时,也必须充分了解它们的原因。(2)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利用联想思维,使知识系统化。(3)归纳法。归纳是指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将归纳法具体应用于复习实践中,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如金属和酸之间,通过学习就可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反应产物的规律,归纳成图表。

总之,九年级化学复习目的是帮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学生构建中学化学的知识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对具体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最后,通过复习学习帮助学生构筑坚实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方持.刍议化学复习教学中应用教材习题的策略.化学教学,2010(5).

[2]黄立新.中学化学复习要注重“五新”.新课程:中学,2011(10).

[3]李明亮,瞿显荣,田棋宏.高中化学习题教学中变式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化学教育,2009(30):3.

[4]谢贞俊.探讨如何构建中学化学复习课高效课堂.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20).

化学的基本知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复习 知识网络 构建方法

近几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化学试题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说,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考的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知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

一、知识网络的理念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体系。通常,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征:一是系统的整体性。二是联系的多维性。三是网络的开放性。

二、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1.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学科能力

学生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能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混乱的思维条理化,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可以便学生综观全局,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虑问题的整体能力,正确把握题意,快速解题。

2.另辟蹊径,化繁为简

高考中,许多推断题、计算题比较复杂、抽象,解答这一问题时,可以不遵循出题者的意图,另辟蹊径。但前提是必须做到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3.知识了然于胸,实验才能有的放矢

高考实验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原理,其次才是考查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等,因此,只有系统的构建知识网络,做到知识的网络化、归纳的具体化、功能性质了然于胸,才能对高考中的化学实验做到有的放矢。

三、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

1.纵观全局,认识整体

总复习时,我们先让学生对高中化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与认识,即要掌握高中化学的五大块:一为基本理论、二为元素化合物知识、三为有机知识、四为化学实验、五为化学计算等五大块知识。在总体把握这五大块知识的框架下,再帮助学生完成对每一块知识的网络构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链条。

2.抓住局部,把握细节

(1)基本理论部分,可以以化学平衡和电解质溶液等主线形成基本理论体系,另外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以化学平衡来收敛和发散。

(2)元素化合物部分,可以元素周期律为中心,“一表两线”来构建知识网络,“一表”即元素周期表,它反应了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两线”中一条线是教材中知识的主线,如“元素一单质一氧化物(氢化物)一存在”体系;另一条线则是同一物质的因果线索,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保存、用途、存在等,即形成“结构一性质一用途一制法”的脉络。依据“一表两线”,便可揭示元素化合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连线结网”,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3)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的核心是官能团化学,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官能团的性质,寻找有机化学的规律,即“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结合官能团的性质及有机化学的规律,就能很好地把握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进而绘出有机网络图。

(4)化学实验部分,以药品选用和仪器装配形成实验技能体系。高中化学实验,必须以掌握双基,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前提,对二者能做到正确理解、有序贮存,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保证使用时能正确提取。因此应熟记以下双基内容:实验基本常识,如常用化学仪器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试剂的保存和存放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及称量、物质的溶解及加热、物质的分离及提纯、仪器的装置及洗涤等;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包括原料、原理、装置、净化、收集、检验、吸收等;物质的检验包括常见气体、阴、阳离子及有机物等。

(5)化学计算部分,以物质的量为中心形成化学定量简单计算网络。以每个物理量的单位为切入点,全面辐射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的个数、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质量守恒定律、气体阿伏加德罗定律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适量计算、过量计算、差值法计算当中。

3.综合整理,构建网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