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

配电网工程管控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管理和控制;造价

引言

10kV配电网工程的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各个环节中,与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质量一起成为工程建设的四大重要内容,四者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现阶段,10kV配电网企业加大了对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1 关于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常见问题

1.1 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的预算定额与市场有差异

目前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的预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市场工程造价脱节,缺乏及时性和真实性。工程造价常会出现贬值的现象,其与预算定额中的“量”和“价”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依然采用统一的定额,其“价”与市场的动态变动的价格脱节。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工程材料的“价”也是采用传统的定额,因此,工程造价的预算只能由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及时对价格进行补充,使其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1.2 多头管理,项目审批不规范

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有直接关系。目前,有的工程的批钱与给钱不是一个单位,但其造价的高低对这些单位的利益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故相关造价单位的造价高低也会存在差异。现阶段,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多头管理,遇到关键时刻谁也管不了的情况。因此,工程造价管理长期处于实报实销状况,缺乏有效的控制。另外项目审批的缺陷也是投资失控原因之一。有的单位投资计划的审批存在问题,但为了顺利通过项目审批而故意少算,漏标来降低审批额,待项目批准通过后再要求审批机关追加投资,调整概算。

1.3 造价人员综合能力需提高

对于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的技术人员,不仅需具备十分专业的知识,还需懂得经济和法律相关的知识,并具备灵活地处理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现阶段,许多配电网企业工程造价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法律素养还不够,尤其是项目施工经验欠缺,使他们对于项目实施的信息和具体过程掌握不够充分,或者了解的知识与实际情况有脱节,大大影响到工程造价的效果。故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人员一定要积累经验,多锻炼处理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正确应对各种复杂的工程造价问题。

2 如何加强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

2.1 做好调研和勘察,确定10kV配电网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

10kV配电网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工程造价和其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前期,做好调研勘察。首先要尽可能搜集相关工程技术信息,多方获取,对比验证,有目的地整理、归纳,对工程建设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评估;其次需组织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如项目规模,项目周边环境,10kV配电网线路路径及路况,跨越等实际情况。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认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做到详尽,科学,实事求是;投资估算编制要全面准确,既不能高估又需满足建设需求,起到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为工程建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据相关资料表明:不同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的程度分别为:投资决策阶段为80%~90%,初步设计阶段为:75%~95%,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施工图设计阶段为25%~35%,施工阶段仅为10%,故工程造价在投资决策阶段至关重要。

2.2 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管理和控制

10kV配电网工程实施前,必须要做好配电网的设计,虽然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1%,但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设计过程中,经济实用是要坚持的原则,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要考虑周全,同时还需勘察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方案可能有多种,可采用价值工程分析法,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取安全可靠,先进科学,经济合理的设计思路。

2.3 设备、材料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也需要严格把控

10kV配电网工程当中,设备、材料的费用通常占三分之二左右,控制好设备、材料费用对整个工程造价十分关键。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要注意加强信息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材料价格信息,市场供求动态,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材料。采购需建立数据库,及时录入信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采购,合理做好经费的预算和支出,对采购过程实施更好的管理。

2.4 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和控制

首先,要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标准,尽量避免返工、窝工。现阶段,对10kV配电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网工程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年年大规模更新,配电网工程质量更是精益求精。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除了要提前了解施工图纸,更要主动了解最新规范要求和标准,为施工做好铺垫。尽量避免返工、窝工。

其次,控制好工程变更。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会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要尽量减少。但对于庞大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往往不可避免,这时必须要向上级部门报告,调整施工计划,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执行,坚决杜绝私人随意更改,确保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最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可忽视。施工过程如出现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的损失,不但会造成工程造价的上升,而且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影响工程质量。故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按照安全规范进行设备操作及施工。另外,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制定紧急应对现场事故的措施及处理方案,才能妥善处理好突发安全事故。

3 结束语

总之,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是个系统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工作,其管理和控制目的不仅是核算工程造价费用方面,尤其重要的是通过对工程造价过程管理和控制,发现投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去完善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配电网企业提高自身项目投资建设纠偏能力,实现事前控制,合理使用资金,动态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路,让配电网工程的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邓晓光.浅谈如何降低10kV配电网工程造价[J].通讯世界,2015(22).

[2]徐德凤.谈电力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2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电力工程程中,配网担负着分配电能的任务,是电力系统与客户联系的纽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不少公司对施工技术没有进行有效管理,返工或者造价高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对于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的总结和探讨就有比较实际的价值,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如何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地管理。

一.制定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

确定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是电力配网工程施工前非常必要的环节,很多电力施工项目得不到合理施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不足,没有详细并且合理的方案,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方案和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因此在中途时会出现返工或者重新设计的现象,这不仅会增加项目的造价,更会使项目工期延迟。一个好的方案必须要有可行性,因此在施工方案确定时要仔细研究它的可行性,另外在可行的基础上要考虑到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情况,尽可能地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才是好的方案。除此之外,对于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必须考虑到注意事项,尤其是安全问题,这是重中之重。电力施工和其它的施工不同,如果操作不好,它就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在施工时进行停电操作,实在不行应该让施工人员与高压线或者带电的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绝对和电绝缘,其衣服等也必须绝缘并且不容易产生静电,同时佩戴相关的工具,这样就可以保证其生命不会受到威胁,规范这些注意事项就不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人员伤害等情况,从而使管理过程更加合理并且人性化。确定好施工前的施工方案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项目的施工不会遇到太多的困难,从而在前期减少了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繁琐或者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对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流程管理

从目前的10kV电力配网工程项目来看,流程管理还是很欠缺,这既和管理者有关也有与施工人员有关,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对流程的监控。流程管理的重点是规范施工操作与工程进度,从第一点我们知道,必须在施工前确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但光有计划还不够,需要使计划得到有力的执行才行,流程管理就是负责监督工程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讲,流程的确定必须合理才能,拿项目的实施来说,先是双方签订合同,然后是设计出施工的方案,然后才是施工、验收结算。因此我们要积极按照工程法“五制”的要求严格规范工程流程管理,实现优质、高效、安全完成配网工程建设任务的目标,并提出如下建议:(一)强化工程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加强创新设计思路,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二)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提高执行力,加快配电网建设步伐。(三)把“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监督,提高事前事中控制力度。(四)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的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等各个环节,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五)在抓进度、质量、安全、造价的同时,完善和规范招投标机制,做到公正廉洁,努力建设出优质工程。(六)完善物资管理工作,保障电网建设的物资供应。完善重要设备材料监造管理,保证电网设备技术先进、质量优良。有效地控制设备的质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质量。

三.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

在管理过程中监管是工程质量的有力保障。一般来说,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都是分阶段的,并且每个阶段施工完成之后就进行质量检测,在质量检测过程的监管于是就必不可少了。质量监管要按照严格的流程执行,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因为方便省事而省去必要的检测环节,尤其是关于安全方面的检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因为这关系到施工人员施工时的安全问题,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管还包括工程材料的监管,主要是防止技工过程中的材料不符合工程的要求,如电线电缆等,一定要加强监管,以免造成额外的损失,最好不要让施工人员或者其它相关人员与施工材料形成经济利益,防止其通过工程材料为自己谋取利益。除此之外,当发现工程质量不合理时,应该再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其要建立在使工程造价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情况下,否则就会使造价增加,补救措施应该要尽可能简单,但同时要保证工程质量得到修复。

四.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

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建立在以往的经验之上,而对电力施工完成后的评估和总结是取得经验的有效途径。评估是对管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打分,具体的指标有电力配网工程是否如期交付,其质量是否得到保证,施工过程是否出现安全问题等等,在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之后再确定其评分,评估的过程要保证其公正性,也就是让不会和其有关系的人进行评估,同行评审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之一,其好处是比较客观,其观点也更加专业,不会掺杂个人的主观想法。其次是总结经验,相比与评估来说,对于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施工过程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要对整个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及时总结,总结不仅是针对好的经验,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也应该进行反思,而且对于问题的反思应该更严格一些。对于好的流程或者设计等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时,可以将其进行规范,使其成为以后工作中的标准,这样从另外一方面讲在以后的管理工程中也可以进行借鉴,当然这其中的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电力配网工程项目的要求不断地丰富其内涵。对于施工过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来说,除了总结犯错的原因,还得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从根本上讲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要找出它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走一些弯路。值得一提的是总结工作不只是管理者一个人的总结,可以是一个小团体进行集思广益,对施工过程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这样就可以综合每个人的想法,从而对某个问题的解决也会更有帮助,然后再对各个小团体的意见或建议进行综合,这样对于问题的解决就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保证其方向性不会出现问题。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造价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需求在不断增长。为更好满足社会用电需求,打造坚强供电网络,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清洁的电能支撑,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供电网络的投资力度,处于供电末端的中低压配电网(以下简称:配电网)更是电网建设的重点。随着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增加,尤其是新一轮配电网改造项目的全面启动,配电网工程项目数量与日俱增,给配电网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配电网建设工程有效管理和造价控制,合理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提升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立足于配电网工程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业主的角度对配电网建设管理中造价管理与控制做相关分析和探讨,为相关工作的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

1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现状

1.1 配电网建设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缺乏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计划、分期申报、逐步实施的区域性总体建设造价控制。

1.2 配电网工程造价缺乏规范性的全过程管控和有效监管[1]。配电网建设项目,具有覆盖范围广、工程数量多、单个项目规模小、地点分散、工期短、⒂敕蕉唷⒍怨こ讨柿亢拖钅客蹲视跋煲蛩囟嗟忍氐恪L岣吖こ讨柿浚合理控制造价,应从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项目投产等环节对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推行全过程管理。

1.3 配电网工程建设投资缺乏有效合理控制,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投资规模调整频繁。配电网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大,其造价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2],须有专业化管理层来主导整个配电网工程建设方向,通过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降低调整频率,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价值和效益。

1.4 配电网建设项目缺乏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成本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本预算运用于配电网工程,有利于电力企业对配电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目前,部分企业对配电网工程成本预算管理缺乏认识,尚未建立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增加了配电网工程的投资成本。

1.5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数量少,专业界限不明显,工作量大,整体素质不高,难以满足大规模配电网建设需求。

2 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配电网建设缺乏区域性总体建设意识

配电网建设在大规模投入的情况下,没有明晰的目标网架结构,缺乏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中长期规划、分步实施计划、分期申报、逐步实施的区域性总体建设意识,导致配电网工程造价控制总体规划、计划性的缺失。

2.2 项目投资盲目,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多年来,我国的配电网建设速度远低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由此出现了一轮又一轮政策性大规模配电网建设热潮。这种大规模的批量性配电网建设项目,往往缺乏仔细的研究和策划,可研工作粗略开展,投资估算未经实际测评,草率分析工程财务;设计时间和设计人员有限,仓促进行基础性工作,设计深度不够,设计质量不高,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

2.3 可行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配电网建设单个项目规模小,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长期被忽视。许多项目在投资前,基础性工作开展不充分,现状调查不到位,电力增长需求预测依据不足,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确定不合理,导致可研设计与投资估算深度不够,预测的设备材料价格与市场价差距较大,选址、路径、设备选型等误差引起规模变化、征地及青苗赔偿等费用增加,最终造成很大投资变动。

2.4 配电网项目投资预测不合理

配电网项目的投资会受到社会经济、宏观政策、自然环境、人员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加上目前存在的定额和指标的滞后、工程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管理的缺失、造价评价标准的欠缺等,造成项目投资不能合理预测,预测依据不科学。同时,对配电网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造价偏差原因等缺乏正确合理分析,分析结果缺乏有效性。

2.5 配电网工程造价人员数量有限,综合素质偏低

配电网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较少,专职造价人员有限,只能勉强服务于正常的业扩报装和常态化配电网建设,难以满足大规模配电网项目建设需求。长期存在的“重技术、轻技经”、岗级薪酬低等,导致专业人员缺乏、从业意愿低下,给技经专业人员补充带来困难。同时,电力工程造价人员获得专业技术职称比率不高,取得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人员较少,虽取得了相关的从业资格,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对技术方面知识掌握不够,专业综合素质较低,无法满足电网工程的建设发展。

2.6 项目评审不严谨,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

项目评审是配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项目立项、项目批准计划、批准概算等阶段的必要程序,亦是合理控制项目投资的有效把控手段。但长期以来,我国配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使得项目评审相应阶段必须具备的方案比选、经济效果评价、站址及路径协议手续的取得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忽视,出现设计勘察不到位、与地方政府协调不充分等问题。导致项目实施时,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按原有立项、批复实施,项目整体变动很大,许多项目不得不重新选址、更换路径,项目投资得不到有效控制。

2.7 施工招标口径不合理,边施工边设计现象屡禁不止

配电网项目的初步设计完成、项目投资概算批复下达后,就进入了设备主材招标阶段,随后进行的施工招投标也以批复概算为基准进行,即便是近几年在电网工程逐步推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模式也是在概算口径下进行的,这一点是与地方基本建设项目最大的不同。而施工招投标之后,随即进行的施工是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的,由于初设的深度有限,招标所采用的初设与施工用的施设必定会有不同,由此引发大量的变更,给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造成困难。在推进大规模配电网项目建设改造时,受项目时间节点的限制,许多项目开工时施工设计图纸尚未完成,边施工边设计现象就在所难免,甚至会出现项目完工仍无施工设计图纸的情况。在没有施工设计图纸,仅参考初设图纸而进行的施工,工程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规范有效的项目管理和造价控制更是难以进行。

3 加强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区域性配电网建设的布局规划

配电网规划是配网建设和改造的关键环节,对配电网建设起着引领作用,对配电网建设的造价控制也至关重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与对方经济发展、市政整体规划相协调,优化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稳定性,是配电网布局规划的核心内容。

(1)区域性配电网发展规划与布局,必须与上级电网发展规划和周边区域性配电网发展规划协调一致。

(2)区域性配电网电源建设规划要与电网建设规划协调统一,同时满足电源送出要求及稳定可靠的供电能力。

(3)区域性配电网规划要考虑适当裕度,具备一定应变能力。

(4)网架结构要简明合理、层次清晰分明;电网运行方式灵活、经济,线损及网改成本应相对较低;在效益评估的前提下量力而行,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

3.2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良好的决策是配电网项目建设的关键。认真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明确项目建设目的,确定建设规模,合理控制投资总额,是项目决策管理的重要环节。

(1)认真组织扎实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展充分的现场踏勘、现状调查、用户需求等前期基础性工作,与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合理预测电力增长,有效进行多方案比选,给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广泛收集配电网工程造价资料,根据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工程特性和优缺点,进一步分析工程选址、设备选型、线路路径等,确定合适的计价方法,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

(3)在执行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主管部门、银行及投资方的相关意见,合理编制投资估算;利用经济学原理,计算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利益价值,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合评价经济性,认真做好项目评价,确定可投资的配电网项目。

3.3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阶段,相关资料表明,设计阶段费用占整个建设项目费用的1%,而设计阶段涉及的工程造价占整个项目造价的75%。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确保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基础。

(1)制定限额设计标准,推行标准化设计,根据配电网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等,确定合理的投资限额,有效控制项目投资。

(2)遵循技术原则,遵守安全规程,结合工程实际地形地质、周边环境、经济发展、施工技术水平等,进行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优选经济、适用、安全的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建设投资;各阶段设计图纸完成后,按照设计图纸,合理、准确的编制相应阶段的造价文件,为各阶段的管理者提供参考。

(3)对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质量,要做好监督与审查,促进设计文件质量的提高;编制的设计造价文件要规范,需经专业评审机构进行全面审定,去除人为扩大设计规模等费用,合理确定投资。

3.4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评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认真履行配电网项目评审程序,确保评审质量,是保障配电网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1)制定配电网项目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明确项目评审流程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制定项目立项原则和项目评审要点,明确项目命名规则、建设必要性及建设内容等关键点,确保立项明确规范。

(2)按照相关技术导则、标准、规范、定额规定等,按照配电网规划,以PMS系统、用电采集系统等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严格把关项目立项、可研、初设等环节,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评审结束后,依据评审意见,监督各单位、各部门对上报的项目进行修改改善,确保项目评审的有效落实。

3.5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供应商和施工企业,对于配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设备材料采购招投标。根据初设设计批准概算或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中的设备材料,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物资采购招投标,增加采购透明度,规范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设备材料质量。

(2)施工招投标。第一,调整施工招标口径,将目前的初步设计概算招标调整为以施工图预算口径招标,减少变更,有效控制投资。第二,确定合理的分标方案,减少各标段的交叉纠纷、临时场地分配等问题。第三,规范合理编制招标文件,图纸尽量完整深化,工程量清单尽量细致详尽,涉及的合同条款等方面的内容尽量详实全面。第四,确定合理的限价,选择资质合格、信誉好、经验丰富、合理低价的中标单位,确保工程质量可靠,工程投资在控。

3.6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施工A段是配电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标志性阶段,也是造价管理最繁杂的阶段。

(1)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基础,是组织施工、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在配电网建设项目管理中,要对施工阶段的预算进行全面管理,合理控制预算,为配电网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2)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据相关资料,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影响约占70%,由此可见,设计变更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价管理质量。配电网项目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出现的设计变更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后的总造价要控制在批复概算以内。若变更后总的投Y超批复概算,必须报相关部门审批,同时规范做好相应资料,为后续的竣工结算等提供依据。

(3)加强现场签证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签证,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建设单位驻现场工程师、监理等施工现场签证管理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工程文件、施工现场,掌握工程经济管理等相关知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把签证审核关,为合理控制造价创造条件。

(4)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前,应根据配电网项目的特点,拟定合同条款,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应认真研究合同,依据合同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管理,承包单位要组织专班进行合同管理,按合同合理组织施工。

3.7 加强配电网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审计

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是做好造价管理的重要控制手段。

(1)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配电网工程规模大、范围广、涉及面宽,只有适时跟踪项目进度,认真审查评价配电网项目投资各阶段工作,科学监督,防止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浪费,才能更好地控制配电网工程造价。

(2)审计部门要认真履职履责。审计部门要监督配电网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促进配电网工程规范化管理;通过审计手段,及时发现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专业优势提出整改建议和解决措施,进一步促进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

(3)适当提高对工程造价人员重视程度。转变“重技术、轻技经”的观念,给予技经和技术同等的重视;适当提高技经人员岗级薪酬,提升技经从业意愿,促进造价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拓宽人才渠道,适当引进造价专业人员;在岗技经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造价专业技能和综合业务能力。

4 结束语

配电网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兼具技术性、专业性、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体现。只有将科学的造价管理方法,运用于配电网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配电网建设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勇于探索、克难奋进的精神,掌握科学适用的造价管理方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伟东,刘丹.论加强工程造价中全过程管理[J].企业导报,2010(7):102-103.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电力配网工程电力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工程量管理对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

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进程中,工程量的控制与管理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立项之初的设计阶段、施工作业阶段、以及项目竣工结算审核阶段,而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也可称为工程项目全程工程量管理。其主作用在于合理控制项目工程量,从而能够使得项目工程量通过合理管理举措限定在限值允许的范畴内,既不影响工程项目作业进程的工作质量,同时又能把项目投资运营成本控制在合理范畴之内,以此保障了项目投资成本总目标的得以实现,使得信息流、人力资源、物资流等译充分利用,以取得符合建设管理需求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

1、由于配网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强度大,建设周期长,各项资源消耗程度大,以及所需管理技术具备针对性等特点,在项目动工设计阶段的科学决策部署至关重要。2、一直以来,我国不少电力配网工程一直存在忽略建设阶段前期的图纸变更问题,而相对重视后期项目结算审核阶段的控制等的问题。 因此, 导致项目工程量一旦必要出现变更,又会很难按照预先设计规定进行作业的事项发生。

3、工程量能够满足全程管理控制需求,必须把控制重心向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倾斜。即力求工程量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建设管理全程,能够涵盖到项目设计阶段。

4、但凡建筑工程实行有效的项目监制机制与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都会保证后期项目投产乃至未来项目运作时期的投资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我国多数电力配网建设工程未能彻底推行该种机制。另外,由于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如作业中期阶段的电源规划、主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等问题。也就是说,工程项目设计成果的工程量控制必须结合这些问题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我国的普遍推行,为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方便对工程量进行控制和管理,有必要研究设计统一的工程量计算与编制规范,在配网建设项目中统一各参与单位采用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等,并采用通用格式。为区别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工程量清单文件,在本文中我们将各参与单位使用统一规范编制的对工程量管理进行管理的依据称为工程量文件,它与工程量清单文件相比,主要减少了与费用相关的措施项目、规费、税金等,保留工程量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内容即分部分项工程量列表。在设计阶段变电站工程量文件内容应该包括:封面、填表须知、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变电站工程量汇总表、变电站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变电站安装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与变电站建设工程场地征用与赔偿工程量列表;配电线路工程量文件内容应该包括:封面、填表须知、编制说明、工程概况、配电线路工程量汇总表、配电线路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表与配电线路工程场地征用与赔偿工程量列表。在竣工结算阶段,可在以上工程量文件内容的基础上添加工程量对比分析表、主要设备供应表和主要材料供应表,以方便分析和确认最终工程量来完成结算工作。

二、电力配网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管理控制模式

除了在电力系统配电工程加强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量正规控制外,还要做好配网建设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

(一)配网规划与建设

电力系统规划建设一般可划分为为三个部分,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以及配网规划三个部分。一直以来国家建设重点多半放在主网规划与电源规划等的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而配网工程投资建设相对于电网规划与主网规划建设又却稍显不足。因此,国家配网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准一直处于中等水准。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国家电力事业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配网建设水准的稳步提升,否则在一定程度会制约配网建设的持续发展。

针对于目前配网结构薄弱、线路符合超载严重、电压质量问题等方面的问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举措必须做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满足电能质量可靠性,加强配网工程建设时期的工程量合理控制,并力求全面规划与改进电网建设举措,从而才能满足电网容量需求,控制电网能源损耗,降低施工成本的投入,保障各项资源能得以充分利用。

(二)配网运行阶段

国家电力系统配网的安全运行出了供电需求必须满足之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尽量控制运作成本。因此,为了保障配网供电需求,实现成本控制最大化,同时又不影响各项工作进程的质量,就必须能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机制,避免违规违章行为发生;不论在施工建设阶段还是在实际项目投产后,都必须能够严格按照机制规范需求去落实下去,并在实践管理进程工作中不断完善配网运行体系机制内容,落实基本的巡检制度、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等,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以求把安全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下,从而才能使得配网运行成本中的线损率指标得以控制。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形成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其是以电能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商品载体。所以,国家地方各级供电部门特别是基层电力主管单位的基本经济效益都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配用密切相关。对于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建设而言,为了提高配网营运收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制定合理的、满足电力市场需求的线损率指标分析机制,以此才能结合指标逐步掌握耗损构成与发展方向;同时,还要针对电力系统配网规划的调度问题、技术层面、以及供电需求、设备性能运作情况等因素去采取必要控制举措。

1、科学部署地方电厂的发电计划与投资输出曲线。

2、做好分区分层、有功与无功的功率平衡,避免潮流长距离与多电压等级变化输送。

3、 合理安排运行方式,优化停电检修计划,减少重复停电。

4、适当提高输电线路的供电电压,实现无功就地补偿,减少无功潮流引起的输变电设备线损。

5、选择空载损耗较低的节能型变压器和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负载率。

6、加强线损的分级、分区和分站线管理考核。

以上可行性的采取举措的提出是根据配网建设工程运行线损的变化规律而制定的。所以首先这些举措的必须结合配网线损率指标去科学控制并执行,即这些举措的执行能够对可变损耗与固定损耗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三)配网的设备管理

配网设备管理往往涉及到的主要变量因素以人力因素为主。也就是说,配网设备管理建设往往涉及面广,但是对于配网管理建设系统中的设备管理主要与人力因素有关。尤其是目前,各地配网管理人员的素质、文化水平、管理意识水准等都有高有低。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配网建设的整体质量,尤其是配网设备管理。有些地方配网建设工程经常不能有效考虑设备运作负荷需求强度,进而也就不会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作出科学思考与判断,衡量不出有效的管理模式。 甚至在不少地方配网建设都没有设立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运作技术技术参数数据等的管理十分薄弱。

自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作用的逐步深化后,地方各级配网设备建设管理也逐步倾向于完善态势发展。尤其是国家农网改造政策的贯彻,对设备管理与设备运行的技术数据指标准确程度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如线路与设备图纸管理,设备台账机制的逐步健全,配网运作设备类别的固定资产管理等都逐步健全。但是,由于地方经济体制作用深化程度不同,以及经济发展建设不平衡所致,地方配网建设投资力度与建设水平也有所差异。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普及了配网信息化管理, 进而能够使得设备管理更加趋于规模化、系统化方向演进;经济条件薄弱的地区人力管理作业强度较大,或多或少对设备管理的运作情况分析不利。因此,电力配网设备管理应当结合当前各产业现金技术作出同步化管理,以此才能保证设备管理模式更加系统与规范。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配网工程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的每项因素都可能对配网系统安全、效率运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加强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是重中之重。为此,各级地方电力系统配电建设工作人员,务必要把它看做一项重点工作任务去对待。在配电工程建设阶段,能够科学控制项目运作成本,并保证工程工程与质量都不会受到影响;在配电建设工程投产时,要加大管理进程规划执行力度,做好各方面工作,以此才能使得各项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得以贯彻,促进国家电力系统配电事业强劲发展。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配网工程;质量控制;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V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电力事业只有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供电的需求,其中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提高工程上质量,降低成本造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对配网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认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配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一定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详细进行分析配网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全面质量管理,以能够提高配网工程的质量。

1 10kV配网工程的质量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农村配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其中的问题。运行管理人员不够熟悉新设备,新材料、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在城乡配电网改造后是常见的现象,如采用几回路同杆假设方式的线路越来越多;不合理的配电变压器配置,这样会导致网络运行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如固定损耗大、长时间的空载运行;配电网改造工程配套和工程规划问题的出现,在忽略三相负荷平衡工作的情况下改造接户线,电压降和线损增加、变压器的发热增加[2]。

2 全面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配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包括工程施工前的管理的设计管理和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的组织管理、进度管理、界面管理、人员管理、质量监督管理以及配网工程竣工阶段的管理中的竣工验收的管理,通过对电气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多方面、多角度的实施管理,以保证配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通过配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与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电气领域内配网工程的稳定、快速发展,实现配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工程质量管理经过了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阶段到现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用数据说话、预防为主、服务用户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这一管理方式包括检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四个循环阶段,这样可以使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3 配网工程全面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3.1 设计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由于工作的深度和进度不同,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方面。技术文件、设计说明、经济文件是每个阶段成果说明所包含的内容。因为工程特点、性质、规模的不同设计单位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有较大的灵活性,质量控制是按照设计的准备和展开来进行的,具体过程是对设计进行质量跟踪、设计审核,其中审核内容有电气平面布置图、主设备选型、输电线路路径、电气主接线图等方面。10kV配网工程任务被承揽后,施工单位要和业主一起去做会审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预算施工图、准备技术资料等,周全考虑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尽早提出设计图中不便于施工方面的修改意见,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在制定时要详细合理。

3.2 施工准备中的质量管理

(1)必要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质量点控制指的是需要确定一些比较薄弱的环节、关键部位和重点控制对象。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详细的分析并确定质量点的数量、位置等,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控制措施的制定和预防。(2)完善的施工技术参数和程序的制定:进一步提高的10kV配网自动化程度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这需要在准备阶段去做,培训包括如何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配网工程施工中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策略过程中,首先要强调企业内部员工的主体地位,明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配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其次是要强调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与竞争,促进供用电技术工程公司内部的团队精神;还要大力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机电职工和工程管理然才等。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灌输具有创新性质的专业知识,努力培养配网复合型的人才,为配网工程施工中技术和管理更好地进行创新策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等。(3)质量控制配网工程施工:实现分析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事故,如质量控制点的应用,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4)技术交底管理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使得施工方案更细致具体,指导工序施工和分项工程施工,为施工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便利。

3.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保证工程质量是这个过程的基本任务,所以一套保证优质工程的管理体系需要建立。操作中的质量问题是这个阶段中质量管理的核心,也关系到之前的质量控制方案和决策。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事前控制:施工即将开始的时候,对参与单位工程质量WHS控制点设置表进行编制,业主、实际、施工、勘察项目部有关人员在监理项目部的组织下进行会审,的工程验收、质量检查监督、质量控制的文件之一是得到业主项目部批准的工程项目质量WHS控制点设置计划。

事中控制:实时控制施工工作具体进行中的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部分的工作,及时改正其中发现的问题,依照WHS控制点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后,相关责任方在监理项目部的协调下进行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并且形成数码照片及WHS控制记录。

事后控制:初期使用预测可以单独使用的已经完结的工程,看是否能以正常工作。最基本的质量控制是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因为各个分项工程共同决定一个工程的整体质量。由很多不同层次组成的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如电力工程,可分为分项目工程、分部分工程、单位工程,而它们还存在着先后顺序。

另外,质量管理在10kV配网工程交付使用后仍然是非常必要的,确保其安全运行。施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回访配网工程单位,听取、记录备案并解决他们对工程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和质量管理意见,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提供借鉴给下一个项目的施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10kv配网工程的建设质量。

3.4 验收质量控制

作为一个收尾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是通过对终端的控制、对项目建设中间和最终产的质量检验;对整个工程项目竣工后的最终验收,工程的后期使用受其影响;进行分段验收是比较好的方法,先通电测试已经完结的小部分的合格在检查整个系统,电对安全系数要求很高,如果出问题后果很严重。工程验收质量控制是项目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考核项目建设成果的,检查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的步骤,配网工程竣工验收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结束和生产使用的开始,所以做好项目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对促进项目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发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结语

总之,在配网工程质量控制中,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体系,才能规避较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从而保证配网工程的安全运行,才能提高配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速度在不断加快,并且电力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众多的原因,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技术不高、没有受到相应的政策重视等等。

1 加强工程量管理对配网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意义

首先,推行全生命周期工程量管理:在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在设计阶段、施工作业阶段以及竣工结算审核阶段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工程量;有人也用工程项目全称工程量管理替代了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这一名词。因为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往往需要比较长的作业周期,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设计初始阶段,需要对工程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并且控制工程量的变更设计,这样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量。具体来讲,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

一是因为配网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比较大的作业强度,较长的建设周期,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管理技术的针对性较强等等,这样就需要保证项目动工设计阶段科学决策部署的质量。因此,电力配网工程设计阶段的决策部署,必须要保证可以多次计量不同作业阶段的工程量,从而科学的控制不同作业流程的工程量。

二是在长期的配网工程建设中,在建设阶段前期往往会出现图纸变更等情况,但是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只将后期项目结算审核作为了关注的焦点;这样如果项目的工程量出现了变更,在作业的时候就很难有效的依据预先的设计和规定来进行。

三是虽然通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如果有效的实行了工程量合理控制机制和项目监制机制,那么在运作时期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我国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往往没有将这些机制落实下去。并且,因为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管理需要涉及到诸多的环节,比如作业中期阶段的电源规划、主网规划等等,因此,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就需要贯彻全称监理和工程控制。

其次,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控制模式:目前,我国普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这样就从另一方面指导了配网建设项目工程量的管理。对工程量计算和编制规范进行统一,这样就可以让工程量的控制和管理变得更加的便捷和简单,在配网建设项目中,各个单位应该采用统一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名称,在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方面,也需要实现统一,格式也需要严格的规范,实现统一。

2 电力配网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应的管理控制模式

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既需要对项目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后期竣工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量的控制进行强化,还需要保证能够顺利的完成配网建设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配网规划与建设、配网运作管理阶段、配网设备管理阶段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配网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应的管理模式如下:

配网规划与建设: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电网规划、电源规划和配网规划等。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将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建设的重点,比如主网规划、电网规划等等。国家配网工程建设自动化水平却一直维持着中等水平。目前,这种传统的老城网管理模式依然被应用到了大部分的城市电力配网建设中,这样就会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工作速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有效的优化配网结构,还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各项资源,这样配电建设的自动化水平就一直提不上去,对城市建设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及时有效的采取各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措施,既需要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又需要保证电能的质量,合理控制配网工程建设时期的工程量,对电网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改进,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配网运行阶段:国家电力系统配网的安全运行除了要满足人们的供电需求之外,还需要对运作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要想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成本,但是又要保证工作质量不受到影响,这样就需要将各项规章机制牢固的贯彻落实下去,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一些违规违章的行为。不管是施工建设,还是投产运行,都需要严格的落实相关的机制规范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配网运行体系机制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基本的巡检制度给落实下去,保证设备能够政策的运行,控制配网运行的线损。

在配网运行阶段的管理建设方面,要想实现营运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的目的,就需要对线损率指标分析机制进行制定,制定的时候应该将电力市场的需求充分的纳入考虑范围,然后就可以结合指标,来对耗损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熟练把握。同时,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有效的控制电力系统配网规划中的调度问题、技术层面、供电需求等等;具体而言,包括这些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方电厂的发电计划和投资输出曲线进行科学的部署;二是对运行方式进行科学的安排,对停电检修计划进行必要的优化,最大限度的降低重复停电的频率,甚至是避免出现重复停电的问题;三是对输电线路的供电电压进行适当的提高,加入无功补偿装置;四是选择的变压器应该是节能型的,空载损耗比较的低,对变压器的负载率的合理的调整。

配网的设备管理:配网设备管理所涉及到的因素主要是人力因素;配网设备管理建设往往有十分广泛的涉及面,但是人力因素依然是主要的变量因素,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在不断的改革电力体制,地方各级配网设备管理也越来越完善。特别是牢固的贯彻和落实国家农网改造政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提升了设备管理和设备运行的技术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但是不同地方的经济体制改革程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那么地方配网建设水平也必然不会存在于同一个水平上。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配网工程建设需要涉及到很多个方面,并且配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对电力工程的建设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陈晓曦.探析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J].才智,2012(3).

[2]邓锐佳.关于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模式[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3).

[3]李双池.浅谈电力配网工程的管理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

[4]袁航,马骏.基于ERP的配网工程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作者简介: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规划;立项;评审;设计;四级管控

一、工作描述

为了提高配网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全面运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成果,充分考虑地区配电网实际情况,一是发挥配网规划引领作用,通过滚动规划持续完善网架结构,提升配网各项关键成效指标;二是通过《标准化技术方案书》编制工作,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使配网投资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项目评审,根据地区电网特点编制项目评审标准,开展项目方案技术管控,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式,确保《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全面实施落地;四是强化设计管控,编制《标准化图审卡》持续开展设计质量审查,确保配网工程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应用典型设计、统一施工工艺、规范工程造价,确保配电网典型设计和标准化物料应用率均达到100%,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1]。

二、主要做法

1.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统一规划理念。⑴问题分析。公司系统10kV及以下配电网专项规划、滚动规划编制工作存在聘请外部咨询公司进行编制,本单位人员只起到提供相应数据,提出大致要求的作用,编制的规划报告内容较空泛,对后期立项缺少实际指导意义,导致工程项目立项实施与规划存在“两张皮”现象。⑵解决方案与做法。公司于2014年初改变做法,由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牵头,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抽调发展部、经研所、设计所、运检部基层单位、班组等相关配网规划技术人员成立本单位2014年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办公室,组建配网规划团队并集中办公,独立开展地区配电网规划工作。2.试行配网标准化立项,统一技术规范。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立项未使用统一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基层单位项目申报《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编制随意性大,工程建设背景、现有设备运行现状、工程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等描述不规范,不仅造成技术方案书评审效率低,单个项目方案往复修改次数多,而且容易造成评审误判,导致部分现场实际亟需解决的工程项目未通过技术评审,造成项目无法立项建设。⑵解决方案与做法。为进一步有效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统一评审标准。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评审工作归口运检部统一管理,由于运检部门既是项目需求申报部门,又是项目技术方案评审部门,评审工作开展深度不够,评审标准不统一,项目技术方案评审工作存在较大空缺。⑵解决方案与做法。整合公司经研所、运检部配网技术评审人员,由配改办归口配电网项目评审,规范统一配电网项目评审管理。通过设置专职配网技术评审人员,明确专业管理部门,突出了统筹平衡,改变了以往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配电网项目技术方案的统一评审。4.试行配网规范化设计,统一设计方案。⑴问题分析。原配网设计图纸由于审核管控不足,造成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图纸资料不完整,设计说明简单不充分,未严格按照典型设计等问题。⑶解决方案与做法。深化应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前阶段典型设计成果,严把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审批关,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未执行典型设计和选用非标物料应提出说明原因,有效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方案选择。按照标准化图册内容和标准化图审卡,开展省控项目工程及核准工程图纸审查,提升设计深度。

三、特色亮点

1.根据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管理需要,重新梳理流程,完善规划、立项、评审、设计“四级管控”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不断提升配网建设成效。2.建立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绩效考核与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规划设计评审的全过程评价,对各相关部门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中规划质量、立项评审、设计质量和立项成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规划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计划与规划的一致率;立项评审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评审结果的准确率;设计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率、通用造价应用率、通用设计应用率、通用物料应用率;项目立项成效评价涉及的内容为:配电线路“N-1”提升率、配电线路联络提升率、过重载配变与线路改造率、线路绝缘化率、低电压台下将比率。3.通过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4.通过编制《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审查标准》,统一评审标准;开展技术方案现场抽查评审工作,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全面提升配网项目评审质量。5.通过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进一步规范提升配网工程设计质量及深度,提高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水平。

四、实践效果

开展“四级管控”的配网项目前期工作两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体系更为清晰。通过开展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重新梳理了配网规划、立项、评审、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2、配电网规划与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集约各专业部门直接组织参与配网年度滚动规划工作,统一了地区配网规划的理念,便于运检部门、建设改造部门了解地区电网发展趋势的规划思路,使配网规划与工程项目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3、配电网设计更为规范。按照国网公司深化细化配电网典型设计方案的工作要求,全面应用典设成果,并结合公司实际,整理并形成地区差异化设计方案库,实现配电网通用设计应用率达100%。

五、工作总结

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条件。我公司在配电网建设前期采用“四级管控”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四级管控”模式不仅能够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还可以提升配网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值得在配电网建设中大力推广。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8篇

关键词: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6-0149-01

近年来我国配电网规模继续超常发展,对配网调度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原有的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国家电网“三集五大”要求的调控一体化管理和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配网调度组织管理模式,实现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确保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供电企业的整体运营水平。

1 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配网调度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网与配网分离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一般适用于管辖范围比较大的供电企业;另一种是主网与配网统一调度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适用于电网结构相对简单的中小型供电企业。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未能深刻理解配网调度的重要性,导致配网调度发展过程中定位不清、职责不明,缺乏统一和规范,在运行管理过程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1.1 配网调度管理工作存在“盲调”

目前我国大多数供电企业配网调度方法简单,技术落后,大部分配网线路及设备的自动化采集、故障指示装置及监控装置并未配置,配网调度员不能实时监控到10 kV主干线以及分支线上开关、隔离刀闸等设备的状态,导致配网调度管理过度依赖供电所运维人员,配网调度工作存在“盲调”。

1.2 管理不全面

在国家电网推广调控一体化工作之前,供电企业专注发展主网调度,忽视配网调度发展,长期发展不协调导致整个配网调度工作的管理不够专业化,没有形成严格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而对检修管理、配网优化、经济运行等方面工作的展开也造成了阻碍。

1.3 管理不细致

配网调度管理工作业务分散,不仅要负责配网运行监督、停电管理、操作票管理、调度记录、图纸管理等工作的管理,而且要实现上述分别处与不同信息系统工作的有效整合,致使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难以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

2 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措施

按照国网公司“调控一体化”体系建设深化提升工作要求,结合当前配网调控运行管理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技术、设备革新精细化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和新设备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不仅为提高配网调度工作效率提供技术保障,而且能有效解决,配网调度工作中的“盲调”。具体措施是及时加大力度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地为精细化管理注入新鲜活力,开展技术、设备革新精细化管理工作,需要在投入新技术新设备的同时大培训力度,使调度操作人员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技术与设备革新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2.2 配网调度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

要实现配网调度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并完善配电调度管理相关制度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以国家电力方面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且考虑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实际情况,为配网调度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利条件。对于现有配网调度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调度员执行配网调度规程,严禁违反调度纪律事件的发生,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新颁布的“两票”补充规定和新的配网调度安全管理规章规程,通过梳理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级部门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重新修订配网调度规程及相关配网调度规定,促使配网调度的规范运行。针对运维人员执行调度规章制度的不足,定期举办有关配网调度规章制度培训,开展执行调度规则督查工作,提升下级调度对象的执行水平。

2.3 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精细化管理

根据国家电网“三集五大”战略部署,结合配网调控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运行机制创新和生产组织模式重构,转变调度运行模式,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构架智能型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新模式。调控一体化之前,调度班和监控中心是分开的,调控合一之后把监控中心合并到调度班,简称为调控班,精简了调度结构,推进配网调度运行的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调控一体化之后,调控班中间省略了很多环节,直接与操作对沟通,提高了该流程的效率。

推行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前后对比,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行配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后提升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了配网运行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同时也实现了配网的可控、能控、在控。

事故处理 运维人员现场巡视并根据调度指令进行操作 调度根据事故时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信息、运维人员现场巡视结果做出综合判断,通过遥控和调度指令,隔离故障和复电 提升配网调度决策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提高了配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2.4 配网事故调度精细化管理

加强配网事故抢修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将配网抢修指挥业务纳入调控中心,采取“统一平台、联合值班”模式,实现配网调度与抢修指挥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流程的无缝对接。利用配电自动化系统和抢修指挥平台实现配网故障准确定位,实现垂直指挥、层级压缩、扁平管理、快速联动,不但能实现故障的精确研判和快速隔离故障,而且能缩小故障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极大提高了配网故障处置效率,确保配网安全可靠的运行,给供电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配网事故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配网抵御自然灾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配电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持续、安全地稳定运行。

3 结 语

配网调度管理的各项工作分散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因此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工作内容涉及多个层面,为了配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个部门要加强配合,协调完成整个配网调度。随着我国的配电网规模不断地壮大,供电企业应加大配网调度精细化管理工作,对不同环节的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适时作出应有的创新及更改,管理方式不应一成不变,从大局出发,做好细节管理,增强精细化管理力度,实现区域内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鑫.推行电力调度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2).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9篇

关键词:配网工程;建设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网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并且逐渐成为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产业,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及管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与政策重视而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技术必须不断进步与完善,配网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必须对电力配网工程进行专业的管理。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有其特有的技术要求,合理的建设和管理电力配网工程有利于充分利用电力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因此,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管理势在必行。

一、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增加过程管理的压力。近几年,随着电网系统的大规模发展,配网工程建设表现出改革特性,电力企业在建设管理方面认识不足,影响管理的效益和效率,分析配网工程建设的管理现状,如下:

1.1缺乏目的性

配网工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用于支撑电网系统的运行,为社会用电提供优质的电能资源并保障安全、节能的运行,但是配网工程建设中,过分追求进度和经济性,忽视建设管理的目的,导致配网工程在建设管理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

1.2配合度较低

电力企业管理配网工程建设时,忽视各项管理内容的配合性,较容易形成独立的管理范围,致使具有连接性的内容不能实现配合,干扰建设管理的配合性。

1.3管理能力薄弱

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网工程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建设后的效益,淡化建设管理的意识,影响管理的能力。

二、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途径

根据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研究各个建设阶段的管理,提出几点优化管理的途径,提高建设管理的实践能力,深化建设管理的应用。分析如下:

2.1配网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是配网工程建设的核心,涉及到的管理内容较为繁琐。施工阶段的管理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配网工程建设的前期管理,主要是为施工中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审核建设管理的数据资料,确保电力企业以及所有的参建单位均可明确管理的方式与目的。在建设施工中期管理方面,偏重于质量管理,主动将中期管理分为两部分,即建设前和建设后。后期管理与建设中的后期存在明显的不同,该企业的后期管理是指管理整个配网,并不是单纯管理在建完成后的部分配网项目,后期管理在该配网工程中,具有查漏补缺的能力。

2.2配网工程建设验收阶段的管理

该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验收阶段的管理,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竣工管理,竣工管理相对比较零散,包含:人员、物料等项目,增加管理控制的难度,竣工管理是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总结部分,着重解决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遗留问题,提升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保障配网工程具备良好的运行环境;第二是验收管理,验收管理不仅需要工程质量达到规范的状态,而且需要明确各项资金的去向,实现结算控制,该企业利用清单方式,核算工程建设的财务明细,掌控工程建设的财务项目,管理人员以报告的方式,递交给电力企业。

三、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在配网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提高电力企业配网的运行能力,又可以控制建设的质量,因此,加强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对于提升电力企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结合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分析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如下。

3.1优化配网建设中的资源分配

配网工程建设的规范非常大,需要投入的资源同样较多,电力企业通过建设管理,优化多种资源的分配,避免其在建设中产生过度的浪费,体现建设管理的节能特点。配网工程在建设管理的约束下,明确分配每一项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工程建设的资源,确定每项资源的应用途径,排除资源分配对配网工程建设的影响,还可发挥资源分配的优势,保障电力企业配网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

3.2提高配网建设的控制能力

电力企业配网工程建设对管理的需求度比较大,充分利用建设管理的控制能力。建设管理配网工程中,起到监督、检测的作用,严格按照管理方案,控制建设过程与施工技术,结合效益与效率的需求,降低配网建设中的质量误差,避免其在后期运行中存在质量隐患,影响整个配网的安全运行。电力企业在管理的约束下,控制配网工程的建设,明确配网建设的目标,这会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发展,提升其在工程配网建设中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3规范配网工程建设的过程

管理对配网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规范特性更加明显,对配网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具备规范性,以免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失误。电力企业通过建设管理,规范工程的质量、进度与效益,做好系统规范的工作,确保配网工程建设具备足够的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配网工程的运行标准。通过规范配网工程建设过程,能够确保工程建设工序的科学性,从而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并提升工程建设水平。

四、结语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网系统逐渐面临高负荷的用电压力,需通过配网工程建设缓解用电现状。为保障配网工程建设的质量,电力企业提出建设管理的理念,主要是利用管理途径,约束配网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一方面改善建设管理的低效状态,另一方面控制配网建设的管理质量,由此优化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总结而言,电力企业应积极对待配网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工程的运作效率。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0篇

【关键词】10KV配电网;质量;至关重要;重要任务

1、前言

10KV配电网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每一个电力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它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关注切身安全问题迫切的心情。因为10KV配电网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的,必须坚持安全、经济、便捷、绿色是它的根本要求,对于10kV配电网的施工质量就必须严格控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面对这种情况,各供电局均开展了深入研究,通过不断的摸索,改进,建立新的制度,不断规范管理和施工行为,确保10KV配电网向着一个安全的方向发展。

2、10KV配电网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

2.1设计质量差制约了工程建设质量

目前由于电力行业发展迅猛,不少能力低,甚至不具备设计资质的设计公司纷纷进入电力市场中,特别在利润相对较低的配网工程中,为追求更大利润,各设计公司往往超能力揽着多个标段的工作,设计人员不足,经验不足,设计时间不足,造成设计勘查不细、设计深度不足,在工程实施阶段工程中遇到变更情况多,如此设计出的工程先天质量就不行,后期维护缺陷多,不利于安全管理,还有就是造成物资跟不上施工,一些业主为了赶进度勉强用原有物资,对安全运行更是一种潜在隐患。

2.2设备质量低劣,影响正常的使用

配电网工程,由于采购上的不规范,造成采购回来的设备出现质量问题,这也是影响配电网工程质量的关键原因之一。机械设备的优劣,不仅影响施工时间,更是影响工程的质量。低劣的机械设备不仅影响施工进度,更会给工程项目留下隐患,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可怕的,轻则影响施工进程,增加费用,重则可能影响此工程的安全性,留下隐患,甚至引发重大事故。

2.3施工方案质量差,对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控制

施工方案直接影响着施工过程质量,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施工方案不仅仅包括如何安排不同的人员在不同的项目上,也包括对成本的估计,成本的分析,成本的具体运用等,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成本分析,从而可以使得整个施工过程在预订的成本内运转,这样不仅仅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也可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向着一个稳定、安全的方向发展。如果施工方案不严密,这样使得后期的施工过程难以运转,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施工方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使得施工过程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2.4工程参建人员素质低,不按规定施工,盲目施工

由于各配网业主项目部和承建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特别是县公司工程管理人员对基建管理工程要求要求理解不到位,同时缺乏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造成工程管理不规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存在死角,部分施工项目存在安全隐患,给配网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及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

2.5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例如气候因素、地形条件等,都会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产生影响。由于地形条件的复杂多变,使得每一处的工程都有不同的方案,但是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地方,它的难度增加,要求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技术去掌控施工的各个环节,万一原先制定好的方案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相符就使得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难以保证。如风雪暴雨,大大阻碍了施工的进展程度,同时会降低工程质量。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情况,工作者要制定临时的工作方案,使得每一个工作员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力完成每一个工作项目,并且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减少环境对施工过程质量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地形条件,电力工作者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10KV配电网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1加强设计的审查把关

这几年10KV配电网建设暴露出设计深度不足,设计质量有待提高的突出问题,导致实施过程设计变更较多,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控制难度较大。必须在10kV配电网工程管理工程中做实前期工作,同时强化内部预审机制,至少设置从省公司级到市级两个层面的审查,还必须委托开展第三方审查,通过了再批复。通过多层会审、交叉审查等举措促进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质量的提高,从源头消除设计缺陷。

3.2完善施工过程管理的制度,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控

在10KV配电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配电网的质量,因此要创建和完善配电网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行为的规范,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在进行配电网施工时,要提前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计划,完善各项施工手续,监理工程师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监督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施工组织步骤,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当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更容易、更快速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大大提高配电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

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农网建设中外包工程施工单位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宣贯,对施工单位的安全准入资质和人员资质严格把控,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人员和物资坚决不给入网施工;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和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在方案准确的基础上,加大安全技术、物资器具、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保证方案措施到位有效。而各县级供电企业要认真收集、记录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安全管理情况,作为今后施工单位参加施工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3.3加强监理的管理,充分成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提高10kV配电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全过程控制,其中监理对现场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监理人员以自己特有的技术优势,在施工现场监理工作过程中,通过旁站、巡视及平行检验等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的误差和错误进行纠正和制止,来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在控。

在工程WHS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上,由于监理单位不是唯一的,想要保证相同的工程质量,建设方必须明确WHS是工程质量控制体系的标准,如南方电网公司在2011年一月颁布了《基建工程质量控制标准(WHS)》,统一了质量控制点的标准,明确了详细的实施方法,实施两年来,反观工程质量控制效果较好。

3.4将风险管理体系引入工程建设中,保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针对配网工程安全管理这个薄弱环节,在可预见的停电频繁,现场作业风险增大,安全风险控制点增多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施工质量,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必须严格执行“管工程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在基建工程领域的应用,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监督体系的建设,加强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风险的防范,形成安全风险转移或安全减责的多重防护体系。

3.5提高工程参建人员的业务素质

建设单位把加强工程规范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做为强化10kV配电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举措,要着重组织各10kV配电网参建人员特别是工程管理人员集中学习工程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不断提升工程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以“全员学习、集中培训”的原则,强化工程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宣贯工作,只有人员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建设质量优良的10kV配电网。

3.6制定工程现场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工程安全质量的考核措施

建立规范有效的现场监督检查机制。每一建设工程项目都应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下属单位、项目的负责人签定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状。每一项建设工程开工前,均应有针对性地制定该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方案,并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施工。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引入KPI(关键绩效指标法)每月对配网业主项目部或者个施工单位基建KPI 9大指标完成情况总体分析、红黄灯警示、排序并挂网通报,并视指标完成情况采取约谈制、考核制、招标准入制,强化指标考核。还可以采用组织开展电网建设劳动竞赛的方式,围绕管理和指标两大类别,通过月度检查评分并排序,年度总积分确定优胜配网业主项目部和施工单位,真正将竞赛与项目建设管理过程客观、针对性地结合起来,实现“以管理水平高低对话、用指标完成好坏说话”,促进基建配网的规范管理及水平提升。

3.7规范物资设备采购的制度流程,严把物资设备质量关

物资采购是10kV配电网工程质量控制的源头,是杜绝工程建设过程中腐败滋生的关键。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规范工程的物资采购。首先工程主要设备物资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集中采购,同时合理核定采购计划,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采购管理中资源的调配,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同时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加强监督部门与业务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积极发挥纪检监察、财务、内部审计的作用,最后,加强基础台帐资料管存,只有建立一整套规范明细的物资管理全过程资料,才真正是对一个采购项目的完结。才能促进行业采购管理,完善物资采购体系,帮助加强规范企业采购行为。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1篇

一、“两配”融合的具体做法

以加强流程管控为核心、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配网运行一体化管理平台和配网抢修指挥平台,推进配网调控业务与抢修指挥业务融合,强化专业管理保障职能,深化地调、县调一体化建设和主网、配网同质化管理,优化配网事故处理流程,探索配网主动抢修和快速抢修方法,提升配网调控和抢修指挥专业管理水平。

1“一体化”运作缩短故障信息交互距离

建立“责权统一”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以效率和服务为导向,整合配网抢修指挥与配网调控运行资源,建立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中心,实施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一体化”,全面负责配网调控、故障抢修业务。配网抢修指挥班与调度运行班合署办公,减少抢修指挥体系中间环节,缩短配网故障信息交互距离,快速实施故障区间隔离和非故障区恢复送电,提高配网抢修效率。构建“一专多能”的配网抢修指挥队伍。建立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业务培训机制,规范专业培训管理。依托班组大讲堂、专项实训、劳动竞赛等形式,促进配网抢修指挥人员由简单接派单向开展故障研判、抢修指挥角色转变,实现配网抢修指挥业务转型升级;建立配网调控人员“以客户为中心”的调控服务理念,配网调控与抢修指挥互通有无,全方位提升配网调控抢修指挥效率。

2.“两个平台”奠定两配融合坚实数据基础

打造一体化配网运行管控平台。依托“调度综合数据平台”多维分析模块,综合调度、运检、营销等配电网各类数据,实现“站—线—变—户”配电网数据的全面贯通,构建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上从电网层级能分析到用户,下从用户层级能追溯到电网,提供全面一致的数据统计及展示,打通各单位之间的信息流、业务流,共享业务数据资源,实现运检、营销与调度业务的全面融合,为配网调控抢修指挥人员提供停电研判、抢修指挥、分析决策等功能,有效支撑配电网的一体化调控运行。推进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实用化应用。加大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开发深度,融合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PMS系统、EMS系统、95598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应用信息交互总线在配电抢修指挥平台集成各信息系统数据,自动推出停电风险分析结果、停电影响用户、停电抢修信息等数据,支撑配网生产的合理安排、配网故障的快速抢修、辅助配网运行的科学调度,实现95598故障报修工单、停电信息报送在配抢指挥平台上在线流转。加大故障抢修手持终端应用力度,提高配网抢修人员队伍素质,确保工单填写质量,缩短在线流转时间,提高客户报修故障的处理效率。

3.“三全覆盖”促进两配无缝衔接全面融合

实现配网调控“主、支、配”全覆盖。梳理、完善配电设备基础信息,规范命名公用配变及10千伏支线、分支线;分批次完成对10千伏分支线路、公用配变的智能化改造,实现遥测、遥信等监控信息实时上传;优化配网停电计划、检修票、调控操作票等工作流程,在配网调度令出票、审核、发令、许可环节严加管控;与主网设备同级监控,实现配网主站系统24小时不间断监控;掌握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隔离自愈逻辑,开展配网自动化设备反事故演习,提高对配网设备的掌控力。推进设备异动“营、配、调”全覆盖。明确调控、运检和营销工作界面及职责范围,打破专业壁垒,实施营配调异动贯通,消除生产和营销数据资源“不共享”、“有代沟”问题,实现配网设备及客户信息“图实一致”;推进异动管理标准化,将设备异动单提升到与“两票三制”同等地位加以管理,明确配网设备异动单填写与流转要求,严控异动与计划一致,确保配网抢修基础数据真实可靠。强化配网调规“学、练、考”全覆盖。实施“一对一”帮扶学习,配调人员对配抢人员讲解调度操作、事故处理等调度知识,配抢人员给配调人员讲解故障研判和停电信息等配抢知识,共同提升“两配”业务技能;会同运检人员现场演练,结合实例讲解检修票和操作票中的典型票和错误票,剖析两票中容易忽略环节;开展调规知识点每周一问、每月一考,并将成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促进调控人员学业务、学技能。

4.“四维管控”全力做好两配融合后勤保障

推进配网停电计划“标准化、同质化”管控。结合设备运维、基建施工、农网改造、业扩报装等各项工作,统筹安排配网停电计划,做到“一停多用”。加强预控措施的闭环监督,及时对检修方式、过渡方式、临时方式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校核,做到预控措施不落实不开工,事故风险不消除不开工、应急预案不完备不开工。做好停电计划管理衔接,完善配网计划考核机制,实现县调与地调配网计划管理“同质化”要求。确立“有作业必须有计划、无计划不得作业”的原则,遏制计划外停电。实施配网运行方式“模板化、常态化”管控。按照统一的模板,规范填报配网年度运行方式格式及内容,提高配网运行与管理的预见性,强化运行方式管理职能,深入开展配网运行分析,提出结构薄弱环节和“卡脖子”问题,落实年度运行方式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根据配网改造情况按月修订《10千伏拉手线路运行方式》,剖析配网智能化运行水平,明确拉手线路分段点,掌握合环倒电风险点,确保配网安全调度。开展配网可开放容量“零弱点、零漏洞”管控。每月初统计梳理配网负荷情况,科学进行负荷预测,分析运行薄弱环节,制定并下月配网可开放容量,提高可开放容量表的利用率。建立常态化的定期会商机制及受限情况下的标准业务流程,针对负载率超过70%的线路进行逐条分析,制定负荷控制措施,提出网架调整需求及相关建议,会同运维检修部、发展建设部优化网改计划或配网规划,堵塞配网运行漏洞,确保迎峰度夏(冬)安全供电,提高配网运行质量。加强配网保护整定计算“同质量、同标准”管控。将配网自动化线路保护定值管理纳入电力调度控制分中心,配网线路开关保护与主网保护同质管理,确保配网线路故障快速隔离,缩小停电范围及时间,快速恢复供电;结合配网实际,研究配网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原则优化方案,探索配网定值简化计算模式,积极推进地县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一体化运作,实现继电保护整定计算与省调、地调“同标准”管控。

5.“全过程”监督推进配网主动抢修模式

扎实推进配网主动抢修模式。开展故障抢修工单回单策略研究,收集疑难工单处理案例,形成案例集供各单位参考。开展配抢指挥主动抢修应用培训,积极利用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在配抢手持移动终端上实时推送线路重过载等各类配网异常告警信息,指挥各抢修单位加强配网设备的巡视维护,提前发现配网故障信息,开展主动抢修探索,提升服务质量。加大配网抢修指挥平台开发深度,自动整合各类数据资源,自动推出抢修工单,用技术手段保证主动抢修工作深入开展。“全过程”跟踪故障抢修工单。对95598故障报修工单实施工单提醒、协调指挥、监督落实、质量检查“四到位”监督,对接单派工、到达现场等环节实施“节点式”协调,构建合理的配网抢修指挥体系;借助配网抢修指挥数据集约管控平台,从综合成效、工单流程环节效率、岗位人员绩效、协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实现对95598故障抢修工单全过程跟踪管控,及时发现部门间协同配合的薄弱点,进一步挖掘人员潜力,不断提高配网抢修质量和效率。全力推进大服务管控机制。统计分析客户故障报修服务质量、停送电服务质量、故障抢修投诉、工单接派单及时率、规定时限内回单确认工单率等相关指标,制定指标提升措施并监督落实;梳理调控生产设备、客户档案等存量数据与营销、运检各业务系统不匹配问题,做好协同服务机制运行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推进“客户导向型”大服务协同、保障机制有序运转。

二、“两配”融合的实施效果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电力配网工程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为全国大中小企业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稳定的动力能源,是实现“中国梦”、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能源根基,其发展的步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建设的速度及国家的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配网造价管理在电力建设施工管理中至关重要,其直接影响到工程参建各方的实际利益。在电力施工建设过程中做好配网造价管理工作,对电力建设单位而言意义深远。

一、加强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近几年由于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施工技术和建设水平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电力工程的造价。另一方面,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技术自动化,对电力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配网的网状化日趋形成,配网工程的建设和项目管理的难度增加。因此,怎样做好电力配网工程造价制的全程管控,并且把握住不同阶段的项目造价管理的关键性节点,对整个电力配网的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工程质量的保证意义非凡。由此可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已经成了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减少人力物资的合理配置,确保配网工程按期保质完工;有助于工程款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提高资金流转速度,杜绝资金浪费,维护参建各方经济利益;有助于保障电力配网施工的工程质量,造福于民生。

二、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存在各种问题,亟待改进与完善

目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造价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日益重要,这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配网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化发展理程。

1.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电力工程造价管理

目前虽然各电力单位都有制定详细的配网造价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是国家还没有出台电力配网造价管理的相关法规。由于整体性法律架构的不完整,立法的滞后,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难免有些混乱。由于法律规范和约束机制的薄弱,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激烈,配网造价被压得很低,导致工程造价失真;招投标工程造价成本的模糊性,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很难把握,致使部分业主人为压价得以低价中标,导致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埋下安全事故的隐患。

2.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方式落后

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计价体系跟不上电力行业经济的发展,依然以定额计价为主,随着电力配网工程的不断发展,需要进行造价管理的环节众多,目前采用的定额计价方式远远跟不上电力行业经济的发展,不能确保预期造价目标的实现;概算预算定额的时间的相对滞后,跟不上当今市场瞬息万变的节奏,不能及时反映技术、工艺、材料的高速更新及应用情况;由于定额计价方式的死板僵化和概算预算定额的时间的滞后,导致配网工程造价管理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对称,使电力企业忽视一些重要的管理细节,资源和资金得不到合理分配和利用,日积月累,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浪费。

3.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没有覆盖全过程,忽视细节

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的过程中,谎报造价、工程款拖欠、盲目给价不考虑工程质量等现象常有存在,种种不正当的造价严重地耽误施工进展,工程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施工过程中电力单位没有对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全程监管,导致技术人员忽略施工细节的造价管理,造成严重浪费,甚至有些投机取巧的人钻空子,利用造价管理的漏洞谋取私利,造成资金浪费,也使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4.配网造价管理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足,造价管理的专业水平较低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行业中,配网造价人员专业技能,道德水准都有待提高,致命工程造价在编制计算过程中存在漏算、缺项、工程计量不精确等问题。

三、改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1.决策层应加快法律法规制度健全的进度,使工程造价管理走向规范化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为配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条件,一项工程从征地、筹资、招投标到合同签定、施工、竣工、工程验收、竣工决算等各个环节,都要有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可遵循,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办事,杜绝办事人员的随意。另外,要明晰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人员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也应有相关法规进行明确规定,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大家的行为。电力行业应制定出招投标控价编制规程,行业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工程合同履约示范文本等,改进工程发包方式等;同时引入公平的竞争机制,创造条件让业主择优选择承包商,从而更加有效地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彻底改变过去先干后算造成的投资失控局面,走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2.电力配网工程管理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法进行造价计价管理

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应摒弃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采用清单法进行工程造价计价。工程量清单是招标人提供给投标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是在建设工程招投中,招标人编制的反映工程施工中产生各种消耗的工程量清单,是投标人以工程量清单为报价依据的一种计价方法。清单法的优点在于:淡化了定额计价模式中“标底”的作用,弥补了定额计价“估价不当”的缺陷;体现了“量价分离”原则,明确各方责任方的责任;工程量清单法是一种动态的计价模式,囊括了整个配网施工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有效控制承、发包双方的工程造价。电力配网工程面广点多,工程造价难以控制,加上国家对电网工程造价的审计也日益严格,采用清单法计价模式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3.强化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的全程监管,注重各环节的细节管理

配网造价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涉及配网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必须抓住各个节点,从细节入手,方能确保造价工作的全方位及精准性。

(1)项目筹备阶段的合理造价预算

工程项目筹备阶段的造价管理是该项工作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后续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本环节主要是控制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优秀的设计方案是合理造价的前提。按照清单法制编制造价预算,计算资金的投入额,及相关的成本费用,对比投入的资金和预计收益,以求投资收益最大化。造价人员在电力配网项目筹备阶段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仔细审阅每一个计划方案,进行评估对比;周全考虑可能发生的费用,提出最大限额的投资金额指标;对施工材料、设备调用变动信息等进行细致管理,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编制可行的投资费用清单。

(2)配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细节管理

配网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环节,也是造价管理最难以控制的环节。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各项投入的人力物资和预算投资转化成了固定资产。施工阶段的配网造价管理要注意控制细节,任何一项细小的支出都需要严格审核,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重点是严格把关资金的支出和投资方向,杜绝贪污浪费。

(3)对配网工程在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要认真审核

施工单位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通常会在竣工结算阶段虚报造价。配网工程竣工结算应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计算时要细致、周详、不能少算漏算;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多算冒算,在此基础上确保“量”与“价”的真实性和精准性。该阶段容易出现人力及车辆运输、过高统计土方外运,虚报电缆沟工程量、重复交叉计算等问题。因此配网造价工作人员,要牢牢地掌握工程量计算细则、子目定额的组成及套用规定、工程造价的计算流程。现场管理人员与造价审核人员、审计机构应该密切配合,以防施工单位多报、虚报工程量,从而有效地控制配网工程的造价,保证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工程总造价的合理性和真实性。

4.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电力配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与时俱进,与当前的电力行业工程管理模式相适应,所以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高低日益重要。提高配网造价人员素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持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引导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电力配网工程造价要强化行业自律,提高造价行业的道德水准和职业使命感,打造一支道德良好的配网造价人员队伍;电力企业要加强配网造价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名单等,紧跟时代脉搏,提高配网造价人员的专业技能。

结语

电力配网造价在电力配网建设工程中贯穿始终,是配网施工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周详地管控好各个环节的造价,方能确保造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配网造价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但是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已日益得到国家及行业的重视,走向规范化已势在必行,配网造价的规范化将使电力施工企业大受裨益。

参考文献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3篇

关键字:配电网 ; 智能监控管理 ; 远程抄表; 一体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大大促进了电网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电网运行环境不断复杂化,尤其是农村地区及中小城镇配电网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配网结构及运行环境较为复杂,这对配网自动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人们对与自己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的供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需要在配网建设与改造中,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综合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为供电质量及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中就是对有效结合配电管理集成系统与配电网监控系统为一体的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进行分析,以期为电网运行状况改善及供电质量提高提供帮助。

1、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

1.1一体化系统结构

如图1所示为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的网络结构示意图,该一体化系统具有的功能主要有配电SCADA、配电GIS、馈线自动化FA、配电管理、远程抄表及设备管理等。一体化系统引进先进的GPRS、光纤、电力载波及CDMA等现代化通信技术,使数据的采集与远程调控得以实现,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集中型或就地型的馈线自动化,以确保电网运行故障的实时切除与供电的快速恢复。该系统还有效建立了完整的配网模型,使得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扩展功能得以实现。并且,基于电网分析应用软件,并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而接入的微电网或分布式电源等扩展功能,促进配电网经济运行分析及自愈控制的实现,实现电网运行的优化与改善。

1.2配电网智能监控及远程抄表的实现

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的执行者是管理员、操作者以及数据采集终端部分,各执行单元的权限是不同的。根据用户的需求,配电网智能监控与远程抄表系统的实现包含以下内容:系统登陆、系统工具、台账管理、数据采集、数据查询、报表打印、系统维护及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

数据采集以数据采集器的形式实现,通过对多功能表的数据采集,与上位机终端数据进行传输,同时可以实现和多功能表及GORS模块进行通信。数据采集的功能包含当前数据采集,历史数据采集,停电、失电、全失电及撤销处理,校时等,其扩展接口可以进行远程通讯、故障报警、工作指示、备用电源等作用,多功能电能表具有编程测量、数字通讯、显示及电能脉冲输出等功能,可以完成对电量测量、数据显示、电能计量、采集、传输等。

在以上基础构架和功能之上形成的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系统可以对多功能表的数据实时进行监控、采集、冻结等操作,如果出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上传报警信息,包含短信通知功能,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电能表的异常记录,通过控制装置,实现远程断电,并记录停电与恢复供电时间。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具有实时通信、适用范围广、通信速度快、可靠性高的特点,该系统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对配电网的监督与管理。

1.3主要结构部分的功能特点分析

由一体化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可知,该系统主要由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以及通信系统这四部分组成:

(1)配电主站的功能特点。一体化系统的配电主站主要功能有配电SCADA、配电GIS、配电管理、远程抄表、设备管理及故障诊断与报警等:

①配电SCADA。配电SCADA功能可以实时监控并记录配电变压器、箱式变电站、开关站及配电室等的运行状况及相关参数等,以及对供电质量的监控,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三相负荷不平衡率及电压合格率的分析计算与统计,还具有远程控制、数据采集与统计、运行状态与通信运行工况的监控、智能防误操作以及人机交互操作等功能。

②配电GIS。通过配电GIS功能,可以分层管理图形界面、实现动态网络拓扑与配电区域着色、基于GIS的设备管理与在线维护及配电生产管理、对电源点的追踪与分析等。

③配电管理。配电管理方面的主要功能有监测负荷趋势、负荷管理、拓扑分析、计划检修作业及统计供电可靠性等,可通过监测到的负荷曲线与比例等参数进行负荷管理,在故障发生时进行拓扑分析并合理计划检修方案与作业,同时综合统计供电质可靠性,以保障供电质量。

④远程抄表。远程抄表功能是基于电力载波或无线通信方式得以实现的,并利用集中抄表器进行智能电能表的远程抄表,然后将准确完整的抄表数据上传至配电主站或相关配电子站并记录于营销系统。

⑤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包括建立每回馈线设备的台帐与报修记录、实时监测智能电表与配电终端及通信模块的运行状况并诊断运行故障、基于GIS建立设备维护与监视系统、客户通过设备管理索引与台帐及报修记录等查看系统运行状况等。

⑥故障诊断与报警。系统故障发生时,通过监控机屏幕上所显示的区域及着色设备进行对故障的诊断,并及时向检修部门或人员发出系统故障的预警信息。

(2)配电子站的功能特点。配电子站主要有远程通信、远程维护与自诊断、人机交互、终端数据汇集与转发、信息存储以及终端通信故障检测等功能。设置于开关站或变电站中的配电子站,对终端数据及变电站RTU进行采集与处理并传输至配电主站,而配电主站的命令则通过配电子站的转发传输至配电终端。

(3)配电终端的功能特点。通过配电终端可监控开关站、配电变压器、变电站及线路等的运行状况,该一体化系统中配电终端主要有配电监测终端以及电能质量智能监控装置。其中配电监测终端TTU可用于监控箱式变电站及配电变压器,本系统中采用双路TTU装置,在变压器及线路损耗的计算方面有重要意义,强化了配电监测终端的功能应用,为通信运行费用的降低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双路TTU装置,不仅可以对配电变压器及两回线路的运行工况与相关运行参数进行监测,而且能对电能质量、电压合格率及三相不平衡度等进行监测与统计,还能实现配电主站与子站间的通信及远程维护。而电能质量智能监控装置的主要功能有在线监控配电线路及变压器的运行状况与相关参数、优化控制无功补偿容器的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在线分析电能质量、电流谐波的监控与分析以及谐波含量与总崎变率的计算等。

(4)通信系统的功能特点。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对通信方式的选择方面,根据系统应用功能并基于系统性能指标要求选择通信方式并按实际需要进行组合搭配。通信方式的选择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是配电主站与子站间的通信方式选择,这是关系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应以SDH同步数字通信网络及光纤通信为最佳选择,以满足系统速率及容量方面的要求。其次,是FTU与配电子站间的通信方式选择,应选用光纤通信以满足馈线自动化通道的快速可靠要求。第三,是集中抄表的通信方式选择,宜采用电力线载波或是无线通信,以适应智能电能表的安装及运行特点。最后,还有配变终端TTU通信方式的选择,结合经济实用性并基于TTU分布广、数量大、运行环境较复杂且实时性要求较低等实际特点,宜选用无线通信来满足TTU通信。

2、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意义

集配电管理、实时监控/远程抄表及设备管理优势为一体的一体化系统,不仅监控范围广泛,而且具有将强的综合功能。通过实践应用可知,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供电质量及电网运行质量的要求,而且还实现了电网运行的经济高效,也就是说,一体化系统应用为供电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

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电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大降低了供电运行的难度及劳动强度,并且远程抄表也有效减少了人力抄表及人工录入的成本投入,减少了劳务方面的投入。

(2)配电生产管理部门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供电质量与可靠性也大大提高,整体的供电维护及检修投入降低。

(3)通过一体化系统,供电企业可有效提高供电运行的管理水平,只需在室内通过计算机屏幕进行对供电运行状况等的监控,并实现数据的共享,不仅降低了供电管理的难度,而且也减少了劳动力与劳务投入。一体化系统实现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其应用范围及覆盖面广泛这一方面,为满足用户不断高涨的供电质量需求提供保障,为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双向沟通的实现奠定基础,并为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顺应人们日益高涨的对供电质量及电网运行质量与效率的要求,基于现有配电网运行的现状及需求而研发出来的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结合了配电管理集成系统及配电网监控系统的优势为一体,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而且还有效实现了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促进了供电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丁剑.智能电网中低压一体化配用电监控管理系统[J].低压电器,2010(22).

[2]朱毅,周君.GIS与 SCADA集成中一体化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03).

[3]刘艺,聂一雄,王星华,彭显刚,黄立虹,许健.基于GPRS的低压配电网监控系统下行控制信号通信研究[J].继电器,2010(11).

[4]黄益庄,李树军.配电网智能监控管理远程抄表一体化系统[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21).

[5]刘光明.基于GPRS技术的电力设备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电力工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当下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科技的发展与生产力明显提高,电力成本在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国内电力系统在当下面临着供电企业与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供电效率、减少能耗损失、降低供电运营成本逐渐成为当下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

1 供配电设计简述

当下,国内电力网络中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设备自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电网智能化,这一运行过程与电网运行状态没有关联,这种电网配电形式称为被动配电网络;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设备运作不仅需要受到其自身的工作指令来实现,更需要通过配电网络在经过自我诊断后,依据电网负荷所发出的工作指令来进行运作。这种按照电网负荷重要性来进行控制的配电网络成为主动配电网络;综上所述,被动配电网络与主动配电网络为电力监控系统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这两种工作形式在正常运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系统保持合理运作,同时保证负荷的分配合理,在有效利用变压器过负荷能力的同时正确消除填谷,并且需要充分采用各种技术措施在配电网络的运作过程中达到节能生产,遭遇电力故障时,配电网络中的智能系统要能进行自动检测,准确分析出故障大概问题,进行相应的负荷确保。

2 供配电设计中发展电子监控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平地而起,这些大型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空调控制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大型用电设施对于电力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些目标,电力部门需要在电力监控系统设计上进行更多的努力与更大的创新,以期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电力供应。

长期以来,我国供配电设计都未能实现真正的电力监控,传统的配电系统只是通过进行模拟电流表的配置来实现有效运行状态,在各个回路之间并未进行互动通讯,同时,在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摘抄的形式来记录数据,回路开关的控制也是通过手动操作,这种方式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降低了工作效率、无法实现有效的电力监控,因此,对电力监控进行统一化管理,并且建立智能电力监控平台,这一举措对于当下的供配电设计有着极大的改善与提升作用。

3 供配电设计实际应用创新

3.1 通过电力监控实现配电系统远程操作

在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实现远程操作,为配电网络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对供配电设计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实际应用电子监控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帮助供配电设计实现远程查询报表的效用,在电子监控系统的运作过程中,电力系统可以有效筛选出对用户有用的数据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全新的排列组合,通过统计方法将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要,将信息设计成报表的样式,以便用户使用和查阅,这一效用极大的改善了常规的人工摘抄与手动查询,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网络的运作效率。

3.2 通过电力监控为供配电网络建立数据库

以往的供配电网络在管理中,存在难以进行有效的数据查询与管理的问题,在对配电网络实施的创新过程中合理应用电力监控系统可以有效为配电网络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实现供配电网络数据的有效管理。电力监控系统能够将供电网络中反映的数据进行有效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建立数据库的方式,将这些数据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有效分类,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数据库中进行相应的信息查阅,极大的便利了配电网络运作过程中数据的处理过程,为今后供配电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3 通过电力监控提高供配电网络信息采集效率

如何提高网络信息的采集效率一直是供配电设计中的难题,再进行相应创新的过程中实际应用电力监控系统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于供配电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力监控,直观的体现出配电网络的信息采集效率。电力监控系统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配电实行监督与控制,在运作过程中采集配电网络中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参数信息和数据信息。电力监控系统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对不同兴仪表的观测与显示,从而有效达到对信息与数据的合理监控,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又能为配电网络及时提供所需信息,真正做到了高效、准确的电力监控,最后,对于所的处理结果,监控系统能通过准确的计算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避免了错误数据对用户带来的不便。

3.4 通过电力监控提高配电网络权限管理

配电网络中的权限管理是用户间数据与信息是否安全的有效保障,在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创新的过程中,通过在供配电设计的运行过程中加入电力监控,可以有效做到为配电网络提高权限管理的作用。首先,电力监控利用监控系统实行权限设置,对于配电网络进行相应的不同级别的层次权限分级,以此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配电网络中数据的保密性。其次,电力监控的过程中,为配电网络设置了后台操作,及时有效的为用户提供了非正常状态下的数据操作与查阅,方便了用户进行数据的有效操作与更改,实现了配电网络的高效监控。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供配电设计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要经历漫长的创新与探索,这个过程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为之努力和奋斗,这样才能真正为我国提供安全合理的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华进,吴先祖,马进出.浅谈供配电设计及电力监控[J].信息科技教育,2013,12(09):23-24.

[2]张国茹,毛剑锋,吴丽华.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与技术,2012,23(07):23-25.

配电网工程管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

智能电网日益成为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不断深入,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度和实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实效性,如何提高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水平,对于推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发挥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 配电网自动化原则

1.1 技术原则

1.1.1 可靠性原则

实施配网自动化的首要目标不仅是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更要保证具有可靠的电源点、网架、设备、通信、主站系统。

1.1.2 分散性原则

由于配电网地域分布性的特点,建立配网自动化系统希望功能分散、危险分散。采用具有智能的一次设备(如重合器),故障就地解决;主站软件内核一体化设计、功能分散配置,SCADA实时监控功能独立运行,GIS在线管理功能独立运行,电网分析计算功能独立运行。

1.2 效益原则

无论是综合工程,或是单项工程,都应按着逐年工程的投入资金、售电成本、售电收入,考虑税收、贷款利息和折旧,以及企业的利润,进行可行性分析,效益显著者先上,回收期过长和无效益者暂不上或缓上。

2 配电自动化系统结构

2.1 配电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

自动化结构应满足开放性、可靠性、安全性、简化性原则,达到资源共享、安全运行、维护方便、节省投资的目的。自动化结构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规划:

2.1.1 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可根据配网规模、规划的通信网结构和2级机构的设置、信息流量的情况、设置2层结构或3层结构。3层结构的中间子站起上传下达的作用,通常是变电站或供电所,它将现场终端的信息加工处理后按要求上报主站。

2.1.2 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包括上层主站的结构和底层终端间的结构。上层DA/DMS主站上除配电SCADA、配电故障处理系统外,还应将AM/FM/GIS、用电负荷管理、用户投诉及停电管理、远方抄表等作为DA/DMS系统中的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另外,还应与SCADA/EMS、MIS、负控等现有系统进行联网,通过Web方式将有关配电管理信息到企业信息网上,从而使这些系统既相对独立又信息共享,也便于系统扩充。底层终端横向监视通信介质及其结构的不同,1条线、1个供电片或环上的FTU,RTU间可以RS485串行总线方式连接或点对点通信方式直接与主站(或子站)连接。当使用光纤通信时,各终端间可以Lonworks甚至以太网方式相连接。1个配电台片内的抄表系统可与配变监测装置共用1个TTU(或FTU、DTU)或几个配电台片以RS485双绞线相连接后经1个FTU(或DTU)与通信干线相连接。

2.2 配电管理系统结构

配电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一般情况分为3层:配电主站层、配电子站层、配电终端层,实现对整个配电网的最优管理。配网自动化系统应具有“积木式”的可扩充性。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涉及面广(一次设备、二次设备)、投资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分期分批逐年完善,要求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把每期的配网子系统以“积木”的方式“填加”到整个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因此整个系统须采用开放式设计,能接入不同厂家的不同设备,并能随系统的发展逐步扩充,而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从功能上分为3层,即基础配电自动化层、配电管理层和基础配电管理层。基础配电自动化层主要是实现数据采集、运行工况监视与控制、故障实时处理;配电管理层主要包括运行管理、停电管理、设备管理、工程管理、电能计量管理及配电高级应用。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见图1。

图1 中型配电自动化系统

2.3 主站系统

配网控制中心主站是整个系统的最高层,从整体上实现配电网的监测和控制,分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协调配电子网之间的关系,对整个配电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整个配电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它是整个配电网监控和管理系统的核心。它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可完成各种图形显示、系统维护、设备管理、报表打印、与其它系统的信息交换功能,并具有对可控装置的控制调节。远程配网控制中心属于整个系统中的某一地区的管理层,可设置在区供电局负责该区域配网的监控,也可以设置在县区供电局配调中心。主要负责城镇地区整个10kV及以下线路、设备的运行监控和配电运行管理。

主站系统应该留有与其他自动化系统的接口,如留有与负荷控制的接口、营业自动化系统的接口、自动抄表系统的接口及与客户服务中心系统的接口,以实现信息共享。

2.4 子站层

因为配网中监控设备点多面广,不可能把所有的站端监控设备直接连到配电主站上,这样一来必须增设中间一级,这称为子站,它将RTU和FTU采集的各种现场信息中转(上传下达)给配网控制中心的通信处理机,监控子站还具有所辖区域内故障诊断、隔离、恢复的功能。子站一般设置在大型变电站内,可采用多种通信方式,向下与所属馈线监控终端通信,向上与配网自动化主站通信。子站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有两方面功能:通信子站具有数据集中和数据转发功能,且可完成管辖区域内的馈线自动化;监控子站具有监控功能,实现变电站或大型开闭所内的三遥功能,完成10kV馈线的自动化。子站除上述功能外还有下列功能:

(1)维护功能。在配网控制中心维护子站;通过笔记本电脑维护终端远程/本地维护子站;通过子站维护配电终端(FTU,TTU)。维护功能主要包括参数设定、工况显示和系统诊断。

(2)系统自诊断和远方诊断。

(3)通道监视,监视通信通道传输质量,如通道的误码率。

(4)故障录波和谐波分析。

(5)支持多种通信规约。

2.5 配电终端层

它是整个系统的底层,完成柱上开关、环网开关、箱式变、配电变压器、开闭所、集抄系统等各种现场信息的采集处理及监控功能。配电终端层又分为配电监控终端(FTU)层和配电监测终端(TTU)层。

配电监控终端FTU主要应用于配网自动化,适用于35kV以下馈线、环网柜、开闭所的监控。考虑到城区配电线路多为同杆架设且路数不同,所以FTU应系列化满足不同容量的要求。FTU还能满足开闭所不同容量的要求。

(1)三遥功能:完成35kV以下馈线、环网柜、开闭所的遥测、遥信和遥控。

(2)故障信号捕捉:捕捉馈线的相间短路、单相接地故障。

(3)自动重合器:结合断路器实现自动重合器功能。

(4)馈线自动化:配合子站和配网控制中心实现配电线路故障自动隔离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

(5)谐波分析和故障录波:为分析电压质量和线路故障提供可靠的追忆数。

(6)维护:通过维护终端进行本地维护,接受配网控制中心和子站的远程维护。

2.6 配电监测终端TTU

配电监测终端TTU主要适用于配电网的配电变压器的监测和箱式变的监控,和表计结合可组成具有计量功能的变压器监控装置。

(1)监控:实现馈线的监控。

(2)监测配电变压器运行工况:监测U、I、P、Q、cosф,并形成配变负荷曲线。

(3)直流量采集:采集油温、压力等直流量的采集。

(4)维护功能:通过维护终端进行本地维护,接受配网控制中心和子站的远程维护。

(5)通信:通过通信端口和子站或配网控制中心通信。

(6)无功自动补偿。

3 配网自动化系统功能的实现形式

配电网控制系统是在配电网运行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配网故障的诊断、定位隔离和恢复处理的功能配网。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配电终端监测到故障电流,形成故障信息报告提电子站,配电子站根据一定时间段内多个故障信息与网络拓扑分析结合,对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定位并根据故障定位结果,对故障两侧的开关进行分闸操作,把故障区域与非故障区域隔离开来。配电主站主要根据故障的信息及配电子站对故障隔离的情况和各种网络结构,给出最佳的恢复供电的方案实施网络重构或提供几种恢复供电的方案供调度员参考,完成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在整个故障查找、故障隔离、网络重构的过程中,配电自动化的终端设备主要负责对开闭所、环网柜、环柱上开关进行数据采集、监控,将信息上报网柜到子站或主站并执行上级下发的控制命令。另外,还完成对10kV变压器进行数据采集、监测,并可实现无功补偿的功能。

4 配电管理方式

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不参与配电网实时采集及控制,但可通过第三服务器的形式从SCADA系统中提取配电网的实时数据。而SCADA系统也可以通过这一通道从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中提取相关的静态数据作为实时控制的基础依据。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不仅建设配电管理系统的基础,而且配电网分布广、数据量大,通过GIS的软件技术对电力系统基础数据进行离线应用与SCADA系统中配网实时控制有机结合,目的是形成一个具有空间概念(地理环境信息)和基础信息(电网资料及用户资料)的分层管理基础数据库,既能方便地进行查询和管理,又为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具有地理信息的网络模型。

5结束语

随着农村化电网配网工程的逐步普及,用电需求迅猛增高,笔者本地的配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快速排除配电网的故障、立即恢复非故障区的供电,成为配电网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海涛,赵江河,苏剑.基于ESB的配网自动化及管理系统信息集成.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16).

[2]张敏,崔琪,吴斌.智能配电网馈线自动化发展及展望.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4)

[3]王一,何奔腾,王慧芳.基于全寿命状态的设备可靠性研究.电网技术,2011(8)

[4]杨贤勇,丁杰,龙良雨,张军.500KV苏州东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方案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5)