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5班拼音,数学,写字教学任务。班级人数36人,男孩19人,女孩17人。这群孩子就像一颗颗嫩芽,生机勃勃,活泼可爱,是他们最大的特点。他们聪慧,机智,善良。他们的智慧常常给我带来惊喜。但也有个别孩子接受能力弱,理解能力差,内向,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

    一:备课方面

    本学期我是写字教案的主备老师,写字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正确的握笔,端正的写字姿势,严格按照汉字的笔顺书写。拼音,数学教案由老教师提供,我借鉴,参考他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思想与创意,塑造自我风格。

    一节好课,70%在于备课。认真备课,先备学生,然后备教材备教法,因为孩子小还得备学法。每节课,我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情况去设计教学思路,每个教学方法的出发点都是想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并对教学成果与成功教学过程都做了反思与总结。

    二:教学方面

    1.上课

    激情导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通过一些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小律动导入,课堂小游戏导入等课堂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和手段能激起孩子们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引发孩子们对知识欲望。我的出发点是调动课堂气氛,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个过程,老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感受到获得知识的赞同感,成就感。所以我的教学设计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的教学灵感来自孩子。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我的课堂有孩子们展示的空间,我的课堂有孩子们获胜的喜悦感,我的课堂给足孩子们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2.知识掌握

    数学方面;从1到9,这9个数字书写规范,孩子们学会了10以内数的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运算总喜欢掰手指,依赖手指来运算。到最后喜欢上了抢答,反应快,答案准确。

    拼音方面;掌握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能认,能读,能背。掌握了拼音字母的书写格式,拼音字母的儿歌,小口令和拼音字母的书写笔顺,音节的拼读。

    写字方面;从握笔开始。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引导,到汉字的基本笔画名称,到简单汉字的书写。孩子们手小握笔无力,刚开始的书字其实就是画字形。先让孩子们熟悉汉字的基本笔划,笔划是汉字书写的基础,同时还要让他们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保护好眼睛和身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课堂中要开动脑筋,发散自己的思维,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踊跃参加课堂活动,勤于动手,勤于动口。发问前先举手,别人发言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3.听课方面

    领导说过:“跟高人学习你会成长更快,跟高人学习你会节约成本。”

    一个思想可能来自别人的课堂,一个醒悟可能来自别人的错误。走进别人的课堂,积极参加组内教研,诚心向新老教师学习。本学期共听课37节以组内老师为主。在她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也体会到了很多。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2篇

幼儿识字写字的可行性,证明了汉字学习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练习在低起点实现。汉语为母语的幼儿常见的问题为:对语义的理解尚不精确;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语法体系;语法细节不能掌握;对于社会、文化等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婴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幼儿期是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能力的最高峰,也是学习口说语言、学认汉字、学写汉字的关键期。

常看见一些家长为如何教孩子写字、孩子不喜欢写字等问题而感到困惑。一般父母的教育方式往往是:在孩子本子的第一格写一个字,让孩子模仿写一行或几行,久而久之孩子便会觉得枯燥而厌倦写字,导致写出来的字基础性笔画、笔顺欠规范。玩是儿童的天性,而教育孩子学习是教师的天职。如何将教育与玩结合在一起,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与方向。让孩子在兴趣中学好笔画、笔顺及简单汉字的书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让孩子真正地在兴趣中逐步去掌握写字的方法。本文就如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来展开幼儿认字写字教学实践。

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坐姿、掌握执笔的方法

孩子的坐姿、执笔的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刚开学,学前班有90%的孩子坐姿是东倒西歪的,眼睛离纸太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急于上课,而是要关注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通过观察、模仿、练习,教给孩子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利用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眼离纸要一尺,胸离桌边要一拳,手离笔尖二寸高,写字认真要心静。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时教师要督促和指导孩子对照写字歌去做。二周下来,孩子的坐姿及执笔的方法有效地得到了改善。

二、教孩子怎样写好汉字

孩子进入学前班,有40%的孩子从来没有写过字,还有60%的孩子虽然在家长的要求下会写一些汉字,但他们写得不太规范,写字的笔顺较差。比如:口字的最后一横是从左向右写的,而有些孩子是从右向左推过去的。教师一定要教孩子正确的写字方法:

首先,认识田字格的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横线、竖线、中心点等。

其次,教孩子认识笔画:点、横、竖、撇、捺、提……等简单的笔画,笔画不能全部教完,基本笔画有32种,第一学期教简单的15种就可以了,剩余的笔画下半学期再教,这样孩子才能更好的认识笔画。教孩子认识笔画后,教师都要把田字格画在黑板上示范。比如:横应写在横线上;竖应在竖线上;提应从第三格开始经中心点向上提等等。提醒孩子每一种笔画都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孩子笔画写好了,为写汉字打好基础。

再次,教师不能给孩子布置太多作业;备课要认真地备好写字指导环节,把每节课要求写的字要注意的笔顺、笔画、写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让孩子知道字是有结构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里外结构。写字的规则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写字时必须遵守这条规则。

教孩子认识已学过的几种笔画组成的汉字,并知道字的意思,这个字是由哪些笔画构成的,字的笔顺应怎样写,应写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教师交待清楚,才让孩子书写汉字。比如:北字是左右结构,它是由竖、横、提、撇、竖弯勾组成的;教师把田字格画在黑板上做笔顺的示范,讲清楚竖弯勾要一笔写出来的,让孩子数一数共有几笔。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练习,加上教师耐心的正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会掌握好写字的基本方法,从而写出漂亮、端正的字来。

在写字过程中,孩子会把有些字写错,教师要及时给孩子纠正。比如:“小”字,有的孩子往往会写成,“云”字写成……等等,教师不要着急,要耐心、细致的进行指导,让孩子观察正确的“小”和不正确的的区别,正确的“云”和不正确的的区别,最终孩子比较后,会得出结论的,这种办法孩子不易忘掉。

孩子容易把“鱼”字写成,我就对孩子们说:“是鱼头,”“田”是鱼的身体,“一”是尾巴,小朋友们不要把田字写在“头”里了(鱼的身体不可能是长在头里)。

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细心地给孩子做写字示范、交待写字的方法,让孩子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孩子写字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为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基础。

三、多给孩子一些奖励

专家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喜欢听好,何况是孩子,多给孩子一些奖励,是给孩子的一剂兴奋剂,使孩子热情高涨,再加上教师的正确指导,不要愁孩子的字写不好,不要愁孩子不喜欢写字。我每次批改作业时会在孩子的本子上写“好”字,奖励孩子一个“五角星”、“笑脸——太阳公公”等等。当孩子得到奖励后,他们会大声喊:“哦,我得了笑脸啦!”,“哦,我得了星星啦!”还有的认为“好”就是100分,也在喊:“我得了100分……。”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心里也很开心,因为这些奖励会给孩子带来快乐,他们才会信心百倍地写好每个字。

还有的孩子写字不怎么样,教师不要责怪孩子,更要关心他们,耐心地指导写字的要求及方法,把他们写得好的字圈起来,如果今天的圈比昨天的多,教师要给予奖励,这种赏识教学法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家长经常联系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3篇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目前,早教又成为一个热点。家长一窝蜂地给孩子报识字班、拼音班、数学班等各种学前班,生怕进了小学“落后吃亏”。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这些孩子相对于其他没有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孩子来说具有后天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这其中,我不禁有着一丝“赢”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零起点PK高起点

一些小学老师感慨,如今一年入学新生的“差异”很大,有的已经认识上千个汉字了,有的连数字还认不全。上海市向阳小学教导主任夏彬说道:“我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门制订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对一年的新生,学校会先摸一下底,对那些认字少、不大会算的‘零起点’孩子,老师反而会在上课时特别关注,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而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受到的关注自然会少些。所以,从听课效果看,入学前学得少的孩子未必会吃亏。”

顺应小学教育“零起点”的要求,上海的正规幼儿园里也没有识字、算术之类的教学任务。学龄前儿童大多是从校外补习班和家长那里学会认字和数学的。云台幼儿园园长陈冰美认为,学龄前儿童提前接触一些小学课堂知识是可以的,但目的是启发兴趣,略作铺垫,过量反而会影响将来的学习。

因为学龄前孩子大多是表面化学习,凭借的是短时记忆。能识字,但不懂笔划;能背诗,但不懂含义;能计算,但不懂规律。到了小学课堂,一看黑板,自以为“都学会了”,便可能失去学习兴趣,不再认真听讲,这对日后的学习贻害无穷。

家长不了解教育制度盲目跟风

既然“高起点”未必比“零起点”占优势,那么为何家长还是急于把孩子送到各类“学前班”去呢?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多家长对小学的教学标准并不了解,被“小学一年不教拼音,不教简单字,不教10以内加减法”的社会传言忽悠而盲目跟风。

夏彬主任介绍说,国家课程标准所制订的小学一年上学期认字标准就是350个字,而且,在每个段落的学习过程中,都允许学生遗忘一些字。至于数学,整个一年上学期就教到20以内的加减法。对于那些入小学前已经认识2000个字、会一百以内加减法的“高起点”孩子来说,一年是不是就会“无所事事”呢?

可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小学阶段是打基础,如何造地基,极为关键。小学低年最需要培养的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就是“学习能力”。而认多少字、算多大数这样的“知识总量”绝不等同于“学习能力”。虽然一年的认字标准只有350个,但会详细讲解笔划结构;虽然只教20以内的加减法,但重在让学生接触多样性的算法,并掌握适合自身的最优化算法。增强学习能力才是一两年的关键,一到三年,差距便会显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成绩会不断提高,而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哪怕进校时“认千字、算百位”,也会“吃光老本”,逐渐退步。

孩子的学前培养要适当

孩子学龄前什么都不学,家长什么都不教,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吗?话也不是这么绝对,关键看学什么和怎样学。

拿识字来说,幼儿阅读专家表示,识字伴随着阅读,效果更佳,但家长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学字。学龄前的孩子,肯定还是从图画中理解故事更多,应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图画阅读,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字。此外,还可以在合适的生活场合中启发孩子认字,比如认识封面上的字选书,认识包装盒上的字挑食品。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村小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我们学校申请了《新媒体时代下农村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我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主研《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为了课题的实验能真正落到实处,我申请到村下教一年级。我接收的班级有48人,80%都是留守儿童。因为幼儿园不教识字,加上没有家长辅导,有几个孩子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阅读方面只能算零基础。怎样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定期召开家长培训会,为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助力”

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在一年级会口算就是数学得行,少部分家长想辅导,但为了生活也鞭长莫及。怎么办?及时召开家长培训会。大部分家长因为孩子刚入小学,对孩子和老师都充满期待,而且也十分热情和配合。我赶紧抓住这个契机召开家长会,跟家长们讲解一年级学习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万事开头难”,但“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打好了,孩子后面的学习就会越来月轻松了。国家主席提出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让家长们明白孩子学习读书,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这是国家的要求,让家长从认识上去改变,从而愿意陪伴孩子走过“幼小衔接”的这一段路。同时培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和配合老师督促孩子自主学习,例如让家长每天坚持伴读,在孩子做作业时在旁边看着,孩子有不识的字要及时提醒;读不懂的题目家长要指导,同时提醒孩子注意书写规范,姿势正确等。QQ、微信也是我们沟通的主要渠道,把每天的作业要求发到群里去,家长们及时提醒孩子完成,有不懂的地方,就在群里讨论,家长取长补短,也跟着涨了知识。家长不会上QQ的,就由孩子父母打电话提醒,“遥控指挥”。对于特殊家庭,我只有采取定期家访。

二、从识字教学开始,指导读题方法,为培养数学阅读能力“奠基”

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识字基本为零。让这些孩子阅读书本文字那简直是看“天书”。看着孩子们“蒙蒙”的样子,我真的无语了。

怎么办?从识字教学开始吧。在新课教学时,先教孩子们认识关键字。例如:第一单元的关键字是:多,少,数一数,左右,最,第,顺序,同样多,比,画,涂,划,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第三单元的关键字有:分一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数学课中经常出现识字教学,让有的家长误会我要改行教语文呢。刚入学的一年级,识字量很少,在最初一段时间由老师或家长为其读题,这是无奈之举。但是当拼音教学告一段落后,我就把读题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不能因小学生读题速度慢就一包到底。因此,练习设计中,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就加上拼音,让学生拼出字,然后读出字词,并引导他们自己理解题意。数学老师不能贪图省快而放弃了拼音这个工具,应充分利用拼音这个工具让学生自己读题解题。在读题习惯的培养上,我的原则是教师一定要做一名“懒”老师,该让学生理解的要求,读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独自完成,学会抓住重点的词,逐步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当做练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学生便有了凭经验做题的贪懒思想,而忽视题的要求。在这时,我们不妨采用多种形式,变换读题方式来刺激学生读题,比如让读题最棒的小朋友当小老师为大家读,当小老师是小朋友觉得最荣耀的事,因此大家都努力地把题读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那个。再比如开火车读,分角色比赛读等这些都是小朋友们喜欢的读书方法,应用到读题中来,同样也受小朋友的欢迎。这样摒弃了单一的读题方式,把读题置于比赛、活动甚至游戏中,自然学生的兴趣就提高了。给出读题的方法。例如:5+=9,-=3。想一想,表示几?表示几?思考先求那个图形?学生在读题的时候“正方形表示几”对应的是“表示几”,但在点的时候不能一一对应,学生一点无法对应,就傻傻等在哪里,这时候老师应当在投影仪下指导逐字点的方法。这样题目读顺了,孩子才能够思考有几个问题,如果连题目都不顺,何来按要求呢。

在数学阅读中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还有不同类型的题目。例如:纯图片,图文结合,表格,纯文字等等,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读文字的方法,更要仔细观察题目的习惯。如图文结合的题目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条件。要挖掘这些隐含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先看文字,找出这些问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再从图上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信息。一些只有图形的问题,一定要让孩子说说图的意思。

三、借助课外读物《小学数学报》,为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注入“活力”

农村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意识也差,孩子基本没有课外读物。于是,我就向家长们推荐定了《小学数学报》。例如,关于“第几”的练习就编了一首儿歌:《鸡鸭排队》(说稀奇,真稀奇鸭子队里混只鸡。正着数数它第三,倒着数数它第七。小朋友来算一算,小鸡小鸭各是几?)当孩子们通过自己阅读理解,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答案的时候,孩子们心中的成功体验是多么的强烈。又如,把“0”的作用编成故事《“0”的记者见面会》,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就记住了0的妙用,孩子们发现,原来数学不只是枯燥的数字和计算,而是有趣的故事和儿歌。还有《名师大讲堂》、《大数学家的故事》、《每日一练》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栏目。每周三的中午是孩子们读报时间,孩子们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知识,长了智慧,更是激发了孩子浓厚的数学兴趣。

四、利用“班班通”资源,为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激趣”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识字教育;现状;问卷调查

幼儿识字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们在《幼儿识字教育研究综述》 一文中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对幼儿识字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已做出的探讨。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识字教育在今后的科学发展,我们需要了解我国目前幼儿识字教育的现实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要采取收集问卷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展开调查。

我们分别在山东、广东、云南三省的城市和农村进行问卷调查,为便于结果分析各收集有效问卷100份(其中二岁及以下50份,三岁至六岁50份),共600份。调查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主要依据,以个案访谈(主要访谈规模不一的幼儿园,同时涉及科研教育机构和典型家庭)为佐证,以生活观察为补充。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孩子的年龄及其家庭背景等,包括:孩子年龄、家庭现住地、家庭使用的日常语言、父母及保姆受教育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幼儿识字情况及家长对于幼儿识记汉字相关问题的认识,包括: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或不重视的原因、孩子目前的识字程度、家长认为影响孩子识字的主要因素、家庭使用的幼儿识字教育教材、对所使用教材的满意程度、孩子所读的幼儿园是怎样进行识字教育的、幼儿园或学习班使用的幼儿识字教材、对幼儿识字教育的建议等。

我们把其中可以量化的统计为下表:

调查结果显示,对幼儿识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存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城市农村的区别;也不受家庭日常语言和父母受教育情况的影响。没有家长选择“不重视”。 不到5%的家长选择“顺其自然”,他们的理由是:孩子还小,不想给孩子太大的负担;幼儿阶段玩比较重要,识字对于六岁前的幼儿来说不是重点;幼儿阶段重在培养孩子天性,应依照孩子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幼儿阶段应注重培养生活习惯和学习方法;父母工作太忙,对孩子识字关注不多;等等。

95%以上的家长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对于“重视幼儿识字教育的原因”这一项调查,其中68%的家长提到“希望孩子能够成才”,有家长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家长说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有家长说孩子多识字也就能够多认识世界;有家长说只有从小开始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家长一听到“识字”,马上联想到“成才”。 其中23%的家长认为识字能引起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为上小学和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有家长说识字是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有家长说只有识字了,才能学习更多的文化;有家长说多识字有利于孩子以后的自主学习。4%的家长提到社会时代因素,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文化的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不识字将被社会淘汰。3%的家长提出识字能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记忆力,开发右脑,发展智力。这些家长显然对幼儿识字有比较深的了解。另有2%的家长提到其他一些原因。有家长说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有家长说识字是培养孩子语言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有家长说幼儿易于学习模仿,应重视这个阶段的识字教育;有家长说识字是生活必须,汉字对孩子一生都有影响;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有95%的家长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实际上其中一部分家长在填写调查表之前并未意识到幼儿识字的教育问题,在他们弄清楚什么是“幼儿识字教育”之后,也会在“重视程度”一项调查中选择“重视”或“非常重视”,实际上他们的重视更多的是出于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调查过程中发现,学历高的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的理解更理性,许多知识文化水平低的家长其实并没有认识到“幼儿识字”和“学生识字”的不同,他们将识字和有文化、不识字和文盲联系起来,迅速地得出识字重要的结论。

对“孩子目前识字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对孩子的识字情况感到不满意;感到“识字情况不好”的家长是感到“识字情况很好”的家长的两倍多。识字效果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的区别上表现不明显;城市孩子的识字情况比农村孩子的识字情况好一些,这或许是当今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的一个映射。未识字的孩子占到几乎一半的比例,说明某些教育机构提倡的幼儿识字越早越好的教育思想,不管是否科学,就其影响来说并未普遍。家长对幼儿识字教育不满意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汉字是需要耐心地讲授和学习才能掌握的,而家长和幼儿园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识字。第二,部分孩子已经能够识记一定数量的汉字,但离家长的期待和要求还有差距。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6篇

一、幼儿识字游戏教学,快乐认字

在幼儿园教学中,识字教学是主要内容。通过有效识字教学,既有助于孩子们学习语文,也可开发儿童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与记忆力等多种智力。但在识字教学中,幼儿园教师需考虑如何唤起识字热情与兴趣,让孩子快乐而自觉的进行识字学习。其中,游戏化教学是有效方法之一,符合幼儿特点,可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等活动中轻松学习汉字。比如看图识字游戏、情境表演游戏、竞赛游戏、猜字游戏、儿歌等都是不错的游戏活动,教师可结合具体内容与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游戏形式。

如教学一些蘑菇、白菜、青菜等蔬菜类名称时,为让学生把握相应汉字,教师可组织情境表演游戏,让学生在活跃氛围中快乐识字,培养认字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让孩子们了解蔬菜营养,爱吃蔬菜。游戏准备:蘑菇、萝卜、白菜等蔬菜实物;盘子、玩具小兔货架等道具;若干张小字卡与含有图画的大字卡。具体游戏过程如下:(1)引入游戏情境:小朋友们,小兔子贝贝家中来客人了,想请你们帮帮忙,给它买些蔬菜回来。我们到菜市场看看有哪些蔬菜吧。然后呈现相关实物,指导孩子们逐一认识蘑菇、白菜、萝卜、青菜等蔬菜,并展示画有蔬菜的大字卡,指导认读。(2)买菜游戏。师:这些蔬菜有丰富的营养,你们爱吃吗?现在我们帮小兔子贝贝买些蔬菜回去吧。买菜规则:每位小朋友只可以买一种“蔬菜”小字卡,并讲清楚自己要买哪种蔬菜。然后让孩子们分组买菜,到货架前面购买自己喜欢的“蔬菜”(小字卡),同时指导孩子们正确发音。(3)炒菜游戏:师:小朋友们,真棒,都买到了菜。现在告诉老师谁买了蘑菇呢?拿着有蘑菇小字卡的孩子举起字卡,如此类推。而后引导孩子们当当小厨师,帮助贝贝“烧菜”。当教师说到哪种蔬菜放到锅里时,拿着这类“蔬菜”字卡的幼儿可以上去,和老师进行炒菜游戏,比如“炒蘑菇、炒蘑菇,蘑菇快到锅里来”。手拿蘑菇字片的学生一起上去,一边模仿,一边边说:“炒蘑菇,炒蘑菇,炒了一盘香蘑菇。”幼师需要检查孩子们手上的小字卡正确与否。(4)结束游戏。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将炒好的菜给贝贝送去吧!”引导他们将字卡放到对应的蔬菜盘中。这样,通过抓住儿童学习心理,运用拟人化的方法整合“买菜”、“炒菜”与“送菜”等趣味游戏,给孩子们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识字环境,可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的识字,并受到情感培养,知道蔬菜营养,应多吃蔬菜,并学会助人为乐。

二、幼儿数学游戏教学,趣味数学

在幼儿园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识字,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简单运算。但数学知识本身枯燥、抽象,而幼儿思维水平较低,因此,为了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教师可进行游戏化教学、趣味教学,即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到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一般而言,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如下游戏活动:数学智力游戏、操作性或情节性数学游戏、感官性数学游戏,等等。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7篇

汉字可以成为你的孩子的玩具,学习汉字的过程也是十分有趣的,这一过程正在悄悄地开启孩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婴幼儿的汉字教育吧!

――编者

作者简介

徐德江先生是一位长期致力于婴幼儿汉字教育研究与开发的语言学者,他创造出"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体系,主编出版的0-3岁《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被教育部推荐为优秀幼儿读物,并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长年连载;3-6岁《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荣获首届全国优生优育优教展览会优秀奖,研究成果通过了普通教育、学前教育、未来教育、文学、心理学和语言文字等专家的鉴定;现在,海内外已有7000多个托幼机构,60余万婴幼儿自愿参加了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体系受到孩子、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婴幼儿全母语教育即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的识字方法,概括地说,即创设适合婴幼儿识字的汉字环境。

有了这样的汉字环境,孩子就可以像处于口说语言的环境那样,没有任何压力、负担和烦恼,自然习得认字、阅读和说普通话的能力。

这种科学的识字方法,具体分析,可归纳为十六个字:一个"适合",两个"环境",四条途径,无穷玩法。

一个"适合",是创设出的识字环境的科学标准。0-6岁,特别是0-3岁,孩子的生理、心理差别极大,而且,孩子们又有个体差异。为孩子创设的识字环境是否科学,就在于是否"适合"孩子。这是科学识字方法自始至终、随时随地都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要求。

两个环境,是指书本环境和非书本环境。一般人都知道:先识字后读书,孩子识字达到一定数量之后,才能阅读。这是一条腿走路。孩子还可以先读书后识字。这是一般人尚不了解的。婴幼儿学听话(接受信息),并不是一段时间先听单音节词,再过一段时间听双音节词,又经过一段时间再听三音节词......然后,再听单句,最后再听复句。正相反,孩子是单音节词,多音节词、单句、复句同时都听,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语义场,才不需大人专门讲授,孩子便自己感觉、知觉、领悟,自然习得了听话(接受信息)和说话(表达信息)的能力。同样,在识字(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像学听话一样,孩子既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也可以两个字、三个字......一句话、一段话地认。有这样的语义场,不需大人专门讲授字义,孩子便可以自己感觉、知觉、领悟,自然习得。这就是先读书后识字。

这种先读书后识字的特殊效果,是先识字后读书所不具有的。

先识字后读书,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认识;而先读书后识字,却是经过一定过程,很多字同时都认识。正像孩子学说话时,最初能一个词一个词地数出来,过了一段时间,大人会发现,孩子能同时说出很多词来。这就是孩子学听话时,是单音节词与多音节词、单句、复句同时都听的结果。

根据孩子具有的"学听话"、"学认字"的客观规律,我们为孩子学认字所创设的识字环境有两个:一个是非书本环境,这是先识字后读书的方法;另一个是书本环境,这是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两种识字环境同时并举的效果,是只用先识字后读书,一种环境识字的效果所无法比拟的。

四条途径,是我们对各种有效的婴幼儿识字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起来,它们创设出书本和非书本两种识字环境的主要途径有四种:视听、生活、游戏、听读。在生活、游戏、听读三条途径中,都已包括了"视听"。我们之所以将"视听"又单独列为一条途径,是对不会说话的孩子讲的。不会说话的孩子也可以通过"生活"与"游戏"两条途经识字,但不能运用"听读"途径,他们主要是用"视听"途径,越小的婴幼儿越是如此:看一看,听一听。

无穷玩法,是指具体识字的操作方法。古今中外一切有效的识字方法,都要运用,这还远远不够,还要发动专家、幼教老师、家长和孩子大力创造。

引导孩子玩汉字时,并不是将无穷的玩法同时使用。而是在无穷的玩法中,选出"适合"孩子的一种方法,通过四条途径中的一条或两条途径,创设出书本环境或非书本环境,因家庭和幼儿园,个体和集体的情况不同,上述也是多种多样的,可繁复,可简朴。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8篇

新课标对低年级的阅读作出了如下要求:“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可见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作出了非常详细和具体的要求,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平时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是否在阅读书籍,其实如果孩子的识字量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对他们来说阅读就成了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新课标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也作了具体要求:低年级学生应该认识1600~1800字,其中会写800~1000字。多数孩子在幼儿园都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但比起这个数字,还是少得太多。因此,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任务也非常繁重,如果我们的教师把握不好,就可能完不成任务,也就影响了孩子今后升入高年级后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识字问题,教师必须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认识,因为任何一个孩子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数量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必须了解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针对不同学生作出不同的识字目标。

(2)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需循序渐进,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比较简单的故事,或者读一些小诗,字数要少,内容要有趣。一旦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建议不要再经常给孩子提供图画书,因为过量使用图画书会影响到孩子的认字能力,这时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文字较多但非常有趣的书籍,由教师指导他们阅读,并随时给孩子提供帮助。

(3)教师应该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对低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追踪孩子的阅读情况,教师必须建立孩子的阅读档案,如哪些孩子读了些什么书,在读这些书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等。因为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很多父母也对孩子的阅读有相应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与家长相互配合,了解孩子的阅读情况。例如填写阅读记录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阅读情况,同时通过记录表教师也了解到了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这样家校配合,教师方能正确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9篇

一、兴趣――让孩子爱上识字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低年级孩子们来说,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兴趣是调动孩子思维、求知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学。

(一)巧用教材激发孩子识字兴趣

现行的教材中,识字教学的设计和以往单一的识字更偏重于孩子兴趣识字,更偏重于教会孩子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要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识字的兴趣。

1.图片识字

教师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相关图片,在出示图片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孩子们既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生词。例如:出示一幅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孩子们一回答完毕,教师马上出示图片的名称,这样孩子们借助图片认识了生字词,长此以往,学生通过收集图片,也认识了许多生字。

2,比较识字

孩子们在识字的过程中,把相近的字容易混淆。所以当相同或相近的字同时出现时,要在比较中识字,要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外”时要与“处”比较;“清”要与“睛”进行区别等,让孩子们比较出它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特别容易出错的字,我会先出示再让学生用铅笔标出,长期坚持,培养了学生的识字习惯。

(二)巧用字谜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识字教学中,孩子们最喜欢用的办法就是猜字谜了。猜字谜本身也是饶有兴趣的一项活动。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可经常编一些字谜让孩子们去猜,培养他们识字的兴趣,让他们在猜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识字规律。如此简单而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自学生字的兴趣,又发散了孩子们的思维,也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也会得到了提高。

二、游戏――让孩子爱上识字

苏教版一二年语文级共编排了“识字”八个单元。面对大量的识字教学,教师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往往教师在教W中为了使学生牢记生字,时常让孩子们无数遍的读与写,造成孩子们识字的“机械化”,孩子们就会感到枯燥无味,就会容易引起厌烦的情绪,进而影响识字效果。所心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各种与生字新词联系起来的游戏,从而引起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进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争当小老师法

为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教师教学时,可请孩子们当小老师教教师读,偶尔故意读错,如平舌音读成翘舌音(cu读成chu);前鼻音读成后鼻音(jin读成jing),让孩子们自己去及时纠正。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很乐意当好小老师,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

(二)动一动游戏法

好动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许多老师认为孩子这样是“缺点”,如果你能把这所为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的话,你会相得益彰,对孩子们的识字也会推进一个新里程。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1》中有“张”这个字,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几组词语,体会“一张画”的“张”和“东张西望”的“张”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数量词”,后者指“动作”。再让学生说说谁会做”东张西望“张大嘴巴”的动作?再体会张灯结彩的意思。我用个别、全班模仿这些词语的动作,让孩子们在动作中识字词,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比较读和做动作,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张”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相同,字义可不一样。

(三)拆合字游戏法

教学时可以把一些字按“部件”构造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给孩子们(等孩子们了解了这种做法之后,再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让孩子们拼一拼,拆一拆,合一合,看看分别都能组成哪些新的朋友?这样学生手拿卡片,一边找,一边想,一边记。又动手,又动脑,合体字的识字效率就得到了大大提高。

(四)比赛游戏法

低年级的孩子们好胜心特别强,一提起比赛,他们就来了劲,所以在识字时,穿插一些比赛,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如开火车比赛,教了生字后,开两列火车比赛,看哪组同学读得又快又准,就评出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又如组词比赛,教了生字,让学生口头组词,看谁组得多;又如说话比赛,让学生用当堂学的词语说话,看谁用的词多。这些比赛,既能激起孩子们的识字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相得益彰。

三、生活――让孩子爱上识字

除了运用以上方法让学生爱上识字外,教师还可引导孩子们把识字空间不断扩大,延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在生活中,也是有许多地方可以给我们的学生识字。比如平时让同学们在路上看到标语、单位名称,就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字勇于向别人请教。

(一)家庭生活中识字

1、看电视识字。电视节目是学生最喜爱的,特别是《西游记》等儿童节目。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机引导,为学生制定在看中所学的认知目标,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字识字。

2、父母教识字。识字的过程,并非在课堂,只要有心,随处可寻,到处都是识字资源。

这两种方法,需要教师有布置,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半途而废,只有长期坚持,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会养成。

(二)社会生活中识字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0篇

星期一:配对子

玩法: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摆牌,把扑克牌都反扣在桌上,一行一行对齐。然后轮流翻牌,每次只能翻两张牌,翻出的两张牌若是相同数目的,如都是8,翻牌的人就可以取出来,配成一对,归自己所有。若翻出的两张牌数目不同,如一张是4,一张是7,就仍翻转回原处。如此轮流翻牌,直到把桌子上的扑克牌都配成对子取走,最后比一比,谁配成的对子多,谁就赢一

星期二:大鱼吃小鱼

玩法:爸爸或妈妈:孩子各有一半牌,每次双方各出一张牌,都反扣在桌上,然后,数到一、二、三,同时把牌翻过来。比较这两张牌的数字,若是一样大,就各自收回,若不是,小的一张牌就被大的吃掉。直到双方的牌都出完,最后看谁得到的牌多谁就赢了。

提示: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教会孩子认识数字,更能明白数字之间的大小概念。

让孩子说出牌上的数字或名称,说说“几比几大”,也可以反过来比谁小,锻炼一下孩子的逆向思维。

星期三:接龙

玩法:先选一张牌,并将这张牌不同的花式并列摆出来,然后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各取一半牌,以摆出的四张牌为中心,不仅要按数的相邻关系接龙,还要按花式接龙。如红桃5的上方接红桃6,方块6的下方接方块5,每次只能接一张牌,无牌可接时由对方出牌。谁的牌先出完,谁就赢。

提示:不知不觉中,孩子通过游戏认识了数字,也初步建立了序的概念。

星期四:小猫钓鱼

玩法:先分牌,双方各拿半牌,玩“石头剪子布”,赢方先出牌,然后,输方把牌放在赢方的下面,这样轮流出牌。谁出的牌数字跟上面某张牌的数字一样,谁就把牌收回家。直到一方把牌出完,谁的牌多,也就是谁钓的鱼多,谁就赢了。

提示:除了认识数字外,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在众多排成一列的纸牌中,能一下子看到与自己的牌数字相同的牌。

星期五:捉“大王”

玩法:取3张牌,把大王放在其中,让孩子记住大王的位置,然后把牌翻面,正面朝下,不断变化三张牌的位置,最后让孩子找到大王到底在哪个位置。

提示:速度由慢而快,变化的次数由少到多,牌数也可以增加,这样可以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很多孩子一起玩更有趣。

星期六:速记高手

玩法:随意地取3张牌,给孩子看后,倒扣过来,让他说出刚才看到的3张牌是什么,根据他的能力,牌可以由少到多,给他看的时间也慢慢减少。

提示:

速记牌是锻炼孩子记忆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如果你的孩子能够一次性记住5~7张牌,那就相当不错了。

为了保持孩子的兴趣,刚开始时可以给他创造一些胜利的机会,等他熟练掌握后,就得认认真真地跟他玩,要教育孩子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输赢。

星期日:加加减减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支持 数概念 小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志码:A

A New Exploration on the Support of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of Numbers Less than 5

LI Li

(Fuzhou Beilei Kindergarten, Fuzhou, Fujian 350001)

AbstractThe organization of the whole activity is a challenge to the original model of education. We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math which is highly structured and supported the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s to learn the numbers less than five by allotting teaching contents to regional activities. The aim of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primary-stage is enabling the kids to grasp the method by synchronous study; the activities in the middle-stage is to enable them to use the method learned and improve themselves through individual study; while the activities in the final-stage aim at sorting out the experience the kids got in regional study.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is more flexible and effective than simple teaching activities so that the boring study of knowledge becomes interesting and the result is beyond expectation.

Key wordssupport; concept of number; children in infant program

幼儿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长期复杂、连续发展的过程,其中计数是建构数概念的的基础。研究证明:小班是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正确点数到5的,平均达到95%。因此认识5以内的数量成了小班重要的数学内容。

以往,小班幼儿学习计数,教师多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开展几次活动来认识5以内的数量。每个活动都有统一的目标,相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学习。应该承认,集中教学活动是高效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课程的安排上除了数量的增加,其他活动几乎是相似的。也就是孩子要通过至少5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来完成学习目标。

我们思考:认识数量是同类的知识,具有相似的特点,是否有必要通过一次次教学活动来完成?另外孩子在计数的发展水平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让他们一起接受统一的集中教学,势必让发展快的孩子失去挑战,发展慢的孩子跟不上,两者都无法产生学习的兴趣。再者,学习数学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拓展,可是同步的教学活动却不能真正发挥数学的价值。

因此,是否可以运用另外的教学方式,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想到了――数学区域活动。它与教学活动明显不同,是幼儿自主、自选的活动,提供材料丰富且有层次性,同时能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将集中学习变为个人学习,这是集中教学活动无法做到的。区域活动的优势弥补了教学活动的不足,两者结合是否比单纯的教学活动效果更好?更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拓展思维呢?带着疑问,我们展开了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两种模式相结合,支持幼儿建构5以内数量的实践研究。

1 前期根据小班幼儿的计数特点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掌握方法,解决难点

我们认为在个性化学习之前有必要通过系统有效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计数。孩子只有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掌握了基本计数方法,才能在区域活动中迁移方法,自主学习掌握更多的数量,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根据以上孩子计数的特点,我们分别预设了《认识1和许多》、《认识2的数量》《认识3的数量》3个教学活动,每个活动都以孩子喜爱的游戏贯穿。

以教学活动《认识3的数量》为例,教学目标设置为:能手口一致点数3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在游戏中学习点数3以内的数,能按物(量)取物,按数取物。根据孩子实际的水平,学习的重难点定位在: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方向点数,做到不漏数也不重数。

活动以去“小熊家做客”情节贯穿,通过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首先在“教新课”的阶段,分为三个递进的步骤,首先先复习“2”,然后教师讲解演示3的计数方法(如图1),分别出示小熊家的物品(如棒棒糖、电话、皮球)。每一样物品都是3个摆成一行,而且都从前面的“红旗”处摆起,这与以前只出示同一种物品有所不同,暗示着3的实际意义(即3只要数量是3的物品都可以用数字“3”表示)。这个环节中教师带领孩子三次都从“红旗”处开始数,“红旗”特别提醒初学者计数的顺序和方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通过动作的暗示强调手口一致及说出总数。这个部分以教师的“教”为主。

以后孩子对数量3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进入第二步骤――游戏“跟我来”,可以让幼儿拍手3下、跺脚3下等,通过调动感官来体验3的数量。

第三步骤――操作练习“送礼物”,即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操作板练习,“送礼物”时幼儿从右上角的小袋中取出“礼物”,把它摆放在下面的袋子里,注意从“红旗”处摆起,幼儿边有序地摆一个数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初学阶段我们教师提供的点数材料应是一样的“礼物”,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让孩子通过自己操作,学习按顺序点数的方法。

第一环节孩子通过观看示范感官体验操作学习对计数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完成了计数方法的学习。接下来第二、三阶段根据孩子操作发展顺序进行设计。

第二环节――“送礼物”,在这次操作中,幼儿要点数罐子上圆点标记,然后插上相应数量的“棒棒糖”, 操作中实现实物和点卡之间的匹配,接着,幼儿拿着插好棒棒糖的罐子,将它摆放在有相应数字的架子上,这一步骤是让幼儿根据具体数量与抽象数字符号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要求(如图2)。

图2

第三环节以音乐游戏“找朋友”作为结束,将数学活动推向高潮。玩法是每人一个挂牌,一面红色,一面绿色。幼儿根据红色面上的小动物或者绿色面上的圆点的数量,随音乐找与自己挂牌上相应的数字。在点卡上的数量与数字符号再次建立了联系,实现了点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2 中期结合区域活动的个性化的学习,促进每个孩子不同层次的提高

区域活动的增加让教师组织活动变得灵活起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集中教学活动的延续,主要目的是巩固学到的方法。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提供相同的实物如:相同的胶粒,以及相应数量的点卡和数字。操作内容可分按物取物按物取数按数取物三个层次。发展慢的儿可选取实物从按物取物开始进行手口一致的学习计数点。发展快的幼儿可计数实物数量,然后将相应的点卡或数字符号与之匹配,还可以过渡到按数取物,实现具体的实物到抽象数字的过渡。

第二阶段我们将材料的数量增加到“4”。这时,教师有必要在区域之前的谈话中,用简短的时间向孩子介绍“4”,引发幼儿兴趣,请孩子去数一数,并再次强调手口一致的点数方法。

这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幼儿“4”的数量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困难。原先的材料只是量的增加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孩子们失去了兴趣,必须在材料上进行了改变,让它更富有挑战性。我们认为,学数学重要的是锻炼思维,于是我们寻找拓展思维的切入点,最后决定在材料中增加干扰因素,让孩子学习排除干扰的计数,材料也不再提供一样的物体,而是改变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或排列方式,让幼儿计数。

第三阶段:数量增加到了“5”,由于孩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在区域中得到了巩固,他们很快掌握了“5”的数量。这时干扰也加大了难度,如数“苹果”,“苹果”可以竖着排,或者排成圈。有的还可以重叠着排。观察中发现此干扰对幼儿是一个挑战,它需要幼儿全神贯注地计数。开始孩子容易出现漏数或重数,这很正常,教师应该允许孩子出错,然后进行调整。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大部分幼儿学会了排除干扰的数数。他们欣喜地发现:不管“苹果”怎样摆放,他们都能数出来,连藏着的“苹果”也不放过。

区域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小部分孩子,与大家相比,发展总是慢半拍。这时我们保留适合他的材料上让他继续练习。可以说区域学习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提供了不同的发展空间,为他们提供了层次不同丰富的学具,让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发展。

3 后期开展总结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梳理获得的经验

在区域活动的基础上,孩子的计数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后期有必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梳理。这个活动要点已不同于以往的集中活动《复习5以内的数量》,计数已不再成为重点,而是重在思维的拓展。

总结性教学活动以“到果园做客”为线索,仍然分为三个环节,但与前期活动《认识3的数量》相比,每个环节的目的性上有很大的不同。第一环节教师请小朋友清点“水果”,在展示的“货架”上出现的不再是一样的“水果”,而是具有不同特征的“水果”让幼儿计数。(如图3)目的是复习排除大小、颜色干扰的计数,这也是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内容的总结复习。

第二环节“分水果”的操作活动,每个幼儿都要根据自己水果篮上的标记去取相应数量的“水果”实物,“水果”提供也存在差异,此操作又再次复习了排除干扰的点数。

图4

第三环节为“数苹果” 此次操作的特点是:让幼儿排除多项干扰,正确点数,并与抽象的数字符号对应。孩子们要先仔细看看数数卡片上有几个“苹果”,再找到有相应数字的苹果树,把“苹果”插在“树枝”上。这时的教师要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排除各种干扰,自如点数卡片上苹果的数量,说出总数,并与相应的数字对应(如图4)。

此次活动发现幼儿有了区域练习的基础,能排除多项干扰进行正确的点数,而且由于操作材料具有适当的难度,幼儿很兴趣,活动中表现得积极、主动,思维活跃。

从研究中我们知道:没有哪一种的教学方式适合所有的数学内容,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孩子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如小班幼儿认识数量的特点,他们需要与适合他们的材料(实物、或图片)进行有效互动,经过一些列动作的协调,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初步的数概念,而且每个孩子发展的速度和空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只靠几次类似的教学活动,是达不到的。相对来说数学区域活动更适应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数学知识融入区域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数学,既可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2篇

游戏,让孩子喜欢数学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就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分与合”这一单元时,孩子们在幼儿园大班时已经对数字的分与合有了一定的基础,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对数的分与合很熟练了。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同时也为了能吸引所有孩子上课的注意力,在新授内容结束后,笔者组织孩子们进行手指游戏。这个游戏其实也只是教科书上的一道“想想做做”的改编。书上只要求孩子们能同桌两人说一说数的合成与分解,非常简单。笔者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要求,让他们把嘴里说的数字配上手势,在前面“认识10以内的数”这个单元数字1―9的手势表示方法孩子们都已经学过了,这样一来,难度大了,要求孩子能手、脑、口多重配合,并达成一致。有的孩子数字说对了,手势做错了;有的孩子心里想对了,手势也对了,但嘴里说错了,对于同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孩子们会觉得很好玩,一下子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来。其实,能及时发现同伴的错误也说明这个孩子把今天的知识点都学会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边玩边把数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吸收并消化,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儿歌,让孩子学会数学

根据小学儿童感知不精确,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的心理特点,通过编排一些简短的、内容浅显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则可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严密的逻辑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同时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儿歌又不同于幼儿园学习的儿歌,教学中的儿歌或许缺少了旋律,但其中蕴藏着数学的规律和要求,这一特殊性,让儿歌和数学教学又结合在了一起,并能及时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例如,在“认识=、>和<”这节课上,学生对于“=”不陌生,也不难理解,难点就在于正确区分“>”和“<”,这是两个很抽象的数学符号,虽然有的孩子知道他们的名字,但做到正确区分的不多。因此,利用书上小松鼠和小熊的只数比较出多少后,笔者板书了“5>3和3<5”这两个结论,接着让孩子们观察这两个符号,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孩子们能说到一边尖尖的,一边张开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笔者继续追问,他们也能发现开口方向不一样。于是,在笔者的引导下,孩子们自己编出了几句话,笔者再适当地加以完善,最后得出“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这样的儿歌浅显易懂,孩子们朗朗上口,又是他们参与编出来的,他们倍感亲切,并且一下子就全记住了,更重要的是在练习中,他们能很快又非常准确地识别这两个符号,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榜样引领,让孩子爱上数学

我们经常在说这样的一句话,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一位有着丰富低年级数学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课堂上,亲身体会到了榜样所发挥出来的那种震撼的力量。那孩子的榜样又是谁呢?父母和老师固然是孩子最有影响的榜样,除了两者以外,孩子最容易受同辈的影响。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在学生中,有四种同辈人最易被模仿,一是学习好的同学,二是运动场中有较高技能的同学,三是被教师表扬的同学,四是小团体中公认的首领。同学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就更容易引起相互接受与模仿。因此,笔者也试着在课堂上发挥同伴的作用,树立“小老师”这个榜样角色。

例如,某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到位,笔者会说:“刚才某某小老师的回答很精彩,谁听见了,再来把他的回答重复一遍。”这样的评价能让回答问题的孩子倍感自豪,也能提醒孩子们要认真听同伴发言,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孩子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后能当上让人羡慕的“小老师”。再如,教学“分与合”的时候,笔者尝试着让“小老师”们上台领读,他们个个争先恐后,表现欲非常强。有的“小老师”还能一边领读,一边指出哪位同学读得认真,哪位同学在开小差,这样一来我惊喜地发现,“小老师们”领读时,孩子们更专心了,因为只有认真地跟读,才有机会当上下一任“小老师”。数学课上正是有了“小老师”这个榜样的引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倍添生机,孩子们的身上个个散播着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3篇

一、幼儿不良模仿产生的原因

幼儿不良模仿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1.爱模仿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他们通过模仿掌握经验,学习语言和动作。

2.幼儿由于大脑发育还不成熟,只能模仿一些表面行为,并且对所模仿的行为没有独立分辨的能力,所以往往不会择善而从之。

(二)环境因素

1.家庭的影响

最近频频接触一些家长,都向我显摆自己家孩子的绝活。一位14个月的女娃能认识20个汉字,一位刚满三周岁的孩子能从1数到100,并能认识数字和所有的车标;一位刚满4周岁的孩子认识了很多汉字,开始自己读书等等。那么,孩子究竟要不要学习认字,孩子认字究竟是不是一种学习。其实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孩子的认字行为并不是一种学习,而是盲目效仿。因为孩子模仿能力强,有时候孩子表现出的能力并非是一种真正内化的学习,而是一种机械的模仿。其实质是一种无意识行为,具有机械性,所谓“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种入口不入心的做法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第一、损伤理解力。如认识数字,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像铅笔会写字”,我发现幼儿在认1的时候必须依赖铅笔做支撑,而不是直接认1,这是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的,无论讲多少次,幼儿找1的时候总是先找铅笔,然后再找1,幼儿智力水平是中等水平,和大多数孩子相似,因此应该具有普遍性。这是家长教孩子学习时首先必须认清的无法跨越的规律。

第二、压制创造性。在我们国家,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就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而到了美国的课堂,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算数学题的时候还在掰自己的手指头。我们有时候暗暗取笑,殊不知人家的这种教育方法实际上就是珍视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创造,等待孩子的自主发现,期待他像数学家那样发现数字间的规律和关系,而不是机械地告诉他如何通过算式直接计算,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2.教师的影响

幼儿从早晨入园到晚上离园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幼儿园度过,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幼儿教师。而有些老师不仅不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而且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在幼儿面前批评其他幼儿,甚至打骂幼儿,这样不但不能教育幼儿,反而强化了不文明的行为。

二、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模仿

(一)注重教师的榜样作用

一天,我带幼儿做早操,我发现一位孩子不断地把自己的袖子往上拉,我甚是不解。这么冷的天他是热吗?我继续观察,发现孩子一边看着我,一边不停地把袖子往上拉,可是衣服不听话,总是掉下来,他急了,干脆用手拉着毛衣。这是,我意识到问题好像出现在我的身上,我忙低下头看自己的袖口,原来我衣服的袖口卷起来了,幼儿是在模仿我。

这个事件,让我了解到孩子的观察是多么的仔细、细微。因此,作为幼儿心目中偶像的我们要为幼儿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教师要重视幼儿模仿中的盲目性

在个体因素中,已说明幼儿的模仿是机械的、盲目的,所以首先要积极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是值得模仿的,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

三、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不良模仿

(一)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

最新的研究显示,与一般的孩子相比,如果父母吸烟,孩子买烟的可能性会高出3倍左右,如果父母一个月少喝一次酒,孩子以后喝酒的可能性就会减少。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给极具模仿力的孩子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注意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举止

幼儿有了进步,父母应及时给与表扬、鼓励,让幼儿好的行为继续得以保持。

当然,教无定法。纠正幼儿的不良模仿不是一种方法或使用一成不变的做法就能收到效果,教师和家长需要用心观察、细心引导、耐心帮助,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因势利导,形成既适合自己又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风格。

参考文献:

[1]许传宝.发明与革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4篇

教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难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活生生的孩子。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是不可能重复的,是不能出现问题后再重新来的。另外,在孩子的教育上是没有专家的,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才是最正确的。打个比方,孩子就像一块璞玉,在雕琢前,它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有自己的纹路,还可能有很多瑕疵,这块璞玉最终能不能成才,全凭雕刻师的眼光、构思,做得好了瑕疵也能变成亮点。其实,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的,只要我们有独到的眼光,从细微之处发现孩子的亮点,并加以引导和培养,孩子就可以成才。而幼儿、小学阶段正是孩子的启蒙时期,因此,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十分重要。

1.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和规矩培养。孩子告别幼儿园,即将跨入小学的校门,这是家庭中一件可喜的事情,家长既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也要积极引导孩子树立自信心,愉快地开始小学生活。具体来说:上学前的半年左右时间就应该经常和孩子聊聊上学的事情,向孩子讲述一些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同时让孩子对上学有个概念,有种期待,在心理上适应它。其次,要让孩子明白,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学校有铃声,要听铃声指挥,上课要抓紧时间进教室,下课后可以出教室活动、上厕所,上课时上厕所要举手给教师报告等等。还有小学的学科内容、班级授课形式和教师的分工等都与幼儿园不同。这些学前教育,幼儿园、学校都要去做。我们学校在一年级新生上课的头两天就有专门的新生入学教育,涵盖了参观学校、熟悉校园、课堂要求、课间要求、在校一日常规等方方面面。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告知有哪些事情需要自己努力做好,鼓励孩子争取戴上红领巾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因为孩子常语出惊人、反应新奇、发展迅速。其实所谓的“天才”并不都是智力超常的孩子,而是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坚强意志的孩子,是有着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孩子。所以,家长应该更多地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意愿,更多地发现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让孩子每天看看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和孩子玩一些益智的亲子游戏,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等;让孩子学会整理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善于倾听的习惯和专心做事的习惯。比如给孩子讲一件事情让孩子复述,辅之以适当的鼓励;让孩子参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给孩子针对别人的意见、看法谈自己的意见、看法的机会;教育孩子写作业时专心,不拖沓;坚持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事等。由于小学的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有所不同,家长还应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入学前的暑假期间,就要试着让孩子按照上学时的作息制度,做到早睡早起,并将午睡时间减少到一小时左右。好的行为习惯是会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凡是有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学习一般都会比较好。而好习惯的养成是要靠家长持之以恒地努力的,因此,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

3.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家庭教育中“情”是根基,一个充满着亲情、爱情的和谐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有益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闹别扭;有的家长则整天忙工作、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也有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粗话不断……。许多幼儿的性格、作风、行为习惯很像父母,并非是遗传所致,而是幼儿从父母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对事物好坏的辨别能力比较差,大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一定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家庭成员互相关爱,父母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成长。

4.正确认识学前认字、算数。这个问题是有争论的,赞成方认为,学前认字、算数可以早点起步,上学后可以比较轻松,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增强。反对方认为,这样做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容易造成孩子上学后的不注意听讲,造成孩子基础不牢,甚至厌学。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该不该认字、算数,而在于该怎样认字、算数。即在认字、算数时,要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结果,就是说,不要沾沾自喜于孩子能认多少个字,能算多难的题,要看这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些题是怎么会算的。曾经有一位低年级的孩子,在计算13+9=22时,不管教师怎么教“凑十法”,他都坚持数指头,毫不管数理、算理。虽然他能把题做对,但思维是得不到发展的。因此,要在生活中、兴趣中、理解中认字、算数,千万不要为教而教,把认字、算数当作一种任务,一味地让孩子做枯燥的计算题和写字。当然也要强调算数、写字的规范,比如汉字的笔顺就一定要教对,否则,先入为主,难以改变。总之,在点滴细节中,只要我们家长做好了思想准备,及时帮助孩子养成习惯,鼓励孩子自信、努力,孩子就能顺利地从“玩童”变为“学童”。

教孩子认数字的方法范文第15篇

“1 2 3 4 5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1 2 3 4 5。”相信这支儿歌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都是那么的美好,伴随着每个孩子的成长。也正像这支儿歌,学数数、练算数可以很简单,很快乐!

4岁以上提高级:

《Simple MathS》

外国原版图书 适合年龄:4岁以上

这就大名鼎鼎的是Priddy BookS出版的“Let’S getready for school”系列其中之一《简单算术》。一本可以用无毒水笔反复书写并擦拭的神奇图书。漂亮活泼的图画风格,精致的设计和包装,都会牢牢地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大大的字体和图案,不仅方便小孩子观看,也有助子保护视力。每一组数学算式都是用图片和图案表现出来,以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将抽象变为具体,是一本难得的提高孩子学习兴趣,为入学做准备的好书。

除这本《简单算术》之外,“Let's getread forSchool”系列还包括《简单拼写》和《告诉我时间》两本,旨在以快乐的方式教导孩子算术、拼写和时间,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地准备。

快乐学习贴贴乐系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全套共4册 定价:6.00元/册

适合年龄:4岁以上

学龄前的孩子对数字和抽象的算式并不感兴趣,那该怎样让孩子在学前这一智力发育的关键期进行数学学习呢?

快乐学习贴贴乐系列图书按照游戏的方式分为《数字迷宫贴贴乐》、《数字着色贴贴乐》、《数字连点贴贴乐》和《数字游戏贴贴乐》共4册,每册均附带两张彩色粘纸,将“游戏”和“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玩贴纸、连点、走迷宫、涂颜色的同时,适当地加入了适合孩子年龄的学习容,让孩子既动脑又动手,通过数数、比较等各种游戏,认知数字,学习数字的顺序,懂得事物的形状、大小、长短比较的知识。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启迪和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兴趣。

2~4岁普及级:

奇趣数学宝盒+卡通VCD系列(加、减法)

福建省音像出版社 定价:25.00元/盒

适合年龄:2~6岁

这是一套极具创意、新奇好玩的幼儿数学益智教具。

每盒有108张纸板卡,共计216道练习题,以双面印制。纸板卡正面顶端是算术等式,下半部印有电脑模拟图案,背面印有不同的直式运算练习题。只要把纸板卡插入盒面附赠的卡槽中,正确的答案就会像变魔术一样显现出来!奇趣数学宝盒不仅能激发宝宝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活跃宝宝的数学细胞,开发智慧,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还等什么,快来进入奇妙的数学世界吧!

可拎着走的数字翻翻书

外国原版图书 定价:75.00元/册

妈妈网优惠价:48.00元/册 适合年龄:2岁以上

本书造型独特,特意设计了一个可以让宝宝拎着走的提手,让孩子感受随时随地的学习乐趣。页的图案非常精美,分别会有可以翻开的页面,精巧的设计,会让宝宝在阅读中感觉很有趣,并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到数字的概念!厚实的纸板书,撕不烂材质,圆角边缘设计,每一处细节都是全心为孩子着想。有着漂亮的火红色羽毛的火鸟,身着黑白斑纹的斑马先生,可爱的图案不禁让人喜欢得不得了,让孩子轻轻松松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1~2岁启蒙级:

顽皮龙卡片系列――数学计算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6.00元/盒

适合年龄:1岁以上

108张方形硬纸卡片,带领孩子学习1到100的数字,卡片正面是非常显眼的数字,无图的设计,可以让孩子更直接地认识数字本身,有助于学习和记忆。卡片背面则有相应的数学加减法,虽然一两岁的孩子还不能进行数学计算,但家长却可以在教孩子识数的过程中,配合当前学习的数字使用,通过讲解,为孩子今后学习数学建立一个前期的印象,可以算是全面早期数学启蒙的好方法。巴掌大小的正方形卡盒,方便携带,让数字认知伴随宝宝,同宝宝一起快乐地生活和玩耍。

迪迦奥特曼算术王(数数)

少年儿童出版社

定价:10.00元/盒

适合年龄:1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